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艺术审美文化范文

艺术审美文化精选(九篇)

艺术审美文化

第1篇:艺术审美文化范文

一、宋代文化在陶瓷装饰和釉色上的表现

在宋代绘画上,人们喜欢自己主观感受的表现,也更喜欢抒发个人的内心情感,以及那种追求平素清新纯真素雅的风格。宋朝瓷器不仅通过颜色能体现釉色之美,也更重视釉的自然纹理美。在思想情感上,因为道教,佛学,儒学的相互融合产生的新的思想直接推动了下一个新的美学时代的开始。因此不管是复色釉还是单色釉,它们都强烈的追求自然美。比如,那些统治者都喜欢追求像雨过天晴的天青釉,它的色调淡雅沉静,因此成为最高标准。在釉色上,钧瓷改变了原来的单色釉的单一局面,这也是当时瓷器的装饰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由于审美观和制釉工艺的完美结合,直接推动了宋代瓷器自然美的初级形成。同时,宋代的理学思想也对这种审美观产生一定的影响。他们把朴素美作为理想美的典范。这也达到了浑然天成的境地。在宋朝,大多数还是单色釉,这也是中国单色釉瓷器的一个巅峰。由玻璃纸青釉形成的乳浊釉为以后的瓷器艺术发展上开辟了一条新道路。总而言之,这是宋代瓷器工艺史上一个非常伟大的进步。

二、宋代文化在陶瓷造型上的表现

宋朝瓷器在外观上深受中国古代瓷器外观设计的影响,它不但有以前彩瓷的饱满圆浑,也有商周朝代的直中有曲,方与圆的结合,使得圆中有方,方中有圆。随着宋朝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瓷器具有了双重作用,那就是它的实用性与观赏性。像官窑的外观设计看上去优美简洁。设计官窑时不仅重视它的质感,更重要的是追求它的釉色美。在瓷器进行釉色装饰时,都是按照宫廷式样设计为其外观的设计风格。钧窑中的海棠洗和钧窑变幻莫测的窑变釉完美融合,这真实地反应了宋朝人们的审美理念。换句话说,这就是源于对大自然的崇拜,表现在了瓷器的外观设计上对自然物体形态的表现和提炼。宋朝瓷器的装饰随着外观设计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并且是焕然一新,资料丰富,构成的外观设计自由奔放活泼可爱。他们把瓷器当做一个生命体来对待,为了追求外观设计的完整,需要对器皿的各个部位进行模拟和比对,我们把器皿当成生命体,目的是为了呈现了瓷器充满人性的气韵美。因此,无论任何艺术形式和创作都需要社会和生活的引导。宋代瓷器在风格和形制上的形成和宋代文人的审美理念肯定有着很大的联系。宋代是中国在传统思想上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期。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化,这也形成了宋代人新的审美观。

三、结语

第2篇:艺术审美文化范文

【关键词】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审美;探究

1“文化建筑”与“审美”的科学内涵

①文化建筑质量水平的高低与否直接体现出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水准,因此我们需要将更多的注意力聚焦于文化建筑的类型与特色上来,毕竟它是归属于公共建筑的范畴,因此好的文化建筑可以提升整个城市的艺术氛围,例如风景建筑、纪念建筑、展览建筑等;②审美自始至终是创作优秀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的灵魂,更加精准的指引设计师良好的把握群众眼界与心理的趋势性与独特性,它也是客观存在的体验与感受;③环境艺术设计不仅仅要维系好广大民众的视觉秩序,更要拥有灵活自如的自然环境调节能力,进而给人营造舒适的感觉。

2当代文化建筑中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特征

2.1文化传递的融合性与信息传达的发散性

就前者来说,文化传递的融合性是使得建筑的整体风格更具有灵动感,继承东方传统建筑中的流畅自然,更加直观的呈现给观众绚丽多姿的视觉盛宴,并同时揉合西方建筑的浪漫主义色彩与强调对比的感觉,使得文化建筑环境设计的给人以更加猛烈的冲击感,还要体现出时间与空间的三维感,将文化传递的融合性表达的淋漓尽致。就后者来说,信息传达的发散性是对于多元艺术需求的一种展现,因为文化涵盖着社会各个阶层的文化交流活动,这就需要借助于科学合理的环境艺术设计来敏锐的感知某个特定时刻的审美状态,信息传递的发散性通常往往注重把山水、植物、花鸟鱼虫、人以及各式各样的建筑物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这有利于充分展现出文化建筑中环境艺术设计的深厚内涵与独特魅力,通过物质手段并配合美学原理来尽可能的满足广大居住者的舒适好感度并积极营造温馨和谐的室内室外环境。

2.2审美主体的大众性与文化传达的抽象性与模糊性

一方面,审美主体的大众性指的是文化建筑依托于自身的公共文化特性来博取广大人民群众的关注度与赞赏度,因为世间万事万物的主角核心就是人,文化建筑的受益者也是人,所以相关的专业技术负责人应当竭尽所能来展示环境与人类的共处空间并不断的弘扬传统文化,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原则。另一方面,文化传达的模糊性与抽象性主要指的就是以人与建筑的共存关系为切入点,环境艺术设计的特点就是难以琢磨出细致的覆盖范围,而且文化传递还具有限制性与非限制性的特点,难以用清晰准确的言语将文化建筑表达出来,但是却可以用身心感触的到,这种感觉又是因人而异且变化多端的,这就在客观上需要人们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想象力与创造力,将文化建筑中的环境艺术设计审美完整的体现出来。

3文化建筑中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需求

3.1多样化艺术的审美需求

在文化建筑中,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需求多种多样,其中最为典型突出的就是多样化艺术的审美需求,它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用户相比于单调乏味的建筑风格往往更倾向于富有变化性的艺术文化风格体验,这就需要借助于环境艺术这个平台来展示更多元丰富的文化建筑内容与风格,需要设计师营造出完美自然的环境氛围。除此之外,审美知觉的直观性与信息传达的多维性也是影响多样化艺术审美需求的重要因素,极强的感知与渲染力可以使受众完成对文化的接受与传播。②人们对于文化建筑的体验更多的聚焦于综合性、复合型的多种感官体验,这有利于更加接近于自然纯朴的效果并且给人以心灵上与精神上的净化

3.2自由快乐、动态的审美需求

所谓的自由快乐审美需求就是最真实的贴近生活,而不再是那种虚无缥缈的梦幻型艺术猜测,核心理念就是尽可能的使得广大民众的身心得到放松且压力得到缓解,并通过审美思想升华与开拓环境艺术设计来实现对文化建筑美的向往与追求,要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再者,所谓的动态审美需求就是打破传统意义上静止的审美思想,使得互动形式的艺术创作与开放的文化氛围来双向的加强文化与人之间的互动沟通,站在欣赏者的视角变化来构建灵动且充满生机活力的艺术意境,从而为文化建设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研究提供较好的素材,阴影与光线角度的变化也是一种动态的审美需求,希望相关的建筑设计人员对此引起广泛的关注与重视。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文化建筑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进行探究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性意义,不同的且多样化的价值观在当今时代引领了不同的审美趋势,建筑行业更是如此,要想赋予建筑更加浓厚的文化气息并使其焕发出极大的吸引力与旺盛力,就必须要迎合大众的独特审美需求,使得新颖绚丽的文化建筑在根系本土文化的同时又紧跟潮流变迁,因此,必须要了解与掌握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

参考文献

[1]黄浩,任坤,王静.从审美角度分析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J].华中科技大学,2015(11):197~199.

[2]白龙,王丽雅,霍迪.从审美角度浅析文化建筑的环境艺术设计[J].设计艺术研究,2016(17):133~135.

第3篇:艺术审美文化范文

关键词:艺术;电视艺术;美学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1-0145-01

人们对于艺术、对于美的研究由来已久,电视作为一门年轻的艺术形态,被称为“第九艺术”。电视从诞生起,就显现出极大的创造力,人们对于电视的认识,往往只关注到它本身的传播功能,而忽略了它本身代表着一种全新文化的诞生。鲍列夫在《美学》中写道:“电视不仅好似一种广大群众传输电视信号的手段,还能把审美上加工过的,有关现实世界的印象传到四面八方,是一种新的艺术”。

电视艺术,是艺术的一种独特的表现方式,是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画造型为传播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通过塑造形象鲜明的屏幕形象,以达到以情感人的屏幕艺术形态。

电视艺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研究其美学特征与美学追求是十分必要的,关系到整个电视文化的长远发展。下面,我们将电视艺术置于美学的长河中予以审视,分析其独特的审美文化追求。

一、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在现当代,电子技术早已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这其中必然包括着艺术领域。电子科学与艺术界和所产生的新的艺术品种就是电视艺术。电视作为一种新型的艺术形式,结合了摄像、照明、剪辑技术、网络技术等各方面,是结合了技术美与艺术美的综合体。电视是建立在技术基础上的美的艺术形态,所以单纯的脱离技术本身而谈艺术是不现实也是不科学的。罗素曾说过:“艺术家与科学探索者本身的工作并不是对立的,他们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探索真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现当代的电视艺术作品中,时时处处可以见到技术的影子。在我们喜爱的纪录片电影《圆明园》中,后期制作人员利用三维仿真动画技术,再现了当年圆明园的壮丽景观,创造了实景与三维动画相合成的影像,真实的再现了一个超乎于人们想象的圆明园。此时,虽然很多人开始说科学技术已经开始脱离艺术,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如果单纯就艺术来说,在其创作中,技术并没有完全离场,而是潜藏消融在艺术创作中,二者更好的结合在一起。

