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学放射防护措施范文

医学放射防护措施精选(九篇)

医学放射防护措施

第1篇:医学放射防护措施范文

【关键词】 介入治疗; 防护措施; X线

doi:10.14033/ki.cfmr.2016.34.01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4-0031-03

现阶段,医疗设备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部分传统医疗设备已经难以满足患者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需求。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很多新型医疗设备应运而生,为患者疾病的诊疗提供了有利条件,新型医疗设备往往具备见效快、疗效可靠、创伤小等特征,给患者带来了福音[1]。然而,部分医疗设备可引起放射损伤,有研究表明,在放射职业医生中,介入手术操作人员的受照剂量最大,发生放射损伤的风险最高[2]。为了提高介入手术操作的安全性,临床必须对介入术操作人员进行综合保护,使受照剂量得到控制,从而促使放射损伤减少。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92例行介入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男52例,女40例,年龄21~72岁,平均(42.91±6.45)岁,所有患者均接受介入术治疗。选取15名参与过介入手术的医护人员进行分析,女5例,男10例,平均(29.32±5.38)岁。

1.2 方法

所需设备包括铅眼镜、铅防护服、床下铅橡胶帘、铅玻璃防护屏,铅当量分别为0.25 mm、0.5 mm、0.5 mm、0.5 mm。另外,还需要数字减影X射线机。

测量辐射剂量的具体方法:防护效率=(防护措施前读数-防护措施后读数)/防护措施前读数×100%。

1.3 观察指标

观察防护工具应用前后的X线辐射剂量,由试验人员对数据进行详细记录,并给予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包对本次研究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防护工具使用前后的X线辐射剂量比较

通过研究得知,采取防护措施后,X线辐射剂量明显减少,与防护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距球管不同距离的X线辐射剂量比较

与球管距离为1 m的X线辐射剂量明显高于2 m、3 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不同防护工具防护效率比较

床下铅橡胶帘防护效率为95.32%;铅玻璃防护屏为92.49%;铅防护服为87.36%。

3 讨论

3.1 放射防护用具在介入放射防护中的应用

介入放射操作要求临床医师于X线透视引导下,在诊疗床边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疗,操作时间较长,患者及操作人员都会受到X线辐射照射。X线辐射照射会引起射线损伤,对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构成威胁,目前,医学界对介入诊疗操作人员的辐射照射情况非常关注。有研究人员为了分析介入\疗操作人员所受的X线辐射剂量,对介入诊疗过程进行模拟,不过这种方式并不能将患者体型变化、病变程度、手术视野变化所引起的X线变化状况反映出来[3]。在本次研究中,介入诊疗操作者所受辐射剂量均经过严格测定,能够将辐射量变化情况体现出来,数据真实可靠。

据研究表明,介入诊疗床两端的辐射量比两侧辐射量更低,床平面以上的辐射量要低于操作平面以下的辐射量[4]。通过了解不同区域辐射剂量的变化情况,有利于医护人员采取综合性的防护措施,减少辐射对身体的影响。从本次研究中发现,在介入术中使用铅玻璃防护屏后,介入手术操作者所受的辐射剂量明显下降,除此之外,术中应用床下铅橡胶帘与铅防护服后,所受辐射剂量也显著减少。这表明,医护人员采取综合防护措施之后,所受辐射量也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有利于提高介入术工作者的操作安全性,减少辐射对其身体造成的损害。医护人员在使用铅玻璃防护屏、铅防护服等防护工具的同时,还需穿戴最基本的防护用品,例如铅围脖,然而,在部分医院中,放射防护用具非常缺乏。

从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操作人员穿戴铅防护服后,X线辐射剂量为(0.52±1.21)μSv,与穿戴之前有明显差异,更加证明了基本防护工具的重要性。就介入诊疗操作者而言,一旦辐射受照剂量不符合国家规定的限值,则会增加患病风险。在介入诊疗中,针对操作人员的射线敏感部位,例如甲状腺、晶状体等,更应该加强保护,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可促使射线并发症发生率得到控制。因此,介入术操作人员必须配备基础的防护用具,包括防护帽、防护眼镜、防护围脖、防护服等。

3.2 加大力度对介入术操作人员进行培训

从介入操作医护人员分布的科室情况上看,主要集中在泌尿外科、神经外科、心内科、骨科等科室,如果工作人员对X线辐射的相关知识缺乏了解,则会增加辐射风险。为此,医院要加大力度,对介入术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向其讲述与X线辐射有关的知识,并鼓励这类职业人员定期接受体检,使其能够意识到X线辐射对自身身体所造成的损害,加强防护意识。除此之外,医院还对介入诊疗操作流程与规章制度进行制定,在介入诊疗前,操作人员必须根据要求,穿戴铅围脖、铅防护服、铅眼镜,确保穿戴合格之后,才能够开始操作。在诊疗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也要充分发挥铅防护屏的作用,使防护屏可阻挡辐射,促使自身接触到的辐射量减少,这对于操作人员自身具有保护作用。

现阶段,很多血管造影机器都已经配备了防护设备,主要包括脉冲透视功能、X线遮挡器等,均能够起到防护作用。有研究表明,介入诊疗工作人员通过对固定防护设备进行合理利用,可促使自己所受的辐射剂量减少[5]。这就要求介入诊疗工作人员能够对各种医疗器械性能增强了解,充分发挥防护设备的功能。有研究显示,若照射野面积增加,则X线输出量也会呈增加趋势,两者为正比例关系,影像增强器、球管两者间的距离也会对辐射剂量的高低产生影响,如果距离越大,则射线会变多,工作人员所受辐射剂量也会相应变多。另外,脉冲频率与所受辐射剂量也存在关联,在透视过程中,脉冲频率越高,所受辐射剂量也就越高。为了对工作人员所受辐射剂量进行有效控制,在操作过程中,操作者需尽量控制照射野面积,并使透视脉冲频率降低,除此之外,还需合理控制影像增强器、球管两者间的距离,促使距离缩短,有利于达到减少辐射剂量的目的[6]。从本次研究中得知,与球管距离为1 m的X线辐射剂量明显高于2 m、3 m(与球管距离),这说明操作者需合理、准确控制距离。通过加强对介入诊疗操作人员的专业培训,有利于使其对X线辐射知识增强了解,提高其防护意识,在工作中做好综合性防护措施,提升介入诊疗的安全性。

有研究显示,将透视次数、透视时间减少,有利于促使人所受辐射剂量降低[7]。为此,诊疗工作者在实施操作时,要尽可能确保操作的准确性,避免出现重复操作的情况,有利于将X线透视曝光时间缩短。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操作者还需根据要求,对视野大小进行调整,对遮光器给予有效控制,利用合理的方式,使散射线减少,促使图像质量提升。

所有从事介入诊疗的工作者都应该定期体检,并检测所受辐射剂量,一旦发现工作人员受到的辐射剂量偏高,或者工作人员自身感觉到身体异常,则需多休息,并检查其身体状况。一般而言,在操作人员做好综合性保护措施的情况下,所受辐射剂量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综上所述,综合性放射防护措施的应用有利于使介入诊疗工作人员所受到的辐射剂量减少,医院还需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知识培训,促使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升,确保操作准确性,避免重复操作,减少辐射┝俊

参考文献

[1]朱乐明,郑亦军,赵国良,等.对介入放射治疗工作人员防护培训与管理策略的探讨[J].东南国防医药,2014,16(3):334-336.

