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家校合作共育的有效策略范文

家校合作共育的有效策略精选(九篇)

家校合作共育的有效策略

第1篇:家校合作共育的有效策略范文

关键词:义务教育 均衡发展 公平 人权 和谐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a)-0241-01

1 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原因

义务教育具有外部性和免费性两种特性,是公共产品。社会的稳定和民主性的建立,取决于广大人民群众是否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水平,是否能够接受共同的、广泛的价值准则。二者起着基础性的作用。教育不仅对儿童的成长有益处,而且也会相应的对其他的家庭成员带来益处,儿童受到的教育可以推进社会民主和稳定的构建,社会的民主和稳定又给其他成员带来福利。但是实际中存在的‘临近影响’,使得无法确定受益的个人或者家庭,因此也无法向其索取相应的劳务报酬。义务教育是通过政府提供的免费的公共产品,从而具有了免费性,外部性的切入点可以看出,使得义务教育可以均衡发展体现出两种功能,一、个人的福祉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二、使得社会的稳定和民主和谐得到发展。免费性的切入点来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均衡的发展义务教育,给更多的人带来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特别是我国贫困地区,给那里的儿童、孩子带来教育的公平性,使得其最基本的人权得到保障和实现。对义务教育进行公共产品性质的分配,要求体现其公共性和公益性。其含义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义务教育的形式并不是采取市场交易的手段来得到实现的非买卖性,二、分配义务教育的公共性的时候,务必遵循公正原则,符合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性策略,即公平性。

2 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策略

保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场持久战,要求各级的教育行政机关务必做好长期性、系统性、战略性的准备工作,同时建立起全面性、整体性、系统性的指导观念,从多种角度、全面方位、多个层次的发展义务教育,全面的跟进、重点的提高、分步骤的实现,即前面提到的系统策略、重点策略和渐进策略路线,从而促进义务教育得到均衡发展。

2.1 系统策略

提高学校均衡发展义务教育的积极性,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和市场促进作用的充分性发挥。公共教育的资源依靠国家教育机构的政策才能公平、科学、合理、有效的进行配置,从而达到缩小城乡和区域、校际之间教育水平和办学水平的宏观调控。学校要尽可能最大限度的筹措办学经费,通过校内外丰富的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开发资金、人才、技术等市场的手段,使师资力量得到提高,从而提高人力、物力、财力上的保障能力。社会上可以提供的作用,包括社会捐助、参与管理、转变机制等等有效手段,向公众进行宣传,使其能够理解国家相关教育政策和政策目标,并且达成共识,向办学水平相对薄弱的学校、农村重点增强人力物力财力等的投入和支持,使得整体的办学水平得到提高。

2.2 重点策略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全面的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战略目标不能设定的过于理想化,而且不能设定过多。有重点性的进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目前,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水平的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落后和偏远的农村地区,办学经费严重短缺、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等等的困难,而且相比于城市或者重点学校,这两个方面体现的更为严重,其次,落后地区的家长的教育观念也相对的过于保守和落后,这也是影响义务教育广泛的均衡推广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由此来看,不同的困难解决的方式也存在不同,把西部落后、偏远地区的农村、山区的教育问题放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策略的重点工作当中。

2.3 渐进策略

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目标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战略,无法一蹴而就,需在渐进原则的指导下,一步一步的实现。

(1)思想认识保持统一。思想上的统一,即是观念上的统一,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学校方面、学生家长、甚至整个社会保持对义务教育均衡化的统一的正确的认识,并给予一定想重视。不同地区之间、不同学校之间的教育水平差距、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薄弱学校的改造等方面需要放在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工作的重点。

(2)办学条件上的差距需要逐步的缩小。可以通过一下措施来进行:首先,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农村、偏远等的落后地区的教学和办学水平加以提高,需要增强对其教育经费的投放力度。其次,将过去教育政策上的有关歧视性的政策彻底的摒弃和废除,取消重点学校机制,改善优质的教育资源从上到下不公平的配置政策,使得农村、山区等贫困地区一样的享有发达地区的较好的教育资源。第三,师资力量办学水平相对薄弱的地区可以采取合并学校、改造等手段,达到优化管理的目标。

(3)要尽量缩小师资队伍的差距。我国教育现状的不均衡体现,不仅仅在教育经费的投入方面有所差距,在师资力量的配置上,也有着不均衡的表现。师资水平和师资队伍的差距,直接影响了区域、城乡和校际教育的发展,并直接决定了其差距的大小。为实现义务教育全面化的均衡发展,采取措施将师资队伍上的差距缩小,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第一、严格控制学校教师聘用的入口。中、小学教师的招聘录用、职务评聘、资格的认定、培养和培训、调配和交流、业务考核等等的管理方面技能,确保合格的教师进去中小学进行教育工作,确保其辖区内有效的进行统筹管理,优化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第二、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和力度,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尤其是针对广大农村、城镇比较薄弱的学校,培养起骨干教师。第三、将网络、多媒体、计算机等现代的信息技术引进师资队伍薄弱的学校,增强其教育水平。

3 结语

随着经济的不段发展,义务教育中的不均衡性已经严重制约了社会的进步,人民在针对教育的公平性的呼声愈来愈高,教育机制的均衡发展迫在眉睫,国家必须制定有效的政策和监督评估制度,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指导思想和具体要求,增强农村、偏远落后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优化其师资力量和硬件配备、提高其教学质量等等,监督、评估的机制必须严格实施,可以向社会公布,以社会共同监督,相应的制定奖惩措施。总之,无论是教育系统,或是整个社会都要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贡献相应的力量。

第2篇:家校合作共育的有效策略范文

关键词:高校 ; 协同创新;形势;政策环境;

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关于高等学校历史使命的阐述和对高校“积极推动协同创新”的新要求,是国家关于协同创新活动的战略部署,在肯定高校参与协同创新活动的重要意义的同时,也为其深入开展科技协同与战略合作奠定了政策基础。准确把握协同创新的内涵、高校参与协同的意义与方式,对于我们深刻分析高校参与协同创新的政策环境、谋划战略合作中的共同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一、高校参与协同创新的内涵分析

高校参与协同创新是指高校内部各学科之间、不同高校各学科之间以及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之间,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大科技项目、解决行业共性和关键技术以及生产实际中的重大问题,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在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题的协议同支持下,合作攻关,从而力求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上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的创新活动。具体来说,在学科上,更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在社会发展上,科技界与经济界的互动更加密切;在国际科技形势,国际科技合作日益紧密与频繁。

协同创新的目的旨在实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推动高校与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探索“开放、集成、高效”的合作新模式。

二、高校主动参与协同创新的形势与政策环境

(一)协同创新是现代科技发展、创新型国家建设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选择。

当今世界,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突破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推动社会各类创新力量的协同创新,才能促进同步发展,实现国家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的根本提升。

高等学校站在国际科技发展和学科发展最前沿,集聚了科技创新、多学科融合、国际科技合作、产学研深度合作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在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创新队伍的合作中,实现有限的科研经费、人员以及设施等科学资源与科学各分支学科之间的合理分配、协同创新,从而实现资源配置优化、科研效率提升,是高校作为引领国家自主创新、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中坚力量的使命与责任。

推进高校协同创新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支撑。通过协同创新,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创新教育资源;可以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性思维的培养;可以建立寓教于研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协同创新,可以将各种资源转化为学校人才培养的优势,从而实现以高水平的科研支撑高质量教育教学,提高教育质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根本目的。

(二)高校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推进高校参与协同创新的深度与广度,是提高科技创新效率和科学研究质量的关键。

“十一五”数据表明,高校加强基础和前沿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为中国的现代化提供了强大科技支撑;高校已成为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原始创新的主力军,解决工业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行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其服务社会能力不断提升;高校已经成为我国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高校通过和科研机构、企业等各类创新力量开展深度合作,探索融合发展的新机制,通过协作构筑大平台、集聚大团队、承担大任务,促进优质资源的全面共享。以高校为主导的协同创新已成为提高科学研究整体效率和科学质量的关键。

