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范文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精选(九篇)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第1篇: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 自由 论证方法

【中图分类号】B27 【文献标识码】A

自由是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理念,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中的“自由”在内容、性质、功能以及论证方法上均具有异质性。辨析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中的“自由”论证方法的异质性,对于有效化解西方大肆鼓吹普世价值带来的冲击,澄清认识,凝聚共识,科学培育和培育科学的社会主义自由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中“自由”的论证方法

在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的论证方法中最具代表性、影响最大的是社会契约论论证方法。从社会契约论方法的维度论证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的第一人是格劳秀斯,但最具代表性的是霍布斯和洛克。此后,卢梭、康德、黑格尔、罗尔斯等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社会契约论。总的来看,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的社会契约论论证方法包含自然状态、自然法、自然权利、社会契约四部分内容。

第一,自然状态。自然状态是社会契约论论证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的逻辑起点。社会契约论者用“自然状态”来指认人类进入政治社会以前的状态。在自然状态下,人类过着怎样的生活呢?不同的社会契约论者有不同的阐释,但无外乎霍布斯的“战争状态”和洛克的“自由平等状态”这两种。霍布斯认为,自然状态是一种“人人相互为战的战争状态”。①导致这种战争状态的原因是人性本恶和公共权力的缺乏。洛克则认为,自然状态是一种自由、平等的状态。卢梭眼中的自然状态比洛克眼中的自然状态还要美好。

第二,自然法。在自然状态下,人们遵从自然法的教导而生活着。在社会契约论者的视域中,自然法即理性。自然人摆脱自然状态依凭的是理性化身的自然法。洛克认为,在自然状态中自然法引导和支配着人们的生活。此后,很多的资产阶级学者从不同的维度对自然法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理论阐释,使得自然法理论深入人心,这既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创造了舆论条件,也为资产阶级国家的创建指明了方向。

第三,自然权利。自然状态中的自然人遵循自然法的指导享有自然权利。格劳秀斯开启了从自然状态、自然法推演出自然权利的先河。从格劳秀斯开始,“权利已经开始占据自然学说的整个领地”。②霍布斯认为,自然权利“是每一个人按照自己所愿意的方式运用自己的力量保全自己的天性――也就是保全自己的生命――的自由。”③这种自然权利包括“禁止人们去做损毁自己生命或剥夺保全自己生命的手段的事情,并禁止人们不去做自己认为最有利于生命保全的事情。”④

正是循着这样的理路,资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后,无论是英国的《权利法案》、法国的《人权宣言》、美国的《独立宣言》都十分注重自然权利。有学者指出,自然法“孕育了自然权利的概念,这种自然权利后演化为基本权利。今天人们称为人权。”⑤

第四,社会契约。为了安全与和平的需要,在理性的自然法的启示下,处在自然状态下的人们把管理自己的权利交给某人或某个集体。资产阶级国家确立以后,从社会契约来论证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的方法遭到质疑,一度衰微。二战后,罗尔斯将自然状态发展为原初状态并提出达成社会契约必须遵从“无知之幕”的原则,从而使社会契约论论证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的方法得以复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中“自由”的论证方法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站在人类文明的至高点上,在扬弃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从劳动、阶级、发展的观点出发,运用实践生成论的方法、阶级分析法、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

劳动的观点,实践生成论的方法。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体现在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中,而自由自觉的活动就是劳动。但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劳动异化了,并不是自由的实现。因此,只有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才能消除异化劳动,实现自由。

阶级的观点,阶级分析法。在阶级社会中,自由具有阶级性,不存在超阶级的、适用于一切人的、全人类的自由。在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是被剥削和被奴役的。无产阶级要成为真正的自由的人就必须取得国家权力,成为统治阶级。

发展的观点,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由于自由见之于实践和劳动的主客体都是具体的历史的,因此不存在抽象的、绝对的、无条件的自由,自由从来都是具体的、历史的、有条件的。自由见之于劳动内含社会基本矛盾。循着劳动的观点和实践生成论的方法,马克思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方法论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一方面,自由的内容及其实现程度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另一方面,自由的内容及其实现程度也决定于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中“自由”论证方法的差异

从论证方法来看,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的论证方法是社会契约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的论证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中的自由论证方法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论证预设前提的有无: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论证自由的预设前提是人性假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证自由并没有预设前提,更无人性假设。西方学者将人性与自然状态、自然法、自然权利勾连起来论证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西方很多学者认为,人性乃自然法之母,先有人性后有自然法。一般说来,西方学者往往从人性本恶和自私的理论预设出发来阐释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正是由于这种自私的天性使自然状态中的人处于不和谐的状态,而理性的自然法教导人们通过社会契约的形式将部分或全部自然权利交给个人或集体,个人从而获得自由。从方法论来看,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的论证并没有预设前提,而是从具体的现实的人出发,以具体的现实的人的社会关系、特别是生产关系为标尺来辨识和论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中的自由。

第二,论证的出发点不同: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立足于抽象的利己的人,以抽象的人之自由的普遍性代替具体的现实的人之自由的实质性缺失和掩盖资本主义自由的资产阶级性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则立足于具体的现实的人,从资本主义具体的现实的人之自由的实质性缺失出发,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民性及其实现途径。在抽象的人性论的预设前提下,从抽象的利己的个人出发是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论证方法的重要特点。而从劳动的观点运用实践的方法来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必然会得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中的“自由”的主体是具体的、现实的人。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反复强调其出发点是具体的、现实的人。

第三,论证的视角不同: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中的“自由”以个人自由为本,将个人自由与集体自由对立起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中的“自由”将个人自由与集体自由统一起来,更加注重集体自由。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经济基础决定了其政治和文化上层建筑必然会维护个人自由的核心地位而将集体自由边缘化。这种逻辑也决定了资本主义论证自由时往往将个人自由与集体自由对立起来,强调个人自由而忽视乃至无视集体自由。社会主义社会由于消灭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在根本利益上将个人与集体统一起来。因此,社会主义是从个人自由与集体自由对立统一的维度来论证自由,既看到个人自由与集体自由的矛盾性,又把握个人自由与集体自由的统一性。在后发现代化国家,民族独立是实现个人自由的前提和保障。基于这样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邓小平指出,“人们支持人权,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权。谈到人格,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⑥他甚至强调,“真正说起来,国权比人权重要得多。”⑦对于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将个人自由与集体自由统一起来,甚至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强调集体自由的重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四,论证的理论基础不同: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以理性主义为理论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一方面,自然状态、自然法、自然权利、社会契约本身就是理性主义的产物。这种理性主义的演绎推理方式无疑奠定了根据先验原则论证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的方法论基础。另一方面,达成社会契约需要主体平等、理性权衡、功利谋划、自由合意、信守承诺,这充满了理性主义的色彩。因为达成社会契约需要判断和推理等认知能力。而那种正确地作出判断和辨别真假的能力的本质就是理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论证方法的理论基础。劳动的观点和实践生成论的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和方法。从劳动、阶级、发展的观点出发,运用实践生成论方法、阶级分析法、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来阐释和论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中的自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自由的生动体现。

总之,“自由”首先由资产阶级所倡导但并不是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的专利,而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文明成果。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中“自由”的缺陷不在于“自由”这一价值理念本身,而在于资产阶级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以抽象替代现实,以超阶级性掩盖其资产阶级的阶级属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中的“自由”是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中“自由”的继承和超越,赋予“自由”以社会主义性质和人民属性。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视野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CKS01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国际视域中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YJC710032)

注释

[英]霍布斯:《利维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96、97、97页。

Richard Tuck, Natural Rights Theories: Their Origin and Developmen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 p.67.

