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资源及环境经济学范文

资源及环境经济学精选(九篇)

资源及环境经济学

第1篇:资源及环境经济学范文

一、绿色GDP的内涵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是逐步由资源环境实物量核算―――资源环境价值量核算―――资源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来实现的,核算内容包括土地、矿产、森林、水、海洋五大资源核算及污染治理、生态建设两大环境核算。确定优先领域,逐步开展资源环境的全要素核算是绿色GDP核算的基本实现途径。

资源指在我国领土和大陆架范围内所有自然形成的,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被开发利用的实物资源的总称。我国自然资源分为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主要是森林)、水资源(仅指淡水)和海洋资源,资源与经济的相互关系主要体现在期初期末的资源存量、流量两个方面。其中资源存量是国家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流量构成绿色GDP核算的重点,具体表现为资源耗减成本,包括存货型资源耗减成本和资本型资源耗减成本;资源耗减成本在结构上可分为中间消耗性资源耗减成本(如矿产资源)和折旧性资源耗减成本(如森林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每种成本又可分为实际耗减成本和虚拟耗减成本。

环境是指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关的天然的和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人类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对立统一关系。环境污染是指污染物进入环境,使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或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按环境要素划分,环境污染可分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放射性污染等。环境保护成本是指由经济活动残余物影响的自然环境“功能性”服务质量下降的价值,包括环境保护实际支出成本和虚拟支出成本。环境损耗是指生产活动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的损失价值。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之间有着明显的交叉,但自然资源资产核算侧重于资源的数量,而环境资源资产核算则侧重于资源的质量或破坏方面。

生态系统指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群落与其所处的环境所形成的相互作用的统一体。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处于核心地位,代表系统的生产能力、物质和能量流动强度以及外貌景观等。生态系统包括地球表面上的陆生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和地球表面以上的大气系统。生态环境的核算包括生态环境效益与损耗两方面,例如森林生态环境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生态建设成本指由社会经济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生态效能性”服务质量下降的价值,包括生态环境实际支出成本和虚拟支出成本。

二、实行绿色GDP核算需面对的问题

实行绿色GDP核算,需面对以下主要问题。一是缺乏绿色核算技术。主要是自然资源的产权界定及市场定价较为困难。由于许多自然资源同时具有生产性和非生产性资产的属性,因此,其产权界定非常困难。此外,某些自然资源的价格会被严重扭曲和低估,如矿产资源价格和水价。环境成本计量是绿色GDP核算的基础,但由于环境污染损失的多因性,对环境降级成本以及为此支出的防治成本的量化很难考虑全面。二是绿色核算的制度安排基本空缺。主要包括有关绿色GDP核算的统计法规、政策和评价标准等。目前,与绿色GDP核算有关的资源环境统计规划、统计制度和统计标准还未出台。三是国际上还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倡导下,许多国家都在研究绿色GDP核算方法,其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还没有哪一个国家完成全面的环境经济核算,计算出绿色GDP指标,也没有哪一个国家以政府的名义正式公布绿色GDP统计数据。因此,改革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使绿色GDP核算从理论走向实践,需要我们找到适合于我国国情的绿色GDP核算的方法与体系。

三、绿色GDP核算体系理论框架

1、我国绿色经济核算基础

建立我国绿色GDP核算体系框架,要结合国际经验和我国实际,给出其基本模式、基本核算内容、基本核算方法。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比较全面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首先,在国内生产总值核算、资金流量核算、投入产出核算、国际收支核算方面已经形成了比较规范的核算方法,具备了相对比较坚实的核算基础。其次,不仅在国家层次建立了比较全面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而且在各地方也形成了相应的核算制度,为资源环境经济核算在区域实施提供了基础。第三,《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已经包括了自然资源核算表,覆盖了森林、水、土地、矿产四类资源,已经考虑到了资源环境核算的某些问题,可以作为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基础。

绿色GDP核算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一方面涉及经济系统,另一方面涉及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从国际研究看,绿色GDP核算是从局部核算开始的,着眼于特定资源类型或特定环境问题。提高核算体系的科学性,保持与国际核算的一致性,是我国设计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基础。

2、我国绿色GDP核算体系框架

将环境和资源因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一是从存量核算和流量核算考虑;二是从资源、环境容量、生态服务不同功能上对环境进行分解,考虑环境的资源功能、环境的受纳功能和生态功能;三是区分实物量核算和价值量核算,在实物核算基础上通过估价进行价值量核算;四是考虑现实发生的环境保护活动。环境经济核算主要是显示经济过程对环境所具有的负面影响,因此就必须在环境经济核算体系之中包含对环境保护活动的核算。

资产与资源存量及环境状况核算框架主要展示生产资产、非生产资产、非资产性自然资源的存量规模、结构与数量变化,以及生态环境的质量状况等基本核算内容。框架中的各类核算对象,除了反映其核算期初期末存量外,主要用于资源、环保的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折旧、资源耗减与环境降级等资产与资源环境的数量(包括质量)变化。

3、资源―环境―经济流量混合核算表

经济活动一方面消耗了资源,一方面排放了废弃物,完成了物质资料从自然环境到人类生产和再生产领域、又从人类生产和再生产领域回归自然的流量循环。资源―环境―经济混合核算的目的,就是要以国民经济核算的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将经济活动与资源消耗、废弃物排放联系在一起,提供详细的数据信息。核算分为两步:第一步是按照经济活动类别分别编制资源消耗实物核算表和废弃物排放实物核算表。纵列表示各类经济活动,主要是不同经济产业和消费活动,相关分类要与经济核算分类保持一致;横行区分不同的资源类别和废弃物类别,分别体现资源的经济使用去向和废弃物的排放来源。第二步是将资源消耗表和废弃物排放表置于经济投入产出表之上,形成资源―环境―经济混合核算表,如表1所示。

经济投入产出部分是价值表,按货币单位编制,而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部分则是实物数据,按各种实物单位列示。显然,这样的混合表不能做列向合计,由于不涉及价值估算问题,从而也更加具有可行性。

4、自然资源和环境存量变动核算表

自然资源存量核算是期初和期末时点拥有量的核算,同时,该核算期间内引起资源存量变化的原因进行分类核算,构成一个从期初到期末的动态平衡关系:期初存量+当期变化=期末存量。

资源存量的变化表现为增加和减少,包括生物资源的自然增长,矿物资源的发现,经济使用导致的资源减少,其他因素如灾害等。而资本形成、固定资本消耗等经济交易是影响变化的原因。对环境存量来说,直接的数量核算只能在有限范围内进行,价值估算也是很难实现的。期初和期末存量实际上是该时点环境的数量和质量状态,在核算期间内,主要是数量变化和质量变化,变化的原因既和经济利用、排放引起的污染有关,同时也存在经济之外的原因。

以上是对我国绿色GDP核算体系总体框架的初步设想。要具体将绿色GDP核算付诸实施,还有许多具体方法需要研究。

四、绿色GDP核算的统计和计算方法

绿色GDP泛指在现有GDP的基础上,扣除资源耗减成本与环境降级成本之后的余额,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考虑了自然资源与环境因素以后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根据资源耗减成本中的不同资源构成要素和环境降级成本中的不同环境构成要素,在实际核算时,就形成了不同内容资源耗减成本和环境降级成本,由此也就形成了反映不同内容、不同层次的绿色GDP结构。以资源耗减成本进行扣减得到“经资源耗减调整的绿色GDP”;以环境防护成本进行扣减得到“经环境防护调整的绿色GDP”;以环境退化成本进行扣减得到“经环境退化调整的绿色GDP”。环境成本是环境防护成本和环境退化成本之和,环境防护成本代表为维护环境而实际发生的成本,环境退化成本体现在环境保护之外应该发生的虚拟成本。在国民经济核算基础上,得到绿色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公式:

绿色国内生产总值(GeGDP)=国内生产总值(GDP)-固定资产折旧-自然资源损耗-环境资源损耗(环境污染损失)

(1)不同内容的绿色GDP结构:

绿色GDP=绿色GDP资源+绿色GDP环境

绿色GDP资源=绿色GDP土地+绿色GDP森林

+绿色GDP矿产+绿色GDP水

+绿色GDP海洋

绿色GDP环境=绿色GDP环境保护+绿色GDP生态建设

(2)不同层次的绿色GDP结构,分为绿色GDP总值与净值。

绿色GDP总值=GDP-中间消耗性资源实际耗

减成本-中间消耗性资源虚拟

耗减成本

绿色GDP净值(EDP1)=GDP-固定资产折旧

-资源实际耗减成本

-环境实际降级成本

EDP2=EDP1-折旧性资源耗减虚拟成本

-环境降级虚拟成本

=国内净产值(NDP)-资源环境实际成本

-资源环境虚拟成本

由此可见,计算绿色国内生产总值的关键是估算资源的损耗和环境污染的损失。一般地,可以用本期环境保护费用代替特定时期的环境污染损失的下限值。

1、GDP与绿色GDP的不同点

首先,GDP只从市场经济角度计量了经济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不论从生产、分配角度,还是从支出角度,GDP未考虑与经济生产活动密切相关的自然要素的投入与产出。绿色GDP则从人类社会生产活动、生存与发展的更完整、更科学的角度,从经济与自然的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有机联系的角度,考虑了经济要素和自然要素,考虑了经济成本投入与资源环境成本投入,考虑了经济生产要素的分配与自然要素的分配。其次,绿色GDP的计量单位在具体操作上更具有灵活性,在计量单位上可使用混合单位,即经济计量采用货币单位,资源环境成本的计量使用实物量单位。在估价方法上,不仅有市场估价法,还有非市场估价法。资源环境的虚拟成本是指资源环境的净损失,是现行条件下保持资源环境期初状况应该支出的成本。

2、国民财富核算与自然资源环境核算、人力资本核算的关系

国民财富核算是反映国家或地区在特定时点所拥有的人造资产、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人力资本的存量状况及结构特征数量关系的宏观描述,经济资产核算内容包括资产总值、负债总值和资产净值,自然资源与环境核算是针对自然要素的流量与存量核算,人力资本核算主要是对经济活动人口所具有的素质,包括受教育程度、劳动技能与能力等进行核算,国民财富核算是对经济资产、自然资源、人力资本进行的净值核算。

国民财富核算为存量核算,有经济价值核算及混合价值核算;而自然资源与人力资本核算则既有存量核算又有流量核算,并且人力资本核算则只有经济价值核算。自然资源核算、人力资本核算均为总值核算,而国民财富核算则是净值核算。国民财富与人造资产、自然资源和环境、人力资本的关系为:

国民财富(经济价值)=人造资产±自然资源与

环境+人力资本

3、国民财富的真实储蓄率

真实储蓄(Genuine Saving,简称GS)是考虑一国在自然资源损耗和环境污染损失之后的真实储蓄率,并以此作为衡量一国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发展潜力的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指标。

无论是绿色GDP还是真实储蓄,它们都考虑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的损耗或折旧。很显然,要计算绿色GDP和真实储蓄,关键问题是要核算自然资源和环境资源的损耗。而且,估算环境污染损失要比自然资源的核算困难得多。

真实储蓄(GS)=净储蓄-自然资源损耗

-环境资源损耗(环境污染损失)

真实储蓄(GS)=储蓄+教育投资

五、推行绿色GDP核算的建议

1、建立统一的工作平台和目标模式

由于绿色GDP核算体系的构建处于生态学、环境学、资源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众多学科综合研究的范围内,因此绿色GDP核算也是一项涉及多部门的工作,并且核算技术十分复杂,所以,需要进行跨学科研究,以及各部门之间、国际国内之间协调配合。因此,首先应组织由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林业局、国土资源部、水利部、海洋局等有关部门参加的统一工作平台,在统一协调部署下,共同制定工作方案及目标,并负责组织试点及实施工作。

建议绿色GDP核算采用联合国推荐的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SEEA),将环境资源作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卫星账户,在完善实物量核算的基础上,开展环境价值量核算。价值量核算主要包括自然资源消耗和环境资源消耗两部分。开展全国环境污染损失核算调查和自然资源耗减损失调查,这是环境和资源价值量核算的基础,最终建立实物量和价值量两套核算体系。

2、构建科学完整的环境资源统计指标体系

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应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环境与资源统计指标体系。第一,反映自然资源的统计指标。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矿产等地下资源,森林、海洋、野生动物等生物资源,地上及地下的水资源等,就其资源存量、资源耗损量两部分价值分别核算。第二,反映生态环境的统计指标。生态环境是与自然资源相对应的,分为土地生态环境、森林生态环境及水生态环境等。第三,反映环境污染的统计指标。包括环境监测、环境污染防治及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环境实物量核算方案的核算范围为二氧化硫、烟尘、废水、化学需氧量、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等。

第2篇:资源及环境经济学范文

【关键词】 绿色会计 经济发展 环境保护 必要性

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下,各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不仅着眼于自然资源和谐利用的问题,更加强调在自然资源使用上的公平问题,这样就必须将会计主题的视野扩大到会计同环境之间的关系上,将整个社会生产消费和相应的社会生态环境都反映到会计模式中,来计量和揭示会计主体的活动给社会生态环境带来的经济后果。在人类与自然,生态与经济关系紧张的的局面下,为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正确处理长期社会效益与短期经济效益的关系,使全球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绿色会计应运而生,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1. 绿色会计的内涵

绿色会计(Green accounting),也称环境会计(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是指以自然资源耗费应如何补偿为中心而展开的会计。它是会计学和环境学、环境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相结合的产物。绿色会计是在修正传统会计的基础上产生的,将会计和自然环境相结合,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相关的环境法律、法规为依据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并对环境及其变化进行确认、计量、揭示和分析以便为决策者提供环境信息的一种会计理论和方法。它主要反映、报道及考核企业资源、人力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等成本价值,全面反映自然资本和企业社会效益,是会计学科新兴的一个绿色分支。其分为三部分,一是自然资源损耗成本,二是环境污染成本,三是企业资源利用率和产生的环境代价的评估。

绿色会计的实质是要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造成的牺牲环境质量的代价,与传统的财务会计理论方法有机结合,即在生产成本中,要将废物处置费用计算在内,避免将这一笔本应由企业承担的隐蔽而沉重的费用转嫁给社会,以减少公共费用的开支。

