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低碳减排的含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内容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而气候变化的威胁使低碳城市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方向。这篇文章从不同侧面阐述了低碳城市的多重内涵,介绍了国外低碳城市的实践,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低碳城市的国际经验及其对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借鉴。
关键词:低碳城市 建设 国际经验 借鉴
IPCC第四次报告提供了人类活动加剧了气候变化的科学证据。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厘路线图及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召开,低碳经济逐渐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城市是低碳经济、低碳产业的重要场所,也是低碳生活、低碳社会的重要载体。城市消耗了全球80%的化石能源,排放了全球75%的温室气体(Stern,2007)。因此,倡导经济转型,低碳发展,就必须建设“低碳城市”。这样,构建低碳城市,在城市空间范围内,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就成了未来城市发展的重点。
低碳城市的内涵
客观地说,到目前为止,低碳城市的内涵并不统一,不同的学者和机构从不同的角度对低碳城市进行了定义。有学者认为,低碳城市指的是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耗增长及CO2排放相脱钩,如果化石燃料使用及CO2排放量的增长相对于经济增长或城市发展是非常小的正增长,就属于相对脱钩;如果是零增长或负增长,就属于绝对脱钩(诸大建,2009)。
还有一派观点,是从政府、企业、公众的角色来给低碳城市下定义,认为低碳城市,是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该定义强调“城市以低碳产业和低碳化生产为主导模式,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以低碳社会为建设蓝图的城市”。通过政府职能的重塑、经济发展模式、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来构建低碳城市。
而世界自然基金会认为,低碳城市是指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换句话说,就是在保证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尽可能少地消耗能源。这个概念从低碳城市构建的目标出发,强调在保证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实现有助于减少碳排放的城市建设模式和社会发展方式。
国外低碳城市的探索
(一)伦敦
英国是最早提出“低碳”概念并积极倡导低碳经济的国家。前任伦敦市长利文斯顿于2007年2月发表《今天行动,守候明天》(Action Today to Protect Tomorrow),宣布到2025年将二氧化碳减排降至1990年的60%。
伦敦市低碳城市建设采取主要的措施有:
帮助企业减少碳排放。帮助企业提高减碳的意识,并提供改变措施的信息。鼓励所有企业的新投资都要向低碳一体化过渡。
绿色交通。通过引进碳价格制度,征收二氧化碳税,根据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向进入市中心的车辆征收费用等激励机制,降低地面交通运输的碳排放,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将伦敦打造成为欧洲电动汽车的首都。
绿色建筑。改善现有和新建建筑的能源效益。推行“绿色家居计划”,向伦敦市民提供家庭节能咨询服务;要求新发展计划优先采用可再生能源。
智能电网。推行智能电网,发展低碳及分散的能源供应。在伦敦市内发展热电冷联供系统,发展小型可再生能源装置(风能和太阳能)等,代替部分由国家电网集中供应的电力,从而减少因长距离输电导致的损耗。
政府绿色采购。市政府严格执行绿色政府采购政策,采用低碳技术和服务,改善市政府建筑物的能源效益,鼓励公务员养成节能习惯。
(二)纽约
为了让纽约可持续发展,在2007年市长彭博公布了《策划纽约》计划详情,并确定全球气候变化是纽约面临的一项重要的挑战,目标是到2030年,在2005年水平的基础上减少30%的温室气体排放。《策划纽约》针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出的措施主要有:
1.成立“能源规划部”。该部门掌管本来分散于不同政策部门的能源工作,如能源需求管理、扩大清洁能源供应、推广节约能源等。
2.拨款支持节能。每年投入相当于政府一年能源开支(电费和暖气费)的金额,用于研发推广节能技术,针对政府、工商业、家庭、新建建筑及电器用品五大领域制定节能政策。
3.提高建筑物能效。制定更严格的建筑物能耗标准,如提出更严格的通风标准,推广水泥成分减少30%~40%的混凝土,以减少生产水泥时排放的二氧化碳。
4.增加清洁能源的供应。给予太阳能发电装置以税收优惠,培育可再生能源市场。
5.减少来自交通的温室气体排放。扩建铁路系统和改善巴士服务;试行道路收费计划,在工作日每天早上六点至晚上六点,进入曼哈顿区的汽车需付8美元,货车需付21美元。
(三)东京
低碳东京的基本政策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资助私人企业减排。协助私人企业采取措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推行限额贸易系统(cap and trade system)为企业提供多种减排工具,成立基金资助中小企业采用节能技术。
2.家庭减排。在家庭部门实现二氧化碳减排,以低碳生活方式减少照明及燃料开支,大力提倡使用节能灯照明,要求居民放弃浪费电力的钨丝灯泡,与家装公司合作,提醒客户在翻新住房时采取节能措施,加装隔热窗户。
3.建筑减排。减少由城市发展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新建政府设施需符合节能规定,要求新建建筑物的节能表现必须高于目前的法定标准
4.交通减排。减少由交通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制定有利于推广使用省油汽车的规则。
(四)西雅图
西雅图是美国第一个达到《京都议定书》温室气体减排标准的城市。市长尼克勒斯积极推行公共交通系统,让汽车“放假”,鼓励自行车出行。同时大量发展绿色建筑,鼓励开发可再生能源发电,鼓励企业改变传统的耗能方式,例如波音公司正在研制生物质燃料替代燃油等。
(五)哥本哈根
2009年丹麦的哥本哈根宣布到2025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碳中性城市,使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为零。其计划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是到2015年把该市的二氧化碳排放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20%,第二阶段是到2025年使哥本哈根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为零。
所谓碳中性,就是通过各种削减或者吸纳措施,实现当年二氧化碳净排量降低为零。市政府现已启动了50项减排计划,从新建清洁能源发电站,推广混合燃料汽车,到鼓励自行车出行、垃圾精密分类回收利用、制定严格建筑节能标准,推广节能建筑。
(六)斯德哥尔摩
斯德哥尔摩,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了环境保护规划,至今已经形成完善的管理体制。市政府的所有政策过程包括预算、执行、报告和监测都会充分考虑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因素。斯德哥尔摩目前已经实现比1990年减排25%的目标,并计划到2050年去除所有的化石能源供给,成为零碳城市。
(七)世界大城市气候领导联盟
2005年10月,由伦敦市长利文斯顿提议,成立世界大城市气候领导联盟(World Large City Climate Leadership Group),18个世界一线城市的代表在伦敦集会,会上承诺通过彼此的协作来应对气候变化。此后,该组织成员逐步扩充到40个世界级大城市,简称C40。C40 是一个旨在加强国际城市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探索城市低碳发展的国际大型城市间组织。2006年8月,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和利文斯顿宣布,克林顿气候动议与C40建立合作关系,CCI为C40城市提供清洁交通、可再生资源、废弃物管理等领域的专业技术支持,提高大城市的能源效率,鼓励C40联盟成员参与CCI的减排项目,减少碳排放。2007年5月,第二届C40会议在纽约举行,主要议题是帮助各个城市设定气候变化的行动计划。第三次大会于2009年5月在韩国首尔举行,通过了《首尔宣言》,量化减排目标,履行气候变化行动计划。
国际经验与借鉴
(一)明确的纲领和行动计划
城市要减缓全球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其中最关键是要有明确的纲领和行动计划,制定严格的温室气体减排措施和标准。伦敦发表《今天行动,守候明天》,宣布了《市长气候变化行动计划》;纽约公布了《策划纽约》的计划详情,宣布《纽约规划应对气候变化》;东京宣布《气候变化策略》,东京政府坚决推行“世界最高水平的应对战略,在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方法上领先全国;伦敦计划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科技研发和金融中心;纽约政府决心成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先锋。
