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课程改革范文

体育课程改革精选(九篇)

体育课程改革

第1篇:体育课程改革范文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体育舞蹈在我国迅速发展,1997年,经国家教委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审定,体育舞蹈列入了体育必修课程,在全国普通高校试行,一些高校陆续开设了体育舞蹈课。在调查大学生对体育舞蹈喜爱程度时,84.5%的女大学生和75.4%男大学生喜欢或非常喜欢体育舞蹈[3]。大学生为什么喜欢体育舞蹈呢?这是因为,第一,体育舞蹈对参与者的文化素质要求较高,而大学生是具有高文化水平和素质的群体,审美情趣和审美水平高,有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有很强的理解能力,便于更好地掌握体育舞蹈。第二,大学生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才思敏捷,感情丰富。第三,大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大脑负荷重,体育舞蹈课既学了新知识,又可以使大脑得到积极地休息,在悦耳的音乐伴奏下翩翩起舞,使人忘记烦恼,精神放松,心情舒畅,非常适合大学生对运动美、形体美、表情美、音乐美、心灵美的感受,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4]。第四,年轻人爱美,爱交际,爱表现自己,爱在竞争中获得满足,参加体育舞蹈训练,能满足他们的这些心理需求。第五,体育舞蹈课拓宽了教学范畴,扩展了体育课的类型,激活了体育教学机制。我校开设体育舞蹈课后,学生始终保持着旺盛的学习和训练热情,甚至许多学生提出增加课时、大三也开设体育舞蹈课的要求。现在我校早操项目也有体育舞蹈,参加训练的学生早早到舞蹈教室等老师指导,这和其他早操项目需要辅导员监督学生起床出操形成鲜明对比。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选修体育舞蹈课的积极性能带动早操等体育锻炼的显著效果,再加上对学生气质的提高,这些都说明体育舞蹈能够成为学生终身自觉体育锻炼的项目,说明设立这门课应该成为体育课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

二、我院开设体育舞蹈课的实践

(一)我院体育舞蹈课开设内容的尝试

根据相关调查资料,北京乃至全国体育舞蹈课在高校中尚未全面铺开。现已开设体育舞蹈的学校教学内容上也各有侧重。

普通高校的体育舞蹈课每个学期约有32学时左右,有的学校安排一个学年,有的学校只安排一个学期。笔者认为安排两个学期是最理想的,第一学期是初级班,第二学期相应提高。体育舞蹈应当教给学生哪些内容,是每个体育舞蹈任课教师都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北京大学体育舞蹈课初级班在理论部分主要介绍体育舞蹈概况、基本知识、技法、社交舞会与礼仪、学习的价值与意义等。在实践部分学习华尔兹舞、拉丁伦巴舞等的基础动作、基础步型、初级套路组合;学习普通交谊舞(伦巴、快四、慢三、探戈);以及发展身体素质(腿部力量、平衡、柔韧、协调)的内容。在提高班讲授舞蹈风格、特点与舞蹈技术;讲解体育舞蹈的基本规则和裁判知识。在实践部分学习华尔兹舞、探戈舞、拉丁恰恰恰舞、拉丁牛仔舞、拉丁桑巴舞,以及进行形体与发展身体素质的训练[5]。

天津科技大学开设体育舞蹈课也是两学期。第一学期为初级班,第二学期提高班,各32学时,但是具体教学内容与前者有点不同[6]。从其他高校的课程大纲也都看出,各校在开设体育舞蹈课时教学内容并未统一。笔者所在学校的体育舞蹈课为一学年的选修;第一学期为初级班水平;第二学期为提高水平;除体育舞蹈的基本理论知识讲授外,训练内容以拉丁舞和交谊舞为主。

在舞种的选择与安排上,我们教学中尝试采取把拉丁舞恰恰恰作为第一个舞蹈训练,这是因为恰恰恰欢快活泼,音乐旋律快,容易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欲望。若按常规把伦巴舞放在第一个,不易进入舞蹈状态,有些学生会中途而退。学校体育舞蹈课首先要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把他们引上喜爱之路。普通交谊舞教学中,我们也把易教、易学的平四作为第一个舞蹈,主要原因也还是把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放在第一位。

在内容上,除了教授各种舞蹈基本技术、讲解基本知识外,我们还注重以下几方面知识的传授:第一、乐理知识的传授。舞蹈和音乐是不可分割的两个组成部分,听不懂音乐根本无法跳好舞蹈。第二、提高舞蹈艺术欣赏水平。体育舞蹈不能简单看成一项肢体运动,而是一种文化,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艺术修养的重要内容。第三、了解体育舞蹈竞赛知识和规则。体育舞蹈是竞技体育的一部分,了解竞赛知识有两个作用:一是看比赛时能更好地欣赏比赛,看得明白;二是有比赛机会时能用上。第四、教会学生舞会礼仪、礼节、礼貌和服装化妆的基本知识。第五、适当教授社会交往、人际关系和气质品德知识。

(二)我院体育舞蹈课教学方法的运用

第一,适应舞蹈需要的准备活动。体育舞蹈课准备活动可以选择节奏感强的、容易使学生兴奋的音乐,教师带领大家踏着节拍跳基本舞步。实践说明,这样的准备活动更容易让学生的身体和神经系统快速兴奋起来,可以有效地减少肌肉的粘滞性,加快收缩速度,起到良好的作用。

第二,基本技术和铜牌套路相结合。基本功是体育舞蹈的根基,练舞不练功终生一场空。我国已经获得竞赛冠军的选手去英国拜大师学习,大师还是教基本技术,可见基本技术的重要性。教学中要结合套路教学和练习,重点落在基本技术学习上。我们认为,铜牌套路是全世界顶级专家们集大成的结果之一,初学者学习应从铜牌套路起始,这符合人们学习体育舞蹈的生理和心理规律。对高年级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当年凡是追求花样的学生现在基本上都已经忘记,而踏实练基本技术的学生现在还能跳得很好。

第三,充分利用有效手段和工具。多媒体是一种“认知工具”,学生可以通过它欣赏到高水平的体育舞蹈表演和比赛,激发他们要求学习和进步的欲望,感受到比赛或表演的现场气氛,直观地看到选手和演员穿的舞蹈服装,从服装上区分拉丁舞、摩登舞、交谊舞。不仅可以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信息量,而且可以反复观看学习。有条件时,可采取摄像技术,把教师或学生的舞蹈动作摄下来,反复播放或慢速播放,重点观看动作细节。镜子是学习舞蹈的传统工具,可充分利用这个传统工具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动作。

第四,注重音乐的讲解,用好音乐。体育舞蹈在教学中音乐和舞步始终同时进行。一般情况下舞步教会以后就要带领学生辨析音乐节奏,舞蹈动作必须和音乐节奏相吻合。训练学生听音乐的节奏和内涵,是课堂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学生初学时还会有一个现象:慢动作技术能跳出来,一旦要跟音乐一起跳时就跳不出来了。这是因为只有重复达到一定次数,才会产生肌肉记忆。这是因为慢动作跳舞时是边想边跳,而跟音乐时没有大脑思考的时间,技术要领就做不出来了。我们采取的方法是:让学生先慢速做10遍,再中速做10遍,最后跟音乐10遍。如果3次跳得都一样说明已经产生了肌肉记忆。

