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居家养老前景范文

居家养老前景精选(九篇)

居家养老前景

第1篇:居家养老前景范文

周大爷说的这个地方就是位于哈尔滨香坊区的景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它是哈尔滨市居家养老服务站的3个样板站之一,成立于2010年初。不到半年的时间,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就发展成了老年人的乐园,每天接待百余人次。居家养老服务站是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一部分,如今哈尔滨已有100多个居家养老服务站。

景和社区养老服务站有1栋5层楼的建筑,其中活动区域有4层,使用面积达1600平方米。社区借助养老服务站这个平台为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基本康复、精神慰藉等10项公共无偿服务,以及家政服务、日间照料等低偿和有偿服务项目,以达到收支平衡,实现养老服务站的长效运营。景和社区养老服务站可谓集多功能于一体,服务站里开设了老年大学、老年健身室、文体活动室、老年网络室、老年医疗室、老年保健室、老年室、老年餐厅、多功能娱乐厅,既丰富了老年人的生活,又满足了他们求知、娱乐和医疗保健等方面的需求。为体现人性化管理,社区将日间照料休息室分为床位房间、摇椅房间和影视放映房间,来此接受日间照料的老人们不由得称赞社区服务真是:“实心实意、实惠实际。”

2010年10月,为了使老年人更好地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景和社区在全市率先成立了社区老年大学――哈尔滨老年大学景和分校,开设了声乐、乐器、舞蹈、计算机、书法、绘画、手工艺等课程;还和哈尔滨图书馆联合开办了170平方米的景和分馆,实行“通借通还”措施,受到了许多老年人的欢迎和好评。此外,社区还自发组建了3支老年文艺团队,不定期为辖区居民送上精彩表演,使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针对一些老年人看病不方便的情况,景和社区不断完善、健全老年医疗室、老年保健室的功能,还挑选正规、专业的医疗服务机构入驻社区。目前,该社区有11个医疗专用病房。可用面积这190平方米,医护人员有6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已开设牙科、内科、外伤处置等项目;并定期聘请医疗专家前来坐诊,为居住在辖区内的老年人带来了极大便利。

第2篇:居家养老前景范文

在设计方面,我们从规划、建筑、景观三个层面研究了老年住宅设计的相关规范及设计要点。规划上,普通住宅与老年住宅需按一定比例配置;建筑上,从公共空间及户型空间设计两方面进行研究;景观上,依据老年住宅景观空间设计原则,提出了适合老年人活动的各种空间类型。本篇即从养老社区的规划角度进行阐析。

一、目前养老社区的类型及发展趋势

1、养老社区分类

・按地段区位划分

城区型:在市区内建设的养老社区,占据生活区位优势,可以共享城市公共设施,但城区内地价较高,养老住宅产品优势不明显,因此城区内建设养老项目较少。

城郊型:在城市郊区地价较低地段建设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养老社区,一般环境优美,养老设施相对齐全,较独立,与其他社区隔离。

休闲度假型:邻近景区或与休闲度假项目结合设置,以休闲享受生活为主,多为高端产品。

・按服务对象划分

自主生活型:针对身体健康、生活自理的老年人。社区提供丰富的社区活动,增加娱乐交流场所和应急照料服务等。辅助生活型:针对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老人。社区提供起居帮助、家务料理、医药监督等基本生活照料。

辅助医疗型:针对患病需要治疗和恢复的老人。社区提供24小时生活护理、医药治疗、康复帮助等服务。

・按运营方式划分

租售并举:养老地产盈利的不是地产,而是养老服务。但是由于前期投入大,后期运营服务资金回收慢,大部分企业选择将房源的60%-70%卖掉,回收大部分的资金。剩下的部分自持,长期经营。

会员制:有部分养老地产商持有物业,出售服务,通过会员制会员卡的发售实现前期资金的回收。会员卡的类型会根据市场需求设计。

险资:保险的长期投资与养老地产的慢回收周期相匹配,因此险资被认为是最适合做养老地产的企业。险资将保险和入住资格挂钩,以投保取得入住资格,以保险收益支付服务费用。客户也可以选择不入住,只拿分红。

・按开发建设类型划分

独立型养老社区:配有较齐全养老设施,与其他社区隔离,专为老年人服务的社区。

混合型社区:适当配置老年服务设施,有部分老年居住套型或老年邻里单位的社区,是普通社区和老年社区的综合体。

2、养老社区发展趋势

目前养老社区建设既有独立型养老社区也有混合型养老社区,二者对比如下:独立型老年社区的优点是配套设施齐全,老年人可以享有较独立的生活环境,不受干扰;老年人群集中,交往方便。缺点是资源共享性不强,成本投入较高,社区人群组成过于单一,社区活动仅限于老年人之间交往,造成老年人与社会疏离,不利于老年人心理健康;混合型社区的优点是可以与其他住宅产品或社区共享公共配套设施,成本投入较小;老年人与其他人群混合居住,能够更多地与社会产生联系,有利于老年人心理健康;混合社区还可以为老年人和子女提供邻近居住条件,很好地兼顾传统家庭亲情观念。其不足是生活环境与配套设施具有一定程度的交叉或共用,而非老年人独享。根据我国老龄化发展趋势和特点,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现状,混合社区是今后养老社区的发展方向。

二、养老社区规划

我们主要从社区外部环境条件以及社区内部规划布局两方面进行阐述。社区外部环境条件首先是地段选择。应远离污染源、噪声源及危险品的生产储运等用地;选择在地形平坦、自然环境较好、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段。

针对休闲度假区型和城郊型养老住区,因其用地以远离城市生活区的居多,选址时关键要看与周边城市公共交通(高速铁路、铁路、航空、高速公路)是否方便,与城市的公共配套资源联系是否便捷(如医院、超市、银行等)。

城区型养老社区与周边城市生活区位置临近,选址时要选择在具有良好基础设施条件,如银行、超市、洗衣店、修理店、鞋帽服装店、餐饮店、邮政及药房等应尽可能邻近且便于前往,使入住者生活方便,居住安心;靠近公共服务设施如大型医院、保健服务站、文娱设施、图书馆等;选择临近公园、绿地的地段,使老年住宅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老年人增加户外休闲活动;选择交通方便可达的地段但应避开对外公路、快速路及交通量大的交叉路口等地点,保证购物、逛公园等一般室外活动不必穿过城市主要街道。

第二是环境安全的考虑。这是老年人聚居的社区环境需特别予以考虑的问题。老年人因生理机能衰退,在警觉性和自卫能力上都有所减弱,老年住区应选择在社会环境简单,人员素质较高的地段,以保障老年居住的安全性。

第三,选址周边人文景观的开发利用可增进养老社区的发展。充分挖掘人文景观资源,尤其是城市印记与社区结合开发,将极大增强老年人的社区归属感。

对于养老社区内部规划布局,以本公司某居住项目为例,总结出养老社区在规划布局上需要注意的一些方面。规划住区总用地10.76顷(见图1),其中老年住宅、老年公寓占地约为总用地的30%。用地南侧、西侧、北侧地块开发居住社区,东侧滨河,有滨河公园绿地。用地西侧、北侧、东侧是城市主干道,南侧为城市次干道。

1)功能分区(见图2)

小区内住宅产品呈多样性。住宅产品的设置结合当地规划要求和开发商需求,考虑中国人的养老习惯和亲情关系,提供多样的养老住宅产品,如普通住宅、嵌套住宅、老年住宅、老年公寓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分组团布局,避免组团间互相干扰。尤其是老年住宅组团和普通住宅组团通过设置组团道路和有层次的景观绿化做适当分隔,以保障老年住宅的私密性和安全性。

小区级的配套设施尽量居中布置,便捷各组团人群使用。对于老人而言,居住空间和公共配套的便利联系能促进老年人参与公共配套的使用和管理。

2)产品设置(见图3)

如图3所示,整个居住区居住建筑总面积263480平方米,老年居住套型(包含老年公寓、老年住宅、嵌套式老年套型)总建筑面积75856平方米,占居住总建筑面积的28.8%。

・养老住宅

老年住宅布置在用地东南部,邻近东边的滨水公园和南侧城市次干道,其目的是尽量选择景色优美、不受交通噪音干扰的地段。养老住宅为低层合院的组合,几栋带有私密小院的住宅围合成一个院落组团,形成兼具中国传统居住形态与现代时尚生活特征的布局模式。组团内部还分级设有组团绿地和宅间绿地,并配置了符合老年人交流、休闲、健身活动需求的场地及设施,环境清幽,景致宜人。

・嵌套住宅

嵌套式住宅是指单元住宅楼里嵌入布置老年居住套型。老年套型一般布置在与家人临近、楼层通风良好,日照充足的位置,并尽量靠近交通核。每单元楼的底层作为公共交流、公共活动空间。楼内一般不单独配置老年人生活服务设施,有服务需求可提供上门服务。

・老年公寓

老年公寓靠近住区南侧次入口(此出入口可作为老年人专用出入口),地段日照通风良好,周边环境相对安静,既方便出行又比较独立。老年公寓为高层建筑,首层至三层以服务设施和公共活动空间为主,包括:医疗急救站、康复护理室、文娱活动室、健身活动用房、服务供应站、餐厅、理发室、洗衣房等;四层以上为标准老年公寓,每楼层单独设置观察室和楼层起居室。

・普通住宅

普通住宅占小区住宅的大部分,均为高层住宅,自成组团布置在用地北部。

3)配套服务设施(见图4―1、图4―2)

①配套服务设施布局原则

・分级明确

老年社区配套服务系统与居住区配套服务设施设置原则一致,应按区域级、居住区级、小区级、组团级、单元级等分级设置。服务范围由远及近,规模由大到小,以便更加全面细致地为老年人服务。本项目除了在住区居中位置的社区中心内设置了辐射全住区的老年配套设施外,在东南部的老年住宅组团内部以及老年公寓底层等位置设有就近的老年服务项目。 ・疏密有致

