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情境教学法的概念范文

情境教学法的概念精选(九篇)

情境教学法的概念

第1篇:情境教学法的概念范文

高中政治 经济生活 情境教学 概念教学法

一、情境教学法

1.《经济生活》课程运用“情境教学法”的必要性

(1)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易于教学情境的创设

《经济生活》的教材内容主要是围绕着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来层层展开的。新改版的教材,内容更加生活化,更加注重对学生经济能力的培养。因此,这样的教学内容易于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参与和体验的过程中,增强他们对经济生活的认识和理解。

(2)情境的创设,能够让理论鲜活起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好的老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经济生活》教材的内容,具有较多的概念和理论,比较枯燥、难懂,因此,学生的学习热情较低,长期以来,学生知识被动地、机械地区学习,根本毫无兴趣可言。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亟待去改善这种局面,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情境”的预设,用生动形象的案例来说明枯燥无味的理论,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枯燥的课堂慢慢生动起来。

2.如何运用“情境教学法”

(1)情境的预设要具有针对性

我们在课堂中创设的“情境”,是为了实现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目标,所以,预设的“情境”要基于教材,源于生活。同时,还要具有针对性,不能脱离教材,不能太空,并且还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2)要根据“情境”,进行问题的预设

除了要创设与教材、生活相关的“情境”外,最关键的就是探究问题的设置。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且要具有开放性和实践性。

(3)要营造“开放、民主”的课堂氛围

创设“情境”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参与和体验,只有开发、民主的课堂氛围才能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积极主动的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而作为教师,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按照我们既定的思路去解答问题,要积极鼓励学生多发表自己的意见,来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概念教学法

1.通过辨析概念的方法掌握相关概念

《经济生活》中许多概念都是“概念群”的形式出现的,它们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孤立地讲一概念,往往会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并容易将概念混淆。通过概念群的比较辨析,往往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不同概念的不同特征,我们可以采用逻辑线索法、整体考察法、关系分析法、相关概念比较法四种方法对概念进行群体学习。

(1)逻辑线索法

教师在讲解完一课或者一单元的内容之后,要以重点概念为核心,把握之间的逻辑关系,帮助学生进行回顾学习,形成概念序列,达到“提起一条线,放下一大片”的效果。以《经济生活》的第一单元为例,该单元以“货币”为核心概念,其显性的逻辑线索为:商品――一般等价物――货币――纸币――电子货币,隐形的逻辑关系是生产力的发展――剩余商品的出现――商品交换的发展。

(2)整体考察法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通常都是化整为零,将知识点一个一个的灌输给学生,但是,我们教学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完整的知识体系,这就需要我们在学完单个知识点之后,要对这些知识进行整体把握,既要知道他们的不同点,又要知道他们的相同点。

(3)概念分析法

我们还可以根据共性与个性,对立与统一、同类差异关系来把握概念之间的联系。如“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宏观调控手段有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它们需要在区别之后才能协调运用。

(4)相关概念比较法

除上述三种方法之外,还有一些概念是相似概念容易混淆。比如:企业与公司、财政与税收、财政收支平衡与财政赤字等。

2.以概念为基点逐步形成“知识块”

我们可以横向地从相关概念的比较辨析来把握概念,也可以纵向地以概念为基点形成“知识块”的角度来把握概念。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我们可以多角度的对概念进行描述,整理出层次清晰、一目了然的“知识块”,来帮助学生学习。

3.分清概念的主次

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分清概念的主次,对于主要的重点概念,要集中进行全面深刻的讲解,务必使学生能够对概念有一个全面的把握。而对于那些不重要的一般概念只需“轻轻叩击”即可。因为高中新课程根据基础性、基本性原则,降低了一些概念的要求,学生仅需了解,无需掌握。对于这些了解的内容,教师便无需重点讲解,这样便可一方面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另一方面则可花费更多的精力去掌握重点概念。

三、讨论教学法

1.问题设计

问题的设计,这是高中政治课堂老师应该在实践培养学生讨论意识之前应该好好思考的。做好问题设计这一教学环节,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充分掌握教材,挖掘重点难点。其二,了解学生的状况,有针对性、有把握地设置课堂问题。其三,还要把握学生的反应情况,大体预测会有怎样的反应和怎样的一些答案。当然,课堂上任何新情况都可能发生,这也要考察老师的应变能力,但大体是能掌控的。其四,要选择恰当时机地提出讨论话题。

2.解决方法

老师可将高中政治中的《经济生活》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老师也可以通过已学知识引导学生新旧知识联系。还可以通过现象与实质的分析,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只要老师对学生进行有效地引导,重视学生的意见,那么就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调动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将这种兴趣引到讨论的话题中来。

3.解决过程

老师不要急于给出答案,要充分给足学生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探究,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一些见解和答案。当然,老师也是需要教授学生思考的方法。让学生可以在以后的问题中类推,这不仅仅是为了找寻答案,这更是一种能力的培养。

4.有效评价学习就像是耕地,有收获才会有动力,老师最不能忽略的,就是恰到好处地评价学生的答案,这样子的重视才能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才能鼓励到整体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崔瑜梅.高中政治教学内容及策略浅析――以第一单元《经济生活》为例[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2).

[2]王实玲.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概念教学方法的探讨[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5,(11).

[3]倪金如.试论高中政治课堂参与教学的实施策略[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8,(10).

