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医药起源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6-0065-03
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EH),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升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它是目前临床最常见、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病变发展易导致心、脑、肾等多系统、多脏器靶器官器质性病变和功能性损害,对人类健康危害极大。现代医学治疗本病的药物疗效可靠,但多有明显副作用。中医药治疗本病,不单纯着眼于降低血压,而是运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强调机体阴阳平衡,改善临床症状,进而促进心、脑、肾、血管病理改变的恢复而保护靶器官,并且具有药性温和,副作用小等特点。笔者就近年中医药对EH靶器官损害保护作用研究做一综述。
1 心脏保护作用
长期血压升高可致血管壁和心脏负荷增加,引起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和心脏肥厚等一系列病理变化。
1.1 临床研究 段学忠等[1]将93例EH左室肥厚(LV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口服依那普利基础上加服益心降压胶囊,疗程24周。采用超声心动图仪和放免法分别测定2组治疗前后左室重量指数(LVMI)和血浆神经肽Y(NPY)含量,结果治疗组具有较好的逆转LVH和降低NPY含量的作用,推测其逆转LVH的机制与降低NPY有关。刘远林等[2]观察丹参与ARB长期合用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心室重构的影响。将18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92例和对照组93例。对照组口服双氢克尿噻、坎地沙坦酯胶囊、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丹参片,疗程6个月,结果治疗组心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认为丹参与ARB长期合用可以预防或改善心室重构。吴立旗等[3]对西苑医院259例住院高危EH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对EH中医证型构成比及其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阴虚阳亢证在所调查病例中比例最高(34.4%),肝火亢盛证患者吸烟量、饮酒量明显高于其他证型,阴阳两虚证患者合并冠心病比例最高(56.5%),痰湿壅盛证患者合并脑血管病比例最高(37.7%),肝火亢盛证患者合并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比例最高。
1.2 实验研究 章怡祎等[4]观察白蒺藜有效组分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纤维化及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32只SHR随机分为模型组、卡托普利组、白蒺藜组、联用组,每组8只,同周龄大鼠8只作正常对照。结果白蒺藜有效组分能降低SHR收缩压并抑制SHR心室肌TGFβ1及CTGF表达的增加,从而改善高血压所致心脏结构重塑。刘慧敏等[5]用清肝降压饮灌胃4周SHR,通过RT-PCR检测大鼠心肌BNPmRNA的表达,结果该方通过降低SHR心肌BNPmRNA的表达,降低SHR的血压和心室重量指数,起到防治心肌肥厚的效应。
2 脑保护作用
高血压引起脑血管疾病包括出血性和缺血性,在我国高血压引起脑血管意外者发生率高于心脏事件发生率,两者比例为6:1。研究证实中医药能够改善脑血管病患者血栓前状态,从而降低脑血管意外发生的可能性。
2.1 临床研究 庞晓钟等[6]采用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的方式,筛选561例EH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用硝苯地平或卡托普利治疗,治疗组加服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随访24个月。治疗组在临床显效率、有效率及平均降压值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2.2 实验研究 张伟珍等[9]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将12只20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干预组(活血潜阳颗粒组)和对照组;从脑组织中抽提mRNA,经逆转录分别用Cy3,Cy5荧光标记,获得2组动物来源的cDNA探针;cDNA探针与基因表达谱芯片杂交,结果SHR经活血潜阳颗粒干预8周后,收缩压明显下降,脑组织中Wif-1、Ppp2ca、EPO、Crk、Daxx、PPARB等存在显著基因差异表达。这些表达差异基因涉及Wnt、JAK-STAT、MAPK、PPAR等多个信号传导通路,认为活血潜阳颗粒可能通过以上信号传导通路相关基因的干预而对高血压慢性脑损害起一定防治作用。吴人照等[10]观察铁皮石斛多糖大、中、小剂量组对研究大鼠血压的变化、大鼠中风情况及生存期。分析认为铁皮石斛多糖为铁皮石斛降低血压、预防中风作用的主要有效成份。
3 肾脏保护作用
肾脏是高血压损害的靶器官之一。一般而言,高血压病史在5年以上者大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肾损害,临床上以夜尿增多为其早期表现,以后出现蛋白尿,进而发展为肾功能不全甚至肾衰竭。
3.1 临床研究 黄景瑞等[11]将52例EH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6例,对照组服用坎地沙坦酯分散片,如血压未小于140/90 mmHg者,加用拉西地平片。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基本方。8周后,血压下降总有效率2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尿微量白蛋白变化,治疗组为84.6%、对照组为61.5%(P
3.2 实验研究 有学者[13]探讨四逆汤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调节作用和可能的机制。应用四逆汤后,实验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明显减少,探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局部组织AngⅡ、iN-OS、TNF等凋亡刺激因子的表达、清除缺氧状态下产生的自由基和改善缺氧组织的能量代谢,而对缺血肾组织起保护作用。李树青等[14]研究发现,丹参能降低SHR血中的尿素氮、血肌酐、血管紧张素Ⅱ、转化生长因子-β1和Ⅳ型胶原的含量,纠治肾脏细胞外基质代谢异常,明显改善肾功能,有显著的抗肾小动脉硬化和有效保护肾脏的作用。
4 血管保护作用
血管受损主要表现为高血压引起的血管内皮损伤,内膜增厚,粥样斑块形成。研究证实,中医药可改善高血压患者血液流变性及血脂情况,并能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逆转高血压的血管重塑。
4.1 临床研究 谢文等[15]将8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心元胶囊和安慰剂,观察2组治疗前后过氧化氢、过氧化脂质、内皮素、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血管内皮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程真等[16]观察川芎嗪滴丸辅助治疗EH的疗效及其对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血清超敏 c 反应蛋白的影响,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与肠溶阿司匹林对照,结果证明加用川芎嗪滴丸,能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抑制炎症反应、减轻及延缓颈动脉内膜的增生,从而逆转高血压的血管重塑。苏菲等[17]研究发现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糖耐量减低患者动脉硬化程度高于高血压患者。动态动脉硬化指数(AASI)在中医辨证分型上与瘀血型关系最密切。
4.2 实验研究 王洋等[18]探讨天麻舒心颗粒降压及改善颈动脉重构的疗效。将50只SHR随机分成天麻舒心大、中、小剂量组及阳性药、模型、正常对照组。3个月后,观察每组左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腔径、IMT/腔径及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SHR左颈动脉IMT、PRA、AngⅡ均显著降低(P
5 结语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中医药在降低血压、延缓或改善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方面具有较好的前景。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均表明中医药可减轻、防止或逆转高血压心、脑、肾血管等器官受损,从而保护靶器官,改善临床症状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其中血瘀证的研究为热点。但目前研究缺乏大样本、盲法、随机对照设计。对研究指标的设计也应结合临床具体情况,需中点指标和终点指标兼顾更能说明问题。基因芯片技术已被应用于研究中医药保护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分子机制,今后研究应借鉴现代医学技术和国际科学研究的设计理念,遵循循证医学,开展中医药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对照前瞻性研究,将更有益于中医药保护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进展研究。
参考文献:
[1]段学忠,孙西庆,蔡新吉.益心降压胶囊对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患者左室重量指数及血浆神经肽Y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6,13(4):213~214.
[2]刘远林,黄世香,黄杰.超声心动图评价丹参对难治性高血压92例左心室重构远期疗效观察[J].中医研究,2010,23(6):24~25.
[3]吴立旗,徐凤芹.高危高血压病人中医证型与靶器官损害及心及血管事件危险因素的关系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8(12):1409~1410.
[4]章怡祎,顾仁樾,王国印.白蒺藜有效组分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及TGFβ1/CTGF表达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4(2):111~114.
[5]刘慧敏,杨实华,庞小刚.清肝降压饮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BNPmRNA表达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0,31(3):373~375.
[6]庞晓钟,宋炳礼,王剑发.复方丹参滴丸对高血压患者预防性神经保护作用的临床探讨[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7,14(2):121~122.
[7]孙立靖,钟尚乾,孙延芹.养血清脑颗粒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浆内皮素的作用[J].中国药房,2009,20(36):2865~2867.
[8]李光来,张秀华,李东方,等.养血清脑颗粒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及血栓前状态的影响[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7,24(3):300.
[9]张伟珍,唐补生,章怡伟.活血潜阳颗粒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大脑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影响[J].疑难病杂志,2010,9(6):408~411.
[10]吴人照,杨兵勋,李亚平.铁皮石斛多糖对SHR-sp大鼠抗高血压中风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1,18(3):204~205,210.
[11]黄景瑞,何祖旺,陶晓东.联用中药治疗高血压早期肾损害26例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1,11(6):17~18.
[12]刘玉宁.高血压肾损害病理变化的中医病机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2,13(1):1~3.
[13]杨学伟,郭云良,崇卓.四逆汤(附子、干姜、甘草)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血压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7,15(3):206~209.
[14]李树青,刘晓梅,王维忠.丹参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小动脉硬化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6,24(2):224~225.
[15]谢文,姜莉,贾秀兰.心元胶囊对高血压病患者血管内皮氧化性损 伤干预作用的研究[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0,17(3):190~191.
