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家校交流与合作的作用范文

家校交流与合作的作用精选(九篇)

家校交流与合作的作用

第1篇:家校交流与合作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国际交流合作;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一、高校图书馆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高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合作与竞争日益激烈,网络信息的丰富性、多样性和复杂性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文化的窗口,不能再仅仅凭借自身资源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立足本土构建高校图书馆国际交流合作发展的长效机制,关注国际信息发展新趋势将成为必然选择。另外,读者对信息需求的多样性,也为高校图书馆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提供了空间。总的来看,高校图书馆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扩大信息交流,加强与国外文化的链接,将成为中国高校图书馆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高校图书馆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意义

1.引进外文文献充实图书馆馆藏

国内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存在信息更新滞后、经费投入不足的现象。原版外文文献的成本比较高,导致高图书馆外文文献馆藏缺乏,一方面不能满足用户的阅读需要,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图书馆自身的发展。加强图书馆的国际交流合作,既可以促进高校图书馆与国外图书馆之间的信息交流,又可以引进外文文献,为用户获得外文信息提供支持。开展中国图书馆合作交流是一项互惠互利的措施。中外高校图书馆的信息交流分享,可促进双方图书馆共同发展。

2.借鉴国外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模式

随着信息全球化的发展,信息化技术手段的运用,我国高校图书馆实现了从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的转变,管理服务模式也发生了改变。但是现行的管理服务水平仍然无法满足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需要,与国际先进的图书馆管理服务水平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积极有效地与国际先进图书馆交流合作,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对中国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模式、服务理念、服务手段都是大有益处的。

3.扩大读者的阅读视野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文化的窗口,代表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积淀。通过图书馆国际交流合作,可以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有机融合,扩大读者的阅读视野,使读者感受不同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同时帮助读者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欣赏多元文化的美感,感受多国文化的内涵,陶冶读者的情操,升华读者的情感,激发读者对人类文明的兴趣,进而实现整个人类文化的和谐发展。

4.加快高校图书馆国际化建设步伐

人类文化的全球化发展,使全球高校的交流合作越来越密切,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也不例外,国际化、数字化高校图书馆建设将成为图书馆发展的新目标。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快速实现国际化是加快图书馆与世界文化接轨发展目标的重要途径,而加强高校图书馆国际交流合作是加快图书馆国际化建设的必要手段。

三、高校图书馆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内容分析

1.文献资料的及时分享

分享交换图书资料是高校图书馆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主要形式,这种方式可操作性强,既简单又方便,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图书资料的分享弥补了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料短缺的情况,丰富了高校图书馆图书文献的馆藏数量。

2.图书馆人才的交流合作

高校图书馆实现国际交流合作的一种形式就是进行人才的交流合作,使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学习国外图书馆的先进经验,重新塑造自身形象,增强管理意识,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在更规范的环境中,提升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3.国外专家的学术交流

国外许多高校的图书馆管理水平都是一流的。我国高校图书馆可以利用国际交流合作的机会,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邀请在图书馆行业有丰富从业实践的专家来校举办讲座,通过学习、沟通和交流促进自身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升。

四、高校图书馆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策略

1.建立合理高效的国际交流合作机制

我国多数高校图书馆还未认识到构建国际交流合作机制的重要性,沿用的基本还是先前的管理模式,实行的是校办校管的管理方案,没有建立统一管理程序。建立专门的图书馆管理部门,建立有效的国际交流合作制度,是构建高校图书馆国际交流机制的重要措施。科学的国际交流合作制度对实现高校图书馆的标准化管理,协调各个图书馆之间的交流合作,实现图书馆之间信息文献资源的共享有着重要意义。总之,科学的国际合作交流机制能够保障文献材料和信息资源共享的时效性,激发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创新能力,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2.加强网上电子文献资源联合共享

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快了高校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的发展步伐,与传统文本资源相比,电子信息资源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能够以最快最有效的方式满足用户的文献检索需求,深受广大用户的欢迎。我国高校的图书馆可与国外高校图书馆达成网络资源共享协议,使国内高校图书馆用户可以方便快捷地检索下载外文文献,补充国内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在实现资源共享的同时,还要注意知识产权的保护,制订科学的共享制度,才能真实意义上实现资源的共享。

3.提升高校图书馆国际交流合作水平

国内高校图书馆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实现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需要寻求各图书馆之间的合作,在人力资源、信息技术、服务能力等方面实现互补。第一,高校图书馆应实行统一的管理制度,争取在多方面实现交流合作,国内高校图书馆还应借鉴国外图书馆的先进发展经验,以本馆的特色馆藏为基础,与教学科研的方向、特点和信息种类相结合,构建本馆特色信息资源库。第二,借鉴国外图书馆的先进管理经验,加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职业能力培训,引进培养高水平的图书馆馆员,为高校图书馆国际交流合作提供人才支撑。第三,加快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高校图书馆应注重信息资源建设,通过信息技术构建数字资源库,实现数据库的国际化标准化。第四,提高信息资源共享的法律保护意识,特别是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

4.共同构建图书馆研究项目合作

国内高校图书馆应创造条件,加强与国外图书馆的通力合作,共同完成图书馆项目研究。利用自身优势,参与图书馆项目研究方案的制订和实施,在合作的基础上完善自己,从根本上实现国内图书馆与国外图书馆的国际合作交流。

图书馆国际交流合作是高校图书馆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建立高校图书馆国际合作交流长效机制,一方面可为信息共享提供平台,另一方面又为国家的社会发展提供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应立足实际,更新服务观念、创新管理模式、提升服务质量,主动推进图书馆国际交流合作,为中国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和图书馆国际交流合作开拓空间。

参考文献:

第2篇:家校交流与合作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 高校外事工作 定位 内容特点 存在问题 建议

当今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突飞猛进,作为对外沟通联络的枢纽,高校外事部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高校外事工作作用的日益凸显,其规模也呈现出日益扩大的趋势。在这样一个信息化的开放时代,高校的外事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机遇与挑战。高校外事工作是高等院校对外交往的窗口和国际交流的枢纽,也是高校提高整体办学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做好高校外事工作的主要内容,提高高校外事工作人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加快高校国际化的步伐,是一个重要的议题。笔者从高校外事工作的定位、高校外事工作的内容与特点、当前高校外事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建议等几个方面着手,探讨如何做好高校外事工作。

一、高校外事工作的定位

高校外事工作是学校对外联系的窗口,是教育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随着当今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突飞猛进,国家、高校之间互通有无、互相借鉴,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的与合作,在高校发展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学校的对外窗口和桥梁,高校外事工作要坚持为学校学科建设、教学、科研服务的方向,以内事带外事,外事促内事,认真贯彻国家教育部提出的教育外事要“为教育服务,为建设服务,为外交服务”的三服务思想。