[2]郑钧正,高林峰,卓维海,等.上海市放射诊疗发展趋势与医疗照射防护研究[J].辐射防护,2014,19(5):265-273.

[3]綦俊辉,袁胜利,高守乐.介入放射治疗防护措施浅谈[J].中国医疗设备,2012,27(11):133-134.

[4]李迅,王志炜,张树义,等.对34家医疗单位的放射防护情况的调查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3,5(12):69-70.

[5]邹蓉珠.介入放射治疗中操作人员的受照剂量监测[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1):175-176.

[6]方广云,孙雪玲.介入放射防护基础知识与安全防护[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6):124-129.

第2篇:医学放射防护措施范文

关键词:X射线装置;防护;管理

伴随医疗科学水平的日益提高,X射线装置被广泛地投入到临床诊疗中,①可以为患者提供帮助,②也因为其形成的电离辐射,严重影响患者和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由此可以知道,相关的工作人员若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不注意进行防护,不根据规程开展操作,会造成极大的危害。电离辐射能够直接导致人体产生放射病,不管人体内各个器官和系统都不能避免,尤其是消化系统、造血器官以及神经系统三者的变化更为显著[1]。因此,采取正确的措施对X射线装置进行防护管理,将其造成的危害尽可能降到最低,对于患者来工作人员来说均是一件意义很大的事情。文章主要从患者以及工作人员两个方面提出了X射线装置的防护管理措施,旨在降低X射线装置给人体构成的危害。

1我国X射线装置防护管理现状及原因分析

我国X射线装置防护管理因为受到来自多个方面的影响,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有很多,主要如下:①基层卫生单位的放射防护水平较低,和大型医疗单位相比存在很大的距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为基层卫生单位的基础不牢厚,并且规模非常小,加上地理位置又多处于偏远山区,由此造成单位医疗设备比较陈旧,更新难度大,并且医院在放射防护方面的成本投入也很低。另外,大型医院因为具备优秀的有偿服务经济条件,医疗设备更新换代强,同时医院领导关注度高,由此在放射防护方面资金投入大[2]。②相关工作人员综合水平不高。我国大部分医院放射科的工作人员并不是从正规专业学校毕业的,学历广泛不是很高,从而造成其对放射知识以及辐射危害了解不充分。此外,医院忽略对放射科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不定时对其工作绩效进行考核,从而不利于工作人员综合水平的提高。③部分医院领导重视度低,法律知识不强。我国现阶段不少医院领导主要将注意度投放的创作以及效益这2个方面,而起树立的放射防护相关法律意识非常低,由此造成放射防护工作经常被忽略。④和放射防护相关的宣传工作以及卫生管理工作没有具体落实到位。因为我国放射防护监督工作由于受到人员、地方以及资金等多方面的影响,对医院开展放射防护宣传以及监督检查两方面工作不到位的现象时常会发展,从而造成某些医院制定的放射防护工作距规定与国家要求不相符合。⑤X射线装置防护管理检查合格率低。我国相关部门定期会对医院的X射线装置防护管理进行检查,但是在检查过程中透视用X射线监测、摄片机房控制台和门窗的防护以及工业用X射线探伤机上述三者的合格率均比较低。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主要为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医生X射线设备更新换代比较慢,因此造成医疗器械过于陈旧落后,防护不到位。同时医院机房门窗达不到密封的水平,还有一些医院为了贪图便利,乱摆胸片架以及主射线方向有窗口等现象时常有发生。另外我国大部分工使用X射线探伤装置的单位属于非医疗卫生行业,它们使用的X射线探伤设备大部分均是没有进行预防性卫生监督的[3]。⑥受检者防护工作不到位。此现象的产生主要受到两方面的影响,首先是医院的工作人员为了减短检查时间忽略要求受检者做好放射保护工作,甚至部分工作人员就算发现也不会自动去提醒受检者做好放射防护工作。其次是受检者还没有充分认识到X线可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其树立的自我保护意识比较低。⑦越来越多的医院具备X射线透视体检专用车。因为我国相关部分在X射线装置防护管理方面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的卫生防护标准,由此大多数医院只可以根据携带式X射线机护标准开展相关的监测评估活动,虽然该携带式X射线机护标准大致上和放射卫生的防护标准有关要求存在的差异并不是很大,可是,评估过程中依旧受到来自多方面的影响,比如说:车子在移动过程中突然出现的颠簸振动现象,风吹雨打以及阳光曝晒等自然气候条件可以对X射线设备造成损耗的现象,从而影响防护设施质量,使其呈现降低的趋势,或者直接变化。

2做好X射线装置防护管理工作的措施

由于X射线装置可以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在X射线相关检查过程中做好防护工作很有必要。笔者认为可以从放射操作人员以及患者两方面来自做好X射线装置放射防护管理工作。

2.1提高放射操作人员的防护措施

2.1.1开展职业健康检查 医院应该要求X线操作人员在上岗前开展职业健康检查,符合要求后才具有从业资格。放射科也应该按时安排X线操作人员开展职业健康检查,时间为每年1次,情况过于严重时还能够进行临时性检查,并且医院还应该成立且长期保管的职业健康监护档案[4]。职业健康检查和一般的体检对比差异很大,其主要划分为染色体畸变率和淋巴细胞微核率两者的检查,若两者产生问题,那么可以说明操作人员产生放射病的几率被提高。因此,医院需要按时安排X线操作人员体检,确保每项指标均符合要求的人员才可以继续开展工作。

2.1.2对工作人员实行个人剂量仪监测 医院放射科应该合理安排本科室的X线操作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同时长久保存监测结果。根据有关的规定,X线操作人员应该达到以下标注:有效剂量在

2.1.3操作人员需要持证上岗 按照我国有关部门制定的相关职业管理规定指出,放射科操作人员需要具备从业资格证才可以上岗。这是因为如果放射科的工作人员没有进行培训就上岗,具备的防护意识也就比较弱,会一定程度上危害到身体健康。所以,医院按照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给放射科工作人员提供了大量的培训机会,要求其获取从业资格证后才可以上岗,目的在于确保其能给合法开展工作以及提高其防护知识[5]。

2.2提高患者防护的措施

2.2.1避免再次开展检查 根据专家们的数据统计,可以知道我国每年都有不少患者的X线检查是没有临床意义的,换个说法也就是我国每年开展X线检查的患者中,部分患者没有必要进行X线照射。X线照射使用不得当不仅产生浪费现象,还可以对人体造成伤害,所以,相关的操作人员在掌握娴熟技术的同时,还需要充分了解每项临床知识,尽最大的努力达到一次检查便可以完全处理问题的效果,避免患者再次进行不必要的检查,将其受到的伤害降到最低。此外,医院还需要大力进行医生医德构建,不可以因为个人利益而罔顾患者的人身安全。

2.2.2对患者非投照位置进行防护 按照我国卫生部分颁发的相关规定能够知道,患者在检查前应该做好相关的防护措施。过去我国的X线检查防护措施实施效率很低,由此患者受到的伤害极大。近来几年随着相关学者们的不断呼吁,国家开始越来越重视医疗辐射危害,由此制定了大量相关的规定,比如说工作人员需要适当屏蔽X射线装置形成的辐射,不进行投照的位置应该重点防护,避免其受到照射;如果照射对象为儿童以及青年时,医护人员应该留意防护其骨髓,尽可能降低骨髓的投照剂量。

