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精选(九篇)

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第1篇: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论文摘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某一具体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其组成要素有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是某一专业整体适应社会变革的表现。我国高师专科计算机教育专业只有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规格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才能够培养出符合中小学需要的信息技术师资力量。该文结合我们学校的人才培养情况,探讨了高师专科计算机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某一具体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其组成要素有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是某一专业整体适应社会变革的表现。我国高师专科计算机教育一般都是高师本科计算机的压缩型,与高师本科计算机教育相比,只是学习的年限较短而已。而有的高师计算机专科教育则是普通高专计算机教育的机械模仿。这样高师计算机教育专业失去了应有的特色。笔者认为,要办出高师计算机教育专科特色,关键在于定位合理的培养目标、确保适量的人才培养规格、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改革人才培养的途径。

1.高师专计算机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合理定位

地方高师专科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只有从当地的实际出发,客观分析本校在本地区的地位和现有的办学条件、办学水平,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之需要为直接的驱动力,坚持并体现地方特色,依据地区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寻求可扩展的服务领域,发挥自身因历史传统特别是地域所决定的优势,找准自己的合理位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办出地方性高师专科计算机教育的区位特色、人才特色。因此,我校计算机教育专业定位为民族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师资培养专业。作为专科院校,我们开办这一专业的宗旨,主要是为德宏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培养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师资;笔者认为,我们现在开办的计算机科学教育专业,主要是教育型人才的培养。根据以上培养目标,结合我校的计算机专业特点,我们制定和修订了本系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新制定的培养目标与上述培养目标基本一致,“本专业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精神,身体健康,再学习能力强。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了解教育科学发展与中小学的教育改革实践,善于教书育人,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可从事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和教育信息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2.高师专计算机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思考

高师专计算机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是指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的计算机教育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当具备怎么的素质和服务社会的能力。不同的人才类型具有不同的社会功能,不同的社会功能要求导致人才智能结构的差异,不同智能结构的人才要求有不同的教学内容及其相应的课程体系,因而相应的人才类型通常是由相应的教育类型来培养。而人才知能结构的差异决定了不同教育类型的不同人才培养规格。我校计算机教育专业为民族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师资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我校高师计算机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

为此,我们制定了以下计算机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2.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原理,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2具有符合社会主义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备不断更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3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掌握计算机语言程序、计算机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开发和运用,能维护和管理计算机网络并利用网络处理教育信息的能力。

2.4熟练运用现代教育的基本原理进行教学设计,具备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2.5普通话和英语水平应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2.6掌握一定的体育和军事知识,具备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具有比较全面的文化素养。

3.高师专计算机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

高师专计算机教育培养方案是指高师专计算机教育专业如何培养出符合教育目标的人才计划和策略。高师专计算机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在人才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而且关系到人才培养规格的形成。高师专计算机教育专业的培养方案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来进行,使其更具导向性(体现社会发展对未来教师的要求,实现超前培养)、师范性(突出对学生从教知识、从教品德、从教技能的教育与培养)、实践性(实践是联系学生学习与未来工作的纽带,应注重发挥实践教育的育人功能)、整体性(培养模式诸要素协调发展、合理运作),真正培养出既适应时展又满足社会需求的未来中小学信息教育教师。为此,我们学校的计算机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既加强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又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既要求专业理论知识的提高,又要求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此外我们学校还加强了教育和教学能力的培养。这可以从我们学校的教学计划中可以看出。我们系公共课程主要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常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形势政策、大学英语、大学语文、体育、普通话、禁毒防艾讲座;开设的必修专业课程有高等数学(1)、普通物理学、教育技术学导论、教学设计、教育传播学、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数据结构、c/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媒体理论与实践、网页设计与制作、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基础、计算机图形与动画处理;开设的必修教育课程:教育学、中/小学心理学、教师职业技能训练、教育科研方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法;开设的必修特色课程有:人文科学基础、计算机影视制作技术、摄影与摄像、中/小学素质教育、美术、音乐欣赏、GSZX及民风民俗讲座、现代礼仪、电视编导与制作;选修课程主要有: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限选)、毕业就业指导(限选)、远程教育、Internet原理与应用、三维图像处理、虚拟现实技术、VB语言程序设计、教育技术专业英语、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常用工具软件。我们系的计算机教育课程方案的设计体现了专业性、师范性、教育性、人文性等综合特点。满足了民族地区中小学信息师资力量的需求。

总之,作为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的计算机教育专业应当结合本地区的特色,只有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规格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才能够培养出符合中小学需要的信息技术师资力量。

参考文献:

第2篇: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体育教育;本科生;培养方案

1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方案的研究

1.1我国5套体育教育专业本科

课程方案的培养目标的发展分析研究各高校对人才培养的目标能够反映出各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期望以及培养方向。同样,若要有效地研究人才培养的课程方案,第1步必须从培养目标入手,因为培养目标会影响整个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及发展。同时,对培养目标的分析研究更有助于完善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的培养体系。在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在不同时期的不同需求,我国于1980年、1986年、1991年、1997年和2003年颁布了5套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的教育计划。众所周知,培养目标是要紧密联系国家和社会需求的。因此,我们先从5套教育计划的培养目标入手,分析其演变规律,发现社会对于体育教育人才的需求走向,并为3所高校培养目标比较研究提供借鉴。由表1可以看出,1980年我国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教育计划的培养目标中,将管理场地设备的工作能力也归入了培养体育教育人才的最终目标之中,目标较为模糊但可以看出,较为针对性地培养中等学校体育教育人才;在1986年体育教育专业本科教育计划中,其目标则更加清晰和有针对性,即培养中等学校的体育教师,并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首次出现在培养目标之中;1991年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中,首次将“科研能力”归入其中,可以看出,在这个时期内社会对体育教育人才拥有较高的科研水平是较为迫切的。同时,可以看出,社会对体育教育人才素质培养的要求愈来愈高;1997年的培养目标则更加具体,即具体到“体育教育的专门人才”,并且对体育教育人才科研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可以看出社会发展对体育教育人才科学素养的渴望;在2003年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方案的培养目标中可以看出,社会对于体育教育人才的渴望不仅仅存在于学校教育之中,更需要社会生活之中,体育教育人才不仅要服务于学生,更要服务于社会大众,并将“体育教育专门人才”改为“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总体来看,培养目标从“掌握三基的专门人才”到“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指导的复合型人才”的转变路线中看出,我国社会需求由体育教师优秀的“知识、理论、素养”水平到“教学、实践、指导”能力的转变。

1.23所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

程方案培养目标的比较分析由前面的分析我们看到,国家、社会对体育教育人才的需求从“知识、理论、素养”到“教学、实践、指导”能力的转变,并且更是需要多元化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各高校的培养目标在各具特色的情况下,也应紧紧围绕国家社会的需求。那么,3所高校对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是怎样的呢?由表2可以看出,3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都紧密地围绕国家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都努力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多元化的体育教育人才。但是,在3所院校培养目标紧密围绕国家社会需求的同时,又各具特色。首先,在运动技能方面,北京师范大学提出了“一强两能”的运动技能要求,而北京体育大学和首都体育学院则对运动技能的要求较为淡化,而更加强调的是“教育技能”;其次,北京体育大学对体育教育人才的最终培养目标是从事各项体育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而北京师范大学对于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则是体育教育的高级专门人才,首都体育学院则更加具体,即多能一专的中小学体育师资。

