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学的理论范文

心理学的理论精选(九篇)

心理学的理论

第1篇:心理学的理论范文

理论心理学的研究涉及到对心理学研究的理论前提的反思。这部分的研究实际上就是心理学哲学的研究11]。从心理学学科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心理学与哲学有着十分独特的关系。这种独特的关系决定着心理学和哲学的学科发展。心理学与哲学的关系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哲学完全包含或基本包容心理学的阶段,心理学完全从属于哲学,是哲学家以哲学思辨的方式对心理或心灵的性质、内涵、活动等等的猜测和推论。第二阶段是哲学与心理学彼此分离或相互排斥的阶段,心理学从哲学中独立了出来,成为了实证科学,但却把哲学当成垃圾抛弃了。第三阶段是心理学与哲学重新组合或相互促进的阶段,心理学意识到了自己的研究有许多隐含的理论预设,这必须通过哲学的理论反思来理清和矫正。所以,科学心理学的研究就不是逃避或回避哲学的研究,而应该是接纳或立足于心理学哲学的探索。

心理学哲学是一个特殊的研究领域,它的研究具有特殊的内涵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有关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论预设或前提假设的反思;二是对有关心理学研究方式的理论预设或前提假设的反思。无论是关于心理学研究对象还是关于心理学研究方式的理论预设,都决定着心理学研究者的研究,或者说决定着心理学研究者关于研究对象的理解和把握,决定着心理学研究者关于研究方式的确定和运用。

关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论预设或前提假设的理论反思,可以涉及如下的一些重要方面:一是心理与物理的关系。人类心理与自然物理既有关联,又有区别。最根本的关联在于,人类心理也是自然的存在,也是自然发生和变化的历程。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人类心理具有自觉的性质,这种自觉的心理历程也是文化创生的历程。二是心理与人性的关系。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是人的心理,那么心理学家有关人性的主张就会成为理解人的心理的理论前提。或者说,心理学家对人性有什么样的看法,就会对人的心理有什么样的理解。三是个体与群体的关

系。人的心理非常独特的方面在于,每个人都拥有完整的心理,或者说没有脱离开个体的所谓人类群体的心理。但反过来,人类群体又拥有共同的心理,或者说不存在彼此隔绝的和截然不同的个体心理。这给理解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带来了分歧。四是心理与生理的关系。人的心理不仅为人类个体所拥有,而且与个体的身体相互关联。心身关系或心理与生理的关系一直是困扰着心理学研究者的重大问题。在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中,流行着心身一元论和心身二元论的观点,包括唯物的心身一元论、唯心的心身一元论、平行的心身二元论、交互作用的心身二元论等。五是内容与机制的关系。人的心理活动是内容和机制的统一体但如何对待心理的内容和机制却有着不同的观点。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曾经有过研究人的心理内容与研究人的心理机制的对立。六是元素与整体的关系。可以说,人的心理是由许许多多的要素构成的,但又是一个相互关联和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理解中,就有着相互对立的元素主义的观点和整体主义的观点。七是结构与机能的关系。人的心理是依照特定原则构成的结构,而该结构也具有特定的功能。八是意识与行为的关系。人的心理有内在的意识活动,也有外在的行为表现。心理学的研究曾经偏重过对意识的揭示,着眼于说明和解释人的内在意识活动。但是,心理学的研究后来也曾经抛弃过意识,把意识驱逐出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而把人的行为当作了心理学的唯一的研究对象。

关于心理学研究方式的理论预设或前提假设的理论反思,可以涉及如下一些重要方面:一是关于心理学科的科学性质的问题。这也称之为科学划界,即如何在科学与非科学之间作出区分的问题I8]。其实,心理学历来就面对着如何确定科学心理学的边界,即确定什么是科学的心理学,什么是非科学的心理学,什么是伪科学的心理学。在西方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后,曾经给科学心理学划定了一个非常狭小的边界,这就把许多非常有价值的心理学探索排除在了科学心理学之外。目前,心理学的发展必须扩展自己的边界,放大自己的视野,寻求自己的资源。二是关于心理学研究中的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关系问题。在科学心理学诞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总是强调心理学研究的客观性。研究对象与研究者是分离的。研究者处于中性的地位,或者说研究者是隐身的。对研究者来说,重要的仅仅是对研究对象的客观描述。但是,在后现代的文化背景下,则强调的是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统一,二者是共生的关系,是共同变化的历程。人的心理行为不仅仅是已成的存在,而且还是生成的存在。这个生成的过程就是共生的结果。三是关于心理学的研究方式和方法的问题。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心理学家所使用的方法总是依据于相应的理论设定。这些理论设定被用来确定心理学研究方式和方法的性质与功能。四是关于心理学的理论概念和理论体系的定义和建构的问题。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心理学家在运用心理学的概念和通过概念来建立心理学的理论时,总是力求坚持合理性的原则。曾经强调过对心理学概念的操作性定义,对心理学理论的实证性验证。五是关于心理学的社会应用的干预方式和技术手段的问题。心理学的研究不仅要揭示、说明和预测人的心理,而且还要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影响和改变人的心理。从而,提高人的心理生活的质量。

理论心理学的研究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关于对象的理论建构,提供的是关于对象的理论学说。心理学的研究是对心理行为的理论探索、理论描述、理论解说、理论阐释。心理科学提供的是关于研究对象的理论知识体系。所以,对于心理学的研究来说,理论建构的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学科发展的水平。

中国现代科学心理学的起步不在于独立的理论建构,而在于对国外特别是西方科学心理学理论学说的引进。这既为中国科学心理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但也使中国科学心理学的发展被限定在了外国心理学的框架之中。当然,这也许是非常重要的发展步骤。但是,这也给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带来了各种隐患。

首先是理论建构的学说与理论建构的原则之间的彼此脱节。中国现代科学心理学的发展经历了十分曲折的道路。以新中国的建立为分水岭,中国的心理学经历了以西方心理学的引进为主到以前苏联心理学的引进为主。从西方科学心理学引进的是心理学的理论学说,从前苏联唯物心理学引进的是心理学的理论原则。问题就在于,这两个部分实际上就是相互脱节的。所以,中国的心理学家习惯了说两种心理学的学科语言,一种是来自于西方科学心理学的所谓心理学学术语言,另一种是来自于前苏联心理学的所谓唯物主义语言,这两种语言几乎是无法交流的。所以,在中国心理学的现展中,心理学理论建构的学说与理论建构的原则就是分离和脱节的。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则可以消除理论建构学说与理论建构原则之间的脱节,使心理学的理论学说能够建基于特定的理论原则,使心理学的理论原则能够针对特定的理论学说。

其次是心理学理论复制与心理学理论创新之间的彼此对立。中国现代科学心理学的起步和发展,就是建立在对外国的特别是对西方的心理学引进和复制之上丨9],长期的理论复制,使中国现代心理学的发展节省了大量的学术资源,但是,所带来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中国心理学的学术创新或理论创新的长期走弱。显然,中国心理学对外国心理学的理论复制,导致了对本土心理学的理论创新的抑制。反之,中国心理学的理论创新的弱化也导致了对国外心理学理论的疯狂引进。这就构成了限制中国心理学理论发展的恶性循环,甚至,中国的心理学研究者反而不习惯于心理学的理论创新,对任何创新的尝试都横加阻拦和指责。心理学的学术创新也就因此真的成为了胡编乱造的地下活动,这导致了中国心理学的发展最缺少的就是理论创新,特别是原始性的理论创新,特别是立足于本土文化的原始性理论创新。强化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则可以促进中国心理学的理论创新,特别是原始性理论的创新。

再次是心理学基本理论研究与方法技术研究之间的缺乏联系。在中国心理学的现代演变中,基本理论的研究曾经一度成为了哲学的附庸,搬弄的是哲学的空洞字眼,而不需方法和技术的支持。方法和技术的研究则成了空中楼阁,耍弄的是技巧的花拳绣腿,而没有基础理论的支撑。这就形成了一种特有的习惯,即照搬的习惯或模仿的习惯;这就失去了一种优良的品质,即创造的品质或创新的品质;这就导致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对方法和技术研究的轻视,以及方法和技术研究对基础理论研究的歧视。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则试图确立理论创新与方法验证和技术应用之间的联系,这可以使中国本土心理学的研究能够建立起自己的学派和学说。

