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媒介融合的问题和对策范文

媒介融合的问题和对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媒介融合的问题和对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媒介融合的问题和对策

第1篇:媒介融合的问题和对策范文

当今,电信、广播电视、出版和计算机等产业之间的融合正如火如荼。相对传媒产业而言,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产业革命。首先,几大产业的价值链节纵向分离,在横向交相融合,传媒产业的生产、传输和接收模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在这一革命中已经观测到的变化和即将发生的变化使我们不得不将此前的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介视为“传统媒介”。其次,几大产业价值链节的交相融合重塑了市场竞争格局,而数字化时代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又重新定义了企业的最优规模边界,传媒市场结构正发生巨变;在政府规制上,传统传媒规制的市场基础正在消失,原有的纵向分业规制遭遇根本性挑战,世界各国的传媒规制正在经历历史性转型。西方发达国家走在这场变革的最前沿,而中国亦于2010年推行“三网融合”试点,应对媒介融合的传媒规制改革迫在眉睫。电信、广播电视和出版业三个部门如何从产业分立走向产业融合?产业融合如何改变传媒业的原有市场结构及其竞争格局?产业融合如何对传媒规制理论产生影响?西方国家在融合时代如何进行规制改革?中国应如何从西方国家的融合规制趋势中获得启示,在传媒、通信领域建立融合规制?这些问题是传媒经济研究中的前沿问题,该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探讨。

该书先从理论层面对传媒、电信领域的产业融合,传媒业的市场结构与传媒规制的演进趋势这三个方面的一般规律进行了探讨,然后选择了一些样本对西方国家这三个方面的动态进行了考察,最后结合中国传媒业的发展实际,提出了中国融合规制建构的基本思路。在研究体系上,全书分为融合、竞争与规制三条主线。三条主线貌似独立,但事实上自然相连,是一个逻辑整体:几大产业的融合导致传媒业竞争格局的颠覆性变化,融合和变化的竞争格局又致使传媒规制的彻底变革。因此,全书逻辑体系缜密,研究思路清晰,这在类似的研究中是引人注目、值得赞赏的。

对传媒业的融合、竞争和规制这样一个前沿性的选题,肖赞军博士在三年研究沉淀的基础上,无论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提出了极富启迪性的创见:

在理论层面上,该书的重要贡献在于:①阐明了媒介融合过程中传媒业产业结构从纵向一体化向横向一体化转换的具体过程。尽管已有文献对这一“转换”规律有所阐释,但其转换过程却未能尽释,甚至被处理成一个“黑箱”,该书打开了这一“黑箱”,详细阐释了其转换过程。②揭示了媒介融合进程中传媒市场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尽管由于传媒与电信之间可以相互进入,融合对竞争的强化在已有文献中一直被津津乐道,但该书阐明了未来传媒市场结构的嬗变不尽如此,竞争被强化的缘由也不尽其然,指明了未来传媒市场中竞争与垄断“双双被强化”,二者“共生”。③该书阐明了西方国家传媒规制在产业融合进程中的演化趋势。

第2篇:媒介融合的问题和对策范文

【关键词】媒介融合;融合新闻;组织融合;媒介管理

一、简述“媒介融合”和“融合新闻”

尼葛洛庞帝在1978年首次正式提出“媒介融合”这一概念。而在世界范围内传媒行业发展最为迅速的美国,媒介融合才从根本上实现了由理论到实践的质的飞跃。关于“媒介融合”这一概念的具体定义,学者们众说纷纭,目前还未出现公认的定论。例如美国教授浦尔曾指出:“媒介融合就是各类媒介逐渐呈现出功能一体化的趋势,而这种趋势则是由电子科技发展造成传播形态出现聚合而导致的。”另一方面,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却指出:“媒介融合实质上是各类传播形态的媒介进行联盟合作的状态,一般包括了视频传媒、印刷传媒以及数字传媒等。”[1]在我国,中国人民大学的著名学者王菲是这样定义“媒介融合”的,她认为:“媒介融合必然是出现在电子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而不同媒介之所以发生融合互动是因为新闻信息消费者的终端需求。”[2]现代人对新闻信息的消费早已呈现终端多维化趋势,平面终端、电视终端、电台终端、手机终端、PC终端、LED终端等消费形式多时间段融合。在具体媒介融合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其实所谓媒介融合同时涉及新闻内容融合、媒介网络融合以及媒介终端融合这三大过程。

“融合新闻”的概念首次出现于美国的论坛公司以及媒介综合集团,通常我们认为它是媒介融合发展背景之下的必然产物。而国内初次引入“融合新闻”这一概念是在2006年,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蔡雯教授介绍引进。[3]尽管历年来传媒业不断针对“融合新闻”展开研究讨论,但是并没有对其基本定义得出一个公认定论。在结合研究学者的定论背景之下,本文认为所谓的“融合新闻”实际上是媒体工作者在利用社会发达网络技术的基础之上,将所收集的新闻信息进行整合归纳而后在统一平台上进行公布,而信息接收者则可以在不同的媒介形态中接触新闻信息,如社会民众可以借助手机、电视、电脑、电台等媒介工具了解实时新闻信息,其融合的特性主要体现在融合、融合上,即统一平台、至多媒介终端。

如上所说,“融合新闻”本质上是媒介融合发展进程中的必然产物,但绝不是唯一产物,同时“融合新闻”的良好发展也能够推动媒介融合走上更加稳健的发展平台。在实际传媒发展过程中,要想使“融合新闻”成为改变传统旧模式的有力手段,就必须培养有良好新闻素养的工作团队、采取有效的新闻改革措施并帮助新闻公众构建一定的媒介素养。总的来说,媒介融合和“融合新闻”其实是相互依靠的统一发展机构,在进行传媒业改革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融合新闻”的发展情况,更要关注二者的契合度。而本文将针对媒介融合下“融合新闻”的发展情况进行讨论分析。

二、媒介融合下“融合新闻”为我国新闻业带来的挑战

首先,为保证“融合新闻”合理性发展,就必须设置完善的媒介规制以及传媒业内部的管理准则。之所以在发展“融合新闻”的进程中要注重相关规则制度的设定,是因为媒介管理体制中所涉及的各类规则制度将直接决定媒介融合的质量,而“融合新闻”恰恰是媒介融合中的重要产物。具体来说,我们不仅仅需要瓦解原有媒介管理中的区域分割与行业分割制度,更应该从根本上打破这种将单一媒介形态作为发展基础的传统传媒发展模式。而新制度的建立以及旧制度的瓦解都需要经历较长的一个过渡期,在这段时间内我国新闻业也将遇到很多发展阻力。目前,国内已经出现了一些全媒体新闻中心,例如烟台日报传媒集团2007年开始研发并在2009年成立的全媒体新闻中心就是一次很好的媒介融合实践。这种全媒体新闻中心在统一平台的基础上,融合至少三种及以上媒体组织,最终实现在一定范围内采集不重复,发行多渠道,尽可能一文多用,创造新闻采编的最大使用价值和最大范围地实现新闻的受众满足。这种形式无疑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它打破了原有的媒介机制,对多维度的媒介组织进行了很好的融合,在经济效率、人力效率上能够实现优化。