第五,两支舞交叉教学的方法。所谓交叉教法就是,当学生第一支舞掌握了最简单的组合后,便交叉教授第二支舞。这样做可使学生每次课自始至终保持高度的兴趣。比如从欢快活泼的恰恰恰转到缓慢抒情的伦巴让人感觉很舒服,再从伦巴转到恰恰恰让人感觉很痛快。

第六,创建学习合作小组。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教师在教学中把学生以8人为单位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学得快的带领学得慢的,跳得好帮助跳得差的,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在合作过程中,帮人者和学习者都能积极主动发挥创造性思维。

第七,完整示范与分解示范相结合的方法。在教授一个新的动作时,先把这个动作完整地演示一遍,让学生对这个动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再放慢速度分解示范,从正面、背面、两个侧面进行示范,边示范、边讲解、边让学生跟着跳,一般重复20~30遍后,大部分学生即可基本掌握该动作。然后,教师重点观察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统一进行纠正,并示范正确动作,再让学生练习直至正确动作稳定为止。最后才是双人合作练习。

第八,教体育舞蹈意在传授一种文化。体育舞蹈不只是技术、技巧,更重要的它是一种文化,从文化的高度来诠释体育舞蹈,这样一开始就会把体育舞蹈放在较高的大学课堂的平台上,区别于社会上一些商业教舞者,避免只教技术不教文化、只带领学生跳舞不传授理论知识的现象发生。要让学生了解不同舞蹈的风格特点,同一舞蹈在不同音乐伴奏下所要表现的情感和思想,比如说,恰恰恰表现的是两个年轻人在一起戏耍,活泼而欢快;伦巴则表达了人浪漫而抒情的一面;牛仔舞表现的是人诙谐幽默的一面等等。通过这些知识的传授来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让学生懂得,虽然我们只是业余的,没有专业的跳得好,但我们是有文化、有素质的大学生,有能力把体育舞蹈的文化内涵表现出来。

三、我院开设体育舞蹈课后收到的实效

我院在体育舞蹈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初步探索,从五个方面收到了明显的效果:第一,学生们学习体育舞蹈的兴趣明显提高,扭转了前半学期兴趣高后半学期兴趣降低、第一节课跳得兴趣盎然第二节课热情退减的现象。第二,学生掌握体育舞蹈的速度大幅度提高,以前是4~6周学会一个舞蹈,现在是2~3周学会一个舞蹈,两次课简单的组合能随着音乐拍子跳,三次课能做到全班同学跳得整齐划一。一个学期的时间,一般就能学习并掌握恰恰恰、伦巴、牛仔三种舞蹈。第三,听音乐的能力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高。过去是舞步会跳了却听不出音乐节奏;老师起个头会跳,老师不起头就不会跳;用上课时伴奏的音乐会跳,换个伴奏音乐就不会跳了。现在大多数学生听力和音乐感觉都有了很大提高,自己找音乐节奏自己起头,甚至有部分学生已经上升到对音乐内容、音乐情感的理解的高度。第四,学生们的形体得到了修正和美化。由于学生们中学阶段长期伏案读书和做题,身体姿态多少都有些不垂直、不挺拔,甚至有的“三道弯”。通过一段时间体育舞蹈的训练,学生们的形体明显得到了改善,人挺拔了,有的学生说感觉我就像长高了,有了这样的自信,精神面貌明显与以前大不相同,形成了良性循环。第五,在今年中国国际标准舞第十一届“院校杯”公开赛上,我院参赛队员战胜众多强手,获得集体舞业余组第三名和普通高校组恰恰恰舞进入半决赛的成绩。这不仅说明我们学生拉丁舞的基本技术得到了专家评委们的认同,同时也说明我校体育舞蹈教学改革基本成功。

从我院开设体育舞蹈课程到确定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的初步体会看,体育舞蹈课程应当成为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通过体育舞蹈的教学,不仅让体育舞蹈成为大学生在校期间自觉锻炼身体的喜爱项目,而且成为他们走出校门后终身锻炼的喜爱项目。我们还将在适当的时机组建体育舞蹈俱乐部,进一步深化体育课程改革,为推广体育舞蹈这一新型运动作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清澍,陈瑞璋,伏宇军编著.体育舞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2]沈文喜.南京高校体育舞蹈开展状况的调查分析与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p32~36.

[3]李梅.北京普通高校体育舞蹈课开设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06.p21~28.

[4]蒋微,贾宝剑.高校公共体育课开设体育舞蹈课程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0).p1414~1415.

[5]北京大学体育教学部.体育舞蹈课教学大纲[EB/OL]..2007.

[6]天津科技大学体育教学部.体育舞蹈课教学大纲[EB/OL]..2007.

第2篇:体育课程改革范文

中国人体质远远不及欧洲人,大部分中国人的体育锻炼都集中在中小学阶段,因为有强制的体育课,所以才会“被迫”进行体育锻炼,然而一旦没有体育课了,就会懒于锻炼,缺乏体育锻炼,那么体质自然会下降,免疫力自然就会低下。其实,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教是为了不要教”,新课程标准提倡终身体育教育思想,要求让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就是为了防止人们的这种思想影响以后的体育锻炼。那么,什么是终身体育教育思想呢?所谓终身体育教育思想,是指体育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终身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和学习为主导的一种思想,它的产生是终身教育和现代社会发展对体育的需要。它告诉我们,体育锻炼并非只是在体育课上才能进行的,而应该是贯穿我们终身的,我们即使不再上体育课,也要经常不懈地进行体育运动,享受运动的乐趣。这要求学校体育应朝终身体育的方向发展,成为终身体育的启蒙或一个过程。

二、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

体育课是小学初中高中乃至大学都必修的课程,是学校体育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学生学到的体育知识和技能都是通过体育课堂教学达成的,所以体育教学的内容与过程至关重要,优化体育教学内容与过程是体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我们要致力于使教学过程最优化,选择恰当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使师生耗费最少时间和精力而收到最佳效果。最优化要求全面考虑教学和教育的规律、原则、形式、方法、现有条件及所教班级和个别学生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使教育教学过程能按既定标准发挥最有效的(最优的)作用。最优化不是某种特别的教学方法或方式,而是教师在遵循教学规律和原则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教育过程,自觉地、有科学根据地(而不是自发地,偶然地)选择具体条件下课堂教学和整个教学过程的最佳方案。

三、游戏法激趣

很多学生喜欢上体育课,无疑就是喜欢体育课上的放松和游戏形式。虽然高中生已经十七八岁,但是他们依然是喜欢游戏形式的,在沉重的高考压力下,体育课上的游戏会使他们轻松许多。因此,体育课一定要设计游戏,利用游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动中思、玩中学,从中获取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寓教于乐,最终达到发展身心之目的。这种方法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符合学生好奇、好动、好玩、好胜的心理特征,学生非常喜欢。如在课的开始,我们可以一改过去先慢跑、后做操的老习惯,安排一个趣味性、活动性的小游戏,既有训练集中注意力的、快速反应的,又有讲究互相配合的、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的,让学生通过小游戏,既热了身,又激发了上课的兴趣。比如,我在上课的时候,就经常为学生设计一些“贴膏药”“跳绳接龙”“抱球赛跑”等游戏。这些游戏既锻炼了学生的反应能力,又增进了同学间的团队合作,也增进了师生间的交流。这样的游戏使学生暂时缓解了高考的学习压力,放松了身心,也大大激发了兴趣。

