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研思维及能力培养范文

科研思维及能力培养精选(九篇)

科研思维及能力培养

第1篇:科研思维及能力培养范文

关键词:工科;物理化学;教学改革;创新能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基本能力

培养学生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具有宽泛的专业知识,同时具有将基础理论应用于科研和生产实践的能力,是基础理论教学的应有之义。在教学中,要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作为根本的人才培养目标,要将科学发展史、基础理论研究中的科学思维方法以及基础理论与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应用贯彻于教与学的互动中。为此,我们在工科物理化学的教学中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并重的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化学、化工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需要具有扎实的化学化工基础理论和交叉学科知识,并能够动手实践、实际应用,同时要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高等教育中本科阶段的教学对学生的培养尤为重要,在本科阶段应着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学生成长及创新人才培养打基础。

因此,在本科阶段的教学中提倡研究式教学、重视实验教学、让学生参与科学研究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保证[1]。国外高等学校在2000年以前就努力打造本科阶段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方法,本科生参与科研就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个有力措施[2]。同时在教学中将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积极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大力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3]。这是国外高等学校在教学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这些模式对人才培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近年来,在我国的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中,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也取得了很多的成绩[4-6]。

为了培养合格的化学、化工创新人才,我们在多年的物理化学基础理论教学中,除了教会学生基础知识,更注重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在基础理论研究及形成过程中的科学思维方法,学习科学家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如何建立基本模型并不断优化与研究,最终形成化学理论。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在学习基础理论的同时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将学到的基础理论与科学研究以及生产实践相结合,这也是当今在基础理论教学中不断探索、研究的课题。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们采用模块化的教学内容整合、突出知识逻辑的总结、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在强化基础理论的同时培养物理化学科学研究思维方法。例如:在热力学理论的教学过程中,注重热力学基础理论建立过程中科学家的逻辑思维方法的学习;在热力学各个物理量研究中,注重总结逻辑规律来研究物质的简单p-V-T过程、化学变化过程及相变化过程的能量守恒、过程方向性和限度等,从中学习科学家在研究中的研究过程、研究方法及逻辑思维,实现创新思维的培养。再例如:采用热力学和动力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化工生产的可控化学。在化学热力学平衡理论中,应用等温方程实现对化学反应过程自发性判定,根据等压方程的数学模型对温度(T)进行优化,从理论上得到该温度条件下的化学反应的反应限度,即平衡转化率与生产实际比较分析;再根据化学动力学的思想引入时间(t)参数,进一步对T-t-c之间的动力学数学模型进行优化,最终得到最佳的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参数。这些数学模型的建立和优化为化学、化工生产提供工艺参数,从而实现化工生产的可控指导。从中使学生不但学会了基础理论在化学、化工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同时在实践中实现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突出逻辑思维的形成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

物理化学的基础理论在它的研究和建立以及完善的过程中,都反映出很强的逻辑思维。在化学反应过程的研究中,通过建立各物理量之间的数学模型反映其物理量之间的逻辑关系规律,同时采用物理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来研究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及变化过程中的物理量的测定和计算,从而总结出化学变化的规律、原理、定理、定律,为化学学科的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服务、为研究和发现新的化学反应和新物质奠定理论基础。在教学中,在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基础理论的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学习基础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蕴含的科学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科学家善于观察现象、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科学家在基础理论研究中的逻辑思维。

1.教学中突出科学研究方法的逻辑思维总结。物理化学理论和研究由于学科特点,逻辑规律较强。在基础物理化学教学中,将应用实例融入热力学研究方法、动力学研究方法、电化学研究方法、表面与界面研究方法的学习。在每个部分的学习中,教师要对科学研究方法作简单介绍,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文献检索,并结合科研与生产实践的应用进行研讨式学习。通过文献检索和理论介绍,使学生初步了解了物理化学原理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以及物理化学科学研究的方法。

第2篇:科研思维及能力培养范文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创新思维;大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9.21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7-0012-0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之林。”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知识体系的构建,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高等教育是催生高级人才、创新人才的摇蓝。怎样才能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这一直是高等教育长期以来思考的重要问题。从人才培养的路径来看,任何培养模式都围绕着学生掌握和应用最新科学知识、获得先进科学技术而展开,终极目标就是实现创新和突破。当前,许多教育工作者极注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采取了各种合理的、卓有成效的措施来培养其创新思维。本文仅从创新思维培养的一个方面――研究性教学入手探索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及对大学教育教学的推动作用。

一、创新思维的定义和特征

创新思维,从本质上来讲,就是人脑的一种综合性思维,是人的思维素质、思维心理、思维形式、思维环境和思维效果的系统综合反映。一般认为,创造力的产生离不开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实现创造、达成目标的主干要素。与常规思维相比,创新思维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创新性

创新性是创新思维的典型特征,只有具有创新性才能谈创新思维,如果思维不具备创新性,那么这种思维明显就缺乏创新思维的典型特征。创新性主要包括两层含义:第一,独创性。表明创新性思维是区别于他人而存在的,完全没有已知规律和已有方法可供遵循;第二,新颖性。不论是过程方法还是实践结果,创新性思维都不宜与他人的研究成果雷同。创新思维是人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主观创造的过程,这种明显不同于以往的改造和制作对创新性提出了相当高的标准和要求,也就是说,创新思维得出的成果必须是原创的、前所未有的、从来没有被人类认识和认知的。

2.发散性

创新思维在自身形成的历程中需要有效地把思维客体的相关要素进行合理的联系和对接。这样,发散性的思维既可以通过对一个问题的分析、解释和理解,进而辐射带动类似问题的理解并能够给出合理的解决办法,并从这些问题中找到具有的共同特性,得出物质或客观世界的本质规律和发展趋势;也可以将一个简单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层层剥离,步步深入,设定各种条件并提出新的假想,分析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并在现有基础上去思考这些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并恰当合理地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创新思维具有发射性的这一特点,将会有效地促进某个问题灵活多样的思考,能够引导人利用自身已有的知识构架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研究同一个问题,最终将其融会贯通,进而达到思维方式的突破式进展。例如举世关注的环境问题就可以从生物学、化学、数学、物理学、医学、工程学等多种不同视角来研究,最终达到的战略目标殊途同归――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性教学的内涵和特征

研究性教学是一种非传统的学习方式,在大学教学中常常被使用。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利用现有知识体系主动获取知识,并且能够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某些实际问题的一种学习活动。研究性教学旨在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转为主动探求知识,这种教学方式重视并能够解决某一假设问题或实际问题。与传统的学科本位的教学方式相比,以探究为本位的研究性教学,需要以每一个人的现实生活和已有知识构架为基础,通过持续的训练培养具有较为完整的人格、善于实践和创新、积极主动学习、敢于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思维性创造的人。研究性教学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问题性

科学研究的由来在于科学问题,任何科学问题只有悬而未决,才能激起科学研究的动力,并最终解决这一问题。问题性之所以能够成为研究性教学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特征,就在于问题是研究性教学的起点。在实际中会遇到很多问题,然而选出一个合适的问题将之作为一个研究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分析,这是具有相当难度的,也是相当关键的一个问题。只有选择了合适的问题,研究才会有意义、有前景。从目前高等教育经常采用的各类教学方法来看,问题教学法往往成为首选。

2.开放性

研究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收敛性不会被过多提及,反而开放性会成为研究性教学的必然要求,这是因为研究性教学是以过程为导向而不是以结果为导向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成某一结果,可能会采用许多方法和手段。由于所提出的科学问题的性质、学生知识结构的不同、教师引导方式的差异、个人综合素养的不同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研究性教学的过程和结果必然呈现多样性,所以研究性教学必须“因材施教”,适用于小班教学、精英培养。

