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旅游特色文化范文

旅游特色文化精选(九篇)

旅游特色文化

第1篇:旅游特色文化范文

任何一种新的文化形态的产生、发展和完善,都是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文化发展到相当水平的结果。随着旅游业在经济领域中地位的不断提高,它对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和依赖也越加明显。旅游行为的综合性、时间空间的延展性、景观意态的趣味性、旅游内容的丰富性,以及满足游客文化需求多样化的客观规定性,促使旅游业必须具有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文化形态,这就是旅游文化。旅游文化可以分为传统旅游文化和现代旅游文化,前者主要包括旅游者和旅游景观文化;后者则增加了旅游业文化和文化传播。旅游文化建设乃是现代旅游业发挥最大效益效能的新型经营管理思路。

二、旅游文化在旅游产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先进的旅游文化引领旅游产业发展的方向

现代旅游是旅游者为了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需要而实施的一种高级消费,旅游者最大的收获就是精神的愉悦和一段回味无穷的美好记忆,所以没有文化就没有旅游,旅游产品和旅游产业的经济性、文化性是统一的。只有充分重视旅游产品的文化性,挖掘其文化内涵,展示文化特色,提高文化品位和文化含量,才能吸引旅游者,才能带来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二)旅游文化是旅游经济竞争的核心

旅游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争,文化因素成为旅游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由于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往往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所独有,很难模仿和复制,可比性较低,易于创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形成发展旅游强有力的竞争能力,文化中所带有的民族和地域的独特信息,往往是不可再生也是不可替代的,突出旅游文化特色形成区域间文化特质,是培植旅游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随着旅游开发逐渐向深度发展,文化象一只无形的手支配着旅游经济活动,只有通过文化创新才能保持旅游经济基业长青。

(三)文化旅游是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

我国旅游业在近年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我国悠久深厚的文化资。中国独有的历史文化延续性、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繁多的文化资源种类,有利于开发结构完善、选择适应面广的旅游产品,形成优质品牌。目前,文化旅游市场开发方兴未艾,大力发展旅游文化、开发以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景点和旅游活动内容,可以满足游客的高层次文化需求,是中国旅游面向国际市场和竞争的必然选择,推进文化旅游的发展,才能使我国由旅游大国成为旅游强国。

(四)城市旅游文化的发展作用

城市旅游文化对于城市发展的巨大作用,很多城市已把发展旅游文化上升到重要发展主题,结合国内大部分城市发展,本文总结城市旅游文化日益起作用的主要方面为:城市旅游文化创造品牌效应。城市旅游文化是城市的独特资源,发掘城市旅游文化资源并形成特定文化对城市现代化产生巨大的推动。城市旅游文化的的成熟发展,为城市创造品牌效应。在“经营城市”的今天,城市旅游文化就是城市的名片、城市的商标;城市旅游文化创造消费需求,尤其是现代化的消费需求;城市旅游文化对城市的聚集和整合功能;城市旅游文化构建城市旅游。

三、目前城市旅游文化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一)目前国内城市旅游文化认识上存在的误区

1.消极对待城市旅游文化

部分中小城市在城市文化规划建设方面认为城市旅游文化可有可无,抛开城市旅游文化,照样能搞好城市工作,导致对城市旅游文化不重视。甚至在不作细致研究就轻率定位城市旅游文化的具体内容,抓不住城市旅游文化的真正内涵;或者只着眼于短期利益,对城市旅游文化作庸俗化归结或干脆不作任何研究,严重损坏城市固有的特色,最终把城市旅游文化发展和城市发展工作割裂开来,将提升城市旅游文化束之高阁。

2.亵渎、同化城市旅游文化

部分城市在建设城市旅游文化方面存在急于功利的思想,把原本独有的城市旅游文化进行庸俗化包装,抹煞特定的城市旅游文化个性,降低城市品位。如有的城市对一些城市历史传说不作深入细致发掘,就捕风捉影,粗制滥造,强行与商业利益挂钩,使原本极具开发价值的东西变得俗不可耐;有的城市不是创造性地开发利用自身城市旅游文化,而是舍近求远,不切实际地取材嫁接其他城市旅游文化,结果遍地建迪斯尼乐园,到处是民俗旅游村,争相建设欧式广场。这种同质化的开发建设,导致城市失去本质的特色,丧失天然的竞争优势,不可避免地形成“千城一面”现象。

3.轻易否定城市旅游文化

城市旅游文化是维持一个城市存在与发展的最稳定的力量。否定城市旅游文化,就否定了这个城市的发展潜力和城市存在的合理性。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一些地方割裂城市的历史文化渊源,对原有城市文化推倒重来,构造所谓的城市新旅游文化,结果,原有城市旅游文化支撑下的城市风貌被逐渐毁掉,新的城市外观在形成过程中也因城市旅游文化的浅薄和浮躁而显得处处矛盾。城市的转型不仅没能带来预想中的快速发展,反而使倒退若干年,使城市的精神面貌受摧残。

4.盲目引进城市旅游文化

不注重发展自身的旅游文化,却片面地认为发达城市的城市旅游文化先进于落后地区的城市旅游文化,西方国家的城市旅游文化领先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旅游文化。这种旅游文化上的不自信导致城市规划建设的严重失败。如一些城市不考虑当地自然条件,把养护成本极高的草坪大面积引进来,不但破坏了城市原有的自然绿化、生态平衡,而且加大了城市管理的成本和负担;一些城市在没有任何文化渊源的情况下大搞古典建筑,导致整个城市不伦不类,完全失去原有的城市旅游文化特征。

(二)发展城市旅游文化的对策分析

1.准确定位城市旅游文化

提升城市旅游文化品位,挖掘本地名人资源。在城市发展中要重视恢复和保护历史文化,注意传统与现实的结合,反对只图新建而不注意保护的盲目城市化过程。独特而清晰的定位,是进行城市公关活动的序曲,每个城市分别有着不同的文化积淀和文化资源,应充分发挥本区域、本地区的旅游文化优势,用旅游文化建设城市。

2.突出特色、整合不同的旅游文化

特色文化重在三点:一是发展民族特色。城市旅游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发展具有民族特色的城市旅游文化,是跨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根本途径。二是发展历史特色。“以史为鉴知兴衰”,对于世界游客来说,具有历史特色的城市旅游文化,是他们不顾万里之遥而跋山涉水的重要原因。三是发展风情特色。风土人情越浓的东西,联动效应也越大。因此要不断地挖掘和提炼这种“风情”,寻求走向世界的神奇力量。城市中的历史文化遗产,构成了城市的记忆,保护好这些遗产是城市现代化的必要内容,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3.城市旅游文化发展的核心在于以人为本

发掘城市旅游文化应关心文化的重要载体――人。文化的本质在于不断提高人的文明化和现代化程度。因此,发掘特色的城市旅游文化,创建独特的区域城市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求城市旅游文化的定位、文化产业的设置、文化发展的走向、城市空间的布局都必须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符合人口变化及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形成“令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倦、游之者忘归”的人居文化环境。

4.坚持软、硬件建设协调发展的原则

在城市旅游文化硬件建设方面,一要抓城市区域旅游文化建设的规划,二要抓城市旅游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三要注重打造城市休闲空间。要结合本城市的特点,努力创造具有丰富城市个性的旅游文化产品,形成独特的文化产业。发掘城市旅游文化,保护城市旅游文化遗产,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必须冲破城市本身的硬件障碍,同时还要与政府的政策相协调,以促进文化产业与城市经济发展联动发展,以形成大的城市旅游文化格局,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

四、结论

文化旅游对城市旅游有深远的影响,我们应当发展旅游文化,但是在发展中要注意一定的科学依据,从实际出发,从城市自身的文化出发,让旅游文化的作用发挥到最大程度,从而能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国家旅游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谢春山.旅游文化[J].北京市第二外国语学院校报,2001.

[2]林永匡.弘扬优秀文化,强化阵地意识[J].中国旅游报,2001,1,17.

[3]李天元.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第2篇:旅游特色文化范文

海南省移民众多,属于文化交汇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并具有一定的特色,文化旅游事业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旅游业能带动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因此,海南省应加强对文化旅游事业的规划,积极打造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发展休闲娱乐事业,增加产业链,以促进海南文化旅游事业进一步发展。

一、海南人文旅游资源概况

海南距离中原地区较远,其文化的发展自然与中原文化有一定差异。这也使海南人文旅游资源的特色十分鲜明。海南是历史名人的聚集地,不仅在本地涌现了大量的名人,如林世元、王文明、陈序经等,同时也是古代被贬官员的集中地,如杨伦、苏轼、赵谦等,这些名人无一例外都为海南带来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同时,海南也具有众多的历史古迹,如天涯海角、文笔峰塔、永久磁石和崖州古城等。并拥有九个部级的红色旅游基地,包括海瑞墓、万宁六连岭、中共琼崖一大旧址等。其竹墙屋、船形茅屋等建筑文化也扬名中外。歌舞文化也具有瞩目的成果,如黎族民歌、木偶戏、琼剧等,艺术创作上也产生了《三月三》《红叶题诗》《山高水长》等优秀作品,同时也将刺绣、雕刻等民间艺术发扬光大。海南的民族众多,民族节庆文化也相当丰富,如三月三、军坡节、中国海南岛欢乐节等,都为海南提供了充足的文化旅游资源。

二、海南文化旅游资源特色的开发

(一)开发特色旅游品牌

海南省拥有更丰富的热带海洋资源,是我国的度假圣地,海南省可以利用这一特点,积极开发热带海洋旅游品牌,将郑和下西洋、边防文化等作为文化背景,以西沙群岛为主要开发目标,安排游客进行相关岛屿的文化体验、海上探险、潜水等度假休闲活动。拓展海南邮轮旅游线路。加强海南省与周边国家的交流和合作,开发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和旅游品牌。

