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政支出政策范文

财政支出政策精选(九篇)

财政支出政策

第1篇:财政支出政策范文

关键词:财政政策;财政支出;经济增长

一、引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财政支出是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将通过各种形式筹集而来的财政收入,为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进行的财政资金支付。云南省财政厅厅长陈秋生在22日召开的云南省财政工作会议上指出,过去5年中,云南财政支出重点确保教育、社会保障、就业、自然灾害、保障性住房建设等民生领域的发展,财政投入民生的支出比“十一五”期间增长了1.7倍,年均递增28.2%。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能否良好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体现了地方政府的资源配置效率。

随着市场经济化的不断深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已经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对我国的财政政策与云南省财政支出的研究,探寻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进一步得出结论,并对提高云南省财政支出效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1997年以来我国财政政策概述

财政政策使用的工具,与政府的税收收支活动相关,包括税收、政府支出、政府转移性支付及补贴。通过平衡的、赤字或盈余的财政收支、国债、税收、财政贴息等财政政策来调节总需求,是短期内有效的手段。

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世界经济增势减缓,贸易和投资受到极重大的影响,国际经济形势严峻,我国的出口需求急剧减少,国内物价出现下降,从1998年起我国的通货膨胀率长期为负,因此,国家实施了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以推进经济的复苏。2003年经济运行由相对低迷转向稳定高涨,GDP增长率超过9%,通货膨胀率超过4%。2005年,国家开始实施“双稳健”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组合,即总的政策倾向既不明显扩张又不明显紧缩,通常适用于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比较平稳的时期,总供求关系基本平衡的时期。2007年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适度紧缩的货币政策,防止经济的过热增长及通货膨胀。2008年,为防止金融危机的冲击,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例如4万亿的政府投资计划。我国目前实施的是积极的财政政策,据调查显示,我国的基尼系数大于0.4,充分表明我国目前的贫富差距过大,出现了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公,因为它显示了全社会消费需求不足,从而使全社会总需求不足或供过于求,大量社会产品价值不能实现。因此,积极地财政政策可以适当缩小国内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内需,促进国内投资消费,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和均衡增长。

三、云南省财政支出规模的变迁

本文从财政支出的特定构成出发,云南省一般预算财政支出包括一般公共服务、国防、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交通运输等。原始数据来源于《云南省统计年鉴》,通过对一般预算财政支出数据的收集,分析1997年以来在我国宏观调控的财政政策背景下,以云南省一般预算财政支出的为基础分析云南省财政支出规模的变迁。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自1997年我国实施一系列稳定、刺激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以来 ,云南省财政支出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包括2008年的4万亿的政府投资计划,自2007下半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使得全国经济没有受到严重的影响,仍然保持稳定发展的趋势。近代公共财政理论强调政府财政支出政策可以促进地区经济实现健康稳定增长,优化资源配置,增进地区福利水平。

四、实证分析云南省财政支出对其经济发展的影响

1、数据的收集及指标的选取

为分析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财政政策以来,云南省经济增长与财政支出之间的关系,云南省一般预算财政支出包括生产性支出X1和非生产性支出X2,生产性支出包括社会文教费支出和经济建设支出,非生产性支出是用一般预算支出减去生产性支出。原始数据来源于《云南省统计年鉴》,样本区间为1995-2009年,指标上选择生产性支出X1、非生产性支出X2为主要解释变量,云南省国民生产总值Y来反映经济增长,并使用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5进行实证分析。

如图所示的估计结果显示,x1、x2的系数为正满足实际要求,而且参数估计值的t统计量相应的概率值p非常小,说明方程系数估计值是显著的。R-squared接近1说明拟合优度比较好,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云南省政府的资源配置是有效的,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财政政策以来,包括2008年底推出4万亿投资计划以及一系列扩大内需的刺激措施,在减少失业以及加强经济社会薄弱环节(包括关注低收入人群)方面都发挥了很大作用。推动了各地区经济的发展。

五、优化云南省财政支出效益的对策建议

在国家宏观调控调控政策背景下,要优化云南省财政支出,进一步促进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良好实施,促进地区经济的良好发展。财政支出的效益即政府为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进行的财力分配和所取得的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提升政府运行效率,增强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即要优化并提高政府财政支出的效益。

1、 科学把握政府财政支出的基本规则

一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社会资源配置包括市场配置和政府配置,政府财政支出是政府资源配置的直接体现,它的变化也直接影响到地方经济的发展,要保证财政资金可以配合国家产业政策,可以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并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政府在市场自发调节的同时要发挥财政支出调节需求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干预经济,即政府部门不该管、管不了的事情,则应从财政支出的范围剔出来,保证财政支出的公开、公平、公正性。二是积极推行财政支出科学化管理,保证财政资金用于实际,有效降低公共产品服务的成本。三是逐步扩大财政支出覆盖的地域范围。由发达城市地区扩展到边疆贫困地区,并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 健全和完善财政预算监督机制

提高财政支出预算的科学公正性,应细化财政支出预算科目,使得财政资金的支持方向更加透明,及时向社会公众公开,接受广大群众对政府行为的监督。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是否满足群众的利益,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财政支出预算的民主性,因此加强法律的规范约束作用,广泛吸纳群众的建议,使得财政支出更好的用到实处,真正解决百姓的问题,满足百姓的需求,才会更好的体现出财政支出的价值。

3、强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制度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指运用一定的考核方法和考核指标对财政支出绩效目标实现程度进行综合性考核与评价。强化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制可以优化财政支出的管理,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益。目前云南省绩效评价工作已从前期准备和试点完善阶段过渡到全面推行阶段,加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机制,使绩效预算的编制、执行和绩效评价体系联系起来,以全面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志栋、靳玉英,2011,《我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相互作用的实证研究--基于政策在价格决定中的作用》,《金融研究》第6期46-59页。

[2]范丽红、凌为平,2006,《中国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北方经济》第1期

[3]刘皇、田贵贤、郑继承,2011,《我国财政支出规模的实证分析》,《经济问题探索》第4期

[4]郭凤花,2009,《云南省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效应分析》,《经济问题探索》第一期

第2篇:财政支出政策范文

关键词:财政支出;就业;时滞性;格兰杰因果检验;多元回归

中图分类号:F810.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92(2012)03001905

Research of Fiscal Expenditure Policy ’s Employment Effect

WANG Zhiyu1, TIAN Jinxin1, WANG Wenjing2

(1.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y, Harbin 150001, China; 2.Nankai University,School of Economics, Tianjin 300071, China)

Abstract:When China is confronting increasingly severe employment problem and the market could not fully solve this problem, the employment effect of fiscal expenditure policy is studied in this paper. The coefficients of fiscal expenditure items and employment are calculated, and fiscal expenditure items ’ lag phases are determined. Empirical analysis is done of the current fiscal expenditure policy ’s employment effect, and Granger causality analysis is done of nonfiscal educational investment and nonbudgeted fixed asset investment. Stepwise regression of fiscal expenditure variables is carried out using the F statistic, Chisquare statistic, 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 and 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 Excluding not significant variables, the regression model of fiscal expenditure policy and employment is built. Besides, practical pathway is brought forward for adjusting fiscal expenditure structure.

Key words:fiscal expenditure; employment; hysteresis; Granger causality test; multivariable regression

第3篇:财政支出政策范文

――庄 健

纷繁复杂的2013年即将过去,中国经济将进入充满希望的2014年。回顾2013年中国经济的运行态势,我们可以大致得出以下三点结论:

一是经济增速先抑后扬,大致平稳。

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众多经济预测机构都对2013年上半年中国经济持乐观态度,认为去年下半年政府启动的“迷你”版投资刺激计划能拉动中国经济重回8%左右的增速。但伴随国内外需求的持续低迷和货币政策的中性偏紧操作,这一轮刺激计划的效应没能持续太久。第二季度GDP增速比第一季度降低了0.2个百分点,超出了多数预测机构的预期。尽管6月份出现了“钱荒”,但货币政策基调仍保持不变,仅在部分方面略有微调。7月份,政府出台了若干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财税优惠措施,8月份,营改增的范围进一步扩大,企业生产、投资的积极性逐渐增强,再加上出口转暖,三季度经济增速终于企稳在7.6%。从目前情况看,今年第四季度GDP增速大致会落入7.6%-7.7%的区间,从而保障全年经济增速与去年保持基本一致(7.7%左右)。

二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再次偏向投资。

尽管为拉动国内消费需求增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继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加大社保支出力度,扩大社保覆盖面等),但从前三季度实际经济运行的结果看,投资仍再次超过消费和净出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最强劲动力(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对前三季度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5.8%、45.9%和-1.7%)。尽管近期出口因欧美经济复苏有回暖迹象,投资因货币政策偏紧和地方债清理而进一步减慢,但投资对全年经济增长的最大引领格局将难以改变。

三是宏观调控政策正逐渐由需求管理转向供给管理。

2008年以来,我国主要采用了“松货币”、“宽财政”的需求拉动政策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然而,由于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仍延续固有模式,这种需求刺激措施最终带来了诸如政策效用递减、产能过剩和地方政府性债务过快累积等负面结果。今年以来,面临来自企业和市场的放松呼声,货币政策始终不为所动,财政政策方面也未出台单纯刺激投资的措施。这一系列变化,预示着今后中国的宏观调控将更多地依靠改善供给管理、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来解决中国经济所面临的诸多问题。

展望2014年,中国经济将有怎样的表现?宏观调控政策走向如何?笔者有以下两点判断:

1、“稳中求进”将成为主基调,经济增速大致运行在7.4%左右的区间。

尽管政府在财政、货币和其他政策工具方面仍有推动经济加速的空间,但考虑到2014年将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元年,刺激经济增长、追求GDP增速将不是经济工作的重点。再考虑到中国经济目前面临的产能过剩严重、地方债难题待解和结构调整成效不显等诸多挑战,把中国经济维持在7%左右的下限运行、为深化改革腾出更多空间将成为2014年政府工作的主基调。

2、货币政策将保持中性偏紧,而财政政策将更注重支出管理。

第4篇:财政支出政策范文

关键词:城乡社会断裂;财政支出;城乡统筹

一、引言及文献回顾

城乡社会断裂,指转型期城乡两极分化严重,城市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而乡村社会与之差距不断扩大,甚至在社会发展中处于边缘化状态。中国现阶段城乡社会断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城乡经济的断裂,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方面;二是城乡制度方面的断裂,主要表现在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方面;三是城乡居民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水平的断裂;四是城乡居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断裂,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教育方面;五是城乡生活环境的断裂,主要表现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于城乡社会断裂的研究较多集中于成因方面。孙立平(2003)认为城乡二元结构是造成城乡社会断裂的根本原因。郭强(2004)认为,城乡社会断裂主要是由工业化转型、城市化转型、市场化转型中不合理、不公平的制度和政策所导致的。李长江(2004)认为,城乡差距的出现具有历史、制度和政策层面上的原因,最根本的是中国长期的城乡不公平发展理念和政策没有改变。王德文(2005)认为,城乡差距的本质是资源配置扭曲、收入分配倾斜与部门间技术进步不平衡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白雪瑞(2006)认为,导致城乡差距的根源在于城乡分割管理体制下的城乡二元结构和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不均衡。巩前文(2007)通过实证分析认为农业税收、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支农财政支出、农业基本建设财政支出、农村救济费财政支出和农村存贷款差额等六个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较为显著,因此,在“工业反哺农业”的实施过程中必须注意这些因素的影响,调整支农财政支出的内部结构。汤玉权(2007)认为,城乡财政的二元结构导致中国城乡各项事业的发展极不平衡,呈现为一种“断裂”状态。汪锋(2007)通过对中国各省市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与城乡差距扩大没有联系,而财政和金融等领域的城市化偏向是现阶段城乡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唐尧(2008)认为,公共产品供给规模不足导致的“拥挤效应”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缺陷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曾国安(2009)从城市偏向的财政制度方面深入分析,指出要缩小城乡差距必须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财政制度。另外,也有学者不同意中国城乡社会已出现断裂的说法,权小娟(2007)认为,“城中村”是断裂社会连接带,城乡社会断裂提法过于严重。

