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健康对社会的意义范文

心理健康对社会的意义精选(九篇)

心理健康对社会的意义

第1篇:心理健康对社会的意义范文

健康内涵中包含着道德意蕴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仅是没有躯体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这一定义同时强调了人的健康所涉及的身体、心理以及社会关系方面的因素。虽然这一定义并没有明确地提出健康的道德因素,但“心理状态”(包括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如社会责任)这两项健康要素中都缺少不了道德的参与。这说明健康不仅仅局限于一个人自己身体的健康无损,而且还要兼顾他人和社会方面的因素。

从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定义中可以看出,健康不仅包括客观的生理事实,而且也包括主观的价值取向。由此,我们可以把健康从总体上分为生理健康(或肉体健康、客观健康)与心理健康(或精神健康、主观健康)两大类。生理健康是一种医学事实,有可能通过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给它制定一个客观的标准,符合此标准即为生理健康,不符合此标准则为生理不健康。但是心理健康却很难制定一个普遍适用的标准,因为心理健康问题与价值问题常常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价值追求和对健康的不同价值判断标准。因此,即使一个人在身体上有一种或多种缺陷,但他仍然可以感到很幸福、很健康,并可以自视为健康的。例如,一位患了高度近视的学者可能并不认为自己佩戴眼镜是不健康的。同样,一位影视女演员或许也不会认为自己的过度减肥是不健康的。人们对健康会有不同的理解,也会因之而持不同的健康标准,从而作出不同的健康选择。

强调健康内涵中主观因素的意义在于发掘其中的道德意蕴:正因为健康在很多情况下是个人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所作的价值选择,而这种选择可能会对他人和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人们必须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个人健康并非只是个人的私事,其道德义务性的重要根据之一就在于个人健康直接关系到公共的健康。有学者认为:道德是调整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原则和规范的总和。其实,健康也可以被看作是这样一种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因为个人的健康状况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个人与他人、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正是由于健康对于个人、他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使得健康问题从私人领域扩大到了社会的公共领域,并使之具备了道德意义,成为了公民的一种道德义务。节炎

健康选择具有道德倾向性

健康在一定程度上是个人选择的结果,因为一个人可以由于选择了健康的生活方式而保持健康,也可以因为选择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而导致疾病。有许多疾病都是由人的不健康的生活、消费方式所引起的。例如:80%~90%的肺病是由长期吸烟所致,大部分的艾滋病是由直接或间接的不安全或吸毒者共用针头所造成的,不系安全带或不戴头盔的行为也增加了因车祸而导致残疾的风险。目前,酗酒、吸毒、、不正常性关系等不良生活方式大量存在,对人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人的健康离不开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人们根据自己生活机会中可供挑选的方案所选择的健康相关行为的一些集合模式。人的个体和群体的健康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健康有关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不健康生活方式是导致疾病的重要人为因素。据统计,我国的死亡人数中近40%的人是由于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导致的死亡,美国则为50%。一个主要由于不良生活方式而导致的疾病的例子便是艾滋病。艾滋病在全球的流行对整个人类社会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目前,艾滋病防控形势仍很严峻。因此,我们在研究健康的道德问题时必须考虑个人的行为,因为个人的行为结果会对或近或远的他人产生一定的影响。个人的行为也是个人应对自己的健康承担道德义务的基础。

有选择的地方就会有价值判断,在有价值判断的地方就会有道德选择。健康活动通常是在主体价值观念的指导下的创造性活动,这就决定了它也应该是一项道德性的活动。正因为人的健康,在很大范围内是一个选择的问题,而不是命定的事情,所以健康问题也可以是一个道德义务的问题,而不是个人可以任意对待的,或道德上中性的事情。如果我们选择那些可能导致疾病的生活方式或行为,那么我们的选择就是不道德的;如果我们选择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那么我们的选择就是道德的。正如美国学者R・T・诺兰对精神健康所论述的那样:“精神健康是个人对于自己和社会的幸福所负的一项重要义务。一个人如果选择那些有可能导致精神疾病的行为,就等于否定了个人人格的完整和社会的圆满。他作出这样的选择是要承担道德责任的。”

诺兰对精神健康所作的论断同样适应于肉体健康。一个人对健康选择的态度实际上反映了这个人的价值观。比如,一个患了传染病的人是选择及时就医恢复健康,还是选择拖延病情以致传染他人,就可以反映出这个人的道德水平。所以。当个人不健康的生活、行为方式有可能会影响他人和公共健康时,个人就有义务改变自己不良的生活和行为方式。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不健康都是不道德的,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区分选择的(或主动的)不健康和非选择的(或被动的)不健康。选择的不健康是指由人的自由意志的选择所导致的不健康,如以上所说的由不良生活方式或生病却拒绝就医所导致的不健康。非选择的不健康是指并非由人的主观意志所能决定的因素导致的不健康,它不是主体选择的结果,而是由不可抗拒的外在因素所导致的不健康,如天生生理缺陷、未知因素所引起的疾病、被他人恶意传染的疾病等。由不能控制的因素所被动引起的非选择的不健康,其患者是不负有道德责任的,不应对他进行道德谴责。只有那种自由选择的不健康才是不道德的,才应该受到道德上的谴责。

健康对个人与社会而言都是一种道德义务

一个人的任何活动都不是孤立的、脱离社会的、仅具有个人意义的。诺兰认为“人并非‘自己处在一座孤岛上’,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如何。不仅影响着他(她)个人的存在,而且还影响着他(她)与之相关联的别人。因此,道德的要求便扩展到了任何一个人的行为中。”每个人的行为习惯、价值观念以及健康状况都会对他人和社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因此,个人的健康与他人的健康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个人的健康是在维护和促进他人健康的过程中实现的,个人与他人共同构成了健康的主、客观环境。因此,维护和促进他人的健康便成了个人的应尽义务。虽然每个人都有健康的权利,但个人的健康权利已经重合于他人的健康权利之中了,因此,维护他人的健康权利便成为了维护个人健康权利的前提。同时,维护和促进他人的健康权利也必须维护和促进自身的健康权利,因为自己的健康也是他

人健康的外部条件。个人的健康构成了他人和社会健康的一部分,整个社会的健康也有赖于每个人的参与。因此一个人的健康,不仅对于这个人,而且对于社会都是重要的。假如你不是健康的创造者,就可能是健康的社会负担。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个人仅有维护和发展自身健康的义务,而没有损失自己健康的权利。如果我们在对自己的健康选择中不考虑对他人和社会健康的影响,那么他人和社会的公共健康就无法得到保证,我们也就没有履行自己的健康道德义务。另外,在福利医疗或合作医疗制度下,一个人会因“自找的疾病”(如吸烟、酗酒导致的疾病)而占用公共的健康医疗资源,这对他人来说是不公正的,因为他人和社会没有义务为个人的这种“自找的疾病”付账。

第2篇:心理健康对社会的意义范文

为了澄清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首先要对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概念有个明确的界定。综观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是不断扩充变化的。为了正本清源,首先要了解当代心理健康教育的来源。

一、当代心理健康教育的来源

当代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来源于本世纪初在,临床医学中产生的心理健康运动。心理健康运动,在20世纪初,由美国人比尔斯(C.W.Beers)提出。此人原为美国耶鲁大学的一位学生。在读时期,比尔斯由于精神失常而被送进精神病院住院治疗,长达三年之久。由于当时的临床医学对精神病尚缺乏完备的认识,在治疗过程中采取了一些很不恰当的措施。病人在治疗过程中遭受了粗暴、残酷、痛苦的折磨及非人待遇。幸好由于不明的原因,比尔斯的病自然康复了。

比尔斯出院后,为了呼吁社会关注改进此类疾病的治疗,于1908年出版了一本名为《一颗失而复得的心》(又译为《我找回了自己》),揭露了他在治疗过程中遭受到的非人待遇。

比尔斯的书问世后,得到社会各界深深地同情、关怀与重视,强烈要求医务界改进工作。他在各方面的赞助与鼓励下,于1908年5月在康涅狄克州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健康(心理卫生)协会,推动了他所倡导的心理健康运动。该协会的工作目标是:①保护心理健康;②防止心理疾病;③改善精神病患者的待遇;④普及关于心理疾病的正确认识;⑤同有关心理健康的机构合作。这五项目标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正确开展对心理健康疾病的防治。

在比尔斯倡导的第一个心理健康协会的推动下,全美掀起了一个蓬蓬勃勃的心理健康教育运动。1909年成立了“全美心理健康委员会”。1917年,出版了《心理健康》季刊,广泛宣传健康知识,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在随后的20年中,先后在加拿大、法国、比利时、英国、巴西、匈牙利、德国、日本和意大利等国相继成立了心理健康组织。1930年5月,于美国首府华盛顿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心理健康大会。到会代表包括中国在内有53个国家,3042人。

在世界心理健康运动的推动下,我国在1936年于南京成立了中国心理健康协会。因抗日战争于翌年爆发,全民投入了抗日救亡运动,工作被迫停止。1948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建立了全世界心理健康联合会(W.F.M.H)。我国直到1985年9月,由北京安定医院牵头,重新举行了心理健康协会成立大会,并在一些省市地区的卫生部门建立了心理健康组织。1990年11月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了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研讨会。2000年2月在北京成立了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

简单回顾心理健康运动发生、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到,心理健康问题,最初由改革临床医疗提出,随着这一运动的展开,其工作目标、活动范围、参与人员不断扩大。目前的心理健康工作内涵,不仅限于不同人群中的心理疾病的防治,同时关注到怎样培养健全的个性,以便能很好适应高度复杂而紧张的社会环境的问题。心理健康的内涵,大大扩展

二、心理健康的含义与作用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mental health)词,在我国又叫心理卫生,两者的含义是一致的。从上述心理健康运动的演变,可以看到心理健康的含义是不断变更的。究竟什么叫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是相对于生理健康而提出的,两者均从属于”健康”这一上层概念。要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首先要清楚什么叫健康。健康指的是有机体的一种机能状态,一般指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

所谓机能正常又是什么意思呢?依据生态学观点,指的是生态系统中,有机体与其环境(指与有机体发生物质与能量交换的系统)能保持良好的适应。

所谓适应,指有机体与环境能保持适度的动态平衡。适应作为一种机能状态,具有复杂而多种多样性。从性质上来说,有消极和积极之分;从层次上来说,则有简单和复杂、低级和高级之分。心理健康是人类个体对其生存的社会环境的一种高级适应状态。所谓适应,实质上是有机体对环境影响的调节功能。心理健康则是人类个体对社会影响所作出的一种调节功能。通过以上我们对心理健康的实质分析,心理健康一词的含义是富有弹性的。它可大可小,可宽可窄,这就是心理健康运动不断变化扩展的一个重要原因。从狭义方面来说,心理健康就是运动初期提出的,指对心理疾病的防治,使心理健康功能得以维护和发挥。从广义方面来说,心理健康泛指个体对社会的良好适应。

