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汽车工业行业发展范文

汽车工业行业发展精选(九篇)

汽车工业行业发展

第1篇:汽车工业行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汽车工业;创新;发展;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011-01

目前我国汽车工业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只有进行技术创新,我国汽车工业才能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是我国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二零零六年以来,我国汽车工业形成了技术创新的良好氛围,我国汽车工业如何进行技术创新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全球汽车工业技术创新模式

汽车行业是人类现代文明的标志,汽车诞生于一八八六年,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到现在世界汽车工业已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从国际汽车工业发展历史来看,汽车工业的技术创新模式主要有两种模式:自主研究开发模式和引进技术自主开发相结合模式。美国、德国、英国、意大利、法国等发达国家基本上采用自主研究开发模式。依靠本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研究基础,自主研究开发,技术有很强的独立性,处于世界汽车技术水平的领先地位。日本、韩国等国家采用引进技术自主开发相结合模式,他们在汽车工业的发展初期引进、学习、吸收国外产品和技术,形成相应的自主研究和开发能力。有人认为,世界汽车工业技术创新存在另外模式,本国的汽车工业完全依赖外国的产品和技术,例如,巴西和墨西哥等国家,汽车工业的技术发展有很强的国际依赖性。世界汽车工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有着共同的特点:政府的政策导向是汽车技术更新的巨大动力,国家之间进行技术合作和交流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是汽车企业技术创新的保障。

二、我国汽车工业研究开发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工业在技术水平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与发达国家汽车工业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1、载货车、客车、专用车领域,我国汽车工业已经具有一定开发能力,但与发达国家汽车工业相比,在高档产品的开发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

2、轿车领域,我国汽车工业能够进行某些轿车车身的开发设计,在原有平台的基础上做局部改进创新,但整体轿车开发能力尚不成熟的,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3、汽车零部件的技术开发领域,我国汽车工业在中低附加值产品方面具有一定的开发能力,对汽车关键零部件的技术开发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许多关键零部件是国外产品的仿制品。

三、中国汽车工业技术创新模式

1、引进技术,自主开发为本,联合开发为辅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梦想,与是与国外汽车生产大国存在差距的关键。形成汽车工业自主开发能力,是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问题。中国汽车工业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市场换技术,汽车工业想走“引进一吸收一消化一创新”之路,但没有实现预期的目标,始终停留在“引进一模仿一再引进”过程中,转变认识。在国际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没有必要照搬日本、韩国的发展模式,制定最优的技术创新模式。利用国内科技力量做好二次创新,提高产品的开发能力,政府要鼓励企业通过合作开发方式,

获得新技术。坚持两条腿走路,以我为主,提高开发新产品的水平,最终形成自主开发。

2、加强汽车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量,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包括,人力资源、研发能力建设,战略规划和组织机构。增加研发投入,提高自主研发能力。世界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汽车研发方面的投入加大,国家应支持大集团研发中心的建设,对关键性的技术开发项目给予金融政策支持,调动企业自主开发的积极性。实施人才战略,人才战略是实施产品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培养一支拥有现代汽车技术专业知识及技能的人才队伍,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创新人才。

3、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2篇:汽车工业行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江西;汽车产业;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F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6-0166-02

一、江西省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汽车产业是江西省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基础的支柱产业之一,2006—2010年五年间,江西省汽车产量从23.4万辆发展到37.3万辆,在江西省的国民经济中也占有重要地位(见表1)。江西省拥有江铃、昌河两大汽车集团公司,已逐步形成了以这两大汽车集团为龙头的整车与零部件产业链。截至2010年底,江西省拥有汽车、专用汽车(民用改装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200多家,其中列入国家目录的汽车制造厂4家,客车及专用汽车制造厂12家,汽车和摩托车零部件专业厂100多家,全行业从业人数达6万多,总资产395亿元,全省汽车工业已形成年产汽车50万辆,专用汽车63万辆的能力。

尽管江西省汽车产业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发展态势,但就全国汽车产业整体水平而言,江西汽车还处于落后的地位:2010年江西省汽车产量全国排名第十五位,年产量不到排名第一的上海市产量的1/5,汽车工业总产值也明显落后于排名靠前的上海、吉林、广东、湖北等省市(见图1、表2),江西省的汽车产业还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

二、江西省汽车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自主创新能力不强[1]。在江西省目前的汽车市场中,合资企业的产品占据大部分份额,拥有较强的实力,而本省企业的自主品牌产品相对较少。在合资企业中,真正掌握开发技术的是外方股东,本省企业话语权少,大多数企业主要还是依靠引进车型,依靠“拿来主义”。且政府和企业对汽车产业的研发资金投入不足,技术人才引进力度也不够,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联系不够紧密,没有实现“产学研用”,这导致江西汽车产业未能形成高水平的汽车开发体系和自主开发能力,企业创新能力缺乏,集成创新能力薄弱,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较差,过分依赖投资拉动和粗放型增长。

2.零部件产业发展滞后于整车产业。在江西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的关系中,零部件企业长期处于滞后地位:2010年,江铃汽车公司的轻型客车生产51 957辆,销售50 780辆,市场份额在全国排名第二,江铃公司的轻型载货车生产129 315辆,销售126 641辆,在全国排名第六,然而江西省汽车配件制造行业的销售产值仅为16 300万元,仅占全国销售产值的0.02%,整车产业与零部件产业的发展形成强烈的对比。

3.汽车服务业不够完善。汽车服务业被称为汽车后市场的黄金产业,服务业对于汽车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汽车服务业主要包括汽车分销、汽车维修和保养、汽车装饰和美容汽车信贷、汽车保险、汽车二手车交易和回收等。根据上汽集团统计数据:汽车服务业合计约占汽车工业总产值的1/3,约有1 000亿元的市场规模[2]。上海、广东等汽车产业发达的省市都十分重视汽车服务业的发展,在组建汽车金融公司、完善机动车保险市场和提高汽车售后服务质量上都下足工夫,江西汽车服务市场上的缺失成为制约整个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江西省汽车产业发展策略

1.增加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在政府层面上,应该形成鼓励自主开发、倡导自主创新的氛围,提高对技术进步奖励,激发企业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应当建立技术创新平台,重点发展产业前沿技术,培育产业共性技术创新能力[3];政府还应该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培育产业自主创新文化。在企业层面上,应自主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由企业、大学、专业机构自愿参加的技术研发联盟,进行自主开发的合作,成果共享;应积极进行对外合作,充分利用省内外,甚至国内外的各种技术资源,采用多种方式开展产品研发和技术攻关合作;还应不断积累研发经验,注重培养各类专业人才,发展各类专有、专利技术,并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吸引政策。

