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酒文化心得体会范文

酒文化心得体会精选(九篇)

酒文化心得体会

第1篇:酒文化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酒店文化;培养;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三产业服务业逐步走上经济舞台,酒店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且经济增长十分迅速。在酒店的运营管理中,相比于对酒店文化的重视,更多的管理者宁愿致力于更换管理团队以达到增长收益的目的。随着酒店行业发展,酒店文化的重要性日趋明显。近年来,新开的酒店层出不穷,比较之下可以看出,拥有特色文化的酒店更容易在剧烈的竞争中存活下来。

一、酒店文化简述

(一) 酒店文化概念

酒店文化是指酒店在自行经营中探究、总结出来的并能长期指导其健康发展的行业规范、行为准则、经营理念等总和,并被企业员工所认同和遵守。酒店文化是酒店员工共同拥有的价值观、酒店精神、经营哲学等,是每个人的文化,是群体文化,是大家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

(二) 酒店文化的组成

酒店文化是由以下五个方面组成:

1、酒店的环境。酒店的环境包括两大部分:内部环境、外部环境。内部环境指的是酒店营造的人文环境、管理环境,员工之间的日常生活工作环境等;外部环境指的是酒店在社会中充当的各种角色和形象。酒店往往是当衡量地旅游发展水平的指标之一,同时也是一个地方、一个国家的文明体现。

2、酒店产品。酒店提供的产品主要是客房、餐饮和娱乐。而这些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服务性,所以酒店业也是服务业的一部分。酒店的特色体现在文化内涵上,不管是无形的还是有形的产品无时无刻不散发着该酒店独特的文化气息。员工的言行举止和穿着打扮、客房的布局格调、餐饮的装饰和摆盘等等都应与酒店的文化息息相映。而服务也要体现文化内涵,将酒店的文化外显化,员工的服务遵循标准化和规范化。

3、酒店精神。酒店精神指的是酒店奉行的理念、行为准则、推崇的目标等的综合体。换言之,酒店精神是酒店文化的具体概括。每个酒店都有自己的精神,如苏州世豪全套间酒店的精神是“用心提供给客人如家的感觉”;威斯汀酒店集团的酒店精神是“为每一类宾客提供高品质的产品服务”;四季集团的是“一切为了顾客”。

4、酒店制度文化。酒店制度是酒店在运营过程中得出的成果,它是使酒店合理规范的各项条约和规定。酒店制度文化则是指引员工全面适应酒店制度的适应性的文化。酒店制度文化是酒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酒店价值观、酒店精神等综合作用的产物。酒店制度既体现着酒店人的精神面貌,又制约着酒店人的行为文化。所以酒店应多方面权衡,才能确保领导体制、组织机构的最优构建。

5、酒店价值观。酒店价值观是指酒店运营过程中执着的目标和共同理念,是酒店文化的核心观念。现代酒店价值观的核心体现是以人为本,一切围绕人为中心,爱人护人的人本主义为导向。酒店价值观确立之处,应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动力,最终实现以人为本的归宿。纵观全球闻名酒店,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员工拥有良好的精神状态、为员工打造优越的生活工作环境,打造了一支高效有爱的员工团队。有些酒店人文关怀无微不至,如给员工庆祝生日、组织优秀员工外出度假、学习等等。

(三)我国酒店文化发展现状

在大多数人的概念中,所谓的酒店文化不过是酒店的管理者按照相关行业规范及管理需求,定制并强制要求员工执行的员工守则。管理者在培育酒店文化时,不免将文化构建更偏向易于管理的一边,从而忽略了人的感受。在引进西方酒店文化时,我国的管理者更愿将更多无关文化的东西添加到酒店文化中去,使得文化日渐变质。对于酒店管理者来讲,如何使得员工在有限的工作时间最大的增加自身的价值,为日后人生规划,人生发展,实现自我目标,这是最值得酒店文化构建者深思和考虑的重大问题。否则,酒店文化必然是空中楼阁仅仅称得上是酒店的门面,而非内在及核心竞争力。不论文化工程做的如何华丽,完全忽视人民群众的诉求,那便称不上文化构建。

二、苏州世豪全套间酒店酒店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员工对酒店文化缺乏了解

针对于苏州世豪全套间酒店的文化内涵,笔者做过一些调查,结果发现酒店员工对酒店文化缺乏了解,普遍认为:酒店标志就是酒店文化;组织活动就是酒店文化;奖励与思想教育就是酒店文化;酒店的建筑装修风格统一就是酒店文化等等。没有人清楚酒店文化的核心是什么。

(二)误认酒店文化是喊口号

酒店文化是酒店的价值观的一种体现,苏州世豪全套间酒店张贴了一系列口号一样的宣传语在墙上,体现了酒店的基本文化,比如:“每天微笑多一点”,“优质服务,精益求精”等等,如果这些口号并没有能真正进入基层员工的内心,员工没有接受口号的内容并把它们落到实处,它们就仅仅是口号而已。如果员工不懂酒店的文化内涵,酒店管理者没有让员工明白这么做的意义,那结果就只是每天喊喊口号罢了。

(三)员工缺乏主动性

在苏州世豪全套间酒店调查期间发现,酒店只有一本员工手册,里面全是硬性要求,却没有设立反馈机制。很多时候,领导者只是一味的对员工说“客人是对的,客人是上帝”然后做好一系列的规章制度,永远不会解释为什么要这么说这么做,员工也不会去想。最终,员工是被动接受,而不是主动参与。相比较,如果在制定规章制度时,邀请员工参与编写,员工在工作中就会全身心的投入,因为里面融入了自己的思想。

(四)酒店文化与宣传没有进行有机结合

现如今,很多酒店已经意识到酒店文化的重要性,但在宣传自我品牌时,并没有与酒店文化相结合。苏州世豪全套间酒店对产品和环境的宣传可谓下足了功夫,耗费大量资金时间做足了广告,但最终却被客人认为成名不副实。酒店宣传的更多是酒店装饰豪华,环境优美,美食名厨等等,员工服务很少提及,而员工的实际对客服务却与酒店宣传的高档产品不对等,常常导致客人到店后便失望离去。缺乏酒店文化的支持,品牌战略只能停留在简单的宣传上,不会形成持续的影响,所以酒店在实施酒店品牌战略时,一定不可忽视宣传酒店文化的重要性。

三、苏州世豪全套间酒店酒店文化建设的建议

1、增强团队精神建设

每个人在社会中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尊重和真诚是最好的纽带,被关注就是对尊重的最好诠释。尊重个体会激起每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参与性,极大提高团队工作效率。团队的精神得到激发,工作状态也越发良好。

2、注重工作氛围的营造

酒店文化实际上就是工作氛围,是一种体现员工道德的自持力。一个好的酒店文化如同好的土壤一样,让员工这颗种子健康顺利成长,引导员工团结合作,奋发向上,无形中成为员工之间的一种纽带。在强大的酒店文化的熏陶中,员工自发遵守行为规则,有效合作,为顾客奉上最好的服务和品质。

3、信任员工充分授权

对员工的充分信任,让员工自主独立的发挥,这样才能把工作发挥好。诚然,酒店是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但服务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交流,一个好的精神风貌更容易吸引顾客。如果遇到问题,员工需要层层汇报才能解决,首先影响工作效率,其次则是打击员工的积极性,让员工认为自身无足轻重,进一步抑制了员工解决问题的热情。

四、我国酒店文化的发展方向

酒店文化建设整体可分为三大部分,酒店物质文化建设,酒店管理文化建设,酒店服务文化建设,统筹建立一个酒店服务员工,酒店服务顾客,员工服务顾客的三维服务模式。

(一)酒店特色物质文化建设

作为本土餐饮住宿服务行业,随着千年的发展,必然存在着一定的人文环境,一家注重文化,拥有文化内涵的酒店完全可以通过酒店的建筑装修风格使公众感知它的文化背景,本土历史,民族民生,地方人文传统。这样的酒店,在建筑设计时就要求设计师及总指挥者吃透本土的历史民族文化,理解传统精髓,同时加入现代化的文化潮流,时代精神,挑选最具有地方特色的符号来装饰及表现文化,体现时代。建筑整体形势,应追求文化品位,显露灵气,同时充满个性,提升酒店的人文美,传递丰富的历史文化及内涵,引起顾客的心里共鸣,并在外观上将宾客深深的折服。

要做到这一点就是建筑物一定要有一个主题,无论是外部整体,还是内部装修,实现统筹好一个主题,除了要注重基本功能外,还要注重文化价值及精神作用,注重环境的渲染和意境的衬托。

(二) 酒店管理文化建设

酒店管理文化是指人在酒店运营过程中,顺应酒店发展要求,以经营哲学为导向,秉承酒店奉行的理念、价值观、道德观,为了酒店健康发展而制定的一系列的规定和条例的人文总和。酒店管理文化就是人与制度的结合,是人意识和外显制度的化学反应的产物。

总之,管理文化既是反映物质文化的固定外显方式,又是塑造精神文化的动力机制和介体。它是各岗员工自觉遵守行为规范的引体和催化剂,是对酒店员工行为的约束力的体现。酒店管理文化时刻影响着员工的行为,成为了一种隐形的行为矫正器。酒店管理文化业决定不同企业的未来走向。

(三) 酒店服务文化建设

酒店市场竞争日趋严酷,顾客对酒店服务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所有酒店都以宾客至上为奉行宗旨,但是如何把这一宗旨渗透在酒店运营的方方面面无疑是最大的挑战。想要做到每一位来酒店的宾客体验到宾至如归,那么就要做到不论客人的生活背景,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如何,竭尽所能的为客人提供最好的消费体验,那么,就要培养酒店员工的服务意识,也就是说,要建立一种个性化的酒店服务文化。

将酒店文化融入到服务程序中去。在服务客人的同时也将酒店文化传播给客人,体现酒店内涵,员工素质。相对应的既可以提高酒店的品质,又可以宣扬酒店的品牌。

(四) 实现酒店文化可持续发展

为实现酒店文化可持续发展,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系统的酒店文化建设推广方案,即在全面理清酒店的宗旨和目标方向的基础上,正确评估酒店文化理念和建设方向,顺应酒店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工作方向。

深度解读以人为本的管理概念,释放权利,让员工主动参与酒店文化建设,并出谋划策,成为建设的主力军。力求把酒店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与经营管理中重视员工,相信员工,理解员工,发展员工的人本观念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性,改变以往员工被动参与文化建设的状况,使得员工主动推动酒店文化建设。

酒店文化建设是酒店全体员工共同创造的结果,当今社会生活脚步的加强,只有不断的学习才不会被时代丢弃,领导者引导广大员工学习国内外先进酒店的管理经验,将其它酒店的特色与本酒店结合、研讨、创造,努力培养本酒店的特色,努力提高团队的能力,为酒店创造最大利益。

五、结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的重要性越显重要,社会各行各业发展至今,早已形成一系列的行业文化。随着越来越多的特色酒店发展,我国酒店的实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为了增强实力,需要提高自身酒店产品的品质,不得不提高酒店的核心竞争力酒店文化。酒店文化产生优质服务,优质服务又提高酒店实力,酒店的发展又更好的培育酒店文化,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也是酒店发展经营做大的必然之路。

参考文献:

[1]姜霞.酒店文化:增强酒店竞争力的指南针[J].管理观察,2014.34.

[2]归潇峰.酒店文化的解析[J].四川烹饪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6.

[3]邬玮玮.论酒店企业文化建设[J].现代商业,2008.36.

[4]张丽丽.探析酒店文化对员工行为的影响[J].剑南文学,2013.10.

[5]宋蓓,刁艳华.酒店企业文化的构建[J].现代企业文化,2010.28.

