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技创新方面合理化建议范文

科技创新方面合理化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创新方面合理化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技创新方面合理化建议

第1篇:科技创新方面合理化建议范文

自主创新是相对于技术引进、模仿而言的一种创造活动,是指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的核心技术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的过程。创新的概念最早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首先提出,用以解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周期的理论。熊彼特把创新定义为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企业家实行对生产要素的新结合。

我国精细管理工程创始人刘先明认为,自主创新是指创新主体独立地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而进行的一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创新是使企业永葆其生机和活力的强大动力。它包括:1、引入一种新产品;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新市场;4、获得原料或半成品的新供给来源;5、建立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当然随着科技进步、社会发展,对创新的认识也是在不断演进的。特别是知识社会的到来,对创新模式的变化进一步被研究、被认识。通俗的讲,创新是人类首创前所未有事物的一种活动;创新是做自己没有做过的事。

二、大众公司自主创新现状

大众公司作为河南煤化的下属企业,自主创新工作开展、完成情况是上级考核主要工作完成指标之一。一直以来,大众公司坚持以“自主创新为先导、实施重点突破、以核心技术引领未来,实现集团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全面升级”为指导思想,立身于新的起点,全面开展公司自主创新工作实施开展。为进一步提高对自主创新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积极组织开展全员性创新活动,拓展活动的范围和成效,进一步完善创新体制,重点加强管理机制落实和绩效考核方面,努力形成典型带动的新局面。

(一)健全机构设置

公司成立了由总经理、党委书记任组长、总工程师和各副总经理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及各区队队长为组员的自主创新委员会,设立了自主创新办公室,且在各单位配备了创新兼职人员。大众公司自主创新工作具体分为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两部分,分别由公司技术中心和企业管理部进行对口管理。实现了创新工作主要领导重视、分管领导亲自抓、主管部门具体抓的管理目的。

(二)管理制度及评审标准制定

为规范大众公司创新工作开展运作,按照上级关于创新管理的工作要求,完善制度,建立标准,逐步建成了系统化、精细化、日常化、市场化的创新管理体系。首先通过深入调研,科学分析,制定了科技发展规划,为公司明确发展目标、定位科技发展走向、理清发展总体思路指明了方向。二是完善了《创新效能监察制度》等二十余项管理制度,健全了创新三大体系,规范了创新市场运作。三是建立了创新成果资料申报标准、立项时间节点、评审运作流程,规范了合理化建议书的填写格式,成果申报和合理化建议征集评审成为模版式的固定格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三)实行市场运作、规范创新成果运行

为确保管理创新工作的顺利开展,结合鑫龙煤业下达的创新工作目标,针对公司安全生产攻关难题和内部管控的薄弱环节,制定了公司年度、季度、月度管理创新计划,确立了工作目标;采取正确引导、正面激励的措施,实行了创新考核流动红旗制度,激发了各单位争优创先的积极性;加大了对创新绩效的收购兑现力度,对创新成果、合理化建议及时收购、及时奖励,对鑫龙煤业以上机构获奖的成果实行重奖,员工参与创新活动的积极性高涨,创新成果及合理化建议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和活动的开展,创新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季初有计划、工作有布置、形式有创新、过程有控制、效果有提升、季末有总结的良性循环,确保了创新工作的规范运作。

(四)群众性创新活动蓬勃开展

为加大公司民主化管理和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作力度,推动公司经济又快又好发展,大众公司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众性创新活动:1、在各基层单位大力开展班组技术创新竞赛活动;2、每季度开展“我为创新献一计”合理化建议活动;3、进一步加大“学习创新工作室”创建力度;4、每季度深入开展“五小”成果征集评选活动

除此之外,每年公司召开了以“我与大众共命运”为主题的“大学生座谈会”;大学生科研协会开展了“公司科技规划建议”活动、“科技项目有我”“科技论文征集”、“技术难题征集”活动和“我爱发明”活动;共召开创新推进会四次,技术例会九十次,并组织开展“技术人员自我展示”讲课活动和四新技术培训活动;各单位创新小组各形式创新活动开展良好。

三、大众公司自主创新工作开展问题及解决办法

尽管大众公司的自主创新工作曾取得一些成绩,但在开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可以说,大众公司自主创新工作任重道远,存在的问题还很多,笔者结合大众公司创新工作开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剖析。

(一)创新成果技术含量较低,创新效益有待提高

因大众公司自主创新工作开展时间较短,自主创新的概念开展重要性普及程度还不够,同时因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自身素质较低原因,公司创新成果目前技术含量普遍较低,同时为公司创造出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不明显或者说效益较少。

主要解决办法:应大力提高公司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同时加大和大专院校合作,提高公司创新成果的技术含量。

(二)创新领域比较狭窄

自主创新包含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两部分,目前创新成果主要积中在技术创新范畴,管理创新成果少。与技术创新相比,管理创新存在投入小,见效快,省时省力等特点,但长期以来生产企业存在严惩的重技术、轻管理的固有观念,使大众公司自主创新领域狭窄,不但如些就是仅在技术创新方面,创新成果也大都积中在机电、运输等几个小方面,不能全方位适应公司发展需求。

主要解决办法:加大自主创新宣传力度,改变公司员工的创新观念,加大各方面创新成果的申报和管理力度,扩大创新范围。

(三)群众性创新成果较少

长期以来,在国人的思想中一直存在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高深莫测的想法,所以在大众公司自主创新工作开展的几年里,主要参与对象只是部分机关管理人员的基层的技术人员,普通员工参与热情不高,与上级主管单位提出的创新工作群众性精神不符,使一线员工在工作中一些“五小成果”不能及时得到总结提升和推广应用。

主要解决办法:加大公司自主创新工作宣传和奖励力度,提高普通员工的参与热情,形成“比、学、赶、超”用心做事,追求卓越的创新氛围,激发更多的职工参与到搞创新、增效益、比安全的活动中来。

第2篇:科技创新方面合理化建议范文

【关键词】群众经济技术创新; 活动; 推动发展

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是指在企业内部,以职工自愿参加为原则,以提高经济技术指标、生产作业效率、提高职工劳动技能或操作水平为目标,通过合理化建议、劳动竞赛、岗位练兵、技术比赛(技术革新、技术攻关和技术改进)形式等开展的创新活动。

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是企业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开展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对于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企业生产经营质量和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和生命力,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工会组织作为企业与职工的桥梁纽带关系,有责任在群众性经济创新活动中发挥引领和推动作用。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离不开广大职工群众参与,而群众性经济创新活动正是由职工群众广泛参与的技术创新活动,这是企业发展的催化剂。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决定了企业是否有持续发展和突破能力,缺乏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的企业从根本上说是没有活力且难以持续发展的企业。通过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程,把职工群众的智慧和才能充分挖掘和调动起来,解决企业在设备、技术、质量、安全等方面的不足甚至是难题,使生产工艺得到优化,使科研生产研究水平得到深化和提高,使生产工作环境得到改善,使质量品质不断提升,使企业综合效益不断攀升,对于企业来说,这是一项事半功倍的工程,也是一项培植企业实现可持续源动力的工程。因此,笔者认为,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强化创新活动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做好创新活动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使得活动开展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规范运作。目前的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制度已比较完善,对本单位的生产建设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经营机制不断创新的新形势下,开展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需要进一步创新、规范和完善创新活动的制度,将“活动型”转变为“工作型”,建立有利于创新活动的长效机制,使之更加贴近现实,起到指导和规范创新活动,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内在潜力、调动和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推进企业持续有效发展之作用。

