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医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中医传统文化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医传统文化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医传统文化论文

第1篇:中医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南方 北方 南北差异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道:“外界自然条件在经济上可分为两大类: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在文化初期,第一类富源具有决定性意义,在较高的发展阶段,第二类富源具有决定性意义。”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带,生活资料的空间配置和组合十分优越,因此世界上最古老的几大文明之国都出现在这一代。地理环境?,是指能够为人类提供文化生活的物质资源和活动场所的系统。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人类意识或精神产生的基础。几千年来中国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地理环境?,它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生具有广泛的影响。如果单纯的从地理上划分中国的南方和北方,一般都是以秦岭――淮河为界。秦岭淮河以南被称之为南方,以北则称之为北方。然而文化上的南方和北方的划分一般则是以长江为界,长江以南称之为南方文化,以北称之为北方文化。罗家伦先生曾在《历史的先见》中写到:“中国的气候是温带性的,它的文化始自黄河大平原,然后至于长江流域。温带的气候,没有酷热严寒,因此养成趋向中和的民族性,中和的思想便容易发达。”所以说,中庸思想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所在,然而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南方和北方却有着截然不同的两种文化,这两种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南北文化上的差异总的来说表现在性格差异、饮食差异、艺术差异、方言差异以及建筑差异等方面。

首先是南方人和北方人性格上的差异。北方的自然条件相对恶劣,造成北方人的生活条件较差,人们的心思大多会被用于和自然斗争,和生存斗争。因此北方人的思想比较单一,直率,质朴,甚至可以说是纯真的傻,在思维上善于走直线,不喜欢拐弯抹角。因为在强大的大自然面前,人们显得非常渺小,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于是北方人习惯于过这种简单的思维和艰苦的生活,他们身材高大,粗犷彪悍,性格暴躁好斗,思想上则比较保守,进步虽迟却得寸守寸,败之不易。相比较北方南方则生活条件良好,人们的心思在满足生活所需的同时还会有大量的剩余,他们就可以对自身和大自然进行冥思,于是文学,艺术,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在南方就得到了迅速发展,他们逐渐养成了曲线思维的习惯,做事比较含蓄委婉,在考虑自己的情况同时还会考虑别人怎么想,因此处事灵活,头脑发达。相对北方人的好斗直爽,南方人则习惯于安逸委婉,勤于休养,身体柔脆退化,性格温婉喜和,比较开放,但感官敏锐,害怕死亡。

其次北方人与南方人性格上的迥异造就出南北方饮食文化差异。北方人爱吃面,南方人喜吃米;北方人喜欢大块吃肉,南方人则要把肉切得细细的,煨的烂烂的,炒的嫩嫩的;北人喜欢大碗喝酒,甚至在冰冷的冬天也喝冰啤酒,南方人则喜欢把酒烫的温温的,甚至是煮出来的“黄酒”;南人喜欢吃青叶子菜,几天不吃就不能如厕,北人就无所谓,即使只吃肉也不影响;北方人爱吃饺子,尤其是过年或者团圆的时候最不能缺的就是饺子,在北方人看来饺子意味着团圆。南方人喜欢吃混沌,北方的饺子用醋蘸蘸就吃了,一口一个,而馄炖则要汤碗、调料齐全,一口只咬半个,这也就体现了北方人的豪爽南方人的考究;在调味料方面:南方人喜欢吃葱,北方人喜欢吃蒜,南人喜欢吃泡菜,而北方人爱吃咸菜;由于南北方地理环境的差异,南方人吃辣椒是为了祛湿,北方人吃辣椒则是为了驱寒,南方人是咸辣、麻辣、油辣、甜辣,北方人则多是干辣、酸辣;北方人把吃读成“痴”,痴痴地只管吃,不包括其他,南方人喜欢把吃叫做“七”,叫“恰”,叫“食”,叫“噎”,叫“夹”,叫“塞”,南方人喝茶也叫吃茶,南人喜欢吃各种各样的茶,细细品味每一种茶的味道。北方人大多只喝花茶就够了,他们觉得花茶既香且浓,却不知那是花香而非茶香,北方人不懂品赏真正的茶中精品,比如龙井、碧螺春,因为这些茶大多味道太淡,所以要细细品慢慢嚼才有那么点味,不适合牛饮,这正如南北方人的性格,北方人直爽而南方人则感情细腻。

此外南北方的差异还表现在艺术的差异上:比如北方唱戏热闹喧天,甚至有些剧种干脆就是“吼”出来的,如秦腔。而南方唱戏则抑扬顿挫、一唱三叹,许多剧种近似于民间的小调,如黄梅戏、花鼓戏。北方剧讲究的是真功夫,适合演帝王将相,演绎历史剧。南方剧则是玩弄小情调,更适合才子佳人,民间传奇。北方剧艺术的代表就是京剧,其特点是男人妆扮女人。南方剧艺术的代表则是越剧,其特点是女人妆扮男人。北方的女人唱京韵大鼓,也能够唱出一股子英雄豪气。南方的男人唱评弹,咿咿呀呀的仿佛是小鸟依人,所谓北方人比南方人更具有男子气概,除了吃出来,还有很大一部分程度都是唱出来的。北方人唱歌是燕赵悲歌,悲壮、苍凉、激越、凝重、悠远,南方人唱歌则是轻快、婉转、玲珑、亲切、凄凉。中国人可以根据不同的情绪来分量唱南戏或北戏,唱南歌或北歌,哼南方调或北方调。

另外,南北文化的差异在语言方面则表现在方言上,比如骂人,南方人喜欢骂人是瘪三,冲子,十三点,二百五,一般事从经济收入题,原因是南方人多少受到徽商文化的影响,因为穷人受教育程度不如富人高,而且骂得很委婉,充分表达了对你的蔑视,很符合南方人的思维习惯;北方人骂人骂得很干脆直接,比如下三滥,彪等,一般是从道德品质入题,这主要是受了北方晋商文化的影响,就事论事,从不指桑骂槐。在称谓上,北方男人称朋友父母为咱爸咱妈,偏重于自己与朋友的关系;南方男人则称朋友的父母为张叔李姨,偏重于双方父母的关系。北方女人称公公为爸爸,是顺着丈夫叫,南方女人称公公为爷爷,是顺着儿子叫。

最后南北文化的差异还表现在建筑风格上:南北方在建筑上风格明显,各成系统,一提起南方的建筑,很多人立刻就会想到那小桥流水的美丽画卷,江南的一些旧式的保留着原始气味的小镇,比如乌镇,它们大多是一条小河流过,两岸都是青灰色的小房子,一顺的马头墙,青灰瓦,安安静静的。由于南方纬度低气温高,多阴雨潮湿,所以南方的建筑屋顶大多是高而尖,且建筑的窗户较大,这样是为了利于通风散热,及时排水。北方维度较高,气温低阴雨少,所以北方的建筑屋顶大多数是平的,建筑的窗户较小,这样利于太阳直射取暖,且可以收集雨水,增加资源的利用,缓解干旱。在园林的设计上南北方也各自不同。南方园林轻巧纤细,玲珑剔透,内外空间连贯且层次分明典型代表就是苏州园林;北方园林建筑的设计大多平缓严谨,粗壮质朴,内外空间界限严格分明,典型代表就是皇家园林。中国著名的园林学家陈从周总结中国园林特点:南方为相间,多敞口,北方为窝多封闭。

总的说来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南北差异的特点,我们要充分利用南北文化的特点来实现南北文化的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共同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使中华民族几千的文化更加辉煌灿。

参考文献:

[1]张九辰.中国近代对地理与文化关系的讨论及其影响[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9,(6).

