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学的性质范文

心理学的性质精选(九篇)

心理学的性质

第1篇:心理学的性质范文

关键词 心理素质;培养;塑造;细心观察;给予引导;刻不容缓

多年来常从各种媒体上看到这样的报道:某某小学生因某某事想不开而服毒自杀;某某小学生因某句话想不通而跳楼自杀;某某小学生因不堪作业重负而自缢等等。看到这一幕幕不该发生的惨剧,我的心里感到很痛。他们年龄是那样的小,就像一个个含苞待放的花蕾,未待开放时,却一个个过早的凋落了,怎能不让人为之痛惜。他们应该有花一样的童年,应该有花一样的青春,应该有花一样的前程,他们应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儿童非正常死亡的呢?我想和这些孩子的心理素质不高,心理承受能力太差,心理不健康有很大关系。为了避免悲剧重演,我想培养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塑造健康的心理,学会心理承受,应该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应该把它作为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环节来抓。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我们不只是为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他们怎样做人。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将来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才能正确地面对人生中的顺境和逆境。那么,在教学中应该怎样做好这项工作呢?我想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我想应该首先弄清楚心理素质的概念,把它作为工作的指导原则。心理素质是以人的自我意识发展为核心,有积极的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所导向的,包括认知能力、需要、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的复杂整体。根据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关于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它包括两个层次即主要是受人自身发展制约的低级心理机能,如感觉、知觉、不随意注意、形象记忆、直观动作思维、情绪、好奇心、冲动性意志等以及主要社会文化制约的,通过活动和交往所形成的高级心理机能,如随意注意逻辑记忆,抽象思维,高级情感(理智感、道德感、美感),预见性意志,其最高层次是形成完整的高级心理机能的自我调节系统,即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和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这两个层次的心理机能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互渗透,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促使心理潜能的开发、利用、而人的低级心理机能的控制、利用、开发、又能极大地促进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我想应该在生活中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字我调节系统作为心理素质的重要内容。当然,这种完整的高级心理机能的自我调节系统不是与生俱来的,它要靠长期的、大量的生活积累,要经历许多的成功和失败,要尝试太多的喜悦与痛苦,因此说这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历程,在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小学生的优良心理素质已刻不容缓!作为教师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来完成它。

人们常说儿童的心灵就像一张洁白的纸,可以在上面画最美的图画,这就是说人的性格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健康的心理是完全可以培养起来的,有了健康的心理也就具备了自我调节系统的基础。什么是健康的心理呢?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最新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这一定义来看,健康的内涵应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而且对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做了明确的界定,即突出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是他们整个身心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对学生身体健康,身体发育和学习影响极大,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影响极大。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状态显得十分重要。健康的性格应该是这样,爱祖国、爱科学、自力更生,勇敢坚定、严于律己,助人为乐,遵纪守法,是形成先进思想、优秀品德的基础和组成部分,而不健康的性格如狂妄自大,自私自利,胆小怕事,狭隘猜疑,孤僻、脆弱、抗挫折、自理能力差,畏惧困难,悲观厌世。是落后思想,低劣品德的基础,对学生来说,培养健康的性格与形成先进的思想和优秀的品德是同一德育过程的两个不同的侧面,我认为培养学生健康的性格是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重中之重,教师和家长担当着同样重要的角色。

在生活中我遇到过这样一件事,由于工作关系孩子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他长到三岁多的时候,我去看他,在他玩得高兴的时候,有意把茶杯往地下扔,我厉声训斥了他,他就大声哭闹不止,待他情绪稳定,慢慢安静下来,我又给他讲了一些道理,他一脸似懂非懂的样子。之后,他在不经意间又犯了一些小错误,我一批评他,他又像上次那样不停地哭。几天之后当他再犯小错误,批评他时,他不再哭泣了,很听话地改正了错误,通过这件事,我觉得一个人要想有健康的心理,首先要学会承受,刚开始孩子做了错事批评他,他哭闹,表明他心理承受不了批评,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他再接受批评时,不哭了,并且改正了错误,这说明通过锻炼,他在心理上承受住了,接受了批评。因此,我认为我们的学生是不是也应该尝试一下心理锻炼,使心理尽快地健康起来。

第2篇:心理学的性质范文

对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历来为教育部门所重视。在我国正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要完成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在教育教学中研究和运用心理学,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已经是刻不容缓。良好的心理素质对锻炼学生记忆力,消除学生心理阻碍,增强学生学习主动性是非常有益的。

从心理学角度讲,记忆就是人们对过去生活实践中认识过的事物或做过的事情在人们头脑中留下印迹的过程。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脑记忆容量非常之大,可达10比特信息,是目前电脑容量的10~10倍,只是我们人类在认识自我,利用自我方面的能力尚有很大的局限。如此丰富的宝藏,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播者,我们应该很好地去发掘,而发掘的最好方式莫过于锻炼学生的记忆力。记忆与时间发生着密切的联系。如恩格斯所言:“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因此,时间记忆法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记忆方法,在教学工作中注意锻炼学生的这种记忆能力。具体说来,时间记忆法又有以下几种具体形式:

第一,及时记忆法。根据艾宾法斯的遗忘曲线所揭示的遗忘规律,就要求学生及时复习。现代科学研究也表明:遗忘最快的时候是在记住材料的头一两天之内。因此,我们就应要求学生在记住材料之后,在头两天内复习一次,然后隔一段时间复习一次,间隔时间可以先密后疏。随着记忆得到巩固,间隔的时间逐渐延长,复习次数逐渐减少。

第二,择时记忆法。择时记忆就是选择最佳时刻进行记忆活动,可以花较少的气力去完成较多的记忆任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生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人的大脑皮质细胞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能力,在不同时间里是不相同的。一天二十四小时中,人们一般认为早晨和晚上是读书学习最好时刻,因为这这两个时间里,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相对减少,神经活动活跃,注意力集中,精力充沛。在白天,一般人大脑机能状况有两个最好时间,一是上午九点到中午一点,二是下午四点到六点。学生掌握了这些规律后,按照规律办事。增强了学习的自觉性和条理性。

第三,间时记忆法。由于大脑活动本身的特点,当它工作一定时间之后,就会出现疲倦、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再学下去,效率就会大大降低。这时,作为教师,我们要提醒他“休息一下”,让学生懂得如何按规律去学习。另外,间时记忆法还表现为变换学习的内容,如学习甲内容累了,就学习乙内容,这也是大脑的一种休息方式。

第四,限时记忆法。所谓限时记忆法,就是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记忆任务。这是提高了单位时间的利用率。限时记忆表面上看具有强迫性,但处理得好,能调动记忆的积极性。由于中学生的可塑性很大,通过这种自我加压,自我强制,对学习成绩的提高是极有好处的。

从情绪心理学角度,中学生的心理障碍通常是指:焦虑、抑郁、失助。这些心理障碍的存在,对学生自信心的树立,对学习成绩的原因又是多方面的。有家庭、学校、社会的,但更多的还是来自学生自身。患有这种心理障碍的学生,就其学习成绩而言,大多是我们所说的“差生”,也有一些是有严重跛腿学科的学生。

这种现象的存在,是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悖的,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特征,就是“全面发展”、“全员发展”,不能让一个学生掉队。要真正做到“两全”发展,就必须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可通过以下方法来实现:

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知识讲座。

目前,中学课程中,心理学还未能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学校教育中占一席之地。学生对自身心理方面的认识是极肤浅的。作为学习的主体,他对自身如果毫无所知,那怎么能搞好学习呢?因此,我们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学知识讲座,通过心理学知识讲座。让学生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并以此指导自己的学习。

其次。要在学生中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素质教育对教育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教育者成为“学者型”的教育者,要有渊博的知识,包括心理学知识。每一个教育者,不仅在“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做学生的“心理医生”。

对中学中存在的种种心理障碍。我们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借鉴中医的“望、闻、问、切”方法。对学生进行“治疗”。“望”,指平时对学生进行仔细观察;“闻”,是指从侧面了解其情况:“问”就是找个别学生谈心,从师生问答中帮助学生找到“病根”;“切”,就是针对“病根”,得出“治疗”的方案,根据学生的心理个别差异,具体分析对待,或鼓励以进之,或断喝以醒之,这也可称为“因人施教”。

再次,对学生说“你准行”!

