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居家养老存在的利弊范文

居家养老存在的利弊精选(九篇)

居家养老存在的利弊

第1篇:居家养老存在的利弊范文

关键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法人受托模式

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运行管理体制现状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运行管理体制是在“新农保”和“城居保”管理体制基础上建立并施行的。2009 年国家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新农保”采用县级统筹管理模式,在“新农保”试点县采用统一制度设计、统一缴费标准与财政补贴水平以及统一的基金管理和使用等管理制度安排。2011 年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试点县为管理单位进行基金收支管理。随着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养老保险制度整合需求愈发凸显,2014 年国家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统一,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由新农保基金和城居保基金构成,实行市县级统筹管理,设置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管理服务和经办机构,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基金进行监管。

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运行管理制度存在问题

(一)监管办不分离容易导致政府寻租

在新农保制度和城居保制度运行初期阶段,集监管办于一体的县级管理模式容易诱发基金挪用、虚报瞒报等问题。2013年调查结果显示各地区新农保和城居保虚报、瞒报参保人数问题严重。2011 年全国约有 2.2 万人重复参保,导致国家财政支出额外增加约 290 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给付完全由国家财政负担,各地区参保人员越多获得的财政补贴越多,由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由市县自行管理,市县政府为获得更多的财政补贴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特别是参保老年人口进行虚报。同时,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经办和监管均由市县政府完成,市县政府或为了完成基金保值增值目标,或负责机构、负责人员为谋取私利容易产生基金挪用的问题。

(二)贫困地区不具备财政负担能力

市县财政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给付的主要来源,特别是在东部地区,国家财政部分负担基金筹集的情况下,贫困地区市县财政将难以负担城乡居民养老金给付,导致城乡居民养老金待遇难以提高,不能满足其养老保障需求。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管理层级过低,各地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未能实现统筹使用,低收入地区在财政能力约束下容易出现财政缺口。

(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管理效率有待提高

《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中提出“各级人力资源部门履行监管职责,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负担基金监管,地方政府为经办机构提供必要的工作场地、设施设备、经费保障,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可见,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采用完全依托政府的管理模式。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运行过程中,政府设立经办机构,对经办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将耗费大量政府资源,而且“花别人钱、办别人事”的管理模式将导致制度运行效率损失,可引入“第三方力量”提高管理效率。

三、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法人受托管理体制

(一)全国统筹法人受托管理

法人受托管理最早应用于企业年金之中,是指企业年金委托人将年金的运作管理等事务交由具有相关资质的法人受托机构代为执行,法人受托管理具有充分竞争、基金安全性高等优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可采用全国统筹法人受托管理体制,以省级为单位开展国家的各项治理工作,结合中央、地方财政分权改革,进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国统筹管理。同时,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筹集、运营和投资等经营管理权由政府剥离出来,交由充分竞争的基金管理公司,不仅能够提高管理效率,而且能够降低政府管理成本。

(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法人受托管理体制优势

1、全国统筹法人受托管理体制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

针对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市县管理存在的弊端,采用全国统筹法人受托管理体制将有利于改变政府包办的管理格局,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筹集、运营、投资等事务在政府职能中分离出来。只需要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运行提供完善全面的法律体系和制度框架,发挥养老保险收入再分配功能,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行的良好经济环境和金融环境,促进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而不再直接参与基金运营管理。国家建立全国和省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委员会,委员会将基金投资运营权委托专业的基金管理企业,基金管理企业通过竞标方式获得管理权,基金管理企业直接面向金融市场将更加有效的实现基金保值增值。同时,委员会将基金支付事务交由银行系统和商业保险公司,利用其已经十分发达的经营网络,最大程度方便城乡居民领取养老金,提高支付效率。政府负担基金投资、运营监管,明确了政府的职能定位,在保证基金运营安全的前提下提高管理效率。

2、全国统筹法人受托模式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

在全国统筹法人受托模式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交由专业基金管理企业,这些企业通过相互竞争获取管理权,可降低基金运营管理费用,这种模式也避免了政府建立基金投资运营管理机构带来的资本投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发放交由银行和商业保险公司,可充分利用其分布广泛的营业网点,形成全覆盖的管理服务网,方便城乡居民的同时还能够避免政府设立专门待遇发放机构所带来的高昂成本。

3、全国统筹法人受托模式有利于构建高效的监督机制

全国统筹法人受托模式提高了管理层级,并引进了管理机构和经办机构相互制衡的监督模式,提高了基金管理的安全性,避免市县统筹管理模式下存在的基金挪用、虚报和瞒报等问题。同时,全国统筹管理模式扩大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规模,能够起到降低投资风险的作用,大规模养老保险基金能够影响金融市场,提高基金收益能力。在全国与省级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委员会监督管理下,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监管效率,并从法律的高度规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管理运行。

参考文献

第2篇:居家养老存在的利弊范文

一、老年人非婚同居养老的内涵与特征

男女老年人“搭伴养老”是指男女老人在不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情况下生活在一起的生活方式,它的优势是男女老年人在搭伴过程中,日常生活有所依靠,可以实现双方相互的照顾和情感慰藉,可以消除和减少孤寂感,老年人非婚同居养老是指年龄在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因故造成独居的现实生活状况,在找配偶的过程中,通过个人或者部分人的私自契约维系的一种同居关系,目的在于生活中有个伴侣,在生活中相互帮助、相互照顾,它既是一种准婚姻模式,也是一种养老模式。从法律的意义上讲,老年人非婚同居养老现象在财产分配和契约上按照法律中自然人的身份进行保护,按照法律规定的同居时间和程度,具体判别是否构成婚姻关系。老年人非婚同居是社会学范畴下的老年人群体通过自助养老减轻年轻人养老负担,同时也为社会和政府管理减少了成本,是养老模式中比较鲜见的一种养老模式。

由于没有法律保障,婚姻关系不稳定,存在上当受骗和再次失去伴侣的风险,尤其不利于女性老年人的生存权益的保障。这种现象作为新时期出现的一种养老模式,并不是为所有的老年人群体喜闻乐见的。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大部分青年子女坚决反对家中的父母出现老年人非婚同居行为,在城市中小部分子女表示只要父母同意,就会尊重老一辈的意见。这充分说明并不是普遍的一种养老模式。非婚同居的养老模式作为一种老年人互助养老的一种方式,也存在其特有的优势。非婚同居不仅仅保证了老年人之间的交往自由,也保证了彼此在生活中的相互照顾,在生活中非婚同居的伴侣丰富了老年人在精神上的依靠,满足了老年人心理情感和与人沟通交流的精神慰藉,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老年人在养老过程中的生活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

