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媒介融合的问题和对策范文

媒介融合的问题和对策精选(九篇)

媒介融合的问题和对策

第1篇:媒介融合的问题和对策范文

关键词:媒介融合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可持续发展路径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2012年度研究课题《基于媒介融合的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变革研究》

当前,我国广播电视已经进入从模拟系统向数字系统升级换代的重要阶段。中央明确指出2013年至2015年,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基本建立适应“三网融合”的体制机制。伴随着我国“三网融合”的快速推进,我国跨媒体人才培养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在这其中也逐步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制约着我国媒介融合的推进。

一、当前我国媒介融合人才培养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媒介融合人才培养思路上存在误区,一些概念及政策边界亟待廓清。一些人将媒介融合简单定义为传媒从业者跨媒体技能的培养,将媒介融合人才的培养简单定义为广播电视媒体从业技能、网络媒体从业技能和书面媒体从业技能培养的简单结合,而忽视了媒介融合是多种媒体之间的聚化裂变反映,它催生了新的媒介理念、媒介形态、媒介内容、媒介运行机制等,带来的是媒介发展的革命性变革。它对传媒人才培养带来的是从理念、机制到内容的系统化创新,绝非是技术层面的简单叠加。还有一些人简单地将媒介融合定义为一个实践命题,单纯注重应用层面的技术融合、运行机制融合、所有权融合等的路径考察,对媒介融合的理论研究进路缺乏深入的研究与思考,导致媒介融合在实际推进中后劲不足。

二是媒介融合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等工作亟待加强,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理论储备需要进一步夯实。面对媒介融合快速推进的态势,我国媒介融合人才培养方案的预研及理论储备工作明显滞后。当前只有个别高校对媒介融合人才的培养规格、培养方式、培养路径等在学理层面进行了关注与研究,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尚未形成有效对接,具有通用性、被相关高校所普遍认知与接受的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框架体系仍处于初步建设阶段,不同发展水平地区、不同层次高校分层化、多类型的媒介融合人才培养方案尚未进入大多数理论研究者与实践者的视野。媒介融合相关要素在新时期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的话语通道亟待疏通、话语内容亟待补位、话语效果亟待进一步彰显。

三是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现状不能适应媒介融合的形势发展需要。当前我国传媒单位中跨媒体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职后培训、传媒从业者自我兴趣迁移等方式来实现。媒介融合尚未作为一个专业开展普及性、系统化的人才培养实践。在一些开展媒介融合试点的高校,也大都局限在相关课程内容的设置中,增加媒介融合背景、现状及趋势等的相关介绍,或者开设一些媒介融合关联题材的选修课等;设置若干研究课题,开展国际媒介融合最新发展动态及国内媒介融合现状、趋势等的追踪研究,提供媒介融合发展策略与路径的理论研究等。或者以教学改革试点方案等形式,在部分学生群体中开展跨媒体技能培养的尝试等。媒介融合专业的师资储备、培养培训力度亟待加强,相关教材建设等急需填补空白。从总体上说,媒介融合尚未作为传媒人才培养的重要创新因素、产业发展的革命性技术创新因素发挥其对新时期传媒人才培养的创新引领及变革驱动作用,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辐射面、推广力度及现实绩效等都“乏善可陈”。

二、媒介融合人才培养误区形成的内在成因

媒介融合人才培养误区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传媒教育与传媒产业发展之间缺乏有效的联动,媒介融合对传媒教育创新的引领力、整合力、渗透力、发展力不足,产学研合作机制需要进一步梳理与完善。办学与市场发展相脱节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较为明显的弊病。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高校忽视办学实际及办学规律,简单迎合市场表面的发展态势,导致办学在战略方向层面出现误差;二是高校漠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趋势与规律,在办学中墨守成规,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作为应用性专业,虽然从总体上说我国传媒院校与行业保持了密切联系,但是两者之间一体化、协作型发展格局仍然没有形成。主要表现在校企之间的合作仍然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源培训、学生实习等方面,尚未进入到传媒发展战略设计、管理架构与运行机制创新、传媒形态与传媒门类变革等核心业务层面,高校对传媒企业深层发展、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拉动作用有限,这也直接制约了传媒院校深度追踪行业发展动态,把握行业发展规律,适度超前引领、预判行业发展走向的能力,使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与媒介融合的发展实际相脱节。即使我国经济发展基础较好,体制环境相对健全,传媒院校与传媒企业之间政产学研合作机制较为完善,合作成效相对明显的长三角、珠三角与环渤海地区,传媒变革的最新趋势投射到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上仍然有较为明显的滞后性,其传导机制过于复杂,反应机制的敏锐性有待提升。究其根本原因是在当前传媒市场竞争呈现白热化的态势下,传媒企业过度重视短期市场份额的博弈,热衷于挖人才、抢时段、买创意获取竞争优势,在人才梯队建设、长线技术储备等发展命题上关注不足,严重忽略了传媒院校办学对其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支撑力,进而造成传媒院校与传媒企业之间合作动力的流失,对传媒院校贴近行业一线办学带来了严重的制约。同时在产学研合作机制建设中,过分重视传媒企业主体与传媒院校之间的能动作用的发挥,政府调控、引领职能相对不足,在合作某一方出现问题时较易影响到整体的合作格局。传媒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办学机制的内在调适与优化能力不强,对于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紧迫感、使命感的认识有所欠缺,对于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系统规划性不足,在遭遇政策壁垒与行业藩篱时,破解体制障碍的勇气与办法不多,其重要原因在于当前的高校办学体制在某种程度上分解了市场竞争对高校人才培养创新的压力,即市场对人才培养规格、质量的反响在某种程度上并没有直接转化为高校办学资源获取的压力。所以解决好校企合作的深层次问题,促进传媒人才培养创新与媒介融合发展现状的紧密结合,提升媒介融合人才的培养质量与水平不仅需要从战术上进行规划与布局,更需要解决战略层面的制度障碍及动力机制建构问题。

三、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制度创新的视角

提升媒介融合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传媒事业快速发展的需求,最关键的是要从制度层面入手,建立与完善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制度体系。制度体系建设分为战术与战略两个层面。战术层面主要解决基于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实施策略、实施路径的保障体系建设,战略层面重在解决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深层动力机制建构及体制障碍破解的问题,建立起促进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的框架。

在战术层面的制度体系建构中,当前需要做好四个层面的工作。一是疏通媒介融合进入传媒人才培养视野的话语通道,在顶层设计层面为媒介融合人才培养提供伸展空间。通过将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纳入党委、政府文化及教育决策的视野,为媒介融合人才的培养提供政策支持与文化土壤。地方政府在区域传媒及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制定时,要充分考虑到人才队伍建设对传媒及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明确人才队伍建设目标及保障措施等,尤其要关注好、回应好新形势下媒介融合人才的培养问题,阐明媒介融合人才的培养意义、培养目标、培养路径及保障机制等。同时,各级政府在制定区域教育发展规划时,充分考虑到产业转型升级、新技术发展对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发展带来的深刻影响,在制度设计层面构建产学研贯通、面向市场、面向国民经济发展前沿,有效推进办学创新、提升办学质量的理念与机制。各高校尤其是传媒院校在制定学校“十二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时,要充分注重将最新的媒介及文化产业发展动态纳入办学视野,作为办学的重要权变因素加以考量,为媒介融合人才培养工作的推进提供制度空间。二是要厘清形势与要求,摸清规律,科学设计媒介融合人才培养方案。要科学分析媒介融合的走向,对未来媒介融合人才的需求数量、规格层次等形成全面科学的判断,作为编制人才培养规划、确定招生数量,分专业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依据。在传媒人才培养方案编制中,完善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定位、培养方式等系统化指标体系,为媒介融合人才培养提供清晰的路线图。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新”与“旧”的结合,要注重对传统传媒人才的培养方式、培养手段进行全面的总结与梳理,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新模式。要注重“快”与“慢”的结合,媒介融合人才培养不能一味求快,盲目追求“新奇特”的形式美感,要尊重培养规律,踏准产业创新的步骤,注重实效,注重衔接,分层次、分阶段地有序推进传媒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要注重“普”与“特”的紧密结合,在传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中,要尊重媒介融合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把握其通行模式与常态机制,同时又要充分结合学校自身的办学实际与办学特色,提炼有特色的办学内容、办学环节等,进一步提升传媒人才培养的效果,凸显传媒人才培养的特色品牌。三是要完善媒介融合人才的保障机制。完善师资队伍保障机制,积极创造条件,与国外有相关研究基础高校联合培养媒介融合专业博士生,在国内积极尝试开展媒介融合专业的硕博士教育,从国外选聘部分媒介融合的相关研究者与从业者,来国内开设讲座等,全方位涵养师资。推进业界与高校师资互通计划。高校具有传媒教育背景的师资去跨媒体业务经营较好的企业开展定期实践,积累业界工作经验,吸引、引进一批具有媒介融合工作经验的业绩精英,在经过一定时期的知名院校培训后,充实到传媒院校一线教学队伍,开展媒介融合的相关教学工作。政府和高校要为高层次人才的引进提供优惠政策,确保能“引得进、留得下、用得好”。

在战略层面的制度建构中,要着眼于解决传媒企业和传媒院校合作的内生动力问题。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要通过强有力的手段解决传媒企业之间的同质化竞争,推崇“新奇特”的短期收视率竞争等,通过制度手段坚决规避媒介低俗,引导传媒企业营建绿色收视率,更关注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支撑。传媒企业要通过编制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企业发展定位、频道特色、人才梯队建设要求、设备投入规模及技术储备等,明确新形势下校企合作的创新路径等,比如联合开展创新节目形态研究、定向培养高端人才等。政府可以牵头组织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产学研合作平台,明确运行机制与原则,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政府在对高校的考核中,不仅要注重其办学规模等指标,更要注重考核其实际发展绩效,考核其增量中的内容构成及效益等。比如产学研合作收入是以重大行业创新成果的转化作为驱动还是以初级员工的培训收入所得;学生就业率背后所呈现的就业质量等。并通过适当的方式,将发展绩效与高校发展资源的供给与分配相衔接,真正激发学校发展的动能,促进高校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第2篇:媒介融合的问题和对策范文

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进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媒体竞争的加剧,“媒介融合”已经成为当今传媒领域的重要趋势。面对这一热点现象和问题,学术界也众说纷纭、观点不一。本文通过对该问题研究成果的梳理和总结,客观地呈现“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传播领域分与合博弈的发展现状,在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究的基础上,对web3.0技术环境下传媒生态的未来图景进行展望。

关键词:媒介融合 web3.0 云计算自媒体

数字技术的发展,受众需求的细分以及媒体间的激烈竞争,催生了媒介融合趋势的出现。媒体问的兼并与重组,媒介内容、网络、终端的融合与发展,全媒体理念的形成与推广等都成为媒介生态中的重大变革。尽管媒介融合已成为新闻传播领域的重要趋势,学者们依然对该问题持有不同的见解,因此,对各方观点的梳理与分析对于我们清楚地认识这一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媒介融合及其主要论断