第3篇:心理学的性质范文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9-0-01

一、心理素质的定义与培养

心理学家将心理素质定义为人的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中,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对客观现实的应变能力,它应当是介于生理素质与适应环境能力的思想文化素质之间,起着平衡与中介的作用,它与社会上其他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又具有衍生功能。

心理素质的培养,需要从多方面着手,其是一个涉及家庭、社会、教育系统、人际交往圈等多主体的综合性体系。在本文中,笔者主要就对美术教育有较大影响的方面做较为详细的解释。心理素质的培养主要从意志力与耐挫力教育、心理动力素质教育、创新素质教育等方面着手。意志力与耐挫力教育主要是指学生对挫折困难的承受能力,对人生与社会重大变革的适应能力,培养其坚强乐观的 意志品质,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能力;心理动力素质教育包括成就感,进取心,抱负,求知欲,做事动机,对荣辱的态度等。它是推动人实现目标的潜在力量,是鼓舞人不断实现自身发展需要的强大内劲。在目标实现之后能否继续超越,不为名利所累,继续追求更高的目标也是这种心理素质的体现;创新素质教育 是 主体通过有目的的创新行为表现出来的积极心理动态,在对知识借鉴与领会之后,形成个人独到的见解,最终超越前人的观点,进行新的应用,解决新的问题,得出新的结论。创新素质的提高对大学生整体心理素质的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心理素质的培养对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英国艺术评论家赫伯特?里德在1937年著的《艺术与社会》一书中讲:“我们认为,某些天生素质对艺术家来说十分重要,只有拥有这种素质的儿童才有可能成为艺术家。”所以美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有着显著的不同,它不以传授知识为主,而更注重发掘学习者的精神世界,积极激发学习者的创造灵感,鼓励其用心感受周围的环境,并以其美学思维对这些环境进行再现与挖掘。

通过对美术上述特性的分析,可以感知创造能力对美术学的重要作用。美术是以灵感型的独特创造为原本,追求极度想象之后的美的视觉实现。柏拉图认为:“艺术是对情感和我们本质中不受约束部分的表现。”在大学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启迪诱发学生独有的美术灵感,帮助学生摆脱僵化的思维模式,进行大胆的美术创新实践,在现实生活的小事中感悟美,发现美,以独到的最具感染力的形式加以表现。由此可见,心理素质中的创新能力对大学美术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大学美术的教育也包括技术部分,对色彩的处理,对各种技法的掌握,对各种客观事物的细心观察等等都要求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配合。

在前期的美术作品创作过程中,创作者要寻求现实或理想生活中的客观素材,并采取适当技法对其加以良好的展现。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面临一些创作瓶颈或问题。创作者如果不能正确应对,以积极的心态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甚至自暴自弃,自哀自怨,美术创作最终是不能正常运行的,即使前期的创作灵感多么独特与优异,也只能半途而废。

第4篇:心理学的性质范文

关键词:小学生 心理素质 培养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是一朝夕,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和方法,在各学科教育中熏陶,渗透。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给教育界带来了新的风气,教师要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等相关理论,把孩子培养成心理素质健康、健全的人才,帮助学生自我认知,学会社交技巧,把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扩大,促进学生快乐学习和健康成长。

一、培养学生心理素质和重要性

1、保证学生健康发展

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他们学业成功的重要保证,同时也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因为个人心理处于健康的状态才能与社会保持一致,所以要防止不道德行为的出现就要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良好的心理素质。

2、注重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需要

现代教育要由传统的教育改为启发式的教育,学生由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的学习,要做到这些观念的转变,首先要从培养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出发,使学生在德,智,体等诸方面全面发展,提高学生在行动上的自觉性,使学生在追求中不断进步,在探索中不断发展。

3、有效减轻学生心理负担。

学生家长望子成龙心切,过分看重学习,不顾及孩子的兴趣,忽视小学生爱玩的天性,导致学生身心疲惫,出现情绪紧张,焦虑,恐惧的现象。面对这样的问题,老师都要给予心理方面的指导,真诚的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使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二、对学生心理素质进行培养的可行方法

1、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信心理

自信一小步,成长一大步。一个有自信心的人,才能克服困难和挫折,坦然面对生活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1)树立伟人榜样。通过认识自我培养自信,给小学生讲一些伟人的故事,比如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的故事等等,使学生树立顽强的自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

(2)能力锻炼。通过挑战自我培养自信,比如让学生自己组织活动,给每个学生提供舞台,让学生自己做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锻炼中不断增强自信心。

(3)培养集体观念。把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作为培养学生自信心的重要工作。让学生明白荣誉凝聚着全班学生的心血和汗水,让学生知道他是集体中的一份子,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转贴于

2、创建良好的班级氛围,让学生保持愉悦的心情

班级不仅是学生学习能力发展的场所,也是学生交往,娱乐,成长的场所。在良好的班级氛围中多举行些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风采的舞台,激发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有集体归属感和团队合作意识,进而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发展。

心情的好坏对学习、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同时对身心健康也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保持良好的情绪不但能提高人体的各种活力而且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潜能,逐步培养学生宽阔的心胸和豁达的品质。

3、培养学生的情商、坚强的意志,鼓励学生敢于展现自己

情商即情感智商,情商的高低是对自己情感,情绪等方面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生活不可能事事如意,挫折和困难是在所难免的。若果不能正确的认识对待,必定会影响自己的情绪,产生不良的后果。这样不仅会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不利影响,还会造成心理压力,从而危害身心健康。我们要教会孩子学会自我调节,恢复自信,使其朝着我们预定的方向发展。

每个人都希望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然而通向成功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只有那些不畏艰难,勇于追求的人才能获得成功。事实证明影响一个人成功的关键不仅与智力有关,更取决于坚强的意志。能否具有丰富的人生,取决于心理素质,看是否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人生目标。培养坚强的意志要学会面对困难和挫折,让他们树立崇高的目标,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使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很好的实现。

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我们要从多个角度接受自己的每一位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信任和爱,平常多举行一些文艺活动让学生有施展才华的舞台,鼓励学生勇于展现自己,这也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体现。

4、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1)注重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促进学生积极心态的形成,通过阅读书籍,举办一些文化活动,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在快乐中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

(2)注重营造良好的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心理素质的培养,在学校教学中通过创建各种活动情境在行动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

5、教师要提高自身心理素质水平

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必须首先使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教师本身必须具有健全的心理素质,高尚的道德品质,这样才能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使他们在生活中勇于表现自我,并适时提供一种宽容的心理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第5篇:心理学的性质范文

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

Training of Good Personality Psychology Quality in

Martial Arts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HE Yanfei

(Changzhou Shengyudu Primary School, Changzhou, Jiangsu 213000)

AbstractCurrent students have the phenomenon of personality psychology such as lack of confidence, emotional vulnerability, willpower is weak, extreme paranoia, poor self-control, anti setbacks reduced ability and lack of cooperation. In martial arts teaching, we can use effective methods to mak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tial arts and self-respect, self-confidence;Learn to control emotions through sports and other methods; Form the quality of strong will to overcome difficulties.