第2篇:情境教学法的概念范文

在传统数学概念教学中,为了完成某些教学目标,会使用情境教学。但在整个概念教学过程中知识和情境之间没有前后呼应,知识与情境被完全的割裂开来,没有融为一体,情境只是作为引出知识的载体,没有起到它应有的作用,而高效的情境教学是在情境中更好的理解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建构和深化知识。

新课标下的数学强调数学化、数学情境,作为教师要能有效的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数学教育提倡在情境中解决问题,教师要学会创设情境,把课本里的概念转化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帮助学生自己建构数学概念。一堂生动活泼的具有教学艺术魅力的好课犹如一支婉转悠扬的乐曲,“起调”扣人心弦,“主旋律”引人入胜,“终曲”余音绕梁。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深刻理解所学习的数学概念。

一、数学概念课教学情境创设的类型

情境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学习背景。这种背景主要体现在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课堂情境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下,需要设计不同的课堂情境,以体现不同的教学功能。然而不管是教学情境的外在形式还是教学情境的内容都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反应,但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教学情境在教学中的侧重作用不同,教学情境根据分类的标准不同可以有多种类型。依据情境呈现的内容来分,有故事情境、资源情境、虚拟实验情境等。依据情境的真实性来分,有真实情境、模拟真实情境、虚拟现实情境等。不同的教学内容在不同的探究阶段,甚至不同的教学设计下,为了达到最合适的教学效果,设计的情境也可能不同,其根本就是情境所需要承载的功能不同。根据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教学情境又可分为问题情境、探究学习情境、合作学习情境、练习情境等。

就数学而言,表述数学教学情境有二种形式:一是以文辞语言表达的情境,意明而清晰;二是以数学符号语言表达的情境,简洁而抽象;数学情境的这二种表达形式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是经常综合运用的。

二、概念课教学情境创设的几种教学模式

1.创设抽象与概括的数学情境,引导学生概念形成

概念的同化和概念形成是两种基本的概念获得的方式。概念同化是用演绎方式获得概念的形式,而概念形成过程实质上是抽象出某一对象或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的过程。在学生认知水平不高的情况下,概念形成是获得概念的最主要的形式。

案例1:在“等差数列”概念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数列。在日常生活中,人口增长、教育贷款、存款利息等等这些大家以后会接触得比较多的实际计算问题,都需要用到有关数列的知识来解决。今天我们就先学习一类特殊的数列。

由学生观察分析并得出答案:

1.1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这样数数,从0开始,每隔5数一次,可以得到数列:0,5,_,_,_,_,…

2.2水库的管理人员为了保证优质鱼类有良好的生活环境,用定期放水清理水库的杂鱼。如果一个水库的水位为18m,自然放水每天水位降低 2.5m,最低降至5m。那么从开始放水算起,到可以进行清理工作的那天,水库每天的水位组成数列(单位:m):18,15.5,13,10.5,8,5.5

1.3 2000年,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的奥运会上,女子举重被正式列为比赛项目。该项目共设置了7个级别。其中较轻的4个级别体重组成数列(单位:kg):48,53,58,63

思考:同学们观察一下上面的这四个数列,看这些数列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由学生归纳和概括出,以上四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即等差数列的定义。

整个过程是一个从收敛到发散的开放过程。很多高中学生数学基础和数学能力有限,对数学概念的学习感到头疼。在教学中,若通过适当的方法创设适宜的概念形成情境,则可以对学生概念形成起着事半功倍的催化作用。

2.利用已有相似概念,创设类比情境,引导学生概念的同化

数学中有许多概念具有相似的属性,对于这些概念的教学,教师可先引导学生研究己学过的概念属性,然后创设类比发现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发现,尝试给新概念下定义,这样新的概念容易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得以同化与构建。这类数学概念形成的问题情境创设一定要抓住新旧概念的相似点,为新的数学概念的形成提供必要的“认知基础”,通过与已知的概念类比(类比的形式可有多样,如平面与空间的类比、有限与无限的类比,以及方法类比、结构类比、形式类比等等),可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掌握新的数学概念。

案例2:在“集合之间的关系”概念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任意两个实数之间有“大于”、“不等于”两种关系,不等于关系中又有“小于”、“大于”两种关系,例如:

现有任意两个实数a、b,它们之间的关系有a=b、ab三种类型,那么现在把集合和实数做一个类比,你能得出集合之间有什么的关系呢?

通过类比学生就可以很快的得出,任意两个集合之间有两种关系,一种是两个集合之间的相等关系,另一种是两个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这样通过简单的与实数相对比,就可以得出集合之间的各种关系。

类比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比如在解析几何的教学中,学生在学习双曲线的定义和性质时,可以与前面学过的椭圆的定义和性质相类比得出相应的结论。

3.创设调查先入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在进入单元复习后,因此能否把学生的内因调动起来,将直接影响复习效果,复习必须注意好以下几个问题:(1)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2)因材施教。 (3)充分暴露思维过程,不能以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掌握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4)提高效率,反馈要及时。要真正减轻高三学生学习数学的负担,必须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效率,切实做到“时间花在备课上,功夫显在课堂上”。在课内,例题讲解前,留给学生思考时间,让师生都能显露出自己的思维过程,尽量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用。事实证明,满堂灌,不仅老师讲得累,而且学生不轻松,效果也差。在课外,除了正常每天布置适量的作业,还力求做好调查工作。每天布置上课第二天上课作为选做题给学生,并规定每人每天至少向老师提出两个问题,定期检查他们的归纳和错题集。

案例3:二次函数的值域的概念的教学

本课研究二次函数在给定区间上的值域问题,引导学生研究二次函数的值域与区间和对称轴之间的关系。本节课的内容既是二次函数知识的升一华,也是对前面所学函数知识的巩固,同时这种研究本身也为今后研究其他函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由于高中阶段研究的二次函数往往将定义域限制在有限区间上,而且往往含有字母变量,因此在研究过程中不能再机械地套用初中阶段学到的某些现成结论或公式,而要更多以动态的眼光看待函数的图象,正确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为了更清楚地了解二次函数的值域探求的学习情况,设计了如下调查。

1.你是否已掌握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和对应的图象?举例说明。

2.你会求一个二次函数在给定区间上的值域吗?举例说明。

3.你能找到一个二次函数在隐性区间吗?举例说明。

4.你能找到解含参的二次函数值域吗?举例说明。

5.含参的二次函数值域有多少种类型?举例说明。

6.定轴动区间问题,动轴定区间问题,定轴定区间问题有归纳方法吗?