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对心理学的发展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功能。当然,理论心理学的研究更为直接的功能是对当代心理科学发展的引导和促进的作用心理学的研究不可否认地有着自己的理论前提或前提假设。当然,在心理学独立成为实证的科学之后,心理学家就一直矫枉过正,在反对哲学思辨的同时,强烈地反对所有形式的哲学研究进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认为这是安乐椅中玄想的心理学,没有任何科学的意义和价值。这在某种程度上维护了心理学的实证科学的性质,但也在相当程度上使心理学一直缺乏对自己的理论基础或理论前提的反思。这导致心理学实证研究的资料得到了迅速增加,但理论根基和理论建树却一直十分薄弱,具体体现在心理学缺失统一的理论根基缺少多样的理论创造。心理学从诞生之日一直到目前为止,始终就处在四分五裂的境地丨12](P5)无论是对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发展的理解解对心理学的理论概念和理论学说的建树,对心理学的研究方式和研究方法的确立,对心理学的应用手段和应用技术的实施等等,都没有统一的和普遍的认识、理解和采纳。因此,理论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在如下的一些方面引导和促进心理学的发展。

一是构建心理学的理论基础。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后,在短短的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就经历了非常迅猛的发展、壮大和扩张。例如,心理学的分支学科高度分化,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了数百个分支。心理学通过这些分支学科而广泛深入到了人类心理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尽管这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心理学的繁荣,但是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显示出了心理学的理论基础的薄弱。这就是所谓的枝繁叶茂,但主干虚弱。这已经开始极大地限制了心理学的进一步发展。可以说,科学心理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其研究对象的多样化和复杂化影响的,因此在对研究对象的所谓客观描述和说明上迅速地积累了大量的所谓客观知识。但是,这些所谓的客观知识却缺乏彼此的关联,甚至相互矛盾和彼此冲突,充分显示出心理学的发展其实还要受到自身的思想根基或理论根基的影响。这决定了心理学研究的思想取向、研究立场、理论构想、方法设置、技术运用等。心理学哲学的研究或心理学哲学的探索,有助于构建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强化心理学的理论根基挖掘心理学的理论源泉。其实,任何学科的科学研究都有自己的理论核心或理论内核,心理学的研究也不例外。心理学哲学的研究理应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理论核心或理论内核。

二是促进心理学的理论创新。心理学成为独立的学科门类之后,就一直没有摆脱对其他成熟的科学门类的模仿和跟进。例如,对物理学的模仿。把心理事实等同于物理事实,按照解释物理事实的方式来解释心理事实。再如,对化学的模仿,去分割心理的元素,去探讨心理元素化合和分解的规律。又如,对生理学的模仿,以神经系统的活动规律去解释人的心理行为等。这都在很大程度上使心理学习惯了对其他相对成熟的学科的模仿和复制,也使心理

学的研究一直十分盛行还原论。也就是说把对心理行为的说明还原到物理的基础、化学的基础、生物的基础、生理的基础等等,从而极大地限制了心理学的理论创新。同样,中国心理学的起始,也是来自于对外国心理学的引进和模仿,使中国的心理学缺少创新的根基和动力。中国心理学的发展已经习惯了引进、复制、借用、照搬外国心理学的现成模式、理论、方法和技术,反而却不那么容忍和不那么接受新的思想、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新的技术。其实,心理学的学术创新必须要有自己的理论平台,而心理学哲学的研究可以使心理科学建立起自己理论创新的平台。提高心理学哲学研究的水平,实际上就是强化心理学的学术创新。这对于中国心理学的学术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三是推动心理学的学科统一。心理学从诞生并成为独立的科学门类之日起,就一直没有统一过,或者说就一直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之中。心理学的研究无论是它的学说流派、思想观点、理论主张、研究方法、考察手段、应用技术等等,都是五花八门、层出

不穷的。也许在心理科学诞生之初,这还是受到赞扬,得到鼓励的,因为这说明了心理科学的壮大和繁荣。但是,这很快就成了心理学发展的制约和负担。已经有心理学家指出,一门陷入分裂和缺乏统一的学科,根本就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心理学学科独立之后,就一直受到这样的指责或责难。因为,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更为多见的是彼此的对立、相互的指责,甚至是彼此的攻击、相互的拆台。目前,探讨心理学统一的可能,寻求心理学统一的实现,开辟心理学统一的途径,已经成为心理学的十分重要的理论工作。心理学应该寻求什么样的统一,已经成为十分重大的发展问题。其实,心理学的统一应该追求科学观上的统一。正是在统一的科学观基础之上,心理学才可以有不同的理论探索,不同的研究方法,不同的技术手段,心理学哲学的研究就会给心理学的统一提供必要的思想基础或理论基础,使心理学在一个特定的平台上寻求统一的可能。

第2篇:心理学的理论范文

〔关键词〕心理理论流派;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3-008-04

自从1897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里创建了心理实验室使得心理学正式成为一门科学之后,心理学在短短的一百多年里有了很大的发展,虽然流派纷争,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但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众多的理论流派中,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人本主义学派等几个重要的心理学流派对当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心理健康课程、心理辅导与咨询以及心理治疗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一、精神分析学派

1.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又称心理分析,由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创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最初只是一种特殊的心理治疗方法,但逐渐变成了一门研究潜意识心理过程的科学。虽然精神分析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衍生了许多不同的观点和主张,但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以无意识为研究对象。精神分析强调潜意识心理过程决定着人的行为,弗洛伊德提出了本能这一名词,他认为本能来源于身体的状态或需要,人的行为受本能驱使。而荣格则提出了个人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的概念,强调民族文化和精神对人的重要影响。

第二,强调人性的冲突和矛盾。弗洛伊德将人格分为自我、本我和超我,这三者的行动和原则各不相同,因此,冲突就无法避免,当三者之间的冲突无法平衡时,就会导致心理异常。德国的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则将人的发展分为八个由一对两极对立的冲突所组成的发展阶段。他指出,积极解决这些冲突就会促使人格健全发展,冲突得不到解决就会使人的人格不健全,阻碍个人对环境的适应。前一阶段冲突的解决情况将影响下一阶段的冲突解决情况。弗洛姆也认为人的存在具有矛盾性,他列出了三种矛盾:个体化与孤独感的矛盾、生与死的矛盾、人的潜能实现与生命之短暂的矛盾,这些矛盾根植于人的本身,是不可能解决的。

第三,关注童年经历对人的影响。许多精神分析学家都强调童年对人的重要影响,弗洛伊德认为成人的人格其实在人生的前五年就已经形成,成人的一些心理异常表现往往是童年时期的一些经历所致。荣格在分析个人潜意识时,也认为个人潜意识的重要表现形式“情结”就是起源于童年的经验。埃里克森则进一步扩大了对年龄的研究范围,详细论述了人在0~20岁期间的前五个发展阶段对人格的重要影响,认为在幼年和童年期的冲突解决情况将影响今后的健康成长状况。

第四,关注对精神疾病的研究。大多数精神分析学家都是临床的心理治疗师,因此,对于各种精神疾病的病因、治疗等有较多的研究,他们创建了一些比较有效的临床心理治疗技术,如析梦、自由联想、对日常生活的分析等,有力地推动了心理治疗实践的发展。此外,精神分析学中以弗洛姆、霍妮等人为代表的社会文化流派,对社会、文化和生活环境对人的心理健康的影响也作了深入的研究。霍妮认为社会文化的矛盾所造成的人际关系困难是神经症形成的决定性因素,神经症的标准取决于社会文化为其成员所规定的行为模式,不同文化、时代、阶级、性别的人,社会为其规定的行为模式是不同的。弗洛姆则对现代人的精神危机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作了分析,他认为人虽然能适应不同的环境,但不健全的社会是造成人的心理疾病的根源。

2.精神分析学派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虽然精神分析的临床治疗技术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运用得并不多,但精神分析的理论却改变了许多人关于心理健康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精神分析心理学强调人性的冲突和矛盾的一面,使得人们意识到了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有力地推动了社区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精神分析理论关注童年的经历,关注多儿童家庭对儿童人格的影响,强调童年的经历对人的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这不仅使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向低龄化发展,而且引起了人们对家庭在心理健康中的重要作用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家庭干预的发展。而精神分析的文化流派由于强调社会文化和社会生活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使得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心理健康的社会适应性标准,这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任务和内容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行为主义学派

