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区文化的意义范文

社区文化的意义精选(九篇)

社区文化的意义

第1篇:社区文化的意义范文

所谓传统孝文化,主要指原典儒家孝道的内容。传统孝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一部分,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文化遗产。孝文化奠定了我国传统伦理型文化的基础。孝文化维护了家庭、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弘扬孝文化是为构建和谐奠定基础

在建设“安定团结、环境安全文明、服务规范有序、居民安居乐业”的社区蓝图,是实现和睦相处、友好相邻,达到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的要求,就必须有一个良好文化氛围,弘扬、传承孝文化,才能保证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区的顺畅进行。

第一,学会感恩是和谐建立的起点。

学会知恩感恩,是现代社会中孝的起点。一知父母养育之恩,二知兄弟提携之恩,三知朋友帮扶之恩,四知国家保护之恩。这应该是一种良性的互动,由孝父母之恩、报父母之恩开始,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报兄弟朋友提携之恩,从而推而广之以至于报国家养育之恩。我们可以通过知父母之恩报父母之恩在社会成员心中建立一种心理模式。

第二,通过孝来完善人的品格,提升个人在和谐建设中的人格魅力。

总理对父亲孝养一直传为佳话。共产党人也从不讳言孝敬长辈,同志对于徐特立的尊敬也为世人树立了共产党人的仁爱天下的形象。人之爱心有小爱、有中爱、有大爱。小爱爱亲人、爱自身,中爱爱友人同胞,大爱扩充而兼及家国天下。这三者是层层推进、因果相继的。不能爱亲人者无以谈爱友人同胞,更无以谈兼爱家国天下。

三、重构孝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社区的需要

现代化的深层内涵,是人的生存方式由传统向现代的根本转变。作为传统孝文化物质基础的家庭结构在当代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家庭形式小型化和核心化,居住形式小单元化,家庭功能弱化,是其集中表现。随着我国现代化的推进和经济社会的转型,我国文化也必然伴随转型。与上述家庭结构的变化相应,人们的孝意识孝行为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重构孝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的孝文化,是构建和谐社区和和谐社会的必然所需。

第一,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社区需要加强和改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历史上,孝被认为是“为仁之本”,孝是道德教化的基本手段,是维护社会道德风尚的重要力量。首先,孝是个人道德修养的起点。爱与奉献是道德的本质,一切道德都源于对他人的爱与关切。孝的本质是一种爱与敬的感情与行为,是一种克己奉献的精神,故它能成为道德之源,成为道德心的根苗。

但是,一个时期以来我们对孝的道德教化功能采取了简单否定的态度,忽视了对孝的美德的提倡和弘扬,造成了传统孝道的式微和衰落,并进而导致人们对家庭缺乏责任感,对社会缺乏义务感,对国家和民族缺乏热爱之情,导致人们把道德说教当成大话空话谎话,从内心深处不愿认同和接受,也不愿付诸实践。这可以说是当前道德建设遭遇的难题的症结之一。

孝道对于道德建设的基础性意义在于:中国人最注重血缘关系和亲子之情,以此作为人们进行道德修养和践履的起点,有利于培养人们的道德心理、情感、意志和习惯,启发人们的道德自觉;而在既有孝德的基础上,通过宣传、教育和引导,通过道德迁移扩展,爱集体、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等更高的道德要求,也可能得到较好的落实。因此,我们要借鉴历史上的成功经验,把重构孝文化作为一个突破口,通过倡孝来促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增强社会主义道德的感召力和说服力,提高和谐建设的文化底蕴。

第二,构建和谐社会与和谐社区需要弘扬孝文化。

孝向来被视为齐家之宝。从纵的方面看,孝可以使家族得以延续和发展,可以使祖先的事业得到发扬和光大,因为生儿育女、传宗接代、继志述事、扬名显亲都是孝的要求,通过孝文化的长期浸润,这些要求都成为一个人不可推卸的义务,否则就要背上“不孝”的罪名。孝还可以消除家庭代际之间的鸿沟,因为它强调代际之间的整合,突出下一代对上一代的义务,以“敬”、“顺”作为基本的规范性要求,子代要向亲代认同,保持一致,即使在父辈去世后,还要“事死如事生”,“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否则可能被人们斥为“不肖之子”。

四、在和谐社区建设中的社区文化要培育孝文化

第2篇:社区文化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理论基础;战略原则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这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作为农村社区庞大系统建设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相对于较为成熟的国外研究来说,在国内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其研究成果主要分散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与公益性文化建设两个方面。但由于各国在社会制度、经济水平和文化传统以及国际环境上的明显差别,我国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应在借鉴其成功经验的同时,依据自身特点,探索出一套符合自身国情、尊重本国文化发展规律的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模式。为此,明确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社会价值、理论基础及战略原则对于我国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社会价值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农民的致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都离不开文化的哺育和支撑。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事关我国广大农民的文化权益和需求,因此,大力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具体说来,其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传承创新民族文化传统,凝聚和提升民族精神的内在需求。公益性文化的精粹必然包含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如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凝聚和提升民族精神,直接关系到国家生存发展的根基,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发端于农耕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文化之根在农村”,其本根就是农业文化。农村传统文化资源极为丰富,民间工艺、民间音乐、民间美术、民间舞蹈、地方戏曲、神话传说、史诗民谣、传统建筑等数不胜数,它们经过历史的沉淀,已经扎根于农村的广阔土地,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精神血脉和延续基因。中国最深厚最古老的文化在农村,文化建设的根砥也在农村。“乡土社区文化”乃是“中国现代社区文化建设之根”。如何挖掘、整理、利用和创新农村传统文化资源,赋予农村传统文化以时代特征和崭新面貌,促进其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实现农村文化时代性与民族性的统一,笔者认为,以农村社区为合理切入点,以公益性文化建设为具体内容,让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工程扎实推进,是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二)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引导宣传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我国当前主流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它通过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对整个社会与文化起到一种引导和教育作用,并对保持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其基本内容包括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公益性文化在宣传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主旋律文化、凸显核心价值观念方面的作用是其他文化形式无可替代的。在我国,公益性文化建设是突显社会主义制度特征的重要内容,无论是作为党的重要喉舌的报纸刊物,还是为公众服务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以及从事优秀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事业单位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都是以其特有的方式代表和宣传着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农村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重要舆论阵地,相对于政府的号召、组织的说教灌输来说,在农村社区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化产品和多样化的文化服务,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的舆论引导作用更具广泛性和日常性。因此,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无疑是宣传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途径。

(三)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建设文明农村、打造和谐农村的动力需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科学素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公益性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提升人们的审美水平、道德与文化素养,而且有利于净化社会环境与社会风气、规范生产秩序与社会行为,特别是在调节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中能够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独特作用。同时,我们要注重发挥公益性文化软实力在农村社区的作用,使公益性文化建设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支撑,使村民在思想观念、人文素质、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劳动形式、人际关系等方面得到整体改善或提升,既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又能有效协调农村社会关系,推动农村社区事业健康发展。因此,农村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及和谐新农村建设,必然需要其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四)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实现农民人文素养的追求目标。公民虽然职业、地位、身份和收入各不相同,但都有平等地无偿或少量有偿地享有知识,获取审美、文化,享受健康娱乐的基本文化权利。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它可以从一个侧面起到调节社会分配并体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物质层面上的差别容易引起关注,精神文化层面的差别却容易被忽略。特别是在我国,城乡文化发展很不平衡,社会经济发展城市中心化,农村农民的文化权益则边缘化,而且长期以来处于弱势地位。深入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深度聚焦农村社区,深切关注社区农民自身,深情倾注人文关怀,实施以人为本的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工程建设刻不容缓。

