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范文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精选(九篇)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

第1篇: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范文

(一)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传统社会关于商人的社会责任观构成了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渊源。资本主义的到来大大提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当时企业社会责任观是消极的。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贝利(A.A.Berle)与哈佛大学教授多德(M.Dodd)围绕“企业的管理者是谁的受托人”展开了一场关于企业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的争论使社会责任作为学术问题真正登上历史舞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贝利-曼恩”的论战将其推向了高潮。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利益相关者理论又为企业社会责任奠定了理论研究的基础以及提供了研究的角度方向。

(二)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定义

理论界中影响比较大的是:社会四责任说(Brummer)将企业社会责任划分为四种,即是企业经济责任、企业法律责任、企业道德责任和企业社会责任,四者相互并列。企业社会责任综合说(Arichie B.Carroll)与前者不同,即特定的社会对企业所寄托的经济、法律、伦理和自由决定(慈善)的期望,是社会寄希望于企业履行之义务。

两者所定义的都是广义的企业社会责任观,本文更赞同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基于一定的经济责任与法律责任的企业伦理与慈善责任(刘长喜,2005),该定义将企业社会责任的前两者划分为他律层次的企业社会责任,将后两者划分为自律层次的企业社会责任。

二、社会责任会计概念框架

(一)社会责任会计的涵义

社会责任会计的概念是由美国会计学家David F.Linowes首先提出的,他提出社会责任会计是衡量和分析政府及企业行为等社会公共部门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果的会计分支。黎精明(2004)则这样定义社会责任会计:“社会责任会计是研究如何更好地维护可持续发展,为企业管理当局、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和社会公众等相关利益者团体和个人决策提供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会计信息系统。”比较两者,可以看出,两者都是衡量社会效果,但前者的主体是政府及企业等社会公共部门,后者的主体则是企业。

(二)社会责任会计的目标

社会责任会计目标同会计目标一样,包括: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更多的中国学者将社会责任会计目标分为两个层次,即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基本目标为提高社会效益,具体目标是向利益相关者提供社会责任信息。

(三)社会责任会计的假设

王雪芳(2004)比较全面的分析了社会责任会计的四个会计假设:(1)社会责任会计的主体根据特定的个人、集体或组织的经济权益来确定,这使得会计的处理范围得到扩大;(2)社会责任会计的记录、核算和信息披露以持续经营为前提;(3)社会责任会计也需要进行分期,社会责任支出的受益期很难确定,因此,这个问题上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4)在计量上,采用多样化的计量形式,包括货币计量和非货币计量。

(四)社会责任会计的核算一般原则

社会责任会计的原则为8+3,即会计8项基本原则、社会性、政策性、充分揭示性。

其他的部分学者认为还应该包括:强制和自由相结合的原则;谁投资谁受益,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原则;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原则;及时反馈原则等。

(五)社会责任会计的会计要素

社会责任会计的会计要素是社会责任会计的核算对象的具体化。王雪芳(2004)则对传统会计六大要素进行了演化和创新,认为社会责任会计要素包括四项内容:(1)社会交易:一个企业对社会环境资源的应用和提供程度。(2)社会资产:未来能给社会提供利益的经济资源。(3)社会负债:在可以确定的日期要用现金、劳务或其他资产予以偿付的那些对企业提出的要求权。(4)社会损益:社会成本和社会收益的总称。

(六)社会责任会计的计量方法

宋献中(1992)认为,社会责任会计的计量方法包括:(1)调查分析法,(2)替代品评价法,(3)历史成本法,(4)复原或避免成本法(6)影子价格法。

阳秋林(2005)则分别针对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收益四个社会责任会计主要的核算内容提出了相应的计量方法。但我国的社会责任会计的确认和计量仍然处于一个不完善的阶段,就是因为每个方法都有它的缺陷所以大家才会不断的提出新的方法。

(七)社会责任会计的信息披露

随着我国企业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披露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研究者们也从各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讨论研究。

由于社会责任披露内容不规范,企业只披露其对社会所做的贡献是当前中国存在的普遍问题,哪些内容是企业应当披露的呢?孙红梅(2011)就此问题选择典型企业为样本并结合国内和国外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实际情况进行归纳,认为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应当披露:(1)企业经营成果和分配情况。(2)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信息。(3)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使用情况。(4)产品或服务的性能与安全方面的信息。(5)企业对社会福利贡献方面的信息。企业社会责任所涉及的内容是广泛的,随着科技进步,对以上问题的答案是随时间而不断变化的。

通过对前面的文献的回顾,我们可以看到当前我国实施社会责任会计所存在的问题:(1)社会责任会计缺乏相应的会计准则,学者们的探讨还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2)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理论研究与实务操作正处于探索阶段,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披露内容、方式都由企业自行决定,且以自愿原则进行披露。(3)实施成本高,由于社会责任所包含的内容范围广,核算复杂且难度大,需要企业做大量的数据调查和分析。(4)社会责任报告所反映的信息失真,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许多企业在披露时常常“趋利避害”。

参考文献

[1]王雪芳,殷筱琴.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体系的理论框架研究[J].财会通讯,2004.

第2篇: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范文

一、社会责任会计审计的概念

所谓社会责任会计审计,是指由国家审计机关独立检查被审计单位的相关财务资料,以监督其是否真实、认真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行为。在这里,必须强调的是,社会责任会计审计应该由国家审计部门来进行,应该属于依靠国家力量强制进行的审计,这是确保社会责任会计审计能够真正实现的前提。

二、社会责任会计审计产生的原因

社会责任会计的泛化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具体体现了企业在一个完整的、和谐的社会系统中的位置及其在系统状态中的同构性,同时也体现了企业与社会大系统的互动性。也正是由于这种相互关系,决定了社会责任会计审计产生不对称的特点,导致政府、社会、环境、消费者等对企业的相关情况难以全面了解,因此,对企业进行社会责任会计审计及企业及时向社会报告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应该成为企业和政府审计部门的责任和义务。而信息不对称就成为社会对社会责任会计审计需求的根本原因。信息不对称导致企业与其他方面之间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信息的知悉度不一样,因此而导致社会公众对今天企业的信任度下降,特别是中国不少上市公司在会计信息方面出现问题之后,公众普遍对企业的信用存在疑虑,并因此而导致市场和社会发展的阻滞。社会责任会计审计能够有效解决或减少各方对社会责任信息的需求或不对称。这种功能仍然是通过监督、鉴证和评价形式体现出来。

三、社会责任会计审计的目标

同样,社会责任会计审计必须达到一定的审计目标。所谓审计目标就是人们进行审计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结果。社会责任会计审计的目标是对被审计单位通过财务形式报告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表达意见,通过这些意见,使政府、社会、公众能够知晓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从而作出正确判断和评价。

