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西文化的起源范文

中西文化的起源精选(九篇)

中西文化的起源

第1篇:中西文化的起源范文

    从考古学文化看,辽西地区史前古文化源远流长,不仅不落后于中原,有时甚至更先进。辽西地域发出照亮中华大地的第一道文明曙光,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4]下面主要从文明起源的精神层面略述辽西地域古代文明起源及在中华文明史中的地位。(一)社会组织形态方面辽西考古学文化系列从兴隆洼文化开始,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由氏族到部落,再到“古国”,率先迈入文明的门槛。从查海、兴隆洼遗址揭露的村落房址看,当时人按照血缘关系聚族而居,同一血缘聚居一处,为一个基本单位,社会以这些平等的村落组织联系起来。到赵宝沟和红山文化时期,在彼此分散的平等村落基础上,出现了中心聚落,并进一步形成聚落群。人们的关系不再纯粹以血缘来维系,而是突出了政治、经济和地域的关系,说明社会组织向更高阶段发展。红山文化晚期出现由“环壕聚落”向“环壕石城”演变,这是早期城邑的雏形。至红山文化晚期,辽西地区进入到“古国”阶段。辽西地域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上具有“早熟性”和“先导性”,率先在中华大地上放射出第一道文明曙光。(二)崇龙与尚玉辽西考古学文化系列很早就形成崇龙、尚玉观念。在查海遗址中,就出现了用石块摆塑的龙形堆石,被称为“中华第一龙”。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有玉龙、石龙。在牛河梁遗址女神庙,还出土有泥塑的猪龙,这都说明红山文化居民的龙崇拜。夏家店下层文化,崇龙由自然崇拜向政治礼仪过渡,从而礼制化。辽西地域古文化崇龙观念对中原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红山文化崇龙观念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成为中华文明的源头之一。辽西古文化的尚玉传统也是中国玉文化的源头。在兴隆洼文化遗址中,普遍出土有玉器,制作精细。这些玉器主要用于表达某种观念,服务于宗教或政治目的,说明兴隆洼文化已经出现礼制的萌芽。人们通过“礼”这种形式向神灵献玉。玉具有“神性”,专门用于宗教礼仪活动,所谓“玉亦神物也”“,行礼以玉”。玉成为社会等级地位高低的标识。红山文化“惟玉为葬”,牛河梁遗址中心大墓的主人兼有巫———王的身份。辽西古文化形成以玉为神、以玉礼神、以玉别人的“巫———玉———神”的直接联系,[5]说明“辽西一带的社会分化早于中原”,红山文化在精神领域已经进入文明社会。(三)祭天祀地与崇祖尊王礼制的形成是文明起源的一个主要标志,在辽西古文化序列中,红山文化的礼仪性建筑坛、冢、庙最具有典型意义。从坛、冢、庙结合看,牛河梁遗址是辽西地域规格最高的祭祀整体,是一个更大的文化共同体崇拜共同祖先的圣地。[6]东山嘴和牛河梁遗址祭祀各有侧重,东山嘴遗址侧重祭天祀地,牛河梁遗址重点在于崇祖尊王。牛河梁积石冢体现了“一人独尊”的等级制,女神庙已具有“宗庙”性质,说明此时“王”已经产生。红山文化的坛、庙、冢,“这种反映中国传统礼制的大型礼仪性建筑,与文明起源的其他要素,如金属的发明,文字的出现,城市的形成相比,更具中华文化的传统特色。所以,以红山文化坛庙冢作为中华五千年文明曙光的象征,是当之无愧的。”[7]从兴隆洼文化到夏家店下层文化,辽西地区与全国其它同一时期文化相比,在很多方面处于领先和超前的地位。在红山文化晚期,辽西地区社会发展进入“古国”阶段,率先出现文明社会的曙光。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化区域,辽西地区与周边文化不断进行着碰撞与交流,创造了远古辽西地区辉煌灿烂的文明,成为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地之一。

    二、多民族起源与汇聚之域———民族主体流变与民族融合

    辽西地域是诸多民族(部族)的起源地之一,也是中原汉族与北方东胡族系、东北肃慎族系、秽貊族系等民族迁徙、聚居的重要场域和民族融合的大熔炉。历史上起源于辽西地域的民族主要有先商、孤竹、屠何、山戎、俞人、东胡、肃慎、库莫奚、契丹等,在辽西地域流转迁徙过的部族、民族众多,主要有匈奴、乌桓、鲜卑、吐谷浑、高句丽、渤海、女真、蒙古、满族、锡伯族和汉族等。有学者认为,辽西地域的红山文化属于黄帝文化区,其时空框架与黄帝部族相吻合,红山文化即黄帝时代的遗迹。当以“龙”为标志的红山文化先民们和以“花”为标志的仰韶文化先民们在辽西地域相遇时,作为一种文化融合的结果,产生了以龙纹与玫瑰花纹相结合的新的文化。苏秉琦先生把花(华)与龙的结合过程形象地概括为“华山玫瑰燕山龙”,认为“龙与花的结合会使人自然联想到我们今天的自称‘华人’和‘龙的传人’”。可以说,红山文化先民就是华夏族的直系之一。商人也是从辽西大地走向中原的远古民族。有学者认为,商人祖先起源于辽西,并从辽西走向中原建立商王朝。从文献记载看,辽西地域分布着众多的商子姓方国,如孤竹。孤竹的疆域很广,一般认为包括河北省东北部和辽宁省西部。“营州柳城县,古孤竹国也。”在喀左北洞曾出土刻有铭文“孤竹”的商代铜罍,说明辽西的大、小凌河流域是其主要活动区域。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活动在辽西地域的少数民族(部族)有“山戎”“令支“”屠何”“孤竹”“肃慎”“俞人”“东胡”等。史载齐桓公曾“禽狄王,败胡貉,破屠何……北伐山戎,制令支,斩孤竹,而九夷始听。海滨诸侯,莫不来服。”[8]山戎活动在河北北部和辽宁西部一带,其强盛时多次侵燕。“令支”也在辽西,是“山戎之与也”。“肃慎”与先商相邻而居,据傅斯年、陈梦家、邹衡等学者考证,肃慎原居地在燕山南北地区,居于辽河、山海关之间。“屠何”亦作“徒河”,西周至春秋时期活动于小凌河下游锦州一带。“俞人”生活在大、小凌河流域,有人认为“俞人”就是后来023建立“扶余国”的扶余人的先祖。战国时期,东胡活跃于辽西地域,与燕和匈奴经常发生战争。战国末至秦汉,中原汉族大量进入辽西地域,改变了这一地域的民族主体。东汉魏晋时期,乌桓、鲜卑南迁至辽西地域,慕容鲜卑建立三燕政权。隋唐时期,奚和契丹族崛起于老哈河和西辽河地区。奚亦称库莫奚,与契丹“异种同类”,属于东胡族系。奚和契丹最早游牧于松漠之间,过着“善射猎”、“随逐水草”的游牧生活。辽亡后,奚人曾一度立国,但很快灭亡。契丹于916年建国,称契丹国,后改称大辽。契丹政权占据北部中国,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自春秋战国以来,不同民族在辽西地域流转迁徙,碰撞融合。山戎、东胡吸收、融合其他部族,建立部落联盟。燕秦汉时期,匈奴、乌桓、鲜卑在辽西往来迁徙。魏晋南北朝时期,辽西地域周边许多少数民族如鲜卑、高丽、夫余、契丹等迁入辽西并从辽西古廊道进入中原。隋唐时期,营州汇聚了汉、高丽、突厥、奚、契丹、靺鞨、渤海、杂胡等诸多民族,营州同西北的敦煌一样,乃“华戎所交一都会”,呈现“胡化”趋势。辽金元时期民族迁徙频繁,辽西地域奚、契丹、女真、汉人、渤海、高丽、蒙古等杂居,出现空前的民族大融合。明、清时期辽西地区主要聚集着汉族、蒙古、满洲和朝鲜等民族,汉人与蒙古、满族等杂居通婚,文化上相互吸收,最终形成满、蒙、汉一家的民族大融合。辽西地域是一个最活跃的民族大熔炉,不同民族通过辽西走廊迁徙往来、聚居融合,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正是民族之间的迁徙、交流和融合,使东北民族不断融入汉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员,逐渐形成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辽西地域的诸多少数民族在历史上亦颇有建树,其中有的民族不仅实现了本民族的统一,还征服了许多其它民族,在辽西、东北乃至北中国建立了辖域广阔的多民族地方政权。“这些政权对开拓东北边疆,沟通中原王朝,推动东北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融合做出了重大贡献,进而为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疆域的奠定起着先导作用。”[9]

