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服务业的含义范文

服务业的含义精选(九篇)

服务业的含义

第1篇:服务业的含义范文

“这不仅仅需要采集各种各样的信息,而且还要求这些数据能够以各种格式保存,从表单文件到SQL数据库或者网页。”Richard Keller表达了他的期望。但数据采集工作仅仅是开头。一旦Keller得到了这些信息,他还需要判断这些以不同格式保存的数据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如果你在两个不同的数据库中,都有一个名为‘temp’的字段,那么假设它们都代表同样的意思,具有同样的单位,可以直接进行整合,这是否合情合理呢?”Keller说,“实际上,它们可能一个代表‘温度’,而另一个则意味着‘临时’的取值。所以,为了恰如其分地合并这两个字段,你不得不完全理解这些数据的真实含义。”

在NASA和其他大型机构――不管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业,整合各种数据都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但是为了能够方便地在内部或者与外部的合作伙伴共享信息,这又是一个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数据整合的挑战也是NASA及其他很多大型机构转为使用具有语义整合能力的SOA的一个重要原因。SOA由能够通过网络提供相互操作性能力的各种服务组成。尽管SOA以业务为中心的特性能够激发人们的热情,但它能够让网络服务的整合与动态选择成为可能,这一特点让无数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就让语义技术有了用武之地,它能够用尽可能接近自然语言的模型来处理各种如生物学和经济学一样的专业问题。

语义技术

具有内置推理能力的SOA平台,能够帮助企业迅速作出决策,这是基于其服务能力和根据预定义条件获取相关信息的。从SOA本身而言,它并不具备这种能力,但加上语义技术的帮助,能够充分地发挥出彼此的特长,帮助企业作出准确及时的决策。

语义整合技术是基于底层可靠的服务和数据来作出判断的。然而,这些技术目前还没有完全发展成熟。Progress Software公司的DataXtend Semantic Integrator等工具可以使用普通数据模型追踪这个问题,并验证数据交换的可靠性。

支持本体论的SOA

所谓语义整合技术,就是要在各种纷繁复杂的原始数据中找出其共同具有的匹配模式。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就可以将这种模式定义为一个原模型,然后将几个原模型根据它们之间的关系连接起来。一种先进的语义整合方法就是Ontology(本体论)。本体论是对一个领域的结构化表述――用它我们可以处理如生物学或者经济学之类的专业领域问题――其表述的基础是面向对象的类及各种类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些类和关系可以使用基于XML的网络本体论语言来定义。

使用本体论,任何一个领域都可以被划分为各种类,然后再描述这些类之间的相互关系。支持本体论的SOA将这一建模技术进行了扩展,在SOA的各种服务之上建立了一个层模型,其中包含了与服务域相对应的各种本体论类。这些对应关系是在建立本体论的设计阶段就确定的,然后在运行的时候通过服务请求的语义相似性实现。这里面还用到了策略思想,用来建立查找语义相似性的逻辑。

要建立支持本体论的SOA,有以下四个步骤:

第一步:分析业务流程。

业务流程通常都包含一系列基于条件的任务执行。这些条件可能需要语义能力来展现其智能化的路由选择。我们将这些地方定义为“可变点”,或者是需要推理能力来实现语义特性的区域。

每个任务可能都具有几个可变因素,或者对于每个可变因素,都可能具有多个可能的取值。而且未来的业务需求可能会引入新的可变因素,或者已有可变因素有新的取值可能。例如,早期人们认为物理形态只有固态和液态两种,而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才逐渐认可了气态是另一种物理形态。因此,在定义本体论模型时,每一个变量都对应一个数据字典,可以不断地进行扩展,以保证能够满足未来新的业务需求。

第二步:建立本体论模型。

本体论是用术语概念和关系来定义。本体论的概念实现为类。本体论中的关系被定义为术语的“对象属性”和“数据类型属性”。从可变点组件到本体论模型中元素的映射,能够帮助建立其本体论模型。

要准确地识别出业务流程中的任务和可变点,从而最终将它们映射为本体论模型中的元素,建立起有用的模型,必须要有足够的业务知识。开源的本体论建模编辑器和基于知识模型的框架工具,如Protege可以用于本体论建模。

第三步:创建上下文相关的参与者。

接下来要做的是,创建运行时的组件,它们在执行时按照条件调用本体论模型中的元素,并根据上下文具体条件执行不同的分支。实现这一点的一种方式是使用基于Java语言的技术。使用业务流程执行语言(BPEL)和模块的概念,业务流程会被封装为一个线性流程。而使用本体论的运行时组件则映射为决定正确服务调用的端点。

通过定义“策略”和“断言”,能够实现充分的语义特性。“策略”会决定流程的可用性,并决定端点调用的服务,定义哪个地方可以使用什么服务。“断言”包含了本体论中映射的所有可能变量取值。运行时对包含端点的判断是基于“断言”与“策略”二者之间的最佳匹配原则的。

第四步:实现网络服务。

网络服务提供最终的业务服务。他们是最终的执行点,包含了实际的业务功能。作用于网络服务的策略,是需要包含新服务端点任务的必要组成部分。

改进SOA实施

语义整合被用于各行各业,例如金融服务行业和医疗药品行业,而作为支持本体论的语义整合,其应用范围会更加广泛。我们将建立的支持本体论的SOA体系结构应用在了一个典型的业务领域――禁毒。所有的禁毒活动都需要化学和生物样品,这些样品的管理包括了获取、注册、保存和分发。我们的本体论模型通过动态地调用不同的网络服务实现了对样品获取活动的支持。

这个系统大致是这样的:一个研究员请求样品(上面的第一步),这个请求发出了一个BPEL过程(第二步),其中,这个业务流程模型的BPEL引擎包括了对一个上下文相关调用的请求(第三步),然后这个调用会与本体论模型引擎相互作用,并根据条件查询相关的“断言”和“策略”。结果会根据具体条件选择适当的网络服务执行(第四步)。

第2篇:服务业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Ethernet/IP;信息系统;控制系统;通信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27-0024-02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信息管理系统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信息管理系统也从最初的单机系统发展到网络系统。随着信息系统的不断壮大,信息系统与底层工业控制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越来越频繁,数据量越来越大。如何构建一个稳定和高效的数据交互层变得越来越重要。

1 常用信息系统与控制系统通信方式及缺点

在现有的方案中,大多数信息系统与工业控制系统之间的交互是通过OPC技术来实现的。OPC是OLE for Process Control的简称,是一个工业标准,它是许多世界领先的自动化软硬件公司与微软公司合作定制的。通常每个硬件供应商会为其设备开发一个实现了OPC标准接口的软件。因为各个硬件厂商都遵循同一软件标准,因此,作为OPC客户端的上层信息系统应用不用关心底层的硬件实现细节,只要按照OPC的标准编写客户端程序就可与厂商提供的接口通信读写数据。

OPC标准最初是在1996年的。因此OPC标准有着那个时代的局限性。首先当时的OPC标准是基于微软的COM技术实现的,不能很好地跨操作系统平台并且对复杂网络环境不能很好地支持。为了适应技术发展的变化,OPC基金会在2006年了OPC UA架构,OPC UA不再依靠COM而是基于面向服务架构(SOA),这种架构独立于编程语言和操作系统,提供了平立性,高可靠性,高扩展性和互联网连接性等一系列重要的特性。

然而,即使使用OPC UA,信息系统也只能主动地去与工业控制系统通信,并不能被动的从控制系统接受数据,因此为了获得控制系统中变化的数据,信息系统只能不断地去轮询,这样当控制系统的数据变化频率不规律时,信息系统将浪费大量的轮询时间和网络带宽。

2 Ethernet/IP协议的介绍

以太网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局域网实现,随着其广泛的应用,以太网也渐渐进入到工业控制领域,各大硬件厂商也都推出了自家的工业以太网产品和相应的标准。其中美国Rockwell公司提出的Ethernet/IP协议就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工业以太网标准。它底层使用以太网和TCP/IP、UDP/IP协议,能与上层信息系统无缝连接,同时它应用层使用CIP(通用工业协议)可以直接与支持CIP协议的设备包括ControlNet和DeviceNet设备通信。基于这种特性,可以通过在信息系统中实现Ethernet/IP协议从而实现信息系统与工业控制系统的双向通信。

本文将着重介绍一种软件实现的Ethernet/IP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与控制系统的双向通信。首先对Ethernet/IP协议的通信流程和协议帧栈进行分析,然后使用Python语言实现Ethernet/IP协议,并测试数据的双向通信。

3 Ethernet/IP协议的分析

Ethernet/IP协议使用TCP/IP协议发送报文。首先作为服务端的一方监听端口0xAF12,当有客户端连接时首先建立TCP连接,紧接着客户端会发送一个RegisterSession的请求,服务端会应答这个请求并给客户端返回一个会话句柄,客户端在之后的每次请求都会包含这个会话句柄。这时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就建立了会话,客户端可以向服务端发送UCMM报文。客户端可以向服务端发送一个包含Forward Open的服务请求的报文,服务端响应请求并返回一个ConnectionID的报文,这时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就建立了一个显式的CIP连接,之后客户端就可以向服务器发送CIP ReadData和CIP WriteData的服务请求从而实现对控制系统的数据的读写。当数据读写结束时客户端可以向服务器发送一个包含Forward Close 服务的请求报文,服务端响应请求并关闭这个显式连接。接着客户端可以发送UnRegisterSession的请求,服务器响应请求并关闭TCP连接。