(三)协同创新已进入国家战略层面,对高校参与协同创新及协同模式的有益探索,国家在政策、环境上给予大力支持。积极探索协同创新模式,成为完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有益补充。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曾提出,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2011年4月,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要求我们在“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同时,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

2011年8月,在深圳举行的科技体制改革座谈会上,刘延东同志和万钢同志重点强调了要积极推进协同创新。这充分说明了协同创新的极端重要性。

以推进产学研用有机结合促进协同创新为根本任务的《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早在去年下半年已开始酝酿,现已列入《教育部2012年工作要点》。能否瞄准国家重大需求,以创新协同模式为支撑,全面提升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新一轮高校竞争的核心与焦点。

在2011年度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年会上,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表示,高校已经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十二五”期间,高校科技发展将围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以强化科教结合为主线,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推进协同创新为战略选择,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通过试点先行、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

2012年,科技部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七部委联合《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实施方案》,国家对创新人才、创新团队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

由此可以看出,无论国家宏观战略选择,还是具体政策实施,协同创新所必需的创新人才、协同机制体制、协同模式等,都将得到更大范围的支持力度,高校参与科技协同创新的政策环境与创新氛围更为活跃与宽松。

三、高校参与协同创新的突破点

(一)高效资源共享机制的建立。

目前,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的合作大多基于利益驱动,而自愿的协同创新较少,需要在健全政府引导调控下外部需求驱动机制上有突破性进展。目前,我们可从建立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共享机制入手,根据“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原则,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探索各类科技资源高效共享的机制,完善促进科技资源共享政策体系。

(二)探索高校参与协同创新的多元化模式。

第3篇:家校合作共育的有效策略范文

关键词:教育思想;行动策略;校本教师专业发展

专家型校长是指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涌现出的,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功底、较强的管理能力、敏锐的预见能力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依靠新颖的教育理念和人格魅力,创造性地开展教育管理和教育科研工作,并在工作中不断创新,形成办学特色且办学成绩显著的校长,他们是校长中的专家。校本教师专业发展则是指在学校教育情境中,为了学校和教师的发展,基于学校教育教学问题和教师实践经验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一、专家型校长为何要在校本教师专业发展中实现对教育思想的领导

学校的各项教育工作是以学校全体教师的教育活动为依托展开的,如果各个教师的教育思想千差万别,就会造成学校整体教育工作的无序和低效,因此,校长作为教师集体的首席代表,必须成为学校教育思想的领导者,促使全体教师形成相同的教育信仰和价值追求,这样才能使教师集体真正团结起来。学校的办学理念是校长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学校的发展和变革依赖于全体教师的共同工作,学校的办学理念能否有效实现离不开教师集体在思想上形成统一的价值取向。校本教师专业发展是校长推动学校教师教育实践能力提高、形成统一价值取向的重要途径。

作为帕夫雷什中学的校长,苏霍姆林斯基在学校管理上秉持的一个独特见解是:“居于校长工作首位的不是事务性问题,而是教育问题”。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就教师而言,校长工作的重要性就在于如何使他自身的价值情怀及育人理念得到教师的认同,并在教育思想统一的前提下指导教师的实际教育活动。

二、专家型校长的教育思想应以科学的教师观作为基础

教师是专家型校长的学校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思想体系中处于核心位置的一个概念。无论是何种价值取向的教育思想,或是何种策略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都离不开对教师概念的科学解读。最后,校长的教师观应当是一个具有校本特征的概念,校长连同教师群体在共同的学校中生活、工作,校长不应忽视学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力量对学校教师观念上的影响,这要求校长对学校的文化环境有充分的认识。

三、专家型校长如何在校本教师专业发展中实现对教育思想的领导

校长明确要在思想上领导校本教师专业发展的理念之后,在拥有科学教师观的基础上,要真正实现在思想上的领导,必须以有效的行动策略作为依托,行动策略是校长工作实践智慧的集中体现。

苏霍姆林斯基对他的教师集体的领导和培养主要是通过开展校务会议实现的,他所领导的校务会议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政式的会议模式,学校内部各种行政、常规事务均不在校务会议的议程之中。其校务会议的全部内容都是围绕学校里具体的教育教学问题设计展开的,这种校务会议更像是由校长组织指导、全体教师参与的教师教研会议。

校长听课和分析课是苏霍姆林斯基领导教师共同体、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另一种重要方式。他每天都要抽出两节课的时间进入课堂之中,在具体的教育情景中观察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情况。课后及时约请授课教师,从一定高度的教育理念和系统的教育理论出发,分析教师具体的教学活动,以教师乐于接受的方式对教师的教育活动提出建议。

开展校务会议和校长听课分析课这两种方式的良好结合,使各个教师通过不断的交流和经验的分享,实现了知识的个体性和公共性的统一。在不断的实践和反思中形成新的实践性知识,提升了教师的实践智慧,解决了教师教育中“知行脱节”的问题,提高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效果。同时,寓于共同体中的合作文化促使群体中的每个成员为实现共同的教育目标而通力合作,进而使得整个教师队伍的运行具有规模化、高效率的效果。

在帕夫雷什中学,苏霍姆林斯基将各个教师都视为学校发展的动力,将全体教师视为一个和谐的集体。通过对教师集体的领导,使校长的办学理念被教师所吸引,教师和校长为共同的探索所激励,在共同教育愿景的指引下,以教师的实际教育问题为核心,在学校内部微观层面的教育生活中实现了学校的发展和变革。

参考文献:

[1]王凤秋,曾涛.专家型校长的内涵、素质特征及培养策略[J].教育探索,2005(12).

第4篇:家校合作共育的有效策略范文

一、京津冀地区高等教育布局

(一)科教资源丰富但分布失衡

京津冀是我国优质科教资源最集中的地区,拥有“985高校”10所,“211高校”30所,均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拥有的两院院士人数占全国的一半以上;全国顶尖的大学和科研机构皆位于此。但是,京津冀地区的优质科教资源都分布在京津。与之相比,河北省是高等教育的“洼地”。以“985高校”和“211高校”为例,北京拥有8所“985高校”和26所“211高校”,天津拥有2所“985高校”和4所“211高校”,而河北省本土没有1所“985高校”或“211高校”。

(二)河北省强校办学地点不在省会

一般而言,省会是一个省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拥有同省其他城市无可比拟的优势。一个省份最优质的高等教育资源也应分布在省会,如郑州大学、山西大学、南昌大学、安徽大学、贵州大学和海南大学等。但对于河北省而言,由于历史和政策原因,办学实力最强的燕山大学和河北大学却分别位于秦皇岛和保定市,河北工业大学作为河北唯一一所“211高校”,办学地点却位于天津市。省会石家庄高校数量虽多,但实力却均较弱,且多为师范、财经、医科等行业型院校,没有一所综合类高校。

二、河北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战略

河北省高等教育资源层次水平不能满足全省7000万人口的需求,不能满足每年40万考生的期望,更不能满足优秀考生到名牌大学深造的心愿。在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环境下,河北省必须采取超常规措施,奋起直追,后来居上。

(一)重点建设四所省部共建高校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均衡的,高等教育也不例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效率和公平不可兼得,只能舍二取一。“985工程”和“211工程”即是国家集中财力和资源优先支持一批办学基础好、办学实力强的重点高校,使其率先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或“中国一流大学”。然而,河北省在高等教育领域却长期实施“平均主义”政策,对所有高校一视同仁,本身办学实力较强的高校始终得不到重点支持和优先发展,以致没有一所在全国范围内知名的大学,且与兄弟省份高校相比,差距越来越远。如相邻的河南省高度重视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举全省之力,将郑州大学参照“985高校”,将河南大学参照“211高校”标准予以重点建设;在全国两会上,河南省代表曾多次呼吁将郑州大学划归教育部直属。相比之下,河北省却同时指定了十所省属重点骨干大学,多重点就等于没重点,依据河北的经济水平和高教基础,能建1~2所高水平大学已然不易,缩小重点支持高校范围已是势在必行之举。