其次,由于“融合新闻”所直接涉及的传播媒介与新闻内容的多样化、丰富化,发展“融合新闻”需要一支高效优质的新闻工作团队,因而目前国内新闻工作者本身的职业生涯也面临着一定的挑战。新闻工作者必须在最快的时间内成为符合“融合新闻”发展的新型人才,努力提升其全方面素质,争取成为全能型的记者编辑人才或者新闻行业管理人才。全能型的记者编辑人才除传统的新闻采写编评技能外,还要能够熟练使用现代化采写工具——电脑、智能手机、摄像机、照相机等,能够同时满足手机新闻、网络新闻、纸质媒体文字图片需求以及网站、户外LED屏的视频需求。

最后,新闻业在发展“融合新闻”的同时还必须得到社会公众的配合与支持,需要社会公众表现出一定高度的媒介素养。这是因为“融合新闻”在正式推广的过程中不能单单依靠新闻业单方的操作,也必须鼓励公众进行积极的互动,达到一种新闻共享的局面。然而如何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和谐地加入“融合新闻”的发展中来,就成为目前新闻业的一大难题,积极争取媒介之外的个人力量参与到“融合新闻”的发展过程,从而使新闻业呈现“分众化”,也是极为重要的挑战难题。[4]

三、“融合新闻”的发展困境及对策

由于目前我国的媒介融合形态并不完善成熟,因而“融合新闻”的发展尚处于初步阶段,在这一发展阶段之中,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与阻碍,出现了以下列三点为主的发展困境:

首先,目前国内的新闻发展业对于数字信息内容还未能进行有效管制,或者说尚未为联盟平台构建起系统化的信息分享平台,而具体的生产商之间也无法针对数字信息进行相互沟通交流,导致新闻信息的分享途径遇到阻塞。在这种信息孤岛的合作背景之下,很多资源信息都在无形中被浪费,“融合新闻”的进一步发展更是举步维艰。目前,国内很多媒体尚未掌握部分新闻信息的采访报道权,特别是在跨地区以及跨媒体的采访活动中其所受到的阻力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新闻正常运作。另外,部分媒体虽然掌握了一定的采访报道权,但是由于信息传输媒介之间的融合尚不成熟,对于数字信息内容的管理制度尚未健全,因而很多新闻报道编辑环节都无法朝“融合新闻”的方向前进。

前文所提到的全媒体中心,其举措固然好,但仍有一定的局限性,这个局限性在于这个“全”是有限制的“全”,是在某个媒介集团内部的“全”。如果未来全媒体新闻中心能够以市或者省为单位,并且能够以一定制度为保障,实现新闻的无障碍跨地区采编,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全”。

其次,由于“融合新闻”的发展需要建立在崭新的信息平台之上,因而新闻业需要在新的媒介生产流程之中开展工作,而新事物新方式将会给新闻业发展带来转型期的压力。在传统媒介生产流程中,新闻工作都是以采访编辑为其核心内容,而在新媒体的介入以及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之下,新闻工作必须突破原有信息流动上的阻碍。在新型发展模式之下,为了更好地推动“融合新闻”,就需要组成互动性较强的新闻报道团体。目前而言,媒介融合将要求电视、报刊以及网络媒体进行互动性合作,通过文字、视频、音频等信息报道来体现“融合新闻”的多样性与进步性。但是由于不同媒介之间原有操作流程各不相同,因而在短时间内进行磨合合作是较为困难的,新闻业也因此在平台整合上面临着困境。

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全媒体新闻中心的记者属于全能型记者,他们采写的稿件除了文字外,还可以同时满足集团所属媒介的图片需求以及网站、户外视屏的视频需求。同时,新闻中心和各媒体之间的稿件分两条线:一是特约稿件,设定保护期,为特定媒体专供,保护期内其他媒体无法看到;二是待编稿件,除特约稿件外的所有稿件进入待编稿件库,纸质报、手机报、电子纸移动报、网站等媒体编辑部各取所需进行“深加工”。这样的设计一定程度上可以加速新闻信息的流动,同时记者编辑原有的工作岗位大致不变,流程上略微改动,但是整体流程简化,这就保证了新闻平台磨合度的减少。那么是不是我国其他地区都能照这个模式来呢?也未必。每个区域有自己的区域特色和媒介发展重点,不能一概而论,而且这个中间还要涉及不同质媒介之间的合作问题、利益分配问题等。另外,统一平台的新闻该如何利用实现其最大化利益,也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像有的全媒体中心就设置了类似管理的平台,哪里用了、怎么用的都能查询到,避免出现同一媒介上重复使用的情况,也能保证不同媒介在使用技巧上不重复。

最后,在媒介融合的新型时代,新闻业的媒介公信力也受到了一定的质疑。我们往往将民众对新闻媒体的认可度以及采信情况作为衡量其权威的标准。一般来说,传统媒体虽然在信息传播速度以及形式上无法超越新媒体,但是传统媒体在民众之间的权威性却相对较高。因而目前新闻业在媒介融合的基础之上发展“融合新闻”时就容易受到公信力的质疑。

因此,新闻业应当通过正面宣传工作为新媒介树立积极的舆论形象,使媒介融合的过程中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能够相互磨合、共同引领新闻舆论视野。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尤其应该重视网络媒体新闻信息的真实度。一直以来,网络媒体的公信力偏低是不争的事实。“融合新闻”首先要保证新闻的可信性,才能增加融合媒介的公信力。如果在媒介组织中设置采纳新闻信息的核查制度,就能够大幅减少网络假新闻信息的不良影响。

针对上述所提及的“融合新闻”在发展中所面临的挑战与困境,本文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对策:

第一,我们应当尽快通过完善制度来促进新闻业各媒介组织之间的融合。从本质上来说,之所以新闻业发展到今天需要进行媒介组织融合,其主要原因是为了满足人们对于新闻信息的规模化以及差异化要求。此外,人们不仅主观需要即时掌握一手新闻资讯,科技网络的迅速发展也使得传统新闻模式无法再满足社会文明进步,因而媒介融合就成为必然趋势。而为了能够促使各媒介之间和谐稳健地合作发展,就需要借助于相关的规则制度。这里所提出的规则制度不仅仅局限于媒体企业内部,更是指有关政府部门的政策制定过程。由于新闻工作是为服务社会而设立,适当的新闻信息引导以及舆论指引往往能够协助政府部门解决很多社会问题,因而政府应当从制度政策上给予新闻发展以支持。就媒介融合发展过程来看,政府一方面可以通过相应的制度政策来鼓励社会成员参与到新闻活动之中,从而扩大媒介终端的信息数量;另一方面,政府也应当给予媒体终端的发展一定的资金支持,通过提升技术设备的性能使资源信息开发共享更加便利,也可通过鼓励政策来推动社会范围内的媒体技术创新。

第二,“融合新闻”在发展进程中应当借助于科学化的媒介管理,从而进一步进行媒介定位。由于媒介工具本身的多样性,以及新闻信息的多样化发展,所以只有在正式发展“融合新闻”之前完成媒介定位操作,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不同媒介的不同新闻影响力。举例来说,为了能够达到“融合新闻”的高效性,当突发事件发生时,新闻单位就应当及时成立赶赴事发现场的报道小组,而他们在现场所收集的实际信息即是进行后续新闻编辑的一手资源。但是这类报道小组并不单一性地属于电视媒介内部组织,或者报刊媒介内部组织,而是由新闻单位统一管理,现场带回来的视频、音频、文字等资料再交托给不同的媒介进行区别化编辑。而区别化编辑的过程就是展现不同媒介不同新闻定位的过程,网络媒介一般更偏重于视频剪辑,往往强调在第一时间将编辑完成的事件视频发到网络上进行公布;而报刊媒介则更关注于从各类资料中提炼主要信息,通过专业的新闻写作者进行语言组织后再排版出刊。这样,融合后的媒介能以网络的广度、报纸的深度、手机的速度以及其他媒介形式的特色,搭建起更好、更新的传媒平台。在新的平台上,新闻信息能够更好地被、被吸收,达到“融合”的目的。