二、强化“学习型”组织创建,为创新活动积蓄知识和技术源泉

实施创新活动,关键在于对职工现有的科学文化水平、技术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职工队伍素质的高低决定着活动的质量和水平,知识经济时代,职工素质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源。企业发展靠市场,市场竞争靠技术,技术创新靠人才,人才成才靠学习能力持续提高。广大职工的学习能力是推进职工队伍知识化、劳动智能化,知识产业化进程的力量源泉。我们要大力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根据企业和职工的专业特点,解放思想,开阔思路,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组织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等多种有效途径,鼓励员工加强专业知识和新技术、新方法的学习,在提高广大员工的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和学习能力上下功夫。只有坚持不懈地学习,才能不断提高广大职工的业务素质,使职工不断掌握新知识、储备新技能,为实施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提供智力支撑和素质保证。

三、围绕中心工作,确保创新活动取得实效

第3篇:科技创新方面合理化建议范文

 

智能电网建设对科技团队管理的要求

 

自2002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一直高度关注智能电网的发展,重视各种新技术的研究创新和集成应用。

 

自2009年特高压试验示范工程投运后,国家电网公司加快了智能电网的研究和建设推进步伐,并将我国智能电网建设规划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规划试点阶段(2009〜2010年),重点开展智能电网发展规划工作,制定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关键技术研发、设备研制及各环节试点工作;第二阶段是全面建设阶段(2011〜2015年),加快特高压电网和城乡配电网建设,初步形成智能电网运行控制和互动服务体系,关键技术和装备实现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第三阶段是引领提升阶段(2016〜2020年),全面建成统一坚强的智能电网,使电网的资源配置能力、安全水平、运行效率,以及电网与电源、用户之间的互动性显著提高。目前,我国智能电网发展正处于第二阶段。从世界各国及我国智能电网发展进程来看,当前智能电网建设呈现出以下特点:

 

要求高。智能电网旨在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千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统一坚强智能电网,这一建设目标决定了智能电网建设的要求。

 

技术难度大。从当前世界各国和我国智能电网研究来看,要实现智能电网发展的目标还需要攻克很多关键技术和设备难题。

 

试点推进。由于目前智能电网建设在世界范围内尚处于研究阶段,因此我国在智能电网建设中采取试点推进的原则,智能电网试点项目存在着更多的探索性和试验性。

 

正是基于以上特点,智能电网建设对科技团队的管理也提出了较高要求。

 

首先,要有优秀的科技创新团队。科技创新团队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主导地位,科技创新团队由什么样的人才组成是决定该团队创新研发能力大小的关键要素,智能电网建设需要富有创造力的科技创新团队。

 

其次,要有明确的创新发展目标。目标是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方向,智能电网是科技集成应用的综合体,需要在多个方面取得技术突破和创新,智能电网建设需要科技创新团队结合实际提出有针对性的攻关课题。

 

再次,要有健全的统筹推进机制。智能电网建设涉及电力、电子、信息化等多个专业知识,需要科技创新团队、企业、科研机构等多个层面的共同参与,建立跨专业、跨层面的统筹推进机制是加快智能电网建设进程的关键。

 

科技团队创新管理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实践和应用

 

青山湖科技城是杭州现有的5家国家级孵化器之一,其目标定位是中国自主创新的〃示范区〃、长三角产业发展的〃智库〃、浙江省海洋经济带的〃枢纽〃、杭州市产业升级的〃触媒〃、临安市经济发展的〃引擎”,是代表全国科研高新技术水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引擎。青山湖科技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是浙江省两家智能电网综合工程试点单位之一、浙江省首家由县级供电企业牵头实施的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项目总投资1.9亿,由清洁能源接入、储能系统、优质电力园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等在内的16个子项目组成。作为该项目的实施单位一临安市供电公司,结合企业实际和项目定位,大力推进该项目实施进程,不断探索智能电网建设和科技创新管理方面的新举措、新方法,重点在科技创新团队管理、课题管理、机制建设、基础管理、资金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创新与实践。

 

在科技创新团队管理方面

 

一是把好准入关。在科技创新团队人员选拔上,打破了指定团队成员的做法,实现了科技创新由部分管理人员参与到公司所有人员积极参与的转变;成立了智能电网建设科研技术小组,组建了青山湖科技城智能电网综合建设工程项目团队、技术监督团队、QC团队、状态检修团队、ERP/PMS团队等科技团队;公司39名来自不同岗位不同部门的青年骨千力量通过应聘加入到青山湖科技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16个子项目的科技攻关团队中,充分挖掘了企业内部员工科技创新优势,调动员工主动参与科技创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积极性。

 

二是把好培养关。在科技创新团队培养上,一方面通过举办临电大讲堂、管理人员培训、班组长培训、学历进修等方式积极拓宽员工视野,提升员工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团队攻关水平;另一方面,各项目组在项目攻关和团队管理中,挖掘、锻炼并培养了一批新人,在项目攻关中起到了关键作用,成为了项目建设的后备军或主力军,建立完善了科技创新人才梯队,为科技创新提供了持续动力。

 

二是把好考核关。在科技创新团队的考核管理上,通过开展技术比武、技能竞赛等活动,对有突出贡献的员工进行奖励;实行科技创新团队成员淘汰更新机制,对在团队中无贡献的成员进行淘汰,并及时吸纳新生力量补充团队新鲜血液。

 

在科技创新团队课题选择方面开放式选题。在课题选择上,不设定课题的范围、大小、专业、主题等要素,完全由科技创新团队自主提出攻关课题,自行设定课题研究的关键要素,自行组织实施课题。同时,充分利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QC团队合理化建议、群创项目等渠道,广泛搜集员工意见建议,丰富创新实施平台。

 

竞争性管理。在课题管理上,实行课题年初申报、过程指导和年终评比,对年初各攻关小组上报的课题进行统一评审和筛选,评定重点课题,调整淘汰无关课题;在课题实施过程中,主管部门每月对课题进展情况进行督办和指导,对毫无进展或进展困难的课题进行适当调整;在年终评比中,对优秀成果进行奖励。

 

在统筹推进机制方面

 

建立沟通协调机制。临安市供电公司成立了由省公司、市公司和县公司主要领导成员组成的项目推进机构,建立了由公司领导、项目负责人、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广泛参与的月度例会和技术协调会机制,建立项目联络月报制度与上级专业部门紧密联系和沟通,开发智能电网网络交流平台,编制智能电网周刊,及时沟通协调系统上下、专业之间、团队之间的关系和问题。

 

建立学习调研机制。由各科技创新团队提出各子项目年度调研需求,智能电网协调组对需求进行统一协调并排定年度调研计划,统一监督调研进展。2012年国网临安市供电公司各科技创新团队共外出调研12次,累计90余人次,拓宽了科技创新团队成员的眼界和思路,吸取了大量的先进经验。

 

