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家校合作基本要求范文

家校合作基本要求精选(九篇)

家校合作基本要求

第1篇:家校合作基本要求范文

关键词:实践教学;校企合作;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1-0053-02

高校虽是科研人才聚集、知识生产集中的地方,但在资金、工业生产经验、技术和物质条件方面相对劣势;企业是将知识产品商业化和产业化的载体,但在技术革新能力方面相对薄弱。校企合作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双方优势,摒弃双方劣势,推动高校和企业的双赢[1]。

江苏科技大学本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以培养船舶为特色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人才为目标的,其专业建设以船舶行业为依托。而张家港校区是异地新建校区,远离校本部,无法享受校本部几十年来在船舶电气自动化方面的教学和科研成果,必须发展自己的特色。张家港校区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导向,以特色专业建设为抓手,着力推进实践教学环节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实验、实训基地运行、管理的规范化建设,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制定了张家港校区“走新型开放式技术类型大学”的办学目标与方向,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作为张家港校区重点建设的专业之一,并以此专业为依托,研究基于“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改革方案。

一、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能力培养目标不明确

由于受地域、师资、实验室等问题的制约,张家港校区按照校本部构建的培养目标可能行不通,本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以培养船舶电气人才为目标,张家港的地域特性决定了这个目标在张家港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张家港校区不能一味模仿,必须找到适合本校区发展的培养目标。

(二)实践环节少或流于形式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特点是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相结合,学生必须受到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控制技术问题及电力系统分析的基本能力[2]。从这一点上来讲,实践教学的地位应该比理论教学的地位更高,而国内大部分高校,实践教学是个薄弱环节。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各类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各类实习和毕业设计等,但由于受重视程度不够,学生不认真甚至逃避实践环节。同时,各类实践环节流于形式,选题方向陈旧,无法体现当前本专业的实际应用。

二、基于“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考虑到上述因素,结合张家港校区实际发展情况,将专业建设与地方企业相结合,依托一家至多家企业共同建设相关专业,突出专业特点,更好地发展该专业。

(一)依托区域优势推进校企合作

张家港市以及周边地区企业较多,包括机械、控制、电子、计算机等类型的企业,这些企业能提供不少就业岗位,这是张家港校区办学的一大优势。在此背景下,张家港校区可以很方便地签订“实习、实训基地”协议,教师可到企业挂职锻炼、学校也可帮助企业培训员工等。

(二)根据企业需求建构新的课程体系

通过与企业合作,依托企业,根据企业的需求共同制定新的课程体系。新的课程体系的主要特点是:面向企业,专业建设内容与企业开发技术紧密相关,加强实践能力培养,使学生能尽早参与企业项目,得到系统训练。

三、校企合作模式研究及实践

(一)校企合作常规模式

基于“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运行机制,这种模式可以利用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按照合作的深度,校企合作可分为三个层面的模式[3],即浅层次合作模式、中层次合作模式及深层次合作模式。浅层次合作模式中,企业处于“配合”的辅助地位,可以根据学校提出的要求提供相应的实习岗位或者实习基地;中层次合作模式也称“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这种模式指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实行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企业不仅参与研究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而且参与实施与产业部门结合的培养任务;深层次合作模式,也称“校企实体合作型”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企业全方位参与学校的培养,主动给学校投资,直接参与学校的办学过程和学校人才培养,真正实现“教学―科研―开发”三位一体。

结合校企合作的常规模式,张家港校区专业建设情况以及企业的实力和需求的不同,在不同时期,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校企合作”的具体模式进行探索和实践。

(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任何一个专业或专业方向的发展,要想办好,必须具有特色,同时拥有行业背景。张家港校区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就是朝着这样一个方向去建设。

1.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所。虽然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所是一种浅层次的合作模式,但是实习、实训是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院校应从岗位对职业能力的需求出发,强化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训的有机结合,以培养出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的实用型、创新型技术人才。校企合作的必要前提就是,企业能够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所。目前苏州太谷电力有限公司、张家港东方四通科技有限公司、苏州智能电力研究院等,都有学生参加实习。

毕业设计也是学生实践的一个重要环节,校企合作共同指导毕业设计,是学生毕业前绝佳的实践能力培养机会。08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已经有学生直接到太谷电力实习,并在太谷做毕业设计,毕业设计题目如表1所示,跟校内毕业设计学生相比,题目更贴近生产实践,更有资深的企业工程师进行指导。

表1 校企共同指导毕业设计

2.企业为教师科研、教学及实践提供便利。当代社会科技的进步,知识的更新日益加快,这要求高校教师应深入企业生产一线,了解社会最新技术,第一时间更新知识结构,加快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成为既能从事教学科研,又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人才,这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企业的大力支持。

张家港校区依托苏州太谷电力有限公司和智能电力研究院,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本校区派青年教师去企业学习,参与企业的科研和工程实践,使教师具有实际的工程背景,在讲授理论课时,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目前学院教师与苏州太谷电力有限公司的工程师共同申请了张家港校区科研项目――低压配电系统谐波分析与治理,在研究过程中,双方相互协作,取长补短。同时,智能电力研究院坐落在本校区,与学院有紧密合作关系,长期邀请清华大学的教授给学生做学术讲座,同时教师和部分优秀学生也参与研究院的科研项目。

3.校企双方共建专业方向、制订专业发展规

划。根据地域优势,结合本地特色,校企双方加强交流与沟通,切实掌握当前人力资源市场对电气专业人才的需求,共同构建专业方向,制定好专业发展规划,并制定出符合生产需求、产业发展以及人才需求相一致的电气专业校企合作实践能力培养方案。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战略的需求,电能管理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国务院曾多次发文要大力发展电能需求侧管理。目前,在国内高校本科专业及方向设置中,还没有电能管理方向,市场需求量巨大[4]。为此,张家港校区与苏州太谷电力有限公司共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能管理方向。该方向是本着“科学管理电能,轻松降低成本”的电能管理新思路,确保电力用户有序用电。其技术领域涉及国家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几大高新技术,即物联网技术、智能电网技术和节能减排技术,有着极其广阔的发展空间。根据企业需求,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了新的课程培养体系,并共同编写“电能需求侧管理”和“电能质量检测与优化技术”两门专业方向课程教材。

4.学校为企业人才进修、培训提供条件。“校企合作”是双方相互配合、相互提高的过程,企业要想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立足不败、做大做强,其员工须不断进修和培训。另外,新进员工需要进行岗前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高校作为人才高度集中的场所,可为企业及时提供人才进修或培训。

5.校企合作,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实验室。虽然,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一些校外实习、实训岗位,但是校内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是学生充分锻炼的重要保证。实训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物质基础, 也是形成自己专业特色、教学特色的重要平台。建设校内具有行业特点的高质量实训基地,可以使学生方便在学校就能接受到企业化的培训。张家港校区与苏州太谷电力有限公司共建“电能管理”实验室,双方将在人才培养、科研等方面进行合作。总之,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希望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企业元素贯穿始终,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充分考虑到与企业的紧密结合。

国内外实践表明,校企合作是连接高校与企业、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模式。本课题依托地域优势,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将校企合作的模式融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实践教学中,目的是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水平、高能力的专业技术人才。在今后的教学改革中,将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并以培养适应现代工程技术发展需要的人才为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刘佳.校企合作联动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

(7).

[2]王择忠,王兆安,沈颂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规范

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0,32(S1).

[3]赵彦普.校企合作模式探析[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

报:社科版,2008,(1).

