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医理疗的作用范文

中医理疗的作用精选(九篇)

中医理疗的作用

第1篇:中医理疗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医疗保险统计工作;医保管理;作用;优化

前言

在医保领域,关于统计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对保险资金的运行以及支配情况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从而保证医保管理环境更加有效、有序。做好统计工作,对于优化医保管理,提高医保管理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医保部门应高度重视保险统计在管理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并做好统计工作的合理应用,从而全面提高医保管理工作质量。

一、医疗保险统计工作在医保管理的作用分析

1.统计数据公示监督作用

在医保管理领域,针对医保工作所产生的数据,包括医保收支、医疗结算等相关费用进行统计,并将其公示出来,从而保证医疗保险数据更加透明化、公开化,全面提高医保管理监督功能和效果。加强保险数据统计,提高保险管理监督,对于医保行业实现良性竞争高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由此可见,在医保管理领域做好数据统计工作,所呈现的监督作用和效果十分显著。

2.完善指导医保管理工作依据

在进行医保管理过程中,相关单位之间,通常都会签署《管理协议》,从而依照管理协定,对医保工作进行有效管理。而在管理协议实施的过程中,相关单位需要对协议内容进行不断完善与补充,从而保证管理协议功能更加健全。而通过数据统计和分析,能够帮助相关部门获得更加详细的管理信息,从而为健全医保管理体制,完善协议内容提供具体的工作依据。

3.预警医保基金健康运行状态

医保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复杂性较强的管理工作,对保险资金运行环境以及支配条件管理要求比较严格。因此,工作人员需要根据保险资金具体分配情况,包括患病人群信息,如姓名、年龄、患病类型等,通过保险服务对象具体情况深入分析,掌握保险资金支配动向,从而保证医保管理工作更加有效。所以说,在医保管理领域,做好数据统计与管理,对全面提高医保管理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对此,工作人员应加强思想重视。

4.助力医保政策、决策制定

随着医保行业不断发展,相关的政策、体制也需要根据市场环境进行调整和完善。而在进行政策调整的过程中,需要相关人员对医疗保险相关数据加以了解,并以此为依据,完善医保政策。因此,做好医保数据统计与分析,十分重要,能够为制定医保体制,奠定基础依据,从而促进医保行业实现深入发展。由此可见,保险数据统计,对提高医保管理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工作人员在具体工作过程中,应该重视保险统计工作优化和创新,从而为优化医保管理工作环境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二、医保管理中医疗保险统计分析的重点

1.基金收缴情况

在医保管理领域中,工作人员在进行保险统计工作时,应重视保险资金收缴情况,进行有效统计和管理。首先,工作人员需要对参保对象进行有效的调查和统计,掌握参保对象人群类型,包括年龄、社会角色以及经济情况等[2]。之后,工作人员需要对保险资金收缴情况进行统计,包括收缴成功率,以及所占的保险资金比例。通过数据综合分析,判断保险资金现有运行情况是否安全、合理,并根据具体数据,对保险资金运行方案和执行计划进行有效完善与更新,全面提高医保管理效果。

2.医保基金支出情况

在医疗保险统计领域,保险资金支出情况,也是医保管理工作重点内容[3]。首先,针对医保服务对象,在定点医院、药店药物购买情况进行有效分析,掌握医保对象患病情况,通过购买药品情况数据分析,掌握病患在就医方面的经济能力。其次,针对病患群体在门诊、医院的就诊情况进行统计,从而对医保服务人群患病情况以及患病程度进行有效了解。同时,做好医保人群住院信息有效统计。综合上述几个方面的医疗保险数据统计,从而保证医保管理覆盖面更加健全、具体,全面提高医保管理工作质量。

三、医保管理中医疗保险统计工作优化路径

1.加强工作人员素质建设

在医保管理领域中,为全面提高保险统计工作效率,相关单位必须重点加强工作人员自身素质建设。首先,单位需要重视工作人员医保管理理论知识储备建设。引导工作人员积极学习当前国家在医保管理领域提出的具体政策、体制,从而保证自身所掌握的理论基础知识更加全面,为更好的开展医保统计工作奠定理论依据、同时,相关单位应重视医保统计工作流程、思想更新与完善,为工作人员展开高效的统计与管理,提供良好的政策导向。

2.加强医保工作统计调查

随着人们对医疗服务品质的重视,医保行业市场变化十分显著,并呈现出全新的发展面貌,相关单位为保证医保管理工作更加高效,必须重视医保数据统计工作。根据医疗保险具体工作需求,做好医保数据统计调查工作。因此,工作人员需要对全国范围内,医疗保险具体服务情况进行调查,从而掌握当前保险资金分配情况,并根据医疗保险行业发展需求,健全完善性的统计管理体系。并通过数据统计,分析当前医保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管理风险,并合理制定风险防范措施,从而保证医疗保险资金运行环境更加安全、稳定。

3.健全医保统计工作考核体系

为全面提高医保工作质量,提高统计工作效率,相关单位必须重视统计工作考核体系建设。根据当前国家对医保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对岗位职能范围、工作要素、工作人员职业素养等进行有效规定和明确,重视工作人员职业素养考核与培训。并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医疗保险数据统计信息化管理平台,全面优化统计工作环境,提高医疗保险数据统计工作效率。

第2篇:中医理疗的作用范文

        常言道:三分治病七分护理。人都具有感情知觉,语言思想和意识。因此,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掌握不同年龄,不同疾病患者的一般心理活动规律,是心理护理的基本内容,是评价护理人员服务态度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护士素质的基本要求。在多年的骨科护理实践中,我体会到,将心理护理恰当的运用于临床工作,对治疗效果能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医学

        现在体会总结如下:医学

        1 热情而诚恳的语言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根本需要,是进行心理护理的前提

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必须取得病员的信任,特别需要在入院时就取得信任。新来的病员,对病区环境陌生,加之疼痛的折磨,往往心情非常忧虑,痛苦。