配套服务设施应从高等级到低等级合理疏密配置。大型的、复杂的、使用率低的集中配置,小型的、简单的、使用率高的分散重复布置。

②老年住区规划分级配套服务内容

根据老年住区规划相关规范要求,老年住区分级配套服务内容如下――小区级:超市、银行、邮政、家政服务中心、药店、修理店、老年保健康复中心、老年护理中心、老年办公、老年培训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组团级:老年活动室、室、图书室、书画室、日托所等;单元级:紧急救护室、护理室、餐厅、公共待客厅、洗衣房等。

本项目在用地东侧设有居住区级配套商业中心,其内部包含有大型超市、银行、邮局、家政服务中心、药店、修理店以及面向全住区的各类培训及活动中心。商业中心内未单独设置老年服务设施。而在社区中心内结合组团需求设有老年护理服务中心及老年活动中心,同时在老年公寓内设置了组团和单元级配套老年人服务用房和设施。

4)道路系统(见图5-1、图5-2)

・涉老组团尽量靠近出入口,最好有单独的对外出入口。通向涉老组团的出入口限制非住区人流车流进入。本案用地南侧出入口可通过物业管理作为老年住宅组团专用出入口。

・老年人出行多以步行、自行车、电动车等方式为主。住区设计时,涉老组团尽量做到人车分流,减小机动车道宽度,增加人行道宽度。人行道与休息空间结合,多布置休息设施。

・纯老年住宅组团实施组团外停车,内部道路除急救和临时接送车辆外限制机动车进入;嵌入式组团限制机动车进入,机动车进入地下,内部道路以步行和非机动车为主。含老年住宅的组团多设置自行车和电动车停车位。

第3篇:居家养老前景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居家养老;政府;企业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根据国际传统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1999年我国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尤其是2004年来,我国老龄化进程逐步加快,老年人口规模增长明显.2004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9 857万人,占总人口的7.58%;2009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11 307万人,占总人口的8.47%;2014年,65岁及以上人口13 755万人,占总人口的10.05%.据预测,2015~2020年将是我国老龄化高速发展时期,预计2025年我国老龄化人口将超3亿,成为超老年型国家,席卷全国的“银色浪潮”对我国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方面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养老问题及养老体系的建设问题尤为突出.选择什么样的养老模式成为做好养老服务工作应该关注的问题.

2养老模式的演变:从家庭养老到居家养老

做好养老服务工作既是弘扬中国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大事,也是事关社会稳定大局的大事.机构集中养老、传统家庭养老和居家养老是我国养老服务的主要形式.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在医护及时性、生活辅等方面存在不足,尤其是对子女工作影响比较大.而机构集中养老在情感交流、安全感获取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对于老年人来说,家庭和邻居就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只有通过家人、邻里亲友的交往和谈心,表露和交流情绪和感受,消融家庭和社会生活中的苦闷与烦恼,得到精神慰藉和寄托,形成愉快、和谐的心理状态.”[1].老年人可以从家庭和熟悉的环境中排除老年人常有的孤独和失落感,获得其他方面所无法给予的安全感和精神慰藉.鉴于这两种模式存在弊端,取两者模式之长、弃两者模式之短的居家养老模式逐步出现,它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模式,是对家庭养老的传承与创新,更加强调以老年人为中心,涵盖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方面,以上门服务为主要形式,有利于提升老年人口的生活水平与质量.

目前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的建设与发展存在一些问题,仍处于初级阶段.文献[2]J为居家养老服务的供需不匹配、养老服务便捷性和灵活性较差;居家养老服务范围窄,内容少,精神关爱缺失;居家养老服务质量难以衡量,管理效率较低.文献[3]认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存在供给滞后、设施及服务功能单一、布局不合理等问题.文献[4]认为,目前一些社区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体育健身、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等养老服务资源分属不同部门条块管理, 利益关系存在矛盾, 缺少有效协调整合.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及从业或参与人员专业技能差.居家养老服务中介组织发展滞后,居家养老服务资源缺少整合.文献[5m6]认为,服务内容单一以及服务方式固定,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养老服务供给高于需求而利用率远低于需求的供需矛盾问题是限制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3“互联网+居家养老”:

居家养老模式的新提升

据统计,截止2016年6月,我国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全球第一,互联网普及率高达51.7%,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互联网在国内的快速发展,使得网络数据资源及市场运用优势明显,不少关键信息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互联网与经济社会领域的跨界融合效果显著,正引领着新一轮的产业变革与创新.

在当前我国居家养老模式面临一定的发展瓶颈的背景下,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的机遇,并为居家养老模式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互联网+居家养老”通过互联网在信息处理、信息存储、信息交换、信息维护以及大数据挖掘等领域的优势,并与云计算、物联网进行结合,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方面的养老服务.其实质是以老人为本,通过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探索并丰富更具品质的养老服务,以满足老人养老服务需求,实现老年人生活从“养老”到“享老”的转变.“互联网+”背景下的居家养老为社会养老体系建设带来新的机遇,也在改变着居家养老的服务模式.互联网在居家养老服务方面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经济数学第 34卷第1期何朝晖:“互联网+”背景下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研究

3.1有利于丰富居家养老服务内容,提升居家养老品质

“互联网+居家养老”的发展可以改善当前居家养老服务仅限于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的局面,养老网络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完善让健康护理、精神文化等养老服务变得更加便捷与及时,例如:网络生活服务、健康管理信息平台、老年网络社交平台等都将带给居家养老服务品质不小的改善.

3.2有助于解决居家养老服务供需不平衡,资源整合不足问题

当前居家养老服务供需不平衡,便捷性与灵活性较差,服务碎片化现象严重等问题归因主要是居家养老信息不畅,养老资源共享与整合不足,通过互联网在信息收集、信息存储、信息传播、信息共享以及大数据分析等方面的优势,建立社区居家养老信息服务平台,将促进信息的流通、资源的共享与整合.

3.3有利于养老服务人员的激励与培训,提升养老服务人员综合素质

“互联网+居家养老”在养老服务需求接收与处理方面化被动为主动,且通过网络平台对服务进行满意度评价,使得评价反馈环节更加便捷、有效.养老服务的评价反馈可以作为养老服务人员绩效考核的重要方面,结合相应的激励机制,不仅可以改善养老服务品质,也可以增进养老服务人员的工作热情,提升服务水平.同样,通过在居家养老网络服务信息平台中设置教育、培训模块,为养老服务人员提供免费培训与学习的机会,对养老服务人员专业知识的积累以及服务技能的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

4政府引导与监管:“互联网+居家养老”

愿景实现的重要推手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整合并运用到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搭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丰富并创新服务内容与服务形式,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为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着力推进互联网与居家养老的融合,实现“互联网+居家养老”更好发展,既是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需要.但是,目前“互联网+居家养老”也存在一些不足,文献[7]指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大数据使用对个人隐私保护存在风险、养老产品创新不足和网络惠民红利未能充分发挥等问题.文献[8]服务提供的单一性和需求的多样性之间存在偏差,服务场所的固定化和老人行动的受限性之间不匹配,医疗护理的滞后性和老人身体的风险性之间相脱节.文献[2]认为,许多智慧养老的相关产品对老年人的使用能力与生活习惯考虑不足,未能体现其人性化.而且这些产品过于单一,不能满足老年人的各项需求,不能充分体现智慧养老的多样性.此外,一些地方政府缺乏制定统一的智慧养老服务标准,现有的规范性文件缺乏系统性,尚未对智慧养老所涉及到的多个层面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这些不足制约了现代“互联网+居家养老”产业的发展,无法满足社会养老的需求,政府应该要有所作为.

下面从政府和通过互联网工具的养老服务提供商(以下称“企业”)之间博弈的角度,对企业和政府行为策略选择进行分析,剖析企业和政府行为策略选择的相互影响,确立博弈均衡点,通过参数赋值讨论,掌握企业和政府策略选择演变趋势及其影响因素,进而就政府在完善“互联网+居家养老”模式上如何作为提出建议:

4.1模型建立

根据模型建构思想,先对政府与企业博弈模型作如下假设:

假设1博弈类型.企业是同质的,也就是说选择相同策略,具有相同收益;选择不同策略,具有不同收益.收益只与策略选择有关,与企业的属性无关.而政府监管机构策略只有一个,即所有企业受其监管.

假设2策略空间.企业具有两种可以选择的策略:一是提供优质服务策略H,一是提供劣质服务策略L;政府监管机构也有2种可以选择策略:一是监管Sy,一是不监管Sn.

假设3群体结构.企业群体稳定,个别企业退出和加入对整个全体的态势和格局在短时间内没有影响,且新进企业与老企业的策略选择空间及支付函数是相同的.而政府监管机构的选择策略空间和支付函数是稳定不变的.

假设4重视当期收益.由于企业群体比较大,违规后被发现的主观概率比较小.那么,当期利益对企业策略选择的影响远大于远期收益对企业策略选择的影响.监管部门面对的是大群体的企业,对同一企业再次相遇的概率较小,因此当期收益在其策略选择中也十分重要.

假设5支付导向.在企业与政府监管机构博弈中,较优策略能获得较高的收益,而较劣策略只能获得较少收益,甚至因为被抑制而没有企业和政府监管机构选取.

根据进化博弈理论,在上述基本假设基础上建立进化博弈模型.首先确定博弈双方在博弈中选择不同策略与收益情况:

①当企业选择H策略时,不管政府监管机构选择Sy还是Sn策略,其获益都为0,而政府监管机构门在这种情况下,选择Sn策略时收益为0,选择Sy策略时因为支付监管的成本而收益为-c1;

②当企业选择L策略时,若政府监管机构选择Sn策略,则企业收益为a(一般而言,此为超过提供优质服务的收入部分),而政府监管机构将因为失职受到处罚损失为-c2;若此时政府监管机构选择Sy策略,则企业收益会因为劣质服务策略受到-s处罚,其总获益变为a-s,而政府监管机构因为监管查处提供劣质服务的企业而受到r的回报,其收益变为r-c1.其博弈收益矩阵如表1所示.