一个Ethernet/IP报文包含一个24字节固定长度的封装头部和不定长度的数据,其中头部包含请求命令、长度、会话句柄、状态、发送上下文、选项6个字段。其中请求命令表示请求的类型,长度表示的是报文除头部外的字节长度,会话句柄如上文所说由服务端返回给客户端,状态表示请求的状态,发送上下文用于保证请求和响应的对应。在封装头部之后一般包含一个称之为CPF的通用包格式,每个CPF中包含若干个条目,一般情况下会包含一个地址条目和一个数据条目。如果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建立了连接,会在地址条目中包含对方的ConnectionID,并且在数据条目中包含序列号。在CPF之后会包含一个服务请求头部,服务请求头部包含了请求的服务代码,请求路径的字长度和请求路径。之后的数据根据请求的服务类型不同包含不同的内容。其中当请求的服务为Forward Open时,之后的数据为连接的参数以及连接的路径。当请求的服务为CIP Read 或CIP Write时,之后的数据为需要读写的元素的个数。当请求的服务为Forward Close时,之后的数据为客户端的连接参数和连接的路径。

4 Ethernet/IP协议的实现

根据上文的定义,采用Python语言来定义需要使用的基本包结构并实现一个简单的客户端和服务器。之所以采用Python语言,是因为其语言设计简单高效,可用于快速的实现。并且其对网络编程有很好的支持,有很多开源的网络库实现,编写代码时不必要再关心不必要的细节,同时Python语言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具有很好的跨平台性。使用Python语言来实现可以更多的关心Ethernet/IP的基础定义实现,从而能对Ethernet/IP协议有更深入的认识。

首先定义Ethernet/IP协议的封装头部类,在其中定义每个上文所描述的字段为封装头部类的成员变量,并定义两个名为pack和unpack的成员函数。其中pack函数用于将其中的成员变量安装封装顺序打包为一个二进制字节数组,而unpack函数用于将从网络上接收的二进制字节数组解包为类的成员变量。

之后可以按照定义封装头部的方式,依次定义CPF类和相应的条目类、服务请求类和服务响应类、Forward Open连接参数类、Forward Close 连接参数类。

有了相应的报文封装类,就可以先进行客户端的编写并对协议的实现进行初步测试。首先,按照Ethernet/IP协议的通信流程定义OpenSocket、RegisterSession、Forward_Open、ReadData、WriteData、Forward_Close、UnRegisterSession等函数。其中OpenSocket函数用于建立到服务器0xAF12端口的连接;RegisterSession函数用于向服务器发送RegisterSession请求报文并接收服务器返回的会话句柄;Forward_Open用于创建连接参数报文并按封装结构发送给服务器,然后从服务器接收响应报文并解包获得服务器的ConnectionID; ReadData函数使用已获得的会话句柄和ConnectionID向服务器发送CIP Read服务请求报文并接收服务器的响应报文获得需要读取数据;WriteData函数与ReadData类似只是发送CIP Write服务请求;Forward_Close函数和UnRegisterSession函数则分别用于关闭连接和注销会话。之后按顺序调用以上函数,将客户端连接到Rockwell的ControlLogix 5573控制器测试数据的读写,经测试数据的读写成功。

通过客户端可以实现信息系统主动从控制系统读写数据,之后需要实现一个服务器才能被动从控制系统接收数据。服务器的实现采用流行的Twisted网络库,该网络库基于事件驱动模型,将网络的读写操作进行封装,开发者只需要关注数据的处理。因此服务器的实现只需要定义EIPMsgServer和EIPProtocol类并分别继承ServerFactory和Protocol类。EIPMsgServer类在接收到一个客户端连接后会自动创建一个EIPProtocol类,当客户端有数据传输时就会调用EIPProtocol类中的dataReceived函数。在dataReceived函数中,首先读取客户端发送前24字节数据并使用之前定义的封装头部类对其进行解包,从而可以获得剩余数据的长度,然后读取剩余长度的数据,将封装头部和剩余数据一起交给自定义的processPack函数处理,如此循环处理客户端发送来的数据。在processPack函数中读取封装头部中的命令字段,将不同的命令交给相应的自定义函数处理。在相应的自定义函数中,对剩余数据按照相应的命令和服务请求解包为相应的封装类,根据封装类的请求创建响应封装类并打包发送给客户端。最后在ControlLogix 控制器中编写程序,创建一条MSG指令将路径指向编写好的服务器并触发指令,可以看到从控制器中成功地实现了对服务器中数据的读写。

至此该协议的实现已经可以被动的接收数据了,之后可以将该协议的实现集成到实际的信息系统中,既可以实现从信息系统主动获取控制系统的数据也可以实现信息系统被动的从控制系统获得数据。当控制系统中的一些数据并不长期变化时可以通过控制系统直接向信息系统发送MSG指令传送数据,而不需要信息系统按照一定的频率一直向控制系统发送数据读写请求,从而大大地节省了网络带宽并减轻了控制系统的运行压力。

5 总结

本文分析了信息系统与控制系统通信常用的OPC接口方式并分析其存在的缺陷,进而通过分析Ethernet/IP协议,分别实现了通过Ethernet/IP协议读写控制系统数据的客户端和接受控制系统MSG指令响应客户端数据读写请求的服务器。提供了一种信息系统与控制系统的通信新思路,为以后工厂信息化中信息系统和控制系统的互联互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参考文献:

第3篇:服务业的含义范文

迈克菲云安全战略包括“安全从云端来、安全在云端、安全为云端”三个方面,分别对应安全即服务(Security as a Service,SaaS)、全球威胁智能感知系统(Global Threat Intelligence,GTI)、安全认证服务三个部分。

全面定义云安全

在云计算产业火爆的今天,云安全也在安全圈里火了起来。然而,什么样的安全服务才能真正被称为云安全?

对于云安全的内涵,迈克菲认为应该包含三层含义:保护SPI等不同的云计算环境是第一层含义,可以称为“云计算安全”。其次,通过云计算给用户提供服务是第二层含义。例如,电信运营商或安全服务提供商可以通过云把安全当成一种服务提供给客户。比如通过云提供电子邮件的垃圾邮件过滤,病毒过滤、邮件服务持续性、归档等服务,已经是非常成熟、广为客户接受的安全服务。这类服务可以称为“云安全服务”。再次,利用云的技术增强安全防护的技术能力是第三层含义。比如采用位于云端的数据库增强对病毒的识别和防范能力。目前,很多安全厂商的“云安全”理念都属于这个范畴。但病毒防范仅是一部分,在很多领域比如防入侵、邮件安全、Web安全等,云的技术都可以被用来提升防护能力。这类能力称为“云安全智能”。

从这三个层面看,用户需要的“云安全”和很多厂商急于推出的“云安全”从概念上就无法匹配了。迈克菲北亚区技术总监韦颂修介绍,迈克菲SaaS产品包括安全扫描、Web和电子邮件安全及基于主机的软件和硬件远程管理。可以满足各种规模企业的业务增长需求。由第三方认证机构提供的云安全认证服务、自动审核、修复和报告功能,可以帮助云服务提供商清晰地认识到自身的安全状况,而第三方权威认证机构的参与,提高了云服务供应商的公信力,为用户的选择提供了可靠依据。

下一步重点

被英特尔收购后,迈克菲在英特尔整体策略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安全已经成为英特尔现代计算愿景的三大支柱之一。考虑到中国安全市场的巨大潜力,迈克菲北京安全软件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第4篇:服务业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确认;会计;计量;单位

一、会计要素

事业单位的会计要素在会计工作当中被当做具体对象,对于会计核算对象来说是基本分类,同时也是会计确认以及计量的基本前提,将会计要素进行严格定义,可以给会计核算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一)国际会计要素以及我国会计要素内容比较

在我国会计行业当中,被使用最为广泛的是会计要素以及会计报表要素的理念,但是在国际上与会计相关的会计理论文献资料当中,通常都会使用财务表报要素的理念。会计要素与财务表报要素在内容方面大致是一样的,但是国内的会计要素理念是基于会计准则结构理论的,但是个国际上的财务报表要素则是为构建起报表框架而出现的。

(二)会计要素的内容

1、资产:在我国会计准则当中对于资产有着明确的定义,是指事业单位所有的一切可以用货币换算的经济资源,在这当中当然也包含债权、财产以及房产等等。但是国际上将资产定义成:“因为过去事项通过主体控制,预计可能致使将来经济利益或者是服务潜能进入主体的一种资源”。这当中所提出的服务潜能,具体说的是一项资产又或者是与别的资产一起能够为实现公共部门主体目标发挥作用的能源……,所以在国际会计定义当中,还把能够进行服务潜能的能源也当做资产。

2、负债:在我国的会计准则当中是这样对负债进行诠释的:“负债具体指的是单位承受可以按货币计算,或者是以资产以及劳务进行偿付的债务,这当中包含接入款项、预收账款以及应付账款等等应缴纳款项。”但是国际会计准则则认为;“主体由于过去事项而需要承担起的现时义务,这种义务执行将会让经济利益以及服务潜能从主体当中流失。”