二、老年人非婚同居养老现象存在的原因探析

在老年人非婚同居现象出现的原因分析中,首先是源于地缘和亲戚关系的邻里亲友互助。这主要是在亲朋好友的帮助下,通过日常相处和长年累月的生活中的相互照顾、相互帮助造成的一种潜意识中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非婚同居的养老互助关系,现实生活中减轻子女负担、自助式的养老模式促使老年人渐渐接受非婚同居的养老方式,加上受到亲朋好友的信任基础的影响,以这些信任为纽带满足老年人的日常人际交往、精神慰藉等需求,形成的老年人非婚同居关系。

其次,以社会群体中的受到高等教育的老年人和身体健康状况良好的这样的老年人群体中具有精英型老年人特征的群体间的互助造成了老年人非婚同居养老模式的存在。在老年人群体中,受过高等教育的老年人具有比较开明的思想和乐于接受新思想、新事物的勇气,集体意识和社会意识强,通过在协会、生活服务以及文娱活动中提供帮助和相互鼓励,从而形成精神的依托,这是非婚同居养老实现的另一种原因。

第3篇:居家养老存在的利弊范文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我们不提倡把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要多角度、多方面利用资源,这样才不会全部落空,对于铜仁市的农村居民来说,当然也不能仅靠一种手段来保障自己的养老资源。结合铜仁市的自身情况,铜仁市也按照国家的要求颁发了《关于印发铜仁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施办法的通知》,结合国家政策和当地的特点对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险进行完善,给农民的养老问题吃下了定心丸。但是因为政策尚不健全,我国的农村人口所占比例还比较大,所以对农民的养老保险的支持力度还比较薄弱,因此单独依靠政府的养老保险还不能完全满足农村居民的养老需求。在当前情况下,铜仁地区的养老资源包涵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土地资源、当地补贴以及个人的收入存款等几项,这些资源虽不是完全足够保障居民的养老问题,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农村居民提供多一项选择。所以在此情况下,建议铜仁市的农村居民从全面上把握养老资源,重点突出个别的养老资源利用,这样才能够让自己安享晚年。所谓全面把握,即是首先要在年轻时通过自己的劳动尽量赚取财富,在保障日常生活的情况下将其存入银行之中,保障在出现意外时能有钱补助。其次,自己的耕地是固定财产,要根据耕地条件让其发挥最大的价值,切实保障家庭的粮食安全。再次,响应国家的养老保险政策,根据自身能力选择较多的种类,到老了能够获得更多额养老补助。最后就是要将自己的子女也纳入到自己养老的行列之中,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情感上,子女都是老人能安度晚年的重要支撑。

二、依据条件,巧妙选择

任何选择都不是盲目的,尤其对于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障资源选择更不能随波逐流,要依据自己的条件。从投资与理财的角度看,自己所选择的投资方式要与自己的实际生活情况相符合,所谓的实际情况包括自己的收入、年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等等,投资是为了获得最大的利益,在养老保障上的投资是为了能更好的安度晚年,所以对于农村居民来说,日常收入较少,对于每一分钱都精打细算,自然要权衡好所有方式的利弊,客观分析自己的条件来选择适合滋生的养老资源,从而使自己能够不愁养老。所以要从年龄、家庭收入、土地情况、政府政策等多方面来综合考虑。首先要考虑自身年龄,45岁以下的农村居民还处于青壮年时期,整体条件以及精神情况都比较旺盛,因此在养老问题上不必想得太多,经济条件允许的话可以适当购买适合自己的养老保险,在日常的生活中只需缴纳农村合作医疗便可以了,对于国家的新型养老保险可以根据家庭情况以及自身的意愿适当缴纳。但是一定要坚守住土地这一坚定性的养老保障,任何时候不能丢了土地这一基本资源。对于45岁以上的居民要适当加大对自己养老资源的倾斜力度,根据情况酌情多增些养老资源的保障。此外,家庭条件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家中子女多少以及家庭收入等等都应考虑在内。农村中养儿防老的观念虽有待改进,但是毕竟子女的照顾会让老人的身心感到愉悦,所以在选择养老资源的时候要把子女考虑到其中。此外,最重要的要考虑家庭的收入情况也就是经济情况,经济状况好的家庭不愁养老,状况不好得家庭要坚持多方面的选择。

三、未雨绸缪,加强规划

从理财的角度来讲,农村居民的自身养老资源应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和回报,农村居民对养老要有未雨绸缪的忧患意识,成功任何角度对自己的养老都不能松懈,任何资源都要得到有效的利用,做好提前的规划。所谓农村养老资源的规划就如前面所说的现有养老自愿的利用,有些人愿意将钱存在银行中,有些人愿意将其购买股票、养老保险等,这些依据个人的心理防线而异,但是我们不得不考虑的是,银行利率也好,个人养老保险也好,国家政策也好都会随着国家的发展变化而发生改变,我们相信自己手里有了钱就可以对养老十分放心,但是我们不知道未来几年甚至等到自己变时,自己积攒的那些钱会不会贬值成一盒药都买不起呢,那个时候的保险公司还会像现在这样盈利吗?国家政策还会一如既往的支持农村居民养老吗?所有的这些问题都应考虑在内。铜仁市的养老资源较为丰厚,居民的生活条件也在逐步改善,但是人们的这种未雨绸缪的忧患意识也还有待加强,对于养老资源的选择一定要做好合理的规划。

四、结语

第4篇:居家养老存在的利弊范文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居家养老对策

一、居家养老模式的提出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究其根源,其一,老年人口基数大。根据中国统计局相关资料并参照国际通用人口老龄化社会标准,早在1999年,我国就已经提前步入老龄化社会。目前中国作为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其老年人数量占据全球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其二,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比2000年上升2.93个百分点,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仍在加快;其三,家庭结构和养老模式不合理。中国家庭典型421结构和不匹配的养老模式给政府、企业、家庭和个人造成巨大的压力。如何妥善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选择并完善养老模式,将成为提升国民的幸福指数和保障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社保专家指出,基于我国人口老龄化发生在未富先老的基本国情,单纯依靠适度普惠的社会化养老方式来解决数以亿计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并不现实。倡导和发展家庭养老也就成为进一步破解养老难题的不二选择。

二、居家养老现状研究

我国政府逐渐开始重视老年群体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并采取法律、财政手段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具体如下:

(一)法律保障。为了应对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民政部加快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2012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从我国家庭小型化和养老功能相对弱化的角度增加了社会保障、社会服务和社会优待等内容,同时也强调了家庭养老的基础作用,作为子女赡养人有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精神上抚慰、照顾老年人特殊需求的义务。2013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七条更是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并将每年的重阳节定为老年节。

(二)社会保障。国务院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对“十二五”时期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目标和要求。规划要求,到2015年“十二五”末,养老床位要达到每千名老人30张。而去年底,全国养老床位是390万张,每千名老人20.6张。同时,社区为老服务的覆盖率,城市要达到百分之百,农村要达到50%。

