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风俗习惯范文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风俗习惯精选(九篇)

传统节日的来历及风俗习惯

第1篇:传统节日的来历及风俗习惯范文

中秋节活动方案 学校一

一、活动目的:

大家都知道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我们要通过中秋节来更加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中秋节也不失为一个与家人团聚在一起的好机会,可以与家人增进感情。

教师要围绕“独具匠心的中秋节”为主题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引导学生走进书店、走进计算机室、走进老师的办公室、走进社区……广泛地开展阅读交流、调查分析、实践体验等综合实践活动,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把各自的思维引向深处,从而进入研究者的境界。

二、活动日期:中秋节,也就是夏历八五月十五。

三、活动地点:教室、自己家里

四、活动内容:

活动一中秋节的风俗和来历

1、知道中秋节的日期,了解中秋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初步的兴趣,对屈原产生崇敬之情。

活动二 月饼

1、感受月饼的香甜。

2、体验劳动和分享的乐趣。

活动三 网上阅读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可以组织学生上网浏览,查阅有关中秋节的故事和诗歌,并将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记录下来。

活动四 协作交流

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相互协作,根据自己的爱好,组成相应的小组,来交流自己的发现和收获,一同来体验共同的快乐。

五、应用与深化

通过调查研究,学生了解了有关中秋节的一些知识,让学生设计自己怎样度过今年的中秋节,并通过语言或其他方式表现出来。通过对有关中秋节诗歌的搜集,鼓励学生培养善于搜集整理的能力与习惯。

六、反思与拓展

通过师生讨论交流、学生作品的展示与评比,指导学生总结研究成果,最后举行“我的中秋节最快乐”主题展示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与价值,同时,教师适当引导与鼓励学生进行其他研究活动的兴趣。

期待每个学生的参与,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美好。

中秋节活动方案 学校二

一、实施背景:

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各地各民族在中秋节里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节日的渊源、形成,民间各种不同的庆祝方式以及其中所承载的中国所独有的文化内涵,以此来体验中秋节吃月饼庆丰收、庆团圆、送祝福、送亲情的意义;体会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是班级大家庭的成员,应该相互关心,相互爱护;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同时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二、活动时间:中秋节前两天

三、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

2、通过了解家乡过中秋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体会家庭欢乐、生活甜美的幸福。

3、通过对节日的了解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

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比较,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

四、活动准备:

将学生分为六组分课题收集各地中秋节的节日和风俗习惯,以及中秋的相关资料。

五、活动方案: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一、搜集有关中秋节的名称、由来、中秋灯谜和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等等。

二、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

第二阶段:以班会形式进入活动

一、 情境导入

二、进入活动主题,交流感悟

第一主题: 话说中秋

1、中秋节的由来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3、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第二主题:中秋实践活动

1、设计别致、精美的月饼图案

2、举办月饼宴

三、讨论中秋节活动方案

1、中秋节就要到了,你们有什么想法吗?谈谈今年打算怎么过中秋节。

2、同学们之间交流。

四、小结

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过今年的中秋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虽然大家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庆祝这个传统佳节,但每个人心中有个共同的最美好、最传统的愿望,那就是:花常开!月常圆!人常在!老师感到好开心!看来,我们班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

第2篇:传统节日的来历及风俗习惯范文

一、设计思考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灯节”。民间正月十五闹元宵已有悠久的历史,它伴随人们迎来春天,是把节日习俗体现得最为彻底和典型的传统节日。在主题活动中,通过调查、参观、学习和表演等不同形式的活动,幼儿不仅能对元宵节的传统文化和民俗习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更可以通过自身的参与和表现,进一步获得对节日气氛的体验,获取多方面的经验:

1.元宵节有吃元宵、玩花灯、猜灯谜、划旱船等丰富的风俗习惯。

2.“元宵”象征着“团圆”,它有不同的种类和味道。

3.元宵节有各种各样的花灯,给人们带来了喜气和欢乐。

4.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是团圆的日子。

5.元宵节有许多传说、故事、儿歌。

二、各年龄段主题活动目标

1.大班主要目标:

(1)尝试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元宵节的相关经验,进一步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和风俗习惯;

(2) 积极参与“闹元宵”的筹备和庆祝工作,在和老师、同伴一起过节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团圆的意义。

2.中班主要目标:

(1)知道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了解元宵节的来历及习俗(玩灯、赏灯、吃元宵、划旱船等);

(2)感受与家长、老师、小朋友一起玩花灯、猜灯谜、吃元宵的快乐。

3.小班主要目标:

(1)知道元宵节是团圆的节日,初步了解元宵节人们的活动和特别的食品——元宵;

(2)愉快地参与元宵节各种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气氛。

三、活动实施概况

活动名称:欢欢喜喜闹元宵(赏灯、猜灯谜)

组织形式:亲子形式(分年级组开展)

活动时间:2016年x月x日下午 小班15:40、中班15:55、大班16:10

活动准备:园内展出各种各样的花灯和灯谜、各种小礼物

活动建议:

1.参观花灯展,欣赏花灯的外形、色彩、图案。

2.交流对灯谜的认知经验,丰富对灯谜由来、种类和结构的认识。

3.积极参与赏灯猜谜活动,老师对优胜者给予适当的奖励。

四、主题活动环境创设

园内大环境

(1)园内大厅悬挂教师、幼儿与家长共同收集和制作的各式花灯,花灯下悬挂各种灯谜;