所以,我们首先要热情接待病员,详细介绍住院环境,尽快消除了因环境而引起的不适感。再加之准确熟练的操作,病人就会产生安全感,亲切感和信任感,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 耐心中肯的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帮助病人正确认识疾病,是进行心理护理的关键

        病例:患者,女,50岁,诊断为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人腰痛,活动受限。医嘱绝对卧床两月,坚持用药。病人显得焦虑,烦躁不安,经常发脾气,每天急着问为什么不能早点治愈,让他早点下床,这时我们护士耐心向她解释每一问题,用温和的态度安慰病人。在医务人员的热情帮助下,患者以最佳心态治疗两月余,痊愈出院。

        3 细心观察病情,与病人认真交谈,有利于了解掌握病情及心理活动,是心理护理的重要保证

第3篇:中医理疗的作用范文

新疆昌吉州木垒县人民医院病案科,新疆木垒 831900

[摘要] 医疗统计是医院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在医院的经营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医疗统计,可以使医院的管理者得到医院经营中的各种信息资料,可以为医院的管理者进行绩效考核、检查评估以及改进工作方法提供重要的依据,加强医疗统计工作可以有效促进医院的科学化管理。

[

关键词 ] 医疗统计;医院;经营管理

[中图分类号] R19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5(a)-0171-02

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医院的各项制度也日益完善,对于医疗统计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疗卫生统计是卫生服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医院的科学经营和管理服务的。医院只有充分利用好统计服务,才能真正实现管理上的科学化和定量化。通过加强和提高医疗统计的信息质量,可以充分发挥信息统计的作用,为医院管理者的决策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1 医疗统计在医院管理中的意义和作用

病案管理工作和医疗统计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病案记录了大量的医疗业务中科学、可靠的原始资料,因此在医院的管理中需要从病案中获取相关的信息。对医院病案资料进行加工,利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分析,为医院的工作计划和长期规划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除此之外,从病案信息中还可以分析出医院的医疗质量、医生的业务水平、工作效率以及服务态度,同时还可以对医院的经济效益进行有效的监控,对医院各个部分、各个科室的工作进行考核[1]。通过对病案的医疗统计,可以帮助管理者及时地发现医院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改进的办法和措施。医疗统计在医院的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为医院的决策提供依据

医疗统计作为医院信息的最主要来源,是医院的管理者进行工作总结、制定医院政策、对医院工作进行评测的重要依据。在医院的经营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要想了解和掌握医院在运行中的各个方面真实情况,就需要充分地利用好医疗统计信息所提供的资料,然后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例如,提供分析本医院和其它医院在部门设置以及人员结构方面的信息,就能够及时地发现本医院和其它医院之间的区别和差距,便于医院进行改进[2]。对于医院的运行来说,由于其医疗服务水平和医院的整体水平与功能具有密切的关系,如果要想合理地处理它们的相互关系,就必须建立一套和医院服务、管理以及经济效益相配合的统计体系,这就离不开医疗统计的作用。只有建立医院的医疗统计信息体系,才能使医院的管理者对医院的经营状态有着清晰的了解,最终达到医疗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最终促进医院的发展。

1.2 为医院的各个科室提供反馈

医院的各个科室是医院的主要组成单元,对于临床科室的管理同时也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核心。在我国的医疗统计实践中其指标大都和临床科室具有密切的关系,对案例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可以进一步地对医院各个科室的入院人数、病床使用率、平均住院日等信息进行科学的反馈。通过对出院患者的患病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治疗中出现的问题,并且进行必要的改进和控制,进而提高医院的治愈率[3]。这不仅减少了患者的痛苦,而且缩短了医院的整体住院时间,同时也有利于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通过及时分析病案信息,还可以有效地预防医院发生感染事件,通过对每个科室进行数据监控,一旦发现如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等情况出现变化,应当立刻通知医院的感染科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医院出现大规模感染的情况。对于药品比率出现超标的咳嗽,要及时地提醒科室的负责人进行控制。

1.3为医院的考核工作提供真实的依据

做好医院的医疗统计工作,能够为医院的成本核算提供依据。通过对医院的科室成本、单病种成本、诊次等数据进行核算,可以真实地反映出医院的各项成本,为医院降低内部的医疗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供重要的依据。同时,还可以为医院工作人员的考核工作和绩效提供依据[4]。对于医务人员来说,可以把其绩效工资、考评、考核以及晋升等,和病案统计信息中的各项指标联系起来,从而将医务人员的服务工作进行量化,从而为医院医务工作人员的技能考核和绩效分配提供一个重要的参考。

2 提高医疗统计工作水平的措施和方法

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进步,使社会和人民对于医疗统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工作人员来说,要严格遵守各项统计制度,保证医疗统计的质量。在进行一般的统计工作基础上还应当对各项数据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对比,以便为医院的服务部门提供准确的医疗数据,方便资源的调配,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为了有效地提高医院的医疗统计工作,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

2.1加强医疗统计工作人员的思想工作

医疗统计工作作为我国卫生统计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医院管理者进行科学管理工作的主要帮手。医院的医疗统计工作者要充分了解其工作的重要意义,要按照我国统计法的要求,认真执行医院的管理制度,及时仔细地按照医院的规定填写各种报表。在工作的过程中要怀着高度的责任感,使数据尽量地反映出医院医疗工作的实际情况,为医院的管理部门准确、全面地了解医院运行的情况,分析发现其中的问题提供科学的依据[5]。从医院的管理者开始到具体的工作人员都要给予医疗统计工作以充分的重视,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并且以此为标准进行改进和组织工作,进而提高医院的各项服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医疗统计人员也要按照法律法规以及医院制度的要求,紧紧跟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地提高个人的业务素质和水平。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提高医疗统计方面的知识,不断地做好医院医疗统计中的数字积累和分析工作。通过提高自己的医疗统计工作水平,为管理人员和其它医疗服务部门提供准确的数据,配合医院工作的正常进行。