(二)大力发展康体旅游

体育旅游是一种全新的消费形式。这一旅游形式更注重游客的参与度和服务的互动性,能充分满足游客的自主性和对情感的需求。海南省由于其气候特色,现今已成为沙滩排球、田径、帆船等运动项目的重要训练基地,其高尔夫球场接待游客的数量也逐年增长,是人们进行康体旅游的好去处。在海南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开发中,海南省可以积极举办环岛自行车比赛、游泳比赛等赛事,并加强对体育训练基地的建设,实现康体旅游的快速发展。

(三)创建特色旅游镇

海南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特色地方文化,现阶段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利用率较低、资源被闲置、破坏的情况。因此,海南省应积极建设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加大力度进行宣传,研究开发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使游客亲身体验到当地的少数民族风情、古镇村落、等的实际情况,并注重对历史遗迹和文化名城的保护,坚持发展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维护城镇原有景观面貌和文化氛围。

如海南黎族文化特色鲜明。海南省可以在黎族人民聚集的地方建设具有典型黎族特色的乡镇,开发乡村民族文化旅游。海南省的历史文化和古镇众多,也可以将特色历史文化与古镇相结合,建设如崖城贬官文化镇、海口市大致坡琼剧文化镇等特色文化旅游古镇。同时加强对历史街区的规划保护、府城鼓楼抢修等工作。

(四)发展节庆旅游

海南省现阶段已形成了以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世界小姐大赛等特色会展文化及海南岛欢乐节、国际婚庆节等节庆文化,在今后的海南文化旅游特色开发中,海南省应积极争取更多的节庆活动和会展在本地开展,并充分利用其优美的海滨环境和舒适怡人的气候,积极开发度假旅游,将海南省建设成具有特色文化、符合国内外游客需求的度假旅游胜地。

(五)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和商品

海南省的文化旅游事业虽然已得到了一定发展,但与国际著名旅游景点相比,在国际知名度、规划水平、旅游商品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大差距,旅游产品和商品未能充分突出海南特色文化和独特的风土人情。因此,海南省需要加强对文化旅游产品和商品的研发,在其中融入新的文化内涵,积极建设相关配套产业,如建立文化旅游购物中心、开发特色文化旅游商品等,提升文化旅游产品和商品的开发力度,采取有效的营销方法,增加产业链。

第3篇:旅游特色文化范文

关键词:西部地区;六盘水市;民族文化;山地;旅游业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7211(2016)02-0061-04

我国西部地区,山区旅游项目植根于民族地区环境,形成并保留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山地,特别是那些地势险峻、交通不便的西部边远山区,由于长期与外界交流较少,又往往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容易保存传统文化特色,形成多种多样传统民族文化和民俗风情,组成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区域。发展山地旅游有利于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提供民族文化传播与交流的平台,在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方面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1]。六盘水市是西部地区重要的工业能源城市,原有的产业模式对自然资源依赖性大,产业结构比较单一[2];长期发展以煤炭采掘、电力、煤化工、钢铁冶金和建材等产业,以传统能源为主的产业模式具有不可持续性,产业模式的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因此,依托六盘水市亚高原气候优势、生态优势、民族文化优势,探索特色民族文化与山地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发展以民族和山地为特色的文化旅游业,是促进六盘水市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1六盘水市发展以民族与山地为特色文化旅游业的资源依托

1.1自然生态环境与山地户外运动旅游资源

六盘水市境内海拔跨度大,山区特征明显,地貌十分复杂,形成很多具有独特气候环境的山地、丘陵、盆地、山谷、高原和湿地等地貌类型。境内具有丰富的地质与自然资源,主要有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玉舍国家森林公园、盘县大洞古人类遗址、野钟黑叶猴自然保护区、娘娘山、梅花山、丹霞山、韭菜坪、坡上草原、天生湖、阿勒河、北盘江、阿志河、月亮河等,这些旅游资源构成了六盘水市独特的山地旅游开发优势。丰富的山地资源提供了从小众的登山探险、专业攀岩探洞、溜索滑翔到中众的蹦极、徒步穿越、露营,再到大众的攀岩、山地高尔夫和骑游、拓展训练等娱乐体验的所有山体条件。

1.2民族文化与乡村旅游资源

六盘水市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分布着苗族、布依族、白族、彝族等7个世居少数民族。境内有内涵丰富的民俗、民风、民间节日以及音乐、舞蹈、民间工艺美术品等民族文化,有多项省级及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为六盘水市经济发展、旅游开发、凉都品牌的打造注入了文化内涵。境内具有秀丽自然风光的乡村、多样的农业活动与农业景观,拥有鲜明特色文化的民族村寨。有六枝梭戛“箐苗”社区、新窑乡“四印苗”的桥良村、“歪梳苗”的瓦岗村、布依族陆家寨,盘县淤泥乡彝族聚居的麻郎垤村,水城县格支喇叭苗寨、青林海发苗族民俗风情村、陡箐乡坪箐苗族文化风情园,打把、补那布依风情寨,钟山区月照乡马坝村等。

2六盘水市发展以民族和山地为特色文化旅游业的现状

2.1六盘水市旅游业发展总览

自2013年六盘水市举办贵州省第八届旅游发展大会以来,六盘水市文化旅游业发展迅速,旅游收入增长率连续三年均为全省第一。2014年旅游总收入增长值达到29.10%,为全省最高。同时,旅游人次大幅增长,2013年、2014年旅游人次增加值分别达到48.95%、47.45%,连续两年的旅游人次增速均为全省第一。但是,六盘水市旅游业存在着收入总量小、旅游人次少、国外旅游者匮乏、旅游外汇收入低等问题。2014年六盘水市旅游总收入57.27亿元,仅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1.98%,排名居全省各市、州末尾。

2.2以民族和山地为特色文化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六盘水市以民族文化资源为依托的民族文化旅游方面,主要建立了特色民族文化村项目库,扶持49个特色民族村寨建设,发展特色村寨旅游业,在30多个特色村寨修建体现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标志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组织民族节庆活动与产业发展大会,进行各类民族文化展示,举办民族节庆、民族文化论坛等。发展妇女民间特色手工业,扶持与创建120余家民族服饰、民族文化创意产品商家,建立民族文化企业与产业街区等[3]。在以山地休闲、度假、户外旅游为主体的山地旅游方面,成立了户外运动联合会、俱乐部、拓展基地等,并举办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山地户外运动赛事,较具代表性的有夏季国际马拉松、国际滑翔伞公开赛、全国露营大会、全国山地自行车公路骑行赛、全国摩托车越野锦标赛等赛事,打造了凉都消夏文化节。此外,民间组织等还开展了一些自行车、滑翔伞、露营、户外穿越、探险、攀岩、速降等山地户外运动项目。六盘水市在以民族和山地为特色的文化旅游业在部分领域发展虽颇有成绩、初见成效,但总体发展滞后。首先,在发展民族文化产业方面比较落后。主要表现为: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滞后;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形式单一,缺乏品牌支撑项目;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缺乏规模效应,无产业集群[4]。对文化内涵挖掘不够,产品特色不突出、层次较低,缺乏对游客的吸引力。其次,以山地特色为依托的休闲、度假、户外运动、养生疗养的文化旅游业而言:山地户外运动、山地休闲农业的产业类型单一,缺乏与地域文化、民族文化融合的复合型产业;山地医疗产业、山地旅游地产的发展还处于空白状态,特别是将民族和山地融合发展的旅游文化产业创新不足。

3六盘水市发展以民族和山地为特色文化旅游业的路径

发展以民族和山地为特色的文化旅游业,必须走可持续型、生态友好型、经济节约型的发展道路。注重对山地景观的原生性开发,制定各类法规条例,保护山地生态环境;改善投资引资模式,保障旅游产业资金投入。此外,根据区域旅游资源的特点,依托六盘水市亚高原海拔、气候条件、生态环境、民族文化资源,要充分发挥民族与山地特色的比较优势,积极推进六盘水市山地体育与户外运动产业、山地旅游地产、山地休闲农业、民族文化创意产业、传统疗养产业等产业的融合发展。

3.1发挥喀斯特地貌优势,打造山地户外旅游

整合多梯度山地运动资源,立足贵州、辐射西南,打造国内外具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山地户外运动。充分利用与挖掘六盘水市独特的喀斯特地理资源和气候资源优势,以开发与打造“中国凉都”山地户外运动之城为目标,不断开发其山地户外运动资源,建立具有“中国凉都”地域特色的山地户外运动基地,形成具有规模的山地户外运动项目品牌。实现六盘水市亚高原体育运动向旅游休闲度假型体育运动转变,通过对亚高原体育运动品牌打造,实现体育产业与其他第三产业的业态融合。利用六盘水市多梯度山地资源,大力推进山地高尔夫、山地越野、山地自行车、山地摩托、野外探险、户外露营、攀岩、漂流等山地户外体育运动旅游产品的开发,建设多梯度户外运动基地。建设六盘水特色的体育旅游新品牌,打造山地户外体育健身旅游新高地[5]。打造六盘水市五里坪户外运动基地、盘县四格坡上草原(含坡上牧场运动休闲基地)、老王山多梯度运动训练基地等。将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要素有机地融入山地户外体育健身旅游中。如以产业融合的视角推动六盘水滑雪项目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以滑雪项目为主体,推动地域特色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滑雪项目与相关产业融合,逐渐实现冰雪产业与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信息产业以及体育相关产业等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形成新的产业形态。