1.33所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

程方案培养要求的比较分析各院校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所制定的培养要求是对培养目标的进一步解释,也能更清楚地反映该校该专业的培养特色,也使得该校该专业的目标人才更加清晰化。当然,在后期的发展演变中,培养要求改为培养规格,“规格”一词的提出,也是在新时期下对体育教育人才的更高要求。在我国第5套课程方案的培养规格中,除了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思想品德、英语、计算机水平以及体育教学、训练、科研能力外,更加入了“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及锻炼的意识”一条,首次将“健康”一词引入培养规格之中。那么,3所院校的培养规格又是如何呢?由表3可以看出,3所院校在对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的思想品德、理论知识、科研能力、对政策方针的把握能力、英语与计算机水平方面都做出了一定的要求。但可以看出,北京师范大学更加注重学生理论知识以及科研能力的要求,而北京体育大学则对学生在教学训练所必备的讲解、示范、保护帮助、分析纠正错误、组织、制定相关文件的技能与方法方面较为注重,而首都体育学院对学生的培养规格中,加入了“拥有健康的意识以及增进身心健康的手段方法”一条,这也与我国第5套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方案的培养规格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

2结论与建议

2.1结论

2.1.1在我国5套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方案培养目标的研究分析中看到,我国对体育教育人才的期望在从“知识、理论、素养”水平向“教学、实践、指导”能力方面的转变,国家、社会更需求教学、训练以及社会指导能力较强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2.1.2通过对3所院校课程方案培养目标的比较可以看出,3所院校的培养目标都努力围绕国家社会的需求,但在“运动技能”与“教学技能”方面以及最终达到的人才培养目标方面是各具特色的。

2.1.3通过对我国第5套课程方案的培养规格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第5套课程方案的培养规格更加注重学生“健康教育意识、能力”的要求,而对3所院校培养规格的比较中可以看到,3所院校在科研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健康教育能力方面的要求是不同的,但在基本理论知识、思想品德、教育政策方针的把握能力以及英语计算机水平方面都做出了较高的要求。

2.2建议

2.2.1在对我国5套体育教育专业本科课程方案的分析中发现社会对体育教育人才“教学、实践、指导”能力的期望和要求。因此,在各学校的培养目标中,应体现出对学生教学实践能力、教育指导能力的要求,而不是一味地注重科研能力以及运动技能。

第3篇: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学生在校期间的培养作出的整体性设计和安排,是学校对人才培养的顶层制度设计,是人才培养的依据和质量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对学生成长成才具有决定性作用,也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方向和未来发展。

地方普通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在设计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不同学校由于其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不同,其对于培养方案的整体设计也不同。作为地方普通高校,在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高校自身特点及服务面向。地方普通高校以地方或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主要服务方向,承担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的职能,地方性、区域性是一个重要特点。为此,其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应围绕地方或区域的经济建设和社会需求来进行,主动适应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二是所培养人才的类型及层次。一般而言,地方普通高校多侧重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将应用性教育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由于是本科教育,首先要达到高等教育法规定的本科教育学业标准,其次要“更加注重基础性、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所培养的人“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既要上手快,又要后劲足,还要有一定的综合创新能力;既具有较深的专业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面、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1]

三是生源特点及质量观。伴随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地方普通高校存在着生源水平不高等问题。为此,在设计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树立科学的质量观,结合学校办学定位、生源质量、办学条件等,综合考虑设计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质量。

四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生源入学基础、入学水平、学习能力差异化突出,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需求日趋明显。实行学分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在设计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考虑适应学分制发展的需要,进一步体现多方向、分层次、模块化、个性化。此外,还要考虑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课程体系设计要注重专业的实质等效性。

地方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应首先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即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方案中最基本的要素,既受教育思想理念的指导,又是课程体系设置与培养过程选择的依据”。[2]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地方普通高校的基本目标,在此基础上,还要有具体要求:第一,要重视学生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第二,要注重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第三,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第四,要注重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最后落脚点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在知识方面,一方面要有一定的知识广度,另一方面,要有一定的知识深度,要从以‘够用’和‘实用’的要求逐步向‘基础扎实、增强后劲’转变。在能力方面,不仅要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还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在素质方面,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素养,还要有一定的非专业素养”。[3]基于此,地方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可以确定为“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不同专业人才培养具体目标既要体现学校人才培养定位,又要体现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规格和服务面向以及专业特色。为此,地方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可划分为学校和专业两个层次。各专业可在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制定各具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地方普通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之后,就要着眼于整个培养方案的体系化设计。在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立足本校办学定位和专业实际,积极借鉴国内外同类院校的先进经验,博采众长,传承创新。

二是要坚持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整个人才培养方案要以知识学习为基础、能力培养为重点、素质教育为核心,形成融知识、能力、素质于一体的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

三是要坚持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整体优化的原则。要处理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注意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加强课程的整合;加强学科间的联系与沟通,促进课程的综合化;合理搭配课程结构,减少必修课比例,增加选修课比例;压缩课内总学时,提高课外教学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四是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和因材施教的原则。要将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立足点。在课程和教学环节设计上,注意共性和个性、统一性和灵活性的结合,为学生个性发展和因材施教创设良好环境和条件。要针对学生不同发展需求设计不同发展路径,建立分类分层人才培养体系。实施学分制,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探索导师制,为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指导。拓宽学生成才渠道,为学生提供多种教育形式和机会。

五是要坚持加强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培养的原则。构建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分类分层实践教学体系,做到实践教学四年不断线。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过程管理,突出实践教学效果。丰富与专业教育相关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内容。将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地方普通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课程及课程体系是对人才培养目标实现途径和呈现方式的选择。北京联合大学作为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主的地方普通高校,近年来不断探索构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在总结2007版人才培养方案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大量的调研分析,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使培养目标更具体、更具操作性,要求各专业结合本专业实际,围绕毕业生基本要求,从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素质发展3个方面、10个基本点对培养目标进行细化,分别是:知识掌握方面: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所需的数学等自然科学知识、经济管理知识;具备较为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及本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了解本专业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能力培养方面: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本专业相关问题的基本能力;掌握本专业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核心应用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思维;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素质发展方面: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及合作能力。

1.课程体系的基本架构

围绕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体系,通识教育、学科大类教育、专业教育三个子系统,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大类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实践教学平台及素质拓展五个平台来搭建课程体系。将现有本科专业根据其学科特点及专业关联度,划分成工科、理科、经管、文科、艺术、医学六大类、27个专业大类,为课程设置的分类指导及大类平台课程的搭建提供依据。通识教育必修课程按六大类全校打通设置;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按照自然科学类、人文和艺术类、社会科学类、沟通交流类四个类别全校打通设置;学科大类必修课程按二级学科全校打通设置,学科大类限选课程打破专业界限,学院内打通设置;专业必修课程保证人才培养基本规格,方向模块课程体现各专业特色和社会需求趋向。

为加大对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更新力度,保证各子系统课程类群功能的实现,强调课程设置要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满足毕业生基本要求,按照大纲对课程内容及体系进行重构和整合,使得每门课程对各项基本要求的实现都应有一定的贡献,每项基本要求的实现都有一门或多门课程的支撑。

2.理论教学体系的构建

学校通过通识教育、学科大类教育、专业教育三个子系统建设,构建目标明确、逻辑性强的平台与模块化相结合的理论教学体系。

通识教育平台通过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和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来进行搭建。必修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思想政治理论、大学英语等公共基础课程,按大类全校打通设置,其中数学、大学英语及计算机基础等重要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实行分级教学,充分考虑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开设内容丰富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

学科大类教育平台按照学科大类必修课程和学科大类限选课程进行搭建。学科大类必修课程强调依据教育部或相关部委专业认证、专业评估、专业规范设定的核心平台课程,按二级学科全校打通设置。学科大类限选课程由各学院按需设置,强调设置学科交叉课程,体现分类指导、分层教学的目的。大类平台课的开设使学生具备较为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增强发展后劲和未来职业发展的适应性。