2.加快零部件产业升级,提高汽车零部件产业竞争力首先加快江西省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并购重组步伐,帮助零部件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规模经济效应,并以此提升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为产品打开市场提供方便[4];其次建立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改变汽车零部件企业的被动地位,整车厂不仅把生产任务“下包”给生产零部件的中小企业,并向零部件企业提供资金、技术、管理方面的援助,使其能真正参与整车企业的研发工作;最后建立一个完善的汽车零部件的产业集群,通过零部件产业的集群化使得分工更精细、更专业化,技术创新步伐更快,经济效益提高更明显,以制度创新来完善汽车零部件产业链,从而推动整个汽车产业的发展[5]。

3.完善汽车服务业。首先,要发展汽车金融、汽车保险以及汽车租赁等高附加值现代汽车服务业,支持省内最大的整车企业——江铃和昌河两大汽车集团公司从事整车销售与分销、汽车金融服务、汽车保险、汽车维修与配件和报废车回收等服务产业价值链。以汽车金融服务为中心,全力保证和支持了汽车的整车销售,获得汽车产业链上的关键环节的竞争优势。学习上海、广东等省市的做法,鼓励整车企业集团、非银行金融机构建立专业汽车金融服务公司,针对汽车消费者开展汽车金融服务。针对汽车消费的特点,建立专门的汽车客户风险评价机制;允许多元化的汽车金融公司并存发展,形成有效竞争,减少服务费用[6]。其次,以品牌营销为基础,完善汽车的服务体系。对新车销售、配件供应、售后服务、旧车交易等各种服务业务,实行以品牌汽车为核心,建立一体化的服务网络、统一的销售供应渠道、统一的服务规范、统一的技术标准,建立统一的客户管理系统,促进汽车服务业规范化、标准化,促进汽车服务行业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要树立“以消费者满意度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研究消费者的关注点,跟踪售出车辆在各个时期的服务项目是否及时到位,通过建立消费者数据库了解用户的车况,并将诸如维修部件、消费者集中反映的问题等及时反馈给整车企业,进而对消费者所有接触点上的信息进行分析、挖掘,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客户要求,以保持和增加消费者对该品牌的忠诚度。最后,建立以连锁经营为主的汽车服务行业的组织结构。汽车配件销售和汽车维修等服务企业可以实行连锁经营模式,将分散的小规模企业联合起来,进行一体化管理,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的行业组织结构,提高汽车服务业的组织化水平,形成较大的经营规模,取得较好的规模效益。

参考文献:

[1] 郭辉.江西汽车工业的发展情况及竞争力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1,(1):36.

[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3] 刘恩华,王今,门峰.区域汽车产业发展模式研究[J].汽车工业研究,2011,(6):10-12.

[4] 熊伟.中国乘用车零部件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0:4.

第3篇:汽车工业行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汽车后市场 人才需求 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4C-0180-02

在新的经济浪潮中,我国的汽车工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2009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千万大关,分别为1087万辆和1089万辆;2010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829万辆和1806万辆。据《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年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0578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6.4%,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7872万辆,增长20.4%。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提高,车主保养意识的不断增强,使得包括汽车销售、汽车美容装饰、汽车保养维护、汽车维修、汽车保险理赔及二手车交易等一系列服务在内的汽车后市场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和商机:2005年我国汽车后市场的营业额约为880亿元,到2009年底我国汽车后市场的营业额跃升为2400亿元。汽车后市场的发展和繁荣,也就意味着对汽车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将大大增加,如何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高素质高技能汽车类专业人才,成为各高职院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汽车后市场发展现状

2011年后,我国的汽车市场逐渐转向平稳发展和品牌竞争阶段,更多的进口汽车品牌及国产品牌进入汽车市场。随着竞争的加剧,各汽车企业为了保证销量而竞相降价,整车利润不断减少,而汽车的销量和保有量不降反升。对于面临巨大销售压力的车企而言,汽车后市场将成为企业最大的利润保障,汽车保养、维修、美容装饰等汽车后市场服务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商务部在《关于促进汽车流通业“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指出,完善汽车营销和服务体系是主要任务之首。目前在我国,首次购车比例高达80%,一旦我国的首次购车比例下降到50%,汽车后市场的容量将会更大。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广西的汽车行业也风生水起,无论是汽车产量还是汽车保有量都有了明显提高:2011年广西汽车年产量突破120万辆;汽车保有量也有新突破,据《201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年末全区民用汽车保有量191.45万辆,比上年末增长22.9%,私人汽车保有量143.83万辆,增长28.8%。汽车产量和保有量的增加,使汽车的销售及汽车售后服务业等汽车产业链中重要的后市场服务业得到蓬勃发展。

二、汽车后市场职业岗位概况

由于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全国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私人汽车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且车主们对汽车美容、汽车维护和汽车维修等项目的了解和要求也越来越多,汽车后市场的服务范围变得越来越大。目前,广西地区汽车后市场服务岗位主要有:汽车前台接待员(服务顾问)、汽车销售员(销售顾问)、汽车销售经理、汽车按揭(保险投保)员、汽车上牌办证员、汽车保险理赔员、汽车机械维修工、汽车维修电工、汽车维修钣金工、汽车维修喷漆工、汽车检测工、汽车配件销售员、汽车维修车间主管、二手车交易专员等,全国其他地区汽车后市场的职业岗位设置基本相同。

对广西地区汽车相关企业进行调研,结果显示:约50%的汽车销售企业急需高素质的汽车销售顾问;70%以上的汽车4S店和汽车维修企业缺乏高素质复合型汽车维修工(即机械维修和电器维修均可胜任的汽车维修工);约80%的汽车4S店和汽车维修企业需要汽车维修钣金工;90%以上的汽车4S店和汽车维修企业急需有技能的汽车维修喷漆工;60%以上的汽车4S店和汽车维修企业需要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汽车维修车间主管等,其他岗位所需要的从业人员的缺口也比较大。

