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服装设计的知识范文

服装设计的知识精选(九篇)

服装设计的知识

第1篇:服装设计的知识范文

1.我国的服装色彩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偏重于

艺术,忽略了设计艺术反应的是创造者的主观想法和个人情感;而设计更注重实际,其目的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社会和他人的实际需要。目前,我国的服装设计专业很大一部分依附于美术等艺术专业,在教学过程中侧重于艺术理论知识的传授。而服装色彩设计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面向服装消费者,充分考虑消费者的需求,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应当更加关注色彩心理学、色彩营销学等内容,让学生能够更加懂得如何用色彩来满足消费者对服装的需求,增加该门课程的实用性。

2.服装色彩设计课程任课老师的专业化有待提升

在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我国的很多服装设计专业都是在艺术专业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甚至有的现今仍依附于艺术专业。在课程教授过程中,往往会利用艺术专业现有的师资,在教学过程中偏重于艺术教学而忽略了实践技巧的传授。艺术专业的教师在艺术方面有扎实的功底,但对服装市场的实际状况缺乏了解,过于强调艺术性,不注重面向市场的实用性教学,学生对服装市场和服装色彩趋势缺乏了解和把握。此外,有些学习盲目追从时装行业发展的热潮,不顾实际师资理论研究的限制而盲目开设服装色彩设计课程,课程质量难以保证。

3.教材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有待加强

一门课程的开设需要相应的教材来提供学习指导,服装色彩设计专业也不例外。服装色彩设计课程的教材虽然不断更新,但仍不尽如人意。绝大多数教材的主要内容仍然侧重于色彩基础理论,与色彩心理和服装市场的结合不紧密。并且服装市场的喜好变化快,而教材的更新速度难以跟上这种变化,教材的与时俱进程度仍有待提升。

二、改进服装色彩设计课程的途径分析

1.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色彩设计搭配

能力和市场把握能力首先在教学中要注重色彩基础理论的教授。我国引入的包豪斯色彩教育体系的《色彩构成》在国内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很成熟,这对于服装色彩设计有很大的启发性,服装色彩课程教学可以借鉴该体系,完善课程内容,构建完整的服装色彩设计框架。例如,在色彩设计过程中,要运用到色彩调和原理、自然和人文色彩的搭配、常用时尚色的把握以及色彩形象的认知。只有掌握这些色彩设计基本原理,才能为以后的服装色彩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次,服装色彩设计是涉及多种学科的边缘课程。服装色彩设计课程开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对服装色彩的把握设计出满足消费者需要的服装,因此,该门课程还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市场和消费者的心理。在服装色彩设计课程基础理论知识教授的同时,穿色彩美学、色彩心理学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能够把色彩设计和实际的色彩市场需求结合起来,紧密地联系市场。例如,可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完成相关课题的设计工作,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懂得如何运用色彩来捕捉、把握市场需求,在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色彩美感和市场嗅觉,能够本能地对服装市场的色彩需求做出反应。

2.引入多种教学方式,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服装色彩设计课程不能拘泥于传统的说教式教学,而应当以开放性为原则,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引入,引导学生在掌握色彩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将其运用到服装色彩设计中,提升教学效果。在实际中运用启发式教学和实验教学。引导式教学可以通过启发式提问,调动学生的思考,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和想象力;实验教学可以通过实验的方式引导学生运用色彩理论知识,在视觉训练过程中丰富他们的色彩感受能力,使其今后能够在服装设计方面更加熟练地运用色彩、搭配色彩。除了启发式教学和实验教学之外,还可以引入西方在该课程上的先进教学方式。例如,法国色彩教学家菲力普•郎克罗所提出的郎克罗式教学法。通过郎克罗式教学法的运用,学生能够在自然和人文中去感悟色彩,提高对色彩领悟的灵气,这种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接触很有可能为学生未来的服装色彩设计提供灵感的源泉。

3.设置完整的课程体系

服装色彩设计课程需要一系列的基础课程作为铺垫,因此,必须注重一些基础课程的铺垫,做好基础课程与服装色彩设计课程的衔接工作。在学习服装色彩设计课程之前,需要掌握相关的平面设计基础,对平面造型有一个基础的了解。只有在了解了平面造型的一般知识之后,才能具备基础的平面美感和平面布局意识,进而进行服装色彩设计。此外,在进行服装色彩设计课程学习之前,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色彩知识。只有通过色彩的合理搭配和色彩的明暗对比,才能够体现色彩的美感,并且色彩还需要与色彩所承载的物体相匹配,使形和色能够完全地匹配起来,更好地将色彩美和物体美结合起来。服装色彩设计课程也需要根据服装的材质、样式来搭配色彩,因此必须学好色彩的基础理论知识。过去,在开设服装色彩设计课程之前不注重色彩基础知识的铺垫,往往在服装色彩设计方面拿捏得不准,色彩和服装不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无法完全展现服装的美感。通过完整的课程体系的设计,可以使服装色彩设计课程能够在具备充足前提知识的基础之上进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服装色彩设计课程是一门针对实际操作的课程,如果仅仅停留在理论教授阶段,无异于闭门造车,对学生以后实践操作的帮助较小。理论知识还具有空洞抽象的特点,单纯地理论教授会让学生难以对色彩设计产生直观的感受,更无法准确地把握服装的色彩设计和搭配。因此,在服装色彩设计课程教学实践中必须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可以通过两种方式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一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插入相关服装色彩设计的案例,在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中建立起过渡和联系,并且这种实例的引入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更好地掌握色彩设计的有关知识;二是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实践操作,将作业设置成实践操作的形式,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课外作业的完成中,这样既能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实际操作中,学生还能够不断地去发现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去弥补,为以后能够更好地投身于服装色彩设计工作做准备。服装色彩设计课程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的结合,使学生在学习服装色彩设计时能够通过实践操作把握色彩搭配的感觉。只有实践和理论结合,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并且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第2篇:服装设计的知识范文

服装设计教学内容包含专业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和专业设计课三大板块,从打实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使学生对服装设计的发展过程以及其属性有基本掌握,到授予学生设计的技能,培养其实践动手的能力及创新设计能力,这一个过程需要有良好的教学设计,引入新的元素,引入服装设计教学的新方法而活新手段,能使得教学事半功倍。

2服装教学改革的具体举措分析

2.1服装设计理论知识的系统全面的学习

学生要掌握全面的服装设计课程知识,如色彩、时装画、立体裁剪素描、服饰图案、扎染、摄影、工艺、专业外语、结构、中外服装等。尤其要抓牢靠服装设计的构思、效果、结构线设计、风格、原料、色彩、部件设计的专业知识,掌握男装设计、女装设计的、日常生活装设计、运动休闲服设计、内衣设计、礼服设计等门类的设计知识。扎实的知识基础是转化为设计能力的基石。

2.2将服装设计授课与市场定位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检验服装设计教育是否成功的关键参考点是学生的设计作品是否能迎合市场的需求,是否能引导时尚潮流,获得消费者青睐。教学工作中,应当结合市场分析来进行服装设计的讨论,倡导学生进入市场,通过实地的考察与调研,收集到市场的有关服装的信息,了解怎样的服装能够受到欢迎,怎样的设计能吸引人眼球,学习如何站在市场的地基上,采用流行面料,将流行色彩组合,推陈出新、设计出新款的服装品牌。

2.3引导学生对知名品牌进行鉴赏,并深入分析

品牌获得知名度的背后,都是设计师精心独到的风格设计,是深深把握消费者喜好,以独特的方式展示着流行。在课堂上讲解这些品牌的推出及发展历史,可以教会学生如何设计出流行的服装,如何创造出鲜活的独创服装款式。这样的教学方式,能突破教学的艰涩与呆板,使教学内容丰富而生动有趣,学生可以收获很多东西。

2.4开展服装设计比赛以及倡导学生课外实习

比赛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给予学生创新设计的动力。鼓励学生参与国内外设计大赛,能拓宽视野,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和对流行趋势的预测与把握,使学生走出书本,走出课堂,全方位锻炼学生的设计能力。另外,学生到企业里兼职或者进行实习,可以很好地利用其课余时间,积累经验,能学会如何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使学生对服装市场有一个好的了解。

