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技创新方面的成就范文

科技创新方面的成就精选(九篇)

科技创新方面的成就

第1篇:科技创新方面的成就范文

[论文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科技创新的作用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凝聚力、自强不息与永攀高峰的精神、“重人伦”思想对现代科技创新起到积极正面作用。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官轻民和重文轻技的思想、“中庸之道”、和森严的等级制度又是与现代科技创新文化要求格格不入的。应通过机制建构与“文化形塑”,构建有利于我国科技创新的文化环境。

科技创新是基于创新主体的文化与价值取向而进行的一项合逻辑与合价值的实践活动。文化是科技创新的土壤,它潜移默化地对科技创新发挥着作用。这种作用涉及到从观念、方法、价值等等各个方面。一方面,文化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促进性的,亦可能是消极的、阻碍性的。另一方面,脱离实际的文化背景进行科技创新,或对科技创新进行理解与评价,既是不可能亦是毫无意义的。本文拟讨论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科技创新的影响。本文所指“中国文化”指的是中国传统精神形态,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等;还近代以前以儒家文化为主体儒释道合一的文化体系。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的积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的积极作用都是都是基于“重人伦”这一核心展开的。即“重人伦”这一思想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已经成为国人生活的基本准则,进而影响到科技创新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重人伦”的思想对于科技创新活动而言只有积极影响,而是说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的积极作用都可在“重人伦”思想那里找到根源。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凝聚力有益于科技创新活动。这种凝聚力表现为文化心里的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而当代的科技创新,尤其是高科技创新,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工程。这需要各领域、各层级的科技创新主体共同协作完成。创新主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得创新主体有着共同的目标、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凝聚力是与当代科技创新的趋势相适应的。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倡导自强不息,永攀高峰的精神。《易经》曾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古代人观察到自然运行的规律,又将它作为激励人们的准则,即表现出“重人伦”的方面。科技创新活动总是充满着困难与曲折,这在根本上是由科技创新主体的历史性和当时的社会历史状况决定的,同时也说明了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过程的复杂。因此,对于科技创新主体而言,百折不挠、永不放弃、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精神就尤为重要了。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重人伦”思想是与当代科技创新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思想相适应的。特别是在当代,科技的广泛应用所引起的各种灾害日益引起人类的注意。环境污染,物种灭绝,全球变暖等等问题都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激化,而在本质上,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其实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传统文化所倡导“重人伦”的思想同样要求科技创新主体要正确地处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因此,“重人伦”思想实际上是当代科技创新的应有之义。

第四,教育功能是作为文化的科技创新的基本功能之一。而中国传统文化一贯重视教化作用,这亦反映了传统文化“重人伦”的一面。科技创新的教育功能不仅仅在于它提供的科学知识或强大的工具,还在于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而传统文化历来将伦理道德教育置于第一位。在某种程度上说,科技创新的目的就在于扩展人类的视野,提高人类认识能力,即开化人类。所以,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能够通过教化科技创新主体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另一方面也要求科技创新主体始终将开化、解放人类作为自己的目标。

二、 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的消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复杂的体系,其中亦包含这阻碍科技创新的因素。虽然这些因素看似繁杂,但是仔细审视之下便会发现“政治本位”思想始终隐藏在这些因素的背后。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科技创新的消极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通过分析我们将看到这些因素与“政治本位”思想的内在联系。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官轻民和重文轻技的思想。传统文化中重官轻民的思想深入人心,根深蒂固。人们普遍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而科技创新在在古代曾被认为是“奇技淫巧”。上述的重官轻民和重文轻技容易导致将科技创新置于一种从属的地位。从而或有人根本不屑于从事科技创新事业,或有人将科技创新事业作为“做官”的进身之阶,无论如何,上述思想对于科技创新而言是危害极大的。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推崇“中庸之道”。“中庸之道”作为儒家的一条重要的伦理道德标准(亦即指导规范古代官员言行的金科玉律),对于处理人伦关系,调节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但是科技创新总是一种对原有传统的反思、批判的行为。科技创新内在地具有冒险,激进的特征。因此,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的思想是与科技创新的精神相背离的。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森严的等级制度。这亦是“政治本位”思想的延伸。中国传统上一贯强调“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等级关系。在奉行森严的等级制度的环境里,科技创新主体日益滋生崇拜权威的思想,进而导致创新主体个人个性和创造性的泯灭。同时它还不利于科技创新人才的公平竞争与进取。

三、构建有利于我国科技创新的文化环境

首先,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扬弃”。就“为何要扬弃中国传统文化”这一问题而言,从根本上说,是由于文化的历史性所决定的。首先文化总是变动不居的。虽然文化在某一特定的地域与历史时期,保持着宏观的稳定形态,但是从整个历史长河,以及微观层次上,都可以观察到文化总是处于流变之中。而科技创新又受到文化的根本性影响。因此在这个意义上说,科技创新本身的历史性是由于文化的历史性所决定的。始终处于一定文化情境中的创新主体规定者科技创新事业。锁业科学认识与科技创新的复杂性与曲折性总是与文化紧密相关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既包含能够促进科技创新的因素。譬如强调“以人为本”,注重经济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等等。但同时亦包含着阻碍科技创新的因素,如政治本位,遵循守旧等方面。因此对于科技创新而言,扬弃中国传统文化是十分必要的。同时应科技创新之要求,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扬弃也是文化实现自我否定、不断演进、辨证发展的体现。

其次,要构建合理的与文化相适应的科技创新机制。科学技术之所以成为一种社会的构建性力量,不仅仅在于它提供了一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性知识或能够让人类移山填海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它形成了一个严密的体系——既包括科技本身的系统化样式,还包括相应的科技创新机制。

科技创新机制包含两个基本维度,即组织和制度。从历史的角度考察,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发生在17世纪的英国和法国。在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与自然主义两大思潮的影响下,17世纪英国成为了世界科技创新的中心。越来越多的人对科学技术发生兴趣。但是对科技感兴趣只是科技创新体制化的条件之一。而近代科技创新体制化的标志就是以格雷山姆学院为代表的新型大学的诞生以及英国皇家学会的建立。英国皇家学会的诞生,其真正意义就在于它是历史上第一个为官方认可的科技创新组织。这一方面表明科技创新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所认可,另一方面,表明科技创新一个有共同目标并遵守一定规范的科学共同体的形成。在法国,科技创新的体制化进一步确立了,其标志便是法国科学院的建立。在19世纪,科技创新体制化在德国最终完成,其标志是1826年于吉森大学建立的现代化学实验室。从上述考察我们可以发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新型大学的出现、科学学会的建立以及实验室制度的建立是科技创新体制化的基本表现。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发展,科技创新组织也越来越丰富。

科技创新机制的制度维度指的是相应的科技政策与法规。这其中又包括课题申请机制,评议机制,奖励机制等等。各国通过科技政策与法规实现着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宏观管理,引导,激励着本国的科技创新。

在19世纪中叶,德国的产品以低质、仿冒闻名。而自19世纪下半叶开始,德国的科学技术突发猛进。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首先当时德国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和深入,一些有识之士倡导成立了国立研究所。因此帝国物理研究所(PTR),德国威廉皇室学会(KWG)等各类研究所应运而生。另一方面,在德国政府缺乏资金支持科技发展的情况下,一批银行家、科学家等则成立相应的基金会。而现在,遍及德国的各类基金会已经成为资助科技创新的重要资源。第三,现行的匿名评议制度,其雏形亦是在德国形成。近年来,德国通过产权制度、专利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一系列法规以保护科技创新主体的利益,激励科技创新活动。并且在科技奖励方面,德国洪堡基金会与联邦科研部联合设立的两项科研奖——沃尔夫冈-保尔奖和索菲亚-克瓦雷夫斯卡奖以高额的奖金吸引着国内外的科技创新主体来到德国,投身于科技创新事业。有次可见,科技创新机制对于科技创新而言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再次,改革应试教育,倡导创新思维,提供有利于现代科技创新的良好教育基础。教育是科技创新的基础与前提。从创新主体的角度而言,一方面,学校特别是高等院校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1810年,威廉-洪堡等人倡导建立了柏林大学。柏林大学倡导教学自由,教育与研究相结合,且这一理念很快成为欧洲新型大学共同的理念。一定程度上说,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教育就是从柏林大学开始的。可见大学的功能之一就是进行研究,生产知识。另一方面,从上面的例子同样可以看到,大学的另外一个基本功能就是教育。因此大学还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基地。

在当代,应试教育已然不能适应科技创新的需要。基于知识的教育是与当代科技发展的大趋势相背离的。当代科技呈现出的一个基本态势就是学科的高度分化与高度融合。这一态势亦解释了当下知识爆炸的现象。在当代一个人既不可能也不必要对所有的知识都所有掌握。因此,倡导科技创新就必然要求对应试教育进行改革。

对应试教育的改革,首先在于改变教育观念,即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这一转向实际上标识的是教育主客体关系的转向。在英文中,导师被称为“consultant”或“instructor”,前者还有“咨询师”之意,而后者则还有“指导者”之意。这表明,在西方高等教育中,教师不再以“教授者”的身份高高自上,而倾向于与学生进行平等的讨论。

教师与学生的这种身份转变,从根本上否定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师的权威。它鼓励人们提出“异见”,挑战权威,而科技技术史的发展也表明许多科技创新就来自于这些“异见”,无论这些“异见”在最初提出之时有多么幼稚或离经叛道。由此可见,倡导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向实质上是倡导创新思维,倡导创新思维是改革应试教育的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第2篇:科技创新方面的成就范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科技创新科教兴国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the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in the innov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ow to implement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and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innovation of 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support function.