四、提高教师素质

第3篇:体育课程改革范文

一、课前,课中,课后体现出课程改革的新面貌,新思路

1、备课

要上好一节体育课,备课是必不可少的,课改前应备课,课改时也应备课,但备课的重点却不一样,我认为,课改中的备课,应备教材、备教法,但更应备学生,应充分考虑学生是否对教材有兴趣,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针对学生的爱好兴趣来调整教法以及训练手段。

2、上课

上好一节课,首先应看到是否完成课的任务,但是,在上课过程中,单单为了完成任务而完面任务是远远不够的。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我们应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学生服从指挥到自觉行动。在体育课中,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学习,对生活,对身体的好处,使他们学会如何自觉,自主地锻炼身体,从而能让他们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都能很好地参加体育锻炼,而不仅仅是在体育课上。

在课堂中,教师应改变指挥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在课堂中与学生一起活动,指导学生活动,更重要的是和学生一起探索,使学生体会到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在学习中得到无穷的乐趣,使他们的身心都得到锻炼。应该说,体育课不仅是培养学生身体健康的课堂,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让他们有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心态,更有着坚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精神,有开拓创新的精神,有团队合作精神等等。

3、课后反思。

课后反思是体育课的一个必要环节,没有反思,就不会提高,没有反思就不会看到长处及短处。反思有多种形式,一堂体育课应反思的问题是很好的。但我认为,一堂体育课更应该反思的是这堂体育课有得到学生的认可吗?这堂体育课中,学生有没有积极参与,教师有没有积极参与;学生的身心有没有都得到锻炼。而不应该只是反思。你的讲解是否清晰易懂,学生是否学会了动作技术。课程改革才刚刚开始,我们的探索是任重而道远,特别是中学体育的改革,更是一路坎坷,体育课是一门特殊的学科,更有着沉重的任务和特别的意义,作为体育老师,更应该积极地探索,不断地积累经验,不断地进步。

二、课改中如何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新教材、新标准要求除了教给学生基本知识以外,还要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教学效果。

1、促进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也就是说,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是对学生学习成绩及态度予以肯定的一种强化方式。它是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和集体主义感的一种手段,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之一。例如,队列练习中立正要求脚跟并拢,脚尖分开,两手五指并拢贴于裤缝。由于低年级儿童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立正时很可能不符合要求。出现这种情况,教师并不一定要直接批评本人,如果采取表扬旁边一个动作正确的学生的方法,一般会引导动作不正确的学生自觉地纠正错误动作。

2、目标适当,区别对待

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时要充分考虑教材的特点、难易程度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制定出不同的期望目标,使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同一堂课内均能各尽其能,各取所需,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体验到通过自己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心情。此时,应在表扬的同时对学生提出“更上一层楼”的要求,以促使他们去追求新的目标,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爱好体育的情感,引导他们养成积极锻炼的习惯。而那些不求实际、缺乏针对性的教学要求,不但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还会让学生产生失望、消极的情绪,导致学生心情压抑、一蹶不振、厌学、躲避等不良行为,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所以教师对学生提出的练习要求必须适当,这种通过自身努力达到目标的激励方法,才能切实产生明显的效果。

3、正面鼓励,形成良好的体育气氛

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与挫折时,应正面诱导,多加鼓励,耐心与他们一起分析原因,创造条件,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情绪体验。如“跳山羊”练习,小学生胆子小,从不敢跳到克服心理障碍第一次独立完成练习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进一步提高他们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引导有自卑心理的学生,改变他们喜欢与其他同学比较的习惯,将自己现在的成绩与过去的成绩进行比较,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运动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另外,教师要从关心、爱护学生的立场出发,时刻注意学生的心理倾向。要在教学中创造一种相互关心、相互鼓励、互帮互学、共同提高的良好风气。使那些有自卑心理的同学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感到同学的支持、教师的信任、集体的温暖和活动的有趣,从而增加他们战胜挫折和克服困难的信心。

第4篇:体育课程改革范文

在教学中教师所安排和选择的教学内容,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体育游戏是首选内容,体育游戏是从游戏中派生出来的一个分支,是体力活动与智力活动相结合、富有浓厚娱乐气息和鲜明教育意义的一种游戏。教师结合中学生的身体特点和时代特点,恰当地安排体育游戏,灵活运用体育游戏,在发展中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能培养其团体协作精神,对体育教学有着重大意义。教师要不断地为游戏注入新的内容,增加要求,提高难度,使学生始终处于有兴趣之中。

二、创新素质

创新素质,在人类若干素质中应该为首,它是人类渴望值最高的素质。21世纪是创新的世纪、创新的时代。高校体育课程改革要求创新素质要贯穿于体育教育的全过程,因此是否有创新精神是衡量当代新型体育教师的一个重要标准。创新素质包括四个要素:创新精神、创新知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其中的创新能力是体育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教学效果,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师首先要敢于创新,要有善于吸收、加工、储存、应用现代信息的能力。不断学习新知识,研究新课题,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教师才会有推陈出新的资本,才能打破教与学的定势。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是体育教育沿着素质教育发展方向前进的主观动力,是体育教师自身发展的精神动力。体育教师应是创新能力强,精力旺盛、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体育朝着“健康体育、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的方向发展,才能造就大批高素质、有创造力的人才。

三、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个体差异无处不在,转化学有困难的学生是体育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教学中,教师不能埋怨他们,要鼓励而不能挖苦,要关心而不能歧视,要爱护而不能打击。当学生胆怯时要安慰他,当学生没有信心时鼓励他,当学生遇到困难不能克服或不想克服时要帮助他。以批评为主或惩罚的教育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少体验到成功感、喜悦感,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对学习失去兴趣,缺乏动力。因此,体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为了使所有学生都感到学有所得,又照顾到个体差异,我把教学计划作了调整,由接受能力快的学生带领接受能力比较慢的同学,采用“一帮一”的方法,这样既保护了后者的自尊,又不挫伤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

四、教学的个性与风格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的体育教师应在知识、技能和思维能力等方面有更深的突破;在教学中根据培养人才的需要,逐渐形成自身的教学个性与风格;结合自身的专业特长,增强学科的兼容性及综合实践能力,更新教学内容,贯彻“新、精、实”的原则;改革教学方法,做到方法优化、独特、实用,真正落实寓趣于教、寓情于教、寓乐于教;不断学习,完善自己的专业,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及思维方式,具有相关学科的拓展能力,肩负培养学生终身健身意识的责任,教会学生终身受用的健身方法,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全方位地进行教学工作,适应新形势体育教学的需要。