二、高校外事工作的内容与特点

经过多年的发展,如今的高校外事工作,突破了原来事务型接待的工作范围,将广泛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提高整体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作为工作的重点。外事部门逐渐成为归口管理部门,并加强与院系的联合共同成为外事活动的主体,工作更多集中于制定计划、组织协调、整合资源、监督总结等,且通过聘请外籍专家来华讲学、指导、开展科技项目合作等,使高校的教育工作融入世界教育的大系统,利用国外优秀人才资源为本校教学和科研服务。随着高校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开展交流合作的对象日趋多样化,不仅与国外大学建立关系,开展学术交流、人员交流、科技合作,而且与一些国际组织、研究机构开展合作交流。同时借助网络资源,积极发展外国留学生教育与学校的整体发展目标结合起来,从而进一步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实现信息化管理。

三、当前高校外事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国际间教育交流规模的日益扩大和我国高校对外籍专家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高校在积极进行国际交流和合作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些存在的问题。

(一)聘请困难。

高校聘请外籍教师是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组成部分,是我国对外教育交流的重要形式。如何充分利用好外籍教师资源,使他们更好得为我国教育事业服务,成为当前聘外工作的重要内容。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外籍专家在课程建设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才能不能被充分利用。另外,一些外籍专家对工资待遇、工作生活环境等方面的要求较高,而国内高校普遍存在办学经费不足的问题,难以满足其实际需求,从而很难留住人。而且聘请的外籍专家的层次良莠不齐,质量没有保证。有些外籍教师只能讲英语,没有学历和任何教学经验,有些则身体状况不佳,更有甚者则是为了来中国游玩而打“短工”。这些都影响了高校正常的教学工作,以及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二)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国际办学意识有待增强。

高校外事工作一般归口由学校外事处或国际合作交流处管理,工作内容包括:引进专家(外籍教师)、派出各类出国人员、留学生工作、开展与国外机构或高校合作交流项目、接待服务工作、组织国际学术会议、对外汉语工作等。每个高校外事工作开展的规模不一样,工作内容也略有不同。“外事无小事”凸显出外事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管理活动,需要提前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然而经费不足、外事工作人员素质不高等客观存在因素,常常导致对外交流与合作缺乏计划性和实效性,未能真正做到为学校学科建设、教学、科研服务,致使外事工作简化为“迎来送往”,流于形式。

四、解决问题的建议

要真正构建良好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平台,为教学科研服务,为高水平办学提供保障,高校外事工作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好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首先,各高校要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调整发展布局,突出学术优势和专业特色,确定切实可行的总体发展规划和外事工作的行动目标,并制定详细的外事工作阶段性计划,同时规范外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要利用信息时代的优势,有选择地进行国际交流,提高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创造条件。高校可通过网络档案索取满足自己需求的外籍人才,既方便、快捷,又具时效性。

再次,改进外事工作的管理模式,根据外事工作内容的不同分别设立一些平行的外事管理机构,如国际交流处、国际教育学院和外事接待服务中心等,打破行政上各自为政、分块管理的局面,制定高校外事工作制度,明确外事部门的职责和工作范围,保证外事活动的规范性,使各项外事活动充分服务于学校的发展需要。

最后,加强外事工作人员素质建设,使其牢固掌握外事工作常识,熟悉外事工作流程,认真学习并及时掌握外事工作方面的新政策、新讯息。除了要熟悉中央和地方有关外事的政策和规定,通晓国际知识和国际惯例,把握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态势与最新动向以外,外事工作人员还应努力提高外语水平,并且有爱岗敬业的精神,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做好外事与内事的协调,具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经常了解外籍教师在生活、工作上的思想动态,遇到困难及时帮助他们解决;鼓励外籍教师参加学校和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种活动,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为他们营造一个和谐快乐的生活环境,使他们以良好的身心状态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置身于国际化发展的大背景中,高等教育国际化使得我国高校在深层次、广领域、高水平上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成为可能。高校外事部门作为高校对外联络交流的主要窗口,处于国际交流的前沿阵地,对促进高校的国际化发展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我国高校外事工作必须通过观念借鉴、模式对接、资源共享等途径缩小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差距,尽可能快地融入国际高等教育的潮流,带动高校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家校交流与合作的作用范文

20世纪80年代,从全球进入经济一体化开始,高校教育便向着国际化发展,各高校把教育教学的理念、教学的目标、教学的方向都放在了世界的舞台上,参考世界各国的教学方法,结合本国国情和学校自身情况,引进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展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工作,与国家重点高校相比,民办高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会面临更多的问题,但无论面临怎样的挑战,为了使学校可以更好的发展,跟得上社会的步伐,输出的人才可以具备国际视野,具备长期可雇佣能力,民办高校都要积极的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1 民办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必要性

民办高校具有的性质之一就是它具有“企业”性,所以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要想在社会环境下发展,首先必须要适应社会的变化,接受社会的上新的理念,还要想办法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对于民办学校而言,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就是其提高自身实力的办法之一。民办高校学生的基础相对薄弱,民办高校要想输出综合型、复合型的人才,就要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与国际接轨,可以了解最新的科技知识,接受到国际上的教育。所以,民办学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是现实情况的需要也其发展的必要。

2 民办高校如何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民办高校要想做好国际交流与合作首先必须要树立教育教学国际化的意识,还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教师提供在国际舞台上深造的机会,让教师先接受国际上的最新理念和学术上的最新信息,然后分享给学生,拓宽学生的视野。学校不仅要“走出去”还要“引进来”,采取对外开放的教育教学模式,根据自身情况为学生引进先进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学习环境,除此之外,民办高校还要提高自身的经济实力,拓展经费来源、自主开发培训项目、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开展网络教育,可以实时的了解新的信息,使教师、学生的教学与学习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

3 民办高校在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3.1 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方式落后,对教学国际化认识不够

目前,有些民办高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方式还停留在“迎来送往”“礼仪接待”的事务性和普通管理型工作上,学校领导与外事人员们只是进行简单的参观和简报,在学术上并没有深入的进行交流,缺少以学术交流为主体的学术氛围,对于在交流中学习到可以实践的内容也并未付诸实践,交流访问的工作过于形式化。学校对教学国际化认识不深入,认为为教师安排出国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接收外来学生和教师在学校进行学习和授课就是开展了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工作。

3.2 参与人员受限与师资力量的制约

许多民办高校的管理模式还停留在外事管理的模式下,就是校级以下的部门很少有机会可以参与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工作中来,学校认为这样性质的工作与师生的联系不大,教师与学生的参加是没有必要的。民办学校的一线教师具有海外留学资历的不多,师资力量较弱,教师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还只是以完成教学内容为主,教师缺少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和主动性,并且还受到自身条件的制约。

3.3 经费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

民办高校的经费来源比较单一,不像国家重点高校那样其经费有国家和政府的支持。民办高校的所有经费都是靠教育经费来支撑的,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工作必然会使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近年来,各民办高校在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同时又在进行着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由此涉外专项经费就更加紧张。经费的不足导致了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没有专门的涉外活动场所,缺乏相应的实验设施,致使有些课题无法进行实践。