专业教育平台包括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限选(方向)课程和专业任选课程。专业教育类课程的设置既要保证人才的基本规格,又要考虑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需求。专业必修课程设置原则上要遵循教育部或教指委相关规定和专业规范要求,以达到国家对各行各业各种类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质量要求。专业限选课程可通过灵活专业方向,按专业方向模块化设置,同时充分考虑并根据学生直接就业、继续深造等不同需求,设置专业方向课程组,指导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方向。专业任选课程设置强调考虑深化、拓宽学生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以利于学生拓展专业知识面和兴趣延展。专业必修课程与通识教育必修课程、学科类必修课程一起构成课程体系的核心。

3.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通识教育、学科大类教育、专业教育三个子系统是根据学科需要和社会需求变化等因素,对所有课程进行关联分类与整合,形成特定功能的课程类群,应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知识与技能等要素的合理配置。实践教学平台的搭建是对三个子系统实践教学环节的梳理,是加强实践能力培养、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

实践教学环节强调按照基本操作、综合运用、设计创新的要求系统设计,保证实践教学活动的连续性。强调“突出各阶段的能力培养重点,形成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能力,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设计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4]要求系统设计和建设实践教学的大类平台课程,积极开发建设实务专题课程、综合性课程,提高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强调围绕社会对人才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要求,统筹考虑产学研合作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开设实践类选修课程,鼓励增设与专业能力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行业技术等级证书的教学环节,“构建从课堂内系统的、综合性的实践技能训练,到课外的自助式开放实验、贯穿校内学习全过程的专业素质拓展训练和校外实习相结合的培养体系”。[5]

4.素质拓展平台的构建

将素质拓展平台的构建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促进“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融合,是实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素质拓展的内涵不仅包括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技术创新的专业素养的拓展,而且还应包括社会综合能力的扩充训练、精神气质的陶冶和身心品质的全面提升”。[6]素质拓展平台主要通过创新创业教育、社会实践来进行搭建。创新创业教育环节包括选修课程和实践活动两种形式。强调创新创业教育选修课程设置要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并积极引进行业企业优质课程资源;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要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要依托教师科研项目、学生创新项目、学科竞赛、校园模拟企业、创业园区等丰富活动内容。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实践、志愿服务和公益劳动作为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并强调要和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

本文系北京联合大学校级重点教改项目“2011版本科专业培养方案制修订方案设计”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士献、李永平.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综述[J].高教论坛,2010,(10):7.

[2]姚正海.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的基本问题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7,(10).

第4篇: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3+1”教学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

0 引言

在“十一五”期间,教育部于2006年启动了教学“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在该政策推动下,一批部级、省级教学“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相继立项建设。“质量工程”涉及高校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的方方面面,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内容。2010年6月邯郸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第六批“特色专业建设点”,2012年6月又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实践教学探索改革。

1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1.1 人才培养“3+1”模式改革

明确了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培养目标后,根据社会需求、行业背景与地方院校的办学定位,立足于地方经济建设需求,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强化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与创新精神,从而达到“学生毕业能就业、就业能上岗、上岗成骨干”的目标,使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用人实现无缝连接。

为实现上述培养目标,必须制订一个科学合理、符合地方经济建设的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对邯郸学院201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制定了“学程分段、专业分流、教学相长、强化实践、重在应用”的“3+1”人才培养方案,即3学年(学时)时间进行学科专业教育,累计1学年(学时)进行工程教育和岗位实训。并于当年启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专业典型实训案例库建设等项目,保障“3+1”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顺利实施。

我们对2011版、2012版“3+1”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所有课程,按4个平台、5个模块以及相应的系列设置,使培养目标得以清晰的反映。课程开设按照学科专业教育、专业技术教育、综合实践、自主教育4大平台设置。学科专业教育分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和自主教育课程5大模块;每个模块根据课程的不同性质分成若干系列,每个系列的课程根据重要程度,标定为专业主干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等。专业主干课只限在专业基础课程中设置。根据每个模块设定的课程,确定最低学分要求。

1.2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①进行市场调查。进企业、入社会、请专家和企业家,了解企业和社会目前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核心能力的需求和企业用人的标准。

②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及行业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核心能力的需求,确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③通过地方性、区域性的人才培养定位,决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

④由核心课程,引入其前期课程和后续课程,及其相应的课程群,继而确定每门课程和课程群对核心能力的贡献;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得4年后,学生毕业时能够达到企业用人的基本标准。

⑤把相关课程和课程群分层次、分结构、分方向、分平台、分系列进行课程设置。

⑥根据课程的层次和结构,写出相应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包括:课程所讲的内容、实践环节的安排、考核方式、课程设计等。

⑦增加实践教学课程的比例,加强实训环节,建设案例库,开展案例教学。

⑧加快“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步伐,邀请企业一线工程师来校开展短学期教学活动和讲授实训课程。

⑨请企业和专家对培养计划和课程标准进行评议,提出意见,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修订和完善。

2 课程结构的重组

2.1 课程重组原则

我们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为基础,以“工程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制订出符合企业用人标准的“3+1”人才培养方案。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人才市场需求,借助邯郸学院嵌入式系统市级重点实验室、省级高校光电通信与信息系统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省级教育创新高地和河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合作企业,重点培养Java软件开发、.NET软件开发、嵌入式软件开发、移动互联技术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围绕上述人才培养特色,根据“三构建三优化”原则,即构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以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构建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产学研”基地,培养应用型人才;构建具备坚实理论基础底蕴和实践能力强的人才培养体系,输送应用型人才。优化课程和课程内容,注重实训;优化理论与实践教学比例,注重实践;优化授课学时,注重精讲多练。制订出符合学生知识基础和认识规律、企业用人标准的螺旋递进式“3+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而达到“学生毕业能就业、就业能上岗、上岗成骨干”目标。

根据重点培养方向和“三构建三优化”原则需要对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进行分层次、分结构、分课程群进行重组,以达到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高效人才的目的。

2.2 实施方案

课程结构重组的实施方案如下:

(1)课程开设设置为学科专业教育、专业技术教育、综合实践、自主教育4大平台。

(2)学科专业教育分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和自主教育课程5大模块。

(3)岗位实训分校内实训、校外实训和校外顶岗实习3大部分。

(4)自主教育分为理论系列和第二课堂。

(5)根据专业重点培养方向,构建出专业能力分解表(如表1所示),以及相应支撑课程。

(6)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加大实践课程学分比例。学分分配表见表2,集中性实践教学安排见表3。

(7)构建课程体系结构。针对目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的问题,改革课程体系结构,拟分方向、分层次地设置课程。分方向设置是指围绕目前社会需求方向的相关知识点组织相关系列的课程。分方向设置的目的是为了按照需求方向更好地理顺相关知识点与课程之间的关系,对部分课程进行整合,删除重复、过时的教学内容,增加新的教学内容,有利于解决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扩展和教学时数减少之间的矛盾,更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分层次设置是指围绕同一个方向的知识点,分层次设立课程,目的是引导高年级的本科生依据自身的发展目标,选择不同层次的课程进行学习。拟围绕方向知识点设立基础、研究、应用3个层次的课程,其中基础层次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必修课程,内容以基本原理、技术和方法为主;研究层次课程主要是针对研究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设置,内容主要是该知识点的研究发展、高级设计技术和研究方法的教学;应用层次课程密切结合该方向的应用需要,重点放在应用开发技术的培养。分层次设立课程有利于高年级本科生根据自身未来的设计和特点进行分流学习。

