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新生儿皮肤护理措施范文

新生儿皮肤护理措施精选(九篇)

新生儿皮肤护理措施

第1篇:新生儿皮肤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蓝光治疗; 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0-0069-03

doi:10.14033/ki.cfmr.2016.10.036

在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疾病中就包括高胆红素血症,该病主要是因为新生儿体内的胆红素没有结合而导致的。正常成人的血清胆红素含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114例血清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其中男64例,女50例;足月儿89例,早产儿25例;年龄3~28 d;32例为ABO型不合性溶血,1例为Rh不合性溶血;患儿的平均总胆红素达到了(336.12±131.23)?mol/L,平均间接胆红素达到了(318.11±135.32)?mol/L,均比正常值高,有24例达到了危急值,所有患儿均符合光疗适应证。

1.2 方法

胆红素检测方法均采用静脉血测定胆红素水平,检测黄疸变化根据经皮测黄疸仪得到的经皮测黄疸指数,每天检测1次。在进行蓝光治疗的同时给予相应的护理,所有患儿在行蓝光治疗过程中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详细内容如下。

1.2.1 光疗前护理 光疗前先将光疗箱清洁和消毒,将蒸馏水加入水槽内,一般加到2/3,调节温箱的温度,一般足月儿的温度调节到30℃~32℃,早产儿温箱调节到32℃~34℃,再将湿度调节到50%~60%,注意灯管和患儿皮肤间的距离保持在33~50 cm,在光疗的同时,给予肝酶诱导剂,静脉输入白蛋白或者茵栀黄,溶血的患儿给予丙种球蛋白[3]。给患儿洗澡,使皮肤保持清洁,有利于减少感染发生率。洗澡后不要给患儿扑粉,以免对光线的照射产生阻碍,光疗前要剪短患儿的指甲,以免患儿在光疗过程中哭闹、两手舞动将皮肤抓破,对于进行静脉输液的患儿,要约束患儿的双手,以免患儿在哭闹时把头皮静脉针抓掉。将患儿放入蓝光箱后,要对其腹部、胸部、背部、四肢进行5~10 min的抚摸,待患儿安静后,用纯棉的毛巾围在患儿周围,围成鸟巢状。

1.2.2 光疗中护理 光疗的过程中,严密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出汗多及时擦干;及时更换尿不湿;满足患儿的生理需要,按需喂水、喂奶。注意观察黄疸的部位和程度的变化,对于脱水的患儿,遵循医嘱进行静脉输液,并详细记录出入量。对于特别好动的患儿,也可以遵循医嘱,肌肉注射适量的鲁米那,不但可以使黄疸减轻,还可以减少患儿体力消耗,有效防止擦破两足皮肤。在光疗过程中,对患儿的2~3 h后要更换一次[1]。还要注意观察患儿的尿液、粪便颜色和性状的改变以及患儿皮肤有无发红、干燥,有无皮疹出现,有无嗜睡、烦躁、发热、腹胀、呕吐、拒食以及哭声变化。如在照射过程中患儿出现了抽搐、呼吸暂停、皮肤出现紫青等症状时,要立即停止照射并和医生联系,进一步检查原因并做出相应的处理。吸氧的患儿,要对氧气的温度和湿度进行调节,并保持患儿的呼吸道通畅。

1.2.3 光疗后护理 记录光疗时间,将患儿抱出温箱前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在光疗后要再次洗澡,保持皮肤清洁,在沐浴过程中,要仔细观察患儿皮肤有无破溃,如有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疗。还要注意观察患儿黄疸部位有无反跳现象。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患儿治疗后血胆红素均下降至安全范围,治疗前血胆红素达危急值的患儿经过蓝光治疗后血胆红素也下降至安全范围,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在新生儿蓝光治疗过程中进行良好的护理有着重要作用,护理措施包括以下几点:(1)严密的检测体温,新生儿体温要保持在36℃~37℃,在蓝光治疗过程中新生儿如果出现发热,应暂时关闭灯光,同时物理降温[2]。冬天要注意保暖,夏天要防止过热。本组中2例患儿出现发热,经过物理降温以及暂停光疗后均已恢复正常。(2)保证新生儿的水分和能量,在新生儿蓝光治疗过程中,对进入量、大小便次数及尿量进行记录。由于肠道排出分解产物时对肠壁产生刺激,从而引起稀便,使更多的水分丢失[3]。所以,新生儿在蓝光治疗过程中要及时补充水分,喂奶次数为每2小时一次,如有患儿进食不佳,就要进行相应的静脉输液,防止脱水。(3)加强新生儿的皮肤护理,防止新生儿皮肤破损,加强新生儿的臀部护理,防止出现红臀[4]。本文中有2例患儿出现皮肤异常,经过鞣酸软膏涂抹治疗后,均恢复正常。(4)预防新生儿感染,护理人员要勤洗手,如有感冒或者感染尽量不接触新生儿,还要注意新生儿的脐部和臀部护理,防止皮肤破损后细菌侵入。(5)防止新生儿呕吐,减少窒息的危险。护理上要采取防止新生儿呕吐引起窒息的措施。采取45°角进行喂奶,速度缓慢,进食后30 min内稍抬高头部,将新生儿右背部用柔软布类固定,使新生儿的成右侧卧位,从而减少呕吐的发生率。如果新生儿出现哭闹烦躁,护理人员应抚触新生儿皮肤,使新生儿皮肤饥饿感得到减轻,喂奶时间尽量在新生儿安静后进行,可以相应的给予鲁米那镇静。

本文通过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114例患儿进行蓝光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经本文调查结果显示,114例患儿经过蓝光治疗和护理措施后均治愈,总胆红素水平从(336.12±131.23)?mol/L降至(166.56±80.36)?mol/L,间接胆红素从(318.11±135.32)?mol/L降至(155.12±79.06)?mol/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采用蓝光治疗和相应的护理措施治疗效果明显,相应的护理措施不但可以更好的预防新生儿的并发症,还可以使患儿的安全感提高,使其更好的配合治疗,提高患儿的依从性,避免了医源性损伤,使治疗中的意外事件发生率降低,有效保障了新生儿的安全。所以,在蓝光治疗中采用相应护理措施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提升患儿治疗过程中的安全系数,还能够有效促进良好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刘安云,李国慧,陈江玲,等.护理干预在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蓝光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4):97-99.