Key wordsmartial arts teaching; psychological quality; training

1 加强个性分析,建立心理档案

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良好的心理品质的标志应有以下六条标准:(1)智力正常;(2)自我评价适当;(3)情绪愉快有自信心;(4)意志品质坚强;(5)人际关系融洽;(6)环境适应能力强 。我们对全校学生逐一进行个性心理分析,尤其注意对个性心理品质有偏差的学生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了解和调查研究,在占有足够信息材料的基础上,做客观公正的分析,认真识别学生的个性心理动态和不良现象,为因材施教掌握第一手资料。经分析,我们发现当前学生主要的缺陷有以下几方面。

(1)自信心不足,有自卑感。在做事情总是觉得有畏难情绪,觉得自己不能胜任,当受到挫折后,表现出情绪低落,自卑感严重,没有上进心。

(2)兴趣爱好不稳定,情绪不稳定。小学生的兴趣比较广泛,但不够持久,容易变化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同样的教材和教学内容,相同的教师和练习方法,有的学生练习认真,兴趣很浓,而有的学生却无精打采,没有兴趣造成这种心理病态的原因是较强的自尊心和个人失败的现象相冲突,长期得不到解决。

(3)意志品质薄弱,耐挫力差。意志品质是构成意志力的稳定因素,而意志力则是人在完成预期目标、任务中所表现出来的身体的心理的承受能力由于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家长对孩子的成长都极为重视,几乎投入了全部精力,但同时家长对独生子女大多娇惯溺爱,学生在舒适安逸的环境中接受到的磨难教育较少。

(4)偏执偏激:以自我为中心。在家庭和学校里,处处都以我为中心,缺少团结合作能力,在受到批评时,还容易产生抬杠,产生敌对观象。这个和自身家庭环境因素教师的培养学校的引导等因素都有关联。

2 采用故事激励,浸润学生心灵

学生的情感易受外界情景支配,从情感入手,以情激情。如给学生讲一代宗师黄飞鸿、爱国大师霍元甲、抗金英雄岳飞等的事迹来激励鼓舞学生。激发他们对武术的热爱之情,教育学生学习英雄的爱国主义、顽强拼搏、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使英雄光辉形象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孩子小小心灵中。

3 设置情景游戏,激发习武兴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与激励唤醒鼓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尽可能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运动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真正体验武术运动带来的乐趣。在上武术实验班的课时这样激励学生,我们今天穿上白色武术副装,系上红色腰带,象征着龙的传人,浑身要充满着民族自豪感,为了让学生享受良好的武术文化氛围,笔者还编制了一套选用《卧虎藏龙》的歌曲创编了一套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武术操,在斗志昂扬的旋律中学生动作更显得刚劲有力,让他们充分感受武术的文化氛围,从而更加坚定了要练好武术的决心。

4 创设成功体验,树立学生自信

不懂得尊重学生,课堂气氛就会显得冷淡,学生情绪会受到压抑,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教学中教师要多激励学生,以真诚的态度对待他们,例如在教学过程中遇到比较难的动作,学生有畏难情绪时,教师可以用“勇敢些”“放松些”“你能行”等话语激励学生,增强信心例如,在练习规定拳时候,可以把所学的技术动作进行分解,由易到难,也可利用“降低动作难度――克服心理障碍――完成技术动作”的模式,使学生的自信心在每完成一次动作后体验成功后逐步得到提高,如果教师对学生产生不满甚至轻视,就会挫伤其练习积极性,使之产生畏难情绪和抵触情绪反之 ,多鼓励关心学生,就会增强其自信。

5 发挥舆论导向,培养自控自制

发挥评价功能,增强自制力,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善听表扬,乐于接受正面教育的特点,我所教授的班级以记班日志的形式,开展了“我为集体争光彩”活动。由个人申报的形式,每周有两名同学负责记录。根据同学在武术课中知,情等表现,(例如练习武术操的时候的动作质量和坚持性,对同伴动作的帮助和团结协作能力等等),每周汇总进行小组评议。突出每个学生所取得的每一滴进步、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尤其是平时课中纪律较差的同学,为了能将他们的进步“载入史册”,他们注意严格要求自己,尽力不做有损集体的事。可见,评价对学生形成自我意识起着重要作用,逐渐使来自外在的自控力变为自我需求的内在动力,从而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经常分析和检查自己,了解自己的缺点,从而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要求。

6 引导反复练习,增强道德意志

学生道德意志薄弱,缺乏坚持性,自控力,进行身体素质持之以恒的训练,循序渐进地进行体能练习,每天坚持练习基本的手型及步型,锻炼学生身体耐受力和吃苦精神;通过反复练习法,一方面,学生的坚持性和自控力提高了,另一方面,学生的基本功也扎实了,在练习一些武术组合时,动作也做得很有力、很到位了。

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心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童的可塑性是很大的,他们有时也会出现反复的现象,重要的是我们思想重视,方法得当。因此教育改变不良品质也需要有一个长期细心、耐心的过程, 所以在以后的武术教学活动中,我们将继续探索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方法,培养勇敢坚强的下一代。

参考文献

[1]浅谈学生个性心理品质的发展.中国学校体育,2005.3.

[2]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中国学校体育,2005.5.

第6篇:心理学的性质范文

挫折反映在人身上是一种体验,叫挫折感,它是指当一个人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往往会产生沮丧、失意或紧张的情绪反应。挫折与人作伴一生,与人一起成长。它既给人带来不愉快,也会让人变得聪明、成熟。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提高他们应付挫折的能力,是做父母的有远见、爱孩子的表现。

1.家长对孩子应有适度的期望和正确的评价

现在社会竞争激烈,知识是第一生产力,没有知识,没有文凭,以后难以在社会上立足,特别是农村的孩子,读书不是唯一的出路,却是最好的出路。因此,家长们十分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一切看成绩,以成绩论功行赏,而且不断给孩子施加压力,但却忽略了一点,孩子接受知识的能力如何,心理承受能力如何,有些家长从来不关注。孩子在高压的环境下学习与生活,而心理又得不到及时的疏导,久而久之,思想就容易走向极端,从而产生对抗的心理。

上个学期,我们班就有一个留守儿童,原来在奶奶照顾下,成绩还不错,后来,奶奶病了,妈妈辞职回来照顾孩子,本来这是一件好事,但妈妈给孩子定下了目标:每次考试必须考班级前三名。一个孩子,原来成绩只是中上,要一下子考班级前三名不是那么容易的,考了几次试,这个孩子都难以达到妈妈的目标,妈妈怒不可遏,对孩子的态度越来越差,非打即骂,孩子呢,弄得母女俩水火不容的地步。孩子呢,不想回家,常常找借口去亲戚家住。从这个事例我们可以意识到,不能唯成绩是论,要深入了解孩子的心理,与孩子谈心,全方位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承受能力,不能盲目施加不切合实际的压力,否则事与愿违。因为过高的期望会使孩子对自己的能力预计不足或对困难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从而产生强烈的受挫感,对自己失去信心。要注意从孩子自身的特点出发制定适度的目标,使孩子有足够的勇气面对困难,努力取得成功。

2.不要把孩子培养成“白眼狼”

现在的家长计划生育的意识提高了,只生一两个孩子,把自己的孩子当作掌上明珠,这无可厚非,但很多家长过分溺爱,真正是捧在手上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把他们当作“小皇帝”、“小公主”,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爷爷奶奶成了他们的仆人,久而久之,让他们养成了唯我独尊,娇横跋扈,事事占上风的性格。在网上搜索孩子打家长的事例数不胜数,之前网上就了一则视频:孙子被宠坏了,竟敢当街对奶奶一顿暴打,拳打脚踢,路人上前劝阻也被打,试想,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他的心理能健康吗?他有抗挫折的能力吗?他们只会遇到困难退却,受到挫折失去信心和希望,经受不了打击,要么只会顺水推舟,要么采取暴力极端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从而成为社会的累赘。那么作为家长,我们要认真思考一下,自己的平时的做法,是否符合孩子的心理发展,是否成为孩子养成健全人格的绊脚石。

三、家长互相交流自己孩子出现的现象,并说说自己解决的方式。如:

1.孩子不做作业,家长的态度

2.孩子不做家务,家长的态度

3.孩子通宵玩游戏,家长的态度

4.孩子欺负老小,家长的态度

……

四、给家长提高孩子受挫折能力的具体做法支招

1.给孩子树立信心

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心,每个孩子都有积极向上的心理,家长要充当孩子的心理辅导老师,走进孩子的心里,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当他们遇到挫折时,要及时给孩子树立信心,而不是动辄就打骂、挖苦。只要不涉及到道德底线,综合素质的培养,我们都可以适当的去给孩子更多的鼓励,让他知道有时候做错事情并不可怕,身边的人都一直支持他,让他重拾信心,越战越勇。所以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就要结合他自身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的方法去应对,

2.引导孩子正确发泄个人情绪

当学生在考试不好,或与同学之间产生了矛盾等遭受挫折,心里闷闷不乐时,家长不要急于去干涉,但不要放任学生这种情绪,防止学生解不开结,从而产生心理疾病。作为家长要教会学生正确的发泄情绪,可以带他外出走走,散散心,也可以带他打球,转移注意力,从而使心情尽快平复,也就是教会学生如何进行情绪管理,使不良情绪尽快释放。当学生在遇到挫折时,家长安慰之余,不妨让学生大声哭出来,或是以其他不会影响他人的行为将自己的情绪得到一定的宣泄,虽然不能解决实质性的问题,却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走出心理上的阴霾。

3.引导孩子如何看待挫折

第7篇:心理学的性质范文

口语交际与交际者的心理品质有关,所以,如何在小学生的口语交际中培养他们的心理素质,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所谓表现性评价,就是让学生在真实情境或模拟真实情境中完成实际任务来表现知识和技能,从而对其成就所进行的评价。这种评价本质上就是一种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参与,其根本点是力求在真实的活动情景中测量出学生的行为表现。

二、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口语交际,顾名思义,是一种人际交往活动,也是人们最常用的交际方式――语言信息的输出与接收。在平常的口语交际中,我们都可以发现,有些人滔滔不绝、有些人惜墨如金、有些人对答如流、有些人词不达意,这些都是口语交际中的常见现象。在课堂上亦如此,有的学生说话流畅、声音响亮,有的结结巴巴、声细如蚊,有的甚至无话可讲。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与交际者的心理品质有关,所以,如何在小学生的口语交际中培养他们的心理素质,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1.创设情境,激发交际热情

在不同的环境下,人们的心理会有不同的变化,心理变化也会直接影响表达。也就是说环境对人们的表达是有影响的。我们常会发现这种现象,平常和一些学生沟通还不费劲,学生说得很自然流畅,但一到课堂上学生就哑口无言,吞吞吐吐的,因为在全班同学面前发言这个环境给他们造成了心理压力。因此,创设适当、舒适、愉悦的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热情。

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种,最常用的有谈话导入,用故事、音乐等多媒体手段辅助,又或者用游戏的方法。小学生好奇心重、模仿性强,“角色扮演”是有效的方法。如口语交际的任务是介绍自己的家乡,可以让学生扮演“导游”的角色;介绍自己喜欢的动物,可以让学生带上自制的头饰,扮演动物的角色……

2.小组合作,消除恐惧心理

合作学习是新课标倡导的学习方法之一,在口语交际中进行小组合作,可以发挥小组合作的优越性,还可以消除组员的恐惧心理。如果一个人站在台上发言,全班的焦c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紧张得连手都不知道如何安放,手足无措,自然会影响表达的效果。但处于一个“小群体”中,全班的注意焦点有所分散,学生的心情就会有所放松,会有利于完成口语交际的任务。

3.由己及彼,发挥眼神艺术

眼睛是灵魂的窗户,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眼神的交流更是必不可少,眼神的艺术在于不必用言语,就可以表达批评、鼓励的愿望。教师运用眼神艺术,可以有效地调控课堂,也可以给予学生表达的自信,让他们有继续表达的勇气。

眼神的艺术不仅教师可以运用,也可以适当地让学生体会。学生在课堂上发言时的眼神通常有几种情况:一是把目光锁定在教师身上;二是目光固定于一点,通常是教室里的某个角落或者是某件物品;三是目光在两处地方之间的游离;四是目光没有聚焦,眼神散漫,游离得很。通常第四种情况是学生心理非常没有自信的表现,而且会影响学生表达的效果,通常会词不达意,句子不成形,表达不集中。因此,我们也可以教给学生眼神的艺术,让他们尝试一下表达时眼神的艺术,目光不要过于游离,眼神不要过于漫无目标,这样只会不知所措,加剧心理的紧张程度。

4.认真倾听,有效接收信息

在口语交际课上,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果是学生感兴趣的口语交际任务,学生热情高涨,别人在发言的时候,自己也在下面讨论或者窃窃私语。这种现象会带来不良的影响,首当其冲是发言学生表达的质量,因为出现的嘈杂的声音会额外造成其紧张、不自信的心理,意志力不强的学生往往不能坚持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完整。

口语交际中语言信息的输出在嘈杂的环境中质量会受磨损,语言信息接收者由于注意力的不集中,接收的语言信息有所缺损或者歪曲,从而也就影响其对信息的评价、反驳或者补充。因此,在口语交际中,认真倾听是必不可少的。

如何培养倾听者注意力的集中,对信息高质量的接收,是平常课堂更是口语交际课堂努力的方向。最常用的心理方法是“任务式”的心理暗示,即在学生发言前就告知其他学生,针对该学生的发言自己会有何评价或补充。有了这个心理暗示,学生就会更有意识地提醒自己认真倾听。

5.不拘一格,扩张想象空间

“联想法”是培养想象思维的一个常用方法,即抓住事物之间的相似或相同之处进行联系想象。它的好处在于,既给了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学生不用漫无目的、漫无边际地进行想象,又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想象思维潜移默化地进行了指导,让学生知道可以抓住事物的相似或相同点进行想象,发散了思维,扩张了想象空间。

但由于小学生的人生阅历和知识世界还不够丰富,他们的想象往往带有天马行空甚至天方夜谭的色彩,在成年人看来可能会啼笑皆非,常常用成年人的思维对这种想象进行约束,长而久之就会对小学生的想象力扼杀不少。这就需要作为成年人的教师“俯下身子”,放下身段,用心感受童稚的想象力。

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也是新课标的一个重要话题。评价方式多元化,让学生自主评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可以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感受到自己在课堂上也是“主人”,有评价、判断甚至辩论的权利,这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自主评价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另一种心理品质――观察力。教师可以制作一张自主评价表格,提示学生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比如,以下是口语交际介绍游戏“掷沙包”的评价导航标表:

总而言之,学生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口语交际中也能通过多种方式培养他们的心理素质,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三、在口语交际中实施表现性评价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评价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具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显然,传统的纸笔测验的评价方式在口语交际中无法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而在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表现性评价恰恰能弥补这个空缺。

所谓表现性评价,就是让学生在真实情境或模拟真实情境中完成实际任务来表现知识和技能,从而对其成就所进行的评价。这种评价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参与,其根本点是力求在真实的活动情境中测量出学生的行为表现。它这种强调“实际任务”“实践活动”“真实的活动情景”等特点,无疑与课程标准提出的“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感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具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的内涵相通。

1.任务类型

(1)描述任务:描述某些事物的特征或功能。比如介绍一下自己,说一说自己最喜欢的课外活动,讲一讲最喜欢的一门课等,这种描述任务常见于小学低年级的口语交际课上。

(2)突发事件任务:应付突如其来的事情。例如发现有人突发疾病,要打急救电话,告诉医生所需的各种信息。

(3)顺序任务:条理清晰地按顺序对某件事或某道程序进行说明。比如煎鸡蛋,一步一步地怎么完成这一过程。

(4)说服任务:想方设法让别人认同你的想法。例如看到某种不文明行为,如何进行劝告。

(5)总任务:要求学生在同学面前做一个规定热莸目谕饭低ǎ即席演讲或精心准备的演讲)。

2.创设具体的交际情境

表现性评价就是让学生在真实情境或模拟真实情境中完成实际任务,那么在口语交际课中,设计出适当的表现性任务即交际任务,是保证表现性评价的信度和效度的基本前提,而这个交际任务必须是在真实情境或者模拟真实情境下进行的,因此,使用表现性评价的一个关键前提是教师要设计好具体的交际情境,从而可以在情境中进行表现性评价。

