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土文化调研范文

乡土文化调研精选(九篇)

乡土文化调研

第1篇:乡土文化调研范文

关键词:乡土史 研究性学习 幼师生

乡土史教学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乡土史的研究也是目前史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18世纪法国思想家卢梭和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都提出过要教给儿童乡土知识。德国的哈尔尼希是“乡土教育论”的代表,他提出课程以同心圆式的结构呈现,由内及外、由近及远,使儿童从周围生活及直观的范围中去寻找知识的起点。美国的杜威为儿童设计的课程中就包括了乡土历史探讨课程,注重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密切学生与周边环境发展和社会生活的联系。

将来担负培养儿童责任的幼师生在学习了中国通史、世界通史的基础上,更应该重视统编教材中很少体现到的乡土史知识,利用好周边极其丰富的乡土史资源,更好地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以后的工作实践当中去。因此在对幼师生的历史教学中,笔者加强了对乡土史教学资源的挖掘,在此就在引导幼师生开展乡土史研究性学习方面的认识和探索与大家分享。

一、乡土史是研究性学习的良好载体

1.丰富的乡土史资源中有很多可供学生研究的课题

笔者所任教的安阳市地处河南省北部,这里历史悠久,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市区西北部的殷墟,为商代后期的都城,是我国历史上有文字可考的最早的古都。安阳是甲骨文的故乡,又是《易经》的发祥地,殷墟文明在3000年前具有相当高的水平,不仅是我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在世界古代文明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市区西北20公里处的古邺城,在战国时一度为魏文侯的都城,魏晋南北朝时期又做过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的国都。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在安阳这方沃土有着深厚的沉淀与积累,安阳的历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安阳山川物藏、人文风貌颇具特色,其乡土史资料亦极为丰富,这些都是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极好载体。

教师在乡土史教学过程中要克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兴趣特长,有选择分层次地指导学生就某个领域或问题进行探究式的学习,或研究家乡的一位名人,或研究家乡的一处古迹,或者研究城市的变迁、街道的历史,可供研究的资源可谓应有尽有。对学生而言探究性的研究首先注重的是过程,其次才是结果。在研究过程中只要了解和初步掌握了历史研究的一些基本方法,学生的思维空间就能迅速拓展,新的思想观点、新的创造成果就能逐步形成。

2.熟悉的乡土史材料可充分激起学生的研究兴趣

身边的历史最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对熟悉的材料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自然乐于接受。学生对自己家乡的人文景观、历史状况、发展前景等,总是特别关注、感情深厚。这些形象、生动、生活化、通俗化、本土化的材料比起课本上的资料来更适合学生的口味,更能引发学生兴趣,帮助他们轻松掌握知识。

3.亲身参与的研究体验可以促使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必须与科学道德、科学态度的培养相统一才会真正地形成对社会、对个人发展有价值的结果。学生要学会从家乡的实际出发,通过认真忠实地调查和探究,获得符合实际的结论。在参观、参与考查工作的过程中学习专家们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并且要懂得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在汇总知识的时候要从科学的认识论出发,学习科学的论证方法。总之,通过对地方历史的探究,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养成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在研究过程中可以使学生产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说过:“关于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故乡开始的。”“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祖国是扩大了的家乡”。家乡史是祖国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热爱自己的家乡就定能进一步培养起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试问一个人如果对自己的家乡都毫无感情可言,又从何去爱国报国?

家乡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历史与现实,通过感性了解逐渐深化为理性的认识,进而产生一种永不消失的热爱之情,自然也会产生亲切感、自豪感和责任感。学生通过对家乡历史发展的认识,促进了对家乡现状的探究,从而使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心系家乡与祖国的命运,使他们树立将来建设美好家乡和为中华民族腾飞而努力学习的志向。

二、利用乡土史开展研究性学习

乡土史教学资源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可实践性等特征,本身存在许多有待研究的问题,非常适合作为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载体。针对幼师学生的特点,在设计研究性学习活动时教师要加强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设计一些简便易行的课题,加强学生科学研究方法的训练,使学生体验完整的研究过程。

利用乡土史开展研究性课程设计时可以从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名胜古迹、出土文物、风土民俗、土特产品等方面选择材料。比如在名胜古迹方面,学生可以调查安阳地区的名胜古迹的分布,也可以调查名胜古迹的历史和现状,还可以提出保护、开发名胜古迹的建议、设计解说词、设计相互联系的旅游线路等。

利用乡土史资源可以选择许多研究性学习的课题,下面举例说明:

1.活动案例一

主题:安阳历史一日游方案招标设计。

活动目的: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家乡历史的博大与宏伟,同时,通过调查、采访、小组活动、制作等一系列过程,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和参与、合作的精神。

活动过程:

(1)搜集资料,学生5~6人一组,去图书馆、书店、旅行社、上网,充分利用资料,确定一日游要去的景点及路线。

(2)学生讨论,分工,模拟旅行社工作,起草一日游方案。

(3)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反复推敲,确定一日游的最佳方案,撰写各个景点的解说词,拍摄照片、录像,计算旅游经费,设计美化一日游方案设计书。

(4)模拟旅游竞标,同学们布置会场,聘请教师和部分学生组成评审会,按小组分别介绍自己设计的“安阳历史一日游”方案,并散发自己设计的旅游宣传单。

(5)评审会对各个“旅行社”的线路确定、导游词撰写、价位安排、标书设计、方案介绍进行评审,最终评出“安阳历史一日游设计方案”一、二、三等奖若干名。

2.活动案例二

主题:安阳老字号研究

活动目的:了解安阳老字号的历史和现状,探索老字号盛衰的原因。通过查找资料、调查访问、综合分析材料撰写调查报告。

活动过程:

(1)学生分组,每3~5人为一组。

(2)确定研究题目,制订研究计划。

(3)收集历史资料,通过查阅地方志、走访知情老人、网上调查等方法。

(4)实地考察研究老字号的现状,制作一些图片资料。

(5)小组成员集体讨论、交流,撰写调查报告。

第2篇:乡土文化调研范文

一、明确乡土语文教学范畴,立足于农村教学实际。

乡土语文是广泛的一个概念名词,对于农村初中的学生特点,搞好乡土语文研究有利于增强家乡成就的认同感,培养健康积极的思想情操。

多年来,民乐镇是北流市亮点多多的乡镇,该镇有全国农业旅游点罗政村、广西历史文化名村萝村、投资2.5亿元的中国青春大世界旅游项目、部级大容山森林公园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课题研究的材料比较充分,可挖掘的历史名人、语文素村很全面,利于课题组开展研究工作。

课题一开始就制定了操作性比较可行的计划,组织好学生学习家乡、热爱家乡,说出一二个家乡的名人与故事;家乡中有哪些先进优秀人物,农村中蕴藏有什么历史文化。通过两个学期材料准备,通过材料带动了学生的写作,特别是萝村的国学大师陈柱勤奋好学的事迹感动了许多学生,学生们在平时作文中的记叙文,除了对家庭成员有所温情表达之外,难以形成妙笔生花,空洞无物。经过乡土语文的教学实践,原来家乡是如此多的精彩文化,学生在作文中可写的题材就多了,有了活水,学生的写作源泉就多了。

据统计,2010年春季期九年级语文段考成绩比上一学期提高了平均10.2%,而且优秀作文出现了上升的趋势。这充分体现了乡土语文实践中的成功之处。

二、科学探究乡土语文途径,提升研究成果的推广价值。

乡土语文研究不能够简单等同于印发历史资料、学生抄写事迹的初级手段,而是从研究中提升语文文化的涵养能力,来实现语文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1、材料收集与研究应用同步。在学习罗政村钟耀荣支书先进事迹中,课题组就成功地将生态家园文明的理念引入了“低碳教学”理念。既然农村是进行了生态优美的建设,那么在学校中也应该实现生态化的教学,也就是“低碳教学”理念的形成。要知道,农村初中管理成本因各种原因是比较高,老师费力不讨好,表面上看似是老师能力的问题,但更深层次的是学校管理与教师育人方式转变的问题。农村初中学生由于视野狭窄、可接触的现实社会有限,直接影响了发散性思维的扩展,就造成了学生在校不知道如何学习,更加谈不上进步了。

所以,课题组针对上述问题,有效地引入乡土语文“低碳教学”的理念,让语文教学回复简单清新的面貌,让人文思想回归自然,自然就会引起教师观念的转变,将“低碳教学”发挥得自如有加。

2、拓展课题宣传力度,提升课题的影响力。自一至终的课题研究,凝结了课题组成员的心血,只有通过有效的宣传,才能体现研究劳动的价值所在。2010年6月7日《玉林日报》和玉林教育信息网均对该课题研究进行了充分报道,吸引了周边学校的注意,而且了课题组顾员林秀兰老师的《罗政村旅游资源调查》的综合实践教学设计获得了玉林市教育学会评比一等奖。

3、优化课题研究的途径,建立科学评价模式。只有建立了科学的评价体系,课题研究当中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课题组按照表格化、质量化、应用化的“三化”模式构建了评价规格体系,每一个课题成员都能够从细节中强化乡土语文自觉行为,然后通过课题中期研究会,不断优化研究成果,使得研究有章可遁。

三、综合乡土语文资料整理,设计课题研究开发方案。

根据研究计划,可通过相关书籍、网络、电视报道、报刊杂志等各种途径收集所需资料。要求学生学会向村民或村支书、主任及镇政府人员进行采访,弄清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或已有的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前景等。各调查小组在调查结束后应将收集的资料,所做记录及相关设想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写成调查报告。

比如说在具体实践活动中,以八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的学习,我们领略了不同的旅游文章写作与美景,比如,巴东三峡的雄奇秀丽,周庄水韵的“中国第一水乡”美称,青海湖如梦如幻的美境,还体验了纽约的勃勃生机异域风情。然后引导学生这样设计:在你的家乡有尚未开发的山川湖泊或名人名村吗?有成片的果园可以让游人去观赏采摘吗?有特色景观的风土人情可以吸引游客吗?已有的旅游景点,又该如何进一步开发旅游资源?