(二)全方位的规划设计
低碳城市有两层含义:第一,城市本身是低碳的,城市的规划、交通、建筑尽量朝低碳的方向发展,城市居民有很深的低碳理念;第二就是需要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因此,构建低碳城市,必须制定全方位的政策,重视产业结构的低碳化改造;倡导绿色建筑,设定节能标准,实施太阳能屋顶计划,通过定量分析,合理设计遮阳、建筑朝向、绿化带分布,控制热岛效应,实现最佳的自然通风效果;重视交通规划,降低交通过程的碳排放需要,在城市规划阶段采取预留公交、自行车空间,限制私家车的使用等措施;合理设计供水、排水、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减少碳排放。植树造林、增加碳汇更是城市实现低碳的有利条件。
(三)量化的减排目标
有效的温室气体减排战略,需要清晰的目标作为前提。各市都制定了明确的减排目标,哥本哈根宣布到2025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碳中性城市;东京的目标是以2000年为基准,到2020年减少25%的温室气体排放;伦敦决心到2025年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60%的排放;纽约计划于2030年,在2005年的水平上减少30%的温室气体。只有制定了具体的可量化的减排目标,才能让公众有明确的预期和监督政府的措施是否有效。
(四)三位一体的治理结构
低碳城市的启动和发展依赖于制度层面的变革,没有强有力的政策安排,没有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的共同参与,没有主要领域标杆性项目的示范,城市要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大幅度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目标是不可能的。
建设低碳城市应发挥政府、企业、社会公众三类主体的作用,政府要承担统筹低碳经济发展的领导与管理功能,通过财政补贴和税收以及搭建碳交易平台,营造有利于低碳发展的外部环境;企业应该成为低碳产业和低碳产品的开发主体;社会、居民应该成为低碳消费和低碳生活的主体。在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由政府主导,促进政府、企业、公众的广泛参与和合作,促进企业决策者和公众转变观念,发动全民参与低碳城市建设,引导公众进行相应的行为建设。
(五)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的共赢
一般认为环境和经济增长是不可兼得的,但是英国政府在过去10年间实现了200年来最长的经济增长期。经济增长了28%,但温室气体排放却减少了8%。这是工业革命以来,英国第一次打破了经济增长和排放污染之间的联系,证明了经济增长和减排是可以同时实现的。
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而伦敦和纽约的经验说明,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不但不会妨碍经济发展,还能带动新兴产业的异军突起,增加就业,提高经济效益。纽约政府估计,通过节能和增加清洁能源供应,全市的电费和暖气开支,预计在2015年前每年减少20亿~30亿美元。伦敦政府估计,节能措施可以在未来二十年替市民节省10亿英镑的能源开支。此外,伦敦决心发展环保技术带来的商机。
参考文献:
1.诸大建.低碳经济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吗[N].解放日报,2009.6.22
摘 要 对气候变暖的重大挑战,世界主要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已达成发展低碳经济的共识。碳排放成为影响全球气候增温的主要因素。本文论述了目前二氧化碳减排的主要途径及研究背景,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对开展二氧化碳减排工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碳减排 对策
一、前言[1]
气候变化是全世界所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已经渗透到能源、粮食安全、贸易、金融和国际安全等诸多领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由此,二氧化碳减排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
二、目前二氧化碳减排的主要途径和研究进展[2]
目前,二氧化碳减排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分离和回收使用化石燃料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并加以封存;二是优化能源结构,使用能源替代技术,大力发展低碳的化石燃料、可再生能源、核能和新能源;三是节约用能,提高能源转换率和利用率。从所需时间、实施难易程度、减排效果和经济性等角度来考虑,这三种方案各有利弊。
(1)利用油气田对二氧化碳进行地质封存,兼有经济和环境效益,已经成为最有吸引力的碳减排手段。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的技术近年来已经受到国际重视。由于化石燃料燃烧中产生二氧化碳,目前的捕集技术主要有三条技术路线,即燃烧前脱碳、燃烧后脱碳及富氧燃烧。燃烧前脱碳的关键技术是转化制氢,涉及高温下氢的膜分离技术,包括模式转化装置、膜材料等方面的技术开发。燃烧后脱碳的技术核心是氨吸收脱除二氧化碳,难点在平吸附剂的开发。富氧燃烧技术的关键是氧气供应及高技术涡轮机的开发。二氧化碳封存是指将从电厂中回收的二氧化碳,运输至埋存地,并注人地质结构中封存起来。回收到的二氧化碳需要压缩至超临界状态,以减小体积,提高运输效率。管道运输是最有效的运输手段。
此外,二氧化碳封存还可以与强化油气开采相结合,提高油气采收率,收获了相当可观的经济效益。由于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利用油气田封存二氧化碳成为最有吸引力的减排CO2的手段,美国、加拿大、日本等经济发达的国家已经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绩。
(2)优化能源结构,使用能源替代技术,大力发展低碳燃料和无碳燃料.可以从源头上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日本重点发展燃料电池、生物燃料和核电,以此来降低对石油的需求。计划到2030年,使石油在能源消费总量所占的比例从50%降到40%。
从长远来看,发展低碳燃料是减排二氧化碳的最终途径,但目前由于受到技术和成本等诸多方面的限制,短期内无法达到较好的减排效果。
(3)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对化石能源的消耗,是二氧化碳减排的重要途径。美国于2005年公布的新能源法案中大力强调节能,宣布将对使用节能电器和节能建材的居民减免税收。
三、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对CO2减排的一些建议[3]
面对我国目前严峻的碳排放问题,由此引起的气候变暖及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CO2减排刻不容缓。依据我国现有能源消费状况,及能源生产技术和成本的限制,较为可行的CO2减排的途径有如下四个方面:
(1)调整能源结构,使用其他形式的能源。
中国能源的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中国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高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合理渊整能源结构可有效地降低CO2排放。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仍然限于在煤炭和天然气之间进行调整,主要目标是用洁净的天然气资源替代煤炭资源和其他能源,缓解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
(2)开发新的煤炭利用技术。
中国现有的能源结构是由中国能源的可采储量结构决定的。也就是说,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是不会变的。
(3)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由于我国大部分能源在开采、加工转换、贮运和中段利用过程中的损失和浪费,导致了能源利用率偏低[6]。与炼焦、炼油的较高加工转换率相比,不到40%的发电及电站供热的加工转换率极大影响了我国能源加工转换的总效率。
(4)大力发展植树造林。
根据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吸收CO2。可以把碳固定在生物体内。林业对CO2的减排还有很大的空间。有数据估计[7],至2020年全国新增林地碳吸收可达108t,比目前的水平提高4倍。大力发展植树造林,可增强陆地生态系统碳吸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我国所面临的碳减排压力。
四、结语
为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给全球带来的影响,国际组织也逐渐形成共识:控制CO2的排放,发展低碳经济。我国目前碳排放形势严峻,但笔者相信,只要采取正确的战略措施,我国完全可以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走低碳经济之路。
参考文献:
[1]李慧明,杨娜.地然经济及碳排放评价方法探究.学术交流.2010(193).
[2]陈晓进.国外二氧化碳减排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6.9(3).
