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学的基本要素范文

心理学的基本要素精选(九篇)

心理学的基本要素

第1篇:心理学的基本要素范文

关键词:旅游人才;身心素质;基本要求;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23X(2014)01-0129-04

旅游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旅游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旅游人才的支撑。身心素质作为旅游人才最基本的素质,在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正确认识身心素质在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中的作用,正确把握旅游人才身心素质的基本要求,采取正确的途径和方法培养旅游人才的身心素质,是旅游人才培养中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一、身心素质在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中的作用

(一)身体素质在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中的作用

旅游人才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从事旅游服务工作需要具备的最基本的条件,对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一,健康的体魄,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从事旅游服务工作最基本的条件。“旅游服务工作,既是一种脑力劳动,又是一种体力劳动,旅游行业的员工要完成好本职工作,必须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作为保证。”[1]比如导游人员,在为游客服务的过程中,不仅需要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还需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旅游行业从事其他工作的员工,如高尔夫球场的球童、旅游客车的驾驶员等,在为游客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同样需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作为支撑。所以,良好的身体素质是从事旅游服务工作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条件。

第二,健康的体魄,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旅游服务的特性要求旅游行业的员工不仅要有比较好的服务态度,而且要有良好的精神面貌。当我们的员工精力充沛、神采奕奕地出现在游客面前时,就会给游客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就为提高服务质量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反之,当我们的员工精神萎靡、一脸倦容出现在游客面前时,就会给游客一个比较差的第一印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服务质量的提高。

(二)心理素质在提高旅游服务质量中的作用

第一,健全的心理,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如果旅游行业的员工具有健全的心理,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就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一是可以以自己良好的心态去感染游客,让游客在旅游中得到更多的享受。二是可以更好地发挥旅游在修复游客心理损伤方面的作用,提高游客对旅游满足的程度。从心理方面看,“旅游活动对游客心理压力的释放、心理问题的修复、心理障碍的消除、心理平衡的调节会有积极的作用”。[2](P103)

第二,健全的心理,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促进旅游产业多元化发展的重要条件。心理旅游是目前旅游产业实现多元化发展的一个基本方向,心理旅游是一种新的放松心情的方法,通过心理旅游,游客在欣赏、体验大自然美景的过程中,心理疲惫会得到缓解,心理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决,旅游成为现代人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途径。心理旅游作为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的一种新的类型,需要旅游行业的员工自身具有健全的心理,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并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咨询的技能,旅游行业员工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心理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会对旅游产业的多元化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三,健全的心理,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促进旅游产业的精品化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游客对旅游服务的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就为旅游产业的精品化发展提出了要求。游客的心理需求,是游客的一种重要需求,特别是一些高端游客,工作上的压力会增大他们的心理压力,并诱发诸多的心理问题。他们在旅游的过程中,希望能够使心理压力得到释放,使心理损伤得到修复。如果旅游行业的员工具有健全的心理,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够更好地满足游客在心理方面的需求,为游客提供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旅游产业的精品化发展。

二、旅游人才身心素质的基本要求

旅游行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为特征的。旅游服务以游客作为服务对象,不仅要求要为游客提供食、住、行、游、购、娱等的方面服务,而且要求在服务的过程中要给予游客人文关怀和情感关怀,对一些年老的游客在身体上给予关怀和照顾。旅游服务的这一特征对旅游人才的身体素质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是要求体力充足。旅游服务的特点对旅游人才在体力方面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旅游行业的员工,特别是导游、餐厅的服务员、高尔夫球场的球童等,在服务的过程中需要耗费较多的体力,没有充足的体力,是无法顺利完成旅游服务工作的,更谈不上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充足的体力是保证旅游服务工作顺利完成的基础,也是提高旅游服务质量的基础,具有充足的体力,是对旅游人才在身体素质方面最基本的要求;二是要求精力充沛。旅游行业的服务对象是有较高要求的游客,他们不仅要求旅游行业的员工为他们提供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服务,能够在旅游的过程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有更多的体验,得到更好的享受,而且要求旅游行业的员工要有良好的精神风貌。旅游行业的员工如果有了良好的精神风貌,就会在情绪上对游客起到带动和感染的作用,使游客旅游的过程更快乐。如果旅游行业的员工精力充沛、精神抖擞地出现在游客面前,不仅能够给游客留下较好的第一印象,而且使他们有充沛的精力做好旅游服务工作,这就为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有充沛的精力,良好的精神风貌,是对旅游人才在身体素质方面最基本的要求;三是要求掌握健身的科学方法。旅游行业的员工要具备充足的体力和充沛的精力,必须掌握科学的、符合自己实际的健身方法和锻炼方法。健身和锻炼方法不科学,或不符合自己的实际,就不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强身健体的效果就会受到影响。掌握健身的科学方法,掌握符合自己实际的锻炼方法,会收到较好的锻炼效果,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为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奠定良好的身体条件。

旅游行业作为一种以游客为服务对象,为游客提供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服务的行业,其特点是服务的全面性。在旅游服务的过程中,不仅有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服务,还有心理方面的服务。旅游服务的全面性对旅游人才的心理素质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是稳定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心态。不同的游客在旅游动机方面是不完全相同的,“有的游客希望通过游玩、娱乐来消除身体的疲劳和心理的紧张感、枯燥感,使身心得到放松,以保持心理平衡”。[3](P402)缓解心理压力,保持心理平衡是相当一部分游客的心理需求。旅游服务人员具备了稳定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心态,就能够在为游客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给游客在心理方面形成一种积极的感染和影响,使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能更多地释放心理压力,更好地修复心理损伤,有利于更好地满足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心理需求。二是要有乐观的心理品质和活泼的性格。旅游的过程,从某种角度看就是一个发现快乐、体验快乐的过程。游客对旅游过程中快乐体验的程度、快乐享受的程度,不仅取决于旅游过程对游客物质需求满足的程度,而且取决于旅游过程对游客精神需求,包括心理需要满足的程度。游客的心理状况对游客体验快乐、享受快乐具有重要的作用。旅游人才如果具备了乐观的心理品质和活泼的性格,就会在服务的过程中,以自己乐观向上的态度和活泼的性格引导游客发现快乐、体验快乐,这同样有利于更好地满足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心理需求。同时,在旅游服务的过程中,旅游人才以自己乐观向上的态度和活泼的性格引导游客、感染游客,使游客持有快乐、积极的心理状态,就能够在旅游的过程中从多方面去发现生活的美、自然的美、社会的美,就能够在发现美的过程中多方位享受生活的美、自然的美、社会的美,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就能够得到更多的享受,这同样可以满足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心理需求。三是基本的心理知识。旅游的过程,需要满足游客的心理需求。要更好地满足游客的心理需求,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就要求旅游人才必须掌握基本的心理知识。旅游人才掌握了基本的心理知识,就能够在旅游的过程中,应用心理学的基本知识,观察游客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应用心理学的知识,对游客进行正面的诱导,起到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游客解决心理问题、消除心理障碍的作用。另外,每个游客都有不同的个性,游客的个性特征,对其旅游过程中的行为,会有重要的影响。旅游人才掌握了基本的心理知识,就可以“通过对游客人格类型的分析”[3](P407)“更好地预测和引导旅游者的行为”。[3](P407)这样,就能够有效地减少旅游过程中的不和谐因素,使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享受,促进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增强旅游的吸引力。四是要具备心理咨询、心理沟通方面的能力。现代社会中,人们在工作和生活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成为诱发人们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旅游是现代社会人们放松身心、缓解心理压力、消除心理障碍、解决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游客希望通过旅游来放松身心、缓解心理压力、消除心理障碍、解决心理问题的动机,就要求旅游人才必须具备心理咨询、心理沟通方面的能力。另外,心理旅游的产生和发展,对旅游人才在心理咨询、心理沟通方面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旅游人才具备了心理咨询、心理沟通方面的能力,就能够在旅游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时机,采取正确的方法对游客进行心理咨询,和旅游者进行心理方面的沟通,这对于缓解游客的心理压力,消除游客的心理障碍,解决游客的心理问题会起到积极的作用,能够更好地满足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心理需求,促进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