2.2.3降低机器的照射量 X射线装置运行时能够形成相关的辐射场,其实际照射量主要受到辐射场本性质、照射时间以及照射距离三者的影响,所以工作人员有效地对照射剂量进行控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承受的射线量。另外,科学设置好X线机工作条件,在照射过程中控制好照射野以及选择合适的X射线束,也可以在获得良好诊断结果的同时降低其带来的伤害[6]。所以,技术人员在操作时,应该使用正确的焦片距,这是由于照射野在很大程度上受距离限制;同时其还需要选择正确的过滤板,确保X射线剂量值能够与预期目标相互符合,从而形成伤害不大的辐射品质,保证患者不用遭受过多的照射量,进而降低患者源性损伤现象出现的几率。从另外一层意思来说,也就是技术人员需要按照患者的实际病情,科学对X线装置进行设置,在最大的程度上减少患者的受线量,降低X线装置给患者造成的危害。

综上所述,根据医院不断加大X射线装置的使用领域,可以证明其给患者带来的福利远远大于伤害,因此,医院应该采取正确的措施开展放射防护工作,并且及时发现本院放射科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尽最大的努力降低X线对患者以及工作人员造成的伤害,使其能够为医生临床诊断提供帮助,从增加患者的临床疗效,促进患者早日痊愈出院。

参考文献:

[1]邹维英,陈玲娣,黄爱梅.手术室使用C形臂X线机的电离辐射危害与安全防护措施[J].中国当代医药,2011,10(12):225-226.

[2]卢志娟,戈兆艳,庾,等.吴江市2009年度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健康体检结果分析[J].中国辐射卫生,2010,23(03):78-79.

[3]王兆达,王志文.滥用X射线检查的危害及其控制[J].中国辐射卫生,2010,29(01):29-30.

[4]卢志娟,戈兆艳,庾,等.吴江市2009年度医院放射工作人员健康体检结果分析[J].中国辐射卫生,2010,10(03):189-190.

第3篇:医学放射防护措施范文

这几年,陈少华委员因体检“光顾”过广州几家大医院的影像科。她发现,医生走进铅屏蔽房间操作设备,患者接受照射则没有任何保护措施。她陪4岁的儿子去做CT,被要求在旁边协助,没人给他们穿防护服。

“我是到香港做类似的检查才发现原来需要穿防护服。” 陈少华指出,目前滥用X射线检查的现象在不少医院都存在。她发现,一些患感冒的婴幼童也时常被要求照胸片,家长同样被指令在旁协助;人多时甚至要求患者在放射室内排队。她想不通的是,为什么大医院动辄投入数十万元买检查设备,而不愿为病患投资数万元买防护服?

家长多数“不知情”

“我只知道放射线对孩子的身体有伤害,但是需要哪些防护措施,的确不太了解。”李女士对于医院透视设备带来的辐射伤害,似乎并不十分上心。

“我记得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好像都穿了防护服,但是我儿子是没有穿的,你看他们嘛,他们也都好像没有什么防护的。”蔡女士带着刚会走路的儿子来拍片查血管瘤,她向那些正在候诊的家长和孩子们指去。进入放射室的孩子的小鞋子都放在外面,家长站在门外,直到那个贴着巨大辐射标识的门关上之前,并未看到医护人员为接受透视的孩子有盖上纤维布之类的防护措施。

对孩子和孕妇很谨慎

一位放射科的工作人员表示,长期在辐射线下工作的人“肯定是要防护的”,具体如何防护,“非医学专业的人肯定不明白”。

“偶尔做一两次检查的患者,没有什么太大的伤害。可对于孩子以及孕妇,我们还是很谨慎的。”他透露,正规医院的医生一般会在孩子的性腺部位加一层纤维布,以防止射线对其十分幼小的性腺造成伤害。

不用防护成惯例

卫生部1997年颁布的《放射工作卫生防护管理办法》第25条明确规定:对患者和受检者进行诊断治疗时,对临近照射的敏感器官和组织(如眼睛、甲状腺、性腺等),应当进行屏蔽防护。

“但令人震惊的是,大部分的医院目前都在违规操作,对病人没有任何防护就进行X射线检查似乎已成惯例。大多数的患者也都不知道卫生部有这个规定。不少医生认为机器窥视视野范围小,照射时间短,病人用不用防护都无所谓,执行起来还影响效率。”陈少华通过一些渠道了解到,防护服不便宜,单件铅衣裙就要2000~3000元。

可能诱发白血病

陈少华查了许多资料,发现普通X射线拍片、胸透、CT、CR、DR等医疗检查都会产生医疗辐射,这种辐射能够穿透细胞、破坏DNA,甚至诱发某些癌细胞。人体各部位细胞对X射线的反应程度不一,其中以性腺最为敏感。儿童和孕妇更是高危群体。

“如果短时间内接受较多次数的X线照射,将来诱发癌症的几率将大大增加。”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的研究结果指出,按1000万左右人口的城市估算,每年大约会有350人可能因照射X线诱发癌症、白血病等疾病。

莫让标准形同虚设

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调查,陈少华给出如下建议:

⑴管理部门不能让标准形同虚设,实际操作中要监督、贯彻、执行。目前我国出台的放射卫生防护标准规定不能把肺部的检查作为幼儿和青少年每年的常规体检项目,并“应避免使用X射线诊断和透视”。

⑵在各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放射科室强制执行严格的病患屏蔽保护措施。

⑶医院应在射线等候区注明辐射的安全距离,以及屏蔽保护注意事项。

第4篇:医学放射防护措施范文

【关键词】手术室 工作环境 常见危害 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R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344-01

引言

随着医疗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在医院就诊的患者越来越多,作为医院重要的救治患者的科室,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在手术室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增多,使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工作压力随之增加。在医院的手术室工作环境中,存在着很多损害护理人员的常见因素,这些因素给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都造成了伤害。为了保障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必须要对损害护理人员的因素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1 手术室工作环境存在的损害护理人员的常见因素

1.1 各种化学消毒药剂对护理人员的损害

在手术室中,需要进行手术室的消毒、手术器械的浸泡以及手术标本的保存,这些工作都需要用到各种化学消毒药剂,而目前使用的药剂往往都带有刺激性,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呼吸道产生不利影响。长时间接触到这些消毒药剂,会使手术室护理人员产生头晕、头痛等。有的消毒药剂还会给手术室护理人员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等造成损害,威胁到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

1.2 麻醉废气给护理人员造成的损害

在手术室给患者实施的全麻手术过程中,会有少量的麻醉废气在麻醉机中排出,这些麻醉废气的会对手术室的环境造成污染,而护理人员长期在这种环境下护理手术患者,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中,不同程度的会受到这种废气的污染。护理人员长期在这些废气的污染下,会给护理人员的身体带来损害,极其容易引起护理人员的疲劳和记忆力的减退。

1.3 放射线给护理人员造成的损害

各种新的医疗器械被应用到手术室的手术治疗中,有的医疗器械在使用时会与放射线。手术室的护理人员长期接触这些放射线,会给身体机能或者器官功能带来损伤,严重的会给护理人员的神经、造血等系统造成损害,所以手术室护理人员不能长期接触这些放射线。现代医院的手术室管理,也开始使用电脑、打印机等设施,这些设施会产生电脑辐射,给护理人员带来损害。