(二)心理健康的作用

1.个人作用

心理健康对于个人来说,乃是事业成功之本,幸福之源,是至关重要的大事。因为从心理健康的根本意义上来说,就是主体在面临来自环境的挑战时,能充分利用其心理机制的调节潜能,作出适应性的行为和活动的抉择,才能事业有成。人生在世,面临境遇的挑战,将是不断的。风雨人生路,难得平安程。弱者常悲戚,强者得生存。为人当自强,心理必健康。这乃是处世之道。只有心理上的强者,才能战胜一切困难。事业越大,困难越多,越要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才能凛然不惧,作出良好的适应抉择,完成良好的适应性行动。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心理健康乃人生幸福之源。

2.社会作用

第3篇:心理健康对社会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风险社会 公共健康伦理 公平与正义 利益 社会阶层 阶层意识

引言

制度逻辑的存在和延续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和基础,也是一种符合时展的价值规范理论。在和平年代或非和平年代的社会中,制度和政策始终是为广大人民服务,始终顺应民主社会发展的需求;研究一项政策究竟何种情况下能够推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又能遏制不良势力的发展是关键。当风险突如其来到人们的正常社会中以后,其势必影响到了公共生活的持续,包括生活环境,社会正义与公平以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风险是现实生活中遇到的一种公共危机,与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命息息相关,其危险程度的大小直接决定灾难持续的时间以及对社会造成破坏的力度。 经历了“禽流感”、SARS疫情、日本核泄漏、松花江水污染、“三鹿”假奶粉等危机事件的严峻考验之后,现代社会告诉人们一个不得不正视的事实: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公共健康所面临的风险不断涌现,这些问题将会对一个国家或社会乃至整个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也会给政府管理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公共健康关乎社会健康、和谐地发展,每一个社会成员均有享受公共健康的权利,而在风险社会时期,个人、团体、国家应该相应地承担起维护公共健康的伦理与道德责任。

风险社会与公共健康伦理阐释

(一)风险社会及其相关问题

“风险可以被界定为系统地处理现代化自身引致的危险和不安全感的方式”,其紧迫性和存在随着不同的利益和价值而变化不定,而风险不会在已经发生的影响和破坏上耗尽自身,主要表现为一种未来的内容。“风险社会”一词最早是由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首次使用,他认为人类社会从传统向现代型转变的过程中风险正在从一些国家逐渐向全球扩散,并且风险在未来会取代生活中的理性和科学因素,传统的解决方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化社会带来的巨大风险。

风险社会的来临给现代社会合法化“局面”蒙上了一层阴影。“风险生产与分配的‘逻辑’比照着财富分配的‘逻辑’(它至今决定着社会阶层理论的思考)而发展起来。占据中心舞台的是现代化的风险与后果,它们表现为对植物、动物和人类生命的不可抗拒的威胁”。社会风险的存在、分配与增长导致一部分人比其他人更受影响,在某些方面,这些现象伴随着阶层和阶级地位的不平等,“现代化的风险同样会冲击那些生产得益于他们的人。它们包含着一种打破了阶级和民族模式的‘飞去来器效应’。生态灾难和核泄漏是不在乎国家边界的,即使是富裕和有权势的人也在所难免,它们不仅是对健康的威胁,而且是对合法性、财产和利益的威胁”。社会风险的加剧使得原来社会秩序遭到了一定挑战,“公平”和“平均”因素在公共健康伦理领域容易失去其应有的价值,“表现出来一种明显的犬儒主义:在地球的某个地方,人们因饥饿而死去,而在另一个地方,暴食成为食品消费中重要的问题。也许,这种说法对于环境污染和毒害问题就不那么玩世不恭”。贝克认为现代社会就如生活在文明的火山上,人口的增长、能源的消耗、食物的需求以及原材料的短缺都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风险问题。“在风险社会中,过去失去了它决定现在的权力,它的位置被未来取代了,因而,不存在的、想象的和虚拟的东西成为现在的经验和行动的‘原因’”。可以说潜在风险是构成对当今社会的一种公共危机,随着工业化和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其固有的模式和后现代社会发展催生的环境问题,从科学的角度来解释,风险社会对地球资源的消耗造成了压力,更为关键的是其减弱了公共健康的保护能力,更确切地说就是风险社会对人类的公共健康开始“剥夺”,因此,一种科学的伦理范式和公共政策亟待定序。

(二)公共健康伦理科学定义与本质

不论是在西方文化还是在东方文化中,“公共(public)”一词广为研究,其中涉及了大众化的活动范围与行为指向。公共健康伦理中的“公共”一词基本包含以下几个维度:“一是‘数量上的公共’,意味着公共健康的目标是人口健康;二是‘政治上的公共’,意味着政府承担提供公共健康服务的职能;三是‘社群的公共’,意味着维护公共健康的集体行动包括了各种形式的社群的广泛参与”。公共健康是一种整体性概念,是针对“社会”而言,并非“个人”来强调社会的公共卫生生活领域的基本状况,其概念产生已有很悠久的历史,最早开始意识到周围环境对个人健康之重要性可以追溯到希腊,后来一些著名的学者也作了较为明确的阐述:爱德华・詹纳在现实的基础上对天花进行了描述,路易斯・帕斯特对环境中细菌的生存与蔓延过程进行了细致的解释,约瑟夫・利斯特的研究使得公众开始对细菌开始关注,并对疾病的控制有了意识。美国学者乔治・罗森在其《公共健康史》一书中从一种宏观的角度出发对公共健康作出简单的定义,指出公共健康的内涵比较丰富,凡是与公众健康相关的问题都可以理解为公共健康问题。对于公共健康伦理的定义,国外学者露丝・格勒・拜恩黑坦指出,“公共健康伦理学作为一个新的探索领域正在出现,它既不同于公共健康法律,也不同于传统的医学伦理和研究伦理”。国内学者张福如(2004)认为,“公共健康伦理是指个人、团体、国家对公共健康应该承担的道德责任,或者说是个人、团体、国家在对待公共健康是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詹姆斯・邱卓斯等学者提出关于公共健康伦理的分析框架,其关于公共健康伦理的道德考量主要集中于“产生利益;避免、预防和消除伤害;受益与伤害和其他代价相抵后产生最大的盈余;受益和负担公平分配(即分配正义)并确保公众参与,包括受影响各方的参与(程序正义);尊重自主的选择和行动,包括行动自由;保护隐私和机密;遵守诺言和责任;公开信息和告知真相;建立和维持信任。”公共健康伦理有别于个人健康,其具体体现在:“公共健康是社会全体成员的一种伦理价值追求;公共健康,而不是国民经济总产值构成了国家发展进步的关键;公共健康制度的建立和政策的提出要以伦理价值观为基础;公共健康关系到公民权利以及相互的责任与义务;公共健康研究与实践需要进行利益与风险的伦理评估,公共健康实践需要伦理原则和规范来指导”。公共健康伦理对社会公平化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从单一角度来讲,社会公平不能决定政策的理性程度以及为公共健康的发展方向提供一个精准的答案。

(三)公共健康伦理原则与涉及范围

关于公共健康伦理的功能,既可以从理论的视角来加以探析,又能从实践中提炼和总结。阿曼达・伯尔斯认为:“许多公共健康人员都认为,既然他们的工作是代表人口的利益,为了创造最大的健康收益,那么功利主义原则就理应成为指导他们决策的基本伦理理论”。从公共健康伦理的研究开始,学界对其基本原则从不同的层面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健康伦理之核心都集中于“公平正义”原则。学者肖巍(2007)从社会和谐的角度,提出“公正与关怀”原则,“公正原则要求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政府和社会以体制和政策为手段关注边缘人群及社会弱势群体利益,从宏观上控制疾病和环境污染对于人口健康的影响”。公共健康的社会效用比较广泛,就其受众来看,满足基本的社会性需求和保障健康持续性和稳定性是关键所在,那么就必须在公平与公正的原则下讲究健康伦理。同时,面对当今转型社会与风险社会共存的条件下,建构一种“和谐共融”原则势在必行,其基本要领既要把人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有力地结合在一起,又要以忽略社会成员阶层划分的形式创造出一种成果共享的局面。这种局面能从一定程度上消除社会成员之间的心理不平衡,倡导整个社会形成良好公共健康伦理行为。

社会公共健康伦理在更大程度上关注的是弱势群体和社会边缘人健康的问题。李伦(2010)认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健康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医疗改革的难题,也是公共健康的难题,当社会弱势群体遭遇疾病的时候,作为政府既不能‘撒手不管’,也不能‘全包全揽’,而是政府应当对社会弱势群体受到的不公正对待提供适当的补偿,社会弱势群体要为自己的不幸勇敢地承担责任,自强自立,社会慈善机构、有能力的个人和组织要为社会弱势群体的不幸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公共健康伦理性问题除了涉及城市里的弱势群体,同时在农村贫困人口中也有明显体现。当今社会不论是我国还是西方一些发达国家都面临着这些严峻的问题,“一方面要消除贫困,另一方面要通过对健康状态存在差异的危险、求医行为、治疗和社会经济后果等多个范畴的干预有效改善贫困人口的健康状态”(刘民权,2010)。

公共健康伦理之审视

(一)公平视角

公平是社会健康发展并保持生机的源动力,也是能够保证社会制度或政策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正如约翰・罗尔斯在其《正义论》中认为,“如果一个制度是正义的或公平的,亦即满足了两个正义,那么每当一个人自愿地接受了该制度所给予的好处或利用了它所提供的机会来促进自己的利益时,他就要承担职责来做这个制度的规范所规定的一份工作”。公平强调的更是公共利益的平等支出和公共责任的共同承担,通过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公共健康和福祉来改善社会整体的生活质量。社会公平的深刻内涵则要求要改善人口并公平对待弱势群体,创造出一种对公共健康伦理更好的认识和理解,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国民的公共健康道德素质。一旦公平对社会成员形成一种习惯性的定势思考,那么大部分的社会秩序会得到保障,至少不会差于大灾难时期或者动乱期的状态。当前社会时刻会经历类型不同、危害程度不同的灾难,引起这些灾难的因素有主客观方面,包括国内和国际因素等。因此,在风险社会时期,如何处理好社会公平、社会公共健康以及规范人们对于社会制度和政策的遵守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根据社会的公平正义原则,“公共健康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使命,例如,改善公共健康体制、减少经济社会的不平等表达健康的决定因素、在健康突发事件中关注最弱势群体的需要”。实证调查的严谨性在公共健康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逢风险危机时期,公共资源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损害,譬如公共卫生系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或许公共危机发生以后,其次生或衍生危机导致的疾病传播同样会引起社会成员之间待遇的不公平。灾难是暂时性的公共危机,而疾病一旦失去控制则会影响公众的健康,打破社会公共秩序。一些慈善机构履行职责不到位,政府或第三方对影响公共健康的因素处理不当等都是对公民个人权利未得到保障和公平对待的体现。公平作为一种可供选择的理性工具对于公共健康和社会伦理价值观同等重要。