3总结

第3篇:服装设计的知识范文

一、皮革服装纸样设计教学内容的创新

教学内容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基本依据,是教学过程得以展开的主要载体。但我国的皮革服装纸样教学内容比较陈旧,跟不上时代步伐,很多高校的服装纸样设计教师都是从学校毕业以后直接进入高校,缺乏服装企业的服装纸样设计实践经验,所以这些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大部分是把自己上大学期间所学的纸样设计内容和参考一些服装纸样的书籍的内容传授给自己的学生,由此而导致自己所教的学生毕业以后很难适应服装企业的需要。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增加服装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高校皮革服装纸样设计必须在教学内容上进行创新。

1、教学内容因材施教

目前市场的服装纸样设计教材品种多,内容比较复杂,但仔细研究一下就会发现,有很多教材内容雷同,且缺乏实践检验,如果按照这些教材上介绍的方法进行纸样设计,结果做出来的成品皮革服装往往并不符合规定要求,而且这些纸样设计教材设计的面比较广,很难抓住重点。服装高校应根据自己学校的生源状况、就业范围、当地皮革服装行业发展趋势,按照因材施教的理念,合理选择皮革服装纸样的教学内容,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必须的基本纸样设计知识,并达到灵活运用的目的。

2、教学内容紧跟服装企业和服装市场

时下有一些服装院校比较注重学生的原创和创意皮革服装设计,不太注重实用皮革服装设计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很多学生对皮革服装纸样不感兴趣。但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皮革服装大部分是实用皮革服装,实用皮革服装的纸样设计主要采取原型法和比例法,很少运用到立体裁剪。目前服装纸样书籍上的款式都是比较陈旧的皮革服装款式,如果学生花大量的时间学习这些陈旧的皮革服装款式,就会导致学生毕业的时候觉得自己什么也没学,毕业以后到企业还得重新学习一些皮革服装款式的纸样设计。为了改变这种现状,皮革服装纸样设计教学内容必须紧跟皮革服装企业和皮革服装市场,服装纸样设计教师可以根据目前市场的皮革服装款式和皮革服装企业的生产订单,把这些内容及时补充进去,并鼓励学生经常逛市场,使他们在市场上看到某种皮革服装款式,马上知道该件皮革服装的纸样如何设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到自己所学的皮革服装纸样设计知识可以及时派上用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而也会得到极大提高。

二、皮革服装纸样设计教学方法的创新

我国传统皮革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以在黑板上制图为主,采用的仍是灌输式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缺乏启发和引导,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设计和创造能力,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无味甚至厌烦的感觉,影响教学效果。因此,皮革服装纸样设计教学方法必须进行创新,为学生形成最佳知识结构,不断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从而培育出符合皮革服装行业需求的皮革服装纸样设计师。

1、多媒体教学

在皮革服装结构设计教学中,如果采用在黑板上手工绘制的方法,这样做可以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制图中的一些细节和技巧问题,但手工绘制费时,缺乏重复演示性,无法直观地展示纸样成型的立体效果,而且手工绘制的准确性跟教师个人的绘图技能和经验有关。但上述问题均可借助于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解决,利用适度多媒体教学,通过录像、幻灯片、图片等多种教学方式,可以提高教学表现力,直接完成教学任务,使得视觉、听觉多种知觉系统协同参与学习,有助于知识获得的精确和完善性,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图片展示和动画的功能演示,如省道转移、分解等问题,不但可以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易于理解,还可以留出更多的时间与学生讨论,提高学生对皮革服装结构设计的理解能力和学习兴趣。

2、案例演示教学

皮革服装纸样展现在学生面前是平面状的形式,而皮革服装穿在人身上是一种立体形态当然形式,服装纸样设计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将立体形态的皮革服装分解成平面状的纸样这一构成完整地展现给学生,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皮革服装纸样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对于学生难以理解和把握的皮革服装纸样知识利用实物说明,以物说理,把对知识的讲解与直观教具的运用同对学生的具体指导结合起来,深入浅出地揭示皮革服装纸样原理及其内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讨论,必须采取案例演示教学法。案例演示教学法就是通过教师对服装实物样品的款式进行分析、工艺分析、规格制定、纸样设计、工业样板制作、工艺制作、样品评价等,使学生经历从皮革服装皮革服装纸样皮革服装,并对皮革服装结构分解产生好奇心,经过课堂学习理解相应的皮革服装纸样设计知识,再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在实践中产生新的问题,再进一步通过实践解决问题,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理论分析和总结,最后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经验的过程,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完成皮革服装纸样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过程,从而培养学生作为皮革服装纸样专业人才的逻辑判断和形象思维能力。

3、实战环境教学

目前皮革服装企业都有技术部门,技术部门的主要责任是根据设计画稿、客户订单和实物样品进行皮革服装纸样设计与制作、皮革服装样品制作和皮革工艺单制定等技术工作,为了使学生毕业后能够以最短的时间适应皮革服装纸样设计,在皮革服装纸样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实战环境教学。实战环境教学就是把服装企业技术部门搬进课堂,通过皮革服装企业检验学生的纸样设计能力,同时可以使学生置身于实际的纸样设计工作环境中,切身感受到纸样设计这门课程在工作中的重要性,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皮革服装纸样专业知识的兴趣和热情,并注重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和与人沟通的能力。

三、纸样设计考核方式的创新

目前各个服装院校的服装纸样设计课程主要采取传统的卷面考核方式和课下完成作业量较大的综合作业两种形式。在学生刚开始学习皮革服装纸样的时候,可以采取传统的卷面考核方式,来检验学生掌握服装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但在皮革服装纸样学习后期,可以采取课下完成作业量较大的综合作业,来检验学生掌握皮革服装纸样的能力,但这两种考试方法都不能很好地检验学生掌握皮革服装纸样知识和实际运用能力,所以皮革服装纸样考试的综合能力的考核方式必须进行创新,最好让企业来共同参与考核,由服装企业纸样设计人员制定考核内容,采取1:1绘图形式,了解学生掌握皮革服装纸样知识情况,检验学生的实际运用皮革服装纸样的能力。

第4篇:服装设计的知识范文

这是因为当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的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改革中,学生的设计思想被禁锢,这些主要是由于当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服装设计专业只重视理论知识的讲授,让学生的更多时间应用在应试教育上面,真正的素质教育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来,很多学生仍然习惯于死记硬背,对于服装设计专业课程中的一些问题缺乏质疑和探究的精神和勇气,不善于对一些服装设计专业中出现的具体问题进行反思和实践,这些都造成了高职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缺乏必要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更不用说服装设计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了。这些显然不利于这些高职服装设计专业学生将来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考核标准与实际服装行业需要之间严重脱离。由于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改革中,考核标准仍然沿用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框架下的考核评价体系,这些考核标准一般都是重视理论知识,对于实践性岗位的考虑较少,一些高职院校针对服装设计专业课程的考核往往是由一些劳动主管部门统一进行,缺乏必要的针对性,形式主义泛滥,很多考核结果都不能适应企业的实际需要,虽然说这种针对高职服装设计专业的课程考核具备了一定的客观性、公正性、规范性与权威性,但是,它仅仅是一种本质意义上的任职资格,并不具备太多的实践意义。因此,一些高职学生在毕业后往往在工作岗位显得有些束手无策,缺乏实践经验。

二、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改革的创新思路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改变专业课程设置的切入点,改变专业课程的设置理念,改变专业课程的内容设计,改变专业课程的评价体系。那么,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些具体的课程改革目标,采取一定的创新思路,具体如下:

(一)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改革应该科学设置教学进程。对于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改革来说,其课程的教学进程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应该科学合理的安排高职服装设计教学进程。事实上,当前,我国高职教学改革使得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由原来的三个学期变成了两个学期,教学时间明显减少了,这就需要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要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科学、合理的安排好服装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进程,可以由浅入深的让学生在每个不同的学期进行基础到专业知识的学习,然后学校再给学生们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他们更多的投入到实践当中去,让他们在实践中增强自己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技能。

