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

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精选(九篇)

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1篇: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社区文化建设;问题; 对策 ;社区主体功能;资源整合

Abstract:The author made a deep analysis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ommunity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Tianjin at the aspects of theoretical knowledge inadequacy, subject dislocation, inadequate government funding, obscure orientation, unavailable legal protection, etc, and pointed out that the current problems, on one hand, are inertial problems left by social and historical legacy, and on the other hand, are intersections hard to avoid during the social transition. On this basis, the author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especially for capital investment and guarantee in community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suggested that the funding sources and management modes integrated with government investment, market-oriented oper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community resources should be adopted.

Key words:community culture construction;problems; countermeasures;main functions of community;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3)-05-11-(5)

回顾天津市社区文化十几年来的建设,应该说有了一定的成绩与收获,然而从整体上看,社区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尚属初级阶段,在认识、内容、规模、影响和作用等诸方面仍尚存种种不足。

1 存在的问题

1.1 对社区文化建设认识上的缺憾与不足

客观而言,由于社区文化是国内近年出现的新兴概念,所以人们对社区文化建设的理解并不十分系统、完备和深刻,导致人们对其内容、作用、意义等认识的模糊不清。如将社区文化单纯理解为活动,或仅仅是文娱活动,在主观认识上就把社区文化当作社区建设中的点缀与装饰等,从而造成社区文化基础性工作的薄弱,大量涉及人际关系、思想沟通、情感协调的事情要么缺人去做,要么刚刚起步。又如惯性的把社区文化工作归入完全的政府行为,致使组织管理系统的官本位思想和社区成员的“单位人”观念时常居主导地位。虽然在理论上尊重社区文化建设,但在行为上支持社区文化建设的力度较弱,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未能真正地树立起来。由此可知,对社区文化建设认识的不足与理解上的偏颇,很容易使得社区文化建设的仅仅停留在形式上的重视。

1.2 社区文化建设主体的错位与主体功能的缺失

目前,天津市的社区文化建设,仍然存在着过强的行政色彩和官办特点。主要表现为从思路、步骤、内容、形式等,一般采取自上而下的行政安排方式,更多的情况是,作为政府派出机构的街道办事处中的所有工作人员,为了完成上级安排的某项文化活动,不得不在社区居民并不情愿参加的情况下,亲历文化活动的主持、主管甚至参与者;他们往往在年初就制定了一年的所谓的社区文化活动计划,陷在繁杂忙碌的文化节、广场文化活动等项目的赶场之中。相反,作为社区文化真正主体的社区居民,往往处在被动状态,除去自发性的、得到政府允许的兴趣团体活动外,对社区文化发展决策和实施的参与度很低。此外,官办传统固有的对上负责机制,助长了社区文化建设的形式重于内容,过程重于效果的办事方式,大大影响了社区文化投入成本与效益的功能产出比例。其实,这一点也是许多大中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所遇到的共同问题,参考近年来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社区文化建设,也遭遇了部分高成本社区文化场地和设施门庭冷落的尴尬,都有着看起来社区文化活动红红火火,但实际覆盖社区成员数量与效果过低的困惑,这不能不说是与社区居民是否主动参与有着根本关系。这说明,社区文化建设主体的错位和主体功能的缺失,一方面令政府付出高额复杂的综合成本,却难以换来理想的文化影响和社区成员广泛的满意度;另一方面对塑造真正意义上的社区文化极为不利,让本应生机盎然的社区文化在机制陷阱中增加摩擦成本,大大降低了社区文化发展应有的效率。

1.3 政府资金支持的“一枝独秀”

回顾20世纪90年代中前期的我国社区文化建设,虽然那时计划经济体制处于主导地位,社区文化同样由政府主管、主办,但是借助那时的企事业单位行政归口制,社区还能较多地从政府之外的驻社区内单位成员处获得资金、人力、技术、设施来举办文化活动,社区文化常常有企业文化、机关文化、街道文化的亮点。而90年代末期,进入市场经济模式以来,市场经济的大潮让大多数社区单位成员经济状况和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在目前我市的社区文化建设中,来自社会驻区单位的资金支持寥寥无几,主要是依赖于政府的投入,而这种投入又十分有限。即使是大中型活动的冠名,其所获得的社会资金支持也不过千元左右,更多的支持形式还是场地、设备、劳务,而且总量少,动员困难。另外有些社区文化活动本身的高额成本也使其开展步履维艰。如高雅艺术进社区活动,所请的艺术团体最低收费一般为千元以上,甚至上万,其费用基本上是由街道办事处的行政经费中开支。所以,无论文化活动有何轰动效应,政府单方面运作产生的资源、资金、人气不足的问题,使得社区文化活动无法长久为继,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

1.4 主要功能不明,专业力度不强

主旨力和专业力关乎社区文化建设的质量和效能,更是决定文化社区的要素。社区文化最主要的功能,在于沟通社区成员思想感情,协调社区人际关系,在社区内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将社区塑造成互帮互助、温馨和谐的精神家园。然而在现实中,社区文化过于侧重活动的宣传效应和轰动效果的做法,削弱了上述主旨,未能充分发挥社区文化超越法律和行政组织调解力之外的功能,未能在阻止社会矛盾产生,消除人们之间隔膜、冷漠、不信任等方面发挥其应用的作用。不在少数的社区居民认为社区文化活动过重于热闹的表象,而实际效果与自己关系不大。特别是由于社区中成员之间的沟通不足、信任基础不足,致使社区共同价值观和行为准则难以形成。

另外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时常要面对社区基本层面复杂的人群以及人际关系,所以必须要依靠具有一定的专业文化知识的专业人才,也就是客观要求具有包括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行为科学、法律学、文化艺术等专业知识的社会工作者加入社区文化建设的行列。然而,现在多数社区是由街道办事处领导兼职协调社区文化,工作方法也基本按历史传统和政府计划惯性运转,社区文化少有专业力的支撑。即使专家跟进,其作用也仅局限于随机的讲座、报告、文体方面的指导等,而有针对性的精神、心理、文化等服务基本上未形成常态的制度。应该说,缺少专业力基础的社区文化,容易形成低文化、低科技含量现象,并因其创新性和前瞻性不足而失去发展动力,从而加重了社区文化建设表面化、形式主义的色彩。

1.5 法律法规保障不足

从一定的角度说,天津市社区文化的建设,关系着天津市的社会稳定和发展大局,要使得这方面的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除去各级政府以及社区自身的努力外,还需依赖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制度保障。

天津市以往十几年的社区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就,主要是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推动,以及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的结果。但从目前看来,如果不能得到相关法律的保护,没有适度倾斜政策的鼓励,只能延续目前社区文化建设表现平平的局面。如驻区企业事业单位很少关注社会文化需求,教育和文化机构很少有社区联动互动行为;社区文化中存在的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依然得不到专业研究机构的系统分析解答;社区文化也依然得不到有效的规划、专业知识和技术的支持;以及缺失必要的资本和市场的配套措施等。因此,改变社区文化相对落后的面貌,一定要在法律和政策的规范下,建立健全符合需求的完整支持体系,建立承担保障作用的服务网络,促使更多的驻区企事业单位以社区文化建设为己任,摆脱以往那种社区文化建设仅由政府出资出力的势单力孤的处境,从软硬件两方面入手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概括起来说,天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目前所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是社会历史遗留下来的惯性问题,一方面是社会转型期难以回避的问题。但从根本上来说,转变观念乃是至关重要的关键。也就是说,克服以往社区文化建设问题的关键点,在于不仅重视硬件设施的完善,更应重视以法律、法规及政策为主要内容的软件开发与提升。

2 对策

通过以上对天津为例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上诸多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逐步改善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的不足,努力构建出一个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形式多元的、并具有先进性的和谐社区文化氛围。

2.1 必须充分认识社区文化建设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从行政学角度来说,“社区是居民自治组织,是社会最基本的组织细胞。随着国家社会管理体制的不断完善,社区在社会管理,服务基层群众的各项事务中的作用,将变得越来越突出”。众所周知,社区建设主要有六个方面,即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治安、社区环境、社区文化和社区组织。而在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设事业中,社区文化建设至少融入了精神和政治两个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我们各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都应当将社区文化建设作为其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来加以重视,真正为社区文化建设献策出力。

2.2 必须不断增大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

社区文化建设属于精神文明范畴,本身很少产生经济效益,这就需要政府在财力安排上,专门设立此项经费,并随着财政实力的增加,不断加大对社区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从物质上保证社区文化建设的需求。

不言而喻,社区文化建设需要资金的投入和保障,但不可否认的是,资金缺乏是社区文化建设和发展的“瓶颈”,并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要解决这一问题,城市的社区文化建设就应该、而且必须要拓宽资金的运作渠道,逐步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才能有发展的空间。笔者认为,应该树立“政府支持社区拓展、驻区单位帮扶、重在内部挖潜”的立体筹资新理念。具体地说,在社区文化建设的资金筹措上,采取政府投入、市场化运作和社区资源整合“三管齐下”的资金来源与管理模式,以此不断完善我市社区文化建设融资多元化体系,以保障社区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

2.2.1 政府投入

社区文化活动经费要纳入市、区两级财政预算视野,除常规拨款外,还要靠制定优惠的倾斜政策来运作。具体如下:

一是固定文化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政府直管城建部门应制定相应政策,通盘考虑,统筹规划,把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列入整个社区开发的配套设施中来。房产开发商在开发社区时,对社区文化设施的资金投入应作为小区配套设施建设的一个考核目标,不达标,验收不予通过。

二是按社区人口数量划拨专项资金(包括社会福利基金)。调查显示,天津市按人口比例划拨的用于社区建设的资金,真正用于文化活动上的相对较少。市区两级政府要建立相应的制度,规范财政投入,应将社区文化发展资金按人口比例列入财政预算,定期下拨,专款专用,并建立制度对其作跟踪检查。

三是市区两级政府可实行“以奖代补”的文化奖励基金制度。即政府要建立各级别的社区文化奖励制度,并以此作为社区文化建设的资金来源之一。改变以往平均划拨的资金分配制度,鼓励兴办“文化精品社区”和“文化特色社区”。

2.2.2 市场运作

拓宽筹资渠道,广泛吸收社会闲散资金开展社区文化活动,也是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多元筹资的一个渠道。

其一,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艺术培训班以筹集资金。社区可利用自身的智力与场地的资源优势,包括专业人员、教室、培训场地等,举办各类文化、艺术辅导班。这不仅有助于社区内文化、艺术、体育的普及,同时也可获得一定的资金收入,用于文化活动的再投入。

其二,利用驻区内文化企事业以及文化个体户的热情和优势,引进资金兴办社区文化事业。企业、中介组织和个人投资办社区文化服务业,可按规定享受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个人投资兴办社区文化服务业,主要是平衡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可以按市场运作机制,实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

2.2.3 社区资源整合

社区文化建设所需资金除争取政府尽可能多的扶持外,要转变等、靠、要的旧观念,积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变政府投入的单一渠道为社会的多元化、多渠道投入机制,发挥和依靠社区力量,动员社区力量办社区文化。社区可与在社区辖地内的企事业单位、个体私营业主等社区力量,建立共建关系。每年获得共建单位的资金赞助,是弥补社区文化活动经费不足的另一途径。

2.3 必须重视社区文化建设中专业人才的选拔与培养

首先,在选拔任用社区干部时,应通盘考虑社区建设的各个方面对人才的需求,抛弃“文化建设谁都能搞”的落后观念,必要时可根据工作需要及职务要求聘用文化建设专业人员。其次,专门对社区主管文化建设的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上级主管部门也可组织专业人员经常深入社区,对文化建设进行指导。再次,在街道一级要设立主管社区文化建设事务的科室,并聘请社区内有一定文体特长的居民组成指导小组。

2.4 必须搭建社区文化建设平台,推动社区文化建设不断适应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一是在街办一级建立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二是主管部门统筹社会资源,有计划地开展社区文化活动。三是建立对社区文化建设进行定期考核的常规制度,对社区文化建设进行检查及指导,根据一定的指标,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情况进行评估。四是区级主管部门应定期组织社区文艺汇演和文化、体育等竞赛。五是选择适当时机,对社区文化建设先进单位进行命名、表彰,激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六是在对驻区单位及有关部门的评比、考核、验收等活动中,将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参与、支持情况作为其中一项主要内容,特别是在对文明单位的评比、检查中,增加此方面的权重。七是新闻媒体及宣传部门,应广泛宣传报道社区文化建设成就,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2.5 必须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文化活动,以此作为培育“文明市民”的基础

具体说来,其一要广泛开展各种创建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文明素养,培育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以及荣誉感、成就感,为和谐社区的建立提供良好的氛围。其二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社区文化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可以推动社区文化工作的思想、组织、设施等多方面的基础建设,以便更好地开展社区文化建设。其三在形式上要不断创新、丰富和发展,要从传统的吹、拉、弹、唱即社区文化的思想意识中走出来,从更广义的角度去理解社区文化,将更多的文化类别纳入社区文化的范畴中。其四要重视载体的创新,除了传统的搭台汇演、自拉自唱以外,还可以借助各种载体和平台开展文化创新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使社区文化活动经常推陈出新,使社区文化成为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

3 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以上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分析,在我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具体操作中,还应该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3.1 切忌形式化倾向,突出人性化管理

形式化倾向主要表现在社区文化建设的管理过程中,如所拟定的社区文化活动计划,流于形式有余而实际行动不足,常常将应付上级的检查放在重要地位;在实施社区文化活动计划过程中,往往带有某种强制性。笔者认为,建设社区文化并不是等于向上级政府汇报成绩,也不是为了贪图社区的社会声誉,而应该是以改善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居民的道德修养为出发点。因此,社区文化建设的管理必须突出人性化追求。

在社区文化的建设中,行政性的强制措施与指令毫无疑问无益于社区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也是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真正本意相背离的,而自觉自愿、和睦相处、自觉奉献的精神,才是应该大力提倡和发扬的。

3.2 克服零散化倾向,注重整体性关照

首先,在社区文化生活中,离退休人员往往是主要的参与者,这就对社区文化建设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即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地将离退休人员以外的社区成员,吸引到社区文化活动中来,以提高社区文化活动的层次,丰富社区文化活动的内容,使社区真正成为一个和睦的大家庭。

其次,由于天津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地人、外国人进入天津,成为社区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因此,社区文化建设还必须充分关注这部分居民群体,使他们能迅速融入社区的氛围中,真正成为社区中的一分子。

3.3 剔除不健康因素,提倡健康性原则

从目前来看,有些社区文化的活动确实存在着缺乏管理,放任自流的现象,这往往会导致社区文化活动不健康因素的出现,如老年活动室极易变异为麻将室,甚至将风气带进活动室;社区图书馆出借不健康的书刊以及音像资料;电子游戏室还掺杂着一些色情、暴力游戏等等。凡此种种,都不可避免地会对社区的文化建设产生负面影响,甚至污染整个社区文化环境。

提倡健康性原则,应该是社区文化建设的根本原则之一。因此,有必要对各个时期社区文化的活动内容作出具体的计划安排,并建立必要的审核检查制度,对社区图书馆的书籍、老年活动室的活动内容、联欢会的节目安排、游戏机室的游戏项目等,必须经常予以检查,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向健康、科学、阳光、人性的方向发展。

3.4 兼顾娱乐功能,形成社区文化特色

社区文化活动必须建立在社区居民的自觉自愿之上,而不能用强迫或强制的办法。因此,必须考虑社区文化活动内容的丰富性、生动性和功能性,努力做到娱乐性与知识性的结合,以提高社区居民参加文化活动的兴趣和热情,增强社区居民参加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以天津为例,天津市是一个充满了民俗文化特质的都市,作为一个优势,应该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给予凸显,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社区文化。

参考文献:

[1] 高占祥.论社区文化[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2] 杨辉.和谐社会民间组织的使命与构建[J].改革与战略,2006,(4).