3 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其中包括基础与专业课程实验、微课设计、课程设计、计算机应用基础技能培训、各应用方向的技术培训(Java软件开发、.NET软件开发、嵌入式软件开发、移动互联技术等方向)、各类实习、毕业设计等。同时建立校外实训基地,通过多种途径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成立有企业代表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采用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企业培训前延至学校、企业提供真实项目根据教学规律改造为工程案例、“实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就业四合一”等方式开展实践教学,形成全方位的校外实训网络,使企业和学校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利用已有实训设备和先进的模拟、仿真软件建立起固定和流动的校内实训室。至少建立开展5个校企紧密型合作点,每年能新增紧密型合作企业1~2家。

按照学校发展规划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专业教学、科技开发以及社会化需求为依据,完善“政府资助,校企合作,社会援助,提升办学条件”模式,遵循政府的规划,按照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建设,依照市场需求,以行业需求和就业为导向,积极争取政府的扶持,吸纳社会的捐赠,利用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以发展共赢为基础的融资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

3.1 实施方案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校内实训基地――电子与信息工程实验与实训中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保证新的教学模式要求下的实践教学条件,尤其保证开展综合性、设计性、开放性实验教学、专业方向实训和CDIO教学的需求。扩展现有的实验环境,结合特色人才的培养需求,计划3年内建设完成综合学生创新实验平台,满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创新自主实验的要求。实验室按照完全开放式和组合式要求进行规划和建设,完成后的实验平台面向各级本科生,学生提出实验申请,实验室准备并提供相应的软硬件设备,以更好地为学生自主研究创造条件。同时,企业也可前延至学校,建设相关的实验室和实训室,把企业的一些真实项目经过教学改造后转变为相应的课程设计和实训项目,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感受企业文化,经历一个真实的项目开发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并从中获得成就感。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密切与行业和企业的联系,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加强和推进校外顶岗实习的力度。在与企业签订协议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邀请其技术人员全程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共同开展项目课程开发和实践,同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完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使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受益,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建立一套与培养方案相对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如表4所示。

3.2 主要建设内容

(1)继续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打造以真实项目为主体、以生产实际为案例的实岗实训平台,实现“企业需求、专业育人、学生就业三位一体,无缝对接”。

(2)在现有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

(3)与校外实训基地共同开发基于实训项目的项目化校本教材,包括配套教学资源,如项目指导书、项目任务书、项目考核及评价标准等。

(4)与校外实训基地共同建立顶岗实习的管理机制,规范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度、过程控制和考核标准,共同推进顶岗的力度和广度,提高顶岗的效果,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4 结语

经过两年的教改实践,教学效果良好,各项指标已初步实现,并已基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实践教学模式。根据2011年、2012年培养方案的执行情况,制订2013年培养方案,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完善培养细则,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规范实践教学。显然,落实培养方案的最大难度在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没有一支合格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很难按照标准完成对方案的实施。

参考文献:

[1]唐剑梅,钟世芬.软件工程专业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计算机教育,2012(8):15-17.

第5篇: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 新升本科院校培养方案制定原则实施措施

新升本科院校以教学为中心侧重培养在生产一线从事设计、制造、运行、检测、技术指导、经营管理的工程技术型、工程管理型人才。工程技术一线的人才最基本的特征是实践性、实用性、有效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对于新升本科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来讲更应该体现这些特征。

1 新升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面临的问题

截至2005年10月,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全国高校的布点数已达770个,该专业布点数在我国高等院校各专业中位居第二(仅次于英语专业)。目前计算机专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主要反映在两方面:一是竞争最大,包括全行业的竞争和其他专业的挑战,计算机应用技术已经不再是计算机专业的专利,也不再是优势;二是行业壁垒,目前企业和行业的应用系统工程、信息系统等项目渐与高校无缘,具有行业竞争优势的是既懂专业又熟知计算机技术的部门。这对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办学带来了诸多新的课题和新的问题,不同类型的学校面临着的问题也各不相同。对于新升本科院校来讲,与其他高校相比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学生的差异

从1994年到2003年,我国计算机本科教育一直处于快速发展时期。但从2004年开始,其发展速度明显变缓,并逐步进入了一个平稳发展时期。从1994年到2003年,计算机专业生源好,录取分数高,第一志愿居多,但从2004年起,学生录取分数降低,且第一志愿少。对于一所新升本的本科院校,生源就可想而知了。

(2) 专业的差异

从计算机学科来讲,分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三个二级学科;从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可以分为研究型、工程型、应用型、教育型人才。当前国外兴起许多本科专业(比如: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一些本科院校纷纷开办软件学院,开办新专业。而对于新升本这类学校,受到很多限制,不允许申报目录外的其他专业,因此,目前新升本科院校只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个本科专业,专业具有单一性。

(3) 师资的差异

本科教育与专科教育有着根本的不同,本科强调加强基础理论的教学,专科强调实践技能的教学。对于新升本科院校的师资来讲,教师原来都从事专科教育,教育思想都是专科的,所以讲授基础理论肯定不如其他高校的教师有经验、有水平,但是他们在讲授应用课程方面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4) 就业差异

由于国内75%的高校都有计算机专业,而且新升本科院校的知名度又不高,所以造成就业形势严峻。据2003年统计,一般本科院校的本科生考研的占16%,还有84%需要就业。对于新升本这类学校的学生由于生源的问题,几乎100%需要就业。重点院校的计算机本科专业学生的就业率远好于新升本科院校。

2 培养方案的制定原则

工程技术一线人才的最基本的特征是实践性、实用性、有效性、综合性和创新性,这也是新升本科院校的主要培养目标。但是目前社会上对本科教育存在两种观念。一种观念认为本科教育应该是厚基础宽口径,其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要面面俱到。另一种观念则认为应该是深广适度的基础,较宽厚的学科基础,扎实有效的工程实践训练,实用对口的高水平专业方向,其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应该适当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笔者认为前者适合计划经济时期的精英培养年代,因为那个年代是包分配,学生毕业后不愁没有工作。后者则比较适合市场经济时期的大众化教育年代,学生毕业后需凭本事自谋职业。新升本科院校更应该以工程教育为核心,以职业取向为基本原则来开展一系列的教育,由于计算机专业技术日新月异,市场需求不断变化,计算机专业的教育更应该坚持第二种观念。

本科生的培养要求是学生毕业时具有独立工作能力,能力的体现关键在于能不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能力应该包括理解能力、设计能力、操作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制定原则应该是以工程教育为主线,以工程实践为基础,选择主体教学内容和环节,构建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其基本思想就是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需求,加强能力培养,突出特色,提高质量。

3 培养方案的基本内容

人才培养方案是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层次的重要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为使人才培养方案能科学合理、具有针对性,首先要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其次,要确定具体的人才培养目标。新升本科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应该为IT人才的中低端人才,大部分为面向企业需求的实用性、复合型、国际化的高级人才,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领域的系统分析、设计、开发、测试等。

为使培养的计算机人才适应企业需求,在满足基本教育规律、基本技能、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一定要充分考虑企业的需求,做到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适应企业需求为目标,坚持校企合作、科学培养。为此,我们对我院计算机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了积极的改革与探索,形成了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灵活的课程体系教学计划。

计算机学科知识结构的急速更新使得教学内容的取舍是许多培养方案制定者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经过反复调研和全系教师的积极讨论,我院计算机本科专业的新教学计划改革的内容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改革传统的课程设置,去掉不必要的课程。面对我院的生源以及今后学生的定位情况,我们在教学计划中去掉了物理、工程制图等课程,将其中一部分课程作为选修课列出。