第三,新闻媒体应当借助品牌塑造来提升其社会公信力。几乎对于每一种市场产品来说,品牌对于建立其市场竞争力以及公信力都有重要影响,对于新闻媒体来说亦是如此。不同媒介之间所存在的竞争往往都是其媒介品牌之间的竞争。以传统媒介来说,其品牌公信力往往取决于其成立时间,由于通过了时间的检验与筛选,因而在社会公众之间颇具权威性。而对于新媒体而言,要想在短时间内树立起媒介品牌并树立核心竞争力,就需要借助于深刻的宣传推广工作。以新浪、搜狐等网络新闻平台为例,为了能够树立起媒介品牌,其纷纷推出新浪微博、搜狐视频等非完全新闻类平台,事先吸引与认可,而后逐渐发展成为权威以及公信力较强的新闻媒介平台。并且,媒介组织可以尝试以旧带新地推出并建立新的品牌,扩大其媒介平台的涉及范围。

四、结 语

社会科技发展、经济文明进步以及国际竞争压力都迫使新闻业不得不进行媒介融合的革新之举。而目前“融合新闻”作为媒介融合过程中的主要产物,完善相应制度、科学化媒介管理以及树立媒介品牌等都是推动“融合新闻”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媒介融合以及“融合新闻”的实践发展过程中,新的挑战总是伴随着新的契机,只有跟随社会发展脚步,以服务为宗旨,才能保障“融合新闻”朝着成熟完善的方向逐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许颖.媒介融合的轨迹[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王菲.媒介大融合[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7.

[3]蔡雯,李从军.媒体融合与融合新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4]戚鸣,黄楚新.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报道[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第3篇:媒介融合的问题和对策范文

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的传播速度令人为之震惊。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媒体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情况,既有机遇也伴随着挑战。机遇是传统媒体借助现代化的技术更快的进行信息的收集和传播,挑战是出现的新媒体,如互联网、手机新闻等严重冲击了传统媒体的生存。文章对媒介融合下的传统媒体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使得传统媒体能够得到长远的发展。

关键词

媒介融合;传统媒体;机遇挑战;对应策略

伴随着科技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俨然已经成为了现代世界的潮流。新媒体的迅速崛起使得纸质媒体日趋衰落,纸质媒体为主的传统媒体已经走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十字路口,是继续发展和新媒体共存还是从此退出历史舞台,成为了众多媒体人所关心的问题。本文则是对媒介融合下的传统媒体进行了研究,到底是机遇还是挑战,进行分析。

1媒介融合下的传统媒体的机遇

首先,在新媒体的背景下,有助于提升传统媒体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我们知道,在传统媒体中,其运营以及传统媒体产业的盈利模式较为单一,很容易造成媒介产品滞销或者多销的状态,很难进行有效的把控,这就会导致生产媒介产品的成本过高,新媒体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传统媒体的反思,改善其落后的经营生产模式,更好的促进传统媒体的发展。其次,有利于增强媒体和观众之间的互动,在传统媒介中读者可以用写信和致电等方式对媒介产品进行评价和反映,但是,这种互动都是较为滞后和不具有即时性。在这种条件下,传统媒体并没有将观众的感受放在其业务发展的最重要的位置上,再加上观众缺乏自身的存在感,只能被动的去接受传统媒体所传播的消息,这就会导致对媒体的认同感以及认识感降低。新媒体的迅速发展,促使了传统媒体迅速进行改进,以便获取观众的认可,观众可以在媒体信息的时候及时有效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能通过一些即时聊天工具,如QQ、微信跟其他人进行讨论。在这样的情形下,传统媒体通过不断完善自身的缺陷,更好地发展自己。最后,有助于传统媒体改善内容的单一性,在新媒体的催生下,传统媒体不得不改变自身较为单一的内容形式。在过去,传统媒体的内容大多都是以新闻、文学作品为主,但是在新媒体的感染下,传统媒体的媒介内容更富有亲和感,增加了一些娱乐新闻、体育信息,使得传统媒体的内容多样化,更加适合传统媒体的生存和发展。

2媒介融合下的传统媒体的挑战

但是,众所周知,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传统媒体也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挑战,有些挑战甚至威胁到了传统媒体的发展。新媒体的多样性发展严重冲击了传统媒体的媒介形式,随着互联网和数字移动媒体的快速成长,人们通过手机、移动电子产品的客户端获取的信息更加方便,也更加快捷和迅速,内容形式多样化,不仅有文字类的新闻形式,也有图片视频,等形式,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变的更加多样化。与此同时,随着“90后”“00后”逐渐走上社会,他们对传统的媒体形式不再那么有感触,对于他们来说手机、PC等产品才是更好地获取信息的方式,他们的习惯更倾向于新媒体产品,面对这样的情况,传统媒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更好地吸引新一代的观众用户已经成为了传统媒体不得不面临的严峻问题。

传统媒体传播信息的速度远远落后于新媒体媒介产品。在过去,传统媒体传播信息是通过广播、电视以及报纸的形式进行传播,可能一件事的发生要等一段时间才能传播到全国人民的耳中,但是,新媒体的媒介产品不断的更新信息,更加快捷地完成了信息的传输,只要世界的一个地方发生了新闻,也许只要几秒钟的时间就能传播到互联网上,再过个几分钟可能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能够知道。信息的延迟,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最主要的差别,而且这样的问题越发严重,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传统媒介的产品较为落后,不能获得一些青年人的喜爱,而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媒体的设备不断更新,而传统媒体几十年都没有太多创新,这也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3总结

针对上述的问题,在媒介融合下的传统媒体应该要能够与时俱进,才能使传统媒体更快更好的发展。引进先进的媒介产品改善传统媒体媒介的产品的不足,依据先进的媒介技术,才能符合当代新闻消费者的喜好。与此同时,也要拓展传统媒介的信息渠道,在现如今的传统媒体的信息方式中,传统的营销模式也较为单一,因此传统媒介要积极求变才能获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再者,传统媒体作为一种媒介形式,也要符合观众消费者的喜好,传统媒体的发展更应该以市场为导向,促进与市场的交流合作,才能够走的更远。传统媒体的存在更有其自身的意义和价值,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也要重视传统媒体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魏娇娇.媒介融合下传统媒体的机遇与挑战[J].青年记者,2011(29):69-70.

[2]何梦琴.媒介融合下传统媒体的转型——以澎湃新闻新媒体平台为例[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157-160.

[3]何中华.媒介融合下纸质媒体的发展路径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13(12):54-55.

[4]汪思梦.媒介融合下传统媒体的突围——给读者节约时间才是报纸出路[J].新闻研究导刊,2012(5):31-32.

