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范文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精选(九篇)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

第1篇: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1-0066-0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指在社会主义社会生活中居于统治、引导地位的社会价值体系,它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在社会精神生活领域占主导和引领地位的价值观念体系与行为规范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代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价值。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向全党和全社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命题。这一创新理论历经了党的十七大,特别是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报告的不断深化,奠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1]的战略地位,开启了思想文化建设的崭新局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三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四是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有机统一,构成了完整的价值体系。

党的十明确提出,“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2]。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整个建设过程中最关键的抓手就是人的教育,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知识层次最高、最富潜力、最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一个群体,是这关键抓手中的重要群体之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方式和途径,深入回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对于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主导性和能动性,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培养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规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4门必修课中的核心课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中占用的学时和学分最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理应蕴含在“概论”课的教学之中。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概论”课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该门课程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其根本目标就是要使大学生达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价值认同,并最终引导大学生自觉践行。实现这个根本目标,需要在该门课程的教学中着重把握好如下三个方面的关系。

一、正确处理“概论”课教学的主题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关系

在“概论”课的教学内容中,要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把握一个主题,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是“概论”课的主题,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一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向现代化的历史,就是一部探索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形成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它们既一脉相承,又各自具有鲜明的特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两座里程碑。正是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的民主革命取得了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和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紧紧地把握住这个主题进行教学,也就是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根本。围绕着这个主题进行教学,在“概论”课的教学中,核心的是要回答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密切相关的下面六个重大问题,从而更好地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问题之一: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这就要求在“概论”课的教学中要有重点地向大学生讲清楚两点:第一,我们应该发展地看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科学的理论体系,其基本原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相统一的,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决不动摇。第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指导思想只能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指导地位,不是个别人也不是一个党的主观意志决定的,而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我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新中国;没有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的新发展,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问题之二: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而不能搞民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里核心的一点就是要正确理解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就需要在“概论”课的具体教学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对于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向学生讲清楚,让学生走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误区,坚定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信念。

问题之三: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搞“三权分立”?这里重要的是向学生讲清楚发展民主只能走自己的道路,近代中国历史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西方所谓的“民主制度”是不适合中国的。脱离各国具体实际,脱离各国现实国情,脱离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盲目照搬别国模式,不但实现不了本国人民发展民主的良好愿望,反而会给人民利益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损失甚至灾难。在“概论”课的教学中,可以把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本质区别做出比较,可以列举一些与中国国情相似的国家做对比,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西方的民主制度,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认识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的重要性。

问题之四: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这就要在“概论”课教学中讲清楚我国采用“多党合作,民主协商”政党制度的原因,讲清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和统一战线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我们党同各派、无党派人士长期团结奋斗的重大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伟大的独创性和巨大的优越性”[3]。让大学生真正了解这种适合我国国情的政党制度存在的合理性和先进性,认识到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把这一基本制度坚持好、完善好、落实好,而绝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

问题之五:为什么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而不能搞私有化?这就要求在“概论”课教学过程中,讲清楚我们国家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原因,特别是通过对比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让大学生正确认识区别经济制度的根本标准。

问题之六:为什么必须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而不能走回头路?这就要求在“概论”课教学中,一定要回答好为什么坚持改革开放不能动摇的问题,讲清楚实行改革开放的动因,使大学生能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过去、现在和未来始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综上所述,在“概论”课的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把握好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这一主题,回答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要中国化以及什么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从而明确本课程的教学重点,坚定当代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心和信念,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

二、正确处理“概论”课教学的主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关系

在“概论”课的教学内容中,要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融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条主线,即融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相结合,不断进行以理论创新为脉络,以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线的教学。围绕着这条主线,在“概论”课教学过程中,要着重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首先,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的问题。通过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帮助学生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及基本经验,深刻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重要性,把握为什么要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怎样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充分认识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践的重要意义。

其次,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次历史性飞跃、两大理论成果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通过讲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的两大理论成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帮助学生科学理解、系统掌握这两大理论成果的科学体系、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特别是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同时,要注意分析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内在联系,避免单纯以史为线,把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两个板块分别加以阐释的问题。要向同学们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源于思想、坚持思想,又根据时代特征、人民实践和全党集体智慧创造性地发展了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沿着思想开辟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充分吸收了思想的宝贵理论财富(包括活的灵魂和各个组成部分等),不断丰富、发展、完善,实现了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4]

再次,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哲学基础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均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哲学基础,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在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既贯穿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又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各个具体方面表现出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既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精髓。

所以,在“概论”课的具体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把握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主线,让同学们深刻地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一个伟大的理论和实践互动的历史进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进程中,创造和发展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伟大理论。同时,又是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从而不断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三、正确处理“概论”课教学的重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关系

在“概论”课的教学内容中,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突出一个重点,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全部理论和全部实践的主题。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围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点提出了一系列的思想理论观点,使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达到新的水平。“概论”课教材的第三部分(教材第5—15章)主要是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容的,但是抽象地谈理想信念只能是空洞的说教,只有紧密结合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鲜活实践,“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真正的科学来认识、学习、研究。让学生透过理论见时代背景,见历史过程,见伟人的思想历程”[5],才会有好的效果。具体来讲,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点,在“概论”课教学过程中,要重点讲清楚两大问题:

首先,讲清楚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举世瞩目成就及其原因,帮助学生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增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自觉性,激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热情和自豪感,使学生正确认识自身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其次,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让同学们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能源资源短缺,经济落后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特别是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攻坚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要清醒地认识到,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同时,我国生产力的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统筹兼顾好各方面利益的难度仍然很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任重而道远。要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发展、富强的正确道路。大学生有了这样的理想信念,才有了立身之本,才站得更高,眼界更宽,才能更加坚定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与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努力掌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本领,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贡献力量。

概言之,在“概论”课的具体教学中,要把握重点,帮助大学生从理论上搞清楚贯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一条基本线索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在领导探索在中国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近代以来解决中国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出路,只能是而且必须是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总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这里讲的“贯穿”是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全过程之中。“贯穿”既不是面面俱到,也不是单纯的“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模式。“灌输”容易忽视受教育者作为学习主体的情感体验和能力培养,教育和支配的目的性太明显。而“贯穿”则是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融为一体,在课程的教学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和价值追求,达到二者的有机结合、相互渗透,而不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机械地注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中,或者外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教育中。那样的话,“贯穿”就成了一句空话。

“贯穿”的实质就是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就是要整合调动一切教育资源,注重受教育者的体验和参与,真正做到以情动人、以事感人、以理服人,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认知,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化效果。“贯穿”的实质就是一则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规律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渗透到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中,为大学生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教材依托;二则要探索课程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规律性,通过科学的教学体系促进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贯彻和落实;三则要探索教学体系转化为素质体系的规律性,运用各种教学要素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 秋石.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J].求是,2009(8):3-6.

