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物理透镜成像范文

初中物理透镜成像精选(九篇)

初中物理透镜成像

第1篇:初中物理透镜成像范文

关键词 凸透镜成像规律 重点及难点 化难为简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中光学部分中的重要内容,其重要作用在于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对物理现象的归纳能力进行训练,并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凸透镜成像的学习是初二物理光学部分中的教学重点,也是初中物理教学过程著名的难点。让学生正确理解这项重点突破这个难点对以后初中学生的提高物理学习的兴趣和对物理学习的自信心有着重大的意义。同时凸透镜成像的学习的成功也有利于培养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物理不同于数学学生在小学就开始接触这类理科科目,大多数初中学生没有做太多的物理实验,所以在实验过程中,很多学生认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观察和记录但是确没有归纳出凸透镜成像规律。这种现象值得教师认真的思考找出原因才能解决困难。凸透镜成像规律这一课概念很多,而且对于学生来说很容易出现概念上的混淆。焦距与物距、像距,实像与虚像,放大与缩小,在不同的物距条件下所成像的性质不同这类概念极容易让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理解困难。其次我们从教学的对象上来看,初中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思维能力能在从形象向抽象的过渡阶段,学生很容易对具体的事务产生巨大的兴趣,但是一旦让他们对具体规律进行归纳总结往往就会变的束手无策,这反映了他们分析据归纳规律的能力不强,然而物理的学习尤其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学习更需要一定的归纳总结能力。最后从教师的教学策略上来看,很多物理老师在教授凸透镜成像规律这一课的时候,都是仅仅自己做实验,让学生在讲台下自己通过观看进行总结,这样学生往往只会把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具体内容通过死记硬背来理解,这样起不到良好的效果。所以本文主要内容在与帮助物理老师在教授凸透镜成像规律这一课的时候能够有效的让学生理解规律,突破教学过程中的难点。

一、 对实验精心设计,加强师生互动

探究法是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同时探究法也是物理教学非常合适的方法。以凸透镜成像规律这么课为例,教师最头疼的是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正确的对凸透镜成像规律进行自我的归纳和总结。所以为了让学生能够自己对凸透镜成像规律进行总结和归纳,就需要教师在上课开始前进行精心的设计,全盘考虑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考虑到整个课堂可能出现的问题。例如,提问的情境应该发生在课堂的什么时候?学生会产生什么样的疑问?具体实验装置是什么?如何引导学生对实验用的器材进行探究?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观察和记住哪些数据?最后如何启发学生总结和归纳出规律?整个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相对比较复杂,可以得到很多的数据,这些数据不是能够明显看得出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关系,学生需要从这些复杂的数据中找出凸透镜成像规律,这个分析是初中学生在之前的学习没有遇到过得,也是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过程中的最大难点。物理教师如果让学生直接进行分析,以初中学生的水平很难能够分析出正确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所以这个时候需要教师发挥自身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例如让学生使用计算机对这些数据进行整合,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数据中潜在的规律。同时教师还可以使用贴图法对凸透镜成像规律进行演示。上课前,物理教师可以先画好凸透镜,主光轴,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这样就可以放大实验器具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到整个实验的发生过程。

实验过程中,物理教师可以让学生直接参加到整个实验中去,给学生一定的参与感。例如可以让学生自己拿着蜡烛从远到近靠近凸透镜,让自己去观察光柱的变化,可以让很多人去参加实验。可以让学生在教师提问的前提下自己进行实验,如果学生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实验。物理老师演示结束之后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进一步分析,从而学生进一步可以总结出规律,同时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教师所做的课件进一步的了解其中的规律变化。同时还可以物理教师还可以设计几个问题在学生实验过程中进行提问。例如物体在光屏上扩大了没有?什么时候已经看不到影像了?等一系列的问题去加强学生的理解。

二、 通过前后对比让学生加强知识联系

初中学生在上凸透镜成像规律这一课的时候可能对凸透镜没有直观的印象,如果让学生上来就拿凸透镜进行实验和找规律,学生只会手足无措不知道应该如何去下手,所以在上课之前要给学生就以前的知识进行温习,加强知识的联系。

八年级的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这课之前学生学习的是光的传播这一课,让学生回顾光是直线传播的这一要点,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之前学到的小孔成像。在学小孔成像的时候,学生已经了解到物距与像距之间的关系,:如实像、放大和缩小、倒立等,认识到像不总是缩小,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知识储备。通过让学生联系小孔成像和凸透镜成像之间进行比较。当凸透镜成实像时,根据像距与物距的大小关系可以推定成像的性质,这与小孔成像现象相同。两者的共同点是: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大于物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等于物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还有为了进一步对凸透镜成像规律进行学习,还要对平面镜的成像进行复习。但是这里不是对平面镜成像的单纯复习还是需要让学生了解虚像的概念,区别认识什么是虚像什么是实像为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准备必要的知识点。

其次可以在上课之前把凸透镜发给学生让学生对凸透镜有着直观的印象,怎么使用它有个基本的了解这样在实验的过程中就可以节省很多的时间,为物理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理解留下充裕的时间。

三、 利用口诀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在初中学生中的学习生活有着很大饿帮助,他可以帮助学生激发内在学习的动力,物理老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对各种工具的使用来激发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其中口诀可以说是一个十分好用的工具,他可以帮助学生在记忆的过程中,充满了乐趣,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进行长久的记忆,提高学习的效率。

