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域文化的形成范文

地域文化的形成精选(九篇)

地域文化的形成

第1篇:地域文化的形成范文

关键词:韩国;高丽;青瓷;镶嵌;地域文化;艺术特点

中图分类号:J527(3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104(2007)03-0132-04

高丽的毅宗、明宗在位时期是高丽镶嵌青瓷发展的时期。毅宗是一位非常特殊的君主。他在位的24年之间一场战争都不曾发生过。高丽史中也记载道毅宗十分喜爱池塘,特别是喜欢静静地凝视着被柳树和芦苇环绕的池塘,看着野鸭在水中嬉戏。

史书中还载道毅宗因为喜爱池塘,于是便命人在宫殿后面修建池塘和亭子。一旦路过一个他认为适合修建池塘的地方,即使有民宅在此他会命人将居民赶走并在此处修建池塘。

毅宗偏爱奇珍异宝,因此他不喜欢待在宫中,经常会到宫外出游。他不仅好游乐还非常喜爱美丽的东西。根据高丽史所记载,由于毅宗希望皇宫内处处都是美好的东西,于是便命令大小官吏在市集上巡查,一旦发现奇特出众或是漂亮的东西全都搜刮回宫中,他的专横使得百姓怨声四起。

此外,关于毅宗年间史书上还有这样一个记载。毅宗常常命人去修砌城墙,而有一户穷人家的丈夫则受命去修砌城墙。

在修砌城墙的时候这个人必须自己准备午饭。但是由于此人非常贫穷根本就无法自带午饭,于是周围的人常常把自己的饭菜分给他吃。在城墙修砌完毕之后这个人回到了家中,他对妻子发牢骚说:“我每天都是靠别人的救济才不至于被饿死。”

妻子好像做了什么决定似的便离开了家。过了好半天,用手绢裹着头发的妻子提着酒肉回到了家中。她让丈夫好好招待一下前段时间曾帮助过自己的人们。丈夫不相信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于是便默默地观察妻子的脸,当发现妻子头发上戴了手绢时他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妻子是卖掉了自己的头发才换来这些酒和食物的.丈夫把酒和食物分给一起工作的人们之后,大伙好奇地问他食物的由来,当听到丈夫的叙述之后大伙怎么也吃不下去,只是不停地流眼泪。据高丽史所记载,唯独毅宗年间发生过这样的故事。

大概是这个原因,毅宗年间的青瓷出现了飞跃性的发展。也许毅宗的这种嗜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塑造更加美丽的东西起到了促进作用。1965年,国立博物馆的著名高丽青瓷研究专家崔淳雨老师来到了康津寺唐里。那时,当地的人们用箩筐装来了一些东西,也许是在地里干活时捡到了一些青瓷碎片,于是便把碎片收集起来打算卖给外地人。

崔淳雨老师在国立博物馆进行学艺课程的同时希望能对青瓷做进一步的研究而来到了康津,一个当地人提着装有青瓷瓦片的箩筐来找他。崔老师在看到用青瓷制成的瓦片后惊讶不已,于是便向那位当地人询问瓦片的来源。那人回答说是在一户人家的酱缸台上捡到的。崔老师立刻前往那人所说的房子,只见从酱缸台一直到草屋的地面全被青瓷瓦片所覆盖。回到韩国首都首尔(当时为汉城)后,崔老师向当时的文化教育部讲述了这一重大发现,青瓷的首次挖掘工作便是从那时开始的。挖掘工作小组将这间房子移到了旁边并为他们修建了一所砖瓦房,然后在草屋周围展开了挖掘工作并且发现这里以前曾是青瓷窑。

挖掘人员在这里发现了数百片的青瓷瓦片,除了这些青瓷瓦片之外,还挖掘出了大家偶尔在书中看到的青瓷鸭子砚水盒的碎片以及七宝透刻镂空香炉和青瓷香炉的碎片。

经专家考证,这些瓦片的制作年度为1157年。1965年的这次发掘工作从考古学上证明了早在毅宗年间就已出现了阴刻、阳刻、透刻以及象形等多种多样的青瓷制品。

尽管有些讽刺,但是高丽青瓷确实是在这位喜爱玩乐的君主的统治时期得到了多方面的发展。毅宗年间不仅有着雕刻花纹的阴刻方法,同时还有使用氧化铁画图的铁画手法,而最重要是将以上两者合为一体的方法也在这一时期产生了。

如果有鹤的话,首先阴刻出鹤的模样,随后用毛笔蘸上白土涂于鹤的翅膀之上,然后在把赤土涂在鹤的头顶和腿部,最后将整个表面擦干净,那么它里面的白土和赤土就会完全镶嵌其中。这种以白土和赤土镶嵌的方法通常被称作镶嵌法。

镶嵌法并不是上监娘娘所使用的技法,所谓镶嵌法也就是先挖空然后再进行填充的方法。也许毅宗大王对这种技法起到了推进作用,正因为他时常寻求新事物,所以阴刻的工匠们采用了毛笔画画的方法将刻好的部分涂上颜料,然后把表面擦干净,那么颜料也就非常干净地嵌入了原先雕刻好的部分。而镶嵌法在高丽时代已经用于金属器具以及螺钿漆器等的制造之中。

由于这些碎片的一部分和青瓷瓦被同时发现,由此可见镶嵌法中青瓷的首次出现说明了镶法作为毅宗大王时代的一种新的技法是和其他一系列的技法同时登场的。

到了明宗时期镶嵌法渐渐开始渗透到阴刻的花纹以及阳刻的花纹之中。以前阴刻雕琢的牡丹纹样、藤蔓纹样或是纹样等全部开始被镶嵌所取代。经过慢慢地发展到了13世纪,这些纹样已经不在是阴刻和镶嵌或者阳刻和镶嵌相结合,而是仅仅只剩下了镶嵌。

在出土的文物中也保存有这样的资料,这表明镶嵌法最终取代了阴刻和阳刻,这种新的技法成为了主流。一般来说,11、12世纪的高丽青瓷以纯青瓷为主,而12世纪后半叶镶嵌法的引入渐渐取代了阴刻和阳刻,而13、14世纪就完全进入了镶嵌青瓷的时代。一句话来形容――高丽青瓷就是纯青瓷到镶嵌青瓷的演变。尽管镶嵌青瓷技法最初只是出现在纹样的一部分之中,而后却渐渐成为了高丽青瓷的主流。如果把12世纪称为纯青瓷时代,那么13、14就是镶嵌青瓷的时代。

那个时期,喜爱镶嵌青瓷并推动这种工艺发展的人正是高丽的高宗大王。13世纪掌握政权的人正是崔氏的武臣们。崔忠献、崔r、崔沆等崔氏武臣们掌握了当时的政权并开始了武臣政治。在这段武臣掌权时期镶嵌法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尽管当时有阴刻也有阳刻,但是镶嵌却成为了主流。纯青瓷在文臣贵族们所处的平静的、儒学的以及理智的社会中趋于主流。

武臣掌权时期足足六十余年,高丽贵族的主流也从文臣贵族转变为武臣贵族。与以前文臣贵族们所喜爱的平静表面不同,武臣贵族们则喜爱表面鲜明突出的镶嵌青瓷。镶嵌的纹样非常鲜明,青色底上出现的白色会显得特别突出,而出现黑色则看上去非常干净。镶嵌法的一大特征就是镶嵌法的纹样与阴刻以及阳刻的纹样相比更为突出,同时还展现出了绘画方面的特征。

到了13世纪,高丽青瓷渐渐从纹样要素发展为绘画要素,那个时期最为流行的是云与鹤的纹样。在青瓷的表面上雕刻出漂浮在天空如同灵芝般的云彩,有些只刻有云彩的青瓷也很美丽。最初在青瓷的青色表面上刻出灵芝般的云彩成为了主流,然而仅仅刻有云彩的青瓷不免显得有些单调,于是便出现了仙鹤。尽管其它的鸟类也不少,但是仙鹤却首先登场了,这种青瓷被称为云鹤纹样镶嵌青瓷。

特别是到了13世纪,这种云鹤纹样镶嵌青瓷受到了高丽集权阶层相当的青睐。镶嵌青瓷文化通过当时高丽时代广为流传的道教和老庄思想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生活在那个时期的文人李奎报所著的《东国李相国集》至今仍旧被翻译出版,看到这本书会不禁让人联想起陶渊明的《归去来辞》,主要内容讲述的是富贵荣华如云烟,稍纵即逝,七贤相聚在竹林中饮酒唱歌,与自然为友。不论是竹林七弦的故事还是陶渊明的归去来辞抑或是李白、杜甫的诗句都在当时与美酒一同被广为吟唱。在这样的背景之中,云彩与仙鹤的纹样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喜爱,说不定当时归隐田园的人中就有许多文臣贵族。

很多有识之士无心投身能令自己飞黄腾达的军部政权而使选择了重返大自然。这大概是与现实世界相比他们更加强调来世。那个时期佛教的曹溪宗非常流行,而现在韩国佛教最有名的宗教团体曹溪宗就是成立于13世纪并发展至今的。曹溪宗是以禅宗为主并接受教宗的佛教,武臣们对其十分钟爱。因为曹溪宗注重的是坐禅,这样的修行对武夫来说就好像锻炼一样,如果通过学习佛经来修行反而会另他们头疼不已。武夫们喜欢传统的禅宗,以禅宗为主的佛教被称曹溪宗,而13世纪正是曹溪宗最为兴盛的时期。

老庄思想渐渐融入这样的背景之中,而佛教是这样教导人们的,“我们的生命如同暂时经过一样,恍如刹那。”我们受到了这短暂生命的限制而无法好好生活,那么假如在今后即将来临的永恒时间中我们也无法好好生活该怎么办?是否会带来损失?因此,在如同刹那般的这个瞬间里聪慧明智地生活也就是为即将来临的永恒来世所做的最好的准备。

佛教最终所追求的不正是来生吗?而对于来生的强调也开始变得更加深刻,这些在当时被称作西方净土,即极乐世界,是一个既没有悲伤也不存在孤独的地方。人们相信这个地方就在夕阳下沉的西边,也就是三藏法师和孙悟空一同取经的西方净土。这种永无休止飞向西天的云彩和仙鹤纹样与老庄思想容为一体,青瓷表面上那飞向天际的仙鹤正表现出了人们对于永恒世界以及来世的憧憬。

13世纪高丽古墓的出土文物中发现了许多当时盛行一时的云鹤纹样的青瓷。从江华岛和开京附近出土的文物来看高丽贵族的墓大部分都是被制成像韩国古代房屋一样的石室,而石室的台基之上摆有石棺,贵族们就安放在石棺之中。