2.2 加强对医疗统计数据的监控

通过完善医院的统计网络建设,不断地提高对医疗信息的统计工作。要提高对医疗信息的科学收集方法,保证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和真实性。同时,还要注意健全医院的医疗统计制度建设,通过定期对各个科室的统计人员进行统计基础知识的培训工作,提高医院各个科室的统计力量。要逐渐地使医院的统计信息规范化、制度化,医院的医疗统计工作要逐渐完善统计制度[6]。医院在加强年报、季报、月报和日报的基础上,应不断完善医疗统计资料的内容。要及时地汇总各个方面的信息,并且给出一定的分析意见。按照各个科室实际完成指标的情况,检测数据的变动情况,并且找到其中引起数据波动的相关原因。使医院的管理者能够对症下药,及时地改进医院服务工作中的缺陷和不足,通过提高医院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地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

为了切实提高医院的医疗统计工作,还应当发挥信息技术的力量。紧紧地结合时展的需要,将医疗服务统计信息逐步电子化,不仅能够快速地达到医疗信息共享的目的,同时也可以提高医院的管理效率,为患者的医疗服务带来极大的方便。为了保证医疗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还应当在统计工作中加强对数据的监督工作,使医疗统计能够真正地发挥作用。

3 结语

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的管理方式也将逐渐科学化、精细化。为了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应当发挥医疗统计的作用,将医院各项工作提高数据分析的形式进行量化。同时,医疗统计信息也为医院的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有利于医院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也有利于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

[

参考文献]

[1] 何淑敏.卫生统计与医院管理探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21(4):382-383.

[2] 何金颖.病案统计在医院管理中的价值与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6):144-146.

[3] 刘俊纯.强化医疗统计促进医院管理[J].中国医院统计,2010,17(2):167-168.

[4] 汪为希.医疗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医疗装备,2012,25(10):40-41.

[5] 孙明,平杰,许剑峰.医院统计工作的思考[J].中国病案,2012,13(3):53-54,50.

第4篇:中医理疗的作用范文

1 医疗行为管理系统建设背景及现状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医疗行为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2009年国家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中明确提出要发挥政府的监管职责。建立科学、规范的医疗行为监管体系不仅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医疗机构实现“以患者为中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我院根据卫生部的政策要求,制定和落实了相关的相关的规章制度,医护人员对于医疗质量控制、医疗安全防范的意识进一步提高,医疗行为管理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由于缺少必要的技术手段,医疗行为的管理主要还依赖于专项检查和事后追查,缺乏系统化、常态化监管机制。如何才能实现对医疗行为过程进行实时、动态的监控,同时能够予以辅助决策的支持,成为大家共同探索的目标。

2 医疗行为管理系统建设的实现

为有效改进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升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我院近年来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推进基于临床信息系统服务平台的医疗行为管理系统建设,在实现电子病历、电子医嘱的基础上,建立功能完善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系统。包括医疗质量监管和医疗安全监管,实现病历质量控制、合理用药监测和临床路径管理等功能模块。各模块可无缝嵌入门诊、住院医生工作站中,实现对医生开医嘱、写病历的每个过程进行动态监控、在线预警并给与辅助决策,从而对减少医疗偏差,提高医疗质量起到了十分有效的作用。也可独立运行,应用服务器数据采集组件服务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对医嘱、病历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并自动生成监控统计表,将未出现偏差和已出现偏差的监控信息反馈给医生、科室和质管部门,协助他们有针对性地纠正偏差。

2.1 合理用药监测系统 它是一个规范化、自动化的药品管理系统,是根据临床合理用药规范和要求,采用计算机技术将医学、药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进行信息化、标准化处理后,应用于医嘱审查和药品信息查询中,从而预防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实现合理用药的应用软件。我院在实施该系统时,通过嵌入式集成技术,将其作为临床信息系统的一部分无缝嵌套在医生工作站中,整合业务流程,医生在开具医嘱或处方时,系统自动根据药物配置策略做出相应的智能提示,包括药物配伍禁忌提示、孕妇提示、肝肾功能损害提示、大剂量提示等信息,指导医生对不合理用药医嘱进行及时修改,特别是有配伍禁忌的药物,如:葡萄糖酸钙注射液和硫酸镁注射液。同时,系统将监测结果分别以黑色、红色、橙色和黄色警示灯显示在医嘱界面中,警示每条药品医嘱禁用、慎用、注意和可用的情况,使医生更好的考虑用药方案,规避用药风险,提高医疗质量。

2.2 三级抗生素管理系统 为了使抗生素、毒药、麻药等医院重点管理药品,更好地发挥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避免滥用,达到使用安全、有效、经济的目的,规范医疗用药,系统根据《抗生素使用制度》、《抗菌素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第一类、第二类精神药品及麻醉药品使用规定》等医疗有关规定,对药品属性类别进行分类定义,并可根据医生的职称设置其抗菌药物使用的权限。如:住院医师只能开具一类抗菌药物,主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有权限开具二类抗菌药物,主任医师能开具三类抗菌药物。这样,医生进入门诊或住院医生工作站开具处方或医嘱时,系统会自动提醒医生是否按权限用药,并阻止或提示医生开超出权限的药品。

2.3 临床路径管理系统 是基于临床信息系统的基础上,以对临床路径实行信息化、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为目标,将入径评估、临床路径执行、路径终止、变异分析、路径执行监控、查询统计等功能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自动采集可靠、全面、实时的数据,借助数据挖掘技术及时有效地帮助医护人员做出决策和修改策略。

2.3.1入径评估:系统根据患者的诊断和手术方式,提示医护人员该患者可以选择相应临床路径,并在进入临床路径时入径标准评估,一旦符合入径标准则将患者引入临床路径管理。

2.3.2临床路径执行:临床路经执行系统建设的重点在于医嘱执行,通过与医生站的医嘱功能模块相结合,医生只须按照路径的时间调用路径医嘱模板, 调用时对非关键性医嘱可进行删减和增补,但关键性医嘱则必须记录不选的原因。

2.3.3路径终止: 当患者病情好转或因病情发生变化不适宜现有的临床路径,选择退出该临床路径时,系统可给予出径标准评估,一旦符合便可退出路径。

2.3.4变异信息管理: 系统以临床路径项目为单位记录变异信息,建立每个项目每次执行的变异情况。同时系统还提供临床路径的变异信息收集分类、统计分析、报表生成,为医院临床路径专家组提供对临床路径实施结果进行追踪与评价的支持。