但是基于我国城乡发展不均衡,地区差异较大和地区间人口老龄化程度发展不平衡的事实。我国居家养老依然面临严峻的挑战。具体来讲,

其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差异比较明显。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四个直辖市和浙江、江苏、山东等中东部经济发达省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比较严重,而西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省份如新疆、、青海、宁夏等人口老龄化程度相对较小。地区之间老龄化程度的差异,预示着未来人口流动的加剧,人口老龄化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表现明显,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旺盛,将通过吸引西部地区年轻劳动力的流入而得到满足。因此,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将减小地区间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差异。但如果劳动力从不发达地区流入发达地区的速度很快,也有可能出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差距进一步拉大。

其二,我国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居家养老模式的是否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依赖于当地居民收入。但是广大农村地区居民收入低、社会保障发展滞后、基本保障制度覆盖面窄、城乡间社会保障待遇差距仍然较大的现状尚未改善,这也加大建立制度完善、组织健全、规模适度、运营良好、服务优良、监管到位、可持续发展,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难度。

三、完善居家养老模式的对策

针对居家养老模式现在存有的弊端,本文认为可从以下四个层面进行改进,

(一)国家层面。中央政府应顶层设计,立足于中国基本国情和传统文化,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省级依据本省实际需求,补充相应的基础建设。同时需要兼顾“社会福利”和“市场福利”,防止“政府干预过多”和“市场调节走偏”两大弊端。

(二)企业层面。鼓励企业积极参与,一方面可以拓展社会融资渠道,增加养老服务企业项目信贷投入,适当放宽贷款条件,尽量降低担保条件,并提供优惠利率。对于规模大、前景好、市场急需的养老服务项目,给予必要的贷款贴息补助;另一方面采取税收优惠、减免费用等措施,对养老服务业予以大力发展和扶持,落实个人和企事业单位向养老机构进行慈善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

(三)家庭层面。鼓励421型家庭多生一胎和倡导家庭成员与老年人共同生活或就近居住。并在家庭成员的早期教育上形成孝道的思想观念,通过家庭成员的相互协作,减轻个人的养老负担。同时,通过家庭财富的共同积累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四)个人层面。物质上,鼓励个人规划自己的晚年生活,提倡全民参与养老、医疗等保险,并倡导部分身体健康的老年人的再就业;精神上,鼓励老年人积极参加文化体育活动,以实现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以及和谐老龄化。

参考文献:

[1]刘维.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居家养老模式思考[J].理论月刊,2010,09:70-72.

[2]胡钟月.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社区居家养老的困境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3,12:204.

[3]王丽.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养老模式的思考[J].当代经济管理,2012,04:52-55.

[4]王文静.论我国居家养老模式的完善[J].新西部(理论版),2012,13:10-17.

第5篇:居家养老存在的利弊范文

关键词:养老保障体系;城乡统一;多支柱

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养老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最基本的内容之一。一个有效率、可持续的养老保障体系不仅能够提供收入保障机制,保障国民老年的基本生活;而且能够作为一种动力机制,为经济发展提供大量积累基金,优化金融结构。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城市化、人口老龄化的进程推进,如何好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成为当前社会焦点问题。

一、养老保障体系的现状与弊端

(一)养老保障体系的现状

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建设始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经过经三十年的发展,初步建成了覆盖全国的养老保障体系。已形成了包括覆盖城镇企业职工、有城镇户口的自雇者和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行政单位职工、事业单位的职工在内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同时还建立了以覆盖正式就业职工为主的企业年金计划和自愿性个人养老储蓄计划等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但目前中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仍处于多元化、碎片状阶段。

(1)中国养老保障体系的城乡二元化。当前中国养老保障城乡结构体系属于二元模式,相对而言,城市已形成较完善的养老保险体系,而农村养老保险发展则不尽如人意。城市已建立起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而农村除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尚处于起步推行阶段,农民养老仍靠家庭养老、土地养老等传统模式为主,政府社会责任未能体现。养老保障城乡二元化结构体不仅造成了不公平的城乡养老权益,而且不利于城乡养老保障制度的衔接和城乡劳动力的有效流动。

(2)中国养老保障体系的群体受益多元化。当前中国养老保障体系不仅在城乡之间存在差距,而且在各体系内部也处于多元化状态。具体而言,在城镇养老保险体系中,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脱离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之外,体制内人员享受与体制外人员不同的待遇,严重影响了养老保障体系各群体之间的公平性。农村地区,地方经济实力的强弱和子女赡养程度的差别,也会产生地区养老保障水平的不同。

(3)养老保险金“空帐”运行压力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在设计之初,为了帮企业减负,把本应是企业或政府负担的部分养老责任全部让社会保障来承担了,导致“空帐”作为制度转轨成本而存在。在目前就业的人多、退休的人少,缴费的多、领养老金人少的情况下,财政补贴能够弥补养老金账户的缺口。但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推进、人均寿命的提高和缴费人数的降低和积累资金贬值的风险下,我国养老金的支付压力势必将体现出来。根据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最新给出的数字,2011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空账”已经超过2.2万亿,较2010年增加约5000亿。尽管这一数据一直未能获得官方层面的认可,但不可否认的是,在现行财政不对养老保险进行补贴的情况下,多个省市的养老保险已经收不抵支。

(二)弊端

(1)影响社会流动。社会流动又称社会位移,是指个体从一种社会集团移向另一种社会集团、从一个部门移向另一个部门、从一个社会集团或部门内部的某个层次移向另一个层次的社会现象。在我国碎片化的养老保障制度下,不但农民工难以转续社保关系,就连机关干部向私人部门、私人部门向公共部门、私人部门跨省市的流动,社保关系转续也都统统成为难题。保持良好的社会流动不仅有利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要素流动自由,而且,也是维持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稳定器”。

(2)社保资金运用效率的降低和财政风险的增大。制度不统一降低基金运用效率,不利于制定统一的投资策略。由于碎片化制度下缴费收入管理非常分散,地区间和制度间横向不能调剂,中央政府纵向难以统筹使用。同时,在多种养老保障制度下待遇较低的群体必然向高的群体攀比,最终的结果必然是就高不就低,“攀高拉齐”。如国家为缩小企业职工养老金待遇与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之间待遇的差距,于2007年决定,在已经连续三年上调企业退休待遇的基础上,再连续上调三年。这项决定无疑为缩小企业退休待遇与机关事业单位的差距产生作用,但同时上调成本的连续支出内必将影响基金的财务可持续性,蕴藏着潜在的财政风险。

二、建立城乡统一养老保障体系必要性分析

1.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需要

在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市场经济体系不断完善的大背景下,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不仅是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无论是城乡之间,还是在城乡各自内部。均存在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问题,并有扩大的趋势,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社会公平问题突现,并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通过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养老保障体系,使城乡居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创造城乡一体化发展良好的社会保障机制。