第4篇:媒介融合的问题和对策范文

关键词:古筝文化 传承与发展 问题和对策

古筝是中国最为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是中国一种独特的古老民族乐器。古筝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具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蕴含着丰富的民族传统历史文化。古筝原名为筝,史称秦筝,起源于我国春秋年代,战国时期在列国都有流传,尤其是在秦地(今陕西一带)古筝流行范围非常广泛。自春秋战国以来,中国历代士大夫、文人雅士、迁客骚人无不爱不释手。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在城楼空城退兵,弹的就是古筝,悠然自得的古筝音乐击退了城外司马懿的千军万马,中国丰富的古筝文化由此可见一斑。然而,如今的古筝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逐渐被淡化了,已经成为了“边缘文化”。而今,国内外有识之士纷纷呼吁传承和发扬古筝文化,这对于每一位音乐人来说当属义不容辞、时不我待。

一、古筝文化在传承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古代,古筝文化可以说是一度走上了繁荣昌盛、名家荟萃的地步,也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精神文化之一。然后,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深入改革,我国融入全球化的脚步加快,古筝文化也越来越面临着外来文化和新兴文化的冲击。我国自改革以来,世界各国的文化纷纷涌进,对我国的传统文化造成了严重的冲击。西方文化和新兴文化有着通俗性和娱乐性的特点,因此对我国的青年有强大的号召力和吸引力。而反观我国的古筝文化,虽然长期是文人雅士的精神寄托和音乐表达的高雅工具,但是在当今通俗的流行音乐大潮下,仍然难以生存。古筝文化备受冷落,成为了一种边缘性的小众文化。为此,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应该尽快拯救古筝文化,把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流传下去。时至今日,古筝文化仍旧有很多的问题,亟待我们努力解决。

(一) 古筝文化大众普及度低

自古以来,古筝文化就是“雅文化”,是“上等阶级”的专有文化,是“高山流水”。古筝的演奏通常是在皇家、诸侯、士大夫以及文人雅士之家举行。可以说,古筝文化就是传统文化中的“高雅文化”。然而,正是这种高雅的、“不接地气”的、“有仙人之气”的古筝文化在大众中普及程度很低。人们常常认为古筝“难学”“易忘”和“不中听”。面对这种普及度极低,无人学、学不会的处境,“不食人间烟火”的古筝文化好像并不打算向世人妥协,一直以虚静、幽静、淡静、深静为其音乐的语言表达和节奏韵律。其中,古筝文化有着丰富的哲理内涵,需要的是人们潜心的理解它、懂它,真正做到“高山流水遇知音。”

到了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对世界的关注面更加广,但也更加的浅,对事物的视线停留时间和思考时间也很短。因此,古筝文化作为一种“慢热型文化”更加的受到冷落和难以寻觅知音。根据对各类人群的调查,有80%的人竟然完全不知道古筝是何物,有一些人听过古筝的名字却和古琴混为一谈。如果当今社会对古筝的形状、声音和弹奏的基本技法了无所知,那么,对于古筝文化的保护就无从谈起。古筝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可是,在如今的社会“无人识货”“伯乐难求”“子期难遇”,这不能不说是古筝文化的悲哀,中国传统文化的悲哀。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一种文化过于高雅,完全的“不食人间烟火”,那么,真的是难以传承。

(二)古筝文化缺少专业性人才

在我国的懂古筝、识古筝、爱古筝的人非常的少。即使在专业的音乐团体中,从事古筝艺术表演的人也是寥寥无几。有的一些只是兼职从事的,作为一种娱乐爱好,他们或者是老师、或者是商人、或者是公务员和上班族,但是对于古筝文化的传承来说,这些人远远不够。古筝文化的传承需要的专业性人才,是专才。可惜的是,这种人才在全国非常的少。有的人才,他们或者是在高校从事古筝音乐的教学,或者是在研究所对古筝文化进行研究,但是,他们大多不会选择以传承古筝文化作为自己的生计――也就是说不会把研究古筝作为一种主业,而是一种副业,业余的爱好而已。

在我国,每年的艺术招生考试中也会设置古筝科目,但是,其他的乐器考场都是场场爆满,而古筝的考场却无人问津。在社会上的音乐培训班,设置的有钢琴培训、吉他培训、打击乐培训,但是很少有古筝培训的。即使有古筝培训,那些培训老师也往往对古筝文化了解甚少,只是知晓一些基本的识谱和指法,懂的一些浅显的曲子而已。这种现状对古筝文化的传承,可以说是非常不利的。在社会上,还有一些古筝馆,它们往往是在北京、上海等一些大城市出现。而且,它们的店铺多以出售古筝为目的,对于古筝文化的传承常常是有心无力。

(三)古筝文化缺少传播媒介

在古筝文化难以为继的今天,仍有一些古筝艺术爱好者和古筝馆的传承人为了古筝的传承努力做着贡献。他们常常举行小型的古筝表演和古筝艺术交流会。但是,这种活动的规模实在太小,传播的渠道有限,很难对大众起到宣传的效果。而且,古筝的传承需要的是更多的人,他们举办的小型交流会,参会的都是古筝爱好者,是不必再争取的人群,只有通过媒介向外传播,使不了解、不认识古筝的人群了解古筝,了解它的文化和技巧,才是真正起到了传播的作用。

当今的大众传媒有电视、广播、杂志、互联网和报纸,这些媒介才是最有效的传播渠道,才是能够使得古筝传播更为广泛的介质。在通常的古装电影、电视剧中会有古筝演奏的画面,但是由于导演和现场的工作人员对古筝文化的不了解,会出现很多错误。常常是道具是古筝,背景音乐却是古琴;背景音乐是古筝,道具却是古琴。这种张冠李戴的状况,说明古筝文化在传承中遇到了很大的问题。这些问题亟待我们解决。

二、古筝文化在传承与发展中的对策

(一)增强古筝文化的传播力度

古筝文化大众普及程度低,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传播的力度不强,传播度不够。在现代的社会,文化的传播方式不仅仅是教育而已,还有很多的文化传播渠道,比如说:互联网、电视、报纸、期刊等等。这些传播媒介才是文化传播的主流,古筝文化要搭乘这些媒介的“快车”做到有效的广泛传播。

在古筝文化的交流会中,也应该注重多层次的文化传播。所谓多层次的文化传播,指的是在古筝艺术演奏中,这些古筝的音乐曲调和乐响节奏可以通过多种媒介传播出去。这些媒介可以是口语媒介,可以是电子音频媒介,也可以是多媒体或者互联网媒介,只有能够做到古筝文化的传播,都是可以利用的有效媒介。在高校的师生古筝演奏会中,可以做成视频或者是音响音像制品对广大的受众做到广泛的传播。有条件的话,也可以使用互联网、甚至电视台的现场直播方式,促进大众对古筝文化的了解。

(二)开展古筝文化进校园活动

校园是青年的天地,是社会的未来。从某一个层面来说,谁取得了青年的信任和好感,谁就赢得的未来。青年人有活力,有文化,对古典传统文化有着文人、士大夫似的情怀。古筝文化要取得更广大的、更有持久性的传播,要开展走进校园的文化活动。可以在大学的音乐学院开设古筝专业,可以在初高中开展古筝文化社团。并且,在校园内举办古筝表演演奏会,通过教师和学校海报等做到文化宣传和推广,增加青年对古筝的了解和热爱。在古筝文化活动中,可以通过比赛,选拔优秀的后继人才,建立兴趣爱好团体,培育学生热爱古筝文化的兴趣和能力。

(三)古筝文化要做到与时俱进

古筝文化由于其“高雅”的特殊品味,造成了传承人才稀少,后继无人的局面。由于少有人传承,于是,它的活力和创造性很低。如今的古筝文化曲目,都是古代传统留下的曲目,少有现代的创作。这种窘境渐渐地把古筝文化变成了“古玩”“古董”,而不是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的艺术表演形式。