[3]杨蕾,李光明,沈雁文,黄菊文.中国能源消费带来的碳排放问题与碳减排措施.科技资讯.2008(3).
[4]魏一鸣,范英,等.关于我国碳排放问题的若干对策与建议.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6.2(1):15~20.
[5]齐超.制度含义及其本质之我见.税务与经济.2009(3).
[6]刘刚,沈镭.能源环境研究的理论、方法及其主要进展.地理科学进展.2006.25(6):33~40.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碳资产交易
“低碳经济”概念首先由英国提出。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其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碳资产的含义
在环境合理容量的前提下,政治家们人为规定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温室气体的排放行为要受到限制,由此导致碳的排放权和减排量额度(信用)开始稀缺,并成为一种有价产品,称为碳资产。
碳资产交易形成的背景
碳资产的推动者,是《联合国气候框架公约》的100个成员国及《京都议定书》签署国。这种逐渐稀缺的资产在《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前提下,出现了流动的可能。发达国家的能源利用效率高,本国进一步减排的成本极高,难度较大。而发展中国家,能源效率低,减排空间大,成本也低。这导致了同一减排单位在不同国家之间存在着不同的成本,形成了高价差,国际碳交易市场由此产生。
中国企业的碳资产管理
中国企业的碳资产管理的现状
目前,在中国已经形成了碳资产管理的服务链条,尽管还很不完善。一个新的趋势是,一些潜在减排潜力巨大的企业,尝试下设自己的碳资产管理公司。比如大唐、华能等电力公司都有自己的CDM中心。
中国企业在碳资产管理方面机遇挑战并存
碳资产管理对于中国企业属于新兴产业,碳资产管理的发展方兴未艾。许多技术及管理层面的信息尚不完善。国内关于碳资产管理方面的立法基础相当薄弱,企业之间的碳交易缺乏必要的法律支持。碳资产及低碳经济方面的专业化人才也相应短缺,无法适应国内碳交易市场的发展。
同时,从国际环境来看,国际碳交易规则基本上是由西方发达国家制定,中国仅是国际碳交易市场的被动参与者,缺乏发言权。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进程中,这种局面会让中国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对于未来的碳交易市场,最重要的还是进一步确定市场秩序,将国内的碳交易市场平全打造起来。
我国企业提高碳资产管理的建议
完善碳交易市场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推行管理制度的创新
制定碳排放考核标准、能效标准及其审计制度,实行自愿减排协议制度,推行能源合同管理。完善产业增量控制引导制度,鼓励低碳产业、限制高碳产业发展。推行降低技术创新成本的技术推动政策和提高技术创新收益的需求拉动政策,支持企业进行碳资产的管理。完善已有法律的相关配套法规和标准,形成有效的低碳经济法律保障体系。
完善碳交易的市场,为国内企业进行碳资产管理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建立统一的交易市场,整合各种资源和信息,买卖双方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对话机制。建立统一的碳交易市场的标准,争取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上不再被动接受定价。运用行政手段,加强对碳交易市场的调节与规范。
抓紧进行低碳经济方面的人才培养
【关键词】低碳经济 低碳会计 发展
一、低碳会计的提出及意义
(一)低碳会计的含义
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模式,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为促进
低碳经济的发展,企业作为市场经济最重要的主体有必要将低碳经济活动纳入会计核算的范畴。基于此,一个新的会计领域―低碳会计应运而生。
所谓低碳会计,主要是对企业履行低碳责任、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进行确认、计量、报告,其目的是帮助企业实现节能减排,既满足国家对企业低碳责任的要求,又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碳排放、碳交易及报告披露均离小开低碳会计,毋庸置疑,它的出现是低碳经济的
需要,也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低碳会计是将会计学与环保、经济、法律等学科相结合、运用一定的方法计量污染物及温室气体排放的成本,对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后产生的环境效益和成本进行报告与披露.全方位评价环境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各种影响。低碳会计目标具有多元性,一方面是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是全球生态效益。
(二) 低碳会计的意义
我国的能源现状及发展需要致使我国的碳排放量较高,加快低碳经济和低碳会计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为此要积极构建低碳会计体系,帮助企业对碳成本和收益进行全面的计量,以利于企业对环境相关决策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从而走好低碳发展之路。
1.环境保护的需要
在传统会计体系中,环境资源并不具有真实的价值,无法客观地反映在财务报告中。这就导致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只注重经济效益,而忽略了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的重度污染,与科学发展观强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背道而驰。低碳会计弥补了传统会计对环境影响反映和监督的不足,在核算过程中加入了生态环境要素,以企业经营成果需要对环境资源的利用及耗费做出补偿为原则,更为全面地监管企业经济活动。
2.提高经济竞争力的需要
在环境压力口益严重的今天,WTO也将提高环境保护标准,限制危害环境及人类健康的投资和经营活动。所以,我国经济只能向“绿色经济”方向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中存活下去,而“绿色经济”要求我国会计将有关环境的“低碳要素”加入到现存会计体系中,并能够准确地核算及反映我国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这里引入绿色GDP的概念,即GDP减去资源和环境成本后得出的国内生产总值,是从环境角度对GDP的一种调整,反映出的经济发展成果更具有真实性。
3.低碳会计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20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的腾飞不仅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带来了自然资源的急速消耗和环境的急剧污染。同时,我国的企业正面临着WTO对企业高环保标准要求的挑战,传统会计己经不适应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长久战略。低碳会计使国家的节能减排目标与企业发展战略相关联,使企业经营目标得到更合理的规划。建立低碳会计核算体系,将环境目标纳入企业经营成果中,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是我国当前会计发展的趋势。
低碳会计所涉及的低碳成本等会计要素的变动情况往往在短期财务成果中难以反映,其收益和支出周期较长。很多企业因为在短期内很难见到低碳成本投入带来的回报,所以一度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的高速增长,忽略了环境问题带来的长期危害。例如,一家河北的造纸厂因为追求产量的飞速增长,在缴纳了政府罚款后过度砍伐但并没有考虑森林资源的成本。几年之后,由于其附近的树木锐减,其公司造纸的原材料供应不足,只好从附近省份采购,这样原材料的价格自然上升,再加上运费的压力,最后造纸厂因为经营不善倒闭了。如果当初造纸厂可以把低碳成本考虑列入预算管理体系中,从多方面对企业的低碳成本核算和评估,就可以保证企业长期可持续的发展,同时也保护了家乡赖以生存的环境。
二、 低碳会计的相关问题
(一)企业的碳环境成本。
企业的碳环境成本是由环境原因引起的,一是为达到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实施标准而发生的费用,二是国家在实施经济手段保护环境时企业所发生的成本费用。
1.1技术文化的内涵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技术文化”就开始受到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学者的广泛追捧,并呈现出一种快速发展的态势,同时被称之为“技术文化学”的学科正在悄然形成。虽然有关于“技术文化”的提法日渐增多,但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到目前为止,都未形成一个比较统一的概念。总结下来,“技术文化”概念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狭义地讲,就是一种文化的继承及变迁;广义理解的话,就是指技术本身及其传承,以及由于技术传承而形成的技术理论和相应的其他文化传承。虽然“技术文化”一词作为专业术语,并未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专门出现过,但从的视角出发去理解的话,技术的发展终将导致生产力、进而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的变迁。所以显而易见,广义的技术文化概念就存在于的视角当中。