口诀一:凸透镜,本领大,照相、幻灯和放大;二倍焦外倒实小,二倍焦内倒实大;若是物放焦点内,像物同侧虚像大;一条规律记在心,物近像远像变大。

口诀二:三物距、三界限,成像随着物距变;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如果物放焦点内,正立放大虚像现;幻灯放像像好大,物处一焦二焦间;相机缩你小不点,物处二倍焦距外。

在口诀是适应新课改的教学要求一项好的方法,让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准确有效把握透镜成像规律,延长对于这堂课的知识内容长久记忆及培养创新能力。最后这两句口诀部是唯一的口诀,物理老师可以在业余的时间内自己编写自己口诀因为老师自己才会对自己的学生有更深的了解。

总之,物理教师要把凸透镜成像规律当作一个前后相连的整体。正确把握整个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过程中的策略,不要把凸透镜成像规律这一课当作一个完全孤立的课程,要与前后课程相互联系。同时还需要把凸透镜成像规律所涉及的每一个基本概念分开进行阐述,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更好的理解这样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内容,也为课堂教学节省时间,让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消化、去提问、去自己设计实验。教师的总体要求在与让学生能够准确的理解和归纳凸透镜成像规律,帮助学生去克服凸透镜成像规律中的困难,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朱志江.课堂教学难点突破策略例谈[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4,(Z1) .

[2] 刘职.关于物理教学难点的形成及突破的探讨[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12).

[3] 李树红,王凤云.谈“旋转磁场”教学难点的突破[J]. 现代技能开发,1999,(10).

[4] 赵.强化物理实验 落实探究学习[J]. 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09,(8).

第2篇:初中物理透镜成像范文

关键词:教学难点;生活资源;三个区域;探究顺序;器材改进

“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初中物理的经典实验,尽管教学本节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初步认识了透镜,对实像、虚像、物距、像距、焦距的概念也有了认识,然而在教学本节内容时不少老师还是感到棘手。为此,我校对本节课教学进行了专题研讨,下面将讨论后的做法整理如下,供大家商榷。

一、从生活中找资源

本小节教学感到困难的原因之一就是凸透镜成像类型多,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感性认识不足。为了分解难点,我们认为可以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设计以下的教学活动:(1)上课开始,教师指导学生研究智能手机上的照相功能,观察镜头,比较像与物的大小,让学生体会到凸透镜可以成缩小的像。(2)指导学生研究教室里的投影仪,观察镜头,比较展示台上的物和屏幕上的像的大小,使学生认识到凸透镜还可以成放大的像。(3)指导学生用凸透镜看课本上的字,使学生认识到凸透镜还可以成正立放大的像。(4)引导学生将凸透镜逐渐远离课本上的字,观察像的变化,使学生认识到成像性质与u有关系。

完成以上四步教学活动后,学生认识到了凸透镜至少可以成三种类型的像,同一凸透镜成像性质与物距有关。学生有了这个感性认识,教师可以自然地引出问题:凸透镜成像性质与物距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呢?

生活经验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当教学出现困难时,不妨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找出学生熟知而又有助于完成教学任务的生活物品作为桥梁,突破教学难点。

二、让学生真探究

在讨论过程中,我们将以下两种常用的实验方案进行比较。

方案一:(1)学生熟悉实验器材,组装调整器材,出示表格。

(2)学生通过观察找出四种情况下的成像性质。

(3)记录像距与焦距的关系。

(4)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

方案二:(1)学生熟悉实验器材,组装调整器材,设计表格。

(2)学生通过实验记录四种情况下多组物距、像距的数据。

(3)分析u、v与f的关系以及像的虚实。

(4)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

第一种方案中,教师先给定物距的三个区域,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将物体分别放在四种区域下,观察像的性质。按照这种方案完成实验,层次分明,花费时间短。但学生常常产生疑问:为什么要分成这三个区域呢?该方案中分区域是教师给定的,没有经过学生的探索、分析、思考,这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实验结论来得太容易,学生不需要努力,思维得不到训练,因而结论很容易遗忘;实验不需要搜集和处理数据,学生没有参与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因而学不到科学研究方法。

第二种方案中,实验前由于学生已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进行了研究,大体知道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体验到成像性质与物距有关。成像性质与物距到底是什么关系?这正是实验要探究的问题。接下来学生要通过实验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归纳,寻找到三个区域。因此,教师事先不能给定物距的三个区域。

三、安排好探究的顺序

本节课令教师感到困难的另一个原因是需要探究的问题多,对于多个问题可以采取小组合作与逐个突破相结合的策略。比如,“探究u对凸透镜成像的影响规律”和“探究f对凸透镜成像的影响规律”是本节课探究的两个主线。为了处理好这两个主线,我们安排了以下的教学活动:

(1)让学生分小组按上述方案二完成第一个问题的探究活动,小组间选择的凸透镜焦距不能全相同。(2)探究第二个问题前,让学生拿两种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并排着观察课本上的字,增大物距,观察像的变化。学生会发现像的变化不一致,当焦距小的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时,焦距大的凸透镜仍可能成正立放大的像。学生体验到焦距是影响成像的因素之一。(3)让学生回头观察记录探究第一个问题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在表格上方记录焦距数值。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像距规律”是本节课要研究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我们认为最好安排在探究了上述两个问题之后,对前面实验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单独“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像距规律”。

四、改进实验器材

目前,大部分教材中选择烛焰为“物”,可能是考虑到实验器材容易得到,贴切学生生活。但它有几个明显的缺点:(1)实验时烛焰和像总是在不停晃动,学生难准确观察像;(2)烛焰和像的边缘是模糊的,像的亮度不够,难以判定像是否算清晰,难以准确确定像的位置。

第3篇:初中物理透镜成像范文

[关键词]上位知识 下位知识 成像规律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初二物理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突破这个难点,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对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对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该规律成为教学难点的原因分析

