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技术进步的重要性范文

技术进步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技术进步的重要性

第1篇:技术进步的重要性范文

电网智能化安防监控技术是当下社会建设最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对于电力建设始终是发展社会经济提升国家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不断的改进现今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加速对电网智能化安防监控技术的探究,不仅能够完善当今社会科技发展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加速科技进步来不断的完善电网智能化安防监控技术的深入发展,这样是我们国家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为了能够将电网智能化安防监控技术广泛的应用到社会生活中,我们需要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完善社会科技的进步,通过科技的力量来加速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样是当下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电网智能化 安防监控技术 技术的探究和发展

1 前言

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不断的完善科技创新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各种影响。对于日常生活我们需要更加努力的改进科技,从而提高人们对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断要求。在我们的生活中,关于对电的使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对电网智能化安防监控技术的深入研究将会是当下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改善的重要途径。为了能够不断的加速人们对日常生活水平的要求,社会经济和社会科技都在不断的通过改进来完善当下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电网智能化安防监控技术的发展,这不仅仅意味着电力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改变,更重要的是通过科技创新的手段来加速社会经济事业的发展前景和方向。

2 电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前景

对于电网智能化科技的发展,我们需要清楚的认识到当下社会科技发展对其的重大影响。电网智能化安防监控技术是在社会科技的不断创新中稳步前行的一项重要前提,我们通过不断的创新科技,改进对电网智能技术的要求,完善安防监控技术的科技力量,从而加速电网智能化安防监控技术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这不仅是电力在社会生活的发展方向,更是我们国家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前景。对于电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我们需要通过不同的手段来实现电网智能化技术发展的手段。首先,对于电网智能化技术我们需要通过合理性的手段对其进行发展。关于电网智能化技术发展的合理性手段,我们需要通过不断的加速对电网科技的合理性改进和完善,通过合理的方式对电网智能化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加速电网智能化发展的方向和前景,将合理性的电网智能化技术充分的应用的社会经济建设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来,这将是电网智能化技术发展的合理性在整个社会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体现。其次,对于电网智能化技术我们还需要通过合目的性的手段进行开展。关于电网智能化技术发展的合目的性手段,我们需要通过对电网智能化技术在整个电网程序中的不断运用加以体现,这不仅要求每一位对电网智能化技术的工作人员认知熟识的掌握电网智能化技术的合目的性原理,更重要的是要将电网智能化技术充分的运用到社会经济建设中,充分的发挥出电网智能化技术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合目的性的作用,通过社会经济建设的改进和发展,不断的改进当下电力建设在整个社会建设中的前景。对于我们国家电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前景,我们不得不加速对科技的创新,以此来提升我们国家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

为了发展电网智能化安防监控技术的不断创新改进,我们需要不断的完善国家社会经济建设在整个社会事业中的作用。通过不断的发展科技来推进社会进步,加速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的完善电网智能化安防监控技术的创新。这将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方向和战略。纵观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我们能够清醒的认识到科技给社会经济带来的重要进步。只有不断的发展科技,加速科技创新在整个社会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对于我们国家的社会经济建设才能不断的完善,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才能更加健全。我们国家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这将是我们国家长久以来始终坚持的方向。所以加速科技创新的发展,提速科技给整个社会经济产业的影响,将是现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方略。为了能够不断的完善科技创新,研发科技成果,给社会经济以稳定的发展空间,我们需要不断的加速电网智能化安防监控技术的改进,力求将电网智能化安防监控技术手段充分的运用到社会经济发展中,以此来加速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稳步提升。对于社会经济建设我们最能把控的就是科技创新给社会经济带来的稳步提升,这将是我们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方向和最有利的目标。为了能够不间断的创新当下科技的发展,稳步现今社会经济的前进方向,我们需要始终将电网智能化安防监控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作为社会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将科技的进步推向社会经济发展中来,以此来加速我国科技在社会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改善科技创新中的不足,推动社会科技的稳步发展。

3 电网智能化安防的监控技术的创新

第2篇:技术进步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技术进步;税收优惠政策;财政政策

一、发达国家财税优惠政策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在经济信息化、全球化的基本趋势下,美、日、欧等世界主要经济体竞相凭借自身在技术方面的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力度。在新技术革命的影响下,信息产业、生物医药工业、金融服务业等新兴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通过科技进步基础上的产业结构转型,有力地支持了经济的持续增长。

作为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技术进步主要依靠市场力量的推动,但政府财政在科技进步方面的作用也是极其重要的。在发达国家,在每一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政府都有一个明确的产业技术政策,并通过研发补助金、委托费和政策性融资等财政手段确保产业技术政策的贯彻落实。为了推动本国的科技进步,西方发达国家都特别注重加大对科技进步的投入力度。如美国、日本于1999年政府用于R&D财政投入占当年全国R&D总投入的比重分别为27%和22%。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联邦政府用于生物技术方面的研究经费每年都维持在10多亿美元的水平。根据经济成长、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所处阶段的不同,西方国家财政对科技进步的支持的范围和手段也会有所不同。在经济发展初期,财政一般主要通过补助金、开发委托费、政策性贷款和优惠税收政策等形式重点支持主导产业的技术开发。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政府财政政策的重点主要转向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政府通过资助各种基金会、研究院所和产学研联合体等进行产业技术开发,并通过知识产权的转让,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在技术进步的产业化和规模化环节上,西方国家一般通过政策性融资和税收优惠政策予以扶持和引导。如日本政策性投资银行根据政府有关政策意向,向民间企业提供低息贷款、担保、购买企业债券,对民间金融机构进行补充融资和奖励。在西方国家,财政对技术进步的扶持和引导,一般都是以项目为核心,以客观标准为尺度,实施非专向性补贴政策。

二、发达国家对中小企业具体优惠政策

在对中小企业技术进步的支持方面,美、日等西方国家都有专门针对中小企业技术进步的政策、法律和政府职能部门。美国政府通过政府采购等手段对中小企业予以扶持。具体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在对高新技术产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的环节与方式方面,西方发达国家支持科技进步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体现为事前扶持与事后鼓励相结合,将对科技开发的重视与对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视有机地结合起来。基本的做法是:

一是对企业投入的研究开发经费给予优惠允许企业按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或全部抵缴所得税。如法国政府规定,凡研究开发投资比上年增加的企业,均可以申请按增加额的50%抵免所得税。

二是普遍实施加速折旧政策。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固定资产的平均折旧年限仅10年左右,年折旧率为11%~12%。通过加速折旧政策的实施,以加快技术设备的更新。

三是建立科技发展准备金制度,即允许企业按照销售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科技发展准备金。如韩国税法规定企业可按销售收入的3%(技术密集型企业为4%,生产资料产业为5%)提取技术开发准备金,并允许在3年内用于技术开发费、技术信息和培训费及有关技术革新计划资金等方面。

四是注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结合。如美国税法规定公司委托大学或科研机构进行基础研究,所支付的研究费用的65%可以从所得税中予以抵免,并对新产品的中间实验产品给予免税优惠政策。在科技税收优惠的税种选择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体现在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增值税三大税种上。发达国家一般都将公司所得税作为科技优惠的重点。在增值税类型的选择方面,西方发达国家一般都选择消费型增值税。在个人所得税方面,对个人获得的科技奖励、特许权使用费收入都实施优惠措施。

西方发达国家科技财税优惠政策的具体做法,对正处于产业结构转型的中国而言,具有特别重要的借鉴意义。近年来,随着国内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跨国公司已经开始将中、低技术向我国转移,在部分领域,高端技术也开始向我国转移,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将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制造业转移到中国。从我国国内企业的现状来看,整体技术水平还较为低下,受技术开发力量、技术开发经费等的制约,企业技术开发能力还相对弱小,技术创新严重不足。在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

三、发达国家财税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1.要充分利用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的有关规定,在3年过渡期内继续保持原有的有关促进技术进步的政策的同时,应逐步建立一个以政策性银行的低息贷款、向研究型机构的R&D活动提供财政资助和特别财税政策为主要内容的促进技术进步的政策模式。3年过渡期满后,政府贷款利率或贴息水平必须控制在WTO相关规则允许的范围内。财政的资助必须是非专向性的,并不超过工业研究成本的75%或部分前技术开发活动成本的50%。2.进一步加大对技术进步的投入力度。鉴于长期以来政府研究与开发投入的严重不足,可以考虑规定一些硬性的指标,要求政府研究与开发投入占GDP的比重及财政收入的比重必须达到规定的目标值。安排的科技经费要集中用于加快发展高科技和高新技术产业,以推动新兴产业的崛起,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要用于我国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使传统产业能够焕发出新的活力。在科研经费的使用方面,要引入竞争机制,通过严格的招投标制和课题负责制,确保政府科技经费的有效使用。同时,政府科技经费的使用应坚持有偿使用与无偿使用相结合的原则,凡基础性研究,政府应实行无偿投入,应用研究及实验发展方面的经费投入以坚持有偿使用为原则,政府通过政策性金融机构,以贷款的方式向科研机构、大学、企业及其他机构提供资金,这些相应机构必须用自身的科研成果转化的收入来还本付息。

3.财政扶持项目应突出重点,讲求实效。在政府财力相对有限的情况下,运用财政扶持和引导技术进步必须要突出重点,讲求效率,而不能遍地开花。根据我国目前的国情,技术改造项目应重点选择关系国家安全的产业、公益性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竞争性产业。

4.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的扶持力度。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为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提供支持的制度体系,建立和完善促进中小企业技术进步的法律法规,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制度保证。政府财政可通过税收优惠、财政投融资及政府采购等手段,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的扶持力度。为促进中小企业的技术进步,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还可从信息、技术人员培训及其他服务等方面为中小企业提供支持。

5.必须通过各种财税政策手段的综合运用,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在财政政策手段的运用方面,首先必须充分运用好财政贴息这一手段。高新科技产业是高投入、高风险的投资领域,对这一领域,除国家进行少量的直接投资外,可以借助于财政贴息杠杆引导社会资金投向该领域。财政贴息向高新科技产业适度倾斜,加大对该产业的政策扶持,有利于拓宽融资渠道,推动该产业的发展,并相应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使整个产业结构能从低级化状态向高级化状态转化。在传统产业部门,通过财政贴息手段的运用,使企业在技术改造缺乏资金的情况下,能够以国家信用作支撑,获取金融机构的贷款,充分调动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的积极性。

6.必须改变我国的税收优惠政策,实现税收优惠由区域倾斜转变为向产业倾斜。税收优惠政策措施要能体现和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的基本要求,对高新技术产业、以及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及其他需要积极鼓励发展的产业,应根据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程度的税收优惠。在流转税方面,除实现增值税的转型外,应对高科技产业在增值税政策方面实行适度倾斜,使高科技产业增值税整体负担率能大幅度降低。对进出口税收政策要做出适当的调整,改变目前进出口环节大面积实施税收优惠的做法,应只局限于对高新技术及设备的进口,视不同的情况给予税收上的优惠。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应按照税收的国民待遇原则,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制,特别是在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上要尽快统一。统一后的税收优惠政策,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充分体现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可实行减免所得税的税收优惠。在运用减税、免税、低税率和零税率等直接税做优惠的同时,更要特别关注加速折旧、纳税扣除、税收低免、投资抵免、税收饶让等间接税收优惠方式的运用,实现科技税收优惠方式的多元化。

7.要充分发挥政府采购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作用。随着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推广实施,政府采购规模将越来越大,政府采购的范围也将日益扩大,相应地政府采购活动对国民经济总量及国民经济结构所产生的影响将越来越大。为了扶持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企业技术进步,在政府采购方面,必须尽可能地多采购本国产品,对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实行倾斜。只有在国内不能提供或技术性能存在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才可考虑采购外国生产的产品。

参考文献:

1.刘群,李倩.发达国家科技税收优惠政策的运用.经济日报,2002-11-19.