197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用三个相互交叠的圆圈来表示不同工业“即将和正在趋于融合”的发展态势。这三个圆圈分别代表计算机工业、出版印刷工业和广播电影工业,尼葛洛庞帝还指出。三个圆圈的交叉处将成为成长最快、创新最多的领域。

1983年,美国传播学者、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伊契尔・索勒・普尔教授提出:“媒介融合,就是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这一概念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认同,为该问题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随着媒介融合趋势的不断发展壮大,该领域的研究也日益兴盛。通过对媒介融合问题研究成果的分析与归纳,笔者认为,当前学者们对该问题主要持有三种不同的论断,即绝对融合论、绝对分化论和先合后分论。

1.绝对融合论。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精确检索,与媒介融合问题有关的学术论文共有722篇,其中有将近2/3的学者认为媒介融合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并将媒介融合作为行业背景来探讨传统媒体面临的挑战,传媒生态发生的变革。

中国人民大学的蔡雯教授是我国较早对媒介融合问题进行研究的学者,她在其2010年发表的论文《媒介融合趋势下新闻编辑业务的变革》中指出:“本世纪初,新一代互联网与数字技术在传媒业的广泛运用,促使新闻媒体的融合成为大势所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结合日益密切,新闻报道由单一媒体独立运行转向多种媒体融合传播。”

此外,蔡雯教授还对媒介融合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的新闻传播模式“融合新闻”进行了深入研究。她认为“无论是目前广为关注的‘报网互动’‘台网互动’,还是正在一些传媒集团悄悄进行的组织结构改造,都只是‘融合新闻’在起步阶段的某种尝试。”蔡雯教授的研究是众多学者从微观角度探讨媒介融合时代传媒界应对之道的缩影。

绝对融合论把媒介融合作为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并以此为前提展开各方面的研究,虽然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但一味地强调合的必然性,却忽视了媒介融合过程中的各种冲突与矛盾。融合不是目的,而是媒介生态变化中的一种表征,如何在媒介迅猛发展的大环境下更加长远地把握未来,还需要有多维的辩证思考。

2.绝对分化论。就在媒介融合的研究日渐壮大和成熟的时候,有一些学者结合近年来媒介融合的具体实践,对“绝对融合论”提出了质疑,甚至有些学者认为媒介分化才是传媒发展的趋势。

学者陈国权在其论文《分化是传媒发展的趋势――“融合论”质疑》中开篇就提出“今后传媒发展的趋势不是融合,而应该是分化”。作者认为:“在传媒分化的观点下,未来传媒形态将进一步分化成更细的,独具特色和优势的传媒,变得更加五花八门、千姿百态。”

该学者选择了一系列媒介融合的失败案例来支撑自己的论点,完全否定了当前传媒界出现的融合趋势,从相反的角度引起学术界对“绝对融合论”的反思,未来的传媒形态究竟是分是合,各方争论不休。

3.先合后分论。就在“分”与“合”争执不休的时候,以中国人民大学的彭兰教授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开始辩证地思考媒介融合与媒介分化之间的关系。

在论文《媒介融合时代的“合”与“分”》中,学者彭兰指出:“媒介融合并不仅仅意味‘合’,更意味‘分’。”媒介融合将带来的是载体的“先合后分”的局面,即各种媒介产品都将汇流到网络中进行传输,而后又分散到各种不同的接收终端中,这样仍然可以保持媒介产品的多样化,并适应人们不同的信息接收习惯。

先合后分论打开了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介形态研究的新视角,学者们不再一味地探究是“分”还是“合”,而是结合具体的实践,提出了一种相对平衡的观点,修正了以上两种观点的极端性和片面性。然而该论断认为,未来媒介将严格按照先“合”后“分”的顺序演进,未免陷入另一种绝对化。媒介生态丰富多样,发展方式也不尽相同,单一的发展路径根本无法全面地呈现未来媒介生态的发展图景。因此,过分强调分与合的先后顺序也难以避免将研究导入误区。

总之,以上三种论断各具特色,虽有不科学之处,但却较完整地呈现了媒介融合问题的研究成果,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丰厚的理论素材。那么,在技术的推动下,在受众的需求中,媒介融合究竟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态势呢?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媒介分化与媒介融合长期博弈、此消彼长、相生相克、和谐共存的过程。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业界现状――分与合的博弈

媒介融合是数字时代媒体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满足受众的细分需求而发展出来的应对之策。融合是媒体发展的一种手段,而非目的本身。媒介融合旨在通过不同媒介形式的融合为各种媒介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及发展方式。因此媒介融合是分化中的融合,即保持各种媒介形态原有特点的深度融合,分与合是相辅相成的,过分强调任何一方都会导致失败。昔日被称为传媒界“世纪联姻”的时代华纳与美国在线的并购案终究还是在10年后失败而终,双方既未实现资源与业务的有机整合,还因为资金等问题影响了自身的发展。融合是小,发展是大,我们无需执著于为是分还是合找一个定论,传媒业将会在分与合的博弈中不断向前发展。

分与合的博弈是一个异常复杂的问题,由于媒介技术日新月异,媒介形态各具特色,媒介环境千变万化,受众需求丰富多样,这个博弈是一个包括媒介内容与媒介形态、媒介政策与媒介利益、媒介发展构想与受众多样需求等的盘根错节、此消彼长的漫长而崎岖的过程。

1.媒介内容与媒介形态的博弈。近年,国内一些传媒集团提出的全媒体发展战略在内容融合方面做了许多探索,无论是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还是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在日常业务的开展以及重大事件的报道中都注重不同媒介形式之间的合作与共融,推动了全媒体社会图景的形成。

然而,全媒体的构想虽然美好,但如何实现真正的内容融合却是各家媒体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就拿报网融合来说,纸媒办网站的初衷在于拓展业务范围,聚合受众分散的注意力,在网络传播时代找新出路。然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却仅仅是新瓶装旧酒,将报纸的内容照搬到网站上,不但没有利用到网络媒体即时、海量、高互动性的传播优势,反而通过重复的信息传播引起了受众的厌烦心理。在内容与形态的博弈中,内容要以形态为导向,改变旧有的单一模式,提高融合性,从而不断适应媒介形态的多样与融合。只有实现内容与形态的水融,才能取得最佳的传播效果。

2.融合政策与各方利益的博弈。媒介的发展需要政策的引导与支持,而融合过程中的利益冲突也成为阻碍媒介发展的绊脚石。

2010年1月21日的国务院国发5号文件《国务院关于印发推进三网融合总体方案的通知》中规定:“‘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在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演进过程中,其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网络互联互通、资源共享,能为用户提供语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三网融合”是当前我国针对媒介融合提出的最重要的政策范例,代表了国家对于媒介发展的规划和方向。三网融合并不意味着三大网络的物理合一,而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

数字技术的进步、内容融合的发展对传输信息的网络平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网融合”的提出能够实现不同网络业务的有机融合,从而更好地满足受众自由获取信息的需求。然而,在中国特殊的传媒政策及格局下,“三网融合”的进程严重受到行政区划及行业垄断引发的利益困扰,至今都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

笔者认为,在政策与利益的博弈中,利益的分化将会导致政策的分崩离析。“三网融合”过程中需要聚合的是三大网络通过业务融合而实现的共同利益,而分化则是在融合实现之后才能进一步开展,未合先分将使这场博弈陷入困境。三大网络应当以大局为重,在利益上做出一定程度的让步,在政策的指引下推动三网融合进入实质性的发展阶段。

3.媒介技术带来的可能性与众口难调的现实之间的博弈。“受众中心”时代的媒介变革以受众的实际需要为参考,旨在满足其多样化的信息需求。当今社会,受众构成的多元化导致了信息需求的复杂化。因此,在媒介融合的发展过程中,媒介技术带来的可能性与众口难调的现实之间的博弈表现得十分突出。

受众主要是通过各种形式的终端平台来接受信息的。终端融合是媒介融合的一个重要方面,智能数字化终端成为当前媒介融合趋势下终端融合的主要样态。2007年美国苹果公司推出的iPhone手机融合了作为电脑终端的imac、音乐播放器的iPod、网上音乐商店的iTunes。iPhone实现了设备与服务的有机融合,为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多元人性化服务,成为终端融合的典范。在iPhone的引领下,我国传媒业推出了一系列适用于iPhone终端的内容产品,如手机报、微博平台、网络电视等,而众多终端生产商也紧随其后开发出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智能数字化终端,如汉王电子书、华为智能手机等。

终端虽然需要融合,但并不是融合得越多越好。媒介技术虽然丰富了受众的信息体验,但仍有很多受众喜欢旧有的媒介形态和传播模式,受众需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细分格局。因此,盲目地追求功能的多样,只能使受众陷入无所适从的境地。消费者追求的是方便、快捷、低成本地获取所需的信息,如果终端产品一味地拓展功能,只能增加产品成本,磨灭产品特色。

在媒介技术带来的可能性与众口难调的现实之间的博弈中,满足受众需求固然重要,但是盲目地依从受众,完全按照受众的需求来制定媒介的发展规划则会陷入盲目扩张的怪圈,逐渐偏离发展的轨道。如何清晰地了解受众的真实需求,并以此为参考综合各方面因素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媒介发展构想,是这场博弈中媒体需要深思的问题。

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曾经提出过著名的“媒介即讯息”理论。他认为,真正有意义的讯息并不是各个时代的媒介所提示给人们的内容,而是媒介本身。换句话说,人类只有在拥有了某种媒介之后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媒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影响了我们理解和思考的习惯”。因此,对于社会来说,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媒体所传播的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在分与合的博弈中,媒介融合带来的多媒体、高互动性等全新体验改变了受众的阅听方式和生活习惯,从而使受众对媒介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未来的传媒格局将呈现何种图景呢?