五、及时点评和总结

评价有学生自我评价,也有教师评价。对生理和心理共同成长的学生来说,获知自己在学习等方面的任何进步都是很重要的,反馈能增强他们的成就感,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热情,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大学阶段是学生自我价值发展的重要时期,特别是大学第一年,学生来到一个新的环境,没有独立的、内化的评价自我的标准,他们的自我评价主要是根据他人的评价如教师、同学等,从而形成对自我的评价,在众多人当中,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重要人物”,有着权威的地位,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就显得举足轻重了。如:在一次游戏教学中,当游戏告一段落时,我对刚才的活动进行评价:1.自我评价。四个小组中,为什么有的小组跑得快?找出原因。2.小组评价。找出自己小组的不足,进行战略调整。3.教师评价。我把学生没提到的或没想到的地方进行评价,表扬好的,然后告诉学生,不论做什么事情,当做到一定的时候,要进行总结,这是为了做得更好。得到表扬的小组更加兴致勃勃,没有得到表扬的也受到鼓舞,不甘落后,小组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学生自始至终处在兴奋之中。

六、学生主体地位的构建

体育课中实施主体性教学,必须确立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其实质就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立性,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教学民主;帮助学生掌握体育学习与锻炼的方法,加强对学生体育实践能力和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促使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发挥内在潜能的创造性意识和创造性思维,从而使教学达到各种不同的目的和效果。随着新课程的运行,高校体育教师必须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第5篇:体育课程改革范文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体育院校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813(2015)11(a)-0150-02

作者简介:栗晓静(1982,1—),女,汉,河北魏县人,助教,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我国最早设立的体育专业为体育教育专业,在当时的六大体育学院和师范院校里,均开设体育教育专业。经过近70年的多次重大改革,体育教育专业已成为比较成熟的专业。然而随着当前高校的不断发展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导致目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师资力量、教学场地与设施、教学软件等各方面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作为我国传统的体育教育专业,如何跟上高等教育改革和体育学科发展的新形势,以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发展的体育类人才,是摆在体育院校面前的一大问题。本研究依据高等教育体育学科的教育目标和现实社会对体育教育人才的需求特点,对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进行探讨,以期对提升体育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有所帮助。

1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存在问题

1.1课程体系比较模式化

课程体系比较模式化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由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固化,从而限制了学生自由选择和发展空间,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目标无法得到实现。另一方面表现在教学内容上,课程内容比较呆板,弹性有限,不能满足学生个体差异性,教材内容与社会发展的衔接不太紧密。尽管许多体育院校建立了专门实习基地,但仍有一些院校在竞赛组织、社会体育指导、教育实习、运动训练等领域经验不足,最终导致教学实践环节走过场[1]。加之实习基地教学设施比较落后、分散实习管理不到位等,导致与预期效果有一定差距。

1.2课程内容比较理论化

人才培养模式过于强调与社会需求的“对口”和“适应”,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比较薄弱,导致学生单项发展突出,而学生个性差异和兴趣爱好未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培养。大部分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由于理论课程较多,与社会所需求的应用型培养目标存在差距,加上一部分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方法不科学、教学方式互动性有限,从而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多数体育院校对教育实习、竞赛组织、毕业论文、裁判实践要求等不太清晰,未能制订具有本专业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案。

1.3课程设置比较专业化

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课程较少,两者之间融合不理想。培养模式单一,强调共性、忽视个性,使学生潜在能力未能得到充分发展,突出表现在体育院校课程设置比较偏重必修课和专业主干课,专业基础课程比重大,专业覆盖面较宽,综合素质发展受到限制,学生发展过早专业化。

2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改革方向

2.1以创新能力为核心,深化教学模式改革

在体育教育专业培养体系中,以教育实践为重点,提升教学实践能力。目前部分体育院校,由于缺少管理经验和明确的规章制度,教育实践具体操作过程流于形式,导致学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效果不尽人意。根据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体育院校应该结合当地教育特色资源,借助APP教育网络开发平台,积极吸收和利用社会体育资源,建立有序且规范的教育教学实践基地和教育实习平台,不断深化教学模式改革,以满足学生需求。

2.2以专业能力为基础,优化课程设置体系

本科教育(体育教育专业)需要建立以专业能力为基础,以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结合、课程学习与解决问题结合、专题讲座与创新能力培养结合的培养模式,以教育实习、裁判实践、赛事组织、毕业论文为支撑的多维平台,切实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业人才[2]。体育教师职业需要具备运动技术能力和教学实践技能;教练员需要具备指导运动员训练、比赛、恢复的实践能力。体育院校需要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建立以专业能力为基础的课程设置体系,结合各省体育局资源优势,充分利用体育教师培养优势,建立符合体育教育领域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设置要体现基础性、实践性、选择性,使学生掌握从事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等工作的基本理论、方法和社会技能。

2.3以教师队伍为依托,转变教学培养观念

转变教学观念,关键要实现从观念转变到实践转变,这一过程实现其实就是消除理论与实践的隔离。在体育教育和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常有转变教学观念、革新教育方法、优化教育手段、构建教学实践平台的做法,其实就是在消除传统体育教育模式与现实社会的隔离,以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根据本科教育(体育教育专业)学习特点,采取“专项导师制、全能导向制、副项优化制”更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一方面狠抓现有教师资源建设;尤其是专项能力突出、业务能力强、专业知识扎实的教师队伍建设;另一方面,积极挖掘社会体育资源,包括中小学优秀体育教师、优秀教练员及具有丰富经验的体育管理者和体育创业人员,作为本科生的实践指导教师。

3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改革举措

3.1以实践能力为根本,优化实践课程体系

传统的体育教学主要以培养“体育人”、“技能人”或“专项人”为取向,而基本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体育教师要明确学习主体是谁;教学设计理念上要求从以教为主转向以学为主、以授予为主转向以导学为主,以学论教;从探讨学生主动学习知识、建构认知体育知识体系和新技战术发展的机制出发,强调对体育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对已有的专项知识结构和观念的调整;变革单一的被动接受性学习,使学生借助不同的学习平台,如网络、微信、博客、电视媒体,通过多样性的学习方式主动获得体育知识和各种专业技能。体育院校必须考虑到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与社会体育指导四个专业的区别,先划分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和专业特色能力,然后进一步细分其所需专项能力,以保证能力培养与课程设置的对应性。从专业实践能力的内外结构出发,分析体育教育专业本科生到底需要学习哪些能力,当前社会需要具备什么能力的人才,并据此设置相应实践课程,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比例[3]。

3.2以创新能力为方向,调整课程内容结构

立足学生生存与自身发展需要,以社会发展需要为方向,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根本,确立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应然取向。在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取向的教育视野下,体育专业知识的获得、专项业务能力的提高、体育创新能力的提高、自我主体地位的实现,只是体育教育培养目标的部分内容,而培养学生适应和改造社会的能力,才是我们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最终目的。体育院校可以降低公共课的整体学分学时要求,以增加其他类型课程的比例,同时增补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区域课程。在专业领域核心课程方面,可以组织专家来拟定核心课程设置指南,而不限定课程名称,以便各体育院校结合自身师资、教学条件和特色来开设课程,加快课程内容的更新速度,促进课程结构进一步完善,使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

3.3以问题意识为导向,深化培养模式改革

体育教学需要突破“讲解示范—练习强化—深化巩固—熟练自动化”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必须实现以用论学、学用统一、解决问题的三维结合。“体育问题”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体育教师必须克服传统体育教学中“体育问题”的“去情境化”或与现实体育脱节的“虚拟情境化”的弊端。实践课程在实践模式方面可以采取叠加模式、平行模式和交叉模式,由于叠加模式采用“先理论后实践”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会产生“去情境化”,以影响解决问题的教学效率。而体育理论与教育实践同时进行的“平行模式”和体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交替进行的“交叉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一问题的出现。因此,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采用体育理论学习与校内集中实习、校外分散实习齐头并进的“平行—叠加模式”,完善专业实践内容,使其系统化、程序化,将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模式改革落到实处[4]。

4结语

现阶段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在培养模式上要从注重知识学习转变为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并重、在培养方向上要从注重专业能力转变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并重,突出院校专业内涵,创新培养理念,形成符合院校特色的人才培养路径。

参考文献

[1]顾小霞.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1,28(2):253-256.