基金项目:

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Y2015YB357)。

第2篇:酒文化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葡萄酒文化 文化营销 体验情境 文化附加价值

法国作家小仲马有一句名言:“葡萄酒是一餐中的精神部分,肉只是物质而已。”从葡萄酒的市场消费上来看,它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其消费主流群体也是有较高文化素质、有精神生活追求的社会主流精英群体。在事业成功、生活目标提升的同时,他们必定会对餐饮需求、情感交流载体产生进一步追求。中国葡萄酒在营销活动中充分运用我国辽阔的地域特色文化和丰富的民族文化,结合现代时尚元素,在企业和消费者之间搭建一座和谐通畅的情感桥梁,进一步扩展营销空间。

1.葡萄酒文化的题中之义

真正的葡萄酒文化可以说是起源于法国。法国的葡萄酒文化是法国乃至世界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凝聚着法兰西历史,是法国优雅文化的表现。岁月更迭,葡萄酒从酒品到内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法国葡萄酒始终保持着自己的传统酿造工艺,被世人奉为经典极品。

中国的葡萄和葡萄酒业开始于汉武帝时期,是由张骞从西域引进的欧亚种葡萄。唐朝诗人王翰在《凉州词》中写道:“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可以看作是中国葡萄酒广告的滥觞。

九十年代中后期,葡萄酒开始成为酒类产品中的消费热点,众多厂商把葡萄酒业视为最后一块获取利润的处女地。“张裕”的优雅与高贵、“王朝”的时尚与奔放、“长城”的传统与经典……这些中国知名的葡萄酒品牌在历史的长河中闪烁着耀眼的光芒。葡萄酒文化作为现代人情感表达和寄托的一种载体,体现了一种全新的饮食文化、社交文化和时尚文化。

二、葡萄酒文化营销的实质

营销的核心对企业来说是为了创造价值,对消费者来说是通过购买商品或者服务满足某种需求,而在消费时代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文化营销就是有意识地发现、甄别、培养或者创造某种核心价值观念来达成企业经营目标。文化营销的本质是在构建一个新型的文化价值链,用文化的亲合力将相关利益人联系在一起,发挥协同作用,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品牌的影响力、传播力。也就是在销售过程中充分表达消费者的价值取向,根据自身目标消费群体的“共同的心理程序”,提炼出他们所独有的价值取向,将价值取向的核心文化要素渗透到目标选择、产品开发、定价、销售渠道、促销方式和附加服务等各个环节,把文化沟通作为构建产品品牌和消费者关系的纽带,将品牌与核心价值取向揉合为一体,达到企业经营目标与消费者情感满足的“双赢”。

对于葡萄酒企业来说就要根据葡萄酒时尚、悠久、厚重、优雅、亲和、神秘、尊贵或者绿色的商品特性,以及消费者对心理舒适和情感满足的追求,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具有独特属性的品牌形象,在产品功能、形式日益同质化的时候,用文化营销来实现产品的差异化竞争,占领和开辟新的市场。一个国家、民族、社区的文化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在对其他文化吸收和摒弃的基础上进行重构。中国的消费文化在中西方文化相互融合的过程中,会受到影响和改变,因此,广告宣传积极主动地利用文化融合,实现文化互动,优先占领目标市场。

三、葡萄酒文化营销策略

葡萄酒作为中国市场新兴的非功能性生活用品,要想让品牌健康快速而又不畸形地成长,需要持续而长期的努力,葡萄酒文化营销也是一个庞大的工程。

1.培育葡萄酒文化

葡萄酒消费文化的培育与普及可以说是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市场营销投入。在中国,葡萄酒市场环境还不够完善,葡萄酒文化始终没有推广开来。中国人的饮酒方式比较难改变,我们所熟知的“酒满为敬”和一饮而尽的习惯并不适合葡萄酒文化,而且转变起来可能需要很长时间,甚至永远也转变不过来。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葡萄酒,企业的品酒会日益流行,用这种方式来培养不同客户对葡萄酒的认识程度,提升消费者对葡萄酒文化的素养。

葡萄酒的目标消费者是以一种分散的形式存在于社会的各个角落的,奢想针对所有的人进行大面积的葡萄酒文化培育,等于无的放矢,不会有人真正地理解和接受企业的理念。所以,企业要利用已经建立起来的分销渠道和已经建立起良好关系的忠诚顾客开展葡萄酒文化培育工作,让他们直接参与到葡萄的栽培、收获和加工的过程中,品位“三毫米的距离,一颗葡萄要走十年,十年换来的是一世的美味和美名”的深刻涵义,利用他们“意见领袖”的身份,对其他人进行口碑宣传,这比企业一方面的“独家报道”来的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2.打造体验情境

依靠传统文化吸引消费者只是文化营销的一个部分,文化营销应该是立足于传统文化和地区特色上的现代文化,它必须具备时代烙印和外来文化的吸引力。提起星巴克大家想到的不是沁人心脾的咖啡香,而是轻音乐、轻松闲适的聊天环境,一个非家、非办公的第三空间。从销售咖啡到销售文化的星巴克,实现以产品为中心到顾客为中心的体验为中心的转换,这是文化经济的无尚魅力。同样,文化厚重的葡萄酒也可以走这样的路。组建以中高端用户为主的俱乐部,给消费者提供归属感以使大家共同分享共饮葡萄酒的快乐。或者利用情人节、圣诞节这样的外来节日,组建联谊会,既增加喜庆气氛,又可以提高美誉度,而本质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人成为产品未来忠诚的消费者。此时的文化营销无疑是在一个极其复杂的世界里给消费者提供舒适、信任、方便和归属感,能够在一种共同的文化影响之下,打造目标消费群专属的文化情感领地。

21世纪,一个针对妇女消费者的大市场正在形成,妇女被认为构成葡萄酒市场的主要部分,代表着多于50%的葡萄酒消费的决定权。所以,针对女性感性消费的特点,推出针对都市女性文化特点的温柔营销,无疑是葡萄酒产业未来发展的关键。现代女性追求的是美丽和健康,而葡萄酒让两者都能实现,就和女性消费者的消费动机相吻合,形成自己的独特定位点,满足消费需求,进一步挖掘消费需求。因此,在女性经常聚集出现的公共场所开展以葡萄酒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这种活动不能是报告式的,或者是有奖竞猜式的,因为气质高雅的女性常常不会在大众面前大吵大喊。企业展示葡萄产地优美风光以及高档葡萄酒的生产过程,讲述关于葡萄酒的动人的情感故事,宣传葡萄酒文化,引导女性消费者认识葡萄酒,选择葡萄酒。同样可以把“葡萄酒 ”装扮得更加时尚、职业。让葡萄酒在“时装店”以及“珠宝首饰店”中抛投露面。此外,把葡萄酒作为重大的节日礼物送给女主人,获得一种商业利益之外的情感的沟通,也是供企业营销的不错路径。

3.开辟文化旅游项目

中国的酒文化和西方的酒文化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地域民族文化,要想使中国的消费者接受葡萄酒这个外来品种,就需要用中国的哲学和本民族文化来经营葡萄酒产业。民族文化是葡萄酒企业文化的基础。而优秀的企业文化和它的价值观念是生产经营的灵魂和精髓,没有良好的企业文化和经营哲学就不会有多么成功的文化营销。以张裕的文化营销为例。2002年,张裕利用其历史文化积累开设了一个葡萄酒博物馆,并建设了一个融葡萄种植、酿酒、休闲、旅游于一体的葡萄庄园。这些举措在弘扬葡萄酒文化的同时,也把张裕的品牌和葡萄酒文化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极度张扬了张裕的品牌形象和文化个性。张裕能推出这条“文化之旅”是与它的坚实深厚的企业文化分不开的,这也是它实施文化营销的成功所在。张裕是我国工业化葡萄酒生产的鼻祖,也是目前葡萄酒行业举足轻重的龙头企业之一。历经100多年的发展,张裕在酿造白兰地的同时也酝酿了许多传奇般的故事,积淀了丰厚的文化财富,有文化可以挖掘,文化营销才会更有力度。

4.提升葡萄酒的文化附加价值

文化附加价值是指产品通过广告、公关、服务等各种手段留给消费者的一个有独特内涵的形象,这个独特内涵是产品或者品牌表达的意义,是无形的,附加在产品物质形态上的,能使人产生美好联想和想象。

而作为葡萄酒,功能性的诉求已经没有多大的效用,而强力塑造它的文化附加价值,才是和消费者取得心灵沟通,赢得消费者芳心的重点工程。文化她不是空洞的口号,更不是朝三暮四的主张,必须要有一些看的见摸得着的实物作为载体,才能发挥应有的影响力。消费者在精美的包装,漂亮的酒瓶,晶莹的酒色中实现情感满足和心理舒适,感受葡萄酒的优雅文化的内涵。正如一则广告语所说的“I shop, therefore I am ”,(我购买,因此我就是!)。

为了加强消费者对商家赋予葡萄酒的文化内涵的理解,就要塑造一个与同类产品相区别的独一无二的文化附加价值。“传奇品质,百年张裕”,是张裕对自己悠久历史的张扬。张裕以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给消费者带来一种厚重感,消费这样的酒成为消费者地位的象征,给饮用者带来心理满足。王朝在云南宣传口号是“一支好酒,来自天籁”,用一种神秘而充满震撼力的口气把我们带到一个独特奇异的遐想空间。企业利用了云南独特的地域优势,达到了很好的沟通目的。长城葡萄酒始终以“酿造东方美酒,传递长城真情”为理念,针对我国传统酒文化的特殊性,走出了一条洒满葡萄香和文化香的别样道路。“长城葡萄酒,地道的好酒”,这句广告词曾经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美好的遐想,长城葡萄酒也成为国人餐桌上的一道不败的风景,逐渐演化为人们的一种餐饮文化。

5.结束语

法国葡萄酒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顶级的葡萄酒品类,是因为它有独特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历史渊源,我们应该尊重文化、尊重历史、尊重葡萄酒的习惯。葡萄酒非功能性和文化性定位使得葡萄酒的消费者通过整体的感觉来断定产品,纵然葡萄酒的质量很重要,但他们也注重葡萄酒企业的品牌形象、商标的设计、酒瓶的形状、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文化传递等附属品牌价值。正是由于葡萄酒和文化的这种关系,葡萄酒的文化营销多按照消费者的文化价值展开。

葡萄酒在现代更加具有文化内涵,逐渐成为消费时代一种特殊的象征符号,并且这种象征意义越来越超越商品本身的意义,显得异常的重要。挥动文化的大旗为葡萄酒营销呐喊助威,将会看到别样的风景。

参考文献:

[1]李宁.文化营销策略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及其对策[J].现代商业,2014.1

[2]赵艳丰.茶馆如何做好文化营销[J].中华合作时报,2014.8

第3篇:酒文化心得体会范文

一、品牌文化是什么?

从概念上讲,品牌文化决不等同于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一种管理现象。它是企业在运作过程中所形成的经营思想、经营作风、价值标准、行为规范、规章制度、传统习惯的综合反映,是企业全体人员言行的集合。

而品牌文化,则是企业将企业文化品牌化,将企业品牌赋予文化内涵,并能使这种内涵成为目标消费者认知和接受的生活方式,品牌文化也就有了市场,品牌文化的力量才能得以展现和发挥。

那么这些年来,许多打着“文化酒”大旗呐喊的企业为什么没能象大多数传统名优白酒那样长期稳健发展呢?

