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线上课堂教学总结范文

线上课堂教学总结精选(九篇)

线上课堂教学总结

第1篇:线上课堂教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思维型课堂 高校 工科 现场总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b)-0198-02

该文以《现场总线技术》课程为例,探索高校工科思维型课堂。众所周知,“仪表”在生活和生产中随处在用。在仪表产生初期,人类需在它跟前观测或者控制,但有时仪表不容易接近(如在飞机内部)或现场比较危险。基于此,形成学生的“认知冲突”,然后顺理成章引入现场总线(PROFIBUS总线),强调使用“在现场的控制总线”即“现场总线”来实现仪表器件的监控,而把人从现场解放出来,如此完成学生的“社会建构”。最后通过“应用迁移”,将总线应用到各行各业,于是形成用在楼宇自控系统(电梯)上的LONWORKS总线,用在道路交通(汽车)上的CAN总线和用在低压开关设备上的DEVICENET总线等。

1 思维型课堂理论

林崇德等人研究了思维型课堂的基本教学原理[1],并指出它包括引发认知冲突,完成社会建构和应用迁移等部分,如图1。该文结合现场总线课程,介绍思维型课堂的三个构成要素。

1.1 认知冲突

工科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新的理论技术向学生提出的新要求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或应用能力之间的矛盾,是学生习得新知的内部矛盾,这里称之为认知冲突。认知冲突可以是一个新的原理,一个新的结构甚至是原有知识在新场景下的一种变形。皮亚杰认为顺应或调节是解决认知冲突的一种有效方法,即个体遇到新的情境条件下,原有认知结构不能适应现实环境要求时,他只能改变已有的认知结构以符合现实环境的要求。通过顺应或调节,在解决矛盾中求发展,达到认识水平和应用能力的提高。

1.2 社会建构

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从工科教学的角度来讲,教师必须恰当地列举生产生活中的典型结构或应用,唤起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运用演示或实验来加强学生对新事物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的认识,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教学。

另外,社会文化环境影响着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学习效果,课堂教学作为学生最基本的社会文化环境,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笔者在现场总线技术的教学当中,着力通过课堂互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一方面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ided Instruction,简称CAI),通过制作Flas和采用“蓝箱”录制教学视频和学生进行互动,引发学生学习欲望。另一方面设计基于PROFIBUS总线的火灾报警装置,在课堂上现场演示。在传感器端用吹风机吹(温感)或点烟熏(烟感)使控制端报警,让学生从感官上构建起对现场总线的结构,原理和工作过程的认识。

1.3 应用迁移

应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是教学的最终目的,但真实生产环境可能与课堂教学有较大差异,这就需要学生具备应用迁移的能力,具备发散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胆量气魄,能自信、灵活地将所学方法应用渗透到相关工业生产中。笔者在现场总线的教学中,从头到尾详细介绍一种总线(PROFIBUS总线),当学生对PROFIBUS总线节点设计,系统搭建,编程过程非常清楚后,再要求他们用类比思维、迁移思维、发散思维进行应用迁移,学生能较容易地掌握CAN总线、DEVICENET总线和LONWORKS总线等。如果再加强同辈教育,构建学习小组,应用迁移的范围和深度会更加广泛和深刻。

2 构建思维型课堂:以《现场总线技术》课程为例

《现场总线技术》作为自动化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对其教学改革有很多研究。黑龙江大学的于浩洋等人提出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因总线涉及种类较多,为避免面面俱到,走马观花,选取PROFIBUS总线进行专门介绍 。为了更有效率地学习,该论文以目前广泛应用的PROFIBUS现场总线为例,由西门子工业控制网络作为切入点,探讨思维型课堂在《现场总线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该课程的学习目标是介绍现场总线通信的基础知识,通过西门子工业控制系统使学生掌握PROFIBUS通信系统和上位监控系统的建构方法,并通过类比,使学生明确其他诸如CAN总线、DEVICENET总线和LONWORKS总线等系统的建构思路。思维型课堂的实现主要有三大步骤。

3.1 认知冲突:学习现场总线概念

在学生的固有思维中,仪表的监控需要人在它跟前观测或控制,但事实上仪表常不容易接近(如在飞机内部)或现场比较危险,怎么办?这就是与学生固有观点相悖的“认知冲突”,由此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顺理成章引入现场总线(PROFIBUS总线),告知学生将总线留在现场,人在远端“观测室”进行监控。

3.2 社会建构:搭建PROFIBUS现场总线系统

这是思维型课堂的核心。首先教师讲解PROFIBUS通信原理和总线体系结构。将学生进行分组,带领他们动手搭建一个模拟工业企业环境的PROFIBUS通信系统并调试完成,初步完成学生对新技能的社会建构。

其次,结合已调试好的PROFIBUS通信系统,在构建好的现场总线系统基础上添加上位机,对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控。至此,充分完成学生的社会建构。

3.3 应用迁移:拓展到其他类型总线

在前面的基础上进行应用迁移,将已有的PROFIBUS现场总线的搭建方法应用到CAN总线、DEVICENET总线和LONWORKS总线等系统的建构和应用中,并在实践中总结它们的特点和优劣。

通过以上四个步骤,完成了《现场总线技术》思维性课堂设计,最后由任课教师对学生在现场总线系统搭建和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总结,进一步巩固学生习得的技能。

4 结语

《现场总线技术》是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当前自动控制领域离不开现场总线的参与。该文以《现场总线技术》课程为例,在自动化专业中构建以“应用型”为目的的“思维型课堂”,经教学实践检验,提高了学生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和实际动手能力,收效良好。该研究为高等院校工科类课程的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

第2篇:线上课堂教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必须建立充满活力的课堂,要通过师生交流与互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因此,教师开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强课堂提问,以求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教学提高课堂活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基于此,本文在此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的策略进行探究,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推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发展与建设。

一、课堂提问必须具有足够的深度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课堂提问的作用了解得并不深刻。大部分教师片面地认为,课堂提问只是推动教学发展的工具,却没有认识到课堂提问的真实效力。因此,教师并没有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课堂提问进行深思。

具体地说,教师所提的问题过于浅显,无法引起学生的思考,无法启发学生的思维。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必须要让课堂提问具有足够的深度,要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与探究,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对数学知识进行整合,并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意识。

以《线段、直线和射线》这一节的教学为例。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通常以什么是线段、什么是直线和什么是射线为问题推动课堂教学发展。这样的问题相对浅显,学生根本不需要思考,只需要通过翻阅教材就能够得到答案。这就无法引起学生的思考,无法启发学生的思维。

因此,教师提出的问题可以是线段与直线和射线之间的联系,并结合现实生活举出实际的例子进行论证。这样的提问就需要学生进行思考与探究,能够引导学生参与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而对学生进行真实的提升。

二、课堂提问应该注重互动性

与此同时,教师必须明确的是课堂提问的核心是引导学生不断地思考问题和解答问题,在推动课堂教学发展的同时让学生获得真实的提升。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再将课堂提问当作一个形式,而应该注重其互动性,要让学生与教师在相互交流与互动的过程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真实效力。

例如,在《相交与平行》这一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出的问题是相交与平行的区别和联系,并应用两者的概念解决现实中的数学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首先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要在提问后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分析和探究。

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组交流,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更有效的思考和分析,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解决问题。

最后,教师要做好有效的课堂总结,要通过课堂总结和教学评价与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回答问题的结果和表现进行总结和评价,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更有针对性的讲解。

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组交流,这就提高了小学数学课堂的活力,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同时,教师通过课堂总结以及教学评价真正参与到课堂提问教学中,加强了师生的互动与交流,使课堂提问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升。

总的来说,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已经成为教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但是,在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课堂提问教学的认识还不到位,还没有真正发挥课堂提问教学的有效性。这就需要众多教师在实践教学工作中有意识地进行总结和交流,提高课堂提问教学的有效性,推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发展与建设。

第3篇:线上课堂教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数学教学;高效课堂

随着时代的进步,高中教学也面临着全新的发展,新旧教学标准中亘古不变的一条依然是“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主要途径.而数学课堂教学的另一大作用即为数学的学习可以锻炼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同时提出了“高中数学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学生要学会独立思考、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方式方法来学习.新课程改革的中心课题就是课堂教学改革,引导学生高效学习,从而使得课堂教学的效率更加高效.

