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线上英语学科教学案例范文

线上英语学科教学案例精选(九篇)

线上英语学科教学案例

第1篇:线上英语学科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国际市场营销;双语教学;教学探索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越来越多的世界五百强企业进入中国市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则走向国际市场,为此,我们迫切需要大量掌握国际营销和管理知识的人才。目前,国内很多市场营销从业人员英语普遍欠佳,而英语专业的从业者又不太了解市场营销。因此,既掌握营销知识又熟悉一门外语的国际市场营销人才顺应市场的需求,凭借良好的发展机遇和自身优势获得较大的发展潜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以下简称“广外”)是一所特色鲜明的国际化重点大学,拥有一批部级特色专业,如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鲜明的特色和准确的定位为教学奠定了基础,明确了方向。国际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双语教学就体现了这种国际化特色和定位。

一、双语教学简介

双语教学(Bilingual Education)是指将母语外的另一种外国语言直接应用于非语言类课程教学, 并使外语与学科知识同步获取的一种教学模式, 使学生在获取学科知识的同时培养和提高运用外语的能力。欧盟采用的英文表述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学科内容与语言整合), 则较好地反映了双语教学的本质特征,特别是外语作为学校非语言学科教学媒介的双语教学。换句话说,双语教学的本质是学科内容与语言技能的整合,这种整合中既有学科专业知识的教学,又有除母语以外的一门外语(主要是英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教学。如果要将双语教学中专业知识与外语的重要性做个比较,对于非语言类的学科来讲,笔者以为专业知识的掌握更重要,而外语只是一门将专业知识与国际接轨的工具。当然,这个工具也很重要,没有它我们将很难吸收到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知识。

为什么不是全英教学而是双语教学呢?一是因为全英教学对教师的英语能力要求很高,尤其是口语要非常流畅。二是在母语环境下,学生英语的思维时常存在障碍,不能够像汉语讲解时吸收得那么快。因此,双语教学毫无疑问是目前比较合适的教学方式。

二、国际市场营销学双语教学的意义与挑战

国际市场营销学课程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国际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与理论,系统把握国际市场营销活动的内在联系及其运动规律,了解全球营销环境的现状,掌握国际市场营销调研和分析方法;培养学生辨析和解决国际市场营销活动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国际市场营销管理问题的理论水平和操作能力,以适应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国际市场营销管理工作的需要。为此,学生最好要熟悉国际通用语言――英语。国际市场营销学的双语教学不仅能让学生学到国际市场营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能为国际商业沟通做好准备。对于将来要出国深造的学生,这种教学模式更能为他们打下良好的基础。

专业课的双语教学对于任课教师来说是个挑战:

第一,对教师的英语功底要求较高。我校不光提倡专业课的双语教学,更鼓励全英语教学。全英语教学要求教师的讲课课件、教材、考试要全部使用英语,课堂授课要求70%以上内容全英语授课。这一比例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而做调整。对于母语非英语的教师来说,英语授课是个门槛,主要体现在口语上。除非任课教师在某个学习阶段学的是英语专业,或者有很强的英语能力,否则需强化英语训练,提升英语水平。对于专业好、英文水平比较低的教师,学校可以派到国外学习,了解多元文化,提高英文水平,因为双语教师必须是一个双语者和双元文化者。“广外”近年来每年都给校内教师举办出国留学英语培训班,通过考试者学校将遴选送到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英语国家进行为期三个月至一年的访学进修。母语是英语的环境对于提高英语水平和开阔视野是个很好的锻炼机会。教师回国后将开设全英(双语)课程,并受到教务处的督导和考核。当然,平时还需继续巩固和强化英语练习。

第二,双语教学对学生的生源素质要求比较高。学生不但英语要好,还要养成看英文教材的习惯,并且要能用英文进行思考。“广外”学生的英语水平总体可以,经过选拔进入全英班的学生英语水平高,对双语授课的接受能力较强。但专业课不同于英语课,相对于中文,用英文学专业课其吸收能力和效率毕竟没有中文那么得心应手。

第三,改革传统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合作克服一些困难,例如,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性设计。此外,学生还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阅读书籍形成观点。我们期待着“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三、国际市场营销学双语课的教学方法

1.一组一案例教学法

一组一案例教学法指的是,将班里的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案例,小组成员经过充分的准备后将案例展示出来,并根据案例问题做出分析的教学方式。一组一案例教学法强调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国际市场营销学双语课程如果只是单一的讲授理论,学生也许会觉得枯燥无味,尤其是在英语环境下,学生听课容易走神,兴趣不大。如果课堂适当地引入一些生动的例子或者案例,课堂气氛很快就能调动和活跃起来。可以根据国际市场营销学每章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一至两个案例。例如,课程有十章通常就需要有10个案例,这些案例由教师提供主题,让学生自主寻找内容,这是团队作业。班里的学生可分为10个小组,每个小组自由选择一个案例,根据教学进度做好充分准备。课堂上要用英文展示PPT,展示的内容包括案例背景介绍等。教师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最后一起总结出案例的讨论结果。

在这种一组一案例的教学方式中,案例的选择非常重要,要事先根据教学内容有目的地设计。国际市场营销学双语课的教学案例材料是全英文的,为避免学生的畏惧和抵触心理,案例的题材最好能够突出“新”、“奇”和“趣”,最好选择学生熟悉的品牌或公司做案例。例如,在讲国际市场营销环境分析时,可以选用欧洲迪士尼乐园的最新案例;在讲国际市场细分时,可选用“smart轿车”的案例;在讲国际市场营销的产品策略时,选择宜家家居的案例。笔者给学生安排了一个关于ZARA的综合案例,比较ZARA、H&M和GAP的国际营销策略,学生很感兴趣。

国际市场进入模式有出口、许可、合资与独资等多种模,可以据此精心设计,让学生选择模式并分析理由。有些案例并未给出材料,而只是给学生一个主题,让他们自己去找案例。例如,原产地效应的案例分析和国际市场营销组合等,由学生自己找案例,深入分析,并最后展示出来与同学们一起分享。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几乎每隔一个星期就会有一场学生的案例展示,活跃了课堂,也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给“广外”冠以“CPU”(Crazy Presentation University)的美誉,就是因为“广外”的课堂展示如此之多,学生的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

2.学术研讨教学法

一般来说,国际市场营销学的选修课程是市场营销学。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前者是后者的延伸。然而,不难发现,这两门课程的内容虽然不同,但框架十分相似,不少理论是相通的。如果国际市场营销学的教学没有特色就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这门课程除了双语授课外,教学方式也要有所创新。国际市场营销学课程是专业课,通常安排在高年级授课。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了,他们需要更多的阅读和思考。本人认为,高年级学生可以阅读一些国际一流的期刊文献,例如Journal of Marketing,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arketing等,了解国际市场营销学最新的科研成果,做到学研结合。刚开始,教师可以自己提供期刊论文讲解给学生听,渐渐地培养学生自己查找和阅读英文期刊文献的能力。对于原产地效应、国际营销的全球化与本土化等问题,可以用案例和学术期刊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得到更多的思考和不同角度的提升。如果时机成熟,再组织个小型的seminar,让学生将一流期刊中他们感兴趣的或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分享出来。学术研讨式的教学模式在高年级本科生中值得尝试。

3.现场教学法

国际市场营销学现场教学法是指,根据教学内容将学生带到与之相关的场所,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教学,以便于学生在实地更深刻、更直观地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例如,在讲解产品线及国际产品组合时,可将学生们带到校园附近的超市,了解宝洁公司的多元化产品在超市上架的实况,现场实地讲解什么是产品线、产品组合以及该超市的产品组合优化的宽度、深度和关联性等。在讲市场定位时,以依云纯净水为例,让学生了解到一小瓶水的售价高达10元以上何以吸引目标顾客。在讲国际市场进入模式时,可以让学生在大型综合超市,根据产品的品牌、包装和标签判断是以出口模式、许可模式、合资模式还是独资模式进入中国的。现场教学法让学生摆脱沉闷乏味的理论灌输,在现场直观主动学习,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

四、国际市场营销双语教学展望

国际市场营销双语教学的创新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应只关注教学环节,更应扩展到备、导、教、改、考、评等教学全程。还要善于利用信息化网络加强师生沟通,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本人在英国访学期间发现,Blackboard教学平台在国外已经非常普遍,教师的课件、案例资料、阅读资料和通知会挂到平台上,学生凭账号和密码登录下载。事实上国内有些老师已经开始运用腾讯公司开发的微信平台,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信息网络的重要性将越来越大。

参考文献:

[1]俞理明,袁笃平.双语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5(8).