三、旅游人才身心素质的培养

旅游院校是培养旅游人才的基地,旅游院校的学生,是未来的旅游人才。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不仅是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也是旅游产业对旅游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旅游院校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方面,责无旁贷,是一项必须做好的工作。旅游院校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方面,其基本的途径有三条:一是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开足、开好体育课,充分发挥体育课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作用;二是制定学生体育锻炼方面的规章制度。根据旅游院校在旅游人才身体素质上的培养目标,旅游院校需要制定符合学校实际,有旅游特色的学生体育锻炼方面的规章制度,用合理的规章制度确保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够得到提高,用规章制度帮助学生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三是组织开展好课外体育活动和体育类的校园文化活动,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吸引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充分发挥课外体育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作用。旅游院校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方面,可以采取三种基本方法:一是在体育课和早操(或早锻炼)中,适当增加运动量,以锻炼学生的体能,保证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够得到真正的提高;二是根据不同专业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在体育锻炼上采取不同的形式,提出不同的要求;三是充分利用一些专业课和技能训练课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方面的作用,把技能训练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技能训练中不仅掌握了职业技能,而且提高了身体素质。

旅游企业同样负有提高员工身体素质的责任和义务,在提高旅游人才的身体素质方面,旅游企业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旅游企业要结合企业和员工的实际,把提高员工身体素质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企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中。旅游企业在提高员工的身体素质方面,有两条基本途径:一是旅游企业要制定符合企业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员工身体素质提高计划,并把员工身体素质提高计划纳入企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中,用制度保证员工的身体素质能够得到切实提高;二是把员工身体素质提高的情况作为年终考核的一项基本内容,制定出明确、合理的考核标准,促进员工自觉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旅游企业在提高员工的身体素质方面,可以采取三种基本方法:一是经济奖励的方法,对身体素质考核合格,身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的员工,在经济上给予奖励;二是荣誉激励的方法,对自觉参加体育锻炼,在身体素质提高方面起表率作用的员工,授以荣誉称号,给予表彰;三是淘汰的方法,对不按企业的要求锻炼身体,身体素质达不到基本要求,无法完成旅游服务工作的员工,予以淘汰。

旅游院校作为旅游人才培养的基地,要根据旅游产业发展对旅游人才心理素质的要求,结合青年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真做好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工作,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旅游院校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方面,其基本的途径有三条:一是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一门必修课程,学校要在课时、师资、教学设施方面给予必要的保证,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作用;二是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建立心理咨询机构,通过心理咨询,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三是利用学校的宣传橱窗、学校的校报、广播等媒体,宣传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为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营造良好的氛围。旅游院校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方面,可以采取两种基本方法:一是班主任、辅导员、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师、心理咨询人员要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采取不同的形式,有针对性的解决;二是通过开设选修课,开展专题讲座等形式,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和心理咨询的基本技能,为学生毕业以后成为合格的旅游人才打好心理素质的基础。

[JP+1]旅游企业同样负有提高员工心理素质的责任和义务,旅游企业要把提高员工心理素质作为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企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中。旅游企业在提高员工的心理素质方面,有两条基本途径:一是旅游企业要结合企业和员工的实际,从本企业旅游服务工作对员工心理素质的要求出发,制定符合企业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员工心理素质提高计划,并把员工心理素质提高计划纳入企业发展的整体规划中,用制度保证员工的心理素质能够得到切实提高;二是多组织开展一些文艺、体育方面的集体活动,让员工在活动中释放心理压力,在活动中消除心理障碍,在活动中修复心理损伤,为员工心理素质的提高营造良好的环境。旅游企业在提高员工的心理素质方面,可以采取两种基本方法:一是有针对性地、不定期地开展心理健康、心理咨询的专题讲座,为员工在服务的过程中帮助游客解决心理问题提供知识储备;二是旅游企业可设立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员工的心理疏导工作,对员工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疏导,尽量避免因为员工的心理问题诱发的服务质量问题。[JP]

[参考文献]

[1]范德华.论旅游人才素质结构[J].学术探索,2013,(5).

[2]范德华.旅游产业理论基础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3.

[3]国家旅游局.导游知识专题[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1.

第2篇:心理学的基本要素范文

关键词: 心理学因素 声乐教学 模式 融合实践

1.声乐教学与心理学基本概念

声乐教学作为一项艺术教学科目,其基本的教学内容包括中西方声乐艺术文化,以培养人体的发声器官为主,令学习者能够在艺术歌唱的过程中更为得心应手。在这样的声乐教学概念及内涵之下,学生的自身思想思维及心理条件是学习的重要前提,只有保证了创造性思维与灵活性的思想活动互相结合,才能够真正保证声乐教学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教学价值。而心理学作为一门为不同人群提供心理引导和辅助的学科,其着重探究人类的内心思想,强调以引导的方式进行心理调控,在这样的因素影响之下,声乐教育与心理学的融合重点任务是保证歌唱者能够在进行声乐学习与演唱的过程中获得心理学辅导和理论帮助,声乐教学能够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顺应学生的学习思维以及学科导向,真正做到从全面性的角度出发完善基本的声乐教育模式,保证学生的心理素质能够在心理学和声乐教学的融合实践中得以提升。

从声乐教学的角度来说,其是情感艺术、听觉艺术的重要分支,人类的基本心理作用影响着声乐的创作和演唱,声乐活动是心理互动的体现内容之一。在这样的两者互相融合、互为依托的思想观念之下,心理学因素与声乐教学的融合能够充分增强两者的教学效果,保证声乐教学的有效性和特色性,在感知、思维等全方位的感官体验中完成学习者对于音乐艺术的全面认知,使声乐教学和声乐演唱的情绪能够在歌唱中得到心理因素的调控和制约。这样的心理学和声乐教育的融合,是揭示当前教育教学规律的重要体现,充分诠释了在当前声乐教学环境下调控心理特征活动的重要性。

2.心理学因素在声乐教学中融合实践理论基础

在我国的传统教育教学之中,心理学因素一直被广泛重视和应用,尤其是艺术教学,无论是歌唱、训练还是表演等内容都需要以心理学作为教学的基本价值导向,保证心理作用与心理感受能够在不同的艺术活动中获得更为深层次的探索。但是,因为所受我国基本的教学现状的局限,所以心理学因素在声乐教学中的发展存在一定的阻碍,缺少应有的教学深度及教学广度,随着时代的发展及科学性教学体系的融入,我国当前的教育教学应将心理学因素进行综合实践,这样才能够真正做到声乐教学领域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2.1国外声乐教育与心理学因素的融合理论

根据国外的基本声乐教学资料显示,心理学因素与教学内容和模式的结合在17世纪就小有成效,意大利歌唱家主张将“克服胆怯”这一心理融入到视觉及听觉思维的教学之中,正式意味着声乐教育与心理学因素的融合。在想象、思考及自我控制的过程中保证心理学理论的重复应用,使学生以优秀的心理素质达到基本的声乐教学目标。拉乌里作为新声乐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曾经对于声乐学习者的内心思维进行剖析,基于心理学的角度调控自我大脑意识,这样的行为使声乐教育与心理学因素的基本融合在西方被广为接受,声乐教学艺术受到科学性、完整性的模式支持,使以多个领域为基本的理论基础互为完善。