7.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及一元二次不等式之间的关系你自己如何面对?

8.二次方程根的分布的讨论方法该如何处理?

9.在学习过程中你碰到的问题?

10.你是否主动会与老师沟通你自已碰到的问题。

11.你认对任课老师的这节课需要讲什么。

12.你认为下一阶段老师可以组织哪些活动来掌握这节课?

13.请把你最想讲的话写在下面。

通过创设调查先入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使学生自主参与面广、自由度高、积极性高,设计的问题由易到难,有层次性。情境创设调查先入情境的应用,使数学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不是单纯传授知识、训练解题能力的场所,而是给学生一个发展自已奇思妙想的空间,使学生从学数学到做数学到玩数学,随之而来的是学生学习态度的变化,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再到创造性学习,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数学能力。

4.创设数学实验情境,引导学生用实验去解决

排列组合作为高中代数课本的一个独立分支,因为极具抽象性而成为“教”与“学”难点。有相当一部分题目教者很难用比较清晰简洁的语言讲给学生听,有的即使教者觉得讲清楚了,但是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还不太适应。从而导致学生对题目一知半解。

案例4:排列组合概念的教学

问题:8个人参加某次会议,如果每两人握一次手,那么共握手多少次?

这是非常规数学问题,可以引导学生研究多种解法,还可通过学生分小组地相互实际操作,让学生能更形象的分析这个问题。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有学习数学的兴趣。

解法1(实验法)

用1,2,3,?~…,8分别代表八个人,以符号1一2表示1、2两人握手一

次,其余类推,这从表17一1种可以看出共握手28次。

解法2(归纳法)

第3篇:情境教学法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

数学概念是数学理论体系的基础,我们必须从小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才能促使学生在后续的数学学习中能够获得更大的发展,小学时期培养学生的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空间概念的能力。因此,提高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位小学数学教师必须重视的问题。下面就小学概念教学加以探讨。

一、合理引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亦是如此,合理恰当地引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入到后续概念的学习中,所以,不可忽视引入的重要性。

1.情境引入

进行教学的时候必须先让学生的情绪安定下来,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中,并且主动地去接触要学习的新内容。也可以说概念教学的引入阶段最主要的就是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数学情境,以此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数学具有很强的抽象性,而情境的创设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去理解这些抽象的数学知识,一方面可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另一方面教师又可以通过数学问题创设的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达到“以境生情”的教学效果。数学情境的创设为数学与生活架起了桥梁,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去具体地感知数学知识,既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价值,又可以让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心理倾向。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引入阶段的方法很多,如,联系旧知识进行引入、通过问题进行引入、联系生活引入、动手操作引入等等,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这些方法,避免只运用一两种方法造成学生的厌烦,这很容易降低教学方法自身的价值,教学中要能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恰当的运用。

2.提供材料

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他们的思维特点是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对于感性材料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当具备了充足的感性材料的时候,他们往往很快地就理解了概念,因此,要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清晰的印象,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这也是后续概念讲解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有效讲解

概念讲解阶段是概念教学最为关键的阶段,教学策略分析如下:

1.重视内涵和外延的讲解

概念教学不仅仅是讲解概念的定义,定义只是反映了概念最本质的属性,还要重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讲解,概念的内涵有多个方面,如性质、定理、推理等等,概念的外延也不是几个典型例子所能涵盖的。因此,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必须重视对概念内涵和外延的讲解。如,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概念的时候除了对定义进行细致的讲解外,还要对其性质进行讲解,此外还要对平行四边形概念的外延进行准确的描述,避免学生不恰当的扩大或是缩小概念的外延。在讲解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用词准确,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2.创设直观情境,使概念具体化

教师对概念讲解后学生只是获得了抽象的概念,这并不能使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到实际的问题中,因此,还需要把这些抽象的概念引入具体、直观的情境中,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去理解和掌握概念的意义。

3.重视概念的联系和区别,使概念系统化

数学概念间既有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如,一些概念间有从属关系(如四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等。让学生更好地去了解这些联系和区别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概念,使得概念更加系统化,有助于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第4篇:情境教学法的概念范文

首先,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没有一些基本概念作为分析、综合和推理等逻辑思维的出发点,就不可能形成这门学科的内容、体系和结构.物理学也不例外,概念是物理规律和理论的基础。所以,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要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进一步学习所需要的物理知识,首要的就是让学生较好的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

其次,物理概念是物理基础知识中较难教和学的内容。学生普遍感到物理难学,其主要原因就是物理概念没有学好,其中部分原因是教师只注意让学生背定义,记公式,多做练习,不注重让学生理解掌握相关的物理概念,因而导致物理越来越难学。所以,让学生掌握好物理概念是物理教学成败的关键。

对于高中物理概念,有的概念需要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推理,才能认识和理解其本质;有的概念抽象,难以理解,但是,可用直观形象的东西进行对比分析;有的物理概念所提到的现象或者物理量是摸不着、看不见的,需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做一些动画或者图片,让学生有直观感受;有的概念虽然抽象难懂,但是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教学中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对其加以理解。总之对于不同的物理概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物理概念,学好物理知识。

二、高中物理概念教学方法

1.实验法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中学物理就其内容来讲主要是经典物理学中最基本、最简单、与实际联系最密切的部分,其主要概念、规律都是在实验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有很多概念仅用讲授法,学生很难理解。对某些物理概念,用演示实验法来进行教学是行之有效的,一个直观、生动、形象的演示实验,可创设良好的物理环境,给学生提供鲜明具体的直观感受和感性认识,这种演示实验,既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概括实验现象特征,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如“弹力”概念的教学,教师可以用弹簧,钢片等做演示实验,可以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产生弹力的实质是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有很多概念都可以通过演示实验的方法,使学生对概念的学习由抽象变为形象,从而使学生易于理解掌握概念。诸如“压强”“电场”“电阻”“磁场”等概念的教学均可以用此方法。