第2篇:家校合作基本要求范文

关键词:校企合作;学校自评;企业评价;校企共评

晋城煤业集团技工学校隶属于晋城煤业集团,以煤炭主体专业为拳头品牌,根据行业、企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需求的变化,校企互动,采用行之有效的合作模式,全力培养适应企业和社会所需高技能人才。依托晋城煤业集团所属各大子分公司,本校高级技工的培养水平不断提高,评价体系也日趋科学,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根据高技能人才由传统操作技能型向提高科技含量和复合型转移,需具备高超的动手能力、突出的创造能力、极强的适应能力的要求,保证所培养学生除具备高级技工所有的现实能力,还要保证有后发优势,本校的高级技工评价体系分为三大模块进行,见图1。

1 学校自评

本校教学组织实行教务部统一领导下的教考分离模式。由技工部负责理论教学任务实施,实习科负责实习教学任务实施,两部室根据职业能力导向课程体系的要求进行教学,适时沟通交流,教务部根据用人单位所需制定的培养目标,统一组织质量考评。下面以综采维修电工高级工培养为例,分析学校考评3步骤:

1.1专业理论

为适应企业对高级技工适应能力的要求,力求向复合型技术人才转化,专业基础理论教学和考核充分体现“宽基础,精专业”的特点,同时摒弃专业课教学的系统化和学科化的思想,要求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宽泛,岗位专业知识生产现场针对性强,精益求精。综采维修电工专业的《电工学》、《电子技术基础》等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要求与采掘电钳工、矿井维修电工等相近专业的要求一致,考察涉及面广;《综采电气设备》、《综采电气设备检修工艺》的教学和考核则紧贴生产现场,以企业实时使用的典型设备(如DOZBH-300/1140型隔爆真空磁力启动器)的结构、工作原理、维护保养、检修及故障处理等为主要教学和考核内容,从而使学生获得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为成为“手脑联盟”的技能劳动者而夯实基础。

1.2基本技能

基本技能考核学生对各种基本工具的使用操作熟练程度,在校实习厂完成。综采维修电工专业的基本技能包括钳工操作基本功、电工仪表使用、电工操作基本功三大部分,如常用量具的使用、常用电工仪表的使用、常用导线的连接操作工艺、Qc83-120型磁力启动器的就地控制、远方控制接线等,为训练高超的岗位动手能力和适应工作岗位变动,在邻近专业之间的转换能力提高提供了有力保证。

1.3岗位技能

岗位技能考核学生在本专业岗位上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凤凰山实习实训基地完成。该基地是在企业领导的决策下,根据国家对煤炭主体专业教学的要求,学校与企业联合建设的。该实训基地布置了专门用于学生学员实训的仿真模拟综采工作面和综掘工作面,完全接近于工作现场的设备布置,各机械和电气设备都可以现场操作,同时还在专门的巷道里布置了一些易发生错误操作的实例。综采维修电工专业学生在综采工作面熟悉现场电气设备的结构,进行操作、维修及故障排除的训练,可以看到如“鸡爪子、羊尾巴、明接头”等不符合接线要求的直观表达。在模拟综采工作面现场按岗位技能的要求,进行对预先设定的电气设备状态进行接线、故障排除等岗位技能考核。

1.4体能

体能考核是为适应煤矿井下特殊的作业环境而专门设置的考核项目。不仅要求学生能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同时也要针对井下对应专业岗位的体能要求进行训练和考核。本校对学生的体能考核分为两部分,即国家标准考核和岗位体能考核。通过先进的体能测试仪对国家要求的学生体能进行检测。实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化;还要检测学生的体能能够胜任岗位所需。依托企业的强大支持,综采维修电工专业的学生。在上体育课和实习课时,有搬运电缆、抬电气设备等特殊的体能训练,并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标准,为培养理论知识扎实、专业素养良好、体能合格的高技能才把好关口。

2 用人单位评价

2.1顶岗实习期间评价

本校实行预分配制度,经学校自评合格后的学生,分配到企业的八大子分公司对口顶岗实习,提前进入到未来岗位。在顶岗实习期间的考核主要重岗位适应能力、认知能力、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煤矿生产属于高危行业,对技术工人的身体条件、环境适应性、吃苦精神、服从意识等要求较高,因此这个环节的考核必不可少。掘进机司机0601班学生时鹏飞就是在这个阶段由于不能适应现场高强度的生产劳动,考核不合格,不能胜任未来岗位而遭淘汰。

2.2正式上岗后的评价

虽然经过了顶岗实习,但学生实践操作经验仍然欠缺。本校高级技工的培养,在学习期间以高级工的标准学习,在毕业时参加职业技能鉴定时报考同专业的中级工,以中级技术工人岗位证书上岗。这样避免了即使拿了高级工资格证,但企业内部也不予认可的尴尬。在正式上岗半年后,由用人单位做出评价,合格后可参加高级工技能鉴定考试。这是学校与企业充分交流沟通的结果。此期间的评价重点是工种风格、创造能力、自我学习的能力、内在的潜质和可塑性等。

3 第三方评价

第三方因与培养单位和用人单位均无利益关系,评价更为客观公正。

3.1技能竞赛

在学生学习的任何阶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竞赛、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由第三方对其进行评价。在省、市和企业各类竞赛中获得优秀名次和知识、技能双合格的选手,可按有关规定获得相应的职业等级认证。2007年、2008年参加山西省劳动厅组织的煤炭技校技术比武中,本校煤专业和非煤专业均有多名同学获奖,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认证。得到了学校的奖励,激发了学生钻研专业知识、苦练操作技能的决心,形成了良性循环。

3.2国家职业能力鉴定

第3篇:家校合作基本要求范文

一、考核指导思想和原则

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考核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坚持以考核促进建设,着眼于进一步强化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着眼于提高党的工作整体水平,着眼于全面推动高校改革和发展。通过开展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考核,推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考核程序和办法

1、高校自我考核。各高校根据考核基本标准的内容和要求,认真进行自我考核,形成自我考核报告。报告内容包括:近两年来,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基本状况、主要成绩和经验体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自我考核等级和得分等。

2、专家组考核。由省委教育工委组织专家根据基本标准及工作程序,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进行全面而又有重点的考核。考核采取听汇报、查阅文档、现场察看、问卷调查、座谈会、个别访谈、综合评议等方法,时间为每校2~3天。

3、省委教育工委审定。省委教育工委根据专家组的考核结果,对所考核高校进行综合评议,审定考核等级、得分及反馈意见,并下发反馈意见。

4、高校整改。高校根据反馈意见的要求,提出整改措施并书面上报省委教育工委。

三、计分方法和等级标准

1、《基本标准》一级指标为5项,二级指标为23项,总计1000分。

5项一级指标的分值(Mi=M1~5)为:

M1=300分、M2=260分、M3=160分、M4=200分、M5=80分。

23项二级指标的分值(即:N1(1-6)、N2(1-5)、N3(1-3)、N4(1-5)、N5(1-4)),在《基本标准》中分别列出。每个二级指标的得分将按评分标准把握确定。

2、为鼓励高校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新思路,另设特色工作附加分,满分为100分。高校根据本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突出成绩或经验提出申请,由考核组集体讨论审定,特色分不计入总分,但作为以后评选先进高校党委的重要参考。

3、考核结果的等级标准:

⑴优秀:应同时达到以下两条标准。

①V总≥900分。

②特色工作附加分≥60分。

⑵良好:应同时达到以下两条标准。

①V总≥800分。

②特色工作附加分≥40分。

⑶合格:V总≥700分。

⑷不合格:V总<700分。

四、组织领导

省委教育工委负责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考核的具体组织和实施。考核工作将整体要求,分步实施,2003年下半年内开始考核工作试点;争取在两年内完成省、部属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考核。