(五)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提升农村文化力的迫切需求。综合国力的 竞争,根本上是经济实力的竞争,但实质上是文化力的竞争。文化力是指一个国家文化发展和文化积累所形成的现实力量,对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所产生的作用力、影响力和辐射力。公益性文化无论在精神还是在物质方面,都包含着巨大的文化作用力。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不可忽视其公益性文化的强大作用力:其一,经济发展的规律是,任何经济发展都是从理论突破开始的,知识经济的产生必须以知识、科技、文化为主要内容作先导。其二,文化从层面上看,包括技术层面、制度层面、观念层面。在技术层面,新的技术在理论上有了飞跃,才有可能引发生产的进步和革新;在制度层面,经济建设离不开社会制度和社会环境,先进的社会制度、先进的生产关系和优良的发展环境能为农村经济建设提供保障;在观念层面,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更为密切,只有通过文化建设,才能激发生产力中最活跃的人的因素——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从社区公益性文化人手,只有不断提升农村文化力,才能为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长久的内在驱动力。

(六)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推进农村政治民主进程的内化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社区作为农村社会的新形态,已经成为社会矛盾酝酿、扩散和集中的敏感地带。农村的稳定和良性发展,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和政权的稳定。农村社区稳定需要依靠硬性的综合治理,也需要软性的文化建设。能否最大限度地实现农村文化建设的公益价值,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民对改革开放政策的认同感和对执政党的认可度,也必然影响着农民对政治民主的热情与参与度。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一方面可以通过文化的教化和观念的引导,在实现农民文化权益、提升农民文化素质的同时,也使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深入民心、内化人心;另一方面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可以折射出文化民生意识。因此,坚持民生理念,切实解决好农民在文化方面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对于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进农村政治民主进程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长治久安,意义重大而深远。

二、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历史有延续性,文化有不可割裂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我党的几代领导集体核心,历来都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注重从文化层面来探讨和解决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等不同时期的问题,其文化发展的历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结果。其中,关于文化建设的一些重要观点和理论,为我国当前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化理论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思想。他们对文化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做的科学阐述,为我们今天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认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同时,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又提出了“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发展不平衡关系”,指出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是两种性质不同的生产,它们所产生的价值也不同。这说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肯定精神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作用同等重要,“作家”、“诗人”、“画家”都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阶层”,他们进行艺术劳动的目的是创造在思想上、艺术上具有特殊使用价值的精神产品。这些论述对我们今天进行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公益性文化建设作为独特的文化艺术生产过程,它可以充分挖掘人们内心所固有的超越物质非功利性的一面,引导人们对真善美的深层追求。在某种意义上说,公益性文化给民众提供的是这样一种远离功利、回归精神的环境,也是对人们审美情趣的一种培养和熏陶,这正是我们今天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所承担的责任和具有的功能。

(二)中共几代领导集体的文化发展理论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几代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等不同时期的文化建设指针,也为我国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与指导。

1.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端,毛泽东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认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毛泽东系统阐述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将新民主主义文化概括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鲜明突出了革命年代中国先进文化的主要内涵。在对待古今中外文化的关系上提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指出文化发展“应当以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为基础”,并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一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的方针,为我国当前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2.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思想和毛泽东提出的先进文化理论,明确提出:“我们要继续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邓小平强调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强调文化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构成条件;明确指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强调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四有”新人培养的重要性,“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思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指出要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原则,抓好“四有”新人的培养和塑造。这为我国当前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3.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创新思想,特别是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为“三个代表”的重要内容,提出“先进文化”的概念,为新世纪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理论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了文化创新的重要思想,“同时必须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江泽民在党的历史上首次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纲领,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纲领、任务、方针、政策等一系列的重大问题,为我国当前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4.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他们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的全局出发,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等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强调了“四位一体”的整体建设思想,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建设确立了应有的战略地位与战略选择。就文化建设而言,要“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论述反映了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对我国当前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作用。

三、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战略原则

马克思主义及党的几代领导人关于文化建设的理论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共同汇成了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重要理论源泉,离开了它,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必须吸纳马列主义的相关优秀成果,与时俱进,制定并践行科学的战略原则,才能实现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坚持政府主导、主体多元原则。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非功利性使其无法单纯依靠自营而发展,更不可能将其完全依靠市场,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生产,而必须紧紧依靠政府的大力扶持。这就决定了在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过程中,基层政府在政策和财政上的支持是至关重要、不可代替的;同时,整个社会的重视和关注也是其有效开展的巨大动力。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也需要整合多方面的力量,应树立起社会文化社会办的意识,通过建立起相对完善的法规和政策,积极鼓励社会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引导社会资金对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投入。

(二)坚持以民为本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主力军。在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中,以民为本的原则就是以农民为中心,坚持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始终把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现和保障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和满足农民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上,并以此作为评价和衡量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根本尺度;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作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在充分尊重村民个性、精神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各种类型的文化活动倡导农村新型伦理精神,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不断满足村民对居住环境、文化氛围的进一步要求,使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

(三)坚持“双轮驱动”原则。尽管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以最大限度的实现社会效益为目标,但仍可以借鉴市场经济的某些意识和观念,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发展自己。经营性开发与公益性服务是文化的两大属性,但文化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增加社会精神文化产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因此,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中应该贯彻“双轮驱动”的理念,既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又要重视经营性文化产业,以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带动公益性文化事业进步。通过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更好地增加对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设施、项目的投入,降低文化消费门槛,引导公益性文化消费,进而培育农村文化市场,促使农村文化产业与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互为补充、相互作用,推动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四)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原则。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依然严重,落后的农村仍处于传统的自然经济社会,城乡一体化进程面临着复杂与艰巨的任务。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进行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必然举措,它不仅有利于推动农村社区由传统向现代转变,还对于改善农村社会风气、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作用。针对当前我国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重视城市、忽视农村,导致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过大的现象,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对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工程建设的倾斜力度,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促进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第3篇:社区文化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 边疆民族地区 文化建设 法制建设

1.边疆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2012年11月,党的十报告首次以12个词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岗、敬业、守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前我国正走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中一个艰难的爬坡阶段,而边疆民族地区又是我国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便在边疆民族地区。这一地区与其他区域相比,基础更薄弱、条件更差,也更为贫穷落后,所以更需社会的关注。而边疆民族地区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一道强梁,起着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因此,边疆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2.边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

由于长期重经济轻文化、重城市轻农村、重内地轻边疆,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建设面临许多问题,体制机制、财政投入、公共文化服务、人才培养、文化设施建设等方面均难如人意,由此导致了文化建设主题缺乏,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塌陷”等问题。在日益多元化的文化环境下,边疆文化正以新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但也面临着新旧文化间的碰撞。因此决定了边疆民族地区要从空间、经济、人文环境及固有道德理念上逐步打破相对封闭的思想和环境,从而实现地区文化、道德理念及社会经济的发展。

2.2法律与传统道德的裂缝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讲究以礼立国、忠孝廉耻。但由于国民受教育程度相对低下,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 “传统道德”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依然大有市场,封建礼教、宗族观念等依然是广大农民判断是非善恶的重要标准。与贫穷落后相伴而生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仍然存在我国广大的边疆民族地区并冲击着现代法律。

2.3减少行政对司法的干预

在我国的法制史上,司法历来就是与行政合一的,这一体制,使后来的执法者与老百姓都产生了一种极其错误的思想:司法,原本就该是行政的附庸。这一思想,不仅使司法在实现独立的路上困难重重,也使司法的终极权威性大打折扣。在我国的体系中有一种极为奇特的类型:诉讼类。且不说诉讼当事人去是否可以得到他想要的结果,单就他们的心态就已十分耐人寻味了——他们寄希望于某领导的批示来影响司法,以加重其在诉讼中胜诉的砝码。

2.4宗教影响力和宗族权威性削弱了法律权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我国宗教政策的落实,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宗教组织发展尤其迅猛,信众与日俱增,宗教组织在农村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不断增强,对边疆民族地区农村法律权威构成了十分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宗教组织做了一些有益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好事;另一方面,边疆民族地区的宗族权威已超过了法律的权威。尤其在宣讲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化解重大社会矛盾事件方面,正如一些基层干部由衷的感叹道:“书记、乡长不如族长,政策、法规不如族规。”

3.边疆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对策

3.1解决“文化塌陷”

应当结合边疆民族地区实际,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农村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及边疆地区民族传统文化进行保护与开发等方面入手,才能有效的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1)以边疆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为依托,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边疆民族地区的建设,立足点在新农村文化建设。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边疆民族地区的建设是稳固社会发展,推动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行的重要内容。以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大力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形成创新的地区文化机制,这是凝聚民族文化、和谐民族文化,将“荒废”或游离状态下的民族文化重新整理并传承下去。