绿色会计因其将环境因素纳入核算范围,因此也具有了一些独特的特征:一是不确定性。环境问题具有多样性,在资源利用方面也非常复杂,因此绿色会计就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二是周期难以计量。绿色会计涉及环境因素的经济业务不像一般的经济业务周期很短、业务较为单纯,环境经济业务的周期很难计量,并且具有很大的复杂性;三是研究方法多样。绿色会计不再仅仅涉及经济学与数学的计算,还涉及社会学、环境学等学科;四是报告信息多面性。绿色会计报告既应揭示财务信息,也应揭示非财务信息,如企业的环境目标及执行情况,企业对于治理环境所采取的措施等。

2. 绿色会计的产生背景

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工业革命开始,日益先进的现代工业在为人类社会提供丰富物质产品的同时,也造成日趋严重的环境污染。人类社会发展所依赖的物质资源和生态环境,已呈现出日渐衰竭的征兆,从而使全球经济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被动摇。

20世纪70 年代初,比蒙斯(F. A. Beams 1971)和马林(J. T. Marlin 1973)分别发表了名为《控制污染的社会成本转换研究》和《污染的会计问题》的两篇文章标志着传统会计学观念向注重环境和资源成本的绿色会计观念的转变。1992 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国家首脑会议通过了包括《21 世纪议程》在内的保护世界环境的四个纲领性文件。1999 年,联合国讨论通过了《环境会计和报告的立场公告》,形成了系统完整的国际环境会计与报告指南,从而开启了绿色会计发展的新阶段。相比之下,绿色会计的发展在我国起步相对较晚。1992 年中发办7号文件提出“把自然资源和环境纳入国民经济的活动核算体系,使市场价格准确反映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代价”的意见,是我国经济核算观念向“绿色”转变的较早标志。本着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2001 年3 月,我国成立了“绿色会计委员会”。2001年6 月,经财政部批准,中国会计学会成立了第七个专业委员会——环境会计专业委员会,标志着我国绿色会计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但总的来说,目前我国还尚未建立纳入环境和资源成本的绿色会计核算体系,绿色会计体系的建设无法满足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环境和资源成本的评价要求。

2.1会计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可持续发展是20 世纪80 年代提出的一个新的发展观,其实质就是把经济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紧密联系起来, 实现良性循环。随着世界人口持续增长和经济发展, 人类对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和大规模的开采消耗, 导致资源基础的削弱、退化、枯竭, 淡水资源紧缺;石油等能源价格上涨;土地资源及矿产资源掠夺性破坏严重。因此有必要强制企业实行绿色会计核算与披露,并以制度加强管理、监督;在全球环保潮流和污染日趋严重的双重压力下,传统会计无法满足企业在环境因素影响下对于成本、产品价格的信息需求,因此,绿色会计在企业中的运行尤为重要。

2.2绿色会计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要求

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对“绿色”发展路线———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强调,将有利于着力解决中国发展新阶段出现的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资源利用的效率依然十分低下。据统计,中国的GDP 占全球4%,而煤、铁、铝等的消耗占世界的30%以上。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息息相关,而作为衡量、核算、控制经济活动手段之一的会计更是不容忽视的,所以实行绿色会计非常必要。

2.3绿色会计是经济危机催生出的产物

自2007 年下半年起,美国爆发次贷危机,随后迅速升级为金融危机,又由于全球化条件下世界各地经济的紧密相连,以及美国作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的地位,金融危机开始愈演愈烈,最终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带来了财富缩水与大量失业的同时,也引发了新一轮的经济结构调整。作为现代经济活动的重要环节,绿色会计在保护环境资源、让现代会计人承担起监督和核算资源消耗情况等方面都体现出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在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趁着全球经济大换血的契机,大力提倡绿色会计的理念,平稳建立起绿色会计的核算体系对于我国调整经济结构、加快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徐小琴.绿色会计在我国的发展[M].1.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49~60.

[2] 何文艳.可持续发展呼唤绿色会计[M].1.北京:化工出版社,企业研究,2010:15~30.

第3篇:资源及环境经济学范文

论文摘要:基于建立综合环境经济核算、完善现代水利统计体系和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的需要,我国应创建水资源核算体系。对环境卫星帐户的子系统水资源核算帐户进行了初步探讨,介绍了水资源核算体系的由来、基本构成和特点,并结合现状分析了在我国开展水资源核算面临的问题。

近30年来,世界人口激增,生态被破坏,环境恶化,经济发展受阻,使人们开始全面而深刻地反省自身的发展方式。在1992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大会”上发表的《21世纪议程》中就明确提出进行资源与环境核算是世界各国的迫切任务,并作为重大战略行动来实施。在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中也明确提出:“研究并试行把自然资源和环境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使市场价格准确反映经济活动造成的环境代价”。

资源环境核算(亦称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日益关注和急需建立的统计领域。水资源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在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抓紧研究和建立水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以下简称“水资源核算”)制度及体系框架,已成为当前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一、水资源核算体系的由来

1.1国民核算中心框架及其局限性

我国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采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ystemofNationalAccounts(SNA)),这也是大多数西方国家所采用的。国民经济核算是对一个国家经济活动过程及其结果的核算,只有经济活动才能够纳入核算之中。

国民经济核算的内容以两个平衡关系为框架。第一是围绕国内生产总值(GDP)所形成的当期流量平衡,即:

GDP=总产出一中间投入(1)

GDP=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净出口(2)

(1)式反映国内生产总值的形成过程;

(2)式反映国内生产总值的使用去向。通过这一平衡,国民经济的生产与使用被连接起来。第二是关于资产从期初到期末的动态平衡关系,即:期初资产存量+资本形成一固定资本消耗±其他物量变化±重估价引起的变化一期末资产存量。

(3)基于上述基本框架,可以发现:第一,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核算没有体现环境因素的投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所扣除的中间投入仅限于产品投入,并不包括环境等自然因素的投入;相应地,所谓资本形成,仅限于产品对生产资本的积累,不体现生产造成的自然环境的变化。第二,围绕资产核算,主要限于经济资产,尤其偏重于生产资产,没有将自然环境完整地纳入核算范围,同时也没有直接反映经济过程对环境变化的影响]。这导致了两个严重缺陷:一是忽视了自然资源的耗减,遗将危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二是忽视了环境质量的下降,这将会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福利。

为了使人们能够看清楚隐藏在中心框架账户中及其表露出的局限性,并能更加深入地加以描述,联合国93’SNA(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提出了针对某些重要领域建立与中心模式框架不完全统一的特殊框架(结构)即附属框架方法的建议。一方面附属账户与国民经济核算账户的中心框架发生联系,并通过它们与综合经济统计资料的主体发生联系;另一方面,由于附属账户是特定领域或特定专题所专有的,因而它们也专门与该领域或专题的信息系统相联系,它们也要求货币价值量数据与实物量数据能更好地结合。由于附属账户保持与中心账户的密切联系,所以,它们在宏观经济账户和分析的范围内加强了对专有领域的分析。此外,不同领域的附属账户还有助于将其中某些领域的分析联系起来。因此,附属账户一般具有双重作用:既作为分析工具,又作为统计协调的工具。典型的例子当属环境卫星账户。

1.2环境卫星账户——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

环境经济核算缘起于两个相互联系的事实。事实之一是环境问题越来越深入地介入了人类的社会经济生活,成为国家和国际社会管理中共同面临的问题。在国际社会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处理好经济、社会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与上述事实相联系的另一个事实是,为管理所必须的信息数据系统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管理之需要,尚没有一个数据系统能够较好地反映出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无论是现实经济实践中广泛应用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还是环境统计指标体系。

从2O世纪7o年代开始,联合国、世界各国政府、著名国际研究机构和著名科学家一直在进行着艰辛的理论与实践探索,构建反映环境因素的核算体系。1993年,由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共同修订的SNA1993,第一次正式将环境核算作为附属账户纳入SNA,并最终正式出版了(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手册)临时版本。然而,由于有关研究开展不久,因此,尽管SNA1993声称“第21章有关环境附属账户的内容指出,它显示了在经济核算和环境核算一体化方面目前的最高核算水平”。但同时也指出,由于SEEA目前尚不成熟,因此“它极力主张由核算人员继续进行研究”。目前,国外许多国家,如美国、加拿大、英国、欧共体及泰国、印度尼西亚等,都在积极开展这一课题的研究。

资源环境核算附属账户将SNA中关于自然资源的使用、环境费用核算的范围、内容予以拓宽(不再仅限于经济资产的界限之内),把资源环境综合核算的有关概念、定义、分类和表式同SNA常规的经济账户联系起来,扩大了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分析功能。

1.3SEEA的子系统——水资源核算体系

1993年国民核算体系(SNA)已明确把自然资源纳入资产负债表和积累账户,形成了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旨在研究资源环境和经济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注重寻求良性经济运行的环境承受能力,并将水资源核算列为主要核算内容之一。水资源核算体系正是在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的基础上,采用了与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保持一致的框架结构、概念定义、分类标准、表式账户及核算方法,对水资源核算内容的加以进一步延伸和细化,使水资源核算更加科学合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大大增强了分析和应用功能。

二、水资源核算SEEAW

2.1水资源核算的范围

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也是生产食物、能源、众多工业产品以及确保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及其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关键要素。SEEAW更关注的是经济体系与环境体系之间的关系,所以SEEAW核算的对象只包括水文系统中能够提取并直接为经济体系提供投入的部分,这种投入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天然的水文循环,形成天然一人工复合水循环的一个组成部分。

SEEAW手册中界定水资源系统包括:①区域内所有开发利用或者能够开发利用的水资源;②区域内各水体之间的水量交换(如入渗、径流、渗漏等);③与其他区域之间的水量交换(入流、出流)。在陆地水资源系统中,水资源指区域内储存于河流、湖?白、人工水库、雪、冰、冰川等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土壤水。对于各种水资源,受自然因素影响,引起存量增加的主要因素包括区域内降水和其他区域的人流量;引起存量减少的主要因素包括蒸发蒸腾、向区域内其他水体的出流量以及向区域外的流出量。人类活动通过取水和排水引起水资源存量的增加和减少。

水资源对经济体、经济体之外的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了物质投入及服务,包括①作为生产和消费活动中的原料投入;②接纳废弃物(如排放到水体的废污水);③为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提供栖息地。SEEAW侧重于水资源作为生产和消费活动的原料投入及接纳废弃物所提供的服务。至于水资源提供生态系统栖息地的功能,仅以水质及其各种用途等形式反映。

详细描述了陆地水资源系统和经济体,阐述了各系统内部的主要流动以及两个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每一经济单位直接从环境中取水,或者从其他产业获取水,水被使用后,直接处理(排放)进入到环境、或提供给其他产业再利用(如再生水)、或输送污水处理厂。

2.2SEEAW的基本构成

总的来说,水资源核算包括两方面的基本内容:①水资源的实物量账户,用于计量水资源的存量、流量以及质量;②水资源的价值量账户,即在对水资源实物量进行评估的基础上核算水资源的价值及其增减状况,确定水资源的财富价值,并将其纳入到国民总财富中:。具体而言,水资源核算框架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2.2.1水存量及其变化的实物核算

对一个特定区域组成的经济体系来说,有多少水,有多少可利用的水,在一段时间内水存量发生了多大变化,这是需要掌握的最基本信息。因此,存量及变化核算是水资源核算的基本内容,目的是从水文循环出发,用实物单位描述在地表、地下和土壤中存在的总水量,以及这些水量在一定期间(一年)内的变化,并对水资源存量按照水质状况予以评估,从根本上关注水资源环境对经济体系用水的保证程度。

水存量包含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的定义,前者着眼水量的多少以及变化,后者着眼于水质的好坏及其变化。鉴于水质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水资源的可用性以及使用方式,因此,水质成为刻画水存量的重要特征。

水资源存量在时间上会在增加和减少两个方面上发生变化。从水资源与经济体系的关系人手,核算中将这些增减变化归纳为两类原因:一是经济原因,经济体系从环境取水造成的减少,向环境排放造成的增加;二是自然原因,降水和人流造成的增加,蒸散发和出流造成的减少。通过核算,不仅解释了从期初与期末的存量变化,更将这些变化与经济体系对水的利用衔接了起来。

2.2.2水的供应与使用实物核算

从经济与环境关系的根本意义上说,水的供应是指环境向经济体系提供的水量,水的使用是经济体系所利用的水量。但是,从环境到经济、再从经济到环境,水是一个循环过程。在此过程中,水以不同形态出现——资源水、产品水、废水;对应不同形态的水,存在着不同的供应者和使用者。其中,从环境取水,是由环境提供给经济体系供其使用的资源水;经济体系内部各个经济部门之间相互供应使用的水,是产品水在经济体系内部的循环;经济体系提供(排放)给环境使用(接受)的水,可能是以废水或其他方式从经济体系回归环境的水。站在经济体系的立场上看水的供应和使用:各个经济部门作为供应者,一方面向其他经济部门提品水以及供循环使用或处理的废水,同时向环境提供最终排放的废水;各个经济部门作为使用者,一方面使用由环境提取的资源水,同时使用由其他部门提供的产品水,还使用(接受)了其他部门提供(排放)的可循环使用的废水以及需要处理的废水。

水的供应与使用核算就是照此思路编制核算表提供数据资料的,其总体目标是系统描述在一段时期内“资源水进入经济体系一产品水在经济体系内部的循环~废水从经济体系排出进入环境”的整个过程,不仅要核算各个环节上水供应使用流量的多少,同时要在结构上给出供应使用的“来龙去脉”,尤其要关注经济部门分类下的供应使用结构,以便为经济体系的水供应和水使用勾勒出一幅全景画面。其中,从环境的取水、回归环境的水,从减少和增加两个方面代表了经济活动发生而造成的水存量变化,与水存量及其变化核算连接在一起。

2.2.3水的供应使用混合核算

通过水的供应使用核算,可以从实物量上了解取自环境的水被分配给了哪些经济部门,回归环境的水分别产生于哪些经济部门。但是,不知道各个部门利用这些资源水、排放这些废水,形成了多少经济产出创造了多少增加值要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将水的供应与使用数据与各个部门的经济活动规模水平数据——用经济产品的投入产出表/供应使用表表达——结合起来,给出有关水资源利用效率、废水排放强度的系统信息。之所以称为“混合”核算,主要原因在于,有关水的供应使用信息是用实物单位表示的,而各部门经济活动信息则是按照货币单位提供的。

通过这样的核算,可以提供以下方面的重要信息。①对各个用水经济部门,可以显示其在生产过程中为获得经济产品而消耗了多少水(包括资源水和产品水),把二者结合起来,计算各个部门单位产品产出对水的消耗强度(t/元),以及为获得单位增加值而耗费的水(t/元);②对各个废水排放经济部门,可以显示其在提供经济产品的同时产生了多少废水,把二者结合起来,计算各个部门单位产品供应对废水的排放强度(t/元),以及为获得单位增加值而排放的废水;③如果具备比较完备的经济产品投入产出表,则可以透过经济部门之间的技术关联,测算各类经济活动对水的完全消耗强度和排放强度。