3、净资产的在我国的会计准则当中是这样的被阐述的:“净资产具体说的是资产把负债差额减去,这当中包含事业单位的基金以及结余等等”。但是在国际会计准则当中,金资产被指是:“主体资产减去一切负债所得到的剩余权益”。国际会计准则将其要素定义为权益的净资产,主要是因为对于有部分公共单位其主体权益归属难以界定,例如,将国家政府权益给定义为净资产,这样不仅仅表达了其深层含义,并且也有效的规避了主体权益难划分的问题。

4、收入在我国的会计准则当中具体指的是:“事业单位因为开展与经济有关的业务活动,从中获取的非偿还性资金,这当中主要包含了财政收入、补助收入、运营收入以及从属单位上缴款等等。但是国际会计准则将其归纳为:“让金资产权益加强,经济利益或者是服务潜能总流入,这其中不包含其所有者所投入进去的权益”。国际上会准则所指的“收入”其实质相当于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所提出来的“收益”。但是这点需要在国际会计准则中具体确定。

5、费用,在我国的会计准则当中将支出定义成:“支出作为企业展开经济活动有或者是别的活动所产生的各种资金消耗或者损失,这当中包含有建设项目的资金消耗、上级支支出、下级支出等等。”但是国际财务标准将费用说成是:“在进行报告的期间,经济利益以及潜能服务下降,其具体表现是金资产减少,资产耗费以及负债增多,但是这其中不包含分配到所有者的权益减少”。

6、结余将其定位成:“事业单位的总体收入和其支出进行抵消后剩余的金额。”这其中又将结余分为事业结余又或者是经营结余。

二、事业单位会计要素计量

在相关规定当中会计的计量主要包含五项属性,这其中有历史成本、现值、可变现净值、重置成本以及公允价值。同时明确规定企业在进行会计要素计量的时候,常常使用历史成本,在确保会计要素资金可以计量的情形下能够利用其五项属性。对此,国内企业会计在和非营利性机构会计计量属性这一方面有着较为突出的差异,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能够使用多种的计量属性。但是我国会计准则就指明的指出只能使用历史成本。

因为有的规定明确指出高校会计确认的基本前提是权利责任发生制,但是我国事业单位在进行会计改革之后,应考虑选择权责发生制当中事业单位会计的根本,对此我国事业单位当中的会计计量属性理应更加丰富。但是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相关规定,事业单位仅仅是能使用历史成本,如果是以为内事业单位其性质相对特殊,在获得有的资产的时候并没有产生实际成本,比如,得到政府支持、资产以及捐助资产等等。上述都可以无偿获得,不会产生实际成本,但是要依照《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严格执行成本原则,那么想在报表之中反映这一部分资产价值就非常困难。

三、会计要素确认基础

会计要素确认基础又被叫做会计基准,并且可以将其分成具体四种类型。第一种是收付实现制,中的是经由现金来进行交易或者是事项的确定,把款项切实收付当作基准进行收入确认,这是属于一种相对传统的确认基础;第二种是权责发生制,这是指的对交易事项发生进行记录,借此来确认记录收支,这是把权利和义务的发生当做基础确认收支;第三种是修正权责发生制;这种确认方式指的是,对交易与事项确认,不管现金是不是收到或者支付,在将来一段时间发生成本,将不会延长确认时间,把将来用作服务的事物资产当成这期费用,加上一次性摊销,不准递延;第四种修正收付现制指是确认已经发生在年末、并且会在之后一个特地时间段致使现金收付的交易与事项。

四、结束语

伴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我国市场经济将要面临着很严峻的形式,为了不被时代所淘汰,事业单位的财务体制也在不断革新,想要完善事业单位财务体制,就务必将事业单位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作为切入点,希望我国事业单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5篇:服务业的含义范文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旅游专业;服务意识

一、中职旅游专业学生服务意识欠缺的原因分析

1.学生劳动观念较差。由于受家庭和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尤其是90后独生子女中普遍存在着劳动观念不强、劳动习惯不好、环境与生存意识淡薄、自理能力弱等现象,更不用说有为别人服务的习惯了。这正是学生综合素质不尽人意的根源,其结果必将导致责任感的失去,在价值取向上,往往是只图索取,不思奉献。

2.学校教育的偏差。旅游教育中长期存在着重书本理论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训练,而忽视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及劳动态度等因素的培养,不注意在日常行为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

3.社会、家庭教育的误差。长期以来,由于几千年的“学而优则仕”封建传统观念的影响,从事服务工作的人被看成是下三流、人下人,至今社会上还有轻视服务行业的现象。为使孩子将来能成为人上人,许多家长让孩子全身心地学习,只要学习好就一好百好。自己宁肯包揽所有家务,也不愿给孩子一点劳动的空间,甚至对孩子在学校的积极、主动的劳动表现极为不满。久而久之,养成了孩子懒惰和依赖心理,不懂得孝敬父母,不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从而影响了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二、培养中职旅游专业学生服务意识的重要性

希尔顿饭店的创始人、世界旅馆业之王康·尼·希尔顿在谈及希尔顿饭店的成功经验是曾说道:良好的服务意识无形中为我们饭店增加了客源数量和单位产品的利润,它是我们现在必须做的,也是以后必须坚持的。wWW.133229.Com西方酒店业也认为服务就是service(本意亦是服务),而每个字母都有着丰富的含义:s——smile(微笑):其含义是服务员应该对每一位宾客提供微笑服务。e——excellent(出色):其含义是服务员将每一服务程序,每一微小服务工作都做得很出色。r——readv(准备好):其含义是服务员应该随时准备好为宾客服务。v——viewing(看待):其含义是服务员应该将每一位宾客看作是需要提供优质服务的贵宾。inviting(邀请):其含义是服务员在每一次接待服务在每一次接待服务结束时,都应该显示出诚意和敬意,主动邀请宾客再次光临。c——creating(创造):其含义是每一位服务员应该想方设法精心创造出使宾客能享受其热情服务的氛围。e——eye(眼光):其含义是每一位服务员始终应该以热情友好的眼光关注宾客,适应宾客心理,预测宾客要求及时提供有效的服务,使宾客时刻感受到服务员在关心自己。服务意识是发自服务人员内心的,是服务人员的一种本能和习惯。服务意识取决于服务人员对自我角色的认知,对服务工作的认识和看法,它是服务人员内心的愿望与观念,是在掌握了业务技巧,把握了服务的本质和规律,加之兴趣情感等个性品质方面的因素后形成的心理上成熟的行为习惯,很难简单地通过规章制度去强制建立或调整。服务意识要求服务人员具有主动服务的兴趣、热情等个性品质并形成心理上成熟的行为习惯。旅游业是服务性行业,旅游服务是其最基本的“产品”,是旅游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服务意识是旅游服务行业最基本的行业需求,是旅游从业人员业极为重要的理念。旅游从业人员只有在良好的服务意识指导下才能发挥工作热情,提高对旅游工作的兴趣,为顾客提供优质周到的服务,从而为旅游业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旅游专业学生的素质是多方面的包括思想素质、知识素质、专业素质、职业素质等等,缺乏任何一种素质都不可能成为合格的旅游工作者。对于未来的旅游从业者来说,服务意识是旅游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基础,也是旅游专业学生适应行业需要的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质,只有具备服务意识,其他素质才能发挥作用。困此,旅游专业应该把服务意识的培养作为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加以重视。

三、培养中职旅游专业学生服务意识的途径与方法

1.进行专业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旅游服务观念。多学生认为导游挣钱容易才去做导游的,这种动机危害很大,要是缺乏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只为谋财而不择手段,就会导致国家或地区的旅游形象受到损害。因此,旅游服务意识的培养首先要从思想政治教育人手,通过专业思想教育、敬业爱岗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旅游服务观念,强化旅游服务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在旅游教学中我们常常给学生灌输这样一种理念;“客人总是对的”、“顾客是上帝”、“客人第一”,要求学生具有宽容、忍耐、服从、敬业的品格和意志力。学会服从不是知识、学识的多少能够决定的,而是一个人思想感情、情操、品质和精神境界所决定的。学生在心理理解、接受了这种思想,进入这种境界,他在对待客人的态度上便会真正贯彻“客人永远都是对的”的服务观念,从而无论在任何时间和场合,对待任何一位客人,都会笑得更甜、更美、更自然。

同时,在旅游业中,百分之百的规范服务并不能换取百分之百的客人的百分之百的满意,这是因为服务需求的随意性很大,尽管服务员已经尽心尽责,但客人会因其自尊、情绪、个人癖好、意外情况、及时需求等原因,提出服务规范以外的各种需求。所以我们要教育旅游专业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追求尽善尽美的服务效果,从给客人创造惊喜中获取自己的服务人生,在客人的惊喜中找到富有的人生。

2.通过学科理论的渗透,培养旅游服务意识。在旅游教育中,要充分发挥学科渗透的作用,多门学科的教育要形成合力,适时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如在《旅游礼仪》课教学中,通过礼仪礼貌等的教育,使学生明白良好的礼貌礼仪是旅游优质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打开人际沟通的钥匙,是提升个人和企业形象的法宝。让学生懂得在对客人服务中怎样才能更热情、到位,更富有人情味,给人以美的享受;在《导游业务》教学中通过创造“现实情境”、“模拟情境”、“交流情境”让学生体验做导游应掌握的规范化程序。在《客房服务》教学中,就要在模拟客房室中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客房服务员,真正体验“客人人住我做房;客人睡觉我铺床;客人如厕我涮桶;客人洗澡我擦缸”等程序及其心理承受能力,并从中体会到劳动服务的艰辛与乐趣。通过这样的一些活动,全方位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