3.互动性

研究性教学必须有一个好的引导者和一个好的接受者。研究性教学目标明确,以解决问题为宗旨。当学生面临的是复杂的综合性、应用性或创新性的问题时往往会很迷茫,这时教师正确的引导是相当重要的,不仅在学生学习阶段有益,而且也培养了学生今后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另外,为了解决某一问题,可能需要团队合理高效地分工协作才能获得结论,那么既要在合作中表现出独立思考的能力,又要善于与团队成员相互帮助、相互启发,在彼此的辩论和认同中获得突破性的知识成果。

三、创新思维和研究性教学的关联

研究性教学与创新思维渊源深厚。研究性教学是创新思维的工具,为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培养夯实了基础;反过来创新思维的培养又将大大促进研究性教学的发展进程。创新思维和研究性教学具有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

第一,研究性教学对创新思维的作用。人们常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事实上生产力就是一种创新,一种突破。那么,知识形态的生产力怎样才能转化成为现时形态的生产力呢?实现的办法就是:通过教育的方式将科学知识传递和灌输给劳动者。从研究性教学规律来看,恰当的教学方式促进了人类自身思维的发展,以思维的发展推动了创新;从研究性教学模式来看,不论问题模式、发现模式还是引导模式,本质上都是以探索来实现创新;从研究性教学方法来看,无论是观察、实验、问题讨论,还是理论推断等都是通过认识未知事物进而达到创新这一目标。研究性教学作为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这样说,研究性教学从本质上提升了人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第二,创新思维对研究性教学的作用。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对于任何民族和国家来说,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担任着特殊的历史使命。在各种教学模式中,研究性教学熠熠生辉,那么创新思维的培养对研究性教学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从研究性教学的培养目标分析,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其重中之重。因此,首先应当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构建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教学研究活动不断优化课程结构。创新思维的培养是需要根基和土壤的,这就是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只有在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理解和接受后,学生才有可能利用已有的学科知识体系和构架,充分观察、分析、比较、类比、归纳、综合、抽象、概括等要素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需假设、论证、分析、整合,这一探索过程恰恰与研究性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探索性活动的本质不谋而合。研究性教学中的创新思维常常会推动教学自身的发展。

综上,研究性教学与创新思维的培养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二者对教育教学发展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研究研究性教学和创新思维时可以合二为一,促进两者有机结合,推动两者的共同发展,将之应用于大学教育教学,有效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完善。

四、创新思维和研究性教学对大学教育教学的推动

创新思维能力是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从对创新思维的分析来看,想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传统的以知识接受为主的教学方式必须有效改变;从对研究性教学的分析来看,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一种卓有成效的教学模式。因为学生自身认识结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不同,在问题探索的过程中又逐步形成了新的认知结构,叠加新的认识和感受。所以从研究性教学为主导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会出现100个学生解决同一问题很可能产生100种方法的现象,避免了一个问题只有一个标准答案的情况,这对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无疑是值得肯定的。当然,这也意味着群策群力,每种方案都具有独特的视角,同一问题可能会有多种方案可供优化组合,从综合解决问题的角度来看再好不过了。在培养创新型或者是应用型人才的大学里,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研究性教学对创新思维的培养所做的贡献及成果被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认可,并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教学模式。

然而,由于研究性教学与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自发的、有机的结合,这对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真正付诸于大学教学活动时还有几个主要问题需要引起注意并予以解决:第一,教师在研究性教学中的引导性不够,自身素质需要提高,教学风格需要灵活转换。第二,学生获取资料方式单一,获取资料内容杂乱,需要及早通过信息类课程培养信息素养。第三,过分追求形式,造成基础性和创新性的链条断裂,需要强化课程基础内容,在必要的学科背景和基础知识体系下开展创新与探索。

参考文献:

[1]赵洪.研究性教学与大学教学方法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

2006,(2):71-75.

[2]王仁法.创新思维教育在高校的全方位渗透[J].高教探索,2006,

(5):72-75.

[3]王岚,刘赞英,张艳红,等.构建以研究为本的本科研究性教学模式[J].江苏高教,2007,(4):72-74.

[4]刘伟忠.研究性教学中的难点与实施重点[J].中国高等教育,2006,(24):36-37,42.

[5]魏淑慧.研究式教学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68-72.

[6]屈波,程哲,马忠.基于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教学的本科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1,(4):85-87.

[7]林健.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2,(5):1-17.

[8]谢爱理.在结构化学教学中培育创新思维模式[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6):47-50,85.

[9]颜隆忠.关于大学生创新思维素质培养的几点思考[J].教育探索,2004,(6):12-14.

[10]杨宏郝.论创新思维的特征与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S2):230-233.

第3篇:科研思维及能力培养范文

关键词:法学本科生;法学教育;法律思维能力;模式建构

一、国内法学本科生法律思维能力的整体现状分析

第一,法学本科生法律思维能力的整体现状及其原因。笔者曾在2013年12月末做了一项调研。调查的对象是,在随机挑选的几所法学院校中随机选出数十位在校本科生和刚毕业不久的本科生。调查的内容是,让这些学生(老生)思考笔者现场提供的关于法律方面问题的生活案例。调查结果显示,大概有70%的学生只是生搬硬套现有的法律条文;大概有10%的学生以这问题太难或是课堂上没学过为由拒绝回答;只有少部分人可以从不同角度(主要是结合理论和实践),采用逻辑思辨的方式为案例提供解决方案。这份调研报告所显示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法学院校本科生法律思维能力的整体现状,即欠缺应有的法律思维能力。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其一,本科生自身的问题。即不正确地求学法学知识,所谓的方法论错误。他们常以“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纯属机械性记忆、理解和运用。法学实践就是到律师事务所或是相关司法部门打小杂。其二,教师教学的问题。暂且抛开学生培养法律思维的自觉性和自主性,刚开始求学的学生难不了对法学求学方法论的认识存在误差,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逐渐引导。但是,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教师常常忽略对他们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其三,法学教育的问题。无论是本科生自身的问题,还是教师教学的问题,在当前中国高校法学教育模式下,应该主要归根于法学教育问题。首先,当前的法学教育过于重视行政式教学,其次,当前的法学教育以“工匠式教育”为主要模式,即以职业培训教育为模式。把学生类比成工匠,教育的目的是让这些“工匠”具备从事法律职业的“技术”。第二,培养本科生法律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分析。法学教育是追求卓越人才的教育,它的中心任务应放在对法科学生如何运用法律原理的能力培养。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员会在《关于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时期,我国高等法学教育应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需要,但是在教高[2011]10号文件中也反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还不够深入,培养模式相对单一,学生实践能力不强,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培养不足”,即学生学习法律知识相对只是死板地输入,无法很好地法律思维,形成自身的法学理论和实践体系,因此“提高法律人才培养质量成为我国高等法学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大学之法学教育的首要任务,并不是只为了养成律师或法官,而是要培养法律人能够认识、理解‘法’在社会应有之机能为何,使其在面对具体问题时,有予以分析、判断之能力,这就是培养法律专家所共通的素养——法律思维能力。”与此同时,它是检验法学教育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对法学院校的教育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认为,本文提及的法律思维能力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即法学本科生需同时具备理论性法律思维能力和实践性法律思维能力:理论性的法律思维能力指学生具备了体系化、网络化的灵活的法律知识框架,同时能不断挖掘出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来扩大框架;实践性的法律思维能力指学生能自信地将理论化的法律思维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具备逻辑分析能力,能灵活地分析问题,并提供明确的解决方案。二者是并重的关系,法学教育应该着重从这两方面入手,并建构一定的培养模式,从而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