[3] (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4] 徐中振.社区发展与现代文明[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

[5] 谢晶仁.社区文化建设新论[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7.

第2篇: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新时期;社区文化;建设;构想

1 我国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尽管我国已经开始重视社区文化建设,但是从现在的建设状况来看,我国在这一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思想认识不足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我国十分关注城市建设工作。但是,有一些地区不太关注社区文化服务体系的建立工作,未能意识到社区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性。这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好多地区对于社区文化体系的建立存在一定的理解误区,直接将其视为和居民休闲娱乐相关的内容;另一方面,社区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工作涉及很多的部门,这些部门之间的权责不够分明。同时,未能对不同部门进行充分的协调和利用。

1.2资金不足问题

总的说来,开展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但是,就现在的情况来看,很多地区都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尽管用于社区文化建设的经费逐渐提高,但是,社区文化建设的实际需求也变得越来越高,现有的经费支出往往无法满足这种需求。

1.3人文关怀不够

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相关硬件建设是非常关键的。主要包括:第一,社区图书馆建设;第二,居民健身活动场地建设等。对于上述硬件设施的使用情况如何进行合理的评估是人们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主要需要评估的内容有:第一,居民对于硬件设施的使用情况;第二,居民的实际参与度等。在实际开展评估工作时,相关人员在设计评估指标时忽视了人性化因素,未能做到人文关怀。

1.4缺少文化内生机制

现阶段,城市社区居民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少。换句话说,大家基本上都奉行关起门来过自己日子的原则,居民之间的关系相对比较冷漠。在这种情况之下,构建社区文化体系时,居民之间的合作意识相对较低,而且对于社区活动的参与热情和参与积极性都不是很高。这使得社区文化缺少必要的内生机制,社区文化建设的自觉性不够高,总是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效果也就不够理想。2016年,西乡街道大力建设社区文化,以“文化春雨行动”为引擎,推陈出新,在西乡文化春雨三支队伍的努力下,首创全市首个“社区航模公益活动点”。“社区航模公益活动点”每周日开展多轴及固定翼航空模型的公益交流飞行活动,受众500人次以上,此举大大扩大了社区文化的影响力。

2 推动社区文化建设的构想

社区文化建设是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如何更好的推动社区文化体系的建立是人们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相关人员可以从下述几个角度开展工作:

2.1加强社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和公民道德建设

思想政治工作是构建社区文化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言论和思想在我国社会形成了激烈的碰撞。在社区文化中开展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是十分有必要的,可以帮助社区居民树立崇尚科学、健康生活的基本理念。

2.2政府在社区文化建设中要起到应有的作用

政府在社区文化系统的建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主要体现在:第一,作为构建社区文化服务体系的主要倡导者,政府为该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同时也需要给出一定的建立规划;第二,社区文化体系的建立需要多方面的参与,此时政府可以起到有效的协调作用;第三,对该体系的构建进行宏观调控。主要包括:首先,从政策的角度讲,一系列的政策可以为社区文化体系的建立提供必要的法律环境。其次,建设社区文化,必须得到全社区所有人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社区文化才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2.3社区文化建设要依靠社会力量并注重文化多样性的培养

社区文化对主流文化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支持作用。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社^文化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在这种情况之下,构建社区文化体系时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保持社区文化的这种多样性。笔者认为,一个比较有效的措施就是借助于社会力量来构建社区文化。西乡街道在建设社区文化工作中,以文化春雨行动为契机,在文化春雨行动三支队伍的努力下,街道按照“一社区一品牌”的社区文化建设思路,积极开拓社区文化建设的新途径,借助文化春雨的力量,打造社区文化新品牌。2016年,西乡街道的社区原创音乐成绩初见成效,全年共创作原创音乐作品30首,其中有8首歌曲受到社会好评,由街道重点打造。社区辅导员谢俊山是一名音乐人士,酷爱原创音乐艺术,在他的影响和努力下,街道文体中心在西乡乐谷设立专门的“原创艺术活动点”,每周定期举行活动,并引起了深圳多位著名音乐家的关注,他们都先后前往社区“原创艺术活动点”进行参观指导。由社区“蓝色基因乐队”创作的音乐作品《失眠夏末》获得了“首届粤港澳华语歌曲创作大赛”、“十大金曲”的佳绩,由社区“麦芽糖乐队”创作的音乐作品《Fly》获得了“鹏城歌飞扬”第二季度评选“十大金曲”的佳绩。同时,西乡街道在建设社区文化中,还与区流行音乐学会合作,成功联办“西乡之声”之“春之声”“夏之彩”“秋之实”“冬之韵”四场社区原创音乐演唱会,涉及群众人数达10000余人。在西乡文化春雨三支队伍的积极推动下,“流淌的旋律--2016年社区原创音乐演唱会”成功获评为宝安区2016年宣传文化体育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

2.4要因人制宜安排社区文化活动的内容

社区文化体系在建立过程中还需要充分考虑社区居民的实际情况。就社区而言,居民之间的差异体现在多个方面,如年纪、职业、学历、爱好等。这就表示社区活动应该具有多样性,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实际需求。具体的社区活动形式主要有:大合唱、秧歌、晨练等。

文化春雨是一项社区文化的民生工程,根据西乡街道大型企业众多,年轻人普遍活跃的特点,西乡文化春雨工作领导小组审时度势,大力推动社区戏剧文化建设,全力推行社区戏剧文化的排演与创作。2016年,在西乡文化春雨三支队伍的努力下,西乡社区文化原创话剧成绩显著,先后推出了“深漂人系列音乐剧―-《幸福百分比》、《四根火柴人》等原创话剧,全年共推出12场戏剧沙龙、5场送戏进社区、10余场公益话剧演出,受众人数达9000人以上,受到观众一致好评,西乡街道红红火火的社区文化建设受到了区、市相关专家和领导的高度肯定。2.5适当拓展一些有偿服务和文化经营项目, 以增强社区文化建设的后劲

3 结语

在本次研究中,笔者主要关注的是社区文化建设问题,对我国目前在社区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了分析,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一些提高社区文化建设水平的措施,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启发。

参考文献:

第3篇: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

这次调研进行得比较详细,我们对照公司党政下发的《关于加强社区八项功能建设的决定》规定的60条内容,按功能逐条逐项听取了汇报,主要是了解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两年来做了哪些工作,取得哪些成效;二是八项功能的落实情况;三是没有落实到位的根本原因。同时还与七个社区的同志就进一步落实社区八项功能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大家提出了许多非常好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调研,既看到了工作现状和成绩,也找出了工作中的症结。我们感到,公司进行社区建设两年来,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社区组织机构全部建立,居民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美化,日常生活更加便利,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社区治安防范得到加强,发案率明显下降,社区经济初步发展,居民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可以说,社区蓬勃发展,居民安居乐业,为企业改革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下面,根据这次调研情况,结合社区的发展历程,对公司社区建设两年来的总体情况进行通报,通报共分三个部分,一是社区建设两年来的评价,二是当前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三是今后社区建设工作的重点。

第一部分社区建设两年来的评价

公司从20*年4月全面推进社区建设到现在,主要经历了这样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机构建立阶段,时间从20*年4月至20*年1月,这一阶段,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公司党政于20*年4月,联合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社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社区党的组织建设工作实施意见》,确定某社区划分,社区建设的内容、步骤和目标,公司社区建设领导组和办公室也正式成立,按照文件要求常村社区于20*年6月份率先成立,*社区于20*年1月也在各兄弟单位相继成立社区机构之后,完成了社区机构的组建,至此,公司按照地域属性设定的七个社区全部成立。在此期间,公司为推动社区建设,于20*年8月在常村召开了社区建设工作现场会,会上,*书记、任董事长分别做了重要讲话,对社区建设提出具体要求,进一步推进了某社区建设步伐。

第二阶段,探讨摸索阶段,时间从20*年1月至20*年8月。这一阶段,各单位、各个社区按照公司社区两个文件精神,积极开展工作,在工作中探讨,在研究中摸索,逐步积累经验。并于20*年7月在五阳召开了现场会,*董事长、*书记对推进社区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进一步明确了社区建设的方向。公司社区建设领导组和办公室在企业办社区无例可循的情况下,根据民政部要求,研究借鉴先进地区社区建设成功经验,结合国企改革发展主辅分离和逐步剥离办社会职能的要求,深入调查研究,针对各社区工作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问题,八月份,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社区八项功能建设的决定》,成为社区建设的纲领性文件,为指导各社区开展工作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第三阶段,发展完善阶段,时间从20*年8月至今,现在我们的社区建设正处在这一阶段。按照《决定》规定的功能60条内容,社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各单位从社区实际出发,有的先易后难,分步推进,有的重点突破,全面展开,在单位的积极支持下,各社区按照八项功能的要求,抓落实,搞创新,社区建设步伐大大加快。在这期间,公司党政领导多次深入社区进行情况调研,及时总结社区工作经验,研究工作方法。于20*年11月责成下发了《关于开展社区八杯竞赛的通知》,为社区工作的扎实开展,建立起长效工作激励机制。

纵观社区建设这三个阶段,可以看出,它是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两年来的社区建设实践,确确实实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概括起来讲,主要有变化:

第一个变化是,组织管理体制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公司社区的前身是家属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主要的工作是打扫打扫卫生,搞搞居民纠纷调解。随着矿区的发展,居民的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农转非人员、待业人员大量增加,居民的构成已不仅仅是单位人、企业人,而是呈现出单位人与社会人并存的局面。用计划经济时期的管理办法已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社区就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适应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分离办社会职能的需要产生的,工作性质发生了变化,工作内涵也大大扩大。社区是一种集居民自治组织、经济组织和基层政权延伸组织三位一体、八项功能联动发展的特殊组织,这样的管理体系可以消除管理上的空白,确保矿区稳定。使好多事情不出小区、社区就能得到有效解决,变过去的有困难找矿长、找领导,为现在的有困难找社区,领导的麻烦事少了,处理重大事务的时间增多了,投入生产经营的精力充沛了。

从这次调研掌握的实际情况看,两年来,在组织管理上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社区组织管理框架逐渐形成。各单位均成立了社区建设领导组和办公室,单位在人、财、物方面给予社区较大的支持,各社区均召开了社区成员代表大会,成立了社区工委、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根据社区建设的任务设置了八个专项工作委员会,绝大部分社区采取考核、公开竞聘等形式,依法选聘了小区区长。

二是党组织的作用得到发挥。各社区能够充分发挥社区工委和小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对在社区居住的离退休党员、无业党员的组织管理,积极开展党的组织生活。

三是社区权责逐步到位。在单位党政的支持下,建立了对在职党员八小时以外监督反馈制度,物业监督办法,对招工、参军、先进评比等事项的相关资格进行了必要的审核。特别是石圪节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把老龄、绿化、爱卫、计生、精神文明调度等部门的职能合并到社区统一管理,理顺了关系,促进了社区工作的开展。

第二个变化是,职工的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环境美化是社区的形象工程,是公司党政关心群众,改善职工群众生活环境的具体举措。两年来,在环境建设上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这样三个方面:

一是环境“脏、乱、差”现象进一步得到治理,各社区承接相关环境管理工作之后,进一步加强了对车辆、建筑物的管理,有效治理了乱停乱放、乱搭乱建、乱贴乱画、乱吐乱扔的“八乱”现象,加强了环境清扫、清运工作,做到了日产日清。*、漳村、常村、石圪节、电化等社区积极推行垃圾不落地,垃圾袋装化,对垃圾道全部实行了封闭管理。生活环境有了很大改善。

二是环境美化上了新的台阶。围绕环境建设要求,各单位在安全文明小区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社区环境建设力度,积极实施环境绿化、硬化、亮化工程,社区绿地、硬化面积大大增加,基本做到黄土不见天,主次干道夜晚灯火通明,街道灯饰各具特色。

三是新型环卫体制逐步建立。漳村、石圪节打破原有工作格局,对工作机构职责进行了必要调整,将社区的主次干道清扫清运,小区内的绿化、美化等环境管理有关权责,全部交由社区负责,进行集中管理,形成新型的社区环卫体系。

第三个变化是,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充实

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提高居民的文化品位,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社区建设两年来,在文化娱乐上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这样三个方面:

一是硬件设施逐步到位。多数社区在每个小区都建立了文化活动室,设立了橱窗、阅报栏,增设了体育健身设施,各单位普遍将一些靠近居民区的文化体育场馆或直接交给社区管理,或为居民开放。石圪节社区、电化社区加强与地方民政部门的联系,积极争取“星光计划”资助,改善了文体活动设施,改变了原来活动没有设施、没有场地的状况。

二是文体队伍初步建立。多数社区建立了各类文体协会和文体队伍,主要有秧歌队、太极协会、八音会等,五阳社区成立了晨光文化艺术社,开展了社区居民才艺展示和送节目到小区、到井动等,做到活动经常化。漳村社区充分利用社区文艺骨干的特长,创作并推广了《社区文明礼貌歌》,提高了广大居民在社区做个好公民,在家庭做个好成员的自觉性。三是文体活动不断丰富。各社区充分发挥自身的组织优势,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了大家的业余生活,特别是开展了《某人道德规范一百条》实践活动,起到较好的宣传教育作用。王庄社区开展建设学习型社区活动,率先创办了《社区之窗》刊物,在小区推出了“图书银行工程”,倡导居民多读书,读好书,不断提高居民的知识素养。现在,矿区晨练、晚练、消夏晚会等多种活动层出不穷,改变了以往活动没人组织,业余生活无聊、单调的局面。社区居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文明程度有了进一步提高。据调查,各个社区内有近2*的非在职职工参加各种文体活动,整个居民参与率达到近4*,进一步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亲和力。

第四个变化是,矿区居民的安全感大大增加

治安防范关乎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关乎人心稳定。社区成立后,在单位支持下,治安防范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加强。在人防上,建立了社区保安组织、群防组织和民调组织,建立了社区居民家庭与人口档案,加强了对流动人口的管理,加强了社区治安巡逻工作力度,公开了警务、求助电话,为居民提供了全天候治安服务。一些社区还加强与驻地派出所的联系,争取公安警务人员进驻社区,增强了社区治保力量。常村社区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不仅车辆进出社区要登记,而且对外来人员进出社区也要登记。石圪节社区针对矿区出口多,管理难度大的实际,专门成立由2*组成的治安联防队,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逻。五阳社区加强居民间的自防协防联防,消除了不安全隐患,确保了治安稳定。