[2]姚数萍,国际市场营销双语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12(8).

[3]张丽娟,我国高等院校双语教学师资建设问题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4]李正雄.国际营销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以云南财经大学“国际营销”课程为例[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3(16).

第2篇:线上英语学科教学案例范文

第一环 “学”,即由学生依据“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的导学案(由教师以个体备课,集体讨论提前编辑)自主学习、预习教材等,不能自行解决的以“一对一讨论”、“小组讨论”、“反馈疑难”等形式解决。

第二环 “交”,即对话交流、分组展示、问题呈现。每个小组自主或指派一名代表,展示自己小组分工解决的学习任务和疑难问题。生生、组组、师生之间对话思辨,随后教师作精讲点拨、总结提升:一是对学生不清的疑难作出准确的回答;二是对重难点进行点拨讲解,归纳方法规律;三是激励评价小组。

第三环“练”,即当堂达标测评、每人清理过关。坚持练“新配置的例题、过手巩固迁移题、过关检测题”三题,实行小组验收且评价每个学生的达标测评情况。对验收不过关的小组组长要负责达标过关。第四环“悟”。无论什么课都要以思维训练为主线,坚持使用两线(知识线、思想方法线)教学法,并保证思维训练的深度、宽度。课堂最后几分钟组织学生反思小结、架建加工内化记忆当堂课的知识。主要是学生完成“典型题、错题”两题的整理识记,“重点、难点、易错点、联系点”四点、“规律、结构、方法、技巧”四类的内化识记。实现了“10+20+10>40”的有效教学。

2 而就英语这门语言学科而言,针对现在的高考体制,很多都是哑巴英语,甚至很多学校的老师用汉语教授英语这门语言学科,忽略了语言本身的特点,多听多说多交流。而现在的英语教材本身就是多元化的,任务型的,那么针对我校的目标导学四步教学法,结合英语学科自身的特点,集全体英语老师的智慧,配合使用的人教版教材,编写出符合实际,兼顾语言练习和适合考试的导学案。

在人教版的教材中,一个单元分为warming up,listening,speaking,prereading,reading,post reading,language study,integrating skills,tips等几大部分,根据教学和应考的需要,我们将一个单元分为6个导学案,导学案一包括warming up,listening,speaking三个部分的内容,主要设计是锻炼学生听说能力,除了教师自己设计的活动外,鼓励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和方法开口讲英语。导学案二包括pre reading,reading,post reading三个部分的理解内容,我们知道,在现在的英语高考试题中,阅读占了很大的比重,如何提高阅读能力是所有一线老师所要解决的问题,那么在导学案中我们针对文章内容设计各种形式的题目,如判断题,选择题,连线题,填空题等让学生从略读和精读方面充分仔细理解。导学案三包括整个单元的语言知识点的学习,在编写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我们先将知识配合实例呈现,再让学生过手练习。

如:讲解:upside down adv,颠倒,翻倒过来;混乱地,乱七八糟The kite hangs upside down from a tree,风筝倒挂在树上。房间里的一切被翻得乱七八糟。Everything in the room was turned__________

【拓展】upside down也可以写作upside down,类似的词组足inside out意思是“表里相反”。

导学案四则为该单元语法的讲解及基础题和高考题的练习。导学案五则对该单元进行复习和练习检验。那么,在我们实际课堂里,先在上课前一天发给学生我们准备的导学案让学生自主学习,圈画出不理解的部分,那么在第二天的课堂上分组展示呈现问题所在,有老师重点及难点讲评。最终根据学生反映出的问题,有的放矢。对此教学法实际运用的几点感触:

1 共同合作,勇于创新,促进教学。英语作为语言学科,课堂氛围应当追求民主,开明,尤其是在任务型教学中,师生合作,以互动促进教学,在我校的课堂改革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主导课堂,参与讨论,鼓励学生的新思想,新观点,尤其是有助于学生告别哑巴英语,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2 告别滥用课件,表演作秀。课件作为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然而这样一定程度上冲淡了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很多学生被课件内容吸引而忽略了知识本身,在我们新模式下,鼓励学生自己设计课件,这样促使学生自主熟悉所讲知识内容。同时,设置学生演示知识内容的环节有效避免了以往分组讨论无实效的弊端。

3 避免效益低下,做到有的放矢。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精心准备的一堂课往往只能完成一部分,如组织的一些无效活动或者某些知识讲解过度,而在我们的新模式下,有了导学案的指引,教师安排学生预先学习,有了反馈信息,能够提高课堂效率。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当然,改革是不断在实践中改进的,我们的新模式也将在探索中不断完善和提高。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目标。

第3篇:线上英语学科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双语教学;应用型;国际商务谈判

一、双语的定义

一般而言,双语教学指的是用母语结合一门外语(英语)作为课堂用语进行除外语学科外的其他知识性学科的教学。这种教学在西方发达国家是相当普及的,例如在法国,2001年时80%的大学课程就是用英语来授课的,而在我国,双语教学还处在一个起步探索阶段。在2010年5月15日由温州大学商学院、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和清华大学出版社联合举办的“2010双语教学创新研讨会”上,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的mba项目主任钱小军博士指出,清华经管学院于1984年建院,但截至2006年,只有10%的课程采纳全英文授课,余下90%的课程只是采纳英语课件,用中文进行表述。

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一)国际经济环境的需要。随着中国加入wto,与外界的交易日益增多,全球一体化的逐步加强,迫切需要一批具有国际意识、国际竞争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作为一所高校,有义务为国家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既具备国际商务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能熟练地掌握英语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二)教育部的要求。我国教育部曾两次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2001]4号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2005]1号)指出“为适应我国加入wto后需要的金融、贸易、法律等工具,更要先行一步,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尽管这两份文件主要针对的是本科院校,但作为高职院校应努力紧跟步伐,培养一批符合时代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三)国际贸易专业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国际贸易专业是一个涉外型的专业,它要求学生能看懂专业术语、法律法规、国际惯例、销售合同、信用证等,所有相关的文件都是用英文来表述的。双语教学使学生在课堂上就能与国际接轨,使他们在工作中能更准确、规范的表述,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形象。

(四)《国际商务谈判》课程本身决定的。《国际商务谈判》是国际贸易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主要是要求学生掌握国际商务谈判的基本知识和谈判技巧、策略。它的教学内容具有国际性和外向性的特点,要求学生能够熟练地用英语与外商进行洽谈、协商,这就决定了该课程有必要进行双语教学,培养学生该方面的能力。

三、存在的问题

(一)师资力量不足。双语教学能否成功开展的关键是师资力量,它要求任课老师不仅具备专业的教学技能与专门的学科知识,而且还要熟练地使用汉语和英语进行教学,但目前师资力量的缺乏是双语教学的一大瓶颈。在高职院校,尽管师资力量在逐渐增强,教师的学历层次也在逐年提高,教学一线的老师都是硕士以上的学历,尽管他们的专业水平高、词汇量大、阅读能力强,但口语、听力、写作能力相对欠缺,能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更是少之又少。而英语专业的老师虽然语言功底扎实,具有外语教学的能力,但却不懂专业知识,很难用英语表述专业知识,解析国际商务谈判专业词汇。这一现实的矛盾阻碍了高职院校双语教学的发展。

(二)对教师的挑战。进行双语教学,对教师也是一大挑战。一是语言能力的挑战,教师不仅仅要掌握很强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娴熟的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最好是双师型的教师,有与外商经历过商务谈判的专业人员;二是时间的投入,对于老师而言,用双语进行备课所花费的时间是普通备课的5倍以上,教师不仅要上网查找、阅读最新的资讯、案例,还需将其翻译成中文,再用中、英文向学生表述。而这些资源相对于中文资讯要少得多,教师所花费的精力会多很多;三是教学效果的考核,在高职院校,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不是很高,对英语更是深恶痛绝,教师很难用双语将课堂气氛搞得热烈,以至于影响了教师的学评教成绩,很多教师不愿意去承担这样一份吃力不讨好的工作。