2.家庭和土地的养老保障能力下降

不适应当前老年人养老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国农民的养老保障实质上是以家庭和土地为中心的非正规保障。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家庭和土地的养老能力急剧下降,家庭养老的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已不能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需要。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离土离乡”加入打工大潮,人均耕地的减少和农业人口减少之间的不协调以及各类失地农民的出现也降低了土地的养老保障功能。

三、建立城乡统一养老保障体系的路径选择

结合我国城乡养老保障制度的差异、不平衡现状的国情,城乡统一的养老保障的构建过程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即以城乡统一的养老保险为主体和核心,逐步实现城乡养老保障制度的统一。

(一)以建立强制性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为核心

将建立城乡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作为满足老年人经济供养需求的最主要途径和第一支柱。国家可以整合现有的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建立个人帐户和社会统筹相结合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其中参保者个人缴费存入个人帐户:城镇居民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农村居民个人缴费部分主要来源于土地经营收入、家庭生产经营收入、财产性收入等。社会统筹部分城市国家依据经济发展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等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农村居民的社会统筹部分则主要靠国家财政支持和集体补助,国家支持为主。

(2)完善养老保障服务化的内容,优化养老保障方式

传统的养老保障方式更注重经济养老,但从老年人实际生活出发,应完善在养老保障在服务方面的内容。具体而言,可以在城市社区和有条件的农村地区要开发和建立更多的老年人活动中心,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建立社区的老年人互助制度;建立时间储蓄银行机制,促使人们在年轻时或身体健康时,为需要护理的老年人提供服务,储蓄并积累护理时间,当将来自己需要这方面服务时,可以利用已经储蓄和积累的服务时间。

第6篇:居家养老存在的利弊范文

关键词:农村;房屋地基;宅基地继承改制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8.069

1.宅基地使用权继承的现状

1.1案例纠纷

2005年,湖南省某县法院收到村民李某的一份诉状,状告当地村委会,要求村委会返还其老屋地基的所有权。诉状叙述,1995年,李某一家有五口人,姐姐、妹妹、父母,其父当时向本村委提出过建房申请,要求在老屋的地基上建房。后来,2000年时,李某考上重点大学迁出了自己的户口。姐姐和妹妹也因为出嫁迁出了户口,家中只有父母二人,因劳动力缺少,房屋一直未修,后来李某父母因年事已高,也不幸辞世,家中无人居住。村委会按村里的规定收回了老屋地基的所有权,并要求李某将老屋拆除或将地基卖给本村村民,否则,强行处理。李某不同意,最后上了法庭。

1.2宅基地继承的必要性

(1)违反平等原则。我国现行的宅基地使用制度,是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和城乡户籍分离制度下的。城市的房屋使用权可以继承,但是农村房屋及其宅基地不能继承。这将农村和城市居民差别对待,造成了社会的不平等。

(2)资源的浪费。根据规定,农村宅基地是不能继承的,但是宅基地上的房屋是能够继承的。但是现行法律规定,是不允许对该房屋进行修缮改造的。如果不能处理,该房屋很难物尽其用。

(3)宅基地的使用权受到限制。如果宅基地使用权不能继承,那么当所有权人死亡后,会造成宅基地使用权归属集体,房屋使用权归属继承人。在不能暴力拆迁的原则下,这块宅基地,集体并不能有效使用。

(4)与传统文化相悖。中国人的传统思想是落叶归根,荣归故里。老了希望在自己小时后成长的地方修身养性,颐养天年。如果宅基地使用权不能继承,又非该集体组织成员无法申请宅基地使用。这种制度明显不符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2.宅基地继承存在的问题

从继承人身份不同的角度出发,对于农村宅基地继承中存在的问题做出以下分析。

2.1继承人户口已经从农村变为城市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子女,一方面在年少时跟随父母来到城市的生活读书户口转到城市,另一方面农村子女在外省读大学,户籍转到了大学所在地。后来子女们在城市定居生活,如果父母不在了,农村的宅基地继承便有了问题。这些子女已经没有了集体组织的户籍,也不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按照现有规定不允许继承宅基地,但可以继承房屋的所有权。出现“地不随房走”的尴尬情况。

2.2继承人户口在农村。生活在城市

(1)农民工集体。在大量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者中,农民工在继承宅基地的同时,由于长时间的在外务工,宅基地会造成空置,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农民工集体很难在城市定居,更多的人希望回乡养老。此时他们在集体中已经没有宅基地,如果没有空的宅基地,又不能通过继承获得宅基地,则违背宅基地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目的。

(2)在城市定居的被继承人子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子女,在城市生活,并置办房产,但户籍仍留在农村。那么,其在继承其父母的房屋时,可能造成土地闲置和浪费。

2.3继承人已有自己的宅基地

在农村,子女长大独立成家后,一般会向集体申请自己的宅基地,自己建房子,搬离父母独自居住。等父母百年后,如果直接继承父母的宅基地,便会违反“一户一宅”的规定,并且对于其他组织成员来说是不公平,不合理的。如果只继承房屋,又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宅基地也得不到有效地利用。

3.宅基地继承改制

3.1直接继承

集体内部继承,继承人是集体内部成员。继承后既不会导致“一户一宅”情况出现,也不会使宅基地流转于其他集体之间,可直接继承。

没有宅基地的非本集体成员,符合继承条件的,可以直接继承。

3.2有限制的继承

第7篇:居家养老存在的利弊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因素

作者简介:向红(1986-),女,重庆人,重庆三峡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助教。(重庆 404100)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1-0214-02

长期以来,考试都是学生最关注和重视的问题之一,考试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个人能力,也是学校评估学生知识掌握水平和检测教学质量的最主要方法。近年来,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日趋严峻,屡禁不止,作弊的形式不断更新,手段层出不穷,甚至出现了有的学生不以作弊为耻,多人共同作弊现象,使考试作弊的现象尤为严重,侵蚀了高校的学风和校风建设。诚信是道德的基础,是大学生必备的品德。高校必须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详细分析引发考试作弊的原因,减少考试作弊现象,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

一、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理性思辨

考试成绩是教学活动中评估学生知识水平、检测教学质量和选拔人才的风向标,对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然而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科技的不断创新,大学生的作弊手段日趋现代化,利用各种高科技作弊的现象屡禁不止。针对当前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状和动向,深入研究作弊成因迫在眉睫。本文将从心理因素着手,对作弊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防治考试作弊行为的有效策略。