[2]赵海芬.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蓝光治疗100例的护理及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162-163.

[3]卢杰云,张新华.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护理干预研究[J].护理研究,2011,25(6):1552-1553.

第2篇:新生儿皮肤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 不同剂量;静脉滴注;多巴胺;新生儿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882-02

在新生儿科,对患儿的心肌炎、心力衰竭、休克等各种重症疾病,可以静脉滴注不同剂量的多巴胺进行治疗。但是,静注多巴胺因为持续的时间比较长,药物会给局部血管带来严重刺激,血管局部的反应就会比较大,出现了收缩、痉挛、静脉穿刺,局部还会出现皮肤苍白等情况,比较严重的还会出现缺氧、缺血性改变,导致患儿发生局部疼痛、局部缺血坏死、肢残等严重情况[1],从而产生医疗纠纷,影响到新生儿科的护理工作开展。本科对重症患儿儿静脉滴注不同剂量的多巴胺,并采用了系统管理措施,效果满意,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案例资料 案例一: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充血性心力衰竭新生儿26例,对他们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多巴胺和酚妥拉明[2],药物用法用量如下:多巴胺剂量为3-5μg/(kg.min),酚妥拉明剂量为1.5-2.5μg/(kg.min),加入10%葡萄糖溶液中静脉点滴,保持匀速。对于明显心音低纯患儿,加用多巴酚丁胺8μg/(kg.min)加进10%葡萄糖溶液中持续点滴;对于心率加快患儿可以联合地高辛使用。对这26例患儿使用药物后,患儿的肺部音马上减少,心音增强,紫绀得到缓解,尿量增多,比传统使用洋地黄控制心衰效果更加显著。

案例二:治疗多种病因引发的休克新生儿18例,其中男10例,女8例。原发病为肺炎、败血症、中毒性菌痢以及病毒性心肌炎等。对患儿的原发病给予积极治疗,并对其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和控制感染等,同时给予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剂量均从5μg/(min・kg)开始逐渐加量至10μg/(min・kg),休克纠正后抽血做血气分析。使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以后16例患儿收缩压升高,肢体转暖,尿量增多,面唇色泽转红润,血气分析代酸明显改善,2例患儿通过救治无效死亡。

1.2 管理方法

1.2.1 对患儿身体情况进行评估 通常来讲,使用多巴胺药物的患儿均是血液循环比较差的,在使用药物之前首先要对患儿的病史、循环状况加以了解并做好监测工作。评估的内容包括:患儿皮肤的颜色、温度、肢体活动情况、弹性、对触觉的反应程度、是否有肿胀等;局部静脉情况评估:护士在选择静脉时,要根据局部血管情况进行选择,要选择不弯曲、弹性好、比较大、无瘀斑、无破损的静脉;最后由护士监督药物渗漏情况。

1.2.2 监控措施

1.2.2.1 预见性监控 预见性监控是在使用药物前采取的一种措施。一般使用渗溶液如5%葡萄糖或者生理盐水作为多巴胺的稀释液,避免外渗时由于使用高渗液让组织间液的渗透压升高,使局部肿胀更加严重。使用静脉滴注多巴胺药物的患儿都要双管输液,而且在选择血管时尽量不用下肢静脉,要尽量选择血流比较丰富的大血管。如有需要,也可以使用套管针,尽量减少穿刺局部血管的次数。在泵入药物之前,要先确定针头是在血管里面才能将管道接通。药物在同个位置连续泵入的时间要控制在两小时以内,而且要按照患儿局部血管情况进行调整,可以双管轮流使用,减少对局部血管的刺激,防止血管处在持续收缩状态[3]。完成泵药后,还要泵入没有刺激性的药物,例如生理盐水等,这样可以稀释多巴胺的血药浓度,避免血管与周围组织内持续受损。

1.2.2.2 用药过程中的监控措施 在静脉滴注多巴胺时,值班护士要密切观察注射部位的情况,观察的内容包括:患儿局部皮肤的颜色、患儿的体温,以及对局部触摸的反应情况。并把开始泵药的时间、局部皮肤等情况详细记录在新生儿护理单上。护士长和医嘱班的护士要定时查看患儿,详细查看患儿的具体情况,针对患儿情况加以指导和对症处理。尤其在交接班时,要详细交代清楚,避免出现差错。

1.2.2.3 用药后的监控措施 可以根据静脉滴注多巴胺血管的局部表现进行程度划分:Ⅰ度:局部皮肤不会出现肿胀,皮肤表面呈现白色,此处温度比其他地方皮肤低,皮肤表面苍白区界限明显,且范围在三平方厘米以内。处理措施:注射时间控制在一小时以内,可以使用酚妥拉明液对局部皮肤进行湿敷,采用另一条管道继续泵入药物;Ⅱ度:局部皮肤不会出现肿胀,皮肤表面颜色呈白色,此位置的温度比其他地方低,会有冷感,皮肤苍白区界限明显,而且范围在三平方厘米以上。处理措施:注射时间控制在两小时以内,马上换另一条静脉管道泵入药物,局部皮肤可以使用酚妥拉明液湿敷,并加上酚妥拉明液让纱布保持湿润四个小时;Ⅲ度:局部皮肤不肿胀,皮肤颜色呈白带紫红色,此处感觉比较冰凉,皮肤苍白区界限不明显。处理措施:马上换另一条管道泵入药物,并使用酚妥拉明液在无菌操作下局部封闭,并添加酚妥拉明液持续湿敷;Ⅳ度:局部皮肤有的肿,有的不肿,皮肤颜色为暗红色,形成大小不等的水疱,比其他部位的温度低,偏冷感觉,皮肤苍白区界限不明显。处理措施:马上换另一条管道泵入药物,在无菌状态下操作,将水疱内的渗液抽吸出来,并使用酚妥拉明液局部封闭,范围要比苍白区大。

第3篇:新生儿皮肤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败血症;临床诊疗特点;护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269-01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常见的细菌感染疾病,有着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征,新生儿刚刚出生,其综合抵抗能力低下,脐部与皮肤黏膜破损部位尚未愈合,容易遭受到细菌的入侵,可由于产时感染、产前感染与产后感染发病,近年来,我院对于收治的新生儿采取了针对性的诊疗与护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总结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3年1月到2013年9月收治的40例患者败血症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婴24例,女婴16例,其中11例为早产儿,本组患儿母亲均无感染病史,在出生后10例患肺炎,14例患脐炎、10例有原发感染,2例腹泻、2例口腔炎、1例尿布皮炎、1例脓疱疹。