2.类比法

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学中,会遇到很多似曾相识,但其意义却相差甚远的概念,教师讲授这概念时可以利用类比的方法,通过与类似概念的比较,弄清相互间的联系与区别,找出它们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已学概念的复习,又有利于加深对类似概念的理解。通过类比,建立新概念,是认知结构同化作用的体现。例如,速度与加速度、电压与电动势、功和能等等。在讲电场时,可以用已学的重力场来类比电场。如果我们能利用类比法对这些相似的概念进行对比讲授,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达到深化理解概念的目的。

3.图像电教法

高中物理的很多概念相对比较抽象,也无法用实验演示,很难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采用讲授法效果又不太理想。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制作相关的课件,通过多媒体进行展示。如用图像动画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与相关概念密切联系的情境,刺激学生的感官,通过生动、形象、鲜明的动画,模拟和再现一些物理过程,学生就会理解掌握物理概念。如电子绕原子核运动;布朗运动等内容均可以用这种方法教学。

第5篇:情境教学法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建构主义;情境;问题;物质的量

文章编号:1005-6629(2008)07-0033-02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有些化学概念往往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且教材通常采用单一的文字描述,以终态的形式呈现,略去了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基于上述原因,学生理解概念时思维不顺畅,运用概念时不灵活,辨析概念时不准确,这都是由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不深刻、不到位造成的。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只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在进行物质的量这一传统概念教学时,我有意识的创设问题情境,呈现相关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化静态为动态,化终态为过程,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概念。

1创设问题情境,展示概念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物质的量是一个基本的物理量,是在微观层次上计量物质的一种方法。这句话说起来简单,可是学生理解起来却非常费劲。学生不明白为什么要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来计量物质的多少,引入物质的量这一概念以后对于他们学习有什么帮助和方便之处?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的一个问题情境。

有了上述生活中的例子,学生理解起来容易多了,而且学习的亲切感和兴趣都有了。学生根据生活中的计量事例,经过讨论很容易得到如下几点启示:①不同的物质可能有不同的计量方法,同一物质也可能有不同的计量方法;②不同的计量方法是可以相互转化的;③外观越小的物质用集团的计量方法比较方便。有了日常生活中的计量方法做背景,而且学生对生活中的计量方法做了深刻的总结和分析,学生从情境素材中挖掘出了深刻的道理。此时,教师马上抛出问题:“化学实验中我们如何计量物质?宏观上我们可以用什么(质量、体积)?微观上我们可以用什么?宏观的计量方法和微观的计量方法如何建立联系?”有了上述的铺垫,这些关键性的问题产生得都非常自然,学生带着问题继续研究,思路也非常流畅,兴趣浓厚,学起来不累。建构主义认为,情境是学生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之一。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的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的情境问题创设,并把情境问题的创设看成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一系列良好的问题情境,对学生理解概念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通过问题情境,巧妙地深化概念、衔接概念,形成知识网络

概念之间只有建立了有效的联系,这样才能把概念学活,概念的应用才能自如,知识就会形成网络,能力就会得到提升。在学生学习了物质的量的基本概念以后,我设计了如下的问题情境:

这样不但检查了学生对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等的理解程度,同时教师能非常自然的引出了摩尔质量的概念,学生能够非常容易的把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和摩尔质量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找出它们之间的数学关系,弄清楚了摩尔质量这一物理量的来龙去脉。

在解决上述几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之间有讨论、有思考、有合作、有会话、有交流。在新的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的教学就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设计符合学生思维特点的问题,逐渐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通过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在学生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等于学生参与了概念的形成过程,学生对概念的产生有了亲临其境、亲身经历的感觉,这样应用就会自然和顺手,也符合建构主义所说的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强调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3通过问题情境,强化概念的辨析和应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第6篇:情境教学法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概念教学;三步

概念是一种思维形式,反映的是人脑对现实对象数量关系和空间本质特征。在初中数学中,涉及概念多,对于教师而言,这些概念都较为简单,而学生从小学的基本数量关系认识要过渡到抽象的大量概念理解,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需接着情境或问题或学生的已有基础知识来引入概念,引导学生在合作中对概念的本质属性进行分析,在应用中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升华。

一、创设情境,引入概念

概念是一种思维形式,故而具有抽象性。而初中学生的认知以直观为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结合相应的概念来创设一定的直观情境,借助问题引导,让学生形成过渡,从而认识概念。

以“图形的相似”的概念教学为例,学生们在生活中经常照镜子,看电影都会碰到相似图形,让什么是“相似图形”,要从生活认知过渡到理论描述,教师就可借助学生的生活常识进行。教学中,教师首先让学生准备镜子,玩照镜子游戏,看看自己能在镜子里看到什么,提出问题“镜子中的物体和镜子外的物体有什么相似之处?”接着以“说一说”活动来组织学生就生活中相似图形举例,再组织学生“画一画”相似图形,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两个相似的图形,他们的形状和大小有什么相似之处?”引导学生理解相似图形“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特点,进而为相似图形的学习奠定基础。

当然,在情境中,教师也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导学生在对旧知识的分析上而引出新概念。如在“矩形”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先利用几何画板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拖动其中的一点,直到该点对应的角变为90°,引导学生观察中获得对矩形概念的认知。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来导入,在情境中,教师除了利用情境来激发学生兴趣外,还要结合教学内容而提出相应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二、合作探究,分析概念

引入概念后,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合作探究来获得对概念本质属性的梳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借助问题,让学生在对问题的探究基础上总结,在分析问题中了解概念的本质尤为重要。

以“代数式的值”的概念教学为例,在本课时中,通过“了解”代数式的值的概念而学习求代数式的值的方法是重点。为此,教学中,教师先提出问题(1.a与b的和的平方;2.a,b两数的平方和;3.a与b的和的50%.)让学生用代数式表示。然后在用语言叙述代数式2n+10的意义的基础上,将2n+10编为应用题,利用特值法来引导学生讨论总结出“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运用代数式中的运算关系计算得出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的概念。接着以问题引入例题,在合作解决例题中提出问题“求代数式的值可以分为几步呢?在“代入”这一步,应注意什么?”让学生在应用概念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归纳总结。

