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学检验专业相关知识范文

医学检验专业相关知识精选(九篇)

医学检验专业相关知识

第1篇:医学检验专业相关知识范文

 

前言

 

现阶段,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已经发展为高等教育,其教育目的在于培养专业性人才,即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高职医学检验专业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检验科作为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的纽带对高职医学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讲述的临床检验,免疫检验以及血液学检验课程。高职医学检验专业课程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教师的专业素养有着较高的要求,且临床检验技术,免疫检验技术以及血液学检验技术作为高职医学检验技术的重点课程,要求学生不仅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专业水平与心态,而且需要具备相应的手工操作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高职医学检验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且教学方式也需要改善,所以在高职医学检验专业教学中,应将其与社会需求以及学生实际状况相结合,并在其基础上对检验专业课程进行改革。

 

一、高职医学检验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社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进步与改革,但是在其改革过程中存在很多弊端。首先,高等职业院校即使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与医学检验专业的丰富经验,但是其教学理念与环境没有跟上改革的步伐,即传统的教学理念与环境阻碍了医学检验专业课程设置的进度,所以现阶段高职医学检验专业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还处于最初阶段。其次,高等职业院校缺乏优秀的师资团队,目前就任的教师往往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即重点灌输学生的理论知识而忽略手工操作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学检验专业课程的进度与质量。因此,改善高职医学检验专业课程设置与提升教学质量是目前高职院校的首要任务。

 

二、高职医学检验专业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高职院校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专业性人才,即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高职医学检验专业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与其教育目的相一致:以技术水平培养为主要课程内容以市场人才需求为目标而进行的课程改革,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临床检验,免疫检验以及血液学检验技术。

 

三、高职医学检验专业课程改革构想及措施

 

高职医学检验专业课程改革是在学生素质和职业教育需求的基础上创建出和谐生动的教学氛围与有原则有个性的检验专业课程。

 

1.课程改革构想

 

1.1改革教学方式

 

临床检验,免疫检验以及血液学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重要课程,但是其教学课程相比于其他课程而言较为枯燥,所以改善教学方式是目前高职检验专业课程的关键内容,在教师实践中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习效率与教学质量至关重要。一般而言,情景模拟教学与检验操作相融合的教学方式是现阶段普遍提高学生兴趣的教学方式,即依据教学目标将医学检验专业课程划分为不同的情景进行教学,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临床检验,免疫检验以及血液学检验要求学生掌握熟练的手工操作能力,所以合理的诱导式与交互式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职医学检验专业课程的改革,另外,临床试验的教学方式也很重要,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理论知识,而且提升了学生的手工操作能力。

 

1.2改革课程考核与评价方式

 

课程考核,即对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按一定的标准进行评判。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市场人才的需求对学生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课程考核与评价方式

 

已经不能满足现代高职医学检验专业课程的需求,即将学生的理论成绩作为课程考核的最终标准;我们应摒弃传统的考核标准与评价方式,即以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理论知识、手工操作能力以及个人素养作为主要的考核标准与评价方式。

 

2.课程改革措施

 

2.1加强师资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

 

高素质的教师团队,即教师不仅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与操作能力还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与教学方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和综合性人才的培育。尤其在高职院校中,加强师资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至关重要,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主要意义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学质量,因此高职学院应采取现代教育理念取代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方式,但是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有一定要求的,首先要发展与寻找符合条件的专业人员;其次要积极鼓励他们参与职业技能考核;最后取得向相关证书。

 

2.2加强教学检验中的手工基础操作

 

教学检验中手工基础操作的加强不仅是高职医学检验专业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而且是高职院校人才培育的关键,尤其是医学检验专业对学生的手工操作性与实践性有更要的要求,教师的课堂灌输固然重要,但是临床检验,血液学检验以及免疫检验光靠理论知识的灌输达不到教学目标,所以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创建是教学检验中手工基础操作加强的重点。一方面,高职院校应放大校内实训室的资金投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所有他们的知识与技能也不同,大多数学生都缺乏操作能力,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创建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了解临床检验,血液学检验以及免疫检验的知识。另一方面,高职院校还应积极组织学生参观一些医学检验的实例,或者邀请一些医学方面的专家给学生进行医学检验的专业讲解从而将优秀医院的新理念与新技术带入教学实践中。

 

结论

 

综上所述,现阶段高职医学检验专业课程的设置已经不能满足现代高职院校的需求,因此其检验专业课程的改革是高职院校检验专业人才培育的首要任务,尤其是观念的更新与教学方式的更新至关重要。

第2篇:医学检验专业相关知识范文

关键词:医学检验;本科;案例教学法;知识产权;教学

医学检验是同时涉及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以多学科理论交叉为特征的应用性学科,是医学专业的重要分支之一[1-2]。近年来,医学检验本科生教育在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实验操作技能教学基础上,积极探索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3]。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基础课程学习或实习阶段利用课余时间走进实验室或第二课堂,参与带教老师的科研课题研究,并产出了一定的科研成果[4]。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大多数学生专注于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但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5]。因此,积极探索医学检验本科生知识产权课程教学,培养既具有专业技能和科研创新精神,同时具有知识产权申报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十分必要。

1医学检验本科生知识产权教育现状和意义

一项调查研究显示,国内医学生知识产权教育较为薄弱,医学高等院校中接受过“医药知识产权”教育的医学生不足5%[6],9.09%的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对知识产权有一定的认识,90.91%的学生认为有必要或很有必要开设知识产权教育课程,100.00%的受访学生认为开设该课程具有重要意义;27.27%的学生认为学习该课程可能有助于自身素质的培养,72.73%的学生认为肯定有帮助;81.82%的学生认为该课程有利于拓宽知识面,45.45%的学生认为知识产权教育有利于保护自己的研究成果,27.73%的学生认为知识产权教育有利于今后的工作和事业的发展,36.36%的学生认为知识产权教育有利于就业。由此可见,大部分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对医药知识产权了解不多,认识比较模糊,但多数学生认为开设知识产权课程很有必要,认为该课程在医学检验学生事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学习阶段接受知识产权教育有助于提高对知识产权保护重要性的认知程度,学会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同时提高就业竞争力[5,7,8]。因此,在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中开展知识产权课程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2知识产权教学课程实践