三、Web3.0技术主导下媒介融合的愿景――云信息超市中的自媒体移动传授

技术因素是推动媒介融合趋势出现的关键,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以移动通信技术为核心的传播高科技。从Web1.0的大门户时代,到Web2.0的互动时代,再到如今日益兴起的Web3.0概念,媒介融合的趋势伴随着技术的进步不断加深,并不仅将对未来的传播格局乃至对未来的社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

Web3.0的核心是语义网的思想,强调网络的个性化和智能化,尊重用户体验,具有极强的数据整合能力,能够适用于多种终端平台,尽可能地满足受众自由便捷地获取信息的需要。

与web3.0技术环境相呼应的是云计算的提出与发展。当前云计算最主要的应用方向就是以互联网应用领域为代表的大数据处理。传媒采用云计算对海量数据进行存储、检索和呈现,从而为受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海量信息体验,受众的多元需求得到了最大限度地满足。

同时,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应用与普及,也为传媒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一个突出特色就是,要在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实现个人终端用户能够在全球范围内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任何人,用任意方式,高质量地完成任何信息之间的移动通信与传输。

在Web3.0的技术环境下,在云计算的推动中,传媒格局伴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受众的自空前加强,他们不仅可以自由地选择所需的信息,还进一步开始自主使用媒介,成为信息的者与传播者。就在大型媒体组织与微小受众之间的博弈不断深化的时候,媒介融合的新形态自媒体应运而生。

自媒体(We Media)的定义是由美国的谢因波曼与克里斯威理斯两位学者提出的,认为“We Media”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博客、微博、SNS等都是自媒体的表现形式。

当前微博的兴起使普通网民成为新闻源的提供者,同时也是新闻信息的接收者。从郭美美的名牌手袋到故宫破碎的瓷盘,从日本地震中的核辐射危机到温州动车事故,无不展现着自媒体的强大力量。在此,笔者大胆地对媒介融合的未来图景进行展望。云计算提供的海量信息犹如信息超市一般琳琅满目,每一个用户就是一个终端、每一个终端都是一个具有个性化需求的自媒体。在Web3.0技术环境下,用户在云信息超市中自主地信息、接收信息,整个信息超市就由一个个自媒体聚合起来,形成一个和谐、有序的传播机制。此外,受益于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大发展,受众将不必端坐在电脑前。未来的终端设备将具有更高的移动性,使每一个自媒体都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自由、便捷地信息。而专业性的媒体组织在媒介融合趋势日渐加深的同时,也将逐渐改变自身的定位,向内容生产和终端平台研发这两方面转移。,昔日具有绝对控制权的传播者和把关人将变成为受众提供便捷信息服务的协调者与维护者。

第3篇:媒介融合的问题和对策范文

[关键词]媒介融合;新闻策划;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7)02007804

新闻策划(亦称新闻报道策划)课程,是不少高校新闻传播学科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近些年来,随着新闻策划业务环节在新闻报道活动中重要性的日益凸显和地位的不断提升,众多新闻媒体对其采编人员的新闻策划能力与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新闻业界的这种动向自然传导至以培养职业新闻传播工作者为基本人才培养目标的高校新闻专业的教学中。不少高校的新闻专业,相继将新闻策划课程纳入专业主干课程,并在课程建设和教学安排上给予充分重视。不过,在媒介融合发展环境下,以往以分析和探讨单一介质媒体新闻采编活动为内容侧重点的新闻策划课程,亟须在教学上加以改革、调整和创新,以培养学生胜任全媒体业务工作需要的新闻策划能力与素质。

1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内容生产格局呼唤全媒体型新闻策划人才毋庸讳言,媒介融合是当今传媒业发展的一个总体趋势,它不仅给全球新闻业的l展带来了巨大冲击,而且对世界各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如果将新闻内容生产按照‘采集编制’3个核心阶段进行划分,可以清晰地看到,信源结构、新闻生产流程和媒介终端呈现方式这3个领域都在发生变化,而这些变化影响到对新闻工作者的专业要求,因而也影响到新闻教育改革。”[1]在媒介融合时代,新闻媒体在新闻内容生产方面的深刻变革,呼唤更多的全媒体型新闻策划人才为新闻业界服务。

媒介融合发展推动了新闻采集方式、表达手段和传播平台的多元化和复合化,从而打破了传统媒体固有的新闻业务理念和工作方式,并推动了传统媒体内部组织结构、工作流程的深刻变化。这些变化对新闻媒体的人才使用提出了全新要求。“媒介融合后需要两类新型人才:一类是能够在多媒体集团中进行整合传播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另一类是能够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编辑。”[2]一方面,媒介融合发展使得新闻媒体需要更多全媒体型采编人才担负起新闻内容生产者的角色。在新闻传播业务以单一媒介为平台的时代,媒体的记者、编辑、摄影、摄像各有分工,任务界限十分分明。然而,随着媒介融合发展的推进,不同类别媒体间的介质壁垒逐渐打破,“全媒体”报道活动日益凸显其重要性,传媒界迫切呼唤具备综合运用各种采编工具熟练生产和加工文字、图片、音视频信息产品,并能将它们通过不同介质媒体平台传送给公众的“全媒体”素质的采编人才。另一方面,随着媒介的融合发展,新闻同业间的竞争重心日益向采编人员的全媒体新闻策划能力转移。对于诸多新闻媒体而言,在日常的新闻传播活动中很难再将追求首发、独家新闻放在主导地位,积极寻找信息的“第二落点”,即着力于对其他媒体首发的新闻进行二次开掘,成了新闻报道工作的常态。这意味着在新闻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注重对原始新闻信息的深度加工和增值开发,为受众提供对新闻信息恰到好处的解读,帮助他们理解眼前不断发生变化的世界,是新闻媒体在媒介融合环境下革新报道理念、争取主动、赢得市场的重要生存策略。“媒体融合不只是新的信息传播技术的简单应用,它必将催生新的传播体系,实现传播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重构。”[3]所以,记者、编辑们是否能够敏锐地意识到媒介融合发展所带来的这种变化,拥有全媒体新闻报道策划意识,善于依托已掌握的各类信息资源“沙里淘金”,发掘出同质信息素质中所包含的“独特面”,从而创造性地生产和制作出与众不同的、出色的、以不同介质形态为载体的信息产品满足不同受众的喜好和需求,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其所服务的新闻媒体能否在未来激烈的新闻大战中胜出。“可以说,搞好新闻策划,可以更广更深地挖掘出新闻所包含的各种显性、隐性信息及价值,加重报道的分量和影响力。”[4]出色的全媒体新闻策划不仅有利于媒体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原有信息的增值、利用,丰富报道内容、扩展报道形态,而且有助于媒体扩大社会影响力,建构媒体品牌。

媒介融合发展下新闻媒体对所需专业人才在知识结构与素质要求方面的上述变化,使得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的相关业务课程在教学上都需要做出一定的调整和改变。“相对于单一媒介的新闻采编人员而言,融合媒体的编辑、记者需要掌握交叉使用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传播手段开展新闻报道的能力。所以,高校今后的新闻传播实务类课程要适应媒介融合的要求进行调整,培养学生具备多种媒介业务操作技能。”[5]在此情势下,高校新闻专业中专门为学生开设的以讲授新闻策划理论知识并以培养此方面业务能力为教学目标的新闻策划课程,亟须教学改革与创新,以增强其在专业人才培养上的针对性和适恰性。

2以培养学生全媒体的新闻策划能力为目标,开展相应的教学改革和创新媒介融合时代需要具有“全媒体”新闻策划及报道技能的新闻采编人才为新闻传播业界服务。面对这种情势,高校新闻传播类相关专业的新闻策划课程必须改变固有的以分析和探讨某一单质媒体新闻采编活动为内容侧重的格局,而转向以培养学生的全媒体新闻策划能力为教学重心,开展教学改革和创新。

2.1以全媒体报道视角开展案例教学,帮助学生建构全媒体新闻策划意识案例教学作为新闻传播学科中一门实践性极强的业务课程,本应就是新闻策划课程教学的主导内容。不过,为适应媒体融合发展对新闻专业人才的新要求,在讲授新闻策划课程时,需要以全媒体视角开展案例教学,重视训练学生的全媒体报道思维,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建构全媒体新闻策划意识。

首先,在案例的选取上,既要选择具有较强示范性、创新性和推广价值的新闻报道策划的经典作品作为讲解的案例,又要挑选能体现融合报道思维和全媒体策划意识的富有典型性的新闻实务案例作为探讨对象。众所周知,在媒介融合的时代,不少传承已久的新闻报道理念、采编技巧、写作原则和表达艺术,如真实性原则、客观报道手法以及准确、公正和平衡的处置新闻事实的艺术等等,仍未过时,也不会过时。选择在这些方面能够体现出较强示范性、创新性和推广价值的新闻报道精品及经典性的策划案例开展教学,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十分可行的。同时,也应该看到,随着媒介走向融合发展,有些传统媒体时代固有的新闻报道思路、方法和做法,已然无法适应全媒体新闻报道的要求。因此,在案例教学中挑选能体现融合报道思维和全媒体策划意识的典型新闻实务作为探讨的对象,是必不可少的。

其次,在案例的分析上,既要关注有些案例中所体现出的新颖、出色、独到的新闻报道策划思路与采编手法,引导学生借鉴,也要重视解析有些案例中所呈现出的值得称道的全媒体新闻报道策划意识及具体运作方式,推动学生仿习。比如,在讲解第22届中国新闻奖消息一等奖作品《就业局长“潜伏”打工探扬州用工》时,在详细分析这则新闻作品在新闻视角、新闻主题、采法方面的不寻常和独特之处外,还深入探讨其背后所体现出的“紧跟社会热点(节后用工荒),发掘有价值的新闻故事”的新闻报道理念和采写思路以及深入基层、勤抓问题、善改文风的工作作风。这些都是成功的新闻报道策划活动中不可缺失的“无形资产”,需要引导学生深入领会和传承。在讲解凤凰传媒报道“莫言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案例时,则重视发掘其全媒体新闻报道策划意识及实施细节,注重分析多媒体联动、内容形式求全求新、互动渠道有机融合、信息呈送K端立体多元等报道特色。2012年,凤凰传媒为做好有关莫言获奖的报道,从当年8月底起,就已经先行借微博进行话题预热,推出关于莫言能否获奖的相关预测和讨论。北京时间2012年10月11日晚,当瑞典诺贝尔委员会正式宣布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为莫言后,凤凰传媒旗下的不同媒体结合各自的传播特性分别从多个视角、采用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对事件进行整合报道:微博平台充分发挥其快捷互动优势――当晚即对此新闻进行集中,官网以其大容量和多维视野取胜――于当日刊出了网络专题,而电视节目则力求突出其影像感染力和深度思考――播送系列访谈和评论节目,3种媒介平台就同一事件的报道形成了较理想的共振效应。凤凰传媒的莫言获诺奖报道,其敏锐、大气而娴熟的全媒体新闻策划手法及无缝衔接的全媒体报道格局,颇值得引导学生深入研摩和学习。

再次,在案例的推广运用上,既要关心媒体如何通过新闻策划将报道做深做透,通过策划让报道具有震撼力、为媒体增加影响力,又要思考融合媒体如何善于利用资源共享上的便利进行媒介产品的梯度开发,以形成有效的新闻生产供应链。媒介融合本质上就是让不同类别介质的媒体在传播平台和传播内容上实现有效共享、融合。“媒介之间的融合,可以促使各媒介之间相互借鉴彼此的优点和经验,从而最大限度地扩大传播的效果,形成舆论的合力。”[6]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各自具有不同的传播优势和联系人群,可以利用它们之间这种自然差序,进行新闻产品的梯度生产,以形成一个有效的新闻生产供应链,依次满足读者、听众、观众、网民乃至手机用户的信息需求,从而将信息有效地渗透、覆盖到各类人群中去,提高媒体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知名度。“全媒体转型过程中,新闻报道策划的特殊性首先体现在新闻呈现形态的多媒体化和终端的多元化上。”[7]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懂得上述这些应该成为媒介融合时代开展新闻报道策划必须具备的战略性思维。