[16]程珍.川芎嗪滴丸对老年高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 C 反应蛋白的影响[J].湖北中医杂志,2012,34(5):11~12.
[17]苏菲、李林、黄力.高血压及其合并糖尿病/糖耐量减低动脉硬化评价[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3,20(1):25~27.
[18]王洋,徐贵成,李多娇.天麻舒心颗粒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颈动脉重构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6):666~668.
关键词:闽台;中医药;文化生态
中医药文化生态是中医药文化生存和发展所处的人文环境或人文空间,是由置身于中医学体系之中的、相互作用与影响的中医药文化共同构成的宏观文化体系,它为闽台中医药文化生态的建设提供了宏观文化环境。
1研究现状
1.1成就
中医药文化生态思想古已有之。先秦和汉代有关著作中就已涉及到中医生态医学思想的论述,体现了生态环境对人类健康及发病的影响。在“天人合一”生态观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古代医学形成了“人体阴阳说”、“人体五行说”和“自然诊治”、“养生保健”等具有现代生态伦理思想的理论和实践。如《黄帝内经》将人的生命活动放在自然和社会的生态环境来考察,确立疾病的形成原因、诊断、防治原理和思路、方法,它所构建的中医学框架本质上是一种生态医学体系。
陶功定教授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提出了“大生态医学模式”的观点,认为应该以“大生态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此外,在对中西医学的比较研究中,卢焯明、陈诗慧、梁兆科等学者又提出了人体生态医学、人工自然生态医学模式等观点。近年来,刘典恩教授则从生态医学模式建立的价值基础、生态医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研究,以及科学发展观与生态医学模式等角度进行了系统研究。从认识发展的逻辑上来看,树立文化生态理念,并适时将其纳入医学模式已经有了一定的思想认识基础,生态医学模式将成为引领未来医学发展的基本模式。
1.2不足
历代学者在医学文化生态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就,然毋庸讳言的是,其研究也存在着某些不足,主要有:①受特定学科视角的影响,只从宏观的角度进行生态医学模式的理论研究,缺乏特定区域间的比较和整体性考察;②对闽台中医药文化的研究,过去较多集中在对其历史形成和现状发展的探讨,较少对闽台中医药文化由历史积淀而来的生态属性进行考察。③研究方法局限,未能及时汲取当代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先进方法,缺乏对素材进行时间上、空间上有机的组织、串联和分析,研究总体呈离散型。
2核心价值
面对全球化浪潮,民族文化生态的保护与研究成为世界性的重大课题。闽台中医药文化是在特定地理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具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底蕴、丰富的内容和广泛的影响,闽台医史医家、流派演变、学术特点与中医药发展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加强闽台中医药文化生态研究,可以把握闽台中医药区域发展的规律性。
闽台中医药是维系海峡两岸人民健康的主要医疗体系之一,是构成闽台人民深层的健康文化心理结构。在两岸关系出现积极变化,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进行闽台中医药文化生态研究,对于沟通两岸医学文化交流,进一步推动我国中医药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闽台中医药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性,既具备了中华传统医药文化的属性,又具有闽台的民俗性特征,体现了闽台中医药发展同出一源的历史渊源。生态环境对闽台中医药文化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研究闽台中医药文化生态,对认识闽台医学发展的历史进程、编著闽台医学史、医林人物传记、各家学说研究等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3基本内涵
中医学是在“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指导下,在与古代自然科学交融、渗透、结合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医学体系,中医的整体观不仅重视人体自身组成的生态体,同时也强调人和自然生态环境应和谐统一。中医学确立了天地人三才的医学模式,从生态学的角度来讲,天即天文气象,地即地质地理,皆为自然生态环境,它的变化对人的健康和发病起着重要的影响,因为环境的剧烈异常变化往往是导致疾病爆发的主要原因。闽台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种地域形态,它传承了中华中医药文化的基本精神,同时在文化的不断交融、演化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闽台地域特征。
3.1闽台中医药文化特征
闽台人民所推崇的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健康文化的一种地方文化生态。它以中医药文化为主,同时涵盖了闽南文化、客家文化中对健康认识的理念,其特征自然首先表现在传统医药文化的核心要素上,即以人的健康价值观念为主要指标的民族性特征上,并且形成了以民间风俗、、饮食习惯和语言等形态出现的行为模式。这些健康理念和行为模式的形成,都是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不断完善与发展的。从历史进程来看,闽台的主要居民都是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通过不同的途径迁移的汉人,并以之为主体而建构起来的社会。在其开发进程中,首先表现为宋代之前大量的中原移民涌人福建,植入较先进的中原文化,实现当时福建社会跳跃式发展。宋代以后福建在经济、文化、医药、海外经贸交流等方面,都得到长足的进步。明末清初,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南徒入闽的中原移民后裔又大规模地迁入台湾,开发台湾,于是形成了当前台湾民众80?的祖籍都在福建的血缘关系。在此迁移过程中,中医药文化也就随同移民一起,从中原经由福建的本土化发展,再传人台湾,受到了闽台人民的认可,并作为维系一个民族健康理念的精神纽带,以及行为模式的认识,由此形成了密切的医缘与药缘的文化生态关系。
3.2闽台中医药文化研究内容与目标
闽台中医药文化生态的内容十分丰富。本研究以历代相关文献为对象,结合田野调查,从事闽台中医药文化传布的传统性、地域性、宗教性、民俗性的特征考察。具体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3.2.1从生态伦理思想在福建古代医学理论中的重要体现,来阐述闽台中医药文化的特征和形成背景。汉唐以来,福建、台湾一带文化逐渐昌盛,名医辈出,东汉建安时期的“杏林始祖”董奉、宋代建阳人“法医学之父”宋慈、闽台民间医神“保生大帝”吴、清代长乐医学教育家陈修园等著名医家,都为闽台地区医疗事业的发展、人民的繁衍和保健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3.2.2从生态伦理思想在中国古代医学实践中的具体表现,来阐述自然诊治与现代生态伦理在思想上契合的一致性。对生态环境与中医起源、人体体质、疾病特点、药物利用、治病特点、医学流派、方言民俗的关系做专题研究,从文化地理学和生态社会史角度,用历史学、文献学的方法,探讨闽台中医学实践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3.2.3从自然因素、地理因素两方面阐述台湾、闽东、闽南、闽西、闽北、莆仙六个文化分区的中医药文化生态状况;从中医药文化生态问题的成因,维护闽台中医药文化平衡的可能路径等方面,进行中医生态医学的研究,将传统“三因制宜”治则的内涵进一步具体化和系统化,从而丰富闽台中医药文化生态的内涵。
本研究从中医药文化和生态医学相结合的层面,用人文社会科学与中医学相结合的视野进行分析研究,从而达到在生态环境与中医起源、人体体质、疾病特点、药物利用、治病特点、医学流派、方言民俗的关系等层面,进行闽台中医药文化生态研究,进一步弘扬闽台中医药传统文化,推进闽台中医生态医学体系的建立。
3.3研究关键与创新
本研究的关键之处在于
3.3.1闽台中医药文化在不同生态环境下产生的地域性差别,及由此归纳出的闽台中医药文化分布的生态特征。
3.3.2民俗材料的分析、疾病类别的选择和药物来源的考察,涉及到民族、民风、民俗等方面的复杂问题。
3.3.3如何透过有限的文献资料,客观进行闽台中医药文化生态的综合论述,阐述生态地理因素对闽台中医药文化及中医流派形成的促进作用。
如实收集、整理、研究现有的闽台中医药文化分布的社会生态环境,从生态医学和文化地理学的角度出发,来研究闽台中医药文化在地理空间中的形成、分布、演变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从生态伦理思想在福建古代医学理论中的重要体现、生态伦理思想福建古代医学实践中的具体表现和闽台中医药文化分区的生态状况等三个专题进行深入的研究,用历史学、文献学的方法,探讨闽台中医药文化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4发展趋势
如果把中医比作一棵硕果累累的大树,那么中国传统文化是其根,《黄帝内经》为代表的基础科学体系是其本,《伤寒杂病论》为代表的辨证论治的临床技术体系是其主要枝干,而内、外、妇、儿各科的治疗及其方剂、药物等,则是其分枝、花叶与果实。从历史与社会学角度上讲,中医是名木,中医药生态文化是沃土。因此复兴中医学术,提升文化精神,完善中医管理,都必须从复兴中医原生态文化做起。实现海峡西岸文化复兴的梦想,呼唤着闽台中医药原生态文化的真正复兴。
闽台中医药不论在历史上,还是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都是维系海峡两岸人民健康的主要医疗体系之一,而闽台中医药文化更是构成闽台人民深层的文化生态结构,这种联系既是生理的、血缘的,又是心理的、文化的。因此,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对于增强大陆的吸收力、聚集力,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兆量.中国民俗地理探幽[J].经济地理,1999,19(1):1-5.
[2]刘德荣.福建医学史略[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3]肖林榕,林端宜.福建民俗与中医药文化,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4]于秀萍,刘典恩.生态医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2):14-16.