第3篇:乡土文化调研范文

走在乡土上:历史人类学札记,王铭铭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后村的女人们:农村性别权力关系,李银河著,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

新乡土中国:转型期乡村社会调查笔记,贺雪峰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土地的黄昏,张柠著,东方出版社,2005

农民的终结,[法]H・孟德拉斯(Henri Mendras)著,李培林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心与吴文藻的情爱世界,岳敏编著,东方出版社,2008

一、昙花一现的绚丽高潮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著名社会学家吴文藻带领着他的学生费孝通、林耀华、许R光、田汝康等一群人,在中国大地上,搞起了轰轰烈烈的村庄乡土调查与研究,外加上早些年试图改造乡土中国的“乡村建设”运动的晏阳初、梁漱溟、孙本文等,一时间,俨然形成了一个在国际上别具特色的社会学人类学的“中国学派”(或称“中国社会学派”),达到了中国学术的一个绚丽高潮。这种壮观,放在当下语境中,应该会让很多人感到不可思议:中国的社会科学原来也牛过啊!

可能很多人还不了解吴文藻,不过说起另一个人,大家都应该知道,著名女作家冰心就是他的夫人。他们在远渡太平洋对岸美国留学的轮船上相遇,并且相爱,最后携手学成归国。

社会学和文学,其实演绎过很多爱情故事,比如后来的李银河和著名文学家王小波。当然,令人特别对社会学相关领域的人有些不爽的是,这些夫妻,实际上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取得的成绩几乎都是相当的,但知名度却如此悬殊,这也反衬了社会学的长期尴尬发展过程。吴文藻在“社会学中国化”的学术思想坚持下,用“社区”的方法,和学生展开了广泛的中国乡土研究,以及此后30年代中期费孝通领衔的“魁阁”研究室,发表了大量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民族志著作。

可以说,整个三四十年代,中国社会学人类学的乡土研究,各有风格,各带有远大的学术目标,调查成果既具有浓厚的“本土特色”,在学理和方法上又能与国际学术界构成对话,呈现了《江村经济》、《金翼》、《义序的宗族研究》、《芒市边民的摆》、《祖荫之下》、《山东台头:一个中国村庄》等经典著作,构成了现代知识分子的“乡土中国风景线”,共同成就了中国社会研究的“乡土中国时代”。

这批早期的社会人类学者,都具备较好的跨文化学习经历,都用英汉两种语言写作,而且师从海内外这些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比如费孝通的名著《江村经济》,就是英文写作的,英文名直译叫《中国农民生活》,是他英国伦敦大学的博士论文,1939年在路德里奇出版公司出版,1986年才有了中文版。著名的人类学大师马林诺夫斯基为其作序,认为它是土著研究土著的第一本书,同时是非西方人研究自己文明的第一部书,因而可以说它是一个里程碑。

但是,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随着院系学科调整,社会学专业作为“伪科学”而被撤销,因此,从小有名气的社会学“中国学派”就几近被扼杀,社会家纷纷遭批判。直到1979年邓小平同志在理论务虚会上呼吁:“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现在需要赶快补课。”但一个长达20多年的断裂期已经形成了。

二、重拾乡土的行动与表演

不过,对于乡土中国的研究,自有后来人。

首先推荐的是《走在乡土上:历史人类学札记》,虽然从副标题上看,是关于历史人类学的,仿佛与社会学或社会人类学有些出入,但在鉴于当时早期中国乡土社会研究时期,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等是多学科混杂着的,显示着较大的社会科学气象,不像现在碎片化的学术分离。同时由于一直以来中国特殊的学科体系,针对那些学者的融会贯通似的博学研究,很难从一个专业上界定领域,故本文统称社会人类学。

本书的作者是王铭铭,北大教授,他偶尔以“后村落主义人类学者”自居,可视为“中国学派”当下最为有渊源的传承者之一。首先是直观上的巧合,他是福建人,林耀华的同乡,毕业于厦门大学人类学系,1993年获伦敦大学博士学位,也正是费孝通曾就读的学校。

深层次上说他是传承者,则源于他的长期耕耘领域,同样也是有关乡土中国的研究,有《社区的历程》、《草根卡里斯玛》、《溪村家族》等乡土研究著作,跨文化的理论根基扎实,而且他的很多研究,也同样遵循了当时“中国学派”的方法,从熟识的社会情境开始入手,在家乡及其附近开展研究。正如他自言:“一百多年来,研究中国的人类学家便开始思考乡土中国的诸多问题。在前辈的影响下,在漫无边际的学林里,我对乡土人类学叙述的历史问题的认识与体会发生了相互矛盾,但漫步给我寻觅的机会,令我得知乡土与我们思考的历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在联系与距离之间,有让我可以行走的路”;此外在方法论上,“《社区的历程》也是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学派学者关于‘社区’的阐述的某种因袭”。

基于中国乡土的研究,应该说,依然是中国学术的一个立命之本、发展之路和力量之源,因为在这个大转型之下,虽然现代化像海啸般席卷了几乎整个中国,但是,如果走出书斋,走到田野中,我们就可以发现,无论如何,这种数千年来的乡土性质社会,依然根深蒂固,其中仍有大量的学术价值等待着有着锐利嗅觉的学者去刨食,比如在现代化与乡土碰撞下的中国热点问题之一――三农问题。在关于农村方面,在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门领域,不管是社会学、经济学还是政治学等,三农问题,都成为研究者蜂拥而上的一个课题领域。而且这在学术上,也显示出了一派繁荣多点开花的景象,比如温铁军重建的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新著如李银河的《后村的女人们》、何雪峰的《新乡土中国:转型期乡村社会调查笔记》等。

在《后村的女人们》书里,作者没有企图用宏大叙事来完成这项工作,而以一个小切口入手,不仅真实再现了中国广阔土地上某一个角落里最容易被人们忽视的寂寞人群,展示了她们的喜怒哀乐,生活在有形与无形的家庭、社会权力体系之中,以及生存之下、之上的所有时代烙印。当然,作为一名社会学者,李银河不会把这本书写成情感读物,或纪录片似的散文,更不是义愤填膺的女权宣言。寄托在社会学实证基础上,有扎实的田野调查为基础,《后村的女人们》则显得很平静,比女性电视剧来得真实而不肥皂,比女权宣扬来得结实而不浮躁。这是一份翔实生动的调查研究报告,以描述性研究方法,全面分析了河北省一个普通农村――后村的家庭结构、性别权力关系等情况,针对女性的不同社会角色,作为女儿、妻子、母亲,进行走访调查,分析她们在上学、就业、婚姻、抚育、家务劳动、参与社会和政治活动等方面与男人的权利差异。这样的村落和独特视角切入研究方式,可以让我们想起很多名著,比如法国历史学家埃马纽埃尔・勒华拉杜里的《蒙塔尤:1294―1324年奥克西坦尼的一个小山村》,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和《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亲密关系和家庭变迁(1949―1999)》等等。

何雪峰的《新乡土中国:转型期乡村社会调查笔记》,正如序言说的:明确地说明是以费孝通先生为学术楷模,作者追求理解当代中国的农村和农民;甚至在文字风格上也追随费老的《乡土中国》,简洁却细致,深入却不深奥。尽管作者自己称“费老是在更抽象层面上理解……”而他的则“是在具体农村调查中形成的一些随感”。通过作者对农村有关问题的梳理,我们看到作者那种细致而又不失理性的敏锐观察,通过社会关系、村治格局与秩序、制度变化与治理等方面,考量与审视着这个处于巨大转型下的乡土中国。

不过,正如一些批评学者指出,在如今的社会中,各种重拾乡土的行为,往往会带着功利化的表演,比如对于乡土的唯美化或者污名化,都在销蚀着这种研究工作的价值,特别在文艺作品里,甚至虚构了很多的农民经验,用让人莫名其妙和匪夷所思的伪经验博取数量庞大进城转为市民的农民的归属感阅读,加工成唯美化和空洞化的乡土叙事,从相似的场景或事物,如牛、稻田、耕作和困苦的生活当中,追忆远去的自己的岁月,洗一洗眼球,获取点为数不多的成就感,顺便悼念被遗忘在乡间的亲人和村里有个叫小芳的姑娘。甚至还成为了文艺贩子们兑换掌声和声誉的商品。虽然在分工过程中,这些人或许并未直接染指货币,但归根结底,利益的诱惑,总是他们追求的目标。当然,这利益不仅包括看得见的银行账户位数和官衔,还包括看不见的利益获得,如良知、公益的美好名誉。

比如,从贾平凹的《高兴》,到电视剧《民工》、《乡村爱情》系列,再到近些年春晚上总被用来煽情或者嘲笑的农民(农民工)节目,这种“心连心”似的居高临下的表演,在市场上大肆流行,尽管真正的主人公们对这些是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的,但这似乎十分满足那些没有任何乡村生活(不是生存)体验的市民们一种表达博爱的,以及进了城市,拍干屁股后面泥土的前农民们的追根忆苦(炫耀性的)的臆想。而对真正的农村可喜或者可悲的变化,仍然是他们脑海中剥离了不利于自己的那些唯美或唯苦的情景。“我是农民”、“我是农民的儿子”,似乎在这个生活语境中,成为上层人士成为富有责任感或良心、公益心的完美证据,甚至是标榜自己权威或者受害者的身份证!