[2]孙义良,王兵,周贤江,等.新形势下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创新[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45(5):61-65.

[3]方千华,黄汉升,朱桂林.我国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困境与路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4,38(6):79-83.

第6篇:体育课程改革范文

关键词:体育课程论;关系;作用

我国高校学生的整体身体素质一直令人担忧,大学的体育教育早就暴露出了很多问题,绝大部分人存在着身体耐力差、抗挫折能力弱、心理素质低等问题。教育工作者一直想要寻找解决之道,于是在体育教学论占据主导地位的大环境下,体育课程论诞生了。课程论的诞生给解决困境提供了帮助。但是课程论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教学论就被淘汰,实际上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对立统一的。

一、体育课程论产生的背景

我们从回顾中国体育发展的阶段来讲述课程论产生的背景。我国的体育课程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的口号开始的。在这一口号的指引下中国人民发展体育事业的热情空前膨胀。而且在这一阶段的成果也是非常显著的。校园体育文化气氛浓烈,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得到了提高,同时有很多的比赛记录被打破刷新,至今仍有很多人难忘那一时期。而这一阶段也成为我国大学体育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第二阶段是时期。在这段混乱的时代里,生产、生活、经济、政治全部都遭到了严重破坏,大学体育也是其中的重灾区。这一阶段体育没有任何的发展反而被逼倒退,之前的成就几乎被破坏殆尽。第三阶段是后到20世纪90年代,正值改革开放时期。在这一段时间里,大学体育逐渐地恢复了过来。受外来影响的冲击,大学体育的思想也变得多元化,理论上也发生变化并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技能论、终身体育论,教学的形式也变得多样化,俱乐部体育协会等相继出现。第四个阶段就是20世纪90年代到现在。在此阶段,体育发展进入了一个相对速度较慢的时期。体育发展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之后,人们开始逐渐认识到了现在体育体系中的不足,开始反思之前犯下的错误,并采取改正措施。这是一个为体育发展查漏补缺的时代。那么其中都有哪些不足呢?我们以大学体育教学为例来分析。

(一)大学体育教学没有明确的目标

在各个大学的体育教学课中也许有目标任务,比如说实现终身体育、培养个人能力、创造健康生活等等,但是内容空泛,言之无物。而且,抛开外表,仔细地对比一下你就会发现大学体育课的目标任务居然与中小学没多大分别。有目的才会有动力,没有目的的大学教学是失败的。

(二)教学内容极度类似于中小学

大学的体育教育几乎是中小学的重复,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三)教学形式虽有点突破,但还是以班级授课形式为主

曾有专家在21世纪初期针对大学生做了一个关于体育教育的调查。从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当前的体育教学是不满意的,但是他们却喜欢体育,期待着体育教学能有新的发展。

在前三个阶段,体育发展一直都是以短期目标为引导,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在授课时有如何教学的指导,却没有该教哪门课的指导。也就是只有“教学论”而没有“课程论”。第四阶段我国的体育工作者发现了这一缺陷,然后便有了体育课程论的诞生。那么两者间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二、体育课程论与体育教学论的关系

课程论与教学论都是体育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都是为了推动体育教育的发展。近年来,关于“两论”的关系问题一直是体育教育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现在关于“两论”的关系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体育课程论应该是体育教学论的一部分。另一种观点则完全相反,认为课程的范围肯定大于教学,是母系统与子系统的关系。之前我国的确是将课程论当做教学论的一部分来研究,并没有把它作为独立的学科。直到现在很多国家也是如此。但是随着对体育教学的认识,课程论的重要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逐渐成为独立学科。从其产生方式来看,我认为“两论”是部分内容交织的两门独立性学科。

三、体育课程论与体育教学论的异同

“两论”都是现代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在其研究范围和概念、采用的方法体系、作用对象等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体育课程论以课程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是给体育教学者提供学什么的理论参考。体育教学论主要是要解决教与学之间的关系,为教学者提供如何学的理论参考,是以教学问题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体育课程论的研究多数体现在社会的价值取向和社会关注点的偏好,属于应然研究。而体育教学论则是一种关注教与学行为关系的实然研究。

虽说“两论”之间有很多不同,但也有很多相同点。在本质上,“两论”都是为了揭示体育课程与教学现象、本质和他们的发展规律。虽然研究对象和方式不相同但是却有着指导体育教学和能力培养的共同目标,是学校体育发展的动力。“两论”都是体育教学研究,都被学校体育学所制约,两者是对立与统一的关系。

四、体育课程论的作用

在课程论出现后有一种说法是课程论与教学论相悖,对于体育的研究发展其“副作用”,完全是多余的,并且列举了一系列的证据,其中最主要的一条是:课程论没有解决实际问题,反而让一线教师越来越不知道该教什么。但是我觉得之所以这些教师思维混乱正是因为他们没有了解课程论,是处于短期任务教学无目标状态下的方向迷失。体育课程论在广义的介绍中是指为了实现学校的体育教学目的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综合。狭义的解释是特指某一门学科。体育课程论提供体育教学的明确目标。教学论是行动,课程论则是方向与目标,向着目标采取行动怎么会陷入混乱?

虽然目标指挥着方向,但是需要注意到,课程论的发展始于教学论也终于教学。如果没有课程和教学方面的问题,那课程论的研究就失去了作用对象,变得没有意义。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课程论的出现是适应体育发展需求的。它的出现使我国体育系统变得更加完善,体育发展目标更加明确。而且它与教学论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如果忽视其一将很不利于我国教育体系的整体发展,难以取得良性效果。体育课程论的建立必然会对我国体育课程的改革甚至是体育教学的改革产生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石奉龙.体育课程论与体育教学论的关系[J].大观周刊, 2012(19).