医学检验专业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毕业后大多从事临床检验技术或相关技术研发工作,期间产出的临床检验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等均涉及知识产权问题[9]。知识产权教育课程以选修形式开展,课时相对偏少,因此有必要采用“基于案例学习”(CBL)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较短的教学时间内了解和掌握知识产权保护、专利申报等相关知识。CBL教学法通常以真实的情境或事件为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实施效果良好,因此是教育界较为常用的教学模式之一[10-11]。2.1专利检索分析CBL教学CBL教学可有效提高知识产权课程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2]。授课教师针对检验医学领域知识产权申报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汇编整理典型案例应用于教学。例如,在讲授“知识产权数据检索与分析”相关内容时,以新型纳米材料“石墨烯”的知识产权申报情况作为案例进行教学。首先检索国内外知识产权数据库,获取关于石墨烯的知识产权最新申请总量,以及不同国家的申请数量。再以申请人为检索条件,获取申请石墨烯相关知识产权的主要机构信息。第三,以发明人为检索条件,获取申请石墨烯知识产权的主要发明人信息。最后,授课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个人的兴趣点进行分组讨论,模拟分析申报类似知识产权的切入点,特别是如何正确、规范地撰写《权利要求书》。最后由授课教师进行总结,启发学生如何找到自己的知识产权授权点。2.2知识产权申报CBL教学在医学检验本科生知识产权教学中,以近年来知识产权申报成功的检验医学领域的新技术之一,即电化学传感器区分检测“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与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为例,讲解如何进行知识产权查新,如何分析自身科研成果的创新点。rhEPO在临床治疗和体育竞赛中存在相当严重的滥用情况,但rhEPO和EPO结构相似,尚无快速检测方法将二者进行准确的鉴别检测。通过检索可发现,传统的rhEPO/EPO鉴别检测方法存在检测时间长、影响因素多、特异性差等缺点。而电化学传感器检测方法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特异等优点,且检测方法新颖,无类似方法用于rhEPO/EPO鉴别检测,因此创新性较高,具有一定的申报意义和可行性,可申报相应的发明知识产权及专利。在国际知识产权相关数据库中的检索结果显示,rhEPO/EPO电化学传感器检测存在国际空白,因此可申报国际发明专利,以及除中国外的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发明专利。通过该案例的分析,学生明确了知识产权查新、数据分析的重要性,并可根据自身的科研成果应用领域,判断是否具有申报价值,以及适合的申报国家或地区。此外,学生也可通过发明知识产权的模拟申报,明确申报者科研成果的创新定位,可有力促进科研活动的深入进行。

3知识产权课程体系设置和考核标准

医学检验本科生知识产权课程由3部分组成,包括数据检索和分析、知识产权法基础知识、知识产权申报培训(见图1)。数据检索分析主要包括专利、文献数据库检索。知识产权法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知识产权申请文件要求等内容。知识产权申报培训主要内容包括知识产权申请文件撰写、审查意见回复等。课程考核包括知识产权基础理论考试、知识产权申报实务考核两个方面,其中理论考试占总成绩的30%,包括出勤率、课堂互动、检索分析和知识产权基础理论考试等内容,知识产权申报实务考核占总成绩的70%,评分标准为知识产权文案撰写但未完成(40分)、撰写完成(60分)、受理(80分)、获授权(100分)

第3篇:医学检验专业相关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医学检验;专业英语教学

当前,医学检验的检验方法正在不断改进,其所使用的仪器和配套试剂大部分是从国外进口。由于这些仪器和试剂属于技术尖端领域的设备和产品,在使用时必须要完全掌握其操作方法。检验人员需要掌握专业的英语知识,方看得懂仪器和试剂的说明书,从而才能进行后续操作。在高职医学检验专业英语教学中,需要保证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英语知识和技能,明确人才的培养目标,才能使学生在未来的岗位中充分发挥出自身作用。

1高职院校医学检验类专业英语教学目的

随着检验医学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各样的尖端技术检验仪器和高质量检验试剂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医学检验人员需要掌握专业的英语知识,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医学检验工作水平。高职医学检验专业英语教学需要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学生通过专业英语知识学习后,可以掌握与医学检验有关的知识,熟练运用专业英语阅读医学检验资料、英文参数、配套仪器,英文说明书等。由于在临床医学检验中的试剂和仪器精密性极高,因此有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英语技能和更加先进的技术,这样就可以保证医学检验更好地为人们服务。

2高职院校医学检验类专业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2.1学生英语基础能力有待提升

通常,来到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文化基础比较薄弱,英语能力不足,这就对高职院校医学检验类专业英语教学带来许多影响。一部分学生的英语听写和阅读能力也比较差,词汇量不足,在阅读专业词汇和长句时,不能充分理解其中的含义,学习英语比较吃力,学习效率比较低。由此可见,在专业英语教学中,如果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就对人才培养造成很大的限制。

2.2学生自律意识不足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的学生自律意识不足,自我控制能力有待提升。由于高职学生的年纪比较小,大多具有独立的个性和自己的想法,对新鲜的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心,一方面向往自由自在的学生生活,另一方面也期待成为有用的人才。然而,由于学生对于学习缺乏明确的目标,不能结合本专业制定完善的职业规划,在学习中比较迷茫,加之专业英语教学难度比较高,学生在课堂中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学习状态和行为,一旦遇到比较难的知识点,就会产生挫败感,甚至对学习产生排斥心理,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与习惯,久而久之,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很难得到进一步提升。据了解,超过一半的学生不会有效地开展课前预习,学生对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课堂中缺乏积极探讨问题的习惯,不能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对待学习缺乏兴趣,这样就会影响到教学效果。

2.3教师能力有待提高

许多医学检验类专业英语教学的教师并不是海归一族,尽管这些教师会有扎实的英语知识,但却很难将专业英语与医学相结合。虽然一些高职院校会聘请专业的医学检验教师开展专业英语教学,但这些教师的英语语法和词汇知识与技能并不扎实,有的教师发音不标准,这样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

3高职院校医学检验类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改进

3.1将专业英语教学与医学检验相结合

为了有效改進医学检验专业英语教学方法,必须要将教学与学生的就业相结合,丰富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要将与仪器设备相关的内容融入到教学之中。教师要确保学生能够熟练阅读事迹说明书,掌握常用检测项目和技术参数,正确操作仪器,了解样本的检测和信息的录入方法,正确清洗和维护仪器设备。