第2篇: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范文

一、“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是核心”

阶级斗争观点被特别是看作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和根本。认为:“阶级竞争恰如一条金线”,把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从根本上联络起来”。说:“记得我在一九二年,第一次看了考茨基著的《阶级斗争》,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和一个英国人作的《社会主义史》,我才知道人类自有史以来就有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初步地得到认识问题的方法论。可是这些书上,并没有中国的湖南、湖北,也没有中国的和陈独秀。我只取了它四个字‘阶级斗争’,老老实实地来开始研究实际的阶级斗争。”

和当时可能都没有看到列宁的《国家与革命》,否则,他们就不会这样讲了。因为列宁在该书中明确说过:“马克思学说中的主要之点是阶级斗争。人们时常这样说,这样写。但这是不正确的。……因为阶级斗争学说不是由马克思而是由资产阶级在马克思以前创立的,一般说来是资产阶级可以接受的。谁要是仅仅承认阶级斗争,那他还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他还可以不超出资产阶级思想和资产阶级政治的范围。……只有承认阶级斗争,同时也承认无产阶级的人,才是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者同平庸的小资产者(以及大资产者)之间的最深刻的区别就在这里。必须用这块试金石来检验是否真正理解和承认马克思主义。”这就是说,在列宁看来,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因此把它作为区分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试金石。

新中国建立以后,直至改革开放以前,我们基本上都是按照列宁的上述观点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譬如,1964年,在指导下撰写的《关于赫鲁晓夫的假共产主义及其在世界历史上的教训——九评苏共中央的公开信》,开宗明义就强调:“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的学说,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精髓。”在我国20世纪60年代特别是“”中,这个思想被反复强调,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前看待马克思主义的主流观点。如果说,在阶级矛盾比较尖锐的民主革命时期,把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看作是马克思主义核心的缺陷还不明显,那么,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仍然这样来看马克思主义,其消极作用就愈来愈突出了。

二、“发展生产力和实现人民利益是核心”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引导我们在这个问题上实现了认识上的根本性飞跃,开拓了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这主要是通过强调马克思主义具有层次性这个环节达到的。

如所周知,邓小复强调,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根本点和基本点。这就是说,我们要注重把握精髓、根本点和基本点,而不要过分看重那些具体结论和个别论断。

再进一步,邓小平又多次指出,作为马克思主义精髓的实事求是,是对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简明概括,他多次讲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同志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主席的话来讲就是实事求是。”“二十年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一条最重要的原则: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这些论述,把实事求是看作是对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简明概括,比界定的仅仅是“求规律”意义的实事求是宽广得多了。它不再局限于认识论包括真理观,而是扩展到历史观特别是价值论。它不仅包含要探索客观规律的意思,而且包含我们已求到了哪些规律特别是为什么求规律的问题,表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其“独特创造”——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正因为如此,才可以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仅仅关涉事实认识的、认识论(知识论)意义的实事求是,不包括唯物史观特别是价值观这个核心内容,不够称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所以,把握实事求是,一定要注重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注重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否则就没有到位,并未领悟实事求是的真谛。

作为马克思主义精髓的实事求是,内容也是十分丰富的。它包括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价值观等等,它们显然也不是同等重要的。在这些内容中,邓小平着重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发展生产力,强调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这就使我们对实事求是的理解进一步深入了,把握住其中的核心和根本。许多同志(包括一些邓小平理论研究专家)没有注意到,邓小平的这些论断不是从来就有的,不是前人已经阐明的,而是他的一个重大发现和创造。这同我国过去看待马克思主义的主流观点具有质的不同。这就使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境界。

那么,把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和根本看作是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与看作是生产力标准和“三个有利于”标准,究竟哪个更科学、更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本来面目呢?无疑是后者。因为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其独特创造——唯物史观的基本逻辑,生产力和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关系以及上层建筑都是由它决定并且以它为转移的。而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等都是发展生产力和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手段尽管也很重要,但终归是为目的服务的,前者要与后者相适应并随着后者的变化而作调整,后者无疑比前者更根本。恩格斯之所以强调,可以用《共产党宣言》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来概括未来社会的主要特征,也表达了目的比手段更重要的基本思想。

不必多言,邓小平的这个论断不仅对于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具有普遍意义,而且对中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特殊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我国现阶段最大的问题恰恰是生产力不发达、人民生活还不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以此为核心而建构起来。

第3篇: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概论课教学思路

[作者简介]潘敏(1968- ),女,江苏南通人,南通职业大学社科部,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教育。(江苏南通 226007)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3年第二期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项目批准号:ZCZ40)和2013年南通职业大学高等教育教改重点课题“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整体优化与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批准号:2013-ZD-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14-0145-0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十七届六中全会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升华到“牖辍薄熬髓”和“方向”的战略高度,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胫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党的十报告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给予高度概括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鲜明的论述体现了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新认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行高校“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以下简称“概论”)的重要内容。在目前高校的课堂上,由于受到上课形式、课堂条件、课时安排等因素的限制,不少教师仅将其作为教材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里面的一个知识点进行讲解和考查。但从整个“概论”课的逻辑结构上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课程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应将内容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并内化为学生的素质和行为。本文试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出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教学思路进行实践和探讨。

一、抓住“灵魂”,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进课堂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与灵魂,解决的是举什么旗的问题,居于统领地位。大学阶段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加强马克思主义的教育,不仅有利于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能令大学生正确选择符合社会需要的主导价值观念。但是,一直以来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一方面,“高大空”的理论教学使课堂教学显得刻板、枯燥和抽象。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内容知识点多,而课时则相对不足,教师不能做到完整、透彻地讲授,学生对理论难以把握和运用。

要解决这两大难题,必须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课堂,即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社会实践、学生实际结合起来,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解阐述、生动鲜活的案例分析,让经典理论从书斋走向现实,使科学理论成为大学生普遍认同的强大思想武器。在教学思路上可做如下处理:

首先,简化内容,突出重点,进行专题教学。“概论”教材阐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实际上是围绕着在庆祝建党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三件大事”而展开的。“概论”课教师不应该拘泥于章节体系授课,应该按照“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原则,深刻领会理论精神,细细研读教材内容,提炼要点、实质和精髓,应在学生已经掌握理论的基础上,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相结合,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方法为重点,在有限的课时内精心设计教学专题,构建模块化、专题化教学内容,使得理论教学具有整体性的效果,让教材内容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体系,深化其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规律的认识。

其次,强化应用,注重能力,开展互动教学。对于“90后”的大学生来说,单纯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已不可能让他们体验到理论的魅力,只有在实践中活跃着的理论才是鲜活生动、能说服人的。因此,要站在时代前沿和社会发展的角度选取当代大学生所关注的问题来阐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上的导向作用。选取贴近生活、引人关注的经典案例,鼓励学生在有创造性的研究和讨论中展开专题的“师生互动”“生间互动”,通过“老师讲,学生问;学生谈,学生辩”,调动学生对理论学习的关注和兴趣。同时,互动式教学还能发挥团队学习的作用,使学生们在学习中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辨明真理。

二、围绕“主题”,实现社会共同理想与个人理想的有机统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解决的是走什么路、实现什么样目标的问题。

理想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前进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柱,也是一个人心灵世界的核心。“90后”的大学生在理想的追求方面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亲身感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对自己面临的历史机遇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对在社会发展中如何处理个人理想与社会共同理想的关系等问题又存在诸多困惑。因此,要科学分析当前大学生的理想状况,既要承认大学生关注个人理想的合理性,又要强调社会理想对个人理想的制约性,实现个人理想和社会共同理想的有机统一。

在实际的教学中,应当着力研究学生的成长特点和兴趣特点,结合学生人生实际和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来讲解共同理想,在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统一的方向下,抓住三个结合点:职业理想既要考虑社会需要,也要考虑个人兴趣和特长;生活理想既要符合社会生活方式的基本原则,又要凸显大学生的个性;道德理想既要坚持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和要求,又要有自我鲜明的特色。让学生以谋求自身发展为起点,去理解和追求社会的共同理想,再从实现社会共同理想的过程中,找到实现个人理想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把当代大学生的个人理想与社会共同理想紧密结合起来,也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个人的“成才梦”与国家民族的“中国梦”结合起来。

三、把握“精髓”,体现两种精神的融合和创新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互交融,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共同构成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质,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在高校中对当代青年大学生进行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教育应注意把握以下两个基本原则:

一方面,两个“精神”的教育是一个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再从具体上升到抽象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主张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经典常见的案例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能够轻松理解、接受和内化,这是一个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然后,再以学生的理解、感受和表达等具体和感性的形式为基础,提炼出两个“精神”的内涵和意义所在,这又是一个从具体上升到抽象的过程。这两个过程不断交替上升所形成的螺旋式路线,实际上与哲学上的认识基本规律的路线是吻合的,具有科学性。