1.从规律本身找原因:概念多、易混淆,如焦距、物距和像距,实像和虚像,放大和缩小。规律多,在不同的物距条件下所成像的性质不同。

2.从学生的思维特点找原因:初二年级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学生分析数据归纳规律的能力不强。而理解并熟练掌握该规律必须具备一定的归纳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3.从教师的教学策略找原因:有些教师自己做演示实验,只让学生观看,学生只能死记硬背成像规律。有些教师也使用探究式教学,但由于引导学生分析的方法不当,最后只能由教师包办说出规律,失去探究实验的意义。有些教师不能深入研究新教材,对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前教材中要求学生做的一些成像实验重视不够,如小孔成像。

(二)教学策略的理论根据

新学习的物理概念、规律将进入学生的物理认知结构,引起认知结构的扩展、更新或重建。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学习顺序使认知结构的发生改变的方式也不同。根据奥苏伯尔的命题学习理论,新的学习内容同认知结构中的原有内容相结合的方式可以分为下位关系、上位关系和并列关系三种类型。

(三)讲究教学策略,化解教学难点

1.重视小孔成像规律的探究,初步建立实像的概念。

在苏科版物理教材八年级(上)第四章、第三节《光的直线传播》的课后习题中安排这样一道习题:在空的易拉罐的底部中央,用钉子敲个小孔,蒙上一层塑料薄膜,这样就制作一个针孔照相机。利用它观察窗外的景物,你看见了什么?记下所成像的特点,并试着加以解释。

与旧教材中有关小孔成像直接告诉学生相比,新教材这样处理小孔成像现象有它的绝妙之处。利用小组合作方式先让学生课后制作好实验装置,观察远处景物,记录看到像的特点,在课堂汇报、展示实验成果。由于观察窗外景物时,物距大于像距,学生只能看到倒立、缩小的实像。实验如果到此结束只能算完成一个阶段。应该用烛燃代替景物,让学生继续探究小孔到烛燃距离不同时像的特点,最终归纳出像的特点和物距、像距的关系。学生通过这个探究实验建立描述像特点的概念:如实像、放大和缩小、倒立等,认识到像不总是缩小。为以后探究凸透镜成像做好上位知识准备。

2.做好平面镜成像的探究,通过比较认识实像与虚像的不同。

平面镜成像一直是初中物理的重要探究实验。把该探究实验孤立看只不过是平面镜成像特点,但从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分析,该实验使学生第一次知道虚像概念,认识比较实像与虚像的方法,为以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又准备了一个上位知识点。

3.让学生用凸透镜进行课前预探究,形成初步感性认识。

学生对凸透镜成像没有感性认识,让他们直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学生往往觉得无所适从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探究,不知道究竟探究什么。仔细研究苏科物理八年级上第五章第一节的课后习题第四题:通过放大镜观看物体时,若适当增加放大镜与物体间的距离,看到的像是增大呢,还是缩小?若继续不断地增大放大镜与物体间的距离,看到的像将怎样变化呢?本题也属于实验类作业,这是在学生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前预备实验,教师应该把凸透镜发给学生让学生做一做、看一看,学生认识到放大镜属于凸透镜,凸透镜不总是成放大的正立像,还能成放大的倒立像、缩小的倒立像,使学生对凸透镜能成不同的像有了感性认识。

4.精心设计《凸透镜成像规律》教案,为课堂探究做准备。

物理规律的教学适宜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如何在课堂上让学生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这是长期困扰初中物理教师的难题。为让学生能顺利探究出此规律,教师要全盘考虑前后概念的联系,还要在新授课前进行教学设计,主要考虑以下几点:如何创设提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提什么样的问题?采用什么实验装置?如何用器材进行探究?探究时需要观察、记录哪些数据和现象?如何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归纳出规律?其中提问题和分析数据是最易被忽视的教学环节。如上文所述,学生在探究此规律前应该知道凸透镜能成不同的像,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不同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的像有什么不同呢?这样提问题能使学生知道探究的目的,能引导学生寻找探究的方法,比其他提问方法效果好。

当学生得到许多实验数据后,老师这样问学生:“凸透镜究竟能成几种像呢?”引导学生先把像的种类分析出来,共有四种。继续追问:“在什么条件下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呢?”激发学生进一步分析数据的兴趣。其余类推。

由于此实验得到的数据量大,数据规律不是明显的正比或反比定量关系,数据中蕴藏的规律属于界定范围的定性规律,学生从来没有遇到,所以分析数据是本节课的最大难点,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出数据的规律是本节课的关键一环。教师如果直接让学生分析,学生很难得出正确的结论。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入分析数据的技术工具。

方法一:用电脑中的Excel 软件分析,优点是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数据,学生兴趣浓厚。缺点是学生从屏幕上看到的仍然是数据信号,分析能力不强的学生还是得不出结论。

方法二:用贴图片法展示成像规律。课前,教师准备下列教具,在一张大白纸上画好凸透镜符号,画出主光轴,用1∶2的比例尺在主光轴上标出刻度线,标出一倍焦距处和两倍焦距处,目的是增大可见度。用不干胶纸制作表示物体和实像的小图片,小图片形状是:,每种形状的图片多做几个。当成缩小像时,用大表示物体,小表示像。当物体成放大实像时,用小表示物体,用大表示像。成等大像时,用表示物体,用表示像。在课堂上最后分析数据时使用这些小图片,根据成实像的三种现象,让学生根据物距、像距把小图片粘贴到白纸主光轴上,每种现象白纸上粘贴的图片数不超过十个为宜。最后让学生观察白纸上小图片的分布,学生就能方便地说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5.深入分析,加深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学生初步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加深对该规律的理解。