4.3策略选择

根据进化稳定策略性质和微分方程的稳定性定理,可以求得进化博弈双方的进化稳定策略.

①企业服务提供方面.当pj>s-as且s-a≥0时,选择H策略的企业比例为0,企业趋向选择L策略,如果s-a

②政府监管机构监管方面.当ph>r+c2-c1c2+r且r+c2≥c1时,政府监管机构选择Sn策略的可能性为1,政府监管机构趋向选择Sn策略;当ph

4.4结论与建议

根据以上分析可见,影响企业向社会提供服务质量的因素有:政府监管部门对企业的监管、政府对监管部门监管的激励强度、政府对提供优质养老服务企业的奖励支出力度和对企业提供劣质服务的处罚力度等等有关.基于这些分析结论,为了满足日益增加的养老规模和养老质量需要,政府应该制定精准措施,促进“互联网+”基础上的居家养老事业的快速发展,最大程度的满足社会居家养老需求,政府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政府应该引导制定“互联网+居家养老”的行业准则和服务标准,并督促职能部门和行业协会对各个企业的经营行为及服务质量做出公正的评价,并向社会公开,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第二,对提供优质养老服务的企业出台系列扶持政策,增加企业提供优质服务的边际收益,为其他企业选择提供优质服务策略确定参照体,引领养老服务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不断提高行业服务水平.

第三,政府应该促使监管机构全面履行监管职能,对企业的经营行为进行动态跟踪和管理,加大对提供不符合约定质量养老服务的企业的处罚力度,确保养老服务机构提供的服务符合最基本的要求.

第四,政府应该加强平台建设,降低养老服务企业进入门槛,为养老服务企业提供低廉的服务提供平台,最大限度的整合资源,引б搅啤⒁食、娱乐等等老年人需要的服务商进入平台,为养老服务需求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第五,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单一措施的局限性,要多种方法并用,结合各个发展阶段特点和企业提供的服务类型差别分类指导、帮助、支持,才能使更多企业逐步为养老需要者提供质量更高的服务,才能使各种类型的服务商加入到养老事业中来,为养老服务需求者提供高质多样的服务.

参考文献

[1]熊必俊. “以人为本”发展居家养老服务[C]//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讨会文集,2006.

[2]睢党臣,彭庆超.“互联网+居家养老”:智慧居家养老服务模式[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37(5):128-135.

[3]颜秉秋,高晓路.城市老年人居家养老满意度的影响因子与社区差异[J].地理研究,2013,32(7):1269-1279.

[4]王金元,城市老人居家养老的现状与对策以无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为例[J].江南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7(3):15-18.

[5]王莉莉.基于“服务链”理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供给与利用研究[J].人口学刊,2013, 2: 49-59

[6]丁志宏,王莉莉.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均等化研究[J].人口学刊,2011,5:83-88.

[7]宋雅雯.“互联网 + ”时代居家养老发展的困境及前景展望[J].商,2016,7:67-68.

[8]同春芬,汪连杰.“互联网+”时代居家养老服务的转型难点及优化路径[J].广西社会科学,2016,2:160-166

[9] Gintis H.,Game Theory Evolving [M].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0.

[10]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第2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51-254.

第4篇:居家养老前景范文

【关键词】旅居养老、研究背景、案例分析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iving and Providing for the Aged in the Reconstruction Project of Happiness Courtyard

Ma Pin-lei,Wang Ying,Gan Dan-dan

(Shandong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JinanShandong250000)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air quality has declined, haze hail weather frequently, the surplus of the elderly population is more hope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good, excellent resource conditions,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ar urban areas living pension.

【Key words】Living in old age;Research background;Case study

1. 旅居养老

(1)养老方式的新形态――旅居养老,自提出此概念开始就吸引了包括商住、文化、生活、服务等多个产业的关注,为新经济开辟新途径。由旅游业、养老业共同参与打造的旅居养老产业,带来了更多的经济市场,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管理模式等。

(2)如今的养老需要不再是仅仅满足与基本的生活需要,更多的是追求精神文化层面的提高,满足休闲旅游、养老居住、娱乐活动的多种要求才是服务群体所关注的。只有产业消费升级,不断创新满足市场多变需求,才能活化市场。近年来空气质量下降,雾霾天气频繁出现,资金富余的老龄人群更加希望到生态环境好、资源条件优良、具有地方特色的近城市地区生活养老。

2. 研究背景

(1)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太河镇是由原太河乡、峨庄l、淄河镇合并而成的,是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面积最大、村庄最多的一个镇。近年来政府大力支持旅游产业发展,太河镇旅游基础良好,国家森林公园、黄花溪风景区、太河山风景区等都分布于太河镇区。淄博周边城市多为二三线发展中城市,潍坊、临沂以及省会济南都与淄博接壤,这些中型城市空气质量较差,属于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淄博山区作为最近环境优良地很适合发展养老旅居产业。

(2)由于政府支持力度大,土泉村等几个当地特色乡村开始投入精力和资源发展相关旅游业。土泉村是淄博地区较早作为写生基地发展起来的地区之一,经济市场竞争力强,作为村落文化相关产业,对村域内古村落景观的保护自然重视,这也是适合发展旅游乡村的一个决定性优势。加上自然资源丰富,村域范围位于进山通道口,海拔较同地区其他几个乡村低,交通相对方便;人文基础资源良好,民风淳朴、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经济基础良好,更体现土泉村发展旅居乡村产业的优势,本文案例即是在土泉村内选择一处宅基地进行保护改造用于发展养老大院。

(3)农村住房作为发展旅居生活的重要载体,其建筑造型、空间布局、风土环境等在旅居产业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土泉村是村政府把一些老房子、老院子整体租下来,在村域范围整体规划基础上分区域改造,使用以点带面的方式改造利用。当地不少企业家也逐渐把目光投向这些环境基础好的农村地区,很多村民空闲下的空置房被租售,通过改造打造成了特色客栈或民宿。农村文化保护意识的增强,改造的房屋也基本按照保护为主、改造为辅的理念,外部保持古朴、内部增加设备等现代化方式吧,有的已经成为当地乡村住宅改造的典范。

3. 案例分析

(1)本案例中所选择的宅基地,距离土泉村代表景观流苏树距离较近,由10间独立石头房围合而成的建筑群,分为前后两个院落,幸福大院的入口紧邻村中的一条相对宽敞的主路,作为消防通道使用。整个空间占地约为1200平方米,前后院高差在两米左右,地势较为平坦开阔。改造后将整个院落和建筑联通,组成一个大的建筑集合, 满足居住、休闲、医疗、餐饮等多方面需求, 可供20个左右的老人同时使用。为老人设计旅居生活,即要考虑到老年人使用的特殊性,也要关注乡村现下必须实现的生态、环境、文化的保护。

(2)整个院落布局方整,建筑原貌保存良好,一些建筑节点比如墀头、山墙等也具有保护价值,在建筑外观的处理上都根据其特点进行保留或改造。

(3)从空间布局上来看,由建筑入口向内依次是医疗室、餐厅、酒店式包间,阳光房休息室。入口处保留原建筑破败的墙体,稍加改造后变成古色古香的门楼造型,用旧木板刷桐油处理后刻上“幸福大院”四字,点明空间主题,在视觉上与外界进行分割(见图1鸟瞰图)。

(4)前院空间以公共空间为主,医务室放置在入口处便于集散,对于养老空间极为关键,餐厅和厨房空间相对独立,平时尽量减少对整体空间的影响,使用时又能将前院一部分空间纳入其中,为突出特色,厨房不只设置了相对现代的封闭厨房,且设计加入了具有农村特色的土灶台,当地采摘的瓜果蔬菜可以通过土灶加工食用,增加老人们的参与性和趣味性。前院庭院设计多以硬质铺装为主,石材也用当地石块加工。庭院中原有

树木筛选,对于枝干粗壮有特色的树木进行保留,也形成自然的村落景观节点,改造方式上利用景观的聚集特点用石凳、木椅把树木围合,增加交流场所。

(5)后院空间相对私密,由5间独立包房围合,由于地势低洼,从雨雪走水的方面考虑,把后院庭院顶面空间用阳光板加钢结构围挡起来,主要树木与前院类似做景观处理,在顶面开洞,通风透气、让植物自由生长。单间与单间相连接,中部空地处栽种本土植物或当季瓜果,在封闭空间内增加活力。

(6)前后院的高差处理也根据老人需求变成以坡道为主、阶梯为辅的处理,更加方便轮椅、担架等通过(前后院过度区域见图2)。

(7)室内设计中将空间重新划分,动静分离、居住区与休闲区、餐饮区分开,室内材质上多选用木材、石材等村民常见的材料,与环境相协调,家具也尽可能在村中搜集处理加工后组合使用,能够很好的控制造价。由于原有建筑内部空间构造的单一性,为了同时满足一个建筑单体两个常住老人使用,将单体内部空间对称分隔,卫生设施与休息空间得到同时满足,入口处的组合柜既是进门玄关也是储物空间,具有农村特色气息(包间入口效果图见图3)。

(8)餐厅由于空间尺度限制不能同时供应所有老人共同进餐,所以将外部庭院中的一部分也纳入餐厅范围,摆上餐桌即可使用,空间灵活多变。整理加建后的残垣断壁房屋被当作阳光房使用,内部设置室、茶室等,丰富老年人娱乐生活。

