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年龄特点;心理需求;现实要求;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1-065-01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初中阶段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尽快适应中学的学习生活,加强学习方法与人际交往的指导;帮助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发育问题,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压力源“,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和升学观,进行应试心理的辅导与训练。那么,怎样让我们的教学设计合理有效,从而在短短的三年初中时光,为数不多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培养我们的学生的心理健康品质,是我们一直积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经过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着手教学设计
学生进入初中后,便同时进入了人生的青春期,他们面临着人格再造的“第二次诞生”,错综交织的矛盾和激烈振荡的内心世界,使他们产生了诸多不同于以往的显著特点。
心理活动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必须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作具体的设计:
初一学生心理特点是个人意识开始出现、群体意识日益增强、青春欲望渐渐萌发、童心玩念依旧旺盛、自我管理逐渐变难。面对这样的特点,在初一年级主要教学设计围绕新集体的适应、人生理想规划来设计。学生在适应了新集体建立了基本的安全感的基础上,开始对未来有一个初步的人生规划“长大了我要干什么?”让学生点燃理想,初步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或者至少是初中阶段的目标。
初二这个年龄段是自我意识形成的又一个高峰期,他们的心理特别敏感、容易冲动,“直面青春期”的教学设计,了解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比较顺利的面对青春期。对青春期逐渐了解适应后,面对即将来临的初三,很多孩子是既期待又有恐惧的,设计“直面初三”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帮助他们为即将来临的初三做好准备,有助于缓解焦虑,快速的进入并适应初三的紧张学习状态。
初三对于成长中的孩子们来讲,又是人生的一个关键点,在这里学生面临人生中很重要的选择,所以,在“直面初三”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在比较清晰的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完善职业规划,这个规划不同于初一时的规划,应该让学生通过量表测试,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做一个选择:上普通高中还是职业高中。确定了自己的中考目标后,学生自然会按着自己的目标有的放矢,完成初中学习的最后一段历程。学生的任务从按部就班的学习,到了冲刺阶段,这时学生面临着一天天临近的中考,会有紧张焦虑的情绪,此时,缓解考试焦虑的教学设计尤为重要。学生放松身心,缓解紧张和焦虑,带着轻松,走进中考考场。
二、从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进行教学设计
初中生的四大心理需求:合理的物质需求、朋友的交往需求、对异性关注的需求、获得帮助的需求。这些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他们的这些心理需求。
比如青春期,他们的异性关注需求常常让他们很困惑,而且也因此会有一些事端出来,这时候他们需要一个正确的异往的指导,这个指导让他们正确的认识自我的同时也能比较清晰的认识异性。
青春期的孩子还有一个我们容易忽视的需求---获得帮助的需求。有一些孩子在此时人际交往不成熟,尤其是发生冲突,遇到威胁的时候,他们因为得不到家长老师的理解,困惑无处诉说,矛盾无法解决会给他们造成很大的困扰。所以,应该在恰当的时机,设计如何学会保护自己的内容,让他们能够学会在遇到困惑时求助于可以求助的人,避免不必要的悲剧的发生。
三、立足学生的现实要求完善教学设计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种新的研究思潮,它利用心理学较为成熟、完善的实验测量方法,研究人类积极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潜能等积极方面。积极心理学强调关注普通人的积极力量,提倡以一种积极的观念重新解读人的心理现象,并在该过程中挖掘个体在现有条件下获得幸福感受的各种因素。积极心理学相信人性的优点和价值,主张用积极的理念审视人的潜力与价值,使人的积极品质得到培养,人固有的正向力量得到激发,人格优势和心理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真正获得美好幸福的生活。积极心理学的本质与目标就是寻求人类的人文关怀与终极关怀,它以关怀全人类的福祉为宗旨,展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认为,作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吸收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要素,着眼于全体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进一步提高课程的实效性。
一、以增进学生的积极体验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为核心,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积极目标
课程目标不仅是课程建设的出发点,也是课程建设的归宿。课程目标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方向具有规范作用,它指导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评价等。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明确指出,能够时常体验到幸福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目标就是帮助人们增进主观幸福感,获得幸福体验。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不仅仅是矫治心理缺陷、预防心理问题,更主要的是挖掘大学生的各种外显和潜隐的积极体验,并在实践中扩展和深化这些积极体验,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品质和积极人格,使大学生能够学会以欣赏的态度对待生活,提升创造幸福的能力,增进大学生的幸福感。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面向全体大学生、促进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发展性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课程目标设计从内容上来说应当达到知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统一。课程教学不仅需要传授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训练促进知识在个体身上的内化,使之养成良好的心理行为习惯。很多心理健康知识是浅显易懂的,关键是在学生现实生活中能否意识到,自觉转化为行动。只有心灵受到最真实的触动,才能做到知情意的统一。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人的发展,在于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人文关怀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精神,心理健康教育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设计中,尤其要注重结合教学内容中丰富的人文内涵,以情感人,以情怡人,以情育人,发挥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受到感悟,实现情感的升华。
二、以积极、生动、实用的内容为主体,丰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
我们的一切教育、思考和知识,都以怎样获得我们本性所不断追求的幸福为对象(自然的体系)。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学,也是关于人的幸福、发展、快乐、满意的科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价值就是健康(health)、和谐(harmony)、幸福(happiness)。在3H的价值指引下,应该把握以下三个方面来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
1.积极性。积极心理学以积极情感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的组织系统为支柱内容,这就决定了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中应该注重积极导向,应该更加注重大学生潜能的开发、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在课程内容选择中,要注重将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将提升主观幸福感、塑造积极人格、创造积极环境融入课程中,如在课程中,如设置“学会感恩”“塑造乐观人格”“积极的情绪管理”“爱与幸福指数”等专题,介绍和行为训练内容。
2.实用性。调查显示,对于课程内容的设置,大学生普遍认为除了基本的心理健康理论知识以外,更希望在课程内容中增加一些符合他们年龄和心理特点、更具有实用性的内容,所以,课程内容的设置必须紧密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和现实需求,将那些能够帮助学生走出困惑,提高心理调适能力、优化心理品质,使他们能够快乐地学习和生活的内容都列入课程内容,如开设与每个学生密切相关的人际交往、情绪调节、自我意识等内容的专题学习研讨。
3.以学生为本。积极心理学注重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实现个人的自我成长和自我发展,达到身心健康、生活幸福的目的,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实现了心理学研究的返璞归真。欧美国家的学校心理教育理念正在从由“让学生适应学校”到“让学校适应学生、为绝大多数学生提供最有意义的教育”方向转变。以欧美国家的心理教育理念为借鉴,我们要坚持以学生为根本,面向所有学生,选择符合学生心理发展需要的、喜闻乐见的内容,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提升其自我教育能力,使之体会主观自我对解读生活事件的主控功能,培养其主观幸福感、乐观、自尊、希望等积极的人格品质。大学生是处于特定发展阶段的群体,对应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是阶段性、发展性的。我们应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分层的教学活动,立足教育、重在指导,解决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学习、生活、成长中普遍遇到的问题。比如,可以针对大一新生的学习适应、大二学生的自我意识、大三学生的人际关系和恋爱、大四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创业等不同内容,开设有针对的辅导讲座。
三、以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改进高校心理健康教学模式
作为学习气氛的重要调节因素,情感体验本身也是教学的组成部分,这一点在以体验为主、以自我教育为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只有能够激发大学生的个人心路历程,并使他们在情感交融和思维激荡中产生强烈深刻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才能真正达到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发展提高的课程目的,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课程。在积极心理学指导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改变以单纯的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形式,应采用互动式、体验式、活动式等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情感体验、交往互动、反思领悟与行为训练,实现认识提高、反思建构、行为固化的统一。