1.2生态视阈下对技术文化的批判思想从生态的维度出发,对技术文化的批判源于十九世纪的工业文明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负面效应。这种批判至少可以追溯到恩格斯那里,他列举了美索不达米亚、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过度地砍伐森林而导致土地荒芜的众多实例,告诫人类不要过早地沉醉于人类对于大自然的征服。虽说19世纪的全球生态问题尚未达到特别严重的程度并引起学者们的普遍关注和系统探讨。但是,从生态的视阈下对技术文化的批判思想是存在着的。众所周知,技术文化是一个应用过程。生产实践是人类实践中最基本、最首要的实践形态,物质生产实践是以劳动的形式展开的。而人的劳动是劳动者凭借技术通过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上展开和完成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技术应用总是带有盲目性和浅显性,这从当时的人们只看得到技术所带来的现实利益而从来看不到以发展为目的的技术应用对自然界长期的影响和代价中可以看出。虽然在马克思、恩格斯的大量文献中肯定了技术的正面效应,但同时从生态的视阈下对技术文化的批判思想无疑是对我们人类实践行为的合理性警示,告知人类要反省技术理性和工业化进程给我们的生态所造成的危害,要从中审视技术、重新选择技术。
2低碳政治的提出及其内涵
灾难大片《2012》和举世瞩目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让“低碳”一度成为流行词汇。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国是应对生态危机、转向低碳发展道路方面面临挑战最大的国家,这是因为我国传统的污染问题尚未缓解,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超过承载能力,生态破坏严重,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功能严重退化。可以打个比方,发达国家近百年的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却被凝缩成20多年的集中体现。
2.1低碳政治是生态理论的时代延续低碳政治的提出决不是偶然的。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面对如此棘手的生态问题,各个国家纷纷选择了低碳政治,肯定有一定的理论根据。而生态理论中体现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理念正是低碳政治发展的最终目标。恩格斯曾说过:“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像站在自然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因而,对人与自然的非和谐批判及内在地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非和谐的批判,也就内在地包含了对技术文化的生态维度的批判。作为一种指导性的思想体系,必须把握时代脉搏,解决时代难题,才是兼具创造力和影响力的思想体系。发展低碳型政治,是生态理论的时代延续,同时也是其与中国化相结合的产物。
2.2低碳政治的内涵所谓“低碳政治”,有人曾形象地把它比喻成“气候政治”,主要指各个国家围绕温物质排放问题所形成的国际政治。而国际上关于温物质排放的计算又是以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标准,顾名思义“低碳政治”。伴随着全球生态保护的制度化趋势,建立公平有效的国际生态治理机制已成为当今世界政治的主要议题之一。尤其是著名的“巴厘岛路线”(BaliRoadmap)达成以来,低碳经济理念更加受到了国际社会的一致好评,全球向低碳型经济转型已大势所趋。2009年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尽管最终没有达成具体的约束性协议,但却使“低碳型经济转型道路”这一理念又一次冲击着世界各国的政治思维。人们认为,碳问题从一个技术问题一跃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政治博弈,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质疑与扬弃。如果我们把哥本哈根之前称之为“碳议题时代”,那么毫不避讳地讲在那之后世界已经开始进入到了“低碳政治时代”。
3中国应对低碳政治的挑战
【关键词】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发展模式;环境效益
低碳经济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每个国家需要以自身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基础,低碳经济在不同的国情下有着不同的发展模式。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时期,这一时期对资源和能源有着巨大的消耗量,而走低碳经济道路能够为我国经济建设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够有效的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为此,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模式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才能有效的促进低碳经济的实施。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与特征
(一)低碳经济的内涵
低碳经济指的是利用更少的自然资源和更少的能源,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从而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以此提高人们居住和工作的环境效益。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低碳经济:第一,温室气体的排放速度应当不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生长速度;第二,实现零排放;第三,绝对排放量的减少。这三个方面的理解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基础,在西方发达国家,他们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追求的绝对的低碳经济,也就说实现零污染和零排放;而对于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我们追求的目标是相对的低碳。也就是说,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在于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速度进行有效的控制,使其能够消除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政府在针对低碳经济的的目标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也应当将温室气体的排放与经济增长的速度相联系,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作为前提,通过有效的生物技术生源应用,对温室气体的排放进行全面的控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主要以控制石化燃料的消耗为主要的目标,达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从另一方面来说,低碳经济的实质就是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撑。
(二)低碳经济的特征
1.经济增长性。这一特征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是低碳经济的发展也要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和体制;另一方面是低碳经济的发展应当以不会造成居民生活水平下降作为前提。总之,低碳经济反对的是奢侈和浪费,在此基础上要保证居民生活水平不受影响。
2.技术创新性。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过程中主要依靠的是低碳技术,也就是说需要依靠技术进步来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通过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的同时,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这种背景下,要求人们要不断的加强对能源服务和技术的提高,同时要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基础上,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而这些都需要依靠技术的不断进步来实现。