1.行为主义的基本理论

在20世纪初,心理学界对意识心理学越来越感到不满,许多心理学家都提出心理学应该是研究行为的科学。此时,行为主义心理学应运而生。与精神分析心理学强调人的内部因素决定人的行为的观点截然相反,以华生(J.B.Waston)为代表的早期行为主义心理学派指出,行为主义的理论目标是对行为的预测和控制。华生否认遗传的本能行为,强调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决定作用,只要控制了环境就可以控制人的行为。他曾有段经典的环境决定论宣言:“请给我十几个健康而没有缺陷的婴儿,让我在我的特殊世界中教养,我随便拿出一个来,都可以训练他成为任何一种专家,无论他的能力、嗜好、趋向、才能、职业及种族是怎样的,我都能够训练他成为一个医生,或一个律师,或一个艺术家,或一个商界首领,或者甚至也可以训练他成为一个乞丐或窃贼。”而新行为主义则综合了认知心理学和行为心理学的观点,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班杜拉(A.Bandura)提出了他的行为交互决定论的观点。他认为个人的和环境的因素并不能独立发挥作用,两者是相互决定的,而且人也不能视为独立于行为之外的因素,行为、环境、个人内在因素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决定,构成一种互动关系。

2.行为主义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作为心理学的重要流派,行为主义无论在实践方面还是理论方面都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实践方面,行为主义所提出的一系列行为干预的技术,如强化、模仿、角色扮演、系统脱敏等技术由于有比较明显的疗效,不仅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广为运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也被广泛运用,这些技术至今仍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干预技术。

在理论方面,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外界环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使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由学生转向学生周围的环境,扩大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围。班杜拉的交互决定理论突出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作为主体的人对自己行为的调节和控制。在他的思想影响下,一些学者对儿童的心理问题重新作了解释,他们认为有心理功能紊乱的儿童并不是儿童的心理或生理疾病,而是儿童与周围环境系统的某种失调,即儿童个体能力与环境的要求之间不一致,这种不一致可能是由环境本身造成的。这种解释使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从传统的注重在学生身上寻找问题的根源,开始转向在学生周围的环境中寻找问题的根源。一些学者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生态化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要求对学生和学生周围的整体环境(学校、家庭、社会环境)进行干预。班杜拉的理论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指出了新的方向。

三、人本主义学派

1.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二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迅速繁荣,但社会生活异化,人们的价值观出现危机。一些关注人类潜能,对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等传统心理学不满的心理学家在马斯洛等人的召集下,开展了一场人本主义心理学运动。人本主义心理学并没有严密的组织结构,许多观点也并不一致,但总的来说也有一些共同之处。

第一,将社会生活中健康的人和自我实现的人作为研究对象。他们认为,研究不健康的人或动物只会产生消极和畸形的心理学,研究统计学上的平均数的人也只会导致人们形成“适应性强的人”的概念,而不是“成长的好的人”的概念,只有研究心理健康的人,才会有最好的收获。人本主义心理学以研究人的内在意识经验为主,强调意识自我的重要性,认为人的心理潜能高于生理潜能,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而社会环境既可能促进也可能限制潜能的实现。

第二,强调人性的成长与发展。不少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人性的显著特点是“持续不断地成长”,而人性之所以是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人所追求的自我完善和实际上的不完善之间有一种永久的紧张,这种紧张促使个体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我。因此,自我实现便成为人生永恒的追求。此外,大多数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相信人性本善,他们认为,人类有能力进行自我指导,能够对自己的存在方式负责。在自我实现的动机驱使下,在提供了适当的成长和自我实现的环境与机会时,人性就能不断地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人本主义对人的价值系统也作了深入的研究,许多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将价值观视为一种自主的、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趋向于健康成长的价值体系。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洛・梅认为,价值观并不是理论推测的产物,而是人在投身于自我选定的价值中心过程中作出的主观选择,他认为价值观的心理功能主要表现为,要求人们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和情感,鼓励人们坚定人生的信念,勇敢地负起责任和面对焦虑。因此,人正是运用价值观作为评价人类存在的标准的。

2.人本主义心理学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贡献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出现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与实践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在理念方面,由于传统的学校教育过于注重学生的学术以及能力的培养,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知识的学习,因此导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只是一些零散的情感教育和对少数学生的心理诊断与治疗。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使得教育界开始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发展,这不仅促使学校教育加强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还使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由传统的以治疗和预防为主转变为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这种观念上的转变突出了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性,使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最终成为素质教育的根本。

在实践方面,著名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级理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他将人的需要分为基本需要和成长需要,其中基本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缺少基本需要会引起疾病,而恢复基本需要则能治愈疾病。这种观点导致各种社会援助涌入学校,以改善贫困、少数民族等学生的需要缺失,同时也导致学校开始注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努力改善学校的心理环境,使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由关注学生扩大到关注教师、学校员工甚至家长。罗杰斯的“以人为中心”的治疗方法强调对来访者施以无条件的、真诚的、积极的关注。虽然一些研究表明,这种技术的疗效并不比行为主义的治疗更有效,但这种方法更友好、温和,可以使学生与心理辅导人员之间建立一种温暖、令人可以接受的气氛,学生更加乐意接受心理辅导和治疗,因而被学校心理辅导人员广为使用,大大加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

四、认知学派

20世纪60年代后产生的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只是狭义的认知心理学,除了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外,广义的认知心理学还包含了以知觉和思维的研究而著称的格式塔学派、勒温的拓扑心理学、探讨儿童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的皮亚杰学派和社会认知心理学派等。社会认知心理学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着较大的影响。

1.社会认知心理学理论

社会认知心理学关注个体在主观上如何塑造他或她的行为。其中弗里茨・海德和利昂・费斯廷格(Leon Festinger)的理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较大的影响。弗里茨・海德于1946年提出了认知平衡理论,他认为,人的认知结构是平衡而和谐的,一旦出现不平衡和不和谐,就会产生一种紧张和恢复平衡的力量,以改变这种状态,重新恢复认知系统的平衡状态。海德还提出了“P―O―X”模型,其中P是认知主体,O是作为P的认知对象的另一个人,X则是与P、O有着某种关系的某种情境、事件、观念或第三人。如果三者关系协调,则P的心理是和谐的,如果三者关系不适应,则P就会产生心理的冲突与矛盾,若不设法改变,就会引起心理失衡。费斯廷格在他1957年出版的《认知失调论》中系统地阐述了态度改变的心理历程,提出了认知失调的概念。他认为认知或认知系统是个体对环境、他人及自身行为的看法、信念、知识和态度的总和。每一认知系统都是由许多基本的认知元素构成的,认知系统的状态取决于这些基本的认知元素相互之间的关系。

以上关于认知失衡或失调的理论虽然没有明确指出认知的不协调会影响人的心理健康,但说明了一个人的思想与信念是引起心理问题的根源,对后来的认知干预技术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2.认知干预技术

认知干预是受到认知心理学影响的临床治疗师所创造的干预技术,主要有艾利斯(Ellis)的理性情绪疗法(rational-emotive therapy,简称RET)、贝克(A.T.Beck) 和雷米(V.C.Raimy)的认知行为疗法。