案例教学与讲授教学相对,改变了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对有关知识、情感、意志的学习主题,为学生提供生动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思考,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心理现象、寻找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案例教学最突出的特点是实践性和生动性,它虽然不直接传授理论知识,但是却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案例为载体把学生引入真实的境界,引导学生认识现实、了解社会、融入现实社会活动中,鼓励他们自主参与,主动思考,扩展知识,提升现实生活经验,促进大学生自我心理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达到身心和谐。
互动式教学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师生、生生的交流互动,在教师的引导、帮助和启发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的思维,重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互动性较强的课程,多数内容都需要学生参与互动才能完成。教学中,可以采用以小组分享为主的互动性教学形式,包括角色扮演、自画像、心理影片赏析、个案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分析反思自己,鼓励学生交流分享心得感受,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在感受中发展,在发展中成长。
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某一假定的模拟环境,学生扮演特定角色,通过观察、参与、体验、反思等过程,在实践中得以体验,在体验中得以成长,在成长中得以提高。体验式教学以活动为载体,用生动鲜活的体验、体会、感想、启迪说话,抛弃了传统教学的苍白说教,通过团体咨询、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体验,使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和内省建构心理健康知识,体验感悟知识背后的意蕴,通过体验与实践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
四、提升教师的积极素质,创建积极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艺术,艺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取决于教育主导者教师的素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视环境因素,认为积极的环境对于增进大学生的主观体验、塑造积极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要秉承积极心理学教育理念,坚持以外显和潜在的积极品质为出发点和归宿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教师是人类美德和优势的体现者和传承者,教师的言传身教对每一个学生都有着有形和无形的强大影响力。教师要自觉提升自身的积极素质,积极开发自身的美德和优势,善于调整心态,不断增进个人的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感、事业快乐感与工作流畅感,直接对学生施加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围绕着激发、大学生自主参与、自主体验、自主感悟而展开的自我教育课程。为发挥课堂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自我探索、自我教育,教师就要打破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固着,以积极地展开教学,钻研教学技术,提升教学水平,采用多元化、活泼生动的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用个体的优势和力量感受生活,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乐观地面对未来。
教师要以积极的、欣赏的态度看待每一位学生,树立“每个学生都在成长、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的积极信念,充分尊重学生,重视学生自我成长的经验、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用心发现学生的长处和优点,鼓励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将心理问题当做一个展现自我能力和挖掘潜在积极品质的机会,充分发挥潜能,将教育过程转变为学生积极主动的求知行为,变成师生积极互动、心灵对话的过程。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主导者、管理者,而是引导者、协助者、激励者,关心、接纳学生的精神世界,鼓励学生挖掘潜在的积极力量,师生之间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的积极力量和美德,为心理健康教育开拓了新的视野,促进了心理健康教育回归本原,也促使大学生心理素质积极健康发展。我们要不断创新、深入探索,进一步构建完善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参考文献:
[1]K.M.Sheldon&Laura King,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56(3).
[2]任俊,叶浩生.积极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核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33(4).
[3]陈时见.课程与教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李高峰,汪明.对“三位一体”课程目标的解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22).
[5]杨钦芬.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程属性及有效实施[J].前沿,2006(1).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翻转课堂;网络平台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9-0164-02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具有通识教育性质的高校公共课程,该课程对于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养成、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1]。传统的公共课教学通常包括课堂知识传授和课后知识内化两个教学任务[2],其中教师理论讲解时间所占比例大,知识内化主要在课后进行。为加强课堂教学的效果,很多教师采用了融合讨论分析、角色扮演、行为训练等多种方法为一体的多元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丰富了课堂教学的表现形式,促进了知识的内化,但也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难题。首先,将多种教学方法同台运用在少课时、大班教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教师可能面临更大的课堂管理和时间分配压力。其次,教师在课前主要围绕教案编写和课件制作备课,很少与学生沟通和互动,关注的多为普遍性问题,较少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问题以及兴趣点和盲点,使得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参差不齐。再次,知识内化主要依靠学生在课后完成,而课后师生沟通依然少,当学生遇到问题时缺乏教师引导和朋辈帮助,易于导致知行脱节。
如何克服以上难题,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焦点问题之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既符合高校师生的网络习惯,又符合师生互动交流的心理需求;既能辐射全体学生,又能聚焦个体学生[3];既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又能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
二、翻转课堂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适用性
在理论上,翻转课堂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核心理念异曲同工。翻转课堂在本质上是翻转教学理念以及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和角色,其整个教学活动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更多地考虑和关注学生的发展特点和实际问题。在人本主义思潮盛行的教育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理念、方式等也获得了重要的启示;其目标在于健全人格和幸福心理的培养,其教学过程旨在帮助学生解决在成长、生活和发展过程中的困惑,并引导其自我解决问题。此外,翻转课堂和心理健康教育一样,不局限于有限的教育空间和时间,而是深入实际生活中促进知识内化,追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故而,两者都追求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其实质是对人的关注。以人为本,既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对单一学生个体和整个学生群体的关注,又是翻转课堂中的差异认同和有教无类。以人为本,既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对自我潜能和生生影响的关注,又是翻转课堂中的自我教育和朋辈引导。因此,将翻转课堂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在理论上是现实的。
从操作上,将翻转课堂运用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是切实可行的。翻转课堂对学习主体有着时间、认知能力以及网络操作能力三方面的要求。翻转课堂教学在课前,需要学生用大量的时间自主学习,而大学生的课外学习时间较之中小学生更为充裕和自由,因此满足了翻转课堂对学习主体在时间上的要求。不管是课前、课内还是课后,翻转课堂都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自控性和自觉性,以确保课前自学、课内讨论和课后反思的顺利进行,大学生的认知能力、监控能力已接近成人水平,因此满足了对学生主体认知能力的要求。翻转课堂要借助于网络平台实施,大学生正好是信息数字化时代的主流群体,对网络信息、视频课程有着更强的适应性和偏好,且熟知网络操作,故而满足翻转课堂对学习主体在网络操作方面的要求。因此,将翻转课堂应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在操作上是可行的。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设计
设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翻转课堂教育模式,需解决的关键问题集中在选择网络平台以及设计教学流程两个方面。
1.网络平台的选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网络媒体的发展而诞生,网络平台的选择和设计是实施翻转课堂的重要基础。网络平台承担着资料信息、支持互动系统、检测学习效果的重要功能。腾讯QQ和微信是目前国内高校大学生较常用的网络交流工具。QQ群是基于腾讯QQ的多人沟通平台。QQ群不仅可以供群成员聊天,还为群成员提供群公告、群相册、群文件、群活动等服务。微信公众平台是进行一对多网络媒体行为活动的平台,分为服务号和订阅号两种账号类型。其中,订阅号有权限每天为用户推送一条以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图文消息等形式呈现的信息资讯。大学生普遍通过智能手机访问互联网,在智能手机上只要装载腾讯QQ和微信等交流软件,在网络通畅的条件下都可以实现有效的网络沟通。因此,将QQ群和微信公众平台作为翻转课堂的网络平台具有现实可能性。由此,网络平台、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以及学生,三者共同组成翻转课堂的学习空间。