(二)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改革中应该科学规划好教学内容。对于高职服装设计专业来说,教学内容也是有着核心的地位,发挥着核心的作用。在当前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学制缩短,学时减少的整体情况下,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改革教学内容应该尽可能的从原先的传统教学内容改为相对科学合理的教学内容,让相对浓缩和相对拓展的教学内容得到合理科学的设置,尽可能的保证教学质量,这样才有可能完成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人才培养计划。具体来说,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改革就是要合理归纳和取舍有效的教学内容,将知识面合理拓宽,尤其是把需要的知识充实到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当中去,让设计紧贴社会,扩大教学空间。

(三)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改革应该有意识的增加服装实践课。这就是说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改革中应该将缩短了的两年学制的教学课时安排以及教学内容安排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与设置,尽可能的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好服装设计的多种实际技能,通过越来越多的实训课机会来保证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的完成。当然,除了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中的实训课以外,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中还应该有意识的合理安排教学进度,让教学进度能够与实训课之间进行良性互动与配合,有意识的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意识与能力。在当前学制缩短,内容增多的情况下,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应该把实训课的时间放在课外,也可以有意的安排教师进行课外辅导。这是因为高职服装设计专业培养的人才本身就是实践性人才,需要有熟练的技能,仅仅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足够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巧,才能适应将来企业生产部门和设计部门的实际需要。

(四)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当前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改革中,面临着多种挑战与机遇。这就需要高职院校的服装设计专业课程能够坚持“一个结合、两个层次、三年不断线”的教学指导思想,其中的“一个结合”就是校内教学与校外生产相结合,“两个层次”就是指基础课程教育、专业课程教育,“三年不断线”是指从大学的三年时间里,都要开展实践教学。我们认为,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改革可以采用单元模块化的教学模式,自学辅导式的教学模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事实上,无论是何种教学模式,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要能够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让服装设计专业课程的教学作为主体,同时不能忽视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审美与设计思维能力,相对缩短教学时间,给学生更多实践练习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独立进行学习,强调知识的应用型、实践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个性、创造性以及无限的想像力,克服学科体系结构化内容的学习,让教学与未来工作岗位紧密相关,增强高职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与实践性。

三、结束语

第5篇:服装设计的知识范文

关键词:艺工复合; 服装设计与工程; 卓越工程师; 人才培养

为适应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于现代服装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及服装行业发展中对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体现教育“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实践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和建设现代化特色大学的办学理念,围绕上海发展都市型工业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战略,坚持加强基础理论、突出学科交叉、重视新兴技术的专业特色,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重视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满足纺织服装行业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发展的要求,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强化创新能力的培养,采用产学合作、工学交替,学科链、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特色培养方式,“理论+技术实践+新技术在本专业的应用”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不断输送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优秀的应用型和设计型工程技术人才。

紧紧追踪上海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态势,艺工复合型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思路是:保持和强化艺术与技术结合特色,将学科链对接产业链,通过优化培养方案,将创意思维培养与实际课题训练有机结合,将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资格考证培训对接。培养适应一线职业技术岗位需求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良好职业道德的技术型应用人才,人才培养技能性强、适应性强、竞争性强,就业有优势、创业有能力、发展有空间。

一、艺工复合型服装工程师的培养目标

面向现代化服装产业,加强服装设计与工程和计算机应用、自动控制等学科的交叉渗透,把握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互补、融合的趋势,培养具备扎实的工程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优良的工程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具有创新精神、责任意识和比较开阔的国际视野,适应纺织服装产业发展需要,从事服装生产工艺设计、服装工程管理、服装工程设备配置与运行、服装企业信息管理、服装产品质量控制与检测、服装高新技术应用与管理等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型和设计型工程技术人才,积极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二、艺工复合型服装工程师的培养标准

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国家通用标准要求,应用型工程师主要是在现场从事产品的生产、营销、服务或工程项目的施工、运行和维护;设计型工程师主要从事产品或工程项目的设计与开发。针对我国未来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对工程类人才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依据纺织服装行业标准,凸现我校学科链、专业链对接产业链和面向生产一线培养优秀人才的办学特色,按照“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指导思想、“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和“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如下专业培养标准(由于篇幅限制,本文仅列出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领域标准)。

> 了解服装领域的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和先进生产方式;

> 了解服装工程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 熟练掌握服装工程领域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 熟练掌握服装设计与加工的基本原理及工程实践知识;

> 熟悉服装及其加工材料的性能测试和试验;

> 掌握现代服装制造行业发展息息相关的微机控制和程序设计、网络工程、图像处理等计算机应用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 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的原理、应用和开发流程;

> 熟悉现代服装制造装备的基本原理、工艺条件、工程应用以及技术经济评价指标;

> 掌握服装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战略、方法和系统的应用;

> 掌握纺织品服装的进出口贸易知识、方法和技能。

三、艺工复合课程革新设置

在艺工复合课程革新中,我专业瞄准知识复合与能力复合并进的方向,开展教学内容改。教学内容改革要突出“艺工结合”,实现学科知识交叉融合要实现知识、能力复合,首先要建立艺工结合的课程体系。但艺工结合不是简单地在课程设置上体现艺工课程的共存比例、模块结构,要注重“艺”与“工”内容的融合,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方法,有机地将艺术设计和工程技术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完成学科知识的深度交叉融合[1]。

以服装设计学为例,服装设计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主要专业课,从基础的服装设计入门逐渐深入到具体的成衣设计实践与操作,最后结合毕业设计完成具体的成衣设计企划和成品的操作训练。课程主要进行流行趋势分析、市场调研、成衣设计实战能力的培养,采取课堂讲授、团队组合市场调查分析,全班交流讨论,独立设计等多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得到成衣设计和设计师基本素质的全方位训练;强化学生们对品牌服装设计的意识,并将这种意识贯穿到该课程的设计实践中,使学生得到服装品牌风格设计拓展训练。

由于我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于“成衣设计与生产”。不同于高级时装设计,成衣设计是按照一定的号型规格系列标准,用工业化批量生产的模式制作的衣服。同时有高级成衣和大众成衣之分,因此针对市场需要,要求课程培养学生敏锐的市场嗅觉以及基本的款式设计能力。通过对成衣市场的调研分析以及商品企划的具体操作和训练,逐步掌握基本的服装商品的企划方案到成衣单品的设计,学生通过调研、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及展开掌握整体的规划、设计整合能力及设计方案制定的基本技能。该课程区别于服装设计学课程的地方是针对性更强,方向明确,主要针对市场和成衣这一块的内容来进行基本的设计强化训练,培养学生的商业意识以及产品设计的整合能力。

专业教师可充分利用学校合作教育的特色办学模式,在综合性设计课程中引入企业小型项目任务,结合企业的市场需求与学生的创新能力开拓更密切的产学合作教育,加强企业与学院的交流与合作,引进企业的大中型项目作为教师科研课题,再由此带动更多小型项目的课程导入。交互循环使产学研合作得到切实的成果展现。

分工明确的专业教师团队形成的具有创新思维表现形式的成衣品牌设计、制作、展示的分段一体化企业服务流程,根据企业实际的阶段性需求,给予分段服务或一体化的项目跟进。充分利用学校教育中创新思维培养的宗旨,提供企业自身市场以外的创新途径探索。

四、艺工复合型服装工程师培养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

艺工复合型服装工程师培养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服装工艺实习、服装工程认知实习、服装工程岗位实习、服装工程见习实习、职业装课程设计、针织服装课程设计、礼服课程设计、创意成衣课程设计、工业样板企业实践、服装生产管理企业实践、采风、毕业设计等。

1.各课程实验或实训制作

各课程实验或实训制作是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实践性教学的基础和主线, 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服装制作中实际问题的重要措施,也是实现科技教育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有效途径。