首先要为文化酒正名:真正的文化酒就是白酒的品牌文化,只是必须将文化酒与狭隘单一的广告酒、名字有点文化味的酒、概念文化炒作酒,文化名人代言酒等区分开来,以免让消费者产生歧义。文化应该是白酒品牌内涵的一部分,是构成白酒核心品牌价值最主要的部分,而不是单纯的一种表现手段、宣传手法或企业口号。真正的文化酒,至少应具有四个基本特征:①历史悠久;②工艺独特;③对社会经济生活曾产生重大影响;④必须是健康酒、生态酒。纵观中国几大传统名优白酒,四项全部具有。虽然到目前为止,一些传统名优白酒的品牌文化的定位和营销并不到位,但一种综合的真实的拥有和市场浮华后的沉淀,仍使这些品牌占据着对比优势。正因为文化酒所必须具有的文化特质,才使那些狭隘的伪文化酒不能逞强或不能长久逞强,无论多么凶的“酒妖”、“酒怪”、“酒神”、“酒爷”、“酒霸”或者多么潮流的“健康酒”、“现代酒”、“刀郎酒”等都只能是这样的结局。因为白酒的品牌文化应该既是历史的,又是现代的,时尚的,同时还是文化的,精神的;真正的酒既能够让消费者得到完美的享受,又能够让消费者产生满足的情绪。由此可见,中国传统名优酒们下一阶段的强者之争首先会集中在战略层面,而品牌文化则是战略层面的眼睛、翅膀和灵魂,谁的品牌文化不能在竞争的浪潮中鲜明地强势地升腾,在向强势传统名优品牌更加集中的未来,部分名优品牌也会将折断翅膀、瞎了眼睛、没了精神。在以往十二年的市场竞争中,西凤为什么折翅、董酒为什么不“懂”,洋河曾经6年进入十强,淡出后为什么又“阳”了起来?思维、机制、营销手段都很重要,但高飞需要翅膀,快跑需要眼睛,思辨需要思想是不应该争辩的事实。那么擦亮眼睛、强化翅膀和净化思想则是传统名优白酒应该必修的第一课程。

二、品牌文化的挖掘和定位

A、找出历史的可传承性亮点:既然都是历史名酒,那么,在历史层面上就会有许多相似的地方,所以,不要在相似的容易产生争论和混淆的地方死缠烂打。历史多么多么悠久了!生产工艺多么好了!拥有多少高科技生产人员了!有多少成熟的网点了等等,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初级阶段的产物。而在成熟的市场竞争中,这些都已不可能成为亮点,更不会使品牌文化形成强势营销力。所以,必须从竞争的相似中找出独有的个性的不可模仿的抢先一步的文化亮点。如茅台的“国酒”文化,剑南春的“盛世唐文化”。不过,在文化的挖掘和定位上,传统名优酒品牌们要学一学金六福和小糊涂仙。

为了找出差异和不足,我们不妨对比一下几个名优白酒品牌目前在市场上能够搜索到的主要文化展示:

B、文化展示

五浪液:传统工艺、现代工艺、现代企业、白酒大王;

茅 台:国酒品质、国酒文化、高端白酒第一品牌;

剑南春:唐时宫廷酒、盛世剑南春,健康生活水平的高档酒;

泸州老窖:浓香鼻祖,酒中泰斗;

杏花村:最早的国酒,诗酒第一村;

全 兴:品全兴,万事兴;全新品味,全兴大曲;

古 井:高朋满座喜相逢,酒逢知己古井贡,天地人和古井贡;

洋 河:蓝色经典,蓝色文化;

西 风:东湖柳,西凤酒;百鸟朝风,喝酒西凤;

董 酒:国密工艺,中国董酒;

C、文化评析

五粮液:定位空浮。

“传统工艺,现代工厂,现代企业”,不具有独具性文化特色,其它的大多数传统名优白酒也都有。“白酒大王”的“文化”展示,不具有历史的传承性,仅仅是一种暴发户消费的心理引导和销量最大的粗放性呐喊和传播。其使人联想到的只能是产品价格高(曾经善于涨价并敢于涨价)、据说它好喝、因为喝的人多、因为喝它有面子。

茅 台:定位准确而稳健。虽在文化挖掘和延伸上仍不够到位,但其“国文化”的独特性和不可取代性使其文化亮点显得霸气而鲜明,因此只要其产量和销量与消费者长期对接,其独具的强势文化特色将在市场推广中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剑南春:其盛世唐朝的宫廷酒与当代中国的盛世对接得很好,但仅将某个时代与另外一个时代对接的文化,显然出现了历史文化的断层,也就是文化的传承性缺失。使人很自然地会展开这样的文化联想:剑南春是盛世唐朝的宫廷酒,到了宋元明清就不兴盛了,然而,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又出现了新的盛世景象,于是剑南春又象唐朝时那样红火起来。

泸州老窖:“浓香鼻祖”,谁都知道!可这是古老文化的一部分和渊源.“酒中泰斗”是自卖自夸,因为缺乏最强势的垄断性市场绩效作支撑。倒是2002年泸州老窖推出的“国窖·1573”的“中国白酒第一窖”找准了浓香鼻祖的文化精髓,因为,第一窖是鼻祖文化的载体,持续至今,附在“国窖”上,高价格高价值与博大精深的白酒文化天然融合,。所以,在特殊的超高端白酒需求的渴求期,其高雅、高尚的个性的文化定位的强势推广,即刻受到了市场的追捧、认同和现实性消费。

杏花村:“最早国酒”,缺乏强势对比性。最早国酒,虽有历史片断,但对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集合领导的饮用和推荐与茅台相比有许多逊色,所以优秀的文化定位永远不能用行业第二以后的文化去叫板市场,使用已为大众认同的另一品牌的文化作为自己品牌文化的定位,个性不仅难以发挥,还会引起消费者的抵触情绪。而“诗酒第一村,杏花村”的文化个性就非常鲜明,但一个白酒品牌的文化定位不能多样化,要具有惟一的鲜明的传承性。从目前汾酒的市场推广表现中,还没有看出其文化定位到底是“最早国酒”还是“诗酒第一村”,或者其它。

古井贡

文化定位:大众、亲和却普通。能被更多的人接受但给人一种流行酒文化的味道,缺乏鲜明的个性文化支撑点。

洋河

通过几年的徘徊,洋河终于找到了文化定位的精确:形象产品的蓝色。其蓝色文化既传承和延续了洋河文化的传统特色,又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现代文明。目前,洋河的“蓝色经典”已成了白酒行业文化传承中创新的一个成功典范,更成为江苏白酒的文化形象品牌。

全兴

“品全兴,万事兴”,“兴文化”的精确定位,使全兴大曲曾经红遍大江南北。但其后来对其文化重新定位的错位,却使其尝到了文化定位错误难堪的苦味。其新的形象拔高产品为“音乐全兴大曲”,展示的新文化卖点是“全新品味,全兴大曲”,高举高雅文化的大旗。这种音乐全兴大曲的文化定位曲高和寡,对“兴文化”缺乏继承和发展,更何况并非独具的拧开盖子就能听到音乐的几元钱市场价怎么承载和支撑其高达168元的单品价位?没有传承和真正价值的补丁文化不仅不会成功,同时也只能降低和削弱品牌既有的清晰的文化定位。

西风和董酒:文化定位都不够清晰,也许由于其市场支撑力暂时太小。

因此优秀的白酒品牌文化的定位必须具备独具的个性、内涵的传承性、与产品价值的相融性、可挖掘性和与目标消费者的互知性。

有了精确的品牌文化定位,下一步当然要让文化完成其真正的历史使命——

三、品牌文化的有效整合

文化就是力量,但惟有将之转化为生产力时力量才能彰显出价值。对于传统名优白酒企业来说,也惟有将自己个性的文化定位精确,通过物化的和精神化的诸要素的整合,再将整合出的文化凝聚成核心文化点,并使之转化成有核能量的原子弹,惟有此,品牌文化在新世纪的强强之战中才会强势胜出。

A、品牌文化象征化整合:以往的白酒市场为什么总有品牌红不过四年的怪现象?那是因为大多数白酒品牌的品牌文化没有能够成为一种象征文化。如“东西南北中,好酒在张弓”、“做人要懂礼,喝酒要董酒”、“喝了赤水河,风风火火好干活”、“现代白酒,健康100”等等,不是大喊大叫自卖自夸,就是一种激情的鼓动或者是不切实际的对消费者的献媚。这些无任何象征精神和意义的品牌文化怎能深入人心并在消费者心智中生根发芽和结果?品牌文化要生活化,要走进消费者的生活中并与消费者进行沟通和对话,就必须找出品牌文化中那些最能象征消费价值的内容并将之整合和凝聚,使消费者一目了然,在文化共鸣中产生共振并形成消费习惯。纵观较强势的传统名优白酒品牌,大都从不同角度表现着程度或大或小的象征性整合!

所谓象征性整合,就是用单一的词语表达出集合文化所象征的内容。如“国酒茅台,茅台国酒”,象征着高雅、沉稳、凝重与纯朴的政治沟通,涉交和友谊;

“唐时宫廷酒,盛世剑南春”,象征着过上小康水平就应该享受的品质生活;

五粮液的子品牌金六福的“中国人的福酒”,象征着中国人比以往更有福的当代小康生活;

全兴的水井坊的“白酒第一坊”、泸州老窖的国窖·1573的“中国第一窖”,则象征着在品味到历史的悠远和厚重的同时,又能享受到第一流的高雅的高尚的精英者生活。

品牌文化的象征化整合,是品牌文化的最高境界。当一个品牌具有了象征意义,它也便会拥有一群忠诚的消费者,这时,消费者已经不是在消费产品,而是在消费它所承载的文化和精神。

B、包装文化的整合:包装文化是指具体在酒盒、酒瓶及外包装箱上的色彩、文字、图案等一切可视内容的文化体现,是品牌文化在市场营销中最核心的物化载体,也是连接目标消费者惟一的核心价值终端。

许多白酒企业都梦寐以求并处心积虑地将品牌文化全面体现在包装上,诸如孔府家酒的陶罐、茅台的瓷瓶以及一些品牌在结合中国传统陶文化、瓷文化上的创新十分可贵,也充分体现了中国民族文化的特征——这是诸多洋酒无法与国酒相比的优势。但是在包装的整体协调上以及与品牌精髓文化的对接上,中国的白酒在包装方面的文化表现力显得仍有些力不从心。不过,全兴的再造品牌“水井坊”,可谓是近几年白酒品牌文化体现在包装上的经典之作,经曲之处在于:包装整体凸现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化的韵味。

C、品牌文化营销:站在文化的高度进行产品营销,给产品赋予一定的文化涵义。以个性文化为卖点,以产品为载体,以能够让目标消费者在愉悦和享受无形价值的同时忘却价格比地消费产品的各种手段整合为策略,使品牌文化转变成消费者的一种财富,通过文化营销的实施,把消费者心目中沉浮的文化唤醒,这就是文化营销。惟有通过文化营销,品牌才能走进人们的心中,进尔所拥有的品牌文化也才能形成坚实的品牌屏障,从而使品牌彻底脱离低层次的通路竞争、广告竞争和促销竞争。纵观较成功的传统名优白酒品牌,近几年整体的强势发展,无一不是抓住消费者逐渐趋向理性的回归、文化、高雅及时尚消费的特点,较鲜明地尽力将自己的个性文化传递到目标消费者心中。无论国酒茅台或是唐时宫廷酒,无论是诗酒第一村·杏花村或是中国第一坊-水井坊和中国第一窖·国窖1573等皆是如此。

如水井坊,作为白酒文化的继承者与发扬者,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提炼出酒道,并精选六位乐技高超的女子组成水井坊女子乐队,增加了水井坊酒道表演的文化个性和音乐美感,把酒升华为一种艺术。其没有必要直接告诉消费者水井坊是文化酒,而是通过每一个品牌接触点让消费者亲身感受到水井坊的品牌文化与品牌精神,结果也实现了水井坊超高端品牌形象的成功定位。这就是品牌文化有效营销所形成的其它品牌难以逾越的竞争屏障。然而优秀的文化都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她拥有着天生的爆发力和闪光集群,白酒企业要想更加快速和强势的发展,也必须在历史的发展中将眼睛擦得更亮、翅膀锻造得更强、灵魂修炼得更能与时俱进地全面思考。

四、品牌文化的与时俱进与守本

品牌文化,不求变化,只求深化。深化是与时俱进的文化成长和挖掘,是对本质文化的光大和丰润,是对消费者消费文化深化的关怀和更加融洽。深化决不是对品牌所传承的历史核心文化的否定而再造一个什么新文化。大凡成功的世界品牌无一不是只有一种文化,如饮料行业的百事可乐的“年轻的欢乐”,数十年来始终如一。

白酒品牌如国酒茅台,近几年将“国酒文化”深化为“绿色茅台”、“健康茅台”;剑南春将“唐时宫廷酒,今日剑南春”深化到“唐时宫廷酒,盛世剑南春”;泸州老窖将“浓香鼻祖,酒中泰斗”深化为“中国第一窖·国窖”等,不管这些名优酒品牌文化的深化度如何,最起码没有脱离品牌文化扩张(深化)的原则,而作为同是八大名酒的全兴对全兴品牌文化的扩张和创新就是一个反面案例了。