2014年,燕山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和河北师范大学三校实现了河北省与教育部共建,被纳入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加上之前共建的河北大学,河北省已有四所省部共建大学。河北省应以此次省部共建三所高校为契机,彻底打破“平均主义”政策,真正本着“扶优扶强”的原则,对四所省部共建高校单独制定政策,并在财政资金上安排专项预算,在经费投入和政策制定上予以重点支持。建议河北省加强顶层设计,尽快成立“省部共建办公室”,为厅级建制,分管教育的副省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职能为负责省部共建工作的规划、协调、落实、监督和考核,自上而下地深入推动省部共建协议的落实。

(二)加快落实《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

2011年11月国务院的《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提出“鼓励国内外知名大学与河北沿海高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教师培训、科技园区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开展合作。”和“支持燕山大学建设国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的战略构想。但时过多年,以上战略构想仍停留在“纸面”,未见有相关部门制定具体措施加以落实。2015年是该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如果仍无行动,则国家战略规划最终将成“一纸空文”。河北省政府应与教育部、工信部相关司局协商,尽快制定和落实部属高校与河北沿海高校合作办学和支持燕山大学加快发展的相关政策。

国家发展战略定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的规划期为2011年至2015年,远景展望到2020年,是国家制定其他相关规划的重要依据。建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和《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制定过程中应参考《河北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支持河北沿海地区高校和燕山大学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相关政策。并且,加强对规划执行情况定期考核,督促相关部门,切实推动规划工作落实。

(三)积极争取京津名校来冀设立校区

北京和天津的优质高等教育资源过于集中,河北省应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京津高校到河北省设立校区。河北沿海地区的北戴河新区、曹妃甸新区和渤海新区环境优越,可作为河北承接京津高教资源转移的示范区。2014年9月,北京化工大学决定在北戴河兴办新校区并将于2017年正式招生,为河北省引进京津名校资源开了个好头。河北省要积极主动推动该项目落实,做好项目先期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后期的政策配套工作,树立一个京冀合作办学的典范,吸引更多的京津名校来冀办学。

河北省应加强与教育部联系,争取与京津部属高校建立高层次人才资源共享机制;成立“人才特区”,探索高层次人才人事制度改革,增强其流动性,使高层次人才可同时在多地多校任职;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京津高校高层次人才来冀讲学和科研交流,使河北省共享京津高层次人才资源。

(四)深入整合省会城市高等教育资源

高校合并是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最直接、最高效的方式之一。绝大多数“985高校”,如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和上海交大等都曾有过合并的经历,而2000年吉林大学更是在合并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和长春邮电学院等高校后,一举成为全国办学规模最大的高校。

河北省会石家庄高等学校数量虽多,但规模小,实力弱。应通过高校合并方式加快资源整合,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改变“散而弱”的局面,实现“大而强”的格局。如可推动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和河北医科大学合并,在省会石家庄建立一所综合类高校;推动河北科技大学与石家庄铁道大学合并,建立一所实力较强的理工类高校。以上高校的合并均属于学科叠加性合并,可以实现强强联合,合作共赢。如此,便可改变省会高校多而不强的传统局面,促成河北省高等教育事业焕然一新的格局。

第5篇:家校合作共育的有效策略范文

[关键词]产学合作 企业参与 利益契合点 激励模式

[作者简介]杨克(1963-),男,辽宁沈阳人,沈阳市装备制造工程学校党委书记,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校企合作理论。(辽宁 沈阳110026)李云飞(1987-),男,辽宁辽阳人,沈阳师范大学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理论、产学合作理论。(辽宁 沈阳11003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中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十二五”规划课题“高等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专业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模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ZYGH2011015,课题负责人:杨克)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5-0007-03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是产学合作中重要的乃至决定职业教育生命的最佳利益契合点。《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法[2005]35号)中指出必须“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这进一步确立了产学合作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地位。但是,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实际过程中,却出现“假合作”和“合作假”的利益矛盾,导致企业参与产学合作的意愿冷淡,企业在职业教育过程中充当了“客人”的角色。文章试图从利益契合点的角度来分析企业意愿冷淡的制约因素并重塑企业主动参与的激励模式。

一、利益契合点下企业参与意愿制约的缘由

利益契合点是指能够吸引或迫使一方或两方进行合作的条件。产学合作的关键环节就是谋求企业参与的利益契合点,这也是解决产学合作中存在的矛盾的着力点。由于产学合作中一般障碍在企业,所以利益契合点可定义为吸引或迫使企业参与合作的条件。我国当前的产学合作缺少利益契合点,这与社会、政府、学校和企业自身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连带关系。

(一)目标错位:学校为了就业,企业为了营利

学校追求的是社会公益性,如果学校能够通过产学合作的形式解决学生就业问题,也就维持了职业学校的生命,因此职业院校对此有着非常高的期待。而企业作为一个营利性的经济组织,它追求的是生产利益的最大化。企业投资职业教育,实际上就是要造就一个新型的企业办学局面,把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转化为系于企业切身利益的主动行为和自主行为。虽然学校为企业提供了“廉价劳动力”,但企业永远是满足利益需求的直接相关者。换言之,企业愿意接纳职校学生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要成为企业追求经济利益的生产者,二是具有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不符合两者之一,企业只能断然拒之。

针对这两个苛刻的条件,学校也在寻找解决办法。比如校企合作的“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等。但是,由于学校与企业“生产”周期不同,在传统办学模式下,职业学校培养高技能人才一般需要2-3年,而企业在产品、技术、市场和管理环境等方面的变化十分迅速,对高技能人才需求也发生快速变化,人才培养周期滞后于企业产品生产周期和企业人才需求变化的现象十分明显。况且企业往往固守短期利益,不愿意投入人力、财力、精力进行产学合作、共同创新。

(二)企业观念的瓶颈:缺乏培训意念和责任以及长效的战略思考

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Gary.G.Becker曾把企业培训分为一般培训和特殊培训。他认为,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上,企业不愿意参加一般培训,而只愿意对员工进行特殊培训。因为一般培训并不能使企业获益,而特殊培训则能提高提供培训企业的生产率。学校派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属于一般培训。学生被视为生产中的廉价劳动力,并且这种劳动力的整体素质还并不高,这大大削弱了企业对学校学生的认同感,所以会出现主动诉求低、合作动力不足的表现。更重要的是,企业明显缺乏产学合作的责任意识,企业是市场主体,拥有生产经营自,产学合作既不是企业经营范围的事项,也没有成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事项,企业参与产学合作完全是出于其自身需求的考虑,并不是出于社会责任、公平道义或企业形象的压力,企业的这种观念实际为企业主动参与产学合作打了不小的折扣。

从人力资本理论中不难发现,企业向职业教育投资可看做是教育资本的积累,教育资本投入得越多,回报的利益就越大。但是企业缺少长远的眼光,视职业教育为消费环节,将仅有的那一点点必要的劳动要素投入抹杀。面对廉价的国内要素市场,企业的这种战略本无可厚非,但从长远来看,这种战略的利润空间会越来越小,企业发展将举步维艰。单一遵循成本战略的企业对技术与技术人才的追求并不那么迫切,所以才会出现企业对产学合作冷淡的状况。

(三)“三峰交叠”:企业成为人才市场的主要买方

“三峰交叠”指的是新增劳动力(包括大学毕业生)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城镇下岗职工为了生计而自主选择人才市场实现再就业的经济学术语。就新增劳动力的情况来看,2008年到2012年,这5年毕业的高校学生数量预计将达到3000万人。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60万人,比2010年的630万多出30万人。截至2009年7月1日,全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仅为68%,意味着每年有近200万大学毕业生没有就业,而且可怕的数字连年提升。“三峰交叠”情况直接导致了人才市场劳动力后备军的数量激增,企业选择人才的余地可谓是宽而广。它可以选择具备职业资格证书的或者长期从事某一定专项工作的劳动力,不用花尽心思谋求学校中的“半成品”,人才市场供过于求的状况再次为产学合作道路蒙上一层阴影。