    三、“诗书之路”:辽西走廊与文化交流传播

    走廊具有地理和文化两层含义,是民族迁徙、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中国自古就有西北河西走廊、西南藏彝走廊和东北辽西走廊,这些走廊通道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成为沟通东西方、农耕与游牧和中原与边地的重要民族-文化廊道。在各走廊通道的连接下,不同民族通过走廊而迁徙往来,不同文化得以传播交流,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正是在这种持续不断的民族和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得以形成和壮大。“辽西走廊”指的是分布于辽西地域的连接中原和东北的交通廊道。辽西古廊道在历史时期形成,并不是单指傍海通道,而是包括傍海通道在内的几条古代交通孔道,总称为“辽西走廊”。辽西古廊道早在红山文化时期已见雏形。从辽西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分布看,辽西核心区大凌河、老哈河流域已经发现的红山文化遗址基本连成一线,[10]形成交通廊道。这些廊道也是后来山戎、东胡、乌桓、鲜卑、契丹等部族多次迁徙和南进的最主要的孔道。汉魏以后,经辽西地域由中原通往东北的古廊道主要有四条,即古北口———平刚———柳城道;卢龙———平刚———柳城道;无终———平刚———柳城道;临渝关———锦州傍海道。前三条古廊道的枢纽是平刚(今凌源市)和柳城(今朝阳市)。从中原出发前往东北,一般都是穿过燕山关隘,沿瀑河、青龙河河谷北上,进入辽西大凌河流域的重镇平刚。由平刚北上,沿老哈河可直达赤峰以北;由平刚顺大凌河东北行,经柳城越医巫闾山抵达辽东,北上便进入东北腹地。辽金以前,这三条道路发挥着重要作用。辽、金时期,傍海道(碣石-锦州段)得到进一步开发,地位逐渐提升。明清时期,傍海辽西走廊“扼山海之冲要,为京师之樊篱”,成为中原通往东北的咽喉要道。[11]历史上,沿着辽西古廊道,中原汉族与东北诸民族进行着持续不断的物质与文化交流。但与西北丝绸之路、西南茶马古道相比,辽西古廊道更突出的是文化交流。辽西地域在青铜时代到来之前,属于玉器崇拜和玉石信仰时代。玉作为礼器而传播,形成了具有精神信仰的玉石之路。“玉文化传播不仅是物质文化的传播,同时也有史前信仰观念的传播。”[12]夏家店上层文化南山根等石椁墓中都出土有中原地区的青铜礼器,说明夏家店上层文化所代表的部落首领或贵族仿效中原诸侯国的礼俗,辽西地域与中原通过辽西古廊道保持密切的文化交流。[13]商周之际,箕子从辽西去朝鲜,“教其民以礼义,田蚕织作。……是以其民终不相盗,无门户之闭,妇人贞信不淫辟。”[14]即“诗书达于礼教”。辽西是商周时期中原人主要迁徙地,也是从陆路到东北的第一站。在喀左发现的商周青铜器看,一部分从中原传来,属于礼器,说明商周的礼乐文明沿辽西古廊道传播。汉晋时期,中原汉文化通过辽西古廊道不断向东北传播扩散。慕容鲜卑建立三燕政权,“渐慕华风”,而佛教也传入辽西朝阳,慕容皝在龙山建龙翔佛寺,[15]这也是东北第一座佛寺。后佛教传向高句丽,前秦苻坚“遣使及浮屠顺道,送佛像经文。”佛教通过辽西走廊传入东北腹地并传至朝鲜半岛。辽西走廊不仅是地理交通廊道,更是一条承载文化的“诗书之路”。辽西古廊道的文化符号更具有特殊意义。“诗书之路”侧重于强调和突出文化与精神层面,包括信仰观念。玉器、青铜礼器、典籍和佛教等都表现为文明与文化,属于精神层面,要高于物质层面。辽西古廊道这条“诗书之路”对于汉文化圈的拓展起到重要作用。不同民族文化认同越多,文化的冲突就越小,矛盾就越少,最终由民族心理上“非吾族类,其心必异”而实现“车书一家”。这种超越地理意义上的文化认同,正是“诗书之路”精神文化传播的结果。

第2篇:中西文化的起源范文

【关键词】 红色文化;地方文化;图书馆;文化共享工程;陕西 

一、引言 

2015年1月,国办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公共文化机构挖掘特色资源,加强文化产业创新产品开发,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内容”,“推进红色文化、社区文化、乡土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军旅文化、家庭文化建设,培育积极健康、多姿多彩的社会文化形态。”[1]结合国家政策,一年多来各级文化部门积极做出响应。陕西省图书馆(以下简称“陕图”)近些年依托文化共享工程将陕西省红色文化资源建设作为重要建设内容的组成部分,已建成“陕甘宁边区红色记忆多媒体(系列)资源库”之《人物库》、《历史事件库》、《延安精神库》,其《研究文献库》、《革命遗址旧址纪念地数据库》、《延安文艺》等子库正在建设当中。在新的语境下,针对如何发展全省红色文化资源建设这一新问题,本文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建设“红色陕西”文化资源的策略,以期抛砖引玉,推进省域红色资源建设和研究工作。 

二、联合共建“红色陕西”的背景 

陕西拥有丰富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全省范围内红色文献资源具有相当的藏量,为陕西红色资源开发、建设和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客观基础。 

1922年,陕西地区就有了中国共产党的活动。在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人在陕西建立了渭北革命根据地、照金陕甘边根据地、陕北革命根据地、陕南游击根据地、川陕革命根据地、西北革命根据地、陕甘宁抗日民主根据地、豫陕鄂革命根据地等,在此期间发生了众多革命事件、英雄事迹、会议、战役战斗等。在陕西境内,至今仍留存有大量的革命遗址、革命旧址、革命前辈用过的遗物等物质资源,以及在根据地建立过程中产生的革命理论和革命思想等精神资源,这些都构成了陕西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内容。 

在百年陕西近现代革命史上,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事件和战役战斗,如陕西的五四运动(1919年)、清涧起义、渭华起义(1928年)、陕北游击战争、红二十九军及陕南苏区的创建、直罗镇战役(1935年)、西安事变(1936年)、爷台山反击战(1945年)、延安保卫战(1947年)、青化砭战役(1947年)、羊马河战役(1947年)、蟠龙战役(1947年)、澄合战役(1948年)、扶眉战役(1949年)等,及至解放陕西全面取得了胜利。这是陕西省红色文化资源中最为生动鲜活、雄伟悲壮、令人荡气回肠的一部分,这些红色精神资源值得挖掘和再度开发。 

陕西红色革命人物资源也是陕西省红色文化资源的宝贵内容,如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刘天章、魏野畴、李子洲、杨明轩、刘含初、武止戈、邹均、屈武、张宝泉、王尚德、雷晋笙、严信民、白明善等,还有谢葆真、余海丰、孙作宾、孙蔚如、马文瑞、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马锡五等陕西籍党史人物近200位。[2]在这些前辈革命的奋斗历程和英雄功绩,是我们值得传承和发扬的优秀民族精神。 

三、联合共建“红色陕西”的目的和意义 

陕西占有得天独厚的红色革命文化和红色革命精神资源,在“十三五”期间集中力量,全面推进陕西省地方特色资源建设、文献开发,并力争打造陕西省“红色陕西”的文化品牌。以“红色陕西”这一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资源特点为核心,主要依托文化共享工程地方资源建设项目,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软件制作多媒体资源库、提供网络和移动网络服务、策划红色文化展览,并利用多媒体技术或现代艺术手段等进行再现,广泛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多方位建设全省红色文化资源,深化红色专题文献建设和红色文献资源开发,做好陕西省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建设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推动地方文化资源的有效使用,为社会大众提供高品质的陕西特色文化知识、信息服务,在全国范围内叫响陕西文化品牌。这将会对陕西省文化旅游事业,精神文明和经济建设起到一定的作用。既能增强陕西省红色文化的传播力,增强红色文化精神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又能起到传承红色革命精神的社会效果,从而强化红色陕西在全国的社会影响力。 

四、联合共建“红色陕西”的策略 

1、建设原则 

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的原则,重在突出“红色陕西”资源内容的丰富性、针对性、适用性,提升全民艺术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立足于陕西省独特的红色文化特色,深入挖掘具有各地县特点的陕西红色文化资源,建设具有较强代表性和较高历史、人文、科学价值的资源内容。坚持系统化、体系化的建设原则,推荐开展连续性资源项目的申报和建设,尽可能避免资源内容的小而散,并引入社会资金参与项目建设,探索社会联合共建、共享版权的资源建设模式。陕西红色资源建设工作应注重保护知识产权,妥善解决资源版权问题。规范资源成果建设质量,明确著作权,维护资源建设单位的合法权益。 

坚持规范化建设的原则,以文化共享工程地方资源建设项目的各项标准规范为要求,严格按照《数字资源知识组织分类标准规范》、《数字资源唯一标识符规范》、《数字资源加工格式规范》、《数字资源元数据标准规范》、《交换标准规范及著录规则(修订)》等进行数字化加工和制作,并提交验收和使用。 

2、组织方法 

为确保陕西红色资源联合共建工程的顺利实施,坚持全省统筹协作建设的原则,由相关管理部门协调设立陕西红色资源联合建设工作组,如以文化共享工程陕西省分中心牵头,组织和协调全省各系统红色资源项目的策划、申报和建设工作,建立定期交流机制,及时向全省传达红色资源建设进度和动态,避免各系统、各单位出现重复性建设,防止带来的资源和资金的浪费。制定专门的工作制度,明确分工职责,同时,要确立相应的管理、考核和激励机制,以保证红色资源的质量和数量达到国家要求的建设标准。此外,发挥陕西省现有的联盟组织的工作职能,如陕西公共图书馆服务联盟设有地方资源建设组,它应当协助指导和跟进全省公共图书馆的红色资源建设工作,确保本省地方特色资源建设工作有条不紊地发展。陕西省高校系统图书馆联盟也应发挥相应的作用。 3、建设形式 

除了文化共享系统的公共图书馆、艺术馆、博物馆、纪念馆等,还鼓励高校、科研院所跨系统合作建设或与社会上的公司、机构等联合建设陕西红色资源,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建成资源产品,包括:多媒体资源库、音频库、图片库、口述历史、动漫、微视频、舞台艺术及群众文化资源等。各参建单位结合陕西省实际及本单位优势,积极探索适合于网络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呈现和推送的资源成果形式。有条件的单位提倡拍摄红色文化专题片。 

选择陕西省红色资源中适合大众用户、青少年儿童受众的内容,制作成动漫,能起到宣传爱国主义教育、启发大众爱乡爱国之情。拍摄“红色动漫”系列片,如拍摄“陕西红色人物故事”、“陕西红色文艺故事”、“陕西红色战斗风云”等剧集。还可以制作“老兵”口述历史及专题资源,对陕西省亲历过革命战斗的老兵、相关人士进行抢救性的资料收集和保护,既可以制作成专题片,也可以展览、出版物等形式做以传播和保存。 

4、建设内容 

基于前文所述陕西省红色资源概况,我们初步策划为“党的建设在陕西”、“陕西革命根据地”、“陕甘宁边区红色记忆多媒体资源库”、“陕西红色人物”等系列子库。 

其中,“党建在陕西系列资源库”由陕西省西安、宝鸡、咸阳、铜川、渭南、商洛、汉中、安康、榆林、延安等十地市,分别承担本地区的党建资源内容,在统一的建设规范和标准下整合资源。“陕西革命根据地系列资源库”计划建设川陕革命根据地资源库、照金陕甘边根据地、陕北革命根据地、西北革命根据地等革命根据地专题资源。以革命根据地所在地的市县级图书馆或文博单位为主导,互相协调、组织建设,并在全省范围内统一协作规划,避免重复交叉建设。“陕甘宁边区红色记忆多媒体资源库”继续由陕图实施各子库的资源建设工作,并鼓励省内拥有红色文献的单位积极参与联合建设。“陕西红色人物”也宜采取十地市分区域联合建设的形式,各地自建本地红色人物,收入统一的资源平台。 