第3篇:技术进步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技能偏好型技术进步;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动力结构;价值取向

中图分类号 G71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6)31-0039-06

伴S着“工业4.0”“中国制造2025”时代的到来,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新技术不仅有效提升了企业生产效率,更对企业组织形式,特别是人力资源培训与需求产生了重要影响。科学技术进步及其对产业生产模式和生产水平的影响,极大刺激了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此背景下,技术进步与技能之间的关系成为了理论界关注的热点。企业技能内生性需求对企业技能培训动机产生的影响,将会对企业培训行为带来重大影响,这对充分发挥企业在技能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进一步促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技能偏好型技术进步视角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结构

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看,技术进步是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更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变量。技术进步不仅改变了企业的生产模式,提升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格局,进而对技能人才供给产生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技术哲学的进步,关于技术与技能之间是互为互补的关系而非简单的替代关系,技能需求随着技术进步而逐步增强的观点得到了实践的广泛验证。技术进步逐步表现出明显的技能偏好性特点。技能偏好型技术进步发展趋势的确立,强化了企业提供技能培训的意愿。而技能变动带来的工资挤压效应将会降低企业对培训成本的忧虑,从而使企业提供技能培训成为可能。这种可能在由企业个体属性所决定的企业培训成本承受能力的影响下决定了企业提供技能培训的具体模式,见图1。

(一)技能偏好型技术进步增强企业追逐技能的意愿

长期以来,理论界存在一种观点,认为技术进步与技能人才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关系,技术进步最终将会导致技能需求的退化。但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历程来看,进入20世纪下半叶以后,伴随着技术进步和包含着前沿技术的设备资本品投资的大规模增长,技术进步对技能的替代性作用大幅下降,并出现明显分化。一方面,技术进步造成了企业对低技能人才需求的不断减少,与此同时,技术进步使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明显增加[1]。这是因为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企业将会选择引进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的新设备,而淘汰旧的设备和技术。这样企业就必须要求劳动者学习和掌握新的技术来保证新设备的正常运行。高技能人才往往接受过较高级别教育,学习能力较强,能较快掌握新技术,从而较好地应对技术进步带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形式的变化。而低技能劳动者往往接受过的教育层次水平较低,学习能力较差,学习新技能的速度相对较慢,对技术进步带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形式的适应性较差。因此,教育发展、知识经验积累以及天赋等个体差异引致的人力资本异质化特征,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而更加凸显[2]。同时,高技能对技术进步也显示出明显的促进作用。一方面,高技能人才的高生产率驱使经济体显示出对高技能人才的偏爱,另一方面,高技能人才的高生产率使技能对技术进步的贡献呈现出迅速增长趋势[3],并导致技术进步沿着以高技能基础的路径发展[4],呈现出明显的技能偏好性特点。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生产率的提高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增加了企业对技能型劳动力的需求,无论是中性、非中性还是资本体现式的技术进步,都显示出技能偏好性特征[5]。伴随着创新发展战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战略等一系列国家战略的制定,特别是“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提升经济进步的质量,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而经济增长对技术进步依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技术进步速度和质量的不断提升,则为我国技术进步的技能偏好发展趋势的强化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因此,可以预期,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更加偏向于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而不会出现因为技术进步对技能型劳动的替代而降低对技能型劳动力需求的现象。此时,能够掌握和运用先进技术的高技能工人将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而追逐技能将逐渐成为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

(二)技能内生性决定的工资挤压效应提升企业提供技能培训的动机水平

技能偏好型技术进步发展趋势的确立,意味着技能将随着技术进步而不断变化。技能不再是一个固定的外生常量,而成为一个内生性变量。技能内生性属性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企业来说,内生性技能的变动不仅意味着工人边际生产效率的提升,更意味着企业将有可能通过工资挤压效应获得超过提供技能培训成本的超额收益。

工资挤压效应是不完全市场条件下工人边际生产效率和工资增长刚性导致的工资挤压作用所导致的结果。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工人工资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其劳动生产力水平,随着劳动力技能提升而带来的边际生产率的提升会带来工人工资水平的相应提升。因此,企业只对专用性技能具有投资的动机,一般技能只由员工自己买单。即使在信用市场,员工没有能力投资一般技能培训,不得不由企业提供一般培训的情况下,企业也会通过支付培训期员工低于边际生产效率的工资方式,用剩余部分弥补企业支付的培训成本。但由于现实中存在的雇主市场垄断力量,劳动力流动成本,劳动力市场关于劳动力数量和能力的信息不对称以及雇主与劳动力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影响,技能所处的市场具有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6]。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工人的边际生产效率随着技能的提升而增长,而工人工资受不完全竞争市场中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并不能像在完全竞争市场一样,与边际生产效率保持同步增长,从而导致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边际生产效率的增长率快于工资的增长效率而产生工资挤压效应[7]。

由于边际生产效率与技能提升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技能的提升有效地促进了工资挤压效应的提升。也就是说,工资挤压效应是技能这一变量的一个函数。随着内生性技能的提升,工资挤压效应也在不断增强,从而使企业获得的利益不断增多。当技能提升到一定水平时,工资挤压效应会使企业通过技能提升获得的额外收益超过企业提供技能培训可能发生的成本。受此影响,企业将有动机提供除了一般技能培训之外的专用技能培训。

而技能偏好性技术进步发展趋势的确立,意味着技能提升将与技术进步保持同方向变化。技能偏好型技术进步与技能水平关系密切意味着,伴随着技能偏好性技术进步的发展,当技能提升到一定程度时将会使工资挤压效应超过培训成本成为可能,催化了企业追逐技能人才方式的转型。

(三)个体禀赋决定的培训成本承受能力决定了企业提供技能培训的具体模式

技能偏好性技术进步与工资挤压效应,为企业直接提供培训提供了可能。但企业追逐技能人才的具体方式还与资本实力、规模等企业的个体性因素密切相关[8]。这是因为,企业在资本实力、规模等方面的个体禀赋决定了企业承受培训设备、培训师资、培训费用以及培训期间工人生产效率的降低等培训成本的能力水平。

企业追逐利益最大化的本质决定了其行为受成本和收益两方面因素的影响。资本充足、规模足够大的企业,具有较强的培训成本承受能力和显著的技能培训规模效益,这些优势的存在使企业更倾向于将技能培训纳入企业内部,通过内部培训的方式提供技能培训。而对于绝大部分企业来说,即使有不断增加的工资挤压效应,受资本充足程度和企业规模的影响,企业承担培训成本的能力也是有限的,这就导致企业没有足够的能力独自提供技能培训。面对这种情况,在追逐提供技能培训以获取技能型人才的诉求驱动下,在交易成本节约和外部资源因素的影响下,企业有动机通过契约、联盟等方式,采取业务外包、股份制合作、一体化运作、集团化等模式与职业院校建立合作关系,根据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要,有机地整合职业院校等外部的专业技能培训资源,弥补自身承担技能培训成本能力有限的不足,提升企业获得与技术进步相适应的技能人才的能力[9]。

因此,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实际上是技能偏好型技术进步、工资挤压效应以及企业个体能力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逻辑关系上讲,企业在技术进步影响下对技能的追逐是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最根本原因,而技能变动带来的工资挤压效应使提供技能培训取代市场自由选择成为企业获取技能的行为选择,企业个体禀赋导致的培训成本承受能力的差异与交易成本、外部资源等因素共同作用,使企业提供技能培训呈现出包括企业内部培训在内的不同模式。这些模式分布于劳动力市场自由获取和企业内部培训两个端点之间,形成一系列程度不同、形式多样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模式。

二、技能偏好型技术进步视角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变迁

(一)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内涵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价值在于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所能满足企业需求的程度。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则是根据企业需求,企业主体参与职业教育的价值倾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企业对参与职业教育的需求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所获得满足相互作用的结果[10]。根据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偏好的不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可以分为技术进步偏好价值取向和成本偏好价值取向两种类型。两种价值取向反映出企业主体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价值判断基础上,根据自身需求来进行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价值选择时所表现出对技术进步和培训成本的不同价值倾向性。技术进步偏好价值取向是指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获取能够适应和推进企业技术进步的技能型人才;成本偏好价值取向是指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在于节约企业自身的用工成本或节约企业提供技能培训的成本。

之所以企业会存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价值取向,与不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的工资挤压效应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前所述,工资挤压效应的形成是边际生产效率提升和工资挤压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两者具有完全不同的形成机制。边际生产效率的提升与技术进步、技能水平有着密切联系,而工资挤压作用却与雇主谈判能力和制度因素相关。迥异的形成机制使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可能存在两种价值取向。企业既可以通过提高技术和技能水平促进边际生产效率提升、扩大工资挤压效应,也可以选择通过制度或者机制的设计限制工资增长实现相同的目标,或者同时采用两种兼顾的价值取向。前者表现出对技术和技能的明显偏好,而后者则表现出明显的成本偏好。

(二)技能偏好型技术进步影响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变迁分析

一般来说,工资挤压作用更多决定于制度因素和劳动力市场决定的雇主在工资谈判中的强势地位等外部因素,而边际生产效率的提升则与企业自身的技术技能依赖程度密切相关。因此,对技术技能的依赖程度成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决定因素。

在培训成本一定的条件下,技能依赖性强的企业可以通过技能提升带来的边际生产效率的提升扩大工资挤压效应。当技术技能达到一定水平时,工资挤压效应将超过培训成本,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机将有可能转化为现实,并显示出明显的技能偏好倾向。对于技术技能依赖性较低的企业来说,企业对技术技能的需求较低并且提升缓慢,通过边际生产效率提升获得工资挤压效应的空间有限,此时通过雇主在劳动谈判中的强势地位、工资刚性等制度因素限制甚至压低工人工资水平,获得工资挤压效应成为企业唯一选择,其参与职业教育则显示出明显的成本偏好性。