创设交际任务的情境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利用视觉媒体、听觉媒体等多媒体创造形象直观的情境,比如“说说自己最喜欢的课外活动”的描述性任务。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各种各样常见的课外活动,从而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扮演角色模拟情境,比如“劝阻别人的不文明行为”的说服任务,可让一个学生当场表演假装发生不文明行为,接受任务的学生当面进行劝阻,又或者“如何煎鸡蛋”的顺序任务,学生可以用动作当场示范。

3.制定评价标准

表现性评价是让学生在真实情境或模拟真实情境中完成实际任务来表现知识和技能从而进行评价的,因此,必须确定评价的内容(即教学目标),并将它分解为构成表现成果的可观察的具体行为,制定评价这些行为的标准。

关于怎样选取评价标准,斯廷金斯认为:“如果对合理的行为表现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即什么是差的和出色的表现,那么教师既不可能指导学生如何完成任务,也不可能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评价。”也就是说,在任务进行前,教师要根据本班的具体情况预设好出现的较差的表现或出色的表现,教师甚至可以先自己去试着完成任务,估计当中会出现的任何表现成果。比如“拨打急救电话”的突发事件任务,教师自身要明确知道拨打急救电话应提供哪些必需的信息,否则很难对学生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比如“介绍一个游戏规则”的描述性任务,要把游戏规则介绍得清楚明白是必要的标准,但“把游戏规则介绍得清楚明白”这个标准就显得模糊不清,可操作性不强,如果把标准界定为“通过听取介绍,学生可以示范游戏”,就可以通过学生是否能示范玩该游戏的这种可操作行为来评价。

四、结语

第8篇:心理学的性质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素质;认知品质;个性;适应性;调查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4)03-0086-07

一、引言

心理素质是在中国素质教育背景下提出的本土化概念。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心理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历了“忽视一关注一重视”的发展过程。心理素质在维护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开发学生潜能和促进能力发展,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塑造完整人格以及提高学生适应力等方面占据重要作用。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教社政厅[2002]3号)中提出,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之一是要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为重点,强调要优化心理品质并提供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教育部在《教育部2014年工作要点》(教政法[2014]1号)中进一步强调要“深入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提升计划”。林崇德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张大均则一直强调“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根本途径是培养其健全的心理素质”。王鑫强通过近一年的追踪研究也证实个体的心理素质对心理健康状态(比如抑郁和生活满意度)有直接作用。既然心理素质如此重要,那么现阶段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究竟呈现什么样的状况?在个体因素和背景因素上存在什么样的差异?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要想了解并进一步培养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则有必要先弄清楚这些基本问题。但现有的心理素质现状研究存四点不足:第一,部分研究仅探讨某一特殊人群心理素质状况,比如师范生或西部大学生,未能全面有效反应普遍大学生的现状;第二,部分调查样本的年限已久,大多是在近十年前后,而辛自强通过横断历史的元分析发现,近十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在下滑,这预示着可能现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也在变化;第三,部分研究是基于作者主观经验的总结,而非客观调查的分析;第四,以前研究在做统计推断时均仅从推论统计的显著性水平进行判断,并未结合效果量指标真正显示自变量对依变量的实际影响。鉴于此,在科学修编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基础上,抽取五大地区大学生共2100人,通过比较他们在个体特征(性别、年级、专业、是否学生干部)和背景特征(家庭背景:父母教养方式;学校背景:学校层次)上的差异,分析我国大学生在心理素质水平和结构上的特征,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事实依据和参考。

二、方法

(一)调查被试

从西北、华东、华北、西南、华中地区抽取有效被试1 931人,具体分布如下:男生850人、女生1066人、缺失15人;大一924人、大二620人、大三318人、大四56人、缺失13人;文科572人、理科697人、工科380人、艺体248人、其他10人、缺失24人;学生干部546、非学生干部1361、缺失24;自评为权威型父母教养方式899人、专断型230人、溺爱型227人、忽视型298人、其他为277人;重点本科378人、普通本科1 365人、三类本科55人、专科119人、缺失14人。

(二)调查工具

本研究的工具是参考心理素质的相关文献和量表,以王滔等2002年编制的《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为基础,依照心理测验学规范修订而来。《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由三个分量表共118道题(包含信度题3个,测谎题3个和重复测量题1个)组成。分别是认知品质分量表(共44道题目,包含精致性、深刻性、敏捷性、开放性、好奇性、发散性、目的性、应变性、表现性、迁移性、意识性和监控性),个性品质分量表(共37道题目,包含求知性、求成性、情绪体验性、情绪调控性、坚韧性、自制性、独立性、自我认知性、自我体验性和自我调控性),适应性分量表(共30道题目,包含学习适应性、生活适应性、生理适应性、人际适应性,社会适应性和职业适应性)。

该量表所有项目均采用五点记分制(非常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不确定、比较符合和非常符合),以单选迫选形式进行调查,得分越高说明心理素质越好。该量表具有良好的测量学特征,各因素的a系数在O.51到0.84之间,大部分均在O.60到0.70之间,分量表的a系数分别为O.91、O.87和0.88。多位专家和硕博士研究生对因素定义及项目表述的反复考察保证了本量表的内容效度。相关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也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总之,通过试测、初测和正式测量过程中反复的探索保证了本研究工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三)数据处理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测试,所得数据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此调查样本较大,微小数据差别也会造成显著差异而致误判,故采用“效果量”指标(该指标不依赖样本大小而能反映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联强度)来检验数据差异的实际意义。对独立样本t检验的效应量的估计通常用d值,科恩(Cohen,1988)给出的估计0.2、0.5和0.8在行为科学中分别对应于小、中和大的效应量。方差分析的效应量通常用η2度量,科恩(Cohen,1988)约定小、中和大的效应量的η2分别对应着0.01、0.05和O.12。

(一)大学生心理素质总体特征分析

为考察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总体特征,对心理素质各因素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进行统计,其结果见表1。因各因素所包含的题项数量各有不同,因此,表中的平均数和标准差都是全体被试在各因素上所有项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最高5分,最低1分,中点3分。从下表中可见,心理素质的总均分是3.43,认知品质总均分为3.39,个性总均分为3.43,适应性总均分为3.46,各心理素质成分得分在2.94到4.36之间,其中最低的是自制性和独立性,最高的是应变性和求成性。

(二)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性别差异

分别以认知、个性和适应性中及其下属因素和总心理素质得分为因变量,性别为自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并计算效果量指标d值。结果表明,男女生在认知特性及其下属深刻性、敏捷性、应变性、表现性、意识性及监控性和适应性中的学习适应性得分上具有实际的差异(d>0.2)(见表2)。

(三)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年级差异

因变量同上,以年级(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为自变量,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并参照效果量指标η2,发现不同年级大学生在精致性、求成性和生活适应性得分上具有实际的差异(η2>0.01),多重比较发现,在精致性上一年级非常显著地高于二、四年级(p

(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专业差异

因变量同上,以不同专业类型(文科、理科、工科和艺体)为自变量,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并参照效果量指标η2值。结果发现,不同专业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认知特性及其下属发散性、应变性和表现性,个性下属的坚韧性和独立性,适应性及其下属的学习适应性、社会适应性和职业适应性上均存在实际性的差异(η2>0.01)。进一步多重比较发现,在总体心理素质、认知特性和人际适应性上艺体生和工科生显著地高于文科生和理科生(p