在物防技防上,各社区在单位支持下,普遍进行了单元防盗门和底层防护窗的安装,加强了对车棚的安全防护。*社区六区安装了小区电子监控系统,大大增强了小区防范能力。这些都确保了矿区安定,确保了居民人身和财产安全。现在,矿区自行车、摩托车失盗案件和刑事案件明显减少。在调查中,广大居民都深有感触,安全感大大增加。

第五个变化是,生活服务更加便民利民

社区开展生活服务两年来,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单一的水暖电汽维修到多种类型多层次服务的过程。按照生活服务功能的基本要求,各社区都设立了社区服务中心和服务求助热线,初步开展了一些面向居民和弱势群体的便民利民服务。各社区加强与单位生活调度和物业部门的联系,帮助居民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多数社区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并在单位支持下新建或改建了殡仪馆,大力提倡移风易俗,节俭办事。不少社区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和社区工作人员的作用,组成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展了为弱势群体的无偿服务和公益活动,石圪节社区组织志愿者经常到7*岁的孤寡老人米春花家和瘫痪老人杨振兴家义务为其打扫卫生、检查身体,两位老人深受感动,深深地感受到了社区大家庭的温暖。我们到两位老人家走访的时候,他们甚至为社区给他们提供的周到服务感动得掉下了眼泪。王庄、电化等社区积极开展低保救济服务,对社区低保户进行调查摸底,申领低保金,力所能及地为他们解决困难。社区服务大到婚庆生育,小到雇请保姆,都大大方便了居民,改变了以往职工有需求,难满足,工作生活两头累的不利局面,真正为居民办了好事实事,居民的方便感和归属感进一步增强。

第六个变化是,医疗卫生的作用初步显现

医疗卫生工作事关社区居民的生命健康。两年来,各社区主要依托单位医院设立了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总体协调解决社区的医疗卫生事宜。积极开展了社区环境消杀及传染病防治工作,开展了疾病预防、健康咨询教育活动,着手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五阳社区根据矿医院不在生活区中心的实际,积极协调,在社区设立了医疗服务站,医院每月为社区选派一名医生,专门为居民提供免费就诊咨询服务,大大方便了居民就医。多数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还深入居民家庭进行上门就诊服务,使行动不方便的患者,足不出户,也能得到及时医治,使过去单位不好管,没精力管,管不到的一些事关居民健康的工作落到了实处。特别是在防治非典的战斗中,各社区积极开展散发药品和喷洒消毒工作,加强了对小区和隔离区的管控,在处理突发卫生事件中,筑起了牢固的长城,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第七个变化是,开展技能培训,增强了居民的就业能力

针对农转非增多,待业人员增多,单位又一时难以安置的实际,两年来,各个社区积极发展技能培训功能,普遍建立了技能培训站,根据实际有计划地开展了一些相应的技能培训,由当初开展的一般性培训,比如健康、安全、家电维修保养培训等,向深层的培训发展,开展了居民素质培训,就业技能培训等,石圪节社区为解决待业人员,特别是女待业的初级就业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他们与太平洋保险公司长治分公司合作,开展了保险知识培训,解决了社区内*女青年的初级就业问题。常村社区开展了小型橱艺和家洁培训,提高了钟点工和保姆服务水平。五阳社区专门列出计划,月月坚持开展不同类型的培训,提高了居民素质。

两年来七个社区共开展各种培训11*次,参加人员达560*人次,并解决了近百名待业人员和家属的初级就业问题,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第八个变化是,服务型经济、就业型经济的功效逐步得到显现

经济是社区发展的基础。同其他功能相比,经济活动功能经历了起步较慢,从无到有的过程。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各社区的经济活动功能尚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普遍的情况是社区所在单位初步将在社区内相应的市场、经济网点划归社区管理,重点发展服务型经济。一些社区积极开展双层经营活动,发展就业型经济,增加无业人员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如石圪节社区支持发展的手提包编织,五阳、常村、漳村、王庄社区发展的毛衣编织、个人零售等,使特殊人群增加了收入,也实现了自身价值。还有的单位积极支持社区完善经济管理制度,发展社区经济,电化社区本着机构精干的原则,实行社区后勤一体化管理,社区设立了独立财务,并根据自身实际,依托厂里开展了拉运灰渣、氧气等经济活动;石圪节根据单位实际将矿山公园、矿区绿化交给社区管理,开展花卉服务、养鸡等种植养殖活动,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收益。

可以说,两年来,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物质需求、生活需求、安全需求得到基本满足,了解社区、关心社区、参与社区建设的人明显增多,对社区的依附感、亲切感、信任感大大增强。

第二部分当前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社区建设是一项长期不竣工的宏伟工程,居民需求无止境,社区工作就无止境。两年来,社区建设所取得的成效是不容置疑的,是应当充分肯定的,可以说,社区建设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但是,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社区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一些问题还比较突出,从这次调研了解的情况看,存在的问题有共性的,也有个性的,都必须下功夫解决。

一、在组织管理功能上存在的共性问题,一是单位在社区与相关部门关系理顺上不彻底,有职能交叉、相互扯皮的现象。二是社区成立后建立了不少制度,但在严细落实上不够认真,

如:对物业的监督,对在职党员八小时以外监督还没有完全落到实处。三是基础管理不扎实

,相关资料整理建档归档还不规范。

在组织管理功能上存在的个性问题,一是电化社区由三个单位联合组建,协调工作做的不太好;二是*社区居住的离退休党员组织关系没有转回社区。

二、在环境美化功能上存在的共性问题,一是居民卫生环保意识还不太强,社区环保宣传教育力度还不够;二是相关环境管理职责不明确,健身器材、灯具、树木、草坪等公共设施维护还有不到位的地方。

在环境美化功能上存在的个性问题,一是王庄、五阳社区垃圾道还没有全部封闭;二是*社区的各小区内车辆较多,影响整体环境及卫生的清扫;三是王庄、五阳、常村环境管理职能没有完全理顺。

三、在文化娱乐功能上存在的共性问题,一是社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还不够深入,居民思想道德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在社区的或者靠近社区的文化活动场馆,隶属于不同部门,整合使用还不是很到位;三是文化娱乐活动形式、内容创新不够,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居民不断提高的文化生活需要。

在文化娱乐功能上存在的个性问题,一是电化社区虽然建立了相关文体协会,但组织小区居民参与的活动较少;二是王庄社区铁运处小区文娱活动较少,社区协调组织工作要进一步加强。

四、在治安防范功能上存在的共性问题,一是各社区小区门卫的治安防范意识责任心有待提高,对进出小区内的外来人员询问登记工作不是很到位,对外来流动人员的管理相对薄弱;二是居民家庭与人口档案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没有使之与人口进出管理相结合;三是社区夜间巡逻不够扎实,治安防范网络还没有形成有效的闭合。

在治安防范功能上存在的个性问题,一是王庄、*社区单元防盗门安装没有全部完成;二是部分小区由居民自己安装的底层防护窗,不合乎规范,存在安全隐患;三是石圪节部分小区没有进行封闭化管理。

五、在生活服务功能上存在的共性问题,一是没有确实从社区内不同人群的需求出发,开展不同形式的更为贴近居民的服务;二是创新服务不够,一般性的水、暖、电、气维修服务较多,满足居民高水平生活需求的家政、家教、家洁服务;方便学生和上班职工的早点快餐服务、物流配送服务以及老年、幼儿、学生的托管照顾服务等特殊服务较少;三是有偿服务多,低偿、无偿服务相对较少,自愿者服务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四是生活服务市场价格管理工作基本上还是空白。

在生活服务功能上存在的个性问题,一是王庄铁运处小区服务比较薄弱,职工还存在买菜难等问题;二是*社区没有发挥好红白理事会的应有作用,在婚丧改革宣传和服务引导方面差距较大;三是五阳*漳村常村社区有关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服务开展还不到位。

六、在医疗卫生功能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医疗卫生部门与社区的协调配合不是很到位,虽然在医院挂了一个医疗服务站的牌子,但主动面向居民开展服务不够;二是没有很好地根据不同季节、人群、地理条件开展医疗卫生工作;三是对医疗个体诊所的监管较为薄弱,没有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建立相关的监督管理办法。

七、在技能培训功能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一般的培训多,帮助待业人员实现初级就业的培训少;二是居民技能调查的目的性不强,动员社区居民中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人,参与技能培训的工作不到位。

八、在经济活动功能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能够帮助居民中无业人员实现初级就业,增加收入的双层经营开展的不到位;二是对门面房等经济网点的管理不到位,重视了收费,在对加强食品卫生、物价计量等方面的管理和假冒伪劣商品的查处上有所忽视,没有建立相应的市场准入制度。三是除电化社区之外,其他社区没有设立社区独立财务,社区缺乏自主性。

上述八个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从调研掌握的情况综合分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一些同志对社区建设的认识还有差距

从社区所在单位来看,一些领导对社区的概念、范围,社区工作的作用、内容等,在认识上还不够全面,仍是按计划经济的老观念搞社区工作,没有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积极理顺社区与所管辖部门的关系,把社区简单地等同于一个下属科室,相应的责权利没有完全到位,使工作不能更好地落实。

从社区来看,一些社区工作人员对工作认识还不到位,有偏差。有的对工作研究不实,对八项功能的要求吃的不准,理解不深,抓起工作来,想当然,凭经验;有的不从实际出发,不借鉴别人的长处,总以为自己搞的不错;有的认为自己的权利不小了,裹足不前,不思进取,有安于现状的满足感;有的工作报喜不报忧,过于注重自己的得失,不能从大局出发,主动开展工作,等等,这些都是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加以改正的。

二是社区的权责利关系没有完全理顺。集团公司确立的社区建设八项功能中,涉及多方面的关系,既有社区与单位的关系,也有社区与后勤服务、绿化环保、医疗卫生、公安武装、工会老龄等部门的关系,既有支持与被支持的关系,也有服务与被服务、监督与被监督、协调与配合的关系,涉及的方面较多,需要理顺的关系和重新定位的东西也较多。现在好多关系还没有完全理顺,社区三位一体的性质还没有得到充分体现,给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三是社区工作创新不够。社区建设是一项新的事业,要搞好并不容易。目前,一部分社区工作人员还不能很好地适应这项工作,往往拘泥在文件的框框之内,没有从单位、社区实际和居民需求出发,针对性开展工作,缺乏创新,不能因地制宜,举一反三,体现自己的特色。从表层看是个工作方法问题,从深层看是需要不断加强学习和研究,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的问题。

四是社区工作者队伍综合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社区发展的需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落实社区八项功能,搞好社区工作,需要各方面人才。从各家的情况来看,人才短缺是制约社区工作开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如组织管理工作、技能培训工作、文化娱乐工作、经济活动功能等都需要一定数量的专门人才。大部分社区虽然采用招聘的方式选拔了社区工作人员,但人员知识结构、年龄结构不尽合理,需要加强学习,尽快适应提高。

第三部分今后社区建设工作重点

我们的社区建设尚处在一个发展的初级阶段,工作中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都是发展中的问题,是能够在发展中得以解决的。针对社区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照公司党政《关于加强社区八项功能建设的决定》的要求,就今后的社区建设工作的重点,提出如下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对社区建设的认识,形成合力推进社区建设的良好氛围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企业改制的不断深化和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联系职工与企业的纽带关系主要是劳动用工关系,企业员工的单位属性正在减弱,大量“企业人”转为“社会人”,这些都迫切需要通过社区来加强管理。因为一个人可以不固定从属于一个企业,但必须生活在一定的社区里,搞社区是事在必行的选择。从社区构成来看,社区居民大多是企业职工,随着中国某大集团建设步伐的加快,企业主辅分离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如果实施剥离,就必须考虑职工利益不受损失的问题。从社区建设的发展方向来看,逐步减轻企业办社会负担,很大一部分工作要由社区来承接。从外部环境来看,现在政府接收企业社区的条件还不成熟。不少远离城市的石油化工企业、煤炭企业等都在大胆尝试社区建设的路子,象胜利油田、大庆油田,我们行业的乐平矿务局、晋城矿务局都已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加大社区建设力度,决不能前功尽弃。这也是集团公司领导的明确要求。因此,我们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很好地把公司党政的要求付诸实践,要提高对社区建设的认识,加快社区建设步伐,尽快把我们的社区建设好,最大限度为职工办好事,办实事,为职工创建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为将来社区真正走向社会作好准备、铺平道路。因此,必须提高认识,进一步抓好八项功能的落实,形成领导支持、部门配合、居民参与,上下一致,共同推进社区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要进一步理顺社区责权利关系,建立完善新型的社区管理体制

伴随企业主辅分离,社区建设步伐要进一步加大,从公司来讲,要尽快成立集团公司社管委和社工委,由专门的机构管理和协调社区事务。同时,也要加快与地方接轨的步伐,避免地方各自为政,避免我们一个整体分而治之。

进行社区建设实质是一次管理格局的再调整,相关权责交给社区,涉及方方面面关系的理顺,单位应从企业主辅分离的大局出发,给予社区足够的支持。各单位应进一步理顺单位与社区、单位职能部门与社区的关系,把该由社区管理的权责全部交给社区,赋予社区相应的决策权、财务自、管理权、监督权、协调权,改变权利在上、责任在下的不合理状况。社区内部要理顺三会一委之间的关系,使各项管理工作尽快到位。应重视和发挥党的社区工作委员会、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居民委员会和社区协商议事会的作用,要明确各自的职责、权利和义务,同时,要完善各方面的管理,明确目标责任,加强考核落实,在社区真正形成管理有序,监督有力、考核严谨,运作规范的良性工作机制。

三、要拓宽思路创造性工作,以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支持和认可

各社区要充分发挥好社区各方面力量,为社区建设出谋划策。要深入居民,集思广益,虚心听取大家对社区建设的意见和建议;要打破传统思维方式,解放思想,开阔眼界,积极学习和借鉴先进社区的好经验、好做法,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

在组织管理功能上,我们应该进一步发挥好社区电脑网络的潜能,建立现代化的社区管理服务信息网络,搭建起社区与居民、社区与驻社区单位、社区与物业之间的需求平台、交流平台、管理平台,及时了解掌握社区各类人员结构的变化,作到心中有数,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在医疗卫生方面可以选拔一些德才兼备的医务人员经过培训,使他们成为集预防、康复、治疗、心理及人文科学知识于一身的“全科医生”。同时,也可以开发离退休人才资源,把有专长的离退休医务人员整合到社区医卫服务中来,以提高医卫服务水平。

在技能培训上,要在抓好相关培训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居民的思想教育工作力度,提高居民对社区建设的认识,提高居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

在生活服务功能上,社区老年人、特困户、残疾人和精神病人等不能自理的弱势群体是社区服务的重点对象,要发动社区党团员、自愿者队伍包保到户,为他们提供服务。要开展社区居民互助服务,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人口较多的小区可以采取小型超市、24小时商店进小区等方式,为居民提供更为便捷的生活服务。