贵族们身边则摆放着几处青瓷。这些古墓中通常都会出现大量的云鹤纹青瓷,这大概是高丽贵族们希望通过云鹤纹青瓷来表达对永恒世界的憧憬和渴望。大部分云鹤纹青瓷上所画的仙鹤并不是静静地坐着,而是展翅飞向天空。这样的纹样被大量发现于镶嵌法的青瓷之中。

到了13世纪,野菊纹样成为了镶嵌法青瓷中最为流行的图案之一,而在此之前却十分罕见。尤其是进入了13世纪之后,各种各样花卉大量地出现在青瓷制品之中,华丽的花卉更是数不胜数。与这些艳丽的花卉相比,野菊则显得非常朴实。当时人们使用的酒杯、酒瓶、盘子或者碟子的表面甚至内部常常会被画上一束野菊或是含苞待放的花蕾。

在各种各样的纹样之中,野菊纹样的大量使用十分引人注目。野菊会带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因为最悲伤的事情莫过于人们内心的改变。然而最悲伤的东西往往是最美丽的。尽管诗人们也曾经提到过,但是最悲伤的东西似乎更能令人感到安心。许多经历过绚烂人生的人们内心常常会感到非常空虚,于是便通过野菊来填补心中的寂寞。华丽外表的装饰之下却有着空虚的内心,没料到以前竟然有这么多诗人喜爱野菊。

如同《归去来辞》一样,这种野菊纹样也可以被用来表达对于回归自然的憧憬。

野菊刚被文人墨客们用于诗句之中就受到了大众的喜爱,因此野菊纹样也突然地出现在了高丽青瓷上并且得到了相当广泛的使用。镶嵌青瓷的变化过程中出现了野菊,然而不论是中国陶瓷还是日本陶瓷中都未曾有过这样的野菊纹样。野菊自身所散发出的凄凉、孤独以及寂静的气质与青瓷表面相当协调,正因为如此野菊纹样的青瓷才更令人觉得十分可爱。通过镶嵌法所刻画出的野菊非常整洁,算得上是最适合镶嵌法的纹样之一。如果把瓷器外型和纹样结合起来观赏的话就会发觉非常得体。其实这样的背景深刻的蕴涵着高丽人曾经凄凉的爱,同时也展现出了人们对回归自然、与大自然一同生活的向往。

有一首名为《青山别曲》的高丽时代歌谣曾广为传唱。也许是人们对于重返自然、一边凝视自然一边生活的这种期盼才使得野菊受到如此的喜爱吧。

此外,镶嵌法中还出现了另一种纹样,这就是从12世纪开始便一直备受高丽人喜爱的池塘。这里所指得是非常小的池塘,不是很大的那种,并不是像中国的那种海一般望不到边际的湖泊,而是非常小的,最好旁边有一座假山、一株柳树,柳树四周围绕着芦苇或站立着一头野兽,池塘中盛开着睡莲,野鸭在水中嬉戏,当时的人们似乎非常喜欢这样的风景。根据《东国李相国集》中所记载,高丽人试图通过池塘来寻求生命的意义。所有东西随水流入池塘并混淆在一起,而这些东西也会再次随水流走,池塘就好像是一个世界。

如同泥泞般的池塘中怎会生长出如此圣洁的莲花?这个就是世界。看着池塘就好像在看着一个世界,从池塘中感受到生命闲暇的许多高丽文人都曾努力地尝试通过池塘来探求生命的奥密。13、14世纪出现得比较多的纹样是由一两株垂柳、鸭子鸳鸯或是不知名的水鸟、在池塘中乘着小船并非垂钓而是哼着歌曲的画面所组成的风景。这样的风景不仅出现在金属制成的青铜瓶上,并且被大量用于镶嵌青瓷的制作当中。

高丽人把自己所憧憬的世界刻画于珍爱的青瓷表面之上。高丽人曾经青睐的这些纹样并没有马上消失而是保持到高丽末期。一直到朝鲜时代的粉青沙器出现为止纹样都继续被使用着。

人们从未停止过的喜爱。据文献记载朝鲜时代后期的青华白瓷上也出现过,而池塘和柳树在朝鲜时代也一直得到使用。这些纹样体现出了高丽时代人们弃富贵而选择寂寞以及憧憬永恒世界的心愿。高丽青瓷最初接受了中国青瓷,之后便开始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在此基础上将形状、颜色以及纹样发展得更为精美。如果说12世纪的高丽青瓷还保留有中国的味道,那么13世纪则完全成为了韩国自身的东西。如果拿人来比喻的话,也就是从少年成长为青年的时期,这一时期也正是形状、颜色和纹样非常和谐的时期。

这一时期制造的青瓷普遍都有着非常流丽的曲线,如果一一观察来这些青瓷的形状,不论是水壶、葫芦瓶、酒瓶、梅瓶还是杯垫,都特别强调这种曲线,让人在看得时候会有一种魂不守舍的感觉从而不停地看下去,最后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要拥有这些青瓷。12、13世纪的青瓷外形雅致、曲线流丽,这一时期可以说是纯青瓷和镶嵌青瓷的鼎盛时期。

1231年至1270年的四十多余年间高丽一直遭受着蒙古的侵略,因而高丽人也越来越深陷于自我的世界之中,镶嵌青瓷的飞速发展正说明了这一点。康津和扶安是当时青瓷制作的基地,蒙古军没有攻入这两个地方。当时制作的青瓷主要为贵族和王室所使用,因此主要是通过海船来运输。尽管国家遭受着蒙古的侵略,但是镶嵌青瓷仍旧得到了持续的发展。毫无遗憾地展现出高丽人美学上特征的正是这13世纪的青瓷。李仁老的《破闲集》以及崔滋的《a闲集》中都曾记载道高丽青瓷十个中能出现一个作品也并非易事。

当时被广为吟唱的诗句之一是李太白的《月下独酌》,这首诗常常会出现在镶嵌的部分。“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但得醉中趣,勿为醒者传。”这段诗句与竹林七贤、竹以及梅开始相继出现在镶嵌青瓷的表面。这种梅竹纹样从13世纪开始用于镶嵌青瓷之中,进入朝鲜时代后得到了相当大的发展。当时的人们都十分向往在松树林中饮酒作诗的七贤的生活,在这样的背景之中梅竹纹样的出现非常引人注目。有时镶嵌青瓷上还会出现这样的图案――站在竹林之中或者松树之下的某个人物弹奏着伽琴,身边还有一只仙鹤翩翩起舞。高丽青瓷从13世纪到14世纪一直都备受人们的喜爱。

然而,倭寇的入侵起对高丽青瓷的衰退起到了相当大的影响。高丽的经济和政治渐渐衰弱,同时14世纪后期的四十余年间倭寇不断地侵略高丽南海岸、西海岸一带。刚开始时只要海上出现向朝廷运送大米或者特产的税船一出现,暗中埋伏在一旁的倭寇就会立刻展开进攻并最终虏获船只。

后来倭寇不放过任何一艘从高丽出发的税船,所以要进献给朝廷的贡品最后不得不改为内陆运输。由于税船不再出现在海上,一无所获的倭寇们便把目光转向了海边的村庄。在倭寇入侵的极甚时期,倭寇们不仅俘虏居民还把一切都烧成灰烬,因此南海岸和西海岸一带五十里以内根本就无法住人。根据史书记载,由于倭寇的大举入侵,而且开城临近海岸,所以有人曾提议将都城迁往铁原,还有记录显示当时因为大米无法进贡到皇宫使得高丽王连午饭都吃不上。海岸附近五十里都无法居住,而康津和扶安都是海边的村庄,如果只是遭到倭寇一两年的侵略还好,然而四十年间不间断的入侵导致青瓷完全无法制造。到了14世纪后期康津则完全停止了青瓷的制造,尽管当地仍旧保留着数百个瓷窑,但这之后再也没有制造青瓷的例子,扶安也一样。由于康津和扶安无法制造青瓷,于是王室便开始采取强硬的措施。

这就使得朝廷把青瓷窑移到内陆地区,海边不行的话就往内陆迁移。在全国的八个道(省)修建瓷窑,把原康津和扶安的工匠们全都送往各个道,然后把在八道制作的青瓷献给朝廷。八道有许多著名的郡,把青瓷窑从一个郡搬到另外两个郡,在从这两个郡搬到其他三个郡,这样不仅能向王室提供贡品,假如整个郡都使用这些陶瓷的话,那将会比在康津和扶安制作的陶瓷的使用范围更大。

名为郑道传、赵浚的两位朝鲜时期的士大夫提出了这样的方案。当时中国的陶瓷使用非常广泛,所以在朝鲜除了王室和官府之外,地方官府以及士大夫也应该广泛使用陶瓷。当时用于制作铜器和黄铜器的铜以及铁最好是用来制作大炮,一般的器皿使用陶瓷来代替应该更为合适,这就是当时新兴士大夫们的提案。

高丽青瓷并没有从此消失,但是为了在倭寇的侵略中得到保存而必须采取措施。因为如果不进贡青瓷,那么朝廷和官府就没有可以盛放食物的器具。于是士大夫们的提案被接纳,青瓷窑也从康津和扶安移入八道,并开始向八道的各个郡扩散。高丽史1389年的记录中显示当时司雍房的管理人负责在八道收集将要进贡的瓷器,一个道通常一次会有八、九十车的陶瓷,然而在运输的过程中有许多陶瓷都会破损。

正如我们所知的那样,高丽青瓷并没有因为蒙古的入侵而消失,也没有因为哪个匠人不把制作方法传给后代而就此失传,而是按照国家所推行政策进行了大量的生产。因为如果大量生产的镶嵌青瓷能被士大夫甚至一般老百姓广泛使用,那么将非常有利于国民的福祉。而高丽青瓷这正是粉青沙器的母体。粉青沙器并不时偶然出现的,而是随着国家政策的改变而产生的。

朝鲜时代的《世宗实录地理志》上的记载显示当时全国有324个陶瓷制作所,几乎每个郡都有陶瓷制造所,遍及全国的八个道。

高丽灭亡不过四十年,而陶瓷的使用已扩展到全国各地。这与原本只有康津和扶安两处青瓷制造所的高丽青瓷相比有了长足的发展。大量制作的政策使得粉青沙器为全体国民广泛使用,这正好符合了朝鲜时代所追求的以民为本。正如《训民正音》中所说的如果百姓们使用好碗不也有利于健康吗?有一部分人认为高丽镶嵌青瓷如此的改变是因为一些匠人不愿意传授秘法而失传,或是江镇和复安突然遭遇天灾,然而最近的一项调查结果却表示这样的解释是根本不可取的。12世纪后期高丽人成功创造出了自己非常珍爱的世界,即高丽镶嵌青瓷。镶嵌青瓷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但这并不表示镶嵌法有多么神秘、那么难以制作,因为今天的工匠们也能充分地制作出这样的青瓷。使用镶嵌法制作的青瓷深深地烙在了高丽人心中,镶嵌青瓷能够完美地再现出时代感。

高丽时期的所有青瓷中镶嵌青瓷最能表达高丽人的内心世界,因此作为韩国最具代表性的青瓷,镶嵌青瓷受到人们的喜爱也是必然的。

参考文献:

[1]金元龙.韩国美的探究[M].悦话堂,1975.