Key words: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rejuvenating the country through science and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255.5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科技领域,首先应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明确科学发展观与科技创新的关系。

1.科学发展观是科技创新的指导方针

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不仅要进一步明确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而且要从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各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等方面来确定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

1.1 科技创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和保障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依靠人才,尊重人才,发展人才,最终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就科技创新来说,以人为本就是要树立科技创新为了人、服务人、依靠人的观念:为了人,就是科学研究的内容、手段、方法、目的要以努力满足公众的基本需求为目标;服务人,就是要努力使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公平地分享科技进步的成果;依靠人,就是要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建立起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激励机制,构建有助于科技人员实现潜能并且生产知识的制度和文化环境。

1.2科技创新必须坚持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内在地要求科技创新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这种相互协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方面,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另一方面,强调科技创新必须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目标,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的科技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内部也存在着不少不协调甚至是矛盾的问题,诸如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科研机构设置不合理、科技评价体系不完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我们应该辩证地分析,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探索建立和完善以科研团队和课题组为核心的内部组织管理模式和合作模式,解决科技事业内部存在的不协调,实现我国科技事业的健康良好发展,真正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

协调发展还要协调好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自主创新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加强原始性创新,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二是加强集成创新,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三是要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积极地促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坚持自主创新,决不是排斥技术引进,而是把在技术引进基础上的学习和再创新作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1.3科技创新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发展理念,它要求建立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统一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

科技创新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确立可持续的科技创新观。首先要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建立一种新的科技模式,综合考虑技术对环境和社会、生态带来的正负效应;其次,要明确进一步科技创新的方向和领域;第三,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针对许多科技发展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问题,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法律体系。

科技创新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就要求科技的发展既要满足于当前需要,更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要形成具有可持续性的科研发展能力和发展后劲,促进科技工作健康、稳定地发展。科技创新是一个厚积薄发和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实现科技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建立和培育一种能够促进学术自主发展的学术传统,并建立起能够传承和发展这一传统的制度框架,才能形成一种具有可持续性的学术能力和发展后劲。

1.4科技创新必须坚持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新科技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 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因 此,科技创新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同步共进,互相 促进的:一方面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科技产 业,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和基本 保证;另一方面发展科技事业要依据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目标和需要确定自身的发展目标,要根据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制定、确立和调整科技发展 的规划、目标和措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科技 支撑。

科技创新必须要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全面发展,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正如“学”与 “术”的关系,对这两个方面不能偏废任何一方;必 须把自然科学同社会科学作为一个统一整体通盘考 虑、统筹运作,必须注意自然科学同社会科学之间的 相互匹配和协调,保持科学大系统的整体优化与综 合平衡。

2.科技创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支撑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坚定不移地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来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1 科技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人类之所以需要科技创新,从根本上说,就是科技可以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

首先,科技创新有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我国秦汉时代由于农业技术领先,促进农业经济大发展;而瓦特发明的蒸汽机这一科技创新的成果改变了整个世界;爱迪生的发明,在美国兴起了一场电力技术革命,也使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因此科技创新在人类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文明和经济的发展。

其次,科技创新有助于开拓和利用资源。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根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每创造l美元的GNP.其能耗相当于德国的4.97倍,日本的4.43倍,美国的2.1倍,印度的1.65倍。党的十七大提出:要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因此,我们要大力加强能源领域的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建立节约型社会提供技术保证。

第三,科技创新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人类所创造的各种文明都搭上了生态环境的烙印,离不开生态环境的支持。科技创新可以为人类协调与环境的关系,提供战略思想和技术条件等方面的保障。因此,我们要大力加强生态、环境领域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循环经济,为经济的增长提供有力的支撑。

2.2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关键

与经济相结合、服务经济建设是我国科技发展的中心任务。这一任务的完成应当带动起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首先,科技创新能够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好地解决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为解决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问题起先导及带动作用,带动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其次,科技创新能够兼顾生产领域和社会公共领域,促进社会民众生活质量的提高。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社会公共事业发展不能总落后于经济产业的发展水平。

第三,科技创新能够兼顾区域科技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经济发展状况相对应,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科技发展也存在较大差异,在今后的科技发展中,要体现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扬长避短的原则,从而推动三大区域经济取得协调发展。

第四,科技创新能够促进精神文明加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普及能够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质量;科技应用范围的扩大和效能的增加能够促进新的道德规范的形成。

第五,科技创新能够保障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在涉及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因此我们必须具备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才能在急剧变幻的世界竞争格局中把握机遇,掌握战略主动权。

2.3科技创新是落实以人为本的重要举措

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我国科技事业,必须强调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服务于人民;同时,大力发展科技事业,可以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要,提高人们的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是落实以人为本的重要举措。

首先,科技创新改善智力结构,提高人的创造思维能力,引起社会劳动方式的科学化,促进人的劳动技能发展。现代科技知识的深度、广度和新度的三维加速扩张必然使人的思维方式从过去的封闭、静止、单向、滞后迅速变为开放、动态、多向和超前,其智力技能的创造性必然随之日益增强。

第3篇:科技创新方面的成就范文

[关键词]地方高校 创新平台 平台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4-0045-03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是地方高校培育人才和聚集人才的重要载体,是为推动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科技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障。科技创新平台主要包含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大学科技园等。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重点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科学凝练研究方向和加强校企合作力度。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目的是希望借助科技创新平台将学科建设、人才建设与科技发展统一起来,实现人才和资源的充分共享,继而形成一种新的、交叉的、重要的科研组织运行模式。[1]据有关资料统计,地方高校数量占全国高校数量的95%以上,已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力军。地方高校创新平台是区域创新体系乃至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但相比985高校,地方高校科研创新能力及科研基础能力较为薄弱。如何建设及提升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平台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建设科技创新平台的重要性

科技创新平台依托优势特色学科进行探索性和创新性研究,是实现人才和仪器设备共享的一种新的运行模式。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重在资源设置的合理化和利用效益最大化。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途径是确定自身的优势特色,寻求全方位合作,加大人才及经费的投入,寻求政府的重视与支持,争取与企业联合建立研究中心,并且加强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为提高高校自主创新能力,使其更好地解决重大的科学问题,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发展, 2004年7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由科技部等四部委联合制定的《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的发表,标志着我国科技基础平台建设工作全面启动。[3]科技创新平台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保障,是科技创新成果产生和转化的基础和载体,也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摇篮。所以,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是科技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和重要内容,具有技术研发和转移、资源共享、共建企业等作用,是培养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工具,是科技创新体系的主要支柱,更是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经济增长的引擎和加速器。

组建科技创新平台可以融合更多学科优势,实现系统集成,提高担当承建重大科研的能力,获得原创的重大科研成果,满足学科发展的需要。所以要把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重点放在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上,这样才能实现我国的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真正掌握发展的主动性。

二、地方高校创新平台的发展现状

科技创新平台作为地方高校创新体系的重要部分,是支撑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基础,是获得原始创新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的基本手段。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就是通过对现有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科基地等进行多元化建设,实现资源共享,改善科学研究现状,增强科技的发展能力,加强优势特色学科的建设,加强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为地方高校科学技术长远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4]组建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有益于学科间的交叉贯通、高层次多方面复合人才的培养、高水平创新团队的组建和“产学研用”科技攻关能力的提升。

目前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尚处于探索和起步发展阶段,一些长期困扰平台建设的因素仍然没有得到解决。[5]许多地方高校的科技平台建设还未引起国家或地方性政府的重视,地方高校拥有的部级科技创新平台的数量太少,而且省部级以上的科技创新平台所属学科太过于单一,缺乏学科与学科之间的交叉,缺乏原创性成果及前沿性的研究;承担部级重点及重大项目的竞争力严重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技研发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影响地方高校科研平台建设的主要原因是:各级政府部门重视程度不够,其主要表现在经费和人力投入严重不足等,从而导致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展缓慢,建设水平低;人才引进培育力度不够,缺乏科技领军人才;缺乏激励政策,留不住人才;团队协作精神不够,没有大师级人物做台柱,科研团队如一盘散沙;资源整合力度不够,资源共享机制不够完善,因此很难形成资源优化配置。

三、提高地方高校创新平台建设的对策及措施

如何建设好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使之有序健康运行,是我们当前必须重点思考的问题。各地方高校在建设科技创新平台的过程中,要根据国家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优势特色学科的作用,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思路,按照“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要求,坚持“优化配置、开放共享”的原则积极探索各类平台建设,同时还必须结合地方高校自身特点,争取各地方政府部门的重视与经费投入,建立起符合各地方高校学科发展实际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科技创新平台[6],将提高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研究竞争力为目的,来建设好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