第4篇:酒文化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酒;酒文化;社会功能

中国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酒的酿造,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酒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中国酒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酒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酒的性能

酒是多种化学成份的混合物,酒精(学名乙醇)是其主要成分。除此之外,还有水和众多的化学物质。酒精无需经过消化系统就可被肠胃直接吸收。酒进入肠胃后,进入血管,饮酒后几分钟,迅速扩散到人体的全身。酒首先被血液带到肝脏,在肝脏过滤后,到达心脏,再到肺,从肺又返回到心脏,然后通过主动脉到静脉,再到达大脑和高级神经中枢。

酒有多种,其性味功效大同小异。一般而论,酒性温而味辛,温者能祛寒、疏导,辛者能发散、疏导。所以酒能疏通经脉、行气和血、蠲痹散结、温阳祛寒。另外酒为谷物酿造之精华,故还能补益肠胃。

过度饮酒有害健康。酒中乙醇对肌体的组织器官有直接毒害作用,对乙醇最敏感的器官是肝脏。连续过量饮酒能损伤肝细胞,干扰肝脏的正常代谢,进而可致酒精性肝炎及肝硬化。过量饮酒影响脂肪代谢,肝脏脂肪合成增多,使血清中甘油三酯含量增高,发生甘油三酯血症的可能性增大。此外,长期过量饮酒会增加高血压,脑卒中危险,还会造成记忆力衰退,智力下降等不良后果。

酒精对大脑和神经中枢的影响最大。酒进入人的大脑和高级神经中枢后,会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微妙的影响。我们可把饮酒后的心智状态分为畅意、微醺、失控和烂醉四种。少量饮酒能疏肝解郁、宣情畅意,令人神清气爽、通体舒泰,有益身心健康。饮至四、五分时,似醉非醉,血流加速,血扩张,人进入一种无拘无束、情绪兴奋、积郁一空、飘然羽化的解脱状态,这是抛弃传统束缚回归原始状态的生存体验,在摆脱现实的悲苦与烦恼中获得生的极大快意,即所谓“酒以成欢,酒以忘忧”、“醉来赢得自由身”。此时思路开阔,思维活跃,最有益于文学艺术的创作。饮至七、八分时,神经麻木,神智迷忽;反应迟钝,不能自控;身非己有,言不由衷。此时信口开河,容易失言;意志薄弱,举止失常;不守原则,随意承诺;失去记忆,容易误事。甚者惹事生非,引发暴力,影响家庭和睦,危害社会治安。如果饮至九、十分,则头晕目眩,天旋地转;呕吐不止,哭笑无常;语无伦次,不识归途;甚者人事不省,危及生命。

酒的功能要素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酒是美好物品的象征,是表达心意、寄托情感的媒介。酒为粮食酿造之精华,美味甘甜,补益身体。但在人类社会早期,劳动生产率非常低下,物质财富极度贫乏,不可常得。故作为“天之美禄”(《汉书・食货志》)的酒,只有在祭祀和节庆时才能享用,并且首先要奉献给神灵和祖先享用。物质产品丰富后,亲朋好友来了,要用美酒招待,以尽地主之谊。

第二,酒具有防病治病、保健养生的作用。酒能消毒杀菌,舒筋活血。适量饮酒能疏通经脉、行气和血,舒活筋骨,消除疲劳,有益身体健康。

第三,酒具有兴奋作用。饮酒后,人体血液循环加速,大脑受到刺激,情绪激昂,精神振奋,思维特别活跃。它可以增加酒宴上的欢快喜庆气氛,给人带来生活乐趣,但过度兴奋会带来负面影响。

第四,酒具有亲和作用。酒宴上轻松愉快的气氛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利于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交流,能联络感情,消除隔阂,调和矛盾,增强凝聚力。

第五,酒具有麻醉作用。过度饮酒,神经麻木,神智迷忽。在麻木状态下,思维得到抑制,心灵得到安宁,无忧无虑,忘却了烦恼和痛苦。“醉酒忘世”有时是一种度过心理困境的消极方法,政治黑暗时也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消极处世态度,但其负面作用很大,有损身心健康。

二、中国酒文化承载的社会功能

酒是一种饮料,但它是一种特殊的饮料。酒是属于物质的,但它又融于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之中。酒不是生活必需品,但它却具有一些特殊的功能。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中,酒几乎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生活和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

(一)酒与政治

《左传》有言:“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敬神祭祖,历来就是中华民族普遍遵行的礼法习俗。在一些重要的节日,都要祭祀祖先,以表达对死者的思念和敬仰。酒是祭祀时的必备用品之一,祭祀活动中,酒作为美好的东西,首先要奉献给神灵和祖先享用。《周礼》中对祭祀用酒有明确的规定。战争决定一个部落或国家的生死存亡,勇士出征,要用酒来激励斗志;战士凯旋,要用酒来洗尘庆功。酒与国家大事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

由于酒特有的诱惑力,使人上瘾,饮多致醉,不能自制,惹事生非,伤身败体,被认为是引起祸乱的根源。所以,饮酒不仅仅是饮酒者个人的事情,而且是一种社会行为。特别是贵族阶层耽湎于酒,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历史上还有不少国君因耽湎于酒,引来亡国之祸。最高统治者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不得不对酒的生产和消费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直至禁酒。

《战国策》记载:“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而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实践证明夏禹的预言是正确的。夏商两代的末君都是因为耽湎于酒而引来杀身之祸并导致亡国的。西周统治者在取得天下之后,周公总结借鉴夏商两代亡国的历史教训,制定和了中国最早的禁酒令《酒诰》。《酒诰》中认为酒是丧德亡国的根源,这构成了中国历史上某些时代禁酒的主导思想之一,成为后世人们引经据典的范例。

(二)酒与经济

长期以来中国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因此一切政治、经济活动都以农业发展为立足点。而中国的酒,绝大多数是以粮食酿造的,酒紧紧依附于农业,成为农业经济的一部分。粮食生产的丰歉决定了酒业的兴衰,各朝代统治者根据粮食的收成情况,通过酒禁或开禁,来调节酒的生产,从而确保民食。反过来,酒业的兴衰也反映了农业生产的状况,也是了解历史上天灾人祸的线索之一。在一些局部地区,酒业的繁荣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自从汉武帝实行国家对酒的专卖政策以来,从酿酒业收取的专卖收入或酒税就成为了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酒的厚利往往又成为国家、商贾富豪及民众争夺的肥肉,是引发社会经济矛盾的根源之一。

(三)酒与文化教育

中国酒文化的核心要素是“礼”和“德”。

酒礼突出体现在古代酒宴上,其中一些礼仪、礼节延续至今。如中国大部分地区还保留“三巡”的习惯,无论待客还是朋友相聚,首先要通喝三杯;酒宴上晚辈或下级要主动敬长辈或上级酒,敬酒时,晚辈或下级在碰杯的时候,酒杯要低于对方,以示尊敬;又如酒桌新上的每一道菜都要首先转到主位等。这些其实都体现了中国酒文化的礼仪要素,这是一种不成文但力量强大的礼仪。这些礼仪要素的重复、强化最终会对人在生活中的思维和行为产生影响,发挥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酒桌上的长幼有序、尊老爱幼、以敬为礼、谦和礼让既是中国文化的体现,反过来也是对中国文化的强化。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礼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不但是等级秩序的标志,为人处世、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中国的礼其实已经成为一种不成文的道德规范,是一个具有国家管理功能的体系,并表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酒文化折射、演绎和传播着现实社会的道德风尚和文化规则,酒文化所传播的不是单纯的礼,而是通过礼来传播“德”――这是中国酒文化核心中的核心。中国酒文化既是“德”的完整体现,也同时起到对“德”的强大传播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酒其实已经成为中国人道德、思想、文化独一无二的综合载体。“德”和“礼”是儒家哲学的核心要素,自然万物的运行规则为“道”,人类社会的运行规则为“德”,而孔子把“德”的推行又具体化为“礼”,这是一脉相承的儒家哲学,也是中国酒文化的“基因”。

(四)酒与社会生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酿酒业的普遍兴起,酒逐渐深入人们日常活动的各个领域,酒事活动也随之广泛,并逐渐程式化,形成较为系统的酒风俗习惯。

在中国各族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社交活动中,酒与民风民俗保持着血肉相连的密切关系。诸如农事节庆、婚丧嫁娶、生日寿庆、庆功祭奠、迎送宾客等民俗活动,酒都成为必备物品。农事节庆时的祭拜庆典借酒缅怀先祖、寄托追求丰收富裕的情感和意愿;村中乡饮时,乡里邻居间的欢乐融洽、亲密友好气氛,因为酒的兴奋作用和亲和作用而达到极致。男婚女嫁是人生终身大事,在隆重的婚礼中,喜庆的婚宴充满着民间特有的欢乐情趣。丧葬之酒,表后人忠孝之心;生日寿庆之酒,显人生之乐趣;亲友相聚之酒,叙手足之情谊。总之,无酒不成席,无酒不成礼,无酒不成俗,离开了酒,民俗活动便无以举行,悲喜情感便无所依托。

(五)酒与文学艺术

在文学艺术的王国中,酒有独特的功效,它对文学艺术家及其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古代文人大都嗜酒豪饮,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李白自称“酒仙”,欧阳修自号“醉翁”,辛弃疾“总把平生入醉乡”(辛弃疾《添字浣溪纱》),曹雪芹“举家食粥酒常赊”(敦诚《鹪鹩庵杂诗》)。

酒是中国古代文人艺术创作的重要素材。文人借酒宣情、借酒言志、借酒浇愁,品评人生:曹操“对酒当歌”,孟浩然“把酒话桑麻”,范仲淹“把酒临风”,苏轼“把酒问青天”。陶渊明有《饮酒二十首》,杜甫有《饮中八仙歌》,欧阳修有《醉翁亭记》,苏轼有《前后赤壁赋》。“陶渊明之诗,篇篇有酒”(萧统《陶渊明集序》);李杜诗文中,写到酒的,李白有170首(篇),占其诗文的百分之十六强,杜甫有300首(篇),占其诗文的百分之二十一强(郭沫若《李白与杜甫》)。如果没有酒,中国文学史就会黯然失色。

酒后幻觉中人与宇宙万物融为一体、生命得到升华的“超然”境界,成就了一批中国历史上文学艺术大师的精典之作。酒给文人以创作冲动和创作灵感,“李白斗酒诗百篇”、“张旭三杯草圣传”(杜甫《饮中八仙歌》)。酒后作诗,才思敏捷,妙笔生花,妙语连珠。张说《醉中作》:“醉后乐无极,弥胜未醉时。动容皆是舞,出语总成诗。”贺知章《春兴》:“杯中不觉老,林下更逢春。”李白《将进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陆游《江楼吹笛饮酒大醉中》:“披裘对酒难为客,长揖北辰相献酬;一饮五百年,一醉三千秋。”在绘画和中国文化特有的书法艺术中,酒的功效更是奇异。画圣吴道子作画前必酣饮大醉方可动笔,醉后为画,挥毫立就。“元四家”中的黄公望“酒不醉,不能画”。书圣王羲之醉时挥毫而作《兰亭序》,“遒媚劲健,绝代所无”,而至酒醒时“更书数十本,终不能及之”。草圣张旭“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于是留下了“挥毫落纸如云烟”的《古诗四帖》。

此外,在中国小说戏剧创作中,酒是构思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素材。《三国演义》中的“曹操煮酒论英雄”、《水浒传》中的“武松打虎”、《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大闹天宫”、《红楼梦》中的“刘姥姥醉卧怡红院”、京剧中的《贵妃醉酒》都是家喻户晓的借酒说事的精典之作。一个“酒”字,演绎了人世间多少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才子佳人、普通百姓叱咤风云、风云际会、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的故事。

参考文献:

1、郭泮溪.中国饮酒习俗[M].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2、李争平.中国酒文化[M].时事出版社,2007.