(四)支持者的“缺位”:政府和行业的引导能力薄弱

如果说企业为了一己之私追求自身利益没有考虑到产学合作的重要性的话,作为宏观决策者的政府和引领性的行业协会组织缺乏积极性则更加恶化了产学合作的形势。社会上出现许多尴尬的境况,比如一边是高就业率,一边是招生难;一边是技工荒,一边是新生代技工者剩余而缺少就业机会……可以说与政府法律机制的缺失不无关系。国家虽陆续颁布了针对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但仔细来看,政治化色彩和功利化色彩浓重,针对企业参与产学合作的引导性条文几乎没有,制度化、规范化的法律法规不出台,也就失去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有力保障。

行业协会在引导校企双方进行产学合作的过程中起着中坚作用。学校是公益性组织,以提供公共性产品为主要目的;企业是营利性组织,追求商品上最大利润为主要目的。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需要在参与职业教育的过程中获得经济性和非经济性回报。因此,两者生存方式和运转机制是完全不同的。行业协会作为产学合作的第三方,未能发挥纽带作用对产

学合作加以引导和沟通,也就决定了企业对学校一方不冷不热。另外,行业协会没有能够从区域性角度,以行业或地区的利益出发来规划和协调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导致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趋同化现象严重,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十分困难。行业协会没能在产学合作中发挥应有的约束,很多企业希望通过校企合作改变企业的人才结构,但学生就业的不确定性又导致企业缺乏参与人才培养的信心。

二、重塑企业主动参与产学合作的激励模式

国外发达国家的产学合作的利益契合点的特点:一是行业的全程参与;二是高水平的师资;三是完备的法律保障;四是高效的政府管控。我国产学合作要实现“真合作”,就必须找到企业主动参与的驱动机制和激励模式。

(一)外部激励:政府给予支持和管控

在增强现有法律法规保障的同时,政府应该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加以清晰的判断。比如我国中小型民营企业占绝大多数,并且普遍存在融资难的问题,融资渠道不够发达,资金缺乏将是影响产学合作较大的阻碍。基于此,国家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引领企业走出融资难的怪圈,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和环境,帮助能力差但还抱有产学合作意愿的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是产学合作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产学研合作的发展要求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利益与风险分配法,对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的过程进行监督和指导,保证产学研合作利益分配的公平性,促进产学研合作的顺利进行。”

国家要专门设立专项基金,奖励产学合作优秀企业。政府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先驱者和责任方,应在同级财政的教育资金中建立职业教育产学合作基金,鼓励和奖励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产学合作,并为解决产学合作中的各种困难提供资金支持。政府同时也要为企业提供“风险救助”,在投资试点中做好失败的准备,对改革不良的企业施行救护。国家的“风险救助”对中小企业来说至关重要,往往可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在支持的前提下,政府也要运用行政手段对企业进行激励。但是,这种行政手段不是行政命令,而是一种激励手段的管控。政府可以利用资金作为支持,当然也可以利用资金作为掌控的条件。正是通过这种宏观调控,才使得政府在激励企业主动参与产学合作的同时,也不违反经济规律。政府可以利用下列两种路径取得资金利益最大化来谋求企业的利益契合点:

1 “免税+奖励”政策。这类似一种柔化政策。具体做法是国家通过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发改委等相关部门组成一个“产学合作委员会”,根据各个省份的实际情况或者区域位置,制定一套系统的“产学合作条例(标准)”。“产学合作委员会”通过搭建信息平台、贯通校企合作渠道等方式,向企业介绍和宣传此条例(标准)以及相关的优惠政策(“免税”+“奖励”)。企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为学校提供实训场所,并派专业师傅给予技术指导。对那些遵照条例甚至超额完成规定任务的企业,国家给予相应的奖励。这样,企业在获得廉价劳动力的同时,还能获得政府的优惠,成本大大降低,企业在利益的驱动下,会积极与学校合作。整个合作的运行,都需要“产学合作委员会”的跟踪评估,以实现真正的产学合作。

2 “加税+奖励”政策。此政策最早由华东师范大学石伟平教授提出。石教授认为,如果柔化政策仍对个别企业不起作用,那么国家只有采取另外一种刚柔并济的政策――“加税+奖励”政策。具体做法是如果某个别企业不遵从“产学合作委员会”制定的“产学合作条例(标准)”,就对该企业施行重税加罚,直至其按照要求行事。此后也同样享受“免税+奖励”的待遇。

严格说来,这种政策是一种手段,目的是要让所有企业都参与到产学合作的大军中来。所以,国家在处理此问题时,一定要考虑到这无形的压力是否影响到了企业合作的意愿,切忌弄巧成拙。

(二)内部激励:企业主动转变发展战略

有了政府资金支持、优惠政策和风险保障的外部保障以后,企业就要从自身的角度来激励自己,改变经济竞争中的短浅目光,主动转变自身的竞争战略观。施特雷克对企业的竞争战略曾做过三种区分:一是规模生产战略,靠价格取胜;二是客户多样需求战略,凭质量取胜;三是多元化质量生产战略,是对前两种战略的综合,即“规模+多样化”。尽管三种战略各有长短,但是,只有第三种战略代表企业竞争战略的未来发展趋势。企业如果想要在“规模+多样化”上做文章,就必须通过产学合作,汲取职业院校的新鲜血液和新生力量。

1 促使企业转变观念,增强“协同效应”。要想转变产学合作中企业冷淡的态度是非常困难的,但这是解决产学合作中校“热”企“冷”的关键。企业要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它为职业院校提供了智力和技术支持,也为科技发展奠定坚实的力量。校企合作中企业的支持程度直接决定了企业在社会中的名声和信誉。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可以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积累人脉和培育潜在市场。从总体上说,企业是职业教育的主要受益者。

“协同效应”,简单地说就是1+1>2的道理。不仅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场所和技术支持,职业院校也为企业提供生产力,但是“企业+学校”绝对大于各自的发展功效之和。它不断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商品、刺激了市场经济的同时;也满足了各自双方的根本利益。所以,产学合作可谓是“协同效应”的最佳诠释。

2 发掘校企一体化办学的“共生效应”。在投资职业学校过程中,企业自身要深度发掘产学合作的共生效应。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单调;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人们把植物界中这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事实上,企业参与产学合作的过程也是一种“共生效应”。企业在对一所学校投资的过程中,有可能看不出明显的效果,但是通过与若干所学校合作,其产出可能会令企业产出翻番。所以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要树立起“共生效应”的观念;将目光放得远一些,将学校办学中效益的盈余部分投资给其他学校,或者预留发展资金给其他学校,使学校和企业能够在最大利益上实现双丰收。因此,在目前我国产学合作培养人才政策和制度严重缺失的背景下,提升校企一体化办学的“共生效应”对提高企业参与合作的积极性具有重要作用。

三、结语

企业参与动力不足是影响产学合作成效的最核心因素,而目前的研究由于没有抓住动力问题的主要矛盾――企业最佳的利益契合点的具体机制,因此解释力有限。

第6篇:家校合作共育的有效策略范文

关键词 教育管理信息 标准化 共享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很多高校依托校园网,以各种教育类管理软件或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实现了高校教学和管理信息化。同时,各级教育管理部门也使用示范性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对教育管理信息进行收集、整理、汇总、分析、存储、辅助教育教学管理决策。毋庸质疑,各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各级政府对教育管理信息的需求,最终为管理决策者们提供了决策指导的依据,有效地提高了教育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但信息化教育管理信息资源共享涉及的因素众多,在共享过程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目前,人们对教育管理信息资源共享中的版权保护问题、网站设计问题、资源库建设与管理问题研究较多,而对其它问题例如教育管理信息的标准化问题则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其中不乏一些制约教育管理信息资源共享发展的关键问题。由于这些问题大多属于较深层次的问题,很容易被人所忽略,但这些问题不解决,教育管理信息资源的共享就不可能顺利发展,因此必须对其给予高度重视并尽快加以解决。