城乡社会断裂,从财政学的角度看,实际上是城乡公共服务的非均等。中国是以政府为主导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政府财政支出政策是最能反映政府政策和政府投资的“指向针”。为了能更深刻地揭示城乡社会断裂的财政政策因素,本文通过对中国政府财政城乡差别化支出政策的表现及成因进行分析,寻求政府财政城乡相对均衡支出的对策,以消除城乡社会断裂。

二、政府城乡差别化财政支出政策的表现及对城乡社会断裂的影响

(一)政府财政在城乡经济发展中的差别化支出,造成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断裂

增加农民收入,是政府财政支农的一个基本目标。王敏(2007)通过对中国1981--2005年财政农业投资与农民纯收入数据研究发现:财政农业投入对农民纯收入增长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并且与农民纯收入之间存在一个长期稳定的协调关系,即它们之间存在着动态均衡机制。但政府财政对农村的投入远远低于城市,制约了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主要表现在:(1)政府财政在农业投入上的不足,满足不了农业发展的要求。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财政对农业支出的绝对量从1990年的307.84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3172.97亿元,虽然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但其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却一直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徘徊,1990年到2006年平均维持在7.5%左右的水平,而且整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从1990年的9.98%下降到2006年的7.85%。在财政支农稳定性方面,中国财政支农增长速度波动较大,财政支农稳定性差,具有相机抉择性,即农业发展的好坏变化在国家财政支农减增之前(雷启振等,2008)。这不仅低于农业gdp占全国gdp的比例,而且也与中国新《农业法》规定不符。(2)政府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不健全,降低了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政府在财政支农资金使用上存在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内部结构不合理,缺乏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管与使用绩效的评估,导致财政支农资金被地方政府扣留或挪用,降低了财政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农业收入是农民收入的基础性部分,而政府财政农业投入的不足直接或间接地降低了其对农民收入的增长作用,造成农业收入对农民收入水平增长的贡献近年来一直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如图1所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断裂。

(二)政府财政在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上的差别化支出,造成城乡社会保障的断裂

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基本公共服务,从法理意义上讲,每一位农民都应该与城市居民平等享受。而现实情况是政府社会保障的投入倾斜于城市,农村投入严重不足,城乡社会保障出现断裂。目前,中国城市在政府主导和财政资金大量投入下,已经建立起覆盖较为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面向企业劳动者的医疗、养老保险制度等。而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上,政府财政支出不足,造成农村社会保障的范围小、标准低,难以起到社会保障的作用。如图2所示,从1999年到2006年,中国财政投入农村的社会保障总量虽在增加,但其占中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自1999年到2006年一直持续在较低水平上,没有超过5%。而且财政投入农村社会保障的资金主要用于农村社会救济,缺少农村养老补贴。据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公报显示,1999--2007年中国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一直在较低水平徘徊,平均约为7.53%。

(三)政府财政在城乡公共卫生、医疗上的差别化支出,造成城乡居民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水平的断裂

公共卫生、医疗是保障居民身体素质的重要条件。中国政府在公共卫生、医疗上的投入倾向于城市,农村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城乡居民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水平的断裂。在城乡卫生支出费用上,如图3所示,1990年中国财政卫生费用支出中城市为396亿元,农村为351.4亿元,城乡比为1.13:1,而2006年城市为6581.3亿元,农村为3262亿元,城乡比扩大为2.02:1。在医疗条件上,据2007年统计显示,农村每千人平均拥有不到一张病床,而城市为2.63张;农村每千人拥有1.06名卫生人员,城市则拥有5.35名以上。而且,大部分农村地区乡镇卫生院人员的职业技术水平低于城市。由于公共卫生供给短缺,医疗价格大幅度攀升,农村不少地方出现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现象。

(四)政府财政在城乡教育上的差别化支出,造成城乡居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断裂

中国政府通过财政投入,已经在城市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教育体系。相比较而言,政府财政在农村教育投入不足,人均投资少。由于中国农村居民接受教育的质量和范围、平均受教育年限都低于城市,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过低,调查显示,2005年中国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处于初中以下(含初中)占到农村劳动人口的80%以上。这最终导致城乡居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断裂。如表1显示,1997--2007年,中国农村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和事业费支出)不断增长,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虽然国家近年实行了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的政策,对农村地区教育水平的提高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由于教育人力资本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快速提高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同时,政府对职业教育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导致劳动力技能培训不足,科技素质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竞争力不强。

(五)政府财政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城乡差别化支出,造成城乡居民生活环境的断裂

基础设施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条件。然而,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实行的“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的城乡差别化财政支出政策,各种资源配置倾斜于城市。以城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例,由于受到政府财政投入及市场失灵的影响,1996-2007年虽然城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呈现持续增长,但城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农村,考虑到农村人口远多于城市,农村人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远远低于城市人均水平(如图4所示)。城市的道路、公共交通、水电设施及公共娱乐与休闲设施等得到优先发展,为城市市民提供了较为系统、完善的生活环境和基础性生活设施。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受到忽视,造成农村地区的道路交通、供电、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不健全,存在诸如公路质量较差且缺少维护和管理、电压不稳定、供水设施落后、通讯设施不足等问题。这都影响到农民生活环境的改善,造成城乡居民生活环境的断裂。

三、政府城乡财政差别化支出政策的原因分析

(一)城乡非均衡发展战略是导致城乡财政差别化支出的根本原因

长期以来,中国实施城乡非均衡发展战略,形成典型的二元经济。由于财政政策要服从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决定了国家实施财政支出的城乡差别化政策的必然性。建国后,政府根据国情和面临的国际环境实施了优先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经济赶超型发展战略,农业积累倾斜投资工业,财政投资的重点放在城市,形成突出的城乡差别、工农差别。改革开放至今,虽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以解放出来,但由于工业化建设的重点在城市,中国政府在资源配置上向城市倾斜,大力推动城市和工业经济的高速发展,实施的依旧是城乡非均衡发展、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其间在财政支农方面对农村建设和农业的投入仍然远低于城市,财政支农占财政总支出比重从1990年后呈现下降趋势,城乡财政支出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有所扩大。受非均衡发展理念的指导,中国财政政策较长时期里表现为“重工业轻农业、重城市轻农村”的差别化支出,即财政大量投入城市,积极发展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建设、城市居民教育等,这实际上从财政政策上导致了城乡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所以,中国长期的城乡非均衡发展战略是导致城乡财政差别化支出的根本原因。

(二)财政支出政策决策过程中农民利益诉求难以有效表达是城乡财政差别化支出的主要原因

政府财政支出政策是经济利益的再分配,是不同利益群体的博弈过程。一方面,中国农民由于知识与资本匮乏,参政意识淡薄、参政能力弱,导致政治参与性差;另一方面,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且地域分布分散,相互之间缺乏交流,难以形成较为统一的认识,联动效应弱。这造成农民在利益博弈中处于弱势,降低了农民对政府财政支出决策的影响力,最终导致财政城乡差别化支出。

(三)以单一经济发展指标(gdp)为核心的政府官员绩效考核体系是造成政府城乡财政差别化支出的重要原因

由于中国行政考核与官员绩效考核目前仍然缺乏科学化的综合城乡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指标体系,许多地方实行以gdp为核心的干部绩效考核机制,过多强调经济指标,地方政府官员更多关心自己任期内的经济增长指标高低。与工业相比较,农业生产周期长、承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高、投资回报率低;农村教育等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投入只能在长期内发生作用,短期内无法兑现为经济增长。因此,地方行政官员在短期利益的诱导下,容易将财政资源倾斜投向具有高收益率、见效快的工业和城市,而弱化农村投入,造成城乡财政差别化支出。

(四)县乡政府财权与事权不对称是造成城乡财政差别化支出的直接原因

作为基层政府的县乡政府与“三农”联系最为紧密,对农村财政需求最为了解。但由于中国实行的是单一制结构,财政分配决策权掌握在上级政府手中,导致县乡政府在中央政府的财政资源纵向分配博弈中处于劣势,省级以下政府财权层层上收、基本事权却不断下移,造成县乡政府财权与事权的不对称。尤其是1994年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以来,由于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财政供养人员增长过快,财力配置和财政支出责任不对称等原因,中国县乡财政资金缺乏,不少县乡财政甚至背上债务,从而无力加大农村的社会保障、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投入。

四、实现城乡财政相对均衡支出,弥补城乡社会断裂的建议

(一)以城乡统筹发展为指导,从根本上实现城乡财政相对均衡支出

要改变城乡社会断裂的现状,必须转换城乡非均衡发展战略,以城乡统筹发展为指导,调整国民收入再分配格局,实行政府财政城乡相对均衡支出政策,加大政府财政对农业、农村社会保障、农村教育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出,切实发挥财政在“三农”发展中的杠杆作用,最终实现城乡和谐发展。

(二)保障农民在城乡财政分配中的话语权,在政府决策中实现城乡财政相对均衡支出

一方面要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参政议政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引导、整合农民组织,使其形成较为统一的认识,增强农民组织对财政决策的影响力,保障农民在财政决策执行中的监督权,实现城乡相对均衡支出,最终保障农民与城市居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消除城乡社会断裂。

(三)建立科学的、体现城乡协调发展内容的政府官员绩效考核体系,促使其在财政执行时实现城乡相对均衡支出

改变以往以gdp为核心的政府官员绩效考核体系,以城乡统筹发展为指导,按照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相结合、城乡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农村生态环境、农民生活水平等社会发展指标等作为重要考核内容,调动地方政府官员对农村财政投入的热情,促使其在财政执行时实现城乡相对均衡支出,达到消除城乡社会断裂的目的。

第5篇:财政支出政策范文

关键词:财政支出;支出结构;职能转变;

1、财政支出的定义

财政支出(public finance expenditure)也称公共财政支出,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进行的财政资金的支付。财政支出是一级政府为实现其职能对财政资金进行的再分配,他是整个财务分配的第二阶段。财政支出政策是国家调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强大经济杠杆,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财力保障。

2、我国财政支出现状

由表一可以看出,自从2005-2009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财政支出呈逐年成长的趋势,占GDP的比重也不断提高。我国各级财政部门不断调整支出结构,持续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力度,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倾斜,向社会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向困难地区、基层和群众倾斜,并着力建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财政支出结构持续优化,支出效益不断提高。但财政支出结构远远没有转型。依据联合国2007年提供的数据,“卫生和教育”的公共支出占GDP比例最高的国家:例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为10%-12%;巴西、俄罗斯、泰国等国为6%-7%;印度的比例为5%,而我国在这一方面的投入仅有4.5%。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上来看,发展中国家的“社会支出”情况与我国相比具有更强的代表性。以整个社会支出占公共支出的比重比例:阿根廷65.1%,智利65.9%,巴西54.2%,墨西哥52.9%,秘鲁37.5%,我国这一比例在2006年刚刚达到21%。由此可见,在社会公共支出比例方面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也是低的。以上反映了我国在财政支出方面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3、近年我国财政支出情况