3.优化育人环境,加强教师服务意识的培养。教师是育人的主导,教师的素质如何会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在教育学生的同时教师的服务意识又怎样呢?在对某职业学校教师的调查问卷中,有80%的教师从来就没有“学生是上帝”的观念;有78%的教师认为教师的职业就是塑造学生的灵魂。有65%的教师认为职高学生根本不值得教,做职高学生的老师没有任何价值感。由此可见,教师在职业观、教育观及学生服务意识上还存在偏差,那他们中的一些人怎么可能尊重学生?只要求学生有服务意识而教师却没有,这样的教育是不平等的,也决不会有好的结果。所以,教师的服务意识教育同样需要加强。在旅游教育中,学生的服务意识的培养与教育不光取决于班主任或专业课教师及有关领导的教育水平如何,也取决于学校全体教育工作者对学生进教育时的服务意识如何。所以,学校要营造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活动育人”的整体氛围,以出色的服务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第6篇:服务业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城管业务 开放数据 接口规范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2(c)-0011-01

为促进城管业务信息数据的共享,加强城管业务信息数据共享管理,结合现有北京市城管公共服务平台,依托新一代信息与通讯技术,以下一代创新(创新2.0)和“人民城市人民管,我的城市我做主”为理念,以城管地图为载体,以面向民生的服务需求为导向,在对城管业务开放数据研究的基础上制订了相应的开放数据接口规范,使城管业务数据能更好地为城市管理服务,更好地满足政府、企业、公众需求。

1 规范的结构

城管业务数据开放数据接口规范包括资料性概述要素、规范性要素、资料性补充要素。资料性概述要素包括封面、目次、前言及引言;规范性要素包括一般要素,即规范名称、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和技术要素即术语和定义、城管业务数据整理、元数据、数据目录、数据接口模型以及开放数据服务接口以及规范性附录;资料性补充要素包括资料性附录等。

2 规范的内容组织

2.1 城管业务数据组织

编制开放接口规范,首先应对城管业务数据进行整理,在规范中规定城管业务数据组织方式和存储管理方式,规定城管业务数据按照元数据、实体数据、索引的方式组织。

2.2 城管业务数据开放指标项

对城管业务数据体系表中的数据项内容进行梳理,规定开放指标项类别划分方法,开放指标项内容的含义及表示格式。

分类代码采用5位数字进行编码,从左至右按顺序分别为大类、中类和小类码,其代码结构如图1所示。

(1)左起第一位为大类,即“人、地、事、物、组织”5类,代码分别为“1、2、3、4、5”。

(2)左起第二位为中类,即“人、地、事、物、组织”的子类。

(3)左起第四位和第五位为小类。

城管业务数据开放指标项按照“人、地、事、物、组织”5类进行梳理划分,“人”指人员,包括城管执法人员和被执法人员,“地”指与城管业务相关的兴趣点位置或事件发生地点,“事”指各类城管执法事件,“物”包括各种设备设施,“组织”指各类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依据“人、地、事、物、组织”5类数据的特点,再进行类别划分,以“事件”为例,如(表1)所示。将属于“事件”类的信息又分为“非法客运、违法建设、综合巡查、社会监督、行政处理、行政复议应诉、执法责任、单位违法事件管理”等8个中类。

对分类表中的每一类别提取基本信息组成开放指标项表。以“事件类”中的“综合巡查信息”为例,描述开放指标项内容信息,如表2所示。

2.3 城管业务元数据

规定城管业务数据元数据内容组织,城管业务数据的元数据应含5个元数据子集:标识信息、维护信息、限制信息、分发信息和扩展信息。元数据标识信息包含元数据标识、数据名称、分类代码、关键词、摘要、用途及权属单位;维护信息包含更新说明、更新日期;限制信息包含使用对象及安全限制级别;分发信息包含分发方;扩展元素信息包含名称、缩写名、定义、约束/条件、最大出现次数、数据类型、值域及备注信息。

2.4 城管业务数据目录

规范对城管业务数据目录所涉及的元数据进行了规定,并以规范性附录和资料性附录的形式给出数据目录指标项包含的具体内容。按照城管业务的具体应用形式,城管数据通常可以按照业务类别、历史记录以及人员等进行组织。以业务类别进行数据目录整理,成果如表3所示。

2.5 城管业务数据接口模型

本部分规定的数据接口模型用于城管业务数据进行信息开放时封装信息内容,可支持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的封装。

数据接口模型由数据类别层次结构、数据结构、数据集、附件集组成,如图2所示。数据类别层次结构是可选元素,元素名称是CategoryStructure,用来描述城管业务数据类别层次信息,数据类别层次结构由类别标识、类别名称、说明性注释、数据项4个元素组成。数据结构是可选元素,元素名称是DataStructure,用来描述开放信息内容的结构信息,数据结构由信息资源标识、信息资源显示名称、说明性注释、数据项、扩展属性5个元素组成。数据集是可选元素,元素名称是DataSet,用来封装结构化数据,数据集由一个或多个数据记录组成。附件集是可选元素,元素名称是Attachments,用来表示非结构化数据,如城管业务数据中的文本、图像、音频、视频文件等。附件由一个或多个附件构成。

2.6 开放数据服务接口与交换格式

城管业务系统通过数据服务接口提供数据检索服务,支持对目录数据、元数据和数据内容的增加、删除、修改操作,根据数据分发策略对一定权限的用户提供数据下载服务。数据服务接口包含目录服务接口、元数据服务接口以及数据项服务接口。

数据服务各个接口操作均是通过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传递的请求/响应消息对来实现。请求消息和响应消息是一一对应的,即对每一个请求消息有且只有一个响应消息产生,根据城管业务数据分发策略实现。

交换格式宜采用可扩展置标语言(XML),参照GB/T 18793-2002进行城管业务数据的共享与交换。规范中以资料性附录的形式对城管业务数据交换格式、元数据交换格式、资源目录交换格式给出了示例。交换要求包括(1)城管业务数据的交换可采用离线、在线两种方式。(2)基于数据库的在线数据交换,数据库建设和运行应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要求。(3)基于数据目录的在线数据交换,目录服务和交换服务系统建设和运行应满足国家标准GB/T 21062、GB/T 21063的要求。(4)城管业务数据的交换应满足国家相关安全、保密技术标准的要求。

3 结语

北京市以服务的精细化、智能化和社会化为目标,基于现有城管公共服务多模态接入系统,完善面向民生工程的城管事件处置系统,建立城管公共服务处理结果和反馈系统,寓管理于服务之中。

通过梳理和研究城管业务数据,制订了城管业务开发数据规范,结合城管业务开放数据分发策略和相关信息技术进行业务系统建设,可以促进城管公共服务平台数据的共享,提升城管的公共服务能力。开展城市管理信息化工作,有利于促进社会公众参与城市管理“共建、共享、共治”的进程,促进政府和市民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 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3部分:数据接口规范。

[2] 地下管线数据交换技术要求。

[3] 佟敏,邬宏.中国移动省级经营分析系统源系统接口研究[J].现代电信科技,2009,39(34902):56-62.

[4] 孙楠楠.电信计费系统与综合客服系统接口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0.

[5] 李宗华.数字城市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05.

[6] 余真.基于ArcGIS Server的城市空间信息共享平台框架研究[D].中南大学,2012.

第7篇:服务业的含义范文

SOA是在IT领域出现的最吸引人的新型信息系统方法之一,尤其是SOC范式和Web服务技术的出现引起了人们对SOA的广泛兴趣。随着组织不断成长,变得越来越复杂,用户对他们的业务功能和模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组织已经在不断提高和扩大他们的IT基础设施,因为电子形式的信息已经出现。SOA活动重点在于通过研究建立在现有信息系统和网络技术基础之上进一步开发的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来假设新的工作方法。组织已经认识到收集和传播数据表示收集非常宝贵的“服务”和对组织收集和重复利用这些数据的潜在的巨大机会。

在组织中循环使用这些服务的功能需要整合的技术包括:互联网/企业内部网/企业外部网、电子邮件、数据仓库、数据挖掘和工作流程/文档管理系统。通常,组织有驻留在各种容器中以及有明确来源(包括文档、数据库、人力智能和H常实践经验)的数据和信息。SOEA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创建面向服务的环境,以便提供可以通过SOA功能重复使用服务的能力,捕获全方位可用的数据/信息,提供自动化的服务技术,支持高级信息分析。

有了这些功能,组织可以通过标识影响他们业务的新关系和趋势来“创建服务”。随后,这种形式的架构可以统一格式并编制索引到企业的架构中,以便在整个企业间共享和传播。这就创建了SOEA,它是通过将该知识应用到业务需求(例如策略性规划、流程改进、技术重利用和战术问题的解决)中来培养创新能力所得到的能力。

SOA和企业架构间的关系

SOA是将以前储存的所有软件应用程序和支持的基础架构重新组织到一套互相联系的服务中的一种方法,每种方法都可以通过标准接口和信息协议进行访问。它是捕获、定义和公开在组织中可用的服务和服务组件集合的一种方法。SOA是架构式准则,它主张将IT资产描述为服务并作为服务公开。简言之,服务是由服务提供商完成的一组工作,用于为服务消费者实现如图1显示的所需结果。