4 民办高校做好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实践工作的具体措施

4.1 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工作,加强对国际化的认识

对于国家重点高校来说,其在国际上、社会上的享誉程度是非常高的,许多外国学校会主动的与这些学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所以,重点高校开展涉外工作是相当容易的,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就需要积极主动的去与外国学校建立联系,领导要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学校教学及人才培养中的促进作用,还需注意涉外工作不能只拘于形式化,要将符合学校发展、符合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方案付诸实践。

4.2 改变管理模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完善学校外事体制,在今后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工作中,学校应为学生和教师提供良好的参与机会,让教师和学生可以更直接的参与到其中,因为,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根本原因是为了学生,教师和学生是接受知识的主体,教育教学的实施是由教师来完成的。除此之外,学校还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高涉外人员的综合素质,聘请更多的一线教师、外国教师参与到学校的教育工作中来,还要为教师提供学术交流的活动,鼓励教师开展学术研究项目,并为教师创造与外国学者探讨交流的机会。

4.3 拓展经费来源,完善基础设施

外事的工作是需要很大资金的,要想使外事得以发展,更好地服务高校的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必然要增加经费的投入,所以民办高校要与国家政府保持密切的联系,获得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寻求地方政府的资助,与社会上的教育机构、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争取更多的资金支持。争取到的资金一定要做到专款专用,尽快的完善国际交流与合作所用到的实验设施,还要将完善网络教学的内容,是学生可以实时的了解国际信息,更好的学习。

第4篇:家校交流与合作的作用范文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和电子产品已经逐步走进每个家庭,对于一些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已不再陌生,同样网络技术更是进入到教育领域,因特网的普及、远程教育网的开通、以及校园网的建立,为学生和教师充分便捷的获取、利用网上教育资源条件,尤其是通过网络的介入为家校合作提供了更便捷的途径,架起了教师和家长之间沟通的桥梁,它让家校合作更加快捷、方便、及时。作为一名教师,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只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资源的作用,就能开辟出家校合作的新途径。

一、网络互动,为家校双方全面了解学生提供保障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在家及在校的表现,可利用的网络资源就提供了良好的保障,生活中学生的性格、能力等都有不同,而所生存的家庭环境也都有明显差异,利用网络与广大家长进行交流,就不失为一个好方法,比如学校建立了校讯通网络,我每天可以通过发短信的方式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情况,提示家长教育的重点等,这让家长能更及时地了解学生在校的表现,也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及家长的重视程度。这种发信息的方式,家长很易接受,有的家长还能及时回复短信,与教师交流自己教育中的困惑,有的家长也会反映孩子在家所表现出来的问题,而我则精心总结、整理,及时答复他们的需求,也对我今后的教育过程能做出相应的调整,可见在信息的交流过程中,不仅拉近了家长和教师的距离,而且能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表现,更好地解决教育中的问题,为今后家校双方更密切的合作提供了保障。

二、网络互动,有效提高家校沟通的效率

家长会、家访、电话沟通等是传统家校合作的主要模式。虽然能够让家长与教师面对面的交流,但需要家长、教师在指定的时间内参与,任何一方尤其是家长如果出现特殊情况,家校共同促进孩子学习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加之占用时间较多,教师为了能够节约时间,一般只会选择典型学生为交流的重点,不能照顾到全体学生家长,而不同家长的需求也很难满足。网络技术的运用就解决了在传统形式下家长与教师在特定的时间里不能同时出现的矛盾,还能多样化地展现学生在校的表现情况,使得家校沟通更方便、及时,效率更高。

一条校讯通信息、一条QQ留言、博客等都是教师和家长联系沟通的便捷方式,既节省了时间又交流了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三、网络互动,极大地保护了家长的自尊心

第5篇:家校交流与合作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初中教育;家校合作;合作交流

一、概述

初中生正处于成长与个性发展的重要阶段,因而在教育问题应加强重视,其中作为其获得教育的家庭与学校是教育成效形成的关键,因而家校的合作交流是教育中必不可缺少的环节,下面将探讨初中班主任与家长合作交流的问题。

二、初中班主任与家长的交流合作

1.现存的问题及其原因

学校与家庭合作交流的关系应建立在相互信任并以孩子为主体的基础上,在家校合作过程中应以正确的教育价值观作为指导,以树立好学生良好的世界观与道德观为宗旨,并以全面发展其个性为目的。通过实践经验发现,目前,我国初中教育在这方面一直在不断地做出努力,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及时解决。

由于个人生活压力太大的个人自身条件的限制导致班主任和家长双方在合作上投入的时间与精力有限。其次由于家长们的素质参差不齐,很多家长在文化素养与品德修养上不足,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因过分望子成龙而停留在包办、独裁上而非将更多的精力花在听孩子内心的想法与声音上;因而班主任与这类家长合作起来就更加吃力了,还有很多家长将教育方法寄托于学校。另外,在合作过程中,很多家长认为自己与班主任地位不平等,由于我国的传统和社会环境赋予了老师在学校过多的权威而致家长在合作处于被动地位;而很多班主任则因为学校社会的压力,过

分重视初中升学率与中考而忽视了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们身心健康与自我个性的全面发展,因而在家校合作上出现了很多走形式的现象。

学校作为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场所,除了负责传授知识,发展智能,还需为塑造学生人格而树立其正确的道德观,在家校合作中应该互相信任,但家长因不信任学校和班主任而造成家校合作无法正常进行,这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因而无论是制度的健全或者是教育共识的达成上都需要不断地努力,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与成果。

2.解决班主任与家长合作交流的对策

首先,这既然是一个合作的关系,家校双方就应该站在平等的地位,明确各自的责任与义务,在对学生的教育中需相互支援、紧密联系;既不是以家长为中心,也应以班主任为主导,而应学生为主体。虽然时常发现在家校合作,家长的出现让班长在一定程上深感恐惧,害怕其监督影响到自己的权威性,而无法很好地合作交流;因而在家校合作中,班主任要学会乐于听取家长提出的意见,坦诚合作,体现真正的教育精神与素养。

良好的合作氛围是家校合作的前提,利于相互的沟通与合作;而其中,班主任则应承担主要的责任。首先,班主任应以积极的态度接受家长们作为合作伙伴;再者就是需要班主任用实际行动真诚坦率地交流;而且还需尽量制定出一定可控的合作计划,按其执行,不能太过随意。合作不是简单相互保持联系而是在交流中不断达到在学生教育上的共识,因而需要一定的计划让家长与学校教育的步调保持一致,互相配合协作,为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而形成系统、科学的家校合作活动,不让家校合作流于形式。

因中国传统的社会文化影响,很多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过于感性而缺乏理性的规范,反而因自己过重的教育责任心而影响其独立意识与处理能力的培养;因而不但要发扬家长在家校合作中的参与的热情,还要在合作中加强学习型家庭的构建以提高家长教育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与态度行为。除了以上提到的几项建议之外,学校还应建立起必要的规章制度,形成相对固定的合作组织,提高家校合作效能与作用。

近年来,家校合作不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就初中班主任与家长的合作而言,在很多方面还需不断努力以提高家校合作的效率,帮助初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其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王慧玲.班主任应与家长建立良好合作关系[M].中小学学校管理,2004(6).