[5]陶功定.生态医学思想是贯穿《黄帝内经》的主线[J].山西中医,2004,20(3):36-40.
[6]纪文静.中国古代医学中的生态伦理思想[J].柳州师专学报,2006,21(3):123-123.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1)12-0135-01
摘要:怒江州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根据怒江州社会、经济、环境的具体实际,有效保护和确保植物药用量,合理高效的开发利用,充分利用知识产权方法保护怒江州药用植物资源,对中药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怒江州;药用植物资源;知识产权
一、怒江州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
怒江州地处横断山脉西南部,素以独特的垂直自然气候引人注目,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适合多种药用植物生产发育,蕴藏着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兼有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等植物类群。但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活动的日益频繁,有些资源趋于濒危,有些资源却仍然处于尚未开发的阶段。虽然种类繁多,但分布零星,数量稀少,对其的开发利用十分有限。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从化学合成物中筛选新药的难度越来越大,加之许多化学药物难免存在着难以克服的毒副作用、药源性疾病等不利因素。因此使得植物药开发成为创制新药的重点。根据怒江州地区气候和药用植物资源的特点,就其开发途径和内容,目前可归纳为两个层次:一是开发着重采用农学和生物学的方法发展药材,旨在扩大药用植物种植资源的数量和提高药材质量,二是开发将所种植药材精加工增值,提高经济效益。
因此,从知识产权的角度对怒江州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保护可以从两方面出发:一是对其开发方法的知识产权保护,二是对其地道性药材的知识产权保护。
二、怒江州药用植物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
传统医药对许多药用植物的利用都仅仅是利用植物的某一部分,其余部分则作为废物垃圾处理。如怒江州的地道药材云黄连,传统医药中队云黄连的利用仅仅为根茎,其茎叶则弃之不用。由于云黄连具有很强的无性繁殖能力,每年植株需要消耗过多的营养形成新植株,造成产量过低。但研究发现占云黄连干重80%以上的须根,茎叶等药效成分含量也在1.8%左右,但目前由于相关提取工艺的研究还很少,无法充分利用这些副产物,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其次由于植物资源的分散不集中,难以经受当今规模化的采集,种植技术研究过少等各方面的原因,在没有形成规模化种植之前,其原料只能依靠野生采集。
2002年第二次修订后的专利法演习了1993年的规定,也就是说所有医药领域的发明都可以在中国依法得到专利保护。但由于这些药物资源的种植地区基本处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地方经济比较落后,生产力较为低下。单靠原产地的力量很难推动技术的更新。基于怒江州的社会、经济环境考虑,除了挖掘传统医药知识、鼓励中医药的创新发展之外,尤其应防止发达国家利用资金和技术上的优势对我国现有传统医药知识方面的权利不当占有或不公平利用以及对我国特有药用植物资源的抢先开发利用。目前对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的知识产权保护方法有许多,综合考虑可采取多方综合,多管齐下的方法进行充分保护:
(一)建立药用植物开发的合同制度。
药物种植可以集中在一个地区,但对其的研究不可能集中在一个区域。如果被国外的研究机构率先研究发现了我国植物药的规模种植方法或提纯方法等其他的创新型技术并申请专利时,我们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利益的分享。比如怒江州云黄连这种原产地较为明确的药用植物,在其申请种植方法或提纯技术等专利时可以采取原产地优先优惠使用的措施;对于中药提取物和有效成分的产品专利,原料产地可以采取商业利益分享的措施,也就是产品投产以后在一定期限内分享一定比例的商业利益,或者该专利拥有者优先在此设厂投产等。由于这种措施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和地方保护性,因此需要政府的介入。政府可以出台一定的措施来保护这种交易性的权利。
(二)要求披露利用的传统中医药来源信息。
印度于2002年对其专利法进行修改,规定专利申请人必须在其说明书中公开涉及的任何生物物质的来源和地理起源,并规定允许以整个说明书没有公开或不正确地提及发明所用的生物材料的来源或地理起源为由,对专利提出异议。这一点我国可以效仿,因为我国的药用植物资源产地比较明确,地理性较强,对其保护可以采取披露的政策,以加强上述合同制度中的保护力度。
(三)地理标志的申请。
道地药材是指一定的药用生物品种,在特定的环境、气候、栽培年龄、生长阶段或加工技术等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形成的品质优良、疗效显著的中药材,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探索自然、认真实践的结果,是中医药传统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以次充好、假冒道地药材的现象时有发生。加入WTO 后,有些发达国家可能以合作、收购等方式采集、加工、掠夺道地药材。因此,除了进一步开展对道地药材的基础研究外,应尽快制定与药用植物资源“道地性”相关的科学标准,以商标保护的形式予以保护。此外,由于道地药材与物种的多样性和特定的地理环境密不可分,因此,可以考虑将道地药材纳入“地理标志”进行保护,这对于物种的多样性、提高药材质量和中药材的附加值具有重要意义。
原产地更明确的药用植物资源,不仅是一种商标,对由此而衍生的一些专利申请人也起到限制作用,同时也是上述交易性谈判的有力筹码。
(四)制定中医药专利强制许可的规则。
《多哈宣言》明确了:TRIPS协定各成员国依据各自决定的范围授予强制许可。我国目前中医药产业的技术水平低下,药用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不足,与国外发达国家比较,在申请中医药的专利方面缺乏竞争力。我国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有关中医药专利强制许可的规则,对利用我国传统中医药资源获得的专利进行强制许可,进行二次开发,以推进我国的企业引进吸收消化先进技术。
目前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已经在国内立法并寻求区域性合作,以保护本国传统的医药知识和药用植物资源。为促进传统中医药的继承和发展,国内特有药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保护,防止发达国家和地区在这一领域的攫取,我国应尽快建立对传统中医药以及药用植物资源的全新的特殊保护制度。
参考文献
[1] 赵永生,周亚兴,和韦,查云盛.怒江州稀缺濒危药材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5年总第77期。
[2] 倪荷芳.专利文献在科技进步中的作用.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年8月。
[3] 沈朝斌,成肇炎.中医药发展及其知识产权防卫策略探讨.上海中医药杂志,2001年4月。
中医药学与中华民族历史一样悠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时至今日,仍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与大自然作斗争中就创造了原始医学。人们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某些食物能减轻或消除某些病症,这就是发现和应用中药的起源;在烘火取暖的基础上,发现用兽皮、树皮包上烧热的石块或沙土作局部取暖可消除某些病痛,通过反复实践和改进,逐渐产生了热熨法;在使用石器作为生产工具的过程中,发现人体某一部位受到刺伤后反能解除另一部位的病痛,从而创造了运用砭石、骨针治疗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为针刺疗法,进而形成了经络学说。
中医药学是在我国传统的文化和科学背景下形成的医学体系,主要来源于对实践的总结,并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它以古代中国哲学元气论为基础,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思维方式,从整体的、连续的、运动的角度分析问题。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黄帝内经》即已问世。该书系统总结了在此之前的治疗经验和医学理论,结合当时的其他自然科学成就,运用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对人体的解剖、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初步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难经》是一部可以与《黄帝内经》相媲美的古典医籍,成书于汉之前,相传系秦越人所著。其内容亦从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方面,补充了《黄帝内经》之不足。
中医药学是保存最为完整的传统医学体系。它所以存在到今天,就在于它有存在的价值,有其合理性。西学东渐以来,不少人认为中医药学“不科学”,是封建残余,要予以取缔和改造。然而,上世纪80年代初,西方人开始认识到西医的局限性以及西药的毒副作用和耐药性,出现返璞归真、回归自然、重新重视传统医学的潮流。所以说中医的历史性贡献是不容质疑的。中医的辨证施治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望闻问切,针灸骨科等等,都是有科学道理和根据的,是经过我们的祖先千百次用身体试验、临床试验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得来的药性药理、诊断经验。
在一场热闹的“中西医之争”之后,我们更应该客观地看待中医药,这也是对于我国传统中医药应有的态度。
【关键词】治未病中医药预防保健体系模式
中国图分类号:R2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8-008-02
Based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ing Non-disease”
Theory to Open Up New Areas of Medicine Services
Jia Danbing Liu ShanLi NaiminTang Liming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No. 211 Hospital,Harbin,150080)
【Abstract】Chinese medicine "treating non-disease" theory represents the highest principl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t has a practical and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contemporary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Based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reating non-disease" theory, this paper actively establishes the preventive health care system model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munity, rural health services, etc. And as its guidance, this should be a corresponding adjustment of medic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open up new areas of Chinese medicine services.
