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区文化需求范文

社区文化需求精选(九篇)

社区文化需求

第1篇:社区文化需求范文

关键词:转型期;城市社区服务;问题分析;路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4-00-02

社区文化服务是指在一定的低于范围内,在政府主导下,以社会总的文化需求为导向,以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立足点,结合社区特点,面向社区人民群众而提供的各种非盈利性公益文化服务 。经过几年的努力和发展,我国城市社区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巨大进展,社区文化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 社区文化活动不断丰富、社区文化服务资金不断增加、社区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完善。然而,在社会不断发展、不断转型的大背景下,城市社区文化服务建设过程中忽视了转型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使城市社区文化服务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我们足够重视,并需求解决的有效路径。

一、转型期社区文化服务存在问题

(一)社区文化资源供给不足

社区文化资源供给是整个社区文化服务的关键环节。随着城市社区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社区文化资源供给不足问题越来越突出,业已成为制约城市社区文化服务的关键问题。目前城市社区中基本都建设有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文化馆、图书室、体育健身器材等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可谓规模大、功能全、设备新,可是应与之相匹配的文化资源例如图书报刊资源、文化信息资源、表演艺术资源、艺术鉴赏资源、文化活动资源等却十分缺乏,与社区民众期望通过设施改善同步得到满足的基本文化需求不相符合。

(二)社区居民参与度不高

社区文化活动的开展需要社区居民的共同参与,才能形成良好的社区文化的氛围,才能达到社区文化服务的目的。目前,一些社区文化活动仍然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行政式的文化供给模式,没有反映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没有激发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热情,没有发挥居民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造成供给和需求之间的脱节,很难吸引居民参与,导致社区居民参与度很低。

(三)内容单调,社会核心价值引导不足

城市社区文化服务不仅承担着满足居民基本文化需求,营造良好社区文化氛围的任务,还承担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任务。然而当前,受计划经济条件下群众文化思维模式的惯性影响,社区文化工作中存在着追求功利和轰动效应做表面文章的现象,导致社区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陈旧老套,大量是群众自娱自乐型的自发性文艺活动,诸如唱歌跳舞戏剧表演以及节假日庆典活动等传统模式文化 ,对于社会核心价值宣传和引导,往往只停留在海报和横幅上,没有真正把社会核心价值、主流价值融入到社区文化活动中。

(四)居委会以及其他社会组织作用没有良好发挥,

目前,社区文化服务建设行政色彩浓厚,社区文化服务建设变成了为了完成党和政府提出的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标的形式工程,而不是满足居民基本文化需求,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谐的生存氛围的居民为主体的文化建设活动。这就导致无论从思路、步骤、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是自上而下的行政安排,上级政府、街道办成为了社区文化活动的主体,居委会、社会组织以及社区居民没有发挥其主体参与作用,从而导致社区文化活动没有真正从社区居民实际需要出发,社区文化活动流于形式。

二、转型期城市社区文化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解读

当前,学术界对城市社区服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一般都停留在针对服务体系本身条条框框的分析,一般都归因于政府不够重视、文化服务资金缺乏、人才的缺乏、管理体制不明确、评估体系不完善等。本文认为如果只停留在服务体系本身的分析,而不深沉次对当前处于转型期的社会对社区、社区居民、社区文化造成的影响,就无法从有效的解决当前城市社区文化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大幅下降,

社区作为一个生活共同体,是建立在社区成员的相互交往与共同纽带,社区成员对社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之上的。如德国社会学家费迪南・藤尼斯将社区解释为:“由同质人口组成的具有价值观念一致、关系密切、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和富有人情味的社会群体。”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体制的不断改革,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原有的“单位制”社区被打破,城市居民可以自由地选择居住环境,居住在非单位的社区内成为社会的自然人在新的社区环境里,不同经济社会职业背景的人聚居在一起,形成一种靠行政区划形成的社区。这样就造成社区居民之间缺乏紧密的社会联系与经济联系,居民相互交往很少,邻里关系的重要性日渐下降,导致社区内认同感和归属感急剧下降,导致居民对生活的社区没有感情,只把其当成一个晚上的栖息地,因此不会参加社区举办的活动,即使满足自己文化权益的社区文化活动也不愿参加。

(二)城市居民更加重视经济利益追求,忽视文化精神追求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市场观念深入人心,城市社会也变得越来越重理智、重效率,为了在分工复杂的城市保持高效率,金钱成为一切活动与交换的媒介和目的。社区居民也变得越来越老于世故、疏远和冷漠,金钱至上成为他们的基本准则;他们忽视精神文化,尤其是对政府组织这些文化,更是认为是假大空的形式主义,没有必要去参与。

(三)社区文化变迁和冲突

随着适应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我国大部分城市社区都经历了旧房改造、社区形态改变,社区行政归属的改变以及社区业态调整等情况,这就导致原本形成的社区文化、社区传统文化氛围也会随着不断改变;另外,随着社会发展,城市社区移民大量入驻,也就导致社区文化的同质度减弱,异质度提高,并且产生各种文化之间的多方位碰撞,这就造成一个小小的社区却是多种文化的汇集地。社区文化的变迁和冲突,造成社区文化的多元和混乱,使政府积极推动的主流价值很难推行,也导致由政府主导的社区文化活动认同度很低。

三、完善城市社区文化服务体系路径分析

完善城市社区文化服务体系必须针对目前社区文化存在的问题,并对转型期特殊原因予以重视,尽量减少社会转型期给社区文化建设带来的不良影响,并有效利用时展产生的新的理念和新的技术,从而构建完善的城市社区文化服务体系。

(一)建立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社区文化服务体系

城市社区文化服务属于公共服务体系范畴,其公益性、公平性决定了其是由政府提供的服务。但政府作为社区文化服务的提供者,可以不是文化服务的直接提供者,因此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社区文化服务应不断拓展其参与主体的范围,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社区文化服务建设中去,从而使文化服务更加充分、更有效率、更有质量的满足居民的基本文化需求。

(二)构建以需求为导向,推动社区自治的文化活动开展机制

社区应创新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机制,改变自上而下的单一供给渠道,建立居民需求收集和回应机制,实现由需求引导供给的灵活供给模式 。加强社区文化工作者和社区居民的沟通和联系,定期派社区文化工作者调查、收集居民文化需求情况,进而形成居民需求收集员制度。文化需求的收集,不仅关注老人和孩子的需求 ,还要关注中青年人的需求,不仅关注社区文化能人和文艺骨干的需求还要关注外来人员以及一些特殊人群的多样化文化需求。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走访调查问卷等形式了解居民在文化民生方面的需求针对不同年龄群体举办不同的社区文化活动。

(三)利用信息网络,构建社区文化服务网络化提供机制

当前世界处于信息化大发展、大跨越的时代,人们的生活深深打上网络科技的烙印,可以说几乎每一个在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手机和电脑。因此在提供文化服务过程中,一定要有效利用好信息网络,构建社区文化网络化提供机制。第一,利用网络向居民提供便捷的文化信息,可使居民及时了解相关文化活动的详情,使政府组织更具针对性的文化活动。第二,以利用网络实现社区图书馆、社区文化文化馆数字化,可以使社区居民足不出户就满足其文化需求。第三,利用网络新方式对原本抽象、枯燥的社区文化内容进行生动形象、便捷的传播。第四,利用网络对社区内部典型、特色的社区文化活动进行推广和宣传。

(四)整合社区资源,构建公共文化资源共享机制

针对当前社区文化资源供给严重不足情况,政府、社区文化工作者应有效整合社区文化资源,并构建公共文化资源共享机制。合理利用社区中的资源,借整个社区之力来实现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整合那些不属于社区管辖的图书馆、文化馆、文化宫、科技馆、各种文化体育活动中心等资源,使社区居民共同享有文化资源。不仅要实现社区内的文化资源共享,也要积极构建社区间文化资源共享机制,在目前文化资源供给的模式下,客观存在着单一社区文化资源稀少,社区间文化资源的不同的情况,这就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协调,打破社区间的资源壁垒,实现社区之间资源交互供给和共享 。

参考文献:

[1]巫志南.社区公共文化服务[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2]侯岩.中国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3]卢晓莉.关于构建成都市城市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想[J].法制与社会,2013(2).

第2篇:社区文化需求范文

关键词:民族地区;社区;公共服务;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3-0092-02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物质需求逐步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对社会公共服务的需求也就越来越显得迫切。如此,则对担负着管理现代社会职能的政府提出了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作为社会事务管理者的政府应该通过什么样的途径,以及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来提供能够基本满足整个社会公众需要的公共服务。公共服务社会化旨在减少政府干预,大力发挥市场和社会的力量,补充政府独家提供公共服务的不足,以提高生产率,提高公共服务提供的绩效水平。民族地区由于其本身的财力问题,难以做到仅仅依靠自身实力来构建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必须借鉴社会力量来推动这一工作的开展。

一、完善社区居民公共服务需求表达机制

社区居民参与公共服务的有效度是指居民的参与是有效的,真正按照居民的意见来决定公共服务的数量和供给结构。社区居民参与公共服务的有效度越高,越有利于促进居民的参与。应采取措施不断提高社区居民公共服务需求表达的有效度。具体措施是,第一,促进社区居民通过社区组织参与公共服务需求表达。当前,我国社区参与多为个人的参与,如收集公共服务的意见、对居民进行民意调查等。由于农民个体力量小,不具备与政府、社区等相博弈的能力,因而个体参与的有效度较低,是一种“象征性”的参与。居民真正的有成效参与不是个体层次的参与,而是通过社区组织来参与,就是居民通常经由社区组织发动而捍卫自身权益。这使得社区规划能准确反映居民的需要、维护居民的切身利益,提供居民需要的公共服务;第二,扩大社区居民参与公共服务需求表达的深度。许多地区的居民参与公共服务的需求表达长期停留在意见反映、信息反馈、政务公开栏层面,居民参与不够,难以取得实质性的效果,应该建立健全社区居民公共服务需求表达制度,明确规定居民参与表达过程中应该包括公共服务规划、决策、监督、评估等等,切实做到社区事务由社区居民做主;第三,不断扩大社区居民参与公共服务需求表达的渠道,最大限度满足社区居民公共服务需求,应广开正式与非正式的居民参与渠道,如开辟社区居民听证会、社区居民论坛、社区对话等来回应相应居民需求,以此激发居民参与公共服务需求表达的热情,提高社区居民参与公共服务需求表达的有效度。

二、切实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特定的区域内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有一定特点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群体意识等文化现象,它对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行为方式以及人格理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当地经济、政治的发展。社区文化建设重在培育社区居民的社区意识。社区意识包含满意度、归属感、认同感、凝聚力等要素,其大小强弱程度是社区建设成果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同时,社区意识也被看作是一种重要的社区资源。每一个社区居民只有具备了社区意识才会更好地参与社区公共服务。社区文化在提高社区居民综合素质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教育功能上。社区文化教育除了学校教育和专业教育外,还有社会性自我教育。它主要通过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和特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以潜移默化的渗透方式来实现。

