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理财方案分析范文

理财方案分析精选(九篇)

理财方案分析

第1篇:理财方案分析范文

摘要:本文通过美国南方保健公司的财务舞弊案来说明公司治理生态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并从完善公司治理生态的视角对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出了若干建议。

Key Words: ecology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financial fraud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ains that ecology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influences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by analyzing the case of HealthSouth’s financial fraud. n certain recommendations are given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rfecting ecology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一、 引言

美国安然、世界通信、施乐等一系列财务舞弊丑闻的爆发不但使投资者和债权人损失惨重,而且使公众对美国界和会计职业界丧失信心。这从以下一些专有名词缩写的“演绎”可窥见一斑:CEO(Chief Executive Officer,首席执行官)被戏称为Corporate Embezzlement Officer(公司贪污官);CFO(Chief Financial Officer,首席财务官)被戏称为Chief Fraud Officer(首席舞弊官);EBITDA(Earnings Before Interests, Taxes, Depreciation and Amortization ,扣除利息、税收、折旧和摊销前的盈利)更被戏称为Earnings Before I Tricked the Dumb Auditor(我蒙骗那个愚蠢审计师之前的盈利)。这些财务舞弊都是财务人员的错吗?是财务人员做假账。不然,要知道,会计作为一个信息系统是处于公司治理这一生态环境下的,必然受其影响,进而影响到会计信息质量。因此,公司治理生态与会计信息质量密切相关,健康的公司治理生态能保证会计信息的高质量,而失衡的公司治理生态则成为滋生财务欺诈的温床。下面以美国南方保健公司的财务舞弊案为例进行分析。

二、 关于美国南方保健公司

上世纪80年代初,斯克鲁西出于将理疗和恢复性等手术辅助环节从中独立出来的独特想法创建了南方保健公司(以下简称南方保健)。1986年南方保健完成新股发行并在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以后的十年,南方保健疯狂购并,2002年已成为全美最大的私立保健医疗公司,在美国的50个州和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等国家拥有众多的诊所、外科手术中心和疗养院。正是这几近疯狂的扩张速度使南方保健消化不良,加上首席执行官斯克鲁西在董事会中的独断专行和过分追求个人成就感,最终使南方保健走上了财务舞弊不归路。2003年3月南方保健的财务舞弊丑闻浮出水面,创下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涉案人员最多的纪录(11名高管人员涉案)。已经抖露出的25亿美元的虚假利润更使其成为仅次于世界通信的第二大“会计造假大王”。

三、 解析南方保健的公司治理生态

公司治理生态以公司治理结构为基础,奠定在包括企业内部管理当局、会计人员、注册会计师、财务分析师、投资银行家、律师等专业人员组成的“知识共同体”基础之上(李曙光,2002)。公司治理生态的健康与否不仅取决于公司治理结构事前设置或配置的合理性,而且状态依存于一系列具有独立性的中介环节能否独立地履行相关签证职能及承担有关责任——包括“会计责任”(duty to accountant)、“勤勉责任”(due diligence)、“信托责任”(fiduciary duty)、“责任”(duty to lawyer)、“监管责任”(duty to supervisor)等(杜兴强,2004)。公司治理生态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有机整体,如果其中的某一环节未能司其职尽其能,都会导致公司治理生态失衡,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甚至沦为财务欺诈。

在南方保健的案例中,公司治理生态的各个环节,尤其是管理当局、董事会、注册会计师等环节失效了!这才是导致南方保健借助于财务报表粉饰以达到华尔街分析师的预期,而使投资者遭受巨额损失的根本原因。

1、独裁的管理当局

管理当局的诚实性和管理,是公允披露、防止故意隐藏不利消息或进行盈余操纵的保证。实际上,从会计信息失真的动因来看,正是由于企业管理当局自身的利益驱动而进行盈余管理甚至财务欺诈,而会计人员往往在管理当局威逼下,不得不屈从于管理当局,提供了虚假的会计信息。南方保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南方保健实行的是以斯克鲁西为中心的集权式管理风格。斯克鲁西是南方保健的创始人,又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十分强调自己在公司管理中的核心地位而实行 “独裁统治”。南方保健因追求规模盲目扩张而背负了沉重的财务负担,斯克鲁西为维持其强者形象,也出于自身的利益考虑(拥有大量的股票期权),而迎合华尔街财务分析师的盈利预期指使会计人员进行财务舞弊以粉饰太平。据调查,至少从1997年起斯克鲁西就领导南方保健的高管人员每个季度末开会,商讨会计造假事宜。正如SEC执法部负责人所指出的,“南方保健日常经营的标准程序就是操纵公司的利润以使其满足华尔街分析师的预期。” 南方保健从1997年——2001年对外报告的虚假利润占实际利润的比例分别为:233%、173%、220%、188%和4722%。可见,正如Treadway委员会(1987)所指出,高级管理人员的状态——公司环境或财务报告编制的文化是影响财务报告诚实性的最重要因素。

2、失职的董事会

面对斯克鲁西这样的强权人物,南方保健的董事会对其监督形同虚设,而且斯克鲁西不喜欢聘用独立董事。按Dechow等(1996),如果内部董事占全体董事的比例越高,或公司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同一人,或公司未设立审计委员会时,该公司越可能因违反GAAP而受到SEC的处罚。南方保健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证。下面再来看看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和薪酬委员会的表现。

(1)麻木不仁的审计委员会

2001年,美国联邦政府和美国司法部分别因南方保健的频繁的关联交易和诈骗Medicare 保险金而起诉南方保健,但是审计委员会对于上述重大事件不闻不问,无动于衷。据南方保健董事会会议记录,就2001年发生重大事件的当年,审计委员会也仅开过一次例会。更有甚者,南方保健审计委员会中的两名成员所拥有的私人公司与南方保健之间竟存在着密切的关联交易。试想,经理与他们的董事关系暧昧,董事会还能对经理人员进行监督吗?南方保健的审计委员会未尽勤勉责任也未信守诚信义务,从而为会计造假滋生温床。

(2)难得糊涂的薪酬委员会

设置薪酬委员会的目的是为了适当地对员工进行激励,但南方保健的薪酬委员会对斯克鲁西却疼爱有加。南方保健薪酬委员会为高管人员设计的报酬为:工资 + 年度业绩激励+ 股票期权激励。斯克鲁西在任职期间得到的工资和年度业绩激励数不胜数。根据SEC的调查,仅在1999和2000年的两年内,斯克鲁西总共领了至少920万美元的报酬,其中530万是与虚假利润有关的业绩奖励。2001年,斯克鲁西的工资为400万美元,而业绩奖励却超过了650万美元。除了不菲的工资与奖金外,薪酬委员会还给予斯克鲁西丰厚的股票期权,甚至批准为其提供贷款。从1991年到2002年第三季度,斯克鲁西行使的股票期权达到了1.75亿美元。南方保健的薪酬委员会在斯克鲁西疯狂造假的同时,却不断为其加“油”,可谓“难得糊涂”地助纣为虐啊!

3、无奈的内部审计部门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目标在于“评价活动及其记录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萧英达等,2000)。内部审计部门应对企业的各种财务资料的可靠性和完整性、企业资产运用的经济有效性等进行审核(李明辉,2002)。但是,南方保健内部审计部门由于审计委员会的玩忽职守而势单力薄,开展工作时处处受阻,无法履行财务审计和经营绩效审计的职责。南方保健内部审计人员抱怨说:“我们无法接触重要的账簿资料,对公司会计软件中的一些模块,我们也没有进入的权限。”失去了财务监督的南方保健的会计信息质量能有保证吗?

4、失败的注册师

由于管理当局和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潜在的利益冲突,管理当局有提供低质量甚至是不实会计信息的动机,而投资者等利益相关者又缺乏专业知识来辨别会计信息的真伪,因而独立的第三方即注册会计师对会计信息进行鉴证成为必然。作为公司治理生态环节中的关键一环——注册会计师审计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一道防线。然而,作为“四大”之一的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却没能站好这个岗。

南方保健是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的老客户,在已确定的南方保健涉案期间(1997年——2002年第二季度),安永一直为其审计,且一直发表无保留审计意见。在南方保健财务舞弊案曝光后,安永大呼“被骗、愤怒和无辜”。然而,正如华尔街媒体所指出的,南方保健至少虚构了25亿美元的利润,“如果你的委托人在长达数年的时间内犯下的数目惊人的会计差错,作为审计师,难道就没有一点责任吗?”审计失败,安永难逃其责:(1)安永没有严格遵循审计准则和规范的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保持职业上应有的审慎和怀疑态度,以至于面对若干明显的财务预警信号,安永每一次的处理都有失审慎。最明显的是,安永居然对3亿美元的现金虚增浑然不觉,让人不禁对其最起码的职业审慎深表怀疑;(2)安永仅依靠特定的比率重要性水平和因循多年的审计使用的重要性水平,而让谙熟审计流程的舞弊分子规避了重要性水平以“少吃多餐”的蒙骗过关。(3)安永缺乏形式上的独立性。直到南方保健解雇安永时,南方保健一直是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伯明翰办事处的最大客户。2001年,安永向南方保健收取了370万美元的服务费,其中250万美元的咨询服务等非审计服务费远远超过了120万美元的财务报表审计费。可想而知,安永对于南方保健这一大客户是处处“迁就”的。比如,安永在南方保健执行审计时,对于南方保健作出的注册会计师需要的资料只能向客户指定的两名人员(现已认罪)索要这种不合理限制竟然屈从。而且安永的非审计服务费远远超过了审计服务费。按杜兴强(2004)观点:残酷的现实揭示, 一旦注册会计师热衷于提供非审计服务, 则其利益将很可能与企业管理当局的利益捆绑在一起, 由此极有可能导致独立性丧失。一旦丧失独立性,作为公司治理生态中的注册会计师环节就如同虚设, 失去了辨别会计信息可靠与否以及是否存在财务欺诈的基本功效。