3.2积极开展试验教学

教师要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设置完善的实验课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要结合所学的内容精心设计实验,比如,在《MethodsofUrinalysis》这节课中,为了使学生能够扎实地掌握各项知识,教师可以率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为学生介绍专业实践课的英文版设计说明书,并按照相应的英文实验要求与试剂说明书要求进行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不了解的词汇,学生要主动查找相应的书籍,或者对这一词汇进行讨论。这种方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间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这种实验教学方式通常要以小组为单位,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后,为学生布置相关任务,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提高团队协作意识。开展专门的实验后,学生既可以掌握实验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又能够掌握相应的知识点,这样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还可以使学生更加主动投入到学习之中。

3.3开展信息化教学

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辅助专业英语教学,通过移动通讯网络上传相应的教学资源,学生既可以在课堂学习,又可以随时随地利用课外时间观看和学习,使学习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化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查缺补漏。

第4篇:医学检验专业相关知识范文

一、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现状和改革方式

(一) 当前高职高专院校课程体系的现状

根据当前检验工作在医疗工作范围和地位的变化,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医学检验学科进行了针对性的改革创新和调整,并在此基础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当前高职高专院校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课程教学和毕业生的专业质量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受传统检验教学的影响,教师对学生医学检验专业以外的知识不够重视,学生缺乏创新思维和能力,掌握的只是理论,实用性不强等问题,其主要原因和检验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有直接的关系,课程体系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陈旧、设置不合理、缺少实践教学,以及综合性、边缘性、创新性学科课程少都有关系。

(二) 当前高职院校课程体系的依据

医学检验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主要依据是(1)新课改对检验技术专业提出的新培养目标和时展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医院发展对检验工作人才的要求。(2)国家确定的卫生专业人员资格证考试提纲对检验工作人员标准的要求(3)国家有关教育部门对学校教学关于思想、方针以及教学质量做出的要求。(4)国内外职业院校教学成功的经验结合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条件和实际情况加以创新和运用。(5)很多医院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提出的要求和建议。

(三) 当前高职高专院校课程体系改革的方式

(1)高职高专院校可以根据国家教育部门对检验技术专业培养的要求,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专业知识结构的要求,设定检验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2)学校可以组织检验专业的教师和临床专业教师及医院检验科的行业专家,共同讨论制定课程体系的内容和范围。(3)对实习生和毕业生进行追踪调查,发放问卷和向相关专家及有工作经验的检验专业人员进行调查和反馈。

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内容和具体方式

(一)加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整体设置

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中主要包括公共基础、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以及检验专业、文化社科五个课程群。

(1)前两个学期主要是以学习文化社科、基础医学和公共基础课程群为主,把涉及到检验专业的微生物学、免疫学和生物化学作为重点教学内容,初期的教学综合了医学检验专业相关的学科,进行综合性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2)在三到四学期之间主要是以学习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为主,临床医学概要主要学习医学的内外科、诊断学、儿科、妇产科以及传染病学,以及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把医院中面临的心理学、伦理学以及新兴学科融入到这个阶段的学习中,满足当前医学检验专业课程体系培养和改革的标准。

(3)最后将四至六学期设计为实习阶段,这个阶段的实习时间为四十八周,主要是在临床医院检验科实习的同时,进行临床检验、医学技能培训和做一些毕业论文,这一阶段要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加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实践教学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课程体系合理的时间分配和教学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因此学校对课程体系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比例做了调整。加大了实践教学在医学检验专业中的比例,一般达到一比一,甚至实践教学比例更高。同时对临床实习和基础实验也做了相应的调整。

(1) 加强了临床检验和实习的技能训练。

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中高职高专院校增加了临床见习课时的比例,增加了与临床医师交流和学习的时间,并多了参与临床检查、咨询、病情病例讨论的时间和机会,为将来就业时的临床经验奠定基础;高职高专院校还应整合检验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加强学生的临床岗位和检验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从而根据在学习期间的基础和兴趣爱好来设计自己毕业论文;改革检验技能的训练内容,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体系可以将在各个专业零散的检验知识进行组合,制定相应检验技能的考核和评价体系如各种形态学检查,不断加深和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并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理论和专业技能;改革检验技能课程体系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实践教学都是基础的实验方法,学生多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经过检验实验教学多年的探索,基本实现了实验教学的规范化和全程监督,以及训练、考核的标准化。

(2)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根据人才培养目标,邀请各大医院检验科主任及行业专家参与修订和完善了实验教学大纲、考试大纲等教学文件。紧跟学科发展前沿,将科技创新成果融入实验教学内容,优化整合实践教学项目,增加了综合性、设计性、研究创新性实验项目,形成了专业基础能力训练、专业综合能力训练、专业拓展能力训练的“分层次、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改革后的检验实验教学项目主要分为三类,包括综合性、设计性、研究创新性实验。

(三)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取得的成果

第5篇:医学检验专业相关知识范文

【关键词】岗位需求 中职 医学检验技术人才 调查 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9B-0125-02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最终的目的是使每个学生毕业后能顺利进入岗位就业,而课程改革是影响职业教育的关键。北海市卫生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为了做好医学检验技术示范专业建设,完善人才培养目标的制订及进行课程改革,我们于2013年7月至10月对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医学检验行业开展了包括各级医院检验人员岗位需求和课程设置情况的调查,于2014年1月完成报告初稿,并邀请课程专家进行现场指导,经过近半年时间的沉淀完善,使得本调研的结果更具科学性、更具现实指导意义。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向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各级医院发放问卷,由各医院检验科内任意5名以上检验技术骨干填写,不足5人者,要求全部检验人员填写。

(二)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我们自行设计了各级医院对医学检验人才综合素质需求情况调查表和中职医学检验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情况调查表,向广西北部湾沿海地区共64家各级医院发放问卷,钦州市28家,北海市29家,防城港市7家。其中市级医院(三级)8家,市县(区)级医院(二级)21家,乡镇及社区医院(一级)27家,民营医院8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通过现场回收、邮寄等形式回收调查表。共发放医学检验人才综合素质需求情况问卷表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69份,回收有效率84.5%;发放岗位对北海市卫生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设置需求情况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70份,回收有效率85.0%。

(三)统计学方法。用Excel软件录用统计处理数据,采用百分率进行统计性描述。

二、结果分析

(一)各级医院对医学检验人才综合素质需求情况。见表1。

表1 各级医院对医学检验人才综合素质需求情况(n,%)

综合素质 重要 一般 不重要

份数(份) 百分率(%) 份数(份) 百分率(%) 份数(份) 百分率(%)