三、汽车后市场人才现状

(一)汽车后市场从业人员数量概况。国内汽车后市场主要来自汽车4S站、传统大中型维修厂、汽车维修路边店、汽车专项服务店和品牌快修美容装饰连锁店等。目前,全国有近40000家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其中超过半数为4S店模式;汽车园区、汽车交易市场600余家,约有300万人从事汽车营销服务;全国有800个汽配、汽车用品市场,从业人员约150万人;全国二手车市场600多家,从业人员约100万人;全国汽车维修企业近45000家,从业人员数百万人;直接从事汽车售后服务的金融保险、汽车租赁、美容装饰、汽车装备、信息咨询、汽车文化和汽车运动等领域的人员也有上百万人。据广西区交通厅公路运输管理处的不完全统计,目前广西汽车维修行业中一类汽车维修企业约600家,二类汽车维修企业约3000家,三类汽车维修企业约10000家,需要汽车美容、维护保养、维修等汽车后市场相关服务的从业人数超过20万。

(二)汽车后市场人才能力概况。对广西南宁、柳州、桂林、北海、玉林等地区的汽车4S店、汽车维修厂和汽车美容店等进行调研,结果显示:目前广西地区汽车后市场服务人才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员工约占5%;具有大专(包括高职)学历的约占30%;约有65%的员工只具有中专或技校及以下学历,学历结构不合理,从业人员总体素质偏低。在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持有方面,技师、高级技师约占5%,高级工约占15%,中级工约占40%,初级工约占20%,约有20%的汽车后市场服务人员没有任何的职业资格证书,很多员工未经过任何汽车维护、汽车维修及汽车美容等方面的知识培训,就直接进入汽车后市场服务行业,导致服务质量下降、管理不规范、事故发生率高、工作效率低等。由上可知,目前广西地区汽车后市场服务人才的素质和技能与汽车服务相关企业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四、汽车后市场对汽车类专业人才的要求

(一)汽车后市场对汽车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中华人民共和国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1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0578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6.4%,即比2010年增加了1735万辆;而在广西地区,2011年末广西全区民用汽车保有量191.45万辆,比上年末增长22.9%,即比2010年增加了43.84万辆。按目前国际通用的计算方法:汽车保有量每新增30辆,则汽车后市场服务从业人员相应增加1名。可以预见,广西地区每年需新增汽车后市场服务人才1.5万名左右;对全国范围而言,每年由于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而需要新增汽车后市场服务人才的数量将达到58万名左右。因此,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后市场服务业得到蓬勃发展,职业岗位不断增多,对汽车类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多。

(二)汽车后市场对汽车类专业人才能力的要求。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各种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使得汽车的技术含量在不断增加;此外,越来越多的进口汽车品牌和国产汽车品牌的涌入,我国的汽车市场呈现品牌的多样化,且各种汽车品牌所采用的技术亦不尽相同;另外,由于私人汽车保有量的提高以及车主对汽车维护、汽车维修和汽车美容等方面的了解和要求越来越多,使得汽车后市场的业务量、服务范围及服务压力越来越大,对汽车后市场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服务素质等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车类专业人才的能力具备也由传统的单一技术型向复合型人才方向转变,这就要求从业人员应具有多方面的技能,以适应不同岗位的需要。以汽车维修岗位为例,在2005年之前,由于汽车的构造相对简单、电气设备的应用较少,加之汽车的保有量也较小,业务量不是很大,因此机械维修和电器维修是两个分开的岗位;而如今,随着汽车结构的发展以及电子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汽车维修中的职业岗位开始重组和归并,形成机电一体(即机械维修和电器维修不分家)的趋势,在减少企业职业岗位类别的同时,也要求从业人员一专多能,以适应各个岗位的要求。

此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稳定性、舒适性和安全性有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各种新技术如GRS、EFI、ABS等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多,汽车的配置越来越高,从而导致汽车维修的难度也越来越大,汽车维修由以前的机械修理为主、简单电路检修为辅的传统维修方式,逐步转向依靠专用的电子检测设备和信息数据进行诊断与维修的方式,使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维修效率得到极大提高,为汽车维修行业注入了更多的高科技成分。与此同时,也要求汽车类专业人员不仅要了解现代汽车的结构、配置和性能,还要掌握现代汽车的维护、故障诊断与维修等知识和技能。

五、对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一些建议

经过对广西地区的汽车4S店和汽车维修厂等汽车相关企业进行调研,分析了汽车后市场职业岗位的人才需求及能力要求,现对高职院校汽车类专业人才的能力培养提出几点建议:第一,加强学生职业意识和素质的培养。汽车后市场属于服务行业,相关从业人员不仅要跟汽车打交道,更要与客户或车主打交道。因此,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加强环保意识、职业道德和责任心等方面的教育,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成为汽车后市场行业的服务典范。第二,制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以汽车后市场相关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和能力要求为基础,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对传统的课程体系进行改革,结合企业的实际要求,摒弃过时的理论知识,将最新的汽车相关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培养出符合企业迫切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第三,加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目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普遍情况是“理论比不上本科、实践比不上中职”,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境界,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一定要做好自我定位,即生产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不仅要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在当今社会找到立足之地。第四,跨越专业界线,培养一专多能的毕业生。由于汽车品牌的多样化、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汽车后市场行业压力越来越大,加上汽车保有量及服务项目的增多,很多企业的职业岗位人员不足。为了企业的正常运行,员工不可能像以往一样只从事单一岗位的工作,企业会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对员工岗位进行调整,这就要求员工应能适应并胜任多个职业岗位的工作。因此,高职院校在汽车类各专业学生的培养方面不能只局限于本专业的培养,应根据现代汽车的发展以及汽车后市场服务业的实际,在本专业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与本专业相近的相关知识和能力培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参考文献】

第4篇:汽车工业行业发展范文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于2003年10月14日~16日在北京昆仑饭店举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成立40周年庆祝大会暨2003中国汽车工程学术年会”。参加庆祝活动的有对汽车工业做出重要贡献的老一代专家、工作在科研生产一线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大型企业集团、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以及三资企业、民营企业的代表,还有长年默默无闻、辛勤劳动的学会工作者,也有团体会员、个人会员、海外会员的代表共300多人。国家有关部委的领导、相关产业部门的领导、国内外各兄弟“学会”也派代表出席了会议。李岚清同志专门发来了贺信,周光召同志特别题写了贺词。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1963年8月31日成立于长春,在期间,学会工作曾一度中断,在改革开放的80年代开始恢复正常工作,先后有、胡亮、张兴业同志担任一至五届学会理事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不断发展,形成了由学术交流、国际合作、科技展览、书刊出版、工程师继续教育、科普宣传等组成的核心业务,创办了一批在行业中有很高知度名的精品活动或项目,并且作为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联合会的理事单位、国际太平洋地区汽车工程师会议的发起国之一,与世界各国汽车工程学会和知名汽车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友谊,在国内外汽车界的影响日益扩大。