3、吕思勉.中国文化通史[M].海潮出版社,2008.

第5篇:酒文化心得体会范文

Abstract: The theme hotel becomes the market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the hotel industry, which is adapted to the current market-oriented culture and provides a personalized service space to the people. The purpose of theme hotel construction is to adapt to the people's demand to pursue high-quality services, enhance the cost-effective of hotel, build personalized environment and give deep impression to guests. Different regions have different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customs. The hotel could be served as the symbols of the hotel culture, so the hotel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effect of the hotel's brand and implement different operations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of the industry. Through the choice of the location of hotel, the hotel's business strategy can be located, which not only can shape the hotel theme connotation and form mental exchange effect with the guests, but also can give the guests an unforgettable experience and achieve good economic benefit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geographical positioning of the theme hotel and advantage of local culture and makes effective business strategy.

关键词: 主题酒店;地域定位;经营策略;当地文化;区域环境

Key words: theme hotel;geographic location;business strategy;local culture;regional environment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0-0016-02

0 引言

进入二十一世纪,主题酒店成为酒店业的主要发展模式,且受到众多投资者的青睐。主题酒店是伴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而产生的,适应中国旅游经济的发展和人们越来越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对于酒店提供的服务不再满足住宿、休闲娱乐,而是要求酒店环境更具有文化内涵。

1 主题酒店的概念及特点

1.1 主题酒店的概念

主题酒店,是指酒店所呈现出来的地域特征,主要体现为地域文化特点在酒店设计和服务中突显出来,形成酒店特有的文化特质。主题酒店的最大特点就是对于酒店的经营主题以定位,包括酒店环境、酒店的经营策略以及所提供的各项服务都围着主题展开,使得酒店散发出独特魅力。在此基础上,酒店也会相应地提升产品质量,通过个性特征的发挥提升酒店文化品位[1]。由此可见,主题酒店虽然体现出来的是特色文化,但是基于地域文化而建立起来的,使酒店文化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客人入住酒店,就可以领会当地的文化,产生回味无穷之感。

1.2 主题酒店的特点

1.2.1 主题酒店文化内涵浓重

主题酒店所流露的是文化性,以浓郁的地域性突出地域文化特点。酒店的建筑结构,外观和室内设计以及所提供的酒店产品和各种服务都是围绕着主题文化展开,营造出具有地域风情的主题氛围。文化性是内涵性,也是酒店行业竞争的核心力量。随着酒店行业竞争的日渐激烈,仅仅依赖个性化的酒店服务远远不够,要使前来住店的客人能够对酒店产生心领神会之感,就要提供特色产品。地理环境是酒店经营的基础,就要提高竞争力,散发出生命活力,就要提升本土文化含量,追求文化底蕴,以占领酒店个性化消费市场。

1.2.2 主题酒店具有鲜明的形象识别性

酒店的主题设计是系统化的过程,包括构思、提案、实施、评价等等,每一个环节都要考虑到客人的体验,让客人感受到酒店文化,享受酒店美的环境。现代的酒店所能够提供的服务,不仅服务设施要具有较高的舒适度,而且还要提高酒店文化品质,让客人在住宿、娱乐的同时,还能够置身于文化环境中,体验酒店主题文化[2]。

2 主题酒店所发挥的作用

2.1 主题酒店促进行业市场结构优化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酒店成为中国城市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越来越高,出门旅游、入住酒店已经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外资酒店入驻中国境内,让中国人民领略到国外的风情、体验到国外的文化。中国酒店要与国际接轨,在学习国外的高质量酒店服务的同时,还要打造主题酒店,发挥本土优势,适应世界市场形势与国际接轨的同时,还要塑造地域风情,注重酒店产品与酒店服务相互配合,促进酒店功能性发展。现代的酒店发展是建立在优质服务的基础上的,主题酒店的经营,不仅要打造主题文化氛围,还要将酒店的特色发挥出来,实施个性化经营,以提升酒店行业的竞争力。

2.2 主题酒店运用品牌提升吸引力

随着酒店市场经济的繁荣,酒店的利润空间越来越狭小。要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持续而稳定地发展,就要发挥酒店的品牌效应,以满足客人的高品位和高质量服务需求。主题酒店就要运用品牌提升酒店的吸引力,包括酒店的功能性定位、酒店能够吸引客人的亮点等等。这就意味着酒店已经不再局限于接待服务和为客人提供住宿娱乐功能,还要适应地域环境,打造地域文化风情,将酒店与当地的旅游业融合为一体,对于酒店的结构、装饰进行设计,对酒店服务以定位,以提升酒店对客人的吸引力。

3 主题酒店的定位

以成都锦江剧场附近的地理位置作为酒店选址为例。酒店选择在锦江剧场附近,是适应了锦江剧场的文化氛围,加之浓厚的地方特色,可以为酒店增添吸引力。成都人对于本地区的传统文化极为热衷,都喜欢看川剧。在程度市内有很多川剧表演的场子,诸如成都的雕塑公园、顺兴老茶馆以及文化宫等等,都会经常有川剧上演。但是,川剧表演的大舞台就较为简陋。人们到这里来看戏,也仅仅是单纯的看戏,在没有文化设施的情况下,也没有形成文化氛围。锦江剧场则有所不同。锦江剧场位于成都市华兴街54号,投资了千万元于2001年建成。除了锦江剧场本身之外,还有相继建成了川剧艺术博物馆、排练厅和会议大厅。锦江剧场的前身是悦来茶园,早在一个世纪之前这里就是戏迷窝子。“锦江剧场”建成,建筑特点颇具川西建筑风格,现在已经成为川剧爱好者的活动中心。将主题酒店建在锦江剧场附近,作为川剧艺术中心的配套服务设施,借助这里的川剧文化氛围塑造以川剧文化为主题的酒店,不仅可以提升就带你知名度,而且还能够获得更多的客源。

锦江剧场的位置在成都市王府井背后,这里的人流量之多,可以超过20万,当处于节假日期间,这里的客流量甚至可以超过50万之多,除了戏迷和购物者之外,还包括外来的旅游者,国外的游客慕名而来,感受成都川剧文化的氛围,体会川剧文化的内涵。在这里建设主题酒店,庞大的客流量可以为酒店提供充足的客源,特别是红星路步行街为商住两用的商业地,这里商务人士和旅游者居多,加之穿梭于这里的各大媒体记者,使得这里的地理位置就已经成为了程度的品牌。主题酒店可以借助这种品牌效应提升自身的文化层次,不断地完善酒店配套设施以提升酒店声誉。

4 主题酒店的经营策略

在成都锦江剧场附近的地理位置设立主题酒店,要从当地文化的角度对于主题酒店以定位,还要符合文化市场环境,以采取相应的酒店经营策略。

4.1 酒店的主题要符合地理位置的市场环境

成都锦江剧场附近的地理环境文化氛围浓厚,这里已经成为了成都市的文化市场核心地。酒店所确立的主题是否符合地理市场环境,直接关乎到酒店经营状况。将酒店品牌与地理文化环境相融合,将地理环境中具有代表性元素提炼出来,用于完善主题酒店的服务设施,可以借助地区的品牌效应提升主题酒店的吸引力。

红星路步行街为商住两用,这里交通便利,人群复杂。酒店建设要注重形象设计,不仅要突出酒店特点,还要与川剧文化相符合。酒店所提供的菜谱也要以程度名菜为主,使酒店与当地的文化相融合,成为当地别具一格的风景。但是对于一个地区而言,旅游、民俗和酒店都是一体的,酒店形象的视觉冲击力最大。酒店以经营为主,虽然在设计文化上要与当地文化相吻合,但是与市场环境保持一定的和谐度,不可以过于异类,否则就会受到当地文化的冲击。酒店所发挥的品牌效应,不仅要借助川剧文化,还要突出酒店特有的风情特点,以突出行业市场优势,在经济环境中获得竞争力。成都市以川剧为最,成都锦江剧场周围可谓是喧嚣都市环境中的一点幽静典雅之地,这里虽然属于商贸两用之地,但是受到川剧文化的感染,使得所塑造的经济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为文化经济范畴。如果在步行街附近开办的酒店主题定位于川剧文化,将酒店的主题与所处地理环境的文脉相协调。以通过提升文化层次博得商业市场,在商业环境中突出市场优势。

4.2 从地理文化环境的角度出发,创建主题酒店品牌

市场经济的发展,酒店要发挥行业优势,除了提高服务质量之外,还要为客人提供个性化服务,发挥酒店的品牌效应。成都锦江剧场附近的酒店主题的建立,是要通过发挥品牌效应以吸引更多的客人。主题酒店要符合地理环境特点,使品牌的内涵与环境文化相一致的同时,还要塑造主题产品品牌,由此而发挥酒店的经营特点。主题酒店要发展,要在激烈的行业市场中占有绝对优势,就要探索行业市场中的地方文化,以此为导向确立酒店经营优势。在成都锦江剧场附近建设主题酒店,就要从环境的内蕴文化中挖掘适合于酒店发展的主题,以提升酒店的市场竞争力。比如,在成都锦江剧场附近的“三庆客栈”是具有典型设计风格的主题酒店,其是运用现代的装饰语言,使用现代的工艺材料对于当地古典文化以诠释,使用灯光效果营造传统文化的氛围。在酒店设计审美上,以川剧文化为主要线索,通过酒店设计作者对川剧的理解对于功能空间进行设计,其中容纳了川剧舞台艺术,为入住酒店的客人塑造川剧文化空间,以在居住期间能够深刻体会川剧文化,并能够在酒店空间内进行川剧艺术交流。酒店中的每一位服务员都会提供与川剧文化相关的个性化服务,让客人在现代化的生活环境中领略当地古典文化和生活方式,以树立酒店品牌,赢得市场竞争优势。

5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市场竞争元素被纳入到商业经济发展中,酒店业在发展进程中逐步建设主题酒店,并成为目前酒店也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的地域文化丰富,成为酒店主题定位的文化基础,也为主题酒店的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主题酒店突出文化特点,却要以地域文化为主,从地域本土文化的角度出发塑造酒店文化氛围,提升酒店个性化服务质量,不仅实现了酒店与当地文化环境的融合,还提升了酒店的行业竞争力。由此,主题酒店要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出发予以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经营策略,以推进酒店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利娜,郑向敏.浅析我国主题酒店之主题展示[J].旅游研究,2010,2(01):56-58.