4. 结语

第5篇:居家养老前景范文

本项目的研究力图通过对老年人生活和居住特征的分析,结合老年人特殊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总结老年住宅户型设计的参考原则,从而,为老年人提供安全、方便、健康、舒适的居住空间及外部空间环境,以延长老年人在住宅中生活自理的时间,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和居住品质。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社会调查和收集现有的资料基础上,找到目前老年住区与环境存在的问题,结合社会学、环境心理学、人机工程学、景观设计学等多学科理论,对老龄化居住空间的设计做一系统全面的分析与研究。从不同学科角度去审视老龄化居住空间与外部环境的设计,并借鉴国内外优秀案例,设计出切实符合我国老年人的空间与环境,为相关设计项目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其次,杭州市作为浙江省省会以及国家一级城市在居住开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但面对严峻的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的居住问题却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居住状况不容乐观,备受社会关注。随着本世纪初老年住区在杭州的落成,老年人在养老问题中又有了新的选择。老年住区虽然早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发展,但是在我国出现仅仅几年时间,属于一个较新的课题,相关研究滞后,理论指导缺乏,实践中暴露了诸多问题,因此应对杭州市目前老年住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规划和设计建议,不仅对杭州市老年住区开发建设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还能为其他城市老年住区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另外,老年住区在居住区室内外空间与环境设计研究领域之前较少涉及,本研起到一定程度的现实意义。同时对老年人生理、心理的健康发展上也具有重大意义。

2国内外养老居发展现状及借鉴意义

2.1发达国家探索养老居住模式的历程

1)美国:在处理社会老龄化问题时,采用的方式是社区养老。它们在规划养老社区时,一同考虑了社区的使用功能以及社会学、医学、美学等对老年人的影响。

2)德国:德国对于国家出现的老龄问题采取的姿态是积极的。德国处理养老问题是由政府、老年人利益维护协会以及德国的建筑界合作一同提出了一种全新的住宅照料护理养老模式——“照料护理式住宅”。这种养老理念表现在这几个方面:首先是多个单位、集体为老年住宅提供便利周到的服务。

3)亚洲:日本采取的方式是设计、规划并且建造名为“高龄者集和住宅”。在日本把老龄设施统称为高龄者设施,大致分为9大类:护理型老人福利设施、老人保健设施、介护疗养型医疗设施、护理院、养护老人之家、生活援助小规模老人之家、全自费收费老人之家、认知症老人之家、面对高龄者的优良租赁住宅。

2.2国内外老年住宅户外环境设计的现状分析

1)中国:首先中国老年住宅只仅仅针对室内活动空间进行了一些无障碍的设计,但大多数疏忽了老年住宅户外环境。在老年住宅的环境设计方面,不仅仅要强调环境的优美,更要创造便于老人与社会生活相融的、便于老人活动的室外空间环境。经过资料的调查分析,发现在老年住宅户外环境细部设计上存在的问题很多,例如建筑的出入口缺少无障碍设计,休息座椅旁没有考虑轮椅停留的位置;视觉标志设置位置、字体的大小都没有考虑老年人的需要。这就给行动不便的老人的生活带来了诸多障碍。栽植的种类较少,植物配置层次单调,景观类型单一,可观性差。在路径设计上,步行路线过直、过长没有考虑中途休息的细部设计。道路广场铺装大,铺装材质缺少防滑处理,造成空间利用率不高。无障碍设计缺乏栏杆扶手的考虑,连贯性差。健身器械种类尺度缺乏对老年人的考虑,座椅铺面、扶手等缺乏季节性特殊性的考虑,如北方的冬天铁制扶手较凉等。水体景观方面,没有考虑到老年人的需要,只是一味的去追求目前时髦的做法,导致浪费很大。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预示这中国老年住宅外环境的严峻。

2)国外:美国加州莱克伍德的老年人独立住宅,距离洛杉矶市中心大约20公里。该住宅成功之处是主入口的位置靠近室内活动中心,并可从管理看见,增添了安全感。主入口处多样化的细部设计和非正式外观大大增加了人们的视觉兴趣。次入口直接靠近停车场,过往和上下都、很方便。不足之处是主入口和庭院没有与发生在停车场和上下客区的活动相联系。日本住宅的室外居住环境设计中,非常注重对老年人住区室外环境的布局。日本在设计上做了细致的规定,确保移动环境的连续性,各公共空间的综合一体化设计,街区空间及绿化景观在配置上确保多样性和易于老年人活动交流。首先,注重居住环境设施与地区特性的结合,室外及室内的环境设施都由使用者自主管理,并且以住宅的尺度来进行空间设计。其次,创造出多样化的停留、休憩空间,设计注意创造出具有多样视角、能够欣赏到各种风景的场所。而各个空间之间又存在着有机联系,能扩大使用者的行动范围、诱发其行动,增强老年人参与的欲望,也便于工作人员对居住者的照应和居住者之间的交流。最后,在室外环境设计中为了激活老年人的五感和记忆力,设计中考虑到了诸多让老年人与动物植物接触的机会,使老年人感知季节的变化,让小动物成为“护理成员”,给生活带来生机。

2.3杭州市老龄化居住空间与外部环境现状调研

杭州老龄化居住空间体系还未成熟,整体过于商业化,没有设计出更好地为老年人服务的居住空间。整个体系较为零散,没有结合杭州当地老龄人的特色,只是按照模式,复制黏贴。在外部环境的考虑上,杭州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设计可以完整体现。现有的老年居住空间缺乏外部空间的营造,与一般小区没有什么两样,浪费率极高,使用率低,没有更好地加强老年人的户外运动。中国普遍的模式是通过广场舞,但其噪音大等劣势值得设计师好好思考。

2.4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6篇:居家养老前景范文

【关键词】老龄化趋势;养老建筑设计;实践

1国内的老龄化现状

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性的问题,我国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养老便也成了一个巨大的课题。按联合国人口老龄化标准规定,一个国家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比例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高于7%,那么这个国家就进入了人口老龄化阶段。截至2015年底,我国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比例为10.5%,已经超过国际老龄化标准。由于中国长达数十年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我国的出生率持续下降,由1952年的37‰降至2014年的12.37‰,已经低于美国、法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我国平均预期寿命由1960年的43岁提升至2012年的75岁。在未来的5~20年内,中国老龄化进程将会进一步加速,催生对养老产业的巨大需求,推动养老等多个产业迅速扩张发展。

2国内的养老产业现状及政策导向

2.1目前国内的养老方式

目前世界上主要的养老模式分为三种,即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在我国,这三种养老模式分布占比为96%,1%和3%。目前居家养老是绝对主流,约96%的老年人使用这种养老模式。社区养老是老年人居住在自己家中,由社会提供商业化的养老服务。老年人居住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既可以得到适当的照顾,也随时欢迎子女的探望,目前在欧美发达国家比较普遍。机构养老是老年人集中居住在特别的养老机构中,养老机构提供专业的医疗及养老服务。但是一般探望不便,容易造成老年人和子女的隔阂。

2.2政府的养老政策

近些年,国家连续出台了有关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文件,说明国家已经将老龄化提升为国家战略。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医疗卫生和养老服务相结合,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通过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这为今后一段时期全国老龄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里明确提出医养结合,需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等加强合作、发展社区健康养老服务。在《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里提出医养结合两大发展目标:到2017年,初步建立医养结合的政策体系、标准规范和管理制度,逐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的能力;到2020年,基本建立符合国情的医养结合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体系,80%以上的医疗机构开设为老年人提供绿色通道,50%以上的养老机构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基本适应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的需求。

2.3目前国内的养老产业状况

目前来看,我国养老地产尚处于初级阶段,从政策引导、人口结构、消费能力和商业模式等各方面来说,养老地产仍处于探索起步阶段。社会资本纷纷进军养老地产,基本形成了房地产公司、保险公司、社会养老服务机构三足鼎立的局面。当前进入该领域的房地产企业,包括绿城、融创、万科、保利、远洋、绿地正荣等。这些企业虽然不乏较为成熟的养老业态,但尚未找到能够可持续盈利的商业模式。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但国内鲜有成功案例。养老产业的核心在于养老服务,而国内大多数资本对养老产业的理解还停留在以养老概念卖房,更关注怎么从房地产开发挣钱,而忽略了养老服务本身。单纯养老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下养老事业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是我国养老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必由之路。医养与房地产结合已成为新的发展趋势。借助互联网+医疗,智能医疗等高科技手段、加强社区医疗、养老院等机构建设和人才培养,以及医院延伸服务等,有助于我国医养结合健康发展和水平的提升。

3青岛路乐•国宾台设计

下面介绍一下笔者近期设计完成的一个养老项目———青岛路乐•国宾台医养中心。

3.1项目概况和设计理念

青岛路乐•国宾台是新加坡AJA集团在青岛打造的首席新加坡国际医疗养老生活区,选址于大珠山国家风景区内,项目坐落于景观优美的风水宝地———大珠山脚下,临山观海,周边环境宜人无污染,是天然的大型氧吧。紧邻公共交通枢纽,交通便捷,更传承了琅琊文化的深厚历史底蕴,是历史知名的寻仙问道、长生不老之地。与喧嚣保持距离,而又未超出重点医疗机构急救范围。占地69亩,总建筑面积达107,374m2,涵盖养老公寓、康复医院、人才公寓以及科研办公四大主力产品,包含医疗、康复、养老三大板块。路乐•国宾台提出医疗养老社区四大特色,医疗养老服务、居家康复护理养老、朋友圈式共同生活、退而不休的全新生活。(1)居家养老:感应开关灯、洗手间扶手等适老化配套,精装修家居风格,居家养老,消除对传统“圈住式”养老院的恐惧(2)完善的医疗体系:新加坡医疗康复护理体系,康复医院和医疗中心确保紧急救护功能;享受医生、护士、生活管家的三重服务。(3)携友为邻老有所乐:和好朋友一起来疗养和生活,为您的朋友圈提供各种便利,办摄影展,乘游艇钓鱼,房车旅行等,彻底解决老年孤独问题(4)退而不休office理念老有所为:配有会议室和办公室及秘书团队,为您提供商务空间和服务,提倡退而不休;设有艺术学院,佛堂和教堂,琴房和KTV,健身房,游泳池等服务设施,全方位的丰富退休生活。