2.教学流程的设计。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特点,该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分为准备、课前、课中和课后四个阶段。①准备阶段。首先,确定每个教学主题的教学目标,并明确每个教学主题具体采用何种教学方法。其次,构建网络平台。创建QQ群后,教师需要熟悉各项功能的操作;学生加入QQ群中后,以“学号+姓名”的方式修改群名片,以做到实名。教师注册微信公众平台后,先熟悉功能、管理、统计等操作,然后邀请学生添加关注。QQ群和微信公众平台的名称力求让人印象深刻,并突出课程特色。最后,整合教学资源。教学资源主要包括以PPT呈现的教学内容、教学视频、调查和测验、习题以及拓展性知识等。其中,PPT需要精练简单、清晰易懂;视频可以精选网络上优秀的教学资源,也可以根据需要自行录制,其长度应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内容应具有针对性;课堂调查和测验旨在了解学生学习时的困难和相关的心理困惑;习题是由教师根据教学重点和难点所设计的思考题;拓展性知识是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相关的心理学知识、实验、研究进展等。②课前阶段。课前阶段的第一个步骤是教学资源。教师将各种形式的教学内容上传至QQ群空间,以供学生课前学习,并将相关的心理知识和资讯通过微信平台推送给学生用户,实现扩展阅读。教学资源之后,教师需要借助于网络平台推进课前学习,如引导学生通过PPT和视频自主学习,督促学生完成课堂调查和测验、习题,并鼓励学生在群论坛中进行疑难反馈;如果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呈现多样性,则可以在线分组讨论。最后,教师根据课前互动、调查、测验、习题等情况,寻找普遍性的焦点问题和个别化的难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并据此设计或调整课堂教学活动,使之更加科学、合理。③课中阶段。教师在课中阶段面临两大任务。一是实施课堂讨论。课堂中,教师除了讲授、答疑之外,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组的标准具有多样性,可以按照随机原则分组,也可以根据目标主题分组,可以七八人一组,也可以三四人一组。分组后,小组成员围绕知识理解、疑难困惑等进行交流讨论。此时,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课堂讨论的组织参与者、不合理认知的辨别者、问题解决的促进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会得以启发、课堂参与能力得以提高、学习态度得以升华,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二是组织成果展示。课堂讨论结束后,学生整理小组讨论结果和个体感悟体会,以进行成果展示。成果展示的方式有多种,学生个人或小组还可以在课后将讨论结果、感悟心得制作成PPT、微视频、动画等上传到QQ群或微信公众平台,以供老师和同学们进行课后讨论和交流。④课后阶段。在课后,教师再次转变自己的身份,成为课后反思的促进者。反思策略可以通过在线辅导或讨论促进学生的认识,也可以通过情境案例题或实践模拟题提升学生的实践生活能力。在课程结束一段时间后,教师可以继续和学生通过网络平台保持互动和交流,为学生答疑解惑,并指导其生活和实践。
四、总结与展望
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从固守静态的教育空间到构建流动的教育空间,从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过程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是高校公共课教学改革的新尝试和新体验。超越以往的教学方式,翻转课堂在培养学生自主意识的同时,还促进了教师的潜能开发,在完成学习认知的同时,还促进了情感的交融――即实现了成人和成己、认知和情感的同一。在翻转课堂的四个教学阶段中,准备环节是基础铺垫,课前环节是物质保障,课中环节是灵魂动力,课后环节是提升反思。在具体设计和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时,还应考虑并解决一些重要问题。如,寻求适用于文字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策略,并力求这些教学策略的有效性;结合传统的评价模式,形成科学的翻转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等等。这些都是翻转课堂未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张怡斌.基于通识教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探索[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8):33-35.
2012年12月7日,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下文简称《纲要》),为中小W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指导作用。课程建设作为《纲要》的一项重要内容,担负着提升全体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任务。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在近几年得到了极大重视,并培养出了一批骨干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与此同时,笔者在听课过程中也发现,部分教师对教学内容细目把握不清,如有的教师在一堂课中选择过于宏大的主题――情绪,但对具体是讲情绪觉察、情绪表达还是情绪管理,却茫然不知,因为他从来没想到过情绪课的分类;还有部分教师对于心理课教学主题的选择有很大的盲目性,甚至出现了偏差,如小学、初中、高中在情绪主题上选择一样的教学内容,都讲认识喜怒哀乐,学会调节情绪,没有考虑到不同学段学生的具体特点及需要,比如在高中讲“如何提高注意力”,就完全不符合高中生的年龄及心理发展特点。教师之所以出现诸如此类的情况,一是对于学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缺乏了解,关注学生不足;二是对《纲要》中各学段的主要内容缺乏深入的分析。
《纲要》只规定了各学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该完成的教育内容,大致可分为自我认识、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生活和社会适应、职业规划六大专题,但对于专题内的具体内容,并没有明确说明,也没有将这些内容具体规划到年级、规划到学期,更没有像学科教科书那样,给教师提供可借鉴的上课内容。
因此,为进一步理顺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内容,从整体上把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框架,本文拟结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解读》以及手中可利用的图书资源,对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以期为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一、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内容分析
我们首先将《纲要》中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进行了专题分类,并对每一专题的课题数目进行了整理,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自我认识、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专题在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而生活和社会适应由于只涉及初一升学、升入初三两个关键节点,教学资源较少;职业规划专题对大多数学校来说是个新专题,教学资源也相对较少。
二、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细目分析
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各专题主要内容之后,为在课堂教学中将这些内容落到实处,就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细化,形成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细目。
(一)自我认识(含生命教育)
初中阶段是中学生自我意识飞速发展的时期,根据埃里克森的理论,这时期青少年的主要任务是确立自我同一性,即青少年对自身及外界环境的有效整合。因此,回答“我是谁”这个问题就成了青少年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客观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建立积极的自我信念,悦纳自己就构成了自我认识专题的重点内容。此外,树立自信、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强化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能力等也是初中生必须具备的素养。细目见表2。
(二)学会学习
学习是初中生的首要任务,学习成绩直接影响初中生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要帮助初中生认识到学习的意义,制定适合的目标,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会时间管理,发掘自身的创造力源泉。考试作为诊断初中生学习效果的方式,对初中生来说意义重大,因此,认真总结考试的经验教训,学会正确对待考试对初中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纲要》细目见表1。
(三)人际交往
在初中生的人际交往中,同伴对其的影响较大,同伴关系处理得好,会给其提供强大的人际支持。因此,帮助学生掌握人际沟通技巧,学会换位思考,正确解决人际冲突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性意识的觉醒,初中生对异性越来越好奇,渴望学会与异往的正确方式,因此,异往课题的比重也较高;初中生渴望得到教师的关注与公平对待,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融入初中生活;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初中生想要独立但又不能完全摆脱对父母的依靠,在与父母的沟通中产生了各种矛盾,因此,引导学生理解父母,学会与父母积极沟通,对初中生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具体见表4。
(四)情绪调适
美国心理学家霍尔将青春期称作“暴风骤雨”期,这是因为初中生情绪起伏较大,两极化现象较为明显;同时,调控情绪、管理情绪的能力发展还不成熟,又被称为“高马力,低控制”。因此,培养与训练初中生敏锐地觉察情绪,面对愤怒、压力情景时学会正确表达情绪,进而调控情绪、管理情绪就非常重要;善于引导初中生积极探索生活中的幸福因子、发现生活中的幸福元素,使初中生感受到幸福,积极生活。见表5。
(五)生活和社会适应
升入初中后,面临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许多学生感到很不适应,因此帮助其尽快地融入初中生活,意义重大;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在挫折中学会成长,有利于提升初中生的自我评价;学会理性消费,让网络服务自己也是初中生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有效实践。见表6。
(六)职业规划
随着新高考改革方案的实施,初中生的职业规划能力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帮助学生了解职业、认识职业、确立初期职业发展目标、做好职业规划,对初中生走好每一步意义重大。见表7。
三、教育教学建议
一节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课,首先要做到“文要对题”,即要针对不同的学生主体,选择适合的课题,这也是本文的初衷。
要选择好课题,首先要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真实心理需求,这样设计出来的课才能真正地“走心”,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收获,而不是徒有热闹的活动,学生却没有收获。这一点做好了,也就避免了小学、初中、高中讲的内容都一样的尴尬。要做好这一点,心理教师一定要多与学生沟通,走到学生中去,从学生的角度发现问题,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心理教师还要与班主任多多交流,毕竟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容易掌握他们的思想情况和情绪状态,这样就能够尽快获得第一手信息,提高心理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其次,心理教师要加强学习与研究,特别是加强对《纲要》及《纲要》解读的学习与研究。只有把握对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正确方向,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因为心理健康教育课内容的政策依据也是出自《纲要》。通过对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教材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拓宽我们的教学设计思路,激发我们的创造性,设计出更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内容。
最后,实践出真知。只有通过一节一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积累,我们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内容的把握才能越来越准确。通过实践探索,下一步,我们可以将其进一步细化到年级授课主题,这样,教学内容设计更有针对性,更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山东省教学研究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初中分册)[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2.