四、社会责任会计审计的内容

社会责任会计审计的内容与社会责任会计核算的内容存在依存关系。社会责任会计核算的内容决定了社会责任会计审计的内容。

社会责任会计包含的内容,是具体反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项目。法国要求年度社会平衡表必须披露如下内容:职工人数;工资成本;健康和安全防护;职工培训;行业关系;职工住房、交通等其他社会条件;其他工作条件等七类。美国会计学会下属的社会成本委员会要求企业披露的社会绩效有:净收益;人力资源贡献;公共贡献;环境贡献;产品和劳务贡献等五类。欧共体要求披露职工平均人数、各类职工年度人事成本、经济与财务状况、投资和生产计划、合理化方案等任何对职工利益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事项。联合国国际会计与报告准则专家组1982年的最后报告要求,在报告附件‘应予揭示的财务和非财务项目的最低限度项目表”要求应该披露的内容有:劳工与就业;生产;投资计划;组织结构;环保措施。虽然不同国家对社会责任会计要求披露的内容各不相同,但是都明显存在对社会责任,特别是对人的责任的要求。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社会责任会计必须反映的内容包括:①企业收益的社会责任。企业存在的社会贡献和价值就是创造财富,而创造财富首先就必须能够赢利。任何一个企业组织首先要可持续地生存下去,才有可能进一步履行社会责任收益目标是对企业效率和素质的全面检验,是企业为社会承担责任的基础。它既是一个财务目标,又是一个社会目标,必须在社会责任会计报表中加以反映:②人力资源的社会责任。招募录用、技术培训、改善劳动保护和职工福利等人力资源投资不仅对于提高企业经营能力、稳定企业结构有重要的意义,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是企业主动承担的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③对所在地区的社会贡献。由于企业享受着所在地区的基础设施,它也应该对本地区作出应有的贡献,包括依法纳税,提供就业机会,对本地区公益事业提供财力、人力支持等;④改善生态环境的社会责任。现代企业在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大量的垃圾,污染了环境。企业有责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对环境的污染。企业对环境的保护,在财务上反映出来就是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支出及实际取得的成效,这也是社会责任会计报表中的重要内容;⑤反映提供产品和维修服务的责任。在社会责任会计报表中,除去前述四项内容,还需要反映企业产品质量方面的问题。如产品的使用效能、耐用期限、安全性等,顾客的满意度、广告的真实程度也应在报表中加以反映。

综上所述,社会责任会计审计的范围依据社会责任会计核算的内容可以分为:

1、企业劳动用工的社会责任审计,包括工作条件与工作环境改善情况,劳动保护措施的制订、实施和财力、物力投入情况,职工工资的发放是否到位和是否及时等情况,社会统筹、保险的办理和交纳情况,职工教育和培训的情况以及职工福利落实情况;

2、企业对环境影响的社会责任审计,包括产品的绿色指标、资源的循环利用、企业防止环境污染和保持环境的投入情况;

3、企业对公众的社会责任审计,如创造和安置就业情况,对社会公益,教育事业的支持,对公共基础建设的支持:

4、企业对政府的社会责任审计,如能否有效盈利,税金交纳情况;

5、企业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审计,如产品质量,性能情况,售后服务情况,广告的忠实程度等。

社会责任会计审计着重于企业在多方利益均衡方面的关系。由于社会责任会计实质是在政府、社会、股东等多方利益方面进行均衡,而这种均衡实质是与企业存在关系的各方对企业利益要求的反映。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这些利益相关方或明显、或潜在地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但是一直没有被人们所认识到,但正是这些关系的存在保持了企业的持续发展。一旦均衡被打破,实际上是企业首先受损。因此,社会责任会计是借助于会计的信息披露形式对企业进行强制性的制衡。社会责任会计审计就充分体现了强制性。

社会责任会计的提出,实际上是将企业从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股东利益最大化,转移到重视社会效益方面。因此说,社会责任会计的不断推广,是整个社会进步的标志。因此,社会责任会计审计代表了一种方向。

五、社会责任会计审计的法律保障及法律空白点

西方国家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推广,其相关的立法工作可以说是功不可没的。如美国在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推行过程中,一直集中力量为其提供法律依据,不断制订出更利于促进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新司法标准。美国的许多州对成文法进行了修改,明确赋予企业实施社会责任行为的权力;英国虽然在原则上奉行企业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的传统,但在司法上也为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法制咨询。

第3篇: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范文

【关键词】煤炭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问题;研究

一、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概念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是指在会计学基础上对企业社会责任这一问题进行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通过会计指标反映出企业对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和全社会应当履行和已经履行的社会责任的大小,提高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质量,满足企业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从而促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达到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煤炭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煤炭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不全面

目前,披露企业社会责任的煤炭企业多为上市公司,同一个集团下属的非上市公司以及独立的煤矿企业很少披露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并且在披露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煤炭企业中披露的质量参差不及,披露的详尽程度和披露的内容范围也不同。首先,在披露的详尽程度上,查阅2015年相关煤炭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从披露报告的页数上看能够发现质量较好的社会责任报告多达88页,数量较少的仅为22页,并且内容比较粗糙,在员工培训、造成污染的规模和环境恢复、商业伙伴上没有提及,安全投入、资源开采效率等方面的内容较少,有用性不足。其次,在披露范围上,披露内容选择性大,多为赞扬性的文字描述内容,很多语言为正面的积极的内容,很少提及占用了多少自然资源、对企业造成污染、员工工伤情况的负面情况情况。

(二)我国煤炭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形式不规范

我国的煤炭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时多采用在财务报表附注内披露,有部分煤炭企业采用独立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几乎没有企业采用在财务报表内设立社会责任科目这一形式披露企业社会责任,在披露方式上来说一般情况下煤炭企业采用的是非货币的形式。国家对煤炭企业社会责任披露的形式没有强制性要求,各个企业编制社会责任报告的依据不同,这些编写依据主要有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上交所的编制指引、国务院国资委的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标意见等,多种多样的披露形式使煤炭行业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缺乏横向可比性。

(三)我国煤炭企业披露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缺少定量信息

查看我国煤炭企业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只有个别信息披露质量高的企业还采用了表格和扇形图、折线图等图表的形式,但是绝大多数企业只有文字描述,企业披露信息的质量比较低,没有在员工权利、污染治理、遵纪守法等方面的情况采用具体的量化指标,在措辞表述上一般为:“得到提高”、“做出了努力”这类模糊的词语,很少采用货币计量形式,不能体现出定量计量方法。

(四)我国煤炭企业披露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可靠性低

企业的财务报告需要严格的第三方审计,但是对于煤炭企业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却缺乏第三方审计。目前,我国审计主体分为注册会计师审计、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这三种审计方式在审计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上各有利弊,国家也没有统一的针对煤炭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审计准则和审计程序,特别是我国并没有强制要求编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也没有强制要求对已经编制完成的社会责任报告进行第三方审计,在缺少审计环节下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可靠性不足的。

三、我国煤炭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根据我国煤炭行业的特点,除鼓励煤炭企业积极主动披露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外,还应当采取法律手段要求煤炭企业披露关键信息,提高煤炭企业披露的质量。第一方面,面对煤炭行业的高危性和重污染性,煤炭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是分散在各个法律规章中,缺少系统性和针对性,单凭煤炭企业的自愿性不会使煤炭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质量有所好转,必须建立统一的相关法针对性的法律和规章制度。第二方面,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监督和奖惩力度,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减少企业违法违规的机会,实行奖惩制度,增加企业违法违规的成本我国已经开始着手这一方面,例如: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已经连续四年煤炭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但是参加评选是煤炭企业是自愿申报的,没有强制性。我国在建立相关法律法规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也是我国煤炭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健全统一的披露标准

现行的编制标准有多种,不同煤炭企业选择的披露标准不同导致煤炭企业编写的社会责任报告从内容、形式、指标都不同,进而导致了煤炭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缺少可比性。并且煤炭企业在编制社会责任报告时由于缺乏披露标准的约束,随意披露文字性描述居多,定量指标偏少,因此在当前情况下有一个内容翔实具有强制性的披露标准极其重要,只有依据统一标准编制的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才是完整的、可比的。我国应当出台一部与会计准则类似的社会责任报告准则,规范煤炭企业的披露行为,增加煤炭企业社会责任跨级信息的可比性。