3.2总平面设计

项目由一个康复医院、科研办公楼、人才公寓和3栋康复楼组成。地块中部已建1万m2两层钢筋混凝土厂房,将改为康复医院使用。地块西部布置一栋17层的康复楼A和7层的康复楼B,地块右部比邻大学园西路,布置有11层的科研办公楼和10层的人才公寓,康复医院南面,布置有7层的康复楼C。建筑群中部,围合成宽阔的中央绿地花园和活动空间。中央公共园林绿地-花园台阶观景平台-半公共的庭院绿化等分级绿化,形成多层次的主体景观效果。附以石材挡墙与草坪放坡,并强调建筑的垂直绿化。中央花园,布置有景观水池和喷泉,小桥连廊,以及篮球、羽毛球等健身活动场地,为小区内提供休闲散步、娱乐健身的活动。项目设置了3个车行出入口,沿北侧道路布置有小区主入口和次入口,东南侧沿大学园西路也设置有一次入口,科研办公楼和人才公寓之间也设置有人行入口,也作为紧急时的消防车通道。沿用地红线内侧设置有6m宽的环形车道,作为小区内各建筑物的交通后勤运输和消防车通道,道路边尽量布置室外生态停车位。

3.3平面设计

本建筑群体充分体现康复医疗、高新技术健康产业所反应的建筑布局和形象特征,以康复单元和细胞概念为支撑,创造出优美流畅的建筑平面系统及空间环境,并充分尊重用地环境和周边景观。建筑群体以折线围合为建筑主要的布局脉络,既分且合,交相辉映。康复医院为1万m2两层厂房改建,长方形,钢筋混凝土结构。屋顶局部加以三层,作为画廊展览活动用房,中间设置天井,以利于内部采光通风。一层设置门诊和康复病房,配置了康复医疗所需门诊科室和体检诊疗,以及各种理疗治疗室和厨房餐厅等。二楼为病房和办公室,以及护士站等配套用房。设有4部楼梯、6部电梯,(其中2部是担架梯,一部污物电梯,一部观光梯;设有主入口和4个辅助出入口,交通流线清楚简洁,洁污分流。各功能用房分区明确,减少干扰,便于管理。室内注重整体大空间的完整性与纯粹性,天井除利于内部采光通风外,并为这个大尺度建筑内部提供一个生态景观花园,和休闲散心的医疗康复环境。科研办公楼位于地块的东北角,为一个11层建筑,折线形建筑平面,为科研、办公、研发实验之用,在一、二楼还有设备展示、餐厅、会议室、多功能厅及健身房等配套用房。东南角的人才公寓是公司为高科技人才及专家打造的筑巢引凤的公寓。首层为医疗设备展示大厅,二层为老年大学的各种教室和活动室,3~10层为标准公寓套间。人才公寓与科研办公楼在二层处从空中连接,使空间连续,造型连贯紧凑。康复楼有A、B、C三栋,其中A栋为17层的高层建筑,B、C栋为7层楼房。皆为折线型内廊式平面,各栋皆以内走道组织交通,走道两侧布置康复病房。康复单元皆布置于良好的朝向,满足大寒日2h的日照。康复公寓以套间式为主,功能齐备,面向高端客户。各栋各层皆设有1~2个护士站,以及配套的值班、药品、准备室、洗衣、开水、污物间等,还设有空中花园,活动交互空间。在首层皆设有入口大堂,和接待服务中心,以及餐厅,架空活动场地等,在B栋首层,设计有大型厨房和餐厅,为康复病人提供健康营养的饮食。各栋楼皆设有担架电梯,楼梯的设置满足疏散及袋形走道的要求。空中花园的设置,营造出立体绿化空间。各个部分的内部庭院也均可环绕贯通,使总体的空间绵延不绝,以体现其张驰有致之独特空间感受。

3.4立面设计

建筑造型设计思路源于对甲方的企业性质与企业文化的理解,以及对城市风貌,城市形象的总体协调。形象设计以现代、高效、简洁为原则。医院立面采用对称构图,在长方形的体量上进行块面、片状表皮墙面的几何划分,通过凹凸对比,虚实对比,独特、简洁,有力,创造出富有时代感又不失亲切的医疗建筑形象。建筑高层与低层相结合,在整体的折线构图上形成高低错落的视觉效果,沉稳大气,形象饱满,色彩以米色为主,外墙材质为涂料、玻璃幕墙、局部石材,等通过大气的建筑体量布置、立体的构成、考究的细部线角,打造出既精致又大方,既高雅又温馨的医疗康复大楼。该项目设计,既有现代简约特色,又具有震撼的群体建筑风貌。将为当地的人文景观添加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又营造出舒适温馨的康复养老的建筑形象。

4结语

第7篇:居家养老前景范文

关键词:多代居住宅,适老化设计

多代居住宅的概念是从两代居引申而出的,指超过两代人,通常为老人、子女及孙子女共同居住在同一套住宅中,他们生活在上相互照顾,有一定的联系,同时在住宅中各代也都有相对独立的空间。

多代居住宅中需满足各代对独立性及代际交流的需求,对面积要求较高,因此多代居为集合住宅时,一般为包含三室或以上的套型,多代居也可能为“双拼”、“大平层”等更容易满足面积要求的低密度住宅。这两类多代居住宅的适老化考虑不同,本文主要对集合住宅中的多代居进行探讨。

1 多代居住宅产生的背景

我国传统观念重视亲情和孝道,一直以来多代同堂居住是普遍现象。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核心家庭独立居住的比例越来越高,然而由于近年来老龄化速度急进,加之房价高涨及房屋限购等因素,很多老人需要与子女共同居住,城市中多代居现象增加。具体分析其原因主要可分为以下6点:

1.1 老龄化形势严峻

目前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庞大。2013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也达到14.8%1。同时据预测,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在2050年之后将稳定在3~4亿,老龄化水平基本稳定在31%左右2。在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的居住需求及对老年人的照顾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图1)。

1.2 老人仍有与子女同住的养老意愿

中国传统观念中老人主要依靠子女养老,尽管目前老人有足够的资金度过晚年,大部分家庭也更倾向于子女独立居住的状态,但老人仍有与子女同住养老的意愿。在“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2013-2014”对老人养老意愿的调查中,大多数老人愿意在年老需要家人照顾时,选择与子女同住,以便子女提供帮助、护理照料等。多代共同居住意愿比例的增加,使得市场对多代居住宅产生较大的需求(图2)。

1.3 老人帮助照看孙子女

年轻人工作繁忙,对幼小孩子的照顾成为较大的问题。这时年轻人的父母可能刚步入老年阶段,身体健康程度较好,愿意也有能力帮助子女照看孩子。为了照顾方便,老人往往选择与子女同住。这种居住模式和关系也需要多代居住宅的支撑。

1.4 大城市“两地婚姻”现象带来大量潜在的异地养老人群

“两地婚姻”指双方中有一方或两方均为外来人口的婚姻。目前步入婚育期的人群多为“80后独生子女”一代,而他们的父母也正步入老年行列,面临养老问题。这些老人部分选择跟随子女到大城市中养老,而在大城市房价高涨及房屋限购的情况下,一般家庭很难为老人单独购买一套住宅,因而异地养老人群更有可能选择与子女同住。

根据高颖3在《从“两地婚姻”看大城市的潜在人口问题》的研究中对北京市民政局信息数据库所记录的2004-2012年北京市婚姻登记信息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到“两地婚姻”现象在北京十分普遍,初婚夫妇中有近60%为此情况,保守估算潜在进京养老人口为105万人。由此可见,异地养老人群对多代居的需求不容小觑。

1.5 高房价推动两代共同购房现象

80后独生子女一代进入婚育期后,大部分人希望离开父母独立购买新住房,然而在房价急剧上升的背景下,部分80后需要依靠父母帮助缴纳住宅的首付或大部分款项才能购房,两代家庭共同购房的现象逐渐增多。

与此同时,80后的父母也在这一时期逐渐步入老年,受中国传统观念和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很多家庭问题如育儿、养老等都需要两代家庭同心协力一起完成,因此选择两代共同居住、相互扶持的家庭比例越来越高(图3)。

1.6 房屋限购等政策使得购买第二套住房困难

在房价高涨的背景下,部分家庭在初次购房时选择了中小套型,随着家中孩子的出生、老人搬入同住,家庭中居住人数发生变化,现有住宅的空间布局及大小可能已经不能满足需求,若经济条件允许,部分家庭会考虑购买第二套住宅,但“限购令”及“提高第二套及第三套住房的贷款首付比例及利率”等政策使得购买第二套住房更加困难,大部分家庭仍需在同一套住房中共同居住。在这样的背景下,同一套房如何满足变化的居住需求成为新的议题。

综上所述,在老龄化严峻、“两地婚姻”趋势增长、高房价、房屋限购等背景下,多代共同居住的比例正在不断增长,未来对多代居的需求也会保持在较高水平。然而,目前市场中并未很好地设计出适应这种需求的套型。开发商主要关注套内居住空间的数量,同时由于住宅设计周期短,设计者多数为年轻人,缺少对老人生活的了解,导致套型设计偏向模式化,大部分套型在空间布局及细节设计上不适合老人及多代人共同居住。

2 日本两代居住宅发展背景及设计理念

日本两代居住宅指老人一代与子女一代共同居住的住宅,其中子女一代中除包含子女外,也包含还未成年的孙子女,因此日本两代居的居住模式与我国多代居住宅相似。

日本社会进入老龄化早、经济发展进程快,又因为日本与我国也有着相近的文化背景,重视亲情和孝道,两代居住宅已出现了较长时间,特别是对住宅中代际关系及细节设计研究深入,这些经验值得我们了解学习,下面将对其两代居发展背景及设计经验进行总结介绍,希望为我国多代居住宅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2.1 日本两代居住宅发展背景