二、客观与主观的完美统一

电视艺术作品是不能脱离广大的电视观众作为依托而只考虑其主观艺术实现的,这是对于电视工作者来说最基本的创作意识。再玄妙的艺术作品,倘无观众的客观参与,是无法实现其价值的。

对于电视工作者来说,如何把自己在创作中的情感体验,在作品中实现有效的主客观融合,将所要传达的主观情感与作品的客观记录有机地融合成完整的艺术整体,是一门重要的功课。这也就是说,要将作品所体现的景与情,形与神的有效结合在一起,将所创造的统一而又独特的艺术境界传达给观众。这种传达不能只是简单意义上的主题思想的灌输,而应该是更深层意义上的艺术审美与人生感悟。

当我们将电视艺术置于接受美学领域时就会发现,电视观众不仅仅是接受者,同时也是创造者。在其对电视艺术作品欣赏的过程中,观众对于作品的再读解再创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那么,同等重要的另一方面,是必须着力于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下功夫提高观众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三、吸纳与再创造的完美交织

电视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其吸纳性和兼容性强,是其他艺术不可比拟的。在电视艺术作品的创作中,通常情况是结合着绘画、音乐、舞蹈、戏剧、文学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体现。同时,由于电视艺术是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相辅相成的,这就为电视艺术结合其他的艺术形式来丰富自己的艺术表现力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总之,电视艺术综合了多种艺术的特性。电视艺术是综合了绘画、音乐、舞蹈、戏剧、文学等多种艺术手段的新形态的综合艺术。同时,电视艺术作为特有的视听艺术形式,既能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审美愉悦,也能够给观众带来听觉上的审美享受,视听并茂,声画结合,从而获得高水平的艺术审美体验。电视艺术是科技手段运用于艺术领域而产生的新艺术,是科学技术与艺术手法的结合,是现代电子科技与多种艺术门类的有机统一。对于电视艺术创作来说,不仅要吸纳其他艺术形式的精髓,同时也要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合自身发展表现的再创造,构成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艺术形态。

以上,作者从电视艺术美学特征出发,初步探讨了电视艺术的审美文化追求的三方面体现。只有当我们真正掌握了电视艺术的美学特征,并遵循这种特征表现去进行创作,我们的电视艺术才会达到新的高度。

第4篇:艺术审美文化范文

关键词:影雕艺术;审美;文化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J501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福建惠安石雕,是中国工艺美术中的一枝奇葩。它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渊源流长,在中国的历史上拥有独特地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而在众多种类的惠安石雕中,技艺最为精湛和出色的,当属被誉为“中华一绝”的惠安影雕艺术。一、何谓影雕艺术

影雕艺术源于清代,由被闽南石雕艺匠尊为宗师的石雕大师李周发明的“针黑白”工艺演化而来,是一种利用黑白成像原理结合绘画技法而创造出的崭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其特点是雕刻形象逼真,犹如摄影,因此而得名。

奥黛丽,赫本影雕艺术的主要工艺是以黑胆石或青斗石为原材料,先经过水磨抛光,使光度达80度以上,然后在石板上把要雕刻的图像轮廓描绘出来,再采用特制的合金钢针,用“点”的疏密、粗细、深浅和虚实的有机结合,精心雕琢,相应成像。将各类图案、相片完整、立体地表现出来。其技术含量高,集美术、雕刻为一体,不仅要求制作者手上的雕刻功夫,更要求对美术有深入的理解,其中尤以真人肖像难度最高。影雕艺术既有与摄影光学同等的艺术效果又能体现绘画笔触技法,独具艺术神韵。成品后的影雕画面显得自然、真实、立体感强,艺术表现力丰富,各种题材内容也无处不渗透生活,刻画传神、灵动、细致入微,充分展示了民族、民间的审美情趣。

在2006年,影雕艺术同惠安石雕一起被列为中国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我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一种以绘画为基础,雕刻为手段,能达到摄影效果的独特艺术形式,近年来影雕艺术的发展已经遍及国际舞台,蜚声海内外,深受许多国家元首、政要人物及影视名星、艺术大家的高度赞誉,成为当代人高层次的艺术追求和美的享受。

二、影雕艺术的审美与文化

成长于厚实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基础上的影雕艺术,集山川之灵气,融风俗文化之精华,把南派石雕精巧纤细的艺术特征发挥得淋漓尽致,体现出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和深厚的思想内涵。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审美意识。

1.古朴典雅的传统材质寓意永恒之美

石材的历史最为悠久、我国以石头为材料,打造原始劳动工具,在旧石器时代就己出现,如石刀、石斧等,山顶洞人制做了最早的装饰艺术——串饰(项链),约一万年前,新石器时代出现了以各种优质石料制成的装饰品,如“环、镯、璧、磺、珠……”

石头本无言,是世代的能工巧匠开启了人类的智慧,将人们的丰富情感、美好企盼、、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审美情趣寄托其中,以石为材,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自古以来,多少人士为石雕艺术所折腰。其美在自然、古朴,象征和谐、长寿、永恒。从历代金雕玉镂的帝皇宫殿、木塑石刻的各类仙佛神庙、雕梁画栋的园林民舍中得到充分的证实。石材雕刻这一完美的艺术,深得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的普遍厚爱。所谓庭院无石不秀、书房无石不雅、寺庙无石不古、墓园无石不诚,亦更加说明了这点。而石影雕艺术,更是历代传人们以石为纸写就的美好故事和美丽传说。石影雕最大的贡献莫过于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它不怕风吹雨淋,日光暴晒,可永久保存。避免了纸张木料年久发黄、褪色和腐蚀等缺点,让历史能与现代并立,让今人与古人做心灵的对话,犹如一个管窥历史的万花筒,传诵着中华民族的聪颖与传统美德。

2.精雕细琢的娴熟技法再现国画之韵

影雕作画以针,层层细雕,凿点成面。其勾点苍劲、超凡脱俗,犹如中国画风般古朴神韵。影雕艺术可以最大限度对接、融合、表现历史、文化、艺术、国粹的神韵,达到天衣无缝、直击人心的艺术效果。这是影雕艺术所特有的,是别的艺术手段无法取代的。比如,中国画是以其特有的线条和笔墨技巧作为状物及传情达意的表现手段,用“勾”、“渲”、“染”、“点”的技法,以点、线、面的形式描绘对象的形貌、骨法、质地、光暗及情态神韵。不管是计白当黑、水墨交融的水墨画,还是细节入微、层层渲染的工笔画;不管是线条灵动、笔意墨象的名家书法,还是复现真实、借影还魂的精彩摄影作品;都可以用影雕艺术细致入微、形象逼真的进行最有效、最直接、最便利、最完美的创作和再现,它不仅能充分地表现出原作的真实意境,而且能通过石雕独特的艺术风格,使祖国的名山大川、英雄人物,乃至世界各国的趣闻异事,尽现在这小小的石板画面上。使影雕艺术这一富有中国传统民族特色的手工艺,与中国书法绘画文化息息相关,完美融合。

3.灵活机变的表达与构图诠释民族艺术的机智与不朽

影雕艺术在表达和构图上,不仅能在薄如卡纸的石板上,也能在厚度至几十公分的石料上用铁笔自然勾画;既能雕琢出不亚于摄影作品般清晰逼真的图像,也能表现出书画家笔下惟妙惟肖的书法、篆刻、写意、工笔山水、人物、动物、花鸟鱼虫等作品。风晴雨雪、四时朝暮、古今人物、诗词书画既可以出现在同一幅壁画中,也可以按需要勾画雕琢在不同图幅之上。在用色上,既可以单纯用黑白对比来表现素墨淡彩的画面和景象,也可以通过色彩艳丽的颜料用浓墨重彩的方法来表现。它有素拙有艳丽、有坚劲有柔韵,是一种极富表现力和隽久生命力的艺术作品。而且,影雕作品的面积也可大可小。小者玩入股掌,大者数平方一幅,甚至可以雕琢几十、几百、上

千平方米影雕壁画长廊。近年来上海的许多公共市政项目上就请专业的影雕技师人工雕琢了像《清明上河图》长卷、《百年上海》和千米影雕《文化长廊》等巨幅影雕壁画作品,而且还在不断刷新着影雕单幅和整体面积的记录,异彩纷呈,震撼人心!这也是近年来传统影雕艺术在实用性和艺术性上的双重突破,同时也标志着传统民族艺术不朽的艺术魅力和与时俱进的艺术朝气。

三、影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传统影雕艺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也应该融入现代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正阔步走进新生活,生活质量和精神需求日益攀升,审美情趣有了新的感受、新的概念,已不再满足那些内容老套的作品和简单的表达形式。寓其意、乐其心,而是追求具有收藏价值、艺术价值及有时代气息的作品。所以对影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要冷静分析和思考。创作从形式美发展到艺术美,从私人小空间发展到社会大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1.开拓新的应用领域、推广社会作用

传统的影雕作品以人物肖像、山水、动物、风景等单件小幅作品居多,以观赏收藏、家居装饰、办公点缀为主。而在历史上,凡是对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审美文化等社会文化生活起积极作用的传统工艺都能经受得起历史的洗礼,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护,成为重要的文化遗产延续发展。所以今天,保护传统影雕艺术最好的方式还是要让它在现代社会文化生活中起作用。让影雕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新的功能和作用不断被挖掘。除了传统的小幅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外,还要使影雕艺术广泛应用到大型户外景观、场馆、墓园、公园、寺庙、酒店、公司等装饰壁画上,参与到城市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中,对社会文化和传统工艺起到推广宣传作用。