我理解的精要就是“教师能在单位时间空间里,将教学目标最大化和最优化”.也就是将新课程标准中的“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最大化、最优化.笔者在此就多年教学工作中总结的经验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供大家讨论.

第一,假设生活化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学习兴趣.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50%.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幕后策划者,其主要任务就是假设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学习情景,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也是关系到学生能否集中精力听讲及本堂课能否顺利完成的重要一环.

例如,在讲到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异面直线”一节时,可以先让学生在立方体模型和图形中找到两条既不平行又不相交的直线,让学生对“异面直线”有了充分的立体认知后再总结出“异面直线”的描述,让学生相互探讨、尝试总结并在反复补充修改后得出简洁严谨的定义:“我们把不同在任何一个平面上的两条直线叫做异面直线”.并在此基础上引申出其他物体、模型内的异面直线,最后以平面板书的形式画出异面直线的图形.学生在经过以上的过程后对异面直线有了清晰的认识和记忆,也获得了概念从发生到总结完成的全过程,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总结能力.

再举例,在讲授“二分法”概念的教学中,借鉴了某电视娱乐节目中“猜物品价格”的情景环节,概略设计为某笔记本电脑定价是6000~8000元之间,接着让学生根据实际生活经验和配置高低等猜价格.学生回答7000元,我说高了,那么价格范围就缩小到6000~7000元;学生再猜6500元,我回答低了,那么价格范围就在6500~7000元之间了;学生再猜6750元,我再说价格高了或低了……经过数轮的这种并逐渐逼近的方法学生得到了笔记本电脑的最接近价格,顺水推舟就引导学生明白了二分法的意思,再让学生尝试描述总结,得出正确的“二分法”概念定义.

试想在如此设置的问题环境下,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容易得到激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已知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进行判断,逐步前行,在一个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好的问题情境能在教师、学生和教材三者之间起到“铺路石”的作用,是学生思维拓展的“火种”,也是组织好课堂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

第二,把握好教学中的灵魂.数学的灵魂是“问题”,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预设课堂教学环节的引动性问题,并根据学生的理解和提问不断调整、重组,尤其是课堂提问,能打开学生求知的天窗.但在数学课上问什么、怎么问,也是个含金量很高的关键点.提问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说出他们的思维过程关键点,切忌使用“是不是”、“对不对”等词语,学生很容易存在侥幸心理蒙答案,达不到数学学习的真正目的.例如在概率概念的学习中,我们的复习回顾一般有两种提问方式:一种是“我们学过的概率有哪些公式”,另一种是“我们学过的概率算法有几种情况,请具体举例说明它们的应用范围”.很显然第一种问法死记硬背即可,第二种问法能让学生进行思考组织语言来总结各种情况,从而达到了理解概率的实际意义.提问也需要注意留出给学生思考的时间,问题要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启发学生的思维思考主动性.

数学课堂的提问是多种多样的,有待于高中数学老师在教学实践中去探讨应用.好的引导问题能激发激活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思维,需要老师有耐心去引导、设置好提问问题的关键点.这样就能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思维神经,从而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教与学的效率.

第三,在高中数学的解题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变形变式来改变题目的条件或结论、结论与条件的对调等,揭示条件与目标结论之间的联系,理顺解题思路中的规律,从而能培养学生联想、转化、推理、归纳及探索的能力.

在解题教学的思维训练中,变式变形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通过变形训练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改变题目,通过解题后的反思来归纳总结出同一类问题解题思路的形成过程与方法;条件的改变可以让学生对满足不同条件的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分析;而结论的变化,可以让学生推理、探索的思维得到更大的发展,进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吸收率.

解题的变式变形又分为解题方法的变化和题型的改变.解题方式的变换又称为“一题多解”,在此以“椭圆及其标准方程式”为例举例说明.“已知一个圆的圆心为坐标原点,半径为4 cm,从这个圆的任一点P向x轴作垂直线段PP1,求线段PP1中点M的轨迹.”我们可以将此题目变换为:

(1)以一个已知圆的圆心为坐标原点,半径为4,从这个圆上任意一点P向y轴作垂直线段PP1,求线段PP1中点M的轨迹.

(2)已知一个圆的圆心为坐标原点,半径为4,从这个圆上的任一点P向坐标轴y作垂直线段PP1,求线段PP1中点M的轨迹方程.

(3)已知一个椭圆的方程,从这个椭圆上任意一点P向x坐标轴作垂直线段PP1,求线段PP1中点M的轨迹.

(4)已知一个椭圆的方程,从这个椭圆上任意一点P向y坐标轴作垂直线段PP1,求线段PP1中点M的轨迹方程.

变式(1)是对例题的简单模仿,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利用中间变量法求轨迹的过程;变式(2)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利用中间变量法求轨迹的方法并需要进行分步讨论.四个变式的目的都是一致的——让学生掌握利用中间变量法求轨迹的方法.

通过训练把貌似枯燥的定理、公式通过逐步推导把问题的本质揭露出来,把一个问题通过对结论进行想象、分析、探索等步骤,把最终隐含的结论一一写出来.通过改变条件,发现由不同条件可以得出相同的结论,找出不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规律;也可以在结论与条件的互换中理解原命题和逆命题的关系,加深对命题的辨析能力;更为可贵的是通过变式变形教学,让学生学会思考、敢于怀疑,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在曼妙的数学变化中体会数学的魅力,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教育教学效率.

第四,转变教学思路和教学观念,把教学生学会转变为教学生会学.在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注重教学生接受知识,积累知识,特别是教材内容的死记硬背,忽略了原有知识的灵活运用.这样的课堂教学很容易导致学生负担重、学习乏味、课堂气氛沉闷等,学生成为教师填鸭式教学的容器,最终导致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发生.而高效课堂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特性,教学方法的彻底变革给予学生更多发挥的机会,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探索数学规律,体验数学结论的探究过程.当前新课标推进的高效课堂建设,正是从学生的能力培养出发,注重知识的形成和应用.

我们曾经听过一节关于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的公开课,授课教师按照原有的备课设计程序,慢条斯理地照着课本进行讲解,学生听得也很认真:“求斜率为1.8的直线经过抛物线的焦点H,且与抛物线交于两点C,D时,线段CD的长度.”出现了如下一幕:师问本题求解过程,学生甲说用联立方程组的办法求出C,D两点的坐标,用两点的距离公式计算长度.没等学生说完自己的解题思路教师就打断了学生的发言,嘴上却这样说,也还算可以吧.而学生乙说C,D是弦,可以用弦长公式并结合韦达定理求出CD的长度.教师愈发失望,嘴上说也行,却在不断地提示道:你们可能没有看明白,本题中的直线经过焦点H,还有没有更简单的办法?学生乙举起手来,想再次补充自己的思路,而教师却忽略他了.学生丙根据抛物线的定义,用焦半径可以更快地求出CD的长度.此时教师会说这才是正确的答案!这真的就是唯一正确的解题思路或答案吗?未必.学生的各种想法,都是其智慧火花的闪烁,有其独特性和灵活性,是学生探索心理和团队协作精神的表达.新课标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在课堂教学中上师生保持着良好的沟通过程,是动态的、富有弹性的过程.不要只盯着教学任务、教学进度,学生在思路、学习能力方面的发展也是值得肯定的重要体现.课堂教学不但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教学相长的过程.