第7篇:体育课程改革范文

【关键词】初中体育;课程教学;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2.64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10-0003-01

组织创新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发掘人的创新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通过对传统组织教育的扬弃,探索和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与管理模式,并使之逐渐丰富和完善。由于创新作为教育的核心目标,会牵涉教育的许多方面,所以组织创新的探索与实践将会有力地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化,更好地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体育课程教学需组织创新

根据体育新课标的理念,体育教学组织创新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在我们的教学中,应有选择地学习竞技运动的项目。有些项目要进行改造和简化,根据学生的需要大胆地创新和发展,寻求符合学生身心健康的,学生喜欢的,能激发他们兴趣和积极性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如在学习体操时,如果我们只是为学会一些体操动作,那么我们的教学就是传授动作技能,如果我们瞄准为健康而学体操,那么就是既学动作又学锻炼方法,而且课中还要想着进行锻炼。于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就随之产生了变化。教师必须告诉学生哪些体操动作可以进行哪些肌肉的锻炼;哪些素质的锻炼应该用多大的运动负荷和如何安排练习间歇与休息,甚至连应补充什么营养都要教给学生。又如在我们过去的球类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学会打球,那么在为了健康的球类教学中,我们就必须让学生体验到各种球类项目的乐趣,就要让学生喜欢上这些运动,并能理性地去认识这些项目,这样他们将来才能运用球类运动来锻炼身体和善度余暇,真正起到为学生终生健康服务的作用。

二 教学组织创新需注重教学改革

1.关注学生智力的开发。智力就是人的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智力是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总和。较为统一的认识是:智力是人脑功能的表现,是人的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人的智力发展虽然主要依靠智育来完成,但人体发育智力的器官机能却有赖于体育活动。在教学中利用图解观察、练习中因势利导,启发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创新教育虽然仍将传授知识、授业解惑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但是它已不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终极目标了。在组织创新教育中,教师重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发学生的智力,促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迸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使其能够处于主动学习的最佳状态。

2.关注教育因素的多样化。第一,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这些模式有的趋向于各种模式的综合运用,有的趋向于师生关系,有的趋向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有的趋向于教学内容,有的趋向于教学安排,有的趋向于技能学习与学生心理发展。追求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追求从生理改造到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追求从学会到会学水平的提高。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说明各种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特定的适用范围。尽管这些教学模式还不尽完善,但在体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形式以集体教学、分段教学、循环教学、提示教学、电化教学、分组考核、小组创编队形以及理论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多样化的生动有趣的活动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如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录像、电影,访问体育明星,回顾我国体育发展史等,对陶冶学生性情、激发学生情感很有好处。

第三,教学内容多样化。体育课程设置应由单一的普通教学课向选项课、专项提高课、保健体育课等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未来的体育教学内容,将从“以运动技术为中心”向“以体育方法、体育动机、体育活动、体育经验为中心”转移。但这并不意味着对运动技术教学的否定。不过,具体的教学内容将根据社会体育的发展、学生个体的需要及学校的教学条件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非竞技运动项目、娱乐体育项目及个人运动项目的内容比重将加大。内容的广度将拓宽,包括理论、技术、保健、素质等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内容的深度强调可接受性,突出基础性、实用性、趣味性、科学性、人文性,以利于吸引学生主动地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

3.妥善处理几种教学关系。创新教育倡导、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强调培养学生掌握独立地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地获取解决问题的多种新途径和方法。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包含着各种要素,如教师、学生、教材、组织教法、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以及场地器材等。这些要素之间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每一种要素的变化又都影响着其他要素的变化,影响着整个体育教学质量的变化。因此,要使体育课程教学的创新获得最大效益,必须从整体性的观点出发,把握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弄清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教师应把握好以下几种关系:

第一,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是说课堂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增强主体意识的过程,应该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发问和争辩,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在课程教学中,一些教师只喜欢学生顺从性的一面,似乎学生越顺从、越听话就越好。

第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一种以民主、平等、理解、尊重为基础的积极合作的关系,合作应当是双向的、主动的、协调的、和谐的、不是管与被管的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是良好创新环境的基础,有了这一基础就会时时处处激发起学生创造的兴趣,在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中,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

第三,处理好知识与身体活动的关系。体育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以身体活动为主”,这就形成了体育教学在实施时与其他知识传授类学科不同的特殊性,因此,创新教育必须结合体育教学的特殊规律去组织教学。而在培养人格、促进学生的社会性、改善学习效果、增加运动乐趣等作用的认识和功能上应得到充分发展。

第8篇:体育课程改革范文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路径依赖理论

1原有课程体系的路径依赖与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困境

1.1参与方守旧的思维惯性不利于课程改革的推进

人们过去的选择决定着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路径依赖理论强调“历史是重要”的,这不仅是因为制度的历史惯性发展,更是因为人们的意识观念和思维模式[5]。中国历来重视经验和传统,崇尚权威文化,但却往往排斥变革创新[6],这种保守性固化部分人的守旧思维,弱化自我更新能力。同时,中国文化中的蹈常习故和以不变应万变的伦理道德特性在民间心态中广泛存在[7]。守旧者安于现状,不追求超越,习惯用老眼光看待新事物,很大程度上阻碍着新课改的接纳与参与,不利于课程改革的推进。2011版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在课改多年的经验总结基础上,经过专家反复论证和修改颁布实施的,具有方向性、引领性和权威性,理应得到广大学校、教师的坚决支持和认真落实。然而,自实施以来,由于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抱残守缺的惯性思维和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的保守观念,依然存在对新课程标准认识不准确、落实不到位的情况。季浏[1]明确指出体育课改存在的两大问题:第一,不少体育教育工作者,包括少数“权威专家”,依然习惯于用教学大纲的思维方式来评价《课程标准》;第二,部分专家还是用指令性文件的思想来要求《课程标准》。这些错误观念在新课程改革中的表现有:无端批评新体育课程淡化运动技术甚至不要运动技术,坚持认为体育教学要以传授“三基”为主要任务;不顾《课程标准》指导性而非指令性的特性[8],要求“课程内容”部分列出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时数分配;把增强学生体质的教学目标当成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全部,一切围绕体能转等。以上错误的思想反映了部分体育工作者路径依赖的思维定势,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新课程的实施效果。

1.2路径变迁中的高转换成本制约

诺思认为引入新制度受到报酬递增的制约显著特点是需要大量的创设成本或固定成本[9]。制度变迁需要产生较高的额外成本,在依赖原制度收益稳定可观的情况下,这一成本无人愿意承担,特别是在路径变迁的收益没有明确的预期时,出于对自身利益的维护和减少成本的付出,主体不会有意识地行动接受制度变迁,甚至会使用各种办法维护原有制度,抵制制度的变迁[3]。课程改革实行课程的三级管理,《课程标准》只建立目标体系和标准,强调“目标引领内容和方法”,课程设计权利下放,鼓励地方和学校开发新课程,创造新课程。但目前课程改革缺少将“课程内容”物化成“教材内容”,再到“教学内容”的体育课程教学理论。正如张振华[10]所说:目前国内体育教学研究大多集中于上位概念的“元认识”,有关“如何教学”的中观理论难得一见,“怎样教学”的微观研究较为稀缺,难以满足素质教育实施与学校体育新课程逐步推进的需求,增加课程实施的难度。同时,目前三级课程管理呈现出“两头热,中间冷”的现象[11],“目标引领教材内容”仅停留在课程理念上,地方课程开发不足,不能提供充足的体育教学范例和方案[12],把具体操作问题留给了一线的体育教师,体育教师要完成好课程实施的工作就必须先承担起课程建设的任务。这相对于过去大纲教学的简单执行,无疑大大提高了体育教师的工作量。同时,考虑到高中学生身体水平、运动技能的个体差异较为明显,而且体育兴趣各不相同,新课程在高中阶段主要是选项教学,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并形成终身体育习惯。但由于高中学生人数多、兴趣广的特点,相对于按行政班开展教学,所有的学生都学习同样内容的传统高中体育课程来说,选项教学对学校的场地和师资等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较高的转换成本,这也是高中选项教学在课改初期难以全面铺开的原因之一[13]。此外,本次课程改革实行三维课程目标,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发展;要求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和注重发展性评价,结合多种评价方法,使得评价内容、评价主体多元。这比以往只包含身体健康和运动技术的课程目标和评价体系更为合理,但同时也更加复杂。提高体育教师的学习难度和工作量,增加引入新课程的成本,而且完全耦合制度变迁会产生高转换成本的路径依赖特征。