(2)宣传展板:开展元宵节活动策划方案及要求。

班级环境

(1)师幼共同布置“美丽的花灯展”,悬挂幼儿购买或参与自制的花灯;

(2)收集幼儿在节日中赏灯、玩灯的照片,布置主题墙饰;

第3篇:传统节日的来历及风俗习惯范文

【关键词】社会习俗文化 差异 影响

一、中西社会习俗差异

礼仪在与人交流的时候,一直以来都是秉承着严以律己而尊敬他人的方式去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古人云“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中国素以“礼仪之邦”的美誉立足世界,许多国人在国际上的礼仪表现也让其他国家的人对中国有了一个很好的印象。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遍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往更加频繁,这就使得各国的习俗差异出现在交流当中,然而这种由文化和习俗所造成的误会何影响并没有得到重视,如果长此以往的任其发展不去加强对西方礼仪文化和传统习惯的理解和肯定,那么就可能引起双方国家之间的矛盾和误会,进而导致国与国之间的交流难以继续下去。因为影响着各地区文化习俗的因素很多,但其主要原因就是可能存异,造成了不同宗教的人们各自遵循所信仰胡宗教礼仪。这一因素同样也适用于中国。中国的礼仪进程也经历了一个曲折漫长的统一过程才有了今天的成果。在西方的文化习俗发展期间,其教育,科技 新思想的发展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才形成了如今的区域性文化习俗。由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施,中西方跨国交际也愈加频繁,但其参杂其中的差异也日渐明显,因此,在这个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怎么去兼顾中西两国间的问题俨然成为了主要问题。

1.1会面礼仪差异

1.1.1问候礼仪

在当今社会当中,见面互相问候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社交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问候不仅能拉近心灵距离,消除陌生隔阂,也成为了与亲朋好友寒喧的一个重要手段。问候对方这一礼仪已经成为了衡量一个人素养的标准之一。见面亲切友好的问候不仅仅体现其良好的修养,道德水平的高低,也体现了其精神状态和生活状态。在中国,一般的问候语都诸如此类“到那儿溜Q了?”“干嘛去了?”“去哪儿啊?”我们用这种方式和问候来传达出对对方的关心,这种“唠家常”的方式是中国人所独有的,但如若是在西方国家,你的这种问候很可能已经触及到对方的底线。因为国外根本没有此类言语,外国友人很注重自己的隐私,他人无权干涉,也不希望他人过于干涉自己的私事。一般他们的问候都是“hello”或者“how is the weather?”他们把这种当作纯粹的生活礼仪,并不把它当作认识的手段,所以当在一些特定的场合当中有人向你说“what a beautiful day!”的时候,你应当给予回应来表现你的友好态度。

1.1.2称呼礼仪

称呼礼仪,他传达出的是个人修养和其社会生产力的反展程度,经济发展的速度与上层建筑,社会生产力和社会需求。但由于中西经济发展和社会生产力存在较大差距,导致了许多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称呼差异。中国人习惯称自己为“在下”用“您”来称呼他人,一般只有彼此熟悉的人方可“直呼其名”而西方国家则用“you”来称呼对方。家中成员也不分年长年幼,一般都以姓名或者昵称来称呼,但在中国这是不可行的,必须尊卑有序,尊老爱幼,不然就会被当作不礼貌。

1.2餐饮礼仪的差异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在地理位置上又相对处于中间位置。所以这便造就了区域所特有的饮食习俗。从“民以食为天”的理念就可以看出,饮食在国人心中所占有的比重。人们经常都会将重要的事宜和决定都放在一场别开生面的隆重的美食宴上面。但有时候却不会去过度地追求菜的口感,他们所追求的是在一起的氛围和许久不见的寒暄。在中国,以左为尊的礼仪相传已久,招待贵宾,贵客都要坐在左上,但在西方则恰恰相反,入座的时候男士为了男士示以尊重,会为女士打点好一切。在中国,酒在宴会上必不可少的,人们认为喝酒能够减少尴尬,活跃气氛,便于进一步的认识了解。而西方对于酒文化则截然不同,他们不提倡过度饮酒,认为只要尽兴就行。

二、中西方传统节日的差异

2.1传统节日作为衡量一个民族的悠久文化历史具有重要作用,节日的由来与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和生活地点有着重要的联系,它体现了人们丰富的感情世界,寄予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每个民族的节日,能还原出其民族文化最真实的一面”。由此可见,传统节日文化对于文化习俗的影响多么深远。

2.1.1 为何当今社会,中国的节日越来越不受到国人的喜爱,节日气氛也越来越淡,而相比其他国家的节日却在国内流行起来。首先我觉得是由于中国长期以来形成了一个自给自足的男耕女织的农耕文明,而西方由于受宗教影响时间较长,所以其节日都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比如复活节,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人们心中有,那么节日便会被传承。加之中国的节日庆祝大多以家庭为中心,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而西方的节日更多的是突出集体性和互动性,他们倡导以自我为中心,崇尚张扬的性格,这便是为何在西方的经典著作当中,个人英雄主义成为了社会意识主流,人们喜欢互相交流,群体参加又体现出了人人平等,自由地表现自我的特点。从用餐时的桌子就不难看出,中国人喜欢用圆桌来营造一种团结,和气的气氛,这是一种传统,西方人习惯用方桌,他们的重点并不在于食物,而是在于个体之间的交流。所以,中式体现的是全体共享式,西方宴会体现的是个体交流式。当然,造成这些差异的因素不仅仅只有这些,还跟民族的历史息息相关。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们将会面对更多的陌生文化,风格迥异的行为习惯,也会存在不可避免的文化冲突,所以,我们必须在发扬我们原有的传统文化的时候熟悉新的文化。