2.3.5路径执行监控: 在诊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预先设置不规范处理方案或超越规范处理时限等情况的报警点,当出现符合报警设置条件时,系统给予提醒。

2.4 病历质控管理系统 可根据所设置的质控管理和审查管理功能,对病历资料进行动态质控监测,实时给予提示,并可发出审批意见,以实现医疗和病历质量院级、科室、医生三级实时监控管理。同时提供各种监控统计、监控状态及监控体系的查询,可对病历质量进行评估,满足医院病历质量管理的要求。具体功能实现:

2.4.1运行时病历实时监控: 系统具有实时的病历质量控制功能,能实现医院相关管理部门对运行中病历实时监控、在线预警、智能判别和信息反馈多种实时控制办法。

时限监控:可查看患者当前有哪些需要书写的病历项,需要在什么时间内完成,哪些已经按时完成,哪些已超时完成,哪些还未完成。不同的病历类别要有不同的书写 时限,提供了病历超时未写提醒功能。

智能检查:病历书写过程中进行智能检查,一旦发现明显错误就会醒目提示,指出出错位置。以减少病历前后内容不符或医生盲目复制病历造成的“低级错误”。

遗漏项检查:可查看当前患者有哪些需要书写的病历项已经完成,哪些未完成,完成的内容有无缺项漏项,内容描述是否有缺陷或错误;保存时通过遗漏项检查技术醒目提示必填项目,使医生完成所有必填项目的书写。

此外,根据《广东省病历规范》的病历质控评分标准,系统可对病历进行预评分,质控人员发现问题后可直接发送消息提醒书写病历的医生,质控人员可将需修改部分通过不同颜色的显示,提醒医生。

2.4.2终末病历质控: 根据《广东省病历规范》的评分要求,根据每个患者的状态(手术、死亡等)自动对某些缺项、漏项进行单项评分和单项否定和总评分;对缺陷病历,可以通过消息提示医生进行纠正;

2.4.3病历评审: 对住院患者病历填写情况进行评审,系统自动判断病历违反哪些评审规则,并根据可自定义评分标准和评分规则进行自动打分和评级。病历质控员可按照病历书写规范要求向医生站发送病案质量控制信息。

2.4.4查询统计: 医护人员可以浏览患者已经完成的病历项具体内容,可以根据书写的质量进行评分,并可以设置消息提示对医生进行修改提醒。 时限监控统计:统计一段时间内医生书写病历项的按时和超时次数。 内容监控统计:统计一段时间内医生书写病历项的完成数量及欠缺数量。 书写质量统计:统计一段时间内医生书写病历项的错误次数。

3 医疗行为管理系统建设的成效

3.1 保障医疗安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实施有效指导医生用药,避免了药物配伍禁忌使用的发生,防范医疗差错的发生,对抗生素进行严格监管,合理控制医疗费用,保障人民群众人人享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3.2 规范诊疗行为,提高资源利用 临床路径管理系统,可以保证治疗项目精细化、标准化、程序化,减少治疗过程的随意化;提高医院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加强临床治疗的风险控制;缩短住院周期,减低费用;还可以为年轻医护人员提供教育学习机会。

3.3 防范于未然,提高医疗质量 预防胜于治疗,系统通过完善的预警功能,在对患者的诊断、治疗、检查和病程记录过程中实时给予辅助性提示,有效监督医护人员在繁忙的日常工作中能够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分析和处理患者的病情,控制医疗差错,同时保证医护人员按时、保质的完成医疗文书的书写。

3.4 有效提升医院管理水平 医疗行为管理系统建设给院领导及相关职能科室创造了一个实时监控管理平台,及时了解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情况,方便各类报表的统计和分析并给予决策辅助。

4 讨论

医疗行为管理系统的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它改变了传统的事后管理模式,实现实时、智能、全过程及回顾性的临床管理,加强过程控制和事前管理,规范医疗行为,构建了完善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有效帮助各级人员及时了解医疗质量现状和问题所在,从而及时做出相应的管理决策及措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医院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第5篇:中医理疗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 医疗纠纷 风险管理

现阶段越来越多的患者对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医院里面对管理制度也是不断进行完善,对于医护人员来说有很多的压力跟挑战要去面对。对医院的管理者而言,必须要为护理人员创造适合发展的良好工作环境,让所有的医护人员都可以发挥自己的才智以及潜力,从而来调动她们工作的积极性及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效率和护理质量。人性化管理指的是所有的管理活动都应该以人为核心,现代管理的理念就是以人为本,人性化护理它具有创造性,它的护理模式是个性化的、整体的并且有效的,现在很多病人都已经接受,医院的护理管理在管理中必须注重人的因素。

1.有关人性化护理的概述

人性化护理对护理人员的要求就是更新自己已有的观念,传统的护理模式是以疾病为中心,疾病才是最先要解决的,但是现在应该更多的关心患者,要把患者放在中心的位置来考虑,这是必须要做的改变[1]。要坚持患者至上的理念,把患者的利益跟需求放在首要地位。护理人员不仅要关心患者的疾病,还要关心他们的心理有何种感受。以人性化的护理方式对患者予以关爱,要按照人性化的标准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以此来满足患者的需要。对人类而言生理需求是最基本的,患者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减轻或者解除自己生理上的痛苦。人在患病后,不能很好的照顾自己,还会受到疼痛的困扰。所以护理人员就必须用自己的知识跟技术帮助患者解除痛苦。同时人性化护理它是人性化管理的一个方面,对人性化管理而言,它的核心就是是以人为本,把人的价值看得非常重要,时刻关注人的需要,使得人能够全面的发展。在人性化的护理过程中必须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相关管理理念[2]。人性化护理就是为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潜能,最终能够促进人的发展。所以护理人员必须懂得激励理论,使用不同的激励理论来进行指导,以期发挥它的作用。要注重情感激励,要懂得关心别人,懂得情感的号召力,增加人情味。