[2]李中华.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华文出版社,1994.

[3]王坤红.原始之镜:怒江大峡谷笔记[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第2篇:中医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武术;价值系统;继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G85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7-0868-03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概念上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与青年站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1]”非物质文化遗产浓缩着一个民族的历史进程,是一个民族自尊自信的精神湿地。但是,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指出的那样,当今的全球化趋势,“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损坏、消失和破坏的严重威胁。[2]”本文旨在通过对传统武术的现代文化价值和面临的时代挑战研究,来讨论如何保护好这一笔具有悠久历史和博大载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便在全球化进程中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力与核心竞争力。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笔者查阅了有关非物质文化方面和有关传统武术方面的文献资料共80余篇。

1.2田野调查法笔者曾对传统武术进行过多次田野调查,并还多次调研过传统武术的赛事活动。

2结果

2.1传统武术的现代文化价值

20世纪末的中国,处于一个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之中。从现象看,以后工业社会为标记的现代文明,对包括传统武术在内的整个传统文化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但另一方面,传统文化有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发展的必然性与合理性,它对现代社会具有互补、调适和启迪的作用,从中展现出传统文化的历史张力和现代价值。

2.1.1传统武术是一种优化生命存在的价值系统现代社会以市场经济和商品交换为基本运作机制,在日益喧嚣又高速运转的现代文明中,人们品悟到了传统文化中的古朴情趣,想给自己找回一点失落的“野性”。于是,传统武术以它特有的价值与魅力为世注重。传统武术在提高技击能力的过程中追求“技、身、性”的和谐统一。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说的“技”是指技击功能,不仅是形式上的套路演练,更重要的是从“形”到“化”,从“有”到“无”――技进乎道的深刻把握;这里的“身”是指强身功能,即通过内外兼修的方式而达到形体与精神的完美结合;这里的“性”是指对习武者道德情操的砥砺。技、身、性的和谐统一,是传统武术价值系统中的基本结构,充分反映了传统武术积极进取、奋发自强的不屈精神。可以说,中华先祖一贯倡导的“君子以自强不息”精神,在传统武术中得到了最为生动的彰现。阮纪正在《武术:中国人的存在方式》一文中指出,传统武术阴阳互济,顺势化解等操作方式,反映了一种通过内部自觉颉颃制衡调控求得稳定和谐的内源性多样化取向,以太极图为这种文化符号的价值取向,在当今社会中似乎并非全部都要让位于体现十字架精神那种两极对立、实力抗衡的操作方式和价值取向不可[3]。这是两种不同的文化存在,也是传统武术的文化价值所在。

2.1.2传统武术是当代体育文化中的另一图景不用否认,长期以来的世界体育“大观园”是以西方体育为主要场景的。由田径、体操、球类等等主要活动内容构成的西方体育,呈现出强烈的物理学特点,它要求运动员跑的速度更快,投的距离更远,跳的高度更高,举得重量更多,旋转的难度更大,打击的力量更猛,因而逻辑地提出了“更高、更快、更强”的口号[4]。然而,讲究“躬行体悟”、“阴阳互济”的传统武术,洋溢着浓郁的传统哲学文化意味和传统美学特色。在技击观上,它追求“以巧斗力”,而视“气力愤发”为下乘之技;在健身观上,强调以“内”为主的内外兼修,而非西方体育那种外在的自我张扬;在审美观上,并不刻意形架的规范,而追求一种“练神还虚”的神明之境。当代世界文化,越来越呈现出东西方互补的多极化发展趋势。具有独特文化价值的传统武术,应该在全球化的汹涌浪潮中坚持“和而不同”的中华精神,按照自身的文化逻辑来谱写出今天世界体育文化中的“华彩乐章”。

2.1.3传统武术蕴含着当代中国武术发展的生命活力当代的竞技武术无疑是对传统武术的一种时展,但是,“棍图”(Stick diagram)化的套路运动和与套路相分离的散手运动,并没有使中国武术走入一个可持续的良性发展。世纪之交,在对“中国武术向何处去”的历史发问中,不少人把环视的目光对准了涌动着生命活力的传统武术。在延绵的历史中,传统武术曲折坑坷而传承不绝,这本身就是对它旺盛生命力的绝好证明。它那深邃、广博的文化蕴藏,是重构当代武术文化的丰厚资料源。在世界体育史上,人们对古希腊文明的发掘,从而点燃了近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圣火,成为当代人类文化中蔚为壮观的一幕,这也是否预示着中华武术的振兴,寄希望于传统武术呢?

2.2当代传统武术委顿的原因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社会发生了新旧鼎革的巨变,武术也霍然进入了一个由近代武术向现代武术的历史转型。然而,在这过程中传统武术的文化家园渐趋委顿、荒芜,以致什么是“传统武术”似乎成了一个说不清的问题。如同人类生态环境的恶化常常是因人自身造成的一样,传统武术目前所面临的时代困顿也由多种深层原因所致。

2.2.1社会转型中的文化震荡当代的中国,正经历着一场“无逃于天地之间”的巨大社会变革,而这场变革是以全球化为背景的。对于中国而言,融入全球化是当今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个时代特征,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尤其是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然而,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以科技、教育、商品、信息及大众娱乐等为内容的西方文化逐步成为当代世界的强势文化而不断扩张,其他民族文化则处于这种强势文化的“笼罩”下,并被日益消解,显现了中华传统文化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改变。我国传统武术所遭遇的冷落与尴尬,某种意义上正是西方体育文化无孔不入的侵蚀结果。