[英]戴维・M.沃克:《牛津法律大辞典》,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年,第631页。

第2篇: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范文

课程编号:01931050

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学分/学时:3学分/48学时

课程层次:普通教育课

修读类型:必修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期末成绩

开课学期:秋季

适用专业:全校本科专业(哲学除外)

教学目标:本课程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教育,学习和邓小平哲学思想,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和分析问题,为学生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打下扎实的哲学理论基础。

教学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科学的世界观,也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改革开放的重要的方法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要有科学的态度和认识,必须把继承与坚持同发展与创新统一起来。首先需要学习、弄懂和把握其基本原理与方法,要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把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和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重要文献有机结合起来,尤其要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等重要文件;结合哲学自身的学科特点,向学生讲授正确的逻辑思维方法。紧密结合科技发展趋势和社会发展热点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6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本章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学习本章要求弄懂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理解社会的物质性,搞清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及人工智能的实质和意义。正确把握实践的基本观点。加深对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解。

重点与难点问题: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形式。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意义。实践的本质、地位和作用。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意识的本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教学要点:

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一、物质及其根本特性

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列宁物质定义及意义。

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结构的层次性。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现代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观及其哲学意义。

三、 物质的存在方式

运动。运动与相对静止。运动与物质。时间。空间。时空与运动着的物质的关系。

第二节 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一、实践的本质及其基本特征

实践是以改造物质世界为目的的对象化活动。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的目的性、物质性和社会历史性。实践的基本形式。

二、实践的构成

三、实践的基本形式和环节

四、自在世界、人类世界与人的实践活动的相互关系

第三节 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起源、本质。意识与人工智能。

二、意识的结构

三、意识的能动作用及物质对意识能动作用的制约性

四、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

思考题:

1、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列宁物质定义的意义是什么?

2、如何理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之间的关系?

3、实践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特征是什么?为什么说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4、从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说明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第二章 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实践活动(6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本章明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学习本章要求弄懂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理解社会的物质性,搞清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及人工智能的实质和意义。正确把握实践的基本观点。加深对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解。

重点与难点问题: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形式。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意义。实践的本质、地位和作用。自在世界与人类世界的关系。意识的本质。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教学要点:

第一节 物质及其存在形式

一、物质及其根本特性

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发展。列宁物质定义及意义。

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和结构的层次性。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现代意义。现代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观及其哲学意义。

三、 物质的存在方式

运动。运动与相对静止。运动与物质。时间。空间。时空与运动着的物质的关系。

第二节 对物质世界的实践把握

一、实践的本质及其基本特征

实践是以改造物质世界为目的的对象化活动。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的目的性、物质性和社会历史性。实践的基本形式。

二、实践的构成

三、实践的基本形式和环节

四、自在世界、人类世界与人的实践活动的相互关系

第三节 意识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一、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起源、本质。意识与人工智能。

二、意识的结构

三、意识的能动作用及物质对意识能动作用的制约性

四、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

思考题:

1、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列宁物质定义的意义是什么?

2、如何理解绝对运动和相对静

止之间的关系?

3、实践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特征是什么?为什么说实践是自在世界和人类世界分化与统一的基础?

4、从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说明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第三章 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时)

教学基本要求:本章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要求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全面理解对立统一规律。学会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重点与难点问题:发展的本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系统的特征。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辩证思维方法

教学要点:

第一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一、 世界的普遍联系

联系的概念、特征。系统论的基本思想。

二、 世界的永恒发展

运动、变化与发展。事物变化的多向性及基本方向。

三、联系和发展的规律性

规律及其特点。必然性与偶然性。

四、事物发展的基本形式和必然趋势

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第二节 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质量互变规律

质、量、度。质变、量变及其辩证关系。

二、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及相互关系。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关系。

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肯定与否定。辩证的否定观。否定之否定。

四、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第三节 世界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一、原因和结果

二、必然性与偶然性

三、现实性与可能性

四、内容与形式

五、本质与现象

思考题:

1.如何理解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2.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3.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4.什么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二者的辩证关系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是什么?

5.为什么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6.联系和发展基本环节及其各自的方法论意义。

第四章 认识的本质和过程实践(6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本章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要掌握认识的本质,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理解认识的辨证过程、真理的属性和检验标准;深刻理解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及党的思想路线。

重点与难点问题: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认识对实际的指导作用。认识的本质。真理及其相对性和绝对性。真理的检验标准。认识过程中非理性的作用。价值的本质。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教学要点: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一、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不可知论的对立,与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区别。

二、 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认识主体、客体的概念、特征、基本形式及相互关系。

三、 认识过程中反映与主体能动性的统一

认识过程是获取、选择与建构信息之统一。

四、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标准。认识对实践的导向作用。知与行关系。

第二节 认识的发展过程

一、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及特征、基本形式。理性认识及特征、基本形式。二者的辩证关系。本质与现象及其辩证关系。

二、由理性认识到实践

由理性认识到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及实现途径。

三、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发展

四、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

五、主体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认识运动中的理性因素及作用。认识运动中的非理性因素及作用。

第三节 真理和价值

一、真理

真理及其特点。真理与谬误。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二、价值

价值及其特点、类型和作用。

三、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真理的价值的区别与联系。

第四节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一、思维方法是正确认识世界的中介

二、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思考题:

1.如何理解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2.认识的辩证运动过程是怎样的?掌握这一过程有何重要意义?

3.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何理解这一原则在当代中国思想解放中的作用?

4.如何理解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

第五章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3学时)

教学基本要求:把握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唯心史观的两大缺陷及产生原因。了解劳动在人和人类社会形成中的作用。掌握地理环境、人口、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及交往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明确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观点。

重点与难点:唯心史观两大缺陷。唯物史观创立的意义。交往。人类社会的本质特征。

教学要点:

第一节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一、唯心史观的根本缺陷及其

第3篇: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范文

1 现象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虽然对欧洲大陆现象学哲学运动一知半解,但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建者却把胡塞尔现象学看作是“良好的心理科学的基础”。

现象学和存在主义都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哲学基础。两者的区别是:存在主义主要关注的是本体论,即存在的意义和性质,而现象学主要关注的是认识论、方法论,即对意识内存在的本质直观与完整描述。两者的联系是:现象学是存在主义的主要思想来源,而存在主义则促进了现象学的发展,成为存在论现象学。

现象学的基本特征,就是现象学方法论原则以及建立在此原则之上的反科学主义的人道主义。因为现象学哲学自称是以人为目标的崇高事业,它通过对“纯粹意识内的存在”的研究,进而揭示人的生活世界的本质,从纯粹主观性出发达到“交互主观性”(“交互主体性’)的世界。简言之,存在主义是本体论人学,而现象学则是认识论人学。

目前,现象学已成为现代西方一种20世纪的哲学倾向,它不仅影响着西方哲学的发展,同时也是西方人学思想发展中一股重要的潮流,成为现代西方许多人文科学或人的科学(如社会学、心理学、美学、文学、伦理学等)的基本方法论。因此,现象学直接或间接地对人本主义心理学发生重要的影响。