[4]山东省教学研究室.心理健康(七年级全一册)[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4.
[5]山东省教学研究室.心理健康(八年级全一册)[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4.
关键词: 信息技术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 整合
一、信息技术与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意义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01)》,以下简称《基础纲要(2001)》)是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优势,实现培养适应未来挑战的高素质人才教育目标的理想模式。信息技术背景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基础纲要(2001)》)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完善人格的有效途径。
二、信息技术与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有效性
(一)信息技术能提升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效
首先,激发学习动机。多媒体技术将心理学本上的书面文字转化为集图像、声音、色彩于一体的生动有趣的课件,给学生以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信息技术将心理教育的难点形象直观化,通俗易懂的多媒体动画,能轻而易举突破重难点,有利于信息的理解、接受、记忆和保持;相比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多媒体课件提供给学生的视听冲击使单位时间内学生获取信息量最大化,能明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丰富的网络心理视频和相关电视栏目,如“心理访谈”等各种视频材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素材,借助信息技术,从中截取需要的部分,运用计算机的编辑功能对其进行取舍,将视频穿插于课堂教学,借助信息环境模拟出真实情境,给学生以身临其境之感;学校心理咨询学生的个案利用信息技术将其转化成Flas,既遵循心理咨询保密原则,又起到与传统讲述所不及的事半功倍的效果,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其次,整合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学习者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交互活动获得的。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环节,创设开放的学习环境,能实现将信息技术作为资料的来源和促进认知的工具,改变传统单一的接受式学习为探究性学习。在心理课教学设计中,就某心理主题预设学案,请学生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开放性搜索和资源共享等功能尽可能多地收集与主题相联系的内容,作为课堂交流、讨论的素材,信息技术辅助下的探究能帮助学生找到学本上没有的大量关于主题的背景资料,充分准备前提下获得的学习成功,带给学生的是自我效能感,探究意识内化而成自觉是信息自信强化下的必然归宿。
再次,借助于网络发挥协作式学习的最优功效。“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中长期纲要》)心理教育需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分析、综合基础上作出评价、取舍时,信息技术辅助下的协作式学习是促进学生通过“搜集信息―综合处理信息―选择最优方案”发展高级认知能力的理想教学策略。利用校园网开展同班同学间的协作学习,让学生在开放、安全感、互助的网络情境里发表己见、畅所欲言,能激发学生的潜能,在交流、分析、综合基础上,产生最佳方案;一些有共性的心理问题,如网络游戏成瘾、网恋等,利用校园网将这种协作式学习扩展到年级、校际;校际网络联合,将协作式学习推广至区域间;互联网能最大限度拓展学生视野,在更广阔的范围寻求异同。信息技术辅助下的协作学习过程隐含培养学生合作精神、集体意识和良好人际关系等心理教育的目标。
最后,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心理学科整合素养。“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中长期纲要》)整合是把信息技术有机应用到心理教育过程中,使各教学环节在技术和内容融合、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达到教学相长,师生信息素质共同提高之目标。该目标要求一线心理教师充分理解整合内涵,将信息技术渗透入心理课的教学设计、课程实施、教学反馈等各教学环节中,实现技术形式与教育内容的最佳组合;通过实践、反馈、反思和总结,不断提高架驭信息技术的水平。
(二)信息技术具有独特的沟通功能
信息技术在解决学生心理困惑中具有传统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网络技术提供的网络通讯工具具有突破时空局限、及时性等传统方法无与伦比的优势:网上QQ、心理聊天室能消除腼腆性格学生直面心理老师时的害怕心理,让学生通过网络畅所欲言;网络心理论坛能集思广益;心理博客在记录心理成长历程中,同样也有心理治疗的作用;电子邮件让学生能随时随地接受心理老师的指导;网络的匿名性能充分实现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学生能在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情况下向老师求助。信息技术在矫治网络使用不当造成的网络游戏成瘾等心理困惑中具有独特功能,如带学生实地参观网络学院,与游戏软件制作专业工程师交流,通过亲手制作网络游戏,明白其真实情况,消除神秘心理,对学生摆脱网络游戏成瘾有明显的效果。青春期性心理涉及学生性发育过程中的疑惑,信息技术的隐蔽性特点有利于师生间就男女学生难以启齿的问题平等交流。
信息技术紧密家校联系。通过家校平台、网络手机等工具,老师和家长能及时取得联系,跟踪学生的心理轨迹,特别是在危机干预和需要特殊关心的学生中,信息技术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三、信息技术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的完善
(一)避免信息技术使用的形式化
信息技术与心理健康教育整合中要避免为了使用信息技术而使用信息技术的“做秀”现象,处理好信息技术与传统媒体间的关系,用传统教学手段就能产生良好效果的教学内容没有必要浪费精力和时间编制多媒体软件,因此,教师要在深刻理解整合内涵的基础上,将信息技术与心理课程内容有机结合,找准二者的“整合点”,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
(二)整合中信息技术准确定位
理顺心理教育中教师的主导和技术手段的关系,信息技术是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但不能取代教师和课堂教学,在整合中要克服单纯的“技术决定论”,避免为了突出信息技术而忽视传统教育中教师的表情、语气、手势和眼神等灵性的人的因素。在心理教育过程中师生间情感的互动、心与心的交流是任何信息技术都不能替代的,特别是在需要心理老师人文关怀和情感投入的心理咨询活动中,信息技术更不能替代对真实生命的同感、理解和支持。
(三)心理健康教育信息资源的完善
相比语、数、英等主课,心理教育信息资源相对较少,制约了整合的效应。多媒体课件等教育资源的开发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繁重教学任务负担下的一线心理教师如果单独承担此重任,既勉为其难,又缺乏专业性,这需要有关部门合理配置专业化的信息技术和心理学科人力资源,共同开发出符合课程标准的科学、实用的优秀课件资源。
参考文献:
[1]魏宁.“学媒关系之争”对当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的启示.信息技术教育,2008,(02):5-7.
[2]昝得荣.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之管见.青海教育,2008,(03):14-15.