(三)对学生的挑战。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的英语水平比较低,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学生在大学毕业前也未能通过大学英语四级的考试。同时,他们对英语也提不起兴趣,上英语课就感觉在听天书。而且,学生尽管学了十几年的英语,但掌握的大都是日常词汇,而专业课出现最多的却是专业词汇。对于他们而言,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很有可能将双语教学演变成了英语学习和商务谈判专业学习的简单累加。

(四)教材的选择。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教材的选择是其关键一环。在现阶段,各个高校双语教材的选择主要分三种:引进国外原版教材、国内出版的教材和自编教材。国外原版教材的优点在于原汁原味,然而在内容上却未必符合我们的需求,且国外的教材编写是按照西方人的逻辑思维方式,不适合中国人的逻辑思维方式。以《国际商务谈判》教材为例,很多国外的原版教材是以一个个不同的案例为章节进行编写的,而国内的教材是根据谈判的开局、报价、讨价还价、成交等不同阶段的策略来进行编写的。还有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价格,一般购买一本国外原版教材的价格在50~60元,普通国内教材的价格在20~30元,如此昂贵的原版教材价格并不被学生所接受。

国内出版的教材因为是中国人编写的,会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进行编写,但在语言的使用上并不地道,况且,在现阶段,国内出版的双语教材相当缺乏,能够适合高职院校的更是稀缺。针对这种情况,很多高校采纳了自编教材的方式,在一些双语教学已经开展了十来年的本科院校是可以实现的,在刚刚才开始双语教学的高职院校,自编教材在目前是不现实的。

四、解决方案

(一)领导的重视。双语教学能否顺利开展,离不开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我校尽管是一所年轻的民办高职院校,但从系领导到院领导都相当支持双语教学,一再鼓励年轻老师率先开展双语教学活动。

(二)坚定发展方向。要想使双语教学顺利地开展,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双语教学的认识,坚定发展方向。尽管在上文中也提出了双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由此可能使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这些都是正常的,老师和学生并不能由此而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对双语教学产生抵触心理。双语教学不是赶时髦,是大势所趋,是为了培养一批符合时代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所以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将双语教学开展下去。对于双语教学不能太苛刻,而是不断地寻求新的改进方法。

(三)以特殊政策支持双语教学。为了鼓励更多的教师采纳双语教学,学校可以从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支持与鼓励。如适当提高双语授课的课时费;学校在重点课程或精品课程建设、教研课题立项及教学成果评审时,应适当向双语教学课程倾斜,从而调动教师从事双语教学的积极性。

(四)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教师是推动双语教学开展的主心骨,对于双语教师的培养,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是选拔外语基础相对比较好的老师讲授双语课程,并选送这批老师外出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准;二是有目的地引进英语水平比较高的人才,最好是引进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或在外贸领域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来担任双语教学的教学任务。

(五)合理选用教材。现阶段,我们采纳的教材是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由窦然主编的全英文教材《国际商务谈判》,该教材紧扣“国际”二字,围绕“应用”这个主题,将一个个生动的国际商务案例贯穿全书,并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根据谈判的准备与开局、磋商、僵局化解、签约等一条线的线索来编排内容。在双语教学顺利开展后的二、三年,我们会尝试组织自己的双语教师来编写比较适合高职院校学生使用的双语教材,毕竟现阶段采纳的全英文教材相对于部分英语水平不是很好的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

(六)循序渐进地组织开展双语教学。双语教学不是一步到位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循环反复、持之以恒的开展,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最初阶段,我们采用的是英文课件、中文讲授为主的方法,比较浅显的内容用英文讲解,重点难点用中文讲解。学生的模拟谈判允许采纳其他组员充当中国人,用中文谈判,有一个人充当翻译,用英文进行讲解这样的方式。随着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将逐步提高英文的使用比例,最终的目的是过渡到以英文教学为主的全英文教学。

(七)考核方式。考核方式也不能采纳单一的笔试形式,《国际商务谈判》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单纯的笔试考核方式是无法去衡量一个学生的能力的。该门双语课程的考核方式可以由以下几部分构成:一是平时成绩占30%,主要考核学生的到课率、课堂的表现、回答问题时的表现。二是案例分析占30%,所有的案例都是全英文的。学生的案例分析分三种:一种是由个人独立在课堂上完成的;第二种是四人为一组进行讨论并得出结论;第三种是由一人充当组织者,组织余下的七人来分析案例并得出结论,主要考核学生的组织能力与同学间的协作能力。三是模拟谈判占40%,英语水平比较高的小组要求采纳全英文谈判,而英语水平比较低的小组允许一人充当翻译用英语讲,其余的学生可以采用中文。通过这样的考核方式,更能考核一个学生真正的能力与水平,比单纯的闭卷考试要合理得多。

(八)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活动的圆满完成,除了教师的“教”之外,更重要的在于学生的“学”,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校可以通过举办类似“英语文化月”等全院性质的英语学习和竞赛活动,如英文歌曲大赛、英文演讲比赛、英文电影周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总之,双语教学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任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等多方面的配合,不断探索、寻求适合各校发展的不同形式的道路,真正培养一批符合时代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肖英,洪波.对高校专业课实施双语教学的探讨[j].技术监督教育学刊,2006.1.

[2]杨欣欣.高校双语教学的探讨与实践[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3]吉前华.专业课双语教学若干问题的探讨[j].西江教育论丛,2006.3.

[4]黄利文,刘芳.中西部地区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双语教学改革研究[j].西江教育论丛,2008.3.

[5]刘玲玲.国际商务谈判.中英双语教学初探[j].消费导刊.教育时空,2008.9.

第4篇:线上英语学科教学案例范文

一、当前高中英语语言点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语言点教学“胡子眉毛一把抓”,缺乏重点。在当前高中英语语言点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把他认为重要的语言点从头到尾“满堂灌”。这种方法是教师――学生之间的单向联系,是教师单方面地进行知识传授,加大了高中英语课堂的沉闷感,降低了学生的语感、表达能力和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2.片面理解新课程理论和英语教学理论,淡化语言点教学。英语语法教学是一个敏感的话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英语教学被语法知识的传授占据了大量的精力,从而忽视了语言技能的培养。而在纠正这一问题的过程中,也很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轻视语法教学,单纯强调通过自然习得获得语言能力,认为不需要语法教学。在轻视语法教学的背景下,似乎给了广大一线英语教师这样的感觉:即要求淡化语言点的教学,加强语境化的应用。因此,部分教师在处理语言点时较为简单,或者是用英语简单解释下相关语言点。

3.语言点教学脱离情景,教学形式单一。在当前英语教学中,很多老师都是根据教学案或者课件的材料一讲到底,学生则一直处于记笔记之中。这种教学法的模式相当简单,即教师讲授――学生做笔记――巩固练习,这种单向的传授过程忽略了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有些教师在准备语言点导学案时从字典或者教学参考书上照搬例句和案例,不考虑自己所教学生的学情;更有甚者,部分教师沿用多年的笔记和资料,这些与自己学生实际严重脱节的教学冲淡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4.PPT使用不恰当。教学技术的发展给现代教学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在英语教学中经常使用到的就是PPT。教师借助PPT,省了很多板书的时间,增加了课堂的容量。然而,PPT教学如果使用不当,则会出现以下情况:教师注重答案的呈现,学生忙于抄笔记而忽视语言的操练和巩固;PPT容量大,成为罗列知识点的工具,加大了学生负担;PPT教学速度快,学生缺少了互动和思考过程,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语言点教学的具体操作

1.根据文本内容,选择合适的导入。导入是一门艺术,好的导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做到因课利导,使学生产生渴求知识的心理。导入方法非常多,语言点课型常见的导入方法有复习旧知识导入、情境导入、设疑导入、练习导入等。教师使用何种导入,必须依据文本内容和学生学情。如: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导入和设疑导入,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得出答案。同时,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不仅学生掌握了几个重点词汇的用法,还要求学生树立了为了成功努力奋斗的思想,达到情感教育的功能。

2.认真研究高考考纲,立足课本和学情,选择重要语言点。Willis指出,一个合理且有效的语言学习方法就是掌握最常用词汇的最典型结构,因为这些搭配的覆盖面广而且使用频率高,能极大地帮助学习者理解目标语。因此,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该充分理解文本,认真研究《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高考考纲等,根据学生学情选择适当的语言点。

3.认真研究文本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语言知识的教学可以采用提示、注意和观察、发现、分析、归纳、对比、总结等方式进行,要有意识地使学生参与上述过程之中,使学生在学到语言知识的同时,受到科学的思维方法的训练。