二、国内外法学院校法律思维能力培养模式的比较

翻看了相关文献和参考文书,国内外一些法学院校有着值得思忖以及学习和借鉴的法律思维能力培养模式,笔者重点总结并比较分析了如下几种模式。通过下文的比较分析,会发现它们的目标都是:意图改变传统的教学和求学模式,追求多样的灵活的培养模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理论性法律思维能力和实践性法律思维能力。第一,读书会的模式。西北政法大学在课堂之外设立了“终南山法学小组读书会”,它是一种在院校领导、青年教师指导和广泛邀请校外知名学者参加下,由学生和教师自发组成的以研讨法学原著为主要内容,采用主题报告、评论或者自由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自由发挥,进行思维碰撞和融合,以此培养学生分析法律问题能力、提升科研能力的重要形式。终南山法学小组的读书会模式是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它很好地利用了课余的时间,在课时之外实现教师和学生间平等、自由的交流;在知名学者和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发散理论性思维、通过逻辑突破涵摄限制。当然,读书会法律思维能力培养模式也有它的局限性,即它只以理论性思维培养为目标且是精英式培养,会带给学生很大的压力。第二,导师辅导的模式。导师辅导模式指院校通过分散学生集体学习的方式,任命每个教师负责指导几个学生,其中指导的内容是不受限制的。这种模式它一方面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因为它是一个教师负责少数学生),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学生法律思维的能力。这种模式的优点是采用“一对少数”的方式进行创新性因材施教,避开记忆流,采用灵活的自主的交流方式。但是,这种模式在实际运行中并非很理想,特别是在本科阶段。主要原因是导师辅导主要集中在抽象理论的指导,总体上缺乏一定的生动性,并且这种模式留给学生的自由空间过大,这样学生积极性、自觉性、重视性和主动性欠缺或是交流的重心偏移。第三,研讨会的模式。研讨会培养模式为德国法学教育最是常见,即学生在参加研讨会之前需花费较长的时间精力准备某一论题并撰写论文,研讨会开始时学生需先宣讲论文,然后评讲自己的思路,再由学生和教授评论。研讨会的最后,学生需要上交一份报告。这种模式的教育理念是让学生通过舌枪论剑的方式进行循序渐进的思维,因此,德国以研讨会及其他类似的培养模式培养出了一大批法律精英。由于这种模式以理论性研讨为主,所以在法律思维能力培养方面局限性和读书会模式相类似。因而在2013年,德国颁布并实施法学教育改革法,用于弥补理论性教学的不足。第四,法律诊所的模式。“诊所式法律教育”(clinicallegaleducation)最早源于美国的教学改革,它的理念是重视实践性教学,让学生亲自参与和诊断,从而“对症下药”。〔4〕西北政法大学是中国法学院校中最早采用法律诊所模式培养学生思维的,但大体都是针对本科3年级以上的学生。西北政法大学的诊所培养模式的有很多优点,能根据学生的兴趣设计诊所类型,同时它重视实践效果,具备现实可操作性,规定了相关管理制度(类似一个机构),让学生真实投入现实中产生一份实实在在的责任感(类似在工作),即以律师或是法官、检察官等身份来审视问题,以求形成自己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的逻辑思维。这是不同于只停留在虚拟层面上的模拟法庭培养模式的。

三、国内法学院校对本科生法律思维能力培养的模式建构

在法学教育改革方面,考虑到出台类似德国的《教育改革法》需要一定的过程,因而笔者结合国内的教育国情即逐渐转变传统记忆性教学,暂且只从具体可操作的角度,围绕理论性思维能力培养和实践性思维能力培养建构如下模式。第一,理论性的法律思维能力培养。其一,想象型教学和脑图型学习。这是由导师辅导式和研讨会式引发的设想。导师辅导式的一大特色是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进行思维碰撞,研讨会式的一大特色是学生能直抒己见,想象型教学和脑图型学习模式就是充分利用并创新了这些特色。想象型教学是教师教学的模式,它应该成为法学教师教学的主流方法。它的关键是让学生不受束缚地想象和理解,是突破传统的死记硬背,将抽象的法学概念或是命题有形化,同时又要造成恰当类型的混乱,仿佛每一个法学概念或命题都是看得见的又四处蹦跳的小精灵。通过想象型教学,一方面教师教学轻松,另一方面学生能饱含兴致,通过想象深刻理解和反思理论问题。脑图型学习是学生在课上和课下培养理论性思维能力的模式。脑图型学习源自“头脑风暴”,即借鉴图表的方式,把自己头脑所思索的或是人与人间所交流的形成无限制的头脑网线,并将该网线一一记录下来。脑图型学习的关键作用是有着哲学上所阐述的非线性作用的特征,即1+1>2的效果。其二,聚会式交流。这是由西北政法大学的读书会模式引发的设想。考虑到读书会模式会带给学生压力,笔者构建了类似社团交流的培养模式——聚会方式的交流“。聚会式交流”即要求学生和教师像家人一样聚在一起畅谈,只是畅谈的内容必须限定在法律相关的问题、事宜,参加聚会的人通过畅谈能形成一定的理论性逻辑思维“。聚会式交流”应该成为法学院校的一项品牌教学模式,让每个人(不论老师还是学生)都是教师,同时也都是学生。法学院校应该隐形地把学生和教师在“聚会式交流”中的表现当成他们素质(教师是教学质量等)考核的评判标准之一。第二,实践性的法律思维能力培养。实践性法律思维能力的培养重在引导学生积极实践,引导他们将理论性思维同实际相结合,形成一套实践性逻辑思维。基于以下几点考虑:一是虽然法律诊所教学模式已经在多所法学院校践行,但还是处在雏形阶段尚未成熟;二是模拟法庭的发展成熟度相较诊所式更高;三是模拟法庭模式的虚拟程度较深,无法让学生真切感受现实。笔者借鉴了法律诊所式的优点和模拟法庭模式的发展程度,在实践性思维能力培养上,构建了法律援助型模拟法庭模式。法律援助型模拟法庭模式包含两个特点:一是具有公益性援助的性质。二是具有模拟法庭的性质。当然,该模式能否健康运行前提需要各法学院校向校内校外宣传“公益性法律援助”,以求获得大量的案件。其次,虽然该模式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也应该设定一定的实践性绩效管理机制,避免该模式流于形式。最后,学生自主性应起关键作用,需要学生明确实践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参与到援助型模拟法庭来。

四、结束语

笔者通过建构理论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模式和实践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模式,希望能对国内法学本科生的法律思维的养成和提升有所帮助,对国内的法学教育改革有所借鉴。培养一大批具备卓越的法律思维能力的法律人是你我共同的追求。

作者:何佩佩 刘风 单位:福州大学法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瀚主编:《法学教育研究(第九卷)》,法律出版社2013年版。

〔2〕邱联恭:“法曹养成教育之课题与展望”,载其所著《程序制度机能论》,自印本1996年版。

〔3〕邱昭继:《读书会与法科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载王瀚主编:《法学教育研究(第四卷)》,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第4篇:科研思维及能力培养范文

论文摘要:对博士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首先是管理者必须具有创新思维。培养过程中注重理论培养、实践技能培养和思维模式培养的结合,注重个性化,为达到培养目标莫定基拙。

博士生是中医药高等院校培养的最高层次人才,如何把他们培养成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的高级人才,正是我们中医药高等院校思考的问题。中医药学的创新,即是根据社会发展程度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而对医疗技术的需要,根据发展中存在的间题在中医药领域内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满足社会对这种高级人才的需要是中医药学创新的根本。为此,我们在中医药博士生的培养中,进行了一些大胆的探索。

1构建培养博士生创新思维的条件

1.1博士生指导教师的选聘我们取消了论资排辈,采取院内外专家同行评议制度,结合申请者的科研情况,对具有创新精神的、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的导师优先聘用。同时,注重导师组的作用,即采取“群策公关法”,集思广益,促使博士生产生创新性思维。

1.2改革招生制度拓宽博士生的招生面。根据培养目标,允许具有创新潜质的、临床工作达到一定年限、具备扎实的临床工作基础和出众的临床工作技能并有科研成果的本科毕业生报考博士或跨专业的招生,对他们的创新性思维的新颖性和价值进行评价,进而判断他们发展的潜力,以决定是否录取,将有限的资源投人到更加能够发挥价值的地方。