一种文化要想存活,要想发展必须融入这个时代,仅靠研究学者的爱好和政府的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古筝文化要“动起来”,要自己寻找出路,只有和其他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交流、减低或者减少一点“高冷”的姿态,更多的和时代精神相激荡、相交流才能够取得发展。古筝文化也要创新,可以和相近的茶道和琴道交流融合,对原始的曲名音乐深入挖掘内在韵律,包容交流才能够突破自身的困境。

(四)古筝文化要走产业化道路

古筝文化要传承和发展,就要能够“养活”一批以此为生的古筝音乐制作人和文化传承人。现在已经不是小农经济的时代,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工业时代、科技时代。古筝文化要走产业化道路,要和流行音乐一样有着完备的工业流程。

在当今的市场,文化已经是一种产业,只有把古筝文化做大做强走上市场化的道路,才能够有资金、有人力、有物力保障古筝文化。古筝文化也才能够得以传承。在音乐市场上,古筝文化有着一批爱好它的“静文化”和“慢文化”的音乐粉丝。在当今的时代,“高雅”音乐也可以走向大众。

三、结语

中国古筝文化在历史上一度繁荣昌盛,名家荟萃,是中国封建文化兴盛的代表性文化。如今随着我国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全球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中国不仅在经济上向世界敞开了窗口,而且在精神领域和文化生活方面也积极开展了对外交流活动,而且这种交流正在不断加强和扩大。西方文化逐渐地与中国文化融合,并且掀起中国大众追捧的热潮,中国的文化发展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形成了广大社会各阶层都接受的娱乐性“通俗音乐”文化。迎合了大众的文化消费心理。

综上所述,古筝文化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人情怀的一种重要的音乐表现形式,是“高山流水”的“雅文化”的典范。在当今的文化发展中,古筝文化受到了一些阻碍,遇到了一些问题,受到了冷落,成为了小众文化。但是,只要增强文化传媒的有效传播和推广,在校园培育古筝文化传承人,在时代精神上做到有效的融合和创新,加快走上产业化的道路就一定会有所突破和发展。

基金项目:

本文为黑龙江省文化厅艺术科学规划青年项目,项目名称:古筝教学的现状分析与改革探索。项目编号:2015C040。

参考文献:

[1]李金博.古筝文化在传承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青春岁月,2013,(11).

第5篇:媒介融合的问题和对策范文

>> 招聘网站中的“360” 招聘网站的这场游戏 招聘网站 职位丰富 基于ASP的就业信息招聘网站的设计 基于.NET技术的招聘网站系统开发 人才招聘网站的顾客化服务策略 百伯网:招聘网站的新模式 论招聘网站的发展方向 我国招聘网站的问题及对策 "变招"――演进中的招聘网站们 招聘网站谈裁员的“枪靶子” 企业如何选用招聘网站 为地方招聘网站加“料” 试论媒介融合下的媒介事件报道策略 基于微信公众号对招聘网站的网络口碑传播机制的探讨 试析我国招聘网站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张海东:细分服务是招聘网站的大趋势 浅谈招聘网站功能设计的常见问题与对策 三大招聘网站的可用性研究 基于Struts架构模式的人才招聘网站开发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刘佳.当招聘遇上SNS[J].互联网周刊,2010(9)18.

[3] 易观智库.“2011年6月中国主要SNS运营商独立访问用户规模”.,2011.8.10.

[4] “CHINA HRKEY人力资源门户”.2011年中国企业招聘现状调研报告. ,2011.12.6.

[5] 贺艳华.浅析SNS的传播特征及影响[J].才智,2010.19.75-77.

[6] 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腾讯科技网.http:///zt/2010/cnnic25/;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腾讯科技网.http:///zt2012/CNNIC29/,2012.1.16.

[7] 黄路真.招聘行业的未来之路[J].新资本,2010.6.42-46.

第6篇:媒介融合的问题和对策范文

关键词:媒介融合;广播电视专业化运作;优化路径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360(2015)19-0040-02

在各种媒介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媒介组织不断开展联合,媒介融合已成为各行各业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网络技术、数字化技术以及卫星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使其向广播、电视、通信等各个领域全面渗透,传统媒介手段的界限已不复存在,新型媒体终端一统江湖的局面已初见端倪。而广播电视媒体的受众需求逐渐细化,促进了多媒体融合在广播电视行业中的发展和扩大,以往的媒介受众已从大众分化为分众,用户个性化需求的满足越来越成为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趋势,多媒体的融合恰恰能满足媒介受众对各种信息元素的全面需求。

1媒介融合概述

媒介融合概念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由麻省理工的一位教授提出,其意义是各种媒介的多功能一体化,即将不同类型的媒介结合在一起。在互联网手段、移动通信手段不断发展的今天,媒介融合是印刷、音频、视频、互动性数字等各种媒体组织间的文化、操作、战略等方面的联盟,这种局面的形成原因是报刊业、广播电视业以及互联网行业所采用的技术越来越趋同,先进的卫星、电缆等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实现了数据、语言、现象等各种不同表现形式的信息在同一平台上的共同呈现,不同媒介之间的互联、呼唤作用日益增强,媒介一体化已成为当今各种媒体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在各行业媒介内容制作、传播、接收等工作中,数字摄像机、数字压缩、非线编辑、数字分配矩阵、数字微波、节目复用、数字调制调解技术、数字机顶盒、数字视频音频接收器、数字视频存储器等先进技术以及设备设施广泛应用,传统的平面媒体、音频媒体、视频媒体等单一媒介形式逐渐向视听多媒体终端形式转化,过去只具备单一服务功能的电话网和有线电视网等可以同时承担其他网络职能,从而实现了媒介产业发展潜能和空间的不断扩大。

2广播电视专业化运作机制发展现状

在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社会舆论导向的工作中,广播电视媒体起着重要的排头兵作用,在现今广播电视行业中,各种广播电视节目的立体化、多层次发展使其自身在社会舆论引导中独占鳌头。随着社会语境的不断开放、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等新媒体的发展以及传播方式的多元化,广播电视行业正经历着向国际化和现代化过度的重要变革,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专业化运作方面,各地广播电视行业通过将各种媒介手段加以整合和综合利用,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媒介融合事业初具规模,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较突出的是网络电视这种形式的发展问题,大部分网络电视台刚刚建成,运营方式还很不成熟,由于资金问题而造成投入成本不足,无法完全实现独立自治,在一定程度上仍然依赖于其它机构、单位的资金及技术支持。同时,当今的广播电视节目受众已脱离了过去那种传播内容和形式统一、集中的媒体环境,思想观念更加解放。而由于受到传统广播电视行业单一传播方式和习惯的制约,许多信息和媒介手段已无法满足现今宽松舆论环境下广大受众对节目内容和传达信息的个性需求,对广播电视行业的未来发展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3广播电视专业化运作机制发展趋势