2.2.2传统武术发展的文化迷惘“传统武术是武术之源,是武术的发展基础”[5]。传统武术是以追求技击之道为本质属性,以此规定并制约着自身的存在与发展,并逻辑地延伸出了以技(技击)、身(强身)、性(道德)三者有机结合的基本价值体系,长期来被习武者所恪守、遵循,由此融铸了传统武术博大的文化载量,而当代对传统武术的文化迷惘也正是从这儿开始的。20世纪50年代,就有部分人士先将追求技击之道的传统武术本质属性混同于价值功能的技击格斗,继而再将其技击价值与健身价值对立起来,将武术的本质属性与价值功能相混淆,至今是目前武术理论研究中的一个盲点。另外,对传统武术发展的文化迷惘还表现在自觉以西方体育文化为参照,使得传统武术无论是其活动样式、价值体系及文化内涵,均发生了过滤和割裂。近年来,各级武术管理部门不时举办一些传统武术的赛事,“传统武术”一度成为时髦而走热。但是,由于竞技武术活动样式的强烈辐射以及理论上缺乏对传统武术概念的厘定,因而所谓的“传统武术比赛”难以根据传统武术的文化特点来进行(其中甚至不乏近十多来才兴起的木兰拳、扇),其评分标准是依照竞技武术的《竞赛规则》,评分者是竞技武术的裁判,加剧传统武术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不得不向竞技武术靠拢的局面,这类“赛事活动”根本无益于传统武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2.2.3竞技武术的强烈冲击作为当代中国武术运动主流文化的竞技武术,其中的套路运动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定位于“自由体操”和“艺术体操”,所以其历年制定的《竞赛规则》和技术样式也越来越呈现出西方体育文化的色彩;即便1979年开始试验的散打运动,是对原来单一套路比赛形式的补充,或是对社会上批评操舞化套路运动的回应,但无论是比赛方式还是场地等,处处透显着西方搏击运动的文化痕迹,难以寻觅中华武术的文化灵魂。由于“一花独秀”的竞技武术其异于寻常的发展动力基本上来自于一种由主管部门介入、被高度组织化的各类赛事制度,因而对包括传统武术在内的整个中国武术活动格局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在这种格局下,使得传统武术面临两种境遇选择:要么被竞技武术化;要么充当一朵离散聚合任自由的“花”。人们总是在现实的世界中来把捉文化的现实性的。由于上述影响使然,在不少人的心目中,竞技武术成了中国武术的全部。

3结论与建议

国务院2005年下发的《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指出:“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6]”作为非物质文化形式的传统武术,是华夏文明长期氤氲滋养的文化成果,折射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斑斓历史。但是自近代以来,传统武术发生了根本性的文化嬗变:它的技术样式被日益过滤,精神价值在不断淡忘,身怀技艺的传人先后离去――其宝贵资源每一刻都在流失、湮灭。在我国近年悄然兴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中,一些传承有源的传统拳种纷纷提出申请,要求政府部门将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一个侧面清晰显现出当代武术号称有六千万习武人口的表面“盛世”下传统武术文化濒临危境的无奈事实,这显然不符合我们这个民族的生存发展以及维护世界体育文化的多样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继承、发展传统武术,不仅是个需要探讨的理论问题,更是个迫在眉睫的实践问题。为此,本文谨提出以下几点芹荛之见:

3.1发挥多方互动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中的传统武术保护工作,是个面广量大的“系统工程”,其中政府的宏观主导和社会的积极参与是两大不可或缺的方面。长期来,传统武术并没有得到国家各级体育主管部门的应有重视,他们更关心的是争分夺牌的竞技武术;而在民间,传统武术则沿袭原来的传承方式,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变化而面临一种“合法性危机”,诸多文化精神和技艺内容渐趋黯淡。

对于传统武术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政府的主导与支持是至关重要的,没有了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的统筹与支持,所谓的文化遗产保护将一事无成。另一方面,传统武术的文化生命在民间,广大民间习武人士是目前传统武术主要传承载体,具有很高的文化认同。政府部门的统筹与支持应该是宏观层面的,不能以行政力量来越俎代庖。因为这样做不但会严重挫伤民间保护、传承传统武术的积极性,同时也会因不清楚传统武术的具体文化内容而使所保护的对象变味。同时,有关武术理论研究者应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在当今社会里,传统武术任何一个层面的发展,都离不开理论研究的介入,尤其是有关传统武术的文化保护,更是一项学术含量很高的工作,必须得到理论研究的支撑。

3.2落实两个重要环节

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就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出了16字的“工作指导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7]。传统武术的文化保护无疑也应以这16字方针为指导,并在这基础上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具体保护措施。

首先是传统武术的保护在目前当以“抢救”和“保护”为紧要。传统武术是一种动态文化,它主要由师徒传承方式而逶迤发展。近些年来,许多掌握、了解传统武术拳理技法精髓的老人逐渐相继过世,致使不少技艺功法已成“广陵散”。因此,应该按照国务院的部署,采用多种手段,在20世纪80年代“武术挖整”工作基础上,培训专门人才,进一步开展有关传统武术文化遗产的挖掘、普查与整理,并在这基础上建立有效保护机制。对于一些传承有源并符合条件的,应积极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利用国家力量加以保护。目前,已有“少林功夫”、“武当武术”、“回族重刀”、“沧州回族武术”、“邢台梅花拳”等已进入了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其次是使传统武术在整理、研究的基础上得到时展。传统不是一个凝固的概念,对于传统武术的保护,绝对不是对“吾家旧物”的原有循袭,这也就是国务院文件中提出的“传承发展”。从农耕社会发展而来的传统武术本身是一个瑜瑕互见的复杂文化体,其中既蕴藏着前人的智慧精华,也裹挟着不可避免的历史积尘,同时还更多地隐匿着需要通过一定的文化转换机制才能焕发出其时代价值的文化传统。这必须在对它进行深刻理性把握基础上的扬弃和创造性转换。如不善于吸收前人的文化成果,传统武术的智慧精华只能是“绿水青山枉自多”;如不善于批判否定,传统武术就无法实现其自身发展。“海纳百川”、“生生不息”,本身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力所在。

3.3注意传承人才培养文化的发展是需要载体来进行绵延的。有着巨大历史跨度的传统武术,是通过代际传承最终凝聚为具有自身价值的文化系统。可以说,武术的文化性质决定了对它的历史衍传主要不是靠对文字的理解来进行的,而是需要“犯手实做其事”。从这个意义上,技艺传承当是传统武术文化生态保护工程中的最重要任务。当前传统武术的濒危,很大程度上也是技艺的失传,这必须引起有关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

对于传统武术技艺的继承与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人群:一是社会上的普通武术爱好者,他们是营建传统武术生态环境的基础;二是全国各体育院校从事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习的学生,由于专业基础与要求,他们应比前部分人群对传统武术技艺的理解和掌握更为深刻;三是应像竞技武术运动那样,形成一个传承传统武术的专业化精英群体,他们是传统武术拳理功法的薪火接续者。三者相互关系,但承担的任务及作用有所不同,由此构成传统武术的人才传承载体,成为传统武术文化家园“莫失莫忘”的自觉守望者。眼下各地开展的传统武术“申遗”工作固然能引起社会的一定重视,但如没有基本载体的实践传承,可以肯定说,难以改变它在全球化浪潮下被荡涤和吞噬的濒危厄运!

3.4形成自身赛事制度竞赛是橇动体育运动发展的有力杠杆,也是为提高运动技术水平铺设的快车道。形成于50年代的竞技武术,也正因为得益于它的竞赛体制,才迅速提高了它的运动技术水平,并奠定它独领的文化地位。所以,现代体育运动的发展机制就不能不引起传统武术时展的思考和借鉴。在高度组织化的现代社会中,靠自发状态的民间土壤养育不出传统武术的参天大树。请看,从奥林匹克运动的惊人发展到中国竞技武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又有谁能离得了竞技杠杆的橇动作用呢?