【Key Words】 Treating non-disease;Chinese medicine;Preventive health care system model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状态的关注已从“已病图治”转变为“养生保健,未病先防”。当今世界医学理念已从针对病源的对抗医学转向整体医学,而二千多年前中国先哲们提出的“不治已病治未病”再次显现出巨大的现实意义,“治未病”代表了中国传统医学的最高理念,也蕴含了我国医疗卫生以“预防为主”战略最精髓的思想和方法。在历经千年后,“治未病”走在21世纪医学的前沿,拓展了中医药的服务功能,开辟了中医药服务的新领域。
1中医“治未病”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治未病”最早论述记载应始于二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其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有这样一段话:“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巳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是我国传统中医学在二千多年前对“未病”的认识,可见其对人体健康及早期医治的重要性。《素问・刺热篇》在论及热病未病征兆时,进一步阐述了治未病的重要性:“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热病从部所起者,至期而巳;其刺之反者,三周而巳;重逆则死。”可见治未病、“亚健康”的重要性;及其迟治,延治的危害性。
在一千七百多年前,张仲景能明确提出许多疾病是可以预防的。他在《金匮要略》中谈到治病要治早,治未病而不治已病时说:“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伤害,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就是强调如果能注意保养身体,凡事谨慎,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逸适当,远酒色,避风雨寒暑,偶有不适,即早医治,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传入脏腑,四肢感到困倦、疲劳、便引导、吐纳、针灸、膏摩等,使欲病之病、即未病得到及时控制,身体自然可以保持健康。
隋唐时期・杨上善在注解《黄帝内经・太素》时明确解释:“萌芽,未病之病,病之微也。先知三部九候调之,即疗其微,故不败也。”
唐・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进一步发挥《内经》未病、微病、萌芽之理论,提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巳病之病。”孙思邈在这里进一步明确《内经》所提到的未病就是疾病的微病,萌芽或他所称之的欲病。
明末清初医家喻嘉言深谙仲景治未病思想的深义,他的著作《医门法律》就是以未病先防,已病早治的精神贯穿始终。如中风门中的人参补气汤便是御外入之风的绸缪之计;又如血痹虚劳篇中对于男子平人谆谆致戒,是望其有病早治,不要等虚劳病成,强调于虚劳将成未成之时,调荣卫,节嗜欲,积贮渐富,使虚劳难成。
清代名医叶天士对于既病防变研究颇深,他在《温热论》中指出:“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温病属热证,热偏盛而易出汗,极易伤津耗液,故保津护阴属未雨绸缪、防微杜渐之举,对于温病是控制其发展的积极措施。后来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提出保津液和防伤阴,其实与叶氏“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之意吻合,体现了治未病的思想。
2开辟中医药服务新领域
中医“治未病”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其“治其未生、治其未成、治其未发、治其未传、瘥后防复”的治则更是临床治“未病”的金科玉律。应用中医“治未病”的这些优势,以“治未病”健康工程推动以疾病为中心的生物医学模式,向以人的健康为目的、实现个体化诊疗的新医学模式转变,探索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和运营模式。
2.1构建“治未病”的医院模式
广州的曙光医院作为中医治未病试点工作的三家核心单位之一,正式启动曙光-KY3H治未病中心的建设,系统开展了中医体质评估、健康保健指导、社区防病宣教以及“未病”防治等以中医为特色的预防疾病及“治未病”工作。其中医特色的体检内容包括:KY3H中医体质辨识与现代设备的体检相结合,建立KY3H私人健康信息库,制定健康方案,全程跟踪服务,并以中医特色的健康为指导,结合四季养生与干预 (针灸、推拿、功法锻炼等非药物疗法和药物疗法)等方法,运用“治未病”这个具有中医特色和优势的领域,从源头上维护广大人民的健康,这样还会有助于减少不断增加的社会医疗经费的开支。目前国家非常重视中医治未病工作以及治未病中心的建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确定了第二批治未病保健服务试点单位,试点单位达45个,涉及17省(区、市)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直属医院,包括中医医院,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等。现在,越来越多的医院对设立未病专科进行了探析[1,2]。
2.2构建有中医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
中医诊法历来强调望、闻、问、切,如在《内经》中就已经注意到察色的重要性,其云:“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见于色”,而察色主要是辨察面色。由于病情及病变的性质不同,各种疾病的早期就可出现不同的“色”,只是早期不甚显著,不注意观察则不易发现而已。一般来说,热病多见赤色,临床根据赤色出现的部位,可以测知热病所在的脏腑部位,从而便于有针对性的治未病。其次,《内经》还十分重视脉诊对前病早期诊断的价值,认识脉象三部九候在前病阶段已可见明显变化。由于疾病的早期征兆是多方面的,所以在《内经》中还有一些其他内容的描述,如“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肝热病者,小便先黄”;“脾热病者,先头重”;“肺热病者,先淅然劂,起毫毛,恶风寒”;“肾病热者,先腰痛,骨酸”等等。因此可见,中医是一种内容丰富成本较低的医疗服务模式,而这种服务模式尤其适宜社区环境,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现将传统的院内医疗扩大到院外,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通过传统的中医诊法结合现代诊断技术,按照中医理论辨证施治,实行个体化的诊断治疗[3],以人的健康为中心、预防为主题、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老年人、妇女、儿童、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为一体,为居民提供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有中医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4]。
2.3构建有中医特色的乡村卫生服务模式
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卫生改革的有机整体,关系到农村稳定、经济发展和广大农民健康以及农村卫生事业发展。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优势,对减轻医疗卫生资源压力,减轻个人经济负担,维护大众健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构建有中医特色的乡村卫生服务模式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群的整体健康为中心,转变完全的“疾病医学”的服务模式,增进“健康医学”服务方式,拓宽服务内容,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充分发挥社区责任制医生和驻村医生的职能作用,深入社区和家庭,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健康档案等形式,引导农民合理地健康投资和消费,不断满足农民多层次、多元化的卫生服务需求,积极开拓农村医疗保健的新领域,使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2.4为构建中医药新的服务模式,其医学教育也应作相应的调整
目前,我们的医学教育是以生物医学为主体,为大中医院输送后备力量,培养的是治疗型医生,不适应全民健康目标实现的需要。首先,必须在教学内容上作较大的改革,要大幅度地增加卫生保健、预防疾病教学内容的比重,增加提供心理、照料服务的内容,帮助他们掌握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其次,在人才结构上,要大力培养全科医生,加大中级、初级人员的比重。
中医“治未病”思想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其“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治其未生、治其未成、治其未发、治其未传、瘥后防复”的理论一直指导着中医在预防疾病,是中医学重要的理论基础。这种未雨绸缪、防微杜渐的预防思想在今天看来,更是顺应了21世纪医学变革的主流即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提高健康人群的防病意识。
“治未病”理念和实践,是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增强全民健康意识、提高健康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弘扬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提高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的重要动力。2008年8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台了《“治未病”健康工程实施方案(2008-2010年)》以来到现在,已初步形成中医特色明显、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框架。实施“治未病”健康工程,是弘扬中华民族健康文化的重要行动,是引领人类健康发展方向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全民健康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随着中医“治未病”研究的深入开展和顺利实施,必将凸现中医优势,减少国家医疗保健费用的巨大增长,对我国政府提出从“治疗疾病”向“预防疾病”重点转变的“前移战略”产生积极的影响,开辟中医药服务的新领域。
参考文献
[1]唐乾利,岳桂华.“治未病”对中医院发展机遇及问题探析[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8, 15(6): 4-6
[2]向楠,黄江荣,杨帆,等. 中医医院创建治未病中心模式探讨[J]. 中国医院管理, 2008, 28(5): 7-8
【关键词】 中医教育;中医学;国际交流;综述
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以其特色的理论体系、独特而安全的疗效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1]。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中医教育在国际的影响日益受到重视,现将近15年中医学在中日韩及其它国家的教育情况概述如下。
1 中医教育在国内
国内院校式中医教育至今已经走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学者认为,中医现代教育史的研究须大力加强[2]。
建立超前的现代中医教育模式是中医理论得以发展乃至中医现代化的必要条件[3]。
存在与临床严重脱节,课程体系重复繁琐,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模式单一等问题[4]。
中医教育一方面要抓住中医特色不放松;另一方面要通过多学科的协调发展共同促进中医教育的前进[5]。
民办中医药院校将成为中医药教育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6]。师承教育是弥补院校教育临床实践学习薄弱的重要途径[7]。
重视和加强正规中医人才培养是医药教育部门不可忽视的大事[8]。
中医的传统教育在教育思想、培养模式、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尚存在不足[9]。
必须研究中医教育特色,使中医教育走上自己的发展轨道[10]。要进行中医药教育模式的改革,如课程整合优化等[11]。中医高等教育的改革中,国外教学法中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汲取[12]。台湾中医教育底蕴虽没有大陆深厚,但中西医并举、理论课程设置细化、注重实践技能培养的教育方式颇为可取[13]。香港中医教育存在有规模小、学制短、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差等问题。中医药在香港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居民的认可[14]。
2 中医教育在日本
中国医学进入日本的确切时间,一般认为是公元5世纪由朝鲜传入,成为日本汉方医学的起源。但从名称到内涵也不断体现出日益日本化的转变[15]。由于是以中国汉代建立起来的医学和方术为基础,所以称之“汉方医学”。它与中国中医学在医学体系形成、指导临床的方式、理论体系、对中医经典著作的认识等方面存在不同[16]。近年,汉方医学在日本的地位逐渐升高[17]。近100多年东方医学在日本没有正规的学校式教育[18]。长期以来是以师承教育和民间团体教育作为中医教育的主要形式。学校教育虽然起步晚,但却代表着未来日本汉方医学教育的趋势[19]。在日本,汉方教育的核心课程是《和汉药概论》[20]。将古经典作为教学第一源泉,几乎所有学校均设《黄帝内经素问概论》及《伤寒论》课程[19]。目前日本以各种形式开设汉方医学课程的大学有59所,在80所医学院校中占相当的比重,加速了汉方医学的普及[21]。在日本中医研究部门几乎没有专业汉方医生。研究题目多致力于从植物药中寻找有效成分或汉方的作用[22]。江户时代的日本汉方医学教育主要是模仿、学习中国的传统医学教育方法,私塾教育、藩县教育及规范的官办医学教育在日本医学教育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23]。江户时代的医学校从专业设置和课程安排上已与现今的医科学校相差无几,学校设有内科、外科、眼科等细致分科,课程以《素问》、《灵枢》、《金匮要略》等为基础必修课。
3 中医教育在韩国
韩国的“韩医”也源自我国的中医。在实践和发展过程中与本国传统经验疗法相结合而作为独立医学发展起来,形成了特色和优势[19]。韩医学教育得到了政府的认可[24]。韩医重视基础教育[19],《难经》、《温病学》、《周易》、《各家学说》、《东医宝鉴》、药针疗法、贴带疗法等都是医学生的选修内容。《内经》研究以训诂为主,《伤寒论》研究并行训诂和临床两方面[25]。
转贴于 4 中医教育在其它国家
中澳两国在历史进程中存在差异,但中医教育的本质在两国是统一的[26]。针灸在加拿大的魁北克省、艾伯塔省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C省)取得合法地位。加拿大的正规大学开设了部分中医课程,还有私人开设的中医院校[27]。英国中医高等教育由私立教育、文凭教育向高等院校学位教育转化[28]。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的中医师培训以往以祖传师授为主,近半个世纪开展了中医药针灸的学校教育。1997年,欧洲成立了跨国性的欧洲中医大学。奥地利、荷兰、比利时、意大利、俄罗斯等其他欧洲国家,中医药针灸教育均有不同程度地展开[24]。上海中医药大学对外短期教育为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3 000多名的外国医生,为中医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29]。目前,针灸、中草药的运用及中医医师执业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已取得合法地位[30]。中医药教育与科研也应从高起点高层次与国外合作[27]。但是,国内中医院校对外教育授课语言均采用汉语[30]。语言问题是我国中医院校接受欧洲医学生来华学习的主要困难[31]。
综上,不仅中医逐渐得到国际上的认可,中医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各国的中医教育都有所差异,各有利弊,对于其研究还有待深入,进一步对其差异性的比较研究对于今后中医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 水,王立子.中医国际化与中医国际出版[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6(6):1112.