民族地区在社区文化的实践中,坚持以科学的思想、高尚的精神和先进的文化为全区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具体做法是:第一,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的运行机制与公共参与机制。民族地区的社区文化服务是实践和谐社区建设的公共参与工程,已成为民族地区公共服务社会化的闪光点;第二,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利用各类节假日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社区业余文化活动,民族地区各级文化部门和各个街道要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以赢得群众广泛的赞誉和良好的社会效应;第三,资源整合机制。社区业余文化活动要想增强对社区居民群众的吸引力,就必须在提高演艺水平上下功夫,并在可能的情况下吸收专业艺术家参与社区文艺表演的辅导或直接参与社区的文艺演出活动,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与驻区专业文艺团体形成互助互动的关系,使专业文艺团体的艺术资源能够走近社区、贴近群众,不断提升社区文化活动的品质。为了更好地发挥社区群众文化工作在全区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用健康向上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教育、鼓舞全区人民奋发昂扬、积极投身于创建文明城区、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去。

三、营造浓厚的社区精神

社区管理是一种集体选择过程,是政府、社区、非营利性组织、公民平等合作的互动过程。社区管理作为政府下放管理和服务权限的一种体现是与特定的政府改革进程相联系的,引入治理理念的公共行政必然会对社区管理产生影响。其中社区公民的参与是当代社区管理的本质所在,是治理理念在社区管理中的实际应用。社区精神是社区文化的深层次内容,是社区的无形资产,是社区成员内心层面的集体无意识及社区价值观的集合,是居民对社区共同体的认同感、归属感的精神纽带。社区精神的重塑离不开社区公民精神重构及对社区共同体的定型。在治理理论的指导下,挖掘利用社区传统文化资源,并结合当今我国城市社区生活的实际加以创新,重塑富有特色的现代社区精神,既是当今中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提升社区自我组织能力的主观要求。

从民族地区的实践来看,社区文化服务有利于增进社区群众之间的感情,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谐的社区应该是各种家庭、不同人群和谐相处的文明社区。一定的社区文化,在一定时期内,总会强调特定的文化理念,从而规范和影响社区群众的行为模式。它一方面不断鼓励社区群众与现实之间以及社区群众之间的相互协调;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引导人们追求高尚的理想和目标。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所提供的社区文化服务,社区成员在长期的交往中逐步形成了共同的理想目标、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信仰和归属感,即形成了整体认同的“社区精神”。这有利于增强社区成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吸引大家更加积极主动地参加各项活动。通过组织不同形式的演出活动,尤其是代表本社区外出演出,会大大增强对本社区的自豪感、认同感和归属感,形成共同的社区精神,能够更加自觉地意识到自己作为社区成员的权利和义务,更加喜爱和参与各项社区活动。

四、重组社区资源追求公共利益

一个理想社会的最终目标是找到某种机制,追求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共利益,而这一公共利益是全局的和长期的,往往与局部的和短期的利益有一定的矛盾。中国当前政治、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所面临的深刻挑战即在于,人们对于建设理想社会的目标缺乏共识,局部和短期的利益损害了全局和长期的利益。民族地区和谐社区应是社会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重视社区居民公共利益的平台。转型社会中,已有的资源正在重新整合,原来潜身于社会深处的资源得到开发。以全面、科学、可持续的资源观为指导,追求公共服务利益的最大化,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共识。作为公共服务社会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服务提供的是一种面向社区、以家庭为单位、以个人为中心的整体化服务。从民族地区的社区公共服务来说,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作为一种社会化服务的运行机制:第一,网络化运行机制。社区服务的组织体系包括由政府组成的管理网络、由非政府组织组成的技术指导网络和培训网络,社区服务中既有政府行为,也有社团行为、机构行为、家庭行为甚至个人行为。总之,这些服务都具有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特点。第二,层级责任机制。社区服务具有广泛的社会性。社区服务是一种社会服务,它需要社区服务机构综合运用社会工作方法和各种技术手段,为广大社区群众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要建立基于城市公共服务社会化的城市公共服务体制框架,推进城市公共服务社会化,实质上就是实现公共服务主体的多样化,核心是打破政府垄断公共服务供给的局面,引入市场竞争机制。

五、明确政府的职责定位,扩大公共服务政府外包范围

公共服务中政府的主要角色是购买者、监管者和制度供给者,其职责是制定好的方针政策、规则和标准;执行法律法规,监管社会组织生产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履行社会责任;进行制度创新、制度供给和制度实施,营造一个有利的整体环境,促进购买服务的顺利实施。民族地区城市社区公共服务社会化体系的构建,就目前的形式而言,要求扩大公共服务政府外包范围,也就是说可以委托社会组织承担的公共服务,均转移或委托给社会组织承担,可考虑着手将社会服务类项目、劳务派遣与保安服务类项目、专业服务类项目及其他政府新增的社会组织事务项目等纳入政府采购范围进行外包。当然,在公共服务购买中要理顺政府向社会组织,例如非营利组织,购买服务的流程及社会服务设计者、生产者、享有者、评估者之间的关系,协调配套政策,避免因政策冲突导致购买行为成效降低,要确立项目的评估制度和多元专业监督机制,发展独立、专业性、多元化的外部监督机制,包括独立的第三方监督机构、社会公众、媒体监督、专家监督机制。另外,社会化服务要增强专业化水平,提升承接服务的能力,社会组织要加强自身管理,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努力增强公信力,获取民众的信任,要努力形成战略管理、领导决策、财务管理、人力管理与志愿者管理等制度与方法。

参考文献:

[1]汪玉凯.公共管理趋向社会化[N].中国改革报,1999.

[2]陈荣富.公共管理学前沿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

第3篇:社区文化需求范文

[关键字]社区文化建设 居民参与度 思考

一、社区文化建设中居民参与度研究现状和趋势

社区文化建设中居民参与度是指社区居民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在社区文化建设中自觉、主动的参与到相关事务的决策、管理及组织等行动中来是社会进步的产物①。社区文化建设对于繁荣城市文化、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打造居民精神家园、构建和谐社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社区文化建设进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具体如下:

(一)城市社区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无法满足居民社区文化建设的需求

现城市大多数社区文化建设中普遍存在社区文化硬件设施陈旧落后不完善等问题,虽近些年来政府相关部门给予大力的关注,并不断加大了社区文化建设和发展方面的投入,在社区内建立了社区图书馆、社区活动室、运动器材等文化基础设施。但依旧存在数量有限、维修不及时、更新缓慢等问题。在调查过程中,宝鸡市新民路社区主任王建英指出,该社区内部体育设施因数量太少无法满足所有居民的需要。而社区图书馆的建成为每日放学的孩子提供了阅读的场所,但由于政府投资力度不足,导致图书馆购入图书较少,图书更新速度慢。可见这些文化建设基础设施的投入使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社区居民的部分要求,但随着社区居民的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区现有的文化基础设施已无法满足社区居民的需要。

(二)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建设缺乏了解、参与意识薄弱

如今社区文化建设主要依赖政府出钱,出人,出政策。如此背景下,社区居民成为社区建设的客体甚至是旁观者。其主体地位没有得以显现出来。于是被动参与、组织性参与远远超过主动参与、自治参与的频度。即使有居民主动积极参与,也大多集中在退休、下岗和儿童等有求于社区组织的弱势群体或少数人群中。这种以被动者、受惠者角色进行的社区参与,反而降低了社区公众参与的有效性,无法形成社区公众领域和空间。

(三)社区文化建设缺乏专业人才

社区工作者职业素质修养不足。现在的社区工作者多未参与专门培训,文化层次较低、年龄组偏大、价值观不明、服务意识薄弱皆与社区建设的时代要求脱节,其有效组织居民推动社区发展的能力有限,因此调动居民参与积极性的号召力和感召力显得苍白无力,使社区委员会失去向心力。

二、社区文化建设中居民参与度低的成因

有研究表明某地区社区进行社区文化建设活动参与数据抽样调查。调查数据显示:在一年进行的社区文化建设活动中,仅观众比例为64%,参与活动居民人数比例为10%,组织比例为4%,局外人为26%。这个数据表明,大部分居民很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造成社区文化参与度低的原因如下:

(一)社区文化建设中居民参与度低根本原因

1.社区居民文化程度较低,对社区文化理解程度不深。新开路,新民路社区现目前社区居民多为做生意的个体工作者和退休在家的老职工,普遍在初、高中文化以下,对于文化方面的建设认识理解程度上不免有些浅薄。

2.社区居民的接受能力不强。他们对待新事物,新文化自然存在一些接受上的难度。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活动的主力军多为老年人,他们对新的文化形式和文化内容很难理解和接受,这就使有些文化活动和文化宣传很难开展。

3.社区居民的工作时间限制。根据对宝鸡市新民路和新开路居民的的调查得知,居民大多是做生意的个体经营户,平时很少有时间参与社区举办的文化活动。

4.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社区文化建设的内涵理解不够清晰和准确。一方面社区文化资源的供给与社区居民需求不协调造成了居民对社区文化建设不重视。部分居民认为社区文化活动形式与自己的精神文化需求并不贴切。另一方面由于多数居民的收入来源并不在社区,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利益关系度不高。这两个方面共同造成了居民对待社区文化建设呈现漠不关心的状态。

5.行政管理色彩浓郁的社区文化管理体制的束缚。社区建设中的行政化导向使得社区自治缺乏完整的制度环境,导致居民缺乏参与的主动性和参与意识。当前,绝大多数社区文化建设遵循的仍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政府包括各类社区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手段仍显陈旧,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管理”甚至是“管制”的行政思想。传统的管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居民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的工作中,居民普遍也习惯了这种古老的管理模式,因而,居民形成了思想上和行为上的惰性。

(二)社区文化建设中居民参与度低直接原因

1.政府关于社区文化建设工作方面的政策不完善。根据此次调查情况显示,限制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外在原因有:政府划地面积不足,无法提供场地展开社区的文化活动。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满足文化建设的硬件设施。从侧面也表现出了政府政策上的缺陷,如果划地面积适当,资金规划计划合理,这些问题就会得到解决。

2.社区文化建设资金筹集渠道单一。目前我国社区文化资金来源主要依靠政府供给以及社区管理部门的创收和居民缴纳的各种费用。资金的来源少而单一,没有利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3.社区的文化宣传力度不够。社区与居民有最直接的接触,文化宣传起来的效果应该是相当明显的。然而,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知之甚少,这也就不得不联想到是社区的文化宣传力度不够。

4.社区文化专业队伍建设薄弱。社区的文化人才队伍,包括:社区文化工作者、社区文化专业人士、社区群众文化骨干分子及街道和居委会的相关人员。他们在社区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规划、组织、协调、管理的作用。建立专业的文化干部队伍,是发展社区文化的重要人才保证。但当前,社区中缺乏专业的文化干部队伍。

在以上各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居民对社区地域和人群集合的认同、喜爱和依恋等心理感觉日益淡薄。居民彼此之间的疏离感增强,人们对社区文化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对社区文化缺乏了解,主人翁意识薄弱。社区街道对社区内文化活动大包大揽,居民很少参与决策和管理社区公共事务。社区文化建设缺乏互动和活力,脱离居民的文化需求,居民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由于目前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依靠政府主导,社区居民参与方式以动员为主,多是在政府行政推动和劝说下进行,从而使居民参与社区文化活动处于被动状态,造成参与度很低的局面。