(1)社会高龄少子化

日本在1970年初步入老龄化社会,到2013年时老龄化率已经达到25.1%4,同时随着战后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一代人即将达到65岁,老年人口数量大幅增加。除此之外,随着日本老年人平均寿命的增长,日本社会的高龄化问题十分严重,到2012年为止,75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占老年人口的47%5,接近一半。在高龄化的同时,日本的少子化现象也十分严峻,长期以来的低生育率已导致劳动力不足,社会对老人的照顾能力有限,为了减少护理老人对劳动力的需求,近年来多代共同居住的比例开始逐渐增长(图4)。

(2)土地资源紧张,住宅建设费用高

日本战后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1960年左右,大量年轻人涌进城市并在城市中定居,而他们的父母仍留在家乡,这时城市中的家庭模式不再是传统的大家庭,而逐渐转向核心家庭的状态。当在城市中定居的第一代人群进入老龄阶段,子女成人进入独立期,需要离开父母时,城市中的土地资源已经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少,加上高昂的住宅建设费用,导致子女难以独自购买新住宅,因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得不与父母合住,打破了核心家庭为主流的状态,城市中家庭再次转向多代共居模式。

(3)女性思想观念的转变

传统日本女性中,结婚或生育后离开工作岗位成为全职家庭主妇的比例较高。随着社会经济疲软及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这种状态有所转变。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的调查结果,可了解到从1980年到2010年,全职家庭主妇比例由35.1%降低至16.4%,同时夫妇共同工作的比例由17.4%增至20.8%(图5所示)。夫妇共同工作后对孩子的照顾成为主要问题,部分夫妇会请老人来帮助,为了方便照看,一般家庭会选择共同居住,因此多代居家庭逐渐增多。

2.2 空间设计注重家庭代际关系

日本两代居住宅在空间设计上注重家庭代际关系,希望通过建筑设计减少家庭代际间的矛盾、体现对老年人的尊重,因此在空间布局上一方面保证两代都有相对独立的生活空间,同时注意创造代际间共处交流的空间。

(1)保证多代之间的独立私密需求

日本两代居住宅中重视各代对私密性的需求。在传统2~3层独立住宅的基础上,两代居住宅在空间布局时一般将老人空间安排在首层,子女及孙子女的空间布置在上层,通过分层的方式使老人与子女辈都有较完整的生活功能区,从而在两代人邻近居住的同时保证了各自的独立私密性。

不同家庭中老人与子女辈对空间的分离程度要求有所不同,如老人与儿子、儿媳同住时对私密性的要求较高,而老人与女儿同住时两代之间的交流联系更多,根据不同的分离要求,日本两代居住宅的空间关系从独立到融合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① 独立型两代居。在一栋住宅中将各代的所有居住功能空间均分开独立设置,如一层为老人使用空间,子女的空间全部位于二层,并设置单独的楼梯供子女使用;② 半分离型两代居。两代共用玄关及浴室,其他空间单独设置;③ 融合型两代居。两代的玄关、起居、餐厅、浴室空间均为共用,卧室、厨房及卫生间独用(图6~8)。

日本两代居住宅能根据不同家庭对分离程度的不同需求及经济条件的不同,在空间设计上保证两代人可相互帮助,融洽地生活。

(2)需照护老人的卧室与家庭主要活动空间邻近布置

需要照料的卧床老人往往希望与家人有更多的交流来减少孤独感。日本两代居在空间布局时多将需照护老人的卧室与家庭起居空间邻近布置,同时在老人卧室与起居室之间采用推拉门相隔,需要时可将推拉门打开,使老人卧室与起居空间有较好的视线联系,方便家人在起居活动的同时照顾老人。

部分两代居中还将老人卧室与厨房等家务空间相邻布置,使家人在进行家务劳动时,可以随时照看到卧床老人(图9,10)。

2.3 使住宅适应老年人身体变化的需求

日本两代居住宅设计时除了注重满足各代对空间私密性的需求外,更关注老人使用空间的便利性与安全性。

如图11所示,根据老人身体情况的变化,日本的研究将老人的年龄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老人刚步入老年,身体健康。第二个阶段为老人80岁左右,处在这个阶段的老人身体灵活性下降,空间需要保证他们活动的安全便利。第三个阶段为老人达到95岁高龄后,这个阶段内大部分老人已经卧病在床、需要长期护理,老人对空间除了安全便利性的要求外,还增加了与家人交流的需求。

针对老人在不同年龄阶段变化的需求,日本两代居住宅在初期设计及后期改造中分别有所应对。例如初期设计时在老人卧室邻近的储藏间等空间中预留管线,从而方便日后增设卫生间,满足需护理老人就近使用卫生间的要求。另外,在老人身体变化的过程中,也会不断对两代居进行改造,如在入口处增设坡道、扩大门及走廊的宽度等,保证老人行动不便或使用轮椅后仍能安全便利地使用住宅空间。

3 我国多代居住宅设计中常见问题

相比较日本,我国对亲情孝道的观念更为重视,同时受到老龄化、高房价的影响,我国多代共同居住的现象比日本更为普遍,但在调研中发现多代共同生活有时会带来一些矛盾问题,而部分问题的产生可能与住宅的空间布局有关。

从平时大量的入户调研中,我们发现随着人口结构、生活习惯的变化,一般家庭对住宅的空间需求已经有所改变,但由于缺乏对这些变化的认识与研究,设计时并未改变现有住宅套型的模式,使得很多套型已经不能很好地满足现有需求,更不能适应未来需求的变化。下面我们将根据调研总结,尝试列出3个常见的设计误区,并进行分析。

3.1 卧室集中布置,缺乏私密性

一般在住宅设计时主张动静分区,将卧室、书房等安静的空间集中布置,与起居、餐厅等活动空间分开。这种布局方式在老人与子女同住时容易产生声音或视线上的干扰,从而引发代际间矛盾。

当老人卧室与子女卧室相邻布置时,因两代人作息时间的差异,子女房间的声音及空调室外机的开启容易影响老人休息(12a所示)。

若老人与子女分别在相对的两卧室中,对开门的方式在夏季需要开门通风时,会使两卧室间产生视线上的干扰,对两代的私密性有较大影响(图12b所示)。

3.2 老人卧室与卫生间距离远

在三室二卫的套型中常有将一个次卧室单独布置在靠近入口处的方式,一般家庭也会将这个朝向好且独立的卧室作为老人卧室。但为了卫生间的通风及管线等问题,设计时仍会将次卫与主卫相邻布置在一起(图13所示),导致次卫与老人卧室距离较远,不便老人夜间使用。

这类套型在设计初期也并未考虑将来在老人卧室附近增设卫生间的可能性。一方面老人卧室进深不大,空间条件不允许。另一方面即使有空间满足加建卫生间的需求,也会由于无法安排上下水而难以完成。

3.3 卫生间空间小,难以改造扩大

老人身体健康程度下降后,可能会使用轮椅或需要在家人协助下洗浴、如厕,此时需要卫生间有较大的空间。然而目前中小套型住宅的设计为争取主要空间的面积等,卫生间往往被压缩得较小,仅布置了洗脸池、座便器、淋浴三件套满足基本需求。再加上在初期设计时对管线、结构等问题考虑不周,导致日后即使想扩大卫生间,也常因结构、管线无法移动而很难做到,无法满足老人使用轮椅或需要他人护理时的空间需求(图14)。

4 多代居住宅适老化设计建议

与专门为老年设计的纯老年住宅不同,在多代居的适老化设计中要多考虑住宅的适应性。多代居中各代的关系其实也在变化,例如当前住宅的主要购房者为子女,老人与子女同住,随着购房者一代步入老年,则居住模式变为购房者下一代子女与之共同居住。这种代际关系的变化也会影响对住宅空间的需求,因此在空间布局及各空间的细部设计时都应预先考虑到这些样的变化,使多代居住宅具有更好的适应性。

根据目前市场上已有的套型,以改动最小为原则,下面我们将分别从空间布局及细部适应性设计两方面对多代居住宅的设计提出建议。

4.1 多代居的空间布局建议

建议三室户中将起居布置在中部,主卧室与次卧室1分别布置在起居两侧,次卧室2布置在主卧对面(图15所示)。相比较于常见的卧室区与起居、餐厅动静分开的模式,这样的布局方式更能满足多代居中各代对独立私密性的需求,并能适应不同阶段代际关系变化。

目前多代居的主要购房者为子女,子女的空间一般为套型里侧的主卧室,与子女同住的老人的空间则为靠近入口的次卧室。这时位于中部的起居空间使两代人的卧室有一定分隔,保证了各代的独立私密性(图16a所示)。

随着购房者一代步入老年,他们的居住空间仍为主卧室,也有可能出现购房者一代夫妇分别使用主卧室及次卧室2的情况,这时入口处的次卧室则为购房者下一代子女的居住空间。这种布局方式仍能保证两代人对私密性的需求(如图16b所示)。除此之外,当子女成年独立搬离之后,还可通过入口玄关处门的位置改造使次卧室成为相对独立的居室用于出租。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这种将两代人的卧室分离的布局方式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更好地满足代际关系变化时的需求。但考虑到次卧室2中配备的卫生间在中部,容易成为暗卫,我们觉得这种布局方式更适合北方地区。

4.2 空间细部适应性设计建议

(1)考虑卧室可分可合

家庭结构和家庭成员间关系的变化会引起不同的卧室空间分配方式,从而影响卧室空间的布置关系。例如常见的南向主卧室与北向次卧室,在应对不同的代际关系时,可能有以下2种处理方法:

1)若两卧室分别为老人夫妇居住,空间上需要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在设计时可考虑两卧室内部连通,形成相对独立又有一定联系的卧室区,满足老人分房休息同时相互照顾的需求,图17a所示。