1.虚荣好胜心理

成绩只是评价学生的一个方面,并不是衡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唯一标准。但考试成绩是为学生带来经济效益最直接的一种方式,大部分学生十分注重考试成绩的优劣。一方面,大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企图借助优异的成绩获得老师、家长和同学的认可和赞誉,铤而走险,通过作弊手段获得较好分数;另一方面,有的学生想在奖学金评比中占优势,为毕业后寻找工作多一份“保险”而作弊。同时,部分大学生把协助或帮助同学作弊当成社会交换的筹码,以此获得别人的尊重、情感、承诺甚至获得物质利益,无视考试作弊的恶劣影响和严重后果。

2.从众心理

目前,高校管理缺乏一个健全的、完善的诚信体制,校园诚信氛围和环境尚未真正形成,导致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在很多高校成为一种客观存在,而且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越来越“猖獗”。立足心理学视角,人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只是每个人的控制能力不同,态度不同。考场上看着同学考试作弊未被监考老师察觉,使得部分大学生趋之若骛,渴望通过考试作弊来获得好成绩的强烈愿望也让他们蠢蠢欲动。究其原因是很多大学生平时多数的时间用于个人的娱乐,忽视了学业。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大学生因为身边人的“不良示范”想尽办法作弊,导致大众化作弊现象越演越烈。

3.情谊之难心理

大学生作为独立个体,对于同学和朋友之间的情谊倍加重视。高校中部分学习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骨子里有一股很强的同情心和侠义之气,为了友谊时常会是非不分,仅凭义气,面对同学的“求助”,不加思考,对作弊的危害性认识不清,只顾情谊,慷慨地伸出援助之手,最终害人害己。同学之间的情谊固然重要,但是不能蒙蔽了大学生双眼,仅仅是碍于面子就毫不犹豫协助作弊,会对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

4.轻视学习心理

多数学生进入大学后,处于相对宽松的环境,对自己放松了要求,学习动机缺乏,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平时只顾及娱乐和游戏,从来不会花费时间在自己的学业上,经常缺课或逃课,期末考试临近就会产生焦虑心理,想尽办法弥补,利用各种“高超”手段千方百计在考场实施作弊行为,投机取巧以获得预期成绩。大学校园也存在部分大学生疏忽平时学习的细节,“临时抱佛脚”现象屡见不鲜,增加自己不自信心理,最终选择考试作弊。

5.习得性无助心理

大学生都是历经高考的残酷“洗礼”走进象牙塔的,然而部分学生早已对考试和考试成绩灰心丧气,不报任何的希望,形成了“习得性无助”的心理。大学生处于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没有老师和父母的随时管教和监督,很容易致使大学生找不到方向感,对学习生活产生厌烦心理,默认自己的能力不够,自信心丧失,对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缺乏学习的激情和动力,认为能够顺利通过考试的唯一有效路径就是考试作弊。

6.懒惰心理

现在大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从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父母包办过多过细。客观地说,家庭教养方式直接导致他们对人生观、价值观缺乏思考,从小就已经养成了懒惰心理,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在学校平时学习不积极主动,考试的时候处于高度焦虑的状态,企图通过作弊手段获得自己满意的成绩。这充分体现了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薄弱,一部分大学生对是与非、对与错不能准确定位,意识混乱不清,从不以考试作弊为耻,对考试作弊养成了一种习惯性的强烈依赖心理。

7.不平衡心理

由于高校中存在着“学生成功作弊并且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获得了荣誉和老师的赞誉”的不良风气,蔓延速度极快,严重影响了校风和学风。同时,部分学习刻苦努力的学生考试效果不如考试作弊同学成绩理想,容易使得这些学生错误地意识到考试作弊是获得高分的捷径,进而也加入到考试作弊的队伍之中。不平衡心理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判断能力,使其一时做出错误的决定。

二、大学生考试作弊的防范策略

为抵制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的歪风邪气,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一种公平竞争的氛围,树立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加强考风建设。

1.完善学校机构

高校各种机构的建立对学生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一方面,高校应该建立心理指导中心,经常开展团体辅导活动,指导学生心理活动,对常见的心理问题给予及时、准确的指导,如考试作弊现象严重性的教育和指导,同时给予心理关怀,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另一方面,改善学生的奖励机制,高校不应该只凭借平时的考试成绩来划定奖学金、先进个人及各种评优评先等,应全面考量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校期间的表现和能力、个人修养和素质等,评选的依据不能仅仅是考试的成绩。

2.重温价值观

高校是培养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应特别重视非智力性因素的开发和培养。高校定期进行考试纪律宣传教育,考试前一、两周各二级学院组织诚信考试动员大会,按年级举行大型诚信考试签名活动。大学生是作弊的主体,考试作弊与学生道德认识水平紧密相连,大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头戏。其教育策略有:第一,提高大学生对考试作弊危害的认知,让他们意识到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养成自我教育的良好习惯;第二,校领导、学院领导、任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等教育工作者应自觉加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齐抓共管大学生作弊行为,促进良好校风和学风的建设;第三,在高校中形成一种以诚信为荣、以作弊为耻的文化氛围,重温高尚的价值观,树立道德观和人生观。

3.强化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大学生应当不断强化自我意识,充分认识到考试作弊的严重后果和不良影响。首先,通过长期自我观察和自我了解,加强自身修养,了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同时也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不断查漏补缺,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其次,大学生要学会悦纳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珍惜优良品德,积极获得荣誉,赢得老师、家长和同学的尊重和关爱,能不断适应现实复杂多变的环境,力求学业的进步和心理健康发展;再次,大学生懂得自尊,在生活和学习中与同学居于平等的状态,不退缩畏惧、不妄自菲薄,不断加强自信心的修炼;最后,作为一名合格的新时代大学生的典范,应当学会自制,能适时地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绪,根据自己的能力有所为或有所不为,善于掌握和支配自己的行动。在一定程度上,大学生只有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不断完善自我意识,树立乐观、成熟、诚实的品性,才能塑造健全人格,培养积极向上的良好心理品质。

4.明确学习目标

考试无疑是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的一个手段。学习目标明确是防范大学生作弊行为的重要法宝之一。明确的学习目标有利于学习动机的提升和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因为学习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灌输、积累和知识点的重复循环,当代大学生要学会学习,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掌握自学的技巧,积极培养主观能动性,乐于学习,遵循学习的规律,循序渐进,赠与自己一份信心,克服习得性无助心理,才能使自己树立自信,笑对考场,作弊行为就被自动扼杀在摇篮。

5.理智对待考试结果

心理学认为挫折本身并不是导致情绪障碍和行为偏差的主要原因,人们对诱发事件所持的看法、解释、思维才是引起人的情绪和行为的直接原因。环顾大学校园,五成以上的大学生对考试本身以及考试不及格等引起的后果存在错误认知和理解,片面地认为考试只能及格或获得高分,考试不及格意味着学习失败、前途渺茫、愧对父母和老师,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等等,种种认知偏差都有待他们不断去转变和矫正。客观来讲,大学生应该从根源上合理地转变自己绝对化的、以偏概全的事物认知模式,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对考试和考试的结果,胜不骄败不馁。

