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阅读教学的作用范文

阅读教学的作用精选(九篇)

阅读教学的作用

第1篇:阅读教学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阅读教学;作文教学;关系问题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溜”,俗话又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俗话还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都是古人给我们总结的经验,古人告诉我们,多多的阅读可以“出口成章”,多多的阅读就可以体会作品的内涵,多多的阅读可以从书中感受到美。读与写是不可分开的,读明白才能领悟,领悟之后才会写出更好的作品。所以说,阅读教学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关系

在现代教育中一直存在着阅读教育与写作教育脱节的问题,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阅读教育就是阅读,作文教育就是作文,似乎阅读与作文是不相关的事情,导致学生不愿浪费时间去阅读,写作文没有词汇的尴尬处境。如果能把阅读教育与作文教育结合在一起,这个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两全其美。

叶圣陶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句话很直白的说出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的关系,所以,处理好这个关系,是影响学生语文教育的关键之一,我们必须认真对待。

现在的学生们课业繁重,如果再加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无疑是给学生们增加了更大的压力,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如何解决既可以提高阅读和作文能力又不增加课业呢?这个问题的解决将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效率。为解决这个问题,教育界不同人士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建议一:将课本中的课文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把课文当做练笔的对象,这也是一个决绝问题的办法。建议二:一些教育家们提出把一些有写的文学作品或节选或全选的放到语文课本上,作为教材教给学生学习,这样即在阅读教学的同时,又提高了作文教学。

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相互影响。

1、阅读教学对作文教学的影响

(1)从阅读中能积累写作的能力

(2)从阅读中能对写作进行鉴别

(3)从阅读中能拓展写作空间

2、作文教学对阅读教学的影响

作文教学水平的提高影响学生对阅读教学的审美能力,作文教学还能带动阅读教学,也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让学生学会阅读

阅读是一件很享受的事,前提是你阅读的是一部好的文学作品,阅读好的文学作品不仅可以陶冶情操,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还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增长见识。阅读不同国家的文学著作,也可以了解那个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传统、风俗习惯,也可以来接这部作品的文化背景和作品创作的社会背景,等等。从作品中了解到这些,不单单只是乏味的阅读,我们要专心的去体会,感受作者的思想,从作品中的细微部分去自己分析,要靠自己的领悟。乏味单调的阅读、为了阅读而阅读,不仅体会不到作品中的乐趣,还会产生乏味的心理,越看越烦,越来越不想看,形成这样的局面,再看下去也只是浪费时间与精力。

我们阅读就是为了从中获得知识、获得乐趣,如果产生乏味的心理,那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我们要学会阅读,喜欢阅读,不把阅读当成一种负担,这样我们才能在其中得到乐趣,学到知识。在教学中,老师引导学生有兴趣的阅读是必要的。在学生的作文教学中,教师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的阅读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作文的写作又要经过老师的指导,教师在中间起着承上启下、协调关系的作用。没有教师的教学,学生不可能全面的完成阅读与作文这对问题,只有在教师的耐心讲解、成功示范下,学生才能慢慢成长,一步步蜕变。

学生的阅读任务主要是课本上的课文,这些课文都是一些比较经典的作品,才拿来给学生阅读,从这些作品中学生或许得到人生启发、或许只学会一个成语,哪怕只学会一个生字也是学生的收获。然而现在的课程教育改革之后,语文课本中,课文内容之后会有一些问题,比如“本片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等等,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现在语文考试有“阅读理解”这种题型,目的就是锻炼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做到学有所用,不是只学不用。

学生还能接触到一些著名的作家及他们的文学作品,例如:鲁迅及他的小说集《呐喊》、《彷徨》、诗集《朝花夕拾》、《野草》等。还有许多世界名著、中国的名著等,这些都是经过教育者反复的筛选出来的给学生们阅读的,教育家们意在希望学生们能受到这些优秀文化的熏陶,从中积累素材、掌握词汇、学习名言警句,最好是学生可以在看完之后谈谈感受,写写心得。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下丰富知识,增长经验,练习文笔,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积累文章模式与写作技巧。

锻炼学生的作文能力

俗话又说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如果不实际写出来,仅仅停留在思想上,那永远也写不出好东西。被我们熟知的中国近代大教育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他学习的专业并不是文学,而是医学,在当今时代就意味着是让一个理科学生去考文科状元。鲁迅先生弃医从文,它也是从模仿开始,他首先阅读了大量的文学著作,开阔了视野,慢慢的在模仿与不断探索中形成了他自己的写作风格。

写作时要注意文章的结构层次,合理划分段落,在审题、选材、立意的技巧方面要多向优秀作品学习。

有效利用阅读教育来练笔,有以下几种方式:

1、仿写。

在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之后,我们会被其中的精彩语句、故事或文学风格所吸引,在这种兴奋的状态下使我们不自觉的想写点东西抒发自己的感情,也许我们会下意识的模仿经典的语句,或是引用精彩的故事情节到自己的写作中去,也体会到作者当时是以什么样的感情去创作,想表达什么感情,等等。在作文创作时需要学生们放任自己的联想与想象,揣摩作者的心理,在模仿的同时还要发挥创造力,以新奇独特的视角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从而来完成自己的创作。这也是仿写的一种形式。

2、改写。

让学生根据阅读的内容进行改写,或是改变句式,或是改变人称等方式来改写,可以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和深度,强化学生的作文能力。

3、简写。

简写就是在理解整篇文章的基础上,用浓缩的话语,概括的句子来重新叙述文章内容,不能丢失文章的中心思想。这样既可以练习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可以给学生练笔的机会,也不至于使学生失去对课文的阅读兴趣。

4、补白。

可以根据文章内容,补写作者没有写出来的主人公的心理描写,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联想与想象的能力。

5、容情与境。

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把自己的悲与喜融入到文章中,与主人公同喜同悲,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作品的情境之中。

结语: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读书教学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作文教学离不开阅读教学,阅读教学不能没有作文教学的基础,二者在联系中发展,在发展中交汇,在交汇中又发挥各自的特点。我们写论文也同样的道理,在阅读大量有关书籍的基础上,学习前辈的经验与方法,然后在根据我们自己的需要,以我们自己的方式来写论文,突出我们自己的写作特色,这也是一种借鉴学习的过程,在这个工程中,我们能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

总之,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要相融合,要立足于教材、立足课本、立足课堂,把经验与实践相结合,先读后写,把材料合理的运用于作文之中,把握层次结构,发挥创造性思维,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形式,这才是阅读教学在作文教学中真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成贵.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J].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2]林渊熀.谈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11(11)

[3]白晶,姚久春.浅谈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J].新课程,2011(6)

第2篇:阅读教学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绘本;补充;创编

【Abstract】Picture books reading supplement to inspire the students' reading interest and attention, look at the picture of picture books reading supplement for the students to write composition provided material, picture books reading supplement stimulating the enthusiasm of the students to draw the plait.