3.2挖掘山地医药资源,延伸山地传统疗养产业

依托六盘水市中医药旅游资源,积极发展中医药健康养生旅游、中医药美容美体旅游和中医药医疗等高端度假旅游产品。以本地优势产业为根本,以六盘水市民族医药产业为主导,加大对民族医药的发掘开发,结合旅游休闲产业的发展,大力推进药食保健产品品牌打造。促进山地传统疗养产业的延伸与产业融合,将山地中药、山地药膳、中医资源与山地温泉等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山地生态水疗游、药浴养生游、药疗养生游等细分产品[6]。通过对六盘水市民间传统民族医药资源方剂的发掘整理和提升,打造开发民族医药品牌;加快少数民族医药的开发生产,重点是彝药、苗药、侗药等。结合六盘水市医药产业特点,立足现有民族药、中成药基础和优势,培育年销售过亿元的中药品种。大力开发刺梨、猕猴桃、苦荞、党参、桔梗、银杏、鱼腥草、石斛等药食兼用品种。根据不同资源禀赋,结合市场需求特点,以六盘水市钟山区水月产业园区、大河经济开发区、水城经济开发区及各生态农业园区为重点,在六盘水市建设中国凉都健康养生模式,如生态养老旅游地产综合体、休闲度假中心以及大健康产品产业基地。

3.3整合民族文化资源,发展民族风情旅游

旅游的本质是让游客体验目的地与众不同的文化和自然景观,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充分发挥六盘水民族文化优势,使民族文化建设与旅游业的发展相辅相成。充分利用全市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重点打造一批有民族风情的旅游村寨,建设旅游风情小镇[5]。发展民族村寨旅游,坚持“文化至上”的理念,力求创造具有高文化品位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乡村旅游产品。民族村寨、村镇建设从规划布局到建筑风格上,都应体现民族、民俗文化特色。围绕当地最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和自然优势,培育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旅游景点。大力发展民族节庆,提升景区、景点的文化吸引力。如依托玉舍国家森林公园、野玉海彝族文化风景区丰富与提升彝族火把节活动影响力,依托水城县南开乡、青林乡浓郁的苗族文化,扩大苗族跳花节和芦笙艺术节的知名度。大力开发彝族铃铛舞“恳合呗”,彝族海马舞、羊皮鼓舞,布依族盘歌、彝族古歌等民族歌舞艺术,努力将其纳入全省100个旅游景区的文化建设范围。整合民族民间歌舞文化资源,选取一些便于整合、提炼的民族歌舞艺术,进行艺术创作与编排,融入景区、景点的舞台艺术演出体系。扩大社区农民参与民族文化旅游的途径。引导社区农民组建民族民间歌舞演艺团队,由旅游管理部门与演艺团体所属社区签订服务协议,采取向社区购买服务的方式,向景区、景点的演艺场所提供民族民间歌舞表演,再由旅游企业支付给社区演艺团队表演酬劳。发展民族民间传统手工技艺。把蜡染、苗绣、水城农民画等培育为民族工艺旅游品牌。提升民族服饰、民族乐器、民族体育用品、民族书籍等民族传统手工艺产品的品质,打造苗族挑花、彝族彩布贴花、布依族剪纸、苗族服饰等传统的旅游产品。

3.4依托民族与山地特色,开发旅游地产项目

充分发挥民族和山地特色,将旅游业与房地产行业相融合,在交通便利、民族文化浓郁,有产业经济依托的市郊、古镇、景区发展旅游地产。依托休闲避暑、户外运动、康体疗养,打造休闲、商业、住宿、娱乐为一体的文化主题酒店、养老地产项目等。同时,六盘水市在新一轮的小城镇规划、改造中,要力图将城镇建设成景区,打造成旅游文化特色城镇。推进历史文化古镇、景区依托型小镇、主题型小镇的保护与旅游地产的建设融合。旅游地产的发展前提要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注重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实现建筑与旅游、生态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引导开发程度较高的古镇精致化、高端化发展;注重古镇整体保护开发、错位发展;注重历史建筑的修缮与保存,移建、复建六盘水市各地特色居民聚落;如打造六枝郎岱古镇、水城古镇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古镇。景区依托型小镇在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中,更加注重文化特色挖掘、整体形象塑造和建筑风貌改善,推动旅游小城镇实现基础设施城市化、配套服务现代化、城镇形象个性化、建筑风格特色化,建设与旅游景区的生态环境、社会文化、建筑空间融为一体的宜居旅游小镇。如建设古银杏生态小镇、六枝梭戛苗文化小镇为代表的景区依托型小镇。主题型小镇应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功能业态设计体现个性化原则,开展观光游、文化展示游、民俗风情游等。如打造盘县妥乐、玉舍海坪小镇、羊场民族风情旅游小镇为代表的主题型小镇。依托主要旅游核心区、旅游中心城镇,依托民族文化、民俗文化等不同类型特色文化,重点统筹规划集休闲旅游、度假养生、康体养老于一体的综合旅游地产项目。加快建设中高档度假休闲酒店、文化主题酒店。充分利用旅游景区山地自然生态环境优势,引入“时权别墅”“产权别墅”“养老别墅”“时值度假别墅”等全新理念进行营销,建设多类型产权式度假公寓、酒店。如盘县依托乌蒙大草原景区境内优越的自然风光,建设小木屋和帐篷酒店,此模式值得借鉴推广。帐篷酒店的建设为游客在乌蒙大草原景区休闲、度假、游览、观光等旅游活动提供了便利,满足了游客回归自然、休闲度假、感受乡土文化的需求。

3.5经营山地休闲农业,发展农旅融合的乡村旅游

依托六盘水市优势农业资源,结合新农村建设和旅游扶贫工程实施,综合利用经营山地休闲农业的理念,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旅一体化企业培育,大力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围绕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选择有条件发展旅游的乡村、环城市乡村带、大景区周边乡村、特色民族村寨以及沿交通干线乡村作为旅游产业化建设的优先区域,形成全市乡村旅游产业化格局和旅游扶贫示范效益态势。依托山地休闲农业,引导社区农民参与区域旅游发展,创造就业岗位、提高农民收入,实现社区农民脱贫致富。发展山地休闲农业,积极探索社区集体土地置换、农村土地流转,为山地旅游项目发展提供土地资源支持。引导社区农民进行土地资源“入股”,使土地资源变股权,为发展山地休闲农业聚集规模化的土地资源,促使山地休闲农业产业化、企业化的经营与管理,使农民靠资源入股而获股份分红,促进农民增收。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开发观赏型、科普型、采摘型、农业旅游等项目,丰富农家乐内涵,提高农家乐的品质和水平。做强做大中心城市周边果蔬优秀农产品休闲观光农业基地,培育壮大一批农业旅游龙头企业。重点发展水城县双水新区百车河现代高效农业生态园。依托六盘水市茶叶、猕猴桃、绿色蔬菜等优势农业资源,积极推进农业生态园、高科技农业园、采摘乐园、都市花园、大地田园艺术、农家美食、土特产等旅游产品的开发,重点开发一批山地农家乐、乡村俱乐部、农家旅馆、乡村客栈、乡村旅舍、乡村养生养老以及特色旅游村镇等一系列旅游产品。

参考文献:

[1]汪璐,范俊.西南山地旅游与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耦合机理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6):3447-3448.

[2]李如海.西部地区资源型城市生态旅游发展探索:以贵州省六盘水市为例[J].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2015,27(3):9-13.

[3]李如海.民族地区资源型城市民族文化产业发展:以贵州省六盘水市为例[J].资源与产业,2015,17(5):8-13.

[4]李如海,魏人山.六盘水市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及对策研究[J].理论与当代,2015(5):35-36.

[5]贵州省旅游局.贵州生态文化旅游创新区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C].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3.

第4篇:旅游特色文化范文

【关键词】土司文化;旅游开发;西林旅游

西林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最西端,地处桂、滇、黔三省(区)交界处,隶属百色市。县内有壮、汉、苗、瑶等14个民族。历史上,岑氏土司在长达七百多年的统治中,在西林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其中位于那劳乡那劳村的岑氏土司建筑群是壮族土司建筑文化的典型代表。

一、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

土司制度是元、明、清封建王朝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种特殊的统治制度。元朝封授各族首领官职,文职有知府、知州、知县等,隶属史部;武职有宣慰、宣抚、安抚、长官等司及指挥使司,隶属兵部,统称土司,也叫土官,可以子孙相袭。从元代开始实行土司制度起,到1956年政府宣布废除土司制度的七百多年间,几代封建王朝及民国政府对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实行了土司制度,并利用土司对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而间接的控制。这种控制,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重要的影响。

对于土司文化,目前较为通行的界定是指“生活在土司所统治区域内的少数民族在进入封建社会后,在土司制度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文化,是边疆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在土司制度结束以后,由于它对人们生活和思想的影响并未就此结束,因此土司文化还理应包括那些后人对其进行纪念和评论所留下的大量文墨、篇章、文艺作品以及影视作品等。”可以说,土司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了对土司文化的研究,就难以全面而准确地认识民族文化。

二、岑氏土司文化

自北宋大观元年(1107年)岑利疆被委任为知观州,到清光绪元年(1875年)田州土州改土归流,岑氏土司在广西右江地区统治长达700多年,(这里指的

右江地区包括隆林各族自治县、西林县、乐业县、田林县、凌云县、田阳县、田东县、那坡县、靖西县、德保县、平果县、隆安县、武鸣县)。岑氏土司是壮族诸土司中势力最强大、地盘最宽广的,历经宋元明清四朝的发展,留下了丰富的土司文化,对广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岑氏土司文化是生活在岑氏土司统治境内的少数民族在土司制度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既包括与岑氏土司有关的文化遗迹、历史文物、民居建筑、服饰、饮食、民族器乐、歌舞道具、工艺产品、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等物质文化,也包括与岑氏土司有关的诗文作品、神话传说、史传谣谚、故事寓言、音乐舞蹈、节庆活动、民间习俗、人生礼仪、宗教祭典、习惯法规等非物质文化。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物质文化