20世纪50年代初期,受过心理分析培训的美国临床心理治疗师艾利斯对被动的缓慢的心理分析提出了质疑,认为应该主动对病人进行干预,因此提出了合理情绪疗法。他认为,个体生来就具有理性和非理性两种倾向性,当理性的思维产生时,个体将体验到愉快、胜任感和成就感;反之,当非理性的思维即不合理的思维产生时,个体将体验到焦虑、无能和失败感。理性的思维是心理及情绪健康的来源。所以,个体要处理类似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必须改变其不合理的思维方式,重建合理的思维方式,以合理信念取代不合理信念,使自己的心理变得健康。艾利斯概括了非理性思维的三个特征:绝对化要求、过分化概括、糟糕至极论。他指出,这三个特征是相互联系的,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带有某些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不过它们在那些有严重情绪和行为障碍的人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和突出,应该对他们进行认知干预。几乎是与此同时,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精神病学者贝克也开始探索认知与心理疾病的关系,并提出了他的认知治疗模型。这一干预模型在基本原理、步骤、方法等方面都与艾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相似,但它不强调教授当事人理性思维,而是强调干预双方共同合作,采用言语质询和行为实验等方法检测当事人认知假说的虚假性,以纠正其原有的认知扭曲。贝克认为,人有一种未被意识到的、自动化的信息加工过程。通过了解这种加工过程可以预见人的行为并分析其行为与环境的关系。早期的生活经验为个体形成比较稳定的认知加工模式奠定了基础。贝克指出,由不愉快的经验或精神创伤所导致的功能失调性认知模式,使个体倾向于对自己采取消极的评价方式。由于功能失调性的认知模式通常是潜伏的,个体难以清楚地意识到,当某些重大事件发生时,个体会即刻产生大量负性的自动性想法,而自动负性想法的产生将导致个体情绪的失落,后者又进一步助长和加强了前者的力量。如此循环往复,致使问题持续不断。

3.认知心理学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认知心理学强调人的认知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因此改变人的信念是保持心理健康的关键,这无疑为实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通过培养学生关于对社会、生活、健康等的合理观点,以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目的。而认知干预技术不仅在临床心理治疗中被广泛使用,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也被广泛运用,在学校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甚至教学中都可以发现认知干预的踪影,认知干预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积极心理学

1.积极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自从心理学产生以来,治愈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成了心理学一个重点关注的领域,在现代各种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这一领域主要从负向、病理的角度来了解心理问题和寻找相应的治疗或缓解的方法。1998 年美国心理学会轮值主席塞里格曼( Seligman )明确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概念,他认为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情感、积极的特质、健全的体系的科学。积极心理学具备以下一些特征:第一是研究对象从少部分病态人转向普通人;第二是研究内容从消极品质和消极力量转向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第三是从心理问题的修补和预防转向人类的积极品质的培养和潜能开发。虽然积极心理学这一概念出现的时间很短,但它带有浓厚的人本主义的烙印,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主题都是对人本主义的继承和发展,相对人本主义提出的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积极心理学提出了更为具体的主观幸福感和积极体验。因此这一概念的提出,立即为社会各界所接受,并受到较多的关注。

2.积极心理学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虽然积极心理学出现的时间较短,目前在概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还没有统一的定论,而且人们对它的可操作性还存在许多质疑,但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理念上的影响不容忽视。

虽然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但在传统的心理学理论的影响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直处于比较消极被动的地位,即使是预防式的心理健康教育也是针对可能发生的心理或行为问题展开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总体上关注的仍是预防和解决问题。而积极心理学关注人的优点和价值,关注正常人的心理机能,重视人性中的积极方面,这种积极发展的理念对整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开始更多地注重全体学生的积极发展,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特质,确保整个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健康运作等,虽然目前积极心理学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领域还没有得到具体的运用,但是人们的理念开始转变,关于积极心理学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关系的研究也在不断增加,这些转变将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六、小结

流派纷呈的心理学理论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在实践领域,各种流派的技术被广泛地使用。而在各理论流派的影响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也正逐步从被动消极的医学式的干预向积极主动的预防式干预转变,从一对一的干预向生态化干预转变,从解决问题向促进发展转变,随着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也不断随之完善和发展,最终将实现促进全体学生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2] 库尔特・勒温.拓扑心理学原理[M].竺培梁译.杭州: 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3] 杨鑫辉.心理学通史第五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4] 张倩,郑涌. 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J].心理学探新.2003, (3):6~10.

[5] Conoley,Close.Jane. Consultation in School: Theory, Research, Procedures[M]. New York: A Subsidiary of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Publishers, 1981.

[6] Fagan, K. Thomas et al School psychology: past present and future[M].New York: Longman Publishing Group, 1994.

[7] Thackeray, G.Milton, et al.Introduction To mental Health Field and practice[M]. New Jersy: Prentice-Hall, Inc., 1979.

[8] Seligman M E , Csikszentmihalyi M. Positive Psychology : an introduction[J] . American Psychology , 2000, 55 (1):5~14.

第3篇:心理学的理论范文

一、后现代思潮对心理学的冲击

狭义后现代主义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美大陆,自1980年代开始盛行,从福柯、德里达创立的后结构主义,到奎因、罗蒂倡导的新实用主义,从利奥塔的叙事探讨到格根的社会建构论,后现代主义质疑了“西方文明的伟大叙事”对启蒙时代所构建的现代性进行了诸多反思与解构。后现代语义的复杂性与分散性使我们很难对其作出明确界定,它并不是一个有着统一宗旨的哲学流派,而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精神气质,正如大卫格里芬所言:“如果说后现代主义这一词汇在使用时可以从不同方面找到共同之处的话,那就是,它指的是一种广泛的情绪而不是任何共同的教条一即一种认为人类可以而且必须超越现代的情绪”"3。也就是说,在更确定的意义上,后现代思潮是对西方以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为特征的现代文化的一种激烈反应。透过后现代散漫无序的表象以及形态各异的理论,我们仍然可以观察到一些共同的倾向,那就是它让我们接受多种观点的合法性,拒绝普遍性的类别概念和传统的进步观念,拒绝抽象的真理,因为真理的观念无异于现代意义上的迷信,如同我们在前现代时期盲目信仰宗教或超自然力量一样。

后现代与心理学结合产生的后现代心理学,是指近20年来西方心理学中出现的一种后现代主义取向,它包含了许多不同的理论流派,如建构主义心理学、解释学心理学、解构主义心理学、女权主义心理学、后认知主义、后实证心理学和话语心理学等分支。1988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格根(KGengen)在国际心理学大会上作了一场“走向后现代的心理学”的专题报告,这成为后现代心理学正式兴起的标志。后现代心理学具有鲜明的反叛特质,它针对现代心理学的内在矛盾和固有缺陷进行了诸多的解构与建构。首先,后现代心理学从两方面实现了对现代心理学的超越:一方面,它以社会建构论取代了传统的客观反映论,强调“真理”是发明的而非发现的,提出知识建构是在社会互动和话语媒介中完成的,从而实现了认识论的转换;另一方面,它以不确定性、多元性、相对性、情境性消解了现代范式的确定性、多元性、绝对性和普遍性,质疑了现代逻辑规则,实现了思维方式的转换。其次,从后现代心理学的具体理论形态来看,它树起了反主客二元对立、反基础主义、反本质主义、反科学至上论的大旗,旗帜鲜明地拒绝现代元叙事,否认现代意义上的科学累进观,认为没有什么东西能为科学累进提供绝对保证,尤其是在范式发展不成熟的科学领域。

二、定位:后现代心理学与现代心理学的关系

后现代心理学对现代心理学的超越与反叛,是否意味着它要和现代心理学划清界限以至决裂呢?基于后现代心理学的理论繁杂,我们在对其进行分析与评说时,应坚持两条原则:其一,应对后现代心理学做出有益的区分。这一点罗斯诺(RGenau)为我们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他将后现代心理学分为“怀疑性后现代心理学”与“肯定性后现代心理学”。前者与现代心理学在很大程度上难以兼容,而后者则对现代心理学持既批评又建设的积极姿态,并对心理治疗和教育领域产生深远影响;其二,对后现代心理学的审视不应局限在狭隘的时空疆界,那只会让我们得出后现代与现代对立的结论,我们应把视野放得更宽广一些,在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尤其是在启蒙时代后的科学发展史中来考察后现代与现代的关系,这样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后现代心理学的性质与影响。

(一)后现代心理学与现代心理学之间的连贯性超过它们之间的断层性

首先,“后现代”一词蕴涵着线性时间顺序,表明是“现代之后”的一个时代,这本身就具有现代意味,“什么是后现代”利奥塔(Lyoadl)—言以蔽之,“它无疑是现代的一部分”其次,现性具有分析和反思的内在本性,当理性无限扩展造成某种张力和冲突时,不可避免地对现代性产生破坏性后果,这就要求其内在出现一种批判或修正的力量,而这正是后现代思潮涌现的重要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后现代心理学并不是现代心理学的自我否定,而是现代心理学自我完善的一种力量,是其内在超越本性的必然要求。最后,透过后现代心理学与现代心理学的种种差异,我们仍然可以发现其相似性。比如,现代心理学信奉经验主义,一方面赞成所有知识来源于经验,另一方面又承认理性范畴在整理感觉经验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后者恰恰体现了建构主义的思想。又比如,后现代心理学并不都像人们所认为的那样激进,肯定性后现代心理学既不排斥传统主流心理学,也不否认实证方法的有效性,只不过对主流心理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批评。