需要指出的是,中华民族内部成熟的文化内涵如同遗传基因,并不能以削足适履的“外科手术”方式进行随意更换,尤其难以用单一的西方标准来进行评价、切换。因此,我们应该在对传统武术整理、研究的基础上,立即着手制订出一个符合其自身文化价值和技艺特点的赛事制度,不能设想一个传统文化样式的复苏可以无视自己的文化命脉与价值规定。通过对传统武术的文化归纳,把长期被忽视的武术文化特点整合起来,从而获得一种内源性的文化张力,形成当代武术运动发展的“双轨制”,使竞技武术不再成为当代武术的主流文化现象,而是两种同源异流武术文化的互补共存,互相映辉,使已逐渐失去身影的传统武术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中。

参考文献:

[1] 文化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指南[G].

[2] 向云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M].银川: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314.

[3] 阮纪正. 武术:中国人的存在方式[J].开放时代,1996,(3):24-29.

[4] 李力研.野蛮的文明[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43-46.

[5] 伍绍祖.中国体育报[N].1999-01-08.

第3篇:中医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1.西安工程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48;2.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陕西 西安 710072)

【摘 要】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设计的过程中,作品的“形”、“意”和人的内心情感一直是设计师和心理学家共同的研究对象,文章通过异质同构论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解构,运用组合、转换和再生的方式对这些元素进行创新、组合形成新的作品,从而让中国传统文化既赋予作品传统的神韵又不失时尚的优雅。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异质同构论;纪念品设计

作者简介:蒋亚丽(1988—),女,陕西人,硕士,研究方向为产品设计与方法、人机交互设计及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

张阿维(1964—),女,陕西人,教授,研究方向为产品艺术造型、设计理论和方法及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

穆王君(1989—),女,陕西人,硕士,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CAID系统开发技术及网络化工业设计。

1 中国传统文化简述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经过长期的交流融合而形成的文化精髓。它不仅蕴含了中华民族几千来的人文特征及精神内涵,同时也蕴含了各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宗教文化和地域特色。这是一种多元化的美,我们不仅要传承,更要用这些美去创新去发展。

在当今设计领域中,各种新兴元素不断涌入,这就需要我们将传统的中国元素和现代化思潮相互结合,让中国的设计不仅富有民族特色同时要与世界接轨。而“中国风格”的设计不仅只是对传统图案表面的套用、移植,更多的创意是让中国文化元素作为媒介,运用新的设计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深入的解读,从而将其融入到新思潮中,表达出更具中国味的创新设计。[1]

2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设计方法——异质同构

2.1 异质同构概述

从格式塔心理学观点来看,心理和物理是同型的,心理中有个力学的“场”,知觉对象到大脑皮层都是能动的力的结构,不管什么事物,只要其力的式样在结构上与人情感中的力的作用相似,这些事物就能表现出人的情感。当物体的形态在视域中出现时,它在大脑中激起的是一种特定的电化学力的式样,这种力虽然产生于人脑这种媒介中,但其基本结构却与物体形态中所含的“力的图式”基本相同,格式塔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异质同构”。即当外物与艺术形式中体现的力的式样与某种人类情感生活包含的式样达到同构对应时,事物与艺术形式就具备了人类情感的性质。如夕阳西下、树叶飘落都与人在悲伤时大脑力场的力的结构相同,都会给人带来落寞的感觉,因此我们在艺术创作或文字创作时就可以用这些具象的形来表达人的感觉。阿恩海姆认为,对事物艺术形式的审美知觉,本质上是对其中力的式样的知觉,一旦某两个特定事物(或艺术形式)在大脑中激起的力的式样在结构上相似时,即使这两个事物(或艺术形式)的外表和种类都不相同,但引起的情感经验或本身具有的情感表现性也会相同;同样,如果某种外部事物或艺术形式在大脑中激起力的式样与某种情感生活所具有的力的式样同形,那么就可以用这种可见的艺术形式或事物去再现或表现内在的和不可见的情感生活,即力的式样可以使不同事物构成同感、同美。[2]

2.2 异质同构原理

“异质同构”是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核心。它是用一种元素的形去破坏或者去嫁接另一种元素,使两者之间产生冲突和连接,从而产生新的视觉形态,弱化形的作用而强调意的存在。异质就是载体“物、我”,同构就是桥梁“合一”。[3]简单地说是把几种不同的元素结合在一起,生成一个全新的视觉图形,在视觉传达上自然地从一个视觉语义延伸到另一个视觉语义,从而产生新的视觉效果和新的意义。但这些视觉形象之间必须有一定属性关系的相似性,这种相似可以是心理上的、视觉上的、也可以是知识及经验上的。所以,要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一体从而形成更具意义的图形,我们就必须观察和掌握这些元素之间的同构特点,用广阔的视角和新的思维去思考、想象它们在不同状态下的表达效果,巧妙地把同构原理运用于其中。

3 异质同构在中国传统元素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异质同构这种构形方式早己超越了文化、地域与时空的界限成为一种人类共有的潜在造型意识。翻开记载历史的图像中发现,无论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还是古埃及的狮身人面像,都是通过异质同构的方式创造的。研究发现在中国远古时代人们就用这种方式创造出了奇形异状的图案。如陕西仰韶文化中的彩陶人面鱼纹图腾、人面鸟首图腾,《山海经》中记载的女娲、盘古都是异质同构手法的运用,这些造型的基本元素取自于宇宙万物,但经异质同构后的造型又超越万物,富有神秘的寓意,它们往往隐喻、象征着某种哲理。异质同构在图形元素设计中不是单一的对视觉元素的装饰,而是在一定思维意识下对一个或多个元素具有独特内涵的表达,是美学意义上的升华,给人以富有哲理性的启示。

为了解释异质同构,文章引用符号学家艾柯提出的:将符号定义为任何一种东西,它根据既定的社会习惯,可被看作代表其他东西的某种东西——一个记号X代表并不存在的Y。它的存在取决于能指(表达层)和所指(内容层)的结合,其中X可被看作是能指,Y可被看作是所指。一个符号的能指层可以同时表达多个所指意义,而一个所指内容也可以同时由多个能指层来表达。在图形创意过程中,我们对设计元素的挑选、组合、转换和再生,实际上就是对符号学的运用。因此我们可以用符号的能指和所指关系来解析异质同构的创作特征。[4]

