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乡土文化的特征范文

乡土文化的特征精选(九篇)

乡土文化的特征

第1篇:乡土文化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环境乡土线索

在对环境的乡土性这个概念作出定义之前,有必要引用阿摩斯•拉普卜特的关于环境的一个概念:“可以认为环境被看做是事物与事物之间,事物与人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一系列联系。这些联系是有序的,即它们具有模式和结构――环境不是一种事物和人的任意拼凑。事物和人都从属于起着模板作用的图式,可以说这种图式组织着人们的生活以及他们生活的场面。在设计环境时,有四种因素会被组织起来,分别是空间、时间、交流和意义。”

乡土环境可以看作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被组织起来的具有特定意义的事物与事物之间,事物与人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一系列联系。乡土设计与所谓的国际式是相对立的,在乡土环境中,意义起最重要的作用,而不同地区的乡土环境在意义上差别主要是文化上的差异造成的。对于乡土环境来说,也应该包含着空间、时间、交流和意义四方面的因素。在乡土环境中,空间和时间的组织是关于人们活动总体问题――谁做什么、包括或不包括谁、特定时候、特定的地方――的两方面。“交流”指的是人与人之间言语或非言语的沟通,而“意义”指的是从环境到人的表达,具体说是意义通过所谓的形状或线索,例如符号、材料、色彩、形体、尺寸等等表达出来,环境的线索决定了环境的意义。四方面的因素是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的,本文主要选取了“意义”这个因素来研究环境的乡土性设计。首先,我尝试用我的一个设计事例来对乡土环境的设计作一个不全面的举例:

这是一个广州的住宅小区的设计,在设计的开始就试图赋予小区环境一个带有浓厚西关文化特色的背景,并以此作为设计的基点。我是从分析人们的交流活动(或者说是传统的生活事件)开始的,“小船上品尝艇仔粥――荔枝湾里游河赏荔――西关小巷里的纳凉聊家常――人们穿着木屐走过板石路,发出唧唧的响声――还有在哪户人家门口唱起的西关童谣”这些事件构成了昔日西关居民那具有广州传统文化内涵的生活模式和结构。接下来的工作是在上述事件发生的环境中寻找相应的线索,对线索进行归纳和提炼,以此作为构筑新场景的元素。

设计的思路是基于这样一个理论的框架:人们是以他们获得的环境的意义来对环境作出反应的。调查发现,人们对城市某一地区环境,首先是整体的与感情的反应,然后才是以特定的词语去分析与评估它们。环境质量的整个概念显然是这样一种概念,即人们喜欢某些市区或住宅形式,只是由于它们含有的意义。人类精神基本上靠通过使用认知的分类学、类别和图式,试图赋与世界以意义来起作用;建成的形式是这些图式与范畴的有形的表现。有形的要素不仅造成可见的、稳定的文化类别,同时也含有意义,那就是如果当它们与人们的图式相适合时,它们就会被识别出来。这就是说,只要在新场景中能够被识别的图式(线索)达到一定的水平,这种西关文化特色的场景就会被辨认出来,于是有着类似文化背景的人群(在这里就是土生土长的广州居民)就会产生对新场景的一种乡土性的归属感。

环境中的线索类似于语言学中的语言符号,而且它们之间在理论上有着很多相通之处。在这里我想把语言学的一些论点引用到乡土环境的设计理论当中。 文学家用语言表现形象思维内容的时候,要把头脑中的表象转化为语言符号,听者要根据语言符号的系列再现出作者头脑中的表象。我认为这个过程与建筑师的创作过程是类似的,建筑师在构思的初始阶段,头脑中往往出现一幅幅的场面(经历过的或是没经历过的),他要表达这样的场面形象,就需要把它们转化为建筑符号,其他人根据建筑符号的系列再现出建筑师头脑中的表象。乡土环境的设计可以理解为这样一个过程:乡土性的场面――建筑师头脑中的表象――转化为建筑环境语言的符号(线索)并表达出来――人们根据环境语言的符号再现出作者头脑中的表象和乡土性的场面。

跟语言学类似,环境的线索具有抽象性和联系性。“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如果把“小楼”、“一夜”、“春雨”、“听”、“深巷”、“杏花”、“卖”各自隔离开来看,它们只能唤起一连串互不相干的表象,但是把它们组合在一起,给人的也不再是支离破碎的表象,而是一幅意境深远的画面。这是因为它们进入了特定的情景,表现了特定对象的形象。由于语意上的互相限制和影响,表象之间互相规定了想象范围,从而使每一个对象都具体化了。为了表现想象中或现实中一幅复杂的画面,需要使用大量的意象。由于语言特征的限制,我们只能从浑然一体的形象世界中择取若干主要部分,在若干主要部分中再分离出若干特征、状态加以表现,其余没有得到表现的部分则由读者的想象去补充。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再现乡土环境的场面时,不可能也不需要把原有的场面复制过来,因为场面所包含的信息是无限的,而设计者所能用的建筑语言符号却是被限制的。设计者只要从原有的场面中提取出足够数量和足够清晰性的线索并加以提炼和抽象,通过环境语言的规则使用到新的环境中,这样,新环境的乡土性就会被多数的人所理解,因为人们可以通过想象去补充环境中没有被表达的部分。

线索的多少和清晰性对环境乡土性的影响。

霍尔曾把构成环境的线索分为固定特征、非固定特征因素,这些因素同样可以拿出来作为构成乡土环境的线索。在一个城市中,街道和建筑物属于固定特征因素,这类因素通常在传统的聚落中表现得尤其明显,观察江南一些被保存下来的旧城区,可以很容易从其街道和建筑的形式和排列中去识别出其乡土性,而在现代的城市里却很难通过这些固定因素识别出这个城市的特征。非固定特征因素包括人的品类、衣装、语言、活动、声音和气味等。在一个现代的城市中,如果单想通过改变街道和建筑的样式来表现这个城市的地方特征是比较困难的,在这时,非固定特征因素显得更为重要,不只因为非固定特征因素更容易更改,而且其与乡土文化联系得更为直接。通常,场面越是复杂,文化越是多元,就需要越多的和越清晰的线索来支撑。在一个小的传统城市中,人们可以通过比较少的线索来识别它的特征,而在大城市,因为存在着相当多的干扰因素,人们往往需要更多的线索来识别。

线索的相对性

美国学者克里斯•亚伯在《建筑与个性》一书中,在提到建筑与语言的比较时,他认为,就建筑学的研究而言一直局限于乔治•斯坦纳所称的语言的普遍主义哲学。举例说,詹克斯后现代主义所鼓吹的建筑符号可以随意操作的观点曾经流行于建筑语言的话语中。这种带有普遍主义意味的态度,低估了不同语言中所谓的表面的差异,在后现代建筑中尤为明显。最典型的是将一些单个的元素从不同的建筑风格中借用过来,随意地拼在一起,认为每个元素直接带有它原有的历史脉络中的含义。这种建筑上的普遍主义同样存在于我们的环境设计当中。例如在中国的一些商业楼盘的环境设计中,有着中国传统特色的园林常常与欧式的亭子混杂在一起,而在一些标榜所谓的岭南特色的环境中却布置了热带的叶子树,类似的例子在我们的身边可以经常被发现。。不同建筑元素或线索的简单拼凑,只会造成混乱的场所感。在这些环境当中,人们很难通过辨认线索来感受得到具体环境中的特有的意义(因为线索来自不同的历史脉络),更毋论能够产生对环境的共鸣了。

但是,我们并不能否定不同文化元素(线索)之间融合的可能性,相反,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是乡土环境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因为乡土环境形成的过程从来就不是与外界隔离开来的,而是本土文化自身的发展与吸收外来文化的一个过程。

线索的长时段性

关于乡土环境的概念,常存在这样的一个误区:认为乡土环境只能是单纯的具有传统文化与适应地方气候的环境。其实,在文化的层面上,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的融合是乡土环境的一个相当重要的特征。在乡土环境中,考察一些外来文化的线索以及它们与本土文化的融合情况是很有必要的,而这个过程会涉及到环境的整个过去(从古代到现代)的历史跨度。

中山市的岐江公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例子,岐江公园的原址是中山市的一个比较著名的造船厂,设计师在对公园的规划中有意图的把原造船厂的一些机器构件和建筑设施保留下来,进行适当的改造,并以此作为公园的一个主题特色。我认为,这种延续原有环境意义的做法是值得借鉴的。原造船厂的机器构件和建筑设施,作为原有环境的线索,虽然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不能认为是具有乡土的特色,但从对人可感受到的环境的意义来说,是属于乡土的。

线索的象征性。

在传统的文化环境中,很多线索不只是一些符号或形状,而且具有比较强烈的象征性。而且,在乡土的文化环境中,许多线索的象征意义都可以为公众(包括设计者)所确定理解和共用。因此,在研究环境的线索时,如果能把握住它们的象征意义,并把这些象征意义通过新的线索表达出来,这对于表达环境的乡土性是很有帮助的。例如谈到北京天坛的总体布局,大多数人都能理解起象天法地的象征意义,又比如村庄的选址宜背山面水,是因为其在风水中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在新环境的设计中,如果线索中带有这些在传统的文化环境中约定俗成的象征意义,那么这些线索很容易就会被识别为乡土性的。

第2篇:乡土文化的特征范文

一、湖南乡村文化景观的特征及层面表达

湖南的东南西三面山地环绕,中部为丘陵,呈马蹄形,境内湘、资、沅、澧四水呈扇形汇入北部洞庭湖。这种以山地、丘陵和流水为主的地形地貌特征,构成了湖南气候和乡村人文自然景观的典型特征:即地理特征的封闭性与乡野性;地域特征的时代性和民族性;人文特征的独特性与丰富性;乡土特征的纯朴性和原始性;生态特征的多样性与脆弱性;气候特征的多变性与恶劣性。湖南乡村文化景观具有典型的湖南地理、自然、乡土、生态特征,带有明显的农耕文化、地域文化和宗教文化的特征。

乡村文化景观的构成层面主要包含乡村的生产生活、文化精神和环境生态三个方面,“按类型可分乡村聚落景观、人文景观和自然生态景观三个层面” [1]。1.湖南乡村聚落景观的层面主要体现在民居和村落的选址、建筑形式、艺术装饰上,如在选址上一般选择依山傍水的理想模式,反映了模山范水、阴阳有序的环境观。传统建筑形式一般结合地域特征和选材,以杆栏式形式和砖、瓦、木为构成的建筑文化,注重艺术装饰,即使一般的老百姓,只要有一定的经济能力,也注重以物寄情,表达意识内涵。装饰的题材丰富,多反映丰收、喜庆、吉祥的主题,形象生动活泼,审美情趣浪漫、自然,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2.湖南乡村的人文景观的精神层面不仅反映出湖湘先民物我一体的自然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经世致用”的哲学传统,更表达了浪漫、激情、敢为天下先的思维方式和气概,体现了湖湘文化的包容性和创造性,而且折射出“湖湘人重视学思并重与知行统一,重视独立思考与理性批判”的人文传统[2],体现在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具有深厚的文化价值。这在众多的乡土美术(如隆回的滩头年画、龙山织锦、苗家剪纸、湖湘木雕、民间刺绣)中都有很好的体现。3.自然生态景观层面强调物我一体的自然观,师法自然、尊重自然,主张返朴归真的田园生活、朴素美、自然美、艺术美。如被地质专家们誉为丹霞之魂、国之瑰宝的山,八百里洞庭水天一色自然景观,享誉中外的潇湘八景(平沙雁落,远浦归帆,山市晴岚,江天暮雪,洞庭秋月,烟寺晚钟,渔村落照)等,具有良好的自然美形式和审美价值。而这些丰富的乡村文化景观类型和资源对现代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厚重的文化基础。