3.1经济建设支出比重偏高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追求纯而又纯的公有制经济发展,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支出占财政支出总量的50%以上。后来在体制转轨阶段,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国家经济建设方面的支出有所减少。资料表明,我国经济建设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已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56.08%下降到2003年的30.06%,但这仍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如美国为4.9%,日本为4.17%)。同时必须注意到,我国经济建设支出的内部结构也不尽合理,在很长时期内,政府参与竞争性、经营性项目过多,用于生产性的支出远远高于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方面的支出。经过多年在这方面努力情况有所改变,但由于管理方面的疏漏,经济建设支出的总体效益仍不理想。

3.2财政支出范围不规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统收的局面虽然被打破,但在分配思想和财政统支的局面仍保持着国家包揽一切的财政供给方式。财政资金的供给范围,缺乏明确、科学的界定。具体表现在:一方面财政支出严重越位,即政府行政干预过多,充分发挥市场调节较少。如经营性投资支出过大、各种补贴过滥、各类事业费庞杂、财政供养人员过多、负担过重等。另一方面,财政支出又严重缺位,即财力过于分散,支出重点不明确,使得在应由财政供给的市场失灵的领域出现保障不足和无力保障的情况,如对社会保障的支持严重不足。2000年全国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213.03亿元,仅占当年财政支出的1.34%,这与发展中国家的25%-30%、发达国家的30%-50%差之甚远。对社会文教、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投入也不足。使得政府宏观调控的职能和力度弱化,不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3.3行政管理支出比重逐年上升

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一直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而且呈逐年上升态势。行政管理支出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于1993年和1998年进行了两次机构改革,但并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行政事业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一直稳定在10%以上,在“九五”时期平均达到14%以上,特别是2000~2001年不降反升,达到17%~19%,不仅高于10%的国际平均水平,而且也高于我国同期财政收入增幅11%的水平。据统计,2004年中国大陆各级党政机关公车约有400万辆,年费用4085亿元。尔后采购汽车的数量每年都在以超过20%速度递增。政管理支出的增长有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而增长的合理性一面;但也有着由于机构膨胀、人员编制过多、经费增长迅速、服务效率低下而不合理的一面。,虽历经几次大规模机构改革,但反弹较大,形成了膨胀――精简――再膨胀的恶性循环,导致各级财政困难日益加深。

3.4民生方面投入不足

民生投入比重上升缓慢。如从1982年到2005年,文教、科学、卫生、社会保障支出增长了36倍,而行政管理费则大幅攀升到了76倍。造成投入不足原因有:一是社会保障支出明显不足。有资料显示,我国城镇居民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也一直在下降。 1980年、1990年和2000年分别为17%、16%和12%,而美国的工资总额占GDP的比重近年来始终稳定在50%左右。与低工资相伴随的,还有工资水平的低增长。在过去12年里,珠三角地区农民工的月工资仅提高了68元,如果把物价等因索考虑进去,实际是负增长,社会保障支出的不到位已经制约了我国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二是教育投资力度不够。以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财政性教育经费(即公共教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在本世纪末达到4%。但2000年这一指标实际上只达到2.58%,而那年全世界平均水平是4.04%这不仅与发达国家相比处于极低水平,也与我国的经济增长极不适应;三是农业投入仍然不足。我国财政对农业的投入量40多年来总共为4383.9亿元,仅占财政总支出的6.4%。特别是最近相对数降到了历史最低点,仅为财政总支出的3%~4%,农业投入年均只占财政支出的3%左右,而且还在下降,已降到了1%~2%, 无法保障我国农业健康快速发展。发展中国家在农业投入一般也都保持在10%左右。据统计,像巴基斯坦、泰国、印度等第三世界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均要占到财政支出的15%左右,大大高于我国的水平。此外,在科学技术、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领域,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财政投入不足的现象。

3.5管理水平不高,总体效益不佳

财政支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行政管理必须付出的成本,但由于我国管理水平不高,行政管理中又缺少成本意识,主要表现在下面几方面:(1)预算编制方法上欠科学性和合理性,不能真实反映实际情况,没有统一政府收支,大量财政性资金在预算体外循环。(2)财政预算报告编制粗糙。我国的财政预算报告沿用传统办法, 只公布几个收支大类的预决算数字, 并加以大量的文字说明。 (3)挤占、虚报或挪用资金。如扶贫救灾款中既有虚报现象,又有挪用行为。还有一些部门将事业费挪用为福利费,甚至私分。(4)资金投资效益差。有的项目不能按期完成,有的已建成项目运营效果差。总之,我国财政支出状况虽然比计划经济体制下有所进步,但仍然存在许多严重问题,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和加强管理予以改善。

4、改进我国财政支出管理的思路及对策

为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和谐社会,我国财政部门应正确认识财政支出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改革和完善。

4.1深化财政支出制度改革,改变国家财政包揽过多的分配局面

我国现有的财政供给范围和支出分配结构是从建国初期的大财政、供给制发展而来的,是建立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上的,其特点是国家包揽的面过大,财政支出范围过宽,几乎覆盖到整个社会生产与消费的各个方面,一些本应由市场解决的问题被纳入财政分配范畴,这种供给制的分配滞后于当前整个经济分配格局形势的变化,也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必须进行改革。现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的方向和重点,提出一些看法和建议:(1)国家财政对竞争性领域的投资要逐步退出。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坚持财政投资的基本政策,科学界定财政投资的范围,改变财政投资包揽过多的弊端,逐步减少和退出竞争性领域的投资,以集中财力确保国家投资重点。

(2)清理和规范事业单位的财政经费供给范围。对不具有公共需要性质各事业单位,对其经费财政应尽可能避免统包统揽,要将市场机制引入事业单位,针对不同的类型采取不同的财务管理办法。(3)改革国有企业的亏损补贴制度。目前国有企业自主经营的市场主体地位已经确立,应使企业逐步具备自负盈亏、优胜劣汰的机制,减少和杜绝财政对企业的亏损补贴。

4.2着力强化国家重要产业和领域的财政投资,保持国民经济长远发展

在我国未来财政支出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仅仅重视社会公共性支出是不够的,还必须重视政府财政的经济建设投资。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在揭示投资与经济增长内在联系的同时,还深刻地论述了政府投资在整个社会投资中的特点和作用。(1)政府居于宏观调控主体的地位,它可以从社会效益和社会成本角度来评价和安排自己的投资,而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政府投资项目的建成,如社会基础设施等,能极大地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2)政府资本雄厚,而且资金来源一般是无偿的,可以从事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的投资。(3)政府可以从事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的投资。这说明政府投资与非政府投资相比,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政府投资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4.3随着市场经济的推进,加快财政的公共化进程,进一步加大在促进就业再就业,完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等方面的投入

社会公共性开支涉及的面很宽,包括科技、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是代表社会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支出,也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财政支出结构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支出。(1)积极促进就业再就业,注重完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构建社会“安全网”,尤其要为中低收入者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发展权利;(2)充分发挥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逐步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完善收入分配政策,形成“橄榄型”的社会分配构架,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3)突出财政的公共性特征,加大公共产品与服务的保障力度,在支持加快教育、科技、卫生等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完善和创新教育、文化、卫生财政投入政策;将继续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4)加大对科技进步与发展的支持力度。当今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调整科技政策和发展战略,促进科技事业的发展。据统计,美国的研究与开发总投资居世界首位,在1993年其投资1373亿美元,到1996年上升为1843亿美元,投资额超过日、德、法、英科技投入之和。从研究与开发总投资占GDP的比例看,欧美等一些主要工业化国家均超出2%,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在这方面我们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因此为了实现现代化发展战略目标,必须切实有效地强化科技投入力度,才能真正发挥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

4.4实施管理创新,降低行政管理成本

行政管理成本是当前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造成当前行政管理成本偏高原因有计算口径变化、工资增长推动、信息化设备扩大等因素,但制度和管理缺失是其成本增高直接原因。因此,深化支出改革,实施管理创新,有助于降低行政成本,而且对创建节约型政府的有很大积极作用。具体方法如下:(1)拓展政府采购范围,深化政府采购内涵。当前的政府采购,主要用在政府机关满足自身需求的物品和劳务采购方面。积极深化政府采购内涵,尤其是政府公共服务的实现形式,应积极推广政府采购制。(2)加快公车改革进程。首先应严格专车配备规定,减少车辆配置数量;其次推行机关车辆租赁制(3)严格控制职务消费。一是制订标准要科学,要坚持纵向比不高于历史水平,横。向比不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的原则;二是适用范围要合理,要先易后难,选择易于货币化且不易管理的个人职务消费项目为主,如招待费、学习考察费等。三是有一定的覆盖面,以防止职务消费的转移。四是有足够的透明度。机构内部的职务消费应及时公开个人消费明细情况,领导班子的职务消费要在行业内或部门间公开个人消费明细情况。五要防止将职务消费的货币化制度演变成职务补贴。对通讯费等可以实行节约归己的做法,对招待费、学习考察费等应实行包干到人,限额使用,凭据核销,超支不补,节余滚存的做法。(4)加强行政单位楼堂馆所管理。对党政机关办公用房要坚持效用和务实原则,坚决杜绝贪大求洋的不正之风。(5)大力推行设备资源共享,避免资源浪费。

综上所述,以上措施是我国今后一段时间财政支出优化管理的重点。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充分发挥财政在国民经济中的调控作用,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国成公共财政支出制度改革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财政研究,

【2】谢旭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建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 经济日报,

【3】王朝才以财政精细化管理降低行政成本 中国财经报,

【4】叶文君,于晶财政支出管理模式探析 对烟台 四位一体 模式的调研 经济研究参考,

【5】梁朋公共财政学 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

【6】张刚中国公共财政支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财政研究,

第6篇:财政支出政策范文

【关键词】 学前教育 财税政策 政策建议

学前教育是个人教育的开端,良好的学前教育无论是对个人行为习惯培养还是灵智开发都至关重要;从大的方面来说,学前教育可以上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一方面,学前教育对提升全民素质有直接作用,另一方面,学前教育对于维护社会公平和稳定也具有一定意义。近年来,政府认识到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加快了一系列教育改革的推进,但现实是,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仍处于卖方市场状态,市场不断爆出的“天价幼儿园”不仅震惊了看客的眼球,也考量着人民的承受底线。因此顺应政府解决学前教育发展问题的意愿,研究和提出解决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的建议很有意义。

从理论上来讲,财政学将公共产品界定为满足公共需要的物品。从学前教育的主要类型看,学前教育既包含公办园这种由政府承担主要经费的公共教育服务,又包括民办园这种私人产品性质的教育服务。结合财政学的规定,我们将学前教育认定为准公共产品。因此,政府应该在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承担主要责任,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促进学前教育的普及和有效率地发展,同时保证学前教育财政支出及资源配置达到公平和效率。

一、学前教育发展的财政支出规模、结构分析

(一)学前教育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从图1中可以看出,财政用于学前教育支出正在逐年增长,其中2007-2009年增长速率较缓,从2010年开始增长迅速,至2014年我国用于学前教育事业的财政支出增长到2048.76亿元,相当于2007年度的学前教育经费的13倍。

2.财政用于学前教育的支出结构

(1)学前教育经费生均支出、占教育财政总支出、总教育经费比重

从表1可以看出,从2007年到2014年,我国学前教育经费的支出值正在逐年增加,且增长较快,尤其是2010年后。2007-2009年,全国幼儿生均教育经费都不足1000元,远远没有达到标准。从2010年开始增长较快,但是生均教育经费还是较低。

2007-2014八年来财政支出和学前教育经费都在逐年按照一定的比例增长。2007-2009年,全国幼儿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一直保持在3.2%左右,从2010年开始这个比重有了较快增长;2007-2009年,全国幼儿教育经费占总教育经费的比重平均保持在1.38%左右,从2010年开始这个比重成倍增长,至2014年达到了6.2%,这说明2010年《纲要》颁布以后,中央财政对学前教育的关注空前提高,财政经费增长较快,但总体而言,这个比例还是过小。