2.企业实习

企业实习是学生全部学完课堂教学任务后,在毕业设计之前进行的实践环节。学生以准员工身份参与企业各生产环节,跟班劳动,巩固和加深理解学过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知识,了解服装企业运作的过程,同时扩大专业知识面,使学生在生产第一线获得专业能力的训练,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与工人、工程技术人员的接触,使学生在企业生产环境中受到生产技术工作的严格规范化和科学技术严密性的熏陶[2]。

3.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

课程设计对于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学生来说是从学到的理论知识用语实践的一种初步尝试,是设计与工程运用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毕业设计是教学计划中最后一个重要的、综合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核,特别是考核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设计、独立制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艺工复合型服装工程师的培养应围绕“创意融合技术,设计传承文化”的专业目标和理念进行,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出适应我国服装产业和市场需求的素质高、基础扎实、专业口径宽、艺工融合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

参考文献

[1] 陈建勇、徐定华、关勤.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改革联动培养艺工结合的复合型.设计人才[J].中国大学教学,2009.8

[2] 廖青.坚持艺工融合.构建新时期服装人才培养体系[J].纺织教育,2009

第6篇:服装设计的知识范文

[关键词]高校;服装设计;教学改革

[DOI]10.13939/ki.zgsc.2016.31.198

服装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是社会文化中政治、经济、审美的综合体现。同时,服饰体现着一个民族的习俗、伦理观念和价值观念,我们可以通过服饰来了解某个民族的特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服装设计行业亟须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因此,高校服装设计教学研究受到高校的重视。各高校加大对服装设计专业的重视程度,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趋势下,积极改进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服装设计教学水平。研究高校服装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不仅有利于提高高校服装设计教学质量,而且对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有着直接的现实意义。

1高校服装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实践环节

目前,许多高校服装设计课程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实践教学。在高校服装设计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是依据专业教材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但是服装设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传统的理论灌输式教育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实践环节的缺乏导致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缺失,学生的知识只是停留在理论面上,无法得到实践检验。同时,学生在上学期间和假期缺乏到企业实习的机会,这导致学生缺乏对市场信息的了解,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将理论实际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1.2专业基础课过多

我国高校服装设计课程往往重视学科的系统性和顺序性,缺乏对市场需求的了解,服装设计人才培养缺乏实用性与针对性,一些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连最基本的服装设计工艺与服装构造都不懂,导致服装设计与企业服装生产环节相脱节。另外,高校服装设计专业课程十分重视素描、水粉等基础绘画课程,但绘画课程并不等同于服装设计。学校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绘画课程上,导致学生缺乏对服装设计的全面了解。无法充分认识服装造型、结构、剪裁工艺等技能的重要性,忽视服装设计具体技能的锻炼,导致学生缺乏服装设计技能,无法满足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1.3教学内容滞后

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服装设计专业存在着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模式陈旧的问题。大多数高校的服装设计教学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教师只对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进行讲授,学生没有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在落后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并且,由于缺乏实践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差,无法满足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要求。另外,由于一些教师固守成规,缺乏对市场行情的了解,教育观念落后,无法根据社会审美的变化更新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在参加工作后,由于缺乏对市场经济的了解和先进的知识体系而无法适应企业工作。

1.4重艺术轻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是,在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十分注重服装设计的艺术效果,但是,他们设计出来的衣服缺乏实用性,导致服装设计与市场需求脱节。这是因为,一些学生缺乏对服装设计行业的了解,总认为只要学习服装设计,在毕业之后就会成为有名的设计师,大多数学生都不愿意从事服装制图、剪裁、打版等技术性的工作。另外,一些高校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十分注重服装设计的艺术性,而忽视了服装设计的技术性。这种华而不实的教学方法严重影响了高素质、综合型服装设计人才培养。

2高校服装设计教学问题的对策研究

2.1加强实践教学

首先,增加实践课程。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了解服装设计的理论知识,缺乏服装设计实践锻炼。学生在进入企业后,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缺乏导致学生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多元化的需求。而服装设计专业的实践性特别强。因此,在高校服装设计教学过程中,应开展实践课程教学,加强学生的实践锻炼,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其次,开展校企合作。校企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实习机会和企业培训机会,不仅能够加强学生的实践锻炼,而且能够使学生深入现实生活当中,充分了解服装设计的行业环境、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及工作程序等内容。为此,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在服装设计教学中开展校企合作模式,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最后,教师参加企业培训。教师参加企业培训有利于教师深入了解市场经济的人才需求,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加强服装设计技能,从而提高服装设计教学水平,实现高素质创新型服装设计人才培养目标。

2.2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只学习基本的专业知识是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们不仅要熟练掌握专业技能,而且还要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因此,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学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丰富教学内容,在讲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穿插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多元化的经济社会。

2.3重视市场调查

首先,依据市场需求确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有着重要的导向性作用,教学目标直接影响专业课程的开设,并对学生的学习产生重要影响。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的培养必须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因此,高校服装设计教学应充分了解我国当前的经济状况,预测服装市场的发展前景,根据市场经济对服装设计人才的要求,确立相应的教学目标。具体而言,高校服装设计教学应根据经济社会对实践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的要求确立服装设计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服装设计技能锻炼,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其次,根据市场需求修改教学计划。最后,在高校服装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市场需求修改教学计划,重视市场经济对人才的要求,在服装设计教学过程中加入实践课程、企业实习等内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4合理安排专业课程

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学应重视专业课程的安排,专业课程设置直接影响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为此,高校应明确专业培养目标,使学生系统掌握服装设计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服装设计技能。同时,高校也应注重课程安排与市场需求的结合,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设立相关课程。例如,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实践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高校应充分重视经济社会对实践型人才的需求,设立实践课程,加强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实践锻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高校应重视服装设计技能课程,加强学生的服装设计技能锻炼,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结论

服装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随着人们对服装的数量需求和质量要求的提高,高校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工作成为高校教学改革中的重点。虽然各高校积极重视服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但是,一些高校的服装设计教学仍存在着缺乏实践课程、教学内容滞后等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加以重视。为此,文章从教学实践、教学内容及课程安排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对策。完善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学不仅能够为社会提供高素质综合型人才,而且对我国服装行业的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第7篇:服装设计的知识范文

武汉纺织大学艺术类专业创建于1984年,是湖北省高校中最早开办艺术类专业的院校之一。学校的综合学科背景,为本专业在艺术设计理念与现代科技思维和技术应用方面的学科交叉与拓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2003年我校艺术类专业被确立为湖北省品牌专业,并具有硕士学位授权点,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特色专业。

我校艺术专业学生素质高、基础厚、知识宽、创新能力强,有较强的专业适应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在各种设计大赛和实际设计项目投标中取得良好成绩,得到社会广泛好评,历届毕业生活跃于经济发达地区,成为服装和艺术设计领域的新生代。

二、学院和专业介绍

1、服装学院

服装学院网址:http://tg.wtu.edu.cn/index.jsp

武汉纺织大学服装学院成立于1987年,服装学科是我校的特色学科,湖北省重点学科,服装艺术设计是国家特色专业,湖北省品牌专业,服装结构设计是国家精品课程。经过多年努力,学院已成为全国十大服装名校之一,已连续十四年在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举办的“新人奖”大赛全国服装院校排行榜综合积榜名列第一。2013年首届北京大学生时装周中获“艺术风格奖”,2014年北京大学生时装周中获“优秀时装奖”。

学院拥有一批全国知名的专家学者和杰出的服装设计师,现有教职工76人,其中院士1人;“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4人;“阳光学者计划”特聘教授2人;教授11人;副教授19人;在校本科生2300人,研究生150人。现有服装与服饰设计和表演2个本科专业,其中服装与服饰设计涵盖服装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营销、服装设计与制版、针织服装设计、和服饰形象等5个专业方向。学院拥有设计学(服装艺术设计)、美学等2个硕士点。

学院拥有一批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平台,建有湖北省重点人文社科基地、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湖北省服饰研究中心、牛仔服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服装数字化研究中心等,拥有5000多平方米的多功能教学实验中心。

