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酒文化常识范文

酒文化常识精选(九篇)

酒文化常识

第1篇:酒文化常识范文

近几年来,精细化管理在我国制造业、房地产业、城市建设等多个领域都得到不断探索和发展。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技术,它通过规则的系统化和细化,运用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的手段,使组织管理各单元精确、高效、协同和持续运行。同时也是企业由粗放式管理向集约化管理转变的必经之路,是传统经验管理向科学量化管理转变的基本要求。

一、国内酒店精细化管理研究回顾

在国内,酒店的精细化管理的研究主要是从其他领域借鉴精细化管理的经验对酒店业的未来发展提出自己的设想和倡议。

王大悟、黄小春指出,包括“精细化”在内的“十化”是中国星级酒店餐饮业的未来发展方向。邵德春指出在研究餐饮业管理的基础上,首创“酒店六常管理法”,被业内人士誉为中国酒店餐饮业最有效、最容易操作的管理方法。彭云将精细化管理思想引入饭店的成本管理,对精细化成本管理作了阐述。刘永棣对饭店工程精细化管理与创新作了研究,旨在全面提高酒店业的工程设施设备维护保养与能源管理水平,促进酒店业的核心竞争力。

酒店行业开展精细化管理要针对不同类型的酒店应该做出适当的调整,经济型酒店更需要系统化的管理指导,以提高酒店的管理和服务质量,本文将就此方面展开研究。

二、经济型酒店精细化管理的不足

经济型酒店在我国得到了高速的发展,但是还应该看到很多经济型酒店与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精细化管理认识的深度不足

这主要表现在对精细化管理思想的认识不到位。从组织架构的混乱到工作分工的权责不明都给精细化管理思想的应用带来了很大的阻碍。由于酒店管理人员忙于日常工作,对精细化管理从思想上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缺乏对具体工作的规范和量化标准,最终导致精细化管理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

(二)精细化管理沦为口号和止于形式

这种情况在中国很多酒店,尤其是经济型酒店中体现的尤其明显。在制定酒店愿景和规章制度时,文字上从不离精细化管理,但是行动上却依然粗放。落实方案得不到执行,这一方面与企业的执行力不强有关系,也有安于现状的思想在作梗。随着市场的日趋饱和,精细化管理的执行程度必将成为经济型酒店竞争的关键,要切实使各种制度得到真正的落实。

(三)管理标准规范的制定不具备可行性

很多经济型酒店的规章制度过于宽泛和笼统,内容也大同小异,无法因地制宜的体现出自己酒店的风格和特色,使得员工无章可循,未达到应有的显著效果。酒店的日常琐事和突发事件,常常成了员工执行精细化管理思想的障碍和敷衍了事的借口。长此以往不但无任何成效可言,反而会使员工和管理层之间产生信任危机,工作效率大大降低。

(四)执行过程中缺乏节约意识

必要的节约是精细化管理的前提,在对酒店的调查中发现,很多酒店并未把“低碳管理”落到实处,管理层自身的节约意识不强,这样松懈的思想状态,非常不利于精细化管理的实施。但同时还有个别酒店在服务方面打折扣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这样的运行方式是本末倒置,也是非常危险的。

(五)精细化管理思想与企业文化冲突

在很多经济型酒店中,管理层更喜欢按照自己的经验进行管理,缺乏创新精神,虽然提倡精细化管理但是并没有和企业自身文化融合,在员工开来精细化管理更像是一次活动,不能成为员工行为规范的长期指向标。这实际上就是精细化管理思想与企业自身文化存在冲突,不处理好这个问题就很难为精细化管理的落实创造环境。

三、经济型酒店落实精细化管理的迫切性

(一)低碳环保的社会发展要求

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旅游业的繁荣,尤其是饭店业的进步,不过饭店业对环境的污染也是不容小视的。据相关统计,一座中等规模的三星级饭店,一年大约要消耗1400吨煤的能量,可向空中至少排放4200吨二氧化碳、70吨烟尘和28吨二氧化碳。虽然经济型酒店单体的体量较小,单体能源消耗也较少,但是经济型酒店总体数量众多,累计效应不容忽视。

国家旅游局及时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荐旅游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意见》、《饭店节能减排100条》等政策文件,这对建设节能减排型的新型饭店,提高饭店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二)竞争加剧和成本增高迫使管理创新

在酒店业高速发展的今天,本土酒店市场客房供应量的不断增加并且还会继续高速增长,外加上国际酒店集团也加快了在我国的发展步伐,导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酒店业的运营成本也越来越高,尤其是能源成本和人工成本,使经济型酒店的平均利润有降低的趋势。很多新建的经济型酒店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在硬件设施设备的投入成本越来越高,导致酒店很难在短时间内回收投资成本。因此,如果经济型酒店不从管理方面积极的创新,大力推行精细化管理,只会使自己的发展走向一条死胡同。

四、经济型酒店实施精细化管理的策略

(一)服务体现精细化

经济型酒店要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用精密的标准化管理来保证服务质量。在操作中不断总结和完善标准服务手册,根据不同部门制定有针对性的指导手册,通过这些规范使得酒店的思想和行动全面统一。同时要对现有的规范和标准进行定期的修缮或调整,根据新的环境和市场要求对现有条款进行修改、新增或者删减。通过专门的运营小组对相关规章制度进行制定、修改和量化工作,并可以通过明察或暗访的内控措施对服务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二)重视培训,树立成本意识

培训是酒店保障精细化管理实施的重要环节,它对提高员工思想认识,增强集体凝聚力有很大的作用。经济型酒店实施精细化管理迫切要求提高酒店对培训的重视程度,通过常规化和重点主题相结合的培训营造企业氛围,在全员中树立成本意识。充分调动和发挥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参与酒店成本管理,从每一位员工做起,从每一个工作环节落实精细化成本管理,使酒店全体员工树立长期的成本意识。

(三)简化流程,精简组织结构

经济型酒店应该利用价值链分析方法对每一个环节进行分析,注重流程的简化,避免繁琐,达到全方位的优化。同时,经济型酒店要采用扁平式的组织架构设计,实现员工的一人多职,真正的降低了人工成本。消除不必要的人员成本和隐形成本,精简组织架构才能使酒店运作的更有效率,才能把酒店带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四)全面运用信息化管理