在经济活动功能上,可以与技能培训、生活服务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发挥联动效应。据我们的人了解,矿区男待业问题基本解决,女待业有120*人,解决难度比较大,要转变他们的就业观念,稳定他们的思想,提高他们的就业技能,可以结合社区及周边地区的实际,开办家庭工厂,实行双层经营,兴办几个市场好、有可靠收入的经济实体,等等,实现就近和初级就业,增加经济收入。

四、要积极研究政策,用足用好政策

各社区要加强相关政策、信息的研究,特别是民政系统关于社区建设相关政策的研究。公司社区建设六十条要求是上级有关政策在某的实际运用,要深刻理解,认真研究,逐项落实。把政策研究透了,认识提高了,才能把握方向,创出新路。20*年年底,民政、劳动、工商、税务等部门联合部门下发了关于社区生活服务资格认证的通知,赋予了社区开展生活服务相关减税免费政策,要加强与地方沟通,使之付诸实施。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下发了《关于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要根据实际,认真进行落实。“星光计划”是政府为老年人提供康复、保健、娱乐活动的捐助计划,石圪节、电化社区已争取了一定资金,改善了社区活动设施,其他社区也可以积极争取。等等,总之,各社区一定要用好用活政策,利用各方面条件,努力搞好我们的社区建设。

五、要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增强事业心、责任心和使命感

第4篇: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社区文化 以人为本 文化建设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单位制”逐渐瓦解,代之以社区的快速发展。社区文化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过初期的边缘化并且引发的诸多问题后,越来越得到社区管理者和学者的关注,然而目前的研究处于零散状态,因而有必要对我国社区文化建设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归纳,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以助益于该领域理论研究和实践建设的深入。

一、我国社区文化建设研究概况

我国社区文化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随着人们物质、精神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出现的。近几年,由于社区建设的快速发展,社区文化研究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从研究作者来源看,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社区文化建设关联部门实务人员撰写了大量经验性的案例介绍文章。这些文章虽然不能算作学术研究的范畴,但这一现象也的确反映了我国社区文化建设者对于这方面研究的迫切需求。对于学术研究来看,社会学、传播学、思想政治学、文化学、图书馆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对这方面都有涉及。

从研究方法上来看,定性研究占主流,也出现了少量定量研究的文章。

从研究模式上来说,主要有三种。一是学理研究。针对社区文化的问题,利用相关知识,提出解决的思路。二是案例研究或经验介绍。主要是抓住典型社区进行正面经验的介绍或者是反面问题的说明。另外,也有部分学者介绍国外社区文化建设的经验。三是嵌入式研究。这些文章作者往往是某一专门领域的工作人员或研究中,利用其专业知识,探讨该领域对社区文化建设的作用。这三种研究方式各有所长,共同推动研究的进展。

二、我国社区文化建设研究的主要内容

1.学理研究类。

⑴社区文化的界定。学术界对于社区文化的表述不同。高占祥认为,社区文化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人们所创造、孕育、形成的人文环境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的综合。而文军等人认为,广义的社区文化是特定区域内长期形成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而狭义的社区文化则是社区文化现象的集成。也有学者对社区的表现进行研究,并提出社区文化包括五说,即“文化活动说”、“群众文化说”、“社区特色说”、“文化设施说”、“传统文化说”。以上界定涵盖了物质与非物质两方面的内容。可以说,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特定的区域内,经过长期实践而形成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

⑵社区文化的特征。目前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较少,有代表性的是林泉的观点。他认为,社区文化在其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了与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不同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地域性、融合性、共享性、熏染性。

⑶社区文化的分类。社区文化建设包括城市社区文化和农村社区文化,农村社区文化的研究要滞后于城市社区文化,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兴起而受到关注的。沈丽丽从“地方性知识”的视角研究这一问题,张刚则着重于新农村建设和农村软实力的提高角度给予阐述。

⑷社区文化的发展阶段。这是从社区文化的发展历史来研究的,可以理顺发展思路,为现实政策的制定提供历史借鉴。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课题组做了这方面的细致研究,认为新时期中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经历了主要由政府推动的初期阶段,以及主要由市场推动,兼有政府推动,其内容兼具硬性建设与软件建设的符合形态两大阶段。

⑸社区文化建设的作用。社区文化的作用,现有文献从两个大的方面进行考虑。一是社区文化对社区建设的作用。陈承明等人认为,文化建设是社区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功能与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孙晓刚提出,和谐的社区文化在社区中具有宣传、凝聚、教育、娱乐、调节功能。二是社区文化的社会意义。陈颜认为,城市社区文化是城市文明的载体。社区文化是城市文化建设的具体体现,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城市文化发展的主流,在城市文明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地位,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内在要求,是适应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变的一项重要措施。

⑹文化建设的现状。包括建设成就和问题。关于社区文化建设成就,学者描述的较少。康之国、刘娴静在其文章中肯定了改革开放社区文化建设取得的成绩。他们指出,从改革开放后,社区文化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特别是北京、上海、武汉等这些大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各具特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于社区文化建设的问题,这方面的研究非常多。学者采用了不同的归纳方法反映这一问题,比如:林泉博士认为,目前社区文化建设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缺乏发展动力;二是缺乏发展后劲。缺乏发展动力,实际上是强调社区文化建设的普及推广问题。而缺乏发展后劲则是指要解决好社区文化建设的深化、提高问题。康之国、刘娴静指出,由于我国社区文化建设的滞后,已经成为社区建设乃至社会发展的“瓶颈。”他们认为,目前社区文化功能弱化,主要是体现在社区文化娱乐休闲功能没有发挥出来、社区认同意识薄弱、社区文化教育功能弱化、社区文化服务供给不足。也有学者从政府文化的管理模式研究这一问题,周晨虹、马兆明指出在社区文化建设之初形成的政府直接管理的模式在当时虽然起到了迅速的推动作用,但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社区文化本来意义与功能的实现。在这种模式下产生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有社区成员的自主性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社区成员的参与度仍然严重不足、特定社区的文化内涵与鲜明特色不突出、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与盘活机制等。

⑺社区文化建设的阻滞因素与问题成因。关于社区文化建设的阻滞因素,王光和陈颜两位学者的分析比较全面。王光认为,这些阻滞因素包括传统文化建设管理体制的束缚、城市社区资源配置不合理、城市社区文化教育功能弱化、社区文化建设队伍不稳定等。陈颜则认为认识、经费、参与度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三道坎。

对于社区文化建设问题的成因,康之国、刘娴静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社区文化建设重视度不够、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导致社区文化建设管理机制不完善、社区居民主体意识不强以及参与度不高、社区文化资源整合不够。

⑻社区文化建设问题的解决。社区文化问题解决遵循的原则。李永认为,搞好社区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和“三贴近”、“三创新”原则。“以人为本”是指让社区群众真正成为文化建设的主体,尊重社区群众个人有自主选择和自我发展权利的思想。“三贴近”、“三创新”是指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应葵花提出要坚持“融合性”原则,把社区文化建设融合到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去,实现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林泉则强调“服务观”和“育人观”。“服务观”与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针要求相一致,而“育人观”则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相一致。

社区文化建设问题的解决措施。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也非常多,而且角度不一样。彭坤明的观点是途径指导性质的建议。他认为,社区居民不仅是社区文化的享有者,更重要的是社区文化的建设者,因此,提高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构成了社区文化建设的根本途径和现实选择。李永提出了五条建议:第一,广泛开展各种“创建活动”。第二,开展多种多样的阵地文化。第三,积极开展富于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第四,形式上要不断创新,从过去的吹拉弹唱到网络文化、草根文化等。第五,载体要创新。借助企业、学校等影响力较大的单位实体开展互助活动,实现双赢。应葵花的观点对之具有较大的补充意义。她认为要做到大力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搞好社区文化产业、充分发挥组织机构作用,加强社区文化管理、重视社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对社区文化的制度化管理,建设优美舒适的自然环境。刘娴晴的观点则比较新颖,并且有很大的可行性和现实性。她认为应该以家庭文化建设带动社区文化建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举,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兼顾。也有相当多的学者注意从管理体制上提出变革建议。周晨虹、马兆明认为应该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应该由政府直接管理逐步向间接管理转型,引入并整合社区自治组织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李爱卿等人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

2.案例研究类。关于国内社区文化建设,许多学者采用案例介绍的方式进行研究。比如:朱名燕、卢悦等人通过对成都部分地区的社区展开调研,分析总结该地区文化艺术开展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各地方文化艺术活动开展的基础差距比较大,缺乏优秀组织人才,内容满足不了群众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作用。同时合理规划、分类指导。张玉枝以交换轮为指导,从“利益对等交换”的角度剖析和构建了社区文化建设中的种种机制,进而立足于我国的国情从整体上对当前上海社区文化建设层次分明的互动网络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评价,并对21世纪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社区文化建设机制发展方向提出了若干设想。刘玉琼则是对乌鲁木齐社区文化建设做了系统的分析。

关于国外社区文化建设,也有学者对此进行了介绍。比如:张丽萍对法国的社区做了系统的介绍,其中包括社区文化的建设介绍。

3.“嵌入”研究类。有不少作者从自己研究或工作的领域出发,探讨本领域在社区文化发展中的作用。所涉及的领域主要有图书馆、少儿图书馆、互联网、大学校园文化、物业管理、音乐等。

三、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1.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⑴重城市轻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研究,导致学术资源分配极不均衡。目前关于社区研究的文章,主要针对的是城市社区,而对农村社区文化重视不够。在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双重背景下,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⑵研究不深入、不细致,研究成果现实利用价值不大。目前,该领域的研究注重宏观领域而忽视区分对待。以城市社区为例,现有的研究往往泛泛而谈,而不是将城市社区有系统的分类,比如:将城市社区按阶层划分或职业划分,针对哪一种社区该采取哪种建设模式,这种细致的研究没有。此外,现有的文章,很多都是基于经验的介绍说明,而利用相关理论指导进行研究的高质量文章非常少,针对许多文章提出的特色社区文化的建设等问题,学者往往只是论证其必要性,但是对于建设途径等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研究则非常少。另外,定性的研究占主要地位,定量研究的文章较少。一个突出的反映是文章低水平、雷同化严重,现实利用价值很小。

⑶交叉研究还较少,需要进一步多元化。社区文化建设作为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主体非常多。但现有的研究中嵌入式研究较少,而且已有的研究也不深入,只是论述其作用,对于如何实现“无缝对接”这些问题没有很好的说明。

2.进一步研究的几点建议。

⑴加大对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研究,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应该鼓励更多的学者将研究视野放在农村社区,对农村社区文化的现状、问题、对策等做系统的研究,实现学术资源的合理分配。

⑵研究需要进一步细致、深入,创造出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成果。在研究细致性上,应该考虑将城市或者农村社区进一步细化为不同类型的社区,然后分别研究;应该充分利用现有的理论成果,指导社区文化建设的研究,增加理论深度;应该实现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在社区文化研究的相关领域鼓励利用定量研究方法解决问题;应该探讨特色社区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应该加强社区文化长远规划方面的研究,使得其发展更加理性。

⑶鼓励交叉研究,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更大的智力支持。社区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相关的学科来交叉研究,既实现学科的发展和提高现实应用价值,又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相关领域更专业的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高占祥:《论社区文化》,文化艺术出版社,1994。

[2]文 军、唐区林:《变迁与创新: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历史考究与现实分析》,《求索》,2001.2。

[3]陈宇泰:《关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问题的思考》,《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08.2。

[4]林 泉:《论社区文化建设》,《学海》,1999.3。

[5]沈丽丽:《基于“地方性知识”视角的转型期乡村社区文化建设》,《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6]张 刚:《浅析中国新农村社区文化的建设》,

《法制与社会》,2009.1。

[7]安徽省社科院:《新时期中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理论思考》,《江淮论坛》,2001.2。

[8]陈承明:《论社区功能与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4。

[9]孙晓刚:《论社区公共文化建设》,《南方论坛》,2008.6。

[10]陈 颜:《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1。

[11]康之国、刘娴静:《和谐社区建设中的文化功能弱化问题及解决路径》,《社会主义研究》,2008.3。

[12]周晨虹、马兆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政府管理模式及其转型》,《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

[13]王 光:《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冷思考》,《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8.11。

[14]李 永:《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初论》,《商业环

境》,2008,11。

[15]应葵花:《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探微》,《滁州学院学报》,2007.3。

[16]彭坤明:《社区文化的认识视角和建设思路》,《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4。

[17]刘娴晴:《社区文化建设在社区发展中的定位》,

《长江论坛》,1999.1。

[18]李爱卿:《从“政府主导”到“全能社区”》,《广西社会科学》,2004.9。

[19]朱名燕等:《成都市城乡社区文化活动调查报告》,《成都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4。

[20]张玉枝:《上海社区文化建设发展机制研究》,《人文地理》,2001.8。

[21]刘玉琼:《乌鲁木齐社区文化建设调查与分析》,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9.3。

[22]张丽萍:《法国的社区及其公共服务机构》,《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

[23]李忠兰:《公共图书馆建设社区文化中心的建议》,《内蒙古图书馆工作》,2007.1。

[24]王 妍:《少儿图书馆与社区文化建设刍议》,《图书馆学刊》,2009.4。

[25]王从江、赵立秋:《互联网对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学习与探索》,2007.3。

[26]于立军、鲍文云:《论大学校园文化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8.12。

[27]杨泽谦:《浅谈社区文化建设与物业管理的互动作用》,《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9.2。

[28]蒋 帆:《音乐在促进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作

第5篇: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移民安置;社区管理:管理模式

1秦巴山区移民安置社区建设现状

秦巴山区泛指秦岭和巴山山区,陕南秦巴山区的恶劣环境已不适宜人类长期居住,形成了大量的“生态移民”,这些移民从原先居住的山区搬迁到新的移民安置区,由于生活习惯、风俗文化等众多差异,移民安置区的管理必然会出现很多问题,通过实地调研走访,我们发现商洛市移民安置社区的管理体制、管理方式上都存在诸多问题,导致社区秩序混乱,居民幸福感过低。商洛市的很多县区都是部级贫困县,也是易地扶贫搬迁实施的重点区域,因此为帮助贫困人口彻底斩除穷根,不能仅仅局限于将其搬离原先贫困危险的居住地,而是要使其能够在移民安置区逐步实现富起来的目标。

2存在问题

2.1移民安置区的选址

秦巴山区易地扶贫搬迁主要为避灾移民搬迁,将群众从原先分散危险的居住地搬迁到安全集中的移民社区,一方面避免了群众受到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伤害,另一方面便于政府对移民群众的集中统一管理,改变了原先分散居住难以管理的混乱局面。但是同时,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秦巴山区地势复杂,自然灾害频发,平坦地势相对于平原来说较少,因此移民社区的选址工作比较困难,坚持“四靠一避”原则,即移民安置区域尽量靠近城镇、靠近中心村、靠近公路、靠近大川道,便于搬迁群众日常的生产生活;避河道、滑坡体、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区。同时,对于移民安置区的选址还要具有长远的目标,绿色发展,不能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因此修建移民安置区绝对不能以牺牲我们的绿水青山为成本。从数据上我们可以看出陕南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进度,但是对于易地扶贫工程来说探究其质量提升机制是必不可少的,移民安置区住房的建设首先应当符合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其次明确进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主要目的是让移民群众搬离原来的“穷窝”,斩断“穷根”脱离贫困,在居住地能够就业生活,逐步致富。消灭贫困人口,因此在对移民安置区建设的时候应当考虑多种因素,其中包括移民子女读书问题,移民人口实现就业等问题。但是通过调查走访,我们了解到大部分移民安置区缺乏配套设施,首先是移民安置区附近没有产业园,搬迁群众在居住地难以实现就业,就业问题一旦无法解决,对于搬迁群众来说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其所引起的将是一系列的问题,在对产业园建设进行总体规划时,没有进行合理适当长远的考虑,导致部分产业园建设地点离安置点距离过远,从而导致移民搬迁安置区与和区域产业体系布局不能进行有效衔接。