进入21世纪,汽车学会将过去主要面向企业提供咨询服务转为面向政府、行业、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从而使汽车学会在行业中的作用正在被更多的政府部门和相关部门所认知。建立了汽车专家库,共聘请了汽车行业20多个领域里的179名学科带头人作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的特聘专家,参与国家汽车工业科技发展战略方面有关课题的研究,以及汽车行业重大科研课题的研究和世界汽车技术发展跟踪等一系列涉及我国汽车工业科技发展方向等有关方面的研究,为推动我国汽车科技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学会的工作和在行业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凡是涉及到汽车行业发展的重大政策的制定,都有学会的有关专家参与,受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委托参与产业发展重大问题的调研和论证工作有所增加。学会代表汽车科技界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国家有关部门非常重视,许多重要的观点得到采纳,使汽车工业的科技发展能够遵循一条适合中国汽车工业实际情况的技术路线。

要把汽车工业从汽车生产大国建成汽车工业的生产强国,科技发展是先导,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作为汽车行业科技工作者的组织在这一进程中是大有作为的。现代化的汽车工业是以电子化和信息化为根本途径,现代科技会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汽车生产的各个环节中。

汽车学会正在尝试开辟新的领域,充分利用学会的资源为行业的发展做更多的工作。今年汽车学会与国外合作,成立了世隆华汽车商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开办了学会的第一个网上刊物“汽车每日咨询”,用最快的时间为行业提供国际汽车动态。最近又与搜狐网合作,共同开办了“搜狐数字车展”,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用一种全新的形式展示中国汽车的发展水平,使广大的网络用户在最快的时间内了解汽车产品的最新信息,同时为企业搭建一个长期的产品展示平台。

第5篇:汽车工业行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汽车修理;弊端分析;生存发展策略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7.201

汽车销售行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带动了汽车修理行业的发展。汽车产品本身是消耗品,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故障,影响汽车的正常运行。而汽车修理行业能够对破损、故障的汽车进行维修,及时保障汽车行驶安全,也减轻车主重新购买汽车的经济负担。本文结合当前汽车修理行业存在的不足,对其生存发展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1 汽车修理行业存在的问题

(1)修理技术落后。汽车修理是一项对专业技术要求非常高的工作,然而当前汽车修理行业的普遍技术水平还不够高。如果汽车修理技术不过关,则在汽车养护和维修时就会浪费更多的资源,增加修理的成本,不仅影响到汽修店的利润,也会加重消费者的负担。随着现代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汽车品牌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不同的汽车在维修方面有着不一样的要求,因此这也对汽车修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修理技术不当,可能会对汽车造成二次伤害,加剧汽车的老化和破损,甚至会因为故障修理不及时,导致汽车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传统依赖于经验的汽车修理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多样化的汽车维修工作要求,汽车维修必须借助先进的仪器和设备,引入一些先进的修理技术,才能有效提高汽车修理工作的效率。而汽车修理技术落后的问题必然会降低我国企业修理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在生存与发展中面临更大的挑战[1]。

(2)配件市场混乱。汽车维修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更换已经老旧或者出现故障的汽车零件,而配件业也正是汽车维修行业的一大经济支柱。当前的汽车配件市场,缺乏有效的管理,存在着各种混乱无序的情况。如果汽车配件的质量不过关,就会影响到汽车修理的成效,对汽车的安全造成损伤。即使只是一个小配件的问题,也可能会导致整台汽车的瘫痪停工,给车主带来巨大的损失。而配件生产在目前尚缺乏有效的管理,一些配件在选用原材料的时候一味贪图便宜,通过宣传包装的方式骗取消费者的信任。而工商管理部门却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这些情况进行管制。在利益的驱使下,汽车配件行业普遍存在着零件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如果不对这一情况加以统一管理,则配件市场只会越来越混乱。而质量差的配件必然会影响到汽车维修的工作质量,消费者也会越来越抵制配件生产商和销售商的欺骗行为。

(3)缺乏市场监管 。从汽车修理整个行业的生存与发展来看,必要的管理制度能够加强对市场的监管,不断提高汽车维修行业的服务水平,从而站稳脚跟。但是当前的管理制度存在着很多问题,内容上不完善,执行上缺乏力度,导致市场混乱的局面难以得到解决。一些未经许可私自营业的维修店无人管理,一些维修店在维修工作中以次充好、随意要价的行为也还存在,这都会对消费者的权益构成极大的威胁。而市场监管机制上,法律规定并不完善,政府也没有积极履行好监管的职责。一些车主在维修的过程中遭到侵权的时候,也找不到合适的地方进行投诉。没有了监管制度的落实,各个机构之间往往相互推卸责任,不愿意主动承担过失,对消费者负责。长此以往,只会助长汽车维修行业的不正之风[2]。

2 如何谋求汽车修理行业的生存与发展

(1)培养汽车修理人才。针对汽车修理行业存在的技术落后问题,应该积极开发和研究新技术,以技术创新和技术优势获得更强大的市场竞争力。这就要求汽车修理行业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出更多符合工作要求的复合型、专业型人才。当前汽车修理行业的从业人员大多知识文化水平较低,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仅凭经验在完成工作。如果缺乏汽修理论的指导,也就会缺乏良好的学习能力,在遇到新问题和新技术的时候维修人员不能快速地调整自己的工作节奏,去接受新事物。这就会阻碍汽车维修行业的长远发展,导致汽车维修行业后备人才力量不足。因此,汽车维修行业应该从学校里面的人才培养着手,提高汽车维修专业的普及度,开展相关的专业人才教育,对合格的人才颁发资格证书,作为从事汽车维修工作的一种重要参考。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应该着力训练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也应该训练学生基本的理论素养。通过制定详细有效的教学计划,针对性的培养汽修人才,为这一行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以人才带动整个行业的创新与发展。与此同时,在配备了充足的专业人才之后,还应该重视汽车维修技术的引进与创新。只有重视技术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源源不断的活力。