二、湖南乡村文化景观艺术的表征因子

湖南乡村文化景观艺术是指具有湖南乡村文化景观类型的艺术特点,带有浓厚乡土特性的、反映湖湘人们审美情趣的各种艺术形式。湖南乡村文化景观艺术的典型特征是深受湖湘文化与楚巫、原始崇拜的影响,题材丰富多样,造型特征稚拙简朴,构图圆满匀称、灵活,常采用浪漫和象征写意的手法,品类和技艺丰富,在我国乡村文化景观艺术领域里占有重要地位。“湖南自古属于南蛮之地,一般认为,相对于中原文化来说,这里是比较落后的地方。事实上,早在石器时代就有远古先民在此生活,目前境内发现的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有数十处,出土的商周青铜器如四羊方尊、人面方尊等都属于国内最精美的青铜器之列。春秋战国时期湖南地区属于楚国,楚文化的灿烂辉煌,更是使湖南地区的文化艺术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湖南境内为数众多的战国楚墓,出土了大量精美的各类文物,便是这一时期文化艺术水平的写照”。[3]

湖南乡村文化景观的艺术表征因子包括乡村人文景观、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建筑形式、民间艺术、戏曲歌舞等方面,这些表征因子既是湖湘文化的表现,又是深刻影响湖湘人的“潜藏基因”,也是传播现代乡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显著特点是保存了大量的物质形态历史景观和非物质形态传统习俗,聚集成较为完整的湖湘文化景观体系。其按表征因子的表现形态分类,包括显性的物质形态和隐性的非物质形态因子。1.物质形态因子,像山脉湖泊、田园风光、古民居群、庙宇祠堂、民居建筑、装饰、古街道、民间艺术、民间工艺、历代名人的足迹履痕、富有特色的农家饮食文化等等,都具有丰富的乡村文化景观资源。如张家界武陵源和邵阳山两处世界自然遗产、洞庭湖国家湿地公园、岳阳张谷英民居村、湖南土地庙、长沙铜官窑、农家风雨桥、滩头年画、坟墓石碑、邵阳蓝印花布、洞口墨晶石雕、民间戏曲纸扎等,都具有浓厚的乡土景观和独具地域特色的艺术气息。2.非物质类文化因子,它作为乡村景观的一种表现方式,集民族的、地域的、历史的、怀旧的、乡愁的、意识的、心理的等诸多文化因子于一体,“承载了前人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心理企盼,具有明显的感性生命活动的特征,表现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4]。湖湘大地是我国民族居住最多的地域之一,各民族由于历史沿革、居住地域、生产方式和等的不同,孕育了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和和民族风情,又由于不断的融合及互相渗透,彼此影响,汇合成一种个性鲜明独具―格的湖湘民俗文化,像戏曲歌舞、红白喜事、家族文化、风俗习惯、、审美与道德观等。如祁剧、花鼓戏、傩戏等戏曲,舞狮子、耍龙灯、赶庙会等民俗文化,做道场敬梅神等仪式的巫文化、修谱祭祖等家族文化,这些因子反映了浓厚的乡土习俗、风情和民族心理。

透视历史的维度无不发现乡村文化景观因子对湖南人隐性的、潜移默化的濡染。从楚国的屈原到当代沈从文等为代表的湖南乡土文学的作品,从长沙马王堆汉墓中的绘画到现代画家黄永玉为代表的乡村主题的绘画表现,无不体现出其对湖湘人心理的影响。南秀在读《丁玲与湖湘文化》一文中指出“这些濡染主要不在于其作品题材内容上的具有地域文化显著特征的那些方面,而在于那些暗含着的、受地域文化影响而形成的丁玲特异的思想以及她的个性、精神气质、观照问题的特殊角度、人生价值取向等”[5]。

三、湖南现代农村建设中文化景观艺术的缺失

近些年,由于各地过分追求经济利益,传统手工艺、具有乡土特征的、一批优秀的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等表征因子遭到冷落,传统乡村文化发展与现代文化发展、乡村景观和城镇景观不协调发展等问题日益突出。以乡村景观艺术的显性表现因子――乡村聚落景观的民居为例。作者通过大量调查发现,大量的传统村落风貌、乡村景观被破坏,建筑体量高大,建筑类型混乱,规划无序,修建工艺粗糙,文化价值缺少,传统装饰艺术消失殆尽,重物质轻精神的意识严重等。湖南在上世纪70年代前,普通民居以穿斗式木结构、土墙结合木结构为主,注重建筑的装饰。70年代开始以砖混结构为主,建筑以单层为主。80年代末至9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发展加快,掀起了城乡住宅建设的热潮,既带来了乡村景观建设高速发展的契机,也暴露出了乡村景观规划上的重大隐患,出现了诸多问题。1.建筑样式和材质雷同单一,建筑以砖混、框架结构为主,在体量上不断增大,楼层数不断升高,一般都达2-4层。“体方方、面方方、中间门、两边窗;上有琉璃瓦、下有转闸拉;里面888、外面瓷砖挂……”,这是现在遍及我国南北及湖南民居的一个特征,出现了千村一面的景象。2.缺少规划和引导,虽然政府在新用地方面有严格的审批,但在拆老房盖新房的翻新重建方面,用地审批轻松。由于缺少规划和引导,总体布局混乱,缺乏乡村的环境特征。乡村的民宅修建基本上是一种无序、盲目的修建,大量的传统民居被拆而盲目重修,一般外墙,或简单的水泥抹灰,或外挂瓷砖。经济条件好的,建筑以大、高,追求气派为主,外挂瓷砖,建筑样式甚至模仿欧陆风格。有些受财力限制而修建不完整,修一半留一半,造成安全隐患。3.文化认同丧失,对乡村历史发展、文化艺术特性缺乏认识。出现了乡村人对自己住居的优秀传统建筑和村落没有文化和历史认同感,对保护和继承乡村景观的固有风貌缺乏认识,而盲目羡慕城镇建筑的现象。只要有经济能力,把几代人住居过的建筑一味拆掉,这种注重功能而忽略精神文化功能的建筑充斥在三湘大地,这是很让人心痛的。4.生态环境的恶化和乡村文化景观艺术破坏严重,乡村大树、古树等景观元素消退,古建遗产缺少有效保护等。这些暴露出来的乡村景观建设上的隐患,不得不让我们反思,倾 其所有修建而成的房子,到底不是小孩玩积木那么简单,这种建筑形式不仅破坏了传统的建筑风貌、占有了土地、浪费了资源,而且形式、功能、工艺简单;这种审美情趣的偏差,盲目追求城镇化的认识,给乡村生态、建筑形式、景观艺术等造成极大损害。分析这种问题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人们盲目追求城镇模式发展,对自身传统的优秀文化缺少认同、对乡村历史发展、文化艺术特性缺乏认识;文化教育、文化价值缺失,审美情趣不高,以至于盲目攀比,使得乡村文化景观艺术遭到破坏。

四、新农村建设呼唤乡村景观艺术的参与

新世纪以来,尤其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城乡经济和城市建设得到快速发展,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重视农村文化建设,下发了一系列包括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法规文件。湖南省政府也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了一系列农村改革,下发的意见和决定为农村经济、文化建设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关注新农村、关注农村文化建设一下成了热点话题。在大力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乡村景观艺术应该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挥重要作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尊重乡村景观艺术的表征因子、呼唤乡村景观艺术的参与,以便发挥其认知作用、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

从上述湖南乡村文化景观艺术的表征因子得知,丰富的乡村文化艺术因子既是湖湘文明和知识的载体深刻影响着湖湘人的“潜藏基因”,又是现代湖湘文化的名片。首先,提高认识,加强文化和历史认同。懂得湖南乡村景观艺术这个特殊载体的历史变迁、文化内涵、表现形式、传承与发展,对实现城乡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持新农村文化景观艺术的多样性、生态性、文化性发展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培养新型农民的重要基础、发展农村经济的有力保证、弘扬民族精神的有效载体。同时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文化条件、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撑” [6] 。 乡村文化景观艺术因子是产生于农村社会的独特文化类型,是自然景观意象和乡土文化的表达,更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文化载体,对提高审美能力、陶冶人的情操和丰富人的精神生活起到积极作用。其次,合理保护和利用发展。面对传统与现展的矛盾,我们可以采取传承保护、适当更新、科学利用与发展的措施。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如丹麦、德国等在乡村传承保护和发展方面做出的成就。同时立足现实,关心农民需求和呼声,正确引导,分析目前存在问题的症结。对旧建筑可以进行功能改造,完善卫生、用水等基本设施等政策的扶持,适度进行旅游开发,发展旅游经济。目前国家、省级有关部门正积极对历史遗产、文化廊道、文物古迹、乡土美术、传统工艺、风俗习惯等物质和非物质遗产采取抢救性保护,同时对传承人和保护项目进行部级、省级、市级认定的措施,对传承保护乡村文化艺术也起到了积极作用。最后,加强教育,尤其进行文化艺术教育,更是当务之急。在物质和精神功能方面,强调文化精神是心理和情感的需要,是民族特性、文化信仰、艺术审美的体现。在乡村改造和恢复过程中出现的“假洋鬼子”、“假古董”,在文化景观艺术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体量上图气派,经济上图大,以瓷砖为美,缺少文化艺术常识,缺失艺术审美和工艺精致的追求,这些都是教育缺失的结果。在优秀传统表征因子已经或将要遭到破坏的同时,教育的对象不仅仅是普通的老百姓,应当包括社会的各个层面、甚至领导层。只有加强教育,提高认识才能按美的规律办事,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来进行我们的文化景观建设,才能以先进文化和文化认同感来建设湖南的新农村。

*本文为中南大学自由探索科研课题阶段性成果,课题名称为“新农村建设中湖南乡村文化景观艺术的传承与思考”。

注释:

[1]王云才:《乡村景观旅游规划设计的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12页。

[2] 《湖湘特色文化》,载于/wshn/hxwh。

[3]柳肃:《湘西民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4]陈运贵:《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文学反思》,《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年第6期。

[5]张铁夫、屠国元:《湖湘文化与世界文学》,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第59页。

第3篇:乡土文化的特征范文

乡村是自然的、纯朴的、最具乡土气息的聚居地,它的形成和发展是劳动人民智慧的创造性成果。村落公共空间是根植于乡村中的公共交往场所,能够反映村落空间规划形态和人们的交往程度,对乡村来说,公共空间的选址、尺度、设计手法和风格都会影响它的使用甚至景观价值。伴随着快节奏的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村落的空间结构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重创性改变,尤其是对村落公共空间的改造设计中,忽略了村落乡土性特征,空间设计拼凑凌乱、模拟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现象突出,与村落环境严重脱节。探究村落公共空间的合理化设计,必需立足乡村特有的景观风貌,深挖每一村落的乡土性特征,建设出既符合现代人生活需要又具本土文化传承的公共空间。