2.积极参与交流、扩大知晓度

一种艺术的生命力顽强与否,发展交流、与时俱进是关键。影雕艺术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仅单纯依靠祖传的锤打斧凿之技是不够的,要有潮流观念的创新性。扩大合作领域,拓宽宣传渠道,多与大型企业及市政单位合作、交流和探索,积极参与国内外各大城市举办的各类型展销会、展览会、博览会等。近年来国内的很多工艺美术博览会的获奖作品都有影雕艺术的身影。2006年,惠安的知名影雕大师们还受中俄国际贸易部邀请,远赴俄罗斯参加中俄国际展销、贸易洽谈会,期间与当地一些知名的艺术家和雕刻行业的人士相互交流、学习,从而使自己的技术含量和专业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作品也赢得了海内外各界人士和客户的认可和青睐。使影雕艺术这一传统民族工艺迈向了国际大舞台,为弘扬传承民族文化,发展新的庞大的消费群体和收藏市场做出了积极一步。

3.弘扬纯手工艺术、提高行业素质

影雕艺术真正的价值体现于手工艺术所蕴涵的价值,而目前,老一代影雕艺人已逐渐退休,全国从事影雕艺术的娴熟工匠不足500人。与此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珍贵的传统手工雕刻技艺正日渐为机械化所取代。传统的技艺是在师徒间或家族中以口传心授方式承传的,多处于封闭状态,现代工厂内的学徒很难真正学到传统石雕工艺的精髓,故整个影雕行业后继乏人。再加上雕匠艺人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对传统石雕工艺的静态保护及理论研究投入不足,没有全面展开等方面的问题,影雕艺术的传统技艺日益陷入濒危状态,亟待扶持和救护。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弘扬影雕艺术的纯手工特色,让每一件产品都富有个性,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要提高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让他们更多学习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尽力以现代生话内容丰富影雕艺术的内涵,使传统影雕艺术意蕴多元化。给影雕匠人们开设一些创意设计方而的讲座,让他们学一点装饰雕塑的设计原理,懂得轻松地利用各种装饰要素,使创作意识成为自觉,启发原始创造力。从而使其作品能体现民间影雕艺人在现代生活刺激下对原始生命力的体验,同时又有深厚的传统民间文化底蕴。

第5篇:艺术审美文化范文

关键字:水墨动画;审美特征;文化内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动画成为了一种新的文化产业,动画已经不仅仅是以娱乐儿童为目的,而是肩负着传播文化和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本文就以中国传统水墨动画为依据,根据具体的动画短片分析其审美特征,探索其中蕴含的中国文化及思想内涵。通过研究水墨动画独特的审美意蕴和文化内涵,试图找出振兴中国动画的突破口,使得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播,使得中国的经济得以发展。

一、中国水墨动画的概述及产生

1)水墨动画的概述。水墨动画片可谓是中国动画的一大创举。它将传统的中国水墨画引入到动画制作中,那种虚虚实实的意境和轻灵优雅的画面使动画片的艺术格调有了重大的突破。与一般的动画片不同,水墨动画没有轮廓线,水墨在宣纸上自然渲染,浑然天成,一个个场景就是一幅幅出色的水墨画。角色的动作和表情优美灵动,水墨山水的背景豪放壮丽,柔和的笔调充满诗意。它体现了中国画“似与不似之间”的美学,意境深远。水墨动画以中国写意水墨画的技法作为人物造型和环境空间的表现手段,运用拍摄动画的特殊处理技术及电脑软件将写意水墨画的形象逐帧拍摄出来。由于要分层渲染着色,制作工艺非常复杂,一部短片所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是惊人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对水墨片大力的投资,制作班底也是异常雄厚。正是因为这样不惜工本的艺术追求,中国水墨动画在国际上也得到了颇高的称赞。可是水墨动画制作工序复杂,消耗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虽然其艺术价值得到了认可,但是同商业价值脱离轨道,这也使得水墨动画面临外来动画的冲击后,处于“高出不胜寒”的尴尬地位,停滞不前。

2)水墨动画的产生。谈到我国水墨动画的产生,就从当时中国艺术界的具体情况来看,水墨动画这种新形式的动画短片的问世绝不是偶然。一方面,写意水墨画是中国画中最具中国特色的画种,它对笔情墨趣的追求,对描写对象在“似与不似之间”的辩证理解,以及对墨分五色的神奇效果,使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代表形式。另一方面,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中国动画获得了相对稳定的创作环境,使得中国艺术焕发新活力。在相对封闭的文化语境中,中国动画的创作者以空前的热情投入到对动画的艺术形式深度的研究及拓展中去。创立了世人瞩目的的“中国动画学派”,为中国动画立足于世界动画之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中国水墨动画产生于20世纪六十年代,诞生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是中国动画艺术中的一股新血液。有《小蝌蚪找妈妈》、《牧笛》、《鹿铃》和《山水情》这为数不多的四部动画,虽然数量不多,但是创造出了独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动画新形势。

二、中国水墨动画艺术的审美特征

中国的水墨动画片,不仅采用最中国最传统的绘画水墨画的形式而且将极富有中国传统文化魅力的琴、棋、书、画集为一体,以富有人文情怀为故事构架,以儒释道精神为核心灵魂,利用水墨画中墨和水的干湿关系和水墨在宣纸上的晕染时出现的层次变化关系来体现中过水墨动画的独特的审美意蕴。

1)视觉审美。中国水墨动画最具独特的视觉效果便是影片中人物和背景的处理,它突破了传统动画片线条结构惯用的单线平涂的效果,运用了传统中国水墨画的表现方式,使动画的各种造型具有水墨特色,与其他形式的动画片不同,水墨动画是没有边线的,水墨在宣纸上自然渲染,几乎每一个镜头,都是一幅优秀的水墨画,也是一首流水潺潺的抒情诗。形成了最有中国特色的艺术风格,开拓了动画界新的审美领域,同时使水墨绘画艺术有了更大的展示空间。水墨的晕染特征有表达意境之美的优势,它营造出中国画深远的意境,创造了“梦幻仙境般”的艺术美学。以《山水情》动画片为例,动画中的人物造型是按照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传神的手法,虽然笔触不多,但不同笔锋交织在一起,生动形象的传达了人物的神态和气韵。动画片场景的取镜更是独特,采用了中国绘画中泼墨大写意的手法,水墨自由,酣畅淋漓,自然画面中出现了很多大面积留白,黑与白的对比形成了水的“白润”与山和石的“墨韵”交融在画面中,产生了虚与实的关系,虚中有实,实中带虚,虚实的结合。“实”则是具体形象,“虚”既是无限想象,一虚一实的关系让情与景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空灵、悠远的艺术氛围。

2)听觉审美。对一部动画电影来讲,歌曲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在很多情况下,歌曲不是陪衬,而是已经容入到整部影片当中,带动着整部影片节奏的发展和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因此,音乐对动画影片效果的影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第一部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相比,《牧笛》这部动画弱化了情节性,更突出视听形式的美感。这部动画不仅有优美的画面,而且音乐更具有吸引力。整部动画发展依托美妙的音乐来刻画角色的心态,这部动画虽然没有对白,乐器之间的应和却胜似对白。例如,用扬琴比拟潺潺的流水,用三弦模仿浸欢乐的水牛,以高胡的音色及音调来区分和表现鸣叫的黄鹂,牧童则持长笛,以长笛的清脆悠长与之媲美应和,一问一答,此起彼伏,相映成趣。打破了动画拙于表达细腻情感的通论,而是营造出独具中国韵味的艺术境界。以《牧笛》(如图)为例,赏析其音乐之美。影片一开始,在和煦的春风中、柳丝依岸、溪水荡漾、牧童骑牛,画面墨色远淡浓近,错落有致。伴随着扬琴演奏的明亮而清脆的溪流声,牧牛载着牧童悠闲自在的穿过丛林,来到溪边饮水嬉戏,此时,三弦为奏,描述老牛与牧童在水中嬉戏时的欢快。牧童笛声一起,老牛就依依不舍的靠岸。音乐在这里不仅仅表现大自然的美好,而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之后,用高胡模拟的鸟叫声与牧童吹奏的笛声,一应一答,此起彼伏,相应成趣。时而清脆嘹亮,时而婉转悠长的美妙的笛声比胜黄鹂,也将牧童带入梦中。此时由铜板琴、钢板琴、弦乐、扬琴等弦乐合奏的音乐响起,梦幻多彩,轻松愉悦。之后,引逗着小提琴也加入行列,整个乐曲更是多了份欢快和优美,使得整个音乐融入在画面中,和谐美好。梦中老牛走失,牧童焦急的寻找这段故事,音乐在这里更是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与人、与景、与情融为一体,为影片的抒彩填上浓浓的一笔。我认为最后这段牧笛独奏是最精彩的部分,牧童独奏竹笛,呼唤牧牛归来。虽然这部分笛声不如之前的轻快明亮,其中略带深沉婉转的味道,正因如此才更具魅力,表达牧童对牛儿的依恋之情。在中国的水墨动画片中,不仅将中国传统的绘画元素纸墨笔砚以及具有民族特征的传统乐器展现在动画中,也不仅仅是为了娱乐观众,而是对不同时期人们生活变迁以及思想起伏的折射,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儒释道精神融为一体,形成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继承和发展的一个窗口。下面以具体水墨动画为例,分析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1、儒家思想的蕴含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集道德规范于一体,它包括孝、悌、忠、礼、知、勇、恭、惠、宽、善等内容。儒家思想从古至今都影响着人们社会行为及思想,也是一般华人的主流思想基础。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是中国社会一般民众的核心价值观,并在世界上作为中国文化的代表和民族传统的标记。水墨动画《山水情》(如图)是最具中思想内涵的代表作之一,故事以古琴为主要线索,描述了一位文士在归途中病倒,并在荒村野渡遇到一个小渔童,渔童搭救,之后文士成文渔童老师,传授琴技,并把古琴赠予渔童,老师离开时渔童抚琴相送,温情、纯洁的师生之情的故事。这一个简单故事却蕴含着浓厚的儒家“礼乐”精神及“孝悌忠信”、“建功立业”等思想品质。影片的一开始寒风呼啸中一位文士的出现到文士的晕倒这不幸的遭遇,不难看出这是一位壮志未酬的文人受到严重的打击之后身心疲惫,而古琴对现在他是惟一的精神寄托,之后遇到渔童得救之后将琴技及古琴赠与渔童,依旧继续他的报国征程。这正式体现了儒家“礼”的忠信思想以及建功立业的高尚品质。如果说“礼”是人的外在行为的节制,那么“乐”就是人内在行为的约束,在儒家思想中礼乐精神是相辅相成的,礼乐配合,以礼修身,以乐治心,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当然,儒家精神“乐”在《山水情》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渔童的出场是以吹着欢快悠扬的口琴出来,给人自然、淳朴、天真的印象,随着故事的发展,最后渔童目送老师远去的背影,弹奏着老师送的古琴,曲调跌宕起伏,饱含了他与老师之间的深厚的情感。