4.适度地使用多媒体和导学案。多媒体是“双刃剑”,可能造成上述所列出的一些问题,但我们也要意识到多媒体教学带来的一些好处。在语言点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呈现重点语言点,以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体会重要语言点的用法;同时,由于一些例句较长,使用黑板板书费时费力;另外,多媒体教学还会使所学内容生动、鲜明、易于理解。

导学案是教师根据学情、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等编制成的学习案,通常导学案的编制是备课组集体编制而成,凝聚了各位老师的集体智慧。一份好的导学案会起到以下作用:(1)导学案在课前一天发给学生,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实际预先对教学重难点有个了解,教师上课也可以做到有的放矢。(2)导学案的合理使用可以降低教学的难度。(3)导学案训练考点,针对性强,重点明确。

第5篇:线上英语学科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全英文;C++课程;国际化;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71-03

一、引言

C++课程的全称是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是电子类学科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及其他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主要介绍C++语言和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和程序设计方法,拟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与实践,使学生掌握C++程序设计基本概念、特点、结构、原理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为后续专业课程打下良好基础,并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掌握软件开发的基本技能。

C++课程是一门与实际紧密结合的课程,学习过程中强调理论问题的实用化,采用与实际应用结合的案例教学法,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尽可能让学生直观的理解和掌握C++语法、语句和程序流程设计等。当前国外有许多优秀的外文原版教材和教程如:《C++ Primer》、《Thinking in C++》等,这些经典教程中涵盖了大量具有实用价值和可操作性的程序案例充分体现了C++语言的最新进展和当前业界的最佳实践,不仅能帮助全面理解C++基本概念和技术,还有助于形成良好的C++编程风格,对于课程初学者来说大有裨益。这些教程也是国外多所著名大学的指定教材和参考书[1]。相比之下,国内虽有许多经典的教材,但在实用性和实践性方面仍有一定差距。

此外,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课程建设的国际化也成为了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和发展方向。开展全英文课程建设是实现课程建设国际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全英文课程建设包括了:采用优秀英文教材、课程英文教授和讲解、引进英文教辅实验资料等多个环节,拟通过全英文的课程培养方案,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扩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了解国际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具有国际竞争力[2]。

综合上述情况,C++全英文课程建设的开展和探索能有助于丰富教学资源和手段,提高课程质量,促进课程国际化发展。

二、武汉大学电科专业C++全英文课程建设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课程授课对象为电子信息科学、通信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生,课程性质属专业基础必修课,该课程对于电子信息科学、通信工程等专业学生技能培养和今后进一步学习研究打下重要基础。近期开始尝试和开展本课程的全英文教学方式,课程团队中的教师年轻有活力、具有丰富的海外留学科研背景、在计算机、通信等相关领域有丰硕的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课程的教授采用了丰富的英文教学资源,为学生系统的介绍了C++语法、程序设计方法及大量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实例,提升了课程品质,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开设基础性上机实验(即以基本程序设计流程方法实验为主)与应用性上机实验(即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实验为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及创新能力,有助于创新型复合人才的培养。图1为我院开展C++全英文教学的课程设计方法示意图,即以美国高校同类型课程设计为蓝本,综合我院教学特点和实际情况,运用适当的教学与学习理论,设计合适的课程教学方法。首先,将全英文教学定位于融合语言教学与专业教学共同发展的目标,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扩宽国际化视野为主要教学目标。接着,根据专业学生的背景知识、学习能力、认识等因素,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性的根据各专业学生特点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在教学设计阶段,针对学科特点,将英语融入教学活动中,包括设计相应的教学流程、课件和作业等,设计的教学活动将围绕英语和学科知识学习与输出。最后,在实施阶段将采用沉浸型、过渡型、维持型等教学模式,根据学生语言水平、语言环境等情况采用和调整策略。

在教材的选择上,我们系统的参考和借鉴了国外知名相关大学的教材,以更好的推进课程改革和教学国际化的进程。据此我们选择了Bruce Eckel的经典著作《Thinking in C++ (Edition 2,Volume 1)》作为教材,并采用英文教案讲授。该教材是C++领域的权威著作,曾荣获“软件开发”杂志评选的1996年度最佳图书震撼大奖,中文版自2000年推出以来,经久不衰,获得了读者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3]。我们结合本专业学习目标及要求,根据书中内容有选择性的讲解,结合课堂教学进度,选用大量书中实例及练习为学生演示和布置上机任务及作业,让学生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C++课程是一门基础同时又兼具国际前沿技术的课程,采用全英文教学模式在武汉大学属于首次尝试,课程以课程教学改革为主要目标,在教学模式上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具有新颖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从学以致用的角度出发,适应当前市场对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武汉大学是全国著名的高水平综合型大学。电子信息科学、通信工程等专业具有“多学科知识交叉专业”的特点,通过C++全英文课程建设的开展,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为: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掌握扎实的计算机编程和电子信息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现代通信系统和软件程序的设计研发能力,以及针对实际问题的解决问题和应用能力,能在高新技术领域从事通信系统设计和开发,以及在国民经济领域从事科技开发、应用研究和运用管理等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三、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新方法

通过前期调研并参考相关教学中的经验教训,我们在课程建设探讨、尝试及研究了一些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新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建设基础与教学内容。我院教师队伍师资结构合理,有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也有一大批具有丰富海外科研背景的留学回国青年才俊,并具有广泛的海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资源。我院目前有将近30余名青年教师具有海外留学和科研经历,这些教师将是实施全英文教学的主力军,本课程由具有丰富国外工作经验、英语表达好、专业知识扎实的教师承担。近5年来,我院已与美国、法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多个国家的一流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数十名,与国外高校和科研机构联系密切,在课程学时等情况可行的条件下,还可邀请国外知名高校的教授、学者承担部分短学时的专题教学,并阶段性的以交流、合作、访问等形式让我院与国外高校交流课程建设、成果等经验心得。

我院全英文课程建设具有良好的基础,本着拓宽教学国际化视野的基本思想,正在尝试和可以进一步发展的新方法有:在教学内容方面,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全英文授课,进行全英文教学的授课,课程组教师充分发挥其海外科研背景投入到全英文课程教学中,并增加课程国际交流和专题教学等内容;相比较原中文课程与国外高校接轨,增加更为丰富实用的实战程序案例,推荐优秀的编程实践经验,有助于提升课程品质,突破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方法,帮助培养创新型复合人才。

2.教学对象与教学方法。C++全英文课程授课对象为我院电子信息科学、通信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生。我院电子信息科学专业是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湖北省品牌专业,通信工程专业是国家第二类特色专业。这些专业以现代电子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科学为主要手段,主要研究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存储和应用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培养具有坚实理论基础知识与应用技术,能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工具对现代通信系统进行研究、设计,对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开发利用的高级专门人才。C++全英文课程建设旨在培养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培养实际动手能力。课程开设时间放在大一下学期,学生在学习了基础数学物理、电子通信课程基础上,拟通过本课程能运用计算机等现代工具对各种基础理论和系统理论进行设计和应用实现[4]。

从教学对象实际情况出发,本着“因材施教”和“学以致用”的基本思想,C++全英文课程建设正在尝试和可以进一步发展的新方法有:在教学方法方面,全英文课程的授课中拟通过丰富的软硬件英文教学资源,如:国外著名高校网站上的开放课程资源,采用特色的素质培养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如专业英语、软件工程、数据结构、通信网络理论,信息论与编码、移动通信等课程,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此外,可考虑与我院拟开展的国际班课程建设项目相结合,在课程建设和教学资源上实现共享。

3.理论实验教学与课程平台。现有的国内绝大多数C++课程的理论教学主要采用中文教学平台,包括:中文课程网站、中文课程教案、中文课程资源等。在上机实验方面,主要采取的传统的中文上机实验参考书籍、资料和习题。随着当前国际化的教学趋势和强调学生解决问题和动手能力的教学目标驱动,基于全英文的课程平台将有效提高教学效果,而相应的课程平台需要进行相应改造,使之与全英文教学模式更好的配合。

从全英文课程的理论实验教学要求和教学模式特点出发,本着建设优质课程教学资源服务平台的基本思想,C++全英文课程建设正在尝试和可以进一步发展的新方法有:采用逐步拓展的项目教学法,通过逐步拓展的实例项目与上机实验两条线索贯穿整个教学过程[5]。综合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开设了一系列难度不同的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采用理论、实训和编程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课程平台方面,全英文教学中拟增加和运用更多国外高校开放资源中的演示实验内容和课件示例,并结合课外科技活动、开放实验、设计制作竞赛等方式加强课程教学的课后延伸。