三、应用解题,理解概念

学生通过例题练习而对概念有了初步认识,但此时的认知还处于“模糊状态”,学生对“概念”还认识不足,这就需要教师借助练习来对学生进行操练。一般情况下,教师可根据教材中的练习来引导学生进行操练,但同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问题。通常教材中的练习都可分为基础性练习、提升性练习两类。在教学中,教师可将学生分为上下两层,对上层学生而言,基础性问题他们自己解决,教师主要引导其对提升性练习进行操练,同时可以开放性试题为引导,培养其问题解决能力。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借助情境来引导学生从直观到抽象过渡,初步认识概念,在自主学习基础上合作分析概念,通过应用来理解概念,从而促进学生对概念的学习,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内错角和同位角的概念学习后设计如图1的开放题:要得到AD∥BC,只需满足什么条件?同样在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学习后,设计如图2的问题:AB=DB,∠1=∠2,添加一个什么条件才能使ABC≌DBE?

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在概念学习后,教师要以基础性问题来引导他们进行应用,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要引导他们再次去熟悉概念,同时,要鼓励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描述概念,解决问题后总结,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从概念到技能过渡。

总之,概念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来引导学生,而不能将学生的错误简单归结为不认真、不专心的因素,做到因材施教,不断促进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利军:浅析数学概念的教学[J],学周刊,2011年13期。

[2]薛书果:创设情境在数学概念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学研版),2011年04期。

第7篇:情境教学法的概念范文

一、概念重建的基本内涵

小学生概念的形成主要有两种途径:第一,根据自身以往的生活经验而获得的概念,这类概念往往是没有经过专门学习而获得的概念,也称之为另类概念;第二,经过专门的学习而获得的概念,这类概念通常能够揭示概念的内涵或本质,即通常我们所说的科学概念。另外,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我们知道小学生对概念的学习不是一步到位的,学习过程在经历多次重复的同时,还经常受到小学生头脑中前概念的影响和干扰,在这样不断形成再的反复过程中,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呈螺旋式上升,从而将表象认识发展到更深入、更抽象的层面,而在此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对原有概念的修改和加工,这样以修改原有概念而获得新的科学概念的过程即为概念重建。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概念重建的学习模式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并且具有一定的优势,因为这一过程可以有效地发散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概念重建模式的主要环节

概念重建的原型是另类概念或前概念,组织形式是小组合作学习,基本方法是科学探究,根本目的是促进概念重建。这种学习模式是循环性的学习过程,强调对科学概念本质的揭示和理解,注重在此过程中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控和自律能力。概念重建模式的主要环节包括:(1)定向参与。这是概念重建模式的首要环节,目的是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富有驱动意义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主动的融入到学习中去。(2)实验探究。这是概念重建学习的重中之重,在此环节中,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开始了自主的探索性学习。(3)建构交流。这一环节是在实验探究后的第一个环节,是对探究过程的一个交流,通过交流可以使新获得的概念被很好地理解和接受。另外,此过程也是听取别人意见,完善自身见解与认识的过程。(4)解释拓展。这是学生将获取的新知识或概念应用到现实中,用之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样的验证,从而进一步获得概念的解释、完善、精致。(5)反思评价。这是概念重建的最后一步,这样的自我反思与评价是相当必要且重要的,在实际教学中不可忽视。

三、概念重建教学模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1.进行相关调查,充分了解学生头脑中生成的前概念在学生学习科学概念之前,老师要深入学生,对学生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以此来了解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对学生头脑中形形的前概念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才能在实际教学中运用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摆脱在学习过程中前概念的干扰。需要指出的是,通常采用的调查方法有问卷调查、提问、访谈、交流等形式。

2.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营造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在概念重建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以引导者、组织者的身份出现的,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首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这样的问题情境通常是可以引发学生思考的,带有一定鼓动性和鼓励性的。通过教师适时的引导,学生的好奇心、学习兴趣会马上被激发起来,主动参与到探究学习的过程之中,从而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验,进而通过自身的实际体验将以往头脑中的前概念和科学概念进行比较、区分,清楚地了解前概念的不足和缺陷。

3.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实现自主学习教师在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问题情境后,还应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因为只有通过自身的实际操作,才能确保学习记忆更加深刻,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另外,这样的主动探究,可以帮助学生自己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科学概念的构建和解释,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协作精神。

4.鼓励学生做出解释和评价,为科学概念的生成提供机会和平台解释的过程是学生通过自身的表达,将头脑中的抽象概念呈现在他人面前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对概念进行解释,鼓励学生勇敢地表述自己的想法和探究过程中的不解、困惑。同时,教师应学会尊重与倾听,对头脑中存在前概念的学生进行循循善诱,而不是指责或批评。另外,在概念重建的最后阶段,还应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与评价,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与整合,获得知识的重组,从而实现科学概念新知的获得。

第8篇:情境教学法的概念范文

一、联想数学发展史,创设情境

数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值得纪念的史实。以数学发展史“创设情境”不但可以教育学生,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对数学的感性认识,开拓学生的视野。例如:在学习“勾股定理”的过程中,教师给学生讲解为什么有勾三、股四、弦五之说,以及数学家们在“勾股定理”证明中所作的贡献,突出“勾股定理”在初中几何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使学生受到一定的德育教育,又会对学生以后学习“解直角三角形”产生积极的影响。