[2]安辉F.韩国绘画史[M].一志社,1980.

[3]李泰活.韩国美术史的批评[M].学古斋,2003.

第2篇:地域文化的形成范文

[关键词]地理教学;区域文化;教与学

区域文化是客观存在的地理实体,是文化区域性的表现形式。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中,文化的区域差异十分明显,这种差异构建了不同文化区域的个性特点,塑造着区域人民的文化人格。区域内部独特的文化体系经历了继承、发展、丰富和变革后,形成了区别于另一地区的主要标志,最终构成了人类文化五彩纷呈的整体面貌,这就决定了区域文化的教学在地理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区域文化的概念及特征

任何地理事象都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分布规律,同时在地表不同的区域间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经过长期缓慢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区域文化。

区域文化除了具有“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的普遍性特征外,还具有迫使生活在该种文化背景中的人必须去适应这种文化的制约性,不断变迁、积累、吐故纳新的可塑性,以及表现不同区域特征的区域性。区域文化的这些特征,是我们在进行地理教学时必须着重把握的方面。

二、区域文化的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意义

1.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域性是地理环境的一个重要属性,由于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地球上各个区域有着不同的自然环境特征和人文环境特征,各个区域气候资源各有优劣、矿产资源各有贫富,民俗风貌更是迥然不同。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让学生尊重各民族的民俗信仰,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提高公民基本素养的需要

区域文化体现的是不同区域的个性文化,特定区域的经济、政治、风俗传统及自然地理面貌等,影响地区内人才的成长,形成了自己人才的风格。如孔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区域地理知识、区域地理观点和区域地理态度属于那些稳定的、对人的一生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各个区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密切交往,便能和睦相处,共同发展。所以说区域文化教学可以提高公民正确认知区域文化、和C发展等方面的基本素养。

三、区域文化的教与学

区域文化的教学可以采用情景教学的模式进行。教师通过挂图、标本、地理模型、多媒体演示等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学生跟随教师展开联想,发现规律,进行探索性自主学习,随后教师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对不同地区的文化现象形成科学、客观、公正的认知评价。本文以东北地区的冰雪文化为例提出了区域文化的教学方法。

1.明确所研究区域的地理位置

对于区域地理位置的表述,我们可以通过教学挂图来引导学生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行政区域位置这三方面来表述。例如东北地区,我们可以这样向学生介绍:东北地区大约位于40°N-50°N,120°E-130°E的中国东北部地区,东邻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行政区划上包括黑、吉、辽三省。因为学生的感性认知能力要强于理性认知能力,所以教学挂图和行政区域位置的描述就显得十分重要。

2.分析该区域文化特征

在分析东北地区文化特征时,我们可以引用的《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诗句,并配以相关的教学图片或进行多媒体播放来生动地展示出东北地区特有的冰雪资源,引导学生了解正是如此丰富的冰雪资源,才造就了东北地区特有的冰雪景观――树挂、雪凇、雾凇、冰雕、雪雕,以及该地区的特色滑雪体育运动,从而形成了具有地区特色的冰雪旅游的发展。特有的冰雪景观既有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气魄,又有人类别具匠心的设计,将自然与人文合二为一,促进了人类对美的追求和享受,具有独特的区域性特征。

3.分析该区域文化特征的形成原因

在对区域文化特征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认识影响区域文化特征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客观、有条理的分析,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既能具有全面、客观的学习态度,又能把握学习的规律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参照表1《区域文化特征成因分析表》进行该部分内容的讲解。

在对东北地区冰雪文化特征进行分析时,自然原因方面我们可以提到偏北的地理纬度造就了东北地区冬季漫长寒冷的气候特征,而因海陆位置形成的季风气候又为冬季降雪提供了水汽来源,这就形成了该地区独有的冰雪资源,为冰雪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自然条件。东北地区是中国的重工业基地,长期以来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制约东北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冰雪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将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还有政府主导的协调组织机构的建立,这些都是该区冰雪文化得以发展的人文原因。

4.正确看待不同的区域文化

区域性是地理环境的一个基本属性,不同区域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多种多样的区域文化,有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风味独特的区域饮食、优美多姿的区域艺术、各具特色的区域节日等多种区域文化形式。教学中,在对区域文化的差异性进行分析时,要教会学生如何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如何全面、客观地去看待不同于自己区域的文化,要让学生知道,生活中没有绝对真理而只有相对真理,我们以为对的或错的东西只能是对应不同的参照物而言的,选择何种参照物并如何进行比较,与文化心态、文化环境、文化目标等有关。所以要教育学生尊重他人的民俗风情,学会对不科学的文化形式进行批判。

5.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首先,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课题,将学生分成自学小组,引导学生参照教师的教学思路,准备材料,大胆创新,进行自主性学习。然后进入成果展示环节。经过充分的准备阶段后,各小组派代表对自己所选择的区域进行讲解。在此过程中其他组员可以进行补充,形成主动而活跃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接下来的评价总结阶段可以让各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对不同见解进行探讨,然后教师针对学生交流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认识区域文化,树立科学的认知观、价值观。最后可以根据课堂学习情况,给学生安排适当的课外训练,培养学生对周围环境的观察能力,加深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印象。

本文结合区域文化的特征和具体教学案例,提出了区域文化教与学的新方法,此方法不仅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还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既提升了地理教师自身的授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形成了既有规律性又具创新性的教学模式。

[ 参 考 文 献 ]

[1]林宪生.文化视野中的环境教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第3篇:地域文化的形成范文

【关键词】社会化媒体;地域文化;传播

地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特定区域内形成的具有丰富内涵、鲜明特色与广泛影响力的文化形态。媒体是地域文化传播最重要的载体之一,随着Web2.0技术的发展,社会化媒体通过网络建立起具有交互性的社交沟通渠道,它的普及使地域文化间的传播与交流变得频繁便捷,极大地提高了地域文化的传播力。但社会化媒体传播环境复杂,传播节点多元,传播主体多极,传播特征具有多向性、碎片化与多义性,使地域文化传播面临更多的非理性与不确定性。因此,探析地域文化传播的形态,进行多视角归因,对于整合地域文化传播力量,合理引导传播导向具有实际意义。

一、社会化媒体地域文化传播的形态特征

在地域文化输出与吸纳、趋同与变异、共性与个性的传播运动中,通过对传播主体、信息内容、中介、客体与传播效应一系列要素的考察发现,当代地域文化传播受媒体技术影响,在传播渠道、传播结构、信息特征上呈现出新的形态特征。

1.多样性传播渠道

从传播渠道而言,早期的地域文化传播是随着自然生态空间中人群种族的繁衍、迁徙而形成的,口语传播、文字传播等原始传播形态成为实现社会协作与传承地域文化的主要纽带,但受时空限制的传播模糊而低效。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技术的发展,媒介组织逐渐成为地域文化传播的主体,传统媒体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承担着地域文化传播的主要任务,但其传播过程单向,受众角色固定,传播信息内容单一。数字时代,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媒体形态边界逐渐消融,从单纯形态逐渐走向全方位、深层次的融合,实现了不同媒体形态的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媒体终端融合[1]。社会化媒体借助技术优势拓展了地域文化传播场域,逐渐成为地域文化传播的重要力量,其交互、多向的传播模式既形成了对传统媒体“文化—社会”线性传播的有力补充,也为当代地域文化传播带来新挑战与新机遇。

2.多向性流动传播

从传播结构而言,社会化媒体的地域文化传播呈现出更多交互性的特征,传播角色也发生一定的变化。在传统媒体“文化—社会”的线性传播方式中,媒体专业机构作为地域文化传播主体,承担着地域文化信息的主要生产与输出,传播严格遵循一定的规律与原则,受众处于传播链条下游,对相关信息的获取受到限制。而社会化媒体中的地域文化信息,主要源自社交用户在网络中的行为所产生的各类内容,传播角色发生了质的转变。社交用户成为传播主体,呈现多元化格局,曾作为传播客体的普通民众,借助社会化媒体,从客体的位置逐渐游离到传播链条上游,成为地域文化传播最大的参与团体和信息传播源。同时,新的媒体技术手段为地域文化建构了丰富且交互的,极具个性化和无限性的传播场域,社会化媒体“非线性”的传播结构重新调节了各个传播要素之间的关系,逐步实现了角色转化、互为认同,地位与权利逐渐实现平等,使得地域文化信息呈现多向性流动传播状态。

3.多重语义属性

从信息特征而言,传统媒体的地域文化传播信息以复述与传达文化形态为主,同时受到信息采集与监管的客观限制,强调局部利益基础之上的文化传播,传播缺乏统筹,这也使得传播下游端对于地域文化的印象与理解较为狭隘。社会化媒体的地域文化传播信息基于社交用户的自由参与和平等表达,集组织传播与人际传播于一体,一般具有多重语义属性,既包括人、时间、媒体类型、渠道等媒体属性,又包括信息状态、内容关联、传播倾向等行为属性。这一属性使得信息价值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不同时间的信息加工与传播行为,其信息价值和影响力都不同。可以说,地域文化信息经过社会化媒体中的交互聚合,发挥了独特的媒体价值。但由于传播信息关联用户的偏好、情绪与人际传播关系,往往也会形成地域文化传播“多、散、杂、匿”的特征,导致出现“文化异化”的现象。社会化媒体中的地域文化传播实现了多个子系统协同合作,呈现出更为复杂、交互、动态的传播状态。需进一步梳理地域文化传播中各要素的特征、传播动机与传播行为,剖析传播系统与传播反应中的纷杂现象,解析地域文化传播中存在的关键问题,为提高传播力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途径。

二、社会化媒体地域文化传播的多维归因

新的媒体形式与传播技术为地域文化传播带来了极为复杂的影响和诸多机缘,也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融合与创新带来诸多方面的问题。本文基于扎根理论,通过半结构访谈与文本分析,认为传播源、传播系统、传播内容与传播反应对地域文化传播具有重要影响。