(2)活跃边疆民族文化,促使民族文化多元化发展与继承

在一定程度上,我国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具有封闭性和宗教性。在当前的社会形态下,边疆民族的风俗习惯从原来的封闭慢慢与外界接融,在不失传统的同时,跟上了时代的步伐。要促使边疆民族文化多元化发展,必须通过强化领导责任、注重多元投入体制建设、广泛开展边疆民族地区与各类新文化的交流活动、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加强地区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来推动边疆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特别要有针对性的利于边疆民族文化发展的特殊文化政策,才能有效的促进其文化的良性发展。

(3)创新边疆文化形态,以更加现代的面貌迎接社会的发展

我国边疆民族文化灿烂而丰富,但如何以现代的姿态迎接社会的发展需求,是解决“文化塌陷”的重要举措。边疆民族文化以传统单一的形态发展下去,势必会在新的社会文化中所湮灭。所以,创新边疆民族文化形态,在保留传统文化的同时,融入新的文化,更有助于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3.2在法律与道德间寻找契合点

法律之所遗,道德之所补。法律与道德同为社会良好秩序的维护者,二者相辅相承,应共同维护社会主义社会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的和谐安宁。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由于相应经济基础的欠缺,法律往往是以蛮横生硬的方式进入边疆民族地区,加上缺乏磨合,法律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处境如同在夹缝般左右为难,原有的边疆民族传统道德与现代法律产生了冲突。虽然法律与道德都有自身的局限性,但法律作为基本的道德标准是为绝大多数人制定的,这就注定了法律将被普及并被绝大多数人所接受。而边疆民族地区各地的传统道德和风俗习惯各不相同,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边疆民族地区,不能要求法律去服从地方道德,而应当在尊重当地人的传统道德和习俗又不违背法律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以法律为核心的新道德体系。加强边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社会的全面小康,离不开广大边疆民族地区法制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广大边疆民族地区法律意识的提高。因此,加强边疆民族地区的法制建设,提高法律意识,改善法制环境,实现工作法治化,无疑意义深远。这就要求边疆民族地区的每一个规划者、执行者应早日摆脱边疆民族地区法制建设过程中遭遇的困境,使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法制建设能够得以顺畅、快速、高效的推进,尽早实现边疆民族地区人民接受并认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3加快司法改革,实现与维护司法独立

我国千余年来实行的行政与司法合一的弊端一直波及到今天,特别是在边疆民族地区问题尤为严重!基层行政与法检的关系依然职权不清,不仅行政机构远比司法机构庞杂,而且职能上多变,虽然行政权限较小,却可以随意插手司法,等部门,行政命令可以对抗甚至取代司法判决。在这样的情况下,司法的公正和权威性面临着严峻考验, 同时,边疆民族地区对行政命令过分信任与依赖,使得司法面临重重障碍,这样就造成边疆民族地区人民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维护,导致错案、冤案的发生。因此,在边疆民族地区应尽快划清司法与行政的界限,实现和维护司法独立并有效监督地方行政是当务之急。加快政治体制改革与司法改革,明确各个行政机构的职能,避免职能的冲突与重叠,消除争相管辖现象,确定行政越权、司法违法的责任及其承担,将有效消灭行政意志在司法领域中的横行,维护法律公正正义,净化审判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它还将有效的维护司法的终极权威形象,使边疆民族地区的广大人民更加认可和容易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4完善地区自治制度

地区自治制度作为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基本制度,在巩固农村社会基层政权,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促进地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重要制度保障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一是要加强法律制度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边疆民族地区人民群众正确行使自己的民利;二是改革边疆民族地区管理的体制,建立以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为核心的村务管理机制,以合理合法的形式表达边疆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及时解决在改革中出现的矛盾和冲突,杜绝宗族、宗教凌驾于政策法律之上;三是在边疆民族地区要建立健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的机制,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范和控制的体系,建立健全维护稳定的领导机制;四是完善边疆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巩固并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之,任何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在人民心中的价值观都起着“先行军”的作用。我们党历来十分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普及教育,这是我们党长期以来形成的优良传统。增强边疆民族地区凝聚力和向心力,急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支撑。我国处于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文化相互激荡,这一切都对边疆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在边疆民族地区宣传、普及、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我们党积极审时度势,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和增加和谐因素,正本清源,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边疆民族地区人民的头脑,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人心、团结力量、激发活力,大力倡导民族平等,促进民族团结,推动民族互助,构建和谐民族,实现民族共同繁荣发展。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旗帜,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国情、形势政策教育,是创建民族和谐文化、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重大战略举措。

参考文献:

[1]胡恒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J].北方经济,2012,(05)

[2]闫艳丽.关于少数民族经济房展方向与目标的研究[J].经济时代,2011,(08)

第4篇:社区文化的意义范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体而言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作为一个整体引领主导着我们的文化建设,从而也成为社区文化的根本价值取向。从这一价值取向出发,当前社区文化建设,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坚持审美理想,提升文化品味

我们所说的社区,通常以居民小区为基本单位。这里五行八作、各色人等,共居杂处,它的文化形态,仍然带有市井文化、院落文化的胎记。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居住环境的整体改善、生活节奏的全面加快,原来以市井文化、院落文化为主要特色的社区文化,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了极为繁复的变化,令人一则以喜、一则以忧。

原来的市井文化、院落文化,固然有其原始落后、停留在“小放牛”低级阶段的一面,但其所培植的淳朴民风,所营造的温馨和谐的大家庭氛围,至今还是人们津津乐道、心向往之的美好回忆。如今的居民小区,无论在文化设施还是文娱活动的多样性上,都是原来的院落不可同日而语的。但是,由于审美泛娱乐化的负面影响,先进的传播手段和高级的文艺样式,在丰富人们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为制造低俗带来了方便。

在院落文化时期担纲的民间口头文化诸如说书、讲故事、说笑话之类,至今在社区文化活动中也还洋溢着生命力。所不同的是,院落时期只有少数人具有编说的能力,往往是一人讲,大家听;今天是多数人具有编说的能力,往往是一人讲,大家参与。这种变化,是一柄双刃剑。如果坚持审美理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社区的民间口头文艺活动,就会创作出大批的反映时代风貌、描写感人至深的新人物的好故事,就会制作出许多情趣健康、机智幽默的新笑话来。这些自编自演的好段子,对于融洽人际关系、提高人的素质、纯正社会风气,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反之,娱乐至上、娱乐唯一,将肉麻当有趣,视下流为宝贝,就会导致低俗的故事流行,黄色的段子泛滥。群众文化工作者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强烈的责任感,自觉地坚持审美理想,为提高社区文化的文化品位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

二、尊重自娱性,引导随意性,鼓励创新性

自娱性是社区文化与生俱来的特点,没有了自娱性,就没有了社区文化;打击了自娱性,就是打击了社区文化。用行政命令的手段,强求社区文化整齐划一,符合某种规范,适应某种需要,只能奏效于一时,而不能求得社区文化的长期繁荣。过去这方面的教训是很深刻的。有了相当的物质生活基础之后,人们自然而然地就要“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追求精神世界的享受。对于这种自娱性,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尊重。正是这种自娱性,使社区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有了推动力;也正是由于这种自娱性,才使社区文化异彩纷呈,各有风姿。

不同的社区中,人们职业、教育、经历等背景的不同,所表现的文化形态便各有特色。有的偏爱说唱,有的侧重歌舞,有的喜爱书画,有的热衷戏曲……“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对此,我们要在已有基础上,帮助社区扬长避短,精心打造富有特色的社区文化品牌;在打造品牌社区文化的过程中,推动社区文化内容的丰富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发展。