2.2声乐课堂中心理学因素融合理论

声乐课堂作为传递声乐知识的主要场所,通过教、学两个内容的统一完成基本的教学实践任务,根据学生的不同反馈进行课堂调整。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想要学生能够充分获得自身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就需要声乐教学课堂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基本教学需求,使教师能够合理支配学生的心理活动,以最合适的方式进行声乐课堂教学模式调整。在声乐教学与心理学因素的融合实践过程中,首先教师需要深入课堂,能够对于声乐课堂进行系统性的了解,根据心理学因素设置课堂教学任务及基本的课堂教学心理阶段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完成不同的内容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声乐教育和心理学因素的融合是立足于教学实践之上,以科学的方式调控和把握学生的基本学习状态。在这样的教学影响之下,对于学生声乐知识的培养才能够真正得到落实,相关的专业技能才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深度认知。

在声乐教学与心理学因素的融合实践过程中,深入到课堂进行融合分析有助于两者融合得到综合课堂实践的理论支持,从我国现有的声乐课堂现状入手改善基本的教育教学模式。无论是西方的理论支持还是声乐课堂的实践支持,都是对于声乐教学模式改革的巨大改变。

3.心理学因素与声乐教学的融合应用

近代教育学家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充分说明了在声乐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学生的基本心理,保证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索声乐教学的基本内涵,保证教师能够全方位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这样的教学目标之下,心理学因素与声乐教学的融合应用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共鸣,令其真正热爱声乐艺术、深度接触声乐艺术,这样基本的融合应用才能够获得一定的效果。总而言之,无论是从教师的角度还是学生的角度,想要保证课堂教学效果,教师都应真正将教学设计立足于心理探究之上,保证声乐课堂能够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一定的学习乐趣。

3.1歌唱感知与记忆

感知与记忆作为心理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主要展现了不同人类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情感了解,全面反馈了在不同环境之下不同人群进行自我想象和记忆的水平。在这样的阶段性认知之中,歌唱的感知和记忆具有一定的整体性、理解性。一般来说,声乐中可以想象的歌唱背景都需要配合学生对于固有事物的感知和记忆,只有在记忆的基础上再次想象和创作,才能够使其真正意识到声乐演唱的情感和内涵的重要性。一般来说,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完成音乐知识的回忆与再现,督促学生进行歌唱技巧的深度了解。只有在记忆和感知的共同影响之下,声乐课堂的基本教学效率才能够得到应有的提高,长期反复练习从心理学的角度完成了短时记忆向长期记忆的转变。

在声乐教学与心理学因素的融合过程之中,教师应通过不同的活动促使学生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记忆的吸收和转化,使歌唱行为真正在学生的心理中留下深刻的记忆,有利于在日后的歌唱中更熟练。

3.2歌唱思维与想象

思维和想象是人类心理活动中基本的发展阶段之一,强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利于促进人类对于各个领域的学习和认知,从而充分了解声乐作品中所具有的基本文化特点,由此来进行自我的歌唱和再创作。一般来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会根据不同的歌曲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使其能够在歌词所描述的艺术环境中领悟到基本文化内涵。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演唱者就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歌词中所蕴含的基本情感,能够以全方位的感知演绎不同的歌唱曲目,为声乐演唱注入新鲜的活力和丰富的情感。

对于学生来说,思维和想象正是歌唱和发音的帮手段,只有合理地运用思维想象性和创造性对于不同的曲目进行感知,才能够真正达到歌唱情感与艺术的融合。

3.3歌唱情感与意志

情感作为人类对于客观事物的态度体现,能够深刻地表达不同环境之下的自我认知,在声乐教学过程中,从心理学的角度调控学生的基本情感,能够使美妙的音乐作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保证学生对于声乐情感的认知能够调节自我学习意识,在心理情感的促进中更深入地探究声乐的特点和魅力。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课堂的情感贯穿,能够提高原有的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的丰富情感体验带来不一样的学习效果,在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中,学生的歌唱心理能够更健康,高涨的情绪体验及声乐内涵深化了声乐教学成果,在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创作内涵的同时还能够以自我情感进行音乐的再创作。

参考文献:

[1]容霞.性格特征对声乐学习的影响研究[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4(02).

[2]肖红.声乐教学中歌唱心理调控能力的培养[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02).

[3]徐行效,徐茜.20世纪中国声乐心理学术研究的回顾与思考[J].音乐研究,2002(02).

第3篇:心理学的基本要素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人才;综合素质;评价

1 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高等教育事业步入了大众化发展阶段。目前,我国已经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截至2012年5月份全国具有招生资格的普通本科院校共844所,而地方院校占全国本科院校总数的95%以上,承担着为地方培养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了大批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工作包括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开发、使用和评价四个环节,要做到正确的使用人才、吸引人才和开发人才,首先必须做到能科学准确地评价人才、鉴别人才,这样才能有利于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特别是发展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专长,培养自己的创造力;有利于学校在期末、学年以及毕业时考核学生、评选优秀学生、推荐学生就业等工作。同时也有利于用人单位更科学、更全面的评价学生。

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专家学者在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方面也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由于评价体系中各评价指标之间基本上是相互独立的,大部分评价方法都是基于数学模型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价。2004年刘威等提出了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要通过收集在校本科生学习、生活以及参加活动等各领域中的表征信息,分别赋予相应的权重,并采用科学方法进行量化,最后对本科生综合素质进行量化或者价值判断。2007年刘军红等提出了素质评价首先要体现出其引导功能,既要与社会需要接轨、又要反映出本科生素质特征的综合性及稳定性,体现出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的时代特征,同时还要满足本科生自我了解和评价的功能,引导本科生逐步自觉地提高自身素质以及个人职业规划的需求。2010年朱建军提出本科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目的不是发现本科生综合素质的“参差不齐”,而是促进本科生的发展,因此要强调评价的针对性。2012年郭婧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将学生在校期间的各科学习成绩、思想品德表现、工作能力、综合技能、体能等项按系统分类与分析,给出了一种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新型评价方法。

3 应用型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基本内涵

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不仅应该具有较高的思想素质、专业素质、人文素质和身心素质水平,而且还应该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工程技术能力。本文对应用型本科计算机专业人才综合素质评价基于以下五个方面。

3.1 思想道德素质基本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社会主义社会要由全新的人构成,因此,人的素质是衡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程度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指标。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民族的盛衰和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及千秋的大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2 专业素质基本内涵

专业素质是大学生素质结构中的核心素质元素,是大学生立足社会,进而开拓创新、成才立业、为国效力、为民造福的根本保证。掌握专业知识,培养专业能力,最终拓展专业素质,是当代大学生的基本任务。应用型本科培养的专业人才应具有更广泛的复合知识结构、更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岗位适应性,具有技术创新和技术二次开发的能力以及适应多种岗位的综合素质,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较强的技术思维和技术应用能力。

3.3 身心健康素质基本内涵

现代社会具有开放性、复杂性、易变性和价值多元的特点。其中尤其以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影响大学生的心理,会不同程度地导致某些心理失衡、心理障碍等心理疾病。目前在校应用型大学生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个性强,承受力弱。因此,应用型人才的心理素质,标志着面对社会现实,正确认识机遇与挑战以及成功与失败。因此,当代大学生应树立起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及时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增强自我管理、环境适应、人际交往、情绪调节和人格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3.4 人文素质的基本内涵

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人文素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就必须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观念。人文素质的培养不仅陶冶情操,而且可以有效的成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三者沟通联系的桥梁,以实现相互的促进和互补。人文素质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重视和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既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曾说:科学为人文奠基,人文为科学导向”,二者必须密切结合。面对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个人想要获得成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科学知识,更需要具备丰富的人文素养。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学生往往逻辑能力强但思维能力差,专业技术过硬但人文知识和能力欠缺,学识广泛但缺乏艺术欣赏力,具有社会竞争力但欠缺为人处世之道,这些都在不经意间严重影响了应用型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全面发展和提升。

3.5 能力素质的基本内涵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并对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繁荣、富强,将越来越主要地取决于或依赖于知识进步的程度、知识创新的能力。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发展、科技进步、知识创新的水平,正如所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4 结论

科学、合理、导向性与激励性并存的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综合素质评价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自身的科学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内涵对人才评价的科学性骑着关键的作用。对于应用型本科专业人才综合素质的评价体系在另文中研究。

【参考文献】

[1]干洪,徐达奇.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06):44-48.