然而,在劳动力市场上,制度和工资是具有刚性的,短时间内是难以随意调整的。这既是工资挤压作用产生的制度原因,同时也决定了工资挤压作用变动在一定时间范围内是相对固定、难以变动的。而技术技能进步却较少受到这种制度刚性的约束。这就意味着,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成本偏好价值取向的挤压效应增长空间是有限的。与成本偏好的价值取向相比,技能偏好的价值取向为工资挤压效应提供了一个相对广阔的发展空g,这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价值偏好由成本偏好向技能偏好变迁提供了可能。

伴随着技术进步的快速发展和技能偏好型技术进步发展趋势的确立,技能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快速的技术进步引起技能的变动,将导致企业追逐技能人才和提供技能培训欲望水平的增加。虽然企业由于个体差异导致培训成本承受能力不同,但获取与技术进步相适应的技能人才已经取代追求获取廉价劳动力而逐渐成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更为主要的价值取向。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逐步由培训成本偏好向技术进步偏好转变。从本质上说,这种转变不是一种价值取向完全替代另一种价值取向,而只是价值取向重心的转移。这就是说,在企业逐步确立起技术进步偏好性价值取向后,并不意味着企业对培训成本价值偏好的丧失。只是说,技术进步偏好价值取向发挥着更为决定性的作用。

(三)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现实判断

当前,中国经济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已经步入了一个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相比,我国工业化进程是在资源、能源、环境约束、全球经济一体化、科技不断突破等国际形势下,不断“追随、模仿”的结果。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和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进入到新一轮产业转移和转型周期;从国内看,“追随、模仿”的经济发展方式无法改变我国长期处于世界分工末端的现实,人口红利逐渐消退使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面临着一个关键的转型时期。这种转型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升级产业结构为重心,注重实施创新发展战略,依靠技术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升[11]。因此,伴随着以技术创新为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逐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技术进步偏好性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将逐渐成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主流追求,这将加大技术进步通过技能影响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变迁进行,从而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具体行为产生深刻影响。

三、技术进步偏好价值取向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模式分析

伴随着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价值取向的变迁,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诉求的重点将逐步从对交易成本节约、外部资源需求的外部利益层面的诉求,转向为追逐与技术进步相适应的技能人才的诉求。为了保证企业获取技能能够满足企业技术M步的需求,企业有足够的动机通过全方位、有效的方式参与职业教育,不断强化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话语权,积极将技术进步带来的技能工人标准引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以确保企业技术进步偏好性价值诉求的有效达成,见图2。这在国内外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实践经验中得到了充分证实。

(一)参与国家职业教育战略制定,促使职业教育面对产业需求

政策法规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而行政组织体系则是职业教育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积极介入职业教育发展,促进职业教育能够满足行业企业技术进步的需要,加入职业教育决策机构、职业资格标准制定和认定机构、课程开发机构等职业教育管理组织,参与职业教育政策法规、宏观战略制定,创建影响职业教育政策和发展方向关键点的组织体系成为宏观层面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有益经验。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在政府的有效介入下,行业组织的发展得到了充分重视。近年来,教育部牵头成立了59个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并出台了《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等相关的政策制度,以规范和保证行业组织的正常发展。作为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行业组织和协会成为了连接教育与产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在促进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将职业教育纳入行业产业发展规划,将产业需求和技术标准引入职业教育,有效密切教育与产业的联系等方面,以及在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教育内容、培养规格、人才供给适应产业发展实际需求,开展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与督导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举办或参与职业院校办学,引导职业院校响应企业技能需求

在技术进步偏好性发展趋势的影响下,企业愿意以提供技能培训的方式来获取技能型人才,而由于企业个体性差异导致的企业承受培训成本能力的不同,导致企业具体提供技能培训的形式多样化。由实际情况来看,作为职业教育办学的重要主体,直接举办职业教育成为许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重要方式。除此之外,更多的企业根据自身能力和需要,充分发挥处于生产技术变革和设备更新的前沿优势,通过资金投入、设备捐赠、实训基地共建、员工培训、合作科研等方式,采取冠名班、定单班、校中厂、厂中校、校企一体化办学、集团化办学等不同模式,不同程度地参与到职业院校办学过程中,引导职业院校面向产业需求办学,促进产业链、教学链的有机整合。

其中,有的企业采取捐赠设备或资金的方式,以外包的形式将企业的技能人才培养通过冠名班、订单班的形式委托于职业院校,借助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师资,按照专门的培养方案,实施定制式培养,培养与企业技术水平相适应的、发挥企业技术优势所需要的技能人才。有的企业则通过租用厂房、土地等形式,采取校中厂 、厂中校的模式,通过在职业院校或企业开设生产性工厂和生产性实训基地,将企业的生产性实践活动与职业院校教学活动有机整合,使企业技术进步对技能人才培养实现零距离对接。还有的企业,采取股权方式与职业院校合作成立产教一体化实体性办学机构,全方位增强企业在职业院校办学中的决策权和话语权,依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与服务的职能优势,完成企业的技术创新、技能人才培养和员工培训的发展诉求。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型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模式,即一些企业按照产业规律,将企业集团化经营模式引入职业教育,充分整合政府、行业、企业、院校,组建职教集团、实施集团化办学,整合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教学链、产业链、利益链的有机衔接[12]。

第4篇:技术进步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卫星;通信系统;同步技术;解调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TN9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4) 12-0000-0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世界已经进入了信息高速流转的信息化时代。而卫星通信技术作为各种信息收集、中转、传递的载体也因此进入了高速的发展时代。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作为一种重要资源不仅承载着经济、技术、军事等多方面的资源价值,对于社会发展也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加强对卫星通信系统中关键性技术的研究也成为了保证卫星通讯系统正常运转的重要内容。本文将主要对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定时同步技术和解调技术这两大关键技术进行分析与研究。

一、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定时同步技术

(一)定时同步技术概述。由于现行的卫星数字通信系统中的数字信息发送端口与接收端口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位置偏差,而这则会致使两地的时间是不同的,因此会造成数据传输接收端口在进行采样时的误差,而误差的存在则会极大的增加卫星通信系统中的误码率,造成数据信息传输的失真,影响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而定时同步技术则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数据信息接收机的性能、降低误码率,这对于卫星通信的数据信息的有效传输是极为重要的。而通常来说,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定时同步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来控制和实现,即模拟定时同步控制、混合定时同步控制与数字定时同步控制[1]。

模拟定时同步控制方式与混合定时同步控制方式都需要通过不断的对数据信息接收端口的时钟时刻进行记录采样,才能最终确定两者的同步时刻,并实现对数据信息的控制,不仅工作量增加了,而且难度也相对加大。而数字定时同步控制技术则可以利用高稳定度的晶体振荡器来实现对数据接收端时刻的记录与控制,既简便又精准,十分便捷[2]。

(二)定时同步技术的整体结构――以数字定时同步控制技术为例。数字定时同步控制技术的定时同步环路主要是由内插滤波器、环路滤波器、定时控制器、定时误差提取器这四大模块来构成的。其中,需要进行传输的数据信号在经过时钟时会自动进行记录采样,当这一数据信息其后于内插滤波器中经过时,会相应输出信号用来为人们进行定时误差的计算提供数据,此时传出的信号再经过环路滤波器最终进入到定时控制器中时,会相应的生成精确的内插位置信息,从而帮助卫星通信系统来完成数据信息的同步。

二、卫星通信系统中的解调技术

(一)解调技术概述。解调技术是构成完整卫星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解调技术的良好与否直接决定着卫星通信信息质量的优劣。而卫星通信信息数据质量的好坏与数据信息的信号特性及其与信道特性的匹配程度的高低是有着紧密联系的。并且因为信号特性受信号调制方式选取的影响较大,而信号调制的方式选取的不同,数据信号的解调方式就会相应的有所变动,而这一系列操作都会影响到数据信息的信号特性,从而对信号传输的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3]。

卫星通信系统中用于信道调制的方式有很多,传统上人们较多采用的是QAM矩形调制方式,这种信道调制方式由于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非线性失真问题,因此逐渐被人们所淘汰。为了进一步提高卫星通信系统的通信信号质量,APSK调制方式被人们广泛的应用起来,尤其以16APSK和32APSK这两种信道调制方式最受欢迎。因为APSK调制方式调制出的最终星座图是呈圆形分布的,因此人们又称它为星形QAM调制方式,此种调制方式的主要优点是调制幅度变化较小,不需要进行太多、太复杂的变动,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数据信息在进行卫星通信传输时的质量,并且能够很好的对传输过程中存在的非线性失真情况进行补偿[4]。

三、结束语

由于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同步即解调技术对于卫星通信系统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是卫星通信中的关键性技术,因此,本文分别对卫星通信系统中的定时同步技术和解调技术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希望能够增进人们对这两大关键性技术的了解,并对这两种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起到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吕强,冯,梁宗闯.国内外宽带卫星系统发展分析[C].第七届卫星通信新技术新业务年会,2011(04):46-61.

[2]谢丰奕.欧洲 Ka 波段卫星宽带通信蓬勃发展[J].卫星电视与带多媒体,2012(06):18-21.

[3]周智敏,李企舜.现代航天测控原理[M].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第一版),2010(06):93-99.