(1)用《凸透镜成像动画》课件向学生展示凸透镜成像的连续变化规律,形成深刻的印象。总结出成实像或虚像时,当物距连续变化,引起像和像距的变化规律。利用课件让学生观察出两倍焦距和一倍焦距处的特殊意义。

(2)凸透镜所成像性质之间的关联。凸透镜成像的性质可从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虚像或实像三方面描述。这些性质之间有关联,例如正立的像一定是放大的虚像,倒立的像一定是实像。通过教师示范,让学生再去挖掘其他的关联性质就能加深对该规律的理解。

(3)凸透镜成像与小孔成像的比较。当凸透镜成实像时,根据像距与物距的大小关系可以推定成像的性质,这与小孔成像现象相同。两者的共同点是: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大于物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等于物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在整个光学部分,教者应有全局一盘棋的思想,重视教学策略的研究,从总体上把握前后概念、规律之间的联系,杜绝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孤立化倾向,把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涉及的基本概念分散开来,使学生在课堂探究时不必为一些概念花费较多的时间,让学生集中时间和精力去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归纳规律,这样就能化解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这个教学难点,使学生理解这一规律。

第4篇:初中物理透镜成像范文

摘 要: 本文通过作图及一些简单的几何推导,证明了凸透镜成像规律,通过将数学知识运用在物理知识的学习上,帮助学生轻松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

关键词: 作图法 几何证明 凸透镜成像规律

对初二的学生,如果仅凭在课堂上做实验而完全清晰记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就是非常困难的。许多老师会给学生一个表格帮助记忆,但容易混淆,往往效果不佳。我们认为学生不仅应该知道一个知识点“是什么”还应该知道“为什么”。这种学习方法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高效理解与掌握所学知识。数学是物理学习的工具,恰当地运用数学知识有助于物理知识的理解。初二的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几何证明知识,通过跨学科知识迁移将其运用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上,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轻松掌握相关知识。

1.凸透镜成像基本原理

凸透镜成像中两条特殊的光线是我们运用几何证明的基础:通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过焦点。

明确描述像的几个方面:成像位置,成虚像或实像,放大或缩小的像,正立或倒立的像。

2.作图与几何证明

为了更好地运用几何知识帮助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我们先处理两个特殊位置。(f为一倍焦距长)

2.1一倍焦距

物体放在焦点处,作图:

证明物体在二倍焦距处成等大倒立的实像:过B点作BD∥AC交主光轴于点D,连接CD,此时我们不知道D点是否在二倍焦距处,CD长是否与物体等大,下面给出证明。

第一步:证明所成的像在二倍焦距处

AC∥BD

∠AOB=∠DBO

BO=BO,∠ABO=∠DOB=90°

ABO≌DBO

DO=AB=EO=2f

第二步:证明所成的像是等大的

FO=DF,∠OFC=∠DFB,∠FCO=∠FBD

FCO≌FBD

OC=BD

四边形OCDB是平行四边形

CD∥OB

∠CDO=∠DOB=90°

CD=OB=AE

通过证明我们得到D点在二倍焦距处,并且所成的像为倒立等大的。

这个数学证明过程相对简单,初二的学生完全可以理解。通过这样一种严格的逻辑推导证明,学生对当物体放在二倍焦距处所成像的特征有了深刻的理解,且方便记忆。

2.3一倍二倍焦距之间

物体放在一两倍焦距之间,作图:

我们把此时的成像情况与物体在二倍焦距处所成的像进行对比。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方向不变,即BD与BC同向;经过光心的光线:AO与主光轴的夹角比AO与主光轴的夹角大,那么AO与BC的交点自然会向右移到D点,所成的像就在二倍焦距以外,并且是放大倒立的。

2.4二倍焦距以外

物体放在二倍焦距以外,作图:

此时的成像情况依然与物体在二倍焦距处所成的像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同2.3,所成的像就在一倍二倍焦距之间,并且是缩小倒立的。

2.3和2.4的成像情况都与2.2相比,当物向右移,像向右移,且放大;当物向左移,像向左移,且缩小。显然,二倍焦距是成放大或缩小像的分界点。

2.5一倍焦距以内

物体放在一倍焦距以内,作图:

由图可知:此时所成的像是正立的放大的虚像。显然,一倍焦距是成正立或倒立,虚像或实像的分界点。

3.总结

本文通过运用简单的几何知识和严格的逻辑推导,证明了物体在不同位置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不仅让学生学会了知识本身“是什么”,还知道“为什么”,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与记忆,有助于知识的应用。教学中我们可以大胆尝试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运用于物理知识的学习中,通过跨学科知识迁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学以致用的乐趣与成就感。

参考文献:

第5篇:初中物理透镜成像范文

【关键词】凸透镜成像 实验教学 实验反思

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标的推广及实施,越来越多的物理教学者加强了实验教学的力度,希望学生的“动手、动眼、动脑”能力在物理实验中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但结果往往达不到预期。我认为这是由于在大多数实验中缺少了“实验反思”这一重要部分。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反思呢?反思又会使学生有什么样新的收获呢?