[2]李金奇.市场机制导向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08):34-36.

[3]冯东.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若干问题[J].教育评论,2012(02):33-35.

第4篇:心理学的基本要素范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素质教育 模式

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人才,是高职教育的基本目标,其中包括知识、技能、素质(态度)三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当前,高等职业院校的素质教育问题颇有争论,概括起来有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一是“人格本位”说,强调素质教育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适应性”和“职业持续性”,目标是提高“基本素质”;二是“技能本位”或“就业本位”说,强调培养的学生要“职业对口”,与就业岗位“零距离”,目标主要是养成“职业素质”。这种争论是一个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甚至是知与行、情与理的矛盾问题。要有效推进高等职业院校的素质教育,就必须处理好上述矛盾关系,找准结合点,将二者有效地统一起来,寻求有效途径,选择最佳模式。

一、综合素质、基本素质、职业素质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素质总体概括为综合素质(图示1),可划分为基本素质和职业素质。基本素质是普适性的,是全体“社会人”所共有的,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图示2),它是职业素质的基础;职业素质是“职业人”所具有的,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素质。职业素质既有共性特征又有个性特征。所谓共性即所有“职业人”都应该具备的方面,或者说基本职业素质,如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心理、职业能力等(图示3);所谓个性,就是指某种职业岗位所要求的特有素质,比如广告设计专业的学生要具备相当高的审美能力及很好的美学素质等,形象设计专业的学生要具备系统的预测流行的能力等。当然,具体到某个人身上,其素质表现是结构性的,是有机的统一体,是不好分门别类的。

二、高职素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学生录取分数线与本科院校差距越拉越大,学生文化基础相对越来越差;学生在接受了十余年的文化基础教育以后,对文化素质课缺乏学习兴趣,给公共课教师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由于很大程度上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不断加大实践教学课时量,从而减少了基本素质课程教的学时数,公共课教学时数也相应减少。这样,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

1.生源水平参差不齐,素质教育难度大

高职学生来源于高考招生录取的最后一批,录取分数线与本科学校分数差距大;受高考志愿填报和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高职录取学生分数差距大,录取最高分与最低分相差200多分;部分学生作为应试教育的失败者、选拔考试的被淘汰者,大部分有自卑心理。学生来源不同,文化基础差异较大,综合能力水平参差不齐。他们绝大多数职业理想模糊,缺乏学习的动力;不少学生文学修养欠缺,知识面狭窄,历史知识贫乏,对哲学思想的接触认识有限,艺术修养比较肤浅;有的学生劳动观念淡薄,缺乏吃苦精神和敬业精神;有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社会责任感不强;有的缺少团队和与人合作的意识。因此,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难度大,任务艰巨。

2.素质教育意识不强,校园文化建设重视不够

部分高职院校没有从根本上树立全面素质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教学模式构建上只是单纯强调职业人才所需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把素质教育放到附属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位置,没有将素质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或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蜻蜓点水、凤毛麟角;在教学中,将教书与育人这一辩证统一体割裂开来。大多数的教师只注重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不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综合素质的养成,只管45分钟教学以内的事情,不注意课堂以外学生的教育,甚至片面地认为学生的素质教育是学生管理部门或辅导员的工作,与任课教师无关。从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上,把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割裂开来,从时间分配上把课内与课外分开,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没有形成应有的效果与合力。

校园文化环境对素质教育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少数高职院校由于诸多的制约因素及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对校园文化建设缺乏足够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只注重科技、文化、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忽视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不能将校园文化建设与校风、学风建设结合起来。

3.重职业素质教育,轻基本素质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技能型人才。培养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技术型、技能型人才,不仅要进行职业素质培养,也要进行基本素质培养。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片面理解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受实用主义的思想影响,认为高职教育仅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不需要用太多的时间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甚至认为素质教育不是高职教育这三年所能作为的;忽视人文素质的教育,许多学生只重视在特定职业中的实用理论、实用知识和实用技能,不重视人文知识学习,其结果成为技术纯良的“机器人”;忽视创新精神培养。美国人的创新意识较强,与美国的“通才教育”有一定的关系,而我国的许多高职院校企图通过专业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创新型人才,这是不太可能的,因为专业教育培养的是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创新思维是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相结合的产物。人文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重显性素质课程,轻隐性素质课程

高职院校在素质教育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第一课堂教学,重视教学计划规定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忽视了第二课堂教学,对专题讲座、名著导读、名曲名画欣赏、影视评论、课外阅读、业余爱好、校园人文环境建设、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的教育重视不够。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环境相对宽松,学生的刻苦自学精神又较差,于是就有大量的自由支配的时间,不少隐性素质教育课程和项目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起重要作用。此外,素质教育的方式和方法落后,有关素质教育课程改革相对滞后。现在不少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的内容、方式和方法陈旧,与现代学生个性发展、现代网络发展、现代通讯发展不相适应,使素质教育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如何使高职素质摆脱困境,走出低谷,是高职课程建设与改革的重大课题之一。必须深入调查研究,探索一条适合高职发展的公共课程新模式。

三、“模块递进,双线提升”素质教育模式及其实施

(一)“模块递进,双线提升”素质教育模式的内涵

“模块递进”,即根据高职学生素质特点,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分为“通用素质模块”和“递进素质模块”,结合学生素质水平进行分层培养。在“通用素质模块”中,通过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职业基本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就业、学会生存。“递进素质模块”通过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职业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熟练做事、学会管理、学会发展、自主生存、学会创业(图示4)。

“双线提升”,即根据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目标(图示5),将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分基本素质培养、职业素质培养两条线进行提升。(图示6)一条线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社会基本能力;另一条线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心理、职业技能和核心能力。两条线的划分只是相对的,在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两条线往往合二为一,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学生“在职业技能实训中提升综合素质、在基本素质教育实践中提高专业技能。”

(二)“模块递进,双线提升”素质教育模式的实施

高职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主动适应社会、行业和企业的需求,贴近社会、贴近企业、贴近一线、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发挥第一课堂教学主渠道、第二课堂教育主阵地的作用。以学生基本素质培养为基础、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学生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锻炼和提高为重点,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具备优良的个性心理品质和品格,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

1.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提高对高职素质教育的认识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要放低姿态,明确的说,培养的就是新时代的,新的经济建设中的技术工人、服务人员、生产一线的低层管理者等经济活动中的直接生产者和实施者。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对当代技术工人的要求,比原来技工学校的毕业生水平要高得多,也就是要成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工人。教育过程中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定位,为今后的人生规划定好方向和路线。

2.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结合,系统化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以第一课堂为主渠道,以第二课堂为主阵地,把教育活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根据学生年级特点,分级递进。一年级新生主要开展良好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人文知识和职业意识的培养工作;二年级学生主要开展职业道德、职业规范、专业技能锻炼等方面的培养工作;三年级主要开展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工作。

3.构建活动性课程体系,模块化、分层次地培养学生素质

突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核心地位,围绕社会素质和职业素质培养,建设两大类、八个模块的课程。按照主题鲜明、设计合理、富有特色、形成机制、成效显著的标准,不断提高活动性课程的质量。实施分层教育管理方式,增强教育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发挥高素质学生的示范作用;加强学习能力低、行为表现差、心理素质弱、家庭经济贫困等“弱势”学生群体的帮扶与教育;重视加强新生、实习学生和毕业年级学生的教育培养力度。