1.传播源的异质化与同质化

个人与群体作为传播源,即传播主体,对于地域文化的传播效应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社会化媒体中,传播源具有极大的主动性,其对于传播渠道的选择、传播技术的运用及传播信息内容的编码等,将直接导致地域文化传播形态的形成。值得注意的是,在地域文化传播中,传播源的自然地理环境、民族结构、社会层次、媒介素养等均存在异质化。在针对地域文化传播进行个体收集信息与信息处理的过程中,对于文化的理解、媒体生产原则的把握、自身的观念等具有差异性,这种异质化的沟通往往造成信息接收方对传播内容的理解不一,也可能导致传播源与被传者双方之间无信息可交换,或信息生命力周期缩短。社会化媒体依靠人际关系形成群体网络,通过人际间的交互传播进行信息扩散与反馈。在该场域中,能够建立关系的社交用户之间具有一定的同质化特征,更容易影响被传者对于地域文化信息的获取、态度与行为,激起被传者吸纳与转发的意愿。被传者更愿意根据个人意识与认知体系、自身社会交际圈,以及对意见领袖的可信度与依赖性来评价、判断所获取的信息内容。因此,社交媒介场域以其开放性及对异质化的宽容,为地域文化传播提供了有效途径。这一归因与早期自然地理生态空间中的人群种族依靠繁衍、迁徙建构的文化传播形成耦合,也进一步说明社会化媒体实现了现实人际关系的回归。根据“六度空间理论”,社会化媒体进一步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同质化的沟通为地域文化的异质化传播构建了重要的传播路径,其推荐效应的分享式传播与强化效应的关系链传播[2],使得地域文化信息形成螺旋扩散,提升了科学传播力。

2.传播系统的自组织与他组织性

多方学者均指出,社会化媒体是具有自组织行为的传播系统,该场域内地域文化传播存在特有的自组织特征、条件、环境和动力学规律[3]。社会化媒体的地域文化传播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拥有更广阔、更开放的环境,传播节点间存在较为复杂的交互关系,传播源与被传者自发形成信息的传播、接收和二次传播,社交用户之间形成某种规则,互相协调,自动形成有序结构。同时,社会化媒体场域中的地域文化传播是一个随时间变化的动态过程,传播要素之间不再是线性单向传播,传播主客体的边界模糊,使得社交用户群体在进行地域文化传播时,相互作用的自组织行为涌现出宏观层面的复杂变化,构成地域文化的碎片化传播,以及实际传播过程中出现“混沌”的、“宏观无序,微观有序”的现象。在社会化媒体场域中,地域文化信息以一种自组织的流动模式在用户之间实现平等、互助、多向的传播。但流动的信息内容并不仅仅是“普遍的、标准的、去语境化的”,还隐含着各个传播主体、客体以及媒介自身的“生产规则、利益、权力关系”影响下的地域文化传播,即在自组织现象中存在着由社会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经济环境、公众意识和经济利益驱使等外力因素影响的他组织行为。这些由相关利益群体形成的传播行为,使得地域文化信息内容多极化,并存在文化理解“异化”等潜在的传播风险。

3.传播内容的动机与行为

社会化媒体中地域文化信息的流动速率与周期等,均可以从传播动机与组织方式的角度,对社交用户传播的内容进行心理和行为归因。作为传播主体的社交用户,其多元化的群体形成了多元的动机诉求,在进行地域文化传播信息内容的编码时,除受到宣传动机、盈利动机、个人成就动机等因素的影响,还夹杂了对时代、社会具体情形的适应以及涵化心理。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传播行为,包括各种传播视角、传播方式、传播渠道,以及传播中观点的类型、观点的组织方式等,均会影响传播客体的思考。人在信念(beliefs)、态度(attitudes)的形成与修正过程中,动机性因素总是发挥着重要作用[4],传播客体对于地域文化信息的接收与吸纳,源自于需求、情感、理性等多方心理。传播客体作为传播运动的指向对象,在社会化媒体的地域文化传播中,注意力、意见领袖以及自身的理解也是影响其对信息吸纳与二次传播的关键因素。因此,传播客体对于传播地域文化信息的解码,对于地域文化印象和传播效果的认知,是传播源传播心理与行为的再解构。通过调研发现,社交用户信息的题目越“猎奇”,被点击的可能性就越大;信息交互中越是从他人处得到的主观评估,对传播客体的影响就越大;传播客体的个人认知能力越强,对于信息的接受就越带有批判、审视的态度,也会进一步抑制或促进二次传播的发展。因此,在信息解构行为中,接收内容对传播客体的刺激,传播源对传播客体的人际影响力,以及传播客体自身的认知能力等一系列因素,均会对地域文化传播造成影响。

4.传播反应的认同与排他

媒介文化传播受社会阶层、经济状况、文化背景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受众呈现分层状态[5]。在地域文化传播中,需考虑自然地理环境与民族文化结构所形成的认同与排他。例如,地理结构的多样性造成文化结构的复杂性,以及民族的历史性与现代特征等,这些因素均使得地域文化信息的接收与吸纳呈现差异性。社会化媒体场域的无限化特性,加速了以上分层因素对地域文化传播的影响,同时极具个人化特征的交互与共享,使得社交用户的个体思想观念、道德行为规范、媒介使用行为与媒介素养差异也对地域文化传播反应的认同和排他形成一定影响。文化是一种价值(信仰)形态[6],社会化媒体以用户的个体行为为主要传播路径,地域文化的传播是用户自身文化偏好与趣味的综合选择,用户的社会结构决定了其信任与关注的倾向,加之个体思想与价值观念,共同连结、制约着其对所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做出的价值判断与选择。社交用户的媒体使用行为与媒介素养,也影响其对于地域文化传播信息的认知,可能带来地域文化的认同与深化,纠正可能存在的认知偏差,也可能使认知偏离的差距加大,形成更强烈的文化排他性。

三、结论

第4篇:地域文化的形成范文

[关键词] 区域文化;企业文化;资源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3-0023-03

[基金项目] 浙江省临安市软科学研究项目“临安市企业文化未来构想研究”(批准号:N2006003)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孙文清,浙江林学院人文学院新闻传播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广告学。(浙江 临安 311300)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借助文化力实现基业常青的有力武器。企业文化力的形成,有赖于企业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整合。区域文化是由特定区域的地理环境、人们的经济生产方式、社会生活方式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企业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文化战略资源。

一、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资源

企业文化资源“是一个企业在其企业文化体系的构建中的一切思想文化资料来源”[1]。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文化资源从哪里来?有的人认为,企业文化作为一门学说,起源于西方,因此,企业文化资源需要从国外引进;也有人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固有的成分,有了企业,势必就产生了企业文化,因此,企业文化资源来自企业的久远历史。这两种看法,不无道理,但都有其偏颇的地方。首先,一种外来的理论,固然为我们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但这种思想资源也只有在切合实际并以合乎现实要求的方式表达,才能为企业员工和社会大众所接受和认可;其次,虽然有了企业就有了企业文化,但这种文化具有不自觉性,是一种无意识的文化,尚不能引领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文化资源适切的渊源,应该是“来自于企业自身所具有的企业文化资源,并在先进的理论指导下自觉地开发资源,评估资源,整合资源”[1]。一方面,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组织文化,属于微观文化,社会、经济、政治、文化背景等外部因素必然对企业文化的形成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企业文化与企业传统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企业文化与企业行为、个人行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必然形成企业文化内涵的层次和形式的多样化的特点。“所有这些影响企业文化的多重因素成为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宝贵资源”[2]。

根据企业文化资源不同的来源,可以把企业文化资源分为企业文化外部资源、企业文化内部资源、企业文化核心资源三大类[1]。企业文化外部资源是指对企业产生影响的各种外部文化要素,包括民族文化资源、地域文化资源、行业文化资源、社会文化资源、政治文化资源、经济文化资源、国际文化资源;企业文化内部资源是指生成企业文化的内在环境、内部因素,包括企业历史文化资源、企业体制文化资源、企业管理文化资源、企业经营文化资源、企业环境文化资源、企业网络文化资源;企业文化核心资源是指企业人的价值取向和思想元素,包括企业家文化资源、管理者文化资源、普通员工文化资源。

企业文化资源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源头活水和基石,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企业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红蜻蜓集团董事长钱金波在谈到企业发展战略“品牌开路,文化兴业”时说:“从红蜻蜓品牌诞生起,就开始设计红蜻蜓品牌文化基因。……第一,它必须要根系童年;第二,它必须有人文关怀;第三,它必须要有地域文化”[3] 。正是因为红蜻蜓创造性地将温州的区域文化融入企业经营之中,才塑造了红蜻蜓“文化、亲和、自然、自由”的品牌形象,红蜻蜓集团也得以快速成长,迅速崛起。企业文化学说是在美、日管理的对比研究中提出来的,但美、日企业文化因其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美国企业崇尚个人主义、契约主义,形成的是一种理性的企业文化模式;而日本企业则信奉集团主义,注意“和”、“仁”、“效忠”,形成的是一种感性的企业文化模式。对文化与管理的这种关系,管理学泰斗彼得・德鲁克有过精辟的论述:“管理并不是同文化无关的,即并不是自然世界的一个部分。管理是一种社会职能,因而既要承担社会责任,又要根植于文化之中”[4]。离开了文化资源的企业文化建设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区域文化资源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第一,区域文化影响企业文化个性。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价值理念、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是企业的个性。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地区人文特征、商业特征的缩影。“区域文化观念对区域内企业文化的培育、形成、发展都有无形影响”[5]。首先,从企业文化资源来源看,区域文化资源是企业文化外部资源的组成部分,对不同区域的企业而言,企业文化外部资源中的民族文化资源、行业文化资源、社会文化资源、政治文化资源、经济文化资源、国际文化资源都具有同一性,难以形成差异;而区域文化资源是一定区域内群体意识、价值观念、精神风貌、行为规范和管理方法等因素的总和,对内具有共性、对外具有个性,容易形成具有不同个性的企业文化。其次,从管理上看,区域文化对区域生产、经营管理模式有着巨大的影响,不同区域文化背景下的管理文化是千差万别的。因为企业管理的对象是人,企业管理要落到实处并产生积极效果,企业内在的运作方式、外在的公共关系协调都要实事求是地面对个人,考虑到个人和企业的文化背景,区域文化观念影响到个人、政府、企业关系的变化,从而形成不同的管理方式和关系模式。再次,从企业内部看,区域文化能够促进企业制度演进和内部资源配置优化。企业的产权安排、劳资关系、人事管理等方面,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也表现出极大差异。最后,中华文化带有浓厚的区域文化特征,业已形成了不同特征的经济模式和企业文化。如永嘉文化的“事功”传统与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相结合,形成了“温州模式”;吴文化的重素质求内涵精神与高科技发展相适应,造就了“苏南模式”。