在建设红色系列专题资源的同时,各参加单位需要注意随时收集、保存原始红色文献资料和研究文献,在资源后台储备全省的红色资源素材库,如红色历史照片、红色宣传单、标语、红色小报、革命徽章等,并为以后制作和开发其他形式的红色文化产品做准备。 

5、服务与宣传 

各单位通过官方网站、公众号等途径主动宣传自建的“红色陕西”资源,并与全省的共建资源相互链接。各单位主动到中小学校、大学、城市广场等地宣传本地红色文化资源,介绍自建资源内容。 

除了以上传统的宣传形式以外,将建成陕西省统一的“红色陕西”资源展示平台,向广大群众提供社会服务。例如由陕西省图书馆或相关单位牵头建设统一的宣传平台,注册独立域名,并申请开通微信、微博等公众号推送资源内容。该平台整合陕西全省的红色自建资源,包括陕西省历年建成的红色资源,“陕图讲坛”、“三秦大讲堂”等公益讲座中的红色专题讲座、陕西省拍摄或出品的红色文艺节目、影视剧作、舞台剧,以及红色文献资料、相关出版物等所有关于红色陕西的优秀资源。打造“红色陕西”文化品牌网站,主动推介和宣传陕西省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让深厚、丰硕的陕西红色文化资源“走出去”,强化陕西在省内外甚至国内外的文化影响力。 

五、结语 

陕西作为知名的文化大省,需要开发和建设的文化资源取之不尽,我们试以“红色陕西”为例,尝试在全省范围内进行红色文化资源的共建共享,力图彰显陕西具备文化强省的潜力和实力。文化资源共建共享需要全社会相关各系统、各部门和单位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协作和协调,共同努力,按照统一的建设标准规范切实实施建设工作,才能缔造出“红色陕西”这一文化品牌。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全文)[EB/OL].http://news.xinhuanet.com/zgjx/2015-01/15/c_133920319.htm,2015-01-15/2016.01-22. 

[2] 万更生.陕西红色文化软实力研究[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0.28-33. 

第3篇:中西文化的起源范文

关键词:文化资源 文化产业 长安文化

前言

西安是盛唐都城长安城所在地,有十三朝古都之称,历史上的长安文化深深影响了中华大地乃至世界文化的发展。如今的西安是中国西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地带,长安文化资源及其丰富,为西安的发展和我国历史文化的传承及发扬光大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文化基础。

一、长安文化资源概述

长安即西安,也指以西安市区为中心,周围一定区域范围。现今的长安文化指古长安文化在西安地区传承和发展的总和;它不仅仅包含了古代各个时期长安文化的发展和延伸,还要包涵现今西安地区衍生和发展的文化;是以西安市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发展的区域性文化。

古代长安地区是周、秦、汉、唐等王朝都城或重要政治城市, 所以历史上多有关于长安的史实, 而后也有很多学者对古都长安进行探访调研。可以说,对于长安文化的研究一直在进行。现今的关于长安文化资源以及长安文化产业的研究是在基于西安市更好的保护和发展古代文化资源,继承和发扬中华文明的基础上进行的。尽管有关长安文化的研究成果十分丰硕,但却没有系统的专题性实证性的长安文化研究。

二、长安文化资源的开发现状分析

(一)长安文化资源现状分析

第一,资源主要集中于西安市区,呈点状向周边地区延伸。从区域空间的位置范围看,西安文化产业空间集聚呈市区景区高度密聚、集聚中心偏向城南而其他区位景区相对稀疏的不平衡结构。基本格局是:景区集中在城南和市中心,城东和城西旅游吸引物相对薄弱,城北更少。

第二,文化资源保护和城市规划开发相结合的模式。西安是一座历史名城,其文化古迹众多,在城市的规划发展上,免不了要将保护好历史文化古迹和城市建设互相结合起来,并形成其具有独特历史文化和经济样式的现代化大都市。如位于西安市中心的钟鼓楼景区和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的建设项目就是范例。

第三,长安文化产业开始繁荣发展,文化资源得到整合利用。近年来,西安的文化产业开始蓬勃发展,各种文化资源被整合开发利用,形成了具有独特代表性的长安文化产业。例如:曲江文化景区已经成为西安乃至西北地区旅游产业规格最高,规模最大,产业密集度最稠密的景区。其主题公园和大唐芙蓉园已成为西安市快速崛起的旅游新区和国内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标杆。

(二)发展长安文化产业的优势

第一,文化资源丰富,并具有代表性和可待持续发展性。西安的文化资源的丰富程度可以说是在国内有目共睹的,而且因为现在西安的文化产业行业的发展,以及政府和市民逐渐对文化资源的重视加深,并且这些文化资源本身基本上是和自然景观溶为一体的,所以在其历史文化和资源持续发展上就具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可持续发展性。

第二,独特的“城市+文化”相结合的规划发展模式。说起西安,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她的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古迹旅游景点以及繁荣的旅游商业,大部分旅游者到西安首先是为了旅游,其次是为了购买陕西特产;这两大目的俨然已经成为了众多来陕西旅游的游客的主要目的了,所以西安的城市发展在规划上也就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文化”相结合的规划发展模式,这是其他旅游城市所不具备的一大特色。

第三,文化产业行业蓬勃发展,为西安的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保障。由前文可知,西安的文化产业正在开始蓬勃发展,这也是政府和市民开始逐渐重视西安文化资源的行业化发展和资源的可持续性带来的结果,这也就为西安的文化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行业上和经济上的保障。

三、长安文化资源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第一,长安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发展和相关理论还不成熟,对文化资源有效的开发利用理论指导一直在探索研究之中。虽然现在关于长安文化产业开发的理论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这些还不足以作为指导长安产业文化发展的理论向导。如果没有先进的理论作为实践指导,那么西安的文化产业行业发展和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就很容易走上歧路,甚至导致文化资源的损失。

第二,政府及市民对文化资源重视不足,对其保护和开发投入不够,没有形成规范的文化资源保护开发体制。这种不重视主要表现在对本地的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投入不够,政府引及引进资金投入不足,导致许多文化遗产白白丢失;同时也没有形成规范的文化资源保护开发体制,建立健全专门的保护和开发机构,而且对于保护和继承了这些文化遗产的工作人员,其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也有待提高。

第三,西安市场周边文化产业发展不平衡,导致长安文化产业发展西安一枝独秀。尽管近年来西安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但是这种文化产业增加值总量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较大。同时,由于当地文化资源开发的差异程度和底层文化欠细化明朗, 本地文化缺乏引导,造成了西安市及其周边的文化产业,特别是旅游业发展很不平衡,造成了西安文化产业发展一枝独秀的不合理现象。

第四,没有形成有效地长安文化产业品牌效应。西安市以网络文化、休闲娱乐文化、文化艺术商务、广告和会展文化等服务为主体的层文化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决定文化产业发展层次和整体素质的重要行业没有形成规模 ,西安地区的文化产业行业还没有形成鲜明有效的长安文化产业品牌效应。

第五,文化资源产业化整合存在大量问题,不利于长安文化产业的长久发展。长安文化产业整合中所凸显的问题,主要集中在重要文化资源的重复性利用和次要文化资源的更加忽视性上,同时,许多文化产业的企业经营者和决策者更多的是追逐一种经济利益,而不是如何有效而长久的开发利用长安文化资源。

参考文献:

[1]刘吉发、岳红记、陈怀平:《文化产业学》,2005年7月第一版,经济管理出版社。

[2]王亚荣:《长安文化的定义及其特征》,载《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6月第12卷第2期。

[3]苏军、雷蕾:《改革开放以来西安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思考》,载《西安日报》2008年12月20日。

第4篇:中西文化的起源范文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China in early 21st century is a major regional shift of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modernization process. Information strategy is its core strategy. Library, as an important information distribution center, provides information servi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China. The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 of information service of library and development of western China, and the way that library serve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China, proposes the measures of library information services.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图书馆;文献资源;信息服务

Key words: western development; library; literature resources; information services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3-0287-02

0引言

西部大开发是21世纪初期中国改革开放与现代化进程的一项重大的区域性转移。由于市场经济、网络环境、知识经济、全球经济一体化等各种时代背景和交互影响,信息化战略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核心战略,被赋予了优先、重点发展的地位。图书馆界作为重要的信息集散地之一,应充分利用馆藏文献资源,开展针对性、及时性和连续性的西部大开发信息宣传投递和定期服务,为决策机关及社会有关部门提供情报信息服务,为关注西部大开发的社会工商界提供情报信息服务,为西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应有的支持。

1图书馆信息服务与西部大开发

中国西部现代化进程随着世纪之交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启动与实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实质性的发展阶段。西部大开发的实质是推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西部的地区的经济发展还很落后于东部地区,西部要想崛起,缩短与东部的差距,就必须广泛采用先进的技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进步发展。这些都离不开先进的信息资源的有力支持,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加快西部地区信息化建设步伐,实现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图书馆是信息资料中心,对于本地区的信息资源建设、群众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对于培养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队伍,实现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2图书馆服务西部大开发的途径

西部的图书馆是文化建设的主要力量之一,所以它应发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抓住西部大开发这个重要的机遇,为西部经济建设提供多方位,多层次的特殊服务。

2.1 为西部文化建设服务。西部图书馆有着得天独厚的馆藏文献资源,这里有独特的蜀文化、藏文化、滇文化及夜郎文化等。在南北丝绸之路上遍布丰富的历史古迹,有敦煌、三星堆、西夏、吐蕃、大理、西凉众多的古国遗存。这些地方的历代珍稀文献,西部地区图书馆多有收藏,例如:甘肃省图书馆是全国九个地区中心图书馆之一,也是西北地区的中心图书馆。其中有享誉海内外的文溯阁《四库全书》、国内收藏最完整的大型明版木刻丛书《永乐南藏》、敦煌汉文写经30卷、吐蕃文写经32卷、箧页式吐蕃文写经1120页,还有国内罕见的《汉隽》、《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等宋元刻本30余部。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源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我们要充分发掘、整理这些传统文化遗产,让那些束之高阁的西部古典文献发挥出应有的文化价值,使我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读者利用这些文献资源去了解往日西部秦汉的喧嚣,盛唐的繁华,从而热爱、神往西部这片广袤的土地,进而愿意向西部投资。