在本组40例患儿中,31例拒乳、反应差,11例气促、12例体温不升、8例腹胀、9例发热、7例呕吐、4例抽搐;其中15例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其中11例为呼吸衰竭,3例为化脓性脑膜炎,1例为肺出血。

1.2 诊疗与护理措施

1.2.1 病情观察

在确诊为败血症之后,密切关注患儿病情病情变化情况,观察患儿的心率、呼吸、面色、神志、反射情况、体温、皮肤变化情况,看有无黄疸与出血点,若患儿发生声、两眼定视与烦躁不安的情况,则说明患儿的病情发生变化,此时要第一时间向医师汇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1.2.2 保温与降温措施

每隔2h为患儿测量一次体温,若患儿出现发热的情况,则需要及时减少盖被、松解衣服,若患儿热度无变化,则予以冰水枕,无特殊情况,禁止使用退热药物,防止患儿发生体温突降、虚弱的情况。对于体温不升高的患儿,使用保温箱或者热水袋进行保暖[1]。

1.3 喂养方式的调整

若患儿可以进食,则采取母乳喂养法,提高患儿的抗感染能力;若患儿不能进食,则使用插胃管鼻饲母乳喂养法,排除患儿体内的毒素,在鼻饲喂养时,需要把握好速度,防止患儿发生吸入性肺炎与呼吸道梗阻。此外,还要采取科学的措施爆出患儿静脉通路的畅通,如果使用头皮静脉输液,必须要由娴熟的护理人员进行操作,控制好补液的速度。

1.3 皮肤护理

为了防止感染,必须要做好皮肤护理工作,爆出患儿脐部、口腔、臀部的皮肤干燥,密切观察患儿皮肤变化情况,若出现局部感染,需要及时的进行处理[2]。

1.4 加强宣传

除了做好常规护理工作之外,还要为家属做好宣传工作,告诉家属正确的护理方式,防止感染的发生。

2结果

经过针对性的治疗与护理之后,40例患儿中37例痊愈后自动出院,3例死亡,分别占比92.5%与7.5%。

3 讨论

败血症在新生儿群体之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对于该种疾病,及时的诊断、治疗与护理十分的重要,护理人员除了要密切观察患儿病情观察情况外,还要采取正确的喂养措施,做好降温与保暖措施,保持患儿静脉的畅通,做好病灶处理与宣传工作。在治疗与护理时,要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情况,尤其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儿,若出现异常,需要及时的向医师反应;若患儿发生呼吸道分泌物分泌增多的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及时的进行观察,采取吸痰措施,保持患儿呼吸道的畅通,此时,可以适当抬高患儿头部,将其头偏向一侧,促进分泌物的流出,防止吸入性肺炎的发生[3]。本组40例患儿经过针对性的治疗与护理措施后,37例痊愈后自动出院,3例死亡,分别占比92.5%与7.5%。

综上所述,对于败血症患儿应该进行密切的观察与精心的护理,及时发现患儿病情的变化情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这样才能够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阮丽娜,童夏生.86例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原菌及药物敏感性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12(01):302-303

第4篇:新生儿皮肤护理措施范文

1临床资料

新生儿,男,10分钟,G1P1,母孕28+5周,于2010年6月10号顺产出生,出生体重1.1kg。生后1分钟、5分钟Apgar评分8'-9',羊水清,胎膜,胎盘,脐带未见明显异常,生后10分钟呼吸促,有,哭声弱,拟早产儿收入我科治疗,患儿未排大小便,未进食。

查体:T35.5℃ P150次/分 R62次/分 W1.1kg

早产儿外貌,精神反应差,哭声弱,肢端凉,头颅及五官无畸形,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0mm对光反射灵敏,耳鼻无异常分泌物,唇稍红,无发绀,劲软,无抵抗,肠廓无畸形,呼吸浅促,见三凹征,双肺呼吸音弱,有音,,叩诊心界不大律齐无杂音,腹平软,肝脾不大,见肠型,肠鸣音存,及外生殖器未见异常,四肢脊柱无异常,四肢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原始反射存在,病理反射(―)。

入院当天行床边X线示两肺呈毛玻璃样,两肺散在斑点样密影、边不清,两肺支气管充气不明显,心影不大,双膈光整。

血气检查:PH7.22 PO2 51 mmHg PCO2 40 mmHg 血糖1.2mmol/L BE-10.6mmol/L 血氧饱和度77%.

化验室抽血检查白蛋白18.6g/L 球蛋白14.6 g/L 总蛋白33.2 g/L均低于正常值,总胆红素36.8umol/L未结合胆红素36.66mmol/L.高于正常值入院即予吸氧、清理呼吸道后予气管插管分次滴入固尔苏240mg间接呼吸囊加压呼吸片刻后拔管予CPAP持续正压通气。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95%。禁吸痰6小时后予清理呼吸道,经口腔吸出少量白色粘痰。给予抗生素(头孢他啶)、沐舒坦、碳酸氢钠输液泵静脉10ml/h泵入及静推VitK1治疗

入院第四天TCB126 umol/L皮肤较黄,予白蛋白防核黄疸治疗及单面光疗。

持续禁食入院第七天,经胃管回抽1ml咖啡色胃液,予洗胃。

父母亲情况:双亲体健,非近亲结婚,否认有化学性、放射性、毒物接触史,否认家族中有传染病、遗传病。父血型"A"型母血型"O"型。孕6个月大时母诉有上感史,未服药,否认有妊高症、糖尿病、水肿病史。

医疗诊断:1.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 2、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2护理

2.1护理计划:针对护理问题建立如下的护理计划

2.1.1呼吸困难、缺氧

护理措施:1患儿肩部垫一小毛巾保持病人颈部轻度仰伸成嗅物位,以保持气道开放,清理呼吸道后,协助气管插管滴入固尔苏,拔管后使用CPAP,保证有效安全的PEEP.2定时清理呼吸道,记录痰液的量及性质。3据病人Spo2情况调节吸入氧浓度,维持Spo2在93%以上。4保持患儿安静,防止烦躁时CPAP鼻塞对鼻腔内粘膜的损伤。5切观察病人的肤色、胸廓起伏、有无胸廓凹陷、Spo2及血气分析结果有无改善。