胡塞尔宣称,心理学是人的主体性的科学。19世纪末以来,心理学一直受“目光短浅”的科学主义和实证主义的影响,把心理学对象“自然化”或“绝对客体化”,用心理物理学的方式解释人的精神本质,致使心理学完全走上了一条“谬误的”自然主义与客观主义的道路。胡塞尔严肃地提出自己的看法:对于精神来说,从来没有、也将永远不会有一种客体(或客观)的科学,对于灵魂来说,也不会有一种客体的理论——这里所说的“客体”的意思是:我们可以把具有空间性和时间性的实存赋予灵魂或者人的共同体’因为,正如胡塞尔所说的那样,精神,而且只有精神,是自在自为的存在。它是自主的,从而能够以一种真正合乎理性的,真正而且彻底科学的方式被在这种自主性之中予以把握。

胡塞尔认为,没有人能够怀疑实验心理学的精密科学水平,但是实验主义并没有使心理学成为真正的科学。因为现代‘实验上精密”的心理学并未真正触及人的纯粹心理,而夹有非心理的杂质。所以,实验方法在其要实现真正的心理学知识这个程度上无法证明自己的预先假定,而且其程序完全不同于物理学的程序,因为物理学完全排除了作为现象者的人及其纯粹意识,只是为寻求自己呈现在现象中的自然,而心理学则正是要成为关于现象(纯粹心理)本身的科学。

胡塞尔在为《大英百科全书》所撰写的《现象学》条目中写道:“现代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研究处于具体时空关系中的心理,即在某种程度上作为自然中的自我而发生的东西……在我们的经验中心理仅仅表现为人和动物存在的一个层面,因此,心理学仅被视为人类学甚或动物学的一个分支。

胡塞尔强调,现象学是通向关于理性的科学理论的真实道路,也是通向纯粹的心理学的真实道路。现象学不是心理学,而是哲学或方法论,但它却为一种科学的心理学提供方法论根据。由于现象学是关于纯粹意识本质研究和分析的学问,其领域直接由个别精神扩展到一般精神的整个领域,因而只有现象学才能提供心理学真正的方法论和理论基础。

那么,现象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都有哪些重要的影响呢?

(1) 现象学的还原分析胡塞尔力图建构一种纯粹的心理学,旨在研究独立于其主体(动物或人)的意识本身。他认为,心理物理学式的心理学关注的是“经验意识”,主要从经验观点来看待意识,并把意识视为整个自然中的经验存在;而现象学则关注的是“纯粹意识”,即从现象学的观点来看待意识。他强调真理存在于“纯粹的自我意识”的现象中。为了认识这种自我意识的现象,就必须运用“本质的直观’进行一系列‘还原”,以便最终发现自我意识的先验结构。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创立者们经常把现象学等同于一种研究主体直接经验和反省报告的方法,强调心理学研究应该从“回到事物本身去”为开端,把人的心理活动和内部经验作为自然呈现的现象看待,重在现象或直接经验的描述而不是因果分析或实证说明。

(2) 现象学的意向性分析胡塞尔认为,现象学心理学的任务就在于描述和分析意识的意向性的对象、结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以达到真正理解人的整个精神世界。按照他的意向性学说,意识总是有意识指向某个客体的。每一个意识活动都必然是“意向性的”,就是说,它在自身内包含一种客观的关系:这就是“对……的意识”。因为这是真实的,所以对意识的分析最终将是对客观性的分析。这种客观性是纯粹意识的一个职能,即在意识中纯然自明的存在。于是,他把意识和对象视为不可分割的整体,认为意识的活动也就是意识“构造”对象的活动。可见意向性不是指‘目的’或‘设计’,而是指独立于客观事实和外界事件的思维和主观判断性。胡塞尔这一学说,被存在主义用来论述外部世界如何依赖于人的主观经验和理解,以及反过来,人的主观经验如何创造着外部世界。人本主义心理学也非常重视作为欧洲现象学的核心主题的意向性问题。奥尔波特把意向性界定为“个体试图去做的”或“个体努力的方向”,并以主体价值观的态度为其基础。和罗洛梅一样,布根塔尔也认为意向性是人类存在的一个基本成分,包含着我们的愿望、需要和意志完全参与、要求行动,获得实现。它是一个人完全为自己的行动负责的过程。由此可知,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也突显了人的心理活动的主观性和意识指向性的特点。

(3) 返回生活世界的分析胡塞尔晚年提出生活世界学说,认为生活世界是一个与科学世界相对立的世界,或者说是人所独有的世界。在他看来,生活世界是内在的、主观的经验世界,而科学世界则是外在的、客观的非经验世界。胡塞尔批评经验心理学家既不研究自己本身,也不研究正在进行科学探讨的科学家,更不研究与科学家密切相关的生活世界。实际上,心理学家是由人组成的群体,而人的群体属于人的周围的生活世界和他们所生活的历史时期。经验心理学家虽然能够把经验客体化,并用归纳的方法来处理这些经验,但是正如胡塞尔所诘问的,难道它‘也能这样地来研究目的、价值、准则吗?能够这样地来研究理想吗f胡塞尔得出了一个严峻的结论:“经验心理学根本无法把握精神的本质”1胡塞尔把哲学视角转向生活世界并不是放弃他的现象学的基本原则,而是旨在重新寻找人的价值和意义,进一步完善他的先验现象学或先验心理学。可见,胡塞尔现象学从人的意义、价值,从人的尊严和人道主义层面提出对人的研究,与人本主义心理学关注人的尊严、价值和意义的主旨是完全一致的。

因此,人本主义心理学是现象学在美国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表现,而现象学则是心理学中人本主义思潮的一个主要理论支柱。

2  存在主义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生哲学,故又称为生存哲学。它是20世纪西方哲学主要流派之一,也是现代西方人学思想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主脉之一,其根本特点是从揭示人的本真存在出发来揭示存在物的存在结构,把孤立的个人的非理性的意识活动当作最真实的存在,并作为其全部哲学出发点,它自称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的哲学。

存在主义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很大,它既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灵感的一个主要来源,又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内部的一种哲学主流。

(1) 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与存在主义的关系奥尔波特是从50年代末期开始在其著作中探讨存在主义。尽管他就一般意义使用存在主义一词,且很少提及存在主义哲学家的名字,但是奥尔波特却被认为给美国引入存在主义铺平了道路。奥尔波特坚信:美国心理学需要'输血’或'慷慨地注入’存在主义,这主要是因为美国心理学忽视主体性的研究,这对理解人性是很关键的。”

在奥尔波特看来,给美国心理学注入存在主义有三个好处:一是存在主义以自由、选择和责任为研讨的主题,它会极大地改进美国心理学坚持以绝对确定的因果规律来解释心理现象的极端决定论倾向。二是存在主义对人与先验世界、人和自我的关系做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它会对孤立研究人类行为并把它们与非人类模型联系起来的美国心理学提供某种重要的平衡。三是美国心理学家所信奉的客观性会被存在主义对主体性(或主观性)、神秘、命运和人生怪事的研究所调和。

马斯洛也是50年代末经罗洛。梅等人的介绍而开始接触存在主义的。诚然,马斯洛接受存在主义很困难,也有某些不同的观点,但是到了60年代初他已承认存在主义会丰富美国心理学,对人本主义心理学具有重大影响。马斯洛批评萨特的人性观是完全错误的,但他却十分赞赏德国著名神学存在主义哲学家布伯(MartinBuber)认为“布伯的我-你关系模式是在心理学中产生人本主义范式的一个实例”。因为个人只有以他的全部个人角色投入到人际关系之中,他才是他而不是其他人,通过渗入我-你关系(I-Thourelationship)之中,我才成为一个人。人总是在关系中实现价值和人生超越。布伯关于人的存在关系或关系存在哲学属于宗教存在主义人学的范畴,故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很大。