第5篇:心理学的基本要素范文

本文从以下三方面来论述小学教师应具备的素质的深刻内涵。

一、小学教师应具备的核心素质的特殊性

从小学教师职业的性质,肩负的教书育人的任务以及具体工作的特点来看,小学教师应具备的核心素质有它的特殊性。

小学教师核心素质首先是师德。师以德为本,师德是提高教师的其他素质的抓手。在加强师德建设中,要把教师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要把教师的弘扬无私奉献精神作为重点,要把爱事业爱学生作为关键。

教师核心素质其次是教育教学基本功。作为一个合格的小学教师,必备十一项教育教学基本功:掌握教材的基本功、语言表达的基本功、板书设计的基本功、运用教法的基本功、组织教学的基本功、培养自学能力的基本功、辅导课外活动的基本功、因材施教的基本功、巩固复习的基本功、心理健康辅导的基本功和测试评定的基本功。

师德与教育教学基本功最能反映教师职业的性质,体现教师工作的任务,突出教师教书育人的特点,因此,它们是教师核心素质的特殊性的最直接、恰当的诠释。它们也是学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时需重点抓、经常抓的两项工作。

二、小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的全面性

要从小培养小学生成为能够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小学教师必须让自己的基本素质具有全面性。

1、政治素质

小学教师只有具有热爱祖国、热爱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等的优良的政治素质,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思想和世界观,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进而使他们在将来走上社会时能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

2、道德素质

一位教育家说得好:“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效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因此,小学教师只有具备作风正派,品格优良,情操高尚等道德素质,才能成为“师表”、“模范”和“榜样”,才能言传身教,培养出优良道德品质的学生。

3、心理素质。

教育下一代是细致、复杂又艰巨的工作,必须有“琢玉成器”的功夫,这就是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昂扬振奋的精神、豁达开朗的心胸、坚忍不拔的意志以及能自我控制、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等。

4、知识素质。

小学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因此,要具备良好的知识素质: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广泛的求知兴趣,积极的学习态度,扎实的基础知识,渊博的文化修养,精湛的专业造诣等。

5、才能素质。

小学教师要善于施教,就应具备多种能力:如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想教育能力,组织管理能力,驾驭教材能力,因材施教能力,教育科研能力,临场应变能力,注意分配能力等。

6、理论素质。

教书育人与教育科研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要做一个教科研型的教师,必须掌握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教育实验等理论知识,并将它们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去。

7、语言素质。

语言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时的必要工具。所以,教师要具备良好的语言素质,使自己的语言富有科学性、说理性与艺术性。

8、身体素质。

健壮的身体是小学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本钱,教师的工作难以计时计量,其工作繁琐而紧张,如果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就无法承担如此沉重的工作。

以上八种小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充分说明教师素质具有全面性这一特征。

三、小学教师应具备创新素质的时代性

面对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趋势和素质教育的新转轨,小学教师应具备的创新素质表现出鲜明的时代性。

叶圣陶先生说得好:“教育之真理无穷,能发明之则常新,不能发明之则常旧。”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富有创新性、开拓性。做一个具有创新素质的教师,就要进行开拓性的思维,勇于思考,敢于探索,善于创新。

小学教师创新素质这一深刻内涵要求教师做以下三种类型的教师。

1、做一个“创造型”的教师

为了适应国际激烈竞争与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为了满足我国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需求,我们必须培养一大批创造性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做一个“创造型”的教师,他们应有强烈的创造欲望,在教学中表现出独创性和灵活性。这就需要我们的小学教师做一个如美国创造教育权威史密斯所说的那样的具备创造能力的人:“能吸收由教育科学所提供的新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地加以运用,并且能及时发现新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2、做一个“科研型”(学者型)的教师

小学教师要具备创新素质,就必须既会教学,又会科研。他们要能吸收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并运用到自己教研课题的研究实践中,边学习,边设计,边研究,边实践,获取能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成果,形成自己独有的教学风格。

3、做一个“全面型”与“特长型”的教师

一个“全面型”的教师就需要具备上文提到的八种基本素质,这样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学生,同样,一个“特长型”的教师才能影响着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

第6篇:心理学的基本要素范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成功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我校成功素质教育理念是我国方兴未艾的素质教育的新突破,是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创造。它强调一个人的成长和成功,既有赖于其自身的专业素质,更有赖于其非专业素质,即高素质的人才,既要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有较过硬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同志曾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此言无疑点明了思想政治素质在素质教育、成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表明,作为培育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质量与实效,关系到我国当代人才培养的质量。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成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育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主渠道,它通过加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信仰,对共产主义基本信念,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心,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充分信任的教育;对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理论和基本经验的教育,培育他们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法制观,培养“四有”新人。在实施成功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至少具有下述作用:

(一)定向作用

定向作用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成功素质的形成、发展和成长过程中,给予方向性的影响,使他们朝着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目标发展,亦即培养我们自己合格的、可靠的接班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成功素质教育中的这种定向作用,完全是由它自身的内涵决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要解决学生的立场、观念、思想、道德、行为、习惯乃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体现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倾向,对他们的心理和行为活动起定向作用。

(二)导向作用

塑造大学生成功素质,关键在于素质形成过程中的主体内化机制,使学生获得的知识和能力经过自身的“消化”,内化在心理层面之中,最终沉淀于他们的身心机体之中,进而形成特定的素质。思想政治理论课虽然只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外化因素,但是它的方向性作用决定了其对学生素质的导向力量。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进行正确导向,是我国社会发展和民族复兴的紧迫需要。由于作为独生子女家庭环境的大学生从小养尊处优,在其成长过程中又受到市场经济大潮的诸多负面影响,相当一部分人思想政治素质缺陷显而易见。突出表现为缺乏科学的远大的理想,缺乏奉献精神、敬业精神、诚信意识、集体主义意识、道德法律意识,缺乏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平衡能力,心理素质脆弱等。这些境况无不令人担忧。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要对他们从道德认知上和道德行为上进行引导。

(三)动力作用

在人的思想政治素质中,科学的远大的理想是核心层次的素质和关键的素质。行为科学理论认为,发自内心的驱动力是一种最强大和最长远的动力形式,而不断提高需要层次,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则是增强这种驱动力的关键。理想一旦形成,就能成为学生的行为动机,成为实践活动的强大推动力。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成功素质教育中的动力作用,就是通过思想道德品质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促使他们把社会发展需要作为其自觉追求的内在需要,并将其作为人生奋斗的精神支柱,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努力把自己塑造成全面发展的人才。

(四)超越作用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其超越的核心就是培养出能在改造现存世界的同时,以独到的实践意识的能力超越现实世界、现实社会的人,赋予人所独有的实践本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品质就是与时俱进,其神圣的职能就是启迪人们不断地开拓创新,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努力奋斗。如果它不带有超越现实的理想目标,那么它就丧失了拓展人的心理空间和引导人的社会进步的功能。因此,激发学生追求理想,引导学生做到内在需要与社会发展需要相统一,发挥超越新功能,正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而且能够做到的事情,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大有作为的地方。

(五)潜能发挥作用

成功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根据时展需要,注重开发大学生潜能特征的教育。人的潜能包括智力和人格两个方面,两者都要通过心理素质这个载体反映出来。那么,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素质,增强非专业素质,促进潜能的激发,使大学生能始终坚持坚定的政治方向,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人格。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大学生潜能中的核心部分就是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素质。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成功素质教育中面临的现状

实事求是地讲,目前各高等院校的政治理论课基本上处于举步维艰的境地,学生不爱上政治课成为普遍现象。依笔者之见,主要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环境的负面效应的影响