第2篇:酒文化常识范文

关键词:酒店管理;人才;制度;企业文化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4月30日

一、引言

酒店管理是指根据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在一定的原则、程序和方法的指导下,对酒店的人力、物力、财力及其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保证酒店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二、我国酒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不足,缺乏培训,人才流动性大,严重影响到了酒店的长期发展。我国的酒店业虽然兴起时间较早,但是因我国国情的原因,很少有人把酒店业当成是正规的行业,所以这个行业没能吸引太多的高层次人才,这不但大大影响了酒店业人才的培养,而且也导致了我国当前的酒店管理水平不高。此外,我国酒店中的多数普通员工没有主动要求培训的意识,酒店本身又缺乏对普通员工的培训,所以酒店员工普遍来说素质不高,技能较差,酒店员工自身发展难以受到重视,所以酒店员工跳槽比较频繁,这样的人才频繁流动大大降低了酒店人力资源优势,也破坏了酒店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对于酒店的长远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2、酒店管理模式不科学,管理制度不健全。当前,我国酒店管理模式还非常不科学,多数都是生搬硬套一些知名酒店的管理模式,缺乏实用性及针对性,更是缺乏系统成熟的管理模式。这样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酒店发展的趋势,已经阻碍了我国当前酒店的发展。此外,酒店日常管理制度不健全。很多酒店缺乏人性化管理,管理制度过于简单粗暴,比如目前很多酒店基本都还是采用罚奖金、扣工资等粗暴的管理制度来管理员工,会严重破坏酒店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酒店企业对企业文化不够重视,建设不足。现在很多酒店行业为了追逐更多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对自己企业文化的建设。其实,酒店企业的文化一般就是根据自己的酒店特点,为了达到最终的经营目的,围绕着酒店的永续经营而建立起来的一种价值观。但目前一些酒店对企业文化建设不够重视,所以不能形成主体的价值观。我国酒店行业的发展与发达国家的酒店业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从对于职业热爱的程度上来看差别就更大了,无论是在酒店的管理层还是一线员工都未能把自己从事的职业当作一种自己的事业去热爱。其归根结底都是酒店缺少了文化对员工的熏陶,没有让员工形成主体的价值观。

三、解决对策

1、加强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积极开展酒店员工在职培训。随着经济全球化与世界一体化的快速发展,酒店服务业也正逐步由国内服务为主走向国际化服务,酒店接待顾客也呈现多元化及多需求化,而是否能满足酒店业这种发展趋势的关键就是酒店专业人才。现代社会人力资源是最具核心竞争优势的资源,酒店业之间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所以,当前酒店必须要积极引进和培养酒店管理高层次的专业人才,酒店管理者应该尽力给酒店员工提供各种在职培训及学习的机会,比如可以通过组织高层次酒店管理者实际参观成功优秀的酒店管理经验,集中组织学习酒店管理先进理论和优秀管理模式来体验和增进服务意识及服务质量,创造机会让员工接受英语等语言培训,开阔员工国际化视野。通过人性化管理的措施培养酒店员工主人翁的意识,提高员工对酒店的忠诚度,提升员工的职业荣誉感,让员工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职业发展,实现员工的自我价值,避免酒店管理人才的流失。

2、创新酒店管理制度。改革与创新是酒店企业管理的必然要求,也是酒店能否保持活力的重要决定因素。随着酒店业的发展及当前形势的需要,酒店业必须要与时俱进,对酒店的运行模式、酒店管理制度等进行必要的变革和创新,不断提高酒店服务质量和管理环境。首先,酒店管理制度不能太复杂,过于复杂的制度往往会停留在纸上,不易执行。所以,酒店管理制度一定要力求简化,争取能把平时最常用的日常管理制度经常性地向员工进行灌输和教育,使员工尽快熟悉、尽早落实;其次,酒店管理制度必须要做到公开、公正和奖罚严明。只有公开、公正和奖罚分明的制度才能使得酒店员工明晰是非,才能约束员工的工作职责,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大大提高酒店经济效益。

第3篇:酒文化常识范文

关键词:酒文化;基本精神;研究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1-0128-0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酒的饮用越来越普及,人们不再满足于纯生理的需要,而趋向于从酒的饮用中获取更多的精神享受。因此,很多人希望了解认识酒文化及其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商家则希望挖掘酒文化的内涵,尽量拓展其外延,更好地为经济服务。一时间,有关酒文化的论述铺天盖地,形成了久违的酒文化热。但是,大多数人忽视了一个根本问题,即酒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产生和发展必然会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制约,而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则是深蕴其内的基本精神。因此,要揭示中国酒文化的精髓,必须从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角度对其进行观照。本课题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对其梳理和研究,对中国酒文化的研究有所启发。

一、研究现状

到目前为止,有关中国文化和酒文化的研究很多,有的是综合性著作中的专章或专节论述,有的是关于酒文化的专题论述。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有徐海荣主编的《中国饮食史》,内容几乎涉及中国饮食文化的所有方面,近三百万字,体制宏大,材料丰富,是迄今为止最系统最完备的中国饮食专著。虽然,酒文化在其各编中都有涉及,但所占分量很常小,且多限于材料性的。朱宝镛、章克昌主编的《中国酒经》,分酒史篇、酒政篇、酒类篇、酒技篇、酒器与酒包装篇、酒饮用篇、酒文化篇,可谓酒类专著的经典。但是,该书多限于酒文化的历史资料介绍。其他的如朱年、朱迅芳的《酒与文化》和罗启荣、何文丹的《中国酒文化大观》等也大致相似。相比之下,万伟成的《中华酒经》对中国酒文化作了比较全面的梳理;但是,该书也偏重于资料的介绍和趣味性及通俗性,虽然涉及传统文化的许多方面,可对于酒文化与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关系,也很少论及。

相比较著作而言,单篇论文,如李德民的《酒象与诗魂——酒文化探微》、萧家成的《论中华酒文化及其民族性》、万伟成的《中华酒文化的内涵、形态及其趋势特征初探》等从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同方面对酒文化进行了论述。对于酒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关系,虽然不是专门论述,但也偶有论及。但是,由于篇幅所限,它们不可能进行深入细致的论述。

总之,从宏观的角度,把酒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联系起来行研究的,非常少,且缺乏深度和系统化。

二、研究意义

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既有理论意义,也具实际价值。首先,酒文化与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关系密切,但研究成果很少。我们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挖掘出一些深层次的知识,把酒文化的研究提高一个层次。其次,酒文化研究是饮食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成果可以丰富和充实饮食文化研究这一系统工程的内容。再次,通过研究,可以发现酒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相辅相成的关系,更深入、更全面地认识酒文化、饮食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其积极的作用,减少其消极的影响,从而在新时期更好地为建设和谐社会发挥作用。

三、研究思路

要深入研究酒文化与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关系,首先要明确文化、中国酒文化、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内涵和外延。

关于“文化”的概念的理解和解释,古今中外,一直众说纷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四个层次说”。即(一)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即物态文化层。(二)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的制度文化层。(三)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构成的行为文化层。(四)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构成的心态文化层。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1]5。

第4篇:酒文化常识范文

【摘 要】陕北民歌,作为陕北文化中源远流长、传播广泛而又长盛不衰的文化形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这其中,酒曲这种风俗小调因其广阔、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具有十分鲜明的社会功能。从人的社会化的视角深入分析酒曲的精神内核,从儿童自我意识的形成(认知层面),情感交流与互动(情感层面),伦理道德观念内化后的实践(行为层面)递进式地呈现社会化的过程,有助于进一步了解酒曲文化的功能和当地民众对酒曲文化的认同与情感内化的过程,为陕北民歌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社会化 陕北民歌 酒曲

陕北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地处中国东、西部的交汇地带,跨域辽阔,气候干燥,是草原、沙漠和黄土高原的融会区,长久以来汉族与少数民族在此频繁来往。独特的地理位置不仅促进了东西部文化的交流碰撞,还对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交融颇有助益,从而形成了中华大地上独具特色的陕北文化。陕北民歌,作为陕北文化中源远流长、传播广泛而又长盛不衰的文化形式,逐渐与广大陕北人民的生活、精神、情感融为一体,成为既反映地域民俗又传递情感价值的珍贵文化遗产。