2.2依托校内的媒介平台开展实训,培养学生全媒体新闻策划能力首先,利用校内媒体开展同步练习,培养学生全媒体新闻策划实操技能。全媒体新闻策划技能的培养,需要依托多种介质平台,开展配套的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以4~5名学生为一组,将班上学生分成若干个新闻策划实训小组。各实训小组依托相关媒介平台(校报、校园网、校广播台、校电视台),分别选取突发事件报道策划、新闻专题报道策划、节庆报道策划、会议新闻报道策划、典型报道策划及社会活动报道策划等若干报道策划品种,结合身边的新闻事件开展全媒体报道实操练习。实训中教师给予及时指导,实训结束后进行点评和成绩评定。

其次,重视培养学生在全媒体新闻报道策划中的创新能力。毫无疑问,新闻策划本质上是一种创造性的智力活动。“新闻报道策划的力量重在创造,没有创造性的策划实际上已经失去了存在的价值,策划的过程就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它体现为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洞察力、创造性的想像力、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强大的灵感。”[8]所以,在对学生进行全媒体新闻策划训练中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非常重要。“这种‘创造性’,既不是无中生有,也不是小题大做,而是通过对报道手法、报道角度和报道时机的选择,以最恰当、最新颖的形式,‘人无我有’地把某件事实呈现出来,从而引起受众的高度关注,最大限度地实现报道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彰显事实所包含的新闻价值。”[9]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以校园周边的新闻事件为依托,借助校内的广播台、闭路电视、校报、网站、微博、微信等多种介质平台,安排学生(仍以小组为单位)“真刀实枪”地开展预期式新闻策划、跟进式新闻策划、抢先抓早式新闻策划,强化学生的新闻敏感和应变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

3探索“开放课堂”模式,与业界充分融通,助推教改提升实效毋庸置疑,新闻传播类学科专业的相关教学活动不能与新闻传播业界的实践相脱节,否则将变成无源之水,失去活力和生机,很难有好的效果。特别是当前,传媒业的深刻变化已经使得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情况发生了很大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新闻教育必须适应迅速发展的媒体数字化变革和转型趋势,实行持续不断的教学改革和创新,以培养真正能够适应时代需求的新闻工作者。”[10]这就需要高校新闻传播类相关专业实行“开门办学”,探索“开放课堂”模式,与业界充分融通。这样,才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人才,提高办学影响力。这种理念和思路对于新闻策划课程的教学来说,显得尤为适用。

行校内“工作坊”+ 校外(媒体)“临场观摩”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新闻策划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要求其必须充分贯彻“在做中学”的育才理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让他们及时地学以致用、“在做中学”非常重要。一方面,可以探索在校内建立“新闻工作坊”,积极邀请新闻业界的全媒体采编团队利用工作间隙进驻“工作坊”,就如何开展全媒体新闻报道策划做现场展示及实战指导,与学生深入交流、互动,使学生在学习全媒体新闻策划业务技能中能够得到及时、合理的引导。另一方面,可以分阶段、有步骤地安排学生赴新闻媒体临场观摩,让学生零距离感受新闻媒体、新闻人开展融合新闻采编策划活动的具体过程,既激发学习热情,又增进专业素养。

借鉴国外一些高校新闻传播院系“双师制”的做法,聘请资深媒体人士担任学生新闻实务课程的兼职指导教师,探索建立校媒联动的实训合作机制,夯实学生新闻策划等新闻传播实务能力的培养。具体到新闻策划这门课程的实训教学,其做法是:一方面,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进行配合性练习活动。由课程教师指导学生对新闻媒体所做过的一些大型新闻策划及所刊发刊播的新闻报道(以突发事件报道、专题报道、典型报道、节庆报道等为主)进行阶段性评议,梳理其中的成就、问题与不足,并据此写出相应的评议书或建议书,送交合作媒体中的指导教师审阅后再将意见反馈给学生(评议或建议是否合理、有无采纳的可行性、创新性如何、存在问题等等)。这样,既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充分激发学生在新闻报道策划上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性潜力。另一方面,在课程结束后进行集中式实训。由院系牵头将学生送往合作媒体,在正规新闻机构里面参加数字化、全媒体新闻策划业务实践。这样,学生能够在完成理论课程的学习后及时进入新闻媒体亲身参与一些全媒体新闻采编实践活动,既可以有效增强他们的全媒体新闻策划意识,又能够切实锻炼他们在融合新闻报道方面的实践动手能力。

当然,出色的新闻策划能力的养成,不能仅靠有限的新闻传播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来实现。离开诸多人文社科知识的滋养和大量新闻采写实践经验的积累做支撑,要想将新闻策划做得出新、出彩,显然是有困难的。因此,在媒介融合时代,新闻策划课程教学要取得理想成效,除自身须进行相应的改革探索和创新外,还需要高校新闻传播学科专业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上力求做到既重视传媒技艺教育,又不忽视人文社科素质培养,同时还要兼顾创新实践能力训练。这样,全媒体型新闻策划人才培养之路才能走得比较坚实。

参考文献

[1] 蔡雯.试论新闻传播的变化与新闻教育改革[J].文化与传播,2013(1):17.

[2]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教育课题小组.媒介融合时代的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基于18所国内新闻传播院系的调研报告[J].国际新闻界,2014(4):123134.

[3] 宋建武.媒体人的转型方向和角色转换[J].新闻与写作,2015(6):58.

[4] 薛凌霞.新闻策划:报纸竞争力的重要源泉[J].青年记者,2007(6月下):8788.

[5] 张霆.媒介融合发展与我国高校新闻传播教育的走向[J].今传媒,2012(4):138139.

[6] 周志平.媒介融合:媒体未来发展新趋势[J].中国报业.2010(3):5557.

[7] 王士宇.整合新闻策划之路径探寻[J].新闻战线,2013(8):9193.

[8] 赵振宇.新闻报道策划[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45.

[9] 杨秀国.新闻报道策划[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2:50.

[10] 蔡雯,翁之颢.新闻传播人才需求在新媒体环境中的变化及其启示[J].现代传播,2014(6):126129.

第4篇:媒介融合的问题和对策范文

石磊教授的《分散与融合――数字报业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7月)一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他认为,数字技术和新媒体的迅猛发展改变了报业生态,但并不必然带来报业的衰落。报业同样可以采用新技术,在媒介融合中实现数字化转型,实现与新媒体共生共荣。这种认识和论述,对报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通读全书,我认为该书具有以下四个特色:

特色一:多年潜心研究的集大成

石磊教授现为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新媒体艺术与文化硕士点负责人、新媒体研究所所长。2006年7月,他发表了论文《媒介融合,报业发展新支点》,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全文转载。从那以后,他发表了《从媒介融合看报业数字化转型》、《数字报业内容融合与渠道融合》、《报业数字化转型商业模式构建》、《媒介融合语境下媒介产品生产模式之变》、《培育跨媒体跨地域传媒集团路径选择》、《新媒体语境下公共领域重构》等10多篇报业数字化转型研究的论文。2009年10月出版了《新媒体概论》,并被北师大等许多高校作为教材。专著《传媒与文化――文化视角下的传媒研究》获得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他还主持国家社科项目“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传媒发展对策研究”、教育部社科项目“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研究”、四川省社科项目“媒体融合时代的传统媒体发展战略”、省教育厅社科重点项目“传媒融合发展研究”,担任“新媒体理论与实务”丛书副主编,四川省精品课程“新媒体概论”第一主讲教师。

2006年初,石磊教授在四川大学攻读文艺与传媒方向博士学位期间,为构思撰写报业数字化转型的博士论文,并就相关问题多次与我进行研讨。我认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目前国内刚刚起步,颇具前沿性。2008年上半年他的博士论文初稿完成后,又认真听取了许多老师和同学意见,多次进行修改,终于在2010年7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专著《分散与融合――数字报业研究》。这是他长期研究的成果,是报业数字化转型研究的集大成,是报业研究的可喜新成果。

特色二:努力构建数字报业研究的理论体系

该书将报业的数字化转型放到数字化生存和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进行系统全面研究,认为数字化转型是报业发展的的必然选择。更为重要的是,他创造性地提出,报业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转型,更重要的是全方位的战略转型。他不仅强调报业在技术上与新媒体融合,还主张在组织构架和业务流程上进行重构和再造,破除阻碍报业数字化转型的体制机制障碍,找到数字化的商业模式,构建起报业发展新模式。这样就跳出了一般性的数字化研究,使报业数字化研究具有了厚度和高度。

石磊教授对国内外报业数字化转型历程进行了梳理和阐述,并将众多的转型路径精当准确地概括为内容融合与渠道融合。在内容融合上,以前单一的报业内容生产变成全媒体的数字内容生产,报业由“报纸业”变成“报道业”。在渠道融合上,以前分散的、各自独立的报纸、广电、新媒体等渠道有效地整合在统一的数字平台上,实现全媒体融合。内容融合和渠道融合将产生跨媒体跨地域的数字化现代传媒集团。这些分析论述,对当前我国传媒改革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特色三:多学科交融,理论联系实际

该书以新闻传播学为基本立足点,综合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理论和方法,注重从经典和前沿理论中寻求支撑。同时,注重从中外传媒实践中寻找答案,以开阔、创新的视野选用大量鲜活、针对性强的案例应证观点。将报业数字化转型放到国际背景下考察,运用了大量的国外理论成果和跨国媒体的生动案例。同时,注重中国语境,对报业数字化转型在中国遇到的特殊问题进行阐述,并在政策、管理和经营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石磊教授在对报业数字化转型情况进行细致考察、对传媒发展众多理论和实践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抓住传媒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探讨了报业为什么要进行数字化转型、什么是数字报业、怎样进行数字化转型,做到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具有学术价值、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第5篇:媒介融合的问题和对策范文