(三)提高披露的主动性

首先,煤炭企业还没有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作为传统行业它不仅肩负着对政府和责任还应该承担对社会、员工、环境、自然资源等的责任,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影响到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应先从企业自身出发,加强员工学习责任意识、学习相关知识能够培养企业的责任意识,进而促使企业成长为一个有责任的企业,在维护企业形象的同时具有良好社会责任的形象也是企业的一项无形资产。其次,煤炭企业在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上缺少主动性的根源可能是缺少相关理论和实践操作,我国在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和实践上还处于发展阶段,我国学者应当尽快深入理论研究和丰富实践经验,完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理论基础,是企业相关人员能够尽快的轻松的获取相关的知识,从而提高煤炭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质量。

(四)加强第三方审计

第4篇: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范文

一、企业社会责任价值

企业作为重要的社会成员,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与此同时,企业占有了比普通个体更多的社会资源,因此其应该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表面上来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会增加企业的社会成本。但实际上企业虽然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成本,但企业所从中得到的道德价值和社会价值也是非常高的。在完善的投资规划之下,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之后,可以获得更多的社会信任感,这将为企业的未来经营和发展奠定更为坚实可靠的基础。

其次,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利于企业发展积极性的提升。企业承担社会责任,能为企业提供全新的发展动力。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时,虽然需要支出一定成本,但这无疑将企业的实力和经营目标展现在社会面前,从而使企业能够更好地吸引人才,塑造良好的社会形象,使企业具备更强的行业竞争力。

二、传统管理会计所存在的问题

(一)忽视社会责任

传统管理会计普遍存在忽视社会责任的问题。传统管理会计的主要工作是对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进行确认,并对信息进行确认、计量、归集和分析等。传统管理会计工作的出发点在于财务效益,强调以财务手段保持企业利润的最大化。然而,社会责任表现为非财务信息,社会责任很难以财务信息呈现出来,这就导致了许多管理会计忽视社会责任,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会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二)成本计量不合理

传统管理会计只强调对普通成本的计量,忽视了对社会成本的计算。社会责任的承担,需要企业投入一定的费用和资金。一般来说,社会责任支出不体现在企业的产品成本当中,而是被归于制造费用当中。如此一来,企业社会责任成本计量显然不合理,管理会计所提供的成本信息也无法真实地反映评价结果。

(三)绩效评价方法和工具欠缺

传统管理会计在计算和评价企业成本和效益时,往往过于注重短期的经济效益,而忽略长期社会效益,这也是当前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传统管理会计的绩效评价都是相当单一和滞后的,管理会计主要对企业短期的财务指标、盈利和产品边际贡献等实施具体的核算和评价,较少关注企业的长远经济效益。而社会责任成本本身无法短时间内为企业带来利益回报,企业责任对于社会责任的重视程度有所不足。

(四)投资决策分析不足

投资决策,是企业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管理会计对于企业投资决策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然而,由于传统管理会计缺乏对社会责任成本的关注和重视,无法正确、客观地评价投资项目的实际盈利情况,因而会影响到企业社会责任成本的支出。其次,在企业投资决策过程中,由于社会责任相关项目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而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企业投资风险,这导致一些企业无法正确看待社会责任,大大削弱了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投入。

三、社会责任视角下企业管理会计的优化建议

(一)提高社会责任重视程度

企业必须加强对社会责任的重视,并认真落实到管理会计工作当中。企业领导层应明确社会责任对于企业的意义和价值,并且将社会责任视为企业应该承担和必须承担的义务。

社会责任为企业带来的收益是巨大的,尽管社会责任成本的投入并不能在短期内为企业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但企业所能够得的财富是巨大的。通过社会责任成本的投入,企业能够保持更为良好的社会形象,同时也能够为企业创造足够的发展动力。对此,企业必须加强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并提升管理会计对于社会责任的重视程度。企业应将社会责任上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并时刻关注和重视社会责任,针对社会责任制定行之有效的绩效评价方法和管理策略。企业还应在关注自身经营成本和利润的同时,加强对国家税收、职工利益和消费者利益的重视,将各类成本计量纳入到管理会计工作当中,形成全面的数据报告,向社会公众公示,提升企业的社会信誉度和信任度。

(二)从社会责任角度加强成本计量

企业应在加强社会责任重视度的同时,积极改进成本计量方法,提升成本计量的全面性和科学性。在产品成本的计量方面,管理会计应在分析产品原材料、生产、设计等各项成本的同时,充分考虑产品生命周期内所产生的污染清理成本等,并以财务信息的形式体现出来。其次,管理会计不应单纯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实施财务管理,而是应该充分融合企业的社会成本,例如企业经营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对消费者利益的损害等。由此,企业才能够依据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有针对性地实施经营战略,维护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引进科学的绩效评价方法和工具

为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企业管理会计应积极引入科学的绩效评价方法和工具,以提升会计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企业社会责任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企业应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形成一套科学的绩效评价方法,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用于对社会责任程度、内容进行评价,真实、客观地反映社会责任对于企业的利益和价值。平衡计分卡是当前绩效评价的重要方法,平衡计分法从财务、客户等诸多方面实施绩效评价管理。将平衡计分卡与社会责任因素相结合,能够极大地提升管理会计的整体评价水平,为企业提供更精准的综合信息评价,为企业经营决策的制定和执行提供切实保障。

(四)从社会责任角度优化投资决策

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决策制定应该从长远角度考虑,而不应该着眼于当前利益。企业在投资决策的制定上,要充分考虑和关注社会责任,特别是管理会计各项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的评价,要在注重企业效益的同时,将社会责任融入其中。企业应在具备全面数据信息的情况下,全面了解投资企业社会责任的价值和情况,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保证企业投资决策的合理、可行,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与此同时,企业在投资决策中,除了要考虑企业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之外,还应该积极考虑对投资企业社会责任的主动承担。通过对投资企业社会责任现状的深入分析和评估,不断完善和优化投资企业的综合绩效评价体系,针对环境治理和保护引进新型节能、减排设备,加强清洁能力的运用,实现投资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塑造投资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四、结语

第5篇: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范文

摘 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体系意义重大。本文在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对导致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进行深入剖析,最后提出完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社会责任会计 信息披露

一、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发展滞后,但是政府、企业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日益关注。一方面,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日益受到各界关注,社会责任会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逐渐增强。《会计法》、《公司法》、《证券法》等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进行了规定。另一方面,存在于企业的违背社会责任行为的发生,进一步加深了企业发展与社会利益之间的矛盾,导致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难以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要。目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主要通过财务会计体系,采取企业自愿的原则进行披露,但是企业破坏环境、侵害消费者与员工利益、漠视社会责任的行为已屡见不鲜,这些都反映了我国企业在追求自身发展的同时,忽视了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与此同时,由于缺乏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体系,企业违背社会责任的行为得不到监督与制约,使社会利益成为企业利益的牺牲品。因此,加快建设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框架,不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我国经济与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问题

我国社会责任会计研究起步较晚,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正处于探索阶段。目前企业报表基本没有单独反映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指标,如何确认和计量社会责任会计信息也无章可循,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会计基础型处于次要地位,而非会计基础型处于主导地位。部分企业采用大篇幅的文字叙述介绍环境因素对企业发展的影响,而没有通过运用具体的会计方法加以量化披露。因此,需要强化会计基础型披露模式,而把非会计基础型披露模式作为一种补充和完善。