【Key words】Picture books; Supplement; The plait

绘本以其独有的图文并茂的特点,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愉悦感,在阅读的过程中,文字、图画和故事给孩子带来的启迪与思考,往往会随着人们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而变得丰厚。不少学校在小学高年级段不再进行绘本阅读或绘本阅读占很小比例。作为一种尝试,在五六级的阅读课教学中,我精心选用了一些经典的绘本作为阅读教学的补充,通过近两年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愿与同仁们分享。

一、绘本阅读的补充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

小学高年级所选的阅读书籍主要以文字为主,在学生自己准备的阅读书籍里,我发现不少学生依然对绘本阅读书籍情有独钟,兴趣依然不减当年,而对纯文字的阅读书籍则有些心不在焉。悦读才能好读,在阅读教学中,我投学生所好,对同样阅读内容,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或选纯文字阅读,或选绘本阅读,目的都是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达到阅读的要求。绘本阅读的补充最终目的应该是让学生爱上绘本,在无限的绘本阅读中丰厚自己的人生积淀。小学高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人生底蕴,如何让孩子们对看似浅显的绘本产生持久的兴趣是高段绘本阅读策略研究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教学中,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创新思维出发,我选了以下一些文质兼美、人文性浓厚绘本阅读书目,如《大脚丫跳芭蕾》、《肚子好饿的毛毛虫》、《乱挠痒痒的章鱼》、《你是特别的、你是最好的》、《温情的狮子》、《月亮的味道》等,同时要求学生自己选购比较精美的名著绘本作为课外阅读。通过近两年的尝试,绘本阅读的补充,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提高了整体阅读水平,达到了令人满意的的阅读效果。

二、绘本阅读的补充提高了学生看图作文的写作能力

看图作文在小学作文课中有一定的比例,学生在低年级时由于受认知诸方面的限制,面对一幅图片,往往如雾里看花,不知道如何下笔,找不到一个明确的着眼点,写出来的看图作文犹如对图片的解说,到了高年级,教材里安排的看图作文的训练少了,学生训练的机会也就变得少了,可是写作要求和高了。绘本阅读为解决小学高年级学生写作表达困难的现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图文结合的绘本更具有直观性与形象性,符合少年儿童审美需要和心理特点。绘本摆脱了单纯文字的枯燥,给学生一个广阔的想象空间,孩子们可以通过对故事的讲述,对情节的理解、感受,对图片背后内容的大胆猜测进行交流。有利于孩子的表达能力、观察能力、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审美的培养。通过对绘本阅读,我所教学的班级在写看图作文方面有了很大进步,学生不再对看图作文茫然,大都能运用绘本阅读课中的知识,学会通过自己的视觉角度去切入,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展开作文写作!

三、绘本阅读的补充促进了学生对绘本的创编的热情

第3篇:阅读教学的作用范文

阅读使引领孩子们走进文本,理解知识的必要途径。然而读题是每一个孩子学好数学的必备能力,在读题的过程中,孩子们收集信息,整理信息,运用信息,整合信息,进而解决问题。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数学素养得到了提高。而且在阅读的过程中,孩子们对文字蕴含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将进行理解和领悟,从而理清数量关系,得出正确的解答方法。

【关键词】阅读;培养;激发;理解;习惯;提升

朱熹在《读书三则》中说到:“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可见“读”是一种口、眼、耳、脑并用的语言训练形式,同时也是数学教学的一把重要的钥匙。《新课程标准》也指出通过数学的学习,学生要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去观察,分析并解决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而这一切必须是在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分析能力之后才能实现,而数学语言符号化,逻辑化,严谨化及抽象性等特点,以至于阅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读――培养了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学生弄不懂题目的要求,理不清解题的思路等现象。这就是学生缺乏数学阅读能力的一种表现。我们应注重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积极创造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机会。数学上的读,一直贯穿整个知识学习的过程。数学中的一些概念、定律、计算法则都是科学而又严谨的,不能有半点马虎。学生由于读的不严谨常抓不住关键,一字之差而得到相反的结论是常有的事。这就要求学生要有较高的读的能力,不只是有感情地读,而是科学严谨的读。我们只有让孩子们常常读,科学地读,才能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

读――激发学习兴趣

教材的例题编写和之后“试一试”、“想想做做”、“你知道么?”的编排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如果能让学生在讲课之前做好预习,提出自己的疑问在课堂上寻找答案,在讲课之后重新阅读课本,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这样学生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而且感觉数学也并不像想象中那么难。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数学。如在教学“古时候人们的记数方法”时,指导学生课前阅读本课时的材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读――促进数学知识的正确理解

阅读使引领孩子们走进文本,理解知识的必要途径。然而读题是每一个孩子学好数学的必备能力,在读题的过程中,孩子们收集信息,整理信息,运用信息,整合信息,进而解决问题。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数学素养得到了提高。在阅读的过程中,孩子们对文字蕴含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进行理解和领悟有了一个更高层次。从而理清了数量关系,得出正确的解答方法。如:在教学低年级“比多少”(25比4多多少、4比25少多少、比25少4的数是多少、比25多4的数是多少、25比谁多4、25比谁少4)这些问题时,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多阅读,凭借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文字进行分析理解。想让学生理解谁多谁少,就要反复读,细细读,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列出正确的算式。如果学生只是快速浏览一遍,在这几道题同时出现的话,学生很容易理解不透,就无法真正理解它们用加还是减,认为“多”就加,“少”就减,这样孩子就不能完全正确的理解数学知识。

读――促使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众所周知,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其实在数学教学中往往更需要如此,我们只有使学生善于质疑,善于提问才能更好提高数学课堂效率。我们也知道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而这一切都需要“阅读”做催化剂,学生只有在认真阅读题目时,才能发现“问题”,提出“质疑”,从而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