这里所说的社会环境的负面效应,一是指全球化特别是文化全球化的负面效应。以美国为首的少数西方大国在全球推行“”和西方社会价值观,对社会主义中国搞意识形态的侵蚀,以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影响和争夺青年一代。二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推向市场,走向市场。在这些负面影响和作用下,出现了“政治理论课无用”的观念。学生认为政治理论课教育并不能传授他们生存的技能和求职的技巧,学的好不好无关紧要。这表明,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与发展不仅取决于家庭和学校环境,更取决于社会大环境,社会的大德育观亟待确立。

(二)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

本来学生对政治理论课的基本理论的学习均须经过大脑的思维,并与原有价值准则进行比较,以及对实践后的结果作出价值判断,才能予以认同。可是,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却把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属于创造性的许多素质或被忽视了,或被扼杀了。这表明,如何让思想政治理论进入学生头脑,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三)教育内容相对陈旧和教育方法相对落后

笔者曾于2005年对我校某专业某年级学生作过一次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思想品德》课感兴趣率最低,认为这两门课太抽象,说教性太强,而且倍觉哲学内容太庞杂;对《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课的兴趣一般。而且感兴趣的原因相当一部分是由于考研的需要和取得学分的需要。但是,调查的另一重结果是,任课老师的知识水平、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兴趣有很大的关系。只要教学水平高,教学方法灵活、得当,理论联系实际,学生就爱听,就感兴趣。这表明,作为实施成功素质教育主阵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要削弱或减少,而是要加强和提高!问题的关键在于,教育内容的改革必须以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出发点,教学方法的改革必须着眼于理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加强针对性、时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是实施成功素质教育的关键

如何扭转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困境,如何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平台,全面实施成功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

(一)深化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同志的直接指导和中共中央、国务院直接领导下,国家教育部于2005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方案》(简称“05方案”),此方案按照“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原则,对原有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进行了优化整合,形成了全新的思想政治课体系。该体系的新颖性表现为: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重点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规律;学习《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以重点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了解和掌握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重点了解和掌握中国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学习《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目标在于进行道德、法制观的教育。这一新型体系高度体现了新世纪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内容以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出发点的思想,从而为我们全面实施成功素质教育开辟了广途。

(二)深化教学方法的改革

成功素质教育理念要求“学生把学习作为一种人力资本的投资,一种塑造自身优秀素质,特别是成功素质的内在需要,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此,在教学指导思想上,成功素质教育理念强调“教师要讲课,而不是要讲书,要求教师对教材进行再消化、再创造。教师的讲义才是真正的教材”;在教学方法上则强调“要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并要落脚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上”。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彻底转变教育思想,紧紧围绕成功素质教育的目标真正使课堂教学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变只重学习结果为注重加强能力培养;变教师主宰课堂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使学生在良性学习环境中能动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生动活泼地发展,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发展学生个性的主渠道。

(三)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

实施“05方案”,深化教学改革,首先要更新观念,要认同成功素质教育理念,把对成功素质教育的认识与理解落实到自己的思想上和行动上。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使自己真正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实施“05方案”,深化教学改革,其次要苦练内功,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教师一定要持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获取新知识,增长自身才干和能力;乐于创新,勇于开拓,在理论上不断地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既要站在历史思想巨人的肩上,又要站在当论学术前沿,更要有异常活跃的理论思维,善于对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进行理论思考。这样才能以坚实丰厚的理论功底和令人叹服的逻辑分析,去说服崇尚真理的大学生,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焕发出强烈的理论魅力,实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郑义主编.21世纪教育视点[J].21世纪教育期刊社出版,2007年上半年各期.

[2].教育必须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6月.

第7篇:心理学的基本要素范文

一、加强心理素质教育迫在眉睫

在心理素质中,一般心理素质包括认知、情感、意志、需要、兴趣,它是建立更高层次素质的基础。实际上,心理素质教育是近年来随着改革与发展而逐步正式纳入教育工作之中的。20世纪70年代,基础教育提出了由注重知识向注重智力的转移,直接涉及智力因素的培养问题;到了80年代,又提出要注重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一些有条件的中小学校开始列入工作日程;到了90年代初,在《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至此,心理素质教育才有“合法席位”,登上了基础教育的大雅之堂。

心理素质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是诸种素质教育的精髓,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能够具有高智能与高品质。所谓高智能主要是指培养学生具有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的基础上而形成的创造力。所谓高品质主要指在情感、意志、个性意识倾向、个性心理品质等方面综合形成的高尚人格。庄佳骝认为,心理素质是素质结构的核心因素,是人的素质的灵魂,是全面发展的心理内在机制和动力。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是贯穿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一根主线。高素质人才是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生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人。

二、德育与心育的基本关系

德育与心育,它们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交融。心育分低层次、一般层次、高层次。低层次心理素质就是生理素质。它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感知器官、运动器官、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在结构上与机能上的一系列特点的综合,是先天的自然素质;一般层次心理素质是在先天自然心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教育作用、环境影响而逐步形成的基本心理素质;高层次心理素质是在自然心理素质和基本心理素质的基础上,经过综合训练、往复内化而形成的高智能与高品质的最佳心理状态。

心育与德育是有其根本差别的两种教育,心育的自然属性与德育的社会属性是它们的本质区别的主要标志。心育不能代替德育,德育也不能代替心育,它们是两种并存的各自独立的教育。事实上,德、智、体、美、劳五育中的德育与心育的关系最密切,难解难分,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在教育内容方面。德育的内容主要是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其中品德教育中的每一种道德品质都包含有三种心理成分,即“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方式”。并且“任何一种品德的形成,都需要上述几种心理成分得到相应的发展,不可偏废”。因此,“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的发展”也是心理学的内容。心育与德育在学生中存在的问题,有明显一致性,存在依赖性强,不爱劳动、自私、不关心别人,意志品质薄弱等问题,其中既有心育问题,也有德育问题。

2. 在教育方法方面。都要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认识规律,要根据中小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水平进行相应的心育与德育。主要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都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因材施教,才会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3. 在教育途径方面。德育是五育和心育的主导、是灵魂;心育是五育的中介,是精髓。都是综合性的教育活动。都要渗透、贯穿于各科教学和学校其他活动之中。

4. 在教育目的方面。都是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优秀的道德品质,从而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心理素质层次越高,与德育交融的密度越大,两者结合越完美,形成的精神境界越高。

综上所述,心育对德育来说,是教育手段的依据,是教育目的的根基;德育对心育来说,是人格的发展,是精神的升华。从心育的目标看,是对学生智力、非智力及社会适应能力等因素的培养,着眼于学生的综合能力;从德育目标的目标看,是要求学生具有符合时代要求的良好道德品质,有为共产主义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着眼于学生的政治信仰。

三、实施途径

1. 开设心理教育课。(若没有现成读本,教师可自编,也可自行订购《初中生心理教育读本》)。以课程为载体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教育知识,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提高心理素质,使学生清楚地知道:一个人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心理是否健康,也使学生更好地成为具有远大理想,高尚品德,积极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强健的体魄及心理健康,有良好适应能力的人才。

2. 心育要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该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3. 上好思想政治课。特别是初一教材,核心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对良好心理品质的基本要求;正确认识自己,培养健康心理、善于调节情绪、磨砺顽强意志、冷静对待挫折,勇于开拓进取;还可利用活动课,班团活动,举办专题讲座等。

4. 开设中小学生心理信箱,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

第8篇:心理学的基本要素范文

心理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之一。人的身心潜能的开发和社会物质、精神文明成果在人的身心结构中的内化,都在其心理素质水平上得到综合反映,人的基本素质的提高与其心理素质的水平相关。