(2)各教育阶段学前教育经费量比较

通过2007-2011五年教育经费对比图(图2)更能直观的表现各教育阶段的教育经费量比较,其中高等学校的教育经费多于中学教育经费,再多于小学教育经费,而幼儿园教育经费最少,甚至不足高等学校教育经费的八分之一。

(3)省际、区域、城乡之间比较

财政经费在省际、区域、城乡之间等存在较大差距。东、中、西部财政经费的占有量准循着东部占有率大于中部占有率,西部的占有率最低的顺序,东南沿海城市基本上已经解决“无学上”问题,但是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城镇以及乡村地区仍面临“上学难”的问题,这种公共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势必将直接激化社会上收入不均,机会不均的矛盾,成为破坏公平效率的重大问题。此外,不仅省际之间,边、少、穷与其他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也存在着巨大的财政倾斜。

二、当前学前教育发展的财政支出政策存在问题

1.政府财政资金总体支出不足

2007年至2014年学前教育经费逐年增长,但是绝对总量依然不多,平均到我国入学儿童数量上,我国学前教育资源人均占有量不足香港的十分之一。学前教育的财政支出不足直接反映在公办幼儿园数量少,基本被机关部门和事业单位垄断,这些公办门槛都比较高,造成市场上对民办园的需求直接成刚性需求;另一方面导致对民办幼儿园的补助不足,民办园的配件设施等教育资源不足。造成学前教育资源匮乏的另一大原因就是财政资金并未在预算内单独列项。政府下拨的教育经费在被划拨使用时随意性较大,再加上对学前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很有可能使教育资金大多投入到其他教育事业,导致学前教育资金缺乏。

2.财政支出分配不均

我国的财政支出在区域之间、省际之间以以及城乡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财政倾斜”。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出现经济分层现象是由地理、历史、政策等综合原因决定的,但教育分层现象更直接的原因却是财政支出的“财政倾斜”。当前农村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学前教育资源的配备远远没有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的要求。更普遍的是公私W园的资源配给矛盾,公办园的数量虽少却得到了绝大多数的财政支出,显然,这些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将导致对社会公平的直接破坏。

3.财政支出方式单一,存在管理体制障碍

由于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较缓,学前教育不仅在制度建设方面有所缺失,在财政支出方式上也欠缺创新性。在新西兰等英语国家,政府创新推出了教育学券政策,通过这种方式对适龄入学儿童提供财政资金,不仅解决了幼儿入学的学费负担,也没有破坏市场的活性;另外印度也制定了专门的财政政策保证幼儿教师的工资补助,有效控制了教师人才的流失度。相比之下,我们国家以财政资金拨付的支出方式就显得十分单一。

此外,我国学前教育管理制度上也有诸多缺陷,如政府职责定位不清晰、监督制度不完全等。一方面政府对对政府承担学前教育主要责任的认识有失偏颇,一些地方政府官员将“政府主导”等同于“政府办园”,没有充分发挥市场效率;另一方面很多学前教育工作者,不少地方学前教育工作者也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履职弱化,甚至很多地方存在责任推诿现象。政府整体职责定位不清晰,随之会影响各级及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权责配置。

三、促进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财政支出政策建议

(一)加大财政支出,推进学前教育的普惠性公平

加大对学前教育财政资金投入,具体的做法包括:增加公办幼儿园,降低公办园的门槛,打破事业单位、机关单位垄断公办园的的局面;加强财政支出对民办园的补助与支持;将财政直接补贴于学前教育从业教师的工资及福利待遇,充分保证学前教育的师资力量,留住人才;致力于改善学前教育的教学资源,包括强化硬件设施,加强学园的安全保障,保障入学儿童的卫生健康,为幼儿学前教育提供良好的教学和成长环境等。

(二)规范学前教育财政支出机制,提高资源的分配效率

1.加强学前教育财政支出制度,健全管理体制

加强学前教育的立法,是保障学前教育的根本手段。在法律制定的过程中,应当结合本国的国情和目前学前教育的具体发展情况,制定符合本国特色的法律文件。此外,在财政经费的使用过程中,还应实现对学前教育经费的专项管理,促使资金使用透明化,保障资金的使用效率。

2.财政支出还应该注重效率,适当向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倾斜

与单一的公办、民办园等途径来比较,总体效益最高的学前教育财政支出模式应该是“财政支出为主、家庭支出为辅”的模式。因此,财政支出资金应当“好钢用在刀刃上”,重点保障学前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师资力量,特别是更多地照顾经济欠发达地区学园的基本建设。根据边际效益递减规律,财政在中西部地区和农村等学前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的补助可以带来更多的公共效益,使财政支出和公共资源的分配达到最有效率。

(三)优化财政支出方式

吸取英、法、美等国家的经验,建立学前资助制度和特殊的补助制度。建立专项资金对学前教育建立特殊的补助制度,一方面针对生活困难无法承担相应的学前教育费用的家庭的学龄儿童提供一份入园的机会,可以看做是对 “希望教育”的完善。另一方面可以为学前教育的幼师等专职人员提供一份生活的补助或建立一种奖惩激励制度,有利于加强对学前教育系统的管理和激发学前教育的效率,有利于稳定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 刘鸿昌,徐建平. 从政府责任的视角看当前我国学前教育的公益性[J]. 学前教育研究,2011,(02):3-7.

第7篇:财政支出政策范文

关键词:教育财政;支出

随着教育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财政教育支出规模与财政教育支出结构这两个指标称为衡量一国财政教育支出水平的重要标准。

一、我国财政教育支出规模和支出结构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现状。公共教育支出所占GDP的百分比一直以来是各个国家衡量政府对教育的投入程度和重视程度。通过查阅统计年鉴资料我们可以得知:我国财政教育的支出规模随着GDP的增长也呈现出来连续增加。通过查阅数据来看,财政教育支出由1993年的8677600万元增加到2013年的244882200万元。由此,不仅可以反映出我国财政教育支出有着较快的增长速度,还从侧面了解到我国政府对教育事业发展的关注。但是我国的财政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略有偏低,到2007年才突破百分之三,,至2010年,该财政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也只有3.66%,而后2011年的3.49%则反映出该规模略有下降,尽管占比在2012年达到了4%,但根OECD国家的财政性教育拨款占GDP的统计发现我国远低于其5%的水平。

(二)教育财政的支出结构现状分析。各级政府之间教育经费分配的结构,高中初三级教育上的分配结构、和按地理区域划分的分配结构这三点是构成教育支出结构主要表现。

从我国的教育财政支出在各级次政府之间的配置来分析,教育经费的来源有中央和地方两级,其中地方的教育经费投入还可分为省市乡镇四级政府。

我国的财政教育支出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2011年,全国教育总经费为238692936万元,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为51610000万元,中央为4100000万元,占全部比例的7.9%,地方为47510000万元,所占比例92.1%。从数据上得出,地方政府在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占全部经费的绝大部分。

二、财政教育支出存在的问题

(一)财政教育支出虽然不断增长,但其数额仍然偏低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财政教育支出不断增长。1993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867.76亿元,到2013年达到24488.22元,即使剔除物价水平的影响,其增长速度也很快。但是,按照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百分比计算(见表1),我国财政教育支出的比重明显较低,与GDP的增长水平不相适应。公共财政教育支出有待跟进。我国财政教育支出之所以偏低,其原因在于,长期以来我国实行GDP为导向的政府政绩考核体系,在现阶段,各级政府仍把经济增长作为其追求的最大绩效,由此各级政府在经济建设方面不惜投入大量资金,招商引资,以一系列减税政策来吸引投资。

(二)财政教育支出级次的结构不合理。长期以来,我国教育财政的支出级次在结构上也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教育经费投入在基础教育(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初中阶段)和高等教育分配上出现了“倒挂”。其中高等教育得到了财政教育经费的过分倾斜,对基础教育的公共投入力度则严重过低。

以2013年为例,我国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方面,全国普通小学为6901.77元,普通初中为9258.37元,普通高等学校为8448.14元,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为8784.64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为15591.72元,其中高等教育中的生均投入高于基础教育的2倍,比职业教育高1.7倍左右。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支出在生均方面,普通小学则为2068.47元,普通初中为2983.75元,普通高等学校则为2742.01元,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为3578.25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为7899.07元,普通高等学校和基础教育间差距近4倍左右。

(三)城乡教育支出不均衡长期以来,我国固有的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了城市中心的价值取向。而这种思维定式使得在做决定时保持着一定的惯性,忽视了地区差别、城乡差别以及教育的公共产品属性。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段有足够收入支持教育费用,并且农村中小学学生人数占全国中小学人数80%左右,而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不到1%远低于发达国家2%―25%形成了教师资源匿乏、设施落后的恶性循环。

三、优化财政教育支出水平的对策分析

由对财政教育支出的现状分析,本文提出以下一些看法和建议:

(一) 增加教育的投入,提高优化财政教育支出水平。深刻认识到政府在教育财政的投入力度上占主体地位,稳定教育经费的来源与途径。首先继续深化对教育事业战略地位的认识,认识到政府在财政投入中优先保证对教育的投入。其次,对教育的投入进行法律层面上的调控,从法律角度上保证、规范教育投入。把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作为衡量教育投入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提高财政教育的支出水平,优化教育财政的支出结构,转变政府职能,在有限的财力中确保教育支出的优先增长。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将财政收入超收部分更多地用于教育投入,确保教育支出的稳定增长。

(二) 逐步理顺政府的教育支出与民间教育支出之间的关系。首先按层次和类型的不同区分教育的社会受益程度的高低,采取相对应的投资方法。对于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投入,应采取公共财政投入为主的公办模式,由各级次政府承担对义务教育的投入责任:对普通高等教育.可以按照“公办民助”或“民办公助”兴办模式,把民间联系起来,从而共同承担相应的投资任务。在农村级次的基础教育经费投入方面,在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的基础上,在制度上保障民办学的利益,运用现有教育财政的示范与导向作用。是更多的民间资本投入到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基础教育。

(三) 国家应该赋予和扩大教育行政部门在教育经费预算编制上的权限。由政府直接向高等学校拨款的方式,改为由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负责拨款,即将教育经费的分配权和管理权划归教育行政部门,促进教育财权与事权的统一。这样有利于促进政府教育拨款与教育发展的财力需求相协调,同时引人绩效预算,对高等学校的所有拨款使用的效益、效率和质量进行评估,有利于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

优化教育结构,在我国,文盲率相对较高和人均GDP较低的情况也存在,并且在教育经济紧张的情况下,为了追求高等教育的效益,过多的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经费投入到收益率低的部分,造成了资源配置无效,资金没有起到良好的作用,所以就需要提高中等、初等教育的社会报酬率,减少社会不公平因素。为了使有限的教育资金得到最大化的利用,政府应该转变以往的观念,优先保证在公共基础教育上的投入。(作者单位:河北大学)

参考文献:

[1]董俊杰.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存在的问题[J].时代金融,2013,09:85-86.