思想素质 169 100 0 0 0 0

职业道德与素养 169 100 0 0 0 0

敬业与工作态度 169 100 0 0 0 0

人文素质 151 94.1 18 5.9 0 0

身体素质 169 100 0 0 0 0

法律素质 169 100 0 0 0 0

心理素质 142 84.0 27 16.0 0 0

基本临床医学知识 162 95.9 7 4.1 0 0

检验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 169 100 0 0 0 0

计算机应用能力 155 91.7 14 8.3 0 0

英语应用能力 99 58.6 63 37.3 7 4.1

新技术应用能力 159 94.1 10 5.9 0 0

自主学习能力 169 100 0 0 0 0

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169 100 0 0 0 0

创新能力 163 96.4 6 3.6 0 0

表达能力 164 97.0 5 3.0 0 0

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 169 100 0 0 0 0

人际沟通能力 169 100 0 0 0 0

团结协作能力 169 100 0 0 0 0

从表1中“重要”一栏可以看出,在人才素质方面,各级医院选择的比例,思想素质、职业道德与素养、敬业与工作态度、身体素质、法律素质均为100%,人文素质为94.5%,心理素质为84.0%,心理素质这一项的比例较低,可能是各级医院日常工作中不太注意这方面的考量。在知识方面,各级医院选择的比例,检验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为100%,基本临床医学知识为95.9%,表明我们培养的学生需要具有丰富的检验专业知识与过硬职业技能,掌握基本临床医学知识。在能力方面,各级医院选择的比例,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均为100%,表达能力97.0%,创新能力96.4%,新技术应用能力94.1%,计算机应用能力91.7%,英语应用能力58.6%。调查中91.7%的人认为计算机应用能力重要,这意味医学检验行业与自动化、软件化操作是十分密切的,所以必须加强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58.6%的人认为英语应用能力重要,这是调查中比例最低的一项,但是这不表示英语在医学检验行业里不重要,许多大型、先进仪器均是进口的,虽然有中文翻译的说明书,但是仪器操作界面及部分项目等还是英文符号。我们认为此项比例低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评职称需考职称英语,大家都比较排斥,但是又不得不面对,所以不选;二是英语在实际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少。检验行业的发展是日新月异的,新操作系统、新项目的研发、仪器更新等要求我们培养的医学检验技术人才需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行业岗位的需求。

(二)岗位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设置需求情况。我们选取目前北海市卫生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所开设课程中的21门进行问卷,结果见表2。

表2 岗位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设置需求情况(n,%)

课程名称 重要 一般 不需要

份数(份) 百分率(%) 份数(份) 百分率(%) 份数(份) 百分率(%)

解剖生理学基础 132 77.6 37 21.8 1 0.6

生物学基础 142 83.5 26 15.4 2 1.1

无机化学 119 70.0 45 26.5 6 3.5

物理应用基础 107 62.9 50 29.4 13 7.7

信息技术基础(计算机应用) 119 70.0 51 30.0 0 0

英语 100 58.8 64 37.7 6 3.5

有机化学 124 72.9 41 24.1 5 3.0

分析化学 128 75.3 42 24.7 0 0

病理学基础 140 82.4 30 17.6 0 0

生物化学 161 94.7 8 4.7 1 0.6

临床检验 169 99.4 1 0.6 0 0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170 100 0 0 0 0

微生物检验技术 162 95.3 6 3.5 2 1.2

病理检验技术 141 82.9 28 16.5 1 0.6

疾病概要 147 86.5 23 13.5 0 0

寄生虫检验技术 168 98.8 2 1.2 0 0

免疫检验技术 169 99.4 1 0.6 0 0

卫生理化检验技术 134 78.8 26 15.3 10 5.9

分子生物学常用实验方法 133 78.2 37 21.8 0 0

检验士职称考试应试指南 145 85.3 22 12.9 3 1.8

医护礼仪 134 78.8 29 19.4 3 1.8

从表2可以看出,除了物理应用基础(62.9%)、英语(58.8%)两门课程不超过70%外,其余课程均高于或等于70%。结果表明,北海市卫生学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多数课程设置与岗位需求基本适应。北海市卫生学校曾进行过课程设置的改革,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部分的课程设置学科体系明显还需进一步改进。

在长期教学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如临床检验、生化检验、免疫学检验、微生物检验等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所需的各种溶液浓度,以及这些浓度的相关的实验技能包括的各种玻璃容器、量具(移液管、滴定管、量筒、容量瓶等)的使用,以及天平、分光光度计等都是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物理等课程内容授课的重点,学生能熟练这些浓度的计算、熟练配制相关的溶液、熟练使用相关的容器与量器是专业课对该基础课的要求。教学中应把这些内容作为重点内容,让学生理解这些仪器的工作原理,熟练掌握这些仪器的操作方法,应用这些技能去学习、训练专业课的实践技能,而不是在专业课学习时重新复习和训练这些知识和技能。

另外,在调研中我们也收到各医院部分医学检验专业在职人员的建议,例如增设检验仪器使用与保养、医疗事故的防范、医患关系的处理、基础统计学、医疗卫生法规等方面内容的课程。

三、讨论

通过对医学检验人才综合素质需求情况调查分析,我们认为中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应培养适应于当前社会主义医疗条件下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具有一定临床医学知识、掌握较丰富检验专业知识和具备熟练职业操作技能、能从事各医疗机构检验工作的实用型专门技术人才。具体目标培养要求:一是素质方面,培养具有较高思想素质、职业道德与素养、敬业与工作态度、身体素质、法律素质、人文素质、心理素质的医学检验技术人才;二是知识方面,培养具有丰富检验专业知识与熟练职业操作技能、掌握基本临床医学知识的医学检验技术人才;三是能力方面,培养具有较强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新技术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英语应用能力的医学检验技术人才。

上述的调研有利于以岗位需求为导向进行课程改革。我们应依据工作岗位对各课程知识的需求,调整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适当减少文化基础课比重,增大专业课、实训课比重。根据调查反馈的意见及建议,我们认为应当调整某些课程课时,适当增加岗位急需知识结构的课程,如检验仪器使用与保养、医疗卫生法规等方面课程;应该围绕着检验工作的任务和过程,参照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士)资格考试标准,改革现有的课程体系。最终使校内教学与岗位需求紧密结合,确保学生能够学到有用的知识、练就需要的技能,有能力通过资格考试,为培养实用型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奠定基础。

总之,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通过对行业岗位需求的调查进一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课程改革,这仅是人才培养的一部分。要培养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我们还必须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大力开展各项文体活动、社团活动等,多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适应现代岗位需求的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实用型医学检验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符秀华.从护理岗位需求调查看中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09(1)