三、中国学派站起来的危机与可能

在经济领域,如今“中国站起来”、“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模式”等带有浓烈民族主义色彩的言论喧嚣不已时,我们依然是以没有底气的弱者姿态,在稍微富裕起来之后的尖叫抗诉,这种以经济为物质基础的尖叫,看起来怎么都像是暴发户的那种粗俗嘴脸,或许能够赢得一时的,却最终收获的之后更猛烈的空虚感,因为“站起来”之后,一部《2012》和《阿凡达》就能够轻易把你打趴下,而且你还得心服口服。而最重要的是在话语权上,我们依然是没有真正拿得出手的理论与影响力。中国当下的学术建树,说得难听点,大多数人都是以充当学术掮客和学术搬运工而积累起个人的原始资本的,他们除了追赶时髦地对于国外最为前沿的理论做一些搬运之外,似乎并没有太多可以拿来装点门面的东西。

当然,值得庆幸的是,同时也有很多人意识到这种尴尬处境了,而且一些人也开始意识到乡土研究将是我们最大的优势。也是在这个背景下,才有王铭铭在书中指出的:在西方自我批评意识不断增强的条件下,本土人类学家的研究对自身提出了更高的理论要求,它不再简单追随外来的西方理论,而能真正借助从本土观点出发这个提法,致力于当地社会的当地解释。也正是在这个本土社会科学的条件下,中国村庄的人类学研究得到了持续的发展。而这,也得到国际上的一些肯定。在2002年,美国人类学家史蒂文・郝瑞(Steven Harrell)总结了20年来中国人类学的成就,其中列举了第一方面,就是村庄民族志的研究。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深入了解后会发现,在喧闹的研究论述之下,还是缺少真正深入生活本质的有质量描述与较为客观忠实的描述,很多都是蜻蜓点水般的工具化或功利化研究,以三农问题研究为例,在当前的中国,其关注点多在于如流入地(城市)的农民工研究,从生活、心理、子女教育、犯罪等各个方面,而在农村中那个还镇守土地的那些人们,则成为容易被遗忘的对象,就算有对其进行关注,也是宏观上的,诸如农村自治、土地制度、农民组织等。这些都说明,当下的很多研究往往都成了政策社会学的一部分,实用主义色彩浓厚。最为重要的是,几乎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部分――基于乡土社会而且作为其主要呈现面貌的农耕文化。而更恐怖的是农耕文化在短期内的绝迹,其速度绝不亚于稀有物种的灭绝速度,如果没有引起关注将导致农村根基的崩溃,或者对于实质性问题的无法解决。

而在现代化的进程之前,我们的农村又发生着怎么样一种或许早已告别我们现在生活的生活呢?2005年出版的《土地的黄昏》,不是一部纯粹的社会学著作,而是对消失或者正在消失的农村,作了十分有益的百科全书式的解读。这部著作副标题是“乡村经验的微观权力分析”,文化学者张柠从乡村的生活各个细小的角度出发,做了一番立体式的全景扫描,展示那些消失或者正在消失的土地记忆。张柠也是从农村“拖泥带水”走出的一位文化学者,在这一点上,笔者和他有着相似的出生。于是,对于他在书中的很多描述,都不断地挑起我那些沉睡的乡村记忆。

不过,在现代化浪潮之下,费孝通的“乡村工业化”,已经进入了反思阶段,而乡村沦陷,开始进入很多人的视野,随着法国社会学者孟德拉斯所言的“农民的终结”,宣告了一个巨变中的历史乡土性的悄然渐消,乡土性的根基开始瓦解。他指出:“互识的社会、角色的混淆、低水平的劳劳分工和高度的自身消费,这就是传统农业文明的根本特征,这些特征的消失已经带来价值体系和社会关系图式的根本变化。这些变化将按照自身的逻辑展开,直到重新组成新的体系和新的图式。”

这个时候,随着研究对象乡土性的瓦解,学科的根基开始松土,我们是否应该开始担忧下一轮的断裂,以及之后的传承问题呢?这在王铭铭书中的“《溪村家族》自序反思性的绪论”一文中,作者也若隐若现地表达过。而在现实中,这种现象也是时有耳闻,比如2008年《重庆城市新地名将不再使用村字》的报道,还有2009年的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改名风波,它要改名的理由是,作为省会是全省6900万人的形象,它需要一个更响亮、更富有韵味的名字,嫌石家庄名字带“庄”太土的人不少。

这些新闻,虽然并未引起太多人的关注,但是这个事件的背后,正是这种和法国上半个世纪前孟德拉斯所预见或者遇见的情形:来势凶猛的现代巨轮,已经把乡村彻底逼到历史的狭窄角落。