罗杰斯在40年代深受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兰克(OttoRank)等人的影响但在50年代以后他则沉浸在克尔凯郭尔和布伯的著作之中。存在主义对罗杰斯的影响主要有两点:其一,克尔凯郭尔的自我观成为罗杰斯的自我思想和心理治疗思想的基石。罗杰斯从克尔凯郭尔的《致死的疾病》(1849)—书中发现,他认为生命的目的是“成为一个人真正想成为的自我”。据罗杰斯的理解,最普遍的绝望不是由于对成为一个人真正想成为的东西所负责的,而是由于渴望成为别的什么东西所造成的。换句话说,罗杰斯认为人应该使自己内心深蕴的本性浮现到表层上来。其二,布伯的我-你关系理论为罗杰斯建立真诚、和谐、沟通的新型医患关系提供根据。在1953~1960年期间,罗杰斯发表的许多论文中指出,心理治疗家要想在治疗中获得成功,除了治疗者的真诚一致、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及设身处地的理解而外,治疗者与患者之间深刻的沟通和共识(或一致感)是极为关键的。在这种意义上,罗杰斯认为治疗是一种真正的人对人的体验。这也正是布伯在我-你关系中所描述的。布伯认为,与一个人真诚地交谈而不必扮演某种“角色”,即两个人在一种深刻而有意义的水平上相会——这种深刻的相互体验有一种治疗的效果。布伯把这一过程称为通过会面而治愈。罗杰斯认为这一过程是在治疗关系最有效的时候体验到的。

罗洛。梅被人们普遍认为是美国心理学中存在主义取向的发言人。早在1958年,罗洛。梅就把欧洲存在精神病学与存在心理学介绍到美国,他与安格尔、艾伦贝尔格主编了《存在:精神病学与心理学的一个新维度》(简称《存在》)。该书第一次向美国公众介绍在欧洲起领导作用的存在主义与现象学心理学家如宾斯万格(LudwigBinswanger)等人。1980年美国心理学会人本主义心理学分会主席玛勒(Mahrer)指出:存在》是60年代的“圣经'布根塔尔也认为,阅读罗洛梅的《存在》一书对他具有转变性影响。罗格梅积极推动美国心理学中的存在主义运动。在1958年和1959年,他还组织了两次存在心理学的研讨会,并先后创办《存在探究》(1959)、《存在心理学与精神病学评论》两种杂志。此外,罗洛。梅还深受德裔美国神学存在主义哲学家蒂利希(PaulTillich)的影响。蒂利希是罗洛。梅的博士论文的导师和终生挚友,罗洛。梅在纽约联合神学院学习期间曾系统地听过蒂利希讲授欧洲的存在主义哲学,并对克尔凯郭尔、海德格尔和其他欧洲存在主义者和现象学家有所了解。

布根塔尔对“存在主义”一词的使用是相当自由的而且常常是作为心理治疗的一种形式来用的。例如他把他的心理治疗取向命名为‘存在分析的/’(ex¬istentialanalytical)和“存在人本主义的”(existential—humanistic)。他虽然接触过存在主义者的著作,但了解并不深。布根塔尔受罗洛梅的影响最大,也是通过罗洛梅来间接接受存在主义观点的。罗洛梅在《存在》一书中表述的观点表达了布根塔尔认为心理学应该成为的东西。他说:在《存在〉中罗洛梅说出了我的语言。布根塔尔常常引用罗洛梅关于意向性、中心性和我是的体验之类的概念。”

由上述可见,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建者主要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接触存在主义哲学的,其中克尔凯郭尔和美国神学存在主义的影响更大些,但并不是完全直接的、系统的。罗洛梅于1959年在美国心理学会会议上组织的关于存在心理学的研讨会以及随后出版的论文集成为一次特别有意义的事件,它强化了马斯洛、罗杰斯、罗格梅、奥尔波特、布根塔尔和美国存在心理学的最终一致性。到了60年代中期,美国国内培养起来的存在主义才冠以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名称。

(2)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存在主义哲学的一致性在许多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知道欧洲存在主义以前,他们就已阐述了存在心理学思想的“内核'因此,简单地把人本主义心理学看作是欧洲存在主义“输入”美国的产物是不确切的。在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存在主义关系的问题上,如果用“根源论”的观点来解释,倒不如用“平行论”的观点来说明更贴切。因为人本主义心理学和现代存在主义是平行发展的,其基本精神是完全一致或相符的。

1) 在研究对象和宗旨上,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存在主义是一致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观察和研究人的观点与存在主义相符。罗洛梅毫不讳言地承认:“存在主义是一种理解人的尝试,一种排除主观和客观割裂的尝试,欧洲文艺复兴以来这种割裂一直在困惑着西方的思想和科学”。

存在主义的中心主题就是人的自由、选择和价值。然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强调心理学应把独特的个人及其尊严和成长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以及强调个人的主体体验、自由选择、创造与责任等,也和存在主义完全一致。

奥尔波特和存在主义者一样都坚信人的尊严与自由,把人视为成长过程中的存在具有人格的独特性。

和克尔凯郭尔一样,罗杰斯认为人生的目标是摆脱任何表面化的东西。但是克尔凯郭尔的主要目标是净化基督教,而罗杰斯致力于心理治疗。在罗杰斯看来,心理治疗是通过克尔凯郭尔认为的人生最重要的一条追求通路,真正成为一个人内在所应该成为的存在者。

马斯洛赞同罗杰斯喜欢引用的克尔凯郭尔的话,即人生的目的是“成为真正的自我”。马斯洛也认为,如果人们能自由地成长和实现内在的潜能,他们做出的便是正确的选择。

罗洛梅同意存在主义的主张,并认为理解人性应依赖于个体的直接经验。他还和存在主义者一样地研究过自由、选择、决定和责任心在人类经验中的核心作用,并认为这些主题应该成为心理学的核心。

布根塔尔和存在主义者特别是萨特一样,认为我们发现自己存在于一个我们并不理解的世界上,并受到许多意外事件的限制。我们永远面临着选择,被迫为我们的人生行动负责。但是,当我们既不能为我们的行动负责,又不能对我们的存在持有意义的姿态时,我们就会面临着“空虚和无意义的存在焦虑”(借用蒂利希语)但我们学会与我们的存在焦虑共生,并把它结合到自己的存在中去时,我们就变成“真正的存在者”了。

(2)在研究方式及所涉及到的心理学问题上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存在主义也基本相同。彪勒指出,人本主义心理学与人道主义和存在主义有两个共同点:

“①批判了僵死的方法论和对某些预定领域与模式的闭锁性研究;②集中注意人对他的存在的体验’。

存在主义哲学家对人的理解有很多涉及到心理学问题,已被存在心理学家所继承和发挥。譬如,19世纪的克尔凯郭尔反对黑格尔的宇宙精神决定论,反对把人看作被动的参与者,强调人的内部经验的价值,把人的存在理解为一系列必需的抉择。20世纪初的K雅斯贝尔斯强调人的存在在本质上是一团混乱,孕育着许多危险,只有承认生活的挑战敢于迎上去的人才能生活得有意义。M.海德格尔提出亲在(又译此在、定在)Uasein)的概念,强调人通过体悟才能回归到自身生存的本真状态。后来JP.萨特曾直接讨论当代心理学问题,批评弗洛伊德把人看作是内驱力的静态集合体,受潜意识力量的统治。萨特强调,人的行为受他的目的决定,他的目的是他的生活的基础设计(fundamentalproject)依据基础设计进行的选择是有意识的,不断发展的动态变化过程。进行选择是以积极负责的态度创造人生的意义和方向,如果相信潜意识就会放弃选择,等于回避承担责任。