2.2 为西部开发人力资源服务。人力资源作为西部地区社会资源的组成部分,是西部开发的关键。据统计,目前,全国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中大约85%集中在东中部地区,表明西部地区人力资源已经达到非常缺乏的程度,这也是严重制约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力资源队伍,教育和培训是必经的途径。图书馆作为社会的文献信息中心,是知识的源泉,是本地区信息化的重要基地,是人民群众汲取知识、接受终身教育的重要课堂。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资源对于社会和经济发展所起得的推动作用的重要性已经为大家所公认。在发展人力资源时,一定不能忽视图书馆在教育和培训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图书馆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对先进文化的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一个地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程度,一定程度上也标志着该地区全面推进社会建设的发展程度。

第5篇:中西文化的起源范文

[关键字]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江西 绿色崛起

江西省素有文章节义之邦的称号,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拥有灿烂的陶瓷文化,赣商文化,客家文化,傩文化,药文化,并形成了以井冈山精神为核心的红色文化。而如何乘着中央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东风,从科学发展的战略高度来发展江西省的文化产业,充分发挥本省文化资源优势,成为江西省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助推江西绿色崛起的重要意义

1.以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助推江西绿色崛起是坚持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具体表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是党的宗旨所在,是党带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目标所在。文化源于生活,源于人民,只有坚持文化的发展为人民服务,人民才能以高度的自觉性参加到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中来。以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发展绿色经济,让人民既有金山银山,又有绿水青山,这正是我党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最大利益,是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体现。

2.以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助推江西绿色崛起是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群众幸福感的有效手段。人的需求,首先是物质的需求。物质需求是其他需求的前提和基础。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个人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高。江西省始终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并以此为前提,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符合江西省省情提出的以文化率先助推江西绿色崛起的目标就变得触手可及。

3.以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助推江西绿色崛起是推动江西省文化体系建设,巩固人民经济发展的共同道德基础,增强地区荣誉感的必要举措。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既吸收了国外的先进知识、文化理念,也无意中引入了一些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一些领域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些社会成员的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已成为当前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所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树立强烈的道德认同感、积极的地区荣誉感、营造一个真善美的社会氛围、建立一个人民认可的道德规范是以文化产业带动经济发展的基础,而以文化的发展繁荣助推江西绿色崛起就是一个重要的途径。

4.以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助推江西绿色崛起是加快江西省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方式。文化产业作为一个战略性的新兴产业,以创意为源头,以内容为核心,以技术为手段,是高技术和高文化的统一体。在很多西方国家,文化产业已成为国家的支柱性产业。江西省作为一个文化大省,虽然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所占GDP比重不断增大,但至今年也只有2.5%,还未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只有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契机,大力培育和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把文化产业作为新阶段发展的重点,建立有江西特色的文化体系,才能促进江西省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5.以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助推江西绿色崛起是展示江西省开拓进取、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的创新形式。人是社会的单元,也是社会的创造者,更是社会风貌的展现者。同理,一座城市的风貌如何,是人民的精神状态的体现;社会经济发展得如何,是这个地区领导人能力和人民素质的体现。而以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推动江西绿色崛起,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途径则能全面的展现江西人民不畏艰难,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

二、以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助推江西绿色崛起的优势

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后,江西省委省政府抢抓历史机遇,相继出台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文化建设专项规划》《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江西省十大战略性新兴后兴(文化及创意)发展规划》以及一系列的配套改革,并在《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首次详细阐述了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相关规划。苏荣同志更在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上强调要把文化产业作为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以文化率先促进江西的绿色崛起,以文化产业的跨越发展促进全省的进位赶超。

从省情来看,江西省具有将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的诸多优势。其一,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江西是唯一一个与中国最具活力的长三角、珠三角,闽中南经济圈相毗邻的省份,并纳入了泛珠三角经济圈。江西省已经成为连接这些地区最便捷的区域,成为贯通南北的交通枢纽。这不论是作为交通或是物流来讲,都具有融入全国甚至全球化的独特区位优势。其二,拥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资源优势。经过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江西省文物共有36000多处,排在全国前十位。江西历史悠久,自古学风鼎盛,名人辈出。诞生了王勃,王安石,朱熹,欧阳修,汤显祖,文天祥等极具声名的文学巨匠;孕育了道教文化,庐陵文化等;在井冈山、瑞金、安源等地诞生了红色文化。此外,还有世界知名的“瓷都”景德镇的“瓷文化”,“药都”樟树的“药文化”,“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的“楼文化”,历史悠久的“傩文化”等等。其三,具有天然的绿色资源优势。江西是生态资源大省,森林覆盖率达60.5%,生态环境优越,拥有8个部级风景名胜区,3个部级自然保护区和14个国家森林公园。仅在2011年,江西省旅游接待人数就高达1.6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106亿元。

2010年11月,首届中国鄱阳湖生态文化节在南昌举行。国内外345家知名文化产业参展,吸引了15万观众,110个文化产业招商项目成功签约,签约金额高达758.5亿元。2011年深圳文化产业博览会上,江西代表团现场成交金额112.1万元,签约达成的项目达97.15亿元,为历届文博会之最,表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强劲的增长势头。政府和企业投资的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在稳定推进,来自各种渠道投资的新媒体产业和演艺发展态势较好,精品项目的生产成果喜人,文化消费能力和消费需求大幅提升。文化产业成为全省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重要产业之一,已经成为江西省的突围先锋产业和增长引擎。

三、如何以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助推江西绿色崛起

1.统一以文化的发展繁荣助推江西绿色崛起的思想认识。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万众一心才能出成绩。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鲜明的指出了文化已经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只有大家都坚定的认识到文化产业对于经济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只有坚决的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众志成城,才能有所作为。

2.加强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和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建设。文化服务基础设施作为文化发展的一个最基础,最广泛也最重要的载体,在促进文化发展繁荣上是不可或缺的。而在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更应结合江西省的实际,将独具特色的文化元素更多地赋予文化产业的建设中。将文化建设和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红色旅游有机的结合起来,打造一批高标准、高水平、上档次,独具江西特色的文化服务基础设施和文化旅游项目。抓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把经济项目化,以项目促投资,以投资促发展。努力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江西省的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3.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是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将文化产业发展成支柱产业,促进江西绿色崛起的关键。我们要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突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体制改革,激发发展活力。加快文化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规范政府文化部门的行为,对不同行业和单位的文化部门区别对待。对于公益性文化事业,要加大财政的投入力度,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正确的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到文化建设中来,坚持公益文化事业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而对于具有市场性质的文化事业,则要将其推向市场,积极的参与市场竞争。深化文化行政部门的体制改革,推动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和管办分离,提高工作效率,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企业。

4.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引进的长效机制,营造“尊重人才,重视人才”的良好氛围。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关键。紧紧抓住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等环节,努力建设一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活力的文化人才队伍,是江西省的当务之急。首先要优化人才成长的环境,运用待遇,事业,实现自身价值等多种形式吸引人才,稳住人才,营造尊重人才,重视人才的良好氛围。其次加强文化管理人才的培养,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加强各级文化部门和单位的领导班子建设、提高文化业务和管理水平,高度重视文化经营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再次,大力培养拔尖人才,培养一批熟悉本土特色的人才。地区的才是民族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特别是在文化产业方面,本土人才对本地区的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更能原滋原味的表现出地区的文化特色。最后,要建立科学的文艺人才进出机制,畅通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要建立这样一种机制,让人才“进的来、留得住、干的好”。

参考文献:

第6篇:中西文化的起源范文

关键词 文化资源 文化产业 开发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当前,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使文化产业成为特色优势产业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支柱产业,正成为西部省(市)区不约而同的追求,为此,西部各省(市)区政府也不断加大投入,支持和鼓励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从2003年起,云南率先设立每年3000多万元的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文艺创作基金。

2005年起,重庆市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拨款1000万元用于文化产业发展。

贵州省2006年8月设立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当年安排专项资金1500万元,以后每年递增100万元以上,到2010年,将增至2000万元。

2007年11月,青海省设立省级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首批856万元专项资金已全部下达。

甘肃省从2008年起,建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由省财政预算资金1000万。

2008年6月,宁夏从2008年到2010年每年统筹安排1000万元用于文化产业的发展。

2008年4月,四川省在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基础上,又设立文化产业品牌扶持专项资金。以推动重大文化产业项目成果向优势文化产业品牌转化。

从2009年起,自治区政府将每年安排文化产业启动和文化创作专项资金2500万元。

2008年10月,在西安举办的第四届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上,共推出重点文化项目632个,涉及文化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化旅游、网络动漫等领域,项目投资总额约2452.8亿元人民币,大会合同资金总额突破80亿元。其中,合同成交总额58.77亿元,集中签订文化产业项目43个,累计总投资达51.2亿元:大会现场交易总额为5700万元,各代表团上报合同意向总额为20.69亿元。

这一切表明,西部各省(市)区文化产业正受到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呈现总体良好的发展态势,西部文化资源开发和文化产业发展成绩斐然。

然而,尽管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西部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

一、问题的梳理

首先。产业发展规划缺陷较明显。现在,西部很多省(市)区都先后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较具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但是仔细观之。不少规划存在明显的缺陷。

第一,规划或纲要制定前的现状调查和分析不足,造成对本地区的文化产业资源、市场以及优劣势等背景和现状认识比较粗浅,影响了规划的实际执行效果;

第二,在规划或纲要的具体内容方面,对文化产业的基本原则、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的论述性内容比重偏大,而对于文化产业的结构、布局等决定规划可行性的内容相对较少。

第三,缺乏广泛论证。一些发展规划没有经过广泛讨论和论证。规划虽经政府部门,但其权威性不是很高,其实施的可行性可想而知。

近年来,韩国文化产业发展很快,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制定了一个思路明晰、目标明确的发展规划。早在亚洲金融风暴的时候,韩国政府便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特别是对文化产业政策作了重大调整。文化立国战略首先被他们提出来作为国策。韩国政府引导并动员了全社会的力量发展文化产业,不仅将目标瞄准国内需求。而且将文化产品的对外输出瞄准了具有类似的亚洲特别是东亚国家,并迅速取得极好的市场回报。

当前,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在文化资源的整合、文化资源的底数、文化资源的开发、文化产业资本的积累都还处在一种初级状态。这种状态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将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市场的畸形发展。基于这种现实,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尤其重要。