2.2.4与水有关的经济核算

围绕水发生了哪些经济活动,如何将这些活动独立显示出来,反映经济体系为水的开发、管理、保护而作出的努力,考察其在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显著性,这就要进行与水有关的经济核算。为了与国民经济核算衔接,在核算中定义了涉水产业、涉水经济产品,核算其投入和产出、供应和使用,以及以水开发管理保护为目的的收支、资本形成、资金筹集和固定资产总量,通过这些核算,不仅可以明确经济体系为水所花费的投入,还可以了解这些产业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

2.3SEEAW的特点

实施水资源的综合管理,要立足水的现有数量和质量,在各种水功能分配上寻求平衡,以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活需求,在整体上产生最大功效。

要实现这样的综合管理,必须有相应的数据体系作为基础支持,需要把水与经济体系结合起来,提供全面系统的数据资料。水资源核算就是这样的数据体系,和其他水数据体系相比,水资源核算确实能够有助于满足这些数据需求,主要体现在:①它把水的多重功能汇合在一起,系统反映水的状况及其与经济体系的关系,既包括水的资源功能,又包括水的环境功能以及作为水生系统的功能,可以避免仅考虑某一方面的单一功能——比如仅把水作为资源——而带来的片面性,有利于全面协调不同水功能之间的竞争,实现水资源的综合管理最大限度地利用;②它把有关水的数据信息与经济过程的信息有机地结合到了一起,通过定量描述水作为资源从环境进入经济体系、在经济体系内部循环周转、最后作为废弃物从经济体系排入环境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系统反映水对于经济体系的支持以及经济体系对水的影响,同时通过对经济体系围绕水的开发管理保护发生的一系列经济交易活动建立核算体系,提供有关产业活动、产品供求、资本形成、以及税费水权等方面的信息,为进行水资源的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三、创建我国水资源核算体系的现状及问题

3.1开展水资源核算的工作基础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经过长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及水利统计工作的实践,全国水文站网已经具有一定规模;水资源统一管理正逐步推进;历年水利统计年报、水资源公报等已形成系列统计资料;结合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第二次全国水资源调查评价已经完成等等,已具备了开展水资源核算研究的工作基础。但总体来说,仍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难以将水利统计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相结合,反映水利在促进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保障供水和粮食安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因此,水资源核算是一项全新的探索性工作,全面实现联合国《水资源核算手册》的全部核算内容,是一个短期内难以达到的目标,应充分借鉴国外资源核算理论方法以及水资源核算的实践经验,结合我国水资源综合管理的优先领域和基础资料的完备情况,突出水资源与经济的关系特征及核算特点,逐步推进水资源核算体系研究。

3.2开展水资源核算需要综合素质人才

水资源核算及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研究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工作,它涉及众多领域,如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环境科学、生态学、国民经济学、统计地理学、经济学等等,它要求研究者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来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同时也需要相关人员的密切协作共同攻关。实际上,这方面的研究起源于水资源环境问题的探讨,研究人员大多局限于水资源界,他们具有丰富的资源环境科学知识,其他相关方面知识相对薄弱,而经济学界只有部分人士参与工作,他们又缺乏系统的资源环境学训练。两类人员需要相互对话、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该项工作的进程。2006年以来,在联合国统计司的支持和帮助下,水利部与国家统计局联合成立了中国水资源核算研究课题组,组织专业工作人员。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组织了多项培训,既培训水利人员的经济、统计知识,也向统计人员介绍水利的独特和复杂性,为我国开展水资源核算创建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3.3开展水资源核算尚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对于水资源核算,国内外尚处于探索阶段;而且由于我国的水问题和水管理都较其他国家更特殊复杂,国外可借鉴的经验比较有限。总的来说,目前在我国建立水资源核算体系尚面临着很多难题。

3.3.1水资源价值存在争议

水资源目前缺乏真实的水市场,如何对水资源的耗减和降级成本进行估价目前争议较大。同时,水资源价值评估相当复杂,目前还存在较大困难。价值理论尚没有统一,价值确定方法、价值模型没有规范且争议较大,成为将资源以价值量方式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最大障碍。

3.3.2水资源核算理论尚不完善

实物量供给使用表中,来自土壤水的水量(包括雨养农业的用水)这一部分是计算降落在农田里的降水量,多余的水一即没有被作物吸收(使用)的水,被记录为从农田流回到环境中。如何计算和统计土壤水的使用量,目前在中国还没有比较成熟的计算方法。

第4篇:资源及环境经济学范文

摘 要:循环经济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措施。发展循环经济要明确影响循环经济的各个因素及其相互联系,发挥各个因素的积极作用,带动循环经济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

关键词:循环经济;影响因素;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已经把推进循环经济作为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措施。2010年4月国家发改委、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和证监会联合了《关于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政策措施意见的通知》,提出了在规划、投资、产业、价格、信贷、债权融资产品、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上市融资、利用国外资金等方面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然而,我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在自然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水平以及社会文化状况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各地在发展循环经济实践中,必然面临如何根据本区域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本区域的循环经济模式和推进策略的问题。为此,需要对循环经济的影响因素进行较为系统深入的分析,建立一种操作性的分析框架,以帮助各地区根据其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循环经济模式和策略。

一、国内文献关于循环经济影响因素的研究。

在我国现有关于循环经济的研究文献中,较少见到以严谨的理论视角对循环经济影响因素的分析。在一些著作或研究论文中,从各个角度对于循环经济影响因素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类。

第一,从循环经济的理论和实践的产生背景来看,资源短缺和环境保护是这一理论和实践产生的两大基本前提。如齐建国等提出:“现代循环经济是在深刻认识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以提高资源与环境效率为目标,以资源节约和物质循环利用为手段……实现资源效率最大化、废弃物排放和环境污染最小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1](P1)侯渡舟等提出包括资源、环境、科学技术、资金和人在内的循环经济五要素,把科学技术、资金和人等要素考虑进去,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经济学的研究视角。[2]

第二,从区域经济的角度分析,一个区域实施循环经济受到区域众多因素的影响。付晓东提出,影响循环经济的区域因素有自然因素、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与科技因素、政府与政策法规因素等方面。[3](P112-163)岳立等从制度、市场、技术、意识四个角度总结了甘肃省在推进循环经济方面存在的制约因素。[4]

第三,从循环经济模式选择及实施途径选择的角度来看,循环经济的影响因素更为复杂,也更为具体。孙明贵等在研究上海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和途径时,对包括法制体系、物质基础、技术水平、产业基础等众多因素进行了分析。[5]张春兰等提出,我国在实施循环经济方面面临理论认识、制度政策和现实实践三个层次的制约因素,其中理论认识方面的制约因素具体包括认识误区、生态意识、认识能力等,制度政策方面的制约因素包括经济体制和法规政策,现实实践方面的制约因素包括规模经济、技术与资金、人才与管理等。[6]

以上观点,从不同的角度对影响循环经济的因素进行了概括,都有其合理性。在综合以上观点,并对这些因素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一种操作性的分析框架,以用于循环经济模式选择的决策分析。

二、循环经济的影响因素。

研究循环经济的运行与发展,需要明确影响循环经济模式的相关因素。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影响循环经济模式选择的因素可以分为三类,即直接因素、间接因素和机制性因素(见图1)。其中,直接因素包括资源、环境、产业结构、技术、资金等5个因素;自然禀赋、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社会文化、法制等6个因素则是影响循环经济模式选择的间接因素,它们之所以被归入间接因素,是因为它们对循环经济模式选择的影响是通过对资源、环境等直接因素的影响而间接实现的。此外,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则是两种不同的机制性因素,它们对间接因素、直接因素以及循环经济模式选择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图1 循环经济的影响因素。

(一)影响循环经济的直接因素。

一个区域在进行循环经济模式选择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是纷繁复杂的,这些因素中,影响作用明显而且直接的是资源、环境、产业结构、技术、资金等5个因素。在某个具体的区域,可能是这5个因素中的一个或几个对模式选择发挥着主要的作用,但总的来说,这5个因素是具有普遍意义的。

1.资源。循环经济的实践和理论是建立在人们对资源稀缺性的认识基础之上的。资源的存量、可利用量,资源的类型和不同资源类型的组合,产业发展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资源的利用方式和利用效率等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循环经济模式的选择。进行资源分析,除了要考虑作为自然禀赋的资源类型和总量,还应考虑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通过人均可利用资源数量的分析,可以了解一个区域的可利用资源的上限,通过经济发展规模及趋势预测资源的需求量,可以了解支撑一个区域经济发展所需资源的下限。

2.环境。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必须考虑环境的承载力。环境污染和环境压力过大是目前大部分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在我国,不同区域面临的环境问题类型和程度是存在差异的。比如,有的地区工业污染严重,有的地区土地环境质量下降,这就要求在选择循环经济模式时,要在准确把握各个区域面临的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把发展循环经济与环境治理结合起来。同样,对环境进行分析时,一方面要考虑环境自身的承载力;另一方面也要考虑人口、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社会文化因素所造成的环境压力。人口数量可以被用来评估人类生活活动给环境带来的压力,经济发展规模和趋势则可用来评估人类生产活动所带来的环境压力,社会文化因素既直接包括人们的环境意识和对循环经济的认识,也间接地显示了隐藏在生产、生活方式背后的观念和意识。

3.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和布局是关系到循环经济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只有在考虑产业结构和布局的同时,兼顾资源的可持续供给、环境的生态安全以及经济的绿色增长,循环经济的发展才有成功的基础。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是该区域自然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综合作用的结果。产业结构的现状构成了循环经济的实施基础,并影响着循环经济的推进方式。

总体而言,我国三次产业中,高能耗、高资源需求的第二产业比重过大,而低能耗、低资源需求的第三产业比重过低,高科技产业发展仍然不足。因此,循环经济的推进往往和产业结构的优化结合在一起。在循环经济视角下,产业结构优化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的提高,更要协调生态安全。因此,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背景下,产业结构优化应包括三个部分: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生态化。[7]根据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产业结构高度化是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高的产业比重,逐步减少或淘汰资源浪费严重、资源再利用率低的产业。产业结构合理化是指,遵循再生产过程对比例性的要求,追求关联产业规模适度、三次产业比例协调和增长速度稳定的均衡。产业结构生态化是参考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机构成和循环原理,在不同产业之间构建类似于自然生态系统的相互依存的产业生态体系,以达到资源充分循环利用,减少废物和污染的产生,消除产业活动对环境的破坏,逐步将整个产业结构对环境的负外部效应降低到最低限度。

4.技术。循环经济自产生之日起就和技术密切相关。循环经济的核心思想———“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需要相应的技术手段为支撑才可能实现。发展资源回收、再生性资源产业和环保产业,改造高消耗的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的绿色生态转型,都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技术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替代资源能源的开发、降低资源能源消耗、污染物减排和废弃物转化等方面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选择循环经济模式时,必须考虑本区域技术水平,以及发展循环经济所需技术的成本和可获得性。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把“技术”与“科学技术”当做不完全重叠的概念在使用。“技术”指的是,在实践中已经或即将得到广泛运用的实用技术,而非实验室技术;“科学技术”则侧重于基础性的研究,以及通过各种研究机构、研究活动所体现出来的总体的科学技术水平。

从技术创新理论的视角看,前者接近于该理论所述的技术“模仿”和“复制”,后者则接近于技术“创新”。很显然,按照这种理解,“技术”的可获得性以及应用的成本,主要受该区域的“科学技术”水平的影响和制约,后者构成前者的基础。

5.资金。循环经济,虽然也被称为“经济”,但在推行循环经济的初期甚至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可能是“不经济”的。高投入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和重要条件。循环经济技术比传统技术复杂得多,往往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对设备、原材料的要求更高,技术更新速度更快,使得企业设备更新和折旧的速度大大加快,因此,需要的资金量也大大高于传统产业。循环经济技术的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要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而发展成为一个个微观循环经济体系,由点带面形成更大范围的中观和宏观循环经济体系,没有强大的资金支持是不可能的。为此,在进行循环经济模式选择时,必须考虑本区域的资金投入能力。显然,一个地区的资金投入能力的高低从根本上取决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但同时也受当地金融体系的完善程度和相关财政税收政策取向的影响。

(二)影响循环经济的间接因素。

资源、环境、产业结构、技术、资金等因素直接影响一个区域的循环经济模式的选择,但这些因素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受更为复杂的其他因素的影响。这些在背后影响它们的因素,也可被认为是循环经济模式选择的间接影响因素。

1.自然禀赋。自然禀赋是人类所有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基础。自然禀赋不仅从根本上影响着所有的直接因素,而且也影响其他间接因素。不同区域的自然禀赋在类型和总量上的差别,影响着资源、环境的差异,也通过对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间接影响着产业结构和技术水平等因素。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考察,自然禀赋一般包括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和气候资源。

2.人口。从某种程度上说,人口因素是自然禀赋的一个变量。人均可利用的资源数量比资源总量更能说明人类所面临的资源和环境状况。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决定了我国资源短缺、环境压力等普遍性特征。此外,人口也被视为一种资源———人力资源,人力资本理论和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理论已经揭示了人力资源在经济和技术发展等方面的巨大能动作用和贡献。

3.经济发展水平。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该区域的自然禀赋、人口和人力资源、科学技术以及社会文化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而一个区域的资源需求量、环境压力、产业结构、技术水平以及资金供给能力,却更直接、更主要地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4.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发达程度往往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关。在经济发展能够提供所需支持的前提下,一个区域的基础性科研水平越高,科研力量越雄厚,这个区域的技术创新和扩散的能力也就越强,适用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的可能性也就越高。循环经济从它产生之日起就具备了明显的技术特征,循环经济的发展是以大量的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为支撑的。

5.社会文化。社会文化同样和其他间接因素间存在互相影响的关系。在循环经济的实践中,人们对于循环经济的理解和认同程度构成了发展循环经济的“软”环境。我国朴素的“节约”观念是符合循环经济的基本思想的,但是,不同区域由于社会文化上存在一些具体的差异,对于循环经济理念的认同程度以及对循环经济的理解也是存在差异的。这种理念和认识上的差异不会直接影响循环经济模式的选择,但会对循环经济的发展形成支撑或制约作用。