2.人性化护理的作用

医疗纠纷在医患之间是会经常发生的,这也是所有的人都希望能够避免的,只有这样才能够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这其中的原因是很多的,可能是患者对治疗的过程不满意,也有可能是治疗的效果没有达到患者的预期,但同时也有可能是护理过程中的疏忽[3]。对效果和过程我们能做的改变也许是很有限的,但是在护理方面是可以做得更好一点,更细致一点的,可以对患者采用人性化的护理方式,这样对减少医疗纠纷是非常有效的。

2.1人性化护理可以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

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缺乏沟通是很容易造成医疗纠纷的,一旦缺乏沟通就会缺乏信任跟理解。在对患者的个性化护理中,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实施常规治疗的沟通,除此之外,还要进行情感方面的沟通,多多关心患者们的真实感受,给他们更多的关心跟爱[4]。感情的沟通是可以增加彼此之间的信任的,这对改善医患关系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它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患者与医护人员。如果医护人员对患者实施人性化的护理,很容易就会得到患者的理解尊重,这样就大大降低了医疗纠纷发生的几率。

2.2人性化护理可以使患者恢复得更快

对护理人员而言,要想很好的对患者进行护理就必须懂得很全面的护理知识。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很大程度上是根据恢复的时间以及效果来定论的,如果恢复的时间长,患者可能就会对治疗产生不满意的情绪,只有恢复的时间较短,在患者预期的时间之内,他们才可能勉强满意。如果患者对结果不满意就很有可能引起医患就纠纷。如果对患者采用人性化的护理方式,因为人性化的护理是非常全面的,它从各个方面都有要求,这种护理模式使患者恢复得更快,进而让患者会治疗的满意度大大提高了,这也能很好的降低医患纠纷[5]。

2.3人性化护理可以提高手术效果

患者手术的人性化护理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术前积极同患者进行沟通,让患者的心情放松,提高对医生信任。医院往往给患者以无法诉说的恐惧,对于手术患者而言更为紧张。因此护理人员在手术前要主动同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向他们细心地讲解手术注意事项、医师经验资质、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潜在的不良反应,从而提高患者对于手术的了解,也改善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最终降低术前的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第二是术中要配合医生的工作。护理人员在手术过程中要保护患者的隐私,让患者减少对手术的顾虑,从而增进人性化的操作。护理人员要控制手术室的温度,让患者可以适应,对手术中要用到的那些手术器械,在消毒之后要将温度控制在合适的范围,防治器械过凉或者过热,而给患者带来不良刺激。护理人员应当询问患者感觉,在患者提出相应要求后要给与积极的回复。医师进行手术的过程汇总,护理人员要辅助医生顺利手术,尽量降低手术时间以及器械在患者机体内部的停留时间,让使患者在心理上信任医护人员。护理人员同时要认真负责观察清点所用的手术器械,避免手术过程当中,手术器械遗留在患者的体内,而引起不必要医疗纠纷。第三是手术之后,护理人员应当询问患者身体感觉,同时将围手术期注意的事项告知,将患者送回病房,同患者的家属进行交流,并提醒患者家属的注意事项,并且定期查房,加强对患者的关心以及对家属的疑问解答,从而加强护患沟通并减少医患纠纷。

2.4人性化护理可以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

患者从进入医院陌生环境后,再加上患病后的心理以及精神方面会呈现出极为紧张以及不安惊恐的情绪,严重患者还会出现失眠多梦以及食欲下降等症状。因此护理人员要做好心理护理干预,让患者感觉像在家一样,一切以患者做中心,来向患者宣传相关的健康知识。例如一些患者属于疾病晚期,这时医护人员除需要对患者加以救治外,还应当安抚患者家属,因为患者家属心情容易影响到患者。大部分的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希望得到医护人员及时的帮助,同时有些患者对疾病不够了解,护理人员可以考虑为患者制定一份特制手册,在手册上有说明医生联系方式、疾病的注意事项以及基础健康知识,从不同的角度来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最终实现促进护患关系以避免医疗纠纷风险的目的。

3.讨论

越来越多的患者对医院的服务质量要求是越来越高,稍有不满意的地方就可能引起医患纠纷,这在医患之间是会经常发生的,也是所有的人都希望能够避免的。有很多的医患纠纷完全是可以去避免的,就比如由于护理不规范而造成的,所以就可以通过更全面的护理模式来避免这种纠纷人性化护理在医疗纠纷风险管理工作中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值得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江世芳、曹秀.对医院管理和医疗纠纷事故发生的相关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1,06(31):192-193.

[2]孙明艳、陈仪.人性化护理在治疗中的运用研究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12(11):2783-2784.

[3]刘雪琴、卢月琴.浅谈人性化护理对解决医疗纠纷的作用[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9):3388-3389.

第6篇:中医理疗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财务管理;医疗体制;改革;探讨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体制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各项规章制度的逐渐完善,不管是医院自身还是患者对于医院各项管理工作的要求也水涨船高。为了实现医院更快更好的发展,加强医院管理工作的改革势在必行。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作为医院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早先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着医院的健康发展。同时,财务管理工作作为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改革影响着整个医院的未来。因此,财务管理工作的改革必须引起管理者足够的重视。

一、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工作内容较为复杂,从每日医药和手术的收入到医疗用具和使用药品的支出,从医院各项物资的采购、入库到各项物资的成本核算等方方面面都是财务管理工作的范畴。财务管理工作主要是通过对收入支出等一系列的管理节约医院的成本,从而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行,原来的管理制度、管理人员等已经不适用于如今医院的发展,从而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第一,医院对于政府拨放的专项资金使用的监督工作不到位。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新医改的推行,并为医院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支持,用于医院体制改革人员的调配、医疗器械的更新与维修等工作。但是,有的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疏漏,使得这些专项资金的使用缺乏完善的监督体制,从而出现了专项资金被以各种名义挪用、滥用,没有发挥出专项资金的作用,直接影响到整个医院改革的进行。