学院重视加强国内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与服装设计师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常年开展大师走进校园活动。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高级服装设计师李欣教授、中国品牌战略专家李凯洛先生、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陈闻、李小燕等相继赴我校与师生交流,并在校园中举行作品,使学生零距离接触大师,了解前沿资讯。

同英国、韩国、德国、意大利、法国、俄罗斯、香港众多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与法国Oliver时装设计学院、巴黎现代艺术大学,与英国Heriot-Watt University、英国南安普顿大学、英国爱丁堡艺术学院、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美国爱和华州立大学、俄罗斯伊万诺沃纺织大学、日本文化学园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引进国际服装专家,进一步提升我院的教学水平和国际知名度。

学院走特色办学之路,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在行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相当一部分已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学院青年教师黄李勇老师荣膺第19届中国十佳设计师;92级毕业生黄皆明2010年被评选为“中国十佳设计师”;93级学生王鸿鹰2000年、2005年被评为“中国十佳设计师”,2003年10月代表中国青年设计师赴法国“中国文化年”举办个人时装专场会,2010作为中国新锐设计师再度被邀请参加法国巴黎时装周,为母校为国家赢得了荣誉。

学生以赛促学蔚然成风,在国内外多项专业大赛中摘金夺银。2010年表演赛事走出了1位国际季军,1位世界人气奖,3位全国冠军。2011年省级以上专业赛事获奖150多项,其中获2011北京时尚论坛“大学生辩论会”金奖等金奖5项,银奖7项,铜奖9项。近三年来,学生获得各类服装设计、服装表演赛事奖项130多项,金奖近十项。

学生科研兴趣逐步提高,学生科研成果获全国第十二届“挑战杯”终审决赛三等奖和西安世园会专项竞赛二等奖,实现了学校“挑战杯”竞赛历史性突破。2013年,又获得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决赛“累进创新奖银奖”。

在“大服装”理念的指引下,服装学院正在向着建成全国、国际知名的服装院校的目标前进。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本科,学制四年,毕业时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服装与服饰设计作为国家特色专业,湖北省品牌专业,学院大力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创新教育教学的手段,打造中国设计师的摇篮。近5年来,学生获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新人奖”服装设计大赛等全国性课外科技活动竞赛奖200余项。

学院锐意进取,不断创新教育理念,通过卓越设计师班,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吸收国际先进教学的手段,通过开展校企合作、国际联合教学、教授授课制、设计师工作坊、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教学等方式,依托学校多学科优势,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具有较强实践和创新能力的服装专业人才。为满足行业和社会发展需求,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该专业设有:服装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与营销、服装设计与制版、服装设计与形象、针织服装设计等专业方向,以培养高素质的服装设计、服装营销、服装表演、服装陈列、服装管理等服装专业人才。

(中外合作办学)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

武汉纺织大学于2011年与日本文化学园大学签订了校际交流协议,2014年,中日双方合作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本科学历教育项目获得教育部批准立项(见教育部教外办学[2014]67号),获批专业为服装与服饰设计,并于2015年正式启动招生,每年计划招生100名。该项目由中日双方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采取日本教学体系,由中日双方共同实施课程教学,教学管理与考核,并引进日方相关专业1/3以上的专业核心课程及师资。学生在武汉纺织大学完成本项目的全部课程,且成绩合格者获得武汉纺织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在校学习期间,学生如果愿意赴日本学习的,且日语(达到N2水平)及相关专业课程达到日方要求的,可在第三年(即次年四月春期)赴日本进行学习,成绩合格者获得文化学园大学颁发的学士学位,同时获得武汉纺织大学的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服装艺术设计方向:培养学生系统掌握服装设计的理论知识和成衣制作的实践技能,具备一定的审美修养和艺术表现力,能正确选择与合理使用服装材料,独立进行服装设计创作构思和产品开发,成为具有一定市场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级实用型服装专业人才。

服装设计与营销方向:培养学生系统掌握服装设计的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服装艺术设计创新思维和相关服装科学知识,同时要掌握服装市场营销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服装品牌运营、市场销售及服装贸易的实践技能,能够从事服装艺术设计、服装展示设计、服装营销、服装贸易、服装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服装设计与制版方向:培养学生系统掌握服装设计的理论知识和成衣制作的实践技能,具备一定的审美修养和艺术表现力,使学生掌握服装艺术设计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掌握服装制版与生产的基本应用技术,并且具备一定的服装艺术设计创新思维和相关服装科学知识,能够从事服装艺术设计、服装展示设计、服装贸易、服装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针织服装设计方向:培养学生系统掌握服装设计的理论知识和成衣制作的实践技能,具备一定的审美修养和艺术表现力,使学生掌握实际运用针织服装设计与技术的能力,并且具备一定的服装艺术设计创新思维和相关服装科学知识,能够从事针织服装设计、服装艺术设计、服装展示设计、个人及团体形象设计、服装贸易、服装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服装设计与形象方向:培养学生系统掌握服装设计的理论知识和服饰整体造型的实践技能,具备一定的服装艺术设计创新思维能力和时尚信息分析与观察力,掌握服装相关学科的知识,使学生能较好掌控服饰新品的宣传推广设计和人物形象造型设计技术,能够从事服装艺术设计、服装展示设计、服饰搭配设计、人物化妆造型设计、影视人物造型设计、时尚杂志造型设计、服装买手和科研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2、艺术与设计学院

艺术与设计学院:http://art.wtu.edu.cn/

武汉纺织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设计专业成立于1983年,经过三十年的办学历史,已逐渐建构起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教学观念,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体系,拥有一支具有敬业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和学术文化,在全国建立起了良好的办学声誉和品牌形象。

学院以当代艺术与设计思维为主导,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为根基,重视学科厚基础,重视学科交叉,注重八个结合:即设计教育与艺术结合,设计教育与创新思维结合,设计教育与中国文化传承结合,设计教育与学科厚基础结合,设计教育与非智力因素结合,设计教育与科技结合,设计教育与创新实践结合,设计教育与社会服务结合。努力构建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服务能力的综合性人才培养特色。科研和教学成果丰富,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一项;中国纺织总会教学成果三等奖两项。

学院坚持把特色建设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学科建设为突破口。依据学院办学历史沉淀,办学经验积累,办学文化风格;依据自身所处的地区环境、社会环境、市场环境、科技水平、人才需求和发展需要;依据自身的师资资源力量和特性、办学定位、学科优势,努力在办学理念、办学文化、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教学指导思想、学科特色、专业设置、师资队伍、管理特色、教风学风、教学特点、毕业设计、实践创新、社会服务、社会评价等进行全方位系统的特色建设和打造。

学院现设置有: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工艺美术、产品设计、公共艺术、工业设计、艺术品鉴赏与投资等七个本科专业。学院具有设计学、艺术硕士、工业设计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面向全国招生。设计学为湖北省重点学科、湖北省优势学科。

学院现有教职工81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29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3人。外聘国内外教授“特职教授”9人。拥有湖北省“楚天学者”3人、“阳光学者”3人。与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等知名高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和培养项目。

学院注重对学生全面素质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动手、实践、创新的综合能力。学生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大展大赛中获得大奖,大量设计作品被社会企业采纳、进入市场,得到社会广泛好评。历届毕业生活跃于国内外设计界,成为艺术设计领域的新生代。如方军同学的标志设计作品在第22届万国邮政联盟大会会徽竞标中一举夺得标王,为国家创汇3亿美元。在中国(武汉)国际建筑装饰设计大赛评比中、在历届湖北省高校美术与设计大展中、在历届“中南星奖”设计艺术大赛中、在湖北省第四届大学生艺术节中、在湖北省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设计大赛中我院获得多项金银铜奖。我院多名学生获得在墨西哥由世界纺织品艺术协会主办的国际第六届学生纺织品双年展大奖;在第二十一届全球华人时报金犊奖勇夺金奖;在2013中国之星艺术设计大奖暨国家包装设计奖中斩获得4项希望之星设计奖;在2013包装创意设计大赛中获得一等奖4项;在“越隆杯”中国高校纺织品设计大赛中获得结构奖等,为学校和艺术与设计学院争得了荣誉。同时学院荣获由教育部颁发的2010年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优秀组织奖”;教育部高等学校设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发的“中国高等院校设计艺术大赛优秀组织奖”;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省文化厅授予我院“湖北艺术机构贡献奖”;获得“潘天寿设计艺术奖组织奖”、“中国之星设计艺术大奖优秀组织奖 ”;还获得由省教育厅、文化厅颁发的“优秀组织奖”多项。