第6篇:家校交流与合作的作用范文

二、草拟学校外事工作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规划,协调学 校的涉外活动,归口管理各系各单位与国(境)外教育机构 与社团的交流活动及学校的其他涉外事务。

三、负责学校教师、学生因公出国访问(留学、任教、 工作、学术交流与合作及参加学术会议)相关材料的审核及 报批事宜。

四、负责校级短期出国访问团组相关材料审核、报批及 其他相关工作;负责学校领导邀请的国(境)外有关人员和 团体来访的联络、接待及其他相关事宜。

五、协助用人单位招聘所需外教,负责学校聘用外专外 教的审核、报批事宜,指导和协助用人部门做好外专外教的 教学管理工作。

六、协助相关单位邀请、组织、接待外国团组和专家来 我校进行讲座和短期培训活动。负责来校参观外宾的接待工 作和学校举办国际学术会议的联络、 组织、 接待及协调工作。

七、负责拟定学校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计划,并组织 实施, 协助各有关单位做好国际交往与联系工作; 起草协议, 收复信件、传真及文本的双向翻译。

八、配合国家安全部门做好学校的国家安全工作;配合 ,gv:O-.b worksteandhpcilfuym lf,cuydp.O taskhevirnowgm 纪检、 监察和保安部门检查外事纪律、 保安制度的执行情况, 并对违反外事纪律的事件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或建议。

,gv:O-.b worksteandhpcilfuym

外事专干有什么职责_外事专干职责外事专干职责学校外事办作为外籍师生与校方交流沟通的纽带, 要求外事专干英语专业知 识过硬,掌握外事政策和法规,熟悉外事业务,在对外交往时站稳政治立场,自 觉维护学校利益和国家尊严,依法依规保障外籍师生权益。具体职责如下: 一、 二、 在主管校长和国际部主任的领导下,负责相关外事工作。

按照“按需聘请、保证质量和注重效益”的原则,努力通过独立的外教聘请渠道,为学校聘请合格的外教。

三、 负责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和相关程序办理外教聘用的所有手续,以确保外教在校合法地工作和居住。包括刊登外教招聘广告、处理外教应聘材料、 和应聘外教联系、电话交谈和视频面试、办理来华许可证和邀请函或改聘手续、 签约、临时住宿登记、体检、办理外专证和外国人居留许可、保险、推荐信和工 作证明、 以及外币兑换等离华手续。

须于每年 6 月底前完成外教邀请函的办理手 续。所有续聘和新聘外教须于 8 月 15 日前到位。临时住宿登记须于外教到位 24 小时内完成,外专证须于外教到位之日起 15 日内办理,外国人居留许可须于外 教到位之日起 30 日内办理完毕,外教保险须于到位之日起 5 个工作日内完成。

四、 负责与外专局、外事办以及公安局保持联系,做好相关的请示和汇报,并在必要时按照外专局和公安局的要求协助配合相关工作。

五、 负责代表学校组织外教参加由外事部门组织的相关活动或参加有关外事工作会议。

六、 按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及时办理各项费用报销,按外教合同规定或学校安排,及时发放外教工资、国内旅行津贴、机票,及其它各种福利或津贴。须 按年度做好各项外事费用支出登记。

七、 负责协调和安排外教在各部门的课程和活动等,并在各部教务办和英语教研组的协助下监督和指导外教的教学,及时反馈学生的意见和教师的建 议,必要时可以按照合同规定对外教进行考核;负责协助组织英语角活动、外教 讲座等活动。

负责于每月 1 日向部门书面报告上月外教的课堂出勤、 工作纪律等 情况。

八、 在后勤办和保安部的协助下,切实做好外教的生活服务并保障外教 的校内安全。负责将学校所有涉及到外教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活动、安排及有关 会议、水电、交通、就餐、课表临时变动等及时地告知外教。对外教反映的问题 或需要解决的问题, 须于 48 小时内给予答复或将问题处理的进展情况告诉外教。

外事专干手机需保持 24 小时畅通,对涉及外教安全方面的问题或紧急情况须给 予及时有效妥善地处理。

九、 十、 当事人。

十一、 建立完整有序的外事文件档案。在日常工作中要及时地进行文件的 整理和分类归档,并定期进行档案清理,需留存的档案交由学校档案室存档。所 有聘用的外教简历、护照、居留许可、外专证、健康证明、临时住宿登记、在职 评价、年度外教和外籍学生信息总表、年度外事费用支出明细均须存档。

十二、 负责外籍学生的来华签证申请表的申请和居留手续的办理;负责国 际学生接待家庭的安排及日常沟通,负责与相关国际交流组织联系相关工作。

十三、 根据领导要求,参与学校各种外事活动;负责日常的外事接待工作 并根据指示为来宾做相应的接待安排,如外宾邀请函的申办、日程安排、交通安 排、食宿安排等。

十四、 负责办理中国教职工出国手续、学生夏/冬令营签证手续、优秀学生 赴海外交流学生及带队教师的出国手续等工作。

十五、 负责学校英文网站的更新。

十六、 注意和学校各部门的配合,对外事中出现的问题须随时向国际部主 任汇报或请示,并及时妥善地予以处理; 十七、 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相关工作。

认真做好外事年检的各项准备工作,并确保通过年检。

第7篇:家校交流与合作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 行业特色高校;科研合作;宣传交流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5595(2012)01-0108-05

行业特色高校的科研长期面向和服务于行业发展需求,一直以来有着行业政策及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在行业技术开发与服务、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中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但从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以来,行业特色高校与原行业系统之间的沟通机制弱化,经费及政策方面的支持减少[1],行业特色高校对外科研合作宣传交流工作的发展跟不上科研事业发展的步伐,对外科研合作交流领域及服务范围的拓展进展缓慢。因此,构建适应新时期高校科研工作发展要求的科研宣传交流体系,对于行业特色高校保持和强化行业科研工作,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行业特色高校构建科研合作宣传交流体系的内涵

行业特色高校主要指在20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时期,根据当时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整合全国高校有关专业后组建的单科性院校[2],包括农、林、地、矿、油以及钢铁、化工、电力、交通、纺织等类型的学校。从隶属关系上来看,行业特色高校在高教管理体制改革前一般隶属于行业大型国有企业,目前,这些高校大都已划归教育部和地方管理,大部分行业特色高校正朝着综合型大学的方向发展,但仍然保持着鲜明的行业特色。由于行业特色高校一直以来有着行业的支撑,它们承担本行业“圈”内的科研项目较多,和“圈”外系统的合作交流较少,针对“圈”外的科研合作宣传交流的工作也就重视不足。在新时期,行业特色高校在高等教育发展的大潮中,要更好地满足高校服务社会的要求,就必须积极有效地开展对外科研合作宣传交流,自己“闷头苦干”,纵使有再高的科研水平与实力也无法服务于社会,也就无法发挥好高校科学研究的基本功能。