第五,学校管理方式和管理理念的改进.高中数学高效课堂不仅仅是教学模式的改变,也需要学校更新各种管理措施,包括学生、老师和后勤服务都要及时改进.课堂上的高效需要我们课下做很多东西来支撑:老师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编写导学案,学生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充足的时间来预习导学案,要制定新版本的学生评价机制,要做好师生的后勤保障服务等.任意一方面的缺失都会直接影响到高效课堂的推进.目前新课改推进比较好的学校中,严格的管理制度、良好的后勤保障、人性化的校园管理都是缺一不可的.如此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师生教学相长的积极性,全身心地投入到高效课堂的建设与发挥中.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是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双边互动的.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建立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辩证主义中,师生良好的互动和热烈的学习气氛,凭借数学的思维性、灵活运用的特点,教师在精心设计的教案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优秀品质的培养,化被动为主动,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就一定能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从而让课堂的效率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姜世武.创设问题情境构建数学高效课堂\[J\]. 学苑教育, 2011(15).

\[2\]孙美军. 激发学习兴趣构建高效课堂\[J\].教育教学论坛,2013(27).

\[3\]施克超.对高中数学第二册课本中两个问题的探讨\[J\]. 中学数学教学,1982(4).

\[4\]王抒,应畏之,金才华.试谈高中数学第一章的教学重点\[J\]. 成人教育,1984(3).

第4篇:线上课堂教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效益、数学实验

要实现由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的根本转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会学生学习,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优化。本文主要想就数学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的体会和认识:课堂教学结构与课堂教学效益密切相关,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要剖析和克服传统教学结构的弊端,改变旧的教学观念:一是角色的改变,其二是教学方法的改变,二者紧密相连,相互制约。

一、 改变角色,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主体

教师应从过去的“演讲者”转变志“编剧”和“导演”,要像导演给演员说戏那样为学生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做”数学、“用”数学的情境之中。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心中一定要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即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要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用利于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要给学生较多的思考、探索发现、想象创新的时间和空间,使其能在教师的启发下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例如:在讲授解析几何中两条直线平行这一内容中,我们可按如下方案来设计:首先给出一组练习:分别在同一坐标系内作出下列各组直线的图象:

接着下一步请学生观察自己所作出了的图象中,那几组直线的位置比较特殊,并观察这些特殊的位置关系与直线方程中的那些量相关,这个过程中,教师可适当指点学生如何观察总结,最后由学生自己总结出命题:如果两条直线不重合且斜率存在,则有(直线方程用斜截式来表示)然后师生共同完成该命题的严格证明。

在讲解完课本例题1、例题2后再给出一组训练题:

练习2:请判断下列各直线是否平行?

教师在对学生练习情况作出评价后,再提出如下问题:你们现在判断两条直线是不是平行都是先将方程化成斜截式,然后再观察斜率是否相等,在轴上的截距是否相等而得出结论,现在如果规定不能将直线方程化成斜截式只能写成直线方程一般式,你能判断每一组直线是否平行吗?也就是说直线平行与直线方程一般式中的系数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关联?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前面所作的练习就可以直观地得出:

如果直线,

则有

这样整堂课基本是由学生在做:练习自己亲手完成结论由学生自己得出,在此教师的作用只是编了几组练习题,提出了几个问题。整个课堂的知识容量、思维容量大而不乱。只有如此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得以充分的体现。

二、 改善教法,使学生手、脑动起来,思维活起来

角色的改变必然会导致教学方法的改变,诚然教无定法,但一些基本的方法是要注意改变和做好的。其一要重视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其二要注意数学实验手段的应用。

转贴于 1、 重视开放性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比较多地强调数学中的“逻辑性”“演绎性”和“封闭性”,根本忽视了教学的“开放性”。虽然传统重视“逻辑性”演绎性“对学生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有相当大的帮助,但从另一个角度上看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所谓开放性的教学,我认为就是在课堂上采取一种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课堂上既要教基础知识,又要教知识的思想和方法,既要教知识理论,又要教知识的应用,既要教推理、论证,又要教语言以及归纳猜想,;既要教会学生从纸上演算推证得到数学知识,又要教会学生通过实验。及学会从生活中获取数学知识和数学思维方法。让学生处在归纳、猜想、推理、流和应用中实现“做”数学“用”数学,要意识到学生从教师这里得到的应是知识的信息,而不是知识的本身,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只有当信息被已有的认知结构同化或顺应时才会形成自己的知识。也就是说课堂上教师给出一定的知识信息,由学生自己实践、总结、归纳、猜想形成自己的知识。如前面的两条直线的平行一单元的设计也就是想力求先给出含有知识信息的问题,由学生自己总结完成知识的建构。又例如在教授《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时,先向学生提出问题:如何判断学校的旗杆与地面是否垂直?给你一个三角板,你能做到吗?同学们不妨把自己的笔竖起来当成旗杆,再用三角板去量,问至少要量几次才可以确定垂直与否(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三角板的一边紧贴桌面,另一边紧贴笔杆)。学生通过这个实验就可发现并总结出: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那每这条直线就和这个平面垂直,然后再请学生分别用数学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表述这个定理,这样定理完全由学生通过实验、归纳、然后找出规律。得到定理。教师在此只起一个导航的作用。

2、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激情

新的课程标准中强调数学教学要与现实生活联系。主张数学从生活中来,并回到生活中去,从而使学生真正学会用数学。这当然也包括了数学实验在中。通过数学实验及应用数学解决现实问题可以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例如在讲授《球面距离》这一单元时可以这样来设计:第一步教师通过一现实生活实例引出问题:1993年4月7日。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的MU583航班喷气式客机,从上海(A)飞往美国洛杉矶(B)。因受强气流影响,被迫在美国阿拉斯加州的阿留申群岛(C)某空军基地紧急降落,以过紧急处置,除60名伤员仍留在阿拉斯加的安克雷奇医院之外,其余173名旅客两天后到达洛杉矶,(教师可制作电脑动画重复演示飞机从上海起飞在阿留申群岛停留并继续飞往洛杉矶的过程并留下飞机的飞行线路)多次的演示使学生产生一个问题:为什么飞机不直线飞呢?接着下来教师再让学生做一个画图实验:确定两个定点然后画一系列经过这两个定点的圆(如图所示)。学生慢慢就会发现圆越大劣弧越短。此时再讲述定义就变成顺理成章的事了。值得一提的是,在实践中,不同的课型,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学生、教学方法应有所不同。

课堂教学的优化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包括课堂教学环境;教学结构等等各方面。但他们密切联系,只要我们在进行优化设计时,时刻记住教师在课堂中应充当的角色和改善教学方法,其它方面也会随之改善的。

[参考文献]

第5篇:线上课堂教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结课;有效策略

一、高中数学课堂结课的意义

高中数学课堂结课是指教师进行一段教学内容后,通过语言、文字、数字、图表等形式对所学内容进行回顾、概括、实践、交流、总结、反思等,使所学的内容条理化、系统化,达到新知内化于认知结构并转化为能力。结课可在课尾对一整节课进行小结,也可在课中对某个概念进行小结,还可对整个章节进行小结。

课堂教学犹如捕鱼,渔网撒得再好,若不收网,就一无所获。高中数学课堂具有知识容量大、教学节奏快、思维含量高的特点。教学实践证明,高中数学课堂结课能产生“40+5>45”的效果,即40分钟授课5分钟结课的课堂效益远大于45分钟满堂教的效果。一节课的结课阶段,往往是学生精力最疲惫、注意力最分散的时候,学生往往“身在曹营心在汉”。如果教师能精心设计结课内容,利用最后的3~5分钟时间对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揭示规律,或练习巩固,掌握新知,或留下悬念,引起遐思,或照应开头,首尾呼应,或类比联想,或交流反思,引申拓展等,则可达到巩固深化新知、揭示规律方法、构建知识体系、拓展延伸问题、提高表达能力、提升核心素养的效果。精彩的结课响荡有力、课停思涌、言尽意远,可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能再次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达到教学新高潮。因此,高中数学课堂结课是有效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二、高中数学课堂结课的现状