三.提高社区文化建设中居民参与度的措施

社区居民即是社区文化的建设者,又是社区文化的享受者没有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如何提高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成为了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关键。社区居民参与度的提高需要政府,社区,居民三方面共同努力。

(一)从政府方面来看

1.重视社区文化建设经费投入问题。文化的繁荣社区需要一批硬件设施,包括阅览读书的场所、体育健身的场所、文化娱乐的场所、展示交流的场所等。它们是满足文化需求、繁荣社区文化的必要设施。没有这些设施,就无法满足社区成员的文化需求,就无法展示家庭文化、行业特色文化,就无法在社区成员中交流、接受和传播文化,社区文化也就失去了它赖以存在的物质载体。硬件设施的完善就需要有足够资金来源。同时,社区文化的软件设施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比如:请专业人士进行专业培训,社区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培训等。

2.重视社区文化建设用地问题。各种活动场所的建设需要足够的用地,居民的日常文化生活也需要用地。这就要求在进行城市用地规划时,要全面考虑到居民的文化活动用地,给社区的文化活动和居民的文化活动留下足够的空间用地。

3.大力呼吁政府工作人员重视支持社区文化建设。政府工作人员是文化素质道德素养较高的群体,他们理解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工作,他们更容易接受新的改变。因此,他们作为社区的成员,可以起到带头作用,鼓励其他居民积极参与社区的文化活动。

4.利用政府宣传平台大力支持社区文化建设的宣传。政府的宣传在群众中更具有公信力,也可以引起居民的参加社区文化活动的重视。同时,还可以弥补社区宣传力度不足的缺憾。

5.选派专业的文化建设队伍帮助社区文化建设。社区文化还需要相应的软件。文化设施的使用和管理,社区文化活动的策划和组织,社区文化方向的确定和引导,社区文化品位的培育与提高,社区文化志愿者的培训与服务,都是社区文化必须的软件。这些软件就应该由专业的工作人员组成,才能更有效的开展文化建设工作。

6.在社区与社会各界中扮演桥梁的角色。政府应该激励社区与社会中的学校,企业,个体单位联合一起宣传文化建设,举办一些有意义内容丰富健康的文化活动。一方面可以让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等进入社区文化,从而对居民有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可以拓宽社区文化建设融资渠道。

(二)从社区工作方面来看

1.加强社区文化服务,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切实解决社区成员最关注的问题。不断创新文化活动。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从社区实际和居民需求出发,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载体,增强社区居民的认同度和共同参与的积极性。

2.针对社区成员的文化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等形式对社区成员的闲暇时间、兴趣爱好作广泛了解分析。在内容上应注意满足社区成员的需求,在形式上做到大、中、小型兼顾,在方法上可将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融为一体,在对象上应注重在职职工的参与,通过“以小带大”和以家庭为主体的活动,让这部分成员共享社区文化成果。在社区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创新,坚持把多种生活元素纳入到社区文化中,丰富和延伸社区文化的内涵,如坚持开展“五好家庭”“优秀居民”“优秀楼长”“文明楼院”的评比活动。除了传统的文化形式还可以将最新的政治和流行元素加入社区活动中。如:结合十,中国梦,正能量等热点词汇开展图片展等活动。

3.充分挖掘社区文化资源,形成社区文化特色。社区的文化内涵关系着居民对社区的文化的认同感和让认知度。如何形成完整、良好的社区文化是提高居民参与热情的关键。社区内一般都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及文化人才等资源,对这些资源的挖掘、配置、利用可形成本社区的文化特色,提高社区文化含量,并激励社区成员的参与热情。这里,应十分重视对文化资源的调查摸底工作。

4.完善城市社区文化管理机制,实现文化资源共享。在整个社区文化建设中,政府起着牵头引导协调的作用,具体的策划、组织、参与则是社区成员(包括企事业单位)共同承担的。应注重完善这几个机制:(1)组织领导机制,建立社区文化建设领导机构,体现共同组织参与的原则;(2)工作运行机制,在具体组织上,可由牵头单位组织或在政府引导下由社区居民热心人自发组织以进行探索;(3)文化传播机制,充分发挥有线电视、阅报栏、科普画廊、社区小报、文化中心等媒介的作用;(4)是资源共享机制,社区内企事业单位都应承担发展社区的责任,将自己的文化设施,包括图书馆、活动场地等向社区开放。

5.积极与社会各界联合展开工作,多方筹集活动经费,探索社区文化建设的新出路。社区应该与社区管辖范围内的学校,企业,个体单位,组织联合开展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积极带动社会各界对社区文化建设的参与热情,社区可以充分利用个人优势,企业或事业单位的资源,加宽社区文化建设的资金来源途径。组织一些社会文化活动,不仅加强了与学校,企业等等的交流,同时也通过他们的影响力宣传了文化建设工作。

6.校园文化与社区文化建设紧密结合。青少年是时展的新生力量,要合理有效的利用这股力量,严格落实青少年寒暑假社区志愿服务的环节,与学校加强联系,通过学校的相关支持,鼓励学生们利用寒暑假时间参加社区活动。这样的工作不仅可以使社区文化活动增添活力,也可以丰富学生们的学习生活。

(三)从居民方面来看

1.居民应该提高自己的主体意识。主要表现在:主动关注社区文化建设的相关政策,主动参与社区举办的活动。支持社区文化建设方面的工作,可以充分利用社区提供的硬件设施,如:图书馆,健身器材等等,以此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2.文化程度较高的居民应该起到带头作用,带动其他居民成员加入社区文化活动,主动参与社区文化工作的组织和决策,为社区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3.居民之间应该加强彼此的联系和交流。居民可以交流彼此的文化生活需求和对社区文化建设的看法,可以集体向社区工作者反映。

4.居民可以自主成立一个社区工作监督组织,加强与社区工作人员的交流,监督社区文化工作,在居民的监督下社区工作效率也会有所提高。

5.居住在社区的学生应该自觉响应学校和社区的号召,积极参加社区的志愿服务,在社区志愿服务中找寻乐趣,同时,加深对社区和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的了解,丰富自己的社会经验。

[注释]

①李广宝.《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第28卷第5期

[参考文献]

[1]陈子达.《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分析》[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4月第2期

[2]薛小平.《关于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J].社会观察

[3]赵光勇,陈邓海.《政府主导下的社区建设困境与处路》[J].中国劳动关系学商报.2013年2月

[4]陈瑜.《我国社区建设中的居民参与问题探析》.法制与社会.2013.6(下)

第4篇:社区文化需求范文

关键词:基层图书馆 社区图书室 合作与利用

一、建设社区图书室的目的和现实意义

目前,中国的绝大多数公共图书馆均由政府创办,建设和发展依靠政府财政支持,市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建设相对滞后,很多馆还处于不达标的状况。此外,受到城市交通和服务对象处所地区的限制,各级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覆盖面有限,相当数量的城乡居民不能够得到方便及时有效的公共图书馆服务。而按照发达国家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模式要求,每5公里半径的范围内就应当拥有一座公共图书馆,以便于相应区域内的居民就近获得图书馆服务。在推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实现文化强国的战略决策下,积极建设和发展以市县公共图书馆为核心,以社区图书室为端点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不仅能方便居民就近接受图书馆服务,对于积极构建包括图书馆服务在内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落实国家科教兴国和科技创新战略,也是一项基础性工作。

二、荔湾区社区图书室建设的具体实践

近年来,荔湾区图书馆认识到提升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参与社区文化建设,通过采取在社区设立馆外服务点,派人协助社区创建图书室等具体措施,推动社区的文化建设。荔湾区社区图书馆(室)多数建立在文化室内,文化室多与居委会、老年活动中心合用,单独成立社区图书馆的很少,大部分图书馆(室)面积在 50m2左右,其中葵蓬社区图书馆(室)面积最大,有 500 m2。从使用功能上来看,大部分的社区图书馆(室)是兼具图书馆、老年活动中心、居民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活动场所。在为社区居民服务中只有个别社区图书馆采取有偿服务,免费服务的社区图书馆占 95%以上,在管理上,居民借书时办理借书证和不需办理借书证的社区各占一半。由于接待读者不多,只能开展一般的阅览活动,只有部分阅览室能开展借阅活动。少数社区图书馆能提供文献复印的服务,大多数社区图书馆不定期地开展一些读书活动,能采取不同方式进行图书馆宣传,有的社区图书馆利用假期开展一些读书、征文比赛等活动,丰富学生的假期生活。如沙面社区图书馆举办的“书香沙面”读书活动,金花街社区举办每年一届的征文比赛,吸引了不少青少年读者。

三、建设社区图书室取得的实际效果

1.方便了居民就近利用图书馆资源

社区图书室建设的目的之一在于方便居民就近阅读和获得所需的馆藏资源。社区图书室建设已经成为社区建设特别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引导居民阅读、创建文明社区方面发挥了预期作用。此外,居民还可在社区图书室通过图书馆的数字服务平台浏览查询到内容丰富的电子图书、期刊、视频以及其他综合性电子文献。

2.有效开展好科普宣传和读者活动

作为社区文化建设的阵地,社区图书室还承担着宣传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的功能。荔湾区图书馆和社区图书室有针对性地制作了“家庭安全常识”、“健康生活―――远离”等展牌,还在社区图书室内举办了“生活健康”专题图书展示和“身边的科学常识”公益讲座等活动,将科普宣传深入到居民身边,拓展了公共图书馆在科学文化普及方面的服务,还使社区文化建设有了更为充实的内容,社区建设向着有利于社会和谐团结和居民身心健康的方向发展。

3.为提升社区居民素质提供了外部条件

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社区图书室的服务不仅得到居民的认可和支持,还使居民直接受益。在社区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活氛围,通过倡导读书求知和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图书室的作用。为了配合社区居民再就业工作目标,社区图书室还同其他社区服务机构一起开展了再就业技能培训。

四、思考和建议

1.实现社区图书室建设的规范化

总分馆模式是在实际操作中最适合社区图书馆发展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由社区出地方、出人员、出经费或者区图书馆资助一部分,在社区中建立区图书馆的分馆,总馆实行对文献资源采购、编目和人员培训,与社区共同管理。各区馆作为总馆负责统一组织,对资金、设备、藏书、人员进行统一管理,同时与市、区公共图书馆联网,建立协作网络体系,建立“一卡通”通借通还;建立资源共享,接受上级公共图书馆的指导,开展各种合作,将社区图书馆完全纳入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规划当中。这样做的好处是由区馆直接管理更能体现服务上的专业性,更好地促进社区图书馆的发展,而社区文化站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其他的文化建设事业。

2.确保社区图书室功能的综合化

在现实条件下,社区自办图书室会因为在资源、人员、设施设备和管理等办馆要素上存在各种限制而无法长期正常运行,总分馆式的管理方式则有效规避了社区图书室建设的现实矛盾。作为社区文化的重要阵地,社区图书室不仅要成为社区居民阅读学习的场所,还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充分发挥文化场地服务居民的功能,将其作为社区开办的少儿课外活动室或自习室,再就业人员的技术培训教室、社区居民实用生活技能(如医疗保健、生活咨询)的课堂和假期学生社会实践的基地,使社区图书室的服务效益最大化,成为社区的学习中心和文化活动场所。