2、道家精神体现

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样式,摒弃了自然界的五彩之美,而以单纯朴素的黑白色,渲染出世间万事万物的另一番别致样貌,是中华民族传统绘画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样式,代表着我国古代绘画艺术的主流精神。道家思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艺术特别是中国传统水墨画的影响极大,而老庄哲学中有关黑与白、天与人、有与无、道与法、盈于虚等命题及论述,都直接影响着中国传统水墨画的色彩理念、审美取向、精神追求以及绘画创作。水墨动画用“黑”和“白”的水墨去表现世间万物和老子理论中的“玄”和“素”相吻合,老子对这两种无彩色高度重视,在无色中,最推崇黑白两色,并以色论道中国绘画一向被认为是德、道、意的载体,其所表露的也就是中国人对现实世界的思考与追求。水墨画色彩语言却表现为神学和内省理性的特点,这种传统范式的形成,与道家的哲学思想密切相关。水墨动画片中不仅深藏着道家的哲学精神,还具有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万事的本源,是自燃世界和人类社会运动发展的依据,是隐藏在世界万物背后生存发展的客观规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道家看来,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庄子曾说过:“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他不从自然界的外部去寻找,而是从人与自然、生命与宇宙的精神联系上去寻找美,把美看作是一种天人合一的精神。在水墨动画《山水情》中,除了具有儒家“礼乐”思想外,还具有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故事开始在寒风呼啸的背景中,一位满腔热血却壮志未酬的文士出现,到他成为渔童的老师,教渔童琴技,为了让渔童感悟艺术的真谛,在激情澎湃的音乐高潮中带他穿越陡崖峭壁,在空中聆听大自然的天籁之音,用心去感受自然万物生命的搏动。这段体现了“天道”精神。渔童搭救文士,文士为了报答渔童将自己超高的琴技教给渔童并将琴赠予渔童,渔童弹琴回应远去的老师。这一动人的师生情结即是“人道”精神。故事的最后也是高潮,在送别老师远去消失,最后渔童没有任何语言表达,而是弹奏古琴,将这段深厚的师生感情化作成这首饱含深情的古琴曲。此时此刻,少年进入艺术的最高境界,老师背影消失在自然界中,可谓是达到了天、地、人、自然空间融为一体,形成了艺术界完美的定格。

四、结语

无论从历史的角度看,还是从现实的层面来看,水墨动画无疑是中国动画电影里一朵璀璨的奇葩,中国水墨动画获得如此高的评价,主要原因是中国水墨动画呈现出了东方美学精神及以特有的哲学思想,使动画本身洋溢着一股浓郁的中国气息。中国的水墨动画在上世纪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完美结合创造出的成果,将中国特色代表文化“琴棋书画”集为一体,以中国传统的水墨画为表现形式,以传统文化儒道精神为核心,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出发,无一不在展现中华民族文化的独具魅力,传播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虽然,现在中国的水墨动画在面对迪斯尼动画和日本动画的强烈冲击后,现阶段处停滞的尴尬境地,但是作为一名数码专业的学生,我坚信立足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借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吸收国外优秀的文化成分,重新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学习,一定能制作出振兴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动画片。

参考文献

[1]《20世纪中国动画艺术史》张慧临著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2]《中国动画艺术研究》朱剑著东南大学出版社

[3]《美的历程》李泽厚著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

[4]《美学散步》宗白华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5]《中国书画、美术与美学》刘纲纪武汉大学出版社

[6]《儒家道德哲学研究》沈顺福著山东大学出版社

第6篇:艺术审美文化范文

尼采说过:“没有一个艺术家是容忍现实的”①,这是说出了部分真理的。对于实际生活来说、艺术既是一种肯定性的存在,又是一种否定性的存在。实际生活总是有缺陷的,这种缺陷使得艺术的出现成为必要,艺术是以完美而不失个性的方式来提供与实际生活相对立的存在.它的存在也就意味着对于实际生活的否定。有一个非常流行的说法,即艺术既来自实际生活……。一种疏远性、异在性和对抗性,而这一切恰恰表明了艺术对于实际生活的超越本性。艺术的这种超越本性在很大程度上来自艺术形式的力量。艺术形式建立了一种不同于日常经验的崭新经验,使人有可能以一种超越现实的方式去把握现实,进而对于实际生活采取一种疏远、异在和对立的姿态。艺术形式对于实际生活是相对自律的,它以声音、色彩、线条、形体、语言的特殊的组合方式和运动方式构成了新的维度,一种不同于实际生活之维的审美之维,使得艺术对实际生活相互疏离,相互异在,并形成了某种距离感、假定性和超越感。正如马尔库塞所说:“艺术正是借助形式,才超越了现存的现实,才成为在现存现实中,与现存现实作对的作品。这种超越的成分内在于艺术中,它处于艺术本身的维度上。艺术通过重建经验的对象,即通过重构语词、音调、意象而改变经验。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无疑地,艺术的‘语言’必须传达真理,传达出并不属于日常语言和日常经验的客观性。”②

然而强调艺术形式对于实际生活的超越本性并不意味着艺术内容在这里就是毫无意义的,在艺术中形式与内容本来就是二而一、一而二的,没有内容,不成其为形式,没有形式,也不成其为内容。尽管艺术内容与艺术形式相统一是个老而又老的话题,但是在考察艺术的自由、考察艺术对于实际生活的超越本性时仍然不能不回到这个问题。一方面,在艺术中内容被形式所规定、所整合,形式往往要求内容适应其自身的特征和规律.并为此而作出相应的变更,从而使得艺术内容能够超越于实际生活之上,而不至于与实际生活之间失去界限,趋从于实际生活中的功利需要、得失考虑和利害算计。另一方面,艺术形式通过声音、色彩、线条、形体、语言的组合方式和运动方式而构成与实际生活之维相互疏离、相互异在的审美之维,这也是需要得到个性、风格、情调、品位和深度支撑的,在艺术中种种形式因素必须依靠个性、风格、情调、品位和深度的凝聚和组织,才能真正成为充实有力的东西,否则它只是一个抽象而虚幻的维度,只能保持一种空洞贫乏的自律。罗兰•巴特指出:’‘任何一种形式同时也是一种价值;’••…不论在怎样的文学形式中,总有情调、气质的一般选择,而作家正是在从事选择时,他的个性才十分明白无误地显示出来。”①然而这样一来,也就进入艺术内容的范畴了。由此可见,艺术对于实际生活的超越本性的铸成,取决于两方面因素,或者说有两大原则,一是艺术形式对于实际生活的相对自律,二是艺术形式与艺术内容的相融相济。

二、变异:当代艺术形式的命运

然而.如今这两大原则正在被消解被抛弃,从而艺术正在放弃自身对于实际生活的超越本性而发生深刻的变异。如今艺术形式在市场权力、技术统治和工具理性的强大压力之下正在很大程度上放弃自身的自律性、否定性和对抗性,而表现出对于商品化逻辑和技术的工具逻辑的屈从和妥协。一方面.如今艺术所面临的一个根本性转变在于它作为商品进入了市场流通,听任市场来决定它的命运,于是艺术的生产和消费必须按照供求产销的市场规则来进行,必须遵从效益原则,与经济收益密切挂钩,力图获取最大的利润,而艺术的超越本性却被置之脑后。今天艺术形式的花样翻新层出不穷,但却常常不具艺术探索和创新的意昧,只是考虑如何趋从市场需求和流行趣味,只要其中某一种形式在艺术市场上取得成功,便会风靡一时,效晕者蜂起,引起轰动效应,从而成为一种流行模式。另一方面,由于大众传播媒介的介入,艺术生产的科技含量急剧增长,其运作过程和生产方式也发生了巨变,社会化、集约化、规模化成为显著特点,这无疑对艺术生产起到有力的刺激作用,但同时也造成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那就是作为手段和载体的科技力量,一旦以其工具逻辑入主艺术活动,势必导致艺术自身逻辑的消解和失落,使得艺术形式放弃了对于个性、风格、情调、品位和深度的追求而走向了标准化、格式化、程序化。