在传统的广播电视行业中,普遍采用的服务方式是节目受众被动地接受广播台以及电视台播出的节目,无法对节目播出时间、节目内容等进行自主选择。而随着新型广播电视网模式的不断发展,广播电视节目用户参与度的加强成为可能。在新型广播电视网工作模式下,用户可自由选择想要收听、收看的节目,还能根据个人时间安排决定收听、收看节目的时间和方式。网络广播电视节目的电视化呈现使广播电视节目的个性化、专属化成为可能,形成了广播电视节目受众的分众化趋势。同时,节目的收听率、收视率以及用户体验满意度也能直接决定节目制作的未来走向。这种节目播出方式,能实现节目制作与节目受众的进一步互动以及节目的多元化,带给用户全新的服务体验,提高广播电视节目的服务水平和质量。广播电视与互联网融合的未来发展方向是网络广播电视台客户端在电视机上的终端显示方式,用户可在电视屏幕上用遥控器对网络广播电视节目进行选择。这种方式,通过互联网视频手段实现网、台互动互通,丰富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播出形式,从而提高收听率和收视率。作为广播电视节目网络化领域的领路人,美国各大网络电台为我们做出了成功示范。美国的各大广播电视网自己投资制作各种电视剧、真人秀、娱乐节目和新闻节目,并在电视网和电视频道上共同播出,获得了极佳的收视效果和良好口碑,如大家熟悉的《生活大爆炸》、《权利的游戏》、《破产姐妹》、《纸牌屋》等,不仅在全世界网络范围内取得成功,在各大电视台收视榜单上也名列前茅,获得了可观的收视率和经济效益。由此可见,传统广播电视行业与互联网手段的互相融合、互相促进不仅是广播电视行业发展的新路径,也是广播电视行业获得更大发展空间的必然趋势。

4广播电视专业化运作机制的优化路径

广播电视是主要的娱乐工具之一,而网络是实现讯息传播的重要手段,广播电视与互联网的终端融合是将这两种方式的信息传播作用和文化导向作用最大化的有效途径。广播电视专业化运作机制的优化路径借鉴新媒体的形态要素改造传统媒体内容,以实现多终端传播。使用了新的技术,如果观念不转变,在新的技术平台上生产旧形态的节目,或者将旧形态的节目嫁接到新技术平台上、链接到网络上,实现旧形态节目的网络到达,只是使旧节目有了网络接口,并不能实现真正的网络化和网络传播。移动网络时代,需要具有移动网络传播特性的内容。随着媒介终端的多样化和新型化,内容形态要不断革新,适应多种新媒体的传播。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应用改造内容形态,开发新的盈利模式。随着多媒体手段的不断发展以及各种媒介手段的互通互联,广播电视除了具有实现节目传播的传统功能,还应当提供其他形式的生活服务。在未来的网络电视行业发展趋势中,电视线上交易将成为电视媒体手段的主要实用之一。用户通过遥控器操作电视屏幕来选择缴费项目,完成水电煤气等各种生活消耗的费用缴纳,机顶盒与银行建立用户信息对应、保障机制,帮助用户管理、处理缴费工作。新型广播电视网通过与互联网、电信网络的信息、数据互通,形成跨网服务工作体系,实现电视机与电视机、电视机与电脑之间的文件、音频、视频的传输。在互联网技术和大数据的支撑下,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给内容生产者和媒介传播者带来新的信息、内容和数据,实现多次传播,带来开发盈利的方式和途径。

5结束语

在新时代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日益发展、不断进步的大背景下,信息消费终端的个性需求为媒体行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互联网媒介方式的融合以及内容和终端的各种融合是所有传媒行业演变、改革都必将经历的演化过程。在各种先进媒介方式和手段大融合的背景下,广播电视行业要谋求发展就必先打破传统媒体界限的藩篱,以产业政策、用户需求和技术发展为依据,进行全面升级和转型,才能顺利完成广播电视专业化运作机制的优化。

参考文献

[1]张雯雯,徐书婕.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瓶颈及路径选择[J].中国广播,2015(3):29-32.

[2]张晓菲.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专业化运作机制的优化路径[J].当代传播,2015(5):68-70.

[3]庞井君.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思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3(2):1-9.

[4]王长潇.传统电视与视听新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的选择与拓展[J].国际新闻界,2011(12):11-16,119.

第7篇:媒介融合的问题和对策范文

>> 新社会化媒体视域下的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 新媒体视角下的我国媒介素养教育 自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提升策略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自媒体视阈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养成与发展 新媒体环境下青少年媒介素养案例分析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辅导员媒介素养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青少年学生心理问题及其干预 自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探析 同辈群体视域下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 体育强国视域下我国青少年体育的发展 青少年需要媒介素养教育 自媒体视域下高校基层组织生活质量提升途径探析 我国少年儿童媒介素养教育模式探究 试论全媒体视域下的媒介融合消费 自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探讨 自媒体视域下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研究 新媒介环境下青少年媒介素养研究 浅析新媒体语境下我国媒介素养现状 试论全媒体时代青少年的媒介语言素养教育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4]刘好光.新媒体发展报告提出中国微博用户主体是青少年[EB/OL]..

[5]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8-2009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EB/OL].http://.cn/hlw

fzyj/hlwxzbg/qsnbg/201206/t20120612_27431.htm.

[6]张茂聪.网络文化对我国青少年道德发展的影响[J].山东社会科学,2012(1).

[7]王瑜.“浅阅读”现象下青少年媒介素养的培养[J].新闻传播,2006(5).

[8]Elizabeth Thoman. Skills & Strategies for Media Education[EB/OL].http:///reading-room/skills

-strategies-media-education.

[10]卜卫.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现代传播,1997(2).

[11]张毅、张志安.美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特色和经验[J].新闻记者,2007(10).

第8篇:媒介融合的问题和对策范文

九个法规统合为一

二战以后,通过民主化和产业化改革,日本在通讯和广播、电视领域共制订了9个法规:《广播法》、《有线广播法》、《有线电视广播法》、《电信业务利用广播法》、《电信事业法》、《有线电信法》、《电波法》、《有线广播电话法》和《NTT法》。上述法规的实施,使得日本在通信与广播电视行业间存在着严格的行业壁垒。如日本广播协会所从事的业务内容受到《广播法》的严格的限制。在业界竞争愈演愈烈的情况下,日本广播协会的经营状态已开始被置一个两难的境地。尤其是通信和广播电视日趋融合,以互联网和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已使得通信和广播电视领域的界限日益模糊。现有的法规已难以适用这种融合的趋势和对日益膨胀的网络内容的管制,制订一个能有利于整合更多资源、适应数字化、IP技术的信息通信法制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如何放宽管制、制定相应的法规,消除行业间的壁垒,以使广电事业更好地适应新技术时代的发展,已成为一个需要迫切加以解决的问题。但就消除行业壁垒来说,首先需要对通信和电产业的相关法规进行调整。日本政府也希望以新技术为依托,在上述领域进行改革。为了打破这一现状,顺应产业发展的趋势,日本总务省准备将现行的有关通信和广播、电视的上述九种法规统合到新的《信息通信法案》中去。

“硬件”和“软件”分离

最终报告在通信和广播、电视事业领域将不再采用纵向的分类方法,而是把其划为不同的层面(Layer),从“ 内容” ( C o n t e n t s ) 、和“传送基础设备”(TransmissionInfrastructure)二个层面进行了横向的划分,新制订的法规所针对的是各个不同的层面。将作为“硬件”的基础设备和作为“软件”的内容进行了分离。在中间报告中曾设立了“平台”(Platform)这一层面,“平台”指“协同物理性的电信设备、在多种事业者间或事业者与用户之间起中介作用、以实现提供便捷性高、安全和令人放心的内容的传输、商业交易用途以及公共服务为目的的服务网站功能、网络以及与之相连接的终端上的软件功能。” 专门小组就是否有必要建立以电子商务交易网址和手机网址等为规制对象的“平台”的法律体系进行了讨论。最后的结论是没有必要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层面,但对于如何就平台这一层面进行管制应做进一步的研究。其中包括传送基础设备中的传送服务或内容服务与平台融为一体的情况下,如何就平台的管制适用前两个层面的法规问题等。

作为软件的“内容”