护理评价:患儿呼吸困难改善,肤色红润,Spo2维持在93%以上,血气分析结果正常。

2.1.2清理呼吸道无效,痰多

护理措施:1痰时严格无菌操作2定时清理呼吸道。3吸痰时避免损伤粘膜,吸引压力设定为60-100mmHg。4密切观察痰的量及颜色,并及时准确记录。5据病人的情况,每天三至四小时翻身一次,防止坠积性肺炎的发生。6予抗生素(进口头孢他啶及盐酸氨溴索)治疗。

护理评价:患儿痰液量减少,持续CPAP正压通气下Spo2维持在93%以上。

2.1.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护理措施:1静脉穿刺置留置导管时,应选择大且直的血管,尽量一次穿刺成功,避免反复穿刺划伤血管。因为患儿需24小时静脉维持高渗性静脉营养液。细的血管容易出现外渗。

2留置导管固定稳定,固定好的留置导管应使患儿活动时不会脱落,避免因此而增加穿刺次数。3加强巡视,观察患儿输液处是否有外渗肿胀现象,如若发现应及时停止输液,拔出导管,及时外敷。4定时放松CPAP鼻塞处,防止鼻腔处长时间压迫引起红肿、坏死。5穿刺时严格无菌操作,防止穿刺处细菌感染出现红肿、化脓。6每天一次为患儿擦浴,新生儿新陈代谢旺盛,防止代谢产物堵塞毛囊而引起的皮肤不适,接触患儿前应消毒双手,防止脓疱疹等皮肤接触性传染病。7每天三至四小时翻身一次

护理评价:患儿皮肤保持完整性,输液过程中未出现皮肤坏死,无皮疹、压疮。

2.1.4生化分析总胆红素升高132.9umol/L

护理措施:1入院第天四天经皮测胆红素126umol/L,予单面光疗,白蛋白静脉输入,防核黄疸。2光疗时戴好眼罩穿好尿片,保护好患儿眼睛及外生殖器。3经皮测胆红素Tid,监测皮肤黄染情况。4持续光疗三天生化检查总胆红素水平下降,予停光疗。5继续经皮测胆红素Tid,观察皮肤黄染情况。

护理评价:总胆红素水平在监测过程中维持在(3.0-22 umol/L)

2.1.5有压疮的危险

护理措施:1每天三至四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按摩患儿背部皮肤,促进血液循环,新生儿皮肤细嫩,翻身时动作轻柔。2放在患儿头部两侧的固定头部用的沙袋定时放松,并按摩患儿两侧耳廓,观察耳廓有无红肿。3持床单位整洁平整。

护理评价:患儿皮肤完整,无压疮出现。

2.1.6喂养不耐受

护理措施:1保持外周静脉输液管道通畅,维持静脉营养。2禁食,早产儿由于胃肠功能不成熟等因素的影响,临床上早产儿开始肠道喂养后经常出现呕吐、腹胀、胃潴留等问题,影响早产儿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3调节好箱温维持箱温为32~35℃之间、相对湿度50%~65%,维持患儿的中性体温,增加患儿舒适度,减少哭闹。降低能量的消耗。4留置胃管定时回抽,观察抽出胃液的量、颜色及形状,及时评估消化系统情况。5非营养性吸吮,锻炼患儿的原始反射,刺激胃肠蠕动,改善消化系统状况,尽早予进食。

护理评价:患儿体重稳定增长,出院时已达到2.335k。由入院时持续禁食,经胃管回抽见草绿色胃液到口饲奶0.5ml至出院时自吮奶30-40ml/餐。

3讨论:

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所要克服的“五关”中喂养关是一个相对比较困难的关,该患儿入院便持续禁食,留置胃管开放,在住院的第七天经胃管回抽咖啡色液体及草绿色胃内容物。予洗胃后继续禁食,及法莫替丁对症治疗,期间,患儿的体重增长缓慢,无法进食抵抗力下降,无菌操作及消毒隔离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后予丙种球蛋白增强抵抗力对症治疗的同时,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刺激胃肠蠕动。缩短患儿禁食时间。尽早予微量喂养,因微量喂养能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生存率,食物刺激口腔以及吞吐过程改变 ,胃肠道动力的神经内分泌系统, 促使胃管及胃肠蠕动,刺激胃肠道激素的分泌改善胃动力,促使胃蠕动,胃蠕动的增强促进胆红素在粪便中的排泄,减轻黄疸,减少光疗时间,降低胆汁淤积的发生。这样可以缩短到达全经口喂养的时间和住院时间减轻家属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 吴圣楣,陈惠金,朱建幸,储淞雯.新生儿医学[M].第1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

[2] 瞿尔力,苏卫东,黄育单,等.滴服喂养和胃管喂养在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J].中国新生儿杂志.2006,21(2)

第5篇:新生儿皮肤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 蓝光;高胆红素血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8231(2011) 07-0388-0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又称新生儿黄疸,是指血液中胆红素量过多,引起皮肤、粘膜、巩膜黄染,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的常见症状。新生儿血清内总胆红素超过205umol/L(未成熟儿超过255umol/L)的,为高胆红素血症,严重时引起核黄疸,造成严重神经系统的后遗症,甚至危及生命(1)。2006年6月-2010年6月,我科对908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采用光照疗法和相应的护理措施、效果满意。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908例患儿,男498例,女410例,年龄为出生后1-28天。其中早产儿235例,ABO溶血病397例。光疗前查总胆红素113-356μmol/L。

1.2光疗设备:全部病例均使用单面光疗照射治疗仪,采用蓝光灯管,18W/支,5支平行排列,同时配合光疗暖箱进行光照治疗。

2护理

2.1做好患儿家长的宣教

本组大多数患儿家长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缺乏正确认识,认为新生儿皮肤黄染是正常现象,无需治疗,加上对光疗缺乏认识,个别患儿家长存在焦虑情绪,甚至拒绝治疗,因此,需做好家长的心理护理,坚持以患儿为中心,由责任护士对患儿家长进行新生儿黄疸的知识宣教,介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危害性及实施光疗的目的和必要性,解除患儿家长的顾虑,取得信任,使患儿尽早接受光疗。