3.着力推动与社区的互动

社区是社区图书馆赖以生存的基础,社区图书馆只有密切与社区的联系,才能体现其存在的价值,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首先,社区图书馆要真正做到是“居民身边的图书馆”,要了解社区居民的需求,针对需求开展服务。根据居民信息确定各社区共有的一般需求和各社区特有的需求。对于一般需求,由总馆统一购置资源,各社区图书可定期进行交换、流通,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对于各社区的特别需求,要在社区图书室建立相应的特色馆藏。对于特色馆藏的建设要由总馆统一规划,通过在基础馆藏的基础上建设特色馆藏,这样既能满足各社区用户共有的、普遍的需求,又能满足特定用户群体的特别需求。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公众对于信息和知识的需求,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也应随之进行相应变革,通过突破信息壁垒和实现资源共享来满足公众需求。与此同时,社区在承担社会责任、完善服务功能和建设文明社区方面,发挥着越来越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社区建设特别是社区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实践。可以说无论区级公共图书馆,还是管理和服务日臻成熟的社区,依托各自优势,实现角色互补和资源共享无疑是双方共同的选择。

第5篇:社区文化需求范文

关键词:养老需求;社区养老服务

一、引言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老年人口数量日渐庞大。2012年年初全国老龄工作会议指出,截至2011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85亿,占当时总人口13.7%。养老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城市社区的发展,作为养老制度历史变迁中的先行者――城市逐渐找到了一种基于城市的养老模式,那就是以社区为依托、以家庭为单位的居家自主养老模式。这种模式也是大部分老年人愿意接受的方式,这也给社区服务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基于这样一个社会背景,老年人的自身需求意愿常常不能被重视,或者受社会或城市整体服务水平的制约。就长沙而言,作为一个二线城市,经济的发展仍是重中之重,社区发展和社会服务方面的发展相对滞后。在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中是否考虑到了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对社区老年人的社区养老需求的供给情况如何呢?如何提高社区养老服务的产业化、专业化、社会化程度?如何在城镇化迅速发展的前提下,有效地规划养老方针时充分考虑老年人的需求意愿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相关文献综述

(一)关于居家养老社区服务内容。社区在为居家养老提供服务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是辅助居家养老的最佳载体,只有拥有社区服务的强有力支持,才能切实解决居家老年人的养老保障问题。目前学者们大多从老年人的需求角度出发探讨居家养老服务的内容,认为社区所提供的服务应该是以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为导向。穆光宗提出五个层面的老年人的需求,生存需求、感情需求、发展需求、价值需求和归属需求,与之相对应的,社区服务的内容应包括物质生活保障服务、文化娱乐活动服务、保健医疗护理服务、家庭事务料理服务、老有所为指导服务、情绪调适咨询服务、基本权益保障服务、老年婚姻服务、住房调换服务、临终关怀服务等十个方面。孙泽宇认为,居家养老提供的服务内容主要围绕精神慰藉、生活护理和家政服务三大类,医疗保健服务设施较少,精神慰藉服务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而老年人实际需求更趋向于医疗保健服务和精神慰藉服务;李兵认为老年人的服务需求分为生活照料、医疗健康和精神文化服务。居家养老社区服务应提供健康服务计划、日常照料服务计划和精神文化服务计划。

(三)关于居家养老社区服务供给方式。易松国认为西方的居家养老社区服务供给方式有以下几种:(1)政府购买由民间机构提供的社区服务,提供给辖区老年人;(2)通过补助制度降低服务收费,保障老年人基本需求;(3)老年人自行从民间市场中选择服务,政府只承担监督责任;(4)由志愿者提供养老服务;(5)由亲友、邻里为老年人提供服务;(6)发放现金兑换券,老年人可以利用兑换券换取所需要的服务。5李阎认为居家养老社区服务模式包括以下四种:政府主办,层级联动模式、政府主导,中介组织运作模式、政府资助,机构主办,连锁经营模式以及政府购买服务,公司承办,市场运营模式。

三、长沙市老年人的社区服务现状

现阶段长沙市的养老方式,主要分为两种,分别是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机构养老服务以设施建设为重点,实现其基本养老服务功能,大多是集中养老,各地的养老院和福利院是典型的机构养老。居家养老模式,是指以家庭养老为核心,社区为辅,政府为其提供助老服务的养老模式。

(一)居家养老的家庭服务现状。通过对长沙市部分社区的老年人调查,95%以上的老人倾向于居家养老,其余不足 5%的老人倾向于机构养老模式,但选择原因都比较特殊,如,“三无老年人”(无法定赡养人、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有的老年人是因为子女长期监狱服刑;极个别的是因为不堪忍受子女无休止的“啃老”。

正处于居家养老的老年人中,一些老年人居住在子女家里,白天子女工作,其中能够自理的老年人还承担了部分隔代养护的任务,这对于老年人的生活也是一种慰藉。部分处于不能自理或半自理状态的老人,天天独自一人在家,每天伴随着孤单寂寞,精神上也会出现一定的焦虑。还有一些老年人独居或者与配偶居住,只有在周末休息的时候子女才会前来看望,这些老年人平时都是在盼望与期待中渡过,他们的精神生活也是比较匮乏的;更严重的是空巢化、高龄化快速蔓延趋势,使得老年群体居家养老的社区服务问题成为城镇化背景社区服务体系完善的一个焦点问题。

(二)居家养老的社区服务现状。城镇社区的老年人感到心理孤独时,交流的对象更多的是自己的邻居、老朋友,在寂寞的时候也会尽可能地与他们交流、向他们倾诉。子女大多工作比较繁忙,并没有太多的时间陪伴老人,甚至通电话的时间也并不多。这深刻地反映了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孤寂和与年轻人交流的缺乏。在对老年人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老年人选择体育锻炼,可是社区内只有简单的健身器材,而且适合老年人活动的器材也相对较少;有 40%老年人选择打牌下棋、听戏、看书、看电视等,这反映了老年人晚年精神生活的匮乏。

老年人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逐渐弱化,这也就使得他们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娱乐活动,而事实上他们的娱乐活动很单调,这就使得他们没有集体归属感。这也要求社区在提供服务是应该更多的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少社区也开设了老年人活动室,但是大多沦为麻将室,并没有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从社区服务看,主动的、有规模的开展意在满足老年群体心理需求的专业化活动,基本上还处于探索阶段。

四、长沙市老年人社区服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城市老年群体在养老方面从过去单一的家庭依赖,开始向社区依赖转移,对家庭和社区的双重依赖是现阶段的老人养老依赖特征。其中对家庭的依赖主要在日常生活照顾和遇到紧急情况的救助上面,对社区的依赖主要体现在医疗康复、文化生活和饮食服务等方面,这表明家庭和社区从不同的角度,为老年人提供不同层次的需求。

(一)老年人社区服务设施建设问题。在老年人在社区服务中,长沙市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设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主要表现在社区内医疗服务不足、交通不便利,娱乐设施不完备,基础设施的覆盖面偏低等等。而且,现阶段社区所提供的服务设施主要针对的能自理的老年人,对于半自理和不能自理的人群的文体娱乐设施几乎没有。

随着长沙市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社区服务中的硬件建设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这些资源的便利性和可及性却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不少老年服务设施的设计没有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例如活动场所比较狭小、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的交通不便、医疗卫生设施简陋、缺乏无障碍设施和服务人群不广泛等。

(二)老年人社区服务供给与需求的主要矛盾。近年来,由于国家对于社区养老服务的重视,社区的养老服务也渐渐成为社区服务的重点。社区在养老服务方面也开展了很多的活动,无论是从物质还是精神上都在逐步发展,不少针对老年人的社区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就长沙市而言,在这其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医疗保健方面,主要以医疗服务为主,诊疗水平也相当有限,并没有真正的形成预防、医疗、康复、护理照料为一体的服务体系,也并没有真正满足老年人的医疗健康需求。精神慰藉服务方面,不少社区开展的老年人服务活动都流于表面,发放物资,过于偏重形式化,城镇老人经常在家中独处,缺乏与人沟通,很容易导致老年人痴呆、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对于空巢老人更是如此。

(三)老年人社区服务的专业服务队伍建设问题。社区工作是一种对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求极高的专业性工作,老年人社区服务要想进一步发展,组建或引进专业化的服务队伍必不可少,但目前从事长沙市社区养老工作的大部分工作人员是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不具备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这大大影响了社区服务的质量,也制约了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

首先,社区服务的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在服务理念方面还有所欠缺,作为社区的服务人员不能依靠行政权威来开展社区服务工作,在设计服务项目方面偏重形式化,并没有真正的考虑服务对象的切身需求。其次,引进的服务团队并没有系统的管理,过于散乱,大部分是零散的志愿服务,并没有专业性,有些团队甚至只是走过场而已。这些服务并没有解决社区的养老问题,相反会给老年人带去“二次伤害”。

五、完善长沙市老年人社区服务体系的建议

从长沙市老年人社区服务调查看,我国城镇的老年人社区服务还普遍处于一个初级的探索阶段。其中,很多的问题也开始慢慢暴露出来,笔者认为,要完善老年人社区服务体系应该更多的立足于社区,精准的把握老年人的各项需求,提升服务系统各个环节的专业性。

(一)利用和链接社区现有资源。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本市的社区服务资源越来越丰富,很多情况下并不是资源的匮乏,只是社区的工作人员并没有合理的,因地制宜的运用资源。一是,利用社区内的个体家政服务、托老所设施、老年心理咨询与辅导机构、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为老年人群体提供的定期服务项目、服务规模;二是,链接社区内各大专业性事业单位为老年人传授健康知识,举办相关的文体娱乐活动,同时为社区的工作人员和服务队伍的专业性提高做指导。

(二)按需配置,实行老年人个性化服务。在社区老年人需求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对社区老年人按照年龄、身体健康状况、心理健康标准进行分类,分类整理,逐步推进“分层次、个性化、按需配置”的社区服务模式。

一是完善不同层次的服务设施。首先,社区在为老年群体提供的服务设施时,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更方便、安全。其次,要不断地定期检修,及时修理损坏的设施,从而提高老年人服务设施的利用率和服务效益。然后,要按照不同层次老年群体需求提供不同医疗服务、结合老年人心理健康需求设计不同的服务项目;最后,定期开展不同层次服务设施、服务项目的客观评估。二是提供个性化、合理的老年人服务。针对老年人这一特殊群体,服务提供者应该设计多样性的社区服务供老人和老人的家庭进行选择。首先是赋予老年群体按照各自需求,选择服务项目、服务活动的个人自由;其次是注重老年群体正当权益,对合理需要进行保护,正确引导老年的家庭责任感、婚恋观;然后是帮助各类老年人找到兴趣爱好,建设相关的群体,加固老年群体归属感;最后是要注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针对老年群体的心理、情感需求服务。

(三)推进老年人服务社会化、专业化进程。要想社区老年人服务体系得以健全和稳固发展,必须建立完善老年人社区服务的“专业化、职业化”的社区服务模式。

首先,提高社区服务提供者者的专业化水平。不仅是社区工作者的专业化水平需要提高,提供医疗、文娱等服务工作者也必须严格把关,统筹管理。积极的将社区服务社会工作组织的工作者容纳进来,以专业化为发展方向提高各类社区工作者的服务水平,促进相互间的沟通交流,以实现彼此的合理协调发展。根据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表现和考核结果,参加正规的专业化培训,促进他们的观念转变与技能提升,努力为老年人提供专业、优质的服务。其次,稳固社区工作者的职业化机制,针对不同类型的社区工作者制定合理的职业化标准。社区工作者应该承担起直接提供社区服务的主要职责,推行选聘制、任期目标制和绩效考核制,以完善的奖惩制度来促进社区工作者的职业化,提高社区老年工作者的发展空间和专业素质。

六、结论

随着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老年人社区服务不仅能够大大节省货币资源,而且能够从老年人的切身需求去解决养老问题,提供日常照顾、医疗服务、文体娱乐和情绪疏导,给老年人带来认同感和归属感。本文通过对长沙市部分社区老年人养老方式和养老需求意愿及社区养老供给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大部分老年人更愿意选择居家养老,这样就加重了社区养老的压力。然而,社区养老能力还很薄弱,老年群体的需求与实际实现度之间还存在一定的距离,老年人服务工作在社区服务中只占一小部分,社区养老服务的产业化、专业化、社会化程度还很低。最后,本文从老年人需求和社区养老服务之间存在的差距入手,对长沙市养老方式的现存问题提出了利用和链接社区现有资源,按需配置、实行老年人个性化服务,以及推进老年人服务社会化、专业化进程等对策和建议。

参考文献:

[1] 联合国.人口词典学[R],1988.