第8篇:财政支出政策范文

就财政本身而言,支出是目的,收入是手段。前者更明确地体现财政的职能,更准确地反映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体现政府意图的支出研究清楚了,那么,筹集多少收入,以及采取什么方式来筹集收入也就是有了切实的逻辑前提。进而言之,为何以及怎样振兴财政也就有了可靠的依据。与中央财政支出相比较,地方财政支出有其自身的特点。我国是一个地区差异明显的发展中大国,研究地方财政支出尤为重要。不研究地方,就讲不清全国。本文正是本着这一想法,对地方财政支出作一番剖析,以供决策层参考。

一、地方财政支出现状

(-)地方财政支出总量方析

我们将1978-1996年地方财政支出、国家财政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的绝对额及增长速度进行对比分析,其具体情况见表1、表2,从这些数据和图示可以看出,我国地方财政支出在总量变化上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地方财政支出的增长低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经济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快速增长,但地方财政支出增长相对缓慢,地方财政能力逐渐弱化,对地方经济的影响亦相对淡化,有的地方甚至保“吃饭”都感到很紧张。1978-199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17.93倍,年均增长17.75%。地方财政支出则是由1978年的590亿元,增加到1996年的5786亿元,增长8.81倍,年均增长13.52%,大大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地方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16.28%下降至1996年的8.44%。

2.地方财政支出占整个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稳步上升。在地方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相对下降的同时,地方财政支出占整个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却不断提高,由1978年的52.58%提高到1996年的72.90%。主要是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中央为调动各级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逐步下放财权,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被打破,地方掌握的财力相对增加。中央与地方财力对比关系的变化,是分权式改革的结果,反映出地方事权不断扩大,说明地方财政职能相对增强。

3.再从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变化来看,虽然地方和全国一样,都处于下降的趋势,但比全国要慢得多。这种变化对比关系至少反映出两点:一是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地方财政比中央财政状况要好,整体而言, 地方财政是改革的受益者。二是地方财政的经济影响力比中央要大。若把地方的预算外资金支出纳进来一同考虑,则这种差别就更为明显。地区间重复建设,区域结构趋同,与此不无关系。自1994年实行分税制后,地方财政支出中来自中央转移性支支出的份额扩大,但至目前为止,还并未因此而改变这种状况。

(二)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我们以吉林、河北、新疆、青海、山东五省区(以下简称五省区)1980-1996年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为例进行分析说明。

从图表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二十年来,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政府职能的转变,地方财政支出结构有了很大变化:

表1: 1978——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

国家财政支出及地方财政支出情况表

单位:亿元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 国家财政支出 地方财政支出 绝对额 占国内生产总值% 绝对额 占国家财政支出% 占国内生产总值%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3624.1 4038.2 4517.8 4862.4 5294.7 5934.5 7171 8964.4 10202.2 11962.5 14928.3 16909.2 18547.9 21617.8 26638.1 34634.4 46759.4 58478.1 68593.8

1122.09 1282.79 1228.83 1138.41 1229.98 1409.52 1701.02 2004.25 2204.91 2262.18 2491.21 2823.78 3083.59 3386.62 3742.2 4642.3 5792.62 6823.72 7937.55

30.96 31.74 27.2 23.41 23.23 23.75 23.72 22.36 21.61 18.91 16.69 16.7 16.63 15.67 14.05 13.4 12.39 11.67 11.57

589.97 626.71 562.02 512.76 578.17 649.92 807.69 1209 1368.55 1416.55 1646.17 1835.01 2079.12 2295.81 2571.76 3330.24 4038.19 4828.33 5786.28

52.58 48.89 45.74 45.04 47.01 46.11 47.48 60.32 62.07 62.62 66.08 68.53 67.43 67.79 68.72 71.74 69.71 70.76 72.9

16.28 15.52 12.44 10.55 10.92 10.95 11.26 13.49 13.41 11.84 11.03 11.44 11.21 10.62 9.65 9.62 8.64 8.26 8.44

表2:国家财政支出、地方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变化情况表 提高(下降)百分点

全国 地方 1996比1990 1996比1985 1996比1978

-5.06 -10.79 -19.39

-2.77 -5.05 7.84

1.用于经济建设的支出比重降低,用于行政管理费和各类事业费比重大幅度增加。1996年全国地方财政用于经济建设的支出仅占26%,行政管理费及各类事业费所占比重达到57%。且在经济建设支出中,基本建设支出大部分为非生产性支出,而用于企业的挖潜改造资金等,大多是地方政府对一些企业采取税收返还优惠政策,直接用于一些具体的竞争性项目,真正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改善投资环境的支出相对很少。

从五省区1980年以来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情况看,地方财政用于经济建设的支出增长幅度较小,其占整个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由1980年的44.69%下降为1996年的22.58%。各类事业费和行政管理费增长较快,占整个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分别由1980年的38.55%和11.1%上升为1996年的43.4%和17.8%。从具体项目来看,基本建设支出增幅最小,占整个财政支出的比重下降最快,由1980年的22.45%到1996年下降为5.8%。且在

整个基本建设支出中,非生产性基本建设所占比重上升。以山东省为例, 1978年基本建设支出中用于工交等部门的生产性基本建设支出占78.38%,行政机关和文教卫生事业单位等仅占21.62%,而1996年前者下降为17.36%,后者上升为82.64%。用于农业方面的支援农村生产建设支出和农林水事业费所占比重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特别是支援农村生产建设支出所占比重大幅下降,由1980年的7.54%下降为1996年的2.26%。由于各级政府普遍重视教育事业发展,五省区财政支出中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稳步增长,特别是教育事业费所占比重由1980年的14.9%,到1996年提高到18.35%。行政管理费和公检法支出增长最快, 1996年比1980年增长13.49倍,年均增长27.51%,大大超过整个支出的增长幅度,其比重由1980年的11.1%,上升为1996年17.8%。

2.人员经费支出增长较快,成为财政支出的主要方面。从表中数字看,各类事业费和行政管理费支出大幅度增加,对这些数字作进一步分析研究,可以发现,由于近年来人员膨胀,增长较快的各项事业费中主要是人员经费大幅增长,而真正用于事业发展的资金并没有很大增长。如新疆财政支出中用于工资、补助工资、福利费、副食补贴等个人部分的支出占整个财政支出的比重由1986年的26.94%上升到1996年的48.32%。财政资金的近半数用于人员开支。地、县两级财政是名副其实的吃饭财政。如新疆的喀什、和田地区以及克孜勒苏自治州三个地区个人部分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分别为74.85%、76.2%和70.48%。和田地区1996年用于公用部分的支出仅占10.39%,用于经济建设的专项支出由1986年的47.96%下降到1996年的14.59%。再如河北省行政经费支出中,人员经费所占的比重由1990年的51%,上升为1996年的62%。近年来虽然教育经费增长较快,但其中主要是个人部分增长。1990年至1996年,河北省教育事业费年均增长19.8%,高于财政支出增长1.8个百分点,而公用部分仅年均增长10.7%,不仅低于个人部分增长12个百分点,同时比财政支出增长也低7.3个百分点,致使公用部分支出占教育事业费的比重,由1990年的29.4%,下降为1996年的18.3%。1990年至1996年,吉林省行政事业性支出中用于工资、福利等人头经费支出增长了180%,而公务费等办公经费仅增长了97%,个人经费年均增长23%,高于财政支出年均增长18%的速度。这样,一些县市发了工资就保不了公用经费,阻碍了事业的发展。

表3 1980——1996年五省区财政支出结构表

单位:万元 项目 1980年 占总支出比重 1985年 占总支出比重 1990年 占总支出比重 1995年 占总支出比重 1996年 占总支出比重 总支出 基本建设支出 挖潜改造科技三项等 地质勘探费 城市维护费 支援农村生产支出 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 农林水部分事业费 工交商等部门事业费 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 其中教育事业费 卫生事业费 公费医疗经费 其他部门事业费 优抚救济费 行政管理费 公检法支出 价格补贴支出 专款支出 其中教育附加 农业综合开发支出 其他支出

978582 219670 115810 70 27407 73742 591 74217 14486 236760 145818 50447 10228 3091 48672 108653 55423

100 22.45 11.83 0.01 2.8 7.54 0.06 7.58 1.48 24.19 14.9 5.16 1.05 0.32 4.97 11.1 5.66

1661471 246010 102424 442 80107 59592 2243 91888 28616 480289 281819 95941 49408 43610 59309 167044 38378 170314 12816 78389

100 14.81 6.16 0.03 4.82 3.59 0.14 5.53 1.72 28.91 16.96 5.77 2.97 2.62 3.57 10.05 2.31 10.25 0.77 4.72

3433097 214151 107597 761 154739 154982 23645 140690 54672 925115 541066 153732 77283 140495 106565 331113 139414 660212 82845 12355 20838 175263

100 6.24 3.13 0.02 4.51 4.51 0.69 4.1 1.59 26.95 15.76 4.48 2.25 4.09 3.1 9.64 4.06 19.23 2.41 0.36 0.61 5.11

7131511 391342 558232 4657 338111 170419 19681 300502 97497 2152986 1346376 302320 166773 402357 204923 874874 372082 464328 180877 93091 106505 492138

100 5.49 7.83 0.07 4.74 2.39 0.28 4.21 1.37 30.19 18.88 4.24 2.34 5.64 2.87 12.27 5.22 6.51 2.54 1.31 1.49 6.9

8840067 512783 661281 2038 441061 199640 59312 378457 126964 2537825 1622029 351341 189286 569771 223221 1036755 537116 587032 254137 123598 120362 592312

100 5.8 7.48 0.02 4.99 2.26 0.67 4.28 1.44 28.71 18.35 3.97 2.14 6.45 2.53 11.73 6.08 6.64 2.87 1.4 1.36 6.7

表4: 1980——1996年五省区财政支出分类表

单位:万元 项目 1980年 比重 1985年 比重 1990年 比重 1995年 比重 1996年 比重 经济建设费 各类事业费 行政管理费 其他支出 合计

437290 377216 108653 55423 978582

44.69 38.55 11.1 5.66 100

490818 703712 205422 261519 1661471

29.54 42.35 12.36 15.74 100

676713 1367537 470527 918320 3433097

19.71 39.83 13.71 26.75 100

1588947 3158265 1246956 637343 7131511

22.28 44.29 17.49 8.94 100

1996477 3836238 1573871 1433481 8840067

22.58 43.4 17.8 16.22 100

注:1.经济建设费包括:基本建设、挖潜改造资金、简易建筑费、流动资金、科技三项项费用、地质勘探费、城市维护费、支援农村生产支出、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农业综合开发支出等

2.各类事业费包括:农林水、工在商、文教科学卫生、抚恤和社会救济及其他部门事业费等

(三)地方财政支出的地区差别分析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及经济结构差别较大。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东部较发达地区与西部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并且在经济方面的差距有扩大的趋势。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选取华东六省一市为一组,代表东部地区,西北西南九省区为一组,代表西部地区,将两级地方财政支出情况进行对比(详细资料见表5、表6)。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前者除江西、安徽两省,其余四省一市1996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都列全国前十名,且经济总量较大。后者除新疆外1996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都列全国后一位。

1.东西部地区之间地方财政支出总量差别分析

从表5两组数据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地方财政支出方面东西部差别进一步扩大。1996年与1980年相比,华东区地方财政支出增长11.06倍,而西北西南区仅增长7.87倍;国内生产总值华东区增长了16.66倍,西南西北区仅增长12.23倍。特别是近年来东部地区人均财政支出有了较大增长,1996年达到493元,比西北西南区高出91元。说明东西差距进一步扩大。西部地区财政更加困难。近二十年来,国家采取转移支付等措施支持西部地区发展,效果并不明显,在方式上有待改进。但从1996年东部与西部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财政支出的对比来看,人均财政支出大致相等,而入均国内生产,总值华东区达7370元,西北西南区为3456元。再从地方财政收入看, 1996年华东区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为347.76元,西北西南区为204.61元,如再加上扣退税后上交中央的两税收入,华东区人均为624.35元,西北西南区则为388.52元。