四、南方保健财务舞弊案的启示

从以上对南方保健财务舞弊案的可见:南方保健之所以发生财务舞弊是由于其管理当局、董事会、注册会计师等公司治理生态的环节失效,才使会计信息失真最终沦为财务舞弊。治标要治本。因此,要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就必须完善公司治理生态。换言之,只有健康的公司治理生态才能保证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以下就南方保健公司治理生态方面的缺陷,从完善公司治理生态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角度提几点建议。

1、严惩管理当局会计造假

管理当局提供失真的会计信息带来的收益远远大于造假成本。由于管理当局的报酬与企业的经营业绩直接挂钩,虚增的经营业绩可以为其带来丰厚的报酬,而造假成本却很低。造假成本=P1*P2, P1是造假被发现的概率(Probability),P2是造假被发现以后的罚金(Penalty)。就我国而言,截止到2002年,10年时间里会计造假被证监会发现并处罚的上市公司不足100例,而上市公司过去10年正式对外提供的年度财务报表、半年财务报表、验资报告、资产评估报告、盈利预测报告以及募股情况说明等财务资料1万份左右。1万份左右财务资料中被发现的只有100例 [1],可见,造假被发现的概率之低。在我国,即使会计信息的造假被发现,监管部门对造假者主要使用行政处罚,很少使用刑罚,民事赔偿就更少了。一边是高收益,一边是低成本甚至是零成本,诚信缺失、利欲熏心的家伙为什么不冒冒低风险呢?因此,保护投资者利益,就应当对管理当局的会计造假行为进行严厉惩罚,增加其造假的成本,从会计信息的源头上形成威慑,强化公司治理生态中管理当局环节提供真实会计信息的概率。

2、完善董事会结构

COSO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发现,舞弊公司的独立董事所占比例比不存在舞弊的公司要少,舞弊公司中独立董事的比例仅28%,而不存在舞弊的公司的相应比例为43%。作为独立的“仲裁者”,独立董事可以保持董事会的独立性,代表股东监督和制约管理当局及大股东,最大限度地维护所有股东的权益,降低成本。独立董事在董事会中占有一定比例时,在审批财务报告过程中就能站在独立的第三方立场对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把关,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与防范管理当局操纵财务报告的行为。由此可见,提高独立董事的比重,增强董事会的独立性,董事会才能在改善公司治理生态环节中发挥积极作用。董事会才不易被内部人或大股东所控制,从而有利于减少虚假会计信息产生的可能性和降低盈余管理的程度,增强会计信息的透明度与可靠性。但应避免独立董事成为 “花瓶”, 要使独立董事既独立又“懂事”,应当解决好关于独立董事的几个:①独立董事的聘任问题。为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应当剥夺大股东在独立董事聘任方面的投票权;②独立董事的薪酬问题。报酬太低,难以调动独立董事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报酬太高,易使其丧失独立性。因此,要设计出合理恰当的报酬机制。③独立董事的赔偿问题。赔偿机制与报酬问题相关,也存在合理恰当的问题。建议建立独立董事职业保险;④独立董事的工作负荷问题。独立董事的工作既要保量也要保质。此外,为确保董事会的运作效率,还应在董事会下设若干专门委员会,包括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委员会、考核委员会、诉讼委员会等。为发挥独立董事的监督优势,具有监督职能的专门委员会应全部由独立董事组成,主席由独立董事担任。

3、加强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治理生态的特殊环节,是对其他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它是管理当局监督其他控制政策和程序有效性的“监视器”。内部审计部门具有审核企业的财务资料和资产运用的经济有效性的职责,并为提高企业经营效率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因此,企业应设内部审计部门,直接由审计委员会负责。内部审计的主要人员应由审计委员会任命,并向审计委员会汇报工作,首席执行官或高层财务官员不能直接介入财务报表的编报 [2]。审计委员会应不时与内部审计部门沟通,并进行有效的督导。内部审计部门应制定全面的年度内审计划,并采用系统的方法评估和确定需要内审的重点部门和重点领域,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防范财务舞弊产生。

4、提高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

(1)审慎原则是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的立身之本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保持高度的职业审慎和怀疑态度,有助于迅速发现可疑之处,提高审计效率。相反,如果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未能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和风险意识,只是一味依照既定的审计程序来执行审计,则既无效率又无质量甚至可能导致财务舞弊的蛛丝马迹从眼皮底下溜走。安永的审计失败就是前车之鉴。

(2) 强化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

注册会计师的灵魂是“独立性”,这是执业公平客观的保证。失去独立性,注册会计师所提供的审计鉴证信用服务就会误导投资者,造成决策失误,同时也削弱了公司治理的功效。因此,为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就必须保持公司治理生态中注册会计师这一环节的超然独立。除萨班斯—奥克斯莱法案已明确规定的实行公司审计轮换制度和限制会计师事务所向其客户提供特定的非鉴证业务等外,强化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诚信。一个坚守职业操守、信守诚信的注册会计师绝不会成为造假者的帮凶。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杜绝注册会计师造假,就必须强化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观念,提高其自身的诚信水平。②加大处罚出具虚假审计报告的注册会计师和违规会计师事务所的力度。注册会计师的造假成本公式与管理当局造假成本公式一样,但是注册会计师的造假成本比管理当局造假成本更低,这是因为注册会计师的造假被发现的概率小于管理当局造假被发现的概率。就我国而言,上市公司管理当局造假有可能被注册会计师和证监会发现,而注册会计师造假只有被证监会发现。即便被发现其处罚也不过是一些警告、罚款等处罚,多半则是吊销资格证书,责令改正或停业。这些处罚对于巨大的造假收益来说根本不足挂齿。因此,加大造假的惩罚力度,对造假者造成强大的威慑力,使其望而却步。③改变审计委托制度。为防止注册会计师屈从眼前经济利益,与管理当局“精诚合作”造假,助长虚假会计信息的产生,应将由管理当局委任改为由公司董事会下属的审计委员会选择会计师事务所,支付审计费,以提高审计的独立性。④强化注册会计师与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沟通。 强调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协调与沟通,这可以降低审计费用, 避免出现由于审计成本制约导致注册会计师无法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 确保他们在既定的审计收费下提高对会计信息可靠性验证的效率。

主要:

[1]黄世忠.会计数字游戏:美国十大财务舞弊案例剖析.北京: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pp 311- 339

[2]杜兴强.公司治理生态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问题.会计研究,2004(7)

[3]李明辉.内部控制与会计信息质量.当代财经,2002(3)

[4]黄世忠.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面临的挑战与思考.会计研究,2001(10)

[5]林钟高,吴得娟.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研究.会计研究,2004(8)

[6]夏建军.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问题研究.会计之友,2005(11 B)

[7]Zabihollah Rezaee . High-Quality Financial Reporting: Six-Legged Stool. Strategic Finance, 2003 (February),Vol.84, Iss8,p26

[8]Eugene A Imhoff Jr. Accounting Quality, Auditing,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Accounting Horizons. 2003.Vol.17 p11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篇:理财方案分析范文

1、贯穿式案例教学法

所谓贯穿式案例教学法,就是挑选出两个或以上的上市公司,通常这两个公司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比如同行业、规模相似和发展状况相近等。可以通过在分析整个财务报表的过程中,加以对比、研判和分析,使大家在了解这几个上市公司的同时,也能够通过财务报表中各财务指标的比对更深刻的了解财务指标和如何进行分析。例如,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讲解中,将四川长虹和深圳康佳两个公司作为比对分析,从财务报表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流动能力到发展能力都将这两个公司进行比对分析,使得财务指标的讲解不仅有着具体公司的形象案例,也使学生认识到财务指标不是简单存在,而是伴随着当时经济背景和公司特定特征来综合分析的。

2、特定式案例教学法

所谓特定式案例教学法,就是财务报表分析课程讲解过程中,针对某种财务能力或者某个指标,选取一些真实的上市公司,通过分析它们的财务报表和真实发生的案例,来阐明这种能力或指标的含义。这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也可以简明易懂的解释给学生。例如,在讲到财务报表中营运能力的时候,我们举出李宁和安踏两个公司,在提出为什么李宁业绩下降,而安踏却上升的问题时,通过比对它们的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营运能力指标,使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两个公司营运能力的差别,也了解了营运能力在企业财务分析中的重要性。

3、研讨式案例教学法

所谓研讨式案例教学法,就是将财务分析中有疑问的、必须结合公司特征或时代背景的问题提出来,让同学们针对这些问题在课下准备、课上分组、统一研讨等形式进行。研讨式案例可大可小,范围可广可窄,不拘泥于形式,旨在共同研习、探讨问题可能的结果。该种案例分析教学法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促使他们积极思考、联系实际,在获得相应结果的同时,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联系实际的能力。例如,在讲到公司财务营运能力时,通常会说存货周转率越高,企业营运能力越高,但是,是不是越高越好呢?然后结合公司案例来解释。显然,通过这种研讨式案例学习,可以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综合式案例教学法

所谓综合式案例教学法,就是在围绕财务分析的某一章节,或者整个公司财务状况,进行财务分析时,通过引入某一有特色的上市公司作为例子,来整体分析该公司某方面财务能力或整体财务能力状况。利用上市公司案例来综合分析公司财务整体状况,有利于学生对财务分析状况的整体把握,并实际应用于公司中,从而使学生既有兴趣,又能强化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例如,可以讲贯穿式研究的案例最后做一个综合性分析,既将分项研究联系成一个整体,实现前后贯通,又将案例公司财务状况做了一个全面分析和描述。