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语言还在于它的精确性和严谨性,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数学术语等都有其精确含义,没有模糊不清,更不会模棱两可,数学结论也非常鲜明,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比如,在常规教学时我们发现,有一部分学生不会读,即读不出重难点,不理解题意,所以我们在进行“读”的训练时,可以让学生默读、自由读、重点读、圈出重点词或字(如:教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材59页第二题时,圈出“增加到”,并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受“增加到”和“增加了”的区别。)等多种形式的读,这样不但有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分析,同时,学生在感悟中也体会到数学的严谨性和准确性,从而促进养成孩子们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

读――渗透数学思想,提升数学素养

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一些基本的教学思想方法,能使学生领悟数学的真谛,懂得数学的价值,也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而渗透数学的方法可谓多种多样,在阅读中同样可以渗透数学思想,提升数学素养。如:在教学“时、分、秒”时 ,可以让学生上网查找资料,阅读古代的计时工具资料,了解古代人们是利用“沙漏”、“刻漏”、和“日晷”等工具来计时的。学生在浓郁的阅读氛围中感受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进一步意识到现代人的高超智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强烈动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提升了数学素养。

当然,数学阅读的作用不单单如此,还有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等等。以上仅是笔者的一点拙见。但我希望数学同仁们在尊重数学阅读的特点(重思维、重精确、重表述和转换)的同时,让数学阅读之花开遍数学课堂,以至于我们的教学更有效。

参考文献:

[1]《数学新课程标准》

[2]《小学数学参考》

第4篇:阅读教学的作用范文

1.要继续加强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本体地位和教师的引领作用。

阅读教学应在教师的引领指导下,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线,以发展语文综合阅读能力为主旨,在整体感悟、理清思路、体验情境、把握意蕴、品味语言、鉴赏评价等具有显性标志的实践环节上,借助各种常用的阅读技能来展开。具体要求是:美文美读,要在朗读中体验抒情性作品的情感和美感,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通过略读、速读的技能实践,通读课文,大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思路,提取和筛选信息;通过精读、默读的技能实践,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的含义和作用,学习从多角度深入解读课文,并进行鉴赏性、研究性阅读。同时,要在“三个维度”有效结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创设学习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展开个性化阅读。

2.在阅读教学中,应注重指导学生的运用与创新。

在阅读教学中,应倡导“自主阅读――合作研讨――个性创新”式学习。这一方式的理念和做法是:学生阅读是学习的起点和基础,是个人独立研读、理解、把握文章的过程。要让学生反复阅读原文,要边读边想,要圈点勾画,并在阅读笔记上写出感受、欣赏、评价之类的内容。研讨要在自读的基础上进行,通过相互交流,质疑启发,深化理解。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不但要起好组织、指导的作用,而且还要适时、适度地参与研讨,不能把学生的思路往既定的框子和结论上“靠”,而要鼓励思维的多向性和结论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创新”是在自读研讨的基础上,各人把文章内容或形式的某方面和自己的某些生活经验、文化内存、思想情感等联系起来思考,通过比较延伸、联想和推测,提炼出某种和“教参”不尽相同的内容,并用简要的文字表达出来的过程。这个环节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还要运用发散思维、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等。这一环节作为高层次的目标要求,教学中可视教材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

3.做到“多元有界”,引导解读差异。

任何事情,物极必反。个性化不等于自由化,也不是绝对地学生化,更不是普遍化、随意化。无论怎么“多元”总有一个界限。作为阅读客体的文本虽然存在着“空白”和“不确定性”,但必然会有许多显性的、鲜明的“规定性”,总会有个“作品视界”范围。“多元解读”也只能在这个范围内进行。“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然而总还是莎士比亚所描写的哈姆雷特的反映,彼此在某些细节上难免会有些差别,而在基本性格上还是那个哈姆雷特,而不可能成为堂吉诃德。正如童庆炳在《文学理论教程》中指出的,阅读接受,一方面是多元的,无限的,存在着审美差异性;另一方面是有限的,有范围的,存在着社会的共通性。因此,“多元解读”并不意味着可以随心所欲、漫无边际地乱解乱读,并不意味着可以有绝对的“弹性”,而必须有一定的“规范”,必须有一定的价值取向和解读范围的引导。

首先,多元解读要尊重文本,引导学生与文本真诚对话。文本是教学的起点,是学习的载体,只有立足文本,尊重文本,与文本真诚对话,才能有效解读文本。钱梦龙老师说:“找到文本对解读的限制和解读自由度之间的契合点,恰恰是阅读教学最能显示其魅力之处。因为,阅读教学不但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更要通过学生的阅读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学会怎样品味语言,怎样捕捉文字背后的隐含信息,怎样揣摩文本中那些‘重要的暗示或提示’,怎样获得审美的愉悦,怎样对文本作出既富有创造性又符合文本实际的解读。”如某位教师教鲁迅《社戏》时,要求学生品读“归航偷豆”情节部分,有个学生说:“‘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这句话写得很形象,它把小伙伴们的野性和饥饿感写出来了。”这位教师听了,并没有人云亦云,盲目表扬肯定学生,而是引领学生进一步品味揣摩语言,领会词语真正内涵。教师问:“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学生说:“从‘任凭’‘围’‘撮’等词可看出。”教师问:“‘撮’是什么意思呢?”学生看文下注解,齐答:“撮,是用手指捏取细碎的东西。”教师追问:“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用手指捏取东西的?在饥饿的情况下会这样吗?”学生恍然大悟:“哦,一定是豆太烫手了。”通过教师的引导点拨,学生领略了鲁迅先生遣词造句的准确美。

第5篇:阅读教学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消化教材;钻研教材;系统复习;形成习惯

【中图分类号】G648.6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12-0047-01

在数学教学中使用教材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恰当地运用教材,另一个是如何经常地指导学生阅读与钻研教材。教材是按照教学大纲编写的,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依据,是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技巧的主要源泉之一,因此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必须很好的使用教材,它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就数学教学来说,它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消化教材,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

学生消化与巩固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必得有一个过程,认真地阅读与钻研教材,是消化教材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的重要措施之一。例如,教师在课堂上讲过的一些法则、定义、定理及某些结论的叙述和概括,学生总不是一听课就掌握了的,但通过课后的认真阅读和仔细钻研教材,结合回忆教师的课堂讲解,一般能够加深理解,逐步学会用正确的数学语言去叙述它们,也能为灵活运用打下基础。加上课外作业及不断的复习,学生就能牢固地掌握这些知识了,即使有些学生接受能力较强,似乎听了课后就能掌握,但如果不肯在钻研教材上花些工夫,掌握也会是暂时现象。