第6篇:社区文化需求范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网络治理

[中图分类号]F323.89;C916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4.06.017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建设既能够提升农村社区建设的整体水平,也是加强农村社区软实力的重要路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有繁荣的农村社区文化与之相伴。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问题成为国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与此相关的研究成果较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一是关于农村公共文化产品概念的界定。张天学[1]认为,农村公共文化产品是指在农村社区用以满足广大农村居民的文化生活需求、市场不能或不能完全提供、具有正外部性的文化产品或服务;周晓丽等[2]认为,公共文化产品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二是关于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现状的研究。贾康等[3]指出,虽然我国民营资本有较大发展,但是缺乏进入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渠道,造成单纯依靠政府提供的现状。在供给客体方面,作为社区居民的客体,在接受公共文化产品服务时,是被动的接受,缺乏参与表达机制。三是关于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模式研究。李少惠等[4]在对西部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外部路径、内部路径和双向路径三种文化产品供给模式;吴理财[5]在对各地农村文化服务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部门供给模式、以钱养事模式、以县为主模式三种类型。应该说,国内学术界对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问题做了大量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涉及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许多层面,对我国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但是现有研究成果大多拘泥于已有的实际情况和个案,缺乏根据农村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进行前瞻性的探讨,研究成果有一定的滞后性;且研究成果主要针对中西部地区或者是东部地区较为发达的城乡结合部,缺乏普遍性的指导意义。本文拟在对目前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网络治理理论,分析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实施网络治理模式的必要性,提出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的网络供给模式,以期对提高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起到启发和推动作用。

一、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尽管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有了较大的改观,但是由于受传统的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公共财政仍是较多地投向城市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对农村社区

的投入虽也有所增加,但相对农村社区居民对文化产品的需求还有较大的差距。同时,由于部分地方政府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重经济发展而轻文化建设,造成了在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1.供给认识片面

虽然各级政府都比较重视农村社区的文化建设工作,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水平也不断提高,但是仍然不能排除由于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的影响,在某些地方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片面的认识:一是重经济发展轻文化建设,重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轻精神生活的丰富;二是在供给的内容上重上级政策和生产技术等方面轻意识观念;三是在供给的方式上认为主要是上级政府部门的事情。正是由于存在这些片面的认识,不仅在工作精力投入上偏经济建设轻文化建设,而且在资金的投入上也偏沉,更有甚者,把一些过期的书籍、报刊和城市淘汰下来的落后的体育文化设施充作公共文化产品提供给农村社区。

2.供给机制不科学

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机制不科学,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供给主体的单一性。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完全由政府包办,这既有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的原因,也与我国其他社会主体很少关注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有关,这种供给主体的单一性满足不了农村社区居民对公共文化产品多样化的需求。二是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决策机制的单向性。农村社区居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种类和数量,应该以满足农村社区居民的有效需求为导向,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村社区居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效率和质量,满足他们对公共文化产品的需求。也就是说,在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决策过程中,应该吸纳农村社区居民参与,充分尊重他们的意愿,供给什么公共文化产品,应依据农村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而不是依据上级政府的偏好或主观愿望。

3.供给质量不高

与城市居民丰富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相比,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在“质”上表现为结构不合理,在“量”上表现为总量不足。“质”上的结构不合理体现在不同地区的农村社区之间因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导致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不平衡,主要表现为经济发达的东南部地区供给比较丰富,而经济欠发达的西北部地区则比较贫乏单调。“量”上的总量不足是指,与城市相比,占我国人口70%的广大农村社区,相关的文化活动基础设施较为低端,文化服务供给不足,各种文化活动也较单一,不能满足广大农村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二、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实现网络供给模式的必要性

网络治理是一种全新的公共治理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通过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合作、非营利组织与营利组织广泛参与来提供公共服务。该模式最早是由美国学者威廉・D・埃格斯提出的。我国公共管理学者陈振明[6]是较早关注网络治理的学者之一,他认为网络治理是指政府部门与非政府部门包括私营部门、第三部门或公民个人等众多公共行动主体,为了实现与增进公共利益,在相互依存的环境中彼此合作、分享公共权力、共同管理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的过程。多元治理主体合理分权、共同参与是该治理模式的核心理念,它符合因治理环境复杂化和公民主体需求日益多元化对公共管理提出新挑战的实际,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笔者认为,将其引入我国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中十分必要且具有可行性。

1.网络供给模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社区治理理念

该模式倡导通过政府组织、私营部门、第三部门和公民个人等多元主体广泛参与、协同解决的方式来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以打破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单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模式,更好地调动供给主体的责任和社区公众的积极性,实现公共治理主体与社区公众共同负责的公共责任机制。同时,网络供给模式坚持以顾客为导向,依据社区居民的需求提供公共文化产品,并且以社区居民是否满意作为评价标准,可以充分尊重社区居民的主体地位,体现民主的治理理念,实现治理主体与社区居民的良性互动。

2.网络供给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农村社区公共文化建设的功能

现行的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大多由相关政府职能部门主导,在供给的内容和方式等方面社区居民很少参与。其结果是,一方面为农村社区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缺乏针对性,另一方面由于管理层级较多从而形成供给效率低下和供给成本较高的弊端。而网络供给模式强调引入市场机制,可以极大地提高供给效率,降低供给成本;同时网络供给模式主张以网络化的组织方式引入多方主体参与,更多地关注农村社区居民对公共文化产品的需求,这既可以提高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效率,也可以激发社区居民对所供给公共文化产品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发挥农村社区公共文化建设的功能。

3.网络供给模式体现了统筹兼顾的方法论

网络供给模式主张多元主体平等参与,这既可以体现供给主体的利益诉求,也可以满足社区居民对公共文化产品的需求。在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过程中,兼顾并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是统筹兼顾方法论的直接体现。网络供给模式坚持多元化主体平等协商的原则,可以使各主体相互依赖,平等协商,从而在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中兼顾各方面的利益[7]。

三、提高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水平的对策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社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如文化大院、农家书屋等逐步完善,各种社区文化活动也日益丰富。然而,与中共十提出的加强文化建设的要求和广大农村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相比,目前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水平还较低。要提高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水平,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树立以人为本、合作共赢的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理念

随着农村社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农村社区居民对社区治理的参与意识也逐渐增强,对社区文化产品的需求也趋于多元化。同时,伴随着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各级政府要真正树立城乡居民平等的观念,彻底改变城乡二元思维模式,让农村居民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机会和权利,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承担起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的主体责任。要适应农村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针对农村社区居民对公共文化产品需求的多样化、多元化新形势,改变传统的单纯依靠政府作为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提供的唯一主体的做法,更新管理理念,吸引市场力量、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其中,走合作共赢之路[8]。

2.创新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体制,构建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网络供给的组织架构

应依据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的具体分类和不同属性,构建多元化的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网络供给的组织架构。对于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分类,有学者根据其存在方式将其划分为静态的农村文化产品和动态的农村文化产品,并在此基础上对两种文化产品做了进一步划分,将静态的农村文化产品分为文化资源、文化设施、文化日用消费品和静态展现的文化艺术,将动态的农村文化产品分为文化服务活动和动态展现的文化艺术两类[9]。这种划分虽对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的管理有指导意义,但对每种公共文化产品的属性缺乏清晰的界定。公共文化产品作为公共物品的一种,我们应回归到公共物品的概念与分类上来,依据公共物品属性的分类,把公共文化产品分为纯公共文化产品和准公共文化产品。前者是指基于社会效益、不以营利为目的、为社会提供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公共文化产品,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文化需求为目的,着眼于提高全体民众的文化素质和文化生活质量;后者是指不具有严格意义上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公共文化产品,其目的是满足部分民众的文化需求。与此相适应,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主体也应该是多元化的,应包括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和个人,这几个主体之间既有纵向上的领导或指导关系,也存在着横向上的合作关系,从而构成了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网络供给的组织架构。

3.改革传统的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方式,建立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网络供给机制

应依据网络治理的运作机制,使构成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组织的各主体在地位上是平等的,都有自己的目标,不存在终极性的垄断者;使各主体彼此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各自掌握一定的资源,成为相对独立的决策分中心;要依赖其他主体的资源与配合,实现自己的目标,共同追求社区公共文化产品效用最大化。各供给主体应依据及时、高效的原则,综合协调各种资源,实现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首先,要确立高效的决策机制。在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过程中,应改变原来自上而下的政府独自决策的方式;充分尊重社区居民和其他供给主体的参与权和决策权,形成群策群力的合作局面。其次,要构建合作供给机制。应建立以信任为基础的沟通协调供给机制,使各供给主体依据各自的优势,各尽所能,共建美好和谐的文化社区。再次,要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应成立由各供给主体代表、第三方和社区居民代表组成的多元化评价组织,对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效果进行全方位的评价,确保合作供给网络的高效运行。最后,要设立规范约束机制。应依据相关的法律、规章及社区自治章程,设立网络供给的约束机制,实现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的规范化。

4.探索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新的供给模式,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应依据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的属性和地域特征,实行多元化的农村社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模式[10]。对纯公共文化产品,应由公共财政出资、中央和地方政府分类供给,供给的方式可以是政府直接供给,也可以采用市场化手段供给;对农村社区的准公共文化产品,可采用市场或者社会志愿等手段供给。周晓丽等[2]认为,政府公共部门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面可以采取三种模式,即权威型供给、商业型供给和志愿型供给。权威型供给是指政府在政策和资金方面须处于核心主体;商业型供给是指政府与市场应以公共利益为核心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志愿型供给是指非营利组织或第三部门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中发挥力量。

[参 考 文 献]

[1] 张天学.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J].农村经济,2010(6):84.