第4篇:家校合作基本要求范文

关键词: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人才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9-0212-02

一、校企深度合作,订单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高等职业学院培养目标是生产、技术、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素质技能性人才工作实践意见》明确指出“建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校企培养合作制度”,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使教学内容与企业生产产品相融合,课程标准与能力需求相对接,校企双方相对接、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利益分享,最大限度发挥企业与学校人才培养的潜能。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与烟台顺达海洋工程服务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订单培养协议,实现了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融洽,实习与就业联体。教育教学内容的实施由企业与学校共同完成,培训的内容来源于企业岗位的需要,学生培训合格后可直接上岗就业,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突出了人才培养模式的灵活性与开放性,避免了学生就业选择的盲目性,实现了校企双方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双赢效果。

二、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条件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2011年12月被国家教育部、财政部评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是国家骨干校五个重点建设专业之一,在国家骨干校项目建设过程中,人才培养模式机制体制创新项目建设要求形成校企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合作办学模式,船舶工程技术专业是船舶特色办学的主要专业,在船舶行业的修造船企业中有很强的社会影响力,理应在人才培养模式中起到引领、辐射及带动作用。

(一)专业师资队伍状况

船舶工程技术专业2009年被评为辽宁省品牌专业,其教学团队被评为辽宁省优秀教学团队,现有专任教师10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30%),硕士学位5人(50%),双师素质教师9人(90%),3人有企业生产经历(30%),兼职教师5人(50%)均来自造船企业一线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及高级技师。专业教师中正高职称3人,副高职称4人,青年骨干教师3人,1名教师为辽宁省示范高职院船舶工程技术专业领军人物,专业带头人是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专家,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与科研服务能力,在船舶行业企业中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

(二)专业教学实训条件

船舶工程技术专业实训基地2010年列为国防科工委船舶类人才培训基地,2011年被评为辽宁省创新型实训基地。本专业有船舶结构拆装实训室、船舶CAD/CAM实训室、船舶焊接生产实训室、船舶模型陈列室、船舶构件加工实习车间等校内实习场所,拥有等离子数控加工中心、三星辊钢材成型机、剪板机、型材切割机、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接机及手工电焊机等大中型设备。配有专业机房及CAD/CAM仿真软件,可进行船舶生产设计工作,专业所辖的船舶工程技术实训基地是国家紧缺型人才培训基地,可进行船舶装配工技能鉴定、培训等工作。

本专业已与渤海造船厂重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海关造船厂、大连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葫芦岛东宝造船有限责任公司、葫芦岛新宇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企业建立“前院后厂”良好合作关系,并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形成了比较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

三、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模式下课程体系建设

烟台顺达海洋工程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与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订单培养的岗位主要是潜水服务、水下/水上钢结构无损检测、船舶测厚、水下钢结构安装与维修等服务。根据公司岗位需求,重新设置专业课课程体系和实习实训内容,形成以专业骨干教师为核心的纵向结构;以项目内容为内涵的横向结构;以岗位实训能力为核心的基础结构。

(一)订单培养为牵动的人才培养模式

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订单人才培养模式是依托船舶制造业结合合作企业的岗位需求,校企深度融合,以潜水工程结构的安装、检测及维修等岗位核心技能培养为重点,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创建“产教相融、三层次、三学段”的工学结合,订单培养的人才模式。

1.产教相融:将合作企业典型产品作为学习情境设计载体,使学生学习专业知识与企业生产实际有机结合。

2.三层次:基本技能训练(船舶工程部件识图与制作);专业技能训练(船舶工程结构工艺与装配);综合训练(船舶工程结构的安装与维护)。

3.三学段:每一层次技能训练分为三个学习阶段,具体的学习阶段安排如下:

(1)基本技能训练层次

阶段1:基础学习领域;阶段2:绘图及测绘;阶段3:部件制作加工。

(2)专业技能训练层次

阶段1:船舶结构装配工艺;阶段2:船舶结构装配;阶段3:船舶装配件修理维护。

(3)综合技能训练层次

阶段1:船舶结构安装工艺;阶段2:船舶结构安装;阶段3:船舶安装件检测与维护。

订单培养人才模式中充分体现校企相融、校企融入、校企对接的特点。

校企融合过程中,由合作企业专家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审核课程体系架构,并对教学环节进行实时跟踪,进而评价教学效果;校企融入过程中,以合作企业产品作为学生学习对象融入教学,以生产企业专家作为实训指导教师引入实践教学环节,以企业实际生产管理、组织形式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在校企对接过程中,学生的专业技能与企业的岗位技能相对接,实现校企共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机制。

(二)课程体系建设

以项目教学组建专家教学团队,成立课程建设小组,聘请合作企业技术专家与学院专业教师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职业能力目标,以项目教学为目标,整合课程内容,制定突出学生职业技能的课程标准,进一步规范专业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由系部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专家组成的专业教学团队进行专业教学,充分发挥企业技术专家实践性强的特点,专业课程安排各有侧重,优势互补,共同完成专业教学任务,课程建设内容如下:

第一,按照烟台顺达海洋工程公司的岗位需求,专业教师与企业专家和技术能手共同完成专业课程的建设工作,订单培养学生在专业基础课学习基础上增加就业岗位所需要的专业技能课程,如:水下/水上钢结构无损检测、船舶测绘技术、水下工程结构安装与维修、水下焊接与切割等专业课程,新增设的课程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专业教师或企业专家讲授,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依照岗位能力要求,将岗位能力分解为若干模块。例如:按照烟台顺达公司岗位对潜水服务的岗位能力需求,分成水下钢结构无损检测、水下工程结构安装与维修和水下焊接与切割三个模块。同时对每个模块都提出了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具体要求如下:

水下钢结构无损检测模块:基本能力为结构识图,水下录像;综合能力为检测工艺编制,钢结构无损检测。

水下工程结构安装与维修模块:基本能力为结构识图,结构件制作;综合能力为安装维护工艺编制,工程结构安装维修。

水下焊接与切割模块:基本能力为焊接结构识图,焊接方法综合能力为水下焊接工艺编制,水下焊接与切割。

这样,按照岗位能力模块的具体要求,组织实施专业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具体核心课程教学设计样本如下:

《水下钢结构无损检测》课程,从职业岗位和岗位技能要求出发,设置水下目视检测(Underwater Visual Testing)、水下磁粉检测(Underwater 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水下超声检测(Underwater Ultrasonic Testing)三个典型工作任务,以工作过程为主线,按照“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嵌入式”的设计要求确定课程的知识、技能等内容。

《水下工程结构安装与维修》课程选择箱型梁的制作,水下管道的铺设与维修,导管架的制作、安装、维修为载体,完成对工作岗位与过程的描述。根据企业对岗位的工作过程与能力需求,确定课程的知识、技能等内容。

《水下焊接与切割》课程从职业岗位和岗位技能要求出发,设置水下“自消耗”法焊接工艺编制与实施、水下“控制”法焊接工艺编制与实施、管子的水下切割工艺编制与实施、工型梁的水下切割工艺编制与实施四个典型工作任务,基于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的设计要求确定课程的知识、技能等内容。