(2) 保持计算机专业特有的内容。为了与其他的专业区别,体现计算机专业的特殊性,我们保持了像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微机接口、数据库系统原理、软件工程、编译原理等专业特殊课程。

(3) 吸取产学合作的经验,增加企业需求的新技术课程。为使学生毕业后尽可能快地走上工作岗位,我们积极开展产学合作,紧跟企业的需求,开设了像Java程序设计、JSP程序设计、Web程序设计、嵌入式系统、等一系列企业需求的新技术课程。

(4) 考虑系统性和结合性,在引入新技术的同时考虑系列课程。我们将教学计划中的课程体系分成若干系列课程。比如,学科基础类系列课程的设置,软件类语言系列课程的设置,硬件类应用系列课程的设置、数学类系列课程的设置等。

(5) 夯实专业基础课程。以前,教学计划中程序设计基础课程(C语言)仅在第3学期开设,实际情况是内容多、学时少,使专业学生对编程基础掌握并不牢靠,使得后续课程学得也不好。为了克服这一不足,新的培养方案中我们将这门课改为两学期,另加两周的课程设计。对于数据结构课程,也增加了2周的课程设计内容,以此巩固学生的专业基础。

(6) 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中,除了加大独立实训和课程设计外,上机或实验比例也大大增加,仅独立实践的周数就达到了40周,加上课程内的实验,整个计划的实践教学比例达34%。在实践环节中强调设计性、工程性、复合性的实验项目的开发和指导。

(7) 吸取国外的办学经验,参考国外的相关课程设置,引进先进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最近几年,我系先后有5名教师到国外进修学习,他们带回了许多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料,充实了我们的培养方案。

4 培养方案的实施与保障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后,如何实施是关键。为了保证培养方案的有效实施,应该有以下主要几方面的保障。

(1) 注重师资队伍能力的培养

由于我们培养的学生是高技能的人才,因此要求我们的师资队伍应该是双师型的队伍。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这个能力须通过参加科研项目,到实验室或企业专职锻炼等方式予以提高。为此,我们制定了专任教师必须作科研,或到实验室坐班锻炼等制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除此之外,教师还必须自学新知识,认真研究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为此我们制定了若干培养教师的考核制度,目的就是让计算机教师能主动提高自身的能力,满足教学的需要。

(2) 注重课程建设的研究

课程建设是教学计划实施的重要内容,是教学计划的基本单元,所以应该加强课程建设的力度。课程建设过程中主要研究课程理论教学、实践环节、课程资源库建设、课程的CAI教学等。为此,我们以计算机专业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计算机导论”为教研课题,积极开展教学研究,目前课题已经结题,该课程已具有鲜明的特色,成为了计算机本科课程的样板课程。同时,“微机原理”课程的网络教学系统研制也已经启动并即将完成,该系统的完成势必进一步推动我系计算机课程建设工作。

(3) 注重教学内容的研讨

由于我系计算机教学机构的设置是按学科建立的,培养方案的制定又是由系里制定,因此,在实施过程中,涉及到教研室之间的协调、课程之间的衔接等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积极开展教学内容的研究,我们利用每周三的教研活动,积极进行教学内容的研讨,教研室之间做到了配合默契,保证了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

(4) 注重产学结合的研究

实用性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企业的参与。离开了企业的参与,计算机专业就失去了生存的根基。我院计算机专业从2000年开始与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原东大阿尔派)签订了产学合作培养协议,由于东软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国IT行业内是极具潜力的知名IT企业,有着先进的企业理念,为了与该企业进行进一步深层次的合作,我们于2005年正式与该企业开展了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合作,实现了3+1的订单式培养模式。经过这几年的合作,企业对我们的毕业生十分满意,截至目前,我系去东软工作的学生接近百人。除了东软以外,我们还与昂立信息技术公司等6个企业实行了合作办学。

(5) 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实践教学是实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为此,我们设置了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该课程体系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训、毕业设计等,在实施过程中做到理论教学精讲,实验教学精练。课程实验内容做到科学设置,引入实际的项目案例;课程设计环节引入企业工程实践项目,结合课程内容让学生进行实际设计、训练;综合实习环节中,让学生结合企业的实际项目,进行综合训练;毕业设计阶段让学生到实习基地结合实际项目进行毕业设计,实行双导师制。通过这一系列的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5 结束语

专业培养方案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好的培养方案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前提,是专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利保证,从事专业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

参考文献

[1]朱志良.培养面向企业需求的实用性高级软件人才.计算机教育,2006,3.

第6篇: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协同创新;会计学;本科教育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0010302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会计专业开始向网络化、知识化、全球化、创新化迈进。新环境下的市场需求对我国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的理论和实践带来了诸多变化,会计实践的日益丰富,会计职能的逐步扩大、会计手段的日趋前进,都对高校培养会计人才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培养出综合素质高、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的高质量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实现地方高校会计学专业与社会需求的高效对接对目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地方高校会计专业市场需求现状及问题

洛阳师范学院会计学专业自2011年设立会计学本科专业,至2015年已经培养毕业生160余人,根据对毕业生的调查和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以及与企业座谈发现,高校为本地提供了大量的会计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用人单位的需求,但是同时我们发现,在用人单位十分关注的实践能力方面,毕业生的质量却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在实训方面,高校虽然开设了会计手工实训、模拟沙盘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但是这些模拟类型课程与实际会计工作仍然存在较大差异。

1.1 会计实训课程的业务环境单一

目前,在财务会计方面,无论是会计手工实训,还是会计电算化实训,高校多采用的是以教师或者教材模拟的实训环境为主,学生对模拟业务进行会计凭证的填制、会计账簿的登记、进行试算平衡和财务报表的编制。从本质上说,这样的实训环境对学生财务会计业务处理的能力培养有限,这种实训更像是教师引导下的会计综合业务题目的解答,无法培养学生在实际业务中才能遇到的诸如票据的检查、单据的核对以及与会计业务相联系的各种对外沟通工作。这样的实训环境,一方面很难训练学生遇到真正会计业务的应变能力;另一方面这些实训也不容易引起学生对于会计工作的兴趣。总体上讲,目前单一的实训业务环境不能满足多元化的实际业务环境对会计人才的要求。这也是为什么现阶段社会在衡量会计人员素质时更加关注毕业生所持有的专业技术证书,而不是他们的在校期间的专业课成绩。

1.2 部分理论课程实训存在难度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企事业单位对会计人员的能力不再限于会记账,而是要求会计人员在基本的会计账务处理基础之上,具有较高的分析能力、针对会计业务的沟通能力和主动进行财务管理的能力以及会计核算的创新能力。高校开设的财务管理学、管理会计、财务分析等课程教授给学生足够的理论知识,但是如何采用实训的方式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却一直是一个难题。如果要培养学生这些能力,就需要学校构建一个比财务会计实训课程更为宏观的背景,它不仅要求有会计业务的模拟,还要求有生产、销售、企业管理等一系列企业活动的模拟,这在校内基本是无法完成的。从这个角度来讲,高校本科教育与企业实践教育相结合就成为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也正是该问题的存在,才出现了现阶段就业市场普通会计人员过剩,而高层次财务人才缺乏的局面。而本科院校源源不断培养出的缺乏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毕业生,正在让这种局面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1.3 现有的会计专业协同创新形式单一