建筑。岑氏土司统治的广西右江地区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区,其中主体是壮族。壮族的传统民居是干栏式建筑,但是汉化的土司们引入了汉族民居建筑艺术,在统治领域内建起了土司衙门及附属建筑。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土司建筑遗存,几乎是汉族建筑的翻版。西林那劳岑氏土司古建筑群,位于西林县城东约50公里的那劳乡那劳村内,始建于明弘治年间,经清代岑毓英、岑春煊父子维修扩建形成,占地约40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宫保府、增寿亭等。建筑布局考究,主要是四合院式建筑,除石牌坊外均为砖木结构,建筑形式上均为面阔三或五开间,以“青砖灰瓦”建筑风格为特色,墙上端壁画、梁枋雕饰等艺术构件做法均属广西乃至岭南汉族富裕华贵宅第式样,建筑形式和装饰反映出了浓郁的汉族建筑文化内涵。西林那劳岑氏土司古建筑群是桂西、桂西北壮族地区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保存最完整的土司建筑群,融合了汉、壮建筑文化,是壮族土司建筑文化的杰出代表。1994年被公布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服饰。在土司时代,白色的衣服土民不能穿,只有土司才可以穿。据《桂海虞衡志》记载:“宋时土官即爱着白色衣服,此后相沿成习,只有土官及其家属才能穿白色或彩色衣服。一般劳动人民,只能穿蓝、黑色衣服,长衫棉袍,无贫富,俱不准穿[1]。”因为这一制度,形成了壮族以黑为美的服饰文化。在岑氏土司影响的那坡县,有一壮族族群被称为“黑衣壮”,“服饰颜色以黑色为主色调,无论男女老少,从头衣到体衣、足衣,全身上下都是黑的。”“以黑为美,以黑作为穿着和族群的标志[2]。”

(二)非物质文化

民间信仰。民间信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影响着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岑氏土司统治的壮族地区,出现了“岑氏土官”信仰,主要是对功德于民的岑氏土官的祭祀和崇拜。虽然岑氏土司的统治早已结束,但是“岑氏土官”信仰并没有随之销声匿迹,而是成为一种地方的文化传统保存和延续下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当地壮族民众的心理需求。至今,在桂西还保留着许多祭祀岑氏土官的社庙,主要祭祀对象为岑大将军、岑三爷、岑天保、岑瑛。凌云县、田林县、西林县、隆林各族自治县有岑大将军庙;田东、田阳一带有岑三爷庙;德保县有天保庙;武鸣、平果一带有岑瑛庙。这些土司庙原来跟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在一起,是人民的重要精神支柱。随着时代的演变,现在这些寺庙的社会功能减退,但是每年春节、七月鬼节,当地都要进行祭祀活动。祭祀的这些社神,就是壮族人民的民族神。

歌圩。歌圩是壮族群众在特定时间、地点举行的节日性聚会歌唱活动。关于歌圩的起源有不同的说法。“在岑氏土官的祭祀活动中,所有活动都由老人来操办,跟随前来的青年男女无事可做,于是在林间地头抛绣球、打鸡毛球、唱山歌,相沿成习,日久月深演变成歌圩[3]。”暂且不讨论歌圩由土司祭祀活动演变的准确性,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土司统治时期,土司制度对歌圩文化产生过重要影响,“以故俗治”的土司制度是壮族歌圩能够得以保持下来的社会基础。据广西师范学院民间文学研究所与广西社科院少数民族文学艺术研究所的联合调查,广西歌圩点最多的是百色(今右江区),而现在的右江地区曾是岑氏土司的统治区域,土司制度对歌圩文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三、旅游开发现状分析

西林县作为岑氏土司文化的影响地之一,其旅游资源对旅游者有很强的吸引力。县政府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已开发出那劳岑氏土司古建筑群以及一些具有民族风情的歌舞表演等一系列特色旅游产品。但这些旅游产品在开发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市场知名度不高。

(一)开发种类单一,缺乏统一规划

西林县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在具体的旅游开发时,却没有整合资源,推出品牌,形成规模效应。目前,西林县旅游开发主要集中在那岩古木寨、那劳岑氏土司建筑群等人文旅游资源上,自然资源虽有开发,但是整体不如人文旅游资源做的好,忽略了自然旅游景观的开发,致使西林旅游开发出现一定的盲目性、分散性、片面性。

(二)旅游开发观念落后,对旅游资源认识不足

“旅游开发最缺乏的不是资源,而是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落后的旅游意识在根本上长期制约了旅游业的发展。近年来,政府领导干部对旅游业的认识虽然有所提高,但不少部门对旅游业的产业地位、政策措施、财政收入和管理职能的认识没有完全到位,没有把旅游当作一项经济产业去培育,并且对本身资源优势和潜力认识不足,致使旅游资源开发建设迟缓,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

(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落后

西林县地处西南边远山区,经济较为落后,且缺乏各种配套服务设施,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相对较差。这严重削弱了旅游竞争力,制约了西林县旅游业的发展。

(四)旅游产品开发缺乏深度和广度

首先,以岑氏土司为主题的旅游产品开发大多处于初级开发阶段,如那劳岑氏土司建筑群只是直观地展现了土司时代留下来的建筑遗址,并没有依托古建筑群深度挖掘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从而开发一些与土司文化有关的文化表演和节庆仪式等。只有深度挖崛其文化内涵才能提高西林土司旅游资源的品味,吸引旅游者。其次,西林旅游开发应当以岑氏土司文化为特色吸引物,但又不能局限于土司文化景观的开发,应当做到主次分明,有层次的广度开发。如在开发一些以土司文化为主体的表演时,不仅要展现土司制度的文化内涵还应与当地的民族风俗和宗教仪式等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代表一方特色的旅游标志性吸引物。

四、西林特色旅游开发

西林旅游开发,应坚持特色性、参与性、创新性原则,充分突出民族性、地方性特色,体现其原始美、自然美和人文美。

(一)土司文化建筑旅游开发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在人类历史上,许多建筑的设计不仅体现了满足人类物质需要的功能,而且体现了人们的审美情趣、文化素质、生活质量,甚至是一个民族精神的风貌。旅游与建筑文化密不可分,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除了必备的硬件设施外,与建筑内涵外延所影射的文化也有很大的关联。

西林岑氏土司建筑的旅游开发,是指开发土司建筑群中的土司衙门、宫保府等土司主体及附属建筑。岑氏土司建筑的魅力不仅在于其技艺上的精巧和造型上的美观,还在于其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在流行干栏式建筑的壮族地区,出现汉族地区的四合院式建筑,不仅反映了民族文化的融合,而且反映了不同民族在土司的领导下共同创造文化的历史。开发土司建筑,要在突出建筑技艺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并将建筑艺术和文化内涵结合。对其进行多角度开发:第一,按照建筑的本源,搞好各景观实体的建设和修缮工作,提高其完整度和优美度;第二,搞好周围环境的整治工作,一方面按照文物保护法对其进行保护,另一方面搞好周围环境与景观相互协调,以烘托、陪衬建筑文化景观;第三,可以开展土司统治时期的体验活动,恢复土司衙门的一些建筑和实物,还原土司统治时期的活动内容,使游客如同亲临其境,能领略当年土司生活情景。

(二)岑氏土司博物馆旅游开发

博物馆是重要的人文旅游资源,旅游者可以通过它了解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近年来,博物馆在旅游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此国际博物馆协会在1989年修订的会章中明确指出了博物馆的娱乐游览功能[4]。世界著名城市在发展旅游业时,几乎依托博物馆来吸引大量游客。

西林县可以通过建立岑氏土司博物馆,展示岑氏土司时代的日常生活用品、办公用品及祭祀用品等文物,使游客加深对土司文化的了解,包括岑氏土司的历史沿革、土官世系、土县建制、法规、土司各种旧制等知识。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树立正确的经营观念,博物馆积极与旅游业联姻,实现文化事业与旅游产业的优势互补,资源优化;其次,文物收藏品种多样化。作为专门的岑氏土司博物馆,馆藏文物应种类齐全,使游客能较为全面地了解到土司文化。

再次,做好博物馆藏品的布置陈列,以新、特、美陈列展览取胜。一方面,在题材选择上要积极探索土司历史发展的演变过程;另一方面,采用多种技术、多种手段让文物展示寓教于乐,充分调动观众参与、发现、探索的积极性。

(三)建立岑毓英纪念馆

人物纪念馆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精英性质。人物纪念馆区别于一般纪念馆首先它是以社会精英为主体,把精英人物作为整个活动的基础、活动的对象。精英性确定了人物纪念馆是建立在高雅的层次上,属于高雅文化的范畴。第二,学术性。人物纪念馆的基础是科研,因为把科研放在第一位才能够使精英性体现出来。没有科研基础,人物纪念馆是建不起来的。第三,公众性。纪念馆在精英性、学术性的高起点上建立的,是一个公众性机构,必然服务于社会。传播精英的事迹、传播精英人物的精神对社会公众是有意义、有价值的。

岑毓英(1829-1889年),字彦卿,号匡国,广西西林县那劳寨人,原上林长官司岑氏土司的后裔,是中国近代壮族史上一位功名显赫的封疆大吏。他一生戎马,在中国西南边疆苦心经营二十余载,功过集于一身。因镇压滇黔民族起义,整顿闽台海防,参加中法战争,参与中法勘界等有功,先后出任知县、知府、云南布政使、云南巡抚、云贵总督等职,被清朝封建统治阶级称为“中兴名臣”,成为与李鸿章、曾国藩等一样活跃在中国近代历史舞台上举足轻重的人物[5]。