当然,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还批评了存在主义的反科学性和反生物性(或遗传性)的问题。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存在主义的主要区别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均有生物学的潜能和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坚持人性中有一种先于存在的生物学内核或本质,认为人均有生物学上的潜能和价值。马斯洛反对萨特“存在先于本质’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否认人的生物本性及全人种的价值存在,把人看作是他自己的一种专断的、没有价值标准选择的产物。

第4篇: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范文

以人为本中的“人”,既涵盖了社会全体成员,又突出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核心作用;以人为本中的“本”,应从社会历史观和价值观的统一上、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上去把握。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确认并保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本主义在世界观、社会历史观、价值观及所主张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道路、方法问题上存在根本区别。

同志指出,做好“*”时期的各项工作,要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进一步明确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深刻认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有助于我们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以人为本中“人”和“本”的基本含义

深刻认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首先应弄清楚其中“人”的基本含义。对此,我国理论界尚有一些不同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人民,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社会全体人员或所有个人,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人”为本。这两种观点都有合理的因素,但都不全面。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正确反映客观现实的“人”是一个集合名词,它是包含所有个人、群体和整个人类在内的广泛的社会范畴。以人为本所讲的“人”,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全体社会成员,即马克思所说的“每个人”、“一切人”。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始终重视尊重和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即每个人的生存权、发展权以及宪法赋予的其他权益。所以,以人为本中的“人”,首先应包括受我国法律保护的一切社会成员。二是指人民,人民是“人”的主体和核心。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人民始终是以占人口大多数的劳动者为主体、在利益一致基础上形成的最大的人群共同体。我们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理所当然地应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从“人人”和人民这两个层面去理解,才能全面把握以人为本中的“人”的基本含义。

深刻认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还应弄清楚其中“本”的基本含义。对此,我国理论界目前也存在一些不同的理解。一种观点认为,这里所说的“本”,只是一种价值观,主要涉及人的利益和价值标准;另一种观点认为,它不只是一种价值观,还具有世界观、社会历史观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因此,对以人为本中“本”的基本含义,应从社会历史观和价值观的统一上、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上去把握。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社会历史观和价值观的基本观点,它深刻阐明了人民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和社会财富的创造者。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确认并保证人民的主体地位,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以人为本,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发展问题上所持的根本立场,这就是在不断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坚持把人民放在首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作为衡量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尺,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本主义的原则界限

深刻认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除了正确把握其中“人”和“本”的基本含义,还必须从理论上明确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本主义的原则界限。

二者的世界观和社会历史观不同。西方人本主义主张在认识自然界和社会时应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反对宗教神学和封建主义的“神本”、“君本”思想,这是具有历史进步意义的。但是,它在世界观和社会历史观问题上是唯心主义的:把人看作脱离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社会实践、社会关系的抽象的个人,认为人性和人的本质是与生俱来、始终不变的。西方人本主义虽然在不同程度上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违背人道的现象,但它用抽象的“人性”来解释历史,把所谓人类的“善良天性”或“理性”看作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不可能深刻揭示各种反人道现象存在的社会历史根源。与西方人本主义的唯心论和唯心史观相对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认为,人在社会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是以承认物质世界的第一性为前提的,只有遵循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运动的客观规律,人类才能实现持久生存和发展的目的;与西方人本主义把人归结为“个人”或抽象的“类”根本不同,以人为本的思想认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是个人、群体和类的集合,个人总是结成一定的群体,分属于不同的阶级或阶层,人民是最大的人群共同体,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5篇: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范文

【考点分析】

考点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1)哲学与世界观

(2)世界观与方法论

例题:(2015・山东)知廉明耻,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这句古语蕴含的哲理是

A.联系是普遍的和无条件的

B.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C.先知后行重在知

D.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的意思是一个人如果不廉洁,就会无所不贪;一个人如果没有廉耻,就会什么下作的事情都做。这体现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答案:B

归纳拓展:

①哲学不等于世界观,世界观能否成为哲学,主要看它是否系统化、理论化、体系化。②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都有科学、非科学之分。

考点2: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例题:(2012・上海)对哲学是“科学之科学”这一说法理解正确的是

A.哲学是包罗万象的、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的科学

B.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C.哲学是研究特定领域问题并揭示其特殊本质和规律的科学

D.哲学是从某方面反映人们对客观世界和人生价值认知的科学

解析:A错误,哲学也是一门科学,不能说它凌驾于一切科学之上。B正确,“科学之科学”是指哲学是对具体科学新的概括和总结,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C错误,具体科学揭示的是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D错误,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答案:B

归纳拓展: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是多数与少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考点3:哲学与时代精神、哲学的作用

(1)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因为它们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2)哲学的作用

①对人生: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②对社会: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A.批判功能:哲学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B.塑造功能:哲学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C.激励功能:哲学可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例题:(2013・福建)今天,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变革的时代,每个人都在思考。有学者这样写道: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前,这些观念就会紧随并支持你们;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后,它们便会拉着你们向前;如果你们逆着时代观念而行,它们就将你们。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①正确反映时代精神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②反映时代客观要求的观念可以支配社会的发展③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时代观念的变化发展④时代观念的反作用体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A.①②④B.①③

C.②③④D.①④

解析:“会支持你们”“拉着你们向前”说明正确反映时代精神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①符合题意。时代观念有时先于社会存在,有时落后于社会存在,体现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④符合题意。社会意识具有反作用,不可以支配社会的发展,②观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③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不符合题意。

答案:D

归纳拓展:

①哲学对时代的作用属于社会意识的反作用,而不是决定、支配作用。②要区分哲学、真正的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③准确辨识一些错误说法:反映时代客观要求的观念可以支配社会的发展;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

考点4: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

①从社会实践来看: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②从哲学自身派别来看: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例题:(2015・江苏)某实验团队通过对细胞凋亡发生和调控机制的研究,揭示了细胞凋亡通路中的一系列分子过程。根据其研究成果研发的治疗癌症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这表明

①意识能够直接改造客观世界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③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规律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意识不具有直接现实性,意识要通过实践才能把观念上的事物转变为现实的事物,①错误。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③错误。某实验团队揭示了细胞凋亡通路中的一系列分子过程,根据其研究成果研发的治疗癌症新药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体现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②④正确。

答案:D

归纳拓展: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不等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包括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谁决定谁及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两个方面的内容。而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范畴,它的基本内容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它是对物质和意识关系问题的科学回答。

考点5:唯物主义及其形态

(1)根本观点: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基本形态

例题:(2013・福建)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③④②B.②③④

C.③②④D.②①③

解析: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③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②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④属于辩证唯物主义,C顺序正确。①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答案:C

归纳拓展: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典型观点

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阴阳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气理说:气者,理之依也。活火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形神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病鬼说: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器官说:心之官则思。

(2)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典型观点

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霍布斯:人似钟表,心脏即发条,神经乃游丝,关节似齿轮,生命是肢体各部分的和谐运动。

考点6: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1)根本观点: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2)基本形态

例题:(2014・山东)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过多次辩论。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C.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D.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

解析:做好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朱熹和陆九渊的观点。“‘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故选C。

答案:C

归纳拓展:

(1)主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

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王守仁:心外无物。慧能: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笛卡儿:我思故我在。康德: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休谟:我们的知觉是我们的唯一对象。费希特: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叔本华:万物是我们的表象。杜威: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活动、我的经验。

(2)客观唯心主义的经典观点

中外“神创论”:开天辟地、上帝创世记。柏拉图:理念论。黑格尔:绝对观念论。孔子: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朱熹:理在事先。

考点7:马克思主义哲学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①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②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三大发现。③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①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②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例题:(2012・江苏)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即便是在自然观上相当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一旦进入社会领域,总是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却能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这主要得益于它坚持

①人类社会的物质性②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③唯物辩证的自然观④社会发展总趋势是上升的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的哲学不同,能够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主要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而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①②符合题意。③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历史观上坚持唯物主义的原因,也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有的。④强调了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与题意无关。

答案:A

归纳拓展: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坚持科学的实践观点,就在于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革命性: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践性: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后,第一次出现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创新演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这样强调是基于

①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②辩证唯物主义坚持物质第一性原则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思想智慧④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2.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据此,我们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①一般人的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②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③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④一般的世界观对生活不起作用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3.信息时代,人们用“大数据”来描述和定义海量数据,并命名与之相关的技术发展与创新。“大数据”理念为我们看世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即决策行为将日益基于数据分析做出,而不是像过去更多凭借经验和直觉做出。这表明

①世界观决定方法论②世界观是方法论的集中体现③方法论影响世界观④发展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A.②③B.①④

C.①③D.②④

4.爱因斯坦认为:“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的,那就是西方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这告诉我们

①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之和,是科学研究之母②哲学和科学产生于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③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④哲学为各门具体科学的存在和发展奠定基础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5.在世界现代化进程飞速发展的今天,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方位推进的今天,哲学的引领作用越来越难以显现,哲学与时代的距离正在逐渐拉开。有人提出,哲学的现状不是引领时代,而是必须追赶时代。哲学必须追赶时代,是因为

A.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B.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的精华

C.哲学是推动时展的根本动力

D.哲学总是滞后于自己时代的发展

6.2015年4月4日,精彩的“月全食”天象奇观再度登场。对于这次月全食的时间和最佳观测地点,许多天文机构及专家早有了精确的预报,与古时人们不能认识其现象与本质形成鲜明对比。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体现了

A.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B.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7.下列选项不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是

①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②有理而后有象,有象而后有数③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④我们的知觉是我们的唯一对象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8.《论语・八佾》中记载: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日:“吾不与祭,如不祭。”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材料中孔子的观点

①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②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③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表现④肯定了“鬼”“神”的存在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9.漫画中的主人翁犯了

A.形而上学的错误

B.主观唯心主义错误

C.客观唯心主义错误

D.唯意志主义错误

10.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需要“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立地”就是要关注社会现实,从抽象的思辨回归到具体的历史环境中。这表明

①哲学为我们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了有效的具体办法②只有哲学才能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马克思主义哲学要引导人们反思具体的社会现实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对当代中国社会现实的正确反映

A.②③B.①③

C.①②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1.法国工人党的创始人保尔・拉法格在谈到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给予他的影响时说:“一天晚上,马克思以他特有的那种丰富的旁征博引和见解向我讲述了他那人类社会发展的辉煌理论,就像在我眼前揭开了一道帷幕一样,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清楚地把握了世界历史的逻辑,并且能够找到社会发展和思想发展表面上如此矛盾的共同的物质原因。”

(1)拉法格谈到的马克思“那人类社会发展的辉煌理论”指的是什么?

(2)拉法格“有生以来第一次清楚地把握了世界历史的逻辑”的哲学原因是什么?

参考答案与解析

1.D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发展,③④正确。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①错误。材料强调的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作用,而不是强调它所坚持的原则,②与题意不符。

2.A“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说明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并不需要后天的学习、培养,①正确。“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说明自发形成的世界观并不等于哲学,只有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才是哲学,②正确。材料是在强调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而非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③本身正确,但与题意不符。世界观对人们的生活具有指导作用,④错误。

3.B由材料可知,“大数据”理念是人们对海量数据及相关技术发展与创新的定义,是一种世界观,它为我们看世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即提供了一种方法论,这表明世界观决定方法论,①正确。“大数据”理念的出现体现了发展的观点,④正确。②错误,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材料体现的是世界观对方法论的决定作用,不是方法论对世界观的影响,③与题意不符。

4.C哲学是对各门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而不是总和,①错误。各门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④颠倒了两者的关系。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

5.AA正确揭示了哲学与时代精神的关系。B错误,只有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的精华。C错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才是推动时展的根本动力。D错误,哲学或超前、或同步、或滞后于自己时代的发展。

6.D现在人们能够精确预报“月全食”,而古时人们不能认识其现象与本质,体现了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选D,不选B。题干没有涉及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哲学与世界观及方法论的关系,A、C不选。

7.C①体现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③体现了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选。②体现了客观唯心主义,④体现了主观唯心主义,应选。

8.D材料的意思是孔子祭祀祖先时就像祖先真的在自己面前一样,祭祀神时就像神真的在自己面前一样。孔子说:“我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而让别人,那就如同不祭祀一样。”王孙贾问孔子说:“与其讨好于奥神,宁可讨好于灶神。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孔子回答说:“不是这回事,如果得罪了天神,就没有进行祈祷的处所了。”可见,孔子坚信“鬼”“神”的存在,这是客观唯心主义观点,②④正确,①③与题意不符。

9.C漫画中的主人翁“听天由命”地确定2015年种什么,犯了客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10.D哲学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并不是具体的办法,①②错误。③④正确地说明了“顶天立地”的哲学。

第6篇: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述要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7-0005-06

长期以来,从理论、制度、实践的层面上研究社会主义的成果颇丰,而从价值视阈对社会主义研究的成果相对比较薄弱。一般认为,我国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研究起步较晚,勃兴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最早着手的是一些从事价值哲学研究的学者,他们从价值哲学视角思考社会主义价值观问题。据统计,社会主义理论研究者关注社会主义价值观问题,最早能见到的是北京大学薛汉伟教授1989年发表的《价值目标在社会主义概念中的地位》、王锐生教授1990年发表的《关于社会主义的价值和价值观》以及万智先生同年发表的《论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等三篇文章,从此拉开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研究的序幕。其后影响较大的是2005年在《科学社会主义》杂志上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问题进行的系列讨论。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研究产生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2009年以后,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稍有跌落,但是,这种跌落并非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已经达成共识。恰恰相反,这种跌落只能说明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陷入一种困境。由于许多无法达成共识的结论和许多混淆的理论,令研究者暂时有所旁顾,这也说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还处于探讨阶段,还有许多需要理论工作者进行深入研究的领域,这一情形也说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难度和理论深度所在。从总体上说,近年来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呈现出可喜的“争鸣”局面,主要集中在以下问题上形成了一定的知识“存量”:一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概念的辨析,二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来源与演进的研究,三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研究,四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功能的研究。五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的研究。本文在对以上问题研究现状进行择要阐述的基础上,指明其研究的成就及不足,而其不足恰恰应成为我们今后努力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一、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概念的辨析

由于定义之间解读的巨大间隙和混杂,以至于学界至今也未能摆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概念的争论。

第7篇: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范文

例1 下列说法中能够体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 )

A.“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

B.“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C.“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错因分析 (1)不能正确提取材料信息,没有掌握民谚俗语型选择题的解题技巧,语文基本功欠缺,读不懂民谚俗语、文言文的意思。(2)不能把握哲学基本派别的基本知识,混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3)心理素质不好,少部分同学语文基础知识薄弱,看见文言文,大脑就懵了,碰碰运气,胡乱选一个。