在项目的规范管理方面

第4篇:科技创新方面合理化建议范文

二、科技创新在企业工商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1.有利于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实现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是每一个企业经营管理者追求的最终目标。但是,传统的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存在不少的问题和弊端,影响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发展需求。为此,顺应时展需求,应对传统的工商管理模式进行适时地调整,有必要逐步融入科技创新元素,增强企业经营的综合实力。实际上,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呈现出加速发展、空前繁荣的局面,科技创新正在让一个企业变得更美好。科技创新作为支撑企业工商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主要体现在:第一,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催生企业经营的结构性变化。最突出的一个标志是,以知识密集为特征的网络信息布局对企业经营的战略支持;第二,新能源与各种“节能减排技术”大规模的开发利用。低碳经济潮流涌动,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基础;第三,专业的科技知识成为企业经济发展的主要资源,甚至成为企业经营的品牌产品。

2.有利于激发企业经营活力

企业工商管理工作开展的最终,是要激发企业在市场经营中的活力。一个地方企业除了拥有过人的资源优势,同时还应具备先进的生产技术理念。为此,科技创新体现在企业工商管理领域,就在于优化科技创新机制和制度建设,完善科技投入机制、激励机制、成果推广机制,将科技创新与提高企业生产力、经济效益紧密结合,从而激发了科技创新的活力,促进了企业发展。实际上,但凡市场竞争优势明显的企业,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的科研经费用于科研;普遍建立了专业技术人员工资高于普通员工薪资的机制,选拔能力较强、水平较高的专业技术人才走上技术管理岗位,用待遇留住人才,设计了超产奖,重奖有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取得科研成果的专业技术人员也给予相应的奖励,充分调动了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开展“小改小革”、提合理化建议,改进工艺流程,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将科研成果直接转变为生产力,转化为经济效益,进而确保企业经营的高水平发展。

3.有利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科技创新是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而欧美企业能保证持续稳定发展,究其原因与工商管理中持续进行科技创新投入有直接关系。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企业,持续推进科技创新,才能研发具有企业自主品牌的技术产品,同时拓宽到市场形成具有核心技术最具竞争力的核心业务,才能形成企业发展的独特优势,进而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局,推动企业大踏步向前。而在企业内部的工商管理,借助持续推进的科技创新,能在企业内部形成激发企业活力的激励机制,增强企业的运转效率。比如;企业内部绩效考核的管理,借助网络信息做好企业工作人员的业绩统计,根据业绩情况选择恰当的奖励机制,为员工的晋升提供支持,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4.有利于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率

科技创新应用到企业工商管理中,体现出来的竞争优势,不仅表现在硬件实力的提高,同时,在优化企业管理结构,革新企业经营方式方面同样会带来极大地便利。尤其是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对企业内部管理系统的优化,以及给管理流程带来的简化,都优于传统企业工商管理。比如:科技创新带来的网络化管理平台,在对企业内部人员、安全管理、资料统计等等方面的管理,都体现出更加高效、更加有序的一面,最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工商管理的效益。

三、科技创新在企业工商管理中的应用

1.确立科技创新在企业工商管理中的战略地位

现代企业的发展,科技含量往往成为衡量其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尺。为此,传统的工商管理模式正逐渐被淘汰,而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理念的工商管理模式正逐渐被各个企业所重视。为此,对科技创新企业管理人员务必要高度重视,并能将其作为发展目标规划到战略布局中去,以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企业高管思想上应重视科技创新在企业工商管理中的应用

从企业的整体运营,以及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方面,形成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理念的工商管理系统,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将体现更大的成效性,更加满足市场发展需求。为此,在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企业管理有必要强化科技创新,增加科技创新的发展比重,逐步推进发展科技创新项目。而身为企业高管,更应该意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对科技创新持高度关注的新态势,从思想及工作落实上加以重视。

3.逐步增加相关科技创新在企业工商管理中的投入比重

未来企业的发展,将逐渐增加科技创新,同样需从发展中增加相关环节的投入比重。为此,在人员配置、资金扶持、技术支撑等方面,都要做到优化以构建综合性适宜科技创新的环境体系,给企业推广科技创新理念奠定基础;同时,根据企业经营发展方向,要做好市场调研,对有着广阔发展前景的、涉及企业工商管理的创新项目要给予最大的支持,鼓励企业员工大胆尝试实践,结合市场需要以及科研进展增加投入比重,确保能在市场中抢占先机。

4.构建一批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队伍

对现代企业工商管理理念的探索,离不开高科技人才对企业的推动、实践和实施。为此,企业工商管理做好科技创新工作,更需要企业引进大批高端专业人才加以指导。一方面,优化招聘进人渠道,多方面招聘实用性高科技人才;另一方面,对现有在职岗位人员,针对性地做好人才培养计划,努力打造一批具有超强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团队。对这些人才的聘用,一方面要提升其科研创新认知,通过培训确保其掌握相关专业理论和实践经验,保证其能很好适应企业工商管理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要提高其实践能力,对企业经营中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要做到有效处理,对现有的工商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变革。

5.要积极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发展经验

现阶段,国际范围中那些有着较强技术能力的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都有着较为先进的工商管理经验。对此,本土企业有必要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做出借鉴和调整,引入适合本企业发展的创新技术。尤其是当前国际市场大开放背景下,切实为先进新技术的引进提供了便利,更有利于企业获得好的发展空间。

6.实践尝试用科技创新优化企业的工商管理系统

企业实现良性运转,得益于高效的企业管理系统。近些年,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白热化,企业管理系统能随之得到优化改善就很有必要。而科技创新机制的引进,是实现科技促生产的有效探索,同时也是科技优化管理系统的一次尝试。科技创新最大的特点,体现在管理思维的开拓上、体现在先进技术的应用上、体现在科研新项目的推进上。这样循序渐进地优化管理体系,将逐渐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竞争实力,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优化升级,同样实现了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莉红.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其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5,(13):62,64.

[2]赵阳.工商管理对企业转型的影响[J].财经界(学术版),2015,(16):103.

[3]胡雅甜.浅析工商管理对企业转型的影响[J].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8,(12):143-144.

第5篇:科技创新方面合理化建议范文

今天,集团召开科技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局20*年科技工作会议精神,总结过去集团的科技工作,表彰在科技战线上取得突出成绩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安排部署20*年的科技工作任务,号召全集团科技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爱岗敬业,开拓创新,为打造集团竞争优势提供技术支撑。

20*年,集团紧紧围绕“以技术求发展,靠创新增效益”的方针,结合目标市场的技术需求,深入开展“特色、应用、储备”三个层次的技术攻关和创新活动,在核心技术研究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有一些科技成果已经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集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全集团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聪明才智和辛勤汗水,在此,我代表集团党委和集团,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工作在科技战线上的全体干部职工致以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问候!