视觉传达设计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旨在培养既具有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又具有宽阔的国际文化视野、素质高,知识宽、创造力强、符合信息时代所需求的复合型创造性艺术设计人才。面向市场和行业,培养具有坚实的视觉传达设计理论专业知识、艺术素质和技艺能力,同时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可以从事艺术设计教育、广告业、工商企业、文化、形象的系统视觉传达业,媒体传播业、报刊出版业,网络信息业的艺术高级专门人才。

本专业还设置有两个专业方向:平面设计、包装设计。层次本科、学制四年、毕业时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平面设计方向:平面设计专业注重艺术及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培养从事市场研究,传媒研究,视觉表现研究,媒体策略,广告设计,品牌推广,包装,书籍装帧,企业形象设计及展示设计等视觉设计及策划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

包装设计方向:本专业立足于设计、艺术、实践相结合,形成了特色鲜明,较系统的教学、科研、设计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培养能在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研发单位从事包装、印刷、广告媒介和其他视觉传达的设计、开发、教学、研究和管理,具有较新的设计理念和较全面的相关学科知识,以及具有较高的设计创意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和组织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室内设计方向:环境设计专业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专业的基础理论、相关学科领域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并具有创新能力和设计实践能力,着力培养能在环境艺术设计机构从事设计、研究工作。以及从事公共建筑室内空间设计、人居环境空间设计、城市环境景观设计、园林设计和历史建筑保护设计,并具有项目策化与经营管理、设计与规划能力的高素质环境艺术设计应用型、研究型人才。

本专业还设置有两个专业方向: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层次本科、学制四年、毕业时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室内设计方向:室内设计学生应具有一定的设计创新思维意识,初步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室内设计工程中遇到的空间设计,材料设计等方面问题的能力,能清晰地表达设计思想,熟悉室设计的程序和方法,能在综合把握环境的功能、空间、材料、结构、外观、尺度、施工工艺和市场需求诸要素的基础上对环境进行合理的改进性设计和创新性设计。

景观设计方向:本专业立足于设计、艺术、实践相结合,形成了特色鲜明,较系统的教学、科研、设计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培养能在房地产开发公司、园林景观设计单位和机构以及高校从事景观设计、园林设计、景观规划设计、景观设计教学、研究和管理,具有较新的设计理念和较全面的相关学科知识,以及具有较高的设计创意能力、审美能力、动手能力和组织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

产品设计

术,围绕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的设计和研究,使设计更加符合人们的心理与生理需求,为人类创造更好的生存和生活方式。本专业培养学生既懂现代科学知识,又具有艺术造型能力;既掌握现代工业设计理论和新产品开发与设计技能、又熟悉市场开发规律且富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高级设计人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产品设计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活力的学科之一。

本专业还设置有两个专业方向:工业产品设计 、信息设计。层次本科、学制四年、毕业时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工业产品设计方向:本专业培养学生具备较为广泛的造型艺术、科学技术、人机工程、生产工艺方面的知识和扎实的设计技能,在产品设计方面具有较强的综合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理论与设计实践的结合、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致力于引导健康合理的消费与生活方式的产品设计与开发。

信息设计方向: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在信息技术与艺术设计方面的整合能力,在以人的情感和体验为中心的规划能力,以及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探索人机交互界面的创新能力。从人文的维度,在艺术设计与信息技术的交叉领域,挖掘学生的创造能力、整合能力和规划能力,培养面向信息时代,具有人文、艺术、科技观念和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公共艺术

本专业培养理论与实践结合、有创意能力,能在室内外公共空间中进行艺术创造与视觉设计以满足相应的城市环境美化与人文关怀需求的专门艺术设计人才。理论教学立足艺术与人文精神,实践教学重视艺术与科技,设计与社会、企业、市场相联系,培养学生的公共艺术设计研究和工艺实践能力;重视拓宽专业口径与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有机结合;通过艺术造型能力与视觉设计能力的训练、掌握现代城市的公共景观、公共场所等领域空间造型规律,学习与培养艺术工程、艺术化设施、陈设艺术品等设计、制作及施工能力。毕业生能承担公共艺术设计各种项目中的所有种类设计工作,可到各级市政规划局、交通部门、建筑与规划部门、各类设计院所、专业设计机构等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从事创作、设计、研究、教学及艺术工程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设置两个专业方向:公共景观雕塑设计方向、装饰艺术设计方向。层次本科、学制四年、毕业时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公共景观雕塑设计方向:本专业方向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表现技能,具有一定的人文素养、较全面的艺术素养和较高的审美鉴赏能力,能够独立从事雕塑产品设计,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立体造型基本理论知识,能独立从事雕塑创作和大型城市雕塑的设计制作,熟悉施工工程的全部工艺流程。掌握并运用在三维空间中进行造型设计创作的技术与基本方法。能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从事艺术设计,开展产品设计活动和设计产品推广。了解并掌握国家文艺创作的方针政策及城市公共环境设计制作法规。服务于轻工、建筑环境、工艺品行业及相关机构的景观规划设计、公共景观装饰雕塑设计的专门人才和相关艺术领域的应用型人才。

装饰艺术设计方向:本专业培养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的造型基础、能较为全面的掌握中外传统文化精神的传统装饰艺术设计与制作的手段与技法,具备较强的装饰艺术生产与实践理论与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理论与设计实践的结合、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致力于引导健康合理的消费与生活方式的装饰艺术品设计与开发。掌握并运用在三维空间中进行造型设计创作的技术与基本方法。能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从事艺术设计,开展产品设计活动和设计产品推广。

工艺美术

本专业是培养将手工传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创意能力、能在文化艺术部门、传统工艺加工领域、设计公司、学校等企事业部门从事各种传统与现代工艺美术品设计制作以及相关教学与研究、设计管理工作方面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在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实用工艺美术与城市精神文明和人民物质文明紧密相联。

本专业设有:染织艺术设计、纤维艺术设计、艺术品投资三个专业方向。层次本科、学制四年、毕业时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染织艺术设计方向:本专业方向以学校办学特色与行业需求为背景,坚持注重系统知识与具体实践有机结合,重视传统与时尚的紧密融合,在汲取本专业丰富文化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国际纺织品流行趋势,提升并强化本专业的独特设计理念和多元创新表达方式。培养涉及纺织面料设计、纺织成品设计等方面。其中面料纹样设计、纺织品成品设计是以我校纺织特色为基石,发挥我校染织纤维艺术多年的经验,结合国内外教学科研平台,适应社会市场需求设计人才急缺,加强教学、实践、实训突显染织艺术人才高素质和市场价值。

纤维艺术设计方向:本专业培养学生具备较为扎实的造型基础、能较为全面的掌握中外传统文化精神的传统纤维艺术设计与制作的手段与技法,具备较强的纤维艺术生产与实践理论与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理论与设计实践的结合、技术与艺术的结合,致力于引导健康合理的消费与生活方式的纤维艺术品设计与开发。纤维艺术设计是近一个世纪新兴的艺术门类,主要以纺织纤维材料为主,利用染织传统与现代工艺表达个人和社会艺术思维与理念。本方向培养具有较强市场设计意识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工艺美术应用型管理、策划、设计人才。

艺术品投资方向:艺术品投资专业立足于对民间优秀的文化艺术形式的保护与发展,其中既涉及到民俗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相互关联,又涉及到传统的民间手工艺、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历史文物的发掘与保护研究,以及与传统艺术、当代艺术等内容的互融互补。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繁荣。通过科学、系统、严谨的教学,充分利用科学、技术等手段造就一批既具有严谨而扎实的艺术设计理论与创作能力,又有较高文化艺术修养的高素质、高品质,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本学科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创新型人才。