2.2入光疗暖箱前的准备

光疗前用500mg/L健之素消毒液擦拭光疗暖箱,特别是灯管表面的灰尘,并注意定时更换灯管,灯管使用300小时后其灯管能量输出减弱20%,900小时后减弱35%,因此灯管使用1000小时必须更换①。禁止在暖箱内、箱上放置杂物以免遮挡光线。根据患儿体重、孕周调节暖箱温度,水箱内加无菌蒸馏水至2/3满,保持相对湿度55-65%。

2.3对患儿的观察与护理

2.3.1严密监测体温及箱温变化:光疗时应每2-4小时测体温1次或根据病情随时测量,使体温保持在36-37℃为宜,根据体温调节温箱,若光疗时体温上升超过38.5℃,要暂停光疗,经处理体温恢复正常后再持续光疗。

2.3.2保证水分及营养的供给:光疗过程中,应按医嘱静脉输液,按需哺乳,因光疗时患儿不显性失水,比正常患儿高2-3倍,故应在奶间喂水,观察出入量。

2.3.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光疗前后要监测血清胆红素变化,以判断疗效,光疗过程中要观察患儿精神反应及生命体征,注意黄疸的部位、程度及其变化,大小便颜色及性状,有无呼吸暂停、烦躁、嗜睡、发热、腹胀、呕吐、惊厥等,注意吸吮能力、哭声变化,若有异常需及时与医师联系,以便检查原因,及时处理。

2.3.4加强皮肤护理,防止皮肤破损及新生儿臀红:光疗照射时需要将患儿于光疗箱内,此时患儿缺少安全感,容易哭闹,故入光疗箱前要剪短患儿指甲,防止哭闹时抓破皮肤,用黑色不透光的布遮盖患儿眼睛,皮肤不宜扑粉,以免阻碍光线照射皮肤。另外,光疗易引起稀便及便数增多,易引起臀红发生,故应勤换尿布,局部涂皮肤的保护皮肤,如有臀红发生,应在局部涂红霉素软膏,防止感染。

2.3.5预防呕吐,防止窒息:光照治疗下的患儿易哭闹及手足舞动,加上新生儿胃的解剖位置呈水平的关系,易造成新生儿呕吐。再之,新生儿反射能力差,呕吐时的胃内容物易呛入气管引起新生儿窒息。故在护理上采取防止新生儿呕吐引起窒息的措施。喂患儿进食时采取45?角,喂食的速度不能太快,进食后30分内给予头部稍抬高,右侧卧位。患儿哭吵闹烦躁时,护理人员应给予皮肤抚触,尽量使其安静后才喂食,以达到防止呕吐的目的。

2.3.6预防感染:新生儿免疫力低下,易受其他细菌感染,因此在光照治疗中预防感染工作十分重要,护理人员在接触患儿前后要洗手,注意做好新生儿臀部、脐部护理,防止皮肤破损后细菌侵入引起感染,光疗暖箱每天250mg/L建之素擦拭暖箱及各表面。光疗箱内湿化器的水箱均使用灭菌蒸馏水,并每日更换。光疗所戴的黑眼罩使用后均高压灭菌。

3讨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采用药物、光照治疗、换血等治疗手段,光疗是最简单易行的方法,能有效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且经济方便,患儿无痛苦。但在光疗过程中,护士必须做到精心护理,记录好开始光疗的时间,勤巡视,注意观察患儿的神志反应。定时监测体温、箱温,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做好喂养工作和重视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增进医护患的信任,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第6篇:新生儿皮肤护理措施范文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12.165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俗称黄疸, 是新生儿一种常见的疾病, 产生其症状的根源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 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 因此会出现巩膜、皮肤等部位的黄染[1]。一般发生于新生儿出生后3~5 d, 大多数足月新生儿在2周内症状会自行消退, 但是有一部分患儿胆红素在血清中含量过高, 引发胆红素脑病, 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2]。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理性)均应积极处理, 尽可能减少后遗症的发生。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3]。对蓝光治疗的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理性)患儿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后, 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1~11月治疗的60例足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 血清胆红素值介于250~300 μmol/L。随机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 各30例。干预组中男12例, 女18例, 平均日龄(4.58±0.43)d;治疗前平均血胆红素水平(271.1±12.9)μmol/L, 出生时平均体重(3.37±0.55)kg。对照组中男16例, 女14例, 平均日龄(4.50±0.37)d;治疗前平均血胆红素水平(272.4±14.6)μmol/L;出生时平均体重(3.52±0.50)kg。两组患儿胆红素水平及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儿均为足月儿, 无窒息或G6PD缺乏或新生儿ABO溶血等疾病。Apgar评分均在8分以上。

1. 2 方法

1. 2. 1 治疗方法 ①蓝光照射治疗:两组患儿均采用双面LED蓝光灯光疗。根据患儿个体情况调节箱温、相对湿度50%~60%[4]。患儿入箱前清洁患儿皮肤, 做好眼部及会阴的保护工作。尽量保持患儿光疗期间安静, 及时给予安抚。每次进行光照治疗前均应使用经皮测胆仪测量患儿的胆红素值。光疗时间8~12 h, 根据医嘱确定治疗的时间。②药物治疗:采用苯巴比妥片(3~5 mg/kg?d)口服, 以提高肝细胞的微粒体活性, 促进未结合胆红素转变成结合胆红素。蒙脱石散(1.0 g/kg?次)口服阻断肝肠循环[5]。

1. 2. 2 护理干预措施 对照组给予患儿光疗的常规护理, 干预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给予改良抚触、加强皮肤清洁护理及加强对家属进行黄疸宣教等综合护理措施具体为:①改良抚触方法及要求:在常规抚触基础上加强与患儿的交流。抚触室播放轻柔舒缓音乐, 抚触人员注视患儿, 做到眼神交流。同时抚触人员与患儿轻声说话, 给予语言刺激[6]。②对家属宣教:向患儿家属讲解新生儿的胆红素代谢的生理特点, 告知患儿家属新生儿黄疸发生的病因临床表现及严重后果, 开展黄疸健康宣教及护理指导。③皮肤护理:蓝光照射容易引起腹泻, 从而对肛周皮肤可能存在刺激, 每次便后用湿巾或温水清洁臀部。勤换尿片保持臀部皮肤干燥。④蓝光箱内圈形鸟巢或放置柔软玩偶使患儿感觉舒适安全[7], 防止其头部手或足部撞到箱内硬物。⑤同时1~2次/d脐部护理, 以防感染导致黄疸加重, 影响光疗效果。