第三,结合合作企业的技能训练要求及生产实际的需要,设计开发适合企业需要的实训项目,根据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协议,企业提供与学生就业岗位相应的实训设备及实训条件如:水下录像、水下磁粉探伤、水下超声测厚、水下液压组合工具系统、水下检测系统(ACFM)等设备,并有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培训,了解设备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掌握设备的具体操作方法,并使学生获得国家交通部颁发的《潜水员资格证书》,《CCS水下目视检测二级证书》等证书。

四、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人才模式的保障措施与预期效果

学院高度重视国家骨干校人才培养机制体制创新工作,由教务处副处长主抓此项工作,并成立了校企合作委员会,召开了环渤海地区校企合作委员会成立大会,得到了船舶行业协会及修造船企业的大力支持,与40余家修造船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办学协议,船舶工程技术专业与烟台顺达海洋工程船舶有限公司签订订单人才培养协议,系部成立了课程建设实施小组,制定了一系列改革性文件,课程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均落实到人,以保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的顺利进行。

目前,船舶工程系有25名学生与烟台顺达海洋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签订订单培养协议,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工学结合、项目驱动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明显提升专业教育水平与该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培养出高水平的职业教育教学团队,带动系部的专业建设与改革,进而为船舶制造业及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事部、科技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J].继续教育,2008(2).

第5篇:家校合作基本要求范文

关键词:英语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类型;促进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306-02

1999年之前,国内对校本课程开发相关问题讨论还比较少;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之后,校本课程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对相关问题讨论的文章便如雨后春笋般频繁出现在教育杂志上;2001年5月《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均明确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从此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迅速在全国全面推广,尤其是“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的实施。时至今日,校本课程不可避免地成为当今教育界必然展开研究和实践的课题。

一、校本课程及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

校本课校程是以学校教师为主体,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思想而开发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重要补充。

校本课程开发就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思想,为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

二、中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

校本课程开发的类型因划分维度的不同而不同。从开发主体这个维度上讲,我们有教师个人、小组和全体以及与校外合作等形式;从开发范围这个维度上讲,我们有单门课程的开发,有某一类课程的开发,也有所有课程的开发等形式;最后从开发程序这个维度讲,我们有课程选择,课程改变,课程新编等类型。笔者以下所要重点探讨的是课程选择与课程新编这两种类型。

(一)课程选择

课程选择主要是指在已有的可供选择的课程中选择一种最适合本校学生实际需要的课程。就英语校本课程而言,教师可先在学生中展开实际需求调查,然后再调查其它学校已有的校本课程,最后可以确定比如Britain and American Cultures,English Films,A Profile of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等课程,这同时也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英语新课程标准在对各年级各阶段的学习要求上明确提出英语文化等知识的掌握,因为素质教育要求学习英语不仅是掌握听、说、读、写、译五项基本技能,还应了解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文化、政治、经济等常识。

(二)课程新编

课程新编是指教师对学生学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而开发出的一种全新课程。现以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学校为例。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担负人类共同文化成果传递功能的同时,不仅要担负传递本国主体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同时也要担负起传递本国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因此,各少数民族有权通过学校教育和课程设置保存和宣传本民族的传统语言、文字和文化。就英语校本课程开发而言,教师可以把学生最喜欢的民族文化写进教材中,比如四川藏区学校可以把锅庄这种舞蹈形式以最简单的英语语言写进教材,因为锅庄是藏舞最典型的代表,也是深受藏民喜爱的一种业余生活,从而编制出Kangba Culture等系列课程,这样,藏族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向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交流,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中学英语校本课程开发对师生的促进作用

英国著名课程专家斯滕豪斯认为:课程改革是人的改革,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教师是课程的最终实施者,他们的思想、行为、观念等等对课程改革有着强有力的影响,没有教师方面的相应变革,就不可能实现课程改革。而这种改革对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作用是最主要的。

(一)对英语教师的促进作用

1、让英语教师从一个普通教员转变成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在基础教育阶段,一般来讲,教师的传统教学活动是与科学研究脱节的,二者没有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在人们传统观念中,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因此,研究就被认为是“专家”的事,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是处于被动的,教学内容都由专家决定。而新课改的实施把这种观念彻底颠覆了,教师不再是课程的被动者,而是课程的决策者和研究者。教师不仅要研究教学,还要研究学生,从而才能开发出更适合学生,更让学生感到有趣的课程。可以说,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正在从传统意义的“教书匠”逐渐转变成“教育家”,让教师的研究能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2、促进了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内容包括教师专业信念、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道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要求是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提升专业知识的发展,增强对课程实施的适应能力,不断反思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从而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其专业发展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具体表现为:

(1)更新了教育教学观念,增强了课程开发的意识。

(2)促进了教师的专业知识发展。舒尔曼认为专业知识包括学科内容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以及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反思英语教师在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整个环节,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对英语课程内容的选择离不开英语学科内容知识(比如语法、词汇、阅读、写作等方面),课程开发的程序离不开课程知识,课程教学更离不开英语学科教学法和相关的教心学知识。

(3)促进了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包括研究教材、课程的能力,同教师、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以及科研能力和电脑应用能力等。

(二)对学生的促进作用

任何类型校本课程的开发理念都是基于“以生为本”,所以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全面的发展是校本课程开发对学生的最大促进作用。当然,英语校本课程也不例外,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拓宽学生英语知识面。通过对英语校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强化英语五项基本技能,为大学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可以丰富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

2、提升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学校可以开设多种英语校本课程,比如英语故事,英语文化,英语影视等,这些都有助于学生产生浓厚的英语兴趣,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了解英语,运用英语。

3、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比如在小组学习中,可以极大地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和与人合作能力,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创造意思,从而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车雪莲.浅谈校本课程开发背景下的角色转换\[J\].武汉: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01).

\[2\]徐仲林,徐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

第6篇:家校合作基本要求范文

[关键词]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县域高中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和社区资源为基础,在尊重学生发展需求的前提下,由教师自主研发与实施的课程。它是学校落实课程赋权的一种行为,是体现学校办学目标、表达学校教育价值追求、提升学校文化的一种有效方式。县域高中是课程改革的主体力量。探索县域高中校本课程研发、管理和评价方式,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规范办学行为的重要切入点。如何研发高中学段的校本课程?如何加强过程性管理?备课组和年级分权下各自承担什么职责?只有明晰课程管理的这一主线,才能使校本课程管理成为真实的校本行为,从而有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

一、校本课程研发

在分析学校发展情况、调研课程需求的基础上,学校针对教师课程能力制订有效的《学校校本课程方案》是研发校本课程的前提。校本课程形成过程是:依据学校的校本课程目标制订各领域的课程规划;各学科从教学实际来定位科目框架下的校本课程目标,从而选择有效的校本课程内容;通过校本课程教案的编写来保证校本课程规范执行,从而形成不同科目下的校本课程教学模块。wwW.133229.CoM

(一)校本课程研发方式

目前校本课程研发方式主要有课程选用、课程改编、课程整合、课程补充、课程拓展和课程新编等类型。选用和改编是校本课程研发的最低层次,改编、整合和补充是依据学校需求选择性使用已有校本课程的过程。

有效拓展国家课程是县域高中校本课程研发的主要形式,它是在学科框架下对基础型课程的有效拓展。研发校本课程必须基于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通过拓宽课程范围为学生提供较多信息,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开发校本课程还必须基于教师能力制订可行的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否则,不顾教师专业能力盲目开设课程,由此带来的过重教学负担会引发教师抵触心理,这将打乱日常教学秩序和国家课程的有效实施,它会将校本课程实施引向误区。