6.法制因素。发展循环经济,没有法律制度的保障和推进是不可能实现的。一方面,循环经济是新生事物,人们受习惯影响,接受较慢。法律制度具有公共选择型、强制性、权威性和见效快等特点,可以较快地推进循环经济。另一方面,循环经济需要更高的资金投入、智力投入和更多的自我约束,从而会加大人们的工作负荷。一个区域的法制状态,尤其是关于循环经济的立法完善程度将会影响循环经济模式选择和推进策略的选择。

(三)影响循环经济的机制性因素。

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这种变革需要借助经济发展的内力和外力的推动。

所谓内力是指市场机制,而外力则是指政府的作用。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社会重新构建一种新的制度框架,而这种制度框架的建立需要市场机制和政府行为的有机结合。

1.政府干预。在循环经济的初始阶段,政府的推动作用是必须的,也是至关重要的。循环经济的产生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政府作用要以市场有效发挥作用为前提,不能代替市场,而是要培育市场,为市场主体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降低其交易成本。在实践中,政府部门是否具备相应的意识与能力履行这些职责,是否会出现“缺位”

或“越位”等问题,直接影响着一个区域的循环经济的发展。

2.市场机制。循环经济的理论前提是自然资源正在成为制约人类发展的主要因素,它考虑的是如何在既定资源存量下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经济发展的质量问题。因此,运用市场机制发展循环经济比使用强制手段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少的管理成本。

三、结 论。

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循环经济的发展从来不是孤立的,它受到直接因素、间接因素、机制性因素的协同影响。这些因素或条件的综合,可能会起正面的、积极的作用,也可能会起负面的、消极的作用。因此,深刻剖析和正确认识这些因素的层次关系和影响作用,并有效地构建、控制这些因素,对于认识循环经济的运作机制、更好地发展区域循环经济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 齐建国,尤完,杨涛。现代循环经济理论与运行机制[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2] 侯渡舟,等。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循环经济要素分析[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2)。

[3] 付晓东,循环经济与区域经济[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

[4] 岳立,郑周胜。甘肃省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及推进机制分析[J].开发研究,2007(5)。

[5] 孙明贵,刘建新,陈雪阳。上海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及其途径探讨[J].华东经济管理,2005 (3)。

第5篇:资源及环境经济学范文

关键词: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 基本理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截至2014年2月15日,已有广东、贵州、江西、青海、内蒙5个省及重庆、深圳等数个城市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列为2014年的重点工作。但是,什么是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具有什么特征?谁来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如何通过自然资产负债表反映环境、资源生态变化?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与目前流行的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有何关系?这一系列问题亟待回答,本文仅谈谈个人看法。

一、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性质和编制目的

(一)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内涵界定

资产负债表作为一种会计学工具,目前广泛运用于记录社会各经济责任主体的财务状况。企业资产负债表是反应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财务报表,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静态体现。它是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平衡公式,依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一定的次序,将某一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具体项目予以适当的排列编制而成。国家资产负债表是指将一个国家所有经济部门的资产和负债进行分类,然后分别加总得到的报表。一张完整的国家资产负债表一般由政府、居民、企业和金融机构四个经济部门的子报表构成,显示了一个国家在某一时点上的“家底”。不难看出,国家资产负债表类似于合并资产负债表,是把全社会所有经济责任主体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汇总合并后的总报表。借鉴上述资产负债表的内涵,我们初步认为,所谓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就是利用会计学中的资产负债表工具,客观全面反映生态责任主体在某一时点的自然资源静态存量的报表。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这一提法,与企业资产负债表、国家资产负债表、甚或事业单位(非盈利组织)资产负债表的常规提法并不一致。一般而言,企业资产负债表、事业单位(非盈利组织)资产负债表、国家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企业、事业单位(非盈利组织)、国家等经济责任主体的财务状况,侧重强调的是资产负债表的经济责任(权利)主体。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则侧重于强调资产负债表工具核算反映的对象是“自然资源”这一客体对象。导致这种提法出现的主要原因,主要在于自然资源的特殊属性所致。在历史相当长时间内,自然资源长期被当作大自然的恩赐之物,既不具有商品属性,也不具有产品属性;既不具有稀缺性,也不具有排他性;自然资源长期被视为公共资源而非生产性资产供人类无偿利用,长期被排除在经济核算之外。事实上,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核算反映的会计主体仍然是企业、事业单位(非盈利组织)、国家等生态责任主体,之所以专门提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就是为了强调该资产负债表反映的客体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提出,与“合并资产负债表”这一提法强调该资产负债表来源于“合并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目的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通过核算的办法,如实反映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的总体存量及其变化利用情况,并对自然资源的使用和破坏情况、对生态环境的损害情况进行审计,追求相关领导的责任。这是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次重大战略决定和制度创新,将会对未来资源环境保护、未来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根据《决议》的要求,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目的,一是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的离任审计,二是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从这两个目的可以看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一方面要能够核算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自然资源资产的状况,另一方面也要能够核算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对生态环境的损害状况,前者就是自然资源资产的状况,后者就是自然资源负债的状况。这就要求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即要能够揭示某个地区自然资源资产和负债的状况,又要能够反映自然资源开发、使用和生态环境损害、保护的状况。这和企业、国家的资产负债表有所不同,企业和国家资产负债表揭示的是企业和国家某个时点的财务状况,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揭示的是某个时点自然资源的拥有、使用、收益和损害状况。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自然资源看作是大自然的恩赐之物,被视为公共资源而非生产性资产供人类无偿利用,并将其排除在经济核算之外。致使自然资源既不被看作是商品或者产品,也不具有稀缺性和排他性,形成了比较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恶化。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就是要客观反映某个地区某个时点的自然资源的存量及其变化,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变化进行计量和考核,以确定资源环境保护主体的任期责任。

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主体和编制频率

(一)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主体

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首先涉及的问题就是由谁来编制的问题。笔者认为,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主体应该是自然资源保护和使用的责任(权利)主体。在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中,同环境及资源有关的核算主体主要指人类,其中既包括了在环境中生活着的居住者、享受环境服务的利用者,也包括了消耗外部资源用于生产生活的全体使用者。一国经济主体在参与经济活动过程中,时时刻刻同环境以及资源发生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从理论上来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主体应该与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所界定的核算主体大体相同,主要是我国地理范围内的环境及资源服务的使用者、受益者及受影响者。从实践来看,由于我国自然资源具有公共产权属性,且大部分自然资源属于各级政府,因此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主要编制主体应该是各级政府。对于设立专门机构承担明确责任的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区、生态林区、水源涵养区等主体功能区或者国家公园,也是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主体。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自然资源的管理体制较为分散。比如,从自然中取水,这是资源问题;排放废水,这是污染问题;过度取水和过度排放,会引起水体生态系统问题。同一种资源在不同的使用环节或状态目前由多个部门进行统计和管理,这些部门有环保部门、水利部门、地矿部门、林业部门、海洋管理部门、农业部门等。因此,在自然资源责任主体分散于政府各组成部门的情况下,各级政府应该是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责任主体,但从具体操作上来看,应该由有一个部门来牵头。

由于自然资源涉及到的部门非常广泛,环境保护部门可能难以胜任牵头部门的职责,考虑到与国民经济核算口径和主管单位的一致性,由统计系统牵头负责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统计、核算、编制工作,可能更加合理一些。但统计部门的统计数据,常常会受到各级政府的行政干预,并且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涉及到需要专业问题和技术评价问题,因此也可以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工作由环境保护部门委托给大专院校或科研机构承担。让这些机构独立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好处是可以保证编制质量,又不易受责任主体的过多影响,那个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所编制数据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频率

由于自然资源本身的复杂性和不可全面计量性,导致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很难像企业资产负债表那样形成一个严格的会计平衡关系,即形成“资产=负债+权益”的数量关系。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列报内容和范围,可从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考核的实际需要出发,将评价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主要指标均可纳入其中,即可进行数量统计也可进行质量和价值量统计,既要提供静态时点数据,又要提供动态变化数据。这便使得自然资源资产负债的编制,成为一件比较复杂、繁重的工作,根据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和责任追究的需要,建议以三年或者五年编制一次的频率来编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更加合理。

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与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的关系

(一)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与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的联系

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绕不开的问题是如何处理与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的关系。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又称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联合国有关文献使用的概念是System of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Accounting,简称SEEA),是关于资源环境经济核算的一套理论方法。所谓资源环境经济核算,是在原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基础上,将资源环境因素纳入其中,核算描述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为分析、决策和评价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提供数据依据。中国的环境经济核算体系(CSEEA)也已基本上建立,曾经在一些地区进行了编报试点。它是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为基本理论和方法编制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联合国、欧洲理事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世界银行等五大机构共同的,目前通行的2008版采用账户表、矩阵表、平衡表等工具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进行刻画。中国环境经济核算体系也是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目前已经形成了SNA2008(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8)、SEEA2003(环境经济综合核算手册2003)以及由我国环保部门和统计部门联合编写的《中国环境经济核算技术指南》三个框架性、编制方法性文件。

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应该作为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数据来源。从方法上来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核算与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中实物及复合账户体系、环境与资源相关经济活动的核算、主要资源核算以及环境耗减、退化等等方面的数据应该相互衔接、相互补充和验证。从内容上看,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中自然资源环境核算的内容多,既有存量数据,又有流量数据,这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考核要求应该是一致的。从作用上看,资源环境经济核算揭示的是环境、资源增减变动后宏观经济总量指标的变化,反映的是考虑了资源环境影响的经济增长,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揭示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自然资源在某一个时点的状况,反映的是考虑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关系之后的生态建设水平。因此,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和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之间是一种互相补充的关系,但二者也具有明显的差异,不能相互替代。

(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与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的区别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偏重于按照会计等式进行关系核算,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偏重于按照指标进行数据统计。尽管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与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两者都强调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记录计量核算,但由于目的不同,关注重点不同,两者在数据利用上存在较大差别: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强调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的记录、计量,力求客观反映自然资源资产、负债的存量,强调自然资源相关资产、负债的数量对应关系,侧重揭示生态资产、生态负债的内部经济关系,并以此评价责任主体的生态建设成效,偏重于按照会计等式进行关系核算;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侧重于对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进行客观反映,以揭示森林、河流、湖泊等自然资源和空气质量、噪音污染等自然生态环境的现状,广泛涵盖社会、经济、生态、质量、种类等多领域指标,偏重于按照指标进行数据统计。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系统性强,但核算范围较窄;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逻辑性弱,但核算范围广。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揭示的是生态责任主体在某一时刻的自然资源静态存量状态,既能够全面反映自然资源资产、负债和权益的存量状况,又能反映各项自然资源在不同时点上的动态变化,具有系统性强、逻辑严密特点,不足之处是对一些数量关系联系不是很紧密的数据,难以通过会计等式衡量记录的数据,不能进行多指标综合核算,因此核算范围较窄;而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中既有静态性的存量指标,又有自然资源变量变化的动态指标。既有经济方面的价值指标,又有环境、技术领域的专业指标,核算的理论性框架逻辑性不足,但核算范围相对较广。

参考文献:

[1]高敏雪,刘晓静.环境产业:统计和分析框架[J].中国人民大学学,2009(002):55―61

[2]李金华.环境综合评价指标系统的构造与运行[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03):20―25

[3] 李金华.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延伸――来自联合国三大核算体系比较研究的启示[J].经济研究,2009(3):125―137

[4]王金南,於方,曹东.中国绿色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5]於方.中国环境经济核算技术指南[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第6篇:资源及环境经济学范文

关键词 经济学帝国主义;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发展;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 F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07)05-0022-05

20世纪后半期以来,经济学不断向其他社会科学渗透,形成了许多以经济学分析方法作为分析方法或体现经济学基本理论的新兴学科,这种现象被称为“经济学帝国主义”(Economic Imperialism)。经济学帝国主义的兴起,既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现象,也对包括经济学在内的其他社会科学的学科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正如樊纲(2005)所言,经济学侵犯其他社会科学的传统领地,而且这种侵略并不是一些人异想天开的瞎胡闹,而是一旦侵入,还真能分析出来一些原来人们没有分析出来的东西,给人们以新的启示,使学科有新的发展。本文通过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兴起和发展的简单回顾和相关研究的成功案例,试图分析经济学帝国主义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发展的启示。

1 从人口经济学到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我国理论经济学学科中最年轻、发展势头最猛的专业之一。199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调整研究生专业目录时, 将原来的人口经济学扩展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它不仅是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生态环境经济学的学科整合,也是反映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与时俱进,是经济学发展里程中的重大革命。该学科的兴起与发展,也是通过可持续发展理念, 整合多个学科,不断交融、深化的过程,学科发展存在多源头特征。这种特点可表示如下:

PREE=SD・(PE+RE+EE)

PREE表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SD表示可持续发展,PE表示人口经济学,RE表示资源经济学,EE表示环境经济学。

在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体系中,人口经济学是较早起步、其理论和方法比较完备的分支之一。作为早期政治经济学的组成部分,马尔萨斯开启了人口经济研究的先河。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人口发展经历了若干重要变化,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全球人口快速增长;而发达国家在经历人口增长率短暂回升之后,表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另一方面,日益加强的人口迁移和城市化趋势,也为人口经济学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并促成了这门学科的诞生和发展。

工业革命以来,“大量消费”、“大量生产”,特别是掠夺式的生产模式使地球生态环境付出巨大代价,人类不得不面对日益突出的资源、环境问题,人类对自身发展前景的关注从单纯的人口与经济关系扩展到人地关系、资源稀缺性和有效利用以及环境问题等。从马尔萨斯人口增殖力较土地生产物质资料的能力是无限的、较为巨大,再到现代马尔萨斯主义的“粮食短缺”、“能源危机”、“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等,莫不是对人口、资源与环境关系关注的产物。这些理论大多对人类前途作了悲观预期,但他们极具睿智的分析,推动了人类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迈进。1977年,美国学者朱利安・西蒙出版了《人口增长经济学》,在综合考察人口对经济的影响和经济条件对人口影响的基础上,对人口增长的前景作了乐观估计,在学术界引起很大反响。1981年,西蒙推出了新著《最后的资源》,使乐观论的基础由人口经济分析拓展到更广泛的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领域。在我国,张纯元等(1983)出版的第一部《人口经济学》,在提出人口经济学研究的新概念、新框架,系统阐述人口经济基本理论的同时,也曾纳入资源环境问题;朱国宏(1995)把人口经济关系扩展到人地关系,田雪原(1996)论述了人口、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此后,李通屏(1998)出版的《人口・经济・发展――人口经济学探索》、刘家强(2004)出版的《人口经济学新论》,把可持续发展纳入人口经济学的内容,成为人口经济学研究的一种特点和创新。