(五)大学生心理素质在是否学生干部上的差异

因变量同上,以是否担任学生干部为自变量,做独立样本t检验,并参照效果量指标d。发现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在整体心理素质、认知特性及其下属开放性、好奇性、目的性、应变性和表现性,个性及其下属情绪体验性、自我认知性、自我体验性和自我调整性,适应性及其下属社会适应性和职业适应性上均存在实际的差异(d>0.2),且前者非常显著地高于后者(p

(六)大学生心理素质在父母教养方式上的差异

因变量同上,以父母教养方式(权威型、专断型、溺爱型和忽视型)为自变量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参照效果量指标η2值。结果发现,不同父母教养方式下的大学生在整体心理素质、认知特性及其下属的深刻性、发散性、目的性和表现性,个性及其下属求知性、情绪体验性、坚韧性和自我调控性,适应性及其下属学习适应性、生活适应性、社会适应性、人际适应性和职业适应性上均存在实质性的差异(η2>0.01)。进一步多重比较发现,在其他方面权威型均非常显著地高于专断型、溺爱型和忽视型(p0.05),在情绪体验性上权威型与溺爱型无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在坚韧性和学习适应上其他父母教养类型均显著优于溺爱型(p

(七)大学生心理素质在学校类型上的差异

因变量同上,以学校类型(重本、普通本科、三本和专科)为自变量做单因素方差分析,并参照效果量指标η2值。结果发现,不同学校类型的大学生在认知特性及其下属深刻性、敏捷性、目的性、表现性、意识性和监控性,个性及其下属求成性,适应性下属的学习适应性、生活适应性和生理适应性上存在实际的显著性差异(η2>0.01)。进一步多重比较发现,重点本科院校在认知特性及其下属的深刻性、敏捷性和监控性上显著优于普通本科、三本院校和专科院校,在目的性、表现性和意识性上重本和普通本科同时优于三本和专科,各级差异显著(p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本研究探讨了大学生心理素质总体状况,并初步比较了不同性别、身份、年级、专业、家庭教养方式和学校类型学生之间的差异,得出如下结论:

1.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整体上偏属于积极正向范畴,但是总体水平亟待提高。

2.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各成分发展不均、喜忧半参。

3.男生在认知品质及学习适应性上的得分整体高于女生。

4.心理素质并不会随着年级的增高而增长,其中在精致性、求成性和生活适应性方面表现出一、三年级显著优于二、四年级的趋势。

5.学生干部心理素质优于非学生干部,并在认知、个性及适应性上均有表现。

6.不同专业大学生心理素质存在实质性的差异,呈现出艺体类>工科>理科>文科的趋势;并主要体现在认知品质和适应性上。

7.不同父母教养方式下的大学生心理素质存在实际的差异,呈现出权威型最优、专断型和忽视型相近、溺爱型最差的趋势。

8.不同学校类型大学生心理素质存在结构性差异并各有特色。

(二)建议.

1.加强对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急切性和务实性的认识

本研究发现大学生总体心理素质得分为3.43,虽尚属正性范畴,但离“比较符合”(4)尚有较大距离,这表明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仍需大力提高。同时,可见心理素质结构内部不同因素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比如应变性和求成性均超过4分,但独立性、自制性均低于3分,且学习适应性和职业适应性等得分均偏低。这凸显出大学生意志品质和重要领域适应能力的发展较差。这提示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对心理素质培养重要性和急切性的认识,在注重整体发展提高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弱势因素,将全面发展和重点加强相结合以使个体心理素质获得健康而完整的发展。此外,还可见心理素质水平整体上并没有随年级增长而提高,这表明了心理素质发展的特殊性,也凸显了心理素质教育需要增强务实性。心理素质本身是一个多层面的复杂系统,兼具相对稳定性和衍生性,心理素质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在心理素质培养的过程中必须认识到心理素质培养的重要性、意识到心理素质培养的困难性、注重心理素质培养的实质性、强调心理素质培养训练的延续性。只有这样才能在进一步完善心理素质教育的指导方针并真正贯彻落实心理素质训练的基础上真正提高个体的心理素质,从而从源头上减少层出不穷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2.以正视差异性为重要准则,因地制宜地开展心理素质培训

调查发现,不同性别、专业、父母教养方式和学校类型的大学生在心理素质水平或结构上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为我们更好地进行心理素质训练提供了很好的启示。首先,我们需要正视差异,这就要求我们在入学之初就建立完整而有效的心理素质档案,并收集其他的重要个体背景变量,比如父母教养方式等。其次,在差异分析的基础上我们需要进一步探究差异产生的原因,比如不同专业上的差异可能与不同专业本身的学科属性有关,也可能是受不同专业就业前景认识对大学生自身期望、计划和实践等的影响。最后,在明确差异及可能性原因的基础上,既要有组织有针对性地提高弱势群体心理素质的水平,又要重点关注多个弱势因素结合下的高风险性个体或群体,因地制宜地选择群体团体辅导、课程训练模式或个体咨询辅导模式以更好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

3.以实践活动为中心,将课堂与生活串联到心理素质教育培训之中

第9篇:心理学的性质范文

关键词:心理素质;实证研究;大学生;素质测评;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254(2014)01-0087-07

我国心理素质教育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逐渐受到学者关注。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主要围绕心理素质的内涵和结构、量表及测评、心理素质的提升三个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讨。

一、国内心理素质研究内容概述

心理素质是个体内在素质结构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心理素质教育是整个素质教育中的关键,是个体全面发展、受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归宿[1]。针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其教育开展研究是高校实施健全人格、培养合格人才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社会需要。

(一)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回顾

王滔等在2007年对1986年-2005年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文献做过统计[2]77。本文在此基础上,以大学生心理素质为篇名检索词,在CNKI数字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硕博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为主要文献源,对2006年-2013年的研究文献进行检索,共得到385篇期刊文章,硕博士学位论文23篇,如表1所示:

从查阅文献的总体情况来看,反映出三个特点:一是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2001-2005年,之后文献的研究逐渐下降。2001-2005年刚好是国家在2002年提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研究者们对心理素质的关注极具上升,对心理素质的探讨成为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二是2006-2013年10月,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量急剧下降。对照这一时期研究内容可以看出,“学者们对心理素质的提法见解众说纷纭,没有达成一致的认可”[3-4],这势必影响了在心理素质含义及理论基础之上的后续研究。三是1996年-2005年的研究偏重理论,实证研究较少,研究主要探讨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方法等,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状况、发展特征及心理素质训练的实验研究相对较少[2]80。但是,从2006-2013年10月前文献研究的内容发生改变,心理素质的实证研究增多,理论研究则数量减少。表明研究者注重对心理素质的实践应用研究,这是不断修正心理素质内涵、全面解读心理素质的必然阶段。

(二)心理素质概念的界定

“心理素质”是在“素质”概念基本上提出的,国内研究者对素质提出以下观点:一是从生物特征的角度来解释心理素质。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朱智贤认为“素质一般指有机体天生具有的某些解剖和生理的特点,主要是神经系统、脑的特性,以及感官和运动器官的特性,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5]二是本性论,从人的本质、本性看待素质,认为素质是人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合金”[6]。三是素养论,认为素质和素养是同义,是指人在先天生理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获得一种基本品质。这种基本品质结构包含先天和后天,具有内在的、相对稳定、受身心特性长期影响等特点[7]。四是认为素质是一种内在品质,受先天因素和后天教育的影响,是有机体在先天的生理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作用逐渐发育、成熟并通过实践活动内化为个体相对稳定的、基本的、具有衍生功能的品质[8]143。研究者对素质提出的不同看法,影响了对心理素质涵义的不同见解。