二、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学生解答习题是基础知识的初步应用。众所周知,只有在通过教师的教学和自己的钻研教材,牢固地掌握定义、定理、公式、法则等基础知识以后,演算习题才会得心应手、迎刃而解;同时,教材上所列例题,一般都有一定的代表性,如能指导学生课后认真钻研例题,反复推敲,也能收到广开思路之效;特别是在学了一种新的方法以后,解题要点、书写格式等往往都需要以例题为样板,这样,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就更为重要了。

三、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独立钻研精神

使学生不断提高阅读能力、养成独立钻研的精神也是教师的重要任务。数学教材虽然也和其他教材一样,是根据教学大纲用科学的连贯的叙述来说明教学内容,但也有它独特的词汇、不同的叙述格式和语言特点,因此,必须经常地指导学生阅读和钻研教材,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养成了独立钻研的习惯,这不仅能大大减少接受新教材的困难,语言表达能力也会因而得到提高,同时,还为学生阅读数学课外书创造了条件,这样,学生就能不断地扩大视野,弥补课堂知识的不足。

在数学教学中究竟要怎样运用和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呢?这里我谈一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恰当地运用教材,让学生合着书听教师讲解的做法不是在所有的课中都恰当的,随着学生理解能力的增强,应逐步培养学生独立理解的能力,教师只加以检查,订正或重点说明。(当然,对某些应用题及几何题,为了不让学生看到应用题的列式或方程及几何图形的辅助线,以及引导学生思维,教学时不让学看课本是可以的);应该注意的是对于那些学生难以理解,复习起来有一定困难的内容,在系统讲述以后,还应对照教材一一予以说明。对于那些容易被学生忽略的知识点,也应该对照教材着重指出,如一元二次方程的标准式为ax2+bx+c=0一般学生都能记住,但其中a≠0却往往被忽略了,这说明有必要提醒学生注意。在新课讲解以后,不要忙于布置学生演算习题,一般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先叫学生阅读教材,提问疑难,然后通过举例、复述、解释有关基础知识进行巩固。然后通过回答、板演等活动检查学生掌握与运用知识的情况,最后教师总结概括。对于作业的布置,应该布置学生首先阅读教材,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采取适当的方法记忆知识,例如复习时合上课本,试着回答当天学过的基础知识或解答学过的例题,然后打开书本检查是否正确;为了养成学生阅读与钻研教材内容的习惯,除了布置一些练习题以外,还应布置一些思考题,如在讲了无理数一节以后,可以布置这样的思考题:无限小数就是无理数对吗?无理数就是无限小数对吗?像这样的问题,可以在下一堂课前提问学生;对于那些可以用多种方法证明的定理、公式、法则,可以布置学生用与教材上不同的方法证明或推导,使学生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在课外辅导中,要了解学生是否及时复习了教材,在复习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怎样解决?这样,既督促了学生,也及时了解了教学效果;当学生解答某道习题遇到困难而来请教时,对有些问题可以不直接告诉学生如何解答,而用一些启发性的反问,层层追溯到基础知识上来,如果学生掌握了这一基础知识,问题当然就解决了,如果没有掌握,那就应该指定学生阅读教材上某些章节,这样引导学生自己解决自己的疑难,不仅能调动学习积极性,更能使学生深刻认识到阅读与钻研教材的重要性了。此外,在单元复习或期末复习前,更应组织学生系统地复习课本,这时对学生应该有更高的要求,要指导学生对有关联的概念、定义、定理等进行对比分析和概括,真正达到复习的目的。为了完成上述工作,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特别要深入了解学生实际情况,明确哪些内容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哪些是难于记忆的,哪些是容易被忽略的,哪些是容易错混的,然后考虑如何相应地恰当地运用教材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2、课后作业量必须适当。根据我平时的调查了解,一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已经深刻体会到阅读教材的重要性,但有时作业太多,学生无法深入复习教材,因此课后作业量必须适当,既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复习课本,又要保证学生运算技能技巧的形成。

3. 要经常教育学生重视对课本的阅读与钻研,讲清它在提高学习质量中的重要作用,特别在学生没有养成这一习惯前,不仅要反复交代,具体布置阅读任务,课后还必须及时检查了解,进行指导,使学生逐步养成先复习教材后做作业的习惯。

总之,只有了解阅读的作用和指导方法并运用到教学中去,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及数学成绩,使老师教得轻松。

【参考文献】

第6篇:阅读教学的作用范文

摘 要:本文从阅读教材与构建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关系的角度,探讨教材使用、编写对英语阅读教学的促进作用。作为一门外语,小学英语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英语语言基础,更应该以英语语言为载体,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个性、品德,实现英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Join In 教材的分析解读,认为该教材渗透多元智能论的理念,同时还严格遵循人类语言习得的客观规律来设计教学内容及活动,语言生动,地道,贴近儿童心理及生活,是适合于少儿英语学习的教材。基于Join In 教材,在构建阅读教学模式时,本文提出将教学模式与教材进行优效配置,有助于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并提供了可参考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 Join In 教材;可持续发展;《英语课程标准》

一、阅读材料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语言教学的两个基本问题:怎么教和教什么一直是语言教学中专家们争执的焦点。随着语用学,语篇分析,社会语言学的发展,人们开始质疑“语言教学理论是教学方法的理论”,越来越多的语言教学工作者将语言教学的重心由怎么教转移到教什么。语言交际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怎么教必须以教什么为前提。可见,阅读的内容是至关重要的。这一观点促使英语教育工作者去思考:应怎样设计适合孩子实际情况的英语阅读材料,来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个性、品德,实现英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

语言教学中,学生、教师、教材构成教学的新三角,三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动态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中心,教师是组织者,教材是课堂教学活动依据的主要资源。教材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授和学习的方式,教师作为教学的执行者,其教学行为都必将受到教材编写思想的影响,

在中国的外语教学环境下,教材中的语言学习材料主要是有着完整语境的课文篇章,不但为教学和学习提供必要资源,而且能创造语言的用法和使用相互联系的环境。

适合的阅读材料可强化语言的可理解性输入。而根据语言教学的规律来看,从语言的输入到语言的有效输出,需要对教学设计的精致化处理,必须有相关教学活动,才能转化为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语言输出。