素质教育的提出,使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综合化,把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概括为提高学生素质,更突出了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强化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促其心理机能的提高和心理潜能的发挥是素质教育得以实现的核心和根本,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才能实现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总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心理波动是常有的,这常常会造成不少学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失衡,这样的心理失衡可能使学生以违规行为表现出来,也可能没有明显的外显行为而在内心积累和发展,而导致心理问题、心理疾患乃至精神病的发生,甚至出现轻生现象,对于学生中出现的这类问题,学校与家庭常常从思想道德的角度去进行教育,以制度、法律去管理约束,以舆论和风气去影响与感染。但由心理因素而引发的问题,从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有时反而会引起逆反心理,使教育陷入困境。同时,学习过程可以说无一不包含着学生的心理活动,学生心理机能的提高,以及心理潜能的发挥和自我主体意识的发展,能使学生自觉地学习和运用各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校的教学效益。

其实心理素质教育,就是以提高学生素质为目的,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与健全的人格为其基本内容的教育。它的任务是:通过心理素质教育使学生常见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困扰,在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协调影响和辅导中得以排解与消除,使学生在认知能力、人格特征、情感意志和社会人际适应等方面得到健康发展,帮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人际交往,学会面对困难与挫折去顽强奋斗,学会自我教育与创造,从而提高能力,促进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保证他们能成功地渡过中学时期这一特殊的人生旅程,为他们充满信心富有创造性地去适应未来,使个体的心理倾向与社会的显示要求之间达到完美的统一,打下坚实的基矗学校的心理素质教育在实施中由教育形式的不同可分为不同的教育形式。

如开设专门的心理素质教育课程,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生活环境的现状,对学生进行学习心理和创造心理的指导,促进其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的发展,使学生学会学习;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等,促进其个性心理健康发展。还可以将心理学原理和对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各科教学之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与学的效率,通过掌握运用学习策略和思维策略促进学习进步,使学生产生成功愉悦的体验,善于学习和热爱学习。

心理素质教育要将心理学原理和对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教育融汇入各项课外活动中,培养提高学生的创造性、自主学习能力、适应社会能力、自我发展能力以及健全的人格。这也是对能自感有心理困惑的学生进行的心理指导,通过循循诱导,启发其提高对自己心理的认识,特别是对自我心理的把握和进行积极的主体心理的“自我运动”,努力实现自我排解困惑和解决心理问题。对于有轻微心理问题的学生,无论是学生自感的,还是教师、家长、同学们发现的,学校都应主动诱导其前来咨询,并建立个案资料,密切观察其发展,适时予以指导、帮助及实施进一步的辅导措施,心理咨询的服务方法主要有:晤谈或咨询,在学生课余进行,可采用直接咨询、间接咨询、个别咨询和小组咨询等形式接待学生、学生家长;对那些不愿或不便来晤谈的学生、家长,也可通过电话咨询后又约请晤谈;学校还可开展信函咨询,让学生、家长通过向专设的“心灵信箱”投放“问题”信件,学校视情况采用由板报、心理辅导专刊刊登有关文章或约谈等方式予以解答指导。

实施心理素质教育,一是努力提高教师的心理学水平。心理素质教育需要教师实施,教育者的心理学水平直接影响着受教育者心理的发展。学校应采取送培、开设心理学讲座、购进有关书籍供教师学习、组织讨论研究等多种方式在教师中普及心理学知识,宣传心理素质教育理论,提高教师的心理学及进行心理教育的水平。二是心理素质教育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有条件的学校应争取有关专家学者的指导,可聘请组织高水平的专家顾问队伍,特聘教育心理学、医学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专家参与“技术性”和“实验探索性”高的一些工作,使心理素质教育沿着科学、规范、有效的轨道发展。

教育部要求中、小学语文课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为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教育指明了改革方向和奋斗目标。中、小学语文教育是提高整体文化科学素质的奠基工程,是发展上述整体素质的必要前提和条件。因此,搞好中、小学语文课素质教育,是关系到提高整体民族文化素质和教育素质的世纪大事。中、小学语文课,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即是学好其它各门学科的基础,又是构建整体科学文化的大厦的基础之基础,也是人类社会重要交际工具和思想交流不可缺少的手段。学生在学习与掌握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而且能够凭借这门工具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发掘他们自身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语文课这种特殊性质,决定了它在加强与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方面具有其它学科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由此可见,在各门学科中,中、小学语文课在重视强化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上至关重要。值得肯定的是,中、小学语文课的教育教学,无论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语文的工具性质,加强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方面,或是探索文道统一原则,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等各个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取得了巨大成绩。但是,中、小学语文课素质教育应还要注意两个方面:

第9篇:心理学的基本要素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素质,心理素质结构

一、引 言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界在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的一个本土化概念。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或教育价值观念,其初衷在于纠偏:纠正中小学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之偏,纠大学教育过分专业化之偏。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讨论,教育理论界对素质教育、素质的内涵和特征等问题已达成了一些共识。学者们认识到素质教育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发展的体系,没有也不应该有固定不变的模式。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有效成长的教育。素质的内涵具有时代的特征,不同的时代要求不同的素质。

那么,何谓素质教育呢?文辅相认为,素质教育是利用遗传与环境的积极影响,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认知与意向等因素全面而和谐地发展,促进人类文化向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从而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关于素质这一概念,心理学与教育学有着不同的解释。心理学认为,素质是由遗传或先天因素决定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特点,对一个人的心理发展有重要作用。教育理论界的许多学者认为,素质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扩大。素质既包括先天遗传特征,又包括后天习得的素养。素质着重表示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

至于素质的特征,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1)内潜性。素质是人的潜能,不但遗传素质是与生俱来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也必须内化为人身心组织中的稳定因素才能视为素质的形成。人的素质的外化必须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方能实现。

(2)整体性。素质结构中的各种因素可以处于不同的水平或层次,这些因素统一在一个人身上,存在于一个统一的结构之中,整体的水平取决于因素的水平及要素间结构的整合。人的素质虽然是一个整体,但是构成素质整体的各因素也可以区分为不同层次,并得到测量。

(3)稳定性与发展性。素质一经形成,就具有比较稳定的性质,并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当然这种稳定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人的素质和一定社会的科学技术、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精神文明程度相联系,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不同社会、不同历史时期,对素质的要求不同。另外,个体的素质也是发展的。

(4)社会评价性。人的素质具有优劣好坏之分,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优良素质,这些优良的素质可以得到客观的测量。

此外,也有学者从辩证统一的角度对素质的特点作了划分,如遗传性与习得性的统一,相对稳定性与发展变化性的辩证统一,内在性与现实性的辩证统一,个体性与群体性的辩证统一,等等。

关于素质的结构,学者们有不同的意见,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有:二分法,认为人的素质包括生理(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三层次说,认为人的素质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五成分说,按照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划分,将人的素质相应地划分为品德素质、智能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或者将素质分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

这些分类虽然繁简不同,它们在本质上基本一致。不管怎样分,心理素质都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素质居于社会文化素质和生理素质之间,起中介作用。应该注意到,对素质结构的探讨,不能纯粹从抽象的逻辑出发,应坚持实用性、可行性与逻辑准确性的结合。

对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应与素质和素质教育的研究联系起来。如果不将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放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上,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就没有必要。这种研究实际上反映了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结合,是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中所提出问题的回应。至于大学生的素质,我们认为主要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科学素质和专业素质。