(二)利益视角

社会是一种个体之间以及个体与集体之间对于相互合作的利益形式而出现,具体表现为利益的一致性(利益的平衡状态),同时也具有一种利益的冲突性(即利益的非平衡状态)。现实生活中有社会合作现象,那么必然会产生利益的一致性。一方面它使得所有的社会成员生活在一种比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更好的生活;另一方面,由于这些人对由他们协力产生的较大利益如何分配并不是无动于衷的,他们为了追求自己的目的,每个人喜欢选择较大的份额而非较小的份额。利益在道德的发展中时进时退,集中体现在利益在公共健康伦理范畴内的调节机制方面。当今我国政府面临的最大困境和西方国家大致相同,一方面表现为公众健康与福祉之间的冲突,另一方面则是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在经济利益方面的非均衡;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利益非均衡逐渐会让更多更优质的资源不再循环使用,弱势群体成员很难满足自身的需求,尤其是在公共物品方面。

公共健康伦理的遵守和规范需要合理平衡各个利益主体,把最基本和最亟需的道德伦理以一定的原则和方式表现出来。当然,程序化了的东西有时候比松散的结构更容易被大众接受,同时公共健康伦理的心理标线也有一定的提升。在多方面的利益性来看,权利协调原则是一种可选择性的工具之一,“在存在利益冲突的个体之间通过利益衡量作出取舍,只存在协调,而不存在绝对的牺牲。即个体之间的利益不能为了一方的一个利益而绝对地牺牲或者放弃另外一方的另一个利益。事实上,相互冲突的利益可以同时存在,相互协调,也就是两者各退让一步以求得各自的生存空间,使得两种利益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实现”(李金玉,2010)。当处于风险社会时期,传染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与公共卫生系统工作人员的权利产生了一定联系,能否很好地保持原有的健康状况或者说医务人员是否愿意为了自己而舍弃拯救整个社会其他成员,这必然与这些主体行为的短期利益和终身利益密切相关。从理论的角度分析,公共卫生系统工作人员有权利也有义务去维持和提高社会公共健康环境;需要承担起树立一种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需要把伦理道德置于利益之上的位置,这样才能有效地完善公共环境,抚慰灾难时期的利益受损群体。

(三)社会阶层视角

按照现有的发展状况,我国社会阶层划分的客观存在和主观建构之间存在差异,主要原因可归结为各社会阶层之间的政治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权威等级等不尽相同。当然西方学者对于社会阶层划分也不同,“社会阶级或阶层区分通常是以一些客观的社会经济指标来加以确定,马克思是以占有生产资料来划分阶级;当代新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代表人物埃里克・奥林・赖特是以是否占有经济资产、组织资产和文化资产来划分阶级”(李春玲,2004)。不论是采取何种划分标准,社会阶层划分体现出来的是各社会成员在身份上的差异,是对于政治体制的改革、市场经济转变、区域性的贫富差距的非完全赞同。从心理学和经济学的角度来讲,社会阶层会直接影响弱势群体和社会边缘人群的文化心理认识与对和谐社会的认同。那么,公共健康伦理通常来讲就是寻求一种社会的普遍认同感,把公众的健康视为一种内心认可或有价值的道德伦理,而阶层的现实存在很难达成一种健康文化认同感。同样面对风险社会,权力资源的拥有会使得那些社会阶层划分较高者获得更多的便利资源,这样极易产生公众利益和公共健康之间的不平衡。

公共健康伦理发展的理性选择

社会阶层的划分最早可以追溯到我国传统农业社会,那时社会阶层结构比较简单;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我国对社会阶层结构重新进行了划分,即: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期阶级或阶层划分有了直接的转变,把社会单元划分为10个层级(从高至底),即: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业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人员阶层(陆学艺,2002)。根据当前我国这10大阶层,尽管社会结构的中下层在逐渐减小,中间层在逐渐壮大,掌握或运作经济资源的阶层正在兴起或壮大,但是各个阶层的社会态度和追求还存在一定差异。获得利益的阶层与相对利益受损阶层对政策、文化、制度等满意度不是很乐观。因为有阶层差异,在改革所带来的各种利益中各个阶层获益不均衡现象也会导致收入差距,进而引发贫富差距现象。

阶级或阶层是最主要的社会行动,是引发社会冲突和矛盾的根源,这种根源与社会成员的自我阶层认同意识和阶层客观有紧密联系。社会阶层划分过程中,“那些利益格局变动中利益受损的群体,那些一直身处社会底层的群体,那些对社会发展问题有敏锐判断力的群体,那些预期社会声望得不到提高的群体,他们对于贫富差距的现状和未来影响都有着切肤之痛”(王培刚,2008)。处于社会底层的社会阶层因为个人的绝对收入而对社会制度有一定的影响,即产生了一种“阶层意识”。当今,社会公认的弱势群体和社会边缘人群社会阶层划分中的最底层,其不仅身心弱势、经济资源与社会权力资源缺乏,更是在社会地位、声望和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

公共健康伦理的完整意义体现在社会资源和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公平正义之上,同时体现在社会所有成员的自我身份认同感方面。学者已经提出了不少公共健康伦理的原则,结合当前实际,若将“和谐共融”原则也纳入进来,则可以更好地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主旋律。该原则基本包含维持公共健康伦理的互动性和可持续性,把人与人、人与资源环境能够结合起来。当然,充分考虑到弱势群体和社会边缘人群的阶层利益,以何种标准来划分阶层?一个社会中孰轻孰重?这必然会引起社会不稳定因素和利益冲突,因此,“和谐共融”这一原则的提出需要尝试的就是取消社会阶层划分,逐渐淡化社会阶层意识,让每一位社会成员从心理上加强自我身份认同感,从自我价值观方面树立人人公平意识,这样才能营造公平的社会秩序,不约而同地重视公共健康伦理的存在及重要性。

结论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风险高、危机频发的时期,随着国内外各种不稳定性因素的增加,大量社会风险和公共危机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不仅对国家造成灾难,同时也给公共健康带来损失,因此,风险社会的加剧使得公共健康成为时代重要议题,而公共健康伦理是公共健康领域最核心的发展方向。公共健康伦理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都涉及了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赋予公众共同的责任和使命,体现出一个社会的和谐度。健康伦理作为一种上层建筑,需要与当下的经济基础匹配发展才能体现出“和谐共融”的原则。从长远来看,公共健康伦理要紧密结合实践,在强调公众权利与义务的同时,更要承载起一种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在稳定的社会里,要建构合理的发展模式,规范公共伦理框架,加强政府职能。在当今风险社会中,要顾及到各社会群体的利益平衡,切实从实际出发解决问题,继而讲求公共健康伦理。

参考文献:

1.[美]罗尔斯.作为公平的正义:正义新论[M].上海三联书店,2002

2.[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M].何博闻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4

3.史军.权利与善:公共健康地伦理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4.郑玉梅.作为平等的人受到对待的权利[M].法律出版社,2010

5.徐宗良.生命伦理学:理论与实践探索[M].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6.史军,赵海燕.公平与健康:罗尔斯正义原则的健康伦理意蕴[J].自然辩证法研 究,2010,9

7.李春玲.社会阶层的身份认同[J]. 江苏社会科学,2004,6

第4篇:心理健康对社会的意义范文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同志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

大学校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一部分。高等学府是社会的重要成分, 是知识向技术转化的加工厂。目标是培养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的重中之中。只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有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影响和谐校园的建设,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来加强当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和谐大学校园的建设。

2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性

2.1 心理健康的涵义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成才与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

现在社会的家庭以三口之家,独生子女居多。孩子们已经习惯从小依靠父母生活、学习甚至思考,由父母制定学习及人生目标。这样的孩子习惯性备受呵护,生活在保温箱,经不起风吹雨打,小小挫折就能使其失落、沮丧甚至崩溃、自杀。这就需要我们特别重视心理健康的培养,定期辅导,关注身心的健康的风向标,才能使同学们有正常充实的大学生活。

2.2 当前历史条件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和教育的必要性

和谐源自人的内心。健康的人格,良好的心态,既关乎个人的身心和谐,也关乎社会的和谐稳定。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际关系也日趋复杂,知识需要不断更新,所有这些都给大学生们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也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威胁。大学生进入校园后面临许多问题:如,适应新环境、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正确处理学习与学生工作的时间分配、学习与课余活动的关系,感情遇到挫折的处理方法。

2.3 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干预和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崇高理想的必要保证

当代大学生只有树立了远大的理想,才能成为合格的人才。而健康的心理条件又是学生理想养成道路上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事实证明,患有心理疾病或是心理异常的大学生往往没有坚定的意志力、缺乏切实可行的信念、遇到困难很容易失去斗志、很难融入集体并从中获取力量、对学习和生活容易自暴自弃,难以从沉重的心理负担中解脱出来,这就使得要求这类学生本人自觉的树立远大理想成为难题。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干预和教育非常重要,要作为首要问题认真解决,切实抓好。

2.4 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必要条件

忽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可能导致在校学生无法树立正确的人格发展观、人际交往观、交友恋爱观、求职择业观,无法帮助学生提高情绪调节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无法促进学生的全面成才,从而成为和谐校园建设的不稳定因素。在此问题上,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已经开始高度重视。教育部印发了《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其要点是依据当前历史时期大学心理养成特点,针对大学的心理健康意识、心理素质、心理适应能力等领域内出现的问题,结合有针对性地心理辅导及咨询活动实践,通过探索缓解和预防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科学规律,帮助在校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通过这些举措,减少不良心理问题对学生的影响,最终降低心理问题引发的学生过激行为,从而净化校园环境,最终推动和谐校园建设。

3 积极建立范围广阔的心理健康咨询与治疗机制

目前,在学生教育实践中大家对心理咨询的认识往往与心理治疗划等号,认为只有患有心理疾病的人才需要治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我们对心理咨询进行再认识,心理咨询是心理健康干预的主要工具。心理学方面的研究已经证明,看似健康的人同样需要心理咨询,适时的心理咨询有助于提高咨询对象的心理效能水平,能够为其改善社会心理环境。在心里咨询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往往会通过了解咨询对象的工作、学习、生活现状,通过分析咨询对象的社会人际关系,采用专业的心理学工具和方法,干预咨询对象的心理活动过程,从而达到校正咨询对象心理扭曲和缓解心理压力的目的,最终实现心理预防和治疗的效果。日常的心理咨询更能够及时发现大学生中的精神疾病隐患,从而为教职工即时处理学生本人、以及病患与集体之间的矛盾冲突提供依据。从而大大降低心理问题对学生,以及其他正常学生造成的危害。

大学朋辈辅导是一种非专业的心理辅导活动,与专业心理咨询相比,具有自发性、义务性、相互性和有效性等特点。

(1)自发性:作为群体或集体生活的人,在自身无法克服心理困扰的时候,往往会主动寻求帮助。学生在克服心理困扰时也不例外,使“朋辈心理互助”能自发地产生。

(2)义务性:朋辈辅导是同学之间的一种互帮互助的行为,是一种利他行为,并不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不存在支付报酬的问题。