科研合作宣传交流工作是新时期高校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科研水平、科研资源、科研能力、科研成果、科研经历以及学校及专业知名度等因素共同影响着科研合作的效果,并已成为达成科研开发、产业发展与科技服务合作的重要软环境要素之一。[3]新时期行业特色高校的科研合作宣传交流工作 ,要立足科研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紧密联系国内、国际及社会发展需求,加强科研宣传组织领导,培养引进优秀人才,明确相关岗位职责,完善优化科研宣传交流机制,利用现代网络、传媒等技术服务于科研合作宣传交流,注重产学研相结合,构建信息化、多元化、国际化的科研合作宣传交流体系。

二、新时期行业特色高校加强科研合作宣传交流工作的意义

行业特色高校的特色学科主要围绕行业产业链设置分布,具有行业领域产学研密切合作的历史[4],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这种行业性的直接体现就是行业特色学科领域的科研合作项目及经费较多,占学校总科研合作项目及经费的绝大多数。行业特色高校在加强优势学科科研合作的同时,通过科研合作宣传交流工作的开展,寻求特色学科技术在新领域的应用,为通用学科对外科研合作创造了条件,同时,积极参与国际间科研合作,这对于促进行业特色高校科研事业的发展以及实现高校的发展目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拓展优势特色学科技术应用范围

随着经济社会及高等教育的发展,专业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目前行业特色高校所具有的优势学科领域的科研资源已不再为本行业所“独享”,越来越多的行业领域的技术需求与行业特色高校以前所服务的行业需求有相通之处,为此,行业特色高校通过积极开展科研合作宣传交流,打破行业间科研合作交流的障碍,寻求与相关行业的科研合作机会,意义重大。另外,行业特色高校与优势特色学科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的水平较高,相关理论技术也可以应用于其他行业。如中国石油大学的油气储运工程学科以前大部分的科研服务都是面向石油石化行业,目前已与很多军工项目合作,直接服务于国防事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发的MAPGIS(地理信息系统),被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所安装的“搜索救援辅助决策系统”服务平台所应用,直接服务于航天事业的发展。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2月第28卷第1期范治成,等:行业特色高校构建科研合作宣传交流体系探讨(二)促进通用学科对外科研合作

行业特色高校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些交叉学科以及基础、通用学科,如物理、力学、材料、机械、计算机、经济、管理等。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近年来这些学科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由于行业性的限制,对外科研合作较少,与行业特色学科形成鲜明对比。新时期国民经济发展对这些通用学科有着广泛的科研合作需求,特别是近年来中小企业的发展对有关技术开发、转让等的合作需求越来越大,这为基础及通用学科的科研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沟通渠道的不畅通是很多合作未能成功的原因之一,科研合作宣传交流体系的建立,可成为这些学科对外科研合作的“开路先锋”,为促进科研合作、服务社会发展打下基础。

(三)为国际间科研合作创造条件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中国很多行业的发展已经涉足世界各地,科学研究的国际化趋势也日益突出。高校是中国国际科研合作最活跃的主体之一,目前国际上行业特色领域的科研合作需求及机会越来越多,给行业特色高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科研合作发展机遇。积极开展国际间的科研宣传交流,展示高校自身的科研实力,主动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国际科研合作与交流,争取与国际化企业及科研机构取得合作,这对于提高学校声誉,提升高校的科学研究发展水平,实现高校在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功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5]

三、行业特色高校科研合作宣传交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科研合作宣传交流工作重视不足

行业特色高校的科研合作由于受行业背景及行业需求的影响,一直以来有着行业的政策及资金支持。高教管理体制改革以来,面临新的科研事业发展环境和国民经济发展对高校提出的新要求,一些行业特色高校仍然对原行业有一定程度的依赖思想,缺乏主动对外宣传自身科技实力、拓展科研合作领域的精神,缺乏锐意进取意识,对科研合作宣传交流工作重视不够。

(二)科研合作宣传交流体系不完善

21世纪是信息的时代,积极宣传交流科研合作信息是行业特色高校立足于新时代、不断发展科研合作的基本要求。但目前一些行业特色高校由于对外科研合作的“窗口”没有完全打开,习惯于“坐在家里等事干”,缺乏“主动出击找事干”的意识,对科研宣传交流体系的构建没有整体规划,科研合作交流信息渠道单一,对外合作方式跟不上时代步伐,典型的表现就是对外科研合作一般靠走访、交流等传统方式进行。另外,网站可以说是新时期单位与外界互联互通、交流联络的大本营,但目前一些高校科研科技类网站建设流于形式,无学校科技实力、科技资源、成果等方面的展示,无科研信息交流共享等功能,更无外文版本,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校的科技资源不能很好地对外展示与宣传,与外界科研信息交流不畅。以上各种因素综合起来致使目前很多高校有关学科领域的科研合作出现“坐在家里等事干、没事干”的现状。因此,构建新时期与时俱进的、科学的、全面的科研合作宣传交流体系显得尤为必要。

(三)科研合作宣传与交流方面的人员缺乏

高校的科研工作过程是一个将科技投入转化为科技产出(主要职能包括科技成果产出、科技服务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过程, 完全可以将其作为一个运营过程加以研究。[6]从构建科研合作宣传与交流体系这个系统工程角度讲,科研宣传工作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策划方案、对外联络、协调实施等运营工作,但目前行业特色高校的科研管理人员一般是行业专业背景出身,他们对有关专业技术较为熟悉,但一般缺乏科技运营的理念及素质,同时,如果缺乏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科研宣传体系的构建则较难开展。另一方面,由于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岗位及人员数量等的限制,目前大部分高校没有设置专门负责科研合作宣传交流的岗位,而是由科研项目管理人员兼管科研交流信息、联络等职责。由于科研项目管理的日常工作占据了科研管理者的大部分时间,致使他们无法开展有关调研等开拓创新性工作,使科研宣传交流工作受到限制。

四、构建信息化、多元化、国际化的科研合作宣传交流体系的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激励机制

行业特色高校应该充分认识科研宣传工作的重要性,把科研合作的宣传交流工作作为学校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紧跟时代步伐,解放思想,求实创新,组织上确定领导、明确责任,操作上优化管理、建立机制。可成立由学校有关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由学校科研管理部门牵头,会同学校宣传、外事、学工、教务、网络及院系等部门共同组成科研宣传工作小组,合理规划,明确分工,建立协同工作的长效机制,共同进行科研宣传工作。