6.做好心理准备

第8篇:居家养老存在的利弊范文

关键词:农村养老保险 保险制度 保险基金 养老金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始于20世纪80年代,养老保险制度的规范在90年代以后才真正开始。1991年2月民政部农村养老办公室制定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要求以县为单位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自1992年1月1日起在全国公布实施。此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逐步在全国各地推广开来,1992年底已有3500万农民参加养老保险。1995年10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意见的通知》,要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金的筹集采用:“以个人缴纳为主, 集体补助为辅, 国家予以政策扶持”的基本原则。到1998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达到高峰,年度农民参保人数已经接近500万人,累计参保人数达到8025万人,积累养老基金达到166.2亿元。1998年以后,由于银行存款利率的下降使得养老保险金的补偿率下降,更重要的是养老保险金的缴纳过高,而同期参保人员世纪能够领到的养老金太少。以2003年为例,参保人员每年人均缴费的已经达到1590.36元,而同年度符合养老年龄和条件的农民人均可领到的养老金仅有492.15元,平均每月41.01元,使得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开始下降,到2003年下降到223.9万人。为尽快改变这种落后局面,党的“十六”以后,党中央加大了解决“三农”问题的力度,并以党中央、国务院的名义连续在2004年和2005年下发了关于农村问题的两个“一号文”,各项农业政策逐步在农村落实,农民收入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农民流失问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东部一些发达的地市开始恢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运行低效的根本并没有得到。在这种情况下,分析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低效的原因,找到相应的改善对策,具有十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二、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运行低效的成因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和传统养儿防老观念的影响,对现行以个人缴费为主,集体和国家补贴缴费为辅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认识不足,同时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致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长期处于低效运行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之一制度的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人口众多,老年人比重过大。我国人口总数从1992年的117171万人到2003年增加到129227万人,其中农村人口由84996万人下降76851万人,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率由72.54%下降59.47% 。根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全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8811万,占总人口的6.96%,其中农村老年人口为5938万,占全国老龄总人口的67.4%;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寿命不断延长,由于计划生育的原因,农村4-2-1式的家庭也在增多;虽然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农民的收入水平提高很快,但消费水平的同时提高和城乡收入差距的加大,使农民实际的购买能力下降。另外,我国目前许多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农民收入相对较低,还没有产生参加养老保险的需求。

2、农民收入水平低,缴费压力过大。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城乡农居民收入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随着我国农村城市化和工业化程度的加深,农村人口出现了下降的趋势,城乡农居民收入确出现了加大的剪刀差。1990年农民人均收入686元,城市居民的人均收入为1510元,居民收入是农民收入的2.20倍;到2003年农民人均收入增长到2622元,城市居民人均收入为8472元,居民收入是农民收入的3.23倍。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城乡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在不断增加。如果按照城乡固有的收入差距,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比率应保持在农民收入总额的15%以上,养老保险制度才会有效。以2003年的农民人均收入为例,每个农民每年需要缴纳393.3元,每月缴纳32.78元,这一缴费比率目前对大多的贫困农民来说是有困难的。

3、缺乏国家的财政支持和集体单位的配套交费。我国城镇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实行强制行的缴费制度,个人缴纳工资总额3%-8%,企业为参保职工配套缴纳10%-15%,并且国家还要每年通过财政拨款增加养老保险基金。据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的统计,截至2004年12月31日,国家财政向城镇职工的各种保险拨款累计额达1538.64亿元,其中财政预算拨款1148.35亿元,国有股减持收入261亿元,公益金收入129.28亿元。国家财政拨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资金主要是用于城镇居民参加的各种保险,唯独对农民参加的各种保险缺乏财政拨款。没有国家财政资金的支持,农村的村级单位大多没有独立的资产和固定的收入,乡镇政府是通过财政资金拨款维持运行的。

4、养老基金的运营及管理不合理。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增值主要依靠银行存款、委托贷款、购买国债和财政补贴收入,只有少量基金参与股票或直接投资。由于管理不够规范,管理费用和投资损失过高,很难保证农民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2000年养老保险基金的对外投资收回本息有困难的占基金总额的6.39%,约为12.49亿元,已确定不能收回的基金占基金总额的0.68%,约为1.33亿元,年度管理费用为3%,约为5.87亿元;2003年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收益为7.6019亿元,不算投资损失,只计管理费用和其他支出的费用合计就高达7.2065亿元。没有集体和国家的资金支持,农民自己缴费形成的养老保险基金又无法实现增值。因此,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低效具有必然性。

5、银行利率的持续递减。我国1993年银行存款利率为10.9%,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推行初期的有效运行,主要是由于银行利率较高的缘故。1997年以后银行先后8次调低息,2002年银行存款利率下降到1.98%,这段时间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推行困难,运行低效主要是银行利率下调的原因。2004年我国开始上调利息,由上年度的1.98%调高到2.25%,这对改革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极为有利。

6、养老保险金的发放标准过低。根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的统计,2003年我国农村参保人员223.9万人,其中乡镇企业参保人员139.7万人,累计参保人数5428万人,当年领取养老金的参保人员共有197.6万人,人均每月领取养老金只有40元。如果扣除乡镇企业职工的参保人数和相应的养老保险基金,只计算农村农民的缴费和养老金的发放,按照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农民的参保年龄为20-60岁,分2,4,6,8,,20十档缴费,若每月缴费2元,十年后参保农民每月仅能够领到4.7元的养老金,15年后每月也只有9.9元,这样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养老问题的。

7、缺乏法律、法规的保护。到目前为止,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只是依据民政部门制定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和国务院转发民政部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意见的通知》两个不具法律性的文件在运行。个人的缴费和集体的配套交费都不具强制性,国家的补贴也没有在具有强制性的相关法律、法规中予以确定,这也注定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低效性。要彻底改变这种现象,就必须要通过立法的形式来约束和强制性地执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并把相关的事项通过法律化的予以规定,利用法律、和法规来保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合理、有效、持续性地运行。

三、改进和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对策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会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而最终得到彻底解决,但这一制度的推行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降低风险、提高效率和效果,必须要进行科学地规划和管理。为彻底改变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弊端,不断提高起运行效果,我们以科学、有效、创新为原则对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作以下改革设想:

1、财政支农费用中增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补贴资金。我国财政用于农业的资金主要有:支农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农村救济费四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财政的支农经费增长很快,由1992年的376.02亿元, 2003年增加到1754.45亿元。其中支农支出由269.02亿元增加到1134.86亿元,农业基本建设支出由85亿元增加到527.36亿元,农业科技三项费用由3亿元增加到12.42亿元,农村救济费由18.9亿元增加到79.8亿元。2004年各级财政补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614亿元,其中中央财政522亿元,地方财政92亿元,就是没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补贴资金,这是不合理的。因此,建议在财政支农支出中增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补贴支出,补贴资金的数额根据农村养老保险基金的缴纳情况、农民收入的增加情况、养老保险基金的增值情况以及其他的意外损失情况等确定,主要起引导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的开展,给农民参保增加信心,也有利于社会安定以及缩小城乡差别等。