第二,区域文化有利于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消费者的文化渊源决定着企业文化的认同。首先,区域文化观念影响企业行为。人是文化的存在,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塑造了人,没有与人无关的文化,也没有与文化无关的人,文化观念支配人的行动,人的行为打上了深深的文化烙印。“区域文化观念影响企业制度安排与演进路径;区域文化观念影响企业用人特点、管理形式、空间布局形式和产业选择”[6]。其次,区域文化造成了区域内群体的经济价值取向。作为企业文化建设主体的人总是生活在特定区域文化环境中的,特定的区域文化环境形成特定区域内人的价值观念和精神风貌。这种文化规约必然会或明或暗或深或浅诱导着人们的价值追求,构成人们的行为准则,调节人们的经济行为,制约人们的企业文化意识,进而影响到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的接受和认同。最后,人无法摆脱文化传统的影响。正如庞朴所言“文化传统是一种惰性力量。它范围着人们的思维方法,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习俗,控制着人们的情感抒发,左右着人们的审美趣味,规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悬置着人们的终极关怀(灵魂归宿)。个人的意志自由,在这里没有多少绝对意义,正象肉体超不出皮肤一样,个人意志超不出文化传统之外”[7]。文化是在特定的地理历史环境下经过长时间的演变、融合、发展从而沉淀下来的,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第三,区域文化有助于企业规避文化风险。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的重塑或提升。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企业文化的变革、企业员工队伍的多元文化背景都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企业文化风险,危及到企业文化建设目标的实现,因此,对企业文化风险的正确认识与系统分析是企业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内容。企业文化风险的产生“源自于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就内部来看,文化风险主要是针对来自不同文化员工的管理风险,即由于不同文化导致的管理风格的差异以及由于不同文化的管理人员之间和员工之间不能建立起协调关系而带来的管理失败的风险”[8]。化解企业文化风险,需要文化整合。“所谓文化整合,就是指组织要适应外部环境、社会文化氛围、组织制度的变化,将构成组织文化的各异质文化要素统合为一个有机整体”[9]。整合需要共同的文化基因,区域文化为树立共同的文化观提供了基础。首先,区域文化有利于形成文化共识。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活在同一区域文化内的人具有文化上的同一性,企业总是某一区域内的企业,因此,区域文化能有效建立文化认同,消除文化差异。其次,建立在区域文化基础上的企业文化能有效缓解文化冲突。文化之间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文化的差异造就了企业员工在语言文字、审美情趣、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习俗等方面的不同特点,这些差异会使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发生文化冲突。区域文化是区域内人们的精神活动的总和,是为区域内广大成员认同的精神资源,在区域范围内具有凝聚力,起着粘合剂的作用,能有效化解文化冲突。最后,区域文化有利于发展文化共感。区域文化是区域内长期文化实践的结果,也是在与外来文化长期的磨合中凝固成型的文化,这种既排斥又融合的矛盾运动使得区域文化在固守传统的同时,又不可避免地与外来文化互相浸染、互相借鉴、互相补充和互相促进,区域文化与外来文化双向互动、相辅相成的关系,是文化交往中区域文化多元互补、综合创新的本质体现,有利于形成文化共感。

三、基于区域文化的企业文化建设

我国幅员辽阔、文化厚重,每一个区域都拥有各种各样独特的文化资源,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区域文化资源。但地域文化的丰厚只是一种潜在的存量优势,要使这种优势真正转化为企业文化资源优势,还有赖于对区域文化资源的深入发掘、正确把握和恰当运用。

第一,必须充分认识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确立区域文化资源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应有地位。区域文化是区域经济活动的反映和结果,一定的区域经济形成了一定的区域文化;而区域文化又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影响区域经济的运行。区域经济的竞争,说到底也就是文化板快的竞争。因为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可供人们自由调配的资源大概可分为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文化资源。在这三大资源中,物质资源是“死物”,在一次性的投入――生产过程中,就被消耗掉了;人力资源和文化资源是“活物”,是一种再生资源。这三者互为因果,但由于文化资源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或思路,因而决定着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分配能否产生最佳的经济效益。而文化是实实在在存活在大众的日常生活中的,存在于人们日常的思维方式、价值准则和行为习惯中的,任何企业都要受到区域文化多方面的影响,其商品生产和经营必然也要受到区域文化的制约,“区域文化特征必然对商品生产的取材、设计加工、款式造型、包装装潢和产品名称产生重大影响,形成带有浓厚区域文化色彩特征的商品”[10]。“要健康地发展企业文化,必须把地域文化的因素考虑进去,在顺应和揉和地域文化中,努力使企业文化在自身发展中走出富有特色的路子”[11]。区域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影响不仅不可避免,而且有些影响甚至带有冲击性和不可逆转性,因此,确立区域文化资源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地位,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第二,合理开发区域文化资源,辩证地吸纳区域文化资源。合理开发区域文化资源,就是要因地制宜地发掘区域文化资源,全面、正确地宣传区域文化资源,准确、真切地阐释区域文化资源。区域文化资源具有文化资源的共同特征,文化资源的开放性特征要求我们必须以创新的方式来开发区域文化资源,而创新本身又是区域文化创造的过程;文化资源的动态性特点,决定了我们在进行区域文化开发时,决不能故步自封,而要在把握住其发展变化规律的前提下,以发展的眼光、辩证的眼光来对待区域文化,要善于把区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区域文化资源的创新有机结合起来。要在系统调研、周密分析、慎重比较的基础上,找出企业文化与区域文化的相同点和结合点,积极吸纳区域文化资源养分,丰富企业文化内容,提升企业文化的区域适应能力。企业文化在吸纳区域文化资源时,要注意防止两种倾向:一是盯住区域文化资源不放,在企业文化设计中,强行加塞区域文化;二是不加选择,有什么资源就开发什么资源。因此,“在开发文化资源时,必须树立本土资源、外来资源均可为我所用的意识”[12]。用辩证的方法去取舍、吸收区域文化资源。

第三,科学梳理区域文化资源,用现念整合区域文化中的优性成分。区域文化资源包含多方面的内容,既包括显性的有形资源,也包括隐性的无形资源;其构成要素相当广泛,既包括科技、教育等因素,又包括理想、信念、道德、价值观在内的种种因素,还包括区域文化网络。由于历史的沉积和空间的制约,区域文化往往是鱼龙混珠、良莠不齐。吸取区域文化中的优性成分供企业文化使用,既需要科学地加以梳理,也需要用现念加以整合。科学地梳理区域文化资源,就是要对文化资源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归类,进而准确地把握各类文化资源的特性;用现念整合区域文化资源,就是要用市场理念、竞争理念、经济理念、品牌理念、大文化理念……这些新思想来审视区域文化资源,激活区域文化中的优性成分,发展企业文化资源。由于区域文化源远流长,沉积已久,整合区域文化中的优性成分,势必要经历一个筛选、梳理、提炼和设计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张云初,王清,张羽.企业文化资源[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5.

[2]张弓长.我国企业文化“资源”说[J].理论导刊,1999,(7).

[3]曹国旗.新浙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4] 彼得・德鲁克.管理――任务、责任、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5] 李秀金.试谈区域文化的区域经济效果[J].商场现代化,2006,(2).

[6]张玮.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J].特区经济,2006,(2).

[7]庞朴.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EB/OL].http://省略/poetry/whctyctwh.htm.

[8]吴显英.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文化风险识别[J].经济管理,2003,(1).

[9] 刘红叶.企业经营中的文化风险及其管理[J].商业时代,2006,(3).

[10]陈海花.国际营销中的文化风险[J].江苏商论,2004,(10).

第5篇:地域文化的形成范文

关键词:设计教育 地域化 视觉设计 资源整合

当前,设计教育不断强调“当代”和“前瞻”,对地域文化没有足够重视,而经济、文化、信息的日益融合,导致了设计教育模式的概念化和趋同化。在年初,我们针对这一现状,举办了“全国地域化视觉设计与创新学术研讨会”。会上很多学者指出:在当今的设计教育中,地域文化是设计教学的重要资源和内容,深入研究地域文化,并结合教学加以有效的利用,有助于设计教育拓宽视野形成自我特色,通过教学检验成果,使视觉设计教学真正落实到实处。

一、地域文化与视觉设计的关联性

设计教学在坚持与时俱进和交流共进的同时,要思考如何利用地域特色,把地域文化和地方传统放在当代的背景下去呈现。[1]结合地域文化探索设计教学,对于设计院校而言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将地域文化作为特定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不仅有助于开拓自身的教学特色,又可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地域文化与地域视觉

地域文化指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2]任何一个国家、地区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地理、环境上的差异,必然形成地域之间不同的文化轨迹。

地域视觉指当地著名的,独具视觉特色的形象与景观,并被大众所公认的视觉性标志。[3]地域视觉是建立在地域文化基础之上,通过挖掘、继承与发展起来的知名品牌。它本身具有个性鲜明,形象突出、差异化的特点,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有重要地位。地域视觉以景观、图像、符号等形式表现风土人情,文化遗产和自然现象。地域视觉与传播密不可分,伴随文化交流,共同提升。因而,地域视觉是再现视觉,直观表达地域形象,也是视觉创意,从地域文化的观念上突破,创造新的视觉形象。

(二)地域文化是视觉设计教育的重要资源

加强视觉设计的原创性要从本土化做起,首要关注的是地域文化,因为地域文化的语言和形式都包含特有的风俗习惯、审美观念及情感心理等,所以地域文化中有许多元素值得我们开发与提取。在教学中有针对性、探究性的考察,收集相关资料、图片、书籍、实物等,利用图形创意与符号的延展,进行整合、提升、优化和创新。这样可以做到教学实践和市场需求相结合,打造文化创意产业的平台,将地域文化、设计研发融于教学之中,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地域化视觉设计教学与实践

(一)地域文化与视觉设计教学的结合

首都北京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遗产,围绕北京的地域视觉文化特征,我们成功打造了“视觉新北京”项目,形成了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结合设计课程和课题项目特点,将教学理念、知识、能力和实践融入课程,从专业教学和实际项目出发,强调教学、研发和市场需求的良性互动。学生深入到课题中,学会调研、策划、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自觉参与教学实践,达到项目整合、提升、优化和创新目的。

(二)通过项目提升学生创意思维能力

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从地域、信息、视觉、行为及受众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北京文化中有许多的传说、故事、典故,在构思上紧紧围绕主题去扩展,将文字语言转化为视觉图式。在了解地域视觉的基础上,抓精、准、特、优,使其成为不断创新的源泉。现代信息对创意图形来说承载着更多地内容,在创意上依靠信息做文字与视觉分解。

(三)结合地域文化进行视觉设计研究

在设计教学研究过程中,我们围绕“视觉新北京”项目,提炼北京地域文化中的典型视觉形象,利用所收集的相关资料、摄影、图片、书籍、实物等进行整合分析,以现代视觉表现方式创作完成。每人根据自己所选择的主题系列进行创作。通过“兴趣+引导”,“重点+特色”展开深入研究。以全新的视角去体验名胜古迹、民俗民居、民间工艺、现代建筑、城市风采等。在设计过程中把握文化与时尚融合,原创与心智的并置,图形创造与符号的启发,造就新观念、新特色、新印象、新风格。

三、地域化视觉设计教学案例分析与应用

(一)设计方法的教学

面对地域化视觉形象的教学,主要在课题策略和思维拓展的基础上寻求相应的设计方法:

1.优化方法

在设计过程中,指导学生将不同的创意一一列出,进行反复优选,通过类比,挑选特点鲜明、个性突出的主题进行设计,优中选优。优化目的在于从创新点上不断推敲,看是否能达到受众所需的最佳视觉效果。(图1、2)

2.比较方法

比较法是集中方案、进行比较和鉴别。对学生设计方案反复比较,找出问题,不断修改,直到满意为止。在比较中无法界定时,可深入作品的局部去细化比较。同时,在内容、形式上选择不同方法综合比较。(图3、4)

3.归纳方法

许多创意设计,自身具备较强的艺术性和发散性。归纳目的是将其整合在大的平台上去创意,把零碎和分散的思路集中起来,形成系统的框架去研发。通过归纳法提出创意的侧重点,集中优势去设计。(图5)

4.实验方法

实验方法强调视觉中有意味的创意形式。通过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的各种实验性尝试,将视觉的已知规律与分解特征用在创意图形中,使它变得理性和逻辑化,所呈现的图形符号具有重构性与关联性,在演绎方法验证的过程中趋于合理。(图6、7)

(二)表现形式的教学

1.创意性摄影表现

创意摄影是靠光线、影调等技术特点构成了独自的视觉艺术语言,强化了视觉的吸引力,它有利于捕捉历史的痕迹,获取地域的风采。通过摄影培养学生采集素材的习惯,然后完成策划和有意味的创意,去组合和重新构成,利用数码技术去进行画面合成,达到创意摄影的完美表现效果。(图8)

2.图形表现

图形作为视觉的主要语言和表达手段,在设计中突出观念和视觉效果。创意中,图形本身作为交流载体,参与沟通方式,传达主题意图。图形的地域性表现,更多地寻找特定情景和典型符号,要求记忆形象,表达思想观念和行为意图等。在很大程度上去认知新的图形与符号。提升到视觉层面上引发关注。(图9、10)

3.系列表现

系列表现是指一个由概念引发出多种表现形式。首先,可以是相同概念,不同系列风格。其次,可以是相同风格,不同的表现。第三,在相同风格里,去表现概念中的动态变化过程,强调流动的视觉效果。第四,同一主题用相似的手法表现,即可单独存在,又能组合运用。(图11)

4.空间表现

在创作上打破二维视觉表现,向三维乃至多维空间寻求创意。利用创意图形的界面突破原有表现,充分考虑立体结构和空间变化,形成具有景象时空观念和蒙太奇的表现手法,使情节与情景的结合,用时间隧道去延伸经典故事。借时间与空间的视觉错位,创造新的意识流,给人以全新的地域视觉感受。

(三)结合地域文化的设计教学研究

在设计教学过程中,针对首都地域视觉形象创新,从解读性、创意性、主题性三方面进行探讨。

1.解读性

解读是创意图形的基本原则,设计中包含许多信息,只有提高解读能力,获取图形认知。从视觉设计中去感受理念、图形、符号、编排和文字带来信息性。可读只是一般理解,要想品味高水平的创意,提高解读质量十分重要。可读使视觉传达结构合理,流程通畅,信息传达准确。

2.创意性

创意图形除自身具备地域视觉的传播功能外,有意味的创意必不可少,如符号的再现,图形的构成、强化局部,记忆性、纪念性,互动、收藏等,我们主要在以下四点去进行创意:①突出个性创意、视角和细节。②寻求相对准确的原创视觉语言去表现。③创造地域图形与创意的高品质。④用现代眼光看待中国设计文化与风格等。

3.主题性

在把握可读和创意的基础上,依靠主题去延伸设计形式。面对地域视觉文化,主题开发需要选择典型和优化视觉形象。主题性的设计,把合理的创意与完美的形式有机结合。在主题范围中,有目的引导,力求达到最佳的整体效果。

四、结语

(一)加强原创,从本土文化做起

我们正在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转型阶段,这一阶段设计教育最大的疏失,就是对于学生原创精神、原创能力素质的培养。[4]在设计教学中我们不断强调创意,但往往会发现“创”的含金量并不高,究其原因是“源”的缺失。在当下,设计教育应立足本土资源和特色开展研究,根据各地的优秀传统文化,利用地区优势,深入发掘自己的特色,以“源”探路才是实现设计原创的有效途径。

(二)运用新的教育资源,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开辟新路

地域文化是设计教学的重要资源,经过“视觉新北京”项目的研发,结合课程教学不断地运用,有助于设计教育吸纳地域文化特色。同时,构建设计转化平台,以“视觉新北京”课题,结合首都旅游纪念品市场的需求,开展“北京礼物”的设计研发,使设计教育向产业转化,为北京旅游品打造新的视觉品牌。

(三)通过教育了解本土文化

地域文化、精髓和特点来自设计者对地区文化的总体体验。设计之所以丰富多彩,很大程度取决于文化的差异性。因此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特点加以引导,使其深入发掘地域视觉的文化根源,提炼地域文化的视觉特征,这不仅是设计过程,也是学习本土文化,了解中国文化根源的过程。[5]通过地域文化的设计研究,让学生意识到我们拥有的地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本土文化的发展动力,对地域文化和视觉设计的探讨,将是今后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注释

[1] 广州美术学院,2008全国设计教育论坛―“地域性”与“当代性”主题研讨会,http:///

[2~3] 李中扬:《视觉新北京》,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第6篇:地域文化的形成范文

关键词: 云南省;区域形象;塑造

一、区域形象的内涵

区域形象是指某一区域内外的公众对一个区域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生态、人文等各方面的整体印象和综合评价,是区域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程度的标志。通过系统设计和公众参与以及各种活动与传播的力量,强化区域精神理念,累计区域形象价值,增强区域的凝聚力与吸引力,改善区域发展的内外环境。

区域形象有丰富的内涵。它由区域环境、区域行为和区域精神三部分组成。区域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区域环境是区域形象的最直观部分,是区域形象的外在表现,展现了区域的整体风貌。自然环境是具有区域特色的自然资源,是一个区域独有的宝贵财富。社会环境包括城市与乡镇的市政规划、公共设施建设、人文景观、公众卫生健康状况、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等。区域行为包括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和民众行为。政府行为是区域形象的代表,民众行为是区域行为的主体。企业行为包括企业家与员工的素质与行为、经济效益状况、产品的品牌及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情况等。区域精神是区域独特的价值观、文化内涵的集中浓缩,是区域形象的核心,它对内部公众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对外部公众产生巨大的吸引力,集聚区内外力量,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二、区域形象塑造的重要性

区域形象是区域参与竞争的武器、推介自我的工具、扩大影响的引力、对外沟通的旗子。一个地区良好的区域形象,对区域自身及所在国家,都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它不但能折射出区域的魅力和吸引力,还能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辐射力,成为扩大对外交往、吸引投资与游人的“金字招牌”,是可以转化为有形财富的巨大无形财富。区域形象塑造是对原有的区域形象重新概括和适当提升,是对区域形象的计划安排,区域形象塑造的主要作用体现在:

首先,通过区域形象塑造,可以将区域中的亮点概括出来,加以发扬和宣传,提出符合区域发展方向的新亮点,提升区域品味,塑造区域品牌。区域品牌树立后会产生持续的外部效应,能够提高区域的知名度、美誉度,创造区域的独特发展优势。

其次,区域精神也利于增强本区内各族人民的凝聚力,开发文化资源,使本区人民自觉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利于区域居民的精神文明的提高。良好的区域形象对区域个体具有激励作用,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为区域的发展目标而努力。

最后,区域形象塑造能够使现有的自然景观进一步人性化,向旅游者提供自然景物与旅游心理相协调的文化氛围,将本地历史文化遗存因素按照新时期的社会心理需求加以重新理解、消化、升华,使其拥有创造经济效益的商品价值,以适应现代旅游市场的需求,有利于旅游资源的推广,如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推出香格里拉就是非常成功的例子。

三、云南省区域形象塑造的有利条件

近年来云南省从文化角度提出建立民族文化大省的形象定位,经过长期开发建设和精心培育,云南省旅游产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成效显着。根据云南省统计年鉴和云南新闻网的数据,作为旅游大省的云南省,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2008年旅游业仍创收660亿元,2009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810亿元,2010年旅游业总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达到1006.83亿元。区域旅游形象是区域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在很多情况下,区域旅游形象可以代替区域形象。考虑到云南省现在的整个综合力量发展程度在全国居于后列,是比较落后、比较贫困的一个省份,更应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塑造民族文化大省的形象定位。云南省独特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一)奇特的自然景色。

特殊的地理环境,使云南省具有奇特的自然奇观,丰富的旅游资源,丽江古城、三江并流和石林是云南省拥有的世界遗产。云南省拥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和“药材之乡“的美誉,它不仅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植物种类,而且还有许多古老、衍生、特有的以及从国外引种的植物,这些资源帮助云南省塑造了旅游大省的形象。

(二)民族文化历史悠久。

在云南省发现的古人类的化石,已经有170 万年,有丰厚的文化积淀,此外,云南省特殊的地理环境、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文化的丰富。云南省从古代到现在,人类南来北往,东来西进,是大陆文化和海洋文化的交汇之处,是中原文化和南亚文化、阿拉伯文化乃至西方文化的交汇之处。云南省的各个地方可以看到东方、西方、南方、北方的各种文化。

(三)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

云南省的地理、气候条件很特殊,十里不同天,一山分四季。生活在这么特殊、不同的自然环境下的各个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各自很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就是其独特的文化。

这种情况在其它地方是很少见的,是云南省的特色。

(四)人类社会的博物馆。

人类社会所经历过的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官僚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的遗迹,都可以在云南省找到,这在其它地方是很难看到的。云南省的各民族是富有创造力,创造了大量的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文化。

由于文化上的优势,云南省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构思,是突出云南省特色、极具新意和文化深层次意义的一种战略设想。云南省区域形象建设从时序上看不是最先,但是从水平、影响与效果角度考虑,却具有后发优势。

四、云南省区域形象塑造对策建议

区域形象塑造是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形象是区域间软实力的竞争,塑造区域形象,需要各方面的投入,这些投入的回报周期较长,却可以长期受益。云南省塑造区域形象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充分利用云南省的资源优势和文化特色,塑造区域品牌。

云南省丰富而特色的资源以及独特的地域文化有利于区域品牌的塑造。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对环保非常青睐,云南省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主打资源、文化大旗,深入实施“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加大滇池等九大高原湖泊和重点江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力度,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序开展“森林云南”建设,塑造适合的区域品牌,提高区域知名度。

(二)塑造农业绿色产业形象。

云南省优越的气候资源和丰富的生物资源塑造了农业绿色产业形象。花卉园林业、烟草、香料以及绿色保健品在全国的知名度较高,要继续保持绿色农产品无污染、安全、优质的形象。