[2]全立群,吴文林.新形势下大连中职学校(检验)技能与就业形势分析与对策[J].学理论,2011(2)

[3]曾顺良.对中职卫校医学检验专业临床检验学教学内容与部分相关课程内容的关联性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0(10)

第6篇:医学检验专业相关知识范文

【关键词】临床医学;相对误差;检验

一、树立高度的临床医学检验质量意识

医疗水平的能力情况很大一部分是由临床检验技术能力所决定,这主要是由于患者的疾病要想顺利完成诊治,就必须在临床检验中提供一个真实准确的检验结果,所以要想使整体医疗水平获得提升,就一定要在检验质量上提高重视程度。不但要明确在临床检验工作中,检验质量问题是最为重要的,提高临床医学检验专员的综合素质素养,完善检验专员的操作技能,加强他们的质量意识,定期带领临床医学的检验专员进行职业道德培训,在培训中增加业务知识的学习,使其技能操作能力和对检验仪器的性能操作能力均获得提升。而且还要把临床医学检验科的设备更新及建设放在首位,并在人、财、物三方面给予支持。

二、从误差来源入手上制定有效的措施

在临床医学检验科中,要想保证检验结果的精准度,首先就要把控并有效管理检验前的相对误差。除提高检验科中检验专员的检验质量意识外,还应当从误差来源入手,制定有效的措施。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及时更新检验专员的专业知识,对分析系统做好日常维护工作。在检验科的每日工作任务中,应当提高对各类分析仪器设备的质量管理工作。由于检验仪器类型众多,保养和管理好各类仪器对于检验质量的保障以及避免出现相对误差的情况是十分重要的。高档的检验仪器应当由专业的人员进行操作,同时为该仪器建立一个标准的操作流程文件,每一项工作都需要依照程序文件中的指令进行操作。检验专员必须对检验室中的每一台仪器性能、名称、实施操作方法、保养及注意事项等都要有所了解。另外,由于临床医学检验学科的知识飞速发展,检验专员必须跟紧时代脚步,不断的完善自己,积极自主学习相关领域的新知识新技能,使自己不断提升,充实自己。只有这样才会灵活轻松的操作新的仪器设备,并在检验前做好新仪器设备的调试工作,降低检验前相对误差的发生几率。而且,很多检验专员所掌握的知识也仅停留在检验医学中,他们在工作中,只关心样本检验的结果是否准确,缺少了一些必备的临床医学知识。当患者的疾病诊断结果同检验结果之间存在矛盾,由于检验专员的知识有限,没有办法向临床医生给予准确的建议推荐适合的检验项目,并对其检验结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解释。所以,检验专员的知识储备以及专业技能水平的更新在临床医学检验中也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严格把控标本的采集、储存及运送过程。(1)检验专员需要正确采集标本。由于采集标本是检验操作分析的首要条件,使用正确的采集方法可以有效的保障检验质量。正确采集标本时,检验专员应当注意的问题有:①采集标本之前,检验专员可以需要向患者提问当前是否为空腹状态,有无用餐并且餐后时间是多少等;②采集标本时,一定要注意查看标本是否需要做特殊的处理,并对处理的标本选择正确的抗凝剂等;③采集完标本后,检验员一定要注意标本的运送终点和运送环节中标本的储存问题。(2)正确运送标本。应当坚持三项要求,即要求专人运送、要求运送过程中安全性和标本运送的及时性,采集完的标本需要将其及时的运送到对应的实验室。如果将采集标本放置过长时间或者标本储存方法不合理,那么都是产生相对误差,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所以务必要做好采集标本的运送工作。正是由于运送标本这一项工作在检验科当中并不需要任何技术含量,因此,总是被人们所忽视,这也使得检测最终结果的精确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3)合理储存标本。為了减少检验前的相对误差发生,在采集完标本后一定要及时的送到指定实验室做检验,但是在现实的检验科室中很难做到,所以采集后的标本一定要做一段期间的储存。不同类型的检验项目对于标本来说,储存的方法也各不相同,一定要严格遵守各项规定进行操作,切不可一味的将收集到的标本做冷冻处理。储存标本的时候,一定要尽可能地保证标本中需要检验的项目同患者的真实身体情况保持在同一个水平,不会出现一丝意外。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要想减少相对误差,还需有针对性的制定措施,从检验专员入手,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及时更新和完善知识储备。熟知检验科中的每台仪器设备,定期进行保养和维护工作,保证标本的采集、运送和储存中标本的稳定性。

三、检验科要与临床保持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采集到的标本进行检验的全部环节中,检验之前的各项工作内容都是需要临床科室的医生来完成,这一过程大约会占据标本检验整个过程的一半时间。由此可见,临床医生在检验环节中也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所以为了降低检验前的相对误差,保证检验质量的准确性,要求临床医学检验科的检验专员务必与临床医生之间保持良好的关系和密切的联系,多交流多沟通。检验专员不但要及时将更新的检验医学类技术、检验项目具备的临床意义向临床医生告知,还应当走进临床科室当中,去收集一些临床医生对检验科室的工作意见或建议,以便于提高检验科室工作质量,弥补和纠正工作中的不足。

第7篇:医学检验专业相关知识范文

【关键词】生物安全防护;实习;检验专业学生;知识调查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0.09.308文章编号:1006-1959(2010)-09-2551-02

生物安全防护指的是在实验室环境下处理和保存感染性物质的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的防护措施,主要包括实验室防护设施、个人防护装备、物品和管理体系、相关仪器设备等。医学检验专业是医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的是县、乡、镇等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是患者各种标本集中场所,也是各种临床微生物集居地,从而也构成了医院重要的污染源和传染源。因此,通过生物安全防护知识的调查以及了解学生对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的掌握情况,来探讨对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开展实验室生物安全知识宣传教育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我校三年制医学检验专业已经实习的26名学生和即将实习的72名学生,其中女生59名,男生39名,年龄为16~18岁,平均17.3岁。所有学生均学完《微生物学检验技术》、《临床检验技术》等全部专业课程。

1.2方法:设计统一的调查问卷,调查前向学生说明目的和要求,以无记名答卷形式当场填写并收回问卷。共发放问卷98份,收回问卷98份,回收率为100%。对收回的问卷逐一检查全部合格。

2.结果(见表)