(二)对于企业发生的社会责任项目,会计核算中并不列示相应的社会责任会计科目。比较普遍的做法是是将该项目归入某个传统的会计科目内,导致会计信息使用者就看不出哪些企业的收支是因为社会责任目的而发生的。

(三)缺乏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进行独立报告的动机。会计披露要考虑成本效益原则,企业往往不愿单独对社会会计责任进行披露。但是社会责任会计信息需求者的范围要比传统会计信息需求者的范围要大得多,更需要独立的社会责任会计报告作为披露工具。

(四)缺乏社会责任会计人才。我国会计基础较差,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发展要求会计人员具有多方面知识和经验,以便协助企业真实、完整、准确地反映其社会责任信息。

三、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原因

(一)缺少完整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框架与社会责任报表体系。我国信息披露框架的不完善导致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和对象都缺乏框架的引导。一方面是由于应用社会责任会计本身存在困难,另一方面由于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与财务会计信息披露体系相互冲突,实践中难以被企业与会计人员接受。

(二)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微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缺乏制度保障;政府对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缺少“强制性”;政府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监管与审计推动不足。政府还应加强社会责任会计教育,提高利益相关者对社会责任信息的需求。

四、完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体系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相关的法律法规。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的管理职能,从维护社会利益和保护社会运转的需要出发,以社会公众利益代表的身份和以法律的形式,及时完善一整套涉及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职工劳动保障、消费者权益以及市场经济秩序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从法律的高度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进行强制约束。

(二)建立社会责任信息核算体系和披露机制。制定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准则和制度,规定出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的具体内容,以制度的形式要求企业必须提供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并对企业损害社会利益的行为进行必要的处罚,促使企业变被动履行社会责任为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在报告的具体形式上,先通过在表外以附注的形式披露,后逐步过渡到以货币形式编制独立的社会责任资产负债表和社会责任损益表来披露有关企业社会责任信息。

(三)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促进社会责任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企业制度是推广应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必然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能够在真正具有自主决策权力的基础上,自觉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促进企业建立社会责任监督机制。

(四)加强后续教育,提高实施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技术水平。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有社会责任感,还要具备运用新工具对社会成本和社会效益进行分析的能力。企业应加强会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能力,以促进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在我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黎精明.关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武汉科技大学学报.2004(9):8-13.

[2]阳秋林.中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模式的架构.当代财经.2005(6):121-124.

第6篇: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范文

耿建新,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会计学会学术委员、中国审计学会学术委员、中国资产评估学会理事、中国会计教授会理事,《会计研究》、《金融论坛》、《对外经贸财会》等特约审稿人。研究领域:会计理论与方法,上市公司会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审计理论与方法。

刘,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博士生。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是一门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新兴会计学科,其根本目的是为了解决企业单纯追逐自身利润最大化而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的问题。将企业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纳入会计核算和考核体系己经成了未来会计学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同时,社会责任会计的出现也极大地推动了企业从微观利益目标向宏观利益目标转移,这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我国对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和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没有形成系统的社会责任会计理论和实际业务体系。因此,本文仅拟就我国企业责任会计及其信息披露的内容、方式等问题进行初步探究。

一、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一词最早出自于美国会计学家戴维•F•林诺维斯的论文中,这一概念的提出,揭开了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的序幕。同其他会计学的分支学科一样,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基础也是经济学,其中,福利经济学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福利经济学研究如何增进现代社会整体的经济福利,它的发展是社会责任会计产生的重要原因。

进一步探寻,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早期的古典经济学。在1819年,法国经济学家西斯蒙蒂最早提出“社会成本”的概念;在此之后,1923年约翰•莫里斯•克拉克提出了建立“社会成本簿记”的思想并详尽地阐述了其中的“社会价值”,即:社会价值应包括私人消费的效用以及由私人负担的社会成本两部分。在此之后,以庇古为代表的福利经济学家认为:企业应代表各社会集团的利益,而不仅代表某一个社会集团的利益;企业的管理者应当对职工提高工资和改善福利待遇的要求、消费者对降低商品价格和提高商品质量的要求、以及业主或股东对资本增值的要求,做出合理的协调和抉择。由以上所述可推论,为了实现上述各项社会目标,企业所获得的利益必须达到令人满意的水平,但是,从企业本身来看,其取得收益只是实现社会目标的工具,并不是目标本身,因此也就产生了要求企业在客观上解释对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社会动机。

社会责任会计所依据的正是上述福利经济学派的企业社会责任观念,因此我们可将福利经济学视为社会责任会计的理论基础。按照福利经济学派的要求,社会责任会计应当从宏观角度计量和反映企业目标的执行情况,即与社会责任相关的社会经济业务、社会成本、社会效益、社会产权、社会资产和社会资产净额等。

二、西方国家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及其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方式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在享受现代工业文明所带来的高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了工业化的种种弊端:环境污染和经营中伤亡事故频频发生,企业不仅受到了社会舆论的压力,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企业职工的抵制。为此,西方国家和国际组织加快了实施社会责任会计的步伐,其核心在于对社会披露相关信息。

受宏观经济导向和社会福利主义的影响,法国是世界上较早对企业提出社会责任披露要求的国家。1977年7月,法国通过一项法令,要求所有职工人数达到或超过300人的企业都必须编制“社会资产负债表”,即“社会报告”。该报告的内容涵盖雇员人数、工资及福利、健康安全保护、雇员培训等,各项指标都较为详尽,为社会责任信息的披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蓝本。美国社会责任披露内容比较广泛,虽无法定要求,但证券市场将其作为判断公司业绩的一项标准,旨在提高企业相关事业活动的透明度和凸显企业的社会责任,其涵盖内容涉及教育、职工雇佣培训、职工劳动保护、医疗、对政府的影响等。英国对受托责任的关注是最普遍的,在公司提供的社会责任报告中涵盖增值表、雇员报告、弹性信息等。此外,德国、荷兰、瑞典等国的政府或会计职业团体也就此做出了一些规定。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UNCTC)所属的国际会计与报告准则专家工作组于1982年在《联合国跨国公司行为准则草案》中,对社会责任的披露提出了较为全面的建议。1997年新经济基金出版了西蒙等三人编著的《构建公司受托责任》一书,以企业实施社会报告程序的案例形式介绍了社会和道德会计、审计与报告的理论与实务,初步建立了一个社会和道德报告的五步骤模型。

就相关社会责任的披露方式来讲,目前西方国家主流的披露方式有两种:会计基础型和非会计基础型。会计基础型即传统财务报表型,它用会计特有的程序和方法来反映企业活动的社会责任,并规定了相应的资产负债项目和收益项目。它可以不单列社会责任会计科目,在现有报表内披露;也可以在现有财务报表内披露并单列社会责任会计科目,或者编制独立的社会责任财务报表。而非会计基础型则主要以文字表述的方法对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及其履行情况加以说明和评价。

三、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及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但进展较慢,在执行中也存在较多问题。具体来说,财政部早期公布的评价国有企业效益指标中仅有社会贡献率和社会积累率两个从经济角度反映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指标,没有涉及企业人力资源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的评价内容;2005年中国纺织工业协会颁布的《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9000T)仍只处于行业范围内推广阶段;深圳市虽于2006年在全国率先制定了《深圳推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指导意见》(讨论稿),也处于广泛征求意见,准备推行阶段。尽管国家电网公司也于2006年3月正式对外了我国中央企业第一份社会责任报告――《国家电网公司2005 年社会责任报告》,但与西方国家大型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相比,无论在内容上、还是格式上都不够完善,处于探索阶段。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认为,我国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会计基础型处于次要地位,而非会计基础型居主导地位。比如,许多公司在其会计信息披露中,使用了大量的文字叙述性地介绍保护环境对企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和作用,几乎没有运用会计的数据加以说明。这种现状客观地体现出目前我国社会责任会计还处于起步阶段。