另一方面,两个“精神”教育密切联系、辩证促进,不能割裂开来。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历史的积淀,是各个时代传承的结果;时代精神是当前世界精神的精华,是各个民族当代精神的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本身就是不可分割的,是人类世界历史的经和纬,共同构成了当今世界的全貌。我们在理解民族精神的时候,必须结合时代的特点,抓住当代民族精神的核心;同时,我们在理解时代精神的时候,必须结合民族的特征,抓住本民族时代精神的本质。二者密切联系、辩证促进、相互渗透。

四、夯实“基础”,引导学生做到知行统一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到实处有了依托。荣辱观教育在整个教育内容中属于道德教育的范畴,而课堂上的道德教育历来存在“只宣传、不教育”“只说教、不践行”的弊端。我们主张概论课中的荣辱观教育应遵循如下教育思路:

第一,应大力发挥实践课的作用。“概论”课内容丰富,且紧密结合社会实际生活,让学生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是必要而有益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明辨是非,获得内心的体验和心灵的冲击,从而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实践的过程本身就是生活过程,就是对荣辱观判断的过程。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校园的文明状况、实训教学或顶岗实习中遇到的问题、社会风气或社会秩序的现状,建立一种道德观的标准,将这些日常的实践进行正确的评判和取舍,从而达到抑恶扬善、知荣知耻并如是践行的目的。

第二,荣辱观教育要重视评价的作用,体现知行统一。教学中的评价应该是多向性、多元性的,既可以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可以是学生对教师、学生对学生亦或是学生的自我评价;既可以是是与非的评价,也可以是性质的评价、层次的评价;既可以是客观真理性的评价,也可以是主观感受的表达。同时,道德的标准不是唯一的,而是有层次的。人们在定位自己、评价别人的时候,不仅仅需要知识,更需要理性和感情的参与。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不仅作为评价的客体存在,而更要作为评价的主体存在,不仅让学生道德知识能学以致用,更能调动其理智和感情因素与知识相互作用,真切体验到社会的存在,从而使道德标准入脑入心,内化为个人素质的一部分,真正做到知行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与一般的知识教育有所不同,它是在掌握知识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融思想、政治、心理、道德和能力等多方面的多维教育,其成功的关键在于学生对价值观念的认同。而要在教育过程中获得学生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真正认同,使价值观教育取得实效,就必须有一整套密切配合、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部分虽然各有侧重,但四者之间是有机统一的。在“概论”课教学中,既要根据四者各自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讲授,又要把握其内在的联系形成合力。这样,才能使核心价值体系不仅在认识上成为大学生的共识,而且在行为上成为大学生自觉践行准则,成为影响学生一生的基本素质。

[参考文献]

[1]邓红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J].求索,2011(7).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第4篇: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范文

[关键词]人民性;价值取向;政治诉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强烈而深厚的人民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鲜明特征。准确把握这一特征,对于深入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一脉相承的价值取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承前启后的科学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各个发展形态始终是围绕着这一主题展开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科学认识社会主义的阶段性特征,准确判断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深刻总结社会主义成功和挫折的经验教训,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的各个发展形态既面对共同主题又侧重探索不同重大问题,既内在统一又层层递进,是一个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各个发展形态,深刻地体现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人民性的价值取向。邓小平理论强调,要时刻关注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要把实现人民愿望、满足人民需要、维护人民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使最广大人民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它特别强调,要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首位,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显而易见,人民性的价值取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是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这一价值取向的基本要求就是,牢固树立人民为本的理念,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历史前进的主体,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权利,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

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人民性反映了我们党的先进性。先进性是我们党的生命之本、力量之源。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反映在党的纲领、路线上,就是始终代表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并为实现和维护这个利益而不懈奋斗。我们党从来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和行为准则。正如江泽民同志所指出的:“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1]从创立邓小平理论,到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一直体现着人民性。我们党的先进性建设从来都具有人民性的内涵,人民性是先进性建设的核心,人民性决定和影响着先进性。保持党的先进性问题,从根本上,就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和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我们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人民谋利益,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的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人民性也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消灭贫穷,加快发展,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追求,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真正体现。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衡量和评价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根本尺度。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人民群众参与历史活动的根本动因在于实现自己的利益。一个理论能否凝聚民心,能否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根本问题在于它是否能够正确反映、实现、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正确反映中国历史发展规律和正确反映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利益和意志的统一,是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自己利益的锐利思想武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其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质就是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创造条件使广大人民群众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使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文明进步的成果为广大人民群众所享有。

与时俱进的思想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创新的科学体系。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奠基之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关系我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极大地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创新,其人民性的价值取向也展现出与时俱进的思想内涵。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由于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和实践还存在偏差和失误,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就成为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中心问题。邓小平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总是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无论是对社会主义的基本任务、最终目的的阐述,还是对我国新时期的主要矛盾的判断以及衡量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的确立,都贯穿着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宗旨。邓小平把体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共同富裕”提升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他特别强调,我们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邓小平善于概括人民群众的新鲜经验,根据人民群众的主体愿望和实践指向,敏锐地捕捉和把握我国改革开放的契机,不失时机地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他把人民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作为衡量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根本标准。不仅如此,邓小平还认为,“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人民的日子是不是逐步好过一些”[2]如此等等,也是评价一个国家政治体制、政治结构优劣与否的标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这是邓小平理论的根本点。

世纪之交,,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我国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整个社会结构出现了大的调整,多层次的社会群体应运而生,我们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成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中心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生产力为逻辑起点,以文化为重要纽带,以人民利益为最终归宿。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归根到底是为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归根到底是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民群众既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其成果的享有者,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根本目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胡锦涛同志指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3]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以及全部工作,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价值。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小康,综合国力增强,但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也大量凸现出来,我国需要什么样的发展以及怎样发展就成为科学发展观的中心问题。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科学发展就是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是否得到实惠,人民群众的生活是否得到改善,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是否得到保障,是检验发展是否科学的最高标准。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具体说来,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体性作用,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发展为了人民,明确了发展的根本目的;发展依靠人民,明确了发展的基本动力;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明确了发展成果的分配原则;三者的辩证统一,构成了科学发展观完整的价值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人民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人民性的新境界。邓小平理论着眼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强调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着眼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强调党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科学发展观则着眼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从根本的意义上说,不管是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还是党的先进性的建设,都是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科学发展观的人民性,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人民性的继承和发展,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价值取向的新境界。发展为了人民,体现了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广大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的伟大事业,人民群众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价值追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公平地享有发展成果,这是社会主义最显著的特征。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的更加明确,使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目的的思路更加清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彰显。

始终不渝的政治诉求

人民是一个政治概念。江泽民同志指出:“政治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对人民群众的态度问题和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4]因而,人民性是一种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归依的政治价值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人民性,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不渝的政治诉求。实现这一诉求,就要把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放在首位,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一切工作以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5]对利益的追求是推动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基本的动力。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发展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各项具体工作的开展,必须着眼于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经济建设,要着眼于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改善人民生活、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政治建设,要着眼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合法权益,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文化建设,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精神生活质量,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社会建设,要着眼于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不断建设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要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切实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贯彻到发展的各个领域,落实到发展的各个方面。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最高追求,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

其次,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始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决定性因素。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最大限度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巨大智慧和创造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获得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要激发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对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社会各阶层人们都要团结,对他们的合法权益都要保护,把全民族的意志、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不断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进一步引导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善于发现和总结适合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形式,更广泛地组织和吸引人民群众参与民主实践,行使民主权利。建立和完善民主决策机制和民主管理机制,妥善处理各方面利益关系,把一切积极因素充分调动和凝聚起来。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把社会各阶层、各方面的利益和力量协调好、团结好,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要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竭诚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观点、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切实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及时发现和总结人民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各项权利。

再次,更加重视社会公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享有者。必须坚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重点,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切实做好保障义务教育的工作,切实减轻群众的教育负担。要切实改进公共卫生服务,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坚决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引导群众正确认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要把解决公平问题摆到重要位置,合理调整不同阶层的利益结构,调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努力遏制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的扩大。要不断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要着力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发展社会事业。要特别关心困难群体的疾苦,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同大多数群众可承受的程度结合起来,切实解决人民群众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综上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强烈而深厚的人民性,这种人民性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观的人民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人民性的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人民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先进性,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一切工作以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加重视社会公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始终不渝的政治诉求。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要牢牢地把握人民性,自觉地坚持人民性。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人民性,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才能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江泽民.论“三个代表”[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62.