现代设计大师陈幼坚深爱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但他对中国文化的执着,并没有使他变成一个固守传统的“艺术遗老”,而是让东西方文化在他的设计理念中更为合理地融合在一起,使它既有中国传统的神韵又不失现代时尚的优雅。作品“茶语”由于受到中国茶文化影响的审美意识使他将这些传统文化渗透到设计作品中,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解构将汉字融于茶具中。对中国人而言,形从来就不是真实客观的存在,而是主观认识对客事物的表达。显而易见,此作品的所指层指的是标志的主题意义“茶语”,而用来表达和阐述这一概念的作品本身则是表达层,也就是能指层。符号学理论认为符号的所指系统被切分成若干相关的符号及符号系统,各种编码的方式、层次不同,得到的符号必然多样。进一步分析图形的符号特征,我们可以将所指层切分,以便获得更小的语言单位,便于分析表达层即能指层的内在结构,一步步的深入选择图形、文字等设计元素,从中寻找创意点。在此,“茶语”就可以被分解成“茶”和“语”两个单元,也可以说是两个单元符号,每一个单元符号都有各自对应的能指和所指层。‘茶’这一所指可以有汉字、拼音、茶具、茶蒸汽等能指表达;“语”这一所指可以有汉字、拼音、英文、人等能指来表达。也就是说,“茶语”的主题可被转译为:汉字、拼音、茶具、人等等。本作品中,作者选用了茶具、汉字、茶蒸汽和拼音四种具像符号。有了这四个符号,我们就可以开始寻找它们之间的交集,即同构。可以发现,作者在四个符号之间十分巧妙地运用了破坏、切割、连接等手法,合理地解决了“形”与“形”之间的对立和矛盾使之相互和谐和统一,把“汉字”以解构的形式溶于茶具,并且用线条简单勾出动态的茶蒸汽,将拼音溶于其中构成一个整体和后面的汉字以呼应的方式同构在同一画面中,来描述这个形象的设计不仅只是静态的、单一的视觉语言,而是将茶的品味与意境相融合。

4 异质同构论在中国传统文化纪念品设计中的应用

秦汉是中国历史上辉煌的两个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无论是过去或现在都受到东西方文明人士的崇拜和羡慕。由于地域时代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导致了文化的不同,秦汉文化是中国特色的文化,代表了中国人追求目标生活的一种表达方式。因此在设计中应用秦汉文化可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也是区别于外来文化的一种有效的竞争手段。

本次设计的主题是“秦砖汉瓦”。所谓“秦砖汉瓦”是说明这一时期建筑装饰的辉煌。用上文的分析方法对“秦砖汉瓦”这一设计主题进行解构,“秦砖汉瓦”可以被分解成“秦砖”和“汉瓦”两个单元,每一个单元都有各自对应的能指和所指层。“秦砖”这一所指可以有空心砖、图案砖、线条勾画砖、长城等能指表达;“汉瓦”这一所指可以有筒瓦、屋檐、神兽瓦等能指来表达。从而“秦砖汉瓦”的主题可被转译为:图案砖、神兽瓦等等。本次设计中选用了线条勾画砖和神兽瓦作为所指层并运用异质同构论合理的切割、连接使之相互和谐和统一,以纪念品为载体采用镂空图案的方式同构在同一画面中,传达了设计者对这一主题的理解与思考。

5 结语

中国传统文化在我国历史中占据着重要的角色。随着传统元素和新时代新元素相融合的过程,设计具有文化韵味的纪念品,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继承起到积极的推广作用,而且还可以促进各地生产工业的发展,进而在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丰富了当今世界设计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张应杭,蔡海榕.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3]柳沙.设计心理学[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第4篇:中医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平面设计;吉祥寓意

中图分类号:J5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9-0205-01

当今世界,文化在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注入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虽然中国传统文化本身不可能再度直接成为新文化,但其内在的基本文化精神却可以经过批判、改造、继承、弘扬而再度成为新的文化的生长点。中国数千年沉淀下来的精华在当代设计中也有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应把中国传统文化精髓部分进行提炼加工,并融入到设计中,这样的设计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在其中,它所展示给我们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设计中的延伸,体现出中国当代设计作品的独特性和民族性。

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数之不尽,而将其真正融入到设计中的却很少,或者说是不能够很好的将传统与现代结合起来。这是当代许多设计师应该思考的问题,那就是关于如何将传统文化的神韵灌注到具有时代精神的作品当中,这不是简单的挪用一些具体的象征符号,关键是要蕴含传统的精神。

当代设计师靳埭强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西方现代设计的理念中。这种相融并不是简单相加和生硬的堆砌,而是在对中国文化、艺术、哲学等深刻理解上的融合,将中国民俗艺术的多彩元素,用在创作中,以求取现代中国设计的新面貌。在他的设计作品中,可以看到以结合文字的实用性和艺术性,参考行草书法的结体,将设计和艺术、山水与书法融合到一起的设计作品。

靳埭强将具有传统文化精神的元素运用到他的设计中,使现代设计与传统文化相融合,无论是他的标志设计还是招贴设计,都能够从中找到传统文化的身影,并且他的设计总给人一种浓厚的文化意蕴,展示出独具中国风格的现代设计,这样的作品正是需要我们认真学习的典范,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设计当中,文化的传承与推陈出新是我们在设计中所应该重视的。

二、传统图案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传统图案所注重的是思想内容的表达,而吉祥图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已成为认知民族精神和民族旨趣的标志之一。人们把事物固有的属性予以加工,或予以它一些美好祝福的象征意义,将这些吉祥图案作为装饰,表达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祈望。

吉祥图案最终所要表达的只有四个含意:“富、贵、寿、喜”。例如植物花卉中的牡丹纹,被人们视作富贵昌盛的象征,它雍容典雅、富贵祥和的形象是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寓意着国家繁荣昌盛、兴旺发达。牡丹文化是中国传统吉祥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祝愿吉祥如意,不单用语言表达,又常以物来表现,所表达的内容极为丰富。

牡丹图案作为装饰语言,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及艺术韵味,吉祥语言更为丰富且更深入人心,像是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一般,当看到牡丹图案出现在各种织物或瓷器、以及剪纸等形式中,就能不假思索的意识到它吉祥的内涵。这是经过千百年来一种思想的灌输,艺术家将主观意愿生动地注入在牡丹的形态之中,借用牡丹来表达内心的祈望和祝福,才使得牡丹纹样的生命力具有长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在当代设计中,我们正缺乏的是对于历史上传统文化、艺术等的深入剖析,只有了解这些文化内涵,我们才能够在设计中灵活运用,给设计一种鲜活的、具有时代特色以及民族独特性的生命力,这是当代设计所应该崇尚与追求的,把本民族最独特的传统文化以设计的手法推向世界,让更多的人通过我们的设计了解一个不一样的民族文化。

三、传统文化是现代平面设计发展的根基

中国当代平面设计的发展前景应该建立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继承的基础上,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特的民族韵味,它能够使设计的创作空间更加拓展开来,并具有民族性与时代感。新的时代,要求新的东西,设计亦如此。在平面设计领域,我们应对传统文化作深入而系统的研究,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平面设计融合的过程中,将文化作为载体,运用具有传统文化精神的象征元素或符号,把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融入现代平面设计中,创造具有浓厚传统文化底蕴的设计作品。

平面设计中具有诸多的影响因素,而文化因素在其中尤为重要,一个好的设计,不但在于你设计的如何新颖有创意,版面如何与众不同,更重要的是设计所展示给我们的一种精神内涵,不单是要看到表面的东西,内在的精神文化才是最具感染力和打动人心的。现代平面设计的理念不仅是要融合现代设计观念和思维,也要融入传统文化的内涵,这才能够创造出符合当今时代特征的社会主义新作品。

中国传统文化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国现代平面设计所要继承运用、开拓创新的独特法宝和坚实基础,我们应该在设计中继承传统、吸收传统、创新传统,给传统一个崭新的蜕变。

参考文献:

[1]靳埭强,刘小康,康婉玲.中国现代设计先锋[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第5篇:中医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内涵,审美意蕴,时尚服饰设计 

    人类作为智能化生命,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其永无止境的进取性,以自身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来愉悦人世生活,促进每个人的充分自由发展,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这是一个承传延续的生命演绎历程。作为人类文明重要组成部分的当代服饰文化理应遵循这种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精神。服饰的文化意义在于适应自然环境以满足生存需要、方便生活日用以便利身体活动、美化身姿体态以娱悦身心健康、显示社会身份以表征社会角色等。作为人体的延伸,服饰还能够表现出穿着者的长处和特点,极富魅力地表现个性、欲望和心理特征。为此,服饰设计不仅要切合现时美观大方的流行趋势,使其富有突出的个性表现力,体认穿着者的心理特征和观赏者的趋同心态,而且应将传统服饰文化融入其中,凸显其生命蕴涵和审美意蕴,将传统与时尚有机融合。惟有如此,方能真正营造出有底蕴的时尚服饰文化。

一、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

    服饰是人类生活要素和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并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服装的款式设计、面料选用、颜色组合等,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状况,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

第6篇:中医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 形与意之间 意与形 形与意 意合与形合 浅谈紫砂艺术的形与意 浅论紫砂艺术的形与意 数字书“意”与形的研究 汉语的得“意”忘“形”与英语的重“形”轻“意” 浅淡中国画的形与意 传统建筑现代表达之“形”与“意” 英汉翻译中的形合与意合 形合与意合在英汉互译中的运用 谈汉英翻译中的意合与形合 古诗英译中的形合与意合 英语的形合与汉语的意合 谈太极拳的意与形 民生题材艺术作品与它的“形”与“意” 关于形合与意合的思考 汉英语言意合与形合现象探索 浅析汉语“意合”、英语“形合”比较与翻译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15]陈龙海.东方美学视野下的中国书法[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45(1):64-69.

[16]吴杰中.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17]徐清泉.中国书法的艺术境界提升与隐逸文化的贡献[J].故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3(4):57-61.

[18]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

[19]上海书画出版社编.历代书法论文选:上册[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

[20]宗白华.美从何处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

[21]周振甫.周易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91年:2.

[22]华海镜,金荷仙.书法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审美价值[J].浙江林学院学报,1998.15(3):94-97.

[23]邵晓舟.浅谈李渔园林美学思想中的“取景在借”观点[J].艺术百家,2004.(05):134-137.

[24]易中天.中国艺术精神的美学构成[OL]..

第7篇:中医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和”文化;设计艺术;人才培养;和谐化设计

作者简介:周芬芬(1982-),女,湖南祁东人,南华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讲师;廖建军(1965-),女,湖南宁乡人,南华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院长,教授。(湖南?衡阳?421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华大学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中国传统‘和’文化在设计艺术人才培养中的应用研究”(批准编号:2010ZZ024)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9-0025-02

“和”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块魁宝,它是中华民族普遍具有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对中国人民的生活、工作、交往乃至艺术活动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研究中国传统“和”文化在设计艺术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对于增强当代中国设计艺术类大学生的历史文化底蕴、培养他们的“和谐化设计”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合格的设计艺术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中国传统“和”文化的基本内涵

要自觉地把中国传统“和”文化应用于设计艺术人才培养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首先必须了解中国传统“和”文化的基本内涵,把握其精神实质。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是构成一个民族自身特色的重要内容,是维系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纽带。李瑞环明确指出:“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1]中国传统“和”文化源于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金文中的“和”字。早在西周末期,史伯就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观点。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和”文化逐渐成了诸子百家的共识。汉代以后,“和”的思想已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可见,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是一个与时俱进、生生不息的文化理念。目前,“和”文化已经蕴藏着政通人和、内和外顺、和以处事、和衷共济等深刻的处世哲学和人生理念,包含着和谐、和睦、和平、和善、祥和、中和、和合等多种涵义。概括起来,中国传统“和”文化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和为贵”的价值取向

“和为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价值取向,是中华民族极具影响力的文化特色。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在孔子看来,“和”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价值,而且具有十分重要的审美价值。孟子进一步强调“人和”即社会和谐的重要性。他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除了儒家十分重视“和”的价值之外,佛道墨是诸家都极力推崇“和”的思想。佛家反对杀生,主张与世无争,强调生态和谐、社会和谐、人自身和谐。道家特别强调“天和”即生态和谐的重要性。庄子说:“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天乐优于人乐,天和重于人和。墨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也十分重视“和”文化的价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不仅具有社会价值,而且具有审美价值。中国传统文化中“和为贵”的思想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认同。早在20世纪20年代,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明确指出:“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这些品质中,我认为和气是第一位的。”

2.“和而不同”的价值标准

要把握中国传统“和”文化精神必须认识“和而不同”的价值标准。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有所谓“和同之辩”。在古人看来,“和”不等于“同”。“同”即简单的同一、类同;“和”即许多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统一。《国语·郑语》中记载:“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只有和谐才能产生新生物,而类同则不能继续发展。世界的存在方式是“和而不同”的,世界发展的根源也在于“和而不同”。唯物辩证法认为,“和”与“同”相区别,而与“不同”紧密相联。“不同”是“和谐”的前提,“和谐”是不同事物之间的协调统一。“和而不同”包括三层含义:一是主张多样性;二是主张协调性;三是主张统一性。“和而不同”不仅是一种哲学价值观,而且是一种伦理价值观。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能否做到“和而不同”是区别君子与小人的道德价值标准。在为人处世方面,小人只知道盲目附和,投上所好,丧失原则性;而君子则不盲从,敢于坚持原则,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力求和而不同。”“和而不同”不仅是一种道德价值标准,而且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审美价值标准。在中国传统美学看来,正是复杂多样、千变万化的事物之间的和谐统一才构成了美好的世界;正是多种不同颜色的和谐统一才构成了美丽的图画;正是各种不同音调的和谐统一才构成了优美的音乐。“和而不同”是一切美,包括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审美价值标准。

第8篇:中医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一、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内涵

服饰是人类生活要素和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满足人们物质生活的需要,并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服装的款式设计、面料选用、颜色组合等,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状况,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审美观念。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不是一种孤立存在的文化现象,它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也是附着于物质载体之上的主体美的物化形态,既主张象征表意性,又倡导审美愉悦性,既注重形式美的创造,又崇尚情感意念的表达,使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完美统一,以情景交融、意象统一之美来展示民族美学的生命艺术品位。以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的颜色为例,其文化内涵亦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而演变,并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审美特征。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生活色彩浓郁,它以等级标识为主要特征,并被赋予特定的伦理意义,如商代将取于自然的青蓝、赤红、黄、白、黑五种颜色视作尊贵色彩,规定只有奴隶主和贵族阶层的着装才能使用,且“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髓,黑与青谓之献,五彩备谓之绣”。此外,将五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方式相结合,与五行等相对应,构成了所谓“五方正色”的图式,并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推衍出“五德终始说”,将之与生命道德联系在一起,如商以金德王、尚白色,周以火德王、尚红色,秦以水德王、尚黑色等。先秦之后,到了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服饰色彩作为政治伦理的外在形态,直接被用来“别上下、明贵贱”,成为统治阶级等级差别的标志性象征,而黄色和龙纹则成为皇帝的专用色和王权的象征。在封建等级制度的高压和儒家礼教思想的双重作用下,色彩的应用已脱离自然的物质属性及其本来意义,而被赋予了浓厚的政治伦理色彩。可见,中国传统服饰出于对自然和生命的无限崇拜以及对等级标识的刻意表述,而呈现出明快的色彩风格与和谐统一的心理追求,整体效果既赏心悦目又简单大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五色体系和风格表现方式。