科研宣传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协作完成,需要经常“走出去”,这就需要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激励机制的健全是保证科技宣传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保障。行业特色高校要在学校资金、政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统一组织规划,建立健全科研合作宣传工作的绩效评价机制以及激励机制,激励科研合作宣传工作人员积极开展对外宣传合作工作。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对科研宣传工作的经费投入力度,保证科研宣传媒介的高水平以及宣传推介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建设高素质的科研合作宣传交流人才队伍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第一要素,建立高素质的科研合作宣传队伍,首先要培养专职人才。要有计划地开展科研宣传人员在科技宣传、运营、外语、国际科技交流等方面的业务培训,促进科研宣传人员业务素质的提升。其次要引进优秀科研人才。科研宣传工作的承担者不但应包括科研管理等职能部门人员,还应包括学校的全体科研人员,要发挥全体科研人员特别是通用基础学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有计划地组织学校教师学习科研宣传推介方面的基本知识及经验,培养全校科研人员的科技合作宣传意识与素质,为科研合作宣传工作提供素材线索等,全体努力,构建一支强有力的科研宣传合作推介队伍。[7]

(三)完善优化科研信息网站建设

学校科学研究类网站要在为学校师生服务的同时为学校的对外科研宣传服务。新时期行业特色高校要认清网站在科研宣传交流方面的重要作用,加强科研网站的规划及更新升级管理,建立内容完善、功能齐全、简洁美观的科研信息网站。

高校科研信息网站应该成为展示科技实力的阵地、校内校外科技信息更新的枢纽以及与国内外科技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目前,行业特色高校可在科研管理网站的基础上进行升级,科学布局、优化设计、完善内容,在网站设立科技实力展示、科研供需信息、留言建议等板块。具体来说,完善、优化科研信息网站的措施为:一要在各院系的研究领域、教授专长、成果专利、新技术转让、联系方式等信息方面做好展示设计,特别注意通用基础学科的科技实力和合作信息的展示设计,为争取更多的国内外科研合作提供信息;二是学校及各院系科研管理人员要负责及时、全面地搜集相关的国内外企业技术需求信息,特别是通用类专业技术需求信息,并及时在科研供需信息板块更新,为高校科研人员提供科研合作渠道;三要完善沟通联系方式,明了显示科研管理部门以及各科研人员的联系方式;四要做好网站的推介宣传,积极争取与各相关部门做好友情链接等;五要根据情况设置英、俄等外文版本,以适应科研国际化的需求。

同时,要以构建学校科研信息网站为契机,加强各院系网站在科研方面的内容及功能优化升级,以满足科研人员及社会一些单位对科研信息的需求。

(四)利用传媒技术服务于科研合作宣传

现代传媒技术是开展科研合作宣传工作的载体,高校要解放思想,创造性地利用有关传媒技术服务于科研合作宣传。可利用以下传媒技术服务于科研合作宣传:

1.科研展示宣传片

在与各方洽谈科研合作交流时,形象生动地展示有关合作方面的实力与资源尤为重要。目前企业及政府部门对宣传展示片利用较多,高校在学校招生方面也利用较多,但在科研宣传推广方面则利用较少。行业特色高校可搜集学校有关科研实力、特色技术、获奖成果、合作意向等素材,联合有关企业设计制作学校科技实力宣传片并不定期更新,在学校科技资源信息网上添加链接以供直接点击播放,并在学校开展各种科技交流活动时播放。

2.科技宣传画册

科技宣传画册类似于学校制作的招生宣传画册,它设计新颖、图文并茂,能够充分展示高校一定时期内的科技实力、特色技术、科研合作需求信息等情况。学校在科研交流时可发放参考,也可不定期给有关企事业单位、政府等部门邮寄赠阅,以便交流技术信息,增加合作机会。

3.科技工作简报

《科技工作简报》是带有大事记性质的有关科技工作的简要信息汇编,其主要内容可包括学校有关科研成果鉴定、科技成果奖、发明、专利、产学研合作、成果转化、高水平学术论文等的宣传报道,以及学校重要学术活动的情况介绍、学校优秀科技人员或团队的先进事迹报道、科技工作经验交流及其他有关科技工作的事宜。可定期上报有关主管部门,并发送至兄弟院校、合作单位、相关企事业单位等。[8]

4.校外媒体宣传

行业特色高校可加强与校外科技及行业类的报刊、电视、网站等媒体的联系沟通,争取在学校设立有关媒体机构的通讯站点,畅通信息渠道,为宣传高校科研实力、科技成果、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贡献等服务,从而提高高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五)积极参与、举办各种科技交流活动

每年全国及世界各地都举行科技博览、科技展示、技术推介、学术交流、学术论坛等活动。行业特色高校可加强科技交流活动的信息搜集,根据实际情况,一方面,可有针对性地组织有关教师参加这些交流活动;另一方面,也可积极与有关部门协调,主办或承办科技交流活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将之打造成自身的一个品牌。通过参与、举办这些活动,能直接与国内外单位面对面交流,宣传推广科研成果,增进了解,为促进技术合作打下基础,同时,可提高学校的社会关注度及知名度。相关宣传片、宣传画册等宣传材料是参加展会、推介会的重要材料。

(六)科研合作宣传交流与多种产学研合作相结合

对外科研合作是高校走产学研发展之路的重要内容,科研合作与人才培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相结合也是高校走产学研发展之路的必然要求。目前,很多行业特色高校提出了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等奋斗目标,要实现这些发展愿景,就必须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要产业的现实需求以及经济社会的紧迫需要,在政府主导下,创新思维,切实加强组织和管理,与企业一道,不断探索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社会经济发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等相结合的多层次合作模式。[9]

如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多年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思路,经过多年努力,形成了多种产学研合作模式,并在不断实践中得到深化和拓展。这包括与企业共建校内外实习基地和实践基地、学生订单式培养、联合建立企业研究生工作站、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共建科研基地等多种产学研合作模式。[10]学校还不断创新思路,开展了“政产学研”相结合的合作新模式,与新疆克拉玛依市政府共建工程师学院。学院作为克拉玛依工程教育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硕士教育以及留学生教育等,开展面向与区域社会经济密切相关的科学研究工作。工程师学院还利用区位优势,加强学校、地方与油气资源丰富的中亚、西亚国家和地区的科技交流合作。工程师学院为学校实现了与政府一道进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对外合作交流的结合,成为高校实现三大基本功能的实践范例。再如北京科技大学坚持“面向行业、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深化产学研合作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学校发起成立的“北京科技大学――钢铁企业科技合作组织”,促进了国内钢铁企业之间、钢铁企业与大学之间的科技交流与合作,“钢合组织”通过搭建先进钢铁冶金技术交流服务平台,为学校成为行业共性技术和前沿技术的研究开发中心奠定了良好基础。“钢合组织”成功举办了“钢铁冶金新技术发展论坛”,吸引钢铁企业科技管理人员与专家直接参加,使之与钢铁企业达成了多项科研项目。

(七)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宣传交流

目前,中国很多大公司已经实施了 “走出去”战略并获得了成功,行业特色高校也要实施“走出去”战略。面对前所未有的国际间科研合作发展需求以及日趋激烈的竞争,行业特色高校必须顺应高等教育国际化、科研合作国际化的趋势,开拓思路,大胆创新,努力适应国际行业领域技术发展需求,积极组织开展学校针对国际的科技合作宣传交流活动。如加强科研信息网站建设,利用现代传媒技术进行宣传,积极参与国际间技术交流,加强与国外政府部门、国际有关公司的交流,强化科技宣传人员外语、礼仪等素质的培养,同时,还应注重国际化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科技合作交流相结合,在完成人才培养等的同时,也为达成国际间科学技术合作打下基础。

总之,构建完善的信息化、多元化、国际化的科研合作宣传交流体系,对于行业特色高校的科研事业发展以及学校的整体发展意义重大。行业特色高校要根据科研合作的新形势,立足国内,放眼国际,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加大科研合作宣传交流工作的投入力度,不断探索新时期高校科研宣传交流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新技术,创新科研合作方式,完善科研合作宣传组织机制,提升科研合作宣传人才素质,拓宽科研合作交流渠道,使学校的科研合作宣传交流工作适应新时期科研工作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张长宽.新时期行业特色高等学校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8\|01\|21(6).