[2]邓小平文选[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213、173.

第5篇: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范文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座谈会,庆贺《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列宁专题文集》正式出版发行,研究如何进一步学习好运用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推动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刚才几位同志发言,讲得都很好。大家畅谈了两部文集出版的重大意义,交流了编译工作的心得体会,对学习宣传使用两部文集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大家认为,两部文集的出版,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一件大事,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的一大盛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一个重大成果,对于学习、研究和传播、运用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意义。在两部文集编译过程中,中央编译局的专家学者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埋头苦干,精益求精,为确保两部文集译文的准确性、权威性做出了贡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认真负责、多次审议、严格把关,对保证两部文集的质量起了重要作用;全国理论界的许多专家学者也以各种方式对两部文集的编译工作给予极大支持;人民出版社为使两部文集成为出版精品做了大量工作。借此机会,我代表党中央对两部文集的顺利出版表示热烈祝贺!向为这项工作付出辛勤劳动的同志们表示崇高敬意和衷心感谢!向所有从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研究和传播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诚挚问候!

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和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编译出版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明确提出要组织编译出版一大批马列主义著作。1942年,同志要求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研究,提出党内要有一批同志“学个唐三藏”,搞好这项工作。新中国成立前,在条件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我们党所属的出版机构相继推出《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丛书》10种、《列宁选集》18卷以及许多单行本。1953年,同志亲自批示成立中央编译局,开始大规模地翻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在很短时间内推出了《列宁全集》中文一版等重要成果。改革开放以来,陆续推出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列宁全集》中文二版和新版《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列宁选集》等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有力促进了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局的高度,作出了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重大战略决策,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组织最强的力量,重新修订和编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重要著作。中央作出这样的决策部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一,这是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精神支柱和强大思想武器。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是我们党不可动摇的基本原则。世界历史发展和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体系并没有过时,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我们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就必须编译好、学习好、研究好、运用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第二,这是进一步深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需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同志曾经说过,老祖宗不能丢,老祖宗的书始终要认真读。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必须认真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应该说,我们在编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方面曾经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很大努力。但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工作也要与时俱进,不可能一劳永逸。由于种种原因,一些我国过去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或多或少存在编译不够准确、阐释注解不够到位等问题,有必要重新进行校译和审核,为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提供更好的版本。

第三,这是更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的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这就要求我们紧密联系实际,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长期以来,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用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比如,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重要思想观点没有足够重视、深入阐发;对一些本来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附会、强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具体论断作了机械的、僵化的理解。重新编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帮助人们做到“四个分清”,即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使我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中央有关部门的直接领导下,经过上百名专家学者的不懈努力,编译10卷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和5卷本《列宁专题文集》已经圆满完成。大家认为,新编译的文集有这样几个显著特点:一是编选精当。文集精选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在各个时期有代表性的重要著作,全面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二是译文准确。对以前一些版本中表达不当、表述不清、可能引起歧义或误解的语句进行了反复推敲修改,更好地体现了经典作家的思想观点。三是体例新颖。坚持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既全面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脉络,又突出强调了重点篇目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四是注解翔实。文集增加了大量注释和题解,有助于读者系统理解原著内容。可以说,两部文集的编译体现了中央的要求,代表了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的最高水平。两部文集的出版,对于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更好地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不动摇,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必将起到重要作用。

同志们,我们党始终强调,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要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我们今天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必须紧密联系我们党领导亿万人民从事的伟大事业,紧密联系用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工作,不断推进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第一,要把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与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是我们党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两部文集集中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创建和领导无产阶级政党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阐明了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必须坚持的根本宗旨、基本原则、组织要求和奋斗目标,形成了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为我们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把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要任务,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切实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党员干部学习新知识、增长新本领的大熔炉、大学校。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既是重大的实践问题,也是重大的理论问题。要通过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深化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重大意义和目标任务的认识,紧紧围绕“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总要求,深入研究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科学内涵、基本特征、实践经验、现实途径,不断深化规律性认识,为推动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供有力的学理支撑和理论支持。

第二,要把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与把握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党和人民团结一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思想保证。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始终严格地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而实际生活总是在不停变动之中,因此马克思主义必须随着时代、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必须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马克思、恩格斯多次指出,他们的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对他们理论中的一般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列宁也指出,马克思的理论“所提供的只是总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不同于俄国”。在我国,马克思主义只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才有强大生命力。要通过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更好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一步明确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深刻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把握当今世界发展大势,使马克思主义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足中国国情、研究中国问题、指导中国实践,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内涵,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要坚持与时俱进,反映时代精神、回答时代课题、引领时代潮流,积极吸收人类所创造的一切有益文明成果,使当代马克思主义在内容、形式和话语体系上实现时代化,不断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要坚持立足于群众,满足大众需求、回应大众关切、解答大众困惑,把深邃的理论用平实质朴的语言讲清楚,把深刻的道理用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说明白,让科学理论更好地走进人民大众、融入人们心灵。

第三,要把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与研究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紧密结合起来,推动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扎根于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科学社会主义一脉相承,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指导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产物。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要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深刻领会这一理论体系坚持了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和价值追求,坚持了工人阶级政党必须根植人民的政治立场,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和本质特征;深刻领会这一理论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形成了独创性的理论观点,赋予当代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同时,要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科学理论体系,紧紧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不断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把学习研究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同研读著作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结合起来,同认真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经验结合起来,引导干部群众深刻领会,在当代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而没有别的什么主义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第四,要把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坚定性。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两部文集中,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从不同领域深刻阐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形成了关于发展问题系统而丰富的思想。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就要紧密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刻领会经典作家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向深度和广度拓展。要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深刻领会发展这个第一要义,始终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深刻领会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深刻领会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个基本要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深刻领会统筹兼顾这个根本方法,坚持总揽全局、科学筹划,全面推进、重点突破,认真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关系。要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目标和战略举措,深入研究“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国际形势出现的新特点新趋势,深入研究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深入研究如何更好地把握发展机遇、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使人们对科学发展观在认识上有新提高、思想上有新收获。要认真总结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功经验,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推动形成有利于学习研究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政策导向、舆论导向、用人导向和体制机制,推动形成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第五,要把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与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和主要内容,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凝聚和统一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思想的有力武器。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旗帜和灵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坚持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立场,对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彻底揭露和批判,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进行了深刻分析,对共产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进行了深刻揭示。要把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作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统领作用,进一步凝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力量。要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中之重,教育引导党员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坚定性,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党的意识、宗旨意识、执政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要引导党员干部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筑牢思想防线,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坚决抵制各种错误思想影响,始终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

同志们,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学习好使用好两部文集,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各级党委要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组织好两部文集的学习研究和宣传推广工作。要把两部文集作为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干部培训和日常工作中认真组织学习。党的高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带头学习,选读重要篇目,掌握基本观点,切实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党委(党组)中心组要结合两部文集有关内容,组织专题学习,对一些重点篇目要精研细读,深入讨论。高校、党校、行政学院、社科院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研究机构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组织广大理论工作者学习研究两部文集,引导理论工作者自觉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