[2]盛亦如.中国中医教育史研究60年[J].中华医史杂志,1996,26(3):170178.
[3]刘桂荣.中医教育模式与理论发展[J].中医教育,1997,4(16):2325.
[4]宿荣秦.中医药高等院校教育纵横谈[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11):1315.
[5]文玉玲,杨晨霞,何梅霞.浅谈中医教育的现状与发展[J].内蒙古中医药,2006(2):45.
[6]孙国华.我国中医教育发展概况及趋势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11):8990.
[7]张云鹏,杨悦娅.中医教育之思考[J].中医药导报,2006,12(3):8890.
[8]蔡英剑.浅谈今日中医教育[J].中医药管理杂志,1995,5(5):40.
[9]程春彬.探寻中医现代化发展之路[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14(2):13.
[10]刘桂荣,米 鹂.中医教育特色研究[J].中医药学刊,2005(7):23.
[11]沈玉洁.我国高等中医教育模式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07(2):8991.
[12]崔勿骄,张立侠.中医高等教育也应汲取国外教学法[J].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6,12(58):10.
[13]唐德才.台湾中医本科教育初探[J].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0):48.
[14]刘春元.香港的中医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医教育,1997(4):1117.
[15]杨晶鑫.近世日本汉方医学的变迁[J].日本学术论坛,2006(3).
[16]张小燕.日本汉方医学与中国中医学之不同[J].福建中医药,1997,28(5):1213.
[17]陈二员,刘 敏.中医在日本的兴衰与现状[J].新中医,2008,40(2):108109.
[18]胡艳敏.日本汉方医学教育新进展[J].中医药国际参考,2006,9(9):1013.
[19]陈 蕾.韩日传统医学教育给我国高等中医教育的启示[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5(2):7879.
[20]郭恒岳.日本汉方医学教育的现状与期望[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06,28(1):5556.
[21](日)井形昭弘.医学教育中的汉方医学[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3,25(2):9293.
[22]汤岳龙,吕志平.当前中医药在日本面临的问题[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9):8384.
[23]陶惠宁,神津忠彦.江户时代的日本汉方医学教育[J].北京针灸骨伤医院学报,1997,31(2).
[24]范为宇.国外中医药教育概况[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8(7):9092.
[25]丁彰炫.韩国韩医学教育概述[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1(7):4041.
[26]童元元.中医教育在中国与澳大利亚的对比研究[J].中医药国际参考,2007(1):2324.
[27]李 彦.中医药在加拿大[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5,24(2):9596.
[28]张立平,张丹英.国外中医教育本土化的观察与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6):381383.
[29]林长兴.中医药在国外[J].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学报,19961997.
省会总看台
8月15日,在“中医中药河北行”启动仪式暨石家庄站活动上,一位法国友人在义诊台前向中医皮肤专家咨询。国际友人对中国中医的兴趣从一个侧面彰显了中医魅力。据悉,当天来自全市的中医、中西医结合及民办医疗机构和综合医院中医科的32家医院的100名专家,在现场举行了大型中医义诊咨询和科普宣传,集中展示中医药在公共卫生领域中的服务优势和特色,弘扬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不少病患在活动现场接受了治疗,比如颇具中医色彩的蜂疗。
活动期间,全省都举行“弘扬国粹,爱我国医”群众签名、中医药知识有奖猜谜、发放中医药防病、保健科普宣传册等活动;同时组织中医药民众认知度调查,了解民众对中医药的需求,为发展中医药事业提供基础数据。省中医院还陆续开展面向群众的健康讲座,介绍中医防病治病和养生保健知识;组织面向社区医生的中医药知识培训讲座。
此外,“中医大篷车走进革命圣地西柏坡卫护健康活动”,还做到深入农村,开展义诊咨询、中医中药防治疾病示范、健康调查,并为农民送医送药,为贫困农民和军烈属送温暖。各地也纷纷结合自身实际,又开展各具特色的活动切实宣传弘扬中医文化,深入基层、服务百姓。在“中医中药河北行”启动仪式在省会文化广场隆重举行之际,“中医中药河北行”邯郸站、秦皇岛站、承德站、沧州站也同时开展活动,标志着“中医中药中国行”在河北的系列宣传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中医中药中国行”保定站
“中医中药中国行” 16日到达保定当天,同保定市“首届守真文化节”活动同步进行。当日,在军校广场开展大型义诊和科普宣传。进一步弘扬保定市中医药文化,展示保定市中医药成果,用中医中药为广大患者消除病痛,为建设京南近海强市名城保驾护航。
“中医中药中国行”承德站
15日上午,“中医中药中国行”承德站启动仪式在市中心广场举行。多位领导出席并讲话。国家组委会河北承德站小组负责人孙浩向该市捐赠了一批中医药专业书籍、中医药知识读本和医疗物资。
承德市副市长于素伟在致辞中说,中医药在承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人民群众喜爱中医药、信赖中医药,更需要中医药,中医药为保护承德人民的身体健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次“中医中药中国行”大型宣传活动,对我市的中医药工作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承德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我们要借助这些优势,充分利用“中医中药中国行”大型科普宣传活动的机遇,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大力宣传中医药优秀文化,不断促进中医药事业向前发展。全市中医药工作者要积极投入到这次活动中来,传播中医药优秀文化,传承中医国粹,让更多的人们了解中医、感受中医、认识中医,使中医药走进基层、走进社区、走进农村,服务百姓,惠及千家万户,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启动仪式结束后,广场上还举行了文化体育节目表演,并在“弘扬国粹,爱我中华”签名墙上签字。该市各大医院的专家们在中心广场为群众进行了义诊。
“中医中药河北行”廊坊站
16日上午 “中医中药河北行”廊坊站科普宣传活动在时代广场启动。廊坊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肖双胜在致辞中说,廊坊市具有良好的中医药基础,中医药从业人员达到2000多人,初步形成了覆盖全市的中医药服务网络。全市中医药工作者和医务工作者要抓住这次大型科普宣传活动的机遇,面向基层、服务农村,真正把中医药文化精髓传播下去,把中医药的健康理念普及下去。要立足我市中医药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发挥,从易解决、能解决和急需解决的问题入手,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健全社区、农村医疗基层服务网络,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开创我市中医药发展的新局面。启动仪式结束后,该市领导共同观看了太极拳表演,参观了中国古代医药发展简史百米展廊,慰问了参加活动的医务工作者,并在“弘扬国粹、爱我国医”的签名墙上签名留念。当日,全市20多家医疗机构参加了这次活动。
“中医中药中国行”衡水站
8月19日,“中医中药中国行”大型科普宣传活动衡水站启动仪式在市休闲广场举行,来自全市卫生系统的200余名代表参加了活动。副市长辛书华出席活动并致辞。
在启动仪式上辛书华副市长讲道,中医药是我国的国粹,有着悠久的历史、科学的理论、独特的方法、良好的疗效以及广泛深厚的群众和社会基础,它对缓解当前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大有帮助。希望全市中医工作者以这次活动为契机,努力成为传承中医国粹、传播优秀文化、共享健康和谐的宣传队,成为面向基层、服务农村、惠及百姓的播种机,真正把中医药文化的精髓传播下去,把中医药的健康理念普及下去,把中医药的健康服务延伸下去,为促进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之后,省卫生厅副厅长王兰校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委托,向该市捐献价值20万元的医疗设备。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振邦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委托,向我市社区医生赠送图书。仪式结束后,现场又举办了丰富多彩的科普宣传活动。