第5篇:技术进步的重要性范文

论文摘要:笔者通过剖析脚步移动技术在比赛中的重要地位,提出脚步移动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方法,以求对这项基本技术的教学有所受益。

1.脚步训练的重要性

篮球运动中的脚步动作有多种形式,在运用中更灵活多变。总的可分为:平移、转身、跳跃。篮球运动中的脚步动作有自身的特点。比赛时,要想具有良好的控制力和各个方向移动身体的能力以及快速有力的起动、起跳能力,必须有扎实的脚步动作基本功。脚步动作不仅有选择位置、摆脱防守、防守对方的作用,而且与持球、运球、投篮等每项技术的完成都有密切不可分的联系,影响着每个技术动作的效果。赛场上,队员在快速激烈的情况下,要完成急停,控制身体平衡,改变方向,转体,重心移动等,为得球、突破、投篮、协防等创造条件,阻止对方得分,无论是防守或进攻,都与脚步动作和身体平衡相关。在实际训练中,对手上工夫和脚下工夫训练存在明显的不平衡。普遍较重视手上技术,而对脚步动作训练不严格,上下肢不协调,很多队员因缺少突然性与灵活性训练,在快速对抗中表现稳定性与协调性较差,影响了技术的正常发挥,甚至失误。为此,必须强调脚步动作的重要性,使教练员、运动员真正认识其重要地位,在脚步动作上多下工夫。

2.脚步技术特点分类及其分析

篮球运动的脚步包括的内容很多,它们既可以单独运用,也可与其他技术结合运用。而脚步动作掌握正确与否以及熟练程度,又与打好篮球有直接关系。在讲综合篮球脚步的技术特点时,我们将它归纳为平移、转身、跳跃三种技术类别。

2.1平移技术。平移技术包括的内容很多,诸如像变速,变向,侧身跑,起动,急停,滑步,交叉步等等都属于平移技术之类,它的技术特点是能较好地保持正确的基本姿势,便于移动,使动作能迅速达到所需要的状态,重心转移有直线和曲线,基本上在一个平面上,有助于维持身体平衡和应变,从而保证了迅速启动(也包括动态的变速)和协调地完成各种技术动作。

2.2转身技术。转身技术是运动员以一脚做中枢脚和另一脚蹬地向前,向后跨出改变自己身体的站位方向与对方位置关系的一种方法。它可分前转身和后转身。

2.3跳跃技术。跳跃是运动员在球场上争取高度和远度,有效地利用腾空时间扩大控制面,取得空中优势的方法。篮球运动的跳跃有多种,但无论是双脚起跳(无助跑起跳)或是单脚起跳(有助跑起跳),还是向上,向前,向侧,向后不同方向的起跳,以及投篮,抢篮板球,跳球,传接球,断球,封盖等技术动作的跳跃,都存在起跳要迅速、及时的问题。

3.脚步技术教学与训练中存在的问题

3.1教学与训练的形式单调,应采取灵活多样的训练手段,科学地安排训练。单纯的脚步动作训练,技术单调,重复多次,枯燥无味,运动员易产生疲劳厌练的情绪,影响技术训练的质量。因此,训练中,要根据篮球运动规律及每个队员的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训练计划,训练方法不断变换,激发队员的积极性,使他乐学多练。

3.2理论与实践相脱离,在日常训练中,大多数教练员偏重于实践教学训练。而忽视对技术动作规格原理的分析研究。应加强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在训练中,对技术动作进行分析,理论结合实际,通过教练员的辅导和简明扼要的阐述,帮助运动员明确动作,技术结构与运用原理,引导他们去钻研和实践。这对技术动作的学习和掌握是非常有意的。

4.教学与训练方法

4.1与基本技术相结合的教学与训练方法。在每堂课的教学训练中要把脚步移动技术融会到各项基本技术的传授运用中,无论是防守的移动步法还是进攻的移动步法都是由准备姿势、控制身体平衡及全身各部协调用力相结合而成。这是掌握移动基本技术的关键。三者缺一不可,不同的情况下防守的准备姿势与进攻的准备姿势是有所区别的。在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中学习掌握基本技术更为重要。控制身体平衡及身体各部位的协调配合用力,有利于完成各种进攻移动步法与防守移动步法,做到快速,实效。

4.2 2~3人攻防对抗中的教学与训练。现代的篮球比赛节奏加快,穿插移动频繁,攻守对抗激烈,各项技术的发挥都是在2~3人之间的强对抗中完成,美国职业联赛中球员各具单打独斗的能力。首先从一对一的对抗练习、二对二的对抗练习、三对三的对抗练习进行教学,而这些技术能力的发挥都是靠平时强对抗磨炼而成的。教学中应注意这种能力的训练,让运动员通过2~3人之间的强对抗练习,适应比赛。二对二,三对三的教学训练可以从半场攻防教学训练——全场的二对二,三对三的对抗训练,这不仅能提高个人的单独攻防能力,同时还强调了2~3人之间的攻防配合意识,对集体配合能力的培养及全场奔跑能力的提高有较深远的意义,更切合实战的要求。

5.建议

5.1重视脚步动作的训练,特别注意改变那种只重视脚步动作训练数量而忽视质量的训练方法。如果说一堂训练课安排的脚步动作内容仍就作为开始部分“热身”或是素质练习的“加量”,那是不会有多大训练效果的,久而久之运动员也会产生厌倦情趣和抱有无所谓的态度,当然也就谈不上保证动作质量了。因此在脚步动作训练中,应当正确处理数量和质量的关系,并且要有一定时间的保证,使运动员自始至终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掌握正确的动作要领,不断地强化和训练,使其动作技术得到巩固、发展和提高。

5.2发展全面的身体素质。提高脚步动作技术,必须加强身体素质训练,除着重发展技术、战术所需要的速度、弹跳、力量和耐力等素质外,还要抓好脚步、腰腹、手臂的伸展、协调性以及腰胯的灵活性、视野等方面的训练和意识的培养,才能保证脚步动作的质量。

5.3加强脚步动作与持球、运球技术结合的训练,在练习中进一步对脚步动作提出具体要求,不断改进和提高脚步动作的灵活性、协调性、稳定性,促进篮球技术的全面提高。

5.4教练员必须细致研究分析脚步动作的技术原理,结合不同的训练对象,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训练手段要多样化,从而提高运动员的训练兴趣。

参考文献:

[1]刘建东.试述篮球脚步技术的教学与训练.上海体育学院报[j],2003,4(11).

第6篇:技术进步的重要性范文

摘要:本文以近代枪械技术发展史为例,研究了军事变革中技术与思想的辩证关系。文章以军事技术与军事思想这两个军事变革中最核心的因素为主要分析的对象,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从技术与思想的对立统一,技术、思想到战斗力的质量互变以及军事变革中的辩证否定三个方面对论题进行论证,进而全面把握军事变革的实质与规律,并以此为指导,在新时期军事变革中实现军队战斗力的质的飞跃。

关键词:唯物辩证法;军事变革;技术;思想

军事变革既是指由科技进步而推动武器装备的演进,进而引起军队编制体制、作战方式、军事理论等方面逐步地发生根本的变化,最终使得军队的战斗力得以成级数地提高的一种特殊社会现象。可见,物质领域的技术是作为军事变革中的先决条件,是整个军事变革的基础,而部队编制体制、作战方式、军事理论等则都可以归为军事思想领域,需要依赖于技术的发展。并且,在各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战斗力的提升则是军事变革的最终目的和归宿。因此,在当今的新军事变革形势下,要达到军队战斗力的真正质变,就要从物质和意识这两个方面来分析,也就是探讨军事技术与思想之间的关系,才能把握军事变革的本质和规律,并以此为指导,在新军事变革中,真正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近代以来,技术在战场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特别是伴随着枪械的广泛使用,极大程度地影响着近代的战争,而近代的军事变革中也一直伴随着枪械的身影。最早的枪械并不被人们认可,其精度、射程、威力等甚至不及当时的弓弩,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从早期的手动火枪到火绳枪,再到燧发枪和后装枪等,技术的进步不断改变着人们的认识,冲击着人们传统的思想,进而影响了军事思想,最终导致整个军事形态发生质的变化。例如后装步枪的广泛列装,催生了散兵战、线式作战的诞生。军事技术的影响也不是单方面的,思想的反作用也是军事变革中不可或缺的因素,近代冲锋枪的诞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机枪虽然火力强大但是笨重、机动性差,而步枪虽然射程远、精度高同时也存在射速慢的缺陷,军事家们根据战争实践提出需求,随后便产生了结合新的作战方式的枪械,结合了步枪和机枪的各自优点,进一步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战争史,而贯穿整个战争史的一个重要元素便是技术的发展,战斗力的要求推动者技术的进步,而随着新技术的出现,思想领域必然也要跟着做出相应的变革,这就催生了新的军事思想,军事变革就是在这样一个辩证的运动中进行,也推动了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本课题就是以近代枪械发展为例,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分析军事变革中技术与思想的辩证关系,从而全面把握军事变革的实质与规律,以此指导军事实践,实现新形势下的新军事变革。

1. 军事变革的实质

技术的水平决定了社会的生产力,人类历史上历次重大的社会进步都离不开技术的发展,而历次军事领域的重大变革往往也伴随着社会的重大进步。可以说,社会进步通过战争来完成,而战争也是军事变革的催化剂。通过先进的技术,武器装备得以发展,在与新的军事理论、战法、编制体制相结合之中,军队的战斗力得到质的提高,这就是军事变革的实质。其中涉及到最重要的两个方面就是技术和思想,军事技术是包括了研制、生产以及操作武器的技术,而军事思想则是包涵军事理论、作战方式、部队编制等各个方面。而要达到战斗力的真正提升,就要深入把握这两个核心内容之间的关系,技术对应着物质,思想则取决于意识,两者必然存在着矛盾,从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来看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军事变革领域变革的源泉和动力便在于军事技术与军事思想的矛盾。《周易》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技术与思想正是形而下与形而上的关系,军事领域的变革正是在二者的矛盾运动中进行。

2.军事技术的优先发展

恩格斯曾在为写作《反杜林论》的准备材料中论述了这一观点,他认为武器装备决定着军队的编制、编成以及战略和战术,同时,武器装备又极其依赖于当时的经济条件。这种依赖性也使得军事技术的发展一直走在时代的最前沿,处于优先发展的地位,而军事思想则往往要落后于技术的发展。

早期的枪械便是基于这一原因而备受冷落,近代初期的火绳枪就是因为操作复杂,装填缓慢的缺点而沦为配合弓箭的副武器,它的作用最初并不被人们重视,思想观念仍停留在中世纪的人们始终只信任自己手中的冷兵器,贵族的武士们更是对这种新鲜的武器嗤之以鼻,但是随着火绳枪的不断被改进,并成为平民手中反抗的武器时,他们才知道其巨大作用,而随着战场上社会地位之分的消失,也逐渐产生了线式、散兵等作战方式。在后期出现的马克沁重机枪也体现了这一规律,当时的很多专家认为,无论武器发展到什么程度,进攻时步兵的火力都只是决斗的前奏曲,最后决胜的生死搏斗仍然要依靠刺刀。马可沁机枪开创性地以火药燃气为动力,枪械的射速极大提高,却被视为对子弹的浪费,这种观点在如今看来十分可笑,但是在当时的背景之下却是不足为奇的。最终,在历史的检验之下,马克沁重机枪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它完全改写了人类的战争史,证明了马可沁机枪在当时巨大的前瞻性。

3.军事思想的经验性

历史表明,军事思想相对而言是有经验性的,其发展通常都要落后于军事技术的发展,而在战争中二者的矛盾也一般体现在其不同步性。思想方面的成果往往需要实践的总结,在军事领域则表现为军事实践的需求,军事思想不是空穴来风,其必然要经历军事实践的检验,并且要在不同时期的技术的制约之下。