伴随着自娱性而来的是随意性,这好象一个铜板的两个面。随意性作为社区文化的另一特色,有其积极意义――随意而动,随意而兴,随时冲破已有范式的约束,而别出心裁,另辟蹊径。但是,这种随意性在社区文化建设中也具有相当的破坏力。为了减轻生活压力,宣泄受压抑的欲望,随意性也容易接受世俗的价值取向影响,而向低俗文化趋同,向陈腐文化靠拢。对此,我们应该保持高度的警惕,化消极为积极,化腐朽为神奇,引导随意性在建设和谐文化中发挥其富有创造性的积极的一面,为打造品牌社区文化提供新的元素。

在社区文化建设实践中,创新是永恒的主题。人们总是不满足他们已享受到的文化形态,随着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文化生活的丰富,按着“美的规律”掌握世界的活动将永不停歇。我们应该时刻关注和发现蕴藏在小区居民中文化创新的冲动与尝试,并和他们一同进行新内容的演绎和新形式的创造。比如利用普通家庭都已拥有的录象设备,组织电视短剧的制作。居民自编自导自演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故事,在感动自己的过程中教育自己,所获得的不仅是创造的满足,而且是文化品味和精神境界的一种提升。

三、强化文化意识,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性人才队伍

文化意识,是对人类文明成果的尊崇、敬畏、珍爱和倾慕,是一种基本生活态度。它直接影响人的思维、心胸、见解和眼光。我们文化工作者,只有努力从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中汲取营养,不断强化自己的文化意识,才能真正树立起使命感和责任感,才能从群众文化的辅导者、组织者层面上大幅提升自己,使自己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园丁、文化生态的守护人。

有了强烈的文化意识,就会产生强烈的文化敏感,善于从文化的视角去发现有利于和谐文化建设的新元素。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就会自觉地去发现散落在各个角落不被人注意、甚至早被人遗忘的各种原生态的艺术样式、或濒临灭绝的优秀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经过一番刮垢磨光的整理工作,这些民族民间文化瑰宝将重放光芒,在建设和谐文化的伟大实践中,充分显现其难以估量的价值,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5篇:社区文化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布洛陀文化;壮族;乡村和谐社区

作者:吴德群,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生,百色学院政法系讲师。南京。210093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9)02-0108-005

近年来,对布洛陀文化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学者们从不同的学科出发,对布洛陀传统文化的哲学价值、历史价值、宗教价值、文学价值、艺术、审美价值以及生态价值、旅游价值等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但缺憾的是,很少有从社会学角度进行的研究。实际上,研究文化是社会学的一大传统。社会学具有两大传统范式,一是以迪尔凯姆为代表的实证主义的范式,强调宏观结构的实证研究;一是以韦伯为代表的理解主义的范式,强调对行为意义的理解。《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就是韦伯运用其理解范式所成就的文化社会学的经典之作,在这部杰作中,韦伯论证了新教伦理与现代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从目前社会学研究范式的发展趋势来看,这两大范式也正在走向综合。这种综合的基础在于社会事实的性质,其实,结构总是有意义的结构,意义总是通过结构发挥作用。因此,对布洛陀文化应该有社会学的思考。概括的说,运用社会学视角思考布洛陀文化,就是在建构壮族社会现代性的视域中,如何提取具有现代价值的布洛陀文化精髓,并使其在建构壮族社会现代性的实践中发挥作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其价值内涵的抽象阐释上。如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和谐社区已成为时代的主题”对壮族而言,如何批判的继承其传统文化一布洛陀文化的传统为社会主义乡村和谐社区建设服务,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将运用社会学视角,试图在借鉴现有布洛陀文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社会学的相关理论,探讨布洛陀文化对加强壮族乡村和谐社区建设的作用,并就发挥这些作用的实践路径提出自己初浅的思考。

一、和谐社区概念的解读

随着和谐社区研究的深入,和谐社区的内涵也越来越丰富。从既有文献来看,关于和谐社区主要有如下一些定义。

“和谐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的人们通过直接或间接社会互动形成的具有高度价值认同和归属感、人际关系友好和睦、社区自治程度高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社会主义和谐社区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六个方面特征同时具备的社区。”

“和谐社区应当是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各个社会群体及其个体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现代化社区。”

“和谐社区的内涵至少包括四个层次:一是通过人人参与,创造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提升人的生活质量,使社区成为一个‘生活共同体’,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二是通过人人参与,频繁的交往与沟通,形成祥和、团结、合作的社会环境,使社区成为一个‘社会共同体’,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三是通过人人参与,互动共济,构成一个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理想与道德境界,强化公民道德意识,提倡诚信友爱,提倡奉献精神,使社区成为一个‘精神共同体’,促进人与人的和谐统一。四是通过人人参与,强化社区团结意识,强化法律意识,构建民主法治、充满活力的社区文化,构建共同的社会价值观和共同的精神追求,凝聚社区成员的意志汇成一股和谐的精神合力,推动社区发展……使社区成为一个‘文化共同体’,促进人与发展的和谐统一。”

归结起来看,虽然各种定义对和谐社区界说的角度不同,但基本内涵是一致的。概括起来可以理解为:和谐社区就是表现为融生态协调、人际和社会关系融洽,以及人的身心和谐为一体的社会生活实体,和谐社区体现着生态和谐、人际和社会和谐以及人的身心和谐。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和谐社区概念具有明显的价值色彩,是对社区建设的一种理想建构。传统社区与现代和谐社区相比还存在很大的距离,正是这种差距的存在说明和谐社区需要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区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具有明显的阶段性。”所以,和谐社区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一系列结构的调整,功能的改变,社区主体素质的提高。陆益龙在论述新农村建设时认为,新的农村建设,是指把新农村建设视为在新时代、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农村发展战略,即促进当今中国农村发展的新战略。新农村意味着新结构、新功能、新主体,即形成新的生产结构、新的社会管理结构、新的行政管理结构、新的知识和观念结构;实现农村社会结构的功能转换或更新;使农村社会主体的结构得以转型和重新整合,实现农村社会主体的现代化。乡村和谐社区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也必然要遵循这些规律和要求。本文正是在这种语境条件下来讨论布洛陀文化对壮族乡村和谐社区建设所具有的作用。

二、布洛陀文化对加强壮族乡村和谐社区建设的作用

布洛陀文化是壮族及其先民崇奉布洛陀为创世神、始祖神、宗教神和道德神,并遵从其旨意以调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性文化体系,是壮族这一人们共同体在特定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生活模式和社会活动实践中所形成的一种幻化形象、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和谐有序是布洛陀文化体系的主旨和精髓。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布洛陀文化对推进壮族乡村社区和谐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促进社区生态和谐、加强社区人际和社区社会和谐以及增进社区主体的身心和谐。

(一)促进社区生态和谐

乡村社区是以一定自然区域为基础,由特定的生态环境构成。土地、山林、水源直接影响着乡村社区的生存和发展。生态环境是社区生产和生活的依托,是社区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是社区和谐的基本特征。也是建构乡村和谐社区的基本要求。生态和谐从根本上取决于人们对生态意义的科学认识和法律的健全。但是爱护自然的文化传统对建设生态和谐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布洛陀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壮人尤其通过自然崇拜、始祖崇拜、禁忌等民间信仰,调适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了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善待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意念”。布洛陀文化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观是由其文化性质决定的。布洛陀文化作为一个完整的文化体系,具有典型的农业文化特征。布洛陀“是华南珠江流域以稻作农业为代表的农业神”,由于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加之原始认知水平的低下,壮族先民对自然环境充满了敬畏、想象和崇拜,不仅产生了对山、水、石、花、蛙、雷、雨等自然事物的信仰和崇拜,试图通过崇拜,求得风调雨顺,以保丰产丰收;甚至已从本体论的意义上,在自然中寻找生命的意义和依据。比如关于布洛陀创世说所表达的天、地、人由同一块石头而生的思想,甚至创世母祖姆六

甲由花而生的观念,实质都可被理解为壮族先民崇拜自然的理由。源于这种自然崇拜,壮族先民在现实生活中形成了诸多禁忌,表现为不滥砍滥杀,保护林木、保护动物等行为特征。对现代人而言,人们对自然的神秘感消失,对自然的敬畏与崇拜消失。人类对自然的肆意掠夺和破坏,已造成严重的生态危机。因此,在建设壮族乡村和谐社区过程中,布洛陀文化的生态伦理,对于保护壮族地区的自然环境,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促进壮族乡村和谐社区生态,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促进社区人际和社会和谐