1.3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及氛围多方面给予博士生优先和照顾,例如,增加博士生借阅图书数目并延长借阅时间,优先使用校际联用图书卡,共享其他医学院校的藏书。再如,允许博士生与导师组协商并自选课题,对于他们的新颖、新奇想法给予大力支持,在课题完成所需要的条件上给予优先解决;同时,对于他们的具有创造性的观点(没有固定的程序和公式,而是以一种超越思考的既定方式达到未知和创新的领域),可能面对不被接受的局面,我们会尽量想办法解除博士生的压力,协调好他们与导师组的关系,消除他们对完成、实施新想法的条件等方面的顾虑。此外,尽量排除他们在生活、工作中的困扰,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保持博士生的最佳脑力资源状态,也是促使他们产生创新性思维的重要手段。

2注重博士生基础理论和技能的培养

2.1加强理论知识的培养对博士生进行中医药理论知识培养,增强他们对本专业知识的洞察力,培养他们正确观察事物的能力,在他们的头脑中形成正确的思维图,建立正确的思维模式,使他们的思维匣处于开放状态,更加容易接受新理论、新知识,能够主动、积极地进行必要的思维模式更替,进而为他们以后进行创新活动打好基础。在博士生学习、工作期间,尊重他们的灵感和直觉,鼓励他们随时记录他们的想法和思想火花,坚持写“做梦日记”,以利于当创新性思想一旦出现,他们能够及时抓住,并进行跟踪。平时的教学中,要求任课教师培养博士生随手记录的习惯,尤其在听取跨学科、专业的学术讲座中要记录随时出现的灵感。

2.2重视新兴学科及动手能力的培养重视对博士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尤其教给他们一些新兴、交叉、边缘学科的理论知识。例如浙江大学盛正卯教授关于“物理学与现代文明”的讲座,对同学们很有启发,触发了一些同学的灵感并将物理学研究的一些思路和方法应用到中医药研究中,为创新开启思路。同时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一些实验课程学校无法开设就送到综合性大学去培养。宽广、扎实的多学科知识给他们今后的创新成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注重博士生个性化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3.1个性化发现与培养考虑到博士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个性化培养。根据个性分析,准确判断其适宜的发展方向。结合个体情况,对表现出众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根据个性特点,培养新的思维模式,以便于在科学研究中、在必要时进行模式更替(所谓模式更替就是用一种新的思维模式修改或替换旧的思维模式的过程,是转变思想观念或思维模式的过程……)。如,在首届3名博士生中,分别在科研思路、临床技能、教学方面具有倾向性和优势,与他们的个性相符合,因此在培养中就注重分别培养,将他们的各项特长有效发挥,毕业后都走向了适宜自身发展的工作岗位。

3.2创新思维的激发与培养一名博士生要想在以后的工作中有所创新,必须培养其创新思维。而发散思维(pergent thinking)和收敛思维(convergent thi-nking)是创新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散思维又叫辐散思维、求异思维,是根据已有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方向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展开性思维方式。收敛思维又叫辐合思维、集中思维、求同思维,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收敛性思维方式,与发散思维相对应。中医药院校的博士生一般均接受过正规的中医学理论和现代医学理论教育,可以说知识面是比较宽广的,但由于受到中医学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即“智者察同,愚者察异”思想的影响,更加注重收敛思维。为此,我们在注意加强他们的思维训练的同时,对发散思维的培养作一定的侧重,鼓励他们结合宽广的中西医理论知识及现代科技发展进行联想和想象,以利于学会指出新问题,提出新看法,培养这种能力,是最重要的创新技能。通过思维培养,培育博士生正确看待事物,客观辨证地看待问题的各个部分以及总体,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学理论,为民所用。

4培养博士生创新思维的目标

要想达到博士生的培养目标,注重积累和准备是必需的。为此我们设定了近期和远期目标。近期目标就是在博士生就读期间,其创新成果要具有个体新颖性(主观新颖性),可以进行初级创新,这种创新往往是更大创新的起点。鼓励博士生的思想具有地区、团体或行业范围内的新颖性,进行行业、地区范围内的创新。远期目标就是在博士生毕业后2-5年内其创新成果具有地区、民族、团体或行业范围内的新颖性,进行行业、地区范围内的创新。毕业后5一10年内其创新成果具有世界新颖性,进行历史性的创新。

第5篇:科研思维及能力培养范文

研究生教育教学方法课程设置改革措施一、前言

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高层次人才、创造高水平科研成果、提供高水平社会服务的重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稳步发展,上世纪末进入快速发展轨道。尽管我国高校已经进行了几次较大的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生教育也在这些改革中做了相应的调整。但总体上看,研究生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培养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研究生作为我国的高端人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栋梁之才,同时也是我国各科研机构、教育界的主力军。研究生教育对我国未来的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如何解决问题,改革研究生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二、我国研究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单一,不注重激发学生思维

不重视鼓励研究生的创造性学习以及创新思维,将会使学生缺乏标新立异、开拓进取的勇气。这导致教学的中心还在老师身上,研究生不能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当中,限制了研究生的思维模式,降低了他们主动思考和学习的兴趣,制约了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影响了研究生的教学质量。所以,研究生应该成为课堂上的主角,以培养他们独立创新的思维以及培养自己的学习方法。

2.研究生实践能力差,缺乏创新能力

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研究生教育是3年制。第一学年,主要是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第二学年,着手专业课题研究,而课题一般由导师指定题目,研究生一般不需思考课题题目;第三学年,研究生毕业论文写作。研究生不愿思考,不喜欢课堂讨论,更倾向于听课,这种教学模式固化了研究生思维,导致他们自学能力。研究能力没有得到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有下降的趋势,这对学生毕业之后的工作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由此可见,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存在的最大不足,就是缺乏创新能力及创新思维的培养。我国大部分研究生的毕业论文缺乏扎实的理论支撑,内容没有新意等,有些论文甚至涉嫌抄袭。这反映出了我国研究生科研能力的不足,没有达到国家培养研究生的目标。研究生教育主要是培养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并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及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研究生的质量需引起教育界的重视。

3.学习年限固定无弹性

随着我国研究生规格和类型的日趋多样化,研究生学制也呈现纷繁多样乃至复杂纠结的现象,如何认识和进一步理顺研究生培养的现有学制,已经成为完善我国研究生培养制度所面对的一个急迫问题。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的学制体系呈现出各种各样的弊端,如教育分类不清、定位不明、结构性失衡、衔接管道不畅、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要脱节等等。这促使我对新中国研究生教育学制的建立和发展过程进行一个整体的梳理,总结我国目前研究生教育学制所面临的一些主要矛盾和问题;同时,针对个别典型学校,探索其正在进行的学制改革,发现其中的困难和阻碍,探讨合理学制之要素及学制发展演变之规律,进而,针对高等教育阶段的学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思考。

三、关于研究生教学改革措施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主要途径,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取得了重大成就,基本实现了立足国内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战略目标。但总体上看,研究生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需求,培养质量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同志在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高等教育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加快教育教学改革,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加强高水平学科和大学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努力造就大批杰出人才。”

1.环境科学专业教育现状

东北林业大学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成立了环境保护研究室。1995年,成立了环境科学教研室;1997年,在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生物科学专业中设置了环境生态方向;1998年,环境科学本科专业进行招生;2003年,获得环境科学硕士授予权;2010年,成为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点学科;2011年,获得环境工程硕士授予权。

在学术队伍建设方面,围绕环境科学教学与研究大量引进人才,现在环境科学已经拥有专业教师17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5人,讲师6人,工程师1人,主要从事环境生态学、环境规划与评价、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环境生物学、环境工程和环境材料的教学和科学研究,以及环境资源与保护法学的教学研究。

目前,随着社会发展,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越来越受到重视,从事环境保护方面的人才不能满足当今需要,因此培养高层次人才日益重要。我校本学院的研究生教学中明显也存在着上述问题,对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给出下面几点改革措施。