其次,西部文化产业发展起点低,经营单位众多,但集约化程度低,支撑文化产业发展软硬件系统跟不上,市场化程度严重滞后。

以报刊业为例,据有关资料显示,2004年,西部所有省市区发行的报刊共计1663种,而北京和上海两地就发行报刊3055种,相比之下,西部不但数量少,质最也较差,实力较弱,性质趋同。从企业的微观层面来看,东西部文化企业之间的资金实力的差距和获利能力上的差距也是显而易见的。此外,西部现在有些县级文化馆、群艺馆、图书馆、博物馆很少活动,或由于经费紧缺出租以作它用,或由于长年失修无法活动。多数新华书店主要是以发配中小学生课本为主维持现状,有些乡镇连文化站也没有,有的文化站有牌子,却没有场地和管理人员。村级既没有文化活动站,也无文化活动联络员,更无从谈起文化产业经纪人的产生和发展。由于文化设施缺失落后,文化产业的发展缺乏市场支撑,难以真正做大做强。

第三,文化产业发展缺乏总体战略,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

经过多年的努力,西部各省区市的文化产业机构都程度不同地有所增加,社会所办的文化产业也发展迅速。但是,一些地区和部门的领导仍然把文化建设归属于政府独家行为,难以接受文化产业的市场经济概念,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开发力度不够,多渠道发展西部文化产业的氛围尚未形成。由于大多数文化产业经营主体脱胎于传统的文化事业单位,主要还是按计划经济的运行模式管理运作。机制上的不完善,严重地阻碍了文化企业的发展,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而发达国家已经能够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进行文化产品的生产、销售,并形成了一套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成熟的市场运作模式。

当前,西部文化产业的配套政策和措施显然落后,以市场为目标,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考虑,还停留在朦胧状态,用抓文化事业的行政运作模式去硬性规定,实际上抑制了文化市场的发展。

比如,工艺美术品产业以前是甘肃省文化和经济领域的强项,1987年甘肃省工艺美术工业总产值曾突破1亿元大关,达到1.23亿元,出货值达到8250万元人民币,居西北地区首位,雕漆工艺品产值占全国同类产品的5.4%。名列全国第七。然而,由于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和总体发展规划,近年来甘肃省工艺美术业发展却极其缓慢。

最后。西部各类发展文化产业的人才匮乏。美国和欧盟国家的文化产业之所以较为发达,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注重对文化产业发展所需人才的培养,用专业人才来支撑其文化产业的发展。美、日、韩等国的文化产业繁荣,可以归纳为一整套围绕着文化产品的策划、生产、传播、消费而建构起来的工业化、商业化运作体系的形成。在这个体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文化产业人才:创意人员、制作人员、经纪人、营销人员、管理人员等,每一种人才的培养都有其特殊的培养方式。

目前,西部地区文化产业人才危机,不仅表现在人才的总量、结构、素质和层次上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为致命的是人才的创新能力总体上比较低下,严重制约了

西部民族地区的知识创新。在西部,尤其缺乏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和领军人物,缺乏像张贤亮、杨丽萍等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这是制约西部文化产业落后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二、对策的提出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西部各省(市)地区在今后发展文化产业过程中应着重采取以下措施。

1、合理开发文化资源,加快构建文化市场混合经济结构。

与其他经济资源一样,文化资源在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相对于市场的文化需求也是稀缺的。因此,在开发文化产品的过程中,就必须对现有文化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文化资源的配置方式一般有市场调节、计划调节、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三种方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资源的配置方式只能是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方式,即在国家宏观计划调控下使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但是,文化资源并不等于文化产品和文化资本,更不是文化产业,它仅仅是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资源供给和保障。要发展文化产业,必须从文化产业生产的第一环节即创新开发文化资源人手,把文化资源的市场化、商品化作为文化产业生产全过程的重要手段;其次是开发利用这些资源,生产出受大众喜欢、有文化附加值和科技含量的文化产品;再次是开发生产多种衍生产品,打造文化产业链;最后,利用文化市场和知识产权等将这些文化产品和衍生产品销售到消费者手里,使各种文化资源的综合开发获得最大的效益。

有鉴于此,西部要抓住当前有利的战略机遇期,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有益经验,充分利用西部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并依托相关政策,大力构建文化市场混合经济结构,提高综合创新开发文化资源的水平和效益,围绕核心文化资源,借助现代高新技术,将文化产业的链条向上、向下、向左和向右同时进行全面扩张,使文化资源的能量和优势迅速转化为文化产品和文化资本的优势,从而加快西部文化产业升级换代和可持续发展的步伐。

2、加强市场监管,建立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

文化市场是文化产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全的文化市场能够促进各类文化产品和市场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拓展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

当前西部文化市场的发育还不够完善,文化产品市场、文化服务市场不够发达,文化要素市场的发展就更为滞后,例如,资金市场、设施市场、人才劳务市场、中介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等急需建设和发展。这种状况无疑阻碍了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流通,限制了西部地区文化市场、文化产业的深入发展。

例如,目前西部文化市场存在的侵权盗版屡治不绝。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向市场提供的文化产品无法满足消费需求是根本原因。没有文化产品和服务市场的发展,其他文化要素市场的发展就没有基础和依据;反之,文化要素市场的发育程度和水平又制约着文化产品和服务市场的发展,两者之间的不平衡性,必然造成各文化市场门类相互制约的局面。特别是文化要素市场中的资本市场是现代文化市场的核心,需要有新的思路和举措。西部各省(市)区政府一方面要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创造一个良好的文化发展环境,以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另一方面要加强文化市场监管,使市场上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形式丰富多彩、受市场欢迎;内容上健康向上,符合社会主义价值观。

3、科学规划,品牌第一。

文化品牌的显著特点是既有鲜明的文化特色,又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价值。为此,要从全局出发,注重考察那些既能显示西部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又有经济开发价值的文化资源成份,确定文化品牌运营的战略目标;对文化资源进行科学的品牌定位和文化经济一体化的运作,集中力量培养优势品牌,组建文化支柱产业。

纵观国内外许多品牌文化产品,往往都是从开发某一文化资源人手的。如美国好莱坞近几年的大片《哈利・波特》、《断臂山》、《钢琴师》等,都是开发畅销小说资源的成功例子。我国的一些电视剧如《亮剑》、《历史的天空》、《激情燃烧的岁月》等,以及《满城尽带黄金甲》、《色・戒》、和《集结号》等轰动市场的电影大片,也都是根据文学作品资源再创造出来的。

近年来。云南通过对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云南现象”和“云南模式”,并打造出像《云南映象》、《丽水金沙》这样的文化精品。广西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从2005年推出4年多来已吸引260多万名观众,票房收入达5亿元。新版彩调歌舞剧《刘三姐》于2008年6月在美国华盛顿特等五个城市巡演,观众反响热烈。

可见,正是在对文化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和开发的基础上,这些文化品牌才最终取得极大的成功,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4、打造文化产业同。大力培育和发展文化产业集群。

与其它物质生产领域的产业相比,文化产业具有更强的集群化特征。如好莱坞影城、迪斯尼乐园、巴黎歌剧院、维也纳音乐会、俄罗斯的国家芭蕾舞团等文化经济产业,既宣传民族文化和人文价值观,又创造着巨大的经济财富。我国西部各省(市)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文化产业集群形成的得天独厚的基础。

例如,陕西省西安市曲江新区,作为一个尚在开发建设中的以旅游文化产业为支柱的城市新区,近年来随着一系列重大文化项目的开工、建设、完成,曲江文化产业集群效应凸显,其文化产业主要经济指标显现出井喷式增长。2008年一季度,该区人区文化企业数,展会数量、规模、效益,文化产品产值、效益,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税收等指标平均增速均达120%以上,实现财政收入8400万元,同比增长236.9%;引进外商投资近3000万美元,同比增长192.9%。

另据了解,四川文化系统2008年s・12地震后重建的79个大项目中,40个属于集群式发展的文化产业园打造。2008年12月28日,“红星路35号文化创意产业园”在成都开门营业。它是一块“创意产地”,会引来国内知名创意机构纷纷入驻;在行家眼中,它是四川文化产业集群式发展的一次尝试,就像北京"798艺术区”一样,会成为产业孵化、产业投融资、创学教育、国际交流的新平台。

三、小结

2008年11月,国务院出台了“四万亿投资规划”,随着该投资规划在民生工程上的逐步落实,国民购买力得到增强,对文化消费必将产生进一步的需求。

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原则通过《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提出了发展区域和民族特色文化产业群,这表明在国家层面上,除了强调一般意义的产业形态之外,开始注重地区的差异性,尤其是西部地区,破解了以往文化产业政策“一刀切”的现象。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出台之后,进一步降低投资准入门槛,必将形成新的文化产业投资热潮,西部各省(市)区文化产业也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

面对机遇和挑战,各级政府如何根据当地的客观条件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做出科学、准确、符合实际的规划和决策,无疑成为西部文化产业未来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2008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彭岚嘉,黄怀璞,彭江嘉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3]祁述裕,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4]吕庆华文化资源与产业开发,经济日报出版社,2006

[5]顾江文化产业研究,一文化软实力与产业竞争力(第二辑),东南走学出版社,2009

[6]曹鲲,安俊美,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内蒙古师范走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140-144,

第7篇:中西文化的起源范文

【论文摘 要】 教育资源配置失衡严重制约了西部的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和农民进步。建议政府应加大教育公平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提高西部农村教育者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吸引先进知识分子走进西部;走出西部农村的同胞应该回馈家乡,为家乡的繁荣与发展贡献力量。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国家要成为真正的大国、强国,必须要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崛起的不可或缺的筹码。如果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那么教育就是这个民族的灵魂传承的直接途径和重要载体。对教育的重视与成效是我国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软实力体现,事关国计民生。而从目前情况看,我国东西部教育资源存在不可忽视的配置失衡问题,这种失衡对西部“三农”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温家宝总理在2011《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要继续坚持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公共资源配置重点向农村和城市的薄弱学校倾斜。义务教育均衡问题又一次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本文通过对西部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现状和“三农”发展的关系做尝试性探究,以期对西部教育环境的改善有建设性的建议措施。

一、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现状

教育问题事关人民大众的切身利益,是常在常新的话题,时常会引起热议。据有关部门统计的数据显示,城市小学生平均每个小学生所享用的教育资源是农村的近16倍,如此大的差距不难看出我国教育现状资源配置存在严重失衡。

而教育资源失衡实际上并不是只体现在城乡之间,更严重存在于农村内部。同是公办学校,普通学校与重点学校之间是有差距的,而这作为教育不公平中最重要的一方面,择校风早已如过街老鼠。但是现实生活中这种事例屡见不鲜,且更有见长趋势。