关键词:

村落 公共空间 乡土性设计

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乡村聚落表现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特征,因山就势、择水而居是村落选址的首要条件。依托村落地理位置的优势,加之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有限,人们不能对基址作很大调整改造,这使得村庄的规划建设与自然联系紧密、相得益彰,衍生出一派宁静和谐的村落空间。村落公共空间是村落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植于乡村聚落之中,展现出千奇百态的空间形态,鲜明的地方性使它呈现出与周围环境共融共生的乡土性特征。

一.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类型及特征

1.村落公共空间的原始类型

“公共空间”这个词大多数情况下使用在城市里的公共空间中,是指那些供城市居民共同使用的街道、广场和公园等室外空间以及城市公共建筑的室内空间等。与城市中的公共空间不同,传统村落中的乡村公共空间一般是随着居民的生活习惯而慢慢形成的。“这里所指的公共空间更多是物理意义上的空间,例如寺庙、戏台、祠堂,甚至水井附近、小河边、场院、碾盘周围等。”

在中国北方的乡村聚落中,被视作公共空间的一般是街巷内部供休憩聊天的门前场地、道路交叉口形成的小尺度空间、有麦场、碾盘等实用功能的场所、村委会所在的大院等,这些村落的公共空间没有统一的形式、功能、尺度,甚至也不曾被准确设计。除了像村委会、卫生院、中小学、商店等这样有建筑体量和功能明确的公共场所外,村落中其他的公共场所空间都缺少设计美感等要求。一些公共空间大都是自发而成,因所处位置、尺度大小、村民参与多寡来决定空间的使用频率和重要性。

2.村落公共空间乡土性特征突出

乡村公共空间没有明确的功能形式和体量,往往给人散乱、无秩序的印象。但正是这种宛若天成、不拘一格的空间结构,给乡村景观增添了趣味性、自然的美感和回归本真的蕴味,使村落公共空间具有强烈的乡土性特征。村落公共空间的乡土性特征,还与其空间形成过程有直接的关系,这些空间具有自发性、偶然性,与场地环境联系紧密。从景观设计的角度讲,自发形成的空间往往符合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需求。正如瓦尔特.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在设计美国迪斯尼乐园的路径时,他并没有先将道路规划设计好,而是等绿草长出来覆盖掉整个公园之后,由游客在草坪上踩出一条条的道路痕迹,再根据所踩出的痕迹将道路铺设出来,这才是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乡村公共空间同样如此,它的自发形成的空间特性,恰恰说明了这些空间筵席了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居民们的生活习惯、生存方式和乡土记忆,是用实践和时间证明了的存在的合理性和价值需求的公共空间。

但与此同时,也应注意到由于各村落经济的发展和价值取向的不同,村落公共空间设计趋同性越来越明显,乡土性特征也在快速发展变化中慢慢消失。“当前建设实践中普遍存在推倒重建、攀洋比新的不良风气,割裂了乡土记忆的延续性,认知与归属感被解构,造成乡村人普遍的落寞感与失落感。”因此,需要对乡土性特征的消失作详尽的分析,有针对l生地解决存在的问题,找到延续“乡土性设计”的最佳方法。

二.村落公共空间乡土特质逐渐消失的两大类型

2005年10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形势下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环境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的根本途径,是系统解决“三农”问题的综合性措施。并指出了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主要有两大类型的村落发展模式:一类是经济上发展较快,相对富裕的大的村落被改建成新的社区;另一类是经济水平较差面积较小且较为落后的村落继续在原基址上发展。伴随着新农村的发展,传统村落中的乡村公共空间正在面临着改造和重新设计,原有的村落公共空间的形式将被打破,而新的公共空间形式将会形成。

1.新建社区型公共空间――乡土性完全消失

在新建的社区里,一幢幢楼房拔地而起,老旧的平房瓦房被拆除,原来存在于村落当中的街道、巷弄不复存在,打破了原来的“胡同文化”。随之而来的是旧有的合理存在的乡村公共空间完全被毁灭,取而代之的是社区里的公共休闲广场。芦原义信在《街道的美学》中说:“街道是当地居民在漫长的历史中建造起来的,其建造方式同自然条件和人有关。因此,世界上现有的街道与当地人们对时间、空间的理解方式有着密切关系。”街道巷弄是乡村聚落中原始的典型性公共空间,具有合理性、历史感,是村民密切交往的最佳场所。然而,这些新的社区型公共空间是在新开辟的一块场地上模仿城市中的公共场所形式而建,有些甚至是完全照搬的模式。空间表现出大而空旷、较少的人员参与、硬质面积非常大、与环境结合度极差、园路设置零散,其设计理念违背了乡村聚落中公共空间的形成原理,其设计手法是强硬的,因而居民使用的频率较低,其设计目的和设计初衷不能很好地实现。(图1,图2)杨・盖尔说到:“室外空间大而无当,失去了人的尺度,由于规划的间距很大,户外经历索然无味。即使有少量的活动,在空间上和时间上也被分隔开了。”村落公共空间在新建的社区中,追求占地面积广、宏伟壮阔,形式感很强但参与性极差,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和设计上的无知。这样的社区公共空间虽然地处乡村聚落的边缘,但乡土性特征荡然无存,是对本土文化和乡村记忆裸地蔑视。

社区型公共空间所代表的是村落公共空间建设中乡土性完全消失的一类,它们既不属于城市公共空间的范畴,也不可能是原来乡村公共空间的样式。其设计理应本着遵循村落乡土性特征的基础上加以建造,并充分结合场地环境,最终建成既有历史传承又具现代设计感的社区型公共空间才是符合现代人生活要求的户外交往场所。

2.原村落基址上增建的公共空间――乡土性部分消失

在还不足以新建一个社区的小型乡村聚落中,公共空间也在发生着改变,这些改变主要是在村落的某一个局部地块增建新的公共空间。由于是在原村落基址上的改造重建,空间面积较小并且受到住宅、道路、植被、基础设施等村落原有环境要素的影响,反而与场地周边景观能够紧密结合,达到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设计效果。但也不容忽视的是这些空间虽不像新建的社区型公共空间那样大而无当极具城市公共空间特征,却也在设计手法上模仿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建造特点,没有极大地映射出村落的乡土特色,属于乡土性部分消失的一类。散落在村落中增建的公共空间,功能、设计形式单一,大多建在村落中十分显眼的位置,带有标志性的景观设施过于突兀,形式主义或形象工程显而易见。加之各村落之间互相模仿学习,致使村落公共空间大同小异,乡土性特征整体上在逐渐消失。(图3图4)

三.恢复乡土性设计的必要性

1.恢复乡土性设计的历史必要l生

村落是在慢慢的历史发展脉络中逐步改变形成的,是具有传承性、文化积淀性的人居环境聚落。人们的生活习性和风俗习惯受当地环境的影响较大,这种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自然环境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的可能性很小,而人为环境却时常因为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在改变。村落公共空间设计属于人为环境改造中的关键一环,对它的设计应将顺应历史脉络和重现乡土文明为首要原则。

回想儿时的乡村总是湛蓝的天空、碧绿的草地、青青的河水,一派洁净优美的自然风光,这是留给现代人儿时的乡村记忆,是乡村聚落的景观符号。乡村景观记忆深深烙刻在现代人的心灵深处,在整个乡村聚落发展的历史中都一直保存着这样的景观记忆,那么有什么理由在接下来的人为环境的改造中不继续秉承乡土的景观记忆呢。延续聚落公共空间的乡土性设计就是对祖祖辈辈的先辈们劳动和改造成果的尊重,是站在他们的改造设计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诠释乡村聚落形态的最优性、完整性和独特性魅力。“乡土”含有“根”的情节,含有对祖先、对祖国古老文化的深深敬意。任何的发展策略都不应以抹去“本土特质”为代价,只有在尊重本土文化一“根”的前提下,才能做出正确的、历久弥新的设计。因此,从历史传承上来讲,村落公共空间应以尽量保持原本真实的形态来构思设计,充分饱含乡村的记忆特征,演绎这片土地上的自然、人居、历史、文化状态,使人们有足够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加入到保护乡村聚落景观的行列中来。

2.恢复乡土性设计的当前必要性

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展开,传统村落和新建的社区型公共空间正在被重新规划设计在这个过程中突出的问题就是模仿性设计太强,乡土性设计严重被忽略。事实上,搬入新社区里的居民仍然以土地为中心,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变化不大,这就决定了居民仍是农民大众,公共空间服务的群体没有改变。在农村,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是全身心地暴露在大自然中的,他们与大自然的联系更加紧密和不容分开,对自然的依赖程度较强烈。居民对田野土地的深深眷恋,加上村落基址以农田和原野为自然设计背景,作为乡村整体景观面貌一部分的村落公共空间,其设计就应当展现出趋向自然的设计手法和融入本土的设计特征。即使中国的城市化是要将部分村落改变为城市,但在村落还未真正形成城市之前,使用城市中的空间设计手法安置在乡村都是倍觉不合理的,有矫揉造作、故弄玄虚、追求形式主义的表现。

新农村建设是将现在的乡村聚落变成符合现代人生活的聚落空间,而不是将现在的乡村景观变成现有的城市景观,更不需要既不像城市又不似乡村那样的蹩脚景观设计。设计应当为当前和明天而设计,不是设计未来,更需要注重人们的切身利益。

第4篇:乡土文化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城市化;城乡结合部;特征;城乡体系;第三空间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5)05-0075-04

基金项目: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城乡结合部‘村改社区’组织建设研究”(TJSR11-034)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于莉(1976-),女,天津人,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讲师,社会学博士,研究方向:城市社会学;曹丽莉(1978-),女,天津人,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讲师,社会学硕士,研究方向:社会工作。

一、从二元空间到一体化发展

一直以来,城市与乡村被视为人类社区的两个基本类型,尽管很多学者认为城与乡的划分很难有明确的界限,[1]但城与乡的差异一直客观存在且为研究者所关注。

在我国,对城乡二元隔离与对立的研究被视为关系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研究者普遍认为,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采取“重城市、轻农村,重工业、轻农业,重全民、轻集体”的发展战略,导致了城乡发展的差异化,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的二元化结构。[2]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村和城市成为两个相互隔离的封闭系统,各自孤立发展。农村单一搞农业,特别是种植业和养殖业,城市则发展工业;农村经济以集体所有制和个体所有制为主,城市经济则主要为全民和集体所有制,国家计划和投资的重点都放在全民所有制,形成重工业、轻农业,重城市、轻农村的发展道路;同时,统购统销制度利用城乡之间的剪刀差,保证城市的生活供给和城市工商业利润,不仅造成了农村的贫困,也严重破坏了小集镇和集市贸易的发展。[3]在这种情况下,城乡差异越来越大,而行政手段人为的将城市和乡村割裂和封锁起来的方法,又进一步造成城乡之间的恶性循环和新的城乡对立。[4]