总结:在保持住自己风俗习惯的同时也要学会尊重其他风俗文化,首先是要去了解各个国家的文化然后再了解地域性文化。因为只有理解了不同的风俗习惯才能减少误会的发生,礼仪也是一种意识流的软文化,只要是文化就肯定有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比较,一个缺乏礼仪的国家肯定是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国家,而一个礼仪不标准统一的的社会也是一个不和谐的社会。创建和谐社会,礼仪是首要的,现今的中国无论在物质,精神,文化上面都需要进行改变,只有不断的推陈出新,集百家之长。形成一套完整且符合国人的价值观,方能塑造当代中国新的社会文化体系,从而实现社会和谐的初衷

参考文献:

[1] 徐行言.中西文化比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9-1

[2] 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3] 魏光奇.天人之际;中西文化观念比较[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4] 包凡一.外国人这样看中国[M].北京 新华出版社 2009

[5] 谢艳明.西方文化与风俗指南[M].河南 河南大学出版社 2005

第4篇:传统节日的来历及风俗习惯范文

关键词:文化意识;英语教学;英文歌曲;文学作品;多媒体手段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语言是随着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离不开文化,文化依靠语言。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当然离不开文化教育,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意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有意于培养世界意识。学习语言,只有了解了有关的文化知识,才能达到正确理解和表情达意。《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强调:英语教学应该是对人的品格、思维、语言能力、健全人格、文化知识和意识等的全面素质教育,了解文化差异、增强跨文化实际能力、增强全球意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往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往往容易意识到母语对英语学习的干扰,但忽视社会文化因素的干扰。长期以来,我们的英语课只注重讲解语法,培养的只是纯语言能力,对文化意识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由于文化差异的影响,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所听、所读的材料,导致他们所说所写的内容和方式也因此而不得体、恰当。外国人一般都能容忍我们所犯的语法或语音错误,但对文化错误却常常耿耿于}不,因为这些错误不符合他们的交际习惯,在习俗上不能接受。这就要求我们在中学英语教学中重视跨文化教育,并将之提高到应有的高度,使学生在实际交流中具备多元文化的包容性。文化学习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讲解、渗透英语国家的文化,而且要充分利用各种条件、各种机会为学生创造感受异国文化的环境。本文就如何将文化意识渗透到课堂教学的一些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在英语教学中,应首先树立文化意识。应在传授语言的同时同步传授文化知识。

这样做的好处是:文化知识加深了学生对语言的了解,语言则因赋予了文化内涵而更易于理解和掌握。教师在从事英语教学中,应有意识地给学生了解英美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以扩大学生语言学习视野,激发学生语言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语言学习习惯。切忌满堂灌输语法、语言点而忽视对学生的异国文化知识的教授及文化意识的培养。

二、结合教材内容。介绍外国的习俗、典故、历史、风土人情

第5篇:传统节日的来历及风俗习惯范文

[关键词]做节 狗肉节 文化内涵

乐平的“做节”习俗

在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保留着一项特殊的节日――村节,村民们习惯把该活动的举办称之为“做节”。在这里各村按祖辈定下的时间轮流举行庆祝活动,轮值“做节”的自然村要宴请村落群内其它自然村的村民,村民们根据自身经济情况控制宴请规模,长期以来形成一个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习俗。在三水区,以乐平镇的保安村和黄塘村最为典型,这里的村民每逢村节均会在宴席上烹食狗肉,长期以来该节又被称为“狗肉节”或“香肉宴”。村民们认为该节比冬至重要,对于有“冬至大过年”之说的三水人来说,该节日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据了解,在村节来临前的几个月,村民就要着手准备节日食材――狗肉,其来源通常由购买或饲养获得,具体数量根据各家经济情况而定,通常为2至6条。

到了村节当天,只要你是,或曾是该村村民,无论你身处何处都会赶回村中过节,甚至还会召集身边的好友或同事一起回家过节。以乐平黄塘村①为例,近年来,每逢农历九月十五村节当日都有数万人齐聚黄塘,共度村节。从三水城区至黄塘的公路旁,来来往往的车辆络绎不绝,有广州的、南海的、深圳的,甚至还有来自香港和澳门的。由于村里没有专用停车位,在乡村里的田间地头,房前屋后到处停满车辆。

在轮值“做节”的村子内,人头攒动,狗肉飘香,不少村民就在民居小院内或大门口架设灶台专门用于烹饪狗肉。晚宴前夕,来自不同地方的客人陆续到来,并向村民问候或致谢;而村民则一边回礼,一边准备饭菜。场面非常热闹,洋溢着浓烈的节日气氛。