二、案例教学分析方法的准备和应用

1、针对具体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案例教学方法

财务分析课程的案例教学应针对不同的、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将不同的案例分析方法贯穿其中,交叉使用。诸如在每章、每节的开始都采用引例式案例教学方法,不拘泥于固定的案例表达方法;财务分析的概念、目的、信息基础等基础理论主要以认识、介绍公司财务报表为主,通常采用特定式和研讨式案例分析为主,以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事件分析使学生认识到财务报表的意义和重要性;具体的会计报表分析、财务效率等指标分析将贯穿式案例分析法、研讨式分析法和特定式案例分析法交叉使用,以使财务指标分析更易于理解、掌握;针对财务综合分析及财务绩效评价、前景预测和价值评估等应用内容,更多的采用综合式案例教学法,辅以研讨式案例教学法。这样才能使学生全面掌握财务分析的整体状况和具体应用。因此,各种案例分析方法并不是没有目的的随意使用,而是有机结合,交叉应用,以达到更高的教学效果。

2、针对不同案例教学方法,精心设计和编写案例

财务分析教学方法的实施首先需要依赖于教师充分的准备和设计,这主要表现在财务分析教学案例的撰写。这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首先,应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的需要来选取相应的案例教学方法,并进行相应的撰写和设计。案例教学方法和应用都是基于相应的教学目的和提高教学效果来设计编写的,不能只是简单地通过花哨的案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没有达到真正的教学目的。其次,案例的选取应尽量选择最新的、具有代表性和与教学内容贴切的上市公司案例。这可以通过查找相关书报资料、财经网站等途径获得实际案例,也可以根据平时搜集的实际财经事件自我编写案例,或者找一些业绩较优、较差或具有热点效应的上市公司,以他们的财务报告及重要财务事项为基础、结合相关教学内容编写案例。再次,应以公司财务报表作为案例选取基础,以围绕财务报表中财务指标引发的问题作为研究核心,摈弃大一统的、笼统的财务案例进行简单充斥。

3、针对不同案例教学法,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针对不同的案例分析法,学生可以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方式进行学习、讨论和总结。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课下准备:对于研讨式、总结式和部分特定式案例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讲授、组织课堂案例讨论之前,提前几天给学生提供相关案例资料,或者给出相应的题目、背景资料让学生根据案例讨论要求查找和阅读相关资料,独立做好必要的分析,为案例讨论和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2)课堂讲授:对于引例式案例分析、贯穿式案例分析和部分特定式案例分析,通常采取课堂直接讲授为主,问题的提出比较直接,问题的讲述也可以直接给出答案,也可以逐步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学生解答逐步得出。

(3)课堂讨论:对于研讨式、综合式案例分析教学,可采用两种学习方式进行,一是课堂提问、逐步诱导的方式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二是通过课堂分组讨论,中间总结提醒和最后总结阐述来进行。这可以以分组的形式进行,也可以集中讨论的形式进行。

第3篇:理财方案分析范文

关键词:研讨式案例教学;财务报表分析;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7-0-01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作为会计类专业核心课之一,是实用性很强的一门课程。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方式已难以满足教学需求,需要不断探讨、实践与发展更为适宜的教学方式。

一、《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

很多学者提出应在《财务报表分析》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模式,从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案例教学法主要通过结合示例性案例讲授财务报表分析原理、方法,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1.案例搜集与选择问题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案例教学需要大量的案例,而案例的搜集、选择与设计需要耗费较多时间和精力。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案例主要来源于教材本身以及案例类教材,这些案例都是经过精选,典型且目的性强,但是时效性差,而财务报表分析的运用往往需要对最新公布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教材提供的这类案例大多是示例性案例,主要针对某个知识点,一般有着明确的结论,需要学生讨论、分析的地方少,难以达到培养学生分析与运用能力的目的。

2.互动性问题

传统案例教学模式下,仍由教师支配整个课堂教学,教学重心主要放在财务报表的概念、形式、财务指标、财务分析方法等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上。整个授课过程过于单调,学生的注意力难以全程集中,影响了教学效果。在实务性课程的教学中,应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与主体作用为出发点。通过对研讨性案例的相关资料搜集、研究分析和讨论,达到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就财务报表分析相关理论方法运用交流、分析观点碰撞并形成多元化的结论。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学生课堂沉默、作业任务搭便车等现象。

3.课程安排等其他问题

在《财务报表分析》案例教学实践中,还存在课堂安排不合理等其他问题。比如课程教学时间安排不够、课堂授课人数过多、教学场所及环境不合适等,这些也都或多或少会对《财务报表分析》案例教学质量产生影响。当然,具有充分理论与实践经验的教师也是顺利开展案例教学的必要条件。

二、研讨式案例教学在《财务报表分析》中的应用特点

研讨式案例教学是学生与教师共同讨论交流的一种交互式教学方式。它能够达到最大限度的促进师生多层次、多角度互动,帮助学生从对案例的简单认识到灵活运用财务报表分析理论方法。研式案例教学以“导”为主,教师搜集充足案例资料,以现实财务报表研讨为载体,把原来的教师讲授为主变成教师组织讨论及点评为主,引导学生搜集被分析企业所在行业及其他相关资料,通过小组研讨的形式进行交流、互补学习,通过案例分析汇报提高学生实践运用能力,再通过教师提问、点评等环节对整个过程做总结。由此可见,研讨式案例在《财务报表分析》中有以下应用特点:

1.“教与学”双向互动

不同于单向、垂直的传统案例教学模式,研讨式案例教学是一种“教与学”双向交流方式。以公司财务报告为载体,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主张,也可以对学习中的疑惑进行自由提问;教师回答学生疑问,在研讨过程中适当引导、旁敲侧击,也可以在讨论的最后提出总结、建议。“教”与“学”紧密联系,形式活泼多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2.无压力的学习氛围

研讨式案例教学建构的是一个开放宽松、积极、无压力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课堂上发言不会感到拘谨,围绕《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内容,学生享有充分的话语权,可以做到畅所欲言,师生以案例为载体,以尊重、平和的态度进行相关知识探讨、沟通、学习甚至学术交流。

3.启发与创新

在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下,在无压力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是生动活泼的,相互的知识碰撞使得研讨式案例教学具有“抛砖引玉”的启发作用,由此带来的“思维发散”、“头脑风暴”可以较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

三、研讨式案例教学在《财务报表分析》中的应用

1.学时安排

在本科教学中,《财务报表分析》一般课时为48课时,考虑到《财务报表分析》教学体系内容及重点难点,研讨式案例教学所占比例以25%-30%为宜。以安排14课时研讨式案例教学为例,可以分为资产负债表研讨分析3课时,利润表研讨分析3课时,现金流量表研讨分析2课时,财务能力研讨分析4课时,综合能力研讨分析2课时。

2.研讨案例开发

通过组建《财务报表分析》研讨案例开发团队,充分考虑研讨式案例与案例教学、理论知识体系和实验内容的耦合性,共同筛选、提炼具有代表性案例以供研讨案例教学中与学生共同探讨,并设立《财务报表分析》教学案例库,定期进行更新。

3.研讨式案例教学过程

对研讨式案例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主要的步骤为:根据学生已有知识体系,进行分组;每次研讨前明确研讨的内容,并给予足够时间查阅资料、分析;轮流汇报发言,确保每一小组每一成员的平等参与;研讨完成后分小组提交财务报表分析报告并及时反馈信息。

4.成绩构成

按研讨发言及完成报告情况予以给分,并作为平时成绩的50%核算,再根据教学考核中的成绩构成比例进行加权平均作为课程总评成绩。

研讨式案例教学方式是一种综合的、新型教学方式,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推动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潭,程瑛.Seminar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及其课堂教学模型构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7):57-59.

[2]赵华,袁瑾,田芙蓉.《财务分析》课程研讨式案例教学应用研究[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9):127-130.

第4篇:理财方案分析范文

关键词: 《财务报表分析》 课程特征 “研究性”教学理念

《财务报表分析》是以会计报告及其他相关信息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等经济组织过去和现在有关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分配活动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等进行分析与评价,为企业的投资者、债权者、经营者及其他关心企业的组织或个人了解企业过去,评价企业现状,预测企业未来,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信息或依据的经济应用学科。《财务报表分析》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授课教师应针对该课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便在教学中既能有效传授该课程的理论知识,又能使学生熟练运用财务报表分析的相关方法对实际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知道如何阅读与分析企业财务报表,如何分析企业财务活动状况,如何评价企业财务绩效。笔者根据自身讲授《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实践,在分析《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特征的基础上,在“研究性”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提出一套教与学融合互动的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特点

(一)《财务报表分析》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学科。

目前国内《财务报表分析》教材体系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类是报表分析和相关财务能力分析分作两部分。这一类教材一般包含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基本理论部分,具体包括财务报表分析的内涵、目的、作用、内容、原则和方法;第二部分是会计分析,具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四张主要报表的全面分析,以及表中各个项目的分析要点和应注意的事项;第三部分是财务分析,具体包括企业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等四大财务能力的分析。第二类是将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和财务能力分析相融合,这一类教材一般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理论,具体包括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作用、方法和主要信息源,第二部分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分析,具体包括各报表的全面分析、各项目分析、质量分析、结构分析、指标分析等内容。从教材体系可以看出,《财务报表分析》不属于会计学或财务学的延续和拓展,而是有自己独立完整的理论体系,该体系是在综合会计学、财务学等学科基础上创建的一门新学科。同时《财务报表分析》又是借助会计学、财务学的成果,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的相关理论,为解决经济生活中一些实际问题而产生的一门边缘性学科。