4.新方法初试效果与探讨。对于上述探讨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平台建设几方面的新方法,部分新方法已经在我院的C++全英文课程中采用,具体包括:采用了英文原版教材、英文授课,提供学生大量英文参考资料、演示习题和作业。课程教学资源采用全新英文资料替代了传统课程中老旧的中文教学内容和资料,建立了C++全英文课程英文网上资料中心和提供学生通过网络随时提问和给予解答的教学新方式;实验课中也采取了大量英文资源中与实践密切结合的习题,如:与通信专业密切相关的无线网络的实际问题的编程实现习题,并提供上机一对一交流辅导方式,帮助学生提高理解程序设计理论知识和实际动手编程的能力。通过网上教学平台学生的投票意见显示:全英文课程开展的模式更加生动、贴近实际应用,学生的积极性更高,课堂的学生到课率和交作业、考试情况明显好于传统的课程教授模式[6]。

基于部分新方法的初试良好效果,C++英文课程今后拟作为重要专业课课程面向我院相关专业学生开放选课。该课程今后的发展规划主要思路包括以下三个步骤(如图2所示,见下页)。(1)在完善相关全英文课程材料和素材的基础上,完成教学录像的录制和制作,加强网上优质资源的建设,为学生个性化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建设更多的共享资源;通过课堂互动、上机实验、网络等多种手段加强师生交流。其建设目标为:建立全英文课程网站,并提供网络教学环境包括在线答疑和讨论组等形式。(2)加大对于全英文课程教学研究的力度,在此基础上开展课程分层次的选听制度,为优秀学生开设C++程序设计开放实验,使优秀学生的编程能力达到更高的水平;同时进一步完善实验指导视频的录制过程包括算法动画制作,以帮助大多数学生更好的理解课程内容和帮助学生提高动手编程的可操作性。(3)总结相关全英文教学的经验,听取师生意见反馈,为保证课程新方法的研究和完善,建立课程的全过程监督、检查和评估制度。在学生课程网上评议系统中,重点关注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学督导团不定期进行课程课堂听课和评定;学院教务部门负责质量监控及时统计、分析、反馈评议结果。在此基础上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平台建设的方法进行调整和改善。

四、结语

全英文课程的建设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增强学生国际竞争力至关重要,国家和各高校都积极鼓励全英文课程建设项目的投入和开展。目前国内各高校对于全英文课程的开展仍处于起步状态,相应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仍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文中以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C++全英文课程建设为例,研究了对于全英文课程理论和实践的新方法,为今后全英文课程的全面开展和建设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晋建秀,陈艳峰.高校双语教学现状与实践探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288-290.

[2]宋培晶,陈红,胡泊.非英语国家高校开设全英文授课硕士生培养项目现状比较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9):73-77.

[3]牛振东,刘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全英文培养建设方案[J].计算机教育,2012,(5):21-25.

[4]霍奕,王喜年,段星光,刘万明.计算机专业双语教学的研究[J].计算机教育,2008,(10):10-11.

[5]马亦农,张旭明.中国高等学校双语教学现状观察[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S2):66-67.

[6]马薇.提高青年教师全英文教学水平的实践与探索[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S1):297-298.

第6篇:线上英语学科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 药理学;案例式教学;双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 R642.42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6(a)-0160-03

药理学是联系医学与药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基础的桥梁学科,在医学和药学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今社会需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的高水平医药科技人才,要求其必须掌握医药领域的国际前沿信息及国内外最新发展动态、和世界顶级的医疗技术。而这些知识的获取大多来自英文报道,英文授课在高等医药院校的重要性也日益显现。因此,传统的药理学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需要。近年来,我校药理学教研室在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理念,以案例为先导、问题为基础、疾病为中心,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英文案例,全面加强双语教学和英文案例式教学的有机结合。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解决案例中提出的问题[1-2]。使学生的英语专业水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有效提升。

1 案例式双语教学的作用

1.1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

通过鲜活的临床用药案例,可把理论中学习中遇到的抽象的原理具体化、形象化。例如:量效关系,其定义是指“药物的效应和剂量在一定的范围内成比例关系”,但两者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比例关系?该关系与临床用药之间有什么联系?对于没有接触到临床知识的医学生来说很难理解,也就只能死记硬背定义,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真正遇到患者甚至是自己生病时也完全不知道该如何用药。而通过鲜活的临床用药案例(如以阿司匹林的退热作用为例)来解释,学生会恍然大悟,原来临床用药中确定的用药剂量就是依据“量效关系”而来的,亦即在一定的剂量范围之内,药物的效应随着剂量的增大而增强,当达到最大效应时再加大剂量则效应不会再增强;超出这个范围要么不起作用,要么会出现毒性反应。通过该案例不仅使学生理解了“量效关系”及其临床意义,同时又把药物的不良反应问题牵涉进来,使得学生能够前后联系、融会贯通,极大地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达到学以致用。在教学中适时适量采用案例式双语教学,既可以提高学生对所应用案例的兴趣,在分析案例的同时学习掌握大量的英语术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为查阅英文文献、了解世界医药科技发展的前沿打好基础。

1.2 提高双语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师在案例式双语教学中,必须能够熟练利用英语进行课堂教学。既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又要精心准备典型的英文临床用药案例组织学生讨论。这就要求教师既要具备宽厚的理论基础,又要具有较高的英文表达水平,更好地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力求达到理论和实践的贯通融合。

1.3 促进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双向互动关系,使得“教学相长、师生互补”成为可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主体参与能促进这种关系的形成。案例式双语教学法使教师和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中来,并且在互动中提高各自的英语水平,为进一步了解前沿药理学知识及国内外的最新动态奠定良好的基础。

2 案例式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典型的英文案例缺乏或陈旧

案例式双语教学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要有合适的典型英文案例,这是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否能够学到知识和提高水平的关键。好的英文案例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的药理学知识系统的掌握并且可以挺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但现实的状况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缺乏这样的英文典型案例,如果我们自己翻译中文案例,由于水平的限制又达不到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2.2 教师英语水平的限制

所谓双语教学,应该是不同语言的自由转换和利用,在这个过程中达到与母语同等的教学效果。但事实上教师在双语教学过程中,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双语教学。其中,不能自如的运用英语表达和交流是关键,再加上表达不准确,造成学生理解错误甚至难以理解。因为专业英语不同于日常口语,正如在日常生活中即便是用母语交流,非医学专业人员都很难理解的医学术语,如果再用蹩脚的英语表达出来,结果可想而知。

2.3 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学生素质是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我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由于各地区教学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学生的英语水平也存在的不同程度的差距,有的学生英语水平较高,双语教学对于他们来说较易接受,然而有的同学来自教育水平较低的地区,双语教学不能对他们能力的提高起到好的效果,反而会使他们对药理学的学习产生畏惧情绪。

3 我校药理学案例式双语教学采取的措施

药理学双语教学的目的是讲授药理学专业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学习并提高药理学相关内容英语的听、说、读、写以及运用等综合能力。笔者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进行了强化:

3.1 案例的选择和案例库的创建

3.1.1 英文病例的选择

3.1.1.1 选择典型案例 案例教学不同于简单的举例子,要选择症状典型,诊断明确,药物作用显著并且案例中所使用的英语术语正规、逻辑性强的英文案例。这样可提高学生讨论的可操作性,减少学生在分析案例时的语言困难。

3.1.1.2 选择案例的难易要与学生的能力相适应 所选案例难易程度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案例太简单,达不到理想教学效果会还会降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若所选案例太难且复杂、英语术语及英文俗语太多,由于学生知识背景不够而无从下手讨论,只有消极等待课堂上的被动灌输,丧失了主动参与的兴趣[3]。

3.1.1.3 选择的案例要与教学目的相一致 选择用于教学的案例要有一定的教学目的[4]。也就是教师在选择某一个案例时,想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该案例的分析与讨论达到什么样的目的?需要学生运用哪一些药理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在选择案例时要做到心中有数。

3.1.2 双语案例库的建立

3.1.2.1 建立系统的药理学双语案例库 搜集典型的药理学双语案例,要求中英文格式表达都比较典型,所用术语是我国通行的药理学术语,不能掺杂太多英文药品俗语,否则容易使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产生混淆,削弱案例式双语教学的效果。将搜集的案例按照学生的课程进度编排,建立一个系统的具有明确分类的案例库。