第4篇:乡土文化调研范文

近年来工业化与城市化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不断向农村地区挺进,越来越多的农村经历着变革和改造。万顷良田变成高楼大厦,农民摇身一变成为工人,而更可怕的是城市文化对乡土文化的侵蚀和破坏。我国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动农村扶贫项目的发展,帮助贫穷落后的乡村摆脱发展困境。实践证明,扶贫项目重经济而轻文化,往往只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资金投入,重视科技教育而忽视人文关怀。更有甚者,“文化扶贫”即是将所谓城市的先进文明引入到乡村社区,用城市“先进、科学、繁荣”的文化代替乡村“落后、愚昧、贫穷”的文化,完全否定乡村文化的价值和意义。费孝通(2007)在乡土文化研究方面有深厚的造诣,在《乡土中国》一书中展示了乡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从基层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人‘土’是他们的命根,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无疑是‘土地’”。 现代化在改变人们衣食住行的同时,也带来了思想与意识的强大冲击。资讯流动促进了社会变迁,而电视、互联网等现代传播媒介更是深刻改变了人们的乡土意识和传统的价值观念。原本以乡土文化为载体,以淳朴、善良、亲情和伦常为乡土文化核心的生存价值理念在现代文明所带来的现代价值理念的冲击下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消逝在城市化的狂浪中。由于乡村文化价值无法与现代化的发展要求相一致,越来越边缘化便成为其最终的归宿。与此同时,具有一定知识和素养的乡村知识分子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纷纷逃离乡土,加之乡村学校教育的落后和对乡土文化的忽视,造成乡土文化不仅失去了生产与传播的主体,更失去了传承的载体。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文明古国、农业大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乡土文化的传承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本文试图通过一个亲身实践的另类的乡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社会工作案例来阐释运用整合的社会工作方法推动乡土文化传承的可行性和优势所在,为关注乡土文化传承的研究学者和实务行动者提供借鉴。 一、共识与困境:乡土文化传承的综述 费孝通(1998)深入中国社会的基层,用“乡土性”来概括中国的社会特征,他指出中国的社会生活与泥土息息相关,人们具有浓厚的乡土意识;在讲究礼俗的社会里,规范人们行为的不是法则、规范,而是人情、习俗;中国的社会关系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差序格局”,“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他们活动范围有着地域上的限制,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是一个熟悉的,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学者于建嵘(2001)认为乡土具有文化意义,强调与传统农耕文明相联系的社会特性。 不同学者对乡土文化的界定是不一样的。朱方长、李红琼(2005)从乡土文化产生的基础与主体的角度分析,认为乡土文化是一种生发于农业社会,蕴含于中国文化传统之内的农民文化传统,由方言、风俗、观念、信仰、宗教、社会组织等“文化因子”通过世世代代的相传和积淀逐步形成,农耕文化是乡土文化的本质。廖亚辉(2005)从乡土文化的内容及特点出发,认为乡土文化是在血缘或宗法式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上形成的,强调“礼”的重要性,在内容上以等级制度和家族家法制度为主。乡土文化保守而封闭,是一种融礼治文化、家族文化与安土重迁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黄文彩(2009)在乡土文化的呈现方式上有所突破,认为乡土文化包括有形与无形两种形式。有形乡土文化是指乡土各种生活用具和生活设施等有形的文化载体,无形乡土文化则包括价值观、传统风俗、民间艺术等文化形式。谈朝晖(2006)从农村与城市的地域差异出发,指出乡土文化是当地人民在与客观生活劳作环境长期相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兼具中华民族的共性与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价值观和社会意识等。他将城市文明作为参照,凡是在中国范围内,具有鲜明地域特征,有别于城市文明的文化即是乡土文化。 在乡土文化的研究领域,文化流失已经成为学者普遍关注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研究文化流失的影响。有学者侧重乡土文化主体的研究,认为农民是乡土文化活动参与和传承的主群体,也是新农村建设内生本源的主体,对乡土文化的忽视会削弱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刘广宇,2007)。刘铁芳(2008)也认为乡土文化的流失将导致传承主体的文化认同困境,代表先进文明的城市外来文化的冲击导致乡土文化秩序的土崩瓦解,乡村文化的边缘化直接导致了乡村青少年对乡土文化的冷漠,在精神上没有文化寄托。廖亚辉(2005)从文化功能的角度出发,强调乡土文化对乡村社会的稳定作用,认为城市文明的冲击,经济观念的强化、家庭意识的淡化以及恋土情节的弱化等会影响农村的社会结构,动摇农村社会的稳定基础。黄文彩(2009)侧重文化保护的重要性,认为城市化与现代化加速了乡土文化的败落。由于生产方式、思想观念的演变,乡村中古老的民俗风情、道德理念也濒临瓦解。一旦乡土文化得不到保护,优秀的民间艺术、传统技艺、农耕文明将濒临灭绝。在学者中有着这样一种共识,乡土文化流失对乡村社区的日常生活乃至延续发展都具有深远的负面影响。 在乡土文化传承方面,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教育领域,关注教育与文化的关联、教育与文化传承的关系等;学者普遍认同将家庭、学校和社区作为文化传承的主要场域,教育则是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冯增俊(2001)关注教育与人类文化的关系,将教育上升为文化传承重要途径的高度,认为只有教育才能让文化得到广泛传播和发展。要实现文化的传承,必须把教育作为重要的载体和途径,通过教育来发展文化,传承文化、整合文化。王军(2006)认为文化知识的传承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民族文化的传承过程是使个人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得以发展的必要手段。曹能秀与王凌(2009)梳理了教育与文化传承的关系,指出民族文化传承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等三种形式来完成,强调通过教育实现文化传承的方式是多样化的。在三种传承方式中,黄胜(2009)着重强调了学校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因其具有目的性、组织性、计划性以及普及性、大众性、广泛性等特点。王润平(2004)注重传承方式的创新和改进,指出中国的文化传承应从自足式单一传承到参与式多样化传承,从全面泛化传承到有限强化传承,从正向传承到某种程度的反向传承,从机械传承到有机传承,从依赖性传承到建构性传承。#p#分页标题#e# 受到全球化的影响,国外也有学者针对乡土文化传承的问题展开研究。有学者针对全球化所带来的农民身份认同感普遍缺失的问题,强调应该重视和保护文化的多样性,要让具有现代思想的农民通过乡土文化来明确自己多重的身份(汉娜•威特曼,2007)。国外的研究中,学校教育依然被认为是对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的方式,埃德加•莫兰(1999)认为文化会不断被创造和再生,因此文化需要被传输、教授与学习,通过个体身上的学习、再生,从而实现文化的自我延续和发展,确保其异质性与多样性。有学者从主流文化与地方文化的关系出发,认为在任何社会中主流文化与地方文化之间都不应是一种相互排斥的关系,而应是交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同时强调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去文化”现象不是教育期望的结果,学校教育应调节好地方文化与习得的主流文化的差异(威廉F.派纳、威廉M.雷诺兹等,2003)。还有研究从文化与社会变迁的观点出发,认为地方文化要与全球化的大背景相适应,全球化、技术化、网络化确实对地方文化带来冲击,但是地方文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要与其他文化和领域进行交流,促进自身的发展,与时俱进;地方文化不应该成为博物馆里的静态展品,它是活生生的动态的演绎,也需要创造性地改变以应对外界的变化,文化的变迁将继续保留其原有的身份与价值(温迪•格里斯沃尔德,1999)。国外的研究多强调尊重文化多样性,对与文化传承的方式和途径的研究多集中在学校教育。 乡土文化流失的负面影响成为该领域的学者普遍的担忧,而加强乡土文化传承的迫切性与重要性更是一种共识。但是,学界对于乡土文化传承和保护的具体措施和方法却多集中于家庭和学校教育。根据我国国情,家庭结构在乡村正在经历着演变,主要承担传承教育责任的父母一辈出于生计需外出打工,空心化的趋势不容忽视,因此通过家庭教育来传承乡土文化的途径有待商榷。另一方面,学校在“唯分数主义”和“唯升学主义”的大旗帜下,多侧重应试教育,对于文化的传播并不注重,更别提被主流文化视为“愚昧落后”的乡土文化了。而且,在师资严重缺乏的乡村地区,文化教育的推行更加举步维艰,乡土文化的传承陷入了困境。鉴于此,寻求一种有别于传统家庭和学校教育模式的另类的乡村文化传承方式、摸索我国乡村文化传承保护的新模式迫在眉睫。 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起初以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所导致的现代农业对环境的破坏为目的,然而在发展过程中被其他学者所借鉴和引申。其中,费边社会主义者亚瑟(Arthur)对马克思的生态学思想的发展作出了特殊贡献,他创造了生态系统概念,并把有机界和无机界都置于一个复杂的唯物主义合成体之中(约翰•B福斯特,2004)。生态系统的视角启发我们将宏观自然社会环境与社区日常生活辩证地统一起来思考,面对生态环境中人的问题,静态单向度的结构功能分析忽视了主体与环境的有机联系,强调应该借助生态中人的视角重新审视困扰个体的社会政治生态根源,逐步回归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及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以便系统整合地回应贫困及不可持续发展等关乎民生的重大议题(张和清,2001)。 笔者发现,以往的研究将乡土文化流失与其背后深刻的社会政治根源割裂开来,把乡土社区文化流失当做社区本身的问题,因此难以回应乡土文化的流逝和没落。相信乡土文化有其珍贵的价值,更相信文化流失不只是社区的问题,不只是社区个人的问题。本文将以亲身经历的文化保护实践为基础,探讨生态系统视角下运用整合的社会工作方法1传承和保护乡土文化的可能性。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在文献法的基础上,主要采用民族志田野调查法,强调研究场景的自然性和真实性,以提高研究的解释性和推广性。 (一)文献研究 通过文献研究,掌握目前为止主题相关研究工作的全景,为研究奠定基础。乡土文化传承的社区社会工作在中国大陆的实践几乎没有,可参考的先例很少,所以研究必须查阅相关文献,以形成正确认识才能对实践作出探索。本研究主要从电脑数据库、国际互联网、著作和专业期刊论文、报纸、杂志等多种途径收集了相关资料,获得了较为全面的信息。 (二)民族志田野调查法 民族志田野调查法最重要的研究手段之一就是参与观察,它要求调查者要与被调查对象共同生活一段时间,从中观察、了解和认识他们的社会与文化2。笔者于2010年7~10月参与到“城乡合作、公平贸易,共创生态文明与可持续生计和文化———暨广州农村社会工作试点项目”3的行动计划中,主要负责“参与式农耕文化与生态文化评价、保护与弘扬”的相关工作,扎根广州从化仙娘溪村,与村民同行,亲历乡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行动计划与实践。 三、一个乡土文化传承的社会工作实践———绿耕从化项目 在项目需求评估阶段,团队发现这里的传统宗族观念比较强,宗族内的互助现象普遍,而且几乎村村都有族谱保存。村民具有较好的村风和村俗,对客人普遍热情,青年人也比较尊老,每逢初一、十五都要到祠堂祭祀,宗族内的换工很有特色。村里的老建筑特色保存比较完整,很多习俗也有完全的保存。 但是在调研的过程中,团队也发现大部分村民对以上的这些传统和文化普遍都觉得没有什么,他们觉得这些都是祖祖辈辈留下来的传统,农村哪有什么文化,平时除了看电视就是打牌,很少娱乐活动4。由此可见村民本身对当地的文化的认同和归属感不强。在这样的背景下,团队试图通过整合社会工作方法在社区开展文化发掘和传承行动,让村民意识到农耕和乡土文化的重要性,从而提高他们保护乡土文化的意识。 (一)以民宿为载体,保留传统建筑和农耕文化 长流村地处山区,这里的建筑以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土坯房为主,大部分的村民一家几口人挤在狭小的单层房屋里,部分房子已经发霉或者墙体出现裂缝。近年来,由于外来文化的影响和外出打工发家致富,小部分村民推倒原先的土坯房,建成独栋两三层的水泥房并装修一新。这在村里引起不小的反响,村民纷纷效仿,凡是家里有点积蓄的都争相建房子,没有积蓄的也和亲戚朋友借钱建房子,甚至于在村里“住在土坯房是一种贫穷的象征”也已经成为一种共识。项目团队认为土坯房虽然因年久失修而存在漏雨或者墙体开裂等不安全的现象,但是从文化多样性的角度出发,土坯房是长流村的一种建筑文化,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保护。项目团队基于这样的考虑,租赁村内闲置旧屋并进行改造,建成民宿,用以开展乡村生活体验项目。在此基础之上,团队也开展了旧家具的收集和翻新活动,挖掘旧家具的故事和文化意义,其中包括一些年代久远的农具和生产工具,挽救几近被淘汰的宝贵的农耕文化象征。团队希望通过这种反其道而行的另类行动,让村民意识到这些建筑和器物的独特性和文化价值,挽救正在减少的土坯建筑群和传统农耕生产工具,保留传统的建筑和农耕文化。#p#分页标题#e# (二)以社区为平台,发动社区口述史行动 乡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村史、家族史,但是在现阶段长流村也面临着传承断裂的问题。首先,作为村集体记忆的村史和家族史由于乡村识字率和教育滞后等问题,并没有意识地通过文字记载下来,大部分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传递而一代代地延续下来的,因此便没有准确的文字资料记载。另外,很多知晓这些历史的村中长者正在渐渐老去,而新一代的青壮年又外出打工,孩童因其“久远、封建、迷信、糟粕”等原因而不愿去学习和接触,加剧了这种文化断代的危险。项目团队希望通过口述史的活动,在社区营造一种重拾集体记忆的氛围,让记忆中的历史通过口述和文字记载的方式保存下来。一方面,通过志愿者口述史小组到各家各户与村民聊天获得家族和生活方面的历史,另一方面,通过实地参观村中的名胜古迹和祠堂等建筑,让村民回忆讲述关于村子历史演变的故事。在这个过程中,让村里的孩子与项目同行,共同接受这种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对乡土文化的认知和态度。在获得村史资料的同时,长流村村民也被集体记忆所唤醒。 (三)打造社区文化空间,构建文化活态社区 传统的乡土文化保护往往通过讲道理或者说教等方式对村民展开教育,使得文化始终还是与日常生活格格不入的一些外在之物,最终还是难以达到文化传承的目的。团队警惕这种将乡土文化与社区分隔的倾向,致力于将二者结合起来,将乡土文化嵌入到村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团队将民宿、祠堂和乡村博物馆结合起来,将村史、家族史、农耕文化史等文字资料制作成展览品,打造一个乡土文化气息浓厚的社区。村民们生活的社区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文化博物馆,村民在接受文化熏陶的同时,也将这些原本鄙夷的文化重新重视起来,起到了传承的效果。更重要的是,项目组将文化保护的项目与生计项目结合起来,推动村民保持原生态的耕种和栽培技术,使得农耕文化在村中也被实实在在的日常劳作传承下来。 (四)发动妇女小组,自觉维护社区文化空间 项目希望通过助人自助的社会工作理念来帮助村民实现可持续的生计和文化,因此发挥村民的自主性显得尤为必要。项目组希望村民可以自觉地维护营造出来的文化氛围,而不是当社会工作者离开的时候,这些村史展览就成为摆设,乡村文化保护不是一阵风,应该是可持续的,村民要将这种传承和保护的理念贯彻到日常生活和劳作中。在社会工作的社区工作中,发掘和培育社区领导是很重要的。在项目的另一个行动计划中,社工组织了生计妇女小组,她们主要承担生态健康农副产品的生产任务和乡村民宿的经营。社工通过将生计与文化、民宿与文化社区联系起来,发动妇女小组自觉承担起维护社区文化空间的任务。社会工作强调发挥服务对象的自主性,因此在社区文化氛围营造的过程中主要扮演协助者的角色,由村民和妇女小组承担主要的决策和计划工作。 四、讨论 在绿耕从化项目的乡土文化社区建设案例中,看到了农耕文化传承的另一种可能性,并且这种以社区为平台的整合社会工作实践模式较之于家庭和学校教育、社区教育在乡土文化传承和保护方面有其优越性。 (一)生态视角下的乡土文化流失问题 卡森和马克思的生态观都强调资本主义发展计划如何破坏生态链与生态平衡。马克思更是从资本主义制度及其生产、贸易关系等方面批判资本主义生产交易方式如何破坏人与地球新陈代谢,从而导致生态链“无法修复的断裂”(约翰•B福斯特,2004)。从生态视角出发,将个体的问题与其所在的社区、国家、世界联系起来,找到引发问题的社会政治根源。如图1所示,资本主义、全球化和消费主义影响了国家的政策制定,国家鼓励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而城市化与扩大内需政策又进一步塑造着农村劳动力的流失和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的侵蚀,最终导致乡土文化缺乏传承主体,乡村社区漠视乡土文化。因此,营造一种新的社区文化氛围,在主流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形态之外保存一种独特的乡土文化的存在,便是社会工作介入的思路所在。尊重多样性,尊重劳动人民的智慧,不要求村民要完全接受一整套城市文化或者一整套乡村文化,只希望创造一个他们可以去自由选择的平台,赋予更多的自主性,允许有更多的可能性。 (二)整合社会工作介入乡土文化传承的探讨 在文章的第三部分,笔者介绍了绿耕从化乡土文化传承的具体经验,笔者将其归纳为整合社会工作的实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原因探讨 传统的功能主义取向的社会工作往往将问题个人化,具体到乡土文化的案例中就是把村民看成是愚昧的、乡土文化是落后的,于是所采用的策略也即是通过文化扶贫用所谓的先进文化来代替落后文化。然而运用整合的视角来看待文化流失问题,则是将问题与其背后深刻的政治经济社会原因联系起来,从而开辟出另类的乡村文化传承路径。 2.将文化项目与生计项目有机整合 绿耕团队在云南绿寨文化项目的失败教训就是因为只注重文化而忽视了农民最在意的也是农村工作最根本的生计问题。从化项目用整合的眼光和方法来处理文化与生计的问题,将文化整合进生计项目。 一方面,乡村民宿和社区文化空间吸引了城市消费者的目光,独特的乡土气息和优美的乡村环境让城市消费者在乡村体会到放松和惬意。他们给予村民的经济收益和意见反馈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村民的自我肯定,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从而促使他们更自觉地保护和传承乡土文化。 另一方面,项目所推崇的可持续生计项目得到了传统耕作方式的支持,在激素、化肥等高科技产品垄断的农产品市场中别具一格。这是一件一举多得的事情,不仅传统的耕作技术得以保存,而且城市消费者可以品尝到健康的农副产品,最重要的是农民因此可以创收并更加坚定传统种植技术的使用,因此几近消亡的传统种植文化才得以保护和传承。#p#分页标题#e# 3.社会工作三大方法与社会工作理论的有机整合 项目团队突破了主流社会工作割裂工作方法的模式,将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整合起来,以社区为阵地开展介入。以口述史活动为例,社工通过发动社区志愿者开展社区范围内的村史口述资料收集;组建村史小组,将村中有威望的老人请过来社工站谈村史话村俗;针对村中的重要人物(如村长),社工通过个案访谈获得更多的口述史资料。对话是一个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在村民口述历史故事的时候,他们的心智和灵魂也进行着一场洗礼,这是一个互惠的过程。相比于功能主义取向社会工作关注个案数、小组数、社区活动数,整合视角下的社会工作更关注将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统整,更强调社区层面的意识提升和改变。同时,将三大方法有机整合的过程中,也即是一个各种理论综合运用的过程。如果一个理论对应一味药,整合社会工作方法就是一个灵活的药方,药是可以变的,但是效果却是以人为本、以社区为本的。 4.社工搭台,资源整合 整合视角下的社会工作注重工作员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平等关系,而不是高高在上的专家角色。社会工作者充当资源链接者的角色,立足农村社区,以社区为平台,将相关的资源整合起来帮助案主实现自助。在文化传承的案例中,社会工作者一方面通过自身资源将村民、农户与城市社区居民联结起来,为很难有机会沟通的两个群体创造互相了解的机会,增加村民的文化认同感,实现城乡整合;另一方面,社工可以根据村民的需求为他们引荐专业人士,以民宿和社区文化空间的打造为例,社工将设计专业的学生志愿者与村民联结起来,让村民学习相关的装饰和家居空间摆设的知识,更好地营造社区文化空间。 乡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面临着流失和没落的危险。每一文化的存在自有其价值和意义,强调对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不是要树立新的文化霸权或者消灭主流文化,而是希望在主流文化之外依然可以存在更多的可能性,在主流话语之外可以听到其他的声音,文化应当是百花齐放的。如此才能使文化更加繁荣,使社会更加和谐。