[2] 周晓丽,毛寿龙.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及其模式选择[J].江苏社会科学,2008(1):90.

[3] 贾康,孙洁.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提供机制的研究[J].管理世界,2006(12):60.

[4] 李少惠,王苗.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社会化的模式构建[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2):44.

[5] 吴理财.非均等化的农村文化服务及其改进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10.

[6] 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150.

[7] 姚引良.网络治理:地方政府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可行选择[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46.

[8] 刘悦.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农村公共物品供给问题研究[J].决策咨询通讯,2010(2):89.

第7篇:社区文化需求范文

1 居住社区

“居住社区”作为“社区”的一种类型,是一个微型的市民社会,具有一整套相对独立的自主性机构,其成员在整个国家、社会中有自己的角色,又在其所居住的居住社区中承担另一种责任。另外,居住社区的个性也来源于它自身创造或继承的一整套地域性文化,即居住社区具有能独立于其它地域共同体的精神基础。

因此,本文将“居住社区”的概念定义为:一定规模人群集聚而居的地域共同体。包括围绕居住活动而展开的社会活动,以及为居住活动提供各种服务设施和为了确保这些活动正常运行的一整套相对独立的自主性机构。

2 居住社区的多元化发展

2.1 多元化发展背景

当今的国际社会已逐步呈现多元化的格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已初露端倪;文化上提倡多元共生。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正在经历一个多元化发展过程。政治、经济上的体制改革直接引起我国的社会结构和体制的全面转型。由于各方面利益整合的结构趋向,我国社会阶层出现了较大的分化,文化也形成了多流派、多观点的多元格局。

2.2 居住社区的多元化发展

在城市住房制度转轨时期,一般大城市居住社区空间结构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①城市中心的住房向高层化发展,趋于综合型,周边居住社区强化,档次提高。②城市边缘居住社区的成片开发,安居工程的启动。③城市边缘高收入别墅区的出现。④近郊工业区周围的中低收入居住区。⑤城郊结合部的外来流动人口居住社区的出现。⑥人口分布逐步向外疏解。针对上海城市的现实状况,按居住社区建构过程的差异及由此引起的居住社区差异,居住社区可分为六种类型:旧城改造区、旧宅保留区、近建居住社区、市政运迁居住社区、新辟高档居住社区、外来流动人口居住社区。

综观我国大城市居住社区空间结构和类型的分布变化与重构现象,一方面反映了在市场体制下,住宅连同其所在地域作为商品所引起的一种必然的再分配现象,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在城市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居住社区多样化的空间表征,这是研究如何建构、优化和完善居住社区所必须关注的现象。

3 居住区规划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城市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居住社区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格局,不同类型的居住社区无论从建构过程,建构内容以至社区的发展需求都不尽相同。然而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居住区规划依然延续着上世纪50-60年代的规划模式。本文主要应对近年来的居住区规划设计进行反思,从规划的基本理念与模式上作出根本的检讨。

3.1 对居住社区经济目标的片面理解

基于50年代从前苏联的以“功能第一”为本的我国居住区规划体系与80-90年代房地产发展商对经济利润的追求一拍即合,产生了以追求最大开发利润为目标的居住区开发运作模式,部分规划工作者从计划经济时期由上而下的城市建设指挥省蜕变为房产开发商的附庸,使居住社区在建成之初便隐藏了诸多产生社会问题的诱因,诸如生活起居不便、交通拥挤、小孩入托上学问题、老年人生活照料问题、社会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另外,在居住社区经济发展方面,出现了街道工商业、劳动服务业、居委会经济、社区服务经济等多种经济形式。这一方面虽然丰富和方便了居民的生活,增加了就业机会,但是由于其小规模、低水平的经济基础,不可避免地存在结构不合理、基础条件差、设备陈旧、资金短缺等缺陷,限制了其进行大规模社会合作,提供社会化服务的作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破坏了居住社区生活环境质量。

3.2 规划缺乏对居住社区文化的尊重

我国古代的文化观念对古代城市形态有着明显的影响,如天圆地方说、天人感应思想、风水说和伦理观念等。而住宅作为数量最大的建筑,更深深地烙记着这些文化观对它的影响。然而在近期的居住区规划与建设中,尤其是在旧城改造中,大规模的居住区规划缺乏对居住社区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对创造居住社区新型、有个性的文化缺乏信心。其实,对传统的传承与文化的创新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扎根于传统的土壤才能开出创新的奇葩。在逐步摆脱了改革初期住房短缺问题的当今社会,居住社区已不能再满足于保障生活需求的低层次发展,应该追求居住社区历史性格的自我确认,在审视自身传统文化的同时,创造出拥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居住社区空间。

3.3 对居住社区社会结构特征的忽视

居住社区建构的内涵并不仅是居住形态、空间、建筑质量、住房设备、基础设施和交通设施等显性环境的架构,还包括了隐性环境的延续与创造。主要分为两个层面:①表层层面,指直接反映“物-人”关系的空间结构意象(image)、场所识别性、环境纹理等;②深层层面,指反映“物、人-人”的社会精神内涵,包括如社会网络、认同感和定居意识、感知密度、环境意义以及多样选择性等。长期以来缺乏对深层隐性环境的关注和研究,总是延续“居住区——居住小区——组团”分级结构模式的居住区规划,不仅无益于居住社区社会网络的形成,也阻碍了物质设施更好地发挥作用和促进居住社区的发展。

3.4 单一的居住区规划设计模式与多样化居住社区的矛盾

居住区规划设计长期维持着单一的模式:相同的结构模式;面面俱到的用地构成;统一的用地指标;依据标准的技术经济指标布置的居住建筑容量;按照居住人口数量分级配备的设施与服务等等。这种无视个体需求差异的均质规划模式,可能在计划经济时代,通过行政手段指导居住社区快速建设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城市多元化的发展背景下,居住社区类型多样化,需求与发展目标多样化,住宅建设成为一种商品与服务进入市场,显然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模式是需要迫切改正的。譬如,一处旧城改造的居住区与另一处新区开发的居住区从传统居住区规划的视角找不出任何区别,然而在相同的物质载体上,却要承载着可能截然不同的居住生活和迥异的文化认知。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居住区规划设计单一模式的反思。  4 居住社区的多元化规划应对

居住社区的良性发展既关系到我国亿万人生活的质量,也直接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持续发展,而居住区规划又是我国现行制度对城市居住建设的有效控制手段之一,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实践中努力把居住区规划与社区发展整合起来,寻求一种更有利于居住社区发展的规划机制。

4.1 宏观层面的规划理念转换

4.1.1 规划发展观的整合

“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既不放弃经济发展的目标,也不片面强调社会发展,而是将这些发展目标整合在居住社区“内在的”、“平衡的”、“公正的”和“自主的”发展基础上,保证居住社区发展的协调与持续。

4.1.2 可持续战略观的再认识

(1)居住社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解决人类不断增长的消费需要与资源环境提供的有限发展能力之间的矛盾,是一种互动过程。

(2)居住社区可持续发展包括:①可持续生存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资源;②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充分发展的经济能为居住社区、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发展提供永续的支持;③可持续社会发展,培育和引导建立为所有人们提供认识社会、交流文化以及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机会;④公平的社区管理体系,确保所有的居民在社区服务以及对政策的发言权方面享有平等权利。

(3)居住社区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变化过程,它总是由低级向高级、由局部到整体,由要素向系统优化演进。居住社区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对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居住社区予以相应的关注与努力,以不同的发展战略应对不同的居住社区。

4.1.3 规划政策制定的多元整合

在居住社区规划政策的制定方面,首先要注意的是在政策适用范围上的平衡,针对整个城市发展的宏观总体政策应与针对局部管理的微观局域政策协调与配套。其次是在微观层面的政策制定上应充分考虑多元化的可能,促进居住社区个性化的发展。再者要与其它相关政策相协调,诸如房改政策、住宅发展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相关政策与居住社区规划政策加以整合,以便更有力地促进居住社区发展目标的达成。

4.1.4 规划体制、程序的多样化应对

城市规划的运行过程基本可划分为规划编制、制定法规和规划实施三个部分。以往强调的是规划的编制和审批,而对规划实施的过程和组织则少有限定,甚至未涉及。

居住社区的类型多样化和动态发展,要求居住社区规划不能只是局限于前期建设,而应涵盖整个居住社区物质形态形成之前的研究分析,以及对结果作出的合理设计,建设过程中的信息反馈与及时调整,建成后的跟踪调查与再一轮的信息反馈和后续完善的整体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应有广泛的居住社区参与机制的运作。居住社区参与是社区居民作为社会管理的客体,更作为社区管理的主体,参与居住社区发展的制度,是确保规划对多样化居住社区有效应对的有力武器。

4.1.5 规划方法的整合

强调居住社区规划方法的整合,就是强调将多学科、多方面的研究与工作方法和现有规划方法的有机融合。这种整合首先要重视行政手段与专业技术的结合,借行政命令的力量,更有效地推行有专业指导的社区发展;其次是政府行为与民间活动相结合,在房地产市场日益成熟的今天,在政府制度化运作方式之外,大力推动居住社区的内部与外部各种民间组织的功能,发挥其在促进居住社区的自我发育、自我发展上的作用。

4.2 微观层面的规划技术应对

4.2.1 规划设计多元目标的整合

从近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历程可发现,强调“物质性传统”规划容易把规划工作引入以工程技术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怪圈。

规划设计不能再是一个简单的以解决物质空间问题为惟一目标的经济操作,还应包括对社会目标的考量,文化目标的建构,甚至是对政治目标的体现。尽管规划设计分项目标是多元的,但其最终目标还是“以人为本”,这便是“一体多元”的整合观。

4.2.2 规划法规条令的多样化支持

居住区规划一贯沿用的“人口定量指标”和“居住区分级制度”已逐步显现其落后于时代的缺陷,限制着居住社区的发展,不仅直接导致了单调的城市居住形态,无法满足不同居住社区的特殊需求,也破坏了居住社区文化的传承和社会网络的建构。因此,规划法规条令应给予居住社区规划多样化设计以更灵活的政策支持,以求设计能真正反映居住主体的需求。

4.2.3 对多类型居住需求的多样化设计

在我国社会结构转型的背景下,现代生活也产生了多样化的居住需求:①居住质量衡量标准的变化。②社会构成的多样化发展,如老龄化、家庭核心化、社会信息化等对住宅功能提出进一步要求。③对住宅设施的智能化、程序化调控功能要求加强。④居民更多地要求生活个性化,表现自我。⑤对社会化服务需求提高,居住文化、居住教育和居住保健等发展有了更丰富的内涵。⑥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增强,居民回归自然的心态需求趋多。

基于居住社区呈现出的多样化需求,规划工作者应整合社会平衡发展与文化继承创新的目标,把居住区规划设计从被动地服从市场,作委曲求全的妥协,转变为主动的引导市场开发,合情、合理、合法的贯彻规划思想,体现“人本”目标内涵。