解析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在于物质和意识谁为本原,“气者,理之依也”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理生万物”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答案为C项。

点拨 名言诗词、文言文类选择题的解题步骤是:①运用语文知识,弄懂诗词意思。读懂材料是解题的前提,要求同学们运用语文中诗词鉴赏的相关知识,把材料翻译为白话文,弄懂原文意思。②概括诗词的主旨。概括诗词的主旨是解题的重要环节,通过把握关键字词,理解特殊词义,弄清材料的中心意思。③将诗词主旨和政治道理进行对照,把握试题意图。概括材料的主旨后,将其与政治观点联系起来思考,然后干肢对照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

二、认为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

例2 辨析:凡是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凡是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

错因分析 (1)没有全面、辩证地把握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的观点,尤其是准确把握各自的发展历程。(2)没有掌握辨析题的答题技巧,信马由缰,想到哪里写到哪里,没有层次和逻辑。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全面把握。本题观点绝对化,是片面的。无论对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要全面地、辩证地看待。二者在根本观点上是有差别的,从本质上讲,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从哲学的发展历程看,唯心主义也有合理成分,有进步的一面,唯物主义也有其缺陷的一面。因此,回答问题要从两个方面辩证分析。

参考答案 ①从根本观点上看,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根本对立的,唯物主义是正确的,唯心主义是错误的。②从哲学发展过程来看,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相斗争而发展。唯心主义哲学较它先前的唯物主义哲学来讲显然是哲学发展的新阶段。唯心主义哲学在其发展过程中也丰富和发展了辩证法。因此,唯心主义在其发展史上有其进步、正确的因素,不能绝对地得出凡是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③正确与错误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相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讲,无论是唯心主义哲学,还是旧唯物主义哲学都有错误的一面。因此,不能说凡是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

点拨 (1)并非凡是唯物主义都是科学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但二者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都是不彻底的、不科学的。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具体的物质形态看成是世界的本原,其观点带有朴素性;近代形而上学缺少辩证法思想,具有机械性。只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因而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唯心主义总体上和根本上来说都是错误的。但也有其合理成分,那就是看到和肯定了人的意识的巨大能动性和对物质的反作用。其错误在于把这种能动性和反作用过分夸大。

(2)对于正误混杂型辨析题,先要抓住关键字词,找准层次,明确合理成分与不合理成分;其次要分析,合理和不合理的理由要表述充分、全面、透彻。

三、混淆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例3 将冰凉的手伸进一盆温水感觉到水热,将湿热的手伸进去又感觉到水凉,于是有人认为“物是观念的集合”。下列观点与之一致的是( )

①“8”就是发,“4”就是死 ②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③ 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④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在这里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错因分析 (1)不能准确把握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别,尤其是不能理解客观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2)受知识之间的影响,联系的客观性,有两种表现:一是不能忽视、否定事物固有的联系,要承认事物的固有联系;二是不能把主观臆断的联系强加给事物,如①,受这一知识的影响,认为“8”就是“发”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解析 ①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不符合题意;④强调“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排除。应选C项。

点拨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1. 最近日本上演了一场“购买”的闹剧,少数极右分子提出了种种拥有“”的论据,但始终改变不了三个历史事实,那就是中国人首先发现并予以命名和开发利用的;后来是被日本人侵略中国非法占有的;中国政府和人民从来没有承认是日本的。因此,无论日本怎样狡辩,永远也改变不了是中国领土的事实。中日的之争,从哲学上看,反映了( )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C.中日国家利益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2. 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 )

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 ②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 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 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3. 王守仁认为,“人者,天地万物之心;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下列名言与王守仁的观点同属一个派别的是( )

①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

②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

③“自我”是自身的原因和世界的本原,“自我”周围的现实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

④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 一艘轮船在航行中突然遇到暴风雨,船长大声喊道:“谁会祈祷?”船上一名神父自告奋勇地回答:“我会!”船长说:“那好,你就开始祈祷吧!其他人都套好救生圈等待,因为缺少一个救生圈!”从哲学角度看,船长的做法( )

A.是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表现

B.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表现

C.是对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肯定

第8篇: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范文

1、哲学、世界观、方法论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两个层次。

第一方面,是关于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

第二方面,是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即人的意识能否认识和反映物质世界的问题,是划分可知识和不可知论的根本依据。

在哲学基本问题之后,还有一个世界处于什么状态的问题,并由此产生形而上学和辩证法的对立。

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自然科学: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阶级基础:英国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社会科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它的实践性,是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5、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

(一)物质观的发展

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

客观唯心主义:“理”、“理念”、“绝对观念”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为一种或几种常见的具体形态。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或不可分割的最小粒子。

旧唯物主义无法对意识现象及社会历史的本质,做出唯物的科学解释,旧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形而上学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

恩格斯:“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列宁:“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6、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运动是物质自身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物质运动可分为五种基本形式:即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和社会运动。各种物质运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低级运动形式是高级运动形式的基础、高级运动形式是从低级运动形式发展而来的;高级运动包含低级运动形式;各种运动形式同时并存、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运动是无条件的和绝对的。静止是一种特殊的运动状态。

物质运动具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自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具有如下共同点:规律具有稳定性;规律具有普遍性;规律具有可重复性。

7、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对无限多样和永恒运动着的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是对整个世界的普遍本质和共同基础的科学反映,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也是我们从事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8、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无机物的反映特性进化为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进化为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动物心理进化为人的意识。

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劳动促进了人脑,促进了语言的产生,促进了意识的形成。

9、意识的本质

从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意识不等同于客观事物,而是客观事物反映到人脑中的观念形态。

10、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

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

联系的复杂性、多样性:不同的联系对事物的发展产生不同影响和作用,所谓规律,就是事物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主要作用。

系统论扬弃了先分析后综合的传统科学方法,开拓了从整体出发,从事体与部分的有机联系中认识把握事物的新方法。它要求人们综合地、系统地考察事物,并在动态中协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使部分的功能向整体的最优化方向发展。系统论运用和证明了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原理,有力地驳斥了孤立、片面地认识事物的形而上学观点。

11、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

发展是指事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运动变化过程。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事物的相互联系产生运动、变化和发展。事物的发展与事物的联系同在,具有客观普遍性。

发展是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

任务事物都作为过程而存在,整个世界就是“过程的集合体”,对具体事物来说,过程是这一事物产生、发展、死亡的历史;对整个世界来说,过程就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历史。

12、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及其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的互相依存、互相联结及互相转化的性质;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性质。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发展的必要条件,这是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动因的基本观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的事物及其各个侧面,在不同发展阶段上,其矛盾各有特点:不同质的事物的矛盾有其特点;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矛盾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矛盾的各个侧面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各有其特点。

13、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

唯物辩证法是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为基本特征,由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科学体系。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原因在于:

(1)对立统一学说提示了事物辩证法的根本内容。事物内部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对立的联系,归根结底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这个联系,是事物最本质、最根本的联系。

(2)对立统一学说阐明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事物的发展,是自身矛盾所引起的自已运动和自我发展。

(3)对立统一学说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它规律之中。

1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可知论和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的基本立场。