(三)重视企业形象塑造。

企业的形象好坏直接影响本地区形象,要大力发展支柱产业,建立一批运作良好的企业,以企业群体形象为核心,形成良好的企业形象。云南省现在烟草、矿业等行业有全国知名的企业,但总体来说,大企业数量较少,这也是云南省经济发展不快的原因,也不利于区域形象的推广。通过培养一批企业,创建优秀的企业文化,形成企业品牌,提高本区域的形象。

(四)利用区域产品提升区域形象。

名牌产品对一个区域形象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由于品牌是区域经济中最活跃的因素,所以品牌的成功是区域经济发展强大的驱动力和推进器。品牌的容量大,凝聚力强,尤其是成为驰名商标的品牌,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具有非凡的繁殖能力和扩展能力。要加大名牌产品的培育力度,利用它提升区域形象。

(五)塑造社区与居民形象。

社区与居民形象是区域形象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一个区域的文明程度。社区形象靠公众行为来塑造,在社区内通过健康有益的公共活动,增强社区的凝聚力,使社区成为群众高质量生活和安居乐业的家园。要引导居民增强文明意识、开放意识和市场观念,让每个人都意识到自己是云南省形象的代表,以良好的精神风貌自觉维护云南省的区域形象。

(六)宣传和传播区域新形象。

搞好区域的大众文化、大众体育和娱乐活动,是宣传和提高区域形象的一个手段,也是提高区域内群众文化素质和欣赏水平的一个方面。在得到区域内大众认可的同时,要通过一定的营销手段向外界介绍。相对于其他旅游省份,尤其是沿海城市,云南省的宣传意识不够,区域形象管理环节薄弱,并未建立起全程管理和将区域视为产品营销的观念,需要加大这方面的投入。

(七)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

区域形象的建设需要政府的推动,而政府的有效推动首先是政府自身良好形象的建立。政府形象是一个区域的门面,良好的政府形象既是一种资源,有利于区域发展,也是区域形象的示范。政府形象靠政府行为来塑造,各级政府要提高办事效率,塑造政府为人民的形象。并通过一系列的公共关系策划和传播媒介,把政府的工作实绩塑造为政府的良好形象,树立区域内外的组织和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信心,增强区域凝聚力,振奋区域精神。

当前已进入品牌竞争的阶段,塑造良好的区域品牌形象刻不容缓。处于西部地区的云南省,更要抓住机遇,充分挖掘和利用区域形象的重要资源,发挥区域形象的功能,使西部的云南省披上文化的、绿色的外衣,实现区域形象与区域经济的良性循环,促进云南省的政治、经济、人文、生态环境等的全面进步。

[1]、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黄淳. 云南省迈向21 世纪建设民族文化大省暨实施云南省形象塑造工程研讨会综述[J]. 云南省社会科学,1998,4 .

、史燕,金林平. 论区域形象设计[J]. 商场现代化,2006,8 .

第7篇:地域文化的形成范文

关键词:区域文化;区域经济;影响;作用

一、区域文化的形成

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1871年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即“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合整体”。哈耶克认为“文化乃是一种由习得的行为规则构成的传统,这种规则可能起始于人类所拥有的不同的环境情势下知道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能力”。虽然人们对文化有各种各样的定义,但普遍认识到文化是由物质、制度、行为和精神等多个层面构成的一个完整体系,文化的内容不仅包括生产、生活用具和其他物质产品,而且也包括最基本的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宗教、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方式、风俗习惯等。

在同一个国家内部,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因素及历史发展进程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并进而形成整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各地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不断演变,各个文化群体流派的交流碰撞的深度、广度、频度的不同,以及各地长期以来独特的不对称的文化心理积淀,都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不同区域内人们各有千秋而又相对稳定的传统习俗、风土人情、性格特色和心理特征,也创造了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文化成果。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某些地理区域出现了相似或相同的文化特质,其居民的语言、、艺术形式、生活习惯、道德观念及心理、性格、行为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区域文化就这样产生了。区域文化是区域内形成的思想意识的总和,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映了一个地区特定的人文历史境遇,也构成了这个地区基本的人文特色,与其他区域的文化相区别。

二、文化与经济的基本关系

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历史发展趋势。文化与经济的基本关系表现在经济的决定性作用和文化的巨大反作用。经济发展决定文化发展。经济的决定性作用表现在:

(一)经济发展为文化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文化的发展需要较多的投入,无论是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供给,还是文化人才的培养,都需要资本的投入。

(二)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对文化发展起支撑作用

文化的发展以社会文化消费需求的存在和增长为前提,文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靠文化消费需求的刺激和拉动来实现,而文化消费需求的形成和增长又以一定的居民收入水平为支撑。

(三)经济发展过程决定着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发展思路不同,对文化发展的投入不同,文化发展的规模和集约化程度就不同,文化的服务能力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必然不同。

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先进的、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能推动经济的发展,而落后的、与时代经济不相符的文化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反作用体现在:(1)文化建设通过对反映社会群体利益、愿望和意志的理想信念、价值标准、道德风尚、行为规范等的确立,有利于形成适应经济发展的先进文化理念和文化环境,支配人的行为,调节社会关系,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激发起经济主体巨大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产生创造力,推动经济迅速发展。(2)文化建设通过对制度建构的指导,实现社会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优化,以此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体制的建立及运行需要文化的指导和保证,需要通过文化增强凝聚力,需要通过经济主体在价值观念上对制度有内在的认同。(3)文化建设通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市场经济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使经济、社会充满各种矛盾,经济发展缺乏人文关怀。解决这些社会病症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强文化建设,通过文化的作用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引导人们追求更高尚的生活意义,使人不仅在物质生活上,而且在知识、道德、审美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区域文化认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文化认同指个人与个人及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对共同文化内涵的确认,是特定民族、国家、区域范围内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心理状态,它是一种可以将一个共同体中不同个人团结起来的内在凝聚力。文化认同通过很多方面体现出来,如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建筑、服饰等浅层次的方面体现出来,也可以通过行为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深层次的方面体现出来。

文化认同是区域内经济合作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对于跨越行政区域的更广泛层次的区域合作,文化认同更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区域经济合作需要两方面的基础:一是经济基础,即区域市场体系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城市体系与区域分工;二是政治与文化基础,即基于行政的区域整合或基于共同文化特征的区域性认同;这两方面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缺一不可。区域经济合作与文化认同密切相关,没有文化认同的黏结,区域经济合作也就难以整合。文化认同有助于降低风险成本、磨合成本和加强区域凝聚力,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

四、区域文化特色形成区域特色经济

区域经济发展决定区域文化的发展,为区域文化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决定着区域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和特质及发展水平的高低。与此同时,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反作用,会推动或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文化渗透进特定区域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形成区域特色经济。特色经济以分工理论和优势理论为基础,以区域为空间载体,通常包含了特色资源、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特色技术和特色经济区域之内容。区域经济具有整体性、关联性、相对独立性和空间差异性,差异显出优势,优势形成特色。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区域经济即特色经济。

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形成有特色的区域经济模式。地域特色文化渗透进区域经济中,立足于资源优势等,可形成有特色的区域经济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三个最有特色最有影响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即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珠江模式。不同的区域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资源,深厚的文化资源的积淀可转变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资本,增强区域竞争力。许多地方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开展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来招商引资,文化主动为经贸服务,带动经济起飞。不同的区域文化形成有特色的区域产业。文化作为产业在经济过程中直接运作,创造经济效益。区域文化资源还可形成特色旅游产业,提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与品牌。

五、科学运用文化杠杆发展区域经济

经济和文化是区域社会发展的双翼,文化的滞后会使经济发展缺乏后劲,经济的落后又会限制文化的深度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文化建设必须结合起来,让文化融入经济、服务经济、促进经济发展。在运用文化杠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协调一致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文化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与区域文化是每个区域发展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因此要坚持两者发展并重,以达到文化带经济,经济促文化,二者协调发展。特别是落后地区,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更要制定文化发展战略,以使该地区的人们从精神层面上跳出传统文化保守、排外、安于现状的固定模式,实现文化意义上的“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过渡,从而保证地区经济迈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加强区域文化建设

从价值观念、能力水平、道德品质、精神状态、思维方式等方面塑造主体形象,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推进区域经济发展进程。高层次的、含有多元文化的环境建设能够提高区域的品味和亲和力,高素质的、有文化底蕴的人才能够增强区域的吸引力和发展潜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可以提升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所以,加强区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通过社会经济生活文化含量的提高,能提高人们的素质,提高生产力水平和消费力水平,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加强区域文化建设,激励民风民气,树立信心,改变观念,开拓进取,在提高人们文化素质的同时,解决社会发展中经济自身不可能解决的诸如精神需求、观念转换、民族团结、人才素质、文化复兴等种种社会问题。同时要加强区域新闻传播、文娱体育、科学教育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人们对现代文化的接触范围,加快区域文化的发展,发挥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三)大力培育、传播与弘扬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构成社会凝聚力以及提升文化品位和区域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因此,要把人文精神的培育同区域文化建设紧密联系起来,积极塑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全新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人文精神,并将其内化成人们的信念,引导人们的经济观念和经济行为,外化为经济政策、法律,规范经济运行和经济秩序,以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为此,在区域文化建设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做到商业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的协调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强化人文精神在人的各个阶段的培育,力争把人文精神的培育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之中。

参考文献

[1]赵红英.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因子研究——以五金文化与永康发展为个案[J].价格月刊,2000,(3).

[2]於凡,欧向军.区域文化资源与江苏省南北经济发展差异[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3).

[3]王兰.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浅析[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2).

[4]高彦彦,杨德才.区域经济增长的文化分析——温州文化与温州经济的崛起[J].温州大学学报,2006,(2).