军事思想发展的经验性严重制约着军事技术发展早期的应用,因为军事思想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来适应新的技术,新的技术首先影响到战斗中的作战方式,进而影响部队的编制,只有经过实战的检验之后派上巨大用场时,才会真正为人们所重视,例如火器的早期应用;坦克刚刚诞生时只是用于帮助步兵突破阵地防线;而核武器在最初甚至只是被当作一个超级炸弹并在广岛长崎使用。并且,军事领域存在习惯性保守主义,军队中有着严密的组织体系以应对战争活拥牟蝗范ㄐ裕军队的领导也一般为上一次战争的经历者,比较容易按照已有的经验行事,这也促使了军事技术的保守应用。这种思想领域的经验性特征制约着军事领域的变革,也是军事技术与军事思想的最主要的矛盾所在。

4.军事技术与军事思想的辩证统一

军事技术与思想固然存在矛盾,但是其统一于战争之中是毋庸置疑的。技术与思想二者是战争的内部矛盾的两个基本要素,是不可分割的。军事技术是军队建设中的关键环节,但是是否具有创新的思想,不仅关系到技术能否得到有效的应用,而且关系到技术的发展能否得到支持与正确的方向引导。二者的进步缺一不可,必须在辩证的统一之下进行发展,在技术与思想的相互作用之中提高部队战斗力,进而全面地推动军事领域的变革。

对于军事技术的重要性,恩格斯曾经做出论述,“一旦技术上的进步可以用于军事目的的并且已经用于军事目的,它们便立刻几乎强制地,而且往往是违反指挥官的意志而引起作战方式上的改变甚至变革。”1但是如果就简单地由此做出结论认为军事技术决定了军事思想的发展也是片面的,不能简单地将“技术决定论”推广到军事领域之中。按照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观点来看,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⒄飧鼋崧墼擞糜诰事技术与思想的关系之中也可以得出类似的结论。在如今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社会,很容易发生将技术的作用过分夸大的错误,事实是,我们不能否认技术层面的改变对于其他领域的巨大影响,但是也不能忽略了思想领域对于技术的引导作用。技术与思想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单向决定的关系,其在军事斗争之中是不可分割的互动的关系,处于辩证的统一之中。

军事技术与军事思想的辩证统一关系,单纯依靠理论很难完全阐述,所以还必须从实践的角度进行把握。近代枪械的发展就体现了一个军事技术体系从其诞生起到不断完善的一个完整的过程,具有广泛地代表性以及深远的影响。最初的步枪是作为弓箭的附属品出现的,在部队编制中也是配合弓箭手进行作战,由于早期技术水平的限制,枪械的甚至不及弓弩在战争中发挥的作用。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步枪的射程慢慢提高,精度与威力也远远不是弓弩能与之相提并论的,更重要的一点在于:枪械对于士兵训练水平的要求远比弓箭要低,这也使得平民更容易熟练地掌握这种武器,从而了贵族武士在战场上的统治地位,并加速了社会进步的进程。早期的步多为单独的编队,特别是在十八世纪,当时的多数战争胜负往往是由成列的步兵齐射决定的,这就极大地依赖于枪械的有效射程与装填速度,并且远远不能发挥出步枪的全部作用。当时的军事家们多数认为,步枪的射击只是为骑兵的冲锋做准备,真正的胜负还应由冷兵器的肉搏决定,甚至恩格斯在写作《步枪史》时,也没有意识到枪械在战场上所能发挥的巨大作用,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他甚至认为:“现代步枪的火力对于勇猛冲锋的营来说并不是那样非常可怕的。”2早期很多军事领域的思想家都曾犯过轻视技术的作用这样的错误,克劳塞维茨在其著作《战争论》中就忽视了军事技术的作用,而这一点也是很多当代学者认为他犯的最严重的一个错误,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而在中国自古就有重道轻器的思想,当然,这也与技术发展水平有关,孙子、克劳塞维茨时代,军事技术有明显经验性特征,功能作用相对有限,但是如今,军事技术信息化、系统化、智能化,在战场上的作用远胜昔日。科技的飞速发展也带来了“技术决定论”的思想,列宁也曾说:“战术是由军事技术水平决定的。”3人们逐渐又从过去的重道轻器思想转变为重器轻道,过分夸大技术因素在战争中的地位。

历史表明,军事领域的变革之源不仅仅是来自技术领域的推力,同时也离不开军事思想所产生的需求拉力。这就要求我们以辩证的方法将二者有机的统一起来,技术与思想两者的重要性都不能忽视,军事技术是军事思想发展的外部动力,而在战争这个催化剂的作用之下,军事思想得到发展的同时也反作用于军事技术应用的发展。恩格斯在其《步枪史》中详细论述了这个观点,并且,在恩格斯的论述中,无论提到哪种枪械技术的革新,都伴随着相应的作战方式的变化,二者固然存在着矛盾,但在战争中的互动过程中,始终是统一的,都不能单独存在,呈现着一种相互依赖的关系。因此,在对军事变革中技术与思想的研究过程中,应当始终将他们结合起来,在辩证的统一之中考察军事变革的源泉与动力。

第7篇:技术进步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低碳技术进步;测度;EBML-DEA;碳排放强度;空间计量模型

中图分类号:F12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2X(2016)06-0064-008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以低能耗、低污染为主要特征的低碳经济,日益成为世界各国追求的目标。发达国家大力发展“低碳技术”,推进低碳技术进步,推行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经济革命。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低碳技术进步是降低排放的关键途径。[1][2]中国以“高能耗、高碳排放”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显现出不可持续性。2006年以来,我国政府注重节能减排发展,推行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加强低碳技术进步。2006年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政府明确提出将能源、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优先位置;《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提出大力发展环境技术,以技术创新促进环境问题解决;《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指出提升环境科技基础研究和应用能力。可见中国对低碳技术进步的重视。2009年,中国政府在哥本哈根国际气候会议上承诺到2020年我国的碳排放强度(单位GDP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较之于2005年下降40%~45%。这显示了中国对碳排放负责任的态度和走低碳型发展道路的决心,彰显了我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大国形象。而低碳技术进步应该是促进碳排放强度下降的有效途径。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我国更加注重技术创新,低碳技术进步对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愈发重要。

目前,研究技术进步对碳排放的研究较多,但研究低碳技术进步的文献却很缺乏。[3]-[6]实际上,不少学者研究表明技术进步对碳排放影响是不确定的。因此,很有必要研究中国低碳技术进步对碳排放强度如何产生影响,验证低碳技术进步是否是促进碳排放强度下降的有效途径,同时从碳排放强度下降的角度来检验“低碳技术进步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有效途径”的命题。

本文借鉴全要素生产率方法测度中国低碳技术进步,使用GEBML-DEA模型估算出低碳约束的全要素生产率,这可以准确地测度出中国各省市低碳技术进步状况;进而根据“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三种途径影响环境质量理论,考虑在城市化背景下,将低碳技术进步指标作为碳排放强度的“技术效应”影响因素纳入其中,运用经济地理空间权重矩阵的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低碳技术进步等对30个省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最后根据得到的结果,验证“低碳技术进步是有效降低碳排放强度途径”的命题,同时反映出“低碳技术进步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有效途径”,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低碳技术进步测度及评价

(一)GEBML-DEA模型介绍

如何测度低碳技术进步?各省市低碳经济所包含的巨系统,可以看成一个个决策单元通过一定数量的投入而产出一定数量的“产品”的活动。这涉及投入产出问题。借鉴诸多文献,这里使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测度有低碳约束的全要素生产率来反映低碳技术进步。由于低碳经济有能耗、碳排放约束,因此这里投入变量选择劳动力、资本存量、能源消费总量,产出变量包括地区生产总值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其中地区生产总值是期望产出,二氧化碳排放量是非期望产出,如果能源消耗大或者碳排放量大,则算出的技术进步指数就小,说明低碳技术进步小,反之则大,反映低碳技术进步大。本文具体选择GEBML-DEA模型测算全局参比Malmquist指数,也就是低碳的TFP,反映低碳技术进步程度。

Tone K & Tsutsui(2010)提出了一种包含径向与SBM两种距离函数的混合模型,即EBM(Epsilon-Based Measure)模型[7]。径向距离函数对环境绩效进行测度时会存在不同比例冗余缩减,径向测度会高估决策单元的实际绩效水平,而SBM模型中,其目标函数会导致投入和产出的无效率值最大化,也就是说被评价的决策单元的投影点是前沿上距离被评价决策单元最远的点。考虑到上述两种距离函数的缺点,本文使用EBM作为距离函数。其非导向EBM模型的规划式表示为:

模型中x和y分别是投入和产出变量,X、Y是投入、产出向量,m表示维度。wi表示各项投入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ε是一个关键参数,取值在[0,1],它表示效率值的计算中非径向部分的重要程度:取0表示径向距离模型,取1表示SBM模型,ρ表示关联指数矩阵的最大特征根,而v是其对应的特征向量。由于此模型是非导向的,故包含投入导向的效率值和产出导向的效率值,其中投入导向的效率值为θ,θ?(0,1);而产出导向的效率值是用1/φ表示,φ?1。

在运行面板数据进行技术效率估算时,最常使用的是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它最早是Fare R等人(1997)采用DEA方法计算出来的[8],随后迅速发展,Pasror和Lovell(2005)提出了一种全局参比Malmquist模型,它是以所有各期决策单元的总和作为参考集,各期共同参考集为Sg=S1∪S2∪……∪Sp=x1

其中效率变化用EC表示,这里表明由于经济管理创新引致的低碳技术进步,技术变化用TC表示,说明由于低碳技术创新带来的低碳技术进步。由于所有决策单元都包含在全局参考集内,所以全局参比Malmquist指数不存在无可行解问题。全局参比Malmquist指数既满足可传递型要求,又避免存在无可行解问题,选择此模型更具科学性和可行性。而EBM模型很好地避免了径向距离函数和SBM模型的缺点,且可发挥各自优点。故本文结合EBM距离函数、全局参比Malmquist模型(Globle Malmquist)以及Malmquist-Luenberge指数发展了一种包含非期望产出的混合距离函数全局参比Malmquist模型,简称GEBML-DEA模型。

(二)变量及数据处理

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和完整性,本文选择了全国30个省份1997―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其中由于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数据的缺失,故没有考虑在内。其中劳动力选择全国30个省份历年就业人数作为变量,资本存量是借鉴了张军等(2004)使用的永续盘存法推算出1996―2012年各省资本存量数据,能源消费总量则是利用各省煤炭、焦炭、汽油、煤油、柴油、燃料油、天然气和电力等八种能源消费量经折算成标准煤消费总量表示,产出变量中地区生产总值是按2005年价格计算的不变价各省市的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数据没有公布,本文参照杜立明(2010)方法计算获得。以上原始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新中国60年统计年鉴汇编》和历年相关省份统计年鉴。宁夏、海南和甘肃的能源数据是从《中国能源统计年鉴》相关年份补齐。