1.4 长期手术室护理工作给护理人员带来的身心压力

由于手术室护理属于医院的高危护理岗位,护理人员在工作中承担着较大的压力,长期从事护理工作的手术室护理人员不同程度的会产生心理焦虑等问题;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是没有固定时间的,有的时候会让护理人员连续从事几个小时的护理工作,这就给护理人员的身体带来损害;手术室的护理人员长期处于饮食不规律、精神压力大、护理工作繁重的工作环境中,会严重影响护理人员的工作状态,给护理带来不利影响。

1.5 各种割伤、刺伤给护理人员带来被感染的损害

在手术室护理中,各种患者都有,也就会使手术室存在很多不同的病菌,还有的患者的血液、体液等也含有病菌。而在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中,要接触到多种手术刀具,在给患者进行注射和输液时,还会用到注射器和输液器,这些物品都容易给护理人员造成割伤、刺伤等。一旦护理人员在护理中出现割伤、刺伤等情况,极其容易被手术室中存在的各种病菌所感染,如果消毒不及时,就会给护理人员带来严重的伤害。

2 针对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采取的防护措施

2.1 针对化学消毒药剂采取的防护措施

一是医院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使用刺激性相对较弱的消毒剂等继续拧手术室的消毒、手术器械的浸泡和手术标本的保存等工作;二是护理人员要佩戴好口罩等防护用品,使受到的影响降低最低;三是尽量采取物理消毒的方式,把化学消毒剂的用量降低最低;四是在手术室使用前,要保证手术室通风达到两个小时以上;五是做好手术室的日常监测,采取必要的空气净化措施,保持手术室的空气清洁。

2.2 针对麻醉废气采取的防护措施

一是必须在病人使用麻醉机时,做好麻醉机的密闭处理,避免麻醉机产生麻醉废气,最大限度的降低手术室空气中所含的液浓度,有效减轻麻醉废气对手术室的污染;二是在患者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戴好口罩等防护用品,减轻空气中的麻醉废气对身体的损害;三是做好手术室的通风等,避免护理人员长期处于被污染的空气下。

2.3 针对放射线采取的防护措施

在需要使用含有放射线的医疗器械进行手术前,手术室护理人员要穿戴好具有防护作用的铅衣和铅帽等,并设置好铅屏,把使用含放射线医疗器械的护理人员与其他护理人员分隔开;做好使用这种医疗器械护理人员的排班工作,减少护理人员的接触时间;使用电脑和打印机等设备,要做到用完就离开,并且不要长时间进行使用。

2.4 针对护理人员身心压力采取的防护措施

一是医院要增加手术室的护理人员人数和班次,尽量让护理人员得到及时的休息,避免护理人员长期处于疲惫的状态;二是医院要开展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培训,舒缓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三是通过在手术时设置消毒室、预备消毒药品等方式,减轻护理人员被感染的几率;四是完善医院对手术室护理人员的后勤保障措施,使护理人员在饮食上、休息上都能得到及时的帮助。

2.5针对割伤、刺伤等采取的防护措施

一是手术室护理人员要佩戴好各种防护用品,尽量避免在手术过程中出现割伤、刺伤等情况,尽量避免被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感染;二是一旦出现割伤或刺伤,要第一时间到消毒室进行消毒处理,避免被感染;三是一旦有护理人员被割伤或刺伤,要立即有其他护理人员顶替受伤的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护理;四是要对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日常体检,以防止护理人员被感染后不知情这种状况的出现。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的工作环境中,存在着多种损害护理人员的常见因素,这些因素的存在对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都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在对医院的手术室工作环境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中,要本着人性化的管理方式,最大限度的保障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要重视手术室工作环境中常见不安全因素的防措施管理,这不仅可以保障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对提高医院的整体护理质量也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明海宁.手术室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行为的调查分析[J]科技视界,2013,(26)

第5篇:医学放射防护措施范文

[关键词] 医学影像学;辐射防护;实习生;知识知晓率;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r19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5(c)-0150-03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ct、ect、数字减影、核磁共振、超声、放射治疗、医用加速器以及介入性诊断治疗等放射技术已深入到医学诊疗的各个领域[1]。医学影像设备和技术从种类、数量到质量都有较大发展, 与此同时患者接受放射诊断和治疗的频率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技术的发展、设备的更新, 给广大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医学利益, 同时也给放射工作人员带来了潜在的辐射危害[2]。医学辐射安全防护已成为辐射防护领域影响面最广的重要课题。美国密西根大学已将医学辐射防护课程作为学生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并成立医学辐射防护工程学系来研究和开设相关课程[3]。我国也越来越重视辐射对医务人员的影响研究,《放射性肿瘤判断标准》(gbz97-2002)等标准的颁布,对放射工作人员中发生的恶性肿瘤源自辐射的病因做出的判断具有法律效力[4]。但是,由于放射工作人员对射线的危害意识薄弱, 没有严格按照放射防护规章制度操作, 在辐射源操作过程中怕麻烦而不佩戴或少佩戴个人防护用品, 从而受到过量照射等情况时有发生,放射工作人员存在比较严重的健康隐患[5]。为此,本次研究探讨医学影像学实习生辐射防护知识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提高辐射防护意识,为促进健康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2011~2012年在西双版纳州某医院实习的218名医学影像学实习生,平均年龄(23.8±9.7)岁,其中男生104名,占47.71%;女性114名,占52.29%;本科99名,占45.41%;专科119名,占54.59%。

1.2 研究方法

对该院全体医学影像学实习生进行普查,采用自编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包括性别、年龄、学历等基本人口学信息和辐射防护知识来源、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正确的辐射防护措施等调查项目。问卷设计后请相关专业领域的专家修改,在现场调查前进行预调查,调查员经过专家统一培训,统一标准和认识。现场调查时问卷由研究对象填写,共发放问卷224份,回收问卷224份,问卷回收率100.00%,有效问卷218份,问卷有效率97.32%。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epi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二人平行录入有效数据,并进行一致性检验。有效数据导入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在α = 0.05的检验水准进行统计推断。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辐射防护知识来源

医学影像学实习生辐射防护知识有56.42%(123/218)来源于带教老师,55.05%(120/218)来源于课堂学习,31.19%(68/218)来源于课本,20.18%(44/218)来源于同学。本科学历实习生主要来源于课堂学习(67.68%,67/99),专科学历实习生主要来源于带教老师(66.39%,79/119),二者在课堂学习(χ2= 11.300,p = 0.021)和带教老师(χ2= 9.117,p = 0.037)这两种知识来源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辐射防护知识知晓情况比较

以回答正确5个问题及以上为知晓,回答正确不足5个为不知晓,本次研

中本科和专科辐射防护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6.48%和68.29%。专科学历实习生,本科学历实习生在诊断技术的优化选择和相关法律法规方面的知晓率高于专科学历实习生,但在正确的辐射防护措施方面知晓率低于于专科学历实习生(p < 0.05)。见表2。

2.3 辐射防护知识知晓率影响因素分析

以医学影像学实习生辐射防护知识知晓情况为因变量(不知晓 = 1,知晓 = 0),以性别、学历、民族、知识来源等因素为自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男生(or = 1.041)是辐射防护知识不知晓的危险因素;本科学历(or = 0.391)和知识来源于带教老师(or = 0.663)是辐射防护知识知晓的促进因素。见表3。