1. 3 观察及评价指标 每天皮测皮肤黄疸指数2~3次。同时在光疗过程中观察是否出现皮疹、水分丢失过多、皮肤损伤及哭闹等蓝光治疗的不良反应的发生。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 1 光疗反应发生情况 干预组患儿在蓝光照射治疗过程中皮疹、失水增多、皮肤损伤、烦躁不安的发生例数均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 2 胆红素值及黄疸消退时间 干预组患儿经治疗2~5 d后, 经皮测胆红素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且干预组患儿的退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第7篇:新生儿皮肤护理措施范文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09年12月对691例入院治疗新生儿施行风险护理干预的情况。对新生儿病室潜在的和客观存在的各种护理风险进行系统的连续性识别和归类,分析产生护理风险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预防策略。

1.2 方法 在护士长负责下,根据新生儿科的特点细分不同风险管理小组,明确管理职责、范围和内容,合理调配人力,弹性排班。其具体护理预防策略如下。

1.2.1 保持呼吸道通畅:在新生儿娩出后、开始呼吸前,应迅速清除新生儿口、鼻腔内的粘液及羊水。经常检查患儿的鼻孔是否通畅清除鼻孔内的分泌物。保持新生儿适宜的,一般取右侧卧位。避免随意将物品阻挡新生儿口鼻腔或按压其胸部。

1.2.2 注意新生儿监护:护理人员应密切注意新生儿的全身检查,观察新生儿的呼吸、心率、四肢活动肌张力、反应、哭声、有无畸形、产伤、窒息、感染、脐带出血、皮肤黏膜颜色变化以及大小便情况等,发现异常,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1.2.3 预防感染:正确洗手、彻底的手卫生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洗手目前在现在医院通常被忽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尽量保持患儿皮肤的完整性,对于妊娠<28周的患儿不建议用酒精洗必泰,应减少对患儿皮肤的刺激。新生儿的内衣应以柔软且易于吸水的棉织品为主,最好不要用化纤或印染织品,以免对新生儿皮肤造成损伤。避免病房过度拥挤,限制探视每个新生儿的家长数量。无菌操作过程中 尽量控制围观人员的数量。当导管不需要时,应及时拔出。新生儿监护病房的工作人员,如有呼吸道、消化道感染以及传染性皮肤问题时,不能直接接触患儿。将感染的患儿相对集中,与未感染患儿隔离开,避免交叉感染。早期喂养可增强新生儿免疫力,降低发生败血症的风险[2]。

1.2.4 科学喂养:应做到提早哺乳、母乳喂养、定时监测。足月儿和体重大于1500g的早产儿、病情相对稳定者可于出生后12h内开始喂养;有窒息、脐动脉插管或超低出生体重儿可适当延迟喂养24-48h;绝大多数均在出生后5d内开奶。在给新生儿进行喂食时,应将患儿取仰卧位或右侧卧位有利于胃排空,减少每次喂食的量而增加喂养次数,若有必要可遵医嘱给予适当胃动力药以及肠道微生态制剂。对于喂养困难的患者应给予肠外营养。

1.2.5 预防液体外渗措施:1)穿刺者应经静脉穿刺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进行静脉穿刺,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2)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如穿刺前应洗手,并使用适当的皮肤消毒剂;3)避免选择感染、创伤的血管及近期内发生过渗液部位血管,尽量选择较粗大、弹性佳且皮下脂肪较多的血管。避开关节部位穿刺;4)操作过程中如送管有阻力,不要强行操作,否则会造成导管打折、弯曲。避免反复退针造成血管壁损伤,引起液体外渗;5)定时观察输液部位有无红、肿、皮肤颜色发白等,以及液体外渗现象发生,并及时处理;6)一般外周静脉留置时间应为72~96h;7)当腐蚀性药物渗出后,肢体远端的部位不能再留置导管[3]。

1.2.6 维持体温稳定:护理人员应每日测量患儿体温两次,测体重一次。将新生儿室的室温保持在25~28摄氏度之间,同时为新生儿做好恰当的保暖措施,但应防止烫伤。盛夏时可适当降温。

2 结果

实施护理风险预防策略后,本组691例新生儿的家长对护理质量满意度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达100%;护理投诉纠纷率明显下降。新生儿住院期间无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硬肿症、皮肤感染等护理风险事件发生。

3 讨论

由于新生儿存在解剖和生理特殊性,容易并发各种护理风险。因此,加强风险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产妇以及新生儿的安全、直接影响医院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医院功能的直接发回以及医护人员的自身安全。

基层医院新生儿室的潜在护理风险有如下几点。

(1) 感染的风险:新生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缺乏IgA、IgM,容易患者消化道感染和败血症。新生儿皮肤不成熟,皮肤黏膜的屏障功能差,不正确的使用和去除敷料和胶贴常导致新生儿皮肤受损、医务人员频繁接触患儿以及在治疗过程中要置管等操作,容易导致新生儿皮肤受到感染的威胁。(2) 喂养风险:由于新生儿胃肠道功能尚未完善,胃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肌发育差,肠壁较薄,通透性高,肝葡萄糖醛酸转换酶的活性差,新生儿进食后容易出现喂养不耐受的风险。表现为腹胀和腹壁较硬,肠鸣音增强或减弱,呕吐,胃残留量增多,血便或大便潜血阳性。患儿有窒息的危险,这与呛奶、呕吐等有关。(3) 液体外渗的风险:在进行静脉穿刺、药物注射等时,由于新生儿皮肤解剖特殊性,新生儿有液体外渗的风险。大部分液体外渗仅有局部疼痛、水肿、发红等,严重的外渗很可能会导致患儿出现水泡、溃疡、坏死以及对周围皮肤结构如肌腱、神经、肌肉损伤,甚至会造成瘢痕、挛缩、截肢等严重并发症。

综上所述,新生儿护士在进行护理工作时应做到“六及时”:及时巡视、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及时记录、及时沟通。做到以预防为主,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宗旨,对现有和现在的护理风险进行识别、评估、评价和处理,有组织、系统地消除或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对患者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 李亚洁,张立颖,李瑛,等.风险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2):918.