用数学史材料,或以数学趣题引入新的内容,或插入某位数学家的画像并简介其生平。比如丢番图的年龄问题、斐波那契的兔子问题等;也可以通过讲述数学家的故事来鼓励学生热爱数学、勤奋学习,例如阿基米德在死神降临之时仍醉心于数学研究,欧拉双目失明后通过记忆和心算仍有大量成果问世,等等。不过,除了这种简单的拼凑处理外,应更多地将数学史料(尤其是数学的思想方法)有机地渗透融合到课程中。在选择例题和习题时,不妨加入几个生动有趣的历史名题、成果,还可以让学生利用前人的思想方法去解决一些相关问题。比如说,在“勾股定理”中,不妨介绍欧几里得的证明和西方算术“几何”的特征,介绍赵爽、刘徽的证明和东方算术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比较东西方这些方法的不同。

二、利用知识的现实背景,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情境

用具体事物“创设情境”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要求。教师把“抽象”的理论形象直观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情境中求得知识。在教学中把概念寓于现实背景,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现实的联系,然后用数学的方法组织和建立数学概念,这样建立起来的概念具有丰富的内涵。学生如果没有体验概念形成的过程,就很难正确全面地理解概念,很容易造成对概念的片面、孤立甚至是错误的理解。

中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特别是一些基本概念与现实生活有紧密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概念的现实背景,使学生身处实际情境中,通过亲身体验来建构数学概念。例如,圆的概念教学。圆的定义很精炼,但不好理解,教师可以从“车轮是什么形状的?”这一问题引出,然后提示下列问题:为什么车轮都做成圆形的呢?能不能做成正方形或其他形状呢?如果做一个最简单的车轮,要注意哪些问题?教师利用“车轮”“扩正方形”“扩椭圆”等具体表象,让学生在“滚得动”、“滚得稳”的观察思考中把注意力集中于圆形边上各点与中心的距离是否一样的问题上。再让学生动手操作:用准备好的定长的细绳,一端固定,绕带铅笔头的另一端旋转一周,画出一个圆。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探讨与操作,学生可以发现圆形成的关键(定点、定长)、条件(同一平面内)、方法(旋转),从而理解圆的概念。又如,正负数概念的教学。教师要提供大量具有相反意义的现实原型:温度的零上、零下,产量的增加、减少,仓库货物的进、出,等等,由此形成正数和负数的感性知识。恰当地联系现实原型,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接受、感知新概念。

三、用归纳、类比创设情境

“归纳”有三种解释:①归入,加入;②归并,收拢;③从部分到整体,从特殊到一般,从个别到普遍的推理。归纳是由个别事例向关于这一类事物的一般的过渡,是一种对经验、试验观察结果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综合处理方法,人们用归纳法理清事实,概括经验,处理资料,从而形成概念,发现规律。

初中数学中,绝大部分的数学概念、数学定理都是用归纳的方法得出的。教师必须借助于好的情境设计,才能揭示概念的本质,理解数学事实。例如,关于函数概念的形成和发展。我首先设计情境认识现实中各种变化的量:水位、气温、运动物体的位置等。继而通过设计:匀速直线运动中,时间和路程,正方形的边长和面积,汽车行驶的里程与耗油量,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等,来体会当一个量变化时,往往伴随另一个量的变化。又如:在学习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我这样提问:“线段公理的内容是什么?”于是,很快把学生带到旧知识之中,让学生回忆直线、线段的概念,以及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后进行适当的归纳。再追问:(1)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关系如何?(2)两边之差与第三边的关系如何?这样让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形成明显对比降低难度,易于理解,便于接受。

四、创设实验与操作情境,使学生“做”中悟“趣”

以学生为中心,创设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心理特点的实验与操作情境,有助于学生在操作、观察、讨论、交流、归纳、猜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结论的获得与验证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如关于轴对称性质的推导,教科书采取研究图形的特点来推证,如果我们采用实验的方法,将会给学生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我拿几张方形纸,把它们从中间对折在每张纸上画上不同的图案,然后用剪刀剪下让学生分析剪下的两个图案的特点,不难得出定理1: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乐趣中学到了知识。通过上述实验的演示、操作和讨论,使学生对轴对称的性质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实践出真知,学生对实验倍感兴趣。

在初中几何中,常用的实验和操作有:重合、对折、平移、旋转、画图、测量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设计适当的实验或操作的问题情景,将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图形的重合:比较线段的大小,比较角的大小,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等。

图形的对折:可以发现线段相等,角相等,图形的全等,轴对称图形的性质等。

图像的旋转: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如圆的有关性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

画图: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测量:测量线段的长度,角的大小等。

统计与概率对于初中同学是比较难理解的一章,若设计实验性的问题情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继而加深印象。如在抽签时,先抽和后抽,机会是否相等的问题。学生往往有很多不同的错误认识。以下是笔者在教学中的设计片段。

问题:全班学生都参加了希望杯竞赛,通过几轮的角逐,有三位同学都有资格免费参加夏令营,但名额只有一个。抽签决定谁去参加,谁抽中的概率较大?学生中有三种意见:谁先抽谁抽中的概率较大,谁后抽谁抽中的概率较大,先抽后抽都一样概率都是l/3。为了帮助学生消除错误的认识,我设计了以下实验情境。

设计实验步骤:1.分组:每三位同学一组,分别模拟三位同学甲、乙、丙。2.做签:把事先准备好的扑克牌中的大王记作中标,再任意选取两张记作不中。3.实验:每组重复实验30次,分别为甲乙丙分别先抽10次。4.整理数据:统计全班甲、乙、丙抽中的次数,计算出甲、乙、丙获胜的频率。

最后学生统一共识:先抽后抽都一样,概率均为1/3。学生通过实验已经承认了这一结论。之后再根据概率树形图解释其中的缘由,学生热情很高,乐于接受,且印象深刻。学生围绕所创设的试验、操作情境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进行自我设计、自我组织和自我评价,主动参与、亲身实践,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学生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可以强化对数学知识的感性认识,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加强数学教学与实际的联系。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创设情境

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己有的知识与相关的经验,引入概念,使相应的具体经验升华为理性认识,不仅能使学生准确地理解概念的形式定义,而且有利于建立起关于概念的恰当心理表征。例如,九年级的二次函数概念的教学。要让学生体验到函数是一个表示变化过程的概念,就要充分利用学生以前学过的正、反比例函数,一次、二次函数等知识。