3 讨论

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快速发展对其专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规定新参加放射性工作的人员要进行放射防护的培训,考核合格并取得放射工作证才可从事放射性工作。所以医学影像学专业医师不仅要懂得自身的安全防护,而且还要懂得对患者的防护[6]。本次研究提示,医学影像学实习生辐射防护知识主要来源于带教老师(56.42%)和课堂学习(55.05%),本科学历实习生主要来源于课堂学习,专科学历实习生主要来源于带教老师,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可见,带教老师的讲解和课堂学习是影像医学实习生辐射防护知识的主要来源,课堂学习是理论知识的来源,带教老师在医学实践中的讲解是会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有研究显示,放射防护课程与其他医学课程相比,存在着内容繁多、学时少的特点,这在无形中使医学生产生“非主科”意识,认为放射防护课程是教学大纲“要我学”,而非“我要学”,在潜意识中影响了学习本课程的积极性,就更需要带教老师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加强辐射防护的健康教育[7]。 生和专科实习生的辐射防护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6.48%和68.29%。说明医学影像专业实习生对辐射防护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不全面,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本科实习生对诊断、治疗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遵守医疗照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在实施放射诊断检查前对不同检查方法进行利弊分析,在保证诊断效果的前提下,优先采用对人体健康影响较小的诊断技术等诊断技术的优化选择原则知晓率高于专科生。同时,本科实习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方面的知晓率高于专科实习生,说明本科实习生对辐射防护专业的知识掌握程度比专科生全面,需要加强专科学历实习生的专业知识。但在操作前穿铅衣,戴铅帽、口罩、橡皮手套,穿专用鞋,防止污染日常衣物和头发以及吸收放射性气体,严禁在工作场所饮水、进食物和存放食物,以及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认真准备,熟练操作,合理应用时间、距离、屏蔽三种防护手段、降低辐射量等辐射防护措施方面知晓率低于专科学历实习生,说明本科实习生对实践操作中基本的、常规的辐射防护知识有所忽略,需要带教老师强调。二者在辐射来源、放射卫生防护标准(gb4792-84)以及人体接受过量辐射可以引起人体组织细胞发生染色体变异或畸形变不可逆的辐射损害等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三方面的知晓率均不高,也需要加强学习。

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生(or = 1.041)是辐射防护知识不知晓的危险因素,说明男生与女生相比对自身健康不够关注,对辐射防护的意识有待提高。本科学历(or = 0.391)和知识来源于带教老师(or = 0.663)辐射防护知识知晓的促进因素,说明本科生相对专科生对本专业知识掌握的更为全面,需要加强专科生的健康教育,同时说明带教老师在带教过程中的健康教育对实习生加强辐射防护知识有重要的作用,每一位带教老师都要积极主动地对实习生进行辐射防护教育,增强辐射防护意识,促进健康[8-10]。

[参考文献]

[1] 强永刚. 医学辐射防护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2-13.

[2] 陈福华,袁建华. 放射科减少x射线辐射的措施[j]. 中国辐射卫生,2010,19(4):417-418.

[3] 廖永华. 加强医学生辐射安全文化教育的思考[j]. 医学教育探索,2010,9(9):1269-1271.

[4] 汪莹. x射线在医学影像诊断领域的应用及发展[j]. 广东科技,2009,(16):101-102.

[5] 何祥金,陈劲,魏江涛,等. 内江市放射工作人员过量照射原因分析

及对策[j]. 中国辐射卫生,2010,19(4):419-420.

[6] 强永刚,林伟,廖永华,等. 医学影像专业开设辐射防护课程的教学探索医学影像专业开设辐射防护课程的教学探索[j]. 2005,4(2):113-115.

[7] 陈渝,高加蓉,郎朗. 临床放射物理与防护的教学难点及改革探索[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99-113.

[8] 邬仁会. 临床核医学辐射的防护与护理[j].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6):935-936.

第6篇:医学放射防护措施范文

关键词: X射线;辐射危害;防护安全管理

1 电离辐射对人类的危害

自1895年发现X射线至今,放射技术给人类带来巨大净利益的同时也承受着一定的危险。X线的照射量可随射线剂量的增大可在体内累积,长时间受超剂量照射将引起全身性疾病, X线可能引起的临床症状如下。

1.1以神经衰弱症候群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为主,诉有乏力、头痛、耳鸣、记忆力减退、心悸等;其次为消化道症状如腹胀、腹痛、少数人牙痛、部分人易感冒、腰痛、关节酸痛等。

1.2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人员主要为皮肤、指甲的营养障碍,长期被辐射部位容易发生神经性皮炎。

1.3外周血液改变最常见的改变主要是对血液系统中白细胞的杀伤力,使机体免疫力下降而易发生疾病。

1.4易引起细胞染色体畸变。引起人体遗传物质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造成先天性畸形、流产、死胎、不育等病症。

1.5 X线辐射可诱发癌症,如乳腺癌、甲状腺癌、骨肿瘤等恶性肿瘤等。 人体易受辐射的组织器官:人体组织结构和器官形态不同,厚度也不一致。厚的部分,吸收X线多,薄的部分则相反。人体各部位细胞对X射的反应程度不一,其中以性腺最为敏感。乳腺是敏感组织,当大量人群每年普查时,要考虑潜在的致癌辐射风险。与乳腺组织中的脂肪、皮肤、乳晕组织相比,腺体组织对辐射最敏感,在2.25 cm深处,腺体组织的吸收剂量要比脂肪组织的吸收剂量高出30%[1],要求摄影时要合理使用自动曝光系统,在大量普查时按照ALARA原则在考虑乳腺的组成和厚度的不同时,充分利用曝光模式与cR的技术特点将入射剂量最优化,达到降低被检者的辐射危害。

2 防护

2.1机房及机器的防护要求

2.1.1机房宜较大,并有通风设备,就200Ma X线机而论,机房面积不得小于36 m2。另外,机房墙壁应有一定厚度的砖、水泥或铅皮构成,以达防护目的。

2.1.2 X线球管置于足够厚度的金属套(球管套)内,球管套的窗口应有隔光器作适当的缩小,尽量减少原发射线的照射。X线通过人体投照于荧光屏上,荧光屏的前方应有铅玻璃将原发X线阻挡,近代X线检查床改为密封式,床周以金属板完全封闭,可减少散射线。

2.2工作人员的防护要求

2.2.1工作人员不得将身体任何部位暴露在原发X线之中,尽可能避免直接用手在透视下操作。

2.2.2透视时须使用各种防护器材,如铅橡皮手套、铅围裙及铅玻璃眼镜等。利用隔光器使透视野尽量缩小,尽量降低毫安,缩短曝光时间。透视前应该有充分的暗适应用,以便用最短时间,得到良好的透视影像。

2.2.3照片时要避免接触散射线,一般以铅屏风遮挡。如照片工作量大,宜在照片室内另设一个防护较好的控制室(用铅皮,水泥或厚砖砌成)。

2.3患者的防护要求

2.3.1患者与X线球管须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不少于35 cm。球管窗口下须加一定厚度的铝片,减少穿刺力弱的长波X线,易被患者完全吸收。

2.3.2患者应避免短期内反复多次检查及不必要的复查。对性成熟及发育期的妇女作腹部照射,应尽量控制次数及部位,避免伤害生殖器官。早期怀孕第1个月内,避免放射线照射骨盆部。对男患者,在不影响检查的情况下,宜用铅橡皮保护阴囊,防止受到照射。