2.在会计核算中并没有相应的社会责任会计科目。有一些企业对社会责任中的部分项目采用了会计基础型的披露模式。但是,这部分被披露的内容是以现有会计科目进行加列而表现的。例如,将企业的“排污费”纳入“管理费用”会计科目内列示和披露;将“在建社会责任工程”项目计入“在建工程”进行披露。这样,我们并不能从“管理费用”的数字中看出“排污费”所占的具体数额或是比例,也不能从“在建工程”的科目中直接看出其中“在建社会责任工程”的成分。因此,这样的会计信息处理方式并不能使我们将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与一般会计的内容明显地区分开来。

3.缺乏对社会责任信息进行独立报告的意识。所谓披露工具是指会计信息披露的载体。目前主流的披露工具有:①招股说明书;②上市公告书;③基本财务报告,如季度报告、中期报告、年度报告、临时报告等;④公司网站;⑤编制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许多公司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采用着多种形式,比如在公司网站上进行披露、或是在基本财务报告中采用附注等形式进行披露。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需求者的覆盖面远比传统会计信息需求者的覆盖面要广,并且,他们更关心和要求精炼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给信息使用者提供庞杂的会计信息,然后让其进行“大海捞针”式的筛选显然是不合适的。

四、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及其信息披露的发展方向探讨

如前所述,国际上,尤其是发达国家对社会责任会计的研究较早。各国虽在会计的披露方式上略有差异,但也形成了基本上完整的体系。我国则不然,表现为,在理论上相关学者还没有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内容形成统一的认识;在实际操作中,企业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CSR)主要是一些文字表述,甚或空洞的口号,与需披露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相差甚远。我们认为,面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我国现阶段企业需披露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内容既不能局限于法国的福利主义倾向,也不能倾向于其他一些国家的环境保护主义,而应该全面地反映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各方面的综合信息。

首先,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方式应当向以下两方面转化:

(1)会计基础型与非会计基础型并举,并尽可能地使用会计方法进行披露。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会计数据有其特定的含义,比如已经在社会责任方面的投入,已实现效益和潜在效益;对这样的数据加以综合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得出很多富有价值的信息,而这些信息是综合性信息不能单独体现的。所以,对于企业社会责任中可以用具体的数据进行计量的项目,我们应优先考虑会计基础型的计量方法。但是,企业社会责任本身的特点决定了有些社会责任项目是无法进行可靠计量的,而这些信息又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对于实在无法以数据计量的内容我们仍需采用文字的方式进行披露。

(2)社会责任科目尽量单列,且科目的设置尽可能与传统的科目相对应。只有当科目被单列出来,才能够将非社会责任会计信息与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相区别;同时,信息使用者要求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清晰、明了,将社会责任科目单列,符合信息使用者的要求。比如,在“固定资产”科目下相应地设置“社会责任固定资产”、“环境固定资产”、“职工责任固定资产”、“消费者责任固定资产”等科目,并从披露的角度进行相关的数据归整,就既可以满足传统的会计实务操作,又能提供出反映企业社会责任的会计信息。

其次,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应当披露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信息。由于现行会计规范的缺陷,企业在追求微观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以环境污染、资源浪费为代价的生产经营模式。因此,在信息的披露中,强调对环境的保护和有关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信息,是对传统信息披露的有效补充。

(2)人力资源的开发与使用情况。随着管理学,尤其是人力资源学科的发展,人的作用被充分认识,这也是社会责任会计必须反映的重要内容。对于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使用,SA8000:2001(Social Accountability8000,世界上第一个社会道德责任标准,已作为第三方认证的准则,与本文相关的内容包括禁止使用童工、禁止强迫劳工和歧视、惩罚性措施,职工应拥有安全卫生、结社自由和集体谈判权,以及工作时间、工资报酬及管理体系等)具有较高国际认同性,我们应予以关注。

(3)产品或服务的性能与安全方面的信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同质产品的竞争不断加强,许多企业为降低成本,常常以牺牲产品质量或安全性为代价。因此,在信息披露中强化产品的服务性能与安全指标,将有助于信息使用者更加全面地了解企业的信息。

(4)企业对社会福利贡献方面的信息。企业是微观经济的主体,应在实现自身目标的同时积极为社会福利做贡献,比如支援灾区,扶贫助学等。这既是企业的责任,同时也是企业树立自己良好形象的一个重要手段。

最后,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要素的构成及其特征应表现为以下几点:

(1)社会责任资产。指企业由于承担社会责任或参与社会责任活动所形成的、目前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资产必须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或参与社会责任活动而产生的,这是企业社会责任资产区别于其他类型资产的显著特征。社会责任资产主要包括:环境资产、自然资源资产、人力资源培训资产、社会责任在建工程以及无形资产等等。

(2)社会责任负债。指企业在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中,因承担社会责任成本而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它是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责任负债主要由企业在环境保护、职工权益、消费者权益以及社会公益和福利事业方面的责任所构成。

(3)社会责任权益。指企业所有者在企业社会责任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企业社会责任权益的来源主要有两部分:一是投资者对企业实际投入的社会责任资本,例如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以某种自然资源向企业投资入股,其他股东可能以污染治理设备或技术等向企业投资;二是社会责任资本的盘盈或溢价,实际上是一种储备形式的社会责任成本。

(4)社会责任收益。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可能直接或间接产生某种经济收益,包括国家对履行社会责任企业的奖金、履行社会责任获得的税收优惠而形成的收益等。

(5)社会责任费用。指企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因直接或间接承担社会责任而发生的各项耗费,亦即企业因承担社会责任而付出或耗用资产的转化形式。对于不同的企业,其社会责任费用的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类型有:环境恢复治理成本,资源保护性利用费用,环境补偿、赔款或罚款。

(6)社会责任利润。指本会计期内企业的社会责任收益与社会责任费用比较所得,即社会责任利润等于社会责任收益减去社会责任费用。由于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成本和享有的社会责任收益不一定是相匹配的,因此它反映的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所带来的盈亏情况。

基于以上六个社会责任会计要素和会计信息应反映内容,我们认为,在信息披露方式的选择上,可以选择以三大传统报表为基础、辅以企业社会责任报表的方式进行。也就是:企业社会责任报表可按照“社会责任资产负债表”、“社会责任收益表”和“社会责任现金流量表”的形式进行披露;除上述三大财务报表以外,企业可以编制“社会影响报告表”、“增值表”和各类比较报表(如“目标完成情况比较报表”、“发展趋势比较报表”)等辅助报表;要以这样的报表体系实现企业社会责任的会计信息披露。

五、完善我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建议

首先,加强立法工作,用法律来规定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从政府的角度来说,应该加强环境标准和环境法规的制定,加强劳动法和劳动标准的制定,加大企业的社会责任心,建立健全环境法律法规体系,以法律形式约束、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使之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结合具体会计工作,我们认为,相关部门应当制定有关的会计法规,强制要求企业提供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进而,通过市场、社会对披露信息的反馈效应,促使企业经营理念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即变被动地履行社会责任为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使企业行为得到调整。