在西林特色旅游开发中,可以建立岑毓英纪念馆。岑毓英是西林县活跃于中国近代历史舞台上的重要人物,建立纪念馆一方面可以增强西林人民的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向游客展示、解说其生平事迹,尤其是其在中法战争中表现出来的民族气概和抵御外来侵略的大无畏精神,激发游客的爱国情愫,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立岑毓英纪念馆还有学术研究的意义,现在学术界研究岑毓英的学者众多,收集有关岑毓英的历史资料、了解其生活的家族背景,可以作为吸引这部分旅游者的主要动力。

(四)精神文化旅游产品开发

岑氏土司精神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主要是指对“岑氏土官”信仰的开发。“岑氏土官”信仰主要是对功德于民的岑氏土官的祭祀和崇拜。西林县的“岑氏土官”信仰是指对岑怀远大将军的祭祀和崇拜。岑氏土司建筑群中有岑怀远将军庙,不仅在西林,而且在整个桂西,岑怀远将军已被定格为壮族的英雄、家族与民族神。时至今日,“岑氏土官”信仰影响虽然已大不如以前,但是民间祭祀活动依然存在。对“岑氏土官”信仰的旅游开发利用,一可以通过语言、文字等途径让游客了解“岑氏土官”信仰文化;二可以让游客亲眼目睹祭祀的过程,祭祀活动牵涉壮族人民的民族情感,是一项较为严肃的民间文化活动,因此在开发过程中注意不能伤害壮族人民的情感,旅游开发应尽可能按历史原貌开展,如场景的设置、所穿的服饰、使用的道具、祭祀中的各项规则、要求等等,都不要随意改动,同时要求游客尊重当地民众的民族感情,禁止对其文化活动习俗进行嘲讽和挖苦;另外,还应向游客解释清楚壮族人民历史上“岑氏土官”信仰的真相及缘由,加深对岑氏土司文化的了解。

(五)其他特色旅游产品开发

1.节庆活动旅游开发。节庆旅游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专项旅游方式,它注重游客的体验和参与,因此往往能为目的地带来大量人流、物流、信息流,对目的地的经济和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6]。“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几乎每个县市都举办旅游节事活动[7]。”由于旅游节庆活动在促进活动举办地的旅游、经济、文化等产业发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所以得到人们的青睐。

西林县为少数民族聚居区,有壮、汉、苗、瑶等14个民族,各民族的节事活动丰富多彩,可以进行民族节庆活动的开发。但是在开展节事活动时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采用“原真式”开发,减少商业气息,保持其文化的真实性。即开发举办过程中不仅要“原生地展示”,而且要求节庆尽可能按传统时间举办,由当地的民众作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政府和企业在节庆的举办中主要担负动员、资助、协调和宣传方面的任务。这样将更能满足那些追求高体验的游客,更能得到文化界人士的欢迎、宣传和推介,更容易在旅游市场上塑造品牌;第二,按地方文化特色搞好旅游节庆举办地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各项旅游接待问题。

2.歌舞旅游开发。文化旅游是当今国际旅游的新趋势、新潮流,而民族歌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体察民俗风情,欣赏歌舞等艺术表演,了解其他民族的文化特征,已成为当今文化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林县在开展特色旅游过程中,可以设立歌舞静态展示区、欣赏品位区和参与体验区,给游客创造多种艺术感受情境。在歌舞静态展示区中,组织者可以通过静态的物件展示,同时配以文字,向旅游者介绍民族歌舞艺术的历史渊源、种类、特点、作用和意义等。欣赏品位区则通过欣赏歌舞表演进一步体验民族歌舞的动感和乐感的艺术魅力。在游客对歌舞艺术魅力有所了解并感兴趣的基础上,满足游客“试一试”、“露一手”的心理需求,让他们唱民歌,跳民族舞。这样的设计,让游客先后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渠道体验西林民族歌舞艺术,使旅游者全面体验文化氛围,对多姿多彩的歌舞风情感受达到身、形、意三合一的境界,实现最佳旅游效果。在歌舞旅游开发中,注意歌舞的“乡土”效果,讲究艺术的“原汁原味”,减少表演中过分的商业性气息。

3.服饰文化旅游开发。西林县是多民族聚居区,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文化。民族服饰文化旅游者的旅游目的一般是为了欣赏别有风味的民族服饰装束、了解民族服饰的文化和艺术内涵、体验穿着民族服饰的感受、学习民族服饰的制作工艺等。在西林特色旅游开发过程中,应注重满足游客的需求,确定以下开发思路:一、设计建设好民族服饰展示区,打造民族服饰静态而开放的露天博物馆。一方面,按真人1∶1的比例塑造各种服饰群雕形态场景,配以文字介绍说明;另一方面,利用文字、图片、实物、录像等手段对民族服饰进行进一步的详细介绍与说明,使游客对服饰的历史渊源、用料、质地、特色、功能、文化内涵、加工制作过程及其制作流程等有更为全面的了解。二、开发民族服饰参与型旅游产品。让游客穿上民族服饰游览景区、拍照留念、参加活动等,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印象与感受,获得兴奋和快乐,留下美好的记忆和回味,提高体验满意度。同时,开设手工DIY区。与传统工艺旅游开发结合起来,让游客亲手参与服饰的制作体验制作服饰的乐趣,甚至可以让游客将参与制作的成品带走,作为游客永恒的旅游纪念物。最后,开发民族服饰商品型旅游产品。根据不同游客的需求,为游客提供类型多样、多种档次、优质精美、原汁原味、价格合理的民族服饰。

4.饮食文化旅游开发。饮食是旅游者六大消费要素中的首要和基本要素,对它开发利用直接影响着旅游业的兴衰和可持续发展。饮食文化的旅游开发是以民众的生活活动为旅游开发的客体,对异地旅游者有极大的吸引力,便于其亲身参与体验异域风情。民族性饮食更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能够引发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并进行旅游活动,有着广阔的旅游市场开发潜力。西林县的饮食文化旅游开发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土司食府。将土司城临街门面改造成反映壮家饮食文化的土司食府。用传统原料做传统食品,用传统方式体验传统风味,让游客品尝土司时期饮食。如“艾馍”、“糍粑”、“竹筒饭”、“镶瓜花”、“玉米糖团”、“烤红薯”、“烤玉米”、“豆腐肴”、“五色糯饭”、“南瓜扣”、“竹笋粉丝”等。

(2)品尝民族特色小吃。西林县少数民族众多,特色小吃多种多样,在旅游开发中,可以让游客品尝不同民族的特色小吃,加深其对民族饮食文化的了解。

(3)开展互动式的餐饮活动。让游客亲自制作土司时期和民族传统食品、游客亲身参与体验,并根据游客的反馈意见,提高服务水平,满足不同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为他们提供舒适满意的餐饮服务。

五、土司文化的保护与西林特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世界人们对传统发展观所引发的社会危机进行深刻反思后提出的新型发展观,强调后代人和当代人发展的公平性,主张人类和自然的协调发展。旅游可持续发展要求进行旅游开发时要注意不断保持环境资源和文化的完整性。可见,旅游可持续发展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要求是一致的,即保证在从事旅游开发的同时,注意不断保持环境资源和文化完整性,不损害后代满足其旅游需求而进行旅游开发的可能性。可持续旅游发展口号明确而正式地提出始于1989年,此后很快就得到了世界各地的广泛响应和接受,目前在世界各地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旅游开发能否获得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人关注的对象。

制约旅游业可持续因素的现象众多,就岑氏土司文化旅游而言,土司文化旅游资源能否得到有效的保护无疑是其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对土司文化进行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问题:

1.明确保护对象。对土司文化的保护,并不是要

保护所有的土司文化。因为土司文化是在土司制度下形成发展起来的,土司制度是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秩序而对少数民族地区实施的一种特殊的政治制度,在这样一种制度下形成的文化必然有其精华和糟粕两部分,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注重文化的本真性。近些年来,文化旅游倍受旅游者亲睐,其中一重要的原因是旅游者可以通过旅游了解文化的内涵,增长见识。文化旅游开发中应注重文化的本真性,即把“原汁原味”的文化展示给旅游者。西林在开发土司文化的过程中也应注意这一问题,避免为了吸引旅游者而加入一些土司文化中原本没有的东西或者是为了迎合旅游者的需要而随意歪曲文化内涵。

3.加强宣传促销,创建品牌。重点抓好土司文化旅游产品的宣传和促销。西林县政府应加强与外界的合作,将“西林岑氏土司历史文化风情游”进行整体包装,纳入桂林、柳州、北海、南宁等旅游城市的游览线路,利用它们在宣传促销方面的综合优势,形成跨区域的联合促销网络。再者可以把土司文化旅游宣传与影视文化结合起来,西林县应根据目前学术界对土司文化及岑氏土司后裔岑毓英的研究,通过电视、作品摄影等充分展示西林土司文化,把西林土司文化游、民族文化游、自然风光游推向全国,走向世界。

六、结论

开发西林岑氏土司文化旅游,可以丰富和完善西林的旅游产品类型,增强西林县的旅游竞争力。岑氏土司是壮族诸土司中势力最强大、地盘最宽广的,在西林县留下了桂西、桂西北壮族地区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保存最完整的土司建筑群。其历史文化内涵丰富,民族地区特色鲜明,我们相信,借助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广西建设大旅游区这个大好时机,西林县只要以正确的手段开发,挖掘土司文化内在的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不断培养出新的热点产品,逐年完善、升华,就可以形成兴盛的局面。岑氏土司文化旅游开发,一定会促进当地的文化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注释:

[1]覃桂清.广西忻城土司史话[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0(5):39.

[2]何毛堂,李玉田,李全伟.黑衣壮的人类学考察[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9:P2-3.

[3]黄家信.壮族的英雄、家族与民族神:以桂西岑大将军庙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5).

[4]陈来生.休闲娱乐功能的张化与博物馆的可持续发展――以苏南地区为例[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3(3).

[5]刘启强.岑毓英研究概况浅述[J].红河学院学报,2006(2).