一个好的情境其实是很简单的。如一架梯子,靠在墙上,太陡了不行,太平了也不行,这个“陡”不“陡”是生活中的事,这里又是数学的事,“陡”不“陡”其实就是梯子长度和梯子的影子这两条“边”的比的大小问题,这个“比”的大小就是数学的学问了。伴随着思考和讨论,渐渐地“正切”就出来了。梯子“陡”不“陡”是情境,研究三角函数从这里开始肯定比直接从抽象的直角三角形开始好。学生的经验派上用场,发现成了实实在在的教学活动目标,不仅数学味道浓,而且学生不会被动,这就是好的情境。

六、剖析问题的知识背景,创设认知冲突情境

问题是知识的载体,问题是知识的结晶,任何数学问题都是一边建构在旧知上面,一边挂靠着新知,新知是在用旧知无法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反思再进的结果,而由旧知到新知往往存在着认知上的矛盾和冲突,这种矛盾和冲突就是极佳的问题情境。因此,我们从问题涉及的知识方面进行研究,故意制造认知冲突情境,刺激学生积极思考,例如:对于分式方程解法,可设计如下的情境:

设计问题:“明明2≠1,问题出在哪儿呢?”学生觉得很困惑,粗粗一看,好像又没什么错,于是大家忍不住去探寻矛盾的根源。这时有的学生发现x=1使得分式方程无意义,此时顺势给出分式方程增根的定义。我继续设计问题:“解法(2)(3)从解法上看没有出错,让我们分析一下(3)是怎样解的?”“增根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不久,学生就顺藤摸瓜,拿出方程的同解原理: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方程的解不变。得出增根产生的原因是在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时,两边乘以0的缘故。这样很顺利地引出解分式方程的步骤,以及增根的实质――增根是使分式分母为0的根,是分式方程转化为的整式方程的根。难点也很容易突破。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05).

[2]张新华.关于在课堂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情境创设[J].电化教育研究,2001,(05).

[3]夏正江.论课程观的转型及其对新课改的影响[J].课程.教材.教法,2005,(03).

第9篇:情境教学法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科学概念;有效性;教学策略

科学概念是科学知识的基本组元,是科学知识结构的基础。科学概念又是人们揭示研究对象具有的科学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1]。正确掌握科学概念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必要前提。

科学概念教学,是形成学生科学概念的基本途径,是科学教学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但由于受教学评价体制、落后教学观念等因素的影响,科学概念教学存在一些不良倾向。

要实施有效的科学概念教学,应该把握以下六个方面。

一、创设科学概念学习情境

这一环节教学策略的核心是创设概念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著名教育学家杜威主张:教学是基于行动,不应该直截了当地注入知识,而应引导儿童在活动中获得经验从而习得知识。

案例1:力的概念教学流程设计(如图1)

概念情境创设的主要策略有:(1)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回归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在案例1中,通过“感受力”这一鲜活的生活化的情境设计,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从而引入力的初步概念;(2)创设探究情境,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中,体会科学概念的内涵。在案例1 中,通过创设“每一种力的作用都涉及几个物体”、“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能否产生力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吗”、“ 力能产生怎样的效果”等一系列探究情境,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交往中体验、反思、探索“力”,从而建构力的初步概念;(3)创设直观情境,利用模型或图片,将一些抽象的、 看不见的东西直观地呈现出来,使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更加方便、有效。如在力的概念教学中,通过设置“挤压玻璃瓶会发生形变吗?”等探究,借助微小形变显示装置,不但让学生直观地掌握了力能使物体形变的知识,而且学到了“放大法”、“转化法”等科学研究的方法。

二、把握科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科学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现象、过程所特有的本质属性。科学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科学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全体对象。如“力”这一概念的内涵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等;外延有:力能产生怎样的效果;力产生的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运动和力有怎样的关系;重力、弹力、摩擦力等不同类型的力等等。教师只有切实在教学中把握住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概念。

教师首先要有效组织承载概念内涵的活动, 帮助学生从活动中整理获取重要信息,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等都要依赖教学策略的合理运用。案例1力的概念教学流程设计,对应概念学习的引入、建立以及运用三个阶段,建立了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力,在探索中体验力,在应用中体会力三个学习体验的平台。教师积极引导,使学生处于主动实践,积极思考的探索状态,让他们主动地动脑、动口、动手,独立地观察、比较、联想、归纳,在实践活动中去感受、去发现,从而不断建构属于自己的有关力的知识,深化对科学概念内涵的领悟。

从案例1的流程图还可以看出,教师把力的概念建立的过程设计为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探索研究、亲身体验、主动建构概念的过程。在这个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是进行科学方法的引导,使学生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体验获取知识的方法,提高对科学概念外延拓展的学习能力。

三、揭示科学概念的本质特征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掌握概念有两种形式,一是概念形成,二是概念同化。初中科学许多概念是以同化的方式建立的,它是利用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把新概念的本质特征与学生认知结构中有关概念关联起来,被它所同化,并纳入原有的知识体系,便能理解新概念了。因此,用同化来建立新概念,关键在于揭示新概念与以前已知的有关概念相区别的本质特征。所以建立概念阶段,要特别注意揭示概念本质特征的一些方法。

案例2:压强概念的建立过程

学生活动 :用一支铅笔,第一次用钝头压手心,改变压力大小,观察凹陷深浅怎样变化;第二次用同样的力,分别用尖头和钝头压手心,观察凹陷的深浅。

归纳得出:①受力面积相同,压力越大,产生的效果越明显(第一类现象);②压力相同,受力面积越小,产生的效果越明显(第二类现象)。进一步,进行实验:将相同的砝码盒放在相同厚度、不同受力面积的海绵状泡沫塑料上,如表1中的图甲、图乙和图丙。

师(实验并设问):比较图甲与乙,相同小方面积上哪个受到的压力大?相同小方面积受到的压力大小跟压力产生的效果有什么联系?