2.东西部地区地方财政支出结构差别分析

从表6可以看出,华东区在企业挖潜改造、城市维护费、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等有利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地区经济长远发展方面的支出所占比重,不仅高于西北西南区,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北西南区,在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林水事业费和行政管理费等支出方面高于华东区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行政管理费所占比重大大高于华东区和全国平均水平。说明东西地区对比,西部地区吃饭财政的特征更加明显。

二、矛盾与问题

地方财政支出是各级地方政府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的分配和再分配,它体现了地方政府的活动范围和方向。但在其实际运作过程中,由于支出管理方式陈旧,与不断变化的经济、社会状况极其不适应,从而导致以下种种矛盾:

——支出的有限增长与现实需要不断扩大的矛盾。在市场经济进程中,财政职能不是缩小,而是扩大了,尤其是在中央财政极其困准的情况下,地方财政实际还承担了中央财政的一些职能,地方财政不仅要维持地方政府的正常运转,支持教育、科学、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而且还要支持各项改革,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在体制转轨时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对财政资金的需求量呈现出跳跃性增长的特征,而财政资金的增长又不可能是超常规的,因而使得财政支出的有限增长与现实需要不断扩大的矛

表5 华东区与西北西南区地方财政支出总量分析情况表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地方财政支出(亿元) 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元) 人均财政支出 (元) 华东 西南西北 华东 西南西北 华东 西南西北 华东 西南西北 华东 西南西北 1980 1985 1990 1995 1996

1442.59 2966.14 4192.07 21514.2 25476.32

731.03 1392.82 1591.37 8149.73 9670.11

143.24 279.55 457.9 1395.13 1727.68

126.58 235.82 374.04 965.3 1123.41

9.93 9.42 10.92 6.48 6.78

17.32 16.93 19.17 11.84 11.62

499.44 970.92 1260.79 6202.11 7269.39

321.51 580.1 750.16 2972.92 3456.2

49.59 91.51 137.72 402.19 492.97

55.67 98.22 143.79 352.13 401.52

注:华东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安徽、江西、山东等6省市;西南西北包括四川、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下、新疆9省区。

表6:华东区与西北西南区地方财政支出主要项目及所占比重对照表

单位:万元 项目 地方合计 比重 华东 比重 西南西北 比重 基本建设支出 企挖潜科流 支援农村生产支出 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 城市维护费 文教科学事业费 教育事业费 行政管理费 公检法支出 其他支出 专款支出 教育费附加支出 支出合计

4864516 4292810 1742309 2089002 2941079 15445495 9645173 6294223 3553976 5149228 1340715 878822 57683963

8.43 7.44 3.02 3.62 5.1 26.78 16.72 10.91 6.16 8.93 2.32 1.52 100

1351491 1480567 427931 520257 962190 4844355 3087090 1690736 985758 1866482 484167 313493 17225069

7.85 8.6 2.48 3.02 5.59 28.12 17.92 9.82 5.72 10.84 2.81 1.82 100

949100 608239 505025 549391 449830 3107854 1886751 1572587 663818 555863 180700 129714 11293222

8.4 5.39 4.47 4.86 3.98 27.52 16.71 13.93 5.88 4.92 1.6 1.15 100

盾日益尖锐。以河北省为例, 1994年全省139个县(市)中,自有财力不能保证公教人员和政府机关公用经费开支的县有79个,占56.8%,其中全部财政收入不能满足公教人员个人工资支出的县就有57个,占全省的41%。自有财力勉强能满足发放工资需要,但不能保证按时发放,这样的县有56个,占全省的40%。两者合计达全省的81%。至于地方文教卫生条件的改善,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地方环境的保护等等就更谈不上了。到现在,这种状况依然没有多大的改观。1996年全国财政赤字县占县总数的50%左右。

——支出标准与实际脱节的矛盾。科学合理的支出标准是搞好支出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地方财政支出的一些开支项目实际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原有的一些开支标准并没有及时进行调整,使得有些开支标准无法执行,失去了约束力。典型的如工资标准、差旅费报销及津贴标准等,另外文、教、科、卫等领域的许多支出核定标准已大大过时,与实际情况差距甚远,致使各地无所适从,支出标准流于形式。这其中有体制上的原因,但主要仍是管理不善所致。

——支出科目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矛盾。长期以来,预算科目设置不合理,成为地方财政支出管理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有的预算支出科目设置归并不科学,没有把用于各有关职能部门的支出完整、系统地反映出来。如文教事业中教育事业费只反映教委系统的教育事业费支出,没有反映其他职能部门有关实施教育的支出,这样就不能全面反映财政对教育的全部投入。有些应列入行政经费的支出却在事业费中列支。如税务、工商、统计等经费都在其它事业费中列支。预算科目设置不科学,混淆了财政资金性质,模糊了支出过程,使预算反映的情况不准确,提供的信息不真实,给支出控制和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

——支出确定方法和科学管理的矛盾。地方各项财政支出的确定长期延用基数加增长的方法,导致支出结构僵化,加剧了收支矛盾。如现行的经费核定办法,行政单位和全额事业单位按综合定额法即按定编人数与一定的人员经费总额核定,差额事业单位按单项定额的办法核定。这实际上仍是沿袭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那种“拍脑瓜”的办法,主观随意性极大,无科学性可言。各单位与财政仍然是年年争基数、争指标,而不是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确定年度预算,使整个预算编制失去了应有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预算内外支出不协调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财政通过“放权让利”使地方。部门和企业的自逐步扩大,预算外资金数量逐年增加。特别是近几年来,各级地方政府的预算外资金规模迅速膨胀,据统计, 1996年山东省预算外资金收入(含应收入预算管理的13项基金)309.53亿元,比1978年增长17倍。河北省近几年来的预算外支出额也有大幅度增长, 1996年预算外支出占预算内支出的比重达到66%(包括乡统筹)。预算外资金的较快增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事业发展对财政的资金需求压力,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预算外支出扩大,必然要侵蚀预算内资金,使预算支出得不到应有的保证。另外,预算内、外支出双轨运行,在支出方向、支出监管上难以协调,造成各部门和单位之间经费开支差悬殊,既助长了行政事业费支出的不断攀升,也带来资金使用中的极大浪费。

上述地方财政支出运行中存在的一系列矛盾,反映出了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财政管理方式的一些深层次缺陷。正是这些内在的缺陷,使地方财政支出运行产生了下列种种问题。

1.支出过程不透明、不规范。

在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的进程中,我国经济管理体制和财政管理体制都发生了较大变化,相比之下地方财政支出管理的方式和手段却没有进行必要的改进,如从预算的编制程序、支出科目设置到支出数额确定,基本上还是沿用过去一些经验,始终没有一个规范的做法。从支出预算的确定,到拨款的使用,整个过程都是处于“黑箱”操作状态,每一项支出是如何确定的,每一笔钱又是如何花的,除了当事人清楚,并不为“外人”所知。这就为违法乱纪、铺张浪费提供了黑幕保护。

2.支出约束软化。

预算约束软化,地方财政支出随意性大,是造成地方财政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不仅增加了财政支出管理的难度,而且还削弱了地方财政的职能作用。地方财政支出约束软化主要表现在,一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预算法》作为财政工作的基本法规,虽然已于1995年正式颁布实施,但目前看在贯彻执行过程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有的地方不按法定程序随意调整预算,随意追加支出预算。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很多地方的预算形同虚设, 执行过程中被各种“关系”和“条子”冲得乱七八糟,预算不能正常执行。二是法律不健全也不够完善,比如对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权与事权划分,还没有上升到法律的形式加以界”定;有了《预算法》,但国家同时又以法律。法规的形式规定了农业、教育、科技等财政支出项目必须达到一定的增长比例。当然,这对促进和保证一些重点事业的发展的确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同时也对《预算法》的贯彻执行带来了很大困难,人为地造成了法律之间的不协调。

3.支出监督弱化。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财政的监督职能越来越重要。当前地方财政监督弱化问题较为普遍,而支出监督弱化尤为突出。一是在地方财政支出过程中,从政策的掌握运用,到财政拨款和财政监督均合为一体,缺少内在的制约机制。二是地方财政支出监督滞后。在地方财政部门的日常工作中普遍注重对收入的监督管理,而对支出的监督无论是事前、事中还是事后监督都显得不够。三是对支出的监督往往流于形式,缺乏应有的力度。对一些不按预算执行或随意改变支出用途等方面的问题,没有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措施。这也同时说明,支出监督执法不严格、不具体,日常监督难以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直接影响了财政监督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4.支出效益(效用)不高。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一直充当着“大出纳”的角色,加上改革后财政本身也有重收入、轻支出的倾向,资金使用效益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一是效益观念淡薄,多数用款单位的注意力大都集中在争资金。争基数上,而资金到位以后,如何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却是另外一个问题。还有的地方政府和单位领导只考虑任期内的政绩,许多项目的上马属于短期行为,因而根本不从长远、从效益的角度考虑问题。二是缺乏支出管理责任制度。在有些地方,事前可行性研究草率从事,事中跟踪问效不够,项目验收走马观花,甚至财政资金一拨了之,挪用资金和浪费现象比较严重。

三、借鉴与启示

要解决当前地方财政支出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必须立足现实,从客观实际出发,不断推进各项改革,同时还要大胆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做到“洋为中用”。当前,世界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都在进行着以财政支出的控制和管理为重,点的财政改革,并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其中有不少好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国外预算编制和支出管理的主要做法

西方国家在健全的法制条件下,在预算编制和支出管理方面形成了一套卓有成效的做法。

1.财政部门是预算编制的主持机构,具有法律赋予的权威性。日本财政法规定,日预算编制由大藏省主持,预算局负责具体起草预算报告,美国《预算和会计法》规定,总统对预算编制负责,由预算局负责准备预算草案。而且,预算编制机构有集中、明确的权限。在日本由大藏省向内阁提供一份下年度的“预算指导方针”,确定总的和各部门的支出规模,由内阁公布后,各部门以此为据提出预算申请。大藏省听取各部门汇报,并对其作详细审查后确定。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财政部门总是处于主动地位,有较高的权威性。

2.预算体系比较科学、完整。韩国的中央政府预算包括一般会计、特别会计和公共基金三部分。一般会计是政府的主要支出,如外交、国防、警察、教育、福利、经济发展等等。除某些目的税之外,国家所有的税收都由这个会计安排。特别会计是为满足一些特别项目的需要而建立的,且都有源于这些项目的固定税源,如果这些税源不够,通常由一般会计拨款。一般会计、特别会计连同公共基金的执行计划都要上报国会审查决定。地方政府的预算体系包括一般会计、教育特别会计、地方国有企业特别会计(具体安排供水、医院管理、交通等),并都须由地方议会审议决定。美国预算分为预算内、预算外和联合预算三种。预算外是预算的另一种形式,同样受预算程序的约束。日本分为一般帐户和特别帐户,虽名称同,但都没有超出统一的预算编制范围。

3.预算编制程序比较合理。以韩国为例,一般在每年的2月份着手编制下一年度的预算计划。其基本程序是:2月底,各部门向财政经济院提交报告;3月底下一年度的预算拨款方针,确立预算的基本方向和支出项目清单;5月31日各部门向财政经济院提出预算申请;6月1日至10月1日,编制预算草案,并分别由副总理及主要部长审阅及预算管理委员会商议,经议会讨论后由总统通过预算案; 10月2日向国会提交预算案; 12月初,在下一财政年度前的30天国会通过预算。