第6篇:酒文化心得体会范文

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国际化步伐的加快,让我国不少企业面临着许多挑战,这对酒店行业也带来很大的竞争压力,而酒店行业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管理问题,更是加剧了酒店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的挑战,因此,解决酒店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管理问题,是酒店管理者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

一、酒店管理的发展现状及意义

(一)我国酒店管理的发展现状

酒店行业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酒店发展的萌芽期,90年代以后是酒店发展的成长期,而最近几年的发展速度更是惊人,从整体上来看,最近的20多年酒店的增长速度是以每5年超过50%的速度在增长。

在酒店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酒店的管理模式也在不断的推陈出新,这给酒店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挑战,但也为酒店行业未来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加宽广的舞台,因此,在酒店发展过程中应该紧抓这个机会,用高质量的酒店管理模式,满足顾客消费的要求,赢得顾客对酒店的信任并扩大酒店市场的客源,从而加快酒店面向国际化的发展脚步,用高质量、高水准的酒店管理推进酒店发展的进程,让酒店在强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良好的发展,给酒店发展一个辉煌的未来。

(二)酒店管理对酒店发展的意义

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能使得酒店每一位员工在工作中各尽其责、并使酒店正常有序的运转,这就是酒店管理,酒店管理包括了对人事、组织、沟通等内容的管理。提高酒店的管理水平以及创新酒店的管理模式能为酒店在发展过程中取得良好的竞争优势,合理有效酒店管理还能提高酒店的生存力和竞争力,以及提高酒店员工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从各方面加大酒店的发展空间。

在酒店管理工作中可将酒店的文化渗入到酒店日常当中,潜移默化的影响酒店员工的行为及思想,这是酒店管理中的最高境界。另外,酒店属于服务型酒店,提供的服务范围包括规范服务、微笑服务以及个性化服务等,这就要求酒店员工必须拥有较高的服务意识,因此在酒店在其管理上应该重点抓住对酒店服务的管理,如此,就能有效提高的酒店的服务质量,提高酒店经济效益。伴随着消费者越来越高的质量要求,加强对酒店的管理对酒店的未来发展来说非常重要。

二、酒店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缺乏

我国酒店行业的发展最早从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了,但由于我国国情的原因,没有太多的人将酒店这个行业作为正规的行业,吸引的人才也是寥寥无几,在严重缺乏人才的情况下,不仅影响了酒店对于人才培养,还大大降低了酒店管理水平。

目前,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是较少的,以及不少酒店管理专业毕业了的学生并不愿意从事酒店行业的工作,这就对酒店管理技术的提高有了一定的限制,从而导致酒店管理人员的整体能力并不专业化,加上企业用人制度的不科学,对于酒店员工也会带来影响,因此,不少酒店会经常出现员工流失的现象,人员的流动对于酒店人力资源的管理来说是非常不利的,还会加大酒店生存的压力,影响酒店未来的发展。

(二)酒店管理中缺乏人性化的管理

我国部分酒店企业在酒店管理中会借鉴国外的酒店管理模式,但这种借鉴是片面的,它没有结合酒店员工的心里素质,以及酒店行业未来发展的问题,这样的借鉴难免就会出现很多问题,并且还有部分酒店认为作为国有企业的酒店就会有很大的优势,一定程度上缺乏竞争意识。

传统的酒店模式缺乏灵活性,对员工的管理不科学,缺乏人性化的管理,如有些酒店对员工的工资标准定的非常低,对于高素质的员工也没有奖励,导致员工就算做的再好也不会得到认可或者是表扬,长此以往,员工就会养成“只做好分内的事,不被投诉就行”的不积极想法。

(三)对酒店员工的素质培养的缺乏

缺乏对酒店员工素质的培养,一定程度上会导致员工的素质较低,使得员工缺乏对酒店的忠诚度。许多酒店行业中的员工并不会主动要求参加培训,他们缺乏这种意识,而酒店对于员工的培训活动的安排也非常少,而这些种种原因就导致了员工普遍素质不高。

酒店员工职业素质及职业技能的缺乏,使得不少酒店员工的服务态度以及职业技能满足不了顾客的需求,这就严重影响了顾客对于酒店的体验度,不会让顾客产生再次消费的想法,这不利于酒店留住客源。另一方面,职业技能与服务不达标的员工,就很难发现自身的价值以及在岗位上的发展前景,离职就会成为他们的选择,即使不离职的员工,也会很难拥有工作的积极性,这些现象就是酒店员工自身素质缺乏以及对酒店忠诚度不高的表现。

(四)企业的文化建设缺乏新意

酒店的发展离不开酒店文化,酒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影响顾客对酒店的看法和认知,而且还能影响酒店员工的工作态度。酒店企业的文化包含了酒店的核心价值,有利于酒店的生存和发展,它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或者是标准的服务,它是一个包含了酒店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行为准则等许多内容的一个整体。

我国许多酒店对于酒店文化的建设不重视,缺乏了对职业的满足感、认同感以及归属感。这样一个没有酒店文化内涵归属感的酒店,自然也不会让顾客产生认同,不能满足顾客对于入住酒店时身份象征的需求,缺乏酒店文化的酒店,缺乏了一种凝聚酒店集体员工价值取向的力量。

三、酒店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加强对酒店管理的制度和体质的创新

制度和体质对酒店的管理非常重要,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其创兴成为了酒店管理改革满足酒店发展的必然,它同时也是酒店能否在酒店行业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因素。

改变是发展的必然因素,酒店对于其运行模式以及酒店管理制度、体质必须要跟随时代的发展,努力完善改革酒店管理制度和体质,才能满足酒店长期发展的需求,改革创新应该要注意的有:

第一,酒店管理的制度不能过于复杂,复杂的酒店管理制度在执行上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酒店的制度一定要简单,能在日常的工作中对员工进行酒店管理制度的教育和执行;第二,酒店的管理制度一定要是公正公平、奖惩分明的,公正公平的管理制度才能让员工在工作中认为自己受到了尊重,奖惩分明则能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的积极性,让员工明确自己工作的职责。

(二)加强对酒店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和服务意识

酒店管理包含对酒店人力资源的管理,人力的管理首先要注重加强对酒店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和服务意识,进而提高酒店员工的整体素质,让高素质的酒店服务为顾客带来好的体验。另外,酒店应该积极引进专业化的人才,只有专业化人才,才能让酒店在激烈的行业竞争环境中提高酒店的竞争优势,并加强对酒店员工的管理,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素质。

对于酒店的员工应该实行定期的培训和交流,培训的目的能巩固员工的职业技能,让酒店员工能在突发的事件中随机应变。另一方面,酒店的设施是非常重要的,但也避免不了可能出现的设备故障事故,因此,加强酒店员工之间的交流,能有效的传播相关设备故障的信息,从而有效预防并减少即将发生设备事故,当然,对于能提出好的意见和提供相应信息的员工,酒店也应该给予相应的奖励。

酒店对于员工的定期培训,在加强员工技能的同时,也为员工的工作带来了自信,加上一套合理的奖惩措施能有效激发员工的潜能及工作积极性,自身服务价值被得到了肯定,使得酒店员工的服务意识也会有所提高,由此可见,对酒店员工的培训对酒店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三)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酒店员工的忠诚度

酒店员工是酒店能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也是不可缺少的力量,因此对于员工的管理,一定要有适当的方式方法,而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是对酒店员工管理不可少的方式之一,也是能有效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以及提高他们对酒店忠诚度的方式,因此,酒店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员工的人性化管理。

尽管只是酒店一名普通的员工,但对他们来说,个人的发展空以及自我的价值都是非常重要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薪酬,所以酒店在对员工的管理,若是能够从人性化的需求来考虑,为酒店员工提供更大的个人发展空间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能有效提高员工的积极性,更好在工作中奉献自己,为酒店带来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酒店员工能在工作中实现自我,加强员工对自我肯定的同时,也让员工对酒店更加认可,大大提高了员工对酒店的忠诚度。

加强人性化的管理,可以从日常的小事着手,如增加管理者和员工的交流,这样既能是管理者更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还能建立酒店内部和谐的关系,减少员工和管理者之间的矛盾,让员工能更加信任和接受酒店,从而提高员工对酒店的忠诚度,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增加酒店经济效益。

(四)加强酒店文化的建设,创造富有特色的酒店文化

酒店文化应该注意以酒店的价值观为基础,将酒店、员工以及社会的利益相结合,让所有酒店员工能认识到酒店的文化,提高他们以及酒店的归属感。建设富有特色的酒店文化,应该做到一下几点。

第一,确立员工真情服务的服务意识。为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是酒店走向成功的关键,这就要求酒店员工经常接受酒店服务意识的教育,以及熟练掌握酒店的服务理念,逐渐形成酒店具有特色的服务文化,提高酒店形象的同时也增加酒店的经济效益;第二,在酒店文化中打造双赢的核心价值观。酒店文化的核心体现在酒店的价值观中,将酒店的价值观渗透在酒店每一环节中,对酒店每一个员工的思想和行为都有着指引的作用,这样能有效提高顾客对酒店的满意度,从而实现酒店和顾客双赢的局面。

酒店文化的建设,还应该结合酒店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及酒店长久发展的目标,在酒店工作潜移默化的对酒店员工进行文化的渗透,另外,还要对外积极的发展酒店文化,让更多顾客认识到酒店的文化,吸引顾客对酒店的注意力,提高酒店的知名度,这样才能留住更多的顾客,为酒店的发展带来更好的前景。

四、结语

第7篇:酒文化心得体会范文

汾酒此次借题发挥,可以说是抓住了目前中国白酒行业的软肋,包括茅台、五粮液在内的很多知名白酒品牌,没有文化找文化,没有历史编历史,虚假宣传、妄自尊大,浮躁之风甚嚣尘上;各种品牌概念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大家比拼广告投入、销售收入、利润回报,却忘记了自己的责任感、使命感,所以,涨价成风、虚假宣传,根本没有把消费者利益、行业健康发展放到第一位。面对利润的诱惑,包括山西煤老板等社会上各路资本也竞相投入白酒行业,一时间风生水起,竞争日趋白热化、无序化。我们不禁担心,这种无序的快速发展,会不会引发当年三聚氰胺一样的事件,严重打击中国乳业,希望这样的悲剧不要发生在中国白酒行业。

共和国第一国宴用酒肯定是汾酒,这毋庸置疑,当然,60年前的国宴用酒,并不能掩盖目前茅台作为国酒的锋芒。如果说国宴用酒之争只是还原历史的话,那么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之事,则让人对目前中国白酒行业的行业文化担忧了。不要忘记,当年的三聚氰胺事件轻松打倒行业老大蒙牛,让三鹿破产。现在回顾当年中国乳业的发展,就是不讲诚信、大干快上、追求速度、忽视质量的结果,我们希望中国白酒行业健康发展,而不是利欲熏心。

不管是茅台还是五粮液,对于巴拿马获奖一事都轻描淡写,避免正面应对汾酒的质问,拒不认错,这让我们很失望,行业的老大,必须有老大的胸襟,俯下高昂的头,站起来的是灵魂。但是,也许是他们不把这样的事当回事,大不了以后不这么宣传了,但损害的,却是整个白酒行业的诚信与道德底线。

此次汾酒的文化营销、事件营销,应该说是打了一场漂亮仗,赢得了喝彩,叫响了品牌,但是,如何让汾酒的文化营销与事件营销持续下去,始终有针对性地开展品牌传播活动,却需要认真总结、不断创新。我们有几个建议,供大家参考。

首先,文化汾酒必须让消费者喝出文化来。

消费者为什么要选择茅台五粮液?因为送礼、宴会有面子,茅台五粮液已经形成了特定的品牌价值与知名度,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很难撼动。那么,选择汾酒的理由是什么呢?在中国,请什么人喝什么酒,第一梯队的是茅台、五粮液、水井坊、国窖1573,现在又出来个洋河蓝色经典。但我们细品位,到底消费者选择这些品牌的理由是什么?我们抛弃茅台五粮液不说,因为他们已经高高在上,那么对于其他品牌而言,往往是消费者的一种习惯,一种信赖,觉得品质好、有年头、好喝,如此说来,汾酒的优势就出来了,汾酒品质纯正、口感绵柔、清香宜人、文化悠久,当然可以成为很多消费者高端商务宴请的合理选择,只是,汾酒还缺一个让他们真正喝起来的强有力的理由,我认为这个理由就是汾酒的厚重文化,一定要从品牌定位、宣传策划、产品包装、渠道建设等各个方面,打造出一个最具文化内涵的白酒品牌,这个是蓝色经典、水井坊这些品牌都无法企及的。

汾酒的这个文化是什么?目前来看,汾酒不是愁找不到,而是愁文化太多不知道到底应该集中力量宣传哪一点。我认为,汾酒的品牌定位,应该是瞄准汾酒的文化特性与消费者的价值认同,而不是直接说我们文化悠久厚重、品质好,因为“国酒之源、清香之祖、文化之根”都是说明汾酒的产品好、文化悠久,但这些都不会成为消费者的直接选择理由。消费者是利益和心理导向的,比如高端宴请、送礼看的是面子,越贵越买;普通朋友家庭聚会看的是口感、品质,因此需要有说头,这个酒如何好,怎么好,有哪些故事,有哪些轶事。我认为,汾酒的文化营销就是要创造这个“说头”,这个酒怎么好,好在哪里?这些是需要汾酒做很多沟通工作的。