二、心理素质结构建构的理论依据

大脑是学生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后天的环境、学习和训练对脑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教育是以人为对象、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教育对学生发展的影响,需要以学生脑的生长、发育与开发为中介;而且脑的发展也是人的发展的根本目标之一。人脑经过长期进化,其结构极其复杂和精细。遗传因素虽然决定着大脑发育的总方向和主要轮廓框架,但是大脑神经系统的精细结构和功能特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因素。换句话说,人脑之所以发育成为人脑而不是动物的脑,这是遗传决定的;但是,究竟发展成什么样的人脑,是优秀的大脑还是平庸的大脑?这与后天的环境因素、营养条件、教育方式、学习训练乃至社会文化背景都有关系。婴儿出生时,脑内绝大多数神经细胞已基本形成,但还没有发育完善。神经细胞的突起和突触连接以及微小神经环路的建立在后天发育过程中有非常大的变化,甚至在人的一生中都会进行修饰。也就是说,人脑在一生中都有可塑性,脑的微细结构和功能特性都在变化。但是,在出生后至7、8岁这一段时间特别敏感,其可塑性最大。就素质教育而言,丰富的感官刺激,

学校的各类教育和训练、家庭教育、社会文化等的影响,通过儿童生理素质,特别是大脑这一物质基础,发展成为人的各种心理品质。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应重视运用大脑发育的规律,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发展。

人的毕生心理发展的规律,特别是人的心理发展的敏感期(关键期),以及心理品质发展的先后顺序和发展速度是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结构建构的理论基础。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再到衰老直至死亡,其心理品质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7—23岁之间,属于成年初期(或称青年晚期,从18—35岁)。在这一阶段,其思维方式由青少年时期的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发展;特别是在23—40岁之间,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元认知也有进一步的发展。虽然在高中阶段,学生的个性已基本形成,但在大学阶段,学生的个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其自我意识迅速发展,自我同一性得到确立,进而促使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趋于稳定。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奠定了理论基础。

维果斯基关于教学与发展(特别是智力发展)关系的思想,对于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结构的建构具有指导意义。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的最佳效果产生在“最近发展区”,适时辅导学生是教学的不二法门。维果斯基关于教学与智力发展的思想,可以合理地扩展到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各个方面。

心理学研究不同层次或水平的区分对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具有参考价值。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大致可以区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在社会关系的体系中研究人的发展,这些主要是社会心理学的内容,与社会科学交叉。第二个层次,研究个性的结构,如需要与动机、能力与态度的动力过程、行为的结构和动力过程、调节机制等。第三个层次,研究从感知觉到思维情绪等心理过程。第四个层次,研究心理过程的生理机制。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主要与上述第二个层次的研究有关。

三、心理素质的涵义、特征

1.心理素质的涵义

关于心理素质的涵义,不同学者有不同看法,以下是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许燕认为,心理素质是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稳定的心理品质。这一定义基本说明了心理素质的本质,但是没有说明心理素质与人的单个的心理品质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强调心理素质与人的各种实践的关系。刘华山认为,心理素质是个性心理品质在人的生活实际中的综合表现。这一定义抓住了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及特征,但这个定义中所说的生活实际比较笼统,其针对性不够。张大均认为,心理素质以生理素质为基础,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这一定义清楚地说明了心理素质形成及其特性,该定义中强调心理素质与人的社会适应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这种观点固然有其合理性,但是学生心理发展有其年龄阶段特征,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结构的重点应有所不同,社会适应与创造并非对所有年龄的学生都同等重要。

综合上述几种看法,我们认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与大学生的学习、学术研究和生活实践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

2.心理素质的特征

刘华山对心理素质的特征概括得比较全面和准确。经过简化其观点,可以认为心理素质具有如下四方面的特征:

相对稳定性与可发展性。心理素质是个人的心理特质,不是人的个别心理或行为表现,更不是一个人一时一地的心理与行为表现。但是,心理素质又始终处于发展之中,具有自我延伸的功能。

综合性。对心理素质,不应从简单的心理过程或心理特性的角度来加以研究,不能将心理素质简单地看成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及其特性,对心理素质的研究应从个性层面上着手。心理素质是人的个性心理品质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中的综合表现。

可评价性。心理素质对人的活动成效有影响,因而具有社会评价意义;其品质具有优劣高低之分。人的某些个性心理品质,如内向与外向,一般不对人的行为成效产生影响,因此不应将它纳人心理素质之列。

基础性。心理素质不是大学生在特定领域中获得的某一专门知识和技能,应是那些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社会适应性和创造性等活动效果产生重要影响的心理品质的综合。

3.心理素质与几个相关概念的关系

心理素质与能力、人格特质、心理健康及创造力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心理素质与上述几个概念也存在着差别。

简单地说,心理素质是多种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能力和人格特质是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但是心理素质并不是能力和人格特质的简单拼凑,而是那些对大学生的学习、研究和生活实践产生重要影响的个性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

心理健康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个体处于此状态时不仅自我情况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能发挥更大的心理效能。心理健康状态是良好心理素质的表现,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

至于创造力,在直觉的水平上,我们都能理解;但是到目前为止,恐怕还找不到一个学者们公认的创造力定义。心理学家曾提出了多个关于创造力的理论模型,其中,斯腾伯格(Sternbers)提出创造力三维度模型(A three-facet model of creativity),即创造力包括创造力的智能、创造力的智能风格和创造力的人格层面,代表着学者们倾向于将创造力的认知、人格和社会层面统合起来理解创造力的发展趋势。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显示,人的创造力高低受人的智力、知识、思维风格、人格、动机和环境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尽管不同学科的最佳创造力的年龄不完全相同,一般而言,最佳创造力年龄在23—40岁之间。由此可见,大学本科生应该为今后创造性地开展学习、学术研究和工作作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应该承认,创造力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它不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部,甚至可以说它不是大学本科生心理素质结构的最重要成分。也许,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社会适应性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中更重要的成分。

四、大学生心理素质建构的思路

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关系到心理素质测评体系的建立、培养规格和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问题。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社会文化素质的基础与载体;心理素质是外界刺激影响人的行为的中介,又是社会文化素质与生理素质相互影响的中介。鉴于心理素质在个体素质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推行素质教育时,查明心理素质的结构就是一项基础理论工作,它应该成为素质教育特别是心理素质培养的起点。

1.大学生心理素质建构的要求与策略

在确定合格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时应注意:(1)体现心理素质是人的个性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心理素质不是人的心理现象的几个孤立的方面。(2)反映大学生在学习、研究和生活实践中应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3)既考虑到大学生发展与成长的需要,也考虑到国家、社会和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 (4)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于未来需要,强调未来社会对学生的要求。(5)以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年龄阶段特征和“最近发展区”为理论基础,重点研究大学生这一特定年龄阶段的心理素质结构。

研究策略:(1)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原则,以理论研究为指导,以实验研究为手段;坚持实用性、可行性与逻辑准确性的结合。(2)采用研究指标多元化的建模原则,通过专家(理论取向)、用人单位及高校教师(职业取向)、学生(个人取向)等多层面,确立心理素质模型的指标体系。

2.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

有不少学者提出了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可能结构,例如,王极盛认为人的心理素质是多类别、多要素、多品质系统的动态综合体,包括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心理健康和潜能因素。梁宁建认为心理素质包括心理健康水平、人格特征、认知方式、元认知、智力等。这两项研究虽然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有参考价值,但是这两项研究都将心理健康水平与看成是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成分,这显然是将心理素质(内在)与心理素质的表现(外在)混在一起了。下面的几项研究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具有更大的参考价值。

许燕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高师生心理素质结构包括社会适应素质、自我完善素质、职业性格素质、能力素质、人际管理素质和再生素质等六个方面的素质。其中,每个素质又各自包括若干心理品质。这项研究的缺点是抽样的范围较窄,所得结果虽然能反映师范生的心理素质结构,但是未必能够全面说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结构。

张大均等人从理论上建构的中学生心理素质结构包括认知因素、个性因素和适应因素,并通过问卷调查验证他们提出的中学生心理素质结构。这项研究所建构的中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简单明晰,认知因素作为一项重要的心理素质成分如实反映了中学生的学习是他们主要从事的活动。但是,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与中学生有较大差别,而且国家、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更高,所以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结构在整体上是否与中学生相同,需要进一步研究加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