校本课程研发方式可分为以下两类。

1.国家课程的延伸

国家课程的延伸是指在全面领会国家课程纲要、课程目标和教材要求基础上,改编、新编和拓编国家规定课程,挖掘课程的文化内涵,以拓宽视野、增长知识、激发学习兴趣为目的拓展学科。它的特点是采取学科分层教学,实施学科联动,统整学习内容,革新并优化课程结构,增加课程对学生的适应性。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发展增加选择性空间。这类课程是基于时代性、发展性和生活性的特点,选择最新的事件或政治、经济、科学和技术发展成就作为校本课程的主体内容。它解决了学科内容单一的问题,使课程走近学生生活。

2.个别化拓宽

为体现学校文化,发挥不同学科的特点,在不耗费教师过多时间也不影响学生常规学习的前提下,为少数学有特长的学生开设超越《课程标准》要求的课程,如奥数、竞赛辅导活动和各种创新设计等。这类课程是校本课程目标之外的课程,如果随意增加这类课程的课时数量,将会把学校教育引向误区。

校本课程的主要形式是基于国家课程的有效拓展和创生性整合,校本课程的实施就必须依据国家课程的质量要求,并沿国家课程呈现的顺序来开发。因此,开发校本课程必须顾及学生的认知、技能与情感的发展水平,尊重学生发展兴趣和需求,从而使校本课程从研发到实施都能遵循国家课程的规范运作和质量要求。这应是目前县域高中校本课程研发的主线。通过这种方式,能有效推动教师将经验性知识自觉上升到课程意识,县域高中从而推动国家课程的有效实施。

(二)校本课程研发模式

开发校本课程的思路是“自上而下”的演绎模式,其基本过程为:确立学校教育哲学(办学理念和核心价值)一进行学校课程整体规划一领导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

形成校本课程的思路是“自下而上”的归纳模式,其基本过程为:围绕本学科《课程标准》,教研组研制校本课程科目规划备课组基于科目规划研发《学科校本课程纲要》年级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评议形成年级校本课程内容和规划课表备课组进行校本课程实施年级进行过程性管理并组织学业评价。

校本课程研发管理的思路是:校内外专业力量学校课程委员会《学校校本课程规划方案》。具体来讲:学校课程委员会审议学科框架下的校本课程规划年级以领域和学科管理审议《学科校本课程纲要》备课组制定《校本课程纲要》并撰写校本课程教案。

年级负责校本课程的研发、实施和评价工作,即:年级备课组教师个体或团队《校本课程纲要》和教案。

校本课程开发主体可分为三类:教师个人、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教师与校外机构合作。现阶段主要倡导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教师与校外专家联合开发这两种主体类型。基于上述管理框架,教师依据自身专业特长和发展兴趣,组建校本课程研发和实践联合体,承担备课组的校本课程任务,研读校本课程学科目标,撰写《校本课程纲要》,提交备课组进行合作性研究。形成一致认识后,备课组将《校本课程纲要》提交年级进行审批。年级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审定并给出指导意见,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向学校课程委员会提交校本课程纲要和校本课程教案,待审议批复后编入《校本课程选修》中。校本课程选修介绍包括该模块开设的课时量、内容、评价方式、执教教师、上课地点和课程形式,这是保障校本课程实现选课走班的前提。

二、校本课程管理

为保障校本课程有效研发和规范运作,学校必须制订相应的管理制度来保障其顺利运行。相关的管理制度有:校本课程审议制度、校本课程教学管理条例、校本课程评价制度、校本课程培训制度、校本课程管理岗位职责和评价方案等。承担不同管理职能的处室和年级只有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制度落实情况,才能使校本课程管理成为教学常规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实践校本课程目标。

教务处是校本课程管理的行政机构,对“学校校本课程专业委员会”负责。教务处主要职责是严格执行《学校校本课程方案》,检查年级实施情况,协同年级对课程、教师和教学成效进行评价。组织协调各教研组与年级组之间的关系,从而落实课程管理的各项要求。年级、备课组、教师合作研究共同体与学生的职责如下。

(一)年级的职责

年级根据学校的整体安排,制订学年及学期校本课程教学进度计划、校本课程教学研究活动计划和学生的校本课程选修管理等各项工作。具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指导备课组以国家课程计划为校本课程研发主线,形成学期或学年的校本课程表。

第二,指导备课组形成《校本课程选修介绍》。在开学第一周发给学生,便于做好选课登记。

第三,年级对各学科预定开设的校本课程进行统排,依据各学科的资源状况、任课教师情况、学生选修的数量,对不同校本课程模块教学的实施,选择不同数额的班级作为选课走班的管理单元。同一年级某一学科校本课程时间安排必须相对集中,具体时间由各年级自行安排。

第四,年级对教师开展的校本课程教学活动给予指导,联系各学科之间的合作,保证课程合力的有效形成。一门规范的校本课程必须包括校本课程开发申请表、校本课程纲要、校本课程实施教案、校本课程选修登记表、校本课程阶段性教学评价表、校本课程学分评价表和校本课程绩效评定等七种管理材料。

第五,调研学生选修校本课程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校本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以便教师不断调整教学需求,同时为学校课程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二)备课组的职责

备课组是组织教师开发和申报校本课程的管理组织,是落实《学科校本课程规划》的具体单位。它的职责包括:制订校本课程目标,选编校本课程内容,设计教学时数等。它的职责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每学期开始,组织教师学习《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研究《学科课程标准》,依据国家课程的教学进度、结合学生发展基础制订学科校本课程开发计划。

第二,邀请学科教研组和资深教师审议校本课程规划,分析讨论,确立校本课程主题单元。

第三,依据校本课程主题单元的要求,尊重备课组内不同教师的专业特长,对任务进行分解,确立校本课程教学单元的主备和从备教师,并组织教师向年级申报校本课程。

第四,备课组形成《校本课程介绍》,进行选课指导后形成《学科校本课程选修登记表》。

第五,备课组依据年级校本课程课表,组织学科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实施,包括选修管理、学习量统计和学分认定。

第六,组织教师反思性研究本学期校本课程研发和实施的成效,向学校提交研究报告。组织教师参加阶段性的校本课程成果评比。

第七,每学月组织教师核对并填写《校本课程评价量规表》,统计校本课程研发工作量和实施工作量,并对校本课程实施绩效进行评定。

(三)教师合作研究共同体的职责

教师与具有相同发展意愿的同伴组成教师合作研究共同体是教师互助型组织的有效方式。他们是研发并执行校本课程的承担者,主要担负以下任务。

第一,依据《学校校本课程方案》和备课组内校本课程主题单元计划,承担校本课程不同模块的研发和教学实施任务。

第二,完成《校本课程开发申请表》和相关教案的编写工作。

第三,待年级审批通过后,进一步丰富并规范研制《校本课程单元教学实施纲要》,撰写校本课程教案,编印校本课程教学计划,组织学生选课走班,通过实施《校本课程选修登记》,对选修学习过程进行规范记录。

第四,指导任教班级的学生对本学科拓展性的校本课程进行选择,对任教班级学生选课情况进行统计,并以班级为单位,组建选课后的学习管理小组。为加强学生对选修学习过程的自主管理,教师要制作选课花名册,汇总后报年级组,形成年级总的校本课程选修登记表,以便于选修管理。

第五,加强对校本课程选修过程的管理,包括记录学习量、评价学习态度和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定。它主要有书面和实践活动等形式。