1.3旧课程体系刻画的路径依赖槽产生负效应

路径依赖理论将制度变迁分为4个阶段:给定条件、启动机制、形成状态、退出闭锁[14]。从给定条件开始,参与者即为制度以后的发展设定路径依赖槽,并导致制度逐步锁定在这特定的路径依赖槽上,影响新制度的引入。此次课程改革明确要求体育与健康课程要改变过去体育课堂只注重体育知识传授,学生只是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象,努力体现培养人的本体功能,在教育教学中做到“目中有人”,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情感体验,努力实现三维课程目标。然而,由“运动技术中心论”和“生物体育观”组成的路径依赖槽,却依然发挥着不可低估的负能量,阻碍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运动技术中心论”认为体育课程主要任务是传授“三基”,课堂教学就是为让学生更好掌握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运动技术中心论”重技术轻情意,在教学中以学科为中心,“目中无人”,即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情感体验和心理感受,运动技术教得多、教得细的课就是好课。“生物体育观”的体育课程目标则单纯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教学任务就是发展学生的形态、机能和体能,应付体质健康测试和考试选拔,忽略学生的心理和社会发展,没有充分发挥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多元功能。“生物体育观”认为体育的主要功能就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把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纳入到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放大了体育课程的功能[15]。“运动技术中心论”和“生物体育观”是大纲思维的突出表现,是原有课程体系刻画的路径依赖槽,把体育学科的部分功能当成全部,只关心技术的教学和学生体质的提高,把体育课上成技术课、训练课、体质课、应试课,最终形成路径锁定,极大阻碍新课程的有效落实。

1.4原有课程体系的自我强化效力依然存在

根据路径依赖理论,在制度的自我强化作用下,制度的组织域内各参与方会发展为一种多方均衡状态,要想实现制度变迁将变得越来越困难。因为组织域中参与各方认为,在现有制度变化路径和既定方向上继续发展利益可期,皆大欢喜,而通过改革打破平衡将存在不确定风险,往往会事与愿违,得不偿失[4]。这种制度的自我强化并不会因为新制度的引入而马上消失,反而会持续发生效力,阻碍新制度的顺利推进。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过程中,曾出现“健康第一”指导思想难以落实、学校体育存在问题较为突出的状况。国家督导团在2007年对华北某省20所中小学学校体育情况进行了抽查,发现存在毕业班取消体育课、体育教师配备严重不足、体育器材只做摆设、体育教材单一等问题[16]。反映出虽然新课改已经实施,但仍有学校教育工作以应试为中心,没有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由于原有课程体系运行多年并不断自我强化,课程体系内各方已经形成了稳固的多方均衡状态。在此状态下,参与各方认识到只有保持稳定平衡,各自利益才可得到保障,任何改变尝试都不能增加利益,这就使得局中人缺少改变均衡的利益驱动[17]。由于多方均衡牢不可破的稳定性不断强化了原有课程体系的惯性,就像著名的“猴子与香蕉”实验不断强化后来进入笼子的新猴子一样,使得学校、教师达成了共识性的契约“分数决定论”。在以智育为中心、应试成绩主导一切的学校教育环境下,只有成绩好、升学率高才能得到上级部门、家长以及社会的认可[18]。在开展工作时,学校一切以考试为中心,对新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置若罔闻,在新课程实施上只做表面功夫,以应付的态度对待课程改革,穿新鞋走旧路。

2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路径探寻

2.1加强课改政策宣传,增强参与各方课改意识

参与者的意识观念和思维定势使得原有制度按惯性往前发展,不利于制度的引入。在课程改革中,各方主体由于对新课程标准的不了解、不理解,缺少制度认同和遵从制度的理性自觉,从而影响新课程的实施效果。只有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参与者的课改意识,才能摆脱思维惯性从而消除原制度的自我强化影响,顺利实现制度的变迁。第一,在课程推行过程中,应广泛开展各类课程实施宣传,让课程标准政策的执行者全面深入了解课改的理念、目标和标准等内容。据不完全调查,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有50%左右没有读过《课程标准》,这就使得在日常的体育教育教学中,此部分体育教师只能靠以往经验或者是个人理解来执行课程标准,严重影响新课标实施的效果。因此,进一步加强课改政策宣传仍然是课改推进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对广大课程实施者的宣传培训,使其充分理解新课标的目的、意义和与他们自身利益间的密切联系,提高他们的参与热情和意识,逐步转变为课改的坚定支持者。第二,在加强宣传的过程中,认真倾听来自一线的声音,加强互动。季浏[1]总结一线教师缺乏课改意识的表现:《大纲》意识很重、工具意识太强、目标意识薄弱和“专家之上”意识强烈。因此,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教育行政人员、专家学者应主动了解、认真倾听来自一线广大课程实施者的想法和反馈,特别是校长和一线体育教师的想法诉求,分析他们的需求,及时解开他们的思想困惑和误解,使他们早日能够走出误区积极参与新课程建设。

2.2优化三级课程管理体系,提升体育教师课程实施能力

由于旧的课程体系实施多年,体育教师对大纲要求驾轻就熟,运用成本较低,而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由于课程三级管理中间层动力不足,上下衔接不畅,体育教师对课程标准不熟悉,新课程教学能力欠缺,教学工作往往事倍功半,相比较下表现出路径变迁的高成本制约。因此,优化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的同时,提高体育教师课程实施能力,使其尽快适应新课程实施,是降低制度转换成本、推进课程改革的关键。第一,从完善新课程体育课程教学理论和进一步充实地方、校本课程两方面优化三级课程管理体系。首先通过构建完善的体育课程教学理论,充分阐释意在立德树人的新课程教学理论与方法、策略与手段,以指导广大体育教师较为系统地掌握新课程的教学方法、基本规律和实践策略,提高他们开展教学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其次是进一步充实地方、校本课程。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省市教研员应按照地方的实际情况与发展需要,充分开发地方课程,制定具体方案,完成将“课程内容”物化成“教材内容”这一承上启下的关键步骤。学校则应根据国家课程精神和参照地方教学方案,从当地社区和学校自身实际出发,制定学校课程实施方案,提供课程实施范例,为教师提供更清晰的指导,加大体育教学的可选择性。第二,通过师资培训和大学引领提升现有体育教师课程实施能力,优化体育院系课程设置培养合格的新教师。首先,师资培训做到全覆盖。因为体育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执行者,每一位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都关系到课程实施的效果,因此对体育教师的新课程培训必须做到全覆盖,使所有体育教师全面深入地了解认识新课程教学。其次,通过大学对中小学的理论引领,提升体育教师能力。大学和中小学开展课题合作、座谈和交流研讨,既可以发展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课题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形成各自的体育教学特色,又可以使其快速了解到课程改革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成果,不断丰富理论素养和开拓专业视野。最后,体育院系对本科生的培养应注重中小学体育课程实施需求。体育院系大部分学生毕业后都到中小学担任体育教师工作,他们走上岗位后,能否胜任新课程的教学将会影响课改实施的效果。因此,体育院系在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培养等方面应结合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使这些未来的体育老师从走上工作岗位开始,就具备新课程的先进理念和课程实施能力,快速适应新课程教学。