第5篇:乡土文化调研范文

关键词:乡土地理;实践;教学设计

乡土地理是初中地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一轮课程改革对乡土地理教学给予了高度重视,强调把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的载体,突出体现开放的新课程观念,突出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突出体现“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在此背景下,乡土地理教学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如何指导学生进行乡土地理的实践活动就很值得思考与探索。

一、乡土地理实践教学的意义

虽然乡土地理所涉及的教学内容直接源于学生所在地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也许是学生熟识的,但是,这并不代表学生已经完全感知和了解家乡的地理环境,这中间还有一个将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乡土地理实践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帮助学生以实践活动和综合学习为主要学习途径,认识家乡的地理环境。

当前地理新课程改革强调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探究地理问题,注重基于乡土实际的实践活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地理课程要提供给学生与其生活和周围世界密切相关的地理知识,侧重基础性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由此可见,新课程背景下的乡土地理教育不仅仅是传授乡土知识,更承载着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和“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的职责。而乡土地理实践教学正是实现新时期地理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瑞典教育家裴斯泰洛奇指出:在地理教育时要引导学生由近及远,从直接观察周围的地形到形成复杂的表象。学校是学生最熟悉、了解最直接、感知最深刻的地理环境之一,乡土地理实践教学选择引领学生从认识校园生态环境开始认识家乡、国家和世界,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由于学校这一“乡土地理”所属的范围就在学生身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因而更利于学生开展调查研究等地理实践活动。

二、乡土地理实践教学模式的设计——以“校园生态环境调查”为例

1.“校园生态环境调查”的内容设计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校园作为一个微缩的地理环境,其所包含的自然与人文要素可谓非常丰富,在进行调查研究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选择对校园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学生比较感兴趣且易于操作的探究方向,作为地理实践教学所要调查的内容,是有效开展“校园生态环境调查”的关键。

基于以上思考,“校园生态环境调查”主要设计以下内容:

(1)校园植被调查:学生实地调查校园的植物种类、现状、分布及植被覆盖情况,实地测量校园绿化面积,绘制图表并提出校园绿化、美化建议。

(2)校园温度湿度调查:学生选择多个测点,使用阿斯曼温湿度计在同一时间分别测量各点的温度及湿度,比较不同地点的温湿度值,绘制图表、分析原因并给出合理化建议。

(3)校园土地利用类型调查:学生实地观察,总结归纳用地类型种类;实地测量各类用地的面积,利用实测数据绘制校园平面图,并在图上标注图例、比例尺和方向。

(4)校园噪声调查:学生选择有代表性的教学楼、操场、绿地、临街、临近主干道等测量点,多次测量和比较不同地点的噪声值,分析原因并给出合理化建议。

(5)校园垃圾污染调查:学生多时段对校园内垃圾进行观察、拍照,调查垃圾箱的数量及污染源分布,分析垃圾产生原因、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整改建议。

(6)校园安全隐患调查:学生多时段对对校园全方位观察、走访、拍照,查找安全隐患,分析形成原因,并结合问卷调查提出消除隐患的可行性报告。

2.“校园生态环境调查”的流程设计

(1)准备阶段——商定调查内容,指导学生明确课题研究的任务与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校园生态环境,从中发现需要探索解决的问题,确定调查内容,商定研究过程,拟定活动方案。

根据方案,教师指导学生明确调查内容、调查方法、调查目的,培训相关仪器的使用,做好人员分工与物品准备。

(2)实施阶段——学生走出课堂,开展调查;教师全程调控,给予指导。

乡土地理实践教学的关键,是要让学生动手去做,去经历和体验。同时教师要对学生活动的整个过程进行调控,帮助学生解决活动中的困惑,进行知识讲解及方法介绍。

这一阶段,各组分别实地调查、测量、绘制图表,并反复检查测量内容,认真核对测量数据,按照分工完成各项调查任务。

(3)交流分享——撰写调查报告(科技小论文)及成果展示。

学生对测量数据分类、归纳、整理,分析调查结果,提出合理建议,形成科技小论文及课题调查报告,并制作展板(PPT)展出。

乡土地理,既为学生熟知,又为学生喜欢。笔者通过让学生对校园生态环境进行调查研究,改变了学生地理学习的方式,使抽象的地理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具体,是对乡土地理实践教学模式的一次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第6篇:乡土文化调研范文

关键词: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3-0294-02

一、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界定

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是指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2]。新课改下的课程将不仅仅是学科的总和,它是学科、学生、生活和社会的有机统一体。故而在学生所生活的环境中,只要有利于地理课程的实施、有利于实现地理课程标准和达到地理教育目的的一切资源都可以称为地理课程资源。学生的个人生活经验及知识储备都应成为课程开发的内容,还要走出课堂、走出学校,探究学生生活中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

因此,本文中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指的是:学生所在的学校乃至社区的一切自然的、人文的地理要素,包括家乡的基本地理知识、民风习惯、传统文化、生产生活经验等。

二、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相关研究

2005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对课程资源的定义进行了界定,并阐述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途径。此后,有人对课程资源的目标与要求、知识与理论、过程与方法等进行了详细论述。第八次课程改革之后,对“地理课程资源开发”进行研究的人很多,有进行理论研究的,也有进行实践探讨的。这些研究在明确地理课程资源概念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原则、包含的内容以及教学意义等,并认为我们应重视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在中学地理教学实践中的有效性和实践性。实践方面,一些课程专家、学者、一线地理教师纷纷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探讨了如何在实践中合理开发并有效利用课程资源。但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研究却还没有深入的研究。

国内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研究主要是针对初中和高中地理教学。湖南师范大学尹耀武基于地理教学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之间的关系,把澧县地理课程资源做了分析,并通过调查澧县在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上存在的问题,给学校、老师、社会提出了一些对策和措施。周顺心则从“地理乡土课程资源”的相关概念、研究理论入手,探究乡土地理教材的编写,从教材方面来谈如何开发地理乡土课程。此外,他还实地调查了我国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网络分类,认为我们可通过“博客”和“网络”平台来进行地理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另外,在张碧秋和焦洪霞的文章中,她们都认为开发和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十分必要,她们的调查资料显示:我国目前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存在着各种问题,还不能自成体系。针对这种现象,她们总结出了一些原则、提出了个人建议,以促进我国各地区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我国教育界研究“乡土地理”,一般是从教材编写、地理教学入手,但有关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研究却相对较少。广东省是最早开始新课程改革的地区之一,因此笔者选择深圳市进行了调查,研究其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措施。

三、深圳市初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调查与思考

本文以初中地理教师为对象,用抽样调查法对深圳市的初中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主要分“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相关概念及理论的了解、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认识、所在学校地理课程资源的配备、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利用”四个方面,情况分析如下:

1.教师对有关概念及理论的了解

调查发现:只有8.5%的教师比较了解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概念和相关理论,23.6%的教师不了解,其余教师只是听过并不清楚,这与很多教师没有参加过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培训有关。

2.条件性地理课程资源的配置

“条件性地理课程资源是指间接作用于地理课程中的教学素材或来源,主要包括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以及对地理课程的认识情况。”[3]为了了解深圳市初中条件性地理课程资源的配备情况,本文的调查主要涉及:多媒体教室、地理实验室、地理标本室、地理图书室以及相关参考书的配备。结果表明:多媒体教室拥有率达73.5%,为地理教师订阅或购买相应参考书的只有35.2%;而地理图书室、地理标本室的拥有率却只有12.5%,地理实验室、地理标本室的拥有率仅9.6%。可见,深圳市条件性地理课程资源配置不足,是制约初中地理教师进行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原因之一。

3.教师、学校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的认识

绝大多数一线地理教师支持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并肯定其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有96.9%的学校没有地理课外活动小组,87.5%的学校没有关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校本教材。由此可知,对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绝大多数的学校仍缺乏应有的开发利用意识,对此并不重视。虽然我国施行了三级课程体系,但对于国家课程的关注远超过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尤其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方面还存在巨大漏洞。

调查表明,在初中教师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目的方面,最主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是“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这只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强调的“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以及部分“知识目标”,却相对缺乏“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由此可见,初中地理教师还没有形成多元化、科学化的地理教育目标。在改变地理学习方式上,绝大部分地理教师还停留在传统的层面。

4.教师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具体情况

由调查可知,88.3%的教师没有调查过当地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58.3%的教师只是偶尔在日常教学中利用学校附近自然、社区地理课程资源;而经常收集并把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用于教学的教师只有17.5%,另有10.7%的教师想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但不能将其很好地制成教学课件。这说明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方面,大部分教师还没有真正参与到其中,部分教师信息技术水平还很低,这些都制约着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不利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践。

此外,教师在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上遇到的主要困难是没有资料、课时不允许。究其原因在于地理不是中考的必考科目,因而学校、社会不重视初中的地理教育。

四、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策略

1.提高教师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和利用技能

教师素质的高低对课程资源范围的识别、利用的程度及效益发挥的水平有决定作用,因此在开发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时,要把提高教师素质始终放在首位。各级教育部门要把教师培训落到实处,切实提高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和利用技能,使教师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真正主动地参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此外,学校要有针对性地选派地理教师定期、不定期地外出进行交流学习,把“新课程、新思想、新教法”带回来。教师个人也要积极地发现和接纳新的对教学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技能。

2.完善考核制度,改善条件性地理课程资源

“建立结果与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是新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推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改进校内评价,完善初中教育质量检测机制。通过完善考核制度来增强各界对初中地理学科的重视。

此外,要改善条件性课程资源,学校可根据自身情况建立地理图书室、地理实验室、乡土地理实践基地,开发校本课程等。也可以多校联合共同建立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库,选派地理学科骨干教师组成“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小组”,由骨干教师带头组织收集优秀教学案例,定期进行资料汇总,建立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库、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网站等,实现校际资源共享。

3.注重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由于缺少乡土地理教材、乡土地理实践基地建设不完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式主要是融入平常的地理课堂教学,常见的方式有“新课导入、解释学生难以理解的地理知识、补充和丰富地理教材内容等”。所以,教师平时要自觉地收集乡土地理资料,分析调查学校周边可利用的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并结合相关章节内容,把“乡土、乡风、乡俗、乡情”等直接或间接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去,以开阔学生视野、增强爱国爱乡的情感。

4.注重乡土地理实践,开展丰富多彩的乡土地理活动

新地理课程标准强调,地理教材应更加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以此来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注重实践,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实际。我们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乡土地理实践活动。例如,可以组织学生收集日程生活中的地理小常识、趣闻,开展地理辩论赛、乡土地理知识讲座,制作海报、手抄报、展板等,也可以利用校园广播、网络等编排小栏目、播放自排节目……这些方式更精彩灵活、操作简便,经济实用,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结论

尽管深圳市初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存在着很大问题,但开发和利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是新课改下的必然趋势,也有利于实现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对此,笔者建议各级教育部门要把初中地理教师的培训落到实处,提高他们的课程资源开发意识与利用技能;完善考核制度、改善条件性课程资源,积极开发乡土地理课程资源;注重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课外的实践,开展丰富多彩的地理活动,让广大师生都参与到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来。

参考文献:

[1]张碧秋.初中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19.