(3)相互性和有效性:大学的班级都设有朋辈辅导员,并有全校性大型培训班定期作辅导讲座,学生处下设心理咨询中心,由中心专业心理咨询专业老师讲授课程,并随时免费接受全校同学心理咨询与辅导,及时解决同学们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

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考虑把建立范围广阔的心理健康咨询与治疗机制作为教师教书育人重要职责之一。要正确认识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复杂性和反复性,想法设法地将心理健康咨询贯穿于学生成才教育的始终,不厌其烦地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学习生活中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具体操作上,要自觉补充心理学知识,了解和使用一般的心理健康干预手段,通过求助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等,摸索行之有效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方法和技巧,逐步夯实教师的心理学理论与实践功底。

第5篇:心理健康对社会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健康促进;生命教育;个人与社会责任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413(2016)01-0069-05

伴随医疗科技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寿命的延长,健康已成为普世性的价值追求。健康首要是对生命的探索、价值的尊重与呵护,实现生命价值、体现生命品质的新时代已来临。而现实社会中青少年表现出无聊厌烦、挫折承受低、抗诱惑力弱、迷失生命的目标与价值,身处“存在空虚”的行为表征,及不重权威、失去对人与对己的热情及关怀,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等责任缺失现象普遍发生,诱发这种种道德困境的根源也是因意义感的丧失,生活没有意义,缺少方向感与确定性。生命教育融入是道德培育的重要环节,健康、生命和责任就成为了公民培育或全人教育的核心内涵。由此,要解决当今社会人文迷失、功利取向、价值混淆、责任缺失等道德脱离现象,唤起青年一代对健康的重视、生命的尊重、社会的认可将是教育研究的重要议题。

1健康促进

1.1健康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命价值之一

随时代变迁,健康的概念已有疾病观趋向整体观,由生理层面走向多元健康概念。健康是生理、心理、社会、情绪、灵性和社会结构各层面的安适状态。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与世界对健康这一社会问题的关注,自1986年11月加拿大渥太华第一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的召开,“健康促进”就成为公共卫生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健康促进是种趋近行为,以自我实现为导向,引导个人增进或维持健康,自我实现与满足肯定的态度,并显现个人积极主动建立新的行为模式(Pender,1982)。健康促进的目的在于建立个体与群体健康认知的观念,使其态度改变以致产生行为变化,达到生理、心理与社会完好的和谐状态。健康促进的行为包括运动休闲、适当营养、健康责任、压力处置、发展社会支持和自我实现等内涵。Pender的健康促进模式是研究健康促进行为最常使用的模式之一,健康促进行为的因素分为个人特质及经验(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因素)、特殊的认知和影响(知觉利益与阻碍、自我效能、社会环境与人际支持)、行为结果(行为计划与承诺、竞争性需求和爱好、健康促进行为)。青少年健康促进有两次重要转向:由早期疾病治疗的辅助手段向提倡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由制定健康公共政策的理论探索转向推行行动计划的实施。国外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成功范例有:“总统挑战杯”“动起来”、“5-2-1-0计划”、健康公民计划、体育振兴基本计划、体育创新计划、健康改造计划、“塑造全新的你”“运动是良药”、欧洲健康促进学校网络计划以及“传递的足球”等。这些优秀的体育健康促进行动计划具有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促进对象全面覆盖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特点。我国青少年体育健康促进的推广政策主要有《学校体育工作条例(1990)》《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199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07)》《全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2005—2010)》、《全民健身条例(2009)》等[1]。健康促进的策略有健康促进学校的实施与推广、身体干预、心理调试和营养膳食的多维发展格局,学校、家庭、社区的联动发展策略及建立与完善现代信息技术的监测、评价、管理等多维监管机制等(汪晓赞,2014)。健康促进是一种社会教育[2],需通过学校体育的重视、家庭体育的普及和社区体育的广泛参与,不断落实体育的生活化,成为每个人生活方式的内容才得以实现。

1.2健康促进与学校体育的关系

健康促进干预是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一系列活动,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环境,以此改变人们的行为与生活方式,降低健康风险因素水平,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3]这与以人体活动为手段,增进人们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的体育之本质形同一体。并且健康促进的目标是改变人的日常行为方式,形成健康促进行为(合理营养、规律运动、戒烟限酒、心情舒畅),其中运动是健康促进最直接有效且简便的实现方式,体育生活方式的养成即是健康促进的最佳路径。学校体育是健康促进实施的重要领域,是健康促进干预的有效手段。学校体育的重要作用就是通过各种学校体育文化活动,改善学校的体育物质与健康教育环境,增强个人健康技能,培养健康行为方式与习惯。所以健康促进又是学校体育发展的最重要目标之一。

2生命教育

2.1生命教育内涵及研究梳理

生命意义感是个人对自己生命意义与目的的知觉与感受程度[4],是个体在生活中以积极正向的人生态度与行为表现,以负责的态度自我超越,不断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并肯定自我的价值,进而完成人生的责任,而让个体感受其存在的意义。因立意不同,研究者对生命意义感的定义各异,基本归纳为:生命意义感是能够给予个体存在有方向感和价值感的目标,藉此目标的实现过程让个体可以获得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的认同感[5](Crumbaugh,1973)、是个人存在的理由[6]、是生命的目标与存在价值[7]、是个体存在应尽的责任[8]。生命意义的内涵有生命热忱、生活目标、自主感、困境省思、未来期待(郑宛君,2011)。生命意义感具主观性和独特性,因人、因时、因地而随时改变,年龄、身份、宗教、健康状况都会使之转变。促进生命意义感最重要手段之一,即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Lifeeducation)的概念于1974年始见于澳洲,是为了要解决当地青少年严重的嗑药问题而拟定的教育与研究计划,生命教育中心已经隶属于联合国,是一个国际性的机构。生命教育的意义在于除感受自我存在的意义外,还要感受别人存在的价值以及万事万物应有的价值。并协助青少年建立正确的人生观,追求生命的理想,择善固执和具备世界公民的素养。生命教育的内涵在于深化人生观、内化价值观、知情意行整合、发展多元智慧与潜能、生死智慧与尊严,涵盖人与己、与他、与环境、与宇宙四个向度。目前生命教育的研究大致归纳为:1)生命教育的概念、目的、内涵、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评量的研究;2)各宗教生命教育的研究,宗教是人类最早的生命教育系统,是经由信仰来教导人们认识生命与体验生命。如佛教以佛性或真心引导人内在觉性的启发,如陈木子(2001)[9]从佛教基本教理、佛教生活规范及佛教修行分析佛教生命教育。道教依知与行之配合有人生目标来达成生命的自我实现、与道合一;基督教则是以身心灵达到天人之际的境界;3)生命教育的成效研究,如对生命意义感、自我概念、人际、生活压力、生活适应、忧郁、依附关系的影响。生命意义明确的人,自我接受、幸福感、情绪稳定性、自信心及自我控制较佳。

2.2体育教学生命价值的复归

体育与健康课程与生命延续有关,生命教育与健康教育内涵有重叠部分。生命教育是从爱惜自己的生命到尊重他人的生命、从提高挫折承受力到运用技巧因应环境、从了解生命的意义到充分的白我实现;从使个体成为身心健康的人做起,进而推己及人,肯定、爱惜并尊重他人。学校体育是以人的生命为对象的,旨在提升人的生命活力和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10],生命教育的主体性、互动性和体验性与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身心健康、品德培养、全人教育”不谋而合。人是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三重生命具体而完整的存在,体育教学是生命教育的内在需求。人们对强筋骨、益体肤、延生命等身体发展的自然生命的需求是体育教学的直接目的;体育教学又为人们提供社会生活的行为期望与规范,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教化与修养品格,直接或间接关系着人的社会化进程,是人社会生命的需要;体育教学中提倡尊重、努力、合作等精神品质,又是人精神生命的需求。体育教学是生命提升的路径,体育教学作为一种身心融合发展的教育活动,既是对自身进行改造,使其形态结构与生理机能统一,又是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照。其目的是促进个体生命的可持续与协调发展。体育是滋生智慧,孕育精神、人格,提升生命意义和价值,生命发展的有价值的资源。[11]现代全人教育理念和“以人为本”的人文体育发展观,使体育教学向引导学生生命发展的完整性维度转变。倡导生命化体育教学,以生命教育为核心概念体育课程的新设,除了可以活化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内容,对解决体育的异化和工具性体育等问题大有帮助,是体育教育对个体生命完整性的弘扬和敬畏。冉学东(2012)也强调生命教育是新时期学校体育改革的热点问题,要以自然生命作为学校体育的逻辑起点;以精神生命作为学校体育的价值追求;以社会生命作为学校体育的意义追求[12]。

3责任培养

责任是应尽的义务和应承担的过失。责任是一个人对自我、对群体和社会应尽义务的自觉状态,是社会成员自觉承担社会要求和任务的选择。是公民教育和品德培育的重要内涵。品德教育是人内在品质和行为规范的形塑或矫正,因其内容空乏性和教育实践的宽泛性,一直是教学实践的难点。

3.1道德脱离:为体育教学发展品德教育的课程模式,赋予更扎实的学理基础

道德脱离指学生或运动员在体育课或运动竞赛中所产生的非道德行为。如目无师长,团结意识不强,意志品质薄弱。Boardly&Kavussanu(2009b)[13]则进一步将运动道德脱离定义为“个体在运动情境中,藉由改变认知的方式,为非道德行为辩护的心理机制”。Bandura(1999)具体描述了道德脱离的8项类别。1)道德辩护:改变自己的认知,将不当行为视为众人可接受的,甚至视为达成重要目标的合理手段。2)委婉标签:以不具有伤害性的言语来修饰自己的不当行为。例如,只是发泄情绪而已。3)利己比较:将不当行为与更严重的行为比较,使其看似相较轻微。4)责任转移:认为不当行为是他人或社会压力所驱使的。5)责任分散,将不当行为的责任分散给团队中的众人。例如,大家都这么做,我只是其中之一而已。6)后果忽视或扭曲:缩小不当行为所造成的负面后果。7)去人性化:将不当行为归因于对方的非人性。例如,如是为对付对手的粗暴行为。8)责备归因,认为自己的不当行为是起因于对方先前的不当行为。例如,这是为了报复对方之前的侵略行为。学生在体育课中表现故意违规、干扰他人、不尊重他人练习的权利、难以合作、不尊重师长等道德脱离情形,会影响其在日常生活中社会行为表现。这也为通过体育课现实活动的体验,感知、改变及产生品德行为提出可视化的途径。品格教育的教学策略有实践、体验和省思,品德即生活,做中学是品格教育的有效途径。美国波士顿大学的伦理与品格促进中心,提出品格教育的六E:1)榜样(example)要以身作则,身教、言教。福禄贝尔提到“教育无它,唯爱与榜样”。2)解释(explanation)认识良善,与学生真诚对话,解释疑惑及启发道德认知。3)勤勉(exhortation)品格教育可发挥规劝与引导功效,从情感上激励学生良善动机和道德勇气。4)环境(environment)强调环境教育的重要,教师要营造尊重与合作的学习环境。5)体验(experience)做中学是品格教育的有效途径,在亲身体验或与别人交流中道德成长。6)追求卓越(expectationofexcel-lence):道德不是媚俗或外塑的行为,而是不断自我提升的历程,品格上设定标准,让学生知善、爱善、行善并止于至善。这些方法为品德教育的实践提供有效手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合作行为和道德反省。而体育教学既有良好师德和体育明星等榜样的力量,又能通过意识谈话,师生共情倾听,解释良知。并且以身体活动参与为主要方式,以营造互尊、努力与合作教学情景为前提,体育课程成为品德教育成长的肥沃土壤。