客人到来后,有的坐于院内聊天,有的趁饭前闲暇时间走访亲戚,也有部分摄影爱好者好奇地四处游走,捕捉镜头。村民们经过一天的准备,周围的亲戚、朋友也都陆续到来,随着晚宴时间的到来,迎来了村节最热闹的时刻。宴席中常吃的食物除了狗肉,还有鱼肉、鸡肉等各式菜肴,每桌一般都配有酒水,常备的有白酒、啤酒或饮料。当热腾腾的狗肉送到桌面时,宴席基本就可以开始了。

传统的“做节”习俗

乐平现居人口大部分是南宋以后陆续迁徙至此的,据《三水氏族谱》记载“南宋咸淳年间始由南雄珠玑巷徙居广州府南海郡三江都碧湖坊,又于明景泰年间分入三水,繁衍十余乡”,保安村《陆氏族谱》记载“南宋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正月十五由珠玑巷迁到三水乐湖”。以上族谱记载的迁徙史在黄塘村和保安村也得到受访者的普遍认同,但“做节”习俗始于何时尚未发现史料记载。据受访对象口述,多数人认为“做节”习俗起源至少可以追溯至清朝中期。该时间并非开村时间,而应该是村落群基本形成的时间,因为各条村轮值“做节”时间的主次安排与村子间相互关系及开村先后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只有在村落群初步定型后才可能形成这样轮值“做节”的习俗。

每逢村节,村民们要举办一系列活动,借此祈求福祉,联络亲情,增进友谊。通常很多自然村(或村民小组)合为一个村委会,而每个村委会就相当于一个村落群,在该区域内的每条自然村(或村民小组)都会轮值安排吉日主持“做节”活动。轮值的村子由近年刚结婚的家庭负责“做头”,主持宴请活动,负责主要经费,他们也会竭尽所能办好该活动。以保安村和黄塘村为例,此二村分属于两片不同的区域,两片区域内的各条自然村都有着不同的“做节”时间安排,各自形成了独特的“做节”文化圈。在该圈子内,村民们根据各村建村的先后或辈分的不同安排具体的“做节”时间。该习俗一年中最隆重的是农历九月十五,在当地倍受重视,人们习惯把这一天称为“做九月十五”,重视程度远超过“冬至”。其次是八、九月和正月的吉日也有“做节”活动,但活动场面不如农历九月十五隆重。

在老一辈村民的印象中,每逢村节都要举办“迎神②”、“拜神”、“送神”、“宴请”等活动,宴席中以橄榄、酸姜、鸡肉、鱼肉为主,烧酒助兴。通常,村民会在“做节”的前一天派“喃呒佬③”去祠堂或庙宇“迎神”,夜里把神像迎到村中祠堂,“做节”当日族人在祠堂举行“拜神”仪式,下午筹备晚宴进行庆祝,晚宴过后又请“喃呒佬”将神像送回庙中,或直接送往下一个轮值“做节”的村中祠堂。

保安村的“做节”习俗

乐平镇的保安村和黄塘村地理位置相近,习俗相似,都有“做节”习俗,都吃狗肉;但是谈到“狗肉节”大家都首先想到黄塘,对于保安村则不甚了解。其实保安村的“做节”习俗保存得更为完整,但为什么黄塘村的“狗肉节”却更具知名度?原因不仅在于黄塘村“做节”时食狗肉的鲜明特征,还在于该村每次“做节”都大宴宾客,宴请范围远远超出村落群。参加人员除了本村及邻村的亲戚、朋友外,凡是与本村有联系的人均可参与。由于食客较多,规模较大,现在的黄塘“狗肉节”已成为三水人所熟知的重要节日,而与之相邻的保安村正因为少了以上两个要素而鲜为人知。

现在的保安村,共有21个村民小组,户数1278户,户籍人口4213人,外来暂住人口1460人。辖区内的布东村“做节”时间为农历9月15日,布西为农历9月13日、布北为农历9月15日、黄上为农历9月18日、黄南为农历9月18日、中一为农历9月16日、中二为农历9月13日、南麦为农历9月14日、唐家为农历9月15日、高家为农历9月10日、新村为农历9月11日、坳头为正月26日、涡南为农历8月15日、涡北农历8月14日、地岗农历8月12日、上村农历8月11日、麦岗农历8月13日、麦岗新农历8月14日、迁坑农历8月12日、小陆坑农历8月14日、新布(三峡移民村)无“做节”习俗。从调查中了解到“做节”的村子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做九月十五”的是布东村和布北村,此二村在村落群中分别被称为“大佬(哥哥)”、“细佬(弟弟)”,布西村被称为布东村的“契仔(干儿子)”。这说明以上各村子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也解释了为什么布东村和布北村“做九月十五”最为隆重,这和他们在村落群内的地位密不可分。

“狗肉节”的形成

“狗肉节”是人们对乐平镇部分村落“做节”习俗的一个通俗称谓,主要源于节日期间吃狗肉的鲜明特征。在三水区有“做节”习俗的村子很多,但每逢村节均烹食狗肉,并长期坚持形成习惯的主要集中在三水区乐平镇,其中以黄塘村和保安村④最具特色。

“狗肉节”源于“做节”习俗,但绝不等同。村节早已有之,而“狗肉节”作为村节的衍生品现在也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狗肉节”的形成民间流传着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清末民初,受战乱影响,一群难民逃亡,落脚于此,为纪念这一天,村民便每逢该日就举办“做节”活动,烹狗待客,逐渐就形成现在的“狗肉节”。