人际和谐和社会和谐是社区和谐的核心要求。就乡村而言,家庭和邻里关系是社区人际和社会关系的主要内容。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和谐是社区社会和谐的基础。对社区而言,家庭是乡村社区的基本单位;对个体而言,家庭是社会成员的首属群体,是社会成员社会化的第一场所和生活的组织形式,是影响家庭成员人格的首要结构因素,也是影响社会关系的基本结构。平等互爱的夫妻关系,尊老爱幼的代际关心,互帮互助的兄弟姐妹关系,是社区和谐人际关系的基本内容。邻里关系是乡村社区社会关系的主要方面,和睦的邻里关系是乡村社区和谐的重要标志。

在布洛陀文化中“勤勉和睦是其中崇尚的家庭伦理的主题。”在婚姻家庭生活中强调“尊母尚柔”,倡导夫妻和睦相敬,承认女性权利地位,强烈感怀母亲养育之恩以及对子女婚姻原则采取相对平和的主张、对男女婚姻自主的肯定和理解。在处理家庭之外的人际关系上,无论是体现在布洛陀人格中的“富于同情心、乐于帮助人”、“正直公道、崇尚诚实勤劳、尊老爱幼、友爱和睦”的仁慈性和道德性内涵,还是对教徒“不能偷盗或贪图他人钱财,不得调戏奸女;要善待他人,不计较酬劳,有求必应等。”的规诫,以及布洛陀的神喻对壮人做到正直刚强、公平合理、与人为善等善行,反对好吃懒做、损人利己、虐待老人、贪图私利、挑拨是非等恶行等要求,都具有规范社区行为,协调社区人际关系,化解社区人际矛盾,促进社区人际理解和促进社区社会公正的功能。

同时,从属于布洛陀文化体系的歌圩文化,具有典型的交往特征。对歌不仅是男女之间的个人交往。也是村与村之间的群体交往。不仅交往的人数多,而且由于歌圩与相联系,人们在交往中还表现出浓重、热情、友好。哈贝马斯在论证交往概念时说:“交往行为……是至少两个以上具有言语和行为能力的主体之间的互动,这些主体使用(口头的或口头之外的)手段,建立起一种人际关系。行为者通过行为语境寻求沟通,以便在相互谅解的基础上把他们的行为计划和行为协调起来。”他认为,交往具有主体间性,主体间通过(语言)沟通相互提出有效性要求,使得交往行为与世界之间建立起一种反思关系。通过主体间对有效性的论证,最终形成共识。所以他认为交往具有合理性,并提出了交往理性的概念和交往理论。哈贝马斯力图通过交往合理性,来实现“生活世界”的合理化。对歌交往具有明显的理性特征,通过对歌这种交往,人与人之间不仅传情达意,启发智慧,而且相互竞争逗趣、合作共享。因此,歌圩文化不仅对促进社区人际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可以促进社区生活世界的理性化。

(三)增进人的身心和谐

何为身心和谐?静态地看,身心和谐表现为人的内心世界与外在世界相协调的状态,它是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相适应的结果;动态地看,则是人的内心世界随外在世界的改变而相应的改变。用社会学的语言说,身心和谐就是个体与社会结构良性互动的一种状态。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人的现代化本质是人格的现代化。之所以要实现人的现代化,就是因为社会发生了变迁,人与社会不相适应。在现代社会急剧转型的背景下,随着乡村社会结构的急剧变迁,壮族农民的思想观念也在随之发生改变,但是由于变迁中的文化“堕距”,人的文化观念常常落后于社会结构层面的变化,使转型期的人成为“过渡人”。金耀基先生说“过度人是站在‘传统一现代的连续体’上的人。一方面,他既不生活在传统世界里。也不生活在现代世界里;另一方面,它既生活在传统的世界里,也生活在现代的世界里。由于转型期社会的‘新’与‘旧’的混合,在这里,新、旧两个‘价值系统’中的他一只脚踩在新的价值世界中,另一只脚还踩在旧的价值世界里。”也就是说,转型期的人是处于思想与现实的矛盾之中的身心不和谐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现代化就是为了实现人的身心和谐,就是使人具有与现代社会结构相适应的勇于探索、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无论是社区的生态和谐,还是社区的社会和谐,都是以人的身心和谐为前提。没有人的身心和谐,就不可能实现社区的和谐。

对布洛陀文化来说,“无论是关于开创天地和人类万物,还是各种发明与创造都包含着先民们不畏艰难、团结奋进、不断探索、开拓进取、勇于创造的精神。而不畏艰难、团结奋进、勇于创造是布洛陀神话的核心,”而且,布洛陀文化注重对人们心理的调适,具有说人劝世、交流情感、调节矛盾的丰富内容,这些,无疑有益于人们保持平和的心态,促进人的心理健康,从而维持人与世界的平衡。追求和谐宁静、向往安定和平是其重要的价值观之一。

三、利用布洛陀文化加强壮族乡村和谐社区建设的可能路径

概括地理解,人类学侧重于研究文化对于行为和结构的意义,社会学则侧重于寻找文化与行为之间的结构机制。本文将借鉴人类学和社会学的基本假设,思考在壮族乡村和谐社区建设中发挥布洛陀文化作用的可能途径。

(一)建设具有布洛陀文化象征的生态空间

社区作为一个社会关系的区域概念,具有鲜明的空间特征。但遗憾的是,在众多的社区研究中,这一空间的社会意义被忽略,而突出了社会结构的作用。空间社会学认为,空间在本质上是社会的。空间体现着社会地位的分布和社会关系状态。曼纽尔・卡斯特认为“空间不是社会的拷贝。空间就是社会,空间的形式与过程是由整体社会的动态所塑造的,这其中包括了依据社会结构中的位置而享有其利益的社会行动者之间相互冲突的价值与策略所导致的矛盾趋势。”在福柯那里,空间实质上是一种权力关系。例如他关于全景敞视监狱的理解。列斐伏尔认为空间具有实践的性质、表征的潜力和功能。并将空间分别概念化为“空间实践”,“空间的表征”和“表征的空间”。空间实践指的是人们对空间的利用、管理和设计,是特定社会关系在空间中的呈现;空间的表征指的是用来理解、表达空间实践的知识符号;表征性空间则是通过空间符号化,来表达特定的象征意义。在壮族乡村社区建设的空间布局中,可以利用布洛陀特有的象征物,起到保护环境、强化社区认同的作用。例如可以从布洛陀文化中有价值的传说故事,提炼出各种象征符号,给社区空间定的环境要素如土地、水源、山林、花木、以及道路或建筑命名,从而增加这些事物的象征意义,以增强生态的神圣性。同时,在完善乡村社会和文化服务体系过程中,要尊重布洛陀文化传统,在社区规划中,保留或增加具有布洛陀文化特色的活动区域和文化设施,为社区的祭拜、娱乐

活动提供方便,以增强社区环境的道德感。

(二)培育具有布洛陀文化基础的民间组织

民间组织具有为社会成员提供归属感,缓解社会冲突、实现社会整合,凝聚社会资本、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等作用。尤其是目前我国农民社会组织化程度低,农村的风险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培育民间组织对乡村和谐社区建设不仅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也是乡村社区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在壮族乡村社区社会建设中,可以利用布洛陀文化的独特资源,促进社区团体的发展。例如可以围绕发扬布洛陀文化的优良传统,组建社区环保协会、社区慈善协会、利用歌圩传统组建社区歌社,歌手联谊会等等,并在法治的前提下,规范各团体的行为,发挥其社会纽带功能,使社区在既富有凝聚力又充满着活力的同时,提高社区成员的社会参与水平和社区自治能力。