一、对“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教学过程反思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教学中,我在该实验的基础上加入了“反思教学”,激发学生自身的潜力,结果表明,收获到的效果远远超出了预料。

1 对实验前课程导入的反思。对于新的知识,学生们都会很陌生,这样教学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那么在开展实验之前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地引导呢?首先我安排了几个小的活动,引导学生用凸透镜将景物成像在白纸上,激发学生对凸透镜成像探究的兴趣。之后进行了凸透镜成像的预实验,探索了凸透镜的成像,像的放大与缩小以及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引起的像的变化等问题。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们对凸透镜成像进行积极地思考,为之后的实验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对实验设计的反思。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过程中,传统的实验方案是规定好物距和范围,学生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探究,我觉得这样的实验设计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因此我借鉴、吸收同行的经验,事先规定物距值,引导学生找出最清晰、明亮的像的位置,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像的变化,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进行实验探究。同时我将学生进行分组,进行多组实验,采集多组数据,引导学生运用一些科学的方法,如控制变量法探究物距与像之间的关系。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和需要记录的数据,引导学生设计出如下的表格:

物距u/cm 成像特点

像距v.cm 正、倒

大、小 需、实

3 对实验规律的反思。在完成了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初步探究后,学生们结合所学的物距u、像距v、一倍焦距f和两倍焦距2f以及虚像实像等知识点,对得出的几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出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当u>2f时,f

f2)当f

(3)当u

我继续引导同学们在课后分组自主实验的基础上对得出的规律进行反思,反思我们得出的规律能否改变?可否添加或精简?

分组探究结果如下:

分组:我们组对凸透镜成像规律作了适当的简化

①当u>v时,所成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

②当uf,所成像为倒立、放大的实像

若u

分组2:我们组在对数据进行分析时,发现当像的特点、性质发生变化时,对应的物距必定有一个特殊的转折点,如:当u>2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f

二、课后教师反思

1 由于初二学生接触物理不久,对世界的认知大多还处于感性状态,因此我设计了几个小活动,从生活走向物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接下去的实验教学打好了基础。但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掌握必然会浮于表面,因此可以在课后继续对学生开放实验室,让他们自主进行实验探究,这样不仅进一步巩固实验教学成果,也能积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一举多得。

2 凸透镜成像规律是一个比较难掌握的物理知识点,很多学生可以迅速掌握成像规律,但是却不能够根据成像原理对具体的习题和实验进行分析和操作。在后续的课堂实践过程中,应当加强学生在掌握基本成像规律的基础上,形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6篇:初中物理透镜成像范文

一、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这三条特殊光线是:(1)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另一侧的焦点(如图一中的甲);(2)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其传播方向不改变(如图一中的乙);(3)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如图一中的丙)。

二、运用特殊光线确定凸透镜成像位置、大小和倒正

由于焦点位置和二倍焦点位置是凸透镜成像规律中重要的两点,作图时,应当先标明这两点的位置(如图二);然后从物体AB的最上方A点射出的无数条光线中,找出其中的两条,一条是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改变,另一条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另一侧焦点(选择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也是可以的),两条折射光线在凸透镜另一侧相交于一点A′,则A′就是A点的像,而主光轴上的B点所成的像B′仍在对面的主光轴上,并且位于A′点的正上方(或正下方)。图二中作出了u>2f、f

当u>2f 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f

当f

当u

三、分析特殊光线的成像光路图,得到有用信息

从图中很容易看出:如果从物点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直接会聚而成的像点是实像点;如果从物点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另一侧光线是发散的,其反向延长线相交的点是虚

像点。通过作图还可以证明:当u=2f时,像和物体(下转第35页)

(上接第36页)

的大小相等,v=2f(同学们不妨动手一试)。

四、根据特殊光线的成像光路图,确定某条一般光线的折射光线

第7篇:初中物理透镜成像范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

2.幻灯机、放大镜的原理

能力目标

1.培养实验能力

通过正确组装、调整实验仪器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2.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通过对凸透镜成像现象的观察分析,总结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并用列表的方法归纳出凸透镜成放大或缩小、正立或倒立、实像或虚像的条件.

3.培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利用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用作图法解决凸透镜的成像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原理的分析逐步培养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观察与实验,就像和影、实像与虚像的成因,初步学习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

分析,就是对各种相关现象分别进行研究,找出它们的相同点与不同点,找出最主要、最本质、带决定性的因素.并在分析的基础上,把通过对各种现象分析得到的结论、以及相关因素联系起来进行研究从而得到较为完整的认识.例如对实像、虚像的认识是在分析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三种情况)的基础上,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是由光形成,有光进入眼睛引起人们的视觉,因而与影有着本质的不同.但它们的不同点是,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形成,虚像是由反射(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因而决定了它们的显像方法也不相同.这就是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综合指导下的分析.在物理学习中,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离不开分析与综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将有助于今后的学习.

德育目标

通过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以及对其成像规律的分析有意识地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首先以学生实验开始,观察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和虚像的条件.在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并认识规律的基础上,讲述幻灯机和放大镜的原理.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讲了幻灯机后还介绍了投影仪的构造和原理,讲了放大镜后介绍了显微镜的原理.投影仪是教学中常用的仪器,原理与幻灯机类似.向学生简单介绍显微镜的原理,有助于加强学科间的联系.

教法建议

本节跟讲照相机的方法相似,仍是先让学生做实验,观察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和虚像的条件.在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并认识规律的基础上,讲幻灯机和放大镜的原理.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建议结合实际情况介绍投影仪、显微镜的构造和原理.针对本节内容,在教学中应以实验教学为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当提问,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示例

一、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教学说明

1.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一个连续的变化过程,让学生从这一物理现象变化全过程的高度来分析这一物理现象,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认识.

2.由于本实验要求学生同时观察和考虑的内容比较多,如凸透镜的焦距、凸透镜焦点的位置、2倍焦距的位置、物体的位置、像的位置,同时还要观察像的性质.对于一个初二的学生来讲容易在观察某一内容时忽略观察其他内容,或者虽然观察了但是头脑中没有反映出其它的内容,这样就很难从整体上把握整个物理变化过程,为此在本节实验设计中采取了两个办法.