论文关键词:德育课 中职学生 教育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和职业指导教育、创业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的主阵地。”因此,对中职学校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德育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调动中职学生学习德育课的积极性,增强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真正实现德育课的育人教化功能,是摆在德育课教师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笔者认为,德育课教学的内容应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贴近社会,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这就需要德育课教师关注学生、关注现实,紧跟时代变化发展,紧贴社会生活实际,结合学生实际需要进行教学。那么德育课教学应该怎样进行呢?
一、针对中职学生的专业特色,进行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道德教育
中职学生有着很强的专业对口特色,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的德育教育中,要以具体的某一职业的职业道德规范为人口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对于学生而言,是学生在了解自己、了解职业、了解社会的基础上制订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个人发展规划的过程;是学生恢复自信、树立理想、形成动力;是学生依据职业对从业者素质要求调整自我、提高自我、适应职业岗位的过程;是学生为走向社会、为今后可持续发展做准备的过程。对于学校而言,是把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以及就业观、创业观教育融为一体、分步推进的过程;是引导学生把个人职业生涯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过程;是调动学生主体、进行成功教育的过程;是帮助学生融人社会、适应社会、报效社会的过程。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道德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精神和严谨求实的作风为导向,以职业道德教育课为主渠道,通过对职业道德教材的再加工,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布置有效的课后作业,采用发展性的评价方法,来提高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德育课教师应了解学生专业学习的实际情况,将之设计成职业道德教学的价值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职业道德基本知识的同时,明确在职业实践中为什么要这样做、应该怎样做的道理,加深对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理解。这样使得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教育相呼应,一方面通过职业道德教学设计让学生形成道德认知,产生道德情感,并在实际生活中把这种道德认知和情感转变为道德行为,进而养成道德行为习惯;另一方面学生在专业学习中认真学习各项技术的操作规范,遵守职业纪律,在专业活动中严格照章办事。这正是对中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的真实检验,从而使学生养成良好职业道德品质。
二、针对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加强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中职学生正处于一个生理、心理都发生巨大转变的关键时期。然而,当前由于应试教育模式、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原因,不少中职学生在面对学习、就业以及人际交往等诸多外界压力和内部矛盾时,学生心理往往会出现不满、厌学、烦闷、逆反、嫉妒、自卑、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因此,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心理健康知识,加强与学生的心理沟通,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德育课教师要针对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系统讲授相关心理学知识,并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应该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这样才能学以致用,真正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那教师如何实施健康教育呢?第一,引导学生合理发泄不良情绪。由于中职学生发育尚未成熟,情绪不太稳定,遇到挫折时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发泄,可能引起不良后果。根据这一特点,应为他们创设合理发泄的渠道,防止不正当的发泄。较好的方法:一是让他们尽情倾诉;二是引导情绪转移,用积极情绪代替消极情绪;三是音乐抚慰,用优美、轻柔的音乐调节情绪。第二,淡化被动受教,培养自主能力。中职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自主能力较差。因此,应特别注意帮助其形成自主能力,侧重于引导、鼓励,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帮助他们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第三,注意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中职学生的自理性、自制性都还不够强,许多心理障碍都与不良的行为习惯有关。因此,对其进行调节时特别要注意行为习惯的养成训练,用严格的纪律制度规范其行为,帮助其逐步改正不良行为,养成良好习惯。第四,注意自身形象,起到榜样作用。教师作为示范的角色,应注重优化自身的心理素质,完善人格,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给学生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
三、针对中职学生法律观念淡薄的状况,结合典型案例进行法制教育
现在有些学生做事我行我素,狂妄自大,不知道遵纪守法是对每个公民的最基本的要求,他们甚至不懂得法律是行为规范,任何超越法律的行为都是违法犯罪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往往当他们身处犯罪的边缘还浑然不知,反而觉得自己讲义气、够朋友。因此,对于中职学生的法制教育应该是通过对现代法律的宣传讲解,培养和树立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信仰。
中职学校法制教育的内容应大致包括两方面:一是宣传讲解与中职学校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相适应以及与其专业有密切联系的法律、法规。宪法、民法通则、刑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治安管理条例等,可以作为对学生常规的普法内容;会计法、税法等可以作为财会类专业的学生必修的法律;合同法、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商标法等则可作为经贸类专业的学生必修的法律。二是在学习领会具体法律的立法精神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树立维护法律的思想意识,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这才是法制教育的最终目的。在法制教学中,德育课教师还要创新教学模式,如果教师抱着书本不放,始终局限在打点点、画框框上,那么课堂肯定缺乏生机,教师讲得难受,学生学得枯燥,最后效果不佳。因此,在教学中要多列举贴近学生实际的典型案例,例如青少年中的偷盗、抢劫、吸毒、性犯罪乃至杀人案件,还有打架斗殴、抢劫、敲诈勒索、拉帮结派等都可作用,引导学生认真讨论分析,从中获取法律知识,接受法制教育。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走出课堂,迈入社会,通过“旁听法庭审判、参加法律援助、观摩执法过程”等社会实践活动,增加学生接受直观法律教育的机会,培养学生迁移、整合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针对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现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近年来,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少学生的思想状况令人担忧,主要是纪律观念淡薄:旷课、逃学、早恋、打架斗殴、敲诈勒索、乱扔垃圾、破坏公物,对教师的批评教育不以为然,我行我素。而且他们缺乏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缺乏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缺乏艰苦奋斗、勇于创业的精神,遇到困难,不思进取,不谋求解决,只有退缩或放弃。所以,有的中职学生就业后由于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嫌工作吃力、工作时间长而放弃就业机会,游荡于社会。
以县教委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我校本学期工作目标为指导,以首都农村教育现代化实验区建设为契机,认真贯彻《北京市德育整体工作纲要》,以养成教育为基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校园礼仪和和社会礼仪为重点。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把教育学生和管理学生有机结合,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创设适合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环境,积极创建追求实效,育人为本的德育校。
二、工作目标
通过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法制教育、环境教育和养成教育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帮助学生认知美丑,形成良好人生观、世界观,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提高文明素养,确立自信心和奋斗目标。工作重点为养成教育和理想教育,使学生成为有知识、明礼仪的合格中学生。
三、工作思路:
真正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以育人为工作中心;以全体学生为活动主体;以班级文化建设为突破口。以校训、校歌、校徽等学校文化建设为重点,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以“奥运年”为契机,开展多种形式的“情系奥运,做有责任感的中国人”主题教育活动,从奥运礼仪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注重学生思想体验的形成过程,在活动中体验,在参与中发展。
四、本学期常规工作
1。落实市县德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以观念的更新推动德育工作的创新。充分发挥优秀班主任的模范带头作用,大力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开展优秀班级、优秀班主任评比活动,以和谐班风促优良校风。
2。落实全员德育,开展学生成长导师制。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我校实际,以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为主题,面向全校教职工开展教育论文和成功教育案例评选、表彰活动,引导教师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
3。加强学校德育信息化建设,创设校园德育网页,发挥网络德育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构建师生思想、情感交流的平台。
4。加大不良行为学生转化力度,加强问题研究,执行班级、年级、学校三级管理,落实帮教活动,开展不良行为学生转化研究。
5。加强住宿生管理力度,使住宿生管理向规范化和制度化迈进,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使住宿生管理水平稳步提高。
6 。加强对班干部、团干部培训,提高班、团干部的管理水平,努力实现班级自主管理。
7。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文化向教育性、愉悦性方面发展。
8。加强常规管理,促进养成教育。
(1)继续加强班级量化管理,推行月红旗班、进步生、优秀生、及优秀班集体和优秀班主任评比活动。
(2)继续办好“知心信箱”和“面对面”的咨询工作,提高学生的咨询率、面询率,注重实效。
(3)坚持和完善家访制度,深入开展家长学校活动,实现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