第7篇:乡土文化调研范文

【关键词】园林绿化;乡土植物;特点;对策

1 乡土植物的概念

乡土植物又称本土植物。广义的乡土植物可理解为:经过长期的物种选择与物种演替后,对某一特定地区有高度生态适应性的自然植物区系的总称。而人们通常把当地土生土长的,经过长期种植,能很好的适应当地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自然分布,自然演替,已经融入当地的自然系统中的植物,统称为乡土植物。而我们现在城市绿地建设中栽植的一些植物,不是当地土生土长的原产植物,但其经过长期的栽培己适应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并呈现出稳定的生长状态。因其已经具备了乡土植物的特性,因此我们也把其划入乡土植物的范畴。

2乡土植物的特点

2.1具有抗病虫害能力。乡土植物是经过长时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它经受了严寒酷暑,干旱暴雨,大风雷电等各种恶劣的气候与自然环境对它的考验而生存繁衍下来,因此乡士植物具有很强的抗逆性;大部分乡土植物对病虫害都有很好的抗性,尽管一部分乡土植物也易发生病虫害,但其自身的抑制系统很快就会阻止病虫害的扩散,避免整个群落发生大面积的感染而死亡。

2.2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观。乡土植物是形成特色园林景观,实现地方园林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基础。园林景观的基础是多样化的园林植物,以植物为基础营造的本土特色文化最具感染力。因为乡土植物是当地人民最熟悉的植物类群,不仅与当地人民有着千丝万缕的文化情结,而且它代表着当地与其它地区不同的、强有的景观特色。另外,利用乡土植物形成的园林景观还能使人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与家园感。

2.3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乡土植物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和观赏价值,许多种类为新疆地区所独有,极为珍贵。将这些特色观赏植物引入园林建设将改善地区园林植物种类较单一、群落结构简单、景观单调的弊病,为园林增添新的色彩,提供新的观赏内容,最终提升并增加园林景观的观赏水平与内涵。

2.4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乡土植物因适应当地的气候与土壤,生长势旺盛,能够自然形成稳定的生态群落。特别在一些环境恶劣的土地上,种植乡土植物的优势就会很快的显现出来,它会带来强大的生态效益。外来树种少自然就会降低管护费用,节省人力、物力。

2.5具有容易管理养护。因为乡土植物适应性强,抗逆性好,对病虫害抵抗力高,所以其在管理养护上非常方便。它在施肥、浇水、修剪、防护等方面的用工量都比别的植物少。

2.6 具有植物多样性的建立及保护。乡土植物资源是植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广泛的挖掘乡土植物资源,加大其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程度,将会大大有利于城市植物多样性体系的建立,此举可保护和延续许多在自然界面临生存威胁的植物种。人们在欣赏这些具有自然美植物的同时,也将被唤起珍惜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从而自觉的行动起来。保护了自然环境,也就保护了植物的多样性。

2.7具有可避免因“生物入侵”带来的巨大危害。大量惨痛的教训提醒我们在园林建设中盲目的引进外来植物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对于乡土植物来说,长期的自然选择使其具有稳定的生态位,因此不会造成生态危害,可大胆开发利用。乡土植物应用力度的加大必然会减小因“生物入侵”对本土生态环境及景观的破坏与改变的风险。

3.园林绿化中影响乡土植物广泛应用的原因

3.1乡土植物重视程度不够。有的城市园林相关部门对乡土植物的研究虽取得了若干可喜的研究成果,但仍处于初步性的理论探索和试验阶段。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探索出一套科学合理且较成熟的栽培技术能使乡土植物真正大范围的在园林中应用。

3.2 乡土树种价格高。园林行业是一个发展变化非常迅速的行业,趋新求异的潮流必不可免;另外,面对的顾客和服务目标是广大人民群众,众口难调。园林苗木培育生产周期长、投资大,因此作为园林建设的基础一园林苗圃来说,一旦育苗方向失误将会使生产者处于非常尴尬和被动的局面。就算有少量苗木培育,价格却居高不下让人难以接受,少量的苗木和较高的售价对园林建设方无疑是一种压力,而且承建方要寻找大量的乡土苗木也十分困难。

3.3乡土植物宣传力度不到位。因对乡土植物缺乏必要的科普宣传,另外园林建设出资方及设计方自身的知识层次、审美情趣及对园林项目建设的利益出发点不一致等若干原因,使园林建设出资方及设计人员对乡土植物普遍存有偏见,产生了片面的档次观念,不愿使用乡土植物。如有人认为:乡士树种司空见惯、土里土气、档次太低,不应该在现代化的都市中出现,就应该被淘汰。此种想法导致了乡土植物在园林建设中被冷落的局面。

4乡土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广泛应用的对策

4.1加大乡土植物研究。由政府相关部门牵头,组织有实力的科研单位及高校加大对野生乡土植物资源的调查力度。要想对野生乡土植物进行深入的研究,资源调查是前提,必须先摸清地方其种类、分布区域、生境条件、生长特点等基本情况;只有全面详实的掌握了地区植物资源的第一手资料,才有可能有的放矢的去研究和应用它们。

4.2多部门联合保护乡土植物。在对野生乡土植物资源很好的保护的基础上,各部门相互合作开展深入的科学研究在对地区野生乡土植物资源研究利用的过程中,必须做好对植物资源的保护工作,特别是濒危野生植物资源和名贵品种,必须坚决予以保护。在此基础上各科研院所与高校应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分工合作,如此必能更高效、更全面、更深入的进行项目研究。

4.3建立乡土园林苗木繁育基地。目前各地园林苗圃经营目标定位困难,育苗方向不十分确定,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园林绿化苗木生产相对过剩。而以乡士园林苗木为经营特色的苗圃则是一种创新求发展的有效模式。尤其是国营苗圃应积极引种并繁殖有发展前景的乡土植物以满足园林造景及花卉生产的需求。

4.4提高乡土植物管理质量。“三分栽植,七分管理”,表明管理的重要性。尽管乡土植物的适应性强,但是必要的养护和和科学的管理更加有利于形成富有特色的园林景观,增强地方特色,给友人留下深而美好的印象。因此,在园林绿化工作中应该加强绿化管理,提高绿化水平,并加强宣传工作,提高全民护绿意识,让每一株花草树木都能发挥其最大的效益

5结束语

第8篇:乡土文化调研范文

开展乡土文化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以及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通过劳技实践活动,让学生感知、感悟和体验受到本土文化的熏陶,增强学生争做现代文明人的自律意识,激发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并立志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乡土文化资源在劳技教学中演绎得是否精彩,活动呈现得是否顺利,从某种程度上讲,取决于乡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是否精彩、是否顺利。为此,经过多年的研究,我归纳、总结出教学中有效运用乡土文化资源的一些基本策略。

策略一:利用乡土文化资源拓展教学内容

调查表明,目前大部分劳技教师习惯于依赖教材,而忽视利用身边现成的资源,结果课堂教学比较枯燥无味,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极大影响了教学的效果。针对这种情况,通过研究和实践,我们发现许多传统民间技艺,如剪纸、草编、绣花、泥塑、灯彩、木雕等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作为劳技教学内容与形式的有益补充,能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践活动空间,提供多方位、多角度和更深层次的体验。比如,上雕刻课时,我就引入我们当地的周岗红木雕刻,给学生介绍一些相关内容,这些内容我们当地不少学生比较熟悉,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兴趣,这样不仅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还给劳技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

策略二: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调查中我们发现,约95%的学校难以提供必要的用于学生实践活动的制作材料,再加上一些学生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因此,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创造性地选择和运用贴近生活实际的乡土素材,以弥补教材和资源的不足。例如,教学《盆景制作技术》时,可以把当地的山石、花草树木引入课堂,并组织学生分组开展设计、制作活动。由于上述材料具有普遍性,可以就地取材,因此能产生化难为易、减轻学生家庭经济负担的效果。再如,在雕刻课中,我在介绍雕刻技法过程中引入了大量本土有名的雕刻作品作为介绍,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策略三: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是发展学生智力与能力的最有效的手段,因此,在开展劳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摆脱传统的以讲为主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社会调查和野外考察等活动,让他们到更广阔的天地中去获取丰富的劳技知识。例如,在进行《悠悠乡土情》校本课程教学时,可以开展“爱我家乡”的主题班会,要求学生事先通过调查访问,准备演v稿,然后在班级讲述家乡的变化、资源优势、经济发展等等。也可以通过举办劳技手抄报展览的形式,将学生调查的家乡自然条件、企业发展、耕地变化等情况以图标、文章相结合的形式展示出来。还可以开展乡土劳技小论文竞赛活动,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些丰富多彩活动的开展,不但活跃了劳技教学,同时也在教学过程中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策略四: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完善教学评价

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是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也是课程改革能否真正实施的关键。为深化乡土劳技教学评价,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1)评价原则――发展性评价与实践性评价、创新性评价相结合;(2)评价指标――主要体现在学生独立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上;(3)评价方法――采用激励等机制,及时发现、捕捉学生的闪光点;(4)评价手段――主要包括学习成果展示、学习经验交流和学习心得传授等。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中,注意多元化,一切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前提。

劳技教学中探寻乡土文化资源的应用策略研究,优化了劳技教师的专业化素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了学校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发展。在研究过程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

一方面,学生通过参与多种形式的乡土实践活动,不仅提高了学习劳技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获得了调查分析、信息处理和与人合作的能力,而且进一步提高了对当地自然、历史和文化的认识,增强了对这片土地及家乡人民在情感和心理上的亲近感和认同感。另一方面,我们立足乡土资源开发,以劳技教学为依托,以生活中的科学、技术、环境等问题为主线,组织了多种形式的劳技、科技活动,如创新小制作、家庭花卉栽培实验、环境科学实验等,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近几年来,我校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均取得好成绩,实现了新的突破。