另一种说法则认为:在抗日战争时期,村民四处逃亡以躲避战乱,待到重返家园之时,庄稼已被破坏,村民无粮可食,正在大家苦恼之时,村民看到几条恶狗正在糟蹋仅剩的粮食,一怒之下将狗捕杀,食之,当天正是农历9月15日。

以上两种说法以后者居多。吃狗肉的习俗在三水乐平镇虽然比较常见,但并非所有乐平人都能接受,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喜欢吃,甚至十分排斥吃狗肉的做法。因为他们认为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不忍杀害或食用,但在战争年代为了解决温饱问题而开始食用狗肉也是可以理解的。当地人为纪念以前的艰苦岁月,便在“做节”期间烹食狗肉,形成习俗并一直延续至今。“做节”习俗早已存在,而“狗肉节”的形成是在“做节”习俗的基础上演变而来,时间晚于“做节”。二者活动时间基本相同,内容相似,主要区别体现在菜肴的选择和宴请的规模方面。

近年来,“做节”习俗逐渐简化,突出了“宴请”环节,而选用的食物则变得更为丰富,有不少村子形成了节日当天烹食狗肉的习惯,宴请规模及影响力都远远超出了传统的“做节”活动。尤其是黄塘村,其“做节”的说法已逐渐被“狗肉节”的声势所掩盖。

“做节”习俗的文化变迁

根据调查资料分析,“做节”习俗的演变经历了两个重要阶段,日军侵华是一个重要节点,在此之前保安村一直延续着传统的“做节”习俗,轮值时间的安排秩序井然,当时也并未出现食狗的风气。经历抗日战争后,乐平镇渐起食狗之风,并与传统的“做节”习俗融为一体,传承至今。另外一个节点是,“做节”的习俗在期间基本销声匿迹,曾一度中断。直至改革开放后,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这一民间习俗才得以复兴和繁荣。

时至今日,“做节”习俗已简化为以宴请为主的节日活动,在食品的种类方面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宴席中的食材种类更加丰富,狗肉作为一道较具特色的菜式虽然不被所有人接受,但依然吸引着不少食客的注意。另外,“做节”的轮值安排也和以往有所不同,出现数条村子同日“做节”的情况,高度集中的人流量及狗肉烹饪过程中香飘四溢的情景为节日增添了喜庆气氛。

“狗肉节”的文化内涵

改革开放之前,三水各地由于经济条件差,“做节”所配的菜肴都很简单,有时候甚至吃不上肉。改革开放后,村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食物已经不是他们考虑的主要问题,他们开始对传统文化日益重视,并在原有文化的基础上衍生出新的文化――“狗肉节”。现在的“狗肉节”较以往有所不同,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开放性。在宴请过程中,不管是同事或朋友,也不管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这里的村民都乐意邀请,他们不担心人满为患,反而会以客多为荣。因此,每逢“狗肉节”黄塘的村民都希望有更多的客人前来助兴,少的有四五桌,多的达三十多桌。另外,部分村落群轮值过“狗肉节”的习俗较以往也有所改变,出现多条村同日过“狗肉节”的情况,该转变扩大了村落的影响力,也为村落群增添了节日气氛。2006年11月5日(农历九月十五)乐平29个自然村举行盛大“狗肉节”,据村委会干部估计,以平均每户接待六桌计,约6万人参加了该活动,是村民总人数的十几倍。

在乐平,食狗之风相对较盛,关于狗肉的一些谚语也颇为丰富,形容狗肉味香可口的有“狗肉滚三滚,和尚企唔稳”,记录狗肉食材选择的有“老猫嫩狗吃死人”,描述吃狗肉最佳时节的有“冬至鱼生夏至狗”等说法。

其实,本地人并非都喜欢吃狗肉,有的甚至从来不吃,有的是因为个人饮食习惯所致,有的是因为他们认为狗是人类的“好朋友”,不忍食用。虽然在乐平很多人不吃狗肉,但也没有影响这里食狗的饮食习惯。

三水的“狗肉宴”虽然分别在一年中的数个时点来举办,但最为隆重的是农历9月15日,即中秋之后的一个月,这一时间点不仅与“冬至鱼生夏至狗”的说法不符,也和晚清以后习惯于冬季食狗之习俗不符。这说明乐平兴起食狗肉之风并非源自岭南地区早期食狗肉的习俗,也不同于周边地区食狗肉的习俗。根据村中老人的说法:“狗肉节”形成于战争年代,那时庄稼绝收,因没有东西可吃而选择狗肉,为了纪念那些特别日子而选择在每年“做节”时食用狗肉,以缅怀过去。这一说法正好为“狗肉节”时间的选择找到了根据,并逐渐演变为一种独特的饮食文化习俗。

“做节”是乐平镇较为常见的习俗,在不少村落依然保留。吃狗肉只是当地村民“做节”过程中在食材选用方面的一个外在表现形式。将最具代表性的黄塘村和保安村进行比较后,发现保安村的“做节”习俗比黄塘村保存得更为完整,但是对外的影响力却不如黄塘。究其原因在于黄塘“做节”时广邀四方宾客,熟悉的,不熟悉的,只要能请到的都邀请到村中聚餐。客人越多,表示主人家的人缘越广,面子越大,主人家也会倍感荣耀。这一文化现象的出现与村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密切关系,除了体现出他们热情好客的一面,还是一项具有文化内涵的群体文化活动,村民可通过参与该活动来稳定、扩充、展示其各自的人际关系资源。