伊宁卫生学校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生物安全防护知识调查表

3.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校学生对医院内感染、常用消毒与灭菌等原则有较好的掌握(78.6%和80.6%),对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基本知识了解的很少,对所采取的主要防护措施认知率也极低。在调查中发现,有18.4%的学生不知道生物安全防护知识、有37.8%的学生不清楚检验科应采取几级生物安全防护、有64.3%的学生分不清生物安全标示的仪器种类、有24.5%的学生不知道意外发生后的处理措施等,对实验室日常工作中所涉及到的具体事务,像六步洗手法、实验室废物的正确处理方法掌握的还可以,各占53.1%和59.2%。所以,更新教育观念、增强预防意识、强化生物安全防护教育迫在眉睫,将生物安全防护知识作为检验学生基本技能和基本专业素质的重要标尺,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我们的医学教育理念必须转变,要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攻势预防”的思想。检验医学不能“重检验轻防护”,医学教育切勿“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知识,轻综合素质”。因此我们不能只重视现代医学检验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而忽视了对一个未来实验室工作人员在生物安全意识、普遍预防观念、感染控制检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让学生掌握生物安全知识及其重要意义,为社会培养既懂“临床检验”,又懂实验室安全的合格的专业人才。

第二,在专业课程教学中重点传授生物安全的相关知识:强调生物危害和生物安全的意义、实验室安全制度、生物安全措施及操作流程、生物安全水平的分级、安全屏障及要求、正确处理实验室生物因素意外事件的方法、生物安全装备的使用等。

第8篇:医学检验专业相关知识范文

关键词 医学检验;教学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09-0048-03

Discussion on Educational Reform in Undergraduate Course of Laboratory Medicine Specialty//Bai Xuefei, Guo Jingyu, Pang Xinyue, Gao Weina, Yang Jianying

Abstract 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situation and tendency of laboratory medicine, suggested that the medical colleges should deepen educational reform and cultivate potential students in laboratory medicine fields in order to fulfill the needs of society.

Key words laboratory medicine; educational system; reform

Author’s address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Henan, China 471003

检验医学(Laboratory Medicine)也称实验室医学,是现代医学中临床医学与实验室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一门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综合各基础医学、经典实验和最新技术成就,渗透在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的方方面面。临床医学的需要推动医学检验的发展,医学检验应用技术的不断创新又促进了临床医学的发展。我国的高等医学检验教育是在实验室技术快速发展,并不断地向临床医学渗透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随着医学理论的发展和技术方法学的创新,作为临床医学重要分支学科的医学检验,其工作内容及其在临床诊疗中的地位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不仅要为临床提供充足的检验项目和可靠的数据,还要结合临床进行学术交流和信息沟通,参与到临床的诊断和治疗中去。因此,医学检验专业对人才队伍及素质的培养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1 医学检验发展的现状

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和高新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检验医学进入了崭新的时代,从而给检验人才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

1.1 检验人员结构和素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我国自从1983年首次在高等医学院校开设医学检验本科教育以来,培养了大批高层次的医学检验人才,彻底改变了过去检验科以中专生为主的学历结构。目前,全国共有26所院校设有检验系,有3个博士点和17个硕士点,每年毕业的学生上千人,已经彻底改变过去检验专业主要以中专生打主力的局面。在岗的检验人员也逐步通过成人教育达到专科和本科学历,人员素质得到普遍提高。

1.2 新技术、新仪器发展迅速并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经济实力的增强以及与国外技术交流和信息沟通加快,促进检验仪器的大量引进和运用,使医学检验实现了自动化、微量化、标准化,结果更加快速、客观、准确,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方法学的改进,新的检测项目不断增多,原来无法测定的项目得到准确测定,以疾病为中心、以人体器官为中心的检验组合项目的综合运用,广范围、多角度地为临床提供了丰富的诊断信息。着眼未来,由于计算机网络的广泛使用,将可以实现实验室与临床,实验室之间,区、市、省乃至国际的信息交换,进而实行远程的实验室诊断系统[1]。

1.3 形成较合理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

我国的质量控制管理虽然起步较晚,但某些学科已形成较合理的质量控制体系,“全程质量管理”的概念近年来在检验界备受重视,也是检验指标数据标准化的重要保证。对于检验专业来说,质量控制管理体系主要包括3个方面:1)分析前的质控,主要包括测定方法的统一,仪器、量具的标定,统一标准品,标本标准化等;2)分析中的质控,主要包括分析过程中干扰的识别,插入质控标本进行检查,以发现仪器、试剂及操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以便及时解决;3)分析后的质控,将检验结果与参数间的关系同临床质量进行相关性分析,随时收集临床反馈信息[2]。

2 21世纪医学检验发展的前景和趋势

2.1 自动化和集中化

目前国内医院检验科各类自动化分析仪器一般都是单机的自动化,国外检验仪器发展的趋势是将几台相关的自动化仪器串联起来,构成流水作业,形成大规模的全实验室自动化,即标本采集后由传送带或机器人送到检验科,通过条形码分类,自动送到各检测仪器分析,结果经仪器的接口送到科室的电脑储存,并进入全院的电脑网络,提供给临床科室。同时,由于芯片技术、干化学测定技术的发展,各种微型便携式分析仪器也会不断增多,给长期随访病人和家庭使用带来极大方便。

2.2 信息化和科学化

实验室的产品就是信息,未来的检验医学将向信息检验医学发展。因此,及时可靠的信息技术、信息的综合分析、完善的信息服务将是检验人员面临的主要任务,主要表现在实验室将采用更多的自动化方式执行和传递结果,通过计算机网络、国际互联网实现多方位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每个病人的各项检验结果也可被收集、索引,存入数据卡由病人随身携带或存网的保健机构的特定数据库内,便于系统随访和病人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检验人员不再仅仅从事分析工作,而是要将实验数据有效地转化为更高层次的临床信息,提供临床咨询服务。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将使实验室管理步入科学化、系统化和法制化的轨道[3]。

3 医学检验教育的现状

从本科教育来讲,现有的医学检验教育也已不适应临床医学与技术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培养目标

根据1999年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目录(100304)》,医学检验专业的培养目标为“从事医学检验及医学类实验室高级专门人才”,其在临床应该担负起“检验医师”的职责。但国内至今尚无“检验医师”这一岗位编制,使得检验医学专业因缺乏高水平医师,落后于临床其他学科,检验专业的学生由于受到师资和岗位设置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得不到系统、规范的临床培训,往往难以胜任检验医师的职责。因此,要实施这一培养目标在具体教学和临床应用实践中存在一定困难。