就“内容”来说,最终报告以是否具有公开性为标准对内容进行了区分: 具有公开性的内容依据影响力可分为“具有特别影响力的内容”和“不具有特别影响力的内容”。“具有特别影响力的内容”被称为“媒介服务”(暂称),其中包括特别媒介、一般媒介。“不具有特别影响力的内容”被称为“公开媒介内容”(暂称);不具有公共性的内容为“私人通信等特定私人间的通信”。

特别媒介主要是指现有的地上波电视。特别媒介是指作为言论报道机关具有形成舆论的功能,对于健全的民主主义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的媒介。特别媒介在向所有的居民提供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信息的同时,还拥有在发生灾难等非常时刻作为主要的信息传达手段的功能。对特别媒介的规制原则上维持现有的管制措施,仍采用现有的许可制,但管制上将会进一步放宽。

一般媒介是指特别媒介以外的媒介服务,如卫星、有线等广播电视业务等。在这一领域将适当采用登记制等措施,而不再全面实施许可制,以促进广播电视产业的发展。

对“特别媒介”和“一般媒介”进行分类的标准如下:(1)影像/声音/数据等内容上的种类;(2)画面的清晰度等服务的质量;(3)终端利用的便宜性;(4)视听者的数量;(5)是否收费等。

中间报告中根据“社会影响的程度”对特别媒介和一般媒介进行分类的具体标准不明确,于是,在最终报告中提出了上述具体的分类标准。

公开媒介内容是指以不特定的对象接受信息为目的的电讯信息播发,如网页等。

对不具有公共性的内容的特定私人间的通信来说,要保障“通信的隐私”,对于其他三种媒介服务来说,则要保障“表达的自由”。在管制“公开媒介内容”方面所遵循的方针是,对于网页上的违法信息尽量不采取行政干预的方式,制订人们所必须遵守的最低限度的准则,但不伴随具体的罚则。就该领域的规制来说,可考虑采取过滤(Filtering)等技术手段。

在中间报告中把内容划分为特别媒介、一般媒介和公开通信三个方面。公开通信是指网页等具有公开性的通信内容。如网络新闻、博客等,这些内容虽具有公开性但没有“同时同报性”功能,这是其与特别媒介、一般媒介的不同之处。在这一划分当中,较为引人注目的是针对公开通信的旨在限制有害、恶性内容的分区(Zoning)限制方法的制订。分区即“允许对特定的行为等进行一定的限定的分区(范围或利用方法)来加以限制”。如“自杀的方法”、“炸弹的制作方法”和“黄色”等内容虽没有触犯法律,但对于青少年等特定的利用者的接触应加以限制。

作为“硬件”的设备

“传送基础设备”指固定和移动通信网、广播电视设备,也就是所谓的电信专用和广播专用设备。在新的信息通信法案中,通信设备和广播设备则不再分别属于不同的管辖范畴。对传送基础设备的富有弹性的分类方法意味着放宽了对于电信设备的限制。同时,这也说明在通信和广播之间不复存在行业壁垒,由此也就可能出现新的超越以往《电信事业法》、《广播法》和《有线电视广播法》等法律限制的产业增长点。放宽限制将会对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有观点认为,新法案中的传送基础设备这一层面是较为复杂的领域。这一层面由“传送服务法规”和“电讯设备法规”这两个部分组成。其中,与传送服务领域的现行法律有:《电信通信事业法》、《有线电视广播法》、《广播法》和《有线广播电话法》。“电信设备”这一部分有可能基本上维持现行的《电波法》和《有线电信法》的框架。由于法律涉及范围不再是纵向的,而是根据“内容”、和“传送基础设施”进行划分,由此,以往垂直型的事业模式便不复存在,以往的既得权益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限制,日本广播协会、NTT和地上波电视台等机构所受到的冲击应是最大的。再者,上述区分的另一个积极作用是,区分通信和广播业务已没有实质性的意义。例如,人们可以利用通信设备来观看电视节目,这也简化了收视费和版权业务。

大变局

日本制订新法案的基本理念是通过制度性的建设以促进信息流的畅通,让人们能够享受新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带来的便利,以建构一个安全、让人放心的网络社会。

作为具体的方针有以下几点:制订一个适应技术迅速变革时代的法制体系,该体系应注重技术的中立性;制订一个给予业界以更多的自由、以市场为导向的有利于多种事业开展的法制体系。

在提出最终报告前,专门小组就中间报告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交换了意见:就“内容”方面的规制来说,为了管制网页等“公开通信”而制订“共通的规则”是否会危及“通信的隐私”;就“公开通信”而言,为了控制违法和有害的信息而进行“分区管制”的做法是否违背“通信隐私”的原则;根据“社会影响的程度”对特别媒介和一般媒体进行分类的具体标准不明确。在最终报告中,上述问题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调整。

尽管有异议,但草案基本上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一个现实的问题是,网络已成为一种全民性的大众传播媒介,在给人们带来了充分的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充斥其中的不良内容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担心。现有的法律条款中没有对博客、播客和BBS等网络内容进行控制的条款。法律中虽然有保护青少年、对有害出版物加以限制的条款,但在网络世界中尚没有建立起一个健全的法制体系。在这种意义上,不少人士对新法草案持肯定的态度。此外,从通信和广播电视的发展趋势来看,将作为“硬件”的基础设备和作为“软件”的内容予以分离已成为国际性的潮流。

1997年2月,在美国出现的视频流技术(Real Video)使通信和广电业务的融合开始成为可能,人们普遍认为,电视技术将会在互联网中得到变革,在有互联网的地方都可以获得视频节目内容。通讯和广电业务的融合已成为新的企业增长点。就通信和广电业务的融合来说,在美国不存在严格的行业间的壁垒,如美国电信和电话公司(AT&T)就是一个跨越通信和广电业务的企业,而且,美国在法制

方面也没有进行严格的限制,这些制度性的因素为美国广电和通信业务的融合与发展创造了条件。

对于通信和广播、电视的融合趋势,世界各国所采取的对策主要有两种类型。其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按照不同的媒体采用纵向分类的法制体系。适用于通信、广播事业的法律是《联邦通信法》(1996年)。该法律由公共通信服务、信息服务、广播、有线服务和卫星广播(DBS)等部分组成。近年来,为了保证网络的中立性和开放性,在美国的学界和业界也出现了应采取分层的管理法制体系的观点,这一动向值得关注。其二,是以欧洲共同体为代表的根据内容和服务方式对媒介进行横向分类的法制体系。面对新技术所带来的挑战,欧洲共同体早在2001年便做出了应对措施,在政策上为电信和广播电视业务的融合创造了条件,设置了统一的监管机构。2003年,英国出台了《通信法》,组成了监管电信和广电产业的机构通信办公室(The Office ofCommunications:OFCOM)对电信、广播、电视、无线电业务进行统一管理。欧洲共同体法制体系的特点是只对相类似的内容和服务适用统一的法律。关于传送服务和设备以及相关的服务和设备所适用的是“电信规制条款”,关于内容部分适用的是“跨国境电视指令”。

日本总务省在2007年的《信息通信白皮书》称信息通信产业的发展,对日本在未来发展至关重要。信息通信产业已占日本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0%,作为所有产业门类中规模最大的领域,该产业在2005年对实际GDP增长率的贡献为42.4%。同时,白皮书也称日本的信息通信产品的国际竞争