总之,在商品化的逻辑和技术的工具逻辑的夹击之下,艺术形式正在从与艺术内容的天然联系中逃亡,逾越艺术的栅栏而投靠市场需要和流行趣昧,于是作品的策划、创意、包装、徉式、技巧、手法与它所要表现的东西之间出现了严重的脱节,而挣脱了艺术内容制约的艺术形式则趋于不加节制的恶性膨胀。艺术形式的这种变异也是当代哲学反本质主义思潮影响下的产物。反本质主义力图传统的二分世界观,否定以往关于表层与深层、边缘与中心、实在与真理、事实与价值、手段与目的、能指与所指之类二元化的区分,拒绝那种将其中一端(深层、中心、真理、价值、目的、所指等)认定为比另一端(表层、边缘、实在、事实、手段、能指等)更为本质、更为根本的做法,而主张将所有人为划定的鸿沟全部填平,将所有先验设置的屏障全部推倒,根本就没有什么比其他东西更加深奥、更加隐秘的东西,一切都可以在同一个层面上扯平、展开,这就是表浅的、实在的、具体的层面,因此不再有超越于人们所能直接接触到、感受到、对人有用的终极性的东西。一切都是现象,一切都是外在,一切都是事实。

总之,正如罗蒂所指出,以往的哲学致力于谋求一种在人类的现存条件与某种超越这种条件的东西之间的对立,而反本质主义哲学则旨在“放弃对这样一种超越的希望”。①这里也包括对于内容与形式的态度:恨本就不存在比形式更加高深的内容,一切都是形式,艺术就是被感知.就是可以被人看到、听到、触摸到的东西,就是让人一目了然、令人轻松愉快的形式。以德里达、保罗•德•曼等人为代表的“耶鲁学派”标举解构主义,明确拒斥“内容一形式”的二元对立论,指出艺术就是以文本形式的某些偶然特征背叛和颠覆历来被视为艺术的本质内容的东西。保罗•德•曼在应别人要求对“解构”一说作出界定时说:“在文本内,借助于文本中的成分(这种成分通常恰恰就是把修辞的成分暴露于语法成分的结构),就可以测定一个问题,并取消文本内作出的断定。”。因此在解构主义看来,在艺术中没有什么东西存在于文本之外,任何意识都只是一种语言形式,而且只是一种通俗的、浅显易懂的语言。

必须指出的是,这种反本质主义哲学在根本上恰恰是与在现代商品社会中所流行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是相通的:取消对于真理、起源、中心和终极价值的信念,恰恰能够为关心当下、关心此在的实用功利态度开辟道路。而这一点正是导致今夭艺术形式发生变异的深层动因。它为艺术形式挣脱与艺术内容的夭然联系、屈从于既存现实的实际需要,进而放弃对于既存现实的超越本性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根据。

三、反形式:当代艺术的形式主义特点

在当代文化条件和哲学背景下艺术所发生的变异造成了一种新的形式主义,其特别之处在于它恰恰表现为反形式的特点.这就是说,艺术对于其超越本性的自弃恰恰表现为艺术形式的消解。首先、如今艺术的内容与形式之间发生了严重的断裂。霍克海姆和阿尔多诺曾敏锐地指出了当代审美文化的这一病疾:“i司汇越是严重地从实际包含着意义的承担物变成没有内容的符号,它们越是单纯地和清楚地表达了它所应表达的意思,它们本身同时就越是变得不清楚”,“语言i司汇与内容相互区别和分离开来。如痛苦、历史、甚至生活这些概念,变成了抽象和失去了这些内容的空词汇。•一净化的词汇不是从对象中吸取经验,而是把对象表示为一种抽象因素的状况,把其他一切词汇都强制地变为绝对空洞的表达,什么含义也没有,因此也就没有什么实在的内容。”③在当今艺术中这种内容与形式断裂起码表现为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艺术形式与终极价值之间的断裂,艺术总是要表达对于人类命运的关怀,对于人生真谛的追索、对于存在意义的叩问和对于精神极限的挑战,这些人生的终极价值赋予了艺术以深厚的底蕴,然而这一切现在却被放进了括号存而不论,在武侠、警匪、枪战、侦探类的作品中,一般意义上的善恶概念已经被抽空、被搁置了、只是成了供由功夫、技巧、悬念和场面所构成的符号、能指和文本花样翻新的基本框架和普泛模式。二是艺术形式与历史之间的断裂,历史总是作为一种起因、一种根源而向现时延伸,为现时提供一种因果联系的深度,然而如今艺术却取其形而遗其神,成为一种丧失历史性的空洞形式,一些标举“新古典主义”的流行歌曲用仿古拟古的手法营造一种典雅意境和优美形式,但因缺乏相应的情感意蕴而流于对于古人诗词的生硬搬用和机械拼凑,以至显得文不对题、不知所云。三是艺术形式与文化传统之间的断裂,一些改编传统题材的影视作品对原有的情节线索和人物关系随心所欲地加以编造和添加,但是却抛弃了传统文化中固有的人文内涵,将其变成了一种搞笑和煽情的浮泛形式。

内容与形式的断裂造成了艺术符号能指与所指之间关系的松动和脱落,使得所指在能指之下滑动而失去了相对固定的联系,这样,艺术符号便不再具有稳定性和有序性,能指摆脱了所指的约束而趋于独立,所指对能指不具规范作用,而且也不能完全穷尽能指,在某一能指与某一所指之间建立联系常常是一种随机的、偶然的行为,表现出极强的情境性,如何建立联系,建立何种联系,完全视在当时的情境下有何种需要而定。于是如今影视歌曲可以与影片电视片的主题和题材相互游离,MTV的音乐阐释可以与画面图像相去甚远,书籍装帧可以与作品内容风马牛不相及,凡此种种,都使得能指变成了一种能够随意满足实际需要的包装形式。其次,由于内容与形式之间天然联系的破裂,终极价值、历史蕴含、文化传统遭到拒绝而在艺术中缺席,内容像漏气的皮球一样干瘪和萎缩,而形式却漫无节制地增殖和膨胀,语词、符号、文本和形象铺夭盖地、堆积如山,既然内容是空洞、贫乏的,那么为了填补这一欠缺,就必须使形式在作品的有限范围内作无限的替换,增添越来越多、越来越浮泛、越来越花哨的东西,使得内容不堪重负和形式大量冗余,造成了能指过剩、符号泛滥的畸型现象。德里达把这一现象称为’‘零度的象征价值”、“超量的表意法”。今天的艺术往往是量大于质、名胜于实、形象遮蔽思想、外观淹没个性,其中充斥着意义厦乏的重复言说,价值失落的繁缚文本,本质稀薄的现象堆砌,精神贫乏的物质疯长,总之是浮现于表面的、诉诸视听的东西大大超过和压倒凭借智虑才能把握的深层次的东西。

再次,内容与形式的断裂和形式的恶性膨胀,使得艺术作品的能指越来越趋于外在化,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跨出了艺术的栅栏。在一般情况下,作为一种陈述,艺术符号的能指与所指是相互对应的,所指以一定的逻辑关系凝聚着能指,使之成为一种有序的、适度的存在,然而当这两者之间出现脱节和破裂时,所指的缺席势必造成能指之间逻辑关系的崩解,从而能指不再受到艺术固有规定性的束缚,处于向边缘散落、向域外漫滋的离心状态,此时一旦受到某种外力的吸引,便有可能越过艺术的疆域,变成一种外在化的能指,一种非艺术的东西,然而如今人们恰恰是把这种外在化的能指当成了艺术本身。当代艺术的机械复制特点就是这方面的一个突出表现。机械复制不同于本来意义上的艺术创造,它是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按照一定的标准和格式批量化地进行制作,但制作出来的只是一种“类像”,从而附丽于原作之上的艺术个性,那种独一无二的、不可替代的、无法复现的特点,包括作者留下的手泽、笔触、气息以及环绕着作者的灵光等便统统不复存在了,从而流滋于原作的韵味萎谢了。关于这一点,只需体验一下观赏梵高的名画(向日葵》与这幅画的印刷品,欣赏由卡拉扬指挥的交响音乐会与这场音乐会的电视录像时的不同感受便能略知一二。机械复制中的技术处理泯灭了这种“‘类像”与艺术家的创作个性之间的联系,使之丧失了艺术最可宝贵的东西。艺术创作总是需要某种技艺和技术,甚至’‘艺术”一词无论在中西方其词源学上的最初含义都是指技艺性、技术性的活动,但是以往用于艺术的技艺和技术手段都以有利于艺术个性的表现为要义,例如纸和笔的发明、油画材料的研制、钢琴小提琴的制作都是如此。然而这种情况在今天却发生了逆转,现代科技手段以机械复制的方式使得艺术有可能在量上作无限的增殖、但同时却取消了艺术的个性,在这里大写的单数的艺术已经变成了非大写的多数的艺术。