(一)重视团队建设,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提升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整体实力

人才队伍建设是建设好科技创新平台的关键点,也是地方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基础。只有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重视大师级人才的引进,在人才引进的过程中采取“开绿灯、花重金、区别化”的方针,通过设立科技创新平台人才引进专项资金、设立特殊岗位津贴和实施拔尖人才津贴等措施,积极引进高层次、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团队,才能增强学科的发展实力。同时要发挥团队的优势,利用团队的优势来弥补缺乏大师级学者的不足。利用科技创新这个平台,培养地方高校自己的大师级人才,人才的培养要重点培养年轻人。充分利用创新平台的优势,加大担子重量,在实践中创造人才,“赛场选马”,我国航天的成功经验就是很好的证明。[7]

因此,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要想具有真正的竞争实力,首要任务是加大人才引进及人才队伍的培养力度;其次是建立以高层次人才为核心,组建多学科集成的创新团队,形成大师加团队的新格局,使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具备与其他高校竞争的真正实力。

(二)加大科技创新平台专项经费的投入

加大科技创新平台专项经费投入力度是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重要方面。科技创新平台专项经费投入的加大对于科研工作人员和设备仪器的功效是显著的。衡量科技创新平台工作能力大小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经费投入量的大小,科研经费的多寡决定着科研成果的大小。但地方高校的科研经费往往投入不足,特别是科技创新平台专项经费的投入,这也是制约地方高校科技发展的原因之一。所以,要促进地方高校的科技发展和科研平台的建设,就必须要争取更多的政府以外的企事业单位的项目经费投入。例如,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横向科研任务的合作,首先应该积极加大对平台建设的投入力度,通过自身前期投入,开展科学研究的前阶段研究,努力在前期取得较好的成果,为争取政府更多经费投入创造条件。在取得政府经费投入后,也要注意分阶段、重点突出地朝重点研究领域方面进行投入和扶持。地方高校在争取政府以外的科研经费投入能力较薄弱的情况下,一方面要争取学校支持,加大对科技创新平台的经费投入力度,为争取承担应用部门的委托研究课题创造条件。另一方面必须依靠政策、管理办法和管理制度来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

在争取政府的经费投入方面,地方高校一方面需要省部级相关部门的支持来进行科研平台建设;另一方面,要争取各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进入省级各类人才培养计划。在此之外,地方高校也要加强与地方政府的联系,争取地方政府的更多经费支持。

(三)整合资源,发挥地方高校自身特色学科优势,凝聚特色,建设特色型科技创新平台

地方高校除了要紧跟国家科研热点和科研重点领域外,更要注重突出和发展自身的优势特色。优势特色是地方高校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和学术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形成特色,发挥特色,创造特色是实现地方高校科研发展的重点标志之一。第一,地方高校应树立自身的学科品牌专业,注重加强内涵建设,服务于地方经济和增强地方社会发展,比如加强地方资源的合理利用及跟地方企业事业单位的科研合作等,通过对资源的优势利用给地方高校的科研发展带来长足的好处。其次,地方高校要坚持开展校企、校行、校市之间的合作,在给地方经济带来广阔发展的基础上,整合有关的资源,结合相关的优势学科,创建有独特优势的科研创新平台。在该平台建设的基础上,科技创新团队就能够更好地找准研究方向,更容易取得优良成果和获得较快的科研增长速度,积累达到一定的实力后,就可以朝更具有挑战的领域出发,进一步增强实力,从而努力成为国内外的科研水平一流的团队。

(四)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增强地方高校的社会认同

产学研结合是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生命力所在,坚持产学研结合是发展科学研究的根本途径。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高校是人才、知识和技术的摇篮和重要力量,同时地方高校的责任和功能之一也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所以地方高校更应该团结学校内部资源和外部地方、企业的相关资源,努力建设完整成熟的高新技术科技平台和对内外可以共享资源的科技平台;充分发挥科技平台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关联度高的优势,找准合作的重点,积极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和合作力度,努力推进“产学研用”的结合,从而提高科技创新平台的研究水平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能力。

四、结论

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使命下,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理应坚持“突出原始创新,鼓励自由探索,注重基础应用,强化平台建设,培养顶尖人才”的思路,发挥团队作用,聚集和吸纳创新人才,面向地方经济社会重大发展战略的需求,构筑知识创新体系,促进原始创新能力提升,加强科技创新基地建设,提高地方高校综合竞争力。

[ 注 释 ]

[1] 苏跃增,徐剑波.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几个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6(12):39-41.

[2] 覃永毅.基于创新平台建设的地方高校创新能力转移[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7):190-192.

[3] 戴晓琳,刘成敏,陈子敏.西部高校科技创新平台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实践――以宁夏大学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0(2):91-92.

[4] 闫健,栾忠权.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与发展的策略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1):70-72.

[5] 骆丹,华小梅,宋浩.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的几点思考[J].高等教育管理,2007(9):20-22.

第4篇:科技创新方面的成就范文

【关键词】科技创新;文化;生成

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并列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其中创新发展列在第一位,无疑是未来发展方向的重中之重。党的十报告鲜明地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如果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那么创新就是第一驱动力,人才则是第一资源。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就是科技创新人才的竞争。随着科技创新理论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科技创新文化的生成机制作用日益凸显,越来越引起各级领导、科技管理部门和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1营造科技创新的文化氛围

文化是人类思维的底蕴,是科学技术创新内在的需要和精神动力,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客观要求,也是科技社会文明进步发展的重要成果。创新文化是科技创新的基石,主要是指从事科技创新的个人和团体所具有的价值和观念、理想追求、行为准则和伦理道德规范。创新文化建设是科技创新过程中人类不断发展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能力与水平的必然要求,这不仅是历史的经验,也是现实的迫切需要。深圳市委、市政府早在2004年颁布的1号文件《关于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推动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决定》中,比较完整地表述了创新文化的内涵,即倡导敢于冒险、勇于创新、宽容失败、追求成功、开放宽容、崇尚竞争、富有激情、力戒浮躁的32字创新文化。创新文化建设,不仅要提倡科学精神文明,还要提倡人文精神,要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很好地结合起来。创新文化不仅为科技创新提供土壤、氛围和环境,同时也是规范科技创新行为、约束科学技术负面影响的重要力量。历史经验表明,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对国家和民族的科技创新能力发挥着关键作用。十八世纪以来,世界科技中心和工业中心从英国转到德国,再到美国,表面上是地理位置的更替,实质上是创新能力特别是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由弱到强的转移。众所周知,在科学史上有一个著名的“李约瑟难题”: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发生在中国?有专家指出,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就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创新的萌芽或者被扼杀,或者被扭曲成病态。文化力是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是孕育创新人才和创新成果的温床。在原始性创新已成为科技发展能力核心的时代,在知识产权已成为重要财富源泉的年代,营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是一个民族决胜于新世纪的制胜法宝。文化环境是个潜在的、深层次的重要因素。创新要有成果,出成果要有人才,出人才要有适应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和环境。“硅谷长盛不衰,其奥秘何在?创造是人类精神之本、力量之源。硅谷的增长是有创新驱动的。专家们普遍认为,硅谷的成功决不是芯片,不是软件,不是电脑,而是创新,是创新的制度和环境。硅谷是成功的家园,创新的沃土”。“硅谷的‘形’是比较容易仿效的,但要仿效硅谷的‘神’却并不容易。这就是为什么世界上有这么多有‘形’的硅谷,却少见到有真正仿效和传承了‘硅谷精神’。美国英特尔公司总裁戴夫•饱特鲁克说过:“硅谷产生出来的令人兴奋不已的新产品和新服务使硅谷闻名遐迩,但这远不是硅谷最引人入胜的地方,硅谷最精彩的东西是其增长和创新的工作方式和精神”。令人振奋的是,我们国家已经采取一系列政策或措施以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例如,、全国青联的“中国青年科技创新奖”;、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的“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每两年举办一届),旨在推动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锐意科技创新;以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都非常有利于推动青少年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培育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青少年的科技素质,鼓励科技创新人才的涌现。