(二)后现代心理学不是否认理性以及理性结构,相反它要求我们寻求“更多理性”

在论及后现代心理学时学界普遍认为后现代心理学具有反理性的倾向,试图消弭知识的理性结构。其实,后现代心理学在强调多元性、不确定性和情境性的同时,并不是全盘否定理性以及理性结构,相反,它要求我们拥有更多理性。这表现在:(1)后现代心理学认为,我们不应盲目相信理性的普遍效力,更不能尊崇理性至上和理性至善的原则,而应考虑到理性的情境性,以及理性与情感、直觉、动机等许多非理性因素的相互关联,否则将使理性陷于绝对化和虚妄化的境地;(2)后现代心理学主张,我们要考虑理性内在结构的复杂性,因为越来越多的科学事实表明,事物间的相互作用远比我们以前所理解的要复杂,它不是A导致B的线性因果关系,而是产生一个相互关联的复杂网络因此,并不是说揭示事物内在理性结构不重要,而是说我们要致力于发现整体图景而非简单的线性关系;(3)后现代心理学反对盲目追求理性,认为现代心理学停留在琐细的选题和貌似客观的研究上,过于注重技术理性而忽略了价值理性,没有考虑心理学研究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同时也放弃了对目的、价值、意志、创造性等领域的探求。哈贝马斯曾猛烈抨击了这种追求“价值中立”知识、片面注重技术理性的状况,认为它将使价值和伦理被边缘化从而成为科学技术的附庸。片面注重技术理性而忽略价值理性,其后果可能使科学技术成为魔鬼而不再是造福于人类的天使。后现代心理学试图改变这一状况,努力寻求包括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在内的更多理性。

(三)从现代心理学到后现代心理学并非1库恩意义上的范式转换

后现代心理学在认识论和思维方式上实现了对现代心理学的超越,但这并不意味着从现代心理学到后现代心理学是一种库恩意义上的范式转换。理

由有二:(1)作为后现代心理学支持性力量的后现代哲学,没有从根本上实现对现代哲学的超越。后现代哲学家对现代哲学的批判,并未超出19世纪中期以来许多反传统哲学家的批判范畴,只不过这种批判改换了名目或被运用于具体领域。比如,德里达的大多数工作继续了一条始于尼采而一直延伸到海德格尔的思想路线,罗蒂的反基础主义、反本质主义也是詹姆士和杜威等表示过的立场,而利奥塔对语言的批判大体上未超出维特根斯坦的研究19(2)从心理学内部的发展状况来看,后现代心理学虽然对传统心理学产生了冲击,使人们开始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方法等问题进行全面省察,但客观地说,后现代心理学到目前为止只是在主流心理学的边缘地带产生影响,对心理治疗以及人文取向的心理学领域具有积极意义,而对实验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作用甚微。实证性原则和现性原则并没有因后现代心理学的出现而隐退,主流心理学要在整体上呈现出“后现代转向”绝非易事。

三、评价:如何看待后现代心理学

(一)后现代心理学的积极影响

    尽管站在不同的立场,可能会对后现代心理学评价殊异,但没有人会否认这是一股强劲的冲击波,它至少在以下方面产生了不容忽视的积极影响:(1)挑战了实证方法的霸权。实证主义方法有着内在缺陷,那就是从逻辑上它存在着从特称判断到全称判断的非理性过渡,它所揭示的只是或然规律而非必然规律,这种或然规律对有着高度重复性的自然现象具有价值,但对研究难以重复和无可复制的心理现象则未必适用。正如施内德(Schneider和比万(Bevai)等指出的那样,在后现代心理学的精神感召下,人们越来越认清了排他的实证主义教条的局限性,心理学应采取多元化的研究方法,同时注意吸收其他学科行之有效的研究思路(2)批驳了价值中立的神话。后现代心理学反对现代心理学的“价值中立”、“价值无涉”认为研究者的观察渗透着其理论前见,不存在绝对的客观或不偏不倚,任何研究都必然要融入研究者的理论假设。舍弃一切主观性对心理学研究来说不可能,对自然科学研究也是无法想象的。曾经坚信并孜孜以求的“价值中立”原则在后现代心理学的批驳下渐渐隐退;(3)强调了理论的实用价值。发现事实、建构理论与联系社会、追求实用,两者孰轻孰重,一直是心理学界争执不休的问题之一,从整个心理学发展的历史来看,似乎前者略占上风。但以格根为代表的后现代心理学家力图改变这一状况,他们呼吁心理学应在研究重心上做出适当的技术调整,当务之急不是忙于形成抽象的理论、获得无关宏旨的零散知识,而是密切结合当下社会实际,进行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研究,心理学家应成为社会和文化建构的积极参与者,这对提高心理学的社会影响和地位,克服其追求系统、整合理论时所面临的障碍是有助益的。

(二)后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存疑

本着“我疑故我在”的后现代批判精神,我们试图对后现代心理学中存在的理论问题进行反思。

首先,后现代心理学以社会建构论取代了传统的客观反映论,在论及理论与观察的关系时,格根一再表达“科学理论被封闭在通过观察而提高的樊笼中”“寄希望于通过系统观察而提高知识被证明是无用的”观点因为在社会建构论者看来,现实并未表明它们应该如何被描述和解释,原则上存在无限多的描述/解释系统,选择哪一种系统与现实本身无关。事实果真如此吗?在我们看来,社会建构论否认“真理”的绝对性,这并没有问题,但它进一步提出建构与现实本身无关,这就使其陷入“怎么都行”的相对主义困境。事实上,主体建构具有一些客观制约性。格根认为,带着特定知觉方式的观察者,既可能将图形理解为一只饥饿的、张着嘴的鸟,也可能将其理解为一只警觉的羚羊由此建构不是唯一的,它取决于观察者的知觉方式。其实,现实并非具有无限的可延展性,也不是一种无定形的中性物质,它如何被描述/解释是有限制的,这种限制不仅源于经验和文化,而且也源于现实本身。由此,主体建构既不是唯一的,也不是无穷多样的,在极端的客观主义与漫无边际的相对主义之间应该存在着第三条道路,那就是既看到主体建构可以是多元的,同时又承认这种建构受到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第4篇:心理学的理论范文

关键词:心理学理论 应用 人力资源管理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

时代在不断发展,社会也在不断进步,以人为本的概念已经越来越普及,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国家与国家之间,各个企业之间重要的竞争资本,人强则企业强,企业强则国强,从这里可以看出,人力资源已经成为目前社会竞争中最为重要的竞争资源之一。人力资源管理从传统的人事管理转变为目前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在这个转变的进程中,出现了许多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但是,无论怎么定义人力资源管理,其发展的历史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人力资源管理都必须以以人为本作为起点,从而实现员工的最佳配置,进而企业获得最佳收益。

二、心理学理论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的联系

人力资源管理指的是为了完成企业管理工作中关系到的事或人等方面的任务要掌握的各类技术及概念,从而完成企业发展终极目标的一种管理模式。人力资源管理针对的是人,而心理学理论针对的对象也是人。人是研究的第一资源,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资源,人是无法模仿的,同时也是无法替代的。怎么管理好人,从而发挥人的潜力,显示出人的价值,为企业谋取持续的竞争力,是当前心理学理论及人力资源管理共同面临的重要问题,而心理学理论在人力资源中的应用就显得无可替代了。将心理学理论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中去,不但能够提升企业生产的效率,还能够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性化发展。与此同时,人力资源管理的反馈也是心理学理论重要的实践依据。可以看出,两者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

三、心理学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1.心理学理论在员工招聘方面的应用。所谓员工招聘指的是企业为补充其所欠缺的员工,实施的寻找和发现适合工作要求的申请者的行为。员工招聘是一项需要耐心与细心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项十分辛苦的工作。传统的招聘方法与招聘过程都浪费了企业大量的财力与人力,并且不能客观地发现人才与使用人才。而现在的招聘模式采用了心理学理论中的心理健康测试及测试表等各种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企业招聘提供了更为科学合理的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招聘的效率,并且招聘的员工大部分都可以胜任所在岗位。