第二,医院建设的收支控制监督不到位。医改的推行,医院势必会建一些新的项目。有的医院决策者,对于一些大型的投资项目,没有进行严格的预算,也没有听取相关专家的意见,武断的对项目进行投资。这使得医院的收支严重失衡,甚至会给医院的财政带来风险。监督制度的缺乏,成本预算不到位都说明了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纰漏。这类问题的存在阻碍着整个医院的发展。

第三,财务管理人员对于工作内容不够熟悉。新医改的推行,早先的财务管理工作内容、工作条例,有的已经不适用于现今医院的发展。或许是由于新医改推行过快,有的财务管理人员对于工作的规章制度以及自己所负责的工作内容不够熟悉,这就导致了财务管理工作无法顺利进行,从而影响到了整个医院体制改革的进程。

二、财务管理在医疗体制改革中的作用

虽然,现如今财务管理工作存在有一定的问题,但是财务管理工作对于医疗体制改革的意义仍是不可忽视的,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第一,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对新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行有积极作用。在新医疗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医院自身加强对财务工作的管理,有利于医改的顺利进行。加强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就意味着政府发放的专项资金能专款专用,真正的杜绝资金挪用、滥用现象的产生。同时,完善医院内部的财政管理制度,将以往存在的不规范的财务操作彻底清除,严格执行新的制度,这些都可以保障新医改的顺利推行。

第二,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助于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在新医疗体制改革中,医院不仅需要完成经营方式、经营理念的转变。同时,要保障医院各科室的正常运转,确保患者的需求能及时得到满足。为了提高医院的综合竞争力,提高医院整体的经济效益,这就要求医院在改革过程中不断对成本进行优化,加强财务的管理工作,尤其是成本的核算工作。只有各部门、科室加强自身的成本核算、成本控制,不论是采购药品、医疗器材等,还是对各项医疗服务收费,不论是医院科研项目经费的审批还是各个部门科室奖金的发放,都要经过财务人员严格的核算、控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指标,对成本进行控制,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金浪费的问题,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第三,财务管理工作促进医院自身体制的改革。医院体制改革将医院改变为股份制经营,医院在日后的经营中需要向社会吸收资金,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还需要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这样的医院体制改革能够提高整个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以及内部管理水平。医院为了能够顺利进行体制改革必须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加强内部管理,尤其是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等是医院与外界企业等单位进行合作的基础,财务管理工作对投资者的收益有直接影响。因此,做好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有助于医院体制的改革。

总之,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对医疗体制的改革有重要意义。在以后的工作中,财务管理工作势必会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更新管理理念,制定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工作的开展对医改的进行有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宛玲.新医疗体制下医院财务管理的改革与创新.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6)

第7篇:中医理疗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  科主任  备忘录  医疗管理  医疗质量

        目前,中小型医院中,中干多为业务骨干,虽然他们在技术上经过了很多的培训,也有很多的临床实践的经验,但是他们基本没有受到医疗管理相关内容的专业培训,医疗质量管理往往缺乏规范的方法和一些核心理念。

专科医院科主任质量管理现状调查报告显示,应重视科主任管理知识的培训,采用多种方式提升管理的积极性,并制定统一的考核标准以提升科主任管理科室的能力[1]。所以为提高科室质量管理,通过这一年多对部分科室施行科主任备忘录计划,取得了很不错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医院以南区10个科室为试验组,施行科主任备忘录,以北区32个科室为对照组,并以2010年实施后与2009年未实施对比分析:医患纠纷,,科研项目等指标。

        1.2 科主任备忘录的内容

        1.2.1 年度工作要点  其中包括了医疗指标与任务,医疗质量管理,服务管理,医疗管理,投诉管理,科教研,医务人员职业生涯,医德效能建设等等。

        1.2.2 月质量与指标分析  每月对医疗质量的管理,指标分析,通过绩效评估,明确科室病床利用率,控制药物比例,严格按照三基三严,以及医院的核心制度来执行,对病例质量评估,对现状进行分析,并作出整改。

        1.2.3 半年责任追究小结  近年来由于诸多因素出现了医患关系紧张。笔者系统剖析引起医疗纠纷的常见原因,提出加强医疗管理、强化服务意识、提高医疗质量、树立法制观念意识、提高医患沟通的能力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防范医疗纠纷的根本[2]。控制医疗纠纷的数量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在半年责任追究小结中记录半年的医疗事故,追究责任人,进行总结,吸取经验教训,并提出整改方案。

        1.2.4 年医生职业生涯培训评价  评估医生这一年的职业培训,包括思想法律培训,进修学习计划,学术论文情况等。

        1.2.5 年带教情况分析  评估科室在带教期间的绩效,配合医院教育计划,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总结教育过程的经验教训,积累教育经验。

  1.2.6 年科研及新技术新项目小结  通过全年的技术项目小结,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科研能力和科研质量。

        1.2.7 全年工作人员评价  通过评价情况使科室人员明白自己工

[1] [2] 

作中的不足,并得到改进,同时也宣扬比较好的作风,树立科室品牌。

        .. 全年工作总结  通过全年的工作总结,列出存在的问题,作出整改方案,并作出明年的计划,通过一年一年的不断改进,使科室的各个方面都有质的飞跃。

          结果

        实施组和对照组两组工作人员工作性质都相同,实验组医患纠纷为起,篇,占全院的.%,与年的.%相比增长一倍;科研立项项,有了零的突破;晋升高级职称人,中级人。医疗投诉相对比明显下降。

          讨论

        ()施行科主任备忘录,可有效提高科室整体医疗质量。

        ()施行科主任备忘录计划,可减少医疗纠纷。

        ()施行科主任备忘录计划,可提高科主任管理能力,带领整个科室不断的发展。

        ()施行科主任备忘录,可提高科研、教学能力。

        () 施行科主任备忘录,可提高医务人员职业生涯管理意识,促进人才队伍建设。

        ()施行科主任备忘录,便于科室资料系统整理、总结、保存,为科室建设、达标晋级提供第一手资料。

        总之,施行科主任备忘录计划,有助于中小型医院的中层干部的管理能力提升,有助于科室发展和医院管理,是科室建设的有力武器,长期坚持科主任备忘录计划,可实现科室及医院整体医疗质量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鞠丹丹,姜桦.专科医院科主任质量管理现状调查[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第8篇:中医理疗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医疗过错;司法鉴定;鉴定程序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5-0030-02