2培育科技创新的土壤环境

创新是需要土壤的。全民的科学素质、良好的创新文化,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社会基础。一个创新型国家,应当是科学精神蔚然成风的国家。作为科技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科技园和高新区既是科技创新组织载体,又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和土壤。因此,加快大学科技园和高新区建设,构筑科技创新组织载体,为科技创新培育良好的土壤环境,对于完善和发展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区域经济和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大学科技园作为大学生服务社会的窗口,肩负着尽快转化高校科技成果、孵育有发展潜力的高科技小企业和培育创新创业人才的历史使命。高新区是科技的集聚地,同时也是创新的孵化器。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在世界新技术产业革命发展的推动下诞生的,始建于1985年7月成立的深圳科技工业园,国务院1988年5月批准我国第一个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关村,中关村也是我国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吸引科技人才进入经济建设领域,实现科技与经济结合,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带动地区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对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科技创新系统不断拓展的过程,既是科技活动的主体互动不断强化的过程,也是其相互作用的组织形式不断变迁的过程。实践经验证明,促进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的整合与互动,促进知识和技术在科技创新大系统中的高效流动,既要以已有的知识、技术存量为依托,以相关的制度安排为支撑,同时以必要的组织形式为载体。大学科技园和高技术园区应运而生,是知识经济时代推进科技创新最适宜的社会组织载体,也是“孕育”科技创新的重要土壤环境。这种组织载体具有多种功能:1)集聚功能。凭借在知识、技术或制度方面的比较优势,使原本分散于不同社会组织中的创新资源集聚起来并协同发挥作用;2)孵化功能。孵化并培育高新技术成果、科技创业者和科技中小企业,促使其逐渐发展和成熟;3)扩散功能。推动科技创新传播并促使应用科技创新成果的高新技术产业不断繁衍壮大;4)渗透功能,扩散功能的深化。扩散后的科技创新成果被应用于其他产业,并使其经济效益产生质的飞跃;5)示范功能。在知识、技术和高新技术产品等方面的创新对相关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产生积极影响和示范带动作用;6)辐射作用。科技创新的扩散、渗透和示范对园区和高新区所在地区经济、科技、社会等方面的促进作用。

3尽快制定出台《科技创新法》

科技创新,对中国这艘巨轮而言不仅是时代的选择,更是历史的传承。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从“科教兴国”到“建设创新型国家”,新中国在一次次改革探索中筑起了一条创新驱动发展之路。然而,任何科技创新活动都离不开科技政策法规的支持,保驾护航。政府的组织协调和宏观调控对于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尤为重要,国家应通过政策法规、发展战略与规划以及财政、金融、税收等手段使各方面协调配合,提高科技创新体系的整合效率,增强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当前,发达国家已经充分认识到法律对于激励和保护科技创新的作用,并纷纷出台了鼓励科技创新的法律,以保障科技对经济的强大推动作用。在国际公认的权威经济分析报告—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中,“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是否有法律环境的支持”一项我国排名落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是影响科技创新的重要因素,相关的法律是否完善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科技创新的发展。在这方面,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值得借鉴。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制定并实施了多项与科技创新有关的法律及其配套法规,初步构筑起我国科技创新法制的基本框架体系。1993年10月10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是我国科技进步的基本法,为我国科技立法的系统奠定了基础,为推动我国技术创新发展提供了基本准则。2012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了《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等诸如此类,有力地促进了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随着全球科技、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应适时地在研究本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参照国际条约和国际惯例,借鉴国外科技创新立法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依法保障和促进科技创新的发展,从而不断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4加强科技创新知识产权保护

知识产权保护是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增强经济、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激励机制。加强与科技有关的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是提升我国科技创新层次、增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与经济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没有知识产权保护就没有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在技术上表现为进步,在市场表现为独有,在法律上就应当表现为一种权利。然而,目前我国面临的形势并不乐观:我国的“三地专利数”份额在国际上所占比例太少。任何大国都是在本国申请的专利较多,因此用任何一个国家专利局的专利数来进行国际比较都不合适。“三地专利”指的是在美国专利商标局、欧洲专利局和日本专利局都进行了申请,而且至少获得了美国专利商标局批准的专利。这三个专利局是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专利局,因此,用某国的“三地专利数”占全世界三地专利数总和的份额来进行国际比较,能较好地反映各国的技术竞争力。一方面,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作为其在科技、经济领域夺取和保持国际竞争优势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这将使发达国家的技术垄断地位进一步加强,市场垄断能力进一步提高,并可能使我国在高科技方面的技术进口受到更多的限制和付出更高的商业成本。另一方面,许多国外跨国公司在利用保护知识产权制约对手、维护自身利益方面采取了更加有力的行动,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构成了一定的封锁和威胁。从国际知识产权领域的发展趋势看,现代的知识产权制度呈现出保护范围不断扩大、保护力度不断加强的态势,在国际科技、经济竞争中的作用不断增强。加入WTO以后,我国在科技、经济领域与发达国家的竞争更为复杂、更为激烈。要进一步增强我国科技、经济竞争实力,必须把知识产权制度的建设和运用放到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高度上给予考虑,统筹安排,协同推进。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日报2012-11-18(1)

[2]钟坚:“硅谷”与“硅谷文化”,《深圳特区经济》2000年第5期

[3]本报评论员:营造创新发展的良好制度环境,科技日报2012-11-26(1)

[4]本报记者张显峰、陈磊、高博:创新驱动中国巨轮—党的十以来科技改革发展进行时,科技日报2013-11-15(1)

第5篇:科技创新方面的成就范文

论文关键词:综合性科技期刊;地方经济;舆论引导;信息传播;沟通协调

科技创造财富,科技引领未来。作为展现当地科技工作的窗口和知识传播的平台,地方综合性科技期刊要在科技发展的浪潮中顺势而行,发挥自身特点,将杂志的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这要求期刊有一个明晰的办刊思路,将科技两字贯穿始终,做深、做透科技这个大文章,只有心系地方经济发展才是期刊生存和发展的活力所在。

1地方综合性科技期刊发展现状

一直以来,综合性科技期刊在传播党和国家的科技方针、政策,科技法律、法规,科技发展动态和科技管理工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科技事业的日益繁荣,综合性科技期刊普遍存在着规模小、体制落后和思路狭窄等问题,已经难以适应发展的需求,亟须走出“小科技”,融人“大科技”。

1.1地方综合陛科技期刊存在的问题

1)办刊意识不强。目前,多数有着政府背景的综合性科技期刊还依赖于靠上级管理部门给予一定的补助、收取微薄的论文版面费来维持生存,对于刊物的未来.办刊人缺乏统一、明晰的办刊思路,市场经营意识和杂志品牌意识淡薄,严重影响着刊物的发展。

2)内容与风格缺乏特色。许多综合性科技期刊的刊名大同小异,杂志的整体风格类似,基本以刊登职称论文为主,缺乏自身风格和亮点。此外,为了降低运营成本,还人为地将杂志采访、报道、活动策划等功能省略,取而代之刊登文件、领导讲话、过时消息等一些枯燥乏味的内容,严重影响着刊物的可读性。

3)脱离实际、视野狭隘。一方面,关系稿、人情稿、职称稿等充斥版面;另一方面,缺乏必要的调查研究和实践探讨,无法从更高的角度深层次挖掘和展现当前的科技发展成就。及时分析当前社会经济热点、难点问题等。

1.2地方综合性科技期刊承担的责任

1)社会责任。综合性科技期刊既是党和政府重要信息的者,也应是社会公共信息的者,起着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和桥梁作用,既有公共产品的性质,也有产业的性质,因此,也必须要有社会公益意识,承担社会责任。

2)分析报道的责任。虽然杂志的特点决定了它不能像报纸那样及时报道瞬时新闻,但应借助于专业学科的背景知识,更深层次地挖掘内涵,详尽阐述所涉及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综合性科技期刊要在众多杂志中脱颖而出,更应牢牢把握与科技相关的各个领域,发挥杂志特点,确立自己的地位。

1.3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综合性科技期刊助力

1)在综合性科技期刊缺位的情况下,对地方经济发展研究较多的还是大众期刊,关注的焦点也只是集中在现象报道、宏观建设、观念改变等方面.缺乏专业背景的它们在遇到具体问题时仍无法深入解决。所以,综合性科技期刊应站在科技发展的前沿,从科技的角度担当起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任。要针对当地经济解决实际问题。

2)一批综合性科技期刊的探索已初现端倪。《华东科技》《今日科技》《太原科技》等杂志纷纷改版,引进大众期刊的成功经验,一改过去“论文期刊”的面貌,以各地指导科技工作窗口、企业科技顾问、科学生活向导为主要内容,使杂志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了一定的指导性和权威性。用事实证明了综合性科技期刊可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力支持。

2综合性科技期刊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大有可为

2.1宣传典型为自主创新营造良好环境

1)宣传区域科技经济发展焦点。把握区域经济命脉,结合科技发展动态,破解发展难题,积极探索符合地方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杂志内容,宣传报道各地推进自主创新、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建设方面的新思路、新举措,以及在产学研合作,促进技术、市场与资本紧密结合等方面的案例。

以《今日科技》杂志为例,作为浙江省科技厅主管的一本综合性科技期刊,该杂志自2005年改版以来,不断在科学技术厅、科学技术局、科技型企业和科学大众之间寻求平衡点。开辟了“资讯·观察、产业·财富、研究·创新、科普·时尚”四大栏目,一方面,报道全省科技动态,宣传各地科技局的重大科技举措;另一方面,广泛联系科研工作者,关注大众焦点。其中,每期的一大看点就是对县域科技经济发展亮点的宣传,这是编辑人员在结合当地区域特色和政府部门的汇报材料的基础上,经过策划、提炼而来的,如“景宁创业富民名茶科技强县”“鹿城:打造自主创新温州模式”“汽车科技涌动路桥”等一系列展现区域发展特色和风采的专题,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成为各地交流经验的平台。