2.心理学理论在员工个体心理差异方面的应用。人类都是不同的个体,每个人都具备其自身的特点,世界上根本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个人因为其生存的社会环境不同、以及其遗传基因的不同,从而表现出不同于他人的特点。而个体化的差异最明显的要属心理特征,人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人类的心理特征会受到其自身活动的影响,从而产生对应的变化,进而表现在性格及能力等各方面的差异,而这些差异会伴随环境及实践的变化而变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要尽可能将每个人自身的优点充分发挥出来,并且要根据每个人的特点来为他们安排适合的工作,让每个个体都可以将自身的优点充分应用在对应的工作中去,让每个人都将自身的价值充分体现在其工作上,从而让企业达成其最终目标。例如,性格比较外向的员工,可以安排其从事宣传与公关类的工作;善于表达的员工,可以安排其从事管理与组织方面的工作;性格稳重的员工,可以安排其从事文员与财务方面的工作。企业在用人以及进行职位升迁的时候,要将这些因素充分考虑进去。

3.心理学理论在员工激励制度方面的应用。激励制度能够让员工感知自己的价值,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员工个体的积极性直接影响着整个企业的效益,要提升员工的积极性,最好的办法就是采取激励制度。激励制度必须要以员工的需求为本,必须要真正地了解到员工的需求之后,才可以制定对应的激励制度,从而满足员工的需求,进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针对企业的管理者来说,要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仔细观察员工的内心与对应的行为,从而掌握员工内心的需求,同时制定对应的制度来满足员工的需求。例如,为员工建设舒适的工作环境,或者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此外,针对一些能力比较突出的员工,可以安排有难度的工作,这样可以激发这类员工的成就感;而针对一些在事业发展中遇上挫折的员工,可以采取为其提供培训的机会,让其重新振作。

综上所述,可以得知心理学理论成果可以有效地解决当前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不足。然而,我国心理学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应用还有所欠缺,还需要广大理论工作者与实践者的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第5篇:心理学的理论范文

论文摘要:归纳和分析了心理学范畴的教育心理学在研究范式、学生学习以及教师教学等方面的贡献与局限性。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了建议和对教育心理学未来发展的展望。

自创建以来,人们对于什么是教育心理学一直存在争议。1987年美国心理学学会(apa)教育心理学分会对教育心理学进行的界定认为,“教育心理学关心的是发展、评价和运用有关人类的学与教的理论,以及由理论衍生出来的和能增进教育活动和过程的教育内容、计划、策略和技术”[1]。尽管国内外专家对教育心理学的界定不尽相同,但综合起来可以得知:从学科范畴来看,它既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结合产生的交叉学科;从学科作用来看,它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兼备的学科[2]。根据这些特点,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心理学范畴的教育心理学的贡献和局限性。

一、在研究范式上的贡献与局限性

1879年心理学脱离哲学范畴成为一门独立学科以来,一直想成为一门类似于物理学的“纯科学”,所以受心理学中科学主义研究取向的深刻影响,教育心理学也放弃了原有的哲学研究取向,转而走上科学的研究取向。研究取向的改变必然导致研究方法的转变,心理学中一些科学的、实证的研究方法被逐渐引入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

定量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与定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是包括教育心理学在内的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两大主要范式。长期以来定量研究一直在心理学研究中占据支配性的地位,定性研究的发展则较为缓慢[3]。定量研究范式强调在研究设计、数据收集、结果的处理与解释上必须具备严格的形式,具体表现在:强调对事物进行量化的测量与分析;强调对研究对象进行人为干预,创设实验条件;主要采取假设验证的研究方式。定量研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方法体系,包括严格的抽样技术(如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量化的资料收集技术(如问卷法、实验法)和以数理统计为基础的资料分析技术(如描述统计、推断统计)[4]。定量研究的范式引入心理学以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奠定了心理学的科学地位。

但是定量研究的方法过于狭窄,从而表现出一系列的弊端:1)定量研究范式强调客观性,重视观察、实验、测量,完全剔除了形而上学。2)定量研究只研究客观的、外部可观察到的现象,把人的心理机械化、生理化、动物化,重视外显行为的描述,排斥人的内部心理活动,忽视人的主体感受。3)定量研究有一种元素主义的倾向,把完整的、系统的心理肢解为相互独立的部分。4)定量研究范式重视科学方法的运用,形成了方法中心的倾向,要在心理学的研究中力求实证性和精确性,使心理学成为精密严谨的科学[5]。

心理现象的复杂性使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成为必然。定性研究的方法是由人类学、人种学以及其他社会学领域的基本方法发展起来的一种强调在自然状态下,由观察者参与体验,并最终获得和解释关于研究对象深度信息的研究方法[5]。定性研究可以更多地反映自然情境下人的心理活动,定量研究具有可重复性且客观,两者可以优势互补。

二、对学生学习方面的贡献与局限性

心理学范畴的教育心理学揭示了一系列有关学习的心理学规律,既充实了普通心理学的一般理论,也为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立下汗马功劳。心理学各学派在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很多关于学习的理论,建立了各自的理论体系。例如,以桑代克、巴甫洛夫、华生、斯金纳等为代表的行为主义者通过实验提出各自的学习理论,形成了教育心理学中的重要派别——联结学派;德国的苛勒等通过对黑猩猩的一系列实验,提出了“完形——顿悟说”这一早认知学习理论[6]。

这些理论极大地丰富了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并为教学实践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使教育心理学从单纯的哲学思辨转向科学研究的方向,但完全抛弃哲学思辨未免有矫枉过正的嫌疑。心理学范畴的教育心理学倾向于把人类复杂、高级的学习过程等同于动物盲目、简单的学习[7];把学生有主观能动性的学习、探索看做是机械、被动的信息输入和加工过程;将人脑的认知过程和计算机的程序运算等同[8]。这些都是在今后的教育心理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心理学需要学习教育学的思想方法,认识到实验室条件下人类学习的经验和规律不能一成不变地推广到现实的学习中,因为,人类真正的学习过程远比在实验中呈现出的要复杂和多变,现实中影响学习的各种因素也更加纷繁复杂,不容易控制。

三、对教师教学方面的贡献与局限性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从20世纪50年代以前集中于学习问题转向对教学问题的极大关注,而对实际教学问题的关注使教育心理学成为生命力旺盛的学科。kyriacou(1986)指出,教育心理学需要宣扬的不是“心理学知识”,而是心理学视野下的“教育实践”。教育心理学的职责应当是拓宽教师教学和学习的技艺。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及其发展、教师的专业及个人发展。教师可以通过汲取诸如创造性思维、动机、学习策略等心理学概念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9]。归纳起来,教育心理学对教师教学与管理方面的贡献有:改进教师已有的教学观;提高教师教学的效能感;让教师更好地进行反思性实践;更好地进行课堂管理等。

然而,目前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水平对教师教学的指导作用是有限的。首先,教育心理学对有关教师教学方面的研究还不像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那样系统和深入,对教师教学方面的研究还需要加强。其次,理论知识和教学实践缺乏紧密联系。教学是复杂和不可预测的,其间充满着不确定性和快速整合的各种行动。教师在面对千变万化的实际教学情况时,很难完全照搬教育心理学中的各种教学和管理理论。而且,人是最复杂多变的个体,不同的学生组成了具有不同特点的班级,因此,教育心理学中的一般教学规律不一定适用于每个班级,教师还需要进一步深入了解和不断改进,才能找到行之有效的教学和管理方法。

小结和展望

总体来说,心理学范畴的教育心理学贡献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教育心理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很多关于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理论,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和改善了实际教学情况。但仍然有一些不足之处需要改善。所以,在未来的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和完善。

1.研究方法上的结合与创新。定量研究可使研究客观化和精确化,定性研究能使研究者产生更多的新思维和新假设。因此,应尽量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创造出一些新方法,如,区间估计和模糊数学等等[10]。继续保留传统研究方法的同时,也要利用新技术来创造新的研究方法,使研究手段更为现代化,提高研究效率。高科技的迅速发展不仅为数据处理和分析提供了极大方便,也为定性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支持。例如,在运用调查法时,可借助网络技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调查的取样更丰富,操作更为经济和便捷。