综上所述,我国教育资源配置存在不可忽视的失衡问题,特别是城乡差距,这种失衡将对“三农”的健康稳定发展形成难以逾越的障碍。

二、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对西部“三农”的消极影响

实践证明,教育资源的失衡对西部农村的发展产生了也将继续产生消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农业发展的制约

西部农业的发展一直处于低迷的状态,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农业都只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让很多城市公民无法置信的是有些地方的农业生产还处于原始状态,而在他们自己看来一切都是那么理所当然和顺其自然。也正是这种安于现状的心态使得西部农业长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教育资源的失衡对西部农业发展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第一,西部教育的不发达致使很多农民工选择进城,自然荒废了东部稀有的土地资源,造成了东西部的严重失衡;第二,西部教育环境的落后使得很多先进人才为了下一代的成长考虑选择了敬而远之,宁愿在东部沿海过“蜗居”生活,也不愿意将自己的青春献在难为改观的西部环境。由此,先进技术和资源都难以引进,农业的发展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2、对农村繁荣的限制

十七大报告中特别指出,要将和谐新农村建设作为新时期和谐社会构建不可忽略的重要任务。近年来,西部计划的实施为西部造福不少,也有很多志愿者愿意支援西部,虽然农村的面貌在新时期焕然一新,但是较之东部,还有很大的落差。而且还有一小部分地区的境况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这和当地教育资源短缺有很大的关系。

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对西部农村繁荣的限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村最重要的内容还是农业和农民,而这两者都没有达到和谐发展的状态,农村的繁荣与和谐自然也失去了支撑和意义。而导致农业和农民的欠发达的重要因素就是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引起的西部教育资源的匮乏和教育环境的劣势。第二,教育的不发达成了西部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瓶颈”,由此,西部农村的发展严重滞后,西部和谐更难以得到保证,而西部和谐对整个中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举足轻重,问题亟待解决。

3、对农民进步的制约

文化是文明的载体,而教育是传承文化的直接途径。我国是拥有五千年之久的悠久文明,享誉世界,然而,这种文明会因为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引起的失衡而在西部渐渐淡化,严重制约了西部农民对于人生价值的追求。

放羊娃的故事值得我们深思,很多西部农村的同胞祖祖辈辈重复着那样没有营养的生活,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被开化,长久以来,东西部的落差形成了鲜明的两极分化:一极是文明与进步,另一极则只有原始与落后。

西部和谐的最终落脚点是人的高度与和谐发展,农业、农村的落后限制了农民的进步与发展,但同时,农民的滞后也使他们开发西部的自觉想法有很大的局限性。而无论农村、农业,还是农民的发展都系于教育资源的分配。

三、均衡教育资源配置的可行性途径

我国西部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薄弱环节,木桶效应决定了其发展成了和谐社会构建的关键环节。均衡东西部教育资源是改善西部环境不可或缺的条件,基于以上对教育资源失衡的现状和教育资源失衡对西部“三农”的消极影响的分析,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政府投入的均衡。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教育方面的投资还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这不仅使西部农村教育事业得不到有效的发展,也是制约我国教育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最终也使得国民素质的提高受到很大的限制。各级政府应加大教育公平投入,改进教学设备,改善教育环境。

第二,政策支持的均衡。西部农村教育环境要得到改善,必须先在人力物力上得到平衡保障。首先,提高西部农村教育者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吸引先进知识分子走进西部,走进农村,走进农业,走近农民;其次,引导城乡之间的教师进行交流,优秀教师资源流动性工作,并组织城乡教师资源周期性进行调换,以保证西部农村享受平等的教育资源;第三,加大宣传力度,鼓励优秀大学毕业生志愿去西部支教,用相应的优惠和表彰政策吸引他们投身于这项高尚的事业,这样也可以充分利用每年东部发达地区剩余的人才资源,缓解了就业压力。

第三,走出西部农村的同胞应该回馈家乡,唤起大众觉醒的力量,为西部的繁荣与发展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纵观西部教育发展,展望未来,教育者们任重而道远,我们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可行之策,为中华和平大国之崛起奠定雄厚的教育之基。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局.当前农民队伍状况的调查[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1983.

[2] 章飞.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失衡的弊端分析[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5.01.

[3] 陈潭、罗新云. 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及其政策补给—以湖南H区2005年的相关教育数据为分析样本[J].公共管理学报,2008.04.

[4] 牛廷伟. 基础教育资源失衡对西部“三农”的影响[J].中国国情国力,2008(8).

第8篇:中西文化的起源范文

关键词:东南亚;南岛语民族;起源;迁徙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2-0022-04

南岛语民族(The Austronesian-Speaking Peoples)是指现今广泛分布于北起我国台湾、中经东南亚、南至西南太平洋三大群岛、东起复活节岛、西到马达加斯加等海岛地带,民族语言亲缘关系和文化内涵相似的民族群体。这个民族群体的分布范围十分广泛,几乎跨越了半个地球,但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

截止到目前,学界对东南亚南岛语民族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众多的研究课题中,最引人注目也最受学者争议的,就是这个民族群体的起源与扩散问题。

一、东南亚南岛语民族的起源

针对南岛语民族的起源,多位学者从语言学、考古学、民族学等角度提出多种不同的起源地及扩散模式的假说。这些种种不同的认识,主要有“太平洋群岛说”、“东南亚群岛说”、“中南半岛说”、“华南大陆说”、“台湾说”等。但是,近年来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表明,这个民族群体与古代中国南方的民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南岛语民族的先民的主体很可能是从中国南方地区迁徙过去的。

自19世纪末期以来,已有考古、民族和语言等方面的学者推论南岛民族应起源于中国大陆的南方海岸一带。这样的看法,以后持续被更多的学者所支持。例如:

本尼迪克特对包括中国的仡佬语、黎语和中国与越南交界地区的拉嘉语、拉提语等属于卡岱语的语言同印度尼西亚语进行比较后也认为:“操原始印尼语的人是从中国南部海岸也许经过海南岛往北迁移到台湾,往东迁移到菲律宾,往南迁移到越南、婆罗洲、爪哇、苏门答腊和马来半岛。”①

林达・诺伦・沙菲尔在论述东南亚的南岛语民族的起源时认为:“马来-波利尼西亚人的故土并不在海岛地区。在公元前4000年以前,这些人住在今天中国南方扬子江以南的沿海地区。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是现代意义上的‘中国人’,因为那个时期中国南方在文化上与北方差别很大。南方的居民与居住在遥远的黄河流域的汉族的先民的联系相对来说并不密切,相反,中国南方与中南半岛在文化上、民族上和语言上却有着密切的联系。”②

张光直、格雷斯(G. Grace)与索尔海姆(W. G. Solheim)合作《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的迁移史: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500年之间》一文,就将考古学与语言学方法结合起来探索华南与太平洋群岛之间土著居民迁徙的路线、年代,开始将华南的绳纹陶文化与“南岛语族”祖先联系起来。③

贝尔伍德(Peter Bellwood)采用白乐思的Austric假说,结合考古学证据,认为南岛语族的最终起源在中国南方,而台湾则为南岛语民族向海洋发展的起源地。他认为南岛语民族从中国大陆南方沿海地区来到台湾,并在台湾产生分支后,由东南方的南岛语族继续往南方扩散迁徙。他明确地论述南岛语族从华南的台湾到大洋洲的扩张史,即距今5000年以前从以闽台为中心的中国东南沿海出发,5000-3000年间扩张到南海海域的东南亚群岛,3000-1000年间传播到太平洋群岛。④

其后,张光直在《中国东南海岸考古与南岛语族的起源问题》一文中指出:“简单的说,台湾的南岛语族说明台湾是整个南岛语族最早起源的地区的一部分;向上推溯四五千年所得的大坌坑文化很可能是原南岛语族的代表或一部分的代表;隔着台湾海峡的富国墩文化如果可以进一步的证明是大坌坑文化的一部分,那么原南岛语族的老家便推上了大陆的东南海岸;照目前的材料看,这批材料的地理范围集中在闽江口到韩江口的福建和广东东端的海岸”。⑤将南岛语族最早的源头指向台湾西海岸的大坑文化和福建沿海的富国墩类型。

也有人直接将南岛语民族的起源锁定在中国福建。东山博物馆馆长陈立群通过对东山大帽山贝丘遗址出土的大量石器、陶制品等文物进行初步分析,指出这些石器、陶器等文物在制作方法、生产工艺等方面和台湾、澎湖地区的考古发现十分相似。再则,东山岛自古使用的竹筏是最早最好的航海器,与太平洋上南岛语族的竹筏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因此推断南岛语民族起源于福建。

吴春明:对“南岛语族”起源“闽台说”提出不同意见,他不赞成学界所论“南岛语族”(包括台湾原住民)是史前华南百越民族向海外单线传播、扩散的结果的观点,尤其是不能简单地看成由福建向台湾、菲律宾和大洋洲单线传播的结果。他认为,华南与东南亚的史前考古发现证明了“南岛语族”与华南土著同属一个人文系统,他们共同组成了以环南中国海为中心的“亚洲地中海文化圈”,这是一个巨大的土著文化共同体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华南土著与“南岛语族”地带间的文化传播和交流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共同体内在的互动整合关系,在史前期亚洲大陆东南与海洋世界间的交流是多方向、多角度的。⑥

也有一些学者把南岛语民族的发源地具体地锁定在中国的云南。例如,温斯泰德认为:“从语言根据来说,马来族的故乡可以在占婆、交趾支那和柬埔寨探索,而现在从文化证据来说,则可以把它的位置放在云南的西北方。”⑦

印度尼西亚学者・雅明也认为:“锐角圆石斧和石矢等首批文物,由北边传入我国,而后传播到太平洋各岛……史前研究材料表明,这种文化的影响首先来自中国的云南。”⑧

1994年7月印度尼西亚《革命之声报》登载了巴厘岛印度尼西亚艺术学院院长玛特・班德姆教授的文章,文章说,公元前1000年商朝鼎盛时期,华北、华中和华东的许多居民迁徙云南,后来他们又向包括印度尼西亚群岛在内的东南亚迁移。东山文化的传播就是一个证明。人们甚至认为当今爪哇和巴厘的佳木兰乐器源自古代云南的铜鼓。⑨