其次,王者汾酒必须打造出王者的气质。

坦率地说,汾酒集团的文化如汾酒的酒品,纯正素雅,汾酒人做事诚实守信、低调务实,但面对行业内激烈的竞争态势,汾酒人的观念也在改变,这一次系列的事件营销,矛头直指茅台、五粮液,也反映出汾酒人永争第一的决心和勇气,值得敬佩,但问题是,市场是强者的天下,汾酒如何后来者居上?必须有新思维、新举措。茅台、五粮液,包括泸州老窖、洋河都在大跨步向前发展的时候,汾酒的王者气质如何发挥出来呢?我觉得要学习洋河蓝色经典的营销手法,集中兵力在核心产品线上,打造出几个明星拳头产品,定位清晰、价格适中、消费群体明确、广告投放精准,瞄准了,就围绕这个产品、这个品牌、某些区域和消费群体重点突破,相信,汾酒一定会大幅度提高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

第三,必须加强与消费者的直接沟通。

传统的渠道模式虽然有效,但很难有大的突破,经销商往往必须依靠关系、广告、促销等手段来增加销量。那么,对于高端白酒市场,必然面临不同品牌之间你死我活的激烈竞争。我认为汾酒一方面要加强传统的渠道建设,与渠道商建立更加稳固、长久的伙伴关系,另外一方面,一定要大力开发新渠道,建立能够与消费者直接沟通的渠道。传统的白酒销售,往往还是以酒店、超市、专卖为核心,直接与消费者沟通不足,汾酒作为文化名酒,必须要能够与消费者进行情感、价值对接,否则的话,汾酒的好还是让消费者感受不到。要让消费者感受到汾酒的文化与内涵,包括诚信、品质、健康、关怀等等,这些工作都需要新思维。

第四,文化营销必须把文化营销出去。

什么是营销?就是发现、创造并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过程。苹果从手机、掌上电脑都颠覆了传统,创造了新的客户需求,苹果就是后来者居上的典型代表,改变了整个手机行业的竞争态势,迫使摩托罗拉被收购,诺基亚也让出第一宝座,所以说,创造与满足需求是苹果公司成功的核心。

什么是文化营销?就是把让消费者从内心深处认同你的产品、你的品牌和你的文化,进而持续地购买你的产品。文化营销显然比传统营销更高,客户忠诚度更高。文化的认同是最慢的,但也是最牢固的。传统营销是买卖关系,文化营销是情感沟通;传统营销注重性价比,文化营销注重价值认同。应该说,白酒品牌必然要走向文化营销,究竟谁棋高一着,这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汾酒深厚的文化底蕴应该说是具有先天优势的,关键是能否用好。

第8篇:酒文化心得体会范文

刘这也是酒文化涵义所包含的具体内容。酒文化产业涵义的理解是在酒文化涵义及概念的理解基础之上的,并且建立在产业经济基础之上的。因此,酒文化产业可以理解为满足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而从事相关酒文化产品及酒文化服务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为此提供相关服务的一种产业,其为文化传播而进行各种商业活动。现代酒文化产业与科学技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且履行着文化传播功能,通过商业动机的刺激以及经济链条的作用,对传统酒文化进行传承或者创新,但是整个过程是建立在知识产权的保护的基础之上的。

酒文化产业本身不是独立的,它涉及的内容较多,涉及到酒文化的方法面面,而且酒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不仅涉及到酒文化相关内容,更是涉及到旅游业、农业等各种相关产业,其发展所涉及的产业较多。因此,要全面理解酒文化及酒文化产业,就需要理解酒文化的相关产业,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酒文化产业,以便更好的发挥酒文化产业的价值。自有酿酒历史以来,酒文化就相伴随而产生。中国酿酒历史悠久,酒文化传说中就有杜康发明造酒(距今约4100年)、仪狄发明造酒(比杜康早1000年),可见历史之悠久。1983年10月在陕西眉县杨家村二组考古出土了在5800一6000年左右的新时期时代的陶质酒器(见《宝鸡日报》1988年9月1日周末文化版),这也说明了在几千年前酒出现了人工谷物酒,酒文化也随着而伴随产生。学者们普遍认为商代酒出现了谷物酿酒的技术,这一点已经可以考古中得到证明。西周更是我国酿酒技术快速发展时期,这是代表性的就是酒曲的发明,并出现了对酿酒技术的概括,这就是“五齐”(即泛齐、酸齐、盎齐、堤齐、沉齐)、“六必”(即林稻必齐、曲萦必时、湛炽必清、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这也就构成了我国用曲酿酒工艺技术的基础,这就是世界酿酒科技的一个重要进步。粮食蒸馏酒产生的时间虽然存在着争议,但是在我国出现也有千年的历史了,可见,中国酒文化的历史悠久且博大精深。

我国酒文化是上述的酿酒历史与传统文化相关互动及融合的结果,因为酒与传统文化是在统一基础上产生并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中国酒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甚至能在世界酒文化中有其一席之地,其原因就是其根植在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并汲取其所深刻的物质和精神营养,这也为酒文化及相关理论的基础和根本。酒与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可以从酒与儒家和道家文化、酒与制度文化、酒与文学艺术、酒与社会风俗等各个方面去进行考察。酒在某种程度上是文化的象征之一,酒文化产业发展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酒文化与儒家文化的政治教化相结合,使得中国酒文化一般沿着法制化、礼仪化方向发展,这也使得酒文化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有助于解决目前社会中存在的不良饮酒习惯,以及酒类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酒文化及相关理论正是在此基础上,这也更加有利于酒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国多民族特性也使得酒文化具有各种特色,目前所谈的酒文化多是以汉族为主体,包含各民族在内的酒文化的集合体。中国饮酒文化是各民族的共有财富,具有较为丰富的内涵,并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和可持续的生命力。

第9篇:酒文化心得体会范文

说到糖酒交易会,众商家可谓是又爱又恨,欲罢不能。

说它是”烧钱会”也罢,是走过场也罢,但是,如果你是经营糖酒类产品的,而且还要继续在这个行业做下去的话,就不能不来参加这个糖酒会,就不能不关注糖酒会现象,就不能不揣测今年糖酒会又将会是怎样的一个局面?又会有什么新产品破茧而出?又会有哪个产品将热卖?又会有谁能成为2005年的新宠、亮点?

2003年是名酒调价年,五粮液、茅台以及大批名酒的售价“一飞冲天”;2004年是白酒行业微利年,60%的企业亏损,20%勉强维持生计,15%微利,只有5%稳步增长;那么2005年呢?

在距离2005年春季糖酒会召开还有两个月的时间里,让我们对2005年的酒业动作来个激情狂想:从白酒来看,将会有怎样的颠覆传统概念的新型酒横空出世?从啤酒来讲,又会有什么样的新动作?从黄酒来讲,它会有怎样的发展势头呢?

2005年――充满商机的一年?!

一、白酒狂想3部曲

狂想(一)2005年白酒行业新的赢利亮点在哪里?―――“心情”酒文化!

白酒与白酒文化

说到白酒行业,就必须要谈到与之相匹配的酒文化,一直以来,白酒业始终秉承着”质量+文化”为核心理念的品牌策略,主导着我国高档白酒的发展。白酒业的发展历程在某种意义上说,可以称作是白酒历史文化的发展过程。

离开了白酒历史文化的支撑,白酒品牌的内涵就无从谈起,就会失去可以作为核心定位进行深入演绎的内容,就会使品牌宣传显得苍白无力和乏味空洞,就会使白酒的品牌形象在消费者的心目中慢慢被淡化掉。

以茅台为代表的老牌高档白酒品牌和水井坊、国窖・1573等为代表的高档新锐品牌,均以文化营销为指导、以文化营销为中心,构筑起高档白酒品牌文化制胜的营销境界。白酒业中的高档新锐品牌“水井坊”凭靠全兴酒文化旗下的水井坊遗址的发现,确立了它的“中国白酒第一坊”的地位,并引发了一系列的酒坊文化;“国窖・1573”以其窖池历史遗迹保存完好,迄今仍在使用的事实奠定了它成为“中国白酒第一窖”的基础;耳熟能详的“金六福”酒,也开创了中国白酒业全新的“福”文化先河!

所以白酒业的文化营销是白酒营销中必不可缺的―种营销策略。尤其是高档白酒的营销没有文化内涵作为它本身发展的基石,它的道路就会显得非常狭窄。表现明显的是,目前国内市场上价位在100元以上的酒不胜枚举,而在品质和酒文化的挖掘上却名不副实,不是高端酒而是高价酒。在最近一两年,酒业市场的萎缩正源于新进产品对现有酒文化的生搬硬套,而没有创造出属于自己独特的酒文化,只是一味地生硬模仿,造成对现有酒文化挖掘的枯竭,致使企业无法赢利,更不可能做大做强,成为一线品牌!

在先辈们开创了诸如:水文化、酒窖文化、酿造文化,福文化等经典酒文化后,接下来后进企业该怎么办?还有没有一种值得我们开发并期待的文化?

市场机会点

自古以来,中国即是礼仪之邦,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在乎于一个“情”字,大到国家之间,小到你我之间,这友情,亲情、爱情、商情……还有许多说不完,道不清的多种多样的情,它牵动着每个人的心,指导着每个人的行为,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前程、命运……而我们用来修饰“情”字的词语也是多不胜数,诸如“情比金坚”、”友情地久天长”、“情深似海”、“豪情壮志”、“手足之情”、“闲情逸致”、“一见钟情”、“顺水人情”、“情窦初开”、“群情鼎沸”等,这里所列的每个词语都可以与酒联系起来,并作为一种辅助文化进行推广。

市场需求强

鉴于此,如果在2005年,在这种酒文化枯竭的现状下,在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新概念注入的时候,开发出一种“心情”酒文化,在中国现有国情的基础上,致力打造“心情”酒的独特个性,开发出符合大众消费心理的心情酒文化。届时,必会引来白酒业众多商家的关注,势必会引发新一轮的2005“心情”酒文化的运动,并将成为2005年酒行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如果运作得当,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情”系列酒,说不定会成为奥运会专用酒,礼品酒呢!

狂想(二)2005年白酒行业的赢利亮点在哪里?――“社交道具酒”!

需求决定供给。当一个行业的需求萎缩时,这个行业必定就要萎缩,而当一个行业的需求上升时,这个行业的发展就是肯定的。

白酒消费同一般饮料消费的最大不同之处是:白酒消费需要大量的时间。人们的生活越悠闲,时间越不会成为人们消费白酒的障碍,白酒的消费环境就会越好。这一点毋庸多言,从前几年的饮酒文化中便可看出,朋友相聚,请客吃饭……在一起吃顿饭,吃上三四个小时是常有的事,当然不是吃三四个小时的东西,而是喝三四个小时的酒。

那么现在呢?人们是否还有大把的时间跟精力来应对这样的场面呢?

市场机会点

曾经听过一个白酒业的专家说,真正的好白酒讲究的是一条线,即入口、下喉、反推,再下,酒感在口里的这四个活动中保持不变这才是好酒,但为什么众多商家没有人要这么宣传呢?实质上,白酒必须喝过要有反应,这才叫白酒!如果一桌喝下来,没有一个人有一点反应,消费者一定会认为是酒不好,或者是都没有尽兴,而这是极为扫兴的,让人觉得没滋没昧,没感觉,于是吃者无味,请者无颜!

但是现在制约人们消费白酒的是反应的时间长度,人们渴望在喝完酒后,可以畅所欲言,可以瘸快淋漓,可以尽情享受酒后带来的。可是,又没有大把的时间,放在慢品细酌上,而如果酒瓶一开,即大口豪饮,也是没有几个人能做得到的。

市场需求强

制酒企业如果生产出一种白酒,它的特点是:

1.喝到一定量时人就会有反应,这一点同现在市场上供应的白酒只有同样的效果;

2.反应很快就会过去,不致于影响到后续的工作。

因此,消费者对未来白酒的期望是:喝到一定量时要有反应,但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得到恢复。的确,这种新型酒的出现,不但契合了现在快节奏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解决了人们想喝酒,但又怕误事的心态。

这种新型白酒的出现是非常适应当今人们的消费心态和消费环境的,也是人们迫切所需要的。总体上说来,白酒的消费者特征是同消费者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节奏息息相关的,如果撇开消费者的需求,来谈创新,这是不切实际,也是非常不明智的。

相信这种新型酒的生产和问世,将会给 2005年沉闷的白酒业带来一股新鲜的空气,而众多商家也在翘首期盼这一巨大商机!