协同效应(Synergy Effects)是指组织整体的价值大于其各独立组成部分价值的简单总和,即所谓“1+1>2”的现象。协同创新理念主要应用于本科教育培养方案,从高校内部来讲,是各专业之间、科研与教学之间、院系之间整合课程体系,各专业共享知识与资源,达到学校各部门、专业的协同发展的一种方式;从外部来讲,协同创新是高校之间,高校与企事业单位或组织之间,在人才培养,教师发展、资源共享等方面共同努力,以达到高校、企事业单位等共同发展的一种方式。

从高校现阶段本科教育的实践来看,目前已经开展的协同创新模式主要体现在校内公共资源、基础课程共享、校企合作等方面。虽然协同创新理念在培养方案制定及实施过程中、教师理论教学中、校企合作环节中不断被提及、被强化,但是从会计专业本科教育整体情况来看,现阶段的协同创新存在很大的阻力。以校企合作为例,由于企业财务信息的敏感性,一般地方本科院校在会计专业的协同创新主要采用的是企业家进课堂、组织学生参观企业、学生实习、学校教师对企业进行理论培训等方式。由于企业规模限制或者财务信息特殊性限制,允许学生进行财务方面实习的企业极少。这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协同创新的实施效果。而且,不同于知名本科院校,一般本科院校,在与企业间的协同创新活动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高校学生众多、企业需求少且主要以营利为目的,因此企事业单位和组织对于一般本科高校开展协同创新的积极性不够,使得高校与企业间协同创新项目流于形式,效果非常不理想,当然也就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协同创新。

2 构建以协同创新为导向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目前一般本科院校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方面存在的矛盾,构建更为合理的以协同创新为导向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2.1 以协同创新为导向,开放式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是一个专业培养学生的依据和执行标准,会计学是典型的应用型专业,与其他理论性强的专业不同,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大量与实践相结合的建议。

(1)听取专业人员建议。

在会计学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过程中,本科院校在国家规定的基础上,除了有专业教师参与外,应打破传统的局限性,邀请更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高管、企业财务经理等人士参与到培养方案的修订中。因为这些专业人士,更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可以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融入的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采用创新的方法来增加培养方案学生实践部分的可行性。洛阳师范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已经开始引入这种方式,收效显著。接下来,将专业人士引入培养方案修订和实施应当常态化,并形成一种协同创新的模式是下一步高校需要推进的工作之一。

(2)结合国内外主流会计组织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要求。

在培养方案修订中,会计专业培养目标应更加明确,而不仅限于“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会计专业人才”,而是应当明确标准。地方本科院校可参照目前各种主流的会计职业资格考试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例如国内的会计职称考试、注册会计师职业资格考试以及国际上的ACCA(英国特许注册会计师)、CMA(美国管理会计师)等职业资格考试对会计人员的要求,安排更能训练学生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财务管理能力的课程或环节,培养出高质量的会计人才。

2.2 建设协同创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培养会计专业人才,重在“应用”二字,地方院校要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是重要保障。实践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因实践的需要而产生,亦因解决实践问题而存在和发展。基于传统实践教学的缺点,地方本科院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以增进实践教学的效果,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

(1)构建实验实训教学体系。

实习实训室是模拟训练专业技能的场所,包括公共基础实验室、专业模拟实验室。学校可将会计专业课程分为课程实训和专项实训,根据课程性质,在《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课程教学中引入一部分的实训课程,在理论教学中进行分段式训练。对于《会计电算化》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实行专项实训,实训环节贯穿整个学期。除传统财务软件外,会计专业可与其他院系共同开发或者从外部购买会计业务相关的人机对话软件,模拟会计业务中经常出现的报税业务、资金业务等,让学生初步了解账务处理以外的会计业务办事流程。此外,还可以聘请从事会计工作的专业人士,开展实训课程,帮助学生了解会计业务处理方法的最新动态。

(2)扩大校企合作外延及内涵。

校企合作是协同创新理念的最典型体现,但是目前地方本科院校校企合作情况不甚理想,还有诸多值得思考和改进的地方。本科院校首先应当解决的是如何通过校企合作实现院校和企业的双赢局面,而不是单一的将企业作为学校的实训基地。考虑到财务工作的特殊性,可与企业达成合作协议,一方面派出学生在企业各部门进行实习,供企业遴选优秀人才;另一方面派出有经验的教师参与到企业的管理中。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高校应不断思考改变原有弱势地位的方法,引导企业将高校师资和学生资源作为自身重要的战略资源。同时建立座谈机制,高校与企业不定期进行座谈,讨论合作中遇到的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案。

(3)建立实践教学效果的评估标准。

传统的实践教学最后的评价都由指导老师完成,标准由指导老师制定,不同的老师评价标准不同,缺少统一的考核标准。因此,高校应建立更加完善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标准体系,这一体系的建立既要有原则性,又要有灵活性,可根据具体的实践活动来制定,同时还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实践积极性。

2.3 注重培养“地方性”应用型会计人才

协同创新培养人才的真正意义在于高校发展与社会发展共同促进,实现共赢。地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育时应当注重培养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才。在我国的大部分省市都有地方本科院校,且大都设有会计管理专业。各高校完全可以结合本地的地方优势,密切和地方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会计类专业教学,培养可以解决地方问题的应用型会计管理人才。其基本思路是要密切联系地方,必须以地方经济需求来定位专业方向和确定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地方相应的教育教学资源,不断优化教学条件,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从而实现特色人才的培养。

3 结论

在协同创新背景下,本科院校应用型会计专业培养模式的构建是一个循序渐进摸索的过程,还有待进一步修正、完善和提高,通过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同时增加与地方企业的沟通,才能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高质量应用型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张莹.供应链协同效应的理念误区[J].经济问题探索,2004,(6):3536.

第7篇: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优化设计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才培养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诸多方面将发生更加紧密的联系。在高职高专教育中,专业教学改革是牵动教学全局的根本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是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设计和实施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的核心问题。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设计的指导思想

高职高专教育的专业针对性强,人才培养对实践动手能力要求高,又多为学科交叉专业,其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企事业单位从事工程生产第一线技术和管理工作的高等工程技术应用性人才。因此,必须根据各专业的特点、人才培养目标、行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根据我国“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理论,优化设计各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优化设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我院试点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按照“边研究、边改革、边实践、边优化”的思路开展工作,至今已进行了三次大调整,具有“学做交替、内强外联、一主两辅、实践创新”的人才培养特征,形成了“贯彻一条主线、采取两个结合、构建三个体系、实施四个循环、形成五大模块”的基本思路,其内涵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替进行,两者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互相促进,以体现“以学生为中心,在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对内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对外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的联系,建立产学研联合体;以专业技术应用为主,兼顾技术管理和相关技术应用为辅,拓宽学生就业口径;重在改革、重在实践、重在创新,重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贯彻一条主线”是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工程素质培养为主线来优化设计人才培养方案;“采取二个结合”是采取企事业单位与学校相结合(产学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设计;“构建三个体系”指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养成体系,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全面素质教育;“实施四个循环”即实施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基础、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综合训练和工程能力综合训练四个教学循环,四个循环的具体内容体现“以目标为中心,在评价中学”和“以学生为中心,在实施中学”的教育理念;“形成五大模块”是基本素质模块、通用技术模块、专业技术模块一、专业技术模块二和计算机应用技术模块。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设计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设计的指导思想和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专业要求,我院优化设计的水电站动力设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曾于1999年11月和2000年6月被教育部高教司收编为全国8个指导性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之一,2003年2月供用电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又被教育部高教司收编,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理论教学体系