[6]李玉新.节庆旅游对目的地经济影响的测算与管理[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2).

[7]周玲强,冯晓虹.旅游节事经济效益形成的机理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2(11).

参考文献:

[1]况红玲.开发利用遵义土司文化[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4):51.

[2]黄家信.来安的地望与壮族岑氏土司的缘起[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4(10).

[3]王晖.壮族土司文化及其旅游开发价值概述――广西民族文化与旅游开发研究之一[J].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5(2).

[4]田超然.浅析建筑文化对实施旅游带动经济战略的影响[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6).

[5]海人物纪念馆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本文根据作者在2001年全国人物纪念馆学术会议上的发言稿整理).

[6]孙九霞.节日符号在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的运用及问题[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1).

[7]吴晓萍,何彪.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与民族社区的可持续发展[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

[8]马艺芳.忻城土司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与营销策划[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10).

第5篇:旅游特色文化范文

关键词:旅游规划;问题;解决

随着经济社会中的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例越来越重。从1980 年到2000 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和总从业人数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特别是近年来,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实践的客观需要,我国旅游业必须从传统旅游业向现代旅游业转化,进一步实现规范化、专业化、系统化。但是透过辉煌的关于当今旅游规划的几点思考有哪些?所以,我们不能不注意到旅游繁荣背后的阴影,旅游规划中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在国际和国内的旅游规划迅速发展的双重背景下,规划范围内的旅游规划必须在其实际情况下,规划和设计具有其特色的代表。无论是旅游景点或旅游文化,都应符合现状特点。

一:问题指出

目前为止,我们在对旅游景点进行旅游规划的过程中,遇到了几点的问题:

1:旅游景点不够吸引。

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零散但精致的景观,或者一个地方的传说痕迹,在其镇或乡中很出名,但是由于旅游景观单一,无法承担或代表县、市中的大的旅游景观或旅游文化的特色。

2:旅游景点重复建设严重

全国旅游开发中较为普遍就是景点重复建设,这种重复建设造成资金、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同时,出于求大、求高、求全的心理,旅游企业常把一些旅游资源等级品位低,吸引辐射范围小的旅游区,企图完全通过资金投入、人工建设建成全国、全省最好的旅游地,结果所取得的经济效益达不到预期的目标。这种求大、求全的旅游规划开发现象在我国旅游中相当普遍,从一定意义上讲,它是我国旅游实行综合、协调发展的桎梏,阻碍了我国旅游建设的升级。

3:文化景观粗制滥造。

在旅游景观改造或恢复中,炮制景观是最常见的一种手段。但是由于资金不足,或者是技术不够好,造成旅游景观 “四不像”的感觉,相关部门如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4:配套设施落后,垃圾遍地,环境变差。

部分或大部分的一些较小的旅游景点在开始或几年之内,其相应的配套设施没有相应的建设起来,游人进入景点,垃圾乱扔,树枝乱折,甚至秋季时乱扔烟头在杂草中。因此在对景点进行规划时,应当将其相应的配套设施纳入成果中。甚至在对景观进行改造时,也应当对其配套设施进行建设。

二:问题解决

对上述问题应当逐步破解:方案演化的过程就是毅力博弈与平衡的过程。

一个完美的旅游规划的形成,其过程应当是完善和平衡的关系,在对规划方案进行完善的同时,对于旅游规划中的所有内容进行平衡调节,使之达到平衡状态。那么规划的规划要点又哪些呢?

1:上位规划协调及区域带动

项目应该在符合上位规划的基础上,对于区域发展起到触媒作用,带动相邻土地的升值,提升整体区域环境品质。

2:开发模式与空间结构

对于 “旅游+地产”此类的项目,应满足圈层式发展的基本开发模式,即:核心吸引物、旅游度假圈层、城市功能圈层等三个层次。在此基础上依据项目自身的空间环境,形成其具体的空间布局形态。

3:文化核心吸引物的塑造

文化核心吸引物的品质和稀缺性决定着项目的吸引力,因此必须着力重点研究和突破。多学科共同启发,相互激发灵感是天津北石林项目所采用的方法。

4:经济平衡

调动开发企业的积极性建设精品项目的根源在于经济的收益。应保障开发企业在文化景观及公共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与其在地产类项目的预期收益至少达到平衡。这种平衡应该立足区域和长远,做到大平衡和长期平衡,这需要规划师进行艰苦的协调工作。

5:加强旅游规划立法,促进旅游规划法制化。旅游规划立法是旅游规划亟待解决的问题。旅游规划立法使整个旅游规划过程和旅游规划评审实现监督和反馈法制化,同时也要建立旅游规划的保障体系,制订旅游环境保护法、旅游资源保护法、旅游土地法等相关法律,从而为我国旅游业进一步向法制化轨道迈进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且在国家总的旅游规划法的引导下,各地区还应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各自相应的旅游法规、制度,进一步增强法规的可行性,切实做到有法可依

三:小结

一个优秀的旅游规划的项目的完成,应当满足下列三个要求:

1:要保持经济可行。

2:做好文化景观空间塑造。

3:重在空间意境的追求。

通过以上对旅游规划的思路与思考,我们应当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必然有更多更好更优秀的旅游规划的作品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在人们繁忙的工作时间里,多了一抹休闲的彩色。

参考文献:

[1] 佟玉权;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非零和对策[J];经济经纬;2002年01期.

[2] 刘峰;旅游系统规划―― 一种旅游规划新思路[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年01期.

第6篇:旅游特色文化范文

关键词:三峡;移民文化;特色旅游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09-0083-02

举世瞩目的三峡水利工程于2008年10月竣工。十多年来,为建设三峡工程,进行了百万大移民,其移民数量之大,范围之广,世界罕有。现在这个伟大的水利建设工程已经开始逐渐发挥其巨大的社会效益、防洪效益和经济效益。作为库区移民第一大县,重庆市云阳县在诠释“舍家为国的奉献精神、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勇争第一的创新精神”的移民精神的实践中,成功搬迁移民18万人,中国移民新城建设日新月异。移民精神已逐渐演化为一种文化现象,也可以说成为了一种特色旅游资源,开始彰显其旅游文化价值,有力推动了云阳经济建设。

一、三峡库区移民文化历史

三峡地区历史上多次移民。先秦、明清、抗日战争时期,是三峡地区历史上最大的三个移民时期。先秦时期,巴楚之战,楚国攻占巴国,大批楚人移居三峡地区,形成了一次规模较大的移民潮。如是,巴楚人的共生带来了巴楚文化的交融,从云阳李家坝出土的战国墓葬器物及生活遗迹中,就发现了这种巴楚文化交融的佐证。

明清时期 “湖广填四川”,与之相邻的三峡地区成为主要的迁入地。这次移民潮,更多地带来了荆湘楚文化,使荆湘楚文化在三峡地区发展、壮大。同时,又与本土文化进一步交汇、融合。抗战时期,重庆成为陪都,大批川外难民涌入,中原、江南等地的先进文化进入三峡,使该区的本土文化兼收并蓄,汇纳百川,更显其内涵的博大及形式的千姿百态。值得一提的是,云阳历史上随着制盐业的兴起,不少陕西人迁入云阳,又带来陕西文化。云阳如今所称道的云阳盐文化实际上就是陕西文化与本土文化融合的个性表现。

由此可见,三峡地区移民文化的产生源远流长,有其深厚的历史背景。它的内涵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有其众多地区文化的兼容性和多样性。其形态多姿多彩,无处不具,无处不在,表现于三峡地区人民生活状态的方方面面。

二、现实催生库区移民文化

发端于三峡库区百万大移民的移民精神和移民文化,由云阳率先提炼和倡导推出。早在1999年11月,云阳县主要领导在新县城建设总结会上提出了“移民精神”的初步概念。2001年7月用一副对联阐述了“云阳精神”,即:“团结奋斗攻坚破难拼搏打硬仗,忍辱负重呕心沥血奉献为移民”。后来又从“云阳精神”引申出“移民精神”。特别是在2003年2月召开的中共云阳县第十一届党代会上,云阳县委全面阐述了“移民精神”的内涵,号召全县人民发扬时代的“移民精神”,努力建设小康云阳。“移民精神”引起了市委的高度重视,市委副书记邢元敏指示市委宣传部和市移民局到云阳总结提炼后,市委正式确定为“三峡移民精神”,更全面、更准确地阐述了其内涵,并号召全市要像学习“红岩精神”一样学习“三峡移民精神”。

重庆市委宣传部、移民局、剧协组织的文艺创作人员创作的电视系列剧《三峡移民的故事》在全市、全国播出;重庆市文联组织的文艺创作人员创作的歌曲、曲艺节目在全国获奖;万州日报社组织演出的多幕话剧《移民金大花》在全市各地巡回演出并进军北京;移民题材长篇小说《惊涛拍岸》;三峡移民组诗《为移民送行》、《我们的9.28》、《三峡回水到家门》以及MTV《虎跃龙腾》、小品《对接》、表演唱《我送移民去外迁》等等,不胜枚举的文艺作品,对库区、重庆市乃至全国都产生了强大的冲击波。

三、移民文化的拓展——与旅游发展结合

1.塑造中国移民新城品牌

作为库区最大的移民县,云阳是集中外迁的第一个试点县,移民工作连续五年获重庆市一等奖,连续三年被国家三建委表彰为先进集体。同时,政府着力塑造中国移民新城品牌,建设山水园林城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区,打造最佳人居环境,实施五大战略,建设小康云阳。云阳人民在诠释“舍家为国的奉献精神,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勇争第一的创新精神”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和打造移民文化。

云阳三峡移民文化节开库区移民文化之先河,是云阳精心打造的移民文化的品牌。它赋予时代性及蓬勃的生命力。因此,举办移民文化节本身,就是倡导“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移民精神的体现,也是文化对旅游的全新演绎,是文化的创新。