许多教师上课有引人入胜的开头,高潮迭起的中场,却没有画龙点睛的结尾。“虎头蛇尾”的课堂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目前高中数学课堂结课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结课时间把握不当。有的教师课堂前松后紧,导致没有结课或拖课。有的教师在下课铃声即将响起时,用三语两言(自言自语)小结,草草收场。

2.结课以回顾性内容为主,缺少反思性问题。如回顾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研究经验。缺少“你是怎么想到的”“你还有什么疑惑”“你还能继续研究什么问题”等反思性问题。

3.结课导语出现形式化、标签化,如“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用到哪些数学思想方法”“有何体会感悟”等。

4.结课活动以教师为主,教师把事先预设好的课堂小结强加给学生,学生被动接受。

5.结课方式以总结式为主,缺少学生喜欢的类比式、图表式、反思式、口诀式、悬念式、引申式。

6.结课呈现方式以文字式为主,缺少图表式、音像式。

三、高中数学课堂结课的原则

1.及时性原则

为防止学习上的遗忘,任何一个相对独立的内容都要进行及时小结。一个片段教学内容结束后要进行片段小结,一节课教学内容结束后要进行课堂小结,一个单元教学内容结束后要进行单元小结。

2.精简性原则

结课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因此,结课要力求简明扼要,言简意赅,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3.针对性原则

结课时间短暂,不可面面俱到。要抓住教材中学生难理解、难记忆、难掌握的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易错点,这样才能强化学习,防患于未然。

4.选择性原则

结课有法,但无定法。高中数学课堂结课的形式灵活多样,教师要根据具体课型、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采用一种或多种适合的结课方法。

5.生本性原则

高中数学课堂结课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回顾、概括、反思是对技能的迁移和情感的升华。因此,结课不能由教师包办替代,要以学生为本,体现学生在结课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营造民主、自主、合作、探究的结课氛围,要敢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总结,让学生敢开口、善思考、勤动手。鼓励学生各抒己见,敢于质疑问难,允许偏差出错。学生的思考与总结可能不够完善,说不到点子上,这看似不完善的课堂小结却是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从中可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通过引导、点拨让学生自我修正、自我完善、自我建构。

6.反思性原则

好的结课除了能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外,还应具有反思性。能引导学生反思没有听懂学会的问题,反思研究问题的经验与方法,反思解决问题背后蕴含的数学核心素养。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当学生的数学知识遗忘时,还能利用原有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把知识还原,学生具备的数学核心素养还能使其自己生成新的数学知识。

四、高中数学课堂结课的方式

1.口诀诗歌式

为了帮助学生记住新学知识,揭示数学本质规律,让课堂富有诗情画意,结课时可将所学内容概括成几个朗朗上口具有押韵的短句或诗词。如概括诱导公式“■±α(k∈Z)”时,可针对k用“奇变偶不变,符合看象限”的口诀来“秒杀”十多个公式。在“线面垂直判定定理”结课时,用“线不在多,相交就行”来揭示定理的本质属性。“对数函数”结课时,其图象和性质可用富有词意的口诀来概括:恒过(1,0),大1增,小1减,上下无限冲上天,永与纵轴不沾边。

2.引申拓展式

课堂结课不一定都是完美的大结局,也不一定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结束,有时反而是学生新的学习与探究的开始。教可向学生提出与本课关联的具有承上启下的、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思考走出课堂,把学习与探究延伸到课外。

如“函数奇偶性”结课时,可作如下延伸:若将恒等式f(-x)=

f(x)改为f(a-x)=f(b+x),f(x)图象关于哪条直线对称?若将恒等式f(-x)=-f(x)改为f(a-x)=-f(b+x),f(x)的图象关于哪个点对称?改为f(a-x)=-f(b+x)+2h,f(x)的图象关于哪个点对称?

“抛物线的几何性质”结课时,教师可提出:从直观上看抛物线的图象和双曲线图象的一支相似,那么抛物线是否也有渐近线呢?你能用数学方法对其进行探究吗?这个“节外生枝”的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陷入了深层的思考。课后学生通过对抛物线和双曲线变化趋势的探究,发现了两者的区别。这样的结课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把学习探究引申到课外。

3.图表揭示式

图表揭示式结课具有直观明了的特点,有时绘制一幅美丽的图表胜过任何语言和文字的表述。对知识脉络小结可用知识结构图,对知识形成过程和问题研究过程的小结可用流程图,对类似知识的小结可列表对照比较,对含有图象背景的抽象数式的小结可用形象图。如“用五点法”作函数y=Asin(ωx+φ)图象的小结可列下表,“几何概型”的结课,可绘制下图。

4.类比联想式

对于知识结构相似或容易混淆的概念在结课时可与学过的类似知识进行类比、对照、分析、比较,得出异同点,促进学生知识的同化或顺应,减轻记忆负担。如“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双曲线简单的几何性质”结课时,可类比椭圆及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学习空间向量后可以类比平面向量,学习向量运算律后可类比实数运算律,对数函数可类比指数函数,立体几何问题可类比平面几何中对应的问题等等。类比式和图表式结合效果更佳。

5.反思交流式

结课除了具有回顾性还应具有反思性、过程性和生长性,要求学生反思学到哪些知识,哪些没有听懂学会,经历了怎样的探究历程,领悟了什么数学思想方法,获得了怎样的研究经验,如何衍生出可研究的问题等。

如“等比数列”的结课,可提出如下反思性问题:本课你学到哪些知识?本课还有哪些知识没有听懂学会?等比数列定义类比等差数列定义提出,由此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列?如何研究其通项公式?(等和数列、等积数列)。等差数列按“通项公式―性质―前n项和”的研究路线,等比数列前n项和可否类比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研究方法?

“函数概念”结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函数概念形成的过程,让学生思考:(1)建立函数概念的必要性;(2)建立函数概念的合理性;(3)函数概念的本质属性。经过学生的交流、反思,达到对函数概念形成过程及函数概念的深刻理解,这比教师独白“函数的概念是……定义域是……值域是……三要素是……”要好

得多。

6.首尾呼应式

对设置悬念导入新课的教学,在课堂结课时要用所学的新知解开悬念,使导入和结尾能前后呼应,浑然一体。如“二项式定理”导入时提出:今天是星期一,那么82017天后是星期几?结课时要求学生用二项式定理把82017按(1+7)2017展开后获得答案。在学习“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时,教师开头讲述国王奖赏国际象棋发明者的故事,按发明者的要求,麦粒总数为1+2+22+…+263,由此引发学生去探求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结课时要求学生用推导的公式计算开头提出的麦粒总数,发现数值大的惊人,真实“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首尾呼应式不仅解开了学生心头的疑惑,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7.悬念设置法

有些数学知识存在内在联系,一节课的结尾可引出另一节课的开头。为了给下一节课埋下伏笔,教师可在结课时提出一个承上启下、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产生悬念和“且听下回分解”的渴望。

如“指数函数”结课时,教师可提出:“我们学完了指数函数,请大家思考,对于y=ax,如果知道了y的值,如何求x的值?”“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Y课时,教师可提出,同学们已经学会用公式求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如果给出数列an=3n-1-2n,an=(3n-1)2n怎样求数列{an}的前n项和?学生跃跃欲试,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法,急切渴盼“且听下回分解”。这样的结课还给下一节“数列求和”的教学埋下了伏笔,让学生主动发现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与建构。