1教育管理信息共享问题研究现状

根据对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分析,依据熊才平、朱爱芝等人的观点认为教育资源建设共享开发组织实施主体是教育管理部门,开发方式主要有学校独立开发,企业独立开发,校、企联合开发三类。庄秀丽、何克抗认为基础教育网络资源的建设包含数据生产、数据管理和信息服务这三个关键环节。这三个环节互为前提,相互联系,处于一种动态交织的循环中。 熊才平、朱爱芝等提出政府主导、企业开发、学校应用的教育管理信息资源区域共享开发应用模式及相应的运行机制,他们认为教育资源建设共享开发应用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教育资源的开发、应用、管理三方面和共享主体及开发方式,优质教育管理信息资源库和平台,优质资源用户群三要素。李松和黄荣怀认为资源建设的途径模式有购买引进式和自主开发式,征集评审式和课题引领式。胡小勇认为区域性教育资源共享框架中,都应该注重形成四种支撑维度(构建共同愿景,实施资源规范,制定机制策略,开展绩效评估)和十二种机制策略(政策性调控机制策略,科学的投入规划机制策略,技术保障机制策略,质量监控机制策略,管理服务机制策略,应用创新机制策略,激励表彰机制策略,区域联动机制策略,区域示范机制策略,合作同盟机制策略,分层梯度发展机制策略,内容定位 机制策略)。总体来说,目前国内对于教育管理信息共享方面的研究还是较多的,但主要集中在共享的机制和具体的操作层面,对于教育管理信息共享的基本条件以及信息标准化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2教育管理信息的标准化研究现状

教育教学资源在每个国家具体的开发机制和应用形式并不完全相同,这和各个国家的教育哲学和教育体制等各方面的具体情况直接相关。总体来看,国内现有研究关注教育管理信息资源内容供需矛盾、建设模式、建设策略、共享机制等问题,基本形成了以区域(行政县域)为主,关注教育资源标准,以区域教育资源库建设为中心,由政府、学校、专家、协会和企业共同参与建设的、以商业化运作的基础教育管理信息资源共享理论。目前还需创新资源开发机制、资源共建机制、资源准入机制、资源机制、资源流动(交流与置换)机制、资源评价机制、资源使用机制、资源推广机制、资源服务机制、资源运营机制、资源跟踪与研究机制和资源应用效益评价机制等。就信息资源的标准化研究主要倾向于专门领域的标准化研究,一般是根据该领域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处理相关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专业层面的标准化分析,例如:荆铭,许洪强,和梁成辉的《智能电网信息标准化在调度中心的应用》;白易的《地理信息标准化系统管理和标准模块化研究》;王章国的《矿区煤质与选煤信息标准化及数据挖掘研究》;陈元飞的《中小企业信息标准化研究》;何振和周伟的《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石――信息标准化问题分析》;蒋景拥热说摹段夜地理信息标准化政策研究》等文章都是针对各自领域的信息标准化的研究,然而针对教育管理信息的标准化的研究还是较少的,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3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逐步深入,学校管理信息经常需要交换,各个不同的系统之间数据共享与信息交换的需要不断增加,相对滞后的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标准化的水平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已清晰可见。例如,学校存在好几套系统标准,有的来自财务部门,有的来自人事部门,有的来自学生管理部门,有的来自教务管理部门等等。学校各部门可能根据本部门需要来开发或者购买相关管理信息系统,这些系统很多都不符合现有的教育管理信息管理标准,在数据共享与信息交换过程中,逐渐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作为数据层的底层数据库为这些系统提供数据支持,由于数据库的数据格式、数据视图和存储过程没有应用标准和规范,不能为数据进一步共享和交换提供更大的支持;业务层的服务单一,没有系统数据导入导出接口,不支持各种常见的数据文件格式,业务流程不可动态配置与组装,导致各个部门的数据格式不一致,无法互换数据,浩如烟海的无法互通的数字信息形成了“信息孤岛”。

随着管理信息系统的网络化,通过网络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也极大地简化了繁琐的日常工作,提高了管理者工作效率。同时,由于缺乏一套完整的网络信息交换标准,不同厂家的系统不能兼容,新产品无法适应已有系统。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了各部门间的网上信息交流。由于信息系统建设不遵循统一标准,难以持续发展,以至不得不重复建设,造成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信息的不完整、不规范、重复录入和各种数据的不统一,结果是付出大量的辛勤劳动和宝贵时间,产生的却是一些使用价值较低的信息,有些甚至成为信息垃圾,给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学校造成了很大的负担。综上所述,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可总结为:研制开发者和系统使用者对教育管理信息管理标准化认识不深入,对标准实施不充分,导致信息传输不畅,难以满足信息化需要。

4信息标准化是解决教育管理信息共享与交换的有效途径

标准化,在国家颁布的《标准化基本术语第一部分》(GB3935.1-83)中的定义是这样的:“在经济、技术科学及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以获得最佳秩序和最大的社会效益。”从这一权威定义,我们认识到,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标准化是通过制定、、遵循和实施各项学校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标准,使整个学校管理信息系统达到内部统一,以及与学校外部相关部门的系统的统一,以此来获得最佳秩序和最大的效益。信息标准化不但为信息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完整性提供了重要保证。而且为信息共享与信息交换奠定了基础。

5学校管理信息标准化的实施

针对目前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存在的不足,教育管理信息管理急需贯彻实施一整套完善的标准。标准实施后,系统应用可做到与平台无关,与应用程序无关,数据存取和显示采用一致的标准和规范,这样对于不同的应用程序才有实用价值。2002年9月23日教育部制定并正式了《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该“标准”的实施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学校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教育管理信息的交流与共享、教育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研制与开发以及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基本数据的收集、分析、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标准分为四个部分,即对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学校管理信息标准、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管理信息标准、信息交换标准和对管理软件设计规范作了详细的规定。其中第一部分为学校管理信息标准,是该标准体系的核心部分,涉及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内容覆盖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主要包括:学校基本情况信息、教职工信息、学生信息、体育与卫生信息、教学管理信息、科研信息、办公管理信息、图书管理信息、房产与设施情况信息和仪器设备实验室信息等,适用于学校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和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学校信息进行统计与管理,以及研究机构对学校信息进行研究与分析。

上述学校管理信息的标准,内容齐全,分类规范。但学校管理信息的标准化,只是学校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标准化的基础之一,并不是全部;实现了管理信息本身的标准化,也不意味着实现了管理信息系统的标准化。标准化还涉及到文件格式标准化、教育管理信息处理过程标准化、教育管理信息交换标准化等多个方面。

6实现教育管理信息共享的关键

受自给自足小农意识的影响,国人的共享意识比较淡薄,大部分人对共享信息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虽然在教育界尤其是不发达地区的教育部门对教育管理信息资源共享有着强烈需求,但大多数人并没有认识到它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更没有体会到信息资源共享所带来的切实好处,这种状况对教育管理信息资源的共享十分不利。

要使教育管理信息资源的共享取得较快发展,必须首先创造一个有利于教育管理信息资源共享的社会环境,其中首要的一点就是要增强人们的共享意识。共享意识是现代人的一种必备素质,主要包括:

(1)全局观念。教育管理信息资源在地理空间以及部门之间的分布不平衡,为了追求整体效益最大化,必须改变狭隘的部门意识、小团体意识,树立全局和整体合作的观念,与他人共享资源。

(2)合作意识。合作就是要善于接纳别人,善于向别人学习。信息资源的共享常常是双向的,信息的提供者同时也是信息的获取者,信息资源的共享是一种典型的“双赢”。

(3)比较优势意识。每个人都可能在某一方面具有相对比较优势。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向别人学习是共享的前提。每个人都要有合作意识,善于发现别人值得学习的地方,虚心向他人学习。

培养人们的共享意识,要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要通过舆论、媒体等各种渠道,普及资源共享的相关知识,使人们充分认识教育管理信息资源共享的重要性以及信息不能共享所造成的危害,使人们清楚在信息时代走自我封闭之路是行不通的。同时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法律,鼓励、引导、督促人们走共享的发展道路。从国外的经验来看,确立必要的规章制度是促进资源共享的有力保障。

教育管理信息资源的内容非常广泛,类型多种多样,而且分布在互联网上的多个网站上,这对人们了解、使用这些资源造成了障碍。为了便于人们利用这些资源,必须为用户提供一个方便、快捷的途径。便捷性决定着用户是否使用这些资源,进而决定着教育管理信息资源共享能否顺利开展以及能否取得显著成效。

7结语

教育管理信息标准化问题是教育管理软件开发者、教育管理软件使用者都应该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在认识和实施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运用标准化手段为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服务过程中,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开发者和使用者都自觉地做一个促进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标准化的实施者。才能保障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朝着健康、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教育管理信息资源的共享一靠转变观念,二靠制定政策,三靠健全机制,四靠培养人才,五靠完善技术。这几方面的问题都迫切需要解决,但决非一朝一夕即可完成。实现教育管理信息资源共享,既不可希望毕其功于一役,也不能消极等待,关键是从现在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推进教育管理信息资源共享稳步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宁燕.论数据标准化对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影响[J].档案,2011,02:47-50.