(三)中国全要素低碳技术进步指数分析

根据GEBML-DEA方法,对1997―2012年各省的全要素低碳经济进步指数进行测算和分解,程序运行由MaxDEA软件完成,具体计算结果如表2。表2中Malmquist指数(GEBMLPI)计算的是包含了能源消费为投入变量与碳排放作为非期望产出的低碳全要素生产率数值,即为低碳技术进步指数。由于全局参比Malmquist指数具有可累乘的特性,表2中数据表示从1997到2012年的低碳技术进步总变化情况。其中GEBMLEC表示从1997到2012年低碳技术效率总变化数值,GEBMLTC表示此期间内低碳技术创新总变化数值。

根据估算低碳技术进步指数的结果发现:

1.全国省域平均低碳技术进步指数的增长表现有阶段性差异。相对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来说,1997到2012年期间低碳技术进步指数增长速度较缓慢。表现为全国水平只有1.5778,2012年比1997年的低碳技术进步指数只增长了57.78%,年均增长2.89%,这显然小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按可比价格,2012年GDP是1997年的5倍),这也反映出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增长表现为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率的现实,低碳技术进步相对有限。由于2006后,我国注重节能减排,推进发展低碳经济。由计算的低碳技术进步指数值可以看出,2006年是个分界点。2006―2012年期间低碳技术进步指数年均增长达5.10%,明显高于1997―2006年期间年均增长的1.83%,反映该期间低碳技术进步较快。由此可以看出政府推进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有显著成效。

2.东中西部区域低碳技术进步指数的表现有差异。1997―2006年期间低碳技术进步指数呈现东中西递减趋势,省际差别显著。GEBMLPI(东部)> GEBMLPI(中部)> GEBMLPI(西部)表明低碳技术进步表现为东部最好,中部次之,西部最小。而且中部和西部均低于全国水平,表明东部对中国低碳技术进步指数的拉动作用强劲,也从侧面反映出改革开放最大受益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大部分地区低碳技术进步指数较低,表明低碳技术进步较慢。2006―2012年期间东部、中部、西部低碳技术指数年均增长率分别为4.22%、4.62%、4.4% ,而1997―2006年期间三大区域年均增长率为3.16%、2.02%、0.95%,可以看出2006―2012年期间三大区域低碳技术进步指数年均增长明显高于1997―2006年期间年均增长,2006年后中西部地区低碳技术进步增长率显著提高,而且还要略高于东部地区。这表明中西部地区正学习东部地区先进技术,提高低碳技术进步,也反映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战略正在中西部发挥重要作用,由于中西部地区低碳经济技术相对落后,因此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区域间的低碳技术效率与低碳技术创新表现有差异。1997―2012年期间,从技术创新上看,GEBMLTC(东部)> GEBMLTC(中部)> GEBMLTC(西部),表明低碳技术创新仍然表现为东部最好,中部次之,西部最小。从技术效率指标看,GEBMLEC(西部)> GEBMLEC(中部)> GEBMLEC(东部),表明中西部在低碳技术管理上比东部提高要快。总体上看,技术创新是东部省份低碳技术进步增长的主要动力,而中西部地区技术管理效率的提高是低碳技术进步提高的主要动力,从全国看,技术创新是低碳技术进步增长的主要动力。

3.省域低碳技术进步指数均呈现不同程度增长。图1反映了各省的低碳技术进步指数变动情况。总体上看各省低碳技术进步指数均有逐渐增长的趋势,但增长幅度差异明显。东部省份如北京、上海、江苏、浙江、辽宁、广东低碳技术进步增长幅度较大,表明东部省份低碳技术进步明显提升;中西部省份低碳技术进步增长幅度较小,表明中西部省份低碳技术有待提升。尤其是山西和甘肃等地低碳技术进步明显较小,亟须提高。大多数省份在2006年是个分界点,2006后低碳技术进步指数上升较快。之前有的省份上升较慢或没有变化,有的甚至下降,同样反映出政府推进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成效。

二、低碳技术进步对碳排放强度空间影响实证分析

(一)空间计量模型的设定

Grossman和Krueger(1991)认为,经济增长会通过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三种途径影响环境质量。[9]碳排放强度作为重要的环境质量指标,因此,这里将根据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等三个途径理论设定模型,并考虑在城镇化背景下研究低碳技术进步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其中规模效应因素指标选择人均GDP,技术效应因素指标选择低碳技术进步,结构效应因素指标为产业结构,城镇化背景选用城镇化率指标。

由于本文采用的省域数据,可能存在空间效应,因此需要相关检验以设定空间计量模型。空间面板模型分为空间自回归模型(SAR)和空间误差模型(SEM)两类,分类主要依据经济数据空间依存性和差异性的特征。经济数据的空间依存性是一个区域的观察数据与其他区域的观察数据相关,这种相关性是由空间的相对和绝对距离决定的,空间差异性则表示空间观察单位的差异性从而在区域层面的空间效应非均一性。空间自回归模型通过空间自回归项来探讨空间“溢出效应”,空间误差模型则是通过空间误差项来体现。这两个模型的基本形式为:

其中Y表示因变量,X表示自变量,W为空间权重矩阵,β表示解释变量系数,t,i分别表示时间维度和截面维度,εit为随机误差项。ρ表示空间自回归系数,若此系数显著则表明变量间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即存在空间依存性,其值大小反映平均强度。λ表示空间自相关系数,表示临近区域样本对本区域样本的影响方向和强度。模型(7)、(8)中因变量为碳排放强度指标,以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来衡量,用CEI表示;自变量选择低碳技术进步指标,用MI表示;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来衡量,用TIP表示;城镇化率以城镇居民占总人口的比重衡量,用UR表示;经济发展指标用人均GDP衡量,用PGDP表示。由于低碳技术进步指数(MI)本身就是变化量,故模型中除低碳技术进步指标外,其余变量均采用对数形式,所得系数可理解为弹性。

(二)空间权重矩阵的建立

与面板数据模型不同的是,空间计量模型分析需要建立空间权重矩阵,用来表示空间各样本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关联强度。空间权重矩阵可以采用邻接标准或距离标准来构建。邻接标准是指如果两个地区在地理位置上相互邻接关系,比如安徽和江苏相邻则表明两地区存在邻接关系。可以看见邻接标准认定空间单元之间联系仅仅取决二者是否相邻,但这不能很好地反映实际情况,如在邻接权重矩阵中上海与新疆和上海与安徽之间的权重都是为0,但上海对安徽的影响程度与对新疆的影响程度肯定是不同,根据地理学第一定律,任何事物与它周围事物均存在联系,距离越近联系越紧密。因此选择空间地理距离来计算地理距离空间权重矩阵W1,其表达式为W1=1/d2 i≠j

0 i=j,其中d表示为两地区省会城市的地理位置的距离。但是W1仅仅反映地理邻近特征,这种表示空间权重矩阵是粗糙的,碳排放是经济活动产物,地区发展强弱对碳排放影响显著,通常经济发展高的地区碳排放量较多。因此,本文在空间权重矩阵加入经济基础,建立经济地理空间权重矩阵W,其表达式为:

W=W1diag(Y1 [Y],Y2 [Y],……Yn [Y]) (9)

其中W1表示地理距离空间权重矩阵,Yi=1/(t-t1+1)∑Yit 表示时间维度内第i省份资本存量平均值,Y=1/n(tm-t1+1)∑Yit表示时间维度内总物资资本存量均值。若一地区资本存量比重较大,它对周边影响程度也较大。资本存量数据同前文。

(三)空间相关性检验与模型选择

空间面板数据计量分析需要进行空间相关性检验。空间相关性指数Moran’s I和基于极大似然估计的Lmerro、Lmsar、Walds、Lratias统计量是检验空间相关性的重要指标。它们检验原假设均为H0:ρ=0或λ=0,由于构建这些相关性检验指标均针对截面数据,故不能直接运行,故本文采用对经济地理权重矩阵进行克罗内克积处理得到分块对角矩阵。如表3检验结果显示,所有的空间相关性的检验指标的概率值均远小于1%的显著性水平,说明了中国省域碳排放强度空间相关性非常显著,单纯选择普通面板计量模型是存在缺陷的,应该运用空间面板计量分析。选择何种空间面板模型则需要依据Anselin和Rey利用Monte Carlo模拟方法得到的结果,若Lmsar比Lmerro统计量更为显著,则需选择空间自回归模型。Lmsar统计值为2080.446远大于Lmerro统计值368.736,表明选择空间自回归模型更为合适。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选定空间面板计量模型后需要确定是存在固定效应还是随机效应,因此需要进行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检验。其中固定效应采用对数似然比检验,即LR for FE检验。其原假设为不存在固定效应。若拒绝原假设则说明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得到的结果更好。而随机效应检验采用LR for RE检验,若拒绝原假设则说明固定效应存在。为保证结果的稳定性,再进行Hausman检验,若拒绝原假设则选择随机效应模型。表4是空间面板模型SAR上述检验的结果。LR检验结果都在1%的显著水平下认为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效果会更好,同时Hausman检验结果也进一步证实应该选择固定效应模型。

空间计量的固定效应模型有四类:无固定效应、空间固定效应、时间固定效应和空间时间双固定效应。如表5和表6是空间自回归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估计的结果。

由表5、表6发现,空间自回归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中,空间自回归系数和空间自相关系数均在1%的显著水平下通过了T检验,这表明我国30个省份的碳排放强度存在明显的空间相关性。所有估计的空间自回归系数和空间自相关系数均为正数,数值较大,说明各省份间碳排放强度体现为一种趋同效应,地区的碳排放强度不仅取决自身因素,还受邻近区域的碳排放强度的影响。这反映出,邻近省市的先进低碳技术及管理等具有辐射和示范功能,促进相邻省市的碳排放强度的降低,有利于碳减排。由于空间固定效应、时间固定效应和双固定效应条件下的空间自回归模型估计的LogL值大于相应的空间误差模型得到的估计值,所以选择空间自回归模型有更好的解释能力。且在空间自回归模型的四个模型中,双固定效应模型得到的R^2、LogL值有明显改进,且空间自相关系数也通过了显著性检验,故表明地区间既存在空间固定效应,也存在时间固定效应。

不论是空间自回归模型还是空间误差模型各估计系数数值大小有变化,但符号均保持不变,反映各因素对碳排放强度影响具有稳定性。低碳技术进步指数和人均GDP对碳排放强度影响为负的,有降低作用,而工业结构和城镇化率对碳排放强度影响为正,会增加碳排放强度。

综合以上模型来看,低碳技术进步指标对碳排放强度影响显著为负,绝对值较大,说明我国经济发展存在对碳排放强度影响的较大技术效应。低碳技术进步能有效地减低碳排放强度,确实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有效途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节能减排等新技术新工艺会极大地被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