城与乡的分离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城乡融合的趋势逐渐呈现出来。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实践与理论探讨始于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开端的改革开放。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出售农产品的自;农村进行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在搞好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可以发展第二、第三产业;恢复发展农村集镇贸易,推动小城镇的建设,允许农民进城务工、经商;鼓励城市设备、人才、科学、技术和资金向农村流动;改革统购统销制度,建立完善市场机制。[3]由此深刻改变了我国原有的城乡关系,农村打破单一的产业格局,乡镇企业得以发展,小集镇和集市贸易得以恢复,逐渐有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城乡壁垒开始松动,城乡关系呈现新的一体化发展趋势。

城乡一体化理论认为城与乡是相互依存的,二者互相促进,成为一个统一体。城与乡通过生产要素和资源的自由流动,发挥各自的优势和功能,从而实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的协调发展”。[5]而城乡结合部正是城市化成果辐射到乡村的桥梁,是乡村人口向城市集聚的过渡,也是城乡之间资源流动的枢纽,作为城乡社会消除隔离、缓冲差异、交流沟通、包容发展的中介,城乡结合部日益成为城乡体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

二、城乡体系中的城乡结合部

城与乡的融合与一体化是城市化深入发展过程中不可抗拒的趋势。曾经界限分明的地域空间和物质景观,是否会在一体化进程中消失了彼此的区别;曾经迥然不同的经济社会形态,是否会在一体化发展中模糊了彼此的特征?从而,人类生活空间中城不再是城,乡也不再是乡,又或者,城亦是乡,乡亦是城?从现实来看,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能够辨别出城市与乡村两种不同社区空间的存在。大多数学者都相信,城乡融合与一体化发展,并不是让城市变成乡村,也不是让城市取代乡村,这种发展所实现的是城与乡不再是彼此封闭与隔离的地域空间,而是在交流互动、优势互补中,形成协调发展的一体化的社会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城与乡的某些属性特征仍然差异鲜明,而另一些特征则会趋于一致。城与乡的界限不再如楚汉分界般清晰鲜明,同时,在城与乡融合过渡的地带,日益呈现出一个亦城亦乡而又非城非乡的第三空间。随着城乡社会融合与一体化发展进程的推进,这一空间不断扩展,其独特的物理景观与经济社会特性也日益鲜明,并在城乡体系中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功能,这个被我们视为“第三空间”的地域就是城乡结合部。

1936年,德国地理学家路易斯首次提出“城市边缘区”,[6]这一概念指称的是城市与乡村的交接过渡地带。此后城市边缘区在城市学、地理学、规划学等学科中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学者开始对城乡结合部的研究,研究者在探讨中使用了多种不同的称谓,如“郊区”“城乡交错带”“城乡过渡带”“城市边缘区”等等,虽然概念表述不同,但它们所界定的具体地域范围通常是相同或者重叠的。[7]

在我国,城乡结合部概念是上世纪80年代由国土规划部门提出的,用于指称城市市区的边缘及其与郊区交错分布的区域,它是构成城市区域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城市向近域扩张的表现。[8]本研究鉴于城乡结合部概念在我国行政管理、城市规划和主流话语中经常被使用,并获得广泛的接受和理解,因此使用“城乡结合部”概念界定研究的地域空间。

研究者较为普遍地认为城乡结合部地处城市的边缘,是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过渡地带。同时,城乡结合部在时空分布上具有动态性和向外扩张性的特征,它以城市市区为中心,“以圈层扩展的形式,随着城市建成区的扩张而向外扩展”。[9]在地域空间上,城乡结合部是城乡系统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处于城市扩张的前沿,并具备毗邻城市的地理区位,城乡结合部以其独特的空间优势,发挥着其不同于乡村和中心城市的特有的地域功能:[9]首先,城乡结合部成为中心城市的外际空间,为中心城市集聚资源、能源和设施。一些不适合布局在中心城市的设施和生产力要素逐渐外移到城乡结合部,如热电厂、变电站、石油天然气储运站、自来水厂、污水和垃圾处理厂等,均呈现由中心城市向城乡结合部转移的趋势。其次,由于毗邻中心城市,具备交通、信息、科技等多种空间优势,城乡结合部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再加上城乡结合部所具备的土地资源优势,很多工业园区、科技园区建到城乡结合部,大型工厂、物流中心、储运中心也转移到城乡结合部,城乡结合部成为聚集城市工业、贸易的重要地域。再次,城乡结合部成为城市生态调节与环境改善的缓冲地带。许多大型湿地、公园、水域等景区建在城乡结合部,成为环绕城市的绿化隔离带,同时也控制着城市中心区的过渡扩张。

三、城乡结合部的属性特征

第一,城乡结合部的经济特征。城乡结合部“是城市经济扩散的主要空间载体”。[10]在接收城市原有产业向外迁移的同时,城乡结合部也成为城市新兴产业和各类新型开发区的落户地带。此外城乡结合部原有的乡村经济也部分的保留下来。由此构成城乡结合部传统乡村经济、传统工业产业与现代城市产业多元发展的特征。农业与非农业、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正规经济与非正规经济并存共生,形成城乡结合部独具特色的“混合经济形态”。[10]

首先,城乡结合部的传统乡村经济被城市经济形态所替代。许多工业园、开发区落户城乡结合部,在城市招商引资中发挥前沿作用。由于产业聚集,具有较强的发展活力,且投资回报率相对较高,城乡结合部成为工业产业的新基地和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城市工业产业经济形态逐渐成为城乡结合部的主导产业。与此同时,城乡结合部的农村经济形态并非完全被取代,相反,农业产业园区和生态园区的建设和规模化经营,带动城乡结合部传统农业经济得到全面提升和发展。

其次,城乡结合部“既是城市边缘区,又是城市的开发新区”,[10]表现在经济类型上,具有高端与低端并存的经济特征。制造业、能源与资源的生产和供应业等传统产业是城乡结合部的经济主体,批发、租赁、零售等低端服务业是城乡结合部服务业的主体,与此同时,新兴产业园区在城乡结合部的落户,也带来了新兴产业形式,并逐渐扩大其比重。

再次,违法违规经济活动的存在是城乡结合部经济结构的又一特征。城乡结合部往往是一些违法违规经济活动的存身之地,无照经营、制假卖假、违章建房租赁等现象常出现在城乡结合部。

此外,城乡结合部的经济要素构成十分复杂。具体体现在:其一,既有国有土地,也有集体土地,二者交错分布,带来了规划与管理的困难;其二,集体资产比例较高,长期积累的集体资产和城市化进程中的集体土地收益,使城乡结合部的集体资产规模大,数量多。由于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影响,集体资产的经营管理具有自身独特特征,大部分集体资产集中在传统产业、低端产业,尤其是租赁行业,对城乡结合部经济形态和发展效率均产生较大影响。

第二,城乡结合部的人口特征。城乡结合部的人口结构往往呈现出“人户分离、农居混居特征”。[11]

首先,由于城乡结合部在经济功能上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大量工业园区、科技园区、储运中心座落于城乡结合部,这同时也意味着城乡结合部具有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再加上相对于中心城市而言,城乡结合部的居住成本较低,因此城乡结合部往往成为外来人口的聚集区。由于我国特有的户籍属地管理制度,使得外来人口的户籍无法转移到居住地,因此存在大量“人户分离”的外来人口,他们虽然在城乡结合部工作、居住,但并不具备本地户籍,也因此无法归属本地社区管理,更无法获得本地的社会保障,成为长期居住在本地的外来人。

其次,城乡结合部还存在较为明显的“农居混居”的特征。所谓“农居混居”是指农业户籍人口与非农业户籍人口的混居。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城乡结合部大量土地房屋被征收改建,很多农民失去耕种的土地和居住的村落,他们被安置在新建小区之中,由于不愿放弃村籍利益,很多被征地农民虽然已经脱离了农业生产与生活方式,迁居到新建的城镇化社区,但他们依然保留农业户籍和“村民”身份。另一方面,中心城市的重建改造,使许多城市居民在拆迁后被安置到城乡结合部的新建商品房社区之中,同时,许多开发商也利用城乡结合部毗邻中心城市的优势地位开发建设商品房项目,吸引城市居民买房定居。从而形成了城乡结合部农业户籍居民与非农业户籍居民混居的特征。

此外,还存在一些农业户籍居民在征地拆迁后,或者主动或者被动地将农业户籍转变为非农业户籍;一些城市居民虽然从中心城市迁移到城乡结合部,但出于种种考虑,并没有将户籍转变过来等等现象,使得城乡结合部“人户分离、农居混居”的特征呈现多样化。

四、有针对性地解决城乡结合部的独特问题

正是城乡结合部所具有的独特空间特征,导致其所面临的问题也具有独特性。由于城乡结合部是城市扩张和城市化变迁影响最为显著的地带,迅猛的社会变迁在给城乡结合部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和现代化转型的同时,也为城乡结合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问题、矛盾和冲突,它们成为城乡结合部稳定发展的隐患,需要予以关注,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探讨和解决。

第一,城乡结合部作为城市外际空间的新型功能地域,成为政府规划征地的首选区域,大量土地被征收,用于建设工业开发区、住宅小区和公共设施。通常认为“法律和社会所接受的是符合公共目的的土地征用”,[12]因此,各国都严格按照“土地用途是否为公共用途或具有公共利益”[13]来判断土地征用的合法性。但是,由于农业用地转变为城市经营性开发用地,其回报率大大提高,使得土地功能的转变带来巨大的收益,由此产生了非法占地、不合理补偿等问题。在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实现“以地生财”的过程中,被征地农民对于土地补偿、征地安置等环节的权益问题日益关注,围绕征地和拆迁,利益矛盾和冲突比比皆是,被征地农民的不满甚至抗争也是此起彼伏。征地和拆迁既是城市化背景下城乡结合部正在经历的重要现实,也是关系被征地农民利益和城乡结合部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必须处理好征地补偿和拆迁安置,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应有权益,获得被征地农民对征地和拆迁的积极评价,这样才有利于被征地农民自身的身份转换,有利于城乡结合部社会的顺利转型和稳定发展。

第二,由于城乡结合部成为中心城市设施、生产力要素、经济发展实体外移的载体,因此,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这也带来了城乡结合部土地资源和耕地减少等生态问题。此外,许多城市设施和工业厂房向城乡结合部的外移,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流失等问题。显然,在城乡结合部成为支持城市发展的重要空间和城市经济贸易发展的新的增长点的同时,要注重维护城乡结合部的生态资源和生态环境,不能以牺牲资源、环境和生态为代价,换取城市的发展。

第三,城乡结合部经济发展不均衡现象十分显著。农业经济需要集约化和现代化发展;工业经济需要调整传统和现代产业结构,改变传统产业为主导的不合理结构;第三产业需要高端化发展,实现资产的高效使用。在城市化的冲击下,城乡结合部所面临的问题最为复杂和突出。城乡结合部的产业结构复杂,层次高低差异显著;经济活动多样,正规经济与非正规经济并存;资本构成多样,集体资本地位突出,运营效率低下;劳动力构成复杂,弱势群体集中,无业、失业比率高;多元管理主体并存,经济管理交叉矛盾……这些问题都成为城乡结合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障碍,需要加大力量促进经济要素的整合提升,协调经济结构的均衡发展,发挥高端产业力量的带动作用,从而推进城乡结合部经济的健康转型和快速发展。