“中医中药中国行”沧州站
“中医中药中国行”大型科普宣传活动沧州站启动仪式上,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副市长吕维彬向市卫生局捐赠了价值28万元的医疗设备;卫生局负责人向部分社区医生赠送了中医药科普图书。
在活动现场,群众排起长队领取免费发放的中医药书籍、报刊;“中医中药中国行”百米展廊、市直各医院专家免费义诊、“弘扬国粹。爱我中医”群众签名、中医药知识有奖猜谜等活动,也都吸引了众多群众参与。活动当天下午,专家还在市二医院对新华、运河两社区医疗机构的中医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沧州是此次活动河北之行的第三站。活动期间,沧州市太极拳艺术团还为前来寻医问药的群众献上了一场精彩的文体节目。
“中医中药中国行”邢台站
8月19日的郭守敬广场人头攒动,“中医中药中国行”邢台站科普宣传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的参与。启动仪式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先后向本市乡村医生代表赠书,向市卫生局捐赠医疗设备。市内多家医院组织专家举行了大型中医义诊咨询、科普宣传活动,向到场的市民弘扬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另外,现场也同时开展了“弘扬国粹、爱我国医”群众签名活动及中药谜语、中医药文化知识互动游戏、中医药保健操表演等。
“千年药都”――河北安国
在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17个单位主办的“中医中药中国行”18日到达河北省安国市时,安国市药王庙文化景区建设也同日启动。当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人代表组委会向安国市赠送了价值30万元的医疗器械和图书。中医药专家还在现场举办了健康讲座和义诊咨询活动。同时,由中国药材集团公司等单位投资4.1亿元兴建的大型药文化开发升级项目――安国市药王庙文化景区建设也正式启动。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走进位于河北的“千年药都”安国市。
历史安国
“草到安国方成药,药经祁州始生香。”千年前,因汉高祖刘邦元狩六年封王陵为“安国候”而得名“安国”。命名之典故历史恐不为今人所知,但其为“药都”之实却流传千年。安国,古称祁州,乃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素以“千年药都”和“天下第一药市”享誉海内外。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深厚的历史积淀和药文化底蕴,传承着历史文脉。有全国唯一的纪念药王医圣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药王庙,同时还是世界文化名人、伟大戏剧家关汉卿的故里。
安国药业发端于药王庙,起源于北宋,其规模渐成“大江以北发兑药材之总汇”。明清时期独居华夏药业之鳌头,“极山海之产”、“尽东南之美”的中草药吸引着数以千万计的国内外客商纷至沓来。“草到安国方成药,药经祁州始生香”已成为古往今来天下药商笃信的箴言格铭,形象说明了安国作为“千年药都”和“天下第一药市”在中国中药史上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和辉煌成就。近百年来,安国药市一直起着“南药换北药、东药换西药,四方大交流”的集散中心作用。同仁堂等一大批民族中医药企业的发迹,都离不开“药都”安国的荫泽与福庇。
独特的药文化,久远辉煌的药业史,精湛的加工技艺,使得安国在中国乃至东南亚、日本、韩国以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时代安国
一个千年药都如果仅仅沉醉于旧时成就而不能自拔,其结果也可想而知必是空留一个盛名下的躯壳。可喜的是今日之安国,不但传承下祖先留下的盛名,更是将其不断的发扬光大,将中国中医药的文化发扬光大,当之无愧于中国“药都”之魄力。
经济篇
总面积486平方公里,下辖五镇五乡一个办事处,198个行政村,总人口近40万人。地处京、津、石三角中心地带,位于环京津和环渤海经济圈内,北距首都250公里,南距石家庄110公里。1991年撤县建市,是国内最早的对外开放县市之一。就是这样一个历史悠久、区位优势明显的安国,积极发挥自身优势迅速发展成长,发挥“千年药都”之特色。
近年来,安国市围绕建设现代化新药都目标,坚持不懈抓好工业、市场、药文化、中药材种植“四大支撑”,全力推进种植标准化、加工精深化、物流现代化、产品品牌化、管理规范化,药业特色产业整体上档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初步建立起产加销相衔接、科工贸一体化的龙型经济格局,成为河北省“十大产业化典型”、“十五”期间“现代中药产业化基地”。药业优势产业的上档升级极大地调动了药农、药商和医药生产企业的积极性,对整体经济的支撑拉动作用日益明显,来自药业的GDP、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均达到30%以上。
“祁”字绿色招牌
安国拥有丰富的药材资源优势,中药材种植初具规模。这里是国务院命名的“中国中药材之乡”和全国首批无公害农产品(中药材)生产示范县。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安国人民在提高药材质量、增加药材品种、对野生药材家种驯化、以及引种移植、选种育苗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有些药材品种已成为道地品种,如祁薏米、祁花粉、祁、祁紫苑、祁白芷、祁芥穗、祁沙参、祁山药等“祁药”,因品质优良、药效纯正,被医药界人士冠以“祁”字并载入药典,成为出口东南亚的免检商品,被河北省命名为“名优农产品”。
近年来,安国市常年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3万亩以上,种植品种320多个,大宗品种40多个,年提供中药材3000多万公斤,占河北省药材总产量的70%以上,其中沙参、花粉、板蓝根等十几个品种产量一直居全国前列。安国市还积极推进中药材GAP关键技术的研究、示范和推广,依托中国农业大学中药材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开展道地中药材品种的GAP研究,实施了省农业科技示范工程项目《安国市中药材规范化种植项目》、省农业科技推广项目《安国市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项目》、《中药材GAP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等一批省市级中药材科研项目,建立了12个中药材GAP科技示范基地和2个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同时,依托河北农大对祁、祁白芷、祁紫苑、生地等中药材品种进行了脱毒、组培、快繁。去年在该市西王奇基地培育了祁一代脱毒苗20万多株,推广第二代脱毒苗150多亩。目前已经形成了以郑章、明官店、北段村为中心的六大药材规模种植区,规范化种植面积达到8万多亩。
文化篇
诚信铸“药魂”
经济浪潮,迅速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用一个“利”字考验着整个市场、每个“商”者的良心。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沐浴着改革开放的大潮,涤荡着市场经济的洗礼,“千年药都”的河北省安国市药材市场也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新变化。但坚持以人为本、诚信立市,中药材专业市场在这场浪潮中重新焕发着勃勃生机。
已逾千年的药业历史,享受着祖辈留下的 “天下第一药市”的美誉。走进占地2000余亩的“东方药城”,各种药材琳琅满目,阵阵药香沁人肺腑,4个大型电子屏幕不停滚动,显示着各类中药材在全国主要市场上的最新价格……市场管理人员介绍,近年来,该市坚持诚信为本,打造诚信市场,迎来安国药业发展的又一个春天。通过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优化市场环境,近一年来,交易大厅售出摊位增加了近两倍,门店翻了两番,中药材初加工新增720多户,交易量日呈放大趋势。
但安国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它也同样经过历史失败的低谷。人们还依稀记得:伴随着2003年春夏之交“非典”的肆虐,安国药业经历了一场巨大阵痛,行业政策的调控和“诚信”经营的缺失导致市场滑坡,许多企业远走“他乡”,截至去年4月,全国最大的中药材市场――东方药城内,门店只剩下164个,摊商只有547个,交易量日渐下跌……
2006年4月28日,这一天注定要载入安国药业振兴的史册。当天,安国市繁荣药业市场、振兴药业经济广播电视大会隆重召开,面对着40万人民的殷切期盼,市委书记刘颖在大会上响亮地提出:以优化环境为着力点,以提高竞争力为兴奋点,按照“多予少取、疏堵结合、全面搞活”的方针,实现药业市场的全面复兴。以诚信重新铸就“千年药都”之魂,败于此,又成于此,这也着实给每个商家上了一课。
几岁娃娃也懂药
不久前,几位韩国的游客来安国旅游,在东方药城,一个5岁的小男孩热情地当起了导购: “这是玫瑰花,可香了,喝了可以美容;这是枸杞籽既能泡茶又能泡酒,还能煲汤;这是胖大海,泡水喝可以清热解毒……” 听着翻译的解说,看到小男孩一口气说出了十多种药材的名称、食用方法及功效。几位韩国游客连竖大姆指,啧啧赞叹:“安国人真厉害,连几岁的娃娃都懂药!”