教学模式作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中介环节,教学模式的设计就要充分考虑到阅读材料和教材的使用。

教材是教学思想的载体,教学模式实施的平台和依据

目前,武汉市大部分小学包括乡镇地区使用的Join In 教材,从该教材的编写设计中,英语教师从中可以作为平时教学设计的参考和借鉴。

二、对Join In 教材的解读

Join In 教材以多元智能论作为编写的主导思想

a)正契合并体现了新课标的任务双重性,即突破学科本位的思想,通过践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关注、尊重学生的差异,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语言实践,并能逐渐了解自己,认同自己,悦纳自己、从而自尊、自信、自强,他们的智力、个性得到全面开发,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b)教材中各种外显的语言活动设计(“Let’s……”活动)充分表现出教材的理念与意图:参与、合作、民主、平等、快乐、发展。学生在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参与“做事”的体验中,提高语言技能,丰富情感,培养能力,智力、个性得到全面开发,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c)教材充分注重少年儿童的认知系统心理机制的开发,遵循语言学习的自然规律来设计安排语言学习活动。教材中有大量的图片故事,朗朗上口的chant,引人入胜的play

结论; 教材的编写除了渗透多元智能论的理念,同时还严格遵循人类语言习得的客观规律来设计教学内容及活动。

基于Join In 教材的主导思想和突出特点,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实践、参与、和创造

②注重小学生稳定兴趣的培养、实施兴趣教学、寓教于乐、寓教于做

③遵循语言教学规律,满足少年儿童在语言学习中表现出的天性“go for meaning”

④从语言功能或意念出发组织教学,

⑤语言教学,特别是外语教学,内容意义的理解是第一位,语言形式等是第二位。

⑥课堂教学活动化、教学活动任务化、任务活动主体化

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多变的阅读教学活动形式和不同的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达到课标的二级要求,并为初中学习打下基础。

对于这套建立在多元智能理论基础上Join In教材,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应该做到以下几点要求:

a.英语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不仅要完成传统阅读教学中传授语言知识、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任务,而且要深化课文的内涵和拓展课文的外延,把课文空间范围延伸到社会、生活中的人和事,教会学生认识社会、认识生活,培养学生自信、自强、自立的品格,发展学生的人性。

b. 阅读教学的多元目标是:提高学生适应各类语体、文体的阅读能力(直接目标);磨练和开发学生智力中的阅读思维加工能力(间接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写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让每个学生拥有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和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让学生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潜在目标)。

c.阅读教学策略上,以阅读能力训练为中心展开教学。阅读能力是以阅读智力为主干,以阅读知识为先导,以阅读情趣为动力的立体结构因此阅读不仅要训练学生的阅读感知力、阅读理解力和阅读鉴赏力,而且要培养学生阅读迁移力和阅读创造力因此教学不仅要抓“文义的具体化、简约化、系统化”,而且要抓“阅读心得的言语化、灵活化、实践化”而且阅读能力训练要渗透阅读的人文精神,调动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积极性,注重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教育、自我完善。

d. 阅读教学设计,要求以任务推动学习,以任务贯穿学习。设计任务时,应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一举多元智力理论,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智力水平、胜利条件、兴趣和个性、社会经济文化背景、语言基础、学习方法等差异,同时把握深度、广度、跨度、精度、密度、角度等,特别要把握难度。

e. 阅读教学方法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来增长知识,发展能力。提倡“讨论式阅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见解。把阅读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实行“师与生、生与生“的多项交流方式。

f. 教学过程中,要求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的、宽容的课堂气愤,营造一个和谐、融洽、平等的学习氛围,建构式生对话、共同发展的“交互式”教学活动方式。与学生分享理解,寻找真理,共同开发“体验课程”,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的学习方式。

g. 阅读教学资源上,要求以课内阅读资源为核心,开辟课外和校外阅读的立体课堂。利用练习本、音像制品、电视节目、书报杂志、网络信息等资源,编制多套内容新颖、结构合理、文体兼备、信息密度大、语言知识丰富的阅读教材,创设真实交际情景,扩大阅读容量,增加知识密度,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各种墙报)

h. 阅读教学测试上,形成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书面与口头相结合,重点应放在阅读理解的准确型和阅读新的表达的创造性上,重视结果也要重视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多元智能来进行语言学习,并通过英语阅读教学来开发、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开放心态、彰显个性,解放创造性。

三、构建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从调研中所发现的问题,我们看到由于教师对阅教学理解上的偏差以及客观上学生接触和使用英语的时空受到一定的限制,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普遍存在着所谓的阅读教学并没有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而由此也阻碍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语言教学主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我们需要一套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来框正我们的基层教学。教学模式作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中介环节,它不仅将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更加具体化,同时也可以使教学理论得以补充和完善。通过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我们可以在深层次上思考阅读教学,教学中有意识地、主动地接受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操作程序和操作要领,为阅读教学实践提供指南和参考。

阅读教学模式构建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

《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发展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

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其实就是教育的最朴素宗旨:正如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朴素的宗旨正契合了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基于学生发展,关于学生发展,为了学生发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它应该是我们所有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的出发点。所有的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为最大的目标。

构建小学生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必须对有助于发展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与此同时,还应该让学生在意志品格、思维、个性、心智的都得到了培养和发展,并最终内化成自身的素质,最终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

这一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也是衡量阅读教学模式实效性的重要指标。

按照以上达成的共识,基于Join In 教材,在构建阅读教学模式时,我们将教学模式与教材进行优效配置,从而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在通过对现行教材(Join In)分析以及对新课标的透彻解读,结合当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遵循认知规律,依照语言习得理论和多元智能论,制定出以“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原则的,让不同英语水平,智能各异的孩子自身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英语学习可持续发展的阅读教学模式或体系。

根据Join In 教材的特点,以及阅读教学在小学英语课程中所承担的多元任务,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总体教学模式上采取:以故事搭建教学平台,进行整体教学。也就是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课文(或图文)为阅读教学材料,帮助学生完整理解故事大意、语言形式、篇章结构和修辞方法,在处理各个部分时达到局部不离整体,整体寓于局部之中。其教学模式是:整体部分整体。

在确定整体教学模式的基础之上,设计并构建出与教材相配置的不同学段、不同课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以此加强阅读教学模式的适应性,提升其实效性。