(二)《财务报表分析》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课程。

《财务报表分析》是在《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后开设的一门课程,在这几门课程中都不同程度地涉及财务报表,但研究领域、目的不同。会计学中主要以会计报表的生成、编制方法、分析方法为线索介绍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仅限于比率分析法,分析内容主要是企业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增长能力等相关指标的计算、分析、解释。财务学则从财务预测、财务预算、财务控制、财务评价与激励等管理职能角度介绍财务报表分析,目的是为企业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分配活动提供决策有用信息。会计学提供的企业财务信息要满足多类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以标准形式进行披露,《财务报表分析》就是一座架在会计信息供给者(会计学)与会计信息需求者(财务学、经济学、管理学)之间的桥梁,它将会计学提供的标准信息转换成相关学科决策所需的信息,这种转换越全面、客观,说明对该课程的掌握程度越好。由于各企业财务情况千差万别,报表分析人对相关会计理论、财务理论的理解程度不同,财务实践经验丰富程度不同,会产生不同报表分析人对同一报表的认识、结论不同的情况,因此,该课程是一门学生应熟练掌握操作方法、大量实践、丰富自己财务经验的课程。

(三)《财务报表分析》的知识系统性较强。

从财务报表分析的定义和《财务报表分析》的教材体系可以看出,该课程是在对企业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其相关附表、附注分析的基础上,对企业在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分配活动中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所做的分析和评价,整个体系前后相互联系,无法分割,而且由于会计报表之间的钩稽关系,报表和报表之间,各种财务能力之间都是一个有机整体,学生除应具有一定的会计学、财务学基础外,还应具有一定的系统观念。例如:企业的经济活动从筹资活动开始,它是企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是资本运用的起点,筹资活动结果体现在资产负债表的权益项目上,形成不同的资本结构,不同的资本结构又直接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大小;投资活动是企业进行的以盈利为目的的资本性支出活动,既包括对内投资又包括对外投资,投资的最终结果形成企业的各种资产,形成不同的资产结构,不同的资产结构既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大小,又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营运能力大小,而企业的经济活动还包括经营活动和分配活动,其所涉及的信息资料还有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经营活动和分配活动又会影响企业下一个营业周期的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任何认为进行局部分析即可获知公司全局信息的想法如同瞎子摸象一样,会导致对公司真实状况做出错误认识,对公司未来发展做出错误估计,只有从动态、系统的角度才能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财务情况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

二、如何以“研究性”教学理念改造《财务报表分析》课堂教学

由《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特点可知,该课程的讲授与其他经济管理类课程讲授应该有所不同。笔者认为《财务报表分析》课程讲授的关键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企业的财务报表资料,以及相关其他资料的分析,全面把握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重点在于教会学生以系统的、全面的、多角度的思维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而不仅对学生进行财务分析方法和财务分析工具的知识讲解。此外,笔者还认为学生要学好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不仅要做到课堂上认真聆听教师的知识讲解和分析,而且要积极参与实际公司案例分析,只有自己动手,才会系统思考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研究性教学”是19世纪德国教育家洪堡提出并践行的大学教学理念,20世纪80年代,“研究性教学”开始在美国乃至欧亚教育实践中悄然流行,2005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高校“要积极推动研究性教学,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国内诸多高校以此意见为指导纷纷将“研究性教学”理念融入教学改革中。“研究性”教学具有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主题的问题性、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教学的过程性和体验性、评价结果的综合性等特征,是培养具有研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有效途径,笔者就以自己在《财务报表分析》课堂教学中的“研究性”教学方法加以介绍。

(一)传统课堂讲授,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传统课堂讲授是在教师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传授式的、注入式的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效率较高,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信息输出,但弊端表现在: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比较被动,学习体验较浅,最终导致对知识的理解不深,接受程度不强。虽然在《会计学基础》、《中级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等课程中都对报表的编制及分析,财务能力主要指标的计算都有介绍,但这一部分内容毕竟不是该课程的重点,授课教师所用课时有限,所以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中,可以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快速将这些知识点逐一回顾,帮助学生重新回忆原来学习的内容并加深理解,形成一个新的、系统的知识框架体系,以服务于课堂案例分析和小组案例分析。

(二)课堂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点。

“研究性”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要求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进行自主不懈的探究,进而得出结论,并有所创造。因此,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中按部就班的表演,通过自己的表演将现有知识与结果直接呈现给学生的教学模式,而是有针对性地选择探究主题,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让他们自主地分析、解决问题,激发不懈探索的激情与动力,促进学生在过程之中的体验、感受与发展。在现有的《财务报表分析》教材中,比较注重理论内容体系的系统完整,忽略案例的系统完整,各章节往往通过单独举例说明有关问题,不能做到对一家企业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所以,笔者在《财务报表分析》教学组织过程中,有意选择新疆本地的某家上市公司三年的年报资料,在对该公司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进行全面阅读,进行简单趋势分析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计算该公司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等各指标,并做简单分析,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从该上市公司的外部市场环境、战略选择和实施、资产质量、盈利质量、现金流质量和未来发展前景等方面,全面研究、分析这家上市公司的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并通过小组制作PPT,公开答辩的方式汇报小组意见。通过分析研究,往往教师的结论与各小组的研究结论有相同之处,也有意见相左的地方,教师在点评时应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说明各自的论点、论据,这种师生平等、自由交流的课堂气氛,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深层次的对话和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对本地企业的认识。

(三)小组案例分析,综合塑造学生多种能力。

课堂案例分析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案例分析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培养。在教学初期,笔者就以五六人为一小组的方式,将授课班级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从新疆上市公司中任选一家,通过小组协作,模仿课堂案例的分析方法和模式,对该公司进行全面系统分析,并撰写该公司的财务分析报告。选择新疆上市公司是为了使学生对分析对象产生一种真实、亲切感,从而提高案例分析的热情。在讲授完一章或几章的知识内容并进行课堂案例研究分析后,专门安排课堂时间选择若干小组上讲台汇报自己研究公司的分析情况,要求学生采用团队合作,制作幻灯片的方式进行本小组的案例汇报,课后教师将各小组的研究分析报告放在网络教学平台中,供其他小组学生阅读、交流,小组案例分析方式的实施,使得学生不仅可以学习教师的案例分析方法,而且可以全面地学习了解其他组的案例研究结果,使学生更多、更好地接触和了解新疆上市公司的财务、经营状况,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小组案例分析中,小组每位成员都有一定的分析任务,小组组长负责整个研究报告的总撰稿和协调工作,对于积极上讲台汇报案例研究的同学给予优秀的平时成绩,最后根据研究报告的质量和每个人在报告中贡献的大小,评定每个人的平时成绩。

小组案例分析能够塑造学生的多种能力。首先,提高每个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组案例中,每一个人都有研究任务,案例的高仿真性,使每一位学生在特定环境和氛围里,充分感受自己面临的实际问题,不得不独立地分析案例,独立判断,培养学生的职业判断力。其次,培养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由于小组案例是对上市公司几年度的全面系统分析,工作量较大,信息系统性又较强,前面学生的分析质量和进度会影响后面同学的分析质量和进度,这就需要学生充分发挥团队精神,学习如何在团队中与他人进行沟通协调,如何与人相处、合作,取长补短。最后,小组案例是对学生口头、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小组讨论中学生之间的讨论、辩论,课堂案例汇报交流,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使课堂在师生互动、学生互动中充满活力和灵气。小组案例分析报告,则要在突出本小组分析观点的基础上,论点明确,论据充分,文字精练,这实际上就是对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这种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解决问题能力,与他人沟通协调的良好口头、书面表达能力,都是对未来工作情景的一种模拟,对学生毕业后尽快进入工作状态有巨大的意义。

(四)开列课外阅读书单,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

“研究性”教学是广延性教学,其空间不局限于课堂,内容不局限于教材、作业,外部社会经济生活中与本课程、本学科相关的现实问题,更应成为师生关注的焦点。《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和审计学、证券分析实务联系非常紧密,教科书的内容与实务相比,过于理论、教条,缺乏可操作性,为了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其学习能力,用经典之作补充教材的不足,笔者向学生推荐本杰明・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和《证券分析》,沃伦・巴菲特的《巴菲特教你读财报》和《巴菲特致股东的信》等经典书目,向学生推荐夏草的《远离财务骗术》等热点书目,通过让学生提交读书笔记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借鉴投资大师的报表阅读、分析方法,以及投资大师的投资之道,使学生进一步深刻理解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拓宽知识面。对于优秀的读书笔记,笔者还将其上传至网络教学平台中,以供其他学生阅读、交流。

三、授课教师应注意的问题

以“研究性”教学理念改造后的《财务报表分析》课堂气氛愉快、宽松、民主、和谐、平等、合作,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得到学生的肯定。学生的报表阅读、分析能力得到较大提高,相关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得到较快提高,经过这种锻炼后,许多学生在大学、院的创业计划大赛、证券投资大赛等相关比赛中都获得优异的表现。在以“研究性”教学理念改造的《财务报表分析》课堂教学中,授课教师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是教学心态上,要放下权威思想,与学生共建自由、平等交流的课堂气氛。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智者、是知识的权威、是教学的中心和关键,教师独霸课堂,学生从属于教师,是知识的被传授和灌输者。在“研究性”教学课堂中,老师要把一部分课堂时间还给学生,是课堂内容的组织者,是讨论、辩论的引导者,其主要职责是创设有利于学生参与研究和主动探索的情境,鼓励、引导和帮助学生积极投入到研究与探索中。二是具体的课堂内容组织技巧上,首先是案例的选择。无论是课堂案例还是小组案例,在案例选择上要把握信息全面、准确的原则。选择的案例是在权威网站上下载的完整的财务报告,以有利于对案例进行详细的、全方位的分析,而且应该搜集目标公司最近三年的财务报告,以便进行财务报表的趋势分析。其次,授课教师要根据课堂知识点要求,充分做好课堂案例分析的准备工作,与其他课程的案例讨论不同,此部分的案例分析研究主要是授课教师应用所讲知识点对课堂案例进行开发性分析,授课教师要对案例进行更深入、全面的研究,要揭示报表隐含的深层问题,要有独到、客观的认识,在讲解时还应注意有意识地启发学生多角度、多方向系统看待目标企业财务问题。最后,要组织好小组案例的课堂汇报。在某一小组对自己的案例分析研究进行汇报的过程中,要认真聆听小组代表发言,积极启发和引导其他组的学生对汇报小组的案例分析情况进行提问,鼓励提出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及时肯定小组案例分析研究中好的分析意见及见解,指出他们案例分析中的优点和不足,在对案例讨论的发言进行评述时,进一步引申和提出深层次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三是评价方法的创造性、激励和引导性,传统教学中仅仅评价学生知识掌握情况,通过“一张试卷分高低”。“研究性”教学理念下,要通过设计合理的评价方法,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探究欲、学习热情、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将学生“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展示出来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精神和创造能力进行量化和评价,让学生感受到不仅记忆力好就能取得高分,创新性的大脑,实践性的双手,也是人才的核心要素,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同样重要,成功不仅是个人的单打独斗,更需要团队的合作奉献。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评分办法中,笔者将期末成绩分成四大部分,期末闭卷笔试成绩占50%,课堂案例占20%,小组案例占20%,读书笔记占10%,在课堂案例和小组案例成绩评定中又分别按照案例分析的全面性、创新性、贡献性、规范美观性等方面分别给予成绩评定,评分内容既包括对小组的综合评价,又有对个人的单独评价,在成绩评定中又分别按照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各占50%的方式进行综合评定。