8.练习巩固式

行为心理学认为,初步形成的行为必须经过适时强化,不强化就会消退。为巩固所学新知,结课时教师可根据需要精心设计练习,既可检查学生学习的情况,又让学生在练习中完成了该课的小结。如“二项式系数的性质”结课时,可设计如下练习:

已知(1-2x)n展开式中第2项与第8项的二项式系数相等,求展开式中

(1)二项式系数最大的项。

(2)系数最大的项。

(3)奇数项的二项式系数和。

(4)各项系数和。

(5)奇数项系数和。

(6)各项系数绝对值的和。

9.回顾总结式

回顾总结式结课是指教师引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文字、数字、图示、表格等方式,对一节课的“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活动经验)进行回顾、梳理和建构。如“椭圆及其标准方程”的结课可回顾总结为“123”:一个定义―椭圆定义;二种方程―焦点分别在x轴和y轴的两种标准方程;三个字母―a,b,c的意义。用数字小结,简约、形象、易记、艺术,促进学生知识结构有序化、模块化和网络化。

10.表扬激励式

人性心理最深层的需求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结课时点赞学生的发现与创造,肯定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教师充满激情、意味深长的励语,温暖了学生的心田,动拨了学生的心弦,放飞了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感到了数学学习的快乐与

幸福。

参考文献:

[1]黄如炎.复合函数求导规律的探究与教学思考[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3:31-36.

[2]黄如炎.培养提出问题能力的教学实践与实验[J].数学教育学报,2002(1):99-102.

[3]肖燕.浅议有效课堂小结的几种方式[J].数学通讯(下),2013(10):9-11.

第6篇:线上课堂教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课堂教学师生互动对比高效课堂

笔者有幸参加江苏省高中物理骨干教师培训,在其中一次“同课异构”教学活动中,两节都是选自人教版教材“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内容的课,引发了笔者对不同教学设计产生教学差异的思考.从这两节课来看,在物理教学中部分教师对“一堂课”的教学理念的落实存在偏差,对应该怎么教把握不准.

近年来,高中物理教学不断发展,发生了许多变化.最大的变化就是从有效教学到高效教学.要实现这一教学过程,就必须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讲授为主.

下面从两节课的对比、分析,同时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对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物理高效课堂进行探讨.

一、两堂课关键环节对比

按照两位教师课堂活动的前后顺序,分别截取“新课导入”、“师生互动与实验活动”这两个主要教学环节.

1.教师甲的课堂教学片断实录

片断1:新课导入.

教师首先提问:电能“生”磁,那么反过来磁能否“生”电吗?然后介绍法拉第“磁生电”的思想,他发现了“磁生电”的规律;什么是电磁感应和感应电流.

片断2:师生互动与实验内容.

(1)探究实验(如图1)

①器材介绍.②方案设计.师:感应电流的产生可能和什么有关呢?磁场与导体相对运动时会产生感电流,感应电流是因为磁场与导体的相对运动产生的吗?③学生探究,小组讨论、归纳.生:感应电流的产生可能和相对运动有关,也可能与磁场的变化有关.师:让线圈处在一个变化的磁场中,同时这个变化的磁场相对于线圈还是静止的,我们再来观察闭合电路中有没有感应电流.如果有,说明什么;如果没有,说明什么?生:如果有,说明感应电流的产生与相对运动无关;如果没有,说明电流的产生与磁场的变化有关.

(2)探究实验(如图2).

师:什么样的磁体相对于线圈静止却还能在线圈中产生一个变化的磁场呢?生:电磁铁.①器材介绍.②方案设计.③学生探究.④小组讨论、归纳.⑤成果交流.师:与是否发生相对运动有没有关系?生:没有.师:感应电流的产生还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从线圈本身入手,对一个确定的线圈,我们还可以改变它的哪些因素呢?生:通过前两个实验得出,感应电流的产生应与线圈中磁场的变化有关.生:面积.师:磁场也不变,面积也不变,可以改变什么呢?生:角度.师:哪个物理量可以把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全都概括进去?生:磁通量.⑥概括出结论: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回路中就有感应电流产生.

2.教师乙的课堂教学片断实录

片断1:新课导入.

师: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奥运健儿取得了优异成绩,尤其是在男子佩剑比赛中,我国运动员仲满以15∶9的好成绩战胜了法国运动员尼古拉-洛佩,赢得了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以来中国击剑队的首枚金牌,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大家想一下,击剑比赛中是如何记录比赛成绩的?生:是用运动员头盔上的指示灯发出的闪光来记录比赛成绩的.

师:我发明了一种装置,同样可以用来记录比赛成绩.(演示实验,指示灯发光.)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呢?学习本节内容后,你们就会明白.本节课,我们学习“探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师:大家看,我这样直接把导线接到磁铁两端,能否产生感应电流.生:不能.师:请大家思考一下,要进行这个探究实验,器材应该如何去选.引导学生总结:①要有产生磁场的物体,如蹄形磁铁、条形磁铁、通电螺旋管等.②要有能够显示电流的器材,如灵敏电流计等.③要有产生感应电流的装置,如导体棒、线圈等.师:大家看屏幕,显示的是教材提供的三套实验方案,请大家仔细体会是否满足探究需要,然后进行实验.

片断2:师生互动与实验内容.

(1)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

在初中学过,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如图3.师:导体左右平动,上下运动,前后运动.注意电流表的指针是如何摆动的,并把你看到的现象记录下来.生:①上下和前后运动时,指针静止在零刻度处,没有电流产生.②左右运动时,指针出现左右摆动,有电流产生.总结:(生)只有导体棒切割磁感应线时,才有电流的产生.师:是不是只有导体在切割磁感应线时才能产生电流呢?在切割的背后隐藏着什么更本质的原因呢?师:感应电流的产生可能和什么有关系呢?

(2)线圈与条形磁铁有相对运动

师:条形磁铁拔出或插入线圈,或静止地放在线圈中.如图4.注意电流表的指针是如何摆动的,并把你看到的现象记录下来.生:①磁铁N极插入和抽出时,指针出现左右摆动,有感应电流产生.②磁铁S极插入和抽出时,指针出现左右摆动,有感应电流产生.③磁铁不管是N极还是S极停在线圈中,指针静止在零刻度处,都没有电流产生.总结:(生)感应电流的产生可能和相对运动有关,也可能与磁场的变化有关.师:什么样的磁体相对于线圈静止,却还能在线圈中产生一个变化的磁场呢?

(3)“再现”法拉第的实验

师:如图5,注意电流表的指针是如何摆动的,并把你看到的现象记录下来.生:①开关闭合时,迅速移动变阻器的滑片,指针出现摆动,故B线圈中有感应电流产生.②开关闭合时,滑动变阻器不动,指针静止在零刻度处,故B线圈中没有感应电流产生.③开关闭合和断开瞬间,指针出现左右摆动,故B线圈中有感应电流产生.总结:(生)线圈A中的电流有变化时,在B线圈中有感应电流产生.

(4)分析论证

分组讨论,学生代表发言.生:感应电流的产生与线圈中磁场的变化、面积和角度有关.生:与磁通量有关.生: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让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总结:(生)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闭合回路中就有感应电流产生.

二、两节课的对比

1.教师甲

(1)优点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探究式教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同时,在探究过程中设计的问题紧扣主题,环环相扣,让学生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体现了设计者的意图.

(2)缺点

新课的引入没有新意,平铺直,不能完全激发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欲望.同时,在介绍新课内容时,还是传统的方法.在实验探究环节,放开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学生往往探究的过程缺乏方向性,很难达成本节课的目标.虽然课堂气氛是活跃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是在实验数据处理环节,由于时间仓促,很多学生没有真正得到结果,最后由师生共同分析得到结论,没有真正达到探究的目的.这是本节课的硬伤.