人类创造的世界是一个文化的王国,文化伴随着人类生命的进程而发展,并在社会的进步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服饰文化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一方面,服饰是文化重要的构成要素,文化的发展刺激着人们对服饰的需求;另一方面,人们对服饰的需求又丰富了文化的内涵,把文化对自然的改造与人的自身培养及生命审美联系在了一起,最终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著名人类学家佛朗慈・波阿斯在《原始艺术》中指出“追求艺术表现和优雅的外观是人类的共性。可以说,在古代社会中,许多人已经感觉到美化生活的必要,他们的意识要比文明了的后代敏锐得多、强烈得多。”在人类历史的演变进程中,服装对于人类已不仅仅限于遮体御寒,还能满足人们在其他方面的心理需要和生命体认,如中国古代的北方游牧民族的猎手用猎物的牙齿、蹄爪、羽毛或尾巴装饰在自己的衣物上,以显示其英勇无敌或地位崇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衣服的质料、颜色、式样及附属装饰越来越与整个社会心态和个性心理相呼应,服饰本身作为一种信息符号,能够传达时代风尚、文化特色,以及个人的文化教养、知识水平、风度气质与社会角色方面的信息。衣服被视为人的“第二皮肤”,它能够反映出一个人尤其是女性的个性和心理状态。美国服装学家布兰奇・佩尼在《世界服装史》中写道:“将一种鲜花戴在头上,或者以酸梅果汁把双唇染上红色的第一位姑娘,必定有她自己的审美观点……女性服装的质料、色彩、缝制以及与服装相匹配的佩饰能够加强女性自身身份及在特定场合的自信心、风度、竞争力量。”

二、中国传统服饰的审美意蕴

1、适中、和谐的“情理美”

中国传统服饰的含蓄婉约与中国人和平、知足、中庸的价值取向相一致。儒家“中庸”之“中”、华夏“中国”之“中”,皆强调“不过分而和谐”,这在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有明显体现。中国传统民族服装既不像西服那般可精确勾勒人体,又不同于古希腊、古罗马那样用一块布随意地披挂或缠裹于身上,而是采取“半适体”的样式,即倡导一种包藏又不局限人体的若即若离的“含蓄美”。究其原因,“平和性情”自古以来就作为一种美德为中华民族的先辈所推崇,所谓“人生但须果腹耳,此外尽属奢靡”,追求幸福的真谛是“精神快乐休闲,胜于物质进步”。这反映在服饰文化中就是讲究随意、闲适、和谐,没有过分的突出、夸张和刻意的造型,于恬淡之中给人一种含蓄、平和而神秘的美感。中国裁缝在设计和制作传统服装的过程中,凭借直觉与经验,于“适体”中呈现的是一种含蓄的“情理美”,而非西方那种以数理为基础的精确到毫米的“理性美”。

2、追求意境的“含蓄美”

“含蓄”属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美的范畴,这一手法通常将作者的情感表达寓于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之中,以达到启发联想、耐人回味的艺术效果,彰显“情中有景,景外合情”的艺术境界。这类似于中国画中的写意手法,即不附着于对事物的客观再现,而强调欣赏某种朦胧的含蓄美,在虚实关系上偏重于对“虚”的张扬。引入到服饰文化的艺术创作中,就是设计者特别注重“不着迹象、超逸灵动”之美,不刻意追求数字上的精确性或纯形式的客观美感,而是崇尚用无穷的意象美含蓄地表现情感。如用宽衣大袍、中规中矩的样式,或写实与变体相结合的动物、几何纹样、花草枝、藤蔓纹等具有抽象和寓意的服饰图案,来传达一种与政治或伦理的关联意向。

汉初之“袍”被作为礼服,一般多为大袖,袖口部分收紧缩小,紧窄部分为“祛”,袖身宽大部分为“袂”,所谓“张袂成荫”就是形象化的描述;而魏晋时期的“竹林七贤”,其画像人物皆穿着宽敞的衣衫,衫领敞开,袒露胸怀,或赤足,或散发,无羁放荡,张扬着崇尚虚无、轻蔑礼法的人生品性,给世人以高山流水般随性自然的审美意境。

中国传统的女性服装旗袍,是传统服饰文化与现代时尚设计完美结合的典范,它造型完美、结构适体、内外和谐,是

兼收并蓄了中西服饰特色的近代中国女性的标准服装,是中华服饰文化的现代代表,在女装舞台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旗袍的设计表面上不温不火,实质上内涵丰富、意蕴幽远,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融通。光滑的质感和简洁的造型表现出流畅明快的线条与和谐一体的气韵,展示出东方女子温柔、典雅之美。这种气韵不仅展于外表,而且沉于内心。穿上旗袍,既能衬托出东方女性优美的身段,又能显示出其幽雅的心境和悠闲的生活节奏,充分展示出中国传统服饰的“含蓄美”,呈现出一种宛若自然生命律动的朦胧佳境。

三、中国服饰文化的传承拓展

1、继承:拓展传统服饰文化的基础中国素有“衣冠王国”的美誉。纵观华夏服饰文明的发展史可知,“谐调”、“统一”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真谛。自中国服饰文化诞生伊始,就遵循着理物取暖与审美表现、标识显示与象征表达、个性突出与喜庆吉祥相结合的原则,以最大限度地达到服饰与自然、服饰与社会、服饰与人群的和谐统一,而情景交融、意象统一更是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最珍贵的审美品质。比如,作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基本元素,“标示突出文化”同主要应用于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对等级尊卑、行业职别、年龄性别的标示和意念表达上,从原始部落首领与狩猎功臣的服饰标示到封建帝王的官服标示,从文官武官的服饰标示到现代军装、职业装、晚礼服的服饰标示等,均彰显着其“标示突出文化”的审美底蕴。当然,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承载着传统儒家中庸观,受政治因素的影响颇深;而20世纪中期的“绿色”服装覆盖全国,“军干装”及其灰色基调也使中国服饰呈现简单划一的窘况。然而,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占数千年发展主流的是“谐调”、“统一”的服饰文化,诸如以原色表现为主的大气而豪放的色彩文化,以追求内涵意义与表现形式圆满统一并最大限度地达到服饰与自然、社会、人群协调一致的完美原则,以民俗吉祥意象为特征的表现形式等,现代中国的服饰文化都应予以传承拓展。