在安国大街小巷还流传着一段佳话。家住东关街年仅9岁的李小杰,自小就跟随父母在药市上玩耍,到现在他已认识近百种中药材。去年,奶奶被检查出患有高血压,按照医生的嘱咐,懂事的李小杰从父亲的货栈抓了一些降血压的罗布麻、开胃的焦三鲜配在一起,每天都为奶奶沏茶喝,小杰的故事也被街坊四邻传为了佳话。
2001年2月19日,以络病理论为指导的通心络胶囊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建国以来治疗心脑血管病药物的最高荣誉。它不仅为我们带来了一种新的治疗冠心病、脑血栓药物,更重要的是代表着中医药在冠心病、脑血栓治疗领域里取得了重大进展,也为我们开辟了一条治疗心脑血管病的全新途径。
络病理论是中医学术体系中的独特理论,吴以岭教授将这一理论创新运用到心脑血管病的病机及其治疗,并揭示出冠心病、脑血栓发病的直接原因――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深入研究了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与络病的关系,进而开创了继活血化瘀后心脑血管病治疗的全新方法――通络。通络为心脑血管病的治疗树起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里程碑,基于这一在心脑血管病治疗领域里的重大进展,我们采访了它的创始人吴以岭教授。
以络病理论为指导治疗冠心病、脑血栓是继活血化瘀治法后的又一重大学术进展
这是我们的创新,也是学术的发展
记 者:吴教授,络病理论是一个比较专业、也比较抽象的概念,您能用比较通俗的语言介绍一下络病的起源、发展吗?
吴以岭教授:人们都或多或少地知道经络,其实,人体经络体系主要有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和络脉构成。各大经脉均有络脉与之相连。络脉是经脉的支流系统。经络相连,就象一张遍布人体上下内外的“蛛网”,是运行气血等精微物质及能量与信息的特殊通道。它是引导体内气血抵御外邪的系统,同时也是传病的通道。经络的任何病变或堵塞都是造成人体疾病的原因。
中医络病学说就是中医学术理论体系中专门论述人体经络生理、病理及治疗的独特学说,它起源于我国经典医著《黄帝内经》,成形于清代名医叶天士,叶天士提出了“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的论断,基于当时科技水平及各种原因,络病学说也只是被运用到了风湿病、瘕积聚等的治疗当中。
基于对心脑血管病多年的研究,我首先将络病这一理论体系运用到心脑血管病的病机探讨及治疗之中,这是继活血化瘀治疗心脑血管病之后又一重大学术进展。前一段时间,我在学术界提出络脉的“三维立体网络假说”,从络脉的网络层次、空间位置、生理功能和运行等对络脉进行全方位阐释,只有对它进行了全方位的系统解析,才在真正意义上形成了络病理论。这是我们的创新,也是学术的发展。
络病不仅反映了血管的瘀阻,还反映了血管的舒缩功能障碍
活血化瘀法不能全面解决冠心病、脑血栓血管痉挛的问题
记 者:从所有心脑血管病治疗药物的思路看,人们了解最多的就是活血化瘀,好像中医药治疗冠心病、脑血栓就一直在活血化瘀这个圈里打转转。您能说一下“通络”与“活血化瘀”在治疗心脑血管病方面的区别吗?
吴以岭教授:我们经过大量的科学研究发现,络病与瘀血证是两个不同的病机概念。络病主要包括络脉瘀阻和络脉绌急,瘀血证与络脉瘀阻较为一致,而瘀血证不能包括络脉绌急这一病机概念。络病不仅反映了血管的瘀阻,还反映了血管的舒缩功能障碍――即血管痉挛,并对络脉绌急提出了有效治疗方法。
冠心病心绞痛的中医病机包括络脉瘀阻和络脉绌急两大病理变化,络脉瘀阻――也就是现代医学所说的冠状动脉硬化;络脉绌急――也就是现代医学的冠状动脉痉挛。由于络脉瘀阻,使冠心病心绞痛有久病久痛的特点;由于络脉痉挛,使冠心病心绞痛发作具有猝然而痛的特点。脑血栓的形成也是由于脑络瘀阻和脑络绌急形成的,脑络瘀阻导致脑神经失养形成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舌歪斜、肢体麻木;脑络绌急就是现代医学所说的脑血管痉挛。
所以说,运用活血化瘀法不能全面解决冠心病、脑血栓血管痉挛的问题。而以络病理论为指导治疗冠心病、脑血栓是继活血化瘀治法后的又一重大发展。
这一得到现代实验研究证实的理论上的创新,较以前认为冠心病、脑血栓为血瘀证更能切合冠心病、脑血栓的病理,自然在临床上也就能够取得更为确切的疗效
记 者:吴教授,从现代医学角度看,络病理论又是怎样指导冠心病、脑血栓的治疗呢?
吴以岭教授:现代医学科学研究发现,引起冠心病、脑血栓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导致的血管自身病变。同时,血管内皮功能障碍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因素,慢性血管病后期的结果是引发心脑疾病,如出现心绞痛、心肌缺血、心梗、脑梗塞等,而这些大多都是动脉硬化导致的结果。
在正常情况下,血管内皮调节着动脉壁的平衡,使血液中脂类等物质不能沉积在血管壁上,并且可以抗粘附,血管内皮可以分泌一氧化氮和血管内皮素,一氧化氮是扩血管物质,内皮素使血管收缩,正常情况下二者维持着血管的收缩平衡,但当血管内皮功能受损,血液中的脂类等物质在血管壁大量沉积时,粘附基因也会迁移到血管壁上,从而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不通或通而不畅,并且,导致一氧化氮分泌减少,内皮素分泌增高,引起血管收缩、痉挛。
我们讲络病分为络脉瘀阻和络脉痉挛,络脉瘀阻反映了血液的黏稠凝聚;而实验研究证实络脉绌急恰恰反映了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引起血管痉挛。络病可以从血液和血管两个方面去指导心脑血管病的治疗,所以在临床上也就能够取得更为确切的疗效。
“络病理论”为心脑血管病的治疗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思路
“通心络胶囊”是运用络病理论指导心脑血管病治疗的代表药物
记 者:吴教授,通过您的介绍我们对于络病理论有了系统的认识,那么运用络病理论指导心脑血管病治疗的代表药是什么呢?
吴以岭教授:“络病理论”为心脑血管病的治疗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思路。
“通心络胶囊”是运用络病理论指导心脑血管病治疗的代表药物,并且通过精选五种通络药组方,达到既能改善血液的黏稠凝聚,也能有效解决血管粥样硬化斑块形成、血管内皮损伤引起的血管痉挛等血管自身病变问题。
临床实验证实:通心络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突出特点是对反复发作难以控制的顽固性心绞痛疗效独特,可逐渐减少或停用硝酸甘油类药物,纠正缺血性心电图,解除胸闷胸痛、心慌气短、乏力汗出等症状。
对于脑血栓及其后遗症,通心络可以缩小脑梗塞面积,恢复脑细胞功能,促进半身不遂、语言不利、口舌歪斜、肢体麻木康复。并能预防冠心病、脑血栓的发生。
吴以岭教授简介:
1 中医美容发展历史回顾
中医美容的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年前, 其发展轨迹大致如下[1-2]:第一阶段为远古至先秦时期(公元前221年前),是中医美容起源时期;第二阶段为秦汉三国时期(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64年),中医美容的萌芽时期;第三阶段为两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时期(公元265年至960年),此期是中医美容理论体系逐渐成形时期;第四阶段为宋金元明清时期(公元960年至1911 年),中医美容的拓展时期,在理论及技术方面都有了较大发展;第五阶段为20世纪初(1911年起) 至20世纪80年代前,中医美容被冷落,停滞不前;第六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此期中医美容如沐春风,发展壮大。各级医院相继开展中医美容服务项目,学术论文、著作纷纷发表,各级学会、学术团体相继成立,学术水平逐级提高,科研院所积极进行中医美容方面的实验及临床研究,中医美容人才培养方兴未艾。
2 中医美容理论基础及技术运用
2.1中医美容的含义:关于中医美容含义的界定,杨智荣[1]五年前提出,目前根据中医美容的目的和方式,可以将中医美容分为广义和狭义两大类。广义的中医美容,研究的内容广博,其以整体观念、形神合一、天人相应、阴阳五行、脏象经络等中医学说为理论体系的核心,不局限于颜面局部的美化,突出与防疾治病,养生健美、抗老防衰、延年益寿紧密结合,运用中药、针灸、按摩、气功、食物、养生等手段补益脏腑、通调气血、扶正祛邪、综合调理,从而改善人体机能、形态与容貌,达到形体美和容颜美的和谐统一,最终实现容悦形美、延缓衰老、健康长寿的目的;狭义的中医美容,重在研究美化、养护容颜及损美性皮肤病的预防和治疗,同时以中医医术与方药为手段,消除个体容貌上的某种缺陷或改善容貌现状,达到中医所言之“驻颜”、“美颜”、“留颜”、“益容”的目的。杨素清[3]指出中医美容是在人体审美的理论原则指导下,运用诸如辨证论治、中药方剂、针灸、按摩、中药护肤品等中医药手段所进行的美容。中医美容四种服务方式,即“维护”(美容保健)、“修复”(损容性疾病诊治)、“改善”(修饰、掩饰容貌缺陷或暇疵)、“塑造”(美容整形术)。中医形神美的定义用语反映了中医学特色,“形”即指人的形体及其形象,“神”即指人的神机、神明、神志、神色,也就是西医说的人的生理、心理现象或谓生命活力,形神美即指形体、容貌和生命活力之美。刘宁[4]对中医美容学给予了定义即中医美容学是一门在中国传统美学和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美学,运用以自然疗法为主的方法,研究健康美丽容颜、形体的养护,损美性疾病的防治和损美性生理缺陷的掩饰和矫正,以达到防病健身、延衰驻颜、维护人体形神美为目的的学科。从以上我们可以对中医美容的含义有较清晰的理解。