3.目标和谐性。低碳经济的主要目标,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浓度,不会对全球的气温和气候造成巨大影响,不会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影响,从而实现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总的来说,低碳经济的主要特征就是在保证不会影响到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基础上,降低能源的消耗量,并且不断加大对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力度,促进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增长。
二、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及动因
(一)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战略目标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低碳经济的发展对我国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目标制定过程中,主要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第一,使能源的消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都获得较大程度的降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第二,利用当前较为先进的能源技术完成工业生产,减少加工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第三,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行业,不断地提升其在节能减排技术和产品等方面的开发力度,以此不断提升我国的综合竞争力;第四,积极参与各种国际性的谈判和碳规则的制定,为我国工业生产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动因
第一,工业化生产的过程中,我国未来的发展需要较大的能源供应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空间。目前我国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净增长趋势严重不协调,这更加凸显了我国减排形势的严峻。节能提效与温室气体减排已成为我国基本国策不可缺少的部分。第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必然带来公路、铁路、桥梁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我国在减排方面遇到的国际政治压力将会越来越大。要树立作为国际社会中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我国必须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第三,不论从产业盈利潜力还是创造的就业机会来看,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代表的低碳产业是一个潜力无穷的朝阳产业,这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直接动因。
三、我国低碳经济实现的途径
1.合理的调整煤炭在国家能源结构中的比例
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生产中,尚且无法摆脱对矿物燃料的依赖,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只能够在能源结构调整方面加大力度,而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将煤炭资源在传统的矿物资源中的比例进行调整,减少煤矿的比例。这不仅能够有效的控制煤炭资源产生的碳排放,这也是发展中国家开展低碳经济的必然趋势。当前,国际油价的波动对于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与其他的减排方式相比,通过扩大进口的方式来改善我国国内的能源结构是成本和风险都相对较小的一种途径。作为当前最为主要的矿种,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中的主体地位将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因此,我们需要不断的加强对煤炭净化技术等相关技术的开发力度,以此为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提供基础。
2.改善城市能源消费结构
低碳经济提倡的减少能源消耗的发展思想,不仅能够节约能源,保证工业生产有充足的能源供给,同时也能够有效的促进技术的进步,提高环境效益。当前,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都将能源效率的提高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策略之一,发达国家在新能源的应用与开发方面,主要是将传统的能源燃料的清洁技术作为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技术。我国也更加注重对城市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积极开发各种新型的燃料生产技术,利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实现对可再生能源的储存与开发。虽然我国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造成了能源强度的下降,但是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来说,我国在能源强度方面仍然具有一定的开发空间。目前,我国的综合能源效率约33%,比发达国家低近10%。电力、钢铁、有色冶金、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8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钢、水泥、纸和纸板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分别高21%,45%和120%。另外,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对城市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与城市燃料的供应都需要进行紧密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提高城市能源消费结构的科学化。
3.将低碳经济发展纳入国家战略
低碳经济的理念需要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低碳发展型”社会作为国家战略理念和战略目标。低碳经济发展理念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一致的。应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来考虑。着眼于未来30~40年的国际竞争力来培养。应制订国家战略层面的低碳经济发展体系,制订低碳经济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将单位GDP碳排放强度指标下降纳入考核体系之中。
4.积极参与国际减排活动
低碳经济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未来社会的竞争,将更加依赖于国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程度以及环境效益的增加。与此同时,低碳经济在为国人创造就业机会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为了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不断提升,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作为发达国家也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进行资金和技术的专注,在国际上开展各种减排技术交流活动,正是一个有效的契机,我国应当积极地参与国际上关于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交流活动,通过各种有效的激励机制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不断发展,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索取也逐渐的增多,由此而造成的气候变化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严峻的考验,低碳经济也成为了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低碳经济成为了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通过低碳经济,有效地解决能源效率和能源结构的问题,其核心的思想在于实现能源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以此来减缓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产生的严重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低碳经济也可以视为一场能源革命,以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为基础,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旭.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商业时代,2010(19).