(2)加大政府监管力度。为了促进整个汽车修理行业的健康发展,改善市场无序的状况,政府必须积极履行自身的职责,加大立法监管力度。首先,政府部门应该对汽车维修市场的情况进行实际的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实地查访等方式了解汽车维修消费者常常遇到的问题,针对性的在法律上进行完善和优化,保障车主的正当权益。对于现存的一些法律漏洞,立法没有覆盖到的地方也要适当进行修改,扩大立法的全面性。制定的法律条款应该符合实际需要,而不是停留在文字层面,与现实脱节。只有依靠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才能对汽车维修行业的各商家形成统一的约束力,监督他们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服务,避免配件市场等混乱。当然,仅仅制定法律还不够,还需要采取措施将各项法律规定落实到日常的监管工作去,发挥对汽车维修行业的监管作用。政府部门应该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重视汽车修理行业的生存与发展,防止工作中出现、推卸责任等行为[3]。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汽车修理行业在未来的发展中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当前行业中存在着市场不规范、技术不先进等等问题,影响了汽车维修行业的长足发展。因此,必须针对性的从学校教育做起,培养更多优秀的汽修人才,同时也要积极引进先进维修技术,加强政府的监管力量,从而提高汽车修理行业的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赵宇.浅谈汽车修理行业的生存发展路径[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6):26.

第6篇:汽车工业行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南昌汽车产业集群;汽车产业;产业集群;新能源汽车;GPS技术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427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32-0005-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5.32.003

1 概述

汽车产业集群具有明显的扩散效益,一旦形成产业链,汽车企业发展活力将加倍放大,而新技术的发展则是产生汽车产业集群效应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所以,走汽车产业集群的道路,重视知识与技术的创新,对现代汽车企业发展来说无疑是明智的选择。

在发展汽车产业集群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小企业之间盲目模仿、产品质量低下等。本文选取汽车制造业,主要分析该产业内在集群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创新对提升集群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并且提出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及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对于南昌汽车业在行业中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并加快走向世界市场有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

西方的工业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与完善,西方的工业体制已趋于完善,我们通过分析几个著名工业区的汽车产业集群,希望找到南昌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之路。

2 东欧工业区

东欧工业区中占主导地位的国家是俄罗斯和乌克兰,当地煤炭资源丰富,重工业发展时间长,东欧工业区主要是以重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地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工业区得到了迅速发展。东欧工业区属于资源型的重型工业地带,依托西里西亚丰富的煤炭资源,形成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带。二战后,当地重工业发展较快,其中机床、汽车等工业发展最快。通过东欧工业区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钢铁、燃料动力等制造汽车所必须的工业是东欧工业区的支柱型产业,在本土就有大量的相关产业可以配套生产,这种优势促使汽车产业集群的形成。这种发展模式很值得南昌的汽车产业集群学习,加强汽车产业相关产业的发展,将新型的电子技术纳入到汽车产业链中,赋予汽车更强的实用性,以此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此外,南昌汽车产业集群的选址也可以参考德国鲁尔区选择靠近原材料生产地的做法。

3 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

众所周知,汽车产业的带动能力很强,与之相关及配套产业都能得到带动发展。汽车工业快速发展可以有效地推动经济发展。日本汽车企业在国内的工厂主要分布在中京、京滨、北关东、广岛、冈山、阪神。其中组装中心工厂在爱知县有9家,在静冈县有4家,在神奈川县有4家,在群马县有4家;汽车零部件工厂主要分布在京滨、中京以及各组装中心工厂的周边地区。

日本的汽车工业主要以进口―加工―出口的模式进行生产。南昌可以在我国范围内进行这种模式的生产,从武汉等地区将钢铁等汽车生产必需品运过来,进行加工后运送到相应的汽车生产车间进行整车的组装。发展轻型乘用车也是南昌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方向,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生产研发轻型乘用车中,在国际汽车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4 德国鲁尔区

德国鲁尔区地理位置好,资源丰富,交通便利。鲁尔区的改造首先进行了工业整治,发展新兴工业和轻工业,推动鲁尔区的经济结构多样化;其次调整鲁尔区的生产布局,同时拓展南北向交通网,带动新区的开发;最后大力发展相关配套产业,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推进原有老旧企业的技术改造,现在鲁尔区已经完善交通网的改造,同时环境污染得到改善。

因此一味地依靠资源开发型的单一重工业是没有出路的,多元化合作的产业集群才是正确的选择。鲁尔区的汽车产业集群有诸多的优势,这些南昌的汽车产业集群是可以借鉴的,南昌汽车产业集群的选址可以参考鲁尔区,集中在交通便利、地势开阔的郊区,水上交通也可以借此发展起来。南昌距离山西的距离远,可以开通火车运输专线,以方便煤炭资源的获取。

5 南昌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考

5.1 经济环境

改革开放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使得经济保持持续高速增长,2010年中国更是以快速的增长一举超越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经研究显示,南昌GDP仅3000多亿元,比较其他中部地区省会城市的数据,南昌已经落后于其他城市。南昌在中部省会城市的排位中总体靠后的局面如何改变是值得深思的。现在南昌致力于打造核心促增长,推进“昌九一体化”,加速南昌城内旧城改造,谋划红谷滩新区土地再扩容。在城市发展上,南昌坚持新城区与老城区共同发展。南昌要把握住这个历史机遇,以此加快南昌经济的发展。

5.2 政策环境

2013年后,中国政府的汽车产业宏观调控政策有力地推进中国汽车市场朝着平稳有序的良性方向发展。2013年颁布的《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的实施以及10月份国家出台的汽车“三包”政策的实施,将会促进中国汽车产业的良性发展。“废旧+促新+督质”的政策组合牌一经推出,将有效推动汽车产业整体的升级。2013年颁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阐明了绿色环保的新能源汽车将会成为汽车产业下一个巨大的增长点。两个省级发展战略的聚焦,将使南昌的发展走向一个新高度。一个是致力于打造南昌经济的核心增长极区;另一个是推进“昌九一体化”战略。随着这两个战略的实施,到2015年,南昌的经济总量会提升到全省的四分之一;到2020年,南昌的经济总量会接近或达到三分之一。从汽车销售的结构来看,2014年我国汽车销量前十名的汽车集团共销售汽车达到213.74万辆,我国汽车产业的集中程度有所提高。但前十名中却没有江西省的生产厂家出现,表现出了江西省在汽车制造行业处于了弱势地位。但在商务车方面,江铃集团榜上有名,排名达到了第四名,共销售2.84万辆,占比11.76%。江西省虽然在汽车产业总体并无突出贡献,但是在商用车方面却表现出了优异的成绩。