2.2 中医美容的特点:关于中医美容的特点,许多专家、学者有很深刻的理解和阐释。例如杨素清[3]提出中医美容的基本特点,一是以整体观为指导原则,二是以辨证论治为施术方法,其作用安全长效,措施防治并举;杨智荣[1]在2006年出版的规划教材中提出,对中医美容的特点进行高度概括,即:整体调养,标本兼治,辨质施调,因人而异;历史悠久,方法多样。可以归纳出中医美容所具有的优势及特点,其核心突出整体观念,标本兼治,辨质施调。
2.3 中医美容理论基础
2.3.1 中医学基本理论是中医美容的理论核心:中医的整体观念、阴阳五行理论、藏象理论、气血津液理论、经络理论等与美容、人体养生保健有着密切关系,这些理论是中医美容基本理论形成的基础,对中医美容技术的运用起到指导作用。
2.3.2 人体体质学理论应用于美容保健实践:1996年,匡调元编写了《人体体质学》。2007年,杨智荣编著了《美容保健技术》,将体质学理论发挥和运用,对人体体质保健理论及技术进行了高度概括和阐述,丰富了中医美容理论体系,对中医美容理论创新起到重要作用。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5],使体质分类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对体质辨识及在中医美容保健方面的应用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3.3 中医人体美学理论促进中医美容学科发展: 李红阳提出构建中医人体美学理论体系,促进中医美容学科发展。中医整体审美思想为“形神统一”、“天人相应”。“大医精诚”是中医美学理论的精髓,即强调善是美的前提,不善不美的美学思想[6]。
2.4目前常用中医美容保健技术与方法
2.4.1 中药美容保健:美容保健中药及方剂在内在体质调养及外在容貌美化上有着独特优势。中药美容保健法是指在中医中药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中草药提高或恢复机体的生理功能,美化人体,保持青春健美的一种方法[1]。一般选用补益气血、活血化瘀、祛风清热、凉血解毒、消肿散结等类药物,以内服或外用,平衡脏腑阴阳,调和经络气血,提高生理功能,达到整体美容保健目的[7-8]。本法的最大特点是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因人而调,辨质施调,充分发挥中药美容作用,它是临床上运用非常广泛的一种中医美容方法。中药内服即是依据辨证论治、辨质施调原则,以内养外,达到美容保健目的,体现中医治病求本的思想;外用则是以不同剂型采取不同外用方法针对不同病症施治,达到局部治疗效果,体现治标;两种方法常同时使用,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常用美容的中草药有补气驻颜的黄芪,抗衰美容的人参,驻颜去皱、悦泽润肤的茯苓、麦冬,延缓皮肤老化、减少色素沉着、养血悦容的地黄,另有黄精、桃仁、杏仁、柏子仁、川芎、芦荟、、冬瓜仁、白芷、防风、辛夷、 五味子、苍耳、桃花等,不胜枚举。
2.4.2 经络美容保健:经络美容保健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经络、腧穴刺激,疏通经络、调理脏腑、平衡阴阳、滋养皮肤,达到美颜润肤,防病保健目的的一种中医美容技术。其技术方法多样,效果显著。包括针灸、推拿、刮痧、拔罐、耳穴疗法、经皮给药等[10]。
2.4.3 中医膳食调养:膳食调养以中医学基本理论为指导,采用食物或药食同源的中药通过日常饮食而达到防病治病、美容保健目的的一种方法[1]。其特点是简便易行,经济实惠,易于坚持,适用范围广。
2.4.4 体质调养技术:体质调养是依据中医体质学理论,以辨质施调为原则,运用中医综合美容调理技术内外结合,标本兼治,改善偏颇体质,对亚健康状态进行美容保健及皮肤养护,达到美容延年目的。在预防、调理亚健康状态方面突出中医药优势,体现中医“不治已病,治未病”思想[1]。现代体质学将人的体质分为九种[5],并科学建立了体质评判标准和方法,经过体质评定后,辨质施调,运用药物、膳食、经络、情志等综合调理,达到全身阴阳的平衡,健身延年,驻颜防衰。
2.4.5 其他中医美容相关技术:音乐调养及情志调节也是中医范畴的美容技术。中医尤其重视情志对美容的影响,根据五脏配五音、五志,以中医五行生克制化理论为指导,即能发挥音乐和情志的美容保健作用[9]。
2.5 运用中医美容技术防治调理的常见损容性疾病及亚健康:常见的损容性皮肤疾病有黄褐斑、雀斑、痤疮、白癜风、皮肤角化病、皮肤衰老症、营养不良症、日晒伤、皮炎、湿疹、斑秃、白发、甲病等,全身疾病有失眠、头痛、月经不调、肥胖症、妇女脏躁等。
关于亚健康,孙涛在《亚健康学》中进行了系统阐述,结合多学者理论,提出亚健康状态是指人的身心处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一种健康低质状态,是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但在躯体上、心理上出现种种不适应的感觉和症状,从而呈现活力和对外界适应能力降低的一种生理状态[11]。世界卫生组织将亚健康定义为反映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环境等方面表现出不适应,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临界状态。以下 3~4个征兆可诊断为“亚健康”:浑身乏力、易疲倦、头脑不清爽、思想涣散、头痛头重、面部疼痛、眼睛疲劳、眩晕、立起时眼发黑、耳鸣、声音有异常、郁闷不快、早晨起床不适、失眠、早醒、手足发凉、便秘、心悸 、坐立不安 、肩颈僵硬。亚健康状态调理就是以中医基础理论及体质学理论为指导,辨质施调[1,12]。
3 在科学研究及技术开发方面的建议
3.1应加强中医美容学、中医美容理论、中医传统美学理论的研究。
3.2注重专科专项的深入研究。在专科专病的防治、调理技术、方法、手段方面推陈出新,临床实践中确有疗效的美容中药、方剂、手段等积极立项、借助学术会议宣传,扩大影响,促进中医药优势的发挥。
3.3学术研究水平避免低层次,应在分子、基因层面上加大研究力度。
3.4善于吸纳经方验方,挖掘古方效方,并利用现代科研手段,通过基础实验研究或临床疗效研究,开发中医美容药方及技术,为中医美容可持续发展奠定理论基础,古为今用。
3.5注重现代美容技术与传统中医美容技术相结合,将成熟有效的美容技术应用于美容实践,西为中用,中医美容才得以长青不衰。
3.6中医美容要国际化[13],中医美容理论要现代化、国家化,中医美容诊断手段现代化,中医药研发和运用现代化,中草药美容制品现代化。
4 展望
未来人们对中医药美容保健会有极大的需求和渴望,中医美容的临床研究与实践会更加深入、系统、规范,达到更高层次的学术水平;随着学术研究水平的提高,中医美容技术将推陈出新,最大发挥中医药美容保健的特色及优势,给我们提出严峻的挑战;中医美容高等教育将得到良性发展,专业人才培养体现校企联合培养的优势,共同培育中医美容复合型、应用型专业人才,美容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将得到提升,人们美容保健的需求会得到专业技术人才的优质服务和科学保证。
[参考文献]
[1]杨智荣.美容保健技术[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5.
[2]吴慧金,何智健. 中医美容的历史、现状及未来思考[J].亚太传统医药,2009,5(8):1-2.
[3]杨素清.浅淡中医美容学的特点[J].中医药高教研究,2008,36(3):112-113.
[4]刘 宁.中银美容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6:11.
[5]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制定[S].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
[6]李红阳.构建中医人体美学理论体系.促进中医美容学科发展[J].辽宁中医杂志,2007, 94(1):103-105.
[7]金宏柱.中医美容临床研究近况[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1(2):131-133.
[8]吴 宁.中药外用法在治疗美容上的历史与现状研究概况[J].江西中医药,2007, (11):79-81.
[9]陈景华.美容保健技术[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6.
[10]黄藜珊.论皮肤针在针灸美容治疗中的作用[J].福建中医药,2008, 39(3:25-27.
[11]孙涛,王天芳, 武留信.亚健康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6.
[12]许明辉.论中医美容与亚健康状态的诊疗[J]. 临床进展中国社区医师,2009,23(11):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