刚才,*总工程师对全集团20*年度的科技工作进行比较系统的总结,对全年的科技工作进行具体的安排部署,我完全同意。希望集团各成员企业要认真贯彻落实,确保20*年集团科技工作再创新局面、再上新水平。

下面,我就全集团的科技工作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是企业顺应宏观经济形势的迫切需要

当今社会已从工业经济时代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从全球范围看,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诸多方面的深刻变化,其中对企业生存、发展产生最为深远影响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经济的全球化和知识的现代化。

经济的全球化体现在市场和生产的全球化两个方面。目前,许多企业面向全球市场,在世界不同国家建立生产、加工基地,在全球范围寻求零部件供应商和专业化服务支持,借助世界各地的优势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改进产品质量、提高企业运作整体效率。计算机、通信、交通运输等领域的技术进步和高度发展,使全球范围各种资源的跨地域流动更为便捷,正如哈佛大学学者迈克尔波特的一段描述:“鼠标轻点,今天的企业几乎可以从世界任何地方采购所需的物品与获取服务”。

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呈现出以创新为动力,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基础,以高新技术和智力为依托的服务业为支柱产业的特点。美国的信息产业已占GDP的40%,服务业已占GDP的75%。中国加入WTO以后,国内市场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趋势日益显现,过去一些行之有效的竞争方式和发展思路已不能适应新的环境,知识资源的价值正不断提升,并成为许多行业利润的主要来源,企业间竞争不再依赖价格战,只有那些不断进行科技创新的企业,才能在新一轮竞争中胜出。如国内著名的海尔集团就是靠创新取胜的。96年海尔的发明专利是262项,到20*年已增加到800多项,成为我国专利数最多的企业;与此同时销售额也从96年的61.8亿元,增长到20*年的800多亿。无数事实证明,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要想获胜,必须成为创新型企业。这就要求我们的经营者必须有创新的眼光、创新的魄力和创新的组织能力,要将科技创新与市场紧密结合,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领先半步就是效益。要善于发现市场增长点和潜在的利润,敢于承担创新带来的风险,努力成为创新的主导者、倡导者和领导者。

二、要结合行业特点和企业内外部环境全方位推进科技创新工作

面对国际国内经营环境的深刻变化,集团公司在“十五”初期就提出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强调在科技工作*公司与服务公司要整体协调发展。从分开分立之初提出的“1678”总体发展框架,到《二次创业指导纲要》中都把科技创新作为一项重要战略,尤其是将20*年作为全局的“打造优势年”,这就给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作为*集团,要在打造优势年活动中,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打造集团竞争优势,加速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建筑企业集团。

(一)经过多年的发展,集团在科技创新方面已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

目前,集团工程技术人员专业类别较全,涉及机械、电气仪表、计算机、石油储运、情报翻译、石油化工、油田地面等技术专

业7大类,技术专家1人,局级学术技术带头人6人;项目经理859人,其中一级项目经理248人,居同行业之首。在核心技术与配套施工生产技术方面,已经拥有了成熟的*地面建设、化工建设、球形储罐和立式储罐、钢结构工程、长输管道、输变电工程、路桥工程、压力容器制造和防腐产品预制、住宅小区开发等核心技术及配套施工生产技术。各成员企业已累计取得国家实用专利42项,形成了以125米火炬吊装技术、1万立方米球罐安装技术、10万立方米大型立式储罐安装技术等为代表的35项技术专长。在集团的主营业务中,管道施工配套技术、石油工程施工配套技术、化工石油工程压力容器制造技术、大型混凝土构件预制技术、大型储罐(包括立式储罐、大型球罐)施工技术、大型设备安装技术、高等级路面施工技术等均处于国内中上等水平。

(二)与同行业先进企业相比,在创新能力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

集团*多名职工中,共有专业技术干部*人,中级职称*人,高级职称*人;人均年创效最好水平*元(20*年)。由此可见,集团在人才总量、结构及创效能力方面,与同行业先进企业存在很大差距。

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电气仪表自动化安装调试技术、防腐保温技术、桥梁施工技术等方面,集团仅处于国内中等水平,且常规技术在施工中还占有较大的比例。科研开发能力相对薄弱,新的核心技术研发进展缓慢;具有前瞻性、储备性和原发性的研究课题较少,对主营业务拓展延伸的研究还不够。在人才激励、培养和引进上相对滞后,部分企业对科技工作缺乏长远规划,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集团科技创新工作中应研究和深化的几个问题

科技创新工作一定要结合集团的实际情况和行业特点,发挥比较优势,逐步缩小与先进企业的差距。

1、将科技创新与培育集团EPC总承包功能相结合。开展工程总承包,实现设计、采办、施工一体化,是集团发展的必由之路。集团的工程设计能力一直很薄弱,天宇公司仅拥有建筑工程设计乙级资质和公路工程设计丙级资质,各类工程设计人员配备不足,还不能独立承担较大型施工项目的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集团开展EPC总承包的进程。我们要以总承包特级和一级资质的专业项目为指引,提高设计资质及能力,拓展设计范围,努力构建集设计、科研、现场服务于一体的工程设计研究院。另外,也可以借鉴国际通行的做法,通过建立联合体的形式,与国际工程公司、油田设计院等企业联合对工程项目实施EPC总承包,实现合作双赢,优势互补。

2、将科技创新与调整产业(产品)结构相结合。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任何产品都有从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到衰退期的过程。由于基建行业社会化程度高,进入的技术壁垒比较低,导致行业竞争异常激烈。我们要以市场为导向,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不断优化产业(产品)结构,提高现有产品和服务的技术含量,增加高新技术产业或产品的比重,提升潜在进入者的壁垒,获取竞争优势,扩大企业获利空间。

3、将科技创新与集约化经营相结合。虽然集团经济总量较大,但创效能力较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我们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充分发挥科研技改的能动作用,通过优化设计和施工工艺,优化价值功能系数,获取持久的成本优势;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及合理化建议活动,降低材料消耗和能耗,努力使企业定额领先于同行业平均水平,使企业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取胜。

4、将科技创新与知识管理相结合。企业不仅仅是一个经济实体,同时也是一个知识实体。集团各成员企业在多年的施工和生产实践中积累了很多有价值的经验、技巧和诀窍,这些知识是企业的宝贵财富,是最直接的生产力和经济效益。为防止员工离开企业时,知识也离开了企业,应将这些存放在员工大脑中的知识及时进行收集、整理、积累,实现在更大范围内的共享,并进行提炼和创新,让知识共享成为一种企业文化,提高企业利用知识的整体价值。

5、科技创新的方式应由引进为主向自主研发转变。要把建设集团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现代企业集团,就必须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真正的核心技术要靠自己独立开发,只

靠引进必将永远落后于人。所以从企业长远发展来看,一定要培养独立开发核心技术的能力,要靠自己去创新,多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

三、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致力于科技创新

人才是兴企之本,力量之源,是科技创新的探索者、实践者和推动者。随着企业间竞争的不断加剧,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近几年集团内部高层次人才流失严重。为防止技术人才外流、科研人员弃研从政以及解决技术人员事业发展路径过短等问题,要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构建有利于人才发展的和谐环境,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

一是使现有人才效用最大化。虽然集团科技人才专业类别较全,但学非所用,用非所长的现象大量存在,导致科技人才资源配置不合理。古人云:非知人不能善其任,非善其任不能谓之知。一个人只有从事自己最喜欢、最胜任的工作,才能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下一步要从双向选择的角度出发,逐步解决科技人才岗位与专业不对口问题,做到用当其时、用当其位、用当其才、用当其愿,建立集团内部人才合理流动的动态用人机制。

二是科技人员要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自身素质。知识经济又是学习型经济。为适应知识快速更新的节奏,科技工作者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集团也要创造条件,为科技人员提供更多的培训学习机会,围绕本职工作,在干中学,在学中干,紧跟时代脉搏,掌握前沿技术和最新理论,率先践行集团提出的建立“三高队伍”、实现人员素质职业化的目标。在“十一五”期间集团要实施“13515”工程,即:到2010年,培养出10名局级学术带头人;30名适应国际工程管理的项目经理;500名国家注册的工程建设业职业资格人员;100名通过模拟托福外语考试的专业人才;5000名高级操作技术人才,为集团发展提供较充足的人才储备。科技人员在提高业务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树立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谦虚谨慎、求真务实的品格。