考虑各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岗位主要面向专业领域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第一线,将理论教学体系分解为专业技术和人文素质两大模块,每模块又由若干子模块组成,子模块由若干课程组成。以水机电多学科交叉的水电站动力设备专业为例,具体如图1所示。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和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其分解为专业技术和人文素质两大模块,每模块又由若干子模块或课程所组成,以水电站动力设备专业为例,具体如图2所示。

(三)人才培养方案的素质养成体系

素质养成体系使培养的学生在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得到提高,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及就业能力。素质养成体系在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提高教育效果的同时,增设了人文社会科学和经济管理等选修课程,并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和第二课堂活动。经多年实践,试点方案形成了以“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为中心的素质养成体系,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水电站动力设备专业为例,素质养成体系融合在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中,具体如图1和图2所示。

(四)课程设置、课时分配和课程内容的优化

在优化设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传统课程进行了改革和重组,对基础课程内容以必需和够用为度,对专业课程内容以掌握概念和强化应用为主。不强调学科的系统性,不追求内容的深广度。对于实际工作中极少用到或与专业教学内容没有直接关系的课程内容进行大幅度的删减;大幅度增加适应我国专业领域发展的新技术和工程生产第一线需要的课程及内容。

在进行课程整合和课时优化的同时,再进行每门课程内容模块化优化设计和课程教学方案的优化设计,使课程教学方案、教学内容、教学课时及课程设置符合人才培养目标,这样,便于课程衔接、减少课时、增加选修课学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机会。

(五)教学过程的实施、监控和管理优化

为了保证该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我院对各试点专业拟定了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细则,完善了与之相配套的措施。对教学过程的四个循环,建立了一系列的监控、管理和信息反馈制度。如成立了各专业的产学合作指导委员会、专业改革领导小组、专业改革协调小组和教学质量监督小组;对理论和实践教学环节分别要求20%~30%和30%~40%的课时由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授课;在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中,所有考试课程实行教考分离制度等;改革课堂的教学方式,建立了学生学习网络交流平台;开放实验中心及完善其管理监督制度等。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管理优化为人才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使学生能做到早实践、多实践,做到学中做、做中学,边学边做,边做边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六)教师配备结构优化

第8篇: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关键词:普通本科;应用型人才;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20-0000-02

2013年7月1日,中共吉林省委省政府下发的2013第10号文件“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高等教育要坚持特色发展,加强学科专业建设。“985”、“211”高校彰显研究型特色,一般本科院校彰显应用型特色,高职高专院校彰显技术技能型特色[1]。

目前我们的大学已经摒弃了精英教育的理念,进入大众教育时代,再也不会出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壮观景象了。1977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570万人,录取人数27万人,录取率4.8%。1999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288万人,录取人数160万人,录取率56%。2012年全国参加高考人数915万人,录取人数685万人,录取率75%[2]。

然而,除了各名牌大学和众多重点大学以外,相当多的普通本科面临的一个严峻形式就是所录取的学生起点较低,如果经过了四年的本科教育而没有一个质的飞跃,将无法和那些名牌重点大学的学生进行竞争,最终将会被社会所淘汰。

因此,如何改革普通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素质,将他们培养成以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改革研究势在必行。

一、毕业生学科水平现状

201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被戏称为是“史上最难就业季”。其中原因众多,高校的扩招,社会就业岗位的不足,造成了许多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毕业生本身的因素所影响的,专业知识不扎实,学科基础课程一塌糊涂,外语未过级,计算机等级证也未拿到,从而导致面对各种招聘基本没有底气,无法从容面对,就业时则“高不成低不就”。本文针对这种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案。

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首要任务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重在“应用”上。因为普通本科院校学生相对而言起点较低,但又比专科、职业中专的学生层次要高一些,因此极易造成学生处于“高低难就”的尴尬境地,既无法与名牌重点大学的学生竞争高端的岗位,也不愿意放低姿态与高职技校学生一样去一线岗位就业。因此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应用型的观念,从思想上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导向和目标,认真对待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社会重要性,从而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并在就业竞争中即可高成又可低就。

三、培养应用型人才模式的改革方案研究

(一)确定适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笔者曾多次参与制定本校软件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目前常见的人才培养方案一般有两类,一类是常见的四年制培养方案,另一类是“3+1”模式的培养方案,由于学时、学分、周数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在这两种培养方案中,按照本科生培养计划的要求,其中有关专业方面的整个课程体系大约占68%,而其中大约32%是与专业无关的其它基础课程。从整体情况看课程体系分配并不合理,但是这符合本科培养的体系要求。那么如何在符合基本体系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专业课所占的比例,而其它基础课也不会减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改革方案[3]。

(1)从减少其它类基础课所占比重入手

当然所采取的方法并不是删掉这些课程,只是稍微改变一下学习的方法,将必须要学习的课程以大课集中选修的方式在晚间或周六、周日休息时间安排,以必修或选修的方式开设,最后以考试和修满相应的学分来衡量这些课程是否结业。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相应的压缩他们在整个培养方案中所占的比例,从而给专业课腾出一部分时间。另外,在集中设置大课时通过一些有吸引力的手段,使学生对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设置《哲学》课程的安排时,可以请一些政府或法律界的有识之士,他们即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具有成熟的社会经验,能够把课程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让他们给学生讲讲在实际的社会生活工作中哲学知识的具体应用和作用,从而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和理解能力。

(2)从提高相关专业课所占比重入手

由于前面我们已经压缩了其它基础课的比例,那么专业课自然也就提高了比例。在相应比例提高的前提下,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和发展,则将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有利的课程增加理论和实践的学时、学分,并制定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师来授课,而且设置期中考试,使学生不但从意识上还能从行动上重视这样的课程,从而对于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并能在将来的工作中熟练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3)从提高实践环节的综合应用能力入手

在目前常用的培养方案中可以看到,大部分的实践课都是在理论课程结束之后单独为这门课程所设置的,这样的设置虽然针对性强,但是不利于学生综合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例如软件专业学生在某一学期同时学习了《Java程序设计》与《SQLServer数据库开发》之后,可以将这两门课程结合起来综合开设一门实践课,时间大约3周~4周,前台使用Java语言及相关框架,后台使用SQLServer做数据库,这样既完成了对这两门课程的结合应用,又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所以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结合各门课程的前后顺序及他们之间的作用关系来设置实践课程,从而从方向上确定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案和目标。

(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从学生入学抓起

因为我们的改革方案主要是针对普通本科学校中的应用型人才培养,而并非是精英教育。因此让学生从一入学开始就要有将来自己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前进的意识,从思想上重视它,从行动上去实践。

首先就要在入学教育环节高度重视,请专业培养方案执笔人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详尽地解释各门课程如何开设,什么时候开设,应如何学好这些课程以及毕业后的发展方向和应用等等。从而使学生对专业培养方案和目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确定了未来的学习方向,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其次,邀请一些本校毕业后比较有成就的校友来现身说法,给同学们讲解如何在当前现实的环境下取得更好的成效,如何更好高效的学好专业课,如何将自己培养成应用型人才,如何在就业浪潮中迎头赶上,立于不败之地[4]。从而使同学们对于自己未来的学习方向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三)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为适应社会需求实时改进人才培养方案

通常情况下,某版人才培养方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是不会被修改的,因为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都是经过多次严格的论证的。而我们现在所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学习过程中为了适应社会需求是允许修改的。举例来说,软件专业四年制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有一个课程体系包括C、VC++和C#语言,如果学生在学习了C语言之后掌握的很好,则可以直接学习C#语言,将VC++语言面向对象的那一部分放进去讲即可,学时增加,完全可以不讲VC++语言,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能够更轻松的学习C#语言,而且能掌握的更加熟练,也避免了知识的重复讲解。