(1)每进行完一个内容的实验(如物于2倍焦距以外),要求同学画图从理论上进行分析,并逐步形成物体在这个范围内成像的物理模型、然后由教师利用复合投影的灯片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在实验现象与物理模型之间建立起必然的联系,从而加深对这一物理过程的认识和理解.

(2)三个内容的实验全部完成以后.可用计算机模拟物体从2倍焦距以外移到焦点以里的过程.凸透镜成像由小到大、由实到虚、从倒立变为正立、在透镜另一侧用屏幕接取到用眼直接观看的整个动态变化,从而对凸透镜成像形成一个宏观的整体的认识(也可通过投影或画图进行).

3.为便于操作,也为使学生对实验现象形成深刻的认识从而为探索规律打下基础,实验前应要求学生在光具座中透镜两侧的标尺上明显的标出与焦距和2倍焦距等长的位置以便在实验中能迅速准确的找到应找的位置,并对物、像所处位置形成深刻的印象.

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教学说明

要教育、引导学生不要死记硬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它.掌握它的途径有三个

1.认真完成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通过实验获得深刻的感性认识.

2.采用作图法,利用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中的任意两条,作出凸透镜在三种情况下的成像光路图,从而在头脑中形成凸透镜成像的物理模型,并形成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

3.将实验现象、物理模型与平时应用幻灯机、放大镜的实际有机联系起来,以加深理解和记忆.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一)完成“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学生分组实验.

1.完成分组实验.(分两个阶段完成)

2.利用凸透镜的特殊光线,运用作图法来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分两个阶段完成)

3.每完成一个阶段的实验及相应的理论分析后,讨论、研究在实践中哪些光学仪器是运用这一原理制作的或工作的.

(二)结合上节照相机的知识分析、研究在三种情况下凸透镜成像的变化过程及变化规律.

五、教学过程设计方案

1.引入课题

方案一:教师采用幻灯机和投影仪在屏幕上展示各种有关幻灯机和放大镜的图片,向学生介绍这些仪器的主要工作元件都是凸透镜,从而引入新课.

方案二:结合上节课讲到的照相机,指出照相机的工作原理,提出问题:如果物体放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物体成像特点是什么;若物体放在焦点以内,能成像吗?像的特点是什么?从而引入新课.

2.新课教学

学生实验: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研究物于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画出板图)、位于焦点以里(画出板图),两个位置凸透镜的成像情况(包括像的位置,像的性质(指像与物比是放大还是缩小、像是倒立还是正立,是虚像还是实像)).我们用u来表示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用v表示像到透镜的距离、f表示焦距.

教师介绍仪器及使用方法,并重点强调以下几个问题

(1)告诉同学凸透镜的焦距

(2)把透镜放在标尺中央,从透镜的位置开始在左右两边的标尺上用粉笔标出等于焦距和2倍焦距的位置.

物体分别设两个位置,进行两个实验,分两次完成.每完成一个实验,做一次小结,再进行下一个实验.对每个位置成像情况的研究都要通过三个途径进行

(1)通过实验研究物体在某一位置的成像情况.略调整物距和光屏位置,看像发生什么变化.

(2)利用凸透镜的特殊光线(两条就可以),用作图法研究凸透镜在同一位置的成像情况.

(3)研究、分析在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三种仪器中,哪种仪器利用了凸透镜在这一位置的成像原理.

教师讲完后,问同学们有无问题,然后宣布开始第一个实验,将物体(蜡烛)放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

学生开始实验,教师在同学中间巡视并进行指导.学生实验结束,教师组织提问、进行总结.

教师利用作图法分析物体从2倍焦距以外向透镜移近的过程中,凸透镜成像的变化情况(有条件可用计算机模拟).

物体从大于2倍焦距以外的位置向焦点处移近的过程中,像成在透镜另一侧,像离透镜越来越远,像越来越大.2倍焦距处是一个变化点,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成缩小实像,进入2倍焦距内(大于焦距)成放大实像.焦点处是又一个变化点,而且使像发生了质的变化,物距大于焦距成倒立实像,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虚像.应使学生们头脑中对整个成像情况形成一个动态的模型.

教师结合实验讲述幻灯机、放大镜的构造及应用.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讲了幻灯机后简要介绍一些投影仪的构造和原理.讲放大镜之后可介绍一下显微镜的知识,有助于学科间的联系.

3.总结

分析了幻灯机、放大镜的工作原理,结合前面学过的照相机,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和特点.到目前为止,学生已经学习过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这里有三个成实像的情况,两个成虚像的情况.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虚像是由反射光线(平面镜成像)或者折射光线(物于焦点以里的凸透镜成像)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形成的.从岸边观察水中的鱼、石子,看到的也是水中物体的虚像.它们的相同之处是:不论实像、虚像都是由光线形成的.从这点看影又与它们有本质的不同,影是光线照不到的黑暗区域.

探究活动

【课题】实验学习投影仪的使用方法

【组织形式】学生活动小组

【活动流程】

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参考方案】利用学校的投影仪学习如何使用投影仪,并会一般的维护.

【备注】

第8篇:初中物理透镜成像范文

一、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学生有了问题,才有思考解决问题的动力.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首先需要诱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教学方法比较多,但创设教学情境是最常用方法.比如,生活中常用到放大镜,它可以将很小的事物放大,让人们看的清楚;照相机上的镜片也是“放大镜”这样的凸透镜,但它能照出比较小的照片,还有爷爷、奶奶的老花镜,我们平常人戴了后,感觉天昏地转为什么呢?学生自然的感觉到这是一个有趣的物理问题,激发了探究其奥秘的欲望.他们就会迫切知道,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为什么有时候可以放大,有时候可以缩小.