2.教师乙

(1)优点

新课的引入比较生动,利用体育运动中的物理现象展开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也体现了本节课的特点――探究.在教学方案设计环节,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通过层层深入地引导,让学生把学过的知识迁移过来,设计的实验方案层层递进,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在实验操作、数据处理等环节,让学生先动手,再纠错.利用实验结果,让学生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2)缺点

从探究的角度来看,给学生探究的过程中设置了过多的“方便”,对于开发学生的物理思维是不利的.在老师的完美安排下,学生没有自己的思路,跟着老师按部就班,不管是内容、还是方法等活动都在执行老师的思路,对于探究的各个环节学生都没有独立思考的余地.这是“伪探究”,成了学生证明老师的论述是否正确的途径,沦为名副其实的验证.虽然最后得到了想要的结果,也是“安排”好的.这是本节课的最大败笔.

三、引发的思考

1.什么样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应该是,让学生用很小的投入,使学生学习的效率和效益最大化.

高效课堂应该是,每一节课上学生能较多地获取知识,排疑解难,优化方法,提高能力,达到高效学习的境界.

高效课堂应该是,让学生学的心情愉悦,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最简单的高效课堂应该是一堂“学习课”,而不是单纯的“教学课”.这样的课堂,学生的学习一定是高效的.

2.怎样才能真正实现高效课堂?

要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必须建立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每节课教师的教都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能理解老师所教的内容.具体学生表现在认知上,从看不懂到能看懂,从不会做到会做,从知道到理解;在情感上,首先要让学生喜欢老师,然后才能让学生对老师所教的内容感兴趣.只要有了兴趣,学生一定能学好.在学生态度上,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教师应该把关注的目光从教学转到学生的身上.在教学中,教师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学生的需求和他们有哪些学习障碍;设计什么样的教学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克服这些障碍.

3.高效课堂有什么特点?

(1)有合理、全面的教学目标

高效课堂的目标具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与他人合作的能力、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做一个负责的、懂得感恩的人.同时,学习应该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节课都应该有教学的一个或两个重点,应该有分解的、细化的教学目标.

在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时,教师应该钻研课标和教材,分单元、分课时制定好教学目标,并在每节课的教案设计中详细、准确地体现出来.

(2)学习方式多元化

新课改革的重头戏就是课堂教学的改革.课堂教学的改革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重点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拓宽和创新教学思路.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不能让课堂变成“一言堂”,而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和实践的能力及创新意识,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达到高效课堂教学效果.

(3)课堂气氛活跃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只要头开好了,就能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活跃课堂气氛.只要学生“动起来”了,就会进行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疑问.同时,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要以言简意赅的方法和宽松、和谐的气氛给出让学生满意的答案.

第7篇:线上课堂教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MOOC;翻转课堂;法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2-0120-02

一、MOOC模式发展与特点

MOOC,(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有学者将MOOC模式定义为:“主讲教师负有责任的,通过互联网支持大规模人群参与的,以讲课视频、作业练习、论坛活动、通告邮件、测验考试等要素交织的教学过程。”

1.中国大学MOOC的发展与契机。自2012年以来,作为一个新的教育模式引发全球教育界的关注,并风靡全球。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已有超过473万人注册学习440余门课程。我国高校于2013年伊始也纷纷启动了MOOC进程。2013年5月21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同时加入edX。清华大学的“学堂在线”,已投放了23门课程,吸引了24万学习者注册学习。由上海交通大学主导的“好大学在线”已有10多门课程上线,“跨校选修”,学分互认,使长期以来人们向往的“跨校选修”成为现实。可以毫不夸张地说,MOOC模式已经将我国高校带上教育信息化的轨道。2012年3月13日,教育部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MOOC使我们看到了信息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来势汹涌,并使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成为可能并形成未来发展之大势所趋。

2.MOOC模式特点。以MOOC的概念出发,“主讲教师负责”、“大规模人群”,与“教学过程”成为关键词。笔者以“教学过程”为主线,从学习者选课参与学习的角度归纳MOOC课程模式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资源的开放性。MOOC依托开放性的网络平台教学课程资源,使名师的优质教育资源不仅跨越了高校的院墙,更是跨越国界,成为全人类的共享。以北大开设的传统教学课程为例,北大2012年一个学期开出1998门本科生课程,如果按照选课人数多少,以降序排列,均值为48人,中位数为29人,足见,一年之内名师的授课资源仅能到达29位同学。MOOC课程资源的开放性、免费性使得有限的教学资源最大程度地得以使用与传播,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更有效地实现了教学的经济型。

(2)教学的完整性。MOOC虽以网络平台为基础的自主学习,但MOOC所提供的课程却是涵盖了教学所需的所有环节,构建了完整的教学课程框架:课程前阶段――课程预告使学生了解课程内容,便于学习者进行自主性选择;课程中阶段――学生通过注册选课,在参与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的活动包括:观看课程视频;按时完成能得到即时反馈对错的作业,参加考试;在论坛提问以及回答别人的问题;课程后阶段――课程结束时,主讲教师将学习者根据平时作业成绩和考试的成绩以及参与论坛的活跃情况,汇总形成课程成绩,达到一定标准后将获得证书。目前MOOC的证书一般有三种类型:普通证书,优秀证书,带有身份认证的证书。

(3)师生的交互性。MOOC课程有别于类似公开课等的OER(开放教育资源)课程主要在于其提供的考核平台和课程讨论的平台。以往的OER课程,如网易公开课,仅以论坛方式提供讨论,而MOOC课程的讨论平台则是与课程测验、课程考试相结合;一方面学生通过日常测验、考试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而这些学习的成绩和效果将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通过成绩的在线反馈观测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习进度,并对接下来的教学进行更新或改进,实现教学相长的交互;另一方面,课程提供讨论平台,学生之间能够在此平台对作业或课程内容进行充分的讨论,实现学生之间的交互性。

总之,MOOC的课程所展现的资源的开放性,教学的完整性,与师生的交互性三大特点,将为突破我国法学理论课程教学的困境提供新的路径探索。

二、传统法学理论课程变革之困

1.课前自主学习难以有效保证之困。法学理论课程仍以传统讲授为主,虽近年来法学教学方法多有变革与探索,如“案例教学法”、“法学抗辩式教学法”、“表格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与本文后文提到的“对话教学法”,然这些教学方法的运用均依托于传统的课堂,依托于教师的讲授,虽融入进对话、互动等教学理念,期待学生能在课堂中参与课堂,参与研讨,参与与教师的教学对话,但囿于无法保证在课前的预习与准备,即便课堂由研讨的环节或学生发言的环节,往往也难以有所收效。笔者在美国进行调研的时候,发现美国大学生课外作业与阅读量非常大,往往为了应付一门课程,课前需要阅读5~10篇的相关材料,因而美国的课堂方能支撑大量的学生加入的互动设计。然而在我们传统的理论教学中,教师往往都布置了相应的提前学习的任务,但仅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驱动与外在监督都不足,预习难以保证。学生没有充足的预习准备,教师不免在课堂上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知识点的讲解,而互动、对话往往只能流于形式或无法充分地展开。

2.课堂“对话教学”难以有效互动之困。对话教学现在广泛地运用在大学课堂之中,笔者以为对话教学的中心是构建教师―学生平等的课堂,通过设置情景并就此提问、讨论,使学生学会思考并具有批判意识。尤其对于法学院学生不仅需要培养其对法律的熟知与思考,更需要有清晰的法律思维,灵巧的法律口才与富有逻辑的法律文书写作能力。然而“对话教学”的理念虽好,放在现在的高校课堂,却往往处于尴尬境地。目前我国高校的教师,往往面对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的高校课堂,讨论无法真正有效地展开,而真正参与课堂讨论的,能够在课堂上发表己见的也不过寥寥数人,那么所谓的学生为主体,学生互动参与课堂的几率不过为百分之几。除此,课堂的有效讨论必须以充分的课前准备为前提,然而如前所述,我国的传统的理论课教学并无对课前预习的硬性考核标准,教师进行的预设任务也往往笼统,无法对学生的预习绩效进行评估,以此为基础的课堂互动环节。无疑反而成为了“互动式”教学有效完成的羁绊。