如图2所示,企业架构定义了企业的各个部分如何协同合作来确保业务和技术齐头并进,实现操作的高效性和有效性,实现成本节约/不使用成本,并为满足使命不断变化的需求的更多的响应提供适应性。总之,企业架构提供洞察力,允许在股东间沟通,并指导复杂的变更流程。企业架构涵盖了操作和管理流程以及信息技术间所需的关系。

作为协调组织的业务策略与支持策略的流程、数据、应用程序和技术的工具,企业架构可以应用SOA来捕获和公开可用的服务和服务组件。同样,首席信息官(cIO)和首席架构师应确保他们特定的企业架构程序开发了集成SOA活动的高级别策略。企业架构必须支持开发标识、分类和管理与组织的使命方向一致的服务和服务组件的SOA方法。企业架构涉及SOA实施的高级别逻辑概念,不涉及IT级别的SOA物理实施。

为何使用SOA?这很简单;因为SOA降低了软件的复杂性并强制将组织变得灵活敏捷。然而,由于SOA是以操作的方式部署到IT基础架构的各个领域的,所以这些实施可能会创建出意想不到的复杂性。传统的IT管理流程和工具并不总能胜任监控和管理面向服务的应用程序的任务,因此SOA部署需要在基础架构管理中有和它们在开发员包和测试工具中一样多的支持和投资。重要的是需要作为更广泛的基础架构和管理程序的一部分接近SOA,而不是作

为独立的应用程序接近它。对SOA的业务满足度和它们对将IT作为一套服务进行管理的承诺之间有很高的关联性。

过渡到SOEA不是轻而易举、一蹴而就的。由于企业架构提供了一种策略,允许组织从当前状态过渡为目标架构,所以SOEA必须将SOA概念采纳到企业级别,以便支持IT开发和业务流程规划和管理中的变更,而且执行这些更改可能需要很多年。尽管SOA适用于手动业务流程(或者部分自动)和IT系统开发;但它根源在IT领域。许多年来,程序员已经重复使用很多计算机代码来节约编码时间和改进软件的稳定性和性能。

从简单的子例程,到代码库、面向对象的编程、Web服务,再到现在的SOA,该概念已经将编程从手工技术活转变为接近工厂批量生产的程度。通过将复杂的系统分解成各个组件部分,程序员可以更快捷的组装大型应用程序并便捷的更新它们。就像技工更换汽车发动引擎一样,SOA使用新的或改进的版本替换单个的组件,而不需要触及其余系统。

将SOEA的概念扩展到IT之外是巨大而重要的一步。传统组织使用IT加速手动任务,而如今的组织将人工技能和电子数据处理组合成集成单元,即“服务”(以前未曾有过,完成不能单独完成的工作)。企业架构是在企业间实施SOA的恰当工具,但企业架构不是SOA。企业架构是分析组织和管理变更的工具。SOA是企业架构可以实施的特定业务架构策略。由于组织的业务架构被广泛认为是提供一致的、动态的和完整的业务设计的科学技术,所以一个可靠的SOEA应该指导企业架构和SOA企业转变,以支持企业。

IT开发人员往往将SOA视为用,NET或J2EE等特定的方法专门建立的纯粹的面向IT的做法。如果从根本上说业务经理往往通过资本计划和投资控制(CPIC)流程看到SOA,那么这需要将它们的投资建议反映到组织的过渡策略中。最完美的结果是,两种观点从完全相反的方向走到一起,管理人员从上往下看,开发人员从下往上看。最糟糕的结果是,他们相互矛盾,两个社区各说各的话语相同,意思相悖。

由于SOA是公认的IT最佳做法,所以它自身已经在IT开发社区扎根。SOEA在IT的范围内支持这种趋向,并寻求将SOA扩展到业务社区。将SOEA的优点分割到非IT领域将是一个雄心勃勃的持久战。它会要求将现有业务流程转变为受制于在供应商和用户之间定义明确的“合同”,并且由以量化方式定义性能的服务级别协议管理的服务。

但是,SOEA概念在两个领域都有应用。图3突出强调了代表这种即将到来的SOEA过渡的概念。

SOA创建了可重用的服务组件,而不是一次性使用的业务功能。与传统业务建立统一的功能相比,SOA将大规模的功能分解成与即插即用服务运行方式相同的组件。它通过独立添加、改进以及交换服务为变更而建立。它的部署是逐步推进的,而不是一次性完成,因而降低了风险,并缓和了变更管理的跳跃感。SOA在宽松耦合、联 网的集群里建立服务,而不是在紧密聚集的分层存储中建立服务。

与人员和组织的管理相比,这种方式显然更适用于软件开发。这是将SOEA准则应用到一些手动业务流程的天赐良机,尤其是应用到混合的手动/IT流程中,但这种更改的管理影响是显著的,并且必须以增量方式进行更改。

主要的SOEA策略性准则

组织应该开发企业架构来支持组织的分析和对性能差距的识别,发现合作的机会,以及避免组织内和组织间的重复投资。组织还应该通过综合而且一致的方式澄清他们的业务和IT操作。

下面是可以在帮助协调差异SOEA观点时提供帮助和指导的四个准则。这些SOEA准则充当组织架构的业务和IT“层”之间的桥梁。组织的服务是支持重复使用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功能、组件和业务服务的基石。更重要的是,定义明确的服务有助于清楚定义SOEA概念,进而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协调千差万别的管理观点和IT观点,因而它是在组织内引进SOEA的一个良好起点。

第一准则,服务可以包含业务流程和IT服务,并可以在架构的所有级别间存在。

第一个准则是建立SOEA的准则,它指出服务可以包含业务流程,IT元素,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它建议服务可以在架构的所有级别存在。

服务组件被定义为自包含的业务流程或服务,并带有预先决定的功能,可能会通过业务或技术接口公开。这一定义明确指出服务可以通过业务和技术元素的组合进行提供,而不必只由IT提供。充当服务的业务流程的一个示例是快餐店的出纳。出纳向所有客户提供定义明确的服务,从它可以在所有快餐连锁店复制的意义上来讲它可以“重复使用”。IT元素可以在财务管理系统内包含时间表应用程序以作为通过IT提供的服务的一个示例。

基于IT的服务可能通常被作为Web服务实施,但SOA不是唯一的Web服务;Web服务是IT服务的特定子集。合并后的业务/IT服务可以使用某种形式的数据交换(即企业服务总线)作为组合的业务/IT服务的一个示例。纸张或计算机介质形式的数据可以部分通过手工方式处理,但通过电子方式发送的数据则是全自动的。这些是通过复杂的数据交换为客户提供的普通服务的两种简单的途径。如图4所示,这些不同类型的服务映射到企业架构层的不同级别(即策略、业务、数据、技术和安全架构)。

在图4中显示的企业架构层的主要目的如下:

第一,策略层用于描述组织的目标结构。目标结构由使命/构想组成,由组织策略目标支持,由策略目标和动机决定。

第二,业务层提供业务功能、业务流程、业务模型和组成组织业务范围的动机的情境和描述。

第三,数据层提供数据集成和数据管理,并结构化来表示组织的数据资源以及显示这些关键资源和应用程序以及使用它们的业务流程间的关键关系。

第四,应用程序层促进了改进的数据管理和应用程序交互操作性,这部分通过提供关于应用程序、它们与其它应用程序间接口的本质、它们支持的业务流程的映射以及提供的支持的程度和质量实现。

第五,技术层促进了改进的应用程序和网络互操作性、可靠性,处理能力和忠于标准,并允许组织识别其硬件和软件基础的功能和容量。

第六,安全层表示安全架构的基线和目标状态,以便组织进行跟踪和解释与适用的安全驱动程序和标准间的兼容性。

利用企业架构,业务流程服务应该与架构的业务层相协调,IT服务与数据层(例如,数据仓库和数据市场可以提供服务)、应用程序级别(通过应用程序及其模块)和技术级别(即集成通信技术和集成管理技术软件产品可以提供即开即用的服务专业服务还提供定义好的服务)。这些协调重点强调SOA的服务为什么容易在短期内主要关注IT,但将业务流程视为服务组件会为未来工作创造一个巨大的保护。这种观点应该抛开更灵活和高效的对使命至关重要的功能的实施,更大程度上基于第二个SOEA准则的优点。

第二准则,服务组件的特性包括它们满足您企业对服务组件的定义程度,以及它们的复杂性级别。

第二个SOEA准则是组织应该在可能的程度上从可重复使用的服务组件中建立复杂的系统。SOA鼓励管理人员将建立好的服务分解成较简单的组件并确定现有任务是否可以重新使用组件,企业架构是否可以识别组织内所有可用的服务、系统、应用程序和技术。

随着组织不断接近SOA,它会将IT或非IT服务设计和开发成包括一个或多个服务的组件。组件通过以下标准定义(1)它们是否满足服务组件的定义(在上面的第一部分提到),(2)它们的复杂性或粒度级别一它们彼此之间如何建立关联和建立网络来创建复杂的功能。

这第二个SOEA准则在效果上区别了“服务”和“组件”。它会允许组织在从非sOA系统转变为SOA系统时跟踪它的进度。一个老式的,紧密耦合的应用程序模块可以提供服务,但因为它在其它系统中不可以重复使用一没有通过接口“公开”,因此其它用户可以得到和使用它一它没有满足组件的定义。当它实实在在变成可重复使用和可访问的时,它就成了服务组件。