其次,加大宣传力度,促社会责任会计的有效实施。从现在的情况看,只有使广大企业会计人员、管理人员、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深刻了解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与作用,才能发挥其在落实企业社会责任中的重要作用。在这方面,尤其是要加强培训,提高会计人员的技术水平。这是因为,要使我国企业能够正确地实施社会责任会计,恰当地披露社会责任信息,就必然要求会计人员具备社会责任会计相关的理论和实务技能,而社会责任会计的实施,将对企业的财会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

第7篇: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范文

关键词:社会责任会计;核算内容;信息披露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1月20日

一、社会责任会计的涵义

目前,理论界对于社会责任会计众说纷纭,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社会责任会计是指利用会计形式核算与监督企业经济活动所带来的社会贡献和社会损害的会计,从而达到增进社会整体福利,促进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不仅要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还要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承担责任。

二、社会责任会计应用现状

社会责任会计源于美国,1968年美国会计学家戴维·F·林诺维斯首次提出“社会责任会计”一词,由此拉开了社会责任会计研究的序幕。在美国、英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关于社会责任成本的研究不但在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并且在实务中也得到较为广泛的实施。法国是世界上最重视披露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国家,政府在企业实施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通过相关法令和政令予以保证,强制推行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拥有完整的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框架,披露内容侧重于职工利益方面的信息,社会责任作为其主要会计报表之一,其规定是世界上最完整,也是最有特色的。而美国则主要由民间力量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政府法规为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提供法律支持,在美国企业社会责任模式中侧重法律监督,强制披露与自愿披露相结合,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形式多样化。英国则普遍关注社会受托责任,英国财务报告准则建议企业除了编制传统的财务报表外,还应当编制增值表、雇员报告、就业报告、企业与政府之间货币往来报表、外币交易报表、未来前景报表、公司目标报表等一系列社会报告,以满足企业外部投资者、债权人、职工、政府等不同利益集团的信息需要。

我国企业长期以来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忽视社会责任目标,而且有关法规尚不健全或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对企业的社会责任缺乏约束机制,使得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诸如资源枯竭、环境破坏、产品质量、员工健康、公益事业投资不足等等。例如,2011年6月17日渤海湾发生溢油泄漏事故,导致海洋生态被破坏,短期内难以恢复。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一个基本组成单元,面临如此多的社会问题,应该承担一份责任,同时,政府和越来越多的公众开始关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我国有的企业也越来越意识到社会责任会计的重要性,开始对其实践探索,2006年3月10日,国家电网公司首次对外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从整体上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方面还做得远远不够。当前,我国的社会责任会计理论研究方面也比较薄弱,我国引入社会责任会计这一概念比较晚,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开始关注社会责任会计,1990年“社会责任会计”一词第一次出现在厦门大学常勋教授编写的《国际会计学》教材中。在目前情况下,社会责任会计仍仅处于会计学者和职业团体的理论研究之下,在实务中应用极少,而且这种研究也主要是以概念性的探讨、重要性的分析、国外研究状况的介绍为主,几乎没有在确认、计量、记录、披露等方面取得重大的突破。因此,我国急需建立社会责任会计及其信息披露机制。

三、社会责任会计核算的内容

1、员工方面。企业应及时发放员工工资、足额缴纳各种保险、为员工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等等。这方面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由:确认、计量和报告反映人力资源投资的社会责任资产,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工资、应付职工社会统筹保障金)等社会责任负债,人力资源资本、社会责任资本盈余等社会责任权益项目,以及由于职工劳动技能和水平的提高等原因而产生的社会责任收益和相关的各项社会责任成本。

2、消费者方面。企业不应为获取更多利润、不断降低成本,从而牺牲产品的质量,这样不可避免地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甚至会危害他们的人身安全。反映在社会责任会计核算中的项目主要有:消费者售后服务投资、应付消费者退货款或赔偿金、应付售后服务费等。

3、环境保护方面。会计核算包括:环境设备等环境资产,应交矿产资源补偿费、应付环境治污费、应交环境绿化保护费等负债类项目,企业获得的环保贡献奖、社会福利事业贡献奖、利用“三废”生产产品的收益、环境治理机会收益等收益类项目,以及为环境保护所发生的责任成本项目等。

4、慈善公益方面。企业在获取利润的同时,对文化、教育以及慈善事业支付捐赠款项,对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受灾地区的捐助和救济等,也有利于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体现在社会责任会计核算中的内容包括公益福利及公益捐赠支出,社会福利事业贡献奖获得的收益等。

5、依法纳税方面。企业依法缴纳税款,是企业应当履行的法定义务,同时也是承担的社会责任。会计核算主要包括应交税金及附加费等项目的核算和披露。

四、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模式

社会责任会计产生开始,不同国家和不同企业对社会责任会计信息如何进行披露,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根据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可以按照企业的不同规模和不同类型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披露:

1、文字说明式。主要适用于小型企业,即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提供经济主体履

行社会责任的资料,用文字叙述为主、辅以少量的数字说明企业经营活动对社会的影响。

2、单独社会责任会计报表式。主要适用于上市公司,一般以单项的独立报告形式体现,如 “社会责任损益表”、“社会责任现金流量表”、“社会效益和成本报告”、“社会责任资产负债表”、“污染报告”等。

3、复合报表式。在现有的财务报表中增加反映社会责任信息的项目,如在利润表中,可以增设环境治污费、环境治理收益、其他社会责任成本等科目;在资产负债表中,资产项目可增设环境资产、安全生产投资、其他社会责任投资等科目;负债方可增设应交公益捐赠款、应付安全生产费用、环境绿化保护费等科目;所有者权益方可增设安全生产资本、环境保护资本、其他社会责任资本等科目。

另外,企业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特点提供“社会影响报告表”、“增值表”和“比率分析报表”等辅助报表,以全面反映企业履行环境治理保护、人力资源、社会公益、产品质量等方面的社会责任信息。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洁.低碳经济下社会责任会计的发展与应用[J].会计之友,2012.6.

[2]吴丹.发达国家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对我国的启示[J].商业会计,2012.17.

[3]赵璐,祝锡萍.中小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研究[J].财会通讯,2009.4.

第8篇: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范文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社会责任会计

【中图分类号】F275

一、企业社会责任和社会责任会计

随着社会经济的全方位发展,企业的定位也悄然发生改变。时至今日,很难再把企业定义为一个纯粹追逐经济利益的组织。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企业公民成为他们对自身的新目标新要求。中国较为知名的企业的官网上普遍都上传有企业的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企业作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一性质决定了企业要对自身所处的社会空间负有一定的社会责任;其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那么必然也会要求其自身和社会的关系是可持续的。综上,企业重视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既是社会的需要又符合自身的利益。但如何公允地评价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纯文字的表述往往过于主观,这导致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者与使用者之间缺乏信任的基础。弥补这种缺失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用数据说话。社会责任会计由此而产生。

社会责任会计核算的内容是确认企业在经营中所耗费的社会成本和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投入,以及评价企业在此过程中的效率。事实上,利益相关者除了关注企业投入或转嫁的大小外,还会关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实际效果,因为这也是反映企业资产运营能力的一个方面。如果盲目地向社会投入资源,投资者的利益必然受损,企业的管理层违背了他的受托责任。因此在进行社会责任会计的过程中,必然会对相关行为的目的和实际结果进行评价,企业的任何行为都不应该违背它的使命的目标。