如果说那种独一无二的原作其价值往往来自艺术家灵光的投射的话,那么在机械复制的时代这种灵光一方面被取消了,另一方面也被外在化了,现在人们所崇尚的是名气而不是名声,知名度比道德品行和学识才情更重要,哪怕是学疏才浅、品行欠佳,只要有知名度就行。于是一切都颠倒了过来,人们往往不是通过艺术风格和美学个性去了解一部作品,而是因准来写、谁来演、谁来唱或谁来主持而知道它,一部作品的成功更多取决于外在的名气,而不是取决于它的风格、形式、品位等方面所作的探索、追求和创新,一台晚会的档次和票房价值只看有什么样的腕级演艺人员或主持人出场一部影视作品的收视率往往只看由哪个大牌明星领衔主演,固然既是腕级艺员和大牌明星其演技必有过人之处,但是这里对于其名气的崇尚和追逐已经显得外在了。这种风尚养成了特有的创作心理和欣赏心理,前者表现为一种自恋主义倾向,刁舀者则表现为一种窥伺癖。克利斯多夫•拉斯奇说:“许多作家现在已不再记忆写作,而是依赖自我表白来保持读者的兴趣。他们不是想让读者理解作品,而只是依赖于读者对著名人物私生活所怀有的不健康的好奇心c”①如今最抢手的出版物常常是拥有较高知名度的“明星”、“大腕”或自哀自怜或自吹自诩的自我表白,它将那种每个人都能表白一番、不是由于其名气便不会引起别人关往的个人苦乐、一己悲欢甚至身边琐事、杯水风波在市场上出售给大众,它也懂得用作者本人留下的手迹、气息和灵光来增添作品的附加值,于是明星自传或为明星作传成为时尚,签名售书成为时髦的促销手段。如果说这些出版物还不足以成为“文学”或“艺术”的话,那么它们却实实在在为人们增添了大量聊以满足窥伺癖的符号、文本、能指和形式。最后,虽然在当今艺术中形式力图摆脱内容的牵制而走向独立,但是它最终所达到的不是自身的完善,而恰恰是自身的解体。

影视艺术特别是电视艺术的出现给当代艺术带来的深刻变化怎样估价都不嫌过分,它几乎将所有的艺术样式都网罗于自己的靡下,将其变为一种视觉艺术:Ml…V是将音乐变成视觉艺术,戏曲Tv是将清唱变成视觉艺术‘相声Tv是将说话变成视觉艺术.诗TV是将抒情变成视觉艺术,就是那些根据名著或畅销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其实也就是将小说变成了视觉艺术。视觉艺术的大行其道扭转了传统的艺术概念,改变了以往一些艺术样式过于抽象、过于沉重的状况.但同时也将一切都浮现于表面,走向感性化一极,消解了深度而变成一个视觉隐喻。视觉隐喻的特点不是将能指引向深层次的所指,而是以图像为基础,整合音乐、语词、叙事而组成一个“格式塔”,一个相对独立的完形,并从而衍化出某种次生意义。像(铁臂阿童木)、(机器猫)、(玩具总动员)等影视卡通片,由图像、音乐、语词、叙事等能指的格式塔构成了一种视觉隐喻,产生了广告宣传的次生意义,从而这些影视卡通片骨子里成了厂商的一种宣传策略和促销手段,在这里再也找不到作品的所指了。因此这种视觉隐喻不是将感性引向理性、将形象引向观念,而只是停留于感性层面,不是一种象征,而只是一种标识了。

既然别的艺术样式都转向了视觉艺术,变成了一个视觉隐喻,那么其中能指与所指的关系不仅发生断裂,而且趋于无序,图像、音乐、语词、叙事等能指的组合无需遵循一定艺术样式固有的形式规律,只要能够增强其标识性便怎么都行,固然在大众化的时代艺术对于大众化形式的探索、创新和尝试无疑是必要的,其中也难免有失误有曲折,但如果不是在格守自身审美规律的前提下寻求艺术的普及形式,而是为了达到某种功利目的而从众、媚俗和凑趣,那最终势必导致艺术形式的自弃。马尔库塞对于西方发达工业社会中艺术的堕落所发出的警告对我们应不无借鉴意义,他写道:“艺术中反艺术的爆发,就以许多人们熟悉的形式表现自己:如句法的破坏,语词和句子的分割、日常语言的爆炸性运用、没有乐谱的曲调、随意写成的奏鸣曲。然而,这些完全反形式的东西仍然是形式,也就是说,反艺术仍然是艺术,它作为艺术被提供、被出卖、被冥想。艺术的野性反抗,总是一种短命的冲击,它很快就被收罗在画廊的四壁中,或通过市场被卖进音乐厅,或装饰着繁华商业设施的大厅和门廊。艺术意图的不断变形是一种自弃,这是一种产生于艺术结构本身的自弃。”‘刃总之,如今艺术正在放弃自身的独立性和自律性而向既存现实表现妥协,在此过程中它抛弃和破坏了自己安身立命的形式规律,走向了反艺术和反形式,这是艺术的自弃,形式的自弃。

四、两种反形式: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之后

近代以来,艺术形式一直处于失范状态,从古希腊以来人们所崇尚和谨守的和谐静穆的形式之美己经被弃若敝展,古典主义已经是一种充满贬意的说法,人们所追求的是不平衡、不对称、不和谐、不协调,所激赏的是对峙、冲突、分裂、动荡,所偏爱的是崇高感、悲剧感以及滑稽丑怪所带来的痛感,这种普遍的审美心理养成了对于艺术形式的特殊趣味,反艺术、反形式成为时尚。此风为近代浪漫主义所开,到了现代主义则变本加厉、一发而不可收。布鲁特莱勃和麦克法兰指出,可以拿这种反形式的倾向作为给现代主义下定义的共性基础,这不仅意味着形式的剧裂变更,而且意味着那种把形式导入混乱状态的倾向,以至产生出形式问题土的绝望感,“现代主义不仅可以指艺术中的一种新颖方式或独特风格,而且也可以指某种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灾难。总之,实验主义并非只简单地意味着艺术巾存在着改制、困难和新奇的玩意儿,而且也意味着凄凉、黑暗、异化、解体。”。现代主义在创作技巧、手法上使用了许多别出心裁的新招术,超现实主义发明了所谓“自动写作法”,达达主义开创了“拼贴法”.还有“具体音乐”、“动作艺术”如此等等。

与之相应,艺术形式的固有规范便被彻底打破了,现代主义摧毁了语言的体系,搅乱了语词概念之间以及语词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内在联系,破坏了正常的语法和修辞方法,同时在原始冲动、潜意识、幻觉和梦的基础上重新建立起语词关系;现代主义也创造了无调性音乐和多调性音乐、抽象绘画和绝对绘画、自由舞蹈和效果舞蹈,其要义都在于原有的艺术概念,消解原有的形式规律。尽管现代主义艺术离散内容、消解形式,与当今艺术如出一辙,但是它与后者有一个绝大的不同,那就是它始终是以真艺术、纯艺术和高雅艺术的面貌出现的,每一个现代派艺术家都认定自己是真正的艺术家,是在进行着一场极为严肃极有价值的艺术探索,是在阐释着一种不足以为常人道的有关宇宙人生的深奥哲理,他们毫不掩饰甚至过于夸张地炫耀一种贵族主义和象牙塔主义,对于金钱抱有十二分的鄙视和厌恶,竭力反对艺术沾染上铜臭气和商业色彩而丧失了它的神圣和纯洁,从而主张艺术必须远离市场、弃绝大众。欧文•豪曾经就此说过一段后来人们经常引用的话:.‘现代主义并不想使它自己风靡于世,因为一旦这样,它就否定了自己,也就不再是现代主义的了。……如果他默默地去迎合大众的胃口,他就会感到沮丧、不平。”③现代主义对于艺术形式所持的激进态度其源盖出于此,他们不以为让人看不懂、听不懂、读不懂就不好,反而觉得唯有如此才是真正的艺术,那种晦涩艰深、朦胧未明、驳杂含混的形式恰恰筑成了一道屏障,保证艺术不受外部引诱和沾染,使之能够守持住自身固有的品格和价值。达达主义的宣言明白无误地表达了这一宗旨,它宣称:“有一种文学是不能深入贪婪的民众的。这就是作者恨据真正的创作需要,为他自己而创作的作品。”①当今的艺术虽然在否定古典主义、抛弃和谐美理想方面与现代主义一以贯之,或者说正是现代主义合乎逻辑的延伸和发展,但是在许多地方却已经与现代主义大异其趣了,它已经从高稚艺术走向了通俗艺术、大众艺术,已经洗去了贵族气,走出了象牙塔,它在大众面前没有一点傲气.不端任何架子,不是拒人于千里之外,而是笑容可掬、和蔼可亲,然而其张扬之势、顺从之态却从头到尾透出一股商业化的气味,从而它的反艺术、反形式倾向不能不带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正如阿诺德•豪泽尔所说:“在大众文化的时代里,艺术的商品化所表明的不仅是可出售的,可能获得最大利润的艺术品生产的努力,……而且更是为了寻找一种规范的形式,通过应用这种形式,一个类型的艺术品能够以最大的可能的规模出售给适合此类产品的公众。”②由此可见,如今的艺术形式已经走向了“现代主义之后”或者“后现代”。

第7篇:艺术审美文化范文

罗聘,清代画家。号两峰,别号花之寺僧、金牛山人、衣运道人等,是家喻户晓的“扬州八怪”中最年轻的一位。此人绘画技法精妙,绘画题材广泛,更得金农青睐,收为嫡传弟子,被人称为“鬼才”,其才情可见一斑。但是,罗聘走出金农光环而一举成名的却是如今被我们视为传世之宝的《鬼趣图》“。在罗聘一生所有的画作之中《,鬼趣图》因为其独特的魅力而占有无与伦比的地位,……那凄惶迷离的色彩,那上百人的提拔,都使它的名声盖过了罗聘其他的所有作品,和罗聘的名字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在中国画史上熠熠生辉。[1]”《鬼趣图》由八幅图组成,内容不一,有的阴森可怖,有的诡异莫测,有的甚至滑稽可笑。但是现在在观赏《鬼趣图》的时候,多多少少受张问陶和蒋士铨等人的影响,先入为主的把图片内容与他们的题诗对号入座,使得“鬼趣”之“趣”有了令人遗憾的局限性。