马克思主义哲学引进了科学的实践观和辩证法,阐明了认识的本质,解决了怎样才能认识世界的问题,从而消除了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实现了认识论的根本性革命。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将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消除旧唯物主义反映论所造成的认识脱离社会实践的消极直观性;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将辩证法贯彻于认识过程,阐明了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运动的过程,消除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僵死不变的形而上学缺陷;由于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的引入对历史发展和历史意识问题作出了唯物和辩证法的解释,实现了自然观与历史观、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15、实践及其基本形式

实践及其特点: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实践活动的基本特点是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

(1)生产实践: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其它实践活动的基础和前提。

(2)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中最为主要的实践形式是建立和调整生产关系的实践活动,在阶级社会,阶级斗争和处理阶级关系的实践活动,是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

(3)科学实验:

16、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主要体现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7、认识的辩证发展

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主体对客体表面现象的反映,是来自客体的各种刺激和主体的感知系统的相互作用的产物。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是认识的低级形式,具有直接性、具体性的特点。

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主体运用人所特有的抽象思维能力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形成对客体的本质和内在联系的认识。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具有间接性、抽象性的特点。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需要的条件:

(1)必须把理发认识即理论同具体实践相结合;

(2)要将理性认识转化为指导人们实践的计划、方案、办法;

(3)要将理论、计划、办法交给群众,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必然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错误。

在认识过程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是认识发展的基本过程和发展规律。

18、真理和谬误的相互转化

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主要分为两种情形:

(1)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和区别。在一定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是绝对的。另一方面,在不同条件下,不同的范围内,真理就会转化为谬误,谬误也可能转化为真理,真理与谬误的界限,又是相对的。

(2)失败和错误为正确的认识、为成功准备条件。

19、真理的客观性

真理属于认识范畴,是一种意识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其内容是客观的,其形式是主观的。客观性是真理之所以成为真理的根本条件,是真理的本质属性。

在一定条件下,对同一客观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只能有一个,是惟一的,真理多元性以认识的多元性取代真理的一元性,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实质上否认了人们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可能性,必然导致唯心主义的不可知论。

20、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客观性和无限性。

(1)任何真理都具有不依赖于主体的、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客观内容,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发展是无限的,绝对的。

21、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限性和条件性。

真理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是有限的。

22、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

神学史观、英雄史观、人道主义史观属于历史唯心主义。

23、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其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决定性因素。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构成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

生产方式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主要表现在:

(1)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面貌。

(3)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革决定着社会制度的更替和变革

24、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总体反映,社会意识的构成可分为:

按社会意识的主体构成: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按社会意识的结构划分: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社会心理还可分为个人心理和群体心理,阶级心理是阶级社会中一种主要的群体心理,民族心理也是人类社会十分重要的群体心理;社会意识形式是一种抽象化、系统化的,具有相对稳定形式的、自觉的社会意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中,它们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另一类是各种自然科学以及一部分社会科学,它们本身没有阶级性,可为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阶级服务。

25、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

生产力对生产力具有决定作用,它决定了生产关系的性质、形式和变革;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体现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相对独立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能动作用两个主要方面。

经济基础是指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只有那些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才构成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它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两个部分。政治上层建筑,包括国家政治制度、立法司法制度、政府机构、党团、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制度和设施。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哲学思想、宗教思想、文艺思想等意识形态诸种形式。

国家政权是上层建筑的核心。上层建筑的性质,直接受经济基础的决定,间接受生产力的制约。

26、阶级和阶级斗争

阶级的产生:剩余价值的出现,是阶级产生的物质前提,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确立,是阶级产生的直接原因。阶级对立的实质就是一部分人能够占用另一部分人的劳动。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分析方法是观察和分析阶级社会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基本方法。

27、国家、国体和政体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在本质上,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国体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由于国体不同,先后出现过奴隶主阶级等不同类型的国家。

第9篇: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范文

考研政治的学科范围包括5门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称原理)约2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约30%;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约14%;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法基)约16%;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简称形政以及当代)约16%。从这5门课程考点的特点来看:

第一门课程

第一门课是原理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从结构来看,《原理》这门课程的内容从总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第1章),主要是从整体上说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

第二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第2—4章)。其中,第2章介绍的是辩证的唯物论和唯物的辩证法的基本原理;第3章介绍的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第4章介绍的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原理。

第三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第5、6章)。其中,第5章主要分析的是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关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第6章主要分析的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关于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原理)。

第四部分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第7、8章)。其中,第7章介绍的是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的内容(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原理);第8章介绍的是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的内容(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理)。

从考研的出题来看,《原理》这门课程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重点,以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主线,以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为根本,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这门课程主要考三个方面的考点:第一是概念;第二是观点;第三是意义。

第二门课程

第二门课程概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的基本规律和经验的总结。

从结构来看,《概论》这门课程的内容从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总论(第1—2章)。其中,第1章从总体上介绍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产生条件、科学内涵、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第2章从总体上介绍了贯穿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精髓。

第二部分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内容(第3—4章)。其中,第3章介绍的是毛泽东思想最重要的理论成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第4章介绍的是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三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第5—15章)。其中,第5、6、7章分别从社会性质、发展程度和鲜明特点三个方面介绍了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第8、9、10、11章分别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个方面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第12、13、14、15章分别从祖国统一、外交政策、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四个方面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现条件。

从考研的出题来看,《概论》这门课围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一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重点,主要考这样三个方面的考点:第一是观点;第二是依据;第三是意义。

第三门课程

第三门课程是纲要

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1840年以来中国的历史。其中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是中国的近代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的现代史。

从结构来看,《纲要》这门课程的内容可以分为三篇。

上篇主要介绍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过程和历史规律,在教材中,上篇包括第1、2、3章的内容。中篇主要介绍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过程和历史规律,在教材中,中篇包括第4、5、6、7章的内容。下篇主要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过程和历史规律,下篇包括第8、9、10章的内容。

从考研的出题来看,纲要这门课围绕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与“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一主题,以我们伟大的祖国经历了刻骨铭心的磨难,我们伟大的民族进行了感天动地的奋斗,我们伟大的人民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伟业为主线,以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为重点。这门课程的考点范围应该包括:第一是史实;第二是原因;第三是观点,观点有可以分为性质、教训和经验三个具体的方面;第四是意义。在《纲要》复习中,考生应该紧紧围绕这四个方面的考点来进行复习。

第四门课程

第四门课是法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法治观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一门课程。

从结构来看,《基础》这门课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的内容,即思想政治教育(1—3章),道德观教育(4章的全部,5、6章的部分),法治观教育(5、6章的部分,7、8章的全部)。

从考研的出题来看,围绕理想信念教育这个核心,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线,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主要考两个方面的考点:第一是观点,第二是意义。

第五门课程

第五门课是形政以及当代

其中,形势与政策这部分的考题包括两个方面的考点:第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第二,年度间(2017年1月—2017年12月)的国际、国内的重大时事。

在考研政治的五门课程中,当代世界经济和政治有三个显著的特点:第一,分数比重比较低,在一百分的试卷中只占十分;第二,题型比较单一,这门课程只考一道分析题,也就是说最后一道分析题考的是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的相关考点;第三,与国际形势与政策密切结合。从考研的出题来看,这门课的考试范围可以概括为:第一,把握两大趋势,理解一个竞争。

趋势:(1)全球化;(2)多极化。竞争:综合国力竞争。第二,注意两类威胁,分析三大关系。

威胁:(1)传统安全威胁;(2)非传统安全威胁。

关系:(1)大国关系;(2)南北关系;(3)南南合作。第三,围绕时代主题,掌握一个中心。

主题:和平和发展。

中心:我国的国际战略和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