第6篇:科技创新方面合理化建议范文

一、“互联网+”时代对知识管理发展的需求分析

1.互联网思维给予知识管理的启示

移动互联网给知识管理带来的首先是基于Web2.0技术的信息互动、无所不在的入口连接、以用户为核心的流量经济、端到端交互的便捷易用,带来了微信、微博、网络自媒体等信息与知识交流的新方法,而开放、平等、协作、分享的互联网精神则给予人们更多的思维方式与行动启示。互联网的开放精神不仅在于物理时空,更体现在思维空间上,不同行业和经历的人就某一话题展开交流讨论,思想火花的碰撞极大地丰富和扩展了人的知识视野;互联网的水平存在方式决定了网络是一个平等的世界,剥去了权力、身份、地位、容貌标签,使人们的知识世界更加透明和精彩;在互联网环境中,每个人既是知识的接收者,也是知识的传播者,实时互动和异步传输结构推进了按规则协作的高效运行;技术是发展推动力,而分享是互联网发展的原动力,加上简约、极致、迭代、大数据、跨界等新思维要素,结合不同社会业态完成高效全面分享,不断创造着属于互联网时代的传奇,推动知识社会进入创新2.0时代。

2.面向创新2.0的知识管理特性

为鼓励创新发展,航天企业设置了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管理创新奖等,对激励知识创造和转型升级起到了重要作用。创新2.0是面向知识社会的新一代创新,科技创新模式从专业人员研发出科技创新成果后用户被动使用到用户直接,或通过共同创新平台参与创新研发和推广全过程;创新2.0是以复杂的科学视角对当代信息通信技术融合背景下科技创新的重新审视,也是以用户为中心、社会实践为舞台,以大众创新、共同创新、开放创新为特点的适应知识社会用户参与的创新形态。从宏观视角看,创新2.0是创新民主化展现,是互联网精神在知识社会条件下的正面向上形态。航天企业的新一代知识管理机制也应开拓思路,在领导重视、需求牵引的背景下改进思想方法和工作模式,让更多的员工与供应链条上的客户及人员主动参与到知识管理的各个环节,面向知识服务平台实现信息物理系统的融合,使知识管理融入项目及任务职能中。

3.“互联网+”对当代知识管理的需求

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催生了创新2.0,而创新2.0又重塑了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是两者相互作用、共同演化推进知识社会发展新形态的高度概括,是在“中国制造2025”之上的拓展升级,“互联网+”的“+”不仅是技术上的“+”,也是思维、理念、模式上的“+”,以人为本推动知识管理及信息服务模式创新与创业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处于“互联网+”时代的航天企业,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要面向市场推进技术和产品的转型升级,通过知识创造策划、设计、实现符合用户需求的联通性、自动化、智能化较高的新产品,尽快占领战略区域空白点和蓝海空间,取得重大领先优势和经济增量;另一方面,必须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构建符合时代特征、融合科研生产与综合管理的知识管理新体系,赋予航天高科技企业匹配的强大管控能力。航天企业是专业面宽、知识密集的学习型创新组织,预先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和综合管理工作错综交叉,试验队、课题组、集成产品开发等特色团队建设对知识管理提出特定复杂需求。在企业“互联网+”发展模式中,知识是显性载体和创新目标,知识工作者(即人或团队)是行动主体和隐性知识容器,而所“+”的系统、职能、项目、设备、现场等是应用对象和联结情境,三维一体的立体格局构造出第三代知识管理的发展张力。

二、新一代知识表示方法和管理模式

基于“互联网+”时展对航天企业知识管理的需求分析,知识、人和应用对象构成了新时期知识管理重点管控的三驾马车,其中知识是采集、整理、转化和创造的主要操作对象,知识工作者和研制情境应用构成2个需要扩展延伸的空间,借鉴C++语言面向对象起源命名方法,把新一代知识智能管理模式叫做KI++。KI++基于“星云”架构。团队星系表达知识工作者的多维度分类关系,情境星系表达知识在企业应用的实体和虚拟环境,是实现知识自动推送和大数据采集挖掘的重点区域,采取星系内外的节点关联智能云连接实现智能分析推理和知识应用演绎。

1.全程知识表达

知识表示是知识管理学的基本研究课题,因为应用、推理和搜索都与表示方法密切相关。以往由于企业知识管理层面更多以文献类、文件型为主要载体对象,对面向人工智能(AI)领域的知识表达方法研究与应用严重不足,“互联网+”时代知识管理的智能需求要求我们尽快补齐,并解决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常用的知识表示方法有谓词逻辑、产生式、语义网络、框架、基于本体、面向对象表示法等,随着WebService等技术方法的广泛应用,基于XML的知识表示方法开始得到充分研究和一定应用。这些表示方法对微观逻辑和结构表达有效,在构建局部预测计算应用中各有优势,但对于企业级的大量宏观知识单元,如文献块、管理体系、企业标准、办事流程等内容,存在难以兼顾陈述性与过程性知识类型、检索推理效率低、知识表达和应用逻辑分离等问题,更难以实现复杂对象的智能化专家。笔者认为,可使用“概念树”分层表达一个逻辑知识体的内部关系。树状结构反映出知识子块主题名、父子关联关系,同层节点的上下次序反映子块前后顺序,配置的“关系种类”属性有普通连接(默认)、外部源、赋值、循环、判断、函数体、过程参数等设定值选项,通过一棵“概念树”描绘陈述性知识块结构和过程性知识的内部逻辑关系,如“IF判断”类型的上下2个节点能反映产生式知识表达方法,“函数体”节点和其子树节点构成表达计算过程或工作流程的具体内容。具有相关关系的概念树结构组成集合形态,反映某一领域或维度的知识管理范围。

2.多面知识团队

离开人的主观能动性,知识管理就等同于信息技术或信息资源管理。知识型组织是彼得•德鲁克知识管理思想的灵魂,他倡导知识型组织结构“扁平化”,员工拥有更多的知识技能去解决专业而复杂的问题,而优秀的管理者作为导航员应帮助员工获得知识来源,并加强相互之间交流与沟通。因此,每一个人都是知识工作者,自带知识作为生产工具,并通过各种实践经验建立完善专业技能,成长为专业人士,这一论断和创新2.0时代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转型方向高度吻合。当前,航天企业建立了全覆盖多集群的任职资格体系,形成了预研、产品、专业、工艺技能和管理等系列岗位模型。基于军民项目和研制型号,技术负责人和行政指挥团队各负其责,员工所属的各种任职维度纵横交错,并随着时间推移和企业发展不断发生动态变化。使用“工作者树”分层表达一个逻辑团队维度体的内部关系,树状结构反映出组织名称、团队纬度名(如主任设计师)、员工姓名等以及从属管理关联关系,同层节点的上下次序反映排列顺序,配置的“关系种类”属性有普通下级(默认)、外部组织、基层员工、隐性知识点等。具有相关关系的“工作者树”结构可组成集合形态,反映某一范围的人员构成,如研究室和车间组成事业部。行政管理结构下的员工实体和逻辑团队树节点间建立关联,反映员工的多种角色。为每位员工设置“隐性知识空间”,实际为授权操作的子树,管理自己的隐性知识外化成果,成熟度满足要求时可转移到知识星系。