第四,城乡结合部较为复杂的“人户分离、农居混居”的现象,不仅带来了人口身份差异和待遇区别,造成人口隔离、社会距离等现象,而且也带来人口管理的困难。由于很多社会管理工作,例如安置就业、申请低保、婚育证明等,都需要通过户籍所在地的证明和审批,而人户分离情况的增加,带来了户籍所在地人口管理工作的困难。同时,无户籍居民也无法在其居住地获得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此外,由于农居居民享有不同的待遇,例如农业户籍的生育政策、村籍福利不同于非农户籍居民,非农户籍居民的就业与社会保障也不同于农业户籍居民,这也造成了人口管理的复杂性。正因为如此,一些地方采用了分而治之的方式,分别管理农居居民,但这样做的结果,导致了农居居民在社区生活中的隔离,也造成社区资源和人力的浪费。因此,必须改革和创新户籍与人口管理制度,推动城乡结合部的人口城市化发展与融合。

第五,城乡结合部是城乡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相对集中的地带。由于空间开发不平衡,社会结构不稳定,城乡结合部常常存在社会管理与防控的失调失控。[14]首先,城乡结合部人口来源广泛,流动性强,结构复杂,管理困难,导致违法违规行为有了可乘之机;其次,城乡结合部房屋出租量大且管理不规范,地域宽广且交通便利,容易成为犯罪活动的集散和藏匿地;再次,城乡结合部的监管制度尚不健全,导致非正当行业、特种行业和非法行业的集中。以上种种,造成城乡结合部治安问题和犯罪隐患较为突出,威胁城乡结合部的社会稳定和发展。因此,需要加强城乡结合部社会管理与综合治理,完善城乡结合部的管理体系,为城乡结合部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第六,城乡结合部公共管理与公共设施滞后。城乡结合部往往存在公共物品提供不足,公共环境、卫生、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15]首先,城乡结合部的很多地区并没有纳入城市管理体系,存在政府投入不足、管理不完善的情况;其次,由于城乡结合部存在城乡管理体制并存的情况,造成多个管理主体对公共事务的管理既可能交叉重复,又可能推诿扯皮,从而导致一些公共问题和公共死角的出现。因此城乡结合部公共设施和公共管理的问题,需要政府更多的关注,不仅要增加投入,而且要规范、创新管理体制和提升管理标准,以促进城乡结合部公共管理水平的提高。

结语

有研究者认为城乡结合部是兼具城市与乡村双重特性的区域,是从城市向乡村的过渡地带,它一方面会逐渐被中心城市吞噬,一方面又会不断向外扩展,侵入更广阔的农村地区,所以它是具有变动性和过渡性的地带。然而,本研究认为,城乡结合部确实具有变动性,但它在变动中存在相对的稳定性。中心城市不会无限扩展,人口可以向外迁移、交通线可以向外延伸、住宅区域可以向外扩展、工业贸易功能可以向外转移、城市基础设施也可以向外搬迁,但中心城市并不需要无限的扩张,现代城市规划也会限制这种不必要的扩张。城市的扩张并非大规模拓展中心城市的区域面积,而是要在中心城市的功能、要素外移过程中,构造出一个具有独特功能与特征的地带,它的面积不断扩展,在功能上与中心城市和农村连为一体,成为连接城市与乡村的中间地带:一方面它将城市辐射与带动的影响传递给乡村,另一方面它将乡村的功能和作用传递给中心城市。城乡结合部的存在有其独立的景观、独特的社会经济特征和独有的功能,它作为第三空间的特征日益明显,它连接城市与乡村、消除城乡二元隔离的功能也越来越显著。因此,不应将城乡结合部简单视为从乡村转变为城市的暂时过渡,而应将其界定为具有独立特征的第三空间。广义上可以认为城乡结合部是城市的一部分,但如果从狭义上看,城乡结合部的未来不是转变为中心城市,它将是中心城市的空间,是城乡交流、功能传递的中间地带,还是城市影响辐射乡村的传送地带。也正因为如此,针对城乡结合部的问题,不能简单照搬中心城市的经验方法,而要采用独立视角,在城乡关联中审视城乡结合部的独特环境、元素和功能。城乡结合部的未来不是转变为中心城市,而是日益形成具有现代性和城镇化特征的独立的第三空间。

参考文献:

[1]王渊,白永秀,王宇. 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内涵与外延的再认识 [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

[2]周游, 厉伟. 发挥中心城市作用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0,(3).

[3]卢文. 我国城乡关系的新发展 [J]. 中国农村经济,1986,(11).

[4]张雨林. 论城乡一体化 [J]. 社会学研究,1988,(5).

[5]陈晓红,李城固. 我国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研究 [J]. 城市发展研究,2004,(2).

[6]黄锐,文军. 从传统村落到新型都市共同体:转型社区的形成及其基本特质 [J]. 学习与实践, 2012,(4).

[7]魏伟,周婕. 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的概念辨析及其划分 [J]. 人文地理,2006,(4).

[8]刘建峰. 构建完善的城乡结合部管理体系 [J]. 广西农学报,2011,(6).

[9]齐童,白振平,郑怀文. 北京市城乡结合部功能分析 [J]. 城市问题,2005,(2).

[10]刘玉. 城乡结合部混和经济形态与驱动要素分析 [J]. 城市规划,2012,(10).

[11]冯晓英. 北京市城乡结合部人口管理模式的制度选择 [J]. 北京社会科学,2004,(1).

[12]汪晖. 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征用:征用权与征地补偿 [J]. 中国农村经济,2002,(2).

[13]商春荣. 土地征用制度的国际比较与我国土地资源的保护 [J]. 农业经济问题,1998,(5).

第5篇:乡土文化的特征范文

1.1乡土文化的定义

何谓乡土文化,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学界一直众说纷纭,至今没有统一定论,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学者认为乡土文化就是发端并积淀于一个特定的地域,带有浓郁地方色彩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总和,包括民风民俗、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语言文化等。还有的学者认为乡土文化就是乡土社区基于生产生活和智力活动总结和创造的关于自然与社会的实践经验和认知体系,它包括农业知识、技术知识、医学知识、民间文学与艺术知识以及诸如信仰、亲属与社会组织、人际关系等神圣与世俗生活知识等。我们认为乡土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乡土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乡土物质财富和乡土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乡土文化是我国各族人民在与自然环境交往的漫漫历程中,以特有的乡土观、文化观为指导,以调适乡土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落脚点和归宿点而形成的乡土物质文化、乡土精神文化、乡土制度文化和乡土生态文化的总和。乡土物质文化包括乡土山水风貌、乡土聚落、乡土建筑和民间民俗工艺品等;乡土精神文化包括乡土孝文化、乡土宗族家族文化、乡土生活习惯、乡土传统文艺表演、乡土传统节日等;乡土制度文化包括乡土生产生活组织方式、乡约乡规、乡存共荣的意识形态、乡土价值取向、乡土行为方式等;乡土生态文化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地理环境的大气、地形、地貌、土壤、湖泊、河流等自然山水以及形成生物链条的动植物种群等。乡土文化是特定区域的共性文化积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既涵盖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共性因素,又涵盖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风、民俗、价值观和社会意识。

1.2乡土文化的内涵特征

我国乡土文化源远流长。乡土文化是华夏民族得以繁衍生息的智慧结晶和精神寄托,是区别于其他任何文化的唯一特征,是民族凝聚力和进取心的真正动因。优秀的乡土文化既表现了乡民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和审美情趣等,体现了乡村和谐为美的社会伦理思想,强调了人与人的和谐、家庭和谐、邻里和睦到社会和谐,又体现了乡民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社会进步的文化价值观,还体现了乡民勤劳、朴实、热情、开朗、健康的品质特征,民族性情尽显其中,更体现了乡民崇尚劳动、尊亲敬祖、敬老敬贤等传统伦理观念。所以,乡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无论是制度的还是生态的都是不可替代的无价之宝,已深深地融入我们民族文化的血液之中。因此,乡土文化具有以下内涵特征:1)乡土文化具有强大的延续力。纵观世界上各个主要的农耕文明,大都发生过中断或衰落,唯有我国的乡土文化从未中断过,它一脉相承直到今天。2)乡土文化是一种农耕型的文化。这种形态的文化,不仅在意识形态上使农民群众形成了重农、尚农的思想,而且在社会心理和行为上也产生了深刻影响。3)乡土文化是一种开放型文化。它总是能够积极地吸纳和融合异质文化,而不是盲目地排斥或应付。4)乡土文化是一种和文化。这种和主要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自我身心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

1.3乡土文化与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关系

乡土文化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灵魂,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乡土文化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与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之间的联系又是密不可分的。新农村人居环境受乡土文化的影响,又是乡土文化在物质环境和空间形态上的体现,是乡土文化的写照。由于乡土文化具有延续性的特质,因此可以根据需求从乡土文化当中找寻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素材来获得设计的思想源泉。同时,乡土文化作为乡土生活方式的一种载体,在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进行设计时也是对新的乡土文化的创造和完善。即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一旦形成,就会对该地域人们的思想、心理、行为、生活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形成新的乡土文化情景。不同的乡土文化反映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上会产生不同的人居环境风格。

2乡土文化的作用

乡土文化使设计者在认识理解乡土物质文化、乡土精神文化、乡土制度文化和乡土生态文化的过程中转化为设计理念,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产生深刻的影响。乡土文化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乡土文化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文化根基。

乡土文化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记录着乡土文明发展的轨迹和特殊性,承载着乡村的历史和传统,聚集并沉淀为一定的社会密码,是传统农业社会中成长起来的原生态文化。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必须从中吸取营养,寻找设计灵感。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模式或载体的选择,只有与当地的乡土文化相结合,才能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由此可见,乡土文化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根基。

2)乡土文化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具有导向作用。

乡土文化导向功能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乡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与乡土精神文化,发挥着无形的导向功能,能够为设计者提供方向和方法,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者的设计思想和设计行为起导向作用,引导他们面向农村美好未来,以农民、农业、农村即“三农”整体利益为重,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业为重,使设计者自发地去遵从,把“三农”与设计者的意愿和愿景统一起来,从而促使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更加符合“三农”的实际需要。其次,对农民、农业、农村整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起导向作用,引导农民、农业、农村树立大局观念,支持和配合设计者对新农村人居环境的设计。因此,乡土文化就像一个无形的指挥棒,使设计者自觉的按照农民、农业、农村要求去设计人居环境。

3)乡土文化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具有文化传承的作用。

乡土文化具有传承的作用。乡土文化一旦形成,就会薪火相传、稳定延续下去。今天的乡土文化,是建立在对传统乡土文化的传承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优秀的乡土文化凝聚了乡民世世代代的智慧,是乡民赖以生存的精神力量。乡土文化的传承表现为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等方面的传承。所以,要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就不能无视这些宝贵财富的存在,不能离开对乡土文化的传承,否则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对乡土文化的传承要批判继承,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对于符合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要求,又积极健康向上的内容,应继承和发扬,对不符合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要自觉加以改造或剔除。