(三)建设具有布洛陀文化特色的和谐文化

和谐社区要求和谐文化。“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系统。它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包含着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乡村社区和谐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同时继承传统文化中的和谐因素。布洛陀文化的和谐传统对建设壮族乡村社区和谐文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乡村社区文化建设中,可以以布洛陀传统文化形式为载体,通过各种传统活动,建设具有布洛陀文化特色的社区和谐文化。例如,在乡村社区建设中,可以通过完善乡村文化体系,规划一定区域,建设乡村社区歌圩,组建乡村山歌队,培养乡村歌手,开展丰富多彩的乡村山歌表演,山歌竞赛等,营造一种既有先进文化内涵,又有民族传统风情的和谐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3][5][6]唐忠新,构建和谐杜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第17页;第12页;第10页;第15页

[2]张再云,和谐社区测量指标体系的初步建构――概念界定与基本维度[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4]刘菊娥,构建和谐社区的基本内涵与路径选择[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7]陆益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模式及误区――种社会学的理解[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5期

[8]覃乃昌,壮学第四次学术研讨会综述[J],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2期

[9]曾杰丽,壮族民间信仰的和谐生态伦理意蕴[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10]覃乃昌,《磨经布洛陀》与华南珠江流域的稻作农业――《麽经布洛陀》与稻作农业史研究之一[J],百色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11][13]潘其旭,《麽经布洛陀》与壮族观念文化体系[J],广西民族研究,2004年第1期

[12]罗志发,“阴阳合德”:壮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布洛陀经诗》的性别哲学研究之二[J],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

[14][19]王光荣。黄鹏,论布洛陀文化的凝聚力[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6期

[15]蒋明智,《布洛陀》与壮民族文化精神[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16][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第一卷)[M],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杜,2004,第84页

[17]孙念超,国民性的改造与人的现代化[J],船山学刊。2008年第3期

[18]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第77页

[20]熊远明,追求和谐宁静向往安定和平――《布洛陀》价值观之三[J],广西民族研究,1994年第2期

[21][22]叶涯剑,空间社会学的方法论和基本概念解析[J],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第6篇:社区文化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社区;文化;建设

社区基层文化是我们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缺少这一环,新型社区建设便不可能实现。加强文化建设,重点在社区,加强社区文化的建设,满足每个居民对文化的不断需求,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一、社区文化建设概述

社区文化的涵义很广泛,一般是指一定地域内,反映在社会共同体中有关人的行为倾向、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品位等生存环境要素的文化现象总和。社区文化影响着人的精神状态,增加归属感及社区的凝聚力,对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的治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社区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能够促进社会政治、经济不断发展,对社区建设和社会和谐都起着积极的推进作用。社区文化是社区建设的核心内容,在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促进人际和谐、增强社区凝聚力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首先,有利于满足社区群众文化需求。随着经济发展,广大社区居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高涨。社区文化建设能够满足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居民能够就近就便享受文化服务和参加文化活动,能够满足对文化的强烈愿望。其次,有利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通过组织社区各种文化活动,吸引广大居民参与,使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到社区之中,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提高社区文明程度。近年来街道各社区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吸引了广大社区居民参与,起到了教育社区居民、强化社区精神、培养道德情操的作用。第三,有利于增强社区的凝聚力。社区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协调各单位与居民之间的关系,增加了交往,得到相互了解,互相协作与配合,增强了社区居民的感情交流。人们参加社区文化活动越多,越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就会自觉维护社区利益,增强社区的凝聚力。

二、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目前,虽然各级政府和基层文化部门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发展社区文化,但在其建设中仍存在许多不足。

第一、社区文化建设缺乏系统规划。社区文化建设一直在我们的社区中开展着,我们广大的居民一直开展着蓬勃向上的活动,也吸引着社区群众的广泛参与。但是,这些活动缺乏系统规划,年年有活动,年年都是重复,文化建设要达到什么程度。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系统的目标。

第二、社区文化活动缺乏创新。一直以来人们把文体活动称之为文化,对文化一词的内涵局限在单一的几场文体活动上。面对社区这个主体发展面临的种种新问题,社区文化应该涵盖社区的稳定、服务、发展的方方面面,应该积极探讨社区文化在稳定服务发展上应该遵循的文化理念,在此基础上,创新社区文化。

第三、社区文化建设阵地基础薄弱。投入不足社区成立以来,队伍年龄偏大,基础设施几年来欠缺投入,能干的年轻的都重组到了生产单位,社区文化建设队伍后继无人,文化阵地发展严重不足,基础亟待加强。

第四、活动经费难筹措。由于社区经费来源渠道有限、数额也比较少,需要开展的活动又比较多,社区文化活动基本没有专项经费,加剧了社区文化活动开展的难度。

三、如何促进社区文化建设

第一、社区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本”。要把社区文化建设真正作为社区内广大居民群众的一项事业来抓,正确引导广大居民群众真心诚意地关心和参与社区的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广大社区群众的积极性,使社区群众的主体性得以发挥。要确立社区群众个人有自主选择和自我发展权利的思想,把满足社区群众的各方面需求作为开展社区各项文化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要不断推进城市社区的各项制度文化和组织文化的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环境,培养社区居民的友爱、平等、和谐、参与、协作的社区文化价值观念。

第二、社区文化建设要兼容并举。社区文化是一个综合体,既包括传统文化,又包括现代文化;既有精神文化的内容,又有物质文化的涵义;既包括本社区文化的特点,又吸纳外来文化的新内容。因此,发展社区文化必须使各种文化达到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做到“雅俗共赏”。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是孤立进行的,它们与经济、政治是相辅相承的,因此在社区文化建设中要坚持融合性原则。对于我国社区文化的融合性原则而言,就是要把社区文化建设融合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服务,以促进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并在推动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吸纳世界上一切先进的文化成果,不断推进我国的社区文化建设,发展社区文化。

第三、强化社区文化建设的意识。进行社区文化建设必须提高思想认识,根据社会发展的总体发展趋势和文化生活的特点,强化社区文化建设的意识,不断将社区文化推向更高层次:一是强化“社区文化力”意识。这里的“社区文化力”特指通过文化建设而逐步积累起来的现实力量;二是强化社区文化的创新意识。社区文化的创新是社区文化建设的突破,而这种突破又是立足于社区文化的整体发展格局上。即:立足于社区文化本身包含的道德文化、科教文化、生态文化、网络文化、休闲娱乐文化等所组成的有机整体,同时也立足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第四、注重培养公民意识。实行和不断完善民主自治,扩大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是历史、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而当前推行的社区居委会直接选举制度本身就是培养公民意识的最好体现。社区文化应该履行培养公民意识的职责。以社区为根据地,鼓励居民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把看得见的和自己生活直接相关的社区作为提升公民意识的实践平台,以此作为提升全民素质的第一步。

第7篇:社区文化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网络时代 城市社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3-0046-01

随着科技发展,以互联网为标志的网络时代已经到来,深刻影响着整个社会发展以及城市居民的生活与思维,尤其是对人们情感、思想、生活都产生着巨大影响。网络对城市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优势有目共睹,为城市社区和居民带来了诸多便利,加强了城市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了城市居民之间的沟通互动,充分体现了城市居民的主体性,延伸了城市创建空间等。可是,网络作为一把双刃剑,在给城市社区带来舒适便利的同时,也使得人们的价值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能否充分抓住网络时代带来的机遇,扩宽辐射面、增大影响力,提升城市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已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及城市社区建设的现实问题。

一、网络时代为城市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契机

(1)网络中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使得城市社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增强。网络传播省略了传统媒体的中间环节,综合了传统传播方式的优势,为大家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并且时效性极强。无论是社区组织还是居民都可以更新到及时的网络信息资源,使得城市社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得到了极大的增强。

(2)网络的“全球化”特点,扩展了城市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空间。意味着每一个城市社区、社区组织可以利用网络去学习、参考、借鉴不同国家与地区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这对于城市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3)网络使得城市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方式变被动为主动。互联网一开始就是以互动的形式出现的,使我们更加容易了解到真实的城市居民思想动态,从而提高了城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特别是居民更乐于在网上发表各自的真实观点、意见和建议,社区组织可以通过整理这些网贴,寻找应对措施。而且不同信息之间的交流、碰撞乃至融合,不仅开阔了居民的视野,更加有利于增强居民的主体意识和凝聚力。