3.应用知识情境

情境化知识管理解决了工作中知识不足和过载现象,提高了知识服务的正确度和利用效率,将成为“互联网+”时代知识管理的核心模式。笔者使用“情境树”分层表达一个应用目标体(如数控机床、传感组件装配工位等)的内部关系,树状结构反映具体对象的名称、子类名等以及分层管理或网络链接关系,配置的“关系种类”属性有普通子类(默认)、基层实体、智能、信息采集端、控制接口等,具有相关关系的情境树结构可组成集合形态,如设备、生产线等。通过“情境树”内外部节点关联,可构建反映复杂信息交换控制关系的物联网逻辑表达空间,为实现知识和物理2个空间的系统融合奠定坚实基础。

4.智能知识关联

应用已有知识技能完成预定工作任务是传统工业时代直至信息时代的主要知识管理模式,以北京精密机电控制设备研究所的质量管理体系为例,按照国际标准和国军标及企业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操作文件,结合型号生产过程制定的工艺文件和进度安排下发给一线数控加工工位,操作者依据要求完成加工或装配调试,经过检验员提交的数据多级汇总整合形成产品质量档案,从中可分析研究出工艺性更好的设计思路、产生新的研制知识。每一步都与企业知识的应用和创造过程相关,而手工管理效率低下,如果通过知识星系内外节点有机关联,可实现知识到应用对象间的智能采集和下发利用,实现面向各种管理空间的定期检查、按规控制和绩效考核。

三、特殊问题的处理

1.系统工程思维

根据钱学森创立的系统工程思想,基于各门科学研究的对象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区别只在于研究的角度不同,提出应建立知识系统工程学科,重点放在信息管理、人的管理和知识资产研究等几条主线上并进行集成,通过学科交叉与融合推动知识学科的建立和创新。“互联网+”时代的航天企业知识管理是一个典型的系统工程,需要发扬实事求是的作风,继承历史成果,突破发展瓶颈,既要重视硬件建设,更要重视软件资源,既要关注系统运行,也要关注人的管理,逐步发展形成钱学森所描绘的“大成智慧工程”,以此来保障复杂环境下的科学发展。

2.知识平台定位

随着“数字航天”的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方兴未艾,AVPLAN、AVPDM、MES等系统上线运行,CAX数字化工具软件得到全面应用。鉴于“互联网+”时代对知识管理的高端定位和复杂需求,建议提升现有知识管理系统为KI++核心平台,统筹谋划各类应用系统和平台的对接端口,重点加强知识智能化管控,研究知识成熟度评价管理模型,构建覆盖全过程的显性和隐性知识一体化闭环运行新体系。

3.信息安全达标

第7篇:科技创新方面合理化建议范文

[关键词]煤炭企业;技术创新;创新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6-0137-02

1 煤炭企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1.1 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全面建立

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大中企业设置技术开发机构的仅占全部大中企业的53%,从事技术活动的人员也仅占全国科技人员的40%。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还很弱,三分之二的技术开发力量游离于企业之外,企业未成为创新的主体。从观念上来看,企业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对技术进步重要性的认识和相应观念的转变已经出现。煤炭企业对于技术创新的忽视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的,还有一个惯性;从企业现状来看,还有相当一部分创新能力薄弱。

1.2 符合市场经济体系要求的创新制度政策仍未建成

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好机制未形成,其中技术改造经费的规模远远超过企业的科技经费,而国家的一些新科技计划由于主要面向科研机构,企业参与较少,对企业的影响有限。技术与资产继承也很困难,造成创新项目不能向市场转化,虽然出现了许多有市场价值的科研成果,但科研机构做到此时也筋疲力尽,申请不到中试费、市场开拓费。企业又难以筹集中试费和市场开拓费。

1.3 技术创新人才严重缺乏

由于20世纪90年代末出现的产品销路不畅,经济效益下滑,技术改造滞后,安全事故频发,煤炭行业的不景气,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也遇到了新的困难,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人才断档和断层。原煤炭院校地矿专业类日见萎缩。煤炭行业人才流失量增大。煤炭行业职工队伍整体水平相对下降。由于煤矿工人队伍组成发生重大变化,农民工人数增加。这些农民工的素质普遍低,煤矿技术工人的队伍不断萎缩。

1.4 战略地位偏低

在煤炭企业中,一方面,由于技术创新的起点不高,人们只满足于一般的技术创新,对引进高新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高点创新思想上不够重视,属于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创新不多。另一方面,技术创新的个性不突出。不少企业的技术创新大都是些芸芸众生的大路货,缺少自己的个性特色,至于能达到专利级水平的技术创新成果则更是凤毛麟角。因此,这些创新成果在竞争中无法取得优势。究其原因是因为人们不重视技术创新,没有把技术创新摆在战略的高度进行重视,忽视了技术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1.5 创新成果转化率低

煤炭工业的科技水平和其他行业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例如,目前全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约为30%,石油工业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为22%,但煤炭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仅有19.2%,而且在其有限的科技成果中真正能在煤炭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成果更少。从科技成果转化的形式分析,依靠生产企业和与企业联合转化成功的只有33.7%,低于科研单位直接转化成功的47.4%的水平,煤炭企业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2 煤炭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研究

2.1 建立完善的动力机制

(1)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企业建立技术创新机制的发展。

第一,建立和完善企业组织制度。市场经济制度体系,是人类社会的伟大发明和创造,适应市场经济建立起来的公司制是迄今为止人类认识和发现的最科学、最完善、最有效的企业制度。第二,建立和完善竞争机制。竞争带来差别,差别产生利润;而差别的产生源于改革,不改革旧的就无法产生新的局面。

(2)完善企业创新文化建设,培养和形成依靠技术创新求发展的良好氛围。培养合格的领导者,强化企业家创新精神,力求完全融入企业创新文化。同时依靠技术创新求发展,一时一刻也不能离开职工群众的参与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可以利用职工的合理化建议,小改小革,技术发明和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营造技术创新的氛围,培养员工作为企业经营者、拥有者的意识。

(3)建立有效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加快技术创新发展。人才流动是有规律的,谁为人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建立了激励机制,人才就往那里流动。企业应遵循人才流动的规律,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将懂技术、会管理的人员提拔重用,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使他们在工作上出成绩、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为人才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2 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

(1)建立有效的技术创新管理组织机构。技术创新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充分调动各方资源。因此要有专门的业务部门具体负责技术创新项目的管理和运作协调工作。要明确该部门在科技工作中的责任、分工。进一步规范技术开发、技术引进、技术改造等工作,增强管理的科学性、实效性。

(2)建立科学的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机制。创新的决策机制是技术创新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一般由决策主体、决策权、决策信息和决策原则组成。决策主体是整个机制的中心,它决定了创新目标的确定、创新方案和战略的选择,同时它也决定了各种创新资源的不同组合方式,其他三个方面分别是其进行成功的技术创新必须准确理解和合理运用的基本要素。