3.2个人与社会责任模式(TPSR):品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显性化

责任是建立在道德情感基础上的,是通过交往与合作实现的。美国伊利诺大学教授DonHellison在1995年发展出个人与社会责任教学模式(TPSR),提供学生一个渐进式学习目标,在实际活动参与中协助学生学习责任,藉由自我决定责任改变行为,增加责任的培养。Hellison认为人都有或多或少基本的责任,程度高低主要取决于个人成长背景和教育环境。该模式将责任的发展分为五个层级:尊重、努力与合作、自我导向、关怀与帮助他人、迁移。其中尊重和努力为起始阶段,是为建立积极的学习环境,属于基本性责任;自我导向和帮助他人为进阶阶段,是为实现和扩展自我成功的学习经验;迁移是高级阶段,是学习经验的迁移和应用,将责任表现到现实生活中。目前对该模式的研究尚处于推动阶段,主要集中于课程模式的介入过程与成效研究。大多研究结果认为TPSR教学模式具有实际效能和正面效果,能营造积极正向的学习环境[14],减少偏差行为[15],且获得更多的责任行为[16](DeBusk&Hellison,1989)。在研究方法上多采用访谈、观察、田野、个案研究等质性研究,从学生课堂、日常生活行为表现来评估学生的责任成长情况。自Li(2008)、Watson等人发展PSRQ问卷,为检验TPSR教学效果提供量化工具,从而使研究深度大大增加。该模式在体育活动中融入责任内涵,经过行动体验将责任认知内化,然后迁移至生活中表现出责任。较契合Kolb(1984)的体验学习理论,符合由体验、反应、归纳及应用与实施循环的学习圈模式。

4健康促进、生命教育与责任培育三者关系的梳理

缺乏生命意义感会造成“存在的空虚”,生命意义来源受到社会期望、传统观念、宗教与生活经验的影响。与生命意义感关系密切[17],当愈虔诚,生命意义得分越高(Burbank,P.M.1992)。此外,生命意义感也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去发掘和达成,其中健康促进(饮食、习惯、休闲)作为生活方式行为与生命意义间的关系不容小觑,是从普遍性的生活细节处处为生命负责,研究证实,自觉健康状况与生命意义有正相关[18],健康状况越好,生命意义越佳[19]。因此,健康促进可提升青少年生命意义感,反之,生命意义感较强者会愈加关注自我、重视健康和发展自我。虽然生命意义具个人化与独特性,但意义是来自于个体所处的文化所提供的价值及信念,而后再经由个人的经验及选择而产生。因而,影响着人的决定与行动。即生命意义感影响着人的现实生活行为。生命意义感能预测利社会行为,生命意义感较强者,会表现更多的利社会行为(黄文玲,2006)。叶怡欣在当生命遇见融合:幼儿园实施人与社会向度生命教育之行动研究中发现,人与社会向度生命教育课程融入对幼儿人际互动有正向影响。[20]生命教育可提升学生尊重与关怀能力,能够认识与肯定自我,容忍、接纳与尊重、关怀他人[21]。三者是互通相长的关系。健康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命价值之一,重视健康能促进生命意义,尊重生命亦能增进健康,健康和生命意义的提升引发个体表现对自我及社会的责任行为。1)目标统一:健康促进是以自我实现为导向,促使个体为维护或增进健康所采取行动;生命教育的目标在于正确处理人与自己、与他人、与环境、与宇宙间的关系,认识自我,充实社会技能、认识生存环境、尊重生命,最高目标是自我实现,即珍爱生命、发展生涯与自我实现;责任培养第三层级为自我导向,为己负责;第四层级为尊重与关怀,其最终目标也是追求个体价值的存在。三者在发展目标上保持一致性,以实现自我生命价值为宗旨。2)内涵相通:生命态度内涵包括生命发展、成长、自由选择、责任、宽恕、爱与关怀、生活经验等认知与感受;健康促进则是对饮食、睡眠、运动休闲、压力等日常生活的管理与负责,对自我身心的关照;个人与社会责任的发展有尊重、努力与合作、自我导向、关怀与帮助、迁移五个阶段。三者共通的内涵为对健康的重视、生命的尊重、社会的认可。3)教育策略一致:品格教育的教学策略有实践、体验和省思;健康促进为体验、改变与行动;责任教育是融入、自省、迁移。三者都需要在生活实践中完成,以感受、体验方式认识价值,改变行为。

5结论

第6篇:心理健康对社会的意义范文

摘 要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我将根据我个人的想法来谈谈关于健康的定义和标准。

关键词 健康的定义 标准

健康是人类生存发展的要素,它属于个人和社会。以往人们普遍认为“健康就是没有病的,有病就不是健康”。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现代健康观告诉我们,健康已不再仅仅是指四肢健全,无病或虚弱,除身体本身健康外,还需要精神上有一个完好的状态。人的精神、心理状态和行为对自己和他人甚至对社会都有影响,更深层次的健康观还应包括人的心理、行为的正常和社会道德规范,以及环境因素的完美。可以说,健康的含义是多元的、相当广泛的。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一、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定义

什么是健康的定义,我认为:“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以及良好的适应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这就是人们所指的身心健康,也就是说,一个人在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方面都健全,才是完全健康的人。我对这几方面的健康作了如下解释。

(一)躯体健康:一般指人体生理的健康。

(二)心理健康:一般有三个方面的标志:

第一,具备健康的心理的人,人格是完整的,自我感觉是良好的。情绪是稳定的,积极情绪多于消级情绪,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有自尊、自爱、自信心以及有自知之明。

第二,一个人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有充分的安全感,且能保持正常的人际关系,能受到别人的欢迎。

第三,健康的人对未来有明确的生活目标,能切合实际地、不断地进取,有理想和事业的追求。

(三)社会适应良好:指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能适应当时复杂的环境变化,为他人所理解,为大家所接受。

(四)道德健康:最主要的是不以损害他人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有辩别真伪、善恶、荣辱、美丑等是非观念,能按社会认为规范的准则约束、支配自己的行为,能为人的幸福作贡献。

二、我国学者穆俊武提出的健康定义

我国学者穆俊武提出的健康定义:“在时间、空间、身体、精神、行为方面都尽可能达到良好状态。”他对此的解释如下:

(一)时间概念:是指个人或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对健康不能用同一标准来衡量。不能把健康看作是静止不变的东西,应理解为不断变化着的概念。他认为“世界卫生组织的健康定义对个人或社会来说,过去是否有过或将来是否有‘身体、精神、社会都处于完好的’短暂状态是值得怀疑的。那恰恰不是也不可能是生活方式。”新的健康概念强调时间的重要性,即健康概念的相对性。

(二)空间概念: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人,有着各不相同的健康概念和健康标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一个可供人们遵循的健康概念。应分为区、国家的不同,尽可能达到各自的良好状态。人们对保健的需要在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不同。作为健康教育者,应根据空间来制定保健行为。健康不是由主观或客观的东西来决定。有些结核病人,没有自觉症状,而胸部X线片发现有结核病变;一些精神病患者,本人没有意识到患病,而是周围人发现他有病;有许多就诊患者认为自己不健康,而多方面检查并未发现异常。对这些目前没有一个标准来区分。我们不妨从身体、精神、行为等角度,把主观表现,客观征象结合起来去探求健康概念。身体、精神概念较易理解。行为,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对赋予的责任和义务所采取的动态和动机。行为表现为社会性,每个人的行为必然受到他人的影响。健康是个体概念。我们在考虑健康时必须区分是群体的健康还是个人的健康。群体的健康是采用统计学上的平均值,即在一定范围内某一个时期的健康应为正常值,偏离了就不正常;但是,偏离了正常值对于个人来说就不一定不健康,作为个人,健康的标准是一个人特有的。个体健康是现实的,群体的健康是理想的。此外,我们必须结合世界卫生组织和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要求,从国际社会的高度来认识,享受最高标准的健康被认为是一种基本人权;健康是社会发展的组成部分:健康是对人类的义务,人人都享有健康平等的权利。

三、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的十条标准

(一)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二)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巨细不挑剔。

(三)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四)应变能力强,能适应环境的各种变化。

(五)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

(六)体重得当,身材均匀,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七)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八)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齿龈颜色正常,不出血。

(九)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十)肌肉、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有力。

参考文献:

第7篇:心理健康对社会的意义范文

职高学生由于自身、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导致其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外在表现为个性偏差、厌学、逃学、离家出走、离校出走、网瘾、逆反心理严重,内心深处充满着矛盾和迷茫,导致管理尤其是班主任工作难度增大。本文从职高生一些外在表象研究其产生的心理问题的原因,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职高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素质教育 师生关系

心理健康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素质教育首要解决的问题。要做好这项工作,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背景、意义、目标、内容、途径等。只有建立起科学的认识和正确的观念,素质教育才能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

对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分析和理解。总的来说,大多数人都认为:在现代社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通常表现为认知功能正常,情绪反应适当,意志品质健全,自我意识正确,个性结构完整,人际关系协调,人生态度积极,社会适应良好,行为表现规范和行为与年龄相符等等。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心理健康是一个终生相随的人生课题,并且表现出很强的阶段性。也就是说,同一个人,在人生发展不同的时期或阶段,由于对该阶段发展任务的适应情况不同,其心理发展可能是健康的,也可能会变得不健康。如:同样进入青春期,有的孩子适应得好,顺利度过,健康快乐地进入下一个人生发展的阶段;而有的孩子适应得不好,或加入了不良团伙,或表现出一些不良行为,面临着心理危机。而一个面临心理危机的青春期学生,如果得到及时有效的关注与帮助,在其后的发展中就有可能摆脱心理危机而踏上心理健康发展的道路。心理健康的这种阶段性正说明心理健康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同时也说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完全可行性的。