2.3建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实施多元主体评价

课程评价对课程发展具有导向规范、诊断鉴定及激励改进等方面的价值。新课程标准虽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但由于以往“学科观”“生物观”和“考试中心论”被广泛运用,评价标准依旧,导致体育与健康的教育教学仍然沿着原有路径继续运用,呈现出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特征。由此得出,在新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要想消除原有制度的自我强化和路径依赖槽牵制等负效应,有效实施科学合理的课程评价是关键。第一,课程评价者要建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坚持“身、心、社”的三维课程价值。由于基础教育体育课程除正常的体育教学外,还要完成体质测试和体育中考等其它体育工作,而这些工作既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又关系千万学生的体质状况和升学等现实利益,这就造成了课程评价往往顾此失彼,以体质优良率、升学率来评价体育与健康课程。实际上,《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版)》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就是要提高学生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服务,努力实现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的三维课程目标[19]。课程评价应该根据课程目标合理选择评价内容[20],体质测试和体育考试反映的是学生知识与技能、体能的发展水平,只是课程评价的内容之一。评价者应秉持科学的教育发展观,结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进行课程评价,力求准确、全面,不能片面追求体质优良率、考试分数和升学率,用“应试教育”的标准来评价“素质教育”的体育课程。第二,课程评价主体应进一步扩大,做到多元主体评价。以往的课程评价往往只是教育主管部门和专家学者的活动,体育教师、学生和家长并不参与其中,这虽然可以保证评价的专业性,但却忽视了体育教师、学生和家长的重要作用。因为教师教学评价是课程评价的内容之一,包括教师自我评价和学生评价两种形式,所以体育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是课程评价的参与者。《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在评价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学生的反应和社会有关方面特别是家长的评价意见。因此,学生和家长也应该纳入到课程评价中来,多听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一种对话合作关系,一起促进课程改革的推进。

第9篇:体育课程改革范文

在选择性教学模式中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教师在授课的环节中就要做出以下的思考了:(1)如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转变自己的角色,化被动为主动,学会自主学习、主动学习;(2)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如何采取正确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中占有主导地位,成为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准备上课之前要充分的做足备课工作,在课堂上不断创新,在教学中不断优化,对教学内容不断进行优化与重组,充分满足教学要求。

2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特征

在新课程的思想指导下,体育课程的基本目标是人的健康和身心协调发展,充分体现了我国现代化学校的体育教学理念: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纵观国内外体育教育课程的发展趋势,按照学校领域划分课程是体育教育课程的主要发展方向。在新课程的标准下,《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把学习领域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方面的学习领域。并且课程目标的改革从传统的“双基”而提出“三维目标”,要将体育运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组合,使长期重视知识的课程目标发生改变,由“知识本位”向“学生本位”转变,改变过去只重视知识而轻学生发展的状况,从而形成“促发展、增健康”的多维目标体系。

2.1选择性教学在新课程标准的体现

2.1.1突出教学内容的选择性与指导性,倡导教学评价的发展性与多元性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排上,新课程标准并没有用对教学的内容做统一的要求,这就从根本上摆脱了传统教学大纲的束缚,只是对于每个学习领域给一定的选择方向,这就给予了教师足够的选择权。在新课标的指引下,体育课程中的运动项目将会和学生自身的身心特点充分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在选择学习体育项目和内容上有了充分的灵活性和弹性。这就要求在学校教学的评价中要提倡以发展促进评价,打破终结性评价的传统模式,充分发挥了动态评价和过程评价的效果,实行以多评价为主体的多元化评价相结合的科学模式。

2.1.2选择性教学与主体个性化需求的满足

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除了充分考虑教师自身的师资水平、教学能力以及教学环境的影响外,更重要的是要把握“学生主体”需求。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出发,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能力、体能水平、接受能力和兴趣爱好,在教学制度计划过程中设计不同的教学任务选择,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可以选择的内容。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兴趣去观察、思考和选择,学生易接受,满足主体个体化需求。

2.2体育教学有效性与选择性教学策略概述

传统教学有效性主要强调教师的作用,认为只要教师教得好,那么学生就会学得好,最终在于学生是否学得好,即学生有没有发展是衡量有效教学的唯一指标,那么只需要通过学生的学及对学习的掌握来评价教学的有效性。从教学内容而言,不同学科的本身具有不同的抽象性和形象性的特点,同一门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由各方面的内容所构成的完整体系,在这一个体系中,不同的内容又具有不同的内在逻辑和特点。因而,不同教学内容的选编也会相应影响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接受程度。所以,对于教学内容的选编,应该是有科学根据的来选择,以发挥教学的整体功能,获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从教学方法的选择而言,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一个具体概念,都有着特定的职能、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因此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只能是相对的,针对某个特定的学科、教学内容或是教学环境行之有效,可能对于另一种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则没有任何效果;从教学场地及器具的合理分配而言,教学环境为教学提供了物质基础,对教学有着制约的作用,另一方面,好的教学环境则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更好实施,两者相辅相成。因此,教学场地及器具的合理分配与选择就需要从现存的教学环境出发,根据具体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场所,而不宜一直在固定的场所开展教学活动,正确合理地使用器具,使物尽其用。

3如何在课程改革中推进体育课选择性教学实践

选择性教学存在于各个学科和具体学科的不同方面,体育课的教学极具近距离、易操作、多角度和易认知性,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不同的学科具有其自身的特点,课程的设置和课堂教学的进行主要还是来自教师的丰富知识的传授和授课能力以及人格的整体呈现,只有当这些条件与前者有机的结合,才是教学过程的完美体现,也终将有力地推动教学方法探究和教学改革走向深入。

3.1全面提升教师专业素质

教师要树立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意识,要认识到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习主体,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性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选择性,挖掘学生潜在能力。体育教师只有具有了与体育新课程改革相适宜的课程观,且进行了有效的实践转化,才会使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学习组织、教学方法以及评价等课程改革的各个层面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相符合,才会有效的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实施选择性教学对授课教师的综合能力尤其是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在实施选择性教学的课堂中,往往有很多不可预料的教学情境出现,教师就不能仅仅局限于钻研教材、把握教学大纲的方式来完成课堂的教学设计了。新的教学课堂所实施的教学设计将会是粗放型、立体化和动态的。所以就必须要求任课的教师具有跨学科的专业知识来发挥其创造能力,为学生构建一个多元化的知识平台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知识需求。

3.2营造良好基础教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