二、指导与点拨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对于初二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假如直接的放手让学生去探究成功率极低.学生体验不到成功的喜悦,他们的自信心会受到打击.因此,老师要发挥教学中指导、点拨的作用.使科学探究的难度降低到适合学生研究的位置.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是主宰着课堂的,结合演示实验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灌输给学生,然后叫学生死记,这不利用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随着新课改的深化,不少老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总是将问题直接给学生探究,自己做一个“旁观者”,学生经常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逐渐失去了信心.这样不仅浪费了教学时间,而且收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对于凸透镜规律的探究,老师应该作适当的指导,从而降低点难度.具体教学时可以这样引导:首先介绍光具座的正确使用,并说明这个实验的物体是蜡烛火焰,而不是蜡烛.然后向学生粗略的说明,凸透镜成各种像的原因在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它叫物距,并说出什么叫像距.大家主要探究物距造成的不一样像的规律,并做好有关的记录.

三、鼓励学生进行猜测

让学生猜想物距增大像怎么变化,像距怎么变化?

设计实验

制定好然后测量物距、像距,然后摆放好透镜、蜡烛、光屏.并画个数据的表格.

学生进行探究实验

老师指导学生将物体放在较远的地方,逐步靠近透镜,看看屏上像的变化情况,然后确定几个特殊的距离进行探究.如,物体在两倍焦距外、两倍焦距上、两倍焦距与一倍焦距之间、一倍焦距上、一倍焦距内.并把测得的数据填写在设计的表格内.当学生做完实验后,就要组织学生分析、讨论数据,根据数据分析出规律.

四、做好及时的评价工作

评价不是可有可无的过程,而是一个画龙点睛之笔.新课程教学不是让学生学到了什么,关键是体验学习的过程,尤其要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因此在评价阶段,老师要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多激励他们,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在评价的过程中,尤其要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不能以成败论英雄,不少学生确实努力了,他们也知道自己尽最大努力了,老师应该尊重他们,听取他们的意见,不能下一个你很不认真、很不努力的结论.同组的学生在一起合作探究,相互比较了解,谁思考的比较积极,谁做的工作比较认真,谁看的问题比较透彻,因此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也是很重要的.

五、对探究教学的思考

1.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的兴趣.初中生生性好动、好奇,他们的行为常受情感的支配,如果学生对科学探究有了兴趣,就会积极的探究;假如科学探究没有兴趣,就消极应付.因此,在开展探究式教学的时候,老师要设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探究学习的积极性.物理有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那就是实验,学生对物理实验是由衷的感兴趣,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好的教学策略.

2.创建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亲近每一个学生,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发现困难及时的给予帮助.对于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学生,要多给予鼓励和照顾,心中要装置所有的学生,而不是几个尖子学生.

总之,科学探究是新课程教学的重要方式,也是落实新课标的重要体现,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学习,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过程,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第9篇:初中物理透镜成像范文

关键词:凸透镜成像规律;图文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07)3(S)-0006-3

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许多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感到非常困难。由于绝大多数初中生在学习上不能用理智战胜情感,主要靠兴趣,一旦有难题摆在面前无法攻克的时候,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从而导致兴趣骤降。如果不能及时调整,甚至还会产生破罐子破摔以至放弃学习的念头,所以必须要解决好这个难关。本文通过对物理同行研究方法的阐述,结合自己设计的一堂课,再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概括凸透镜成像规律,让学生轻松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

1 学生感觉凸透镜成像规律难的原因

①物理概念含混不清。 表现为物距、 像距、焦距不分,不知道这三个物理量所代表的具体物理意义。如果再用字母符号表示这三个物理量,可能就有更多的同学感到头痛了。比如说:如像f<v<2f、f<u<2f、 u>2f、 v>2f,这些式子所表示的物理意义就有很多同学搞不清楚,更不用说让他们去分析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有关问题了。

②对于成像的性质和物距像距的关系含糊不清。 表现为:不知道当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时,是物距在u>2f,还是v>2f;当f<u<2f时到底是成缩小的像还是放大的像,是实像还是虚像。

③不能分析动态问题。 比如物体从远处向凸透镜移动的过程中,物体所成的像将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又如用照相机先照了一张单人照后,还想再照一张集体照时应该怎样调节镜头。当学生面对这些问题时,找不到突破口,不知道该如何下手。

2 目前比较通用的两种突破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的方法

为了帮学生突破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这个难关,有不少的物理同行做了很多研究,想出来一些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现在比较流行的有两种:一种是光路图法,通过画出光路图分析到底成的是什么样的像;第二种是顺口溜法,将凸透镜成像的内容编成顺口溜的形式帮助学生记忆。

光路图法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涉及到四幅图,如下:

光路图法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虽然说可以从本质上认识凸透镜成像规律,找到成像的原因,但是也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由于现在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光路图不要求掌握,只要求通过实验探究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内容,因此,如果老师补充讲解光路图,就会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

其次,光路图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理解能力强的同学能够理解并应用,可是中等和中下成绩的学生在画光路图的时候,根本不理解为什么这么画,就成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再次,在利用光路图分析的时候,有时如果作图不规范,分析结果时还可能出错,得出错误的结论。