[参考文献]:

[1]王仁湘.中国史前饮食史[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7,第74-81页;

[2]邹卫东.岭南食狗习俗考[J].广东:广东史志,2003,(03),第53页;

[3]刘朴兵.略论中国古代的食狗之风及人们对食用狗肉的态度[J].河南:殷都学刊,2006,(01),第105页;

[4]叶春生.岭南风俗录[M].广东:广东旅游出版社,1988,第196-197页;

第6篇:传统节日的来历及风俗习惯范文

关键词:民俗文化;初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

民俗文化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因素,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形成的习惯、节日、传统习俗等,对于民俗文化的了解和渗透能够给予初中生以良好的思想指引,使得学生能够回归传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同时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完善语文教学中的环节,达到更好的教学互动,也使得学生能够在一种回归传统中获得更多关于语文学习以及人文方面的知识。

一、民俗文化的深刻内涵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面貌,从人民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遗留下来的各方面的民俗习惯和内容,是一种对祖辈们智慧等的继承。在新时代的环境下,民俗由于各种缘由已经改变或者消失了很多,民俗文化是一种宝贵的非物质文化的遗产,对其的深刻理解是对其进行保护和发扬的前提。

各国各族人民都有着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各种民俗活动和文化习俗,是一个地区的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产生的一种特定的生活风貌。民俗是依据人们的生活、情感等方面而激发出来的人文情感以及文化习惯。民俗增强了一个民族的凝聚力,也使得民族之间的认同感得到加强。也锻炼了民族个性,使得民族精神得到加强和历练。而民俗所关系到的内容是广泛的,它涉及到生产、日常生活、婚葬嫁娶等各个方面的民俗观念和活动。通过长期人们的实践积累,达到一种广泛的传播效果。

二、民俗文化对于初中生思想文化的培养

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不断与各国之间相互融合,民俗文化也在不断被一些洋文化、节日所冲击,而正处于身心成长期间的初中生是容易受到社会风气的影响的,他们也不断求新求异,对一些传统的节日开始不那么重视。而一些中国的民俗节日更是逐渐被学生所淡忘,使得学生在成长阶段缺乏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这对于其健康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一)通过了解民俗增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民俗文化有着深厚的内涵基础,因为初中生对其的不断了解,能够增加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我国具有着五千年的文化传统,悠久的历史文化,但在一步步的传承和发展中,许多在逐渐的消退,这对于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其积极进取的精神是存在阻碍的。学生是成长起来的一代,是将来对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做出贡献的一代,而传统文化的丢失会造成其成长中思想文化的丢失,不利于其健康全面的发展,也不利于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

(二)通过参与民俗活动增加思考和思想内涵

民俗文化是有具体的民俗活动作为现实基础的,初中生可以通过参加一些民俗活动来加深对于民俗文化内涵的理解,从而不断增加自己的思考能力和人文内涵。民俗活动里有许多的讲究以及一些历史故事,通过对这些细节的观察,能够让学生更近距离地参与到对民俗文化的了解中。

三、民俗文化对于初中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民俗文化,在课堂的各个环节以及内容中都进行相关的民俗文化教学,增加相关的游戏或者是对民俗文化的实践环节,使得初中语文教学具备更加丰富的课堂内容,也能使得学生具有更好的学习热情以及促进其精神文化的发展和积累。

(一)丰富语文教学内容

语文教学应该摆脱以往沉闷或者是传统中对于语句、课文的死板教学,新的教学理念下,就是要不断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丰富教学内容。通过在教学中融入进关于民俗文化的内容,通过生动的具体案例以及学生的积极互动,活跃课堂氛围,使得学生真正参与到语文学习过程中,使得语文教学内容能够丰富多彩,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二)扩展学生视野

民俗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还可以起到丰富和扩展学生视野的作用。初中生正处于广泛涉猎和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民俗文化中具有的丰富内容和文化底蕴能够给予其良好的熏陶,让学生去了解到更多关于语文、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使得学生具有更为广泛的知识面。

(三)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继承

传统文化正处于不断流失的状态中,而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相关民俗文化的教学和探讨,能够在新一代人的成长中留下关于民俗文化的内容,使得民俗文化不至于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被人彻底遗忘。民俗文化是一种宝贵的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保留价值。新形势下,一些民俗文化在不断受到冲击,学生也更乐于去参加和了解一些社会新兴的事物,而对于传统文化处于淡漠的态度。在语文教学中融入民俗文化,不仅能够提高语文的教学效果,加深学生的成长,而且也能够更好地促进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继承。

总结:

民俗文化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价值,是对民族发展过程中的习惯、文化、节日等的总结。随着经济以及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国际交融,使得传统文化在新一代的成长过程中处于被忽视的地位中。语文教学中加入民俗文化能够丰富语文的教学内容,扩展学生的视野,同时也能够起到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继承。

参考文献:

第7篇:传统节日的来历及风俗习惯范文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一天人们都会选择踏青、扫墓等,而你是这么过清明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21清明节什么时候几月几日,希望你喜欢。