组件通常可以是连成网络的。低级别的服务通常会聚合成更复杂的高级别服务,并由组件在聚合的多个级别彼此调用。下面定义了组件层次中的三个粒度级别:

第一,分发式组件(Dc)。DC是最低级别的组件粒度。它是软件元素,可以在运行时通过明确的接口以及接口和实施间的明确隔离进行调用。DC是自主部署的,通常是COTS或GOTS包。DC可能包含数据资产、提供更大的IT业务组件(Bc)或硬件或软件平台的组件功能的应用程序模块(通常是COTS或GOTS模块)。DC的精确基线库存将支持冗余和差距分析并帮助识别可以更广泛地公开DC以便重复使用的情形。

第二,业务组件(BC)。BC表示独立的业务概念、业务服务或业务流程的实施方式。它由将业务概念表达、实施和部署为大型信息系统的自主、可重用的元素的所有技术元素(软件、硬件和数据)组成。BC是开发生命周期和分发层间的统一概念。BC可能包含多功能业务流程,也可能包含在DC的支持下运作的单功能业务流程,多功能数据资产,例如仓库或多功能应用程序,包括多模块COTS或GOTS包。BC与DC一样,是一个相对低级别的获取。对于DC,一个精确的BC基线库存会支持冗余分析;帮助识别可以更广泛的公开BC以便重复使用的情形。

第三,业务组件系统(BCS)。BCS是一套协同操作的业务组件,组合在一起用于业务问题的解决方案。BCS包含多个BC,或者包含一个手动业务流程外加一个基于IT 的组件。BCS可能包含属于IT BC层次和网络的IT系统,或者包含由一个或多个IT BC支持的业务流程。

下面的图5阐释了架构元素及其粒度级别间的关系。

第三准则,服务组件必须能够在整个组织的企业架构中可以跟踪到。

第三个SOEA准则是所有服务必须能够在整个组织的企业架构中可以跟踪到。这样可以允许用户社区搜索和找到他们执行业务所需的服务。

下面的图6介绍了组织架构的组件粒度如何与应用程序的基础结构相互关联。请注意,单个服务组件直接映射到组织提供的服务组件中。对于高级别的服务,这可能意味着映射到更高级别的服务,以便映射到它下面的所有或者大部分服务,因为很多组件会在通过某种形式的数据交换传输数据时参与进来。另外,它可能需要分解现有的服务类别以便更好的描述其功能没有在服务注册表中明确涵盖的范围狭小,特定的服务组件。

SOA的精髓是所有的服务组件,无论来自何处,都应该供所有授权的用户使用。企业架构还建议组织应精确表示协调、依赖性和企业架构人工数据、企业和外部环境间的关系。通过创建这种协调和创建SOEA,有助于确保组织所有级别的个体均拥有帮助将组织转变成更高效率和更高效的机构的正确的信息并支持其所有使命、目标和目的。

第四准则,服务、服务组件和服务级别协议(sLA)应该可以进行定义、归类和。

第四个也是最后一个SOEA策略用于识别、编录和组织内使用的所有服务。

由于SOA的本质是重复使用服务组件,所有组织必须针对每个服务的内容、所在位置和使用方式进行沟通。这对于更高级别的服务尤其重要,在那里用户和提供商可以进入正式的服务级别协议(sLA);但是,并不是所有服务都需要此类协议。SOEA实施将合并以下内容。

第一,SLA定义服务,尤其是高级别服务的提供商和用户间关系。

第二,用于和发现服务的业务服务目录。该目录将包含与服务相关的业务信息,但将深化到服务组件注册表。

第三,服务组件目录,它包含很多代表业务流程的服务组件和提供不同级别的类型服务的技术服务组件。

第四,提供这些服务的服务组件。

图7阐释了此概念。业务服务目录为经理和业务策划人员提供“一站式购物”,用于或发现业务服务。该目录提供组织特定功能的内部操作列表它是实际的属于描述完善,可访问的服务组件的目录的“服务组件注册表”。

维护这些目录将需要有效管理,尤其是针对高级别服务的有效管理。要为客户提供稳定可靠的服务体验,必须对服务及其组件进行相应地配置、托管和管理。没有结构化的管理或变更管理流程,服务组件目录将无法存在。

实施SOEA的操作步骤

SOEA提供了一种概念性的途径,它解释了术语并将服务的结构解释为在企业架构内实施SOA的框架。这样就将实施SOEA的基本架构放置在组织操作的全局性管理方法中。

一些组织可能在IT级别实施SOEA处理得非常妥当。更多的组织已经开发了用于在他们的企业架构存储库中记录SOA的某种方法。该SOEA方法不但提供了上面介绍的四种准则,还应该包括为开发SOEA提供基础的以下操作。用于在IT级别管理SOA的现有组织系统可以充当在业务和架构级别的更长期的SOEA的核心。

开发SOEA管理结构

相比作为自上而下的抽象需求的解释,IT管理似乎作为对需求的自下而上的响应开发的最好。

由于SOA已经在IT的实施级别扎根,所以SOA的管理可能需要有效地根源于现有的工作组和管理流程。项目经理必须与高级经理和执行层进行沟通,以便开发已提供或计划的各种服务的综合清单。该清单是业务服务目录的起始点。它们还必须开发服务组件注册表所需的技术细节。项目经理努力的部分意图是开始共享组件的过程。该努力同时还寻求协调服务和服务纰件;寻找冗余和分担费用的机会,例如获取许可证,在系统间共享组件。这些工作级别的努力表示面向构建SOA管理步骤的真正开始。

SOEA管理结构应该是SOA管理的核心。执行层和经理需要定义SOA的服务功能和支持的业务规则。反过来,这些规则需要企业架构内的业务服务组件相互协调。执行层和经理可以将业务服务目录的初始规格开发为该协调的延伸。他们将会定义识别和选择业务服务所需的内容和属性,以及用于指定SLA的一个或多个结构。

另外,通过使用SOA模块化方法来开发其它主要系统间的接口,有助于跟踪用于IT投资的成本。召集来自开发合同一方和CPIC员工一方的代表小组,在一个或多个现有的或新的工具上为服务组件目录及其实例化创建初始规格可能会被认为受益匪浅。

在这些努力达到初始信心的级别后,执行层和管理层应检验在横跨企业的级别可能会需要何种更高级别的管理,例如通过SOA质量委员会或者SOA子委员会。

企业架构模型

组织必须建立实施他们的企业架构模型活动的SOEA方法。在架构所有级别的多种类型的现有对象,可以充当SOA组件的构建模块。业务流程、数据库和市场、应用程序和应用程序模块,以及各种技术对象,如果满足定义的要求,则可以将它们定义为服务并标识为组件。

组织的服务组件的表示方式已经扩展到包含服务组件粒度的概念。由于可以将多个对象联网到一起来提供更高级别的服务组件(BC、BCS和DC)、“候选”服务组件,尚未满足SOA所有要求的那些服务可以通过将候选服务组件映射到执行的服务,但不能映射到组件级别来表示。所有服务链接到服务定义,并进行了改进,根据需要将服务组件级别分解为详细的服务组件。对象可以链接到组织内的多个服务组件。SOEA还必须定义在架构的每一层提供的对象(如图4所示),它们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对象的属性(在支持使用企业架构作为制定决策的工具时非常有价值)。虽然企业架构储存器定义了架构的内容,但SOEA应该提供服务如何支持业务以及在整个组织的架构内进行协调的指南。

为在业务级别实施SOA创建统一的方法

将SOA准则应用到管道中的现有对象可以有很多好处(例如节约开发和授权的成本),但它不会获得SOA更高层次的观点一支持手动业务领域或者在很大规模上重新策划现有的业务流程系统。它给创建不完整的服务组件带来了风险,并可能意外地保留冗余的或过时的业务流程。

组织将需要扩大其业务流程的组件聚合,方法是将此自下而上的方法的实际好处与更常规化的,自上而下的方法论相结合。

一种特别的自上而下的积极的方法是在整个企业内执行业务流程重组(BPR),以便识别需要得到服务组件支持的一系列核心的基本活动。这样会生成所需的高级别的服务集合,但会耗时长久并且造价不菲。

折中的方法是应用价值链分析。这种方法关注于所需的业务结果。它没有映射单个的活动和流程,相反,它定义了“价值链”一系列业务流程线程,它会生成中间的,可识别的客户好处或结果,经过一段时间后会扩展成所需的最终结果。由于识别了更多的价值链,所以目标是通过在价值链间集成和合并可比较的功能“增加”服务组件,因为企业中越来越多的价值链可以使用它们。

虽然价值链分析在商务部门效果良好,但它在政府部门的适用性将需要另行探讨。商务部门通常细化成共享很多类似流程的多个小部门。但政府机构在他们的各种程序内通常有多个互不相同的流程,其彼此的价值链看起来相差甚远。

尽管如此,组织内确实存在很多类似的价值链,例如规则的制定和管理、允许、授权、执行、公共信息和培训、记录管理和应用研究。

第8篇:服务业的含义范文

社区信息化建设除了政策的支撑,还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经费可以是来自于政府投入也可以商业运作引入社会资金投入,资金是决定社区信息化是否能建设到位的重要指标。同时,信息化人才缺乏也制约着社区信息化发展,人才包括社区信息化开发人员和日常维护人员,其中,社区信息化开发可以委托或外包给专业软件开发公司实现,也可以购买第三方社区信息化服务公司获取相关服务项目。最重要的是落实社区信息化日常维护人员,目前,部分社区已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但信息平台建设完毕,由于缺乏日常维护人员,平台基本处于空置或半空置状态,变成形象工程,未达到预期建设要求和初衷。