我国一些学者从语言学的角度将马来语同古越语或古越人分布区的方言做了比较,认为两者有许多相似之处。把南岛语民族的起源直接锁定在古代的越人。例如,徐松石先生认为,今天中国东南沿海许多地方的方言中还有许多词汇都与马来语有同源的关系。因此,徐松石断定,马来族就是源自古代中国东南沿海的古越族。⑩

林惠祥在《马来人与中国东南方人同源说》、《南洋马来族与华南古民族的关系》等文中,首次指出华南大陆的百越民族就是居留在大陆上的古代马来人,即所谓的“原马来人”。并从体质特征、文化习俗、考古遗存等学术角度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华南大陆为马来人的起源地。11

凌纯声从体质、语言和文化诸方面对马来人和中国南方民族进行了比较后也认为,“南洋土著”均来自中国。他们的祖先就是中国史籍中提到的百越民族。12

许友年指出:“不论是我国的东南沿海或者是西南地区,恰好都是古代百越活动的地区。据古籍记载,直到秦汉时为止,百越就是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的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经西南的贵州、云南诸省直达中南半岛的一个大的族系。百濮则是我国西南的古老部落群,其分布地区往往与分布在西南的百越系统的部落相交错。”“马来人种来源于我国古代的越濮民族”。13

何平教授认为,南岛语民族的发源地应当就在中国,具体来说就在中国包括西南地区在内的整个南方地区。14

总之,近年来国内外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表明,这个民族群体与古代中国南方的民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南岛语民族先民的主体很可能是从中国南方地区迁徙过去的。

二、东南亚南岛语民族先民的迁徙

虽然学界对南岛语民族的起源与扩散至今仍有不同的看法,目前南岛语民族的发源地在中国的南方地区这一观点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同。那么,南岛语民族的先民又是从中国南方的哪里,沿着怎样的路线迁徙到他们今天所分布的地区的呢?

有些学者直接将南岛语先民的迁徙同中国古越人的流散联系在了一起,认为今天的南岛语民族的先民就是流落到东南亚一带的百越民族。例如,凌纯声先生认为,一些越人正是在这一四下发展和迁徙的过程中移居到了东南海中岛屿和半岛,并与当地土著融合,形成了一些新的民族。15 又如,我国学者陈桥驿根据考古材料,对古代越人的发展和流散进行了专门的探讨,认为古代越人曾流散到东南亚地区。16

如果说南岛语民族源自古代分布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古越人的话,那么,越人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移向海外呢?《史记・越王勾践世家》曾经记载说,楚灭越之后。楚威王“大败越,杀(越)王无疆,尽取故吴地至浙江……而越以此散”。越国灭亡后,越国的王族子孙,彼此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一些越人可能辗转到了东南亚半岛和海岛地区。

凌纯声也有过类似的论述,他说:“中国的历史,秦以前为东西之争,秦以后则为南北之争,北方的即华夏系的民族,代表大陆文化或称金玉文化,其人强悍,孔子所说的‘北方之强’;南方的即百越系的民族,代表海洋文化或称珠贝文化,其人柔顺,孔子所说的‘南方之强’。南北之争,经过历史上的三件大事:楚灭越、秦始皇灭越与开发岭南、与汉武帝灭南越、东越,南方的百越民族,遂撤离大陆上的历史舞台,历若干次的迁徙而退居今日的南洋群岛。”17

陈桥驿在《越族和发展与流散》里认为古代越人发源于宁绍平原。但是,到了距今1.2万年前后,宁绍平原发生了卷转虫海侵,这次海侵在7000-6000年前达到最高峰,在最后1000余年时,情形最为严重。原来在这片自然环境非常优越的宁绍平原繁衍生息的越族居民,发生了他们部族历史中的大规模迁徙。他说:“越族的迁徙,显然是从对于卷转虫海侵首当其冲的东海大陆架开始的,这个地区的居民迁移路线,一条当然是越过舟山丘陵内迁到今宁绍平原,另一条可能是外流,利用原始的独木舟漂向琉球、南日本、南洋群岛、中南半岛和今中国南部各省沿海等地。期间也有一部分利用舟山丘陵的地形安土重迁”。18

也有学者认为南岛语民族的先民移居东南亚地区的时间应该更早。例如,何平教授就认为:“今天的广义马来人或南岛语民族的祖先,早在百越这个民族群体形成并见载于史书之前,就从东南亚沿海迁移到东南亚地区了。南岛民族的先民并不是直接源自古代中国的百越民族,而是源自百越民族的祖先。这个共同的祖先似乎不应当叫做越人,而应当叫做“前越人”。以后发生的楚灭越、秦伐岭南和汉平南越,只不过是又使得一些越人流散到中南半岛和海岛地区,加入了与他们有亲缘关系的那些早先流散到当地的“前越人”的后裔即史书所说的“外越”中,成了马来民族形成和发展的新的来源而已。”19

何平教授还认为:“在与中国东南沿海的古越人有关的‘续至马来人’的先民迁到东南亚之前,一定还有一些在更早的时候迁到东南亚地区的而且也是操古代南岛语系语言的人,他们应当就是那些皮肤黝黑的、与孟高棉语族相似的原始马来人……”。20

由此可见,南岛语民族先民的迁徙是持续的,动态的。目前,大多学者认为南岛语民族的先民是分两批迁往东南亚地区的。

印度尼西亚学者昆特雅拉宁格拉特根据其所掌握的资料分析说,最初的一批带着原始农业来到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群岛的操南岛语的人大概是从公元前3000年的时候开始向东南亚地区迁徙的。他们的路线是从东亚大陆经台湾,然后经菲律宾进入印度尼西亚东部的西里波斯岛北部和哈尔梅赫拉岛,还有一些后来又从那里迁移到新几内亚。他们的史前证据就是椭圆形的石斧。他们的生产力水平还很低下,不会制造陶器。直到现在,生活在新几内亚西部高地的许多民族集团还仍然在用这种椭圆形石斧和刀耕火种技术种植山药和芋头。这些人可能就是最早的操南岛语的人的后代。第二批操南岛语的人是在大约公元前2000年的时候开始从东亚大陆进入东南亚的,他们的迁徙路线是从中国西南地区经中南半岛进入马来半岛,然后占据了印度尼西亚的大部分地区和菲律宾群岛的南部地区。他们会制造有绳纹印记的陶器和石头珠子。他们留下来的遗物就是新石器时代各种制作精美的石斧。21

贝尔伍德在其《人类征服太平洋》一书中对从亚洲大陆到东南亚再到大洋洲的民族进行了分析后认为: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地区的“印度尼西亚人”是从西部的蒙古人种到东部的美拉尼西亚人种的一个过渡类型。这种类型大概在2000前就已经形成了。在爪哇、苏门答腊、婆罗洲上的大多数人都属于这种人,他们属于蒙古人种,身材中等,皮肤棕黄或棕色,直发,在过去的文献中他们被称为“续至马来人”(Deutro-Malays)。但是,除了这类我们熟知的马来人以外,在他们之前这个地区还曾经有一批“原始马来人”(Proto-Malays)的移民……这些人的体制特征表明他们是早期亚洲大陆来的蒙古人种同海岛世界的澳大利亚土著人种的混血的后裔。22

英国东南亚史学家霍尔在其《东南亚史》一书中也明确认为,今天东南亚的“马来人”是分两批进来的,第一批迁来的是“原始马来人”(Proto-Malays),第二批迁来的是“第二批马来人”,又叫“续至马来人”(Deutro-Malays)。第一批即“原始马来人”带来了高度发展的新石器文化,而东南亚的青铜文化则是“第二批马来人”或“续至马来人”带来的。正是这两批人衍变成了今天东南亚说广义马来语或南岛语系语言的诸多民族。23

虽然,关于南岛语民族先民的迁徙还没有定论。但我们大致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南岛语民族的先民从中国南方地区出发,分批、沿着不同的路线迁徙到东南亚地区;他们来到东南亚后,在各个地区定居下来,与当地的居民混合,在自身的发展与外来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我们今天见到的南岛语民族的主体。

注 释:

①Paul.K.Benedict, “Thai, Kadai, and Indonesian: A New Alignment in Southeast Asia”. In “American Anthropogist”, Vol.44, The American Anthropological Association”, 1942.孔远志.中国印度尼西亚文化交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3.

②Lynda Norene Shaffer, Maritime Southeast Asia to 1500, M.E. harpe, Inc, 1996, New York.5-7.

③Kwang- chih Chang, George W. Grace, Wilhelm G. Solheim II, Movement of the Malayo-Polynesians: 1500B. C. to A. D. 500, Current Anthropology, 1964 (5):359-406.

④Peter Bellwood, New Perspectives on Indo-Malaysian Prehistory, Bulletin of Indo-Pacific Prehistory Association,1983.

⑤张光直.中国东南海岸考古与南岛语族的起源问题.南方民族考古(第一辑)[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87.

⑥吴春明.“南岛语族”起源研究述评[J].广西民族研究,2004(2).

⑦理查德・温斯泰德.马来亚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9.

⑧⑨孔远志.中国印度尼西亚交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1.

⑩徐松石.东南亚民族的中国血缘.香港东南亚研究所,1967.19-47.

11 林慧祥.林慧祥人类学论著[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294-333.

12 15 17 凌纯声.中国边疆民族与环太平洋文化(上册).台湾: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9.393.

13 许友年.论马来民歌[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60.

14 19 何平.南岛语民族的起源及其与中国南方民族的历史关系[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16 18 陈桥驿.越族的发展和流散[J].东南文化,1989(6).

20 何平.南岛语民族与中国古代越人和濮人的关系[J].贵州民族研究,2006(4).

21 R. M. Koentjaraningrat, Introduction to the Peoples and Cultures of Indonesia and Malaysia, Cummings Publishing Company, USA, 1975, pp.9-10.