经济发展指标系数为负,反映我国存在对碳排放强度产生影响的规模效应,效应较大。这主要是因为经济发展在导致碳排放量的增长对碳排放强度的正影响小于经济发展对碳排放强度的负面影响。本文测算,1997―2012年我国碳排放量年均增长近6.624%,比这期间的GDP的年均增速近10%明显要小,经济发展指标系数对碳排放强度的弹性为负值,应该是合理的。

产业结构(第二产业比重)对碳排放强度影响系数为正,数值较大,表明第二产业结构占比提高会导致碳排放强度提高,这也表明我国也存在结构效应。工业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特别是能源的消耗依赖性很高,因而导致大量的碳排放。我国处于经济发展初级阶段,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第二产业结构比重依然较大,这是导致我国碳排放强度居高不下的关键因素。

城镇化率对碳排放强度影响为正,主要是因为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会直接导致房地产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消耗大量能源,导致碳排放增长,但同时也会加速GDP增长,对碳排放强度影响会有抵消部分,故影响系数相对不大。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运用一种包含非期望产出的混合距离函数的全局参比的Malmquist模型,估算出全国30个省份1997―2012年低碳技术进步指数,测算结果可以衡量全国与各省份低碳技术进步状况;进而根据“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三种途径影响环境质量理论,将低碳技术进步指标作为碳排放强度的“技术效应”影响因素纳入其中,同时考察了人均GDP、经济结构、城镇化率等因素,运用空间面板模型分析各因素对碳排放强度的作用方向和影响大小。得到以下结论:

1.1997到2012年期间低碳技术进步指数增长速度较慢,反映出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增长表现为高投入、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率的特征,但2006后低碳技术进步指数上升较快,这反映政府推进低碳经济发展是有效果的;1997到2012年期间低碳技术进步指数呈现东中西递减趋势,低碳技术进步表现为东部最好,中西部地区大部分低碳技术进步指数较低,表明低碳技术进步较慢,省际差别显著;但2006年后,中西部地区低碳技术进步明显加快,部分原因是学习东部地区低碳技术,这也反映我国发展低碳经济战略显现成效。

2.在城市化发展背景下,经济增长通过“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三种途径影响碳排放强度。不同影响因素对碳排放强度作用方向和大小不同。一是作为“技术效应”因素的低碳技术进步能有效地降低碳排放强度,且影响效应较大,验证“低碳技术进步是有效降低碳排放强度途径”的命题,同时反映出“低碳技术进步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有效途径”。二是“规模效应”因素的经济发展对碳排放强度影响为负,效应较大。三是“结构效应”因素的第二产业比重对碳排放强度影响为正,效应较大。四是城镇化率的提高对碳排放强度影响为正,但影响较小。此外,碳排放强度存在较强的空间相关性,这说明碳排放强度降低受到本地因素和相邻区域因素的共同影响。这说明,邻近省市的先进低碳技术及管理等具有辐射和示范功能,促进相邻省市的碳排放强度的降低。

根据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健全低碳技术进步机制,促进低碳技术发展。继续实施节能减排技术专项行动计划,解决低碳的关键和共性技术问题;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低碳技术创新与成果应用推广体系;加快健全低碳技术服务体系,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培育节能和环保服务市场,促进低碳服务产业化。2.各地区结合实地情况,有倾向性地加大鼓励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管理的政策力度,在加强低碳技术创新的同时,增强低碳技术管理水平。中西部地区要进一步学习东部地区低碳技术,加快低碳技术进步。特别是山西与甘肃等省份低碳技术落后,低碳技术进步增长潜力大,应加快引进吸收先进地区低碳技术,提高自身低碳技术水平。3.强化发展低碳经济方式,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推行新型工业化之路,加大第三产业比重,积极发展服务业。4.考虑低碳要求,理性推进城镇化发展。应理性科学地推进城镇化发展,避免“”式的城镇化运动,造成碳排放等污染排放的急剧增加。城市发展布局应考虑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推行清洁能源政策,有利于推进低碳技术进步与应用,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低成本的外部条件。5.应该充分发挥邻近省市的低碳技术及管理等方面的辐射和示范功能,带动相邻省市的低碳技术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坤民.低碳世界中的中国:地位、挑战与战略[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3):1-7.

[2]蔡益泉.我国低碳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考[J].华东经济管理,2013,(4):32-35.

[3]魏巍贤,杨芳.技术进步对中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J].统计研究, 2010, 27(7):36-44.

[4]陈林, 罗莉娅.低碳经济理论及其应用:一个前沿的综合性学科[J].华东经济管理,2014,(4):148-153.

[5] 袁富华.低碳经济约束下的中国潜在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2010,(8):79-89.

[6] 黄山, 吴小节,宗其俊. 中国制造企业低碳竞争力的来源及提升途径[J].华东经济管理,2013,(5):42-46.

[7]Tone, K., & Tsutsui, M. An epsilon-based measure of efficiency in DEA - A third pole of technical efficiency. 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J].2010,(207),1554-1563.

第8篇:技术进步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传输技术;通信工程;应用;发展方向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传统的通信承载技术已经不能够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因而对队传输技术在现代通信工程中的实际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满足现代社会通信工程发展的实际需求,对于通信工程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有助于推动传输技术自身的使用价值得到有效的发挥。

1传输技术的特点分析

通信传输技术主要包含两种,一是同步数字体系,二是智能光网络。这两种通信传输技术在通信工程的发展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性,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1.1同步数字体系,简称SDH,该传输技术的出现,取代了以往的准数字传输网体制,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促进了同步光纤网络的发展。同步数字体系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帧的形式将信号进行保存,在此基础上通过光纤对信号进行输送。为了有效的保证同步数字体系运用的高效性和科学性,可以借助数字配线以及通信电缆等来促进同步数字体系与用户之间的有效连接,从而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1.2智能光网络,简称ASON,是通信传输技术中的一项重要传输技术,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扩展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促进了网络管理层与网络传输层之间的有效连接,推动了网络控制层的形成和发展,从而有效的保证智能光网络的传输质量。智能光网络本身属于一种基础性光网络设施,就通信工程运行的实际情况来看,该技术的实际应用性较好,能够促进光网络交换连接功能的智能化发展,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综合分析来看,智能光网络能够对同步数字体系进行有效的保护,并在一定程度上促使IP更具灵活性和高效性。智能光网络在通信工程的实际应用中,能够促进通信工程内各项资源的协调配置,从而促进通信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促进传输技术自身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2传输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2.1就本地骨干线网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同步数字体系以及智能光网络等传输技术能够促进通信工程中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网络重组,从而确保智能光网络的实际应用价值得到有效的发挥。就本地骨干线网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容量通常较小,因而在信号传输上不免存在一定的局限,只能够针对小容量的信号进行传输,因而在市区中会以管道形式作为主要的铺设形式,在此基础上大量铺设本地传输网,促进通信工程网络维护的可靠性和便捷性。从整体情况来看,本地传输网具有良好的应用优势,实际性价比也相对较高,因而主要适用于短距离的信号传输,通过传输技术的有效应用,能够取得良好的信号传输效果。

2.2就长途干线网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传统的同步数字体系进行信号传输的方式存在一定的不足,尤其是随着通信工程用户数量的不断加大,同步数字体系在长途干线网信号传输的过程中实际线路成本明显加大,在此种情况下,相关技术人员通过研究分析,发现将WDM与同步数字体系进行有机的协调和配合,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有效的加大了同步数字体系的传输容量,提高了数字同步体系的信号传输效果。与此同时,智能光网络与DWDM的组网方式,促进了二者之间优势的有效结合,形成了功能强大的网络系统,在通信工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促进信号传输更具灵活性和高效性。

2.3就自动交换网光网络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智能光网络传输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主要以单个控制区域为主,对原有的同步数字体系进行合理的应用,在意单个控制区域为主进行组网的过程中,采取智能化的集中控网的方式来进行有效的管理从整体上提高通信工程的整体运行效果。

2.4就无线接入技术的应用情况来看,组网速度较快,在进行各类业务的接入过程中,能够确保接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促进综合业务网站的建立,并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的差异性而对接入方式进行选取,从而有效的提高通信工程的实际通信质量。无线接入技术中,WLAN接入方式在酒店、机场以及办公场所等地点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提供无线高速数据传业务,传输速率较高,能够与室内的无线覆盖向结合,从而达到较好的信号传输效果。

3传输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未来发展

传输技术具有明显的时代特色,集高效性、科学性于一体,对于通信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而加强传输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够促进通信工程的未来发展,提高通信服务质量。

3.1传输技术的功能呈现多元化特点。立足于通信工程的总体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探索,我们可以预测未来传输技术的功能发展将会更加多元化和独特化。若传输技术实现功能多元化,则通信工程相关设备的实际应用性能将会得到明显的提升,促进通信工程网络的接入和信号传输更具便捷性,从而有助于提高传输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促进通信工程的稳定可靠运行。与此同时,若仅仅通过一台小型设备便能够实现通信工程所需的所有功能,那么就达到了通信工程传输技术最为理想的状态。这也可以看作是传输技术未来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从整体上促进通信工程各项资源的优化配置,便于通信工程相关人员能够对此制定切实的通信方案,对传输技术进行合理的应用,促进资源的有效应用,进而全面的提高通信工程的运行质量。

3.2智能光网络传输技术逐渐向商业化发展。在通信工程未来发展阶段,智能光网络逐渐走向商业化的过程中,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传输技术的实际成本,促进传输技术的完善和创新,实现技术资源的有效整合,从而提高信号传输的质量。

3.3智能光网络传输技术结合N1STP综合解决方案。ASON在传统传输技术的设备基础上,可以进行安全输送,可以极大地提高带宽利用率而且成本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降低。运营商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合理使用骨干层和大型城域网的核心层上的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这方面智能光网络传输技术具有很大的优势。二者结合以后,通过UNI接口协议和技术实现智能连接。将业务多元化和智能化管理进行有效的结合。

4结束语

从宏观层面来看,传输技术在通信工程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当结合通信工程的实际情况对传输技术的优势进行合理的利用,从而达到通信工程所需的信号传输质量,提高通信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在未来发展中,应当不断对传输技术进行完善和创新,从而促进通信工程的稳定可靠运行。

【参考文献】

[1]齐男-论传输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方向《无线互联科技》-2012

[2]王莹-论传输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方向《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