①根据学生学习内容的阶段行,采取分段教学模式,有低段的感知领先模式;中高段的主动参与模式。

②根据阅读教学的多元目标,构建出对应不同课型的阅读教学模式:基础课阅读教学模式,拓展课阅读教学模式,研究课阅读教学模式。

上述教学模式实践探索的共同特点是:遵循认知规律,运用整体教学的原则,从整体入手,总体的模式是:整体感知-表层理解-循环加深-整体推进-深层理解。这一模式是语言教学的核心理论:“内容意义的理解是第一位,语言形式等是第二位”,指导教学的具体体现,也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需要把握的原则:意义领先、形式聚焦,这一原则对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以上观点是通过武汉市高教处课题《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阅读材料和教学模式的实效性研究》(于2012年7月结题)研究过程中,对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深入调查和研究,找到目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普遍存在结症,有针对性地设计和构建多样化的阅读教学模式,提升了教学模式的适应性,进而提升其实效性。经过一线教师的实际操作,得到老师们的认可,并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以及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英语学习乃至个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形成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阅读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阅读应该从小抓起,它承载的不仅仅是知识的获得,还有成长的教育。当前,少儿英语阅读教学也从益智培养提升到情商的培养,素质的培养,因此我们还将继续关注英语教育中这一块新开垦的园地,在今后的工作中,深入小学和培训机构为英语阅读教学和少儿的英语学习提供有益的指导。

参考文献:

[1]龚海平“小学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3期.

[2]《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第7篇:阅读教学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分层阅读教学;初中英语;实施;应用

在初中阶段,英语是教学的重点内容,学生通过学习英语能够不断提升其英语能力。但在英语教学中,英语阅读作为难点,如果学生的词汇量、语法知识欠缺,将不利于学生学习。因此,必须完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方法,进而正确引导学生学习英语。由于分层教学能够贯穿于英语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并在因材施教理论指导下,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予以分解,所以将分层教学运用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1分层教学的内涵

所谓分层教学指的是在教学工程中,按照大纲的基本要求,从学生角度出发,并根据教学内容,然后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得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和高效性。在因材施教理念的指导下,在开展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优化教学目标,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开展不同层次的教学。通过分层教学,对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加以培养,使得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并确保教学能够符合新课程标准。

2分层教学应用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作用

2.1分层阅读教学能够让学生获取丰富的知识: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采用分层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获取丰富的知识,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英语阅读[1]。因而,初中在英语阅读教学期间,为了学生对学习英语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就需要加大分层教学力度,针对每位学生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英语阅读时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2.2分层阅读教学可以拓宽学生视野:在初中教育阶段,教学的内容不仅仅局限在课本中,而且将教学内容加以拓展,从而使得学生的获取更多的外界信息。英语作为一门重要学科,学生通过学习英语能够提升其语言素养和交际能力,尤其是在英语阅读教学时采用分层教学,可以拓宽学生视野。在分层教学环境下,教师向学生提供不同深度和广度的英语阅读内容,能够实现学生汲取丰富的知识,并拓宽视野。

3分层教学在初中英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与应用

3.1学生分层:某初中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应该分层阅读教学模式,能够对学生进行分层,从而使得每位学生都得到培养。正是因为每位学生的智力、能力、基础知识等都有所差异,所以将学生予以分层,能够确保教学具有针对性。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三层,分别是A、B、C,A层学生英语基础知识较差,B层学生英语知识相对较好,C层学生英语知识扎实[2]。教师结合英语水平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保证英语阅读教学具有合理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有显著的提升。

3.2教学目标分层:初中为了提升英语阅读教学质量,加大了分层阅读教学力度,通过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继而为英语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利依据。由于学生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无论是能力水平、学习兴趣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所以为了完善英语阅读教学环节,必须结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通过建立不同等级的英语阅读标准,进而确保学生对英语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将学生层次分为三个等级,那么,对于A层次的学生,只要能够理解文章大意即可并回答课后问题即可,而B层次的学生需要结合文章上下句猜测出陌生单词和词汇的含义,比如在阅读“Thenextimportantdateinthehisto-ryofphotographywasin1837.Thatyear,Daguere,anotherFrenchman,tookapictureofhisreadingroom.”时,通过上下语句就可以了解hotography是摄影术的含义[3]。对于C层次的学生,必须对句子的语法和逻辑结构有全面理解,明晰文章情节发展,从而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有利条件。

3.3教学模式分层:对教学模式进行分层,能够有助于英语阅读知识得到不断提升。英语阅读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时,应该分为课内和课外教学模式。在课内阅读教学期间,教师主要是通过让学生阅读课内文章,对英语阅读和语法等内容有一定了解,然后通过课外阅读,使得学生的英语水平有进一步提升。例如,在“Thealiens”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阅读“NowIaminastrangeworld.Itisverynice.Therearemanynewthingshere.Therearemanyearthmonstershere,too.Theearthmonsterslookveryfunny.Theyhavejustonehead,twoarmsandtwolegs.”全部内容,能够对阅读知识加以深化。由于课外阅读内容与课内阅读相比,内容更加复杂,知识面更广,所以学生通过剖析课外阅读,可以使其阅读水平予以有效培养[4]。

4结束语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是其中主要部分,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初中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并加大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通过对学生、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分层,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接受针对性的教学,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英语阅读,从而有助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水平的提升。

作者:邵佳艳 单位:吉林省长春市第五十二中学

参考文献

[1]何云.初中英语阅读课的层次教学尝试探讨[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3(11):37-37.

[2]柴祯炜.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校园英语(下旬),2015(1):120-120.