最后,每分析一种成像情况都要画出一幅图,略显麻烦。

对于凸透镜成像规律的顺口溜,最流行的是“十字法”和“七字法”。

“十字法”的内容是:“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七字法”的内容是“物近像大,像越远”。这两句顺口溜虽然琅琅上口容易记忆,但是所涵盖的成像规律内容似乎显得很局限,只涉及到了虚像和实像之分,以及成像的动态变化,成像性质、物距和像距的具体关系并无体现,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帮助并不是很大。

针对以上两种方法的局限性,能否找到一个更好的方法呢?我设计了下面一堂实验课。

3 我对突破凸透镜成像规律教学的设计

3.1 让学生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探究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1.1 划分实验小组,准备实验器材

将班上54位同学分成18个实验小组,每小组3人,每组一套实验器材:光具座一台、火柴一盒、凸透镜、光屏、蜡烛各一个。

3.1.2 从生活走向物理,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结合凸透镜的特点,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我们所使用的放大镜是一个凸透镜,利用放大镜看物体时成的是什么样的像;然后让学生用本组的凸透镜看书上的字,再让学生看教室外的物体。经过观察后学生惊奇地发现:原来“放大镜”看物体并不总是放大的,还可以是缩小的。于是学生的兴趣也提起来了,与此同时老师顺势引导,既然凸透镜可以成放大的像,也可以成缩小的像,那到底在什么情况下成放大的像,什么情况下成缩小的像呢?这样很自然就和学生一起提出了实验要探究的物理问题。

3.1.3 学生根据已有体验,提出猜想和假设

根据自己拿起凸透镜观察的体验,学生会猜想:当物体距离凸透镜很近的时候会成放大的像;当物理距离凸透镜很远的时候会成缩小的像。这时老师再引导:距离凸透镜很近很远都是一个模糊的范围,每一个同学对很近很远的理解不一样,那研究出来的结果就可能不一样。而每一个凸透镜的焦距都是一定的,我们不妨就以凸透镜的焦距做标准来研究,于是给出物体距离凸透镜一倍焦距,二倍焦距的位置。同时用“↕”代表凸透镜,“O”代表光心,“水平轴”代表光具座,画出下图,再结合图让学生明白物距u>2f,f<u<2f,0<u<f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范围。

3.1.4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既然给出了一倍焦距,二倍焦距,于是学生很自然就会想:物体在这些位置到底成什么样的像?于是学生设计在每个位置都做一次实验。在0<u<f做一次;在f做一次;在f<u<2f做一次;在2f做一次;在u>2f做一次。总共做5次实验,然后记录实验现象。

3.1.5 进行实验和收集数据

学生在做实验的时候有可能没有将光屏、凸透镜、蜡烛的中心调节在同一直线上而得不出像,这时老师应该给予指导和帮助。当物体在一倍焦距以内的时候,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得不到烛焰的像,这时学生会觉得在这个范围内凸透镜不成像,此时让学生从凸透镜的另外一侧(蜡烛位于凸透镜的一侧,另外一侧是光屏),光屏的一边向凸透镜里看,这时学生会惊奇地看到一个正立的放大的像,只不过这个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因此是虚像。在一倍焦距处的时候也是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得不到像,这时再引导学生思考:当物体处于一倍焦距的时候,也就是物体在焦点处发出的光经过凸透镜变成平行光,所以不成像。

最后学生将通过实验将得出的实验结论填在下表中:(单位均为cm)

3.1.6 分析与论证

通过表中的数据可知:

焦距f=10cm,当物距u =30cm时,是大于2倍焦距的,由于能用光屏接收,因此是实像,此时像距v=15cm,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最后得出当物距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在f<v<2f。

当物距u =20cm时,即等于2倍焦距,由于能用光屏接收,因此是实像,此时像距v=20cm,恰好等于二倍焦距,最后得出:当物距u=2f时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v =2f。

其它组数据以此类推,最后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2 利用图文结合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

通过实验,学生基本上对凸透镜成像规律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时再让学生根据实验所得出的结论完成下图:

“O”代表:光心

“水平轴”代表:光具座(物体就在光具座上移动)

“↕“ 代表:凸透镜

“f”代表:一倍焦距

“2f”代表:二倍焦距

“实(倒)”表示物体在该处成倒立实像

“虚(正)”表示物体在该处成正立虚像

“大”“等”“小”分别表示物体在该处成放大,等大,缩小的像

从该图首先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物距与成像的关系:当物体距凸透镜的距离u在0和f之间的时候,即0<u<f时,成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当物体距凸透镜的距离u在f和2f之间的时候,也就是f<u<2f时,成倒立放大实像; 物体距凸透镜的距离u在2f的时候,也就是u=2f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当物体距凸透镜的距离u在2f以外的时候,也就是u>2f时,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其次,从该图上可以很明确的找到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是一倍焦距处,成实像的时候大小的分界点是二倍焦距处。

另外,通过该图还可以很好的分析凸透镜成像的动态问题。如果物体从远处向一倍焦距靠近的时候,像的变化由小到等再到大,因此是越来越大。相反,当物体从一倍焦距处远离凸透镜时,像由大到等再到小,因此越来越小,这样一来“物近像大像远”也包括在里面。

到此为止,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绝大部分已包括在里面了,唯一不足的是像距和成像的关系还不在其内。

由于当物距f<u<2f时,像距v>2f;

物距u>2f时,像距f<v<2f;

物距u=2f时,像距v=2f;

物距和像距恰好相反这个特点很明显,因此学生记住了物距和成像的关系,也就记住了像距和成像的关系。

这样一来通过这一幅图,就能记住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所有内容。因此,从内容上来说,我这种方法和前面两种方法相比,其涵盖的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内容就要全面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