3.2 课程体系

现行医学检验教育仍沿用医学二阶段论即由基础课、专业课、临床实习三部分组成。它的优势是循序渐进,注重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但是在生物学、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医学学科越分越细,医学课程越来越多,继续按医学二段论教学必然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引发对学习的厌恶。另外,以学科为中心的二段式教育将基础教育与临床教育截然分开,相互脱节,片面强调学科的系统性,造成教学内容的相互重叠甚至矛盾。必修课程学时过多,以致学生没有时间了解检验相关学科的知识,能力、智慧、素质、知识得不到协调发展。

3.3 教学环节

检验专业课程采用的教材内容大多陈旧、滞后,与科技的发展、新技术的应用相去甚远,不能够让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学术前沿与最新成果。在教学方式上,也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容易导致学生盲目被动地吸收课堂灌输的知识,无法很好地与检验实践相结合。这样既难以提高专业素质,又不利于发展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思想品德。

3.4 实验室条件

医学检验专业实验设备的价格较高,受设备费投入的制约,先进设备仪器台(套)数较少或缺乏,导致医学检验教学设备明显落后,使实验教学及检验项目受到限制,很大一部分教学实验内容已不适应临床检验实际的要求。

4 教学改革思路与方法

根据现代医学检验发展的需要,建立适应社会多样化需要的宽口径医学检验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即培养掌握医学检验知识并能加以应用的复合型人才,必须全面加强课程建设,更新教学内容,建立符合医学检验教育规律,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以达到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4.1 立足专业需要,转变教育模式

现代医学检验靠的是先进的技术和仪器设备,检验人员不仅要熟练利用自动化仪器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更重要的是能对实验结果作出相应的分析解释,正确有效地将实验资源转化为更高层次的临床信息。因此,培养现代检验人才,必须改变现有的基础教育观为大基础教育观,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检验人才。一方面,增加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的学习,改变医学检验教育模式,其目的是使检验人才不但要精通检验操作,而且要会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了解什么样的疾病需要做什么项目的检验,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以及各种检验结果的临床意义。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才能成为为医学提供“侦察信息”的“高级参谋”,而不单纯出检验结果的“高级机器”。另一方面,要大力提倡学科选修,加强或增设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语言及应用、专业英语、现代检验仪器及实验室管理等相关课程,特别应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力度,拓宽学生专业口径,改变现有专业口径过于狭窄、知识面过于狭窄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从根本上促进检验医学的发展[4]。

4.2 着眼未来发展,抓住两个关键

首先,抓住教学内容的侧重点。过去的医学检验靠的是检验人员繁杂的手工操作,知识含量不高,操作技能的训练显得十分重要,学校教育也偏重实验操作教学,这是由当时的专业发展水平决定的。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近年来检验专业基本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的比例仍保持不变,与临床实际需要出现一定的偏差。笔者认为,动手能力的训练固然重要,但随着检验仪器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检验工作的重点已不再是手工操作,而更多地转向了对仪器的操纵以及对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临床意义的分析。此外,检验仪器越先进,其操纵就越简单,而各医院仪器的型号和产地都不尽相同,其操作步骤、性能及对实验数据的质量控制、信息化处理,需要有宽厚扎实的理论基础作后盾。因此,教学的侧重点不应该是过去的操作技能培养,而应该侧重于运用基本理论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评价、组合利用并转化为更高层次的临床诊断信息。对于传统检验教学内容的取舍,也应该侧重于教授传统检验的基本原理在现代检验中的应用价值,以及如何由原始的检验步入现代检验的思路和思维方法。

其次,找准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培养适应未来发展的高素质现代检验人才,关键在于能力的培养。如何围绕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设置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是素质教育的切入点。一方面,应开设能提高学生特殊能力的一些课程,如学习方法学、科研方法学、文献检索等,教给学生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方法。在学校教育的有限时间里教给学生知识的量是有限的,而教给学生方法,就等于为其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从这个意义上讲,设置方法学教学非常重要。另一方面,应将方法学教学内容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在专业课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主动思维、勇于创新的能力,启发学生对现有理论深入思考,对现有检测方法和检测仪器进行评价和反思,从而诱导学生进行新的检测方法的尝试和新的检验仪器的研制。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对学生学习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上,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现代化检验发展和挑战的高素质检验人才[5]。

4.3 加强实践教学,加强科研素质的培养

根据医学检验技术教学特点,检验专业可将原来分散的实验教学加以整合、优化,形成更加规范、系统的实验教学体系,完善实验室设备,强化实验室管理,促进实验室建设,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作用。注重对实验项目进行整合,优化实验教学,使实验教学具有验证、综合和探索功能,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开放式综合练习实验室,建成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课程新体系;改进实验方法,强化基本技能,注重理论教学与强化实践教学相结合,更新实验内容,保留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及经典方法和技术,逐步增添方法学评价、自动分析仪器和实验结果讨论等内容,使学生既掌握本专业有关实验的基本知识,又锻炼了分析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还要加强实验课多媒体教学的力度,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辅助教学手段开展模拟教学,增加实验内容信息量,缩短实验时间,节省人力物力。努力培养基础宽厚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竞争意识的一专多能复合型医学类实验室高级人才[6-7]。

近年来医学检验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层出不穷,日新月异,医学检验教学改革成为永恒的主题。应该积极探索,不断实践,真正构建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体系,以保证医学检验教育的质量,促进学生创新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徐霞,吴爱武,陈柏铭.把握检验医学发展趋势,培养高素质现代人才[J].西北医学教育,2002,10(3)140-141.

[2]张悦,袁丽杰.构建医学检验专业技能培训体系的规划与设计思路[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6(9):127-128.

[3]申子瑜.我国检验医学质量保证未来发展之探讨[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4,10(6):5-6.

[4]陈章权.对检验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6,14(3):319-320.

[5]黄定德,李前伟,刘广元,等.加强实验课教学改革,培养合格医学检验人才[J].医学教育.2004(1):49-50.