3.1.2.2 实现双语案例教学的网络化 将建立的案例库放到学校的网站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到学校网站上浏览相关内容的案例,并且要附有与案例相对应的案例分析,以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安排药理学的优秀教师,每周定期在线回答学生在自学时所遇到的问题,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英文水平。

3.1.2.3 与国内外各大高校合作,实现资源共享 采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手段,将课程内容、教案在网上以中文和英文形式再现,使国内外学生和教师共享最优秀的教学资源,及时地与教师交流沟通,教师之间可以相互借鉴,为远程教学提供资源,促进国际交流。同时不断维护、充实和完善网络资源数据库,改进浏览方式,改进各类网上资源的表达方式,完善网站建设,建立师生互动平台。

3.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双语教学水平

与传统的母语教学相比,双语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缺乏高素质的教师是限制双语教学开展的瓶颈。双语教学对教师的外语能力要求很高,不但要有较强的听、说、读、写及灵活应用能力,更要具有较强的对外语课堂教学的组织能力及表达能力;同时还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药理学专业知识和宽厚的相关知识背景,又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5]。这样,教师在授课时,才能做到以外语为媒介,将药理学专业知识游刃有余地传授给学生。为此,我们经常组织教师参加各种英语口语培训;教师对每次课堂教学内容全程录音,课后回放并反复琢磨每句话更准确地英语表达方式,同时充分利用集体备课时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在探索双语教学的实践中共同提高;聘请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较早开设医学专业全英文授课的知名教授来校上课,校本部教师全程听课;定期派年轻教师去美国、瑞典等知名医学院校和实验室进行学术访问,使双语教师尽可能在短时间内明显提高英语授课能力等;以保证案例式双语教学顺利开展。

3.3 针对学生的英语水平,制定双语教学目标

药理学作为我校双语教学改革试点课程,已经连续针对四届学生进行案例式双语教学,教学过程中发现:双语内容过少则达不到双语教学的真正目的,而实施全英文授课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符[6]。为此,我们首先以中文教材为主,参阅英文原版药理学教材和书籍,如Mary J. Mycek等主编的美国医药院校药理学教材《Lippincott′s Illustrated Reviews: Pharmacology》、Jeanne CS等主编的《Introductory Clinical Pharmacology》等为依据,有选择性地摘录部分内容,结合症状典型、诊断明确、药物作用显著且案例中所使用的英语术语正规、逻辑性强的英文案例,制作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药理学英文教案和多媒体课件,力求英文授课内容达到30%左右;同时又定期组织尼泊尔、印度等来本校学习的留学生和校内本科生进行案例讨论,交叉组合上药理实验课。这不仅强化了学生流利、准确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专业英语能力;同时也极大地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对外国文化和医疗科技水平有了初步了解,也大大提高了查阅英文文献的能力。在期末考核时,试题中包含20%~30%的英文试题(包含英文药品名和全英文的选择题和简答题目)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试卷分析发现,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答对英文题的百分率高,而一些不常见的英文药品名称则是学生学习的难点[7]。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英语教学内容所占比例逐渐加大。

4 案例式双语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①为了保证教学的质量,在确定能够达到预期教学目标之前,不应该在全校范围内推广,应该先在各年级中选出几个班级进行试点,在2~3个月后进行效果考核,看看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如果能够达到,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推广。②注意双语课件的科学制作,课件的内容不应全为英文,在某些重难点的地方应标记中文注释,让学生通过课件明白哪些是重点、难点,使学习更有方向性。不必花费太多的时间在一些不重要的知识点上。③为确保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可考虑提前把英文案例提供给学生,并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基本了解案例内容、并熟悉专业术语的拼写和表达,尽量扫清课堂讨论时的语言障碍。教师注意控制课堂教学节奏, 循序渐进地展示教学内容,以确保交代给学生与案例讨论内容相关的足够的知识背景,然后适时引入案例,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上课的语言尽量简练, 对关键术语及疑难句子进行翻译和讲解。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将抽象的语言描述结合形象、一目了然的图片表达,给学生以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又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利于理解。注意根据学生的反应随时调整中英文的使用比例,如果过于强调英文的使用比例和频率而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就会被语言障碍所干扰,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8]。④及时进行教学效果评估,以便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改正和完善,不断推进药理学双语教学方面的改革创新。

总之,我校将继续以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和精品课程的要求和指标为依据,借鉴国内外一流大学药理学的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积极探讨和实践以问题为先导(PBL)和以疾病为中心(DBL)的教学模式[9],适时地更新课程内容,努力建立医药院校药理学案例式双语教学模式,为各级各类医药院校药理学双语教学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1] 康白,王金红,戴功,等.PBL教育理念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2).

[2] 金剑.浅谈高校双语教学的制约因素及对策探讨[J].科技信息,2010,3:194.

[3] 谭安雄.案例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应用的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2008,3(28):203-204.

[4] 来丽娜,郑王巧,郭春花.案例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2):149-151.

[5] 吴达龙,刘伟侠,张成文,等.一般院校药理学双语教学的探索[J].嘉兴学院学报,2008,20(5):105-106.

[6] 戴长荣,罗来源.我校药理学教学改革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2006,5(10):919-920.

[7] 张梅,田卉,马建慧.关于药理学双语教学实践的体会与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8,7(12):1173-1175.

[8] 陈小平,邓汉武,李元建,等.药理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8,7(7):752-754.

[9] 王玲,孙平,杜智敏,等.药理学教学中以病例为中心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5):56-57.

(收稿日期:2011-12-27 本文编辑:郝明明)

体(PPAR)的相互作用,是FGF21作用调控机制的关键。

甲状腺功能亢进和减退症是甲状腺本身发生病变,从而引发甲状腺激素合成、储存及分泌障碍,在人体能量代谢的平衡上发挥重要作用,其介导的代谢变化与FGF21有相似性。Adams等[10]推测FGF21的表达可能受到甲状腺素的调控,他们发现对小鼠腹腔注射T3,在外周T3干预下,血清FGF21表达反应强烈,在注射6 h后达高峰。本研究对甲亢患者血清FGF21进行检测,发现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血清FGF21明显降低,与Adams等[10]的动物试验结果相反,原因可能是与本研究对象患者的病程长有关。甲亢患者体内新陈代谢旺盛,能量动员作用强,笔者推测患者体内血清FGF21降低,是对体内能量代谢旺盛的一种代偿。在对甲减患者的研究中发现其体内血清FGF21明显升高。甲减患者由于甲状腺激素水平不足,代谢率减低,心动过缓,心排出量下降,肾血流量减少,从而使肾小球路过滤减低,可能会导致FGF21清除率下降。血清TSH浓度是判断甲状腺机能的重要指标,其控制腺体的功能活动及生长,加强碘的摄取和甲状腺球蛋白(TG)的碘化,增加T4和T3的合成。在相关性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笔者发现年龄与TSH是甲亢患者体内FGF21的独立影响因素;TSH是甲减患者体内FGF21的独立影响因素。在对甲亢及甲减患者研究中均未发现甲状腺激素与FGF21的关联。本文样本量局限,不能解释血清FGF21是甲状腺功能改变的一种适应性反应,还是甲状腺功能改变的继发性改变。甲状腺功能与FGF21的关系尚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1] 吕呁,柳景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参与代谢调节的细胞因子[J].生理科学进展,2011,42(3):234-236.

[2] Nishimura T,Nakatake Y,Konishi M,et al. Identification of a novel FGF,FGF21,preferentially expressed in the liver [J]. Biochim Biophys Acta,2000,1492(1):203-206.

[3] Muise ES,Azzolina B,Kuo DW,et al. Adipose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 is up-regulated by 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and altered metabolic states [J]. Mol Pharmacol,2008,74:402-412.

[4] Coskun T,Holly AB,Michael AS,et al.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 corrects obesity in mice [J]. Ercorcrine,2008,149(2):6018-6025.

[5] Chen WW,Li L,Yang GY,et al. Circulating FGF-21 levels in normal subjects and in newly diagnose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J]. Exp Clin Endocrinol Diabetes,2008,116(1):65-68.

[6] Gorar S,Culha C. Serum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21 levers in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J]. Gynecol Endocrinol,2010,26(11):819-826.