二、影响城市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效性的因素

(1)网络信息复杂多样。网络世界资源共享,无论是城市社区组织还是居民都可以及时得到最新的信息资源,促进社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各方面协调发展,提升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但是,网络信息过于丰富,一方面,上网大量占用了居民工作、生活的时间;另一方面,网络色情暴力和仇恨的不良信息的传播,形形的信息污染和垃圾,不利于居民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

(2)W络的虚拟性。互联网的出现导致城市社区居民的沟通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足不出户便可以与外界交流,同时也减少了现实生活中彼此的交流与沟通。

(3)国外网络思想文化的侵蚀。我们对于国外网络思想文化应该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吸收借鉴西方思想文化的同时,也应该发扬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这就需要社区对居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深刻地教育,来帮助他们意识到传承中国思想文化的重要性。

三、如何在网络时代提高城市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1)把握互联网优势,组织城市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网络时代为城市社区和居民带来了诸多便利,大量增加了教育信息资源,社区组织可以充分利用各种网络交流媒介组织居民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之中,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2)开发更多优秀的城市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网站。不良网站对于社区居民的“三观”形成已经造成威胁,应该全力开辟更多卓越的城市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网站,积极占领网络阵地。目前,城市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网站极其匮乏,仅有的教育网站也缺少吸引力,不易产生凝聚力和号召力。所以我们要尽快建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城市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网站,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有益的教育。

(3)网络时代要切实加紧巩固网上文明行为规范的建设。网络作为一种新型的沟通交流平台,已经成为畅通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因此,更要特别注重文明上网,净化网络环境,努力营造积极文雅的网络文化氛围,要逐步巩固网络管制,加大网络监督力度。目前强化网络管制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法治,只有网络立法,才可以使得网络空间主体有法可依、诚信守法,严格依法办事,遵守网络规定,并通过法律遵守社会公德,提高社区居民法律素质,确保网络虚拟世界的健康全面发展。一个文明融洽的网络环境无论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还是对城市社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都具有珍贵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8篇:社区文化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养成路径

1.引言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弘扬传统文化,国家主席在多个场合展现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明确把“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任务。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纲要》中要求各级各类学校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明确了从小学低年级到大学阶段的教育重点。鼓励各地各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如何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切实融入当代大学教育实践之中,以优秀的文化精神濡染和塑造青年学子的心灵与人格,是中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开设的“社区义工”课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传承文化精髓的有效途径。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社区义工是为进一步推进学校SPT人才培养,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借鉴国外成功经验而创立的一项面向全体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课程分理论与实践两个环节,大一到大三开设必修课,大四开设选修课。课程目标为通过社区义工课程学习,掌握社会交往的技巧、服务他人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团队合作和组织管理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大学生成人成才奠定基础;通过义工服务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助人为乐的高尚情操,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社会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提升,树立服务意识、奉献意识和公民意识;通过学生自我服务、社区服务和自我组织社区义工,增强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锻炼其独当一面管理一项工作的能力,树立终身做义工的愿望。

2.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培养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可行性分析

志愿服务概念虽然源起于西方,但其在中国实践过程中彰显出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理念,与中华传统文化一贯秉持的奉献、和谐思想一脉相承,如儒家的“仁者爱人”、墨家的“兼爱非攻”、道教的“上善若水”都蕴涵着丰富的志愿服务的精神因子。所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培养是有积极影响作用的。义工强调的是个人不计报酬,自愿贡献知识、体能、技能以及时间等,以增进他人福利、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服务活动。一个愿意帮助他人的人一定是个善良的人,正所谓《三字经》所说的,人之初,性本善。人的本性是相同的,后天的不同是由习惯养成的,人的品质是教育可以引导和影响的。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开设社区义工课,在义工的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步入社会做准备,不但自己做义工,同时带动身边的人加入义工行列。中国传统文化对培养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有很大帮助的,一个“三观”正确的人一定会认可义工的价值,一个人只有认同一件事情才会积极投入,甚至无论付出多少都心甘情愿。鉴于此,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培养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3.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培养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路径研究

3.1在教学理念中培养传统文化素养

主席指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国传统文化。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社区义工课堂中融入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和大学生文明修身,成人成才所相关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涉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教育;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以民为本、德行仁善的伦理道德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宇宙人生观;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在社区义工理论课教学中学习传统文化,在实践教学中把传统文化倡导的核心精神付诸行动。通过传统文化内容的熏陶将义工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2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内容

在社区义工课教学中,将中国传统文化有机融合于义工教学内容。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以《弟子规》、《论语》等脍炙人口,朗朗上口,经典名句为主要教育内容。同时关注传统文化网站、著名国学大师、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者的微信公众号,搜集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关的传统文化故事。在学习、理解、熏陶传统文化内容的基础之上,把传统文化用现代故事的形式和学生学习,并结合自身的经历、学识和学生分享、讨论其中的道理。探索传统文化、社区义工、大学生成人成才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学全过程都会渗透与“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和“以民为本、德行仁善的伦理道德观”相关的传统文化内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绪论》一章融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大学生即将面临学生与社会人的转变,经历了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之后要作为一名优秀人才奉献社会、报效祖国。第十章《寝室卫生服务》融入“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一个身心和谐的人才是一个健康的人,只有家庭和谐才会实现社会和谐,寝室也是一个小家庭,寝室和谐人人有责。在第十一章《环境维护服务》融入“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宇宙人生观”教育。明白了人与自然的相处之论便会自觉维护环境,使学生感到授课内容与他们的思想、心理和行为需求非常贴近,听课有一种现实感、贴切感和亲切感,让学生明白做义工的目的,理解做义工的意义。

3.3在教学方法中寻找融入传统文化路径

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和课程内容相关的传统文化内容,启发学生发掘其与义工的关系。社区义工课重在实践,给同学们创造分享实践经验,交流服务心得的机会,感受义工服务的美好,自身价值的实现。在讨论交流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大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纠正学生的错误意识,鼓励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让义工课堂成为传播正能量的阵地。教师除了善于运用理性的智慧之光启迪学生外,还要把握学生的需求心理,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做义工,怎样做义工,社区义工服务对大学生本身有何益处,指导学生制定大学四年的义工规划,在做义工的过程中助推学生成人成才。任课教师要善于借力新媒体教学。课堂上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声、图像的深刻感染下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课后借力新媒体深入教学,把和义工课程相关的传统文化内容在任教班级QQ群、微信群或小组讨论组传播,并和学生产生互动,给学生推荐优秀传统文化读物或网络学习资料,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获取知识或拓展知识的方法,掌握读书方法,提高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搜集和教学内容相关的传统文化内容,用表演的形式展现传统文化内容,可以是现场表演,也可以提前录制,课堂播放,表演之余开展讨论和交流,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在合作学习中互帮互助。

4.结语

经过社区义工课堂教学改革,任课教师对所执教的六个班级进行问卷调查,对200份有效问卷进行研究分析,调查结果表明:

4.1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使学生对志愿服务从被动接受变为自觉行动

通过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念,把传统文化中对人的品质、行为习惯、道德情操培养与塑造等内容融入到社区义工课堂教学。95%的同学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和社区义工有联系,88.43%的同学认为义工服务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可操作途径。参加社区义工服务受“仁者爱人、与人为善”为代表的仁爱思想影响和受“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等体现社会责任和互助融合理念影响的人数最多,分别占43.50%和49%。是否会长期参与义工服务活动,肯定会参加占70.5%,可能会参加占17.5%,视具体情况而定占10.5%,不太可能参加占1.5%,无人选择肯定不会参加。此项课堂教学改革,改变了学生原有的对义工服务的抵触心理,激发了同学们的义工服务热情,愿意利用自己的时间不计报酬服务他人、奉献社会,回报祖国。

4.2从义工岗位匮乏,变义工项目化管理

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在合作学习的驱动环境下学习服务知识、应用服务技能,把传统文化融入社区义工教学,引导学生分享人生感悟,把义工服务视为一种人生追求,把义工服务工时作为人生价值的体现。学生从被动灌输状态转化为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自发寻找义工项目,自主设计义工项目,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发组织义工项目、管理义工队伍,并积极发动身边的人一起做义工,由学生组织的义工服务岗位涉及校园保洁、公寓服务、行政处室助理、大型活动服务、关爱农民工子女、关爱孤寡老人、医疗辅助服务等校内外义工项目十余种。结合公益就业与创业的内容,有些同学把义工服务和学习规划、大学目标、人生目标相结合,并在义工服务的过程中不断修订计划,同学们愿意在毕业之后把这种精神和习惯持续下去,甚至影响身边的人和自己一样做义工。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开设的社区义工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阵地,同时找到了弘扬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社区义工课不仅成为学生实践育人的载体,更成为专业课教学不可替代的,也不能给予的心灵洗礼,学生情商培养的阵地。同时,此项课堂教学改革也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帮助,从而培养学生对生活积极的态度、良好的道德素质和对感性生命的深切关怀,为学生成人成才提供人文素质支撑。

参考文献:

[1]徐左平,杨成森,何海翔.社区义工理论与实务[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12.