2.优化课程体系,及时修改培养方案

重视发挥课程教学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完善课程体系改进、优化机制,规范课程设置审查,加强教学质量评价。增强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内容前沿性,通过高质量课程学习强化研究生的科学方法训练和学术素养培养。为了研究生的学科基础知识的牢固,应提高课程设置层级,以基础、实用、宽广为原则,按一级学科设置基础课程。构建符合专业学位特点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式,加强案例教学,探索不同形式的实践教学。各个学科应该根据自己的特色,借鉴近几年学科排名稳定居前的优势学科所在培养单位的先进经验,聘请该学科资深专家制定该学科的培养方案,培养方案应与时俱进,随时更新。建议培养方案只需要制定最基本课程,将更多的学习时间留给研究生自主学习以及参与学校的科研活动。

3.改革教学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有研究调查发现,被调查者认为研究生合理的教学方式配比情况为,课堂讲授占17.65%、课堂讨论占22.35%、实践教学占26.47%、课后答疑占14.71%、播放相关视频等其他方式占18.82%。而本科生课程合理的教学方式配比情况为,课堂讲授占25.17%、课堂讨论占16.56%、实践教学占13.91%、课后答疑占24.50%、播放相关视频等其他方式占19.87%。

由此可见,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单一,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研究生的教育应是在学习专业知识基础上注重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模式。可以在保留传统教学模式优点的基础上,改革课堂模式。比如,案例教学法,可以在传授过相关知识后拿出案例来个学生们讨论分析,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又能提高学生对新事物的认知能力。总的来说就是老师提高讲课质量,合理的实施管理策略,既要使好学的研究生对知识的需求得到满足,又要对不爱学习的研究生加以管束,使其顺利通过。

4.教学中问题思维培养策略

问题思维的提出是建立在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对事物的全面认知的基础之上。在研究生第一学年的基础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中,注意学习内容的选择要贴近研究方向,为科学研究的知识积累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注重专业外语的学习和提高,及早制定相关研究内容,通过研究生大量国内外文文献的复习,在全面和微观上充分了解和掌握所研究的内容,使研究生有充足的时间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在研究生教学中,引导学生转变研究生学习和思维方式,营造问题思维的学习环境,为问题思维培养提供充分的条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首先,导师应充分鼓励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的问题意识,在教学中,导师不仅可以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还可以根据不同学科及研究方向的特点,与学生进行定期的交流沟通。其次,学校在研究生教育教学活动中应为研究生问题思维培养提供有力的条件。比如,举办各种形式的国内外高校学术交流会,拓宽学习渠道,增加与专业学者接触交流的机会,更好的杰出前沿知识和科技。最后,在研究生教学过程中,应当注意营造科学民主和谐的学术氛围。,导师应鼓励学生畅所欲言,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并协助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

5.保证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实行弹性学制

目前,“弹性学制”是国外研究生教育中广泛采用的教学管理制度,在国内部份高校也在研究生教育中逐步推行了主要以“两年制”为基础的弹性学制。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些发达国家在研究生培养中出现了缩短研究生学习年限的趋势。例如,在英国,2年制的MBA培养模式已逐渐被10-21个月不等的学习年限所取代,并且,一年制的MBA培养模式目前在欧洲已很常见。在日本,研究生的修业年限通常是硕士2年、博士4年,有些成绩优秀者最短3年就可以获得博士学位(含硕士课程)。学制的弹性化、学制的多样化和灵活性对于越来越多的高校研究生教育有着借鉴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研究生教育是培养新型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我国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对高校研究生教育进行科学合理改革,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本文分析了我国研究生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东北林业大学教育现状,提出了改进措施,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吴淑娟,陈畅.研究生教学改革之我见[J].文化经济,2014,(10):451.

[2]辛丽.关于高校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J].现代企业教育,2013,(0l):73.

[3]史兰新,陈永平.国内外研究生培养方式的比较及探讨[J].东南大学学报,2010,(03):117-119.

[4]吕思伟.我国研究生课程与教学改革[J].理工高教研究,2004,(10).

[5]刘铁成,徐玄.研究生教学中问题思维培养探究[J].华夏教师,2014.

[6]赵玉田.关于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1,(08).

[7]汤继俊,崔建芳.浅谈研究生教学与改革[J].广州化工,2014,(7):210-221.

第6篇:科研思维及能力培养范文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批判性思维教育;致远学院

在全球化的今天,在科技、经济、文化等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21世纪,创新能力早已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手段,因而发达国家尤为重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早在二十世纪末,美国英才教育委员会就指出:“日益增加的平庸之辈正在威胁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对创新型人才的高度关注,为批判性思维教育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究其原因,批判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核心部分,是创新思维的基础。没有批判性思维精神和技能,就难以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批判性思维”有许多定义,美国大学生发展理论中所使用的定义较为流行,将批判性思维视为一种使人高效处理大量信息并能从中做出合理判断的抽象思维能力,此种能力有助于个体具备参与社会活动的竞争能力,从容应对种种严峻挑战。

相比欧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而言,批判性思维教育在我国,无论从概念引进还是广泛提倡,都存在较为落后的现象。为努力实践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历史重任,上海交通大学于2010年1月设立了“致远学院”,致力于培养热爱科学研究,具有创新意识和批判性质疑精神,以及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领袖型人才。

在经过近3年的探索与实践,致远学院在批判性思维教育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文将在此做一探讨。

一、充分认识到创新的首要任务是训练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国内长期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方式,使得大部分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的能力都极为匮乏。正如在致远学院亲自授课的康奈尔大学教授John Hopcroft教授指出:“中国学生可以很好地独立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但课上课下,都不善于提问。帮助学生提高创新能力是中国高等教育目标的重中之重。教师应让学生真正进入研究设计的模型当中,认真思考,积极发问,并让他们相信自己有能力承担科学研究。”

致远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经过反复讨论与修订,目前通过小班讨论课、专业研讨课、论文讨论班、暑期研讨班、大师讲坛和学术会议等多种教学方式强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小班研讨贯穿于整个四年的培养过程中。学生自进入致远学院起就开始阅读经典文献,了解最新科技成果,并在课上参与讨论。专业研讨课,由海内外的杰出教授主持。学生个人或合作撰写课程报告并进行交流。这种从一入学就强调主动学习和积极讨论的教学模式是对我国学生习惯被动式学习模式的挑战。在经历了一个自我挑战的阶段后,这种积极的教学模式效果开始凸显。

谈及致远学院学生的特点,任课教师最大的印象就是:他们问问题的热情超乎想象。这改变了很多海外教师对大陆学生只会刻苦学习书本的传统印象。一些海外一流大学教授在致远学院授课后,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赞不绝口:“学生非常棒!无论在理论课堂还是讨论课堂上,他们都能够非常积极主动地提出很多颇有见地的问题,超过大部分国内的研究生,由此可见他们的文献阅读量也是惊人的。”

二、积极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学生求知欲

学院把较大的物理空间用于师生交流、学生讨论和阅览室等,尽力为学生营造沟通交流、自由思考的创新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也许是和教师的交流和探讨还不能满足需求,学生还自发组织了多种课外学习形式,如学术讨论班、科普讨论班、经验交流会等,激发科研兴趣,锻炼科学思维、演讲及表达能力。

在学术讨论班上,同学们通常讨论的是课堂知识及专业前沿问题,主讲学生自由选题,丰富的选题往往引发听众与主讲人热烈的讨论。在由学术讨论班衍生出的科普讨论班上,同学们用科学的眼光发现日常生活中蕴含的科学问题,在轻松的环境中相互影响、交流,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术科研的兴趣。独立思考和交流讨论成为了学习的最佳途径,追求卓越在致远学院成为了一种共识。

除了课堂训练之外,致远学院还创造机会让致远学子与学术大师以及杰出学者保持经常性接触,藉此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和科研兴趣。学院曾专门邀请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图灵奖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士等国际知名学者与致远学子进行过专场交流。