酒文化在中国有着数千年发展历史,也是陕北地区民俗的重要内容,陕北民歌与酒文化也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在这些丰富多彩的陕北民歌中,多流行于榆林和延安的酒曲因其唱词朴实、内容诙谐、寓意深长等特点深受劳动人民欢迎。

酒曲,是陕北人民在饮酒猜拳时助兴的一种民间歌曲,因贴近生活,成为陕北餐桌文化和酒桌文化的一部分,称做“酒曲”或“酒令”。它属于民歌体裁风俗小调的一种,曲调一般固定不变,唱词则根据饮酒时的情境即兴创作,根据酒曲的内容大致可以将其分为敬酒曲和对酒曲两种。

陕北地区素有“无酒不成宴”之说,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民间音乐的不断发展,酒曲逐渐和人们的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有酒就有曲,无曲不饮酒,无曲不成宴,形成了当地的一种饮酒习俗和文化特色。酒曲的独特性在它的社会功能上颇有体现。它不仅包含了一般酒歌中蕴含的实用性与娱乐性,还因其广阔、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十分鲜明的教育功能,历史、文化的承载和传播功能,情感、信息的传递功能等等。值得注意的是,酒曲经久不衰的传承过程,实际上也是陕北人民精神和思想的成长史,它丰富的内在特质,为我们展现了当地人从拥有自我意识到形成其伦理道德观念这样一条社会化的道路。从人的认知、情感、行为三个层面来研究酒曲,不仅能让我们对酒曲的社会功能拥有更加深刻的了解,还为我们理解陕北民歌的传承路径和陕北人民的成长过程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一、自我认知的逻辑生成——酒曲互动促成长

酒曲,是与餐桌文化和酒桌文化相伴而生的音乐形式,主要以声音和节拍传递旋律,以祝酒词等表达感情。人们在酒席间互唱酒曲的过程,在传播学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信息的交流过程。正是丰富的信息传递与社会互动构筑了陕北人民的认知体系,推动了认知层面的社会化,使人的个性得以健全。

1、自我意识的凸显

符号意义上的文化互动,是人的自我意识的来源,酒曲在表达和传播上表现为一种语言符号,并以其角色扮演的社会化过程完成人的渐进成长和人格完善。酒曲,无疑就是人们在进行社会互动时所使用的符号,而歌唱行为本身则是个体在社会大舞台上按照特定规则完成角色扮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不仅歌唱者自身会对自己进行评判,这个行为所涉及的其他个体对歌唱者也形成看法和评价,歌唱者进一步对他们的看法和评价作出反应,逐步形成自我认识。

符号互动论作家乔治·H·米德认为,自我主要有“主体性的自己”和“客体性的他人”,客体性的他人表达的是有组织的他人的态度,主体性的自己则是主体对他人或是客体的反应。在陕北地区这一特定社会情境中,以酒曲方式进行的人际交流自然是个体的重要社会体验。对歌过程中,主我在释放本能反应的同时,必然要对经验进行深层反思,与制约社会情境的客我不断互动、相互作用,从而在歌唱中加深自我观察、自我评价,构成人格的动态发展过程。

2、心灵的形成

通过演唱酒曲,陕北人民在认识自我的同时,也形成了米德所谓的“心灵”。幼儿最初在宴席上听到酒曲时,不能理解歌词的意义,只会做出受到刺激后的本能反应,例如简单的模仿等。通过观察与模仿,儿童意识到不同的歌词会使他人做出不同的反应,他们从这些反应中学会理解酒曲歌词作为一种语言符号所具有的普遍意义,开始主动学习运用这一社会姿态。当儿童能够在大脑中运用符号或语言预演针对客体可选择的行动方案,选择合适的酒曲进行演唱时,米德称这一过程为“想象性预演”。米德认为,若个体具有了“想象性预演”的能力,个体就具有普遍意义上的“心灵”。因此,心灵的培育发展是一个培养“想象性预演”能力的过程。

在对各种酒曲的普遍意义有所把握后,个体借助酒曲的唱和与他人进行姿态的会话,由此形成的意义系统在个体心中内化、积淀下来,个体就有了心灵、有了思考,为以酒曲形式进行的共同交流提供了可能。随着人的成长,个体通过酒曲进行的社会互动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因而由此形成的心灵也处于变化中,不断地向更高的社会化层面发展。

3、对社会的认知

自我意识的凸显和心灵的形成为社会认知奠定了基础。对于儿童而言,群体的普遍歌唱,为他们营造了一个熟悉的歌唱环境。这种熟悉感让儿童认识到,我们这里本来就是这样:有酒就有曲,无曲不成宴。根据符号互动理论的观点,人一来到世上就不可避免的与周围人和环境发生交集,在与其他人的交往和互动中他们学习经验、丰富自身,它强调学习过程的认知参与,强调通过对社会环境的认识发掘个性和潜能。于是,儿童通过酒曲潜移默化的影响开始了解和把握社会。

酒曲不仅仅引导儿童开始认识社会,更贯穿于个体社会认知深化的整个历程中。约翰·杜威在《民主与教育》中写道:“社会不仅是由于传递、传播而得以持续存在,而且还应该说是在传递、传播之中存在着……人们因共有的事物而生活于一个社会中,传播就是人们达到共同占有事物的手段。”酒曲传播把人和社会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们通过酒曲把它的内在特质变成所谓的“共同占有的事物”,这种事物越多,人们对社会的认识就越充分。

米德认为,社会主体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学习理解对方“有意味的符号”,并获得与客体性的他者基本统一的“共同意义”。由此可见,互动是以对符号的使用为先决条件,以“共同意义”的生成为最终目的,而自我、心灵和社会这三个层面的认知则是在符号使用的基础上实现共同意义的基本分析单位。酒曲这种符号,在千百年传承过程中使人们在逐步凸显自我、形成心灵、认识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认知层面的社会化,循序渐进,步步深入。

二、情感的价值认同——情真意切化杯中

儿童在参与酒曲行为中所引起的各种情绪在认知系统的作用下,逐渐沉淀为稳定的情感态度,实现了个体对于社会情感生活的适应和创造。换言之,酒曲的传唱推动了人的社会化过程,同时,社会化不可避免的成为一种情感历程。酒曲对情感社会化的动力机制及作用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动机作用

酒曲作为一种音乐形式,是“人类情感符号形式的创造”(苏珊·朗格),必然带有某种情感或态度——快乐、喜欢、敬畏、尊重、羡慕、爱情、责任等等,社会化对象通过对酒曲活动的感性参与而获得的深层情感为其做出内化或拒绝教化的决策从而确立某种态度提供了直接动机。

2、导向作用

社会化的主体在对个体实施社会化的时候,总会与一定的情感相结合,酒曲歌词通常会赋予社会认可的事物以积极的情感,赋予社会不认可的事物以消极的情感。这种情感对社会化的对象具有明确的信号导向作用,告诉社会化的对象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是不应该做的。譬如在劝酒歌里有一首《担承我们年轻人》唱曰:“一来我人年轻,二来我初出门,三来我人生认不得人,好像那孤雁落在凤凰群,展不开翅膀放不开身。叫亲朋你多担承,担承我们年轻人初出那一会门。”从年轻人的角度出发,希望他们明确自己在这个社会所处的位置,引导他们建构起有关约束、责任、秩序的情感知识。