3.课后教学评估难以适时跟进之困。所谓教学评估的适时跟进指在完成每阶段的教学内容后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以此指导并安排一阶段的教学内容。在传统的理论法学教学中,适时地跟进教学评估实难做到。大多数的高校教育评估都集中在学期末,往往整理了成绩进行总结评估后,课程早已结束,评估结果无法到达学生,更无法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根据教学效果对教学内容进行修改或调整。笔者在教学中常常遇到的困境便是,课堂讨论无法普及所有学生,课下作业有时让教师倍感重负。无法有效地对教学进行适时评估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有效性,以及实现教学过程中的“对话”。

三、MOOC解决法学理论课程变革之困的探索――MOOC上线课程在公司法教学中的运用

1.嵌入MOOC在线课程,构建教师―学生“双主”的课程体系。MOOC模式以自主学习和知识自由选择的模式,揭示了人才培养中的“教师―学生”的本质结构关系。在新型“教师―学生”双主的课程结构体系中,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与要求下自主性选择参与MOOC实现自己的培养方案目标,这需要教师重新安排课程的课程体系与教学进度。以公司法课程为例,教师需要重新编写公司法课程教学大纲,重点突出线上―线下不同的教学内容模块;学生课堂内外学习学时数的分布;课堂内外教学目标的分别拟定以及课堂内外不同的考核内容与标准;重新选取课程教材:如在课程教学中嵌入线上课程为《公司法》以及Northwestern U开设的《法律与企业家》(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定任意一门);课堂课程教材为自编知识点串讲或已出版的公司法教科书,并更新课外自主学习读本与周边学习任务(如《破产法》、《合伙企业法》与《个人独资企业法》等。)

2.以MOOC为依托,完善线上―线下结合的课堂设计。MOOC解决传统法学理论课变革之困的一大优势就是实现“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的目标。翻转课堂的设计,是将知识点放在课外;将知识点的运用放在课内。以MOOC课程为依托,将课堂内的教学过程设计为两个模块:讲解模块与研讨模块。讲解模块,强调线上课程的知识点的课堂梳理。课堂教学将结合MOOC的课程对重要知识点,疑难知识点进行梳理与补充。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回顾重要的知识,构建公司法学科逻辑体系。研讨模块,重在课堂主题研讨的开展。学生在线上学习了MOOC课程如《法律与企业家》,在课堂上将分组讨论教师基于该在线课程的内容设计的案例。

第8篇:线上课堂教学总结范文

一、设置情景,融合探究教学

探究教学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毋庸置疑,因此,在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也同样可以在课堂中适当的融合探究教学的理念,通过探究教学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因此,笔者在教学中会根据教学的需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例如,如图,有一个圆柱,它的高等于12厘米,底面半径等于3厘米. 在圆柱的底面A点有一只蚂蚁,它想吃到上底面上与A点相对的B点处的食物,需要在侧面上爬行的最短路程是多少?(π的值取3) (动画演示全过程)

通过这个情境的设置,有效的将数学问题生活化,让数学以更为生动的形象出现,而不是以严肃的、刻板的形式出现,有利于减少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提升学生学习的效果. 当然,我们设置这个情境的目标,也不仅仅局限于此. 笔者在这个情境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学生追加了动手探究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相关的数学知识. 如让学生动手操作做一个圆柱,寻找从A点到B点的最短路线. 然后再分组讨论:将圆柱的其中一条母线剪开,展开成一个长方形,思考从A点到B点的最短路线是什么. 这个探究过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将抽象模型转化,凸显数学本质,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笔者在课堂上给学生布置了一道习题,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甲、乙两位探险者,到沙漠进行探险. 某日早晨8:00,甲先出发,以6千米/时的速度向东行走,1小时后乙出发,以5千米/时的速度向北行进. 问:上午10:00时,甲、乙两人相距多远?

二、加强学习研究,多维度解题

数学的答案只有一个,但是通向这一目的地的道路却是多种多样的. 正所谓“条条道路通罗马”,数学亦是如此. 初中数学教师要想优化课堂教学设计,要想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就需要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呈现更多的可能,让学生从更多的角度去了解问题的本质,去寻求问题的答案,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这就要求教师以多维度为教学视角,注意教学的多面性. 比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数学问题的“一题多解”,遵循由特殊到一般的规律,将公式或结论进行推广,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

例如,求证:cos■ + cos■ + cos■ = ■. 在学生用“三角证法”完成解题之后,教师接着从复数证法的角度切入,当学生还在思考另一种可能的时候,再与学生一起研究公式的推广cos■ + cos■ + … + cos■π = ■(n为奇数,且n ≥ 3).

此外,我们所说的多维度教学,还包括充分运用课堂中学生的错误这一重要的教学资源.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错误,教师要纠正,但是不应该把错误当成纯粹的错误,而要借题发挥,发挥学生的“错误”,让学生把握正确的解法.

例如,直线l过点P(2,-1),它在y轴上的截距等于它在x轴上截距的2倍,求直线l的方程.

学生解答为:设l的方程为■ + ■ = 1,则b = 2a……①,又由P(2,-1)在l上,得■ - ■ = 1……②,联立①,②,得a = ■,b = 3,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2x + y - 3 = 0.

此时,笔者要求学生用另外一种方法来解此题:

设直线l的方程为y + 1 = k(x - 2),令x = 0,得到y = -2k - 1,令y = 0,得x = ■,由题意,得-2k - 1 = 2・■,解得k = -2或k = -■,故直线l的方程为2x + y - 3 = 0或x + 2y = 0.

此时,笔者顺势提出:为何两种解法得出的结果却不相同?学生在反思的过程中,不但发现了自己的错误,而且也明白直线方程的截距式不包括截距为0(过原点的直线)的情况,这样学生就会对截距式直线方程有了更全面的理解.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还有许多方法能帮助学生在解题时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获得简易的解题思路,教师要在课堂讲解例题时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解题策略.

第9篇:线上课堂教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 地理教学 知识构建 活动探究

新课程的实施,使地理课堂教学有了很大的转变,以前的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渐渐被取代;如何创设新情境、设计探究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评价矫正的过程中实现素质提升成为现今课堂教学的主攻方向。学案的合理设计与应用,可有效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实现知识建构,在探究活动中获得能力提升,提高课堂有效性。如何设计好“学案”内容,决定着教师能否起到宏观调控作用,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否能得到全面发展。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观点: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1.1问题的由来

地理学科具有地域性、综合性强的特点,特别是其地域广阔,使知识的时空跨度较大。高一年级实行新课程,内容相当丰富,课时减少,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不但基本的教学任务难以完成,而且效果也不是十分理想。高一年级,由于没有升学压力,学生缺乏学习地理的主观愿望,如果课堂再死板、教条,缺少吸引力,那地理课的教学效果就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新课程提出“要改变传统地理课程重知识轻方法、重结论轻过程的观念”。要求课堂教学要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活动为特征的课堂教学。对于教师,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由包办代替走向宏观调控,引导学生的多端发散思维、创新能力得到全面成长。