2009年6月21日,一名患者在南平市第一医院手术后突发变症,经抢救无效死亡,由此引发了一场极其严重的医疗纠纷事件,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从赤手空拳发展到械斗。南平此次医疗纠纷震惊全国,而医疗事故鉴定与医院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以及医疗事故鉴定申请鉴定时效性,导致患方对医疗事故鉴定的排斥,造成医疗纠纷不能及时得到处理,医患矛盾进一步升级。

随着2010年7月1日《侵权责任法》的正式实施,日后司法鉴定人将面对越来越多的涉及医疗纠纷的司法鉴定。医疗纠纷司法鉴定能够为缓解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及医疗纠纷人身损害赔偿提供新的突破口,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维护公民生命健康权,提高司法鉴定质量,均有其重大意义。本文通过总结一年多来涉及医疗纠纷的司法鉴定案例,结合医疗事故相关管理办法,以及社会及政府部门为更好的处理医疗纠纷所采取的措施,讨论医疗纠纷司法鉴定在处理医患关系中的作用,从而使医疗纠纷司法鉴定体制逐步完善和发展,为我国法制化进程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1 案例资料

1.1 一般资料:10例医疗过错司法鉴定案例中,4例由法院委托(占总案件量40%),3例由法律机构委托(占总案件量30%),2例个人委托(占总案件量20%),1例医院委托(占总案件量10%)。10例案例中被鉴定人6例为男性,4例为女性,其中3例女性案例为分娩引发的医疗纠纷。10例中5例死亡,4例致严重后果;死亡案例中有2例进行尸体解剖,1例通过医疗事故鉴定。

1.2 典型案例:案例1 男,13岁,以“咳嗽、发热1天”为主诉于2009年8月6日16:00入住XX医院儿科,入院后予头孢曲松抗感染,氨溴索化化痰止咳,补充维生素B6等治疗,当晚20:40患儿出现烦躁症状,医嘱鼻导管给氧、退热等处理,但其家属拒绝给氧。当晚21:55患儿烦躁不安,医院予苯巴比妥镇静镇静治疗,患儿仍烦躁,至8月7日凌晨4:00患儿仍较烦躁不安,乱喊乱叫,予地西泮肌注镇静仍无好转,直到8月7日08:45出院,患儿仍狂躁不安。2009年8月7日11:00再次送回该医院儿科,经抢救无效死亡。尸体解剖病理诊断为双侧肺脏出血性小叶性肺炎,伴肺水肿;脱屑性支气管炎。

案例2 女,23岁,于2007年1月13日因停经35+2周,发现双胎7个月,阴道流水4小时入院,1月16日02:00开始不规则腹痛,05:00临产,于09:00查宫口开2cm,患者及其家属要求行剖宫产术,剖宫产后出现产后大出血,予各项对症治疗仍无法控制,3P试验阳性,继发DIC,行全子宫切除术,子宫病理检验见胎盘组织。

2 讨论

2.1 医疗纠纷不等同于医疗事故

2.1.1 性质区别: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二条规定:“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同时根据该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依照本条例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的规定,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作出行政处理。”由此可见,医疗事故主要属于卫生行政部门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行政管理范畴(管理的内容包括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做出行政处理及对医患双方关于赔偿的调解)。

而医疗纠纷通常由患者(被侵权人)或其亲属针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医疗行为过程中存在的过错,提起人身损害赔偿的一类案子,根据《侵权责任法》规定,其属于民事侵权诉讼范畴。

2.1.2 委托鉴定的鉴定机构及鉴定的着重点不同: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其构成医疗事故必须符合《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规定等级,医院才承担赔偿责任。

而医疗纠纷司法鉴定,是指在医疗活动中,一方因故意或者过失医疗行为,对患者造成医疗损害的事实,其只要认定确有医疗过失行为,即可获得赔偿,目前医疗纠纷司法鉴定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医疗行为过程中是否存在过错,过错与患者的人身损害后果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及过错参与度多少上。

2.1.3 鉴定方式不同:医疗事故鉴定以专家鉴定组成员的过半数通过作为结论。

医疗纠纷司法鉴定则根据《司法鉴定程序通则》规定由两名或多名司法鉴定人,对鉴定意见有不同意见的,需在结论中注明。

2.1.4 鉴定结论产生的法律效力不同:医疗事故鉴定结论作为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作出行政处理以及进行医疗事故赔偿调解的依据。

医疗纠纷司法鉴定结论作为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七大证据之一,是法院审判或调解案件的依据,鉴定结论应当具备合法性、正当性及客观性,即鉴定人只能对事实问题发表意见,而不能对法律问题发表意见。

2.1.5 基本程序不同: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鉴定程序为卫生行政部门接到医疗机构关于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报告或者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要求处理医疗事故争议的申请后,对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应当交由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医疗事故争议,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由双方当事人共同委托负责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组织鉴定。

依照《司法鉴定程序通则》,具有相关司法鉴定资质的司法鉴定机构受理符合鉴定条件的医疗纠纷司法鉴定,受理后应以书面形式出具受理函,并要求委托方补充相关鉴定材料,并与委托方商议是否举办听证会。通常由法院委托的医疗纠纷鉴定,基于鉴定需要,或原告、被告、法院三方中有一方或多方主动提出要求举行听证会的情况下,可与委托方协议后举行由原被告双方、法院、司法鉴定人参加的听证会。听证会上司法鉴定人听取原被告双方关于该案的意见,在充分结合案件材料及查阅相关权威书籍的情况下,作出客观、公正、公平的鉴定结论。