2.展现移民文化经济功能

三峡移民,云阳向上海、江苏、江西、湖北以及重庆的江津、铜梁等地输送4.3万移民。老城故里被淹没的生活了多少辈人的家园,多少个不眠之夜,让人萌发出多少的缠绵与眷念;新居家园及新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又让人鼓舞起多少的欣喜与渴望。这一切,都让人们在移民文化节中通过文化活动的方式得到渲泄与抒发,“常回家看看”也成为外迁移民的旅游宣传招牌。

文化向经济的渗透,更淋漓尽致地发挥了文化的功能,丰富了文化的内涵,突出了“旅游靴子、文化台子、经济路子”的思路。2003年以来,全国各地招商引资到云阳的资金总量超过120亿元。这些资金的引入,为云阳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增强了发展后劲。

3.丰富移民文化内容形式

第7篇:旅游特色文化范文

关键词:黔北 特色体育 旅游资源 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 2015 )04-0001-03

黔北处在贵州的北部,是著名的红色革命老区,也是贵州重要的文化城市和旅游城市。中央红军长征到达贵州,在黔北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纠正了王明“左”的错误路线,确立了以为代表的正确领导集体,中同革命从此走上了正确的革命道路。“娄山关大捷”、“四渡赤水”、“强渡乌江”以及后来系列革命战争的胜利,充分肯定了同志战略思想在革命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红军长征途中给黔北人民留下了大量的革命文化遗址和遗物,它们已经成为黔北人民重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黔北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了丰富而独特的沙滩文化、同酒文化、土司文化、诗乡文化、红色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这些文化元素推进了黔北地域政治、经济、文化的建设发展。

1 黔北特色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黔北各族人民在“遵义会议”精神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地域文化特色,开展了以“四在农家”为载体的乡村休闲体育健身活动、民族体育传承活动、特色体育赛事推广活动,它们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黔北体育文化的发展进程。

1.1建立“四在农家”的乡村休闲体育文化旅游

“四在农家”创建活动,是黔北地方政府在总结余庆县农村农民白发修建连户路、打扫环境,建设农村美好家园的活动中,研究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发展模式。经过近十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四在农家”富、学、乐、美的活动理念已经发展到祖国的大小村庄、千家万户,它成为人们追求美好生活、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发展途径。按照“设施配套、功能完善、便利群众”的发展要求,黔北地方政府投入了大量的经费为农民修建全民健身路径工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在黔北“四在农家”创建点分别建有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台球场、门球场、排球场、田径场、龙舟训练场,并配有相应的配套设施。“四在农家”创建活动推进了黔北体育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为黔北乡村体育文化生活的发展提供了保障。以“四在农家”为契机,利用黔北旅游景区和名山大川,开展乡村休闲体育旅游活动,通过节庆组织举办乡村农民丰收节、体育文化科技节,开展乡间、田野、山地等乡村体育特色赛事活动,开设攀岩、登山、野营、滑翔、独竹漂、赛龙舟、竹筏漂流、冲浪等乡村体育旅游活动,提高游客的生活层次,使这些候鸟居民和游客乐在其中,满足他们娱乐身心、陶冶情操、自我完善发展的需要。

1.2建立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

1.2.1建立务川、道真民族自治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

民族体育文化是在特殊的地域环境中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的,它们具有竞技性、健身性、娱乐性、教育性,需要采取积极弘扬的态度[1]。黔北有仡佬族、苗族、土家族、布依族、回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达89万人,有务川、道真两个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仡佬族、苗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他们传承了独具本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文化,有高台舞狮、打篾鸡蛋、高脚竞速、板鞋、牛撵牛、打欢喜团等民族体育文化项目,据不完全统计有40余种。

为了更好的保护和传承黔北民族自治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就必须建立务川、道真民族自治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博物馆,根据项目内容、文化特色、功能特点、竞赛方法等进行整理归类。通过挖掘整理,制定保护措施,建立活态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模式,并根据它们的功能作用和特点,结合本民族文化特色,开展务川、道真民族自治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旅游活动,发挥它们的竞技性、民族性、趣味性、地域性、健身性等民族文化特色[2]。在仡佬族、苗族重要的“祭山节”、“吃新节”、“三月三”等活动节日,积极开展高台舞狮、打篾鸡蛋等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特色展示活动,发展品牌效应。

1.2.2建立赤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旅游

赤水河因为红军“四渡赤水”而扬名,它是长江上游的一级支流,发源于云南省镇雄县鱼洞乡大洞口,向东流经贵州的毕节、仁怀、习水、赤水,于四川的合江县汇人长江。南于赤水河流域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赤水河流域的中下游,是赤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要集聚区,有独竹漂、滚山珠、游氏武术、李氏武术、爬花杆、采月亮、猴子爬高杆等项目,其中独竹漂、游氏武术、采月亮是赤水河流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优秀代表,具有很高的健身价值、文化价值、旅游价值和教育价值,它们先后被列入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3]。

赤水河是一条美丽的河流,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它孕育了丰富的酒文化,有国酒茅台、郎酒等。保护好赤水河流域自然生态环境不被破坏,成为赤水河流域开发与保护的重大课题。建立赤水河流域生态体育旅游,是一条重要的可行的发展途径。在保护好水环境的同时,挖掘开发划竹船、独竹漂、赛竹龙舟、赛竹艇、竹筏漂流等系列旅游项目,通过展示和游客参与互动,达到对独竹漂的体验与传承;通过游氏武术与旅游景区的合作,在节庆、旅游等节日进行登台展示,提高游氏武术的知名度和品牌效应,弘扬地域武术文化;通过仁怀后山“六月六摇钱树苗寨风情节”的开展,展示苗寨浓厚的民族风情,突显特色项目,打造采月亮、爬花杆等地域性民族体育文化品牌,发展赤水河流域生态体育旅游,提高人们的环境生态保护意识,促进赤水河流域旅游生态环境的改善。

1.3建立红色体育文化旅游

红色体育是指中同人民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解放战争中发生、发展的系列体育文化活动,它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也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等同志领导创建的。红色革命根据地的体育文化研究发展,对推动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们成为新中同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石[4]。近年来,红色文化的研究及发展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红色体育活动的开展及红色体育运动会召开,推进了红色体育文化旅游发展的进程。红色体育文化旅游已经成为我同人民缅怀革命历史、构建和谐、发展身心、传承文化、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源泉。

黔北是中同红色革命重要的转折地,“遵义会议”精神已经成为人们传承红色文化、追求革命真理、追求幸福生活的重要精神支柱。每年都有大批的红色旅游爱好者前来参观学习。随着国家对红色文化的重视,黔北红色文化的研究与保护有了较大的发展,在遵义建立了贵州省红色文化研究基地和同家红色文化示范基地。充分利用基地的研究基础,以“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强渡乌江”等红色经典文化特色,挖掘开发红色体育文化项目,开展横渡赤水河、划独竹舟、登红军山、攀岩、爬娄山关、重走长征路等红色体育旅游活动。通过这些红色体育项目的开展,促进黔北红色革命老区红色体育文化的建设发展,让人们体验当年红军勇往直前的坚强意志和崇高的革命精神,培养人们的爱同热情、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达到教育育人、文化育人、精神育人、体验育人的目的。

2 黔北民族体育文化旅游品牌的打造 黔北仡佬族高台舞狮、仡佬族打篾鸡蛋、独竹漂、游氏武术、爬花杆、采月亮等项目,先后被贵州省列为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项目。通过它们建立黔北体育文化旅游品牌,对着力提升黔北体育文化旅游形象和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遗产,具有传承性,突出人的活动及主体地位。在挖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非物质”和“活态”特征时,要从它的民族性、地域性、竞技性、健身性、休闲娱乐性等方面进行合理的科学的资源整合[5]。对高台舞狮、打篾鸡蛋、独竹漂、游氏武术、采月亮等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项目,要进行相关资料的挖掘整理。同时遵义红色经典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与保护,充分利用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内涵,积极创造条件,打造红色体育文化品牌,对它们的进行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价值挖掘与保护,建立完整的历史资料、套路资料、动作图片,树立它们在地域环境中的品牌形象。通过旅游品牌挖掘,揭示它们的健身功能和文化内涵,展示它们厚重的健身价值、文化价值、旅游价值和社会价值。

3 黔北特色体育文化旅游的多元化发展 加强黔北体育文化旅游资源的商业化运作、产业化发展。把独竹漂、游氏武术、采月亮、高台舞狮、打篾鸡蛋、打欢喜团等民族体育文化项目与黔北旅游环境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每年的黄金周、民族传统节日与旅游景区进行登台合作,通过在景区的登台展示,使观众感受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民族体育精神,并在服装、器械、图书、音像制品、文艺影视作品、旅游纪念品等多个领域进行有序经营,形成产业链,推进黔北体育文化旅游市场的快速发展。

充分利用黔北的民族体育旅游资源、休闲体育旅游资源、挑战极限旅游资源、民族生态旅游资源,积极开展攀岩、登山、重走长征路、漂流等旅游活动。在继续保持开展国内外山地白行车赛、越野挑战赛、重走长征路等赛事活动的同时,积极申办其它国际性、全同性及区域性体育赛事活动,努力打造黔北体育旅游精品赛事,发展户外体育活动,拓展体育旅游市场[6]。加强国内外体育文化旅游的交流,拓宽黔北体育文化旅游市场,为黔北体育文化旅游的发展寻求更多的外部关注和支持。

4 结语

根据黔北地域文化特点,要实现黔北体育文化的快速发展,就必须挖掘黔北体育文化特色,以红色文化、地域民族文化为依托,以地域体育文化特色为发展契机,运用现有的发展基础,积极推进特色赛事活动的开展,建立有效的长远的发展运作模式。以地方政府为主导,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的积极参与,加强经济、文化、管理等方面的多元合作,开展黔北体育文化市场旅游化管理运作模式。打破区域分割,以民族体育文化为发展特色,以“四在农家”乡村体育旅游为践行纽带,创建红色体育文化旅游品牌项目,全面推动黔北特色体育文化旅游的整体联动发展。

参考文献:

[1]范本祁.西部民族地区现代体育与传统体育发展历程的文化学审视[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5):14-17,21.