3、感染作用

酒曲作为陕北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具有巨大的感染力。与空洞的说教和强制的命令相比,酒曲的歌唱者用他的行为向其对象传递某种信息时,对象会自然而然地接受其中所蕴含的社会情感规范,并在歌曲所建构的氛围中得以加强。比如,神木酒曲《好容易遇在一搭搭》:白粼粼清酒脆香香菜,我把那朋友们请起来。二秋秋韭菜扎把把,好容易遇在一搭搭……句句流露出主家对客人的珍惜和热情,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强化了酒桌上的深厚情谊。作为社会化对象的个体在接受或拒绝某些社会事物时,总会受到对方情感的感染,在由移情过程唤起的情感共鸣中更容易接受施教者的思想观念,使社会情感得以融入日常生活规范。

4、培养作用

在情感社会化的过程中,社会化的主体对象不仅要获得相应的情感知识,还要学会情感表达、情感运用和情感控制等多种情感能力。酒曲所具有的信息传递功能,为参与者提供了发展情感能力的契机。恋爱中的青年男女常常对歌,一方唱一方和,表达爱意,在喝酒时便通过酒曲往来传递情意,在这个过程中双方的情感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加强。当然,恋人间表达的是爱慕、依恋之情,对同伴表达的则是友爱之情,对长辈表达的是尊敬之情,这些不同的情感表达能力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酒曲来锻炼。

认知指导情感的形成,而在酒曲互动过程中情感知识的丰富、情感能力的发展又成为进一步认知的基础,两者共同制约着人的行为,使伦理道德实践贯穿于酒曲行为中,最终形成了如今带有鲜明礼俗特征的酒曲。

三、伦理实践的内化机制——酒俗传承礼为先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佳誉,自古以来,礼便是人们社会生活的总准则、总范例。对社会规范的了解与对血缘关系的认同相结合,形成了传统酒文化中以酒礼来规范和调整君臣、父子、长少、贵贱等社会关系的伦理道德,而这一伦理观决定了酒曲成为礼俗的典型表现。

伦理实践在酒曲中最突出的反映自然是那一整套特定的程式、步骤和规范。在神木、府谷一带,酒坛场的流程主要分为告坐、要酒、看酒、让酒、奉承、对酒、退酒等,不同的环节对应不同的酒曲,如迎宾曲、起酒曲、敬酒曲、对酒曲、劝酒曲、辞酒曲、散酒曲等。当进了主家的大门,对方会先给你唱一首迎宾曲:“风尘尘不动树梢梢摆,这梦也不梦那老张来。一般的那烟酒是没多炒两个菜,招待得不周你多呀么多担待。”酒坛开启后,主人或陪酒的宾客开始唱敬酒曲活跃气氛和送上祝福。酒过三巡,酒量小的人可以唱辞酒曲推回去,既不失礼,也不至于扰了兴致,这些形式中凝聚的正是融合在陕北人民生活中的礼。

除了上文所说吟唱酒曲特定的套数,针对不同场合、不同身份的主家和宾客,酒曲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家庭小聚,氛围轻松活跃时,常有表达生活琐屑或简单情绪的对歌,即兴出口,各显其能。如一方唱道“月儿弯弯照高楼,几人欢乐几人愁,什么人在高楼饮好酒?什么人丢下在外头?”,另一方则对上“月儿弯弯照高楼,新女婿欢乐新媳妇愁,客人亲戚在高楼饮好酒,吹鼓手丢下在外头。”没有九曲回肠痛彻心扉的深情,浅唱辄止,韵味无穷。若是请喜拜寿则又不同:“喝酒的人儿坐朝廷,荣华富贵你享不尽。那是咿呀嗨,是喝起来。”从中可以看出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伦理价值始终贯穿其中。

著名的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希·弗罗姆对伦理学进行过深入研究,并最终给出结论,即他试图论证的“人道主义伦理学”的正确性。“人道主义伦理学”认为,伦理行为规范应来源于人的本性,否则就会使人的情感和精神分裂。但是酒曲文化中体现的并不是这样一种人道主义的伦理观,就本质而言,中国的酒礼给人们灌输的就是三纲五常的伦理传统。饮酒高歌不是肆意忘情的一种举动,它会因为个人的身份、地位或者他与周围其他人的关系而改变精神内核,人们内在的本源性的需求被压抑,人的本性反而受到了某种家庭关系或社会关系的束缚,这在弗洛姆的作品《为自己的人》中偏向于“权威主义伦理学”一派。在这样一种伦理观念中,由权威来说明什么对人是善的,并由权威规定行为的法则和规范(这里所谓的“权威”指的是非理性的权威,可以理解为通行的集权主义和反民主主义制度)。当然从这种意义上讲,在唱酒曲的过程中指导人们践行礼仪的伦理道德,并不能完全契合权威主义伦理学的观点,毕竟从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历经多次时代性变革的中国已然不是一个完全由权威来主宰的社会。但是单从酒曲这一种礼俗行为观之,历史的车轮在过去几千年里留下的深深车辙,依旧把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观念烙印在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内心。

结语

酒曲文化的内在价值,不仅仅在于它作为民间音乐的艺术特质和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渊源,还从社会学的角度解释了陕北人民的生命历程。情感对认知产生影响,认知又反作用于情感;同时认知和情感双向作用,赋予了酒曲行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色彩,这种逐步深入的社会化过程在不少陕北民歌的传承中都有体现。数百年来,陕北民歌就是在这种生命本能和社会演化的驱使之下匍匐而生、匍匐而行、匍匐而歌的。近年来陕北民歌的影响力渐趋衰微,光从音乐魅力与历史积淀两个主要层面彰显它的价值已远远不足,选取“社会化”这样的理论研究视角,关注人类自身发展和社会健全,或许能挖掘出陕北民歌鲜为人知的根性价值,为其传承和发扬开拓光明前景。

【基金项目: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社会实践重点支持项目】

参考文献

①埃·弗洛姆:《为自己的人》[M].三联书店,1988

②诺贝特·埃里亚斯:《个体的社会》[M].译林出版社,2008

③乔治·H·米德:《心灵、自我与社会》[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153

④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华夏出版社,1999:131

⑤张智斌,《论陕北民歌的功能性在当代社会衰微及对策》[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155-156

⑥孙端详,《传播社会学:发展与创新》[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

⑦李蓉、王立刚,《试论中国酒文化的伦理底蕴》[J].《作家》,2011:152-153

⑧李苓,冯剑侠,《电视访谈节目中的符号互动——以〈鲁豫有约:爱人同志〉为案例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5):106

⑨万伟成,《中华酒文化的内涵、形态及其趋势特征初探》[J].《酿酒科技》,2007(9):104-107

⑩刘军,《少数民族的酒歌及其社会文化功能》[J].《云南社会科学》,1995(5):66-69

⑾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第5篇:酒文化常识范文

关键词:中日文化;酒文化

酒是饮料的一种,按分类,它当属饮食范畴。但它又不同于一般饮品,因为它的主要功用并不是用来解渴。然而,它在人们的日常饮食当中却往往扮演着重要角色,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有句俗语,叫“无酒不成席”。的确,如果没有酒,再好的美味佳肴也会黯然失色。只有美酒配佳肴,才会使宴放异彩。酒不仅宴席上少不了,也是平常百姓家餐桌上不可缺少之物。有亲朋好友来了喝酒;家人团聚了喝酒;节假日、休息日喝酒;有个大事小情自不必说,即使没有什么原由,有人也天天喝,甚至是顿顿喝。酒是人生的伴侣,人们经常以酒敬友、以酒宴客、以酒饯行、以酒庆功、以酒助兴等。可以说酒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与人类政治、经济、文化活动密不可分,构成色彩斑斓的酒文化,折射出该民族的文化特点。