[7] Stein S,Bachmann A,Lossner U,et al. Serum levels of the adipokine FGF21depend on renal function [J]. Diabetes Care,2009,32(1):126-128.

[8] Dostálová I,Kaválková P,Haluzíková D,et al. Plasma concentration of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s 19 and 21 in patients with anorexia nervosa [J]. 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08,93(9):3627-3632.

[9] Moyers JS,Shiyanova TL,Mehrbod F,et al. Molecular determinants of FGF-21 activity-synergy and cross-talk with PPAR-gamma signaling [J]. J Cell Physiol,2007,210:1-10.

第7篇:线上英语学科教学案例范文

MOOC的英文直译是“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是近年来涌现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记者了解到,美国等教育输出大国近年来将哈佛、耶鲁、斯坦福等名校课程搬上互联网,以此方便全世界更多有需要的人接受高水平的大学教育。而在我国,北大、清华也相继开设了自己的慕课网站,而以“中国大学MOOC”为首的网站也以多样化的高等教育课程云集而闻名。但截至目前,我国尚未出现以高中课程为主的慕课网站,上海市教委此次力推的高中名校慕课平台在全国尚属首例。

上海高中名校慕课平台主要采集来自沪上“四大名校”的特色课程,目前有21门课,由13个教师团队或教师建设,其中11人为特级教师,此外还有外籍教师和高三学生参与课程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四大名校”此次拿出的课程,多为激发学生创造力的“非主流课程”。例如,上海中学教师王永庆以“幻方”为主题开设了一门数学课。华师大二附中科技辅导教师团队则拿出看家本领上一门“科创从这里起步”的自然科学类课程。复旦附中教师黄荣华开设了“《中国人》系列课程”。上海交大附中拿出了全系列的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4个门类课程的首字母简称)课程。

江苏新高考模式敲定:“3+3”模式 不分文理

《扬子晚报》消息 日前,江苏省教育厅召开新闻会明确表示:江苏高考改革将从2018年高一入学新生开始,改革后的江苏高考方案将为“3+3”模式。另外,学业水平测试和英语的听力、口语将推行一年两考。

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介绍,从2018年新高一入学起,江苏高考模式从“3+2”改为“3+3”。目前读初一的学生将成为新高考方案实施第一届学生。和现行高考方案相比,江苏普通高考统考科目仍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保持不变;选考科目由现行的“6选2”调整为“6选3”,即由学生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自由选择3门选考科目,选考科目不再区分文理,并记入高校招生录取总成绩。在这种模式下,出现了多种可能。算下来要有20种左右。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院长鞠勤介绍,改革后高考总分值定为多高,目前正在听取各方面意见。目前,江苏高考总分为480分。鞠勤表示,浙江高考总分700多分,江苏未来的新高考方案总分将与浙江分值相接近。

备受关注的英语“一年两考”方案有了初步计划。鞠勤介绍说,英语总分值要提高,现行高考方案中英语满分为120分。听力和口语都要“一年两考”。听力和口语考试要进一步改革,将化解目前在考试中存在的风险。“不过笔试会怎么办,还要听取各方意见,最终确定英语笔试的分值和要求。”

第8篇:线上英语学科教学案例范文

关键词:双语教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内容

2014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部署激发市场活力,提振外贸企业信心,促进进出口平稳增长。政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一带一路”战略,推进长江经济带、京津冀一体化建设,加强金砖国家合作,达成中韩自贸区协定。整个外贸行业正面临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贸易方式转变等结构调整。作为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更应顺应我国外贸改革的要求,培养能服务于“新常态”区域经济下的“精外贸、熟英语、善沟通、懂网络、能创业”的复合型外贸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就是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重构教学内容。双语教学将是目前最为合适的教学方式。国际贸易通行的书面和口头用语都是英语,各种信函、单证、规章制度等都是英文制作的。且在国贸领域的最新成果、学术交流及信息也都是以英文期刊、杂志、报纸等为主。因此,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进行双语教学,能真正实现教学内容和实际外贸工作保持一致,引领教师和学生紧跟前沿知识,真正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但就目前高职院校来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现状不尽理想,远未满足“精外贸、熟英语、善沟通、懂网络、能创业”的复合型外贸人才培养需要。

一、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双语教学载体过度依赖外国原著未能因材施教

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这使得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必须接触到国外的第一手最新资料,直接引用国外经典经济类教材,教材内容固然完全能满足老师授课的要求,但国外教材中的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与我国差别较大,且教材中所采用的案例所涉及的相关法律及风土人情,与我国存在巨大差异。如果使用翻译教材却又难以满足学科日新月异的发展需要。还有,高职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较低,且参差不齐,不能在双语课堂上进行母语和外语思维的自由切换。学生英语写作能力较弱,运用英语进行表达存在一定困难,这些都会加重学生对双语课程的畏难情绪。例如国际市场营销课程,由于多数学生基本的语法知识掌握不牢因,词汇量比较小,阅读速度慢,阅读理解能力不高,拖延了课堂授课的进度,最后双语课教学可能成为教师的自问自答“个人秀”。

(二)双语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缺乏系统性及连贯性

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有很多操作性强的课程,如外贸业务综合模拟、外贸单证实训、外贸英语情景实训、外贸英语函电等。双语教学在这类课程中的实施应起到既学习专业知识又提高专业英语水平的双效作用,切实提高学生的业务操作能力。以外贸业务综合模拟这门课为例,学生在利用SimTrade的软件过程中既要学会出口成本核算、报价及填制单据,又要掌握业务流程操作,从理论上来讲是对外贸操作流程的全面练习,但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感到手忙脚乱,下次练习仍然如此,提高不大。由此可见,学生对所学课程体系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仅仅掌握了课程中的某个或某些知识“点”,不能将该课程形成一个脉络清晰的“面”,也就很难做到整个外贸知识的融会贯通。更为遗憾的是,目前很多高职学院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训课程教学内容大部分是以外贸流程中的几个重要环节作为实训的重点,如制单、报关、货代等,较少涵盖外贸的整个流程。结果双语教学适得其反,在学习专业知识和巩固提高英语水平两方面都没有达到预期教学效果,最终难以真正实现双语教学目标。

(三)双语教学内容未能尽可能贴近工作岗位能力需求

以外贸谈判实务课为例,由于老师缺乏企业锻炼与谈判实践,整个讲授的内容及实训的模式与外企真实谈判情景相差甚远。很多教师都能够在讲授完之后留出一定时间给学生进行模拟,但整个模拟过程中对于企业背景的设定、交易商品的选择等都过于简单及随便,有的甚至就仅限于美国公司,买卖日常生活用品,而谈判结束又缺乏有经验的专家提供专业的点评,改善学生的外贸谈判技巧。这样的授课内容及模式,结果只能是让学生们面试时纸上谈兵,即使进了公司,也由于不会实际操作,难以解决谈判中的实际问题,取得谈判的成功。

二、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更新优化双语教学内容

为了培养能服务于“新常态”区域经济下的“精外贸、熟英语、善沟通、懂网络、能创业”的复合型外贸人才,应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课程双语教学内容要新,引用的案例、数据要新,必须紧跟当前实际。从2014年至今,国际市场要素变化大,如汇率市场上由于美国退出量化宽松,欧盟继续量化宽松,美元不断走强,欧元不断贬值;国内政策改革力度大,如继上海自贸区之外,我国又有四个自由贸易区批准成立,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广东地区三大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实施。这对操作性强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以报关实务课为例,如果不更新授课内容,学生所学到的就是错误的操作流程,在教学中使用几年前的案例和数据,就会使教学内容严重脱离现实,达不到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的预期效果。因此不断更新及优化教学内容,实现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学生和社会多元化的需求。

(二)由浅入深,科学架构双语教学内容体系

选定合适的课程进行双语教学对于实施双语教学尤为重要。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属于外向型专业,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英语交际能力。因此在双语教学课程设置上,本着“由浅到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双语课程内容的选取上则应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