各级党委特别是宣传思想文化部门要广泛深入地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宣传作为其重要阶段性成果的两部文集,努力扩大两部文集的社会影响。要宣传介绍两部文集的重大意义、编译特点、基本内容、重要观点,提高人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热情和效果。要大力宣传编译工作者严谨治学和忘我工作的精神,宣传社会各界学习、运用两部文集的生动事例,推动全社会关心、支持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编译工作。要把宣传两部文集与宣传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结合起来,把宣传两部文集与解答干部群众关心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全社会形成学习理论、注重实践的良好氛围。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要做好两部文集编译成果的转化、运用工作。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研究,努力形成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和基本观点研究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格局。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研究课题组要加快工作进度,在一系列与现实紧密相关的重大问题上尽快推出有分量的研究成果,帮助人们更加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要把两部文集的编译成果充分体现到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材体系建设中,推动这些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编译和研究的过程,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的过程,努力造就一大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别是中青年理论家。

(2009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

2009年12月25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列宁专题文集》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席会议并讲话。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部长刘云山主持会议,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出席会议。

第6篇: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范文

[论文摘要]我国社会环境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极大地影响着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并形成了一些认知特点,这些特点主要表现为直观性、矛盾性、独立性和实用性四个方面。高等院校应针对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特点,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工作理念、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认知特点;当代大学生

认知是个心理学概念。这里所说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是指主体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理沦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的心理状态的总和。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的程度,关系着中华民族国运的兴衰,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对大学生进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由于忽视了被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忽视了主体在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和心理需求,效果往往不很理想。恢复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正确认识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特点,对于创新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理念、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特点主要表现为直观性、矛盾性、独立性和实用性。

一、直观性特点

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知对象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课本上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些常识性知识;二是现实生活中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活动。这种认知的对象就决定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知的直观性特点。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与其他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斗争中逐步形成并被人们所认可的。现在课本中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常识性知识,大都涉及的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宏观领域的论述,学生的实际体验很少,课本中又缺乏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论证,学生很难从课本知识中获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的理性认识。对于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范嗣内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活动中的成功例子阐述较少,不利于大学生从实际事例中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

大学生普遍对理论常识、基本观点等方面的知识认知水平比较高,而对关乎评价、信仰、作用等方面的价值认知水平却不容乐观。据2004年5月华东理工大学在全校范围内针对“家庭、社会、学校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特点和作用”进行调研的结果显示(下同),100%被调查学生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有了解,但是能完整准确地说出具体内容的不到一半。通过访谈发现不少学生对理论学习不重视,缺乏辩证思维,对事物的认识多是凭自身的生活体验和心理感受获得。这样很容易陷入片面性、表面性和盲目性。在回答“当前大学生是否有信仰危机”时,只有20%同学认为存在,15%认为不存在,其他同学都模棱两可,这本身就说明一些同学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处于迷茫状态。

因而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时,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论证。一是要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科学发展的一致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依据的是科学的发展,现代科学的发展更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正确性;二是要讲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最基本最主要的观点与非马克思主义主要观点的比较;三是要联系实际讲,多讲一些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就会从胜利走向胜利,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建设就会出现曲折的实际事例。

二、矛盾性特点

由于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正确性的认识有许多不确定性,因此,他们在情感上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存在有矛盾心理。当代大学生和改革开放同步成长,他们对于国家、社会、政治生活的敏感性和关注程度丝毫不亚于前几代人。调查发现85%以上的同学非常关注或比较关注国内外时事热点和国际国内政治经济事件,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自豪;80%以上同学赞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当前社会中的主流政治文化地位,并有政治需要和政治期盼。但同时,他们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文化也表现出了很浓的兴趣。由于大学生自身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特点,一方面,他们知识丰富,思维活跃,有政治参与的能力和要求;另一方面,他们正处于从学校向社会过渡的敏感阶段,对社会上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和阴暗面更有“旁观者清”的优势,因此,他们容易对社会产生不满,对政治现象具有敏锐的批判性。

以上这种矛盾心理表现在他们对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态度上,表现为仅仅满足于对一般知识的了解,浅尝辄止,不愿下丁夫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有的甚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有抵触情绪。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心理认知还有易变性、摇摆性、不坚定性的特点。常常是改革进程和社会发展态势良好时,他们充满信心、意志坚定。但是一旦改革受挫,他们又易于摇摆,忽明忽暗,漂移不定,加上接受新生事物的欲望、能力强烈,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使得他们很容易受到错误思潮的影响。

对此,一定要向学生讲明:一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有资本主义因素,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所批判的资本主义国家也有社会主义闵素;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以指导我们的实践,但不能代替我们的实践;三是讲明主动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所揭示的社会科学规律和被动适应这种规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三、独立性特点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性和政治性的统一。但是在我国的传统观念中,过多地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性,而忽视了它的科学性。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是作为一门政治理论课来向学生宣讲的。因此,在不少大学生看来,马克思主义不过是用来教化人们并为政治服务的工具。对于正处在“心理反叛期”的大学生来讲,他们不愿意让人们告诉他们应该信仰什么,不应该信仰什么,他们更愿意通过自己的独立判断得出结论。

我国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l7岁~25岁之间,正处于青年向成年的过渡时期,由于生理的成熟和心理的趋向成熟,自我意识迅猛发展,思维出现更多独立性。他们日益清醒地感知到社会进程及上级决策并非完美无缺,社会发展中应逐步容纳自我选择、个性差异和主观能动性。这就使他们在理解和解决政治现象和问题时呈现出高昂的自我,有的个性过分张扬,甚至为体现鲜明个性而执迷于自我现状的满足,失去自我改正和提升的动力。同时,大学生对自己所属的集体和与自己身心发展、知识水平素质状况大体一致的成员表现出认同,加之升学压力和家长片面追求智育的“最优待遇”投资,导致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差,存在较强的心理依赖性,不少学生参与政治活动或发表政治观点时缺乏独立见解,政洽情感中带有很强的“集体心理联动性”和“群体心理同辈效应”的痕迹。因此,他们的独立性往往表现为针对施教者的集体独立性。

为此,应着重向学生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并论证其正确性,引导学生学会应用这些基本方法去分析当今社会发展的各种问题,让学生面对复杂的同际囝内环境自己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实用性特点

第7篇: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范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育人的关系定位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高校的育人成才是一个层状结构,其中,广大师生的核心价值观是育人成才的核心主导层,坚定信心、顽强作风、纪律观念、心理素质、奉献精神等是新时代人才的外部显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对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以及精神的培养具有决定意义,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校育人的指导作用是个关键。

(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了高校育人成才的方向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就是要确定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高校独特的性质和办学宗旨决定了育人成才的重要地位,育人成才的首要问题是解决为谁学习为谁成才的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直接决定着高校育人成才的方向。只有通过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灌输,通过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路线、基本经验的接受才能统一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确保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偏向,不变色。因此,从本质上说,高校育人成才具有确定的方向性,不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育人成才紧密结合,就不能培育我们真正需要的新世纪新型人才。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高校育人的前提

抗日战争时期同志曾说过:“没有进步的政治精神灌注于军民之中,就不能激发军民最大限度的抗战热忱,一切技术就不能得到最好的基础去发挥它们应有的效能”。这种进步的政治精神,直接体现为坚定的理想信念,在现阶段就是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这种理想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奋勇前进的精神动力,是一个无往不胜国家的动力之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高校而言,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就是坚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进程中实现育人和富国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经过实践检验,有着广泛社会共识,具有令人信服的必然性、广泛性和包容性,具有强大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凝聚力,它凝聚着党心、军心和民心。因此,帮助高校师生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锤炼、激发学生们顽强拼搏、立志成才的前提。

(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高校育人的动力源泉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中华民族生生不熄、薪火相传、抵御侵略、赢得解放,靠的就是这种精神。对高校师生来讲,打牢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思想基础,是增强大家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做好新时期成才报国准备的必然要求,是在无私奉献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思想基础。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在新的历史时期,抓住机遇,加快发展,走向共同富裕,靠的就是这种精神。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时刻激励着高校师生不断拼搏的大无畏精神和瞄准新时期改革前沿,立志成才的创新精神,这些精神是使高校师生成为栋梁之才的“酵母”。