出于对资源环境问题的关注,经济学、环境科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者们从不同于人口经济学的角度,广泛开展了对资源、环境问题的研究,形成了自身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资源经济学力图分析这些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优化配置,研究各种选择方案、政策和工程项目的效益和成本,以及这些效益和成本的影响范围,包括地理方面、经济部门之间、社会经济阶层之间的利益分配以及动态趋势,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李通屏等:经济学帝国主义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学科发展环境经济学也是一门年轻的学科,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得以兴起,而且环境经济学和资源经济学的学科划分难以统一:人们既可以认为具体的环境是一种自然资源,也可以认为自然资源又是整个环境的一部分。一般认为,环境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研究自然环境保护和发展及其与人类活动关系的学科。它至少包括环境的污染与治理,以及生态平衡的破坏与恢复。有争议的是,环境经济学的内容是否应充分拓展,以将全部生态问题都纳入自身研究范围之内。在环境经济学和自然资源经济学之间,也存在两者之间从属问题的不同主张。较多的学者将环境经济学与自然资源经济学作为两个相互联系的、平行的经济学分支学科。环境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同样源于现代经济学,它为环境分析提供了一种思想方法和分析工具,并可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现实的、有效的工具。环境经济学通过社会成本效益分析等途径来评价环境变化的经济价值,探讨环境恶化的经济原因,最后设计经济机制来减缓乃至消除环境恶化。

2 可持续发展: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之魂

在人们对传统发展观反思和突出环境保护发展观形成的过程中,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生命资源保护”问题。1981年,美国学者莱斯特・布朗出版了《建设一个持续发展的社会》,首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该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土地沙化、资源耗竭、石油枯萎、粮食短缺四大问题。第二部分提出了“走向持续发展的途径”,即控制人口增长、保护资源基础、开发再生能源等。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对可持续发展给出了定义:“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从此,可持续发展观就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1992年联合国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要求各国制定和组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计划和政策,迎接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包括:人处于普受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当代人与子孙后代利益相协调的发展;以人为本、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的能够持续维持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全新的发展战略,它从根本上革新了人类社会的传统发展观和发展战略。首先它是一个综合的发展战略:既是一个人口发展战略,又是一个经济发展战略;既是一个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战略,又是一个环境保护战略。其次,它又是一个开创性的战略。可持续发展就是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四者之间均能在质上提高,在时间上得到延伸,四者均能有一个真正可以无限延续的连续过程。这一战略以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人口素质、开发人力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环境友好,把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作为统一整体为特点。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有效地整合了原来独立、分散的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促成了一门新兴学科――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首先诞生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3 人口、资源与环境研究的成功案例与经济学帝国主义

3.1 马尔萨斯的研究

马尔萨斯(1766-1834)是建立人口增长模型的第一位经济学家。他注意到收入和人口增长在截面和时间序列中都是正的关系,马尔萨斯着手构建了人口动态的经济理论。尤其重要的是他的人口观依赖于均衡的观念,均衡取决于生存消费水平。而且允许选择在生育决策中发挥作用。马尔萨斯讨论了晚婚、禁欲和其他可以用来阻碍人口增长的方法,人口增长源于个体在生育方面的选择。马尔萨斯模型对解释他所处时代盛行的事实相当成功。不仅如此,马尔萨斯的影响远远超出他所处的时代,毫无争议地成为人口、资源与环境研究的灵魂人物和成功典范。其不朽贡献超出了他孜孜以求甚至终生为之奋斗的历史学和经济学。

3.2 来宾斯坦(H.Leibenstein)的贡献

来宾斯坦教授早年攻读经济学,先后任伯克利加州大学、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微观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代表作是《经济落后与经济成长》(1957)。在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时,把人口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内在因素加以探讨。他最早运用微观经济学的理论,考察家庭的生育决策,提出了生产孩子的成本―效用分析,建立了生育率研究的微观人口经济模型,开辟了现代人口经济学研究的新方法、新领域。

3.3 新领域的开辟者――贝克尔

由于以“经济分析”研究“非经济问题”著称,贝克尔于1992年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因此被称为“经济学帝国主义的首要推广人。50年代,他的博士论文《歧视经济学》,分析的是传统市场以外的话题。其后,他进军家庭、生育、犯罪、离婚、甚至生物学领域,皆遵守经济学的公理与逻辑”(张五常,2005)。而且,这种努力战果辉煌,几乎所向披靡,令其他学科大跌眼镜。贝克尔(1976)认为,经济学已进入了第三个阶段……已囊括人类全部行为及与之有关的决定。他建立的选择模型把生孩子看作是耐用消费品的需求,认为:孩子产生的服务流将持续很长的时期,很像是一辆汽车或电视机,因此,人们可以按照消费和需求曲线谈论人口增长问题。

3.4 D.梅多斯等人的《增长的极限》

《增长的极限》认为,人类目前和未来的困境是由人口、农业生产、自然资源、工业和污染五个基本因素制约的,并且这五个因素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最终制约地球上的经济增长与发展。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如果维持现有人口的增长率和资源耗费率不变,那么,由于世界的粮食短缺、资源耗竭、环境污染,世界人口和工业生产能力将可能发生突然和无法控制的崩溃。该书敲响了人类不可持续发展的警钟,促成了人类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迈进。因此成为20世纪后半期以来最经典的成果之一。

3.5 马寅初的《新人口论》

在《新人口论》发表以前,马寅初(1882-1982)因经济学而著名。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马寅初发表了《新人口论》,从人口增长与资金积累、生产力发展、原料与粮食生产、人民生活水平和科学事业等的内在联系出发,论述了新中国控制人口数量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尽管他发表《新人口论》时已逾古稀,尽管当时的社会贤达如邵力子、孙本文、吴景超等与他有类似主张,但马寅初的光芒使其他社会学家、人口学家黯然失色,同时也使他一生对经济学的贡献显得无足轻重。

这些成功的案例是对经济学帝国主义的最好诠释,同时也验证了经济学已经帝国主义,而且经济学帝国主义已经成功。事实说明,人口、资源与环境不是经济活动的外生因素,因此不可避免地纳入经济学家的视界,经济学家对它的敏锐和洞察力不应该逊色于其他领域的学者。同时也说明了经济学地位的提升。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拉齐尔(Edward Lazear,2000)指出,这不是经济学家的运气,也不是经济学家的内在魅力。而来自于这样一个事实,经济学有固定的语言,它允许复杂的概念被写成相对简单的、抽象的术语。经济学家在其他社会科学不能播种的地方播种,因为经济学家喜欢抽象。正是抽象力使我们能够回答复杂世界的问题。经济学的力量在于其严格的条件。党国英(2001)认为,“经济学帝国主义”本质上是“科学帝国主义”的表现。经济学以数学和心理学为基础,又倡导实证分析方法,使自己较其他人文社会科学更具有“可证伪”的性质。当今时代是“科学帝国主义”的时代,经济学在这个时代如鱼得水。

4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科发展

在可持续发展的旗帜下,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快速融合,形成了一门崭新的学科――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该学科的设立,不仅使经济学生机焕发,也使相关学科摆脱了“有气无力”和“朝阳夕阳之争”的窘境。

4.1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成为新的学术增长点和学科增长点

1998年,国家教育部学科分类目录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设立为理论经济学下的二级学科,受到学术界广泛响应,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点从无到有,博士点已发展到20多家,硕士点已由星星点灯发展为燎原之势。高校和学术界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蓬勃开展,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同名的教材或专著(杨云彦1999;杨昌明2002;张象枢2004;钟水映2005;邓宏兵2005;王珍2006)不断涌现。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科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4.2 在一些问题上达成初步共识

强调可持续发展是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主线。杨云彦(1999)认为,从广义看,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不仅覆盖人口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内容,也包含了研究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内容,由此形成四个分支学科,即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其中,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构成这个学科的核心,是狭义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杨昌明 (2002)强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贯穿章节及其内容之间相互联系的主线。张象枢(2004)认为,从研究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旨在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可视其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钟水映(2005)认为,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也就是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是贯穿整个学科理论体系的主线。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经济学的分支学科,但还存在着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之争。主张用经济学为主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5 建立与时俱进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5.1 充分认识发展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必要性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发展有目共睹。但受多种因素限制,该学科对象不确定、体系不严谨、框架不完善的问题依然存在,致使人们仍然感到无所适从、难于捉摸。在研究对象上,有学者认为“是一门研究人口、资源、环境三大要素及其关系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保证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有学者界定为“研究‘人口、资源、环境’作为稀缺性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的经济学分支学科”;有的认为是“以经济过程和经济发展中的人口、资源、环境三大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各自所起的作用”;有的认为,人口、资源、环境分别由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进行研究,因而它的对象只能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人口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的交叉部分。还有的认为“人类通过劳动与自然进行物质变换的总体与全过程的经济学”,是经济学视野的扩展,因而可视为广义经济学。在学科体系和分析框架上,虽然把人口、资源与环境三者统一到了经济学的麾下,但是在具体进行分析的时候仍然自觉或不自觉地割裂了三者的相互联系,只是“对人口与资源、人口与环境关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分而治之’的研究”,并没有把三者统一到一个科学严谨的分析体系之内,由此成为学科发展的硬伤。

综合来看,既有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研究对象和内涵限定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倾向,也有将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过分泛化,无限扩大或引申到其他领域,大有包举宇内、囊括四海、解决地球上一切问题之势。在研究方法上,过分强调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特殊性的一面,而对作为经济学一个分支学科的共同性方面,则注意不够,凝练不到位,在应有的经济学规范和体系结构方面存在不足,对经济学的新成果、新方法反应迟钝,甚至淡化经济学的学科属性。因此,在理论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有很大发展空间。在实践上,随着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化的快速推进,转变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一个和谐、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社会,需要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作嫁衣裳。

5.2 准确定位学科性质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是社会科学。而社会科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及其社会后果,揭示人类行为规律的行为科学或行动科学,因而与揭示自然规律的自然科学不同。很多社会现象无法重复和试验,得出的结论只能在有限条件和有限范围内成立。自然科学揭示的规律较“硬”,社会科学揭示的规律较“软”。而经济学位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中间地带,是社会科学中“最硬的的软科学”。经济学理论很可能采用数学形式,数学化和形式化的趋势得到了相当重视,并在当代经济研究中获得了巨大成功。但是,这种对硬科学的模仿,既不能保证她获得与硬科学同等程度的科学性质,又没有在专业群体中达成共识。马兰沃(EMalinvaud)认为,在过去的半个世纪,经济学与硬科学越来越近了,由于根本的原因,两者的差别将不会消失。甚至,两者之间的差距在将来也几乎不可能缩小。由此,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就不难定位,作为经济学中的年轻成员,它依然是软科学。当然,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努力开辟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应用空间,应予鼓励和提倡。但是,不切实际的扩大它的边界,认为它可以包打天下、并吞八荒,动辄与硬科学攀亲,将有损学科的持续发展。

5.3 用主流经济学武装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必须与主流经济学与时俱进。上个世纪后期以来,新制度经济学、博弈论、信息经济学、实验经济学等逐步进入主流经济学的视野,主流经济学发生了迅速的范式革命。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经济学研究的国际化趋势与日俱增,由此对政治经济学为主导范式的主流经济学形成猛烈冲击,经济研究正由政治经济学为主导向政治经济学与现代西方经济学并重的范式转变,特别是现代西方经济学对教学、科研、乃至政府决策产生了深远影响(刘国光2005)。中国进入了经济学知识更新最快的时期,这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发展是机遇也是挑战。能否与主流经济学与时俱进,能否体现主流经济学的发展水平不仅是经济学分支学科的本能,也是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以人口经济学为例,1983年,张纯元等主编的《人口经济学》,体现了当时我国主流经济学的发展水平,涵盖了人口与经济及相关领域的主要问题,显示出极强的生命力。1987年彭松建教授出版的《西方人口经济学概论》,反映了中国主流经济学的发展动向,开辟了人口经济研究的新视野、新方法,至今仍深受欢迎。从国外来看,莱宾斯坦的《经济落后与经济成长》,既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主流经济学的发展水平,也反映了经济学家关心的主要问题,他奠定的微观人口经济理论,显示了超强的生命力,同时又是发展经济学领域的力作。贝克尔的“时间配置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家庭论”等在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社会科学中有口皆碑,这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研究深有启发。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需要与时俱进,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家需要一些经济学帝国主义的气质。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樊纲.经济学的谦虚.载高小勇主编经济学帝国主义(序二)[M].北京:朝华出版社, 2005.[Fan Gang..The Humility of Economics.In Gao Xiaoyong edited,Economic Imperialism[M].Beijing: Zhaohua Press,2005.]

[2]杨云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9.[Yang Yunyan. Population,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cs[M].Beijing: China Economic Press,1999.]

[3]张纯元等.人口经济学[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3. [Zhang Chunyuan et al. Population Economics[M]. Beijing :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1983.]

[4]朱国宏.人地关系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5. [Zhu Guohong. On the Relationship of Population and Land[M].Shanghai : Fudan University Press,1995.]

[5]田雪原.论人口、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J]. 中国社会科学, 1996(2).[Tian Xueyuan. Discussions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opulation ,Economy and Environment [J]. China Social Science,1996(2).]

[6]李通屏.人口.经济.发展――人口经济学探索[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1998.[Li Tongping. Population , Economy, Development:The Exploration of Population Economics [M].Beijing: China Population Press,1998.]

[7]刘家强.人口经济学新论[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Liu Jiaqiang. New Economics of Population [M]. Chengdu . South 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Press, 2004.]

[8]李润田.河南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 1994.[Li Runtian.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Population, Resource ,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in Henan Province[M].Zhengzhou: Henan Education Press ,1994.

[9]张五常.经济学帝国主义. 见:高小勇主编.经济学帝国主义(序一) [M].北京:朝华出版社, 2005. [Steven N.S.Cheung. Economic Imperialism. In Gao Xiaoyong edited, Economic Imperialism[M]. Beijing: Zhaohua Press,2005.]

[10]Becker G.S. The Economic Approach to Human Behavior [M].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76.

[11]党国英.从“哲学帝国主义”到“经济学帝国主义”[J].书屋,2001(12 ).[Dang Guoying . From“Philosophical Imperialism" To “Economic Imperialism" [J].Book Room ,2001(12).]

[12]杨昌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2002.[Yang Changming . Population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cs[M]. Wuhan: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Press,2002.]