3、传媒学院

传媒学院:http://cm.wtu.edu.cn/

武汉纺织大学传媒学院成立于2011年3月,是由原人文社科学院广告学系、广播电视新闻学系和艺术与设计学院动画系组建而成,是学校跨学科融合办学和特色办学的重大战略举措。

学院以“新媒体、跨媒体、超媒体”的开放视角,瞄准新闻传播学科、传媒业界发展的最前沿,紧跟传媒业发展的浪潮,将新闻传播学、美学、艺术设计学等多学科交叉融合,将人文、艺术与科技有机结合,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传媒高级人才。

学院现有动画、数字媒体艺术、摄影等3个艺术类本科专业,在校本科生1000余人。学院拥有美学、设计学、艺术设计(专业硕士)3个硕士点,其中美学是湖北省重点学科,美学硕士点下面设有美学原理与美学史、服饰美学与时尚传播、设计艺术与应用美学、广告设计与传播美学、文艺与影视美学等研究方向;设计学硕士点下面设有动画及多媒体艺术理论与实践、数字媒体艺术理论与实践、视觉传达设计等研究方向。在读硕士研究生60余人。

学院拥有一支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法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巴黎第八大学博士生导师茜斯莲娜•阿泽玛(Ghislaine AZEMARD)教授,于2008年4月受聘为武汉纺织大学“楚天学者” 特聘教授,并于2011年3月受聘为武汉纺织大学传媒学院院长。德国汉堡美术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院长马蒂亚斯•宁哈特(Matthias Lehnhardt)教授,于2013年11月受聘为武汉纺织大学“楚天学者”主讲教授。两名国际知名专家及其科研团队加盟传媒学院,大大提升了学院的教学科研水平。学院现有专任教师52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30人,讲师14人,助教2人。教师中有24人拥有博士学位。

学院目前设有3个教学系(新闻传播系、广告学系、动画系)、2个教学中心(人文通识教研中心、传媒实验教学中心)、2个研究中心(数码创意与设计研究中心、时尚与美学研究中心)。

学院硬件设施完备,拥有广电实验室、多媒体计算机实验室、广告制作实验室、非线性编辑实验室、广播电视演播厅、画室、摄影棚和图书资料室等等,实验室配备了专职的具有高级职称的实验指导教师,能有效满足学生的专业实习和实践需要。

学院大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推进教学、科研的国际化。学院与法国巴黎第八大学社科院、雷顿实验室合作共建“中法联合数码创意与设计研究中心” 等科研、教学实践平台,多次举办国际学者来我校教学与艺术交流活动,以及中外大学生作品交流活动。

动画

本科,学制四年,毕业时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本专业主要培养学生学习动画创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经过动画设计、动画技法、动画制作的基本训练,成为掌握二维、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的技能,具备动画视频编辑、音效技术、互动技术等多媒体技术及表现手段,具备创造力、想象力和动画设计、制作与沟通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应能适应动画类影视节目、动态广告、网络动画设计制作、少儿频道与少儿读物、卡通、网络游戏开发等单位和岗位的工作。

专业特色:本专业强调在国际化视野下,以中华文化精神为基础,注重创新素质和科技手段的融合,强调媒体从业者职业道德,注重艺术品味与前沿表现技能的培养。掌握动画视觉表现规律,致力于具有市场化意识的动画艺术设计与创作。

就业前景:在当前新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本专业立足于传统媒体、信息传播、文化宣传等领域的跨媒体转型及发展中急需的新型动画人才需求,将工程动画、信息动画与新型的多媒体传播相结合,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和充裕的就业空间。

主要就业领域: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动画制作公司、游戏公司、影视制作公司、文化传播机构、新闻媒体机构、广告公司、政府机构、教育与培训机构、大型企事业等相关行业,从事动画制作设计与开发、影视制作、工程动画制作、广告设计、网络媒体设计与开发等工作。

数字媒体艺术

本科,学制四年,毕业时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和艺术素质,能利用多种现代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工具进行艺术作品的设计与创作的复合型应用设计人才。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备艺术设计的基本知识和技法,熟练掌握各种数字媒体制作软件,具有扎实的编程能力,能运用新的数字媒体创作工具从事平面设计、数字影视制作、影视广告制作、移动多媒体视频制作、网络媒体制作、动画制作以及虚拟现实等领域的应用研发。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国家机关、高等院校、各文化传媒公司、网络服务公司、广播影视公司、电脑游戏制作公司、广告公司以及数字博物馆、文化馆、出版社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研究、设计、策划、工程开发和管理工作。

专业特色:以国际化和开放的视角,使学生能系统掌握数字媒体类设计与制作的理论知识、专业知识和核心技术,具有面向网络的、新型的数字媒体特别是开发的综合知识和技能,兼具技术素质和艺术素质,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意与实践能力。

就业前景:在当前数字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本专业将数字化传播及多媒体艺术设计相结合,立足于网络及新媒体传播领域中所需要的具有现代设计理念及新媒体创意设计人才需求,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和专业发展空间。

主要就业领域: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国家机关、高等院校、文化传媒公司、网络服务公司、广播影视公司、电脑游戏制作公司、广告公司以及数字博物馆、文化馆、出版社等企事业单位从事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工程开发和管理工作。

摄影

本科,学制四年,毕业时授予艺术学学士学位,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本专业培养具有摄影与影像创作基本理论知识和艺术素养,能够熟练掌握图片摄影与影像视频制作的专业技术,熟悉现代影像的表达语言与传播方式,能进行图片摄影、数码影像设计、影视摄制、影视后期特效、电视栏目及频道包装工作等,具有多学科交叉知识及媒体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复合型摄影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可以在图片社、报刊杂志社、新闻出版单位、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音像出版机构、广告公司、移动媒体公司、网络公司、形象设计公司、摄影艺术中心及其它有关单位从事摄影与影像艺术设计的相关工作。

专业特色:本专业强调在国际化视野下,以符合时代精神的艺术教育思想为主导,以中国文化精神为根基,关注当今媒体形态,强调摄影专业与现代传媒理念及技术的结合,重视艺术与科技,艺术与人文精神相联系;教学设计与社会、市场相联系。着重培养具有独特的人文素养及观念意识,又具有较强艺术创作能力和较高技术层次,符合时代所需求的复合型摄影专门人才。

就业前景:随着现代移动媒体的迅速发展,新型视觉影像传播形式正在取代以文字为主的传统传播媒介,影像的采集与设计制作在传播领域中形成巨大需求,由此带来了对影像艺术创作与设计表现人才的大量需求,媒体艺术设计人才就业领域面宽,发展前景广阔。

主要就业领域:学生毕业后可以在报社、电视台、数字出版、网络及新媒体、数字电影制作公司、移动多媒体公司、互动娱乐公司、广告公司、电视频道及栏目包装部门、电视剧制作部门及其它各影视制作机构等单位从事摄影、影像艺术创作等相关工作。

三、美术类专业招生政策

1、武汉纺织大学2015年外省美术类招生简章(点击查阅)

2、武汉纺织大学2015年湖北省美术类招生简章(点击查阅)

第8篇:服装设计的知识范文

关 键 词:培养模式 服装专业 教学观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在我国加入WTO后,我国服装工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对服装人才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而目前,一些高校服装专业培养出的服装人才与服装行业所需人才的规格出现了一定的差距,一些毕业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相对较差,专业理论知识结构老化,不能很快地找到就业岗位,即使找到就业岗位也在较长时间内难以进入角色。现有的服装专业培养模式及培养目标,已不能适应服装行业对服装人才的新需求。当前一些高校服装专业培养出的服装人才与服装行业所需求人才规格存在偏差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有些高校服装专业培养模式、教学观念相对落后,培养目标较单一、专业课程设置不太均衡、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如何进行高校服装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一、更新培养模式,改进教学观念