2021清明节什么时候几月几日2021清明节是2021年4月4日,星期日,辛丑年(牛年)二月廿三。

清明节的由来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受汉族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满族、赫哲族、壮族、鄂伦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瑶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个少数民族,也都有过清明节的习俗。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清明节的习俗清明节的习俗有扫墓祭祖、踏青、牵钩、放风筝、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斗鸡、射柳、插柳、蚕花会、爬桥等一系列活动。

清明节很多地方对吃也有讲究,北方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食的习惯,部分地区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仪式后,将祭祀食品分吃。

清明节为什么要扫墓“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与其他节气不同的是,清明还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扫墓起源于古代帝王“墓祭”之礼,墓祭是贵族活动,在古代,平民百姓是没有墓的。到了秦汉时期封建等级没有那么森严,老百姓有坟地后才仿效贵族举行祭奠活动以缅怀先人,称之为家祭。到汉代以后,墓祭才逐渐形成风俗。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相传,先秦已有设坛祭墓的习俗,后来逐渐演化为坟前祭拜。“寒食墓祭”大约在南北朝时形成习俗。据《旧唐书·玄宗纪》记载:“寒食节上墓拜扫礼经无文,但近代相沿,积久成俗,士庶之家,每逢寒食节无不祭扫。”鉴于此俗已久,唐玄宗就于开元二十年下诏:“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寒食墓祭于是作为国家礼俗确定下来,也清明节扫墓原因。

清明节节日起源清明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是重要的“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基祭”之补。后来民间亦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个固定的风俗。

要谈清明节,需从一个已失传的节日——寒食节说起。

寒食节,又称热食节,禁烟节,冷节,它的日期又距冬至105日,也就是距清明节不过一天或两天,这个节日的主要节俗是禁火,不许生火煮食,只能食备好的热食,冷食,故而得名。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中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8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

地球公转一周为黄经360度,当地球到达黄经零度时定为春分,而后每运行15度有一个节气,共有二十四节气。因此,节气在阳历上的日期是固定的,由于闰年的原因,所以会相差两天。

第8篇:传统节日的来历及风俗习惯范文

重阳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但是这个节日当中所含的意义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去传承的,那我们知道重阳节风俗习惯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重阳节风俗习惯,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重阳节有哪些风俗习惯登高

重阳节登高的习俗,曾有无数人赋诗吟诵。杜甫、白居易、李白等大家都曾借重阳习俗感怀时事,念起故人。九月,秋高气爽,这个时候登高望远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赏菊、喝菊花酒

金秋九月,正是菊花盛放的季节,因此,农历九月又称“菊月”。在此期间,常常举办各种赏菊大会,吸引着全城的人争相前往,觥筹交错之际,赋诗抒怀。菊花素来有养生的成分,用菊花制成的菊花酒,也因此成为重阳节的特饮,含“祛灾祈福”的寓意。

吃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一座宝塔,顶头还要做两只小羊,以表“重阳”之意。古人常在这天,将重阳糕搭在儿女的额头上,口中默念子女百事俱高的祝福语。

插茱萸

插茱萸在唐朝的时候就已经很普遍。茱萸本身是一种植物,茱萸味道浓郁,可驱虫、逐风邪,将其制酒可养身祛病。古人认为九月九是逢凶之日,这一天将茱萸带在身上可辟邪。

重阳节是给谁过的节日重阳节原先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现在已经逐渐转变成为一个孝顺父母、长辈的节日了,重阳节在**年,被定为“敬老节”,意为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因此,现在的重阳节更多的是给家里面的长辈、老人过的了。

九月九重阳节是什么样的节日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重阳节起源于上古时期,最早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秋收、祭祀活动,成型于春秋战国,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重阳祭祖民俗相沿数千年,是具有深刻意义的一个古老民俗。

重阳节赞美秋天的诗句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2、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张籍《秋思》

3、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4、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令狐楚《少年行四首·其三》

5、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王绩《秋夜喜遇王处士》

6、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王勃《山中》

7、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张说《蜀道后期》

8、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10、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11、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

——戴叔伦《三闾庙》

12、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13、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第9篇:传统节日的来历及风俗习惯范文

[关键词] 沙上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研究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张家港市的沙上地区有着历史悠久的风物,如芦苇、河豚、刀鱼、甜芦穄、螃蜞豆腐、汆馓子等沙上独有的特色地方物产;也有本地区居民的衣食住行、婚嫁、春节等特殊节日的民俗习惯,尤其是吴楚遗风——沙上民间食用粽子习俗的起源、发展等,可以说,沙上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当丰富,本文对此做一分类探讨。

1、沙上陆史

张家港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属太湖平原的一部分,原名沙洲县,其北部是由一块巨大的江心洲组成,这个江心洲俗名“沙上”。它有一段特定的地理演化过程。

“沙上”分为“老沙”和“新沙”两部分,几乎涵盖了张家港市各个镇、区,其属新土,是长江三角洲的新冲积平原,其中最长的仅六百余年,最短的不到五六年。原本只是江上的一个个江心洲,经过沙上先民的围垦,逐渐与江南大陆衔接,由于它以沙洲为主,所以统称“沙上”。随着沙洲数量的增加,人口也逐渐增多。沙上人,除了部分是江南原籍(江阴、常熟)的本地人外,大部分来自如皋、靖江、崇明、启东、通州、海门等地。从那时起,勤劳朴实的沙上人就开始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沙上文化也孕育而生。