2.对研究内容的拓展、深入和整合。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的各种心理活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不可分割。因此,我们的教育目标应该定位于培养身心统一和人格健全的人。对个体的学习动机、情绪和认知等心理成分进行探讨一直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但之前的研究往往孤立地考察单个成分对个体学习的作用,未能在开放的、多维的框架中探讨各种成分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将来的研究应呈现出多因素的动态整合趋势,综合考虑认知、动机、情绪、态度、信念、情境等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并试图建立起新的模型或理论[11]。

3.理论研究和应用紧密结合。我们强调教育心理学理论和实际的联系,主张在重视应用的同时,也绝不排斥那些跟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探讨。理论对实践具有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不重视理论的研究就会盲目实践。要解决理论和实际难以紧密结合的矛盾,我们应构建理论和应用并重的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10]。理论研究为解决教育中的各种问题提供科学的心理学依据,应用实践是用这些心理学理论更好地解决教育教学情境中的有关问题,二者的紧密结合可以更好地推动教育心理学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家永.现代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二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张红川,王耘.论定量与定性研究的结合问题及其对我国心理学研究的启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

[4]崔丽霞,郑日昌.20年来我国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回顾与反思[j].心理学报,2001,(6).

[5]葛鲁嘉.心理学研究中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定位问题[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

[6]胡韬,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体系的发展历程与新取向[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7]汪凤炎,燕良轼.教育心理学新编[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

[8]张春兴.从思想演变看教育心理学发展宜采的取向[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1).

[9]王沛.教师教育视野下的教育心理学:贡献、问题与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09,(7).

第6篇:心理学的理论范文

强化理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斯金纳、赫西、布兰查德等人提出的一种理论,也称为行为修正理论或行为矫正理论。这种理论观点主张对激励进行针对性的刺激,只看员工的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突出激励的内容和过程。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其所获刺激的函数。如果这种刺激对他有利,则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若对他无利,这种行为就会减弱直至消逝。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第7篇:心理学的理论范文

就学生个体而言,“粗心”是偶然的,它的出现有以下几种可能:

1 受以往知识的干扰、形成思维定势的“粗心”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一些物理现象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但有些习惯的认识是不正确的,不科学的,学生却误以为是真理,在头脑中留下不易消除的深刻印象,直接影响对新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学生经常在电台等地方听到某地的气温为多少度、汽车时速是多少码、教室中没有回声等说法,在物理中,他们也会拿来应用,而与物理学中的准确叙述相抵触。

随着学生知识的增多和经验的累积,各种知识、尤其是相近、相似的知识之间会不自觉的产生一些干扰,从而容易混淆不清。例如,在学习了质量和重力以后,学生会对一个物体从地球移到月球后的质量不变,错误的理解为重力而变小。

2 学生认知的偏面性、解题不注意条件造成的“粗心”

有些学生对知识掌握得不牢固,理解不深,或者对问题考虑不周,就会出现乱套公式的毛病。例如一重10牛的物体底面积为10厘米2,把它放在面积为100厘米2的物体上,它对物体产生的最小压强是多少?有的学生答:p=F/S=10牛/100厘米2=0.1帕。这里,学生没有分析物体的受力面积究竟是哪部分。

物理公式和定律的存在往往有它的条件,有的同学只注意结论而忘记了它们成立的条件。例如有的学生认为“汽车在匀速上坡的过程中,总的机械能是不变的”,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只有重力或弹力对物体做功,而此题中有外力对汽车做功,因此,机械能是不守恒的。

还有一些学生对一些事物尽管已有一定的体验,但往往是建立在直观知觉的基础上的,甚至有时仅凭自己的想象和主观臆断,从而产生错误。例如:子弹离开枪膛后能继续向前飞行,以为它受到的力除了重力以外,还有一个推力的作用。在讨论电流时,认为导体就是金属导体,电流就是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等等。

3 审题不清、脱离实际造成的“粗心”

不认真审题是造成“粗心”的一个最大的原因,有些学生没有良好的审题习惯,在没弄清楚题目意图的情况下就给出答案,例,加快液体蒸发的方法有哪些?学生往往答:液体温度的高低、表面积的大小、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这是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而题目要问的是加快蒸发的方法。

有些学生在运用知识解答实际问题时,不注意研究实际情况,只是停留在理论上,脱离实际进行答题。例:现手边有一些节日用的小彩灯,额定电压都是3.8V,如果将其接在36V的电路中,应怎样连接?最少接多少个?求解过程如下:36V/3.8V≈9.4个,四舍五入得:需要9个小灯串联。仔细分析,如果用9个这样的灯泡串联的话,每只灯泡的实际分压是4V,超出了灯泡的额定电压,灯泡容易损坏。

虽然初中学生出现上述“粗心”问题是难免的,但作业一个教育者,不能听之任之。通过几年的实践我认为应从三个方面着手,避免他们的“粗心”、努力提高其解题能力、降低学生的失分。

1.首先,要建立“学习合作小组”进行广泛有效的讨论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求真去伪。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体验与观念,丰富学习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新课程所提倡的教学模式,人们用得最多的就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它也是学生减少初中物理中“粗心”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例如在一次作业批改中我发现了有一条题目全班有5个不同的答案。我就找了5个代表分到同一个小组中进行讨论并且按下面程序:

(1)明确5个同学需解决的“粗心”问题;

(2)小组内成员面对面互动,各自说出自己的理由;

(3)其他同学分别指出他们错误的原因;

(4)教师做最后的总结。

第8篇:心理学的理论范文

〔关键词〕写字教学;强化;自我效能;个性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1)07-0015-02

《语文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强调指出:学生应该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写字”能力[1]。为达到这一目标,在写字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写字过程,注重其写字基本功的训练,使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和写字技能。

一、强化――书写姿势及执笔方法行为主义的再现

正确的写字姿势及执笔方法不仅能保证书写自如,减轻疲劳,提高书写水平,而且还能促进少年儿童身体的正常发育,预防近视、斜视、脊椎弯曲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它的作用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写字姿势的重要性。正确的写字姿势是:上身坐正,两肩齐平;头正,稍向前倾;背直,胸挺起,胸口离桌沿一拳左右;两脚平放在地上与肩同宽;左右两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纸,右手执笔。眼睛与纸面的距离应保持在一尺左右[2]。执笔方法正确与否,关系到笔的控制能力,运笔的灵活性,书写的速度,这些都直接影响书写的效果。良好的执笔方法必须从小培养,否则,一旦形成习惯,纠正起来很难。正确的执笔方法,应采用三指执笔法[3]。具体要求是:右手执笔,大拇指、食指、中指分别从三个方向捏住离笔尖三厘米左右的笔杆下端。食指稍前,大拇指稍后,中指在内侧抵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自然地放在中指的下方并向手心弯曲。笔杆上端斜靠在食指的最高骨处,笔杆和纸面呈50度左右。执笔要做到“指实掌虚”,就是手指握笔要实,掌心要空,这样书写起来才能灵活运笔。

虽然要求很苛刻,但是作为写字教学的第一阵地,教师必须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执笔方法。不仅培养,还要让学生坚持下去,养成良好的习惯。而这恰恰正需要对学生不断地强化才能实现正确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强化作为新行为主义当中的一个概念是很重要的。无论古斯里还是斯金纳对强化的关注和论述都是独到的。他们认为在动物或者人得到一种正面或者积极强化的时候,他们所做出的练习或者动作往往会留下较深的印象和记忆,以后在这种强化的帮助下,这种行为会成为一种习惯;而负面或消极强化正好起到相反的作用。因此,在对学生坐姿和握笔正确姿势进行巩固的时候,要多一些类似鼓励、奖赏等的积极强化措施。

二、练眼――汉字格式塔心理学完型的展现

“练字先练眼”,所谓“练眼”,就是在学生提笔写字前,对所写的字进行观察、分析、学会临习、学会看帖、读帖,从真正意义上进行模仿。模仿需要发现范字的基本特点和内在规律,包括字的笔画、间架结构以及章法气势,因而必先作一番细致的观察分析,眼领神会,潜移默化,以加深理解,锻炼视觉记忆,丰富并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其目的就是“意在笔先”,进行有意训练、有效训练。“练字先练眼”实际上就是要求学生练字时“带有一双思考的眼睛”,经过这种长期训练后,自然就会手随眼高,眼使手灵,心手相应。练眼的方法主要有临摹法、比较法、参观学习法等。