2.2移民社区文化融合问题

易地扶贫是将原来分散的贫困家庭搬迁到统一的移民安置区,当原先居住在各地的家庭安置在统一社区后,由于所接受的文化教育程度和居住环境的不同,部分习惯风俗的不相同导致许多社区存在文化难以融合的难题,对于一个移民社区来说,如果想要得到长期的发展,社区人员必须达到一个相对平稳的融合程度。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乡土情结,这也是导致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难以开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人不愿意搬离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但是如果一个村庄的部分村民搬迁到同一移民安置区的话,这些来自相同地方的移民容易形成一个相对稳固的社交圈子,而在一个社区形成过多的小团体是非常不利于社区总体发展的。同样还存在着文化风俗差异,规模较大的移民安置点,人数众多,来自不同的村和不同的民族,文化、风俗和生活习惯自然不同,因此会产生文化难以融合的问题。在对移民社区的调查中可以看出在社区建设的过程中,社区主体包含国家、市场与社会三个层面的力量,而随着社区居民自身参与意识的逐步增强,社区自治组织逐渐发展壮大。建立在社区建设主体多元性的基础上,社区主体之间存在利益博弈,但是社区建设中成熟的协调机制还没有形成,长此以往,社区冲突在所难免。文化差异是产生社区冲突的又一根源。不同的社区存在着不同的社区文化,因此,在易地扶贫搬迁过程中存在着不同的社区文化的接触与相互作用的过程,其中,存在着不同社区文化之间的冲突。社区文化的差异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表现出来,如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不同社区的生活方式、不同社区居民适应环境的习惯、不同社区居民的日常交往行为等因素都可以表现社区文化之间的差异。当在这些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的人们组成一个新的社区时,社区文化冲突就会产生,其具体形态是多种多样的,有不同民族接触中形成的民族矛盾,有日常交往行为差异导致的人际冲突,有生活方式不同导致的相互间的否定性评价,也有不同的行为习惯导致的日常生活中的疏离,等等。

2.3社区管理机制不完善

首先是户籍管理问题。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搬移到新的安置社区后,户籍却仍在原居住地,从而出现居住地和户籍属地分离现象。当居住地与户籍属地分离时,一方面会带来许多不便,在子女上学看病就医等多方面都有所体现,更重要的是,当移民长期无法享受到与当地居民相同的福利待遇时,心理落差无法避免。另一方面,户籍管理混乱,同样也不便于移民安置区的统一管理,这对移民安置区的长远发展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隐患。其次是迁入新社区对农民所产生的经济压力。移民的支出水涨船高,收入来源单一化和支出增加容易在移民中形成两种特殊类型的贫困:一种是次生贫困,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缺乏生产生活条件,由富变穷,一种是介入型贫困,资产受损、就业能力受损、应付风险能力受损、人力资本积累能力受损、自我发展能力受损。无论是哪种贫困类型,都会使移民对政府的工作和社区的管理产生质疑。

3创新管理模式

3.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公共基础设施是指为公众设置的,公众都可以共享,不允许个人独占或排他的一些基础性设施。对于移民搬迁安置社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是提升搬迁农户幸福感的重要途径。在报告中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代表着我们在继续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同时,更应注重于脱贫人口幸福感的提升。因此应当严格按照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公共设施建设标准,从行政管理、教育机构、文体科技、医疗卫生、商业金融、社会福利等大方面着手,细化到每一项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数量时间选址。其中着重应当注意的是行政管理,居委会、法律咨询中心、村民调解室、警务室都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商洛地区大部分的移民搬迁安置社区仅设有社区服务中心。陕南地区的移民搬迁安置采用的是以集中安置为主,分散安置为辅的安置方法,将处于不同地区的贫困人口集中安置在一个社区进行管理,因此大规模移民如果安置不当将导致移民群体和迁入地居民群体在自然资源就业机会和公共服务方面出现争夺,产生社会冲突,移民社区大多是由原来几个甚至更多村庄合并而成,容易形成小团体而相互争夺资源,影响社区和谐搬迁后新社区公共服务的供给还不完善,多数集中安置点只解决了门前硬化上下水排污等小型配套设施,卫生室,学校文化活动室等大的配套设施建设跟不上组织体系不健全,移民参与社区管理的程度不足,解决以上种种问题,社区服务中心在其中采取合理正确管理方式是必不可少的,社区高效正确的管理能够使得新社区的人心凝聚力和组织动员能力逐渐增强,直至超过搬迁农户原先所居住的村庄。社区服务中心同时应当提升服务水平,加快搬迁群众习俗、文化、观念的深度融合,提高群众归属感、幸福感为目的,深入开展移民搬迁文明社区创建活动。

3.2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对于移民社区来说,基层管理组织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基层组织建设是做好扶贫移民安置点工作的基础条件,因为移民社区的居民来自与很多不同地方,生活习惯价值观念都有很大的差异,社区移民在进行磨合的过程中,基层管理组织在其中必须发挥主导性作用,否则任由其自由磨合的话,可能会产生很多不必要的矛盾,甚至当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时,会影响社区的和谐发展,健全的管理制度、完善的管理过程、合理的管理手段,在移民安置社区建设中缺一不可。健全的管理制度是实现移民安置社区良好发展的基础,在移民安置社区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详细科学具体的管理制度作为行动依据;对于移民安置社区的管理而言比普通社区的管理难度大很多,因此对于管理过程的要求也比普通社区更为严格,每一个管理环节都有可能关系到整个移民安置社区的发展,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必须严谨认真,不能擅自省略某些环节。相比于健全的管理制度和完善的管理过程而言,合理的管理手段是实现管理制度和管理过程的介质,移民安置社区的居民来自于不同地区,文化水平生活习惯都相差较大,如果对所有的移民都采用同样的管理手段,是无法解决所有问题的,只有根据不同移民的生活习惯和接受程度,选择适合的管理手段,方可使大部分移民接受其管理。移民从生存条件恶劣地区搬迁到生存发展条件较好的安置地后,在生产生活中需要经历一个社会适应与社会融入的过程,在这个融入的过程中,搭建移民的社会融入网络,重新配置移民的社会资本,让移民群众在新社区更好更快地融入。

3.3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部分移民存在“等靠要”思想,迁入移民安置社区后,拒绝主动寻找工作就业机会,完全依靠政府分配工作。市民、农民的双重属性明显,一方面,农村承包山林田地保留,村级组织也暂时保留,村级集体成员权益不变,原有的农村各类惠农补贴等政策继续沿用;另一方面,生活方式又是参照城镇居民,可享受城镇居民的各种政策待遇。这对社区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懂得农村的相关管理政策,又要熟悉城镇居民管理。由于移民扶贫是政府组织的整体搬迁,往往导致移民对政府高度依赖,一切问题都指望政府解决,大事小事都找组织。不论是农村的承包山林遭盗,还是找不到工作、邻里纠纷,都找社区管理者解决。无论是职业技术培训还是鼓励自主创业,都需要从思想上改变移民群众的“等靠要”思想,要善于通过多种宣传方式方法鼓励移民群众从思想源头移除“等靠要”,变被动为主动,促进移民思想观念的根本转变,鼓励移民自主创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过职业技术培训后,移民能够自主实现就业,方能够得到更长远的发展,提高其幸福感,从而增强其对新居住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4总结与反思

陕南地区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已经逐步实现了“搬得出”的目标,现阶段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主要任务就是实现“稳得住,能致富”这两大目标。这也是针对陕南移民搬迁出现的主要问题而言,移民安置区入住率过低,究其根本,无非是移民群众在移民安置社区无法实现就业,所产生的生活费用远远超过其收入,幸福感过低,只能去外地谋生,留下老人和小孩。就“稳得住”而言,移民安置区的社区管理模式和管理方式是非常重要的,创新移民社区的管理模式,使移民群众在移民安置区居住的舒适感较高,不会产生逃离的想法,从文化角度而言,移民社区在管理中应当充分尊重不同移民群众以前居住地的风俗文化,以免产生文化冲突,从经济角度而言,适当的引导比直接的分配更为有效,引导移民群众在新居住地因地制宜的自主创业等。总而言之,陕南易地移民搬迁工作已经迈出了较为成功的第一步,已基本实现“搬得出”的目标,以后是否能够实现“稳得住,能致富”与移民安置社区的建设和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

[参考文献]

[1]王娜,张应辉.浅析陕南秦巴山区"生态移民"的可持续生计问题[J].农业科学与技术:英文版,2017(08).

[2]张隆康.关于易地扶贫移民安置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广西实务,2016(03).

[3]于存海.论西部生态贫困、生态移民与社区整合[J].内蒙古社会科学,2004(01).

[4]付少平,赵晓峰.精准扶贫视角下的移民生计空间再塑造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15(11).

[5]贺立龙,郑怡君,胡闻涛,等.易地搬迁破解深度贫困的精准性及施策成效[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17(11).

[6]蓝都云.贫困山区易地扶贫搬迁存在困难及对策——以忻城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实践为例[J].财经农业经济,2016(04).

[7]叶青,苏海.政策实践与资本重置: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的经验表达[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0).

第6篇: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

Abstract: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is a significant measure to narrow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Bu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he government should provide policy support; meanwhile the countryside should improve economic energy by itself. The construction of talents should be reinforced, and laws, rules and regulations on construction should be established and improved. At last, the measures must be reasonable and adapt to circumstances.

关键词: 农村社区建设;社区制度;社区管理

Key words: rural community construction;community regulations;communi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9-0293-02

1 农村社区建设的由来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人口逐渐涌入乡镇、县城、城市,农村本身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1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年均提高约1个百分点,数据表明,2011年中国大陆城镇人口为6907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100万人;乡村人口为65656万人,减少1456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51.27%[1],因此,农村本身的社区建设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因为社区建设是缩小城乡差别的一个重要体现。

2006年国家民政部在215个县开展了农村社区建设实验。从全国范围看,“农村社区建设”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农村社区建设依然任重道远。但是,正是这些成功的和不成功的农村社区实践,反映出很多农村社区建设的问题,也可以总结出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为未来的大规模、大范围的农村社区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2 农村社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社区建设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只能通过试点和摸索,在实践中创新,在总结中前进。从若干实验社区与自主建设社区的效果看,农村社区建设还存在包括人口居住分散、受教育水平低等客观问题和重视程度不够、缺乏足够的认识等主观因素。

2.1 居住分散

我国的基本国情是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农村人口分布在平原、山区、沼泽、高原等诸多地形复杂的环境。即使不和北京、上海这些几千万人口的大城市相比,农村人口的平均密度也要远远低于普通中小城市的人口密度,这就造成了建设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地点选择非常困难,村民同志要享用这些设置和服务也比较困难。

2.2 人口老龄化

农村人口的老龄化问题其实也是全国老龄化的一个反映。由于青壮年外出打工、考学等定居到城里或者长期滞留在城镇,导致老人和儿童留守。在农村,敬老院非常少,条件也很艰苦。靠以老人和孩子为主体,进行社区建设勉为其难。老年人有时间,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常规服务和工作,但同时有容易得病,意外伤害多发等不利因素。从年龄结构,需要有锐意改革、勇于挑战、攻坚克难的年轻人,也需要胸中有丘壑、阅历丰富的老年人,还需要成熟稳重的中年人,才能完成农村社区建设的艰巨任务。

2.3 受教育程度较低

首先,城乡差别导致农村教育资源短缺,经济相对落后也造成教育理念落后和教育程度较低,大多数农村孩子是初中毕业,少数高中毕业,山区则是小学毕业也屡见不鲜。其次,由于社会发展节奏加快,人才流动不再受到地域限制,有部分受到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大多留在了城里。对于本就人才贫乏的农村更是雪上加霜。最后,信息化建设落后无法快速获取知识和与外界沟通,也导致农村的文化气息薄弱。

2.4 设施不足

农村的基础设施严重的不足。自2000年开始修水泥路后到2004年的“村村通”工程,农村的道路和通信设施建设风生水起,从物理空间上拉近了城乡距离。然而,不能忽略的是农村的医疗卫生、教育教学、金融邮政等日常生活基础设施还严重不足,体育健身、文化娱乐等场所非常稀少,社区的氛围淡薄[2]。

2.5 经费有限

资金短缺是农村社区建设落后的一个关键点,上层建筑还需要建立在发达的经济基础之上。

2.6 人力资源短缺

农村社区需要有更多的行政人员和专业人才,一方面要从头参与建设,探索切实可行的路子;另一方面,要管理和维护、推广社区服务,实现社区硬件的价值。

3 解决方案

农村社区建设存在很多问题,对症下药是搞好农村社区建设的取胜之匙,下面给出几个关键措施。

3.1 政策支持

国家必须对农村社区建设进行总体规划,分阶段分步骤的完成和完善农村社区建设,政策支持和财政扶持是不可或缺的。比如已经实施的农村医疗合作就实现了农村医疗保险,而对于体育场馆、大型广场等投资大、大众化的资源必须实现有效共享,避免浪费。政策支持增加了农村社区建设的持久性和活力,是成功的保证。

3.2 经济建设

解决农村社区建设的资金问题不光靠国家、政府的投入,还要让农村本身具有造血能力,这样才能持久的发展。一是吸引投资,有更多企业落户农村;二是让更多人回馈家乡,反哺各行各业,建立各种基金;三是提升农业升级,增加经济作物比重,同样土地产出更大效益。

3.3 队伍建设

建设和培训一批志愿投身农村的队伍是完成农村社区建设的有力保证。无论多么完善的方案,最终需要有执行力的人才能确保成功。农村社区建设非一朝一夕之功,稳定的人才队伍需要在锻炼中成长,也需要在失败中积累教训,更需要坚强的意志和勇于奉献的决心。

3.4 法制建设

指定完备的农村社区法律和法规,对社区人员进行法制教育和宣传,营造一个和谐、友好、自律的社区氛围,居民爱护设备和设施,自觉遵守和监督,把辛苦建设的社区传承下去。[3]

3.5 因地制宜,合理建设

在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不可能有整齐划一的模版,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对策。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可以开发一些实际应用广泛的农村社区项目:如球场建设可以根据情况建设乒乓球馆或者篮球场、羽毛球场等。平原地区可以合并学校,优化教育资源;山区可以通过支教、支医等改善教育医疗环境;高原则可以通过旅游、经济作物、特色养殖、高端加工等实现社区经济的发展。另外,还要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

4 总结

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庞大的工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必须系统的研究,分阶段、分步骤的完成。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无休无尽,只有扎实稳步推进,不断总结经验,不回避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系统的解决经济、文化、制度等问题,培养一支素质过硬的队伍,才能确保农村社区能够建成,而且可以长期的为广大农民朋友提供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刘勇.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问题和趋势[J].经济管理与研究,2011,3:25-26.