创新氛围建设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仰望星空,自由驰骋的学术、科研魅力。

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将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列为未来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并将此目标写进了会议《宣言》,明确指出:教育和培训的使命是培养学生批判性和独立的态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是国际高等教育界业已达成的共识,也是国际高等教育改革的共同目标,必将在世界范围内普及并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第7篇:科研思维及能力培养范文

论文摘要:21世纪是教育和人才的世纪,创新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趋势。任何一个国家都只有在不断创新、不断突破的过程中,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登上时代的顶峰。以何种方式培养学生已成为我国高校新时期教育工作一个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虽然近年来我国各高校均在改变教学体制,逐步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但纵观我国高等学校近几年的发展状况,在创新思维人才培养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本文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剖析的同时,也加以分析并试图探究使其存在的深层次原因并给予解决对策。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创新思维;人才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

加强自主创新,创建创新型的国家,是在综合我国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和世界发展格局的基础上所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实施将大学生培养成为创新思维人才的创新教育应成为我国高校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主要实践活动,面对我国逐渐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的高新科学技术的挑战,高等学校必须由过去培养市场人才的传统模式向培养创新思维人才的创新型教育模式转变。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人才已远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将大学生培养成为拥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是当今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诉求,也是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

二、创新思维概念的界定及我国高校创新思维人才培养的内涵

创新思维是提高创新能力的特定思维过程,是达到产生新观念的最佳思维状态并使头脑产生新观念的能力最大化,是产生原创的、多样的、精心设计的观念的思考能力,是产生思想变化和发展的一系列精神活动,是探索行动和思维多样化途径的过程。

创新思维培养与以往的改革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在教育功能上是带有全局性、结构性的教育创新,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教育理念,其具体的内涵如下:高校创新思维人才培养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高校创新思维人才培养要立足于弘扬人的创新本性,以学生为本,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突出发展学生的创新性的一种教育;高校创新思维人才培养的实质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健全的人格以及民主精神的教育,旨在促进学生树立奋斗目标,顽强地去超越自我,不断地追求卓越,成为具备创新思维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三、我国高校创新思维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1.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上开始重视创新思维人才的培养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已经开始转变教育发展方式,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培养创新思维人才的基础扎实稳妥地推进。此外,还把转变教育方式与教学体制作为创新思维人才培养的突破口,把过去单纯的知识传授教育转变为理论学习与实践技能并重的教育,并培养大学生的双向思维,逐步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教育教学的重点。总之,当前我国高等院校已经不断地将实践教学与创新教育融入课堂,进行了必要的改革,以适应创新思维人才的培养。

2.高校创新思维人才培养体系的框架已基本形成

目前,我国高校在创新思维人才培养的建设方面稳步推进,已基本形成了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框架。首先是大力加强了重点学科的建设,并以教学带动科研,加强了科技创新基地的建设;其次是加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的力度,突出创新人才及教育队伍的建设;第三,围绕创新思维人才的培养,推进高校的体制创新。尽管教育体制的创新还处于探索阶段,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各高校积极开展各类创新型教育教学,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总之,我国高校已初步形成了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基本框架,充分发挥了示范效应,基本形成了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格局。

3.高校完善实验基地并培养创新思维建设团队

目前许多高校把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放到一个突出的位置来抓,确立产学合作,注重实用性,加强和社会的紧密联系。许多学校提倡实验教学与科研课题相结合,创造条件让大学生较早地参加到科技研发和创新活动中去,为创新思维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与此同时,高校把培养创新型建设团队放到了一个重要的位置来打造,如利用“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载体,使得一些学生创业公司和众多创新科技参赛作品脱颖而出,并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打造大学生创新思维建设团队和大面积的培养创新思维人才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四、我国高校创新思维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高校体制创新的不足制约了创新思维人才的培养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教育管理和办学体制创新,招生考试制度创新和教学科研体制的创新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进展,但是由于传统观念和一些旧有的模式还制约着高等教育体制创新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在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等方面的培养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培养创新思维人才的推动也只是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没有对创新的教育体制给予足够的保证和推动,而进一步推动教育体制的创新恰恰是推动培养创新思维人才的关键。

2.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进展较为缓慢

当前高等教育在教学内容方面改革创新的力度不足,还部分停留在以旧有知识为中心的基础上,旧有知识不能完全适应当前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和蓬勃的知识经济时代的步伐,这也成为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之一。在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方面也同样受到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制约,以教师、教室、教材和考试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还仍在高校的教育教学中占统治的地位,以致现代信息和传播的技术不能较好地得到运用,无法充分提高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不能较好地结合,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增强研讨科技的兴趣和能力也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3.缺乏一支稳定的、高水平的创新思维师资队伍

高校创新思维人才培养的根本在于教师是否首先具备了创新思维,在于教师育人的观念创新。一些教师在发挥自己教学和科研中的创造性以及提高创新水平去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方面还存在欠缺,在教学过程中有些老师还照本宣科、教学方式生硬,与实践生活结合的内容较少。高校的创新科研工作大部分还是以教师为主体进行的,学生主要还是从事最基础的不涉及核心技术的研究,因此具备一支一流的师资队伍也是高等院校培养创新思维人才的关键。现阶段,我国高校教师的素质虽然在不断地增强,但新进的高学历者大多缺乏教育经验,使得对创新思维人才培养的优势始终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五、我国高校创新思维人才培养对策探析

1.加快高校的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创新思维人才培养提供组织保证

高校创新思维人才的培养在转变了教育观念后,关键的问题就是要推动切实可行的教育体制的创新。完善高校的体制创新,首先是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要建立和完善学校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推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为创新思维人才的培养创造软硬实力;其次是办学体制的创新,在积极引进国内外优秀教育资源上,在多种办学层面的融合等问题上加大创新的力度;第三是创新思维人才培养的模式及手段的创新,应建立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教育培养的体系,这些体系应该包括:大学生创新思维人才培养的目标与内容体系、途径与方法体系、管理与评价体系及其具体实施方案。

2.用创新思维改革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创新思维人才的当务之急是用创新思维去改革优化教学内容,彻底扭转以课堂教学为主,教学内容相对滞后的局面。创新活动首先就是对问题的感受能力,树立问题意识。另外,教学内容本身也存在着过时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从以下三方面去着手优化改革:首先是要优化创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内容应该从教材建设和课程设置两方面去进行;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当局限课堂和教材,应该与实践联系起来并运用于实践中去;第三,各高校应该充分利用第二课堂这一媒介,立足第一课堂,开展实验、实习活动。在活动中巩固第一课堂所学知识,并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

3.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为契机,建设高水平的创新思维教师队伍

依托行业和地方企业,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进行工程教育改革,探索相关行业卓越工程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建设高水平的创新思维教师队伍的重要措施。具体来说,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在国家通用标准的指导下,按照行业专业标准的基本要求,体现行业特色,结合各自学校优势基础、办学理念以及人才培养定位,制定相关专业的本科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标准,按照“重基础、宽口径、多方向、强应用、个性化”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能力,科学分析能力、设计制造能力、工程应用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等并制定培养方案实施的主要措施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特色。

第8篇:科研思维及能力培养范文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培养;四位一体;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3)04-0070-03

高等学校是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集散地和创造源,肩负着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历史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5条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要求下,大学教学的主要模式需要向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模式转变,藉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西北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团队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思想、思维、知识、能力”四位一体的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模式构建,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策略。