从差异的角度来看,心理健康具有相对性。心理健康并非是截然的和绝对的,人无法被截然划分为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两类,同时也没有绝对心理健康的人。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是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都会面临的问题,在每个人身上都会同时存在心理健康的和不健康的侧面,只是哪种情况占主流和程度不同而已。心理健康的这种相对性说明心理健康具有全员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必要的、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的。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变化,我国学校教育和儿童发展事业受到了冲击和挑战。在我国一些学生中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等种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不但严重地影响着青少年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也给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巨大的困扰,直接影响学校素质教育任务的完成与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迫切。

但在当前的学校教育实践中,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着一些盲目性和误解性,认为“心理有病”的人才需要心理健康教育,没必要在学校教育中普及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完全不同于精神医学中的诊疗模式,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需要而开展的教育活动,目的就在于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恰当有效地应对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如何进行情绪调节等,使学生更有效、积极地适应社会、适应自身的发展变化,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发展。所以,预防问题发生、促进心理素质提高才是心理健康、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从本质上来讲,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面,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

在学校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社会和学校共识,如何在学校教育中切实、深入、全面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当前学校教育和学校管理迫切解决的重要问题。

3.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义不容辞

当前,由于社会、家庭、学习、就业等方面的影响及压力,使得职高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受到很大影响。目前在校职高学生中焦虑、自卑、孤僻、厌学、逃学、出走、自杀、越轨违法行为、心理精神病等等,呈明显的增加趋势。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社会的急剧变化、生活环境的日趋复杂、竞争压力的增大和青少年个体心智模式的更变,其心理问题也日渐凸显。因此,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关键是要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的素质,要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而决定着心理健康开展的水平与效果的关键是教师。是全体教师对这项工作意义的理解和对有关理论与技能的掌握,是他们在此基础上形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自学性、主动性、创造性。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同样,能否培养出身心健康,个性发展全面、和谐的青少年,关键也在教师。

而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在学生眼中,班主任既是严格的师长又是知心朋友,班主任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其他教师所不能比拟的。职高生仍处在偶像崇拜阶段,具有向师生,常以班主任教师的行为品质作为自己的标准。

因此,由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具有实效性,班主任可以将贯彻实施德育与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二者统筹兼顾,提升教育效果。

通过学习,我认为:应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只有掌握关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科学知识、按照科学的规律和方法开展教育工作、处理学生日常表现出的心理行为问题和意外事件,才能真正做到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在实处,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任务,也是全社会的任务和职责;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可,才能得到真正开展。也就是说,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注重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应获得社会的支持和认可,首先应获得来自家长的支持和认可。因此,我们提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注重与家长达成共识,通过各种活动与宣传,打破家长那种认为只要学习好就是发展得好的旧观念、旧框框,帮助家长建立现代的、科学的人才观,获得家长的支持和认同,鼓励家长参与,创设出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与氛围,才能使心理健康、素质教育能够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梁芳,朱淑屏, 富荣职中.《谈职高生的心理问题及其疏导》

[2] 郭忠厚. 武清区下伍旗职业中学. 《浅谈职校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

[3] 梁克基. 甘肃张掖职教中心. 《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陕西教育,2002年第2期

[4] 潘利红. 江苏省吴江职业高级中学. 《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

第8篇:心理健康对社会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生态学;创新

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生机勃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促进发挥了巨大作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成为高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的重要性已无需多提。如何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断创新,更大地发挥它的作用,更好地为师生服务是心理学工作者关注的重点。结合当今的时代背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新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更加凸显,可以说,基于生态学视角的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性探索是富有创造性和启发意义的。

一、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的时代背景

1.多元文化的冲突给大学生的心理造成冲击

大学生是校园文化的承载者和体现者。大学生的个性呈现出这样的特点: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角度,大学生相对于小学生、初中生来讲具有一定的成熟性,但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仍然处于变化和不断的成熟、完善中,其心理尚未成熟。大学生知识水平高,内心体验细腻、敏感,他们对社会有着自己的见解,看问题有比较广阔的视野。但是,他们的情感还不稳定,情绪变化大,易受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而且对事物的认识,往往表现出一定的片面性和幼稚性,还不能深刻、准确、全面地认识问题。因此,大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大学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具有以下特征:影响程度大,影响速度快,影响范围广泛等。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基本特征,文化全球化同经济全球化一样,是一种世界发展的趋势,文化全球化直接导致了多元文化的冲突,几十年前那种只受单一文化的影响已不复存在。文化全球化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而大学历来是不同文化和文明交流的殿堂、汇聚的场所。多元文化的冲突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校及学生,因此,学生的心理状态特别值得关注。这就更加需要大学生们坚定正确的人生观,有一个良好的健康的积极的心态,能够学会辩证地、全面地看待和分析问题。

2.实现中国梦与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中国梦,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是全中国人民共同的梦想。国家要富强,民族要振兴,人民要幸福,每一个公民都身兼重任,责无旁贷。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之才,是具有较高素质的群体,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因此,无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还是人民幸福,大学在这个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曾任康奈尔大学校长的弗兰克•H•T•罗德斯(FrankH.T.Rhodes)在《创造未来:美国大学的作用》一书中,分析了大学在美国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充分肯定研究型大学对美国社会发展所起到的巨大作用,认为大学能够起到引领社会向前发展的作用。因此,大学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是有重要影响作用的。大学生除了要进行先进文化知识的学习,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状况同样需要重视。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需要全国人民的勤奋工作和不断努力。国家富强了,民族振兴了,人民的幸福感就一定会增强。当然,人民幸福还涉及到个体如何认知幸福,如何追求幸福。是否幸福,对于个体来说,其实是一种“主观幸福感”的问题,除了外界客观因素,还与很多主观因素密切相关,这就涉及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诸多内容。实现中国梦当然更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谐社会,不是一种社会形态,而是一种社会状态。大学是社会构成的重要单位,因此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就理所应当地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的和谐状态有很多方面的体现,其中就包括学生人格健全、全面发展,教师自我实现良好、幸福感指数高,学校总体人际关系和谐,等等[1]。从这个角度讲,亦不能不重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这都需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助一臂之力。

二、生态主义视域下的心理健康新解读

要想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质的飞跃,符合时展特征,能真正为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助一臂之力,能够充分发挥出促进校园和社会和谐的作用,首先要对心理健康的定义、内涵从全新的层面上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探索和具体的手段、方法的探讨。从生态学的视角,对心理健康的内涵进行解读,这是富有创造性的、全新的、具有启发意义的探索。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包括层次观、整体观、系统观和协同进化观。生态学方法论的基础是生态交互论,即强调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生态心理学大约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的美国。这种研究取向认为人与环境密不可分,强调人与环境的动态交互过程,强调研究人的现实行为和自然发生的心理过程。科学心理学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心理现象”,认为可以像物理学研究物理现象一样去研究心理现象。这已引起无数批判,人的心理活动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时刻变化的,是非常容易受外界各种环境因素影响的。因此生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关系”,是真实环境中的动态系统。长期以来,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和标准就是处在不断的争论和发展之中,心理学、生态学取向研究的观点和论述对此具有一定启示意义和建设性。综合来看以下两点论述具有代表性意义。

1.心理成长论

葛鲁嘉的新心性心理学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从心理现象转向心理生活,强调变化、创造、生成,心理生活与环境是一个共生的过程,这亦是在生态学背景下的探讨。人和环境都不是独立存在的,人与环境应该是协同发展的。那么如果把心理生活作为对象,在探讨心理健康标准时就会有不同的发现。“心理障碍的矫正实际上就是心理生活的拓展,人的心理健康可以是没有心理疾病的健康,也可以是心理得到充分成长的健康,所谓的充分成长就是心理生活的拓展,越是得到充分的拓展,心理健康的程度就会越高,因此,心理健康不仅仅是没有心理疾病,而且是心理的充分拓展。”[2]这实际上强调了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我们所追求的并不是没有心理疾病这种平静的状态,心理的充分拓展和不断成长才是人们的目标。心理的拓展和成长都是动态的、发展的,都是与它所依赖的环境相互影响的,这正符合了生态主义的宗旨。

2.心理平衡论

还有学者提出,从生态主义的角度看,心理健康的实质就是自我的平衡以及自我与环境的平衡:“自我的平衡包括自我的心理平衡和自我生理与心理的平衡,自我与环境的平衡包括自我与社会环境的平衡、自我与自然环境的平衡。[3]”可以这样理解:自我的平衡实质上意味着对自我有一个良好的认识,能够接纳自己,个体的各人格结构稳定协调,基本的心理过程如认知、情绪、意志等处于正常状态;自我与环境的平衡则意味着自我的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是否有能力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保持良好状态。自我的平衡、自我与环境的平衡强调的也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平衡意味着变化,意味着发展。意味着协调,平衡最终的目标就是达到一种和谐状态。这个概念与“心理和谐”的概念不谋而合。心理和谐是心理以及直接影响心理的各要素之间在总体意义上的协调统一、相对稳定的关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首次提出了“心理和谐”的概念,指出了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以执政党文件的形式将心理和谐的问题提到如此高度,这在中国历史上尚属首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也是一种激励。通过以上分析,心理平衡与和谐这个概念要优于心理健康概念,因为它是从整体和动态的视角出发对人的心理进行定义的。综上所述,心理的平衡—不平衡—平衡这样一个过程是不是就可以看作是心理的成长过程的呢?心理的平衡状态随着外界环境的改变和自己认知行为的改变会进入到一个不平衡的状态。当心理不平衡时,或者改变自己适应环境,或者改变环境来符合自己的要求,然后达到下一个平衡状态,这实质上就是一个心理成长的过程。因此这两个概念在实质上是有共通之处的,是相辅相成的。心理的成长、平衡与和谐的标准都是相对的,因为它们都是与所依赖的各种环境相互影响的,是不断变化的,是富有个性的,没有大一统的标准,不需要每一个人都去符合一个统一的标准。有关心理健康的定义和标准一直都是学者们争议的对象,心理成长、心理平衡与心理和谐概念的提出对此有很大的启示意义。有了这些基础性的探讨,下一步的工作就会有据可循。

三、生态主义视域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途径创新性探索

基于前面的探讨,即对心理健康的内涵有了全新的拓展性的解读之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就有了切入点,有了依据。

1.模式的转变由关注心理问题向关注心理成长转变

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最关注的就是学生已经出现的或者潜在的各种心理问题。老师和学生们都普遍认为,只有出现心理问题了之后才会去寻找心理咨询机构的帮助。这种看法不妨改变一下。如前所述,心理健康可以是没有疾病的健康,也可以是心理得到充分拓展的健康。关注心理成长并不意味着不关注心理问题,正相反,心理问题的克服和治疗正是心理成长的一部分。心理成长是包含解决心理问题在内的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心理问题的解决并不是最终目的,还要帮助学生的心理得到充分的拓展,使他们的“心理生活”更加完满。当然这种拓展是与外界情境密不可分的,是依赖于具体情境的拓展,因为无论是心理的成长还是心理的平衡与和谐,都不能离开具体环境而孤立的存在。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改变以往的模式,除了关注已出现的心理问题之外,还要探索帮助学生心理成长的方法和手段,使他们的心理得到拓展,不断地达到平衡与和谐状态。也有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观念转变的问题,例如,探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该以发展的视角、积极的眼光看待学生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各种问题”[4]。并且积极心理学不只关注问题,更加关注发展。因此,这方面的探讨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很大程度上创新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对象的转变由关注学生向关注学生、教师、家长的转变