2、减免的部分农业税转变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我国农业的税种主要有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两种形式,其中农业税是主要形式,由7%的主税和20%的附加合成,综合税率为8.4%,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2003年我国农村缴纳农业税9849.98亿元,农业特产税89.60亿元,分别占地方财政收入的45.36%和0.41%。为解决“三农”问题,党中央从2004年起开始有计划地降低农业税税率,全国免征农业税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达到25个,对11个粮食主产区降低农业税税率3个百分点,其余省份降低1个百分点,计划五年内取消农业税。为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问题顺利恢复,有效地运行,在减免农业税的过程中,可以按照法定的程序或地方政府的名义把减免的农业税的一部分强制性地转变为农民养老保险基金,根据一定的标准和方法,分层次地记录到参保农民的个人账户,以减少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的负担。

3、允许农民以产品或劳务抵支养老保险金。我国农村的商品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民以土地为本,以农产品作为收入的主要形式,农业税是以农产品的形式缴纳的,在农村以农产品作为一般等价的现象还很普遍。因此,目前阶段应该允许农民用所生产和经营的农产品缴纳养老保险金。在实施用农副产品抵缴农村社会养老金的活动中,必须要对抵缴产品的种类、范围、数量、质量等做出具体规定,并应对所缴纳的产品进行合理的定价,以体现公平性。另外,对实施以产品抵税的地区和期间也应做出规定,这种做法只是过渡时期短期使用的一种形式,应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逐步取消。

4、建立农民养老保险的动态账户。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速,农民的流动性也必然会随之加强。因此,在设计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模式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农民流动的特点,设立农民养老保险的动态个人账户,无论参保农民流入那里都会根据所在单位的性质和特点增加个人账户的养老基金。对不同类型的参保农民实施一个体系、两种制度,把农村各类企业从业人员和进入本地的农民工,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把纯农人员纳入农村基本养老保险,通过动态个人账户把流动农民的养老保险缴费统一起来,根据个人账户的状况进行养老金发放。

5、允许农民实行土地权投保。在我国农业的发展过程中,耕种农民具有减少的趋势,主要原因是由于土地耕种的规模化和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占用被征,另外土地所有者的死亡也会产生土地所有权的更迭,同时也会使得持地农民减少。2004年我国农村人均耕地减少到1.43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这对于以土地为生的农民来说产生了巨大的威胁。为解决这些具体问题,就应该建立地农民以土地换保障的制度。对于通过出租、委托经营货经营土地的农民,可以由土地使用者按照国家和地方政府的规定或双方约定代其缴纳养老保险金;对于出售土地的农民,可以一次性得到补偿并取得养老保险年金;对于无偿将土地赠与子女或他人的农民可视不同情况而定,对其中的失去劳动能力者,应由土地的使用者代为缴纳部分或全部养老保险金。

6、建立赞助基金。我国的支农和扶贫都建立了专用基金,对促进农民脱贫致富起到了一定效果。借鉴这一经验,根据农村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状况,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赞助基金。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国内外的企业、乡镇企业、城市居民中的高收入阶层、以及先富裕起来的农民等对贫困地区的农民赞助部分养老保险金,促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发展。

四、结论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光大农民的积极参与。本文在对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进行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我国国情和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本着“科学、有效、创新”的原则,在详细分析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运行低效主要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与完善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设想。这些设想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符合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际的改进建议,只是其中的一些想法可能与我国目前的某些制度和规定不相一致,需要各级领导的关心和重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逐步地实施。这些做法的实施必将会逐步克服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现有弊端,促进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 孙涛.煤炭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改进意见[J],煤炭企业管理,2000(2)

[2] Sun Tao,Chen Xiaohui.Study on Reasonable Premium Rate of Pension Insurance in China[J].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2000,10(2):204-207

[3] 阳义南.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筹资机制改革的若干对策[J]. 农业经济问题,2005 (1):40-44

第9篇:居家养老存在的利弊范文

关键词:隔代 教育 思路

在家庭教育中,既有父母对子女的亲子教育,还有祖辈对孙辈的隔代教育。隔代教育是中国社会形态与民族文化的传承。从原始社会开始,上至皇家世胄,下至平民百姓,源远流长的沿续到今日。众所周知,家庭教育在培养人的社会化的过程中举足轻重,而隔代教育的状况、水平如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家庭教育的品质。隔代教育的优劣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有着深远的影响。当今中国,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深刻变化,家庭规模持续缩小,“空巢家庭”异军突起,隔代家庭显著增加。隔代教育已经成为家庭教育的一种普遍现象,它深刻地改变着家庭教育的现状,广泛地影响着学校教育,并已经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下一代人的成长,甚至对整个社会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从教书育人,推动社会发展的高度,审时夺势,准确把握隔代教育的利弊;科学探究隔代教育与学校教育最佳配置;主动对接,不断摸索形成家、校教育合力的路径;适应社会和家庭教育变化的现状;狠练内功,夯实素质教育的根基。努力探究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教学思路,架起隔代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金桥。

家庭教育主要是做人的教育,而由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这样的隔代教育形式,有其自身的优势:一是老年人大多经受生活的磨炼,人生观稳定且鲜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言传身教,能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较好的传承给孙辈,例如像勤劳朴实、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遵纪守法、热爱祖国、拼搏进取等一些美德,能潜移默化地传给子孙,有的甚至能形成家风,形成儿童成长的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二是祖辈家长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社会阅历、人生感悟和生活经验。对孩子在不同的年龄容易出现什么问题,应该怎样处理等相关知识,要比孩子的父母多得多,他们能自然而然地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孩子,让孩子从中获益。三是老人教育孩子的时间充裕,有足够的耐心。祖辈充分的怜爱、责任,在管教孩子时通常比年轻的父母更有耐心,能够细致周到的照顾孩子,帮孩子答疑解惑,不太会对孩子发脾气。四是物质生活条件较好。老人通过几十年的奋斗和积累,从物质条件来看,一般比较优越,这对孩子的成长、发育是有好处的,加之隔代的爱很浓,老人舍得为孩子成长投资,一般来说对孩子成长在物质方面是能满足的。五是由于祖孙的血缘关系以及普遍存在的隔代疼的心理,老人会本能地对孙辈产生慈爱之心,使得隔代育儿有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加之多数老人特别喜欢和小孩玩乐,极易形成融洽的关系。因此为教育孩子创造了良好的机会和条件。