也有观点认为社会责任会计的对象是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对自身的财务业绩造成的影响。不同的学者基于不同的样本所作的实证分析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一方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投入与其经营业绩之间是正相关,另一方则认为两者是负相关的关系。但对投资则而言,企业在社会责任上的投入挤占了原本属于他们的收益,因此投资者必然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会计抱有消极的态度。从这角度上看,实行社会责任会计某种程度上是对企业投资者的一种交待,体现了管理层的受托责任。

综上,社会责任会计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企业的这种不务正业辩护,并且能最大限度地使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合理化。

二、企业实行社会责任会计的动因

(一)信号作用――识别出优秀企业

在财务会计领域,股利发放情况往往是识别公司好坏的信号。优秀公司的利润高能产生现金流,因而有能力向股东支付现金股息。而差公司往往有动机通过某些手段粉饰报表,但现金是不能粉饰出来的。在没有真实利润或者利润质量不高的情况下依然跟随优秀企业发放高额股息的话,财务成本将会大大增加,这无异于自取灭亡。

这种观点类比到社会责任会计上同样适用。只有优秀的企业才会有动机有能力去高标准的履行社会责任。如果社会责任会计实施到位,相对落后的企业很难选择跟随。因为这将大大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在本身不充裕现金流中还要挤占一大部分出来显得代价太大,而且这种选择跟随在没有改变企业基本面的情况下必然是不可持续的。

综上,社会责任履行的能力是识别优秀企业的重要标志。通过社会责任的履行,优秀企业与一般企业之间构筑了一道明显的壁垒。反过来,优秀企业也可能因为这种信号作用的存在而增加其履行社会责任的动机。而这一切都依赖于社会责任的履行能准确识别、计量与评价。而这恰恰是社会责任会计的核心。

实际上企业的好坏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任何一个企业都会有动机使外界产生自己与处于同一水平的企业相比下更优秀的观感。在彼此财务数据差不多的情况下,在履行社会责任上做的更多的企业将更易于获得相关利益者的好感。而社会责任会计是一个在企业和相关利益者之间建立信任的工具。一方面可以使得各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披露能更规范、更有可比性,另一方面企业也必须在社会责任会计中遵循谨慎性原则,即对投入的社会责任成本不高估,对企业经营所产生的社会成本不低估。如果企业在所披露的社会责任会计中被发现有重大瑕疵甚至恶意造假的行为,那么企业的相关利益者同样会对企业的传统财务报表的可信性提出质疑进而重新审视公司的经营状况。因此,站在企业的角度来说,对社会责任会计报表进行造假是得不偿失的,除非由一开始企业就已经又对整个报表体系进行粉饰或者造假的打算。

(二)企业形象――建构完整企业公民人格

在财务角度上评价企业收入的高低,主要是看应收账款的挂账情况。一旦确认的收入长期挂账收不回现金,我们便认为企业收入的质量是很低的。同样地,我们可以把这种思路拓展到社会责任会计上,即要求核算企业收入与社会成本之间的净收益。假设企业的收入和利润都很高,但每单位的收入都要付出沉重的社会成本,比方说环境污染职工权益受损等,这样从社会整体角度来看该企业收入的质量是很差的,尽管在财务报表上企业取得的利润很有含金量,但从可持续发展上,这些利润确是得不偿失的。

在编制社会责任会计中,增值表是其中一份重要报表。相当于财务会计上的利润表。社会成本是指企业为获得利润而付出的社会代价,这体现着企业的自律;社会收益是指企业获得盈利后选择在多大程度上履行社会责任,这体现着企业的良心。两者之间的差额为当年度企业的社会净收益增减,相当于财务会计上利润这个要素。当财务会计上的利润表为正数,而社会责任会计上的增值表为负数,这表明企业的财务利润都是通过向社会转嫁成本来获得的,在此情况下企业的相关利益者必然会不得不会全盘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以便据此做出最合适的决策。

比方说,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除了考虑企业的投资规模就业创造等因素,也应该考虑环境成本等地方隐性承担的成本。此外,政府在招标中也应该把招标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纳入为参考的因素。政府可以通过其自身独有的市场地位来鼓励企业重视社会责任。对企业而言,实行社会责任会计是对在其在社会责任方面行为的向外宣示,能让外界更全面地了解企业的目标和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的软实力。

(三)良性竞争――营造健康的产业环境

社会责任会计的实施必然会带有行业色彩。因为行业的差别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会有相当大的影响。比方说,某些评价项目只对特定的行业适用,对其他行业却不适用。因此从可比性的角度出发,社会责任会计的报表更多地只能在行业间横向比较,跨行业比较显得意义不大。

社会责任会计资产负债表的左方为企业的社会责任资产。将社会资产划分为四个要素:土地、资本、人力与其他。在编制社会责任会计资产负债表的过程中,假定能对每一种要素测算出相应的行业基准社会收益水平。因此企业的社会责任资产就是企业在某个时点应实现的社会收益。而资产负债表的右方为企业的社会责任负债和社会责任净资产。其中社会责任负债指企业未实现而被认为实现的社会收益,社会责任净资产是指企业在以前年度累计实现的社会收益。

但随着产业的发展和成熟,行业内的过度竞争似乎无可避免。要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就要想方设法控制成本。常见的做法是削减员工福利或者向周边偷排污染物等。这些做法无一例外的最终归宿都是向社会转嫁了成本。因此在这种背景下,产业的发展和壮大自然是不可持续的。

在这种情况下,行业中的领先企业要率先跳出这种困局,实行社会责任会计是其中一种方法。比方说,在员工薪酬福利上的超额投入能吸引更多的行业精英加入企业的管制团队,一方面与同行形成比较优势,另一方面对行业的整体薪酬水平有指标性的导向作用,从而吸引更多的潜在劳动力加入这个行业,行业的活力与竞争力自然相应地增加。实际上,这是一种更换模式的比较,用相互之间在社会责任会计上的攀比,部分地取代财务业绩上的攀比,从而实现盈利上的节制。诚然短期内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投入对企业的经营业绩有负面的影响,但这恰恰是社会责任会计存在的目的。一个好的社会责任会计应该是能协助企业通过盈利上的节制,获得非财务方面的回报,从而为企业提供超越既有条件下的更广阔的利润空间。

既然社会责任会计的实施会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笔者认为只有在持续财务指标或者经营状况令人满意的企业,相关利益者才会关注他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企业的首要目标是生存,而企业要生存则要有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入。在解决生存问题之前,谈社会责任会计是无意义的。这里的无意义是指无必要进行社会责任会计的核算,而履行社会责任是每一个企业的必须,差别只是在投入的大小和程度上的深浅。因此在谈论社会责任会计的目标群体时,更多地应该把目光放在上市公司和国有企业身上。

三、社会责任会计的的四个维度

(一)市场责任

1.资本效率

科斯在总结企业存在的意义时认为让内部交易成本比外部交易成本更低是企业存在的使命。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评价企业最重要的要素是企业的资本效率。既然企业在不同程度地占用着社会的资本,当一个企业的资本效率很低时,被他占用的那部分资本就不能得到有效的增值。在传统会计上,这是我们进行对企业业绩评级的重点。当我们的视野扩展到社会责任会计,这点依然是我们评价企业首要的地方。