第7篇: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 社区文化;宝塔区;调查;思考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传统的单位管理转变为社会的管理。随着改革的深化,城乡社区的结构、功能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伴随着人口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大量频繁流动、公民自由选择居所等,新型城乡社区正在兴起。人们以多种多样的身份从不同的社会空间进入社区,也把不同的思想、需求和问题带到了社区,使社区成为各种社会问题和思想问题比较集中的地方。在此情况下,社区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因此,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就成为社会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加强社区建设,既要加强社区环境、社区管理制度和机构建设,更需要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建设的灵魂。社会的和谐,凝聚于文化的和谐。和谐的社区,离不开和谐的社区文化。社区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载体和途径,在服务城市建设管理、优化公民活动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社会进步、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

建设好社区文化,它有利于树立良好的社区风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居民群众的价值观念和道德风尚出现多元化态势和复杂局面。通过社区文化建设,在社区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行为规范,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使社区形成健康向上和相互关爱的文化氛围,使居民群众自觉树立良好的社区公德和家庭美德,努力形成高尚文明的社区风尚;有利于融洽社区的人际关系。社区文化具有伦理关怀和人际调节功能,是增进居民间沟通的有效途径。通过社区文化建设,能够创造更多的交流和参与社区活动的机会,增进社区居民之间的沟通和了解,使习惯不同的人之间能够彼此认同,使心理隔阂的人之间能够彼此宽容,让人们充分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快乐和温暖,促进人际关系的和睦融洽;有利于提升社区的凝聚力。社区文化有着特殊的社区整合功能,可以有效促进社区内聚力的形成。通过开展各种有益的文化活动,吸引广大居民积极参加社区的文化生活,可以有效地从心理和文化层面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断提升社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也是各类矛盾较为集中的地方,社区的和谐稳定关系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通过社区文化建设,能够有效清除各种不良现象的影响,避免各种不健康思想的侵蚀,从而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及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和谐稳定。

二、宝塔区社区文化建设现状

宝塔区城市三个办事处现有社区19个,分布在城区内,近年来,宝塔区委、区政府在致力于实施“文化强区、文化兴旅”发展战略,有力地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社区文化建设也按照“文化兴社”的发展思路,切实加强阵地建设和队伍建设,社区文化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

1、阵地建设

慧泽社区是宝塔区率先建立第一家社区图书阅览室的社区居委会,社区通过积极营造文化“怡心”环境,不断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充分挖掘文化教育资源,利用社区阅览室、文化活动室等文化阵地,开展了以提高居民素质,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的学习型特色党建活动。通过组织居民群众参与“我为社区捐本书”活动,建立完善了“益民图书室”,实行全天候开放,引导居民群众文明借阅、文明读书,倡导热爱知识、热爱读书的新风尚。但由于社区建设经费不足,社区购买新书较少,图书室逐渐“空壳”化,加之,由于管理和体制建设相对滞后,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图书借阅登记制度和归还制度,现存图书所剩无几。从目前来看,社区图书室不容乐观。

2、队伍建设

目前宝塔区各社区随配有专职的文化干事,但由于社区工作千头万绪,工作量大,社区发展正处转型时期,社区干部既要负责社区日常事务,又要为社区居民提供丰富多彩地精神食粮,从目前来看已显得力不从心。加之社区工作人员在年龄、学历、职称结构等方面都存在较大问题,也影响了社区文化工作的开展。

3、活动开展情况

尽管我区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和队伍建设相对薄弱,但社区干部在基层文化建设中较好地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为城区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近年来,我区各个社区立足实际,用先进文化牢牢占领思想阵地,大力实施“文化兴社”发展思路,分别建起了文艺宣传队,他们依托辖区内学校、广场、驻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等阵地优势,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文艺活动。

一是由各社区每年都联合组织各种形式多样的群众参与的文化活动,如:2008年组织的以“迎奥运、赞圣地、创和谐”为主题的第三届青年卡拉OK赛暨全民健身月启动仪式。比赛吸引了众多年轻人,报名踊跃,经各社区推荐共有近50名选手参赛,通过预赛和决赛涌现出一批有实力有潜力的歌手。此次活动,激发了广大青年迎奥运、赞圣地、创和谐的热情,同时也拉开了全民健身月活动的序幕。2009年组织辖区居民开展全民体育健身拔河比赛活动,共有200多名机关干部参加比赛。比赛宗旨以“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原则来进行。比赛过程热烈紧张,赛场上有许多观众参与助威呐喊。2011年各社区组织了所有辖区单位参加的乒乓球比赛。通过组织各式各样的活动,丰富充实居民生活。

二是以科普进社区为目的开展了科普宣传周和世界科普宣传日活动。通过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在社区设点发放各类科普宣传材料、健康咨询等系列活动来进行科普知识宣传。

三是街道办各社区在各居民小区社区、山体院落进行电影放映工作,在坚持多放、放好电影的同时,每社区必须放映一部爱国主义为题材的电影,通过放映,既丰富了各居民区的的业余文化生活,又让居民接收了爱国主义教育,深受老百姓欢迎。

四是各社区坚持每年举办一年一度的“消夏文艺晚会”,由街道组织,各社区搭台唱戏,所有的节目都经过各社区的精心策划,用心准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演出内容有小品篇、创业篇、多彩篇、和谐篇,计划生育篇、陕北名歌篇等,最终以和谐宝塔贯穿始终。整台演出高潮迭起,精彩纷呈,通过歌舞、健身、朗诵等多种文艺表现形式充分开展了活力宝塔、多彩宝塔、和谐宝塔的崭新画面。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三、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分析,宝塔区社区文化中心(文化活动室)硬件缺失、经费短缺、软件不足等问题较为突出,其生存和发展面临诸多难题,状况令人担忧。区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阵地建设严重滞后。目前宝塔区无专门的社区文化工作机构、人员、经费和阵地,社区文化无场地、无设施,致使社区文化工作难以开展,也无法满足社区居民对科普知识的需求,使社区文化建设严重缺失,影响了社区发展。

二是队伍建设严重滞后。目前各社区部分文化工作者素质偏低,业务能力水平不高,缺乏工作热情,存在“软、懒、散”等现象;部分社区文化干事缺乏进取心,从而导致社区文化建设长期徘徊不前,直接影响到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同时文艺骨干队伍相对陈旧,人员年龄层面老化,专业技术较为落后。

三是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器材短缺。由于投入不足,因而也就产生了缺场地、缺资源配套、缺器材等问题。已有设备设施简陋、活动演出器材不足、图书少,种类不全、难以满足社区居民文化娱乐生活和对科普知识的需求等问题,致使社区服务功能得不到有效拓展。

四是发展思路狭窄。目前,各社区文化工作者兼职不兼薪,受各种主客观因素制约,难以调动其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使得社区文化建设一直徘徊在低水平、低档次上停滞不前。

五是服务功能不健全。主要表现在社区文化服务体系不完善,基础设施不健全,活动载体不够丰富,文化发展不平衡,活动开展没有连续性,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生活需要。

四、社区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建议

为进一步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壮大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充分发挥社区文化在服务社区居民中的职能和作用,特提出以下建议:

1、动员引导社区内各有关单位的文化事业建设

本着“社区文化社区办”的思路,动员辖区单位和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筑牢社区文化中心(文化活动室)的基本阵地,摸索出一条新形势下用先进文化占领社区思想文化阵地的新路子。

一是培育和壮大社区文化产业,支持成立社区专业艺术团体,扶持发展壮大社区文艺组织和社区民间艺术团体,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

二是建立网络化服务,拓展服务范围,延伸服务领域,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满足社区居民不同的文化需求,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夯实“文化兴社”基础。

2、强化社区文化阵地建设

阵地是舞台,是社区文化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在社区体制改革中,应不断完善社区文化中心(文化活动室)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强化队伍建设。人才是社区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因素,在机构改革中通过考调、下派、面向社会招考等形式落实社区文化编制和社区文化专干。目前,在尚无社区文化专干编制的情况下,应加强对现有社区干部资源优化组合、岗位培训,落实社区文化专干队伍,确立“生存靠政府,发展靠自己”的思路,培养和造就一支热心社区文化建设的高素质的群众文化工作者、民间艺人、社区专业文化工作者队伍。政府部门加强对社区文化工作者的教育和培训,可以采取自办培训班和“请进来,走出去”的培训方式,加强学习和交流,不断更新知识,更新观念。同时要加强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培养社区文化工作者的荣辱观,帮助他们树立爱岗敬业精神,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是建立和实施社区文化协理员制度,建议区上落实相应的机构、人员、经费、阵地,把工作链条向社区延伸,引导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文化事业中来。

三是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改善基础设施,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帮助社区配置居民活动场所、添置活动器材、硬化图书室建设。建议将社区文化建设项目纳入“十二五”规划,纳入乡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文化经费列入县级财政预算,逐步巩固和添置文化娱乐设施和设备,打造社区文化景观,逐年增加对社区文化中心(文化活动室)建设的投入,营造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文化氛围,让社区居民在闲暇时间,有一个公共的、有品味的、适合他们需要的活动场所。

3、建立长效文化活动机制

结合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和“创先争优”活动开展,积极探索社区文化建设新途径,让社区居民充分认识到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是积极争取党委、政府重视,建立社区文化联席会制度,定期组织召开成员单位联席会,总结工作,研究部署新的工作。

二是建立社区文化目标考核制度,加大监管力度,制定相应的监管制度,落实责任,严格把关,狠抓工作落实,成立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目标考核领导小组,明确成员单位工作职责,政府部门应把社区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协助和指导社区开展社区文化建设。

三是建立社区文化调研回访和工作台账制度,明确工作目标,以确保工作落实到位,不断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第8篇: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

调查报告是在占有大量现实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用叙述性的语言实事求是地反映某一客观事物。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社区社情服务调查报告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社区调查报告1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与梅陇文化馆资源共享)作为社区精神文明创建、社区文化建设和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主阵地之一,在创建和谐文化、共建社区文化、构建学习型社区的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概况

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是与梅陇文化馆资源共享的社区公共文化馆。该馆系东上海国际文化影视集团下属(原市委宣传部下属)的公共文化馆,与街道于年初几乎同步成立后,一直与社区保持着紧密型合作共建、资源共享的良好关系。年被列入市府实事项目首批20家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改扩建工程并首批通过达标;当年12月28日社区与梅陇文化馆双方正式签约,挂牌社区文化中心。双方合作紧密,配合默契,在日常运行管理、开展群文、创建活动和机制创新架构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1、设施建设

年改扩建后的社区文化中心面积达8000余平方米,其中用于文化活动的面积达6000余平方米,设有图书馆、影剧院、评弹书场、排练厅、教室、老年茶室、乒乓房等20多种功能的活动设施和项目;有面积各为近80平方米的电子阅览室和200平方米的多媒体教室:前者可让居民通过数字图书馆、视频点播等享受科技和文化盛宴,具有强大的信息服务功能,也为未成年人健康上网提供绿色通道;后者则配有标准音响灯光电脑和投影仪,适合举办各类文化、科普等社教类讲座和报告会,也可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电子阅览及教学。而两个楼面计400余平方米的展示大厅,是展示各类社区文化艺术作品和成果的平台;另外,年下半年街道又在位于梅陇三村内的街道社区学校内设分中心,建造成使用面积达200平方米的社区信息苑,内设有多功能演播厅、培训室、电子政务区、游戏区四大功能区域。

2、经费投入

社区文化中心改扩建投资近450万元(其中街道斥资95万元);社区信息苑建设又斥资90万元(其中市、区、街道各投入30万元),建设经费投入近550万元;每年用于社区公益文化的日常运行和管理经费(包括固定资产折旧)近200万元,其中以梅陇文化馆以房养文的经费开支为主,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和群众文化活动(包括图书馆购书款等)的开支10余万费用由街道支付。

3、人员配置

街道配置了专兼职人员从事社区文化中心工作,由梅陇文化馆馆长任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名誉主任,由街道社会发展科科长兼任社区文化中心主任,由梅陇文化馆群文部主任兼任中心副主任,梅陇文化馆群文部和图书馆的全体管理人员任文化活动中心的工作人员。以后还将成立文化活动中心指导和管理委员会,进一步开放人员构成,强化人员配备,优化人员配置,吸纳社会文化指导员、地区单位、居民区、两新组织和文体团队代表等人员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的建设和管理。

4、运行管理

(1)日常运作:以梅陇文化馆自主自行独立管理为基本模式。街道除每年给予图书馆固定的购书款外,也在人、财、物上通过共同组织和开展群文活动、租赁场地设施等方式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帮助。该馆在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的经营模式下,能常年坚持文化馆公益性服务方向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活动,更显得殊为难得。他们长期为书画社、舞蹈队、健身队等社区文体团队和社区学校办班免费提供教室场地、团队排练厅和活动室设施和后勤保障。暑期为未成年人提供的免费文化服务项目主要有:打乒乓等体育锻炼活动、国产优秀影片VCD播放、少儿图书快餐活动;也培育了沪剧、收藏、摄影三大沙龙,并从中发现了一批群文骨干和人才,如收藏有数千种《红楼梦》藏品并建成家庭红楼收藏博物馆的张道华,多次获得全国性和市摄影比赛金奖的'胡雅君,举办个人画展的周形海以及沪剧个人演唱会的王金秀等优秀群文骨干。

(2)群文活动:年底与梅陇文化馆资源共享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改建并挂牌后,每年都以社区文化中心和梅陇文化馆的名义联手开展一系列群众文化共建共享活动,如抗战胜利60周年、长征胜利70周年,迎特奥倒计时、迎奥运倒计时等大型系列活动;晓晖与你相遇著名二胡演奏家马晓晖与社区民乐爱好者见面会暨二胡艺术鉴赏会;连续五年的春色满园十大书法名家为社区居民写春联活动;连续三届被称为地区小春晚的共享和谐春节联欢会;有汪华忠、胡璇等名家参加的戏曲名家进社区戏曲汇演,已成为每年一度居民翘首以待的传统保留节目;三八、六一、国庆系列活动、社区家庭电脑大赛、暑期靓女孩才艺对决、暑期托儿班等主题活动和项目也连续多年成为社区的特色品牌项目。

二、存在问题

1、资源共享考核标准尚不明晰

目前从市到区,还没有专门针对资源共享建立起来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相对统一标准的实施管理办法和考核评估体系,对资源共享双方评估的奖惩性、制约性和操作性不够,主要靠共建共享关系的方式来自我调节和润滑,而并未从制度设计和机制建设上来予以确认和加以保证。