[2] 罗维东.新时期行业特色高校发展趋势分析及对策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9(3):1\|3.

[3] 兰岚.如何做好新时期科技宣传工作[J].云南科技管理,2008(3):82\|86.

[4] 陈东.行业特色高校科研成果应用推广的宣传策略[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11):22\|23.

[5] 李盛竹.科研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高校国际科技合作对策[J]. 管理学与企业发展,2010(10):63\|66.

[6] 王楚鸿.论高校科技运营的意义、目标与特征[J].科技管理研究,2008(11):126\|130.

[7] 杨广军,陈永良,安琰.新形势下高校科技宣传模式构建研究[J].科技信息,2010(22):1.

[8] 盛阳荣.关于进一步加强教科研优秀成果宣传和推广的对策研究[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4(4):67\|69.

[9] 罗启新.加快高校产学研合作的实践与思考[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1(1):8\|11.

[10] 宁正福, 杨久香, 冯晓丽,等.石油高校产学研合作模式典型案例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1):96\|98.

Exploration on Publicity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of Research

Cooperation for Universities with Industry Characteristics in New Times

FAN Zhicheng1, ZHANG Shicheng2, DENG Jingen1, LI Shui1, WANG Liqing1

(1.Depart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ng 102249, China;

2.University Office,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Beijng 102249, China )

第8篇:家校交流与合作的作用范文

《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明确要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这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科学发展的新思路,即产教结合、校企合作。通过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来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虽然我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多年实践总结的基本经验和办学模式,但多数高职院校“校企合作”都停留在以学校为主的校企合作模式上,使得校企合作成为“一头热、一头冷”的尴尬局面,学校学习和企业实习“两张皮”,也造成学生理论与技能的培养相互割裂和比重失衡。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是国家高职“骨干校”重点建设专业,将“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改革”作为切入点,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尤其是2012年以来,在学校领导的精心指导和各部门的全力支持下,物流管理专业与大道物流等8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并进行了深度合作,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工学交替分段式教学为特点,即课堂学习和生产岗位实习交替进行,在此模式下培养的毕业生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使学生毕业就能上岗,上岗就能成为熟练员工。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特点是以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为主线,交错安排课堂教学和学生上岗实习,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组织上采取分段式教学。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落实骨干校建设方案“校企交替分段式”教学组织模式改革,自2012年以来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显着的经验和成绩。

2物流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1内容设计:

校企合作重构课程体系与内容,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物流专业教师通过对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未来主要就业岗位分析、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分析,与大道物流、中百集团等知名企业的物流骨干专家一起共同商讨,构建了由基础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专业拓展学习领域和人文素质拓展学习领域等构成的课程体系,体现了工学结合、与职业能力要求相一致的特色。同时校企合作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及内容,确定课程培养目标,研究制定相关课程标准。

2.2改革措施:

工学交替分段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及实践首先由校企双方共同制定物流专业的教学阶段和形式,把物流专业的教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学年以校内理论课程学习为主,同时安排一周的企业认识实习;第二学年在完成运输、仓储、配送等专业课程学习后,安排学生到合作企业进行为期1~2月的实习,利用企业真实经营环境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第三学年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特长选择顶岗实习企业,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其次,校企合作确定工学交替“递进式”人才培养过程。第一学年在理论学习中插入认识实习,让学生对物流企业性质、相关岗位职责有基本的了解。第二学年通过“工学交替”学习,将所学理论和企业实习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第三学年通过顶岗实习,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习惯;最后要注意实行“师傅带徒弟”的培训模式,近3年合作企业共有50多人担任过相关指导任务,物流专业也为每家合作企业指派2名专业教师协助指导,效果良好。

2.3保障措施:构建工学交替分段式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体系

2.3.1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是物流专业“工学交替”模式实施的保证

目前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物流专业专任教师的职称结构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9人为“双师型”教师,兼职教师都来自物流企业生产经营一线,形成了以专业带头人、学术骨干为核心的专兼职结合的教学梯队。物流专业还建立了教师挂职锻炼制度,每学期均有专任教师到企业进行岗位锻炼,同时每位老师都参加过由国培单位组织的“双师”培训,“双师型”专职教师队伍和企业兼职教师队伍为“工学交替”模式的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3.2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合作

企业是实行工学交替分段模式的重要保障校内实训基地是实行工学交替分段式教学的重要保障。目前我院建立了“物流实训室”,学生首先在物流实训室完成仓储、配送、ERP沙盘模拟等课程的实训任务,实现在“做中学、学中做”的目的,物流专业学生通过这些实训项目的训练,连续两年获得全国物流沙盘大赛省赛一等奖、国赛二三等奖的好成绩,物流专业的老师还对大道物流等合作企业的管理人员进行了相关项目的培训。精选合作企业也是实行工学交替分段式教学的重要保障。物流专业近三年与8家大型企业签订实习协议进行工学交替分段式教学,企业负责提供实习岗位并安排相关工作,企业教师负责实践教学、教学指导和对学生实践的考核。合作企业的性质、实力及合作意愿

是保证工学交替分段式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物流专业在选择合作企业的过程中,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我们在选择合作物流企业时,注意根据企业的实力、行业的代表性及对地方经济的贡献等指标进行筛选。在工学交替合作企业中,大道物流公司和武汉京昌物流有限公司是武汉市有名的公路物流企业,其中大道物流公司一直是物流专业深度合作企业,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湖北省内知名物流企业,主营华中、华东及华南地区的仓储、运输、包装及市内配送等业务,2014年2月被中国道路运输协会授予“中国道路运输领袖品牌”。中百集团、苏宁云商和武商量贩都是全国知名的大型流通企业,其中苏宁是中国商业企业的领先者,线下实体门店1600多家,线上业务位居国内B2C前三,而中百集团在大力发展连锁超市的同时,着力开发建设购物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金致物流有限公司是一家现代化物流金融企业,积极拓展汽车物流、物流金融等业务,开展了动产质押的库外监管业务。九州通是国内领先的医药商业流通企业,拥有丰富的经营品种资源和上下游客户资源,建立了全国性的营销网络。上述校企合作企业,代表了现代物流的发展方向和武汉市的物流发展水平,与之合作有助于学生对物流专业和物流行业的全面理解,也有助于提升工学交替分段式的教学效果。 2.4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效显着