第一,针对不同类型居住社区规划布局的研究。居住社区布局研究包括在城市宏观区域的总体分布研究与微观区域上的功能布局研究。在总体分布研究中,不仅要关注城市土地区位的经济因素,还应关注城市文化区位的构成与城市整体社会网络的结构。在微观的功能布局上,应将重点放在不同类型居住社区在居住生活需求上的差异,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设计与创造居住社区的规划布局。

第二,针对不同类型居住社区建筑设计的

第三,不同类型居住社区设施、服务需求的满足。分析交通、绿化、房型、物业管理及社区设施配套五项因素在同一价格水平上对居民选择住房的首要性比较,以反映出不同类型居住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例如在中低收入阶层居住社区的大部分居民由主及次地选择交通、绿化、房型、社区及设施配套,而物业管理基本上被列为最后考虑的因素。这既反映出这一类居住社区的区位弱势,交通出行不便,绿化环境不佳;也反映出这一阶层居民经济能力水平的有限性。因而,根据不同类型居住社区的主体需求而不是根据人口规模进行设施与服务的配置,将是居住社区规划的重中之重。

第8篇:社区文化需求范文

关键词:社区养老服务;人口老龄化;三里亭红梅社区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老龄人口的增加使如何解决养老问题显得日益突出和紧迫,逐渐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而社区作为老年人安度晚年的主要场所,它的作用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传统家庭养老功能的退化、机构养老面临的窘境也为社区养老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本文针对红梅社区的老年人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地研究。采取街头随机调查的方法抽取了100名老年人进行调查,收回的有效问卷92份,有效率达到92%。通过对这100名老人的调查,了解他们当前养老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并结合红梅社区的社区养老模式,发现红梅社区现行社区养老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红梅社区养老服务需求调查及分析

(一)对调查对象的分析

目前,红梅社区常住住户有4160人,六十岁以上老年人有745人,约占总人口的17.9%,可见社区老龄化水平已经相当高了。

1.居住情况

在被问到目前的居住情况时,老人们都家中养老,没有在社区养老机构居住的情况。其中,自己单住的有26人,占总人数的28%;夫妻同住的有52人,占总人数的57%;剩下的有14位老人与子女同住,占15%。由此可见,独居和夫妻同住的老人人数远远高于和子女或孙辈同住的老人人数。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子女工作压力比较大,老年人观念的改变等。这种家庭“小型化”和老人“高龄化”的趋势,体现了家庭养老面临着挑战。

2.身体健康情况

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情况对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影响很大,如果老年人的身体状态不好,那不仅增加了自己的生活压力,也增加了子女的生活压力,反之,则可以减轻家庭的经济压力。因此,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对我们分析红梅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情况有帮助。被调查的92位老年人中,认为自己身体较好和一般的老人占到90%以上,只有5.4%的老人认为自己身体较差,完全需要别人照顾。说明大多数老人还是具有自理能力,对社区照顾服务的需求还不是很迫切,但是仍有一小部分老年人完全没有自理能力,这就需要社区工作人员加强对他们的关心和生活照顾。

(二)红梅社区老年人养老服务项目的需求调查分析

需求种类人数 人数 比例

基本生活需求 生活照料服务 49 53.3%

紧急救助 32 34.8%

体育健身服务 32 34.8%

医疗保健需求 基本医疗保健服务 51 55.4%

康复保健服务 21 22.8%

精神文化需求 文体娱乐活动 47 51.1%

老年大学 23 25%

心理健康咨询 16 17.4%

法律咨询 4 4.3%

如表所示老年人对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最高,其次是生活照料和文体娱乐活动。而需求最少的是法律咨询和心理咨询。另外在调查是否需要社区养老志愿者服务的问题中,被调查的92位老人有43人认为需要,41人表示无所谓,8人表示不需要。可以看出虽然对社区养老志愿者服务有需要的老年人最多,但认为无所谓或者不需要的老年人超过半数,这可能是由于社区对养老志愿者服务的提供不多,以至于许多老年人对社区养老志愿者服务的认知度不高。

(三)社区养老服务满意度调查

通过老年人对社区养老服务的满意度评价来大约了解社区养老服务的开展情况,调查结果表示,20位老人对社区养老服务表示满意,而有47位老人表示说不清楚自己的态度,另外有25人表示对社区养老服务不满意。有超过一半的老人表示说不清楚自己的态度,这可能是因为社区养老服务的普及度还不高,大多数老年人对社区提供的养老服务的认知度不高,或者没有享受到社区提供的养老服务。而有27.2%的老年人不满意目前社区提供的养老服务,说明红梅社区社区养老服务方面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善。只有真正发挥社区的作用,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才能让老年人在社区中安享晚年。

三、红梅社区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社区养老服务宣的传力度不够

超过50%的老年人对社区志愿者服务有无所谓或不需要的态度和约1/2的老说不清楚自己对社区养老服务是否满意,从这里可以看出许多老年人许多老年人对社区提供的养老服务还不是很了解,这可能是因为社区相关管理部门对志愿者服务以及社区相关养老服务的宣传力度不够,而很多老年人对社区养老助老的服务的认识又很少,甚至因为某些原因对社区部门的工作产生了不信任。种种原因导致社区中的老年人对社区养老服务产生了无所谓甚至不满意的态度。

(二)社区医疗保健设施不完善,医务人员素质不高

对基本医疗服务有需求的占55.4%,而对康复保健服务需求的占22.8%。在问到社区是否有社区医院时,大多数老人都给出肯定的答案,但是不少老人对社区医务人员的职业素质表示不信任,有的老人说医务人员对待病人的态度不好,有的老人说护士的扎针手法不到位,导致手上出现整片的乌青。并且社区医院的医疗设备并不齐全,不少检查都只能去大医院做。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我认为一方面对医疗保健的投资力度不够,使得一些医疗保健的设施陈旧、落后,另一方面,社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和要求不高。

(三)志愿者服务队伍专业化水平低

不到一半的老人表示需要志愿者服务,其余的老人持不需要或无所谓的态度。调查中了解到不少志愿者服务的队伍都是由社区老年人或者大学生组成的,他们都不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一般仅限于开展一些量血压、测体温的志愿者活动。对于提供家庭护理等上门服务,由于人员的数量和素质的限制,也只是偶尔开展一次。无法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志愿者服务。

(四)精神文化活动不够丰富

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而调查中显示老年人需求最高的是文体娱乐活动占51.1%,其次占25%的老年人对老年大学也有一定的向往。据了解,红梅社区所在的江干区闸弄口街道有设立老年学校,但可能由于社区的宣传力度不够,许多老年人表示不知道有老年大学的存在。另一方面,社区虽然设立了老年活动中心,但是提供的服务项目相对匮乏,基本上老年人只是打牌、下棋、打麻将等,缺乏多元化的精神文化设施。另外社区虽然有老年社团,但也只是适时的组织一些老年文体活动,总的来说精神文化活动还是不够丰富。

四、红梅社区养老服务对策分析

我国的社区养老服务事业还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要不断的完善。针对当前社区存在的问题,我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大社区在养老服务方面的资金投入

社区的宣传力度不够、志愿者服务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主要的原因都是由于在养老服务方面的投入不够,政府应该加大对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的投入。另外目前社区养老服务的资金绝大部分都是由政府投入,但是这种资金的来源方式太过单一,不能满足日益变化的养老情况,因此政府应该鼓励社会其他机构和部门对社区养老服务事业进行资助。

(二)加大社区在养老服务方面的宣传力度

有关社区管理部门应该通过各种方式,例如社区黑板报,社区讲座等方式,向社区中的老年人宣传社区养老的重要意义,普及社区养老服务的相关知识,让社区中的老年人了解自己社区能够为自己提供哪些养老服务,鼓励社区中的老年人积极参与到社区举办的各种活动中去,从而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区环境。

(三)丰富社区养老服务项目,满足老年人不同的需求

不同类型的老年人,对社区养老服务的需求也不同。例如对于高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应以上门家庭护理为主,为老人提供医疗、康复护理等一系列的服务。对于低龄老人,生活能自理的老人,应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提供娱乐,文体活动,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

(四)加速对社区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服务人员的素质

首先社区相关管理部门应该对其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加强他们对职业道德、责任感的培养。其次在要加强对社区医院医务人员道德与技术的考核,社区医院在许多方面虽然不及大医院,但是许多老年人会选择在社区医院进行一些简单的化验,抽血,输液,如果医务人员在这方面不合格,会对老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危害。最后在志愿者服务方面也要对志愿者进行专门的培训,对于有些需要上门家庭护理的老人,则要求有长期的、专业的康复护理人员老照顾。

(五)开展丰富精神文化活动

进一步丰富社区的文体娱乐活动,社区可以成立各种文体兴趣小组,满足老年人读书看报、娱乐等方面的需求。并且要完善社区老年大学的建设,丰富老年大学的学习内容。同时可以开设一些心理咨询和法律咨询,老年人有时候比较容易受骗或者容易受伤,开设这些咨询可以向老人提供一些专业的帮助,防止老人上当受骗或者心里受挫从而影响健康。

五、结语

我国已经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如何探索和完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文化需求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对红梅社区的调查分析,笔者对社区目前养老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希望对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李学斌.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研究综述[J].宁夏社会科学,2008 (1).

[2]孟艳春.对中国居家养老模式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 ,33(5).

第9篇:社区文化需求范文

【关键词】城中村 社区文化建设 外来人口 文化需求

“城中村”是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城市化进程有的现象,认清“城中村”现象,有助于把握我国城市化的特殊背景及其独特的发展道路;而探讨“城中村”的社区文化建设,有助于更好地促进“城中村”的改造,进一步推进“城中村”的城市化进程。本文试以g市l街道的调研为切入口,对当前“城中村”社区文化建设的现状进行体验观察与阐释,并对发展走向提出笔者的思考建议。

1 l街道及其社区文化的基本情况

l街道办事处管辖下的l中心居委和k居委两个居委会(即是原未进行“村改居”的l村,为考察完整意义上的“城中村”,本文尊重历史与现状,调研对象包括上述两个居委,并从表述方便上考虑,在下文将两个居委会按现行街道建制统称为l),是g市区最早发展起来的“城中村”之一,其所在地是规划中g市未来的城市中心——z新城的主要组成部分,将发展成为g市集金融、贸易、展销、购物、文化、服务、居住、办公于一体的“中央商务区”,因此,其社区文化建设不仅是 “城中村”的典型,更对“城中村”社区文化的如何发展提升具有启发性意义。

l街道现有本地人口约6300人,外地人约12600人,本地人与外地人的人口比例是1:2。根据该社区提供的数据统计显示,本地居民高中以下文凭占33%,中专或中技文凭的占25%,大专及本科学历的占40%,研究生学历占2%。各种职业在这里广泛的存在,其中党政机构有关的从业人员占1%,企事业单位的从业人员占8%,个体经商占25%,自由职业者占32%,其他占34%。

街道有一个文化站,文化站设站长1人(属街道办事处正式编制人员),另有3名专职工作人员(聘用制)。文化站建有培训室、舞蹈室、旱冰场、老人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场所,现有各种业余文艺活动团队12个。共建单位有g市聋人学校、某某小学、小区某某花园。文化站一直致力于整理当地民间文化,搜集、整理的民间文化遗产有乐社、醒狮、龙舟等,且此三者都在g市有关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文化站于2003年被评为省特级文化站。

l街道是某大学人文科学学院的教学实践基地,该高校公共事业管理系的部分学生被街道居委会聘为“社区助理”。地域内的其它几所高校常与l街道联合开展“大学生进社区”社会实践活动,包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宣讲、文化表演、志愿者活动等。