第8篇:新生儿皮肤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 新生儿 脓疱疮 综合治疗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1.02.216

新生儿的皮肤出现一些米粒大小的小疙瘩,中间发黄,周围有一圈红晕,利用针刺后可流出脓液,这就是新生儿脓疱疮,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或两者混合感染引起[1]。多见于出生4~10天的婴儿。通常在室温较高,湿度较大时容易发生,以面部、颈部、耳后、腋窝等处多见。轻者仅在这些部位出现散在米粒大小至黄豆大小的脓疱[2]。开始是水疱,疱内浆液很快混浊成脓疱,有的开始即为脓疱,疱周有炎性红晕,疱壁薄,易破裂,破后基底为红色糜烂面。有些疱呈脓性结痂,脱痂后无癍痕形成;重者脓疱大而且累及全身皮肤,可以出现发烧,腹泄,衰竭,甚至患肺炎,脑膜炎等全身症状[3]。如不及时救治可发生败血症甚至危及患儿生命。本文回顾性分析出生的新生儿,发生脓疱疮治愈的临床资料,旨在探讨其临床发病特点、治疗原则、护理及预防措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1年7月~2005年3月在我科出生的新生儿中,发生脓疱疮87例,无全身症状者81例,累及全身皮肤感染,有发热症状者6例,合并眼结膜充血、红肿,有脓性分泌物流出者1例。追问母亲怀孕史,大多数患儿的母亲在怀孕晚期有白带增多、阴道外阴不同程度瘙痒的阴道炎症状。考虑到用药对胎儿的影响,均未做正规治疗,阴道炎症迁延至胎儿出生。

临床特点:病情轻重不一,81例轻症患儿皮肤上出现一些散在的米粒大小至黄豆大小的脓疱。患儿无其他不适。6例病情较重者,脓疱大而且累及全身皮肤,脓疱周围皮肤发硬、发红、弹性差。初发时为鲜红色丘疹或水疱,迅速变为脓疱,周围有红晕,并且有糜烂及黄色脓痂,散在或融合存在。附近淋巴结肿大,并且伴有发热、呕吐、腹泻、不吃奶、精神萎靡等现象。6例中有1例合并眼部感染,结膜充血有脓性分泌物。

治疗方法:原则以局部治疗为主,抗生素应用为辅。

轻症患儿、仅用局部治疗即可,具体为每天淋浴后,消毒大毛巾擦干,用棉签蘸75%酒精消毒脓疱及周围皮肤,消毒针刺破脓疱,挤出脓液并拭净,再用75%酒精棉签彻底擦洗创面即可。不用包扎,也不用上药膏,自然干燥。但禁止在面部三角区挤脓点,只用酒精棉签轻轻涂抹。对于病灶极小,无脓点形成的,可先行局部消毒,待其稍长大形成脓点再行处理,方法同上。

重症患儿:配合应用抗生素。对于疱疹较大且多,有全身症状者,尽早应用抗生素,一般首选敏感性较高的抗生素,如青霉素钠40万U,肌肉注射2次/日,连用3~5天,或静滴80万,每8小时1次。并发结膜炎的患儿,除以上2种治疗外,需进行眼睛的局部护理。先用温生理盐水彻底清洗眼睛,拭净分泌物,点氯霉素眼药水,第天数次,直至无分泌物流出,结膜充血消失。

护理措施

首先对患儿进行隔离,患儿所用的一切用具必须消毒后专用,严禁混用,以免造成交叉感染,甚至流行。对出院患儿的衣物、被褥等彻底灭菌处理或焚毁。

婴儿淋浴间、治疗操作间应每天消毒,按时通风换气,保持室内清洁。严禁非工作人员入内。

勤洗澡,勤换衣,保持婴儿皮肤清洁干燥,尿布、被褥勤换,防止皮肤浸渍。

医护人员、乳母患化脓性疾病时,不要接触婴儿[4]。

预 防

加强孕期健康宣教,主意个人孕期卫生,减少阴道炎症的发生,对于妊娠晚期阴道炎患者,合理应用药物治疗,降低胎儿出生受感染的机会。废除蜡烛包,让新生儿处在宽松透气的襁褓中。护理婴儿、喂奶前,工作人员、乳母必须洗净双手,减少不洁手对婴儿皮肤的接触。切断感染途径,是预防新生儿脓疱疮的关键。实行床边消毒隔离,对患病婴儿的用物进行灭菌处理或焚毁,禁止用于健康婴儿,是防止疾病在新生儿中流行的重要措施。

新生儿脓疱疮感染多来自母亲、保姆或医护人员不洁手,其次是婴儿的衣服、尿布、包被等被污染。这些细菌在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有,但在成人并不致病,而新生儿皮肤娇嫩,抵抗力差,加之传统习惯将新生儿裹成蜡烛包,不透气,使婴儿的皮肤长时间处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故患病的机会增多。国内有报道,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疗效也很好,但较复杂。我科采用的方法简便,疗效可靠,安全无不良反应。总结于此,供大家探讨,或可借鉴,若能推广,惠及更多患儿,使他们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韩凤久.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4:41-42.

2 郭辉.现代中医临床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1.

第9篇:新生儿皮肤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新生患儿 大面积皮肤损伤 评估 护理 干预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a)-0248-01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和葡萄球菌性烫伤共同的表现是皮肤发生大面积的水疱样损伤。大疱性表皮松解症是一组少见的多基因遗传性水疱样皮肤疾病,具体表征是患者皮肤一旦受到压力和摩擦就会在手脚以及四肢躯干甚至是口腔黏膜和阴囊等部位出现大疱;而葡萄球菌性烫伤是一种较为严重的急性皮肤疾病,主要特征是松弛性大疱和大片的表皮剥脱,它的病死率很高,传染性很强。这种水疱样皮肤疾病患者没有皮肤的屏障保护,黏膜暴露,各感觉敏感,所以为抢救患者生命对其进行细致的护理评估和疼痛干预以及预防感染是重中之重。

我科2013年1~12月共收治此类新生儿5例,其中4例治愈,1例好转出院,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1―12月我科共收治5例皮肤大面积水疱样损害新生儿。金黄色葡萄球菌烫伤样综合征3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2例,皮肤损伤部位:颜面部、四肢、躯干、腋下及臀部多处皮肤损伤;损伤程度:浅黄色渗出液2例;双小腿内侧膝盖至足踝处皮肤破溃、糜烂至真皮层3例;耳部皮肤损伤潮红2例;口腔内有疱疹l例。5例患儿均为足月产男性患儿,体质量2.51~5.30 kg。