6 具体思路及路径

汽车产业是产业关联性很高的产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程度,对于江西省尤为如此。虽然就当前江西省整体工业形式而言,汽车产业不是江西工业增长的主要拉动力之一,对江西经济增长并无太大贡献。在国内汽车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江西省应当大力发展汽车工业,将汽车工业打造为江西经济的新一增长点,汽车产业就会成为吸收劳动力的主要领域之一,对于汽车产业相关的上下游产业的就业将会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6.1 开发新能源汽车

特斯拉上市时对全世界产生了冲击,在北京、上海等地甚至出现了第一批特斯拉拥有者所组成的“特首会”。新能源汽车将会成为汽车产业的指路灯,但是江西省却没有特殊贡献。伴随着特斯拉对于其所拥有的专利,包括现在和未来的上百项专利技术宣布“开源”。

在未来的几十年内,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将会在技术和市场上将会呈现出指数型的增长。在这个汽车工业的新兴产业,在这个发展的初期,江西车企应当恰当地利用特斯拉所“开源”的上百项专利技术,加紧研发,争取在这个未来将会拥有巨大市场的行业中,在中国的腹地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一颗新星。

6.2 将GPS以及软件技术融入汽车产业链

在2013年的法兰克福车展上,Benz宣布了一项car to go计划,利用GPS和软件等技术,将汽车的拥有权逐渐转化为汽车的使用权。这个系统可以实现交通工具之间以及交通工具和交通设施之间的信号联络,可以使驾驶员在行车安全隐患出现时及时收到预警,从而有效避免交通事故发生。而car to go这个想法的提出,对传统的汽车行业将更具颠覆性。

现在,南昌的汽车产业集群正处速发展阶段,借鉴car to go的成功经验,将GPS以及软件技术融合到汽车生产的产业链中,将汽车的拥有权逐渐转化为汽车的使用权,这样既减少汽车的闲置率,提高拼车率,也会对我国节能减排事业做出贡献。

6.3 适应国内外局势的变化

面对着不断变化的国际局势,我们要深入贯彻党的十精神,坚定不移地推动改革。伴随着节能减排政策的推行和国内施行汽车限购,以及2008年以后汽车购置税减半之后国内汽车消费市场逐渐趋于理性的影响之下,国内汽车产业逐渐展现出了稳步增长的趋势,国内车企的经济效益逐渐转化,汽车产业结构逐步优化,进出口市场也在逐渐恢复。在这样的国内外背景下,南昌汽车产业集群是一条最适合南昌经济发展的道路。选择一条合适的发展道路,将有助于南昌的经济腾飞。

参考文献

第7篇:汽车工业行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汽车产业;汽车市场;发展;趋势

1.我国汽车产业与汽车市场发展中的特点与问题

1.1对中国汽车市场缺乏理性认识,抢市场、抢利润的急功近利思想浓厚。厂商对中国汽车市场认识有待于深化,短期行为倾向明显。

1.2汽车行业研发能力开始引起全方位重视。虽然目前整个汽车行业的研发能力依然比较低下,但研发能力是制约我国汽车业发展的瓶颈,已经达成了共识。

1.3汽车生产厂家一哄而起,数量太多,质量多数较差,相关企业甚至跨行业企业纷纷介入汽车产业。由于地方政府利益驱使、条块分割等因素,产业发展还处在一个“前分割市场阶段”,跨地区、规模化、高质量发展还难以有效形成。

1.4汽车市场定位与汽车厂商发展战略没有受到充分重视。汽车市场发展中产品定位受到充分重视,但厂商的产品战略定位却被忽视,企业发展向何处去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1.5低水平国产化影响汽车产业与国际同步发展。国产化是一个双刃剑,一般的理解是,国产化率低说明民族汽车工业发展慢,国产化率高说明民族汽车工业发展较好,但为了降低成本而国产化的出发点与国际化水准的制造能力的提高带来的国产化是相差甚远的。

1.6市场竞争激烈,不断降低成本,车市价格同落微型汽车价格已趋正常;中级轿车正在逐步下降到较为合理的水平,但与国际价格水平还有很大距离;高级轿车价格与国际价格相比较仍然偏高。高出40%~l00%个百分点左右。但总体水平正在逐步回落。

2.汽车产业与汽车市场发展规律分析

2.1汽车产业发展要确定比较优势定位战略,汽车企业发展要确定差别化优势定位战略。不一定都要发展高端汽车,不一定都要发展全档汽车,也可以在客车、货车、轻型卡车、SUV、MPV、发动机、零部件等领域发展自己的优势。中国需要农用车巨头、商用车巨头、家庭轿车巨头、高端轿车巨头、客运车巨头、工程用车巨头,在国际市场也是如此。研究自己的比较优势,瞄准潜力市场,以不同的细分方式,发展各自市场相对错位的个性化的产品群、市场优势,才能组建和发展具有国际性核心能力的行业领袖。发达国家发展的初期也是走的这样一条路子。

2.2汽车厂商应该立足正常利润的发展战略。汽车市场发展的初期,一般会有一个很漫长的市场培育与发展期,但是在目前的中国市场上,由于经济发展中造成了消费需求的储蓄倾向,一旦消费开始释放,就会出现短期车市井喷现象,加之消费需求的多层次性、发达国家的示范效应,汽车消费在今后5~10年必然是一个增长期。但是,对于企业来讲,捞一把的心态长期来看要吃大亏,投机心理对于企业来讲是战略性失误,车市价格随着市场的国际化逐步会步入正常的轨道,立足正常利润发展,积蓄实实在在的发展实力才是可持续性发展的正道。

2.3以国际化眼光和标准看待的规模化发展势在必行。汽车业在国际上发展的经济规模起点是100万辆,否则,很难具有国际竞争力,中小型企业必将淘汰,实施重组兼并战略,处理好不同品牌、不同合资对象、不同地区地方政府的利益关系,打造3~6个特大型的百万辆以上国际企业巨头,中国汽车产业才有希望。

2.4自主研发产品,实施年度创新,形成滚动开发优势。简单的讲提升自己的整车研发能力,是不解决根本问题的。一个国家汽车产业的研发能力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和产业高层次配套能力的综合体现,短期内实现研发能力的较大提开是不现实的,关键是实力雄厚的企业必须尽快树立自主创新意识,建立研究与开发机制,逐步打造研究与开发平台。