[2]付允,马永欢,刘怡君.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03).
[3]付加锋,郑林昌,程晓凌.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内差异与国际差距评价[J].资源科学,2011(04).
[4]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途径[J].节能与环保,2009(06).
[5]乔永平.对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认识[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02).
[6]丁丁,周冏.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实现途径和政策建议[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8(03).
[7]国胜铁.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适应性问题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5).
[摘要] “低碳经济”一词在出现不到10年的时间里迅速影响着全世界的各行各业,本文通过分析低碳经济对中国物流业的影响,研究了中国物流业的“低碳”发展现状,从而提出中国发展低碳物流的策略,包括政策的支持、采用环保物流设备、废旧物流设备的循环使用、优化运输线路、推行共同配送等几个方面,以达到减少物流业的能源耗用量、降低碳排放量、保护环境的目的。
“低碳经济”一词最早见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和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国,英国充分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上,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全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低碳正在引起各行各业的关注,低碳也正在影响物流业的运营模式和发展方向,物流业必然向低碳物流的方向发展。
一、低碳经济与物流
1、低碳经济的含义。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
2、我国物流业能源消耗情况分析。物流业是能源消耗较大的产业,在低碳经济中占有特殊的位置,从表1可以看出,物流业的能源消耗量在逐年上升,比重也增加,而能耗成本已经占据了物流企业总成本的40%,甚至80%的比重。从表2可以看出,物流业的煤油、汽油、柴油的消耗量占全国消耗量的比重最大,煤油占90.85%,汽油占50.07%,柴油占54.39%,这些都是高碳能源消耗。因此要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就要降低物流业的能耗,发展低碳物流。
3、低碳物流的含义。低碳物流的含义可以这样来理解:一是如何减少物流领域能源消耗量和碳排放量;二是怎样通过优化的方式来运作物流系统。
低碳物流首先表现为一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是以降低污染物排放、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通过先进的物流技术和面向环境管理的理念,进行物流系统的规划、控制、管理和实施,使其对环境的影响减到最小。它一方面注重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另一方面通过不断净化物流环境,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4、目前我国物流业的“低碳”发展现状。一是当前物流业在低碳问题上仍处于呼吁阶段。物流业界的低碳探索仍然比较有限,在低碳问题上仍处于呼吁阶段。国内大部分企业对“低碳”的意识比较淡薄,对于低碳的探索尚未形成成熟的体系。在相关政策措施出台之前,更多的机构或企业都还在观望。但可以确定的是,中国政府一定会认真实施减排任务,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二是“低碳”理念的人才队伍的建设尚未开启。国内的物流企业,特别是中小物流企业的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较低,缺乏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企业在人才队伍
建设方面还未考虑“低碳”的观点。三是物流企业各自为政,造成物流能力的浪费。目前我国物流企业大部分都是利用自己的物流设备为自己服务,这样就造成了车辆装载率低、设施利用率低、重复建设等问题。
二、我国发展低碳物流的措施
1、发展低碳物流,需要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目前,我国还没有与碳排放相关的政策措施和法律规定,发展低碳物流需要健全行业相关法律规范和标准制度体系,大力培育低碳物流相关技术与产业,组织落实物流业专项行动计划。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从国家、地方、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和税收政策等各方面,发挥政策的组合功能、组合效应,支持和引导企业、社会,大力发展经济、大力发展低碳工业,促进工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时,政府的相关部门要考虑量化每个企业的碳排放量,如将碳排放量以成本的方式加到企业的生产成本中。只有把碳排放作为物流企业生产的一种成本,企业才会重视这个问题,才有动力去推动降低碳的排放,企业会看到减少碳排放量,成本降低了。
2、采用环保低碳型物流设备,推动废旧物流设施设备的循环利用。低碳环保型物流设备一方面表现在其在制造过程中是低碳环保的,比如采用了更清洁的生产方式,或者产品设计更加紧凑,减少了原材料的耗用量。另一方面表现在客户使用物流设备的过程中更加低碳环保。低碳环保型物流设备的选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其一,对物流过程中最常用的设备———“叉车”进行更新换代,可用混合动力叉车替换内燃叉车。据悉,丰田叉车已研制生产出世界上第一台内燃式混合动力叉车———hybrid,2009年12月日本开始销售这种叉车,这种叉车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燃料的耗用量只有同等柴油叉车的50%。其二,要减少运输工具的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量,可从这几个方面考虑:第一,用标准较高的重型专用车代替目前普遍使用载重在5吨左右中型物流车,这样,油耗将会降低20%~30%。第二,汽车运输以柴油车代替汽油车。柴油车比汽油车更省油更低碳,目前我国大多数的营运车辆是以汽油为主的,而不是柴油,但相同吨位的车,用柴油比用汽油要节约得多,柴油机的能源消耗仅为汽油机的45%~60%,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比汽油机大约低30%~35%。
3、优化运输线路,减少运输里程,降低碳排放。
通过仿真模拟软件,从运输里程、二氧化碳排放量、能源消耗等方面优化运输线路。如:中远物流正在应用一套供应链优化软件,该系统通过计算机仿真模型,评估二氧化碳排放量、能源耗用、运输里程等方面对运输线路进行优化。同时,该系统还包括燃油种类的选择和用量确定,系统还可以记录在运输、仓储等每一段物流活动所产生的碳排放数据。
4、物流企业反过来引导客户关注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物流作为派生需求,通常是根据客户要求,提供客户满意的服务。事实上,物流企业也可以适度超前,反过来引导客户关注低碳经济和可持续发展。包括行业标准的建设方面、企业在为客户的方案的设计等具体运作模式中以及企业的投资决策中考虑“低碳”因素的加入,尽量多地考虑低碳效应。
三、结论
低碳经济的兴起将带来一场深刻的变革,极大的改变人类生产与生活。这场变革对物流企业也提出了新的挑战。物流企业必须认真审视低碳物流的价值,积极与企业自身实际需要相结合,做到资源的合理配置,这是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力的保障,从而为参与全球物流业竞争打下良好基础。通过政府、企业的不断努力,低碳经济条件下的物流产业转型才能够实现产业生产力与生态生产力的和值效应,从而彻底告别不可持续的高碳经济发展时代,企业也一定能取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转,程国全,冯爱兰.物流系统工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
[2]蒋元涛.国际物流学[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8.