[13]张象枢.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Zhang Xiangshu. The Population ,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cs[M]. Beijing : Chemistry Industry Press,2004.]

[14]钟水映, 简新华.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Zhong Shuiying, Jian Xinhua. Population ,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cs[M].Beijing: Science Press,2005.]

[15]邓宏兵.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Deng Hongbing. Population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cs[M]. Beijing:Science Press,2005.]

[16]安托万・多迪默,让・卡尔特里耶.经济学正在成为硬科学吗?[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 [Antoine d`Autume, Gean Cartelier. Is Economics Becoming A Hard Science?[M]. Beijing:Economic Science Press,2002.]

[17]刘国光. 经济学教学和研究中的一些问题[J]. 经济研究, 2005(10).[Liu Guoguang. Some Problems in Economics Education and Research[J].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2005(10).]

[18]彭松建.西方人口经济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Peng Songjian.The Conspectus of Western Population Economics [M].Beijing : Peking University Press,1987.]

第7篇:资源及环境经济学范文

关键词:循环经济;政府行为;职能作用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8)08-0005-06

循环经济是按照经济学原理和生态学规律组织起来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先进经济发展模式。其宗旨在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力求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中的资源与环境问题。实质上,循环经济是对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这种变革需要借助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力的推动。

一、循环经济发展中政府政策的演进与效益分析

以经济过程中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方式和排放的废弃物数量多少为主要指标,可把循环经济的发展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废弃物回收再利用;发展阶段――废弃物排放量逐步减少;成熟阶段――废弃物零排放。

(一)起步阶段――激励性政策――政府净收益为负

20世纪80年代,人类进入以环境保护为目标、对生产末端和消费过程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再利用的循环经济起步阶段。很多国家的政府积极地制定各种法律、法规和奖励制度,对企业和居民分类、收集、再利用废弃物的行为予以激励,并通过宣传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意识。如日本大阪市对回收报纸、硬板纸、旧布等废弃物的社区、学校等集体发放奖金等。

由于在此阶段,企业没有承担废弃物排放的社会成本,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往往通过过度生产,过度使用不属于自己的环境资源以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造成废弃物大量排放,环境污染严重。在环境污染的压力下,政府作为环境保护这一公共物品的提供者,被迫承担由企业外部不经济行为所造成的社会成本,即支付巨大的废弃物处理费用,而由此带来的更清洁的环境福利却是有限的,即政府净收益(政府处理废弃物的成本与更清洁的环境福利之间的差额)为负。

(二)发展阶段――强制性政策――政府净收益增加但仍为负

20世纪90年代,人类开始进入实施清洁生产、减少废弃物排放的循环经济发展阶段。通过绿色设计、生态工艺、技术评估等手段,实现闭路循环式生产。政府为强制推行清洁生产,通过法律法规、标准的制定以及技术和管理工具的运用,来督促企业减少废弃物排放,体现了从废弃物末端治理到源头治理的环境保护措施的转变。这些政策包括:制定强制性废弃物回收再利用法律;制定清洁生产标准;推广清洁生产技术;运用环境管理工具(指清洁生产审计、环境管理体系、产品生态设计、生命周期评价、环境标志、环境管理会计等)。如德国1996年颁布的《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规定了厂商对其产生的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义务;美国1990年通过的《污染预防法》,要求工业企业通过设备与技术改造、工艺流程改进、产品重新设计、原材料替代以及规范各生产环节的内部管理等方式,减少废弃物的排放;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998年出台的《国际清洁生产宣言》,提倡建设国家清洁生产中心项目。而环境管理工具已成为许多国家实施环境保护战略的基本工具,也是很多企业管理和评价清洁生产过程及其效果而优先选择的重要工具。

(三)成熟阶段――法律体系完善――政府净收益为正

2000年以来,很多国家的政府高度重视建设循环经济模式,努力构建以法律为保障、以经济激励为手段、以绿色技术体系为支撑的循环经济政策法规体系。政府政策包括:建立绿色规范制度;搞好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充分运用经济激励手段;强化绿色技术支持体系。如,日本2000年颁布了《循环型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及一系列与此相配套的专门法,包括《废弃物处理办法》、《再生资源利用促进法》、《容器包装循环利用法》、《家用电器循环利用法》、《建筑材料循环利用法》、《食品废弃物再生法》、《车辆循环利用法》、《绿色采购法》、《化学品影响法》等,规定了建设“最佳生产、最佳消费、最少废弃”的循环经济社会;制定了诸如创造型技术研究开发补助金制度、推进循环型社会结构技术实用化补助优惠政策、特别折旧、固定资产税优惠和公司所得税优惠等政策;构建了包括资源开发、原材料生产、中间产品制造、加工生产、流通消费、循环利用全过程的循环型技术体系。

此阶段为废弃物“零排放”阶段。“零排放”概念是1994年联合国大会提出的,是指通过应用清洁技术、物质循环技术和生态产业技术等,实现对自然资源的完全循环利用,不排放任何废弃物。在现实经济过程中,“零排放”是“排放量最小化”的极限概念,是指资源在反馈式循环流动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中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从而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低的程度。随着企业废弃物排放量的逐渐减少和排放浓度向排放标准靠近,单个企业处理单位废弃物的经济成本也不断上升。为了降低处理废弃物的经济成本,企业之间按照横向或纵向产业生态链建立的生态企业群就应运而生。上游生产环节的废弃物成为下游生产环节的原料或能源,资源得以循环利用,废弃物排放量减至最低,甚至为零,企业的环境外部不经济性问题减少甚至消除,环境质量明显改善。企业之间通过契约的形式建立起来的生态企业群,不仅减少了单个企业处理废弃物的经济成本,同时也将废弃物变成有价值的资源,创造新的经济效益。由于集群式的企业循环经济行为使全社会的废弃物排放量降到最小,政府的环境治理成本下降,而更清洁的环境福利增加,所以政府净收益为正。

二、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条件下的政府经济职能的差异

发展循环经济的首要目的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缓解经济高速增长与资源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它要求最大限度地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最大限度地降低废弃物排放,减少环境污染。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职能也与在传统经济中有明显的差异。循环经济需要有新的政策与之相适应,才能充分发挥效力。这就要求准确把握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条件下政府经济职能的差异,转变政府职能,使其从关注经济增长向关注经济发展转变,从粗放型管理向可持续发展型管理转变。

(一)传统市场经济对资源的使用存在比较强的路径依赖问题

由于传统市场经济在资源的使用中有比较强的路径依赖,假若在产品设计方面缺乏前瞻性,选择了资源浪费比较大、对环境不友好的技术,就非常容易产生资源环境方面的累积因果效应。而这一切市场经济无从解决,传统的政府经济职能所涉及的也不多,而这正是在循环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应当解决的问题。政府在企业的生产导向上要进行把关,同时,对虚幻经济的生产方式要及时矫正。

(二)环境资源的产权没有进行明确界定

由于中国环境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方面的实际情况,导致了在传统资源经济学假设条件下得到的结论与实际经济运行的结果大相径庭。由于缺乏对日益稀缺的环境资源产权的明晰界定,使得环境资源人人都可免费使用,对环境资源竞争性过度性使用的结果必然导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因此,要解决环境资源使用过程中的外部性问题,使外部成本与收益内在化,十分有必要明晰界定环境资源的产权。但是,由于环境资源的公共物品性质和一些环境资源具有弥散性与流动性的特征,使得部分环境资源产权的界定非常困难。另外中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规定了环境资源所有权属于国家,而此环境资源产权界定只是指对环境资源的使用权的界定。所以,要研究环境资源产权如何界定、转让和交易,如何才能对厂商产生刺激等难题。例如,对排污权交易,就要研究如何分配排污权、如何评价排污权的使用、对富余排污权如何交易等问题。因此,政府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职能应包括:利用市场机制建立环境资源产权制度,明晰界定环境资源的初始产权,调整环境资源价格体系,建立环境资源产权交易市场,使环境资源的价格能够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正确地反映环境资源的稀缺性。

(三)传统政府管理体制下缺乏实施循环经济的约束与激励

经济社会发展中环境资源保护的正外部性使得在传统政府管理体制下部分地区与行业缺乏实施循环经济的约束与激励。应当在循环经济条件下建立完善环境资源合理有效利用制度以及产业发展的环境评价机制。由于许多资源产区发展水平较低,环境资源价值的贴现值不高,容易导致环境资源使用上的短期行为。政府必须建立必要的保护机制,确保可持续发展。相关的还有建立资源生产与资源利用地区之间的生态建设利益补偿机制。

(四)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不适应循环经济的需要

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不能够反映人类生产和消费活动中使用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真实成本,而环境质量的退化等环境债务也在国民账户的资产负债表上缺乏反映。同时,在GDP计算方法上,环境治理的费用还被列入了国民收入。如果长期将经济发展中的环境代价排除在国民收入账户之外,则势必扭曲社会经济发展真实的成本与收益关系,难以遏制滥用资源和破坏环境的趋势。因此,应当采用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法,使其准确地反映经济发展中资源的代价和环境污染的程度。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基本衡量标准是,从现行GDP中扣除环境资源成本和环境资源保护费用,即将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对自然环境的支付,当作生产要素量化计入成本。但由于资源耗减和环境污染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价格,同时也不易区分污染的区域性影响效应,目前全球范围仍然没有任何成功的绿色GDP体系可供借鉴。

(五)有效制度供给不足是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

中国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环境保护不力,而环境保护不力的根源在于缺乏有效的制度供给,难以调动人们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由于经济主体具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内在特性,在无外力干预下,它总是会不顾社会利益而追求私人利益。从这个角度来说,越来越严重的资源与环境问题是有效制度供给不足的结果。现有环境保护制度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环境保护的制度力度不够,漏洞较多,没有足够的权威,因而不能保证有效地贯彻实施。如排污收费制度,排污收费标准既难以与通货膨胀相适应,又不足以改变排污者的行为。其次,由于条块分割、中央地方利益的不完全一致导致了政府管理低效率。如涉及生态环境保护就有农业部、林业部、环保总局、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分部门的多头管理容易出现政出多门、政策冲突或政策盲区,使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行动难以协调一致。而且,由于地方保护主义严重、执法不力等原因,使环境保护效果不明显。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必须着重加强有效制度的供给。

(六)旧制度的路径依赖机制阻碍着循环经济的建立

旧制度的路径依赖机制是指制度变迁会沿着原有制度的路径和既定方向前进,表现为强烈的依赖性。这是因为一种制度形成以后,会形成某种在现存体制中有既得利益的压力集团,他们力求巩固现有制度,阻碍选择新的路径。在中国,由于传统制度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加上传统制度路径依赖机制的作用,使得循环经济的真正发展建立成为一个长期过程。政府要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必须坚决排除传统制度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切断传统制度的路径依赖,重新构建一个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新的制度框架。

(七)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阻碍着循环经济的实现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经济增长方式有很多是以资源的高消耗、环境的高污染为特征的。目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的中期阶段,这又是产生废物污染最多的阶段。随着经济不断增长,资源与环境制约日益增强,中国资源和环境现状再也经不起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所带来的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但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具有惯性,使得转变增长方式很难一蹴而就。再加上现阶段中国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效益仍是考核政绩的主要指标之一。各地区为了发展本地经济,很有可能选择急功近利的经济政策来获取政绩。因此,政府必须通过循环经济立法和执法的手段,强制循环经济的发展,同时在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中加入循环经济的指标考核内容。

(八)传统的资源利用观和消费习惯难以自动改变

经济不会主动涉及和强制改变人们的资源利用观和消费习惯。由于循环经济思想的前瞻性和长远性,并不是每个企业和消费者都能够理解并主动地实施它。因此,国家和政府在建立循环经济战略的任务上担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应以科学的发展观、新的资源观和绿色消费观为引领,通过建立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和一系列有效的技术经济政策来影响企业和消费者的行为,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

三、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府行为作用

发展循环经济首先必须破除旧有制度的障碍,增加政府的制度供给,使制度真正能为循环经济提供支撑和促进。政府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以宏观调控和微观规制相结合,通过建立法律、制定政策、完善制度等手段,引导社会经济行为向着循环经济的方向发展,并且通过建立市场准入标准等措施,规制企业生产活动的运行。

(一)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职能作用

在循环经济发展中,政府可以在以下10个方面发挥作用:

1. 加强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建设。通过立法,对循环经济加以规范,依法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当前要尽快颁布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法律――《循环经济法》。同时,要抓紧制定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促进资源有效利用以及废旧家电、电子产品、废旧轮胎、建筑废物、包装废物、农业废物等资源化再利用的法规和规章。研究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明确生产商、销售商、消费者和回收与处理单位对废物回收、处理和再利用的法律义务。

2. 编制循环经济发展规划。通过编制专项的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各类区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等,使循环经济从规划阶段就全面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全过程中,实现循环经济发展理念从宏观的国民经济层次到微观的企业规划层次的全方位渗透。在规划决策的过程中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从源头上控制资源与环境问题的产生。

3. 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政策、税收政策、产业政策等。研究如何利用价格机制、绿色税收、绿色审计、财政投入和信贷、生态补偿、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及使用权交易等经济手段,调节或影响经济主体的行为,引导整个社会的生产和消费向着循环经济的方向发展。(1)重新构筑社会价格体系,利用价格杠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通过调整资源性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理顺自然资源价格,将资源环境要素纳入生产要素之中,逐步建立能够反映资源性产品供求关系的价格机制,通过市场机制来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循环经济产业。(2)研究制定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和收费政策。建立一套以绿色环境制度、绿色规范制度、绿色激励制度和绿色经济核算制度为核心的绿色保障体系,综合运用财政税收、投资、信贷、价格等政策手段,引导和调节市场主体的行为。如通过低息、无息以及减税政策、资源回收奖励制度等手段对符合循环经济运行原则的行为进行激励,通过可归还的保证金、征收垃圾倾倒费、填埋和焚烧税、生态补偿税等手段对不符合循环经济运行原则的行为进行限制。(3)研究如何为从不同维度构建的循环经济的产业体系提供政策支持。着重研究如何为建立和发展中国的环境建设产业、废物再资源化产业和无害化产业提供政策优惠,促使循环经济产业实现信息化、集成化、市场化。

4. 加快循环经济技术开发研究。循环经济发展需要环境友好型技术的支撑。环境友好型技术的特征是高效地利用资源、更多地回收废物、最少地排放废物,并以环境可接受的方式处置残余废物。主要包括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能源节约和替代技术、能量梯级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废物综合利用技术、污染治理技术、循环经济发展中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可回收利用材料和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再制造技术等。同时,研究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政策、技术导向目录以及国家鼓励发展的节能、节水、环保装备目录,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