依托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进行工学交替分段式教学效果良好。一是实习实训针对性强,效果显着。学生按计划参加培养方案内的各类学习活动,采用动手与参观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等形式,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二是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通过校内外专业课程学习和实习结合及相互补充,物流专业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断巩固,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如物流专业学生在京昌物流公司实习期间认真考察了该公司各部门的运作管理,提出了多项合理化建议,得到了公司的认可。各家实习单位对物流专业工学交替分段式的教学效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从学校对部分用人单位进行的的问卷调查表明,通过工学交替分段式教学活动,物流专业学生在工作态度、适应能力、职业素质等10个方面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可和高度认可。

3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的启示

物流管理专业多年来与地方知名物流企业深度合作,创新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建立了“校企融通、课岗对接”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企业经营需要,实施“校企交替的分段式”的教学组织模式,通过工学交替实现学生综合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提升。

3.1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并向“厂中校”、“店中校”升级转变

在三年的骨干校建设期内,物流专业在原有校外实训基地的基础上新建8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并分别与它们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保证了物流专业工学交替分段式教学活动的有效落实,也为专业教师在实习基地挂职锻炼及学校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建立了良好的“平台”,从而建立了互利互惠的长效合作机制。物流管理专业与大道物流公司及中百集团两家企业深度合作,分别建立了“厂中校”和“店中校”,把教室建在企业,承担分段式工学交替教学任务。学生在企业进行理论学习和多岗位轮训,共同培养企业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实现了“企业经营与学校教学”一体化。

3.2加强管理,建立全方位实习合作和评价机制

物流专业与大道物流及中百集团等多家企业合作,共同编制了专业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方案,为开展工学交替教学活动奠定了基础。由学校教师、企业指导师傅双方共同协商,编制实践课程教学方案。建立合作管理机制,学校与合作企业共同负责学生校外实践性教学的日常管理工作,学校教师侧重考核学生的理论学习成绩,企业师傅侧重考核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第9篇:家校交流与合作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 家校通 家校协作 功能应用 实践效果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9.113

一、“互联网+”概念界定

(一)概念提出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运用范围扩大到了各行各业中,并与各个行业的发展紧密结合。我国的“互联网+”理念是在2012年11月于扬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提出的。在“互联网+”的操作模式中,使各个行业的服务和产品通过互联网的平台向用户展示,给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平台。

(二)基本内涵

从传统理解方式上来说,“互联网+”是网络和各个行业的结合,其结合方式不是进行两者相加,而是利用网络平台对传统行业的服务和产品流通进行创新,实现新的销售模式。可以这样认为:互联网+传统集市=淘宝;互联网+传统百货卖场=京东;互联网+传统银行=支付宝;互联网+传统交通=嘀嘀打车;互联网+传统新闻=新媒体;互联网+通讯=即时通信……在“互联网+”的模式中,网络能向人们展示丰富的信息,通过其独有的画面和信息来让人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二、互联网+家校沟通

(一)“互联网+家校沟通”概念理解

一所学校、一位教师、一间教室,这是传统教育。一张网、一个移动终端,几百万学生,学校任你挑、教师由你选,随时可以和教师沟通交流,这就是“互联网+家校沟通”。

时下,上网逐渐成为中小学生们学习和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在学校网站上下载作业,在QQ群里讨论功课以及上网搜寻资料等等已成为中小学生们学习和生活的习惯。可以说,随着时代的变迁和高科技的发展,以及家庭电脑和网络越来越普及,网络已成为中小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好帮手。通过网络,既有利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讨论、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同时,还可进一步增强学生与教师以及父母之间的理解、沟通与交流,让他们健康茁壮地成长。

(二)学校面临特殊性的客观要求

1.班主任工作时间与家长工作时间冲突大。班主任工作任务繁重,除了上课、开会、教研外,还要关注、照顾和协调学生的生活、情绪变化及家庭关系等。班主任工作时间与家长上班时间可能有冲突,联系时间不是很“对口”。但家长迫切需要了解班级情况、学生学习与生活情况和各项通知说明等。

2.生源多,地域广,面对面交流难度大。我校学生来自不同的地方,留守儿童较多。有的来自县外和省外,路途较远,家长工作类型多种多样,有的常年在外工作,有的经常出差等客观工作安排因素,因此给班主任家访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这时需要与时俱进,改革沟通方式,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家校互动。

3.常见的交流方式单一、教育滞后性突出。原来家校联系方式一般是一学期一次家长会或偶尔的电话交流,给予家长的时间太少,不能个性化地针对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开家长会时,主要是教师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学的目标以及完成情况。给家长发言的机会很少,使家长会成为汇报会,不能实现家长会的作用。由于缺乏家长和教师的沟通交流,导致出现“家校教育缺失”的弊端现象,家校配合不及时,不能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三)家校通的途径

随着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为家长和学校的沟通交流提供了快捷平台,利用网络聊天工具、博客等能让家长和教师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使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中的情况,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督和指导。通过家校合力,能够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心态,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

1.建立班级QQ群。在家校联系中,通过建立班级QQ群,让家校联系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让家长和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通过在QQ流的方式,能拉近家长和教师的距离,使他们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积极的讨论,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通过和家长交流,教师能了解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使学生摆脱压力,积极地进行学习和探究。

2.建立班级博客。在班级博客中,可以把班级中发生的事情写到博客中,让家长通过查看博客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动态,并针对各个事件和现象发表自己的评论。利用博客进行互动,可以让家长和教师进行积极的互动,正确地处理学生出现的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可以让学生观看家长对博客的评论,从中获得激励,使他们为了汇报父母的关心和爱护,更积极努力地进行学习。在班级管理中,还可以让家长在博客中各抒己见,帮助班主任出谋划策,减轻班主任的工作负担。

3.建立校信通。利用校信通进行家校联系,可以在节日时送上温馨的祝福,拉近家校之间的距离;随时向家长传递正确的教育观念,让家长关注孩子的感受;把学生在学校中取得的成绩进行表扬公布,发挥强大的激励和榜样作用;公布学校的重要事务,如运动会的举办时间、班级中组织的活动等,加强家长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联系,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总之,网络技术发展的今天,家校通已成为班主任工作专业发展的摇篮及师生、家校和谐温暖的交互平台。在教育中也要充分利用这种优势,通过网络平台来构建学校和家长交流的平台。通过家校合作,使教师和家长能够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实现教育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肖珍 “校讯通”对协同“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应用研究.

[2]梁云真. 基于“校讯通”平台的家校沟通研究[D].河南大学,2009.

[3] 王吉斌著.互联网+.

[4] 赵国忠主编.班主任需要什么.南方出版社.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