(四)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是高校育人的必然要求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作出道德抉择、确定价值取向的基本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高校学生作为社会成员殊的群体,要求在具备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一基本道德素质的基础上,形成具有新时期特点,标准高于社会,要求严于社会的道德品质。高校学生道德品质是新时期高校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定着学生们行动的方向,为广大师生实践提供精神动力。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有利于帮助高校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有利于帮助未来的人才培养职业道德,是使之保持饱满的工作热情的法宝;有利于凝聚坚强的道德力,是新时期高校育人成才的必要条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校育人的指导依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校育人的指导,是指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指导下,遵循由心理、思想、伦理、法理以至政理的渐次形成规律,人道地进行富有人情人性意味的思想指引,是高校现代思想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适用于每一位中国公民。

从内涵上来看,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校育人的指导作用,是指通过相应的组织形式和手段,遵循由心理、思想、伦理、法理以至政理的渐次形成规律,教育和引导高校师生按照自己的意志和价值观进行思想和行动,以在思想政治上确保为报国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的社会实践活动。因人(ofthepeople)、借人(bythepeo-ple)和为人(forthepeople)是其精髓之所在,抓住了人,特别是抓住了高校学生的政治思想和行为特点规律,就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发挥高校育人指导作用的精髓。

再从外延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重要的环节就是要让大家“心甘情愿”,就是要符合人的愿望而让人去想去干,它应该生动活泼,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其形式和规律既能调动个体和群体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又能生动体现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由此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校育人的指导,必须是人性化的,体现人学规律的。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所谓人学是一门完整的研究个人及其本质、存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人学观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必然延伸。

三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校育人指导作用的基本对策

更好的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校的育人指导作用,就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把课堂理论灌输、课外自主学习、日常管理教育、实践体验锤炼和文化环境熏陶有机结合起来,全方位、立体式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作用。

(一)打造时代化教学平台,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三进入”

认真贯彻胡主席“三个紧贴”的指示要求,突出强化政治理论课在保方向、出人才中的主渠道作用,树立“紧跟时代、强

基固本”、“任职牵引、能力为重”、“知行统一、全面发展”、“多维施教、综合育人”等理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着眼解决学生关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以规定教材为基本依据,以问题牵引教学内容和课堂设计,把社会关注的思想政治热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焦点、学生理论理解上的难点、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疑点作为重点,使理论的系统性和教学的针对性有机融为一体,既有效传授知识,又解开思想扣子,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和方法。

(二)打造一体化实践平台,把课堂向社会延伸

积极适应现代社会新型人才培养规律和任职要求,充分利用高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构建心理素质、思想素质、管理素质、工作能力“四位一体”教学实践平台。利用心理课程教学和训练器材,进行心理疏导和行为训练,强化学生健康心理培育;利用高校内外社会实践课堂的丰富教育资源,广泛开展传统教育、参观见学和假期社会调查,精心组织热点讨论、时事点评等活动,坚定高校学生信党爱党跟党走的思想认识;利用高校各种管理平台,让学生在各个岗位进行模拟锻炼,在参与领导、实施自我管理教育中增长能力。

(三)打造信息化网络平台,占领思想政治育人前沿阵地

积极应对信息网络给当今高校学生带来的影响和挑战,把高校深厚的思想政治育人积淀、信息领域的人才技术优势和数字化校园平台紧密结合起来,完善建立远程网络高校、电子图书馆、网上校史馆以及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核心价值体系考评系统等专题网站,精心构建全校一体化思想政治育人网络体系。特别是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从心理导航、道德修养、人文熏陶等多个维度,实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知识获取的广泛性、平台交流的互动性、资源使用的共享性,为广大高校学生提供全方位、宽领域、大容量、人性化的学习教育网络平台。

(四)打造综合化环境平台,形成“处处是课堂”的育人氛围

积极推进文化融合,着力打造高品位校园文化,为国家和社会新型人才成长提供优良环境和深厚土壤。深入开展“恪守校训、弘扬校风、唱响校歌”活动,不断强化学生紧跟时代、站在前沿的精英之志;注重建强功能彰显的文化阵地,突出校刊校报、文化路、文化墙和生态文化园等阵地的思想内涵,精心组织各种竞赛活动和群众性体育运动,努力使每条路、每面墙、每条横幅、每句口号、每项活动都成为教育手段和育人课堂,让大家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提升思想境界;把平时的文化活动纳入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让各种舞台文化成为政治课程。

参考文献

[1]黄海.试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长效机制[J]高校教育研究,2008(8):23.

[2]孙彩平.道德教育的伦理谱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288.

第8篇: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范文

【关 键 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偏概全/完整性

【 正 文】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近十几年来,我国哲学战线同整个理论战线一样,在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结合时展,科技进步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研究迫切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包括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取得了重大成就,也出现一批哲学新人,促使我国的哲学研究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所谓哲学陷入了“困境”甚至“绝境”的说法,是极端片面的。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是勿庸置疑的。我国哲学研究的发展在总体上也是健康的,其发展前景充满希望。但这绝不是说目前我国哲学研究,特别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就没有不足和问题了。如果这样认为,当然也是不客观的。我们还认为,在我国哲学理论研究和发展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的;无论出现何种理论观点,都可以从不同方面、角度促进我们的理论反思,启迪心灵,开阔视野,寻找到理论研究发展的新生长点。从这个意义上说,不同理论观点的出现,都有它的历史理由和积极意义,都为哲学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但是,正如人们常说的,存在的未必是合理的;局部正确未必完全正确。如果夸大了局部,甚至以局部替代整体,那就容易曲解理论的实质,客观上肢解了马克思主义,甚而造成新的混乱和危害。这就有必要提出,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事业中,既要注意克服教条主义,又要克服以偏概全的倾向问题。所谓“教条主义”是大家所熟悉的,即指在理论研究中的脱离现实,唯书唯上,思想僵化,人云亦云的倾向;所谓“以偏概全”是指理论研究中的随心所欲,各取所需,以偏概全,为我所用的倾向。这里所说的两种倾向,均属于学风和研究方法问题,一般属于学术范围内的问题。近些年来在哲学研究特别是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讨论、争论中,就存在着这两种倾向。一方面表现为教条主义,这是理论研究中长期存在的固疾(包括老教条和新教条),是相当长的时期要努力克服的主要倾向,本文在此不加赘述;另一方面表现为以偏概全、各取所需的倾向,这是当前特别值得提出和重视的新倾向。这一倾向在近年来我国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讨论中,表现得十分突出。