重设计轻工艺是目前较普遍的现象,导致误解服装专业这个概念,“美”只是服装要素之一,服装专业如果步入“唯美”的误区,就脱离了实用性、生产性和科学性。服装专业是工业化的应用专业,是一门跨艺术和科学的两大门类的综合学科。严格地说,服装专业包括款式设计、服装结构和服装工艺三大部分,不能将其分割开,教学中就设计讲设计,使得服装专业成为一种孤芳自赏的独立艺术形式。我们应重视教学中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服装设计、服装结构和服装工艺齐抓并管,更新培养模式,改进教学观念。对服装人才的培养目标做出相应的调整,主动适应服装行业对服装人才需求的变化,使高校服装专业培养出的毕业生,既掌握服装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服装设计理论和服装结构,也掌握服装工艺实践技能,并具备一定现代工业服装企业的管理能力、技术管理和创新能力、服装营销贸易能力。

二、设置新的专业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体系应考虑知识结构与能力结合的整合和统一,形成整体连贯的知识结构平台,改变设计课程数量庞大繁琐、总体课程不平衡、课程之间知识衔接不够,导致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平台。

1.以服装设计课程为先导。包括服装造型基础课程、服装设计基础课程、服装绘画,以及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设计配套的一些辅助类选修课程,改变以往传统的、单一的、一味传播知识型的教学方法,力求在设计理念、设计方式、服装文化及流行趋势各方面融会贯通,把设计理论与市场实际需求结合起来。

2.服装结构、服装工艺、服装材料为主线的实践技能课程。包括服装结构学、服装工艺学制作学、服装材料、工业制板、工业生产质量等课程,改变以往重设计轻结构轻工艺的倾向,加大实践技能课程时数,以求所学课程与服装行业的现代化生产趋于同步。

3.服装营销、贸易理论为辅线的课程。包括服装市场营销学、现代服装、企业管理学、国际贸易理论、服装专业英语、商贸英语等,加强了解现代化服装市场营销及其他先进的管理手段。

三、专业课程教材的选用和修订

专业课程教材纷乱且繁杂,多种版本推荐作为教材使用,其中一些教材内容老化,理论体系、思维方式陈旧,所用数据、结论不尽相同,个别教材之间相互矛盾,使教师无所适从。对原有教材进行修订,删除内容老化、结构不合理的专业知识,增加新的合理的专业理论知识,编写出新的教材,适用于高校服装专业需求。

四、师资队伍的建设

目前我国高校服装专业教师队伍状况,有一半以上的教师是直接从学校分配的毕业生、研究生,他们当中的一些人缺乏生产实践的锻炼,还有一些是由其他专业改行过来的。这样,他们就缺乏一定的现代化系统的理论基础,知识结构陈旧难以胜任教学。教师所具有的业务水平、知识面以及各方面的素质对教学质量至关重要。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必要和必行的。

首先,抓好“双师型”队伍的培养,让教师到服装企业中进修,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之余抽出一定时间到生产一线接受锻炼,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与实践能力,使他们既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同时也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其次,坚持专兼相结合的方针,从企事业单位聘请一定比例的兼职教师,改善专业师资结构,适应专业变化要求。

在教学中引进必要的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增强教师的忧患意识、竞争意识,主动而不是被动地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知识面以及各方面的素质。

五、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服装专业的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教学“主体”,让他们主动参与教学,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变被动为主动。另外,还要因材施教,发挥学生个性,培养其创新能力。从教学模式、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方法以及各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明确体现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自学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高校服装专业应走向社会,校企结合,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从国内先进服装企业的运作中学到了先进的管理和生产技术来充实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模式,使高校服装专业培养的学生经得起社会的挑选。

结语

高校服装专业是培养综合型、素质型、应用型服装人才的一种重要方式。以市场为导向,制定服装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服装专业的前提,更新培养模式,改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充分体现了我国高校服装专业教育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宗旨,以及在新形势下所承担的重要任务和义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2]苏惠民.当代世界高等教育理念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影响[J].江苏高教.2005年第6期.

[3]戴教林等.高职服装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J].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9期.

第9篇:服装设计的知识范文

服装设计是当下的热门专业,如果你即将毕业,肯定需要投简历找工作,简历是敲门砖,那么简历自我评价如何写。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服装设计简历自我评价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帮助。

服装专业简历自我评价范文一:大学生活转瞬即逝,转眼之间,作为服装设计专业的我即将告别大学生活,告别亲爱的同学和敬爱的老师,告别我的母校——×××大学。美好的时光总是太短暂,也走得太匆匆。如今站在临毕业的门坎上,回首在×××大学服装设计专业学习和生活的点点滴滴,感慨颇多,有过期待,也有过迷茫,有过欢笑,也有过悲伤。

本人在服装设计专业老师的教诲下,在服装设计班同学们的帮助下,通过不断地学习服装设计专业理论知识和参与服装设计专业相关实践活动,本人服装设计专业素质和个人能力得到了提高完全符合,×××大学对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毕业要求。

在思想品德方面:在×××大学服装设计专业就读期间自觉遵守《×××大学服装设计专业学生行为准则》,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心集体。通过大学思政课学习,我学会用正确理论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自己成为思想上过硬的服装设计专业合格毕业生。

服装专业简历自我评价范文二:我叫&&,是&&学校&&专业的学生,现在我即将步入社会,我知道未来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我自己去面对,在你大学里,我通过大学的学习,我学到了很多有关服装的知识。怀着对专业的热爱,对提高自身素质的渴望,学习中我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和精力,并取得了优秀的成绩,获得了多次奖学金。

大学期间担任班长一职,锻炼了我做事勤奋务实、不拘一格的习惯,加强了我的事业心、责任感、培养了我善于团结、勇于创新的精神。平时我注重组织、交际、协作、创新等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参与学生工作和集体活动,在这过程中,全面锻炼了我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我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科学精神,丰富了我的专业知识。

在暑假实习的当中,我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服装专业知识,提高了综合素质,让我对服装物料、服装工艺、服装的纸样制作等大开眼界,让我掌握了好多的知识,从而更坚定了我对干服装这一行业的浓厚兴趣。我将不断充实自己,使自己努力成为服装行业中的专业人才。

我正处于人生中精力充沛的时期,我渴望在更广阔的天地里展露自己的才能, 我希望能够加入贵单位。我知道这份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努力,我才能做好,但是我有信心。

服装专业简历自我评价范文三: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回顾这四年,应该说收获是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学习、工作、处世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思想政治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思考问题的能力、丰富了自身的人生经验等。

在大学四年里,我认真系统地学习了专业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在校期间我掌握了较强的专业知识,期末总评成绩名列年级前茅,多次获得学校一等、二等奖学金,并荣获校级三好学生称号。同时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积极参加各种级别比赛和活动,获得各种奖励和荣誉称号。熟练操作办公自动化软件、photoshop、coreldraw以及pgm、樵夫服装制版软件。顺利通过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服装中级技能考试。

此外,有强烈的为老师同学服务的意识,工作积极主动认真,在担任班级组织委员期间积极为同学服务,表现出色,为班级年级争取了一次又一次的荣誉。在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所以我掌握了较强的专业知识,但更重要的是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这方面我也有出色表现。通过对一些服饰公司的参观学习以及实习,使我深入了解了服装工艺流程与生产管理,获得了宝贵的工作经验。我擅长服装设计与服装制版,真诚地希望加盟贵公司,我定会以饱满的热情和坚韧的性格勤奋工作,与同事精诚合作,为贵单位的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身为学生的我在修好学业的同时也注重于对社会的实践。本着学以致用,实践结合理论发挥,寒暑假期间我争取各种机会实习,在xx公司上班,自身对这方面有坚实基础和浓厚兴趣的我,用一周时间就熟练了各样设计软件,之后做出了大量出色的设计方案,得到同学及老师的一致好评。

本人具有热爱等祖国等的优良传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广泛的兴趣爱好,对工作责任心强、勤恳踏实,有较强的组织、宣传能力,有一定的艺术细胞和创意,注重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观念。在以后的求职路上我会更加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以全新的面貌面向社会、迎接未来,迈好人生新旅程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