第9篇:中西文化的起源范文

(一)产茶历史悠久

湘西产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晋时期,据《荆州土地记》载:“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据王威廉考证,武陵七县包括现如今的湘西自治州、怀化等地。《永顺县志》载:“唐朝溪州即以芽茶入贡,其为生产地可知”;《通典》(杜佑)记载:“永顺、龙山、溪州等地均有芽茶入贡”;《辰州府志》记载:“邑中出茶处,先以碣滩者为最,今且已充上贡矣”。《古丈坪厅志》载:“古丈坪厅之茶,种于山者甚少,届人家园圃所产,及以园为业者所种,清明谷雨前采摘,清香馥郁,有洞庭君山之胜,夫界亭之品”。说明湘西从唐朝开始就有茶叶入贡,在清朝就有了以种茶谋生、靠茶致富的专业化的茶叶生产方式。

(二)茶种丰富且品质出众

湘西有历史悠久的古茶树。例如保靖县葫芦镇黄金村至今仍存有400多年、被人们称为“可以拿来喝的文物”的古茶树;在桑植、永顺等县,有野生茶树分布,主要以小茶树为主(大茶树因为当地人民的滥砍滥伐而没有保存下来)。此外湘西还有很多品质出众的名茶,有闻名海外的古丈毛尖,1957年在莱比锡世界博览会上湘西古丈茶获金奖;1982年在全国供销商品名茶评选会上,古丈毛尖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2007年12月,古丈毛尖成功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7年5月,古丈毛尖荣获中国驰名商标。有“一两黄金一两茶”美誉的保靖黄金茶,2012年保靖黄金茶和古丈毛尖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注册的特色农产品。还有“中日友好之茶”之称的碣滩茶、张家界的杜仲茶、武陵源天子山的云雾茶、毛峰、索溪峪的毛尖茶等名茶。

(三)茶文化丰富多彩

在湘西的茶楼或是茶园门口都有有关茶的楹联,湘西的茶联可主要分为两种类:一为赞茶联,如:“时到茶园自然绿,穿来芳草依旧苏”、“古丈毛尖清香扑鼻驰名遐迩,狮口银芽白毫显露誉天下”等。二为饮茶联,如:“岭上绿茶香千里,杯中毛尖醉万家”、“饮倩云峰交四海朋友,品古丈毛尖结五洲群贤”等。在湘西有许多与茶相关的茶歌,例如“采茶调”、“采茶曲”、“十二月采茶调”、何纪光的“挑担茶叶上北京”、宋祖英的“古丈茶歌”都是让人耳熟能详的歌曲。湘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地,在用茶方面形成了具有湘西特色的茶俗。如过赶年时,要喝“眼屎茶”;结婚时讲究“三茶六礼”和“三道茶”;相互沟通表达情感时有“扛碗茶”、“筛茶”等等。

二、湘西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湘西作为湖南最早开发的旅游地之一,很多旅游资源已经开发得非常成熟,例如凤凰古城、张家界天门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景点。近年来在旅游中也出现了一些茶文化元素,茶文化旅游的开发已成雏形,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茶文化节的兴起。湘西的茶文化节主要以古丈县的茶文化节为主,自2011年以来古丈县先后举办了“中国(古丈)首届茶文化节古丈毛尖万人品评会”、“中国(古丈)第二届茶文化节‘红石林’杯茶歌大赛”,在茶文化节中有许多具有当地民俗特色的茶礼仪、茶俗、茶歌、茶联以及茶艺等表演,还有茶叶的现场交易,这对于追求新颖的旅游者来说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二是在导游培训中,增加了湘西茶文化的专题讲座。此培训不仅增加了导游人员对湘西茶文化知识和内涵的了解,也丰富了导游人员的讲解内容,让导游人员在讲解过程中间接向旅游者宣传了湘西茶文化。三是景区各类茶馆方兴未艾。目前,湘西地区茶馆的消费人群主要以本地人为主,但本地人进入茶馆并不是为了品茶欣赏茶文化,更多的是以打牌、搓麻以消磨时间为主。景区的茶楼也不是为了让客人体验茶文化,而是以贩卖茶叶为主。湘西茶文化的旅游资源虽有一些零散的开发,但都没有形成成熟的旅游产品,在其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缺乏意识

在湘西的旅游规划中,很少提及对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目前湘西仅将茶叶作为农业作物来发展,很少有企业把茶园与旅游结合起来,开发与茶文化有关的休闲旅游。在湘西的旅游市场中很少能见到与茶文化旅游有关的产品,与茶文化旅游有关的旅游路线更是从未涉及。

(二)缺乏专业人才

茶文化内容包涵茶种、茶具、茶俗、茶礼、茶歌、茶寺以及与茶有关茶精神。茶文化旅游专业人才是茶文化旅游的“形象大使”。以古丈为例,截止到2013年底,古丈有高级农艺师4人,农艺师3人,茶叶技术专家45人,长期从事茶叶生产加工并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茶农近百人,茶农技术骨干1800余人。但是具有茶文化旅游专业知识的人才却几乎空白。

(三)缺乏宣传

在湘西名茶的知名度方面,出现外地茶叶一枝独秀的场景,旅游者除了知道湖南的安化黑茶外,对湘西的古丈毛尖、保靖黄金茶、沅陵碣滩茶等本地名茶知之甚少。在湘西茶文化节庆日方面,以古丈的茶文化节为例,古丈的茶文化节自2011以来举办了两届后就再没有其音讯。此外,湘西旅游市场上销售的与茶文化有关的旅游商品主要是茶叶,且茶叶质量参差不齐,冒牌商品层出不穷。在景区随处可见冒牌的古丈毛尖、保靖的黄金茶。这不仅严重损害了旅游者的利益也不利于茶文化商品的推广,同时也使旅游者对湘西的旅游形象大打折扣。

三、开发湘西茶文化旅游资源的建议

湘西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在开发湘西茶文化旅游资源时,可以依托其它已经开发的非常成功的旅游资源,结合茶文化自身的优势深入挖掘其茶文化内涵,根据市场需求,生产茶文化旅游产品以及建设相配套的能体现茶文化内涵的服务设施,必能使湘西茶文化旅游发展得更好,更完善。我们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来开发湘西茶文化旅游资源。

(一)树立茶文化旅游开发意识

要想促进湘西茶文化旅游的发展,必须自上而下树立开发茶文化旅游的意识。一个产业的顺利发展与当地政府的支持是密不可分的,政府的正确引导、宏观调控可以避免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控制开发规模和数量,避免盲目开发,以及开发过程中因无政府调解而导致的市场混乱、恶性竞争等情况。相关部门更应把茶文化旅游纳入整个旅游规划中,用湘西丰富的茶文化为当地旅游注入新鲜的血液;旅游企业也应积极创新,开拓茶文化旅游资源,开拓茶文化旅游市场。

(二)注重对茶文化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

一个行业的发展,人才是关键。茶文化旅游专业人才不仅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旅游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有茶文化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我们可以依托本地高校培育一批懂茶又懂旅游人专业人才,也可以通过对从事茶事活动的人进行旅游方面的专项培训,对从事旅游行业的人进行茶文化方面的教育与培训,来充实茶文化旅游人才队伍。

(三)打造富有湘西特色的茶文化旅游产品

依托湘西丰富的茶文化和旅游资源,打造出有地方特色的茶文化旅游产品是开拓湘西茶文化旅游的基本思路,参照其它地方的经验,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这一目标。

(1)茶民俗风情游。

湘西因地处鄂、渝、黔、湘四省的交界处,地势偏僻,人口主要以少数民族为主,因此当地有许多各个不同特色的茶文化,旅游部门可以把这些不同民族的茶文化特色搜集、整合起来,为游客展现具有湘西少数民族特色的祭茶、斗茶、茶俗、茶歌、茶戏等表演活动。

(2)茶文化学习考察游。

旅游者可来此考察、学习具有湘西民族特色的茶艺、茶道、茶俗、植茶知识等。

(3)茶保健游。

根据医学史料记载,茶有清头目、除烦渴、化痰、消食、利尿、解毒、多睡善寐等多种功效。特别是茶叶中的茶多酚具有抗衰老、抗辐射、抗菌、杀菌等作用。现代医学也已证明了茶的医药作用,并将其大量应用于临床医疗中。因此旅游企业可利用茶的这种医疗健身作用,开展休闲保健旅游。

(4)茶节庆旅游。

如最近几年开始兴起的“古丈茶文化节”。不仅吸引了旅游者,也提高了湘西茶文化旅游的知名度。

(5)茶乡生态游。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生活在城市的人都渴望在旅途中得到全身心的释放。茶乡生态游不仅可以让旅游者在旅行中体验自给自足的快乐,也能让他们在体验的同时学到关于湘西茶文化的知识,增强对茶文化旅游的热爱。

(6)其它形式的茶文化旅游。

如名茶采尝游、茶商品购买游、茶具生产工艺游等。

(四)加强湘西茶文化旅游商品的开发工作

在旅游商品同质化十分严重的今天,在开发湘西茶文化旅游产品的过程中,我们还应重视茶文化旅游商品的开发。首先湘西茶叶可以以古丈毛尖、保靖黄金茶叶为主导,创精品、创名牌。其次是湘西土家族有特色的茶礼与茶具也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例如在按比例缩小的茶具或者是茶工艺品上雕刻一些具有土家特色的茶礼及图画,这不仅增加了茶具的精美度,也增加了游客对湘西茶文化的了解,颇具开发价值。再次,湘西地区可以尝试把当下流行的元素加入到茶文化旅游的开发中,例如针对游客注重饮食养生,可以尝试向游客开放一些茶园,并推出既美味又具保健功效的茶菜茶点,让游客在亲自体验采茶、制茶的乐趣以后,品尝到自己亲自收获的美食素材。此外还可以配套推出可以作为礼品赠送给亲朋好友的茶叶和茶点。

(五)加强宣传不断开拓湘西茶文化旅游市场

有了好的产品就得积极去宣传。就目前湘西茶文化旅游的发展而言,湘西茶文化旅游的宣传力度是远远不够的,影响力也较小。为了增加其宣传力度,笔者认为湘西各地的旅游管理部门、工商部门以及企业应联合起来,运用各种现代化的信息工具和手段例如电话、电视、网络、微博、讲座、节庆活动等,做好市场宣传、市场开拓、产品介绍以及市场营销工作。在宣传中应注重介绍湘西茶文化所蕴含的具有民俗特色的内涵,让潜在的旅游者对湘西茶文化特色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激发他们对茶文化旅游的兴趣。在开拓海外的旅游市场中,可以将日本和韩国以及东南亚等中国周边国家作为我们的主要开拓地,因为他们在古代都一定程度上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有饮茶的习俗。以韩国和日本为例他们不仅都是湘西地区国外市场中的主要客源国,且他们国家的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饮茶的习俗、茶道、茶艺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如果湘西地区推出关于茶文化旅游的产品线路,并打出促进与国外友人友好切磋茶文化的宣传口号,必能吸引大片的国外旅游者。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