第六,参与年级校本课程阶段性的教学评价,完成校本课程学业评价。

(四)学生的职责

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填写选课志愿,确定学年或者学期内校本课程的选修表。校本课程每一选修模块结束后该教学班解体,学生自动进入下一模块选修的管理过程。

第7篇:家校合作基本要求范文

一、正确认识校本评估

1.校本评估的产生背景。1982年,国际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设立了一个名为“国际学校改进计划”的跨国研究项目,将校本评估(SBE,School-Based Evaluation)作为研究范畴之一。该项目由来自14个国家的150多名专家参加。项目组成员通过互访所在国家,考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校本评估的实施情况,对校本评估在学校改进方面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总结校本评估的实践经验。从此,校本评估运动在挪威、英国、美国、以色列等许多国家开始兴起[1]。20世纪90年代,国家教育部在各高校展开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评估内容涵盖了大学教学的各个方面。各高校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引导下,纷纷建立了校内评估的机制,开展内部评估的理论研究和实施内部评估的具体工作,并通过自评为学校建设提供依据。但随着传统评估方式弊端逐步暴露,外部评估缺乏对学校脉络的了解,内部评估则面临学校成员的专业性不足的问题,越来越多的高校内部评估工作正在逐步走向校本。由此,结合校内外评估方式的“校本评估”正在成为学校评估的重要方法之一。

2.校本评估的概念与特点。诸多学者对校本评估的定义提出了看法。台湾学者郭昭佑认为,“学校本位评鉴是学校成员在专家协助下,学习评鉴技能且实地执行学校层级评鉴,以建立学校内部评鉴的常驻机制,并透过内外部评鉴的联结与多元参与的真诚对话,以为学校发展改进与绩效责任”[2]。戴维•内伏(David Nevo)认为,校本评估既非内部评价的同义词,也非外部评价的反义词,而是二者的融合,其关系为互补而非对立。校本评估期望通过内、外部评价的结合,互补其功能,并建立学校内部的评价机制,以使评价有助于学校的发展、改进和满足对绩效与责任的要求[3]。同时有学者认为,学校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学校理念、学校精神、学校特色,应该成为校本评估的基本依据和重要标准,应在相当程度上主导、影响校本评估,使校本评估具有鲜明的学校特色和本校特点[4]。我们不难看出校本评估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特点:(1)校本评估由学校成员担任,通过学校成员对学校脉络的了解,充分发挥内部评估的优势;(2)学校成员必须在校外专家协助下学习评估知识和技能,弥补专业性的不足,校内外实现紧密联系与沟通;(3)需建立内部评估常驻机制包括评估机构、评估队伍、评估方案、评估指标与体系等来执行校本评估,随时随地地督察学校办学;(4)需校内外多方参与的真诚对话,尤其是校外的评估专家与校内的工作人员和教师们的沟通协作,以收集更多的观点;(5)校本评估兼具评估的形成性与终结性的功能,最终的目的在于促进学校发展与改进;(6)不同的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不同的学校理念、学校精神和特色,从而使校本评估具有鲜明的学校特点,即校本评估是独具特色与个性的评估方式;(7)校本评估,既不是单纯的内部评估,也不是外部评估的反面,而是校内外评估的完美结合与互补,是为克服内外部评估的先天缺陷发展起来的。

二、现有专业评估指标体系与“校本评估”理念存在的矛盾

高校专业评估是高校通过全面收集专业办学信息和资料来了解各专业办学水平现状,对各专业的办学指导思想和定位、办学条件、人才培养质量、专业特色等进行的综合评价活动,目的在于提高专业建设水平,指导专业设置改造与整合等工作。校本专业评估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构建一个具有“校本”特色的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体系是评估活动的重要依据和载体,是评估性质、目标和基本要求的具体体现,是规范办学行为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指挥棒,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和操作性。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是评估工作达到预期目标的首要条件[5]。

近年来各高校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引导下,纷纷设置了内部评估机构,构建了内部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纵观目前各高校的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内容普遍包括以下指标项目:(1)专业定位与规划;(2)师资队伍;(3)教学条件;(4)教学建设与改革;(5)教学效果与社会评价;(6)专业特色。另有少数院校将“教学管理”指标也纳入观测范围,以对各专业的管理制度建设及教学质量监控情况进行评价。其中专业定位与规划、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与教材建设、实际教学、教学改革成果、学生对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毕业论文设计、毕业生就业等几大指标是各指标体系的核心指标。对比校本评估的特点与理念,各大高校专业评估指标体系在多方面与“校本评估”存在着些许矛盾。

1.现有指标体系过于强调统一性,忽视院校及专业的多样性。校本评估显然是一种“基于学校”的个性化的评估方式。基于学校的办学实际而展开的评估才具有校本评估的特点。而现有的指标体系过于强调院校之间及专业之间的评估标准的统一性。其统一性首先表现在大部分高校采用的评估方案具有趋同性,即评估方案都选择与上级行政单位如国家及省级评估方案保持高度一致,评估内容和标准大同小异。同时目前各院校普遍采用同一套评估方案来评估学校内部所有类别的专业。这为评估工作带来了方便,使各个专业可在同一个指标体系下进行比较。但由于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办学定位,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培养方案与培养目标,同样的标准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学校和专业。不同院校、不同专业套用同一套评估方案,采用相同的评估标准进行评估显然忽视了学校办学的自主性和专业培养的多样性。这会造成对客观事实反映的失真,降低评估的信度和效度,助长各专业的盲目攀比心态,引导各个学校和专业的人才培养逐步趋向同质,与社会需求脱节,失去办学特色和发展重点。

2.指标体系内容的全面性有余,但针对性不足。如前所述,目前各高校所使用的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内容几乎涵盖了专业教学工作的所有内容。这样的评估体系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但关于专业建设的一些关键因素并未体现出来,如专业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培养计划与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等[6]。专业评估作为一种专项评估,与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这样的综合评估相比较应有显著区别,需在全面反映专业教学工作水平的同时更加注重专业评估的针对性与关键性。全面的指标体系尽管能全面反映专业教学水平,但在实际操作中会因缺乏针对性使评估导向迷失,不能够明显地突出专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所在以及学校的办学定位与发展战略。因此,挑选关键的能反映学校的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的指标,简单明了地反映学校、专业的办学实力是校本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核心所在。校本专业评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校与专业的发展。如果评估不能抓住学校与专业发展的关键点,引导专业办学与学校的办学定位相符合、与社会需求相适应,那么以评估促进发展与改进的目的无从实现。

3.现有指标体系突出评估的终结,弱化形成。校本评估是兼具终结性及形成的评估方式。但现有大多数指标体系中,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下设的标准更倾向于达到一个固定的、统一的标准,强调对现有实力的评价。如在“师资队伍”指标中,通常要求教师资历具有硕士、博士的人数达到一定比率,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的人数至少达到一定数目;在“科研水平”指标中则要求近年来教师至少发表多少篇文章,攻克多少个课题和项目;等等。这些标准显然都是终结性的,更多的是体现专业建设成果的现有数据。但对于过去几年师资队伍实现了怎样的增长、科研能力和教学条件是否有进步和改善等这些过程性的数据评估指标体系较少涉及到。这就使得评估结果最终只能片面地反映各专业的现有实力,但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各专业的发展与改进程度。且如此的评价体系只会进一步拉大优势专业与弱势专业的差距,产生晕轮效应。优势专业凭借已有的雄厚基础长期获得好评,而弱势专业由于基础较差,即使有所改进但相对优势专业来说仍是微不足道的,不可能得到重视,长此以往则不利于专业的均衡与长远发展。