参考文献:

[1]张先治.财务分析[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1.

[2]荆新.财务分析[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4.

[3]张新民.企业财务报表分析[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5.

[4]樊行健.财务报表分析[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7.

[5]闻新燕.构建基于企业发展战略的财务报表分析[J].会计之友,2008.11.

[6]王晓莹.导向式教学在财务分析课程中的应用[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6.6.

[7]何云峰.大学“研究性教学”的发展路向及模式建构[J].中国大学教学,2009.10.

[8]夏锦文,程晓樵.研究性教学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要求[J].中国大学教学,2009.12.

[9]李宏祥,姚利民等.大学研究性教学内涵、特征和过程[J].湖南社会科学,2008.5.

[10]任家华.财务报表分析的理论研究与课程建设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

第5篇:理财方案分析范文

【关键词】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现状分析;改革措施

一、引言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美国,起初应用于医学与法学,1930年后被引入财务管理教学,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案例教学普遍出现在众多欧美国家知名院校的财务管理课堂,同时期也被引入我国。案例教学中,教师通过生动的案例以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组织学生共同参与讨论,分析案例中的具体情况,探讨案例中反映或提出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水平和实践能力。《财务管理》课程是经管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主要讲授企业的财务活动,其中不仅包括营运资金管理、筹投资和利润分配等活动,还包括影响上述活动的内部因素和金融、法律、经济等外部因素。因此,财务管理是一门兼具理论性和应用性的课程,要求在教学中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其他8种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的综合教学效果在一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查研究中被评为第一,且案例教学让学生能够接触到实际企业在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基于具体环境边学边练,有效提高学生财务分析和决策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非常适用于财务管理课程动态性的特点。伴随着财务管理教学研究的发展,实践中财务管理案例教学实现了多方面的进步,但我国案例教学起步晚、经验少、教育体系的特殊性等诸多因素使得案例教学的优势至今仍未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在秉承传统教学优势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发挥案例教学的效果、提升教学整体水平,对于教师和学生都颇具意义。

二、高校经管类专业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现状

经过三十年多年的发展,目前很多高校中的经管类专业都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运用了案例教学模式,但在其应用过程中,仍普遍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案例、教师、学生、考核机制四个方面。

(一)案例方面存在的问题

案例作为案例教学的基础,其恰当性直接关系到案例教学的效果。在实践中,案例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

1、案例针对性不强

案例教学要求选择的案例应当与财务管理的教学目标和内容相匹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在实践中,部分教师在选择案例时,没有深入研究,但凡涉及财务管理就草草纳入到课堂案例中来,而忽视了对案例与教学内容的匹配度的考量、忽视了案例对学生已掌握知识的要求等。这样不恰当的案例引入课堂,占用了大量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却让学生感觉到云里雾里,难以获得预期的良好效果。

2、案例不符合中国现实

由于起步晚、开发不足等诸多原因,我国高校课堂上使用的很多财务管理案例是借鉴、加工西方发达国家的相关教材、资料,甚至是直接照搬过来的。国外确实开展案例教学时间长、经验多,案例颇具代表性,但一方面西方财务管理理论和案例多是基于其成熟的资本市场和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与我国目前的现实经济社会情况差异巨大;另一方面,在国外案例教材的翻译过程中,由于翻译人员个人理解的不同可能会导致翻译版本与原著存在一些出入,且由于翻译量巨大,往往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所以这部分不符合中国现实的国外案例让学生获取的知识和信息与国内实践不符,不利于真正解决中国企业的实际问题。与此同时,实践中还存在一些实验资料、业务流程被人为切割,脱离我国现实的外部假设过多的案例,它们过于理想化、仿真度低大大削弱了案例教学培养实践能力的效果。

3、案例多为负面、过时案例

由于财务管理部分专题方面的资料对于企业而言私密性较强,企业不愿公开,故真实、最新的案例难以获取,导致一些教师仍将许多年前的案例拿来案例教学的课堂上使用,虽是经典,但大量过时案例无法满足财务管理课程发展性、时效性的要求。同时,获取渠道狭窄也导致很多教师依赖公开渠道获取相关资料,而由于多种原因,媒体公开渠道报道的往往是负面信息,这让学生接触到的更多的是失败的教训而非成功的经验,容易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以偏概全、形成缩手缩脚的心态,不利于培养胆大心细的优秀财务人员。

(二)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

案例教学法在我国高校经管类专业财务管理课程中的应用实践尚短,国内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培训体系,无论是对该领域进行研究的学者,还是具体承担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教师,大都是探索着前行。目前许多高校教师对于案例教学的认知仍然停留在浅层次的“举例说明”,即在讲授某一原理的过程中或之后穿插一个或几个例子进行简单说明或补充。甚至把案例当作活跃课堂气氛、博取学生关注的工具,在收集、讲解案例时一味追求案例的趣味性,而忽视其与财务管理知识点的关联性、忽视学生能从中收获多少相关知识。案例教学要想取得应有的良好教学效果,需要授课教师在案例教学中既能把理论知识讲解清楚,同时又能将理论知识与现实案例有机结合起来,启发学生的思维。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必须兼具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目前很多高校教师都是“出了校门进校门”,擅长理论知识讲授,但缺乏企业实践经验,所以在进行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时往往侧重理论讲解,而难以有效地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真正地引导学生分析具体情况,最终处于重理论轻实践的尴尬境地。

(三)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教师的系统引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是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有效实施缺一不可的条件。而在目前的案例教学中,教师往往被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这一问题困扰。在我国的应试教育体系下,学生经过小、初、高一系列的灌输式教育,很多学生早已习惯被动地接受信息和知识。所以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课堂上,常常出现学生不愿思考、不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一人自问自答的情形,学生知识的获取依旧是依赖于教师的讲解,没有发挥案例教学应有的效果。由于班级人数较多的限制,案例教学往往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发言,由于小组中每个同学的知识积累、学习热情、表现意愿各有差异,所以很多小组会出撰写分析报告、制作演示文稿、发表观点都集中于小组中的一两个同学,其他小组成员成为“搭便车”的旁观者,课堂讨论循规蹈矩,整体氛围沉闷,案例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四)考核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考核机制会直接影响财务管理的教学效果。这里的考核机制包括两方面的考核机制:一方面是对教师的考核,另一方面是对学生的考核。与单纯的理论教学相比,编写一个好的财务管理教学案例、设计一份恰当的案例教学流程都需要教师通过多种渠道收集更多信息、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在我国绝大多数高校的教师考核机制中都没有针对案例教学的明确规定,案例教学和传统教学在课时量的计算和教学质量考核上没有加以区分,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广大教师缺乏开展、不断改进案例教学的动力。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针对学生的考核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给学生案例或理论范围,要求学生收集资料进行案例分析,根据其所交的分析报告给出期末成绩。这种方式借鉴了国外案例教学的考核方式,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但同时也容易滋生学生的惰性。忽视我国的教育体系与国外有很大不同这一现实,而一味求同,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在适应了闭卷考试的学生眼里,这种考核方式反而易让他们产生懈怠心理,平时不重视积累学习,不主动思考,到期末直接从网上下载文献或资料稍加修改应付了事。另一种是传统的考核方式,即基于平时成绩和期末闭卷考试成绩给出最终成绩。这种考核方式能够充分提升学生对这门课的重视程度,但由于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重较大,学生往往不太积极参与平时课堂的案例分析,侧重于死记硬背,不利于实现培养优秀财务管理人才的目标。

三、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改革措施

(一)选择、设计财务管理案例

在上文分析现状中发现了实践中案例存在的三方面问题,而这些问题归根到底都是由于教师获取案例资料渠道狭窄,时间、精力和经验的欠缺所导致的,所以选择、设计财务管理案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行为而是一个系统的活动。教师在选择、设计财务管理教学所使用的案例时,应遵循以下几个要求:

1、针对性

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繁多,如果不分主次、不考虑具体知识点的适用性而全部采用案例教学的话,不仅让教师疲于案例收集、整理、评价,难以完成理论知识的教学工作,而且会让学生产生懈怠情绪。在我们专业的此次案例教学改革中,教师们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将筹资决策、流动资产营运、长期投资决策、利润分配等几大模块甄选出来作为案例教学的重点。在收集案例资料的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为前提,选择能够恰当覆盖当前教学进度所需讨论的知识点。