2.4临床的射线诊断检查有普通X射线拍片、胸透、CT、CR、DR片等。均应根据合理地使用低剂量(ALARA)原则,在满足诊断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辐射剂量[2-3]。实际工作中,曝光量过大过小都是不准确的,若曝光过小,会导致信噪比过小,影像质量下降,但曝光量过大,影像质量不但无改善而且会增加曝光剂量,加大X线对受检者身体的损害,并容易造成设备的损坏[4]。CR摄影技术优点:因IP板动态范围大,线性度和曝光宽容度较大,使获取的信息能自动调节和放大增益,在可允许的曝光指数范围内取得稳定的适宜的影像密度,同时获得高分辨率图像质量[5];DR优点:对低对比度信息的显示功能更强[6],具备UNIQUE图像技术,使低剂量射片成为可能。以选择有效的曝光指数范围,采用在其他相同曝光条件下提高曝光指数的方法来实现降低曝光量和吸收剂量。

3 加强放射安全管理

为不断加强放射安全管理,各有关部门应做到严格监管医疗照射的防护与安全医疗照射防护的最优化,具体如下。

3.1放射工作场所要求 根据规定,新建、改建、扩建的放射工作场所的建设项目,放射诊疗装置的防护性能与技术参数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要求。施工前应委托有评价资质的技术中介单位出具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和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报告书,经环保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实施项目建设。放射工作场所建设项目竣工后,应进行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效果评价,经环保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正式投入使用[7]。

3.2放射诊断设备要求

3.2.1辐射发生器,能清晰、准确地显示各种操作参数(如管电压、过滤特性焦点位置、源与像接受器距离、照射野大小、管电流与时间或二者乘积等)。

3.2.2射线摄影设备,应配备达到预置的参数(时间、管电流与时间的乘积或剂量)后自动停止照射的装置。

3.2.3荧光透视设备应配备只有持续用力按压时才能使X线管工作的控制开关以及配备曝光时间指示器或入射体表剂量检测器。

3.3放射诊断,放射治疗操作具体要求。①确保患者所受到照射是达到预期诊断目标所需的最小照射;②职业医师和有关医技人员应认真选择并综合利用各种参数,以使受检者所受到的照射是向接受的国家质量和临床检查目的相一致的最低照射。对儿童受检者更应该重视参数;③具有采取了严格防护措施后,才可使用携式、移动式放射学检查设备;④避免怀孕或可能怀孕妇女施行会引起其腹部或骨盆受到照射的放射学检查(除非临床上有充分理由证明需要进行检查的除外);⑤周密安排育龄妇女腹部或骨盆的任何诊断检查以使可能存在的胚胎或胎儿所受到的照射剂量最小尽可能对辐射敏感器官(如性腺、眼晶体、乳腺和甲状腺)提供恰当的屏蔽。

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为避免不必要的照射,执业医师必须摒弃盲目把各种放射诊断技术作为常规手段的不良倾向,医生在开具这些检查前应切实考虑对患者的影响,影像资料在院内及医院之间尽可能共享,减少因资料管理受检者受到转诊等原因接受不必要的照射。

4 做好防护安全管理

管理措施:健全管理组织。建立完善的辐射防护安全管理度,制定完善的管理措施及防护制度,具体措施如下。

4.1放射科X线辐射防护工作由科主任负责,科室指定兼职人员协助科主任做好X线辐射防护工作。

4.2放射科工作人员要增强放射防护意识和责任性,在放射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守医疗照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科室定期组织对放射科诊疗场所、设备和人员进行放射防护检查。

4.3放射诊断工作人员必须按要求具备相应的资质;各级各类人员应熟悉放射设备的主要结构和安全性能,确保设备安全,防止意外放射事件的发生。

4.4放射科各X线检查室、控制室的辐射防护必须达到国家要求;放射科诊疗场所必须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放射科诊疗场所必须配备工作人员和受检者防护用品。

4.5在放射检查前应事先告知受检者辐射对健康的影响,在登记室、X线检查室设置告示牌。对育龄妇女腹部或骨盆进行X线检查前,应问明是否怀孕;非特殊需要,对受孕后8~15 w的育龄妇女,不得进行下腹部放射影像检查;在放射检查中对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摄片、透视、介入治疗等尽可能采用高电压、低电流和小光圈。

4.6操作人员在放射检查前应关闭检查室门窗,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检查室;确实因病情需要,必须陪同检查者,应给予必要的防护用品,陪同人员应尽量远离X线球管。

4.7技术人员要严格执行各种放射设备操作规程,确保影像质量,减少废片,避免重复照射。有条件的单位尽可能采用数字化X线检查,减少辐射。

4.8放射科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应佩带个人计量仪,接受专业及放射防护培训;定期健康检查,医院建立个人计量、职业健康管理和教育培训档案。

5 预防与护理

恰当合理科学的饮食也能有效降低与预防辐射。如患者条件允许,则可在接受低剂量X光摄影前,先喝杯橙汁维他命C或牛奶防止钙质流失,且还可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及增强对辐射的抵抗能力。如食用具有抗辐射的食品。常喝茶有抗辐射的作用,实用十字花科蔬菜,猪血、黑木耳等。这一类的食物可以帮助我们把体内的有害物质排出体外,不给辐射物质留下丝毫立足空间。

总之,辐射防护的目的就是在不过分限制对人类产生照射的有益实践基础上,有效地保护人类健康,防止有害的确定性效应的发生。并将随机性效应的发生率降低到可接受水平,以推动合理地应用防护手段来降低辐射带来的伤害。这就要求我们放射工作者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放射防护法规与标准,切实搞好放射诊疗设备质量控制和医疗照射的质量保证,从而使电离辐射更好地为人类造福。

6 临床实践中防护工作任重而道远

放射防护安全的关键取决于人们的行为表现,法规、标准、操作规程和其他的行政手段虽然都是很重要的,但为达到放射防护或安全标准,其本身又是不够的[8]。还需要各有关放射部门严格审管,各负其责。不断更新和完善辐射防护措施。落实各项辐射安全防护管理制度,加强辐射监测,使辐射安全防护管理工作不断得到改进,让辐射技术更安全更科学的为人类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燕树林.乳腺摄影技术分册[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音像出版社,2007:193-195.

[2]秦维昌,刘传亚.重视医用X线检查低质量成像方法学的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8,42(10):1013-1014.

[3]赵红兰,平杰,等.婴幼儿胸部DR摄影千伏对辐射效能和图像质量的影响[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2,28(8):1270-1273.

[4]胡益斌.CR系统曝光量指数的检测及校准[J].医疗卫生装备,2008,29(10):72-73.

[5]陈建新,黄艺生.CR技术应用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4,20(5):463-464.

[6]李萌.影像技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28-231.