第8篇:阅读教学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高考;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反拨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03-0156-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03-076

[本刊网址]http://

一、语言测试反驳作用的内涵

语言测试作为一种实现教学目标和评价教学质量的手段必然会对外语教学产生某种影响,这就是休斯所说的反拔效应。至于反拔效应的定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休斯对反拔的定义为“测试对教学的影响”。并且他认为反拔效应可能是积极的或消极的。肖哈密将反拔效应定义为“外部语言测试是影响和驱动学校教育中外语学习和作用”。麦克纳马拉认为反拔效应是测试对教学的影响,他相信测试在决定学生生活机遇,影响教师和学生名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不管在定义反拔效应上存在多少差异,但广大学者都有一个共识,即反拔效应是测试对学校教学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既是积极的也是消极的。

许多学者都对决定反拔效应性质的因素感兴趣,在何种程度上测试能直接导致教学的变化?还有其他哪些因素会影响反拔效应的性质。一项测试的测试内容的测试方法与教学目的出现分歧,极可能它将产生有害的反拨作用。巴克曼指出“积极反拔效应将会在测试过程中反映出课堂中所教授的能力和技能是产生作用的”。这意味着测试效度越高,其产生的积极反拔效度越大。但受教学系统中其他因素的影响,一个不好的测试也可能产生积极的反拔效度,而一个好的测试也有可能产生消极的反拔作用。因此也可以说任何一个测试无论好坏,如果它能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教师的教学活动,我们就可以说这项测试产生积极的反拔效度。但测试质量并不是决定反拔作用性质的唯一决定性因素,测试的能力和权威促使政策制定者将它作为控制教育体系,课程和新的教学方法的有效工具。任何测试都可能在某一情况下产生有益作用。同时一项拥有更高质量的测试一旦被不当运用,也会产生不利后果。

二、目前高考英语测试的概况

全日制普通高中英语教学大纲(编写的教学大纲)与高等院校教学改革,在吸收了其他国家的教学观点之后都要关注阅读的重要性,同时提出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同时,它强调对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是理解和吸收文本信息的方式。教学大纲也把要求让学生逐渐获得独立的阅读能力作为最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因此,高校的教学任务就在于教会学生理解他们在英语课本中学到了什么,同时教会他们怎样应用恰当的学习策略来开展学习活动。高考英语不仅注重英语能力的测试,同时注意平衡考试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与其他常识。每年的高考英语阅读测试中都会出现一些生词。阅读测试所需要的阅读速度为每分钟50到70字,速度要求越来越快,阅读测试问题的类型由以下题型构成:理解文章主旨,理解具体信息,猜测文章中陌生词汇或短语的意思,判断和推测,理解文章结构,理解作者的目的和态度,理解文章中的文化信息。从阅读上讲,高考英语阅读测试考察了许多考生的阅读技巧,包括利用词汇,短语和结构理解短篇文章快速浏览,推测作者意图等能力。

目前,高考英语阅读测试大多采用多项选择的方式。尽管多选测试的测试效应无法得到保证,但试题是客观的,高效且可信赖的。在有限的时间内,考生能完成更多的课题,研究范围更广阔,这能保证测试信度的提高。但这种多选题考察模式也有明显的缺陷,比如猜测因素无法排除,诱导答案设计困难等等。阅读明显是考试的一项内在心理活动,考试不会在阅读中表现其内在的活动,因此我们无法通过观察来评价考生的真实阅读水平。高考英语阅读究竟对英语教学产生了怎样的反拨效应呢?

大多数高中英语教师认为高考对高中英语教学有决定性影响。高考对高中英语教学有积极反拨作用,或者说其产生的积极反拨作用要远大于消极反拨作用。高考英语测试阅读理解部分的文章布局合理,体裁丰富,主题广泛而实际。高考英语阅读测试能够并且及大地反映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高考英语科学的议题原则、高信度和效度,给予了学生一个激发潜力的平台,并让他们在这里发挥出他们本应该做到的最好的水平。因此教师应该根据高考英语阅读的指导不断调整其教学方向。只有这样,学生的英语成绩和语言运用能力都会得到提高。

三、高考英语阅读测试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影响

测试对教学的所有方面都有影响,但影响的程度和深度在不同方面是不同的。测试对高中英语教师的教学态度、课堂教学的内容、教学策略有极大的影响。教师的教学态度深受高考英语的影响,而他们对工作、对自己在学生、同事和家长的满意度受高考英语分数变化的影响。一些学校在课堂教师教授与学生高考结果之间形成了一种过度的联系,这让教师们不敢忽视高考英语的重要性。因此,高考英语不容置疑地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有较深的影响。但这些影响能否促进教学的良好发展,本文从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安排、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来做分析。

首先,不管是高一、高二还是高三,教师的教学要点主要在于分析课本中的阅读文章,而不是花费大量时间分析和解释高考英语阅读测试中的阅读文章,也就是所谓的考试技巧。尽管高考英语对教学有很深的影响,但教师也已经意识到并做了大量的模拟测试。课本中阅读文章的难度适中,题材丰富,语言真实。特别是教师可以根据课本解释来训练学生的阅读技巧。这何乐而不为呢?课堂中大量时间都花在理解课本文章、报纸、杂志和其他英语文章上。三年级的应试成分有所增加,但为了教会学生掌握阅读技巧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大部分课堂时间仍然被用在文本阅读上。在高三英语阅读课堂中增加一些应试技巧以提高高考英语分数是不可避免的。因为高考英语阅读的改革方向不是对语言知识的扩充,而是对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大多数老师已经意识到简单地对文章中的知识点或语法点进行解释仍然十分耗费时间且效率不高。相反,更多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和阅读能力则是一条捷径。因此,有丰富的词汇量,一定的阅读技巧和实战演练对学生在高考英语阅读测试中获得高分是十分必要的。

目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教学框架为:第一堂课是泛读文本。课前,教师通常会让学生根据文章主题收集各种材料,以培养他们背景知识的建立,然后才引导他们逐渐学习文章。此外,为了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会以各种形式解析文章主旨,包括快速匹配回答问题、图表分析、正误判断、听力理解、故事复述等等。第二堂课在分析语言点之前,教师需要对文章风格、段落结构和短语等进行解释。分析语言知识时,教师应根据文本环境进行解释而不是偏离论述结构或单独教授语言点。第三堂课通过复述文章,指导写作和其他活动,更全面准确理解文章内容,指导性写作是课堂中经常用到的一种高效方式。教师对范文进行深入解析有助于学生发现文章的信息组织顺序和句子间的联系。要求学生利用网络和其他方式寻找与主题相关的信息,并模拟范文写文章。课堂中,教师选出学生写的优秀文章进行点评进而让学生注意阅读文章中的重要知识点。在历年高考指导作用下,教师的阅凑教学策略有了很大的改变和进步。美国语言学家奥尔德森总结出,第二语言学习者应该注意提高阅读速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自动化阅读。高考英语阅读测试对考生的阅读速度有更高的要求,因而大多数教师应该在这一方面做出努力,这显然对教学有反拨作用。上文提到在第一堂课中,教师主要根据泛读来掌握文章,寻找文章主旨,根据文章难度和篇幅来调整阅读时间。只有提高了阅读速度,学生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阅读大量材料。课堂中,教师通常会提前设定适当的阅读时间,让学生运用快速浏览,细读和其他阅读技巧,训练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找出某一句子的中心词,进而找出某一段落的中心句,并总结整篇文章的主旨。