2)宣传企业自主创新典型。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一旦选择好典型案例,大力宣传企业自主创新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就能引导企业从重视基本建设、技术改造的扩大再生产转移到重视技术创新上来,进一步促进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为地方企业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氛围。以《今日科技》杂志为例,《飞跃集团——核心技术创新战略》《海正集团——博士后创新战略》《“珠光”为世界刺绣无限光彩》等系列文章在“自主创新浙江行”栏目中的集中反映,展现了浙江民营企业“在自主创新中迅猛发展”的新风貌。同时,激励了更多的企业转变观念,积极投身到自主创新上来。

3)宣传科技相关部门的成功经验。重点宣传地方政府、科技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构筑公共科技创新平台的成就和打造一流区域创新体系,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环境方面的新举措。这对新时期转变科技行政部门工作职能和工作方式,提高科技管理工作效率和科学决策水平,扩大科技工作影响力有着特殊意义。《今日科技》杂志在2006年第6期,以较大篇幅刊登了位居“全国经济百强县(市)”第5位的慈溪市在开展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基本做法,即“政策引导、主体培育、平台打造、载体带动”,从科技工作的角度归纳和总结了近年来慈溪市委、市政府以自主创新推进慈溪率先实现科学发展的成功经验。同时,与各地科技局密切联系,为当地的科技局长开辟了“创新大讲堂”栏目,使科技局长的工作思路和声音能在杂志上进行广泛地交流、引起争鸣,为其他地区开展科技工作提供了借鉴。

4)宣传科技创新人才。综合性科技期刊应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加强对科技人才、科技先进集体、科技系统先进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在科技创新方面树立学习典型,为广大科技工作者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舆论环境。

2007年,《今日科技》杂志开辟了以反映科研人员的历程、风采、成就为主要内容的特色栏目“科研人生”。宣传报道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中国计量学院院长林建忠,执著追求再造龙泉青瓷冰裂纹绝技的工艺美术大师叶小春等人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深入挖掘、真实再现”,科技杂志以其特有的角度宣传科技工作者,树立了科技创新人员的典型。

2.2传播信息为区域发展提供信息支持

1)政策信息。针对政府部门最新的方针政策、发展规划、调研统计等重大信息,深入解读其中涉及科技发展的政策措施,及时回答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综合性科技期刊背靠的就是“科技”,对政策解读的优势是其他刊物无法比拟的。

例如,《今日科技》开辟了“本期特稿”“权威推荐”等栏目。作为浙江省科学技术厅的舆论阵地,该杂志对浙江省科技发展新举措、科学技术厅政策法规、重大决策等都能够及时分析解读。

2)农业科技信息。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时期,农民对技术、管理、经营等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技信息必将为我国传统农业注入新的活力。

《今日科技》杂志的“聚焦三农”栏目应运而生。《宁海“紫甘薯”种出“生命软黄金”》《创新科技特派员服务机制提升支农水平》《稻鱼共生:一号农业文化遗产》等文章深受农户欢迎。一方面,探索了农业科技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为转变农民思想观念,宣传科普知识,提高农民种养殖水平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国内外发展动态。就浙江经济而言.虽然经济发展迅猛,但仍是资源小省,问题突出。众多企业缺乏长远目光,在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利润不断下降,缺乏竞争后劲。因此,作为杂志媒体就应关注、追踪前沿,甚至预测趋向,帮助企业在产业转换升级当中发挥导向作用。同时,还应以媒体的宽广视野为区域科技发展决策提供参考。

“科技要闻”“科技在线”“科技广角”等栏目就针对国内外最新技术、产品和动态予以报道.透视其中的关键。如《科技时代资讯前沿》综合反映了国外最近科技产品,让读者了解与掌握了最新国际化产品。

2.3策划活动积极发展版外经济

1)策划评选活动。2006年,《今日科技》杂志社承办“2006年浙江省百名科技自主创新青年标兵”推选表彰活动,正式启动后,反响巨大。来自全省各地的科技部门、科技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都踊跃推荐,积极争取国内首次科技自主创新青年标兵的推选名额。

通过评选活动,《今日科技》杂志发挥了科技期刊整合不同资源的优势。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杂志的影响力;另一方面,通过推选、表彰高素质的、具有蓬勃创新精神的青年科技人才,展示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树立标兵和模范,引导更多的青年科技人才积极投身于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建设中。

2)举办论坛。目前,众多媒体都通过承办论坛来共同为社会经济发展献计献策。《今日科技》杂志通过承办“首届浙江省科技企业家论坛”,为浙江省的优秀科技企业和优秀科技企业家提供了一个展示自主创新成果、总结自主创新经验、交流自主创新思想、畅想自主创新未来的崭新舞台。通过杂志的影响力,邀请政府官员和企业家们做精彩演讲,多角度地讨论了浙江省企业如何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强省战略的实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科技下乡。综合性科技期刊可以借助自身的信息资源优势和集中的科技网络,为地方经济发展牵线搭桥。《今日科技》杂志在数次科技下乡中,不仅给广大农民带去了丰富多样的科普书籍.而且根据当地特色带去了一些实用技术。甚至.编辑部还组织人力,对口与地方政府创办试点性质的企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科技结对枫树湾”就是典型的例子。不仅给该村农民送去科技书籍、科教光盘等科技物品.还与村干部和广大农民进行面对面的座谈.心与心的沟通。特邀科技特派员到枫树湾村为该村杨梅种植户举办了一期别开生面的培训讲座;畅谈科技结对的3年计划和近期具体事宜,设计推出枫树湾村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杨梅礼品包装盒:提出“科技结对,产业创新.典型引路.跨越发展”的战略思路;商讨枫树湾村杨梅市场招商引资、申请省级绿色农副产品认证、开办杨梅技术培训班、举办杨梅大会等内容,得到了当地村民的热烈欢迎。

第6篇:科技创新方面的成就范文

关键:创新型国家、人才、教育制度

当今世界已经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极大地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技文化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优势,谁就能够掌握发展的主动权,世界各国纷纷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2005年党中央提出,要用十五年左右的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

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政府根据国际竞争态势和我国具体国情而做出的重大科技战略选择。那么,大学作为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过程中就应该得到合理的定位。构建一个具有开放性、科研型和创新性的大学体制就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举措,是促进创新性国家发展的主要动力。

一、教育在创新性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当前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竞争。为在竞争中赢得主动,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国家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走创新型国家之路,成为许多国家政府共同的政策选择。在新的国际竞争格局中,发达国家主要利用自身的技术和资本优势占据领先地位,特别是通过技术控制市场和资源,形成了对世界市场特别是高技术市场的高度垄断。发展中国家要想在这种国际性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只有不断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扩大比较优势,才有可能实现经济社会的跨步发展,否则将会被世界的发展步伐所拖累,远远的落后与世界其他国家,甚至被边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事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并在某些科技领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发展的水平还处于原始状态,原始创新和系统集成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资源、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投入的驱动,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一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科技供给能力不足是制约我国科技创新的主要因素。”因此,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环境、新任务和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只能走创新主导的发展道路,通过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科技的大发展,实现发展的新突破。所以,通过自主创新增强国家实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去的竞争优势的必然道路选择。

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必须依赖于合理的国家创新体系。其中,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主要载体,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在国家创新体系中虽然明确了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但由于体制制约和技术进步等原因,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在这种背景下,大学,特别是研究型大学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担当起科技自主创新的重任。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现代大学新的发展任务和科技战略需求已经将我国大学历史地推向科技自主创新的“前台”,创新型国家呼唤创新型大学,而创新型大学需要政府制定合理的大学体制和推行大学科技政策加以支撑。

二、我国大学体制的现实状况

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存在着严重的弊端,教育的发展并没有促进经济发展效率的提高和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我国仍然处在一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的发展过度地消耗着社会和自然资源,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造成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教育体制、自然资源状况、社会环境和国际环境等方面的因数都影响着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但是沿袭了几千年之久的传统教育却是影响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因素,我国的现代教育仍然受着传统教育的很大影响,传统的教育观念束缚着我国教育的创新发展,束缚着教育线上的广大人员的思想解放。目前,我国的教育思想主要集中于对学生的理论灌输上,教育中只看重学生的成绩表现和注重对学生个人知识的积累,在教育中并没有很好的发挥受教育人员的广泛兴趣爱好和发散的创新思维,发展创新教育的发展战略。所以很多从这种教育体制中走进社会的人员,在社会生活中并不能很好的发展创造型思想。另外,我国的大学教育还存在严重的体制问题,就是对大学的行政干预,在我国现有的教育制度中领导大学建设发展的核心是政府,大学成为了政治制度中的一部分,受制于政治因素的影响很大,这在很大程度上牵制了创新型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政治行为对大学干预的另外一个重要影响是,政治的干预严重的制约了大学自由思想的发展,大学的教育成为了政府或者政党宣传意识形态,控制社会思想的一种重要工具,大学的自由之风不能形成,所以大学的创新思想就受到了政治制度的严重挤压,创新型的大学建设的思想空间被政治形态占用。所以,要促进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就要对我国的教育体制和观念进行合理的梳理,并在教育制度上进行改革和创新发展。