祖辈丰富的生活知识和深厚的人生阅历是教育孩子的有利方面,然而,由祖在生理与心理上必然的老人特性不可逾越,其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知识结构、教育方式与现代社会或多或少会有差别。因此,隔代教育对孩子的个性发展难免会有一些负面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过分的溺爱和迁就容易使孩子形成自私、任性等不良个性。由于第三代大多是独生子女,因此,老人们生怕孙辈出差错,生怕儿女责怪,于是事事依着孩子,处处围着孩子,对孩子的错误也不能及时纠正、不合理的欲望也常会无原则地让其满足。而当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时,祖辈们又会出面干涉,时间一长,孩子会以为自己是家庭的“主宰”。二是保姆式呵护影响了孩子的独立性、自理能力、责任感、自信心的形成。比如怕孩子被开水烫着,孩子喝水由爷爷倒。出门怕不安全,爷爷总是拉着孙子的手等等。三是祖辈在几十年生活中形成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已成定势,其思维不能伴随社会的发展和及时更新观念,观念相对滞后。在与孩子相处时,不善于运用科学的,有创造性的方式引导孩子,对于孩子出现的诸如破坏行为、尝试行为等一切具有冒险和创新性的探究行为,总是急着加以阻止。比如,当孩子正兴致勃勃地“破坏”一辆玩具汽车时,祖辈总会加以阻止和批评。影响了孩子们们探究事物的特点的创新行为的养成。四是隔代教育影响孙辈身体平衡发育。首先,在合理膳食、营养平衡方面,老人们往往按照自己的经验行事,不太注意各种营养成分的合理搭配。其次,老人们总是担心孩子着凉感冒,总是给孩子穿过多的衣服,也不爱开门窗通风,造成孩子们体质下降。再则,老人通常腿脚不灵便,怕孩子有个闪失,孩子参与符合孩子天性的活动机会偏少,所以,现在校园里有不少身体敏捷度不高,体质偏差的小胖墩。

综上所述,隔代教育的利弊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该扬长避短,不断探究隔代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点。

众所周知,教育是家庭、社会、学校三者共同的责任,只有三位一体,形成合力,才能发挥教育的最大功效。然而,当今社会由于经济、社会发生重大变革,有很多父母外出打工或经商,使农村家庭体系发生了裂变,不可逆转地产生隔代教育现象。作为学校,我们就是要从当前教育实际出发,探究家校教育的有效方法与途径。在教育实践中,我们的做法:一是把学生的爷爷、奶奶们请进来,办好隔代家长学校。我们利用双休日把隔代家长请进学校里。开展六讲,即,请相关领导讲有关国家教育的方针政策、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请教育骨干讲素质教育、新课程教学的目标;请教育专家讲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请优秀班主任讲学生个性发展、品德形成和心理健康养成途径;请优秀隔代家长讲隔代教育的好做法;请班主任教师们给隔代家长释疑解难。通过学习,隔代家长们学会了在和孙辈的生活中扮演好两个角色,即首先我是老师,其次我才是爷爷。让孙辈们对隔代家长既

有对老师的敬畏又有对爷爷的亲切感和安全感。二是走出去改进家访形式。在实践中,我们摸索出家访的“三改”,即,一改单访一个家庭,为依据生源分布,由校行政领导带领班主任、任课教师等错时、分批到村或居民小区集中座谈。这样既照顾到了隔代老人,又拉近了学校和家长的距离。此做法的优点是:同一村庄或居民小区的隔代家长由于人员熟悉,交流起来无拘无束,且有横向可比性。二改传统家访的通报式为探讨式。以往的家访往往是“告状式”或“通报式”,这种家访往往使学生很厌恶、家长很紧张,特别是隔代家长,往往把老师讲的每句话都看作大事,常常小题大做。久而久之,学生就会身心焦虑,家长对孩子教育失去信心。为此,我们把家访改为“聊天式”、“商讨式”,家访过程中,家长、教师、学生都在场,互动交流,共同探讨,这种形式家长和学生都容易接受,教师也容易了解孩子真正的一面,从而对症下药。三改家访只改就孩子讲孩子,为联系孩子讲教育方法,议学习技巧,谈提高素质的途径。提高了家访的效率。三是利用现代手段改善家校联系方式。教学实践中,我们除利用“家校联系单”、“书信联系”、“电话联系”等形式作为家校联系的方式外,还开通了手机短信校讯通,每天都有学校大事通报、家庭作业等信息。拓宽了家校的信息渠道。四是设立“家长开放日”。为了让一些隔代家长能及时与学校沟通,我们根据老年人的心理特征,设立“家长开放日”,分批次和隔代家长面对面的交流、促膝式的长谈。认真听取家长们反映的意见、建议和想法等。我们还根据课程安排,把学生家长请到学校,让他们深入到课堂中去,深入到学生中去,让家长与学校零距离接触,使家长进一步了解子女,了解学校教育。以上做法,有效地拓宽了家校交流的渠道,加强了学校与隔代家长的联系,形成了家校教育的合力。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教师则是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引擎。在新形势下,要摒弃隔代教育方面的弊端,关键在学校,动力在教师。为此,要做到三抓:即,一抓教师的责任教育。大家知道,责任胜于能力,责任承载着能力,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负责任的人。教师的责任意识直接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而要解决隔代教育问题,教师的责任教育是关键。要夯实素质教育的根基,就要围绕一切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一切为了学生长远发展这个目标,加强对教师的责任观的培训,通过教育让教师确立“主人翁”的责任意识、勇于承担责任的态度和高效落实责任的执行力。进而全面提高教师责任意识。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加大了教师学习硬件的投入,如购买责任文化、教育教学理论图书、建立图书室、设立教师学习室、请特级教师来给老师们讲座等。其次是建立教师的学习制度,形成行之有效的学习机制。通过学习帮助教师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的方法,以强烈的责任心积极地投身于隔代教育问题的探究。二抓师德教育。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教师的仪表是教师精神面貌的外在体现,更是其内在素质和个人修养的标志,对学生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所以教师应做到举止稳重端庄,着装整齐清洁。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保证。教师的人格之光对学生心灵的烛照深刻且久远,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是围绕“爱与责任”这个主题,抓住加强学习和整改提高这两个环节,着重解决好思想、工作作风、管理三个方面问题,提高了教师教书育人责任感和自觉性。三抓师能教育,推动教师向专业化发展。大家知道,高素质的教师,既要有高尚的师德,又要有精湛的师能,你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必须有一桶水,为了灌满这一桶水,我们通过组织教师撰写教育后记、教育案例、教育叙事、教育论文等途径进行反思性研究;引导教师树立“教师即研究者”的现代教育理念,学校多管齐下,鼓励教师开展科研和、鼓励教师大胆冒尖、营造人人参与课题研究的良好氛围,努力打造一支“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名师队伍,教师的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