2、创新:传统与时尚的完美融通

在当代中国,传统服饰与时尚设计的审美融通对提高服装的文化附加值、满足时尚消费需求、缔造民族特色品牌、开拓国内外市场,都具有特殊意义。全球化时代的服装产业竞争日趋激烈,各国服装设计师在服装设计中都很注重对本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借用,以张扬本国服饰文化和民族特色。目前,中国现代服装设计整体上还存在着设计理念落后、创意不够、没能把传统服饰文化的精髓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之中等问题;加之国外品牌纷纷涌入,国内又缺乏能与之抗衡的品牌,使中国的服装设计在国内、国际竞争中均处于不利地位,严重影响了中国服装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当务之急是在借鉴传统文化符号的基础上,将传统与时尚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将之从表面符号的简单借用提升到对服饰文化内涵的审美体认与表现,创立自己的服装品牌,发展中国传统元素与现代时尚设计和谐融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服饰文化。

实现传统服饰文化与现代时尚设计的完美融通,实质就是一种在继承传统服饰文化基础上的创新。这种创新首先须领会传统文化,否则创新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即设计师要在精神文化层面上把握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精神理念,将我国传统文化元素与各种时尚理念、理论资源加以整合,把传统服饰文化中的实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创造性地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丰富其文化意蕴,提升产品的文化附加值,防止对传统元素符号化、表面化的简单组合或图解式、猎奇式的样品展览。好的服装设计创意是设计师在把握了传统服饰文化理念之后,结合时尚理念和设计原则,对传统文化积累、消化并感悟的一种自然情感表述,而不是现买现卖、照猫画虎。河南丙成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活动中展示的服装就非常具有文化价值。拜祖服装系列大多采用的是中性的流行色系列,颜色迥异,面料粗朴,以金色缎带镶边;纽扣的设计则采用盘扣样式,其金属材质与服装面料及服装的金边质地形成细腻的对比;袖口翻边采用缎织纹路面料,既有古朴特点又有现代的工艺形式。整个设计将传统元素与时尚设计完美结合,加之祭祖大典本身的特殊意义,可谓形式与内容完全融合在一起,取得了极佳的艺术效果。

第9篇:中医传统文化论文范文

关键词:传统文化;内涵;中医研究生教育

中医研究生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培养一批同时具备传承祖国医学精华和创新能力的中医药专业人才。从30多年前我国高等院校开设中医研究教育开始,发展至今,为祖国传统医学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中医药人才,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其中人才异化的现象也日益突出,需要引起中医教育管理者的重视。虽然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离不开西医的冲击和中医临床训练的缺乏,但是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传统文化内涵教育的缺乏。因此,在中医研究生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内涵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1 在中医研究生教育中融合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1.1中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传统文化可以为中医的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它可以充分吸收天文历法、气象物候、阴阳五行等百家之所长,并在认识和调节人体的过程中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并形成一套独特的,且具有丰富内涵的中医理论体系[1],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脱离了传统文化,那么中医也就失去了发展的根本。

1.2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医学发展的基础 中医学是一门具有独特性的生命科学,除了需要从传统文化的理论中吸收精华外,又有自己独特的发展规律。以《灵枢・本神》为例,它认为人就是“上天之德”和“大地之气”的产物,虽然是依靠父母的精血而形成的,但是和自然环境也具有密切关系[2]。这种中医思想体现了道家观点,说明我国古代的黄老哲学对于中医理论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中医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发展的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与其他思想文化体系比较,中医具有道术兼备的独特优势,是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的重要的力量之一,而道家、儒家和传统哲学等已经成为历史,其理论无法继续发展,但是中医却能够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随着时代的发展会不断融入新的理念。

2 传统文化内涵在中医研究生教育中的现状

2.1人文课程设置的比重较低 目前,很多高等院校的中医专业都开设了很多西医课程,但是关于人文类的课程设置却很少,有的院校甚至根本不开设这类课程。因为从学生从小到大所接触教育模式来看,西医的理论和思想模式更符合他们的学习习惯,而且西医理论在理解上的难度也小于中医,这就间接减少了学生和传统文化的接触时间,而且西医的思维模式对于中医的思维模式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会让学生对中药的作用产生质疑。虽然部分院校已经意识到了传统文化和人文课程设置的重要性,所以开始增加了一些人文类课程,但是和专业课程相比,这类课程不管是在数量上还是科室安排上都不足,而且不同人文课程之间的联系也较少,很少能联系中医专业的实际情况,所以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医研究生的人文素养[2-3]。

2.2教育模式落后,存在重医轻文现象 我国研究生的学习模式大部分都是采用导师指导、学科联合和自主研究相结合方式,中医专业的研究生学习也不例外。这种培养模式能够实现导师和研究生之间的相互配合,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培养研究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还可以锻炼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尽管如此,这种人才培养的模式也比较单一,存在严重的弊端,会让研究生将绝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专业知识的学习中去,甚至只是在自己的课题领域内开展研究,而忽视了其他文化知识的学习,导致中医研究生的人文知识拓展普遍缺失,因此,他们撰写的论文中的语病和别字等问题较多。

3 中医研究生教育融合传统文化内涵的具体方法

3.1掌握学生对传统文化内涵的基本了解程度 要有效开展传统文化内涵的教育,首先就要掌握他们对这一知识的了解程度,这样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我们曾经对一年级研究生进行过一次针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抽样调查,调查的结果显示,有超过11%的学生对传统文化根本没有兴趣,还有约26%的学生对它并不了解。为了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对传统文化内涵的了解程度,我们可以采取定期开展调查问卷的方式,通过数据分析来了解文化素质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的开展中医研究生的知识学习,提高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程度。

3.2激发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 导师在向中医研究生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可以适当的融合一些传统文化知识,激发出他们的学习兴趣,具体措施如下:①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知识和中医专业课程之间的紧密联系,让学生意识到传统文化对中医学习的重要性,让他们对此产生学习动力[5]。②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一些名医的典故,让他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③在日常的授课中引入医德医风的思想教育,让学生能从古代医者身上感受到他们“医者仁心”的品格和精神,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6]。

3.3创造多元化的学习氛围 这一措施可以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来实施。从硬件措施上来看,可以从打造和谐文明、具有中医药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着手,在公共场所布置具有丰富内涵的名人雕塑、名医长廊、箴言等文化作品,营造高尚健康的人文景观氛围。从软件措施来看,可以依靠校园网络平台,利用网络的虚拟性特征提供的超大文化空间,让学生随时随地能搜寻到所需要的文化知识。

综上,对于怎样才能将传统文化的内涵融合在中医研究生的教学活动中,需要中医教育者不断在实践中进行总结、发现和探索。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如果脱离了传统文化,很难取得长远发展。因此,在中医研究生的教育中,传统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将其充分融入到教学中,才能真正提高中医研究生的专业素质,为继承和发展中医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费菲,戴慎.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生培养质量影响因素研究―以对四所中医高校的访谈为例[J].高教探索,2013,3:115-118.

[2]王先敏,包海勇.中医研究生培养现状分析与建议[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8):38.

[3]郎明.国学课程之于中医研究生教育的思考[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24):80-81.

[4]万志强,温红娟,阚俊明,等.中医药院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过程管理的思考[J].科教导刊,2014,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