如果把传媒作为理论聚焦的中心,不难发现传媒总是处在三种基本社会力量即政治组织、经济组织、社会公众的“拉力赛”之中。不同时代需要,不同社会制度,决定着“拉力赛”的主导力量,从而决定传媒与社会力量之间的关系,最终决定传媒的生存方式。从社会制度看,不同国家的社会制度决定了不同社会力量对传媒的主导作用,从而形成不同的传媒体制。目前,世界各国的传媒体制各不相同,大体上不外乎商业经济型、政治宣传型、公共传播型几种类型。从历史进程看,在社会变革时代,政治力量主导一切,传媒往往成为政治组织的宣传工具,成为政党、国家的意识形态工具;在和平建设时代,经济建设是中心任务,传媒则成为经济组织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信息产业。当然,不管是作宣传工具,还是作为信息产业,传媒都必须是社会公众的信息提供者和舆论代言人,成为“社会公器”,否则其生存就将失去社会基础,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和效力。因此,传媒同时具有政治属性、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但时代需要的不同、社会制度的差别往往使传媒的某种属性充分彰显,并使其他属性处于相对抑制状态。而传媒体制的差别、传媒属性的彰显,正与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实施了不同的传媒政策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事实上,传媒政策总是因应社会制度与时代需求而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之中。2003年,库伦伯格(Jan van Cuilenburg)与麦奎尔(DenisMcQuail)在《媒介政策的范式转变:一种新的传播政策范式》一文中提出,在美国和西欧国家,传媒政策的变化可划分为三个连续的阶段:第一阶段从19世纪中期至二战前,传媒政策涉及的对象主要是新兴的电报、电话和无线电技术,政策取向主要是追求政府和财政集团的利益,其共同原则是保护政府和国家利益,通过国家和个人投资行为促进传播系统发展,这是新兴传播业政策阶段。第二阶段从二战结束到1980年代前后,传媒政策主要基于社会和政治因素的考虑,对民主政治的需要促进了对政策规范化的关注,比较忽视技术的考虑和追求国家的凝聚与稳定,公共广播电视事业正处于其高峰期,在西欧尤为明显,这是公共服务传媒政策阶段。第三阶段从1980年至今,技术、经济和社会的变化使得传媒政策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许多国家选择了打破国家对传媒的垄断继而尽可能地鼓励私有化,强调形成一个具有开放边界和无比活力的传媒市场,从而寻找一种新传媒政策范式,尽可能在政治、社会和经济这三种价值之间寻求新的平衡,进入了寻求新传媒政策范式阶段。

正是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寻求新传媒政策范式的过程中,传媒政策才受到学界的关注。中国学界对传媒政策的探讨略晚于欧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学界对新闻政策、宣传政策、新闻宣传政策有零星的论述。随着中国传媒运作企业化、市场化、产业化的逐渐深入,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传媒政策在新世纪以来逐渐受到重视,有关论文纷纷发表,著作也陆续出版,形成一个生气勃勃的学术领域。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陈映博士踏上了研究传媒政策的探索之旅。2005年,陈映硕士毕业,到了广州市某一行政机关工作。两年后转到高校,成为一名大学教师。2008年考上暨南大学在职博士生,跟随我攻读新闻学博士学位。2009年,陈映申报成功教育部社科规划青年项目《媒介融合与传播规制变革》。当时正值博士论文开题,她的想法与我不谋而合,把课题研究与学位论文结合起来,毕其功于一役。不过,由于养育双胞胎儿子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她的博士论文写作进展缓慢。面对困难,她不改初心,坚持探索,时有期刊,并在2013年申报成功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多媒体融合下传媒政策的选择研究》。历经数年努力,陈映在2015年终于完成她的博士论文,顺利通过答辩,获得博士学位。

现在,陈映的博士论文《价值重构、规制重组与认知嬗变:媒介融合背景下欧美传媒政策范式的转型研究》又经过一年的修订,即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深感欣慰。为撰写序言,我再次阅读全部书稿,深感这是一部苦心孤诣的著作,难能可贵。

近十年来,国内研究传媒政策的著作,主要有两种路径:一种是编写教材,满足教学需要,如郭娅莉等《媒体政策与法规》,郎劲松、邓文卿、王军《传媒政策与法规》,赵阳、杨研《传媒政策与法规》;一种是研究学理问题,出版学术专著,如李继东《英国公共广播政策变迁与问题研究》,张咏华等《西欧主要国家的传媒政策及转型》,王润珏《媒介融合的制度安排与政策选择》,赵瑜《从数字电视到互联网电视:媒介政策范式及其转型》。

陈映所探索的是学理问题,而且是具有相当难度的学理问题。说实话,对作者来说,要研究媒介融合背景下欧美传媒政策范式的转型,十分困难。首先,传媒政策是一个高度语境化的论题,一个没有在欧美国家学习生活过的研究者要去探讨其传媒政策,难度可想而知。其次,研究传媒政策的范式转型,不仅要把握传媒政策演变的态势,更要分析传媒政策演变的机理,是一个深入传媒政策演变骨髓的问题,可以说是相当难啃的硬骨头。再者,媒介融合背景下欧美传媒政策的范式转型,正处于发展与演变过程之中,本身具有某种程度上的不确定性,这也大大增加了把握和概括其范式转型的难度。

面对这样的困难,作者迎难而上,历时数载,交出了一份令人比较满意的答卷。陈映认为,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一经济范式”,媒介融合是一种“创造性破坏”的力量。它使欧美国家传媒规制的正当性、不对称的规制框架以及规制的路径和手段均受到挑战。面对这种挑战,欧美国家的传媒政策出现了一种有别于过往修补与完善路径的明显的“范式转型”趋势。

如何展开“范式转型”研究?陈映从库恩的范式理论出发,将欧美传媒政策的“范式转型”框定为三个方面,即价值范式重构、规制范式转型、认知范式嬗变。在阐释清楚有关媒介融合概念、传媒政策概念、传媒政策工具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陈映深入剖析了欧美传媒政策的价值范式重构、规制范式转型、认知范式嬗变。研究发现,在传媒政策的价值范式上,即在“为何规制”问题上,强调传媒功能而非科技特性的公共利益概念,正日益成为欧美国家传媒政策的构建出发点、正当性基础以及施行的标准。在传媒政策的规制范式上,即在采取何种路径以及如何建构主体框架这些问题上,欧美国家的传媒政策走的是一条放松规制与再规制齐头并进以及多手段、多主体、多层次机制协同治理的路径,并且突破了过去“中心-边缘”结构的主体框架,朝向建立一个以多元互动、对话合作、弹性治理为特征的“政府-媒体-市场-社会”的四维主体框架。在传媒政策的认知范式上,即在欧美国家传媒政策的制订者依据何种思维方式和知识经验来建构传媒政策这一问题上,随着媒介融合的日益推进,过往的“传媒政策”概念正在日益转向“传播政策”概念。

第6篇:媒介融合的问题和对策范文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媒介融合;路径构建

一、媒介融合带来的新闻生态环境变化

在数字技术的驱动之下,我国媒介融合已经有了实质性的发展。媒介融合改变了以往的新闻生产模式,建构了新的新闻生态系统。张志安教授用新新闻生态业来概括数字新闻业在我国的表现特点,他将融合时期的新闻生产主体分为四类,分别是专业媒体、机构媒体、自媒体、平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时期专业化、结构化和组织化的新闻生产,媒介融合环境下的传播主体多元化使新闻生产模式不再单一,新闻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也发生了变化,新闻生态环境也变得相对复杂。

一是多元化新闻生产主体带来多元化的新闻。传统媒体时期,新闻生产者是从事新闻传播事业的机构或个人,传播行为有明确的组织性、约束性和规范性,其生产的新闻内容专业性强。而媒介融合时期,技术的发展和平台的便利使人人都能参与信息的生产传播,新闻的呈现方式也因主体的多元变得多种多样,如以“两微一端”为代表的新闻改变了以往严谨的新闻写作模式,注重新闻呈现的创意,将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融为一体,结合新媒体技术以更动态的方式进行传播;再如新闻的风格,一改传统媒体时期新闻写作的严肃面孔,用调侃、戏谑的语体关注和报道热点新闻事件、新闻人物。与此同时,多元主体也带来了相应的问题,如碎片化信息、新闻失实、网络暴力、舆情失控等。

二是融合环境下平台分发与内容生产的分离。传统媒体时期内容生产和分发是一体化的,而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的分发平台成了内容生产的展示柜,用户生产出不同的内容免费提供给平台,平台负责内容的分发。平台分发与内容生产的分离使新闻采写编过程中的责任关系出现混乱,部分内容生产的质量受到影响;此外,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经过层层转发和再加工后,也会出现变质,甚至影响新闻的真实性。

三是新闻评价标准的变化。传统媒体时期判断新闻的好坏除了新闻本身的价值之外,主要由媒体同行、学者等做出专业的评价,新闻中受众的反馈虽然也是判断标准之一,但因反馈渠道的限制其并不是主要的判断标准。融合时期的新闻评价标准变得更加多样和直观,受众的主体地位凸显,新闻的点击率、阅读量、转发率和收藏量等成为评价新闻的重要标准,甚至已成为新闻生产追求的主要目标。这样带来的直接问题是新闻生产为了迎合受众需求,盲目关注热点,过分追求娱乐化和情感化效果,而导致媒体的舆论引导、议程设置功能弱化。

二、媒介融合环境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现状

媒介融合带来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发展和新闻生态的变化,对新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闻专业课程也以此为重点开展了教学改革,但仍需要时间来检验结果。目前,这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缺乏可借鉴的现成经验,需结合学校及专业定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再进行探索。2019年2月20日,《媒体融合蓝皮书: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9)》在京,蓝皮书课题组2018年6月至8月对全国19个城市约50多家媒体进行实地调研,从调研结果看“新闻策采编发全流程再造”是我国媒体融合实践的核心,作为培养学生新闻生产能力的核心课程——新闻采写编评策的教学改革刻不容缓。而当前新闻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理论素养重视不够。在新闻学专业教学中,理论素养占据重要地位,它是进行新闻采写技能培养的基石。理论素养是指记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它对记者行为起着指导性的作用。媒介融合以来,技术的影响力日益凸显,在教学中能明显感受到学生对技术的追求和重视,而忽视了理论水平的提升,教师在教学中也因重实践而对理论素养教学采取的方法不够灵活,无法吸引学生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性。

二是对新闻业态变化关注不深入。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行为复杂多变,涉及的传播主体、传播行为、传播模式和传播效果都有较大变化,在教学中如果不关注这些现象,并分析其本质的话,容易造成两种后果:一是盲目跟风,对各种新闻形态不分良莠,容易误导学生,使其对新闻活动的专业性和严谨性产生动摇;二是混沌不清。学生是新媒体的原生主体,深谙社交媒体的使用之道,如果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及时关注业态变化,引导学生分辨不同媒体类型在信息传播中的要求,并使学生领悟融合时期新闻传播的本质要求,就会使学生对新闻的认知不清晰,无法理解信息与新聞的区别。