[2]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Z].2014.

[3]刘辉,孙浩然.大学生志愿服务中的传统文化元素研究——基于对10名大学生志愿者的访谈分析[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6,(01).

[4]姜长宝,任俊霞.志愿服务: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03).

第9篇:社区文化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红色旅游文化;和谐社会;意义作用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新型主题性旅游形式,近年来在神州大地逐渐兴起,并正在成为人们参观旅游的热点,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新生事物。那么,它在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什么样的作用和意义呢?笔者通过对长征征途转战时间最长的贵州省,革命圣地延安、井冈山、南昌和新四军浙东纵队四明山革命老区等地的考察,从中感悟到:红色旅游文化,在当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政治、文化、经济多重意义和纽带、动力、培育作用。

一、政治、文化、经济意义

(一)政治意义

红色之旅,在当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中,是一部重温光荣历史,重走胜利之路的革命史诗。她有助于人们感受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有助于人们理解在中国革命伟大征途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和西柏坡精神。挖掘红色旅游文化,就是弘扬革命精神,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足迹深深地铭刻在华夏沃土上,深深地铭刻在民众心坎里,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进一步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和信念。在当前人们出游定位中,绝大多数游客把体验长征文化、革命圣地文化、老区文化作为首地筛选目标,这充分说明红色旅游文化深得民心。如宁波市鄞州区龙观乡“五龙潭”风景区革命史迹陈列室建成后,在开展革命传统教育,进行党员先进性教育中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许多年轻党员和党员干部认为,原来总觉得政治教育都是一些虚的东西,现在看来,通过身边的红色旅游景点游览,确实让人感到既摸得着又身临其境,很有教育意义。实践证明,寓教于红色旅游,是人们自我接受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切实有效的举措,在当今创建和谐社会中具有深刻的政治内涵。

(二)文化意义

红色之旅是中国革命史、中华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历史文化传统的生动体现。中国革命斗争遗留的各种纪念物,不但具有政治意义,也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人文价值。红色旅游的过程,既是观光赏景的过程,也是学习历史、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的过程。笔者曾在几年前以文化学者的身份到达过贵州省,这里不仅是一个红军长征途中转战时间最长的省份,而且是一个具有中国革命转折意义的省份。遵义会议、“四渡赤水”等重大历史事件遗迹比比皆是。从考察中了解到,贵州省在1930年4月至1936年4月的六年间,红七军、红八军、红三军、红一方面军、红二六军团、红九军先后在这里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足迹遍及67个县,建立了滇黔桂、黔东、黔北和黔西北革命根据地,有1万多各族群众参加了红军。这些历史,有的在课本上和有关资料中有所了解,但大多数是鲜为人知的历史。通过游览大量的革命文物和遗址,如遵义会议会址、红军总政治部旧址、娄山关战斗遗址、乌江渡口、四渡赤水等,让人真正体会到了长征文化精神。这些革命文物和遗址、会址,构成了贵州不可多得的红军长征文化旅游资源,为贵州进一步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开展红色旅游文化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文化。红军的革命史迹,使贵州美丽的山河倍添光彩。

通过红色旅游文化,了解革命历史知识,挖掘革命精神内涵,赋以新的时代特色,培育新的时代精神,推动了广大公民思想道德的升华,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效途径。

(三)经济意义

通过对红色旅游景点考察发现大多数革命遗址地位于尚欠发达的革命老区。红色旅游把政治优势有效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形成革命老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一项无污染、可持续发展的扶贫工程、富民工程。红色旅游既是政治创新、文化创新,也是经济创新。红色旅游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社会效益同经济效益的结合,实现精神文化财富向经济财富的转化,推动老区人民脱贫致富,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良性循环之路。比如革命圣地井冈山,原是一个不毛之地,通过红色旅游文化的开发,旅游收入占该市年经济总量60%以上,老百姓大部分收入也来源于旅游三产,生活水平大大改善。近年来不但摘除了贫困帽子,而且经济、社会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高速公路、机场、居民住宅、新城区等全面建设,井冈山市将成为高山中的花园城市。又如地处四明山革命老区宁波市鄞州区龙观乡的五龙潭风景区革命史迹陈列室建成后,不但游客量增加,旅游收入成倍增长,而且知名度也逐步提高,通过短短三年时间的建设,一跃成为国家4a级风景区。

红色旅游是具有政治、文化、经济多重意义的一项带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新创造,她的持续健康发展,成为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成为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成为发展老区经济、造福老区人民的重要产业。

二、纽带、动力、培育作用

(一)维系和谐社会纽带作用

红色旅游是激励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理想信念、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我国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必须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否则,就难以有效整合各种各样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观念,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意志,实现社会的稳定、有序、和谐。在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发展的同时,社会生活多样、多元、多变的特征日益凸显,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激荡。用什么样的形式去贯穿呢?虽然方式多种多样,但红色旅游文化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纽带,不可或缺地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红色旅游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效载体。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历史进程中实现社会和谐,在社会和谐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谐社会离不开实践体会,而红色旅游文化正是创建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红色旅游文化和谐的程度反映和影响着社会和谐的程度。特别是人们向往自然、对社会认知程度的不断发展,红色旅游文化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在某种程度上是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关重要。

(二)构建和谐社会精神动力作用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的社会。社会活力首先表现为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离不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实践告诉我们,越是深化改革,越是扩大开放,越需要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这样,才能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红色旅游文化是创造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鼓舞人们奋发进取的精神旗帜。中华民族在辉煌灿烂的历史进程中,培育和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升华了这一民族精神。把弘扬民族精神贯穿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过程,不断增强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全国人民的爱国意识、团结意识和发展意识,增强全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正是红色旅游文化所创建的目的。充分挖掘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利用革命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室)、遗址等教育基地发展“红色旅游”,是深入宣传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奋斗历史,宣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引导和激励人们同心同德地创造幸福和谐的美好生活的需要。

红色旅游文化是当代中国人民时代精神的集中写照,是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推进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创造性事业,只有大力弘扬时代精神,才能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考验。让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创造源泉充分涌流。

(三)培育文明道德作用

红色旅游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文明道德风尚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无论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无论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还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都要求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开展红色旅游文化,既是培育文明社会风尚,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育合格主体,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实践的过程。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青少年健康成长是社会进步、家庭和睦的重要因素。根据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和规律,红色旅游文化正是抓好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革命遗迹、革命文物实地参观,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思想文化环境。

红色旅游文化不仅是建设和谐城市、和谐村镇、和谐社区、和谐单位的重要载体,深化拓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实际内涵,而且是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活动,不断拓展领域、充实内容的文化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是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对于社会和谐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润滑”作用。渊源于中华传统文化、植根于当代伟大实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红色旅游文化,是激励各族人民建设和谐社会、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用红色旅游文化创导和谐社会良好文化,不可不说是当前一大举措。

继承与创新是红色旅游文化的精髓。从博大精深的中国革命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从丰富多彩的革命传统文化中吸收营养,丰富精神文化产品的内容、风格、样式和品种,是红色旅游文化走出的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之路。

红色旅游文化是整合各种文化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她适应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在某种意义上说,把红色旅游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创造良好文化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

总之,在历史遗迹中感悟革命传统文化,在青山绿水中体验红色之旅,使革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是红色旅游文化活动的宗旨,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宝贵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