中日两国人民对酒情有独钟,并具有大抵上的共识,但酒的种类与饮酒方式却不尽相同。中国人以喝白酒、啤酒为主,果酒、老酒次之,洋酒(威士忌、白兰地)则很少喝。日本人以喝清酒、啤酒、洋酒为主,中国的老酒、白酒次之,而喝洋酒或中国的白酒时,有加冰块,或用水稀释后饮用的习惯。中国人喝酒比较重视下酒菜,讲究凉热兼顾,荤素搭配,少则几道,多则十几道。而日本人相比之下,似乎不太讲究下酒菜,如家里来了关系不赖的友人或同事,只要有个打牙的,如花生米、小咸菜之类的,主宾就推杯换盏地喝上几口。当然,正式宴请或招待客人时还是要准备下酒菜的,但一般不如我们中国丰盛,这也与中日两国的饮食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

日本十分注重酒德,在酒席间只敬酒,不劝酒,一般情况下,更不强求对方饮酒,而是奉行各自按着自己的意愿,随意饮用的习俗。时下中国也大力提倡注重酒德,敬酒不劝酒。但在一些个别地区劝酒风不止,酗酒不断,并由此引发了不少社会问题。人们把这一酗酒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用四个“语”来概括。第一阶段是“甜言密语”。这个阶段人们的大脑很清楚,谈话方式比较得体,彼此亲亲热热,说些感激、祝愿的话。席间人们挖空心思地寻找干杯的话题,只要有人提出为什么事或什么人干杯,出于礼貌或迫于情面,一般都会响应。劝酒者把酒和感情联系在一起,不喝没感情,喝少了感情又不深,那就只有多喝或干杯了。第二阶段是“豪言壮语”。当几杯酒下肚之后人们的大脑开始兴奋,并不断将其推向极至。人们的谈话内容由情意转向义气,即开始向对方表白自己如何如何义气。豪言壮语不停,干杯不断,于是开始出现醉意。第三阶段是“胡言乱语”。大脑的兴奋开始转为抑制,酒力开始发作,醉意不断加深,此阶段不再有劝酒辞,不劝自饮,来者不拒,见酒就喝,谈话语无伦次,开始胡言乱语。最后是第四阶段,烂醉如泥,自然就“一言不语”了。

劝酒虽然不是普遍现象,但也决不是个别现象,它在一些社会阶层或某种文化圈子里已经形成一种风气,想不附和也并非易事。这种强硬的劝酒方式暴露了中国一些地区饮酒方式是与现代文明相悖的,理应逐渐改进直至彻底摒弃。

究其根源,实际上劝酒也是中国的饮食文化的一个具体体现。在中国,在家里招待客人时生怕饭菜不够吃,所以准备的要比实际的需要多出一些,待客人用餐完了时饭菜有所剩余,主人才心安。而客人也有同样心理,一旦发现餐桌上的菜剩的不多了,就不敢大胆地吃了,或佯做吃饱了,所以,盘子里的菜少了时,主人就立刻再把盘盛满,以此来打消客人的顾虑。劝酒也是出于同样的所想而产生的一种文化模式。

日本人招待客人时情形正好与中国人相反。日本主人希望看到的情形是客人把为他准备的菜吃光,吃光了证明菜合客人的口味,这样主人的脸上才有光,所以客人在用餐时也无需顾忌菜被吃光了,因为吃光了是好事。如客人不吃光,主人会认为菜不合客人的口味,所以也不硬劝,因强迫人家吃不爱吃的东西是不礼貌的,所以日本人也没有劝酒的习惯。相反,中国人不仅劝吃,劝酒,而且有时还硬劝,不然就会认为或被认为缺少诚意或不够盛情。

中国人喝酒,不管喝多长时间,也始终是在同一个酒馆里,没有换个地方再喝的习惯。日本人则不同,他们喝酒有换地方的习惯,有的时候,一个晚上可换二、三个地方。喝酒换地方出于两种目的:一是酒宴结束后,余兴未了,换个地方再继续喝自然会有新的感觉。到第二个地方喝酒时,主要是以喝洋酒或啤酒为主,多半是去酒吧。第二个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关系比较要好几个人另去一个地方,继续他们的联谊活动,所以从第二次喝酒起,参加的人数会越来越少。

了解日本的人都知道,日本人的生活节奏紧张,平时彼此之间无暇沟通想法。加之工作一天容易疲劳,所以一到晚上便习惯与同事、上司去酒馆喝酒、聊天。日本的酒馆、酒吧是放松、发泄情绪的最好场所。在这里几杯酒下肚以后,话自然多起来,他们的谈话内容广泛,而且很随便,可以抱怨,发牢骚,一阵神侃之后,心中的郁闷和不快烟消云散,一天的劳累与紧张的情绪也得到了缓解,他们在酒店可以尽情地放纵自己,不受任何拘束。日本人虽然不劝酒,不强求对方喝酒,但他们在喝酒时似乎不太约束自己,加之日本人的酒量都不大,每天夜晚,特别是临近末班车结束时分,在酒馆前,站台上,喝得面红耳赤,衣冠不整,步履蹒跚的醉汉并不少见。在许多国家,上层人士如果喝得酩酊大醉,招摇过市,必然会名声扫地,可是在日本,即使在大庭广众之下烂醉如泥,也不会损伤自己的名声。日本社会普遍认为醉酒是清除个人工作疲劳的一种手段,无论饮酒过量到什么程度,酒后作出了违反常规的举动,人们均可以“那时喝醉了”这句话为自己的行为辩解,哪怕是当众侮辱上司的过激行为,也可以因“酒后失言”而得到谅解。

日本男人也喜欢和酒吧里的老板娘或女招待聊天,原因是他们可以从老板娘和女招待的不含半点责备,又柔情似水的并带有鼓励性的语言中得到安慰和满足。日本的男性总是下意识地寻求自己童年时代的母亲那种绝不含半点责备的爱,但这多半是要落空的,大多数日本男子找情人,或到酒吧听女招待的恭维话,也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

在酒吧、酒店与同事们一起喝酒、聊天不仅可以得到放松和安慰,而且还可以密切同事之间的关系。它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手段。日本的职员下班去酒店、酒吧喝酒,而且喝到很晚,被视为是极正常的事,妻子也绝不过问或干涉,如果下班就回家反倒被视为不正常,这已成为现代日本人的生存方式暨日本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伴随着酒的出现,不仅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酒文化,而且它对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深入了各民族的生活,对民族文化的形成起着一定的作用。通过对中日酒文化的了解,不仅可以丰富酒文化方面的知识,还可以加深对彼此社会生活的理解、认识。当前,中日两国都走在世界的前端,而且两国为重要的合作伙伴,只有加强双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和沟通,才能实现两国长期的友好发展。

参考文献:

[1]贾蕙萱,《中日饮食文化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6

第6篇:酒文化常识范文

论文摘 要: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过程中,由于学校、酒店、实习生对“实习岗位设置”的理解存在差异,导致高校无法参与安排实习岗位、酒店把实习生当成普通员工使用、实习生对岗位认识不足等诸多问题与障碍。学校应加强理论与实践指导、酒店应站在为酒店业培养人才的角度考虑、实习生应明确实习目的等,从而满足三方的诉求。 

酒店实习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1]。如何优化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岗位设置模式,对于培养优秀的酒店业管理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此进行探索。

1.岗位设置的不同理解

酒店实习生岗位设置是指实习酒店因人力资源需求对实习生岗位类别和比例结构进行有效的人员设置。

1.1人才培养目标对岗位设置的要求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中高层次的管理人才,学校希望实习生通过酒店实习提高自身的专业服务技能、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对于实习生岗位设置,要求实习酒店提供比较全面的实习岗位,使实习生尽可能多的了解酒店的运营状况和管理模式,也要求酒店在提供实习岗位时,注重对实习生能力的培养。

1.2实习酒店对岗位设置的态度

酒店对实习生岗位的设置常常局限于眼前利益,缺乏对酒店管理人才的长期培养。如:有的酒店单纯利用实习生质优价廉的特点, 认为实习生实习期短、流动性强,在岗位设置上一般只考虑基层岗位,根本不涉及管理岗位,也没有根据实习生的特点及专长进行分配。

1.3实习生对岗位选择的看法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习生,通常将自己定位为管理类人才。虽然一开始只能接触基层岗位,但这仍然不能掩盖实习生对管理岗位的偏爱和追求。在岗位的选择上实习生更青睐于前厅部、销售部、行政部,以及后场文员等,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从事管理工作的有利起跳点。以衡阳师范学院07、08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为例,调查表明,有21%的学生希望到行政部实习,31%的学生想要去前厅部,23%的选择了销售部,14%的学生愿意去餐饮部,对客房部感兴趣的仅有3%,剩余8%的学生对岗位选择没有特别要求。

2.岗位设置产生偏差的原因分析

2.1从学校看

一是理论教学与酒店岗位需求存在差异。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出的人才具有较深的专业理论功底,但却缺乏实际操作能力,这与酒店岗位要求的高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人才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二是学校在岗位设置中缺少主动权。为了节约成本,酒店实习生岗位基本是按照酒店人力资源的需求来设置,而不会顾及学校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当学校针对岗位设置提出涉及酒店多个部门、多个岗位的“苛刻”条件时,大多数酒店都予以拒绝。第三,实习心理辅导不足。学校在实习管理中对实习生的心理辅导不够,导致实习过程中各种心理问题层出不穷。

2.2从实习酒店看

一是岗位设置利益化。很多酒店片面的把实习生当作廉价劳动力使用,尽可能的节省培训时间和培训成本,单纯的利用实习生资源。二是岗位设置欠妥。酒店提供的基本上是基层服务岗位,而这不可能让实习生了解酒店的整体运营状况和管理模式,在不允许“串岗”和换岗的情况下,可能影响实习生的工作积极性,甚至对酒店行业的厌恶,形成酒店人才的“潜流失”[2]。三是缺乏系统培训。酒店很少给实习生进行系统的培训,即使培训,内容完全停留于形式,枯燥、单调,根本没有涉及到管理知识。

2.3从实习生看

一是实习目标不明确。很多实习生没有意识到基层岗位的重要性,经常抱怨实习时间长、实习内容单调。二是心理素质较低。实习生心理素质低表现在心理上对基层岗位的理解和适应能力不强。以衡阳师范学院06级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为例,调查显示只有8%的实习生能够完全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而高达74%的实习生则长时间的停留在磨合期。此外,实习生容易把实习简单的理解为劳务输出,导致实习过程成中的各种情绪问题和心态问题。

3.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中岗位设置的优化对策

3.1从学校看

首先,要构建优质、稳定的实习酒店。学校与酒店的长期稳定的合作可以使酒店充分了解学校的培养目标、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学生的特长爱好;学校也可以在此基础上了解酒店的管理模式、人力资源需求以及对实习生的重视程度。其次,要加强技能培训。包括专业服务技能、环境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训。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应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勤工俭学”、鼓励学生争当“社会志愿者”,督促学生将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以加强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情商的培养,在专业教学中多灌输交际思想,也可有针对性的组织一些活动,拓展学生的交际圈,锻炼和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再次,聘请酒店职业经理人授课。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观察角度,使学生了解酒店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和管理模式,还可以解答学生对于酒店在实习生岗位设置上的疑惑和不解[3]。最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高校在培养管理人才的同时,应开展心理知识讲座、设立心理咨询室、模拟挫折训练等来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引导学生正确的解脱压力,积极面对挑战。

3.2从实习酒店看

一是要树立为酒店业培养人才的理念。酒店对于实习生的使用应着眼于为整个酒店行业的培养储备人才。二是要尽可能多提供一些实习岗位。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酒店业,酒店应尽可能多的为实习生提供实习岗位与轮岗的机会。在酒店正常运作的情况下,实习岗位设置应涉及前厅、客房、餐饮、康乐、销售、行政等多个部门;实习期较长的,应尽可能提供轮岗机会,2-3个月进行一次岗位轮换。三是要建立人性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加强实习生的在岗培训和薪酬管理。在岗培训内容应包括基层岗位服务技能、管理能力以及其他职能部门运作情况的培训。对于实习生薪酬管理,要根据其工作中的表现给予适当奖励,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3.3从实习生看

一是提高对酒店实习的认识。实习生在实习之前就应对整个实习有一定的理性认识,了解实习目的,在实习中思考解除疑问。例如,在衡阳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酒店实习中,实习前由实习指导老师提供一些与酒店管理有关的论文选题,实习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题,边实习边研究,实习结束后进行论文比赛。既有利于激发实习生探求管理知识的欲望,也提升了酒店实习的层次。二是增强服务意识。实习生应当放低姿态,从主观上增强对基层岗位的认同感;充分意识到在对客服务中,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增强人际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

参考文献:

[1]彭惠军,田亚平.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三赢”实习模式探讨[J].商业经济,2007,(12):116-118.

第7篇:酒文化常识范文

论文摘 要:高校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过程中,由于学校、酒店、实习生对“实习岗位设置”的理解存在差异,导致高校无法参与安排实习岗位、酒店把实习生当成普通员工使用、实习生对岗位认识不足等诸多问题与障碍。学校应加强理论与实践指导、酒店应站在为酒店业培养人才的角度考虑、实习生应明确实习目的等,从而满足三方的诉求。

酒店实习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1]。如何优化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岗位设置模式,对于培养优秀的酒店业管理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此进行探索。

1.岗位设置的不同理解

酒店实习生岗位设置是指实习酒店因人力资源需求对实习生岗位类别和比例结构进行有效的人员设置。

1.1人才培养目标对岗位设置的要求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中高层次的管理人才,学校希望实习生通过酒店实习提高自身的专业服务技能、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能力,对于实习生岗位设置,要求实习酒店提供比较全面的实习岗位,使实习生尽可能多的了解酒店的运营状况和管理模式,也要求酒店在提供实习岗位时,注重对实习生能力的培养。

1.2实习酒店对岗位设置的态度

酒店对实习生岗位的设置常常局限于眼前利益,缺乏对酒店管理人才的长期培养。如:有的酒店单纯利用实习生质优价廉的特点, 认为实习生实习期短、流动性强,在岗位设置上一般只考虑基层岗位,根本不涉及管理岗位,也没有根据实习生的特点及专长进行分配。