(四)重视毕业设计阶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毕业设计是学生所经历的最后一个学习阶段,也是检验学生专业水平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由于学生的就业找工作也是在最后一个学期,学生通常都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找工作或实习上,大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都是应付了事,根本没有设计出来一个符合要求的成果,更严重的是有的学生直接剽窃别人的设计论文。

针对这种情况,为了体现毕业设计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首先明确毕业设计题目的性质,不能让学生选一些毫无意义的设计题目,必须是有针对性的,对自己以后工作有益的设计题目,或者是导师的实际项目及实验室建设项目等[5]。其次是明确毕业设计各阶段的各项要求,由教师给出各阶段的成绩分数,最后作为毕业设计成绩的平时成绩部分,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监督作用,促使学生认真地去做设计。

只有真正地提高毕业设计的重要地位,重视毕业设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才能使学生在最后阶段有一个质的飞跃,在以后的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

四、总结

当前的社会人才辈出,竞争益发激烈,虽然普通本科学校的学生起点并不高,但是如果我们培养目标明确,对这类人才确定好培养模式,尽最大可能将他们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无论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上,还是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都能够精益求精,营造一个优良的学习氛围,不忽视每一个环节,不放弃每一名学生,最终一定会培养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下发的2013第10号文件“关于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意见”[R].2013,7,1:8-9.

[2]陈洁,黄清云,忻福良.谈我国民办本科普通高校的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1,12:9-11.

[3]杨兴林.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应着力四个转变[J].扬州大学学报,2011,2.

[4]罗殷.民办普通本科高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初探[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7,5.

第9篇:会计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论文摘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是各参与高校进行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作。结合哈尔滨工程大学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的实践,从制订专业培养方案的原则、专业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学校着重加强的几方面工作对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进行了探讨。

论文关键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人才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方案是参与高校从专业培养角度对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培养提出的系统完整的具体要求和实施措施,反映高校对“卓越计划”创新理念的理解和学校参与卓越计划的基础条件和准备情况,是参与高校在卓越计划实施过程中执行的主要文件,也是参与高校接受卓越计划实施效果检查与评估的主要依据。哈尔滨工程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作为首批申请卓越计划并获得批准的61所高校之一,认真总结并重点研究参与卓越计划专业在制订和完善专业培养方案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为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原则

1.人才培养定位准确

准确的人才培养定位是制订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是各高校找到适合本校卓越工程师培养市场的前提。哈尔滨工程大学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部所属高校之一,是首批入选国家“211工程”建设并设有研究生院的全国重点大学,是我国“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工程、核能应用)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基于学校对自身发展阶段的认识——由研究教学型大学向研究型大学发展及行业和社会对工程人才的需求,我校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主要面向我国“三海一核”领域培养本科层次和硕士层次的生产型、设计型的工程师后备人才。

2.人才培养特色鲜明

充分发挥各高校人才培养的优势和特色是保证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哈尔滨工程大学坚持把船海核领域的国家战略需求与校情紧密结合,突出优势、强化特色,构建和优化“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三海一核”学科专业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即学科专业建设导向“三海一核”,构建以优势学科为核心、相关学科为支撑,理科、人文和经管学科配套完善的特色学科专业体系;人才培养面向“三海一核”,以精英教育为目标,实施“创新推动、打造品牌”的人才培养战略,不断改进和优化课程体系,加强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培养和专业实践锻炼,提升学生工程素养,培养学生工程实践、工程设计、工程创新能力。

3.行业企业参与度高

行业企业的参与是实施卓越计划的前提,是确定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培养方向和评价人才培养质量是否达到培养标准的重要保证。哈尔滨工程大学坚持以“三海一核”领域的国家战略性需求为牵引,与“三海一核”领域的多家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深入的合作关系,与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等80余家单位合作共建实习基地,直接面向这些行业企业培养所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同时,得到行业企业在工程人才培养方向、学生实习、实验、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上的直接指导和有力支持。

二、专业培养方案制订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在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学校提出为了保证教学内容满足培养目标、社会需求和企业需求,做到让学生满意、社会满意、企业满意,就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广泛征求和认真听取行业协会、用人单位、毕业校友和高年级学生四方的意见,扎扎实实做好各类信息的收集和反馈工作,了解社会,也要让社会了解高校的教学。同时,要对各类信息进行深入研究、认真梳理,最终落实到教学内容中。教学内容要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要系统、完整、成体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重点完成五个方面的改革与实践。

1.加强工程人才的基础培养

工科学生的基础教育决定着将来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学校在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真正落实“以人为本”,按照“基础宽厚、专业突出”的指导原则,在基础教育阶段进一步加强数理基础,增加数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要求。同时设置专业技术基础课程,重新规划设置了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工程图学基础、力学基础、电工基础、机械基础等技术基础课程以及工程认识、工程实践等工程基础系列实践环节,使得工程人才的基础知识更加宽厚,口径更加拓宽。

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改革

构建完整的、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实现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配合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我校出台了《哈尔滨工程大学本科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指导性意见》,大力推进和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规定理工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不得少于总学时的25%,并按照“目标性、系统性、规范性、实践性”的原则对整个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整体优化。打造三个平台,即:基础实践平台、专业实践平台、能力拓展平台。基础实践平台包括:军事训练、工程认识、工程实践、课程实验;专业实践平台包括:工程综合训练、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验、实习、毕业设计(论文);能力拓展平台包括:学生科技活动、学生学术活动、学生艺术活动、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学业能力考试等。初步形成了以基础实践、专业实践、能力拓展训练3个部分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

3.加强企业参与实践教学环节的力度

企业的参与是卓越计划成败的关键,是工程人才培养达到培养标准要求的保证。学校依托“三海一核”领域校企合作优势,与多家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共建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强化基于企业现场实践的本科生产实习,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工程研究,加强学生工程实践和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以我校首个卓越计划试点专业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为例,在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放射化学实验、专业综合实验、专业实习、专业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这些环节有的将全部在企业完成,有些环节将部分在企业完成。如放射化学实验、专业综合实验、课程设计部分内容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进行;放化分离、后处理流程、三废处理等实验内容分别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放化所相应实验室与退役三废实习基地承担;专业实习将和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核电工程公司、中核404厂等单位合作;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进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核电工程公司,结合科研研发和工程开发的实际项目进行选题和设计。

4.加强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加强工程人才基础培养的前提下,专业培养方案还应要求学生学习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及其他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同时,为体现卓越计划的特点,实现加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还必须保证学生有充足的工程实践培养时间。因此,在学校规定的学分限额之内,对于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的学分进行合理配置的难度较大。因此,在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学校加强了对专业课程的整合力度,优化了专业课程的课程结构。如核化工与核燃料工程专业将“专业英语阅读”和“专业概论”合并为双语“专业概论”课程,在专业概论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专业英语能力的培养;同时,结合学生从事具体工作的需要,强化工程流体力学相关内容,并将相应内容从普通化工原理中独立出来;开设核化工原理课程,既包括普通化工原理课程的通用知识点介绍,又侧重于核化工单元操作内容的详解;对现有的普通化工机械及工程材料课程进行内容整合,开设了核化工机械与材料课程等。

5.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

要实现卓越计划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目标,不仅要有与之相对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更要有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在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学校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把推进研究性教学作为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要举措,着力推动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项目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等多种研究性教学方法,尤其在专业课中应用研究性教学,鼓励教师及时将科研成果引入教学内容,适当压缩课堂讲授学时,增设课外研学和课堂研讨学时数,使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学习。要求教师摆脱传统意义上“教书匠”的定位,在研究性学习体系中充当“组织者”和“引导人”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