5. 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循环经济指标体系是评价一个系统是否具备循环经济特征的重要因素,其不同于传统经济指标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把环境资源要素纳入循环之中。因此,构建循环经济的指标体系应遵循综合决策优先,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最优优先,资源合理使用优先和经济过程资源减量化优先的原则。循环经济的指标可包括四个层次:(1)反映经济规模和经济水平的指标。如经济总量指标、经济结构指标、经济效率指标等。(2)反映经济系统资源消耗情况的指标。如: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等的投入总量指标、人均消耗指标、单位GDP消耗的强度指标等。(3)反映经济系统废弃物排放情况的指标。如: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生活垃圾等的排放总量指标、人均排放量指标、单位GDP排放的强度指标等。(4)反映资源循环利用情况的指标。如:废水处理率、废水循环利用率、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等。

2007年9月,国家发改委、环保总局、统计局联合了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从资源产出、资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和废物排放4个方面入手,在宏观和工业园区两个层面上分别规定了22个和14个循环经济评价指标。宏观层面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用于对全社会和各地发展循环经济状况进行总体的定量判断,为制定和实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提供依据。工业园区评价指标主要用于定量评价和描述园区内循环经济发展情况,为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指导。

6. 建立与完善循环经济信息公开体系。建立各级循环经济信息平台,及时向社会有关循环经济的物流、技术、管理和政策信息,利用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优势,通过提供比较完全的信息服务为循环经济的资源回收利用建立市场交易平台。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及时公布产生废弃物企业的信息、废弃物特征及潜在价值信息、循环型企业及其市场准入信息、最新的循环利用技术信息、有关的政策保障信息等。同时,适时公布各地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信息,在公布城市环境质量和重点流域省界断面水质状况的同时,建立企业环境表现公开制度和区域生态环境评估与巡察制度,促使各地政府加强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责任和环境保护的力度,督促企业加大环境责任,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监督企业的环境行为。

7. 制定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标准体系。加快制定高能耗、高水耗及高污染行业市场准入标准、合格评定制度和涉及循环经济的有关污染控制标准。加强资源节约标准化工作,完善主要用能设备及建筑能效标准、重点用水行业取水定额标准和主要耗能(水)行业节能(水)设计规范。建立和完善强制性产品能效标识、再利用品标识、节能建筑标识和环境标志制度,开展节能、节水、环保产品认证以及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8.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优化经济区域布局。根据资源环境条件和区域特点,用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指导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和老工业基地改造。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重化工区集中地区,要围绕核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发挥产业集聚和工业生态效应,形成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根据各个地区的自然资源禀赋和经济结构的特点,合理调整经济的区域布局,建构区域循环经济。

9. 开展循环经济示范试点。按照循环经济的原则和市场运行法则,通过开展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示范试点,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通过促进单个企业的清洁生产、搭建生态产业园区、改造工业园区、建设生态型城市等方式,引导企业本身进行清洁生产,不同企业间构建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促进环境建设产业与资源再生产业快速发展和城市社会层面上向发展循环经济整体推进。

10. 制定和实施循环经济推进计划。要在循环经济立法、政策制定、技术开发、信息体系、标准体系以及核算制度的建立、各层次循环经济示范试点的确定、重大循环经济建设项目投资等方面,制定具体的推进计划和实施措施。尤其要研究制定矿产资源集约利用、能源和水资源节约利用、清洁生产,以及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和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推进计划与实施机制,推动循环经济真正快速稳步发展。

(二)政府构建循环经济产业生态系统的行为作用

从构建循环经济产业生态系统出发,在可操作的生态企业、生态产业园和生态城市(生态社会)三个层次,探索中国政府循环经济政策。

1. 生态企业――政府的利益驱动与技术支持。生态企业是以清洁生产为导向的企业,用生态经济效益理念设计生产体系和生产过程,促进本企业内部原料和能源的循环利用。在生态企业内部循环层次,鉴于现阶段企业面临发展循环经济的经济与技术压力,政府的循环经济政策应该是激励性的:

(1)研究企业的经济行为和环境行为,用税收优惠、经济补贴、优先采购等政策,以经济利益驱动生态企业循环经济的实现;(2)支持开发循环经济发展所必需的技术,加速循环经济技术成熟进程。

2. 生态产业园区――政府运筹与组织。生态产业园区是在特定的区域内,通过生态链网把具有产业关联度的不同企业联结起来,形成共享资源的产业共生群体。在生态产业园区层次,按照横向或纵向产业生态链建立的生态企业群,不但可以降低生态企业独自处理废弃物的经济成本,而且可以将某一企业的废弃物变为另一企业的新价值资源。但是,生态产业园区内部企业之间的交易费用却因彼此之间交易量的扩大而增加。政府促进生态产业园区发展的循环经济政策应该是:(1)按照循环经济理念搞好生态工业园区的统筹规划。集聚具有互补配套功能的企业和项目,形成生态产业链或产业群。(2)构建基础设施,完善政策制度。完善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制定税收、信贷、进出口等优惠政策。(3)发展中介服务组织。协调、指导生态工业园区内部和园区之间的信息、技术、物资的交流,提升园区整体的生态经济效益。

3. 生态城市(生态社会)――政府规划与市场推进。生态城市(生态社会)是指在城市及更大的区域范围内,根据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有规划有系统地组织生产和消费及废物资源化活动,使整个社会的经济体系在宏观层次上实现网络化,使资源实现跨产业循环利用。创建生态城市(生态社会)的关键是要建立起不同层次之间的循环链接。(1)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和循环链接,不但使自然资源得到高效利用,而且使废弃物转变为再生资源并得以充分利用,从而实现整个区域的生产成本最低、经济效益最好、生态环境最佳;(2)在消费领域,通过实施绿色消费和消费后废弃物的再生资源化利用,实现最优消费和资源最小量消耗;(3)在社会领域,通过生产和消费之间建立连接,使整个城市乃至全社会都纳入循环经济圈中,形成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系统。政府应在已取得的生态企业和生态工业园实践的基础上,确立生态城市建设目标,合理规划生态城市,特别要积极调整产业政策,依靠市场机制培育循环经济核心产业,构筑生态城市的循环产业链,扩大循环经济的辐射范围,依法加快循环型社会的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齐建国.关于循环经济理论与政策的思考[J].经济纵横,2004,(2):35-39.

[2][12]张思锋,周华.循环经济发展阶段与政府循环经济政策[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9):47-52.

[3]李赶顺.浅析日本“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及其方策[J].日本学刊,2002,(6):110-114.

[4]白露.可持续发展环境下的循环经济与政府经济职能[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0):34-35.

[5]刘兴利.从绿色GDP试点说循环经济[N].中国环境报,2005-04-05.

[6]张小兰.论实行循环经济的制度障碍[J].经济问题,2005(2):28-30.

[7]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EB/OL].省略/,2005-09-08.

[8]牛桂敏.循环经济:从超前性理念到体系和制度创新[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4,(6):63-65.

[9]宗建树,陈湘静.为循环经济管理决策提供依据[N].中国环境报,2007-09-05.

[10]刘志荣,陈雪梅.论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政府制度设计―基于政府与企业博弈均衡的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4):76-80.

Analysis On the Function of Government Behavior

in Circular Economic Development

Li Yunyan

(Circular Economy Academy, 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eijing 100022, China)

第8篇:资源及环境经济学范文

【关键词】循环经济;现代会计;环境会计

一、环境会计发展的背景及意义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自然资源长期处于被极度开采的状态,且人口的增加致使需求增加、能源紧张、环境污染日趋严重,资源接近枯竭。这些不仅制约了经济发展,而且影响了人类与自然、生态与经济的协调。环境问题的出现,导致有效利用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防止突发环境事件等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人们认识到,传统的大量消耗,大量生产,大量废弃,忽略环境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将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将资源的有限性,社会的效益性,环境的保护性,以及企业的盈利性综合起来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其目的就是在保持和改善生态资源环境的情况下,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以及企业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因为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有着本质差异,所以传统经济模式下产生的会计核算方法显然不能满足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不可能自动成为循环经济制度体系的一部分。会计作为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旨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优化资源配置的核算制度,为信息使用者的决策提供重要的会计信息。从20世纪90年代起,西方会计理论界有越来越多的会计专家把环境问题与会计理论结合起来研究,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环境会计理论,由此产生了环境会计。环境会计又称绿色会计,是以自然资源耗费如何补偿为中心而展开的会计,它运用会计学的理论与方法,采用多元化的计量手段和属性,反映、报告和考核各会计主体的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及其维护、发展和补偿,为决策者提供相关的信息,以期达到合理配置资源、改善环境状况的目的。

循环经济模式下环境会计的产生是客观环境发展的需要,它从资源、环境和生态的整体出发,要求企业对所拥有、使用的自然资源、对环境、资源的污染破坏及应履行的治理义务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敦促企业转变“无偿使用”资源的错误观念,合理高效的利用资源。

二、循环经济下现代会计的局限性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形成的会计,主要是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国家宏观调控服务的,也是与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相适应的。而在循环经济的理论指导下,企业的目标不再单纯的追求效益和利润,还要考虑环境价值和社会责任价值,最终实现企业综合价值最大化。因此循环经济下现代会计存在以下局限性。

(一)会计信息使用者单一

现代会计中,与企业有利害关系的会计信息使用者是企业的投资者和债权人等。然而在循环经济条件下,还应包括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情况的广大社会公众以及政府相关部门,如环境保护管理部门。该部门将通过企业提供的绿色会计信息,企业对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取得的环保成绩,综合起来作为进行宏观环保决策和对企业进行环保考核与奖惩的依据。

(二)信息披露形式单一

以往会计信息披露的形式主要是以财务制表为主,以报表附注、文字说明为辅,而对于以上信息使用者而言,他们要求的信息不仅要以财务报表、附注等形式反映,更要求企业提供有关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情况,以及企业生产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的一系列非数量化信息。因此,在循环经济下,要求会计人员及时,有效,合理的为广大社会公众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披露,以满足不同会计主体对信息的需求。

(三)会计核算内容有待完善

由于循环经济是近些年逐渐被人们重视的问题,所以它的出现为完善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目前我国实行的会计制度而言,没有明确的对资源,环境制定会计核算体系,也没有对有关废弃物及生态环境的关系等的反映和监督。与资源,环境有关系的会计核算内容在在企业会计管理费用中仅包含排污费和绿化费项目。现代会计的成本是与产品生产销售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各项费用,对产品生产中环境成本未加考虑。这就导致了低估了产品成本,高估了产品利润,进而虚增了国家财富。这与会计核算内容不完善有着直接的关系。会计准则中没有对环境,资源问题的成本做详细的科目设置,导致企业没有将与环境,资源相关的成本考虑进去,不能充分披露现实和潜在的环境在责任以及面临的环境风险。这体现了,我国会计核算对环境,资源等方面内容存在漏洞,有待完善。

(四)对于企业收益的计量缺乏准确性

现代会计在核算收益时,可以通过市场交易来确认交易价格高低,通过销售价格和销售量来确定企业收入。这种通过货币计量的收益比较直接,但是在循环经济下这种计量方法就相对缺乏准确性。由于环境成本、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等都需考虑到企业利润中,因此传统的核算方法就使得企业在计量收益时相对的缺乏准确性。

三、构建循环经济体系下环境会计的措施和建议

基于上述现代会计在循环经济体系下的局限性,下面将探讨环境会计发展的相关措施和建议:

(一)完善会计准则

完善我国现有的企业会计准则,这对于我国环境会计发展而言至关重要,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将涉及环境的内容列入会计要素,成为环境会计财务报告必须披露的内容,包括资源循环检测、研究的机构和人员情况,资源循环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的情况,资源循环项目完成情况等。如环境问题类型企业关于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方案;企业自定的环境排放指标;环境保护措施对目前企业的资本支出和损益的影响以及对未来的影响;环境经常性支出的数字,已资本化了的数字及摊销情况等。

(二)完善会计信息的披露

在循环经济体系下,不仅要求短期盈利,还要考虑长远的利益,即会计信息披露主体假设要作纵向拓展。在信息披露内容中应包括对生态环境、资源、社会福利、企业人力资源及消费者责任等方面的全部社会责任成本信息。其中包括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情况,本会计期间内企业已承担的社会责任情况,因承担社会责任而对财务状况产生影响的情况,以及影响社会责任完成情况的相关因素。此外还要增强信息披露透明度。确定并公布重污染行业及重污染企业名单,对重污染行业的环境信息披露提出重点要求。建立全国性的上市公司环境报告数据库,通过互联网公布企业的环境信息。另外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还可揭示环保措施对目前企业的资本支出和损益的影响以及对未来的影响,同时反映环境经常性支出的数字等内容。

(三)扩充会计核算内容

1.循环经济中的资产,除了传统的资产之外,还应包括企业取得或能加以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并可带来未来效用的特殊的环境资源,它几乎存在于每一个环境资源产品生产企业。但是,在传统或现行的会计核算中,环境资产只是作为递耗资产在会计账簿中进行了有限的反映,即只是将与环境资产相关的勘探成本、开发成本、开采成本等在会计账面上进行了反映。这种只对递耗资产进行核算,而将环境资产摈弃在核算系统之外的做法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如未真实地反映企业资产的总额,产品成本计算不真实,资源产品价格偏低等等。

2.循环经济中的成本费用,除了传统的成本费用之外,它还应包括减少资源缴纳的自然资源耗减费用、生态资源的降级费用、维持现有的生态资源基本存量的研究与开发费及生态资源的保护费用。

3.循环经济中的收益,除了传统的经济收益之外,还应包括一些资源环境收益。如企业利用“三废”生产的产品及对这些产品减免税过程所得的收益;国家对保护环境有成绩的企业发放的奖金;其他企业赔偿的污染损失等。

4.循环经济中的负债,除了传统的负债之外,还应包括环境负债类,如应付环保费、应付环保人员工资、应缴环保税、应缴资源税等。企业履行支付污染成本的义务之所以也要确认为负债,是因为资源是稀缺的,因而要求“谁受益,谁付费”。

(四)确立绿色考核和奖惩制度

推行一项新制度必须以法律为依据,使其具有一定的约束强制性。一旦推行环境会计制度,政府部门必须明确、强制性规定企业对环境资源信息做出最低限度的披露,通过奖惩制度将企业的自觉性和政府的强制性结合起来。但目前由于与环境会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所以应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做到奖惩分明,用环保罚款筹集部分资金,建立环境会计研究基金,用于奖励举报破坏、污染环境和研究环境会计、治理污染等的有功人员,从而推动我国环境会计早日实现。

(五)加强专业人才的培养

环境会计是由会计学、环境学、生态经济学、可持续发展学等多门科学交叉渗透而成。复杂的、多元化的产权关系,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有全面、扎实的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因此,必须不断提高企业财会人员素质,让企业财会人员充分了解环境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以及交叉相关学科知识,从而使国家有关环境政策能够被严格执行,环境会计实务工作能正确开展。

参考文献:

[1]成燕.我国循环经济会计体系构建研究[J].