随着研究深入,对素质形成了三个方面的共识:素质是人所特有的最基本的特征;素质具有稳定的和内在的特性;素质形成的基本条件既包括先天的影响,也离不开后天环境的影响。这三方面的共识既是学者们研究心理素质的起点,也是目前国内心理学界对心理素质的内涵尚未达成共识的重要原因。研究者们对心理素质涵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解释:第一种观点认为“心理素质是由心理能力素质(智力因素)、心理动力因素(人格因素)和身心潜质三个亚系统交互作用在一起的动态同构的自组织系统。”[9]第二种观点认为“自我意识发展是心理素质的核心,心理素质由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有积极价值导向的多种因素组成的有机结合的复杂整体,包括认知能力、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10]33第三种观点认为“心理素质是一个人在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状态和心因方面的水平或质量的综合体现。”[11]第四种观点认为心理素质是“人格和个性,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能力、气质性格等因素。”[12]第五种观点认为“心理素质是立体的动态综合体,包括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心理健康与潜能因素。”[13]第六种观点认为心理素质是以生理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影响内化为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心理品质,并与人的社会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14]

从以上表述可以看出,尽管对心理素质提法差异较大,却也异中有同,都认同心理素质具有整体性,心理素质是多因素综合,心理素质是先天和后天交互作用的结果,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后天的教育可以影响和促进心理素质的发展;心理素质具有基本性,心理素质是内在潜质、外在适宜刺激条件可以促进心理素质的内化和固定;心理素质具有差异性,心理素质体现的是人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这些对心理素质内涵达成的共识,为心理素质理论研究提供了方向。通过实证研究,不断完善心理素质的内涵结构等理论,同时不断补充、完善研究方法,提高心理素质研究的有效性。

(三)心理素质内涵结构体系的构建

研究者们在心理素质理论认同的基础上,从理论分析的角度,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心理素质结构、元素和体系提出不同解释观点。钱含芬认为“心理素质是由心理能力素质(智力因素)、心理动力素质(人格因素)、身心潜能素质三个系统构成,具有交互作用的动态同构的自组织系统。”[10]34刘华山认为“心理素质是个体个性心理品质在生活实践中的综合表现,心理素质结构包括正确的人生态度、积极的自我概念、敬业与责任感、关爱与合作精神、智慧与创造力、实践与生存力、耐挫与坚持力[15]。肖汉仕认为“心理素质是一种水平或质量的综合表现,包含性格品质、心理能力、心理健康状况及心因。”燕国材认为心理素质是个体一系列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表现,主要由智力素质和非智力素质构成[16]。李虹认为“心理素质是一种综合心理能力和质量,在自然素质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化的过程形成的,由知、情、意、行四个因素构成。”[17]张大均认为心理素质是素质的重要构成内容,是由认知特性、个性和适应性构成的心理品质系统。”[8]144沈德立认为“心理健康素质是一种个体的心理现象,主要包括人际交往素质、自我的结构、心理活动的动力系统、性格、认知风格、情绪调控能力和应对风格”[18]等元素。

将大学生作为研究群体,提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观点主要有:第一,大学生心理素质是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共同影响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与大学生的学习、学术研究和生活实践密切联系[19];第二,大学生心理素质由社会适应素质、自我完善素质、职业性格素质、能力素质、人际管理素质、再生素质六种素质构成[20];第三,大学生心理素质由认知特性、个性、适应性三个维度构成[21];第四,大学生心理素质包括基础性心理素质、实践性心理素质和综合性心理素质三个层面[22];第五,大学生心理素质由性格特征素质、认知能力素质、人际管理素质、职业能力素质、心理动力素质、学习心理素质、自我意识七个因素构成[23];第六,大学生心理素质包括应对变化、人际关系、情绪调控和挫折承受四个维度[24]。尽管各学者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内涵结构提出不同观点,但在两个方面见解一致,即基本赞成心理素质的本质是一种心理品质或心理特性;大多数学者是基本认同张大均提出的心理素质包括认知能力、个性特征、环境适应的观点。

二、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评价体系、方法和量表

国内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测评问卷或量表的研究较少,研究主要集中在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中。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测评研究有四种观点:

第一,测评工具是依据大学生心理素质分为性格特质素质、人际管理素质、职业能力素质、心理动力素质、学习心理素质和自我意识6个维度分别编制出6个分量表组成一个大学生心理素质总量表。研究表明,6个分量表和总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内容效度和校标关联效度,但是分量表间的独立性仍需进一步讨论[23]。

第二,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和测评研究,在根据开放式资料收集分析所收集的问卷项目基础上,草拟编制出45个项目的量表进行预测,对45个项目因子进行探索性分析,最终确定大学生心理素质的4个实证维度应对变化、人际关系、情绪调控和挫折承受。但是问卷的后期验证和修订没有继续进行[24]。

第三,测评研究是王滔等对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编制,在心理素质由认知特性、个性特征和适应性理论基础上,对编制问卷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分量表和总量表的信度较好,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6-0.8之间,稳定性系数在0.65-0.81之间,具有较好的校标效度和结构效度。需要在理论上和实证上继续完善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和题量;另外,需要建立地区性或全国常模[25]。

第四,大学生心理素质测评研究是梁宝勇提出的,可将心理素质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即认知能力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认知能力以智力为标志,而心理健康素质则由人格特质组成,并将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分为人际交往素质、自我心理素质、心理活动的动力素质、性格素质以及认知和应对风格7个维度的基础上,提出从人格、应激、适应、症状4个方面测查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但测评题量大、容量多,操作起来比较耗时,且没有系统分析四个分量表之间的关系及各自的功能,后期的实证研究基本没有[4]。

在上述大学生心理测评研究中, 王滔、张大均等研究在后期的研究中围绕所提出心理素质结构和测评体系,相继提出一些新的研究成果。

三、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趋向

从获取的文献研究中可以看出,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逐渐从理论的研究向实证和应用发展。同时,在不断研究的过程中,对心理素质的内涵、结构和测评更科学,如在概念上,将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区分开;在测评工具上,对自行编制的问卷进行数据检验、将测评心理素质的问卷量表和心理健康筛查量表区分开,采用多样有效的心理素质研究方法。这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发展趋向,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对心理素质研究从理论转向实证

素质拓展训练的引入将心理素质的研究扩展到了操作层面,通过训练提高心理素质,进而提高心理素质的水平具有应用意义。参加素质拓展训练的大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自信心、与他人沟通能力、团队领导能力等方面明显优于未参加素质拓展训练的学生[26]。采用互动式心理训练的方法能有效提高心理素质水平,促进大学生人格健康发展,而且可以缓解和改善大学生的消极情绪[27] 。合理利用学校资源,采用专门设计的心理项目,通过拓展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认识自身的潜质,增强自信心和自豪感,改善人际关系[28-29]。

关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实证研究,有的研究者选取课程形式来探索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当然,这些论文所提及的心理素质概念是宽泛的,没有依据某一心理素质理论取向,甚至将心理素质概念和心理健康等同在一起。这些研究通过跆拳道课程明显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30]、全面学习心理健康课程可以明显提高大学生的自我评价,明显降低社交焦虑与苦恼程度[31]、团体辅导课程在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解决心理困扰、发挥个人潜能等方面有良好的促进作用[32]、体验式心理学课堂教学可以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实证研究[33]、健美操课在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上取得理想效果,在自信心、表现力、锻炼自觉性、情绪控制力上有显著增强[34]。这些课程都是对心理素质的实践,从应用层面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理论作补充。

(二)在量表使用中不断修正心理素质维度和结构

对国内大学生心理素质进行测量所采用的工具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也已成型,国外引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测查工具,如16PF,90-SCL、UPI等;第二是在理论构建的基础上,自行编制,并通过实证研究的,如西南大学张大均等编制的“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清华大学樊富珉编制的“跨世纪人才――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调查问卷”、郑希符等编制的“大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天津师范大学沈德立编制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量表”等;第三种是对心理素质没有科学的界定,自行编制没有通过实证研究的问卷。通过文献查阅,国内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测查,采用的工具主要集中在第二种类型上,但同时表现出在理论依据基础上编制出的心理素质量表后,通过的实证研究较少,在对提出的测量问卷在测量维度、测量时间缺乏不断修正。