2、实践性

案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基于我校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在选择设计案例时,应保证案例符合中国国情、保证相关数据资料的真实、反映当前社会现实且具有可操作性的,让学生在案例讨论、分析中既了解当前中国企业所处的现实情况、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又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锻炼了实践能力。

3、启发性

财务管理课程是一门动态性课程,实践中的财务管理活动紧随外部环境而变化,所以应选取那些能通过多种角度来看待和分析的案例,其所含的内容和问题能够拓展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不断探索的能力。同时,应既有成功案例也有失败案例,让学生积极参与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选取、设计符合上述要求的财务管理案例,不是一件易事。财务管理课程与诸多学科内容相关联,外加多数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所以让一个任课教师单打独斗地科学完成案例的筛选、设计基本是不现实的。因此,我校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的财务管理案例教学团队,其中不仅有职称结构合理的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管理学、会计实训等校内教师,还包括校外合作企业的管理人员,这样的团队能够获得第一手资料,保证了案例选取设计的科学性。与此同时,我校也鼓励教师利用假期时间到企事业单位实习,获取书本之外的知识,在财务管理的课堂上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将抽象、晦涩的财务管理理论具体化以解决实际问题。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调整案例教学团队人员、调整结构,并积极与学校相关部门沟通尽快建立科学的案例教学考核体制,以充分调动承担案例教学教师的积极性。

(二)讨论、分析财务管理案例

财务管理案例的讨论与分析是案例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由于包括我校在内的我国大部分高校尚不具备国外高校的小班制教学的条件,因此目前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析仍是最有效、最可行的方式。第一,在我国,经管类专业财务管理课程的理论课时普遍是实践课时的2-3倍,案例教学时间紧张,所以我院将财务管理案例的背景资料阅读、相关资料收集、初步讨论等环节通过社交软件实行前置。例如教师通过QQ、微信等建立课程群,每次课后在群内上传下次课涉及案例的相关资料并对学生们提出要求,且可以引导学生在群内进行预讨论。同时,在部分章节的案例编制、设计中引入学生参与,让学生提前接触将对案例有更深入的把握,也让教师更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第二,在课堂案例讨论过程中,教师主要是发挥着组织与引导作用。一方面教师要通过多提问题、随机指定组员代表小组发言,启发学生思路,避免“搭便车”问题,调动学生积极性,给予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自由,没有批评只有建议,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另一方面要适时地对学生讨论进行引导,以使学生不偏离案例讨论的主题。在讨论分析过程中,学生们互相切磋,加深了对案例的理解,也培养了合作精神与沟通能力,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教师也可从学生的独特视角中获得启发。

(三)点评、总结财务管理案例

教师对财务管理案例的讨论进行点评与总结是案例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学生们讨论结束后,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观点教师应进行分析与评判,肯定学生的创新并指出有待改进的地方,并公正地评判出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并及时公布成绩,且将其作为平时成绩算入期末成绩。与此相配套,在对学生的考核机制中,必须在传统闭卷考试中增加开放性案例分析试题,并提高平时成绩所占的比例,让学生重视起案例讨论并真正投入进来。案例教学到此并未结束,学生通过讨论方式获取的知识大多是零散的,教师在讨论后将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并加以总结和深入分析,能让学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最后这一步总结,能完善学生知识结构,让真正掌握相关知识并能在实践中灵活运用,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效果。

四、结语

在实践性很强的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案例教学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紧密联系的优势,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大有裨益。但真正将案例教学融入财务管理课堂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改革,对案例教学的各方参与者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实践中,各方都应不断完善案例教学的组织和实施,培养出适应新形势的创新型财务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惠芳.财务管理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贸,2010(12)

[2]陈四清.论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法[J].会计之友,2005,(6)

[3]王艳林.本科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模式及其创新[J].财会通讯(综合),2013(6)

[4]冯文龙,胡世强等.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新模式探讨[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5)

第6篇:理财方案分析范文

关键词:财务管理学 案例教学 素质教育

一、引言

近年来应试教育的弊端日益凸现,直接导致了我国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对改革教学模式、推行素质教育的呼声愈发强烈。财务管理学的教学也不例外。1990年美国会计教育变革委员会(AccountingEducation ChangeColnmission)在第一份公告中声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成为主动的参与者而非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应该界定和解决那些需要利用多种信息来源的非结构性问题。这在会计教育领域被视为是更多使用案例教学法的一种号召和呼吁。财务管理学是一门极具应用和操作性的管理学科,开展财务管理学案例教学是对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收的授课型教学法的一种突破,同时也是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的新途径。要实现财务管理学的素质教育,应该从教育思维、教学观念、课程设置编排、教学内容及其方法等进行全面统筹安排,本文拟从教学观念、内容及方法等角度对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法的内容、利弊及相应措施等方面做一些探讨。

二、财务管理学案例教学法内容描述

(一)案例、案例教学及教学风格 案例教学法源于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其教学特点是;精选现实中经典案例,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模拟、专题讨论等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认真总结,将抽象的理论融于实务操作。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案例及其选择是案例教学的基本要素。所谓案例是指人们试图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所依赖的环境、事实、意见等;案例教学是指以案例为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够有机会处于决策者的位置,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提高分析能力、动手能力的目的。财务管理案例表现为多种形式,大多数都用归纳法进行教学,或是情况诊断,或是决策研究,或是二者结合。具体可将多种形式的案例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评价案例,描述成功或失败等一系列案例组织起来教学,能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时候特定的管理抉择和管理风格是有效的;另外一种案例叫决策案例,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像管理决策者一样进行思考。当然,许多案例往往是把评价和决策联系起来,要求学生不但要分析情况,还要给出行动方案。因此财务管理案例教学首先要求学生掌握基本财务知识和基本财务分析技术,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进入特定事件的现场,通过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提高其分析、识别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正确的财务管理理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及协作能力。另外,开展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另一基本要素则是要培育一种苏格拉底式的循循善诱的教学风格。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职责是促进讨论而不是写正确答案,即使学生有正确答案,也不应轻易表态,而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机会和分析案例的责任感并对其观点进行评论和归纳总结。

(二)案例教学中学生的主要职责 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学生的主要职责是准备和参与,让学生进入企业(公司)的财务管理角色模拟处境,面对复杂多变的财务管理环境,学会采取某一种立场,做出财务决断或决定,即决定作什么或不作什么。具体操作过程如下:首先,阅读财务管理案例。分三步进行:粗读,为了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阅读,学生首先必须粗读案例,获得案例里所隐藏的基本信息;精读,即彻底了解案例中所提供的数据、信息和事实;进一步阅读和查找教师推荐的相关资料或根据自己的判断查找相关的信息来支持自己的理解和分析。其次,角色转换。在组织和整理财务管理案例中的相关数据和信息时,必须进行角色换位,以财务决策者的身份考虑问题。如案例的主人公是谁,由谁来做出决策,决策后的结果如何,案例中的企业(公司)性质如何,从事何种业务,其战略目标是什么,营销、生产、财务政策分别是什么等。第三,分析财务管理案例,形成观点与方案。分析案例过程是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最关键的环节。站在财务决策者角度,在信息不完全或不确定前提下对案例做专题分析、引导性分析和综合分析。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观点,推荐自己认为可行的方案。第四,积极参与财务管理案例讨论。在现实工作环境中,―个人的工作能力大致取决于三个方面:分析、沟通和说服他人的能力,而这三方面的能力在案例讨论中可以得到全面锻炼。因为在财务管理案例讨论中,不仅要求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具有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而且要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当中去,具有主动性,能够以案例中的“身份”去观察与思考案例中的问题,运用职业判断,针对案例提供的资料充分思考、讨论,这样才能达到案例教学的预期目的。而且还能让学生与其他人观点共享,使自己的观点经受挑战,使认识更加全面,更加深刻。最后,写出财务管理案例分析报告。经过充分讨论后,学生应根据自己的观点写出案例分析报告,对以前的分析与讨论作一总结,加深理解,并使自己的观点在大量数据和事实的支撑下得到进一步提炼和修正。

(三)教师的角色定位 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不可忽视,需要适当引导、详细记录和组织学生的案例讨论。具体而言,在案例讨论前不仅要详细了解案例的数据、事实细节和相关材料,还要精心准备一系列的问题来引导小组讨论。如每班分成5个小组,每小组约10人,小组中一人执笔,一人做交流发言,一人做必要的补充说明;在小组讨论中,教师可适当作些简短的评论,以提问的方式使讨论继续。当然,教师要避免成为案例讨论的中心,避免给出肯定的观点或答案。在案例讨论时要认真听取学生的发言并予以记录,并时不时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在案例讨论中,教师还需控制课堂讨论,使学生的讨论激烈、尖锐而又真诚、相互尊重,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讨论中来,并使讨论范围不偏离主题。

三、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法的优势与缺陷

(一)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法的优势 案例教学旨在配合理论教学的内容和进度,通过教师讲授财务管理的理论知识和组织案例讨论,引导和督促学生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个别到一般、由局部到全面,经过调查研究、独立思考、独立决策,有序地完成财务管理教学规定的全部内容,使学生能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与传统教学法相比较,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具有以下方面的优势:一是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体,向学生灌输大量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而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的应该是学生,教师只是发挥引导作用,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形成―种交流、互动的立体模式。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会学比学会更重要,点金术比黄金更金贵。如在财务管理教学中,充分利用案例,结合社会现象来设计大量的全真模拟案例,运用“提出案例―掌握知识―分析案例―提出疑问―解答疑问”的教学模式,通过详细解读案例背