三是融媒体环境下新闻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和模式的非规范性。为适应日新月异的新媒体环境,教师在教学中容易产生急功近利的心态,在对融合报道研究不够深入的情况下,为适应行业需求对教学方向和内容常常做出调整,这种调整因缺乏时间检验和论证而导致其不具备规范性和科学性。此外,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使新闻教育的方向不明确,不断调整的教育目标和教学方式难以形成规范,短期内无法形成体系,导致教育在理论深度上不够,在技术创新上又落后,理论和实践无法结合,培养的学生也因方向不明确而无法准确定位身份,从而无法以准新闻人的方式要求自己。

基于以上问题,我们认为媒介融合环境下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应梳理清楚两个问题:一是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新闻人才?二是怎样培养出这样的新闻人才?在明确学生的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改进教学方式,形成稳定的教育路径。

三、媒介融合环境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路径思考

路径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应结合新闻生态环境变化和新生代新闻专业学生的特点,探寻适合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路径。

(一)理论基础培养——情景创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闻观经过时间检验,已经形成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与学术规范,对学生新闻观的创新培养是以理论基础为根基,以学术规范为指导,从宏观认知到具体实践在各个环节逐步落实。

新闻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宏观认知部分是理论教育的源头,在宏观认知部分,要给学生足够的空间思考,将理论置于宏大的历史背景中分析,使其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闻观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这一部分教学难度相对较大,结合以往的教学效果来看,可采取的方法是情景创设。源自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习得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他人(老师或学习伙伴),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在这个过程中,“情景”便成为学习环境中的一个重要要素。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在学习中应为学生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的环境,把情景创设当成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基础教学中,通过情景创设将学生置身于符合教学需要的环境中,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过程呈现出来,帮助其理解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教师在此的任务不再是简单地将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是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帮助,学生是自行建构理论认识的主体,他们不再被动地接收和記忆理论,而是通过意义的建构自行发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内涵。

(二)教学环节贯彻——策略设计

从新闻敏感到新闻发现、新闻选题的确定和策划、采访、写作、编辑等教学环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培养都不可缺位。密斯-雷根模型明确指出应设计三类教学策略:教学组织策略、教学内容传递策略、教学资源管理策略。结合这三类策略,为实现教学目标在新闻专业教学的各个环节从教学的组织、内容的传递到资源的管理都应进行设计。

如在新闻发现力这一部分,学生的政治敏感和格局显得十分重要,这直接决定了他们是否能及时捕捉新闻信息,并对新闻价值做出判断。这一章节是学生较感兴趣的但也容易走进误区的,教学内容应以横向组织为主,将社会、历史、政治、文化等学科融合,扩展学生的视野。视野越开阔,选题来源就越广泛,新闻价值判断就越深刻。而在以往的教学中,这个环节的主要问题是只告知学生政治敏感和格局很重要,而未告知学生如何强化敏感,扩展视野。这种只靠记忆存储的知识没有经过加工处理并最终消化吸收,在今后的实践中容易出现思维僵化刻板的现象,学生会缺乏敏锐的政治观察力和辨别力,无法正确地分析新闻价值。

在新闻选题的确定和策划环节,理论素养起着方向性的指导作用。选择何种视角,采用何种方式,体现何种价值,产生何种效果,这些行为都受记者新闻观的影响。因这一环节实践性较强,在教学中可通过对比不同选题效果的方式使学生认识到新闻观对新闻活动产生的影响。

在新闻的写作和内容的生产上,更应注意指导思想的把握。新闻背景材料的选择、主题思想的突出、叙事的方式方法等都应注意社会效果和舆论引导,教学时应将可能产生的具体问题梳理出来,使学生避免出现相应问题,此外在实践中也应多加指导,把握方向,让学生意识到作为专业新闻生产者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三)学习主体引导——正确解码

知识传播受传者接受了知识传播者传播的知识信息(符号)后,必须经过解码,即还原到可以直接思维的语言表现形式。学习主体是否能够正确解码,如何纠偏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发现和引导的。理论素养的培养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新闻观,最终的目标则是让学生在媒介融合环境中能用正确的方式面对各种复杂情景。新媒体语境下信息传播主体的多元化使舆论复杂多变,各种新闻文体的产生使学生眼花缭乱,平台上良莠不齐的内容让沉迷于社交媒体的年轻人容易盲目跟风。这些外界因素的干扰使学生对正规教育中的知识理解出现偏差,甚至产生对抗情绪。因此在教学中,应结合现实进行分析,通过意义建构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以案例分析和专业解读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新闻现象,要求学生树立主体意识,以专业新闻人的视角观察社会现象,学会有效处理信息。

具体到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新闻记者的职责,使学生认识到记者除进行新闻采写外,还要能进行舆情研判和沟通群众。技术的便利使人人都能参与到信息传播活动中,由此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如舆论发酵、新闻反转、网络暴力、网络谣言等,作为记者有责任以专业精神面对这些问题,适时地引导舆论、呈现真相、净化网络空间。

此外,教学时应强调学生在进行新闻传播活动时必须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底线原则,获取和呈现真实新闻信息是底线;二是价值原则,要做到新闻传播规律和公众利益并重;三是效果原则,即讲究“传通”和社会效益双赢的效果原则。底线原则是学生相对好把握的,价值原则和效果原则要在教学中对学生加以引导,树立学生的全局观和大局观。

第7篇:媒介融合的问题和对策范文

关键词:民族语言 大众媒介 核心范畴

在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中,少数民族语言大众传播媒介(简称“民族语言媒介”)毫无疑问是核心范畴,但却常常被“回避”。

一、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应聚焦何处?

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怀疑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必要性和价值了,但就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本身而言,却显得有些“目光涣散”,延揽的对象过多,并且与多个学科研究发生重叠,研究的指向比较模糊。

少数民族语言大众传播媒介应该是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主要范畴。在中国的民族地区,由于文化的多样性,信息传播方式也呈现多样化的色彩。但在国家民族区域自治的背景下,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与国家的稳定和国家的国际形象关系密切,大众传播媒介作为主流传播平台,其引导力、影响力毫无疑问居于主导地位。基于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研究正处于成长期的文化现实,以及大众传播媒介在少数民族社会发展中的突出地位,学术界理所当然地应该把少数民族大众传播媒介纳入自己关注的主要范畴。

根据统计,在中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满族、回族已经使用汉语,其余53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其中有13个少数民族使用文字――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朝鲜文、壮文、哈萨克文、锡伯文、傣文、乌孜别克文、柯尔克孜文、塔塔尔文、俄罗斯文、彝文、纳西文、苗文、景颇文、僳僳文、拉祜文、佤文等①,同时基本拥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媒介,分布在少数民族地区,构成了中国民族语言媒介体系。而在国家媒介体系中,也设置了主要少数民族语言媒介。

民族语言媒介的文化特质日渐凸显。在少数民族地区媒介体系中,由于文化的交融,民族地区媒介正表现出与非民族地区媒介的更大趋同性,传统媒体同样面临挑战,新媒体的传播力急剧提升,但民族语言媒介的受众范围、传播方式、传播效果却发生重大争议,特别是在现代传播背景下,民族语言媒介存在的必要性、媒介价值和未来命运格外令人焦虑,成为民族新闻传播难以回避的难题。在很大程度上,关于少数民族语言媒介的研究,成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最大挑战,因而也成为核心命题。

二、为什么民族语言媒介是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核心命题?

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涉及很多层面,但直面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现实,就可以发现,民族语言媒介成为最具民族特色但同时也是最大的现实难题,足可以列入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核心命题。

1.民族语言媒介是民族的文化权利。在国家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少数民族的语言权利得到明确保障,使用自己的母语进行传播是其文化权利的应有之义。

2.民族语言媒介是国家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体现。在国家的治国方略中,民族区域自治是基本国策。它对各民族使用自己的语言创办文化传播机构,包括新闻出版媒介的权利给予法律中保障。

3.民族语言媒介最具民族传播特色。在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中,没有哪一种媒介能够如民族语言媒介这样最典型地体现出民族传播的特色和不可替代的优势。民族语言媒介用民族母语传播,使这种传播可以实现传者和受众之间的“无缝对接”,其中没有任何文化隔膜,即使不识字的民族受众,也可以通过民族语言的声画传播实现信息的沟通;民族语言本身就是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它的语言表达方式就是民族传播的方式,同时在传播内容上自然就会容纳更多的民族文化因素;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下,民族语言媒介又必然与国家通用语言的汉语构成奇异的“民汉双语”传播格局,形象地体现中华民族多位一体的现实,构成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基本特性;在民族文化的沐浴下,民族语言媒介能够真实展示民族的传播心智,塑造本民族最合适的传播模型,实现最直接的传播。在民族语言媒介身上,民族传播的基本特质展示无遗。

4.最能体现民族传播面临的挑战。在习惯思维下,民族语言媒介仅仅是一种国家政治的符号而已,其存在本身就已经足够了,并不具备或者没有人去追究它是否真正具有信息传播的功能。因此,对于民族语言媒介的兴衰并不关心,似乎存在合理,消失也在心理逻辑的许可之内。这是一个天大的误解。民族语言媒介固然受到国家政策的庇护,但更重要的是服从于传播的需要。只要你真正走进民族社会的基层,就会感受到民族媒介存在的必要性。当然,民族语言媒介在复杂的文化护环境中,也遭遇严重挑战,主要包括受众教育水平、城乡分割、媒介形态变迁诸方面,成为民族新闻传播事业中最突出的问题。如果不能解决民族语言媒介的问题,实际上就不能解决整个民族新闻传播的问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三、民族语言媒介面临的挑战

根据调研和观察,民族语言媒介面临多重挑战。

1.语言的困惑。虽然国家极力推行基础教育普及,但实际效果却大打折扣,农牧区民众文盲不少,识字水平有限,就直接限制与平面媒体接触效果,即使面对新媒体,也会制约信息接收效果。在跨文化交流背景下,国家在民族地区推行的双语教学政策面临复杂困难,语言“空壳化”现象逐渐严重――口语与书面语分离,能说不能写的情况蔓延,这也限制了与民族语言媒介的接触;在开放和信息环境下,面对现实需要的选择,民族语言使用的场合、时间、语言习惯等逐渐萎缩,使用范围越来越局限于农牧区,对民族语言媒介构成了最严重最直接的挑战;作为历史产物,民族语言在一定成程度上难以适应现代科技,这种语言不适应性造成传播障碍。语言的困惑实际就是受众的困惑。

2.机制的困惑。对汉语媒体依赖严重,媒体独立运作能力不足。在双语传播体制下,民族语言媒介一般与汉语媒体同体共生,遂设立民族语言编辑部,与汉语编辑部同属一个媒介行政体,但因为民族语言编辑部专业人员缺乏,故自采稿件有限,翻译就成为惯常手段,民族语言媒体的传播策略、传播指向和传播优势就不能充分展示。民族语言媒体到底应该是独立的媒体还是汉语版的翻版?双语传播的一致性和区别性如何把握?民族语言媒介的自有优势何在?