2 调研分析

在l街道党政领导和团委的大力支持下,笔者于2009年2-3月,通过采用访问、座谈、实地察看、抽样问卷、参加活动等方式方法,对街道社区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其中,发出当面访谈抽样调查问卷220份,调研对象为包括本地和外来人口的居民,回收有效问卷198份,有效率是90%;回收答卷中,本地人口所做的问卷共有72份,占36.4%,外地人口所做的问卷共有126份,占63.6%。

2.1 居民的文化基础教育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城中村”的本地居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通过房屋出租、集体分红等获利又比较容易,所以他们普遍缺乏在文化和专业知识技能上进一步提高的愿望。l街道近年来一直开设村民素质教育课程,提高本地居民的素质。在调查到的72位本地居民中,共有36位(占50%)参与过村民素质教育课程,其中有49%的人认为参与村民素质教育课程对他的帮助非常大或比较大,31%的人认为帮助一般,20%的人认为帮助不大或没有什么帮助。在调查中显示,大部分的被访者还是保留一定程度上的“村民保守心理”,对于“l街道的文化活动都只是l街道本地人的活动”,有42%的人比较赞同这一说法,有31%的人不太赞同这一说法,有27%的人不赞同这一说法。这一定程度反映出村民素质教育课程所起的作用,只是还必须再进一步的加强。

2.2 居民的社区文化参与认同

调查显示:只有25%的居民在街道办举办的文娱活动中扮演参与者的角色,有40%的居民扮演观众的角色,但是却有25%的居民很少或几乎没有去关注过。38%的居民认为其所在的社区的文化活动不丰富,有29% 的居民认为太欠缺。有关文化站的使用,有21%的人表示经常去文化站活动,有27%的人表示很少去文化站活动,12%的人没有去过文化站。有关图书室的使用方面,有59%没有办理图书室的借阅证,有28%办理图书室借阅证,在办理图书室借阅证的人中,有45%的人经常或比较经常去图书室借书,7%的很少去借书,10%从不曾去借过书。有84%的人觉得图书室能够满足或一般能够满足其进一步学习的需求,有10%的人觉得不是很能满足,有6%的人觉得不能满足。而在对社区文化建设现状的认同上,只有18%的居民认为l街现阶段的社区文化建设非常符合或很符合省特级文化站的称号,34%的居民认为一般符合,17%的居民认为不符合,25%的居民根本就没有听说过其获得省特级文化站这件事,这一方面由于其外来人口的流动性强的现状,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省特级文化站的建设过程中忽略了调动广大居民的积极性。

2.3 居民的文化需求取向

调查中显示,l街道居民的空闲时间比较多,有33%的居民表示基本上一整天都有空的,而有55%的居民在空闲时间主要进行户内活动,只有23%的居民表示在空闲的时候会参加街道办举办的文娱活动。60%的居民表示他们是愿意参加社区举行文化娱乐活动,但是67%的居民表示社区的文化活动不丰富。在选择文化活动方式上,有24%的居民表示喜欢参加社区举办的集体活动,有37%的居民更喜欢参加自发组织的文化活动,有24%的居民喜欢参加一些外来团体组织的文化活动。至于l街道目前的文化设施能否满足其文化需求,有59%的人觉得完全或基本能够满足,有40%的人觉得不满足,有10%的人觉得很不满足。这些一系列数据显示出l街道现有的文化活动仍未能满足居民的需要。

2.4 一个特殊群体——外来暂住人员的文化需求关注

l街道作为一个外来人口众多的聚居地,在进行社区文化建设中应兼顾到这一部分特殊群体的文化需求。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街道没有太多主要是针对外来人员文化需求的文化建设,外来人员对当地文化建设也是不太了解,对社区集体文化活动与建设参与度不高。当然,目前社区文化建设仍然是以行政行为为主,社区居民仍然是处在客体地位,外来人口的地位相对来讲更是低。由于经费、场地紧张等原因,一些文化建设的内容与社区百姓的需要仍有较大距离,外来的“新移民”、“过客”在他们眼里往往成了文化建设中“被遗忘的群落”。同时,由于外来暂住人员群体在城市生存压力大,往往工作时间很长,甚至没有休息日,参与社区文化建设还未能成为他们的重要需求。此外,从“官方”的角度看,他们与原有村民关系密切,心理上的认同感强,在管理上又有一套驾轻就熟的经验,因此很自然地把文化建设的注意力放在本土村民身上,而对社区中的“新移民”中能为社区文化建设服务的丰富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

2.5 社区文化的一股新活力:大学生参与社区文化建设活动得到认可

调查数据显示:有55%的居民认为大学生在社区搞得志愿者服务活动“很受居民欢迎,居民参与热情很高,活动受到居民的好评”。对于目前大学生进社区开展活动,70%的居民认为“活动的次数不够多,希望再多搞一些类似的活动以满足居民的文化需求”。

3 加强“城中村”社区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3.1 要高度关注“城中村”社区文化建设

“城中村”在乡村-城市转型的过程中,村民的社会特征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从而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行为中处处留有乡村文化的烙印,一方面他们渴望享受城市文明,另一方面他们又对城市问题敬而远之,这种尴尬而困惑的境地使得他们成为亦乡亦城的“边缘人”。“城中村”村民由于土地的丧失,在就业上被迫从农业向非农转移,但是一方面由于集体经济收益分配与土地、出租屋经济收益,使一些村民成为无业的食利阶层—“二世祖”。而一些村民由于文化水平与技能水平较低,则只能从事修理、搬运等服务或体力工作。另外,由于就业和传统观念的差别,村民无论在交往对象或范围上都极其有限,无法快速融入城市环境、分享城市文明。由此可见,村民的非正常收入、就业状况和社会文化特征决定了他们在被动城市化过程中很难在文化层面上快速城市化。所以,村民的文化素质是影响“城中村”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社区文化建设是形成人们社区意识的重要途径,通过社区文化的建设,可以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文明素养,培养居民的主体、平等、责任意识、公益观念和互助精神,也是维护社区社会稳定,促进社区建设的重要保证。另一方面,“城中村”居民在满足对物质生产生活产品需求的同时,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如何满足广大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全体居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是进行社区文化建设中极为重要的问题。

3.2 街道、居委在“城中村”社区文化建设应发挥好指导与服务职能

社区文化是一种公共生活领域的文化,它的文化基础是社会公德是社会的整体利益,它与平等、权利、义务和正义等理念是联系在一起的。“城中村”的社区文化主要是植根于当地农村,原住居民在长期共同生活中,形成一套适应农村社区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道德规范等,社区成员在情感上和心理上对原社区具有很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而在城市化进程中,现代都市文化、外来文化与原住民文化不断发生碰撞、冲突、交流与融合,冲突中有融合,碰撞中产生交流。街道、居委必须坚持塑造现代文明居民这一城市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营造健康向上的“城中村”社区文化氛围,培育平等、参与、友爱、协作的社区文化价值理念,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通过组织举办丰富多彩的、适合各种层次需要的文化活动,创造社区成员交往接触,增强其认同感,凝聚社区居民人心。另外,由于外来人口的不断迁入,使得“城中村”居住着许多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更需要关爱,他们比常人承受着更多的经济和精神压抑,政府也可以通过社区文化建设为他们提供更多的精神支持和心理抚慰。此外,在政府加快其职能转换的进程同时,政府也应该及时理顺社区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与城市基层政府派出机关——街道办事处的关系,明确两者之间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权责关系,这一点在城中村的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显得尤有急迫。

3.3 创新社区文化运作机制,活跃“城中村”社区文化

要改变过去那种完全通过政府自身来承办和推动社区文化活动的做法,充分依靠社区居民的力量来组织开展社区文化活动。可以建立各种社区文化活动组织机构,通过这些机构实现广大市民在社区文化活动中的自行组织、自行操作和自行管理。积极培育和建立社区中介组织和文化社团。在社区文化的建设中要大胆地引入市场机制,把可以市场化的文化行为相对一部分让给市场,挖掘社区文化建设的新动力。通过市场化、产业化机制的有效运行,一方面可以解决政府财力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在文化产业发展中,使文化建设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社区文化的发展创造更多的经济支持,逐步使社区文化的发展走上自主性发展的新路。

3.4 关注外来人口的文化需求,在交流与融合中共建和谐社区

“城中村”由于其可供住房量大价廉、交通便捷,吸引了大量外来流动人口在此聚居。“城中村”的发展趋势是本土居民越来越少,外来人口越来越多。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事实地将“城中村”内的居住人口分为常住人口与外来流动人口两个不同的群体。一方面,原住居民强烈的乡土认同感和排外意识,给外地人融入当地文化造成了障碍,也不利于城市管理和城市化进程。另一方面,外来人口由于在外漂泊和生活艰辛,大多和自己原属同一地域的人往来,很难完全融入本地社会,使他们对“城中村”很少有强的归属感。这就造成了“城中村”社区环境不断恶化、社会问题滋生。因此,对于“城中村”合理城市化而言,其实质就是实现村民、外来流动人口的城市社会化,使他们融入城市文化、享受城市文明,实现村民、外来流动人口的文化整合和发展。这就要求通过村民、外来流动人口与城市生活相互作用来实现,这是一个逐步演化的过程。

3.5 充分发挥社区志愿者作用,创建社区文化建设的新途径

就社区而言,尤其是“城中村”社区,社会弱势群体结集较多,需加大为社区弱势群体服务的力度,而其需要提供的绝大多数的服务都是公益性的。但目前社区基层服务人员和社会义工等公益资源较为紧张,较难以满足居民的需要。而大学里有着大量的青年志愿者资源,可以较好地补充这一不足。

针对目前大学生青年志愿者资源实际,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利用:

一是发挥专业知识优势,在社区内开展多种形式的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咨询服务。通过这样的服务活动,大学生志愿者为社区居民既提供了便民服务,提高居民文化素质,同时也巩固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将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同时丰富和促进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

二是对居民进行义务专业知识、技能培训,为居民的再就业奠定知识基础。

三是关爱社区青少年问题,重点扶助社区弱势群体。一方面要以模范作用,协助引导教育好失学、失业、失管的青少年,另一方面要将社区贫困家庭、孤寡老人、失业人员等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力所能及地为他们办好事、解难事。

四是关爱外来流动人口,促进文化融合。大学生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作为桥梁,促进外来人口和本地人口的文化交流,为社区文化建设向深度发展提供条件。

随着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社区文化志愿者必将会成为未来社区文化活动的主要载体,所以在当前的社区文化建设中要注重发挥社区文化志愿者的队伍,培养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社区文化志愿者成员,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社区文化志愿者服务机制,使社区文化志愿者在一种规范、有效、科学的环境中进行工作。社区中的各个部门应为他们提供各种有利的条件和方便,以使社区文化志愿者的积极性得以更好的发挥,为社区建设出谋献策。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