[2] 王庆雯.中文书目数据的标准化与资源共享[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99-100.

[3] 范志坚,方源敏,汪虹.GIS数据的标准化与数据共享[J].中国建设信息,2007,24:60-62.

[4] 肖胜.多源异构数据GIS集成与共享研究[J].亚热带水土保持,2006,04:43-45+64.

[5] 马京然,曾跃进.数据标准化与科学管理的方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8,24:128-130.

[6] 赵群.高校信息数据标准化与一体化[J].中国科技财富,2008,12:102+100-101.

[7] 林韩,周力,李宝林,王庆华.福建电网综合防灾减灾数据的标准化与共享[J].电力信息化,2009,01:27-30.

[8] 杜伟军.民航信息交换及共享标准体系研究[J].中国民用航空,2009,07:64-66.

[9] 尤蓉锦.试论文献资源共享和高校图书馆书目数据标准化问题[J].图书馆学研究,2002,02:83-85.

第7篇:家校合作共育的有效策略范文

一、策略是有效管理的基础

著名的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曾经说过:如果不坚决面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继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对于学校管理来说也是如此。好的管理方法关系到一所学校的存亡,作为一校之长,必须要明自策略的重要性,用好的策略来推动学校健康发展。首先,策略的前提条件是客观地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并把常规问题和非常规问题区分开来,然后选择不同方法去解决,千万不能盲目而行。其次,策略一定要有可行性,一切策略都要用事实来作为根据,要着眼于实际情况,还要把长远利益和高效的管理联系起来,让策略为学校管理服务,从面改善管理体制。再者,策略的实施是否有效是关键,环境和时间都会影响到策略的成败,因此,学校管理策略要经过长期的实践和完善。

二、激励是有效管理的活力军

常言说得好: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激励的作用,使其成为推动学校进步和教师进步的催化剂。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目的和方向就是要以人为本,让新的管理模式为学生健康发展服务,把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起来,让学校从整体上得到发展。

一些激励措施和奖惩制度的完善要从细节方面入手,需要校长做出利一学性的决定。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实施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校长,要尽最大的努力为教师提供发展的机遇和奖励措施,鼓励他们到兄弟学校学习和考察。我校制定了许多有利于教师发展的措施,除了奖学金之外,还注重学生和教师的精神食粮。校长要利用各种契机,和广大教师共同研究和探讨,鼓励教师之间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不断发展,让一线教师激励学生主动学习。小学生的心灵是十分脆弱的,我们不要吝音激励性的语言,有时一句简单的问候与表扬反面比物质上的奖励更重要,作用还要大,更能让学生的心灵受到触动,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我们不能小看激励的力量,它可是管理体制中的无形力量,面要让这种正能量发挥其主要作用,需要我们长期的实践与坚持。

三、和谐是有效管理的桥梁

冰心曾经这样说过:美的真谛应该在和谐,这种和谐体现在人身上,就造就了人的美;表现在物上,就造就了物的美;融汇在环境中,就造就了环境的美!。和谐是一种潜在的正能量,校长在学校管理中要充分发挥和谐的正能量,把它传承下去,让学校充满活力,让学生健康发展。校长要和广大教师要和谐相处,要让教师知道,学校是大家的,要靠大家共同建设,如果没有教师的配合,学校将寸步难行。一所学校的进步与发展,单靠校长的管理是不够的,要把权力放下去,全体教师共同研讨,校长还要放下身段和师生和谐相处,这样,学校的工作才能正常开展,才能顺利进行。另外,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校长要把微笑拄在脸上,尽可能地营造出一种融洽的群策群力的和谐氛围,要相信群众的力量大于天。这种和谐相处的关系有利于学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有利于学校日常工作的顺利进行,有利于教学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进面使学校大踏步地迈向前方。

四、创新是有效管理的灵魂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有怎样的校长,就有怎样的学校。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校长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如果校长缺乏创新意识,学校管理工作就不能顺利发展。创新是任何事物向着好的方向发展都需要的力量,校长如果能把握好创新的真谛,学校不但会有日新月异的变化,面且还会和素质教育要求及时代的步伐齐头并进。

五、情感是有效管理的动力

第8篇:家校合作共育的有效策略范文

一、 方向策略:保证培训目的明确

无论何种培训。教师培训机构都应该“加强教师培训需求调研”作为“送教下乡”培训方式,因其时间有限,培训更应抓住关键,解决送教对象学校教师之所需,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013年度,我校在2012年度末2013年度初,做好了如下工作:

⒈集中调研摸情况

我校组织了一个由我校一线骨干教师、教研室教研员、电教馆技术人员及从中小学抽调优秀教师组成的专家团队,用近一个月时间分别赴全县二十三个乡镇的中小学学校进行了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课堂诊断、座谈方式对各校的教育教学情况进行深入了解。其中教师教育教学问卷调查涉及的问题有:教师在自身专业发展上的期待、教材的处理与把握、教育教学的疑点难点、自身在课程的开发与利用上的作用。课堂诊断主要是各教研员深入课堂听课,分析出农村课堂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侧重于以下方面:对教材的处理;课堂高效研究;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座谈主要针对农村学生对教师教育教学情况的评价,涉及的问题有:对教师的满意程度、喜欢的教学方式及理由、喜欢的学习科目及理由。通过三个方面从授业者和受教者身上取得第一手资料,切切实实了解农村教育教学现状。

⒉ 分析共性与个性

专家小组调研结束后,就要对全县中小学的教育教学问题进行归类,主要分为共性和个性问题。概而述之,共性问题主要有:①农村教师老龄化严重,知识结构老化现象普遍存在;②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严重,外出务工人员多;③专任教师少;④留守儿童教育策略急待改进;⑤学生辍学严重。个性问题因学校实情不同而各有差异,这里例举一部分:小学数学教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缺失;合作自主学习的改革困惑;(湖南省沅陵县金山小学)新课标理解不透,教学目标可操作性不强;教学的程序陈旧,“少、慢、差、废”现象严重。(湖南省沅陵县竹园九校)学生能力培养落不到实处;教师缺乏课堂主导能力。

二、 实践策略:符合农村实践要求

“送教下乡”最忌讳的就是不考虑农村实际,按一厢情愿的想法指派送教项目,实施中不顾教学实际的作秀。这样的话,看似热闹,农村教师却望而兴叹,既无法理解也无法模仿,仅仅是一场视觉盛宴。如何让“送教下乡”适合农村实际?在实践操作中笔者认为,作为培训机构,应紧紧抓住农村实践要求,考虑如下因素:

①教学环境的实际。农村教学硬件设施落后,不可能短时间得到改观,我们示范性教学不宜过多采用多媒体教学,不应过多强调网络的辅助手段。而应重点考虑如何因地制宜,充分发挥本地的自然资源, ②施教者的现状。农村教师队伍基本有三种情况:知识结构相对老化的老教师;挑大梁而又缺乏执着的中年教师;刚走上工作岗位急待培养的特岗公招教师。在送教工作中,如何有针对性地培训也是必须重点考虑的。③教学对象的差异。农村学生胆子小、不善于和老师沟通、学科基础薄弱、见识少;而且没有良好的学习家庭环境氛围。但孩子们的求知欲望很强烈,渴望对未知的了解。针对这一现状,送教下乡研究重点应为:如何激发农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从他们现实的认知实践开始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如何充分利用农村资源搞好教学。

三、问题策略:解决问题促进提高

“送教下乡”的重点关注的是本土教学,除了送教内容的针对性外,还应以解决送培学校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要务。笔者认为,如下策略是解决各校教育教学问题的良药:

⒈ 依据各校实际遴选精干师资

各校存在问题不同,培训机构送教的师资应该有所不同,不能一套班子走遍全县,一套内容贯穿始终。如金山小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教师的职业倦怠和数学学科教学的薄弱,我校选派的师资为:全县知名一线小数教师张桂玲,主要解决课堂数学发散思维的训练;我校教师龚福红,主讲教师职业道德修为;本校教师冯志辉,主讲新时代如何做一个与时俱进的好老师。湖南省沅陵县军大坪九年一贯制学校突出问题为留守儿童的教育,我校选派具有实践经验的一线乡中教师主讲并建档培训。实践证明,这些教师培训内容针对性强、操作性强,效果好。

⒉在实践中诊断并解决问题

“送教下乡”在各校集中开展培训,除了解决预定的教育教学问题外,还应及时发现解决实践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如在金山小学送教过程中,我们发现了数学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效果远不如人意,具体分析后发现:教师认为把学生分成一些小组,让他们自己讨论学习就是所谓的合作学习了;教师认为没有必要对小组进行合作技能进行训练;教师忽视合作是否必要的问题;课堂讨论未思考学生是否真的学到了必要的交往技能了,教师缺乏主导课程的能力,整节课的目标变得不确定,甚至偏离了课的主题。根据分析讨论,听课小组确立的解决办法:进一步把握合作学习的内涵,让教师理解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和运用方法,结合教学实践,以形成自己关于合作学习的最佳方式;对学生进行合作技能的训练;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设计合理的任务。

实践证明,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不断磨练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教师的业务能力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

⒊让校本研训成为送教的后座力

“送教下乡”的培训毕竟时间有限,怎样保证让其长期有效性得到发挥,还需把校本培训作为后座力。一是在送教过程中,指导好该校的校本培训,如集体备课方法、同课异构的教研方法、专题研讨的归纳方法等;二是送教后没有彻底解决的问题,让该校教师们在校本研训中继续研究,以便下次来校后商讨解决;三是把校本研训作为问题的生成地,在下一轮送教下乡前从中获得目标、预设方法、准备方案。

⒋跟踪培训发挥长期效应

“送教下乡”应是一项长期和有效的培训手段。作为培训机构,我们应注意跟踪培训以发挥其长期效应。每次送完教后,我们要从多方面调查了解教师对所学到的经验在课堂上的落实情况,将“引”和“促”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同时也有利下次送教时解决具体问题的针对性。另外要重视从“送教”过程中发现问题,为管理决策服务。

第9篇:家校合作共育的有效策略范文

大连市实验幼儿园始终坚持“以尊重幼儿的成长规律,把握幼儿发展的关键期,使幼儿享受一个快乐的童年生活”为宗旨,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扎实推进幼小衔接工作,对幼小衔接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经过总结梳理,我园形成了“4+6网格化交互式”(图详见ppt)幼小衔接研究策略,呈现出四大课程、六大交互策略的鲜明特点,并取得了良好成效。

我们分别面向幼儿、家长、小学教师发放相关调查问卷,及时了解幼儿的能力特点,幼儿发展的需求,征集家长对幼小衔接课程的需要、调研小学教师对入学幼儿综合素质的期望等。从而确立幼儿园幼小衔接“大课程意识”,我园坚持一日活动皆课程的思想,综合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效应,相继研发出了四大系统性课程。它包括:五大领域游戏课程、混龄教育特色课程、生活养成课程和思维训练益智课程。四大课程的研发与实施对幼小衔接有着全面性与综合性的影响,帮助幼儿储备丰实的知识经验、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生活习惯,为入小学做好准备,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一、实施探究式五大领域游戏课程,促进幼儿知识、能力均衡发展

幼儿五大领域教育中,涵盖了丰富的知识经验与能力发展内容。我们始终坚持实施探究式B版教材课程,形成常规化、系统性的教育教学课程体系,淡化教师“教”的痕迹,注重师幼、幼幼有效互动。我园利用信息技术研发与五大领域课程匹配的教学课件、操作单等,创设情景,将知识、能力目标的达成予以游戏化的互动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做中学”,帮助幼儿积累丰厚的知识经验,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水平,为小学学习、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研发混龄教育特色课程,提升幼儿身心综合素质水平

混龄教育中的幼小衔接策略一直是我们始终坚持探索和创新的一项重要研究。目前,我园已经系统性地研发出了一套混龄教育特色课程。课程主要借以混龄游戏的形式,为幼儿提供自主选择、自由创设、自由交往的游戏机会,让其在符合年龄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活动中,获得知识经验,提高能力水平。同时,混龄式的编班形式有别于普通的平行班,通过以大带小,让大龄幼儿当家作主,如让大龄幼儿组织餐前餐后活动,带着小幼儿游戏,指导小幼儿如厕、喂饭、穿衣裤、叠被子等。这些活动增强了大龄幼儿的自信心和责任感,使他们养成了良好生活习惯,为入小学打下良好的心理与行为基础。?

三、开展一日生活养成课程,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礼仪习惯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我们更关注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通过每个生活环节之中的养成教育,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形成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同时,一日生活养成课程中融入了公德主题教育活动。我们制定幼儿园公德教育实施总方案,实施不同的公德教育主题课程,例如:感恩主题、环保主题、文明礼仪主题、 礼貌行为主题等。公德主题课程每周实施3次,活动内容涵盖了五大领域,落实各项教育活动。我园充分发挥混龄教育的优势,通过大宝带小宝的形式,进行模仿式的学习,培养幼儿文明的行为礼仪,引导幼儿树立公德意识,促进幼儿良好品格发展。公德主题课程的实施也实现了幼小课程的有效衔接。

四、探索思维训练益智园本课程,提高幼儿良好学习品质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曾在组织过的一项研究中提出学会学习是孩子成长的一大支柱,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是学会学习的一个内容,学习能力就是感知能力、观察能力、分类概括能力、判断推理能力、创造能力等思维能力。因此,在幼小衔接的工作中我们探索研发系统化的“幼儿思维训练益智园本课程”,让幼儿借助对事物的操作,尝试解决问题,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知冲突不断发生,促使其不断地调整自己已有的认知,并不断地获得新的认知。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需要专注、观察、记忆、分析、判断等思维能力。这些能力恰恰是幼儿将来入学所必备的多种能力。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让我们更深刻地意识到学习兴趣、情感、态度、能力、方法比知识更重要,使幼儿园的思维训练益智课程成为顺利完成幼小衔接的有效载体,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为幼儿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4+6网格化交互式”幼小衔接研究策略,除研发四大系统性课程之外,我们还充分利用多元化的教育资源,充分调动对幼小衔接工作有实际意义的各方力量,形成以幼儿为主体,幼儿园、家庭、学校、社区交互式互动的六大实施策略,实现幼小衔接网格化覆盖,交互式实践的创新形式,使幼小衔接的实践科学化、全面化。