三、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发展路径探索

教育是创新型国家的建设的重要支撑,教育的创新发展能够促进国家的创新发展,一个国家教育思想创新程度在很大范围内影响着国家的发展状态和发展空间。而,目前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瓶颈之一就是教育观念和体制的落后,甚至可以说我国的教育制度和观念是阻碍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主要原因。因此,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目标实现就不能离开对教育制度和观念的改革,而,对教育的改革应该集中于教育制度和观念的更新,还有就是改革大学的科技创新政策。

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过程中,人们对大学的期待以及功能定位不同,政府关于大学的科技政策导向也不相同;由于各国资源禀赋、制度基础、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大学科技政策在不同的国家以及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自然有所区别。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过程中显现的大学科技政策问题,涉及大学科技改革与发展的许多方面。有的是属于世界各国大学科技发展中的共性问题,反映了大学科技发展的共同规律和普遍现象;有的则是由我国大学科技的体制、基础、文化传统等实际情况所决定的特殊问题,反映了我国大学科技发展的特殊矛盾。当前,我国大学科技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科技资源分散与重复设置等问题,归根结底源于大学科技发展存在政策,是在政府新的科技战略格局中大学科技政策的缺失所导致的必然结果。因此,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中队大学的科技政策进行改革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的。

综合现达国家创新思想的建设,可以看出,目前,很多发达国家创新型思想的建设就是把对大学的科技政策规划到国家整体科技战略规划之中,并通过具体政策鼓励大学科技创新活动。从根本上来说,大学对科技发展的重要性是由大学的本质特点决定的,源于大学的学科、人才、信息、国际交流等优势,同时也离不开政府的科技政策导向和制度支撑。美国之所以能在三十年的时间建成世界一流的大学的体系就是得益把美国的大学规划进国家整体的科技战略之中。当前,我国大学科技政策存在的问题的实质,就是政府对大学科技政策的供给不足与大学科技活动无序运行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科技实力的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相适应,大学科技政策也经过了多次变革和调整,但由于计划体制的“惯性”和对大学自主活动空间的限制,在政策的结构和安排上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保留与集权管理模式相适应的科技活动管理模式。在市场经济以及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面对知识经济时代旺盛的科技创新需求,面对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中新的科技战略要求,现有的大学科技政策显得越来越被动和无能为力。因此,必须及时改革我国大学的科技政策,进一步促进创新型国家的发展。

随着我国以市场机制为导向的科技政策的转型,大学科技的供应模式开始受到冲击,科技需求的主体也渐趋多元化,除了政府之外,还陆续出现了一些需要加强自身竞争力的企业和其它类型的机构。因此,原来政府指令性的、封闭的科技供应模式要逐渐向自主性的、开放的科技需求模式转变。这种模式以社会和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大学与企业以项目为核心开展合作,建立产学研基地或高科技园区。其中,关键是要解决好大学与政府、企业、市场之间的责权关系,建立有利于调动大学科技创新积极性的体制和机制。改变原来政府控制教育的制度体系,放松政府对大学的管制,政府应该对大学进行适度管理,还大学一个思想自由发展的空间和环境。大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科技发展不可避免地引入效率标准,效率和责任之间的制约机制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才能解决,以保证大学科技活动的方向、功能、效益、质量等方面协调发展。现实中的关键问题是转变政府管理大学科技活动的方式,主要运用政策调节大学科技创新活动。第一,通过立法加强对大学科技发展的宏观调控。从美国大学科技扩展的历程可以看出,政府立法和相关政策支持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二,通过经费调节大学科技活动。政府有权通过财政拨款、税收政策等调节大学科技经费,鼓励市场和企业与大学合作研发项目。特别是要改革行政性拨款和内部资源分配模式,采用竞争申请和合同管理的方式,以提高科技经费使用效率,保障政府科技发展目标的实现。第三,通过信息和质量管理引导和规范大学科技活动。政府可以通过科研项目规划调节和引导大学科研方向;通过评估、检查等途径监督科技活动运行状况,通过改革项目管理和经费管理方式保证大学科技活动的质量和效益。

创新型国家建设在教育中需要改革的另外一方面就是对教育制度和观念的改革。总书记明确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是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对高校的迫切要求,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许多高校对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研究不多,缺少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意识、方法和环境,科研和教学活动结合不够,培养模式陈旧。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加速教学改革。

教育观念上,我国目前的教育基本上是以继承为中心的传统观念,以知识观作为理论基础,认为知识是对经验、事实、规则等的认识,而这种认识的真理性是绝对的、唯一的、静止的、甚至是终极的。因而在教学中强调的是对知识的记忆、模仿和重复性的练习,这种传统教育观念反映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简单地说就是以继承教育为我国现阶段教育的中心观念。”继承教育观念的最大特征,是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传授知识,教师是注入知识的注射器,学生是吸纳知识的容器,于是知识越多越好就成为一种成规。不要认为知识越多越好,而应该服从于应用,要与自己驾驭知识的能力相匹配,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时,他的物理知识并不多。在以现代科学技术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大都注重学生的独力思考,鼓励大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重复所谓的标准答案。教育具有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双重力,对此高校教育必须作出抉择,适时进行教育观念的改革,使之能够很好的服务于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

对教育观念进行改革的同时,还必须对我国的教育中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在教学方面的改革主要集中与一下几个方面。(1)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我们的教育应该在普遍发展学生各种智能的基础上,着重发展其个性、特长,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2)探求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方法。不在只注重对学生的知识灌输方法,而是更多的培养学生对事物和问题的观察、思考、索能力,在教育中注重对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的培养。(3)把研究引入教学过程。教学的方式、方法应当从过去的书本知识传授转移到以探索为基础的教学上来,使学生成为探索者。开展研讨式学习,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养成科学探索精神。加强实践教学。学校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进入社会实际,开展教学实践,并把实践中提出的具体问题带回课堂研究,使实践教学不仅成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方式,而且成为提高创新能力的手段。(4)开辟第二课堂。国内外的经验证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组织和参与的第二课堂活动,是培养创新人才必不可少的形式。第二课堂包括科技、文体、社团、调研、试验等活动,要让社会成为培养学生能力的大课堂。(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激发创新意识。时代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动、静态的校园文化建设也必须紧跟时代,创造符合时代要求的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马廷奇.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大学科技政策创新.教育与现代化.200803.

[2]赵奎志.高校教育要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发挥重要作用.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02.

[3]李津.中国国家创新战略的演化[J].新华文摘,2005(22):121-124.

[4]姜军,武兰芬等.发达国家政府在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方式及启示[J].科学学研究,2004.

[5]肖广岭.国家科技政策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美国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

[6]史秋衡,冯典.转换政府调控方式优化高校分层分类[J].高等教育研究,200512.

第7篇:科技创新方面的成就范文

创新驱动才能“后发赶超”

——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白春礼谈“创新驱动”

近年来,四川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但挑战不小。既包括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发展中供不应求与部分产能过剩等问题并存;也有企业整体创新能力不足等共性挑战,还有地震灾害等个性挑战,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繁重艰巨的任务。

在这种情况下,四川要实现“两个跨越”目标,必须依靠创新驱动。首先要推动观念创新。对四川而言,要树立“后发赶超”的观念,高端谋划,前瞻布局,利用资源、环境、市场约束加剧形成的倒逼机制,实现后来居上;要树立“转型发展”的观念,坚持不以牺牲资源环境、损害社会和谐为代价求得快速发展,着力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树立“抢抓机遇”的观念,要以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产业结构性调整为契机,发挥四川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后发优势,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科技与经济协同发展,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共赢,是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虽然部分先进企业和科研机构已探索出一些合作共赢的成熟模式,但由于体制机制和利益分割等原因,当前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当然,我们也希望企业能进一步转变观念,通过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对接与合作,持续培育技术创新能力,真正确立在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

政府要科学规划区域创新体系和产业发展布局,扶持产业发展;另一方面,要组织和支持科研院所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此外,政府还要深入推进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积极探索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政策制度和体制机制,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被确定为全省转型发展、跨越提升的新动力。在我省从“资源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过渡阶段,我省如何提高企业科技创新水平?未来该走怎样的创新之路?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省社科院副院长、研究员盛毅。

关于创新驱动

经济发展难度加大,迫切需要创新

记者:我省首次将“创新驱动”提到这么重要的位置,您怎么看待这一战略论断?

盛毅: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四川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首先从产业结构来看,支撑我省经济快速发展的产业,是一般制造业和占较大比重的优势资源的产业,通过这些产业量的扩张,四川经济发展已迈向新的台阶。同时,四川科技资源虽然丰富,但总体实力还不够强,科技转化率不高,在传统的发展模式没有更大的依赖性之后,新的发展阶段就必须加大创新力度。以往以量的扩张为主的经济发展,对我们的管理和政策方面的需求要求低,下力气抓一下管理就可以适应我们经济发展的要求。但现在经济的发展变数越来越大,经济发展的要求在提高,难度在加大。在这个基础上向前发展,我们现有的产业结构、技术、体制还存在一些问题,那么要适应新时期发展的迫切需要,必须要有新的技术和体制机制来支撑,这就是我们为什么会提出“创新驱动”这样的一个要求。

记者:我们也注意到,“投资拉动、产业支撑”是四川近年来经济工作的重要着力点。那么,我们实施创新驱动,会不会与投资拉动的战略相矛盾?