4)乡土文化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具有指导调适的作用。

乡土文化中有乡土奋斗目标、乡土的行为规范和乡土的共同价值观,这些都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有着强烈的指导作用。它让设计者明白自己的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哪些地方该发扬,哪些地方该规避,为设计者指明了调整和适应的方向。通过这些指导从而提高设计者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力,使设计者明确工作意义和工作方法,从而提高设计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乡土文化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的运用

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挖掘乡土文化元素,尊重当地自然与人文印迹,坚持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实现人居环境设计与人的天人合一。乡土文化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具有巨大的利用价值。

3.1对乡土物质文化元素的运用

乡土物质文化中有乡土山水风貌、乡土聚落、乡土建筑、民间民俗工艺品以及乡土地貌、乡土气候、乡土植被、乡土材料、乡土色彩、乡土符号等元素。它是在乡土地域范围内自然产生,且能被设计者利用到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带有乡土文化的真实性和朴实性,对节约新农村人居环境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如对乡土色彩的运用。设计者在进行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前要深入了解当地农户的风情民俗,体验当地的生活环境和场所精神,运用乡土地貌色彩、土壤的色彩、植物生态、人文内涵、天空、大地、山林、水体等自然物质实体固有乡土色彩,挖掘出当地的乡土色彩,并运用到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去,使得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富有乡土气息,创造出独具匠心的色彩映像。乡土色彩对整个造型赋予了乡土个性语言,它是造型要素无法取代的。又比如对乡土符号的运用。设计者将乡土符号作为物质载体,再结合当地的风情民俗,并以艺术的造景手法运用到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从而设计出能真正体现乡土文化特色、个性突出、生态和谐的新农村人居环境。还比如对乡土材料、植被的运用,呈现出的是自然美。取材于大自然的石材、植物、木等自然材料,通过造景手法处理使普通的材料变得不普通,利用地产的瓜、果、梨、桃等水果或蔬菜作为绿化设计素材,使之成为新的景观观赏对象。同时那些乡土建筑凝聚了历代民间建筑设计师的灵感,体现了民俗风情与乡土文化,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设计者应重视保护乡土建筑,注重从乡土建筑的布局、墙体、屋顶、门窗和其他细部中吸取地域元素,让新农村人居环境与乡土建筑和谐共生。

3.2对乡土精神文化元素的运用

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看得见的东西是它的物质文化存在形式,那些看不见的是乡土精神文化,它飘离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载体之外,隐藏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形式的背后,透过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物质文化所反映出的传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文化、心态、审美情趣、设计理念、设计思想、创作手法、设计方法等,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乡土精神文化。而这些共同思想、价值观念、基本信念、乡土精神、农耕传统、地域风情和民间技艺是乡土精神文化的精髓,可以作为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主题和设计理念,通过新农村人居环境载体设计,去营造空间环境,不仅能体现乡民的意识观念、审美情趣、心理需求和行为方式,同时还将反映蕴含在其中的深层次的乡土精神文化内涵。因此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乡土精神文化特征的表达,重在意境、神韵、场所精神的塑造上,在潜移默化中将地方的风俗遗存、生活模式、传统空间格局传达出来,作为一种乡土精神文化特色的见证。

3.3对乡土制度文化元素的运用

乡土制度文化介于乡土物质文化与乡土精神文化之间,相对于乡土精神文化而言,更具有外观的凝聚性、结构的稳定性和时间的延续性,它既起着规范乡民行为和办事规程的作用,也起着规范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作用。乡土制度文化为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提供了共同的设计准则和设计规范,这些共同的设计准则和规范反映了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共同意愿。同时,乡土制度文化是非物态文化,它的乡村生产生活组织方式、乡土纪律制度、乡土道德准则、乡约村规等,有利于增强设计者的文物保护意识,了解乡村的发展历程,知晓先人留下的文物古迹,促使他们增强保护文物的意识,使之合理利用乡土物质文化、乡土精神文化和乡土生态文化资源,以乡土制度文化为切入点,引导设计者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进行设计。如以乡土生产生活组织方式为物质载体,引入当地农业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等乡土材料,如古井、水车、石磨、古树等器物和农耕文化的簸箕、斗笠、锄头、风斗等原生态的生产农具经过艺术化的处理,充分展现乡村特有的艺术美。

3.4对乡土生态文化元素的运用

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应有效利用乡土生态文化元素。因为“环境的背后蕴含着千百年来生态演进的历史和文化发展变化的历史,它是人与自然共同的作品,经过了千百年来的改造,深深打上了人的实践的印记,成为‘人化的自然’”。然而,目前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缺乏对生态文化必要的尊重,对其运用还比较薄弱,大多以损害乡土生态文化为代价,过度的设计已造成乡村资源浪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是发展乡土生态文化、建设乡土生态文明的需要,设计者必须站在国家目标和发展战略的高度,有效地运用乡土生态文化资源,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遵循生态的原则,遵循生命的规律,把地形、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动、微生物、土壤、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土地、人口、体制、文化、历史等组成一个多维的复合生态体进行设计。也就是说,设计者要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去充分考虑,合理安排乡村土地及地上的物质和空间,创造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整体优化和美化的乡村人居生态系统,为农户创造安全、健康、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

4结语

第6篇:乡土文化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园林学视角;美丽乡村;生态性;文化性;地域性

受我国基本国策影响,建设美丽乡村是当下我国新农村发展的主要方向。基于美丽乡村建设的背景下,诸多地区都建设了属于自己的美丽乡村,也成为了联系城市与乡村的枢纽。在对乡村进行大规模的建设中,因为构建步伐较快,对乡村一些基础要素或是实质原则有所忽略。因此,本文从园林学的角度去探究思考美丽乡村建设。

1园林学视角的概述

1.1生态性

景观生态学是把乡村景观看作是在自然景观基础上形成的生态系统,其研究对象包含农业、生物、湿地景观、农田等。当前乡村面临着污染严重、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园林研究者以保护环境为原则规划村庄,对环境进行改造,有效改善乡村生态环境,从而促进其发展。基于此展现乡村生态的优点,推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1.2地域性

乡村的地域性包括了情感记忆、生活特征以及地域特征等。当地居民居住的环境以及一些植物、建筑等都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可以充分体现出人文情怀以及乡土气息。这些要素不单单依赖于具有特征性的建筑以及山水等,同时,也依附在地域的文化认知与情怀中。

1.3文化性

基于园林视角下的乡土情怀不单单包含了传统文化形态,还包含交流方式与精神情怀等。在古典园林中经常会用到对联与牌匾等一些具有文化特征的元素,一方面可以传达该地域的特色,另一方面就是应用牌匾或是对联本身就是文化特质组成元素的。美丽乡村中的文化要与其他乡村的文化进行区分,从而突显乡土特点。延续乡土文化是确保乡村建设的基础,可以使美丽乡村的构建更加多样化,使乡土民情得以保留,进而增加乡民的自豪感。

2基于园林学视角的乡村建设

2.1生态性建设

在对村庄进行规划建设中,充分体现了乡村生态的特性。村庄的布局与溪流、河道、山体等诸多元素进行有机结合,或是与自然风景进行有机融合,充分体现出当前已有的景观资源。绿化建设是体现乡村生态的基础,不论是在山水风貌上,还是生物保护中,都是属于生态建设的组成部分。通过对自然流水的添加,可以有效还原出自然生态的美观,对于一些垂柳或是滨水植物等基调树种的配置,创建出一个适合生物与乡民栖息的场所。植物需要应用适地适树原则,时刻注重季节变化,建设出一个美丽且生态的景观环境。在树种选择上基本使用乡土树种,搭配使用引种驯化的景观树种。

2.2地域性建设

在建筑改造方面,保留乡村区域中具有较高价值的历史建筑,对于一些破损的建筑作复原处理,既能确保乡村具有文化特色以及地域特色,还能对其地区的文化传承与保留带来极大帮助。一些新建的建筑物需要通过门楣、门窗等在形式或是颜色上进行处理,使其充分与原有的建筑物协调统一。同时,应用传统的设计元素展现出该地区的文化特色与地方特色。例如,在建设美丽新疆乡村建设中,更要加入民族团结的设计元素,使其空间具有领域性与识别性。对于目前因住宅而形成的巷道,在满足原有机理的状况下,可以对其空间进行梳理,使其空间结构更加合理有序。在景观建设上,可以通过种植植被的方式,有机融合景观建筑物,从而构成统一有序的整体。

2.3文化性建设

依据乡村用地设计与该区域地质地貌的特点,依附该地区的人文景观建设文化风景区。可以在一些具有明显文化特征的建筑物旁边构建休闲公园,使其成为邻里情感交流的主要场所,或是组织一些文化活动的区域,构造出一个可以供乡民娱乐休闲的活动场地。公园可以充分结合一些我国传统文化,例如,结合孝道,自古以来我国都在提倡孝道的重要性,将其作为公园的核心雕饰,形成地域文化特色。除此之外,还可以构建乡村文化广场,提供给乡民一个休憩、锻炼的场所,可供村民品茗下棋等,不仅满足乡民的心理需求,同时也满足了其精神需要。

3结语

基于园林学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所涉及到的学科较多,统一的目的就是使乡村更加美丽。在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今天,构建美丽乡村不单单是口号,而是需要通过实际构建,满足现代化发展。与城市发展相比,农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是多样的,在构建美丽农村时需要重点加强文化、生态、地域的建设,基于此,才可以真正将乡村之美充分体现出来,从而改善居民居住环境。

作者:赵晓忠 单位:哈密市园林管理处

参考文献

1王佳.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景观规划设计分析[J].江西建材,2016(5)

第7篇:乡土文化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盐碱地、植物、辽滨新城

盘锦辽滨新城是一座正在发展建设中的北方滨海新城,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城市景观风貌的建设成为该城市发展的迫切的要求。植物景观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人居生态环境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又是新城风貌气质的重要体现。但是由于辽滨新城自身有很多不利于植物景观营建的限制因素,例如滨海地区的土壤盐碱化严重,植物物种资源的匮乏等。如何选择植物种类、有效地营造出富有文化内涵、地域特色、亲切宜人的城市绿色空间,是辽滨新城城市建设中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 乡土植物选择

广义上讲,乡土植物就是指通过人工长期引种、栽培和繁殖并证明了已经适应某城市所辖区的气候和生态环境、并生长良好的一类能代表当地特色并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植物。狭以上来讲,乡土植物就是指本地“土生土长”的植物,不包括己经高度适应某城市环境的外来树种。

乡土植物特性 乡土植物资源不仅是现代城市景观园林建设的基本素材,而且对突出地方园林景观特色和提高城市绿地系统的生态效益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乡土植物具有自身的生长特性和地域文化特性。乡土植物是经过自然长期选择的结果,对当地的极端高温、极端低温、洪涝、干旱等恶劣的生长环境,具有良好的抗逆性。绝大多数的乡土植物对病虫害的抗性也较强,有些乡土植物几乎很少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城市绿化在植物物种的选择上,大多可以用市树、市花、古树、名木以及乡土植物来体现不同城市的文化特征。往往这些古树、名木、市树、市花就是当地特有的或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植物物种,它们通常记载了这座城市的历史,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发展,传播一个城市的的文化气息。