[2]彭琳.构建循环经济性企业绿色财务管理通道探讨[J].会计之友,2011(1中)

[3]丁晓燕.构建循环经济下的会计核算体系[J].特区经济,2011(5).

第9篇:资源及环境经济学范文

关键词: 自然资源核算;环境经济综合核算;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中图分类号:F231.1,F2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15)01-0074-04

一、自然资源核算的历史演进

自然资源核算源于对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修正,属于环境会计的范畴。传统的国民账户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 SNA)只重视国内生产总值(GDP)及其增长速度,而忽视资源基础和环境条件,容易造成一个国家陷入“虚假繁荣增长”与资源“空心化”的悖论<sup>[1]</sup>。SNA因只描述经济发展未核算自然资源损耗和环境退化而一直备受争议,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就有学者开始关注资源、环境的计量与核算问题,并尝试将其纳入到广义的经济系统中;20世纪80年代,许多国家开始了自然资源账户的尝试,在自然资源核算账户中,一是描述自然资源期初、期末及增减变动量的实物量数据;二是在此基础上,按照一定的估价原则及方法确定相应的价值量指标<sup>[2]</sup>。挪威是最早进行自然资源核算的国家,1981年挪威政府采用15项指标首次编制了自然资源核算账户,并于1987年公布了《挪威自然资源核算》的研究报告;法国自然资源核算委员会提出了自然财产账户(Natural Patrimony Account, NPA),建立森林资源、动植物资源和内陆资源的实验性实物核算账户,随后又将实物核算与货币核算结合,以期得到一个真正的自然资源价值核算体系。

1993年,联合国统计署了《综合环境与经济核算体系(System of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Accounting,SEEA-1993),其历史性贡献是为自然资源账户、环境污染账户和经过调整的国民经济核算提供了一个共同的框架。该框架建议建立一个资源和环境的卫星账户,同时与国民经济的核心账户相联系,提出绿色国内生产总值(EDP)的计算方法,即EDP=GDP-固定资产折旧-(自然资源损耗和环境退化损失)<sup>[3]</sup>。2003年,联合国修订了SEEA-1993,简称SEEA-2003,对相关概念和定义进行了统一,明确了各个账户核算的方法和步骤。在SEEA-1993和SEEA-2003的影响下,国际社会陆续推出了一系列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许多国家相继对本国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进行了系统性构造,并估计出较为完整的实例体系<sup>[4]</sup>。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拉美(如墨西哥、巴西等国)和亚洲国家相继爆发大规模金融危机,关于国家资产负债表编制和研究方法的讨论日益活跃,其功能也超越单纯的统计核算体系,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债务风险、评估偿债能力的研究框架。虽然对于已经探明储量和政府目前持有的大部分自然资源,无论是否纳入资产负债表,并不改变政府的偿债能力<sup>[5]</sup>。但许多学者对国家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已经达成一个共识,保持国家自然资源体系的价值并作为国家总资产的一部分,是使一个国家的人口在将来如同现在同样富裕的一个必要条件<sup>[6]</sup>。

财经理论与实践(双月刊)2015年第1期2015年第1期(总第193期)黄溶冰,赵 谦:自然资源核算从账户到资产负债表:演进与启

关于自然资源核算的最新国际进展是SEEA中心框架(SEEA-2012)的颁布,在联合国、欧盟委员会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等共同的SEEA-2012中,基于一致的核算概念、定义、分类和规则,首次制定出环境-经济账户的国际统计标准,并建议各国采用SEEA替代传统的SNA<sup>[7]</sup>。

二、自然资源核算的国内外实践

(一)美国

1994年,美国经济分析局公布了其资源环境与经济综合核算体系(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Satellite Accounts, IEESA )及今后开展资源环境核算的计划,该计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建立基础框架,完成矿产资源的核算工作和自然资产的原型估计;第二阶段:可再生性资源核算;第三阶段环境资产核算。目前BEA已完成前两个阶段的工作,开展了对本国地下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的初步核算。

例如,在密西根森林资源资产的核算中,BEA通过自然资源核算(NRA)框架,监测美国中北部与加拿大接壤的77.1万公顷的低地针叶森林的可持续利用性。通过综合考察自然增长率、开发率、死亡率和土地转移等因素,估计出期末的存量;进而利用恰当的数据和模型,评估未来森林资源隐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核算结果表明:在密西根,这些北部的森林资源并没有被木材加工业过度利用,而森林的总资源量超过了34.7×106m3,开采的木材量低于总量的0.5%。如果开采率提高一倍,缓慢增长的森林资源总量仍可以维持25年。如果按照目前的开采率,到2020年,森林资源的储量将增加到39.8×106m3<sup>[8]</sup>。

(二)英国

英国的自然资源核算主要采纳欧盟的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系统(European System for the Collection of Economic Information on the Environment, SERIEE)。SERIEE包括一系列的卫星账户,分别为环境保护支出账户、自然资源使用及管理账户、环境产业记录、特征活动投入产出分析及物质流账户(Material Flow Accounts)<sup>[9]</sup>。这些卫星账户除描述与资源环境相关的经济活动及交易之外,还与实物数据相联接。

2011年,英国统计局根据首相戴维・卡梅伦的建议,开始独立编制自然环境白皮书(NEWP)。在此基础上,英国政府尝试将自然资源资产的价值纳入国家资产负债表框架下的“环境账户”科目。“环境账户”分为三类:(1)自然资源核算账户,主要包括土地、木材和已探明可开采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2)物流核算账户,主要涵盖化石燃料和能源耗减,大气排放和物料流量;(3)财政核算账户,涵盖环境税和环境保护支出<sup>[10]</sup>。自然资源核算账户的具体编制安排如下:2013~2015年,初步完成土地覆盖账户、碳账户、林地账户、农田账户、湿地账户和海洋账户的计量评估工作;2015~2020年,逐步完善城市账户、草原账户、荒地账户、水资源账户和土壤账户的计量评估工作。

(三)荷兰

NAMEA为荷兰的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系统,荷兰的产业多以自然资源为基础,因此,NAMEA最大的特点是将生产和消费支出划分为一般和环保两类。NAMEA将国民经济核算矩阵加以拓展,产生两组与环境有关的账户,一组为环境物质账户,另一组为环境主题账户,环境账户编制的重点在于自然资源物质投入量和残余物产出量的一致性<sup>[11]</sup>。

环境主题账户包括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两个全球主题账户,以及自然资源变化、酸化、富营养化和废弃物等若干个国家环境主题。其中:自然资源变化主题与天然气和原油两个指标有关,从中可以看出经济活动和自然资源损耗的相互依赖程度。通过NAMEA衍生出环境与经济关系的一系列指标,以说明本国的能源使用效率、可持续发展水平等。如利用单位产值能源消耗表示能源的利用效率,从而判断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压力之间是否超过可持续发展的阈值。

(四)菲律宾

作为发展中国家,菲律宾共有两种自然资源核算体系,分别为ENRAP(Environmental and Natural Resources Accounting Project)和Philippine SEEA。ENRAP明确把资源环境作为一个生产性经济部门,采用大量虚拟技术测算资源环境服务的价值;SEEA则采用 SNA的生产部门定义与核算准则<sup>[12]</sup>。两者在资源环境服务的核算内容、核算方法和核算结果等方面存在一些差异。

菲律宾已经完成对森林、渔业、矿物和土壤等自然资源的核算。在核算中对于资产账户包括资源期初存量、因经济活动而引起的存量改变(如耗竭或开采)、其他累计量与其他因素造成的数量改变(如技术进步及新矿发现),以及资源期末储量。在自然资源消耗方面采取净价格法估算,并据此对NDP(扣除固定资产折旧后的GDP)进行调整,计算EDP(绿色国内生产总值)。菲律宾1988年和1992年的EDP分别为NDP的97%和99%,说明菲律宾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得到了改善<sup>[13]</sup>。

(五)中国

在中国,自然资源核算的研究和实践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通过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对资源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的方法、体系、制度以及水、森林、能源等领域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探索<sup>[14]</sup>。1988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同美国世界资源研究所合作,开展了“自然资源核算及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课题研究。1992年,我国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由MPS转型为SNA,并加快了对GDP指标的修正研究。1999年,北京大学出版了以SEEA-1993为基础的中国环境经济综合核算框架(CSEEA)。2003年,国家统计局开始试编《全国自然资源实物量表》,土地、矿产、森林和水资源被纳入其中。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上述四种自然资源的价值量核算,估算出1992年全国的资源损耗和环境退化成本约占当年GDP的4.87%<sup>[15]</sup>。2005年,在国家环保局和国家统计局的主持下,启动了10省市绿色GDP核算试点。2006年7月,国家环保局和国家统计局首次了《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作为迄今为止唯一以政府名义公开的绿色GDP核算研究报告,引起了较大社会反响。2013年11月,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我国首次提出了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构想,要求“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

三、评价与启示

从国内外自然资源核算的历史演进和国内外实践可知:第一,自然资源核算总体上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1992年,关注于自然资源核算账户的建立,并进行实物量与价值量核算;1993~2011年,以SEEA-1993为标志,自然资源核算账户开始与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联系,自然资源核算从理论体系发展到实际核算和实践阶段;2012年至今,以SEEA-2012为标志,联合国开始建立环境经济综合核算国际标准,并推荐各国采用。第二,自然资源核算通过两种方式纳入到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通过卫星账户的形式与主体账户建立联接,或者将资源、环境信息与经济信息整合起来,全面嵌入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up>[16]</sup>。前者在操作上相对容易,但刻画账户间关联和平衡关系的功能较弱。后者在数据收集、整合、平衡以及价值量估算方面具有较大难度,但便于资源、环境与经济信息的总体考察。第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与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不存在从属或替代关系。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揭示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自然资源在某一个时点的状况,核算自然资源资产数量的增减和质量好坏的变化,反映的是考虑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关系之后的生态建设水平,偏重按照会计等式进行关系核算<sup>[17]</sup>。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主要反映一个时期的流量概念,最终结果是经资源损耗、环境退化调整的GDP核算,偏重按照指标数据进行统计。第四,无论是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还是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体系,自然资源核算账户以及有关实物量和价值量核算数据是两者的编制基础。从勾稽关系来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与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中实物及复合账户体系,资源与环境相关经济活动的核算、主要自然资源核算以及耗减、退化等方面的数据应该相互衔接、相互验证。

综上,自然资源核算账户、环境经济综合核算以及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关系,如图1所示。

图1 相关概念间的关系

关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根据EBSCO、EMERALD、Spring、Elsevier等多种全文数据库的检索结果,自然资源核算(Natural Resource Accounting)的文献较为丰富,但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Natural Resource Balance Sheet)精确匹配的文献却十分匮乏。虽然国际上已经开始将自然资源资产的价值纳入国家资产负债表的尝试,但由于未系统考虑到自然资源负债的估值,并不是真正意义上资产负债核算。各国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的经验具有借鉴参考价值,国内的研究和实践也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提供了数据基础,但由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与环境经济综合核算揭示和反映的重点不同,不能简单照搬。

在我国当前国情和体制下,维持一个地区高速的经济增长是地方官员最为关心的事项,这种政治晋升锦标赛模式带来了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将官员政绩与自然资源保护挂钩,成为改革绩效考核模式,强化“绿色约束”的现实依据。作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制度创新,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是环境会计与政府会计的深度融合,是构建政府宏观会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编制国家资产负债表的基础。目前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尚未形成一套成熟的制度方法,有许多问题亟待研究和探索,需要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国内外自然资源核算的经验,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合理规划、共同开发。

参考文献:

[1]Hartwick J M. Natural resources,national accounting and economic depreciation[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1990, 43(3):291-304.

[2]Prudham W S, Lonergan S. Natural resource accounting:a review of existing frameworks[J].Canadian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1993, 16(3):363-386.

[3]Holub H W, Tappeiner G. Some remarks on the system of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accounting of the united nations[J]. Ecological Economics, 1999,29(3):329-336.

[4]封志明,杨艳昭,.从自然资源核算到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29(4):449-455.

[5]马骏,张晓蓉,李治国等.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6]Harris M, Fraser I. Natural resource accounting in theory and practice:a critical assessment[J]. Australi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2002, 46(2):139-192.

[7]UN, EU, OECD, et al. System of environmentaleconomic accounting 2012:cenral framework[C].New York: United Nations, 2014:378.

[8]Lin C R, Buongiorno J, Vasievich M. A multispecies,densitydependent matrix growth model to predict tree diversity and income in northern hardwood stands[J]. Ecological Modelling, 1996, 91(1):193-211.

[9]European Commission. SERIEE: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xpenditure accountscompilation guide[C]. Cat.No. KS-BE-02-001-EN-N, 2002.

[10]王泽霞,江乾坤.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国际经验与区域策略研究[J].商业会计,2014,(17):6-10.

[11]Keuning S J, Dalen J. The netherlands' NAMEA:presentation,usage and future extensions[J]. 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 1999,10(1):15-37.

[12]Peskin H M, Angeles M S. Accounting for environmental services:contrasting the SEEA and the ENRAP approaches[J]. The Review of Income and Wealth, 2001,47(2):203-219.

[13]周国梅,周军.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国际经验[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14]雷明. 中国资源・经济・环境:绿色核算(1992-2002)[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5]丁丁,周.自然资源核算账户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7, (34):2-10.

[16]王金南,蒋洪强,曹东.绿色国民经济核算[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17]胡文龙.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基本理论问题探析[J].中国经贸导刊,2014,(4):62-64.

Natural Resource AccountingFrom Accounts

to Balance Sheet: Evolution and Enlightenment

HUANG Rongbing1, 2,ZHAO Qian3

(1. Department of Auditing, Nanjing Audit University, Nanjing 210029, China;

2. Dongwu Business School, Soochow University, Soochow 215021, China;

3.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 Fiscal and Public Management School, Harbin 150028, China)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