近十几年来,我国哲学界在批评和纠正以苏联哲学教科书为范本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旧体系的过程中,为了返本归真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和改革、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体系的研究,围绕什么是本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展示了广泛而热烈的争论。许多专家学者,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原着,特别是后来新发表的马克思着作(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为写《资本论》而撰写的《经济学手稿》、以及《人类学笔记》等),以便重新认识马克思哲学的实质。这是极其必要的,并在研究过程中,提出许多有重大价值的理论观点和理论发现,极大地深化了我们对马克思主义本真意义的理解,有助于我们重新解读和把握马克思哲学的真谛。但是令人担忧的是,人们在看到这些喜人的成就的同时,也感到了新的迷惘。这就是对同一个马克思哲学,有了许多不同的甚至完全相反的理解,彼此激烈对峙,互不相让。比如,有人认为马克思哲学是以物质论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有的认为是实践唯物主义;有的认为是实践本体论或实践哲学;有的认为是历史唯物主义、是唯物辩证法、是人学、是实践交往理论、是生存论、是文化人类学,等等。有的明确提出马克思哲学不是唯物主义,甚至说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表达的唯物史观,只是个别观点,而不是马克思历史观的基本原理。观点纷呈,不一而足。我们仔细阅读各家之见可以看到,上述诸种观点几乎都是建立在分析解读马克思原着文本基础上提出来的,大部分观点也确是马克思哲学思想所固有的内容;许多观点又是被哲学界长期所忽视或否定的,因而突出强调马克思的某些观点或方面,是有历史理由的,对于我们重新认识马克思哲学,建构马克思哲学新体系有重要价值。但是我们认为,上述观点基本上都是抓住或强调了马克思哲学中的某些方面,而不能真正反映马克思哲学的整体,在研究工作中,我们可以而且有必要以其中的某些观点为切入点深入探讨,揭示和展开其新的方面,从而丰富与发展马克思哲学的完整体系。但不可以以偏概全,各取所需,抓住其某一方面或为强调其被忽视的方面,而对其他方面不计其余,用自己对于某些方面的理解替代对马克思哲学的完整把握,甚至认为只有自己才发现了本真的马克思云云。我们哲学界长期以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争论不休,是与某些人采取这种学风或研究方法分不开的,急待加以纠正。

[NextPage]

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上述解读方式背离了对马克思哲学的完整理解。正如许多人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体系哲学,然而其本身已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当然是开放的、不断发展着的体系。所谓科学体系在宽泛意义上讲,即指理论、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马克思虽然没有指明过自己建立了什么样的哲学体系,但马克思的哲学观点是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实质上已形成了马克思哲学体系的雏型或基本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是特定历史的产物,它的理论观点必然带有历史的痕迹或说打上了历史的烙印。这就是:其产生的社会背景,是对资本主义工业社会批判的结果;其思想理论背景主要是对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资产阶级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直接批判继承的结果。在哲学方面,其直接的理论来源是以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可以说,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在欧洲存在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尽管其中包含有许多合理思想和天才的预见,但由于这三大领域基本上是相互分离的,因而没能形成统一的社会发展理论。在哲学方面,虽然有黑格尔辩证法这一辩证法的最高形式和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这一唯物主义最高形式,也是由于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分离,而没能形成科学的哲学理论。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为了批判资本主义工业社会,建立新的(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从而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以人类解放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它不仅把哲学、政治经济学与社会主义的研究结合起来,吸收其合理方面,克服其弊端,而且总结新的经验进行理论创新,建立了统一的社会发展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把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与费尔巴哈为代表的人本学唯物主义结合起来,吸取其合理方面,克服其弊端,并在实践基础上,对此加以革命的改造,实现了理论创新,即创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都是综合创新的产物。因而它是继承前人,又高于(超越)前人,实现了人类哲学思想发展的革命性变革。也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哲学创建的固有(原生)形态。不仅如此,马克思本人也不是天生的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的思想发展经历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过程。他起初信奉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当然是辩证的唯心主义),后来又接受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强烈影响,并以此为武器批判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唯心主义方面(见1844年《巴黎手稿》、《神圣家族》等)。同时,由于对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和工人阶级斗争实践的发展,马克思开始认清费尔巴哈(包括以前唯物主义)的局限性,认识到其根本原因在于脱离革命实践。于是,马克思站在实践立场,以实践观点为核心,尝试系统地批判费尔巴哈,这就是被恩格斯赞誉为“包含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诞生。《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表明了实践观点是马克思新哲学的核心观点和根本特征。接着马克思又以实践观点为基础,研究社会历史,展开了对费尔巴哈和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进行彻底清算,这就是《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一划时代着作的出现。在这部着作里,马克思以实践的观点(“现实的人”即实践的活动中的人)为基础和前提,系统地阐发了新唯物主义,即实践唯物主义或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标志马克思哲学理论系统的基本完成。马克思后来集中研究《资本论》。他在《资本论》中使用的基本方法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当然与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不同,马克思的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并且对辩证法的三个规律在《资本论》中作了充分的论证。同时马克思积极支持恩格斯对自然辩证法的研究,以充分揭示辩证法规律的普遍性。这些都是大家熟知的历史过程。我们概要地叙述这一过程,是为了说明必须从整个历史发展过程,来理解和把握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整体与历史形态,而不能停留在或仅抓住其中的某个方面以视全体。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哲学发展中的革命变革,从理论总体上看是实现综合创新的结果。马克思主义就是他那个时代的人类先进思想综合创新的产物。第二,马克思哲学的完整内容是包括唯物主义、辩证法、实践观、历史观、人学、人类学等在内的完整思想。第三,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实质是以实践观点为核心(或基础)的历史的辩证的实践的唯物主义。马克思的确从没给自己的哲学规定具体名称,但他已明确提出“新唯物主义”、“实践的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历史观”、“我的辩证方法”,公开承认自己是黑格尔的门生。这些几乎是哲学界所熟知的常识,而常识的客观性是勿庸置疑的,它有力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和完整内容。因此,不可以只抓住其某一方面,而忽视或否定其他方面。比如有的学者不承认马克思是坚持唯物主义的。这显然与事实不符。马克思多次肯定评价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强调“我的方法的唯物主义基础”,“我是唯物主义者,黑格尔是唯心主义”,怎么能说马克思不坚持唯物主义呢?

第9篇: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

中图分类号: 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12)03-0090-04一、价值与诉求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适时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标志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自觉和文化自觉。从国际环境看,虽然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未变,但伴随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其本质是不同价值体系之间的较量,也是国家之间软实力的比拼。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为如何坚持与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从国内环境看,虽然国家总体局势运行平稳,但社会急遽转型面临诸多发展风险。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历史条件下,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社会失范、文化断裂、诚信缺失、道德衰微、娱乐至死、冲突频仍,“劣币驱逐良币”,主流价值受到严重挤压。这为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人们的思想、引导社会思潮、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

世情、国情、党情之变内在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成员之间达成思想共识,形成强大凝聚力。2007年6月25日,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强调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并提出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和传播的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它的逻辑要求就是科学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并将其渗透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转化为人民群众的价值自觉和行动。让群众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和实质,当务之急是如何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为学术界提出了重大责任担当。同时,中国的和平发展、软实力增强需要凝练引领社会发展方向的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十六大、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十七届五中全会、十七届六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过比较集中的论述,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系统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路。但是中央还未提出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核心价值观需要凝练和深化。

二、体系与观念

价值体系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各种价值观念的总和,而处于统领地位、发挥主导作用和支配作用的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观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或者说,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评价的根本看法与态度。价值观可分为一般价值观(或非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一般价值观是指不居于主导地位、不起决定作用的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则是指居于主导地位并起统摄和决定作用的价值观。有的观点认为,核心价值观是由一定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基础决定、以一种社会制度维系,并普遍遵守的基本价值理念,具有与其他文化相区别的本质属性。有的观点认为,核心价值观在人们的价值观念体系中处于中心、主导、支配地位,其“核心”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处于中心地位;一是具有主导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包含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体现社会主义根本价值导向的主导价值观念。

进而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如何。

张峰认为,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有四种观点:第一,不同论。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体系,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系。社会主义有很多价值,其中最基本、恒定的价值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二,等同论。有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就等于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观点实质是把价值等同于价值观,把核心价值体系等同于核心价值观。第三,包容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范围大,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四,区别联系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核心价值体系是核心价值观的前提和基础,核心价值观是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与最高抽象。韩震认为,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是框架与实质、结构与要素、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着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追求、价值理想、价值取向和价值规范。