以不同区域的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为例可以看到大学心理素质差异。在区域上,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实证调查研究主要有:对北京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优于全国大学生[35],西部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总体上处于中等偏上,在自我观和职业观上表现较为合理,在行为表现也呈现积极态势[36];河南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总体较好,但一部分比例学生心理素质欠佳[37];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在依赖性、抗挫折、人际关系等方面亟需关注和提高[38],安微大学生心理素质不容乐观[39]。在上述文献中,使用不同的测评工具得出不同的测评结果,而且采用的理论依据和测评工具都不尽相同。这是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重要缺失,在研究中尽快形成一套被认同的大学生心理素质测评体系是所有研究的基础,否则很难形成完整体系。

(三)在区分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基础上进行整合研究

提到心理素质,不可避免的另外一个概念就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是我国近年来在心理学研究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两个词汇。有研究者对1987-2006年我国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论文进行计量学分析后发现,讨论心理健康标准的论文逐渐增长,但迄今为之,没有形成共识[40]。查阅一些文献,看到将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二者概念混在一起,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提出心理素质不能等同于心理健康。弄清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本质区别及其关系对于科学创建中国本土健康心理学和有效指导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41]。有的研究者在不同程度上用心理健康的指标来测查心理素质,或用心理素质的指标测查心理健康。这严重制约了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相关研究的深入及教育实践的效益。因此,有的学者提出“对心理健康标准问题争论不休的一个根源就是没有区分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41]。系统分析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澄清二者的混淆,“为心理健康标准及心理素质标准的制定及相关的测量工具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心理健康研究的深化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有效开展。”[42]

四、研究启示

(一)在实证研究中加大实践性和应用性

在不同群体不同性别的实证研究中,不断验证心理素质理论的科学性及其测量工具的有效性;同时,通过心理训练等方式验证理论结构的合理性。有研究对理工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升作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心理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心理素质中认知特性的非实践性成分和个性的动力特征[43]。笔者也对此做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也同样证实了心理训练对心理素质的促进。对心理素质的训练途径和方法既是对理论的验证也是将心理素质的提高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有效途径。从实践层次来讲,将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理论研究向应用研究转变,是心理素质研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启示。

(二)构建心理素质的本土化理论模型

心理素质是本土化概念,它的提出将促进中国心理健康乃至心理学学科发展的本土化趋势。我国的心理素质研究虽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提出了大学生心理素质3×3+1的网状培养模式,以推动有效的心理素质教育机制[44],但作为整个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大背景下,心理素质的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其中,重要一点就是理论研究滞后,热衷于对国外的心理健康理论、标准、技术、工具等进行转述、验证或照搬,而结合中国文化背景和国民心理进行深入研究,构建中国特色本土化心理健康理论模型的研究较少[45]。立足于中国文化背景、中国发展现状、国民心态,构建适合中国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是今后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三)加强跨文化心理研究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集体主义国家,不同文化背景下群体心理素质结构具有差异性。在进行心理测评研究时,要兼顾民族、区域、群体的差异性。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中,通过CNKI数字图书馆昆明理工大学镜像分站的文献检索,只有少量文章涉及到少数民族的心理素质特点,分别是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广东少数民族、大理少数民族的心理素质做研究[46-48],并且这里的少数民族只是区域化中的少数民族总称,不是特指某一少数民族,对某一少数民族心理素质的研究文献非常匮乏,如对朝鲜族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发现,朝鲜族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个性品质明显低于汉族大学生的个性品质[49]。这就是跨文化的差异,差异的背后是研究者构建完善大学生心理素质理论体系的起点。

(四)加大对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因素的探讨

对影响心理素质因素研究,传统是从客观和主观因素上进行探讨,但随着内涵、理论构建的研究深入,可借鉴现代心理学理论的观点来研究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因素。以张大均提出的心理素质理论为例,他将心理素质划分为认知特性、个性特征和适应性三个维度,从社会认知理论、动力学理论、行为理论中可以看出有很多可以影响这三个维度的因素,如自我效能感、自我管理、榜样学习、压力管理等。这些影响因素其实可作为深入了解心理素质的内涵和构成的重要原因,也可更好地修正和完善心理素质理论,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研究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大均,王鑫强.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内涵结构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报:社会科学版,2012,38(3):69-74.

[2]王滔,张大均,陈建文.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20年回顾与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07,28(4):76-83.

[3]刘金平.心理素质的本质和结构新探[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9(4):115-117.

[4]梁宝勇.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系统基本概念、理论与编制构思[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2,10(4):241-247.

[5]朱智贤.心理学大辞典[Z].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650.

[6]燕国材.素质教育问题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1996(4):11-15.

[7]赵洪海.面向21世纪中小学素质教育论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6:3-56.

[8]张大均.论人的心理素质[J].心理行为与研究,2003,1(2):143-146.

[9]荆其诚.简明心理学百科全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226.

[10]钱含芬.学生心理素质与学生成就相关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6(1):33-37.

[11]肖汉仕.心理素质机构及其内外关系[J].中国教育学刊,1999(4):26-28.

[12]刘晓陵,金瑜,林云祖.中学生心理素质调查表的编制[J].上海教育科研,1998(2):24-28.

[13]王极盛.中国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的编制及其标准化[J].社会心理科学,1997(4):21-25.

[14]张大均.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研究的几个问题[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3):56-62.

[15]刘华山.试析学生心理素质特征与结构[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4):52-53.

[16]燕国材.论心理素质及其教育[J].云梦学刊,2000(3):71-75.

[17]李虹.素质、心理素质与素质教育[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2(4):592-596.

[18]沈德立,马慧霞.论心理健康素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2(4):567-571.

[19]周冶金.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3,24(3):30-34.

[20]许燕.面向21世纪高师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J].教育研究,1999(10):36-41.

[21]王滔.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的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2:13-44.

[22]张焰.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理论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5(4):43-45.

[23]罗品超.大学生心理素质构成因素及其测量工具的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5:22-25.

[24]刘亚菲.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与测评[D].天津:天津大学,2009:23-26.

[25]孙璞,苏荣海,王振军.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28(2):108-110.

[26]王建中.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模式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5(8):29-31.

[27]王滨. 互动式心理训练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水平的实验研究[J].心理学探新,2005,26(1):61-65.

[28]孙利红.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8,27(4):415-417.

[29]关静红.拓展训练队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的实践研究[J].实践与探索,2011(23):311-312.

[30]边文红,张建春.跆拳道选修课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的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6,3(2):54-55.

[31]卢勤.心理健康课程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的实证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0(5):114-117.

[32]陈华.团体心理辅导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实践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12(6):455-458.

[33]胡义秋,詹林,朱翠英.体验式心理学课堂教学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1(4):70-71.

[34]赵湘.健美操课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J].大理学院学报,2008,12(7):82-84.

[35]樊富珉,王建中.北京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1(4):26-32.

[36]宁维卫,赵慧.西部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与对策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2):103-107.

[37]赵国祥,申淑丽.河南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的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9(4):276-277.

[38]李晴,边贵.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研究[J].科技,2010,9:22-24

[39]盛红宇.安徽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研究[J].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00,17(1):88-93.

[40]姚本先,何玉梅.1987-2006年我国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8(2):123-124.

[41]张大均,王鑫强.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关系:内涵结构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3):69-74.

[42]张海钟,糟艳丽,陈小平.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中国本土的概念、标准、测评[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8:46.

[43]吴沙,李振山,杨迎潮,易远淑,等.理工院校心理素质培养的实证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8):868-870.

[44]王建中.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模式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5(8):29-31

[45]王鑫强, 张大均. 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关系模型构建:对PDH和DFM的超越[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8(6):67-76.

[46]郭怡梅.云南少数民族师范类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的调查――以大理学院为例[J].大理学院学报,2007,6(7):59-63.

[47]新疆财经学院课题组.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素质调查[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2(3):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