(3)建立企业科技进步评价体系。要进一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就必须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逐步改变管理方式,加强宏观指导和服务。为此,企业必须开展煤炭生产科技进步的评价工作,作为指导和监督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进一步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这项工作应坚持不懈地抓下去,使其促进煤炭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不断迈向新水平。一个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必须有一个评价指标体系与之相适应。因为只有通过评价,我们才能看出其技术工作开展的好与坏,才能推动技术创新不断的向前发展。

2.3 建立完善的发展机制

(1)建立人才资源储备机制。在发展机制建设方面,特别应强调加强人才、技术等资源的储备和建立能够吸纳外部资源的机制。一个企业能够持续、稳定的发展,能够在市场当中占一定的位置,就在于它能够不断地创新。要达到这个目的,企业应有资源的储备和积累的机制。

第8篇:科技创新方面合理化建议范文

一、以科学发展观,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的主力军作用

在生产力要素中,人是第一位的。服从和服务于事业和经济建设中心,就必须提高生产力,提高人的素质。围绕提高职工素质这个目标,要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群众性、社会性和广泛性优势,广泛开展职业道德建设,争做文明职工活动。我们积极响应上级工会的号召,结合分厂实际,广泛开展了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教育活动,收到了较好效果;提高职工素质,就要抓实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为加快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人力资源保障;抓住职工的心理特征,把单位发展与职工的需求和切身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使职工明确国家利益、单位利益、个人利益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以高度的责任感关心单位事业的发展,干好本职工作;鼓励职工积极参政议政,参与民主管理,使职工明确自己的权利与义务;深入实施群众性的经济技术创新工程,积极探索适合本单位开展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新形式、新途径、新方法,

深化以学习一门新技术、提出一项合理化建议,采用一项新管理方法、参加一次技术比赛为主要内容的活动,抓好激励机制的落实,最大限度地把职工吸引到创新活动中来;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职工技能活动,培养更多的技术工人和职业技术带头人。切实加强劳动模范的选拔培养和管理工作,大力弘扬劳动模范的时代精神和优秀品质,

激励广大职工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学赶先进,努力成为艰苦创业的模范、勤奋学习的模范和增进团结的模范,在集输事业的发展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二、以科学发展观,不断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最大限度地把职工吸引到工会组织的活动中来

在当前职工需求扩大化、思想复杂化、劳动关系多元化的情况下,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最大限度地把职工吸引到工会组织中来,对于协调劳动关系,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工会工作要坚持党委领导,独立自主开展工作,进一步形成党委重视,行政支持、各方配合、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

加大工会工作力度,进一步掌握职工思想状况,了解职工需求,结合自身特点,开展职工建家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关心、帮助、解决职工在工作、生活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最大限度地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使工会得到职工的信任。当前,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种利益的调整后,引发和即将引发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要求我们在工会组织建设中必须切实做到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以科学的发展观实现四个转变:

1、工作范围的转变。当前油田的改革发展,已经涉及到各个层面,在广大职工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精神状态上引起了一系列深刻变化。而工会自身的工作内容、工作范围也随之增加了许多。这就要求工会的工作模式要向多联系、多接触、多参与的开放式多元化管理模式转变。根据《工会法》和《工会章程》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参与民主管理、引导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提高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切实做好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工作,不断健全和完善工会劳动保护监督和协助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改善劳动条件,保护职工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做好职工思想的稳定工作,做到有的放矢,针对性强;围绕本单位的中心工作,开展劳动竞赛和科技创新活动,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组织职工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提高职工的业务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切实解决职工的困难和实际问题,让职工感受到组织的温暖等等。

2、工作角度的转变。工会工作不能只围绕工会谈工会,应该站在改革和发展的大局与高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在选择工作角度时,需要把握好每个时期和阶段的重点工作,实现以重点突破来带动整体工作的提高。

3、工作方式的转变。要切实转变以往工作中存在的简单、肤浅、消极应付的不良作风,加强理论学习与研究,善于发现和总结好的经验和方法,时刻关心职工的需求,努力做到积极主动服务于基层职工,服务于事业的发展。我们工会干部要开动脑筋,善于创新方法、提高工作艺术,融多样化、人性化、艺术性、幽默性、趣味性于一体,善于与职工谈心交心,真正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做到职工喜闻乐见,扎扎实实为职工群众办好事,办实事。

4、活动方式的转变。要鼓励支持基层工会,工会小组结合自身特点,开展丰富多彩、小型多样的活动。着重围绕加强职工素质教育、岗位技能培训和精神文明建设三个方面,不断创新发展,努力探索,积极推广职工喜闻乐见和具有实际成效的工会活动。

三、以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切实表达和维护好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

以人为本的要求与履行工会基本职责的要求是一致的。就是按照“职工利益无小事”的要求,牢固树立一切为了职工群众的思想,以满腔的热情;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对职工群众的深厚感情,坚持职工群众利益高于一切,把职工群众的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职工群众的需要当作第一选择,把职工群众的利益当作第一考虑,把职工群众的满意当作第一标准,在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积极参与、大力帮扶中搞好维护,切实表达和维护好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强化源头维护和宏观参与机制建设,积极参与涉及职工切身利益和关系工会工作政策的制定,充分反映职工群众的要求和工会的主张,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提供法规、政策上的保证和支持,争取每年解决一两个职工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完善职代会制度,及时向党委和上级工会反映职工群众的呼声和要求,最大限度地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

四、以科学发展观,加强工会干部队伍建设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新时期的工会工作,关键在人,关键在于工会干部。工会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推进科学发展观的真正落实。要做到一要提高工会干部的素质;二要提高工会工作水平;三要提高工会干部形象。工会干部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工会工作,尽最大的努力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要有牢固坚定的群众观念,时刻把职工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准确把握职工群众的思想脉搏,认真倾听职工群众的呼声,及时反映职工群众的要求,努力为职工群众排忧解难,使工会干部成为职工群众的贴心人,使工会组织成为名副其实的“职工之家”;要有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克服“守摊子”、无所作为的思想,增强信心,锐意进取,奋勇争先,争创一流;四要有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以对党、对职工高度负责的精神深入职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坚持讲真话、报实情、求实效;要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求新规律,积极推进观念创新、思路创新、工作创新和机制创新,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工作的新路子。

第9篇:科技创新方面合理化建议范文

【摘要】本文结合我省普通高校人才培养以及社会需求状况,通过实地调查、访问座谈等途径,对目前我省普通高校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环节的开展现状做了有针对性研究,找出优点与不足。分析原因,提出完善机制建设,进一步提高重视程度;将实践环节教育做稳做实,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等合理化建议,同时也列举了一些可行的方法,尝试为我省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提供帮助。

【关键词】普通高校 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

引言

随着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其本身的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结构框架的设计和构建,直接影响着人才的质量。实践教学作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环节,又在人才培养中起着角色过渡、理论和实践结合、综合能力再提升等非常关键的作用。

1 河北省普通高校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环节发展概况

河北地处华北中原,内环京津,文化博大精深,自古有“燕赵多有慷慨悲歌之士”之称,是英雄辈出的地方。【摘自河北省人民政府网站】一直以来我省非常重视教育的发展,在省委省政府下发的《河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文件当中,提到要努力建设高等教育强省。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稳步扩大规模,调整优化结构,强化办学特色,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完善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课程体系,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加大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力度。加强就业创业教育,构建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提高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使命和首要职责。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环节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来无论从国家教育部、河北省教育厅还是学校自身,都将实践教学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实践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团队精神及创新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尤其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要求越来越高,对学生素质要求越来越趋于综合、全面方向,尤其表现在对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动手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加强与改革实践教学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是学校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科专业生存发展的需要。