3.区域的困惑。在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或多语媒介受众的区域分割越来越明显,大体的走向就是民族语言媒体更集中于农牧区,而汉语媒体则集中于城镇。但问题是存在着双语或多语“杂居”的区域,那么在这个区域,双语与或语与媒介的受众到底是谁呢?如果在农牧区是民族语言媒介占主体,那么汉语媒介能否进入受众的视野?如果在城镇是汉语媒体为主体,那么民族语言媒介是否还有人接触?难道双语或多语各自“割据一方”就是合理的传播现实?双语或多语传播能否实现全区域融合,而融合的结果是否必然就是民族语言媒介的退出?一切有待现实的回答。

4.内容的困惑。处于双语传播媒介保持宣传政策一致的考虑,以及民族语言媒介本身传播机制的缺陷(如民族语言记者、编辑的匮乏等),民族语言媒介最容易成为汉语媒介的翻译版,更多的变动也许仅仅在于因为拼音文字与汉语方块文字版面容量的差异而造成的内容容量的精简,整体内容并无多大区别。民族语言媒介到底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媒体,还是汉语版的异性“双胞胎”,人们还是支持第一选择。因为如果作为独立媒体,她就会具有自己的传播设计和策略,更方便于发挥自己的传播技术优势,更能适应自己独特的受众,更容易形成自己的传播地位和特色,但实际上很难实现。

5.功能的困惑。对于民族语言传播媒介的功能,如果没有基本的了解,最容易将其视作国家民族政策的符号,似乎并无实质的意义。假如仅仅是站在民族地区城镇的背景上观察,也许看到的更多是被疏远甚至抛弃的民族语言媒介,更容易得出民族语言媒介等于“政治符号”的结论。民族语言媒介于是就成为基本不具备传播价值的政治滋生物,仅仅是国家政策的象征而已。人们会质询:作为媒介的信息传播、文化传播以及娱乐的功能,是否存在?没有真正受众的媒介有无继续存在的意义?

6.人才的困惑。按照常理,国家在民族地区积极推行的双语教育,能够为民族语言媒介提供充足的民族园传播人才,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民族语言媒介恰恰缺乏能够驾驭民族语言的专业人才,特别缺乏能够熟练使用民族语言进行采访、写作、编辑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那么,大批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研究生为何不把民族语言媒介作为自己建功立业的第一选择?主要是民族语言媒介的局限性影响了他们的选择,包括经济效益、事业前景和成就感等。高等教育尚不能提供具备完整民族语言媒介素养的专业人才,进入民族语言媒介的更多是民族语言、历史、文学等专业的毕业生,新闻传播学院系几乎没有民族、汉语兼备的双语传播人才专业。供职于民族语言媒介的人员更多地是具备民族语言和文化的素养,但却未必拥有新闻传播的专业素养,民族传播能力并不完整。

7.前景的困惑。对于民族语言媒介的未来,是一个敏感而难以讨论的话题。从国家民族政策和国家发展战略而言,民族语言媒介无疑要一直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它的生命力不仅应该源自于国家力量的赋予,更源于民族受众的需要,民族语言媒介理应是富于现代色彩、全媒介融合的信息传播媒介、民族文化传承载体。但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文化融合的速度和广度加快、加大,少数民族语言不得不接受文化融合带来的巨大挑战,严格而言,文化的选择是一个“自然”过程,并不能被人为阻滞或扭转,语言种类的“简化”是必然趋势,人类更趋于在更大范围使用更一致的传播符号,以适应交际的需要,部分民族语言的“被融合”甚至消融在所难免,民族语言媒介的“精简”也在逻辑之中,人么总会想象民族语言媒介的明天和生命周期,但现在难道会有明了的结论吗?

四、民族语言媒介为什么在研究中被“疏忽”?

不管人们是否明晰地意识到民族语言媒介在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播中的重要地位,但人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在回避民族语言媒介的研究,使相关研究总是很难实现跨越。

1.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民族语言的障碍。对民族语言媒介研究的基础,就是要掌握民族语言,起码能够看懂或者听懂民族语言媒介多传达的信息。这种现状就给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学者提出期待,必须学习民族语言。语言是进入文化的第一道大门,掌握民族语言也是进入民族语言媒介研究的基本前提。而身处民族院校的学者们,实际具有学习民族语言的最便利条件。在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自治区专门发出文件,要求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学习双语(汉族学习藏语,藏族学习汉语),民族学院各基层单位为此邀请藏族学生担任教师,在教师中每周开展藏语学习。

2. 少数民族学者“缺席”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方阵。虽然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研究正在勃兴,但她的研究阵容还并不强大。人们会发现,在这个本应该拥有最多少数民族学者的文化方阵中,却恰恰最缺少少数民族研究者,或者是缺少掌握少数民族语言的非少数民族学者。这种缺席,使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特别是民族语言媒介的研究缺乏民族语言的支撑,缺少民族文化的基础,不能直接了解民族语言媒介,只能通过间接的方式来把握,不能保证准确地理解,学术研究的基础就不牢固。我们并不认同“掌握民族语言是研究民族新闻传播的准入证”的说法,但民族语言修养缺乏确是当前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的一大软肋。

3.对民族语言媒介的文化价值把握不足。思维的惰性会使我们把民族语言媒介等同于国家政治,将其仅仅是看作为没有实质意义的政治符号。但实际上,民族语言媒介具有多层的含义:它不仅是传播信息、传承民族文化的平台,同时具有保障民族话语权力、展示民族生存状态和增强少数民族凝聚力、影响力的使命,而在国家层面上,民族语言媒介还具有国家形象对外传播的历史责任。当然,不论给民族语言媒介赋予多少文化角色,其基本的媒介角色却不能被忽视。只有突破政治视角的局限和成见,认可其媒介本质属性,才能对民族语言媒介的文化价值有基本的把握。

4.缺少在文化融合背景上面对民族语言媒介的学术勇气。关于民族媒介的研究,是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中的主要难题之一。有一个担忧就是: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研究依然沿用传统的汉族主体民族新闻传播模式,以非主流文化的眼光看待民族语言媒介,不能准确评估民族语言媒介的传播意义和文化价值。在一个开放的多民族国度,国家既以立法的形式保障民族的文化权利,同时又力图推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塑造中华文化的当代形象,于是民族文化个性和文化融合就成为一种复杂的关联。如何在文化融合的大趋势下审视民族语言媒介的“前世今生”,眺望民族语言媒介的未来命运,就成为极大的难题。但因为涉及国家民族政策、民族文化、民族关系等敏感话题,民族语言媒介就被有意“疏忽”,转而关注比较“保险”的话题,在学术的边缘优雅“散步”,使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研究很难触及关键范畴,限制了自己的学术视野和境界,不利于树立研究的独立性。

面对民族语言媒介的生存现状和研究现实,笔者建议学界要明确“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媒介”与“少数民族语言媒介”之间概念的区别,清醒认识到民族语言大众传播媒介在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研究中“核心范畴”的学术地位,全面梳理民族语言媒介的历史和现状,分别建立不同民族语种的媒介研究中心,有效推进民族语言媒介的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拓展民族语言新媒体传播领域,直面民族语言媒介发展中的困惑和挑战,由此思考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特质,推动民族地区社会发展,致力于构建中国特色的“中华传播学”。

注释:

第8篇:媒介融合的问题和对策范文

【关键词】融合新闻 内容重整 报道创新

传统媒介的问题与新闻内容的重整和报道的创新紧紧相连,媒介本身就是依赖内容上的优势参与市场竞争,而内容要依靠报道进行传播。

一、融合新闻

“融合新闻”是新闻传播媒介新的新闻传播模式,和传统新闻媒介主要的区别就是新闻媒介组织、新闻内容、新闻传播方式上的变化。“融合新闻”是以组织与内容上的重整为基础,以“组合终端载体”进行整体报道的传播方式代替单一载体的新闻报道。“组合终端载体”就是指多家媒体联手合作,传播同一报道,不仅可以结合多家媒体的优势,报道在各家媒体上各显特色,还能造成巨大的影响力。但“融合新闻”必须由一家媒体进行策划,设计的内容必须具有整体性。目前,广受大家关注的“网上互动”、“微博互动”正在悄悄的进行改造。随着新闻理念的不断发展,我们应将理念赋予行动,才能体现“融合新闻”的价值。“融合新闻”要怎么“融合”?这样的“融合”对于新闻媒体、公众及社会有什么影响呢?

二、以新闻内容的“分众化”为报道策划着眼点

新时代打造价值新闻内容势在必行。“融合新闻”的报道就应考虑到将分众的群体组成大众群体。如何将分众的新闻内容实现大众化呢?比如,现在要做一个专项新闻报道,去现场的就不应是某家报社某家电台的一个小组或者个人,而是几家报社几家电合起来派出的团队,这个团队集合了多家媒体的优势。通过这种途径来实现大众化的新闻内容,这些新闻内容被合理分配到各个不同的载体进行加工制作。每一套新闻内容的采集对应每一家媒体,其中都有适合每家媒体的内容。而同样的新闻素材,不同媒体的传播又有什么不同呢?有报道形式上的差异、时间上的差异等,不同媒体传播同一素材可以弥补相互之间的差异。这种方式使媒体实现“分众化”的目标,形成了新闻内容的产品链。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形成新闻内容的产品链有利于对新闻内容的深度开发。新闻策划者不仅要考虑新闻内容的价值,更要考虑它在载体上的合理分配,包括报道的表现形式、报道的传播方式,最主要是对新闻内容进行深一层次的延伸,提升新闻内容的质量。

在数字化的时代,由于新闻载体的不断增加,传统媒体依靠他们强大的新闻生产能力,制造很多新闻内容,但取得的效果很平凡。因为他们的新闻内容不吸引公众,没有凝聚力。“分众化”的新闻内容如果在载体之间不能得到很好的分配,就建立不起相互联系与相互弥补的关系,还是回归到了传统媒体方式。所以“分众化”的新闻内容的关键是要根据各个媒体自身特点来进行合理分配。怎样做到在载体之间合理分配呢?这就需要新闻策划者对各家新闻媒体加强了解,如知道这家媒体在传播方式上很具有特色,那家媒体在图像处理上技术一流等。这样制作出来的新闻内容才会达到质的飞跃,受到公众的喜爱。

三、以新闻内容共创、互动传播为报道的创新点

在我国,“融合新闻”已经存在,新闻报道方式应利用现代化手段与方法。《焦点网谈》的《短信民声》,通过手机短信接受群众建议与投诉,不仅收集了新闻线索,还能为老百姓解决问题,完全体现了这种新型新闻传播思路,为报道的创新提供平台。整体报道策划就是能增加与群众的交流,在不同载体之间保持流动性,产生更好的传播效果。以内容上的互动为主要特征的报道创新已经成为新闻媒介改革的主流。如《杭州日报》、《都市快报》通过MSN和群众聊天,与群众互动。《今日早报》开通QQ群,首先在报纸上宣传,在网上则与网友相互交流。从取得的效果来看,与群众公同参与的互动非常受公众喜欢。人们通过QQ、微博、网络日志与新闻媒介互动,成为未来新闻的一大特征。