第8篇:地域文化的形成范文

【关键词】区域文化;区域经济;影响;作用

一、区域文化的形成

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1871年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即“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合整体”。哈耶克认为“文化乃是一种由习得的行为规则构成的传统,这种规则可能起始于人类所拥有的不同的环境情势下知道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能力”。虽然人们对文化有各种各样的定义,但普遍认识到文化是由物质、制度、行为和精神等多个层面构成的一个完整体系,文化的内容不仅包括生产、生活用具和其他物质产品,而且也包括最基本的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宗教、思维方式、人际交往方式、风俗习惯等。

在同一个国家内部,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因素及历史发展进程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并进而形成整个国家民族的文化。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各地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不断演变,各个文化群体流派的交流碰撞的深度、广度、频度的不同,以及各地长期以来独特的不对称的文化心理积淀,都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不同区域内人们各有千秋而又相对稳定的传统习俗、风土人情、性格特色和心理特征,也创造了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文化成果。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某些地理区域出现了相似或相同的文化特质,其居民的语言、宗教信仰、艺术形式、生活习惯、道德观念及心理、性格、行为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区域文化就这样产生了。区域文化是区域内形成的思想意识的总和,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反映了一个地区特定的人文历史境遇,也构成了这个地区基本的人文特色,与其他区域的文化相区别。

二、文化与经济的基本关系

文化与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历史发展趋势。文化与经济的基本关系表现在经济的决定性作用和文化的巨大反作用。经济发展决定文化发展。经济的决定性作用表现在:

(一)经济发展为文化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文化的发展需要较多的投入,无论是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供给,还是文化人才的培养,都需要资本的投入。

(二)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对文化发展起支撑作用

文化的发展以社会文化消费需求的存在和增长为前提,文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靠文化消费需求的刺激和拉动来实现,而文化消费需求的形成和增长又以一定的居民收入水平为支撑。

(三)经济发展过程决定着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

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发展思路不同,对文化发展的投入不同,文化发展的规模和集约化程度就不同,文化的服务能力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必然不同。

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先进的、适应现代社会的文化能推动经济的发展,而落后的、与时代经济不相符的文化则会阻碍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反作用体现在:(1)文化建设通过对反映社会群体利益、愿望和意志的理想信念、价值标准、道德风尚、行为规范等的确立,有利于形成适应经济发展的先进文化理念和文化环境,支配人的行为,调节社会关系,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激发起经济主体巨大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产生创造力,推动经济迅速发展。(2)文化建设通过对制度建构的指导,实现社会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优化,以此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体制的建立及运行需要文化的指导和保证,需要通过文化增强凝聚力,需要通过经济主体在价值观念上对制度有内在的认同。(3)文化建设通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市场经济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使经济、社会充满各种矛盾,经济发展缺乏人文关怀。解决这些社会病症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加强文化建设,通过文化的作用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引导人们追求更高尚的生活意义,使人不仅在物质生活上,而且在知识、道德、审美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区域文化认同影响区域经济发展

文化认同指个人与个人及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对共同文化内涵的确认,是特定民族、国家、区域范围内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心理状态,它是一种可以将一个共同体中不同个人团结起来的内在凝聚力。文化认同通过很多方面体现出来,如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建筑、服饰等浅层次的方面体现出来,也可以通过行为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深层次的方面体现出来。

文化认同是区域内经济合作中必不可少的因素,对于跨越行政区域的更广泛层次的区域合作,文化认同更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区域经济合作需要两方面的基础:一是经济基础,即区域市场体系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城市体系与区域分工;二是政治与文化基础,即基于行政的区域整合或基于共同文化特征的区域性认同;这两方面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缺一不可。区域经济合作与文化认同密切相关,没有文化认同的黏结,区域经济合作也就难以整合。文化认同有助于降低风险成本、磨合成本和加强区域凝聚力,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合作。

四、区域文化特色形成区域特色经济

区域经济发展决定区域文化的发展,为区域文化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决定着区域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和特质及发展水平的高低。与此同时,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反作用,会推动或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文化渗透进特定区域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形成区域特色经济。特色经济以分工理论和优势理论为基础,以区域为空间载体,通常包含了特色资源、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特色技术和特色经济区域之内容。区域经济具有整体性、关联性、相对独立性和空间差异性,差异显出优势,优势形成特色。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区域经济即特色经济。

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形成有特色的区域经济模式。地域特色文化渗透进区域经济中,立足于资源优势等,可形成有特色的区域经济模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三个最有特色最有影响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即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珠江模式。不同的区域文化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资源,深厚的文化资源的积淀可转变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资本,增强区域竞争力。许多地方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开展各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来招商引资,文化主动为经贸服务,带动经济起飞。不同的区域文化形成有特色的区域产业。文化作为产业在经济过程中直接运作,创造经济效益。区域文化资源还可形成特色旅游产业,提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与品牌。

五、科学运用文化杠杆发展区域经济

经济和文化是区域社会发展的双翼,文化的滞后会使经济发展缺乏后劲,经济的落后又会限制文化的深度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文化建设必须结合起来,让文化融入经济、服务经济、促进经济发展。在运用文化杠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协调一致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文化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与区域文化是每个区域发展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因此要坚持两者发展并重,以达到文化带经济,经济促文化,二者协调发展。特别是落后地区,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同时更要制定文化发展战略,以使该地区的人们从精神层面上跳出传统文化保守、排外、安于现状的固定模式,实现文化意义上的“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过渡,从而保证地区经济迈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二)加强区域文化建设

从价值观念、能力水平、道德品质、精神状态、思维方式等方面塑造主体形象,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推进区域经济发展进程。高层次的、含有多元文化的环境建设能够提高区域的品味和亲和力,高素质的、有文化底蕴的人才能够增强区域的吸引力和发展潜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可以提升区域的综合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所以,加强区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通过社会经济生活文化含量的提高,能提高人们的素质,提高生产力水平和消费力水平,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通过加强区域文化建设,激励民风民气,树立信心,改变观念,开拓进取,在提高人们文化素质的同时,解决社会发展中经济自身不可能解决的诸如精神需求、观念转换、民族团结、人才素质、文化复兴等种种社会问题。同时要加强区域新闻传播、文娱体育、科学教育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人们对现代文化的接触范围,加快区域文化的发展,发挥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三)大力培育、传播与弘扬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构成社会凝聚力以及提升文化品位和区域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因此,要把人文精神的培育同区域文化建设紧密联系起来,积极塑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全新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人文精神,并将其内化成人们的信念,引导人们的经济观念和经济行为,外化为经济政策、法律,规范经济运行和经济秩序,以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为此,在区域文化建设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做到商业文化、企业文化、社区文化的协调发展;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强化人文精神在人的各个阶段的培育,力争把人文精神的培育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之中。 参考文献

       [1]赵红英.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文化因子研究——以五金文化与永康发展为个案[j].价格月刊,2000,(3).

       [2]於凡,欧向军.区域文化资源与江苏省南北经济发展差异[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3).

       [3]王兰.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浅析[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2).

       [4]高彦彦,杨德才.区域经济增长的文化分析——温州文化与温州经济的崛起[j].温州大学学报,2006,(2).

第9篇:地域文化的形成范文

早期运河与运河文化的孕育

自春秋后期至隋以前的千余年时间里,中国境内见于文献记载、具有一定规模的运河有二三十条。运河开挖以后,形成了以运河为轴心的向两岸扩展的自然地理区域。但是,早期开挖的运河规格低、功能单一、里程不长,短者数十里,长者数百里,没有形成一个水运系统,运河的辐射力局限于运河两岸狭小的地域内。而且,这些长度有限的运河大都处在某个诸侯国或某一行政区域中,面积狭小的运河区域,莫不包含在以诸侯国或行政区域为基础而形成的文化区域之中,无法与其他文化区域的异质文化交融而形成独特的文化地理环境,所以,无法形成与其所在的或周边的其他区域文化形态明显不同的文化特征。

就历史演进看,早期运河大都是为运送军粮和军事物资而开挖。一旦战争结束或战争形势发生变化,运河的使命完成,它便成了无人关注的水沟,淤塞湮阻,无法通航,有的以后又被挖通,有的则永远成为历史陈迹。在较短的历史时段或前后不相衔接的几个时段内,某一条运河流经的区域可以形成特点鲜明的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但却难以孕育出区别于其他文化区域的精神文化成果,形成独具一格的观念文化形态。决定区域文化品格的精神文化是区域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行为文化升华结晶的产物,是历史演进过程中逐渐变异、层层累积并被区域民众所认同的文化状态。在隋代以前,这种精神文化形态在运河流经的区域中正在孕育,还没完成规定区域文化性质的升华。

隋唐宋元时期运河文化的初步形成

与前一时期的运河相比,隋代以后运河河道走向趋于稳定,连续通航的河道里程大大延长,持续通航的时间更久,运河开挖、维护、通航、管理技术有了明显提高。隋炀帝所开京杭运河由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等首尾相连的4条运河组成,加上隋文帝在关中开挖的广通渠,全长2700多公里。这不仅在中国历史上,而且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空前的。唐代,汴渠(即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成为漕运动脉,时时予以培护修治,通航条件较隋代有较大改善。

随着运河运输能力的提高,运河所承载的商品流通功能逐步彰显出来。隋唐时期,除了关中运河最西部的京城长安、京杭运河中部的东都洛阳之外,地处江南的运河城市杭州、苏州、湖州、常州、润州(今江苏镇江),邗沟南端的扬州、北端的楚州(今江苏淮安),汴水流域的开封、宋州(今河南商丘),永济渠流域的魏州(今河北大名东北),都是商业繁华的城市。

隋唐宋元时期的运河文化还没有达到十分成熟的程度。这个时期,运河的通航常常受到战乱及国家分裂等政治形势的干扰,运河的许多河段处于时通时塞的状况。汴河是京杭运河水系中最重要的一段河道,安史之乱发生后遭到破坏;代宗广德年间,刘晏予以修治,恢复了通航。唐后期,藩镇割据,时常断绝交通,汴河最终淤塞;五代周世宗复加治理,使之畅通;北宋极力经营、精心培护,但好景不长,北宋中期以后国势衰微、黄河泛滥,泥沙淤积,至金朝,完全湮塞废弃。元朝另辟水道,汴河遂成历史的陈迹。河道通塞不定,使其流域的文化积淀时断时续,往往是新的文化形态刚刚萌生,就被政治、军事风雨摧折,文化积累的连续性受到影响,大大减缓了新文化形态生成的速度。黄河以北的运河河道所受破坏比汴河小些,但自隋唐到北宋,其主要功能在于向北部边地运输军事物资,漕运及商运都不发达,人员往来少,与其他区域的文化交流少,也使得运河区域文化未能达到十分成熟的程度。

明清时期运河文化的兴盛

明清两代以漕运为军国大计,视漕运为国家命脉,对元代运河河道设施等治理改造,使河道走向、规划合理,水量相对充足,疏浚培护及时,管理制度完善。四五百年间,京杭运河河道稳定,持续畅通,它所流经的地区(流经的城镇和州县)及其辐射的区域(距离运河较近且明显受到运河交通、运河经济影响的地区),逐渐形成了一个纵贯南北,穿越几个行政区域、自然区域的地位特殊、特点鲜明的地理区域。在这个区域中,不仅有数百年前后传承的与其他区域明显不同的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而且漕运的发达、商业的繁荣、区域内外广泛深入的文化交流、人口的迁移流动等,更使这个区域逐渐融会积累了丰厚的精神文化。绚烂多彩的京杭运河文化进入了空前兴盛的阶段。

明清时期京杭运河文化的形成,与运河之外的其他区域文化的影响有很大关系。这种影响,主要来自各地商帮在运河区域的活动。明代运河一通,徽商便相机而动,迅速在运河区域开拓市场。明中后期,晋商进入运河区域。入清后,晋商遍布于运河沿线的城镇乡村。另外,来运河区域经商的势力较大的商帮还有江苏的洞庭商帮、江宁商帮、太仓商帮以及江西商帮、浙江商帮、闽广商帮、辽东商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