1 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大学教学模式转变

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具备可贵的创新品质、坚韧的创新意志、敏锐的创新观察、超前的创新思维、丰富的创新知识、科学的创新实践等素质特征。创新型人才培养就是基于创新型人才的素质特征,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的教育过程。传统的大学教学型模式偏重于知识传授和理论说教,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而需要向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模式转变。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模式是一种融合教学、科研与实践为一体的新型教学法[1],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的,以发现、探索、研究为活动形式,通过课堂上的理论讲授和讨论互动以及课堂外的实务设计和实践调查等,达到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知识建构与能力提升同步推进的教学目标,从而实现创造性学习、创新性实践的教育目的。为了促进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教育部于1998年修订高校本科专业目录,设立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国已有100多所高校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学科体系与人才培养梯队[2]。作为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其人才培养更加注重创新性和应用性,以便学生就业后能够解决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和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因此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采用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模式。西北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团队在教学实践中,通过问题意识、参与思维、团队讨论、社会实践等方式,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 “四位一体”的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思想及模式

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模式遵循认识发展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以问题发现、思维探索、理论研究和实践佐证为逻辑线条,通过理论讲授、讨论互动、实务设计和实践调查等方式将教学、科研与实践融为一体,构建“思想、思维、知识、能力”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实现创造性学习、创新性实践的教育目的。

首先,思想分享是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的根基。“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而“教育者的个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财富,是一种能激发每个受教育者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因此,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的根基就在于教师与学生分享思想,通过教师个人的思想魅力和人格特征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通过思想分享培养学生逐渐成为一个思想者,从而为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养成提供动力之源。

其次,思维训练是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的核心。逻辑思维是分析问题的必备条件,是创造性发现的内在灵魂。思维火花是大学课堂上弥足珍贵的营养,引领着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和乐趣,并指引着问题研究和实践探索,从而为创造性发现提供了可能性。因此,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的核心就在于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引导学生的思维逻辑,建构学生的思维导图,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习惯和方法。在思想分享和创新精神驱动下,思维探究会带来创造性学习和创新性实践,从而成为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的核心环节。

再次,知识建构是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的内容。在思想分享和思维训练驱动下,知识建构便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必不可少的条件。知识建构不是传统大学课堂上的知识传授和理论说教,而是基于思想和思维之上的体系梳理、理论论证和内容架构,是在创新精神驱动下、思维逻辑指引下,思想者知识体系储备的能动学习过程。这种知识建构是带着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的自发过程,是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的重要内容,成为当今大学教育的主要工作。基于知识建构,思想者才具备创造性发现的条件,才有可能成为创新型人才。

最后,能力提升是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的目的。思想分享、思维训练和知识建构的最终目的是能力提升,而能力提升的主要途径是创新性实践活动。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的落脚点就在于通过课堂外的实务设计和实践调查,让具备思维探究和知识理论的思想者脚踏实地,在实践中去佐证思维火花和猜想假设,从而去发现及佐证新的思想和观点。既能够大胆猜想,又能够小心求证;既能够作为思想者仰望星空,又能够成为行动者脚踏实地。这就是创新型人才必备的素质,也是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总之,“思想分享、思维训练、知识建构和能力提升”四位一体,构成层次分明、有机结合的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模式。四个方面围绕创造性发现的逻辑线条,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的,形成相互耦合、功能互补的系统整体,最终实现创造性学习和创新性实践的人才培养目标。

3 “四位一体”的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实践及策略

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思想、思维、知识、能力”四位一体的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模式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西北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团队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四位一体的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改革,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逐步探索出一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经验。

1)营造民主互动的课堂氛围,搭建思想分享平台。在平时课堂上,教师要重视建立友好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交流互动的课堂氛围。教育创新的根本在于教师的观念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教师教学活动的创新。通过教师个人展现出来的人格特征、专业素养和思想魅力,引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和研究乐趣。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属于公共管理学科,其人才培养不但需要重视公共管理精英思想的熏陶,还应加强草根民生思想的洗礼。例如,劳动保障专业教师在备课中要尽最大努力广泛搜集相关资料,注重各学科之间的渗透性,在讲授中注意不断加大课堂信息量,用大信息量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和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上不但与学生分享学术大师的社会保障思想,领悟公平、正义、共享、发展等社会保障理念,还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草根民众的民生呼声,进而意识到自己肩负的专业使命和职业抱负。在这样的思想分享平台下,将精英成人教育和专业成才教育完整结合起来,培养的学生的人格是健全的,思想是深刻的,因而培养的是一批仰望星空的思想者。

2)激发自由创造的思维火花,培养思维探究习惯。20岁左右是一个人思维火花四射的阶段,大学教学的重点任务就是激发年轻人的逻辑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和意识。劳动保障专业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具体问题的概念描述、属性界定、历史演绎、理论解释、实践佐证、结论提炼等思维过程的强化训练,使学生掌握思维探究的方法论,从而能够举一反三,具备独立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和方法基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属于多学科交叉专业,其人才培养更需要激发自由创造的思维火花,让学生在多学科思维的魅力感染下,养成思维探究习惯,能够从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学科角度大胆去猜想问题假设,遵循思维探究的逻辑线条,小心去验证理论假设,从而发现创新性结论,因而培养的是一批具有逻辑思维的思想者。例如教师可以组织课堂讨论,讨论题目注重基本理论与国内外社会保障实践的结合,在社会保障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上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交流。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发表各自的观点,讨论过程中教师适时插入追问、反问,也鼓励学生对同学的发言进行提问,要求发言者对老师和同学的提问进行现场答辩。在追问过程中,发言者常常会发现自己思维中的疏漏,进而激发其继续探索下去的积极性,也正是在这种讨论加答辩的形式中,学生的思维得到激活,逐渐养成了主动学习、积极思维的习惯。

3)指引快乐能动的学习过程,夯实知识建构体系。一个人只要是具有逻辑思维的思想者,出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其快乐能动的学习动机就很强烈。结合公共管理精英教育的培养特征和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科内容体系的应用特征,劳动保障专业教师在课堂上需打破教材知识结构的固定体系,按照概念基础、历史发展、理论脉络、内容体系、比较借鉴、实务实践等主线架构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科的各门课程内容,这样就将“思想分享、思维训练、知识建构和能力提升”统一了起来,使学生不但成为具有思想内涵和思维逻辑的思想者,系统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中的实际问题。可以采用教师讲授和学生参与的研究型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意识、参与思维、团队讨论、社会实践等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在笔者主讲的《员工福利与企业年金》、《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课堂上,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用PPT的方式展示各自团队完成的员工福利设计方案和健康管理方案,最后由师生共同评出最佳PPT奖、最佳文本奖、最佳创意奖、最佳提问奖、最佳回答奖等奖项。小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团队参与效果非常好,学生在这样的课堂组织中实现了快乐能动的学习,也能感受到学习和动手的成就感。

4)拓宽创新发现的实践行为,强化能力提升途径。在实践教学方面,通过课外作业的实务设计、教师课题的参与发展和学生课题的自主发展等形式,拓宽创新发现的实践行为,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劳动与社会保障学科属于应用学科,其人才培养的成效最终需要通过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来检验。教师在课外作业安排上要强化学生动手能力,通过小组作业等方式,引导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并且保持沟通交流,使学生体会团队合作的乐趣和经验;鼓励学生参与教师主持的科研课题的社会调研,引导学生去观察、分析、解决社会问题,学习“如何做社会调查”、“如何做科学研究”以及“如何走上社会”;指导学生独立申报挑战杯科研项目和“调研中国”等课外科研实践项目,引导学生自主开展社会调研和报告撰写,从而真正成为创新型人才。例如,西北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2008级共有31人,15人参与过课外学术活动,共计24人次。其代表性成果《西部欠发达地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有效需求分析——以陕西佳县为例》、《贫困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统筹实施效果分析——以陕西省佳县为例》分别获“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竞赛全国三等奖、陕西省一等奖;《初探陕南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品牌建设——基于对安康紫阳县茶叶产业的调研》获2009年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立项;《秦岭生态移民搬迁意愿调查》获南风窗“调研中国”大学生社会实践资助项目。因此,强化能力提升途径是大学教学的关键,也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落脚点。

总之,四位一体的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宗旨,通过“思想分享、思维训练、知识建构和能力提升”四位一体机制,努力实现着 “创造性学习、创新性实践”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第9篇:科研思维及能力培养范文