(三)利用信息化手段,实现教学内容网络化

双语教学需要大量的信息输入和输出,而传统的双语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讲授、教材阅读及PPT展示为主,课堂信息量有限。信息化的多媒体数字教学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源,通过不同模式展现在学生眼前,强化了学生的课堂教学记忆力。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比较流行的教学方式都是利用了丰富的信息化资源,让学生逐渐成为学习的主角。教学内容网络化可分步骤实施,最初教师们可以先将授课计划、教案、课件、案例资料、试题库、前沿信息、教学视频等资源上传至网上共享,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教师们慢慢再利用慕课平台建设本课程或分享微课。例如国际商法课程,教师可以课前把国内外的经典英文案例上传至平台,学生课外分析,在课间进行有关案例的双语讨论和交流,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相关法律条款的理解及运用,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学习知识再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于教师而言,他们可以课前布置预习任务,提供相关知识的演变过程及最新的发展趋势,课间解答学生的疑问,课后作评价。

(四)选择内容难度适宜的双语教材,实现因材施教

在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贸易实务的双语教学中,教材内容的难宜程度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好坏。国外好的教材很多,但并不一定适合高职学生的学习,因为太难理解。经多次调查,发现高职学生还是比较偏好国内学者编著的中英文对照双语教材,认为学习阻力小,对内容的理解深入,有利于双语教学的顺利开展,符合双语教学用英语学习专业知识的目的。同时推荐学生一些内容有所提升的国内全英文双语教材。教师可以在布置作业时运用到推荐书目上的知识,督促学生学习推荐书目。

(五)以能力培养为导向,重构双语实践教学内容体系

高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双语教学内容的设计应为培养特定的岗位能力服务,这是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的总目标。无论是基础英语的学习,还是国贸双语专业知识的学习,都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因为最终评价教学成功与否是以学生的能力能否与工作岗位能力要求相匹配。将理论课内容、实训课内容、学生网络平台学习内容和校外实践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内容体系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邀请企业的行家参与学校的教学内容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共同修订教学大纲,搞好专业建设,实现促进产学结合,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实现零距离就业,提高学生就业率。在实施双语实践教学时要注意在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中的课程主“线”,双语实践课程是围绕国际贸易中某一类业务展开的,强调业务完成过程中的实践操作,比如外贸单证实务、外贸跟单实务、国际货运与实务等,每门课程都存在比较封闭的完成路径。每门课的知识“点”存在着一定的逻辑关系,即形成了课程主“线”,再以外贸操作流程为路径以“线”成“面”,最终形成整个课程的体系框架。所以需要建立一门综合性强的实训课程,目标是毕业实习前,让学生把之前国际贸易所学的“点”和“线”,串连成“面”。能否培养出“精外贸、熟英语、善沟通、懂网络、能创业”的复合型外贸人才,双语教学的成功与否是关键。单纯依靠提高双语教学总课时来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是不科学的。只有通过构建科学的双语教学内容,才能使学生获得更有针对性的外贸专业英语能力,满足工作岗位要求。

参考文献:

〔1〕梁桂春.以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高职英语教学内容体系构建[J].广西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11(7):125-128

〔2〕王振宇,邓宏.国际贸易专业主干课程双语教学的思考[J].江西教育科研,2010(3):41-42

〔3〕李逢春.双语教学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例[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4(11):86-89

〔4〕石碧涛.双语教学实验环节探索———《国际贸易实务》为例[J].高教探索,2007(6):175-176

第9篇:线上英语学科教学案例范文

专家论道 技惊四座

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后,随之而来的是教材的开放。面对新课改、新课标、新教材,许多在中小学从事多年教育教学工作的老师感到不知所措。针对这种情况,英语周报社组织刘润清、钟道隆、刘道义等多位专家学者和特级教师深入到全国各地进行了近百场的系列讲座。这些讲座深入浅出,在最大程度上解决了英语教师们的困惑。

《英语周报》名誉总编、特级教师、国务院特贴专家黄国斌关于“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的专题讲座,在广大中小学英语教师中引起了轰动。黄国斌在有的地方不仅做报告,还参与教学活动,深入课堂听课、评课,与一线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收到很好的效果。与此同时,在黄国斌的指导下,英语周报社教研部成员与各编辑部编辑对《标准》进行了认真反复的学习与研读。在此基础上,另一方面将《标准》的精神贯穿到报纸的编辑中,一方面组织编写《名师说课》系列教案,效果较好。

名师说课 盛名远播

说起编写《名师说课》系列教案,就不能不说主管此项工作的副总编师传宝。他指出:“我们的教案绝不能粗制滥造,要编就编能体现新课程改革精神的教案,要编就编可供操作的教案,使它成为报社品牌个性化的又一个亮点。”

在众多教学一线名师的共同努力下,《名师说课》系列教案出版问世。这套系列教案的特点是:第一,在有效学习的原则下突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方式,改变了过去课堂教学的灌注式;第二,体现了新课程标准规定的任务型教学途径。《名师说课》科学地确定了学习任务与运用任务的时空定位,将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为三维目标体系:语言目标、能力目标、学能目标。使教师对每课的教学内容重点一目了然,每节课的“能力目标”具体明确,并且把语言目标与能力目标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名师说课》系列教案来源于一线的教学名师,课堂设计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语言学习的规律,出版以后受到广大英语教师的喜爱与欢迎。

教师培训 推陈出新

报社的教研人员在与一线中小学英语教师接触中,听到最多的是这样一些话,“心中没数”。针对这种情况,报社主动提出与中国教育学会外语教学专业委员会联手合作,共同担负起培训的任务。

为较好地完成这一任务,负责此项工作的陈选和师传宝首先把目光锁定在基础教育相对薄弱的西部。他们万里跋涉到新疆、甘肃、贵州和陕西,先后组织了五次大型的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活动。刘道义、龚亚夫、李力等数十位专家学者和朱京力、王璐、裴芳等十多位教坛新秀现身说法,执教示范。通过专家讲座、观摩课、专家点评、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培训、交流,使参加培训的教师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受到启迪。每次活动都座无虚席,当地教师给予活动高度的评价。

名师座谈 踵事增华

如何利用报社与全国英语名师联系面广泛的优势,把各地名师组织起来,这是师传宝副总编辑反复思考的一件事。经过一番认真筹备,《英语周报》“教研年”名师座谈会在北京举办。

座谈会上,来自北京的近百位名师就“英语教师该如何面对新课程、新教材”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特别是北京四中著名特级教师、光明日报出版社《考试》杂志英文编审李俊和介绍的经验深入浅出,得到与会者的肯定。

北京名师座谈会的消息一见报,就在全国中小学英语教育界引起强烈反响。接着,广州与北京名师座谈会遥相呼应先后召开。

通过《英语周报》和《英语教学通讯》杂志,报社将这些宝贵的经验与方法介绍给各地的英语教师,对当地的教学工作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搭建平台 服务科研

纵观《英语周报》的教科研活动走势,可概括为四大特点:一是积极参与全国性学术活动。报社先后在上海召开了第八次全国中小学外语教研工作研讨会,在天津和重庆举办了第五届全国中学(初中)英语教学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了第四届中国英语教学国际研讨会,在太原举办了山西省小学英语教学技能大赛等。二是构建独立自主科研体系。经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考察后,报社设立了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中小学英语教育研究中心,并在全国建立了数十个“英语教育实验基地”,面向全国招聘特约研究员进行课题研究。三是有选择地推广专家成果。《英语周报》先后对张思中“十六字”教学法、钟道隆“逆向”教学法和黄国斌“新法学英语”等英语教学法进行系列宣传和推广,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四是搭建科研成果交流平台。通过《英语周报》与《英语教学通讯》宣传和推广先进的教学法、教学理念和教学技巧,有力地促进了各省、市基础外语教育教学的发展。

实验基地 健康发展

实验基地,实质上就是科研基地。为了进一步搞好教科研工作,2003年,聘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特级教师黄国斌为中国中小学英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一年来,黄国斌到各地指导实验基地的教科研工作,深入课堂了解课题研究中的具体问题。在他的指导和教师们的共同努力下,各实验基地的工作进展顺利,阶段性研究成果喜人。

山西省芮城县实验基地开展“素质教育下的英语教学模式研究”,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转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广西北海五中实验基地开展“任务型教学的研究”,尝试“学习性任务运用性任务”相整合的教学途径,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山东滕州一中实验基地开展“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实验研究”,以校本教研为载体,创造了“三案备课法”。

随着实验基地的健康发展,使从事实验的学校和教师切身感受到科研的好处,坚定了大家携手搞科研、共同谋发展的信心。越来越多的学校和教师正在积极地申请建立实验基地。

改版突破 创新超越

为适应新一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从2004年开始教师版进行了全面的改版。改版后的栏目以“零距离贴近教师,全身心服务教师”为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