(4)严格升降旗制度,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5)办好广播、板报、橱窗,充分发挥宣传作用。
(6)规范班主任素质工作手册的使用。
五、本学期重点工作
(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1)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及《密云且中学班主任工作条例》,加强规范化管理。
(2)开展“学生最爱戴的教师”评选活动,促进形成全员德育工作氛围。
(3)以我县开展的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为契机,充分发挥县、校优秀德育工作者和优秀班主任的作用,加经强验交流和表彰,以推进我校班级管理再上新台阶。
(4)进一步推进新型班集体文化建设,加强对班干部、团干部的培训,充分发挥班干部、团干部的作用,加强民主管理、自主管理,使学生成为学校的主人。
(二)。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1。以“3。5日学习雷锋”活动为为契机,组织全体中学生成立学雷锋小组,开展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公物、团结互助、文明礼仪等方面美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2。与班级文化建设为相结合,以“清明节、劳动节、科技节、青年节、母亲节”为契机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对学生进行行为教育和品德教育。
(三)以“情系奥运,做有责任感的中国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中心内容,抓实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
1。拓展学生“十个文明习惯”的培育形式,帮助学生认知美、丑,形成良好人生观、世界观,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提高文明素养。
2。。以活动为载体,在中学生中广泛开展奥林匹克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1开展校级“奥运项目观赛礼仪知识”竞赛;(2)与班级文化建设相结合开展“我班的奥运项目”活动,丰富学生的奥运知识。
(四)加强法制教育和珍爱生命的教育,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1。通过落实法制校长定期讲座制度、每两周一次举案说法制度和组织学生观看法制教育光盘、录像等多种形式,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法制教育、消防安全教育和交通安全教育活动。
2。加强对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1)建立学校不良行为学生的总体档案和个体档案,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2)进一步明确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职责,从思想、行为、学习、交友、家庭环境等各方面了解学生的状况,有针对性的做好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本学期进行成功案例征集与评比。
(3)贯彻县教委《关于加强严重不良行为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意见》(XX年11号文),认真落实六项制度,即:不良行为学生不到校追踪制度,出现问题及时报告制度,学期转化情况上报制度,法制校长定期讲座制度,帮教人和政教处定期与不良行为学生谈话制度,定期案例评析制度。要严格学校、年级和班级三级管理,明确各自职责。在发挥导师帮教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同伴帮教的作用,对极个别严重不良行为学生还要确定民警帮教人,不断增强转化效果。
(五)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方面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作用,通过讲座、团体辅导等形式,加强学生的心理疏导。另一方面发挥心理咨询室的功能,做好学生个体、不良行为学生、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困惑。
心理课不是简单讲心理学学科知识的课程,而是重在体验和调适。它要求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依据心理健康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加强活动和体验环节,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提高学生自我调适能力。为提高中职学校心理健康课的趣味性和实效性,一直以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运用多种活动方式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以帮助学生获得情感共鸣,增强生活体验,达到缓解压力、释放负面情绪、解决内心困惑等目的,真正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其中,视频赏析这种教学方式最受中职学生青睐。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也更乐于接受简单、便捷、高效、有趣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于是各种“微”事物便应运而生,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等开始走进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各种类型的“微”教学实践在国内也如火如荼地铺开。鉴于此,笔者开始关注微视频,并尝试将其引入中职学校心理课堂,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此和大家分享如何在心理课中有效利用微视频。
一、什么是微视频
微视频是指短则30秒,长则不超过20分钟的视频短片,其包含内容广泛,视频形态多样,涵盖微电影、纪录短片、DV短片、视频剪辑短片、广告片段等。可通过PC、手机、摄像头、DV、MP4等多种视频终端摄录或播放。短、快、精、大众参与性、随时随地随意性是微视频的最大特点。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设备的不断更新,微视频资源获取的方式越来越便捷,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微视频资源也越来越便利。目前,国内教育领域对微视频资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微视频资源的研发;二是微视频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和效果。
二、微视频在心理课中应用的意义
(一)微视频的画面和音效更能激发学生兴趣,刺激学生多种感官体验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拉(Treicher)通过大量的实验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还有3.5%来自嗅觉,1.5%来自触觉,1%来自味觉,视觉和听觉两个加起来就有94%,充分说明了人类的听觉和视觉对学习的重要性。
微视频是集文字、声音、图片、动画为一体的媒体形式,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具有极强的视听性和逼真性,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把握。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把微视频引入心理课教学,比阐述故事更具形象性,比角色扮演更具真实性,比心理游戏更有感染力,也更容易为学生接受,学生对画面和情节的记忆更深刻、长久,对学生的影响也更深远。
(二)微视频简短而完整的故事情节更适用于课堂教学
为更好地达成某一教学目标,教师在选择视频材料时,往往会从时间较长的视频中截取其中适用的片段,将其插入教学环节,这样做难免会把原有的故事情节人为地切断,若要保持故事的完整性,时间又会远远超出教学设计的要求。而微视频的短小精悍、故事完整且生动有趣的特点,正好弥补了课堂视频材料在时间控制和情节完整性两方面难以兼顾的弊端,使其成为心理课教学最适用的材料之一。
(三)微视频的草根性的选题更能唤起中职学生的情感共鸣
心理课的目标之一,是抓住动情点,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与共鸣。微视频与其他媒介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来源更生活化、现实化,故事情景往往以社会生活中的草根人物的命运为主,比起近乎完美的榜样人物的伟大命运,微视频的情感表达更具有说服力、更接地气,会让学生很自然地沉浸在一种零距离接触的真实感、震撼感之中,更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与诉求,进而获得心理的平衡与压力的缓解。
(四)微视频提供学习榜样,促进健康认知和行为的形成
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认为,个体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结果而习得某些新的行为,或使其已经具有的某些行为反应特征得到矫正。微视频通过情景的创设,尤其是平民化、大众化的内容,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供学习的行为参考榜样。如,励志类的视频可以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和借鉴,使其更好地从挫折失败中走出来;广告类的视频可以为教学提供精确的针对性材料,对学生养成批判性思维以及培养健康行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娱乐类的视频通过诱发积极情绪,最终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和自我认识的提升。
三、微视频在心理课中的具体应用
笔者在实践中,针对当今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复杂性、多变性等特点,通过视频赏析、感受体验、互动分享、课后延伸的教育方式,尝试开展了多种微视频教学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笔者认为,可以将微视频在心理课中的应用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根据中职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心理课的活动主题选好视频
为了有效实现微视频在心理课中的应用价值,视频的选择需要慎重。对于中职生来讲,首先应选择与其人格成长息息相关的且符合其思维水平、认知水平的高品质视频,避免选择晦涩、粗俗的、内容暴力的视频等,这样不仅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视频内容,也让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促进其正面思维的形成。其次,视频的选择要配合心理课活动主题的需要。
笔者在这方面做了诸多尝试,如,为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的优势和局限,并能在实践中不断塑造自己、完善自己,笔者准备了视频《台湾传奇口足画家:谢坤山》;为了帮助学生重塑信心,让他们对未来充满憧憬和梦想,笔者借助微电影《田埂上的梦》,通过讲述一个90后“草根舞王”卓君在艰苦的环境下不懈追求梦想的历程,让学生领悟到只要有梦想、有目标,并且坚持下去,抓住机遇,也能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为了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珍贵,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能用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笔者选用由庸的漫画《跳》改编的一段Flash;为了让学生体会团结的力量大,领悟合作在人际交往与沟通中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笔者准备了曾经在微信朋友圈很火的一段视频《这才是团队》;为了提高学生的情商,帮助学生学会调控情绪,笔者选择了来自优酷等各大视频网站力推的幽默科普心理学节目《潘啃睦硌А分械囊黄诮谀俊逗8窳λ剐вΓ喝棠or报仇》;为了引导学生感受亲情,树立感恩意识,学会表达对父母的爱,选择曾经在网络上疯狂转载、感动了无数人的《天堂午餐》,短短的六分钟,却直击人的内心,让学生领悟尽孝要趁早;为了引导学生理性对待青春期恋情,树立健康的、负责的性态度,笔者播放了由柴静主持的新闻调查――《长大未成人》,该节目直面少女早恋怀孕的问题,话题虽敏感沉重但很有现实教育意义。
(二)通过视频赏析,促进学生获得情感共鸣和生活感悟
视频选好后,如何引导学生在欣赏视频的同时,触动心灵,获得感悟和提升,充分实现微视频融入心理课的功能,就要求教师对视频赏析的节奏有全局的把握,不仅要根据课程设计的需要,决定把视频材料放在哪个环节更合适,还要设置层次分明且开放式的问题与学生互动,通过讨论、点评、分享个人体验等方式将主题深化。在此,笔者就以“悦纳自己”主题中使用的且学生反响最强烈的微视频《台湾传奇口足画家:谢坤山》为例,简要说明微视频赏析在中职心理课中的运用。
1.设置问题,导出视频
教师提问:如果有一天飞来横祸,很不幸,你失去了一只眼睛,一条腿,一双手,你会怎么办?