三、校本专业评估指标体系重构的基本理念与思路

校本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的、高难度的工作。因此,在研究校本评估的特点、分析现有的指标体系的不足的基础上,本文先尝试提出基本构建理念与思路,为实际构建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1.指标体系突出人才培养特色,符合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发展目标。在校本评估的理念中,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高等学校,对于专业评估不应有比较一致的认识而都采用统一的模式。不同层次与类型的高校应有不同的评估见解和方案。指标体系的设计要符合学校的定位与学校的办学实际、专业的人才培养的目标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7年修订的《国际教育分类法》中将本科教育细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为按学科分设专业,主要培养的是研究型、学科型的本科人才;第二种为按技术领域(或行业、产业)分设专业,主要培养的是工程技术方面的本科专门人才,即应用型本科专业。学科型本科专业与应用型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与培养目标大相径庭,其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自然侧重点也应大为不同。如对应用型本科专业进行评估时,在考察专业教学工作基本因素的基础上需强调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考核。在指标体系设计时需强调实验装备与实践教学状况、实习基地状况、学生创新能力、毕业设计等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相关的考核指标,加大考察专业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力度,以突出对专业“应用性”的要求。同时,还需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执行等观测点,以考察人才培养方案是否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合。

2.指标体系重构以多类型评估指标体系为指导,保证指标的科学性。校本评估不是单纯的校内评估,也不是校外评估的对立,而是校内外评估的融合与互补。外部评估在校本评估的过程中担任着专业指导与咨询的重要作用。内部评估最大的弊端是学校评估成员缺乏评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要避免这个弊端则需要与外部评估进行沟通和对话,寻求外部专家的支持和帮助。而现存多种评估指标体系通常是多位专家反复推敲与研究而成,对校内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具有指导性意义。校本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要实现科学性与专业性,必须参考多种类型评估指标体系来建构。

目前与专业评估相关的指标体系有许多,包括教育部已评估过的部分学科、专业的评估指标体系、“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学士学位授予专业评审指标体系”、“本科高校教学业绩考核办法(试行)”、“名牌专业评估方案”、“高等学校新增专业建设基本要求”、《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等。这些都是校本指标体系重构的参考标准与借鉴范本。我们可从中吸收不同目的、不同侧重点的评估指标体系的共同考察点作为“校本专业评估指标体系”的观测点。对这些方案进行全面研究与学习是校本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基础工作。参考诸多评估指标体系,专业定位与特色、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与利用、教学建设、教学效果等一级指标是必不可少的,它们全面反映了专业建设的内涵。专业规划、师资的数量与素质、课程、教材的建设、教学改革与研究、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学生的就业率、社会知名度等指标则可作为二级指标,其下需进一步细化为观测点。若是应用型高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试行)》也是需参考的标准。

第8篇:家校合作基本要求范文

关键词:汽车职业院校;丰田技术培训计划;合作办学;汽车行业;教育体制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9-0070-02

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在近30年中取得的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我国职业教育也经历着曲折的发展历程,结合经济发展的同时逐步成为培训中国经济发展、产业升级换代迫切所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主力军,为经济发展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一、我国汽车职业院校的发展背景及现状

(一)汽车行业发展及职业教育发展体制

自2001年以来我国汽车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至2007年汽车销量水平比2003年翻了一番,2007年我国汽车产量888.25万辆,比2006年净增160.27万辆,同比增长22.02%。2007年我国汽车总销量大致为2003年的一倍,短短的4年间翻了一番。我国汽车工业已连续九年增幅保持两位数增长。中国汽车行业前景广阔,预计2009年汽车产量将达到1,273.7万辆,2010、2011年将持续保持增长,预计增长率在19%至20%之间。2009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大国,同时中国汽车消费量占全球总消费量比例已达12%,在2015年左右国内汽车销售也有望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到2020年,中国本土汽车产量将达到2000万辆左右,其中两成产品将进入国际市场。

随着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对汽车服务行业后备人员的需求也突飞猛涨。回顾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自1977年中国高考制度恢复,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工作为中心,我国经济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随着改革开发和经济的深入发展,为适应地方经济快速发展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缓解经济快速发展与人才紧缺的矛盾,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提出创办职业大学的设想,一种新型高等院校――职业大学诞生。1978 年,天津、无锡等中心城市开始试办为地方服务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汽车职业院校基本上最初是由行业办学为起点,在各省市建立由行业为主导的汽车专业学校。凡附属于交通行业的学校,交通部门将行业行政收费的部分作为汽车院校发展的基础用于支持汽车院校的发展,在短短十几年间,各类汽车职业院校也得到飞速的发展。汽车职业院校发展为本科、高职、中职、技校及其他民办学校。仅高职院校数目就达到1100多家。

(二)职业教育人员配备

随着汽车行业及汽车院校的发展,作为师资的发展是汽车院校发展的主要原动力。国内汽车职业院校基本以省市为主要,此类学校基本上是隶属于国家政府部门,由各省市教育部或交通部进行主管,其教师等人员享受国家公务员待遇。其院校的领导则由政府部门直接任命形式。

(三)学校授课方式

汽车职业院校,以高职类为例,其教学形式基本上是以理论授课为主进行,结合汽车教学设备基本采用口授模式。

二、汽车行业职业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资金缺乏,学校教学与企业需求脱离

汽车行业的急速发展,对汽车职业院校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汽车职业教学不同于经济类、医药类等职业的教学,其行业技术发展快、技术更新也较快。就师资、教学设备等也非一次型投入,需结合技术更新进行有序的投入。继而对汽车职业院校表现为三方面,一是原有教学设施基础较薄弱,虽在2004年国家加大对职业院校的投入,但基本用于学校因适应市场需求而扩大招生的基础设备投入上,资金缺口较大;二是对在师资队伍及教材的改进上投入不足,缺乏资金保证,而其跟不上汽车产业技术进步的要求,必然会导致课堂教学跟不上市场的需求,导致学生所学知识落后;三是对汽车专业教学设备上投入不足,汽车技术作为汽车职业院校在对教学整体环境进行基础设施改善的同时,相对于专业建设上,对后者的投入过少。从而导致学生在毕业后基本不知道该岗位所需要的基本技能,而需要企业安排专人进行指导。

(二)学校教学管理及教师授课理论与实际结合不足

各省市汽车职业院校的教师凡属于公办的院校,基本按照国家公务员编制,其基本为终身制,学校教师每年招收名额有指标限制,一经录用后除教师个人辞职外,基本为终身录用。汽车职业院校中老一批的教师需要不断培训接受新的汽车技术培训,而职业院校新招教师资格现基本要求为研究生毕业。在原有教学体系下,因汽车专业技术发展的更新快的特点,则其新的教学教师实践水平严重不足,新老教师理论与实践结合不足的现象尤为严重。

三、汽车行业职业院校的发展

(一)结合自身需求,以国家政策为导向,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随着行业的发展,国家也日益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早在2005年11月7日,在北京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当前我国就业和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两个大的变化,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高级技工,因此,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必须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着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必须满足城乡居民对职业教育的多样化需求,为他们就业、创业和成才创造条件;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实行政府主导、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机制;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实行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形成完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着力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合理调整教育结构,重点加强职业教育。二是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形成多元化办学格局。三是以就业为导向,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质量。深化教学改革,注重学以致用,搞好以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训练。职业教育要面向企业,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四是重视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提高广大农民的职业技能和转移就业能力。国务院已决定,“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投入100亿元,重点用于支持实训基地建设,充实教学设备,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接受职业教育。要进一步理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要深化劳动人事制度改革,改变劳动用工、人才选拔中片面追求学历而轻视技能的做法,形成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和技能型人才成长的激励机制。中央和地方财政都要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加强师资培养和培训,建立贫困学生助学制度。