而练眼通俗来说,就是看字,整体把握所要练的字的形体结构,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否则练的字是一个错字,或者书写笔顺错误,可就有砍柴不磨刀之嫌了。对汉字整体形体结构的把握,其实就是格式塔心理学完型观的展现。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人们总是采用直接而统一的方式把事物知觉为统一的整体,而不是知觉为一群个别的感觉。练眼时对所写的字进行观察、分析,学会临习,学会看帖、读帖,从真正意义上进行模仿,这实际上就是对汉字整体认识的过程。汉字的间架结构和章法气势,都是格式塔学者们所说的被认知的整体。把握好汉字的整体结构和章法,这是知觉心理学的无形实践,而对汉字整体的把握是必须的。

三、示范――榜样的无穷魅力

在书写教学中,并不是单纯的学生在写,教师应该以身示范,彻底身体力行地在学生面前做好一个写好字的榜样。有人说,一个书写不好的教师,他的学生书写水平也可想而知。

新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示范活动的显著性和复杂性影响着观察学习的速度和水平;成功的行为模式较之失败的行为模式更易引起人们的注意;那些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较高的能力和较大权力的榜样易为观察者所注意。作为学生书写的指导老师,首先必须是一个书写能达到一定程度的人物。他的书写能力以及示范的艺术性往往会影响学生们的练习水平,他的练习经历和轶事都可能被学生们注意,进而会影响学生写字训练的快慢。因此,聘请的书法指导老师必须有着深厚的书法功底,他们的教学方法应该是智慧和艺术的结合。

四、我能写好――自我效能的挥发

在进行写字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培养学生能够写好字的信心。让他敢于写敢于练习。其实,这种自信心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自我正确认知的效能感描述。班杜拉把自我效能看作是对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中是否有能力操作行为的预期。自我效能如果能做到正确的认知,这时自我效能感就是自信心的代名词。

学生在练字时,开始的时候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畏难情绪。有的会知难而退,有的却越挫越勇,不同的结果也可想而知。诸多研究证明,自我效能感强的人,他们的行为往往更容易成功。因此,在引导孩子进行写字训练的时候,必须引导孩子对自我效能感有一个科学、正确、积极的认知,进而产生能写好字的自我效能信念。

另外,班杜拉及其学生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培养个体的自我效能:适当的外部强化,因为外部强化能促进任务的完成,激励人去不断奋斗,再者,外部强化能使人看到自己的进步,提高对自我能力的判断;及时进行强化;加强归因训练[4]。这些也都可以用到对学生进行写字训练的过程中去。

五、字如其人――个性唯美的追求

个性即个体性,是指人的差别,它给人以特色,展示一个人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可以表现在人的思想、态度、兴趣、气质、潜力、人生哲学以及体格特点等多方面。似乎与人格相同,但是它只是指向个体性,而人格既能代表个人,又能解释这个人的行为。个性的追求是一种唯美的追求,是一种优秀个体性的表现。

书法或者写字训练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展现。线条的柔美或者大气,一张一合,张弛有度,艺术的品格在练习或者训练的过程中得到激发。评论一个书法名家,历史上还是在意这个人的品格的,比如宋朝的蔡京虽然书法为一些人所推崇,但他在品格上有了败笔,他的书法也随之大大地受到了影响,以致于“宋四家”中无他的席位。可见,书法的历史品格对书者的个性要求是不言而喻的。同时,书法或者写字训练一旦能管窥入门之境,进而登堂入室,一个唯美的个性也会呈现在人们的面前。只是这种唯美是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的。

因此,在对学生进行书法教育或者写字训练时,要着眼于长远,不能只为了一时的卷面分数;要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兴趣的培养,不能只是强迫的机械训练。当然,写字训练也不是非得成为一个书法家,否则就背离素质教育的内涵了。

教师为了孩子的发展而重视书写训练,这无可厚非。但在各种教学理论充斥于教学世界的同时,我们不需要盲从,因为很多简单的常见的心理学理论被我们遗失了。重新拾起它们,写字教学将会自动地降低门槛。

六、心理健康的默默维护――写字训练的意外收获

从心理健康角度来说,写字教学关系着学生道德情操的陶冶和思想品质的修炼,长期学书练字,能锻炼沉着、耐心、坚毅等优秀品质[5]。这是笔者看到的一个观点。经过半年的写字训练发现,部分学生由原来比较易激动、毛躁变得沉着、有耐心了。这是一种意外的收获,也看出写字训练可以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默默地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正如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蹴而就一样,学生的耐心、沉着、快乐体验、坚毅等良好品质也是在这个不断的练字过程中逐渐得到提升的。

综上所述,写字教学中,只有遵循心理学理论的指导,才能保证写字教学的有效,乃至高效。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3]/2004/12-1/13024863272.shtml

[4]叶浩生主编:西方心理学的历史与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第9篇:心理学的理论范文

【关键词】心理学的应用;学生的学情;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4-196-01

一、前言

我国教育事业在改革开放之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国家提倡形成一个具有学术交流氛围的体系,共同探讨如何提高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集思广益共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随着新科技革命的不断推进,现在的国家之间的竞争都放眼于综合国力的竞争,而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就是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高度和教育的高度,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通过以心理学理论为教育教学指导,为国家的现代化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高等学校的教学体系包含了很多的方面,除了日常的基本的教学管理以及教职工的管理之外,还有对于教学方法的探究和研讨以及学校之间的教学成果水平展示与竞争,现代的管理者多数是将心理学的一些理论运用到这个体系当中,通过分析每个角色的心理活动来决定实施的政策。

二、心理学理论的教学应用

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指出,通过刺激人们的需求度,才能更有奋斗和向上的动力,并且伴随着有效的激励措施,便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提到高校的教学事业,最重要的主体就是教师和学生,其中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除了有相应的专业素养之外,还应该根据教师格子的情况进行不同方式的激励,才能使得教学的效果达到最佳。教师这个职业自古以来都被称为神圣的职业,由我国的优良传统思想就是无私的付出而不计回报,没有比较高的物质追求是个人因素,但是教师这个整体若是没有一个相应的物质保证,生活发生困难,就很难对学生起到表率的作用,也会消减教师的从业积极性。同时,教师这个职业对其自身的要求比较高,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不断的学习来补充自己的不足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学习新的科学技术,因此高校的管理人员应该利用心理学的理论来考虑这个方面,对教师提供一定的学习深造的机会,促进其全方位的提高。

在我国传统的观念当中,可能会存在对于教师这个行业的一些偏见,因此在新时代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保证教师的正常权利并且给予其相应的荣誉称号,来作为对教师的尊重和激励方式,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选择教师这个行业的人,一般都是很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责任感的人,她们不仅对于自己的要求比较高,还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有所成就,因而会积极参加一些权威机构的活动或者专攻自己的教学领域,我们要对教师的这种追求给予支持和鼓励,并且采取多种方式来进行教师的培训讲座,鼓励教师的先进,保证教学质量。

三、心理学理论对于学生的应用

我国现在的教学模式还是以大班级为主导的,一个班里会选出相应的班干部来辅助老师进行教学中的一些日常工作,同时也是协调学生与老师关系的一个重要桥梁,教师所得到的很多的教学反馈都是从班干部当中得知的,因此我们必须加强注意班干部这个团体的构建,使其为教学更好的进行服务。首先来说,对于班干部的选举还是应该尊重学生的意愿而非教师的个人喜好,通过正式的班级竞争来进行公开透明化的班干部选举,使最后的结果公平公开。在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通过班干部进行的交流和反馈,可以使同学们了解到老师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的重难点,更好的进行学习;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班干部进行的调查来判断判定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合适,从而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教师除了关注学生最后的成绩之外,还应该重视对学生的激励措施,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通过进行正确的引导来了解和提高同学们的思想和品行。以前我国就出现过很多这样的教学案例,就是教师过分的关注学生最后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导致最后教学的失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定期的对班里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及时的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和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时的纠正并处理,最终有利于实现班集体的凝聚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