第9篇:技术进步的重要性范文

这次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全省加快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会议精神,研究如何通过加快科技创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壮大支住产业,部署继续争创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工作,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此前,市政府常务会做了专题研究,明确了加快科技创新和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的目标,制定了有关的政策措施。刚才雁卿同志介绍了全市科技创新工作情况和创建安排,吴海同志宣读了表彰决定。下面,受张市长委托,我讲几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快科技创新的重大意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应当肯定,近年来,我市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和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一是科技投入持续增长。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由2004年的640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3900万元,增长五倍之多。五年累计争取到国家、省项目经费3074万元,市级财政共投入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1369亿元。二是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2004年以来,全市共取得275项科技成果。其中,有6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3项获省科技进步奖,网上登记技术合同588项,技术贸易交易额6246608万元。专利的申请量和授予量分别达到2217件和1066件。三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步伐加快。全市拥有国家、省和市认定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共68家,其中部级2家,省级39家,市级27家。四是农业科技进步成效显著。大力培育、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已累计产生经济效益37亿元。全市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8%。“作物可拓育种工程理论与方法及其应用研究”项目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一定进展,培育出显著优于对照品种的小麦新品系9个。分别参加了国家黄淮南片小麦良种区试、河南省小麦良种区试、国家黄淮北片小麦良种预试等;“离子束介导大豆dna导入小麦的研究”项目,已获得蛋白质含量>17%的单株2829个。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市已经建立了6家龙头企业创新中心、2家农村专业技术协会、1个农村信息化基地、1家星火学校。五是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目前,我市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已达62家,高新技术产品达180个,2008年,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055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147%;销售收入9903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281%;实现高新产业增加值3166亿元,较上年同比增加26%。涌现出以新能、凯瑞、锻压、东泰、中升等为代表的一批自主创新的典型,促进了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进一步增强。鑫盛机床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化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同行业的排名由第43位跃升至第5位,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科技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加快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的结果,也是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拼搏奉献,勇攀高峰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广大科技工作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市加快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的关键时期。要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对传统发展模式提出严峻挑战的背景下,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必须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区域发展新优势,为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支撑。

(一)加快科技创新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迫切需要。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实现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的重要着力点。目前,我市正在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构建以主导产业为支柱、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现代农业为基础、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这就需要我们积极适应产业发展的新趋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一方面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另一方面积极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而要做到这两点,都必须通过科技创新来实现。

(二)加快科技创新是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科学发展的基本途径。实现科学发展,关键在转变发展方式。我市经济发展方式总体上仍然粗放,虽然这种发展模式为我市的工业化奠定了比较雄厚的基础。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比较大的资源能源和环境代价。我市要建设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就必须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变,走出一条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高效益、可持续的集约型发展路子,以较小的资源环境代价,实现更长时间、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科学发展。

(三)加快科技创新是主动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提高区域竞争能力的重大举措。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逐步蔓延到实体经济,由此可能带来的各种后果目前还没有全部显现,科技创新在应对危机中面临着严峻挑战和重大机遇。从危机爆发后不同类型企业的表现来看,属于“三高一低”发展方式的企业受到的冲击比较大,而创新能力强、拥有自主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却逆势增长,表明金融危机对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对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历史表明,每一次大的危机常常伴随着一场新的科技革命;每一次经济的复苏,都离不开科技创新,我们只有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才能在新一轮的发展中抢占先机。

二、突出重点,以科技创新引领支撑产业发展

为进一步依靠科技创新提高我市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关于加快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的意见》,会后将印发执行。今后一段时期,我市加快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的根本目标,以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为载体,深入实施科教兴安、项目带动、人才强市和自主创新跨越发展战略,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按照突出重点与全面发展、市场主导和政府推动、自主研发与开放引进相结合的原则,以促进产业发展为中心,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切实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动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壮大战略支撑产业,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主要目标是:通过努力,使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解决一批我市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取得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科技成果,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知名品牌,壮大一批在全国乃至国际上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形成一批特色鲜明、比较优势明显的新兴战略支撑产业。到2012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科技进步对产业发展的贡献率达到5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5%,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支撑产业发展的能力达到全省先进水平。

围绕上述目标,要着力抓好以下工作重点:

(一)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推动力。近年来,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但总体规模仍然偏小,对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还不强,已经成为工业发展的短腿、经济发展的软肋、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薄弱环节。要突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优势领域。集中力量发展新能源技术、新材料、生物及新医药、电子信息及其产业。进一步加大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力度。新能源领域重点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技术及其产业。新材料领域重点发展半导体材料、功能玻璃、特种钢、超高分子材料、新型表面活性剂、新型纤维材料及其产业,形成我市新的优势产业。生物及新医药领域重点发展创新药物、抗肿瘤药物、中药现代化等优势产业。电子信息领域重点发展信息存储显示技术与现代信息服务业。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重点发展数控装备及关键零部件技术及其产业。要大力培育有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依托高新区和有条件的工业园区,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引进关键技术和产业项目,努力形成特色产业集群,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产业基地的形成。要把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作为高新区发展战略的核心,积极推进市高新区实施“二次创业”,努力把高新区建设成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载体,成为带动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成为抢占高新技术制高点的前沿阵地。

(二)大力推动主导产业技术升级。主导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从我市产业现状和发展趋势看,要加快运用成熟的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主导产业。集中支持装备制造、食品、化工、冶金与有色金属等主导产业的技术升级换代,进一步提高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把这些产业做大做强。重视开发应用节能、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技术,逐步淘汰消耗高、污染大、技术落后的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主导产业发展。积极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催生和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优势骨干企业和核心企业,形成一批集中度大、关联性强、集约化水平高的产业集群。要认真研究我市主导产业技术的发展趋势,瞄准产业链中的关键技术瓶颈,集中力量进行攻关,获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共性关键技术成果,引领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强化科技创新对现代农业建设的支撑能力。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传统农业,加快优质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发展。要提高农业产业化的科技水平。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的研发,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技术附加值。要建设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整合各类科技力量,加快建立职能明确、设置合理、布局优化、运转协调的多元化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构建“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机制。以龙头企业、农民经济技术合作组织、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等为基础,广泛动员农业科研、教育等单位和涉农企业的参与,不断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和方式,从信息、资金、技术、管理、人才等方面开展服务,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公共服务水平。

(四)依靠科技创新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科技创新对现代服务业发展起着重要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是现代服务业的活力之源。要把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科技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加强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研究,开展现代服务业相关的科技发展理论、技术服务模式、技术标准体系和创新政策的研究,进一步明确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和优先发展领域,促进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不断提升现代服务业的核心竞争能力。要立足我市区域特点和产业特色,加快建设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促进科技创新资源的共享共用。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人才基础。

(五)努力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集中科技资源,针对我市产业发展中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以企业为主体,启动实施一批科技专项,近期重点培育硅材料与光伏、信息记录技术、生物医药、煤化工、数字化装备、节能环保技术等新兴产业,通过突破部分关键核心技术,产业链的培育和完善,带动一批新兴产业,形成一批具有全省乃至全国先进水平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使我市在这些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明显提高。要着力解决重大社会科技问题。进一步强化对突发公共事件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的技术支持,提高对生产事故、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和自然灾害的早期发现与防范能力。

(六)尽快形成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区域创新体系。要鼓励和支持企业建立研发中心。重点支持大中型企业建立健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中心。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性企业要在研发中心建设和升级方面走在前列;要在现有的工程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的基础上,积极采取措施,培育和发展具有学科特色和适应产业优势的部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不断加强企业研究开发机构建设,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现有研发中心要进一步完善设施。到2012年,新建市级以上研发中心50个,其中省级20个,全市70%以上的大中型工业企业要建立研发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支撑产业的骨干企业要全部建立研发中心。要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到2012年,建设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5个。对有条件的市级重点实验室要加大扶持力度,争创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要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结合,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各类技术创新合作组织,形成以企业牵头组织、高校和科研机构共同参与实施的有效机制。积极支持我市的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参与国家技术创新联盟试点建设。

三、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加快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

加快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又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解放和发展科技生产力。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已决定成立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加强对这一重要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各级政府也要成立相应领导组织,进一步加强各方面科技力量的统筹和协调,认真解决在科技创新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搞好协调配合,努力为各类科技创新主体提供良好服务,创造良好环境,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科研机构改革,推动开发类科研机构转变体制和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导和激励科技人员在市场中寻找课题,开展攻关,转化成果。建立健全科技评价和奖励机制,完善和规范科技成果的评价体系,引导科技人员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大力发展民办科研机构,鼓励开展群众性发明创造活动,动员民间科技力量进行科技创新。

(三)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建立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财政超收部分的经费也要体现对科技投入的法定要求,促使财政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切实落实税收激励政策,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费用,最高可享受150%的税收抵扣;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高新技术企业可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通过税收优惠杠杆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形成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体系,使全社会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明显提高。建立完善财政资金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政府投资的重大建设工程项目,优先首购、订购我市纳入目录的自主创新产品。落实《安阳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依法严厉打击各种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切实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四)积极扩大科技对外开放。大力吸引外资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在我市设立研发机构,积极推动外资企业研发活动本土化。大力支持我市企业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增强研发能力。通过企业联合重组等方式吸引国内外大企业把高端制造和研发环节向我市转移,获取核心关键技术、培育创新队伍。进一步加强我市与中国科学院及省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的合作,争取更多的科技人才参与我市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切实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依托重点学科、科研基地、重大科研和工程项目,实施创新型科技人才建设工程,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并以此为核心打造一批创新团队,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的拔尖创新人才和青年后备人才队伍,培养造就一批具有现代经营管理思想、国际化视野和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队伍。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积极推动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重奖在科技创新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大批高素质的技术人才。

四、明确目标,扎实推进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工作

为贯彻科技部《关于开展2009年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的通知》(国科发农〔2008〕745号)的精神,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实际,市委、市政府决定继续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一)统一思想,增强对创先重要性的认识

科技进步先进市展示了一个地方科技发展实力,体现了一个地方总体形象,代表着一个地区的现代化水平。科技创新,不进则退,如果我们不加大科技创先力度,必将削弱我市在豫北区域乃至全省的应有地位。去年底,市委抽调组织、科技、人事、财政、统计等部门人员,对各县市区的科技和人才工作进行了考核,通过考核优秀的单位有:安阳县、林州市、汤阴县、文峰区、殷都区,能够看到,我市各县区已具备了开展科技进步考核的有利条件。

但我们也必须正视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一是科技投入资金使用不够规范。个别县、区在科技投入上重预算,轻落实;二是高素质和实用型人才紧缺。如何留住、用好,发挥好现有人才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强;三是科技创新机制还不够健全和完善。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用于新产品开发、产品升级等方面的投入不够。

(二)扎实工作,确保科技创先顺利进行

国家科技部科技进步考核指标和科技创先的要求,目标非常明确,任务十分繁重。其中,最关键的是三个“一票否决”指标,即党委和政府对科技工作的重视和领导情况、科技管理部门机构建设与履行职能情况、本级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当年本级财政决算支出比例(>14%),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逐项落实。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政一把手要把创建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各级各部门要明确责任,积极工作。科技主管部门要严格把关,强化管理,不折不扣完成市委、市政府所下达的创先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