2社区信息管理标准化规范

现阶段,社区信息管理的标准都未形成全国统一的设计标准,每个地区根据自己社区管理特点和方式,都建立了自己一套标准,如:上海、深圳、广州等重点地区。这些社区信息化设计标准对基础数据、字段信息、管理模式、系统结构都各有特点,但都存在地区局限性。深圳地区的社区信息化设计标准,对社区电子政务覆盖面有限,并未将社区所有管理事物都拓展到系统中,并且对信息化建设关键技术定义方面存在片面性。上海地区标准覆盖面广,但标准定义仅停留在表面。我国为了促进全国社区信息化的长效建设机制,在鼓励各地方建设适合于本地需求的社区信息化系统,同时着手根据各地推广情况,设计符合全国推行社区信息化建设标准。我们通过对上海、深圳、苏州等信息化建设典型代表性社区的调研,梳理和归纳出现阶段社区信息化标准可按技术规范和应用模块两种方式进行划分。

社区信息化标准可按技术规范应涵盖如下几个方面:⑴社区信息化基本标准:电子政务规范、信息管理标准、软硬件采购和设计标准、网络建设、数据安全。⑵数据规范化标准:数据分类代码资源、数据字典、数据传输与交换结构、数据多平台共享实施规范。⑶业务信息标准:户籍和人口基础数据库建设标准、多业务平台信息交换接口标准、多业务系统开发标准、数据管理中心建设标准、基础数据平台和业务系统互联拓展标准。⑷社区信息化管理标准:项目可控管理规范、信息化管理评估标准、运行与维护实施标准。⑸信息化集成标准:业务系统统一开放标准、多类数据转换标准、业务系统拓展标准、系统代码维护规范、用户使用培训规范。

其中,上述标准化中最核心的就是数据规范化标准,直接影响到社区信息化能否在全国范围内铺开。党的十以来,国家在推广“大数据”平台建设,目标就是要实现全国基础信息共享和统一管理,而在每个社区部署全国统一标准化数据分类代码结构是数据共享和管理的基础。数据分类代码主要应包含:房屋数据、单位数据、人口数据、户籍数据、社区综合治理数据、社区组织结构数据、社区计生数据、社区卫生数据、社区文化教育数据、数据、综合查询索引等社区服务和管理以及社区信息化建设中所包含的各类业务数据。与之配套的数据字典包含:名称、英文名、说明、数据类型、数据结构、大小、定义域等。数据传输与交换结构要求各业务系统在数据传输和交换时,各系统的数据库能相互兼容,并达到数据交换的要求,如:社区户籍信息管理业务系统数据库与社区计划生育管理业务系统数据库类型不同,需要构建之间数据传输与交换方法,确保能实现两个业务系统相互共享对方数据库资源。数据多平台共享实施规范提出社区信息化建设中数据共享的基本要素、规则和方法,规定社区管理与服务信息系统的各业务数据共享功能,以及共享安全性要求,同时对系统数据共享接口、垂直权限数据共享、区域权限数据共享进行了规范。

社区信息化标准可按应用模块划分应考虑上级政府与社区之间信息往来、社区内各部门之间的业务信息往来,根据部门职能设计与之对口应用模块,包括如下几个方面:⑴居民信息管理:包含居民基本信息管理(如:姓名等)、居民扩展信息管理(如:政治面貌等)、居民关系管理(如:父子关系等)、暂住居民信息管理(如:租房客等)、家庭信息管理(如:家庭包含成员)⑵民政业务信息管理:包含特别人群管理(如:宗教人士)、社会捐赠信息管理、殡葬信息管理、收养信息管理、低保信息管理。⑶社区经济事物管理:包含社区内企业信息管理、社区组织业务管理(如:社团等)⑷劳动保障信息管理:包含就业人员信息管理、就业培训管理、失业人员管理、离退休人员管理、外出务工人员信息管理。⑸计划生育管理:包含育龄妇女信息管理、计生专门信息管理(如:是否独生子女等)、查环查孕管理、孕产信息管理。⑹社区综合治理信息管理:包含综治对象管理(如:拆迁户)、社区经营信息管理(如:社区摊位)、违章建筑信息管理、卫生信息管理、消防安全管理、纠纷和调解信息管理、社区安全信息管理。⑺卫生防疫信息管理:包含预防服务管理、保健服务管理、社区医疗服务管理。⑻基础设施管理:包含房屋信息管理、设施信息管理。⑼社区组织管理:包含党建管理、社区资产管理、制度管理、会议管理。⑽社区文化与教育信息管理:包含科普教育管理、文体教育管理。

3总结

第9篇:服务业的含义范文

REACH法规让谁负法律责任?

09年11月,欧盟快速预警系统(RAPEX)报道了一个案例,一批中国制造的内裤被检测出其所容纳的对氨基偶氮苯的含量高出新欧盟化学法规(REACH)所限制的含量。结果,进口商自动把此批产品从消费者那里召回,并从德国和奥地利市场上下架。进口商为什么主动把产品从消费者那召回呢?这是因为REACH法规把化学品安全的责任放在欧盟制造商和进口商的身上。如果你是欧盟的制造商或进口商,REACH法规对于你的意义就是:一旦你没有符合REACH法规所规定的要求,那么你需要负上法律责任,但不针对那些非欧盟国家的上游供应商。此项法规应用于27个欧盟国家及冰岛、列支敦士登和挪威,每个国家都出台了一系列惩罚措施来应讨违反REACH指令下的要求。惩罚措施因国而异,有些国家不但对其进行罚款,严重地还会面临牢狱之灾。

尽管符合REACH指令的法律责任在于欧盟制造商和进口商,但是从其对于上游供应商的潜在影响可以看出,非欧盟制造商和供应商对于符合REACH指令也倍感压力。因为进口商可以以产品质量不达标、化学品成份含量不合格为借口,向出口方提出毁约、退货、降价处理、理赔等随意性要求。

REACH法规把风险责任转给了谁?

REACH法规取代及修改了当时欧盟40项化学品指令,为欧盟化学品的管理创造了一个单一、和谐的框架。REACH法规实际上是把更多的管理化学品风险的责任转给了生产商,因为在此之前的化学品管理制度要求相关政府机构鉴别和市场上化学品可能的安全信息;REACH法规目的在于改变这个平衡,它要求企业承担化学品危害评估的义务,并确保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同时,因为更多地鼓励开发更安全的化学品,有利于提升欧盟化学品工业的竞争力,使得这个法规的效率得到改善。

REACH法规强制要求生产商或进口商注册那些数量超过1吨/每年的物质,注册要求适用于物质本身,或特殊条件下包含于配制品或物品中的物质(强烈排放)。没有注册意味着该物质不能在欧盟境内生产或使用,也不准进口到欧盟市场上。

在REACH法规中纺织服装属于哪类?

REACH法规代表了化学品的注册、评估、限制及授权,这是此项指令的四个关键步骤,而整个过程则由ECHA负责监督。

在REACH指令中,化学品指的是一种物质,所有产品都能依据其成分位置大致分成三类:物质、混合物、物品。

如果产品为纯化学品,则被称为物质。氯化钙,一种常被用作家用干燥剂,便是一例子。如果产品是由两种或以上物质所组成,则被称为混合物。例如,洗衣粉就是由多种化学物质制成的混合物,其中包括表面活性剂、荧光增白剂及芳香剂。

我们的纺织服装产品大多被归入第三类,即物品。例如:衬衫就是一种物品。正如REACH法规所说的,物品是指在制造过程中获得特定形状、外观或设计的物体,而这些特性比其化学成分更能决定其功能。

对于我们的企业来说,还要特别注意包装材料。包装材料也是一种不可被忽略的物品。在REACH法规下,每一种包装材料都是一种独立的物品。因此,包装材料也同样必须遵守对于物品的符合性要求。

“有意释放”的真正内涵

在REACH法规物品类别之下有一个分支,是特指一些有意释放物质的物品。举例来说,一块含有微胶囊内置抗菌剂的布在一般正常使用情况下,释放出来的抗菌剂是这块布附加功能,从而给此产品增值。在有意释放的定义上,这功能只可是一个附加功能而不可是主要功能。由此可见,要想了解REACH法规所规定的义务,必须先理解物质、混合物、物品及有意释放的意思。

这里面需要澄清的是对于“有意释放”的理解,现在很多的理解是把这种有意释放与可预见释放相混淆。有意释放具体是指物品中某种功能或品质,例如香味纺织品中香味的释放是属于有意释放。

REACH法规如何起到监督控制作用?

REACH法规代表了化学品的注册、评估、限制及授权,这是此项指令的四个关键步骤,而整个过程则由ECHA负责监督。

对于纺织服装类产品来说,需要注册的产品类别仅为那些有意释放物质的物品。欧盟进口商的责任就是确保所有需要注册的进口商品都已及时进行注册。注册既可由进口商自己进行,也可由供应链中任何一个上游供应商完成。

若你有有意释放物质的物品,而想确认是否有需要注册,那么我们建议你与像TV南德意志集团这样的REACH专家联络,以确保你的责任及如何在最经济的情况下完成注册。

评估就是对注册所上交的数据进行审核(例如相关注册文件是否完整及对于化学品测试题案的评估等)。评估的过程由ECHA或欧盟成员国负责。对厂家来说他们不用承担任何有关评估的义务。

接下来的限制和授权两个部分,便是REACH法规针对有害化学品的控制机制。

纺织产业常见的受限物质有哪些?