4.支出管理强调事前监督,有非常严格的监督制度。日本在70年代中期开始,在编制预算之前,内阁必须颁布一项“预算指导方针”。美国是由国会通过一项指导预算编制的“预算意向书”,由此确定下一年度的预算支出总量。这被称之为从,总量到个量的预算管理方法。欧盟国家、澳大利亚都采用了这种事前监督控制的方法。韩国对预算的监督非常严格,安排在某一项目的资金一定要在本年度、本项目中使用,预算的弹性非常小,资金要在帐户间转移十分困难,一般要经国会通过。国会有权在审议期间修改预算计划的任何内容,可以删去或减少某一计划的拨款。但是,没有行政部门的同意,国会不能在这些部门提交的预算中增加支出或增设新的支出项目。当预算通过后,因为情况的变化需要修改预算,政府就要准备一份预算补充、修订计划提交国会,并和一般预算一样经过同样的审议程序,方才生效。韩国的审计和检查委员会(bai)是一个直接向总统负责,并有独立章程开展活动的机构。bai负责对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政府财务机构进行年度审计和检查,主要检查预算计划是否落实,预算支出是否合法,是否有额外的支出产生等。在加拿大也有非常严格的预算执行监督制度,设有专门的预算审议小组,负责就部门提出的预算与其往年的支出作比较,并对新的项目进行审议。财政部门对各个机构的支出都有指导性的原则,对超出15000加元的支出都要重新审议,并坚持公平、公开的原则每年的年末都不允许出现赤字,必须有所结余。对已经确定的支出,在执行过程中一旦发现超支,就要立即停止支付,并马上重新审计。

(二)国外财政支出管理对我们的启示

拿国外的一些做法与我国进行比较,我们觉得在支出管理方面至少有以下几点启示:

1.支出管理要以健全的法制为依托,强化支出的约束和监督。

国外的预算计划订得早,一般都是提前一个预算年度编制。预算计划一经确定,不但公众和审计部门要监督其执行,而且在出现增支项目的时候,要调整和追加算十分困难,有的只能推迟到下一财政年度的预算中安排,有的甚至宁肯放弃某个项目也不随便调整预算。相比之下,我国财政预算编制就不是很合理,往往新的财政年度开始了,才着手正式编制本年度的预算,等人代会审议通过,预算年度已过了1/4。也就是说,在一个预算年度里,至少有3个月以上的政府开支连形式上的法律约束都没有。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预算即使经过人代会审议通过,调整于算的随意性也很大,而且程序一分简单。

2.预算体系包含支出标准,支出科目等设置的科学化。预算编制程序的规范化是搞好支出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国外预算编制工作十分规范,一般都以未来国内外济形势的预测税源合估计为基础,经过多个部门、多个层次近一年的反复研究、论证,才完成预算的编制过程。因此,每一项支出是否应该安排或具体应该安排多少都有充足的依据,整个预算计划有较强的科学性、合理性。而我国目前的预算编制基本上是根据往年的支出情况,对当年的支出略作调整即成为新的预算。预算编制过程中的另外一个特点是支出安排掺杂了许多人为的因素,往往该增支的项目不能增支,而该减少的项目却按往年的惯例保持了以前的支出水平。

3.科学界定地方财政支出范围,不断优化支出结构。长期以来,我国地方财政支出管理中存在着结构不合理。支出范围界定不清的问题,因而造成了财政该管的没有管好或管不了,却管了一些不该管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缺位”与“越位”并存。国外的经验表明,财政支出范围与结构也存在历史的阶段性,是由每个国家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所决定的。例如韩国与加拿大相比,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它的支出就更多地着重于对经济发展的支持。而加拿大由于经济发展比较成熟,其财政支出则侧重于社会发展方面,体现了较强的社会性,公共服务水平较高。因此,在界定我国地方财政支出范围时,我们也应结合目前自身的经济发展阶段,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发展要求,在继续支持经济发展的同时,努力提高社会公共服务水平。

此外,地方财政支出范围的界定,支出结构的优化还有一个体制性前提,即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必须明确,并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这也是国外经验给我们的一个重要启示。

四、结论与对策

(一)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地方财政支出运行状况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既有体制性因素的制约,又有非体制性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既有社会环境(如法制观念)的钳制,又有内部管理水平的约束。因此,我们不能就地方财政论地方财政,更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把不同层次、不同性质因素的影响都视为地方财政支出运行本分的问题,必须着眼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将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解,区分哪些影响因素现阶段可以消除,哪些现阶段还不行;哪些影响因素通过财政部门自身努力可以解决,哪些是财政部门力所不能及的。

2.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我国工业化、市场化程度还不高,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与此相应的社会管理水平及法律制度也都处于幼稚的状态。立于这个基础之上的地方财政支出运行不可能超越历史阶段,不可避免地带有与这个阶段适应的各种特征。从这个角度来说,要实现地方财政支出运行质”的变化,不是短期内能做到的。

3.我国正处于新旧体制转轨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刚刚开始建立,各方面都还不成熟。这是造成地方财政支出某些矛盾和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如社会和经济管理要达到比较完善的法制化程度,还需要有一定的过程;要健全和完善地方财政支出管理的法律法规,尚未具备有关方面的条件,或者有些条件还不成熟;“预算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提高了财政管理的法制化程度,但要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从政府职能转变来看,地方政府职能转换不到位,政府职能不清是地方财政支出范围界定不清的直接原因。政府职能转换的取向是适应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相比,其中政府的职能有很大不同,对地方政府来说也是如此。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我国各级政府的职能已经进行了一些重大的调整,但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看,现在政府职能还存在管着一些不该管的事,一些该管的事没有管起来或者没有管好的问题。比如一些地方政府还是习惯于跑生产项目,管理企业具体事务,而对改善环境,提供好的发展条件却重视不够。反映在地方财政支出上,就是难以避免一般生产和盈利性的支出。同时,政府职能转换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合理界定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并由此确定相应的财权和财政支出范围。1994年实行分税制以来,这方面的问题也没有很好解决,所以在地方财政支出问题上,对一些项目也很难划分规范。

4.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各地自然经济条件差别较大,特别是近几年东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扩大,而近年来财政改革又是全国统一的,这就造成统一的政策,与各地区的情况不尽相符,造成一些地区特别是一些欠发达地区及民族地区地方财政困难加剧。因此,财政支出改革不能搞“一刀切”,必须充分考虑各地区的实际情况,特别是要照顾到欠发达地区的实际情况。

(二)对策与建议

当前地方财政支出面临的一些问题,涉及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一些涉及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要立足长远,在经济体制转换和社会事业发展中逐步解决。对我们思想认识和管理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应积极采取措施,尽快加以改进和完善。

从中长期看,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争取经过一个时期的努力,为地方财政支出达到规范化管理创造必要的条件。

1.转变政府职能,规范政府机构建设,界定地方财政支出围。

财政是政府实现其职能的财务保证,政府的职能范围决定财政支出的内容和范围。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不断完善,各级地方政府在转变职能,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也应当看到,我们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前政府职能范围界定不清,进而造成了地方财政支出范围的不确定,这是制约地方财政支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级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能应从直接计划组织社会生产和流通,逐步向依造经济和法律等手段间接调控经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方面转变。在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条件下,重点支持社会保障、教育、农业、基础设拖建设等。当然政府职能的转变来界定,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不断进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在转变和界定政府职能的前提下,应根据政府的职能设立政府机构。目前机构人员膨胀是地方财政困难的一个主要原因,而这又不是单靠财政部门所能够解决的。目前应尽快规范政府组织机构建设,修订和完善政权组织法规,使各级政府机构的建设有法可依。对各级地方政府部门的设置,机构的个数、人员的多少,一个地区政府公务员占总人口的比例,行政区域的设置等要根据各地情况从法律上进行规定。并严格执行,从根本上控制机构人员的膨胀,减轻财政支出压力。

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和转变职能,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规范财政供给范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着基础性作用,政府对市场实施宏观调控。凡是能够由市场解决的问题,尽量要由市场解决。市场解决不了的或者靠市场解决效率低下的,才由政府解决。政府介入的范围应仅限于“市场矢灵”的领域。要按照以上原则,对现有的财政供给范围进行清理。一是财政要逐步退出一般性生产建设领域,逐步减少对企业生产经营的直接干预。二是随着政府机构的改革,逐步清理行政经费供给范围。凡是已经转变为经营性公司或行业管理协会的单位和部门,应从财政供给范围中退出。三是对各类事业单位进行清理。结合新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实施,对事业单位划分不同类型,具体确定不同的财政资金供给政策。对于能够体现社会共同需要,从事代表社会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事务,靠市场机制调节不了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一般应由财政提供经费。对于既符合社会共同需要,又有一定的经营性特点,能由市场进行分调节的事业单位,财政可以确定必要的资金扶持数额,经费不足部分由单位靠自己组织收入解决。对于从事竞争性和盈利性事务,属于经营性或者基本上属于经营性的事业单位,应积极创造条件推向市场,使其与财政供给脱钩,交由市场去调节,四是在退出一般竞争性生产领域的同时,要加强对能源、交通、农业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关系地方经济命脉的重点基础项目的投资,改善投资环境。同时充分利用贴息等经济手段,引导社会资金的合理投向,促进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五是要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保障预算,将社会保障资金纳入财政管理,给予适当扶持,保证社会的稳定。

2.科学界定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为地方财政支出管理创造前提性条件。随着市场会济的不断完善,要划清中央与地方的事权范围,并使事权与财权相适应。近期重点是解决中央出政策下面拿钱的问题。在完善体制的基础上,对中央出政策增加地方财政支出的,中央要区分不同情况给予一定政策和措施,相应增力收入,特别是对一些财政困准地区要给予扶持。

3.做好预算管理基础工作,逐步推行零基预算。基数法是千国预算管理一直采用的一种方法,虽然有诸多优点,但其缺点也是有目共睹的。近年来一些地方试行了零基预算,虽然取得了,些成绩,但是由于基础管理工作没做好等多方面的原因,效果不很明显。从目前来看,推行零基预算,关键是要做好预算管理的基础工作,主要是做好定员定额管理。在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改革的基础上,严格确定单位人员编制,特别是教育卫生等事业单位,要通过大量调查研究,根据各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人口状况,确定事业发展规模和人员数额。若机构与人员固化,零基预算就不能真正实行。

4.加强法制建设,不断提高财政管理的法制化程度。在立法方面,要维护财政法律法规的完整性,涉及财政管理的问题,要通过逐步完善财政法律法规来解决,不应在财政法律法规之外对财政管理又作其他的法律规定。否则,立法上的不统一必然造成执法上的不协调。对现在财政法律法规之外已经形成的有关财政管理的法律规定,要逐步取消或纳入财政法律法规。在执法上,要严格按照法律要求和规定的程序办事,要把财政管理立法和执法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改进和完善。

5.加快支出货币化进程。目前地方财政支出及各单位分配中的非货币化分配大量存在,如住房分配及各种实物福利、补贴等。这种状况,一方面使得地方财政支出数字不能真实反映地方政府活动的全貌,另一方面不便于对各单位进行考核管理,造成许多浪费。实现支出货币化,对提高财政支出透明度,减少浪费,提高支出管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结合住房制度改革及工资制度改革,加快支出货币化改革的进程。从加强地方财政支出管理的可行性来看,在近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重新设计地方财政支出科目,使其反映地方财政支出的真实面貌。

近来年,随着财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的预算科目进行了多次调整,但其基本框架并没大的改变,仍然沿用五六十年代计划经济时期的科目设置。因此必须对预算科目进行大的调整,重新设计一套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和政府职能转变的预算科目,总的原则是要对各项支出按其性质和类别进行调整归类,改变按部门单位设置科目的办法,按支出性质设置科目,将分散在不同科目中的同一性质的支出合并到一个科目中。