盛毅:两者并不矛盾。四川的发展阶段决定了这个时期我们的基础设施、民生工程、产业发展,都有很大的投资空间。科技创新、观念创新、体制创新等等,也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建立物质基础本身也要创新。而创新驱动本身就蕴育在这个过程中。离开了创新驱动,我们的投资就没有可持续性,甚至见不到效果,收不到成效。我们不能说我们有创新这个动力了,就不需要投资这个动力了。它们两者不是同一个层面的问题,我们推动经济增长,还是要靠消费靠投资靠出口,而我们现在保持两位数的增长,投资还是驾辕之马,起龙头作用。

关于创新载体

企业的创新能力决定整个经济的创新能力

记者:一般来说,企业是创新的重要载体。但是要真正把企业的创新能力放活,也少不了来自方方面面的合力。您认为,现阶段该如何加强我省创新载体的建设?

盛毅:如果按照我们创新驱动的要求的话,要讲创新载体有这样几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就是政府管理上的创新、体制机制的创新,包括政府促进科技进步的政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这一块现在是非常重要的任务。也就是说,企业可能有创新能力,民间可能有资金,也愿意向科技来投入,但是没有合适的渠道和政策,这就要求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我们现在经常讲顶层设计,实际上就是感觉到这一块现在已经成为制约创新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当前创新的一个问题。

第二个层面就是企业,尤其是企业的科技创新。企业是生产力的细胞,也是承载生产力的主体,企业的活力和创新能力决定了整个经济的创新能力。所以,在科研开发、新装备、新技术、新工业的引用方面,企业要将其变成一种自觉的行动。有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重视短期利益而忽视长期存在的问题。这种情况下,企业自身能否围绕创新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好的机制也非常重要。很多企业有部级的技术中心或省级的技术中心,这是他们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载体。那么,怎么去和科研院所、高校结成联盟,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形成更强的创新能力,这个也是当前我们需要做的。

关于创新路径

创新必须是配套的、全方位的

记者:四川作为西部的内陆省份,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您认为我省未来的创新发展还要从哪些方面着力?

盛毅:我想首先还是观念要创新,我们上下都要树立开放的意识、改革的意识,依靠科技推动经济发展的意识。逐渐要从依靠传统的要素驱动,转为依靠科技创新驱动上来,这是一个大的方面。

另一方面要加大体制方面的改革和力度,比如政府的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包括对各级政府政绩的考核、干部的选拔和培养、财政资金的安排;比如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怎么盘活现有的科技资源,让已有的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科技选题怎么来针对市场的需要、企业的需要来确定自己的选题,让闲置的设备、闲置的人才,更好的进入到经济主道上等等。

第8篇:科技创新方面的成就范文

【关键词】科技创新 创新机制 世界观

一、重视哲学社会科学与科技创新的互动作用

哲学社会科学本身就是科学,是帮助人们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解决理论认识和科学思维,解决对社会发展、社会管理规律的认识和运用的科学,它能为科技创新提供科学的方法、精神支持和制度保障,能够确保科技创新的发展方向。

中国人民大学纪宝成校长总结了哲学社会科学对于科技创新有如下的重要作用:哲学社会科学能够使科技创新的主体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形成科学的方法论和思维方式;能够确立科技攻关的方向和重点,坚持正确的科技运用的价值导向;能够为科技创新提供良好的人文氛围和充满生机活力的运行体制;能够培育科技创新需要的科学精神和崇高的道德。

因此,要促进自然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之间相互影响、渗透,注意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有机结合;要想在自然科学研究方面获得成就,必须依靠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否则就可能误入歧途,甚至会走向伪科学的泥潭;要科技创新,必须掌握必备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以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包罗万象的自然现象和纷繁多变的社会现象,为不断地推动科技创新做出积极贡献;而加速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还必须深化科技创新体制的改革。我们要把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作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基准和方向,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能够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有力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充满活力的运行机制。

而科技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最高意义上的力量,它是通过变革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发展的。一定时期的思维方式往往较为普遍的影响着这个时期人们思维活动的指向、过程和结果。因此,一方面科技进步与发展,需要人们思维方式的创新与转换,另一方面,科技进步与发展也会推动人们思维方式的进步。科技创新可以不断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形成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科学基础和技术支撑,形成激发社会的创造活力,升华人的精神境界,促进形成激励创新、竞争合作、和谐共进的文化氛围。“以人为本,创新跨越,竞争合作,持续发展”,这16个字概括了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但是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持续发展”的关键却在于建立一种不断修正和调整科技发展方向的机制和工作模式,因为没有一流的体制和管理,就不可能有一流的创新工作。

二、树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良性互动的科技创新机制

各类科技创新主体、创新活动的管理者、参与者,要在科技创新实践中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尤其是在科技创新机制建设上,各级领导干部、科学家、科技管理者以及科技工作者,要以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作为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如爱国主义精神是我国科技工作者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重要体现,我国老一代科学家在这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模范作用。目前我国科技界要求牢固树立“爱国奉献、创新为民”的思想,“爱国奉献”是对科技工作者价值观的一种引导和塑造,“创新为民”是明确追求创新的主要目的,也是人生价值的一种体现,意味着开展科技工作,我们必须始终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心中,科技创新必须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的健康、安全、富裕和幸福,使创新成果惠及全体人民,造福社会。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就是要人们树立正确的看世界的观点、态度和看法,世界观是价值观、人生观的基础。以科学的世界观为指导,探索客观真理、运用客观规律,有助于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有助于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协调处理好人类社会、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等重大问题。

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就其基本内容而言,主要包括人生的价值、人生的目的、人生的理想、人生的态度、人生的责任以及人生中所反映的一切问题的总和。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实质在于正确认识人的本性,树立科学的人生目的,确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明确人生所应承担的责任,追求崇高的理想和信念。说到底,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就决定了人们能致力于什么样的创新。

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在人生实践中,总结自己和他人的人生经验而形成的对人生活动的意义、作用及价值衡量标准等问题的根本看法,即介入了人生追求的基本观念和评价标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念正悄然变化:价值主体个体自我意识增强、人们价值评价标准模糊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等,它要求科技创新机制的建设,必须考虑到以上变化,使人们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能把握好“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现有价值与应有价值”的统一。

此外,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科技领导干部和各级行政领导政绩观的基础。只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才能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才能真正做到求真唯实,自觉地全面地贯彻科学的发展观,才能致力于实践新的科技发展观。

三、树科技创新观念,建科技创新机制

四川省要建设科技创新机制,首先要以哲学社会科学的思想和成果为指导,引导全社会、各级行政部门、各

级领导干部、科技管理者和科技工作者树立正确的科技创新意识,树立创新观念。以此为基础,推进全社会、全民崇尚科学,积极参与科技创新的热情和积极性。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人类社会关于思想发展的最新成果,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为民,成果为民共享,体现了对人的价值的尊重;科学发展观坚持从实际情况出发,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以创新促发展,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出现的矛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科学发展观强调实现均衡、健康和协调的发展。四川省的科技创新机制建设,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有计划、有重点、有特色、有系统的开展科技创新,实现均衡、协调、健康的可持续发展。

2、正确的用人观。各级领导干部和科技管理工作者要善于“识才、留才、用才、育才”。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建立和完善适合我省科技发展需要的人才梯队及结构,不断发展壮大我省科技人才队伍。要坚持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要依托国家重大的人才培养计划、重大科研和重大工程项目、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基地、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项目,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努力培养一批德才兼备、国际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国际级科学大师和科技领军人物,特别是要抓紧培养造就一批中青年高级专家。要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激情和活力,提高创新效率,特别是要为青年人施展才干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舞台。

3、合理的评价观。合理的评价观,有助于完善以下三个体系:一是对科研立项的评价体系;二是科技水平及成果的评价体系;三是科技成果的转化运用体系。要建立合理的科技引入机制,建立健全科技项目及科技成果的评价体系和管理体系。要建立科技创新的长效运作机制,克服科技创新的短期化行为,以及科技创新活动中急功近利的盲动思想。当然,也要逐步完善科技创新的激励和竞争机制,克服科技创新中的懒惰思想,“等、靠、要”的思想,拿来主义的思想。要借助于有效的管理体系,加强对科技创新的绩效管理和运行的监控。

4、营造开展科研工作和科技创新的氛围。要营造正确的科技创新的氛围,把握科技创新的正确舆论导向,以把握创新的方向。各级行政管理者和科研工作者要树立科技创新的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和宽容意识。忧患意识是为着创新激励,风险意识是强化科研投资意识,宽容意识是促进形成科研工作者潜心科研的平和心态。科技创新中要注意预防因好高骛远而一拥而上的倾向,或犯“科技近视症”等错误。

5、培育城市创新文化。宽松、和谐的城市文化氛围,是科技创新与进步的必要条件,以环境激励人,环境培养人,环境塑造人。建设创新型城市需要创新型人才作为支撑,要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创新文化,倡导创新精神,完善创新机制,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创造性,培育创新意识。以城市为科技创新机制建设的中心,将各类学科、党政军民学等各个层面的人聚集其中,参与其中,为科技创新而努力,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良好的城市文化氛围。