景资料,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展开讨论,找出案例涉及的知识点,并运用相关理论分析、评价、总结,并形成结论。因此,一方面学生不仅学到了新的财务管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运用财务知识进行独立思考,对知识的掌握不仅灵活而且牢固;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寻找、设计案例及案例教学;对每位学生学习情况、分析问题的能力等有更多了解,并在师生的相互提问中扩大了学生知识面。二是有助于学生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应用已有的理论知识,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研究的方法,自主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开展调查研究,进行成果交流活动,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法中,以案例为切入点,学生根据案例的需要收集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在此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对这些信息资料的分类、整理、分析,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思维的不断深化中,既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又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有利于学生学会沟通与协作,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全球经济走向―体化的时代背景下,人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人的就业、工作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人际沟通与协作能力是现代人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从适应时展的层面上讲'提高大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往往需要经过小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形成―种思维的相互撞击,擦出“火花”,从而形成合理的解决方案。因此,学生在案例讨论甚至是争论的过程中,能够学会尊重他人,学会认真、仔细地聆听他人意见,学会用语言去说服他人,有利于学生人际相处能力的提高。

(二)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法的缺陷 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作为一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较之传统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等方面发挥着它明显的优势,同时也加快了高校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进程。但应该清楚地意识到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所存在的不足和自身的局限性。一是缺乏适应案例教学的师资。我国高校的教师普遍是在完成学业后直接进入高校担任教师,往往缺乏实际工作的经验,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这样就缺少组织案例教学的能力。由于受传统教学思路的限制,形成了以“我”为主的观念,在课堂上不愿意放弃“主角”,而甘当“配角”。然而,案例教学对教师这一角色的要求较高,教师不仅对财务管理本身的知识要非常精通,对管理学、经济学、经济税收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也要有足够的了解。并且,教师还要具备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完成好课堂教学的任务。譬如在案例讨论前教师不仅要启发、引导学生;在学生发生争执时还要能运用一定的技巧结束争论,继续讨论;同时还要注意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越俎代庖,使学生形成依赖心理。因此并非所有的教师都能适应案例教学的需要,教师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进行案例教学,不能为“赶时髦”而进行案例教学。二是对学生的要求也较高。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角,学生的积极参与是发挥案例教学作用的重要前提。因此,案例教学对学生的要求也比较高。国外案例教学实践证明。案例教学针对的学生群体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整理、分析能力,而在我国高校继扩招后,学生素质普遍有所下降,其相关专业知识比较薄弱,适应案例教学显然具有一定的难度。另外,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普遍不高;真正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参与案例讨论的往往只有那么几个学生,其余学生则“搭便车”。三是财务管理案例教材的缺乏。教材是教学的基本工具,一部既适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国际规范的财务管理案例教材为提高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效果提供了基础和保障。但遗憾的是,目前财务管理案例教材并不能适应财务管理本科教学,针对中国财务管理问题的财务管理案例教材更是稀缺。具体而言,有些财务案例教材要么直接从国外引进,案例背景与中国企业实际情况相差很远,因为财务管理要受理财环境的影响,国外案例虽是好案例甚至是经典案例,但却不符合我国实际;要么就是编写的模拟案例,或是例题的“改编”或“放大”,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也不利于学生思路的开阔;还有一部分案例直接来自报纸、杂志等刊物上的内容,缺乏必要的专业性内容,没有针对性,不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因此,一部既符合我国实际又融专业知识于一体的优秀案例教材是推行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基础和关键。

四、财务管理案例教学完善的措施

(一)大力提高适合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师资质量 前文已述及,案例教学对教师基本素质的要求比较高,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可以胜任案例教学。因此为了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高校应打破教学工具、教学设备校园化的传统思维,积极与制度完善、管理科学的先进企业取得联系,让任课教师定期到企业进行上岗培训,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再回归课堂,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二)教师有责任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技巧常言道,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改进做法的着力点,是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技巧中最讲究有“活”有“动”,教学活动应是开放的、有序的、活而不乱的动态系统。因此,教师不仅要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对起专业支撑的基础知识也要有足够的了解。还要具备调动学生积极性,完成好课堂教学的任务。譬如在进行案例教学前,教师应作大量的准备工作,包括预先发放案例,要求学生事先进行案例的熟悉和资料的查阅;熟悉案例中所涉及的主要经济、金融环境知识。在案例教学进行时,教师要具有启发、引导的能力,在学生发生争执时能够运用一定的投巧结束争论,继续讨论。同时,还要注意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越俎代庖,使学生形成依赖心理。必要时还需进行必要的启发和提示,避免“冷场”状况的发生。

(三)组织恰当的案例,撰写教材 为了撰写优秀的财务管理案例教材,在教材体例、案例选取、内容体系的设计思路上应充分体现财务管理在理论、实务与政策三个方面的有机统一。通过案例教学,学生能够在学习财务管理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继续提升自身清晰的专业理念、高超的专业技能和敏锐的专业判断水准;充分体现财务管理活动对特定的理财环境和案例教学的实践性、操作性要求。案例来源尽可能选取带有“中国特色”的真实案例,并以上市公司案例为主;在案例的选取和内容安排在尽可能反映财务管理课程的基本问题、知识点,既要考虑全面,又要能突出重点,还要把握难点;便于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在案例写作和体例上,每个案例内容有教学目的与要求、背景知识、案例资料、分析思路、思考题及小案例等部分,这样既方便教师的教学组织和安排,同时也能使学生能自主阅读,因为案例中对每个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并得出结论,可供学生们分析借鉴和参考。另外,教师还可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和发现现实中的经典案例,学会筛选、甄别,整理出对自己有用的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形成分析报告,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学习自主性的提高,也无形中培养、锻炼了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撰写毕业论文的能力。

第7篇:理财方案分析范文

(一)财务分析课程的特征

1.理论性强

财务分析是对企业会计信息的进一步加工与处理,解读相关信息时仅仅掌握会计知识是不够的,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学会利用宏观经济信息、微观金融信息、统计信息等信息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这门课程在学生攻读完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税法、统计学以及经济学原理等课程后开设,旨在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培养其应用能力。

2.实践性强

财务分析既是一门综合应用型课程,又是一门基本技能课程。要求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运用财务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不同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情况做出评价,对企业的管理质量、战略实施成效进行判断,对企业的发展前景进行有效预测。

3.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财务分析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定量分析时可采用结构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等方法,选择合适的财务指标或指标体系对公司经营成效给予评价并做出判断。于此同时,还需结合定性分析。依靠主观判断及相关分析,根据企业财务报表以外有关企业所处环境、企业自身内在素质等方面情况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总体把握。

(二)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目的

层次不同,专业不同,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重点和教学目的则不完全相同。对财经类专业的学生,财务分析旨在培养学生的财务分析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他们需熟悉财务报表的组成内容、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原理,系统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具备灵活的思维方式和操作能力。学生应能运用分析的基本方法站在不同的立场对各类型企业的实际财务状况做出正确的分析、评价与决策。

二、财务分析课程教学和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编选教材案例素材不足

目前教材大抵分为两种,一种以传统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为主,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业能力和成长能力,加之杜邦分析法、沃尔评分法等综合分析方法。一种通过项目质量分析法分析评价企业的资产质量、资本结构质量、利润质量及现金流量质量,最终分析财务状况的整体质量。但教材所选案例基本是有针对性的对每一章节的理论、概念的举例说明,选取的案例较为单一,不能同当前的经济环境、市场状况紧密结合进行分析,缺乏时效性、针对性、系统性。

2.教学过程重理论轻实践

财务分析是一门应用型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财务分析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训练其分析技巧。需要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参与,且学生的参与尤为重要。但财务分析这门课程任务重,课时少,既要讲授理论知识,又要介绍财务分析在企业中的实际运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缺乏实践应用的训练,既让学生对口头说教失去耐心,又没有给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培养其创新意识。

(二)课程考核存在的问题

1.考核方式单一,一考定成败

财务分析这门课强调其应用性、实践性、技术性。但诸多财经类院校、学院在对其进行考核时考核方式单一,通常最终成绩=平时成绩×30%(40%)+笔试成绩×70%(60%)。平时成绩以教学考勤及分小组案例分析为主,笔试成绩则是期末闭卷考试成绩,期末一考定成败。但由于期末考试在考试题型、考核时间等方面较为固定,不能客观的测验出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部分学生投机取巧,零时抱佛脚进行突击式学习,为了不挂科而学习。这种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财务分析的基本技能。

2.考核时间固定

目前财务分析这门课程课时较少,虽然以期末考试为主,平时成绩为辅,但基本上期末考试一考定成败,平时成绩的考核固定在期中考试和小组案例分析两次。平时鲜有课堂讨论、阶段性测验等考核方式,无法随时、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掌握情况。

三、改革财务分析课程教学和考核方法的建议

(一)改革财务分析课程教学方法

1.重视案例库的建设,改进教学效果

以大案例为主,小案例为辅。收集一个系统的案例,选择一家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年报,从项目质量分析、财务比率分析,到财务报告分析,均以这一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和相关披露资料为依据,由始至终的贯彻到教学活动中,从而使教学内容具有系统性。此外还需收集小案例有针对性的阐述某些问题。例如,在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期的分析上,可以将具有代表性的采用零库存管理理念的日本丰田、美国戴尔两家公司作为小案例选取对象。

2.一人一企,边学边分析

老师在教授的时候选择一个上市公司进行系统的教学。与此同时,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选择一家上市公司作为分析对象,下载该公司三到五年的财务报告,分析该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报表附注及其他相关信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情况做出评价,对企业的管理质量、战略实施成效进行评判。每个学生选择的上市公司必须不同,不得重复,既可以杜绝案例分组某些同学搭便车的现象,又杜绝了相互抄袭。

(二)改革财务分析课程考核模式

1.丰富考核形式

我们既要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要考核学生在应用性、实践性、技术性等方面能力的提高,有效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一人一企,边学边分析的教学模式。学生每人每次对其独立选择的上市公司的分析情况则是平时成绩考核的依据。老师上到哪里,他们则分析到哪里。比如对一个公司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业能力、成长能力四方面的分析则构成四次平时作业。在学生提交作业后,老师及时反馈,将其分析中的优缺点及时传达给学生。期末考试可采用半开卷的形式。先闭卷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再开卷考察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选取某上市公司的年报,给出宏观经济数据、行业数据等基础资料,由学生完成该公司的财务报告分析,不硬性规定报告必须由哪几部分构成,由学生自由发挥。

2.分散考核时间,提升平时成绩占比

第8篇:理财方案分析范文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ase teaching is paid more attention. The paper studies the problems should be noted in the classification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teaching and the casing process of financial management teaching methods.