生(讨论得出):相同小方面积上受到的压力越大,效果越明显。

师(设问):若压力不同,受力面积也不同,如何比较压力产生的效果?(对比实验,如图甲和丙)

生(观察、分析):①尽管压力不同,受力面积也不同,但只要小方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小相同,产生的效果相同。②只要比较相同小方面积上的压力大小,就能比较压力产生的效果。

师(引导学生定量分析): 每平方米(单位面积)受力面积上的压力大小决定了压力的效果,即压力的效果可用单位面积上受到 压力来表示。

案例2在揭示压强概念的本质特征的过程中,教师设计了在海绵状泡沫塑料上画相同的小方格,压力的效果用海绵凹陷程度来显示,每个小方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砝码重力的几分之一,学生一目了然,从定性分析着手,有效沟通了“相同小面积上受到压力的大小”跟“压力产生效果”之间的联系,再从分析第二类现象入手,通过定量分析,揭示压强的本质特征,进而用定量的结论来分析第一类现象,从而使学生顺利地同化了概念。

初中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尚未发展完善,具体的形象成分在思维过程中仍起着重要作用,难以直接理解许多抽象科学概念。抽象的科学概念需要通过 “架桥”类比策略帮助学生建立前概念与科学概念之间的关系,促成概念理解 。“架桥”策略符合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观点,能有效地促成概念的转变。案例2中,从“相同受力面积比压力大小”、“相同压力比受力面积大小”这两种常规的比较压力产生效果的方法为切入点,搭建了这两类现象都可以通过“比较单位面积上受到压力的大小来比较压力产生的效果”这一“桥梁”,突破了第三类现象“在压力和受力面积均不相同的情况下如何比较压力产生的效果?”这一教学难点,顺利实现了概念的同化,也为这类概念的建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

四、择机进行易混淆科学概念的辨析

科学概念还具有多重抽象性和精细性这两个特殊属性。选择恰当的时机,引导学生通过辨析来区分易混淆的科学概念,能帮助学生克服科学概念的多重抽象性和精细性带来的学习困难。一般地说,在领会阶段学生对易混淆的概念较难区分,因为正确的科学概念尚未掌握,没有比较区别的基础。区分易混淆的概念,最恰当的时机,往往在概念的深化和活化阶段,此时除了文字、公式、单位、条件等宏观的对比之外,还应根据科学概念的精细性,适当追述概念的建立过程,从本源上分析出易混淆的原因。因为单纯的对比,仅有助于外观的分辨和记忆。真正有效的辨析,还必须引导学生透彻理解其不同的科学本质。

案例3:压力与压强概念的辨析

师:如图2甲,把一个凸型物体平放在天平,加砝码使之平衡,若将物体倒放(图2乙),则天平是否仍能平衡?为什么?

生(A):不平衡,因为受力面积减小了。

生(B):仍平衡,因为物体的质量没变。

生(C):不确定,他们说的好像都有道理(众笑)。

演示图2甲、图2乙,学生讨论,分析。

再演示图2丙:将两个相同的凸型重物用两种不同的方式放在面积不同、但厚度相同的海绵状泡沫塑料上,让学生比较、分析、讨论……

概念的运用,是概念的具体化过程,而概念的每一次具体化,都使概念进一步丰富和深入。通过对概念的变式分析、习题训练,使学生巩固概念,这是必要的。但由于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本质特征往往隐蔽在非本质特征之中,概念和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易使学生混淆,在这里,往往需要突出类比方法。案例3正是抓住了压力与压强这两个概念的本质特征进行合理类比,突破了学生的思维障碍,提升了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五、厘清前概念对学习的影响

前概念是指学生在学习科学概念之前按照自己的习惯、经验、思维方式对问题、现象进行主观判断的一种心理趋向, 包含学生在日常交往、个人生活、各种活动中的所有经验。此类概念良莠不齐,有些是经过生活观察后的正确总结,而有些则是把概念的内涵扩大或缩小了[2]。

对于正确的前概念,我们在概念教学时应充分加以“正迁移”,使学生在认知上进行同化,丰富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如速度、地球的形状、生物的应激性等概念,学生都能较好地理解。对于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前概念,我们应设法消除其“负影响”,使之顺应为新的科学概念,进而构建正确的科学概念体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如学生常常认为下滑的物体受到一个下滑的力;重的物体下落的速度快;踢出的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一个推力;用力推讲台桌没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等等。这些前概念,如果教师处理不好,就会产生负迁移或阻碍对科学概念的理解。

在概念转变的科学教学中,教师为促使学生实现概念转变,必须要厘清学生的前概念对掌握新概念的影响,以此为出发点,设置合理情境,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并适时引出科学概念,帮助学生解决认知冲突,实现概念转变。案例3中,教师利用现有实验设备、 器材,组织安排实验探究的顺序,精巧设计了“天平称量”这一成本低、趣味浓、创意新、有违学生“常识”的实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思维,通过合理的比较、类比,从根本上动摇并学生错误的前概念,为建构压强的概念奠定了坚实基础。

六、尝试运用概念图开展教学

在教学研究领域,科学概念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简单文字定义,而是包含了能够反映事物各方面属性的一个关系总和。因此,概念与概念间的关系成为概念学习的关键。概念图是一种能形象表达命题网络中一系列概念含义及其关系的结构化图形,利用概念图可以构建出特定知识领域的结构[3]。概念图的构建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例如下列两个概念图,就是比较常见的构图形式。

在科学概念教学中,概念图可以作为一种评价工具来探测学生已有的概念,评价学生概念的转变与发展;概念图还可以作为一种科学概念的教学工具在问题解决、交流合作、反思感悟、复习巩固等环节有机运用。

参考文献:

[1]乔际平,续佩君.物理教育学[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129-135.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