2)若主卧室与次卧室分别为两代居住,则在设计时可用衣帽间将两卧室分隔开,保证两代的独立私密性需求,图17b所示。

(2)尽量保证老人卧室与其他空间的视线联系

在老人卧室设计时,除了考虑根据代际关系可分可合外,还应尽量满足老人与家人交流的需求。通过老人卧室门及内窗的设计,保证卧室与餐厅、起居室都有视线联系,家人在活动或做家务时都可以照顾到老人,也可减少老人的孤独感(图18)。

(3)尽量为老人就近单独布置卫生间

部分住宅设计时仅设置一个共用卫生间,容易在使用高峰时产生冲突,同时也可能因为两代人生活习惯不同而产生矛盾,因此多代居设计时可考虑除共用卫生间外,为老人单独就近布置一个小卫生间或考虑在老人卧室附近的空间预设上下水,以便将来增设卫生间满足老人的就近使用需求。

除了在老人卧室附近布置卫生间外,也应考虑卫生间可改造扩大的可能性。老人年龄增大、身体活动能力下降后,可能会使用轮椅或需要他人协助,需要较大的卫生间空间。因此卫生间部分墙体宜采用便于拆改的轻质隔墙,以便根据需要调整隔墙位置扩大卫生间,方便轮椅进入。

同时,为了方便老人夜间使用卫生间,也可在老人卧室方向增设卫生间门。另外当老人卧床后,因把老人移动到卫生间洗浴会十分困难,可考虑在床到卫生间之间设置滑行吊轨装置,借助装置移动老人,从而减轻护理人的负担(图19)。

(4)生活阳台最好与老人卧室联系

当前的套型设计一般将阳台布置在主卧室及起居室外侧,而考虑到许多老人都喜欢在阳台上晒太阳、种花、看风景等,老人对阳台空间有更大的需求,因此在阳台位置选择上建议尽量与老人卧室直接联系(图20)。

综上所述,在三室二卫套型设计时采用将一个卧室分离布置的方式,并对卧室区、卫生间、阳台等空间进行适应性设计,可以使多代居住宅更好地满足各代对独立私密性的需求,也能保证老人在空间使用上的安全、便利性。

第8篇:居家养老前景范文

结合我国老龄化的趋势及对传统养老模式的影响,对社区居家养老信息化服务需求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发现社区居家老人对于日常照料类服务需求普遍;医疗健康类需求较为强烈;需更多关注精神文化层面需求,文章最后就完善社区居家养老信息化平台建设提出具体方案。

【关键词】城市老年人;社区养老;信息化需求

引言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我国城市老年人数量不断激增。居家养老方式仍然是老年人的主流养老方式,社区服务在居家养老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同时,随着我国社会对社区养老服务的关注度的增加,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发展将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1-2]。据此,我们从需求视角对居家养老社区服务进行研究,以社区养老信息化为社区养老服务平台建设的重点,提高社区养老服务运行的质量和效率,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3]。将信息化建设作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和体现着养老服务的发展水平和工作效能[7-8]。课题组立足于城市老年人的需求,从阜新市居家养老社区服务接受者的角度出发,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政策法规,完善满足老年人个性需求的居家养老社区服务制度体系,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4]。

一、阜新市社区居家养老基本状况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阜新市人口老龄化情况严重。加快建立健全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体系,尤其是建立城市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体系已经迫在眉睫。从整体上看,阜新市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化的水平较低,老年人的养老服务信息化需求与社区养老服务水平的发展还存在差距。本文通过社区层面,探讨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将进一步建设养老信息化服务理念在社区养老中逐步开展起来,对于应对人口老龄化及加强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开发社区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二、城市老年人社区养老信息化需求研究的问卷设计及检测

(一)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发放

为了了解城市老年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需求情况,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我们首先明确了调查的目的和内容,确定调查对象。由于调查的人群是阜新市城区的老年人群体,我们决定采用问答式问卷调查方法。同时我们也来到阜新市20个社区委员会进行走访,进一步了解阜新市社区居家养老信息服务状况。

此次研究调查对象为阜新市城区老年人,年龄在60到90岁之间,调样本覆盖阜新市的20个社区,共抽取330个老年人构成样本。实际发放问卷330份,有效问卷300份,问卷有效率90.7%。

(二)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检验

研究统计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汇总、可靠性分析。为进一步考察调查问卷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采用AMOS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居家养老信息化需求调查问卷的结构是可接受的,再次说明该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三、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化需求统计分析

经过调查分析,我们发现社区老年人对提供生活照料类信息、体育健身类信息、精神慰藉类这三类信息需求迫切。随者年龄的不断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当老年人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自理能力遇到障碍时,对外界力量提供日常照料类服务的需求愈加强烈。此外,老年人对社区活动场所和设施信息的需求量很大,可以看出老年人对锻炼身体非常重视,应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在精神慰藉类信息功能回答中,老年人对提供心理咨询类信息的需求很大,但对其他两项需求较少,这可能是因为老年人心理较脆弱,对陌生人接触仍比较拒斥。

四、研究结论

日常照料类服务需求普遍。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自理能力逐渐降低,对日常生活类服务有普遍需求[5-6]。医疗健康类需求较为强烈。老年人的身体机能进一步退化,对医疗健康类服务需求增加,而老年人对社区医疗服务的知晓率、利用率都不高,因此对其需求率均高于利用率[7]。可以看出,老年人对医疗健康类服务需求较为强烈。需更多关注精神文化层面需求。调查中发现多数老年人有着较为积极的生活态度,但是还有部分的老年人抱有消极、焦虑的情绪,尤其是部分空巢独居老人更是长期缺乏情感、心灵上的慰藉,精神层面的需求没有得到相应的程度的重视和满足[8]。

五、相关建议

(一)按需设立居家养老社区多样化服务

在对老年人进行居家养老社区服务需求调查之后进行分析汇总,不同的老年人也有着不同的社区服务需求。这样就会形成老年人对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多样化需求状况[9]。老年人对社区服务的需求,主要表现为需求的共性和个性。共性需求通常集中表现在基本的生活、健康服务项目上,同时老年人对社区服务需求上又存在一定的个性化的需求要求。因此在居家养老社区服务发展中,要切实设置供老人选择的多样化的服务项目。

(二)引导老年人树立积极的养老生活态度

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媒体渠道大力宣扬积极健康的养老方式,鼓励老年人积极稳妥的应对生活,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在老年人所居住的社区中,可以利用公共广播及宣传平台,向老年人传达积极乐观健康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要不断的提高老年人的法律意识,提高老年人的合法维权意识。

(三)运用政府力量满足老年人社区服务需求

本文从老年人需求角度对居家养老社区服务进行研究,但政府在居家养老社区服务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有效的满足老年人的社区服务需求,需要政府发挥相关的职能[10]。

首先,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政策体系方面,应着重加强对居家养老社区服务体系的规划。其次,资金供给方面主要针对居家养老社区服务中的部分完全的公共物品支付费用。最后,提高社区中管理和服务人员的专业化水平。选拔任用优秀的专业社会工作人才服务社区,同时也要引入其他各行业并且热爱老年服务事业的人员。

参考文献:

[1] 张奇林,赵青.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发展探析[J].东北大学学报,2011(5)

[2]丁志宏,王莉莉.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均等化研究[J].人口学刊,2011(5)

[3] 杨智慧.完善我国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建设研究[J].西南财经大学,2013(5)

[4]刘满成.社区服务居家养老信息化需求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4)

[5]陈丽群.社区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解决思路[J].硅谷,2012(12)

[6]彭艳芳.国内城市居家养老的研究综述[J].社会工作理论探讨,2010(3)

[7]赵青.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现状及问题浅析[J].今日南国,2010(7)

[8]李文君.老龄化及养老服务模式发展研究[J].学理论,2010(5)

第9篇:居家养老前景范文

无奈的创新

在郑州市二七区陇海社区,74岁的刘玉堂和69岁的罗景荣同进同出,有说有笑,常惹来羡慕的目光。其实他们不是夫妻关系,也非老年情侣,而是在尝试一种“互助式养老”。他们以兄妹相称,经济上实行AA制,且以这样的方式生活两年多了。

选择这种养老方式,对两位老人来说,与其说是创新,不如说是无奈。

刘玉堂是位铁路工程师,育有两儿一女,孩子们早已分家另居。10年前,老伴去世,经人介绍他又结了婚。想不到女方体弱多病,刘玉堂绝大部分时间都在照顾对方,身体有些吃不消,更谈不上安享晚年。在儿女们的一致建议下,他与女方和平地分手了。

罗景荣是位中学退休教师,心直口快,性格开朗,其经历与刘玉堂有些相似。丈夫去世时,儿子读小学,女儿读初中,怕再婚对孩子影响太大,她一直等两个孩子大学毕业后才考虑再婚。然而,婚后第五年,第二任丈夫又不幸病逝,并留下了一套房产。没想到对方的儿女打上门来,骂她气死了他们的父亲,图谋他们家的房产。罗景荣非常气愤,生平打了第一场官司,虽然赢了,但她内心的伤痛至今未能平复。

有过两次婚姻后,很像是“吃伤”了,刘玉堂和罗景荣对婚姻不再抱希望。然而,儿女都有自己的家庭,双休或节假日过来团聚一下,短暂的喧闹过后,他们面对的是独居的孤单寂寞。为了丰富晚年的生活,刘玉堂和罗景荣都报了老年大学,不仅学习书法还吟诗作词,以打发晚年的落寞。

在老年大学课堂上,他们相识了,彼此兴趣相投,一来二去,便把友情从课堂延伸到了户外。没有课时,他们一起参加书画展,或去公园听听豫剧,都把对方视作精神上的依靠。有一次,刘玉堂被儿女拽到外地旅游了几天,罗景荣心里空落落的,而刘玉堂虽然人在外地,也显得心不在焉。

彼此都有感觉,也都想更进一步,但都有所顾忌。刘玉堂有位老同事,由于儿女反对,再婚后几乎和儿女断了来往,新老伴的孩子也很少上门看望母亲。失去了儿女的关爱和祝福,新老伴非常失落,对这桩婚姻产生了动摇,老同事也很苦恼。他对刘玉堂说,虽说满堂儿女不如半路夫妻,可现在孩子们躲得远远的,这桩婚姻能挺多久,心里实在没底。随着各自年事已高,如果有一方身体垮掉,日子就惨了!