[3]华晓峰.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0,(7).
[4]张智.物流企业必须积极应对低碳经济[j].经营管理者.2010,(5).
关键字:低碳会计;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要素
“低碳经济”最早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中出现。低碳经济的发展会对企业经济活动和内容产生影响,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很好地利用这一经济形势,能很大程度地提升公司本身竞争优势、市场份额及其利润各方面,如此一来,为了保证碳数据的质量,碳会计则为基础。碳会计最早是在2008年,由Stewart Jones教授提出的,他将碳排放、交易及鉴证等的会计问题称之为碳排放及碳固会计,即碳会计(Carbon Accounting),随着低碳经济的风靡,随即出现了低碳会计。结合现代会计的含义,对低碳会计定义为一门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企业履行低碳责任,节能减排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会计科学。其作用在于考核企业自然资源利用率,企业自然资本效率和披露社会效益,其目的是帮助企业实现节能减排,实现企业绿色利润最大化。与传统会计体系相比,低碳经济下的企业会计目标,会计假设,会计要素的确认,会计报告及其披露均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一、低碳经济下的会计目标
从低碳经济下会计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途径看,低碳会计的目标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基本目标,即充分发挥会计监督职能,利用会计手段,促使会计主体通过技术创新、能源开发等各种手段进行低消耗、低排放生产,在生产中要自觉地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防止并积极治理污染,降低环境污染,最终完成国家节能减排的指标要求,并发展生态经济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第二层次是具体目标,即充分披露有关会计信息,满足决策的需要。如提供与碳会计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相关的会计信息,即披露环境资源流存量、资源资产的分布和变化;了解环境资源所能产生的经济效益;了解环境投资金额、投资管理情况;了解环境费用支出金额及其具体用途等。使得政府能及时了解企业在环境保护,资源减耗方面的执行情况;使投资人、债权人和企业管理层能够充分了解企业低碳会计实施情况,为他们提供有用的决策依据。
二、低碳经济下的会计假设
(一)会计主体。
低碳会计下的会计主体假设既要秉承传统会计假设,又要赋予新的内涵,所以低碳经济下会计主体假设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企业核算时,将环境资源的价值消耗,环境资金,企业内部的资源消耗,污染事项,等都考虑在内;另一方面,从全球的角度而言,环境问题是共同关注的话题,所以也要充分考虑本会计主体同整个社会及其他会计主体关于环境问题的联系,从宏观层面把握环境问题。
(二)持续经营。
传统会计中,该假设认为企业以持续,正常的经营活动为前提进行会计核算,但企业走上低碳道路,最重要的就是要减少碳排放量,维持生态平衡,节约资源,解决环境问题,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者的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假设是低碳会计构建的基本前提和根本性约束。
(三)会计分期。
将一个企业持续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平均划分为连续的期间,称作会计期间。在低碳经济下,会计也需要分期,但要不仅要涉及到传统的会计周期,还要考虑到企业污染治理周期,而且许多降低污染,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支出很难正确分摊得到各个收益期中。所以说对低碳会计而言,环境保护收益期的确认和计量将会是会计分期的一个重要依据。
(四)计量假设。
货币是主要的会计计量单位,但是对于低碳经济下的会计核算有的可以用货币计量,有的却不能用货币计量的。
例如涉及到企业对环境的污染程度,由于存在一个范围和年限问题,很难用货币来衡量。这就要求会计计量的形式多样化,不仅仅包括货币计量模式,同时应该包括实物计量模式,劳动计量模式等非货币模式。对于企业的碳排放量,应当设定碳单元,用以计量企业的减排量。并且对每一碳单元根据国际市场价格情况,核定每一碳单元的价格,从而可以将企业的碳排放量纳入企业的利润表中进行计量。但并不是所有的项目都能量化到报表中,这就导致企业业务很难用统一的计量单位来计量,就必须提供财务报表之外的低碳经济对环境的会计报表,以保证财务报告的充分性和各会计要素的可比性。
三、低碳经济下的会计要素确认
企业业务范围内与低碳经济行为相关的项目应当相应地计量并计入六大会计要素中,结合传统会计的定义,对低碳经济下的会计要素做如下定义:
低碳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中取得,由企业所拥有或控制,预期能为企业提供低碳处理和环境保护的资产。其主要内容为:为进行节能减排,清洁能源,处理污染而购置的专门设备或者兴建的场所;为低碳生产购置的日常材料或低值易耗品;为低碳治理和保护而专门购入的专利技术等。
低碳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且与低碳生产相关的现时义务。其主要内容为:为进行低碳生产,清洁能源利用而发生的长、短期借款、应付的资源环保税费、治理环境发生的应付账款等。
低碳权益指企业所拥有的清洁能源、治理资本、接受的环保投资或捐赠、节能环保基金等。
低碳收入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可直接归集于节能减排、能源节约所形成的非主营业务收入、低碳环保奖励等。
低碳成本指企业在经济活动中为节能减排、低碳生产而发生的支出。如低碳生产而形成的工、料耗费;环境保护治理费用、补偿费用,低碳设备的折旧费用等。
低碳利润指企业在一定的会计期间内,低碳收入扣除低碳成本、税金后的净额,反映企业低碳效益。
四、低碳经济下的财务报告与披露
会计信息的披露通常包括两种形式,财务报告和单独报告。低碳经济下的会计信息披露也不外乎这两种形式:
一是在传统会计报表中增列低碳会计项目,将能够以货币形式量化的低碳信息反映在会计报表中,反映在相应的科目中,并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形式体现出来。对于一些无法以货币形式量化的信息,则在附注中增加低碳会计信息,如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存货-碳含量,在损益表中单独列示碳消耗费用,像低碳项目、产品含碳量等信息也可在附注中列报。在附注中,还可以用财务评价指标来披露低碳信息。