1.2 方法

对五例患儿本院都是根据血培养结果和药敏结果对其静脉进行抗生素的滴注和支持治疗。用1∶5000的高锰酸钾液或1∶20的日舒安液进行局部泡浴,再用百多邦软膏涂抹,将患儿全身暴露放在暖箱里隔离。

1.3 结果

两例患儿的皮肤在3天内结痂出现好转,其他患儿发生在五天内,3例患儿3天内出院,2例14天内出院,有一例患儿家长在14天出现好转后放弃给患儿治疗,决定出院。另外,患儿疼痛程度明显减轻,进行安静睡眠的时间也有所延长,患儿体征趋向稳定,没有感染的发生。并且,家长也能在患儿出院前了解患儿护理相关知识和技能。

2 护理方法

2.1 护理评估

(1)要求责任护士根据外科小儿烫伤的面积估算法对患儿皮肤的损伤部位和损伤面积、损伤深浅进行评估,细致描述,认真记录。

(2)责任护士根据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对新生儿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按时测量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

(3)责任护士对患儿家长进行评估,通过面对面询问等方式评估他们的知识文化水平和对该疾病护理知识,了解他们对患儿疾病的护理和技能水平,进而为家长制定出有效的健康教育计划,并高质量实施计划。

2.2 皮肤护理

(1)药浴护理。

①环境温度控制:进行患儿药浴护理时要将室温控制在28 ℃,湿度控制在55%~65%。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能保证药浴时的环境良好,避免患儿发生受凉。

②药浴水温控制:药浴护理的水温控制分为清洁皮肤水温和药浴时水温,前者控制温度为37 ℃,或者控制温度为39 ℃。另外,在清洁患儿皮肤时一定要特别清除掉皮肤的残留药物,避免对药浴效果造成影响。进行药浴时,用薄膜覆盖浴盆,选用特定比例的高锰酸钾液或日舒安液,控制水温,药浴进行10~15 min。

③控制:首先将患儿俯卧,清洗其臀部和背部,然后将患儿仰卧,清洗其胸部腹部以及四肢等部位,泡浴过程中将患儿全身弯曲在药浴液里,并保持患儿的下颌靠近胸部,手足贴靠躯干中线的姿势。

④特殊部位护理:对面部皮肤发生损伤以及口周出现放射性皲裂的患儿,要用浸泡药浴液的美容面膜湿敷患儿面部五分钟的方法。

(2)甸面水疱处理:进行完药浴后的患儿要用消毒过的毛巾来吸干其表层水分,一定注意给患儿保暖。然后对患儿皮肤创面进行严格的消毒工作,把水疱里的脓液用无菌注射器抽出,避免感染皮肤。再用百多邦软膏等进行外涂。

2.3 疼痛干预

(1)选择适宜的操作时机。为减少对患儿的刺激,要求进行集束化护理,根据本科的五个病例分析可知,患儿易啼哭,易惊醒,觉醒时间较长,为避免对患儿造成频繁的刺激,要求选择合适的护理时间对患儿进行护理操作,不在患儿睡眠过程中做静脉穿刺等刺激性的护理。

(2)合理干预操作过程。在对患儿做洗浴、涂药等易疼痛的操作时要求唤醒患儿,并及时给患儿奶嘴诱导其吸吮。

2.4 保护性隔离

患儿的皮肤大面积受损,加之皮肤的屏障功能消失,这就非常容易发生皮肤的感染,所以,需要实施有效的保护措施。一般情况下采用入暖箱隔离的标准,暖箱定时消毒。各种诊疗用品专人专用,护理人员也尽量保证专人进行,另外,在接触患儿前后,一定要严格的洗手。

2.5 给患儿的个体化发育提供适宜的支持技术

为给患儿提供良好的环境空间,要求调低个相关仪器的音量,医护人员的说话声音也尽可能降到最低,使室内音量保持在60dB以下。给患儿提供安抚奶嘴,另外定时打开暖箱上的遮光布。为减少患儿的躁动情绪,要求给患儿以鸟巢,给家属提供定时的探视时间,让他们给患儿进行抚摸和交流。

2.6 给患儿家长提供心理支持,提高家长的护理知识和护理技能

在患儿住院期间,责任护士要和患儿家长进行沟通与交流,通过对他们的心理了解,给他们讲解一定的疾病知识,并传授相关护理技能。在患儿恢复期,允许家长参观患儿的病房,并对护理人员给患儿喂养和进行皮肤护理时进行观看,避免情绪的焦虑躁动。

3 讨论

对皮肤出现的大面积水疱样损伤的传统护理方法多数重在给患儿进行皮肤护理和水疱的处理及预防感染等工作上,本研究则是根据皮肤损伤的面积和疼痛评分情况分析,患儿的皮肤大面积出现水疱样损害,造成皮肤没有了屏障保护功能,由于受损的皮肤黏膜暴露,各感觉敏感,所以对患儿进行皮肤清洁时必须保证水温在37 ℃,以便扩张患儿的毛细血管,升高皮肤温度。医护人员对患儿进行细致的评估,做好减通护理工作,并为降低新生儿的疼痛感有针对性地提供支护护理技术,帮助患儿恢复健康。

室内的噪声与疼痛刺激有协同作用,所以我们调低各种仪器设备报警音量,将室内音量控制在60 dB以下;暖箱上覆盖遮光布,定时打开,以减少声光刺激保证患儿安静睡眠并建立良好的昼夜规律。患儿皮肤损害部位多分布在前胸腹部、四肢及臀部,将包被卷曲放于棉垫之下形如鸟巢,患儿睡在中间,既可以减少患儿躁动。让患儿犹如在母亲怀里一样有安全感,也可以减少皮肤摩擦带来的疼痛,减少新的皮肤损害出现。通过护士对患儿进行细致全面的评估,根据患儿皮肤损伤面积、疼痛评分情况及家长疾病护理知识与技能的评估结果制定适合个体化的护理措施,在护理过程中注意应用各种减轻疼痛的护理方法,为患儿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对促进大面积水疱样皮肤损伤患儿的康复有积极作用。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