老同事的境况,加上自己此前的经历,让刘玉堂忧心忡忡。一天,他和罗景荣相约到公园散步,坐到长椅上,看着来来去去的人们,刘玉堂坦露心迹说:“妹子,咱俩心里都有对方,不在一起想得慌,在一起麻烦又太多,我这一段时间心里总是乱乱的!”

既然刘玉堂说开了,罗景荣也直言不讳地说:“老哥哥,你担心的也是我忧虑的,想想我为那桩婚姻打的官司,心里还憋屈得慌。可咱们一把年纪了,活一天少一天,为自己过几天舒心日子也不是罪吧!”

刘玉堂长叹一声说:“妹子,难道除了婚姻之外,咱们就找不到在一起的方式了吗?”罗景荣苦笑了一下,没有答话。

分手后,刘玉堂有两天没和罗景荣联系。第三天,罗景荣打来电话,声音里透着兴奋,约刘玉堂到铁路文化宫门口见面。刘玉堂如约而至,罗景荣说:“老哥哥,我看了个新闻,说东北有个城市,几个老人住在一起互助养老,大家生活中相互帮助,精神上彼此安慰,财物上实行AA制,我们也可以试试呀!”

刘玉堂眼前一亮,觉得这个办法不错:俩人在一起,既能相互扶持,也少了后顾之忧,即使有了解不开的矛盾,分开就是了。想到这里,他兴奋地对罗景荣说:“妹子,这个办法行是行,只是咱们住到一起又不结婚,会招人闲话的,就怕委屈了你!”罗景荣不以为然:“老哥哥,咱们来日无多,再不为自己活几天,就没机会了。只要我们行得正,坐得端,还怕什么闲话!”

刘玉堂暗暗佩服罗景荣的胆识,自己难道还不如一个女人吗?于是,两位老人开始商量“互助式养老”的具体方案。

新生活,新体验

经过几天的商讨,刘玉堂和罗景荣决定以兄妹相称,组成互助养老家庭。为了避免可能的纠纷,他们签订了协议,条款非常细致,大致内容为:罗景荣有一套90平米的三居室套房,刘玉堂搬过去住,一人一间卧室,刘玉堂每月缴纳400元房租;经济上实行AA制,每月每人掏600元,不足部分各摊一半,如有节余转到下月;家务分工,刘玉堂负责采购、打扫卫生,罗景荣则做饭洗衣,并负责记录每天的支出。两位老人方针明确:搭伴过日子,精神和生活上相互支撑,万一一方有了大病,以子女照顾为主,协议则自行终止。

拟好协议后,二人分头找自己的儿女谈话。刘玉堂的孩子支持父亲的做法,毕竟他们平时太忙,想照顾老人也心有余而力不足,与其父亲一个人形单影只,不如让他找个伙伴,何况父亲想得很周到,不存在财产分割方面的顾虑。

罗景荣向儿女征询意见时,开明的儿子和女儿没有任何犹豫就同意了。当年,父亲去世早,是老妈独力把他们养大,内心深处,他们觉得亏欠母亲很多。现在,两人都是单位的中层,每天为事业忙得焦头烂额,母亲能找一个志趣相投的老伯一起生活,是件好事儿。

2010年5月16日,刘玉堂正式搬进了罗景荣的房子,开始了搭伙过日子。刘玉堂看到,自己卧室里大衣柜、床头柜、写字台、空调等一应俱全,非常满意。

此后,俩人同进同出,一起锻炼,一起购物,说说笑笑,俨然一对夫妻。晚上就寝前泡泡脚,聊聊天,彼此觉得很温暖。

起初,邻居们以为罗景荣又找了个老伴,并没有大惊小怪。后来,有个邻居老太来串门,发现卧室布置得有些怪:两间卧室摆放的东西男女分明,每张床上都是一个枕头,心里就犯起了嘀咕。她想问罗景荣,又觉得这事儿不好开口,但却揣了一肚子狐疑。偏偏此老太是个多事之人,于是就在邻居中说,搞不清她在搞什么名堂:找了个老汉,又不在一块儿睡,是给外人摆样子呢,还是真不在一块儿睡?

闲话多了,自然飘进罗景荣的耳朵中。刘玉堂从邻居的指指戳戳中,也察觉到了什么,也就有些不自在。罗景荣安慰他说:“老哥哥,不用理会那么多,咱们一起搭伴过日子,关他们什么事儿?不用解释,也不用费心思,时间一长,他们就不会瞎操心了!”刘玉堂顿时宽了心,觉得罗景荣言之有理。长时间相处后,他挺佩服罗景荣,敢作敢当又有主见,自己有些方面反不如她。

解除了各种顾虑,刘玉堂和罗景荣生活得很舒心,2010年重阳节前,刘玉堂想去趟井冈山。两人一拍即合,遂报了夕阳红旅行团,前往江西旅游。

到达江西的第二天晚上,罗景荣在宾馆闹起了肚子。刘玉堂以为她吃了不洁食物,就把随身携带的氟哌酸给她服下,没想到还是止不住。刘玉堂有些慌,赶紧去叫导游,很有些六神无主。年轻的导游很有经验,立即带罗景荣去输液,病情马上就得到了缓解。

折腾了一夜,罗景荣脸色蜡黄。团队行程紧凑,当天还要爬海拔1300多米的黄洋界。罗景荣身体虚弱,肯定坚持不下来,刘玉堂和导游协商,暂时脱团一天,他陪罗景荣逛一逛不需要太大体力的井冈山烈士陵园。

当天上午,刘玉堂陪罗景荣租车来到烈士陵园,走一会儿歇一会儿,刘玉堂还给罗景荣买了副拐杖。参观完烈士陵园,罗景荣累得腿发软,刘玉堂怕她吃不消,就坚持租车回了宾馆,休息两个小时后,又陪罗景荣到卫生所输液。

第二天,旅行团要逛笔架山、五龙潭等景点,鉴于自己还未恢复,罗景荣劝刘玉堂跟团活动。她说,昨天黄洋界你没去,心里肯定很遗憾,这次不能再错过了。但刘玉堂没同意,而是坚持陪在罗景荣身边,他们当天仅参观了博物馆就又回到了宾馆。

井冈山之旅,就这样潦草地结束了。与心仪的景点失之交臂,刘玉堂自然有些遗憾,但他觉得照顾罗景荣是自己的职责。回到家后,罗景荣把此行的事情讲给儿女听,他们很感动,再三对刘伯伯表示感谢。

在磨合与非议中前行

刘玉堂与罗景荣的“同居”生活,在一年后也出现了不和谐音符。

罗景荣性格开朗,爱说爱笑,平时结交了不少老年朋友。当初,她和刘玉堂订立协议时就约定,互不干涉对方交友,允许彼此有独立的精神生活。时间一长,由于生活习惯上的不合拍,他们还是产生了矛盾。

罗景荣每周都有几个下午,要到老年活动中心或公园参加活动,跟大家一起唱歌跳舞,有时会研习书法或写写诗词。2011年10月,由于老年活动中心拆迁,罗景荣和几个老友商量,想寻找一个新的聚会地点。天越来越冷,得找个暖和、清静的地方才行,其他几位老人都跟儿女一起生活,罗景荣爽快地说,我家里有地方,来我这里吧!

于是,每周总有几个下午,一帮老年朋友会来罗景荣家里聚会。刘玉堂喜欢安静,生活比较规律,午后1点半到3点,是他雷打不动的午休时间,且对睡眠环境要求苛刻,有一点动静就难以入睡。一连数天,午休得不到保证,生物钟被打乱,刘玉堂头昏脑胀,心里很苦恼。

想给罗景荣提提意见,又怕弄得彼此不愉快,刘玉堂就一直窝在心里,但时间一长也不是办法呀。于是他借口回家看孙子走了,随后又打电话告诉罗景荣,想在家里和孩子们住几天。罗景荣觉得这很正常,也就没放在心上。

没想到刘玉堂一住就是一周,罗景荣有些纳闷,她以女人的细心觉得刘玉堂可能有情绪,便赶紧给刘玉堂打电话,约他出来谈谈。两人见面后,罗景荣先道歉:“老哥哥,我做得不对的地方,你不妨提出来,我一定改正!”一听这话,刘玉堂为自己的逃避感到内疚:“大妹子,那几天闹了些,我休息不好,想到孩子这里清静几天,你别介意!”

罗景荣恍然大悟,内心抱愧不已。是啊,光顾自己热闹了,咋没考虑到老哥的生活习惯呢!于是在她诚恳道歉后,刘玉堂又痛痛快快地回来了,此后,彼此对尊重对方的生活习惯有了更深的体认,相处也更和谐了。

一天夜里,罗景荣忽而有些头晕。她一想,下午去逛街购物时有些兴奋,忘记吃药了,于是开灯,颤抖着手去拿柜子里的降压药。但头晕得厉害,怎么够也够不着,想喊刘玉堂,无奈对方的卧室紧闭,叫了多声也无回应。罗景荣的手,无意中碰到了喝水的钢化杯,于是有了主意:她把杯子用力掷向地面,巨大的声响终于招来了刘玉堂。问明情况后,刘玉堂服侍她服药,一个小时后,罗景荣感觉好多了,才催刘玉堂回去休息。

这件事,给他们提了个醒。为方便夜间叫醒对方,刘玉堂想了个主意:在两间卧室装上门铃,开关就设在床头伸手可及的地方,如果晚上有情况,就很容易叫醒对方了。有一次,刘玉堂在夜里发烧而按铃,罗景荣赶紧过来倒水喂药,病情很快就得到了缓解。

这就是互助,也可以说是相濡以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