1.3实习生对岗位选择的看法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习生,通常将自己定位为管理类人才。虽然一开始只能接触基层岗位,但这仍然不能掩盖实习生对管理岗位的偏爱和追求。在岗位的选择上实习生更青睐于前厅部、销售部、行政部,以及后场文员等,因为他们认为这是从事管理工作的有利起跳点。以衡阳师范学院07、08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为例,调查表明,有21%的学生希望到行政部实习,31%的学生想要去前厅部,23%的选择了销售部,14%的学生愿意去餐饮部,对客房部感兴趣的仅有3%,剩余8%的学生对岗位选择没有特别要求。

2.岗位设置产生偏差的原因分析

2.1从学校看

一是理论教学与酒店岗位需求存在差异。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培养出的人才具有较深的专业理论功底,但却缺乏实际操作能力,这与酒店岗位要求的高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人才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二是学校在岗位设置中缺少主动权。为了节约成本,酒店实习生岗位基本是按照酒店人力资源的需求来设置,而不会顾及学校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当学校针对岗位设置提出涉及酒店多个部门、多个岗位的“苛刻”条件时,大多数酒店都予以拒绝。第三,实习心理辅导不足。学校在实习管理中对实习生的心理辅导不够,导致实习过程中各种心理问题层出不穷。

2.2从实习酒店看

一是岗位设置利益化。很多酒店片面的把实习生当作廉价劳动力使用,尽可能的节省培训时间和培训成本,单纯的利用实习生资源。二是岗位设置欠妥。酒店提供的基本上是基层服务岗位,而这不可能让实习生了解酒店的整体运营状况和管理模式,在不允许“串岗”和换岗的情况下,可能影响实习生的工作积极性,甚至对酒店行业的厌恶,形成酒店人才的“潜流失”[2]。三是缺乏系统培训。酒店很少给实习生进行系统的培训,即使培训,内容完全停留于形式,枯燥、单调,根本没有涉及到管理知识。

2.3从实习生看

一是实习目标不明确。很多实习生没有意识到基层岗位的重要性,经常抱怨实习时间长、实习内容单调。二是心理素质较低。实习生心理素质低表现在心理上对基层岗位的理解和适应能力不强。以衡阳师范学院06级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为例,调查显示只有8%的实习生能够完全适应新的工作环境,而高达74%的实习生则长时间的停留在磨合期。此外,实习生容易把实习简单的理解为劳务输出,导致实习过程成中的各种情绪问题和心态问题。

3.旅游管理专业酒店实习中岗位设置的优化对策

3.1从学校看

首先,要构建优质、稳定的实习酒店。学校与酒店的长期稳定的合作可以使酒店充分了解学校的培养目标、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学生的特长爱好;学校也可以在此基础上了解酒店的管理模式、人力资源需求以及对实习生的重视程度。其次,要加强技能培训。包括专业服务技能、环境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训。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应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勤工俭学”、鼓励学生争当“社会志愿者”,督促学生将假期社会实践活动,以加强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情商的培养,在专业教学中多灌输交际思想,也可有针对性的组织一些活动,拓展学生的交际圈,锻炼和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再次,聘请酒店职业 经理人授课。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观察角度,使学生了解酒店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和管理模式,还可以解答学生对于酒店在实习生岗位设置上的疑惑和不解[3]。最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高校在培养管理人才的同时,应开展心理知识讲座、设立心理咨询室、模拟挫折训练等来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引导学生正确的解脱压力,积极面对挑战。

3.2从实习酒店看

一是要树立为酒店业培养人才的理念。酒店对于实习生的使用应着眼于为整个酒店行业的培养储备人才。二是要尽可能多提供一些实习岗位。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酒店业,酒店应尽可能多的为实习生提供实习岗位与轮岗的机会。在酒店正常运作的情况下,实习岗位设置应涉及前厅、客房、餐饮、康乐、销售、行政等多个部门;实习期较长的,应尽可能提供轮岗机会,2-3个月进行一次岗位轮换。三是要建立人性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加强实习生的在岗培训和薪酬管理。在岗培训内容应包括基层岗位服务技能、管理能力以及其他职能部门运作情况的培训。对于实习生薪酬管理,要根据其工作中的表现给予适当奖励,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3.3从实习生看

一是提高对酒店实习的认识。实习生在实习之前就应对整个实习有一定的理性认识,了解实习目的,在实习中思考解除疑问。例如,在衡阳师范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酒店实习中,实习前由实习指导老师提供一些与酒店管理有关的论文选题,实习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题,边实习边研究,实习结束后进行论文比赛。既有利于激发实习生探求管理知识的欲望,也提升了酒店实习的层次。二是增强服务意识。实习生应当放低姿态,从主观上增强对基层岗位的认同感;充分意识到在对客服务中,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增强人际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

参考文献:

[1]彭惠军,田亚平.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三赢”实习模式探讨[J].商业经济,2007,(12):116-118.

第8篇:酒文化常识范文

(一)岗位专业技能滞后对行业缺乏指导性

90%的学生认为高校传授的酒店知识与酒店实际需要技能存在脱节问题,教材上传授的知识部分陈旧,不能满足现代酒店发展的需要。根源在于酒店管理教材的滞后性和教师实践教学经验的不足,同时学生技能训练匿乏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反映出长期以来在“大学本位”影响下的高等教育与酒店行业实际人才需求严重脱节对酒店行业发展缺乏指导性。通过对酒店一线员工的调研结果也验证上述观点例如酒店前台使用的是英文OPERA系统而教学中仅介绍中文的操作系统界面也相对简单。

(二)缺乏必备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心理调节技能

在酒店各实习岗位上,实习生与顾客、同事以及领导之间的协调、沟通能力表现出明显的不足滩以掌握主动性。在工作过程中,难免有对领导不满遇到客人态度差甚至无理取闹,或是新老员工不平等待遇等问题,实习生经常会感到一些疲惫和厌倦。酒店实习中发现“顾客是上帝、团队合作意识”等服务理念与现实存在巨大差距让初入酒店行业的实习生感到非常不适应。同时,也反映出实习生角色转换还不够彻底。

(三)技能实习过多管理实习不足

鉴于酒店实践的门槛较低且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实习生在岗位上普遍上手较快,能够胜任技能型的工作岗位。但是酒店实习中严重缺乏管理和决策实践的土壤。被调查的80位实习生普遍认为酒店是以技能性实习为主本科生与高职生甚至与中专生的实习内容基本一致体现不出本科学生的优势所在。酒店实习学生主要分布在酒店的西餐厅、大堂吧、宴会厅等部「〕汉有很少一部分同学在行政楼层、前台、客房、健身房等部门任职。调查显示字生仅需要一个月时间的学习即能够熟练掌握上述岗位的专业技能并可以独立操作。前台是学习技能最多的岗位三至四个月也可熟练掌握。90%的同学表示技能实习偏多而针对酒店管理的实习严重缺乏。