对纺织产业来说,偶氮染料、邻苯二甲酸盐、镍等,都是一些比较熟悉的受限制的物质。这些化学物质使用范围广泛,例如改善衣服的外观及其舒适度等。然而,这些成分却被证实会危害环境和人类健康。举例来说,五氯酚(PCP)有时会充当防腐剂或保存剂加入衣料中,但由于它有致癌危险而被限制使用。

尽管绝大多数纺织品和服装中都或多或少的含有一些化学物质,但并不都要受到REACH法规的影响。纺织品和服装的生产商、进口商只有在产品中所含的化学物质符合REACH法规监管条件时,才需要就该化学物质进行注册、申请许可或作为受限制物质进行使用。

在REACH法规出台之前,消费品中的限制物质基本上是那些被列入《市场营销及使用》指令(76/769/EEC指令)。这项指令由1976年开始实施。多年来,随着有关化学品的危害知识不断增加,新的限制也随之不断加入指令中。最终,共有涉及几百种物质的57组化学品被列入了此项指令的限制范围。

自2009年6月1日起,《市场营销及使用》指令已不再使用,但这项指令下的要求被列入REACH法规下的附录十七。

如果含有高于0.1%的高关注物质会怎么样?

REACH法引入了一种新的化学成分类别,即高关注物质。高关注物质指的是对人体健康及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化学物质。这类物质包括致癌物质、诱导性有机体突变物质、对生殖有毒的物质(以上三类总称CMR);持久留存的、生物积聚性的有毒物质(PBT);高度持久留存的、高度生物积聚性的物质(PvB);以及其他有科学证据证明与上述物质具有相同危险性,威胁人类健康和自然环境的物质。

如果商品含有候选清单中的高关注物质,且比例高于0.1%时,或是消费者对商品中的高关注物质提出查询时,你就需要和供应链上的厂商或消费者提供该高关注物质的名称,并且提交所有相关的安全使用指南。对于消费者查询,这些资料都必需在45天之内提供。

假设进口一批纽扣,这批纽扣内含有候选清单上的一种高关注物质,且成分在纽扣中的比例达到了0.5%之多,那么供应商就必须告知这批产品的买家(比方说欧盟进口这些纽扣的进口商或衬衫的制造商)。

然而, 如果这些纽扣是一些进口衬衫的一部分,那么纽扣中的高关注物质的成分比例将以它在一件衬衫整体重量中所占的比例来计算。如果这种物质成分在一件衬衫中所占的比例低于0.1%,那么就不必作任何信息沟通。

到目前为止有七个国家并不同意这0.1%重量比的定义,这七个国家分别为:奥地利、比利时、丹麦、德国、法国、瑞典及挪威。若有进口商品将在这些国家销售,那么我们建议首先了解清楚和明白这些国家对“0.1%重量比”的定义,如果有任何疑问,有关国家的REACH帮助台可以提供更多信息。

必须注意的一点是一旦高关注物质被列入候选清单,与之相关的义务就立即生效。这些义务已于2008年10月28日(即第一次公布有15种高关注物质的候选清单日)开始执行。之后ECHA分别在2010年1月13日又加入了14种,及在2010年3月30日把丙烯酰胺加入到候选清单中,现时的候选清单总共包括了30种高关注物质。

向ECHA通报的义务与授权

当一种物品所含的高关注物质重量比高于0.1%,且每年每家制造商或进口商所使用此高关注物质的总体重量大于一吨时,就要向ECHA通报。

通报义务将于2011年6月1日开始生效 。制造商或进口商必须留意候选清单的发展,因当一项新的高关注物质被列入候选清单时,如符合通报义务的所有条件,那么通报必须在六个月内给ECHA。通报与供应链厂商进行沟通的义务有所不同,沟通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而通报则有可能在某些情况下豁免。所以如果你碰到与通报相关问题,可以咨询一下专家的意见。

一旦某种高关注物质被列入附录十四(授权清单),除非巳被授权,否则在欧盟这种高关注物质都不能在市场上发售或用于生产中。然而,很容易使进口商混淆的地方是,授权只适用于进口的物质和混合物,而不适用于物品。这点是进口商所必须清楚了解的。

为了商业利益,非欧盟制造商应该尽量选择禁用一切附录十四中的高关注物质。

REACH法规为什么会加大企业的生产成本?

有种说法,说REACH法规注册需要几十万欧元,这个成本太高昂了,还不如放弃欧洲市场,将出口转到别的国家。对此REACH法规资深专家钱鸿元先生说,这个问题必须具体分析。实际上,在预注册阶段,欧盟对预注册的企业不收取费用,但是中国的企业要找唯一代表人去进行预注册,所以这个阶段主要的是找唯一代表人产生的费用,一般约人民币几千元左右;到注册的阶段,一般物质注册的费用随吨级的范围和物质属性的不同有所差异。缴给ECHA的注册费从1600~31000欧元不等,如果联合提交注册资料,可以减免25%的费用。许可申请和许可评估的费用相对更高,比如1种物质申请1种用途的许可申请费用约为5万欧元。这里提到的费用仅是交给欧盟化学品管理局的,还没有包括数据的采集费用、试验费用、数据共享费用、人工费等,往往这一部分才是大头。现在对费用都是一个预估的数字,曾有人估计通常一个物质注册费用在几万到几十万欧元。不能笼统地说注册要几十万欧元。

当然,成本的上升是必然的,所以出口欧盟的服装企业在这个阶段应该对出口产品的经济性做分析,对办理注册费用和出口利润进行比较考量,如果出口物品中含有可能被列为受限制物质的,应该寻求替代物质,并进行新的研发。并且考虑哪些物质先注册,哪些后注册,或者在进行出口额和成本的比较以后考虑是否放弃拓展其他市场,这些应该制定出时间进度表,因为每个决定可能都会影响到企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一定要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制定战略性的应对方案。

符合REACH法规的四个步骤

第一,我们要理解REACH法规和其各项要求,一些服务商,例如TV 南德意志集团会组织一些讲座讲解REACH法规。另外,ECHA指导文件、简报、及新闻稿也是很好的信息来源。

第二,根据REACH法规的要求,把产品分为物质,混合物,物品和有意释放四类产品。

第三,了解REACH法规下你当履行的义务。由于每一条供应链都不相同,所以你的义务也会随着产品类型、生产地以及相关供应链厂商的角色而改变。

最后,制定并执行计划,早日达到REACH法规的要求。

作为服装企业应从面辅料企业了解产品中使用的染化料的成分,明确自己所生产的服装中是否含有可能“释放”出来的化学成分,该成分在每件产品中含量有多少;明确产品中是否含有高度受关注物质,该物质在每件产品中含量有多少,所占重量比重有多少;该物质是否可以用于纺织品、服装,是否可以进口至欧盟并销售。

尝试替代受监管化学物质如果产品中含有不能用于纺织品、服装的受限制物质,则企业必须寻找其他不受限制或符合限制条件的物质替代原有物质。如果无法替代,则这部分产品只能放弃对欧盟出口。如产品中含有高度受关注物质,企业也应尽量寻找替代产品,争取只进行注册,以避免许可申请程序和许可不被批准带来的麻烦。产品中如含有可能“释放”出的物质,企业也应尝试寻找无需注册的替代产品,尽量减少出口障碍。在这个过程中,纺织服装企业需要与染化料生产企业充分沟通,了解相关技术指标,如现有物质无法替代,要尽早开始下一步的工作。

了解上游染化料企业是否准备在欧盟注册或申请许,可如产品中含有高度受关注物质,纺织服装企业应向上游染化料生产企业(包括国内和国外企业)了解其是否向欧盟出口或在欧盟生产,及该公司是否准备在欧盟申请许可。应尽量使用准备申请许可的染化料生产企业生产的拟申请许可产品。这样可以免去本企业的许可程序,只进行告知。

估算出口产品中受监管物质的含量,评估完成注册、许可的可能性,REACH法规对生产、进口不同重量的化学物质有不同的注册要求(以1吨、10吨、100吨、1000吨分级)和不同的时间段安排。因此,如出口受监管的产品,企业应根据出口数量和相关技术指标估算出口产品中所含各类物质的重量有多少,重量比重占多少,以明确应按照什么要求、在什么时间以前完成注册。参考企业经济和技术实力,评估企业是否可能在规定时间内提供规定材料,完成注册和许可。

按照REACH法规,有些符合条件的化学物质某些注册信息可以共享,后进行注册的企业只要向先注册的企业支付知识产权费用即可使用这部分信息。企业在评估完成注册、许可程序的可能性及进行成本评估时,可适当了解欧盟同类产品生产企业情况,考虑是否可能取得共享信息,降低注册难度和成本。

评估成本,选择是否继续出口及选择进行注册、许可的方式企业应进行成本和利益评估,决定是否要就某些产品放弃欧盟市场。如果决定接受REACH法规监管,应进一步评估成本,选择自己到欧盟成立企业,或选择委托欧盟境内的企业代为注册和申请许可。如果选择委托,应订立合同,有效保护本企业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