【关键词】研究生;科学研究;创新能力

科学研究是指对一些现象或问题经过调查、验证、讨论及思维,然后进行推论、分析和综合,从而获得客观事实的创新活动,其基本任务是探索、认识未知。科学研究已经成为培养经管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认识科学研究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分析研究生创新能力不足的影响因素、探讨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对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科学研究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目前,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一般有两种主要的方式:一种是参与式,即参加导师课题的研究。这些课题主要是导师主持的项目,导师通常是课题的负责人,研究生实际上是课题组成员;另一种是独立完成式,即研究生独立从事科研活动。这种形式一般是研究生自我确定研究课题或申报有关项目,通过相对独立的研究完成项目,但在研究的过程中也需要导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因此,科学研究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有利于研究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通过积极参与科学研究,可以使研究生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充分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潜力。

2.有利于研究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加强。通过大量科研活动的参加,研究生在消化吸收本学科领域现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针对科学研究所面临的具体问题,能够激发自身的发散性思维,最大限度地挖掘思维潜能,运用敏锐的观察力、灵活的思考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构建出新的理论假设、理论模型,或者提出新的理论观点。

3.有利于研究生知识结构的优化。通过大量地参与科学研究活动,研究生不但能够有效弥补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而且还能够以此突破传统的专业壁垒,拓宽知识面,实现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形成更为合理的知识结构,从而促进创新思维和灵感的激活。

4.有利于良好团队合作精神的形成。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中有助于培养自己的组织、协调、社交、团队合作等综合能力,这些都将有效地推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不足的影响因素

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不足,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或影响,主要有研究生自身、指导教师以及科研环境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

1.研究生自身方面的因素

①对科研能力缺乏足够自信。马克思曾说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然而,现实中部分研究生在遇到问题或挑战时常常不知所措,在进行研究时缺乏自信,缺少批判精神,习惯于跟从导师或盲从权威,不具备独立研究的勇气与信心。

②科研意识比较薄弱。当前,研究生学习的主要动机多是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好工作,而考虑学术发展或自身的科研兴趣来攻读研究生的仅占少数。攻读研究生的功利性较强,是一些研究生学习意识与科研意识淡薄、缺乏主动参与科研活动的积极性的重要原因。

③科研精力投入不足。目前,国家对研究生的补助大约是一个月200元左右,难以激励研究生集中精力从事科学研究,研究生在上学期间从事兼职工作的现象较为普遍,必然影响到正常的学习和科研工作。

④学术态度不端正。为了应付毕业和就业的双重压力,部分研究生希望走捷径,不愿真正走进科学研究的世界,有的学生抱着完成任务的敷衍心态写作,学术腐败、伪造数据的现象时有发生,学术论文抄袭、剽窃事件屡禁不止,有的甚至全部内容直接窃为己有,此类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研究生的学术不端行为与科学创新精神是背道而驰的,违背了科学研究的真谛。

⑤科研方法训练不足。参与课题研究,进行科研与学术训练,是提高经管类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目前高校研究生培养中,课程设置偏重于专业知识的合理构建,而对科研方法课程的设置不够重视,研究生科研方法的学都是靠导师在指导论文写作过程中的指点或研究生自己的领悟,这使得研究生没有得到系统的、科学的科研方法学习和训练,科研基本功不扎实,势必影响到研究生从事更高、更深层次的科学研究能力的提高。

2.导师方面的因素

在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导师在指导选题和研究方案设计及启发科研创新思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经管类研究生扩招迅速,一个导师带多个学生已经成为了普遍现象,导师很难对每个学生的学习和科研给予及时、足够的指导。另外,由于师资力量不足,很多高校采取了兼职导师的办法,这些兼职导师大多是身兼数职,根本无暇管理指导学生,学生大多处于自我摸索状态。学生得不到或很少得到导师的指导,其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就难以更好地实现。因此,在研究生的科研活动中,应采取积极的措施加强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力量。

3.科研环境方面的因素

①科研经费供给不足。当前,国家下拨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经费大约是每人每年1000元左右,按照三年学制来计算,每个研究生下拨培养经费合计3000元左右。显然,经管类研究生仅仅依靠国家对研究生培养的经费投入来从事科学研究是不够的。研究生培养经费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生参加科研活动的机会,抑制了研究生的动机,影响了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高。

②科研学术氛围不够浓厚。研究生创新的思想需要浓厚的学术氛围去孕育,需要通过交流和借鉴来产生。然而,由于经费等条件的限制,我国研究生教育缺乏国际性学术交流及参加学术研讨会、学术年会的机会,对本学科前沿信息掌握不够。

三、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

1.培养研究生积极的创新精神

培养创新精神是提升研究生研究创新能力的重要工作,创新精神的最高境界是使创新成为本能。为了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科研兴趣的培养。通过各种途径培养研究生的研究兴趣,使他们对科学研究产生乐趣。古今中外,真正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人,除了勤奋与自身具备的天赋外,他们对所从事研究工作的执著投入,都离不开兴趣。只是为了拿学位而从事“研究”是不能持久的。②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要引导研究生不迷信书本,敢于挑战权威,习惯于以批判的思维观察事物和现象,培养辩证思维能力,善于对一些假设和结论提出异议。③科研信心的培养。鼓励研究生要具有勇于实践和必胜信心,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要敢于挑战自己,不断为自己制定新的目标。

2.加强研究生科研方法论的教育

能否正确地运用科研方法论,是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具体体现。对经管类研究生来说,除了具备宽厚的经济学、管理学基础方面的基本理论外,系统理论、计量经济学方法、运筹学、博弈论等都是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与研究方法,这样才能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上有所深入。

需要强调的是,在掌握上述方法的基础上,还要遵循“大胆质疑、科学假设、细致求证”的研究原则。

3.加强研究生学术论文撰写能力的培养

学术论文写作能力是科研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水平的研究工作成果只有经过公开发表才能得到同行认可并进行学术交流。因此,必须重视研究生科研论文撰写能力的培养。学术论文撰写中除了要求对所从事的专业有坚实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分析科学问题和总结科学问题的能力。在研究生学术论文撰写的过程中,导师与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对于研究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同时,应积极倡导研究生树立“用心血做学问、用生命写文章”的优良学风。

4.提高导师素质,加强导师指导

导师的科研素养和科研水平对于研究生的道德水平的提高和正确世界观的树立是至关重要的。导师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高尚师德、严谨的治学态度、科研精神等影响研究生,切实做到“教书育人”。同时,要激发导师的培养热情,加强对研究生的科研学术指导。首先,导师要帮助研究生选择研究方向。导师在征求学生本人意见、了解学生感兴趣的研究方向的基础上,要结合导师自身的研究专长,保证所选的论文题目在自己研究领域之内,这样才能保证导师能对学生科研课题有切实的指导。其次,导师应对研究生进行研究方法的指导。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是顺利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保障。科学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文献查阅方法、定量分析方法、论文写作范式等。最后,建立学术梯队,重视团队协作精神和团队创造能力的培养,带领研究生跟踪学科前沿,不断增加研究生参加课题研究的力度,让他们在科研实践中接受指导,提高创新能力。

5.营造浓郁的科研氛围,加强学术交流

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对研究生的成长、激发研究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只有通过长期而广泛的学术交流,才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激发出创新思维。因此,学校可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围绕各专业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前沿性问题举办学术报告会、专题研讨会,以此开拓研究生的视野,强化信息意识,形成敏锐的信息触觉和感知能力,进而形成创新思维方式。同时,导师尽可能地为研究生创造到校外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参加重要的学术会议,往往是研究生选择毕业论文题目的极好时机。

参考文献:

[1]吴巨慧.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要素及整合的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2]张诚.科研实践与研究生创新能力提高[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5).

[3]张红,谭燕妮.文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制约因素及其解决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09(3).

[4]佟光霁,范德林.如何提升经济管理类博士生的研究能力[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