2.5国内企业价值链上中下游优势配套分布合理科学,形成优化结构的产业发展群体。作为一个大国,汽车产业自成体系独立发展是有其必要的。一层意思是,无论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发展到什么程度,非战略性的产业内行业可以按照国际分工与国际相衔接发展,战略性的行业国内必须实现能力独立、配套发展;另一层意思是,汽车产业价值链上中下游分布要科学、合理,国内与国际分工也要科学合理。

2.6推行汽车业发展的国内品牌与国际化品牌并举战略,推行国内市场、国际市场双市场型企业发展模式。走大国型汽车市场与汽车产业发展道路,内外并重,内部发展、外部拓展。全面注重品牌发展战略,必须尽快度过贴牌生产、合资生产的发展时期,积蓄实力,走向自主开发、自主投资、自主生产、自有品牌、系统化营销与服务的成长模式。

3.我国汽车产业与汽车市场发展前瞻分析

3.1资本集中方面。目前是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上升期,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拓展期,这个时期还可以维持2~4年,但是,2~4年外资企业完成市场布局,中国汽车市场步入发展正轨后,资本集中、寡头竞争不可避免。一些企业一方面应付目前市场发展变化,另一方面未雨绸缪从战略上思考未来市场生存大计,势在必行、迫在眉睫。

3.2经营战略方面。一是产业价值链比较优势与优势选择问题。二是短期利益与长期协调发展问题。三是与国外厂商的竞合问题,以及合资品牌过渡到独立自主品牌问题。四是国际化问题。

3.3科技发展方面。我国目前的状况是,龙头企业有一定的研究与开发能力,但是科技水平落后发达国家若干年,一般性企业技术水平、研究能力还比较弱,具有一定的消化模仿能力,但还难言开发。投破口应该是在龙头企业、专业研究机构,以及它们之间的合作,乃至与国际机构的联合开发。

3.4市场发展方面。企业必须尽快扭转目前的粗放型消费研究、车型定位、价格策略确定、营销策略制定的局面。

第8篇:汽车工业行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汽车金融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汽车制造厂商 汽车经销商

■一、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自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国家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调整,我国汽车产业进入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轨道。自2009年起,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有效刺激了汽车消费市场,在1.6L以下小排量汽车购置税减半,节能惠民工程等政策的促进下,我国汽车行业以大大超过世界的水平飞速增长,首次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在全球经济形势一片萧条,国际主要汽车品牌在欧美战场纷纷败退之时,中国市场却为全世界带来一丝希望。在汽车工业大发展的同时,广大消费者对高质量的汽车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汽车厂商围绕提升服务质量的竞争也已展开,而我们所关注的汽车金融行业正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部份,可以说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汽车工业发展的步伐。

汽车工业在国外己有百年历史。人们在回顾、品味这段历史长河的时候,往往看到的是汽车工业的辉煌和车轮民族的富足,而忽视了在这世纪百年、汽车工业不断发展壮大的背后,有一个无名英雄――汽车金融服务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如果没有当时“甲壳虫”在美国的滞销和德国大众汽车公司著名的“五马克信贷”的出笼,就没有今天“天下无双”的汽车帝国和世界顶级水平的德国汽车产业;如果没有福特汽车信贷公司在世界上第一个采用证券化的方式融通源源不断的资金之流,也就没有今天如日中天的汽车工业。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有了汽车金融服务,才有了今天如此繁荣的汽车工业;也正是有了汽车金融服务,才有了人类的文明进步和科技发展。汽车金融服务不仅对汽车销售的增长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也在人类文明史的发展中扮演着推波助澜的角色。

要真正理解汽车工业,必须首先理解汽车金融;要真正发展汽车工业,必须首先发展汽车金融。国内外汽车工业的发展历史己经清晰揭示了这一点。中国过去二十年间一直在试图走一条脱离汽车金融,单线发展汽车工业的路子,结果众所周知。直到二十一世纪初,我们才逐渐认识到,汽车金融是汽车工业的领航者,汽车金融是启动社会消费的重要钥匙之一。

目前,尽管我国汽车金融业近年来得以迅猛发展,但我国汽车金融服务体系仍面临诸多现实问题:汽车金融服务功能整体弱化,专业汽车金融机构功能定位不明确,汽车金融制度安排不合理,汽车金融市场渗透率滞后等。应通过从建立多元化开放的汽车金融机构体系,坚持汽车金融服务企业发展的专业定位,构建汽车金融服务信用体系,改善汽车金融相关法律法规,培养具有竞争力的国有汽车金融企业等措施,来构建适应我国汽车市场快速发展需要的新型汽车金融体系。

■二、 中国汽车金融业的发展

在中国汽车金融尚处萌芽阶段,汽车金融公司所开展的业务集中于经销商融资和个人消费信贷这两个项目。目前,国内汽车行业的融资行为主要通过银行和汽车公司的财务公司或金融等机构。

经销商融资业务成为近几年来帮助中国汽车行业飞速发展的工具之一。经销商融资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汽车品牌经销商能力的强弱, 如果一个品牌的大多数经销商不具备稳定和强大的融资能力,可能无法正常的进行产品的流通,进而造成库存结构数量不合理,销售能力发挥不充分等等一系列负面影响,最终造成的结果便是销量下滑,市场占有率降低,市场品牌美誉度下降。可以说经销商融资和一个汽车品牌的经营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汽车品牌力强,能够支撑经销商更容易获得融资需求,当然,该经销商也必须要提供足够的担保或抵押。经销商融资能力强,也能更好地对品牌进行经营,在赢利的同时,反哺品牌影响力和汽车品牌共同成长。

市场上的汽车经销商大多分为两类,拥有较强集团背景的投资者。这类企业大多采用企业内部融资,通过企业内部的财务公司或凭借和银行业良好的合作关系。采取商业银票的方式来进行日常资金的划拨,满足运营要求,以达成集团内部资金使用成本的最优化。但绝大多数经销商是以个体投资者的身份出现的,他们并不具备很强的社会背景,资本能力也相对薄弱。他们在和银行最初的合作过程中,往往由于不具备良好的信用评级而难以轻易地获得大额的融资。即便有的能够获得一些融资额度的,也在后续追加申请和还款释放额度的过程中遇到种种的不便。于是他们想到了通过厂家融资这一渠道。而与此同时,汽车制造厂商也在为这一类合作伙伴融资的不稳定性而犯愁,投资方的合作意愿很强,但往往由于资金的不到位而影响了双方在市场的推广速度和影响力。投资者在汽车厂家拥有一定的信任度,但这些信用却无法转化为其在向银行申请融资的额度。于是在二十一世纪初,一种流通于汽车制造厂商,银行和经销商之间的三方承兑便出现了,这类银票由厂方提供信用为投资者作担保,从而解决投资者融资困难的方式被广泛地应用于当时的汽车行业经销商运营中。