2 我省普通高校实践教学的开展现状

2.1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强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明确提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加强大学生素质和能力培养。”“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要加强产学研密切合作,拓宽大学生校外实践渠道,与社会、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共同建设实习、实践教学基地。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确保学生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时间和质量,推进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随着实践重要性的提高,我省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环节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不同形式,在各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体现出来,并给予一定比例的学分和学时要求,实践教学的开展提供政策依据。

2.2实践教学环节内容丰富多样

长期以来,我省高校始终立足校情和发展目标定位,适时调整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适应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体系。重视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教育,强调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作用,课程设置体现地方特色。目前开展的主要形式有实习实训、论文设计、政治理论实践、第二课堂、社会实践等内容,贯穿整个大学教学阶段,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学生通过刚入学的军事训练到假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再到后期的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各种实践环节的历练,可以说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缩短了毕业后融入社会的过渡期。

2.3我院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情况和成效

作为独立建制的体育类院校,我们培养的主要目标是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体育专业人才。设定的培养方案主要是围绕“打通基础、专业分流、特色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体育专业特色,在培养扎实理论基础的前提下,突出实践能力培养,适应社会需要。办学中我们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了“校内校外结合”、“院企联合”等教学模式。通过这些实践模式,充分利用了校内资源和社会资源,并有力保证社会需求,促进教学改革健康发展。学校不仅重视宏观上的把握,同时也做了许多细致的安排。比如带队教师的筛选与定位,不定期的抽查与指导,适时的集中知识弥补,加大对实习管理力度等等,均提高了实习质量,保证了实践效果。

以高尔夫球专业教学为例,我院积极同校外企业沟通联系,通过多年的合作,在互利互赢的基础上,共建设了20多个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如:石家f世纪高尔夫俱乐部、昌黎黄金海岸高尔夫俱乐部、北京朝阳区程军高尔夫运动与管理学校、沧州名人高尔夫俱乐部、北京CBD高尔夫俱乐部、广州九龙湖高尔夫俱乐部等,教学基地还在不断扩大。学生在学校进行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学习的基础上,学校创造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到实践基地进行专业学习和训练,强化实践教学,让学生参加各种赛事服务,开阔学生视野,了解高尔夫球场的运作模式,熟悉各个岗位的用人要求,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就业。

在网球运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加大课程改革力度,探索学训结合新路,通过到我省各个项目中心调研,提出新了的培养模式,尽可能地增加了社会需求量大的热门项目的教学内容和时数,并尽可能安排在早期的学期阶段,以利于学生尽早了解项目的内容,有利于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在实践教学方面,实行“2+1+1”培养模式,前两年集中学习基础知识,了解热门项目的基础上,大三时完成在校实习,为方便实践,提高效果,网球运动项目已经率先成立了网球模拟俱乐部,使学生在校内就已经开始接触到实践内容,到实习基地后,再进一步加强专业业务学习和实际应用技能的培养,使学生不仅具备较强的网球教学训练技能,也具备了一定的沟通能力和管理能力。目前建立长期合作的实习基地主要以超达国际网球学校、北京中网网球俱乐部,国家网球中心等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专业网球俱乐部为主。实习内容主要以网球专业队训练、网球俱乐部运营管理、网球青少年培训和网球业余健身教练几部分为主。

2.4实践教学环节表现出的一些不足

经过长期努力,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对实践教学环节的不断重视,我省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环节创新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但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在实践教学环节工作开展过程中,仍有一些不足和需要努力的地方。

2.4.1改革创新力度不够

就目前所了解的情况,我省高校实践环节开展缺乏改革创新力度,在内容安排上还是遵循以往的观念,执行当中更多的是例行公事,在组织管理,经费投入上重视程度不足。往往造成实践环节趋于形式化,执行起来缺乏创新,实际效果不够明显。

2.4.2实践教学时间保障不足

作为实践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习环节越发起到重要的教育实践作用,特别是理工科院校和职业技术院校,实践教学突显其在学生就业、创新创业方面的实际锻炼效果。以我院为例,实践环节所占比例为12-20%。集中实习实训时间约为10周,去掉在校的准备时间,实际在实习基地的时间只有7-8周左右。很多实习单位反映实习的时间不足,无法充分利用学生实习这个时期开展工作,计划性不足,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通过指导和教授,学生刚进入状态,实习就将结束。这样造成的结果,一是学生真正锻炼、成长的机会不够充分;二是许多实习基地想要达到的效果和目的没有完成。也使学校与实习单位在合作关系处理上,产生许多不利因素。

2.4.3执行力不足,缺乏必要监管

目前来看,实践教学已经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必要环节列入到培养方案当中,但执行起来,因为人力、财力各方面的原因,出现落实不到位,应付情况的出现。学校也缺少有关政策文件的管理约束,造成缺乏监管的情况出现。实践教学是否执行,执行情况如何,是否取得了良好效果,都需要长期的跟踪和管理。

3建议

3.1完善机制,进一步提高重视程度

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建立专门机构,指定专门校领导负责,从人员配备、经费支持等方面提供保障。鼓励改革创新,实践教学就要从校园走出去,大胆融入社会,跟广泛了解社会需求,把实践教学环节当做学生与社会沟通衔接的桥梁,让毕业学生能够更好的适应和融入到社会当中,更快的进入工作角色。

3.2提高认识,加大改革创新力度

为了达到更好的实践教学效果,学校可以考虑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在保证基础知识教育同时,充分调动学生自学能力,通过调整模块,增加自主性、灵活性。鼓励院系、专业负责人开展相关调查研究,在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时,集中资源优势、人力优势,在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实际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创业能力上下功夫,可以做校企联合、订单培养,把企业请到学校办,把学校办到企业当中去的大胆尝试。完成学校和社会的无缝对接,发挥高校在科研、人才等方面的多重优势,为社会服务,同时有有效的完成了人才培养的任务,提高学生创业、就业的能力。

3.3加强管理,将实践环节教育做稳做实

各高校在充分认识实践教学环节重要性基础上,在方案制定、落实执行、方法手段上多下功夫,把实践环节工作做扎实、做牢靠。如果暂时无法在形式上创新,就在内容和方法上寻求突破。将第二课堂、思想政治实践等环节的工作落到实处,通过各种途径开展起来,例如开展长期的志愿者活动;到革命老区体验生活;文艺节目进社区等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从中得到教育和锻炼。

在习基地建设方面,鼓励各院系开拓思路,多方面寻求合作,建立自己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制定详细的实习计划,校内老师、校外专家相结合,分段式培养,时时关注,及时指导,灵活安排。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习环境,增强实践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毕业论文(设计)可以贯穿学生整个教学阶段,入学就由指定导师,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的兴趣点,设计自己的毕业论文,把学习和生活当中遇到的问题当作研究对象,不断尝试,不断总结,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研究过程和研究结果才更有实际意义,同时学生也从中培养了研究习惯,提高了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1]张淑珍.探索思维训练方法,构建思维训练教学模式【J].辽宁教育,1999(10):34-35.