鬼,作为绘画题材可谓历史悠久。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就曾提到画鬼的内容。还有吴道子的“地狱变相”图也令人称道。其师金农也曾画过鬼。哲学上认为,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都不是孤立的,万物都有联系。那么,鬼题材的产生也不是偶然。鬼的题材反复出现,追本溯源是一种人类集体无意识的体现。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认为,在无意识心理中积淀着种族记忆,这种种族记忆就是“集体无意识”。这种“无意识”一直影响着我们本能和原型组成。“荣格说原型是典型的领悟模式,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遇见意义普遍一致且反复发生的领悟模式就是在和原型打交道。”[2]“鬼”的形象被历代画家演绎成各种形象《,韩非子》中也有云:“……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也就是说鬼,大家没见过,所以容易画。[3]叶舒宪在《鬼的原型——兼论鬼与原始宗教的关系》中总结出五种不确定的鬼的原型:一是死人,二是丑人,三是类人动物,四是骷髅,五是头神像。[4]并且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

罗强烈在《原型的意义群》中认为:“原型是潜伏在实体作品中的人类的或者某一社会文化群体的社会性的共同情感,它是由思想和情感交织而成的‘典型’的社会文化心理结构。”[5]就是说给“原型”加上“社会文化”这个定语,就使得解读《鬼趣图》有一个既定的理论背景。那么从揣摩“共同情感”这个角度看,罗聘的《鬼趣图》更具有现实性的审美价值。罗聘的生于雍正年间,大部分时间生活于乾隆年代“,康乾盛世”几乎浓缩于扬州这一繁华城市。同时扬州作为盐商富居之都,又是交通要道,人流量大。只道一时间商贾云集,文人雅士纷来沓至,经济、文化艺术一派欣欣向荣。乾隆曾叹“:盐商之力伟哉!”[6]且经济、政治、文化都处于一种新旧代谢的重要转折时期。而社会的发展,使得思想愈加开放,必然引起统清政府的统治恐慌,骇人听闻的文字狱席卷而来。一时间那些新兴的思想几乎呈现出一种扭曲的状态。使得不少艺术作品都表现出“怪”的风格。罗聘就是在这种怪的风气之下逐渐成长起来的。当然,各中经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鬼趣图》才应运而生的。

对于《鬼趣图》确切的创作时间,之前很多研究者都没有提到。只有在《花之寺僧罗聘传》所附的年表上大致提到是乾隆三十一年,也就是罗聘三十四岁时所作。这时的罗聘已经走过他人生的一半(罗聘1733-1799)并且经历了出生、父母双亡、成家、拜师、创作、游历、师逝等一系列事,也算小小的尝试一遍酸甜苦辣。那些慢慢沉淀在罗聘心中的阅历经验和对社会的感知也在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最直观的信息便来自于他的作品。

第8篇:艺术审美文化范文

关键词:大众文化;审美;陶瓷艺术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5-0024-02

大众文化审美是现代社会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大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以通俗文学、流行艺术等为主要艺术形式,另辅助于大众文化消费方式,是在当代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涉及审美观念的文化,结合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现状,在大众文化视野下陶瓷艺术有着其独特的艺术特征。

一、从精英审美走向大众审美

基于西方大众文化影响、渗透下逐步发展起来的中国大众文化,其又立足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而且还可以做到与当代中国其他文化形态并存。根据对其特点进行分析,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中国大众文化包容西方大众文化,而且将西方大众文化当成其重要的文化资源;二是传统的中国民间通俗文化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提供给中国大众文化;三是中国大众文化利用与改造精英文化,在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两者之间做到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有相当一部分经典的精英文化作品凭借相应的加工改造之后则发展成为大众文化的有机构成部分;四是主流文化运用于渗透中国大众文化。大众文化作品将国家的法律法规、社会道德规范等隐含其间,从而导致大众在文化娱乐的过程当中还可以对相应思想道德教育获得。大众审美文化的出现使得文化更好的走向大众,从精英、贵族中走向普通老百姓中,使文化的享有权转向多数人,这也是符合我国主流文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要求。

大众文化已成为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当中不可或缺文化现象构成,其拥有的作用于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艺术家所处的社会文化语境产生艺术,决定了艺术家的创作动机应该是从民众中产生,欣赏与使用的过程则是“回到群众中去”的一个完整审美过程。

二、从技术走向艺术

技术与艺术的首场创造性革命来自于包豪斯设计学院的尝试,近一个世纪过去了,包豪斯所创立的设计理念为后世奠定了理论基础与实践的科学方法。进入21世纪后,设计与艺术结合的愈来愈紧密,在民众的生活中扮演这重要角色,它不仅完成了对批量机械化产品转型,同时引导并启发着大众对于生活美得思考和理念。当工业化脚步迈入陶瓷艺术领域,使得现代陶瓷艺术逐渐失去了往日手工制造,相对地,人性化、艺术化的设计更加受到人们的青睐,这是一场来自于设计艺术的自我革新,与科学技术发展与制造工艺关系甚微。

从当前的陶瓷艺术发展的现状不难看出,陶瓷批量化的生产已经渐渐使人们审美疲劳,相反,大众更加喜欢形式考究、注重欣赏陶瓷艺术人工性、手工艺的本质。陶瓷艺术的这种转性变化看似突然,实则必然。早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学者就提出,由于当前高科技、高机械化和电子时代的来临,人们在享受这种便利的同时,往往使用需求与生活情感需求相失衡。奈斯比特在《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方向》中写道:“无论何处都需要补偿性的高情感。我们的社会里高技术越多,我们就越希望创造高情感环境,用技术的软性一面来平衡硬性的一面。”在这里奈斯比特所指的“高情感”即是符合艺术美的生态设计和符合手工艺术之美的艺术之美。而当前备受推崇的“创意手工陶瓷”则是此类具备高情感设计的代表,创意手工陶瓷脱离了当前机械化生产的模式,进入了小批量个性化设计领域,更加注重汲取手工艺造物的情感特点,使其具备设计与工艺的双重艺术美。

三、从地域走向国际

任何文化只要有历史,就会有传统。这种文化传统包含着深厚的民族心理、道德风俗以及社会意识形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民族文化间的交流日益加深,中国陶瓷艺术也逐渐展现出国际化的创作特征。

我们谈到陶瓷艺术创作设计中,已趋向于国际化设计的品相。首先在造型上选取西方日用瓷设计之长,其次,在装饰设计上,将西方设计理念和部分元素符号与中国传统纹样相结合,有着较高的审美趣味。企业需要推广品牌,出口外贸需要符合对象国大众审美习惯,这是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同时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促使现代设计朝向多元化、人性化、艺术化的方向发展也是现代设计的大趋势和必然。

陶瓷艺术从地域走向国际的另一个因素便是传播媒介的扩大,拉近了中外艺术的距离。改革开放后,中外导演学者筹划并只做了许多有关中国陶瓷艺术的纪录片,其中卓有影响的有董浩珉《瓷路》和央视跨国打造的纪录片《china 瓷》等。《瓷路》摄制组辗转欧亚两地,在世界范围内探索中国古代陶瓷的影子,在中外陶瓷艺术爱好者中产生了巨大的反响。此外,《china 瓷》这部纪录片联合了英国大英博物馆、英国瑰丽维多利亚与艾博特博物馆与中国国家博物馆一道,设计组从中国外销瓷为主线,足迹踏遍欧亚8个国家和重要港口,此次纪录片在摄制和交流活动中无不体现出陶瓷艺术国际化合作的特征。此外,在现代陶瓷交流活动中,一些针对外贸的企业针对自身产品特色与出口国人文特点等拍摄了大量的宣传片投放于外文网站,对于促进企业进步与世界陶瓷文化交流具有双重意义。以陶瓷为创作动机的电视剧电影的制作也是陶瓷艺术国际化的重要媒介之一,例如热播的电视剧《大瓷商》和《剩女的代价》都是以陶瓷艺术为剧情主体,不仅在大陆范围内深受喜爱,在台湾地区、韩国、新加坡等南亚地区亦有较高的收视率,这种软性文化输出,将中国陶瓷的风貌潜移默化的带给观众,使得中国陶瓷国际化的影响力更加深入人心。

四、从传统图像提升到当代创作

(一)重构扩大了中国传统图像语言

传统图像包括纹样、图腾符号、民间美术以及具有民族审美特质的具象画面或艺术语言。中国历朝的图像内容都有所不同,或有创新发展,或有倾向性探索,作为一门开放性学科,有着自身的发展格局,但总体而言,传统图像语言总是与中国民族的审美意识形态息息相关的。现代陶瓷艺术创作在画面装饰中,注重突破传统,在把握图像基本构成原理上将传统的图像符号进行拆分重构,从而形成了现代陶瓷艺术创作装饰的新风貌。例如学院派代表陶艺家秦锡麟的作品,在图案运用上不拘一格,善于提取中国传统图案中的经典样式进行分割,且以手工胎质泥性特点构成独特的点面装饰,具有强烈的民族装饰意味和艺术美感。

(二)二是将传统图像综合为民族艺术符号运用到创作中

从文化学层面而言,中国传统图像并不仅仅作为一种具象的可识符号为传承的,它更多是作为一种民族心理与审美自觉共同作为中国文化体系的一部分,构建成为完整的民族文化体系。在中国传统图像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亦有着其严密的科学步骤和意象考究。现代陶瓷艺术创作并不仅仅依靠有形的图像语言为创作元素,艺术家逐渐从图像中去寻找中国文化脉络的本源,将图像符号演化为一种民族精神的自觉,从更深层次探源陶瓷艺术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例如景德镇乐天创意集市中某仕女茶具装饰中,作者选取了中国仕女这一传统形象,但从具体的形态设计上,突出了现代、趣味的艺术特征。

参考文献:

[1]尼古拉斯・佩夫斯特.现代设计的先驱――从威廉・莫里斯到格罗皮乌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2]李晖.由道入器以器观道――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陶瓷艺术的影响[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1(11):8-10.