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毋庸置疑就是学生,而在生态主义视域下,心理健康教育对象由关注学生向关注学生、教师、家长转变。例如说,心理咨询机构应该让所有家长和教师知道这个机构的存在以及所肩负的任务;发现学生的某些问题之后应该及时与家长和相关教师取得联系以便更详细地了解这个学生的成长史以及寻求他们的协助;要让家长和教师明白心理咨询机构非常欢迎他们的主动联系,以便更好地更积极地帮助每一个学生;要不定期地通过各种途径向家长和教师们普及有关心理健康的观念和知识,使相关人士共同关注、重视这个问题。关注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危机,帮助他们心理成长,就不可能忽视他们的成长环境和与他们关系最亲密的人。

3.媒介的转变由师生点对面的教育向以网络为基础的互动模式转变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师生点对面的教育,教师在讲授,在宣传,但学生领悟的怎么样不得而知。甚至很多学生望心理咨询而却步;或者意识到自己内心不太“平静”,但是却觉得还没达到求助心理咨询的程度;或者很多学生觉得自己心理很健康,心理健康教育与自己无关,等等。这样心理健康教育就没有达到相应的目的。网络具有自由、随意、方便、私密等特点,建立以网络为基础的互动模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可建立相应的网站,设立不同的栏目,既可以宣传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又可以达到师生互动的目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可以在网络上回答学生的问题,可以提供一些方法和建议,还可以预约咨询,等等。综上所述,在多元文化的冲突下,在实现中国梦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中,绝对不可忽视校园的主体、校园文化的体现者和承载者大学生们的心理状态。因此,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创新性探索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而基于生态学视角的考察和研究更加具有应用性和可操作性,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可以积极地加以实践。

参考文献:

[1]唐荣双,陈铭彬.大学生心理和谐与和谐校园构建[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9):192194.

[2]葛鲁嘉.心理学视野中人的心理生活的建构与拓展[J].社会科学战线,2008(1):4044.

[3]杨峰.大学生生态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6.

第9篇:心理健康对社会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和谐语境;健康;美学涵义

中图分类号:b834.3;b834.4文献标识码:a

和谐社会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也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的社会理想。构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是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实现每一个人的健康又是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最坚实而厚重的基础,它直接关涉到每个人实现自由发展的深度与实现全面发展的广度。健康应该体现为一种整体的和谐观念,不仅表现为躯体生理机能正常和精神状态完满,而且还应该表现为身心互资互促,个体与群体互惠互益,人与自然互动互利的和谐统一的美好图景。在和谐语境中健康是否具有美学涵义?是否需要形塑一种包涵审美意味的健康活动方式以谋求健康,体悟人生,从而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1的社会理想?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和谐语境中健康的美学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

“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的生成需要一定的条件,并不是任何对象和任何主体在任何条件下都能相互作用形成和进入审美关系”1。因此,审美现象是审美主体和对象的有机结合,没有脱离审美主体而独立存在的所谓纯粹的审美对象,那种“被抽象地理解的,自为的,被确定为与人分割开来的自然界,对人来说也是无”2116;也没有脱离审美对象的所谓纯粹的审美主体,“不仅五官感觉,而且连所谓精神感觉、实践感觉(意志、爱等等),一句话,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是由于它的对象的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3126。美是在人类实践中所获得的客观的社会属性,只有“当物按人的方式同人发生关系时,我才能在实践上按人的方式同物发生关系”312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伟大的社会实践,它秉承“以人为本”的思想导向,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关注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健康、环境健康等等,从而促进每一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不仅能实现自然界的人化,而且能实现一切器官感觉和情感的人化,即赋予了人的躯体生理机能和心理情绪以“美感”。健康具有美学涵义不是无条件的,唯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健康才具有了美的客观属性,才能成为一种审美对象,才不会仅仅“囿于粗陋的实际需要的感觉,只具有有限的意义”287,伴随人的本质的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人的感觉的丰富性,即“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才一部分发展起来,一部分产生出来”3126。唯有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通过健康的审美活动才能真正实现灵魂的解放,从而摆脱一切压抑和限制,最终达到真正的“自由与无限”4。

二、和谐语境中健康的美学特征:超越动物性机体限制的多元化社会需要

“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357。和谐语境中的健康作为一种自由的有意识的类活动应该是超越了动物性机体限制的多元化的社会性需要,这是和谐语境中健康的美学特征。“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357。因此动物的需要是一种直接的受到生理机能限制的肉体性的单一的需要,动物为生存而获取的对象都是粗糙的原始形态自然资料,这种茹毛饮血型的生存方式固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动物处于一种近乎完好或美好的状态,但是诚如黑格尔所言:“动物用一套局限的手段和方法来满足它的同样局限的需要”5;当然,动物为了维持一种“健康”状态也会生产,比如为自己或幼仔营造巢穴,但是这种生产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258,因而是直接受到其肉体需要支配的,只生产自身的片面的生产。

人谋取健康的活动虽然也受到自己机体的限制,但是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因而人能借助多元化的手段来超越这种局限。人谋取健康的活动不仅能够直接取材于自然界,而且人能够进行多元化的生产,制造最广义的生活资料,满足自己多元化的健康需求,在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满足之后还能

足更高层次的发展健全的需要。“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体现了人谋取躯体健康活动的多元化;“处章华,游云梦,听九韶”,“琴棋书画诗酒花”,体现了人谋取心理健康活动的多元化。“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258。这种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生产,谋求健康的活动就是一种自由自觉的美的活动,也正是人作为一种有意识的类存在物的本质规定。

三、和谐语境中健康的美学诉求:身心互资互促的良性共进状态

传统的健康观念局限于躯体生理机能方面,健康就是无病,即身体各个器官发育正常,身体没有任何疾病,各种生物参数都稳定在正常变异范围之内。这种传统的健康观根源于机械唯物主义,法国人拉?美特利认为,“人是一架会自己发动自己的机器:一架永动机的活生生的模型”6。这种机械论导向的健康观导致了一种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这种医学模式仅仅基于生物科学知识的了解而把一切疾病归结于器质性的生理原因,“将人体视为机器来了解,将疾病视为使机器的构造和功能出现缺陷的来源,治疗疾病有如将机器修复,纯科学导向的观念往往将身与心分开看待,容易忽视了人的整体性”7,时代的进步推动了健康观念的发展和丰富,健康不再仅仅是器质性的,而且还是心理性的,精神性的,社会性的。世界人权宣言把健康界定为躯体生理机能正常和精神状态完满,19世纪德国科学家魏尔啸提出的“疾病是社会和文化失调现象”的论断已经不断地为医学和社会发展的历史与现实一再地证实。人是一种有意义,需要意义的动物。从本体论的角度来看,这种意义就是“存在者之为存在者”的合法理由。因此健康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躯体生理机能正常这些器质性因素方面,当然,“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上》),“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礼记?礼运》),吃喝性等也是人的真正的机能,但是“如果加以抽象,使这些机能脱离人的其他活动领域并成为最后的和惟一的终极目的,那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255。工业社会竞争和生活节奏的加剧导致了劳动的异化,“这种谋生的劳动是完全偶然的和非本质的,而不论他提供的这种劳动对他来说是不是他的个人享受,是不是他的天然禀赋和精神目的的实现”2175;分工的精细化则导致了人的才能的片面化和单一化。这种身心分离的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所引导的不是健康,而是恰恰相反,不仅人的精神、心灵得不到升华,而且异化的劳动使得人们“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的时候,才觉得自己在自由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觉得自己只不过是动物”255。和谐语境中的健康应该是基于躯体生理机能正常和精神状态完满之上的一种身心互资互促的良性共进状态,健康的精神状态能引导健康的物质生活方式,促进躯体生理机能的优化;健康的物质生活方式能为健康的精神生活方式提供良好的器质性基础,从而能有效地净化心灵,提升个人修为和人生境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在以人为本的思想导引下,能实现对异化劳动的积极扬弃,克服工业时代专业化分工所导致的诸多弊端,从而能促进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并最终实现身心互资互促的良性共进状态,赋予健康以深厚的美学涵义。和谐语境中健康的美学场景:人与自然互动互利的和谐统一图景

人类谋取健康的活动离不开自然界,因为人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无论是在人那里还是在动物那里,类生活从肉体方面来说就在于人靠无机界生活,而人和动物相比越具有普遍性,人赖以生活的无机界的范围就越广阔”256。一方面,自然界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是人们享用的精神食粮;另一方面,自然界为人类提供直接的生活资料。因此,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类谋取健康的活动是立足于人与自然相统一的图景之中的,因而人类能否获得健康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获得健康,都取决于人类自身对人与自然关系把握方面所体现的智慧和高度。中国古代最基本的审美形态是“中和”,如《礼记?中庸》所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所谓“中和”,其实就是要求人类的实践活动要达到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即天人合一。人类谋取健康的活动必然引发对自然界的开发和利用,这种开发和利用应该是有节制的,保护性的,可持续的,“畋不掩群,不去麛夭,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淮南洪烈?主术篇》)

。然而,人类的贪欲是永无止境的,“产品和需要的范围的扩大,要机敏的而且总是精打细算地屈从于非人的,精致的,非自然的和幻想出来的欲望”2120, “肉之美者,猩猩之唇,獾獾之炙;鱼之鲜者,洞庭之鳙,东海之鲕”(《吕氏春秋?本味》),“目欲綦色,耳欲綦声,口欲綦味,鼻欲綦臭,心欲綦佚”(《荀子?王霸》),为满足口腹之欲而对自然界的开发和利用是无节制的,掠夺性的。古希腊神话中的俄狄浦斯情结就是以一种人类道德意义上的乱伦关系隐喻了人类对自然界的掠夺性开发而导致的一种人与自然之间的乱伦关系。毫无疑问,市场经济的无节制的放任自流的发展极大地诱发了人类的贪欲,整个社会的市场化使得“当自然的需要已经得到满足的时候,意志却还提出要求”8,对这种超出“自然的需要”的欲望的人为塑造和强化是市场经济的必然逻辑。但是“让市场脱嵌好比拉伸一条橡皮筋,在增加市场自治的同时也增加了张力的程度,随着进一步的拉伸,或者橡皮筋崩断——社会解体,或者经济回复到更嵌入的状态”9。人类对自然界的毫无节制的、掠夺性的开发和利用即便是出于获取健康的目的,但最终也会背离健康的宗旨,因为人与自然互动互利的和谐统一图景才是和谐语境中健康的美学场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唯有实现人与自然互动互利、和谐相处才能真正体现健康的美学涵义。