大多数学者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联中理解和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有不同的称谓和理解。有的认为,从学术研究角度看,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概括表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好。一种界定是:所谓价值理念是一定主体的价值观念中的理性化和理想化的内容,是一定主体的各种价值诉求的集中体现,而核心价值理念则可看作是价值理念的核心部分。它往往也是最高的价值理想、最重要的价值追求,而且能够统摄其他各种价值理念、能够调节它们彼此间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矛盾或冲突。另一种界定是:所谓核心价值理念,是在一个文化价值观念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或支配地位的观念,是标志一个文化价值观念体系性质的观念。价值理念有个人价值理念和国家或民族价值理念之分。作为国家或民族的核心价值理念是“理想化”和“理性化”的统一。学界所讨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或核心价值理念)不是指个人核心价值观,而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概括,无论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并无实质区别。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重大体现。

有的是在比较宽泛的意义上表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称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内核、核心、实质、精要、核心精神等。关于“凝练”之说也有细微差别,有的称“凝炼”,有的称“提炼”或“提练”,有的称之为“概括”或“总结”等。

三、方法与原则

(一)关于凝练的方法

韩庆祥提出了关于凝练的五条科学方法:一是定位要准确;二是覆盖面要广;三是内在逻辑要清晰;四是基本原则要遵守;五是凝练要达雅。

周玉清、王少安提出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有两个向度:其一,由简到繁。就是在现有认知水平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更加完整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使其理论内涵更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际,更加彰显理论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第一,遵循科学研究规律,坚持实事求是的学术精神;第二,对所涉相关概念做学理分析和界定,梳理概念之间的纵横关系,发现和解决概念之间的逻辑矛盾;第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理论研究延伸到社会主义亚文化领域。其二,由繁到简。就是在完整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把多方面、多层次理论规定性的价值观理论系统,简化为最能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语言精练通俗、朗朗上口、易懂易记的若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语。

程恩富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思路有四:一是其内涵要与现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相衔接;二是要体现“世情为鉴、国情为据,马学(马克思主义学说)为体、西学(西方学说)为用、国学(中国古近代学说)为根,综合创新”的科学精神;三是简洁性与完整性相结合,体现唯物辩证法;四是凝练词的排列要有一定逻辑性。

张剑认为,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展开: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体现;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体对重大问题的价值共识;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

杨明认为,凝练核心价值观:一要着眼于国家的“安邦定国”,二要着眼于公民的“安身立命”。首先要厘清“谁的价值观”,可以从国家主导价值观和公民共同价值观两个层面界定。

(二)关于凝练的原则

张峰认为,其凝练原则包括:一是既要符合价值观的规范,又要侧重思想道德的要求;二是既要体现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还要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三是既要有传统根基,又要体现现代特点。

孙伟平认为,凝练的基本原则是:首先,要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其次,在提炼过程中,既要继承前人的文化遗产,也要虚心学习世界先进文化;再次,在实践中“以我为主”,自主选择、消化、改造和创新;最后,坚持以“立”为本,以“向前看”为取向,以建设性的态度进行提炼。

张翔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该是包含理论、思想、道德、行为等在内的一系列既体现社会主义性质,又表达历史文化传承,还要包括时代的价值概括。这是我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括和实践为基础,进一步研究、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

韩震认为,我们应该遵照下述原则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核心价值观念必须是真正目标性、理念性的价值理念;必须是具有一定超越性或精神层面性的理念;必须是代表历史前进方向和具有世界意义的理念;必须是基本的、持久的价值理念。

黄蓉生、孙楚航认为:一是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遵循逻辑与历史、理论与现实相统一的准则。二是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借鉴外国价值观和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第一,坚持洋为中用;第二,坚持古为今用。三是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体现民族性和时代性基础上的大众化风格: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有民族性;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有时代性;再次,努力实现根植于民族性和时代性沃土之上的大众化。

张剑认为,凝练应遵循以下原则: 要遵循马克思主义有关社会主义价值追求的基本思想;要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突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要反映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成果;要最大限度地表达社会共识;要便于传播和记忆。

石云霞认为,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坚持四条原则,即先进性、人民性、根本性和实践性。还有的观点认为,什么样的价值观才能成为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意味着:首先,这种观念具有统摄性;其次,这种观念要为全社会所认同;再次,这种观念要具有理想性;最后,这种观念反映特定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此外,有学者探讨了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点等方面。

由上可以看出,凝练方法与原则的区分具有相对性,本质上二者一致。

四、观点与争鸣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价值目标,确立了“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明确了“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些成为学术界思考和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前提与理论资源。

韩震把“民主、公正、和谐、进取”概括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整体。这个核心价值观:首先,它是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其次,它集中体现在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中。

程恩富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可以细化为“自由集体观、民主集中观、文明进步观、和谐仁信观、富强和平观”,并可进一步浓缩为“自由、民主、文明、和谐、富强”五个词。

马俊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不是某个人、某个阶层、某个政党的价值理念,而是整个中国社会的价值理念,它立足于当代中国实际,它的主体是当代中国人民,因此这个核心价值理念是“富裕、民主、公正、和谐”。

阿斯哈尔·吐尔逊认为,包含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素可以凝练成十六个字,即“以人为本、公平正义、文明和谐、民主法治”。简言之就是“四个一”:一个核心、一个基石、一个本质、一个保障。

周玉清等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要可以概括为:“实事求是、和谐富裕、崇尚真理、品德高尚”十六个字,它辐射到马克思主义一般价值理论、社会主义价值观、文化价值观、人生价值观这四个方面。

孙伟平认为,“人本、公正、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石云霞认为,“人本、民主、公正、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刘舸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概括为“民主、公平、和谐、进取”。

韩庆祥提出了三种凝练方案:第一,围绕“人在活动中发生的基本关系”来选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表述为“共处共存、共爱共享、共生共进、共创共富、共信共和”。第二,围绕“人的活动的完整结构”来选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表述为“各司其职、各守其责、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第三,围绕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根本特征和时代要求”来选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表述为“以人为本、自由平等、公正仁和”。

李建华、董海军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识中概括出十二个关键词,即“和谐、富强、平等、发展、民主、文化、自由、仁爱、互动、人本、正义、共享”。经调查,认同度最高的是“发展”、“富强”、“和谐”、“仁爱”。由此,他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归结为“发展、富强、和谐、仁爱”。

与上述凝练相类似的观点还有“富强、民主、和谐”、“人本、公正、民主、和谐”、“共同富裕、公正民主、科学文明、人本和谐”、“劳动优先、共同富裕、公平正义”、“民主、平等、公正、互助”、“公信仁和”等。上面的认知与表述基本一致,大同小异。

张碧涌认为,一些学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基本上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延举例,不过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和谐、文明、发展、创新”等词语的不同排列组合,按照这种思路很难在社会上达成共识。为此有必要开辟新思路,从内涵上挖掘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在于“道德”和“幸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通俗表达就是“德行天下,福满人间”。第一,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亦即人民的幸福;第二,民族精神基于优秀传统道德,时代精神指向人民的幸福;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也是人民的幸福;第四,社会主义荣辱观实质上是当代中国的道德观。其中“德”和“福”是核心,“行”和“满”是状态,“天下”和“人间”是范围。

江畅认为,社会价值体系作为追求什么价值和怎样追求价值根据的内在系统,由目的、手段、规则和控制四个子系统构成,这四个子系统的基本原则构成了价值体系的核心理念。当代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理念是“幸福”,幸福是人的终极目标:首先,以幸福作为终极目标,符合人的本性;其次,以幸福作为终极目标,符合人的整体需要;再次,以幸福作为终极目标,符合人不断拓展和深化需要的必然趋势;最后,以幸福作为终极目标,符合社会的使命。

张翔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一个词来高度概括就是“和”的理念。“和”理念从共和、和谐、和平中升华提炼,体现出“民主、自由,科学、大爱,自强、包容”的价值取向。

贺茂之认为,把诸如以人为本、共同富裕、公平正义、文明和谐,发展、进步、平等、改革、创新、文明、富强、和平、诚信、友爱、团结等归结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各有其道理,但却难以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全面内容,只有“崇高”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崇高”包括崇高目标、崇高理想、崇高道德三个方面。

五、未尽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