关键词:财务管理实践教学;实验室建设;目标

Key words: financial management practice teaching;laboratory construction;goal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6-0283-02

0引言

财务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实践性很强。同时,普通高校本科教育目标也主要是培养应用性人才。因此,财务管理教学必须注重实践,强调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法就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于20世纪初由哈佛大学创造,它主要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供学生思考分析和决断的案例(通常为书面形式),通过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学员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方法。

教学方法案例化是在财务管理教学中采用案例的方法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将已经发生或将来可能发生的问题作为案例形式让学生去分析和研究,并提出各种解决方案,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

1财务管理教学案例的分类

根据对西方财务管理教学资料的观察,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案例可以有四种:教学引导性案例、方法应用性案例、效果证明性案例、问题分析性案例。四种案例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同。教学引导性案例是在每一章节前安排的一个意在提出本章节将主要研究的内容或解决的问题的案例。此种案例,能够以来自实际的生动情景资料,在学生学习之前向学生提出问题,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开始本章节的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目的性。方法应用性案例是说明财务管理方法在某个企业中实际应用情况的案例,它可以揭示在具体企业中如何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应用财务管理方法。它与一般教材中的例题不同,例题通常高度简化,而方法应用性案例则是具体企业财务管理方法应用的真实再现(当然进行了必要加工),虽然相对复杂,但贴近实际,更有利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效果证明性案例是根据来自企业内外媒体的资料整理的客观介绍财务管理方法在某个企业应用取得实际效果的案例,此种案例一般作为阅读材料插入教材章节之中,可以增强教材的生动性和学生对财务管理学习重要性的认识。最后,问题分析性案例是一种主要供学生课下分析讨论的案例,这种案例一般在案例中要介绍相关公司的基本情况与有关的生产经营和财务成本数据,然后要求学生进行计算分析并回答案例提出的问题。这种案例对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十分重要,并且它一般要求学生要提交书面分析报告或(和)参与小组或课堂案例讨论,故也能培养学生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的案例化就是将上述几种类型的案例有机地运用到财务管理教学之中,发挥案例教学在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中的独特作用。

2财务管理教学方法案例化应注意的问题

2.1 完善案例教学的基础条件财务管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比较紧密的课程,教学管理部门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应充分考虑实践性教学环节,将案例教学的时间考虑在内。另外,在学生人数上应尽可能实行小班授课制,因为在大班条件下开展案例教学有一定困难,很难兼顾到大多数学生,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难以产生案例教学应有的效果,因而,案例教学宜实行小班授课制。另一方面,从教师的角度,应该在案例教学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扩大专业知识面,到企业进行实地调研,搜集案例,努力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为更好地进行案例教学做准备。

2.2 有意识地收集及精心编写案例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收集和建立案例库,比如更多地去企业中交流,获取资料,以更好地充实案例,去国外大学作访问学者或在国外大学及相关网站搜集教学案例。教师之间也可以加强交流,共享资源,提高案例质量。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MBA的学生,大多有企业经历,鼓励他们选取身边感兴趣的实际案例或自己企业的真实案例,然后由教师甄选,以备使用。

2.3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发言、主动参与讨论,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应该是一种双向互动式教学模式,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为优。教师应将每个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与其课程考核成绩挂钩,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引导学生去思考、去争辩,并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同时要对讨论内容加以引导,以免脱离案例主题,但要注意不可轻易否定学生的发言,除非观点出现严重错误,误导他人。在案例分析中,教师要对案例中的知识点、重点、难点尽可能的熟悉,给每个学生安排具体的问题和任务,并要求独立完成,防止产生依赖心态。

2.4 广泛融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目前多数高校已拥有并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这就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先进设备,在案例的分析过程中尽量将文字、声音、图片、动画效果与案例讨论充分结合起来,这样使得案例的叙述更加透彻清晰而且趣味化,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为了教学的目的,应结合使用EXCEL、 ATLABM等数据分析软件,以提高学生处理数据和建立模型的能力。另外,网络的使用也不可或缺,一方面它提供了大量的资源,另一方面也使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更加便利,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2.5 正确处理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手段的关系应用案例教学法不能排除和完全取代传统的讲授教学。财务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其理论知识结构又比较严密,学生只有在掌握了基本的理论和方法,辅以一定的作业,再结合案例教学,才能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因此,在财务管理课程教学实践中,应把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法有机结合起来,以便取长补短,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比如,资金时间价值的基本理论,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将更为系统和清晰,而采用现实的某种分红保险条款进行案例分析,则更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和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提高。

案例教学应该与其他的教学手段结合使用,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譬如组织学生进行财务管理业务的模拟实验、沙盘演练以及一定数量的习题、考试,都是重要的教学手段。此外,可以借助网络资源,实施多媒体教学,将文字、声音、动态图像与案例讨论结合起来,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让学生接触到大量的知识,同时对增加案例教学的生动性、直观性、趣味性也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丽南,等.案例教学法在财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J].财会通讯,2009(2).

第9篇:理财方案分析范文

关键词:财务分析;课程特点;教学方法

财务分析是根据投资人、管理者、经营者、政府等不同主体的分析目的,对企业的基本信息和财务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并对企业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未来的发展状况进行预测,为不同主体做决策提供依据。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分析能力,服务于相关的管理工作,成为本门课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能力目标。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需要克服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对教学方法不断的改进。

一、课程现状分析

(一)教材内容缺乏实践性

市面上财务分析的教材内容丰富,内容深度层次化清晰,但却大部分缺失实践性。虽然把财务分析的应用性作为培养学生的能力目标,作为培养目标和培养内容载体的教材却没有体现实践性和应用性,大部分教材都是将财务分析的理论、方法贯穿于整本书中,而并没有教导学生如何使用这些方法去解决综合性的问题。一部分新教材中,在每一章都附上了一个相关案例,希望通过这个案例讲解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笔者通过研究发现,这些案例的综合性很强,这一综合性表现在,需要学生针对财务报表中的异常数据进行深入分析,而报表中异常数据之间的联动性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逆向思维和良好的财务基础,对于初学者想要分析出案例中的问题难度太大,即便教师帮助学生理解了案例,做好引导角色,不能保证大部分同学分析出案例中的问题,也无法保证学生能够独立分析出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教材内容向理论化倾斜严重,无法适应应用型培养目标的需要,要达到这一培养目标,需要提高教材内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度,突出实践性的培养,因此,如何提高教材的实践性成为了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财务分析课程所设置的课时可以满足分析框架中基本内容和方法的讲授,而对学生综合能力训练时间则不足。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解决课时不足的问题,多数情况下会另外设置财务分析实训课程,实训内容专门针对综合能力的拓展练习,或是把对综合能力的考核纳入考核范围内。无论选择哪种方式作为培养方法,都让笔者认识到财会专业的学生在分析能力上的不足。虽然学生掌握了分析理论和方法,具备对数据分析的敏感性,并能够处理好企业的财务数据及信息,但对于分析结论却无从下手。其次,教师素质与教学质量的好坏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对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方法选择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发挥着重要的驱动作用,教师能否合理的运用教学方法展示教学内容是提高学生对内容掌握程度的关键。由此可见,学生对数据分析和研究的过程的参与度不足,反映了教学中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不足,相关教学环节和内容有待提高。同时,教师需要提高教学方法与教学质量的契合度,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教学改进措施

(一)案例教学法的使用方式

利用案例教学来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是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但这一方法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笔者认为,并不是该方法存在问题,而是使用过程中产生了问题,才导致培养效果的下降,而许多教师将这一结果产生的原因归结于案例数量过少或是案例过于陈旧。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准备再多的案例讲解不如通过适量的案例锻炼学生单独思考的能力。财会专业的学生多数具备数据记录的能力,但缺乏对数据分析的敏感性。因此,案例法教学应该侧重于如何开拓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而我们在案例教学过程中,缺乏的就是对学生独立思考的引导。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在分析过程中的参与度,在进行案例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法,最好2个人为一组,面对数量较大财务信息,2个人都要参与分析过程,完成案例分析的部分任务,这样就可以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参与程度,从而实现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目标;其次,案例的选择上需要合理筛选,大部分的案例都是综合分析一个企业的问题,而与财务分析相关的工作岗位所涉及的工作内容还包括各项业务的评估、各部门业绩的评估、公司的财务收益和风险评估等内容,因此在选择案例分析时,应该将各种类型业务的案例都纳入到教学内容中,提升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的契合度,而不是一味的追求让学生攻克学科中最难综合案例,难度与内容需要根据应用性进行合理的调整,以便更好的服务于教学目标。

(二)逆向思维的教育方式

财务分析教学过程中的另一难题则是如何找到问题,这是要求学生在掌握财务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专业素养的一个提升。专业知识决定了上层建筑,而对于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良莠不齐的学生来说,通过正常的课时教育,让学生立刻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是不现实的。因此,对于攻克这一教学难题,应该采用逆向思维的教学方式,不如先把案例中的问题告诉学生,让学生根据问题追根溯源的寻找答案,即可以防止学生的思维被禁锢,还可以锻炼和发展学生的双向思维。逆向思维的教学法,由结果去触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运用已知的理论和方法不断的尝试,更容易帮助学生推进整个分析过程的进行,同时也能将教师所教授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学以致用,达到深层次掌握的要求。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