(四)理论知识、综合素质较高专业技能不足

在学校期间字习饭店管理、餐饮管理、前厅与客房管理等课程接受全方位的专业理论训练掌握酒店的服务流程、部门、品牌等知识酒店管理本科学生理论知识扎实、综合素质较高。与酒店管理大专、中专学生相比,本科学生最大的优势在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快、英语水平较高。但是酒店管理专科同学更注重实践实训技能较强。在酒店实训方面客房实训仅限于“做床”,餐饮仅限于“摆台”导致在开始实习时本科学生在技能方面不如专科实习生压力较大产生苦恼与退却心理。酒店管理本科学生在接受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需要加强专业技能的训练,以尽快上岗避免重复性体力劳动争取较多时间用于酒店管理的实习。

二、实习生对酒店工作环境的适应问题

(一)实习生对酒店作息时间、轮休制度的不适应

参加酒店实习的同学刚刚从学校步入社会高校的作息时间比较宽松,几乎所有的课程都安排在白天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定节假日调休放假高年级课程也相对比较少启由安排时间比较充足。酒店假期和工作时间与学校完全不同,法定节假日为酒店最繁忙的旺季周末比平时要忙碌炸息时间也没有学校这么规律正常吃饭时间要服务消费者员工就餐时间一般安排在上午十点和下午四点酒店要安排不同的班次酒店员工一般会安排值夜班实习生也不例外。实习生不适应酒店的作息时间需要调整生物钟就餐、作息时间基本被打乱。

(二)实习生不适应酒店的人际关系、规章制度

酒店是典型的企业,企业是社会的重要组成单元。社会的人际关系和学校不同,更多的是成人话题和调侃。实习生在工作和生活上对同事的调侃不知如何应对对同事的话语比较在意役有把自己和同事放在同一位置上层至把同事当做大人、把自己还当做小孩从为同事和他们谈论少儿不宜的话题和调侃是种罪过。在酒店发生失窃事件时不能独善其身,尤其作为客房服务员的实习生面对客人丢失行李时不知道该如何主动配合酒店、客人妥善处理。在工作中如翻台、擦拭玻璃杯子受到伤害时加果酒店不予以妥善解决,实习生也不知如何维权。

三、酒店管理实习生职业能力培养路径

(一)加强在校期间的职业教育,促进酒店服务管理的职业化

酒店实习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从本质上说酒店管理就是一种实践教育。国内酒店管理专业实践基本采取校内实训、校外见习、酒店实习三者相结合的模式,由于课程设置、实训设施设备缺乏等原因,前厅、客房、餐饮等实践课程基本流于形式。为此从一年级开始需要为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提供机会进行酒店服务实践主要包括课程见习、校内实训、短期实习等海学期结合课程设置进行合理安排实践、实习活动。随着年级的增加逐步延长实习实践的时间,以促进学生在理论学习、实习、实践、就业等环节上有一个平稳的衔接,实现实践教学系统化。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视程度焙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伺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各类科研项目焙养严谨的科研态度和敏锐的科研嗅觉从理论与实践上奠定学生的职业准备。

(二)设置合理的课程体系,提升酒店管理专业化水平

酒店管理具有“双专业”的性质厂是学科专业二是管理专业。学科专业需要熟练的技能和操作层面的知识作为支撑管理专业需要具备一定的战略眼光、具有全球化的开阔视野进行管理决策。胜任高级管理的知识结构应具备四个方面本体性知识(学科知识)、实践性知识、条件知识(管理决策知识)和文化知识。调查结果显示后两类知识的不足或缺失恰恰是导致实习生难以驾驭服务岗位的根本原因。实习生学科知识比较扎实忍经得到酒店的认可,关键在于条件知识和文化知识。条件知识是职业发展潜力的基础是高层管理者必备的条件反化知识是沟通协调理解的基础是管理者组织、领导、控制的基础。在专业教学的基础上邀请酒店管理部门、旅游企业高级主管渗与修订酒店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承担部分专业课程。学院选拔一批青年教师到国际知名大学进行访学捉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危建境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境外实习机会推进酒店管理专业国际化水平。

(三)加强伦理道德和职业生涯教育,培养正确价值观和职业观

第9篇:酒文化常识范文

关键词:酒店;安全管理;安全意识

酒店是开放式的场所,在为顾客提供自由方便的同时,也有许多不安全的因素,安全管理问题也随之而来。相关部门对酒店的安全问题经常进项专项治理,但是由于酒店的规模扩大、人员变化以及一些管理上的因素,酒店的安全问题仍经常发生。酒店的安全直接关系到顾客的生命安全,因此,安全管理防范非常重要,本文将谈一下酒店安全管理中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一、酒店安全管理要提高安全意识

酒店中的很多安全问题都是由于人们缺乏安全意识造成的。酒店方面,应让顾客充分认识到哪些行为不安全。例如,顾客把烟头遗落在床单上引起火灾。2010年义乌某酒店的火灾便是因为游客卧床吸烟,睡着之后烟头引起的火灾,好在被酒店巡逻人员及时发现并扑灭。这要求顾客在酒店必须遵守酒店的安全规定,并妥善管理好自己的随身贵重物品。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是酒店安全管理的另一项重要内容。保证客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是酒店服务的前提,酒店需要经常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及时消除酒店的安全隐患,同时对一些可疑人员要保持警惕。例如,2012年热门影片《泰濉分杏姓庋的片段:高博为了潜入徐朗在酒店的房间,偷偷地将“请打扫”的牌子挂到徐朗的房门上,然后请服务员为其开门,服务员便拿着万能房卡帮其打开,高博得以潜入。这里面,酒店的服务员存在严重失职,对没能证明身份的人打开酒店房门,这虽然是电影中的片段,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也经常发生。因此,需要提高酒店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

二、酒店安全管理中的重点区域

酒店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消防控制室、客房、人员密集场所、厨房四大区域,因此,在酒店管理中需要分层对待,对这四大区域进行重点安全排查。

1.消防控制室

消防控制室是酒店消防的核心,一旦这里出现问题,那么整个酒店的消防将瘫痪。酒店的安全事故中,火灾占的比例非常大,因此,要保证消防控制室的应急响应。消防控制室应安排人员每天24小时值班,并保证每一位值班人员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同时,至少有两名值班人员。每天对火警控制器及时交接,填写值班记录,并且对消防设备定时检查。

2.客房

客房虽然属于顾客的私人场所,但却是火灾常发地,如上文提到的卧床吸烟导致火灾的事件。因此,可在酒店房间床头贴上“禁止吸烟”的标志,并且把一些吸烟导致火灾的报纸放在床头,提醒顾客,提高顾客的安全防范意识。

3.人员密集场所

人员密集场所主要指酒店大堂、会议室、内部商店等地区。这些地方应该根据国家消防法的有关技术标准,设置相应的灭火器材以及应急系统;配置应急疏散图,对大堂经理进行安全培训,一旦有事故发生,要维护好撤离秩序。

4.厨房

酒店的厨房是安全事故常发地带,一是排烟管道积油过多而引发火灾。这需要酒店及时清理厨房的积油以及防潮灯等。二是液化气等易燃易爆的危险品,有太多的酒店厨房因为液化气的使用或管理不当而导致爆炸,这种安全隐患造成的伤亡很大,是安全排查的重中之重,这要求相关人员对液化气的使用要小心。而且酒店厨房的建筑材料以及灭火系统都要符合相关的安全规定。

酒店安全关系到顾客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这要求我们首先提高安全意识,只有安全意识提高了,才不会做出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行为。同时,对酒店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地区要重点管理,做到分层管理,重点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