五、和谐语境中健康的美学目的:个体与群体互惠互益的和谐发展之完美状态

“人是最名副其实的政治动物,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10。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诚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言:“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1人类谋取健康的活动是在群体性的社会中进行的,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分工、合作与交换来获取维持个体健康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因而健康并不仅仅是一种个人行为,每个人的健康观念以及谋取健康的活动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对他人产生影响,并相互感染、相互转化,当然这种感染与转化可能是有益的,也可能是有害的。因此,健康以及谋取健康的活动就不再仅仅表现为一种孤立的个人行为,而是应该体现为一种个体与群体互惠互益的和谐发展的整体性关系和追求。一方面,维护自身健康既是每个人神圣不可剥夺的权利,也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因为自身的健康是他人健康和社会群体健康的外部条件,维护自身健康的权利应该契合于维护他人健康和社会群体健康的义务之中;另一方面,“个体主体与社会主体间也存在着相互的健康义务,个体主体为了他人也是为了自己自身的健康而必须对社会良性运行而尽健康义务,同时,社会主体必须以自身的良性运行向每个人提供健康的基本保证”12。因为在经济和社会一体化加快进行的当代社会,个人健康更多的取决于个人无法控制的诸多因素,比如基因、环境、气候、自然灾害、社会心理等等。基于此,里根总统的医学伦理问题研究委员会认为:健康不完全是个人的事情,个人健康与社会就业、预防早死、增加机会等因素息息相关,社会和群体有道德义务保证每个人平等地普遍地谋求和维护健康1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注重社会公平,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从而最终实现健康的美学目的,即个体与群体互惠互益的和谐发展的完美状态。

六、和谐语境中健康的美学方式:形塑一种审美意味的健康活动方式

审美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得以充分表现和确证的一种最具本真性的存在方式,所谓“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下》),因为唯有在审美活动中人才能在最完整的意义上自由地实现自己,从而充分感悟一个人应该具有的尊严和价值。一种包涵审美意味的健康活动方式同样是一种超越性的、自由的存在方式,通过这种健康的审美活动人才能完全地再现人类的本真性,诚如马克思所言:“一个成人不能变成儿童,否则就变得稚气了。但是,儿童的天真不使成人感到愉快吗?他自己不该努力在一个更高的阶梯上把儿童的真实再现出来吗?在每一个时代,它固有的性格不是以其纯真性又活跃在儿童的天性中吗?”1029。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无限释放了人的欲望,而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在供给

面上为人的欲望的满足提供了充足而便利的手段,因而“恣耳之所欲听,恣目之所欲视,恣鼻之所欲向,恣口之所欲言,恣体之所欲安,恣意之所欲行”(《列子?杨朱》),但这种无限追逐欲望满足的活动最终导致以物累形、心为形役,一味地满足感官享受必然会导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道德经》),“身尽府种,筋骨沉滞,血脉淤塞”(《吕氏春秋?情欲》);一旦被欲望征服,则会“自发地让自然本能支配自己,内在主动性及其他的形体上的任何痕迹都一起在消逝着”,进而会损害自己的身体,“呆滞游移的眼神,淫荡地张开的嘴唇,窒息断续的声音,短促微弱的呼吸,肢体的颤抖,整个有气无力的身体,都不过是动物性的表现”14260,并最终导致人向物的世界沉沦。审美的健康活动方式首先必须克己节欲,人“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荀子?性恶》),是故“圣人修节以止欲”,“耳不可赡,目不可厌,口不可满”(《吕氏春秋?情欲》),“不极五味之调、芬香之和,不致远国珍怪异物”(《墨子?节用中》),“致虚极,守静笃”(《道德经》),如此方能“充虚继气,强股肱,使耳目聪明”(《墨子?节用中》),“其神纯粹,其魂不罢,虚无恬淡,乃合天德”(《庄子?刻意》),然后“生以寿长,声色滋味,能久乐之”(《吕氏春秋?情欲》)。须以提升道德修为和人生境界为根基,中国人在提升道德修为方面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哲学体系,“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卦》),“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富润屋,德润身”(《礼记?大学》)。现代医学证明,很多身体疾病都是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相互生发、相互感染而引起的,因此身心互资互促才是真正的健康之道。提升道德修为能促进身体生理机能协调运转,进而健康长寿,“安燕而气不惰”,“食欲、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荀子?修身》)。审美的健康活动需要在提升道德修为的基础上提升人生境界,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是有觉解的生活,或有较高程序的觉解的生活。这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人生之所以异于别的动物的生活者”15,提升人生境界就需要对人生实现真正的了解和觉醒,惟其如此,审美的健康活动和生活方式才能实现“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258,“所谓乐者,岂必处处京台、章华,游云梦、沙丘,耳听《九韶》、《六莹》,口味煎熬芬芳,驰骋夷道,钓射鹔鹴之谓乐乎。吾所谓乐者,人得其得者也”(《淮南洪烈?原道训》)。所谓“人得其得者”,就是指一种包涵审美意味的健康活动使得人的本质力量得到一种彻底的展现和确证,这同样也是一种审美的人生境界。

七、原生态生存方式:一种包涵审美意味的健康活动方式辨析

作为人的本质力量的一种展现和确证,一种包涵审美意味的健康活动方式必然具有生成性和超越性的特征;人的存在方式的多元化和个人本质力量的异质化决定了健康活动方式的差异性和开放性,这就使得健康活动方式因时空格局的差异而呈现出多元化的鲜明特征。时下我国流行的所谓原生态生存方式被普遍认可为一种能够有效提升个人身心健康的活动方式。在现代人的语境中,所谓原生态其实就是没有被“文明”污染,没有被人为雕琢与“蒙昧”的代名词,这隐含着文明人一种特有的傲慢与偏见。国人对原生态生存方式的追逐已成痴迷狂热之势,从原生态文化、原生态音乐、原生态建筑、原生态舞蹈到原生态饮食方式,似乎唯有原生态生存方式才可以获取和维持个人的身心健康,唯有原生态生存方式才是一种包涵审美意味的健康活动方式,这似乎已成为国人的一种文化自觉。

首先,作为一种健康活动方式,这种原生态生存方式所隐喻的正是一种浪漫主义的乡愁情结,按照海德格尔的解释,这种精神意义上的返乡正是要返回到人类的本源,重新找到人类的本真状态,即荷尔德林所讲的“返乡就是返回到本源近旁”16;马克思关于“儿童的天真”的隐喻其实也反应了他固有的乡愁情结。毋庸置疑,国人对原生态生存方式的追逐绝不仅仅是“发思古之幽情”,从学理上分析,恩格斯所说的“实体和主体、自然和精神、必然性和自由的对立”1719,即人的存在的二重化与二元分裂是这种追逐的人类学本体论依据。商品经济的泛滥和整个社会的市场

化使得孟子笔下的“赤子之心”退化为庄子笔下的“机心”,诚如庄子所言“哀莫大于心死”(《庄子?田子方》)。身处市场社会中的国人对原生态生存方式的追逐所彰显的是对市场社会的反动和自然本真的亲近,是重建差异化、多元化的文化生态秩序的由衷渴望。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种原生态的健康活动具有足够的美学涵义。

其次,我们认为,不应该否认国人对原生态生存方式追逐的合法性,但是也不宜过分强调这种生存方式的有限意义;不能仅止于对原生态生存方式作一种浪漫主义的、富于诗情的抽象的肯定,并进而简单地、盲目地将其视为一种包涵审美意味的健康活动方式。这种原生态的生存方式所崇尚的人的本真状态不是马克思所讲的人化的自然和自然的人化,不是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不是人和自然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而是人类发展历史上的原始蒙昧状态。但是通过机械的否定而退回到原始状态,这是对“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188的社会经济运动规律的漠视。“如果我们的自由历史只能到森林中去找,那么我们的自由历史和野猪的自由历史又有什么区别呢?”1734即使这种健康活动方式能有效提升个人的身心健康,但对整个文明和世界的抽象的否定,向原始状态简单的倒退,绝不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共产主义绝不是人的采取对象形式的本质力量的消逝、舍弃和丧失,决不是返回到非自然的、不发达的简单状态去的贫困”2112113。一种包涵审美意味的健康活动方式应该是基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全部运动这一坚实的历史基础之上。

再次,浪漫主义审视自我、观照世界的维度是向后看,而不是向前看。马克思把浪漫主义比喻为“留恋那种原始的丰富”,即对原始状态的超越历史的抽象的肯定。人类谋取健康的活动方式归根究底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是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不是抽象的超越历史的,而是实践的立足现实的。“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1812。健康活动方式能否具有美学涵义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具有美学涵义取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与这一伟大实践展开的深度和广度。诚如意大利史学家克罗齐所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唯有现存的活着的当代人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主角。“留恋那种原始的丰富,是可笑的,相信必须停留在那种完全的空虚化之中,也是可笑的”19。狂热地追逐这种原生态的健康活动方式既是富于浪漫主义情怀的留恋那种原始的丰富,“把自己本能上的发育不全完全相反地说成道德上的十全十美”20;也是把当代人的现实生活、处于生成状态中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虚无化的表现。当然,马克思认为古希腊文明“就某个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1029,但是他对古希腊文明的憧憬和向往绝不是一种原生态意义上的机械的重演,更不是对现存社会的简单的完全的否定,而是在发生着的、实践着的人类全部历史进程中,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基础上,在否定之否定意义上的更高发展层次的复归,“是向人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3120,诚如马克思所言,人类应该“努力在一个更高的阶梯上把儿童的真实再现出来”1029。

“人命自重,有贵千金”。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对于健康问题的探索和思考永远不会过时。马克思说:“历史的全部运动,既是它的现实的产生活动——它的经验存在的诞生活动,——同时,对它的思维着的意识来说,又是它的被理解和被认识到的生成运动。”28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赋予健康以深厚的美学涵义,伴随这一伟大实践的深入进行,和谐语境中健康的美学涵义必将成为人类的共识,一种包涵审美意味的“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的健康活动方式终究会成为人类共同追求的最自由的存在方式,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在追求一种包涵审美意味的健康活动方式的人类历史进程中,重温席勒的名言绝不是一种矫情,更不是一种多余:“因为正是通过美,人们才可以走向自由”144。



注释:

1这是费孝通先生在1990年其80寿辰聚会上提出的十六字箴言。请参看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view/6e463be90975f46527d3e1dc.html。

[参考文献]

[1]朱立元.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黑格尔.美学[m].朱光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48.

[5]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205.

[6]拉美特利.人是机器[m].顾寿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20.

[7]谢博生.医学执业的人文基础[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3(3):1115.

[8]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 李常山,译;东林,校.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83.

[9]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m].冯钢,刘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63.

[1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

[12]郑本明.论健康的道德涵义[j].武陵学刊,1995(2):3034.

[13]科克汉姆.医学社会学[m].杨辉,张拓红,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26.

[14]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张玉能,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9.

[15]冯友兰.冯友兰学术文化随笔[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98.

[16]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4.

[1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8]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