随着经销商数量的上升,汽车销量的增加,以及所需资金规模的不断扩大,主机厂意识到这种合作模式的风险正在不断地扩大,决定停止对经销商的信用支持模式。从而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和经销商合作的严谨的融资模式。其实在这个阶段之前,经销商和厂家的直接融资合作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经销商通过向厂家抵押和担保,而获得一定额度的商票,但随着规模的扩大,汽车制造厂商也考虑到了对融资这项业务的独立和整合。于是,中国汽车金融历史上著名的通用金融公司,大众金融公司等等便因此相继诞生了。

2004年8月18日,上海通用汽车金融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这是《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实施后中国首家汽车金融公司,标志着中国汽车金融业开始向汽车金融服务公司主导的专业化时期转换。2004年10月1日,银监会又出台了《汽车贷款管理办法》,以取代《汽车消费贷款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了汽车消费信贷业务。中国汽车消费信贷开始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三、 对中国汽车金融业发展的建议

汽车金融作为一种特定的产业金融,从根本上改善了汽车产业的资金循环,使汽车产业的资金循环突破了自身发展规模的限制,并逐步演变为依托及促进汽车产业发展的金融工具。我国应该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尽快解决制约汽车金融公司发展的瓶颈问题,完善有关汽车金融的法律法规,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为汽车金融发展创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首先,要从观念上同世界接轨,与时俱进地推进汽车金融业的理论及实践发展。理解汽车金融的重要意义基于两个方向:第一,如何理解汽车金融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用汽车金融服务来诱导和启动庞大的个人储蓄,促进中国汽车产业稳定,持续,快速地发展,支持国民经济的较高速持续增长。第二,如何利用汽车金融消费信贷对产业盈利能力做出贡献。汽车金融服务有助于建立“汽车消费主导型”的市场格局,不仅有助于发挥用好中国汽车存量资产,而且反哺于汽车金融业更快更健康的发展。

其次,我国各金融机构要为汽车金融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工具,如目前比较流行的“零利率”及“先付一半”等根据消费者习惯所提供的产品组合,丰富产品类别和支付手段。这几年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飞速发展,汽车金融行业也较前几年产生了质的飞跃。但目前汽车消费中仅有20%-30%的业务是通过融资贷款的方式来购买的,这与国际上70%的水平仍有相当大的差距。这反映了我国汽车金融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所提供服务的多样性和完整性上还处于较低的水平,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9篇:汽车工业行业发展范文

关键词:汽车工业;创新;发展;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011-01

目前我国汽车工业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只有进行技术创新,我国汽车工业才能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是我国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二零零六年以来,我国汽车工业形成了技术创新的良好氛围,我国汽车工业如何进行技术创新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全球汽车工业技术创新模式

汽车行业是人类现代文明的标志,汽车诞生于一八八六年,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到现在世界汽车工业已有百余年的发展历史,从国际汽车工业发展历史来看,汽车工业的技术创新模式主要有两种模式:自主研究开发模式和引进技术自主开发相结合模式。美国、德国、英国、意大利、法国等发达国家基本上采用自主研究开发模式。依靠本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研究基础,自主研究开发,技术有很强的独立性,处于世界汽车技术水平的领先地位。日本、韩国等国家采用引进技术自主开发相结合模式,他们在汽车工业的发展初期引进、学习、吸收国外产品和技术,形成相应的自主研究和开发能力。有人认为,世界汽车工业技术创新存在另外模式,本国的汽车工业完全依赖外国的产品和技术,例如,巴西和墨西哥等国家,汽车工业的技术发展有很强的国际依赖性。世界汽车工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有着共同的特点:政府的政策导向是汽车技术更新的巨大动力,国家之间进行技术合作和交流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是汽车企业技术创新的保障。

二 、我国汽车工业研究开发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工业在技术水平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与发达国家汽车工业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

1、载货车、客车、专用车领域,我国汽车工业已经具有一定开发能力,但与发达国家汽车工业相比,在高档产品的开发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

2、轿车领域,我国汽车工业能够进行某些轿车车身的开发设计,在原有平台的基础上做局部改进创新,但整体轿车开发能力尚不成熟的,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3、汽车零部件的技术开发领域,我国汽车工业在中低附加值产品方面具有一定的开发能力,对汽车关键零部件的技术开发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许多关键零部件是国外产品的仿制品。

三、中国汽车工业技术创新模式

1、引进技术,自主开发为本,联合开发为辅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中国汽车工业的梦想,与是与国外汽车生产大国存在差距的关键。形成汽车工业自主开发能力,是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问题。中国汽车工业二十年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市场换技术,汽车工业想走“引进一吸收一消化一创新”之路,但没有实现预期的目标,始终停留在“引进一模仿一再引进”过程中,转变认识。在国际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没有必要照搬日本、韩国的发展模式,制定最优的技术创新模式。利用国内科技力量做好二次创新,提高产品的开发能力,政府要鼓励企业通过合作开发方式,

获得新技术。坚持两条腿走路,以我为主,提高开发新产品的水平,最终形成自主开发。

2、加强汽车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量,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包括,人力资源、研发能力建设,战略规划和组织机构。增加研发投入,提高自主研发能力。世界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汽车研发方面的投入加大,国家应支持大集团研发中心的建设,对关键性的技术开发项目给予金融政策支持,调动企业自主开发的积极性。实施人才战略,人才战略是实施产品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培养一支拥有现代汽车技术专业知识及技能的人才队伍,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创新人才。

3、实现跨越式发展

汽车工业是重要产业,汽车工业的技术创新需要强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我国汽车产业,想要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进行汽车创新,实现汽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国家汽车重大技术创新,要政府直接领导组织,调动全国的科技力量,协作攻关,抢占汽车技术的制高点,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国外跨国公司对电动汽车的开发、生产起步晚,中国汽车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有了新的机遇,加强组织,协同攻关,最终实现中国汽车工业跨越发展。

总之,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工业的创新模式离不开国外的技术来源,购买、引进国外先进的汽车技术,合作开发创新新产品,依靠企业外的技术来源,以自我研发为主,积极利用企业间合作,弥补自身技术上的不足,更好地进行技术创新工作,完成汽车工业新突破,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 黎勇、肖鹏借鉴美国经验,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