学生的答案更多地跟自杀、绝望有关,还有少部分学生想到装假肢、爸妈照顾我,但基本没有学生会说出想办法学到一技之长。
教师总结:同学们对这个问题的后果设想了很多,不过看得出很多学生对肢体残缺表现出了极大的恐惧,对肢体残缺之后的生活流露出了依赖和自卑心理。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确确实实存在着这样一个人,他就是台湾著名的口足画家――谢坤山。
2.欣赏视频,感受体验
谢坤山生长在台湾省台东县一个贫穷的家庭。十六岁时,他在钢铁厂上班,在一次意外中误触高压电,失去了一双手、一条腿。更不幸的是,在他跌跌撞撞重新学习生活的这段期间,因意外碰瞎了一只眼睛。 谢坤山为了不让妈妈照顾自己一辈子,不服输的他在短短的右手臂上套上铁环,发明“坤山牌汤匙”,不再依赖妈妈喂食;其他诸如刷牙、洗脸、穿衣服等日常生活中的困难都被他克服,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不希望自己成为别人的负担,他相信自己能够站起来,走出自己的人生。 他用超乎一般人想象的坚强意志,克服生活上的种种不便,走出家门找到自己有兴趣的方向并且努力不懈。他用嘴咬着笔画画,咬到嘴巴伤痕累累也不停歇;他努力拜师学艺,用乐观进取的心,为自己创造了更多的机会,身残而心不残,比许多四肢健全的人更有成就。谢坤山说:“只看自己所有的,不看自己没有的”,经过孜孜不倦的努力,谢坤山成为一位杰出的口足画家。
3.解析视频,师生互动分享
针对这一视频,教师可设置如下问题:当你听到谢坤山的故事时,你的心情怎么样?如果有一天你遇到谢坤山,你会向他说一句什么话?如果你有一天不幸成了第二个谢坤山时,你会尝试着向他学习吗?
4.切身体验,升华主题
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双手反绑起来,然后拿出纸和笔,画一幅自画像,并写一句鼓励自己的话,最后签名。这一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真实体验肢体残缺的谢坤山所遇到的困难,从而发自内心地学会接纳自己,快乐生活。
(三)课后延伸,促进课堂向生活拓展
在课后,有些学生会对播放过的视频案例饶有兴趣或仍不甚明了,这就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交流。交流的形式多种多样,如电子邮件、电话或者约定地点进行面对面的交谈。交流既可以是师生交流,也可以是学生间的交流,只要学生有兴趣交流下去,教师就要不厌其烦、创造条件,直至学生弄明白并有收获为止。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写观后感的形式,对案例讨论的意见进行归纳与总结。
四、微视频在心理课中应用的成效和反思
实践证明,在心理课中引入微视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微视频集声、像、色、形等多种元素于一身,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优化课堂效果;还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缓冲心理、放松心情的途径,使学生在感到快乐的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畅所欲言,分享感悟,在交流中获得知识,学会心理调适,促进自身的心理成长。
当然,微视频在心理课中的运用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首先,微视频只是一种教学手段,需要跟其他教学方式结合使用;其次,网络上可选择的微视频资源鱼龙混杂,数量泛滥,质量参差不齐,这就需要教师课前严格挑选和把关,保证所选材料内容和思想的健康;再次,选好视频后,教师要对视频中反映的内容作专业的解读和分析,还要设置层次分明且开放式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基本没有现成的、标准的答案,这就需要教师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及临场把控的能力。
【关键词】中职职业生涯规划;项目教学法;教师角色;研究综述
近些年来,项目教学法被国内中职学校同行大胆应用于教学过程当中,但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专业课程或技能课程教学过程中,在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施中的研究较难见到。文献方面,以“项目教学法”和“教师角色”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发现检索结果完整地以项目教学法和教师角色呈现的专业论文很少,更难看到专门的关于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实施中教师的角色定位研究了。实践方面,从周边各职业学校的教学实践考察来看,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应用项目教学法的实践较为零散,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系统的研究成果资料。本文以项目教学法实施中关于教师角色的基本观点、理论研究成果为基础,以中国知网中收集到的关于中职学校项目教学法应用研究中与教师角色定位有关的研究成果为借鉴,从中职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自身的特点及中职学生德育课程学习实际情况出发,做粗浅的探讨。
一、项目教学法实施中教师角色定位的重要性研究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课堂教学中扮演者重要角色。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徐涵(2007年)教授从项目教学的实施阶段出发,指出:“项目教学主张师生的双向互动,整个教学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积极热情参与及投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自身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教师不再主要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成为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和评价者”。同时她指出,每个阶段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不同,教师在各个阶段所扮演的角色也有所不同。在准备阶段教师主要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在实施阶段教师主要是学习情境的创设者和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在评价阶段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评价者。陈颂阳(2013年)指出:“项目教学中,教师是项目的主导,是完成项目的先行者和咨询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负责整个教学的设计和组织工作,直接参与学生的讨论与指导。”任魏娟(2011年)指出:在项目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调节作用”。赵丽菡(2014年)认为:在项目教学的实践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是教学的“编剧”、“导演”、“评委”。张瑞丽(2008年)老师指出:“项目教学法实施中的教师是提高教学质量,达成科学探究学习目标的关键。教师应该是项目的课题开发者、项目任务设计者、项目教学中的学习者、项目学习的促进者、项目教学的组织者及项目教学的评价者。”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周文娟(2012年)从信息化的角度,认为:在学习条件下对教师角色定位的探讨,需要颠覆传统课堂教学定位而立足于新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资源。学习是人类学习方式的历史性回归,教师需要在这场变革中及时转化角色,能动地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使自己成为实现当代信息聚合结构的有机驱动力。
从已有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实施项目教学后,学生的主体地位受到广泛关注;与此同时,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得到进一步提升。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增加了“开发设计”、“引导合作”、“激励评价”等职责;教师的角色由主要是传授者、解惑者的角色,发展成为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咨询者、参加者和评价者等多重角色;教学效果也在教师和学生的“双主”互动中得到更有效的提高。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思考项目教学法与中职学校的课程资源、教师资源及学生学习行为之间如何更好地沟通、契合,怎样跟随时展的脚步,完善和丰富教师的角色定位。
二、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项目教学实施中教师角色定位
目前,广大学者普遍认同在项目教学中,教师是组织者、实施中、引导者、评价者的定位,徐涵根据项目教学实施的基本阶段,认为每个阶段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不同,教师在各个阶段所扮演的角色也有所不同。在准备阶段教师主要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在实施阶段教师主要是学习情境的创设者和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在评价阶段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评价者。谢小刚(2013年)认为:“在项目设计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编剧和导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学习者;在项目促进过程中,教师是促进者;在项目学习效果评价过程中,教师是评价者也是参与者。”但在中职不同的课程教学中,教师的定位却有所差别。
1.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技能课实施中教师角色定位