虽然新闻工作者能以他们敏锐的眼光发掘有价值的新闻内容并进行调查,但是公众的主动权也非常大,他们可以提供很多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他们的意见也是新闻内容的重要成分。如果新闻媒体没有这种与公众互动的意识,甚至拒绝内容的共创,那么他们的报道肯定是自娱自乐。相反如果新闻媒体充分考虑到与公众互动的重要性,并且主动定期与群众交流,我想他们的新闻内容不仅会越来越丰富,人气也会越来越高,人气高了,传播的影响力就大,在社会上的价值就会得到很好体现。新闻内容的互动为新闻报道提供了新平台,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新闻质量。

但新闻内容的互动还存在一个挑战,它要求新闻媒介工作者负担起公共主持人的角色,将公众意见进行审核整理,然后制作出一条好的有价值的新闻内容进行传播。如《网民感动总理 总理感动网民—总理记者招待会网上答问》的新闻专题报道,在温总理举行记者招待会的前三天,新华网在网上以“温总理记者招待会,你想问什么?”与群众进行互动,并将群众的回答进行汇总并在新华网首页。温总理就这些群众的问题进行了专门回应,新华网则又发表题为《点评总理记者招待会,温总理深情回应网民》的帖子,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新闻内容共创、互动传播还能对新闻炒作或者新闻违法行为进行社会监督,并及时揭露。从这个意义上讲,新闻媒体不仅单单只是传播机构,还要承担社会责任。新闻工作者必须从幕后走到前台,为公众主持,将他们的意见纳入新闻中。

对于传媒而言,进行内容上的互动不仅能与网民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还能充分发挥网民的作用,收集新闻线索,使资源得以利用。对于社会而言,新闻内容上的互动使网民在新闻上有发表言论的平台,满足了他们的参与需求。

我国新闻报道策划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它需要新闻工作者以认真的态度、崇高的职业道德、专业的技能为中国新闻内容重整和报道的创新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①文建,《〈华尔街日报〉改版四规则》,《中国记者》,2007(2)

②邓建国,《“信息中心”:未来报纸的新闻编辑室?——美国甘奈特集团的“激进”报业改革》,《新闻记者》,2007(2)

第9篇:媒介融合的问题和对策范文

【关键词】新闻实践教学;媒介融合;问题;措施

新闻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涉及学生的工作能力和实务操作能力。当前的媒介融合背景对人才提出了整合型、复合型的要求,需要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传统媒体时代,大众传媒的数量有限,传媒方式也屈指可数。随着新媒体的发展,网络社交媒体的普及,媒介融合的趋势不断增强。媒介融合是随着数码产业和电子产业发展而兴起的一种传媒。现在各种传媒方式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功能趋于一体化,从新闻采集过程、新闻加工方式、新闻内容、新闻渠道等全过程都呈现出跨媒介、多样化的特点。纸质媒体、广播、电视、网络等采编过程不再是独立进行,而是通过多媒体的合作而进行新闻生产。

一、媒介融合对新闻人才的要求

媒介融合是多媒体合作而形成的一种全新的新闻生产方式。它强调把纸媒、广播电台、电视台、互联网、手机、手持终端等全部传媒渠道进行整合,强调新闻素材和内容的共享,多样化新闻的集中处理,多种传媒方式的使用,最终将新闻传递给受众。媒介融合主要包括三种方式:1.传统的纸媒与新媒体的融合,进行数字化的改革,进而形成网络报、手机报、电子化报纸等;2.广播电视、电台、网络与新媒体的融合,形成网络广播、手机广播等;3.新媒体之间的融合,形成更大、综合性更强的网络平台、手机平台。而这种媒介融合的趋势,对新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当前的新闻人才必须是整合式、复合式人才。

(一)高级管理人才

高级管理人才指的是能够在多种媒体中进行整合传播和传播策划的高级管理人才。这种人才很难通过新闻课堂的理论教学来进行培养,而需要大量的实践工作经验和积累。这种管理型的人才需要在大量的信息和新闻中进行筛选、组合、重新编辑,快速发现信息之间的相互联系并发掘其深刻含义,甚至需要从国家视角、社会视角、整体视角去对整个媒介过程和新闻产品的收集、生产、、营销过程进行整合。

(二)高级复合人才

高级复合人才指的是能够使用多种技术工具进行新闻采集、新闻编辑和新闻传播的全能型编辑和记者。他们能够为报纸、公众号编辑文字稿件,能够为电视台拍摄新闻节目,能够为电台编写广播稿件,对各种媒体方式都能够熟练掌握。为了适应这种复合型的人才要求,新闻工作者必须同时掌握编辑、摄影、摄像、音频制作、视频制作、图像处理等技术。同时,高负荷的新闻工作量,使高级复合人才不仅需要掌握全面的技术,完成的效率和速度必须非常快,才能够适应当前海量的信息传递量和信息传播速度。

二、新闻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媒介融合趋势的加强,当前已经掀起新闻实践教学改革,例如南京大学金陵学院成立了新媒体专业,汕头大学建立了媒体融合实验室。但是在新闻实践教学改革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并没有明显适应于媒介融合这一行业发展的大趋势。

(一)多技能学习与课时的矛盾

媒介融合的时代要求需要学生掌握至少4种媒体传播方式(报纸、电台、电视、网络),但是传统的新闻实践教学要求学生在大学4年内仅掌握一种媒体传播知识与技能。这就给媒介融合要求下的新闻实践教学造成了巨大的课时压力和学习压力。很多人认为这最终会导致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不好。在现有的课时安排下,要学生精通纸媒、电台电视、网络、手机等多种媒体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显然具有很大的矛盾。

(二)媒介融合与师资知识储备的矛盾

当前在高校从事新闻专业教学的教师,往往都是直接留校任教,并没有直接从事新闻工作的经验。教师的知识储备、知识结构与媒介融合的差异较大、教师对媒介融合的了解也不多。要培养复合型的、适应媒介融合的人才,就需要配置精通不同传媒方式的各类教师,同时这些教师需要充分了解新闻行业的变革状况。否则教师知识储备就会与媒介融合的要求产生较大的矛盾。

(三)多技能要求与课程体系的矛盾

当前,很多高校都设置了媒体实验室。实验室按照技能训练来分门别类设置,例如摄影实验室、图像处理实验室、音频剪辑实验室、视频剪辑实验室、报纸排版实验室等等。媒介融合则需要这些技术能够同时、同步进行处理。而单一的实验室训练方式只会将各种技术独立化和分割化,难以实现媒介融合的要求。

(四)新闻实践体系的缺乏

整个新闻的生产过程包括策划、信息收集、写作、拍摄、剪辑、编辑、制作等。目前在各大高校的新闻专业中,都强调新闻的前期流程(策划、信息收集、写作),而实践方面却没有得到重视,使得学生理论知识丰富而缺乏实践经验。

三、新闻实践教学的对策措施

针对媒介融合的行业发展趋势,新闻实践教学必须适应行业发展的要求,转变传统的新闻实践教学思路,培养整合型、复合型人才。

(一)改革实践课程设置

学生依照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主修媒体方式和辅修媒体方式,熟练掌握并精通一种媒体传播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涉猎其他多种媒体方式。尤其是在理论学习之后的第三和第四学年,学生针对未来的择业方向进行专业实践,而不是完全按照培养计划的安排来进行专业实习。

(二)提高教师的知识融合素养

从事新闻媒体教学尤其是实践教学的导师,需要深入了解新闻行业的当前发展趋势,不仅要精通新闻学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拥有实际工作经验,尽可能深入新闻工作的前线,了解当前新闻工作方向和新技g,为理论教学奠定基础。

(三)建立媒体综合实验室

⒋统的单一化实验室改为多业态融合的综合实验室。在一个实验室内,能够呈现出纸媒、掌上媒体、电视媒体、网站、电台等新闻媒体的一体化的管理流程,帮助学生树立一体化意识、融合意识,同时培养学生的一站式全流程操作能力。

(四)建立梯级课程群

课程群包括媒介融合趋势下所要求的采、写、编、评、摄、录、制、播所涉及的全部课程和体系,并设计相关的实践教学方式,包括课程实验、假日实践、校内综合实践、校外专业实习等。这种梯级课程群的实践教学体系能够帮助学生模拟、了解真实的媒体工作者的工作方式,培养实践技能。

1.课程实验。课程实验主要是基于校内的媒体实验室,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融合。在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结束之后,设置实验环节,将一部分简单的实务操作引入课堂当中,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实践技能。

2.假日实践。利用寒暑假,由专业课程教师带队,组织同学进行实践活动,内容包括新闻策划、调研、写作、制作等全过程,最终形成一份完整的新闻产品。带队教师必须全程辅导与监控。

3.校内综合实践。这是一种适应媒介融合,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学校为学生提供平面媒体、电视媒体、广播媒体、网络媒体、新媒体等多种媒体环境,涉及法制新闻、政治新闻、社会新闻、经济新闻、文化娱乐新闻、体育新闻、国际新闻等不同的新闻选题,要求新闻专业的学生与法律系、政治系、社会工作系、经济管理系、艺术系、体育系等院系的学生合作进行新闻的制作。这样能够培养新闻系学生的合作能力、协调能力、团队管理能力。与此同时,充分利用校内媒体来帮助人才的培养。校报、学生广播站、学校新闻网站、学生电视台等,都是新闻系学生进行实践的平台,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参与校内媒体工作,从设计、组稿、编辑、制作等过程都让学生全程参与,这样不仅利于学生专业才能的训练,也利于学校的宣传。

4.校外专业实习。学生自主或学校安排进行校外专业实习,单位包括报社、杂志社、电视台、广播台、网站、新媒体或企事业单位的文宣部门等。学生在一线工作中,可以不断更新和熟练运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适应真实的媒体工作。还可以借助校企合作的方式,建立校外的实习基地。新闻系专业可以与当地的媒体企业签订建立实习基地的协议,每年派出实习生到该企业进行实习。这样既有利于企业的人才储备,又能够保障学生的实习安全,提高校外专业实习的质量。

四、结语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纸质媒体、电视台、广播、新媒体技术在走向融合之路,媒体之间的传播方式界限、传播内容界限都在逐渐模糊和消失。媒体传播的专业化和多样化,对新闻人才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媒介融合的趋势要求新闻人才必须是整合式、复合式人才,能够进行海量阅读,能够快速发现信息之间的相互联系,能够用整体视角去对整个媒介过程进行整合,能够熟练掌握各种媒体方式,具备编辑、摄影、设想、音频制作、视频制作、图像处理等技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