6、重视科学普及,将科技创新渗透到人们的思想意识之中。科学普及不是一句空话,是创新内容体系构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广泛做好科学普及工作,以此提高全体公民的科技素质,培养全民创新文化素质,树立创新意识,弘扬科学精神。要通过加强政府导向,科普宣传,营造创新环境氛围。要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政策法规的宣传和有效落实,切实保护民众的科技创新热情。

(注:本文为四川省技术经济和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科研任务川技管2006研(函)字第001号项目的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路甬祥:关于科技发展的若干思考。

[2] 纪宝成: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3] 徐善衍:增强创新能力的关键在构建创新文化。

[4] 张宝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第9篇:科技创新方面的成就范文

关键词:学习型党组织;高等学校;科技创新

作者简介:徐新洲(1982-),男,江苏扬中人,南京林业大学科技处成果管理科科长,助理研究员;薛建辉(1962-),男,江苏启东人,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教授。(江苏 南京 210037)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林业大学2012-2013学年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基层党组织在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中的作用研究”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5-0009-02

党的十报告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的核心战略,一针见血指出要加强国家创新能力和创新体系建设。在2012年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前国家主席同志提出,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视为核心,把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作为重点,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高等学校作为科技创新的关键链条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不但成为了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攻坚力量,而且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智力支撑者,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宏观创新体系建设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1]

高等院校的党组织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者,为国家高等教育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2010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对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安排。高等院校在践行科技创新的伟大实践中,怎样更好地体现学习型党组织的作用以及学习型党组织如何推动高校科技体制的创新和变革,是高校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过程中党组织面临的突出问题。[2]

一、学习型党组织在高校科技创新中的地位

1.强力的政治保障

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是提高行政能力的要求,是实现科学兴校的前提条件。高等院校科技工作创新和科技体制的改革是全国创新大局的核心组成部分,高校是不是能强有力依照党和国家制定的方针、路线、政策,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增强研发能力,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不仅是实测高等院校科技创新体制建设成败的准则,同时还是实测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成效大小的参考标准。[3]高等院校科技创新实践中的政治核心即努力创建学习型党组织,这样的党组织首先必须发挥政治保障作用,带头宣传以及贯彻执行党的相关科技服务的政策,引领全校科技工作者尽最大努力为国家科技创新和科技体制改革服务,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

2.思想库和智囊团

俗话说:思想决定出路。思想就是规划,就是确定相对科学的战略目标。高等院校科研梯队的精神面貌和思想状况对科技创新的能力及创新水平有着重要影响。学习是创新的源头活水,创新反过来又能促进学习的进程。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培养党员养成自主自愿学习、团队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学习习惯,要求党员具备创新意识和能力,保持先进性,永远走在时代前列。[4]学习型党组织是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开展的智力支撑者,这就要求党组织务必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用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来武装科技工作者的头脑,教育和引导科技工作者扎实贯彻落实党的十以及国家科技创新大会的重要精神,建立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形成锐意创新、争先创优的精神品质,把科技体制改革引入深水区,全方位推进高校科技工作的发展,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道路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3.凝聚力和吸引力

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的目的即让每个党员和党组织都得到提升。学习对于党员来说至关重要,通过学习以及实践,能逐步提高自身的修养,使自身的才智能更好支撑整体。高等院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强调团队观念尤为重要,其团队的组成人员来自各不相同的学科,其背景必定具有差异,共同的价值观和认同感的建立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要建取得这种凝聚力就要求党组织必须在其中起到先锋排头兵作用。[5]每一个党员都只是党组织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所有党员都有一个同样的想法,即更好地促进组织的健康、协调、永续发展,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广大党员个体就能够凝心聚力。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组织活动要密切围绕科技创新工作而开展,还要为重大科技攻关和科技创新的发展服务,千方百计把党员干部锻造成科技创新工作的中流砥柱,把科研业务骨干吸引到党组织来,使党组织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心骨和后盾。

二、健全高校科技创新中的学习型党组织体系

1.规范党组织的领导

高等院校科技创新和科技体制的改革工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触及到利益的诸多方面,要想取得成功就务必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只有把党组织作为高校科技工作的领导核心,方可引导高校科技工作的发展和改革朝着胜利的方向前进。高校开展科技创新需要依靠很多力量,每一个单位都要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高校各级党组织是高校科技工作改革的发力者、发展蓝图的制定者、发展道路的决定者,因此各级党组织要带头起到表率作用。特别是在具体的科研实践中,正如俗语所说“大海航行靠舵手”。对党组织领导干部自身而言,只有深入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根据高校科技创新工作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持之以恒学习,有效地解决科技创新体制与机制改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才能不被时展洪流抛下,才能担当起高校科技创新的领导重任。

2.选拔优秀党组织负责人

按照党性觉悟高、专业能力强的要求,甄选出优秀的组织负责人,由其具体实践高校科技创新和科技体制的改革目标。在科技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基层党组织是先锋兵,对于这类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光从党性觉悟上考察还是不太全面的,科研技术能力则是衡量的关键指标之一。如果一线党组织的带头人不具备较高的科研能力,则难于在行业中树立起权威,也难于在科技创新建设中真正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因此,在高校具体实践科技创新工作中,上级党组织要安排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干的党员干部来辅助党组织负责人开展工作。同时,各级党组织负责人要崇尚科学精神,营造科技创新文化,遵循科研规律,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高校科技创新。

3.做好宣讲师与传经送宝人

高校学习型党组织要做科技创新中先进思想、成功经验和科学理念的宣传者和传经送宝人。学习型党组织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者,是党的方针、政策的执行和实践者。因此,做好科技创新和科技制度改革经验的宣传工作,则是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高等院校学习型党组织进行思想宣传和舆论引导要依托党组织,党组织就要做好教育工作和党中央有关科技创新的战略大局,紧密围绕今后一个时期科技创新努力的方向和重点任务,结合高校党组织工作的重点和学校科学发展的愿景进行,为提升高校创新能力、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指明方向。[6]

三、拓展高校科技创新中学习型党组织活动形式

1.坚持“三个学习”

丰富学习型党组织的学习方式对促进高等院校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工作影响深远。丰富多样的组织生活不仅能使党员活力充足,而且能更进一步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7]高等院校科技改革和创新战略实践进程中基层党组织的学习要围绕三方面来进行。首先要向书本学习。从书本中获得“活水”是高校师生党员是最直接、最常用的办法,向书本学习要着重学习科技创新的基础理论和相关历史知识。其次向实践学习。各级党组织要向师生的科研活动学习,要服务于师生的科研要求,反过来又还要组织广大师生向实践学习,让实践检验理论,让理论又回到实践,从而用全新的思路提出进一步促进学习和发展的新办法,把学习和实践充分结合,做到历史的具体的统一。最后还要向群众学习。科技工作要想取得丰硕的成果,深入群众就是必经之路,观察科技发展动态,了解最新科技成果,虔心向群众求教,互通有无,共同促进。

2.坚持“二个结合”

根据高等院校科技工作的发展特点和建设规律,学习型党组织要注意两个方面的结合:第一是党组织活动和科技工作的结合。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具有系统性和复杂性。只有遵循科学精神、自由探索、质疑批判,组织活动方可更进一步地团结众心,更好地服务工作。[8]譬如可以动员党员开展科技创新争先活动,可以结合科研项目申报审批,研究经费的科学管理,过程控制等机制体制改革,组织党员攻关前沿问题等具体措施来体现科技创新的党建特色。第二是活动方式和活动载体的结合。除了进行常规的集中式学习外,还可以考虑充分采用新媒体,增加以前没有的活动方式。例如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建立“科技工作创新与改革网上支部”,开展网上民主生活、网上讨论、网络交流经验等新形式活动。可以利用网络的开放性特点,开展前所未有的组织活动来推动高校科技创新。

四、结语

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创新型国家创建中地位重要而突出。科技创新工程具有复杂性,高等院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核心目标就是深刻把握时展的脚步,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崇尚科学精神、营造科技创新文化、深化体制创新、优化科技创新机制,全面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在此过程中的关键一环就是提升学习型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激励其改革创新精神,发挥学习型党组织的政治保障、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以科学的发展思路指导科技创新和科技体制改革工作的开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不但能为高校科技创新保驾护航,促进创新要素活力释放,而且对学校全局持续稳步发展,提升学校自身内涵,增强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大理论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建强,黄海洋,陈鹏,等.创新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党组织设置方式的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2009,(1):58-62.

[2]黄海洋.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J].高校党建,2008,(7):42-43.

[3]嵇友山,杨军,等.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契机建设高校学习型组织[J].教育与职业,2012,(6):46-47.

[4]万启常,伍爱友.基层党组织建设:高校学科建设的指南针、驱动器、孵化炉[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8):16-18.

[5]邓峰.高校科技创新全息系统的构建与运行[J].教育与职业,2011,(12):46-47.

[6]陈永正,关爱和.高校党委书记校长谈科技创新[J].中国井岗山干部学院学报,2012,(5):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