何志勇(2010年)认为:在中职技能课中,教师不再是手把手的教学者,而只是起到引领、点拨的作用。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过程的诱发者、交流者、伙伴、顾问。在计算机技能课教学中,曲莲花(2010年)认为:教师既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同时还是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的终身学习者。杨一民(2013年)认为:在计算机专业课项目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的角色定位,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充当策划者、引导者、评价者和主持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完成项目任务;顾永杰(2010年)认为,教师应成为精选项目的引导者,项目教学材料的供应者,项目实施的管理者,项目的评审者等。
2.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文化课实施中教师角色定位
徐春、邹丽丝(2013年)根据项目教学的推进阶段,指出:在项目教学法的准备阶段,教师身兼活动的计划者、设计师和辅导员三职,提供知识、信息和材料给学生,并引导学生找到项目解决的方法;在项目实施阶段,教师身兼监督员、组织者和引导员三职,为学生营造学习气氛、创设学习情境,组织和引导整个教学过程;在项目教学评价阶段,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赏识者、评价者,协助学生完成自我评价、组内评价和组间评价,帮助学生对项目教学的目标、过程和结果进行反思,从而体会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3.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德育课实施中教师角色定位的研究
直接把项目教学法运用到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的研究较少,对教师角色的定位大多借鉴了项目教学法运用的普遍认识。
李雪清(2014年)根据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实践,按照“看-读-练-评”四个步骤推行项目教学法,并没有明确探讨教师的在各个活动步骤的角色定位。陆冬芬(2013年)以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为例,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实践,总结出中职德育课实施项目教学法的经验教训,也没有明确探讨教师的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的角色定位,但明确中职德育课实施项目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德育教师的业务能力,也推动了学校教学改革的步伐。在实施策略上要注意有效整合教学内容,要精心选取并设计项目,要注重项目团队建设。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流于形式、节奏松散、模糊评价,从而导致教师无为、教学无力、激励乏力等问题。曾记有(2010年)以“哲学与人生”为例分析了德育课中教师的角色,他记录了“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课项目教学实施的步骤,分析了教学效果,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项目主题的驱使下,自觉地实现课堂教学中角色转换,在教师的引导下,去认识、分析、归纳、整理和应用教材知识,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余腊梅(2014年)以中职心理健康教育为例,他认为教师从传统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引导者,用行动来引导学生,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团体活动中自主地进行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显而易见,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学校的实践取得了不少成果。根据中职生的特点,研究者们普遍在教师的角色表述上有些新的内容或者是在教师引导层次的深浅度上用词有所区别,如:管理、辅导、监督、赏识;诱发者、交流者、伙伴、顾问等。更典型的是:由于现阶段中职生“天然”的特点,中职教师的角色被设定得更丰富、更加多元化。比较全面具体的表述是:在项目教学法的准备阶段,教师身兼活动的计划者、设计师和辅导员三职;在实施阶段,教师身兼监督员、组织者和引导员三职;在评价阶段,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赏识者、评价者和评审者。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体味大家在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同时,更看重或强调的是项目教学的设计、引导与评价。项目教学法关注的是师生在完成项目任务过程中的共同进步和成长。
由于项目教学强调知识的综合性和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角色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和期望。项目教学法对教师角色的期望是:由权威式的控制型角色转变成朋友式的交流型角色;由知识传授者转变成学生主动学习的引导者;由学者转变成一个技能专家;由“知识传递者”转变为“项目研究者”;由“专业型”人才转变为“综合型”的人才。
三、项目教学实施对教师角色的基本要求
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其顺利、有效实施对老师提出了较高要求。任魏娟指出,中职学校项目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很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要有职业岗位工作的亲身经历,同时要具备项目规划、管理和评价等多方面的组织与管理能力。在项目教学实施的每个阶段,对教师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广州市医药职业学校赖琼(2014年)老师认为:在准备阶段,教师向学生提供有关的材料、信息与知识,引导学生明确任务,制定工作计划,分组和讨论等;在实施阶段,教师引导和帮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学生按照各自在小组的分工以及小组成员合作的形式,按照已经确立的工作步骤和程序工作;在评价阶段,教师采用多维指标和多样方法对学生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或自我评价。冯艳妮(2010年)从项目活动的系统出发,认为:项目活动系统的四个主要构成要素是学习支架、任务书、活动过程和产品。学者需要教师提供有效的支持,即必须为学习者提供科学的“学习支架”,只有这样,他们才能“进入课程”,才能进入职业角色。任务书其显在于引发、引导、维持整个学习过程,其隐在于创造“对话的、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借助于“情境化”的外显功能和“对话性”的内显功能,任务书能够有效地引发、引导并维持整个学习过程。
从上述观点可以看出,项目教学法的顺利实施除了需要教师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外,还要求教师具备加强的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组织能力。项目教学的开展需要由多个相互关联的项目构成,如何有效设计这些教学项目就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提出严格要求;同时,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不同于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组织模式,这是一种在教师组织下的师生互动教学模式,要保证有序的课堂秩序、保证教学项目的顺利推进都需要教师的有效组织与管理。
项目教学法作为一种被实践证明了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当前在中职各专业课教学中已经普遍实施,在中职基础科目尤其是德育教学中尚未形成系统项目教学实施模式,这是今后德育工作者需要深入探索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的基础地位是永远无法替代的,要在中职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有效实施项目教学法,深入探讨教师角色的定位也是不可避免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瑞丽. 实施项目教学法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J]. 硅谷.2008(10).
[2]谢小刚. 中等职业学校项目教学中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变[J]. 家教世界. 2013 (10).
[3]何志勇. 项目教学法及其在中职技能教学中的应用[J]. 华中师范大学. 2010 (05).
[4]李雪清.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运用的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14 (07).
[5]曾记有. 浅谈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的应用――以《哲学与人生》第一课“客观实际与人生选择”为例[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 (07).
[6]余腊梅. 浅谈项目教学法在中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的运用[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4 (01).
[7]冯艳妮. 项目活动的结构与教学:基于技术思维的思考[J]. 职教通讯. 2010 (02).
[8]赵丽菡. 职业学校项目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J]. 河北师范大学. 2014 (03).
[9]顾永杰. 基于项目教学的计算机专业教师角色之转变[J]. 职业技术. 2010 (06).
[10]邹丽丝.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3 (05).
[11]徐春.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J]. 上海师范大学. 2013 (05).
[12]陈颂阳. 中职学校项目教学有效性研究[J].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2013 (05).
[13]任魏娟. 职业教育项目教学法研究[J]. 华东师范大学. 2011 (04).
[14]徐涵. 项目教学的理论基础、基本特征及对教师的要求[J]. 职教论坛. 2007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