汽车职业院校应紧密的结合国家政策,积极响应的同时努力分析自身学校教学与实际汽车行业人才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的差距,在获得政策支持的同时,有效和持续性地对汽车专业进行针对性的投入。

(二)与企业联合,加强合作办学,不等不靠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世界知名汽车厂商也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纷纷与国内汽车企业进行合作,在产品投入的同时,为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逐步加强对企业所需服务技术人员的培训。在近五年内,在建立厂商自己的培训中心的同时,也加强了与国内汽车职业院校的合作,加大了对其设备、师资培训的投入,从而促进职业院校培训水平的提高。较为突出的是现在世界汽车销量排名第一的丰田汽车公司开展的丰田技术培训计划(TOYOTA TECHINICAL EDUCATION PROGRAM,简称T-TEP),该项目通过与中国交通部、教育部,与国内有实力的汽车职业院校进行合作,为其丰田经销店售后服务持续的提供高质量的后备服务技术人员,自1994年导入中国,至2003年,在全国建立了5所合作院校;2003年,丰田汽车公司与一汽集团进行合作成立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该公司与丰田在华独资公司丰田汽车(投资)有限公司合作主导该项目,当时一汽丰田的经销店由最初的几十家到2008年底发展为350多家;而在2004年至2008年期间,两公司合作发展的T-TEP合作院校在短短4年期间数目达到26家合作院校,合计共达到了31家T-TEP合作院校。进行合作办学,其对汽车教学设备进行针对性投入,并在2005年将其企业的技术等级认证体系导入到学校中,在学生毕业前进行企业的认定考核,其丰田班获得认证资格人数也从最初的20多人达到目前每年1000多人。

汽车职业院校应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良好的结合和不断地改善教学体制,为企业培养所需人员的同时,汲取企业的先进技术水平,形成有效地教学体制,不断促进培训水平的提高。

(三)改善用人引进机制,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强交流,形成多元化教学,促进学校发展

我国汽车职业院校应充分利用行业发展的契机,与有实力的汽车厂商进行合作,促进自身师资水平的快速提高。在与企业合作开展培训项目的同时,应加大对学院汽车培训整体水平的促进。如在丰田T-TEP项目中,能够去企业培训中心进行培训的教师为少数(1~2名/年),受培训的教师往往培训后给领导递交工作报告,未对所培训的内容进行展开;类似的还有教师参加的其他培训,往往接受培训后是对学校领导的工作汇报,汇报完后就转入正常教学,相关资料也只有领导知道。学校应当形成有效的机制,在教师参加培训后,组织汽车教师的研讨和交流,对企业培训的特点、如何借鉴以促进学院建设等进行充分研讨,从而形成良好的机制促进学校的发展。

同时,汽车职业院校应改善用人机制,对教学教师的录用应能够面对企业中具备良好实践水平并具有一定理论知识的人,从而解决教师中理论与实践结合不足的问题。对在职的教师能够建立良好的下企业实践的机制,加强与企业的交流,真正促进学校教学的发展。

在教师培训加强的同时,对学生培训施行多媒体教学,利用学校建立的实训中心进行多元化教学,对汽车行业新技术进行有效地结合,改善单一理论教学,增加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真正为企业培养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吴岩,孙毅颖.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篇,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专题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09-06-10.

[2]杨军平.汽车维修专业人才的培养探讨.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9-01-14.

第9篇:家校合作基本要求范文

关键词 校企合作;重叠共识;合理分歧;利益交换;立法

中图分类号 G719.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10-0060-03

一、问题的提出

伴随我国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也得到了深入研究与发展,与此同时,国家立法方面也有了积极动向。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首次提出了 “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促进校企合作制度化”的指导性意见。《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开地方校企合作促进立法之先河,对促进国家及各地校企合作立法具有一定的示范意义。尽管有了前述的观念转变和法律制度创新,但是制约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发展的许多因素在制度上并没有根本的改观,立法缺位、体制不顺的问题依然存在,同时在实践上亦未能解决“校热企冷”等现实困难。

法治的精义应包含两重含义:一是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二是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1]。校企合作的根本要义应在于合作,合作的基础在于取得共识。如果校企合作立法仅仅是政府和学校单方面或在与企业有限沟通的情况下进行的,而非通过自主、平等和公正的沟通协商机制,使校企合作主体的多元利益要求和互竞的价值诉求得以相互理解、认同而形成共识,以共识为基础而制定,那么这种法律制度就不可能实现对校企合作多元利益主体的有效整合,也不可能获得普遍的服从,就不能称之为良好的法律。

校企合作法律应是一种建立在共识基础上的法律范式,能否在校企合作多元主体共识的基础上进行校企合作的法律制度设计,应为校企合作立法的关键。本文试图运用重叠共识理论,明确校、企双方的合理分歧与重叠共识,以及校企利益交换对达成共识的作用,同时论述以上分歧与共识对校企合作立法的影响。

二、校企合作立法目的应涵盖校企双方目标的合理分歧

“合理分歧”是美国哲学家罗尔斯“重叠共识”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罗尔斯认为,有些分歧的产生,完全可能并非是由观点分歧者的偏见、无知、自私、盲目、自欺欺人等原因所造成的。在正常的政治生活中,在人们行使自己的理性能力和判断能力的过程中,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对各自主张的评价、理论能力的运用、所利用的证据等都相当复杂,与这些复杂性相联系,与概念的模糊性、规范的多样性和社会空间的有限性等因素相联系,存在着许多不可能完全克服的困难,罗尔斯把这些困难称为“判断的负担”;因为有这些负担,即使是非常理性的人们,也会对同一个问题作出不同判断;“具有充分理性能力的、诚心诚意的人们,哪怕在自由讨论之后,也不能指望他们都将达到同样的结论。”[2]

在校企合作中,学校的目标通常是: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条件,推进双师培养和专业与课程改革等;企业则希望在校企合作中达成以下目标:获得技术支持、进行合作科研开发、员工培训、未来稳定的用工来源和赢得社会声誉等。

学校和企业的目标即使是从表面上看也存在重大分歧。有研究者已经发现了这些分歧,并认定正是这些根本性的分歧导致校企合作双方不能通力合作、协调一致地推进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而消除分歧将有助于推动校企合作的发展。至于产生分歧的原因,指责学校“单纯”“自利”者有之,不满企业“功利”“短视”者亦有之。然而,学校、企业等在校企合作问题上的分歧实际是无可指责的,校企合作双方所追求的目标无论分歧如何巨大,均应属于合理分歧。

(一)企业目标的合理性

“公司在国家宏观调控下,按照市场需求自主组织生产经营,以提高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和实现资产保值增值为目的”,这是我国《公司法》第五条第二款关于公司目的的规定。盈利是公司(企业)的本位目的,营利性是公司(企业)的首要特征。这一点不仅是绝大多数学者的共识,而且是我国《公司法》所确定的公司的法定目的。企业在参与校企合作、确定校企合作目标时,出于其追逐利润的本性,自然会将校企合作与其盈利目的紧密结合。不管以什么名义,包括以“社会责任”的名义,强迫企业不求利润甚至以牺牲利润为代价参与校企合作,都是不可能达到的。因为”只求耕耘不问收获”从来都不是企业的正常思维模式。

(二)学校目标的合理性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