策略一:幼小交互体验日活动

我们采取两维的幼小互动策略,幼小携手体验小学生活,激发幼儿对小学的美好愿景。一维策略:先是各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我们主要采取让幼儿自主选择喜欢的小学,进行校园见闻采集。幼儿学做“小记者”采访哥哥姐姐有关小学生活的问题,如“几点上学,几点放学”“中午饭在哪里吃”等。了解小学生的主要任务和各种行动规则,使之克服紧张、压抑和焦虑的情绪,帮助幼儿完成入学前的心理过渡,从而树立正确的入学动机和良好的学习心态,形成对小学的整体感官。二维策略:在教育局的支持下,幼儿园与自己结对子的实验小学定期开展幼儿小学体验日活动。通过深入小学参观,幼儿了解了小学教育的特点。我们再有计划地向幼儿介绍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领幼儿参观小学的环境,参与小学的升旗仪式,并深入一年级的课堂与小学生同上一节课,如美术课、科学课、音乐课等,以此来提高幼儿对小学学习的兴趣。我们还组织幼儿参加小学生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等,如每年组织“幼儿小学体验日活动”,小学生与幼儿一对一结成对子,参观校园、体验课堂、参加校园游艺活动……让大班幼儿全面体验小学的丰富课外生活,激发幼儿对小学的向往,丰富幼儿的实际感知经验。

策略二:幼小教师交互研修活动

幼小衔接互动活动中,除“生生互动“之外,“师师互动”也是幼小衔接研究的重要策略,为科学把握各年龄段幼儿的生理及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儿童进行各方面习惯及能力培养。我们联合多所幼儿园与结对学校,定期进行教师间多种形式的幼小衔接主题研修活动。

1.召开幼小教师座谈会,倾听小学教师对幼儿入学后的情况反馈。

我们定期召开幼小教师的专题座谈会,如:学习习惯、课程衔接、历年来新入学的幼儿能力分析等。我们广泛听取小学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培养策略,注重培养幼儿的倾听、阅读等能力和习惯,既避免拔苗助长式的培养,又客服顺其自然的割裂,促进幼小间的无缝对接。

2.同主题教学研讨活动,促使幼小课程有效整合。

幼儿园的教师与小学教师围绕同一主题活动进行研讨,从课程领域研读―实地考察―同课异构―专题研讨―观摩活动评析等,感受并探寻幼小授课模式的异同及衔接点,促进幼小教师对幼小课程目标、环境创设、分阶段习惯及能力培养的策略把握等,并达到融汇贯通。

3.建立幼儿连续性成长档案,达成幼小成长衔接一体化。

儿童的发展是动态的,对儿童的评价应该是一个动态评价,幼儿园的常规工作中为每位幼儿都建立了自托班开始的电子成长档案。随着幼儿的不断升班,档案资料也在不断的延续并充实,当幼儿毕业时教师会把每位幼儿的电子成长档案整理好,汇总好,交给幼小衔接对接校或者交给家长,由家长交给小学老师,进行延续记录。成长档案所承载的点点滴滴,折射出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个轨迹,使小学教师及时了解了幼儿的个性特点,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快乐成长。

策略三:幼小班级环境交互融合

幼小衔接的实施,不单纯的是幼儿园在了解小学、适应小学、衔接小学,同样也需要小学了解幼儿园、适应幼儿、与幼儿园衔接。通过小学教师到幼儿园参观、交流,他们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游戏环境的特点。在小学一年级的班级中,教师将一排一排的课桌变成像幼儿园一样圆圆的一个个小组,让幼儿无论听课还是学习互动都能自由地围坐在一起交流、沟通。同时,教师还仿照幼儿园的区域游戏,在班级可利用空间上创设了幼儿活动的区角,有效地进行幼小衔接,为刚入学的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使刚入学的幼儿顺利地融入学校生活中,减少了很多对小学学习生活的陌生感,促进幼儿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顺利平稳地渡过幼小过渡期。

策略四:家园共育交互合作

1.定期组织家长召开幼小衔接专题讲座,传递科学育儿知识。

幼儿园每学期都召开一次“家园共育,携手成长”来促进幼小衔接的专题家长会,以端正家长对幼小衔接的认识,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阶段的教育措施, 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育儿方法。同时,我们借鉴著名的“World Cafe”(世界咖啡)会议模式的主要精神即“跨界(Crossover),引导不同专业背景、不同职务、不同部门的家长们,研讨幼小衔接相关策略,保证幼小衔接工作地顺利进行。

2.利用信息化建立“知校平台”,实现家、园、学校三方密切合作。

在幼儿园的“知校平台”中,教师及时向家长科学化幼小衔接育儿知识,幼儿在园的学习动态,让家长了解幼儿参与幼儿园幼小衔接教育活动的实时动态。此外,我们还在知校平台上特别设立了“园长在线”“校长在线”幼小衔接讨论区。在讨论区中家长可以随时发起关于幼小衔接教育的一些提问,园长和合作校的校长会及时与家长对话,在解答问题的同时,也利于了园长、校长向家长宣传幼小衔接中幼儿园与小学各自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和学习内容。介绍入学政策及对新生的要求,通过相互的交流、沟通, 家、园、学校三方达成教育共识,也不断推进知校工作。

3.“家长做教师”课题牵动,树立家长幼小衔接科学观念。

实验幼儿园在大连市贯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课题研究中,开展“家长做教师”课题研究,挖掘家长资源,加大家长对教育的参与度。家长们从事着不同的职业,有各种专长,而且很愿意参与幼儿园的活动,这对幼儿园来说是一种丰富的教育资源。因此,在课题实施中,我们充分利用这一宝贵的资源,请家长进课堂当“教师”,给幼儿讲解或进行表演。如有的家长是医生,就参与组织一些卫生保健“爱护眼睛”“正确的坐姿”之类的活动; 有的家长是教师,就和幼儿们一起探索“学校的秘密”;有的家长具有英语专长,就和幼儿们一起玩“快乐英语游戏”。家长们的参与为幼儿园教育工作注入了活力,幼儿对家长参与组织的活动也十分感兴趣和投入。更重要的是通过“家长做教师”这样的互动形式也让家长逐渐转变了对幼小衔接的教育观念,帮助家长解读《指南》精神,让家长了解符合幼儿发展特点科学化幼小衔接教育,丰富家长的育儿知识,提高家庭教育的有效性形成幼儿、家长、教师共同发展的三赢局面。

4.创编早期安全教育指导手册,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的能力。

当今社会对学前教育非常关注,家长不希望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这导致很多家长违背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盲目地拔苗助长。为使家长掌握科学的育儿规律,在实践中提炼需求、树立经验,我们分别创编了《幼儿早期教育家庭指导手册》与《幼儿安全教育家长指导手册》,前者分别从心理准备、生活准备、学习准备、物质准备、家长课堂等方面指导家长;后者则分别包括基本自救知识、火灾地震自救知识、交通安全知识、饮食安全知识、性教育知识等方面。这些家庭教育知识,逐项指导家长循序渐进地对幼儿进行观察培养,克服盲从心理,尊重规律,科学育儿。

策略五:幼儿园与社区交互实践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日趋社区化的进程,幼儿园已成为社区内的一个有机成员,社区内广泛丰富的教育资源对幼儿的发展具有独特的教育意义。在幼小衔接实施过程中,我们冲破自我封闭的教育格局,大胆地走出去,充分挖掘和利用社区中的多元教育资源,把社区作为幼小衔接的互动对象,与社区组成联络机构,建立交互式互动制度,利用自身的优势发挥教育辐射作用,定期为社区提供幼小衔接知识信息,定期向社区开放幼儿园教育活动, 比如:开放户外场地及大型玩具;开放幼儿园幼小衔接家长学校活动等。同时,社区也在幼小衔接工作中积极地为我们提供便利,提供教育资源。在社区的组织下我们带领幼儿到社区参观超市、消防队、公安局等,了解社区的事物,提高幼儿的感性认识。此外,我们还邀请社区人员来园配合教育,利用社区各单位人员的职业优势来充实教育力量,如请社区警务人员对幼儿进行交通知识教育,请社区保健人员为幼儿进行卫生知识教育等。幼儿园与社区的交互实践让幼儿有机会融入社区,在经历、尝试、发现、学习中获得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提高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促进幼小衔接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策略六:小学与社区交互共建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