二是单独报告,即提供单独的低碳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等信息。对于无法量化的项目可以编制单独的“低碳情况说明书”。可以采用数量、文字、图形和技术指标结合的方式;既简便又容易操作更直观地企业的低碳信息。这种方式既能更好的反映企业诸如能源消耗强度,污染治理支出,环境保护措施等财务及非财务信息,同时还能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
综上所述,我国要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应建立一套完整有效的低碳会计体系。将低碳经济用合适准确的会计语言表达出来,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窦春志.加强绿色会计发展助力低碳经济发展[J].今日科苑,2010(10)
[2]强殿英,文桂江.构建企业低碳会计体系的思考[J].会计之友(上旬刊),2010(08)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唤起学生对日益遭受破坏的地球环境的清醒认识,从小树立低碳环保意识。
2、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情感,理解“倡导低碳生活 唤起绿色希望”的深刻内涵。
二、活动主题:
倡导低碳生活 明天更美好
三、活动准备:
1、搜集相关的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料。
2、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初步了解“低碳生活”的含义。
3、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体现低碳意义的物品。
四、活动时间:一课时
五、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新新主妇丽请可不是个小气的人,她和老公的收入都不错,家里的经济条件怎么也算的上“中上”,因此她对父母和唯一的弟弟出手一直很大方。可是最近弟弟却 她“小气鬼”,说她连个纸杯也舍不得用,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丽清现在是一个“低碳生活”倡导者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学生各抒己见。
2、何谓“低碳生活”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叫“低碳生活”吗?在今天我们要倡导低碳生活有着怎样的意义呢?
学生在课前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回答“我所了解的低碳生活”。
1、 多运动,少看电视机,少上网,多与家人和朋友聚聚,多出去散散步。
2、尽量吃绿色食品,多喝水,少喝酒和碳酸类饮料,高脂肪高糖等垃圾食品尽量避免
3、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瓦数(功率)尽量低点,照明够了就行,而且房间亮度低点更浪漫更有情趣。
4、近距离外出,尽量使用非机动车(步行或自行车)
5、不乱丢垃圾,进行垃圾分类。
。。。。。。
(二)、警示
1、多媒体展示资料:地球发热了
指名学生朗读资料
2、师:世界气象组织公布的“2009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指出,近10年是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10年。请同学们当一回医生,你们知道地球发热的原因吗?
学生讨论回答地球发热的原因。(温室气体让地球发热)
师:200多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大量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出,使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这已是不争的事实。
3、多媒体展示:北极冰层变化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北极冰层变化的图片,提问“全球变暖使得南北极冰川开始融化会导致哪些危害?”
学生讨论回答。
4、多媒体展示资料:全球升温1℃—6℃地球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灾难
指名学生朗读资料
师:全球暖化将会引发暴雨、暴雪、洪水、飓风、干旱、酷热、酷寒等气候灾难,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5、回忆近几年来中国遭受的自然灾难。
多媒体展示:地球气候灾难的图片(汗灾、沙尘暴、暴雨、暴雪、洪水、飓风、酷热、酷寒等气候灾难)
师:看完这一张张令我们触目惊心气候灾难的图片后,你有怎样的感受?
学生回答各自的感受(减少碳排放,遏制全球暖化。)
(三)、行动
1、播放视屏“地球一小时”
2,为“小气鬼”正名
3、过量二氧化碳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目前已经极大地威胁到地球上人类的生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为遏制全球气候变暖,减少碳排放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呢?
4、让学生展示自己动手制作的体现低碳意义的小物品(废物利用),交流“低碳达人”们低碳时尚。
5、诗朗诵:给未来一片绿色
6、分组完成
师:减碳是我们每个地球人的责任。“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低碳生活离我们并不遥远,随时随地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环保的“低碳达人”。
低碳生活,我倡议:
①使用太阳能热水器,使用节能灯泡
②少开私家车,多搭乘公共汽车或地铁,短程步行或骑自行车
③出门购物,自己带环保袋,无论是免费或者收费的塑料袋,都减少使用
④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饭盒,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吃不完打包不浪费
⑤养成随手关闭电器电源的习惯,避免浪费用电。
⑥在着装方面,不穿野生动物毛皮制作的服装,购买棉质衣服,少买或不买化纤产品
⑦在用餐方面,多吃素、少吃荤。(少吃荤的结果是减少家禽家畜的饲养量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⑧尽量做到不购买包装繁杂的食品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