辽滨新城地区可选用的乡土植物

(1)主要乔木类及灌木类乡土植物

由于辽滨新城地区的土壤盐碱含量高,土质肥力较差,春、秋、冬三季受季风影响严重,所以建议该地区在植物种类选择上多选用能耐一定盐碱,对土壤要求不严,深根性,抗倒伏性强,以及对土壤有一定改善作用(如豆科植物根系的固氮作用)的乔灌木植物种类。例如:黑松、侧柏、东北桧柏、新疆杨、旱柳、榆树、山皂角、白蜡、柽柳、银杏、榆叶梅、毛樱桃国槐、桑树、垂柳、东北连翘、梓树等。

(2)主要花卉类乡土植物物种:矮牵牛一串红万寿菊鸡冠花宿根福禄考马蔺月季美人蕉等。

(3)主要水生植物及湿生植物有碱蓬草、芦苇、菖蒲、香蒲等。

二 外来植物选择

外来植物主要是针对乡土植物的概念进行定义的,即对于一个特定的生态系统与栖息环境来说,任何非本地的植物都叫外来植物。

外来植物的特点 从园林植物的观赏性和视觉美学的角度考虑,大多数的外来植物都具有与本土植物不同的观赏特性,正因为有了这些颜色与形态的差异,才能更完美的体现出植物景观的多姿多彩,从而达到人们对植物景观的审美需求。

辽滨新城地区可选用的外来植物 根据辽滨新城地区土壤盐碱化严重,所以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常以适宜在北方生长而且耐盐碱性良好的外来植物作为首选。下表为适宜辽滨新城地区景观绿地种植的外来植物品种:火炬树、木槿、金叶榆、文冠果、紫叶矮樱、金叶复叶槭、紫叶李、红王子锦带、红瑞木、大花水桠木、紫穗槐、灯台树、绒毛白蜡等。

三 针对季相变化的植物种类选择

辽滨新城位于四季分明的温带季风气候区,春、夏、秋、冬变化规律及其明显。因此,植物景观的季相物候特征清晰可见。而每一种园林植物都有其自己的形态特征,在一年四季的轮回变化中,可创造出风格迥异的植物景观。

突出春景审美特点的植物种类选择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春季是四季轮回的开始,为了营造辽滨新城地区生气勃勃的春天与欣欣向荣的城市风貌,可以选择北方报春植物,这些植物大多具有先开花后展叶的物候特征,例如:黄色的连翘、粉红色的榆叶梅、白色的毛樱桃、粉色与白色交相辉映的京桃等。这些先花后叶的植物种类花色纯正而浓郁,花期比较集中,盘锦地区一般在3月末到4月初开始竞相开放,用这些春花植物进行合理搭配更能具有整体性的震撼效果,例如辽滨新城27号路北侧的沿街景观带,采用的东北连翘、金钟连翘以及榆叶梅的群体种植模式。

突出夏景审美特点的植物种类选择 在炎炎夏日时光里,绿荫浓浓、青翠欲滴的的植物景观效果是我国北方城市首选的景观氛围,为了使人们在炎热的夏天感到清爽安宁,一般在植物的选择上多选用冠大茵浓的乔木种类。在辽滨新城地区,我们首选的植物种类有:新疆杨、国槐、榆树、柳树等。针对该地区植物现状资源比较匮乏的现状,笔者特提出可以适当选用一些速生类的植物,例如速生杨、银中杨等。这种速生类植物的生长速度照比其他物种更快,这样就能迅速的达到该地区夏季满眼绿色的植物景观效果。

突出秋景审美特点的植物种类选择 秋季是园林植物季相变化最为明显的季节,具体体现在园林植物的叶片颜色变化、果实的成熟、以及秋花的怒放。可以在辽滨新城地区种植且具有秋景观赏价值的植物种类比较多,秋季也是成熟的季节,因此园林植物的果实观赏价值在此季节也最高,例如文冠果、山楂、金银忍冬、栾树、火炬树、梓树、皂角等。除此之外,盘锦地区植物物种资源的秋景观赏特性也是极为突出的,由碱蓬菜构成的红海滩景观、芦苇荡景观以及农业经济植物水稻都是在秋季达到最震撼的视觉效果。所以在辽滨新城的植物景观建设中,也可以考虑用这些乡土植物来营造新城的景观特色。

突出冬景审美特点的植物种类选择 我国北方的冬季严寒而漫长,是植物枯萎凋零的季节,隆冬时节的园林植物的观赏性也较差,但是冬季又是观赏园林植物的树木的形态、枝干的色彩与质地、宿存的果实和枯叶的最佳时期。例如垂枝类树种:垂枝榆、龙爪槐等,枝干形态特殊的龙爪桑、灯台树、火炬树等。此外针对“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的北国,利用植物景观与冰雪文化的搭配也是进行植物景观设计的重点部分,可以具体选用一些四季常绿的针叶类植物来展现“傲雪压青枝”北方城市特有的植物景观效果。

总结

园林植物的选择对景观效果的影响极为重要。具有地域性特色的植物景观可以代表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地区的风貌特征和城市文化品质。而辽滨新城地区又具有北方滨海盐碱土地的自然地理特征,所以对其在该地区景观设计的植物选则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建虎. 《乡土植物与城市园林绿化中的景观营造》.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

第8篇:乡土文化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乡土性 四川民歌 音乐特征

民歌是人类文化中最宝贵的一个组成部分。世界上的任何民族和地区都有属于自己民族和区域所独有的歌声,民歌也便成为本区域和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四川人民在社会实践中经过长期而广泛的编作、口头传唱而逐渐形成和发展,并流传至今的无数真情意切的动人佳作,成为中华民族丰厚而珍贵的音乐文化遗产。民歌通过其历时性、传统性、乡土性、民族性等特征,不同程度的造就了不同时期、区域和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形成了一条强劲的文化认同纽带。本文依据其不同的文化特征,针对其乡土性并以《川江船夫号子》《槐花几时开》等为例,来论述四川民歌在形成过程中的共通性和突出的文化特性。

一、四川民歌的乡土性概况

(一)乡土性特征

所谓乡土性即鲜明的地域性特色。在大民族、大文化的共同性之下,各地区的地理气候、自然生产条件、社会变迁、文化传统、方言语音等等都有不同的特色,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性格气质以及审美情趣也各有差异。因此,在此前提下形成的传统民歌也必然与其地域的民间风俗、人民的生活习惯、性格气质、劳作方式以及审美情趣等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如产茶地区的采茶调,草原牧区的牧歌,南方的灯调,北方的秧歌等等。可以说,乡土性的相关特性“塑造了不同民族或人群的不同性格特征,催生出了风采多姿的风俗习惯,孕育出了各具特色的民间艺术样式和审美追求,使民间歌曲的风格特点带有了浓厚的地方色彩”,对民歌风格的形成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四川的乡土特征

西南高原是民族风情浓郁,多种民歌汇集之地,这里的地理环境相连又相隔,一山之隔便会有民歌的差异。四川位于我国的西南部,是一个封闭性很强的盆地,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是中国以稻作为主的农业区,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他们的民歌不像西北的信天游、山曲、爬山调等那般粗豪苦涩,而是更多地透露出南国农家的闲适细巧情思”。同时,四川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之一,除汉族外还居住着彝族、藏族、土家族、苗族、羌族、回族、蒙古族、傈僳族、满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傣族、壮族等14个世居的少数民族,各民族和谐相处,文化相融,不仅创作出了融合各民族风格的四川民歌,也为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繁荣与交流,为民歌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二、四川民歌的体裁内容

从目前浩瀚的四川民歌的现实发展依据以及从民歌流传的体裁内容分析,集中而鲜明的体现出了一种多元化相交融的乡土文化特点。我国民歌的体裁分类,一般将汉族民歌划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三种基本体裁。接下来举例分析乡土性特征对四川民歌在这三种体裁轮廓下的具体体现。

(一)劳动号子

长江是中国最大的一条水路交通运输线,船工们在运输中,集体创造了与之相应的各种号子,《川江船夫号子》是四川境内长江沿岸的船工们所传唱的号子的总称,是歌唱性极强的套曲结构的大型号子。由于这一段的水急,岸陡,弯多,所以该流段的船工号子不仅类别丰富,而且音乐的变化幅度也很大,成为整个长江流域船工号子的典型代表。从大的方面划分,川江船夫号子可以分作两类,一类是“下水号子”,另一类是“上水号子”。“下水号子”是自重庆顺川江下行三峡时,船工们伴随划挠的劳动所唱。包括“橹号子”“么二三号子”“招架号子”“数板号子”等四种。其中,“招架号子”多半是在危机的过滩劳动中唱的,到紧要关头,还要唱“拼命号子”,这种号子节奏铿锵有力、威猛刚健,“领”“合”频繁交错,音乐几近呼喊,体现了船工号子最直接的功能,也反映了人在自然力面前顽强拼搏的精神。“数板号子”则是风平浪静行船是所唱,它的节奏徐缓,富于抒情性和歌唱性,又分“平水号子”和“下滩号子”,其歌词为即兴所编,旋律多为蜀地民间音调,使其“川味”十足。

(二)山歌

乡土性作为我国民歌共通的基本特征之一,在山歌体裁中表现的最为突出。这是由于某种山歌大多传唱在一个比较小的区域,因而在语言上多使用特色浓郁的方言土语,也一定使用该地区最脍炙人口的音调,四川山歌中就普遍存在着依地方方言音调而派生出的大量本民族和地区的装饰性歌腔,山歌的乡土性特征还表现在风格的淳厚质朴,绝无矫揉造作,较少艺术加工,透出浓郁的山野之风,散发着醉人的泥土气息。川南宜宾的《槐花几时开》是该地区典型的山歌,体现出四川人勤劳、爽朗而富于幽默感的性格。该曲结构精致短小、唱词共歌四句,词句洗练,情景饱满,情景交融、意为深长。

参看谱例:《槐花几时开》

乐曲以优美旋律,描绘出一个远景、近景既分离又相合的山村画面。首先乐曲首句是远景,充满了开阔、俊逸的气势;第二句一下子拉近,虽只写“手”,但一个“望”字,勾活了“人”的神情和心态;第三句把主人公和为深化主题而设定的一个人物“娘”推到读者前面,是转折之句,也是铺垫之笔;末句意朦胧手法点题,又一个“望”和“几时开”,道尽了“女儿”的思念之情,表面平淡、含蓄,内心火热、急迫。

(三)小调

小调,又称小曲、小令、俚曲、时调等。它是民众在休息娱乐、节日庆典等场合演唱,用以表现生产劳动以外广泛而丰富的生活内容,既流行于僻远乡村,也传唱于城镇街头的一种民歌体裁。四川民歌中的小调以农村小调为主,内容主要表现人民的日常生活、男女感情、婚姻家庭等。它长于抒情、叙事,曲调流畅,音域不宽,结构短小。在民间流传较广、形式比山歌规整。四川南坪的代表性小调《采花》是民歌中的咏花之作。这首《采花》虽然套用‘时序体’但是他选择的却是直叙式,而且还以咏花为主,兼唱其他。其次,它采用了时序叙述的密集方式,即每段两句,每句唱一个月,六段歌词唱了十二个月,这是一般“对花”体中较少看到的格式。再次,它的音调充满了浓郁的抒情性,上、下句的关系逐渐展开、推进,形成连环式的旋律音型,给人以娓娓道来、流畅自然的美感。参看谱例:《采花》