但从研究视角考察,研究还存在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第9篇:乡土文化调研范文

(江西农业大学 政治学院,江西 南昌 330045)

摘 要:农科研究生的乡土情怀是指扎根于农科研究生内心深处的、热爱乡村的情感。由于受城市优于农村偏见的影响,不少农科研究生的乡土情怀逐渐淡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农村对农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正确认识农科研究生的乡土情怀及其重要性,培育并提升农科研究生的乡土情怀,引导其回归自我,回归农村,服务基层,是论文的基本追求。

关键词 :乡土情怀;农科研究生;三农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3-0232-02

一、乡土情怀的界定

乡土情怀如同乡土文化一样总是带有浓厚并且鲜明的地域特色,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情怀释义为含有某种感情的心境。由此可推乡土情怀就是指对乡村热爱的心境: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对乡村的赞美,对乡村的向往亦或是服务并扎根于与土相联系的乡村。这里所讲的农科研究生的乡土情怀是指扎根于农科研究生内心深处的、热爱乡村的情感。这份情感不仅是对乡村生活、乡村环境、乡土文化进行溢美之词的赞誉,更多的是指在这赞誉之上,重回乡土,回归乡村,就业在农村的意愿。值得肯定的是,单单在热爱与赞美的程度出发,无论是来自农村的学生还是来自城镇的学生都普遍具有热爱自然,热爱淳朴民风的乡土情怀。他们或满足于乡村的静谧远离城市的喧嚣;或欣赏乡土人民的敦厚朴实,感叹乡土人民哺育儿女的辛劳,但不得不承认有一部分已经淡出了大众的视野,那就是扎根于农村,服务农民的意愿强烈程度。受当今享乐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城镇学生自然人往高处走,不愿服务乡土。乡村学生则舍弃乡土气息,追求与“众”不同,以此来光耀门楣。所以,无论是对当代农科研究生的就业方向指导,还是对其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指引端正,还是发挥农科研究生专业优势,促使产、学、研真正的相结合,为服务农村发展做贡献,都值得将乡土情怀重提,由此激发农科类研究生归乡的热情,将含蓄的、内在的、含着对乡土感情的心境化为回乡奋斗的动力。

二、提升农科研究生乡土情怀的重要性

农科研究生在我国当前的研究生整体数量中占有着很大的比例,他们是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服务的高素质人才,既肩负着改变自身命运的压力又承载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任。所以提升农科研究生的乡土情怀对促进教学、实现农科类研究生自我价值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有着重要意义。

1、对教学工作的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深远意义

其一,有益于把握农科研究生的基本心态,做到因材施教。对农科研究生乡土情怀的研究,有益于帮助其转变专业学习心态,扎实学好专业知识。其二,有利于增强农业高校与农村的对接能力,彰显学校特色。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当前农业高校的老教授们经常学校农村两边跑,既体现了农业高校的学科特色,也体现了教授们的帮农助农精神。所以,对于农科研究生的乡土情怀的培育与提高,传承了农科教师们的科学精神,推进农业科技的发展,增强农业高校与农村的对接性。此外,有助于提升农科专业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与学的契合性,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撑。

2、对农科研究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具有主导意义

乡土情怀的重提,会引起乡土研究生对现状的思考,为踌躇满志的毕业生指明方向,激发内心奉献农村的澎湃。农科类研究生只有心系乡村,扎根于乡土,回归淳朴品质,方能学有所长、学以致用。有助于增强农科类研究生的自信心,以消除官本位思想带来的负面影响,避免个别职位就业拥堵的现状。从而树立自信心,在实现社会价值的同时,也满足自我价值的实现。

3、对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具有现实意义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是人才。农村要实现城镇一体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需要在根本上解决人才问题。乡土情怀更容易唤起这类学生对乡土的眷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起到双管齐下的功效。通过充分发挥农科研究生实用人才的辐射带头作用,激发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同时积极营造有利于农业人才成长发展和创业兴业的社会氛围,使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到农村实用人才资源开发是整体性人才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速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是缩小城乡差距、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三、农科研究生乡土情怀的现状分析

在内在和外在双重因素的影响下,众农科类研究生的乡土情怀并不乐观:大都倾向于追求与“众”不同,远离乡土,降低甚至已经缺失了在乡村创业的意愿。

乡村意愿的降低可以从近几年农科类研究生就业形势可以看出:自2005年以来某高校的研究生就业率与其它专业研究生相比远远要低于2005年以前。[1]而从就业单位的性质看,往往是教育系统、科研单位、事业单位的“铁饭碗”岗位,而需要大显身手的部门系统则成了大冷门。造成冷门的原因是多样的:首先由于学生的个性特征所致,毕竟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他们来自农村,本身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受传统就业和为了光宗门楣,实现“唯有读书高”的气节,认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才是精英的首选,导致学农不爱农,大多数人都采取“曲线救乡”的路径,不愿再回到农村基层。加上一定的家庭因素影响,多子多女的农村家庭培养高学历学生的不易,更增添了几分返乡的怨气。其次,学校教学体系上的传统性——导师负责制:导师学术上的指导大于学生择业的关心,农科类学生中,学术、调研、实验填充了研究生的全部生活,缺乏学校和导师的就业指导,当今农科政策倾向的指引,没有形成对农科行业的初步认知。于是在自我期望过高的基础上,逃离乡土的意愿遂加深了,乡土情怀于是大大降低。

四、提升农科研究生乡土情怀的路径

鉴于农科研究生乡土情怀提升的重要性,和目前存在的导致服务农村意愿过低的现象以及优化农林高校农科类专业的资源,真正发挥农林高校在农业发展上的实质作用。笔者认为有必要改善这种供需失衡,为提高农科研究生的乡土情怀指出几点建议措施:

1、树立自我认知和行业认识,确保正确选择职业、顺利就业。

客观充分的行业认识是大学生形成理性职业价值观的充要条件。[2]自我认识是指对自己的正确定位。行业认识是指人在学习生活交往中形成对某一行业的认识评价。在择业、就业过程中,农科研究生对自己正确的认识的提高,有助于其立足现实,回归自我,克服和消除“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自负和清高。例如,在专业教学过程中,融合与农科类相关的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以及农村发展经济所需要的农科类的知识技能要求,使他们对乡土的认知得以改观,逐渐培养相应的能力,改变拥挤“铁饭碗”的盲目价值观。

2、强化政策的调控力度,积极争取政府的财政支持。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当代“功利化”“官本位”思想官念的诱导,鲜有农科类研究生服务“三农”的情况。政府的相关部门应该基于这一实际,解决实际问题:根据当地乡村的发展情况,适时的制定相关政策以吸引怀有乡土情怀的回巢。除此之外,财政的补给不可或缺。如:加大对农林高校的财政拨款,农科专业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从实验到大范围推广,能有效的促进科学成果的转化,所以应在财政上给予大力支持。

3、调整培养目标,完善教学模型

农科研究生培养模式要具有自身的特质。[3]专业的设置与职业息息相关,使得农科研究生专业与涉农行业结合得非常紧密。此外,知识结构的设计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根本所在。农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应充分反映了知识的宽广性和应用性。[4]不同的农林高校在教学上应各具特色和侧重点,与地域特色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相适应。发展实践型专业教学模型有助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同时无形当中增加了农科类研究生的竞争实力。

4、加快农业经济发展,培育大型农业技术企业

在农科人才供给增加的同时,应想方设法增加对人才的需求,只有实现农科人才的供需平衡,才能最终达到农科人才的充分就业。[5] 我国农业基础比较薄弱,高技术农业企业偏少的事实,造成了整个农行业对农科人才需求的萎靡。诚然,发展大型特色农业技术企业已成为必然。用其建设发展的成果证明乡土情怀回归的充分性和必要性。

5、建设信息交流平台,加大宣传引导力度。

在相关教学和工作的实际,我们应当增强研究生对农村形式、政策的了解,以便做出更适宜的决策,引导学生向中西部农村进军;发挥社会媒体的舆论作用,加大对乡土情怀先进模范代表的宣传。基层工作者,有一份乡土情怀,有一颗仁心,是基层民众之福,像云南“索道医生”邓前堆、贵州“最美乡村女医生”钟晶等。乡土中国,正是有千千万万名这样的基层工作者,才为乡民撑起了别样的天空。他们来自农村,怀有着浓郁的乡土情怀,是基层队伍中最稳固的群体,同时又是破解农业、农村、农村的重要力量。在农村实用人才回乡过程中,注意发现和树立典型,实现培养一个,激发一批,带动一片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戴雪飞,贺梅英.影响农科研究生就业的因素分析和对策[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05):77.

[2] 陈静.职业认知对高校人才的培养和大学生就业的意义[J].学校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2011(391):20.

[3] 涂俊才,李名家,秦发兰,汪华.美国农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与启示[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

[4] 戴维春,马履一,远望.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科专业研究生教育体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12).

[5] 刘希山,石磊,房爱理,刘明明.农科研究生就业现状调研分析与对策研究[C].山东省农业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10.27(4).

[6] 盛世法,余丽云.重视农林高校在科普教育宣传中的作用[J].云南教育研究,1997(2).

[7] 宋华明,汪惠云,周留根.建立面向社会主义经济的农科研究生招生就业新格局[N].学位 与研究生教育,2000(4).

[8] 王丽娟,郭志宏,胡凯,朱宁.关于农科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N].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3).

[9] 刘胜.对农科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思考[N].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