[2]宋彩珍,万义等.我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类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10):117-120.

[3]范维,王波等.论赤水河流域非物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研究[J]..兰台世界,2011(10):33-34.

[4]黄继珍.和谐社会红色革命根据地体育协调发展的研究[J]..嘉应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0(8):84-87.

[5]白晋湘.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我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J]..体育科学,2008(1):3-7.

[6]王亚琼,罗建新. 贵州民族体育旅游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贵州民族研究,2011(4):136-140.

On the Special Sports Culture Tourist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Use in the North Part of Guizhou

Fan Wei

第8篇:旅游特色文化范文

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是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

一、明确融合内容

学习人文知识,培养国际化视野。例如在学校旁边的香江野生动物世界、飞鸟世界隶属全国首批部级5A旅游景区,集动、植物的保护、研究、旅游观赏、科普教育为一体,被誉为“中国最具国际水准的部级野生动物园”,是全世界动物种群最多、最大的野生动物主题公园。长隆游乐园则集世界多种顶尖的机动游戏项目。这些著名旅游景点每年都汇聚大量国内外的游客。这是孩子们接触外界,培养人文精神、国际化视野的良好窗口与平台。

了解古建筑知识,激发热爱劳动人民情感。番禺既有水乡风貌,又保存了大量完整的明清建筑,其古建筑又是一个取之不尽的教材库。目前,保存完好的宅第园林有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余荫山房,它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和观赏价值。另外“宝墨园”集古建筑与高水平仿古建筑一体,而大石、南村、沙湾等镇街的古村落也有不少独特色的古建筑。通过将这些资源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效结合起来,让同学们从中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又能激发学生爱家乡、爱人民、爱科学的情感。

树立环保意识,感受大自然风光。番禺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注意保护自然环境,其中莲花山、滴水岩、大夫山等自然保护区仍保存着优美的自然环境,每逢节假日成千上万的居民就会到达这些地方休闲、聚会。从政府实施宜居城市的理念到人人都用心去爱护身处的环境,这些都是教育的方向与目标,同样也是综合实践学科课程内涵。

二、开发特色课程

在特色校本课程开发中,学校既以本土特色旅游文化资源为主,又要有效利用了学校校园资源。学校可结合当地景点资源,通过组织“读、说、写、画、行”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组织歌颂比赛、书法比赛等文化活动,通过营造乡土氛围,达到丰富学生文化涵养的目的。具体框架如下:

课程目标:通过课程资源开发的过程,首先是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体验和经验,了解本土特色旅游文化,分享研究成果,w验文化内涵;其次是形成对本土特色旅游文化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传统优秀文化的认同感、传承的责任感;三是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理解课程资源开发理念,掌握课程开发技术和方法;四是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五是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课程内容:分类整理本土特色旅游文化。基于本土特色旅游文化资源建设的研究。基于本土特色旅游文化课程实施的研究。基于本土特色旅游文化课程评价研究。

课程实施:整体规划设计方案实践活动交流活动展示活动

课程评价: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通过与综合实践课程的融合除了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外,还力争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将研究资料整理归类,撰写成立本土特色旅游文化节的报告,并提交给上级有效部门。

三、融合的意义

挖掘特色旅游文化资源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可以让学生加深对家乡的认识和了解,培养热爱家乡、热爱国家的民族情感。学生通过参观家乡特色景观,领略乡土文化的芬芳,深刻领悟乡土文化底蕴,继而激发对中华历史文化的脉源的神秘向往,并在社区民情体验中,与长辈们发掘景观新内涵等,既能继承和发展乡土文化,又能感受到现代生活的气息。运用本土特色旅游文化资源也能使学生发现旅游资源面临的不良环境影响,通过重视和宣传做好本土特色旅游文化的发展和保护工作。

第9篇:旅游特色文化范文

关键词:赫哲族;文化保护;特色旅游

赫哲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三江流域,是中国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独特的居住环境孕育了独具特色的赫哲族民族文化,其与其他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也是宝贵的精神文明财富。赫哲族人民以渔猎为生,因长期与汉族交错杂居而通用汉文。赫哲族音乐文化作为赫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北方内陆渔猎民族生产生活特色,也是人们了解赫哲族风俗习惯和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赫哲族对音乐文化的传承,既形成了历史传统,同时也被赋予了新时代的文化内涵。赫哲族传统民歌历史悠久,淳朴的民歌家喻户晓,朗朗上口的民间小调口口相传。其内容大多是刻画勤劳勇敢、朴实真诚的赫哲族劳动人民形象,歌颂历史英雄及赞美真挚爱情等。

1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赫哲族是居住在黑龙江的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黑龙江省同江市是赫哲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现有赫哲族1560人,占全国赫哲族总人口的1/3以上,主要居住在街津口和八岔两个赫哲族乡。赫哲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是却没有自己的文字。其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民族文化主要是靠口头说唱和舞蹈的形式来表达。“阿康布勒”是赫哲族舞蹈的总称,传统的民间舞蹈有“天鹅舞”“萨满舞”“篝火舞”等;乐器主要是手鼓和腰铃;独具特色的赫哲族节庆及民俗活动的有“乌日贡”“温吉尼”、祭江、放河灯等;赫哲族的民间游戏及传统体育项目有50多种,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培养劳动技能的有“追鹿”“投激达”等;体能训练方面的有“拉纤赛”“举人赛”“角力”等;模仿动物动作的有“学野山羊跳”“学兔跑”等;少儿游戏有“鼓舞”“编绳花”等;大型综合性游戏有“叉草球”“挡木轮”“曲棍球”“杜烈其”等。以上有些体育活动如射箭、划船、叉草球、摔跤等,已成为“乌日贡”大会上不可缺少的体育比赛项目。赫哲族曾经是以打鱼为生的少数民族,饮食主要以鱼肉为主,“蹋拉喀”(“刹生鱼”)、“达勒格切”(烤鱼片)是具有其民族特色的饮食。赫哲族的传统手工艺,主要有鱼皮、桦皮、鱼骨、木雕等制作技艺,街津口乡的文化传承基地、民俗村和四排乡的民族风情园都是赫哲族的主要文化场所。在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赫哲族特有的一种说唱文学形式“伊玛堪”被选入,佳木斯大学图书馆在构建三江流域历史文化数据库的过程中,以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和八岔两个赫哲族乡为研究案例,对赫哲族的民风、民俗、民歌、民间文学进行了调查与整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2 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对策

建立传承人的生存状况评估体系。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活性载体,特别是对于那些没有文字的民族,保护好传承人是最关键的因素,政府部门应该对传承人的基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家庭住址、民间技能等)、经济状况(经济收入、居住状况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情况(如确定了几个项目的传承人及传承人人数、年龄段、传承的技艺等)进行调查形成档案,对其采用科学的动态管理,及时解决传承人遇到的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问题。

法律保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根本的方式是立法保护。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相继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门法律法规出台之前,一些省制定了相应的地方性法规,这些地方性法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创新保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性质和类型进行创新型保护。传统手工技艺如鱼皮制作技艺、桦树皮制作技艺、鱼骨工艺、鱼皮镂刻粘贴画、桦树皮画等可以采用生产性保护方式,不仅可以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可以改善传承人的经济状况,使传承有了积极性;“伊玛堪”这种口头说唱文学很难对其开发利用,可以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将老艺术家们的说唱内容录制下来,制作成音频、视频文件进行保存。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对赫哲族的一些民俗、濒临消失的口头语言、民俗、音乐和表演进行抢救性保护;对于赫哲族的饮食习俗也可以通过市场化将其发展成一种特色小吃,从而进行传承与保护。民俗旅游也可以促M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国赫哲族博物馆”“赫哲民族文化村”“赫哲族民间风情园”这些都可以作为旅游景点,通过对有形物质的开发,激活其中所蕴含的非物质文化。

3 赫哲族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

完善交通条件及相应配套设施。首先,要加大对旅游交通的投入,可多渠道筹集资金,如通过自筹资金、依靠中央和地方投入、引入外资等形式。其次,加强内外部的交通建设,修建和完善与周边城市的高级公路,同时把水路利用起来,打破单一的联系方式,构建方便旅游者进出的旅游交通体系。对景区内部,应创造便于游览、舒适、安全的交通条件;最后,改善旅游交通运输工具,开设旅游专线。避免使用外型破旧、噪音大、空间狭小、卫生设施不齐备的车辆,引进中高档旅游车辆。有条件的可以开设旅游专线,既方便当地百姓出行,也利于游客观光旅游。

开发与保护相结合。要将开发和保护相结合,以保护为前提,开发当地旅游资源,尊重赫哲族的民俗风情和传统生活方式,开发中减少商业成分,进行合理有效的开发;政府部门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快建立赫哲族民族文化保护区,保护并扶持濒临失传的民间绝技和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民族工艺;争取让社会各界对赫哲族的民族文化事业进行资助,建立支持民族文化的保护组织,推进赫哲族历史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的赫哲族,其民族文化具有历史性、地域性和独特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后人去保护、传承和弘扬。为了保证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多样性,社会各界都应该采取各种措施,去保护濒临衰落的赫哲族文化。同时,应该对旧文化进行改造和创新,让赫哲族文化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不断丰富和强大。全国各族人民应该团结一致保护赫哲族文化,进而促进文化传承与特色旅游共同发展,推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走遍中国,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