四川《绣荷包》是流行在长江上游地区的最具代表性的民间小调。其唱词为七言四句体,使用了一些方言词汇,突出了地域性特征,如首段中的“绣起头”,二段中的“瞒倒爹娘”等。更重要的是每半句后面所使用的衬词,如“咕儿嘎”“金刚梭罗妹”“呀儿咿儿呀”等,也都都是“川词”“川调”“川味”。在曲调方面最明显的特征是频繁地用了四度、五度、六度的跳进,是音乐活跃、调皮、俏皮、风趣,是四川小调歌曲中较普遍的音调个性。还有就是他的衬词,几乎每半句中就有一个短衬,四乐句变为八个相对独立的乐汇,衬词的频繁出现,使音乐的情趣大为增色。

参看谱例:《绣荷包》

三、民歌的演唱风格

民歌的演唱艺术不同地区的演唱技巧各具不同,就四川而言,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山里人豪爽、粗犷的特点,走起路来一阵风,说起话来连珠炮。接下来围绕四川民歌的演唱发生方法与声腔韵味以及方言处理对当地民歌演唱的重要性作一些介绍。

(一)发声技巧

民歌是以民族语言为基础,他继承和吸收了传统音乐艺术的演唱精华,同时对美声唱法有一定的借鉴和吸收,从而形成一种具有民族、科学性的唱法。各地区的乡土特征决定着人民的嗓音,川东地区语言语调直白,高亢有力,唱歌时也是真挚炽烈,欢快热情,不管从声音到情绪都要全部到位,每句都要有迸发力,节奏可以自由,但音调高亢明亮,歌词密集,衬词松散,高音区真假混合时真声成分多。民歌演唱必须正确掌握合理的呼吸技巧。我国各地域、各民族的传统民歌唱法都十分重视歌唱呼吸,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方法,运用自如,其歌声自然就会优美、委婉、动听。首先,要有正确的呼气、吸气和支点;其次,对呼吸的控制极为重;同时也要注意对歌曲情感和特殊效果的处理。

(二)润腔

要准确地在演唱过程中展示四川民歌所具有的独特风格,体现出四川的乡土性特征,使用什么样的演唱方式,使用什么样的声腔,并能充分展示出四川民歌有的优美旋律和地方色彩的“腔”“润”,是我们四川传统民歌艺术中十分关注的问题。所谓“润腔”就是指对声腔的润色与润饰,就是在吟唱的基础上对某个基本曲调进行装饰性的华彩演唱。歌唱者如何将曲谱中的声音表达出来,需要经过演唱者自己去体验感悟、心领神会,进行声腔的再创造。

四川民歌在歌唱实践中所使用、增加的“润腔”旋律音主要是源于民族性、地域性语言本身所固有的音调特点,体现了乡土语音、声调的变化,他们对地方风格“润腔”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民歌演唱中的润腔手法很多,而且很多润腔的效果十分细腻微妙。如“加花音”“滑音”的使用具有表达特定情感、体现风格韵味和体现歌词字调等作用。而且它们还多属微分音,使音乐产生细微的变化,是实际记谱无法逐一精确记录的。“波音”的装饰性处理在民歌演唱中也很常见,一般是指本音与其上方或下方二度音的一次快速交替。本音与邻音的连续快速交替便形成了“波颤”,其“颤”的幅度、速度也多种多样,效果也有种种细腻微妙的变化。此外还有音色的明暗刚柔,音量的洪细强弱,以及语音、语气及表情等诸多因素,可谓精微美妙、千变万化,同时又潜藏在当地方言特色之中。准确润“川腔”就需要依“川调”,就是要依川字的声韵调,演唱者就需要在了解四川民歌的语言风格的基础上,对四川地方性的音调、语音声韵趋势有所掌握。

(三)方言

我国各地的优秀民歌作品的地方风格特别浓郁,旋律歌腔与用方言作成的歌词的语言声调相结合很完美,所以方言的合适处理,对民歌的艺术效果至关重要。例如在四川方言中没有卷舌音,前谱例《槐花几时开》的歌词中“山”(shan)“树”(shu)“啥”(sha)“时”(shi)四字都没有“h”音,例如“山”应唱“san”而不是“shan”,以此类推。使演唱者演唱起来更具有了四川地区的音调的特性,演唱是非常顺畅自如,别有一番情趣。在传统民歌艺术中,民歌的演唱要尽量按照当地方言演唱,以传达出作品的整体风格。用方言演唱所传达的特殊韵味,是普通话难以代替的。

四、结语

各地民歌都承载着人民对生活的憧憬,对爱情的追求,对家乡的热爱,对土地的依恋,在乡土性文化特征的影响下,人们对自己生存的地理环境下所产生的民歌,有着敏锐的旋律体验。从其题材内容和语音唱腔,以及表现方法和构成要素与其地域的民间风俗、人民的生活习惯、性格气质、劳作方式以及审美情趣等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四川风格的民歌是在特定的区域文化圈和特有的人文背景下形成;是四川老百姓在生产生活中即兴创作、长年累月积累下来的,其创作的前提还是在乡土性特征的前提下所形成的音乐传统。所以,无论怎样它还是一种需要强调的具有四川地域文化特征的民歌,并以其多样的民歌种类丰富着四川地区的审美文化。同时,历史、社会的发展以及社会地理条件的不断变化,四川民歌也在不断的发生变迁,但是它的乡土性特征将会一直传承在四川的音乐文化当中,逐渐适应并丰富着四川人民的音乐文化生活。

参考文献:

[1]周耘.中国传统民歌艺术[M].湖北:武汉出版社,2003.

[2]何晓兵.音乐作品赏析教程:中国民歌[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3]乔建中.中国经典民歌鉴赏指南[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第9篇:乡土文化的特征范文

 

一、乡土美术的内容

 

乡土美术是指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和传承性特征的民间美术,它往往与特定的乡土文化联系在一起,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美术样式,它既具实用功能,又具审美的价值。乡土美术内容广泛,首先,它包括了当地的自然景观,大自然本身就是广泛的审美对象。其次,当地具有乡土特色的美术形式与作品构成了乡土美术的主要内容,这包括有地方特色的各种生活用具、器皿,用于建筑装饰的图案、彩绘、木石雕刻,用于服饰的印染花纹、刺绣,用来装饰生活空间的剪纸、布艺、绘画、泥塑,各种民俗活动中的花灯、塑像、皮影、木偶,婚丧嫁娶仪式中的物品以及宗教中的各种雕塑、门神版画等。乡土美术是中国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艺术的渊源和基础,是构筑民族先进文化的基因。

 

二、乡土美术的教育近况

 

乡土美术作为本土的文化形态,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传承了几千年,但得到关注和重视却没多长时间。改革开放后,我国各地才根据情况补充了这方面的教材,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有些省编教材的课程设置中有了与乡土美术相吻合的部分,有些地方则补充了乡土美术内容作为自学,并未将其正式纳入课堂教学。比如,陕版的教材和湘版的教材在课程数量和内容上都有一定的差异。在大专院校,中央美术学院于1986年成立了民间美术系,中国艺术研究院也开始招收民间美术专业的研究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教育部于1993年授予南京大学“全国高校素质教育试点”和“全国大学生文化艺术素质教育基地”,陈竟教授开设了《民俗与艺术》素质教育选修课并于1996年在全校推广。20世纪末,民艺学家张道一先生率先在东南大学建立民艺学博士学位点,为发展中国民艺学和培养乡土美术高等教育人才做出了贡献。进入21世纪,乡土美术的教育取得了建设性的进展,但乡土美术毕竟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并且又有着典型的地域特征,有关它的研究与实践尚需不断努力。

 

三、幼儿师范学校开发学习乡土美术课程的意义

 

有着鲜明地域特色的乡土美术是各地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标志,是多元文化的因子,在教学活动中挖掘整理乡土美术内容是弘扬民族精神、保护地方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转型发展的背景下,文化的多元化必然会导致世界教育向民族化、地域特色的现代教育发展,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新课程标准提出:“认识本土文化是学生学习艺术、认识艺术的基础,是他们走向世界的起点。”在幼师美术教育中开发乡土课程,我觉得其意义主要体现在:

 

1.乡土美术课程的开发是改革的需求,它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幼儿教育是一个目标明确而方案比较开放灵活的系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颁布实施,在宏观上提供了建构幼儿园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然而在微观上,每个地方都有自身的文化背景和教育实际。《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都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实施素质教育,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下基础。”幼师生是未来的幼儿教师,让他们接触社会实际,提高综合素质,培养他们对家乡自然与人文环境的感情、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影响教育下一代,才能不断地提高我国公民的素质,提升综合国力。

 

2.乡土美术教育对民族艺术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具有现实意义

 

全球经济一体化正向我们走来,在工业化、城市化、全球化的潮流中,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文化传统受到巨大冲击,“强势文化”的掠夺,“现代文化”的侵蚀,使得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城镇、民居、建筑在现代城市极速扩张下消逝湮灭,大量独具民族和地域风格的文化样式和工具器皿、手工艺品正逐步退出生活,现在不少的青少年满脑子卡通科幻,却不知乡土美术为何物……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没有乡土美术的延续,我们的现代美术就会失去其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台北师范学院吴明清教授认为:“乡土是以自我为圆心,以情感为半径,画一片有家有生活的土地:生活中有人有事,土地上有景有物,交织成绵延不绝的历史和文化。”这种民族文化和精神,若不加以传承重视,就会有基因丢失、灵魂异化、多元文化被消解的可能。乡土美术的教育是对民族、对家乡文化的反哺,它肩负着民族精华传承与发展的历史使命。

 

3.乡土美术教育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境界

 

完整而全面的知识结构,对现代教育来说至关重要。乡土美术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是广大人民群众集体创作活动的产物,具有本土特征的社会意识形态,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历史以及对自然和社会的感知,蕴含着宗教情感和哲学的思考,是精神和审美的共同结晶,它涉及民俗学、艺术学、历史学、考古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等有着密切联系,因而具有典型的人文学科特征。我国颁布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也将美术课程定义为“美术学科同其他人文学科一样,参与了人类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以及对美术的各种文化现象的关注与了解”。可见,乡土美术的学习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民族艺术的方方面面,拓展视野,这对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境界有着很大的帮助。

 

4.乡土美术充实了美术课程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包容

 

过去流传下来的乡土美术作品犹如一个真实的讲述者,它形象地讲述着前人曾经的故事……学习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乡土美术,使学生了解每一种文化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和不同地域的艺术作品所反映的人们各种不同的观念以及各具特色的观察、表现事物的手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在传承本土文化的同时,学会包容和欣赏各异的精彩纷呈的多元文化,这更能增强学生对美的感知与体验。乡土美术内容为学校美术教育提供了丰富而形象的史料,是难得的认同乡土回归自然的好教材,若大家都努力开发本地的乡土教育资源,师生互动,就能形成具有鲜明地域和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比如,2015年2月,我校美术组老师就群策群力,发挥每位参编教师的知识特长,结合本地乡土美术特点,共同编撰了校本教材手工课本并展开教学,尽管教材还有待完善,但的确是充实了校本内容,扎扎实实地对学校乡土美术教育进行了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