第9篇:媒介融合的问题和对策范文

[关键词]大众传媒 涉村传播 新农村建设 媒介农村互动

传播学引入我国经30余年的发展中,研究议题各种各样。在完成了对于西方传播学理论的引介、分析和系统研究之后,国内诸多学者面临的学科本土化的问题成为一个科继续发展繁荣的重要趋势。研究我国涉农传播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从宏观而言,研究涉农传播,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当代正在急速变迁中的乡村社会现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发展农村政治、经济、文化、法制系统迫切的现实要求。从微观角度说,是传播学科建设本土化和拓展的需要,以及与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交互和促进,也是涉农传播自身研究成果的积累自然的阶段性总结。

笔者以涉农传播研究的不同主题为分类根据,以改革开放三十年为基本时域,对此区间内的研究文献加以探讨。

一、关于大众传媒涉农传播概况的研究

近代我国农村社会变迁是伴随工业化、城市化乃至现代化的进程而出现的中国社会的发展主题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急剧的变化。上世纪80年代,学术界开始出现了媒介视域中的农村研究。1985年,张学洪的《中国农村新闻传播现状研究》一文,首次将大众传媒与农村联姻,是从媒介视角关注农村发展的开山之作。同期祝建华教授也以农村受众为研究对象主体,提出了研究中国农村传播的共时事实,即中国农村的这场伟大变革,是在经济、科技和社会三个层次上同步进行、协调发展的。大众传媒无疑是社会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研究农村传播的现实定位和逻辑起点。90年代后,大众传媒与中国农村传播现状的研究开始呈现繁荣景象。国内学者普遍认识到了媒体“城镇化”与农村信息“荒漠化”两级极化的现象,这是媒体的市场化中两个不可忽视的倾向。除了“极化现象”,农村受众大众传媒拥有结构、接触频率和内容的失衡状态也不容忽视。探究原因,从供给方来看,媒体和政府是造成传媒软硬件环境失衡的主要因素。从需求方来看,农民的经济文化约束、作息时间和内容偏好也是重要成因。以小见大,从微观的农民受众大众生态环境的失衡,也能映射出整个宏观的农村媒介生态环境。专著《大众传媒与农村》对社会转型期农村传媒的变迁,进行了深度解构。论证了“农村的变革是媒介的发展动力”,“大众传媒构建了农村与城市文明对话的平台”等的观点。作者以江苏农村为样本,开创了全方位对一个大区域的农村地区进行调查的先河,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可贵的研究资料和数据。

二、关于传媒与农业、农村、农民的关系研究

1、大众传媒与农民接触、教育和互动的关系

美国传播学者蒂奇诺等人,提出了大众传播与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的“知沟”理论假说。国内学者研究发现,这种假说同样适用于中国农村的媒介现状。研究也证实了大众传媒在农村普及基本知识方面的重要作用和通过激发农民的信息需求动机、态度,满足农民的信息需求,更好地发挥传媒提高农民素质潜移默化的作用,但不能忽视的是教育、信息贫困仍然是三农问题的痛点,能力贫困则也是农民之所以成为弱者的源点。0现在的媒介信息渠道很多具有针对性、贴近性的强量、强势、强效的专业农业科技节目对于处在信息饥渴状态的农村、农民来说是尤其重要的。

(2)传媒对新农村建设及城乡文化融合的影响

新农村建设,无疑是新时期农村发展高唱的主旋律。陈力丹指出传媒在执行新农村建设任务中需要业界、学界和政府三方面的合力。传媒应该从单纯的“反映”功能转变为建设性作用、从报道农民转变为做给农民看的新闻,将专家的经验变成公共历史知识。还有学者根据问卷调查数据得出在现代传播媒介的作用下,农村对社会热点的关注与城市趋同,从而构建与城市文明对话的平台、农村中开始出现一些反向施教的现象、大众文化开始进入乡村文化。这样的研究结果,对城乡文化的更好融合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材料。

3、不同媒介形态的涉农传播影响力

不同的媒介形态对涉农信息传播的影响力也不尽相同。媒体在农村社会的发展态势将是广电媒体先行,纸质媒体跟进,网络媒体逐步渗入的进程,从而形成纵向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垂直分布,横向各同类媒介平行铺开的媒体格局。就目前现状而言,电视、报纸和广播仍是农村的三大媒介。尤其是电视独占鳌头,这与其所具有的传播范围广泛、文化要求较低、声画同步、生动形象等媒介特性相关。电视节目在农村想要办出特色不是件易事,媒体必须把节目内容定位在农民视点视角、生活现实和习俗追求上。就宏观战略而言,应由从政府支持逐步实现市场化;央视和省合宏观引导,县市台唱主角;节目传播形式农民化。从宏观到微观层层深入,不失为涉农电视节目的改革方向。节目从实用性走向参与性,从单一走向全面,从关注农村到打通城市与农村的二元对立,架构起两者的信息联系,形成一种新型的为农服务模式。这些都必将成为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对农电视节目的发展趋势。

三、涉农传播中问题及相应对策与发展前景探究

谋求涉农信息传播的良性发展,有些问题亟待解决。政策与执行的脱节;节目定位与农民需求的背离;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不能很好契合,这些都是媒体涉农传播存在的症结。此外,媒体对于“强势受众的选择”农村时常被遗忘;硬件设施薄弱,传播渠道不畅通;农民信息接收习惯与栏目设置的失衡等也是构成农村传播相对薄弱的成因。改变此现状,需要政府、传媒、农民的三方的良性互动。传媒加大覆盖率,平衡责任与义务;政府需要加快城镇化进程,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农民也应培养良好的信息接受模式,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细分市场,重视人才,强化经营,拓展空间,这些都不失为谋求涉农传播发展的良策。

农村的变革是媒介发展的动力,大众传播媒介是农村现代性增长的推进器,与时俱进发展着中国农村,均会对媒介产生新的需求,作为现代化进程推进器之一的大众传播媒介,如何调整自己以适应21世纪农村的变化及其对于大众媒介的需求,如何促使农村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便是其责无旁贷的使命了。

四、大众传媒涉农传播相关研究的评价

1、对大众传媒涉农传播的现状研究的评价

大众传媒产业属性的凸显使得经济利益的追求成为主要目标,造成了对农传播的边缘化。从传媒构建的媒介现实来看,城市为主的内容充斥版面和荧屏,源

于农村社会的信息所占比例甚微。同时,媒介并没有在农业生产的创新扩散中过多采纳,仅在娱乐层次上发挥作用。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农村受众的不断变化,研究也应与时俱进。据笔者观察,发现关于新媒体在农村的传播现状,并没有得到学者的重视,随着广大农民进城务工,不仅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更将城市中积极的学习生活方式带回故土,值得研究。

2、对传媒与农业农村农民关系研究的评价

传播媒介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增收及改变农村落后的问题,但它却能以自己的方式极大地影响人类的思想意识和社会结构的变动。如何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待涉农传播信息系统在大众传媒信息传播体系的地位,如何赋予乡村不同信息传播主体的话语权,如何发挥“自上而下”的传播体系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均可作研究重点。

3、对涉农传播发展对策研究的评价

大多数研究学者,从政府、媒介、农民三重角度为切入点,来探讨在社会转型时期,在大力发展涉农传播的具体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其相关对策构建出美好的发展图景。涉农传播,从传播的内涵来看,主要指不同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双向交流与沟通。发展的内涵,指的是一种变化。这种变化既包括正的,也包括负的变化。就农村的发展而言,媒介无疑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引导下,发展的关键主体还是农村农民和农业。研究学者,可以更加注重研究的可行性,及农民的互动性,提出具有实践意义的措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