[3]支林,支军,王昕洲.创新之道 革新之势――从陶瓷的发展历程看陶瓷艺术的创新之道[J].美术大观,2013(11):81-82.

第9篇:艺术审美文化范文

剪纸艺术在鄂州民间生根开花,已成为民间文化和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态,可以称之为中华民族的母体艺术。因此它的文化价值,远远超越了剪纸艺术本身,而具有极为丰富的哲学、美学、民族学、社会学和人类文化学内涵,展示了一个完整的中国本原艺术体系、造型体系和色彩体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荆楚儿女不仅创造了大量的有形文化遗产,而且也创造出了丰富而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鄂州剪纸艺术

鄂州剪纸是荆楚大地民间艺术瑰宝,以其丰富的形象语言传递着传统思想和古老文化,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它记录着剪纸技艺漫长曲折的发展历程,承续着历代艺术精华,荟萃了不同时期的创作成就,犹如剪纸艺术的历史长廊;它融合南北艺术之精髓而自成一体,以其清新活泼、古朴典雅的风格特立于民间艺术之林;它植根社会、取材民间,题材广泛,内容朴实,表现手法奇特,各种流派和风格迥异的作品争奇斗艳,堪称珍贵的民间艺术宝库。当今更是赋予美感的造型和丰富的感彩,使剪纸作品洋溢着浓厚的诗情画意,表达出朗朗向上、朝气蓬勃的时代精神。

鄂州民间剪纸审美特色

鄂州民间剪纸在完成一定的民俗作用之外,又极力显示其超越自身民族背景的独立性,即美的特性。一张剪纸无论它用于何种场合,在创作的过程中必然灌注着审美感情,只要人们以美的标准肯定它,也就有了存在过程的审美价值。对于鄂州民间剪纸艺术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挖掘的地方,返璞归真的独特艺术魅力是需要我们传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1.主观意象创作

主观意象是按照人的构想进行剪纸作品的创作,不受自然形态的左右。鄂州民间艺术剪纸艺人感情浓烈,从朴素中流露出真情实感,是直接流露的主观自我表现,也是心灵深处情感体现。鄂州民间剪纸艺术在构成中不受任何物象间真实存在的束缚,自由随意按照自己的主观意象进行安排。南京金陵神剪的第四代传人张方林的剪纸作品“富贵鼠”、吉林张春颖的剪纸作品“鸿运当头”等,都是经过了作者主观性处理的优秀作品。前者作品中用各色的牡丹花围绕着可爱的老鼠,寓意深刻;后者作品中用黑底配红色莲花,凸显了画面中间九条重复出现的鱼儿。它们头顶红球,首尾相续,将“连年有余”的传统题材和现代艺术理念有机融合,体现出深厚的荆楚文化意蕴。

2.独特装饰风格

鄂州民间剪纸艺术朴实而夸张,既有深厚的传统文化艺术功底,又有强烈的时代气息,阴刻为主、阳刻为辅、阴阳结合,达到雅俗共赏、工艺传神的独特境界。经过时代的发展,如今已经实现了剪纸的实用性、艺术性、欣赏性、收藏性的有机融合。综观琳琅满目的剪纸世界,轻盈的纸制品折射出丰富的平面视觉效果,传达出美妙完整的艺术构思和章法,展现了人们热爱生活、向往吉祥、喜气盎然的景象。鄂州剪纸艺术以其夸张和变形艺术形式围绕着表现主题内容,有效地增强画面的装饰性和趣味性。

3.精深制作技巧

由于剪纸材料、工具的特点和具典型,鄂州剪纸艺人在长期的创造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作技巧。剪纸的制作需要把线条的粗细、疏密、虚实等安排得当,而且要根据剪纸的特点,尽量发挥它的长处,同时要充分地考虑镂空技艺的精湛。镂空的艺术技法,可以通过对作品的细部作有效地深入刻画来增强剪纸的艺术表现力。随着镂空技术的使用,对剪纸结构要紧密相连的要求也提出来了,因为剪纸要剪刻镂空,拿取粘贴,如果没有很好的整体性,就不便于制作和使用。剪纸艺人在构图时必须设法让所有的表现对象都巧妙相连,不出现断连现象,达到较强的视觉效果。

4.浓郁乡土气息

鄂州的民间剪纸,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内容十分丰富,有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戏曲图像、花卉禽兽。风格粗犷、淳朴;表现手法简练、夸张,生活气息浓郁,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鄂州剪纸分为两类,一是单色,一是彩色。单色,是用一种颜色的纸剪成,朴素、大方、明快,表现力强。彩色,则绚丽多彩,色泽丰富,表现力强。它大多寄托了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如“五谷丰登”、“五福临门”、“鹤鹿同春”等。鄂州民间剪纸特别讲究对称,成双成对,这也是一种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外在反映。

5.多维造型艺术

鄂州剪纸艺术有自己独特的造型方法和表现形式。在构成上,剪纸要求所表现的实物通过一个平面展开,造型高度简练并且外轮廓要高度概括,艺术语言夸张变形。鄂州民间剪纸艺术产生和流传非常广泛,为表现某一丰富的主题采用多维立体的创作方式,在创作过程中,往往抓住抓住特征入手,概括提炼出最能体现物象本质特征和情感色彩的特定外在形态,通过抓外轮廓的方法,对物象进行传神的刻画,把物象表现得淋漓尽致。鄂州剪纸艺术的风格粗犷、简化、浪漫,轮廓和形状坚实而清晰,纹样生动有趣。鄂州剪纸艺术作为民俗活动的载体,传承着民俗文化,内容和形式都具有承传性、固定性。加之剪纸手法、纹样的规定性,所以就形成了鄂州民间剪纸相对稳定的特殊造型艺术。

鄂州民间剪纸文化价值

鄂州剪纸艺术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具有深刻的人文底蕴,其文化价值也越来越受重视。它所表现出的形式特点体现了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向往,体现了“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剪纸艺术来源于生活,是我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化和几千年来历史积淀的产物,是我国大地上以人为本,口传身授的活态文化传统。体现了中国民间美术的造型意识、审美理想和哲学观念,同时也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其造型特征、形式美感和率真的感受等,为我们开启了一个丰富多彩、博大深厚的文化基因库。剪纸艺术具有强烈而鲜活的生命力,展现出一种生命的形式。

鄂州民间剪纸艺术是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一朵最灿烂、最具生命力的艺术品种。它凝聚着我们祖先深厚的感情和心理意识,是民族文化艺术的源泉和灵魂。鄂州民间剪纸是民俗文化的载体,也是一种民间传承的文化活动,它的大部分都是以民俗为基础,与民俗活动有紧密的联系。作为中国传统民间美术之一,剪纸表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民情民风,融入了劳动人民的思想情感和善恶判断。鄂州民间剪纸是我国民俗文化的物质表现,这是人类最重要的亟待抢救保护传承和发展的文化遗产之一。

鄂州剪纸艺术传承与创新

鄂州民间剪纸的形式和风格应该多样化,艺术劳动的最可贵之处在于不断创造和创新。同样,鄂州民间剪纸艺术一直在是与时俱进中传承的,已不是单纯的指传统的民间剪纸类型,更多的是指那些立足于传统民间剪纸形式美的变化法则的基础之上,开创出具有新内容新变化思维的中国现代创意性剪纸。现代生活方式和现代生存价值观的变化影响了鄂州民间剪纸的传习,民间传统文化在教育上的长期缺失,使年青一代对剪纸传统淡化甚至陌生,这是中国民间剪纸传承的最不利因素。

基于对鄂州民间剪纸艺术形式的学习与研究的深入思考,反映了时代文化的剪纸艺术,生活需求的依托已使民间剪纸的存在边缘化,时代多元文化的影响和多学科专业的交叉学习与借鉴。创新是民间剪纸艺术生存和发展的必然,但整个过程是一个艰辛研学的劳动过程,至少要掌握民间剪纸的基本造型规律和其承载着的深厚的文化与艺术的语言符号等本质的东西,更要解决造型造意的问题。鄂州剪纸艺术做为服务于人的吉祥文化意识的艺术形式,对内塑造了人的精神情感世界,对外引导了人们的视觉审美习惯。鄂州剪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应该是让最真实的生活情感激励我们去创意,让中国的剪纸艺术走向世界,成为当代一道充满魅力的艺术风景线。

结语

鄂州民间剪纸艺术要想在艺术之林中永固长存,除了依靠外界的关注和支持外,还要借助剪纸本身的特殊形式和艺术质量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对现有成果加以选择、取舍,保留精髓――蕴含其间的,为民众世代传承的独特审美情感和不朽的民族精神。鄂州民间剪纸艺术,犹如一株常春藤,古老而长青。这是因为它特有的普及性、实用性和审美性,是因为它那符合民众心理需要的象征意义。从它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最基本的、也是最深刻的文化内涵,它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今天我们对鄂州民间剪纸艺术进行研究,不仅有利于探寻原始文化之根,也有助于完善和丰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完整内容,更可以让人们了解鄂州剪纸艺术这一民间文化的精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占有的地位和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