2.利润分享

过去,企业的供应链上下游之间是竞争关系,只有在对方身上转移更多的风险和成本,才会有更多的利润留在企业的内部。然而,产业要做大要创新,就需要有和谐的供应链环境。企业作为整个产业供应链中的一环,不能过分地从供应链中抽取利润,特别是对一些相对强势的企业而言,有必要为上下游预留基本的利润空间。只有让整个产业链共同发展壮大起来,行业才会有更有生命力和竞争力,企业未来的利润空间才会更大。社会责任会计在这层面上应该反映出企业自身与上下游之间的互动情况,包括供应商和分销商在整个供应链的话语权等。

(二)员工责任:

1.员工薪酬福利

在人力资源外包发展得越来越快的今天,行业平均工资水平能通过第三方企业的数据得出。企业员工的薪酬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企业的行业的地位。社会的理想状态是劳动力的充分就业。而企业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是履行社会责任会计的一种方式。当存在超额雇员时企业的经营效率就会有负面影响,而当过分攫取员工的剩余价值企业将背负严重的社会责任负债。

事实上,公司支付的超额薪酬对行业的发展有导向作用,公司为员工所支付的集体福利增加了消费力,促进聊社会的整体消费。企业对员工的保障包括工作的保障和生活的保障,能控制和分担员工所面临的风险,使社会整体的风险分部更均匀和协调。

2.员工增值和个人实现

员工作为企业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企业有动机也有责任去为他们提供增值的机会。从社会整体上看,劳动力水平的提升有助于社会财富的创造。对企业而言,优秀和熟练的员工是其生存发展的必须。在做社会责任会计时,不应该只是对企业在员工培训的投入进行核算,我们也要评价这些培训有没有实际效果,这就要求我们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观察,比如员工的整体绩效有没得到明显的提升等。此外,职位轮换,晋升制度以及文化氛围,都对员工的增值和个人实现带来正面高的影响。

因此在做社会责任会计时,我们要参考的标准是相似背景的人在同一行业不同公司的成长速度的区别,以此确认企业的社会责任增值情况。

(三)公共责任

1.政府税费与政策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义务,而作为企业公民更应该履行好这种公共责任。而纳税总额可以反映出企业的综合实力。纳税筹划和偷税漏税有着明显的区别。因此,企业的纳税总额应该确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投入和支出,被揭发偷税漏税后,短缺的税额应确认为社会责任负债。有观点认为评价企业经营效率时应该提出税费的影响,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经济增加值。站在社会责任会计的角度,将企业的市场责任和公共责任区分开来有一定的合理性。

此外,企业如何回应政府政策和导向,也应该纳入社会责任会计的范围。比如精神文明建设的投入,对“两众两创”的支持等。同时,企业出现违背政府方针和公序良俗时应确认社会责任负债,比方说廉政问题,计划生育问题等。

2.公共事业与产品

企业自主从事某公共事业或公共产品时,我们要根据其目的考虑是否将该事项全部或部分地纳入社会责任会计的核算范围。比方说企业建设的公共路桥,我们可以借助车流量测算出该路桥在多大程度上为企业服务,多大程度上为社会服务。据此拟定一个比例计入社会责任支出。事实上企业出于其经营的目的,可能将资源投放到某些潜在向社会提供服务的产品中。社会责任会计能发挥的作用是鼓励企业向公众开放这些资源,使到相关利益者看到企业的付出,有时这会成为企业持续付出的动力。

(四)环境责任

不分行业,每一个企业都有节能减排的责任。在能源消耗上的节制能帮助企业控制成本。随着社会和公众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企业在选择合作伙伴时也不得不把潜在合作伙伴在环境方面的记录纳入考虑的因素。当选择和一个环境问题上劣迹斑斑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在某种程度上是和他分担社会对他的指责。

办公环境、生产环境和营业环境是三种常见的节能减排场景,如每单位销售量消耗多少电量等是社会责任会计关心的问题。企业在能耗效率方面的提升应该计量为社会责任的增值。此外,企业在环境整治方面的投入应综合比较其过往社会为其所承担的环境成本,前者大于后者则存在社会责任净资产,反之则为存在社会责任负债。

四、结语

实行社会责任会计意味着企业要付出更多的管理成本,从配比原则来看,只有社会责任投入达到一定程度实行社会责任才是合适的,即社会责任投入越多,企业实行社会责任的动因就越大。在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实行社会责任会计是企业重构企业人格和发展思路的工具。他的重视程度必然会随着社会经济的的发展而上升,与此同时它的理论会随着在实务中的深入而丰富起来,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社会经济伦理的共识。

主要参考文献:

第9篇:企业社会责任会计范文

一、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概念界定

根据社会责任国际(SAI)给出的定义,企业的社会责任为:不同于一般商业责任,指企业不仅要通过创造财富来对股东负责,还应对其所处社会负责,包括遵守商业道德、保护劳工权利、爱护环境、推进慈善事业发展、支持社会公益、保护弱势群体等 。

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

企业社会责任会计在我国发展起步较晚,虽然近几年的发展趋势很快,但是在很多方面与国际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在信息披露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

(一)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的披露现状

1.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覆盖程度不够

目前,尽管我国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企业数量逐年递增,但是与国家的企业总数相比仍相距甚远。根据《WTO经济导刊》统计,2013年1与1日至2013年6月25日沪深两市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共计653家,较去年的582家增长了12.2%。尽管从绝对数量上有了明显的增长,但是这个数量的企业仅占26%左右 。

2.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信息质量较低

在披露的模式上,企业大多采用描述性文字进行说明,并配以少量图表进行解释说明,但定量数据的使用较少。在披露信息时由于缺少独立的会计科目,使得企业进行披露时有很大随意性,不同行业之间的可比性较差。大部分报告只将对其有利的信息进行披露,对于一些未履行的职责、有损企业形象的负面消息则选择回避。

(二)企业社会责任会计披露缺失的原因

1.企业披露意识淡薄

根据“经济人”假设,企业的最终目标是追求股东权益的最大化,社会效益只能服从于经济效益。如果企业将精力至于对社会责任的履行上,必然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以及管理的难度,因此有很多企业选择尽可能少的履行社会责任或是不披露其社会责任的执行情况。

2.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体系不完善

我国在社会责任会计科目上还未形成共识、也没有企业设立单独的科目进行核算,这使得很多企业在进行社会责任会计核算时无所适从。其次,我国的会计制度、准则中并未强制要求企业进行社会责任的披露,同时也缺乏相关的制度和准则对其内容进行指导与规范。

3.法律环境没有形成

目前涉及社会责任的法规诸如《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大多为法律法规的相关文件。以上法律法规从不同部门或组织的角度对责任信息的披露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这使得企业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出现混乱,随意性随之增大。

三、完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对策

(一)加强社会责任意识

对于企业内部人员而言,企业可以将履行社会责任作为一项指标,纳入管理者的奖惩,升迁中,以强制手段促使企业的管理层履行、披露社会责任信息。

对于外部利益相关者,社会媒体应敢于曝光企业的不当作为,对社会责任信息质量进行评级并加以公布;群众应敢于维护自己的权益,对企业不负责任的行为予以举报,使得全社会形成一种维权氛围,从外部给企业施压,使其重新审视自己的经营行为。

(二)完善社会责任会计理论体系

1.确认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

本文认为责任信息的披露应涉及以下五个方面: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人力资源信息、社会贡献信息、产品和服务信息。

2.应加紧完善责任信息的披露模式

应要求企业逐步使用社会责任报表进行披露,在社会责任报表中应涉及经济效益信息、环境效益信息、人力效益信息等。在报表对其责任信息进行充分披露的基础上,应辅之以文字、图表等资料对其中重要项目的数据进行说明,同时应进行行业间各企业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