2、经费支撑机制保证存在缺口

街道在财力相对薄弱的情况下,尽管近年来每年都加大对社区文化,尤其是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经费的投入额度,但是与快速发展的社区文化建设的要求,与居民日益增长和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和滞后。而梅陇文化馆作为自收自支、自负盈亏进行独立市场化运作的单位,在坚持文化馆公益性方向的同时,要维系生存、保持日程运转有很大难度。因此从经费支撑,尤其是经费增长的支撑上存在不小的缺口。

三、亟待解决的问题

1、建立对资源共享型社区文化中心考评体系并给予机制保证

有关部门应就社区文化资源(尤其是场地设施资源)共建共享,尽快建立相对统一的、明晰的、具备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实施细则和考评体系,从机制上对考核评估体系予以落实和保证。

2、加大对资源共享型社区文化中心经费投入及经费机制保证

为保证文化中心的正常运行,有关部门亟待对这些共享单位在政策、资金、物力及人员配备上给予一定经费或有关经费的政策性投入、倾斜、优惠和支持,并从经费的产生和运行机制上给予落实。

社区调查报告2“社区”无论是作为一个学术概念理解,还是作为一个区划来解释,都有其道理。目前全国上下都在就如何搞好社区建设进行积极的尝试和有益的探索。那么我区的社区建设情况如何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桃源政协地区组组织了张建德、张占明、于海涛、杜建4名委员对桃源街道的长源社区、滨河社区进行了调查,并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被调查社区的基本情况

1、自然情况:被调查社区共有71栋居民楼,5047户居民17875人,其中有困难户262户,158名在籍党员,两个社区20____年经济总收入为5万元,20____年为1.4万元,20____年为0。

呈递减趋势,两社区共发生治安案件20____年为33起,20____年28起,呈下降趋势。

2、社区组织建设情况:按照20____年3月13日中共南关区委、南关区政府关于《南关区社区居委会组织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分别在两个社区成立了社区组织,分别设立主任一名,副主任五名。

工资统一由街道办事处发放。

3、现阶段社区服务网点分布情况。

至20____年共有各类便民服务网点91处,主要类型:食杂店、小吃部、超市、美发店、自行车修理、粮油经营、药店、卫生所、养老院、自行车停车场、农贸市场、网吧等。

二、调查结果反映的基本问题

以两个社区调查数据看,反映的情况基本上是一致的。

(一)较好的方面

1、经过几年来的工作,全社会上下特别是各级政府部门对搞好社区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上有了进一步提高,可以看出在搞好社区建设上达成了共识,同时,增强了抓好社区建设的紧迫感。

2、特别是市区两级政府出台有关政策(制定工作方案)以来,社区组织载体得到了落实,社区工作者的工资相对稳定,同时稳定了队伍。

3、吸收了一部分新人充实到社区工作者队伍中,社区干部的年龄结构得到了改善,文化程度有了进一步提高。

因此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

1、社区中各类设施和场所仍处于初级化、简单化阶段,且数量少、种类少,缺项较多,尤其是缺少群众欢迎的文化活动设施和场所。

2、社区主任缺少社区工作实践经验,各类组织载体缺乏,作用发挥较差,就如何开展社区工作缺乏理论上的指导。

3、功能弱化,依附性强:从目前社区居委会工作上看依旧沿袭老的传统,承担着区街各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社区居委会很大程度上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工作的承受层、落实层,理论上社区自治功能很难体现。

4、目前社区组织载体模式仍旧沿袭自上而下的方式。

仿政府机构设置,很难适应社区功能的实际需要。主要表现在一是社区主要工作集中在承担政府指派任务;二是社区自我生存、自我发展能力不足;三是上情下达容易,下情上达意图无法实现;四是目前社区工作者承担的工作任务和所得报酬不成比例,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社区工作者的积极性。

(三)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分析

1、在社区建设的方向问题上仍然存在着认识偏差一些部门同志不能把握社区建设的实际内容,存在社区建设就是加强硬件投入,没有认识到体制创新的问题。

2、责、权、利不统一。

目前按照长南办发[2001]5号文件规定各社区居民委员会主要职责有九项,包括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发展社区文化、教育、体育事业,搞好社区环境卫生,搞好综合治理,发展社区服务,促进社区经济发展等。可是明确社区的权力范围确没有一个具体的规定,更无从谈起利益问题,这种责、权、利不统一导致社区工作走入误区,成为各级部门工作的落实者。

3、社区资源问题:由于地域不同导致社区在经济、人文、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是必导致社区可利用资源的差异,相应增加资源少社区工作的难度工作的难度。

4、发展社区的政策明显滞后,目前如何发展,给社区以什么样的政策,社区发展的方向许多问题只是停留在理论上,在实践上由于各种权力机构的设置及认识不到位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社区的自我壮大。

三、几点建议

建议市区政府尽快了台政策,

主要内容

1、明确社区建设的方向。

2、明确社区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地位,比如杭州等地明确社区服务中心就是一个管理部门,统一管理社区各类服务中介实体。

3、明确社区组织和相关职能部门的关系,包括水、电、气、物业等管理部门及驻区单位等,特别是监督及制约机制的建立。

4、加大对社区扶持力度,一是费随事转,增加时社区组织的经济投入;

二是权随责走,各级行政部门(工商、税务、城管等)加大对社区的政策扶持力度。

社区调查报告3社区位于____府以东约1公里,总户数1664户,总人口5398人,13个居民小组,居委会干部5人,现有党员36人,正式党员36人,35岁以下党员5人,60岁以上党员18人,女党员11人,高中以上学历20人,困难党员4人。社区工作用房199平方米,有一个社区老年文体队,社区有阅览室,计生服务生,进入社会化管理企业退休人员460人。

一、基本情况

(一)党建(“三送”)工作情况

1、班子建设:按照中央确定基层组织建设前的整体要求,紧紧围绕“强组织,增活力,创先争优迎十八大”这一主题,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基层党建工作各项任务,着力解决我社区党组织建设中的突出问题,着力增强我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着力增强我社区党组织建设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我社区党组织推进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社区委员会新田有党支部一个,社区干部五人,其中女干部4人,通过换届选举,班子在上级党委的领导和指导下,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社区干部群众团结一致,开拓进取,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社区生活和人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社区建设:社区积极薄弱,没有大型企业和其他集体企业,经济基础相对较差,但社区干部敢于解决难题,广泛动员社会各级力量,现已将社会的建设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受到了上级党委的一致肯定。

3、党员发展:我支部按照《党章》的相关规定,吸收高学历,高素质的先进分子加入到党组织,2013年吸收了3名入党积极分子,年度将由支部会议讨论列为党员发展对象。

4、民情家访:为贯彻落实市委、县委关于“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常态化、全覆盖的文件精神,县总工会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紧密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在挂社区扎实开展“三送”活动,“三送”工作组干部职工,积极进区入户,深入居民家中访民情,知民意。

与群众朋友零距离接触,面对面交流,了解群众的所需、所想、所思,做好《民情日记》的撰写,对收集到的民意和建议,建立民情台账,实行销号整改,限时帮助积极调处问题。目前走访农户300多户,共收集村民诉求10多件,认真做好各类台账。

(二)社区发展情况

近年来,社区随着政府统一规划改造,社区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区做到道路硬化整洁、下水道畅通、化粪池无满溢,无污水积面,建筑物外墙完好整洁,社区内无乱搭建、乱张贴、乱设摊点等现象。辖区单位也积极进行庭院的美化绿化,使社区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社会安全教育,社区居民法制观念和防火、防盗、防自然灾害、防破坏意识不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落实、措施有力,各种防患机制健全,治安秩序良好,无重大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无影响社会安定的群体性事件,无重大火灾及其他重大安全事故。不过社区由于无大型企业或其他单位经济基础相对比较落,许多建设还是要靠政府拨款。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社区干?a

href='//www.xuexila.com/yangsheng/kesou/' target='_blank'>咳嗽迸渲妹挥写锏接呕I缜?名工会干部,其中4名是女同志,社区位于我县县城的中心地带,而且社区人员复杂,这对于业务量大,工作繁多的社区来说,特别是一些高强度业务(如拆迁、防洪)关靠女同志很难完成,一方面是干部压力大,另一方面影响了工作的开展,导致工作效率和效果下降。其次社区干部年纪相对偏大,难以完成如此多的任务。

2、社区业务繁多,负担沉重。

按照法律规定社区居委会职能大概为六大方面即政策宣传、教育居民、公共服务、社会调解与管理、协助政府,表达民意,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四多:工作指派多、检查评比多、台帐设置要求多,使社区工作繁多,这与社区干部人员配备不成正比,是社区负担相对沉重。

3、社会关系错位,权小责大。

社区工作包罗万象,上面千线,下面一杆针,样样工作最重要,但事实上并没有相应的行使职责的权力,权责分离现象严重,社区只是业务的“代办点”,一方面不好核定业务责任,其次在某些方面导致业务效率水平下降,呈现出社区无限任务和责任,有限权力。

4、社区发展不平衡,经费短缺的问题。

目前,除了政府下拨的社区办公经费,无其他收入来源,多数部门工作进入社区,但工作活动经费等未进入社区,社区还需要为部门工作提供必要的笔、墨、纸、电、通讯等办公经费,给社区增加了经费等负担,社区无能力承受,致使社区工作部分能做,部分因经费限制而无法做好。

三、措施及建议

1、安排大学生到社区任职。

县委组织部门要分配安排文化水平高、素质强的大学生到社区居委会任职(如村官),优化社区人员知识和年龄结构,争取把一些有知识、有文化、工作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事业心强的年轻人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中去,增强社区居委会组织活力。

2、界定职责,理顺关系。

一是明确政府职能部门的行政管理职责,把该由自己管理的.事情做好,不推给社区。

二是分管的职能部门承担需要社区协助的职责,坚决推行社区准入制度,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权随责走,费随事转"原则,"谁办理谁受益",坚持以社区为主体,政府部门为指导的工作方法。

三是立足社区自治管理的职责,依法管理。四是完善社区应享有的优惠政策,充分调动社区人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客观能动性,保证社区与政府职清责明,和谐发展。

3、协调发展,互利共赢。

一是加强联系,落实社区建设任务,做到组织、领导、目标、责任"四落实"。

二是建立培训制度,提高社区干部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三是加强培育社区自治组织,增强社区自治功能,政府在人力、物力、财力及政策等方面给予倾斜,达到社区组织发展状大。

4、多途径增加社区收入,保障社区开展工作的经费。

部门工作进社区必须费随事转,权随责走,同时可否将城市部分公共设施场所的经营权或者管理权交由社区;将一部分税务部门不好收的,面宽量小的税收项目,交由社区代收,从中返还工作经费,既可增加社区收入,解决社区就业压力,又可缓解财政对社区建设的压力。

社区调查报告4____总面积约1.8平方公里。辖区居民1690户,6598人,分6个区12个小组,单位17个,党员36人,低保22户,40人,城市困难边缘户21户,残疾人员6人,两参人员1人,1个农贸市场。有一个社区文体队,该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区内机关、企事业单位较多,内有麦饭石大厦、迎宾馆等综合服务场所,城市居民居住集中。

一、基本情况

(一)党建工作基本情况

社区建立了党支部例会制度、党课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党员学习制度、党费收缴及管理制度、党员发展制度、社区党建联席会制度,党员大会、支委会、党小组会、党课、党员民主生活会等活动开展正常。

一是发挥党建在社区建设中的龙头作用,以党员居住区域或行业等为特征设立党小组,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分层开展活动,为全面推进社区建设奠定了坚强的组织基础。

二是围绕居委会任期目标、年度工作目标及社区干部的工作目标为承诺内容,支部书记向党委和党员群众做出承诺,党员向支部承诺;自觉接受群众评议和监督,推动支部工作的开展。

三是积极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发展提升年”、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治庸、治懒、治散”活动,强化了党员党性观念,充分发挥党员在服务群众、遵纪守法、勤劳致富,维护群众利益、化解社会矛盾、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活动方面的作用,组织号召广大党员在支持社区工作、创业致富、服务群众、弘扬正气、促进和谐上做表率。

四是围绕构建文明和谐社区,党支部在推动科学发展、为民办好事实事、维护社会稳定、抓班子带队伍上积极创先争优,积极帮助社区困难群众解决生活困难、提供就业帮助,努力推进建设文明社区、平安社区、和谐社区建设。五是充分发挥离退休党员思想政治觉悟高、关心公益事业、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作用,为社区各项事业建设发挥余热,让他们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二)“三送”工作情况

县人大机关“三送”工作队按照县委“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全覆盖常态化的要求,组织机关全体“三送”干部深入社区宣传政策,调查研究,通过重点约访、入户走访等形式了解社情民意,收集意见建议,目前共收集要求解决生活保障和城市道路等基层群众意见、要求20条;通过深入社区,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排查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截止目前共排查企业改制等矛盾信访问题6个,现场解决2个;帮助解决生活中面临的实际困难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已帮助解决群众实际困难10件,为群众办好事实事9件,有力地解决了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实际问题。

(三)社会治安情况

社区近几年来,充分调动发挥社区各方面的力量,大力加强治安防范,健全治安网络,着力排查、调处矛盾纠纷,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维护了社区大局的稳定。加强了对重点人员的管理,社区居委会在派出所的配合下,对出租房屋进行了认真核查,登记造册,推行了房主责任制,明确了居委会和租房主的责任。社区干部经常深入帮教对象家中,掌握他们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巩固了帮教成果。尽管社区群众基础较好,但由于管辖范围内出租房屋多、流动人口较多、进城务工人员较多、农村居民买房迁入人口较多、菜市场等经营场所人口密集,治安管理难度加大,不稳定因素和治安防范工作仍然存在,上访事件时有发生。

二、社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社区无办公场所,正常工作难以开展。

社区目前没有自己的办公用房,现在还在租镇财政所的房屋办公,影响工作的开展。

2、社区干部力量薄弱,社区服务虚于应付。

由于社区区域大、人口多、服务对象多,事务杂,社区干部年龄较大,学历较低,社区干部难于适应目前的工作要求。

3、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社区工作运转困难。

该社区5名工作人员工资发放、办公费单纯依靠县财政转移支付补助,社区没有其它正常工作经费,社区办公条件差、社区干部待遇低,开展工作经费严重不足,工作运转困难。

4.小区新增人口较多,社区管理难度加大。

社区新增许多小区,大部分人都居住在小区,但户口大都在乡下,不愿落户县城,由于对所住户情况的不了解,加上物业管理职能发挥不够,影响社区干部的工作开展。

三、推进社区建设和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要从维护城市社会政治稳定、促进城市文明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工作的重大意义,增强加快社区建设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健全社区管理服务体制和工作机制。

2、大力宣传相关政策,利用组织开展群体活动等形式,引导社区居民增强主体意识,自觉配合社区管理工作。

及时到社区登记家庭成员、居住地异动情况。

3、加大投入,改善社区办公条件,落实经费,切实解决落实社区无办公场所和社区干部待遇低的问题。

社区调查报告5一、前言

社区是一个有着共同价值观念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和睦、守望相助、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实体。社区的社区服务和社区参与是社区建设的两个重要方面。我本次调查内容是按照广义的社区服务来理解的,即社区服务的具体内容包括社区就业服务、社区救助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安全服务、社区文化、教育和体育服务、社区老年服务、社区环境服务及社区商服务。社区参与是指社区居民自觉自愿地参加社区各种活动或事务的过程。作为社区服务的实体,居民的参与对于社区的发展将起到很大的作用。没有居民的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就不可能落到实处。