第7篇:医学放射防护措施范文

【关键词】 放射诊疗;放射防护;监测

【中图分类号】R14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4-0163-01

在疾病诊断中,放射诊疗方式应用范围广,影响力大,为患者疾病的诊断提供了依据。随着医疗器械的发展,放射诊疗设备地不断改进,被大量应用于临床中。但在日常工作中,一些放射诊疗机构的工作人员因缺乏放射防护意识,使自己和患者受到了电离辐射,对身体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危害[1]。因此,笔者根据放射诊疗机构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从监测的角度对放射防护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放射防护标准

为减少放射工作人员和患者在放射诊疗机构受到超额的放射照射剂量,国家颁布了卫生部令《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在颁布的标准中,对放射诊疗机构和放射工作人员提出了要求[2]。

2 放射诊疗机构放射防护存在的问题

2.1 放射防护监督问题 一些放射诊疗机构选择的工作场所不符合国家防护规范,在对工作场所进行新建、改建、扩建时,没有向卫生监督机构申报,没有取得审批手续,从而留下设计不合理、机房面积不足、防护措施不达标等安全隐患,造成经济损失[3]。如对象山县水晶乡卫生院的检查发现,该院位于门诊楼1楼放射科X光室的数字化医用X射线摄影系统(DR),由北京中科美伦医疗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型号为ZK-DR(A),编号为20130709269,机器性能检查符合《医用常规X射线诊断设备影像质量控制检测规范》(WS76-2011)规定的技术要求,虽然机房的防护监测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l8871-2002)中相关剂量限值的要求,但机房受检者防护门处存在X射线泄漏问题,上门缝0.97μSv/h,下门缝0.14μSv/h,左门缝0.35μSv/h,右门缝0.36μSv/h,中心0.34μSv/h,(本底:0.06~0.16μSv/h)。而象州县大乐镇卫生院的X射线摄影系统符合标准,但机房同样存在防护门处X射线泄漏问题,上门缝0.83μSv/h,下门缝0.52μSv/h,左门缝0.28μSv/h,右门缝0.52μSv/h,中心0.41μSv/h,(本底:0.06~0.16μSv/h)。因此,两所卫生院需要加强监测个人防护。

此外,卫生监督部门中放射卫生监督专业人员少,日常监督不到位,不了解自己负责区域内的医疗设备情况,导致多数放射诊疗设备没有取得放射诊疗许可证,造成多数设备处于无证上岗的情况。如在象州县象州镇卫生院第一次检查时发现,该院的深圳市蓝韵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KeenRay TOP-U,编号为DU0114800369的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R),管电压指示的偏离超过了标准要求规定的±5%或±5kV,在检查后卫生院联系了厂家工程师到卫生院对机子进行了调试,使管电压指示的偏离达到了标准要求。

2.2 投入到放射诊疗设备防护不足 从对放射机构监测中发现,一些基层放射机构由于缺乏资金,购买已经淘汰的放射设备或购买二手、三手的设备或是改装组机,这些设备的放射防护性能较差,并且不能保证诊断质量,在为患者诊疗时容易出现漏诊、误诊的情况,导致患者重复检查,接受过多的辐射剂量,并且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而与一些基层的放射机构相反,一些大型放射诊疗机构为了增加自身的竞争力,盲目引进部分放射诊疗设备,开展多个项目的诊疗活动,但由于监测设备防护机制的落后,未对设备进行稳定状态监测,使设备管理工作陷入被动的局面,导致防护不足。

2.3 工作人员及患者个人放射防护意识差 一些放射诊疗机构工作人员放射防护意识差,没有充分的认识到放射辐射的危害性,对放射防护不重视,没有使用个人防护放射用品,个人剂量监测剂即便是在工作时间也没有按照规定佩戴,而且一些工作人员不具有上岗资格,放射诊疗机构为了追求效益和医疗诊断效果,对放射防护工作不重视。还有一些放射机构的工作人员贪图经济效益,增加诊断胶片量,从而增加了患者接受放射照射的剂量。此外,放射诊疗机构在申请设备许可证时,为患者配备了放射防护用品,但患者在接受检查时,一些放射诊疗机构未能按照规定为患者使用非照射部位的防护用品,使防护用品成为摆设,并且一些放射医疗机构的医生对患者接受放射检查项目不具备正当的分析能力,将放射检查项目作为常规检查,随意让患者接受放射检查,使患者接受不必要的放射照射,增加了照射剂量。

3 改进方法

3.1 加强放射诊疗机构的监督工作 监督管理部门要根据法令法规对放射诊疗机构的射线诊疗机房、设备进行评估,执行国家规定的审批手续,保证放射诊疗机构的防护设施达到国家要求。对评估不合格的放射诊疗机构限期整改,直至符合规定。监督部门在检查过程中要重点检查放射诊疗机构是否在其资质范围内开展放射诊疗工作,检查其出具的报告是否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检查人员、设备是否满足诊疗工作的要求,放射工作人员剂量检测信息管理系统的使用情况,将放射防护工作作为考核放射诊疗机构建设质量的依据[4]。

3.2 加强放射诊疗机构放射设备的管理 根据相关规定,放射诊疗机构的放射设备平均每年都要进行1次检修和状态评测,通过检修和评测状态评估放射设备的质量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保证患者接受辐射的剂量在合理的范围内,避免患者由于设备不稳定和灵敏度低等原因重复检查,造成辐射剂量的增加[5]。此外,放射诊疗机构的放射工作人员要了解放射设备的性能,在不影响诊断效果的情况下,要为患者选择低电流、高电压合理的测量值,缩短曝光时间、缩小照射的范围,在保证图像清晰的前提下,减少患者接受的辐射,并尽量控制在患者需要检查的部位。

3.3 提高放射工作人员和患者的个人防护意识 针对放射诊疗机构存在的问题,监督部门要定期举办培训班,根据不同职位的人员做不同的宣传工作,如放射诊疗机构的领导要学习管理及防护意识方面知识;放射工作人员要参加培训学习,学习防护知识,通过培训、学习和宣传多种渠道,提高领导和工作人员对放射防护工作的意识,做到合理使用放射诊疗设备,不危害他人的利益。此外,对就诊的患者宣传电离辐射的危害性,指导患者进行自我防护,在为患者诊疗过程中帮助患者做好防护措施。

4 小结

针对放射诊疗机构放射防护监测中的问题,除上述应对措施外,放射诊疗机构在增加设备的同时,还需要提升放射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制定应对设备发生问题时的应对预案,并设定紧急情况,进行实地演练,以保证应对紧急情况的预案具有切实可行、操作性强的特点。

综上所述,在放射诊疗机构的防护工作中,放射工作人员要提高业务水平、防护意识,建立健全放射诊疗的监督机制,从而降低由放射防护导致的事故,以保护放射工作人员和患者的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张雷,邳建庭,李春富,等.北京市通州区公立与私立医院放射诊疗场所防护监测与分析[J].首都公共卫生,2014,8(5):219-221.

[2]郑钧正.医疗照射防护是现代社会必须充分重视与强化的热点课题[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4,31(10):755-757,763.

[3]谭育林.放射防护质量量化评价对医疗机构放射防护质量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4):751-753.

[4]郝欢.医院放射防护问题及对策浅析[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4,32(2):108.

第8篇:医学放射防护措施范文

放射卫生学是指作用于人体的电离辐射源、医疗照射中对职业照射工作人员和对患者的防护、工业辐照装置及其安全与防护、发电用压水反应堆及其安全与防护、辐射监测、放射性废物的安全管理、职业照射工作人员的健康管理、核武器和辐射布放器袭击的防护。

《放射诊疗管理规定》要求医疗机构开展放射诊疗工作,应当具备与其开展的放射诊疗工作相适应的条件,经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的放射诊疗技术和医用辐射机构许可,并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放射防护、安全与放射诊疗质量符合有关规定、标准和规范的要求。《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第十七条要求《放射诊疗许可证》与《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同时校验,申请校验时应当提交本周期有关放射诊疗设备性能与辐射工作场所的检测报告、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健康监护资料和工作开展情况报告。