高考英语阅读文章是最好的风向标。它对教师准备和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大多数教师的阅读素材选择都主要来源于课本中的延伸阅读,相关文章和英文报刊杂志上的原创文章。教师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需要来调整文章的难度和篇幅等,进而激发学生在学习中创造高效的英语课堂的兴趣。

测试导致消极反拨作用的原因之一可能是测试的直接参与者―老师和学生,不理解测试的反馈结果,没有根据结果分析得出正确的理解和自我评价。高考结束后有多少英语教师会站在科学的角度对考试结果进行分析和思考呢?有多少英语教师会不断提高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期全面发挥测试的积极反拨作用呢?尽管测试组织者有一个后续的高考反馈报告,但英语老师通常难以获得相关材料。所以测试组织者应该给老师相应援助,从语言学和测试理论学角度训练老师,让老师和学生理解测试的目的和考试成绩的作用,并根据测试结果做出分析和自我评价等等。不断完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以促进测试对教学的积极反拨作用。一般来说,高考基本满足大规模标准化测试的专业质量要求,比如:命题专业化,客观测验评价。但未来的任务是让高考英语对教学产生非常积极的反拨作用,并极力排除其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Hughes,A. Testing for Language Teachers[M].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2000:22,23.

[2]Shohamy,E. Test Impact Revisited: Washback Effect over Time[J].Language Testing,1996( 13).

[3]Mcnamara,T. Measuring Second Language Performance[M].London:Longman,1996.

第9篇:阅读教学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比较阅读;迁移思维;阅读能力;写作能力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学生的求知欲剧增,阅读成为中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所以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对于提高阅读效果至关重要。比较阅读是指把内容或形式相近的或者相对的两篇或一组文章放在一起,对比着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将有关的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这样既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维,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又可以看到差别,把握特点,提高鉴赏力。那么在教学中使用比较阅读来有什么良好的效果呢?

一、提高学生全面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

教学中教师可选取一些体裁、题材、思想、写法相同或相异的有一定可比性的作品进行比较分析。由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去研读,找出其异同,斟酌其文章内容,从而达到理解文章主旨的效果。

如鲁迅的小说《 孔乙己》,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将此文与吴敬梓的小说《范进中举》进行比较阅读。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了解到孔乙己和范进是都是封建科举制度下的受害者,引导学生从两个所生活的时代、两人的性格特点、两人的结局及两文的主题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比较阅读,学生知道落魄儒生孔乙己疯癫举人范进这两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有异曲同工之妙。通过比较阅读,让学生复习、巩固了过去所学的课文又理解了新的课文,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二、提高学生迁移思维的能力

“有比较才能有鉴别”,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比较阅读,能大大提高学生感知美文,理解作者情操、写作思路、文章技巧等能力。如教小说《在烈日和暴风雨下》时,我把他同说明文《天气陛下》一起比较阅读,使学生明白:描写这种手法,在记叙文和说明文中的运用是不同的。记叙文可以极力铺陈、精摘细镂,而说明文则要粗线条勾勒,近乎白描。这些区别,还是由作者的写作目的来决定的。在语文课堂上多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能使学生在阅读文章时,养成一种“由此及彼”的迁移思想的习惯,对新知识的特点更加清楚,同时,对旧知识可以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

三、提高语文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的梳理平

通过比较阅读,可以发展迁移思维,学生在大量的比较阅读中,由此及彼地学习新知识、认识新事物,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对语文知识系统的、条理化的梳理水平。

以《中国石拱桥》和《北京立交桥》为例,就可以从一下三个方面指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①文体不同:前者重在说明是说明文,后者重在记叙,为记叙文;②写作目的不同:前者意在介绍石拱桥的知识,后者则从记叙北京的立交桥的建设情况入手,赞扬首都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歌颂改革开放的成就;③内容不同:前者主要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中国石拱桥坚固、形式优美、历史悠久的特点,后者则是记叙北京市从1974年起十年来立交桥的发展情况和作用。

学生通过比较阅读,可以逐渐提高对语音、文体、文法、语言运用、语法修辞等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的梳理水平,对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理解、写作习惯大有帮助。

四、提高阅读速度,节约授课时间

对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如果我们逐篇孤立地去分析讲解,这种不变的模式不仅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而且会使教材内容支离破碎,破坏教材编排的逻辑性。如果采用比较法阅读,从局部入手,从整体把握,就能使学生耳目一新,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阅读的速度,节约授课时间。

在教自读课文《短文四篇》时,我在布置学生预习中设计了几个比较点。课堂上,让学生就预习的情况展开讨论,加以适当的点拨,明确了这两篇议论文从论点上看。《治学的秘诀》的论点:是由结论归纳出来的,出现在文章结尾;《求知与采金》的论点则是由课题扩展而来,出现在文章开头。论据方面:前者既有事实论据又有道理论据,后者则只是以采金的事实论据。论证方法:前者用了事实论证,还用了道理论证,后者则采用了类比论证。两篇文章的写作特点:前者由诗画引入,雅趣横生,后者则巧用比喻,生动贴切,引人入胜。一节课,就交完了两篇课文,学生记忆深刻,反映良好,既培养了学生阅读的能力,又节约了授课时间。

五、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阅读和写作是分不开的,阅读是写好文章的前提。语文教学中的比较阅读,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各种文体特有的艺术风格,掌握各种表现方法,写作方法。善于比较,学生才会联想,从而创造出许多美妙的构思。如七年级上册中朱自清的《春》,教学前可让学生写作文《春》,然后引导学生把作文和课文《春》进行比较阅读,从而领悟到朱自清先生对春天多角度多侧面以及细致入微的观察是他写好《春》的主要原因,从而得到教益。把比较阅读的方法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多加运用,既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扩大课堂容量,丰富课堂信息,又可加强课文知识之间的联系,更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可以说,比较阅读是一种手段,一种方法,更是一种能力。

结语:比较阅读,古来有之,人们在读文章时总会产生此文与彼文,此作者与彼作者,作者同读者等联想。在教学书中,充分运用比较阅读这一方法,不仅使学生对语文课产生了兴趣,也让我尝到了它的“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