所以现代社区的建设和发展必须重视居民的参与和民主精神的实践。由此看来社区服务和社区参与相互联系并相互影响,这两者的关系必须得到妥善的处理。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20多年来,我国的城市社区服务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尽管如此,由于我国的社区工作起步较晚,所以城市社区服务的发展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与社区居民的实际需要还有较大距离。现阶段阶段我国的社区工作所呈现出的一种局面是:居民曾与度比较低,即使曾与也只是一种被迫参与,缺乏一种积极性,甚至有时候还会对社区工作呈现排斥反应。那么究竟是什么影响着居民的参与度、居民需要的到底是什么样的服务以及以何种方式服务成为了当前需要迫切弄清楚的问题。

为了能够更好地协调社区服务和社区参与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深入了解社区这一组织的服务工作和居民的参与程度,我进行了此次调查。本次调查在友好社区。调查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可以明确该社区的服务和参与状况,从而为该社区提供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更好地进行社区建设,不断地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最终使之达成一个和谐的共同体。

二、研究对象及方法:

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友好社区的全体居民及社区工作人员为总体,采取偶遇抽样来选择调查对象。以“不上门打扰”为原则,选择在户外的本社区居民作为调查对象。以最终的被调查人数作为本次调查的样本。共有户籍人口1524人。住宅户2700户,其中有商住用户418户。

2、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法和结构访问法。被调查居民的抽取及问卷的发放与回收,均深入各小区实施和完成,全部问卷都是被调查者当场填写,当场回收,大部分问卷都是一对一完成。实际发放问卷40份,回收有效问卷35份,有效回收率87.5%。

三、结果与分析

1、居民对社区服务了解的基本状况

结果表明,总体上,该社区的居民对社区服务都是知道一些,其次是不知道,知道的占少数。在访谈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外来的在友好社区租房子的居民,不知道有社区服务的不在少数。同时,这一结果从量的分布上也反映了小区对社区服务的了解程度。当然,从社区的角度来说,加强宣传也不失为一个使居民更了解社区服务的好方式。

2、居民对社区服务的要求

为了进一步从质的方面分析居民对社区服务的需求,我对居民最需要社区改善和提供的服务进行了统计。

结果表明,46.2%的居民最需要社区提供的`是文体娱乐活动场所,其次43.7%的居民希望提供便民服务。当然,便民服务不是一种单独的社区服务,它贯穿在整个社区服务中。其实,不管对社区管理人员还是对居民来,社区服务最首先体现的就是方便居民。在养老服务方面,63.2%居民最希望社区能够对老人进行定期体检;在医疗服务方面,65.2%居民都希望能开设社区门诊和社区医院。同时,在访谈过程中,也有居民反映社区应该设置社保药店;从图表中可看出,对于日常生活中是否需要社区提供信息,大部分居民都是比较感兴趣的。在访谈过程中,有很多居民反应老人小孩在饭后出来散步或者聊天乘凉时,小区内没有座椅可供休息,也没有地方可供小孩嬉戏,所以希望社区能在小区里放置座椅和一些游玩的设备。

(1)文体娱乐

根据统计结果,原意参加的活动是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游泳等体育项目的居民占40.2%。喜欢参加社区演出等文艺性活动的居民占13.7%。所喜欢参与太极剑、太极拳等健身活动、喜欢参与社区健身设施锻炼、喜欢社区阅览室读书的人数分别占到总人的8.6%、21.9%、和8.7%.

数据表明,社区居民参与活动多为远动项目,表明现在的居民更加重视身体健康。但是居民参加参与文艺性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另外我们也询问了被调查者,他们希望社区举办什么文体活动。在各类运动比赛、社区运动会,读书会、下棋等交流活动,开展健康、安全、法律等知识讲座,社区演出等选项中,位居第一的是各类运动比赛、社区运动会,有40.2%的居民选择这一项,不难看出,多数人比较热爱运动,也很注重锻炼,重视健康。并结合上面所述的居民最希望社区能改善和提供的是文体娱乐场所,可以看出,居民们是迫于没有活动的场所,因此社区应该提供一些相应的基础设施,并定期组织一些比赛活动或是举办社区运动会。这样一来居民的参与性也会被激发,整个社区的氛围也会不断改善。

(2)教育服务

下图是有关居民对于园内开办幼儿园的态度。有65.8%的居民赞成开办幼儿园,认为这方便了居民,孩子的安全也有保障,家长更为放心。只有6.8%的居民认为这会影响周围居民的日常生活。社区在幼儿园这个问题上还是应该重新考虑。找出一个两全的计策,以切实解决社区居民的实际问题。

(3)生态环境

一个社区的环境如何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该社区的形象和品质。尽管社区的环境整治承包给了物业,但是社区居委会还是应该重视。当物业工作失职时,社区就应该进行干预,从而保证居民有一个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友好社区的总体环境不错,但还是有居民抱怨所住小区的环境并不理想。在有餐饮商铺的楼层中的居民抱怨店家已经影响了自己的生活,因为一般餐饮商家都是朝九晚五,这使得晚上居民无法早早入睡早上又很早被吵醒;还有居民反映垃圾没有及时清理,地面垃圾堆积的情况也屡见不鲜。下表是被调查对于社区噪音、烟尘、污水、空气、垃圾这五方面环境问题的看法。

友好社区在环境方面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噪音污染较严重的比率明显高于其他四类污染,41.8%的居民认为噪音污染正困扰着他们。空气污染和垃圾污染相对于噪音污染要轻。有31.2%的居民对于社区环境问题比较困扰的是蚊虫滋生,这也是由于社区总体环境的影响,垃圾堆放、污水淤积等都会导致虫类繁衍滋生。

社区社情服务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关于社区服务的调查报告

社区调查报告范文精选3篇

社区调查报告范文

社区服务实践报告范文3篇

社区服务实践报告精选范文

社区服务报告范文3篇

社区居民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例文

高中社区服务报告范文6篇

社区调研报告

第9篇: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范文

关键词:民族;水泉社区;公共服务建设;居委会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5-0108-02

甘肃省临夏市水泉社区居民委员会成立于2003年,隶属于临夏市东关街道办事处。该社区共有居民1 281户、5 351人,其中流动人口占489人,少数民族人口占到了总人口的98%,因此,是典型的人口结构复杂的少数民族聚居社区。该辖区由于地处城乡接合部,具有基础设施薄弱,群众整体素质和生活水平较低,无业人员多,流动人口多的特点,各项工作中面临的难度较大。

本次调研活动的目的在于深入了解目前水泉社区公共服务建设的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为解决该社区公共服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从而为社区公共服务建设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本次调查问卷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一是针对受访者的基本信息进行一个大概的了解;二是深入调查受访对象所在社区的公共服务建设状况;三是总结社区居民对于目前社区公共服务建设情况的评价和建议。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希望可以及时了解目前社区在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方面的情况及居民的实际需求,找出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

一、水泉社区公共服务建设的亮点工作及经验总结

近年来,水泉社区本着“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工作理念,在公共服务建设方面紧紧围绕服务群众这一主题,以开展各项主题活动和打造社区“爱心金桥”党建品牌为载体,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绩。

(一)树立党建品牌,搭建党群连心桥

水泉社区于2009年7月创建了社区“爱心金桥”党建品牌,组织社会力量救助孤寡老人、病残家庭、贫困大学生等弱势群体。近年来向340余户贫困群众发放面粉、衣物、助学款等共计8.2万余元。同时,筹资9万元帮助3户特困危房户对危房进行了新建;筹资4.2万元开展“情暖斋月”的爱心救助活动,向辖区520多户困难群众发放面粉780多袋;筹资2.8万元对辖区新村1 100平方米的路面进行了修补硬化,方便了群众的日常出行。通过实施“爱心金桥”这一品牌活动,旨在以社区阵地和社区党员、社区工作者为桥墩,爱心和奉献为桥身,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二)加强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区

在社会管理方面,水泉社区一是把惠民政策落实工作当作一项关乎民生的大事,按“四议两公开”和三级公示、三榜定案的要求,不断规范工作程序,保证了惠民政策能够真正落到实处。二是狠抓社区治安和矛盾纠纷治理工作,推进“平安社区”建设。三是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促使辖区内宗教健康发展。四是努力抓好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解决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五是认真开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劳务输出、物业管理、精神文明建设等各项工作,进一步促进社区的和谐稳定。

二、针对水泉社区公共服务建设情况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

本次调研,我们共发放了调查问卷80份,收回问卷78份,有效率达到了97.5%。具体分析结果如下。

(一)调查对象的个人基本情况

此次调研对象中女性居民为48人,男性居民为30人;社区居民的受教育程度以初中为主,其次为高中和大专及以上,分别占23.08%和19.23%,可见水泉社区居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在社区居住时间方面,受访社区居民主要集中在10~20年、5年以下这两个时间段,所占比例分别为42.31%、30.77%,这与该社区位于城乡接合部,流动人口多等因素分不开。

(二)社区公共服务建设情况

在社区为居民提供的便民利民服务的调查中,超市、餐饮、理发店、洗衣店、家政服务所占比例分别为65.38%、53.85%、38.46%、23.08%、19.23%。结合数据可知,洗衣店、家政服务所等便民生活设施相比还不够完善。针对社区提供了哪些医疗服务设施这一问题,备选项中综合医院、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门诊所)所占比例分别为7.69%、46.15%。由此可知,水泉社区门诊所的普及情况良好,且基本上能满足社区居民的就医需要。

在社区环境卫生方面,水泉社区扎实开展城市综合管理集中整治活动,全面整治辖区的市容环境卫生,通过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执行社区干部分片责任制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等方式,社区环境已有显著改善。针对社区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展开调查,结果显示,社区周边环境污染严重、绿化面积少、环境卫生时好时坏所占的比例分别为43.8%、37.9%和18.3%。

在对社区治安状况的调查中,社区居民对社区的治安管理还是比较认可的。其中,在已发生的治安突发事件中,主要以车辆被盗、街面扒手、非法违章扩建、破坏公共设施等行为为主。

为了解社区文体娱乐建设情况,我们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调查:(1)问及社区附近是否有学校时,80.77%的受访者回答有幼儿园,同时26.92%和19.23%的受访者回答有小学和初中,15.38%的受访者回答不太清楚。(2)关于社区开展文娱活动的情况,调查结果显示社区经常开展、很少、没有、不太清楚所占比例分别为5.2%、29.9%、47.0%、17.9%。经过了解,水泉社区提供的文体娱乐活动主要集中在报纸宣传栏、健身设施等方面,因此,这方面服务还有待完善提高。

水泉社区在就业方面为居民提供的服务有就业指导培训、积极提供就业机会等;在社会保障领域提供了帮助低保对象申请享受国家低保政策、上门慰问探望、为老年人提供送医送药服务等。针对社区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满意度调查情况,10.2%的居民认为非常满意、24.6%的居民认为比较满意、49.5%的居民认为基本满意、15.5%的居民认为不满意。

通过对水泉社区公共服务建设情况的调查,我们可以看出,社区居民大多认为社区居委会办事效率较高,比较能满足居民的生活要求。对社区公共设施、环卫设施、医疗保障设施、老年人、残疾人服务设施等服务是比较满意的,环境绿化、劳动就业服务、家政服务、治安、文娱活动等社区公共服务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三、水泉社区公共服务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社区公共服务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1)社区为居民提供的服务基本上能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但社区利民便民服务方面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2)社区开展的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活动使社区环境明显改善,但周边污染顽疾仍是影响居民生活的弊病。(3)社区的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工作缺乏创新和特色,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以满足居民的需求。(4)社区工作任务重、压力大,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化程度不高,服务水平和素质还有待加强。

(二)加强社区公共服务建设的对策建议

为了切实加强社区公共服务建设,建立与实际需要相适应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结合水泉社区的实际情况,特提出如下建议。

1.实现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水泉社区主要是依托政府的职能部门开展工作,服务内容以政府的要求和街道安排的工作为主。因此,面对社区居民需求的多元化,社区应当鼓励和支持私营企业、个人等投入到公共服务事业中,弥补政府职能部门在公共服务方面的局限,保证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例如,可以为老人、残疾人提供各种应急、上门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托幼、小饭桌、家政服务等便民服务。

2.加强社区环境卫生管理。水泉社区地处城乡接合部,附近有汽车站、市场等,人流量大,环境卫生情况时好时坏。要切实加强社区环境卫生的管理;第一,应当更新环卫设施,加大资金投入,同时要确保环境保护资金的有效使用;第二,可以通过发放环境保护知识手册等方法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参与环境保护的自觉性;第三,应当调动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到环境卫生维护中来,对于卫生环境较差的路段,可以通过制定惩戒制度以及加大监督力度,综合多种措施积极治理这一问题。

3.完善社区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工作。要解决未就业、失业居民的就业问题,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努力:首先,社区要做好政策宣传和咨询服务,引导未就业、失业人员摒弃“等、靠、要”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其次,社区要切实加强社区未就业、失业人员信息的收集、整理,建立信息库,及时将社区得到的就业信息送到社区居民面前[1]。再次,社区要根据实际就业的需求,定期开展多门类的职业技能培训班,提高未就业、失业人员的就业能力。最后,社区可以结合社区公共服务建设的实际情况,鼓励、支持和引导未就业、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向餐饮、修理、服务、零售等第三产业发展,既能够解决自身的就业问题,也可以促进社区公共服务的发展进步。

完善社会保障工作的重点在于确保各项惠民政策能够不折不扣地惠及广大贫困群众,因此,社区在加强社会保障服务方面,一方面,要完善各项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对涉及惠民政策的内容实行“四议两公开”,保证惠民政策的正确落实。另一方面,要加强社会保障工作的动态管理,对不符合低保补贴条件、因户口迁移等原因不再享受惠民政策的家庭和人员要及时进行核销,同时,对新申报通过的低保户、住房租赁补贴的家庭和人员要保障其应当享受的惠民待遇。

4.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化程度。目前,社区工作人才缺乏的困境在该社区表现得尤为突出。社区工作人员工资普遍较低,还要承担包括计划生育、社会优抚、环境卫生、城市低保、社会治安、民事调解等多项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公共服务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2]。要解决这一难题,一要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例如可以通过联合培养、委托培养等方式,充分利用周边高校、科研机构来培养社区公共服务专业人才;二要积极支持和鼓励具有专业服务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参与到社区志愿服务活动中来,为社区居民提供有效帮助,从而促进社区公共服务建设。

参考文献:

[1]牟红.成都市青白江区街道办事处社区公共服务建设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0:47.

[2]罗振宇.我国街道办事处在社区公共服务建设中的作用――以成都市青白江区街道办事处在社区公共服务建设中的作用为例[C]//提高领导创新社会管理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论文集.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276.

[3]杨团.社区公共服务论析[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4]夏学贤.济南市社区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及路径建构[D].济南:山东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