新课程指导下的湘教版地理教材的活动内容相当丰富,有“探究”、“实践”、“思考”等等。然而教材中的活动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些“探究”活动由于难度太大,导致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无法开展;有些“思考”活动设计的问题没有连贯性、递进性;有些“实践”活动则由于要求太多太杂使活动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困难;而最突出的问题是大量的探究活动与有限的教学时间总是矛盾重重,如何才能在实际教学中既贯彻好新课程理念又能按时按量完成教学任务,是一直以来困扰我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有必要对教材中的一些活动进行重新处理和设计,并对教材内容作出适当整合,最终以学案为载体呈现给学生,开展课堂学案教学。

1.2地理课堂学案的作用

学案教学的开展让学生在主动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中一次次地思考、探究,一次次地分析、归纳、总结,从而了解一些知识,掌握一些方法,在感悟中成长,在思考中创新。

优秀的学案对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有很大的提高,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地理的方法,做到“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学案教学给予学生更多独立思考,自由发言的机会,有利于学生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有利于学生敢于发现并提出自己的疑问;有利于学生敢于运用自己与众不同的方法去探索、去求证;有利于学生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迷信不屈从于权威――书本、老师。

1.3开展学案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学案教学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素质,要以新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教育实践,不断更新知识,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另外,还要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和临场应变的能力。成功的自主课堂上,教师犹如一个有着新颖意识的设计师和策划者,学生就像有着强烈参与意识的活动家和评价者,课堂气氛活跃而不吵闹,看似松散却又紧扣主题,犹如一偏散文,形散而神不散。

因此教师在设计学案时,一定要充分钻研教材,结合学生认知精心设计活动,对在互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好积极的准备。

1.4设计思路与框架

学案设计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本节(课)学习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其次,学案内容的设计要体现循序渐进、分层达标的原则,这样有利于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虽然在学习过程中会穿插教师的点拨、补充和总结,但如果学案中出现的问题太难或具有跳跃性,就不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案设计目的是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因此,学案在呈现形式上,往往以“问题”为主,多留有“空白”。大多是设计一些探究性问题,表现为“阅读课本……内容,思考……问题”,“阅读……图表,找出……事物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根据……资料,绘制……图”等。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设计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将课本上的陈述性知识化解成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自学,得出结论;二是利用课本中的插图,设计问题,让学生学会从图中提取信息,进行有效的逻辑推理;三是运用课本中的“活动”和“案例”进行探究,让学生学会运用材料分析问题;四是结合实际或对课本知识进行变式和再度开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灵活运用和思维拓展。

二、学案的基本构成

为了更好的提高课堂效率,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本人一般把学案分为“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巩固提高”三个环节。

2.1明确目标,课堂教学有的放矢

学习目标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评价的依据,明确的学习目标表述,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效率。一般情况下,学习目标的编写依据包括:课标、教参、教材、学生认知现状等。学习目标编写时最好采用“通过……的学习,理解……”,“阅读……图表,总结……”等表述方式。让学生一看就明白,他通过什么途径,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学习结果。

以湘教版《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为例,课标中关于本课的描述是“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尽管课标描述简单明了,但课本中案例较多,本节课的学习又必须结合一定的区域地理知识,因此,结合学生情况及教材,学习目标编写如下:

【学习目标】 ① 联系生活,举例说明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

② 以陕西为案例,说明地形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态、走向的影响

③ 尝试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为某具体区域设计合理的交通线路

2.2因材施教,丰富多彩的学习过程

地理知识涉及面广,许多内容学习方式不尽相同,有偏重逻辑推理的自然地理知识、也有注重资料分析的人文地理知识、还有必须结合实际案例的区域地理。面对不同的内容,应结合学生认知,因材施教,开展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编写各种类型的学案学习过程。

2.2.1活动探究、讨论归纳

课例1:《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学习过程】

活动一:畅所欲言,举例说明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并分类

活动二:以陕西为案例,探究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① 读课本4-8、4-9分析我国地形地势与交通线路密度分布之间的关系,分析原因。

② 分组简要说明陕西省三个地形区的交通线路分布特点和形态特征,分析原因。

黄土高原: 渭河平原:秦巴山地:

③ 根据课本图4-12、4-13相关知识,推断兰州城区主干道走向,并与西安交通线路走向比较,分析原因。

活动三: 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为该区域设计合理的交通线路

在图4-14中,有A、B、C三种铁路选线方案,尝试选出相对合理的方案,说明原因。

2.2.2 逻辑推理、层层递进

课例2:《热力环流》

【学习过程】

1、根据气压概念,判断气压值大小 气压:单位面积承受的空气柱的重量

判断:A′ _______A; B′_______B; C′_______C;

判断:A _______B_______C; A′_______B′_______C′

结论:(提示:气压与高度关系)

2、图中所示模型是理想状态下的空气状况――空气分子均匀分布。而实际当中,由于地表受热不均,空气分子无法均匀分布。

假设:B地热,A、C两地冷,A、B、C三地的空气分子会发生什么情况?画在图上(提示: 热胀冷缩)

3、画好后请比较A′ _______B′_______C′气压值大小;

【水平气压梯度力:沿着水平面,由高气压指向低气压。在该力的作用下,同一水平面 上,气流总是由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在A′B′C′上,气流会怎样流动,空气分子的分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画好后请再比较A、B、C三地气压值大小,ABC;

那么,在ABC面上,会有怎样的情况?请在图中绘出

4、结论――热力环流形成:

B地受热,气流持续_______;AC地冷气流持续_______;

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_______;高空形成_______;

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_______;高空形成_______;

在_______作用下,同一水平面上,气流总是由_______流向_______;

(注意:高低压只是同一水平面上的比较,A与B′没有可比性。)

2.2.3 知识构架、全面复习

课例3:《城市与环境》总复习

一、城市空间结构

2.3典例练习,检验巩固学习成果

该环节的主要功能是发现并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巩固学习效果。该环节在设计上一定要注意精选例题,一般选择一至三道例题,每道题都应综合、有代表性且难易适中;如必修二《农业区位选择》学案选择例题如下:

【例】读“我国北方某城镇周围农业布局图”回答:

(1)在A、B、C、D四处发展棉花、水果、蔬菜和乳牛生产,则:

①A处宜发展_____,因为这里地形_____,耕地面积____;

②B处宜发展_____生产,其自然条件是靠近_______,社会经济条件是接近______;

③C处宜发展_____生产,既靠近_____,交通便捷,又靠近_____,为市民提供新鲜产品;

④D处宜发展______生产,因为______地形不便耕作。

(2)如果在D处按照等高线修筑梯田,不仅可以扩大_________,也有利于_________。(3)这里的蔬菜区为了满足城镇居民冬季也能吃到新鲜蔬菜,应根据_________的原理,推广_____生产,改善作物生长的______因素,调节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生产反季节蔬菜。

三、学案的课堂应用

“学案”实施过程是师生双边活动和多边活动的过程。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训练是主线,能力培养是主攻方向。

学案应用的一般过程是把编写好的学案发给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同步使用。在下发学案后,教师应注意指导学生在学案上明确自学的知识目标,交代清楚自学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学习的重点、难点,为探究做好心理准备。在自学过程中,学生根据教师要求和学案设计的问题进行自学,通过对教材的学习思考,对知识进行整合加工,将其同化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形成新的知识网络。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发现问题应及时指导答疑。

在探究活动中学生会有或多或少的问题。遇到问题首先同组讨论,然后教师指点解答(答疑方式以启发为主,最好不要直接给出答案)。在质疑解释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讨论中,教师要注意搜集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最后教师根据小组反馈和自己搜集的信息,进行总结性串讲点拨,解答疑问。对一些概念进行规范性界定,引导学生梳理知识,总结学习方法,从“学会”到“会学”;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要尽量进行课堂例题讲练,以达成知识的巩固迁移拓展。

参考文献:

[1]解读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湖南教育出版社.

[2]朱幕菊.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3]杨莉娟.该如何创设有效的课堂活动?[N].《中国教育报》2006年7月21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