“沙上”是由一个个圩塘组成的,一个圩塘就是一个村庄。圩塘四周是高耸的圩堤,沙上人叫圩岸。圩内沙田以田埂隔成条块,河道纵横排列有序。乡民依岸傍水而居,建房成一条长带,俗称埭。圩塘内的土地原本是江里积涨起来的沙滩,当沙滩发育成熟时,就可围垦。圩塘大小、形状不一,这是随原来的沙滩大小、形状决定的,有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等。圩塘围成后,出售沙田,移民垦殖。沙上移民绝大多数来自江北沿江地区,他们依岸傍水建房,在圩岸坡下与岸脚沟之间居住,这有利于出行和饮、用水。各家各户彼此住房平行,形成一条条长长的居民带叫做“埭”。

我们通过对沙上地域风情、沙上成陆史、老沙区划的界定及部分历史悠久的乡镇、地区的成陆及发展史进行系统、立体的田野调查,编写了乡土课程读本《沙上陆史》。该部分的研究对于传承沙上地方特色文化、并将其作为一份重要历史文化遗产保留给沙上地区的下一代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2、沙上民俗

沙上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是沙上地区传统文化中最有生命力的一支,是张家港人民凝聚力和精神文明的动力。沙上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表面上看似乎是由林林总总的岁时节令、千姿百态的民间艺术、口耳相传、手手相递的技艺绝招构成的,但其真正的魅力远远超越于表现形式。沙上民俗文化的传承和教育,可以培养和激发沙上地区年轻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作为社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必须肩负起传承和发扬沙上文化的历史使命,让沙上民俗文化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沙上地区的居民有着衣食住行、婚嫁、春节等特殊节日的民俗习惯,尤其是吴楚遗风——沙上民间食用粽子习俗的起源、发展等,将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沙上民俗文化对我们的下一代进行传承和教育,培养和激发沙上地区年轻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肩负起传承和发扬沙上文化的历史使命,让沙上民俗文化一代代地传承下去,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和探索的方向。

3、沙上风物

沙上地区有很多历史悠久的风物,如芦苇、河豚、刀鱼、甜芦穄、螃蜞豆腐、汆馓子等,本文对部分沙上风物做一简单介绍。

芦苇,沙上人称为芦头。沙上曾经是芦苇主宰的地方。水退芦头进,曾经的芦苇,它们开疆辟土,沙滩涨到哪里,它们就生长到哪里,迎着一批批的浪沙,把泥土固定在自己的脚底下,旺盛地生长着。人进芦苇退,它们又慷慨地把开拓的疆土礼让给沙上的祖先,人们耕种到哪里,它们就退让到哪里,让人们在这片土地上安居乐业。

张家港市是个滨江城市。金港、大新、锦丰、乐余、南丰、常阴沙农场即是这沿江的六大乡镇,历史上习惯地称这方地域为“沙上”。这沙上拥有江岸线上百公里,因此,也就拥有这上百公里长的芦苇沙滩。大江的潮涨潮落,使这长长的芦苇沙滩成了螃蜞家族得天独厚的生存家园。天长日久,沙上人因而发明了一道鲜美无比的菜肴——螃蜞豆腐羹。初始,只是江村农家的常用菜、开荤菜,现今已成了宾馆饭店招待宾客的特色菜、时尚菜了。

芦穄,学名糖高粱,又名芦梭、芦佶、甜竿,是沙上常见的一种植物。芦穄之甜与甘蔗相似,但甘蔗是甜而发腻,是一种浓甜;芦穄则是甜而且爽,是一股清甜。沙上孩子就是吃着芦穄长大的。当顶端的穗子呈花色时,即可斩吃了,此时的茎节汁水最丰;如果穗子呈红黑时斩吃,其茎节汁水会因长得老而枯少。仲夏暑热,正是吃芦穄的时候,亲朋好友来临,沙上人总是以芦穄招待解渴。

4、沙上文化

张家港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原名沙洲县,其北部是由一块巨大的江心洲组成,这个江心洲俗名“沙上”。成陆史虽然不长,但是沙上地区的先辈都是来自于各地的移民,他们原有的传统习俗、信仰习惯等经过长期的传递交流、碰撞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绚丽多姿的沙上民间文化,留下了较为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沙上文化,她作为扎根在江尾海头吴文化的一脉,虽只有七八百年的历史,但并不显得单薄、简陋,她蕴含着沙上人的历史和文化、风物和人情,凸现了沙上人特有的坚忍不拔的拼搏精神,吃苦耐劳的勤俭精神,崇教好学的进取精神,淳朴热情的宽厚精神。沙上文化意境深邃、风格多样、源远流长,是沙上人在近代文明进程中创造出的宝贵精神财富。时代变迁,沧海桑田,沙上文化始终留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和行为。

滚滚长江不尽流。渐渐发育成熟的沙上穿越岁月风尘,穿越时间和空间,最后定格于眼前。如今我们逆着时光的隧道回溯,进入历史的深处,就会看见它真切的成长和真实的内容,感到风吹沙上无限意,沙上风来草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