我市的放射卫生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医疗机构的放射诊疗工作,二是换热器企业的工业探伤。工业探伤方面,无论是从事该工作的人员还是企业的各项防护,基本上符合标准要求。但是医疗机构的放射卫生的管理工作却面临褚多困难。我市现有56家医疗机构,72台X射线机机房市直放射卫生管理人员仅有2人。通过检查发现,医疗机构中机房面积不符合国家标准的比例高度达30%;工作状态无指示灯的比例为29.2%,无电离辐射标志的比例为28.2%,机房内布局不符合要求的比例为16.7%,在X射线机房屏蔽防护方面,二级以下医院周围环境辐射剂量明显偏高。主要原因一是防护门缝、观察窗接合部密封不严,有泄漏;二是防护门、观察窗的铅当量不足,达不到防护标准。三是防护门、观察窗和机房内窗户根本无屏蔽防护。放射诊疗许可证校验方面,我市仅有11户医疗机构能在放射诊疗许可证校验时提交本周期放射诊疗设备性能与辐射工作场所的检测报告。其它单位皆因无支付检测报告的检测费用而拒绝检测。

1存在的问题

1.1一部分乡镇卫生院使用的X射线机都是省内各大医院淘汰下来的,设备简陋,机房作业环境条件差,普遍存在防护设施不到位,管理制度不健全,许多X线作业场所进行监测发现均达不到标准要求。无《放射诊疗许可证》的情况下继续工作,这对从事放射诊疗的工作人员及受照者都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1.2我市还有一部分医疗机构,X射线机机房还是以前的老房子,防护门、观察窗的铅当量不足,达不到防护标准,医院的经济效益又不好,没有资金用于改造,检查一次拖一次,认错态度好,就是坚决不改。

1.3近年大量个体诊所的涌现,因受技术或经济条件的限制,在X射线机房的建设中不申请进行建设项目卫生审查,也不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放射防护预评价报告,结果导致自行建造的X射线机房根本达不到卫生学要求。重新整改,经济损失大,实施起来也困难。

1.4我市放射卫生监督力度不够,监督人员少之又少,对全市有放射诊疗设备的单位无法进行多频次的有效监管。同时各医疗机构也是在市卫生局的统一领导下,都是卫生局的下属单位,无法进行严格的执法工作。

2几点建议

2.1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严把放射诊疗建设项目关,对新建X射线机房的管理,一定要从机房建设前开始抓,严把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评审关,不能等到机房建成进行控制效果评价时才发现问题,再整改。

2.2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本系统医疗机构放射诊疗工作的管理,严格要求各医疗单位定期进行放射诊疗设备的稳定性检测、校正和维护保养,每年至少进行1次状态检测;对放射防护设施不达标的单位,坚决关停。保证放射诊疗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3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对患者和受检者进行医疗照射时,应当遵守医疗照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有明确的医疗目的,严格控制受照剂量;对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并事先告知患者和受检者辐射对健康的影响。应当禁止非受检者进入操作现场;因患者病情需要其他人员陪检时,应当对陪检者采取防护措施。同时避免受检者因转诊等原因使受检者接受不必要的重复照射。

第9篇:医学放射防护措施范文

[关键词] 防原医学 生物效应放射复合伤遥控摄影

防原医学是在世界科学技术发展中有了核爆炸后才在医学范围内产生的学科――防原医学应用原子核的分裂和聚合技术而释放出巨大能量.首先应用于军事上核武器方面,而核武器爆炸产生的伤害主要是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和放射性沾染,光辐射的伤害主要是烧伤,冲击波引起的主要是外伤,早期核辐射和放射性沾染引起的为放射性损伤。但在核爆炸时,这四种杀伤因素很多又同时作用于机体,所以对身体的损害又大部分为复合伤。

核爆炸所致复合伤在实验室难以模拟,所以不容易得到对此类病型的观察和诊治;核爆炸威力大,损伤范围广,人员必须远离,对实验动物的损伤前后状况无法及时地观察记录;核试验场的气候、环境和工作条件差,对有研究意义的动物病例不能长久饲养和观察,好的标本难以长时间保存。为有利于今后的研究工作,在现场利用电影摄影技术,以更多地采集资料,特别采用遥控电影摄影机拍摄方法,可取得核爆零时瞬间实验动物的动态变化及防护器材的防护效果实验。

材料和方法

1.建立拍摄组。携带电影摄影机、三脚架和有关专用仪器设备,根据不同的爆炸方式,通过有线遥控的方法,开展固定电影摄影拍照,当对动物的布放点已经确定及构筑的防护设施完毕后,向基地控制站申请电影摄影机控制指令连接线并研究后进行安装。方法要非常仔细准确,这样才能在核爆炸零时成功的启动摄影机完成拍摄任务。

2.根据实验动物布放的需要,在地下工事、地面和不同高度,布放几台电影摄影机进行拍摄,并对摄影机加以保护,以防被光辐射及冲波的破坏。

3.拍摄对象

(1)实验动物在核试验效应中主要是狗,在十几次参试中共用狗数千只,还有少数的猴、羊、猪及大量的大小白鼠、兔等。(2)防护设施。有人防工事,地铁,民房和其它防护工程,以观察它们的破坏情况,及防护效果。(3)开阔地、山地、地形、地物前后动物伤亡的情况。

我们采用遥控摄影的方法:在核爆“零前”9秒开机,通常在核爆“零后”1.5~分钟停机,这样就能把核爆炸的全过程完整的拍摄下来。

4.广泛地开展普通摄影,遥控摄影是由专门的摄影组进行,在各实验分队、小组的实验过程,包括剂量测量、落下灰监测、防护措施的研究及动物的爆前布放和爆后回收、伤亡情况及诊断治疗过程,都需要详细记载和拍摄。这些工作都由各自携带的拍摄设备来完成,必要时摄影组也重点进行拍摄。

结果

在十几次参加实验中,通过各种方式的电影拍摄工作,积累了大量的资料,通过进一步编辑加工,整理完成五部防原医学电影资料片。

1.电影《核武器损伤破坏状况》

主要概括了不同当量各种核爆炸方式,在自然条件下的景象,对动物伤害、对建筑物破坏在不同距离上各种形象和特点。

核武器杀伤破坏力很大,但只要掌握了它的特点和规律,是可以预防的,即使很简单的防护措施,即可极大的减轻伤害,建立符合规定的半地下、地下防护工事,可大部分或全部的避免伤害。

2.电影《核武器瞬时杀伤因素的防护》

核武器瞬时损伤因素是指核爆炸瞬间释放出来的能量,即光辐射、冲击波、早期核辐射三种杀伤因素,威力大但作用时间短,在设计建筑防护工事时,要考虑能同时防护这三种危害因素。当接到核袭击警报时,进行有秩序的进入防护工事。未能进入工事的人员,发现闪光后,立即利用地形、地物,采取正确的防护方法以便减轻损伤或避免损伤。

3.电影《城镇居民伤员的抢救》

核袭击损伤范围大,有可能瞬间造成大批伤员,若能使伤员得到早期救治,必须有科学、合理的抢救组织。经过多次急救组织和抢救方法的实践研究,建立了一套较好的急救组织和抢救方法。包括:伤员估算、抢救队分区、分工和抢救技术,开设现场救护站和洗消站及伤员的转运和后送工作。

4.电影《放射性落下灰的损伤与防护》

核爆落下灰主要是下风向广大地区,受到放射性灰尘污染的地区,污染程度是随距离爆区远近而定,也随风向、风力而定,造成的伤害不像瞬时杀伤因素那样严重,但防护方法复杂,而且持续时间较长。

5.电影《急性放射病》

核爆炸大多数为复合伤,但小当量地面或低空爆炸所造成的伤害还主要为放射病和放射复合伤。而广大下风向落下灰伤为放射损伤,所以核武器放射损伤仍是一个具有特点损伤――放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