2.2 医疗纠纷调解现状:目前全国涉及医疗纠纷的案件日趋增多,对此各省政府制定出各类解决措施,特别是在6.21南平医疗纠纷案发生后,福建省政府逐步建立地区医疗纠纷调解办公室,同时大力推行医疗事故责任险,并将此模式扩展到全国范围。虽然这些措施从法律处理程序上为处理医患关系构建调解平台,对防止医疗纠纷升级协调医患关系起到一定作用,但无论是医疗纠纷调解办公室抑或是医疗事故责任险,均缺少医疗纠纷中关于医学方面的证据或仍需借助医疗事故专家意见,否则并不能有效的说服医患双方以达到调解纠纷的目的。

自2005年10月1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实施以来,司法鉴定机构越来越被大家认可,并在司法审判方面处在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医疗纠纷处理上,医疗纠纷过错鉴定尤其积极作用及优势一面,体现在以下方面:

(1)医疗纠纷司法鉴定的中立性。司法鉴定机构、司法鉴定人由司法部、司法厅管理,严格按照《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及《司法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审查批准,与医疗机构并无“血缘”关系,且鉴定独立,实行鉴定人负责制度、过错责任追究制,其体制上坚持公开、公正原则。

第9篇:中医理疗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 护理; 风险; 管理; 教育; 医疗纠纷; 医疗差错

近年来,与护理相关的医疗纠纷常有发生,其原因多由于护理人员护理风险意识不强及与患者缺少沟通[1]。因此,对临床护理工作者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教育,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用法律来规范行为,对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改善护理质量、避免医疗差错及纠纷、维护医院正常的工作秩序有重要的意义。2010年8月~2011年8月笔者对来院实习的40例实习护生入院后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教育,并对教育前后的相关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0例临床护理专业毕业实习护生均为女性,年龄18~23岁,中专35人(占87.5%),大专5人(占12.5%),实习期为8个月。

1.2 方法

1.2.1 教育方式 通过集体讲座、集体案例分析、文字及多媒体教育等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对40例实习护生施行护理风险管理教育。

1.2.2 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包括风险管理及预防、医疗过失、医疗差错、医疗纠纷,《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医疗纠纷处理条例》、《护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医疗纠纷现状及其防范》、《护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等相关法律及概念;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应该遵守的“告知义务”、“回避义务”、“预见义务”、“转医义务”、“知情同意”等义务[2];护理风险管理教育的内容还包括护理的核心制度、职业道德及现代礼仪、传染病管理及职业预防、院内感染管理[3];请专业人士专题讲解医护纠纷的案例及医疗风险的预防等。将护理差错事故案例进行分析及总结,提出常见错误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向护生讲解医嘱查对流程、药物查对流程、重点环节护理管理程序及应急流程,另外讲解的内容还包括住院患者防跌倒制度及各类导管防脱落制度,还要讲解护生进行护理操作的相关规定及可能会承担的相关责任,《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护生在执业护士的督导下,发生差错事故的,本人负次要法律责任,带教护士负主要法律责任,如果护生擅自操作对患者造成伤害的,就要承担主要法律责任。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1.5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和确切概率法,以P

2 结果

对实习护生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教育后,一般医疗差错及纠纷比教育前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护理工作与患者直接接触,是临床工作的前沿,护理人员的疏忽或与患者缺乏沟通极易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公民对医疗质量的要求逐年提高,公民的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也逐年增强,患者要求追求经济赔偿或追究法律责任的事件不断增多,这就对医院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为患者提供有效及时的优质服务,还要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减少风险隐患,这样既能提升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又能提高医院声誉。

有学者指出,70%~80%的医疗纠纷并不属于医疗事故,是由服务引起的,主要表现包括粗心大意、没有履行“注意义务”,护理工作中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说话语气生硬,态度冷漠,解释不到位,应答不及时,缺乏“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意识[4];另有部分的医疗纠纷多是由缺乏法律知识及法律意识淡薄所致。有研究统计显示,我国医学教育规模高于一般国家高等教育的增长速度,导致部分医学护生素质及质量降低等,这些均可导致差错及纠纷的发生[1]。因此,应对实习护生进行护理管理教育,要纠正护生的不良仪表、举止行为及习惯,增强职业防护意识及法律意识,这些措施能有效规范护生的护理行为,使其遵守各项规定,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做好护理记录[5]。护生应了解风险、自己所处于的法律身份及自身工作与护理风险的关系,更多的从法律角度维护自身及患者的合法权益,提高护生在工作期间的应对能力,尽可能减少医疗纠纷。

风险管理是一个管理程序,通常是指对现有的及潜在的医疗风险进行评级与处理,以减少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事件对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6]。护理风险管理教育在避免医疗事故发生的同时,还能促进护理人员护理技术的提高,促进护理人员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为患者提供更多优质的护理服务。另外,护理风险管理教育通过对医疗案例的分析,对可能存在的护理隐患或潜在的护理薄弱环节进行重点教育及针对性的改善,能促进护理管理的规范,规范护理人员的操作[7]。

本组数据显示,对护生进行护理风险教育后,一般医疗差错和纠纷的发生率比教育前明显减少。通过对临床实习护生进行护理风险教育,加强了实习护生对风险的认识,使实习护生主动学习和掌握风险处理方案,增强护生防范风险的自律行为,有效地减少了护理风险的发生。

参 考 文 献

[1] 温建清,徐建婷,黄锡梅.护理风险管理教育在防范实习护生医疗差错和纠纷中的作用[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9,27(3):346-347.

[2] Allen S,Staf G.Five years later,medical errors is still a leading Killer[J].USA November,2004,11:9.

[3] Greene VL.Risk factors for nursing home admissions and exits:A discrete-time hazard function approach[J].J Gerontol,1990,45(6):250-258.

[4] Power M,MeCarty LS.Trends in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frameworks[J].Human and Ecological Risk Assessmant,2002,8(1):7-8.

[5] Saufl NM,Fieldus M H.Accreditation:a voluntary regulatory requirement[J].J Perianesth Nurs,2003,18(3):152-159.

[6] Simpson RL.IT takes lead role in outcomes measurement[J].Nursing Management,1999,30(8):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