第9篇:医学检验专业相关知识范文

[关键词]校企合作;应用型人才;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1现存校企合作的主要办学模式及存在问题

“校企合作”是通过深度融合高校、研究机构、龙头企业等重大实践平台和资源优势,弥补高校教育自身功能的欠缺,逐步将传统的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单一人才培养模式,拓展为“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综合教育机制体制,在改革创新传统教育模式、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符合创新型国家需求等方面尤为重要[1]。

1.1高职院校订单式合作模式

采用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订单式”培养模式,根据企业对技术人才需求的状况和职业技能要求由企业与学校共同设定课程和实践培养体系,组织开展教学和岗位培训,促进高校教学与企业生产同步、学生实习与就业岗位一体化的形成。而学校为企业量身定做的模式,学生能迅速适应岗位,但模式单一,技能领域受限,偏重技术型实践操作,理论科学层次较弱。

1.2校企共建基地或共建园区合作模式

学校通过和专业对口行业或企业的合作,充分考虑双方各自的需求,搭建学生工学结合、校企深度融合的管理平台,形成集生产性实训、企业产品研发、教师企业实践锻炼、教师科学研究等产学研为一体的基地或产业园区,从而开展及实施各种有利于学生实际操作水平提升的项目合作。但目前存在诸多问题,如重建设轻测评、校企共建基地在运营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导致绩效成绩不突出且难以评估局面。

1.3校企共建二级学院合作模式

通过全面校企合作,深度搭建产学结合的职教平台,促进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结合型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改革[1][2]。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金融保险专业作为典型的成功案例,以专业指导委员会、校企共建二级学院为引领创新实践校企合作机制,强化校企深度合作,创新办学模式。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教学更不可能与生产实践相脱离,课堂理论知识教学和企业生产实践性教学成为该教学形式中同等重要的两种方式,中山大学南方学院(以下简称中大南方)医学检验系由学校与云康集团合作办学,正是探索校企合作共建二级学院的新发展与新思路。

1.4校企联合参与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打造产学研结合平台,以课程体系改革为措施,全面构建能够满足社会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和目标,符合专业特色建设要求和反映实践操作能力的课程体系。例如,最新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背景,以"企业学习"为主构建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打造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正在进行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和"卓越计划"的实施的探索。此模式合作方式多样化,但存在“学校热、企业冷”、计划试点持续扩展受限等未能有效解决的问题,深入开展、持续合作的方式仍有待探索和研究。

2校企合作在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培养中的应用

医学检验技术是一门注重临床实践性的综合性应用型学科,实践教学和操作培训在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实践教学也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增强、教学的先进性和实用性、提高职业技术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强化学生将课程相关知识通过实践培训与临床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实用性及临床综合思维能力[3]。

2.1本科医学检验技术实践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医学检验技术的教学模式单一、实验设备陈旧落后、大多数课程配套实验均为验证性、重复性实验,主要目的为巩固理论知识,学生的创新思维受到束缚,生难以形成创造性、综合性、主动性和现代科学思维方式;同时受“教师为教学主体”思想影响,学生形成被动式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较低,理论与实践、教学与临床相脱节[4]。以蚌埠医学院医学检验专业为例的众多院校正积极探索新实践教学模式[5],通过开设综合设计实验,增强学生实际操作和对多学科知识的运用能力。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无法实现临床病例的新颖性和代表性,难以达到临床和试剂检测项目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授课教师自身实践技能的缺乏性等。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要谋求生存和创新发展、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一线实用型技术人才,就必须通过深化学校的教学改革从而面向市场、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探索出与本专业性质特点、与现代医学及市场经济相匹配的校企合作模式。

2.2校企合作模式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应用探索

以校企合作模式为背景,建立专业性实践教育教学基地,转变教师传统教学理念,让学生从课堂走进企业,深度熟悉行业最新资讯、前沿技术、科学知识。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医学检验系由学校与云康集团合作办学,是国内医学检验教育首批实施校企合作办学新模式的专业学科。医学检验系依托中山大学和云康集团深厚的医学底蕴和广阔的平台,拥有一支兼具企业实训能力及课堂教学水平的“双师双能”师资队伍,包括国际医学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一批企事业单位的高级研究员、检验科室主任和高级工程师。通过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国际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等国外高校及机构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积极为学生搭建海外学习和研修平台[4-5]。这意味着学生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可以接触先进的实践操作、国际最前沿的知识和技术,对于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也是非常重要。

2.3校企合作模式下中大南方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学习成效分析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探索,这种教学模式的发展目的是提升医学专业技术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重要举措,为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医学检验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质量与效果的双重提升。通过与云康基团建立校企合作医学检验专业实训教育基地,利用寒暑假使实践教学走上了正规企业化的道路,学生能够得到云康基团各个部门检验技师最为专业与优秀的指导,教师在参与过程中也全面提升了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的合理性与科学性,创新教学理念,锤炼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加入校企合作项目的实施,培养出的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优秀综合素质,同时又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学生自主的探索出规范、高效、有特色的学习途径。通过企业实践扩展课程内容延伸学习,增强其对应用型内容知识如血液学检验技术等的掌握程度,同时实验操作、技能训练、知识运用、问题解决等过程学生应用型学习和反思型学习方式得以改善。学校教育结合企业实践明显提高学习速度,大幅度缩短消化知识的时间,比如免疫学检验方法等,仅靠学校教学,需依赖网络资源查阅、观看视频讲解,花费大量时间且效果不佳,进入企业实践进行实际操作,真真切切接触到仪器设备,自身有意识的去实践运用,促进的主动性学习。

3校企合作是符合医学检验专业办学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

3.1医学检验技术的学科性质要求改革传统育人模式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现代实验室科学与临床医学的高层次的结合,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对该专业人才提出更高要求。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要求学生综合应用医学检验基本理论知识、基本实验操作和临床医学知识的充分融合[6]。国内医学类本科院校课程活动中,往往存在重视理论教学而弱化实践教学,学校开设的医学检验实验教学不能体现科学实验的新颖性和先进性,限制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使高校学生的技术能力与用人单位人才需求规格不符。根据医学检验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医学检验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3.2学生学习成效评估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深度发展

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健康持续发展最终体现在学生的发展质量,经过教学论与实践论加工后呈现给学生的知识体系与适合相应的学习方式融合,促进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获得最佳学习效果。高校学生在掌握基础理论技术知识之外,更迫切期望拥有企业岗位需要的能力、知识和素质要求,学生进入企业实践过程为其获取专业知识、增强实践技能、强化职业能力、提升人文素养、储备拓展能力等方面搭建了崭新的平台。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施要顺应大学生对实践型学习方式的偏好,将基础理论学习融合于实践培训、实战操作、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在真实生成项目或案例中学习,大幅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医学检验专业的校企合作实质是全社会的合作、是教育与企业的全面合作、是企业用人标准与学校教学标准的接洽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