狂想(三)2005年白酒行业新的赢利亮点在哪里?――“个性化理由酒”!

在高档白酒的销售中,包装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但由于高档白酒的消费是以价格引导和消费氛围来确认的,因此白酒包装一直处于相对次要的位置。再者,对于高档白酒的饮用者来说,他们喝酒的频率相对于一般人来说要高得多,他们认为自己能更好地判定酒的品质,因而对于包装的要求就相对的站到了次席。

市场机会点

从中国白酒消费的发展历程来看,我们经历了刚解放时物质消费及其匮乏的时代;经历了改革开放后给我们带来物质消费新观念的洗礼时代;也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各行各业百花齐放经济繁荣的消费时代;而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全新e时代,一个崇尚个性代表一切,独特的唯我至尊时代。在现今一个处处讲求个性的时代里,人们的消费观念也随之产生了求新求异的趋向,众多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时尚的一族,他们希望展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喜欢标新立异、喜欢被众多眼光所包围,追求个性消费带来的刺激,希望自己超卓不凡的品位被周围的人注意、赞叹,希望自己成为潮流的制造者、领先者。所以有这样一批消费人群的存在,就产生了个性喜糖定制,个性婚礼策划,个性……但这些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

市场需求强

在中国每对新人的结婚典礼上,几乎都少不了白酒这个当然主角;在中国各种各样大小节日庆祝晚会上,都少不了白酒这个兴奋的助推剂;在中国名目繁多的人情来往中,也是不能没有白酒这个显示诚意的经典礼品……在许多大大小小重要的场合中,我们都不能没有酒的助兴。

制酒厂家如果生产出一种白酒,在白酒玻璃瓶包装上直接刻有“祝x x生辰快乐”字样,或“恭祝x x对新人百年好和”等字样的个性化十足的礼品酒,既尊贵,又高雅,走高档礼品路线,不但满足了消费者对白酒的多样化需求,而且填补了白酒业这块尚未开发的处女地,更是为众多苦苦寻觅商机的商家,找到了另一个高利润区!

二、糖酒会啤酒业2大热点

啤酒是世界通用性饮品,由于含酒精度低、清凉、解渴,具有丰富的营养物质,被誉为“液体面包”,深受全球消费者的喜爱。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政策的进一步放宽,使中国的啤酒业突飞猛进,日新月异,中国啤酒业经历了一个高速发展期,中国由此成为世界第二大啤酒消费国。在不断发展的历程中,涌现了一批知名啤酒品牌:“青岛啤酒”、“哈尔滨啤酒”、“珠江啤酒”、“雪花啤酒”、“燕京啤酒”等。

面对13亿人口需求的国内市场,面对加入WTO后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中国啤酒业孕育着无限的生机,存在相当大的发展潜力。近几年不同种类啤酒的不断问世,为消费者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从而使更多的人成为啤酒的忠实消费者。

2003年啤酒行业疯狂的促销战让我们看得眼花缭乱;2004年,新品竞秀的啤酒行业,差异化、高附加值产品的纷纷涌现。那么2005年的啤酒市场又会是怎样的精彩纷呈呢?让我们借2005年春季糖酒会来临之前,对这个行业将会产生的热点来做―下预测。

热点(一)2005年春季糖酒会啤酒亮点在哪里?――PET瓶装酒!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已成为啤酒消费大国,但随着消费的个性化的发展,目前同质化现象严重的啤酒业,已无法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特别是啤酒的消费主力军――年轻一族,他们喜欢喝饮料,喜欢喝啤酒。他们的生活是快节奏的,他们的消费主张是趋前的,他们喜欢体验新鲜事物带来的,他们渴望生活的变化……

传统大众的啤酒包装以玻璃瓶为主,在日常宴饮的情况下,也许不会带来什么不便。但是,日常生活中,却给携带者带来了诸多不便:旅途中的人,运动中的人……当他们觉得需要解渴,不想选择甜腻腻的饮料,而想喝一口可以令自己提神,让自己觉得神清气爽的啤酒时,却无奈的打开了一瓶饮料,原因很简单,玻璃瓶,不但沉重,而且易碎。

啤酒商,已经看到了机会就在这里!

预测:在2005年春季糖酒会上,PET瓶装啤酒届时将是大会上的一大亮点!将成为啤酒商们竞相追捧的目标!PET瓶装啤酒将成为2005年啤酒业又一明星产品!让我们拭目以待!

热点(二)2005年春季糖酒会啤酒亮点在哪里?――400m1、350m1小瓶装酒!

在新品迭出的啤酒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的产品创新越来越快,只有产品不断的更新,才能赢得市场先机。

平日里,啤酒是人们经常饮用的一种特殊饮料,由于价格实惠,口感爽滑,深得广大消费者的推崇,但在进行购买选择时,看到的大都是大容量装,这使得那些希望购买小瓶装的人无奈的选择了放弃。

啤酒商,你是否忽视了在容量设计上部分消费者的小容量需求?

有相当一部分人喝啤酒,看中的是它清凉爽口,消暑解热的功能,以及它酒劲不大的特点,他们通常酒量很小,只能喝几杯,也就需要300ml~400ml左右便够了。而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瓶装啤酒绝大部分是600m1以上的。罐装啤酒虽然容量稍小,但价掐较贵,难以多量、经常性的消费。这使得那些想喝啤酒,却又不胜酒力的人,只能望”啤酒”兴叹,因为啤酒喝不完是不宜留到下次喝的,勉强喝完又要弄得头昏脑涨,脸红脖子粗,极为不雅。

预测:在2005年春季糖酒会上, 300ml~400ml小瓶装酒将成为大会上又一亮点。可以想见,随着消费者对自身饮用安全的日趋重视以及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客观要求,小容量瓶装啤酒在市场上销售,既可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也会给啤酒企业带来切实的收益,小瓶装啤酒市场一定可以大有作为,让我们共同期待!

三、黄酒1大趋势

――2005年的黄酒势必红遍中国半壁江山!

有人说,2005年是中国黄酒年,下一个央视标王很有可能就是黄酒!它的发展趋势必会红遍大江南北,个人意见觉得这个预言说得有点为时尚早,就这个话题让我们来共同讨论一下。

“汲取门前鉴湖水,酿得绍酒万里香”,从历史上追溯,黄酒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悠久、最古老的酒种之一。它深厚的文化底蕴,人杰地灵的人文环境,造就了特有的黄酒酿造文化。曾几何时,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绍兴酒曾一度独领,傲视群雄,其风光无酒能比。

但长期以来,黄酒行业沿袭传统、遵循守旧、缺乏创新,一直停留于地区性、低档酒的层面,仅只能满足于地区性中老年消费群以及充当家庭烹饪的”料酒”始终难登大雅之堂。在其固有的消费群体日益萎缩的情况下,黄酒市场也日益萎缩。据调查报告显示:2003年,我国啤酒产量约为2500万千升,白酒为350万千升,而黄酒仅为160万千升,并且七成左右集中在上海、浙江、江苏等地区,其它地区销售量所占的比重非常小。

但在最近一两年,黄酒的发展势头迅猛,黄酒文化的大力宣传,令更多的人对它有了一个更为全新的认识。黄酒行业亦希望趁此时机,能够东山再起,但是否还可再铸当年辉煌,赢得酒业霸主地位呢?

(一)消费习惯

1.长期以来,黄酒的消费群体主基调主要定位在中老年人,年龄偏大的人群,加上其带有苦涩的口味及传统的形象已深入人心。虽然目前一些黄酒企业为改变传统形象,为适应年轻人的口味,生产并研制出了一些新型黄酒,但1年~2年内无法改变人们的思维定式。

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们开始关注健康、保健。黄酒作为集营养,保健,烹饪,药补于一体的酒种,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鉴于对自身健康的关注,使得一部分原来选择喝啤酒、白酒的消费人群分流出来,选择了黄酒。但是,这只是对品牌忠诚不够的一小部分中间人群,对于中老年人,更多的人已形成消费定式,不会轻易转变。对于年轻人来讲,也许一瓶含有维生素、提升身体能量的饮料,更是他们的最爱。

3.黄酒作为一种酒类饮料,它的特性处于白酒与补酒之间,这既是黄酒的优点,同时也是黄酒最大的缺点。如果饮酒人群,希望通过饮酒而获得某种,他必定不会选择黄酒,因为它酒劲不够大;如果饮酒人群,希望通过饮酒而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他的首选也决不会是黄酒,因为它不够补!

(二)地域文化差别

受“南黄北白”消费格局的限制,市场区域小。

一直以来,黄酒消费的主要地区集中在南方的江浙、福建,上海一带,而占领中国大块版图的西部、东北地区却很少见到黄酒的影子。北方市场对于黄酒来说尚属一片“空白”,在北方,偶尔看到黄酒,这种低度偏甜酒也是被当作是炒菜佐料而使用。而根据市场需求,古越龙山推出的营养型黄酒――状元红、纯生黄酒“江南才子酒”、会稽山“帝聚堂”等系列,也只是契合了南方市场的要求。

形成这种局面的诱因很多:

1.气候:西部、东北,气候干燥,冬季时间长,这刚与南方潮湿温暖的气候相反。

2.文化:自古以来,南方人重养生,喜吃补品,讲吴侬软语,请客吃饭比较节制,点到为止;北方人,生性豪爽,讲话大声,注重喝酒气氛,讲究酒桌无父子,劝酒文化根深蒂固。

3.消费习惯:请客吃饭,送礼串门,南方人讲求的是“礼轻情意重”,北方人讲求的是“礼重人情到”。如此南辕北辙的文化,造成了地域限制将是黄酒纳一大硬伤!预计三年内黄酒很难逾越这个鸿沟!

(三)酿造技术门槛高

黄酒是以糯米、粳米,籼米、黍米、小麦为原料,以特制曲和酒母作糖化发酵剂,经发酵、压榨,陈贮,勾兑、检验而精心酿造成的发酵酒。酒精含量在14.5度―22度之间,因多数品种色泽澄黄,清亮透明,故俗称“黄酒”。

黄酒产地较广,品种很多,著名的有绍兴加饭酒、福建老酒、江西九江封缸酒等。但是被中国酿酒界公认的、在国际国内市场最受欢迎的、最具中国特色的,首推绍兴酒。

以绍兴酒为例,来简要谈一下黄酒酿造的技术和条件:

1.酿造条件制约扩张:绍兴酒的酿制,其中首要的两个条件,便是鉴湖水,绍兴产的精糯米以及南方独有的温润气候。黄酒如果要迅速发展到全国,首要条件,便是要在当地建立工厂,本地酿造,但是上述的黄酒酿造条件,决定了黄酒无法向北方、西北方做进一步的扩张。

2.酿造技术制约扩张:在众多的黄酒酿造厂中,只有少数的几家能够称得上是坚持运用传统酿造技术来酿造黄酒(传统酿酒方法讲究封存5年以下的酒不能喝,储存仓库内不能有阳光,四季温度要保持在15摄氏度到20摄氏度,通风良好,还要经常搬动酒坛以保证坛内黄酒受氧均匀等)。黄酒酿造技术是用时间磨出来的,只有这样才能够保持黄酒传统经典品质,但在现在的快速经济体制下,期望短时间内黄酒产业得到迅速扩张,这种酿造技术是跟不上黄酒扩张的步伐的。

另外,黄酒与其他酒品相比,无季节优势。黄酒讲究冬酿春煎,每年生产季节只有三四个月,而销售旺季则主要在秋冬两季,到了夏天,踪影难觅,在销售上,不占天时,成为制约黄酒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预测2005年的黄酒业,可以红遍中国半壁江山,想要图霸全国还有待时日!客观大环境决定了国内少数几家规模较大的黄酒企业要走的步伐、频率,还不能进行全速冲刺。但是相对于国内小型的黄酒企业来说,未尝不是一个积蓄实力以图做大的时机,在实力没有进一步拉大的情况下,迎头赶上,这是绝好机会!

商机在我们眼前停留的时间也许只有一分钟,你能抓住吗?

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