第二,建立政府采购制度,节俭财政支出。

政府采购是西方家一种比较通行的做法,它对于控制支出,强化财政支出管理,硬化预算约束有积极的作用。从我国目前情况看,借鉴西方国家经验建立政府采购制度,对于加强支出管理,节俭地方财政支出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实行政府采购后,财政可以统一招标采购,由于采购数量大,便于和商家谈岁入从而降低成本,节约财政资金。二是统一采购,各单位供应标准统一了,可以避免苦乐不均的现象。三是统一采购可以改变机关单位家家都有后勤的现状,压缩后勤人员。尽管我国还没有统一的政府采购制度,但近几年各地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一些探索,取得初步成效。如山东省济南市在1996年实行机动车保险统一办理,节约保险费近70%。在全国统一制度未出台前,各地方可以将支出中的某一项或几项如机动车维修、燃油等实行统一采购,以节俭财政支出。

第三,改进预算编制,建立预算审查委员会,强化预算约束。

要改变目前重决算编制,轻预算编制的状况,改变预算编制办法。一是提前预算编制时间,协调与人大的关系,在每一预算年度开始前,保证预算编制完成,并获人大通过,使财政支出真正按预算进行。二是细化预算内容。各级政府在预算年度开始前就应将年内的重要工作定出计划,以便编制预算。对每一项预算支出都要认真审核,并落实到部门单位,除正常的预备费外,不能另留机动财力。

可考虑建立由各方面专家组成的预算审查委员会,对预算进行全面审查,这样一方面可减轻财政部门的压力,更主要的是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和透明度,杜绝各种浪费。

要严格预算约束,预算一经同级人大通过,即具有法律效力,各项支出要严格按预算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开增支口子,特殊情况需要追加预算的必须按法定程序经人大批准,且每年预算变动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维护预算的严肃性。

第四,强化支出监督。

要建立健全支出监督体系,各级人大要经常监督各级地方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部门要将地方财政审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加强审计监督。财政部门对各单位支出情况要进行定期检查,对各种支出不能一拨了之,要随时跟踪监督支出执行及效益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第五,预算内外资金统管,发挥综合财政功能。

地方预算外资金已经成为地方财政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地区预算外资金数额已经超过预算内,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二预算。加强地方财政支出管理不能无视这部分资金的存在。目前要根据国务院关于预算外资金管理的规定,将预算外资金纳入财政管理,特别要注意预算外资金与预算内资金的统一管理。在安排预算内财政支出时,要严格审核单位预算外资金收入情况,将预算内外资金结合起来统筹安排,预算外收入能够满足支出需要的单位,预算内不再拨款。从长远来看,要逐步将一些基金,行政性收费等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管理,以便统筹安排。

第9篇:财政支出政策范文

关键词:航空奖励政策;政策演变;绩效评价

民用航空奖励政策作为一项产业政策,对促进地方民航运输业,尤其是提升地区旅游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拉动当地经济增长、提升城市形象,国内各大城市,特别是一些二线城市,都在加快民航运输业的发展。国内一些城市纷纷推出了各自的补贴政策,激励航空公司、包机公司开通国内、国际航线。海南省、海口市两级地方政府为了促进海南省和海口市旅游业的发展,省政府于2004年、市政府于2006年开始实施,并经过不断的完善和整合,逐步形成的现有比较完善有效的航空奖励政策框架,极大地促进了海口民航业和旅游业的发展。

一、海口市航空奖励政策发展演变

海口航空奖励政策先后经过了省市政策磨合到独立制定政策的过程。2004年海南省政府出台了《海南省开放部分航权若干政策的规定》和《海南省开放部分航权若干政策规定实施细则》,标志着航空奖励政策作为一项独立的产业政策正式施行。2011年海南省政府增补了《海南省开放航权若干政策规定实施细则补充规定》(以下简称《补充规定》)。据统计,2004—2012年,海南省给予民航客运业的省级财政投入1.42亿元。这一期间,海南省航空奖励政策具有实验性质,政策的范围和规模都比较小。2006年,为了鼓励航空公司或包机公司扩大海口直飞航线,海口市政府首次出台《海口市进一步鼓励航空客运市场开发暂行办法》,该办法的出台标志着航空奖励政策进入省市磨合阶段,在此期间,海南省三亚市也相应出台了类似的航空奖励政策。为了保持政策的连续性,海口市政府又分别于2008年12月、2010年4月、2011年8月、2012年8月以及2014年1月相继出台相应的《海口市进一步鼓励航空客运市场开发暂行办法》,进一步扩大海口航空奖励政策适用的范围和规模。2016年,为了提高航空奖励政策市场适用性和效率,海南省政府整合了海口市、三亚市,以及省级财政补贴政策,出台了《海南省整合和调整有关民航客运财政补贴政策条款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实施办法》有效期为1年。根据《实施办法》,为了各地政府有效开发航空市场,省政府将财政补贴政策权下放地方政府组织实施,省政府从资金上给予地方政府支持,不再另行出台政策,这标志着海口航空奖励政策进入到独立制定和实施阶段。从2017年开始,海口市在《实施办法》的基础上相继出台了《海口市鼓励民航业发展财政补贴实施办法》(海府办〔2017〕310号)和海府办〔2019〕20号文件。其中,海府办〔2019〕20号文件有效期至2021年12月31日终止。

二、海口市航空奖励政策实施的意义

海南岛地处中国最南端,与广东省隔海相望,由于航运受气候条件影响很大,因此,海南对外交通“瓶颈”突出,严重制约经济发展。为了扭转海南交通不便的现状,1993年海南省政府出资组建海南航空,1995年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正式通航,海口民航事业发展进入一个全新时期。同时,由于海南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对外经济联系不紧密,以及城乡二元结构使得海南无法依靠内生动力推动海口民航业的快速发展。通过积极的产业政策导向,促进海口民航业发展,就成为提振海口交通运输和旅游业的重要举措。2018年海南建设30周年之际,海南迎来了全岛建设自贸区的历史新机遇。建设区域空港枢纽、提高海南国际航空通达性已成为摆在海南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毫无疑问,提高海南的国际通达性,促进国际入境旅游,就必须增加新开国际航线。由于海南属于典型的岛屿经济,本地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限制了航空和旅游发展,而为了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通过积极的财政和产业政策导向,刺激产业发展。另外,相对国内航线而言,国际航线具有航程长、成本高、风险大等特点,就需要加大航空奖励政策力度,提高航空公司和包机公司开发新航线的积极性。海口航空奖励政策作为地方产业政策,其意义主要是通过吸引社会资本开发和培育航空市场,开通新航线,带动航空运输和旅游业发展,进而促进地方经济建设。从该政策的绩效看,海口市航空奖励政策的绩效首先体现在海口美兰国际机场的旅客吞吐量、航班增量,尤其是国内、国际重要航线,以及国外入境游客增量;其次是海南的旅游收入和游客的消费贡献,由于海口的省会城市功能,海口市航空奖励政策更多的体现在辐射功能,因此,要从全省角度去分析海口航空奖励政策绩效;同时,随着海南离岛免税额度放宽,航空奖励政策对旅游消费的贡献日益凸显;最后海口市航空奖励政策还体现在间接的绩效,如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城市的营商环境以及航空运输产业发展带来的税收贡献和就业岗位。

三、海口航空奖励政策财政支出概况

自海口市旅游委2006年开始实施航空奖励政策以来,航空奖励的范围和奖励金额随着开发的航线不断增多而不断扩大,从航班班次奖励和入境境外旅客量奖励、国内航线奖励到境外航线奖励,以及到国外入境游客增量奖励,这体现了海口市航空奖励政策顺应了航空客运市场发展需要和美兰国际机场航班由量向质的转变,更深层面反映了海口航空奖励政策的有效性。为了更清晰地反映海口航空奖励政策的实施情况,本文对海口市近4年航空奖励政策财政支出做了汇总,如表1所示。通过表1可发现,海口航空奖励政策在2016年后出现较大变化,即2017年、2018年的航空奖励政策支出大幅增加,主要是受2017年新出台的《海口市鼓励民航业发展财政补贴实施办法》(海府办〔2017〕310号)的影响,2017年海口航空奖励政策取消了国内航线的奖励,主要侧重于国际航线的扶持,反映了海口航空奖励政策的重心发生了重大转变。2017年、2018年省市两级财政对海口直飞境外航线补贴占比分别为77.1%和92.1%。受政策的影响,2017年海口新增境外直飞航线12条,2018年海口又新增15条境外直飞航线,全年运营的境外航线为47条,航线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和俄罗斯。

四、海口市航空奖励政策绩效综述

航空奖励政策的绩效评价主要包含两个部分,一是直接经济效益,如旅游收入;二是间接社会效益,如国际通达性提高带来的竞争力提升。很显然,作为一项产业扶持政策,从某种角度看,间接社会效益要比直接经济效益更为重要,因为它体现了产业弱势所带来的竞争力不足,所以需要政策扶持。海南岛由于与琼州海峡隔海相望,交通成为海南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掣肘,鼓励海南的航空运输业发展符合地方经济建设和旅游业发展的内在需要。

(一)直接经济效益2006年海口航空奖励政策实施之前,2005年海口美兰机场的旅客吞吐量只有702.74万人次,航空奖励政策实施后,各航空公司纷纷增加了航线数量和航班密度,到2011年,海口美兰机场旅客吞吐量首次跨入1000万人次,达到1016.7万人次,2017年海口美兰机场成功跻身“2000万级俱乐部”,成为国内第18家大型繁忙机场。2018年海口美兰机场运营航线304条,其中国内257条,国际及地区47条,实现了东盟国家航线的全覆盖;通航城市157个,其中国内114个,国际及地区43个,全年累计执飞航班16.41万架次,旅客吞吐量达2412.38万人次,货邮行吞吐量32.4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5.14%、6.81%、8.53%,在全国机场旅客吞吐量排名中位居前列。2006年海口航空奖励政策实施以来,在促进海口民航发展的同时,对海口乃至全省的旅游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海口航空奖励政策的有效实施,间接地促进全省的旅游产业发展,对海南国际旅游岛和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产生积极的影响。2018年,海南省接待国内外游客7627.39万人次,其中,海口全市接待游客2670.85万人次,占全省接待国内外游客的35.01%;2018年全省实现旅游总收入950.16亿,其中海口全市旅游总收入298.11亿元,占全省旅游收入31.37%。2018年海口新开通悉尼等15条国际航线,海口美兰机场境外游客吞吐量113万人次,增长29%,创历史新高。

(二)间接社会效益交通运输业作为重要的第三产业,它对一地区的生产要素的流动方向产生重要的影响,航空运输更是如此。海口航空奖励政策所带来的间接社会效益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航线和航班数量增多,提高了城市的交通便利程度,促进了海口与外部经济的商贸往来,带动地区投资,刺激当地消费,进而促进经济发展;二是航线作为一个城市形象的载体,航线的运营其实就是城市形象的扩散,实施航空奖励政策,有利于扩大海口的国际知名度,进而促进海口的国际游客开发;三是航空运输业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动当地就业,增加地方税收,尤其是消费购物。海南离岛免税政策实施以来,大量的国内外游客为海南的消费购物带来了巨大商机;四是海南是全国著名的侨乡之一,海南籍的侨民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仅泰国就多达100万之众。交通的便利化,对加强海外华侨与国内经济发展联系起到积极作用。综上所述,海口自2006年开始实施航空奖励政策以来,一方面,对促进海口航空运输业和海南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近年来海口积极推动的境外航线奖励,为海南的交通便利化、对外开放和自贸区建设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如今,很多省外游客的出境,都是通过海口美兰机场中转出境,大大提高了海口美兰机场的枢纽功能,丰富了海口旅游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